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盟于洮。洮,曹地。
王人之先诸侯,何也?贵王命也:朝服虽敝,必加于上;弁冕虽旧,必加于首;周室虽衰,必先诸侯。兵车之会也。
郑伯乞盟。以向之逃归乞之也。向谓五年逃首戴之盟,齐桓为兵车之会,于此乃震服,惧不得盟,故乞得与之。不录使者,使若郑伯自来,所以抑一人之恶,申众人之善。○之先,悉荐反,下同。朝服,直遥反。弁,皮彦反。以向,香亮反,本又作乡,注同。得与音豫,使者,所吏反。
○释曰:朝服者,天子则皮弁,诸侯则玄冠;衣则皮弁白布,玄冠缁衣素裳也。弁冕者,谓白鹿皮为弁,冕谓以木为干。衣之以布,上玄下纁,垂旒者也。
乞者,重辞也,人道贵让,故以乞为重。
○释曰:文与乞师同,故为重辞也。
重是盟也。悔前逃归,故以重言。
乞者,处其所而请与也。言乞知不自来。
○释曰:经言晋侯使郄锜来乞师,是亦不自来也。若然,何以不录使者,所以抑郑伯、申诸侯也。
盖汋之也。汋血而与之。○灼,山若反,又音酌。
夏,狄伐晋。秋,七月,禘于大庙,禘,三年大祭之名。大庙,周公庙。《礼记·明堂位》曰:「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大庙。」《杂记下》曰:「孟献子曰:『……七月日至,可以有事于祖。』七月而禘,献子为之。」案宣九年「仲孙蔑如京师」,于是献子始见经,襄十九年卒,然则失礼非献子所始明矣。《杂记》之云,宁所未详。○大庙音泰。见,贤遍反,下文「而见」同。
○释曰:范言此者,以《礼记》称「七月而禘,献子为之」,此时未有献子,亦七月而禘,故知失礼,非献子为始也。
用致夫人。刘向曰:夫人,成风也。致之于大庙,立之以为夫人。○夫人,成风也。《左氏》以为哀姜。
○释曰:《左氏》以夫人为哀姜,因禘祭而致之于庙。《公羊》以为僖公本取楚女为嫡,取齐女为媵,齐女先至,遂胁公,使立之为夫人,故因禘祭而见于庙。此传及注意,则以夫人为成风。致之者,谓致之于大庙,立之以为夫人。与二传违者,若《左氏》以夫人为哀姜,元年为齐所杀,何为今日乃致之?若《公羊》以为齐之媵女,则僖公是作颂贤君,纵为齐所胁,岂得以媵妾为夫人乎?明知二传非也。今传云,一则以宗庙临之而后贬焉,一则以外之弗夫人而见正焉。检经传之文符同,故知是成风也。
用者,不宜用者也;致者,不宜致者也。言夫人必以其氏姓,言夫人而不以氏姓,非夫人也。立妾之辞也,非正也。夫人者,正嫡之称,谓非崇妾之嘉号,以妾体君,则上下无别。虽尊其母,是卑其父,故曰非正也。礼:有君之母,非夫人者,又庶子为后,为其母缌。是妾不为夫□明矣。
○适,丁历反,本亦作嫡。称,尺证反。别,彼列反。为其,于伪反。缌,音思。
○释曰:仲子者,惠公之母。隐五年「考仲子之宫」,而经传讥之是也。有君之母非夫人者,又庶子为后为其母缌者,《丧服》文也。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夫人卒葬之,我可以不卒葬之乎?郑嗣曰:君以为夫人,君以夫人之礼卒葬之,主书者不得不以为夫人也。成风以文四年薨,五年葬,传终说其事。
一则以宗庙临之而后贬焉,臣无贬君之义,故于大庙去夫人氏姓,以明君之非正。○去,起吕反。
一则以外之弗夫人而见正焉。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不言夫人。○襚音遂。
冬,十有二月,丁未,天王崩。惠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