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四川通志》卷二十二中
兵制
泰宁协额,设副将一员。 都司一员。 千总一员,把总二员。
额设马兵七十五名。 步战兵一百六十七名,守兵二百五十八名。
新添马兵二十名。 步战兵三十名。 守兵五十名。
新旧马步战守兵共六百名,马九十五匹以上官兵俱驻札噶达泰宁城,并无分驻。雍正十三年,裁移化林坪。本年八月,四川总督黄廷桂奏请化林营改为泰宁协。
泰宁协,改设副将一员协属五营
。左营都司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二员,右营都司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二员,额设马兵一百名。 步战兵三百七十五名。 守兵五百二十五名。
马步战守兵,共一千名,马一百匹。一驻札化林城。 副将一员。 都司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三员。
马步战守兵七百五十名,一分防、泸、定桥汛。 都司一员。 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二百名。
一,分防泥头汛。 外委千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四十九名。
化林营额设都司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二员,额设马兵四十五名。 步战兵九十九名。 守兵一百五十六名。
马步战守兵共三百名,马四十五匹。雍正十三年,改为泰宁协左营,德靖营额设都司一员。 千总二员,额设马兵八十名。 步战兵一百二十名。 守兵二百名。
马步战守兵共四百名,马八十匹。一驻札德靖中渡。 都司一员,马步战守兵二百名。
一,分防上渡汛。 千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一百名。
一,分防下渡汛。 千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一百名。
正十三年裁汰奉。
㫖钦定、宁安营额,设都司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额设马兵六十名。 步战兵九十名。 守兵一百五十名。
马步战守兵共三百名,马六十匹。雍正十三年裁汰。
阜和营额:设都司一员。 添设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原额设马兵二十名。 步战兵六十七名。 守兵一百十三名。
新添设马兵十名。 步战兵四十名。 守兵五十名。
新旧马步战守兵共三百名,马三十匹。一驻札阜和。 都司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马步战守兵二百一十八名。
一,分防打箭炉汛。 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五十名。
一、分防、惠、逺、庙汛。 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三十名。
黎雅营额设游击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把总四员。
额设马兵八十名。 步战兵一百三名。 守兵二百七十三名。
新添拨马兵四名。 步战兵十六名。 守兵二十四名。
马步战守兵共五百名,马八十四匹,驻札雅州府城。 游击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马步战守兵二百八名。
一分防荣经县汛。 外委千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三十名。
一分防清溪县汛。 守备一员。 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八十名。
一,分防富林营汛。 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四十名。
一分防天、全州汛。 千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五十名。
一,分防芦山县汛。 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二十九名。
一分防名山县汛。 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三十名。
一分防蒲江县汛。 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三十名。
峨边营额设游击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把总二员。
额设马兵七十八名。 步战兵八十五名。 守兵三百三十七名。
马步战守兵共五百名,马七十八匹。一驻札峨眉县城。 游击一员,马步战守兵一百名。
一,分防太平墩汛。 守备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七十一名。
一分防:嘉定府汛。 千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八十名。
一,分防归化堡汛。 千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八十名。
一,分防卷木池汛。 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五十名。
一分防直𨽻眉州汛。 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五十名。
一分防夹江县汛。 外委千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五名。
一分防洪雅县汛。 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五名。
一分防犍为县汛。 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五名。
一,分防威逺县汛。 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五名。
一,分防荣县汛。 外委千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五名。
一分防彭山县汛。 外委千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五名。
一,分防丹棱县汛。 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五名。
一分防青神县汛。 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五名。
一分防太平汛。 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二十名。
以上除化林、德靖、宁安三营裁改外,其阜和、黎雅、峨边等营俱属泰宁协管辖。
成都城守额,设㕘将一员,属三营,左营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三员,右营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三员,额设马兵二百四十名。 步战兵三百六十六名,守兵七百九十四名。
马步战守兵共一千四百名,马二百四十匹。雍正七年,为敬陈管见事案内,因经制千把总不敷防汛,设外委千、把总一十二员,驻防各州县,以资弹压。
一、驻札成都府城。 㕘将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三员。
马步战守兵七百十七名,一分防简州汛。 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四十四名。
一分防资阳县汛。 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四十三名。
一分防直𨽻资州汛。 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三十三名。
一分防内江县汛。 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三十六名。
一分:防井研县汛。 提标拨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十二名。
一,分防仁寿县汛。 提标拨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十六名。
一分防新都县汛。 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三十名。
一分:防汉州汛。 外委千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二十名。
一分防德阳县汛。 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三十一名。
一,分防罗江县汛。 外委千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二十一名。
一,分防金堂县汛。 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十二名。
一,分防彭县汛。 提标拨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十二名。
一分防新繁县汛。 提标拨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十二名。
一分防双流县汛。 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二十五名。
一分防新津县汛。 外委千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三十名。
一、分防直𨽻卭州汛。 守备一员。 外委千总一员,帯领马步战守兵一百十三名。
一分防温江县汛。 提标拨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十二名。
一,分防崇庆州汛。 千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二十二名。
一,分防大邑县汛。 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二十名。
一分防郫县汛。 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二十三名。
一分防崇宁县汛。 提标拨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十四名。
一分防灌县汛。 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三十三名。
一分防绵竹县汛。 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三十三名。
一分防什邡县汛。 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十二名。
一分防安县汛。 外委千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十二名。
潼绵营额设都司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二员,额设马兵六十名。 步战兵五十六名。 守兵一百八十四名。
马步战守兵共三百名,马六十匹,一驻札潼州府城。 都司一员。 把总一员,马步战守兵一百三十一名。
一,分防葫芦溪汛。 外委千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十名。
一分防丰谷井汛。 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六名。
一分防直𨽻绵州汛。 千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七十八名。
一分防魏城汛。 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六十名。
一,分防中江县汛。 外委把总一员。 帯领马,步战守兵十二名。
题全川经制官兵疏。
总督四川军务兼理粮饷。 太子少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二级。李国英
题为全川之土宇既定,绸缪之计画宜周,再酌经制请。
赐设立以固封疆,以垂永久事。窃臣庸碌,凡材谬荷,专督蜀省之任受。
命以来,朝夕冰兢,凡有关于饬武筹边之计者,职守所在,讲求不遗馀力。惟是川疆逺在天末,番、猓羌苗三。
面逼处备御稍疏,即有窥关之警,而且幅𢄙广阔,河山岩险,往往不逞之徒,凭倚啸聚,致烦士马,戡定,经年累歳,然后削平,稽之往制,置戍设防,较他省为倍宻,葢形势使然耳!明末盗起,献逆乘乱,窃据杀戮之惨,古今未有幸赖。
大兵吊伐,元恶伏诛,而流毒馀氛,渐染成习,于是有姚黄等贼之盗㺯,有本地官头之肆虐,再经滇冦刘文秀,盘踞西南,煽诱下东诸逆,抗我颜行,而数千馀里封疆,莫非枭獍纵横之所矣,顺治十五年,仰仗?
