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四川通志卷二十八下
寺观
蜀中山水之秀,宛若画图,素号仙灵,窟宅而高,僧羽士于兹托足者众,其为琳宫梵宇,或在通都大邑间,固足以壮观瞻而供游览,乃即穷陬僻壤构兰,若于云峰,建丹台于树杪,亦足以点缀山川之名胜,故凡骚人仙客,每为之歌咏记序于不衰,而愚夫愚妇之俦,睹楼殿之巍峨,亦足以生其入庙思敬之想,然则神道设教,或亦化导人心之一助欤?作寺观志》。
成都府:
成都县附郭
圣寿寺在县西南,汉建在唐为空慧寺,后改龙渊。孟蜀时,宰相王处回舍宅以广其基,至宋太中祥符间,移圣寿寺额于此,中有秦太守所凿石犀,今在殿前,俗呼为石牛寺,殿中有井,相传与海通,所谓龙渊也
金花寺在县西南,即相如故宅
、净因寺在县西北,俗呼万福寺
、昭觉寺在县北十五里,宋建圆悟祖师道场倾圯,康熙五年,巡抚张徳地、布政使郎廷相、按察使李翀霄捐俸重修知府冀应熊扁书「昭觉寺三字
、正法寺在县西一里
、白马寺在县北一里,明叅政郭斗建
寳光寺在县东北隅,唐建康熙四年,知县张行重修
、梵安寺在县西南十里,前代为尼,居名桃花寺。隋文帝时,易以僧。大厯中,崔宁镇蜀,以冀国夫人任氏本浣花女,遂重修之,绘、任氏真于其中㑹昌中欲焚寺,夜闻女子啼泣之声乃止,已而祷雨有验,明改今名,俗呼草堂寺。康熙四年,巡抚张徳地重修
。凖提阁在县东北,康熙四年,知府冀应熊捐建
、青羊宫在县西南十里。老子谓闗令尹喜曰:后于青羊寺相寻,即此明蜀府重修贼毁,康熙七年,巡抚张徳地捐修
、二仙庵在青羊宫左
、玉局观在县北二十里,相传汉永寿初,老聃与张道陵至此,有局脚玉床,自地而出,老聃升座,与道陵说南北斗经,旣去而座隠地中,故以玉局名之
。集灵观在县西
,通真观在县北十里,晋孝武时,张伯子于此飞升
文殊院在县西北
。
华阳县附郭
大慈寺在县东,唐至徳间,建明皇书「大圣慈寺」四字,兵毁 ,国朝顺治间,重修知府冀应熊扁书「大慈寺」三字
普慈寺在县东,蜀人多于此饯客。宋汉仲明诗:城东萧寺无人迹,几度曽因送客来」
、龙潭寺在县东寺内,有古八角井
、祗园寺在县东南,殿壁有琴声,抚掌则闻
、金沙寺在县南
、马觉寺在县东,旧名正觉,相传马祖尝经此
、广济寺在县东四十馀里,路无居民,行人苦无憩所,布政司金俊捐建
、净居寺在县东,宋濓墓在焉。康熙三年重修
、大悲阁在县南万里桥东,明蜀献王建
、永清庵在县东。明蜀府建
、延庆寺在县南门大街,康熙十年重修
、度人观在县东,亦名大道重阳观,相传唐保和真人修炼,于此有钦赐经典
、䕶国庵在县南
。
双流县
永祚寺在县北闗外
应天寺在县南八里
龙池寺在县北二十里。
温江县。
文殊寺在县东十里。建自唐时相传。鲁班造人于壁间拍掌,内有琴,音应之
回龙寺在县西
会觉寺在县北十五里
华严寺在县东二十里
涌泉寺在县南五里
开讲寺在县西八里。康熙年间新建
女仙观在县北,久废
三清观在县南,久废
龙兴寺在县东
金乌观在县西三里
新津县
观音寺在县东九莲山。宋建。康熙五年,知县常九经重修。
寳华寺在县东南二里
藏经寺在县西
正觉寺宋建。康熙六年,知县常九经重修
大禅寺在县东二十五里。明成化年间建。
金堂县
三学寺在县东南三十里。三学山之上,一名栖贤寺,山有上、中、下三刹,曰法海,曰普济,曰广济。
明教寺在县东。
三清观在县南
。
新都县。
寳光寺在县北一里
大悲寺在县东
玉皇观在县东门外
木兰寺在县南门外十里龙门山
简州。
天庆观在州城内
、白岩寺在州北
、白塔寺在州南一里
、奉圣寺在州北十里
、石经寺在州北五十里。明正德间,楚山、和尚、圆寂于此。明末,贼三举火,三熄遂骇散去
、觉林寺在资简界上,王褒读书处
、龙泉寺在州东六十里
、盘龙寺在州东五十里
、长松寺在州西长松山上,系马祖禅师道场
。
崇庆州
乐寿寺在州南十里,今废
水陆寺在州东十五里。康熙四年重修
寳林寺在州东南四十里。康熙二十二年重修。
清凉寺在州北四十里
天庆观在州西
𤣥天观在州东二里
崇镇观在州北
。
郫 县
景徳寺在县前
显忠观在县南。
灌 县
灵岩寺在县北十里
、上清宫在髙台山上
、融照寺在天国山上
、大安寺在大安山上
飞赴寺,在县西三十五里内有四望亭
马祖寺,在县东南三十里。
石城寺在县南六十里
伏龙观。在离堆山上,侧有深潭,相传:李冰锁孽龙于此,霜降水落时或见其锁,毎有群鱼游潭面,仅露背鬣,其大如牛,投以石,不惊,人亦不敢取。
长生观在县西南二十里,汉范无为修炼于此。
丈人观在县西南五十里。宋陆游诗:黄金篆,书榜朱门,夹道巨竹,屯苍云。
清都观在县西南,宋文彦博镇蜀市观侧地以赠张兪,号白云隠居。
崇宁县。
福昌寺在县西
新繁县
龙藏寺在县北七里。康熙六年,知县张人瑞重修
清凉寺在县西三里
华林寺在县北一里
东林寺在县东十里
妙音院在县西
。
汉 州
开元寺在州东北
檀车寺在州北十五里
龙兴寺在州西,宋建。康熙七年,知州张万受重修。
华严寺在州北十五里
能仁寺在州东半里。元建今迁沈犀正街。
齐水寺在州南十五里。宋建洪武二十五年重修。
景徳寺在州东南三十五里
白马寺在州西北二十里
龙居寺在州西十五里
