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七十四

明 俞汝楫 编

宗藩备考

藩爵

郡王承袭 另城,袭封。 不袭定例,庶长承袭」。

皇明祖训,亲王次嫡子及庶子,年至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郡王授封并郡王嫡长子袭封者,当先上闻朝廷,遣人行册命之礼。

正德四年奏:准郡王病故,其子应袭本爵者,止照例请敕管理府事。其袭封金册冠服等件,本部预请行造次。其服满及年岁巳足,方许请封。

嘉靖三十一年,本部议准,郡王薨,故无嗣及郡王进封亲王者,其宗支止许奏请奉祀,不许夤缘请封。如违,将辅导官参治。

议准郡王薨,故无嗣者,止许以昭穆相应之人承祀,不许奏乞继嗣名目。

议照郡王封典,推自亲王,其子得父爵,庶子得继嫡封,朝廷敦睦之仁,已为至矣。至有欲比照亲王兄终弟及以侄继叔,则恩有不可滥推者。正德四年,虽经题准,不许继嗣。其与亲王同城异城未分别故,宗室犹得援引。保安王旁支进封事例,纷更奏扰。至嘉靖二十八年、三十一年节该,本部题奉钦依,其例始定,而请者遂息。

另城袭封。

嘉靖十七年十二月,襄垣恭简王第五子管理府事、镇国将军仕坯奏称:「臣兄仕(土匮)袭封王爵,后二兄夭亡节与三兄仕堲。四兄仕埭及子成银等俱因事革爵,推臣伦序相应管理府事,乞要照比乐陵王健概、南渭王彦滨事例袭爵。该本部覆题,奉圣旨既查有彦滨健概事例,准照例袭封」。钦此。

嘉靖二十年三月,交城庄僖王长孙管理府事。辅国将军表(木田)奏称:「祖庄僖王次子荣惠王奇淐薨逝乏嗣,第三子奇,滽故。奇滽子荣端,王表杋,承袭伯爵。后表杋亦薨逝乏嗣,臣父镇国将军奇洢系庄僖王第六子,未袭病故。臣系庄僖王亲孙,乞照保安王诚渌等事例,承袭祖爵。本部覆题:奉圣旨:你部里既查有事例,表(木田,)准承袭祖爵」。钦此。

嘉靖二十年五月,怀仁王府管理府事辅国将军俊榭奏称:「臣祖恭和王薨逝,臣伯温惠王袭封后,薨逝乏嗣父,聪浰与伯一母同胞,未袭。故臣系恭和王嫡长孙,温惠王亲侄,正支嫡派,比与旁支服属疏远者不同。乞要比照宁津王聪泠、保安王诚渌事例承袭」。本部覆题:「奉圣旨你部里既说聪浰,于例应及俊榭准袭祖爵」。钦此。

不袭定例。

正德四年六月,辽王奏称:「应山和僖王病故无嗣,乞将奉祀嫡侄宠波,继袭王爵。该本部议题奉武宗皇帝圣旨,应山王既已绝嗣,例不该袭奉,有先帝成命宠波,只著袭授辅国将军,今后都照此例行」。钦此。

正德四年九月,秦王奏称:「臣原封临潼王,今蒙进封秦王,乞将奉祀庶伯镇国将军诚润继袭临潼王爵,本部查无郡王进封亲王庶伯,补袭郡王,事例覆题,奉武宗皇帝圣旨,是诚润著,以本职奉祀」。钦此。

正德四年七月,鲁府镇国将军当浈奏:「该本部议得郡王绝嗣者,合照辽府承继应山王宗祀宠波事例,止以本职奉祀。其各王府,自郡王将军以下,凡请继封爵者,奉有成命之后,其原给禄米,截日住支,候册封之日方与所应得者,永为定例等。因奉武宗皇帝圣旨,是宗祀伦理系是重事,当浈所言,深为有理。郡王绝嗣,巳有前旨照应山王例,不许纷更奏扰。各郡王、将军以下该继封爵的,原给禄米,截日住支,恁部里还,通行各处镇巡等官查勘各府有无前项情弊,奏来定夺,该科记著」。钦此。

嘉靖二十九年六月,秦王奏称:「保安恭懿王庶长子镇国将军惟煡乞准子承父爵。该本部尚书徐静议:得子承爵于父者,乃其父之爵,当传于子也。若惟煡伊父秉栈,则于例本不应袭,而原奉明旨,亦只准袭一辈,后不为例。是以去岁惟煡奏乞袭封,臣等遵旨据例参奉钦依,著以本等官职奉祀,且不许再行渎奏。今秦王据启复奏前来,盖不免于渎奏矣。况其所引,止是准袭事例,而于不袭之例,皇上准袭一辈,后不为例之旨,一切隐漏所据。惟煡欺扰之罪似不能无,但前项事务原自参差,本部未经题请圣裁,俾归于一,法无定守,故宗室得以随意援比。臣等尝考之,前闻询诸众,论其主承袭之说者曰,亲王、郡王同为宗室,亲王绝而袭,则郡王绝,亦宜袭也。其主不袭之说者曰:郡王继绝,祖训无文,而兄终弟及,亦不为郡王而废。且亲王管理一国,非有封爵则行事不便,故不当独为之继其祀,而又当为之继。其封在郡王,则事体异矣。故但有人以为之奉祀,即巳足矣,而不必更继其爵。夫议论不同,此事例所繇异也。本部节年题覆,予夺靡常,恐非政体。臣等谨备查准袭不准袭诸例,开具上请。奉圣旨既查,例不同罢」。钦此。

嘉靖三十二年十月,楚府崇阳王长子降封,镇国将军英(臣□火)乞袭祖爵。该本部尚书欧阳德议:得英(臣□火)原系十恶子孙,曾经法司会题明旨降革,别难再议。伏乞敕下楚王,戒谕英(,臣□火),不许再行妄奏。再照累朝政令,郡王无嫡子者,许令庶子袭封绝嗣者,其宗支止许以本等官职奉祀。管理府事遵行已久。及至襄垣王仕(土匮),其父恭简王系太祖高皇帝之孙,分藩府始封之王,仕(土匮,)既以罪削籍,若恭简之爵不继,则将军中尉、仪宾并无统率。故本部题请比郡王无嫡子事例,许令恭简王第五子仕坯袭封。又有交城、怀仁二王故绝,其宗支亦得袭封。盖交城、分藩、平阳、怀仁、分藩、霍州,皆亲王另城居住,事体不得不然。若郡王与亲王同城居住,其宗支自奉亲王约束,故止许以本等官职奉祀。盖宗仪自有亲王管束郡爵,不许复继近来往往妄行渎奏。今后各王府、郡王故绝与亲王同城居住者,仍遵累朝政令,止许宗支以本等官职奉祀管理府事,不许奏请承袭,违者听本部该科参题。若分封别城而故绝,宗支奏请承袭者,仍行抚按官查系果是宗仪人等,别无统束,备奏前来本部查勘。见故郡王果系帝孙,或去帝系已远,止系王孙酌量亲疏,或准继爵或世授嫡长庶长一人为镇国将军,颁降敕书,令其管理府事,约束宗仪。其次子止授以世次,本等职官不得夤缘递升。前项亲疏隆杀,俱临期议拟,备开题请,取自上裁等。因奉圣旨,是英(臣□火)著楚王,严加戒谕,再不许渎奏今后郡王故绝与亲王同城居住,的不许承袭,分封别城的请旨定夺」。钦此。