天威首恢,重遵声教,所被上下川南及川西、建昌等处,次第敉宁。于是臣
奉。
命驻镇重庆,抚顺剿逆,下游底定,而刘、李、郝、袁等冦尚负固,梗阻于秦、楚、蜀三省之交,臣志愤逋诛。沐浴请。
讨满汉军兵,㑹合巨憝,一一诛锄屈指蜀乱以及蜀,平者二十馀年于今矣。我
国家混一海宇。
天戈所指,立奏廓清,独此一隅之境土,百战艰难,然后全归版籍,岂非形势险阻,伏莽易生之故耶?今提封。
内外氛祲俱消而臣
实有鳃鳃过计者,葢地方虽经平定,然向为逆贼久踞之区,又东南一帯,地杂土苖,深山宻箐之中,多有漏网,贼徒潜藏隠伏,莫可稽察,日久党聚,窃发难防,如数年之间,郝承裔复叛于雅黎,朱奉鋡等作乱于叙马白应龙倡变于柴厂,吴天民发难于江安,皆掠地劫城,戕官夺印,虽旋即殄除,而残黎又经蹂躏元气,不无伤损,揆厥所由,皆以防御之将兵,未设汛守之责任,不専即使惩前毖后,调拨驻防,终是补救,一时不足,行之经久,然则未雨彻桑之算,永垂画一之规,其尚可视为缓圗乎?臣查顺治九年,分固山额正伯墨勒根虾,有酌定经制一疏,部议俟全川恢复之日,另行酌定等,因到案十馀年以来,有已经设立者,有尚未设立者,续臣
于十三年抚蜀时,将松龙、威叠等营路各兵,酌其冲缓,议为増汰,疏请施行,部议钱粮匮乏不便,轻议増添,应将见在官兵通融调拨防御,俟蜀中大定,再为酌议奉。
㫖钦遵在案,又康熙元年内,该臣
准四川提督移覆臣
为请。
㫖事咨内议,将奉裁抚标兵内,以一千名设立靖逺一营臣
,具疏上请,部议成都省㑹,既设城守营,不便另。
设靖逺营行令臣
及提臣
查照通省缓急,逐一详议妥确,一并具题到日再议等因奉。
㫖:「钦遵在案,今全川恢复,已经大定所,当凛遵再为酌议,详议妥确之」。
俞㫖酌量缓急,因地设防,用垂久逺,诚此日之急务矣,但布置贵乎审势,而权变在乎因时,无论九年至今。
阅时已久,即如十六年分,臣率师抵渝之初,其渝城地当冲要一,疏议于泸州、綦江、涪州、合州、达州五处,各设游击一员、兵一千名奉」。
㫖允行,尚未设立,葢因其时上下游俱未靖也。今逆孽消除,内如合、达二州,应为酌设。其泸州綦江,涪州三。
处俱可不烦设立以省糜费,大约时势,既有更易,筹措自当变通,岂得执一成之见而刻舟以求哉?臣
广询博谘,再与提臣
往复详酌其间,或照旧设,或议新増,或昔所减,而今増或昔所増,而今减总,期于损益至当,为久安长治之圗而已,为此具题,仰乞。
睿裁
总督四川军务兼理粮饷。 太子少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二级。李国英
题为请设建昌经制》,以垂永久事。康熙元年六月初六日,据镇守建昌总兵王明德咨呈准署建昌道事张元凯手本,㑹议边防等,因到臣
该臣
看得建昌五卫在蜀之西南隅,自大渡河而南,皆崇山峻岭,延袤千五百馀里,北极于云南金沙江,其间环列番、猓无边内边外之分,止恃城堡戍守,以资保障,向分为五大汛地,除各卫所军丁屯戍之外,又设立营伍兵将,聫络星罗,而杀掠跳梁,犹无虚日,迄于今则军丁逃故城堡丘墟,该固山额正侯墨勒根虾,题设全省,经制部覆,有俟全川恢复之日臣
部另行酌定之语,遵奉在案,今该边既入版圗,所有原题经制,应行照设,以垂经久,但十年以来,时势不无更变冲缓,又当通融臣
未据该镇之先业,将全川边防经制与提臣再四筹审,其间斟酌损益,已有公议,兹据镇道㑹议开列,应设要隘,并拟应补职名前来,臣
覆查九年分题定原额,及与提臣
覆酌经制,有原题之额,镇道为之变通者,有镇道之议臣
又为之变通者总之,因时地之缓急,为设防之轻重,期于垂画一安边境而已臣
谨胪列为我。
皇上陈之。 一,建昌原定经制,设总兵一员,中左、右三营,游击三员,战兵三千名。今已设立不议外。 一、㑹川卫原定经制,设协守一员,中军都司一员、战兵一千名,城守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守兵一千名,镇道议将协守官兵,移驻越嶲,其游击官兵,照议设立,该臣
看得㑹川与云南止隔一江,为五卫藩垣。九年,分因滇冦宻迩,故议协守,今滇云底定,协守官兵可以不设,应照设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不用城守名色兵一千名,半战半守,仍照川省马三步七之例,查得左路镇裁缺旗鼓守备,见奉委署㑹川游击事,张国威,武略超群深,明行阵,堪以补授㑹川游击,其中军守备,应以建昌镇,随征守备马希补授,同驻㑹川。 一、越嶲卫原未定,有经制镇道,虑该卫孤悬,议将㑹川协守改设该卫,该臣
看得越嶲为进建门户,与建城逺隔相岭,声援难通,且番猓逼处,诚宜设防,但宁越设有官兵,与该卫足相犄角,今议増设守备一员,守兵五百名,查得该镇左营左哨千总杨正劳,著俸,深堪以补授前缺,驻防越嶲。 一,宁越原定经制守备一员,守兵五百名,镇道议照旧设立。该臣
看得宁越守备,兼辖宁番、越嶲二卫,北控泸河,最称冲要,应照原题设立,但守备旧驻镇西所,今应如镇道之议,移驻河南站,查得该镇右营中军守备骆光逺捍御勤劳,堪以补授前缺,驻防河南站所遗右营中军守备员缺,应以该镇右营千总王希舜顶补。 一、冕山所原,未题设经制镇道,以其地当极冲,但未入经制,不便请设议,以建昌城守官兵改驻该边,该臣
看得建昌既有镇臣驻镇,其原定城守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守兵一千名,可以不设,冕山,居建越宁之中,为凉山逆猓出没要路,应増设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二员、兵一千名、马三步七半,战半守,查得投诚副将奉委署行都司事。冦坤才干通敏,久戍岩疆,且自备亲丁甲马,防御宣劳,堪以补授冕山游击,其中军守备,应以该镇随征都司,孙炳补授同驻冕山。 一、㑹盐原定经制设守备一员,守兵五百名,镇道议照旧设立。该臣
看得河西守备兼辖㑹川、盐井二卫地方,应如议照设查,奉委道标中军守备,今奉裁缺林,大受拮据著劳,堪以补授前缺,驻防河西。 一、化林坪原未定,有经制镇道将化林列于卫所之内,议设立官兵,该臣