常乐寺在州南二十里
栖贤寺在州西一里
上陵寺在州东北二十五里
荆陇寺在州北二十五里
佛光寺在州西北二十五里
天台寺在州东南四十五里
尊寿寺在州南二十里
观音寺在州西三十里
法王寺在州西南二十里
神光寺在州东三十里
石佛寺在州东二十里
。龙吟寺在州东二十五里
。寿圣院在州西二十五里
弥陀院在州北三十里
寳宁院在州东北二十里
药师院在州西二十里
普安院在州西南十里
鹄鸣院在州东二十里
隆平院在州西十五里
闻思院在州西北十里
神冰院在州北二十里
大悲院在州西北二十里
、髙平院在州东十五里
、太子寺在州东三十里
、观音堂在州西北街
、炳灵宫在州东
东禅庵在州东闗外,昔二程游处
、普陀庵在州西二十里大河湾
、𤣥妙观在州北正街严君平建
、涌泉观在州东三十五里
、安乐观在州东二十里。严君平乐隠处
、玉皇观在州西北三十里
。
什邡县
慧劔寺在县北十里,唐波仑禅师尝以劔飞卓于此
罗汉寺在县东。唐中宗景龙三年,建康熙三年重修
圆光寺唐武徳三年建
。
彭 县
大乘寺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寂光寺在县北二里有黄慎轩碑
、龙兴寺在县北
、𤣥妙观在县西一里
、白鹿寺在县北八十里
、法藏寺在县西北三十里
。
重庆府:
巴 县附郭
崇因寺在县北。宋熙宁初建。康熙四年,郡人给事刘如汉重修
治平寺在县西。宋治平间建。康熙五年,总督李国英重修
大佛寺在县东
温泉崇胜寺在县西一百二十里
金鳌寺在县东北七十里
东林寺在县北十里
观音圆通寺在县北一百五十里
种钱寺在县西二十里。今废
慈云寺在县西北十里
毗卢寺在县南一百里
万寿山观寺在县北一百五十里
觉林寺在县东五里
东华观在县南。元至元间,建明永乐中重修。
药王观在县西湖池侧。康熙五年,总督李国英建。
清溪道院在县西
二灵宫在县东四里
五福宫在县西一里
报恩寺在东水门内
香国寺在县北十里
苹岩寺在县西三十里,破山和尚说法处
缙云寺在县北九十里
。
江津县
广寿寺在县东。明洪武中建。
圣泉寺在县北十里
圣灯寺在县南五十里。
双峰寺在县南一百二十里。明建康熙元年重修。
永福观在县东。元至元间,建康熙六年重修。
长寿县。
定慧寺在县东。宋绍兴中建。明、洪武间重修
明月寺在县东北八十里
朝阳寺在县东北一百里
云台观在县北六十里
观音庵在县西一百二十里
崇真观在县东
北真观在县北山巅旁。有徐神翁、炼丹处
皛山寺在县东十里
菩提山寺在县西十里
天台寺在县北四十里
。
永川县。
𤣥天观在县南十里
普照寺在县南。宋寳庆间,建明永乐中重修。
紫微观在县南。明洪武中建。
东登寺在县西南五十里
圣水寺在县南六十里
雪峰塔院在县西南四十里
寳峰寺在县西北三十里
佛岩寺在县东南二十里
红崖寺在县西南六十里
佛兴寺在县东二十里
壁山县
东林寺在县西五里,有宋理宗御书「莲社」二字碑
朝元观在县西四十五里
本元寺在县西四十里梅井山
云居寺在县南七十里
虎峰寺在县南五十里
千佛寺在县北五十里。殿后有石洞,镌有千佛,故名
大佛寺在县北五十里
,歴山寺在县南七十里
圣灯寺在县东四十里
卫石寺在县西五十里
白塔寺在县西四十里
玉皇观在县西三十里
三清观在县西北四十里
金堂寺在县署后
荣昌县。
罗汉寺在县南,有唐明皇御制石刻。
壁云寺在县南一里。
观音阁在县北三里,佛光常现
报恩寺在县东门外
寳鼎寺在县东二十里。
妙髙寺在县西五十里。
𤣥妙寺在县东城外。
大足县。
报恩寺在县东城外
寳顶寺在县东十里维摩祖师道场、石壁,俱镌佛像。康熙二十五年,知县史彰重修
惠恩寺在县西四十里,今废。
妙髙寺在县西五十里。
𤣥妙观在县东。
綦江县
胜果寺在县南
、观音寺在南闗外
、古佛寺、在古佛坎
、石门寺在横山
、西林寺,在县西五十里。
五台寺、在老瀛山,今废。
圆通寺在县西五十里。
海会寺在县东三十里。
崇恩寺在㧋欢坝距县四十里。
白云寺一在太公山,一在虾蟆坎。
、朝阳寺在鳯凰山
白鹤寺一在白鹤山,一在蚕婆滩。
中峰寺、在太公山
珠明寺、在横山四十里。
黄沙寺在东溪八十里。
玉皇观在南城外龙鳯山。
西山寺在县西二十里。
白云观在老瀛山,王白云建。
水月殿在县南。
西禅寺。在县东南四十里。
南川县
报恩寺在县东七里
观音寺在县西六十里
安仁寺在县北四十里
万寿寺在县南三十里
回龙寺在县西六十里
云都寺在县西四十里
三教寺在县北四十里
龙兴寺在县北三十里
福寿寺在县东六十里
统井寺在县南五十里
瑞阳观在县北六十里
清宁寺在县北三十里
大兴寺在县西九十里
净石寺在县南九十里
水井寺在县东四十里
明月寺在县北十五里
。
黔江县:
观音寺在县西
乌鸦观在县西
真武观在县西
高山寺在县南
黄草寺在县西六十里
合。 州
嘉福寺在州东,至元中建,顺治十八年重修。
龙游寺在州东。
净果寺在州南。
方溪寺、在州西。
濮岩寺在州西。
鳌游观在州东。
铜梁县
寿隆寺在县西
定远县。
观音寺在城内
忠 州
治平寺在州东一里
巴台寺在州西二里
、东明寺在州南二里
聚云寺在州北二里
、三台寺在州南岸
、福田寺在崇里二甲
、景徳寺在唐土坝
、石盒寺在州西十里
、崇圣寺在石寳寨
