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山东通志》卷三十五之七艺文志七赞
管仲晏婴传《赞》《史记》
汉
司马迁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髙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孟子传赞》史记》
汉
司马迁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恵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当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田单传《赞》《史记》
汉
司马迁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竒胜善之者,出竒无穷。竒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适人开户,后如脱兔,适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刘敬叔孙通传《赞》《史记》
汉
司马迁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信哉!髙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脱挽,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専邪?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大直若诎,道固委蛇,盖谓是乎?
公孙𢎞传《赞》《史记》
汉
司马迁、太史公曰:公孙𢎞行义虽修,然亦遇时汉兴八十馀年矣。上方乡文学,招俊乂,以广儒、墨𢎞为举首,主父偃当路,诸公皆誉之,及名败身诛,士争言其恶,悲夫!太皇太后诏大司徒、大司空:盖闻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俭。孝经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与奢也,宁俭。昔者管仲相齐,桓霸诸侯,有九合一匡之功,而仲尼谓之不知礼,以其奢泰侈拟于君故也。夏禹卑宫室,恶衣服,后圣不循,由此言之,始之盛也,徳优矣!莫髙于俭,俭化俗民,则尊卑之序得,而骨肉之恩亲,争讼之原息,斯乃家给人足,刑措之本也欤?可不务哉?夫三公者,百寮之率,万民之表也,未有树直表而得曲影者也,孔子不云乎: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举善而教,不能则劝」。维汉兴以来,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著明,未有若效丞相平津侯公孙𢎞者也,位在丞相而为布被,脱粟之饭,不过一肉,故人所善宾客,皆分奉禄以给之,无有所馀,诚内自克约而外从制,汲黯诘之,乃闻于朝,此可谓减于制度而可施行者也,徳优则行,否则止,与内侈泰而外为诡服以钓虚誉者殊科以病乞骸骨,孝武皇帝即制曰:赏有功,褒有徳,善善恶恶,君宜知之,其省思虑存精。神辅以医药赐告,治病牛酒罗帛,居数月,有瘳,视事,至元狩二年,竟以善终至相位。夫知臣莫若君,此其效也。𢎞子度嗣爵,后为山阳太守,坐法失侯。夫表徳章义,所以率俗厉化,圣王之制,不易之道也,其赐引后子孙之次,当为后者爵闗内侯,食邑三百户,征诣公车上名,尚书,朕亲临拜焉。
董仲舒传赞》《前汉书》
汉
班 固赞曰: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才,虽伊、吕亡以加管、晏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至向子歆以为伊吕,乃圣人之偶王者,不得则不兴,故颜渊死,孔子曰:「噫!天丧!予惟此一人,为能当之,自宰我子,贡、子游、子夏不与焉。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然考其师友,渊源所渐,犹未及乎游夏,而曰管、晏弗及,伊、吕不加过矣,至向曽孙、龚,笃论君子也,以歆之言为然。韦贤传赞《前汉书》
。 汉
班 固司徒掾班彪曰:「汉承亡秦絶学之后,祖宗之制,因时施宜。自元成后,学者蕃滋贡禹毁宗庙,匡衡改郊兆,何、武、定三公后皆数复,故纷纷不定。何者?礼文缺微,古今异制,各为一家,未易可偏定也。考观诸儒之议,刘歆博而笃矣。
萧望之《传》赞《前汉书》
汉
班 固赞曰:萧望之厯位将相,籍师傅之恩,可谓亲眤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不然,望之堂堂,折而不挠,身为儒宗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郑康成传赞《后汉书》
宋
范蔚宗论曰:自秦焚六经,圣文埃灭。汉兴,诸儒颇修艺文,及东京学者亦各名家,而守文之徒,滞固所禀,异端纷纭,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说,章句多者,或乃百馀万言,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康成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芜,刋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王父豫章君每考先儒经训,而长于康成,常以为仲尼之门,不能过也。及传授生徒,并颛以郑氏家法云。
东平王东海王传赞《后汉书》
宋
范蔚宗论曰:孔子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若东平宪王,可谓好礼者也,若其辞至戚去母后,岂欲茍立名行而忘亲遗义哉?盖位疑则隙生,累近则丧大,斯盖明哲之所为叹息。呜呼!逺隙以全忠,释累以成孝夫,岂宪王之志哉?东海恭王逊而知废,为吴太伯,不亦可乎?