庶长承袭。

嘉靖二十八年十二月,秦府永寿恭和王秉欓庶第一子惟耀男怀墡奏:「父镇国将军病故,祖母妃杨氏,先故恭和王私选内助邵氏,朦胧请封,为妃所生一子,惟燱谋袭王爵等,因该本部尚书徐静会官。议得怀墡,则以伊父惟耀之生在前,邵氏入府,生子在后,欲皆称庶而归长惟燱,则以伊母邵氏封妃在前惟燱,请封在后,遂欲因母而称嫡。彼此奏辨,累年不决。臣等查据事例,凡郡王妃病故,但有庶子,止许选娶内助,所生之子亦为庶子。窃详惟耀之生既在邵氏入府之前,而邵氏进封,王妃系出一时特恩,则惟耀于伦序,实系庶长。惟燱于常法似难称嫡,故彼处抚按勘报,皆称怀墡承袭有据,而秦王亦谓抚按之言为允。但因惟燱,先奉钦依,特准承袭,是以本部题覆,亦未敢有定拟。窃惟封爵重典,一则伦序之所在,一则成命之所与,终非臣下所敢擅定。节奉圣旨,你每既说庶长,应袭封著,怀墡承袭」。钦此。

服满袭封。

弘治十二年十二月,岷王庶长子彦汰奏:「父薨逝,所有礼仪,未敢擅便。该本部议得进贺表笺,暂且停止合行。请敕令彦汰管摄府事,奉孝宗皇帝圣旨是」。钦此。

弘治十五年四月,晋府世曾孙知烊奏称:「曾祖晋王薨,祖世子并父世孙俱故,乞要承袭。又晋世孙夫人郝氏奏称,遭丧孤苦,乞将知烊早袭王爵,该本部照例题请暂管府事,服满袭封等,因奉孝宗皇帝圣旨,知烊准袭封晋王」。钦此。

弘治十五年八月,赵府汝源王奏:「凡赵王薨逝无嗣,乞令庶长子佑棌掌理国事,该本部照例题请暂理,奉孝宗皇帝圣旨。佑、棌准袭封赵王」。钦此。 亦例外

正德四年,该本部议:得亲郡王病故,其子暂理府事,服满请封。如彦汰者,国家之定制,其知烊佑棌事例,乃朝廷之殊恩。今后但有亲王病,故其子应袭者,止照彦汰前例,庶礼制昭明,而封典不紊矣」。奉武宗皇帝圣旨是。钦此。

正德四年奏:「准,亲王、郡王病故,其子应袭本爵者,止照例请敕管理府事。其袭封金册、冠服等件,本部预请行造,俟其服满及年岁巳足,方许请封」。

嘉靖二十七年七月,蜀世子承爚奏:「父薨逝,乞要比照益世子厚烨岷世子,誉荣事例,不候服满?封该。本部查照正德四年题准事例覆题,奉圣旨承爚,准照例,今岁?封先与敕令管理府事」。钦此。 亦例外

嘉靖三十年三月,渖世子恬烄奏:父薨逝,今巳禫服,乞要承袭。该本部照前例覆题。奉圣旨是。钦此。

嘉靖三十四年三月,荆王妃孟氏奏:「夫薨逝,乞将世孙翊钜袭封,该本部照例,题请服满?封。奉圣旨是准今岁?封」。钦此 亦例外

旁支进封

嘉靖四年正月,淮安王妃王氏奏称:「安王无嗣,已将亲弟清江端裕王摄行府事,亦故随将长男佑棨继封,不幸亦故并无所出。今亲弟镇国将军佑楑,乃淮安王之次侄,清江端裕王之次子。今薨,淮王之亲弟,例该承袭。该本部覆题,奉圣旨,佑楑既伦序相应,准袭王爵」。钦此。

嘉靖十年十月,渖府福山恭和王妃郗氏奏:「男胤桤故绝伦序,推及灵川王胤栘乞要承袭。该本部题奉圣旨,是钦此随该宿迁。王诠鏅奏称:胤栘伦序不明,乞要停封,查勘本部查得渖庄王幼王?学所生。七子,庶第一子诠钲袭封为渖恭王,故生庶第一子勋沘封福山恭和王,故生嫡第一子未名,故嫡第二子胤桤袭封渖王,亦故无嗣。庄王庶第二子诠鉌封灵川王,故生嫡第一子勋潪袭封,故生嫡第一子胤栘,今袭灵川王,其渖恭王传至胤桤故绝例,该次支灵川。王胤栘,承袭等因奉圣旨,灵川王胤栘既伦序,当立照前旨?封」。钦此。

嘉靖十三年十一月,晋王继妃王氏奏:「夫知烊薨逝,乞将新化王长子新土?典袭封。该本部议照累朝旧例,凡亲王绝嗣,例得继封。若郡王入继亲王,其本支郡王不得复请继封,次子止许封镇国将军」。盖言继统不言继祀也。今晋靖王奇源生嫡第一子表,荣生知烊,绝嗣。其靖王嫡第二子表槏封新化恭裕王,生知火?节,袭封新化端和王。知(火节)生新(土典),例该承袭。晋王等因题奉圣旨,是钦此。

嘉靖二十三年二月,秦王继妃林氏奏:「夫惟焯薨逝无嗣,乞将堂侄临潼王府、镇国中尉怀埢承继主丧,管理府事。该本部查例,题奉圣旨,是著怀埢主丧,管理府事」。钦此。

嘉靖二十四年四月,怀埢奏称遵照敕谕主丧,乞要让父奉国将军惟燫管理。本部覆题:奉圣旨,是惟燫准管理府事,写敕与他」。钦此。

本年十月,惟燫奏称秦王惟焯薨逝无嗣,乞要比照淮王等王薨,绝将军佑楑等继爵事例,行造?封。该本部议照亲王薨逝,例许亲支继爵,但惟燫与惟焯,原系从堂之兄,比与淮府佑楑以亲弟唐府,宇温以亲侄晋封新(土典,)以堂侄进封王爵,事体不同,惟查得渖府胤栘以从堂之弟进封渖王,事例相合,但惟燫管理未久,遽有此请,是因摄理府事歆羡王封,况封爵无专请之理,敕谕无听继之文,系干王爵重事,本部擅难定拟,合行抚按勘奏等,因奉圣旨,依拟行抚官勘明具奏」。钦此。

