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 又【集韵】【韵会】□倪历切,音鶂。【集韵】雌霓。 【集韵】本作霓。或作蛪。
霔 【戌集中】【雨字部】 霔 【广韵】之戍切【集韵】朱戍切,□音注。【玉篇】霔霖。【广韵】霖霔。【集韵】本作澍,时雨,澍生万物。
霕 【戌集中】【雨字部】 霕 【篇海】徒昆切,音屯。云大貌。
霖 【戌集中】【雨字部】 霖 【唐韵】力寻切【集韵】【韵会】犁针切【正韵】犁沉切,□音林。【说文】雨三日已往。从雨林声。【玉篇】雨不止也。【尔雅释天】久雨谓之淫,淫谓之霖。【书说命】用汝作霖雨。【传】霖以救旱。【左传隐九年】春王正月,大雨霖以震,书始也。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
霘 【戌集中】【雨字部】 霘 【五音集韵】徒弄切,音洞。出徐寅黄河赋。
霙 【戌集中】【雨字部】 霙 【广韵】【集韵】【韵会】於惊切【正韵】於京切,□音英。【玉篇】雨雪杂下。【集韵】霰也。【埤雅】雪寒甚则为粒,浅则成华,华谓之霙。【韩诗外传】雪华曰霙。【集韵】通作英。 又【广韵】【正韵】□於良切,音央。【广韵】霙霙,白雪貌。
霚 【戌集中】【雨字部】 霚 【唐韵】【集韵】□亡遇切,音务。【说文】地气发,天不应。从雨敄声。籀文省作雺。【注】徐铉曰:今俗从务。【玉篇】天气下,地气不应也。 又【广韵】莫红切【集韵】谟蓬切,□音蒙。义同。 【玉篇】亦作雺。【广韵】亦作霿。【集韵】与雾同。
灵 【戌集中】【雨字部】 灵 【玉篇】古文灵字。注详十六画。
霜 【戌集中】【雨字部】 霜 【唐韵】所庄切【集韵】【韵会】【正韵】师庄切,□音驦。【玉篇】露凝也。【释名】其气惨毒,物皆丧也。【大戴礼】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易坤卦】履霜坚冰至。【诗秦风】白露为霜。 又【字汇补】国名。【西域记】屈霜国。 又姓。见【姓苑】。 又【正字通】历年曰霜。【李白诗】陛下之寿三千霜。 又【集韵】【类篇】□色壮切,音孀。陨霜,杀物也。或作灀。【潘岳马汧督诔】马生爰发,在险弥亮。精贯白日,猛烈秋霜。
霝 【戌集中】【雨字部】 霝 【唐韵】【集韵】□郞丁切,音舲。【说文】雨零也。从雨□,象□形。诗曰:霝雨其蒙。○按诗豳风今本作零。【玉篇】落也。【广韵】堕也。 又与灵通。【石鼓文】霝雨奔□。【诗卫风】灵雨旣零。作灵。【注】灵,善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居辄切【集韵】戟叶切,□音鵖。□,补缝也。 又【集韵】讫业切,音劫。义同。
霞 【戌集中】【雨字部】 霞 【唐韵】胡加切【集韵】【韵会】【正韵】何加切,□音霞。【说文】赤云气也。从雨叚声。【玉篇】东方赤。【广韵】赤气腾为云。【集韵】云日气相薄。【增韵】日旁彤云。通作赮。 又【字汇补】汉复姓有霞露氏。 又与遐通。【楚辞远游】载营魄而登霞。【朱注】古与遐借用。 又【增韵】通作虾。【吴越春秋乌鸢歌】啄霞矫翮兮云闲。【字汇补】霞卽虾也。 又叶音胡。【楚辞远游】餐六气而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淸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 又叶音何。【曹植洛神赋】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渠出绿波。
霟 【戌集中】【雨字部】 霟 【五音集韵】戸工切,音洪。出徐寅黄河赋。
霠 【戌集中】【雨字部】 霠 【广韵】於金切,音音。云覆日。【古三坟】云日蔽霠。【宋玉九辩】霠曀而莫达。 又姓。【广韵】出纂文。【急就篇】洗濯霠冷参辛臾。○按卽□字之讹。
霡 【戌集中】【雨字部】 霡 【集韵】莫获切【韵会】【正韵】莫白切,□音麦。【释名】霡霂,小雨也。言裁霡历沾渍,如人沐头,惟及其上枝,而根不濡也。【尔雅释天】小雨谓之霡霂。【诗小雅】益之以霡霂。【左思吴都赋】流汗霡霂,而中逵泥泞。 【说文】本作霢。【集韵】或作。
霢 【戌集中】【雨字部】 霢 【说文】霡本字。霢霂,小雨也。从雨脉声。【集韵】或作。 又【集韵】莫狄切,音觅。义同。
霣 【戌集中】【雨字部】 霣 〔古文〕□【唐韵】【韵会】【正韵】于敏切【集韵】羽敏切,□音殒。【说文】雨也。齐人谓雷为霣。从雨员声。【玉篇】雷起出雨也。 又【说文】一曰云转起也。 又堕也。与陨同。【公羊传庄七年】夜中星霣如雨。 又【集韵】公浑切,音昆。齐人谓雷曰霣。 又【集韵】王问切,音运。义同。
溜 【戌集中】【雨字部】 溜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力救切,音溜。【说文】屋水流也。从雨留声。【礼玉藻】端行,颐溜如矢。【注】行旣疾,身乃小折,而头直俯临前,颐如屋溜之垂也。【仪礼乡飮酒礼】磬,阶闲缩溜,北面□之。【礼杂记】檖者降受爵,弁服於门内溜。【左思吴都赋】玉堂对溜。【注】礼记注曰:堂前有承溜。 又【礼月令】其祀中溜。【注】中溜,犹中室也。土主中央,而神在室,古者复穴,是以名室为溜。【疏】土,五行之主,故其神在室之中央。中溜,所祭土神也。杜注:春秋,在家则祀中溜,在野则为社。又郊特牲云:家主中溜,而国主社。社神亦中溜神也。古者复穴,皆开其上取明,故雨溜之,後因名室为中溜。又【礼祭法】中溜。【注】中溜,主堂室居处。 又【韵会】与溜通。【前汉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 又叶音留。【何晏瑞颂】交交黄鸟,信我中溜。倏倏嘉苗,吐颖田畴。
頉 【戌集下】【页字部】 頉 【字汇补】与之切,音移。养也,颔也。
韺 【戌集中】【音字部】 韺 【广韵】【集韵】□於惊切,音英。【玉篇】帝喾乐名六韺。亦作英。【广韵】五韺,高阳氏乐。【集韵】博雅:五韺,帝俈乐。