看得化林坪系打箭炉通商行茶大道,番部丛杂,应増设守备一员、守兵五百名,查得建昌镇标中营千总杨鹏翎征剿有功,堪以补授前缺,驻札化林坪以上,酌地因时裒多益寡,其应设兵丁四千名,与原定四千之经制符合,而拟授各官,皆久歴戎行,熟习边务,人地相宜,足堪任使。至各营应设千把总俟奉。
㫖之日,容臣
选委报部,各隘兵丁,亦俟俞允,后除各官原帯兵丁之外,有不足额行,令镇臣于该边招募者也。除全川经制臣
另疏题请各官履歴。
功次备造清册,送部查核。外臣
、谨㑹同抚臣
、佟凤彩,合词具。
题伏乞。
睿鉴敕部议覆,如果臣
言不谬,即将张国威等照缺补授施行」。
川陜总督臣
岳锺琪为
奏请川省应行事宜,仰祈睿鉴等事,疏称打箭炉之外,中渡河口系通西藏要隘,不可无兵弹压,应将化林协守备移驻中渡建立土。
城拨把总一员、兵二百名,随往分防,其建城与官兵房屋容臣
咨商抚提两臣酌量建造等语,应如所请,准其将化林协守备帯领把总一员、兵二百名,移驻中渡,其建立土城官兵房屋之处,该督㑹商,四川抚提酌量捐造。又奏称:保县在大河之南,为土番出入隘口防汛不可不増,请拨威茂营千总一员、帯兵一百名,移驻保县,以资防御,其应支月粮,即以威州所征夷粮就近支给等语,应如所请,将威茂营千总一员、帯兵一百,召移驻保县。又奏称:建昌所属越嶲卫地方,甚为辽阔,每多蛮猓出没抢夺,今仅设守备一员、兵二百五十名,实难分拨防御,请改设游击一员,现在守备即为中军,再添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兵二百五十名、分防弹压等语。应如所请,准其改设。雍正元年三月初三日具。
题奉
㫖依议。
川陜总督臣
岳锺琪
奏称:「建昌为边疆重地,番蛮初附,应择𦂳要之处,分汛防,范加兵弹压,如越嶲所属柏香坪,为普雄番蛮出没之所,虽増游撃、千总、马步官兵,止可防范白沙沟并相岭,一帯而于普雄,鞭长莫及。请于柏香坪建修土城,葢造官署兵房,设守备千、把总各一员、马一步九、兵三百名驻防」。 一,冕山贴近乾县为诸夷门户,番蛮出没,难以稽查。原额兵五百五十名,分拨塘汛,不足分布,请于乾县修造土城,葢造官署兵房,増设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马一步九、兵五百名驻防。 一、宁番夷多汉少,仅有把总一员、兵五十名,未能防守,请将冕山营中军守备移驻宁番卫城,増添马一步九,兵二百五十名。 一、宁越地方广逺,塘汛稀疏,原额兵二百五十名,不足分布,请将宁越守备,改设都司,増添千总一员,马一步九,兵一百五十名。 一、㑹盐营仅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丁二百五十名,不能弹压,请増设游击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一员、马一步九、兵二百五十名,驻札盐井卫,其原设守备,改为中军守备,帯把总一员,马步兵一百名,移驻河西盐井一汛,夷人杂出,必添设官兵,分汛防范腊、汝、窝献出黑盐井煎盐办课,须不时巡查。 一、㑹川在万山之中,系凉山后路,所属披砂地,方为夷巢咽喉,原设游击一员,马步兵五百名,不能兼制,请于披砂修建土城,葢造官署兵房,増设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马一步九兵五百名,驻札防守各营汛,添设兵共一千九百五十名。 一、建昌东有木托,系凉山夷人,必由之径,原设千总一员,兵七十名,不足防范,请于建昌镇标抽发中营守备一员、帯兵八十名,合原额兵共一百五十名,驻札木托。 一、建昌西北有热水,系大小凉山出入要地,请于热水修建土城,葢造官署兵房于建昌镇标,抽发右营游击一员、千总一员、帯兵二百五十名,驻札热水等因奉。
㫖依议。
川陜总督臣
、岳锺琪疏称:「潘州与河州、松潘为犄角,潘州无兵,则西宁与松潘声息相隔。请于潘州设副将一员、守备二员、千总四员、把总八员、兵丁一千二百名。两河口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丁三百名。令潘州副将兼辖松潘镇总兵统辖。每年粮饷,照松潘之例折给」。雍正三年十月二十七日奉。
㫖依议。
川陜总督臣
、岳锺琪于雍正三年六月二十八日奏称:「越嶲一营,地方辽阔,蛮多汉少,且路当孔道为滇、蜀来往咽喉,诚属𦂳要,曽经题请,改设游击,现在守备,即为中军,再添千、把总各一员,以资弹压。查越嶲营,除原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马步兵丁二百五十名外。雍正四年十月初四日,题新増游击一员,千把总二员,马兵三十五名,步兵三十名,守兵一百八十五名,营马三十五匹奉。
㫖依议。
巡抚四川等处地方提督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臣
宪德谨
题为请。
㫖事:谨准部咨据提督黄廷桂奏称,新设柏香、靖逺、永定等处修筑城垣兵舍一事,先经行据宁逺府知府杜士秀约估银六万九千馀两,通报经督臣
、岳锺琪驳饬曽委文武,再行逐处确估定议,现在另委文武挨次㑹勘确估,兹于雍正七年闰七月十八日,据建昌镇臣
赵儒咨称新设之柏香、靖逺等营,均处夷薮,添设官兵,原以资其弹压,虽以饬令分拨,各为防范,因未筑城,葢房各兵露处,值今歳雨水连绵,委难乆居众兵,恳切具呈各营将备,转请咨商,迅即委员备办工料,早建城房,俾得各安宁宇等情,但营汛辽阔,营造之头绪繁多,每至一处,动需匝月,方能估报,必至蹉跎,时日转盻入冬,土脉不坚,难以筑城。且所需砖瓦木植、钉板灰石,蛮方无现成物料,可以购买,必湏预备物料。况营制已定,汛防已设,则建造城垣,修葢兵房,尤不可缓等,因咨商到臣臣
等,公同商酌建昌镇赵儒所议,似属允协仰恳。
天恩即敕部先拨库银二三万两,檄发该管地方各官,先期备办物料,俟所委文武确估,详报定议,具题之。
后即可动功修筑,其不敷银,两一并题请补拨统于工竣之时,造册核销,公帑原无糜费,而城房即可及时建造,似于防守边荒重地,不无禆益」等。因摺奏雍正七年八月二十五日奉。
㫖着照该抚等所请行该部知道、候补京堂臣
、赵殿最谨」。
奏为遵。