嘉靖二十五年六月,陕西抚按官柯相等题称:勘得秦定王惟焯原无嫡庶子,嗣亦无嫡亲叔侄兄弟,及查惟燫委系。惟焯,从堂之兄,伦序颇明,应进封该本部议,得怀埢以侄承叔居内,奉婶天叙,人情无往不顺。在惟燫则以兄继弟,殊有未安。合将怀埢题请行,造之?封为王,以承秦祀。伊父惟燫仍行奉祀临潼王府,一应朝贺等项容伊在府行礼奉圣旨,是怀埢准待丧终之日,奏请敕封,仍即管理府事,惟燫著归本府,以远嫌微原敕缴来。钦此。

嘉靖三十年三月,襄康王妾何氏奏:「夫佑櫍薨,绝乞,将原推代管亲支杨山荣、康王佑楬遗子厚熲承袭。该本部查得襄王定,祁镛生三子,第一子见淑,袭封襄简王,生第二子,第一。佑材袭封襄怀王,薨绝,第二子佑櫍进封襄康王,亦绝。定王第二子见淓封阳山恭和王,生六子,第一子佑桄卒,第二子佑楬袭封阳山荣康王,生一子厚。熲今康王薨。绝厚、熲委系堂侄伦序,应该袭封。题奉圣旨,厚熲准今岁?封」。钦此。

嘉靖三十五年十月,益王继妃万氏奏:「夫厚烨病故无嗣,乞将亲弟崇仁王厚炫承袭。该本部查得益端王嫡第一子厚烨袭封,故绝嫡第二子厚炫见封崇仁王,例该进封题。奉圣旨是。钦此。

改封世子世孙。

皇明祖训,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朝廷授以(金金)宝,立为王世子。正妃未有嫡子,其庶子止为郡王,待王与妃,年五十无嫡,始立庶长子为王世子。大明会典。正统十四年,令亲王有长孙者,授以世孙,给一品冠服。

弘治十二年七月,徽王奏:巳故正妃黄氏,未有嫡子。今臣年近四十,有庶子四人,授封郡王,乞将庶长男兴化王佑台立为世子。本部覆题奉孝宗皇帝圣旨,是钦此。

正德四年,该本部议得徽王奏,立庶长子为世子,缘正妃黄氏巳故无嫡,与祖训无碍,但恐各王府正妃尚在,与王年未五十一概引,例朦胧立庶者合行申明禁约,奉武宗皇帝圣旨。是钦此。

嘉靖二十五年二月,代王充耀奏:「臣与妃同氏,俱年五十,无嫡见有庶长子泰兴王廷埼,乞要改封世子,及配陈氏封世子妃」。该本部覆题,奉圣旨,是」钦此。

嘉靖二十五年十二月,唐王宇温奏称:第二子宙(木未),年及十岁,乞要改封世子。该本部查得唐王,见年六十二岁,正妃已故,嫡子无存,止有庶第二子宙栐合无照例,封为世子。奉圣旨是。钦此。

嘉靖二十六年五月,岷王誉荣奏称:「庶第二子定耀见年十岁乞封世子,该本部查得岷王。见年五十一岁,正妃早故无出。庶长子未封,亦故今有庶。第二子定、耀合无照例,封为世子,奉圣旨是」。钦此。

嘉靖三十一年十月,荆王妃孟氏奏:「夫厚烇薨逝,庶长子永定王先故嫡长孙翊巨未封,乞授封世孙,暂给翼善冠服,降敕管理府事。该本部查得翊巨委,系先故永定王长子例,应改封世孙。今厚烇薨逝相应,请敕管理府事。其奏乞翼善冠服恩典,出自朝廷等。因奉圣旨,是翊巨准照例改封世孙,暂行管理府事」。钦此。

改封长子长孙。

《大明会典》:正统十四年,令郡王有长孙者,授以长孙,给二品冠服。

正德十一年,奏准:「郡王妃病故,无嫡长子有庶长子者,不选继室。其庶长子请授长子,长子之子,请封长孙」。

嘉靖元年十月,鲁王奏:巨野王当涵年逾六十,并无嫡子,乞将庶第二子镇国将军健櫏改封长子该。本部覆题,奉圣旨,是健、櫏准封为长子」。钦此。

嘉靖二十三年十二月,楚王奏:「通城王英焀妃故无出,止有庶第一子。镇国将军华埘、弋阳王拱樻奏:「臣与妃俱年五十无出,止有庶第一子。镇国将军多焜各乞改封长子,该本部议题。奉圣旨,郡王改封长子,与亲王请封世子同,一预为正名,以俟承袭,上推祖宗,其义甚正。今后只照嘉靖元年等例,行准改封。著为令」。钦此。

嘉靖二十八年七月,庆成王表栾奏:「年七十四岁,妃张氏年七十岁,无出见,有庶第一子镇国将军知燫嫡第一孙辅国将军新土?提,乞要改长子长孙该。本部覆题,奉圣旨是。钦此。

嘉靖三十年十二月,渖王奏唐山王长子胤楀嫡第一子卒,嫡第二子恬熇蒙封辅国将军思系听继王爵人,数乞要改封。长子该本部题奉圣旨,是钦此。

请封曾孙

嘉靖二十四年五月,灵丘王奏称:「长孙充熼嫡生第一子廷祉,见年长成,乞要请封。该本部看得郡王曾长孙之封,祖训原未开载。但本王四世嫡长,宗室盛事,廷祉应否定拟。曾长孙封号,伏乞圣裁。奉圣旨,曾长孙请封。虽无事例,但王四世嫡长寿考,足徵宗室,鲜比廷祉,准与封号」。钦此。

加封爵秩 亲王事例。 郡王事例

弘治七年正月,乐安王奏见蒙赐袭祖爵,又蒙将故父镇国将军觐鑉追封为乐安温隐王,今母夫人黄氏见在,乞比例加封。该本部议得黄氏例,该加封为乐安王妃,但乐安温隐王止系追封爵号,其妃难以遣官行礼合无,请敕该府知会,其冠服本府自备其馀子女所封名号,原从镇国将军所生亦难。进封以后,各王府悉照此例,庶免紊乱烦扰」等。因覆题奉孝宗皇帝圣旨,是钦此。

弘治十四年,奏准郡王长子病故,追封王爵者,其长子袭王爵,次子各加封镇国将军,不给冠服。

又奏:「准世子病故追封王爵者,比与亲王实封王爵不同,其子止授本等官职。

弘治十四年二月,周王奏称:庶弟睦梀等系父周世子安潢追封周悼王子,乞要加封郡王。该本部看得周悼王,止是世子,故后追封王爵,比与亲王实封王爵不同,其子仍授本等官职,奉孝宗皇帝圣旨是。钦此。

弘治十四年闰七月,怀仁王奏称:怀仁荣定王逊烠生祖嫡长子,仕(土未),曾袭封病,故追封为怀仁安僖王,生父庶长子成钯例应承袭,具奏闻。亦故追封为怀仁恭和王。臣庶叔辅国将军成鋉成链系祖安僖王之子,乞要比照加封。该本部查得潞城王成鑘袭封王爵,其子辅国将军聪溒等宜春、王宸浍袭封王爵」。其弟辅国将军宸渶等各奏:「准加封镇国将军去后所据成链成鋉,合照例加封为镇国将军,除冠服等件,例不该给外,合行吏部撰给诰命,题奉孝宗皇帝圣旨,是钦此。

