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江西通志卷十九

公署

设官立署,规制相亚,取义向明,托庇广厦,君子攸跻,扵焉敷化,栋隆叶吉,白茅用藉,顾諟堂㢘,动闗民社,匪曰居尊,视卑聴下,下民安宅,天庥斯迓,维彼棠阴,是茇是舍,秩有崇庳,责无旁卸,俯仰靡惭,庶几夙夜,作公署志。

南昌府:

巡抚都察院。

署在东西大街中,明寜府子城内前宫遗址也。先是,正綂间,镇守都御史署在东湖贡院之左,即故南昌道,以待刷卷清军分巡之所,其堂名正心大理少卿李奎有记堂西为后乐亭学士钱习礼有记,后镇守不常设署废,至嘉靖三十二年,并入贡院。成化间,巡抚都御史署在永寜寺北钟鼔楼之右,都御史闵圭居之。正徳十五年,巡抚都御史王守仁以旧院位处僻隘,两司议政亦远,于是布政司陈策、按察司伍文定合议逆濠承奉司一所,地势颇高,规模颇广,呈奉巡抚衙门详允,即其地址建巡抚衙门,寻裁巡抚署改为巡按察院。嘉靖十七年,复设巡抚都御史。胡岳即旧提学署,改建抚院,公署正中为表正,堂东为友士,轩后虚受堂东西俱为衙廨,西南有清风亭、演武亭、仪门,东为旗纛庙。又前为院门,门外两翼为各属茶㕔,前为雄藩节镇,枋外有屏墙坊,左右各为辕门罗文庄,钦顺有记。

国朝巡抚仍驻节于此。顺治九年,锦州蔡士英巡抚兹土,岁甲午,乃捐俸薪,佐以赎锾,拓地庀材,因旧而重新者计四重,鼎建者亦四重。熊文举有《新建江西都察院公署记》,陈𢎞绪有《观徳堂记》。康熙二十七年,巡抚王隲奉。

圣祖仁皇帝上谕从容安静,为上六字,制额悬供三十八年。

御书「老成清望」匾额,赐巡抚马如龙。四十二年二月,御书「拥节名疆」匾额,赐巡抚张志栋。四十六年四月,御书赐巡抚郎廷极:布泽西江」匾额。及对聨、政敷、匡岫春风满惠洽,鄱湖澍雨多廷极,并将四十二年,为浙藩时。

御赐「纯一堂」及「清慎」二字,皆钩摹悬诸㕔事。五十四年,御书宠任麾钺及拥麾南国,称雄镇、开府、长江,控上㳺对聨,赐巡抚佟国勷。五十六年。

圣祖御书匾额,一:「诚信开府柱聮二。「驭吏当持法,安民祗要㢘。金章紫绶旌循吏,甘雨和,风祝有年,赐巡抚白潢钩摹,悬之正堂。

提督学政。

署在按察司东,即旧副使道署。康熙四十六年,特差四川道监察御史杨顒提督江西学政,因改建为院署。

布政使司。

署在章江门内,即明初南昌府治也。司治旧在子城内,宋隆兴府元行中书省故址,永乐元年,以其地创寜府,迁司治于今处。宣徳四年,布政使孟桓重修。正统九年,布政使呉润充拓甬道,䕶以石栏树承流、宣化二坊于门外左右。成化十二年,布政使王克复创筑东楼以配章江门城楼东楼街口匾曰「藩镇坊学士陈文有记。正徳八年十二月火,左布政张顶重修。十年,右参政陈洪谟署印毕工。正堂五间,后堂七间,名后乐堂堂。前为川堂,名紫薇楼,左右为翼室,自为记。十五年,左布政陈策重建谯楼。嘉靖三年,陈洪谟为布政,重建薇垣牌坊。三十三年,右布政潘恩颜东楼曰揽秀楼,有记。万厯间,布政使陈文烛重修紫薇楼,自为记。后揽秀楼倾圮。布政使陆长庚重建,明末毁。

国朝顺治六年,布政使卢震阳建葺。乾隆八年六月,东楼毁于火,布政使彭家屏复建颜,曰高观楼,并复藩镇,坊颜曰西江保障」。康熙初,布政使余应魁重建大堂旁,为经厯司照磨所理问所及司狱司都事、检校廨、照磨、司狱,都事、检校俱裁。其广济库在紫薇楼右厯日库,在后乐堂左。黄册库在永和门内花街巷。明何乔新有记织染局在府学,东铸钱局在东,湖南二局乆废,新铸钱局在司署后偰家楼。

布政使司。督粮道。

旧署在徳胜门,集仙坊明正徳中叅议陆溥建,嘉靖二十年象山王梴莅任,另建于九江道之东。罗文恭洪先有记,后废,今以右布政使裁缺,移居其署。雍正二年,添设库大使。乾隆八年,副使周人龙以所居逼仄非制,就署西偏,添建大堂二堂,头门、仪门并库大使,廨亦建焉,规模乃备。

按林志载有布政司清军道分守湖东道,分守湖西道,三署俱在布政司大门之内。明大学士费宏有记。分守南昌道在广润门内铁柱宫前。分守九江,道在粮储道西。明王㒜有记,今缺,俱奉裁按察使司。

署在抚院东,即宋漕台元㢘访使故址也。宋转运使治所,旧在城东北。绍兴四年,张澄改建于子城,东为漕台,即今处。元至元十五年,改为肃政㢘访使。至顺二年,㢘访使高纳麟重修。至正四年,副宪托克托作新门。虞集有记,明洪武乙巳,改为江西等处提刑按察司。按察使傅献创建宣徳二年,按察使童寅重修仪门三间,左右门房各五间,前屏以墙,左辟行道,面南为正门,门内左为海棠祠,堂后为川堂。川堂后为堂五间,曰百鉴堂。东、西夹室二间,斋戒堂二。所在百鉴堂东西侍郎钱习礼有纪编修。张元祯有《百鉴堂记》。正徳十四年,宸濠平,按察使伍文定复拓而新之。国朝顺治五年,毁于兵,按察使李长春重建,自为记。康熙初,按察使娄希昊重建大堂。九年,按察使苏铣重建寅宾馆旁,为经厯司照磨所知事司狱司廨。雍正二年,照磨裁。乾隆初,按察使凌燽増署后遮风楼为五间,改建三堂,左偏节楼为爽楼楼,东涵月亭并重葺之。又建东轩连楹为慕朱斋,轩后艺竹,树旁浚池,通以略彴,皆退食之所也。

按察使司驿盐道

署在本司大门内西。

按林志载有清军道在忠臣庙右,南昌道在易俗坊,湖东道在明伦路湖西道在洪恩桥,今缺俱奉裁。又分巡九江道在莲花池。明正徳十五年,佥事李素建议以左卫指挥余雄宅改建,今废。

南瑞总兵官。

署在广润门内万寿宫西北。本察院旧署,明嘉靖间以巡抚衙门改为察院正中,太微堂后为端本堂。国朝顺治十八年,察院奉裁,后改为南瑞总兵官,署都指挥使司。

署在惠民门仓巷口,雍正二年奉裁。按林志载有都指挥司,旧署在省城中文锦局旧址,明洪武初,都指挥使宋晟等创造。天顺五年,都指挥同知王贵重修,旁有经厯司㫁事司,大学士陈文有记乆废。

总督部、院旧署。

在城隍庙之右,元之平章府也,明初改为都指挥使司。

国朝改为提督军门府。康熙改元,特设总督重臣兼辖。文武时,张朝璘莅任江右,适提督移镇建昌,遂居焉。计官署前后共六重:大堂曰揆文,奋武后堂曰赞化,调元川堂曰苏民,益国内衙曰朝乾,夕惕佥押㕔曰秉公,率属司道㕔曰论道。经邦箭㕔曰诘戎,讲武对㕔曰静筹军。国仪门外东为土地,祠西为寅宾馆,左右辕门。四年,总督裁并江南,改为总镇衙门。十三年,总兵杨富诛,署废,今地名杨家厂。

按:林志载有察院二所,一在按察司,东旧城隍庙故址。明洪武五年,按察司周祯始建。正统十四年,毁于火。御史韩雍鼎新之,规制仍旧。堂名肃清,雍自有记,一在钟鼓楼之右。清军御史刘芳因菩提寺废址创造。正堂三间,川堂三间,后堂三间,东西廊房各三间,仪门三间,前门三间,今俱废。