頕 【戌集下】【页字部】 頕 【广韵】都甘切,音担。【玉篇】颊缓也。 又【集韵】都念切,音店。垂首也。
頟 【戌集下】【页字部】 頟 【唐韵】五陌切【集韵】【韵会】【正韵】鄂格切,□同额。【说文】颡也。【扬子方言】中夏谓之頟,东齐谓之颡。【六书故】发下眉上谓頟。 又不休息貌。【书益稷】罔昼夜頟頟。【传】頟頟,肆恶无休息。【正韵】一曰推车声。 又【释名】頟,鄂也,有垠鄂也。 又地名。【史记建元以来侯者表】龙頟侯韩说。【前汉地理志】平原郡龙頟县。【注】今书本頟字,或作额,而崔浩云:有龙頟村,作额者非。又叶逆各切,音咢。【却正释讥】人吊其躬,鬼芟其頟。初升高冈,终陨幽。
頠 【戌集下】【页字部】 頠 【广韵】【正韵】五罪切【集韵】【韵会】五贿切,□音隗。【说文】头闲习也。【注】低仰便也。【广韵】闲习容止也。 又【尔雅释诂】頠,静也。 又人名。裴頠,见【晋书】。 又【广韵】头也。 又【广韵】鱼毁切【集韵】【韵会】五委切,□音硊。义同。
【辰集下】【欠字部】 【广韵】呼计切【集韵】许罽切,□音憩。气声。 又【集韵】呼惠切,音嘒。欨,笑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胡卦切,音画。【类篇】碍也。或从网作罫。亦作挂。通作絓。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坚奚切,音鸡。女字。
□ 【未集中】【羽字部】 □ 【篇韵】古文没字。注见水部四画。
【未集下】【肉字部】 【广韵】古哀切【集韵】柯开切,□音该。【广韵】肥也。【集韵】一曰六畜胎曰。 又【广韵】公回切,音傀。义同。 又【广韵】苦亥切【集韵】可亥切,□音恺。【广韵】肉羹也。 又【广韵】鱼开切,音皑。义同。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韵】徒结切,音耊。骨差也。一曰肿也。一曰连脽肉。或从骨。 又【集韵】天黎切,音悌。□,鼻不正。
颏 【戌集下】【页字部】 颏 【唐韵】戸来切【韵会】何开切,□音孩。【玉篇】颐下。【韩愈记梦诗】我手承颏时拄座。 又【集韵】下攺切,音亥。义同。 又【集韵】【正韵】□柯开切,音该。【博雅】丑也。 又【广韵】古亥切【集韵】已亥切,□音攺。义同。 又【集韵】颊颏也。
頪 【戌集下】【页字部】 頪 【玉篇】力外切【广韵】郞外切,□音。【广雅】疾也。 又【说文】难晓也。一曰鲜白貌。从页米声,从粉省。【注】难晓亦不聪之义。 又【集韵】卢对切,音纇。义同。
俯 【戌集下】【页字部】 俯 【唐韵】方矩切【集韵】匪父切,□音甫。【说文】低头也。从页逃省。太史卜书俯仰字如此。扬雄曰:人面俯。【徐铉曰】俯首者,逃亡之貌,故从逃省。今俗作俯,非是。或作俯。 又【玉篇】靡卷切,音缅。义同。 又【广韵】【韵会】【正韵】□他吊切,音粜。【周礼春官典瑞】俯聘。【注】大夫众来曰俯,寡来曰聘。又【秋官大行人】殷俯以除邦国之慝。【注】殷俯,谓一服朝之岁也。一服朝之岁,五服诸侯,皆使卿以聘礼来俯天子。又【小行人】存、俯、省、聘、问,臣之礼也。【疏】存、俯、省三者,天子使臣,抚邦国之礼。聘、问二者,是诸侯使臣行聘。【左传昭五年】享俯有璋。【注】俯,见也。【释文】俯,他吊反。又他雕反。 又【尔雅释诂】俯,视也。【注】谓察视也。【张衡思□赋】流目俯乎衡阿兮,睹有黎之圯坟。 又【集韵】他刁切,音叨。盥也。 【韵会小补】古音流变,字亦随异,如俯仰之俯,本作俯,或作俯,今皆作俯。而俯音兆,俯音免,不复音俯矣。
頮 【戌集下】【页字部】 頮 【广韵】荒内切【集韵】呼内切,□音诲。洗面也。同靧。【书顾命】王乃洮頮水。【释文】頮音悔。马云:頮面也。 又【正韵】胡对切,音溃。义同。考证:〔【书顾命】王乃洮頮水。【释文】頮音悔。【注】頮頮面也。〕 谨按頮面也乃释文引马氏语注頮二字今照原文改为马云。
飓 【戌集下】【风字部】 飓 【集韵】【韵会】衢遇切【正韵】忌遇切,□音惧。【韵会】海中大风。【投荒杂录】岭南诸郡,皆有飓风,以四面风俱至也。【南越志】飓风者,具四方之风也,常以五六月发,永嘉人谓之风痴。陆游曰:岭表有瘴母,初起圜黑,久渐广,谓之飓母。【韩愈赴江陵诗】飓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注】岭表录异云:岭峤夏秋雄风曰飓。○按韵笺引杨愼说,飓作□,音贝,佛经云,风虹如贝。柳宗元诗,□母偏惊估客船,补入七队逸字中。又《六书故》□,补妹切,海之灾风也,俗书误作飓。又艺林伐山云:□风之作,多在初秋。《南越志》亦云:飓母卽孟婆,春夏闲有晕如虹是也。又李西涯讥许氏从具,谓具四方之风,乃北人不知南人之□,误以贝为具耳。西涯博学,必有所据,且闽粤诸儒,皆云□风。今韵书多作具,姑志以备考。
頯 【戌集下】【页字部】 頯 【五音集韵】苦对切,音块。【庄子大宗师】其容寂其颡頯。【注】頯,大朴貌,苦对反。向本作。 又【集韵】苦轨切,音岿。义同。 又【庄子天道篇】而颡頯然。【注】高露发美之貌。又【广韵】居洧切【集韵】矩鲔切,□音晷。【广韵】小头。【尔雅释鱼】贝蚆,博而頯。【注】頯者,中央广两头锐。 又【集韵】苦委切【韵会】犬蕊切,□音垝。义同。 又【集韵】面頯也。一曰厚也。 又【唐韵】渠追切【集韵】【韵会】渠龟切【正韵】渠为切,□音逵。【说文】权也。【集韵】颊骨。一曰厚也。或作頄。 又地名。【左传哀十六年】王孙燕奔頯黄氏。【注】頯黄,吴地。頯,求龟反。 又【集韵】渠尤切,音求。亦颊骨也。同頄。 【正字通】从月。月,肉也。俗从夕,非。
頱 【戌集下】【页字部】 頱 【集韵】卢活切,音捋。頱頢,面丑。
頲 【戌集下】【页字部】 頲 【广韵】他鼎切【集韵】【韵会】他顶切,□音珽。【说文】狭头,頲也。 又【广韵】直也。【尔雅释诂】梏、梗、较、頲、庭、道,直也。【注】皆正直也。 又人名。【唐书苏瑰传】瑰子頲。 又【集韵】汤丁切,音听。狭头貌。