孔融传赞》《后汉书》
宋
范蔚宗论曰:昔谏大夫郑昌有言:山有猛兽者,黎藿为之不采。是以孔父正色,不容弑虐之谋,平仲立朝,有纾盗齐之望。若夫文举之髙志直情,其足以动义概而忤雄心,故使移鼎之迹,事隔于人,存代终之规,启机于身后也。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已,岂有员园委曲可以丐其生哉?懔懔焉,颢颢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诸葛亮传赞后汉书。
晋
陈 寿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罹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词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纎而不贬。庶事精錬,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羊祜传赞《晋书》
唐史臣史臣曰:泰始之际,神祇呈贶,羊公起平吴之䇿,其见天地之心焉。昔齐有黔夫,燕人祭北门之鬼。赵有李牧,秦王罢东并之势,桑枝不竞,𤓰润空惭,垂大信于南服,倾吴人于汉渚,江衢如砥,襁袂同归,而在乎成功弗居,幅巾穷巷,落落焉其有风颷者也。
王导传赞》《晋书》
唐史臣史臣曰:原夫典午发踪,本于陵寡,金行抚运,无徳在时,九土未宅其心,四夷已承其弊。既而中原荡覆,江左嗣兴,兆著元石之图,乖少康之祀,夏时无思晋之士,异文叔之兴刘,辅佐中宗,艰哉甚矣!茂𢎞䇿名枝屏,叶情交好,负其才智,恃彼江湖,思建克复之功,用成翌宣之道,于是王敦内侮,凭天邑而狼顾,苏峻连兵,指宸居而隼击,实赖元宰,固懐匪石之心,潜运忠谟,竟剪吞沙之㓂,丹诚贯日,主垂饵以终全,贞志陵霜,国缀旒而不灭,观其开设学校,存乎沸鼎之中,爰立章程,在乎栉风之际,虽则世道多故,而规模𢎞逺,提挈三世,终始一心,称为仲父,盖其宜矣!
王羲之《传》赞《晋书》
。 唐太宗御制制曰:「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末代去朴归华,舒笺㸃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伯英临池之妙,无复馀踪,师宜悬帐之竒,罕有遗迹,逮乎锺王以降,略可言焉。锺虽擅美一时,亦为迥絶,论其尽善,或有所疑,王于布纎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但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踈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𨽻其枯树也,虽槎枿而无屈伸,其饿𨽻也,则羁羸而不放纵,兼斯二者,故翰墨之病欤?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卧王䝉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虽秃千兔之翰,聚无一毫之筋,穷万榖之皮,敛无半分之骨,以兹播美,非其滥名邪?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㸃曵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㫁而还连,鳯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馀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徐陵传赞陈《书》
唐
、姚思廉史臣曰:徐孝穆挺五行之秀,禀天地之灵,聪明特逹,笼罩今古。及缔构兴王,遭逢泰运,位隆朝宰,献替谋猷,盖亮直存矣。孝克砥身厉行,养亲逾礼,亦参闵之志欤。
马周传《赞》《唐史》
宋
欧阳修赞曰:周之遇太宗,顾不异哉!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若素宦于朝,明习宪章者,非王佐才畴以及,兹其自视与筑岩、钓渭,亦何以异迹?夫帝鋭于立事,而周所建皆切一时,以明佐圣,故君宰间不胶漆而固,恨相得晚,宜矣!然周才不逮傅说,吕望使后世未有述焉,惜乎!
