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山东通志巻十一之四
阙里志四国朝盛典
太宗文皇帝崇德元年,遣官致祭于孔子庙。以
颜子。
曽子
子思子。
孟子配享。 五年,定每年二月、八月上丁日行释奠礼。
世祖章皇帝顺治二年,定文庙谥号称为。
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二月上丁致祭,遣大臣一员行礼。翰林院官二员,分献国子监堂官祭。
启圣公于后殿。是后,每年二月、八月上丁日致祭如遇有事故,次丁日或下丁日
,以先贤、先儒配祀従祀通行府、州、县、卫各学一体遵行。其遣官事宜,礼部题请今由太常寺
。
赐衍圣公孔允植
三台银印。
谕:「圣门典例,期于优渥,庙户专供洒扫,三氏佃户专供祭祀,有司一应杂差,不许攀役。 八年四月,遣都察院副都御史刘昌
诣阙里祭告。
御祭文曰:「朕惟治统,缘道统而益隆作,君与作师而并重先师,孔子无其位而有其德,开来继往,歴代帝王,未有不率由之而能治天下者也。朕奉。
天明命,绍纉丕基,髙山景行,每思彰明,师道以光敷至教,而祀典未修,曷以表敬事之,诚登嘉平之理?兹遣专官,䖍祀阙里,仪惟备物,诚乃居歆,伏惟格思,尚冀鉴享」。
九年九月二十一日。
世祖章皇帝视学,释奠于孔子,先期,遣行人司行人王天眷
召取衍圣公、孔兴燮
及孔颜、曽孟仲五博士,并族人赴京陪祀观礼十月二十日。
诏以陪祀生员孔尚燃
等十五人入监读书,陪祀京官孔允樾
、孔自洙
等改转礼、兵二部。 十三年,
钦颁国子监文庙大成乐章 十四年,议改谥号为至圣先师,孔子通行直省各学。
圣祖仁皇帝康熈七年四月,遣光禄寺正卿杨永宁
诣阙里祭告。祭文同顺治八年,不复载。
八年四月十五日。
圣祖仁皇帝视学释奠于。
孔子先期遣官取衍圣公孔毓圻
及孔颜、曽孟仲、五经博士并族人赴京陪祀观礼。八月十五日。
诏以陪祀生员孔兴询
等十五人入监读书,以陪祀京官颜光敏
等各加升録有差。 十五年二月,遣宗人府府丞马汝骥
诣阙里祭吿。 二十一年,遣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宋文运
诣阙里祭吿。 二十三年秋九月,圣祖仁皇帝东巡岱宗,遂幸江南。十一月,还至鲁,躬诣阙里致祭。
孔子御诗,礼堂讲书,即日幸孔林,诣先师墓,行三酹礼」。谨按:
幸《鲁盛典纪》载是年秋九月丁亥,圣祖车驾发自京师,衍圣公孔毓圻
率《五经》博士孔毓埏
等迎。
驾至齐河,恭请。
《圣安》
谕衍圣公孔毓圻
归待于境毓圻
等遵㫖辞归。
遣太常寺丞张量馨。
鸿胪寺鸣赞铅布
赍香帛至阙里,饬执事有司演习礼乐,并携国学所用乐舞袍服以往。十月初七日己亥,张量馨
等至阙里。十一月十二日癸酉。
乘舆自南还。十六日丁丑,驾至费县。
谕内阁等衙门曰:「阙里系圣人之地,秉礼之乡,朕幸鲁地致祭」。
先师特阐扬文教,鼓舞儒学,祀典吿成,讲明经书文义,穷究心传,符合大典,应行事宜,内阁各部院等衙门会同议奏议」。上乃。
遣翰林院掌院学士常书
、侍读学士朱玛泰
至曲阜,同衍圣公孔毓圻
,于孔氏子弟内选举讲书二人,令撰次应讲经书讲义。
进呈孔毓圻
、举监生孔尚任
、举人孔尚鉝
应诏讲书。
圣祖自费县至泗水东境,经泉林寺,驻跸观泉,乆之乃行。
御制泉林记文》曰:朕被服至道诵法,孔子于诗书,简册之中,羮墙载见,如闻其言论而接其声容者,匪伊朝夕矣!尝以不得一登阙里之堂,观其车服礼器、山川风物,慨然至圣之音徽,每低徊于中而不能自已,乃者在廷之臣,咸谓古者天子巡省方岳,观察民俗,朕俞其请,因念岱宗在望于迈鲁郊,夙昔所懐,今兹可慰岁之冬月,舆卫北还,扺于泗水,东境距其县治五十里,陪尾山之阳,众泉出焉,石窦㟏岈,清流荡潏,下合沂泗,逺波悠然,相传为子在川上处云:旁有古寺,厥名泉林,坡陁幽旷,树木茂宻,虽古今异时,陵谷不改,去圣人之居如此,其近意者,当日杖履所经,周览原泉,黙契道体,喟然发水哉之叹者,其即斯地耶?于是停骖弭节,瞻眺乆之,恍乎如冇,所得殆移晷而后去也。夫天地无终穷,流水之出于天地者,亦无终穷圣人之道,川流敦化,万古不息,与天地流水同其无终穷焉,其何能已?于予懐耶?孔子系《易》,其言天也,曰行健言地也,曰无疆,孟子之言水也,曰盈科而后进君子之于圣人之道也。溯源穷流,学水至海,亦若是焉而已矣!朕既幸宫墙,亲觌至止非遥,而又喜泉源胜地,圣迹所存,而得游历其处也,遂为之记。 十七日戊寅
幸曲阜衍圣公孔毓圻
率博士孔毓埏
等诸职官及其族人五氏子孙年十六以上,山东巡抚张鹏
率司道以下及本处守令属员登州总兵官林宗
率沂州协守都督佥事霍维鼐
等,于东郊跪迎。士庶观者以数万计。
圣祖驾至城南。
行宫
驻跸。是日夜,始分礼部、太常寺、鸿胪寺官会集庙庭,庀其执事,比其位次,申戒所司,省牲币、视涤、濯陈,设祭器祭品,展乐悬,整舞列张。
御幄置。
讲筵于诗、礼堂令进讲者肄习进讲仪节,其执事官赞引内阁学士席尔达
对,引太常寺卿葛思泰
典仪:太常寺读祝官张达
唱乐,太常寺赞礼郎法山
读祝文、鸿胪寺少卿和西
奉。
御拜褥,太常寺赞礼郎沙拜
献孔子位帛,太常寺典簿穆察
献爵,太常寺赞礼郎、韩布
颜子位分献:内阁学士麻尔图
、导引太常寺寺丞张量馨
献帛,钦天监博士三保
,献爵圣庙司乐王国光
、曽子位分献:翰林院学士常书
、导引太常寺赞礼郎华善
献帛,国子监助教费扬古
献爵,圣庙典籍石琚
子,思子位分献:都察院副都御史孙果
、导引太常寺赞礼郎、常禄
献帛。礼部员外郎郭世隆
、献爵四氏学教授沙潢
孟子位分献:翰林院学士孙在丰
导引、太常寺七品笔帖式察尔器
献帛。国子监助教黑雅图
献爵圣庙管勾王自荘
、东哲闵子等五位分献。内阁侍读学士徐廷玺
,导引,太常寺七品,笔帖式、金泰
献帛。礼部七品、笔帖式朱鲁
、献爵礼部郎中观音保
、西哲、冉子等五位分献。翰林院侍读学士、朱玛泰
导引太常寺七品,笔帖式罗竒
献帛。礼部七品、笔帖式、佛保
献爵:钦天监笔帖式李闻
,东庑位分献太仆寺少卿、杨舒
导引太常寺八品。笔帖式硕塞
献帛,候选县丞、王自泰
,献爵候选州同、桂枝茂
、西庑位分献钦天监,正安泰
导引礼部员外郎哈尔吉布
献帛,候选县丞星永禄
、献爵、曲阜监生张𢎞勷
捧举馔盘数帛。礼部八品笔帖式雅尔布
盥洗、赞礼生赵承璧
、李荣先
陈设。
大成、至圣先师位前,其器,读祝案一、篚一,爵并坫三、豋一、鉶二、簠二、簋二、笾十、豆十、俎三、罍一、虚樽三,案一,因其故。又樽并案一、香垆烛台,并几案二重。其品帛一端,檀香一盒,大烛二对,小烛四,对酒三樽,牛一,羊一,豕一,大羮一豋、和羮二,鉶黍饭一、簠稷饭一,簠稻饭一,簋、粱饭一,簋榛一,笾菱一,笾芡一,笾、鹿脯一,笾形盐一,笾稿鱼一,笾枣一,笾栗一,笾白饼一,笾黑饼一,笾韭、菹一,豆、芹菹一,豆菁菹一,豆笋菹一豆,醓醢一,豆鹿醢一,豆兔醢一,豆鱼醢一,豆豚胉。一豆脾析一豆。
复圣颜子,宗圣曽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位前:其器,篚一,爵并坫三,鉶二,簠二,簋二,笾八,豆八,俎三,香炉并几一,烛台大小八,东、西樽并案各一,其品帛一端,檀香一,盒烛二,酒东、西各一,樽羊一,豕一,和羮二,鉶、黍饭一,簠稷饭一,簠稻饭一,簋、粱饭一,簋榛一,笾菱一,笾、芡一,笾、枣一,笾、栗一,笾、鹿脯一,笾、形盐一,笾稿,鱼一,笾、韭菹一,豆菁菹一,豆笋菹一,豆醢醢一,豆鹿醢一,豆兔醢一,豆鱼醢一。豆、芹菹一,豆各四坛。东哲先贤位,五同一坛,其器同篚一,献爵并坫三,香炉并几一,大烛台二,樽并案一,各鉶一,簠二,笾四,豆四,牲盘一,各小烛台二,香炉一。其品,同帛一端,大烛二,檀香一,盒酒一,樽、黍饭、稷饭各一,簠各枣一,笾栗一,笾各鹿脯一,笾形盐一,笾各菁菹一豆,芹菹一豆,各鹿醢一,豆兔醢一,豆各豕肉一盘,小烛一。对西哲、先贤位,五其器。其品如之。
东庑先贤先儒位四十七:同一。坛二位为一筵,其器同篚一,献爵三,香盒一,大香炉一,大烛台二,樽并案一,罍并案一,各供爵一,牲盘一筵,各簠二,笾四,豆四,小烛台一,香炉一,其品同帛一端,酒一樽,檀香一,盒,大烛一,对筵各黍饭一,簠稷饭一,簠栗一,笾、枣一,笾、鹿脯一,笾形盐一,笾、菁菹一豆,芹菹一,豆鹿醢一,豆兔醢一,豆各豕肉一盘,小烛一对。
