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上
震下
「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彖》曰:「震」,亨。「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
「震」者,阳德之先,震阴而达阳者也,故「亨」。「震惊百里」,言其及远也;「不丧七鬯」,言其和也;若震而不和,则必有僵仆陨坠者矣。「七鬯」,祭器也;必取祭器者,以见震长子也。若威而不猛,则可以为祭主矣。「出」之为言,见也。
《象》曰:「氵存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初九: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
二阳,震物者也;四阴,见震者也。「震」之为道,以威达德者也,故可试而不可遂。试则养而无穷,遂则玩而不终。初九,试而不遂者也,以虩虩之震,而继之以哑哑之笑,明其不常用也。惟其不常用,故二阴莫敢犯其锋,皆以逃避而后免也。 《象》曰:「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
以其威之不常用,故知其所以震物者,非以害之,欲其恐而致福也。「有则」者,言其不遂也。
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象》曰:「震来,厉」,乘刚也。
初九之威不可犯也,来则危,往则安。故虽「丧贝」而「勿逐」,「跻于九陵」以避之。以初九之不遂其震,而继之以笑言也。故七日可以得所丧也。「丧贝」以明初九之威,「七日得」以明初九之不以威穷物也。
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 《象》曰:「震苏苏」,位不当也。
六三不邻于震矣,而犹苏苏然,惧也。行而避之,然后无眚,以明初九之威能及远也。
九四:震遂泥。
《象》曰:「震遂泥」,未光也。
震于已震之后,遂而不知止者也,故「泥」。「泥」者,以言其不能及远也,故二阴皆以处而不避为吉。
六五: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
《象》曰:「震往来,厉」,危行也;其事在中,大无丧也。
九四以其「遂泥」之威加于六五,非六五之所当畏,其衰可坐而待也。夫九四虽未可乘,然往而避之则过矣,故曰:「往来,厉。」往来皆危,则以处为安矣。九四之威既已泥矣,岂复能如初九一震而丧六二之贞哉!以六五居中,处而待之,非独无丧,亿将有功。故曰:「亿无丧,有事。」
510-
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象》曰:「震索索」,中未得也;虽凶无咎,畏邻戒也。
九四至此,其实不能为,徒袭其馀威以加上六。上六未得其已衰之情,故犹「索索」、「矍矍」而畏之。苟畏之不已,而征以避之,则四张而不可止矣,故凶。圣人知其不足避也,故告之曰:「震不于其躬,于其邻」,言九四之威仅可以及五,而不及上;可以戒而无咎,无庸征也。九四始欲以威加物,及其泥而物莫之畏也,则其及于上六者,有言而已,衰之甚也。六爻皆无应,故九四兼有二阴,得称「婚媾」也。六二「丧贝」而五无丧,六三「震行无眚」,而上六「征凶」,九四之不及初也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