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通志卷七十五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昆虫草木略第一。
序 草类 蔬类 稻粱类
序
学者操穷理尽性之说,以虚无为宗,实学置而不问,仲尼时已有此患,曰小子何莫学,夫诗兴观群怨,事父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曰小子者,无所识之辞也。其曰何莫者,苦口之辞也,故又曰: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此苦口之甚也。一部论语言他书不过一再,惟诗则言之,又言凡十二度言焉。门弟子有能学诗者,则深喜之,子贡子夏在孔门,未为高弟,至于论诗,则与之至子夏又发起予之叹者,深嘉之也。夫乐之本在诗,诗之本在声,窃观仲尼初亦不达声,至哀公十一年自卫反,鲁质正于太师氏而后知之,故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此言诗为乐之本,而雅、颂为声之宗也。其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此言其声之盛也。又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此言其声之和也。人之情闻歌则感乐者闻,歌则感而为淫,哀者闻歌,则感而为伤,惟关雎之声和而平乐者闻之而乐其乐不至于淫哀者闻之而哀,其哀不至于伤,此关雎所以为羙也。缘汉人立学官讲诗,专以义理相传,是致卫宏序诗以乐为乐,得淑女之乐,淫为不淫,其色之淫哀为哀,窈窕之哀伤为无伤,善之伤如此。说关雎则洋洋盈耳之㫖安在乎?臣之序诗,于风雅颂曰: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而不曰风。风者,敎也。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颂者,羙盛徳之形容也。于二南则曰周为河、洛,召为岐、雍。河、洛之南濒江,岐、雍之南濒汉、江、汉之间二南之地,诗之所起在于此。屈、宋以来,骚人墨客,多生江汉,故仲尼以二南之地为作诗之始,而不曰南言化自北而南,于王黍离豳七月,则曰王为王城,东周之地,豳为豳、丰西周之地,七月者西周之风,黍离者东周之风,而不曰黍离降国风。臣之序诗,专为声歌,欲以明仲尼之正乐。臣之释诗,深究鸟兽草木之名,欲以明仲尼敎小子之意。然两汉之言诗者,惟儒生论,义不论声,而声歌之妙犹传于瞽史。经董卓赤眉之乱,礼乐沦亡殆尽。魏人得汉雅乐,朗仅能歌文王、鹿鸣、驺虞、伐檀四篇而已。太和之末,又亡其三,惟有鹿鸣,至晋又亡。自鹿鸣亡后,声诗之道絶矣。夫诗之本在声,而声之本在兴。鸟兽草木,乃发兴之本。汉儒之言诗者,既不论声,又不知兴,故鸟兽草木之学废矣。若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不识雎鸠,则安知河洲之趣与关关之声乎?凡雁鹜之类,其喙者,则其声关关鸡雉之类。其喙鋭者则其声鷕鷕,此天籁也。雎鸠之喙似鳬雁,故其声如是,又得水边之趣也。小雅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不识鹿,则安知食苹之趣,与呦呦之声乎?凡牛羊之属,有角无齿者,则其声呦呦驼马之属,有齿无角者,则其声萧萧,此亦天籁也。鹿之喙似牛羊,故其声如是,又得蒌蒿之趣也。使不识鸟兽之情状,则安知诗人关关呦呦之兴乎?若曰有敦𤓰苦蒸在栗薪者,谓𤓰苦引蔓于篱落间,而有敦然之系焉。若曰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者,谓桑叶最茂,虽未落之时,而有沃若之泽,使不识草木之精神,则安知诗人敦然沃若之兴乎?陆玑者,江左之骚人也,深为此患,为毛诗作鸟兽草木虫鱼疏,然玑本无此学,但加采访,其所传者,多是支离。自陆玑之后未有以此明诗者,惟尔雅一种为名物之宗。然孙炎、郭璞所得既希张揖、孙宪所记徒广,大抵儒生家多不识田野之物,农圃人又不识诗、书之㫖,二者无由参合,遂使鸟兽草木之学不传。惟本草一家,人命所系凡学之者,务在识真,不比他书,只求说也。神农本经有三百六十,以应周天之数陶𢎞景隐者也。得此一家之学,故益以三百六十,以应周天之数。而两之。臣少好读书,无渉世意,又好泉石,有慕𢎞景心结茅夹漈山中,与田夫野老往来与夜鹤晓猿杂处,不问飞潜动植,皆欲究其情性。于是取陶隐居之书,复益以三百六十,以应周天之数,而三之已得鸟兽草木之眞。然后传诗已得诗人之兴,然后释《尔雅》,今作昆虫草木,略为之会同,庶几衰晩,少备遗忘,岂敢论实学也?夫物之难明者,为其名之难明也。名之难明者,谓五方之名既已不同,而古今之言亦自差别,是以此书尤详其名焉草类。