报恩寺在弇井
、云崖寺。 白岩寺。 长安寺俱在弇井
兴龙寺距州五十里。
拔山寺在后乡,今废。
寳光寺。 常乐寺。 龙祥寺。 水口寺。 栖霞寺距城十里。
白沙寺在西溪。
集庆寺在唐土坝。
桐柏寺在坤溪坡。
阳平观 玉皇观在东溪。
朝阳观。 鸣玉庵在西溪
、毗卢寺在翠屏山
、报徳寺在翠屛山
、弥陀洞寺在牟家坝
、同缘寺在涂井河
、永宗寺在黄荆坝
、圆通寺。 解脱寺在土老坝
酆都县。
酆都观在城内
垫江县
玉皇观在县西门
寳和寺在县东门外一里
白云庵在县西门外一里
南印寺在县北二十里
莲花庵在县南十五里。
涪 州
崇兴寺在州西
、崇孝寺明都御史曹愈叅庐墓处
琴台寺在州西三十里。明何以让庐墓处
兴福寺在州西二十里
白衣庵在州东一里
石龙寺在州北六十里
彭水县
长寿寺在县右午风山
,凖提阁在城南
、金鳌寺在河西琴山下
、云顶寺在河西摩围峰右。
开元寺在郁镇
、白石寺在郁镇西。
寿井寺在郁井山顶。
天元寺。 三元寺。 龙泉寺。 方广寺。 回龙寺在中井左。
碧云阁在鸡井左,今废。
保宁府:
阆中县。
大像寺。 观音寺。 北岩在蟠龙山麓,明万厯巳卯,石岩出现,空洞若庭,中有石佛石垆岩壁,镌刻石,佛百尊,岩顶泉下如瀑布,因创修佛殿山门
报恩寺今废
、圆觉寺在城内
、鳯鸣寺在城东南,明都察院徐牙池有记
、太平寺在城东
、铁塔寺在城东门内有鐡塔,高一丈七尺,寛一丈,唐天寳四年建
、太清宫在城东北
、玉台观唐时太守滕王元婴游观之所。杜甫有诗,康熙八年,知府薛柱斗重修
、普明观。
苍溪县。
鹿苑寺在北闗外
烟丛寺。 紫阳寺。 观音寺。 三川寺。 龙泉寺。 定光寺。 青水寺。 岐坪寺。 广福寺。 禅林寺。 鸣羊寺。 院溪寺。 阳岳寺青山观。 云台观在县东五十里,汉末张道陵学道于此
崇元观老君观 《玉皇观。
南部县。
合符寺在县南
兰登观严君平尝居于此
大佛寺在县东三十里
思依观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
广元县。
庆寿寺在县内
、天台寺在县西三十五里
、雪峰寺在县东十里允山上,今毁
皇泽寺在县西百里嘉陵,江岸倚岩建寺,峭壁如削,凿石为佛,以洞为龛,凭楼观澜,亦胜槪也。
上真观在县北三里,后有涤溪
飞仙观在县北二十五里,江中一山如笋,周围浪涌,中通一线,雨傍悬岩万丈,俯视战栗,约行三里,始逹观。后有仙应井
雪凭寺在县西四十里,今毁
平乐寺在县东六十里
南龛寺在县东一百二十里
、灵溪寺在县东一百六十里嘉川坝,寺内有宋黄山谷纪行碑,元丰三年题
、琉璃寺在县东一百六十里,司马池父子祠在焉,今废,止有温公读书处。
昭化县。
石城寺。 天清观。 天雄观。 茅坪寺。 梓潼宫金寳寺。 长阳寺。 青牛寺。 苏山观 白牛寺。 香溪寺。
巴州
玉山寺在州东南七十里。
南泉寺在城南五里
、谷山寺在州东南八十里。
𤣥妙观在城西。
游仙观。在州东北三十五里。
通江县。
寳轮寺。 西寺在县西五里,康熙四十年建
、栾巴寺在县西百里栾巴真人建法座,下有石穴,毎岁仲夏,一蛇长三尺许先出,群蛇大小颜色,不一络绎,随之游于殿堂,几榻、厨器之间,或至数日,不畏人,亦不伤人,人亦弗相害也,必僧为食以饲之,食已,其先出者先至穴口,俟群蛇毕入而后入焉,土人传为四万八千尾,云今尚然。
嘉佑寺在县南,唐中和间建
、佛龛寺在县东三十里,元至正间建
、白石寺在县东八十里
、方山寺在县东四十里
、高明观在县西四十五里
、七曲观在县南五十里
。𤣥妙观南江县。
寺观无。
剑。 州
圣寿寺在州东南
志公寺在州北八十里,志公和尚入寂于此
普济寺在州西
仙女观在州东北梁山之顶
南禅寺。 清虚寺。 灵芝寺云起观。 梁山寺。
顺庆府:
南充县附郭
西禅寺在县西,宋赐额真如,明改今名
清居寺在县南,邑人明总督杨文岳有诗
龙门寺在县北邑人,柳稷有诗
朱凤寺在县南邑人李益有诗
圣泉寺在县西。邑人王佩有诗
、清泉寺在县北十里
栖乐寺在县西任瀚,读易处
白塔寺在县东
、𤣥妙观在县西,宋治平初建
、香积寺在县东
、甘露寺在县西一里
赛云台观在县西金泉山上
寻羊观在县西
、北禅寺在县北二里
、玉皇观在县西一里
。
西充县。
资福寺在县东,唐圭峰僧说法于此,有二龙听讲,是夜雨花。
、南岷寺在县南十里,有九井、十三峰。
金山寺 降真寺在县南十五里,相传唐程太虚修炼于此。
洞天观。 西禅观在县东,唐敕建
、马容寺在县东。唐敕建,即马容宅。
窦禅寺在县东
、北福寺、在县北。宋敕建。
草堂寺在县北
、大悲寺在县北
、常宁寺。在县北十里。
蓬 州
广慈寺在州东宋建。
云山寺。 石佛寺。 延真观在州东,宋宣和初建
营山县
灵鹫寺在县东六十里。宋乾道初建。
太平寺宋淳熙间建。
渌井寺道林寺 崇真观。 来顶寺在县东七十里
龙伏寺在县东
雷音寺在县东
观音寺在县东
漆园寺在县东。僧海潮重修
寂照寺在县东老君山,赵星疏重修
青石寺在县东四十里
透龙寺在县北
大云寺在县东北
小蓬寺在县东北
稽功寺在县东
双林寺在县东北
弥勒寺在县东北
三溪寺在县东北
南阳寺在县北
安固寺在县西北
报恩寺在县西北
深堂寺在县北
太平寺在县北
西桥寺在县南
。
