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四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通志卷四十一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都邑略第一

都邑序

建邦设都,皆冯险阻,山川者,天之险阻也,城池者人之险阻也,城池必依山川以为固,大河自天地之西而极天地之东,大江自中国之西而极中国之东,天地所以设险之大者,莫如大河,其次莫如大江,故中原依大河以为固,吴越依大江以为固,中原无事则居河之南,中原多事则居江之南,自开辟以来,皆河南建都,虽黄帝之都尧、舜、禹之都,于今皆为河北,在昔皆为河南大河故道,自碣石入海,碣石,今平州也,所以幽蓟之邦,冀都之壤,皆为河南地,周定王五年以后,河道堙塞,渐移南流,至汉元光三年,徙从顿邱入渤海,今濵沧间也,自成周以来,河南之都,惟长安与洛阳或逾河而居邺者,非长久计也,自汉晋以来,江南之都,惟有建业,或据上流而居江陵、武昌者,亦非长久计也,是故定都之君,惟此三都,是定议都之,臣亦惟此三都是议,此三都者,虽曰金汤之业,屡为车毂之场,或厯数百载,或禅数十君,髙城深池,壍山堙谷,斸土既多,地絶其脉,积污复久,水化其味,此隋人所谓不甚宜人者也。而况冲车所攻,矢石所集,积骸洒血,莽为荆榛,断垣壊壁,鬼磷灭没,由兹鸠集,能必其蕃育乎?唐之末年,博士朱朴献迁都之议曰:古之帝王,不常厥居,皆观天地兴衰,随时制事,闗中周隋所都,我实因之,凡三百岁,文物资货,奢侈僭伪皆极焉。广明巨盗陷覆京阙,髙祖、太宗之制荡然矣。夫襄邓之西夷,漫数百里,其东则汉与凤林为之阙,南则菊潭环屈而流属于汉,西有上洛重山之险,北有白崖聫络,诚形胜之地,沃衍之墟,若广浚河渠,漕挽天下,可使大集,自古中兴之君,去已衰之衰,就未王而王,今南阳光武虽起而未王也,臣视山河壮丽处多,故都已盛而衰,难可兴已,江南土薄水浅,人心嚣浮,轻巧不可以都河北固水深土厚,而人心强愎,狼戾未即可服,襄邓既为内地,人心质良,去秦咫尺而有上洛为侵轶之限,此建都之极选也,疏奏在廷无有是其说者,岂以其人无足取,故并废其言与?然其论去已衰之衰,就未王而王,则前此或未有之及矣。臣窃观自昔帝王之都,未有建宸极于汴者,虽晋之十六国,徧处中州,亦未闻有据夷门者,何哉?盖其地当四战之冲,无设险之山,则国失依冯,无流恶之水,则民多疾疠。七国之魏,本都安邑,为秦侵蚀,不得已东徙大梁,秦人卒决河流以灌其城,王假就虏一国为鱼焉,自是旷千三四年无有居者,朱全忠藉宣武资力以篡唐,因而居汴,未为都也,不及五六年,枭镜殒命,昏庸继位,或献迁都之谋,君臣皆谓夷门国家根本,不可遽易,遂为京室唐兵之来,梁室之祸,甚于王假,晋遵覆辙,邪律长驱,取少帝如拾芥,视朱氏又酷烈焉。宋祖开基,大臣无周公宅洛之谋,小臣无娄敬入闗之请,因循前人,不易其故,逮至九朝,遂有靖康之难,岂其徳之不建哉?由地埶然尔!六飞南巡驻跸吴越,朝曰行阙,陵曰𣪁寝,此岂絶念于卜宅哉?咸阳、郏鄏,我陵我阿,汤汤、秦淮,一苇可至,而臣邻未闻以定鼎之谋启陈者,毋亦以残都废邑,土脉絶水,泉卤不足复兴,而夷门之痛况未定也。呜呼!江沱不足宴安也,毋已,则采唐人之议,取南阳为中原新宅,且以繋人望,云三皇都。

伏牺都陈宛邱城是也。今陈州治。周武王封舜之后于此神农都鲁,或云始都陈鲁今兖州曲阜县,故又云神农营、曲阜。黄帝都有熊,又迁涿鹿有熊,今郑州新郑、涿鹿即涿州

五帝都

少昊都穷桑,即鲁曲阜也,故曰封伯禽于少昊之墟颛帝都髙阳,澶州濮阳县,以颛帝居之,故谓之帝邱,其城中有颛帝冡存焉。帝喾都亳,亦谓之髙辛。即偃师县,今隶西京,帝喾为髙辛氏,故都亦谓髙辛。尧始封于唐,后徙晋阳,即帝位,都平阳。唐今定州,唐县犹有唐城存焉。或云唐城在绛州翼城西二里。及徙晋阳,则以晋阳为唐。今平定军有古晋阳城,是其地及为天子都平阳,则又以平阳为唐平阳,今晋州也。舜始封于虞,即帝位,都蒲坂。虞,即南京虞城县。蒲坂,隋改为河南县,今隶河中府。夏都。