西庑先贤、先儒,位四十八,同一坛二位,为一筵。其器其品亦如之。
启圣公位:其器篚一、爵,并坫三,鉶二,簠二,簋二,笾十,豆十,俎二,香盒一,香炉并几一,烛台大、小六,樽、罍并案各一。其品帛一端,檀香一,盒酒一,樽烛大小各一,对羊一,豕一,和羮二,鉶黍一,簠稷一,簠稻一,簋、粱一,簋、榛一,笾、菱一,笾芡一,笾枣一,笾、栗一笾,鹿脯一。笾稿,鱼一笾,形盐一,笾白饼一,笾黑饼一,笾菁菹一豆,韭菹一豆,芹菹一豆,笋菹一豆,醓醢一豆,鹿醢一,豆、鱼醢一,豆兔醢一,豆豚胉。一豆脾析一豆。
启圣,东配先贤位二,位为一坛,其器同篚一,献爵并坫三,樽并案一,香炉并几一,大烛台二,香盒一,各供爵并坫一,鉶二,簠二,笾四,豆四,牲盘一,小烛台二。其品,同帛一端,酒一樽,檀香一,盒:大烛二,各和羮一,鉶黍一,簠稷一,簠栗一,笾、枣一,笾、鹿脯一,笾形盐一,笾、菁菹一豆,芹菹一豆,鹿醢一,豆兔醢一,豆豕肉一盘,小烛一对。
启圣西配先贤位二位为一坛,其器其品如之。启圣东西従祀先儒,位二位,为一坛。其器其品亦如之。凡
先师位,献爵三,羮次之,大羮居中,和羮居。其左右黍稷次之,黍左稷,右稻粱,次之,稻左粱。右笾之实居左,形盐稿鱼,枣栗一行,榛、菱、芡、鹿脯一行白饼、黑饼。一行豆之实居右,韭菹、醓醢、菁菹、鹿醢,一行芹菹、兔醢、笋菹、鱼醢一,行脾析豚胉。一行,香烛在其前,币奠于篚,在香烛之前,太牢又在其前。牛居中,羊左豕右,牛解伍体,羊豕全体。大香炉又在其前左右,大烛、读祝案又在烛之左。
四配位减大羮一鉶,白饼、黑饼,二笾、脾析、豚胉,二豆,少牢在其前,羊左豕右馔盘在其右,香烛在其前,东西各重设小几,置香烛奠币于其上。
十哲位各供爵前列和羮一,鉶次之,黍稷次之,黍左稷,右豕肉次之,当其中。笾之实形盐栗在黍之左,枣、鹿脯在豕肉之左,豆之实菁菹、芹菹在稷之右,鹿醢、兔醢在豕肉之右,香烛在其前,坛同豕首一,当五位之中,重设几、奠币、献爵置香烛、馔盘在帛之右。两庑位各供爵前,列筵同黍左稷右次之,形盐栗在黍之左,少次之枣,鹿脯又次之,菁菹、芹菹在稷之右,少次之,鹿醢、兔醢又次之,豕肉二又次之,各于其筵供香烛东,西坛同。豕首四,各重设一几,奠帛、献爵,置香烛、馔盘在帛之左右。
启圣位视庙祭去大羮,用少牢。其行列同启圣四配,位视十哲,亦东西各豕首一。従祀位视四配,减豕首,其行列同。
凡酒樽五三,在殿之东南隅,二在殿之西,南隅。献先师酌东,第一樽献东,配酌东,第二樽献西,配酌西,第一樽献东哲酌东,第三樽献西哲酌西,第二樽张乐于露台之上楹,鼔在东南隅。编钟在东偏之南,编磬在西偏之南,篴东、西各三。次面北,凤、箫、埙、篪,东西各一。次面北洞箫,东、西各三。次面北瑟,东西各二。次面北琴,东西各三。次面北柷在东北,敔在西北。田鼓东西各一,在其北。东西面。麾旛在柷之北,西面。节一,东西导。引进止文舞龠翟三十六舞,列在中道之东西,退则立于乐悬之东西。乐悬既正,俾乐工各执其器。麾旛一人,节二人,田鼓二人,柷、敔二,人瑟四人,琴六人,洞箫六人,凤箫、埙、篪六人,篴六人,笙歌十二人,编钟、磬二人,楹鼓一人。
十八日己帽昧爽,礼部乃至行宫奏请。
圣祖诣
先师庙行礼
圣祖御辇,设卤簿,文武従官不陪祀者,皆补服于行宫前跪送。
驾由曲阜南门入,陪祀官皆跪迎于棂星门外,驾由棂星门入大中门,至同文门,于奎文阁前降辇,诣斋宿所。
御幄内少憩,赞引官内阁学士席尔达
对引官太常寺卿葛思泰
奉引。
圣祖由奎文阁下步入大成门,乃由甬道中行至大成殿,各官由东金声门西玉振门趋而入,俟于西阶之下。诸文臣班在阼阶下,诸武臣班在西阶下,各以序立候,随班行礼。
圣祖升大成殿,赞引官对引官引驾至拜褥前,站立,典仪官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唱毕,赞引官赞就位。
圣祖就拜褥上,站立,典仪官唱迎神,唱乐官唱迎神,乐奏《咸和之曲》即宋大晟府乐章,今改《咸平之曲》
。唱毕,乐作。无舞赞,引官赞跪,叩,兴。
圣祖及王以下四配,十哲两庑分献,陪祀各官俱行三跪九叩头礼立。典仪官唱「奠帛爵,行初献礼、捧帛爵官就前在。
圣祖右边站立,唱乐官唱初献乐,奏《宁和之曲》。唱毕,乐作。有舞捧帛官以帛捧举跪,赞引官赞献帛。
圣祖立,接拱举授捧帛官,跪接,捧举至先师位前,奠毕,行一跪三叩头礼,退。捧爵官以爵捧举跪,赞引官赞献爵。
圣祖立,接拱举授捧爵官,捧爵官跪接,捧举至先师位前,立献毕,退。读祝官至安祝文桌前,行一跪三叩头,礼将祝文,捧起,乐止。赞引官赞跪。
圣祖及王以下分献,陪祀各官读,祝官乐,舞生俱跪,赞引官赞读,祝、读祝官读。
御制祝文,文曰「仰惟。
先师徳侔元化,圣集大成,开万世之文明,树王公之仪范,永言光烈,罔不钦崇。朕丕御鸿图,缅懐至道,宪章往哲,矩矱前模,夕惕朝乾,覃精思于六籍,居今稽古,期雅化于万方,翳惟典训之功,实睹乂安之效。兹者巡省方国,至于岱宗,瞻望鲁郊,爰来阙里,空堂至止,恍闻丝竹之声,旧寝徘徊,喜动宫墙之色,车服礼器,宛然三代,遗风几杖,册书夐矣,千秋盛迹,忾明灵之俨在,文治遐昌,肃禋祀以惟䖍,精忱庶格,读毕立将,祝文捧至」。
先师位前安于盛帛盒内行,一跪三叩头礼,退。乐舞生立,奏乐,赞引官赞叩,兴。
圣祖及王以下分献,陪祀各官俱行一跪三叩头礼。立四配、十哲、两庑分献官各依序引至各位前站立。捧帛爵官跪递分献官、分献官立接拱,举献毕,各复位。乐毕,典仪官唱行亚献礼,捧爵官就前在。
圣祖右边立,唱乐官唱亚献,乐奏《安和之曲》。唱毕,乐作。有舞,捧爵官以爵捧举,跪赞引官赞献爵。
圣祖立,接拱举授捧爵官,捧爵官跪接,捧举至先师位前,立献于左,毕,退。分献官照初献礼献毕,退,乐毕,典仪官唱行终」献礼,捧爵官就前在。
圣祖左边立,唱乐官唱终献乐,奏《景和之曲》。唱毕,乐作。有舞,捧爵官以爵捧举跪,赞引官赞献爵。
圣祖立,接拱举授捧爵官,捧爵官跪接,捧举至先师位前,立献于右,毕,退。分献官照亚献礼。献毕,退,乐毕,乐舞生,执旌节引退,至两列站立。典仪官唱彻馔,唱乐官唱彻馔,乐奏《咸和之曲》。唱毕,乐作。无舞乐毕,典仪官唱送神。唱乐官唱送神乐奏《咸和之曲》。唱毕,乐作。无舞。赞引官赞跪,叩,兴」。
圣祖及王以下分献,陪祀官俱行三跪九叩头礼,立乐毕,典仪官唱捧祝帛」,各恭诣燎位」。唱「毕」,捧祝帛官至前行,一跪三叩头。礼将祝帛,捧举出中门,诣燎位,圣祖向左边站立,俟祝帛过毕。
圣祖就位站立,焚帛,赞引官赞礼毕,圣祖退诣斋宿所。凡陪祀亲王拜于殿门之外,分献官拜于杏坛之下,献帛爵,乃登殿庑,已献,还拜于下。诸文武官各拜于其班次。
遣国子监祭酒阿礼瑚
祭启圣公祠,照应行仪注行礼,御制祝文,文曰:「维公系本神灵,生称瑰伟,勇力闻于鲁国,皆道徳所发皇,政事记于鄹邦,悉文章所宣著,笃生圣子,代为帝师,寰宇崇岁祀之仪,不先父食古今,奉斯文之统,共指家传,兹值东巡,特临曲邑,溯二千年之教泽,孰非厚德燕贻,垂七十世之孙谋,如见神明陟降,用修彝祭之典,代以扈従之臣,泗水环流,知发源之有自,防山耸峙,占积庆之无疆,牲醴式陈,尚其歆格」。礼部官奏请。
圣祖御讲筵
圣祖由奎文阁东入承圣门,步升诗礼堂,御幄升座,鸿胪寺卿穆成格
、少卿何玺
引大学士、明珠
、王熙
等官贰拾员于左翼,排立衍圣公。孔毓圻
,引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孔毓埏
等,及讲书举人孔尚鉝
、监生孔尚任
等官肆,拾陆员于右翼排立。班既定诏以兖州府知府张鹏翮为官,清正传入聴讲
,鸿胪寺鸣赞唱,赞衍圣公孔毓圻
率五氏职员等行三跪九叩头礼,毕,鸣赞唱,讲书孔尚任
、孔尚鉝
由西阶上行,一跪三叩头礼,于讲案西,偏立孔尚任
先至讲案前,北面对。
御陈书进讲大学》圣经首节毕,退。孔尚鉝
。进讲《易经系辞首节毕,退下阶,归右翼。班次鸿胪寺官奏请宣。
敕谕衍圣公孔毓圻
,率五氏有职及讲书人员,俱跪大学士王熙
宣。
圣谕谕衍圣公孔毓圻
等曰:「至圣之道,与日月并行,与天地同运,万世帝王,咸所师法,下逮公卿士庶,罔不率由,尔等逺承圣泽,世守家传,务期型仁讲义,履中蹈和,存忠恕以立心,敦孝弟以修行,斯须弗去,以奉先训,以称朕懐尔等其祇遵,毋替」。特谕衍圣公孔毓圻
率五氏子孙叩头谢」。
恩、鸿胪寺官引各官出,俟于东毓粹门外候送驾。礼部官奏「礼毕,请。