正德元年,令旁支进封王爵者,其父母所生子女不许奏请加封。

正德二年九月,晋王奏称:叔镇国将军表槏等乞要加封郡王。该本部看得晋王祖靖王,原系世子父怀王系世子,父子生前俱未授封,正与周府睦梀事例相同,合将表槏等仍授本等官职,奉武宗皇帝圣旨,恁部里还,会多官检点祖训应否加封郡王,详议明白来说」。钦此。随该会官议得参详。祖训虽未开用,然其父既已追封其子即系亲王之子,奏乞加封,似为有理。节奉武宗皇帝圣旨,晋世子奇源巳,追封晋靖王。其次嫡庶子表槏,表椈表柣表,栺系亲王之子都准封郡王」。钦此。

正德三年十一月,周王奏称:「臣父悼王、次庶子镇国将军睦桎等,乞要比照晋靖王所生嫡庶表槏等事例,加封王爵,该本部备查,覆题,奉武宗皇帝圣旨,是睦楮睦桎睦椔都,准加封郡王」。钦此。

正德三年十二月,代王奏称:「臣父追封代思王,庶第二子俊柜,乞要比照晋靖王所生嫡庶子镇国将军表槏等,加封王爵。该本部备查,覆题奉武宗皇帝圣旨,是俊柜准封郡王」。钦此。

正德三年十二月,庆府安化王奏:「父遂熳蒙追封为安化恭和王,乞要比例将弟置錓,并伊子台漳等加封。该本部查得韩代二府辅国将军,征错等,止是加封,本身未有父子,一并加封事例覆题奉武宗皇帝圣旨,是置錓准,照例加封。镇国将军台漳等祖训不载,难以并封既无事例罢」。钦此。

嘉靖二年,令郡王、长子长孙未袭病故后追封王爵者,其子女封号,原从长子长孙所生不许朦胧请乞进封。嘉靖六年十月内该本部议,得各王府进封王爵者所生子女封号,加否不一,难以遵行查得弘治十二年,宜春王府宸渶乞追封郡王,次子各以辅国将军加封镇国将军。当时或出特恩,原不为例。至正德二年以后,乐平王征错等后,先援以为例,遂至陈乞纷纭。恩旨数易,后又节奉圣旨,不许朦胧请乞进封,有违犯的辅导官都从重治罪。钦此,为照前项加封事例,制更累朝予夺不一。臣等窃惟天潢之派无穷,国赋之入有限,特以卑不临尊,故有追封之典。掌理府事,故施承袭之恩。然湏有品节限制,万世所以可行。若听其恃爱狎恩九族,何以敦睦?伏望皇上特降明旨,著为定命,止以觐鑉为例,不许一概陈乞,通行天下,各王府永远。遵守等因奉圣旨,是宗室封爵,只照弘治年间明旨,以觐鑉等为例,不许一概陈乞还通行王府知道。钦此。

嘉靖十九年四月,周王朝堈奏:「弟朝埴朝堵乞要请封,该本部查得朝埴朝堵,俱系追封。周康王勤熄,又已追封为周康王,合朝例将朝埴、朝堵俱封为郡王。等因奉圣旨,是都准封」。钦此。

嘉靖二十五年五月,襄垣王成鍨奏:「父仕坯荷蒙准袭王爵,弟辅国将军成(执金),例该进封。该本部看得镇国将军仕坯既该本部题准袭封王爵病故,长子辅国将军成鍨又经题准袭封襄垣王。所据伊弟成(执金)合照例加封为镇国将军,题奉圣旨是」。钦此。

嘉靖二十九年,代王奏:「广灵王充煡启臣?封为王所有庶第一子辅国将军廷壁加封为镇国将军。嫡第四子辅国将军廷埘例,该改封长子臣女平曲郡君,仪宾方(金戊)各例该加封加授等,因该本部看得充。煡既该本部题准,袭封为广灵王所据。伊男辅国将军廷埘合,照例改封为长子。辅国将军廷壁加封为镇国将军、平曲郡王,加封为县主。仪宾方(金戊)加授县主仪宾职事等。因奉圣旨,是钦此。

嘉靖三十年六月,楚王奏:「永安王英焌荷蒙赐袭父爵,所有嫡第一子原封长孙华(土未),庶第一女原封长阳君,并仪宾、成章俱该加封,随该本部查得。英焌既经袭封为永安王所据长孙华土?未例,应加封为长子长阳郡君,加封为长阳县主,仪宾成章加授县主。仪宾职事。奉圣旨是。钦此。

请封本爵。

成化十二年六月,赵王犯该狎戏群小打死三人,逞凶赶杀,尊长南乐王祁鉷犯该打死宫人一人、妃兄一人,及与临漳王、汤阴王逼买军民妇女、强夺头畜勒买房屋等情,该都察院会同皇亲等官议奏。奉宪宗皇帝圣旨,赵王、南乐王从轻革去冠带并禄米三分之二,著戴头巾,读书习礼。钦此续该赵王母妃李氏、祁鉷妃王氏,各具奏奉宪宗皇帝圣旨,著复冠带,仍管国事。钦此。

成化十五年,唐府承休王芝垠犯该狎戏乐妇无礼于母,毁骂其兄等情,该刑部等具题节奉宪宗皇帝圣旨,芝垠本当取来京处治,姑从轻写敕革去王爵。钦此。续该唐王奏,为芝垠乞复本爵,该本部覆题奉孝宗皇帝圣旨,芝垠既无违法重情,唐王又累为乞恩,准复爵还革去禄米一半。钦此。

弘治八年九月,代府潞城等王镇国将军仕坌等奏称:「代惠王长子武邑王聪(□禾),先年革爵,荷蒙宥复,冠带闲住。臣等看得赵王并南乐承休等王缘事革爵,各因母妃奏蒙准复今聪(□禾)所犯,比之尤轻,乞赐承袭父爵等。因又该代王惠王夫人王氏亦奏前事,本部查得聪(□禾)因打死人命等情,奉敕革爵戴头巾闲住,又为违法变乱谋害人命等情,该刑部具题节奉孝宗皇帝圣旨,是聪(□禾),先因为非革爵。今又稔恶不悛,居丧酗酒荒淫,打死人命好生,不遵祖训,难居藩府,写敕降做庶人,还差内官去搬他宫眷于太原府城内著刘政每拨与房屋居住,令人看守柴米,照例供给。钦此。续该代惠王夫人王氏并枣强等王各奏奉孝宗皇帝圣旨,聪(□禾)所为不法,本难赦宥,但阖府郡王将军人等奏保,姑从宽宥,著做革爵。武邑王仍住太原府冠带、闲住俊杖,准封长子写敕,与他著他管理府事」。钦此。又该枣强等王奏乞赦宥聪(□禾)回府养亲等,因本部覆题,奉孝宗皇帝圣旨聪(□禾),准回本府闲住。钦此。又该枣强等王奏要来京陈情,本部覆题,奉孝宗皇帝圣旨,聪??禾有罪降革,难以嗣爵。枣强王如何烦词奏扰,又要违例来京。不准。钦此。又该潞城等王各写前事,前后各奏一百一十馀次等,因本部覆题,奉孝宗皇帝圣旨,聪(□禾)已有准回本府冠带闲住,旨了如何?又奏复爵不准。钦此。