崔群传赞《唐史》
宋
欧阳修赞曰:圣人不畏多难,畏无难何哉?多难之世,人人长虑而深谋,日惕于中,犹以为未也,曰:吾覆亡不暇,又何以安!故能举天下付之,兴畏之也。祸难已平,上恬下嬉,施施自如,曰:贤难得,虽无贤,尚可治也。佞可去,虽存佞,不遽乱也。视漏弗填,忽倾弗支,偃然自慰曰:我曷以丧!故能举天下付之,亡不畏也。常人所畏,圣人易之所不畏,圣人难之。观孝明皇帝本中主遭变,可与谋始,持成不可与共终。崔群以为相李林甫,则治乱已分,其言信哉,是扁鹊所以诮桓侯也。
孔道辅等传赞,《宋史》与鞠咏、刘随、曹修古、郭劝、段少连同赞元。
脱。 脱。
论曰:古人有言:「山有猛兽藜,霍为之不采」。当天圣、明道间,天子富于春秋,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纪纲具举,朝政无大阙失,奸人不得以自肆者,由言路得人故也。是时孔道辅、鞠咏、刘随、曹修古迭为谏官、御史,郭劝、段少连继之,皆侃侃正色,遇事輙言,虽被斥逐,不更其守。及帝既亲政,道辅、劝、少连复任言责。郭后之废,引议慷慨,犯人主,责大臣,其气益壮,遗风馀烈,天下至今称之。诗所谓「邦之司直」,其庶㡬欤!」
范仲淹纯仁传赞宋史》
元
脱。 《脱论》曰: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诸葛孔明草庐,始见昭烈数语,生平事业备见于是,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𢎞毅之噐,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纯仁位过其父,而㡬有父风,元佑建议攻熙丰太急,纯仁救蔡确一事,所谓谋国甚逺,当世若从其言,元佑党锢之祸,不至若是烈也!仲淹谓诸子纯仁得其忠,纯礼得其静,纯粹得其略,知子莫若父哉?
张暐张行简传赞《金史》
元
脱。 脱赞曰:张暐、行简,世为礼官,世习礼学,其为礼也,行于家庭,讲于朝廷,施用于邻国,无不中度。古者官有世掌,学有専门,金诸儒臣,惟张氏父子,庶几无愧于古乎!
尼父赞。 汉
张 超岩岩孔圣,异世称杰,量合乾坤,明参日月。徳被八荒,名充遐外。终于获麟,遗歌鲁卫。
颛顼赞》 魏
曹。 植昌意之子,祖有轩辕,始诛九黎,水徳统天,以国为号,风化神宣,威畅八极,靡不祗䖍。
帝尧赞 魏
曹。 植大徳统位,父则髙辛,克平共工,万国同尘,调适阴阳,其恵如春。巍巍成功,配天则神。
帝舜赞 魏
曹。 植颛顼之族,重瞳神圣。克协顽瞽,应唐莅政。除凶举俊,以齐七政。膺厯受禅,显天之命。
正考父赞。 魏
王。 粲恂恂正父,应徳孔盛,身为国卿,族则公姓,年在耆耋,三叶闻政,谁能不迨,申兹约敬,饘粥予口,伛偻受命,名书金鼎,祚及后圣。
孔子赞 晋
陆 机孔子,睿圣配天𢎞,道风扇元流思探。神寳明发懐周兴,言谟老灵魄有行言,观苍昊。青歌先成,丹书有造尼父赞。 晋
孙 楚
皇矣尼父,圣哲之杰,徳比天地,明齐日月。周室凌迟,大道芜秽,礼乐崩阻,奸雄罔世,乃养门徒,广延俊乂,垂训列国,颂声鲁卫,威振夹谷,义压陈蔡。徳之休明,幽而弥泰,超美三代,风驰云迈。
孔子赞 晋
湛方生文王,既殁,微言将坠。邈哉孔子,龙见九二。阐化系象,素王洙、泗。发挥中叶,道映周季。
颜子赞。 晋
、夏侯湛知彰知微,体深研几,明象介石,量同圣师。探赜罔滞,在言靡遗。仰诸惟髙,瞻之攸希。
闵子赞。 晋
夏侯湛圣既拟天贤,亦希圣蒸蒸子骞立体忠正,于禄辞多,事亲尽敬,勉心景迹,擢辞流咏。
左丘明、赞。 晋
夏侯湛世乱谗胜,君子道忧,丘明达圣,致志《春秋》,微言逃难,旁行不流,庶㡬斯文,希志训猷。