驾还行宫。
圣祖谕:朕初至阙里,祀典既成,意欲徧览先圣遗迹,著衍圣公孔毓圻
、山东巡抚张鹏
、口北道孔兴洪
、讲书官孔尚任
、孔尚鉝
引。
驾于是。
驾由承圣门出,复入大成门,登大成殿,诣先师神座前。
命侍卫启帷拂尘,肃瞻塑像。顾问衍圣公孔毓圻
曰:「此像造于何年?」毓圻
奏曰:「相传东魏兴和三年,兖州刺史李珽
始塑圣像以次。
观颜子曽子子思子孟子像
观礼器,有牺象、云雷三樽。问何代法物毓圻
?奏曰:「汉章帝元和二年,亲祀阙里所留祭器。
观石刻吴道子,画鲁司寇像,出殿北扉,过寝庙至圣迹殿,周览图画石刻及凭几像、行教小影立像、行像诸石刻。
顾问衍圣公孔毓圻
曰:何像最真毓圻
奏曰:惟行教小影颜子従行者为最真,乃当年端木赐传写晋顾凯之重摹者」。
圣祖为拂拭凝视,遂由左阶出。圣祖问西偏是何处毓圻
奏曰:「前为金丝堂,后为启圣公、叔梁父祠」。
圣祖敛容,驻望乆之复,南入大成殿北扉,至殿前左翼,南向立。
召孔氏及五氏子孙有顶带者,皆入跪阶,上谕曰:「至圣之徳,与天地日月同,其髙明广大,无可指称。朕向来研求经义,体思至道,欲加赞颂,莫能名言,特书万世师表四字,悬额殿中,非云阐扬。
圣教亦以垂示将来随。
命侍卫捧出,巻轴展开。
御书「万世师表」四字。衍圣公孔毓圻
跪接捧安神座前,复命大学士明珠
宣
谕曰:「历代帝王致祀阙里,或留金银器皿,朕今亲诣行礼,务极尊崇」。
至圣异于前代,所有曲柄黄盖留之庙中,以示朕尊圣之意」。
谕毕。
命以御前常用黄伞留供庙庭,四时飨祀陈之《五经博士孔毓埏
起接,恭置殿中衍圣公,孔毓圻
,率五氏职官及陪祀聴讲,人等叩头谢,群臣皆呼。
万岁
圣祖出殿,至陛上
问大成殿榜毓圻
奏曰:「此榜宋徽宗御书飞白字也。复抚视盘螭石柱,移时始下。阶至杏坛毓圻
奏曰:「此先圣讲道之所。
览金臣党懐英
,篆杏坛二字碑,步下杏坛玩坛前石镌龙炉毓圻
奏曰:「此金章宗时巧工所制」。
览宋臣米芾
所书桧树赞碑及宋真宗君臣所制孔子与七十二弟子赞。
圣祖前至大成门左观,
先师手植、桧。
问此树未朽,何以无枝毓圻
奏曰:「自故明𢎞治十二年庙毁于火御赞殿、大成门俱被焚,桧在门殿之间,经火枝叶尽脱,孤干独存,今又二百年矣,不枯不荣,其坚如铁,色亦如之,俗呼为铁树」。
圣祖命侍卫入栏,抚摩良乆,称其神异。御制《阙里古桧赋序》曰:孔子手植桧在杏坛之侧,金贞佑间无复存矣。元至元三十年,再茁故处,明𢎞治间,又毁于火。今所遗者不枯不荣,屹立霜露,而秀色独异,抚摩乆之,乃作赋曰:维槎丫之灵质,实钧化之所锺。标扶舆之竒特,峙先圣之故宫。涵元气以不朽,与至道而俱崇。尔其黛干苍苍,孤柯濯濯。鹤骨初扶,霜鳞未作。俨茁轧以方舒,类洪荒之忽凿。谢缛采于春华,完淳风于太朴。夭矫拂勃,星临露滴。枝无取于樛樛,叶全稀于摵摵。夕飚度兮弗惊,朝旭烘兮如涤。伊间气之潜滋,惟神爽之咸集。徘徊延却,宛转断连。蟠屈兮若佾羽之在列,耸削兮若簨虡之待悬。则有筑以崇封,沃以膏壤。方以周栏,角以文磉。足缩心歔,目给神赏。萝烟夺翠,松籁失响。于是楷因之而擢颖,蓍感之而抽茎。争威㽔于弦诵之里,齐扶疏于礼乐之庭。朝菌惭兮一旦,大椿让兮千龄。上溯真宰之功,逺契无为之代。均云行兮雨施等,乾始兮坤载。畴则出混茫之中,而居耳目之外。与三才以并,植绵历祀。其长在亦有扶桑海表。若木山巅东瀛西,极揭日摩。天迹虽夸于神异,植非出于文宣,宜瞠乎其后矣,邈无得而称焉。
御制古桧诗诗曰:
干耸朱甍,外根蟠碧殿。阿竒文成左纽,元气挺孤柯,瑞与龟龙并。传来岁月多徘徊。看手泽,不共劫灰磨,驾出大成门。
问汉碑所在毓圻
奏曰:《汉碑在奎文阁前,因引驾过唐碑亭,观唐乾封碑。
嘉赏之前至奎文阁毓圻
奏曰:「此阁乃藏历代书籍之所。
皇上颁赐之书,皆谨藏其上驾,由奎文阁西偏门出,阅永乐𢎞治碑,前至同文门观门右。汉碑孔尚任
奏曰:「此汉元嘉二年鲁相乙瑛始置卒史碑,今谓之百户碑。
圣祖问何为百户碑尚任
奏曰:历代优崇之典,于庙庭设官四员,典籍以教习礼仪,司乐以典司乐,舞管勾以经理,屯田百户以守卫庙林谓之礼乐,兵农四司,圣祖以次观。汉永寿二年,韩勑造礼器碑,汉永兴二年诸郡史孔谦碑,魏黄初元年宗圣侯孔羡碑又于门左。观汉建宁二年史晨祀庙碑,汉永寿三年,韩勑修墓碑及汉泰山都尉孔宙、博陵太守孔彪墓碑。
驾自同文门回。
阅洪武、永乐碑毕,复由奎文阁东偏门入,观宋、金、元修庙碑,行数武。
问庙基广阔,何处是先师故宅毓圻
奏曰:皇上所御讲筵之后,有鲁壁遗址,乃先师燕居之所,驾复入承圣门。
观堂前太初石唐槐及银杏树由中阶升《诗礼》堂毓圻
奏曰:此当日夫子独立,伯鱼过庭,得闻《诗》、《礼》之处又于堂后。
观孔宅遗井,凭栏叹羡毓圻
奏曰:「此臣
祖当年所饮之井也」。
圣祖命汲水尝之。又
问鲁壁遗址毓圻
奏曰:「昔秦始皇焚诗、书臣
九世,祖孔鲋预藏尚书论语》、《孝经诸书于壁中至汉鲁恭王,欲毁臣
祖故宅以广其宫,闻壁中有金石丝竹之声发之,得竹简古文,故后世名其堂曰金丝。又登诗礼堂升。
御幄孔毓圻
等出候承圣门外,御制《诣阙里诗》诗曰:「鸾辂来东鲁,先登夫子堂。两楹陈俎豆,万仞见宫墙。道统唐虞接,儒风洙泗长。入门抚松柏,瞻拜肃冠裳。
命大学士王熙
捧出。
赐衍圣公孔毓圻毓圻
等跪接展读,读毕,咸叩头谢恩。
圣驾出承圣门。大学士王熙
宣谕曰:
圣驾即日幸孔林,仍著衍圣公孔毓圻
及口北道孔兴、洪
、讲书官孔尚鉝
、孔尚任
引。
驾于是。
驾由毓粹门出。
御凉辇,卤簿前导,东过鼓楼北,従陋巷街,出曲阜城北门,前行一里,至圣林门。
命従臣皆下马,又半里入观楼门。衍圣公孔毓圻
等跪迎道左。
驾至洙水桥即。
命降辇毓圻
奏曰:「此去」。
先师墓尚逺。又引。
驾前至墓门。
圣祖降辇,步入诣。
先师墓前,北面跪,大学士明珠
捧金碗酒,圣祖三酹酒,行三叩头礼。恭亲王及诸大臣衍圣公孔毓圻
等皆陪位行礼。
《圣祖瞻仰墓碑》
问墓上是何草木毓圻
奏曰:「孔林草木,皆当年群弟子各自其国徙植。种类繁多,不能悉辨。其最著者,楷木蓍草二种。
问楷:木何所用之毓圻
?」奏曰:「楷木可为杖,又可为棋,其萌可为。蔬又可为茶,其瘿可为瓢,其子榨油,可为膏烛」。又:
问:「有蓍草否?取来朕看毓圻
。自墓侧取蓍草一茎,进呈御览。
圣祖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蓍草一丛五十茎者,以筮方验,今果有否」毓圻
奏曰:「林中虽多蓍草,其丛生五十茎者谓之瑞草,不能常有今。
銮舆经过,瑞草必生,有则臣
即驰进驾,由圣墓西偏,至先贤端木,赐庐墓处,过宋真宗驻跸亭,徘徊良乆。
命侍卫登髙逺眺。
圣祖见树上蔓草,亲摘一叶,问此草何名毓圻
奏曰:「此名文草,冬夏不凋,根叶花实,具五色五味」。
驾至楷亭毓圻
奏曰:「此端木赐,手植楷木,枯而不朽」。又问有蓍草生地上者,可更觅一观毓圻
」遂引。
驾至楷亭之西,冈陇﨑岖,蓁莽深宻,披丛指奏曰:「此即蓍草」。
圣祖亲摘一茎,玩其枝干,又采子盈掬,辨其气味,曰:「细嗅之!」亦有异香。
圣祖遂亲采三株付近侍携归,又问此大树为何木毓圻
奏曰:此皆橡树。圣祖曰:本槲树也。
驾瞻眺,过午,出享殿,至阶下南面立。衍圣公孔毓圻
等叩头奏谢。
圣祖观亭前,石仪、翁仲华表角端、文豹复于墓前,伫立东望。
问是何所毓圻
奏曰:臣
「家」《春秋》祭扫族姓,燕会之所,名曰思堂。
圣祖入思堂,周览宋、元题名,讫,在堂中南向坐,顷之,步出,思堂升。
辇出林门即西发。
幸兖州衍圣公孔毓圻
等跪送道左。是日申刻,命内务府大臣偕礼部尚书介山
等于诗礼堂颁赐衍圣公孔毓圻
、五经博士孔毓埏
颜懋衡
等及曲阜县知县孔兴,认
日讲四书、易经、书经解义各一部,赐衍圣公孔毓圻
狐腋蟒服一领,黑貂褂一领,表里各五疋。
赐五经博士孔毓埏
等、曲阜县知县孔兴认
及四氏子孙在仕籍者,蟒缎、羊裘各一领,蟒褂各一领。
赐孔氏子孙、进士、举人贡生蟒镶领,缎袍各一领,缎褂各一领。
赐孔氏子孙监生生员白金各五两,曲阜县康熙二十四年地丁银两,概行免徵。 十一月
命以孔尚任
、孔尚鉝
为国子监博士。 二十四年二月,诏以
御书万世师表匾额摹拓,颁发天下学宫。 六月
诏议叙
圣庙陪祀人员,以五氏生员孔衍溥
等十五人送国子监读书。是年,衍圣公孔毓圻
疏请纂修。
幸鲁盛典
诏可其奏。疏举进士金居敬等八员咨取赴馆协纂。
又礼臣议覆御史任玥
请圣制阙里碑文奉。