弘治十八年六月,晋王奏称:「方山王锺铤犯罪革爵二十馀年,委的贫甚。乞要照旧冠带等,因本部查得方山王锺铤所犯情罪深重,难以准复覆题」。奉圣旨是」。钦此。

正德二年六月,周惠王宫人阎氏奏革爵义宁王安涘,乞复原爵。该本部查得安涘偏昵私亲,图谋掌府,诋孤侄为母,出不正毁亲兄,为烝叔祖妾等罪。奏奉孝宗皇帝圣旨,将安涘革爵闲住。钦此。今照得安涘,爵革七年之上,揆之先帝法,意似亦少尽。等因覆题奉武宗皇帝圣旨,是安涘准复原爵」。钦此。

正德二年十一月,郑府革爵,盟津王见。(□漗)奏称:「先被宫婢张氏霸掌王国,诬奏革爵,经今二十四年,贫苦日甚。乞要比照义宁王安涘事例,赐复原爵。本部查得正德二年七月庶人见(□漗)奏要复爵题奉武宗皇帝圣旨,见(□漗)不准复爵前得禄米减半,与他养赡」。钦此。所据义宁王安涘止是革爵闲住,见(□漗)所犯系钦降庶人,事体不同等,因题奉武宗皇帝圣旨,巳有前旨了罢」。钦此。

正德四年,该本部议,得见(□漗)等所犯,比与赵王南乐承休等王事体不同,故国法昭明,虽累经奏请,终不以私恩废公议,诚万世之令典也。今后宗室如有犯罪深重降革爵秩者,各郡王将军以下,不许徇情代为,请复,烦渎圣听,违者罪坐辅导等官奉武宗皇帝圣旨。是钦此。

嘉靖十八年二月,革爵石城王宸浮奏:「乞冠带荣身,该本部看得石城王。今降庶人宸浮,先因转娶妓女,有违祖训,及与兄宸潣讦奏,巳经奉有钦依,将宸浮、宸、潣俱降为庶人。但查宸浮自革爵之后,巳经三十馀年,中间累遇恩宥。其所犯止因转娶妓女,与伊兄宸潣私隙讦奏,原无重情。及宸潣殁后,既得追封祭葬,以故宸浮累次具奏。前来又经本部查该彼处巡按御史司官勘称宸浮因忤逆濠,久罹困厄,情有可矜,等因理合题请,合照量赐冠荣身,以后朦胧奏复。原爵等因奉圣旨,是宸浮准给冠带」。钦此。

嘉靖二十四年四月,内该冠带石城王宸浮奏,乞查照岷王彦汰等事例,赐复原封爵禄。该本部覆题,奉圣旨:「宸浮既因逆濠困陷,贫老无赡,准给禄米三分之一」。钦此。

嘉靖三十四年四月,巡按河南御史霍冀奏:「周府汝阳等王府奉国将军安湂安、沥安涫安澉安徽安(水雩)安、贺安汉安(水窦)睦潹勤(火,著)勤烘,勤(火穴,)睦柢勤(火炎),各越关赴京奏讨禄米,该本部参题,奉钦依革为庶人。今及一年,乞赐复爵,该本部看得安湂等十五位,先因违例越关本部照例参题奉钦,此革去官职。今该御史霍冀勘问安湂等,止因家众岁荒所迫不得巳而赴京陈奏,且停革几及一年,引咎自艾比之怙恶不悛者有间,及查沿途并无需索情弊,合无叙复原职类行。该布政司自勘合到日为始,照旧食禄等。因奉圣旨是。钦此。

请复先爵」。

弘治十五年七月,代府襄垣王府革职,辅国将军成凿奏:要比照永和王府庶人锺录锺铗及宁府弋阳王长子觐锷事例复爵,该本部查得先该。永和昭定王孙锺铗奏因父叔不和,致被犯罪降为庶人等。因题「奉英宗皇帝圣旨,朕念宗支于义,当恤庶人锺录锺铗为父所累,情实可矜,都著做奉国中尉」。钦此。又查得宁府弋阳王嫡长子觐鐰奏有父缘事降为庶人,彼时臣年幼,不晓情由,乞赐封号冠带等因覆题奉圣旨:觐鐰准袭封弋阳王。钦此该本部看得革职。辅国将军成凿奏称:有父仕埭,缘事降为庶人,因见弟妹长成,不令臣知密自写本佥臣职名,为其陈请封号,乾累革职,乞要比例复职」。等因覆题:「奉孝宗皇帝圣旨成,凿准辅国将军」。钦此。

弘治十六年七月,辽府奉国将军恩铋奏:「祖贵爕系辽简王第三子先蒙?封为远安王后,因简王薨逝,府地相去千有馀里,一时报讣,不及有失奔丧因而革爵,系远安王嫡长孙男,乞要比照长阳等王事例,复袭祖爵,该本部查得。弘治六年八月辽王奏称:奉国将军恩铋乞要比照长阳等王事例,袭封祖爵。该本部议得贵爕降为庶人,病故年远,比与长阳等王事体不同。题奉孝宗皇帝圣旨,恩铋祖爵,既降革,年远了罢。钦此又照得恩铋与辽王一城俱住,不合差人违例径奏,欲将差来校尉王原送法司问罪等,因奉孝宗皇帝圣旨,恩铋写敕切责。王原罢。钦此。

正德三年八月,晋王奏称:庶人锺鋡、锺鏀奇溘等八人,乞要比照革爵武邑王聪(□、禾)长子俊杖事例,赐封职事。本部查得锺鋡等,祖济熿先封平阳王,其犯罪降革,缘由备行刑部该司回称年远无查,比与聪(、□禾)事体,不知孰为轻重,难以定拟。但称无有冠带,混同庸贱,似亦可矜等因覆题奉武宗皇帝圣旨,准王奏、锺鋡等俱与冠带。钦此。

正德三年十一月,庆成王奏:「弟奇涧授封镇国将军,缘事降革,乞要比照锺鋡事例,赐给冠带。该本部题奉武宗皇帝圣旨,奇涧所犯,系是抗拒父命,不孝之名,难逭却又打死平人等情重事实,难准与冠带恁部里还,行文与长史司启王知会,再不必奏扰」。钦此。

正德四年,该本部议得各王府郡王而下,缘事降革以后所生子孙,例为庶人。其觐鐰、成、凿、锺录、锺铗、锺鋡等事例,盖因其父祖所犯颇轻,故推罪疑惟轻之典,著兴???继绝之仁,虽一时之特恩,亦亲亲之公义。至如贵爕、奇涧等犯,该悖违惨酷、杀人等罪,法难轻贷,故恩铋等所请特加严谴。今后但有缘事革爵子孙,不许比照觐鐰等事例,夤缘奏乞再照天下王府宗支繁衍,中间多有为事,降为庶人,或仍留本府,或看守祖陵或发遣别府及凤阳高墙居住者,多从法司及在外镇巡等官各径自奏请定夺。及其乞恩请封等项,本部无所凭据。故如先年济熿所犯,终无查考,合无行移刑部、都察院及在外镇巡等官,今后但有乾系宗室奏请降革等项者,务要备开所犯,缘由行移本部知会,永为定例,庶无朦胧影射之弊矣。奉武宗皇帝圣旨是钦此。