芝曰菌,其类有五,色加以紫,是为六芝,青曰龙芝,赤曰丹芝,黄曰金芝,白曰玉芝,黑曰元芝,紫曰木芝,瑞草也,生则有云气及禽兽之异。
蓍如蒿,华如菊,生上蔡。白龟祠旁,一丛之干二三十,或四五十,髙五六尺。禇先生云:「蓍满百茎者,其下有神龟守之,其上有青云以覆之」。传曰:「天下和平,王道得蓍茎长,丈丛满百」。
兰即蕙蕙,即熏熏即零陵香。《楚辞》云:「滋兰九畹植,蕙百畆」,互言也。古方谓之「熏草,故名《医。别録》出「熏草」条,近方谓之「零陵香」,故「开寳本草出「零陵香条,《神农本经》谓之「兰臣」,昔修《本草》以二条贯于兰后,明一物也。臣谨案「兰旧名煎泽草,妇人和油泽头,故以名焉。《南越志》云:「零陵香」,一名燕草,又名熏草」,即「香草生零陵山谷」。今湖岭诸州皆有。又《别录》云:「熏草,一名蕙草,明熏蕙之为兰也。以其质香,故可以为膏泽,可以涂宫室。近世一种,草如茅叶而嫩,其根谓之土,续断其花馥郁,故得兰名,误为人所赋咏。
芎藭曰胡藭,曰香果。关中者曰京藭,蜀道者曰川芎,其叶曰蘼芜,亦曰蕲茝,故《尔雅》蕲茝」、《蘼芜》亦曰茳蓠,以其芬香,故多莳于园庭。苖似芹,胡荽、蛇床辈。故《淮南子》云:「乱人者若芎藭之与藁本。蛇床之与蘼芜也。蛇床曰蛇,粟曰蛇,米曰虺,床曰思益,曰绳毒,曰枣,棘曰墙,蘼曰旴,曰马床」,《尔雅》所谓盱虺床也。花白子如黍粒,叶似芎藭,而细亦香,故有墙,蘼之名焉。茜亦作「蒨」,可以染绯,故曰地血,亦曰茹芦,曰茅搜,齐人谓之茜,徐人谓之牛蔓。《诗》所谓「茹藘在阪」,《尔雅》所谓「茹藘茅」,搜茎叶麄,涩而根红,故许愼谓人血所生」。《周礼庶氏「掌除虫毒,以嘉草攻之」,陈藏器以蘘荷,与茜为嘉草」。杜若曰:杜蘅曰:杜连曰白莲,曰白苓,曰若,芝曰楚衡,根叶似山,姜花似豆蔲骚,人多取喻焉」。故楚词云:「山中人兮芳杜若。九歌云:「采芳洲兮杜若」。又《离骚》云杂杜蘅与芳芷。唐贞观中,勑下度支求杜若省郎以谢元晖诗云:「芳洲采杜若,乃责坊州贡之,当时以为嗤笑决明。曰芵。茪曰䔖关西曰薢茩,故《尔雅》云薢、茩、芵、茪共有三种,其一则山决明也,相似而不可食。其二曰马蹄决明实,似马蹄尤良。
天名精曰麦句,姜曰虾蟆蓝曰豕首,曰天门,精曰彘颅,曰蟾蜍兰,曰觐、曰茢薽,曰豨首,曰天蔓精,曰鹿。活草曰刘㦎草。尔雅》云:茢薽,豕首,俗曰豨莶」。又云「火锨」,又云「地菘」。《异苑》云:「宋元嘉中,青州刘㦎射中一獐,既剖五藏,以此草塞之,蹶然而起,去之则仆」,如此者三,是以知其治折伤,故其草得刘㦎之名。
莵丝,曰莵芦,曰莵缕」,曰「唐䝉」,曰「玉女」,曰「赤网」,曰「莵累」,曰「女罗」。尔雅,曰「唐䝉女萝女萝莵丝」。又曰「䝉玉」女,诗曰「茑与女萝」,施于松上草经曰:「蔓延草木之上,色黄而细,曰赤网,色浅而大曰莵累」。《淮南子注》云:「莵丝生茯苓上」。故世言「下有茯苓,上有莵丝」。又言:「莵丝初生之根,其形似兔。掘取割其血,和丹服之立变化。今皆不然。茯苓生山谷,莵丝生人间,清浊异趣,何由同居?
蓟曰虎蓟,曰刺蓟,曰山牛蒡。《尔雅》「蘻狗毒蘻,即蓟也。又有一种,小蓟曰猫蓟,曰青刺蓟,北方曰千针草,以其茎叶多刺故也。华如红,蓝华而青,紫色,多生于燕地,故曰蓟门。
垣衣曰昔邪曰乌,韭曰垣嬴,曰天韭,曰鼠韭。有数种生于屋上曰屋,游生于屋阴曰垣,衣在石上,谓之乌韭,在地上谓之地,衣在井中,谓之井中。苔在墙上抽起茸茸然者,谓之土马。鬃生于水中,谓之陟厘。水中苔也,生海中者可食。又有生于石上,连缘作晕者,谓之石花石。花生于海中石上,谓之紫䓴,即紫菜也。松上之衣曰艾,纳香以和香,烧则烟气直上。
海藻类紫䓴而麄恶曰落,首曰藫,曰石,衣曰「海萝」。《尔雅》云:「藫石衣」。郭氏云:「石,髪也」。又云:「海薻」,郭氏云「如乱髪」,其说无别,致误后人引据。且藫与藻与薻,皆无异义,何得为二物「海藻,形如弊衣石髪,形如乱髪,自是二物。凡此之类,易得浑淆。又有石帆之于水,松亦能相乱。故陶𢎞景云:「石帆如栢疗石淋,水松如松疗溪毒」。《呉都赋》所谓「石帆水松」是也。又有「海带似带昆,布似布尔雅,云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纶即鹿角菜组」。即海中苔藻生乎水中,萍生乎水上萍」之名,类亦多易相紊也。《尔雅》云:「苹萍其大者」。苹又云:「苹藾萧足以惑人」。「蓱」者,水中浮萍也。江东谓之薸」是也。苹,水菜也,叶似车前,《诗》所谓「于以采苹」是也。苹,蒌蒿也,即藾萧诗》所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是也。按萍亦曰水花,亦曰水白。肉苁蓉曰肉。松容,旧曰马精,化为苁蓉人,血化为茹藘,故苁蓉生于沙中,在西方多马处,然亦有生于大木间及土壍上者。
