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春,天王使南季来聘。南,氏姓也。季,字也。南季,天子之上大夫。氏以为姓也。所以别姓者,经有「王季子来聘」,「祭伯来」,王、祭皆非姓也,嫌与同,故别之也。季云字者,明命为大夫,不以名通也。○别,彼列反。祭伯,侧界反,下同。凡国名、邑名及人名氏皆于始音,后不复出。若假借之字,时复重音,后放此。
聘,问也。聘诸侯,非正也。《周礼》天子「时聘,以结诸侯之好,殷眺以除邦国之慝,间问以谕诸侯之志,归脤以交诸侯之福,贺庆以赞诸侯之喜,致禬以补诸侯之灾」。许慎曰:「礼:臣病君亲问之,天子有下聘之义。」传曰:「聘诸侯,非正」,宁所未详。○好,呼报反。眺,他吊反。慝,他得反。恶也。间问,间厕之间。脤,市轸反,祭肉也。禬,户外反,或古外反。
○释曰:范所引者,《周礼·大行人》文也。郑玄云:「时聘者,亦无常期。天子有事,诸侯使大夫来聘亲,亲以礼见之,礼而遣之,所以结其恩好也。殷眺谓一服朝之岁也。慝,恶也。一服朝之岁,五服诸侯皆使卿以聘礼来眺天子,天子以礼见之,命以礼政禁之事,所以除其恶行。」间问者,间岁一问诸侯,而有省之属谕诸侯之志者。谕言语,谕书名,其类也。归脤以交诸侯之福者,交或往或来者也。贺庆以赞诸侯之喜者,赞,助也。致禬,凶礼之吊礼。禬,礼也。补诸侯之灾者,若《春秋》澶渊之会,谋归宋财。」然「时聘」「殷眺」二者,是诸侯臣使于王也。其「间问」「归脤」「贺庆」「致禬」四者,王使臣使于诸侯也。范此注引《周礼》者,证有下聘之义也,而传云「非正也」,故云「宁所未详」。然则答郑玄之驳,则云叔服重天子之礼者,以此传既非,故别为之说。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电,徒练反。霆,徒丁反。又,徒顶反。
○释曰:《说文》云:「震,霹雳也。」阴击阳为电,电者即雷之光,与此传异者,《易·说卦》「震为雷」,故何休亦以震为雷。霆者,霹雳之别名,有霆必有电,故传云「电,霆也」。或当电、霆为一也。
庚辰,大雨雪。志疏数也。八日之间,再有大变,阴阳错行,故谨而日之也。刘向云:「雷未可以出,电未可以见。雷电既以出见,则雪不当复降,皆失节也。雷电,阳也;雨雪,阴也。雷出非其时者,是阳不能闲阴,阴气纵逸而将为害也。」○雨,于付反。数,色角反。向,舒亮反。见,贤遍反。复,扶又反。
○释曰:谓灾有远近,远者为疏,近者为数也。
○释曰:何休云:「夏之正月,未可大雨震电,此阳气大失其节。犹隐公久居其位,不反于桓,失其宜也。」异发于九年者,阳数可以极,而不还国于桓之所致。」大雨雪者,「盛阴之气大怒,此桓将怒而弑隐公之象」。刘向之言,与何休意不甚异,但取变异之象少差耳。
雨月,志正也。雨得其时则月。
○释曰:雨得其时则月者,若僖三年夏「六月,雨」是也。
侠卒。侠者,所侠也。侠,名也。所,其氏。
○释曰:徐邈引尹更始云「所者,侠之氏」,今范亦云「「所,其氏」,则所者是侠之氏族,但未备爵命,故略名耳。麋信以为所非氏,所,谓斥也。
弗大夫者,隐不爵大夫也。侠不命为大夫,故不氏。
隐之不爵大夫,何也?曰,不成为君也。明将立桓。
夏,城郎。郎,鲁邑。
秋,七月。无事焉,何以书?不遗时也。四时不具,不成年也。
冬,公会齐侯于防。防,鲁地也。
会者,外为主焉尔。
○释曰:重发传者,嫌华戎异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