仪陇县
崇福寺在县西,宋绍典中建。
金绳寺。 东龛寺。 太华观在县西。
朝阳观在县南。
开天观在县东。
鸿山寺在县东
水东寺在县东南
古楼寺在县东南。
抱朴庵在金城山,抱朴子常隐于此,今废。
西寺在县西元时建。
新寺在县东南
安乐寺在县东南。
新丰寺在县东
马鞍寺在县东
铁山寺在县东。
金具寺在县东。
五面寺、在县东。
董竒寺在县东南。
报恩寺在县西北
龙源寺在县西南
三教寺在县北。
垂鸿寺在县北。
罗池寺在县东。
修真观在县东。
青天观在县东。
普济院在县南。
重教院在县东。
广安州
南峰寺在州西。宋张商英诗:「孤云飞逺岫落日满」平川寺」。据《南峰顶僧传,北祖禅」。
净居寺在州东,元至元间建
、西岩寺在州北十里
、兴国寺在州南猊峰山下
、𤣥坛宫在州南,宋嘉定间建
、明月寺在州南四十里
、褒光寺在州东南四十里
、姜山寺在州西,姜维驻兵于此,故名
、龙台寺在州北
、冲相寺在州北
、太虚观在州北
、天寳观在州北
、紫极观在州北紫金山冈上
、白衣庵在州北鳯凰山
、青莲庵在州北六十里,即吴伯通宅
、子仙观在州西
渠。 县
祥符寺在县东一里,旧名汧江寺,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敕赐今名
西岩寺在县西一里
、珠山寺在县西七里
、南阳寺宋绍兴间建
冲相寺定光古佛道场
紫微宫在县北一里
静边寺唐静边军刺史徐承谅建
五佛寺在县南七里
罗汉寺在县北一里
显教寺在县北二里
白兔寺在县北
法云寺在县北
白沙寺在县北
。
大竹县
万寿寺在县南
、寳胜观在县南
、无际寺在县西一里
观音阁在县北一里
、鳯凰观在县东八里
、云台庵在县北五里
高峰寺在县东五里
岳池县
大圣寺在县南,宋嘉定间建
观音寺在县南,宋太平兴国九年建
灵泉寺石壁间有王右军遗笔
、虎头寺在县西伏虎禅师遗刹
、双泉寺宋苏轼有题咏
、东观在县西,相传吕洞宾,常过此留,宿夜多蚊画一蝙蝠于楹,至今此池无蚊
龙泉观在县东八十里,相传宋太祖微时,过此甚渴,插劔于地,泉水涌出,因名
太虚观在县东
、天寳观在县南
。
邻水县。
延福寺在县东
观音寺、明叶希贤隠,此读易
水口寺在县西
、多来寺在县西
、张家庵、在县北
应家寺在县东。
叙州府:
宜宾县
大觉寺在县东。元延佑间建
寿昌寺在县东。宋淳佑中建
真觉寺在县西五里翠屛山
佛祖寺在县西翠屛山
孝子寺在县南,为汉孝子隗相建
北塔寺在县北十里。唐建
五泉寺在县东北
灵岩寺在县北
崇报寺在县东北隅
无等院在县西,宋黄庭坚寓,此作槁木庵。陆游有诗
安静观在县东
、文清观在县西南
𤣥都观在县西,元至元间建
。
南溪县。
龙庆寺在县东三里
万寿寺在县西一里
永峰寺在县北三十里
积庆寺在县西四十里
。
富顺县。
万寿寺在县东。唐天寿元年建。明洪武二十年重修。
隆兴寺在县南五十里。
毗卢寺在县南十里
东林寺在县西南四十里
圣登寺在县西五里
净明寺在县西七十里
寳乘寺在县西五十里
罗汉寺在县西七十里
圆通寺在珠斗坝
普门寺在邓井西岸
海门寺在县西九十里
观音寺一在天洋坪,一在石盘山
慧日寺在怀徳镇
、妙高寺在狮子滩
、三清观在县东北
梓潼观在县西北一里
。
长宁县。
圣兴寺。 藏经寺。 龙吟阁在𤣥武山上。
刘真人观在平葢山顶,相传刘景鹤修炼之地。
隆昌县。
龙威寺在县西五十里。宋时建。
高洞寺在县西三十里。明万厯时建。
圣灯寺在县南三十里
庆符县。
天宁寺。 圆通寺相传高僧普仙卓锡于此。
大窝寺高。 县
观音寺在县北
万寿寺。 临渊观、筠连县。
万寿寺在城南
海会寺在城北十里
元真观在县西北
海南寺在县北十里。
慈云庵在城北。
珙 县
观音寺在县南七十里
半边寺在县南七十五里
东皇观在县南七十五里
显云寺在县西百里
马鞍寺在县南一百二十里
兴文县
东岩寺在县东五里
西林寺在县北一里
三清观在县南
真武观在县东一里,今废
屛山县。
万福寺寺有二,一在县东,一在县西,又名天宁寺。
太洪寺、在县北。
吉祥寺、在县内。
镜山寺在县内。
广福寺在县内。
福安寺在平夷司。
寳乘寺在平夷司。
朝元寺在平夷司。
云谷寺、在沐川司。
楞严寺在沐川司。
万寿寺在蛮夷司。
佑圣观在县南
寳珠观。在县东。
建武㕔。
万寿寺在南闗外
、福徳寺在东闗外
、岩头寺、在㕔南二里
、朝阳寺、在东闗外
、报国寺在㕔东二里
、龙泉寺、在北闗外
、东海寺在㕔北五里
、清凉寺在㕔东二里
、北所寺在㕔东十里
寳座寺在㕔东十五里
、飞龙寺在㕔东五里
、白云寺在㕔东十五里
、真武观在玉屏山下
、玉皇观在万寿寺后
直●叙永㕔。
万寿寺在㕔西一里
、定水寺在㕔南半里
、玉皇观在㕔东北
、毗卢寺在㕔西
𤣥天观在东郊外
、寳莲寺。在㕔西十里。
永宁县。
万厯寺在县西二里,明万厯间修造,以为朝贺所
玉皇观在县东十五里红崖山上
。直𨽻雷波卫。
观音阁在埀珠洞口
黄螂所。
寺观无。
䕫州府:
奉节县附郭
开元寺在城西,唐开元二十六年建。明初御赐西川第一山金字坊,永乐间重修,康熙六年,知府熊梦鹤增修。
咸平寺宋咸平中建
海会寺在县西一里。明万厯四十二年,监生李维屛生员李维翰修建。
显道观在城西。明洪武初,设道纪司