地肤,曰地葵,曰地,麦曰益明,曰落。帚子,曰鸭舌,即独扫也,亦曰地扫。《尔雅》云,荓马帚,即此也。今人亦用为帚蒺䔧曰旁通,曰屈人,曰止行,曰犲,羽曰升推,曰即䔧曰茨。故《尔雅》谓茨蒺䔧,《诗》谓墙有茨也,其实有芒刺,行军之家,以铁象之而布地焉。又有白蒺䔧者,同名而异实。《防风》曰:铜芸,曰茴草,曰百枝,曰屛风,曰蕳根,曰百蜚,叶如青蒿嫩,苖可茹。
石龙蒭,曰龙须曰草。续断曰龙朱,曰龙,华曰悬,莞曰草毒,曰方宾,《尔雅》所谓□䑕莞也。生被崖垂下,故得龙须之名,可以为席。
络石曰石鲮,曰石蹉,曰略石,曰明石,曰领石,曰悬石,如薜荔而小,络石以生。
《千岁藟》曰「藟芜」。陆玑云:「一名巨苽,连蔓而生,幽州人谓之推累」。此草藤生大者,盘礴故有千岁藟之名。唐姜抚言:「服常春藤,使白髪还,鬒明皇使取以赐中朝老臣。又言:「终南山有旱藕,食之延年,状类葛粉,帝作汤饼,以赐大臣。右骁骑将军甘守诚能名药,石曰:常春。藤者,千岁,藟也。旱,藕者,牡䝉也。
黄连曰王,连曰支连。
沙参叶如枸杞,根如葵,曰苦心,曰志取,曰虎须,曰白参,曰识羙,曰文希,亦曰知母,而得五参之名。丹参叶如薄,荷花如苏,曰㕁蝉草,曰赤参,曰木羊乳,曰山苓《本草作「参」
曰「奔马,俗谓之逐马,言驱风之駃也。赤箭曰离,母曰鬼督邮,曰合离,曰独摇,曰定风。有风不动,无风自摇。
蘠蘼曰:满冬曰地门,冬曰筵门。冬在东岳,名淫羊、霍抱朴子作,淫羊食
,在中岳名天门。冬在西岳,名管松在北岳,名无不愈。在南岳名百部,在京陆山阜名颠棘,今曰天门冬。《尔雅》:「蘠蘼虋冬,叶如丝缕」。
禹葭曰:禹,馀粮曰乌,韭曰㸑火,冬曰忍,冬曰忍,陵曰不。死药曰仆垒,曰随脂。秦名,羊韭,齐名。爱韭,楚名马韭,越名。羊蓍,今曰麦门,冬其叶如韭,所以多得。韭名,山蓟曰术。《尔雅》:术、山、蓟、苍、术也。枹蓟曰杨。《尔雅》:杨,枹蓟有两种、赤术、白术也。生平地曰蓟生,山中曰术,曰山连,亦曰山精,亦曰天苏,亦曰山芥,亦曰乞力伽曰华子,作吃力伽
萎㽔,曰荧,曰地节,曰玉竹,曰马熏,曰黄芝,曰玉女萎黄精,曰重楼,曰兔竹,曰鸡格,曰救穷,曰鹿竹,曰龙衘,曰萎蕤,曰狗格。《本草》作「茍格」。
曰埀珠,曰马箭,曰白及陶。𢎞景谓似钩吻,非也,似蘘荷。
苄曰芑,地黄也。
●曰屋,菼曰起。实交州曰𦼮,珠薏苡也。芣苢,曰当道,曰虾蟆衣,曰牛遗曰胜,舄曰马。舄,车前也。昌阳曰尧韭,菖蒲也。
蕀蒬曰「葽绕曰细,草叶曰小草,逺志也。蕍曰蕮,曰「藚」,曰「芒」,芋曰鹄。㵼」曰「及㵼,泽㵼也」。《诗》云:「言采其藚」。《尔雅》云「蕍蕮」。
薯蓣曰山蓣,曰修脆,曰薯蓣,曰儿草,秦、楚名玉延,郑越名土薯,齐名山芋。
菊花曰日精,曰节华,曰女节,曰女华、曰女茎,曰更生,曰周盈,曰傅延年,曰阴成,曰治蘠。其白花者,颍川曰回峰,汝南曰茶苦蒿,河内曰地薇蒿,上党曰羊欢,草甘草曰蕗草、曰蜜甘、曰羙草,或曰大苦即此也。凡草属惟甘草为国老,大黄为将军,不言君臣佐使也。茺蔚,曰益母,曰益明,曰大札,曰贞蔚,曰萑,曰负檐,曰夏枯曰郁,臭草曰苦,低草曰蓷,叶似荏,方茎白华,诗所谓「中谷有蓷也。
人参曰:人衘,曰鬼盖」,曰「神草」,曰「人㣲」,曰「土精,曰血,参如人形者则神,故多得人名。朝鲜之人赞云:「三桠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椵树相寻」。
石斛曰林兰,曰「禁生,曰杜兰,曰石蓫」,生于阴崖,茎如钗、股,其生于栎者,木斛石,斛之茎如金钗,故谓之金钗。牛膝之节如牛膝,故谓之牛膝。
卷栢曰万岁,曰豹足,曰求股,曰交,时叶如栢,状如鸡足,生于阴崖。
细辛、曰小辛,曰「细草」,而世以杜蘅乱其眞独活,曰「羌青曰「䕶羌」,使者曰「胡王」,使者曰:「独摇草,得风不摇,无风自动,虽与羌活异条,而亦曰:「羌活升麻。曰周麻,曰落新妇」。
茈胡,曰地熏,曰山菜,曰茹草叶,曰芸蒿,辛香可食,生于银。夏者芬馨之气,射于云间,多白鹤,青鹤翱翔其上。防葵曰梨,盖、曰旁慈,曰爵离,曰农果,曰利茹,曰方盖,而狼毒能乱其眞。
庵䕡状如蒿艾駏,驉食之仙。
白蒿即茵,陈蒿,白兔食之仙。
菥蓂曰「薎」,析曰大,「蕺」曰「马辛」,《尔雅》曰:「姚茎涂荠」,又曰「菥蓂大荠》」,以似荠而大也。
龙胆曰陵游,茎如小竹,根似牛膝。
王不留行曰禁宫,花曰翦金花,叶似槐实,作房茵,陈蒿,南人所用者似香薷,北人所用者似青蒿,即白蒿也。南北所用俱有山茵蔯之名,同名异实。又有石香葇,亦名山,茵蔯而香薷亦名茵,陈四种,足相紊也。漏芦曰野兰,而飞廉曰漏芦,亦能相紊。飞廉曰漏芦,曰天荠,曰伏猪,曰飞轻,曰伏兔,曰飞雉,曰木,禾似苦芙而叶。下附茎有皮,起似箭,羽刻缺墙。薇曰营实曰墙床《本草作「墙麻」