禹封于夏受禅之后,都平阳,又徙安邑夏今陜州夏县。安邑今隶蒲州。平阳即尧都也。禹在阳城者,避商、均之地而非都也。按《五子之歌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言尧、舜及禹皆在冀州界。少康中兴,复还旧都,故《左传》曰:「复禹之迹,不失旧物」。」。商都。

契封于商,后世迁于亳,即西亳也。成汤受命,始迁于南亳,故命以殷至仲丁迁于嚣河,亶甲居于相,祖乙居于耿。及盘庚五迁,复都南亳。至纣居朝歌商即上雒,今为商州,亳故京兆杜县有亳亭是也。杜城今在长安南,故司马迁云:「禹兴,西羌,汤起亳也。及汤有天下,始居宋地,复命以亳,今南京谷熟是也。或云河南偃师是。盖有溵水出阳城,东至西华、汝阳,入于颍,与颍水合流。古人并谓颍为溵,故命以溵焉。此谓之南亳。嚣亦作敖,即河南之敖仓也。相今为相州。耿河中府龙门县南十二里,故耿城是朝歌,隋改为卫县。卫州朝歌故城有县西二十二里。卫县,熈寕中省为镇入黎阳。夏商之际,诸侯都。

昆吾夏之伯国,杜预云:东都濮阳县。按唐武徳四年,析濮州濮阳置昆吾县,复旧名也。八年复省入濮阳。大彭商之伯国,今徐州彭城是也。豕韦亦商之伯国,或谓之韦。杜预云:东郡白马县东南有韦城。按今滑州韦城是也。有豢龙井,在韦城古城之内。唐杜唐杜,一国名。商末豕韦国于唐。周成王灭唐而迁之,于杜为杜伯唐。今定州唐县,杜在永兴军长安县南十五里曰下杜城,犹有杜伯冡在焉。夏之诸侯国,濮州范县东南二十八里有故顾城庐州舒城东南六十里有故六城,虞、夏之际,封皋陶于此。寿州,霍邱县六,蓼皆虞,夏所以封皋陶夏为扈,商为崇秦,改扈为鄠。今鄠县北二十里有故扈城,城周四里亦有甘亭,即启与有扈战处。锄,故锄城在澶州卫南县东十五里。此羿,本国羿,后迁于穷石寒,寒浞之国,今潍州东二十三里寒亭是也。斟灌夏同,姓国。杜预云:乐安寿光县东南有灌亭。按寿光今隶青州。斟寻,夏同,姓国。按汉北海郡有斟县,其地在今潍州东南五十里,尚有斟亭。京相璠云:斟寻去斟亭七里浇之国,一名有过莱州掖县北有过乡豷之国在宋、郑之间。永兴鄠县,东在夏为扈,在商为崇。商时国、邳商时国,今淮阳治下邳是。宻须按今泾州灵台有宻康公墓,或云泾州保定有阴宻城。甲父单州有甲父城、飂飂叔安之国亦作「廖」,唐州,湖阳是。襃姒之国,疑蔡州襃信是。防风氏湖州武康县是古厥国。郓州中都有厥阳亭葛,南京寗陵县有故寗城,是北去亳城百里。亳即汤始居。或云:许州郾城北三十里有葛伯城,然皆指其处也。周都。

周本扶风郡之地,名后稷,始封于此,其所居之地谓之邰公,刘迁于豳,豳亦作邠,大王避狄,去豳居岐,及文王徳业光大,作邑于丰而典治南国,武王有天下,乃居镐京,丰在丰水之西,镐在丰水之东,周地西迫戎,俗自岐之丰,自丰之镐,是西逺戎而东即华也。武王克商,乃迁九鼎于郏鄏。至成王,始定鼎于此而城之,以为东都,谓之王城。及三监导纣子,武庚叛,成王乃命周公营洛邑,迁商之顽民于此,谓之成周」。自武王十一世至幽王,为犬戎所灭,太子宜臼徙居王城,谓之东周,是为平王。东徙之后,则以王城为周,而以镐京为宗周。自平王十三世至敬王,有王子朝之难,王城堕废,又迁成周,成周在东,河南在西。又以王城为西周,成周为东周。故《公羊曰:「王城者,西周也」。由春秋后,至赧王时,周分为二,而赧王复居王城为西周。考王弟桓公之孙恵公居成周,为东周,邰,今武功县,斄城是也。豳班固云:旬邑有豳乡」。按:旬邑故城在今邠州三水县东北,或云三水西南三十里有古豳城是也。岐,今凤翔岐山是也。丰、镐皆水名,丰在今永兴鄠县东南。镐去丰二十里。王城,今河南县。成周,今洛阳县。