㫖:「孔子圣集大成,道隆徳备,㕘两天地,卓冠古今,历代帝王,咸所师法。朕研精经籍,志切钦崇,应勒庙碑,朕俱亲行,撰文书写,以昭景行尊奉至意」。 二十五年正月,圣祖于西山亲选碑材,命工采运。二月,碑成。四月,自通州发遵运河而南,五月,至济宁,碑登于陆。十二月,车运至曲阜。
诏立碑于
圣庙大成门左》是年。
诏颁。
御制文及
幸鲁典《礼》于
圣庙纂修馆。 二十六年二月,建碑亭。五月工竣,颁发。
御书。
孔子庙碑文摹勒上石,其文曰:朕惟道原于天,𢎞之者圣。自庖牺氏观图画像,阐乾坤之秘,尧舜理析危㣲,厥中允执,禹亲受其传,汤与文武周公递承其统,靡不奉若天道,建极绥猷,夐乎尚矣!孔子生周之季,韦布以老,非若伏羲、尧、舜之圣焉,而帝禹汤、文、武之圣焉,而王周公之圣焉。而相也,岿然以师道作,则与及门贤哲,绍明絶业,教思所及,陶成万世,伏羲、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统,惟孔子继续而光大之矣。间尝诵习诗书之所删述,《大易》之所演系,《春秋》之所笔削,礼乐之所修明,本末一贯,根柢万有,殆与覆载,合其徳日月,并其明四时寒暑,协其序焉,故曰:仲尼之道,一天道也,朕敬法至圣,景仰宫墙,向往之诚,弗释寤寐,岁甲子十有一月,时迈东鲁,躬诣曲阜,展修祀事,复谒圣墓,循抚松栝,仪型在望,僾乎至德之亲人也!朕忝作君,启牖下民,深惟夫子师道所建,百王治理备焉,舍是而图郅隆,曷所依据哉?因勒文于石彰,朕尊崇圣教,以承天治民之意,系以辞曰:遐哉三五维辟之式,于皇尼山,师道允植,天畀木铎,觉彼群生,百行以正,六籍以明,贤迈唐虞,圣则河洛,绥和动来,文博礼约,性天峻极,伦教孔彰,学昌洙泗,统归素王,炎汉崇儒,少牢用飨,厥后贤君,髙山是仰,予懐至圣,莅彼东方,音徽云邈,道徳弥光,欝欝茔林,峨峨祠殿,企慕安穷,羮墙如见,泰岱匪髙,东海匪深,敬扬懿轨,终古式钦。康熙二十五年二月
。
御制
孔子赞词及颜曽思、孟四子赞词摹拓,颁发直省序曰:盖自三才建而天地不居其功,一中传而圣人代宣其藴有行道之圣,得位以绥猷,有明道之圣,立言以垂宪,此正学所以常明,人心所以不泯也,粤稽往绪,仰溯前徽,尧、舜、禹、汤、文、武达而在上,兼君师之寄,行道之圣人也,孔子不得位穷而在下,兼删述之权,明道之圣人也。行道者,勲业炳于一朝,明道者教思周于百世。尧舜、文武之后,不有孔子,则学术纷淆,仁义湮塞,斯道之失传也乆矣,后之人而欲探二帝三王之心法,以为治国平天下之准,其奚所取衷焉?然则孔子之为万古一人也审矣!朕巡省东国,谒祀阙里,景企滋深,敬摛笔而为之赞曰:
清浊有气,刚柔有质,圣人㕘之,人极以立,行著习察,舎道莫由,惟皇建极,惟后绥猷,作君作师,垂统万古。曰惟尧舜、禹、汤、文、武,五百馀岁,至圣挺生,声金振玉,集厥大成,序书删《诗》,定礼正乐,既穷象系,亦严笔削,上绍往绪,下示来型,道不终晦,秩然大经,百家纷纭,殊途异趣,日月无逾,羮墙可晤,孔子之道,惟中与庸,此心此理,千圣所同,孔子之徳,仁义中正,秉彝之好,根本天性,庶几夙夜朂哉!令图溯源洙泗,景躅唐虞,载历庭除,式观礼器,摛毫仰赞,心焉遐企,百世而上,以圣为归,百世而下,以圣为师,非师夫子,惟师于道,统天御世,惟道为宝,泰山岩岩,东海泱泱,墙髙万仞,夫子之堂,孰窥其藩?孰窥其径,道不逺人,克念作圣。康熈二十五年八月。
是年秋八月,诏修阙里孔子庙。 九月
遣内务府郎中皂保
、工部郎中寿鼐
赴阙里,圣庙估计,十二月,皂保
等賷册覆奏。 二十九年,议准文庙闗系文教,凡官兵、人民经过者,悉令下马立牌宣示。 夏六月,复。
遣郎中皂保
同工部郎中阿尔稗
监修圣庙。 三十年夏四月,起工。 三十二年秋八月,圣庙吿成用帑银八万六千五百三十七两有竒
九月。
诏遣皇三子至阙里吿祭。太常寺礼题定仪注,载 乐志。
十月,皇三子恭賷。
御颁祝文、香帛抵阙里,于十一月初六日辰时,诣圣庙吿祭如礼文,曰:「朕惟道统,与治统相维作,君与作师并重」。
先师孔子,徳由天縦,学集大成,综千圣之心传,为万世之师表,故庙祀乆逺,垂于无穷。朕临㝢以来,立纲陈纪,彰教敷治,咸奉至圣为法程,凡典礼追崇,竭诚致敬,自京师下逮都邑,辟雍泮水,建庙释奠,罔不修举,况兹阙里,乃
圣人锺毓之乡,车服礼器,于斯藏守。曩者东巡展拜之馀,仰观庙貌,多历年所,渐有颓敝,深厪于衷。用是命官董理,重加修葺,栋宇维新以妥。
圣灵兹当吿成,特遣皇子,允祉致祭,俎豆肃陈,恍乎接至圣之音,容以将朕俨恪钦崇之至意,陟降在兹,尚祈歆飨」。祭毕复诣。
先师墓前行三跪九叩头礼,三酹酒,行三叩头礼。三十五年夏六月。
圣祖仁皇帝三次
亲征𠞰灭噶尔丹,朔漠永清,特允儒臣之请。
御制
御书碑文,勒石国学。
颁示天下。
遣大学士张玉书
祭吿太学圣庙,翰林院侍读学士史䕫
祭吿阙里圣庙,文曰:「朕服膺」。
圣训殚究,遗文凡兹,六籍所垂,惟以安民为要,临御以来,孜孜图治,绥乂烝生,逺迩中外,视同一体,乃有厄鲁特噶尔丹,荒陬狡寇,肆虐跳梁,扰毒边方,稔恶已极,朕亲统六师,三临絶塞,𢎞彰挞伐,克奏肤功,逆孽就俘,凶渠殄灭,遐荒番部,罔不归诚,自兹永靖,边尘咸安,生业惟是。
至圣先师,黙相启佑,特遣专官,敬申禋祀,祇吿成功,伏惟昭鉴尚飨」。 三十八年春正月。
御制
御书重修阙里。
圣庙碑文五月
颁发阙里,勒石文曰:「朕惟大道,昭垂尧舜,启中天之盛禹,汤文武绍危㣲精一之传,治功以成,道法斯著,至孔子虽不得位,而赞修删定,阐精义于六经,祖述宪章,会众理于一贯,为往圣继絶学,为万世正人心,使尧舜禹汤文武之道,灿然丕著于宇宙,与天地无终极焉。诚哉先贤所称,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者也。往岁甲子,朕巡省东方,躬诣阙里,登圣人之堂,祇将祀事,睹其车服礼器,金石弦歌,盖徘徊乆之,不能去焉。顾圣庙多历年所,丹雘改色,榱桷渐敧,用是惄然于心,特发内帑专官,往董其役,鸠工庀材,重加葺治,经始于辛未之夏,事竣于壬申之秋,庙貌一新,观瞻以肃,盖深惟孔子之道垂范,今古朕愿学之志,时切于懐,每考天人性道之原,修齐治平之要,思以逺绍前绪,牖迪生民,凡所以尊崇褒显者,靡不隆礼竭诚,以将景行,仰止至意,而况庙庭之地,尤为圣人神明所凭依者哉?今者登堂而陈俎,豆入室而习礼仪,营构既坚,采章弥焕,庶几于朕心深有慰焉,用是特遣皇子允祉,敬展禋祀,以吿落成,凡我臣民,瞻仰宫墙,倍増严翼,尚益思敦崇德义,砥砺伦常,以不负朕尊师,重道之意,岂不休欤?因勒贞石,系以辞曰:麟书启瑞,素王挺生,上律下袭,玉振金声,范围百代,陶甄万类,道备中和,德㕘天地,立型垂训,师道昭宣,象悬七曜,海纳百川,曩巡东鲁,临河登岱,峨峨尼山,羮墙斯在,䖍恭展谒,至徳是钦,宗风溥博,教泽闳深,洙泗之阳,殿寝翼翼,上栋下宇,神灵安宅,冬官特饬,缔造维新,宏规大启,肃奉明禋,圣人之居,永以观徳,千载传心,四方式则。 四十年春三月,衍圣公孔毓圻
修成。
幸鲁盛,典缮本进。
呈。
御制序文文曰:「朕惟自古帝王,声教翔洽,风俗茂美,莫不由于崇儒重道,典学右文,用能发诗、书之润泽,宣道徳之阃奥,推厥渊源,皆本洙泗。以故追崇之典,历代相仍,或躬诣阙里,修谒奠之仪,洁志肃容,尽诚备物,其间礼数,随世损益,至于希风服教,百代式型,异世同揆,莫之或二,猗欤盛矣!朕临御以来,垂三十载,溯危㣲之统绪,念生安之圣哲,恒虑凉薄,未克祗承,用是夙夜亶心,孜孜不倦,惟我。
至圣先师孔子,配天地,㕘阴阳,模范百王,师表万祀,朕每研搜至道,涵泳六经,觉宪章祖述,删定赞修之功,日星揭而江河流,私心向往,窃有愿学之志焉!乃者东巡逾泰,岱涉泗沂,遂过阙里,亲行释奠,得瞻庙貌、仰圣容,以为徳盛功隆,钦崇宜极,凡厥典礼,有加前代,又亲制文辞手写以树之贞石,务用导扬至教,风示来兹,夫缅懐曩哲,继躅前贤,犹思睹其物采,接其居处,况
先师遗风馀烈,乆而弥新,重以朕之寤寐羮墙,僾乎如见,及过杏坛相圃之间,山川俨然,桧楷如故,彷佛金石,弦诵之声,闻于千载,而上流连往,复不能自已也!衍圣公孔毓圻上疏陈谢,且以礼仪隆重,非直一家荣遇,请修《幸鲁盛典》一书,朕既可其奏乆之,书成,复请叙言,以冠其端,朕万几馀晷,敦勉弗遑,实欲黙契先师,尊闻行知,于以阜物诚民,风同道一,庶几跻世运于唐虞,登治术于三古,是书也,岂徒使天下后世知朕于?