华严庵在县北二里。明万厯三十一年修建。
化龙宫在咸平寺左
、香山寺在麝香山上
白帝寺在明良殿后。
龙池寺在县南一百三十里。
龙桥寺在县东南十里。
降龙寺在县西北二十里三台山上。
高正观在莲花峰上
凤仙观在县北三十里
圣水寺一在东北八里,一在西南九十里。
龙兴寺在县西北十里
龙音寺在县南一百五十里
龙潭寺在县北一百里有池
太𤣥观。 真庆观在城内
白云寺在县北。李白有诗刻悬岩间。
大宁县。
天宁寺在县西
药垆观在县北七十里
巫山县。
峰崇寺在县东北,即僧会司
秀峰寺在县东北五里,有二塔山,峦环拱,树木蔚秀
观音阁在县西北
广福寺在西门外,有石塔,今废。
凌云观在县东箜篌山,项今废。
高唐观在县西山顶上。宋玉赋高唐即此。
朝阳观在县东四十里
金池庵在县西南十里
普济寺在昌江渡口。明成化中,知县钱闰重修
百果寺在县东二十里。白沙坡上。有古峰观
云台寺在县南一里来龙山有天公石像,祷雨多应,下有龙池,亦登眺之竒胜也。
崇林寺在县南三十里高山上
回龙寺在县西南三十里龙落坪
云阳县。
慧曰寺在县西,洪武九年建
集灵观在县西四十里
栖霞观在县北十五里,宋景徳初建。
梁山县
万寿寺在县西
碧峰寺。 龙台寺。 万年寺在县东蟠龙山,岭石壁有天子万年字,因名。
治龙观在县南四里。
三楚观在县东门外
白兔观在县东二十五里。
清都观在县北四里。
真庆观在县西
双柱禅院在县西十里,为破山禅师丛林。
新宁县。
广福寺在县西三里牛山上,即僧会司。明正统中重修
观音寺在县北二里
、杏玉寺在县东十里,多产桂树花,开香飘数里
斗门寺在县北二十里,树植蔚荗,前有钟鼓楼,巍然壮观
圆音寺在县西十五里,山水环抱,草木蕃盛
金莲寺在县南三十里
中峰寺在县东四十里
。
万。 县
广济寺在县西
白鹤寺在县西一百三十里
罗汉寺在县西二里。有洞
北山寺在县北二里
集虚观在县北。有唐埀拱时碑文
木枥观在县西一百二十里
铁凤山观在县北四十里崇冈峻壁,观前仅通线路,旁有铁台。
𤣥天观在县北二十里
地灵观在县东三十里
黄金观在县东十里
西山观在县西三里
万寿寺在县西二里
五显庙在县西一里
。
开。 县
大觉寺在县北二里郎僧会司
三教寺在县北二十里
神仙寺在县南二十里
太清观在县西。明永乐六年重修
建始县。
永兴寺在县南
观音寺在县南二里
普恩寺在县东一百里。
回龙寺在县东一百里
兴云寺在县南一百二十里。明永乐二年修。
朝阳观在县西三里
石砫司。
三教寺在司东五里
古楼寺在司南二里
龙安府。
平武县附郭
报恩寺在县东。明正统四年,佥事王玺奏建
龙归寺在县南五里,旁有龙渊
观音寺在县北
毗卢寺在县东三十里
华严寺在县东四十里。康熙六年重修
朝阳寺在县东
天宁寺在县东古城
石牛寺在青川
玉虚观在牛心山,宋绍兴中,建重楼,复阁为一。方竒观
仙鹤观在县西南
无极观在县东
玉灵观在县东
观音阁在县东三里。康熙六年,知府翁佶新建。
江油县。
香林寺在县南二里
祥光寺在县西北。有铁瓦殿
太明寺在县西南。有李白读书台
三峰寺在县西十里
龙潭观在县南二十里高山特立。有莲池
、太华观即太华山毛真人修炼处
、龙宫寺在捡石坝
、云岩寺在圌山
、中和寺在大匡山
石佛寺在大河湾崖上石壁,俱刻石佛像
。
石泉县。
万寿寺在县北
䕶国寺在县西七十里
古佛寺在县西南七十里
温泉寺在县东三十里
。
彰明县。
妙光寺在县西北二里
桥院寺在县南
禅林寺在县东
香水寺在县西
登仙观在县南
木观音寺在县南
、三教寺在县东
法华寺在县北
空庵在县内香火寺,僧得悟,毎歳施药济病,后寿百馀岁
黄徳观在县东
、玉皇观在县东
。
松潘卫。
观音寺在卫东
、真武宫、在卫西岷山下
、玉虚观在卫南
、雪山寺、去卫七十里。
赤松观在卫东。
宁逺府。
西昌县附郭
东山寺在县南十里。
青牛宫。 青羊宫。 玉皇殿。 王母殿。 三教殿俱在泸山上,去城二十里
大佛寺明敕赐光福寺
、白塔寺在县东北
。
会理州
𤣥天观在城东门
、东山寺在城东山顶
、万寿宫在城西。
、白云庵在州北一里。
、圆城寺在城西门。
、皈依寺在州北一里。
迎恩寺在州北三里。
胜功寺在州北五里。
冕宁县。
玉皇阁明建
上清观明建
圆通寺在县东街
、真武观在县北街
、迎春寺在南门外
盐源县。
华严寺在县城内
越嶲卫。
龙泉寺在卫北一百里海棠堡
、泸江寺在卫北大渡河岸
、圣寿寺在卫南
报恩寺、在卫北。
真武观、在卫南。
圆通寺在城内西南
姑姑寺。在城内西北。
迷易所。
寺观无。
徳昌所。
寺观无。
盐中左所。
玉皇阁。 白马寺。
雅州府:
雅安县附郭
万寿寺在县东二里
观音寺在县南一里月心山下,一名月心阁,内有泉甘冷
莲花寺在县北十五里,俗名金鳯寺
水月寺在县东五里
寳华寺在县东二十里梯子岩
清泉寺在县东
悬空寺在县南十五里
金沙寺在县西三十里
白马泉寺在县北,土人祷雨处
松溪寺。 月光寺在县北二十里。
东林寺在县东四十里。
柱灯寺在县西五里。相传昔有异僧,修道于此。
银瓶寺。 大兴寺在县东十里
天王寺在县东三十里
佛国寺在县北十里
天界寺在县东二十里
普惠寺在飞龙阁
金鳯寺在县北十里
鹤林寺在县东门外
定慧寺在县东五里
观音寺在县东北
龙洞寺在县东五里