㫖议奏事于雍正七年七月二十九日,准署川陜总督臣
、查郎阿奏称,据川陜总督臣
、岳锺琪。
奏称:「噶达地方议设官兵之外,若再有道路,与别处相通,亦湏安兵防汛臣
等逺在西安,未能详细周知,仰恳」。
敕谕现在办理庙工之赵殿最等再加查勘,酌议具奏等语。查赵殿最等虽在噶达办理庙工,恐于彼地形势亦未能周知熟悉。现今任国荣驻防噶达,应令赵殿最等㑹同任国荣详察形势,细看各处要口,将应添设防汛之处,妥议具奏。等因到臣臣
等:伏查防汛地方,关系𦂳要,庙工将次告竣,达赖喇嘛移驻噶达,所当设汛之处,更不容缓。臣
任国荣因现在里塘防䕶,未敢擅离,専差随营松潘守备高含略,赴噶查踩,随据该守备将各处隘口踏明绘圗前来,与臣
等,访闻无异,但添设汛防,必湏布置周详,方能垂久,若非亲身阅歴,恐未妥协,縁臣
等在噶在里相隔尚遥,各有专责,弗克,㑹齐往勘臣
等随议臣
诺穆圗帯,领守备高含略自噶达起程前去,逐一细加详察,勘明回噶今臣
等,查得噶达西北一百七十里,地名灵雀寺,乃西藏往来之大路,北通青海草地,西连甘孜、霍耳得尔格一帯土司,东与革什绰交、金川司、杂谷等处接壌,南则直达四川,云南交界,诚为噶达后身要隘臣
等细加商酌,应于灵雀寺添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丁二百名,以资防范,总归该协副将统辖,此改设官兵,请交四川提臣
照例题补召募,其官舍兵房,亦照原奏,交四川抚臣
速为办理,自噶达至灵雀寺一路,则有沙普隆一口,亦系通青海之路,并纳布林山甲帕口,过灵雀寺三十馀里,则有苏鲁甲、新楚喀二渡,即在吹音堡之东,虽询据土人,佥云甲新楚喀一帯河口,遇水浅时,在在皮船可渡,各处行人不絶等语,而来往之人,概不能飞越灵雀寺总口,且此数处,俱附近灵雀寺,应令该守备,即于驻札灵雀寺兵内,酌派安设塘汛,至于噶达地方,南有押纳沟下八义二口,东有荣果拉,西有烧巫石二口,北有荣若撮牙并阿玉拉堡三口,俱系附近噶达,应令该副将即于驻札噶达兵内,酌派安设塘汛如此,庶与上中下三渡及吹音堡,声援聫络,而于噶达地方尤为严宻矣,谨将形势四至,绘圗敬呈。
御览外臣
等合词谨。
奏伏乞。
皇上睿鉴敕部议覆施行,兵部议覆,四川提督黄廷桂疏称:雷波土司杨明义不思奉公报效,竟敢纵逞部落,滋扰边方,仰赖宸谟之明断,剿抚兼施苖疆,既皆底定,自应改设流官,渐施教化,俾番民咸知礼义,各安其居前,经部议令。
臣
复与署督臣
、岳锺琪抚臣
、宪德㑹同确议,今臣
㑹商确议,俱与臣
意见相同,应请仍照前议,改设流官,以重职守等,因具题前来,查先据该提督黄廷桂奏称,雷波黄螂,内附伊始,庶务尚简,暂可不设州县,应请酌设卫守备一员,驻札雷波所千总一员驻札黄螂,専管招民给垦,听断词讼,収纳科则给放粮饷,化导夷猓等事,其千总一员应行案件,俱听该卫守备查核管理奉」。
㫖议令递行委署,但雷波黄螂议,又疏称雷波、黄螂归附伊始,其増设游守等官,必湏熟悉地利,夷情干练。
之员方克资其驾驭,查叙马营游撃鄂世威练达营务,供职勤勉,现今驻防雷波,熟悉情形,以之调补雷波游击。其中军守备员缺,㨂选得川北镇标中营千总王治泰,久歴戎行,谙练营伍,歴著劳绩,洵称干练之员,请补雷波中军守备。又黄螂守备员缺,查重庆镇标左营守备毛龙甲,歴练老成,办事勤敏,现派驻札黄螂,苗民畏悦,以之调补黄螂守备,均于苖疆有益,再查黄螂为雷波必由之径,其新设守备,应令雷波游撃兼辖,仍归永宁协统,辖其新设二营仰恳。
钦赐佳名更铸给游击、守备关防等语。查四川省随征大小官弁并陆续地方所出员缺,虽近经大学士㑹。
同臣
部遵。
㫖:依议,钦遵在案,应毋庸再议,但系新设员缺,必得熟悉夷情驾驭得宜之员,庶于苖疆有益。今该提督黄廷桂既称游击鄂世威练达营务,供职勤勉,熟识雷波情形,千总,王治泰久歴戎行,谙练营伍,歴著劳绩,守备毛龙甲歴练老成,办事勤敏,现驻黄螂苖民畏悦等语,应如所请,游击鄂世威,准其调补雷波游击千总王治泰、补授雷波中军守备守备,毛龙甲,调补黄螂守备,归入雷波、游撃,兼辖永宁副将统辖,各给与札付,令其赴任。其雷波、黄螂二营臣
部,已送内阁撰拟。佳名进」。
呈恭候。
钦定至于游守各员关防,移咨礼部铸给。又疏称:「雷波、黄螂请添兵丁一千二百名,现照数招募壮健遵照。
原议分汛防守,但此项新招兵丁,一并遣赴雷波黄螂更换各营留驻兵丁回营,则旧兵一时尽撤新兵,俱皆未谙。似应陆续募补,即陆续遣发将留驻各营兵丁,节次换回,俾新兵得以随众学习营伍。其应支粮饷,以入伍之日为始,分别马一战、四守五起支饷粮,照依部议,于春秋二季折支关给等语。查招募新兵,必湏随众学习,方能谙练营伍,熟悉苗情,亦应如所请,令其陆续募补,即陆续遣发将留驻各营兵丁,节次换回。其粮饷准于入伍之日,遵照原议,于春秋二季折支关给造册报部。又疏称:马边营原额兵二百四十名,増设马步兵一百六十名,共足四百名之数。应俟招募足额,即由该营抽兵八十七名,并西宁旧设之兵十三名,共足兵一百名,添防西宁。其原驻石角之把总,既经移驻西宁,查石角现驻兵丁二十七名,应于马边营拨外,委一员统领防守,再于马边营拨兵五十名,派该营外,委一员帯领,在于石角西宁隘适中处所沙湾地方驻札。其应支粮饷,统于马边营按季请领,分散至西宁、沙湾二处及宁番添派之千总兵丁,并建昌镇属西溪汛地,添派之守备兵丁所需官署兵房,应请一并建造等语。查马边营、西宁隘添设兵丁,先经户部议准在案。其作何招募,及一应支给粮饷,并西宁隘、石角二处,应于何处驻札,及添拨弁兵,行令该提督㑹同巡抚宪德确议具奏。今该提督请于西宁隘、石角、沙湾等处,宜抽调兵丁派拨外,委分汛防守。其各营粮饷,统于马边营支领,亦应如所请造,具清册报部查核可也。
川陜总督臣
、岳锺琪为遵㫖议覆事,接准提督四川黄廷桂咨称:潘州一境,东北遥通洮州、河州,其间横绕杂处者,有竹利、铁布、鹿哨。