顺 【戌集下】【页字部】 顺 〔古文〕巡□【唐韵】【正韵】□食闰切,盾去声。【说文】理也。从页从巛,会意。川流也。【玉篇】从也。【诗大雅】有觉德行,四国顺之。【笺】有大德行,则天下顺从其政。【释名】顺,循也,循其理也。 又放之也。【仪礼大射仪】大射正执弓,以袂顺左右隈。【疏】以袂向下,於弓隈顺放之。 又山名,水名。【山海经】有顺山,顺水出焉。 又【释名】凤皇五色,心文曰德,翼文曰顺。 又【扬子方言】目好谓之顺。【注】言流泽也。 又【增韵】和也。【易豫卦】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疏】圣人和顺而动,合天地之德,故天地亦如圣人而为之。【礼乐记】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又【增韵】不逆也。【尔雅释诂】舒业顺,叙也。【疏】顺者不逆有叙也。 又【谥法】慈惠徧服曰顺。 又【小尔雅】顺,退也。考证:〔【逸雅】顺,循也〕 谨按语出释名,今将逸雅改为释名。〔【尔雅释诂】舒业顺,叙也。【疏】顺本不逆有叙也。〕 谨照原文顺本改顺者。
□ 【未集中】【糸字部】 □ 同。【集韵】,亦书作□。
【寅集中】【巾字部】 【唐韵】【集韵】【韵会】□於袁切,音鸳。【说文】幡也。 又【广韵】翻,乱取。【庄子天道篇】孔子翻十二经。【注】翻,乱取之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博雅】商支切。紬也。
顸 【戌集下】【页字部】 顸 【广韵】【集韵】□许干切,音鼾。【玉篇】颟顸。【广韵】大面貌。 又【集韵】河干切,音寒。义同。 又【广韵】【集韵】□五旰切,音岸。头无发顸頟也。 又【集韵】冠□後谓之顸。 又【广韵】五割切【集韵】牙葛切,□音嶭。无发也。 又【集韵】丘寒切,音看。义同。
頞 【戌集下】【页字部】 頞 【唐韵】乌割切【集韵】【韵会】【正韵】阿葛切,□音遏。【玉篇】鼻茎也。【孟子】疾首蹙頞而相告。【庄子至乐篇】深矉蹙頞。 又【博雅】也。 又【释名】頞,鞍也。偃折如鞍也。 又幽頞,兽名。【山海经幽頞赞】幽頞似猴,俾愚作智。触物则笑,见人佯睡。好用小慧,终是婴系。 又【玉篇】亦作齃。【史记蔡泽传】魋颜蹙齃。【注】齃,乌葛反。 又音案。【史记西南夷传】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注】頞,音案。孚远曰:常頞,疑人姓名。考证:〔【释名】也。〕 谨按语出博雅,今将释名改为博雅。〔【逸雅】頞,鞍也。偃折加鞍也。〕 谨按语出释名,今将逸雅改为释名,并照原文加鞍改为如鞍。
颉 【戌集下】【页字部】 颉 【唐韵】【正韵】胡结切【集韵】【韵会】奚结切,□音缬。【说文】直项也。 又【诗邶风】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传】飞而上曰颉,飞而下曰颃。【集韵】又作翓。 又人名。【前汉艺文志】仓颉一篇。【春秋僖二十三年】重耳奔狄,从者顚颉。又皇颉,郑大夫。马师颉,郑子羽孙。 又姓。【风俗通】古贤人颉卫。 又【庄子胠箧篇】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辨矣。【注】颉滑,谓难料理也。崔云:缠屈也。李云:滑,滑稽也。一云颉滑,不正之语也。【音义】戸结反。 又【广韵】古黠切【集韵】【正韵】讫黠切,□音戛。【正韵】轹也。【史记楚元王世家】高祖微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详为羹尽栎釜,乃封其子信为羹颉侯。【注】索隐曰:羹颉,爵号,非县名。正义曰:括地志云:羹颉山,在妫州怀戎县东南十五里,高祖取其山名为侯号者,怨故也。 又【辽史耶律斡□传】车驾□颉山。 又【增韵】减克也,掠除也。【唐书高仙芝传】盗颉资粮。 又叶胡计切,音系。【卫恒四体书势】黄帝之史沮诵、仓颉眺彼鸟迹,始作书契。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韵】卽入切,音。肥膏也。一曰创溃出貌。 又侧立切,音戢。肥膏出也。【玉篇】和也。
頩 【戌集下】【页字部】 頩 【广韵】普丁切【集韵】【韵会】傍丁切,□音竮。【广韵】面色。【博雅】艴頩,色也。【宋玉神女赋】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注】頩,怒色靑貌。 又【楚辞远游】玉色頩以满颜。【注】盛气貌。 又【广韵】匹迥切【集韵】【韵会】普迥切,□聘上声。【说文】缥色也。本作艵。 又【广韵】敛容也。艴字原从弗从页作。【正字通】頩本字。頩字从幷作。
頳 【戌集下】【页字部】 頳 【玉篇】丑盈切,音柽。赤也。本作赬。【诗周南】鲂鱼赬尾。【传】赬,赤也。【说文】作。又作頳。
頴 【戌集下】【页字部】 頴 【正字通】俗颖字。◎按字汇、正字通,页部颖字外尚有颍颖熲三字。今遵说文颖归禾部,颍归水部,熲归火部。字虽说文所无,今亦攺归木部。
颔 【戌集下】【页字部】 颔 【唐韵】胡感切【集韵】【韵会】【正韵】戸感切,□音菡。【说文】面黄也。【屈原离骚】长顑颔亦何伤。【注】顑颔,不饱貌。 又腮颔。【释名】颔,含也。口含物之车也。或曰颊车,亦所以载物也。【前汉班超传】虎头燕颔。【庄子说剑篇】骊龙颔下。又【扬子方言】颔,颐颔也。南楚谓之颔。 又【正韵】五感切,音顉。低头。【左传襄二十六年】卫侯入逆于门者,颔之而已。【注】颔,摇其头。 又【五音集韵】胡男切,音含。亦面黄也。考证:〔【逸雅】颔,含也。〕 谨按语出释名,今将逸雅改为释名。
频 【戌集下】【页字部】 频 〔古文〕□【唐韵】符眞切【集韵】【韵会】毗宾切,□音颦。【玉篇】急也。【广雅】比也。【诗大雅】国步斯频。【传】频,急也。【笺】频犹比也。国家之政,行此祸害比比然。 又姓。【风俗通】汉有酒泉太守频畅。 又【说文】水厓。【徐铉曰】今俗别作水濵,非是。【诗大雅】池之竭矣,不云自频。【传】频,厓也。【笺】频,当作濵。 又与颦同。【易复卦】频复厉无咎。【注】谓频蹙之貌。 又果名。【前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仁频,幷闾。【注】仁频,宾榔也。频或作宾。考证:〔【诗大雅】地之竭矣,不云自频。〕 谨照原文地改池。
