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大有卦第十四

离上

乾下

「大有」:元亨。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

谓五也。「大」者皆见「有」于五,故曰「大有」。

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以健济明,可以进退善恶,「顺天」之「休命」也。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二应于五,三通于天子,四与上近焉;独立无交者,惟初而已。虽然无交之为害也,非所谓「咎」也。独立无恃而知难焉,何咎之有?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明惟初九为然也。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大车」,虚而有容者,谓五也。九二足以有为矣,然非六五虚而容之,虽欲往,可得乎?「积中」,明虚也。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九三以阳居阳,其势足以通于天子。以小人处之,则败矣。

九四:匪其彭,无咎。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辩晢也。   「彭」,三也;九四之义,知有五而已。夫九三之刚,非强也;六五之柔,非弱也。惟明者为能辨此。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处群刚之间,而独用柔,无备之甚者也。以其无备而物信之,故归之者交如也。此柔而能威者,何也?以其无备,知其有余也。夫备生于不足,不足之形见于外,则威削。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曰「佑」,曰「吉」,曰「无不利」,其为福也多矣。而终不言其所以致福之由,而象又因其成文,无所复说。此岂真无说也哉!盖其所以致福者远矣。夫两刚不能相用,而独阴不可以用阳,故必居至寡之地,以阴附阳,而后众予之,「履」之六三、「大有」之六五是也。六三附于九五,六五附于上九,而群阳归之。二阴既因群阳而有功,九五、上九又得以坐受二阴之成绩,故「履」有不疚之光,而「大有」有「自天」之「佑」,此皆圣贤之高致妙用也。故孔子曰:「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信也,顺也,尚贤也,此三者,皆六五之德也。「易而无备」,六五之顺也。「厥孚交如」,六五之信也。群阳归之,六五之尚贤也。上九特履之尔。我之所履者,能顺且信,又以尚贤,则天人之助将安归哉?故曰「圣人无功,神人无名」,而「大有」上九,不见致福之由也。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