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行水金鉴巻一百五江南按察使傅泽洪撰运河水
元时海道自平江刘家港入海,经通州海门县黄连沙觜、万里长滩开洋,沿山屿抵淮安路盐城县,歴海宁府东海县,又经密州、胶州界放灵山洋投东北,行路多浅沙,旬月始抵成山。计自上海至直沽、杨村、马头,凡一万三千三百五十里。其后再变,自刘家港出杨子江,开洋落潮,东北行,离万里长滩至白水绿水,经黒水大洋转成山,西行过刘家岛入沙门岛,放莱州大洋抵界河至直沽,其道差直三变,自刘家港入海至崇明三沙放洋,向东行入黒水大洋,直取成山,转西至刘家岛入沙门,放莱州大洋至直沽,如遇风,顺由浙西至京师,不过旬月而已,其道径便。国初,海运犹仍元旧,自㑹通河成报罢。嘉靖中,寻胶莱故道,烧凿马家壕十五里,逹于麻湾。隆庆五年,议因其故开新河,令江南之粮由淮安至江浦口,歴新坝口、马家壕、麻湾口、海仓口,径抵直沽、天津,止一千六百里,半从河行,其海行者,止由海套,不泛海洋,惟马家壕、分水岭二处开凿为难,遣科官勘报,竟以无源水多沙碛而止。以下皆明㑹典
湖泉之水,导引蓄泄,皆以济漕为运道所闗。徐、沛、山东诸湖在运河东者,储泉以益河之不足,曰水柜,在运河西者分涨以泄河之有馀,曰斗门,而淮、扬诸湖即为运道,其山东新旧各泉可引以济漕者,派分为五,入汶者为分水,派入泗、沂、济及天井闸、漕河者,为天井、派入白马河及南阳、枣林、鲁桥、闸河者为鲁桥,派入南阳、新河者为新河派。即沙河派入邳州河者为邳州派,今备载焉。
安山湖在东平州,周围八十三里,零一百二十二步。旧有二闸,底髙于河,水不能入。湖之下口无闸,水不能出。嘉靖六年,止于湖中筑堤十馀里,而湖益狭,后乃渐复焉。
南旺湖在济宁州,周围一百五十馀里,漕渠贯其中,西岸为南旺,西湖东岸为南旺。东湖、汶水自东北来界,分东湖为二:二湖之下,北为马踏湖,又北为伍庄湖,南为蜀山湖,又南为马场湖,各湖通连无间,凡与西湖尽处相对者,即为东湖,东西湖中为长堤二,西堤设斗门,为减水闸十有八,随时启闭,以济运河,遇有淤浅,随时挑浚,毎二年一大挑。隆庆中,开南旺月河二十里有竒,以便大挑,北至王家洼,南出尹家洼稍北里,馀各建通河大闸一座。
马场湖周围四十里,旧有堤壊,与运河相通,河水稍盈,即泄入湖,毎致浅涸,嘉靖十四年,筑堤,长六十里,内外各植柳以䕶之,更置减水闸五座,运河易盈湖水,亦有蓄泄。
蒲湾泊武家湖在汶上县南。阳湖在鱼台,即独山坡汇为湖,周围七十六里,引沙河经其中,入新河。
昭阳大湖长十八里,小湖长十三里,二湖相连,北属滕,南属沛,周围八十馀里,纳诸县之水,湖口置石闸,放水入薛河,由金沟口以逹旧运河,后以河决弃沽头于湖东,开新河,则南阳在东,昭阳在西,去黄水益逺,运河乃安。
赤山、湖微山湖、吕孟湖、张庄湖,四湖相连长八十里,在徐州,引薛河出地浜沟,入新河。
蛤蟃湖长二十里,连汪湖,长一十五里。周湖,长二十里。柳湖长一十五里,在邳州。