周诸侯都

鲁都曲阜。鲁本少昊挚居之,谓之少昊之墟,又大庭氏居之,鲁于其上作库,故谓大庭氏之库。至周成王以周公之功而封伯禽于此。其地本名鲁,乃作都于曲阜,宋祥符中,改曲阜为仙源,今隶兖州。齐都薄姑迁于营邱,齐本颛帝之墟。营邱,今临淄县,薄姑亦谓之蒲姑,在其西北。或云:营邱故城,在潍州昌乐,而青州博兴有蒲姑故城。宋都商邱,杜预云:梁国睢阳县按睢阳,隋改为宋城。今南京治本,陶唐氏之火,正小伯之墟。以其主火,故为大辰之墟,相土因之。武王伐纣,封纣子武庚于邶。武庚叛,成王杀之,更封纣兄子㣲子启于宋以为商后,故谓之商邱。卫都朝歌及懿公为狄所灭,宋桓公迎卫之馀民渡河,立戴公,以庐于曹。后齐桓公城楚邱而居文公焉,至成公又迁于帝邱。朝歌故城在卫县西二十二里。卫县,宋熈寕省为镇。入黎阳,本纣都,故谓之商墟。「曹」亦作「漕」,今滑州白马是也。楚邱,今单州。成武帝邱本颛帝之墟,故曰帝邱。夏王之世,昆吾氏居之,故亦谓之昆吾之墟,今澶州濮阳县。郑都本西周畿内之地,周宣王以封母弟桓公友。及幽王有犬戎之变,郑武公遂迁于济、洛、河、颍之间,谓之新郑。郑之始都谓之故郑,今华州郑县是也。有郑故城在县北。新郑,今之荥阳。晋都唐谓之夏墟,大名也。本尧所都,谓之平阳,成王封母弟叔虞于此,初谓之唐,其子爕立,始改为晋,以有晋水出焉。其地正名翼,亦名绛,而平阳者是其总名。及昭侯立,封叔父桓叔于曲沃。后曲沃盛强,桓叔之孙武公灭翼,遂有晋都。至景公迁于新田,又谓新田为绛,而谓平阳为故绛。唐今定州唐县犹有唐城。或云:唐城在绛州翼城西二里。平阳今为绛州。县翼,晋之旧都,今绛州翼城是也。尚有故城,在县东南,曲沃今为绛州县,晋先君祖庙并在此。新田,一名绛,今绛州绛县是也。或云,绛故城在曲沃南一里,景公以后并都是。楚都丹阳,周成王封熊绎,以子男之田盖居于此。至熊达始盛强,僭称王,是为楚武王,迁都于郢。昭王为吴所灭,又迁于鄀。楚本名荆,至成王頵,始改号楚。丹阳,今江陵枝江县。郢江陵县北十馀里有汜南城,城东有小城名郢,在江之南,非今郢州。鄀本鄀国楚并之,在襄阳宜城县东。按今襄州南二百二十里废乐乡县,是其地,今有鄀乡在鄀水傍。又云:宜城西南有鄀亭山,至考烈王徙都寿春,复命曰郢。今楚州者,懐王孙心所都。秦周孝王封非子,居于秦谷,至襄公赴幽王之难,以兵助送平王,故平王与之以岐、丰之地列为诸侯,庄公居犬邱,文公居汧渭,徳公迁于雍,自徳公以下十八世居,雍献公迁栎阳,孝公乃迁咸阳。秦谷,故陇西县,秦亭是也。陇西,唐末为寨,宋熈寕废为镇,入汧原,今隶陇州,故秦城尚在大邱汉槐里县,今永兴军。兴平县。雍故扶风雍县,唐改曰天兴,今凤翔治栎阳。咸阳今皆为县,隶永兴军。吴都吴今苏州城是,虞都虞杜预云:河东大阳县。按今陜州夏县有大阳故闗,而平陆县东北六十里见有故虞城。仲雍国于吴,其支子别封于此,故亦谓之西吴。其虞舜之后居于虞城,今为县隶南京,非此虞也。虢都、上阳上阳,今虢州。虢略,此虢仲之封也,谓之西虢。而虢叔之封在凤翔虢县,谓之南虢。复有一虢,居于荥县,谓之东虢,以其在虢仲国之东南东南。二虢皆主于上阳曹都曹,今广济军治定陶是许都许,后迁于叶,又迁于城。父又迁于白羽,又迁于容城许,今许州。白羽一名,析邓州淅川是。或云内乡是容城华容县是邾都邾,今兖州曲阜东南四十里古邾城是。或云济州任城南二十里复有邾娄城,皆即其所也。曲阜今为仙源县。莒都莒后迁盐官,故谓之南莒、莒,今为宻州县纪都纪迁于剧。纪本在东海,故赣榆县。纪城是剧在青邱临朐县东寿光县西,亦名纪,音讹为剧。滕都小邾迁于公邱。小邾,即蕃县及迁于公邱,则故地为小邾国。隋以其为滕旧都,故改蕃为滕县,今隶徐州。公邱,今兖州龚邱。薛仲虺之都,本在鲁地,奚仲迁于邳,鲁庄公三十一年,筑台于薛,即薛旧都也。及迁于邳,又以邳为薛,今徐州滕县东南五十里薛城是。,州都淳于,后迁华容淳于,今为宻州髙宻华容,今荆南府监利。蔡本畿内之地,以为蔡叔之采邑,及蔡叔逆命,国除,至蔡仲始改封于汝南,故以汝南为蔡。及迁州来,则以州来为下蔡,汝南为上蔡。今蔡州上蔡县西南十里,故蔡城即蔡国也。州来即下蔡县,今寿州治徐都临淮今泗州临淮有徐城,又有偃王庙、徐君墓、葛都、寗南京寕陵县,故寗城是,越都会稽今会稽城,亦谓之勾践城,越州城也。、陈都宛邱宛邱,今陈州治,本太昊之墟。南燕都胙东郡旧有燕县,隋改曰胙城,本胙国也,为燕所并。胙城,唐为县,隶滑州。故燕城在胙城东北。遂都乘邱乘邱旧为蛇邱,唐省入鉅野,今齐州治谭都谭齐州厯城县有古谭城。管都管郑州管城是,郐都郐今郑州。新郑东北三十五里有古郐城戴都戴今开封。封邱县有戴城。任都任城今济州任城。宿都无盐,无盐故城,在郓州须城东三十六里。须句都须朐迁于须昌郓州寿张县西北有须朐城。须昌今郓州舒城也。、颛臾都费沂州费县西北八十里有故颛臾城。,鄫都鄫今沂州承县东八十里,故鄫城,向都向今沂州有古向城。鄅都开阳故开阳城在临沂县北十五里。萧都萧徐州萧县顿都南顿今陈州南顿县、息都新息今蔡州新息县、沈都平舆平舆故城在蔡州汝阳县东。项都项城陈州项城县东北有故项城。随都随今随州、邓都、邓襄阳,邓城县界也。䕫都䕫今归州东二十里有故䕫子城。、北燕都蓟幽州治、邢都襄国襄国,隋改曰龙冈,今邢州治。梁都新里同州夏阳有新里城。或云新里城在澄州。韩都韩城故城在今同州韩城县南十八里。。魏都魏城,迁于大梁,今陜州平陆有魏城,大梁即开封。赵都、赵城迁于平棘。赵城今隶晋州县。平棘隶赵州。郕都郕武王封季载于此。今濮州雷泽北三十里有故郕城。郜都郜郜有南北,今单州成武。有二郜城。应都叶汝州叶县。有故应城。蒋都期思期思故城在光州固始西北七十里。申都申今信阳军、吕都吕蔡州城蔡古吕国、焦都焦陜州东北百歩有焦城。耿都耿河中府龙门县南十二里故耿城是霍都霍今晋州有霍邑扬都扬晋州。洪洞县东南十八里有故扬城冀都冀今河中府有冀亭。芮都芮杜预云冯翊临晋县有芮乡。按临晋故城在今同州朝邑西南二里。贾都贾同州蒲城县有贾城。、荀都荀荀城在绛州正平西十五里。黎都黎今潞州黎城县有黎侯故城。邘都邘,京相璠云:野王县西北三十里有故邘城野王,隋改曰河内,今懐州治。