,曰牛棘、曰牛勒,曰蔷蘼,曰山棘。
薇衘曰:承膏,曰承肌,曰无心,曰无顚,曰鹿衘,曰呉风」,草叶似茺蔚,丛生有毛。
五味子》曰:「菋曰荎藸,故《尔雅》云「菋荎藸引蔓,实如珠而赤」。
旋花:曰鼔子花,曰箸根花,曰金沸,曰羙草,曰肫肠。草蔓生花不作瓣,故谓之旋也。此草一名,金沸而旋,覆花亦名金沸,旋花正谓之葍,旋旋覆正,谓之旋复」,易相紊也。然方家所用者葍,旋用根,旋复用花。
白莵藿曰:「白葛蔓生叶,圆如莼。
鬼督邮曰:独摇草茎如箭,簳叶如伞,盖花生叶,心根横而不生须。徐长卿赤箭俱有鬼督邮之名而实异。蓝有三种:蓼蓝如蓼,染绿,大蓝如芥,染碧槐,蓝如槐,染青,三蓝,皆可作淀,色成胜母,故曰青。出于蓝而青于蓝景天,曰戒火,曰火母,曰救火,曰据火,曰愼火,今人皆谓之愼火。草植弱而叶嫩种之,阶庭能辟火续断:曰龙豆,曰属折,曰接骨,曰南草,曰槐,曰大蓟,曰马。蓟蜀本图经云:茎方叶似苎花,似益母根如大蓟,此北续断也。范汪云,即马蓟也,与小蓟相似,叶如蒡翁菜两边有刺花紫会稽者,正尔,此南续断也。云实曰员实,曰云英,曰天豆,曰马豆,曰臭草,曰羊石子。叶如苜蓿花,黄白荚如大豆,实若大麻,能杀精物,烧之致鬼。
黄耆有白水耆、赤水耆、木耆三种。其茎叶曰戴糁,曰戴椹,曰芰草,曰蜀脂,曰百本,曰王孙。
徐长卿曰:别仙踪曰鬼督邮苖,如小麦子似萝摩。薜曰山,蕲曰白蕲,曰干归曰文无。尔雅谓薜山,蕲又谓薜白,蕲即当归也。叶似芎藭,有两种大叶者谓之马尾,当归细叶者谓之蚕头,当归此方家之别也。鋋曰何离,曰觧仓,曰犁食,曰馀容,曰白术,即芍药也。以有何离之名,所以赠别用焉。古今言木芍药是牡丹。崔豹古今注云: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有木、芍药木者,花大而色深,俗呼为牡丹,非也。安期生服。炼法云:芍药有二种,有金芍药,有木、芍药。金者,色白,多脂木者,色紫多脉,此则验其根也。然牡丹亦有木芍药之名,其花可爱如芍药,宿枝如木,故得木芍药之名。芍药着于三代之际,风雅之所流咏也。牡丹初无名,故依芍药以为名,亦如木芙蓉之依芙蓉以为名也。牡丹晩出,唐始有闻贵游趋竞,遂使芍药为落谱衰宗。
藁本曰鬼卿,曰地新,曰微茎。
葛曰鸡,齐根曰鹿藿,曰黄斤,而蔨,亦谓之鹿藿。知母曰蚳,母曰连母,曰野蓼,曰地参,曰水参,曰水浚,曰货母,曰蝭母,曰女雷,曰女理,曰儿草,曰鹿列,曰韭逢,曰儿踵草,曰东根,曰水须,曰莐藩,曰曰昌支」,《尔雅》曰「莐藩」。
贝母曰「空草」,曰「药实」,曰「苦花」,曰「苦菜」、曰啇草」、曰「勤母」,曰「尔雅」、曰「贝母」。《诗》云:「言采其蝱」。
栝楼曰地,楼曰果,裸曰天𤓰曰泽,姑曰白药,其实曰黄𤓰。《诗》云:「果裸之实」。《尔雅》云:「果裸之实」。《栝楼元参》曰「重台,曰元台,曰鹿肠,曰正马,曰咸,曰端,曰逐马,曰馥草」。
苦参,曰水槐、曰苦●,曰地槐,曰莵槐,曰骄槐,曰白茎,曰虎,麻曰岑,茎曰禄白,曰陵郎。
石龙芮曰鲁果能,曰地椹,曰石能,曰彭根,曰天豆」。沈括云:「有两种水中生者,叶光而末圆,陆生者叶毛而末鋭。石韦曰石䩾曰石皮生于石崖,其生瓦上者曰瓦韦,皆感阴湿而生,每茎抽一叶,背有毛而斑㸃,其状如皮,故得韦名。
狗曰百枝,曰强膂,曰扶盖,曰扶筋叶,类蕨根,类菝「葜」,萆。「薢」,萆薢曰赤节菝,葜曰金刚根,谓其根坚曰王𤓰草,谓其苖叶与王𤓰相近。
《通草》曰:附支,曰丁翁,曰王翁,《万年《方书》亦谓之木通。《尔雅》曰:离南活,莌以活莌,亦谓之离南,今人谓之通草。其瓤白可爱,妇人取以为首饰,其实曰《燕子,曰乌、曰桴棪,子曰「拿子」。
瞿麦曰巨句麦,曰大菊,曰大兰,曰茈萎,曰杜母草,曰燕麦,曰蘥麦,曰雀麦,曰石竹。故《尔雅》云大菊、蘧麦,其叶细嫩花,如钱可爱。唐人多像此为衣服之饰,所谓石竹绣罗衣。
败酱,曰鹿肠,曰鹿首,曰马草,曰泽败,曰鹿酱,叶似狶,莶根似柴。胡作败酱气,故以得名。
泽芬曰:「白芷曰白茝,曰●,曰莞,曰苻蓠。楚人谓之药,其叶谓之蒚麻,与兰同徳,俱生下湿,故兰茝之香为骚人所讽咏。
杜蘅曰:「杜曰:土卤能香人,衣体南人以乱细辛,其叶似马蹄,故亦名马蹄香。《尔雅》云杜土卤。
白薇曰:白幕曰薇草」,曰「春草,曰「骨羙」。
葈耳,曰苓耳,曰羊负来,曰唱起草曰白胡荽,江东曰常葈,幽州曰爵耳。《尔雅》菤,耳苓耳,旧说即苍耳也,其实似鼠耳,而有涩刺易黏人衣中」,原本无此草。因羊自蜀来,其实带毛而至,故有「羊负来」之名。然诗云「采采卷耳,以其可茹也。即今卷菜叶如连钱」者,是也若苍耳,但堪入药不可食。
茅之根曰兰根,曰姑根,曰地,筋曰兼。杜茅之类甚多,惟白茅擅名。其苖初出地者曰茅针。《尔雅》云「蒤,委叶,《诗》云以薅荼蓼」,皆谓茅针也。茅之花曰茅秀,《尔雅》「蔈荂荼是也。茅之叶如菅,故亦名地菅。《诗》云「白茅菅兮」。又云「露彼菅茅」。