嘉靖十五年八月,该江西布政司咨呈勘报。临川王孙栱檤奏诉前事查得玉牒底?盘辉,系宁献王第二子生子,奠埨授封长子,奠埨生觐铎觐,铎生宸(□頪)宸(□頪)生栱,檤其革爵缘由。因盘辉讦奏宁静王奠培不法事情,被奠培买串访事校尉捏奏,盘辉与四尼姑通奸。其子奠埨不能谏,阻于天顺五年十二月初四日革爵盘熚送凤阳,奠埨送西山祖陵烧香。觐铎年幼随父居住,奠埨革爵之日,扣算觐铎。彼年已十四岁,乃系伊父奠埨,未经革爵之前所生。及查天顺实录内开上因说校尉访事者亦多枉人。且如临川王与尼姑通奸,及镇抚司指挥门达问之,实无此情。又闻行事者法司依其所行,不敢申辩,虽知其枉,付之叹息。惟门达能辩之等,因所据觐铎、宸(□頪)栱檤各爵俱应查复等因到部为照栱檤,高祖已故革爵,临川王盘辉先于天顺年间为因通奸尼,姑以奠,埨不能谏阻,俱革爵,降为庶人。奠埨先于正统十二年五月十九日生觐铎,后奠埨革爵,随带觐铎居住。及后觐铎于成化十四年十二月初二日生宸(□頪)宸(□頪),于弘治十年九月十八日生栱檤。其觐铎、宸(□頪)先年俱为庶人,已故今该布政司咨呈勘报。栱檤伊祖觐铎,委系伊祖奠埨为长子,未革爵,前所生是实,虽查与光泽王所奏革爵前事例相同,但事干年远,难以袭封王爵。合照依近日誉栐事体,止照郡王长子之曾孙事,例封为镇国中尉等因奉圣旨,栱檤准封镇国中尉。钦此。

妃配封限 亲郡王妃: 夫淑,恭安人。

皇明祖训亲王妃止授(金,不)用宝。 凡王世子并郡王娶配,当先上闻朝廷遣人止行?命之礼。

弘治七年奏:准凡镇国将军追封为郡王者,其妃止请敕加封、不遣官、行礼、冠服等项,湏行本府自备」。

嘉靖二十八年令郡王正妃故后勿再准封继妃。

弘治十年,定郡王出府止封一妃。镇国、辅国将军各止封一夫人。奉国将军封一淑人,镇国中尉封一恭人,辅国中尉封一宜人,奉国中尉封一安人,妾媵不封。

妾媵封限

洪武二十五年,本部同翰林等官考得周制,诸侯之妻曰「夫人」。汉制以下亦曰「夫人」。今议得王妃以下有所出者称为「夫人,永为定例,奉太祖高皇帝圣旨,是钦此。

弘治十年,德王奏:「妃刘氏病故,乞将宫人王氏封为夫人,该本部查得以妾为妻,恐碍纲常,于王无益题奉孝宗皇帝圣旨。既无例罢」。钦此。

弘治十三年奏,准亲王妾媵生女者,不许援生子例,请封夫人。

弘治十三年二月,郑王奏称:庶祖母张氏生女,已封棘安郡主。崇王奏称,宫人林氏生女,已封仪封郡主。其张氏、林氏各乞赐与夫人诰命、冠服。该本部查无亲王妾媵、生女援夫人事例覆题,奉孝宗皇帝圣旨罢」。钦此。

正德四年二月,阳曲王奏妃侯氏病故,乞将妾侯氏赐封夫人。该本部覆题,奉武宗皇帝圣旨,既无例罢」。钦此。

正德四年三月,江川王奏:要将宫人莫氏请封夫人。本部查例覆题,奉武宗皇帝圣旨,王府妾媵封夫人事例,祖训不载,除已封的不动。今后各府似这等的不许乞封,恁部里记著」。钦此。

正德四年,令王府不许其妾乞封夫人。

正德四年,该本部议,得嫡庶之分,伦理所重,故棘安、仪封郡主不得请封,其母德王、阳曲王不得请封其妾,是皆礼法所在,不容以或僭也。圣旨不许,且命该部记著,无容别议等因奉武宗皇帝圣旨,是钦此。

本部议照王妃请封,如正德四年议准者,乃国家定制。自后间有援引旧例滥授封号者,系出一时特恩,不可为例,今并不录。

生母封制 亲郡王 世子 将军、中尉

弘治四年,定亲王庶子受封其母始封夫人。

弘治十一年,定亲王生母病故者,得追封为次。

正德四年奏:定亲王生母得封次妃、郡王、将军生母得封夫人。其嫡母与生母奉特恩并封者,不为常例。生母受封,仍不给诰命、冠服等件。

正德六年,奏定郡王生母封夫人诰命,其冠服等项俱不给。镇国将军以下生母必年至七十及子有孝行,方许封为夫人,止行文该府知会。

嘉靖九年,题准郡王生母病故,得追封为郡王。次妃。

嘉靖十八年,恩诏各王府亲郡王嫡母与生母并存者,嫡母准加称太妃,生母,准授封次妃。

亲王生母

弘治十二年六月,宁王奏:「先为上高王时奏,准封生母冯氏为宁康王夫人。今臣进封宁王,乞将母冯氏比例请封次妃。该本部查得唐王庆怀王庆恭、王生母叶氏、孟氏、周氏各奏,蒙敕封次妃俱系特恩,覆题奉孝宗皇帝圣旨,冯氏准封宁康王次妃」。钦此。

嘉靖十七年十月,周王睦木?审奏「生母李氏系父周悼王宫人,蒙敕封次妃乞赐给?命,照例行造?服,免遣官?封本封差官关领等因。本部覆题,奉圣旨,李氏准封为次妃」。钦此。

嘉靖二十八年十二月,秦王怀埢奏:蒙袭封王爵,父追封端王,母田氏追封为端王,妃生母李氏乞要?封继妃。该本部看得?封及继妃名号,查无事例外,合照例将李氏进封为端王次妃,请敕知会,不给冠服。奉圣旨:李氏准封为次妃」。钦此。

又请封祖母。

正德元年六月,代王奏称:「祖母夫人王氏抚养臣成人,乞赐王氏为代惠王次妃。该本部看得亲王,袭封王爵,虽有请封,为次妃事例。今代王奏将祖母夫人王氏进封为祖代惠王,次妃未敢擅便覆题,奉武宗皇帝圣旨,王氏准封为代惠王次妃」。钦此。

