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二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四川通志卷二十一

西域

升平之世,重译来宾者,未尝拒而逺之,所以示懐柔昭度量也。三藏僻居西海,前代遣使,徒事羁縻,从未内附我。

国家声教洋溢,遐迩无遗,如大渡以西万有馀里,咸稽颡输诚,岁时入贡于以见。

圣朝一道同风之治,为千古所莫及,兹为列其山川,纪其风土人物,以备职方,觉越裳献雉,西旅贡獒,未足专美于成周也。作《西域志》。

打箭炉。

昔为南诏地,自后汉诸葛武侯征孟获时,遣将郭达往彼处造箭,因名系青海部落于前。明永乐五年,土目阿旺坚叅向化归诚,授为长河西鱼通宁逺军民宣慰使司,颁给印信号纸,世代承袭,国朝因之于康熙三十九年被藏差营官昌侧集烈等戕害占据,化林营叅将李麟、守备王满江,详请进𠞰提督唐希顺会疏具。

圣祖仁皇帝

特遣四川提督唐希顺,带领川省标镇恊营官兵进𠞰,随即克,复河西之猴子坡、扯索、咱威、杵泥子、牛磨威。

楚坝、咱哩、烹坝等处昌侧集烈等,预㑹藏属乍丫工布番兵哨聚磨西面大冈等处,恃险负隅御敌官兵,提督唐希顺亲督官兵大破之,杀死助逆,藏番无数,暨营官昌侧集烈等,直抵打箭炉安抚被害汉土人民,其喇嘛番民率众欢呼跪地归附,已故长河西鱼通宁逺军民宣慰司蛇蜡吒吧乏嗣,其妻工喀承袭,即今现任土司坚叅达结之外祖母管辖打箭炉十三,锅庄夷民约束新附土司及土千百戸五十六员,三年上纳。

贡马每年徵觧杂粮,汉番商贾毕集,设监督一员以榷税课,设雅州府同知一员,分驻其地,以理夷情,一如郡县之制。

星野

天文井鬼分野:

疆域

在布政司西南一千二十里。东西距六百四十里,南北距八百三十里。东至泸定桥交冷边界一百二十里,西至瞻对抵热泥界。五百二十里,南至雅龙江中渡交里塘界二百八十里,北至小金川界五百五十里,东南至宁逺府冕宁县界五百里,西南至喇滚抵热桑江边界四百八十里,东北至金川司界四百五十里,西北至甘孜宜隆界四百八十里。

形势

层峦峻岭,峭壁悬岩,中隔炉河,势最险要城池

阜和营石城周一百四十五丈,计八分。有竒门楼凡三,在炉东北,雍正八年建。关隘。

大卡在炉东、柳杨卡在炉东三十里,俱康熙四十一年设盘查货物,徵收啇税戸口

康熙四十年,复设明正司原额户口四百六十户外,所辖各土司户口,总计二万四百二十四户二,共戸口二万八百八十四户。

贡赋

康熙四十年,复设明正司原额杂粮,折徵银一百六十二两。雍正三年,招抚口外等处番民认纳贡马杂粮,每岁折徵银通共四千零九两八钱五分,原在化林营徵收。今设同知各番粮归该明正土司催收彚觧,拨充泰宁协营兵饷。

津梁

上桥 中桥 下桥俱在炉城内公出桥在炉南三里塘铺。

沈抗在炉东十五里柳杨在炉东三十里。大藏在炉东四十里。折多在炉东南八十里。提茹在炉东南一百二十里。恶洛在炉东南一百七十里卧龙石在炉东南二百二十里。八角楼在炉东南二百七十里。中渡在炉东南三百二十里里塘交界。

山川

南无脊山在炉东一百里,髙五百馀丈,金钗□在炉东七里,险窄巉岩、大冈山在炉东八十里,高陡盘折、郭达山在炉东北一里,髙七百馀丈,时有青羊绕山而行、呵喇穆公山在炉西髙八百馀丈、折多山在炉南进蔵要道、大盖雪山在炉北八十里、泸河源出折多山,西南东流七十里至炉,雅纳沟河,源出大盖雪山,西北南流八十里至炉,与泸河㑹,又七十里入鱼通河

古迹

郭达山相传:汉诸葛武侯七擒孟获时,命郭达至炉于沙哇,纳安炉造箭,因名温泉在炉东南五十里榆林旁。水性温暖,四时不竭,浴之能除积疾

祠庙

关帝庙在炉城河东。武侯祠在炉城河东。郭达庙在炉城河西。达赖喇嘛庙。在炉城西北,噶达去炉二百四十里,雍正七年奉。

敕建庙逺赐名惠。

公署。

监督课税衙署康熙四十一年建。新设分防同知兼管驿务衙署雍正七年设,即裁并关差喇嘛旧署,泸定桥巡检衙署。 阜和营都司衙署。 把总衙署。 驿丞。衙署今裁寺观

汉人寺在炉河东喇嘛寺在炉河西,汉名报国寺职官

钦差管理打箭炉税课监督一员。 分防同知一员,巡检一员。

泰宁协副将一员。 都司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以上驻札噶达。

阜和营都司一员。 把总一员。徳靖营,都司一员。 把总一员。 以上驻札中渡宁安营都司一员。 把总一员。 以上驻札灵雀寺。

上渡汛防千总一员。 下渡汛防千总一员。 吹音堡汛防千总一员。

明正宣慰土司一员。

风俗

夷风原陋男女渎伦今革旧从新淳良成俗管辖地方

明正宣慰司坚叅达结。

安抚司

绰斯甲侧冷滚布住牧单东革什咱七立端朱住牧、把底囊错住牧、喇滚丹正邦住牧喇滚副安抚,革松结住牧瞻对侧冷滚布住牧

土千户

咱哩古天锡住牧

土百户四十八

姆朱阿拉乌金住牧八乌笼罗藏丙朱住牧、药攘乌金烹错住牧吉增沙加平住牧本噶朱得结住牧作苏䇿江初扎什住牧格洼卡桑结林琴住牧八哩笼坚忠住牧拉里夺牙崩错喇碟住牧沙卡洛藏林琴住牧瓦七革松七立住牧呷那工弄噶纳汪住牧白桑郎结住牧恶洛七林平住牧扒桑甲呷七。立住牧恶热沙甲三朱住牧索窝笼巴工噶打结住牧他咳格冗塔住牧恶拉希落金巴住牧。上渡噶喇住索工布七立住牧。初把出丁交住牧。下渣坝木藏石扎巴呷住牧中渣坝热错姜初台住牧。中渣坝业洼石唵中住牧中渣、坝沱羊马七立住牧。中渡哑出卡贾甲七立住牧。上渣坝恶叠骚大住牧。上渣坝卓泥革松七。立住牧。上八义雍中多儿济住牧。白隅郎结七立住牧。下八义。沙加。七立住牧。沙悞石、沙加七立住牧。梭布喳胎住牧。长结松归雍中交住牧。昌拉、加盖住牧。坚正、扎什住牧。祖布、七林住牧。鲁蜜东谷囊卡朱住牧。长结、杵尖、郎结、大住牧。达吗、八马䇿结住牧。格桑、丁巴住牧。郭宗安初住牧。本滚纳卜住牧。卓笼白马汪丁住牧。鲁蜜达则卡交住牧。普其碟八布他住牧。结藏䝉他儿住牧。木辘、骚大交住牧。

物产

青稞 牦牛。 山羊 酥油里塘。

在打箭炉之西,昔隶青海,代庆和硕气部属。其地方系喇嘛寺大喇嘛,掌管阐讲黄,教名曰堪布,为一方崇祀之尊。立僧俗营官各一名,董率事宜。自康熙四十七年降生达赖喇嘛迁住西宁塔儿寺之后,因西藏地方被凖噶尔泽旺阿喇布坦遣车零敦多布占踞,于康熙五十七年五月内护军统领温普偕叅领伍林帕、侍卫纳沁、化林协副将赵𢎞基、黎雅营游击杨徳美,带领满、汉官兵,由打箭炉出口,渡雅龙江,直抵里塘,驻札宣谕。

圣朝徳威,招谕里塘,绥定人心,预贮仓库钱粮,待大兵西进,至康熙五十八年四月,内总统之定西将军噶尔弼,驻兵打箭炉以督其后,前锋都统法纳同永宁协副将,先领满汉官兵,前往西藏,道经里塘、青海差达哇、朗章巴等,阴谋把持里塘营官,遂有逆意,官兵驻札甫毕,计诱达哇朗章巴等及僧俗营官二名至营,擒以正法,革去堪布喇嘛该地头人、百姓,咸凛军威,各举所知素相悦服之人,议立堪布一名,专理黄教,设立正副营官,董率地方开造本管大小堡寨十五处,头人三十名、百姓五千三百二十户、大小喇嘛寺院四十五座,共喇嘛三千二百七十馀众,倾心投诚输纳。

贡赋承应差使,而附近里塘之瓦述、崇喜、毛丫、毛茂丫、长坦、曲登五处酋长,各呈户口上纳粮马,革面来归情,愿䟎运粮储我兵,军威逺震,西藏沿途一带,酋长纷纷迎师归诚。至雍正七年,颁给里塘僧俗营官印信一颗,俗营官安本授为宣抚司僧营官,康郄江错授为副土官,照流官之例,钤束地方瓦述,崇喜酋长杜纳特吉。 毛丫酋长索朗罗布长坦酋长侧冷。 曲登酋长康珠俱授长官司。毛茂丫酋长侧冷工,授为土百户,世代承袭,各给印信号纸,永为藩篱」。

疆域

里塘,在布政司西,东至峻喇雅龙江,交明正司界。西至诺噶里布查多,交瓦述土司界。南至唾杓、竹交、云南中甸界,北至雄热泥交、瞻对土司界。东至打箭炉六百五十里,西至巴塘五百二十里。东至布政司一千六百七十里。

形势

东接西炉,南通宁逺,西距巴塘,北连瞻对,层峦叠嶂,亦西藏之要区。

户口

共六千五百二十九户。

共喇嘛三千八百四十九众贡赋。

每岁上纳青稞五百石,每石折徵银九钱,共折徵银四百五十两。

所属五土官内,除瓦述长坦土官一名侧冷,因督兵迟悞军令擒拿正法外,其崇喜、毛、丫、毛茂丫、曲登四土官,每岁上纳。

贡马牛只共折银一百五十两。里塘等处百姓,每岁旧例供给喇嘛衣单银六百两、杂粮一千七百五十四石一升七合四勺,大小牛只四百七十条,酥油九百五十八斤,麦子四百刻、糌粑四百二十三刻,该宣抚司照数徵收,统交喇嘛头人散给。雍正九年,奉文统入正项钱粮,一体徵收。其喇嘛口粮衣单,分别详议酌给。

津梁

伦都桥在呀坝、唐葛桥在甲宗喇布桥在喇尔布谷。藏桥、赛桥在乡城。热藏大桥在里塘。八济桥在喇嘛丫。阿家桥、在丫坝。

塘铺

麻盖、中塘兵四名、剪子、湾塘兵八名、拨浪工塘兵十一名、西恶、洛塘兵四名、咱马拉、硐塘兵八名,火出卡塘兵八名以上东路、里塘兵二十八名、革哇奔松塘兵八名、海子塘兵八名、喇尔塘兵四名、喇嘛、丫塘兵八名、二郎湾塘兵四名,立登三巴塘兵十名以上西路,共有土兵二百八十名。