梓潼观在县北。观后有老君洞,又有石龙,并老君像
𤣥帝观县治来龙
名山县。
万寿寺在月山之西,即罗汉寺
智炬寺在县西十五里䝉山。
天盖寺在䝉山
千佛寺。 承天寺。 回龙寺在县东六十里,一名清凉寺
石佛寺在县西北三十里
治平寺。 中炬寺在县东
金刚寺在县东三十里
水月寺在县东三十里
广福寺在双松铺、灵鹫山下
慈云寺在县北十七里。
止观寺在海盘山
洪福寺。 清福寺在县东四十里。
万功寺在百丈驿北、万功坡之阳。
涌泉寺在百丈驿
栖霞寺在百丈驿、栖霞山,即汉时之延禧观。
万安寺。 中峰寺。 翠峰庵 岱宗观 天竺庵。 海潮庵。 通泉庵在县东南三十里
高峰庵在县东二十里
定慧庵在寳子山
普贤庵
荣经县
祥符寺在县北十里
安福寺在县东五里
太湖寺在县南十里
光相寺在县南瓦屋山内。有铁瓦殿
山门寺在瓦屋山
晒经寺在县北二十里
开善寺在县西
大开善寺在县西
寳积寺在县南二十五里宋建。
云峰寺。 圆照寺在县北二十里。
灵应庵 寳藏庵。 净土庵。 普贤庵。 文殊庵。 华严庵。 朝阳庵九龙庵。 双鳯庵俱在瓦屋山。
玉皇观在县西。
●天观在县东。
芦山县
静智寺在县西北十里
广福寺在县南门外
圆通寺在城内
白塔寺在县北十里。相传有白塔飞去
、天王寺在县北五里
崇胜寺在县北五里
福田寺在县西五里
涌泉寺在县东北五里
上伏江口寺在龙河口
、青龙寺在县东北五十里
,下伏江口寺在县东北五里
回龙寺在飞仙闗
、朝阳寺在县东白土池
石佛寺在县东十里
天全州
大悲寺在州东
、天全寺在州东北
、吉祥寺在州北
、永福寺在州北
、慈朗寺在州北。
佛慧寺在州东
、昙华寺在安乐村
、永兴庵在鳯凰山
。
清溪县。
朝阳寺在县东白土池
崇林寺在县北闗外
𤣥天观在县南门
、永兴寺在县东门内。
白鹤寺。 晒经寺相传、唐三藏晒经于此
明正司。
寺观无。
沈边长官司。
寺观无。
打箭炉。
寺观无。
直●嘉定州雍正十二年,升为府
凌云寺在州东,对江二里。唐时建康熙六年,按察使李翀霄重修
龙泓寺去州治四里。石壁间有九龙,相传唐明皇幸蜀时镌
、云峰寺在州西
、苍云寺在州南
、能仁寺在州北
、鹤云寺在州北
、万寿观在高幖山,明时建。康熙七年,知州高仰昆重修。
峨眉县。
光相寺在峨山顶
金殿康熙四十一年 ,敕赐额联
、西坡寺在县西一里
、灵崖寺在县西
、西禅寺在县南二十里
、万年寺在峨山。康熙四年,巡抚张徳地重修
、伏虎寺在县西北光明山
、峨眉观在县西
、藏经阁在峨山
、飞来殿在县西五里
、报恩寺在县东门外
、三清观在县西门外
、大佛寺在县东门外
、胜水寺在县西山十五里
、玉屛寺在县西十六里
、古今寺在县西南十里
大峨寺。 洪春坪。 白龙洞。 雷洞坪俱在峨山
洪雅县。
圣寿寺在城内
阿叱寺。 白云寺。 大士阁在城西。康熙六年,知县李果重建
福田寺在县西南三十五里
天池寺在县东二十里
安宁寺在县西二十里
沙溪寺在县西十里
月珠寺在县北一里
皈正寺在县北一里
慈云寺在县北一里
临江寺在县南一里
三华寺在县西十里
三寳寺在县南二十里
金釜观在县东二十里
。
夹江县
崇圣寺在县西北五里千佛崖之岭
毗卢寺在县东
、牛仙寺在县西城外
、鸣鳯寺在县西
云泉寺在县西
、依鳯寺在化成山上
正觉寺在县西南十里
碧云寺在县西二十里
定慧寺在县东十五里
、金龙寺在县东二十里
蟠龙寺在县东十里
、中山寺在县东二十里
古寺在县北十里
寳华寺在县南十五里
、仪鳯阁在县南七里
法上寺在县南三十里
犍为县。
资圣寺在县西一里
正觉寺在县南三十里
三教寺在县西南十五里
隆兴寺在县西南十五里
大佛寺在县东南四十里
金山寺在县东六十里
玉皇观在县南十五里
东岳观在县南三十五里
铁山观在县东六十里
青山观在县北五十里
斗母阁在县西,今废
荣 县
嘉佑寺在县西
万寿寺在城中
水月寺在城南门外
莲花寺在县南六十里
舞龙寺在县东十里,即慈云寺
松林寺在县南三十里
照石寺在县南四十里
倚溪寺在县西二十里。
普会寺在县南七十里
中安寺在县南七十里
天庆观在城中
希夷观在县东十五里
威逺县。
万寿寺在县东。
团墎寺在县北。
菩提寺在城内。
紫金观在县东。
直●,眉州:
灯壁寺在州西
、法寳寺在州西
、栖云寺在州西百里
、旌嘉院在蟆颐山北。宋建,苏辙尝读书,其间有韩琦等,记苏洵诗石刻
、北平观在北平山,张道陵尝居此
、寳华寺在州城西北,康熙初建
、玉清观在州城西,康熙五十四年重修
、蟆颐观在州东七里,康熙三十九年重修
、白兔寺在思蒙山
、寳林寺在金流山
、华藏寺在州南三十里,东坡读书处
、玉山寺在金流山
、牛心寺在金流山,明相国万安读书处
、不二寺在州北二十里
、龙华寺在金流山
、三峰寺在州西南五十里,左有仙人洞
、寳禄寺康熙三十年重修
、乾明寺在州东三十里
、大旺寺在州东二十里
、莲花庵在太和场
。
丹棱县。
普照寺在南山中
云定寺在县南二十里
福合寺在县西南五十里
通真观俗名魏家观
白塔寺在西门外,中有浮图一座。宋苏轼有记明杨慎有诗
枫落寺在县东北一里
观音寺在县东五里
龙鹄观在县北二十里
竹林寺在县东南三十里
兴福寺在县西南二十里
罗汉寺在县南三十里
隆兴寺在县西南四十里
。
青神县
中岩寺在县南,旧名景徳院,又名云岩寺。唐建