甘家等番西通归德、西宁,中有合坝上下作革播下等番及揷汉丹津等部落住牧,西南有阿坝郎、堕郭罗克、毛儿革等种悍夷,是潘州实为边塞重地,若潘州无兵,不但西宁、松潘由草地一路声息相隔,即各处番夷或久经内附,或剿抚方新悉𨽻于漳腊一营管辖,诚恐鞭长莫及。且松潘譬之内户黄胜关譬之堂奥潘州譬之门庭,而専事堂奥,非计之得,其潘州安设官兵之处,实为一方屏障,似应仍照原议,惟两河口去黄胜关仅二十里,而距潘州三百八十馀里中横羊膊岭,路属迢遥,前议于两河口安设官兵,似与潘州声息,尚觉隔越,查包坐之达建寺地,方距潘州一百八十馀里,距黄胜关二百二十里,为潘州黄胜关适中之地,且达建寺绕东北,由挖药而至羊峒,仅一百二十馀里,似应将议设两河口官兵,改设达建寺,声息乃为聫络,并开辟达,建至挖药羊峒路道,安设塘汛,以资控驭,而两河口虽逼近黄胜关,但系四通要隘,应即于黄胜关设驻札之兵,酌量分防布置,更属周宻查文县等处,去潘州计程,祗七八日即至将来潘州营制设立之后,商民趋利奔集,其米粮食物,自有担负贩运而来者,再为相地屯种,其及时设法积贮,自可接济兵食。至黄胜关系漳腊、潘州之咽喉,查黄胜关原额设有漳腊营之汛兵五十名,未免单弱,湏増兵以资声援。今潘州达建寺既已安设,则漳腊旧管之包坐五寨,并新抚之阿细巴细上下作革合坝屋、藏甲凹播下辖漫铁布等处地方,自应统归潘州,就近管辖,再将漳腊营分防流沙,东胜、雄溪、红花、羊、裕塘舍、坛邪谷、粟髙𡉫等处,塘汛兵丁,尽行抽撤,添拨一百五十名归黄胜关合之黄胜关原额,设兵丁五十名,共足兵丁二百名,将漳腊营守备移驻黄胜关内,可为松潘之屏蔽,外可为达建、潘州等营之犄角。其龙安营虽属内地,但查该营地方辽阔,且东北接壌阳平,阶、文实为秦、蜀之扼塞,必得㕘将弹压,似不宜议请移驻漳腊,再查南坪地方险要,番人出没不常,似应増兵稽查防范,而小河地方虽汛防二百馀里,界在内地,无庸重兵,应如所请,将小河营游击帯兵一百五十名,移驻南坪,合之南坪,现设兵三百名,共四百五十名,以资弹压者也。再查漳腊营与松潘镇中右两营,向日所辖营汛㕘错不便,统辖,应分别就近管束,以専责成。如漳腊营分防之流沙关汛,距松潘镇中营较近,应归并松潘镇中营管辖。而流沙关汛旧管之牟泥拈、佑垫雾、七布峨、眉喜及新抚之毛儿革、蛇湾等处,一并归之松潘镇中营管辖,似属利便。其漳腊营旧管雄溪、红花、东胜谷粟、高𡉫、羊裕、塘舍、坛邪等堡,以及元坝、泥巴等寨,去漳腊稍逺,逺则稽查地方,约束蛮番,恐有不周,莫如就近归于汛少之松潘镇,右营管辖,易于为力。其漳腊旧管之寒盻、商巴、祈命,并新附之出个阿坝郎,堕郭罗克仍𨽻漳腊管辖,以资控制。如此,则弹压各得其便,军势倍觉聫络,于边方似有裨益等因移咨前来臣
查龙安一营,虽系内地,但地方辽阔,为秦蜀四通扼要之区,必湏㕘将一员,方克弹压,不便议调移驻漳腊。惟查南坪一营实处险要,番人出没不常,似应増兵防范,查小河营现在内地守备一员,足资汛守。应如镇臣
张元佐所议,将小河营游击移驻南坪,一转移间,于行伍俱属有益臣
等详加酌核,均属妥协,前因提臣
黄廷桂正在领兵剿抚建昌等处,而臣
上年亦因办理西路军务,是以暂缓㑹奏,今仰荷天威各番,悉已归诚就抚,所在汛防,自宜因时损益,斟酌变通,以期巩固边方于永逺但臣
知识短浅应否,如提臣
黄廷桂所议増设驻防归并管辖之处,非臣
所敢擅便等语臣
等,看得督臣
、岳锺琪既称与提臣
、黄廷桂所议,均属妥协,应如所请行,令该督抚、提臣
遵照施行,并知照兵部可也奉。
㫖依议。
兵部议覆,为敬陈营汛情形,请㫖量加裁改,以益地方,以节糜费事。雍正十三年四月初五日,准总督四川臣
、黄廷桂咨称:设立官兵弹压地方,原宜相度地势情形,随时布置。今建昌镇辖之普雄等处各种生番,该督,既称皆归诚向化,则从前所设营制,自宜另为酌定,使兵无闲旷,饷不糜费,方于边疆有益。应如该督所请,将永定营裁去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兵二百名,止留千、把总三员、兵三百名,将游击改为都司,帯领驻札冕山营,裁去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兵三百名,止留千、把总三员、兵三百名,将游击改为都司,仍驻冕宁,令泸宁营㕘将兼辖。其冕山原管、龙潭沟、登相岭一帯地方,归于附近之靖逺营管辖,柏香营都司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兵三百名,尽行裁汰。原管夷民,归并越嶲营管辖,至所裁都司、守备、千把,俱留本省,遇缺补用马步兵,除拨归越嶲、黎、雅二营外,所馀兵丁,令其陆续裁汰。又
奏称:越嶲路当孔道番寨稠宻,又归并柏香一帯地方,汛防辽阔,原设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马一步九兵五百名,尚不足以壮声势而敷分布,应请将议裁并兵内,抽拨千总一员、把总二员、马一步九、兵一百名,归𨽻越嶲。令越嶲营守备、帯领把总一员、兵一百二十名,分𨽻柏香犄角防守。并请将游击员缺改为㕘将,照云南之例,以㕘将照俸升转,仍食㳺击原俸。其宁越营都司附近越嶲,应归改设㕘将,兼辖至黎、雅一营,为建昌、西炉两路总汇,差使络绎。且又添防天全、始阳、碉门等处边口既属烦多,该营额设兵四百五十六名,实所不敷。应请于议裁兵内抽拨马一步九兵四十四名,添归黎、雅,共足五百名,以资应用等语亦应如该督所请,越嶲于额设官兵外,即将议裁千把兵内,抽拨千总一员,把总二员、马一步九兵一百名,归𨽻越嶲管辖。令越嶲营守备帯把总一员,兵一百二十名,分防柏香营至越嶲营游击,改为㕘将,照云南之例,以㕘将升转,仍食游击原俸,将宁越营都司归于该㕘将兼辖。其黎、雅营额设兵丁四百五十六名,该督既称,实所不敷,应准其于议裁兵内抽拨马一步九兵四十四名,共足五百名,以资应用。可也等因奉。
㫖依议。
兵部议覆为请撤泰宁协营等事。雍正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准总督四川臣
