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七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通志卷七十二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图谱略第一

《索象》 原学。 明用。 记有。 记无。

《索象》

河出图天地,有自然之象,洛出书天地有自然之理,天地出此二物以示圣人,使百代宪章必本于此而不可偏废者也,图经也,书纬也,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图,植物也,书动物也,一动一植,相湏而成,变化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图至约也,书至博也,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扵左置书,扵右索象,扵图索理,扵书故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举而措之,如执左契后之学者,离图即书,尚辞务说,故人亦难为学学亦难为功,虽平日胸中有千章万卷,及置之行事之间,则茫茫然不知所向,秦人虽弃儒学,亦未甞弃图书,诚以为国之具不可一日无也,萧何知取天下易守,天下难当,众人争取之时,何则入咸阳?先取秦图书以为守计?一旦干戈既定,文物悉张,故萧何定律令而刑罚清,韩信申军法而号令明,张苍定章程而典故有伦,叔孙通制礼仪而名分有别,且髙祖以马上得之一时间,武夫役徒,知诗书为何物,而此数公,又非老师宿儒博通古今者,若非图书有在,指掌可明见,则一代之典未易举也。然是时挟书之律未除,屋壁之藏不启,所谓书者有㡬无非按图之效也?后世书籍既多,儒生接武,及乎议一典礼,有如聚讼,玩岁愒日,纷纷纭纭,縦有所获,披一斛而得一粒,所得不偿劳矣!何为其然?㢤歆向之罪,上通扵天,汉初典籍无纪,刘氏创意总括群书,分为七略,只收书不收图,艺文之目,逓相因习,故天禄、兰台三馆、四库、内外之藏,但闻有书而已。萧何之图,自此委地,后之人将慕刘班之不暇,故图消而书日盛,惟任宏校兵书一类,分为四种,有书五十三家,有图四十三卷,载在七略,独异于他,宋、齐之间,群书失次,王俭于是作七志以为之纪。六志收书一志,専收图谱,谓之图谱,志不意末学而有此作也。且有専门之书,则有専门之学,有専门之学,则其学必传,而书亦不失任宏之略,刘歆不能广之,王俭之志,阮孝绪不能续之。孝绪作七録散图,而归部録杂谱而归记注,盖积书犹调兵也,聚则易固,散则易亡,积书犹赋粟也,聚则易赢,散则易乏。按任宏之图,与书㡬相等,王俭之志自当七之一。孝绪之录,虽不専收,犹有总记。内篇有图七百七十卷,外篇有图百卷,未知谱之如何耳。隋家藏书,富于古今,然图谱无所系,自此以来,荡然无纪。至今虞、夏、商、周、秦、汉上代之书具在,而图无传焉。图既无传,书复日多,兹学者之难成也。天下之事,不务行而务说,不用图谱可也。若欲成天下之事业,未有无图谱而可行于世者,作图谱略。

原学

何为三代之前,学术如彼,三代之后,学术如此,汉微有遗风,魏、晋以降,日以陵夷,非后人之用心不及前人之用心,实后人之学术不及前人之学术也。后人学术难及,大概有二:一者义理之学,二者辞章之学,义理之学,尚攻击辞章之学,务雕捜耽义理者,则以辞章之士为不达渊源。玩辞章者,则以义理之士为无文彩。要之辞章,虽富如朝霞、晚照,徒焜耀人耳目,义理虽深,如空谷寻声靡所底止,二者殊涂而同归,是皆从事于语言之末,而非为实学也。所以学术不及三代,又不及汉者抑有由也。以图谱之学不传,则实学尽化为虚文矣。其间有屹然特立,风雨不移者,一代得一二人,实一代典章文物法度纪纲之盟主也。然物希则价难平,人希则人罕识。世无图谱,人亦不识图谱之学。张华,晋人也,汉之宫室,千门万户,其应如响,时人服其博物。张华固博物矣,此非博物之效也,见汉宫室图焉。武平,一唐人也,问以鲁三桓、郑七穆,春秋族系无有遗者,时人服其明。春秋平一,固熟扵春秋矣。此非明春秋之效也,见春秋世族谱焉,使华不见图,虽读尽汉人之书,亦莫知前代宫室之出处,使平一不见谱,虽诵春秋如建瓴水,亦莫知古人氏族之始终当时作者,后世史臣皆不知其学之所自,况他人乎?臣旧亦不之知。及见杨佺期洛京图》,方省张华之由,见杜预公子谱,方觉平一之故,由是益知图谱之学,学术之大者。且萧何,刀笔吏也,知炎汉一代,宪章之所自歆,向大儒也。父子纷争,扵言句之末,以计较毫厘得失,而失其学术之大体,何秦人之典?萧何能收扵草昧之初,萧何之典,歆向不能纪于承平之后,是所见有异也。逐鹿之人,意在扵鹿而不知有山。求鱼之人,意在于鱼而不知有水。刘氏之学意在章句,故知有书而不知有图。呜呼!图谱之学,絶纽是谁之过与明用?