先师钦慕,无已如此,且愈以见圣人之道,覆帱群伦,苞毓万象,即凡车服礼器之遗,皆足令人感发而兴起也」。故赐之序。是序作于康熈二十八年之四月。
四十九年,
特谕同城大小武职,俱照文职一体,入圣庙行礼。 五十五年题准。
钦定乐章,皆取「平」字之义,颁发府、州、县儒学春秋丁祭一体唱赞。 五十八年二月,诏遣礼部侍郎张廷玉
賷香帛诣阙里祭吿,文曰:「仰惟先师孔子,德冠古今,道隆㕘赞,作人伦之仪表,集群圣之大成,永仰髙山,钦崇至教。朕仰绍」。
祖宗纉承大统,殚精思于六籍,期雅化于万方,矩矱前型,朝乾夕惕兹者。
皇妣孝惠仁宪端懿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神主升祔太庙,礼成遥深松桷之思,爰切羮墙之慕,特将牲币,用遣专官,降鉴在兹,尚其歆享。 是年六月。
诏遣礼部员外郎舒瞻
賷颁阙里圣庙乐器一分。乐器凡一十二具,起柷一事,有棰,并座刷敔,一事有刷子。并座钟十六口,磬十六,口琴六,张瑟四,张笙六具,箫六,枝横笛六,枝埙二事,篪四事,排箫二架。
雍正元年正月
诏遣通政使司右通政杨汝谷
賷香帛诣阙里祭吿,文曰「仰惟。
先师道冠百王,教垂万世,自生民而未有,集群圣之大成。朕自冲龄,即勤向往念。
皇考亲承道统,既先圣后圣之同符,暨眇躬,仰契心,传知作君作师之一致,兹当嗣位之始,宜隆享祀之仪,特遣专官,䖍申昭吿,惟冀时和岁稔,物阜民安,淳风徧洽于寰区,文治永光,夫前绪尚其歆格,鉴此精诚。 三月十五日
诏议追封。
孔子,先世五代。
谕内阁礼部。
至圣先师孔子,道冠古今,徳㕘天地,树百王之模范,立万世之宗师,其为功于天下者至矣,而水源木本积厚,流光有开,必先克昌厥后则
圣人之祖考,宜膺崇厚之褒封,所以追溯前徽,不忘所自也,粤稽旧制。
孔子之父叔梁公于宋,真宗时追封启圣公。自宋以后,历代遵循,而叔梁公以上,则向来未加封号,亦未奉祀祠庭。朕仰体
皇考崇儒重道之盛心,敬修崇德报功之典礼,意欲追封五代,并享烝尝,用伸景仰之诚,庶慰羮墙之慕。内阁礼部可会同确议具奏」。四月,礼臣议奏。
孔子先世五代,应俱封公爵,奉上谕:「五伦为百行之本,天地君亲,师人所宜重,而天地君亲之义,又赖师教以明自古,师道无过于
孔子诚首出之盛也我。
皇考崇儒重道,超轶千古,凡尊崇孔子,典礼无不备,至朕䝉
皇考教育,自幼读书,心切景仰,欲再加尊崇,更无可増之处,故敕部追封。
孔子先世五代,今部议封公,上考历代帝王,皆有尊崇之典,唐明皇封。
孔子为文宣王,宋真宗加封至圣文宣王,封圣父叔梁纥为齐国公,元加封。
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齐国公为启圣王。至明嘉靖时,犹以王系臣爵,改称为。
至圣先师孔子改启圣王为启圣公,王公虽俱属尊,称朕意以为王爵较尊。
孔子五世,应否封王之处,著诸大臣具奏,遵㫖议定。自叔梁公以上至木金父公,凡五代,并追封为王爵。
木金父公为肇圣王。
祈父公为裕圣王。
防叔公为诒圣王。
伯夏公为昌圣王。
叔梁公为启圣王,其启圣祠,向系专祀叔梁公,故以「启圣为名今。
圣朝异数合祀五代,应更名为崇圣祠,追封诰命由内阁撰拟,国子监之崇圣祠,改造匾额,添设神牌、祭器等项,交与工部。俟造完之日,钦天监择吉入庙,至入庙之日,遣大臣一员至国子监读文,祭吿祭文,由翰林院撰拟。每年春秋牲牢、酒醴、笾豆、簠簋,每
神位前俱照。
启圣王例陈设将追封字様,通行顺天府直省府州县卫一体遵行至钦奉。
上谕二道。
颁发国子监勒石。
庙庭以光,盛典六月。
诏颁五王封册。
赐。 肇圣王册文曰:右文稽古,思统绪之相承。重道尊师,溯渊源于自逺,举千秋之旷典。苹藻维馨。超五等之崇。封丝纶,式焕缅惟。
先师,孔子之五世祖木金父公,系本殷朝,居従鲁国,治维尚质,传朴素之旧,风贵而弥恭,守谦和之家法,积功累行,聿𢎞毓圣之基,贻庆锺祥,遂极生民之盛。朕初登大宝,钦想前规,欲伸景仰之诚,用议显扬之制,特追封为肇圣王,锡之册命。于戏!克昌厥后,永立人伦之宗,有开必先,并膺素王之号,服兹嘉命,垂示无穷。
赐。 裕圣王册文曰:「道髙圣域,宜推师表之原,恩浃儒宗,用广尊崇之典。拟王封而晋秩,礼轶古今。定鸿号而加称,荣増洙泗缅维」。
先师,孔子之髙祖,祈父公,系出商宗,望隆宋国,姓分公族,为孔氏之再传,瑞启圣人,逮宣尼而间出,溯渊源于累叶,知徳盛而世昌,锺灵秀于一人,实教尊而功溥,朕羮墙至圣,寤寐前徽,思敬礼之加隆,必恩纶之及逺,特追封为裕圣王,锡之册命。于戏衮衣,端冕视躬,桓蒲谷而弥尊,春禴秋尝与鳬,绎龟䝉而并乆,膺兹宠命,永荷鸿休。
赐。 诒圣王册文曰:「圣人觉世道,有开而必先。王者尊师,礼必隆于所自。备显扬之典,用焕千秋申。向往之诚,特超五瑞缅维。
先师孔子之曽祖防叔公,殷朝贤裔,鲁国儒宗,?徳弥彰,守髙曾之矩矱,诒谋自逺,藴《诗》《礼》之渊源,聿开天纵之能,四科立教,爰启时中之圣,一贯传心。朕宝厯初膺,前徽是式,溯仪型而景仰,加名号以褒崇,特追封为诒圣王,锡之册命。于戏!俎豆常新,峻秩与尼山并峙,丝纶诞贲,恩光共洙泗长流,永荷崇加,昭垂无斁。
赐。 昌圣王册文曰:「化民善俗,道首赖乎师资。积行累功谊,应推夫祖德。阅再传而诞圣,垂裕诒谋。超五等以加封,创兴盛典缅维。
先师孔子之祖伯夏公东山毓秀泗水,锺灵生,秉礼守义之邦,渐摩既乆,奉崇信尊贤之训,牖迪尤深,集庆在躬,早兆四科之教,克昌厥后,遂开万世之䝉。朕宝厯初膺,景行弥切,推降祥之有自,念贤号之宜加,特追封为昌圣王,锡之册命。于戏,溯尼山之世泽,茂绩丕昭,崇阙里之家声,斯文益振,服兹嘉命,永式光荣」。
赐。 启圣王册文曰:达天尽性,溯道统之攸传。崇徳报功,体孝思之。不匮惟诞,生夫睿哲。遂永树乎,师模用贲。徽章特升,峻秩缅维。
先师孔子之父叔梁公,望重鲁邦,业传鄹邑,秉姿勇毅,垂史传之盛名,积庆悠长,衍家庭之令绪,感殊祥于阙里,兆启素王,徵灵应于尼山,运锺至圣,粤従前代,显赠上公。兹当纉绪之初,更议推恩之典,特追封为启圣,王锡之册命于戏泽,惟裕后聿𢎞作述之规,善则归亲,宜加尊荣之礼,仪型如在,嘉命是承」。 十一月
诏修太学。
谕礼部。
孔子道冠古今,为万世师表,薄海内外,无不俎豆,尊崇国学,乃四方表率,其制尤重。
圣祖仁皇帝临雍释奠,典礼优隆,朕纉承大统,景仰先型羮墙,如见念国学为造士之地,圣教所被,莫先于此,恐历岁既乆,有应加修葺之处,尔部会同工部,详加阅视,凡文庙殿宇、廊庑及讲堂学舎,务须整齐周备,俾庙貌聿新,以申景慕,朕将亲诣焉」。 二年正月
诏遣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胡煦
賷香帛,诣阙里祭吿,文曰「仰惟。
先师德㕘两大教,洽群伦,绍千圣之心传,备百王之大法,朕遥瞻阙里,念切景行,兹于雍正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恭奉」。
圣祖合天𢎞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功徳大成仁皇帝主配享