管仲赞 晋
夏侯湛,堂堂管生,志存兴仁,仁道在己,唯患无身,包辱逺害,思济彛伦,心寄鲍子,动成生民。
鲍叔赞 晋
、夏侯湛鲍子愔愔,式昭徳音。交缪敬叔,二人同心。厥芳犹兰,其坚如金,遥遥景迹,君子攸钦。
鲁仲连赞: 晋
、夏侯湛峨峨先生,有邈其节。成仁忧乱,抗道自洁,随事抑扬,与时开阖。在幽能泰,处闷惟悦。
鲁敬姜赞 晋
左。 芬邈矣敬姜,含徳之英。于行则髙,于理斯明。垂训子宗,厉发竒声。宣尼三叹,万代遗馨。
接舆妻赞。 晋
左。 芬接舆髙洁,懐道行谣,妻亦冰清,同味元昭,遗俗荣津,志逺神辽。
孟母赞。 晋
左。 芬邹母善导,三徙成教,邻止庠序,爼豆是效。㫁机激子,广以坟奥。聪达知礼,敷述圣道。
齐把梁妻赞。 晋
左。 芬遭运不改,逢时险屯,夫卒莒场,郊吊不宾,哀崩髙城,诉情穹旻,遂赴淄川,托躯清津。
齐义,继母赞。 晋
左。 芬圣教元化,礼贵信诚。至哉继母,行合典经。不遗宿诺,义割私情。表徳来矞,垂则后生。
班婕妤赞 晋
左。 芬恂恂班女,恭让谦虚。辞辇进贤,辩祝理诬。形图丹青,名侔樊、虞。
任太常赞。 晋
孙 绰海:岱协灵育,此多士峨峨,君侯东国之纪,金徳发耀,英风邵起,文齐游夏,行俦鲁史,有邈其声,令闻不已,人亦有言,徳崇誉髙,束帛既延,旌节仍招,仪型朝堂,流风丹霄,将振华衮,冰涣皇朝,上帝靡盬,曽不遐龄,卫霍颓镇,哲人其倾,邦国殄瘁,缙绅丧情,仰企髙范,永播休声。
夷齐赞 晋
陶 潜二子让国,相随海隅,天人革命,絶景穷居。采薇》髙歌,慨想唐虞。贞风凌俗,爰感懦夫。
周公戒伯禽: 南、北朝
庾 信伯禽居鲁,鸣玉来朝。周公政治,为国《风》谣。北山有梓,南山有乔。礼容虽备,俯仰无骄。
师尚父授丹书。 庾 信尚父一遇周王是亲,赤雀既下,丹书已陈,自论秉钺,长别垂纶,独有磻石,留名渭滨。
夫子见程生有倾盖亭
庾 信程生夫子,一遇相知,薄言倾盖,桑阴遂移,清扬共美,贤圣同羇,陈诗难别,赠绢伤离。
《荣启期三乐》在古成邑
。 庾 信荣期三乐,惟人与年。夫子相遇,即以为贤。性灵造化,风云自然。雅琴虽古,独有鸣弦。
延陵季子遇徐君有挂剑台
庾 信徐君有礼,季子惟贤经过一,遇如旧识,然人非别后心,许生前,长松虽合,寳剑犹悬。
张良遇黄石公黄石在榖城县。
。 庾 信张良取履跽授,无辞兵书一卷,长者三期,昔称韩相,今为帝师。榖城黄石,还归旧祠。
朱云折槛云鲁人
庾 信上书直谏,有忤明君,先求斩马,遂请龟文身摧栏槛,义烈风云。应从御史,翻赖将军。
王祥叩冰鱼跃祥,临沂人
庾 信王祥之母,祥鳞是求。冰连钓浦,冻塞寒流。精诚有感,无假沉钩。二老同膳,双鱼共浮。
曽子赞。 唐
苏。 頲百行之极,三才以教,圣人叙经,曽氏知孝,全谓手足,动称容貌,事亲事君,是则是效。
管敬仲赞。 唐
苏。 頲小白图霸,尊周服楚,聿求仁智,扶我此举,叔牙知人,拔管于鲁,一言而合,爰制师旅,布命诸侯,威行九土,周王南面,列国来朝,朝服济河,心无动摇,复雠匡世,成乎一朝,邢归卫存,楚贡包茅,悬军北讨,山戎遁逃,三归备职,不足累徳,七子仕楚,后人沾臆。
管㓜安赞。 唐
苏。 頲我蚕我衣,我耕我食,推心而动,神佐正直,溟波不沉,仗此之力。岛夷卉服,移我淳徳,衡门栖迟,台佐让职,时非吾世,语不如黙。
二疏赞。 唐
权,「徳舆静専,动植惟乾之徳,酌用不穷,君子中庸,矫矫二疏,知微知终,功成不居,父子清风,天子赐金,群公出祖,都门之美,焯映千古,优游衡门,栖息化源,日饮醇酎,心闲道尊,人或言利,利令智昏,清行素风,可贻子孙,万物营营,吉凶相生,环中之枢,泊然遗行,中林寂寥,幽兰自荣,虽有矰缴,不羁冥冥,知止不殆,古先炯戒,贤哉大夫,终始无悔!
