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二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山东通志卷二十二

桥梁志

十月成梁,载在夏令,徒舆兼设,王政之所必谨也,然而架木为桥,以时兴撤,夏霖秋潦,百川灌河,濡轨堪虞,褰裳难渡,行者犹有病焉,易之以石,庶㡬为经久之圗乎?东省津梁巨细不可胜纪,有以石建者彚而书之,或修其旧制,或创有新模,名渎支流,咸资利涉,乃若雪凝华表,聴语鹤于寒烟,星度旗亭,讶垂虹于絶涧,斯又川途之佳胜矣!志梁之外,附以渡口闸堰,凡有裨于行李,有系于河渠者,以类相徥可也,作桥梁志》。

桥梁旧志所载桥梁,悉原本于州县志,然所采颇繁而病于冗,如每城必有濠濠上之桥,通名吊桥,似可略也。至乡村洲渚,一木所支,好事者,饰以佳名,不数年而名存实亡矣。留之简册,适以滋累。今就各州县现存要𦂳桥梁,详其道里远近,其创修年月,有则书之,无则阙之。闸堰例亦仿此。

济南府:

厯城县 鹊华桥在县治西北,大明湖南岸,桥侧有元人碑书「大明湖」三字,旧环湖之桥有七,今皆无考、百花桥在鹊华桥之南,两桥相望,中为百花洲、汇波桥在北城门内,明湖之水悉从桥下出而会城东西之水,宋曽巩守济南时建迎恩桥在城西北隅迎仙楼下,明正徳间建、柳阴桥在城东柳行头、泺源桥在西门外,宋时建,苏辙有记、赵官桥在郑深马头东、黄冈桥在城西五里,明嘉靖十二年,巡抚袁宗儒巡按方逺,宜议开浚黄冈废河,自匡山铺经长清县界抵段店、华家口诸水,悉疏掘之,达于大清河,以防岱阴诸水暴雨泛涨,乃因匡山西废桥甃石新之,又建板桥于西南三空桥在北坛之北,跨锦纒沟刘家桥桥下水向东流,又名东流水桥老鹳桥在刘家桥北府闸之水经其下、姚家桥在城东南东响闸左,捍石桥在城西南,跨锦纒沟汇川桥在趵突泉东,天启间建、广惠桥在城西南,夹河桥在城西南趵突泉,下流至广恵桥,分之以缓其势,下复合入城濠,洗钵马跑之,水自东南来,㑹于桥下二里坝,在城西趵突泉南,延袤二里馀,秋夏南山诸水暴涨,捍之使西下锦纒沟东响闸在城东南隅,以蓄黒虎诸泉之水西响闸在城西南隅,以蓄马跑诸泉之水护城闸在城河东北,一名坛闸,明嘉靖初建。新闸在城东北,护城第二闸、利田闸在城东北黄山前护城第三闸、平水闸在利田闸东护城第四闸斜河闸在平水闸东北城河第五闸呼雷闸在斜河闸北城河第六闸崇正闸在华不注山前城河第七闸广济闸在城北四十里广恵闸在城北二里利田闸西,明天顺四年,知县何英建闭闸,则东城之水经利田达崇正开闸,则西入五柳,颇为蓄泄要区,亦名县闸小新闸在城北五里五柳闸在城北八里云庄后。明嘉靖间,都御史周梧鳯建。永清闸在城西北,一名卫闸,西城之水由此出聴水闸在㟽山西北,永清五柳之总闸、孙家闸在华不注山后,俗呼昝家闸、王家闸。 坝子屯。 船柳渡。 龙湾闸。 巨门闸。 四风闸。 张家圏 温流闸。 老僧口 聂家马头。 韩家马头。 张家马头。 薛家马头。 郑深马头以上皆在城东北,由孙家闸起,迤东北至郑深马头,入章邱县界。鸭王口、唐王道口俱全节河西北泺口在城北十二里,为大清河要津。苏家渡口、牛家渡口。 小街渡口。 邢家渡 新开口。 张侍渡 东家渡口。 老儿湾。 东河头。 杨柳渡今名杨令史渡口秦家渡。 任家岸以上皆大清河津渡,由小街渡口,迤东北至任家岸入济阳县界。

章邱县。 绣江桥在城东绣江水上山头桥在城东小清河上新梁桥在城东獭河上。朝阳桥在獭河上。従化桥在城北八里回村淯河上。淯口桥在城北淯口付、利津桥在城北三十里旧军镇。锦江桥在城东南明水镇柳塘桥在城东北三十五里。凤江桥在城西北水寨二里。薛渡口闸在城北三十里。赵官闸在城北三十里柳塘口闸。在城东北三十五里。

邹平县 石桥在城南七里,相传为陈仲子。隠处水源出长白山,流迳东北诸田每被淹没。明嘉靖中,知县叶林挑浚。康熙二十八年,河决,知县程素期复疏入小清河捍桥在城北八里段家桥在城北三十里、孙家镇桥在城北三十里,开河桥在城西北十里上口桥在城西北十里

淄川县。 迎仙桥在城东门外,𢎞治十一年重建。六龙桥在西门外孝妇河上,明万厯中建,桥成适邑中,秋举者六人,因名苏相桥在城西十里博济桥在城西十五里焕山下,一名焕山桥、灵虹桥在南门外般水上、平津桥在城南十五里、孝感桥在西门外秦王桥在城西北二十五里、济川桥在北门外、明水桥在城北二十五里、范水桥在城北二十六里、迎恩桥在北门外、丰水桥在城东北三十里、雷泉桥在城东北雷泉上

长山县。 通顺桥在城西十五里。焦家桥在城北二十五里。通济桥在城西一里,孝妇河上二十七洞。 国朝。康熙二十三年建。永安桥在城南一里,孝妇河上二十九洞,康熙四十九年建。

新城县 司马桥在城东半里许,旧名广济桥,明兵部尚书王象乾増修因名索镇桥在城东三十里乌河上七洞、石桥在城东南二十五里,通济桥在城东北二十五里,岔河桥在城西北二十五里、石闸在城东北鱼龙湾南,减水闸在城西北十四里董家湾、金刚堰,在锦秋湖水中,知县赵文炳立石以分新城,高博之界在清凉台北,吕家埠在城东十八里,土人筑以御郑潢水之下流者于家堤在城东十八里,防郑潢,上流泛溢,作堤捍之桑公堤在城西北二十五里,青沙堤,旧筑以捍小清河之水,长三百六十四步,阔七步,髙四尺,别有䕶庄堤,沿堤植杨柳千株。