、黄廷桂咨称:调拨营制添减兵丁,必须相度形势,因地制宜,方与边疆有益。今该督既请将四川泰宁、宁安、德靖三营,兵丁一千三百名,副将一员,都司三员,千总四员,把总三员,一并减撤,令泰宁副将率领,减撤兵丁七百名,合之化林兵丁三百名,共兵一千名,驻札化林,分为左右二营,酌设都司二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以昭体制。即派协标右营都司帯领把总一员,兵二百名,分防泸定桥。又酌拨外,委千总一员、帯兵五十名,驻防泥头,除化林原有都司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其馀议増都司千把等弁,即以减撤之都司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拨补,毋庸添设。至阜和营,止有都司一员、把总一员、兵二百名,操防不足,请于减撤弁兵内量拨千总一员,兵一百名,増𨽻该营,以资分布,其馀减撤之。都司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一员,兵五百名,应请裁汰。再黎、雅峨边二营,仍归化林副将管辖。至于惠逺庙,现有喇嘛留驻于阜和营,就近轮派把总,或外委一员帯兵三十名,驻防泰宁,按季更换。所有拨设弁兵,应需衙署营房,请照例建造,其议裁之。都司千把等弁,仍留川省题补兵五百名,陆续开除等语,均应如该督所请,准其将泰宁、宁安、德靖三营官兵俱行减撤,即令泰宁副将帯兵七百名,合化林原有之兵丁三百名,共一千名,分为左右二营,除化林原设都司千把总外,即以泰宁减撤之,都司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拨补,令右营都司帯领把总一员,兵二百名,分防泸定桥,拨外,委千总一员、帯兵五十名,驻防泥头黎雅、峨边二营,仍归化林管辖。至阜和营,除原设官弁兵丁外,亦准于泰宁减撤弁兵内,拨千总一员、兵一百名,増𨽻该营惠逺庙,既有喇嘛留驻,亦准其于阜和营内轮派把总,或外委一员帯兵三十名,驻防泰宁,按季更换。所有泰宁等营,请撤之。都司二员,千总二员,把总一员,兵五百名,准其裁汰官弁,留于川省题补兵丁,令其陆续裁汰。其拨设弁兵,应需衙署营房,准其建造,仍令该督确估工料价值数目,并动用何项银两,造册报明,户部、工部核销。可也等因奉。
㫖依议。
兵部议覆,为敬陈酉阳安设事宜,以彰圣化事。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日,准总督四川臣
、黄廷桂。
奏称:营制兵少,不足弹压,而兵多徒滋糜费。谨按地方情形,分别区画,拟设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马一步九、兵八百名,分地控制,请于三合场驻札游击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三员、马步兵五百名,于酉阳治驻札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马步兵三百名。其邑梅司系极南贴近苖疆要地,去贵州䨇凤、松桃等营,甚近晚森里之洪安,地接湖南重山卫等处新抚苖疆小江里之滥,泥湾地居石堤下游直达,湖南辰州、常德等处,大江里之大溪口,与荆南之各土司毗连,以及龚滩、龙潭石堤,均为要隘。请于游击营内分拨把总二员,各帯兵四十名,驻防邑梅洪安,又拨外委二员各帯兵二十名驻防石堤滥泥湾,于守备营内分拨千总一员、帯兵五十名,与县丞同驻龙潭。又拨外委二员,各帯兵十五名,一与巡检同驻龚滩,一分驻大溪口。如此则游撃控制,东南守备弹压,西北分布汛戍,犄角防守,实属有益,以上营汛,均归游击兼管,仍𨽻重庆镇统辖。其各处小汛塘,递俟设营之后,另行随宜布置。查重庆镇属黔、彭一营,额设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五百名,原为控扼酉阳等五土司而设。今既改归,皆成内地,该营止有两县一汛,官兵无庸过多,应请抽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兵二百名,再查重庆镇标兵二千名,分𨽻三营,其数参差不齐,应抽兵二百名,馀兵一千八百名,均匀配搭,始各相称以上,共抽游撃守备二员,千把总三员,兵四百名,移驻新营尚少。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兵四百名,无可抽拨,请召募増设以敷其数。所存黔彭营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兵三百名,应请另设都司一员管辖分防聫络等语。应如该督所请,准其设立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马一步九兵八百名,分地控制,于三合场驻札游击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三员,马步兵五百名,于酉阳司治驻札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马步兵三百名,再于游击营内分拨把总二员,各帯兵四十名驻防邑梅洪安,又拨外委二员各帯兵二十名驻防石堤滥泥湾,于守备营内分拨千总一员、帯兵五十名,与县丞同驻龙潭。又拨外委二员,各帯兵十五名,一与巡检同驻龚滩,一分驻大溪口以上营汛,俱归游击兼管,仍𨽻重庆镇统辖。其各处小汛塘递,俟设营之后,该督随宜布置,仍将分设之处,一体造册报部。其重庆镇属黔、彭营额,设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五百名,内准其抽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兵二百名。又于重庆镇标三营二千内,抽兵二百名,共四百名,移驻新营尚少,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兵四百名,亦准其召募増设,以敷其数。所存黔彭营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兵三百名,准其另设都司一员管辖,分防聫络等因奉。
㫖依议。
诸葛武侯八阵圗考》附