馁 【戌集下】【食字部】 馁 【广韵】奴罪切【集韵】【韵会】【正韵】弩罪切,□音鮾。【玉篇】饿也。【左传襄二十年】吾有馁而已。 又鱼烂也。【尔雅释器】鱼谓之馁。【注】肉烂。【疏】鱼烂从内发,故云内烂。今本内作肉,恐误。 又同喂。【楚语】民之羸喂日日已甚。【前汉魏相传】振乏喂。 【说文】本作喂。考证:〔又同喂。【楚语】羸喂日日已甚。〕 谨照原文羸喂上增民之二字。
顃 【戌集下】【页字部】 顃 【集韵】徒甘切,音谈。【玉篇】面长也。 又余廉切,音盐。义同。
顄 【戌集下】【页字部】 顄 【广韵】胡感切【韵会】戸感切,□音菡。【说文】颐也。【韵会】同颔。【前汉王莽传】侈口蹙顄。 又【唐韵】胡男切,音含。义同。
颗 【戌集下】【页字部】 颗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苦果切,科上声。【说文】小头也。 又【韵会】今言物一颗,犹一头也。【六书故】凡圜物以颗计。又珠琲曰颗。 又与堁同。土块。【前汉贾山传】使其後世曾不得蓬颗蔽冡而托葬焉。【注】颗谓土块。蓬颗,谓块上生蓬者也。 又【集韵】苦缓切,音款。草名。【尔雅释草】菟奚,颗冻。【注】款冬也。【疏】药草。一名菟奚,一名颗涷。 又人名。魏颗,晋大夫。史颗,秦大夫。见【左传】。 【正字通】本作颗,九画。《字汇》附八画,非。颗字左原作田下木。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仓何切,音嵯。笼也。○按卽篘字讹文。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才外切【集韵】徂外切,□音最。□,竹器。
顽 【戌集下】【页字部】 顽 【唐韵】【集韵】【正韵】五还切【韵会】鱼鳏切,□刖平声。【说文】头也。从页元声。【玉篇】钝也。【广韵】愚也。【韵会】痴也。【书尧典】父顽母嚚。【左传僖二十四年】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 又人名。【左传成十年】郑人立髠顽。【注】髠顽,郑成公子。 又古通文韵,鱼云切,音輑。【苏轼祭韩琦文】援手拯溺,期我于仁。岂知无用,旣老益顽。 又古通元韵。虞袁切,音涓。【白居易悟眞寺诗】及为山水游,弥得纵疏顽。野麋断羁绊,行走无拘挛。
颁 【戌集下】【页字部】 颁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符分切,音汾。【广韵】鱼大首。亦众貌。【诗小雅】鱼在在藻,有颁其首。 又【唐韵】布还切【集韵】【韵会】【正韵】逋还切,□音班。【广韵】布也,赐也。【礼明堂位】颁度量而天下大服。【注】颁,读为班。【周礼天官大宰】匪颁。【注】匪,分也。颁,读为班布之班,谓班赐也。 又【说文】鬓也。【正韵】頟两旁曰颁。【孟子】颁白者。【注】颁,班也。头半白班班者也。 又分也。【书洛诰】乃惟孺子,颁朕不暇。【传】我为政,常若不暇。汝惟小子,当分取我之不暇而行之。【释文】颁音班。又甫云反。 又【说文】通作朌。【礼王制】名山大泽不以朌。【释文】朌读为颁,赋也。 又鸟名。【扬子方言】戴胜,自关而东或谓之戴颁。 又【扬子方言】铺颁,索也。东齐曰铺颁,犹秦晋言抖薮也。 又古通先韵,□连切,音边。【苏轼澄泥砚诗】长安新砚石同坚,不待书来遂许颁。
颇 【戌集下】【页字部】 颇 【唐韵】【集韵】【韵会】滂禾切【正韵】普禾切,□音坡。【玉篇】不平也,偏也。【书洪范】无偏无陂。【释文】旧本作颇,音普多反。【又】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传】在位不敦平,则下民僭差。又【多方】尔乃惟逸惟颇,大远王命。【韵补】古义字皆音俄,周官注亦音俄,故古文尚书本作无偏无颇,遵王之义,以叶俄音。唐明皇以义字今音为又,攺颇为陂,以从今音,古音遂湮灭矣。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普火切,音叵。【博雅】少也。又差多曰颇多,良久曰颇久,多有曰颇有。【史记叔孙通传】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又【广韵】【集韵】□普过切,音破。【集韵】偏也。一曰疑辞。 又【集韵】蒲麋切,音皮。薳颇,楚人名,见左传。考证:〔【韵补】唐明皇以义字今音为叉〕 谨按文义叉改又。〔【释名】少也。〕 谨按语出博雅,今将释名改为博雅。
【未集下】【肉字部】 【广韵】呼罪切,音贿。□,大肿貌。 又【集韵】都回切,音塠。义同。
领 【戌集下】【页字部】 领 【唐韵】良郢切【集韵】【正韵】里郢切【韵会】里整切,□音岭。【说文】项也。从页令声。【释名】领,颈也。以壅颈也。亦言总领衣体,为端首也。【诗小雅】交交桑扈,有莺其领。【传】莺莺然有文章也。领,颈也。【荀子劝学篇】若挈裘领。 又【广韵】理也。【韵会】方氏曰:承上令下谓之领。【礼祭义】先王之敎因而弗改,所以领天下国家也。又【乐记】领父子君臣之节。【注】领,犹理治也。又【仲尼燕居】言游进曰:敢问礼也者,领恶而全好者欤。【注】领,犹治也。 又【韵会】统领也。【前汉魏相传】总领庶职。 又【广韵】录也。【刘公干诗】沈速簿领书。【注】领,录也。 又楚官名。【左传昭二十七年】鄢将师为右领。 又晋官名。【晋书职官志】中领军将军,魏官也。 又地名。【左传昭二十二年】樊顷子奉王以追单子及领。【注】领,周地。【前汉王子侯表】蒲领侯嘉。 又山道,与岭通。【前汉严助传】舆轿而逾领。 又【正字通】受也。 又叶离贞切,音邻。【韩愈田氏庙□】嶪嶪魏土,婴儿弄兵。吏戎愁毒,莫保首领。考证:〔【礼祭仪】先王之敎,因而勿改,所以领天下国家也。〕 谨照原文祭仪改祭义。勿改改弗改。
頢 【戌集下】【页字部】 頢 【广韵】【集韵】□古活切,音括。【玉篇】短面貌。 又【广韵】小头貌。 又【玉篇】戸括切,音活。义同。
饲 【戌集下】【食字部】 饲 【玉篇】同飤。