玉京观在县南,宋宣和间建
、龙女寺在五渡溪上,唐时建
、徳云寺在县南
。
彭山县
磐石寺在县东,旧名普照,唐咸通间建
大圣寺在象耳山,明时建
兴福寺在县南
、平葢观在县北。唐开元间建,康熙十八年,知州金一鳯捐修,并建望江楼
,直𨽻邛州。
天庆寺在州内,康熙七年重修
、西岩寺在城西七里,今废
、中峰寺在州西八十里
、寳藏寺在州西五十里
、石笥寺在州北
、鹤林寺在城西七里魏鹤山,读书处诗句犹存
幽居寺在城西七里,境最幽雅,名流吟咏尤多
云居寺在州南六里,上有呼月亭,多名人吟咏
、寳林寺在州东南二十里
、光庆寺在州东四十里
、龙居寺在州东,今废
、延福寺在州东三十里
、华藏寺在州东二十里
白莲寺在州东五里
、清凉寺在州东四十里
、迎祥寺在州东四十五里
、法藏寺在州东四十里
。千佛寺在州东六十里
、九龙寺在州东北二十里
、石佛寺在州东六十里
寳圣寺在州西二十里
、天王寺在州东半里
、万福寺在州西北三十里
、普陀寺在州东北七里
、观音寺在州西七十里
、广福寺在州南七里
藏经寺在州南十里
、法正寺在州南二十里
、圆觉寺在州西三十里
、崇真观在州北半里
、金钵寺。在州西五十里。昔有老僧于荒山,结庵人见庵顶,有彩云持钵,因语僧于云起处掘之,得金钵,遂名其庵曰金钵寺。
大邑县。
鳯凰寺在县西五里
井泉寺在县南
雾中寺在县北八十里。康熙七年重修
兴福寺在县内
晒经寺在县东
鹤鸣观在县东五十里
开化寺在县北八十里
蒲江县
祗园寺在县东三十五里
法华寺在县东三十五里
华严寺在县西三十里
白鹤寺在县南
善业寺在县北
布金寺在县北
河沙寺在县东
灵鹫寺在县东
紫微观在县北
直●潼川州雍正十二年,升为府
兜率寺在州南二里,杜甫有诗
天庆观在州北二里
、永福寺在州西,旧名牛头寺,杜甫有诗。
佑圣观在州南六十里趟真人修炼处
草舞寺。 灵峰寺。 琴泉寺。 马祖寺。 洞门寺在州西
射洪县。
兜率寺在县南
乾明寺在县南五十里。
玉京观在县北金华山。
安禅寺。 清都观。
盐亭县。
净光寺在县西。宋建康熙五年重修
龙台寺在县北
超果寺在县东。元至正间建。康熙六年,知县江昆涞重修
章邦寺在县北十五里。天顺间建明末,僧月现脱化于此
上乘寺在城内
定光寺在县东十五里
鹅鸡寺在县北五十里
高陀寺在县东五十里
海门寺在县北三十里
涪山寺在县北七十里
昙云庵在县西
天禄观在县东百里
真常观在县北五十里。
青霞观在县南十五里。唐开元初,道士陈大有见青霞覆山,因建。今石塔尚存
大士阁在县南郊
中江县。
宁国寺在县东。宋祥符间,赐建旧名福会寺
东山寺在县东二里
会清寺在县南一百里
寳藏寺在县南二百里
罗汉寺在县南四十里
广福寺在县东三十里。康熙五十三年重修
中皇寺在县东二十五里
清虚寺。 真灵观。
遂宁县。
真武宫在城内
、仙井观在夏鲁竒墓前
、云游观在县东三十里有梓潼帝君像,相传吕仙尝游此。
百福寺在县东
、广徳寺在县西卧龙山,唐克幽禅,师修行之所。宋时敕建
普光寺在县南五里,明章评,读书处
灵泉寺在县东资圣山
、闻善寺在县南梵云山
、伞峰寺在县东三十里。明太史杨名读书处
觉山寺在县南一百三十里
、明月寺在县西北明月山
、蕨山寺在县南四十里,明黄简肃公读书处
、南禅寺在县南七十里,俗呼大佛寺
、大善寺在县南一百三十里
、北禅寺在县南一百三十里瑶山上
、龙居寺在县西六十里
。
蓬溪县
贾岛寺在长江坝
古南寺在城中,今废
鹫峰禅寺即今白塔寺,内有跨虹桥、方塔寺
定香寺在县北三十里。今废。
觉苑寺今废。
古井寺今废。
明真寺在县南三十里
长乐寺在县西三十里
八闗院在县南二十里
寂光寺在县西龙归山下
万峰寺在县北四十里
佛子寺在县北三十里
龙多寺在县东七十里。今废。
栖霞寺。 普慈寺。
安岳县。
陈林寺在县东田十里
万寿寺在县北
天庆宫在县北二里
菩提寺在县西七十里,宋建炎间建。
慈云寺在县东七十里
教中寺在县东七十里,唐贞观间建。
国清寺在县北四十里,元至正间建
、真相寺在县南三里,宋建。有圆觉洞石像
、梓潼观在云台山
,清虚观。 元宗观。
乐至县
崇教寺在北郭外
净土寺在县南八里
朝阳寺在县东五十里
龙洞寺在县北二十里
西岩寺在县内,今废。
仙鹤观
直●,泸州。
开福寺在州城内
大佛寺在州东。
毗卢寺。 三会寺在州南
圣水寺在州西
云峰寺在州西。
、归子寺在州北二里。
北岩寺在州北,明杨慎有诗。
江安县。
东林寺在县东
观音阁距城三里。
西林寺在县西。
慈光寺在县西
灵威寺。 玉林寺。 玉皇观在县北
合江县
广慈寺。 紫云寺在县南三十里
朝元观 三清观,纳溪县。
玉林寺在城南门外
文殊寺在县西南六十里
铜鼓寺在县西二十里
九姓司。
白虎寺。 长春寺。
直●资州
永庆寺在城中重龙山上有天池,与河水相为消长,世传水灌神僧道场,寺右有僧石像
东皋寺在州东二里
、北皋寺在州东北二里
、北岩寺在州北闗外
、宁国寺在州西十里
、胜水寺在州西一里
、龙山寺在州东六十里,周冕讲学处
兴禅寺在州北五十里
、法轮寺在州西九十里
隆兴寺在州北八十里
、龙洞观周苌𢎞读书处
、天庆观在州西闗外
、凌云观在州西八十里
、玉皇观在州东北四十里
报恩寺在州西一里