刘渝公政㑹赞》。 唐
吕 温河出昆仑,来润中夏,连山合㳫,横拥其𣲖,巨灵勃然,手擘太华,决流东注,功并造化,粤我圣唐,将举晋阳,帝命是将往,拯溺于四方,亦既载斾,亦既秉钺,强凶当路,拒不得发,渝公慷慨,感义激节,用竒制变,大事立决,雷奋电越,天衢八逹,则莫我敢遏,如巨灵破山,河势始豁,赫矣渝公,与神齐烈,迹如仙掌,炯炯不灭,强凶,谓王威、髙君雅。
李英公绩赞: 唐
吕 温横流莫极,大乱无象,英公杰出,应运为将,与楚楚霸与汉汉王天时人事,随我所向,长蛇纵蠧,东据河洛,婪婪封豕,来济同恶,号吼连声,如雷如霆,万里震惊,时维英公,谅我大宗,斩豕以越,取蛇于穴,乃定九鼎,乃开明堂,奄有大邦,金甲同光,告成于王,皇业用昌,帝命英公,北伐猃狁,雷鼔殷殷,旄头㡬殒,扫云黒山,布庚阳春,五原草緑,不见南牧,岛夷来庭,天子亲征,其锋惟英,莫拒莫抗,是震是荡,破东海浪,天下既和,解鞍投戈,衮服委蛇,华髪皤皤,终始三朝,无玷可磨,二疏图赞。 宋
苏。 轼
惟天为健而不干时,沈潜刚克以燮和之,于赫汉髙,以智力王,凛然君臣,师友道丧,孝宣中兴,以法驭人,杀尽韩杨,盖三良臣先生怜之,振袂脱屣,使知区区,不足骄士,此意莫陈,千载于今,我观画图,涕下沾襟,孔北海赞。并序
宋
苏。 轼
文举以英伟冠世之资,师表海内,意所予夺,天下从之,此人中龙也,而曹操阴贼险狠,特鬼蜮之雄者耳,其势决不两立,非公诛曹,则曹害公,此理之常,而前史乃谓公负其髙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讫无成功,此盖当时奴婢小人论公之语,公之无成天也,使天未欲亡,汉公诛曹,若杀狐兔,何足道哉?世之称人豪者,才气各有髙卑,然皆以临难不惧谈笑,就死为雄,操以病亡,子孙满前而咿嘤涕泣,留连妾妇,分香卖履,区处衣物,平生奸伪,死见真性,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而公见谓才疏意广,岂不悲哉!操平生畏刘备而备以公知,天下有己为喜,天若祚汉,公使备备诛曹无难也。予读公所作杨四公赞叹曰:方操害公,复有鲁国一男子慨然争之,公庶㡬不死,乃作孔北海赞曰:晋有羯奴,盗贼之靡,欺孤如操,又何所耻!我书春秋,与齐豹齿,文举在天,虽亡不死。我宗若人,尚友千祀,视公如龙,视操如鬼。
王元之《赞》并序
宋
蘓。 轼传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予尝三复斯言,未尝不流涕太息也。如汉汲黯、萧望之、李固、吴张昭、唐魏郑公、狄仁杰,皆以身徇义,招之不来,麾之不去,正色而立于朝,则豺狼狐狸自相吞噬,故能消祸于未形,救危于将亡,使皆如公孙。丞相张禹、胡广,虽累千百缓急,岂可望乎!故翰林王公元之,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足以追配此六君子者。方是时,朝廷清明,无大奸慝,然公犹不容于中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至于三黜而死,傥不幸而处于众邪之间,安危之际,则公之所为,必将惊世絶俗,使斗筲穿窬之流,心破胆裂,岂特如此而已乎?始予过苏州虎丘寺,见公之画像,想其遗风馀烈,愿为执鞭而不可得。其后为徐州,而公之曽孙份为兖州,以公墓碑示予,乃追为之赞,以附其家传云。