周夷国都

戎都戎城杜预云: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又有戎州,是其别邑。夷都夷安,杜预云:在城阳庄武县所治夷安县是也。介都黔陬。介,东邑国,今宻州诸城县东北一百一十里有黔陬故城。根牟都安邱今宻州安邱莱都黄、登州黄县东南二十五里有故黄城,即莱子国。右东夷。

百濮都濮今江陵建寕县是舒都舒今庐州舒城群舒都龙舒今庐江西有龙舒。允姓之戎,本居𤓰州,秦、晋诱而致之伊川,𤓰州今在极西𤓰沙之地。伊川故陆浑县,其地在河南伊阳县南。伊拒泉皋,伊、洛之戎,杜预云:伊阙县北有泉亭。蛮氏都麻觧,杜预云:河南新城县东南有蛮氏城,俗以为麻觧城。蛮麻声近按麻觧县亦谓之蛮王城,今在汝州西南,近伊阙。庸都上庸房州竹山县西二百五十里有上庸城。、卢戎都卢今襄州中庐巴都江州江州故县名,隋改为江津,隶渝州。右南蛮。

狄都狄,亦谓之翟,其别都有箕狄在慈州箕城,在辽州榆社东南三十里。白狄都西河白狄与秦同州。今坊。鄜、延、绥间,皆古白狄之地。鲜虞都鲜虞白狄之别种。今定州安喜旧鲜虞县,肥都昔阳肥即白狄,迁于昔阳故城在今平定军。乐平县东五十里鼓都鼓城白狄别种,今祁州鼓城县骊戎都临潼今永兴临潼县东二十四里有骊戎故城。右西戎

赤狄都洺今洺州之地潞都潞,今潞州是。东山皋落氏都皋落,今绛州垣县西北六十里有皋落城。服䖍云:世谓之哥亳城,盖声相近。山戎都蓟,北,狄也。号无终子。今蓟州治渔阳,所以蔽北燕之路。廧咎如甲氏。留吁、铎辰,皆赤狄别种,散居河北。鄋瞒,在夏为防风氏,商为汪芒氏,皆长狄国也。右北狄。

秦都

秦都已见》夲卷周诸侯都中。

两汉都。

前汉都长安,谓之西都。后汉都洛阳,谓之东都。光武又以南阳为别都,谓之南都。至建安元年,曹操挟献帝,迁许长安,宋为永兴军,治南阳。邓州,许颍昌府。三国都。

《魏略》云:「魏以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洛阳,其京室也。《吴志》云:「吴都鄂,后迁建业,故改鄂为武昌,改秣陵为建业。后避晋愍帝讳,故又改为建康。《蜀志》云:蜀都成都谯,今亳州。许昌,今颍昌府。邺、相州。鄂即鄂州。建业,今建康府。成都、益州也。两晋都。