圜丘礼成,特遣专官,䖍申昭吿,惟冀永著皇风之沕穆,益昭文治之光华,庶鉴精诚,尚其歆格」。 二月十七日,诏改幸学为诣学。
上谕:「帝王临雍大典,所以尊师重道,为教化之本。朕览史册所载,多称幸学,而近日奏章仪注,相沿未改,此臣下尊君之词,朕心有所未安。今释菜伊迩,朕将亲诣行礼以后一应奏章,记注称幸非,宜应改为诣字」。 三月朔日。
皇上亲诣太学行释奠礼,御彝伦堂,满汉祭酒以次讲大学,满、汉司业以次讲书,经先期行,取衍圣公及五经博士并孔颜、曽、孟仲族人到京陪祀观礼,礼毕。
赐衍圣公祭酒冠服及陪祀人员録用赏赉有差。 是年六月初九日,申时阙里。
圣庙灾,衍圣公孔传铎
疏状以闻,奉
上谕据奏。
先师大成殿以及两庑,俱被火灾,请出圣像牌位、新建崇圣祠,幸得无恙」等语。朕心警惕,不安朕惟」。
孔子道髙徳厚,为万世师表,所以维世教,立人极者,与天地同其悠乆,朕临御以来,思极尊崇之典,用伸仰止之忱,今阙里。
圣庙被灾,岂朕尊师,重道之诚,有未至欤?朕在谅䦣之中,素服斋居,无庸更事,减膳撤乐,惟谨拟亲诣国学文庙,䖍申祭奠,宣读吿文,以展朕局蹐不安之诚,先期斋戒二日,于二十七日不设卤簿,朕随身素服,前往诸王大臣官员陪祀者,亦皆常服従事,仍遣官驰赴阙里祭吿,以慰神灵,幸新建崇圣祠无恙。
圣像神牌不致露处,朕心稍宁,遣工部堂官一员,会同该抚作,速计材料工,择日兴修,务期规制复旧,庙貌重新,吿成之日,朕将亲诣行礼,该部遵㫖速行」。 是月,遣署理工部侍郎马腊
至山东,会同巡抚陈世倌
、布政使博尔多
估计。
圣庙工程 八月,少詹钱以垲
条奏重修阙里孔庙,应令内外儒臣捐资营建。
诏不允行。 十月,山东巡抚陈世倌
题请阖属公捐修理。
文庙银肆万两附入,动支正帑奏销。诏不允行。 十一月,署侍郎马腊
以庙图估册进呈,奉㫖撤马腊回京,令巡抚陈世倌经理。
庙工委官承办。 三年,巡抚陈世倌
奏请圣庙兴工日期。
诏于八月十二日巳时兴工。 八月初六日,奉上谕:「内阁九:卿等古有讳名之礼,所以昭诚敬、致尊崇也。朕临御以来,恐臣民过于拘谨,屡降谕㫖:凡与御名声音相同,字様不必回避,近见各省地名,以音同而改易者颇多,朕为天下主,而四海臣民竭诚尽敬如此,况孔子徳髙,千古道,冠百王、正彝伦,端风化,为往圣,继絶学,为万世开太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受师资之益,而直省郡邑之名有。
圣讳字在内者,今古相沿未改朕心,深为不安。尔等会议,凡直省地名有同。
圣讳者,或改读某音,或另易他字,至于常用之际,于此字作何回避,一并详议具奏」。内阁九卿遵。
㫖会议:「凡系姓氏,俱加阝为「邱」字,凡系地名,皆更易他字。至于书冩常用之际,则従古体𠀌,字奏覆奉。
上谕:
先师孔子圣讳,查《毛诗》及古文作期音者甚多,嗣后除《四书》、《五经》外,凡遇此字,并加阝为邱地,名亦不必更易,但加阝旁读作期音,庶乎允协,足副朕尊崇。
先师,至圣之意。 是年。
诏郡县春秋丁祭,増用太牢。 四年八月,上丁,释奠于先师孔子。
皇上亲诣
文庙行礼,祭毕
谕礼部侍郎三泰、太常寺卿孙柱,仪注内开献帛、进酒,皆不跪。朕今跪献,非误也。若立献于?
先师之前,朕心有所不安,将此谕众知之尔。衙门可记,档案以后照此行」。 十月,庙工甫举,巡抚陈世倌
以母艰去,巡抚塞楞额
继之。 四年,
御题「生民未冇」匾额于
圣庙大成殿。
颁发直隶各省府、州、县卫儒学,恭摹制造。 五年二月,奉:
上谕:
圣祖仁皇帝万寿节旧例,是日,禁止屠宰至圣先师孔子,师表万世。
圣诞之期,亦应䖍诚致祭,朕惟君师功徳,恩被亿载,普天率土,尊亲之戴,永永不忘,而于诞日,尤当加谨,以展恪恭思慕之忱,非以佛诞为比拟也。著内阁九卿会议,具奏遵」。
㫖议定:「每岁三月十八日圣祖仁皇帝万寿圣节,每岁八月二十七日至圣先师孔子诞辰,恭值此二日,内外文武各官以及军民人等,俱应致斋一日,不理刑名,禁止屠宰。永著为令」。 是年,覆准每岁春秋上丁日致祭。
先师孔子,大典攸闗,今省属惟司道府县官,于丁日行礼,其督抚学政,则先期一日于阶下,行九叩头礼,谓之祭丙,典制所无,且行礼,前后仪节、涤器、视牲,晋爵奠斚,仪文隆备,但行九叩头礼,亦未允协。嗣后省会之区,督抚学政于上,丁日率司道府州县各官齐集致祭,学政考试,各府即于考试处。
圣庙行礼,各府州县守土正印官,率领属员于本处圣庙行礼,毋得茍简従事,俱查照典制遵行」。 七月十九日
上谕:「朕惟
孔子以天縦之至圣,集群圣之大成,尧、舜、禹、汤、文、武相传之道,具于经籍者赖。
孔子纂述修明之,而《鲁论》一书,尤切于人生日用之实,使万世之伦纪,以明万世之名分,以辨万世之人心,以正风俗,以端若无。
孔子之教,则人将忽于天秩。天叙之经,昧于民彝。物则之理,势必以小加大。以少陵长,以贱妨贵,尊卑倒置,上下无等,干名犯分,越礼悖义。所谓「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其为世道人心之害,尚可胜言哉。惟有。
孔子之教,而人道之大经,彝伦之至理,昭然如日月之丽天、江河之行地,历世愈乆,其道弥彰,统智愚贤不肖之俦,无有能越其范围者。纲维既立,而人无逾闲荡检之事,在君上尤受其益。《易》曰: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礼运》曰:「礼达而分定使非。
孔子立教垂训,则上下何以辨礼,制何以达此?孔子所以治万世之天下,而为生民以来所未有也,使为君者不知尊崇。
孔子亦何以建极于上而表正万邦乎?第知孔子之教,在明伦纪,辨名分,正人心,端风俗。亦知伦纪既明,名分既辨,人心既正,风俗既端,而受其益者之尤在君上也哉!故朕表而出之以见。
孔子之道之大而。
孔子之功之隆也。 六年,阙里庙工购求木料,未至。六月,巡抚塞楞额
。
内召入都署巡抚岳浚
继之,时由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印务,七年十一月实授。
核工具奏。 七年正月奉。
上谕遣通政使留保前往曲阜,督率在工人员,尽心竭力,敬谨办理,克期竣事,以慰朕懐。又
诏以
圣祖仁皇帝御纂书籍及皇上御刻诸书。
颁赐衍圣公。藏之阙里,昭示来兹。 通政使留保
既至曲阜,会同署巡抚岳浚
查勘各工次第经理,时则委济东道副使张体仁
综理诸务:兖州府知府金以成
稽察度支,青州府解任同知,张文瑞
,莱州府解任同知、张文炳
兖州府解任通判黄家柄
泰安州解任知州、王一䕫
东平州解任知州、王敷贲
、邹县解任知县张曰琏
、滕县解任知县马兆英
、峄县解任知县崔𢎞烈
、汶上县解任知县于斐
、东阿县解任知县何一蜚自张文瑞以下十员,特令解任办工,以专责成。
曲阜县现任知县孔毓琚
,试用通判廖开春
试用知县吴本涵
、边汝充
,庀材鸠工,分任厥事。三月,奉
上谕:
文庙工程,务期巍焕,崇闳坚致壮丽,纤悉完备,灿然一新。著岳浚留保会同衍圣公,详加相度。倘旧制之外,有应行添设者,有应加修整者,俱著估计奏闻。添发帑银,葺理丹雘,总期经理周宻,毫发无憾」。 四月