南昌府署在司马巷,即新建县旧治。按汉、晋豫章郡署在城南有子城,东西双阙门,唐洪州为都督,观察节度使治所。宋仍州置镇南军,后升为隆兴府。太平兴国中,郡守张继则重修施元长书名,揭于中门之楣。杨杰有记元,仍宋旧基,改为行中书省,移龙兴路署于章江门内。明洪武三年,知府赵文奎并司、府二县,地重建。永乐元年改为布政司治,迁府治于今处。正统元年,知府任肃复新之,碑文多剥落。𢎞治十二年,知府祝瀚因卑隘鼎,而新之学士张元祯有记。万厯三年,知府周良臣重修自有记。十三年,知府范涞建公府斋,居于署内,自有记。三十四年,前后堂库毁,知府卢廷选复建,刘一燝有记。

国朝顺治五年,毁于㓂知府罗长𦙍暨郡僚,皆寓居民舍。康熙二年,知府叶舟重建。十六年,知府甘国栋扩大之。

军捕㕔。 在府治左,今因理刑裁移,驻其署督粮㕔。 在府治左。

理刑㕔。 在府治右。康熙六年裁,改为军捕㕔经厯司。 在正堂东。

照磨所。 在堂西。

知事。  在堂东,今裁。

检校。  在堂西,今裁。

司狱司。 在府治西大街,今裁税课司。 在南浦递运所右即旧茶引所。昌邑河泊所 在新建县昌邑乡,今裁港口河泊所。 在南昌县南乡度,今裁邬子河泊所。 在南昌县塘口,今裁赵家围河泊所。 在南昌县黄家渡,今裁万寿亭。 在棉花市㑹府,改建朔望宣讲。上谕遇。

朝贺,委员纠仪文武班次严肃阴阳学。 在钟鼓楼后。

医学。 在善政坊。

僧纲司。 在永寜寺。

道纪司。 在万寿宫。

官铜库。 在瓦子阁,废天主堂,改建军器局。 在顺化坊。

岁造民局。 在进贤门内预备仓。 在进贤门内。

广积仓 在东湖南,今为义仓、裕民仓。 在府城隍庙前节备仓。 在小校场巡抚裴𢕑度建自为记。南昌县署在旧府治西南子城西夹墙巷内,即上篮寺故址也。宋故县治在郡城东北隅,元迁于章江门内龙兴路治之左。明洪武初,徙今处知县黄徳铭建。嘉靖六年,毁知县陈世辅重建,万厯十五年,知县何选修葺。三十三年,六房仪门大门毁,知县黄一腾,复建正中怀保堂东西各有库。

县丞廨。 在县廨左。

主簿廨。 在县廨右,今裁典史廨。 在县丞廨左。

市汊巡检司。 在市汊驿之东,三江巡检司。 在长来馆东乡仓。 在四十二都安、嵩原、西乡仓。 在灌城乡二都黄陂、南乡仓。 在五十四都上谌店、北乡仓。 在二十都沈口店、东官仓。 在户部分司左西官仓。 在户部分司右。常平仓有二。 一在仪门内,一在节备仓旁兑仓。 在徳胜门外。

白粮仓 与新建县共。

新建县署在府治西稍南。宋故县治,在郡城东隅,即南唐林仁肇宅址。太平兴国间,主簿何慈创建元,迁于章江门内隆兴路之右。明洪武三年,并其地为府治知县,李璹迁于城北司马巷。永乐元年,改为府治,徙县于东湖之左,即今贡院,十八年复迁今处。宣徳三年,知县茅自得重修。

国朝顺治五年,毁于冦,权移射圃亭都督旧署。十七年,知县魏双鳯重建立碑记其事。熊文举亦有记。正中亲民堂、后新新堂侧东西各有库。

县丞廨。 在县廨右。

主簿廨。 今裁

典史廨。 在县廨右稍南乌山巡检司。 在县西南,尽忠乡赵家围巡检司。 在县东乡,今裁呉城巡检司。 在县北呉城驿南,今裁昌邑巡检司。 在县西北昌邑乡东乡仓。 在善政乡邬坡。

西乡仓。 在桃花乡、青岚南乡仓。 在忠孝乡丁家塘北乡仓。 在仪鳯乡金家桥、常平仓。 在县署旁。

兑仓有二。 上仓在徳胜门外礼贤坊下。仓旧在对江石镇,后改于徳胜门外隆兴观塘。

丰城县署。唐永徽二年,迁县剏建。宋皇佑初,知县郏修辅建敕书,楼周鹗有记元。至元二十三年,升为州。至正壬辰,毁于兵。明洪武二年,知州强立,增修。九年,仍复为县。知县林弼重建,二十九年,县丞何昭善充拓之。正徳初,知县谢显修,隆庆二年,知县张正道、重修雷礼有记。明末,毁于火。

国朝顺治八年,知县宗彝鼎建,自为记。正中为大堂,堂东西各有库。

县丞廨。 在县廨东。

主簿廨。 今裁

典史廨。 在县丞廨南。

柿源巡检司。 在二十三都,今裁江浒巡检司。 在七十二都永便仓。 在小东门外。

常平仓。 在城内。

西粮仓。 在曲江。

行署。

察院。 在县治东,明知州强立,建乆,废布政分司。 在县治西城隍庙左,明知县朱瑄建,久废址存。

南昌道 在正清寺西。

府馆 在城隍庙西,明知县李廷聪建乆废址,存进贤县署,在坛石山南。宋崇寜二年,剙建曹栋有壁记绍兴二十六年,令杜易重修乾道。庚寅六年,令张嘉谋建清阴楼景魏亭、望云亭、庆莲堂。元至元乙亥毁,扵兵,县丞刘勇重建,至正丁亥,县尹周天祥增葺。明洪武间,知县李思中重修,正统中,知县张冲重葺正徳,丁卯,知县李学曾以堂址卑隘,乃撤后堂为㕔事,颜曰亲民堂。嘉靖乙未,知县苏志高重修,并追溯,学曾作㕔之劳,立碑以记其事。万厯癸卯,知县黄汝亨改为宝慈堂。

国朝康熙二年,知县聂当世重修,建㕔一重颜,曰「保赤堂饶宇」。栻有记,东西各有库。

县丞廨。 在正堂东。

主簿廨。 今裁

典火廨 在主簿廨南。

润陂巡检司。 在县东八十里龙山巡检司。 在县北一百里,今裁邬子巡检司。 在县东北邬子驿之西花园巡检司。 在县南十一都,今裁常丰仓。 在县南来抚门内。

三阳仓 在县北六十三里三阳渡土坊仓。 在县西五十里。

东乡仓。 在池溪桥左翁领铺西乡仓。 在真隠乡蓝田南乡仓。 在归仁乡臧溪北乡仓。 在归仁乡、白岐山、常平仓。 在仪门内。

兑仓 在省城进贤门外行署。

布政分司。 在县治北拱极门内,明知县王亮改建南昌道。 在县治西仁行坊明知县李思中,建康熙三年,知县聂当世重建。

按察分司。 在南昌道西,明知县程光甸建府馆。 旧在县左明知县刘源清,改建县西奉新县署。唐神龙二年,新呉丞高良弼创建县,治于冯水之北。宋嘉佑间令丁餗修饬,颜堂曰希宓,餗自有记。嘉定间,令张国均重建谯楼,赵彦章为之记,并建华丰楼于治右。桂如篪撰,记元如故。明初甲辰,知县王溥建县㕔时,官无廨舍,寄居民间。洪武三年,知县余思济剏建。十四年,知县黄寿创谯楼五间。成化十二年,知县岑方重建谯楼,张元祯有记。嘉靖元年,知县朱云鳯于堂之东西创瓦房三十六间。十三年,知县胡亿建通和堂,邑人廖天明记之。

国朝顺治八年,知县王家祯修葺。十七年,知县黄虞再重修。康熙元年复鼎建谯楼,自为记。

县丞廨。 在县廨东。

主簿廨。 今裁

典史廨。 在县丞廨南。

罗坊巡检司。 在城西六十里罗坊镇广仁仓。 在县大门内。

书社仓。 在东门外。

东乡仓。 在北乡锁石。

西乡仓。 在罗坊镇。

南乡仓。 在同安乡亭山常平仓。 在县衙内。

便民仓。 凡二 一在从善乡二都:一在从善乡三都。

行署。

布政分司。 在县东,旧为馆驿,明知县袁彰改为分司,久废址存。

南昌道 在县东,明知县余思济,修久废址,存府馆。 在县东。明正统间,知县袁彰剏为馆驿。隆庆间,知县陈隽改为府馆。崇祯间,又改为奉新营。顺治间,营裁知县黄虞再重修,仍为府馆。