善为学者,如持军治狱,若无部伍之法,何以得书之纪?若无核实之法,何以得书之情?今总天下之书,古今之学术,而条其所以为图谱之用者十有六:一曰天文,二曰地理,三曰宫室,四曰器用,五曰车旗,六曰衣裳,七曰坛兆,八曰都邑,九曰城筑,十曰田里,十一曰会计,十二曰法制,十三曰班爵,十四曰古今,十五曰名物,十六曰书。凡此十六类,有书无图,不可用也。人生覆载之间,而不知天文地理,此学者之大患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星辰之次舍,日月之往来非图,无以见天之象,山川之纪,夷夏之分,非图无以见地之形,天官有书书,不可以仰观。地理有志志,不可以俯察。故曰天文地理无图,有书不可用也。稽之人事,有宫室之制,有宗庙之制,有明堂辟廱之制,有居庐琧室之制,有台省府寺之制,有庭溜、户牗之制。凡宫室之属,非图无以作室,有尊彛爵斝之制有簠簋爼、豆之制,有弓矢鈇钺之制,有圭璋、壁琮之制,有玺节之制,有金鼓之制。有棺椁之制,有重主之制,有明器、祭噐之制,有钩盾之制。凡器用之属非图,无以制噐为车,旗者则有车舆之制。有骖服之制,有旟旐之制,有仪卫卤簿之制,非图。何以明章程?为衣服者,则有弁冕之制。有衣裳之制,有屦舄之制,有笄总之制,有襚含之制,有杖绖之制,非图何以明制度?为坛域者,则有坛墠之制,有邱泽之制,有社稷之制,有兆域之制,大小髙深之形,非图不能辨。为都邑者,则有京辅之制。有郡国之制,有闾井之制,有市朝之制,有蕃服之制,内外重轻之势,非图不能纪。为城筑者,则有郛郭之制,有苑囿之制,有台门魏阙之制,有营垒斥候之制,非图无以眀闗要为田里者,则有夫家之制。有沟洫之制,有原隰之制,非图无以别经界为会。计者则有货泉之制,有贡赋之制,有户口之制,非图无以知本末,法有制非图,无以定其制爵。有班非图无以正,其班有五刑有五服,五刑之属有适轻适,重五服之别有大宗、小宗,权量所以同四海规矩所以正百工、五声、八音、十二律有节、三歌、六舞有序昭夏、肆夏宫、陈、轩、陈,皆法制之目也。非图不能举内,而公卿大夫外而州牧,侯伯贵而妃嫔,贱而妾媵。官有品命有数,禄秩有多寡,考课有殿最,缫籍有数,玉帛有等,上下异仪,尊卑异事,皆班爵之序也,非图不能举,要通古今者不可以不识三统、五运,而三统之数,五运之纪,非图无以通要。别名物者不可以不识虫鱼草木,而虫鱼之形,草木之状,非图无以别要,明书者不可以不识,文字音韵而音韵之清浊,文字之子母,非图无以明。凡此十六种可以类举为学者,而不知此,则章句无所用为治者而不知此,则纲纪文物无所施记有。