晋都洛阳,仍魏旧也。东晋都建业,本吴都也,十六国都后魏虽共起,其后奄有中原,故不在十六国之数。张轨都敦煌,谓之前凉沙州

吕光都姑臧,谓之后凉凉州

李皓都酒泉,谓之「西凉」肃州

秃髪乌孤都张掖谓之南凉,兰州与乞伏国仁分据定乐在其东。沮渠䝉逊都张掖,谓之北凉。甘州。慕容皝初都和龙,后徙蓟,又徙邺,谓之「前燕」。和龙,唐桞城。宋时大辽,黄龙府。蓟、幽州。邺,相州。

慕容垂都中山,谓之后燕今中山府。慕容徳都广固谓之南燕青州。冯䟦都和龙,谓之「北燕」。

刘渊都平阳,谓之前赵晋州

苻坚都长安,谓之前秦。

姚苌都长安,谓之后秦。

乞伏国仁都定乐后迁金城,谓之「西秦定乐,兰州东境金城、河州,赫连勃勃都统万谓之夏朔方,宋、齐、梁、陈都。

宋因晋旧都建业,齐因宋,梁因齐,改号不改。都梁有太清之祸,建康残毁,元帝兴,复即位于江陵,魏人灭之,陈复都建业江陵,今荆南府

后魏都

魏拓跋氏甚㣲至道,武帝讳圭,始盛强,晋太元间,作都于代六世,孝文帝改姓元氏,迁于洛阳,后世㣲弱,孝武帝为髙欢所逼,出居长安,依宇文泰,是为西魏,髙欢立孝静帝,迁都于邺,是为东魏。髙氏继东魏居邺,谓之北齐。宇文氏继西魏,居长安,谓之后周。

隋都

文帝继周,即都长安。开皇二年,帝以长安故城,汉来旧邑,年代既久,凋弊实多,又制度狭小,不称皇居,乃作新都,于龙首山在汉城东南属杜县,本后周之京兆郡万年县界也,南直终南山子午谷,北据渭水,东临灞浐,西枕龙首,谓之大兴城文帝初封大兴公,故登极以后,其命城县门殿池及寺,皆以大兴焉。四夷都:

朝鲜都王险汉乐浪郡

濊都濊,在髙句丽之北汉沧海郡。三韩皆都带方郡之东大海中,东西以海为限,南与倭接,北与乐浪方可。四千里有三种,曰马韩、辰、韩、弁、韩。复有一种曰弁辰。其后马韩、悉王、三韩之地,都目支国百,济都居㧞城,亦曰固麻城晋时据辽东,晋平二郡在桞城北平之间新罗都新罗在百济东南五百馀里,亦在髙句丽东南,兼有汉时乐浪郡之地。

倭初,都带方东南大海中,后都邪马台。邪马台,去辽东二千里,在百济新罗东南。

夫馀都夫馀城在元莵北千里,南与髙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

髙句丽初,都纥升骨城,后世迁于丸都山下。自东晋以后,移都于平壤城,又有别都曰国内,城曰汉城,号为三京,平壤即汉乐浪郡王险城,亦曰长安城,东西六里随山屈曲南临浿水,在辽东南千馀里,城内惟积仓储器械,贼至方入固守,王别宅于其侧。东沃沮,都髙句丽西北在盖马大山之东,盖马,县名,属元莵郡。东濵大海,北与挹娄、扶馀,南与濊貊接。又有北沃沮,一名置沟娄,去南沃沮八百馀里,亦与挹娄接。挹娄即古肃慎国,都不咸山,在夫馀东北千馀里,东濵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极。

勿吉亦曰靺鞨,亦古肃慎氏国。其都在髙句丽之北。自和龙北二百馀里有善玉山,山北行十三日至祁黎山,又北行七日至洛瑰水,水广里馀,又北行十五里,至大兵鲁水,又东北行,十八日至其都。

扶桑都,在大汉国东二万馀里,地在中国之东,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文身都倭国,东北千馀里。

流求都海岛之中,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而至。闽越初,都东冶即长乐郡也。后都东瓯,即永嘉郡也。或云建州建州,今有瓯寕县

右东夷

廪君都夷城,其后世散处巴郡南郡,谓之南郡。巴郡蛮板楯蛮始居巴中。其后世僭侯称王,屯据三峡,为后周所灭。

獠始出汉中,达于卭、莋,其后侵暴梁,益南平獠居南平,其地东距智州,南属渝州,西接南州,北接涪州。

东谢蛮居黔州西三百里,南距守宫獠,西连夷子,地方千里。

西赵蛮居东谢之南,其地东至夷子,西至昆明,南至西洱河,南北十八日行,东西二十三日行。䍧柯蛮世为本土牧守。唐以其地为䍧州。兖州蛮与䍧柯蛮接。唐以其地为兖州。䍧柯、兖州,皆黔中属州也。

