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桓公十三年

十有三年,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已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徐邈曰:「僖九年传曰:『礼:柩在堂上,孤无外事。』今卫宣未葬,而嗣子称侯以出,其失礼明矣,宋、陈称子而卫称侯,随其所以自称者而书之,得失自见矣。」○柩,其救反。见,贤遍反。

[疏] 注「徐邈」至「见矣」。

○释曰:宋称子在僖九年,陈称子在二十八年。「得失自见」者,彼二君称子是其得,今卫惠称侯是其失也。僖三十三年「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传云:「晋人者,晋子也。」不正其释殡,故贬之。此卫侯亦释殡,所以不贬者,晋为大国,不劳自战,无故释殡自战,故贬称人。今卫侯初立,须求好诸侯,今从齐、宋之命,未是大过,故讥而不贬。讥者,据经称侯,即是足见其恶。

其言及者,由内及之也。其曰战者,由外言之也。内不言战,言战则败。今鲁与纪、郑同讨,以有纪、郑,故可得言战。

[疏] 「其言」至「之也」。

○释曰:言「由内及之也」者,以文承纪、郑之下,恐非独内及,故特言之。又且下云「其曰战者,由外言之也」。是战从外称,及是内辞。欲分别二事,故内外两举。

战称人,败称师,重众也。其不地,于纪也。《春秋》战无不地,即于纪战,无为不地也。郑君曰:「纪当为己,谓在鲁也,字之误耳。得在龙门,城下之战迫近,故不地。」传「其不地,于纪也」者,《春秋考异邮》云「时战在鲁之龙门」,故何休难云:「在纪无为不地。」郑玄云:「纪当为己,在龙门城下,故不地。」何休注《公羊》亦云「战鲁龙门,兵攻城池,耻之」,故不地。是皆以纪为己,非纪国也。

三月,葬卫宣公。

夏,大水。

秋,七月。

冬,十月。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