靖安县署宋绍兴间,令黄宗谔于㕔事建制锦堂并幽谷、百花二亭后,令杨亿治尉圃,得曾南丰《幽谷诗碑》,用其语构水木清华亭。洪武二年,知县衡守敬重修。十三年,明知县朱宗晦建尊美堂,自为记。成化十六年,知县刘芳建后堂三间,颜曰复思。𢎞治十六年,知县张伯祥立土地祠于仪门左。正徳六年,毁于冦七年,知县万士贤重建,嘉靖元年,知县叶金撤而新之,正中牧爱堂后为居仁由义堂。二十四年,知县周麟建后堂三间,为思审堂。三十九年,主簿黄应徵重修公堂颜曰正大光明四十一年,知县赵公辅增置吏舍㕔,后建堂曰慎思。崇祯五年,知县章鸣谦颜公堂曰君子堂」。

国朝康熙七年,知县任嘉瑞增修。二十五年,知县锺芝豫易君子堂」额于后堂颜公堂曰「端本」。二十七年,君子堂圮,知县高克藩重修,并建后乐堂,自为记。县丞廨。 在县堂左。

主簿廨。 今裁

典史廨。 在主簿廨南。

丰裕仓。 在县左:

便民仓。 在仁首埠。

常平仓。 在县仪门内。

兑仓 在省城章江门外行署。

布政分司。 在县治北,明县丞王荣建。今改为义学,按察分司。 在县治东,即元尉司。故址明知县衡守,敬建久废。今外署漕仓内为丞署。

府馆 距县治一百步。

武寜县署旧在高乡西安里,即西安县治,唐景云初,东迁于罗村、饶湾之间,天宝四载,令范建殊复迁于玉枕山前,即今之县治也。宋令:吕晋夫于㕔左建东轩,黄庭坚有铭。绍兴五年,令上官世美重建,淳熙十年,令洪樌复修之,改东轩为弦歌堂,明初,知县但元行重建,成化元年,知县余希贤建大堂。十四年,知县王侨建谯楼。嘉靖十九年,知县唐牧建保寜楼于堂北正中忠爱堂,后为退食堂。万厯三十七年,知县周道昌重建正堂,颜曰体仁鑴清慎勤诚,四箴于堂壁,明末,毁于冦。

国朝顺治间,署县事夏遵虞重建。十四年,保寜楼毁于火。康熙元年,知县冯其世即保寜楼基,建楼曰跻寜教谕,汤民贞有记。

县丞廨。 在县廨左。

主簿廨。 今裁

典史廨。 在县丞廨南。

高坪巡检司。 在县西北。年丰乡市镇仓。 在捕衙东。

西镇仓。 在西门内。

南镇仓。 在县南。

巾口仓。 在巾口街。

常平仓。 在县衙内。

兑仓 在省城惠民门外行署。

布政分司。 在县东悦亲坊,今改建武寜营,按察分司。 在布政分司右。

府馆 在县南,明末,其基售与市民得价充饷。寜州署在鳯凰山之南,唐贞元十五年始创。宋元佑间,令萧从建肥民求瘼、靖共三堂,黄庭坚有铭,宣和间,令韩驹建醒心邀月问春三亭。建炎间,升义军,寻复为县。景定间,兵毁,令任沧复,建元改为州,迁治于武寜县。明洪武二年,改州为县,知县项中宣于州治旧基创建。成化十年,知县萧光甫撤而新之,大学士钱溥有记。𢎞治十六年,御史林俊具奏改县为州。十七年,知州叶天爵、重修颜其堂曰明通公溥、杨㢘有记,后为求瘼堂。

同知廨。 在求瘼堂东南,判官廨。 在求瘼堂西南吏目廨。 在同知廨南。

军捕廨在铜鼓石。雍正四年,瑞州府同知移驻八叠岭巡检司。 在州南奉乡。

杉市巡检司。 旧在州西仁乡,今移于崇乡排埠塘巡检司。 在仁乡。

存留仓。 在州西。

预备仓。 在土神祠右。

便民仓。 在迎恩门

义仓 在社稷坛前。

常平仓。 在城内漕仓改建兑仓。 在省城章江门外行署。

布政分司。 在州治北。

南昌道 在州治右:

府馆 在州治东。

瑞州府:

府署在鳯山之麓,南唐保大十年,刺史王颜始建。宋景定元年兵燹,知州陈□修复,州人刘应龙有记。徳佑元年,复燹于兵。三年,姚文龙知州事,因旧址复大经理,未几,升州为路。明洪武初,改为瑞州府。三十四年灾,修葺弗称。永乐九年,知府唐岳建正㕔。宣徳二年,同知潘英建谯楼。六年,知府刘说创后堂,正统十四年夏,㫤新左右牌坊。天顺五年,李尚复修正㕔,正徳六年,华林盗焚几半,知府邝璠复之。

同知㕔。 在后堂左。雍正四年,移驻寜州铜鼔营通判㕔。 旧二:一在正㕔右,成化二十三年,通判达颖修,一在经厯司前。𢎞治十六年,知府周津剏理刑㕔。 在经厯司左,今裁。

经厯司。 在府㕔左。

照磨所。 在通判廨前。

司狱司。 旧在土地祠北,后徙监内,今裁阴阳学。 旧在理刑㕔左。

医学。 旧在理刑㕔右。

僧纲司。 旧在水南禅那寺道纪司。 旧在水南元妙观瑞丰仓。 旧在布政分司,右行署。

提督学政。

署在北城,即察院旧署,明万厯间建。今遇按试,增修察院。 在便民仓左,即公馆故址,在府右。𢎞治十六年,知府周津、知县谢枢建。

布政分司。 在察院右。

南昌道 在府治右,旧为肃政㢘访分司。宋皇庆中,州守乔达即通判㕔,改建。

公馆。 在谯楼左。

高安县署,在鳯山之东,宋水北先锋营旧址,开宝九年,县令顾元龙即其地创建县治,元仍之,至正间,县丞刘基重新公廨,未几,毁于兵。明洪武二年,知县王端创复,即今治。𢎞治六年,知县王本义、正徳十年,知县应恩,前后增修颜正㕔,曰牧爱川,堂后㕔额曰退思,后改为莱柏,又改为思补。

国朝顺治十七年,知县黄奎龄修葺川堂,额曰虚受」康熙九年,知县张文旦增修后堂,改思补曰学补,建轩曰菉竹。左右有望楼二所。

县丞廨。 在后堂左。

主簿廨。 原在后堂右,主簿常清,改建丞廨左。顺治五年裁,今废。

典史廨在县丞廨前。

阴冈巡检司。 今裁

常平仓。 在城内。

上高县署,在蜀水之北。宋绍兴十三年,县令谢安行、嘉定十三年,令赵汝笈相继创建。元因宋旧。至元十七年,县丞岳兴建正㕔,姚文龙有记。明洪武三十年,县丞杨从礼建谯楼。正统五年,知县严肃建后堂。𢎞治十七年,知县童旭修正㕔谯楼。正徳五年,知县张翀修后堂。七年,王以旗重修㕔堂内署。嘉靖间,知县陆时雍、周包荒、陈廷举,典史刘金相继加修。明季毁于兵。

国朝康熙四年,知县范时来重建正堂,更名牧爱曰惠来堂,复更后㕔退思堂,曰馀清堂。

县丞廨。 旧在县廨左,明季颓圮。顺治间,裁主簿,改簿衙,作丞衙。

典史廨。 在县丞廨左。顺治九年,知县叶道沛、典史尹国柱重建。康熙十年,典史郑允乾复修。

常平仓。 在城内。

江省水次仓。 康熙三年,范时英复建,有记行署。

布政分司。 旧在南昌道左,天启间,废南昌道。 旧在县治左。洪武初,知县刘以仁建天启间废。

公馆。 原名行府,在县东。洪武己未,主簿李铭建今废新昌县署。宋太平兴国七年建。靖康间,遭兵燹,绍兴三年,县令范洁重剏。二十七年,令晁公达增修,刘愿有记。开禧二年,令邹孟卿,嘉定十一年,令陈圭相继修之。元至元十三年,毁于冦。后二年,达噜噶齐杨唐古特、县尹刘义重剏。二十四年,达噜噶齐那怀复修。元贞二年,改州治。元末毁。明洪武元年,知州李懋创复后,仍改为县。成化间,知县刘俊重建正㕔曰公正堂,知县熊纪改曰公㢘。正徳。七年,知县李长建,柏轩。国朝顺治十年,知县赵元勲、典史卢云龙同修幕㕔。康熙五年,知县黄运启重新正㕔。

