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节卦第六十

坎上

兑下

「节」,亨。苦节,不可贞。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

「刚柔分」者,「兑」下而「坎」上也;「刚得中」者,谓二、五也。此所以为「节,亨」也。

「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

谓六三也。

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

谓九二也。「兑」施「节」于「坎」,故曰「说以行险」。

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数度」者,其政事也;「德行」者,其教化也;皆所以为民物之「节」也。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九二:不出门庭,凶。   《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节」者,事之会也。君子见吉凶之几,发而中其会,谓之「节」。《诗。东方未明》,刺无节也。其诗曰:「不能晨夜,不夙则莫。」言无节者不识事之会,或失则早,或失则莫也。「泽上有水,节」,以泽节水者也。虚则纳之,满则流之,其权在泽。初九、九二、六三,「泽」也,节人者也;六四、九五、上六,水也;节于人者也。节之于初九则太早,节之于六三则太莫,故九二者,施节之时、当发之会也。水之始至,泽当塞而不当通;既至,当通而不当塞。故初九以「不出户庭」为「无咎」,言当塞也;九二以「不出门庭」为「凶」,言当通也。至是而不通,则失时而至于极,六三是也,是祸福之交、成败之决也。故孔子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咨嗟而节之,以为不可不节也。九二之节,节于未满。节之者乐见,节者甘焉。六三之节,节于既溢;节之者嗟,见节者苦焉。若节者人之所不能堪,而人终莫之咎者,知六三之不得巳也。嗟者,不得已之见于外者也。   六四:安节,亨。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六四承节于九五,在其上不在其身,故六四安焉。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畜而至于极,然后节之,其节也必争。九二施节于不争之中,此九五之所乐也,故曰「甘节」。乐则流,甘则坏;故以往适上六,阴阳相配、甘苦相济为吉也。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易》有「凶」而「无咎」者,「大过」之上六、「困」之九二是也;则未有「凶」而能「悔亡」者。亦如人之未有既死而病愈者也。上六「贞凶、悔亡」者,何也?「凶」者六三,「悔亡」者上六也。是以知「节」者在「坎」,而见「节」者之在「兑」也。六三施苦节于我,出于不得已则「无咎」,以是为正则凶矣,而我「悔亡」。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