三十有一年,春,取济西田。曹田。
公子遂如晋。
夏,四月,四卜郊,谓之郊者,天人相与交接之意也。不言郊天者,不敢斥尊也。昔武王既崩,成王幼少,周公居摄,行天子事,制礼作乐,终致太平。周公薨,成王以王礼葬之,命鲁使郊,以彰周公之德,祭苍帝灵威仰,昊天上帝鲁不祭。○少,诗照反。大音泰。
○释曰:范惟言天人相与交接,故谓之郊。字既从郊,或当亦在南郊,就阳位而祭也。昔武王既崩云云,《尚书》有其事。制礼作乐云云者,《礼记》文。祭苍帝灵威仰,昊天上帝鲁不祭者,是郑玄之说。郑以《春秋说元命包》云:「紫微为大帝,大微为天庭,五帝合明。」又《文耀钩》云:「苍帝春受制,其名灵威仰。赤帝夏受制,其名赤熛怒。黄帝受制王四季,其名含枢纽。白帝秋受制,其名白招炬。黑帝冬受制,其名汁光纪。是紫微宫者五方帝。」故郑以周与鲁夏正郊天者,祭青帝灵威仰之帝;冬至祭天于圆丘者,祭天皇大帝,鲁不得祭之。故范亦同之耳。然三王之郊,一用夏正,鲁不然者,以天子得冬至祭天皇大帝,故郊所感之帝皆以夏正为之,鲁不得冬至祭天,故转卜三正。从周正月至于三月,皆是郊之时也,月各一卜,故云三卜,礼也。四月非时,故云四卜,非礼也。《左氏》以为礼不卜常祀,郊既鲁之常祀,故一卜亦为非礼。《公羊》以为天子不卜郊,鲁郊非常礼,故卜之;求吉之道不过三,故三卜,礼也,四卜,非礼也。是三传各异。其用牲也,何休以为郊天牛,角茧栗,三望之牛,角尺,其文出于《稽命征》。其祀也,郊祭则焚燎,山则升,水则沉。
不从,乃免牲,犹三望。郑君曰:「望者,祭山川之名也,谓海也、岱也、淮也。非其疆界则不祭。」《禹贡》曰:「海、岱及淮惟徐州。」徐,鲁地。
○释曰:《公羊》以为三望,泰山、河、海、贾逵、杜预之徒注《左氏》者,皆以为分野星、国中山川。今范同郑玄之说。取《禹贡》之文,以为淮、海、岱也。
夏四月,不时也。郊,春事也。
四卜,非礼也。郊,春事,四卜则入夏。
免牲者,为之缁衣熏裳,有司玄端,奉送至于南郊。免牛亦然。玄端,黑衣,接神之道。玄熏者,天地之色也。南郊,天位,归之于阳也。「全曰牲,伤曰牛」,「牛有变而不郊,故卜免牛」。○熏,许云反。
○释曰:哀元年传文也。
乃者,亡乎人之辞也。亡乎人,若曰无贤人也。凯曰,其犹《易》称「窥其户,阒其无人」,《诗》云「巷无居人」,讥僖公不共,致天变。○阒,苦鵙反。共音恭,本亦作恭。
犹者,可以巳之辞也。望,郊之细也。不郊,无望可也。巳,止也。
秋,七月。
冬,杞伯姬来求妇。妇人既嫁不逾竟,杞伯姬来求妇,非正也。
○释曰:重发传者,嫌国君之妻异,故明之。
狄围卫。
十有二月,卫迁于帝丘。帝丘,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