、陶家寺在州西五十里
资阳县。
圣禅寺在县西二里。宋淳熙癸卯建
延寿寺在县西半里,今废。
莲台寺在县北莲花山上
百佛寺在县东六十里
兴福寺在县东七十里。新建
威峰寺在县东八十里。
九龙寺在县东七十里
圆觉寺在县东七十里
宣扬观在县北五十里
内江县。
东林寺在县东北隅,宋绍兴十一年,建明洪武中重修,傍崖结楼,即石镌像高阁临江渚,俯秋水之清涟,绀殿列峰峦,望晴云之缥缈消蝉鸣于六月,听渔唱于三更
西林寺在县北一里,宋咸淳五年建。明洪武中重修,万松郁郁,俯瞰江流,多水云逸趣。日光初出,影浴金波,与东林并胜
圣水寺在县西
、玉虚观在县南,康熙六年重修
、资圣寺在城外西南一里
。
仁寿县。
开元寺在县东北
能仁寺在县东。古有滴米佛,今废。
跨鳌寺在县东二里
万寿寺在县东七十里
含晖阁在县东二里,宋趟扑有诗。
显忠观在县西,宋仆射何㮚墓在此
东凤观在县东二里
石院观在县北十里,今废
观音阁在县内
。
井硏县
镇江寺在县南三里
千佛寺即佛泉寺,在县西南五十里
慧目寺在县西三十里
五峰寺在县北五十里
尖山寺在县西五十里
石马寺在县北五十里
𤣥帝观在县南。康熙五年,知县王配京重修
玉皇观在县北镬山
直𨽻绵州。
富来寺在州北五里
开元寺在州北二里
团阳寺在州南五里
五祖寺在州南四十里五祖成道所
金寳寺在州南五十里
圣佛寺在州南三十里
龙泉寺在州西四十里
松山寺在州西二十里
玉龙观在州西二十里
普明寺在州西十五里
圣水寺在州北四十里
玉泉寺在州东八十里
汤泉寺在州北四十里
莲池寺在州东四十里
镇宁寺在州北四十里
天池寺在州东五十里
安国寺在州东三十里
报恩寺在州东三十里
龙门寺在州东八十里
普照寺在州东四十里
。
徳阳县。
崇果寺在县内东南
毗卢寺在县北三十里
老君观在县东南二十里
玉皇观在东山知县樊鼎遇建
太平寺在县西北二十里
罗汉寺在县西二十里
梅泉寺在县东十里
石亭寺在县东五十里
上景寺在县西十里
秦祖寺在盘龙山,名歇马殿
罗江县
罗隠寺在县西,今废。
朝天寺在县北一里。
三清观在县北一里。
真武宫在县南。
安 县
玉虚观在县西南
万寿寺在县北
飞鸣寺在县西南。顺治十六年重修
圣灯寺在县西。康熙六十年建
平地寺在县东。康熙五十二年建
雍齿寺在县东。赵文水,读书处
石佛寺在县东十里
东林寺在县东五十里
西岩寺在县西。康熙五年重修
寳乘寺在县西。赵圣符,读书处
好峰寺在县南聂峨雪,读书处
般若庵在县北李涵白,读书处
弥勒寺在县东六十里
西明寺在县东六十里
竹林寺在县东六十里
盘龙寺在县西二十里
罗汉寺在县南三十里
观音寺在县南三十里。雍正六年建
白塔寺在县南六十里。神泉县治旧址
开禧寺在县南六十里
圭头寺在县南。康熙五十八年建
仙泉观在县南
东山观在县东。知县郑羽逵建
顶云观在县北十五里
道峰院在县东南
绵竹县。
祥符寺在县北唐建
紫极观在县东
高尊寺在县南十里
安国寺在县南五里
保圣寺在县北。唐昭宗时建
紫微寺相传汉光武访严子陵至寺,因名
九龙寺在县北十五里
承天寺相传鲁班所造,毁于寇
三溪寺在县西
、隆平寺在马跪山
、广安寺在三溪山
、云葢寺在月山下,霁日清晨山云如葢,故名
圣母泉寺在县西三十里
无极观与除山相连。张道陵炼丹处。有炼丹台
崇庆观在秦中山,韩真人修炼处
凌霄观在县北
梓潼县
景封寺在县北一百二十里
,天封寺在县东闗外
、登真观在县东
、西岩寺在县西七里
、白马寺在县北一百二十里
。双峰寺在县南七十里,殿阁巍峨峰峦秀丽,为一邑钜观
玛瑙寺在县南五十里,山明水秀,林木青葱。殿后石洞有清泉涌出
甘露寺在三坡,砌石为径,高下迥异,行人憩此,毎苦渴甚。副将陈福平寇至此,觅水弗得,为之恻然,因建寺一所相岩度势,斫木槽,引水五里施茶,往来巡抚张徳地,经临凭览久之,因题为甘露焉。
直●茂州
治平寺在阜康门内
保 县
仁寿寺在县南,今为县署
观音堂在县南
报恩寺在县东
汶川县。
天王殿。唐时建进士,元友谅为之记。
胜因院宋蒲宗闵有记。
福缘寺在县东。
。
直●,达州。
北岩寺在鳯凰山,宋敕赐大祥兴国寺,元末兵毁,宣徳中重修,殿阁门廊共五十间,僧正司及社仓在焉,境幽地胜人多游览
黄龙寺在州城东。明洪武初,重修有太平兴国时钟
、观音寺在庙子沟,明天顺六年建
、白云寺宋乾道九年建
、寳林寺在菜园山上,明正统四年建
、石门寺在石门山上,元至正四年建
、五峰寺左右有虎坪,明正统四年建
、广福寺俗呼永睦寺,明宣徳八年建
、寳林观在州西七十里
、隆安寺。 真武宫。 白马寺。 朝天宫在西门内,有白玉蟾符。
东乡县。
无为寺在县西。有古石佛。明成化十七年建,嘉靖三年重修
鲲池寺在县东一百里。
普光寺在东河,宋嘉定九年建,康熙二年重修。
大佛寺在县北
多寳寺在县西
龙华寺在县西一百五十里
太平县
太平寺在县南
蟠龙寺在水碓堡山上,洞穴中藏千佛,又名千佛洞。
𤣥天观在县北。
八台观、在八台山。
妙音寺在亭坝
朝阳寺在水田坝
窦坪寺在县西南九十里
东山观在县东城外
青龙观在县西南七十里
回龙观在县南六十里
四川通志卷二十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