齐河县 温聪河桥。 晏城北桥 晏城南桥 倪伦河桥 杨家道口桥 杨家地桥 八里庄桥、北闗桥。 三官庙桥以上九桥俱帑,国朝雍正八年,发 修建大清桥在东门外大清河上,旧名通津桥,明嘉靖间,羽士张演升募修,数年告成,建桥九洞石皆钤铁上置狻猊槛柱,结构最工桥,东西立二坊,一曰大清桥,一曰济水。朝宗 国朝顺治八年,河决石槛冲,毁章邱监生穆遇春捐修,又于桥西増建小桥七洞、髙家桥在城西四十里,因赵牛河秋水泛涨,阻滞行旅,乡民高禄捐修此桥,因名焉、刘家闸在城东北八里、袁家渡在城西南八里、张村渡在城西南二十五里、韩家渡在城东北十里许红庙、李家渡在城东北十五里、邱家渡在城东北二十里、汪家渡在城东北三十里

齐东县 永济桥在东门外、小南桥在城东迤南三里、齐家桥在城南二里、魏家桥在城南五里、髙家桥在城南八里、孟家桥在城南二十里麻姑堂西、管家桥在城南四十里。河以上七桥俱在减水 上、刘家桥在延安镇西三里、潘家桥在刘家桥南二里、王家桥在潘家桥南三里、曹家桥在曹家马头西、孟家桥在孟家坊西三里。河以上五桥俱在坝水 上渔王渡在城东十五里正徳乡、李家渡在城西一里,今名新开口、杨家渡在城西三里、桑家渡在城西十二里、徐家渡在城西十六里、延安渡在城西三十里、赵岩渡在北门外,今名北马头船张渡在城北八里齐东乡、义渡在城西北一里

济阳县 鄢家桥在城东四十里、杜家水口桥在城西三十里、苏家桥在城西四十八里、罗家桥在城西四十里、孟家桥在城西三十五里西垛石桥在城西北三十五里,东垛石桥在城西北三十五里,二桥相连。 国朝,雍正十二年建、米家桥在城西北三十五里,雍正十一年建、商家桥在城西北四十里、路家桥在城西北五十里、魏家桥在城西北四十里、苏武桥在城西北五十里 以上十一桥俱在徒骇河上、上马头渡口在南门外、杜家水口在城西三十里、鄢家渡在城东三十里桑家渡在城东六十里

禹城县。 天仙桥。 三里沟桥。 王家桥。 北邱桥、张家庄桥 刘普站南桥 北桥 黄家庄桥、三里堡桥。 北极庙桥 鬲津木桥鬲津石桥鬲津东首桥 红布张家庄桥 宋家庄桥。 六路口桥 齐家桥。 二十里铺北桥 旧墩台桥以上十九桥俱发,国朝雍正七年 帑修建十里河桥 安仁店桥 杜家石桥 漯河石桥 通济桥。 朱家道口桥 巩家庄石桥。 史家营。桥 莒镇石桥以上九桥俱在城西北。

临邑县 解愠桥在南门外、金线桥在城南三十里、温将军桥在城南四十里、潘家桥在城东南四十里、广恵桥在城南四十里。骇以上四桥俱在徒 河上。

长清县。 雍盛桥在城南二十五里杜家庙南、乐清桥在城南三十里潘村圣徳桥在城南四十里娘娘庙帑以上三桥。 国朝雍正八年发 修建。归徳桥在城南二十里。安贞桥在北门外。广福桥在城东南三十里岗山西。广济桥在城东南三十里崛山桥在城东南三十五里。明徳籓创建。崇兴桥在城东南八十里。小石桥在崇兴桥东三里水桥在城西南窑头村之外,东南会流于此,由灰冢坡归大清河。广恵桥在城东二十五里佛公店西呉家渡闸在城西南二十里沙河门头闸在城西南二十五里。贴壁流闸在城西南五十里。张村口闸在城西北十二里。杨家道口距城十里。张村渡距城十二里。邉家道口距城十二里。赵家河渡距城二十里。孔家道口距城二十里。呉家渡距城二十里。土山渡口距城三十五里。方子头渡口。距城四十里。

陵 县 三里桥在城东三里,铁板桥在城南徳 州 仙人桥南门陈公堤口桥 焦家庄桥 李家桥以上四桥俱系修国朝,雍正八年发帑 建惠济桥在城北八里哨马营支河上。雍正十三年发帑建浮桥在城西卫河上,旧名广川桥、土河桥在城东南四十里板桥在州东南三十五里引河上,浮桥渡口在城西卫河上、彭家船渡口在城西小锅市、上马头渡口在城西南,第三屯渡口在城西南五里、白草洼渡口在城西北十五里、老君堂渡口在城西北二十五里。第六屯渡口在城西北三十里、桑园镇渡口在城西北四十里、陈公堤在城东南五里。宋陈尧佐知滑州,筑堤防河,绵亘至海,因名

徳平县。 范家桥在城西十二里义渡桥在城西四十里杨家桥在城北十二里、马家桥在城北十五里于家桥在城东北十六里、郭家桥在城东北二十里、方便桥在城东北二十里阎家桥在城东北二十五里、韩家桥在城东北三十五里、杜家桥在城西北十五里、郭家桥在城西北十五里、张家桥在城西北二十五里

平原县 曲陆店桥 老鸦陈北桥 东桥 鬲津桥 东闗官道桥。 二十里铺桥 鸿沟河桥 赵王河桥以上八桥俱系修国朝,雍正七年发帑 建。津期桥即平原津董家桥在城东二十里。新桥在城西十二里、梅家桥在城西二十五里。河以上三桥俱在马颊 上岔口桥在城南二十里。张公渡在城南六十里平原津口

兖州府:

滋阳县。 御桥在东门内偏西、九仙桥在东门外、利涉桥在金口坝东二里黄泥沟、平政桥在西门外,泗水之支流经其下、飞龙桥在城西十八里西土娄,有淤泥河,上下十馀里、吕仙桥在城西三十里,旧名张家桥,相传明万厯间吕仙与二人期会于此桥,石遂有坐痕,因名焉、髙呉桥在城西三十里,跨洸水建、永济桥在洸河上、石桥在城北诸泉所会、泗水桥在城东南五里,跨泗水上,明万厯三十七年鲁宪王所建,中通十五洞,长七十馀仞,广二丈,有竒一。国朝康熙五十一年夏,暴水冲突中三洞,知府金 鳯捐修,经年告成,熔铁为巨剑,长三丈,重五千斤,插竖中洞之外以镇水。新桥在城西北二十五里漕河上、金口坝在金口闸南九十二步,明成化八年建滚水石堰东西长五十丈,下阔三丈六尺,上阔二丈八尺。金口闸在城东五里北沙碓社,引沂、泗二水西流,以达于济宁、杏林闸在城西三十五里杏林庄、土娄闸在城西南十里、新堤在城东北十里