山川

达俄冈山。 赤喇冈山 出喇山俱在里塘东,势颇平坦,逾此三山,约程百馀里紫木喇山在里塘东,不甚险峻,上下各十五里漳喇山在里塘东南,其山甚险,上下约百馀里。山之左系乡城,戚盖地属四川,山之右系丽江,中甸地属云南、阿喇柏桑山在里塘西南,平顺可行。上下约三十里至海子口界喇枯山与柏桑山相连,亦颇平坦,约十有馀里。色勒隆宗山与喇枯山相连,势亦平顺,上下约十馀里。额东勒山与隆宗山相连,上约十五里。平顺易行下约二十里陡险盘曲以上四山,计程九十馀里。途无住所,冬春多积雪,乃进藏要路云龙喇山颇平坦,上下约二十里锁龙山在里塘、火烧坡在里塘乱石窖山在大路、人头湾在大路恶洛山在西恶洛甲噶山在里塘、叠杂山在叠杂、喇布山在甲宗、藏木山在藏木、沙布山在沙鲁布、革哇山在革哇奔松、喇嘛山在喇尔、二郎雪山在二郎湾、三巴山在立登、三巴、打山在毛茂丫、射鹿山在立渠河头、毛丫山在曲登,穷藏山瞻对交界、大松山在里塘、蟒拉山在里塘、雅龙江在里塘东,源出青海之娘,错流入霍耳。咱地用牛皮船为渡通林。葱安抚司至甘孜,用木船皮船为渡通叠尔格直达乂木多至上、中、下渣坝,亦用牛皮船为渡通。瞻对喇滚至上、中二渡,用木船皮船为渡通里塘至下渡,亦用牛皮船为渡,通㑹盐营之木里土司及云南中甸地方,由宁番三渡水㑹金沙江入马湖。歴叙州府归川江大河里楮河在里塘门首之江,源出瓦述长坦,䝉丫沙如向东南流,至眉里喇卡,合雅龙江入内地。河口稍窄,于里塘上行十馀里,有桑巴桥,通巴塘大道,下行六十馀里,至江宗有桥,亦名桑巴色隆达河在里塘西南,源出额东勒山,流入雪山根,合袁达楮河,由喇嘛丫至乡城,㑹金沙江,均系木桥,通巴塘大道。喇梯楮河源出立登三。巴经流二,郎湾、博莫博松、勺、朱等处,入金沙江交界河在乡城朔竹、立渠河在里塘、射鹿山,发源经流,与下渡河合、温塘泉有三:一在里塘西十里,一在里塘南二十里,一在喇嘛丫、热水塘汛。三泉之水,四时常温,内有红虫如丝,长二三寸。人有患疮疾者,浴之即愈。彼地僧,俗人等珍重之。寺庙。

关帝庙在里塘,汉人建立。长青春科儿寺在里塘大喇嘛堪布所居。贮经堂金刚寺。 尼姑庵俱在里塘、工沙寺在牟纳空沙寺在上

恶洛、纳吐寺在呀坝、桑登寺在喇尔布乃吉䇿巴寺在上牟纳登沙寺在下牟纳。工噶里寺、在工噶、阳顶寺在岛巴。三配林寺在乡城、幇补寺在岛巴立禅寺在喇嘛丫、麻糖寺在丫坝。、申角寺在中坝

公署。

粮务署碉楼一座,在长青春科儿寺之左,正副宣抚司署碉楼一座,在长青春科儿寺之右

仙释

达赖喇嘛于康熈四十七年降生于擦吗中地,方能言,即说前生事,无不吻合。西藏班禅喇嘛遣徒众赍金寳并前生衣钵往迎,至藏,复迁往西宁塔儿寺之后,因西藏地方,被准噶尔泽旺圣祖仁阿喇布坦遣车零敦多布占踞,仰䝉月初六日,送 ,皇帝平复西藏于康熈五十九年,九㫖在噶上布达拉山大寺坐床,于雍正七年,奉 达地方建修大庙一座

赐额惠逺,雍正八年,迎达 赖喇嘛至庙住锡

风俗

茹毛饮血,崇佛信巫,丧𦵏婚姻,未知礼法。今既归化,别之以伉俪,易之以棺椁,亦以渐入华风,管辖地方。

戎里马。 烧骨,中 安角,中。 擦吗中达赖喇嘛降生处拉聪中 擦竹溪 西恶洛。 麻盖,中。 河口打箭炉,交界。上恶洛 下恶洛。 呀坝 叠杂。 上牟纳下牟纳。 甲中 中坝 藏木 沙鲁布 木洛宁逺府交界喇尔布 工噶里。 岛巴 乡城 朔竹喇嘛丫。 二郎湾 立登三巴巴塘交界。丫坝 中坝普恩。 噶吉土官中噶黒帐房、毛茂丫土官、侧冷黒帐房、毛丫土官索浪罗布黒帐房、曲登土官康珠黒帐房奔拉山,土官都纳台吉黒帐房

物产

藏经板 麸金 葡萄根木碗。 凤眼菩提子、贝母。 冬虫夏草出拨浪工山,本草不载性温暖补精益髓,黒白狼牦牛。 山羊 牛绒。 酥油 青稞 大麦巴塘。

在里塘之南,昔为西藏拉藏汗所属,其地有大喇嘛寺一座,系达赖喇嘛委放堪布大喇嘛一名掌管黄,教为各寺喇嘛之首,领拉藏汗委放大小碟巴二名,管理地方,百姓数年一换,歴代相传。至康熙五十七年,䕶军统领温普等带兵,初入巴塘宣布。

圣朝威德,兵至大朔地方,该碟巴等赴营投见,愿附版图于五十八年冬,总统四川緑旗官兵至巴塘该地碟巴头人僧俗,百姓迎师,倾心投诚。愿作天朝子民,开呈本管地方寨堡三十三处,头人三十九名,百姓六千九百二十戸,大小喇嘛二千一百一十众,按年上纳粮赋,承应差徭,挽运军糈。五十九年,定西将军噶尔弼统领满、汉兵马至巴塘,同副将进征西藏番民等,竭力争趋随军䟎运,歴年进藏,官兵粮饷,无不优裕。至雍正四年十月,云南提督郝玉麟、四川提督周瑛俱在西藏旋师至巴塘地方,㑹勘归川归滇疆界。次年三月,副都统鄂齐、内阁学士班第、四川提督周瑛前往巴塘乂木多一带指授,赏给达頼喇嘛地方疆界。五月,抵巴塘,㑹勘巴塘邦木,与赏给西藏之南登,中有山名宁静,拟于山顶立界碑。又喜松工山与达拉两界山顶亦立界石山以内均为内地,巴塘所属山以外,悉𨽻西藏达赖喇嘛,所管差员查造戸口,分输粮赋。复选本地大头人一名,协理土官事宜造册题报永定邉疆。七年,将巴塘土官扎什朋楚授为宣抚使,司大头人阿旺林青授为副土官,颁给印信号纸,正土官照流官之例,副土官世代承袭疆域。

在布政司西南二千一百四十五里。东至立登三巴界,西至桑昂邦界,南至必袭工擦里界,北至灵卡石界。

形势

山则崇峦叠嶂,水则流合金沙。西藏要道戸口。

土目二十五名,大小头人四百二十六名,百姓共二万八千一百五十三户,共喇嘛九千四百八十众。

贡赋

每岁上纳青稞、马牛狐皮,共折徵银三千二百三十五两四钱五分。

塘铺

革哇奔松塘兵十二名喇离革哇兵十二名喇嘛丫塘兵十二名、二郎湾塘兵十二名,立登三巴塘兵十二名,雪山、根塘兵十二名,奔乂木塘兵十二名、巴塘兵十六名,擦硕塘兵十名,土兵二名以上东路、金沙、江塘。 竹巴笼塘 公喇塘 空子顶塘邦木塘 湳多塘。 谷黍塘 普纳塘以上兵同江、卡儿塘兵十六名,土兵四名。力黍塘兵十名。土兵二名。阿布喇塘 石板塘兵同上、阿足鲁塘兵二十名,土兵三名洛家、宗塘兵十名,土兵二名,卧龙、多塘兵十名,土兵二名、瞻对兵十名,土兵二名以上西路、山川。

甲噶喇山在巴塘东,凌霄插汉上下约八十里、龙新山在巴塘东险峭特,絶上下约三十馀里,冬春多积雪,行者苦之、卜意喇山在巴塘南,不甚险峻,上下约二十里,空子喇山在巴塘西南,山势平衍,上下约七十馀里、宁静山在巴塘西南,山顶平坦四十馀里,中立界牌山以东为内地,属巴塘山,以西为外地,属西藏。喜松山在巴塘西,势甚髙峻,上下约四十馀里,亦巴塘西藏交界巴、冲楮河在巴塘民堡之傍,源出瞻对,流入叠尔格,合金沙江、色楮河,即金沙江源出恶洛木拜图,流入木鲁乌蘓等处,至巴塘崩,子勒入丽江,歴宁番凉山,合雅龙江,㑹于叙州府大河笼。按此江渡口甚多,惟春科工妥楮卡牛茍竹巴,系官商大道,修造木船以渡,其馀俱系皮船。

寺庙

大寺坐东向西土垣周百馀丈,掌教堪布居之,馀喇嘛筑土房于寺内,环绕居住喇嘛寺无口粮寺院八十四座,有口粮寺院五十七座,难以悉载

公署。

安抚司署在大寺后一里,筑土甃石为堡风俗

崇信浮屠,躭嗜麴蘖,男女渎伦,与里塘相类。管辖地方。

安抚司十一

巴塘扎什朋楚副土官阿旺林青住牧瓦述馀科沙加罗尔布住牧霍耳竹窝索朗滚布住牧霍耳章谷罗藏侧旺住牧霍耳甘孜孔撤罗定住牧霍耳甘孜麻书朗卡索嚢住牧霍耳咱阿旺初中住牧叠尔格丹巴七,立住牧春科工布汪甲住牧林葱俄木林琴住牧上纳夺索朗汪结住牧。长官司

色他朗卡七立住牧。瓦述更平白马七立住牧。霍耳白利隆布扎什住牧霍耳东科达汉格隆住牧春科高日印布住牧。瞻对茹七林平住牧䝉葛结弋党工布住牧

物产

白葡萄 葡萄根木碗。 石榴 水银 牦牛、青稞。 小麦 黄蜡。 蜂蜜 酥油

乍丫

在巴塘西南,昔为西藏阐教正、副苦图克兔掌管,自康熙五十八年。

大兵进取西藏之后,均受圣朝所封,颁给苦图克兔、印信其印系阐讲黄教那门汗之印,清字,䝉古字夷字三様篆文、正苦图克兔住坐乍丫寺院副苦图克、兔住坐卡撒顶寺院,遇有大差,经过下山迎送疆域。

在布政司西南二千九百九十五里,东至巴塘五百五十里,西至乂木多五百三十里,南至昌都界,北至乂木多界里。数无考。

形势

三山环逼,二水交腾。穷荒僻,壤津梁。

新桥在擦哇作冈水,合勒楮、甲仓二河,流入乂木,多大河,建桥以济数河,俱有木桥,馀不悉载。塘铺

雨撒塘兵二十名,土兵三名、嚢地塘兵二十名,土兵三名,空沙塘兵十名,土兵二名、达布、擦哇塘兵十名,土兵二名、尔公塘兵十名,土兵二名、邦地塘兵十名,土兵二名、䝉固塘兵二十名,土兵三名

山川

指达喇山在乍丫东,颇平坦上下约十里,昂喇山在乍丫西北,危峻难逾,上下约八十里,进藏要道,冬春多积雪,行者苦之作喇山在乍丫西北,高陡险峻,上下约三十里勒楮河在大寺前,源出昂喇山下,合甲仓河、乐楮河源发作喇山,亦合甲仓河、甲仓楮河源发自官角经流洛,隆宗合乐楮河,到乍丫界。色楮河源出上纳夺,经流江、卡儿等处,西南流入乂多大河。