八阵圗:诸葛孔明作,在成都府城北七十里,新都弥牟镇,有庙存焉。赵清献公集记曰:武侯于八阵乡,以土为隆基,凡一百三十所,葢左右六十四、前二,每基下五六寸,皆江石也。耆老相传,其石葢六数,武侯于此教战阵出入之法。旧记谓四面开四门,起六十四魁,应六十四卦,八八为行,周回四百七十二步,所谓六十四魁,但得其半耳。王恭简公续记曰:眉州贤良王当尝论八阵法,刻石庙下论云:「八阵之法,四竒四正,基部壁立,其体皆方,竒正相生,风旋日晕,其用皆圎,葢方利于止,方其体则势固宻,故其徐如林,不动如山,难知如阴,此所以为不可犯也,圎利于动圎,其用则其势健决,故其动如雷,其疾如风,侵掠如火,此所以为不可御也,其体虽方而圎在其中,其用虽圎而方在其内,此所以为不可测也。竒正相循,出入往来,如环之无端,体用迭作,合散变化,如神之不穷,圎之为用,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虽五旅之师,师如一身,如木百围,根株相连,各有体统,枝叶相属,各有条理,虽五师之军军如一本,故其法曰: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圎而不可败,圎之为利,其来久矣。圎之为用,务以分其势而散其兵,疑其心而乱其目,势分则阵薄,兵散则气怯,心疑则易却,目乱则易眩,圎之为用以将杂卒,卒恃其将,以强杂弱,弱恃其强,将卒相恃,理必俱胜,强弱相恃,势不偏败,突出争先,鹰扬兔脱,不可拒也,并力尽怒,齐勇如一,不可遏也。其气益鋭,则其节益险,如惊湍巨浪,不可涉也,如层崖峻谷,不可越也,使敌得之,如虫之著网,鱼之在,笱虎之䧟阱,是以其将可却,其兵可杀,其重不可脱。八阵之法也。营室之法,四竒四正,屯亦如之。战阵之法,左旋右转,教亦如之,教之有法,必欲其诚,葢诚则久,久则天,天则神,故前后相属,首尾相接,如得于天,如出于地,莫知其所以然而然者。入于神也,教之为法,筑土为坛,其形皆圎其数皆八,坛之高下,与人相称,坛之阔狭,与阵相称竒,旋向左正,旋向右旋,向左者攻在外也,旋向右者,攻在内也,或旋向左,或旋向右,便其用也,或攻在内,或攻在外,紊其例也,教之为法,在家则依比闾族党之仪,在军则依伍两卒旅之法,使之更相亲视,有无相通,患难相救,疾病相扶,自比以上,皆文官主之。教之忠厚,教之正,信教之孝友睦婣教之,礼义廉耻,自伍以上,皆武官主之,教之出入,变化教之射御,击刺教之先登,启行教之破阵,劫将在家,书其美恶而辨其贤愚,在军记其勇怯,而别其利钝,歳终则以功行差次而进退之,使之刚而不暴,勇而知义,入则可与同其安出则可与共其危,故可生可死而不可使犯,非义者,八阵之法也。常山蛇阵,安则静,静则直,触之则动,动则圎。孙武常山蛇阵,杜牧以为八阵,势取桓温说也。传谓推演兵法,作八阵圗,演孙,武法也,八阵取诸八卦,欲包并八荒也。旌旄旗帜,各从其方之色,欲别其属也。四维从其三方之色,惟西南独从土色,依其相生之数,则土实居中也。八卦变而为六十四象,四阵散而为六十四队,今成都东南隅号曰棋盘市,此旧八阵营也。故知其在阵,则方城北弥牟镇地方名八阵,见存土堆六十四,此教阅之所也,故知其在阵则圎八阵,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非有此道不能用也。或谓取遁之八卦,非也,此术也,非孔明之事也。䕫州亦有八阵,石垒在江涛中,而弥牟八阵在平地,其法一也,疑孔明逺虑得杜元凯㐮阳刻碑之意云。今按八阵,谓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者是也。天取其覆地,取其载风云取其变化,龙虎取其动,静鸟蛇取其相应,风生于地而虎从之,云腾于天而龙从之,鸟为动,物必翔于天,蛇为蛰,物必蟠于地,葢有同位相生之义焉。八阵论谓弥牟见存土堆六十四考之旧圗,经谓八阵圗凡三,在䕫州者六十有四,方阵法也。在弥牟者一百二十有八,当头阵法也。在棋盘市者二百五十有六,下营法也,棋盘市,今无其迹,弥牟镇土堆尚存,凡一百二十七,与清献集记又不同,葢恐摧崩之故,然其布位㕘差不齐,不可强晓,兹绘于左,以俟知者。
八阵圗迹
《蜀志》言孔明推演兵法,作八阵圗,咸得其要。今考侯八阵圗凡四。其在广都之八,阵乡者一百二十有八,当头阵法也。在鱼腹永安宫南江滩水上者六十有四,方阵法也。在沔阳之高平旧垒者二百五十有六,下营法也。在益州城东南隅棋盘市者,亦云二百五十有六,今无其迹。
八阵本始
《风后握竒经》曰:八阵四为正,四为竒,馀竒为握竒,或总称之,先出游军,定两端,天有衡,地有轴。天地前后有冲,风附于天,云附于地。天冲重列各四队,前后之冲各四队,风居四维,故以圎地轴单列。前后之冲各三队,云居四角,故以方天居两端,地居中间,总为八阵。阵讫,游军从后蹑敌,或惊其左,或惊其右,听音望麾以出四竒。天地之前,冲为虎翼,风为蛇蟠,围绕之义也。虎居于中,张翼以进,蛇居两端,向敌而蟠以应之。天地之后,冲为飞龙,云为鸟翔突击之义也。龙居其中,张翼以进,鸟掖两端,向敌而翔以应之。虚实二垒,皆逐天文,气候山川,向背利害,随时而行,以正合以竒胜,天地以下,八重以列。或曰,握机望敌,即引其后以掎角。前列不动,或合而为一,因离而为八,各随师之多少,触类而长。
《八阵总论》。
李昭玘曰:阵之所以八者,自有所祖述,葢其法肇于黄帝,具于成周,而变化于诸葛孔明,非诸葛孔明之独能为是也。昔黄帝潜通八卦而建一都之法,黙㑹九天而设三军之制,是以周公则而象之,以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自九夫之井至于四县之都,而得乎一都之法,又以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自五人之伍,至于五师之军,而合乎三军之制。至于孔明,则又上探黄帝之㣲意,下采成周之遗法,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而阵法备焉,故其制为八阵,自九夫为井,而演之纵横,皆八而有八八六十四阵者,所以通乎八卦也。立为三军,自五人为伍,而演之周旋皆九而有九九八十一阵者,所以㑹乎九天也,然则孔明之所祖述者,可谓深且逺矣,非与古人之精神心术流通为一者,畴能尔哉?虽然,论其深妙,固未易以立谈,判考其大纲,则不过竒正二字而已,葢古之制军,合万二千五百人而为军,其为伍者一千一百二十五,其为两者二百五十十,取三焉而为竒,其馀七以为正,四竒四正而八阵生焉,是其分阵之数有竒有正也。回旋九攒以象天,四平正列以象地散,涣邪直以为风,前大后鋭以为云天、地、风、云四者,阵之正也,延袤绵互以为龙蟠,前合后开以为虎翼,弥漫散合以为鸟翔,回屈包羞以为蛇蟠、龙鸟、虎蛇,四者,阵之竒也,是其布阵之形,有竒有正也。天子上将居中而不动,疑兵、游军出没而无常,是其用阵之势有竒有正也。乃若神出鬼没,千变万化,不可致穷,则又所谓竒正之相生,如环之无端者。