维昔圣贤,患莫罕知,公遇太宗,允也。其时帝欲用公,公不少贬,三黜穷山,一死靡憾。咸平以来,独为名臣。一时之屈,万世之信,纷纷鄙夫,可拜公像。何以占之?有泚其颡,公能泚之。不能已之,茫茫九原,爱莫起之管宁赞。 宋
苏。 辙
序曰:余自龙川以归,居颍已十有三年,杜门幽居,无以自适,稍稍取旧书阅之,将求古人而与之友,盖于三国得一焉,曰管㓜安盖㓜安少,而遭乱渡海,居辽东三十七年而归,结于田庐,不应朝命,年八十有四而没,功业不加于人,而余独何取焉?取其明于知时,而审于处已云尔,盖东汉之衰,士大夫以风节相尚,其立志行义,贤于西汉,然时方大乱,其出而应世,鲜有能自全者。颍川荀文若以智策辅曹公,方其擒吕布、毙袁绍,皆谈笑而办其才,与张子房比,然至九锡之议,卒不能免其身。彭城张子布,忠亮刚简,事孙氏兄弟,成江东之业,然以直不见容力争公孙渊事,君臣之义,㡬絶平原,华子鱼以徳量重于曹氏父子,致位三公,然曹公之杀伏后,子鱼将命,至破壁出后而害之,汝南许文休以人物臧否闻于世,晚入蜀依刘璋,先主将克成都,文休逾城出降,虽卒以为司徒,而蜀人鄙之,此四人者,皆一时贤人也,然直己者终害于身,而枉己者终丧其徳,处乱而能全,非㓜安而谁与哉?旧史言㓜安虽老,不病著白㡌布襦袴,布裙宅后数十步,有流水,夏暑时策杖,临水盥手足行园囿,岁时祀其先人絮㡌布单衣荐馈,跪拜成礼,余欲使画工以意,仿髴画之,昔李公麟喜画,有顾陆遗思,今公麟死久矣,恨莫能成吾意者,姑为之赞曰:㓜安之贤,无以过人,余独何以为贤贤?其明于知时,审于处己,以能自全。㓜安之老,归自海东,一畆之宫,闭不求通,白㡌布裙,舞雩而风,四时蒸尝,馈典必躬,八十有四蝉蜕而终少,非魏人何以命之?天之逸民?
夫子赞。 宋
米。 芾,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以后,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圣桧《赞》。 宋
米。 芾炜东皇养,白日御元气。昭道一动化,机此桧植矫龙怪。挺雄质,二千年。敌金石纪治乱如一夕。百代下䕃圭璧。
臧僖伯赞 明
方孝孺,戡祸弥乱,世贵乎兵,兵之所加,治其既形,心术之微,祸乱所自,孰能治之!谏臣之事,在昔鲁隠,矢鱼于棠,其事虽微,其志已荒。有臣僖伯,忧其渐懈,昌言正色,以训以戒,天稔其祸,闻善不为,锺巫之难,实兆于斯。圣之求谏,匪曰观美,群情既宣,万事毕理。自以为智,厌弃人言,篡弑将行,至死不闻,谏之不用,鲜不忘国,我思若人,中古遗直。
孟献子赞 明
方孝孺,世无材智,不过于削,非有仁人,何以为国?鲁号多士,粲乎有文,穆穆献子,其徳可尊,用侈国贫,言利愈密,宣成之间,苛政横出,夫子是悼势莫止之昌,言在人后,世纪之乘马之微,鸡豚不畜,富有天下,恒患不足,古称盗臣,或以为才,我懐夫子,莫知我哀。
子臧、赞。 明
方孝孺,恒人于利,锱铢必竞,亦独何心,力让千乘,仁义可乐,名节可尊,肯取瓦砾,弃遗璵璠,篡弑纷纷,孰非臣子,先生丑之,恐其污已,髙不忘世,洁不乱伦,大镇社稷,为曹宗臣。秦楚有王,雄霸中国,战不足称,千载污辱,去后取此,畴能与偕,以利易生,彼何人哉?