寺庙

乍丫大寺坐西北向,东南土城约百馀丈,喇嘛人等俱于寺内居住,其地方事宜,俱听该寺喇嘛噶隆昌诸敎名管理转经阁在大寺前,男女婚姻俱于此歌唱,两情欢洽,男以糌粑结女之髪,间其婚遂定

风俗

乐窃好斗,婚姻多不由礼,今旣倾心向化,渐见易俗移风。

物产

松蕊石。 梨乾 葡萄 核桃 犏牛 绵、羊、青稞。

乂木多

在乍丫西北,昔属阐敎苦图。克兔掌管,自康熙五十八年。

大兵进取,西蔵始受。

圣朝所封,颁给正苦、图克兔、印信其印系阐讲黄教额尔徳尼那门汗之印清字,䝉古字夷字三様篆文,住坐乂木多大寺,其副苦图克兔住坐边坝之西甲喇大喇嘛寺,又有昌诸巴五家扎聪所管大小寺院五十座。喇嘛四千五百馀众,百姓七千六百三十五戸。

疆域

在布政司西南三千五百二十五里。东至乍丫五百三十里,西至类伍齐二百二十里,南至结党,北至隆庆里,数无考。

形势

层峦叠嶂,怪岫竒峰。西蔵门户津梁。

杂桥在杂楮河,名为杂楮桑巴着桥在昂楮河,名为昂楮桑巴恶洛桥塘铺。

巴贡塘兵六名包墩塘兵六名、䝉堡塘兵六名。以上东路、乂木多底塘兵二十名、恶洛塘兵六名裹角塘兵六名喇贡塘兵六名、恩达塘兵六名、瓦河塘兵七名、嘉玉、桥塘兵十名、洛隆、宗塘兵八名以上西路

山川

达盖喇山在乂木多东,山势危峻,上下约四十馀里,接热丫界冲得喇山在乂木多东,高峻冲霄,上下约六十里,接哈甲松林口界、夺布喇山在乂木多东南平坦,易行约二十里,鼎各喇山在乂木多东南叠嶂,重崖上,下约五十里,鱼别喇山在乂木多西南,不甚险峻,上下约二十五里接乍丫、巴贡界,列木喇岭在乂木多东,上下约五里,裹角大山在乂木多西南,山极陡峻,上下约六十里,冬春积雪难行。巴贡山䝉堡山。 擦瓦山 云山 雪山 白夺山 纳夺山。 黄云山 隐山 喇贡山 昂楮河在乂木多,左源出中坝,因通云南,亦名云河。杂楮河在乂木多右,源出九茹,因通四川大道,亦名川河。二水合流,入云南界。

寺庙

戎空寺援巴弋奚、暨昌,诸巴居其内。普安堂在乂木多,汉人建立。讲经堂在乂木多。龙王庙、在乂木多。大寺、在戎空寺左寺内供。

万寿无疆,朔望朝贺,御座令节观音阁在巴贡、善化寺在包墩、科儿寺在包墩、林光寺在包墩、万寿寺在恶洛、云顶寺在恶洛、大牟寺在恶洛、定海寺在恶洛、长鸣寺在裹角、永定寺在裹角、白衣庵在裹角、金刚寺在喇贡、空沙寺在喇贡、吉祥庵在喇贡、大佛寺在喇贡、云临寺在喇贡

公署。

副总理粮务署碉楼一所,在戎空寺之左。粮务署碉楼一所,在戎空寺之右把总署

仙释

大苦图兔,乂木多人,生于康熙五十三年乙未。据传,转生二十馀世。风俗。

崇信浮屠生子半为喇嘛,喜啖生物,不尚滋味。丧𦵏或付水火,或投鹰犬,夷情难以顿革。惟腊月廿八仲春望日,颇合汉人剪彩迎牛之意。

管辖地方。

巴贡乍丫交界。包墩 䝉堡。 恶洛 裹角 喇贡类伍齐交界

投诚番地。

黒帐房木鲁巴墩在乂木多东常川中在乂木多北仓竹、黒巴工卡在乂木多北巴树在乂木多西北杂处在乂木多东北,竹拉石在乂木多东北,处林、独兔在乂木。多正东布喇乌在乂木,多东北龙布在乂木,多东北腊枯在乂木多东北称多在乂木多东北、纳粗在乂木多西北、谷咱在乂木,多东北、竹巴在乂木多东北、押结在乂木,多西北、列玉在乂木,多西北、当窝。 赤巴 拉即。 般石四处近龙布,在乂木多东北界。

物产

波里凹。 牛● 牦牛。 山羊 青稞 大麦圆根。 豌豆 松蕊石。 梨乾 杏乾 核桃类伍齐。

在乂木多西北,系由草地进藏径道,筑土为城,周二百馀丈,内建大寺一座,佛像经堂,巍焕整齐,红帽子苦图克兔居此协理黄教原𨽻西藏,自康熈五十八年。

大兵进取西藏,该地僧俗人民投诚,归顺圣朝,雍正九年,颁给印信其印系协理黄教那门汗之印,清字,䝉古字夷字三様篆文住坐大寺该地喇嘛俱于城内居住,所部番民居黒帐房者,多住土房者少。雍正四年,㑹勘疆界,将类伍齐,地方遵。

㫖赏给达頼喇嘛。

疆域

在布政司西南三千七百四十五里。东至乂木多界,西至喇里界,南至达隆宗界,北至洛隆宗界形势。

髙峰耸峻,一水环流西藏,径路塘铺。

恩达 瓦合。 麻利

山川

瓦合大山在类伍齐西南,山大而峻,歴一百二十里到瓦合番寨,冬春多积雪,难行。擦噶喇山山颇平坦,上下约二十里。叶达喇山势颇平衍,上下约三十里至嘉夷桥,交洛隆宗界。紫楮河在类伍齐东北,即昂楮河下流。

风俗

民愚俗朴,论妇当差。

物产

铁 骡 马 鹿 马鸡 牦牛。 绵羊 酥油牛绒

洛隆宗

在类伍齐,西南,原𨽻西藏部属委碟、巴二名管理。康熙五十八年。

大兵进取西藏,该地碟巴,番民倾心投诚,采办军粮,挽运无悞,雍正四年,㑹勘疆界,将洛隆宗地方,遵㫖赏给达頼喇嘛。

疆域

在布政司西南四千一百一十五里。东至乂木多五百九十里,西至硕般多一百六十里,南至类伍齐界,北至达隆宗界里。数无考。

形势

二山对峙,两水合流,西藏孔道塘铺。

裹角塘兵十名,土兵二名,不里塘兵十名,土兵二名,松津、多塘兵十名,土兵二名、瓦合塘兵十名,土兵二名、大桥、头塘兵十名,土兵二名,以上俱东路、迭哇塘兵十名,土兵二名,擢耻塘兵十名,土兵二名、硕般多塘兵十名,土兵二名,以上俱西路

山川

得贡喇山,在洛隆宗东,山势陡峻,上下约三十馀里,至加夷桥。得噶喇山。在洛隆宗西越十五里至铁凹塘,交硕般多界。偶楮河在洛隆宗西,源出噶尔藏胡乂海子,流入纳克树等处,至擦哇冈后,合澜沧江。峡隆喜楮河在洛隆宗南,源出噶喇山,东流至洛。隆宗得贡喇山下合偶楮河。

公署。

官寨,即名洛隆宗藏委碟巴住坐之所。本处居民在官寨、对门、小河岸居住,俱系筑土为室。

风俗

夷情颇称淳朴,苐喜酒乐淫,宜加董率,以振颓风物产。

㹈牛 山羊 青稞

硕般多。

在洛隆宗之西,原属西藏部落委喇嘛碟巴,一名俗碟巴,一名掌理黄教钤束地方。后被凖噶尔占踞西藏遣陀陀宰桑至硕般多,一带剥削僧俗人众。康熙五十八年,定西将军噶尔弼等统兵进藏,该地碟巴人等迎师归诚陀陀宰桑潜回西藏,总统遣谙练外委三十名,改饰异服,令该地碟巴向导,追至索马郎,擒获陀陀宰桑,送川觧。内部请旨,本地属民歴年承办,粮差无懈。至雍正四年㑹勘疆界,遵

㫖将硕般多地方赏给达赖喇嘛疆域。

在布政司西南四千二百七十五里。东至洛隆宗一百六十里,西至中夷松多五十里,南至洛隆宗界,北至达隆宗界里。数无考。

形势

四山旋绕二水合襟,进藏要路塘铺。

中倚塘兵十名,土兵二名,巴里塘兵十名,土兵二名、喇赍塘兵十名,土兵二名,宾、巴塘兵十名,土兵二名,达拉宗塘兵十名,土兵二名,同袒塘兵十名,土兵二名,郎结、中塘兵十名,土兵二名,达模塘兵十名,土兵二名,阿哪、通塘兵十名,土兵二名,打结通塘兵十名,土兵二名,公都塘兵十名,土兵二名,乂、杵卡塘兵十名,土兵二名,喇里塘兵十名,土兵二名

山川

章喇山在硕般多东,高峻险阻,上下约三十五里至曲尺,吾抵喇山在硕般多西南,势不甚峻,越二十五里至拨地滚寺,又五里至中义多巴喇山在硕般多西南势平坦上,下约三十里至八里郎、朔马喇山在硕般多西亦平坦,逾二十馀里,至索马郎,即擒陀陀宰桑处柱吗郎错河源发噶喇漫山坡,经流紫妥曲尺,北流归偶楮河胄楮河源发吾抵喇山,经流四十里至硕般多,合柱吗郎错河,㑹于偶楮河

寺庙

大寺在硕般多,建寺二座,筑土甃石为城,凭枕山梁,俯临河坎,前阔后尖,略如扇形,内供佛像,经堂住坐,喇嘛碟巴,其馀僧众,俱在城内,修建房屋,环绕住居,俗碟巴亦居城内民房。风俗

信佛崇,僧喜酒,乐淫颓风,宜饬物产。

青稞 荍麦 牛羊 酥油达隆宗即边坝又名宾巴

在硕般多之南,原属西藏,所辖委碟巴二名管理,康熙五十八年。

大兵进藏,该地喇嘛碟巴人等倾心向化,承办粮差,留驻官兵弹压,以连声援,所辖地方,自喇子起至鲁工喇大山,根拉里,止四至辽阔,差徭繁剧,又委热傲三名,以作三处,分治承应。

圣朝军役,无敢懈怠。凡热、傲居址,俱有官寨、楼房、疆域。

在布政司西南四千五百五十五里。东至硕般多二百九十里,西至拉里七百三十里,南北界限里数未详。

形势

二山横跨四水,环襟西藏,辽阔之区塘铺。

与硕般多同四站,至硕般多塘九站,至拉里塘山川。

必达喇山在达隆宗西山,平坦而小,上下十里、沙工喇山在达隆宗西崇山峻岭上下约八十馀里,鲁工喇山与沙工喇山相连,山势平衍八十馀里。二山冬春,毎积雪难逾撒楮河在达隆宗北源,发朔吗喇山顶,经流索马郎等处,东南流入偶楮河、边楮河、在达隆宗东南源,发自达隆大山合胄楮河至宾巴流入乂木多等处,㑹偶楮河、俄楮河源发沙工喇山之姜错岭,经流郎、吉工等处,合叶楮河、叶楮河源发自沙工喇山顶,经流至工多,合工楮河,又至哈南,多合俄楮河,同归偶楮河