頣 【戌集下】【页字部】 頣 【唐韵】式忍切【集韵】矢忍切,□音哂。【说文】举目视人也。从页臣声。
頥 【戌集下】【页字部】 頥 【正字通】俗颐字。
頧 【戌集下】【页字部】 頧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都回切,音磓。【正字通】母頧,冠名。【礼郊特牲】作追。【释文】追,多雷反。 又【广韵】都罪切【集韵】睹猥切,□音。【集韵】头不正貌。
頨 【戌集下】【页字部】 頨 【集韵】纰延切,音翩。【说文】头姸也。 又【广韵】许缘切,音翾。义同。 又【唐韵】【集韵】□王矩切,音羽。义同。【字汇补】作□。 又【广韵】孔子头也。 又【集韵】□见切,音遍。頨□,狡也。或作翩。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数轨切,音水。竹名。 又【字汇补】式轨切,音棰。义同。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同窥。 又【海篇】音阋。义同。
头 【戌集下】【页字部】 头 〔古文〕□【唐韵】度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徒侯切,□音投。【说文】首也。【礼玉藻】头容直。【释名】头,独也,於体高而独也。 又古者谓一人为一头。【春秋元命苞】十纪,其一曰九头纪,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 又【仪礼士相见礼】贽,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注】头,阳也。【疏】执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杀之。虽死犹尚左,以从阳也。 又人名。【左传僖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注】竖,小吏,名头须。 又药名。【本草纲目】百头,贯众也。一名鸱头。【陶弘景曰】叶似大蕨,毛芒似老鸱头。 又【唐韵】【正韵】古音徒。【古诗】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上纪开辟,邃古之初。五龙比翼,人皇九头。 又与兜通。【山海经】讙头国。【注】讙兜,尧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怜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国。考证:〔【广韵】【正韵】古音徒。〕 谨按广韵正韵无此音。查系唐韵正文。今改广韵正韵为唐韵正韵。
馝 【戌集下】【香字部】 馝 【广韵】【集韵】【韵会】蒲结切【正韵】避列切,□音蹩。【玉篇】大香也。或作飶。 又【广韵】毗必切【集韵】簿必切【正韵】薄密切,□音邲。义同。 又馝邦,复姓,後攺为邦氏。见【後魏书】。
颈 【戌集下】【页字部】 颈 【唐韵】居郢切【集韵】【韵会】经郢切【正韵】居影切,□音景。【说文】头茎也。【释名】颈,径也,径挺而长也。【广韵】颈在前,项在後。【礼玉藻】头颈必中。 又凡物之领皆曰颈。【礼玉藻】韠其颈五寸。【注】颈,中央也。 又【史记天官书】七星颈为员官,主急事。【正义】七星为颈,一名天都,以明为吉,暗为凶。宋均云:颈,朱鸟颈也。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輈人】参分其兔围,去一以为颈围。五分其颈围,去一以为踵围。【注】颈,前持衡者。踵,後承轸者也。 又【广韵】巨成切,音□。义同。考证:〔【史记天官书】七星颈为负官,主急事。〕 谨照原文负官改员官。
頺 【戌集下】【页字部】 頺 【正字通】颓字之讹。
颊 【戌集下】【页字部】 颊 【广韵】【正韵】古协切【集韵】【韵会】吉协切,□音策。【说文】面旁也。【博雅】辅谓之颊。【释名】颊,夹也,两旁称也。亦取夹敛食物也。【易咸卦】咸其辅颊舌。【疏】辅颊舌者,言语之具。又【前汉高帝纪】汉王谓郦食其曰:缓颊往说魏王豹。【注】徐言引譬喩也。 又地名。【公羊传定十年】公会齐侯于颊谷。【左传】作夹谷。 又【正字通】赤颊,鹤别名。又批颊,鴔鵖鸟别名。【集韵】籀作□。或作脥。考证:〔【释名】辅国之颊。〕 谨按国应作谓,考此语出博雅。今据原文改。〔【博雅】辅谓之颊。【逸雅】颊,夹也。〕 谨按语出释名,今将逸雅改为释名。
頵 【戌集下】【页字部】 頵 【唐韵】於伦切【集韵】纡伦切,□音贇。【说文】头頵頵大也。 又【广韵】君筠切。音麏。义同。 又人名。【史记楚世家】楚成王頵。又【唐书】有田頵传。 又【集韵】巨陨切,音窘。头貌。
【辰集下】【毛字部】 【集韵】展里切,音角徵之徵。兽毛多曰。
頿 【戌集下】【页字部】 頿 【正字通】同頾。【左传昭二十六年】至于灵王,生而有頿。
顀 【戌集下】【页字部】 顀 【唐韵】直追切【集韵】传追切,□音锤。【说文】出额也。 又【广韵】项顀。
赖 【戌集下】【页字部】 赖 【玉篇】力载切,音赖。赖蒙也。 又【集韵】郞才切,音来。赖□,头长貌。 【正字通】赖字之讹。
驼 【亥集上】【马字部】 驼 【广韵】徒何切【集韵】【韵会】【正韵】唐何切,□音陀。【玉篇】骆驼也。一作馲驼。【前汉西域传】鄯善国多馲驼。【注】师古曰:脊上肉鞍,隆高若封上,俗呼封牛。或曰驼状似马,头似羊,长项,垂耳,有苍褐黄紫数色,性耐寒恶热,夏至退毛至尽。人欲载,辄屈足受之。自炖煌往外国,流沙千余里,无水,有伏流,驼遇其处,停不进,以足跑地,掘之,常得水。又靑海北,夏有□风,伤行旅,风将至,驼先引颈鸣,以鼻口匿沙中,人见之,则以毡拥蔽口面,避其患,其卧腹不帖地,屈足,粪烟直上如狼烟。亦名橐驼。【古谚】少所见,多所怪,见橐驼,以为马肿背。又【唐制】驿置有明驼使,非边塞军机,不得擅发。俗本改明作鸣,非。 又通作它。【扬雄长杨赋】驱橐它。 又背偻也。【柳宗元郭橐驼种树传注】人背驼不能仰也。或作他。【庄子德充符】卫有恶人哀骀它。【注】它与驼同,言背偻也。 又凡以畜负物曰驼。或作佗。【前汉赵充国传】以一马自佗负。别作駞。【李白诗】吴姬十五细马駞。考证:〔【前汉西域传】邺善国多馲驼。〕 谨照原文邺善改鄯善。〔【庄子德充符】卫有恶人哀驼他。【注】他与驼同。〕 谨照原文哀驼他改哀骀它。注中他字□改它。