强瞿、曰重迈」、曰「中庭」、曰「重箱」、曰「摩罗」、曰「中」逢花,即百合也,俗呼强瞿根如葫蒜根,羙食花羙,观旧云:「蚯蚓,化」成有二种:白花者,良其红花」者,一名山丹」,一名连珠,俗呼「川强」,瞿茎上抽花叶间结子」。
酸浆:曰寒浆,曰醋浆,江东曰苦葴,俗谓之三叶酸浆。沈括云即苦耽也。其实如撮口,袋中有珠子,熟则红,关中谓之「洛神珠,亦曰「王母珠」,亦曰「皮弁」,草以其实,又似弁也。又有一种,小者名苦蘵。
牡䝉曰:众戎曰童肠,曰马行,即紫参也。唐明皇令方士姜抚采终南山之旱。藕作汤餠。赐大臣者,即此草根也。淫羊霍曰刚,前曰黄连祖曰千两金,曰干鸡箸,曰放杖,草曰弃杖。草关中曰三枝五叶草。旧云:西川北部有淫羊食,此草一日百交,今通谓之仙灵脾。蠡实曰荔实,曰剧草,曰三坚,曰豕首,曰马薤,即马蔺子也,北人呼为马栋子。江东呼为旱蒲,多植于阶庭。说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作刷。月令云:荔挺生款,冬曰槖吾,曰颗,东曰虎,须曰莵,奚曰氐。冬药家用花如枇杷。旧云花。冬月在冰下,生缘此花,傍茎近根生,故在冰下。尔雅以颗东为颗冻,注又以款冬作款冻。牡丹曰鹿韭曰䑕姑宿枝,其花甚丽,而种类亦多,诸花皆用其名,惟牡丹独言花,故谓之花。王文人为之作谱记此,不复区别。然今人贵牡丹而贱芍药,独不言牡丹,本无名,依芍药得名,故其初曰木芍药,古亦无闻,至唐始着。
泽兰:曰虎兰,曰龙枣,曰虎蒲,曰水香,曰都梁。香如兰而茎方叶,不润生于水中,故曰水香」。《荆州记》:都梁县有山,山下有水清浅,其中生兰草,因以为名。马兰生泽,傍如泽,兰气臭,《楚辞》所喻恶草即此也。王孙曰:「黄孙曰黄昏,曰海孙,曰蔓延」,又楚曰王孙,齐曰长孙,方家谓之牡䝉」。
百部曰婆妇草,能去诸虫,可以杀蝇蠓。其叶似薯蓣根,似天门冬,故天门冬亦有百部之名,二物足以相紊。王𤓰,曰土𤓰,曰●姑,曰钩𤬏曰菲芴,均房间曰老鸦𤓰,又曰莵𤓰,其根可生,食类𤓰,故得𤓰名《月令王𤓰生即此也。而郑元以为菝葜,误矣。《尔雅》言钩●姑郭云「钩𤬏」,一名王𤓰,是矣。又言菲芴」,又言「蔩莵𤓰」,皆谓此也。荠,苨之根能乱人参而解药毒,以其与毒药共处而毒,皆自然歇。
《尔雅》曰:「冰台莵葵曰天葵,又曰:「莃莵葵雷公炮炙所用紫背天葵是矣。叶如钱而厚嫩,背㣲紫生于崖石,凡丹石之类,得此而后能神,所以雷公一书,汲汲于天葵,恨世人不识之臣,近得之于天台僧」。
鳢肠曰莲子草,曰旱莲子曰金陵,草生园圃叶似柳,茎似马齿,苋其莲翘,亦曰旱莲,植于庭院,其花可爱,非鳢肠也。
蒟醤曰:浮留。刘渊林《蜀都赋注》云:蒟醤,缘木而生,其子如桑椹,熟时正青以蜜,藏而食之,辛香生巴蜀。岭南司马相如使蜀而求之也。其状似荜拨,故有土荜拨之号。今岭南人但取其叶及藤合、槟榔食之,谓之蓼,而不用其实。
萝摩曰:「芃兰曰苦丸,幽州人曰雀瓢。东人曰白环藤可作菜茹。能补精益气,故谚云:「去家千里,莫食萝摩狗杞」。剪草之根曰白药」。
蘹香、即茴香。
鬰金即姜黄」。《周礼「鬰人》「和鬰鬯」。注云:「煮鬰金以和鬯酒」。又云:「鬰为草若兰」,今之鬰金作燖潘臭。其若兰之香乃鬰,「金香生大秦国花如红蓝花,四五月采之即香」。《陈藏器》谓「《说文》云:「鬰,芳草也。十叶为贯,捋以煮之,用为鬯,为百草之英合,而酿酒以降神也。然大秦国去长安四万里,至汉始通,不应三代时得此草也。或云「鬰金与姜黄自别亦芬馨,恨未识耳。
红蓝,亦曰黄蓝。
荜澄茄,亦曰毗陵茄子。
《蓬莪》茂似姜黄而不黄。
廉姜似山姜而根大。一名葰。
胡黄连似黄连而心黑,一名割孤。露泽大黄曰黄良。
常山曰互草」。
桔梗,曰利如」,曰「房图,曰白药,曰梗草,曰荠苨。以其能乱荠苨,故亦有其名。叶曰隐忍。
甘遂曰甘藁,曰陵藁,曰陵泽,曰重泽,曰主田,曰葶苈,曰丁苈,曰蕇蒿,曰狗荠,曰大室,曰大适。尔雅。「蕇亭,歴大㦸」曰「卭鉅」,曰「女术」,曰「荞曰髦」。《尔雅:「髦颠棘,其苖曰「泽」,漆曰「漆茎」。
旋覆花曰金沸草,曰戴椹,曰盛椹,曰盗庚」,《尔雅》蕧,盗庚似菊,俗呼「金钱花」。
钩吻曰除辛,曰毒根,折之青烟出者,名固活,即野葛也。藜芦曰葱苒、曰葱菼,曰山葱、曰葱葵,曰丰芦,曰蕙葵。赭魁俗呼禹馀粮叶,如薯蓣根如何首乌俭,岁人采之以疗饥。陈藏器谓禹会诸侯弃粮于地,化为此草。芨尔雅云,菫草即乌头也,其类即别而说者纷纭,初种之,毋曰乌头,如芋魁是也。其形似乌鸟之首,故以为名。两岐如鸟开口者曰乌喙,亦取其似也。乌头傍生者为附子,附子傍生者为侧子,乌头不生附子者为天雄极长大,故草经云长三寸以上也。蜀人种之,最忌生。此草经云:春采为乌头,冬采为附。子广雅又云:一岁为侧子,二岁为乌喙,三岁为附子,四岁为乌头,五岁为天雄。今皆不然。但一岁下种而有此五物,皆以冬至前布种,至八月采出于蜀中。而绵州彰明县犹多附子,为百药之长,一名奚毒,世以乌头、天雄附子为三建者,以此三物旧皆出建平故也。又宜都佷仙者谓之西建,殊佳钱塘间者谓之东建不及,故曰西冰,犹胜。东白乌头,曰奚毒,曰即子,曰茛,曰菫,曰千秋,曰毒公,曰果负,曰耿子,取其汁日煎为膏。曰射罔射生者,以传矢惨毒羊踯躅曰玉支。