风俗

民亦知耕,苐沈湎于酒,淫渎于色。大异,华风物产。

麸金 银矿 梨乾 核桃 马骡 牦牛。 青稞 酥油

拉里一名喇里

在达隆宗西北,原𨽻西藏所属,歴委大喇嘛掌管寺院,并管碟巴事宜。自凖噶尔车零敦多布侵占西藏该地黒喇嘛,附逆助谋,伪称河州喇嘛,迎师向导,阴遣番人截邀军粮。康熙五十八年,定西将军噶尔弼统领緑旗官兵至拉里,预遣官计擒黒喇嘛,讯眀附逆,阴谋截粮情实,旋卽正法,另委喇嘛掌理地方承应。

圣朝役使歴年,驻藏官兵往来服役无悞,永属西藏所辖。

疆域

在布政司西南五千二百八十五里。东至达隆宗七百三十里,西至工布江达四百五十里,南北界至未详。

形势

二山危、峻、三,水㑹同。

塘铺

阿咱 古郎卡: 昌多 拨拉工。 香阿 工布江达。

山川

拉里大山在大寺西,山甚危峻,上下二十馀里,四时积雪瓦子山番人呼为卓喇山,峻险漫衍,约四十馀里,多积雪不消,同妥楮河在拉里东,源发鲁工喇山,经流擦楮卡,歴四十馀里,合得楮河得楮河在拉里东北,源发大偏关大山,经流拉里,㑹妥楮河松、茄楮河在拉里东源,发大偏关之大山。巢经流桑结松,多与林楮河合流,至拉里㑹,得楮河古迹。

热水塘在拉里东,四时常温,番人呼为擦楮卡寺庙。

大寺在拉里大山之腰山,势如龙形,前后左右俱极险峻,惟右边有路,盘旋而上,建寺院一座住,大喇嘛一名管理地方,馀众喇嘛俱居山上。寺内本地,番民住土房者仅十馀户,居黒帐房者百馀戸。

风俗

民悍性野,好斗轻生。

物产

犏牛 绵羊。

工布江达。

在拉里西南,原系西蔵部落工布、达布二处路口。先年,凖噶尔侵占西蔵,工布人民,坚闭防御,敌人不能入其境。康熙五十八年。

大兵进取西蔵,总统遣员、抚绥、工布一带,番民始通酋长,率领部属迎师就抚,向导进蔵。雍正四年,㑹勘疆界,案内遵。

㫖将江达地方,仍𨽻西藏,委碟巴二名,钤束地方疆域。

在布政司西南五千七百三十五里。东至拉里四百五十里,西至乌斯蔵七百四十里,南北界至未详。

形势

凭山依谷,守险要区。

津梁

江达桑巴在碟巴宅前大河桥在碟巴宅后十里,系进蔵大道。塘铺。

春拉。 常多 宁多 工布江达。 顺达 禄马岭。 磊达

山川

禄马岭山在江达西,山颇平坦,上下约四十馀里,至磊达塘站江达楮卡河一自瓦子山发源,经东阁寺宁多,至江达,一自禄马岭发源,经顺达刋木至江达两水,合流至江布达布,㑹于蔵河

公署。

碟巴住宅一所。

风俗

信浮屠躭,麹蘖男女,渎伦夷风,未革物产。

毛毡。 青金石。 大面氆氇。 大面偏单。 大面羊绒。 竹片弓 竹箭杆俱出工布

西蔵。

在工布江达之西为图伯特国,又称为康卫。藏康即今之乂木多卫,即今之西藏蔵,即今之后,蔵扎什隆布番民,呼为拉撒,乃部民所居之地。昔唐孝徳皇帝于拉撒大寺立,有甥舅聨姻碑记,自唐以来,世有达赖喇嘛总持黄教,为各䝉古康、巴蔵卫等处,崇祀之至。尊䝉。

圣朝颁给达赖喇嘛册寳拉蔵汗方印一颗其印系翊法恭顺汗之印,清字,䝉古字汉字三様篆文,管理图伯特地方事务,后被凖噶尔泽旺阿拉布坦妄生事端,遣车零敦多布带领人众,灭壊达赖喇嘛,拆毁寺庙,屠戮生灵,侵占西蔵地方,将拉蔵汗之印,夺与附逆之,达则碟巴掌理亦呼为汗。迨达赖喇嘛降生,里塘移驻西宁塔儿寺后仰䝉。

圣祖仁皇帝

命抚逺大将军王平逆将军延信统领陕西满、汉官兵护送,达赖喇嘛自塔儿寺起程进蔵。又

命定西将军噶尔弼等统领荆州满兵、四川绿旗官兵,由巴里二塘一路招抚进蔵。又

命副都统伍格带江、浙满兵至滇,㑹合云南鹤丽总兵官赵坤援𠞰,副将郝玉麟等官兵由中甸一路进蔵。

凖噶尔贼众闻我军威逺,震胆,落魂消遁,回巢穴西蔵,各酋长咸凛。

天威分迎师旅,俱于五十九年八月内抵诏地。九月初六日,送达赖喇嘛上布达拉山大殿坐床,重兴法教。

蔵卫人民始得咸登袵席,随擒附逆之达。则碟巴等正法毕,议留川、滇官兵镇守西陲两路。将军凯奏赴川回。

京复。

命特封西蔵噶隆等贝子公爵。雍正元年,敕封阿里康金鼐为贝子,颇罗鼐等二名为扎萨克台吉。二年。

钦颁达赖喇嘛金册金寳印系「西天,自在佛总理天下释教,普通日赤拉坦喇达赖喇嘛之印「清」字,䝉古字汉字、夷字四様篆文镌立。

圣祖仁皇帝

御制平定西蔵碑记,六年十一月,自藏迁达赖喇嘛于里塘,七年。

敕封颇罗鼐为固山贝子。八年正月,又自里塘迁达赖喇嘛于噶达。

敕建恵逺庙坐床。九年,加封颇罗鼐为贝勒,伊长子扎什朗结为公爵,次子菊迈朗结为台吉。三年,朝贡一次。

西蔵番民呼为拉撒䝉。

圣朝敕封颇罗鼐为贝勒,居堡内小诏之旁,其宅名五层楼,总理前蔵后蔵等处地方,长子扎什朗结分驻阿里,防御拉丹,通凖噶尔要隘次子菊迈朗结,随伊父办事行走。 本处专管地方之官,名为浪子沙,系贝勒、委放、碟巴二名,共理事务。

疆域

在布政司西南六千四百七十五里。东至宁静夕松工二山,交巴塘界,西至阿里交拉丹界三千二百里。南至奕尔交洛坝、生番界,北至木鲁乌苏噶尔蔵,胡乂交青海界。

形势

山高水秀,宛然福地洞天闗隘。

汤家古索在西蔵东一百八十里,有铁索桥,番民呼为扎桑巴,东噶尔闗在蔵西三十里,南凭大河,北依峻岭,颇称险要曲暑关在布达拉西一百五十里,有铁索桥,为前后蔵往来要道、哈喇乌苏河口在蔵东北一千四百里,皮船为渡所住,居民俱属西蔵、木鲁乌苏河口在蔵东北二千九百里,与西宁部属交界,拨民人四十户于河口住牧盘诘,往来具报

贡赋

西蔵辖下,每年共认纳贡马九十二匹,牦牛一千五百九只,犏牛七十二只,羊一千三百七十只,又赏给达赖喇嘛辖下,每年共认纳粮银一千五百二十二两、米一百刻,青稞九百刻,麦二百五刻,豌豆三百三十刻,马二十匹,骡三十四匹,犏牛三十五只,㹀牛三百九十只,羊一千三百四十九只,盐五百五十三支,豹皮三张,猞猁狲皮一张,酥油一百八十刻茶三十五甑。

户口

雍正十年,分归西蔵管辖番民共四十族,计四千八百八十五,戸一万七千六百九十八口。

又赏给达赖喇嘛,自汉人寺起至竭磋止共二十三处,大小头人一百七十八名,番民一万一千八百五十七戸。

塘铺

日照日噶。 五显卡。 喇嘛寺。 墨竹工卡 冷然冷。 阿斯江。 日出东 拉昆。 牙卜斯。 先巴,当 撒西工巴。

新设铺站。

乌苏江 仁进里。 墨竹工卡 占达 得庆拉未。 菜子庄。 西蔵。

山川

布达拉山在西蔵西约髙百馀丈,详古迹。甲里必洞,与布达拉山相连,约高九十馀丈,详古迹牛魔山,在西蔵南,约高三百馀丈。每岁正月,达赖喇嘛排驾下山,诣大诏寺谒佛登台,集各寺大小喇嘛三万六千众,或三千六百众讽诵。

皇经二十日事竣,迎神逐鬼,㸃放大炮,与我内地驱疫 相似,其炮围约二尺五寸,高约四尺,上铸威𠞰,除叛贼五字诸炮各装大子于琉璃桥下河滩,打过牛魔山为打牛魔王,以宁地方人民,番俗相传如此东噶尔山在布达拉山西二十里,耸峻连霄,约高四百丈,山下设关西蔵要隘、浪党山在西蔵北十里塞喇寺后,上下约三十里,平峻参半、甘丹山在西蔵东甘丹寺后,上下一十五里大河其源有三:一出自三坝,经流至势镇寺,歴汤家古索合流白楮河,一出自刚喇山巢,经流至竹贡寺噶定,合三坝水㑹于白楮河,一出自禄马岭,经流入乌苏、过仁进里,合三坝、刚喇水,㑹于白楮河,三江之水聚为汇,过大则得庆至西蔵门,首有木船,皮船为渡古迹。

布达拉寺塔在西蔵五里平地突起两峰,一为布达拉山,内修金顶,寳刹乃达赖喇嘛坐禅处,一为甲里必洞山,上修楼房二座,系有行喇嘛静修处,于两山贯脉中建一塔僧俗人等往来其间,此寺盖西方胜境也琉璃桥在西蔵堡外,上布达拉山大道,水洞三,上建桥楼,盖以琉璃瓦,故名水阁凉亭在布达拉山寺北,有池中建楼阁,壮丽高爽,登览者必乘舟以济,风景殊佳。花园在布达拉山西北柳树绕亭中,多竒植名花,堪供玩赏宠斯冈在西蔵堡内大街,昔为达赖喇嘛游幸之所,继为拉蔵汗住所,楼阁壮丽约二百馀间,今为驻防衙署。

寺庙

大诏寺在西蔵堡内,坐东向,西周围建楼阁及转经堂瓦盖,饰以黄金,内塑诸佛玉像幢幡寳盖供奉。

万岁御座香花玉盏四,季长明为西蔵巨观堪布大 喇嘛,一名小喇嘛数千众,另立僧官二名钤东、小诏寺在西蔵堡内坐,东向西楼阁,转经堂,规模壮丽,与大诏寺略同,相传为唐公主肉身塑像,寺内喇嘛约有五六百众、甘丹寺在西蔵东五十里甘丹山上,番民传为宗噶巴修行成佛之地,汉敎称为燃灯,古佛内经楼,佛像幢幡,寳盖壮丽,与大小诏寺略同,住坐堪布喇嘛,一名阐讲,黄教设僧官二名,掌管喇嘛,约四千馀众,皆于大寺旁土屋居住别蚌寺在蔵西十五里,筑土为城,前临大道,后依山岩建大寺,二座起盖,金顶楼阁佛像经堂住坐,堪布大喇嘛,一名阐讲,黄教、掌事僧官二名,管理喇嘛,约近万众,俱于大寺旁石室居住塞喇寺在西蔵北十里,筑土为城。留门三:内建大寺二座,设经堂佛像,住坐堪布大喇嘛一名,掌事僧官三名,管辖喇嘛八千馀众,多系陜西杨鲁等土司及河州一带僧人在此,受戒、传经,俱于城内土房居住,寺内有一降魔杵,番民呼为多尔济传,自大西天飞来,该寺掌教珍之,置宻室番人,岁一朝观木辘寺在西蔵堡内坐,北向南,经堂,佛像、寳器,俱齐。整内住堪布大喇嘛,一名掌事,僧官二名,管理喇嘛约三四百众、桑鸢寺在西蔵南,与甘丹寺相近,土城内建大寺一座,楼阁、经堂、佛像俱装金与大小,诏寺相类住坐堪布大喇嘛一名掌事僧官二名,管理喇嘛约数千众,均于城内居住。以上等寺俱有达赖喇嘛法座考试,各属喇嘛讲经、说偈