杨佺期《唐洛阳京城图》 《唐长安京城图》 吕大防《唐长安京城图》 唐太极宫图》 唐大明宫图。 《唐兴庆宫图》 三宫合为一图 《洛阳宫阙图》 宋朝宫阙图:汴京图》 唐九山、昭陵、建陵,合为一图。 《梁元帝二十八国职贡图》 阎立本《西域诸国风物图》 《大辽对境图》: 大金接境图》 《契丹地里图》 西夏贺兰山图》 山海经图 《勃海图》 《三辅黄图》 天文横图,隔子横图。 天文圆图。 隔子圆图 《紫微天心图:璇玑图》 日食图 月晕图 《分野图》 《七曜灾祥图》七曜厯文图》 刻漏图》 《九江刻漏图》 《气象图云气图》 《日出长短图》 《海潮时刻四应图》。 《华夷图守令图》 《百川源委图》 澚闸图 交广图 《诸路至京驿程图》: 《江行备用图》 禹穴图经》 《春秋世系图》 春秋机要图》 《春秋盟会图》 《春秋列国图》 春秋十二国年厯 杜预《释例地名谱》 杜预《小公子谱春秋明例总括图》 荆定易图 《先天图》 汉上易图 八卦小成图 《干生归一图》 龙图》 伏羲俯仰画卦图 陈希夷《易图》 刘牧《钩隐图》 《稽览图》 《尚书治要图》 郑康成《诗图》 小戎图 《王制井田图方田图 鄊遂图 封建图 《律吕图》 聂崇义《三礼图》 博古图》 考古图》 释奠祭器图 《考正礼器图鄊饮礼图 《五服年月图》 《大宗小宗图》 《宫架图舞鉴图》 琴式尚象图》 《景佑大乐图》 三乐图衙鼓格 投壶格》 摴蒱格 象戏格 《声韵图》 指归图 僧守温三十六字母图。 《定韵清浊钤》。 内外转归字图 徐浩《书谱》 笔阵图 国相成名图。 《厯代君臣图》 《古今类聚年号图》 《帝王年代图》 五运厯年纪。 刘恕十国年表。 闽中王氏《启运图》 唐孟冬祫飨于太庙礼科。 《帝系图》 唐贞元孟冬祫祭图《唐朝功臣配享图》。 唐贞元孟夏禘飨图》 司马温公厯年图》 宋氏绍宗图》 《仙源积庆图》 《衣冠盛事图》 太庙图》 《治平八庙图》 《熈宁庙图》 大宋配享功臣图》 文武合班图 朔日视朝仪注图 正冬,大庆殿朝会立班图。 大庆殿再坐上寿立班图。 垂拱殿。五日一次起居门外,叙班图》。 文徳殿常朝朝堂叙班图》 文徳殿常朝立班图。 东上合门拜表立班图贺祥瑞胜㨗紫宸殿外叙班图 同天节紫宸殿上寿图。 集英殿大宴坐次图》 大礼尚书省受誓戒图大礼大庆殿奏请致斋立班图 正冬御殿朝贺,上寿垂拱殿,枢宻使以下称贺图。 紫宸殿上寿赐宴图《紫宸殿常朝起居图》。 《垂拱殿常朝起居图》 集英殿大宴门外立班图 集英殿大宴,枢宻使以下《起居图》。 唐宰相表 唐官品图》 《武侯八阵图》 攻守器械图》 《五阵图》 文教图 阎立本《厯代帝王图》 厯代圣贤图》 铜人俞穴针炙图》 《仙人水鉴图》 《明堂偃侧人图》 《难经图》 素问气图 金丹图》 烟萝图《含象鉴图》 《黄庭五藏图》 《黄庭五藏道引图》 六气道引图 道源宗师图》 《仙班朝会图》 《告元图内外二景图 《上清天闗三图经。 《上清混合变化图》三五。《含景图》 《五常杂修行图》 《河图寳录》 《结璘奔日月图》 《九宫紫房图》 《长生寳鉴图》 《八道秘言图》 《五岳真形神仙图》 《古今五岳真形图》: 岳渎名《山图》 大洞九天图》 《山水穴实图》 《万灵朝真图三皇真形图》 列宿朝真图 《摄生月令图》 伏承图《艺文略》作「永」,此作「承」,当考狐刚子粉图 《三才定位图》 二十四鼎炉图。 《黄帝鼎图》 西传宗𣲖图 声钟图 赵少保辨才法师系念图》。 六想图》 《重元图》 纲格图 北齐六学士勘书图 《庆厯彩选图》 《秦府十八学士图》明皇击桐图桐字当考明皇试马图》。 王维《春社图》 王维《辋川图》 莲社图》 顾凯之列《女图》 《月令图》 郭子仪《宴鱼朝恩图》 选日立成图 《三元遁甲图》、《九宫八门图》 《山形总载图》 《寳星图》 鬼谷子观气色出相图 《敕律指掌图 姓氏谱》 《钱谱记》无。