西爨蛮,晋时据南寜郡,其地延袤二千馀里。隋以其地置恭州、协州,昆州未㡬复叛,唐兵撃之,开置青蛉、㺯栋为县。

昆弥蛮,在西爨之西,以西洱河为境。

尾、濮居兴古郡西南千五百里徼外兴古今云南郡地,又有木绵、濮文、面濮、赤口、濮、黒、僰、濮,皆在永昌西南,与尾、濮接。松外诸蛮散处夜郎,滇池以西凡数十姓。右南蛮。

夜郎在蜀徼外,近䍧柯,其江水趍畨禺城下,滇在夜郎之西,即汉益州郡也。蜀改益州郡为建寜,分建寜、永昌为云南郡,又分建寜䍧柯为兴古郡,滇即今之云南也。

卭都,即汉越西郡之地。

莋都即汉沈黎郡之地。

冉駹,即汉汶山郡之地。

哀牢即永昌郡之地。

附国在蜀郡西北二千馀里,即汉之西南夷也。右西:南夷。

南粤都南海,今广州也。

右岭南夷。

黄支在合浦日南之南三万里。

哥罗,在盘盘东南,亦曰哥罗富沙国。

林邑本汉日南郡象林县,古越裳界也。在交趾南海,行三千里。

扶南在日南郡之南海西大岛中,去日南可七千里,在林邑西南三千馀里,去海五百里。

顿逊去扶南可三千馀里。其国之东界通交州,其西界接天竺、安息,其所都在海﨑山上,地方千里。城去海十里,羁属扶南。

毗骞,居大海洲中,去扶南八千里。

于陀利在南海洲上,史不言道里,方向独称其俗,与林邑、扶南略同,当是与扶南林邑近也。

狼牙修,在南海中。其界,东西三十日行,南北二十日行。北去广州二万四千里。

婆利在广州东南海中洲上。自交趾浮海,南过赤土丹丹国,乃至其国。去广州二月日行国界。东西五十日行,南北二十日行。

盘盘在南海大洲中。北与林邑隔小海。自交州船行四十日至其国。

赤土,扶南之别种也,在南海中,直崖州之南,水行百馀日达其国。

真腊都伊奢那城,在林邑西南,本扶南之属国也。去日南郡舟行六十日而至。

罗刹在婆利之南。

投和在真腊之南,自广州西南,水行百日至其国丹丹,在罗摩罗国西北,振州东南。振州与珠崖同岛上。邉斗、都昆拘利,比嵩自扶南渡金邻大湾,南行三千里,有此四国。

杜薄,在扶南东涨海中,直渡海,数十日至其国。薄剌在拘利南海湾中。

勃焚在南海洲中。

火山在杜薄东五千里。

无论在扶南西二千馀里。

右海南夷。

羌散处三河之间。

月氏胡居湟中。

氐散处广汉之西,其后保仇池,窃据秦、梁之地葱茈羌,自婼羌西至葱岭数千里,皆其地也。吐谷浑在益州西北,都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更,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千馀里。

乙弗敌在吐谷浑北,国有屈海海,周回四千馀里,乙弗敌之西有契翰国。又有可兰国,可兰。西南一千五百里隔大岭,又度四十里海,有女王国。

宕昌羌居今宕州。其地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㿃水以南,南北八百里

邓至羌世居白水,自亭街以东,武平以西、汶岭以北,宕昌以南,皆其地也。

党项羌居古析支之地,其地东接临洮、西平,西拒叶䕶、南凭、舂桑、迷桑等羌,北连吐谷浑,南北数千里,白兰羌居白兰,其地东北接吐谷浑,西至叱利模徒,南界郍鄂。

吐蕃,在吐谷浑西南。其先居跋布川,或居逻娑川,后徙都䍧柯西。疋播城,唐初大盛。其地东与松茂旧接,南极婆罗门,西取四镇,北抵突厥,幅员万里,右西羌。

婼羌治婼羌城,去长安六千三百里,西与且末接鄯善,本名楼兰王,治杅泥城,去长安六千一百里,西北至车师千八百九十里。

且末王治且末城,去长安六千八百二十里,北接尉犁、丁零,东与白提、西与波斯精絶接,南至小宛,可三日行。小宛王治扜零城,去长安七千二百一十里,东与婼羌接。

精絶王治精絶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南至戎卢四日行,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

戎卢王治卑品城。去长安八千三百里。东与小宛、南与婼羌,西与渠勒接。

扜弥王治扜弥城,去长安九千二百八十里。南与渠勒东北与龟兹,西北与姑墨接,西通于阗三百九十里。渠勒王治鞬都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东与戎卢、西与婼羌、北与扜弥接。

于阗王治西城,去长安九千六百七十里,南与婼羌接,北与姑墨接。西通皮山。三百八十里。

皮山王治皮山城,去长安万五千里,西南至乌秅千三百四十里。南与天竺接,北至姑墨千四百五十里。西南当罽宾乌弋山,离西北通莎车。

乌秅王治乌秅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北与子合蒲犁,西与难兜接。

西夜亦号子合王,治呼犍谷,去长安万二百五十里。东与皮山西南与乌秅北与莎车,西与蒲犁接。蒲犁王治蒲犁谷。去长安九千五百五十里,东至莎车五百四十里,北至疏勒五百五十里。南与西夜子合接,西至无雷五百四十里。

