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穆王,康王孙,昭王子。○穆王,名满。君牙,或作君雅。
作《君牙》。君牙,臣名。
君牙命以其名,遂以名篇。
王若曰:「呜呼!君牙,顺其事而叹,称其名而命之。
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言汝父祖,世厚忠贞,服事勤劳王家,其有成功,见纪录书于王之太常,以表显之。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画,胡卦反。
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亦惟先正之臣,克左右乱四方。惟我小子,继守先王遗业,亦惟父祖之臣,能佐助我治四方。言己无所能。
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言祖业之大,己才之弱,故心怀危惧。虎尾畏噬,春冰畏陷,危惧之甚。○蹈,徒报反。噬,市制反。陷,陷没之陷。
○正义曰:穆王命其臣名君牙者为周大司徒之卿,以策书命之。史录其策书,作《君牙》。
○正义曰:《周礼·司勋》云:「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太常,祭于大烝。」郑玄云:「铭之言名也。生则书于王旌,以识其人与其功也。死则于烝先王祭之。」是有功者书于王之太常,以表显之也。《周礼·司常》云:「日月为常。」王建太常,是王之旌旗昼日月名之曰太常也。
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今命汝为我辅翼股肱心体之臣。言委任。○膂音旅。
缵乃旧服,无忝祖考,弘敷五典,式和民则。继汝先祖故所服,忠勤无辱累祖考之道,大布五常之教,用和民令有法则。○累,劣伪反。令,力呈反。
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言汝身能正,则下无敢不正。民心无中,从汝取中。必当正身示民以中正。
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夏月暑雨,天之常道,小人惟曰怨叹咨嗟。言心无中也。
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冬大寒,亦天之常道,民犹怨咨。
厥惟艰哉!思其艰以图其易,民乃宁。天不可怨,民犹怨嗟,治民其惟难哉!当思虑其难以谋其易,民乃安。○易,以豉反。
○正义曰:王言我以危惧之故,今命汝为大司徒,汝当作我股肱心膂。言将任之如已身也。继汝先世旧所服行,亦如父祖忠勤,无为不忠,辱累汝祖考。当须大布五常之教,用和天下兆氏,令有法则。凡欲率下,当先正身,汝身能正,则下无敢不正。民心无能中正,惟取汝之中正,汝当正身心以率之。夏月大暑大雨,天之常也,小民惟曰怨恨而咨嗟。冬月大寒,亦天之常也,小民亦惟曰怨恨而咨嗟。天不可怨,民尚怨之,治民欲使无怨,其惟难哉!思虑其难,以谋其易,为治不违道,不逆民,民乃安矣。
○正义曰:「股」,足也。「肱」,臂也。「膂」,背也。汝为我辅翼,当如我之身,故举四支以喻为股肱心体之臣,言委任如身也。传以「膂」为体,以见四者皆体,非独「膂」为体也。《礼记·缁衣》云:「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此举四体,今以臣为心者,君臣合体,则亦同心。《诗》云:「赳赳武夫,公侯腹心」,是臣亦为君心也。
○正义曰:传以「祁」为大,故云「冬大寒」。寒言大,则夏暑雨是大雨,于此言「祁」以见之。上言「暑雨」,此不言「寒雪」者,于上言「雨」以见之,互相备也。
呜呼!丕显哉,文王谟!叹文王所谋大显明。
丕承哉,武王烈!言武王业美,大可承奉。
启佑我后人,咸以正罔缺。文武之谋业,大明可承奉,开助我后嗣,皆以正道无邪缺。○缺,若穴反。
尔惟敬明乃训,用奉若于先王,汝惟当敬明汝五教,用奉顺于先王之道。
对扬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人。」言当答扬文武光明之命,君臣各追配于前令名之人。
○正义曰:王又叹言:「呜呼!大是显明哉,文王之谋也!大可承奉哉,武王之业也!文王之谋、武王之业,开道佑助我在后之人,皆以正道无邪缺。」言先王之道易可遵也。「汝惟敬明汝之五教,用奉顺于先王之道。汝当答扬文武光明之命,追配于前世令名之人」。令其顺先王之道,同古之大贤也。
○正义曰:文王未克殷,始谋造周,故美其谋。武王以杀纣功成业就,故美其业。谋则明白可遵,业则功成可奉,故谋言「显」,烈言「承」。《诗·周颂·武》篇曰,「于皇武王,无竞维烈」,亦美武王业之大也。
○正义曰:文始谋之,武卒成之。文谋大明,武业可奉。言先王以此成功开道佑助我之后人,使我得安其事而奉行之。以正道见其无邪,罔缺失见其周备,故传言「无邪缺」。
王若曰:「君牙,乃惟由先正旧典时式,民之治乱在兹。汝惟当奉用先正之臣所行故事、旧典、文籍是法,民之治乱在此而已,用之则民治,废之则民乱。○治,直吏反,下注同。
率乃祖考之攸行,昭乃辟之有乂。」言当循汝父祖之所行,明汝君之有治功。○辟,必亦反。
○正义曰:王顺而呼之曰:「君牙,汝为大司徒,惟当奉用先世正官之法,诸臣所行故事旧典,于是法则之,民之治乱在此而已。汝必奉而用之,循汝祖考之所行,明汝君之有治功。」「汝君」,王自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