郡王生母

正德六年二月,襄王奏:「据镇宁王见瀷启臣,系襄定王第三子襄简王庶弟。七岁,父亡九岁兄亡,鞠于生母徐氏。至于成立?封、镇宁王爵年久,念母劬劳,启乞转奏。徐氏赐封襄定王。夫人等因本部议,得母以子贵,恩推所生,亦足以广朝廷孝治之意。而人子陈乞之情,又有不容遏者,但请敕系次妃事例,今后郡王请封生母为夫人者,仍照旧例,止给诰命。其冠服等项俱不给与。所据见瀷生母应否,准封夫人恩典,出自朝廷等,因奉武宗皇帝圣旨,是徐氏准封夫人。钦此。

嘉靖二十九年十二月,衡王奏:「臣庶第二子东昌王载圭庶第三子武定王载、封庶第四子平度王载垹,各蒙赐封王爵,所有生母王氏、李氏、陈氏乞请封夫人。该本部覆题,奉圣旨,准各照例授封」。钦此。

又请封祖母。

正德四年七月,隰川王奏称祖母梁氏乞比例请封夫人等,因本部查得,先该隰川王奏乞比例封号不同,题奉武宗皇帝圣旨。既与谢氏事例不同,罢。钦此。又该隰川王奏,覆题奉武宗皇帝圣旨,既有前旨了罢。钦此。

世子生母。

嘉靖三十一年八月,岷王奏:「妃颜氏病故,臣世子定耀生母李氏巳封夫人,乞要进封次妃。该本部覆题,奉圣旨,李氏准封为次妃」。钦此。

将军、中尉生母

正德二年七月,革爵阳曲王奏称:「辅国将军奇潭生母丁氏比例请封。该本部查议覆题,奉武宗皇帝圣旨,奇潭生母丁氏年既七十巳上,又孝行可嘉,准封夫人不为例」。钦此。

正德三年六月,南渭王镇国将军应鉙奏:「将生母蔡氏比例请封夫人,该本部查得先该。弘治五年,乐安昭定王子镇国将军觐锺等奏,乞要请封生母王氏为夫人,本部查比。成化九年,怀仁王奏:「准授封庶子镇国将军仕塠生母贾氏。成化十年阳曲王奏准封庶子镇国将军锺铭生母卢氏,锺钶生母鼓氏锺金?朵生母邓氏、石城王府庶子锺鋠生母张氏各为夫人事,例具题奉孝宗皇帝圣旨。王氏准封夫人。钦此等因覆题奉武宗皇帝圣旨。夫人名号既不系祖训旧制罢,今后各王府再不许比例奏讨,还行文与承奉长史启王知会」。钦此。

嘉靖二十八年四月,秦王奏:有奉国将军秉田?柔生母孙氏,乞要请封,该本部覆题,奉圣旨,准照例赐封」。钦此。

嘉靖三十一年四月,鲁王奏:「镇国将军健杞生母单氏,乞要请封,该本部覆题,奉圣旨准封夫人」。钦此。

生母授封裁制

正德四年,该本部尚书白(金戊)议:「得母因子贵,初无嫡庶之嫌。礼以义起,乃有推恩之举。然名分有限,而法制有经,故晋王嫡母与生母并封,不得以为常。辅国将军奇潭之母,必待逾七十孝行可嘉而后允。此礼法兼行,无容议矣。但照得生母授封事例,本部止于翰林院请敕一道,前去该府知会。其诰命、冠服等件,既不该给,则其殁葬祭之典亦宜裁损。不然,恐天潢之派日盛,所费不赀,而人子之心无穷。请乞不巳,伏乞圣裁。奉武宗皇帝圣旨,亲王、郡王生母授封的从简祭葬」。钦此。

嘉靖三十二年十二月,该本部尚书欧阳德议:「得亲王妾媵有所出者,得称夫人,乃高皇帝稽古定制,万世所当遵守者也。其后亲王生母得封次妃郡王,将军生母遂得请封。夫人夤缘幸恩,实从兹始。如单氏子将军而得封母为妃,巳是大逾典制,乃至生女之妾,亦遂援比为例,以图侥幸,则益盛矣。今不申明后,将无纪合。无今后亲王之妾有子者,许请封为夫人。其子巳袭封亲王,而嫡妃不存者,许请封为次妃,仍照例请敕。知会不给诰命、冠服及裁减、身后祭葬等」。因奉圣旨,是钦此。

例外恩封

正德四年三月,晋王奏:「将生母夫人彭氏请封为父晋怀王次妃。该本部覆题,奉武宗皇帝圣旨,王为母请封,开具欠明,引谕失当,显是长史等官不能以理辅导,且不查究,著巡按御史查与晋怀王嫡妃有无妨碍,明白来说」。钦此,续该晋王认罪节奉圣旨,王既自引咎罢,所奏情词虽是恳切,但王母并封祖训不曾该载,难以准行还写书与王该衙门知道」。钦此。又该晋王再乞请封生母,本部查参覆题奉圣旨,既亲王累次具奏,情词恳切。彭氏准封晋怀王次妃不为例以后,不许一概奏扰。承奉长史罢。钦此。

嘉靖十九年六月,先该徽王厚爝节次具奏,乞要将妾媵赵氏请封次妃。又该徽王奏称:庶长子伍城王载埻,嫡母妃张氏薨逝,生母齐氏早亡,与养母赵氏抚育。今遇恩诏巳将生母具奏追封外,乞要将养母赵氏赐封次妃一节。本部尚书严某议:照王妃以下有所出者称为夫人,系累朝遵行定制,郡王生母封授次妃,乃近年崇异特恩,盖重其所生母以子贵之义。今徽王宫妾赵氏原无所出。十八年恩诏止以生母授封,亦未及于养母。今伍城王生母齐氏巳经追封,复欲推恩养母。赵氏,情虽可原,而分则有限。其奏称养母之服同于生母,系律令所载服制之义,本以缘情,若本部于宗室请乞之文,止应守例,诚恐将来比例一概陈乞,无有纪极。臣等不敢擅拟等,因奉圣旨养母原无授封之例,但王父子情词恳恻,必其恩义深笃,特允所请,后不许一例陈乞」。钦此。

请复妃封。

弘治十三年十月,岷府审理副陈安奏称:「江陵王母董氏,岷王,见其有子,先年奏称,赐以夫人封号。后因继妃庄氏,妒忌残毁,奏蒙朝廷将庄氏、董氏俱各革去封号。今乞将董氏赐复等。因该本部议,得董氏系奉钦依,革去封号,难以乞封。其陈安、尹性合行提问,依律议拟,奉孝宗皇帝圣旨是」。钦此。

弘治十八年十二月,周王为嫡母杨氏请封王妃,该本部行准刑部查报。周世子妃杨氏先犯轻出府,有愧典礼,奏奉孝宗皇帝圣旨,杨氏革去冠服。钦此等因前来本部议,得杨氏所犯情轻覆题,奉孝宗皇帝圣旨,杨氏准封王妃。钦此。