子家羁、赞。 明
方孝孺,鲁有盗臣,擅国自恣,昭公寡谋,躁以失位,逊齐居晋,淹恤八年,惟子家子,奉以周旋,自有可为,谋猷甚逺,拒而不从,卒以丧返,使用其言,动合事机,岂其终身,弃国不归,久而弥恭,困而无怨,义不近名,忠不避难,考徳千载,难乎其全,夫子之节,允也可传,晋文五臣,世嘉其绩,彼也以才,夫子以徳。
诸葛武侯赞 明
,方孝孺,汉治任法,难乎大臣,惟忠武公千载一人,综核万变,以义而动,虎跃龙骧,天下震恐,极其智能,乱不足平,天实厄之,大勲无成,成败纷然,处之甚暇,论其所存,伊吕流亚,古学不传,士气益卑,公心不忘,百世之师张咏赞。 明
方孝孺
为政匪难,患才之卑,才优于事,乃克有为,惟忠定公万夫之杰,屡剖郡符,有声烈烈,威恵所被,梁益其尤,坐镇西南,分天子忧,时其寛严,阳舒阴惨,谈笑指麾,奸强破胆,岂惟善政可配?古人卓行危言,为世名臣,将相无功,名随身逝,谁能使民庙祀百世,乘鳯骑尾,公神在天,嗟彼憸邪,敢执公鞭。
七忠赞。 明
周应治鐡铉 维物坚刚,孰有逾鐡。公以系姓,岂天植耶?见事风生,谳狱电决,见器髙庙,才节昭揭。薇垣饷师,水陆不忒。城守东藩,既破复饬。悬板几中,淮阳逐北中。原寒心,北平失色,讵知天授,大内自焚。岂不戴天心,恋旧君。顾盻难得,妻子奚论。虽膏鼎镬,忠称帝阍。旧国有憾,故园无家。女亦贞义,有识共嗟。雄才挥霍,劲节孔嘉。磨光日星,撑持岱华。
陈迪 有殁而光,有生而缺。兰爇芳存,玉碎晶裂。猗与少保,肮●不群。起家辟召,通籍词林,恵流海岱,威著南溟。文昌八座,眷亦殊焉。受知国士,为殷顽民,一醮靡改,九死不臣。身同子磔,名共日赫。气壮山河,血化苌碧。两水明镜,双桥落虹。有祠峨然,腾肃髙风,愧彼奸䛕,腼颜二天,畹陵犹生,玉洁兰荃。
胡子昭。 靖难入继,自其家事,事非瞻乌,何谓就义?原本皇祖,精忠竖帜,三十年间,雷厉颷淬,公性耿介,希古同流。献赋蜀都,较史天球,麾招莫动,淮南寝谋。岂有他肠,各为分忧。大物既改,有力负舟,株连绳引,死又何求?上酬国恩,下谢从游。蜀有専祠,各有遗休。丹心皓月,万古清秋。
丁志芳:泉不归山,雨不上天,冰霜随化,金石谢坚,丈夫正气,独往无前,栗烈坚刚,有折靡迁,公起甲科,委质革朝,风髙乌府,声著吴桥,同时黄练,共效贾眺,刻核太至,烽燧是挑,北平日张,境土日蹙,一木莫支,向师而哭,岂不能去,䑕窜是恧,岂不能臣,鸱张其腹,潜遣妻子,独以身留,我头,可截,我节自遒,节侠恵文,气结蜃楼,仁必有后,天不谬悠,勇足报主,智能全嗣,埓彼鸱夷,托后齐使。龎复为丁忠,且䝉谥,赫赫御史,智勇具备。
髙巍 惟辩襄节,推孝移忠,辽州既孝,艾母何丰,録用先朝建白摩空,分王诸王眺䇿,贾衷书请罢兵,射燕遗风,从戎南溃,羇旅于东墨,守济南,与鐡同功,宁不如乌胡集于枯。臣哉?邻哉?艰难是扶,岂如弁髦,敝因改图?诟彼管魏,自甘沟涂,冰心一赋,慷慨丈夫,髙山可仰,青简不污。