风俗

信佛崇僧生子,半为喇嘛,至于死丧,或付鹰犬,或投水火。其习俗也。

管辖地方头人:

吹锺结落克住牧,系纳克树,贡巴族

建蚕纳克沙住牧系纳克树纳克什族

阿卜赖盆沙尼牙固住牧系纳克树色尔查族以上三族,共管番民一百七十一戸,大小共六百六十六名口。

阿鲁泌体牙冈、住牧、纳克树毕鲁族,管辖番民二百八十三户,大小一千十四名口。拉穆贡巴尔达住牧纳克树崩盆族,管辖番民一百八十六户,大小六百三十名口擢锺盆索住牧纳克树、达格鲁克族管辖番民一百八十一户,大小五百五十二名,口 以上六族,共管番民八百二十一户,大小二千八百六十二名。口内有住居黒帐房,一千零一戸,土房六十一户。原系罗卜蔵丹,尽属下,每年纳马三十匹,牦牛二百三十只,犏牛七十只,羊三百只。其地东至沙克伯奔界,南至池多界,西至哇竒嘛巴尔达嘛界,北至泌体诺拉克界。

贡结彭地住牧系贡结族,管辖番民十四户,大小四十四名,口系黒帐房,原系厄尔得尼吉农属下,每年纳马一匹、牛四只、羊七只。其地东至郭绒界,南至蘓克界,西至娘苦界,北至崩独克界。墨尔根台吉。 择伯结。 索诺木扎尔布白腊冈住牧、扎吗尔族,共管番民,凡八十三户,大小四百八名,口系黒帐房,原系厄尔得尼吉农属下,每年纳牛二十五只,羊三十八只。其地东至班麻尔拉克界,南至勇冬界,西至哈尔马功卜界,北至薄普马尔必烟界。

龙扎克巴喇嘛伊弟丹㕘扎克布伯崩住牧,系上阿扎克族,共管番民五十一户,大小二百三十二名,口系黒帐房,原系厄尔得尼吉农属下,每年纳马一匹半,牛十三只,羊二十五只。其地东至阳拉拉哈界,南至出麻达墨里界,西至拉在噶里界,北至白普马尔辈界。

那木盏尔扎克巴伯崩住牧,系下阿扎克族,管辖番民四十九户,大小二百五十七名,口系黒帐房,原系厄尔得尼吉农属下,每年纳马一匹半,牛十二只,羊二十五只。其地东至西古尔界,南至塞尔刚界,西至哈尔吗功卜界,北至沙布界

扎嘛苏塔尔歪柱查楚住牧,系𣨪尔孙提麻尔族,管辖番民一百一十五户,大小四百名口。其地东至查布空界,南至刚情界,西至达扎界,北至奔拉马界。

川目桑喇嘛、光桑奔巴尔达山木多住牧,系𣨪尔扎嘛、苏塔尔族,管辖番民四十二户,大小一百七十四名口。其地东至昂那界,南至赛来松多界,西至拨目界,北至拉功界。麻㺯那马姐麻拉布什住牧,系𣨪尔扎马苏塔尔族,管辖番民十六户,大小八十六名口。其地东至章大界,南至赛尔松多界,西至朗清界,北至拉西界。

布麻禄窝住忒住牧,系𣨪尔扎马麻塔尔只多属族,管辖番民七十户,大小二百七十四名,口系土房

卜冲窝住忒住牧,系𣨪尔扎麻苏塔尔娃拉属族,管辖番民七户,大小三十七名口,系土房以上只多、娃拉二族共住。其地东至塔克酸界,南至沙尔喇嘛尔界,西至迟拉界,北至那克松多界。以上𣨪尔扎麻苏塔尔属下五族,共二百五十户,大小共九百七十一名,口内有住居黒帐房一百七十三户,土房七十七户,原系厄尔得尼吉农属下,每年共纳马八匹,牛四十只、羊九十五只。车本蔵古特达克介勒纳住牧,系𣨪尔魏正台吉,属滚兔巴族,共管番民一百二十二户,大小四百九十二名口,共住其地,东至达木本木界,南至琼古窝界,西至囊克尔扎楚界,北至墨勒木格噶尔界

甘力都拉甘、莽充色哩琼扎住牧,系𣨪尔魏正台吉,属吗鲁族,管辖番民一百七十二户,大小六百九名口。

阿萨吗色哩琼扎住牧,系𣨪尔魏正台吉属下宁塔族,管辖番民十七户,大小九十四名口甘卜色哩琼扎住牧,系𣨪尔魏正台吉属下尼查尔族,管辖番民七户,大小二十九名口多公色哩琼扎住牧,系𣨪尔魏正台吉属下叅嘛布吗族,管辖番民十七户,大小七十名口以上吗鲁宁塔尼、查尔㕘嘛布吗四族共住。其地,东至鲁滚界,南至勒尔根界,西至扎吗噶界,北至扎嘛达界。

乾岭诺尔卜沙木住木朱特住牧,系𣨪尔魏正台吉,属下尼牙木查族,管辖番民六十五户,大小三百三十五名口

车令达尔吉木朱特住牧,系𣨪尔魏正台吉属下利松嘛巴族,管辖番民四十一户,大小一百二十一名口

甘那木鲁木朱特住牧,系𣨪尔魏正台吉属下勒达克族,管辖番民四十二户,大小一百六十一名口

更楚策令木朱特住牧系𣨪尔。魏正台吉属下多嘛巴族,管辖番民三十三户,大小一百十四名口

更羊皮尔木朱特住牧系𣨪尔魏正台吉属下羊巴族,管辖番民二十五户,大小九十一,名口巴以上尼牙木查住利松嘛巴阿勒达克南多麻 羊巴五族共 。其地东至 沙克界,至色哩索嘛多界,西至哇舒特界,北至图克吉品界。 以上𣨪尔魏正台吉属下十族,共五百四十一戸,大小二千一百十六名,口内有住居黒帐房三百一户,土房二百四十户。原系厄尔得尼吉农属下,每年纳马九匹,牛四十四只,羊八十八只。

潘达尔佶 厄尔克 拉卜坦 达尔扎 乌葛勒那住牧,系𣨪尔族,共管番民六十六户,大小一百五名,口系黒帐房,原系厄尔得尼吉农属下,每年纳马一匹、牛六只、羊十一只。其地东至擦嘛尔尼押克界,南至葛禄克刚界,西至擦嘛塔界,北至押马大界。

春□依戎住牧,系𣨪尔族,管辖番民一百四十户,大小四百六十名,口系黒帐房,原系厄尔得尼吉农属下,每年纳马五匹,牛二十五只,羊五十只。其地东至沙路拉界,南至姑庆界,西至格赖麻界,北至桑达界。

偏贡崩楚克住牧,系𣨪尔族,管辖番民十九户,大小七十二名口、丹津崩楚克住牧,系𣨪尔彭他嘛族,管辖番民十九户,大小八十三名口奔旺楚克崩楚克住牧,系𣨪尔拉塞族,管辖番民十六户,大小六十四名。口 以上偏贡丹津、奔旺、楚克三族俱系黒帐房,共五十四户,大小二百十九名。口原系厄尔得尼吉农属下,每年纳马二匹、牛十只、羊二十只,共住其地。东至郭忒冗界,南至朋素算多界,西至莫勒目拉哈界,北至当喇界。

墨尔根台吉吉楚住牧,系上刚噶鲁族,管辖番民七十六户,大小二百八十七名,口内黒帐房六十八户,土房八户,原系厄尔得尼吉农属下,每年纳马二匹,牛二十五只,羊五十只。其地东至阿克贡穆哩界,南至巴乌松多界,西至格拉界,北至沙鲁拉界。

鄂尼尔吉独特住牧,系下刚噶鲁族,管辖番民七十四户,大小三百四十九名,口内黒帐房五十九户,土房十五户,原系厄尔得尼吉农属下,每年纳马二匹,牛二十五只,羊五十只。其地东至阿克贡穆哩界,南至巴乌松多界,西至格拉界,北至沙鲁拉界。

纳木扎尔䇿旺鄂江住牧系琼卜纳克鲁族,管辖番民四百九十四户,大小一千四百六十六名,口系土房,原系墨尔根,代青属下每年纳牛一百五十只

策旺建蚕琼卜住牧,系噶鲁族,管辖番民九百九十八户,大小三千六百八十名,口系土房,原系墨尔根代青属下,每年纳牛五百只。洛以上纳木扎尔䇿旺策旺建蚕,共住其地。东至 多舒界,南至洛鲁巴喇总特界,西至窝楚界,北至噶鲁界

纳木结、扎克旺丹、撞拉克巴琼卜住牧,系巴尔查族,管辖番民六百八十三户,大小二千一百五十三名,口系土房,原系墨尔根代青属下。每年纳牛一百五十只,羊二百只。其地东至吉楚界,南至巴路界,西至珠刚扎拉界,北至麻拉石界。

古鲁旺扎尔擢锺桑多年绒住牧,系上夺尔树族,管辖番民六十四户,大小二百二十八名,口系黒帐房,原系厄尔得尼吉农属下,每年纳马五匹,牛二十只,羊一百只。其地东至色宠界,南至纳扎拉克界,西至卜拉尔根界,北至卜独克绒界

丹志贡 吹锺贡 旺扎佶年绒住牧系下夺尔树族,共管番民七十五户,大小二百二十八名口,系黒帐房,原系厄尔得尼吉农属下,毎年纳马五匹,牛二十只,羊一百只,共住其地,东至色宠界,南至纳扎拉克界,西至卜拉尔根界,北至卜独克绒界

鲁达尔三渣住、牧系三渣族,管辖番民三十三户,大小一百三十八名,口系黒帐房,原系罗卜蔵丹仲属下,每年纳马四匹,牛六十只、犏牛二只。其地东至加树界,南至朴珠界,西至密题界,北至纳树界。

楚克多三纳拉巴住牧,系三纳拉巴族,管辖番民五十一户,大小二百九名,口系黒帐房,原系墨尔根代青属下,每年纳马十二匹、牛一百只、羊一百只。其地东至达拉宗界,南至克绒界,西至拉哩界,北至加树边噶尔界。

余仲、魏色尔朴族、住牧系朴族族,管辖番民二十八户,大小一百二十一名,口系黒帐房,原系罗卜蔵丹仲属下,每年纳马三匹,牛五十只、羊五十只。其地东至加树界,南至朴珠界,西至密题界,北至纳树界族以上,自纳克树𣨪尔、琼卜等处地方,共四十四, 原系西海各扎萨属,下部落,于雍正十年九月内拨归西蔵,属四川省管辖。