县丞廨。 在县廨东,明洪武元年,李懋建。顺治三年,县丞周瑞星题曰亲民堂。

主簿廨。 在县廨西李懋建,明季毁。顺治二年,主簿裁。康熙三年,黄运启即其地建营房六间,以居瑞营汛兵。

典史廨。 在丞廨南,元至元二十九年,县尉苏泽、建邑人姚申伯为之记,元末毁。明洪武元年,李懋建国朝。顺治十五年,典史卢云龙即其㕔之前建横廊一楹,康熙十三年尽毁。

大姑岭巡检司。 在三十三都。明末,毁于兵黄冈巡检司。 在县西四十里,属三十八都。明末圮常平仓。 在城内。

兑仓 在省惠民门,顺治十年,知县赵元勲重建行署。

布政分司。 在县东南。明成化间,叅议陈迁、宋讷檄知县汪道扩地重建正㕔,曰徳政左㕔,曰退思堂。正徳七年,知县李长重修。

国朝顺治十六年,知县李锦重建。康熙甲寅毁,知县卢煌修葺。工未竣。二十一年,知县吉必兆重修。

南昌道 在县治左。明洪武初,李懋建,万厯中废。崇祯十七年建旌忠祠于其址。

府馆 在县治东城隍庙右。明正统间,县丞范士衡建袁州府。

府署在城西北南。唐保大二年,刺史刘仁赡始建宋景徳间,知州事杨侃增修。建炎三年,知州事汪希旦重建㦸门。嘉定十二年,知州事滕强恕重建谯楼,并创颁春、宣诏二亭。元至顺壬申,总管锦州巴哈、缮修路治欧阳元有记,明初,改路为府,永乐正统间,知府朱瓒、姚文继修。𢎞治,癸丑,知府王俊修后堂、川堂、正徳。壬申,知府姚汀新正堂。癸酉,知府徐琏复修经厯、照磨二㕔并永积、龙亭二库,崇祯壬午火,仅存一亭视事。

国朝康熙三年,知府李芳春重建正㕔有记,后名昌黎堂。

同知㕔。 在正堂东,面袁山,北向通判㕔。 在同知㕔东,亦北向,今裁理刑㕔。 在正堂东,亦北向,今裁经厯司。 在正堂左壬午火,李芳春重建照磨所。 在正堂右壬午,火芳春重建司狱司。 在府治前唐刺史刘仁赡,建明末为邻豪占毁。顺治戊戌,推官锺琇清复之,今裁。

阴阳学 在布政分司,西明知府王俊立,今废医学。  在府东、湖西道,前明知府徐琏修。今废僧纲司。 在袁山门外崇胜寺侧,今废。

道纪司。 在宜阳门外崇福观,今废永丰仓。 旧在府治西北三十步,明宜春知县陈宗虞改建府,治南绣衣坊。万厯四年,知府郑敦典修建仓,厫六间,后毁入。

国朝知府呉南岱重修,后改建府治,东迎曦楼左提学公署废址。

行署。

提督学政。

即兵备道公署改修。康熙四十五年,知县宜春江为龙详请定例与分萍、万、三县公同修饬,复增建内署廊庑。

察院。 在府署东。旧为㢘访分司,明知府刘伯起、徐琏、范钦、郑敦典,先后改修。

布政分司。 在府治南,明知府何澄改建知府。刘懋、王俊重修久废。

湖西道 在府治谯楼东。明嘉靖十五年,佥事周相建。二十三年,知府范钦重修。

公馆。 在报恩寺殿后,范钦即僧屋改建,今废宜春县,署在府治北。初在东城内。隋大业三年移于州之东七里。宋绍兴三十一年,县令胡安老始徙城内善政坊,元季兵毁。明洪武三年,知县仲时举以旧址陿隘,迁于府治北开元寺旧基即今治正㕔。西有幕㕔,后有节爱堂。嘉靖乙巳,知县凌汝志修。

国朝正㕔年久倒塌。康熙三十八年,知县张纶鼎建。四十六年,知县江为龙重修。

县丞廨。 在㕔左。

主簿廨。 在㕔右,今裁。

典史廨。 在㕔左前。

涧富岭巡检司。 在集云乡黄圃巡检司。 在石里乡常平仓。 在城内。

分宜县署。宋雍熙析宜春地置,县滨秀江。景佑三年,大水,县令王揆建大门长楼架阁,以备水患。唐静记之淳佑间,令李宏规修。元季毁于兵。明初,知县张仁主簿桑以时仍旧址重建。𢎞治三年,知县曹忠修正㕔正徳。七年,知县萧时宾修后堂。嘉靖乙巳,知县申思䕫重建,万厯乙酉,知县周应治修。

国朝顺治十四年,知县张怀徳重修仪门。十七年,知县朱鼐重建六房诸舍,修谯楼。康熙十七年,知县林笙重建谯楼。二十年,知县蔡文鸾重修。

县丞廨。 在县敬事堂左,明天启间裁,遂毁主簿廨。 在敬事堂右,今裁。

典史廨。 在主簿廨前。

水次仓 在城内南门。

常平仓。 在城内。

行署。

察院。 在县东,今废。

布政分司。 在县东,今废。

湖西道 在县东,今废。

萍乡县署在县城正中,鳯凰池北。唐武徳中,唐萼为令,建治,宋建炎毁于冦。绍兴丁巳,县令郭涛重建江淮,有记元为州治,至正壬辰,毁于兵。明洪武三年,知县赵彝仍旧址,重建四年,李顺英继成之。简廸有记,成化四年,知县黄璇増修,万厯间知县常自新、陆世绩相继修,崇祯末,㕔署俱毁。

国朝顺治十年,知县呉兴祚复建。嗣后,知县刁之裔、余士聪、台瞻斗相继增修。

县丞廨。 在正㕔后用中。堂左。今裁主簿廨。 在用中堂后,今裁。

典史廨。 在用中堂、左前大安巡检司。 在县东九十里。安乐巡检司。 在县北九十里草市巡检司。 今裁

社仓五所 按宋社仓自郭至乡凡九便民仓。 在芦溪。

存留仓。 在县西六十步预备仓。 在县西百馀歩,常平仓有二。 一在城内,一在芦溪行署。

布政分司。 在县治西。

湖西道旧在县治北,后改县东百馀步府馆。 在县西。明𢎞治间,通判胡珏建,今废。万载县署在城西龙山下,呉黄武中置县。晋太康中,迁邑东二十里。唐武徳五年,迁署旧所。宋建炎三年,冦陷绍兴五年,县令徐升重建,自为记,元复易于治东北四十步。至正壬辰兵毁。明洪武甲辰,知县赵中复移今所。成化间,知县陈璨、黄珙相继修罗伦撰记大堂后有端静堂、节爱堂、清畏堂有斐堂。

国朝仍旧,治年久毁。康熙五年,知县范廷鳯重建县丞廨。 在县廨右,今裁。

主簿廨。 在丞廨右,今裁典史廨。 在主簿㕔右。

铁山巡检司。 在县西一百二十里。浏阳界水,次仓。 在邑北龙河滨。

常平仓。 在城内。

行署。

布政分司。 在治南二百步崇信寺右。久废,按察分司。 在治东五十步。儒学右。康熙十七年,知县常维桢重修。

府馆 在治东静安寺右,久废临江府。

府署。宋淳化三年,知军事王禹锡剏建在富寿冈之左。治内有坐啸堂,司谏韩璜有记,元仍旧址。壬辰毁。明洪武初,知府黄庭桂增剏知府,刘贞重建。𢎞治二年,知府戴瑶增建,自记之。嘉靖六年,知府钱琦复新正堂,仍宋旧匾曰「静治学士汪俊」,有记左黄册库、銮驾库、后川堂、思过轩、体仁堂。简霄有体仁堂记》,衙内有澄心亭管大勲,有诗亭后有一镜堂」。