落马湖长六十里,茅茨湖长六十里。黄墩湖长二十里,侍丘湖长三十里,仓基湖长三十里。埠子湖,长八十里,在宿迁县。
大庄湖,长十里。崔镇湖长三十里,在桃源县杜村湖,长十里。万家湖长十里,在清河县。管家湖在淮安府城西门外。旧有堤,永乐十四年命官于湖中筑长堤,以便运舟,随时修筑。
白马湖长三里,汜光湖即寳应湖,长三十里,界首湖即津湖,长三里,在寳应县。新开湖,长三十五里,在髙邮州邵伯湖,长十八里,在江都县诸湖,延袤髙寳,以抵扬州,上下相接以上诸湖
。
东平州泉十四旧九。新五
汶上县泉三旧二。新一
平阴县泉一旧
滋阳县泉八旧四。新四
邹县泉十二旧八。新四
曲阜县泉二十旧十七,新三
泗水县泉五十三旧三十、新二十三
滕县泉十八旧十五,新三
峄县泉五旧三。新二
宁阳县东十二旧
鱼台县泉十四旧五。新九
济宁州泉三旧
泰安州泉三十八旧三十五、新三
新泰县泉十四旧十二、新二
肥城县泉九旧五。新四
莱芜县泉十六旧十一、新五
蒙阴县旧泉五
沂水县旧泉十水以上诸泉,详见济 兹,不复赘。
宛平县闸五
青龙闸 白石闸。 广源闸。 髙梁闸。 澄清闸。
大兴县闸三
庆丰闸 平津上下二闸:通州闸五
普济闸。 南普闸。 土桥闸。 广利闸。 通流闸旧普济通流,俱有上、下二闸,今各废其一
、石坝一
、临清州闸五
南板闸。 新开上闸。 沙湾减水闸。 潘官屯减水闸。 观音觜减水小闸旧有㑹通、临淸二闸,今废
、清平县闸三
戴家湾闸。 李家口减水闸 魏家湾减水闸。
堂邑县闸四
梁家乡闸 土桥闸。 土桥进水闸。 新开口进水闸旧有土城中闸二,减水闸,今废
、博平县闸五
,第一至第五五减水闸旧有老堤头,北减水闸,今废
、聊城县闸十
通济桥闸。 李海务闸。 周家店闸。 龙湾西柳行二:进水闸、官窑口、裴家口、方家口、李家口、耿家口、五减水闸。
阳谷县闸六
七级上下二闸。 阿城上下二闸。 荆门上下二闸。
宁阳县闸二
洸河东西二闸嘉靖六年建。旧有堽城石坝堽城闸,今废
滋阳县闸一坝一
金口闸。 金口石坝成化八年,因元旧易为石堰。旧有土娄、杏林二闸,今废。
邹县旧有港里积水闸小闸,今废。
东阿县闸一。
通源闸。
寿张县闸一坝一,堰一
沙湾积水闸。 师家坝。 野猪脑堰东平州闸七坝二
戴村闸旧
戴家庙闸嘉靖十九年建
安山闸成化十二年建
靳家口闸嘉靖四年建
袁家口闸。 安山湖东、西二小闸,戴村坝。 坎河口堤坝旧有鱼营、减水闸,今废。
汶上县闸十六。
开河闸。 南旺上下二闸。 寺前铺闸界首石口二:积水闸旧
、焦、栾、张全、刘元、彭秀、孔家、邢家、常家闗家、李泰、田家口、十减水闸。
钜野县闸一坝一
长沟减水闸嘉靖十九年建
蓬子山坝济宁州闸十四
天井闸。 在城闸。 赵村闸。 石佛闸新店闸。 新闸六闸俱因元旧,嘉靖间重修
、仲家浅闸宣徳四年建
师家庄闸。 鲁桥闸二闸,永乐间建
上新闸。 中新闸。 下新闸三闸,俱成化十一年建
,枣林闸永乐间建