顅 【戌集下】【页字部】 顅 【唐韵】苦闲切【集韵】【韵会】【正韵】丘闲切,□音悭。【说文】头鬓少发也。 又【集韵】长脰貌。【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数目顅脰。【注】顅,长脰貌。 又【玉篇】居研切【集韵】经天切,□音肩。又【集韵】轻烟切,音牵。又【五音集韵】戸吊切,皛去声。义□同。考证:〔【五音集韵】戸吊切,皛上声。〕 谨照原文上声改去声。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香仲切,音□。老弱也。考证:〔【篇海】许用切,音迥。〕 谨篇海□香仲切。广韵集韵香仲切皆以□字为首,许用切。音迥改香仲切,音□。
□ 【备考】【午集】【禾字部】 □ 【字汇补】隆谷切,音禄。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同侄。
顈 【戌集下】【页字部】 顈 【广韵】【集韵】□胡典切。音岘。【广韵】顈缀。 又【广韵】口迥切【集韵】犬迥切,□音褧。【正字通】似苎,可绩为布。【礼杂记】如三年之丧,则旣顈其练祥皆行。【注】言今之丧,旣服顈,乃为前三年者,变除而练祥祭也。顈,草名,无葛之乡,去麻则用顈。 又【五音集韵】襌也。【仪礼士昏礼】女从者毕袗玄,纚,筓被顈黼在其後。【注】顈,襌也。【疏】读如诗云褧衣之褧,故为襌也。 又【集韵】涓荧切,音扃。义同。
腮 【戌集下】【页字部】 腮 【广韵】苏来切【集韵】【韵会】【正韵】桑才切,□音鳃。【玉篇】颊腮。 【广韵】俗作揌。【韵会】俗作腮,非。
颚 【戌集下】【页字部】 颚 【广韵】五阁切【集韵】逆各切,□音咢。【玉篇】面高貌。同。 又【广韵】严敬曰颚。【集韵】恭严也。或作□□。
顐 【戌集下】【页字部】 顐 【广韵】【集韵】□五困切,音诨。【玉篇】□顐,秃也。 又【广韵】弄言也。与诨同。【唐书元结传】谐臣顐官,怡愉天颜。 又【广韵】戸昆切,音魂。□顐,秃无发也。 又牛昆切,音。义同。
顑 【戌集下】【页字部】 顑 【广韵】苦感切,音坎。【说文】饭不饱,面黄起行也。【广韵】瘦也。【屈原离骚】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韩愈送贾岛归范阳诗】欲以金帛酬,举室常顑颔。【注】颔,顄也,顄即颐。顑,饥貌,言面颐虚浮也。 又【广韵】玉陷切,音。顑长面也。 又【集韵】苦绀切,音勘。食不饱也。 又呼绀切,酣去声。义同。
豙 【酉集中】【豕字部】 豙 【集韵】同□。
【丑集上】【口字部】 【集韵】才支切,音疵。【玉篇】嫌食也。【集韵】本作飺。同呲。 又【集韵】将支切,音赀。又余支切,音移。义□同。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财劳切,音曹。【广雅】好也。
顁 【戌集下】【页字部】 顁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丁定切,音订。【玉篇】题顁也。通作定。【诗周南】麟之定。传定题也。 【尔雅释言】顁,题也。注题额也。引《诗》麟之定。《释文》顁丁佞反。 又【集韵】都挺切,音鼎。与顶同。考证:〔【诗周南】麟之定。【注】额也。〕 谨照原文注额也改传定题也。〔又入声。【尔雅释言】顁,题也。【疏】皆谓额也。【释文】顁,了淁切,〕 谨按玉篇广韵集韵类篇,顁字皆无入声。尔雅释文了淁切乃丁佞反之误。今省去又入声三字改为《尔雅释言》顁题也。注:题额也。引《诗》麟之定。《释文》顁,丁佞反。
顒 【戌集下】【页字部】 顒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鱼容切,音喁。【说文】大头也。 又【广韵】仰也。【易观卦】有孚顒若。【疏】顒,严正之貌。【诗大雅】顒顒卬卬。【传】顒顒,温貌。【笺】体貌则顒顒然敬顺。【尔雅释训】顒顒卬卬,君之德也。 又大貌。兽壮大者曰顒。【诗小雅】四牡修广,其大有顒。
颛 【戌集下】【页字部】 颛 【唐韵】职缘切【集韵】朱湍切【正韵】朱缘切,□音专。【说文】头颛颛谨貌。 又【韵会】颛,蒙也。 又古帝号。【玉篇】昌意生高阳,是为帝颛顼。颛者,专也。顼者,正也。言能专正天之道也。 又颛顼,星名。详顼字注。 又颛臾,国名。 又姓。【神仙传】太□女颛顼和。又颛孙,复姓。 又与专通,独也。【史记□涉世家】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前汉高后纪】上将军禄、相国产颛兵秉政。【班固典引】岂其为身而有颛辞。 又圜貌也。【前汉贾捐之传】颛颛独居一海之中。【注】颛与专同。专专,犹区区也。一曰圜貌。考证:〔又与团通。〕 谨按玉篇广韵韵会颛字均无团音,亦不言与团通。今据下所引汉书注改又圜貌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劣戌切,音律。粝米。与□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止忍切,音轸。缜,亦作□。纑也。 又【玉篇】丑人切,音侲。带也。
颜 【戌集下】【页字部】 颜 【唐韵】五奸切【集韵】【韵会】【正韵】牛奸切,□眼平声。【说文】眉目之闲也。【诗墉风】子之淸扬,扬且之颜也。【毛传】颜,额角丰满也。【左传僖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黄帝素问】心热者,颜先赤。【扬子方言】□、頟、颜,颡也。汝颍淮泗之闲谓之颜。 又帻颜。【舆服杂事】汉桓帝延熹中,京师作帻,皆颜短耳长,以为服妖。 又那颜。外国语,犹华言大人。 又商颜,山名。【前汉沟洫志】引洛水至商颜下。【注】商山之颜,犹山额也。 又孱颜,山高貌。【欧阳修诗】空碧更孱颜。 又姓。【姓苑】出琅邪。鲁伯禽支庶,食采颜邑,因氏。又邾武公字颜,公羊称颜公,後遂为氏。 又古通眞韵,音银。【苏轼祭韩忠献文】勿心大匠,笑彼汗颜。援手拯溺,期我于仁。