同知㕔。 在经厯司左。

通判㕔。 在同知㕔左。

理刑㕔。 在通判廨后,今裁经厯司。 在正堂左。

照磨所。 在正堂右。

司狱司。 在府治南街右,今裁阴阳学。 在府治东,今废医学。 在府治南街左,今废僧纲司。 在天寜寺。

道纪司。 在元妙观。

丰积仓 在广济门内。

行署。

提督学政。

署在察院左。康熙四年,知县屈有信重修察院。 在府治左,今废。

按察分司。 在天寜寺左。

驻札分守道。 在天寜寺右。康熙元年,参议施闰章重葺。二年,裁湖西巡道,自是守道往来驻临吉二府各半岁,六年亦奉裁。

清江县署。南唐升平二年始建,在军治右。元迁左。明洪武十年,复迁右。天顺六年,知县叶淇加修。𢎞治三年,知县李璁复修。七年,知县万琛重建后堂,榜曰存心。嘉靖二十七年,知县沈淮匾正堂曰「亲民吉水」。刘同升有记。四十二年,知县廖文光复建仪门县丞衙主簿衙典史衙等。按《𢎞治府志》:县内有清江道,院堂一道,分明楼、清江、碧嶂亭,后皆废。

县丞廨。 在县治左。

主簿廨。 在县治右,今裁典史廨。 在县治左之前,衙坏,迁建主簿、故址巡检司。 在清江镇。

萧滩巡检司,今裁。

预备仓。 旧在县治,右知县沈仪迁于宝寿寺左常平仓。 即府丰积仓。

便民仓。 在广济门外。

新淦县署初在清江镇,隋开皇十年,县令李子乐徙建南市村,即今治所。宋建楼以蔵敇书,有无讼堂、春风楼,俱令郑㮚建礼教堂。开禧间,令何洪建琴堂。绍定间,令罗愚建刘谩堂,有箴五美堂。淳佑间,高斯从建二松,堂丞周迁之建净碧堂簿,赵彦恭建元为州,至正末兵燹,明复改为县。洪武二年,知县曹行建,𢎞治九年,知县卢渊重修。正徳六年,知县刘天锡重建谯楼。隆庆四年,知县李乐增建,后知县王文爟复建素风轩于署内有记有诗。

国朝初堂署兵毁。康熙三年,知县胡之琳重建。九年,知县董谦吉修。又有退思书室、炼石处俱、谦吉,建内库。顺治间,知县潘岭重建。

县丞廨。 在县署后,今废主簿廨。 在县丞廨左,今裁改为丞,署典史廨。 在旧主簿廨前。

杯山巡检司。 在杯山。

常平仓。 在县署西公馆,改建便民仓。 在城隍庙左,康熙五年,知县胡之琳重建行署。

布政分司。 今废。

按察分司。 在县右。

新喻县署,初在龙池墅,唐大厯八年,摄令杜臻迁虎瞰山下,即今治所。元为州治。壬辰,兵毁。明洪武二年改州为县,知县张𢎞仲再建。七年,知县李公让增修宣徳。五年,知县洪钧重建,新淦张彻记。嘉靖十六年,知县赵炳然新公堂。天启间复毁。知县邓林栋起建,明季圮。

国朝康熙九年,知县符执桓重建自为记县丞廨。 在县廨,后明末废。

主簿廨。 在县廨后,今裁典史廨。 在公堂左急递铺后。明末,废水北巡检司。 在县北六十里。

预备仓。 在县治东北。

常平仓。 在城内。

官仓凡四。 一在城南施氏屋,一在城南许氏屋基左,一在云津门内,一在省城惠民门外紫极宫,上百步许。

行署。

察院。 明末废。

布政分司。 在县治右。明末,废按察分司。 在城南,明末,废峡江县,署旧为峡江巡检司衙。成化初,淦令以地里辽远,难于催科,议欲分治未决。正徳九年,淦盗起,分守陈洪谟建议不果,后知府钱琦力以其事申请,㑹巡抚秦钺、陶俨议,奏获允。嘉靖五年九月,立县卜鳯凰山,原东向作署费宏有记。

县丞廨。 在县署左。

主簿廨。 在堂右,今裁。

典史廨。 在丞廨左。

常平仓。 在城内横街。

便民仓。 在城北滨江浒,明崇祯十年,重建吉安府。

府署。唐永淳初,由石阳徙今所。元和元年,张𢎞靖来刺吉州,始葺其坏陋,皇甫湜记之。宋仍唐旧。元至正辛卯,总管纳苏罗丹,以其卑下崇基三尺而改筑焉。冯翼翁有记,明初知府莫已知,改建,有颜六竒,记岁久圮。成化初,知府许聪再建。𢎞治癸亥,知府张淳重建,泰和尹直记之,正堂匾曰「衡鉴堂」,后曰徳正堂,国朝顺治二年,旧三堂毁。八年,知府杨可楹草创,十一年,知府李兴元构五楹。十五年,兴元复建仪门,大门库房如旧。

同知㕔。 在府署左。雍正六年,移驻永新莲花桥通判㕔。 在府署右。

经厯司。 在堂东。

照磨所。 在堂西。

司狱司。 在府治西南,今裁阴阳学。 在大东门。

医学。 在大门西。

僧纲司。 在雪山寺。

道纪司。 在元妙观。

常平仓。 在府东北大有仓,改建便民仓。 在府城南。

行署。

提督学政。

署在县后,康熙四十五年,知县刘廷瑛建察院。 旧在府治右,后改庐陵县学。

布政分司。 在府治右:

湖西道 在府治右:

庐陵县署初在府治东隅,唐张儇为令,迁府治南数百步即今所。皇甫湜有《㕔壁记》。宋大观三年,县令张激设谯门,门左设宣诏亭。堂西有小㕔,后有斋斋,前有莲花池,重刻。皇甫湜记,元延佑六年,移县治于西南隅,县丞冯克敏董其役,掲傒斯记之。明仍宋址洪武乙巳,知县呉明,善重建颜六竒有记。丙子,县丞李达、重修谢矩有记。正徳五年圮,知县王守仁修葺记石阴。十一年,知县谢源于川堂后新作阳明堂,王懋中撰记。十三年,知县邵徳容重修。嘉靖九年,知县常序重建,申明旌善二亭。万厯四年,知县方肯堂建文献名邦坊及宾馆。

国朝康熙二年,知县于藻新大堂及头二门两廊。四年,复新廨署。六年,拓廨前地,改堂额曰春音」。八年重新,思过堂在阳明堂后,自为记。又撤旧坊而小之,仍额曰古庐陵。

县丞廨。 在县廨前。

主簿廨。 在丞廨左,今裁典史廨。 在幕㕔后。

富田巡检司。 在淳化乡敖城巡检司。 在宣化乡井冈巡检司。 在安平乡便民仓。 在城外。

常平仓。 在城内。

兑仓 在省城,于藻有记泰和县署自唐乾元三年县定于今所。宋庆厯四年,县令王陶修自为记。乾道九年,县署灾令,蒲尧仁重建。咸淳十年,令余梦登修元为州治,明初因之。洪武二年,知州沈䕫复修,寻改为县治。十六年,龙泉寇至毁,惟存仪门两廊。十八年,知县杜陵、县丞陈轮重建。𢎞治。庚戌,知县呉必显新谯门。丁巳,知县沈时新后堂。万厯丁丑,知县唐伯元复建内署,名武山堂,其右为思过阁。

国朝康熙三十五年,内署灾绅士刘嵋等捐资,自大堂至内署悉重建,详新修县治碑记。

县丞廨。 在治哦松门内,今改为驿厩,未复主簿廨」。 在治栖鳯门内,今裁。

典史廨。 在大堂东。

早禾市巡检司。 在县西五十里花石潭巡检司。 在县东四十里漕粮仓。 在县治仪门东。

常平仓。 在县治仪门东省次仓。 在新城门外河泊所巷行署。

布政分司。 在城隍庙左,今废察院。 在县治右,今废。

湖西道 在城隍庙右,今废府馆。 在快阁东,今废。

吉水县署创。自南唐保大八年,宋绍兴间县令赵锡重修。元至元二十八年,忠翊校尉张楫重建,元贞元年,升为州治。洪武元年,知州费震重建,寻改为县。天启间造㕔楼于寜澹轩后。