,四里湾减水闸旧有分水闸,广运上下二闸,永通、上闸、耐牢坡闸、官村闸、呉泰闸、片玉闸、碎玉闸,今废
、济宁卫闸四
、永通减水闸。 五里营,平水闸。 十里铺,平水闸。 安居平水闸。
鱼台县闸十六、坝一
南阳闸宣徳二年建
利建闸即宋家口闸,隆庆元年建
新河十四减水闸嘉靖四十五年建
苏家坝旧有谷亭、八里湾、砚瓦沟、阳城湖、泥河五闸。今废
滕县闸一坝五。
佃戸屯减水闸。 东邵坝。 王家口坝 豸里坝。 宋家坝。 黄甫坝以上闸坝,俱隆庆二年建筑
沛县闸七、坝三
珠梅闸。 杨庄闸。 夏镇闸。 满家闸。 西柳庄闸。 马家桥闸。 留城闸以上七闸,俱隆庆元年以旧河孟阳泊、沽头上中下胡陵、城庙、道口、谢沟七闸改建
沙河口坝隆庆元年筑
薛河口石坝隆庆二年筑
欢城坝嘉靖四十五年筑湖。旧有新兴闸、金沟口、飞云桥、鸡鸣台、昭阳、 中、东西六积水闸,今废
、徐州闸四坝二
、黄家闸天顺三年建
,梁境闸即境山旧闸,万歴二年复
内华闸,古洪闸二闸,万歴十一年建。
徐州洪石坝。 吕梁洪石坝旧有徐州洪闸,吕梁洪上下二闸,今废
邳州闸一
,匙头湾减水闸万厯八年建
,桃源县闸一坝四
马厂坡减水闸万歴八年建
,崔镇、徐升、季太、三义四减水石坝万歴七年筑遥堤建
、清河县闸一坝一
,通济闸嘉靖中建,万歴七年,改建甘罗城出口之处,题准毎年六月初旬水涨,筑坝拦截,九月初旬水落,开坝行舟
、天妃坝万歴七年建,旧有新庄闸、天妃闸,万歴七年俱废
、山阳县闸七,坝六、堤一
、福兴闸万厯七年改建寿州厂
清江闸。 板闸龙汪闸。 永清闸。 窑湾闸三闸。万歴十年,永济河建
黄浦减水闸万歴二年建
方家坝 新建闸。 仁、义、礼、智四字坝。 髙家堰石堤,万歴七年建,旧有移风闸砖闸、新城上下二闸,及万歴元年建泾河、平河桥二减水闸,又有清江、东西淮安、满浦、南锁五坝、信字坝,今俱废。
寳应县闸十三
𢎞济河南北二闸。 长沙沟减水闸。 朱马湾减水闸。 刘家堡、减水闸五闸俱万歴十二年建。
江桥北等八减水闸,嘉靖万歴年间建。旧有七里沟、菜桥口、鱼儿沟、三减水闸、白马湖、七里沟、槐角楼滚水坝,今俱废。
髙邮州闸九坝一
康济河南北二闸万歴四年建
城南河堤三,减水闸嘉靖中建
新中堤四。减水闸万歴五年建
蛤蜊坝旧有观桥、上下二闸、车逻王琴二,减水闸,今废。
江都县闸十六,坝十一。
广惠闸 通惠闸二闸,隆庆六年𤓰洲建
邵伯九减水闸。 芒稻河减水闸万歴十一年建
,沙坝、裔家、马家渡、南潭、四平水闸万歴元年建
、𤓰洲十坝旧十一
、湾头滚水坝旧有朝宗上下通江、新开、大同、潘家、大桥、江口、留潮九闸,及新庙等十一减水闸、邵伯小坝、扬子桥、古坝、𤓰洲、减水、䃮雷公上下二塘、小新塘、句城塘,今俱废
、仪真县闸四坝六
、向水闸。 通济闸。 罗泗闸一名临江闸
拦潮闸。 一坝至五坝。 新坝旧有清江等八闸,里河口闸及东门新髙桥二、减水闸、刘塘、茅家山北山、陈公四塘、蒋家沟、张家沟二减水䃮,今俱废
、丹徒县闸一
、大犊山闸万歴十一年建
、丹阳县闸一
、黄泥坝闸,万歴十一年建。以上二闸俱为挑复练湖设, 以上,皆明㑹典。