曲阜县。 广济桥在城南三里通济桥在城南八里草桥在城西十里洙水桥在城北三里孔林内文津桥在城北门外孔林道上张阳桥在城北八里沂水桥在城东南十里,跨沂水。苗孔桥在城西南三里,跨洙水。白石桥在城东北十里阎老人桥在城西北十二里瞻岳桥在城西北二十五里宁阳县。 通济桥在东门外、新柳泉桥在城西里许、洸河桥在城西洸河闸南,御史吴崇礼建,东南石桥在南门外,跨]河、乐善桥在北郊外、青川桥在城西南八里,跨柳泉旧河、堽城坝在宁阳西北三十里。详见《漕运志》、宁阳、义渡即汶水过渡处,知县李温皋捐造船三只,并募水手衣食之,行旅称便

邹 县 东阳桥东闗外、平阳桥在城西三十里魏女桥在城西三十里济通桥在城西纪沟、徐镇桥在城西四十里黄路桥在城西四十里、内官桥在城西纪沟桥在城西泰平桥在城西三十里陂石桥在城西四十里呉桥在城西六十里、永济桥在城西七十里。河以上十一桥俱白马 上因利桥在南门外,跨因利渠、龙河桥在城南二十里双石桥在城西北二十五里两川桥在城西南,跨三角湾泉面房桥在城西南,跨白庄泉望仙桥在城东北,跨蓼津。大通桥在城西北里许永利桥在大通桥之北稻屯桥在城西北,跨程庄泉杨柳桥在城西北,跨鳝眼泉陈沟桥在城西北二十里白马桥在城西北二十里双桥在城西北二十里双村桥在城西北、崇义桥在城西北二十五里 。以上五桥俱跨白马河上流安济桥在城西南五十里塂里积水闸在城东北,明正綂间建,即泗、沂二水入运之道

泗水县。 鲍村桥在城东八里苗馆桥在城东二十五里黄阴桥在城东三十五里卞桥在城东五十里,泗水由此西北行厯山桥在城东七十里、玉沟桥在城西十二里,沟水北入泗河里仁桥在城西三十里

滕 县 黄山桥在城内东北隅,南梁河支流入城桥,跨其上小白桥在城西四十五里,跨白水河、陡沟桥在城南二里荆沟泉河上、南石桥在城南三十里、官桥在城南四十里,跨薛河桥东沟中得断碑,乃隋开皇八年建髙一丈为洞冇九、西仓桥在城南六十里大胜泉河上、霸陵桥在薛城南,相传孟尝君所建、三里桥在城北,跨三里泉河、七里桥在城北,跨七里泉河,北石桥在城北二十五里,跻云桥在城东南一里,旧名斗子桥,跨南梁河公孙桥在城东南三十五里,跨玉花河,水俗传为公孙𢎞所建。峄。 县 孺子桥在西门外承水上,旧名承桥,知县陶汝弼辩。氶水即沧浪之水,因名望仙桥在南门外以南有望仙山,故名萧桥在城南五里、裴宋桥在城北三里,北山、沧浪诸水经其下、龙潭桥在城东南二十五里、醉仙桥在城东二十里茅子河上、会水桥在城西北十里、清漳桥在城西北四十里陈郝集、灵泉桥在城西北六十里、巨梁桥在城南五十里新河上

金乡县 凌云桥在儒学奎楼前,旧名望仙桥、春城桥在东郭外、苏家桥在城东五里、来薰桥在南堤、周公桥在东南堤外、阎家桥在城东南六里、大河桥在城南二十里十里铺桥在城北十里、道口桥在城东北十里石家桥在城西北十二里、八里河桥在城西北石河上

鱼台县 富民桥。 南桥俱在城东二十里谷亭镇郎施桥在西门外。双龙桥在城东南五十里,跨沙河。钜济桥在城东北二十里谷亭镇、南阳坝桥在城东北二十里苏家坝在沙河店北、龎家堰在城南六里、谷亭渡在谷亭镇护城堤明万厯间,巡抚黄克纉建。小堤在城南二十里

济宁州 马驿桥在东门外林家桥在东门外大蒋桥在城东五里姜家桥在城东十三里、飞虹桥即南门桥、通泗桥在东门外通济桥在城东南二里、夏家桥在西门外、曺井桥在城西十八里、望仙桥在北门外、龙拱桥在城北、济民桥在城东南太和桥在小闸后观澜桥在城东南、蓼沟桥在城东南二十里、两川桥在城东南鲁桥镇会通桥在城西南、草桥在城西南、济安桥在草桥西、西郑桥在城西、张家桥在城东九曲陂石桥在城西北二十里

嘉祥县。 澹台桥在城南三里澹台山下二十一洞。广济桥在城西南二十里。土山桥在城南二十里,上山集之东,古黄河上。堌头桥在城南二十五里。、鲁翟桥在城东南五里。丁家桥在城西南九里。

汶上县 望岳桥在东门外平治桥在城东春育门外黄泥洼水入城壕,经此桥下通议桥在东门外、洸河桥在城东四十里、感化桥在西门外、草桥在城西八里,跨汶河上、通济桥在南门外、髙山桥在城南十五里,迎仙桥在北门外、陈家桥在城北一里,蒲湾泊水入城,由此桥下栢浪桥在城北十八里跨鲁沟、平陆桥在城西南七里,濠水入湖经此。苏鲁桥在城西南,跨蜀山湖口、鲁桥在城东北二十五里、昙河桥在城东北三十里、三士桥在城西北六里髙家渡。 李平渡 湖城渡。 草桥渡此渡为南北之冲,设官渡之后,行旅称便周村渡 李村渡。 马家渡 王延渡 白马河渡 黒马沟渡。 温家渡。 大坝口渡以上俱濒汶水。南旺渡 开河渡。 刘家渡 袁家渡 张八老口渡以上俱濒漕河。阳谷县。 宁津桥在城内旧县署前、恵民桥在东门、博济桥在东门外、孔家桥、在西湖陂、大兴桥在北闗外、叠路桥在城东北三十里。寿张县。 元家桥在城东十二里、艾家桥在城东十二里、古贤桥在城南十里、辛家桥在城西南十二里上。以上四桥俱在土河、鱼戸口桥在城东二十里、万家桥在城东二十五里、范家桥在城东南二十五里黒虎庙桥在城东南三十五里、岔口桥在城东二十里、温家口桥在城东南二十五里 以上六桥俱在里河上、道人桥在城东二十里引河上、三洞桥在城东南五十里戴家庙西、师家坝在城西南二十五里,导黄河水使入通源闸,以分沙湾势、赵家坝在城东南六十里阚野、髙口闸在城东南三十里汶河东、白家陵堰在城南八里,野猪脑堰在城南六十里,萦纡三十里,用土石修筑以猪水,使不得冲决漕河堤岸。