依耐王治依耐城,去长安万一百五十里,东北至莎车五百四十里至无雷五百四十里,北至疏勒六百五十里,南与子合接。

无雷王,治卢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南至蒲犁五百四十里,南与乌秅北与捐毒接。

难兜王,治难兜城,去长安万一百五十里,西至无雷三百四十里,西南至罽宾三百三十里。南与婼羌、北与休循西与大月氏接。

罽宾王治循鲜城,去长安万二千二百里,东至乌秅二千二百五十里,东北至难兜九日行,西北与大月氏西南与乌弋山离接。

乌弋山离去长安万二千二百里,东与罽宾,北与扑挑,西与犁靬条支接,行可百馀日乃到。

条支去阳闗二万一千一百里,在葱岭之西,城居山上,周回四十馀里。

安息王治畨兜城,去长安万一千六百里,在䓤岭之西,大宛之西,可数千里。北与康居,东与乌弋山离西与条支接。

大月氏王治监氏城,去长安万一千六百里,西至安息四十九日行,南与罽宾接。

小月氏王治富楼城,在波路西南,去代万六千六百里。康居王冬治乐越匿地,到卑阗城,去长安万二千三百里,至越匿地马行七日,至王夏所居蕃内九千一百四十里。

米国,都那宻水西旧康居之地。西北去苏对那国五百里,西南去史国二百里,东去𤓰州六千四百里。史国都独莫水南十里,旧康居之地,北去康国二百四十里,南去吐火罗五百里,西去那色波国二百里,北去米国二百里。东去州六千五百里。

曹国,都那宻水南数里,旧康居之地。东南去康国百里,西去何国百五十里,东去𤓰州六千六百里。何国都那宻水,南数里旧康居地,东去曹国百五十里,西去小安国三百里,东去𤓰州六千七百五十里。乌那遏国都乌浒水,西旧安息之地。东北去安北四百里,西北去穆国二百馀里,东去𤓰州七千五百里。穆国,都乌浒河之西,亦安息之故地,与乌那遏邻。大宛王治贵山城,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北至康居卑阗城千五百一十里,西南至大月氏六百九十里,北与康居南与大月氏接。

桃槐国去长安万一千八百里。

休循王,治飞鸟谷,在葱岭西,去长安万二百一十里,东至捐毒衍敦谷二百六十里,西北至大宛国九百二十里,西至大月氏千六百一十里。

天竺,即捐毒也。王治衍敦谷,去长安九千八百六十里,西北至大宛千三百里,北与乌孙接。

莎车王,治莎车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西至疏勒五百六十里,西南至蒲犁七百四十里。疏勒王治疏勒城。去长安九千三百五十里,南至莎车五百六十里。西当大月氏大宛康居道,尉头王治尉头谷,去长安八千六百五十里。南与疏勒接,西至捐毒千三百一十四里。

乌孙大昆弥,治赤谷城。去长安八千九百里,西至康居蕃内地五千里。

姑墨王治南城。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南至于阗马行十五日,北与乌孙接,东通龟兹六百七十里。温宿王治温宿城。去长安八千三百五十里,西至尉头三百里,北至乌孙赤谷城六百一十里。东通姑墨二百七十里。

龟兹王治延城,去长安七千四百八十里。南与精絶东南与且末,西南与扜弥,北与乌孙,西与姑墨接。尉犁王治尉犁城,去长安六千七百五十里。南与鄯善且末接。

危湏王,治危湏城,去长安七千二百九十里,西至焉耆百里。

焉耆王治员渠城,去长安七千三百里,南去尉犁百里,北与乌孙接,东去交河城九百里,西去龟兹九百里。乌贪訾离王治于娄谷,去长安万二百三十里。东与单桓,南与且弥,西与乌孙接。

卑陆王治天山,东接干当谷,去长安八千六百八十里。卑陆后,国王治畨渠类谷。去长安八千七百一十里。东与郁立师,北与匈奴,西与劫国。南与车师接,郁立师王治内咄谷,去长安八千八百三十里。东与车师后城长西与卑陆北,与匈奴接。

单桓王治单桓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七十里。蒲类王治天山西,疏榆谷,去长安八千三百六十里。蒲类后国。去长安八千六百三十里。

移支王居蒲类地。

西且弥王治天山东于大谷,去长安八千六百七十里。东且弥王治天山,东兑虚谷,去长安八千二百五十里。劫国王治天山东丹渠谷,去长安八千五百七十里。狐胡王治车师柳谷,去长安八千二百里,西至焉耆七百七十里。

山国去长安七千一百七十里,西至尉犁二百四十里,西北至焉耆百六十里,西至危湏二百六十里,东南与鄯善且未接。

车师前王治交河城,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车师后王治务涂,去长安八千九百五十里。北与丐奴接又有车师后城长国