㑹通河之源,以南为逆,以北为顺,南接丰沛,北迄天津,凡一千五百馀里,而推挽之劳不事焉。然河之源,其最微者,莫若㑹通黄水,冲之则随而他奔而漕不行,故坝以障其入,源微而支分,则其流益少而漕亦不行,故坝以障其出,流驶而不积则涸,故闭闸以须其盈盈,而启之以次而进,漕乃可通,潦溢而不泄必溃,于是有减水闸溢而减河以入湖,涸而放湖以入河,于是有水柜。柜者,蓄也,湖之别名也,而壅水为埭,谓之堰,沙澥之处谓之浅浅,有铺铺,有夫以时挑浚焉以下皆河程记
由沛县北九十里入鱼台境。为闸者二:曰利建,即宋家口。明嘉靖四十五年,建月河长七十五丈。迤北十八里曰南阳。元至顺二年建月,河长三十五丈。明宣徳七年重修,减水闸十四,俱明隆庆二年建,以泄新河水入南阳湖者也。坝一曰南阳明。隆庆元年建浅铺二十一湖。一曰独山,即南阳湖。明隆庆元年,北岸筑石堤三十馀里。
旧运河在昭阳湖西。为闸者三:曰孟阳泊,在县治东,元大徳八年建月河,长十二丈,迤北八里曰八里湾,明宣徳八年建。月河长二十七丈。又北八里曰谷亭,元至顺二年建月,河长五十八丈。积水闸二,坝一,今皆废浅二十一。
由鱼台而北九十里逹于济宁,其东岸邹县境也,为小闸一,明成化十年建浅,一曰卷里。
由邹县而北入济宁境,自州以西,则济宁卫分地也,为闸十四:曰枣林,距南阳十二里,元延佑五年,建月河长八十丈,明正徳二年重修,迤北六里曰鲁桥,明永乐十三年建,正徳二年重修月河,长一千一百六十五丈,在河西岸,明隆庆四年改为正河,又北五里曰师家庄,元大徳二年建月河,长四十丈,又北十五里曰仲家浅,明宣徳五年建月,河长五十一丈,明万歴十二年重修,又北五里曰新闸,元至正元年建月,河长五十一丈。又北八里曰新店,元大徳元年建月,河长五十一丈,明嘉靖十四年重修,又北十八里曰石佛元,延佑六年建,掘土中得石佛像十二,故名月河,长七十九丈,明𢎞治六年重修,又北八里曰赵村,元至正七年建月,河长九十八丈,明𢎞治十二年重修。又西北三里曰在城,元大徳七年建,明𢎞治十二年重修,又西北一里曰天井,元至治元年建,一云唐尉迟敬徳所剙也。其西南曰分水,元大徳五年建月河闸三,上、下二闸俱明,天顺三年改建,曰下新即在城。月河曰中新,至上新一里,明成化十一年建。曰上新,即天井、月河。减水闸六,新店、新闸、仲家浅各一,属州五里营、十里铺、安居镇各一,属卫。明万歴十七年建坝。一曰赵村月河石坝,明𢎞治初,建浅十七:曰砚瓦沟、曰枣林,曰鲁桥曰师家庄,下曰师家庄上
,曰仲家浅、曰新闸、曰新店、曰花家、曰石佛、曰杨湾、曰赵村,曰五里,曰十里,曰安居、曰永通,曰曹井。桥湖,一曰马场,一名任湖,在五里东。周围四十里上,受独山湖之水,起鱼台至济宁,有旧运道焉。有闸四:曰广运,上。明𢎞治四年建,曰广运,曰永通。下。明成化十一年建,曰永通,明洪武四年建,今俱废浅二十。