正德四年五月,岷王奏称:「嫡母岷简王继妃庄氏,先年为因宫壼欠顺,革去妃号,恳乞赐复。该本部覆题,奉武宗皇帝圣旨,既有先帝成命,革去封号,冠服年巳久了罢」。钦此。

又该本部议得妇人之道,以顺为正。今各府宫眷,但有嫉妒,乱伦争竞,越礼钦奉,革去封号,如岷王继妃庄氏者,不许夤缘。请复该府官员,如有擅为奏乞如陈安等者,听本部参究治罪。

请妃进封。

嘉靖三十三年八月,楚王英(火佥)奏:「父愍王薨逝,嫡母吴氏先封楚世子妃,乞要请封王妃。该本部看得世子巳封亲王,其妃例应进封。今吴氏年久具奏,巳经驳查回报,前来相应,进封为楚愍王妃」。奉圣旨是。钦此。

请封妃父。

弘治十二年九月,周府曲江王奏:「妃父严璋系河南开封府祥符县致仕知县例,该授以兵马副指挥职事,合行吏部查例定夺诠注衙门,该本部查得。严璋先任直隶扬州府泰兴县知县。成化十六年?报革职为民,检照诸司职掌,内诸职官员受赃不许申请封赠,参照各该官吏,不明白查勘,朦胧结报,合当查究。但遇赦宥,俱各犯在革前合究问覆题。奉孝宗皇帝圣旨,曲江王妃既婚配巳久,严璋准授兵马副指挥职事,原选勘官员本当究问,但犯在赦前都饶,这遭今后各王府选婚,务要查勘明白,不许朦胧奏请」。钦此。

正德三年十二月,郑府东垣王奏称:「先选顾氏为婚,不幸病,故奏蒙追封为东垣王妃,妃父顾鉴例,该授以兵马职事。该本部查得顾氏系追封王妃,难以定夺。覆题奉武宗皇帝圣旨,东垣王妃系是追封,比与生前推恩事例不同。顾鉴不准授职,今后似这等的都,照此例行」。钦此。

革爵子女请封 准封例 不准封例。 降封附例

弘治十六年,定郡王已革王爵,将军、中尉已革官职,或降为庶人者,其降革已后所生子女,不许请封。

正德四年奏:「准革爵庶人子女系革后所生违例请封者,本部查参立案。其革前所生例应封者,各王府亦要备查先年犯罪轻重降革缘由,具实奏闻,取自上裁」。

嘉靖五年,准:庶人发高墙者,其未革爵,前所生年未长,成子女系无罪之人,俱存留在府居住,责令相应,亲属照管,候年长成照例备查伊父犯罪缘由奏请。

准封例。

正德八年,令庶人犯罪深重者,其未革爵,前所生子女虽准请封,仍减禄米三分之一。

嘉靖十年十月,石城端隐王庶第三子镇国将军宸潣、夫人贺氏奏:「夫原封辅国将军,因受逆濠难害革职后夫辩明,已蒙追封镇国将军,所有庶第七男栱柄,乞要照例赐封。该本部看得宸潣先虽诖误革职后方勘明,追封宸潣嫡男,栱、楉、栱、梃等。又经题准授封栱、柄似应同例,但栱柄系、宸潣先封辅国将军所生,合无止照辅国将军之子,封为奉国将军等,因奉圣旨,是栱、柄、准封奉国将军」。钦此。

嘉靖二十九年二月,庆成王奏有「革爵辅国将军表栟庶第七子知(木厂焱),系革前所生,乞要请封。该本部查得表栟,原犯窝藏、强盗、劫财杀人等罪,题奉圣旨。既未革,前所生准与封」。钦此。

不准封例。

弘治十八年四月,南渭荣顺王长子夫人胡氏奏:「夫膺(金罢),先年缘事起送凤阳去讫,乞要将未革爵前所生之女比例代府济源郡主事例请封等,因该本部查照庶人子女例给表里、首饰、猪羊银两,自行婚配。况膺(金罢,)送去凤阳高墙居住。此与见在本府居住者大有不同,难以准拟覆题,奉孝宗皇帝圣旨,是钦此。

正德三年六月,蜀府华阳王奏:「镇国将军申(金回)革职后所生女,乞要比例赐封等。因本部覆题,奉武宗皇帝圣旨申(金、回)二女既系革职后生例,不该封难。准所奏,今后各王府、郡王、将军革爵的都,照此例行,不许妄来奏扰」。钦此。

正德四年正月,鲁王奏:「乐陵王府庶人当洅未革爵,前所生长男健槐乞要请封。该本部覆题,奉武宗皇帝圣旨,当洅原犯惨酷杀人、重罪健槐,不准授封」。钦此。

正德四年,该本部议,得庶人子女请封,虽有定制,但其先年犯罪,轻重不一,故胡氏及健槐之请,断自宸衷,固无容议。今后革爵庶人子女,但有违例请封。如申(金、回)及胡氏者,合无本部,径自查参立案。其该封之人,各该王府务查先年犯罪轻重降革缘由,具实奏闻,取自上裁。不许朦胧冒请等因奉武宗皇帝圣旨,是钦此。

嘉靖二十四年九月,代王奏有革爵镇国将军俊檴庶第五子充(火甾,)系革爵,前所生乞要赐封。该本部查得俊檴原犯殴母致死,持刀戕父,支解徐氏、田氏二命剁去李氏、王氏手指,凌虐夫人之死,威逼张廷贵之亡等项情罪。覆题。奉圣旨,俊檴原犯欧母致死等罪,深重充(火甾)不准封」。钦此。

降封例

嘉靖三十年六月,楚府犯罪自尽,崇阳王显休嫡第一子,英(臣□火)乞要袭封王爵。该本部尚书徐某具题奉圣旨,英(臣□火)应否袭封,你每们还会同三法司详议来。钦此,随该会议,得显休所犯系殴杀小功之兄,奉旨敕令自尽其罪在十恶之科,英(臣□火)照旧袭封,则反薄于降革之例,似为过轻。然随革为庶人,则又同于国除之条,反为过重。似应降封镇国将军以后,子孙仍照例递降,至中尉而止。奉圣旨,是你每既会议明白,英(臣□火)准降封镇国将军」。钦此。

嘉靖三十一年七月,楚王英(火佥)类奏:有崇阳王府革职奉国将军荣湑嫡第四子显榄又庶第五子显木?盛伊父荣湑,因与崇阳王显休等同行殴伤显桍。得罪,巳经具奏行各该衙门问结题请。后于嘉靖二十八年八月初三日奉旨送发高墙。今显榄、显(、木盛)俱系未革前所生年巳长成例请封选婚等,因奉圣旨,该部知道」。钦此。钦遵该本部议,照显榄显(木盛)虽系未革前所生,但其父荣湑先年所犯系帮助显休殴杀伊侄将军显桍送发高墙,事关伦理,比之他犯降革者不同,且显休未犯罪。前所生子英(臣□火)巳奉圣旨,不准封袭王爵,降为镇国将军。所据显榄显(木盛)似难照,常与封等。因覆题:「奉圣旨显榄显(,木盛)都著降为辅国中尉」。钦此。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