地理

地域方丈图 《地域方尺图》 僧道安《江图》 贾耽《地图》 裴矩《西域图》 华夷列国入贡图》 马寔《诸道行程血脉图》 《开元分野图》 冀州图 十七路转运图河北四十四郡图》 《十七路图》 蜀程图 沈括使北图》 洞庭谱》 《岳渎福地图》 蒋炳《西山图会要》

南卓唐朝纲领图》 王彦威《占》额图 孙结大唐国照图 《大唐国要图》 曹臻图照。 夏侯颇盐鐡转运图纪运。

王氏《五运图》 广五运图 年厯图 《帝王正闰五运图》 路惟衡帝王厯数图 薛珰《唐圣运图》 刘恕年略谱 魏森《古今通系图》 侯利建《视古图》。 刘轲唐年厯 龚颕《运厯图》 徐锴《厯年年谱》 古今年表,帝王接受图 卢元福共和以来甲乙纪 《帝王真伪图》 徐整三《五厯纪》 国朝年表

百官:

唐宰辅谱 桞芳,大唐宰相表。 《万当世文武百官图》牧图

唐一行《大衍元图》 范谔昌《易源流图诗》

成伯玙《毛诗图》 《草木虫鱼图》

贺循䘮服图 子游䘮服图》。 蔡谟《䘮服图》 张荐《五服图》 仲陵子《五服图》: 夏侯伏明三礼图》 张镒《三礼图 梁正三礼图》 纪僧真《玉玺谱》 袁郊《二仪实录衣服名义图》 卤簿图》 南郊图》 《唐志《凶仪图》梁隐列国祖庙式。

十二律谱 唐郊祀乐章谱 吕渭《广陵正息谱》 王大力《琴声律谱》 李良辅《广陵正息谱》 陈康士《琴谱离骚谱》 李约《东杓引谱》: 琴式谱 阮咸谱 《琴指图》 觱栗格 沈括《乐律图》

《春秋》

严彭祖《春秋图》 张杰《春秋图》 《顾启期大夫图》 《春秋车服图》 《春秋宗族名氏图》 演左传氏族图 《春秋名号归一图》 《春秋图鉴》 《春秋手鉴图孝经》

应瑞图

《论语》。

井田义图 《论语世谱:

经学

《授经图》 韦表微《九经归授谱》

小学。

郭璞《尔雅图》 《辨字图

刑法:

路仁恕五刑旁通图

天文

张衡《灵宪图》 髙文𢎞天文横图 《孝经内记》、《星图》、《周易》《八野星图》。 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 《大象列星图》 长庆算五星所在宿度图 南阳化元元黄十二次分野图》

时令。

王涯《月令图》

算数

刘徽《九章重差图》

阴阳。

《三阴图》 二宅图 五行家国通用图》 《太一游图五符图》 《八曜图》 五虎图 古墓图》 气神随日用局图 揲蓍图 皮日休《支干定命图》 《遁甲天目图占气色要诀图》

道家

《二十八宿真形图》 正一真人《二十四治图》 正一气化图》 《五帝修行图》 《四气摄生图》 《参同契大丹图太易阴阳手鉴图》 铅永五行图》 八封真形图》掌诀图 《八仙图》 元化图 《五禽道引图》 《大象握机图》 皇人三一图 存五星图》 火鉴周天图释氏。

法界僧图。 道绰行图》 古今译图

符瑞

《玉芝瑞草图》 《灵芝图》 侯亶《祥瑞图》 孙之柔《瑞应图》 顾野王《符瑞图》 《张掖郡元石图》 《上党十九瑞图》 贯怪图

兵家

解忠鲠《龙武元兵图》 《神机灵秘图》 五行阵图艺术。

《欹器图》 射鉴九图 礼图等杂画 董萼画《盘车图》、曹元廓画后周北齐梁陈隋武徳贞观永徽等朝臣图》 韩干画《龙朔功臣图》 王象画《卤簿图》 寳师纶画内库瑞锦、对雉闘羊、翔鳯游麟图。 八骏图 《辨马图》

食货

于公甫《古今泉货图》

医药

孔穴虾蟆图。 黄帝明堂五藏图 秦承祖明堂图明堂人形图》。 指难图》 王惟一《针炙图》: 五藏摄养明鉴图》 崔知悌产图 安济图 侍膳图。 原平仲灵秀本草图 药图

世系

帝系之谱 皇帝之谱 戚里之谱 《百官族姓之谱诸家谱》

通志卷七十二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