由济宁而北一百里,至汶上县之开河驿,其左为钜野,有闸:一曰通济,距天井三十五里。明万歴十六年,建月河长七十二丈坝,一曰蓬子山,一名彭祖上坝。明成化四年筑。浅五:曰大头湾,曰梁家口,曰白觜儿,曰小长沟,曰黄沙。
由钜野而北,其庄为嘉祥,有减水闸六坝一、浅四坝,大长沟曰十字河,曰寺前,曰孙村。
由嘉祥而北,为汶上境,有闸五:曰寺,前距通济三十五里,明正徳元年建。迤北十五里曰南旺,上一名柳林闸,又北九里曰南旺,下俱明成化六年建。又北十五里曰开河,元至正间,建明永乐九年重修月河,长一百二十六丈。又北十二里曰袁家口,明正徳元年建月,河长九十九丈。月河闸二,在南旺上下,明成化间,建减水闸九:曰焦栾,曰盛进、曰张全、曰刘元、曰孙强,曰彭室,曰常家,曰闗家,大曰兼济坝,一曰五里铺滚水。石坝在河西岸,明万歴十七年建浅十四:曰南界首,曰石口、曰柳堤,曰南旺,曰鹅河口,曰田家口,曰阚城,曰开河,曰刘家口,曰袁家口,曰闗家口,曰张八老口,曰步家口,曰北界首湖,一曰南旺。在漕河两涯,周围一百八十里,中为二长堤,漕渠贯其中。明嘉靖二十二年重修其中,画为三。在漕渠之西者曰西湖,萦回九十三里,明成化四年始砌石堤。嘉靖二十二年重修万歴。十七年,加筑旧堤一万二千馀丈,添筑东面子堤一千二百馀丈。其东曰蜀山湖,周围六十五里,明嘉靖二十年创筑东堤,万歴二十五年重修,曰马踏湖,周围三十四里,明万歴十七年筑堤三千二百丈。
由汶上而北,至东平七十里,有闸三:曰靳家口,距袁家口十八里,明正徳十二年建。月河长一百八十四丈,迤北三十里曰安山,明成化十八年建。又北三十里曰戴家庙,明嘉靖十六年建。泄水闸一,曰金线,在戴家庙北,明景泰五年建。湖口闸二:北曰似蛇沟,南曰八里湾。明万歴二十二年建坝二:曰戴家坝,至州六十里。明永乐九年建,曰坎河口石坝,明万歴十七年建。浅十七:曰沙堆,曰邢家庄,曰苏家庄,曰谭家庄,曰安山,上曰安山,下曰积水湖,曰冯家庄,曰刘家庄,曰李家庄,曰王仲口,曰果家庄,曰靳家口,曰戴家庙,曰韩家口,曰张家口,曰刘家口。
由东平七十里至阳谷县之荆门驿,其间首入寿张县境,有积水闸,一曰沙湾,明成化七年建坝,一曰师家遏黄河水使入通源闸,以分沙湾之势堰,一曰野猪脑,萦回三十馀里,用以潴水,使不冲决,漕河由寿张而北入东阿县境,有闸一曰通源,在张秋城南,运河西岸即广济渠也。明景泰四年,徐有贞治沙湾决河,先为疏水之渠,起张秋金堤,通寿张之沙河,西南至于竹口,又西南至大渚潭,乃逾范暨濮而上,又西北接河、沁之水,命曰广济渠渠口为通源闸,有石堤二道,自大感应庙起至沙湾,长一百六十丈,明天顺八年修创,自沙湾起,至荆门驿,长一千九百三丈有五。空桥在张秋城南,与沙湾相对,即减水石坝,广袤各十五丈,又于上甃石为五窦,以漕渠馀水入之小盐河。明𢎞治四年建浅八:曰挂劔,曰新添,曰沙湾,曰北湾,曰安家口,曰仲渡口,曰南浮桥,曰北浮桥,由东阿而北入阳谷境。有闸六:在张秋北十里,曰荆门上,又北三里曰荆门下,又北十里曰阿城上,又北三里曰阿城,下又北十二里曰七级上,又北三里曰七级下,皆元时建明永乐间修浅十,曰何家口东岸,曰何家口西岸,曰馆驿湾东岸,曰馆驿湾西岸,曰张家口,曰秦家口,曰刘家口,曰义河口,曰官窑口,曰渡口。