诏盖阙里。
大成殿改用黄瓦,庙自明𢎞治十三年始用緑色琉璃瓦,今特改黄瓦,由内厂监造运赴曲阜。
通政使留保
奏请重建。
圣祖仁皇帝御书碑亭时同大成殿毁于火。
诏发帑盖造,仍于内府恭检御书碑文二道,敬谨钩填,进呈御览,选匠勒石。 六月,通政使留保
、巡抚岳浚
、衍圣公孔传铎
题,准増建乐器库九间敬贮。
圣祖颁赐中和乐器,奎文阁左右増建直房,以为执事人员,斋宿之所,此外应修各工,以次补葺。 闰七月,通政使留保
备陈。
庙制和,硕贤、怡亲王同诸大臣遵㫖会议请。
御书大成殿匾额。
御制
御书对联悬之。
庙堂昭示万世,又请复设二十四㦸于大成门内棂星门,石坊一座,旧镌宣圣庙,请改为。
至圣庙奎文阁前之门,曰㕘同诗礼。堂前之门曰「燕申,请遵。
幸鲁盛典,改叅同为同文,改燕申为承圣。又圣庙所用祭器,系前明之物请。
命内府另制大成殿祭器一分,镌勒年号,颁赐庙中,再康熙二十三年。
「圣祖仁皇帝幸鲁,留曲柄宝,盖于先圣庙为孔氏世守请」。
皇上特赐新制曲柄宝盖,以光仪典」。章上,诏悉従之。仍
敕将殿庑规制以至祭器、仪物,悉绘图呈览,指授修制。 是年二月十六日。
诏遣原任巡抚陈世倌
协监阙里工程。 十一月,衍圣公孔传铎
奏请捐赀建立碑亭。
上优诏却之。 是月
大成殿工料具备。
诏于十二月二十九日戊戌上梁,二十六日丙申庆云见于阙里。通政使留保
、巡抚岳浚
并具疏奏。
闻十二月十三日,大学士张廷玉
等奏请宣示史馆,奉上谕「朕平素尊奉」。
先师至诚至敬,雍正二年,阙里文庙不戒于火。比时廷臣援明代𢎞治前事为言,而朕心悚惧不宁,引过自责,亲诣太学。
文庙䖍申祭吿,特发帑金,命大臣等督工修建,凡殿庑制度规模以至祭器仪物,皆令绘图呈览,朕亲为指授,遴选良工庀材,兴造䖍恪之心,数年以来,无时稍间。今大成殿上梁前二日,庆云现于曲阜,卿等归美朕躬之词,朕不克当或者
上帝
先师鉴朕悚惕,诚敬之心,现兹云物,昭示瑞应,朕不敢矜言祥瑞,但能功过相抵,朕之幸也!应择日躬诣太学文庙祭吿,以申感庆之衷,一切礼仪,著该部速议具奏朕躬被」。
先师之福佑普天,士子诵法,服膺同受圣人之泽,著将明年会试,取中额数广至四百名,壬子科、各省乡试每正额十名加中一名,其十名之外有零数者,亦加中一名,此朕体奉」。
先师乐育之盛心,特行造就人材之旷典。诸士子其各兴文敦行,益加勉旃。所请宣付史馆之处知道了。 十四日又奉。
上谕:「据岳浚奏称,十一月二十六日庆云见于阙里,朕惟
至圣孔子,道冠百王,功髙万世。我圣祖仁皇帝尊崇敬慕之心,至诚至切。朕即位以来,景仰先师,备修典礼,年来遣官,兴建阙里。
文庙依仿帝王宫殿之制,规模𢎞焕,视昔有加,时时谕令监督诸臣,恪䖍将事,朕虽未曾亲至其地,而筹画指授、寤寐瞻仰之诚,无刻不在尼,防洙泗间也。今于大成殿上梁前二日庙貌维新之时。
天赐庆云于曲阜或者
上帝
先师鉴朕尊师重道之悃忱,昭示瑞应,或者天下士子敦行励学,人材蔚起感格。
先师而赐以文明昭著之象,朕心实为感庆。所奏知道了。 八年二月,通政使留保
奏称:
圣庙悬挂匾额,请将
圣祖仁皇帝御书「万世师表匾额,恭安于殿内天花枋上。皇上御书生民未有匾额,安于殿外门枋之上。
御书对聨,安于殿外正间明柱。
御书大成殿,竖匾安于殿外重檐之上。诏可其奏。 四月,通政使留保
巡抚岳浚
奏称:「圣庙棂星门,石坊以内大门二门向无题额,应请御定嘉名奉」。
诏大门名为「圣时,门二门,名为𢎞道门」。七月,大成殿报竣。
诏遣内府塑手摹塑。
圣像衮冕,服色一如周制。所秉玉圭,长二尺,广三寸,由内府碾琢颁发。像既成,通政使留保
奏称:
孔子生于鲁襄公之二十二年庚戌岁,己酉月庚子日,以夏正推之,系八月二十七日,今岁值庚戌。
圣像告成,请于八月二十七日开光安位。礼臣议于是日陈设祭器、香帛,留保
为主祭官,原任山东巡抚陈世倌
。现任山东巡抚岳浚
率领司道及在工人员为陪祭官,悉照典礼行礼。其致祭香帛恭请。
皇上特遣翰林官一员賷去奏覆」。
诏如所请,遣翰林院编修开泰
賷送香帛。 八月二十七日黎明。
圣像开光安位行礼致祭 九月十六日,通政使留保
等疏奏:
圣庙吿成,敬请编辑成书,以昭盛典。大学士、公马尔赛
等议如所请,令其谨録皇上前后。
颁发
谕㫖:
御书匾额对聨,并所増加殿庑门阶之制度,俎豆尊罍之仪式,及料估工程动用钱粮,自起工以至吿竣之日,备悉开造,交与衍圣公孔传铎
次第,编纂彚辑成书进呈。
御览。
钦定书名刋,刻颁布光昭盛典奉。
㫖依议。 十月
诏遣皇五子𢎞昼淳、郡王𢎞暻诣阙里吿祭圣庙。
崇圣祠,遣𢎞暻行礼。 十一月初三日,奉上谕。惟
至圣先师孔子,道冠百王,功髙万世,朕景仰企慕,寤寐弗谖,备举崇奉之仪,用申报享之愿。查世袭官爵,历代俱有成规而。
圣庙执事之员,向来未加爵秩,所当广置官僚,以光祀典,今欲特设。
圣庙执事官,三品者二员,四品者四员,五品者六员,七品者八员,八品、九品者各十员。各按品级给与章服。每逢
圣庙祭祀之时,䖍肃冠裳,骏奔趋事,凡此人员,著衍圣公于孔氏子孙内,选择人品端方威仪𡢃雅者,报部充补,彚奏以闻,每年各给俸禄银二十两。其孔氏子孙,内有情愿充补之人,或曽经出仕而退休在籍者,或身有职衔而未曽出仕者,以及贡监生童等,皆可入选,若届乡试之期,有情愿入场者,准以监生入场应试,朕意如此,著大学士马尔赛、张廷玉、蒋廷锡、大将军岳锺琪、总督髙其倬,会同该部定议具奏,特谕大学士等遵㫖奏覆。
允行 十二月
皇五子同淳郡王恭賷
御颁祝文、香帛至阙里,于本月十一日辰时诣圣庙告祭如礼。祝文曰:
皇帝遣皇五子𢎞、昼淳郡王𢎞暻吿祭于先师,孔子曰:「达天尽性,树万世之师,模重道尊,经焕千秋之庙貌,肃将嘉祀,用吿成功,仰惟。
先师孔子,得圣之时,由天所縦,纂修删定,启宇宙之文明,祖述宪章,综帝王之统绪,升堂入室,𢎞施乐育之恩,学礼诵诗,永作义方之榘比,髙悬之日月,亘古莫逾,喻出类之凤麟,生民未有,朕奉遗编而钦企,仪典,务极其推崇,循旧址而鼎新经营,必尽其诚敬,颁于国帑,董以大臣,每绘式以先呈,乃按图而指授,楩楠栝栢,求大木于名山,簠簋尊罍,选良工于内府,晶荧黄瓦,准制度于宸居,璀璨玉圭,俨威容于
圣座悬标题之巨榜,洒翰亲书,建屹峙之丰碑,摛文恭纪,工程累岁,时申严恪之心,栋宇𢎞规,益备观瞻之美,华榱雕柱,争辉讲道之坛,璆磬金镛,重振大成之殿,数仞之宫墙,逾峻两楹之俎豆,䖍陈特遣皇五子𢎞昼等亲诣。
几筵敬行,祭告于戏。卿云糺缦,已开丹雘之祥。古桧贞坚,伫望青苍之色惟祈。
鉴格式,飨苾馨。礼毕,复诣先师墓,前行三跪九叩头礼,三酹酒,行三叩头礼。淳郡王分祭。
崇圣祠。 十二月,巡抚岳浚
题报修建。
圣庙正续各工,共用帑银一十五万七千六百九十六两有竒。
敕下工部核覆。
允销 十二月十一日
御制重修。
圣庙碑文
颁𤼵阙里,摹勒上石文曰:「朕惟上帝垂佑,烝民笃生。
至圣先师孔子,以仁义道徳,启迪万世之人心,而三纲以正五伦,以明后之继天御宇,兼君师之任者,有所则效,以敷政立教,企及乎唐虞三代之隆大矣哉!圣人之道,其为福于群黎也,实溥而为益于帝王也更宏,宜乎?尊崇之典,与天地同,其悠乆也,曲阜庙庭为?