茵芋曰莞草,曰卑共。
射干曰乌扇、曰乌蒲、曰乌翣、曰乌吹,曰草姜,曰鳯翼,射亦作「夜」。射干有三物,佛书云「射干貂●,乃是恶兽似青,黄狗食人」。荀子云:「西方有木名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髙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其花白茎长,似射人执竿」。故阮公诗云:「射干临层城」。此则草类,状如鹿葱叶稍大邪?张作扇如翅状,故有乌扇、乌翣、鳯翼之名。贯众曰贯节,曰贯渠,曰百头,曰虎,卷曰扁苻,曰伯萍,曰药藻,曰泺、曰草鸱头。《尔雅》云:「泺贯众」。
半夏曰守田,曰地文,曰水,玉曰示姑。
莨菪曰横塘,曰行塘,其实作小罂子,谓之「天仙子」。常山曰「互草」。
青葙曰草蒿,曰萋蒿,曰草藁花,似后庭花实,如莨菪子。俗呼牛尾蒿,其主疗与决明子同,故亦有草决明之名。牙子曰狼牙,曰狼子,曰犬牙,今皆谓之狼牙子,以其根之萌若兽牙也,叶似蛇,苺而大。
白敛曰莵核,曰白草,曰白根,曰昆仑。藤生叶,如小桑根,如鸡卵。
白芨曰:甘根曰连,及叶如初,生栟、榈根如菱、米、蛇全。曰蛇衘,曰威蛇,曰小龙牙。
草蒿曰:方溃,曰菣。江东曰犱蒿,即青蒿也。《尔雅》云:「蒿菣,雚菌曰雚芦,生于芦苇中。云鹳矢所化,故曰鹳菌连翘曰异翘,曰兰华,曰折根,曰轵,曰三廉,曰连苕,曰连草。《尔雅》云连异,翘即旱莲也,叶似当归,华似菡蓞。白头翁曰野丈人曰胡王,使者曰奈何,草状似白。薇叶生茎端,上有白毛,近根处有白茸,正似垂白。之翁䕡茹曰屈,据曰离娄,叶似大,㦸根如萝葍,黄色初断时,汁出凝黑如漆,故云漆头。
《羊桃诗》曰:「苌楚」。《尔雅》曰:铫弋亦曰鬼桃,曰羊肠曰御。弋叶花似桃子,如枣核劎,南人名细子根,羊蹄曰东,方宿曰连。虫陆曰牛蘈曰菲。《诗》曰「言采其蓫」。《尔雅》曰:菲蒠菜,又曰藬牛蘈。今人呼为秃菜、蓫、秃音讹耳。
鹿藿」,《尔雅》曰「蔨鹿藿,其实莥田,野呼为鹿豆,荩草曰「菉」。蓐曰王,蒭曰鸱脚莎」。《尔雅》曰:「菉王蒭」。又曰:「竹萹蓄」。诗云:「绿竹猗猗」。即此是也。今人谓之萹竹」,叶似竹而细薄荆,襄人煮以染黄,极鲜丽,故草。《经》云:「可染黄作金色」。
《夏枯草》曰:「夕句曰乃,东曰「燕面」。
蚤休曰蚩休,曰螫休,曰「重楼」,金线,曰「重台」,曰「草甘」,遂今人谓之「紫河」。车服食家所用,而茎叶亦可爱。多植庭院间。
虎杖曰枯杖,曰苦,杖曰大虫,杖曰酸杖,曰斑杖曰蒤。故《尔雅》曰「蒤虎杖,茎叶斑赤,似马,蓼而无毛,䑕尾草,曰葝,曰陵,翘曰乌草,曰水青,可以染皂。《尔雅》葝䑕尾」。
苎野生者,曰薜尔雅,云薜山麻。
菰曰蓬,今人谓之茭。《尔雅》曰:「啮雕蓬,荐黍、蓬」。雕蓬者,米茭也。其米谓之雕。胡可作饭,故曰啮黍。蓬者,野茭也,不能结实,惟堪荐藉,故曰荐。
葑,菰根也,亦名须,故《尔雅》曰「须葑苁,又名,苁焉。刘寄奴曰:金寄奴即乌藤菜,故江东人云乌藤菜。刘寄奴因宋武帝而得名。帝㣲时,伐荻薪洲,遇大蛇,射之。明日,往见群儿捣药问之,乃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今捣此药傅之」。帝呵之,群儿忽不见,遂收其药,还以傅金,疮无不愈者。帝姓刘,小名寄奴,江南人姓刘者,或呼为金,是以又有金寄奴之名。
《牵牛子》曰:「《草金铃曰盆甑草」。陶𢎞景云:以疗水肿有功田,野人牵牛以易之,故得名」。
猪膏苺曰虎膏,曰狗膏,亦曰狶,莶能乱天名精葎。曰来苺,草、曰葛●,蔓叶似萆麻子,似大麻,独行根。曰云南根,曰兜零根,山南人谓之土青木香,其实曰马兜零。
狼毒曰续寿药家,以此与麻黄、橘皮、呉茱萸、半夏、枳实为六陈。
鬼臼曰雀,犀曰马,目毒公曰九臼,曰天臼,曰觧毒叶,如荷叶,形似鸟,掌年长。一茎茎枯,则根为一臼,服食家用之。以九臼相连者为佳,亦名八角盘,以其叶然也。芦,《尔雅》曰:葭芦,又曰蒹葭。又曰:菼,薍芦之大者曰葭,小者曰荻。蒹,即荻也,可为帘箔,故曰蒹。其小而实者曰苇。菼,即苇也,其萌曰虇。虇,芦笋也,其荣曰芀芀,芦花也,故曰苇丑芀,亦谓之葭,故曰葭华。
萹蓄即篇竹也。卫风云:「绿竹猗猗绿,荩草竹,萹蓄酢浆。草曰醋。母草曰鸠,酸草曰小酸茅,南人曰孙施,去铜、鍮垢。
啇陆曰蓫薚,曰䓪根,曰夜呼,曰马尾,曰苋陆,曰章陆,曰章柳根,曰䔰,曰葍。诗云「言采其葍」。《尔雅》云「葍䔰」,又云「蓫薚马尾」,皆此也。或言《尔雅》「拜商藋」,亦为此耳。根如人形者,有神道,家以为脯,谓之鹿脯。有赤、白二种,白者服食所须。赤者,《尔雅》谓之「藑茅」。