由阳谷九十里至东昌府聊城县之崇武驿,其聊城县东岸,北至博平县境西岸,北至堂邑县,境有闸四:曰周家店,距七级十二里,元大徳四年建。迤北十二里曰李海务,元元贞二年建。又北二十里曰通济桥,又北二十五里曰永通,俱明永乐十六年建减水闸四、浅铺二十三:曰北坝口,曰徐家口,曰柳行口,曰房家口,曰吕家湾,曰龙湾,曰宋家口,曰破闸口,曰林家口,曰于家口,曰周家店,曰北坝口,曰稍长闸,曰柳行口,曰白庙,曰双堤,曰裴家口,曰方家口,曰李家口,曰米家口,曰耿家口,曰蔡家口,曰官窑口、聊城西岸,南自龙湾铺北至西北坝铺,平山、东昌二卫分地也。有浅二:曰中浅,曰小浅此在昔年为二卫分地,今则官夫俱属平山卫,而东昌卫遂无河道之责矣
。由聊城七十里至清平之清阳驿,由博平县北至清平县境,有减水闸一、浅铺六:曰朱家湾,曰老堤头,曰南减水闸,曰袁家湾,曰朱家屯,曰梭堤。由堂邑县北至清平县境有闸二:曰梁家乡,距通济三十里,明宣徳四年建。迤北十五里曰土桥,明成化七年建。减水闸三:曰函谷洞,曰上桥,曰梁家乡浅七,曰函谷洞,曰土桥,曰中闸口,曰马家湾,曰北梁家乡,曰新开口,曰南梁家乡。
由清平县北至临清州六十里有闸一:曰戴家湾,距土桥四十八里。明成化元年建。减水闸二,曰魏家湾,曰李家口。东岸浅铺八:曰朱家,曰张家,曰十里井,曰赵官屯,曰戴家,曰陈官屯,曰赵家,曰潘家桥。西岸浅铺六:曰张家,曰李家,曰李官屯,曰王官屯,曰丁家,曰魏家湾。
河自卫辉来者,歴馆陶县,至临清,与㑹通河合流而北,其浅铺十二,曰滩尚,曰窝儿头,曰迁堤,曰秤勾湾,曰小马头,曰南馆陶,曰安靖,曰黄花台,曰李家,曰马头,曰马拦厂,曰尖冢。
由临清州东岸,北至夏津县境,有闸二:曰新闸,上距戴家湾三十里,迤北五里曰南板,俱明永乐十五年建浅铺五:曰吊马桥,曰房村厂,曰上口,曰丁家马头,曰下杖柳西岸。北至清河县境有浅铺八:曰尖冢,曰白庙,曰罗家,曰孟家,曰赵家,曰郭家,曰陈家,曰王家南岸。西至板闸口,有浅铺六:曰潘家屯,曰七里墩,曰潘家桥,曰新庄,曰沙湾,曰闸口。
由清河县西岸北至夏津县,境有浅铺八,曰二哥营,曰严家,曰呉家,曰孙家,曰葡萄,曰草庙,曰黄家,曰贾家。
由夏津县北至武城县境,有浅铺六:曰新开口,曰草庙、曰郝家,曰小口子、曰大口子,曰横河,由临清至武城县之甲马营驿为一百四十里,其间仍有一渡口驿,亦州境也。而武城县东岸北至恩县境,有浅铺十三:曰商家,曰白龙,曰白家,曰大龙,曰湾头,曰柳林,曰大还,曰髙家,曰陈家,曰何家,曰半边店,曰陈家,曰方迁西岸,北至故城县境有浅铺十二:曰刘家,曰侯家,曰周家,曰南调觜,曰北调觜,曰西闗,曰小流,曰孟家,曰王家,曰张家,曰果子,曰絶河。由恩县东岸北至徳州境,有浅铺七:曰白马庙,曰髙师姑,曰滕家口,曰回龙庙,曰八里堂,曰新开口,曰曹家口,而回龙庙之北有丁官屯一铺,徳州卫地也。有减水闸一,在四女树。