国朝顺治十五年,土冦毁大堂二堂。十六年,知县褚承愚修复二堂。康熙十年,知县王雅建大堂,自为记县丞廨。 在县廨左。

主簿廨。 今裁

典史廨。 在仪门左。

白沙巡检司。 在县北二十里中鹄乡,今移在三曲滩、白云观之左。

和义仓。 在北坊、旧三皇殿、常平仓。 在仪门外。

省仓 在广润门外。

行署。

布政分司。 在县治北,今废湖西道。 在县治西大街。

府馆 在布政分司后,今废永丰县署。宋致和元年,诏割吉水五乡为县,命太常博士段缝宰之。时廨舍未立,寄治延庆寺。三年春,始构官舍,有退食阁、雅歌、楼、清白斋、思贤、静安二堂,缝自为记。绍兴初,冦焚。越七年,县令李谔复建元。至正壬辰兵毁。明洪武初,知县蔡玘即故址,复创,曾鼎记之,其后知县黄永从唐瑢、车梁郑浚相继修葺。嘉靖四年,知县商大节修。万厯四十年,知县瞿式耜又修明末兵毁。

国朝顺治八年,知县储曾重建大堂。十三年,知县邓秉恒复建头门、内堂书室。雍正三年,知县胡仁济建谯楼,邑人解以敬记之。

县丞廨。 在堂东,顺治十七年,丞㓂起龙重,建主簿廨。 在堂西,今裁。

典史廨。 在堂南,今移堂西层山巡检司。 在三十四都㕔楼一所,今圮沙溪巡检司。 在四十九都㕔楼一所,今圮表湖巡检司。 在四十九都㕔、楼平屋各一所,常平仓。 在县丞廨左。

预备仓。 在廨舍左。顺治十八年,知县邓秉恒增建前后东西,共二十六厫。

行署。

布政分司。 在湖西道前,今废湖西道。 在县治东南百步安福县署。旧志呉。宝鼎三年,徙自新茨亭建安成郡,治于今所。隋开皇间,改为县治。唐武徳五年置颍州,七年复为县治。宋大观间,县令刘勋改建。绍兴十二年,令向子贲重建于安成馆旁。十四年,令钱杰之又起。建元至正壬辰,毁于兵。明洪武元年,知州潘枢重创永乐。甲辰,知县赵敏建仪门正徳。丁丑,知县徐州改建。副使林魁有记。明季兵毁。

国朝顺治十二年,知县袁时泰稍葺旧廨。康熙五年,知县焦荣捐俸修造。十一年,知县张召南建,捕衙扵堂左。五十二年,知县刘学愉重建大堂。

县丞廨。 今废未复。

主簿廨今裁。

典史廨。 在堂左。

萝塘巡检司。 旧在时砻移洋泽,万厯间,又移江背黄茆巡检司。 旧在县南,明知县闵世翔徙镇萝塘旧址,后并移而西。

安积仓。 在治东万厯间,知县杨廷筠建舟湖水次仓。 在治南六十里。顺治乙未,知县萧恒重修。

常平仓。 在城内。

预备仓。 原四所俱废。康熙六年,知县焦荣捐俸,特建于治堂右侧。

行署。

察院。 在城东。塔右。康熙七年,焦荣重修布政、分司。 在城隍庙右,后改城,北乆,废湖西道。 原在县东,后改城西。

府馆 在城东,青石街乆废,龙泉县署在城正中,宋明道二年,县令何嗣昌始自水南徙今所。熙寜十年,令李沂建、庾亭于东隅,邑人郭知章记建炎四年冦毁。绍兴四年,令王徽重创匾后堂曰「清心邑人郭劲记。十六年,摄县张泳建弦声、照水二亭。乾道六年,令赵荆建师陆堂濠乐堂得心堂,悠然堂于东西。庆元五年,令景时建谯楼。元至元十三年,县尹谢茂重修。三十一年,达噜噶齐实巴尔县尹李逊重修,元季兵毁。明洪武元年,知县高徳贤重创,正统十二年,知县黄中重建清心堂。

国朝顺治三年毁。十四年,邑人王自功修。康熙五十四年,知县黄𢎞任重修。

县丞廨。 在清心堂东北,主簿廨。 在清心堂西北,今裁典史廨」。 在正堂东。

秀洲巡检司。 在三十三都禾源巡检司。 在二十五都北乡巡检司。 在二十九都常平仓。 在县头门内。

便民仓。 原在水南四厢洲后,今置县堂左右行署。

布政分司。 在县治西,今废湖西道。 在布政分司右,今废万安县署。宋熙寜五年始建后,县令许浃、陈讽、赵师逌、萧经相继修葺。绍兴间,令刘獬增修胡铨记。元至正间,县尹萧同善重修。明洪武元年,知县张嗣光增广其制。三年,知县冯胜复建公㕔各衙廨宇。正统六年,知县严璚建中庸堂。八年,知县梁巩建六房舍各二间,承发司、勘合科各一间。天顺四年,知县徐安重建申明亭。成化十七年,知县袁士鳯、重修谯楼戒、石亭旌善亭曾翬记之。𢎞治间,知县孙衡、郭英,县丞锺海相继增修。

国朝顺治初,毁官属、僦居民房。康熙二年,知县李如淓重建大堂、仪门、五云楼、清心堂、思补轩、库房等。五年,知县胡枢复建册库堂、左、右翼以二㕔。十三年,知县谭忠义建宾馆。二十二年,知县马之骅重建申明亭,增修衙署。二十七年,知县黄图昌修清心堂。三十一年,知县宜思耀重建旌善亭。

县丞廨。 久废未复。

主簿廨。 今裁

典史廨。 久废未复。

皂口巡检司。 与皂口驿同住滩头巡检司。 在县东北第九都便民仓。 旧在芙蓉门。

常平仓。 在县堂右。

水次仓 在省㑹。

行署。

布政分司。 在县西观音阁前,今废。湖西道。 在县西,今废。

府馆 在县西,今废。

永新县署。唐显庆三年定。今所宋绍兴七年县令赵不愆修之署,内有审思堂后令黄希,于治东取旧堂增饰之,匾曰「春风杨万里」,有记宝庆。丙戌,令张洽重修县㕔,有记绍定己丑毁,端平间,令陈涤、梅玘相继,修元改为州治。至元间,知州完颜璹增缮。明洪武初,知州田盛修,寻复为县。五年,知县乌斯道修,天顺中,知县薛骥重修。嘉靖初,知县胡伟始大饬修。嘉靖壬辰,知县陆粲又于春风堂后建小堂,通判赵廷松为书梦韩堂匾。乙巳,署县通判黄珙、知县沈珠继刻《梦韩堂铭》,葺旁故亭,匾曰「怀陆」。隆庆二年,知县陈三谟建就兰堂。六年,知县赵鹭增置六房吏舍。万厯五年,知县龚锡爵于署后建冰玉堂,呉人王用仁记之,葺前故堂匾曰:「尔雅左辟,土构萧然,斋自为记」。自后更革不一。

国朝康熙二十二年,知县王运祯修县堂及六房吏舍,内堂仍复春风旧名。又于署右别建一堂,匾曰「正己县丞廨」。 在县廨东,康熙十七年,县丞王辅建主簿廨。 今裁

典史廨。 在仪门东乆废,未复上坪寨巡检司。 在县东南六十里禾山巡检司。 今裁

栗付寨巡检司。 在县西北九十里。署废常平仓。 在城内。

大有仓。 在学东。

行署。

察院。 今废。

永寜县署。元至正丙戌,置县于鹅岭之西。壬辰,兵毁,改筑于瓦冈。明洪武元年,知县萧文斌创建。十四年,主簿朱厚复修之。

县丞廨。 久废未复。

主簿廨。 今裁

典史廨。 在县廨右。

升乡塞巡检司。 旧在一:保古城,下常平仓。 在城内。

预备仓。 在仪门右前,今废未复抚州府。

府署在子城内。唐中和五年,刺史危全讽草创廨宇。大顺元年规制始备。天佑初,开拓重新,全讽自为记。宋嘉佑三年,州守裴材撤其旧而新之。治平二年,州守钱暄增葺王无咎记之。嘉定六年,州守江亮重建仪门。十六年,州守王槐重建台门。宝庆二年,州守薛师旦重建治事㕔佥事㕔杨寅撰记。绍定六年,州守黄炳重建,设㕔李桄有记署。内有平心堂州守赵与夏建仁寿堂,王槐建危稹,有记见山堂州守张滉,建黄次山有记望楚台张孝祥,建本惠斋师㢘斋,俱陈广寿建秋声斋。州守赵熠改为拙斋朱子,有记横秋阁州守谢奕楙改为「喜雨轩」。元、至元间,达噜噶齐塔布台增修之。明洪武初,知府李廷桂重建府治,即唐、宋以来设㕔遗址正㕔,匾曰「宣政」,后为川堂,匾曰「寅恭」。又进为后堂,匾曰「忠爱」。成化间,治内有高平,署知府周瑛撤而新之,匾曰正义堂。万厯中,知府翁汝进改为函祉堂堂,西有临汝书院,汝进改为师盖堂嗣。后知府王宇呉泰、胡孝续修天启间灾,知府朱大典修建改堂,匾曰「抚治」。知府蔡邦俊重修,改后堂曰时亮。明季毁于兵。