灰藋曰:「金𤨏天叶心,有粉如盐而不咸,灰藋与藜,亦是同类,但藜大可为杖也」。
瓦松曰:「昨叶何草?」
骨碎补曰石庵䕡,曰骨碎布,曰石毛姜江,南曰胡孙。姜根着木石,上有毛叶如庵䕡,俗呼猴姜。唐明皇以其主折伤补骨碎有竒功,故赐名。
雀麦曰蘥,曰「燕麦曰「牡姓」,草似麦而小,故得其名。天南星曰鬼蒟蒻而有毒。
蒟其实曰:蒟蒻生于叶下,与天南星班杖相似,其根生时可为糊,黏熟之可食。
《续随子》曰:拒冬,曰千金子,曰联歩,曰千两金,曰菩萨豆」。人家多种于园亭,其花似大㦸。秋种冬长春秀,夏实榖精,草生于榖田中,亦曰戴星草,欲人早耕也。列当曰「栗」,当曰「草」。苁蓉生岩石,上根如藕,能乱苁蓉」。威灵仙曰:「能消恶闻,水声,能治痿弱」。唐贞元中,周君巢为之作传。
何首乌:曰野苖,曰交藤,曰夜合,曰地精、曰陈知白、曰桃柳藤,有赤白二种,赤者雄,白者,雌雌雄异,本而能相交。何首?乌者,顺州南河人,初名田儿,生而阉弱,年五十八,无妻子,卧田野中,见田中之藤,两本异生而能相交,久乃解解而复合,如此数四,田儿异之,斸根而服,七日而思人道,十年而生数男,头白变黑,遂以名此草。其人年百三十,子庭服之,年百六十,唐元和间事也。预知子曰仙沼,子曰「圣知子,曰「圣先子,曰「盍合子」,实如皂荚子。传云:「取二枚缀衣领上,遇虫毒,初则闻其有声,故有预知之名,蜀人贵重之。
仙茅曰「独,茅根」曰「茅𤓰」,子曰「婆罗门」。参传云「十斤石乳,不及一斤仙茅」。
萱草曰:「合欢」,草曰「无忧草」,言能令人乐而忘忧花,曰宜男妇,人喜佩之。风土记云:孕妇佩其花则生男,金星草生于阴崖,或瓦木上,叶背有金星相对,炉火家所用也。
薇生水,傍叶如萍」,《尔雅》云:「薇,垂水三」。《秦记》:「夷齐食之三年,颜色不变,武王戒之,乃食而死。然诗云:「采薇者,金樱芽也」。
无风独摇草头如弹子尾若鸟尾,两片开合,见人自动。石蕊生太山石,上如花蕊。王隐《晋书》云:「庾衮入林虑山,饵石蕊,得长年。
孝文韭,人多食之能行。后魏孝文帝好食此,故得名。陈家白曰:「吉利菜叶如钱,根如防已。又有婆罗门白甘家白三白相似。
孟娘菜曰:孟母菜曰厄菜,叶似升麻,方茎越王馀算生,南海水中如竹,算子长尺许。《异苑》云:越王行海,作筹有馀,弃于水中而生。
风延母细叶蔓生,缨绕草木」。《南都赋》云:「风衍蔓延于衡皋」是也。
㹿菜,字林》云:「味辛,南人。食之,去冷气」。
《优殿南方草木状》曰:「合浦人种之,用酱汁而食芳香,宜男草」。《广州记》云:「小男女佩之,臂上,辟恶止,惊生广南,朝至暮落花生粪秽处,头如笔紫色,朝生暮谢,小儿呼为狗溺台。又名鬼笔,菌类也,非槿。
莸草曰:「轩于《尔雅》云:莤,蔓于臭草也。生水中,江东人呼为●。证俗云:莸,水草也」。
䕲蒿先于百草而生」。《尔雅》云:「莪萝」。《注》云:「䕲,蒿也」。《小雅》云:菁,菁者莪。陆玑云:莪,蒿也,一名萝蒿。
丽春草河,南曰龙芉草,河北曰□兰。艾生上党者曰定参草,亦曰仙女蒿。此草主黄疸之疾,唐天寳中,始有闻焉。
蔬类
白𤓰曰「水芝,曰地芝,即白冬𤓰也。
「葵」之类多,《尔雅》曰:「菺戎葵即蜀葵,一名菺」。又曰:「荍蚍衃」。注云:「荆葵也,一名荍,一名蚍衃」。又曰:「蔠葵蘩露」。注云:「落,葵也,一名承露,一名藤葵,一名胡烟脂,蔓生绕,篱落,叶圆而厚,子如豆生,青熟黑挼之,则色紫。女人以渍粉傅颜为假色。又有龙葵,一名苦葵叶,圆似排风而无毛罗勒,俗呼西王母菜,北人呼为兰香为「石勒」讳也。胡荽曰「胡葈,并州人呼为香荽」。
苦菜,曰荼,曰选,曰游冬,《尔雅》云:「荼苦菜诗」。《谷风》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月令》云:「苦菜秀」。
莱服一名雹葖,一名温菘,一名紫花菘,呉名楚菘岭,南名秦菘,河朔名芦菔。尔雅曰:葖芦菔,俗呼萝卜镇州者,一根可重十六斤。
薤与韭同类,虽辛而不荤五藏,所以学道之人服之。有赤白二种,白者补而羙,赤者,主金创不结。子一名鸿荟,《尔雅》云:䪥、鸿、荟」。
韭之性温,故谓之草锺乳。《易稽览图》云:「政道得则阴物变为阳」。郑元注谓:「若葱变为韭」是也。可知葱冷而韭温然,荤臭非养性所宜,多食亦昏神。
苏《尔雅》曰:「苏桂,荏此紫苏也」。叶实俱良。水苏:曰「鸡苏」、曰「劳祖、曰芥蒩、曰芥苴、曰臭苏,曰青、白」、「苏」,今人皆呼「鸡苏」,亦呼「水苏不可食。
荏曰:䔡似苏而髙大,叶不可食,惟子可压油及杂米作蘪甚肥羙。
蕨,一名莽,牙也。四皓食之而寿夷,齐食之而夭」。《搜神记》曰:郗鉴鎭丹徒,二月出猎,有甲士折一枝食之,觉心中淡淡成病,后吐一小蛇垂之屋前,渐干成蕨。明此物不可生食。《尔雅》云:「蕨又有一种,大蕨亦可食,谓之藄蕨。《尔雅》云:「藄月尔」。
芸台亦作《云台》。《尔雅》云台夫须。