东昌府:

聊城县。 通济桥在城东门外,会通河上。明永乐九年改为闸,仍置木桥。浮桥在崇武水驿北。官路石桥在城南堤外。董家桥在城东北十五里孝武渡在通济闸上流北坝口渡在城北二里双堤在城南五里。

堂邑县 平政桥在东门外中行桥在南门外捍石桥在城西北八里。大石桥在城东北四十里。梭堤大小堤在新开河南白堤在中闸口之南。博平县。 广济桥在西门外通济桥在南门外孙家桥。 邓家桥 马家桥。 李家桥。 王家桥。 许家桥。 陶家桥。 池家桥以上八桥俱在城西南,徒骇河上邓家桥在城西北十五里,跨鸣犊河魏家湾桥在城西北四十里伦家桥在城西北四十五里会通河渡在城西三十里,即梁家乡,古黄河渡在城北十五里

茌平县 望岱桥在城内西北隅章庄桥在城东二十里邢氏桥在城东二十里通会桥在南门外登岱桥在会通桥东张良桥在城北十里铁板桥在城东北六十里,古湿河通便桥在城东北七十里

莘 县 通津桥在城西北,大有门外。

清平县。 徳河桥在城西十五里,建国朝雍正十三年。牟家桥在城西七里漯河上。土楼桥在城西八里。蔺家桥在城西南三十里魏家湾东土山寺桥在城西八里颊。以上二桥,俱跨马 河。

冠 县 吉固寺堤古有堤,岁久圮坏,明嘉靖乙巳补筑,长数百里,高一丈四尺临清州。 通济桥。 普济桥。 永济桥以木四丈为巨筏,絶河横如飞虹,一名天桥。月径桥。 润津桥以上五桥俱在城西南,当汶水北,㵼合卫河处地,居会通、临清二闸之间𢎞济桥在会通河南流、广济桥在卫河真武阁前、浮桥在观音矶南、徳绍桥在卫河、新开河渡在永清门外三里铺渡窑口渡在新开口西卸货口渡。 闗口渡以上俱系会通河渡。南水门渡。 太平口渡 真武庙渡 广济渡。 南湾狮子桥渡。 南板闸口渡以上俱系卫河渡。

馆陶县。 观音堂、石桥在南闗外、王家、石桥在城西南四十里、南馆陶石桥在城西南四十里、杨家石桥在城西南六十里、王儿庄桥距杨家桥五里、北马头渡在城西三里、窝儿头渡在城西南四里、驸马渡在城西南四十里,以汉馆陶公主食邑于此,故名迁堤渡在城西南五十里,滩上渡在城北五里、尖冢、镇渡在城北二十里、清泉渡在城北二十五里、薛家圏新堤在城西南八里。明万厯二年,知县李冲奎筑,长一百八十丈,底阔四丈五尺,顶阔三尺,高九尺邱。 县 虞公堤在城西漳河上,明知县虞镐筑杨公堤在漳河东岸,自南寨起,北至新店,杨国朝康熙三十年知县 兆亿筑。

恩 县 陈家口桥在城东十二里宁流桥在城东十二里许家桥在城东十三里草桥在城东十五里津期桥在城南二十里,今名永济桥。 以上俱跨马颊河

髙唐州 夹滩桥在城东南十五里通长清县。 国朝康熙四十三年重建。南镇桥在城南三十里,通茌平杨官屯桥在城东二十五里通齐河 。以上三桥跨徒骇河张家桥十国朝康熙四 二年重建。马颊桥康熙四十二年重建。蒋公桥康熙五十五年重建陶家桥雍正元年重建南镇南桥雍正三年建北桥雍正六年重建。通济桥 于家桥雍正九年重建。囤家桥 卞官桥以上十桥俱在城西北,跨马颊河上。

夏津县 马颊桥在城东南三十里,桥侧有龙潭,常能兴云致雾旱,祷辄应陶家桥在城东三十五里、卞官桥在城东北四十里、屯氏河桥在城东北四十里,一名董姑桥,以上俱跨马颊河。有按屯氏河乃隋所开,而马颊则九河旧名也,唐另 马颊河河之分合已详。山川志寰宇记云:夏津有屯氏故河,在县北,流入髙唐州界,又县有河曲,或曰即屯氏河之曲也。要之,唐之马颊即隋之屯氏,而今之马颊又非复九河之马颊也。河且无定名,则所名之桥岂尽足据乎?因邑有二桥,一名马颊,一名屯氏,故详及之。

武城县。 广济桥在东门外一里,又名冰桥太平桥在广济桥东、兑泽桥在西门外一里馀小桥在西门外,一字河上、离明桥在南门外、永济桥在北门外三里西门渡。 梁家窑渡。 祝官屯渡 甲马营,渡郑家口渡。以上四渡俱在北门外卫河津渡。

青州府:

益都县。 𢎞济桥在东门外海岱桥在东门外杨姑桥在城东十八里云劈二山之水,由桥下会流入阳河。洰洱桥在城东三十里。崔髙桥在洰洱桥侧,俱跨洱水。尧沟桥在城东五十里。狮子桥在西门外,跨阳水。云山桥。 官桥、民桥俱南门外、万年桥在北门外南阳水上,旧名南阳桥,明改今名斜津桥在城北十里、新店桥在城北十里、拱宸桥在城北三十里石羊店南,柳行街桥在东闗南、三元桥在东闗南通临朐、石马桥在城东南十里、月漾桥在城东南二十五里白马庙东,转云桥在城西南七里云门山之麓、普通桥在城西南二十里、升仙桥在城南三里,近朗公洞会流桥在北门外,跨阳水、金岭、镇桥在城西七十里