国朝顺治八年,知府景世英始议修建,栋宇稍具。康熙二年,知府刘玉瓒重建颜堂,曰抚辰。治内,函祉堂、师盖堂俱仍旧。复建虚、益轩,燕香,居洗心亭,储美轩,玉瓒自为记。康熙二十三年,知府张四教建引「尘轩雕雪斋。

同知㕔。 在府治左。康熙六年,裁推官理刑㕔,因改为军捕㕔。其军捕旧署,今废。

通判㕔。 在府治右:

经厯司。 在推官旧衙北照磨所。 在督捕管粮衙南司狱司。 在谯楼左,明季废。康熙二十三年,知府张四教重建,有记。

税课司。 在城西隅,今废阴阳学。 今废。

医学。 在具庆坊右,明季没于民居。康熙三年,知府刘玉瓒清复旧址,重建。

僧纲司。

道纪司。

行署。

提督学政。

署在府学右。康熙二十七年,知府张四教倡同六县,特建年久圮。五十六年,知府任仕理捐资重建察院。 在郡治西,即前明㢘访,分司故址,今废布政分司。 在具庆坊之右,今废。

按察分司。 在察院西,今废临川县署。宋时在州治南二里招贤坊。淳佑八年,县令赵必英重建,继令林似之。徐卿子增葺元,以其地改万户府,始徙县治于阜民坊,即今所明。洪武初,知县刘俨修之。成化三年,知县呉宪复修。

国朝康熙三年,知县邱泰修之。十八年,知县胡亦堂复修中为正堂,匾曰「上帝」,临汝后堂」,匾曰「如承如见」,又曰「清风」轩翼正堂」。而左为幕㕔,右为库房,内署有梦川亭,亦堂有记。

县丞廨。 在县署东,今废,未复主簿廨」。 在县署西,今裁典史廨。 在县正㕔东:寅宾馆,后清泥巡检司。 在城南七十里温圳巡检司。 在城北九十里常平仓。 在县堂东。

兑仓 在省城抚州门外。崇仁县署在北耆宣化坊之西。宋建炎四年兵毁。绍兴十年,县令卢寿朋重建。绍定三年复毁,令赵]夫重建。元至元十四年焚。二十四年,达噜噶齐玛哈穆特复创有记。至元三年,达噜噶齐阿里增修,邑人虞集有记。明洪武二年,知县㳺钦祖始拓县基。七年,知县王思中增修。永乐三年,知县时季照复新之。洪熙元年,知县方琛、修邑人谢济撰记。天顺七年,知县李祥加葺,临川黎扩有记成。化𢎞治正徳间,知县陈翱、叶天爵、林钺相继修。嘉靖、隆庆、万厯间,知县林文英、顾中孚、许嗣宗、陈应梅相继修。

国朝顺治十四年,知县谢𦙍潢重建正㕔川堂东西库及内㕔内楼诸旁舍。康熙四年,知县骆复旦改建正㕔,头门二门,增建㕔前轩。左右赞政㕔改建内署㕔楼,进贤朱徽有记。又华亭顾开雍书碑石右。

县丞廨。 在县衙左。

主簿廨。 在县衙右,今裁典史廨。 在县丞廨南。

周坊巡检司。 在十四都水、次仓。 在县治南岸。

惠民仓。 在北耆道堂岭、常平仓。 在城内。

漕仓 在省城惠民门外行署。

布政分司。 在城隍庙左。

按察分司。 在布政分司左,后废。今建尊经阁、宝唐书院于其上。

府馆 在县治西垣外,今废金溪县署,在锦绣谷之阳。宋淳化五年始立,令刘世昌创建。绍兴十年,令张玘复辟民居重创外门谯楼。绍兴五年,令王大有建正㕔,嘉定间,令楼燧重修。元元贞二年,县丞呉瑾修之。程文海记:延佑六年,令李有增葺。至正八年,令周自强重修。十二年,兵毁。明洪武九年,知县王公兟始大创,设正㕔后堂内宅。十七年,知县钱谷本加修宣徳。二十年,县丞孟溥重建正㕔,成化𢎞治间,知县张西铭、方志相继修。正徳十六年,知县毕伸重建《洪范记》,嘉靖间,知县冯元、林应麟相继加修。

国朝顺治三年,毁仅存丞,捕两㕔知县王显草创,明年复毁。自是寄治民舍十馀载。十八年,知县刘思缉复创后任陆瑶林、张天显、白琬,如次递毕工。

县丞廨。 在县治东南尊胜寺左,今废主簿廨。 在县治东北沙井巷,今裁典史廨。 在县治东北,久废,未复水次仓。 在许湾。

常平仓。 在城内。

漕仓 在省城蓼洲。

行署。

布政分司。 在县治西南城隍庙东,按察分司。 在县治东。

府馆 在布政分司后。

宜黄县署在东北隅。宋乾徳六年,南唐李煜割崇仁之仙桂、崇贤、待贤三乡为宜黄场,开宝元年后,主升场为县,县令陈山童徙于黄填镇山下,即今治。宋绍兴五年,毁于冦,令邓庾修复,绍定三年,火令李宗启、赵希㸃、杨继宗相继修复。元至正壬辰,兵乱复毁。明洪武二年,知县许大明始拓旧址,重建正㕔仪门鼓楼。嘉靖、隆庆间,知县俞玑、陶谘、俞世美相继加修,世美有记,崇祯甲申后兵毁。

国朝康熙元年,知县尤稚章重建正堂、赞政㕔、后堂、幕库及内署稚章有记。

县丞廨。 在县正衙左,今废典史廨。 在丞衙左。

止马巡检司。 在县南百里上胜巡检司。 今裁

常平仓。 在城内。

漕仓

行署。

布政分司。 在城隍庙左。

按察分司。 在县治右,今废乐安县署在忠义乡之詹墟,宋绍兴间,建于古塘,再迁今所。绍定庚寅寇毁,明年,邑民陈子昻捐资《重建。《真西山记》,元季复毁于兵。明洪武间,知县戴智重建正㕔后㕔谯楼库舍、典史㕔。成化五年,知县王昶添建后堂。𢎞治二年,知县陈世良重加缮葺,崇仁呉宣记之。正徳七年,知县穆世杰、万厯甲申知县王继明先复修改。

国朝顺治十年,知县冦印桢鼎修后堂、川堂内外幕㕔及八角亭。康熙十二年,知县郭肇基建书屋于内衙西。十八年,知县呉顺修葺八角亭亭,下浚池。二十二年,知县方湛重修正㕔仪门教谕杨飞有记。

县丞廨。 在县堂左。

主簿廨。 在县署西,今裁典史廨。 在县治左丞㕔前,龙义巡检司。 在县北三十二都,今寓县治头门外。望仙巡检司。 今裁

官仓 在县西。

预备仓常平仓。 俱在县西,与官仓相连行署。

布政分司。 在宝塔寺右,今废按察分司。 在东隅原税课旧址,今废府馆。 在布政分司右。

东乡县署。明正徳七年,叅政胡廷举相地于长林建县治,规模略具。嘉靖七年,知县周相匾正㕔曰寄廌堂,川堂曰三事堂。四十四年㕔圮,知县唐士逵撤而新之。万厯八年,知县诸大伦重修,匾曰「忠爱」,建两轩,创宾馆于仪门东,匾曰「虚受堂」。明末,㓂毁,寄治扵兵备府。

国朝康熙十三年,兵备府复毁,知县鲁镳鼎建自有记。五十五年,知县朱旋复新之,自为记。

县丞廨。 在县署东。

主簿廨。 在县署西,今裁典史廨。 在主簿廨西南,预备仓。 在县治西。

义仓 《在乡约所后。

社仓 在西门外山川坛西常平仓。 在城内。

北米仓。 一在省城抚州门西,一在许湾中巷口行署。

布政分司。 在县署西,今废按察分司。 在城正中,即旧兵备府址,今废府馆。 在儒学北。

建昌府:

府署旧在东南隅郭家山。阳本抚州南城县治,宋太平兴国三年,改为建昌军治。王平叔有记,庆厯八年,知军呉某建仪门及内寝,李觏为之记。绍兴四年,毁于㓂。九年,知军汪大举即故址建治㕔。林申,蒋循祖、徐瑑相继营建,元改为路,明改为「府」。洪武初,知府余芳重修,宣徳四年,并为荆王府,知府陈鼎迁建于鳯凰山之阳,知府杨喧继成其事,何文渊记之。成化二十年,知府秦䕫建鼓角楼。𢎞治十三年,知府舒昆山徙鼓角楼于仪门南。隆庆二年,知府沈子木重修,明末毁。

国朝顺治间,移建于西街明郡王府旧址同知㕔。 在府治东。

通判㕔。 在府治南。

理刑㕔。 今裁

经厯司。 在理刑㕔前。

照磨所。 在架阁库前。

知事廨。 在理刑㕔南,今裁检、校廨。 在照磨廨南,今裁阴阳学。

医学。

僧纲司。 在天寜寺。

道纪司。 在元妙观。

丰盈仓 在府南。

行署。

提督学政。

署在西街门楼岭下。明崇祯间,知府李恢先建年久倾塌。

国朝雍正三年,知府李朝柱倡同五县增修结构坚好,规模宏厂少詹梅之珩记。

察院。 在南街旧景徳寺遗址,明𢎞治间,知府舒昆山建万厯间佥事叶九金,改为分巡湖东道,以故道署为察院。

布政分司。 在粮局左,明知府韩辙、重建夏良胜有记,分巡湖东道。 即小学故宇改建。万厯间,佥事叶九金迁驻察院署,以此署改为察院。

南城县署旧在郭家山南,自南唐立建武军,以县治为军治,而改县治于东,即仁平泉东北也。宋庆歴中,火县令钱得臣重建《李觏记》:元丰中,令李茂建虚斋于廨,后吕南公有记。绍定四年,知县林申复建元末火。明洪武初,知县孙文政复建,宣徳间,并为荆王府知府陈鼎迁于鳯凰山南府治之西,中为正堂,匾曰「忠爱」,后为退堂私廨前为戒。石亭、仪门、大门及六房、吏廨、库狱,靡不周备。隆庆间,大门仪门毁。万厯四年,知县范涞撤而新之。

国朝康熙七年,知县苗蕃重修县丞廨。 在县廨右。

主簿廨。 今裁

典史廨。 在丞廨南。

蓝田巡检司。 在县东八十里。今裁洑牛巡检司。 旧在县东北一百六十里泸溪,后改为县,移建今处

常平仓。 在城内。

预备仓凡五。 一在丰盈仓侧,一在可封乡,一在太平乡,一在雅谷乡,一在南城乡。

东坪社仓 在可封乡二十二都,有朱子及周益公碑记》。

南丰县署,旧在文教里之西。唐开元中,县令㳺茂𢎞迁于嘉禾驿。开成二年,县令贾谕徙于西里坊,即今治。宋绍兴十九年,县令呉谦剏建谯楼,㳺操为记。元世祖至元十三年,火达噜噶齐李孟古岱复建。十九年,升县为州。二十一年,达噜噶齐绰尔建鼓角楼教授刘埙有记。二十五年,知州郝天佑、二十九年,知州杨郁相继增建元末,毁于火。明初,知州程瑞重创训导,王澄为之记。洪武三年,仍改为县。正统十二年,知县屠懋重修有记。𢎞治四年,知县黄燮重建颜堂曰牧爱。嘉靖四十三年,知县任懋官重修,匾曰「明徳堂。隆庆五年,知县金文业重修谯楼额曰:「万象同春,江冕有记」。万厯四十二年,知县林洪卿重修。

国朝康熙十一年,知县张龙如重建县治匾正㕔曰牧爱堂,后㕔曰素丝堂。黄熙有记。十四年谯楼火,二十二年,知县郑鈛重建谯楼。

县丞廨。 在县廨东。

主簿廨。 今裁

典史廨。 在仪门左。

龙池巡检司。 在二十三都豫备仓。 旧在望仙桥,明知县程,三省改建,于废叅将署。

便民仓。 在城南。

常平仓。 在县治西。

南丰仓。 在省城进贤门外行署。

布政分司。 在县治北,明知县方显建,湖东道。 在县东。明知州程瑞建府馆。 在县西。

新城县署。宋绍兴八年,分南城五乡为县摄令,南城县丞赵公辅剏建县治于黎川镇。陈孔休有记:绍兴中毁于㓂,嘉熙中,县令赵厉夫复建元末火。明洪武二年,知县沙良佐重建。宣徳二年,知县冯时重修,邑人朱徽记之。正统元年,知县陈貟韬重建正㕔。成化九年,知县吕讃修永丰罗伦撰记》。𢎞治二年,谯楼毁知县段敏、重建何乔新有记。正徳八年,知县黄文鸑重修正㕔邑人李泰记。嘉靖四十一年,知县汤建衡建一鉴堂于濯缨池上,自有记,明末毁,惟存仪门谯楼。国朝康熙二年,知县操𢎞儒重建七年,知县周天徳修葺谯楼,并建东西六房,邑人涂景祚记之。十一年,复新廨前濯缨池、汉寿亭侯庙大徳,自有记。

县丞廨。 在县廨左。

主簿廨。 今裁

典史廨。 在仪门左。

同安巡检司。 在县西六十里宏村,极高巡检司。 在三十三,都洵、溪、豫、备、仓凡五。 一在城东坊一,在四十都一,在五十三都,一在三都,一在八都。

常平仓。 在城内。

便民仓。 在北门外三里,灌湖园行署。

布政分司。 在城隍庙东。

按察分司。 在县南,明知县骆载徳建府馆。 在城隍庙西,明知县操𢎞儒建广昌县署。宋绍兴八年,析南丰县地为广昌县,县令王圭营建于揭坊耆平原。嘉定甲申,县令刘必端迁于太平冈,旋遭㓂毁。绍定己丑,摄令。谢充之葺㕔事于旧治东偏,端平甲午,令葛崇节复加营创。嘉定丁酉,令赵希譝继葺。元至正壬辰复毁于㓂,邑人饶秀远克复之,始创㕔事于今治。明洪武初,知县侯端成子祥、县丞张寿芳相继增建。正统间,知县江浩重修颜堂,曰清白侍郎揭稽有记。𢎞治元年,知县薛承学重建正堂。正徳三年,谯楼火,知县余复善重建,嘉靖十四年,知县黄徳纯建仪门,崇祯三年知县宋兆禴建闻诸堂,并记。

国朝顺治九年,知县沈寅重建清白堂及仪门、鼔楼、县丞廨。 在典史廨左,今裁。

主簿廨。 今裁

典史廨。 在仪门左。

白水巡检司。 去县治东南四十里秀岭巡检司。 去县治西六十里西仓。 在西隅龙冈前。

上南仓。 在新坊里。

常平仓。 在南闗内。

豫备仓。 在南闗内。

行署。

布政分司。 在旧城隍庙左,明知县薛承学建湖东道。 在县署左明知县张琥建。

府馆 在湖东道右明知县叶茂高,建泸溪县署。明万厯六年设,知府王之屏、南城县知县范涞,剏建于广仁寺故址中为正堂,匾曰「忠爱」。东西六房,前为仪门,后为川堂。川堂后为正衙衙,后为思补阁。九年,知县陈王廷建、谯楼。三十二年,知县吕应元以谯楼高压正堂,移建于思补阁后颜曰培龙楼,自为记。天启三年,摄篆通判张兆曾重修。崇祯十一年,毁知县樊一若重建。

国朝康熙十年,县丞孟吉熊署县事,建寅宾馆于仪门东,匾曰「清风一榻」。吉熊自为记。

县丞廨。 在县署东。康熙八年,县丞孟吉熊建典史廨。 在县署西。顺治十八年,典史全五徳、建豫备仓。 在仪门左,今废。

北水次仓。 在大港。

西水次仓。 在察院。

常平仓凡四。 一在城内,一在桐埠,一在龙䕃,一在麾下。

㑹城水次仓。 在进贤门外行署。

上司公馆。 在南闗内,明知县潘元勲,建久废白玕公馆。 距县八十里。明知县陈王廷建乆,废府城公馆。 在府城南街王家岭下。康熙五年,知县张萃祥典民房一所为之。

江西通志卷十九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