赏给达赖喇嘛各地方户口钱粮,严庆桑朱南登住牧,原系西海代青和硕气属,下管辖头人十二名,番民一百五十一户,每年纳骡十头,牛十只,茶十甑

七称江错。普纳住牧,原系罗蔵顶庆属下管辖头人二十三名,番民五百六十三户,每年纳粮银二百九十三两。

安琫策登春明住牧,原系罗蔵顶庆属。下管辖头人六名,番民三百一十三户,每年纳粮银三百零一两

额旺顶赠夺尔结力黍三处住牧,原系罗蔵顶庆属下管辖大小头人十二名,番民二百八十户,每年纳粮银三百两。

额旺阿仄 洛蔵一奚拉笼住牧,原系罗蔵顶庆属下管辖头人八名,番民七百十三户,每年纳粮银二百四十两

上礼宗布住牧,原系西海代青和硕气属下管辖头人三名,番民一百三十六户,每年纳骡九头,骒马二匹,牛十只,茶十甑

丹巴上下达拉住牧,原系西海代青和硕气属下。管辖头人六名,番民一百四十二户,每年纳骡十五头,牛十五只,茶十五甑

额旺朗结官角住牧,原系罗蔵,顶庆属下管辖头人十四名,番民一千七百三十九户,每年纳马十四匹,羊四百五十只。

乌金顶进桑昂住牧,原系罗蔵顶庆属下管辖头人二十七名,番民七百七十二户,每年纳牛十只,羊三十只

苦图兔扎什朗扎类伍齐住牧,管辖头人五名,番民一千六百四十户,每年纳牛二十只,羊八十只,猞猁狲皮一张,豹皮三张

驴索朗、明朱尔擦哇作宫住牧,管辖头人十二名,番民一千一百七十五户,每年纳粮银三百八十八两。内有八两,在擦哇冈官房上交

索朗工布江达住牧,原系西海代青和硕气属。下管辖番民一百六十一户,每年纳牛六十只,羊一百四十只,盐一百六十一支

登、松、台、吉擦哇,冈之谷,金堂住牧,原系西蔵,属下管辖番民二百一十五户,每年纳牛一百六十只,羊二百五十七只,盐二百一十五支。

木丫擦哇、冈住牧,原系墨尔根,代青属。下管辖番民一百一十七户,每年纳牛一百一十六只,羊二百零七只,盐一百七十七支。

额旺四老、桑阿却宗住牧:管辖头人九名,番民一千九百八十五户,每年纳青稞五百刻,豌豆三百,刻麦子二百,刻米一百,刻酥,油一百五十刻,羊四十只。

饶中勒力伱洛隆宗住牧,管辖头人四名,番民五百五十户,每年纳马四匹,却百譲洛隆宗住牧,管辖番民二百一十户,每年纳牛十只,羊二十只,哈郎坝,洛蔵登达: 格朋错。硕般多住牧,共管头人九名。番民七百七十七户,每年纳青稞四百刻,豌豆三十,刻麦子五刻,酥油三十刻。

六登,太也铁锁桥住牧,原属西蔵,后系丁熊属。下原管头人一名番民一百一十五户,每年纳牛十只、羊十只

白马汪下纳夺住牧,管辖番民六十户,每年纳牛三只、羊十二只、翁波、东朱竭磋住牧,管辖番民四十三户,每年纳牛一只、羊三只物产

松蕊石。 青金石。 玛瑙石。 蜜蜡 琥珀 磠砂。 阿魏。 黄连。 胡连 茜,草 紫草茸 石青 桂皮 诃梨勒。 藏枣 藏杏。 藏香》 藏红花 藏核桃。 椰子。 氆氇 偏单 藏茧藏绸。 花绸 花布 紫檀 青盐 青稞 小麦 犏牛 托牛。 牦,牛 青羊 绵羊 羚羊细鳞鱼。 天鹅蛋。 黄鸭 马骡

天异

自木鲁乌苏水西一路至乌斯蔵,诏内每夜日落见星,仰观经星及象星觉光芒闪烁,较中土为更大歴,夏秋冬三季并不见北斗七星,此天文之殊也。乌斯蔵恭奉。

正朔遵时宪书行,岁以建寅孟春为首,元旦为一岁之始,四时气多温和,夏亦暑,惟秋分后经冬至,春分鲜严寒,颇似中华二八月也。日月明晦,雷电震作,较中华无异,少晴霁,多阴雨,夜亦有露,秋冬有薄,霜雪不厚。积冬末、春初,各处有薄雪,冰雹平时稀见。但行军之时,随路水围山,猎则雷雨,冰雹顿至不旋踵。平时间作活佛咒祝即止,然亦有不应者。

土则

乌斯蔵田有水旱,土地平衍活佛及蔵王所都活佛立床处,为布达拉蔵。王所居为诏,南北袤长四十里,东西延广四五百里,陆可驰马,中贯河道,水东南流,不甚驶急,清波涟漪,澄彻见底,诏内夹河两聚部落,临白水江为蔵地之中央番夷僧俗商贾杂处,其地广二里许,诏中楼殿衙署、街道马市井井可观四围,无城郭,就居人所住碉楼,环绕相聨以为藩篱,似中华一大村镇,其馀村庄,星罗棋布,外则崇山围绕,隘口险峻,诚有一夫当闗万夫莫开之势,考其开辟,不知何始,番语,指为佛地,东通四川,东南达云南界,东北向潘州暨湟中达中华驿,马入蔵路程,站另有里数,正南千里通后蔵西北由后套穿衣里直达泽旺,䝉古部落,土人云有万里之逺,西抵后套,西南向大西洋海边。 诏中河名白水江,江北起石山曰布打喇,为达赖喇嘛,居处山,有金银浮图,三座傍有小河,水清布打喇山后有小湖,湖中水阁、桥梁、凫鷖咸具焉。 诏之北一处畜水为圩,土人种稻其中,故诏中多白米,诏中白水江江面随水阔狭,澄彻见底中多緑,松儿石顶如盆,盎然淘泥,掘石身大于象,惟他河中有小緑石易取,适用蔵人,往来此江,俱用船筏济渡,云江水入冬,结冰不厚,日出则消,蔵近地桥梁甚多,木石营造颇壮观蔵,中田土肥美,山石多巉岩。 蔵中山,多竒松,虬蟠屈曲,松上百鸟,巢焉附国。

康吉柰所住国在蔵之西南,兵力甚强,归服圣朝,亦奉活佛。 后套在大诏西边,相距五百馀里,属蔵王管辖土宜美饶产枣。 后蔵在诏之南,将千里近云南界,亦奉活佛教,班禅佛主之土,宜美饶种类。

按:唐古特即突厥。查典籍所载,突厥,本西戎小国,始见于晋,渐盛于梁。自侵克土门之后,遂强大,有北方奄居匈奴之地,广袤万馀里,求婚天子,大者称可汗,族姓阿史那氏之人,得官食采,入居京邸,歴宋元、明,不复表著今。

王师定藏其头目,诣军门,服降,引导路,向始知其地,包聫藏诏也,人不剃髪,耳饰大环,项挂念珠,有至四五串者,衣大领衫,式同僧之袈裟,色用红緑、彩绵,不一腰纒,白縀头,戴白巾,用极细帛布为之,仿唐进士巾,有拖翅巾,上多褶,视耳环大小以分等,威足著用白皮,造软底、氆氇为之,人多瘦黒,少髪间白晰肥胖者。女人辫髪下垂,以细为佳身,衣偏衫,裙长褶,细赤足皮履,髪上插戴环簪,花钏珠帽,随人力之,富贫,甚有一人装饰至数千金者,若百馀金,即中人以下之饰矣,平日不施脂粉,凡见僧之女人,毋论貌之美丑,俱用红糖涂其腮,若不涂,则谓其呈妍,迷惑僧人,罚惩不宥,男女俱以帛束其腰如带也。 一圗伯忒人,容貌衣饰,俱仿唐古,特妆饰性情,风俗亦相似,女人所戴之冠,象小瓢一片,宻缀美珠,有用木及皮,而以金银镶珠寳旁坠以为美。

喇嘛

一、诏蔵人类,喇嘛僧居其半,据云其始祖名曰达赖喇嘛,系释迦文佛四大弟子之一,演教、传法来居,诏蔵人皆剃髪跣足,或着皮履,活佛则着锦靴、内衣、氆氇。半臂外,衣偏单,冬不衣皮,严寒,唯服鹰嘴氆氇,腰系帛如束带臂上,又以帛斜交纒缚,不着裩,或有用裙者冬帽,以氆氇制成式,上尖下大色尚红黄,夏帽若笠,纯金以皮为之,不娶妻,生子但师徒传受耳。经典甚多,字従左向右,横写番字,贝叶翻掲,若上乘之学,惟静坐禅定,修持正业,如役鬼、驱神、吞刀、吐火、招水、呼风、柔金、隐身诸法,能之者颇多,而诏中大喇嘛禁其徒妄作,贬为下乘术也,不戒荤酒修静喇嘛,亦不多饮食。 活佛不通华言,未及检,寻其世次。询之老成喇嘛,云活佛递生在世以慑服其众者,如班禅佛出世主后蔵达赖喇嘛出世主前蔵,现在活佛,名曰虎必尔汉。其父母称为佛公,佛母里塘,番人云活佛初生,能道前生事,乃达赖喇嘛转世前达赖喇嘛,临终时,亦言托生里塘其徒众往觅,见虎必尔汉果符所属,遂迎归,养不大见竒。异惟聪慧端正,性慈善,谙经典,有静力,或间一露先知耳。一切信之者,尊奉莫敢少忤,故诏人皈依弥切焉。

人事

官皆世袭治事。 能读经典,善书者谓之头人」,但有人尊礼而无进身,升选阶级。 农遇春和水,至耕耘锄耨,水田旱地,各乘时力作农,事差似中华,惟牛㣲,小有五头作一具者,工匠各色皆备木石工,玲珑细腻,丹青累丝,尤属竒巧,商有本地及西洋,则纒头、鄂罗厄勒素、回回各色目人,货物辐辏,交易街市,女人充牙侩,经纪其闲。 医药、卜筮俱有诏,中人病,亦服药延医诊治诸药大半,与中华异。皆出蔵地及西洋逺方购得者卜筮,遇事则翻检其经,以数目推测休咎。其经典中每事各注明吉凶观玩以告占者,似乎中国神籖之词。 兵无营制,凡遇争战,择其中壮勇及有为者充之,事定仍归本业。

自成都府至西蔵路程附成都府二十里、簇桥二十里、双流县二十里、黄水河十里、串头铺二十里、花桥子十里、旧县五里、新津县五里、太平场五里、铁溪桥二十里、卭州界牌十五里、斜江河二十里、髙桥二十里、圣花堡十五里、天官桥十里、卭州五里黎雅泛界、大通街十里、十里桥十里,卧奎店十五里、乾溪铺十里系蒲江县地方、大塘铺十里、鸡公洞二十里吊枋池十里,黒竹闗八里、何家坪七里系名山县。地方、百丈驿十五里、洗马池十五里、白土坎十里石头漫坡路、和尚头十里、名山县十五里、金鸡闗十五里、橦梓林十五里、雅州十里、对岩十五里、风木丫十五里、八步石十五里、观音铺十五里、飞龙关二十五里、髙桥闗十五里、庙上十里、荣经县十五里、磨刀溪十里箐口站十里、篾房十五里,黄泥铺十里上山、小闗山二十里、大关山五里、板房十里、长老坪十五里下山二十四盘十里。此处有两路,西达打箭炉,南达建昌、羊卷门十五里黎雅化林交界、双桥子十里二郎溪二十里懒板营十里陡溜子十五里泥头十五里、髙桥十里三角坪五里林口二十里、伏龙寺五里飞越岭十里、化林坪二十里、龙坝铺十里,沈村驿二十里、大坝十五里、瓦角十里安乐村五里有镇江王庙,庙前即泸定桥,有驻防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専守之、泸定桥十五里明正司土千户名古六七里的地方咱哩十五里、小烹坝十里、大烹坝驿十五里上大冈、冷竹闗十里、荒草坪五里、大冈塘十五里、头道水五里、日地十五里、大蔵十里系榷税卡子、柳杨二十里沈抗十五里。打箭炉。