由故城县西岸北至徳州卫境,有浅铺四:曰郑家口,曰范家圈,曰焦姑寺,曰孟家湾。
由甲马营驿一百一十五里,北至徳州之梁家庄驿,而徳州东岸北至徳州左卫境,有浅铺三:曰新窑口,曰饮牛口,曰耿家湾。
由徳州卫西岸,北至徳州境,有浅铺:一曰南阳务,由徳州西岸北至徳州左卫境,有浅铺三:曰上八里、曰蔡张成、曰刘皮口。
由徳州左卫东西岸俱北至徳州卫境,有浅铺四:曰小西门,曰郑家口,曰四里屯,曰下八里屯,由徳州之梁家庄驿,歴七十里为安徳驿,再七十里为良店驿,再七十里为呉桥之连窝驿也。而徳州卫东岸北至呉桥县境西岸北至景州境,有浅铺九:曰张家湾,曰圎窝口,曰五里庄,曰降民口,曰丁官屯,曰刘官屯,曰四里屯,曰八里屯,曰髙官厂,由景州西岸北至呉桥县,境有浅铺四:曰罗家口,曰薄皮口,曰坡唐口,曰狼家口。
由呉桥县东西岸俱北至东光县境,有浅铺七:曰降民屯,曰铁河圈,曰朱官屯,曰小马营,曰郭家圈,曰三里,曰王家。
由连窝驿而北七十里至交河之新桥驿,即今泊头镇。然东光县东岸北至南皮县境,有浅铺四:曰下口,曰李家,曰任家,曰狼拾。西岸北至交河,县境有浅铺五:曰古堤,曰大龙,曰桑园,曰油房,曰白家。而二县之界有渖阳、卫地焉。其河道之责并河夫,俱𨽻于交河主簿。
由南皮县东岸,北至天津右卫境,有浅铺五:曰北下口,曰白家堰,曰双堂,曰三角堤,曰冯家口,由泊头而北走,七十里至沧州之砖河驿。然其间交河县西岸北至青县境有浅铺五:曰李道湾,曰丁家口,曰大流口,曰菱角窝,曰白洋桥,而其中三十八里属河间卫。
由天津右卫东岸北至沧州境,有浅铺四:曰小白洋桥,曰大白洋桥,曰南杨家口,曰北杨家口,由砖河驿七十里至兴济县之乾宁驿。而沧州东岸北至天津左卫境,有浅铺七:曰砖河南口曰王家圈、曰冦家圈,曰回回湾,曰红孩儿口,曰华严口,曰朱家坟口。
由天津左卫东岸北至兴济县境,有浅铺九:曰张家口、曰大扫湾、曰髙家马头,曰安都寨,曰索家马头,曰北横堤,曰南横堤,曰许家浅,曰南絶堤,由兴济县东岸北至天津卫境,有浅铺七:曰安都寨口,曰王家,曰流洪,曰安家,曰柳巷口,曰李家,曰八里堂。
由乾宁驿七十里至青县之流河驿,而青县西岸北至静海县境有浅铺六:曰砖河、曰运坊、曰李家、曰留小,曰流河、曰新庄口。而砖河之北、运坊之南,天津左卫境也。有浅铺五:曰流佛寺,曰北絶堤,曰管庄口,曰莲花,曰石堂。
由天津卫东岸北至静海县,有浅铺九:曰泊张,曰新庄,曰寨里,曰东漫撒,曰马济,曰王家,曰李家,曰吕家,曰蔡家。而新庄之北三里,霸州分地也。有浅曰苏家,由静海县东岸,北至天津右卫境西岸,北至武清县境,有浅铺八:曰钓台,曰双堂,曰在城,曰独流,曰沙窝,至静海之奉新驿。又一百里至武清县之阳青驿,是为天津,入于海。自此而北,复为逆河矣。河程记北此记载在 河,续纪不知何人所作。
行水金鉴巻一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