顖 【戌集下】【页字部】 顖 【集韵】囟古作顖。注详囗部三画。
顝 【戌集下】【页字部】 顝 【唐韵】【集韵】【韵会】□苦骨切,音窟。【博雅】大也。【说文】大头也。 又【仓颉篇】相抵触也。 又【广雅】丑也。 又独处貌。【张衡思□赋】顝羁旅而无友兮,余安能乎留兹。 又【广韵】口猥切,音磈。首大骨。 又口瓦切,跨上声。髁貌。 又【广韵】苦回切【集韵】枯回切,□音恢。亦大头也。
顠 【戌集下】【页字部】 顠 【广韵】符少切【集韵】婢小切,□音摽。【玉篇】发白貌。 又【集韵】匹妙切,音剽。义同。 又纰招切,音漂。顠顠,发乱貌。与□同。【楚辞九思】含忧强老兮愁不乐,须发薴顇兮顠鬓白。【注】顠,疋招切,发乱貌。 又匹沼切,音缥。义同。
靼 【戌集中】【革字部】 靼 〔古文〕□【广韵】【集韵】□当割切,音怛。【说文】柔革也。 又【唐韵】旨热切【集韵】之列切,□音晢。又【集韵】傥旱切,音坦。义□同。
靽 【戌集中】【革字部】 靽 【广韵】【集韵】【韵会】□博漫切,音半。【玉篇】同绊。【广韵】羁绊也。【集韵】驾牛具。在後曰绊。【释名】靽,半也。拘使半行,不得自纵也。
靾 【戌集中】【革字部】 靾 【广韵】余制切【集韵】以制切,□音裔。【广韵】以马鞍赠亡人。【集韵】博雅:□、靾、駻,鞍也。 又【集韵】许罽切,音□。马被具。或作□,亦书作□。 又私列切,音薛。义同。 又【仪礼旣夕】荐乘车,鹿浅幦,干、笮、革靾。【注】靾,缰革也。【释文】靾,息列反。
靿 【戌集中】【革字部】 靿 【广韵】【集韵】□於敎切,音袎。【玉篇】靴靿也。【集韵】曲也。俗谓靴□曰靿。【隋书礼仪志】长靿靴,畋猎豫游则服之。
鼗 【戌集中】【革字部】 鼗 【唐韵】【集韵】□徒刀切,音陶。【说文】辽也。【玉篇】与鼗同。如鼓而小,持柄摇之,旁耳还自击。【礼月令】命乐师修鼗鞞鼓。【释名】鼗,导也,所以导乐作。【吕氏春秋】有倕作鼗。【淮南子主术训】武王立戒愼之鼗。 【集韵】或作鼗□。籀作,亦书作鼗。
鞃 【戌集中】【革字部】 鞃 【唐韵】丘弘切【集韵】【韵会】苦弘切,□音□。【说文】车轼也。从革弘声。【诗大雅】鞹鞃浅幭。【传】鞃,轼中也。【释文】苦弘反。又【广韵】【集韵】【韵会】□胡肱切,音弘。【广韵】轼中靶也。 又【集韵】姑弘切,音肱。又丘弓切,音穹。义□同。 【玉篇】亦作。【集韵】亦作□□。
【未集中】【耳字部】 【广韵】之戍切【集韵】朱戍切,□音注。【玉篇】□也,源也,声也。 又【集韵】呼也。 又【广韵】芳遇切,音赴。又【集韵】舂遇切,音戍。义□同。
□ 【未集中】【缶字部】 □ 〔古文〕□【广韵】与□同。详□字注。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力乔切,音聊。空也,穿也,小空也。
顇 【戌集下】【页字部】 顇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秦醉切,音萃。【说文】憔顇也。【尔雅释诂】顇,病也。【扬雄反离骚】庆夭顇而丧荣。 又通作瘁。【诗小雅】维躬是瘁。【注】顇瘁音义同。又【集韵】昨律切,音卒。□顇,面短貌。
题 【戌集下】【页字部】 题 【广韵】杜溪切【集韵】【韵会】田黎切,□音啼。【说文】頟也。【小尔雅】头也。【礼王制】南方曰蛮,雕题交址。【尔雅释言】顁,题也。【注】题,额也。【史记越世家】雕题。【注】谓刻其頞,涅以丹靑也。 又【广韵】书题。【博雅】书称题。题,谛也。审谛其名号也。【正字通】注疏有孟子题辞,所以题号孟子之书。 又【韵会】椽头玉饰曰琁题、玉题,亦名璧璫。 又题目也。【杜甫诗】天老看题目。 又品题也。【李白上韩荆州书】一经品题,便作佳士。 又国名。【南史裴子野传】有白题及滑骨入贡。 又县名。【前汉功臣表】题侯张富昌。 又【释名】平题,镝也。 又【广韵】独计切,音第。视也。【诗小雅】题彼脊令。【传】题,视也。【孔子丘陵歌】题彼泰山。考证:〔【史记越世家】雕题。【注】谓刻其頞湟以丹靑也。〕 谨照原文湟改涅。〔【释名】平题,镝也。〕 谨按语出博雅今将释名改为博雅。
额 【戌集下】【页字部】 额 【广韵】五陌切【集韵】【韵会】【正韵】鄂格切,□音峉。【说文】頟颡也。详頟字注。 又叶逆各切,音咢。【後汉城中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尺音绰。
鬿 【亥集上】【鬼字部】 鬿 【集韵】渠希切,音祈。【山海经】北号之山有鸟,状如鸡而白首,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雈。亦食人。 又【楚辞天问】鬿堆焉处。【注】鬿堆,奇兽也。 又【楚辞九叹】九鬿与六神。【注】九鬿,北斗九星也。
顗 【戌集下】【页字部】 顗 【唐韵】鱼岂切【集韵】【韵会】语岂切,□音蚁。【尔雅释诂】静也。【广韵】靖也,乐也。又【说文】谨庄貌。 又人名。荀顗,周顗,见【晋书】。 又【集韵】五亥切,音恺。义同。
颠 【戌集下】【页字部】 颠 【正字通】俗顚字。
顜 【戌集下】【页字部】 顜 【集韵】古项切,音讲。明也,和也,直也。【史记曹相国世家】萧何为法,顜若画一。通作讲。 又【集韵】乾岳切,音觉。义同。通作较。