滑国与车师邻接,车师之别种也滑旁有小国曰阿跋檀,周古柯、胡、密丹等国。又有白题国,在滑国东,去滑六,曰行西极波斯车离居沙奇城,在天竺东三千馀里。

髙附,居大月氏西南。

大秦居大海之西,亦云海西国。

奄蔡去阳关八千馀里,西与大秦东南二千里与康居接后魏时所为粟特国,国人云,其国见在葱岭之西,故奄蔡地也,一名温那沙,居于大泽,在康居西北,去代一万六千里,北距安息五千里,小人居大秦之南。

轩渠居三童东北。

三童居轩渠西南。

泽散治北海中,北至驴分水行,半岁与安息城郭相近,驴分其治,去大秦都二千里。

坚昆居康居西。

呼得,居葱岭北,乌孙西北,康居东北。丁令,在康居北。已上三国坚昆居中,俱去丐奴单于庭,安习水七千里。南至车师六国五千里,西南去康居界二千里,西去康居王治所八千里。

短人,在康居西北。

师子居天竺旁,在西海中。

嚈哒居于阗西都乌浒水南二百馀里,去长安一万一百里。王都号㧞底延,盖王舍城也。

波斯居逹曷水之西,都宿利城。去代二万四千二百二十八里。西去海数百里。东南去穆国四千馀里,西至拂菻四千五百里,即条支之故地。

伏卢尼都伏卢尼城,在波斯国北,去代二万七千三百二十里。

悦般在乌孙西北。

朱俱波居于阗西千馀里,西至渇盘陁,南至女国三千里,北至疏勒九百里,南至葱岭二百里,渇盘陁治葱岭,东在朱俱波西,西至䕶密国,南至县度山,北至疏勒国界,西北至判汗国。

钵和在渇盘陁西,有二道:一道西行向嚈哒,一道西南趋乌苌。

波知,在钵和西南。

賖弥在波,知之南山。

乌苌在賖弥南,北至葱岭,南至天竺波罗门。干陀在乌苌西。

阿钩𦍑,居莎车西南,去代一万三千里。副货去代一万七千里。东至阿富伏且国,西至没谁国。中间相去一千里,北至奇沙国,相去一千五百里。叠伏罗去代三万一千里。

㧞豆去代五万一千里。东至多勿当国,西至旃那国,中间相去七百五十里。南至罽陵迦国,北至弗那伏且国,中间相去九百里。

者至㧞都者至㧞城,在疏勒西,去代一万一千六百二十里。

迷密在者至㧞西,去代一万二千一百里,悉万斤都悉万斤城,在迷密西,去代一万二千七百二十里。

忸密,在悉万斤西,去代二万二千八百二十八里。石国居于药杀水都柘折城东,与北至西突厥界。西至波腊国界。西南康居界,南至率都沙郍国界,南去拨汗六百里,东南去𤓰州六千里。

女国在葱岭南。

拨汗都葱岭西五百馀里,东去疏勒千里,西去苏对沙郍国五百里,北去石国五百里,东北去突厥可二千馀里,东去𤓰州五千里。

吐火罗治薄提城,去代万二千里。东至范阳国,西至悉万斤,中间相去二千里。北至波斯国,中间相去一万里。劫国居葱岭中,西南与賖弥国界接,西北至挹怛国,去长安万二千里。

陁罗伊罗居乌茶国北大雪山坡上。

越底延,治辛头河,北南至婆罗门国三千里,西至賖弥国千馀里,北至𤓰州五千四百里。

大食居波斯之西。

右西域

丐奴都单于庭,直代云中,后分而为二:北单于居单于庭,南单于居西河羙稷。汉建安末,魏武始分其众为五部,魏立五部都尉以统之。其左部都尉居太原故慈氏县,右部都尉居祈南部,都尉居蒲子,北部都尉居新兴,中部都尉居太陵。至于晋初,塞外丐奴尽向化,由是与晋人杂处,居平阳、西河、太原、新兴、乐平诸郡,靡不有焉。乌桓都乌桓山,汉武帝徙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五郡塞外。

鲜卑都鲜卑山,在柳城郡界。

轲比能,小种鲜卑也。居辽西右北平,渔阳塞外宇文莫槐,居辽东塞外。

徒河叚居辽西。

蠕蠕都弱落水,其常所会庭则敦煌张掖之北,高车都鹿浑海,西北百馀里。

稽胡散居离石以西,安定以东。

突厥,世居金山,后分为二:其一曰沙钵略可汗,居都斤山,又南徙于白道川。

西突厥居乌孙之故地,南至突厥,西至雷翥海,南至疏勒,北至瀚海,在长安西北七千里。

鐡勒种类最多,居西海之东,依山据谷库。莫奚亦谓之奚都饶,乐水即鲜卑故地,契丹居松漠之间,后徙辽西正北二百里,依托纥臣水而居,亦鲜卑故地。其后都于和龙,即唐之柳城也。「纥臣水一作「纥临水」。

室韦居勿吉北千里,去洛阳六千里。

地豆于居室韦西千馀里。

乌洛侯在地豆于北,去代都四千五百馀里。驱度寐,在室韦北。

霫与靺羯邻,治黄水北,亦鲜卑故地。

㧞悉弥,在北庭北海,南结骨,东南,依山散居,去敦煌九千馀里。

右北狄。

通志卷四十一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