临淄县 道口桥在城东五里林家桥在城西,入里。申家桥在城西二十五里淄河桥在城南十二里刘家桥在城北八里白兔邱桥在城北二十五里新店桥在城西南十五里时水桥在城西北三十里,跨时水博兴县。 湾头桥在城南五里通济桥在城南苑庄社傅家桥在城西南五里。利建桥在城南十二里柳桥在城东南二十里。河以上五桥俱跨小清。苑庄桥 北寨桥。 辛王桥。 南大呉桥。 东黎桥以上五桥俱在城南十五里,预备河上。堰头桥 南闗桥。 三官庙桥、天齐庙桥。 东营桥。 奄城桥。 崔家桥以上七桥,俱在城南三里支脉沟上傅家桥闸。 巩固闸。 保泰闸。 东宁闸南阜闸。 迎薰闸。 利见闸。 西成闸。 永丰闸维新闸以上各闸俱在小清河上,明崇祯时建。

髙苑县 岔河桥在城西南七里,两桥相对,一建小清河,一建孝妇河,当二水合流之冲荫子桥在城西南二里通济桥在城东南五里。妇以上二桥,俱在小清孝、 二河合流之上。新桥在城西闗之南,相连三座。、五空桥在城西南五里,跨支脉沟军、张道口闸在城西南二十里,与新城县接界小清河入支脉沟处。

乐安县。 望海桥在东门外李家石桥在城东二十里朝宗桥在城北二十里,跨小清河大王桥在城东南二十五里,跨北洋河东王桥在大王桥西十里,跨淄水。延家桥在北洋河彭家道口桥在北洋河通济桥在城东南,跨女织河淄河店桥在女水上、三角湾桥在城西南平政桥在城西北二十八里。石辛镇济水上、利农桥在城北利农堤在城北济水岸

寿光县。 张建桥在城东十里,跨㳽河通登莱。寒桥在城东十五里。稻田石桥在城东三十里丹河上。罗桥在城西北二十里,北夹河社。青河渡在城东南八里。马疃渡在城东南十里。牛角渡在城东南十五里。王里渡在城东北二十里。南楼渡在城东北三十里。

昌乐县。 通济桥在城东十里普济桥在城东十五里、大石桥在城东十五里,广济桥凡二座:一在天齐庙之南,一在城东十五里,跪河桥在城东二十里。东朱桥在城东二十里。东丹河桥在城西三里、西丹河桥在城西九里、尧河桥在城西二十里尧沟店、望海桥在南门外迤东、四石桥在望海桥东南通开山口、普恵桥在城南落星石南、长命沟桥在城东南十五里、白狼河桥在城东南五十里、南闗石堤。

临朐县。 雪花桥在兴隆街滴漏泉水,经其下,入巨弥河龙泉桥在南闗,龙泉水经其下,入巨弥河张良桥在城东南黄山社、五龙桥在城西南五井集北善人桥在城西北逢峪社弥河桥,在南闗外一里。

安邱县。 西汶河桥在城西五里龙湾桥在城南二十五里龙湾河,北汶河桥在城北三里、凌河桥在城西南,牟山之西十里淮河渡在城东六十里,即潍水、李丈渡在城南六十里,即浯河

诸城县 朱解社石桥在城东二十里、商沟河、石桥在城西十五里、渚辅河桥在城南二十里、石河桥在城南七十里、潍河桥在城北七里百尺河桥在城北四十里、卢河桥在城北七十里、●济桥在城东南五里、大盘社、大石桥在城东南一百三十里,相传秦始皇所建。石佛寺西石桥在城西南半里,南北大路有石堤百步、铁沟河桥在城东北五里、韩信沟桥在城东北三十五里、善人桥在西闗迤南

博山县。 后乐桥在东闗、永济桥在城南三里、登州府。

蓬莱县 画桥在府治东,跨黒水河密分桥在县治东,密水分流其下、小石桥在北门内,密水所经,登瀛桥在县学前、沙河桥在城东十里、安香河桥在城东二十里、平畅河桥在城东六十里、密水桥在南门外,密水流其下,迎仙桥在北闗普静寺西、来宾桥在迎仙桥西、天桥在水城北,新开海口、天生桥在马鞍山东,两临深涧中,起石梁南北,直通大路,如天设然。𢎞济桥在城东南隅小水门下半里。

黄 县 正东桥在东门外、永文桥在城西十五里、南栾河桥在城西二十五里、吕家疃、河桥在城西三十五里、隋家疃河桥在城西四十里、朝景桥在南门外、月阳桥在城西南龙山驿之西,诸山水由桥下通饮马湾、紫阳桥在月阳桥西南,通髙家沟界首河桥在城西南四十五里、洚水桥在城东北三里、黄水、河桥在城东北三里、庄头、河桥在城东北十五里、石桥在镇海门西福山县。 清洋桥在东门外清洋河上、大姑桥在城东二里大姑河上、丹阳桥在城南大街,以马丹阳到此得名保成桥在西闗、义井桥在城西南三十里、王公堤在城东南,至东北,长三里,髙一丈二尺,阔一丈,在清洋河东、杨柳堤在清洋河东

栖霞县。 环翠桥在南门外迎仙桥在北门外,以近邱处机濵都宫,故名。赤巷口桥在城北四十里七里桥在城东南七里蛇窝泊桥在城东南四十里方山桥在城西南二十五里。

招远县 界河桥在城北五十里沟桥在城西南三里东良河桥在城西北五十里。

莱阳县 火山石桥在城东十五里、古石桥在城西二十里、响水、石桥在城南三十里、陶漳、河桥在城南十五里、红石崖、河桥在城南十里 。以上二桥俱陶漳河水所经、五龙河桥在城南二十五里、崔疃桥在城南五十里、浮山桥在城南七十里、桥头河桥在城南八十里,所以上四桥俱五龙河、 经、淳于河桥在城东南三十里河马崖桥在城东南四十里、水口河桥在城西南四十里,水以上三桥俱昌 所经、佛院、河桥在城西南六十里店埠河桥在城西南八十里,所以上二桥俱沽水 经、朱冈、河桥在城东北五里,沐浴河桥在城东北二十里所。以上二桥俱县河 经县河桥在城西四十里、王家河桥在城西四十里、大沽河桥在城西六十里、小沽河桥在城西九十里

宁海州 通仙桥在东门外沁水桥在城东五里,跨金水河。瞻恩桥在西门外、五丈河桥在城西十里。道亭河桥在城西南六十里。

文登县。 望海桥在东门外新庄桥在城东三十里昆嵛桥在西门外解公桥在城西一里许普渡桥在城西十五里、管山桥在城西北三十里,迎仙桥在城西四十五里、路公桥在城南十五里。浑石造成,长二丈,厚五尺,击之铿然有声。石刻永安五年路公建。天桥在城北七十里,两旁皆涧,中有石岗可渡,故名大汛港桥在城东南六十里千八港桥在城东南六十里、偃马桥在城西南二十里、广济桥在城西北三十二里送驾桥在城北五里、望仙桥在城西北三十里铺,登云桥在城西北三十五里、旸里桥在城西北五十里