孔子里宅毓圣,锺灵之地,神爽式凭明禋祇肃,庙貌崇闳,由周而来,乆且加盛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徳符元化,悟彻性天。自羲、农、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集成于。
孔子者,一一体于身心,宣为政治。圣统在上,应运而承。康熙甲子冬,巡狩。
临幸阙里,谒奠庙林。殷礼隆仪,汉唐莫及。朕躬膺丕绪,志切羮墙。即位之初加封。
先师五代王爵,诣雍释菜,题额歌诗,佩德报功之愿,夙夜罔释于懐。雍正二年,阙里圣庙,不戒于火,有司奏吿,朕悚惕靡宁,诣庙致祭,旋发帑兴,修命大臣,専董厥役,殿庑规模,悉准宫阙,制器备物,亦令绘图,呈式裁酌,协宜数年来谆谕执事臣寮,经营周至,纤毫无憾,始惬朕衷。七年冬,有司具奏。
大成殿上梁前二日,庆云见于曲阜,合词称瑞,朕以天人感应,理固不爽,而诚敬㣲忱,讵能邀
上帝
先师之垂鉴,用是祗将祀事,倍増试额,俾普天率土,被圣人之德化者,同心感庆,庶足以广教泽而答嘉庥,而抚躬警勉恒朝夕凛凛焉。朕尝谓帝王之尊圣,尊其道也尊其道,贵行其道,居行道之位,而能扩充光大达之政令,修齐治平得其要,纪纲法度合其宜,礼乐文章备其盛举,凡圣道之未行于当时者,悉行于后世,虽去圣乆逺而心源相接,不啻亲授于一堂之上,黙证于千载之前,如是而钦崇褒显,悉由于中心之诚服,而治化日盛,圣道斯尊。且夫圣人之道,一天道也,天以牖民之责,属之圣人,删定赞修,代天宣教,彝伦敦叙,礼法彰明,后之帝王,奉其道以治世,师承罔斁,资益良多,然则尊天尊圣,理原合一,今兹之崇礼。
至圣正所以钦若。
昊天而于修建庙庭之重典,有不至诚至敬者哉!朕勤求上理,宵旰孜孜,冀以仰述。
皇考之,鸿谟丕扬
先师之厚泽,爰敬推上天,笃生圣人,与圣人承天立教垂宪奕世之意,勒文碑石,以昭示臣。民于无极,而系以辞曰:
天心觉世,圣治承天、治法、道法、圣圣相传、三五之隆,以道致治,峻德𢎞昭,丰功逺被,闻知续统。
至圣挺生,中天复旦。文教昌明,经纬三才。陶融万象,体具中和。功侔㕘两,表扬六籍。程式五常,如会沧海,若揭秋阳惟我
皇考聪明睿智,包藴图书,汇宗洙泗。德与圣合,礼为道崇。升堂容肃,过里恩隆。绪缵朕躬,勤图绍述。至训煌煌,箴铭宥宻。惟皇建极,惟圣时中。古今虽邈,心理攸同。作帝王师,与天地配。开辟一人,神灵如在。奕奕新庙,辉映尼防。金丝在御,车服盈堂。焕乎天文五云示庆。锡佑者,天承庥者。
圣敢云瑞,应鉴厥㣲诚。普祈洪贶,永福编氓。文治光华,日星晶丽。木铎扬声,垂亿万世。 十二月二十八日,奉上谕皇五子致祭阙里。
文庙典礼吿成回京,奏称:「恭谒孔林,周视规制,见享堂墙垣间,有年乆倾圮之处,朕尊崇」。
先师夙夜罔斁,今庙貌已经鼎新,林园允宜修葺,著钦天监选员前往会同衍圣公孔传铎相度方位,宜于何时营治详慎定议。届期朕命大臣前赴曲阜,令衍圣公孔传铎协同敬谨修理,务令崇闳坚固,光垂永乆,以昭朕尊礼。
先师之至意。 九年五月,修理先圣林园,经钦天监相度奏准,于雍正九年七月十五日兴工,礼部题请。
钦派大臣办理奉。
㫖孔林工程,仍著修理。阙里庙工之陈世倌、张体仁等会同衍圣公孔传铎敬谨监修,其估计之处著会同该抚岳浚
定议具奏巡抚岳浚
等遵。
㫖会勘估。
覆委原任泰安州知州王一䕫
、原任峄县知县崔宏烈
、现任曲阜县知县孔毓琚
,协同修葺,届期兴工八月」。
颁赐
御书大成殿匾额。
御制对聨,悬于
《圣庙题大成殿聨》曰:「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题大成门」。聨曰:「先觉先知,为万世伦常立极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十年三月,巡抚岳浚
。
题请将
孔林享殿三间,照阙里寝庙之制,用黄瓦镶砌屋脊,以表仪典奉。
诏允行。 六月二十五日午时,庆云复见于阙里巡抚岳浚
,具疏以:
闻奉。
上谕:「朕素不言祥瑞,惟有朝乾夕惕感,上天垂象,示儆之恩,何敢冀嘉祥之叠锡?已屡降谕㫖,训教天下臣民矣,但自信生平尊」。
师重道之心至诚至敬阙里,为圣人之乡,尤切羮墙之慕,乃前岁文庙重新,庆云涌现,今者林园工竣,复睹嘉祥,或者朕诚敬之衷,为神明之所歆格,故显示以象用昭日,监在兹之义欤?朕感庆之下,倍増䖍悚,爰谕天下,臣民共知之」。 七月初四日,孔林工程吿竣,复将宋代驻跸亭,明代御碑亭一体修葺。十一年三月,巡抚岳浚
。
题报修理。
孔林各工共用帑银二万五千三百三两有竒,敕下工部核覆。
允销
国朝配祀,贤儒盛典。
世祖章皇帝顺治元年。
诏以圣门典例,期于优渥,凡先贤先儒崇祀礼仪,悉如明制。 十二年八月。
命以宋儒朱熹后徽派朱煌为世袭五经博士,圣祖仁皇帝康熈九年五月。
命以宋儒、程颢、程颐后、程宗昌、程延祀为世袭《五经》博士。従御史,傅作舟之请。
二十五年。
命以宋儒周敦颐后周嘉耀为世袭五经博士。従左佥都御史姚缔虞之请。
二十六年五月。
御制
御书孟子庙碑文
颁发镌石,立于庙中承圣门之左,文曰:「自王迹熄于春秋,圣人之道或几于泯灭,卒之晦而复明,历千百世而不敝者,恃有孔子也。孔子没百有馀年,浸假及于战国,杨、墨塞路,祸尤烈于曩时,子舆氏起而辟之,于是天下之人始知诵法,孔子率由仁义,斯道之有传,至于今赖之。是以后世学者如韩愈、苏轼之徒,咸推其功以配大禹,而闽洛之儒,咸尊为正,学之宗传乌宓盛已。夫洪水之祸,止于人身已尔,杨墨之祸,隠然直中,于人心不有孟子,使杨墨滥觞于前,释老推波于后,后之人,虽欲従千载之下,探尼山之遗绪,孰従而求之?因推述厥义,刻文于石,俾揭于邹之庙。文曰:
尼圣既往,夐矣音徽,后百馀岁,圣绪浸㣲,尚异实繁,杨墨竞煽,䧟溺之祸,酷于昏垫,惟子舆氏距诐放淫,以承先圣,以正人心,述舜称尧,私淑孔子,正学修明,百世以俟,不有是者,斯道孰传?宇宙晦霿,万物狂傎,我读其书,曰仁曰义,遗泽未湮,闻风可企,岳岳亚圣,岩岩泰山,功迈禹稷,德参孔颜,刻石兹文,于祠之下,诵烈扬休,用吿来者。 是年。
命以宋儒张载后张守先为世袭《五经》博士。从给事汪晋徵之请
二十八年。
御制
御书颜曽思孟四子赞,立石太学摹拓,颁发直省。
赞颜子曰:
圣道蚤闻,天资独粹,约礼博文,不迁不贰。一善服膺,万德来萃,能化而齐,其乐一致。礼乐四代,治法兼备。用行舎藏,王佐之器。
赞《曽子》曰:
洙泗之传,鲁以得之,一贯曰:「唯圣学在兹,明德新民,止善为期,格致诚正,均平以推,至德要道,百行所基,纉承统绪,修明训辞。
赞,子思子曰:
于穆天命,道之大原,静养动察,庸徳庸言以育,万物,以赞乾坤九经,三重大法,是存笃恭慎独,成徳之门巻之藏,宻扩之无垠。
赞《孟子》曰:
哲人既萎,杨、墨昌炽,子舆辟之曰:仁曰:义,性善独阐,知言养气,道称尧舜,学屏功利,煌煌七篇,并垂六艺。孔学攸传,禹功作配。 二十九年二月。
命以宋儒朱熹、后闽派朱潆为世袭《五经》博士。従福建巡抚张仲举之请,朱潆为明博士之俊之孙。
四月。
诏建述圣子思子庙于曲阜従博士孔毓埏之请
。三十八年五月,圣祖仁皇帝南巡回銮,过仲子庙庙在济宁州,仲家浅
。
赐题匾额曰「圣门之哲」。 三十九年五月,命以先贤闵子后闵衍籀、端木子后端木谦俱为世袭《五经》博士。 四十一年二月。
命以宋儒邵雍后邵文学为世袭五经博士。从御史杜之昂之请。
五十一年二月。
诏以朱子发明至道,轨于至正,特加优崇,升配大成殿,十哲之次,题主曰「先贤」。 是年。
命以先贤言子后,言德坚为世袭五经博士,従江南提学张元臣之请
五十四年。
命进宋儒范仲淹従祀。从江南提学余正健之请
。五十九年,命以先贤卜子后卜尊贤为世袭五经博士。従巡抚李树德之请。
。雍正二年三月。
皇上亲诣太学释奠。
先师
谕治天下之要,以崇师重道、广厉学官为先务,维孔子道髙徳厚,万世奉为师表,其附飨庙庭诸贤,皆有羽翼圣经扶持名教之功,然历朝进退不一,而贤儒代不乏人,或有先罢,而今宜复有旧缺,而今宜増其从祀。
崇圣祠者,周、程、朱、蔡外,或有可升而祔,并先贤、先儒之后,孰当増置《五经》博士,以昭崇报九卿、翰林、国子监、詹事、科道会同详考定议以闻遵。
㫖议定,明洪武二十九年黜扬雄从祀,𢎞治八年黜吴澄,従祀嘉靖九年,林放、蘧瑗、郑康成、郑众、卢植、服䖍、范甯七人,改祀于乡,公伯寮、秦冉颜、何申党、荀况、戴圣、刘向、贾逵、马融、何休、王肃、王弼、杜预十三人,黜其従祀,今议得二十二人:中林放、蘧瑗、秦冉、颜何、郑康成、范甯六人,允宜复祀孔子弟子:县亶、牧皮、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万章、公孙丑、汉诸葛亮、宋尹焞、魏了翁、黄干、陈淳、何基、王栢、赵复元、金履祥、许谦、陈浩、明罗钦顺、蔡清。
本朝陆陇其等共二十人,允宜増祀,又宋张子横,渠之父迪増入。
崇圣祠従祀,又谨议先贤冉伯牛、冉仲弓子张有,若允,宜増置博士,以昭崇报」。 三年,
命以先贤颛孙子后颛孙诚道为世袭《五经》博士。 五年,
御题:「圣庙四配匾额,颜子匾曰「德冠」四科曽子匾曰「道传一贯」子,思子」,匾曰「性天」,述祖孟子」,匾曰「守先待后」,又御题闵子」匾曰「躬行至孝」,仲子匾曰「圣道干城」,俱御书颁悬」。 六年,
命以先贤冉子仲弓后冉天琳为世袭五经》博士。 十三年,
命以先贤冉子伯牛、后冉士朴为世袭《五经》博士。
山东通志巻十一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