郑华 有蜮景隆殊宠,専征金川失守卖主逢迎,彼狡童俊,镇江専城,一矢未遗首,𥪡降旌行人散地判官下陈东平未莅,癯然经生,驱车就难,天为震惊,力疾战,死力擭琼瑛螳怒,胡益犬吠见贞彼李童子,人面强行孤忠。论定仁庙,有评谁曰伤勇,振古之英王省。 秩不必崇,禄岂在膴,恤纬忧深,懐沙心苦,秉铎虽微风教,是主禄焉,避难罢士,俦伍齐黄之死,难端目纽,其他族类,皆繇掣肘,非公生乱,何嫌何咎?升斗君粟,抱闗君守,明伦大呼,触柱碎首,烈峻文山,清彻济浏,祗成个是,遑恤死所,汨罗首阳,同此遐举,孟母祠赞。 明
邓原忠
古有胎教,实谨厥初,生焉而长,学可缓欤?学也者师,古训是式,日就月将,允有令徳,懿惟孟母,克教厥子,始而三迁,慎厥攸止,贤哉子舆,孔孙是师,师训惟谨,母言敢违,母也!惟贤,㫁机以喻中途,辍学曰:犹此故㫁机难绪,辍学曷成?缉之熙之,底于光明,人谁无母?克教者稀,间或有焉,孰喻以机父,而教子且有未全,矧为母者,教何能専,有母若孟,厥子乃贤,有子若孟,母徳著焉,知言养气,亦克允蹈,教明性学,治阐王道,人心斯正,杨墨斯辟,三圣是承,允矣宏绩,著书七篇,垂训逺而不有,贤母曷克?若兹峨峨峄山,锺灵发祥曰:古邾国苖裔,其昌㫁机有碑,曝书有台,肯构肯堂,期尔后来,我矢厥词,铭于坚石,世为母者是效,是则圣贤赞有碑,在厯城县学。
明
陈鳯梧
伏羲赞 于惟神圣,继天立极。仰观俯察,卦爻斯画。始造书契,以代结绳。开物成务,万古文明。
神农赞 圣皇继作,与天合徳。始尝百草,以济夭札。农有耒耜,市有交易。泽被生民,功垂无极。
黄帝赞 帝徳通变,神化宜民。垂裳而治,上乾下坤。井野分州,迎日推厕。百庶惟熙,万世作则。
帝尧赞 钦明揖逊,徳协万邦。巍乎成功,焕乎文章。天地之文,日月之光。允执厥中,道冠百王。
帝舜赞 重华协帝,授受于唐。惟精惟一,浚哲文明。两阶干羽,九韶鳯凰。恭已南面,万世纲常。
禹王赞 文命四敷,三圣一心。有典有则,克俭克勤。成功不伐,善言则拜。九州攸同,万世永赖。
汤王赞 勇知天锡,圣敬日跻。建中于民,万邦惟懐。顾諟明命,肇修人纪。垂裕后昆,道统斯启。
文王赞 文徳之纯,于穆不已。肃肃雍雍,缉熙敬止。后天八卦,昭如日星。大哉易系,式开太平。
武王赞。 丕显文谟,丕承武烈。偃武修文,天下大悦。丹书之受,洪范之咨。百王遗绪,一代丕基。
周公赞 天生元圣,道隆徳备,制礼作乐,经天纬地,上承文武,下启孔颜,功在万世,位㕘两间。
孔子赞 道冠古今,徳配天地。删述六经,垂宪万世。统承羲皇,源启洙泗。报徳报功,百王崇祀。
颜子赞。 天禀纯粹,一元之春。精金美玉,和风庆云。博文约礼,超入圣门。百王治法,万世归仁。
曽子赞。 守约而博学,恕以忠圣门之传,独得其宗。一贯之㫖,三省之功,格致诚正,万世所崇。
子思赞精一之传,诚明之学。圣门嫡𣲖,斯道有托。发育洋洋,鸢飞鱼跃。慎独之训,示我先觉。
孟子赞 哲人既萎,亚圣斯作。距诐辟邪,正论谔谔。尧舜之性,仁义之学。烈日秋霜,泰山乔岳。
山东通志卷三十五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