海阳县。 废城河桥在城西北七十里。荣成县。 栾家桥在城西二十里戴村桥在城东南一百十里。莱州府。

掖 县 迎仙桥在东门外、小石桥在城东十三里、大石桥在城东二十五里、掖河桥在城西二里,远西河桥在城西二里、郎村桥在城西二十里、沙河桥在城西五十里、南阳河桥在城南一里、三里桥在城南三里、白沙桥在城南三十里、万岁桥在城东北三十里,跨万岁河,俗名万河桥、朱河桥在城东北六十里、六湾桥在城西北二十七里、海仓闸共有九闸,自城西北新河铺至姚家庄二十五里,折而西,又厯三里,至昭应龙王庙,又折而北厯二里。又东北七里至蛤蜊厂,五里至斗沟口,十五里至北海口。总计九闸,蓄水二百八十二里。外壕堤在东门外、南阳埂在东门外迎仙桥南,长亘二里、浞堤在城西五十里,髙厚如阜,东西长二十里,元时所建。

平度州 吕桥在城东八十里沽尤河上,共三十洞沽尤桥在城东八十里跨沽河。胶州即墨通衢、双凤桥在西门外、石桥在城北十里店、新河桥在城西北八十里胶河上。明嘉靖十年,副使王献议复海运,聨舟为浮桥。 。国朝康熙九年,始建石桥,共一百一十券亭口闸在城西南,距胶州窝铺闸二十五里、周家闸距亭口闸三十里、玊皇庙闸距周家闸三十里、杨家圏闸距玉皇庙闸三十里、沽河堤在城东七十里、潍 县 通济桥在东门外,跨白狼河,长十二洞,又名白狼桥通济桥利济桥二桥俱在城东,辛冬社跨张沔河口、丹河桥在城东北五里,一名虞河桥、马宿桥在城东二十五里,跨寒浞河、寒浞河桥在城东北三十里、九龙桥在西门外,九沟之水皆会于此,又名长流桥,小于河桥在城西十里,大于河桥在城西二十里卧龙桥在城北二里许、广济桥在城北十里于河店,北于河桥在城北十五里、李老桥在城北六十里白狼河上、万年桥在城东北,长三十七洞广雨桥在城东北,凡十二洞北王家桥在城西北十二里,跨丹桥在城西北二十二里,跨大于河,又名流饭桥,一空桥在城西北三十里、白狼河堤在东门外、白狼河坝在城东南隅,明万厯四十二年建、白狼河岸在城东,自长寨至平安社三十馀里、白杨河岸在城西北,自夏义社至大社沟长十里,贵河岸在城西北,自将军寨至辛王社,长五里

昌邑县 于庄桥在城东三里东山下,跨潍水陶埠桥在城东八里,跨潍水王耨桥在城西南十五里,跨浮糠河金台桥在城南四十里,跨潍水塔堤桥在城西南二十里,跨张固河石湾桥在城东北十五里刘庄桥在城东北三十里新河桥在城东北五十里一,国朝康熙九年,建长一百 十洞、龙堤在城南二里,长五里。明嘉靖间,邑人翟瓒筑以䕶城、红崖堤在城东五里,宋时筑,以防潍水、抚宁堰在城东二十里,抚宁社长三里,浮糠岸在城西南,自浮糠河至瀑沙河三十馀里以上堰岸。 国朝康熙五十一年,海防道甘国壁修筑以䕶民田、卞庄埂在城东北四十里,自于庄至卞庄长三十馀里胶。 州 乾石桥在东门外沽河桥在城东二十五里跨沽河、新河桥在城东二十五里,跨新河、利济桥在城东四十里、石桥在西门外、墨河桥在南门外跨墨河、洋河桥在城南三十里、进士桥在城东南云河之旁、石濑桥在城东南三十里、云溪桥在城西南,跨云溪上、陈家闸在城西北胶莱新河内、吴家口闸距陈家闸三十里。窝铺闸在分水岭下两河堤,在城东三十里。新河、沽河两岸长三千丈。明万厯十九年,巡抚李辅建,又名李公堤。

髙密县 通济桥在东门外,跨小康河龙湾桥在城东八里、大吕桥在城东十里王党桥在城东十五里、张鲁桥在城东二十五里张鲁河上柳沟桥在城西十五里、里仁桥在城西四十里、张落桥在城西六十里、永安桥在南门外阳沟桥在城南十里,流沙桥在城北八里、亭口桥在城北四十里、潍东堰在城西南四十里,南北长三十里,以障潍水。

即墨县。 淮涉桥在城南半里,跨淮涉水石桥在城南石桥河上,长二十空近西桥在西门外远西桥在城西三里、泼石桥在城西六十里、沽河桥在城西北七十里大沽河上,长三十一洞仙人桥在城东南五十里太平宫狮子峰下天桥在城西南十五里,有石出于水面,天然可渡,故名流河桥在城东北六十里大桥在城东北七十里卧龙河长直桥在城西北三十里长直河凡十洞,又名长桥

武定府:

恵民县。 淄角镇桥在城西南四十里。、棣州桥在城东南四十里。仝家营桥距城四十里。聂索桥在城南四十里。东王家营桥距城四十五里。普济桥在城东南五十里。河以上五桥俱在徒骇 上。

青城县 清河镇口在城北十八里。王瓢口在城东北十八里。董家口在城东北十八里。新城镇口在城东北二十里。归仁渡口在城西北、齐家口在城西北李家口在城西北十八里。

阳信县 东北路板桥在东门外,有二桥,流波务桥在城西二十五里,凡四桥,东南板桥在南门外、王母庙桥在城西南、李家桥在城西南十八里

海丰县。 枣园桥在城西十二里,延袤里馀。龙堂桥在城北十八里大山桥在城北六十里大山前梁王庄桥在大山东北十二里。、南家桥在城西北十五里。杨扈桥在城西北三十五里上。以上六桥俱在马颊河张家店桥在城北十八里马颊支河上张建桥在城东三十里孙王庄桥在城东北三十八里、丰家桥在城东北五十里石桥在城东北七十五里上。以上四桥俱在钩盘河。郭家桥在城西北五十里新集桥在城西北八十里、泊头桥在新集桥迤南章钟桥在城西北八十里。河以上四桥俱在老黄 上。

