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刘向曰:「石,阴类也。五,阳数也。象阴而阳行,将致队落。」○陨,云敏反。行,下孟反。下「阴行」同。队,直类反。
○释曰:何休云:「石者,阴德之专者也。鹢者,鸟中之耿介者,皆有似宋襄公之行。宋襄欲行霸事,不纳公子目夷之谋,事事耿介自用,卒以五年见执。六年终败,如五石六鹢之数。天之与人,昭昭着明,甚可畏也。」贾逵云:「石,山岳之物。齐,大岳之胤。而五石陨宋,象齐桓卒而五公子作乱。宋将得诸侯而治五公子之乱,鹢退,不成之象,后六年,霸业退也。鹢,水鸟,阳中之阳,象君臣之象?也。」许慎《异义》载《谷梁》说云:「陨石于宋五,象宋公德劣国小,阴类也。而欲行霸道,是阴而欲阳行也。其陨,将拘执之象也,是宋公欲以诸侯行天子道也。」六鹢退者,郑?云:「六鹢俱飞,得诸侯之象也。其退,示其德行不进,以致败也。得诸侯,是阳行也。被执败,是阴行也。」是二说与刘向合耳。其何休、贾逵之言,并是《公羊》、《左氏》旧说,非《谷梁》意也。
先陨而后石,何也?据庄七年「星陨如雨」,先言星,后言陨。
陨而后石也。既陨后,乃知是石。
于宋四竟之内曰宋。后数,散辞也。耳治也。陨石,记闻也。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竟音境。治,直吏反。下「目治」同。磌,之人反,又大年反;声响也。
○释曰:散辞也者,对下聚辞也。为言此石散在宋四竟之内,故后言其数,以散辞言之。鹢则聚在宋都之上,故先言其数,以聚辞言之。又云耳治也者,谓陨石先以耳闻,故言先言陨。鹢退先以目见,故先言数。是各以闻见先后为次。
○释曰:范取《公羊》为说,彼传云「陨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是也。磌字,《说文》、《玉篇》、《字林》等无其字,学士多读为砰。据《公羊》古本并为磌字,张揖读为磌,是石声之类,不知出何书也。
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是月,陨石之月。刘向曰:「鶂,阳也。六,阴数也。象阳而阴行,必衰退。」○鶂,五历反。
是月也,决不日而月也。欲着石曰鶂月,故言是月。若不言是月,则嫌与戊申同。
○释曰:「传言此者,解经书「是月」之意,言鹢退不日而月,故云是月明与石陨异曰也。若然,案桓十二年「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丙戌,?侯晋卒」,若下事得蒙上日,何为彼经重举丙戌者?彼公盟必须书日,?侯不正前见,亦当书日,经以卫侯不正,而恐不得蒙上日,故书二日以明之。此石陨鹢退,是记异之事,恐蒙上日,故言是月以别之。知下事得蒙上日者,玃且之卒,得连日食之下;叔弓之卒,得与祭同,日是经举一日得苞两日之验也。
六鶂退飞,过宋都,先数,聚辞也。目治也。六鶂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鶂,徐而察之则退飞。
子曰:石,无知之物;鶂,微有知之物。石无知,故日之;石无知而陨,必天使之然,故详而日之。
鶂微有知之物,故月之。鶂或时自欲退飞耳,是以略,而月之。
君子之于物,无所苟而已。石、鶂且犹尽其辞,而况于人乎?故五石六鹢之辞不设,则王道不亢矣。不遗微细,故王道可举。○亢,苦浪反。
民所聚曰都。
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大夫日卒,正也。季友,桓公之子。
○释曰:传发之者,益师明其有罪。此则显其得正,故两明之也。
称公弟叔仲,贤也。大夫不言公子、公孙,疏之也。
○释曰:传因季友之贤,发起其例也。叔?贤而称弟,季友不称弟称字,贤可知也。以兄先死,故不得称弟耳。「不言公子、公孙,疏之」者,谓仲遂、婴齐之等是也。又公孙兹发日卒之传者,以其名而不字,又非罪非贤,故重发之。仲遂非贤而称字者,彼既不字公子以疏之,唯宣公嘉之而称字,无嫌是贤故也。
夏,四月,丙申,缯季姬卒。
秋,七月,甲子,公孙兹卒。大夫日卒,正也。
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侯、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兵车之会也。淮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