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桓公九年

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季姜,桓王后,书字者,申父母之尊。姜,纪姓。为之中者,归之也。中,谓关与婚事。○之中,丁仲反,又如字,注同。与音豫。

[疏] 「为之」至「之也」。

○释曰:刘夏逆王后,经不言归,则是鲁不关与婚事。而范氏《略例》云:「逆王后有二者,以书逆王后,皆由过鲁。若鲁主婚而过我,则言归。若不主婚而过我,则直言逆。」虽详略有异,俱是过鲁,故范以二例总之。

夏,四月。

秋,七月。

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朝不言使,言使非正也。使世子伉诸侯之礼而来朝,曹伯失正矣。诸侯相见曰朝。以待人父之道待人之子,以内为失正矣。内失正,曹伯失正,世子可以已矣。则是故命也。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射姑废曹伯之命可。○射音亦,麋氏本即作亦。朝,直遥反。伉,苦浪反,本又作亢。争,谏争之争。

[疏] 「言使非正也」。

○释曰:季姬「使鄫子来朝」,复云「非正」者,嫌妇人所使与父命子异,故两见之。使世子朝言「非正」者,礼:诸侯世子誓于天子,摄其君则下其君一等,未誓则以皮帛继子男。此谓会同急趋王命者也。今曹伯或有疾朝,虽关朝鲁,未是急事,而使世子摄位来朝,故云非正也。《公羊》以为世子不合朝,惟《左氏》以为得行朝礼。

《尸子》曰:「夫已,多乎道。」邵曰:「已,止也。止曹伯使朝之命,则曹伯不陷非礼之愆,世子无苟从之咎,鲁无失正之讥。三者正,则合道多矣。」○愆,去虔反。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