乐陵县。 利民桥在城东鬲津河上。广济桥在城东十六里。美政桥在城南十里务子头。郭镇桥在北门外,晋杜预建。刘家桥在城东南十里。善化桥在城西南十五里。通津桥在城西南十八里上。以上二桥在徒骇河。

商河县 贾桥在城东四十里、刘家桥在城东四十五里、黄家桥在城东五十里、刘清道口桥在城南四十里、黄郎桥在城南五十里、岳桥在城东南三十五里、髙桥在城东南四十里

濵 州 鳯凰镇桥在城西二十里二十里堡桥在城西二十里沙河桥在城西二十里吕家桥在城西二十五里施张桥在城西三十二里,流钟口桥在城北二十五里、黄升店桥在城北三十里林家坊桥在城西南三十里、郎中河桥在城西南三十里。河以上四桥俱在徒骇 上曺家桥在城西北二十里、粉张口桥在城西北二十五里、三岔口渡在城东三十五里丁家口渡在城南三十里韩家口渡在城南三十里,李家口渡在城南四十五里,郭家口渡在城南五十里,开河口渡在城西南四十里

利津县。 杨恵桥在南门外,夹河桥在城东北三里许东津渡在东门外吕家口渡在城南五里宋家渡在城南十里新开口渡在城东北十五里宁海镇渡在城东北三十里十六户。渡在城东北三十五里薛家崖渡在城东北五十里

沾化县 东闗头桥在东门外沙河桥在城东南三十里。蒲台县。 大义桥在大清河。石家口在城东二十里。刘家口在城东二十五里。三岔口在城东三十里。郑家口在城东三十五里。杨家口在城东四十五里。曺家口在城东五十五里。卜家口在城西一里大水口在城西南五十里。刁家渡在城东北二里。

沂州府:

兰山县。 𢎞仁桥城内正中驾虹桥在城内普照寺前坝东桥在城内西北隅新桥在城内西南隅。洪恩桥距城二十里。望沂桥。 中石桥、重新桥。 广恩桥。 太平桥 助济桥。 永兴桥、丰城桥距城四十五里,枣以上九桥,由丰城接连,至 沟头南鳯凰桥在城南十里铺北柳林庄、圣徳桥 广恩桥。 望恩桥。 通济桥。 更新桥。 小石桥以上十七桥,俱系修国朝,雍正七年发帑 建,大兴桥在青驼寺南,凡二十九洞。雍正八年,巡抚岳浚捐修,沂河、津木桥在东门外、广济桥在西门,涌沟桥。 石埠桥。 大石桥。 城前桥。 岑石桥以上五桥俱在城西,跨洓水上。青龙桥在城南五里。博济桥在城南五里。小河桥在北门外。祊河津木桥在北门外沂阳桥在城东北七十里。阳明桥在城西南一百里。太平桥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以上二桥俱跨阳明河。 沙沟闸在沙沟村东,雍正八年设

郯城县 广济桥在城南二十五里,重兴集、广恩桥在城北三里旧城口, 以上二桥俱系帑。国朝雍正七年,发 修建平政桥在西门外、白马河桥在城西五里、白挺桥在长城西十里、颜子桥有二:一在长城集东三里,一在磨山集西,通淮桥在南门外、迎恩桥在北门外,倾盖桥、在城北十里,跨白马河,即倾盖亭侧。沂水桥在城西北二十里跨沂河沙堰大桥在城西北六十里,跨池头河、荆公桥、自马头集至芙蓉乡六十馀里,建桥四十馀所,康熙五十年,知县荆文康建。

费 县 东义桥在城东一里、仁政桥在城东二十里,跨朱龙河、歌鳯桥在城东四十五里西阳桥在西门外通济桥在西阳桥之西、青阳桥在城西二十里。沂阳桥在城西十里、温水桥有上、下二座,在城西七十里温水乡、逍遥桥在城南列里河北,迎龙桥在城南三十里。铁桥在城北十五里南石沟之西澹台桥。 弦歌桥以上二桥,俱在城南九十里闗阳村里仁桥在城西北二十五里萧梁桥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

莒 州 升仙桥在城东,以永寿真人升仙处得名。、五横桥在城西十里,吕清水所经。龙石桥在城北一里。

䝉阴县 长路荘北桥。 大庆沟桥以上二桥,俱系 国朝,雍正七年发帑修建。迎仙桥在城内桃花沟桥在城东三里名义桥在城东十八里通济桥在城东四十里常路桥在城西三十里永恩桥在城北三里髙都庄、赤盘桥在城西一百一十里坦埠桥在城东北六十里烟柳桥在城东北六十五里。永济桥在城东北七十里、伏牛桥在城北八十里舜水桥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

沂水县。 朝仙桥 泉桥 埠口南桥以上三桥,俱在垛庄南北,俱年国朝雍正七 ,发帑修建。、曲石桥在城南七十五里。河阳白龙桥在城南一百里、髙桥在城北五十里、望仙桥在城西南三十五里望仙山下、望海桥在东门外、日照县。 太平桥在城内濯缨桥在城北隅六一书院左、化龙桥在儒学右、永安桥在东门外、石场桥在城东八里、奈子桥在城西十五里、永固桥在城南十六里固河上三桥在城南三十里、岚山后桥在河洼之南、永济桥在城西北一百里。《洪宁集

泰安府:

泰安县。 五里墩石桥在城东五里、小观庄桥距城八里十里河桥距城十里。邱家店桥距城二十五里。清泉河桥距城二十八里。逯家庄桥距城三十里。崔家庄桥距城四十里。枣行沟桥距城四十一里。黄家湾桥距城五十二里七。以上九桥,俱系 。国朝雍正 年发帑修建。广济桥在泰山下水帘洞旁。汶河桥在城南五十里。茌家庄桥在城南五十里。黄家庄桥在城南六十里。、髙老桥在城北泰山麓。

肥城县 张氏桥在城南二十五里、王晋桥在城南三十里、王晋村南大桥在城南四十里安宁铺北、迎恩桥在北门外西石桥在城西南五十里衡鱼社、焦老桥在城西南五十里衡鱼社官桥在城西南六十里演马庄、姚家渡在城西六十五里孝里铺、傅家岸渡在城西北七十里,俱大清河津渡。

新泰县 果元桥在城东三里沈家桥在城东十里铁炼桥在城东十二里安平桥在城东二十五里苗庄梳洗桥在城西三里、西周桥在城西五里茶棚桥在城西八里葛沟桥在城西十五里履安桥在城西十八里、崖头桥在城西三十里、白杨桥在城西三十九里、槐庄桥在城西四十里、杨庄桥在城西四十二里、浮邱桥在城西四十五里,垂杨桥在城西六十里王家林桥在城西七十二里、小庙桥在城西七十五里、新庄桥在城西八十里望潘桥在城西九十里。七以上十八桥俱系 。国朝雍正 年发帑修建新安桥在城西一里曕岱桥在城西二里通汶桥在城西十八里福泉桥在城西三十里,登瀛桥在城西三十里登峰桥在城南四十里峙山下公西桥在城西南八里公家庄、广济桥在城西南十八里西都村