以上共一千零二十里。

打箭炉四十里折多出此皆为口外地方,由打箭炉向南出工竹卡傍,山行二十里,转西系夹沟道,再二十里至折多路平坦,蛮民甚少,碉楼不足十户,距大路里许有热水塘,砌以木颇堪浴。有坐塘兵三名,传递文书。

六十里提、乳。

由折多过雪山上四十里漫坡,乱石路下二十里,提乳土人十数户皆破碉房,水草柴俱无。

二十里纳哇。

由提乳行五里,道傍有破大寨子,系原日营官居住。此地出响石,再十五里至纳哇,系沙卡土百戸管辖。有蛮人数十户,水草有柴,少土、产羊、小麦、青稞、豌豆。其地又名中木鸦。有坐塘兵三名,传递文书。

十里阿了。

即沙卡土百戸锅庄锅「庄」者,乃住房之谓。二十里瓦切。

道路平坦土产,与纳哇相同二十里。东:恶洛。

自瓦切过土百戸,小营官寨子,复归大路,约四五里。再行六七里,过原日小营官寨子在小山嘴,今已倾圮无存。再四五里至打纳石七里,有土人数十家。再十里东恶洛有蛮人,碉房数十戸,山后即恶。洛土百户锅庄,水草有柴少,道路平坦。土产同前多鱼,蛮人不知取食。有坐塘兵三名,传递文书,六十里卧龙石。

自东恶洛行二十里,至髙日寺山底,再四十里至卧龙石,系山路,乃丫出卡土,百戸管辖,水草柴俱有,并有蛮人数十戸。

四十五里八角楼

自卧龙石行十五里,夹沟道至卧龙中谷,再三十里至八角楼,亦丫出卡。地方水草柴,俱有居蛮甚少。将至八角楼,有坐塘兵三名,地名叫纳工,五十里中渡。

自八角楼至卡黎木二十里,系夹沟山路,再三十里至中渡,即鸦緑江也。有木船、牛皮船,以备济渡。乃明正司交界地方有女土百戸一员,即丫出卡也,住半山之中,有碉房二十馀间,水草柴俱有过河即里塘。地方坎上有里塘土百戸,名白马七里,经管应付,过往差使。河西有坐塘兵三名,又蛮兵五名,其江面约寛一里。

四十里麻、革中。

自中渡至麻革中,皆夹沟小路,松树最茂,人户柴草水俱有坐塘兵三名。又蛮兵五名,传递文书二十五里,不浪山底又名大风包无人戸。

五十里西恶洛。

不浪山底至西恶洛中闲有小地名剪子湾,里数无考。产小麦、青稞、豌豆,系里塘管,辖蛮户甚多。有坐塘兵三名,又番兵五名,传递文书。

四十里,杂马、纳东。

西恶洛起,过小山,俱系夹沟道。水草柴俱有无人戸有坐塘兵三名,并番兵五名,传递文书。

五十五里火珠卡。

自杂马纳东行十里,松林夹道,再傍山行,十五里至破碉房,再二十里,至乱石窖,再十馀里,上山十馀里,下山始到火珠卡,而蛮人止说五十五里,水草柴俱有无,人戸多产鱼,细鳞厚皮,有桥约寛丈馀,名「汉人桥」,此地系里塘口子。有塘房塘兵三名,土兵五名,传递文书。

六十里里塘

以上共六百零五里。

里塘三十里公撒塘五十里滥泥坝四十里。擦竹卡四十里着东奓四十里立登三巴五十里大朔二十里。箐口二十里。崩乂木五十里巴塘

共三百四十里,约有五百馀里巴塘,三十里牛茍中。

巴塘走瞻对至牛茍中四十里,至竹巴笼,过金沙江,始底邦木立黍江卡儿,俱西海地方短运,径行粮路,共十七站至瞻对有人户柴草微三十里、细松宫有人戸柴有草㣲四十里,耳硕松多无人戸柴有草㣲四十里,杨喜松多无人戸柴草有四十里、纳什无人户草有柴㣲三十五里、流窝口无人户草有柴微三十里、仓绒无人戸,柴无草微四十里、仓敦无人戸柴无草㣲三十里、仓朱得哇无人户柴无草微三十里足,五中果有人戸柴草有三十里色弄笼有人戸柴草五十里,瞻对有人戸喇嘛,大寺柴有草㣲

以上共四百二十里,约五百五十里。瞻对三十里,翁布有人戸柴草五十里,朗朗松多有人户喇嘛、小寺柴,无草㣲四十里、空邦多有人户柴有草㣲五十里、苏乌库无人戸柴微草有三十五里,四硕无人户柴有草微四十五里、泽吝崩宫无人户柴,有草㣲四十里、谆喜无人户柴,有草㣲五十里、戞戎无人户草有柴无五十五里、的崩宫有人户小寺柴,有草微五十里、乂木多有人户喇嘛、大寺柴草卖的有

以上共四百四十里,约有五百三十里乂木,多三十里至自耐塘。 乂木多至喇里皆草地,路少平坦,若行内地,则由洛隆宗、硕般多达隆宗以至喇里,有大山、名沙、上喇努、上喇,山路险峻有人户柴有草微四十里、曲喇塘有人户柴,有草㣲五十里、喇孔塘有人户柴有草微四十里,笼格松多人户逺柴草有四十里、色里囊无人户柴草有二十里、类伍齐有人户喇嘛寺柴草有十五里、甲气塘无人户柴草有四十里、达东无人户柴草有四十里、工达无人户柴草有五十里、过阿格无人户柴草有六十里、哈聪达无人戸柴草有五十里、白果亚朗无人户柴草有五十里,春崩有人户柴草六十里、春明色则有人户草有柴无五十五里、结木无人戸草有柴微五十里,白尔纳土无人户草有柴㣲六十里、江勒无人户,柴草有五十里、中庭山下有人戸柴草二十里、江达桥有人户柴草四十里、江勒根则无人户柴草有五十里、树丫塘无人户柴草有四十里、阿王宗无人户柴草有四十五里、结塘无人户柴草有六十里,结述宾卡有人户喇嘛寺柴草,有五十里、三、大崩宫、有人户柴,有草㣲五十里、刚达奔巴无人户柴草有四十里、殷巴无人户柴草有四十里喇里有人户喇嘛寺柴草有

以上共一千二百三十里,约有二千里喇里三十里五,马多。 喇里至藏,此亦草地,若行内路,则必由工布江达路,颇﨑岖以至墨竹工卡合路无人戸柴草有三十里吝窝马无人户,柴微草有六十里,足谷松多亦草地宜于夏秋,冬则大雪难行无人,戸柴微草有五十五里行噶儿嚢无人户,柴㣲草有七十里上竹工有人戸喇嘛寺柴草有六十里,下竹工有人户喇嘛寺柴草有七十里、墨竹工卡有人户喇嘛寺柴草有六十里,出欲有人户柴草有三十里,柳林渡河,有人户喇嘛寺逺柴,有草㣲二十里,羊入井有人戸柴草有五十里,喇撒以上共五百三十里,约有八百里。

以上通共四千五百八十五里,约有五千里。圣祖仁皇帝御制《泸定桥碑记》载《艺文》

圣祖仁皇帝御制平定西蔵碑记载艺文康熈六十年二月初四日,抚逺大将军王摺奏,奉上谕:朕于地理従幼留心,凡古今山川名号,无论邉徼遐荒,必详考图籍,广询方言,乃得其真,故遣使臣至昆仑、西番诸处,凡大江黄河、黒水、金沙、澜沧诸水发源之地,皆目撃详求,载入舆图。今大兵得蔵,边外诸番,悉心归化,三蔵阿里之地,俱入版图,其山川名号,番汉异同,当于时考证明核,庶可传信于后,大概中国诸水,皆发源于东南大干内外,其原委可得而缕晰也。黄河之源,出西宁徼外枯尔坤山之东,众泉流出,沮洳涣散,不可胜数,望之灿如列星,䝉古名敖敦他拉西,番名苏罗木,译言星宿海也,是为河源,汇为查灵、鄂灵二湖,东南行折,北复东行,由归徳堡、积石关入兰州,岷江之源出于黄河之西,巴颜哈拉岭七七勒哈纳番名岷捏,撮汉书所谓岷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是也。而禹贡导江之处,在今四川黄胜关外名楮山,古人谓江源与河源相近,禹贡岷山导江乃引其流,非源斯言,实有可据。其水自黄胜关流入,至灌县,分数十岐,至新津县复合为一,东南流至叙州府金沙江入之。又金沙江之源,自达赖喇嘛东北乌捏乌苏流,出乌捏乌苏,译言乳牛山也,其水名乌鲁乌苏,东南流入喀木地,又东南流,迳中甸入云南塔城闗,名金沙江,至丽江府亦名丽江,至永北府㑹打冲河,东流,经武定府入四川界,至叙州府,合岷江流,经䕫州府入湖广境,由荆州府至武昌府,与汉江合。汉江源出陕西宁羌州北嶓冢山,名漾水,东流至南郑县为汉水,入湖广界,东南流,至汉阳县汉口,合岷山江,此水自东南大干之内,故发源于西番流入中国也。澜沧江有二源,一源于喀木之噶尔机杂噶尔山,名杂楮河,一源于喀木之济鲁肯他拉,名敖母楮河二水,㑹于乂木庙之南,名拉克楮河,流入云南境,为澜沧江南流至车里宣抚司名九龙江,流入缅国。澜沧之西为哈拉乌苏,即禹贡之黒水,今云南所谓潞江也。其水自达頼喇嘛东北哈拉脑儿流出,东南入喀木界,又东南流,入怒夷界,为怒江,入云南大唐隘,名潞江,南流经永昌府潞江安抚司境入缅国。潞江之西,为龙川江、龙川江之源,従喀木所属春多岭流出,南流入大唐隘,西流为龙川江,至汉龙闗入缅国。此诸水在东南大干之外,故皆流入南海也。又云南邉境有槟榔江者,其源发自阿里斯之冈底斯东,打母朱喀巴珀山,译言马口也。有泉流出,为牙母藏布江,従南折东流,经藏危地,过日噶公遥儿城傍,合噶儿诺母伦江之南,流工布部落地,入云南古勇州,为槟榔江,出铁壁关入缅国。而冈底斯之南,有山名即干喀巴珀,译言象口也。有泉流出,入马品母达赖脑儿,又流入郎喀脑儿两湖之水,西流至桑纳池冈。底斯之北有山名生格喀巴珀,译言狮子口也。有泉流出,西亦至桑纳池,二水合而南行,又折东行,至那克拉苏母多地,与冈底斯西马珀家。喀巴珀山之水,㑹马珀家。喀巴珀者,译言孔雀口也。其水南行至那克拉母多地,㑹东行之水,东南流至厄纳忒克国为冈噶母伦江,即佛书所谓恒河也。佛国纪载魏法显顺恒河入南海,至山东之渤海入口,应即此水矣。梵书言四大水出于阿耨达山,下有阿耨达池。以今考之,即冈底斯。是唐古特称冈底斯者,犹言众山水之根,与释典之言相合。冈底斯之南有二湖接连土人相传为西王母,瑶池意即阿耨达池也。又梵书言普陀山有三:一在厄纳忒克之正南海中,山上有石天官观,自在菩萨游舍是乃真普陀,一在浙江之定海县海中,谓善才第二十八叅观音菩萨设法处,一在图白忒,今番名布达拉山,亦为观音化现之处。释氏之书,本自西域,故于彼地山川颇可引为据也。禹贡导黒水至于三危,旧注以三危为山名,而不知其所在,朕今始考其实。三危者,犹中国之三省也。打箭炉之西南达赖喇嘛所属拉里,城之东南为喀木地,达赖喇嘛为危地,班禅苦、图克兔所属为藏地,合三地为三危耳。哈喇乌苏由其地入海,故曰导黒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也。至于诸番名号,与史传不同,而亦有可据者。今之图白忒,卽唐之突厥。唐太宗时,以公主下降公主,供佛像于庙。今番人名诏诏者,译言如来也。其地犹有唐时中国载去佛像,明成化时,乌斯藏大寳法王来朝,辞归时,以半驾卤簿送之,遣内监䕶行内监至四川邉境,即不能前进而返,留其仪仗于佛庙,至今往来之人多有见之。此载于明实录者,尔等将山川地名详细,改正具奏。