八阵记
八阵,汉丞相诸葛亮经略中原之所作也,垒石为之,其迹在䕫州鱼浦滩,自古相传,六十四阵而已,易卦为之宗握,竒为之原,其孰能推之哉?孔明乃则河圗之圎而分为四层,则《洛书之方而分为九军,则井田公私之制而分为中外之营,则文王后天卦位而定四竒,四正之名西北乾卦也。曰天阵西南,坤卦也。曰地阵东南巽卦也。曰风阵东北艮卦也。曰云阵,取艮为雾也。东方,青龙之兽也。曰龙阵,西方白虎之兽也。曰虎阵,南方朱鸟之兽也。曰鸟阵,北方𤣥武之兽也。曰蛇阵中,为中军阵,太极之位也。中军四象为正,四兽为竒,四象四兽,各以六阵相从,或四象七阵、四兽五阵、中军大将所居,中中四阵为馀竒大将所握,别为游骑三十四阵以繋八阵之后,阵有八门,开阖出入以为变化,南正手北,正足中正身,前竒,首后竒尾,左右竒翼游骑爪牙,首尾伸缩以为节也,两翼翕张以为权也,爪牙往来以为势也,身体手足鹑立鳌据以为主也,氤氲变化为方,为圎、为曲、为直、为鋭,其变无穷,不外八阵,分合而已。后世有以天地衡轴冲分配者,有演为天覆地,载风扬云垂龙飞虎翼、鸟翔蛇蟠八形者,又为三百六十四变合天度之数者,不足信也。
《新都县八阵圗记》。 新都杨慎著诸葛武侯八阵圗,在蜀者二:一在夔州之永安宫,一在新都之弥牟镇,在䕫者,葢侯从先主伐吴,防守江路行营布伍之遗,制新都为成都,近郊,则其恒所讲武之场也。武侯之人品事业,前哲论之极详,不复𠞰同其说,独其八阵,有重可慨者,史谓侯推演兵法,作为八阵,咸得其要,自令行师更不覆败,深识兵机者所不能洞了,葢胜之于多算而出之于万全,非借一于背城而侥幸于深入也,惜乎其方鋭意以向中原,而溪蛮洞獠,左跳右跋,以裂其势,外冦方殷,内境自惫,使夫八阵之妙,不得加于二曹三马之枭敌,而乃止试于七,纵七擒之孟获,天威神算不骋于中原,王者之区宇,而仅以服南中巴僰之偏方,事机既已迟,精力又已亏勇,贾其馀师,用其分以为大举,譬之逐盗救火之家,挺刃决水,犹恐不及,而内有雠贼,自相乘机,胠箧助燎,则虽有倍人之知,力亦自无如之何?侯之不幸,势正类此,天之所壊,谁能支之?祚去炎汉,不待陨星而后知矣!嗟乎!国之兴亡,天也,而千载之下,君子独遗恨于蜀汉之事者,非以武侯故邪,至其故垒遗墟,独为之爱惜不已,乃其忠义之激,人不独其法制阵伍之妙也。不然,则窦宪尝勒八阵以击匈奴,晋马隆用八阵以复凉州,是在侯前已有之,而后亦未尝亡也,功既有成,而后世犹罕所称述,况能传其遗迹,至今乎慎尝放舟过䕫门,吊永安之宫㝷阵圗之迹,维时春初,水势正杀,自山上俯视下百馀丈,皆聚细石为之,凡八行,六十四蕝土人,言夏水盛时,没在深渊水落,依然如故,在吾新都者,其地象城,门四起,中列土垒,约高三尺,耕者或剗平之,经旬馀复突出,此乃其精诚之贯,天之所支而不可壊者,葢非独人爱惜之而已耳!庆阳韩君大之,以进士出宰吾邑,始至拜侯之荒祠,次观遗垒,重有感焉,谓慎曰:之罘篆锲,燕然铭石蓺焉,尔人不足称也,爱其蓺者,不泯其迹,矧侯之地而可忽,诸今阵圗在䕫者,有和叔独孤之记、少陵东坡之诗,四方灼知而此頋泯焉,无所表识,使往来者不轼,樵牧者不禁非缺,与祠宇行当新之,阵圗所在,欲伐石树道,左大书曰:诸葛武侯八阵圗碑阴之辞,子宜为之。夫崇贤存古,以示向往,循良事也。推表山川,考记往昔者,史氏职也,遂书之使刻焉。
《八阵圗疏》。
郑林绘曰:臣通考古今阵法,莫有过于轩辕,黄帝破蚩尤之阵也。黄帝按井田作阵法,大军居中,専主旗鼓,八节旋绕,悉听指挥。若正北受敌,则东北、西北二兵为竒兵,张左右翼以援之。若正南受敌,则东南西南二兵为竒兵,张左右翼以援之,其正东、正西及四隅受敌亦如之。所谓常山蛇,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中则首尾相应也。古之名将,知此法者,惟太公望、孙武子、韩信、诸葛孔明、李靖诸人而已,吴起以下莫能知也。一大阵之中,固有八阵,而小阵之中亦各有八阵,大阵则法伏羲,八卦,小阵则法文王,六十四卦所谓阵间乎阵,队间乎队者也。若夫造楯甲,有九星,开八门,用三竒者,则又黄帝命风后为之也。葢圣人以神道设教以神其术,使人莫知其所以然也。大将居于𤣥武之位,而北兽则常山蛇也,故曰常山蛇阵、诸葛铜鼓纪事。
前明万厯元年,巡抚曽省吾平九丝城,获诸葛铜鼓,择其有声者,分天地人三号,以献铜鼓,在蛮中视为寳器,其有剥蚀而声响者,为上上易牛千头,次易牛七八百头,得鼓二,三面即可雄视一方鼓,所铸皆竒文异状,仅可辨者,雕刻螭鹭,间缀虾蟆,其数皆四。旧志所载颇详,要从征伐得之,非自然呈现者也。
国朝雍正十年闰五月二十五日,石工吴占祥目兵廖君亮等采石至黄螂所五马寺岩洞内,获铜鼓四,其形圎髙尺许,上寛而中束,下则敞口面各有四水,兽如蟾蜍形,四周有细花纹,皆剥蚀,作翡翠斑,旁有四耳置水上,以楢木桴撃之声,极圎润微,破者声愈𢎞。安阜营都司毛龙甲呈送总督黄廷桂赍献。
内庭按武侯集铜鼓者诸葛制以镇蛮,往往埋置山谷间,有云「鼓去则蛮运终」。揆之理数确实不爽。
圣天子德威广播,四海一家,如黄螂雷波,逺近诸蛮,久已输诚向化,尽入版圗,虽以僰道、夷疆,皆得附郭。依
城耕田凿井,共享升平之福,宜乎地不爱寳」,上与庆云叠应嘉祥,较之武侯集所称及往代所获者,尤为旷古罕觏,而总督黄廷桂先以提督出师,雷黄仰遵。
睿算故机画,咸宜帖然慑服,兹当绥辑之馀,化椎结为编氓,乐业安居,纳总纳秸,任封疆之重者,惟有拜扬」。
欢忭庆铜鼓之出,惟其时矣。
《四川通志》卷二十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