蘩蒌曰蔜尔,雅云,蔜生于园圃,蔓细弱田,野人食之,可作牙药」。
鸡肠似蓼而小,不辛《本草》以合于蘩、蒌共条,故苏恭误谓即《蘩蒌》也。
菫曰啮,曰苦菫,尔雅云「啮苦菫,今人亦谓之菫菜,野出味虽苦,而甘黄花者杀人」。唐武后置诸食中以毒贺兰氏暴死者,盖此种也。
蕺曰蘵《尔雅》云:「蘵黄蒢,叶似蒟酱,蔓生田,野阴湿处」。关中曰「葅菜」。以其生可为葅也。
马蓝田野人以为菜茹。《尔雅》云:「葴马蓝苦苣。野生者曰褊苣」。人家常食者曰白苣荠之菜甚小自生园圃,其实曰「蒫」。《尔雅》「云蒫荠实」,《诗》云:「其甘如荠」,谓此菜之羙也。或以荠为荠,苨芹亦作靳。《尔雅》曰:「《芹,楚葵》」。诗曰:「言采其芹,一名水英,一名楚葵」。
马芹《尔雅》曰:「茭牛」蕲,俗谓胡芹,其根叶不可食,惟子香羙可调饮食。所谓「野人快炙背,而羙芹子是也。《莪莪》,蒿也,一名萝,故又谓之萝蒿。《尔雅》云:「莪萝诗云菁,菁者莪」,本草谓䕲蒿。
荇曰:接。余尔雅云:莕接余,其叶苻诗云:参差荇菜今谓之水荇,蔓铺水上。故杜诗水荇牵风翠带长,芜菁亦作蔓菁塞。北名九英,此菜多生边塞一名须一名薞芜,一名葑苁」。见尔雅:「春食苖夏食,心秋食茎。冬食根,菜之最益人者惟此尔,多种可以备饥岁。昔诸葛孔明所止,輙令兵士种蔓菁,云取其才出甲可生啖一也,叶舒可煮食,二也。久居则随以滋长。三也。弃不令惜四也。回则易寻而采之,五也。冬有根,可斸而食,六也。比诸●属,其利博乎?今三蜀江陵人犹呼此为诸葛菜,大概似菘而有头,南人取而种之,初年相类,至二三岁则变为菘矣。惟河朔最多诗谷风云:采葑采菲,此即葑也。蓼有三种,按陶𢎞景云,一种,紫蓼一种,青蓼一种香蓼,其叶有圆有尖,以圆者为胜,入药用蓼,实有一种,马蓼亦可入药。其最大者谓之荭草,亦谓之茏荭。尔雅云,红茏,古其大者蘬。
蘘荷,有白赤二种。陶𢎞景云:「今人赤者为蘘荷,白者为覆葅。食用赤者药,用白者其性好,阴在木下者尤羙」。故潘岳闲居赋》云:蘘荷依阴时,藿向阳也。《搜神记》云:「蒋士先得疾下血,言中虫家人,宻以蘘荷,置其席下,忽大笑曰:虫我者张,小也。乃收小故,以此为治虫之最。周礼,庶氏掌除虫毒,以嘉草攻之。宗懔谓嘉草即此也。莼滑而羙,所以张翰,思莼羮而归也。二月至八月,采者名丝,莼味甘而体软,霜降以后名瑰。莼味苦而体涩。葫,大蒜也。蒜,小蒜也,小蒜一名薍子。
马齿苋一名,马苋可煮丹砂结汞,又名五行草,以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也。其叶间有水银可烧取。雍菜主解野葛毒,南人先食雍菜,后食野葛,自然无苦。又取汁滴野葛苖,当时烟死。张司空云「魏武帝啖野葛至一赤,应是先食此也。
菠薐菜,本出颇陵国张骞带来,语讹为菠茭首。茭草之首有一种可食:一名茭白,一名菰首,一名须尔雅,云须葑苁」。
稻、粱类
稷苖穗似芦而米可食,为五榖之长,五榖不可徧祭,故祀其长以配社。今人谓之穄,关西谓之糜,冀州谓之䵖,粢、粱也。《尔雅》云以粢为稷,误也。
胡麻曰巨胜,曰狗虱,曰方茎,曰鸿藏,曰方金,曰藤苰,其叶曰青蘘,今之油麻也。亦曰脂麻,本出大宛,张骞传来,故名胡麻沈活,灵苑方中论之矣。今医家认黄麻子作胡麻,用其子极苦,能杀人毒䑕,此岂可服食哉?陶𢎞景云:「八榖之中,惟此为良。而纯黑者,名巨胜,是为大胜」。此断榖长生,充饥之药,故云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君不归。
麻子者,大麻子也,脂麻为胡麻。此为汉麻脂麻为细麻,此为大麻,亦谓之枲然。有牝牡其牡者,生花曰麻黂,亦曰麻勃,吐出茸茸然。苏恭谓《尔雅》云,黂枲实以麻,黂即麻子,不知《尔雅》之误。
粱之类多尔雅芑,白苖,白粱也。又曰:虋赤,苖赤,粱也,又有青粱,有黄粱。汜胜之书,粱是𥝰粟,今俗谓之粱,古祭祀所用粢盛是也。可作糍食及酿酒,亦如糯米。或云粱亦有粳者,其谓糵米,亦曰黄子。
黍,本草丹黍」。《尔雅》云:「秬黍,秠一稃二米,秠是黑黍之有二,米者,黍之糯者,谓之秫,一名黄糯。
童粱曰:「稂曰:守田曰皇」。《尔雅》云:「狼童粱」。又曰:「皇守田」,今人谓之鬼稻一穗。未有数粒易落在田中,明年复生,故有守田之名,亦能乱稼。
稻有粳糯二种,古人谓糯为稻。五榖之类,皆有粳糯粟之糯。曰粱,曰粢黍,之糯曰秫曰众。《尔雅》云,众秫是也。颜师古刋谬正俗曰本草,所谓稻米者,今之糯米也。又《说文》云:沛国谓稻为糯。
雕胡,菰,蒋米也。《尔雅》云:「啮雕蓬」。
罂子粟,曰象榖,曰米囊,曰御米」。
豆之类多:《尔雅》云:「蔨鹿,其实莥,今之鹿豆也。苖似豌豆,蔓生,亦可为菜根,黄而香本草大豆之蘖,谓之黄卷,亦谓之卷蘖。小豆之花,谓之腐婢。
通志卷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