御制惠逺庙碑文载《艺文》

定西将军噶尔弼《平定西藏碑记》:圣天子统御中外,覆育万方,文徳覃敷化,自古难化之族,武功赫濯辟,従来未辟之疆。允矣泽被,无雷威周。

出日凡秉血气,莫不尊亲。独泽旺阿拉布坦,蠢尔无知,自外生成。逞井蛙之见,肆螳臂之雄。暗令车零敦多布等,戕害喇藏,荼毒生灵。边臣奏报,上厪宸衷,轸此荒隅,陷于水火。爰

命抚逺大将军王亲统貔貅,驻节木鲁乌苏,居中调度,指授机宜,遣平逆将军延信,由苦苦儿塞一路进𠞰。

噶尔弼统领川滇、荆楚、江浙满汉官兵,由蜀进𠞰于康熈」。五十九年四月十六日,自成都拜䟽起程出。

蜀之打箭炉、里塘、巴塘以至乍丫、乂木多,㑹集滇兵,整队进发,一由类伍齐结结树冰噶三达奔,三为正兵,一由洛隆宗、硕般多、达隆宗、沙弓喇弩弓喇为竒兵,订期㑹,取喇里竹工墨竹工卡一带地方宣布。

天朝恩威,晓以顺逆,大义抚归,戮叛败散,贼番降服,凖噶尔委授之,藏王达格咱碟巴阿角喇复坦兵不血刃,于八月二十三日直抵诏地,封仓库以待西师,抚僧俗而宁佛土,招回哈喇乌苏助逆之蛮兵,断彼喇撒达木馈贼之粮道,西师在前,我兵在后,而车零敦多布等援散食絶,力竭势穷,狼奔鼠窜,戢影逺遁,由是西来之达赖喇嘛,得于九月望日抵藏,坐床僧俗,皈依逺迩,倾向欢声,振天梵音,匝地共祝。

圣寿无疆,河山巩固,此皆上赖庙谟𢎞逺,徳威遐震,下仗诸臣,布置有方,糗粮充裕,更兼将士奋勇,志切同雠,所以道经五千,履危峰雪岭。

有如平地,时歴四月,冒蛮烟瘴雨而甘之若饴,壮气凌云直入亘古师旅,未到之絶域而成,此克捷之功也。勒之丰碑,恭纪道涂,年月云《尔,铭》曰「天地为界」。 日月为期。

一洗尘氛。 永靖荒裔。

定西将军噶尔弼平定西蔵,疏兵部为钦奉。

上谕事据定西将军噶尔弼等谨奏。

闻为取定诏地事,従前将拉里地方攻取,奏闻等领兵,暂且在拉里地方喂养马匹住扎,与平逆将军约㑹,再行进取,诏地在案,我们差往,打聴信息。

之人回来禀称竹工之苦,图克兔迎来归顺,今推木品宰桑带领凖噶尔之兵六百名、蛮兵二千名,在于噶儿招母伦之渡口,坚守墨竹工卡章名儿自荣所前来与我们之兵对敌,闻聴竹工,苦图克兔,暂行归顺,即与众人商议我们。若住扎仍等约㑹日期,倘或推木品,前来将噶儿招母伦之渡口墨竹工卡监守将归顺,我们之人俱惊怕更变,则坐失事机,必致有悞,我们即行起身,俟推木品未能措及之先,不若将墨竹工卡噶儿招母伦之渡口攻取再等,候西宁之兵一同前进。如此议定,即将满、汉兵内挑选三十名扮为唐古特之人,先行差往打探信息此际工布之碟巴等亲身,前来禀称我等遵奉将军之令,带领工布兵二千名,在于工布加木打地方下营情愿,一同效力等语,等逐一赏赐,令千总赵儒、碟巴集古尔将银缎等物拿去前往工布加木打地方,将工布之兵逐一赏赐,八月十六日,在于墨竹工卡地方约会,已经差去等带领满、汉官兵,于八月初六日自拉里起身到工卡尔拉地方竹工之苦图克兔将伊地方人口数目册籍,呈送迎来归顺已到竹工地方,据我们従前差去之。满、汉兵禀,称墨竹工卡儿地方有唐古特之兵,荣梭䝉古兵共有千馀名,俱行安营,并无推木品之兵信息,次日起身到墨竹工卡地方,据前行之先锋,禀称前边扎营之贼,闻我们之兵到来,俱行撤散,现今彼处无兵等语,因此等即行前去,将墨竹工卡攻取碟巴达哇等,俱行赏赐。安民据差往噶儿招母伦渡口验看船只之通事,查错阿喇木巴等禀称,渡口无有船只,问村庄人等俱回称船只俱被碟巴打克渣収去,推木品宰桑找寻,车零敦多布已回当木地方渡口等处碟巴打克渣㑹积聚二三千名蛮兵扎营闻知。

大兵取了墨竹工卡,地方兵丁俱已溃散,碟巴打克渣情愿逃往沙漠地方等,即差千总赵儒、碟巴集古尔前往碟巴打克渣晓谕尔原受。

圣恩之人。今

圣主广施法教,救护唐古特之人,差兵前来,是为尔等速行归顺,如若仍然,两意不顺,即差兵将尔拿来问」。

罪如此差去碟巴、打克渣自沙漠野地方,又潜逃回家,前往搜寻明白晓谕,如不归顺,即行拿讯。因此碟巴打克渣同赵儒、集古尔一同过噶儿招母伦前来归顺,接续喇嘛、中古儿、达哇等相继归顺,前来㸔来此处唐古特俱甚是恭敬碟巴,凡事俱遵碟巴打克渣指使行事,因此将碟巴打克渣暂行款待,令其在我们营中驻扎探聴,凖噶尔贼人信息,俱前往达吗哈喇乌苏等处地方,接我们西宁一路兵马,前去伊等所食粮饷,俱系碟巴打克渣,自诏地攒凑送,去诏地凖噶尔之喇嘛甚多,此内亦有车零敦多布甚是靠用之人。碟巴打克渣虽经归顺,不可信服。等佥议得诏地地方,乃凖噶尔贼人根基,我们速行由噶儿招母伦过去,攻取诏地,将伊巢穴占住四面路口坚守,断贼粮道,凖噶尔调来之唐古特兵丁暗地差人前去,令其各散挑选兵马,迎接西宁一路之兵,前来幇助使凖噶尔之贼兵,首尾不能相顾,合力易于𠞰灭。令碟巴打克渣传聚皮船,于八月二十三日过河,即分队令二等侍卫那沁、郎中鄂理等带领满、汉官兵作第一队,,与都统五哥带领满、汉官兵,作第二队。副都统吴那哈、总兵官赵坤、马㑹伯等,带领满、汉官兵,作第三队,于二十三日五更进兵将,诏地攻取。诏:「地所有大小碟巴等布来崩等寺庙之喇嘛聚集将。

圣主广施法教救护,图伯忒、爱蛮众民之至意,宣谕众碟巴,民人、喇嘛俱跪禀䝉。

圣主之恩,享受安逸,自凖噶尔人等,前来将我们遭害,以致残壊」。

天朝大兵到来,我们众唐古特爱,蛮人等得复见天日,纷纷欢恱,举掌叩首等,将诏地所有之达赖喇嘛仓库,尽行封谨,住于诏地坚固,地方安营,于相通四面道路,俱派兵坚守断絶。凖噶尔往来之人运粮道路,又为唐古特字様用碟巴打克渣印信将车零敦多布处所,有唐古特之兵,暗地差人前去,令其各散派緑旗官兵,前往噶尔旦色喇布来崩等庙内,有喀木布等晓谕,凖噶尔喇嘛、凖噶尔喇嘛等幇护车零敦多布毁壊法教,将唐古特人等残毁,尔等即行举出,与尔等出家之人无涉,若隠藏一名,俱归罪于伊等,因此三个庙内,喀木布众喇嘛将庙内所有一百一名,凖噶尔喇嘛举出内,有为首者五名,喇嘛碟巴打克渣各庙堪布等,俱称伊等,系车零敦多布,甚是靠用之人,询问此五名喇嘛,即行斩戮。其馀九十六名,凖噶尔喇嘛尽行収禁」。诏:「地监内等,挑选满汉兵整顿马匹,即前往迎接平逆将军延信之兵,幇护合力𠞰灭贼冦外为此,谨奏等因奉。

㫖将军噶尔弼将得诏地奏摺即钞写发往大将军王将军、富宁安、傅尔丹、竒立徳、盛京三处将军、江南杭州、荆州、西安右卫将军各省督抚提镇」。钦此。

附唐徳宗御制西蔵碑文。

唐文武孝徳皇帝撰。 大蕃神圣赞普 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统立,太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皆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是以盟文,即日阙四字阙二字、文武孝徳皇帝与大蕃神圣普绮之黎,赞陛下二圣。 舅甥睿哲鸿被,晓世运之屯亨,悯生灵之涂炭,其无内外商议叶同,务令万姓安阙二字,恩如一成又阙一字、大阙十八字、燕、义二国所守,见管封疆阙二字属大唐国界,其界以西,方是大蕃境土,彼此不为杀敌,不举兵革不相侵谋阙二字或有猜阻,挺生问事讫,给以衣粮,放归今社阙十一字,舅甥相安之义不朽。每须通传彼此相倚。一任阙七字、路蕃、汉臣以将军阙三字,其绥氏栅已东,大唐祇应、清水县以西大蕃供应舅甥亲近之后,使其两界烟尘不扬阙四字之名,须无惊恐之患阙一字人情阙一字、乡阙一字俱安,如斯乐业之阙一字、恩万代,或有阙一字美之声徧于日月所照矣。蕃于蕃国受安汉,亦汉国受乐,兹乃合其大业耳阙一字,依此盟誓永久,不得私易。然三寳及诸贤并日月星辰阙十二字,约阙二字,于陈刑之。此大阙三字倘不依此,誓蕃、汉阙八字破盟者,来其殃祸也,仍须阙五字,尽为阴谋者,不在破盟之限。蕃汉君臣,并稽古立誓,周细为文阙八字

《纪功碑》在大卜喇岩前,朝代年号未详上刻云山为剑 风树为旗,用彰我武。 永靖边夷

四川通志卷二十一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