莱芜县 人和桥在东门外、孝义桥在城东八里,一名大石桥、閧河桥在城东三十五里、文兴桥在西门外、迎恩桥在西门外、新庄、石桥在城西三十里、五路桥在城西四十里,渡仙桥在城南仙人山北五里、第一沟桥在城北二十里、盘龙河桥在城东南十五里,又名长盘桥

东平州 丁家桥在城东二十里须城集席桥在城东五十里,跨沙沟河,相传宋真宗东封泰山,车驾经行,以席铺藉,故名官桥在席桥上流二十里,相传宋真宗东封回銮所经、西桥在西门外、通安桥在城西八里,以其直达安山,故名刘沟桥在城南一里、永济桥在城南一里,汶水所经、石桥在城南二十里、陈家桥在城北门外二里汶水上、铁板桥在城北十二里、恵济桥在城北二十五里花兰集、吕母桥在城西南、龙堌口堤即令狐口堤长四百七十馀丈,立国朝康熙四十二年知州范溥徐本、 建和尚林堤在城东,近盐河

东阿县 狼溪桥在城中央跨狼溪上。新桥在城西八里,跨汶水上。李连桥在城西三十里,跨小盐河。薛家桥在城西南二十里,跨大清河。浮桥在城西南六十里安平镇,跨会通河五空桥在沙东岸湾。

平阴县 会仙桥在东门外、朱家桥在城西三里、锦川桥在南门外,长十丈,元时建、徐家桥在城南五十里柳沟村东、二女桥在城北一里,宋政和中建官桥在城西南十里,柳沟泉所经、滑石镇闸。 大义屯渡在城西十五里滑口渡在城西南二十五里。康家在城西北五里呉家渡在城北十里。曺州府。

荷泽县。 通济桥在东门外、东闗桥在城东五里、双河闸桥在城东五里、新集闸桥在城东二十五里,接汴桥在西门外、镇曺桥在南门外、张家湾闸桥在城南四十里、望京桥在北门外、小留桥在城北三十里、陈家小桥在城东南五里、杨家桥在城东南二十里、赵家桥在城西南二十五里、磗石桥在城西北堤下、李家桥在城东北二十五里

单 县 东门桥在东作门外、彭家桥在城东望仙桥在城东涞河上,一名涞河桥、布徳桥、在西门外、广济桥在延晖门外、通济桥在阜财门外、振兴桥在迁善门外济便桥在城南浮堈集林台桥在城南林台集、崇福桥在城南。崇福集、阚家桥在城南四十里迎恩桥在朝京门外金城桥在北门外新建桥十国朝雍正, 二年建。石家桥在城北二十里。乐以上二桥俱跨成河。马善人桥在城北二十里马家店乐善桥。 普济桥俱在城东南,芳桂集、乐成河上。杜家口桥在城西南五里孙家口桥在城西南八里董家口渡通豫省要口,官设渡船八只、民船二只。王府口渡 姜家口渡官设渡船三只、民船一只、孔家口渡民渡船二只,渡以上系黄河各 口

城武县。 丰乐桥在城东堤外。通济桥在城东二十里大双堌集。民便桥在城东三十里秦滩集。朝阳桥在城西八里青堌集。、韩家桥在城西十五里九女集之东。普济桥、在九女集。保安桥在城西二十里。文明桥在城南堤外、恵济桥在城北堤外、丹鳯桥在城北三十里鲁集。广济桥在城北四十里赵家庄、石桥在城西北堤外。

钜野县。 八里河桥在城东八里,为黄河南道、落鳯桥在城西二里、李家桥在城西十五里、田家桥在城西二十五里天井堌桥在城南二十五里、信义桥在城南四十里。张奉集郝家桥在城东南六十里、潴水桥在城西北三里、石家桥在城东北四里

郓城县 龙化桥在儒学东文盛桥在城东三十五里刘家口桥在城西二十里水堡桥在城西三十五里红船口桥在水堡桥西、太平桥在南门外通济桥在南门外迤西南肖桥在城南十里、汉石桥在城南四十里、蒙曨桥在城东南三十五里、潘溪渡桥在西北十八里

曺 县 环碧桥在儒学西南、文水桥、在儒学东北、升仙桥、在城内二仙堂前、盘石桥在城内西街板桥在盘石桥之北、文通桥在板桥西上桥在城西南街,旧为白莲闸。承恩桥在北门内,度金桥在城内西南、卢家桥在城东三里。堰涨桥,在城北十里隆华铺之南太清桥,在城北十八里莘冢集之南,以近太清馆,故名。黄家桥在城西北八十里桃园集:黄经口系黄河故道武家口。 曺家口 王李口 蔚邢口 刘家口 李家口以上渡口,自塔儿湾至李家口河路一百二十馀里

定陶县。 班枝村桥在东闗外南丁村桥在城东十二里清凉村桥在城东四十里三里桥在城南三里柳河村桥在城南三里、杏堽村桥在城北十五里,折桂集桥在城东南十八里戚堌桥在城东北十五里、郝堽屯桥在城北二十里、大坞村桥在城北四十里

濮 州 永济石桥在城东魏河桥。 延熙桥。 田温桥 洪河桥 梅家桥。 李家桥以上六桥俱在城南,旧城东桥在城东南,三水会流于此。张村店桥在城南董家口,古黄河上浮虹桥距城四十里。沈家渡口在城东八里。苏家堰在城南。

范 县 清河桥在城东一里、宋明口桥在城东十里、姜家桥在城南八里、吴家桥在城南十里罗家桥在城南十八里、邢家桥在城南四十里,洪、魏二河合流处、马厂河桥在城东南三里,水保河桥在城东南七十里观城县。 迎和桥在东郭外丰乐桥在西郭外、秩成桥在西郭外迤北。望濮桥在南郭外。通津桥在城南十三里。

朝城县。 步云桥在魁台前、春泽桥在东门外、广济桥在春泽桥西、秋波桥在西门外、武阳桥在南门外曽家桥在城南十二里小河上、拱辰桥在北门外、共悦桥在城北十五里毕家屯、毕家桥在城西北二十里毕家屯。

山东通志卷二十二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