类 【戌集下】【页字部】 类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力遂切,音戾。【尔雅释诂】善也。【诗大雅】克明克类。【笺】类,善也。勤施无私曰类。【又】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传】类,善也。 又【玉篇】种类也。【易乾卦】则各从其类也。又【系辞】方以类聚。 又比也。【礼学记】知类通达。【注】知事义之比也。又【缁衣】子曰: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则义不壹,行无类也。【注】类谓比式。【疏】言行之无恒,不可比类也。又【左传襄九年】晋君类能而使之。【注】随所能。 又肖似也。【礼曲礼】诸侯旣葬见天子曰类见。【注】代父受国。类,犹象也。执皮帛,象诸侯之礼见也。 又祭名。【书舜典】肆类于上帝。【诗大雅】是类是禡。【周礼春官肆师】类造上帝。【郑注】类礼依郊祀而为之者。 又【尔雅释鱼】龟左倪不类。【疏】倪,庳也,不发声也。谓行时头左边庳下者名类。 又【山海经】亶爰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又【尔雅翼】载两类曰□类、奇类,卽两体自为牝牡者。□与膟同。 又国名。【後汉西域传】有蒲类国。 又姓。【史记梁孝王世家】类犴反。【正字通】宋类演,福州宁德尉。 又【集韵】卢对切,音垒。偏也。【左传昭十六年】□之颇类。 又【集韵】劣戌切,音律。似也。【曹植七启】丽草交植,殊品诡类。绿叶朱荣,熙天曜日。 【说文】种类相似,唯犬为甚。从犬頪声。考证:〔【周礼春官肆师】类造上帝。【注】类其礼依郊祀而为之者。〕 谨照原文注字上增郑字。类字下省其字。〔【尔雅】龟左倪不类。【疏】谓行时头左也。庳下者名类。〕 谨照原文左也改左边。
顟 【戌集下】【页字部】 顟 【玉篇】力吊切,音料。顟顤,头长貌。 又【广韵】力嘲切【集韵】力交切,□音寥。义同。 又【集韵】怜萧切,音聊。高鼻深目貌。
靺 【戌集中】【革字部】 靺 【广韵】莫拨切,音末。【玉篇】靺鞨,蕃人,出北土。 又【隋书礼仪志】赤舄、绛靺。
鞁 【戌集中】【革字部】 鞁 【唐韵】平秘切【集韵】平义切,□音髲。【说文】车驾具也。【广韵】装束鞁马。【晋语】铁之战,邮无正御,曰:吾两鞁将绝,吾能止之。【注】鞁,平义切。靷也。 又【玉篇】皮彼切,音被。又【集韵】披义切,音帔。义□同。
鞄 【戌集中】【革字部】 鞄 【广韵】【集韵】□匹角切,音璞。【说文】柔革工也。读若朴。【周礼冬官考工记攻皮之工函鲍韗韦裘注】鲍,或为鞄。仓颉篇有鞄□。【释文】鞄,匹学切。刘音仆。 又【唐韵】蒲角切【集韵】弼角切,□音雹。又【集韵】蒲沃切,音仆。又匹沃切,炮入声。又【广韵】薄交切【集韵】【韵会】【正韵】蒲交切,□音庖。又【广韵】蒲巧切【集韵】【韵会】【正韵】部巧切,□音鲍。又【广韵】防敎切【集韵】皮敎切【韵会】【正韵】步敎切,□音刨。义□同。□字原作北下宛。鞄□或鞄。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师骇切,音摋。【类篇】襰□,衣破。或从糸。
□ 【子集上】【乙字部】 □ 【集韵】思古作□。注详心部五画。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韵】博故切,音布。地名。周世宗遣将破贼於东州。
鞅 【戌集中】【革字部】 鞅 【唐韵】於两切【集韵】【韵会】【正韵】倚两切,□音怏。【说文】颈组也。【广韵】牛羁也。【左传襄十八年】抽剑断鞅。【释名】鞅,婴也。喉下称婴,言缨络之也。其下饰樊缨,其形樊樊而上属缨也。 又【诗小雅】或王事鞅掌。【传】鞅掌,失容也。【笺】鞅,犹何也。掌,谓捧之也。负何捧持以趋走,言促遽也。【疏】传以鞅掌为烦劳之状,故云失容,言事烦鞅掌然,不暇为容仪也。今俗语以职烦为鞅掌,其言出於此。郑以鞅掌为事烦之实,故言鞅犹荷也。鞅读如马鞅之鞅,以负荷物则须鞅持之,故以鞅表负荷也。 又人名。【左传】晋有士鞅。 又【扬子方言】强也,怼也。【史记韩信传】居常鞅鞅。通作怏。 又【集韵】於良切,音央。马颈革。 又於郞切,音鸯。【博雅】鞅,无赖也。 又於亮切,音怏。马驾之具也。
顉 【戌集下】【页字部】 顉 【唐韵】【集韵】【韵会】□五感切,音撼。【说文】低头也。引【左传襄二十六年】迎於门顉之而已。今本作颔。杜注:颔,摇其头也。 又【广韵】钦锦切【集韵】丘甚切,□音坅。同顩。 又【广韵】去金切【集韵】【韵会】祛音切【正韵】驱音切,□音钦。【广韵】曲颐之貌。【前汉扬雄传】顉颐折頞。考证:〔【左传襄十二年】卫侯入迎于门者,顉之而已。【注】顉,摇其头也。亦作颔。〕 谨按事在襄公二十六年,今照说文原文改为引左传襄二十六年迎於门顉之而已。今本作颔。杜注颔摇其头也。
愿 【戌集下】【页字部】 愿 〔古文〕□【唐韵】鱼怨切【集韵】【韵会】虞怨切,□音愿。【说文】大头也。 又【尔雅释诂】思也。【疏】欲思也。【广雅】欲也。【书大禹谟】敬修其可愿。 又【正韵】顗望也。【礼少仪】不愿于大家。【疏】谓见彼富大不可愿效之也。 又羡慕也。【礼祭义】国人称愿肰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也已。 又每也。【诗邶风】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传】愿,每也。【疏】每有所言,思此二子,中心养养然不知所定。 又【集韵】五远切,音阮。面短貌。 又叶上声。【诗郑风】有美一人,淸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又【刘向九叹】河水淫淫,情所愿兮。顾瞻郢路,终不返矣。◎按愿字去声,亦叶上声。至训面短,则止有阮字一音。考证:〔【礼祭仪】国人称愿肰曰〕 谨照原文祭仪改祭义。
颡 【戌集下】【页字部】 颡 【唐韵】苏朗切,桑上声。【玉篇】额也。【易说卦】震其於马也为的颡。【又】巽其於人也为广颡。【仪礼士丧礼】主人哭拜稽颡。【注】头触地无容。【扬子方言】□、頟、颜,颡也。 又【集韵】【韵会】□苏郞切,音桑。义同。【易林】□鬣黑颡,东归高乡。【魏文帝东巡观兵诗】古公宅岐邑,实始翦殷商。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考证:〔【扬子方言】□頟頠颡也。〕 谨照原文頠改颜。
顚 【戌集下】【页字部】 顚 【唐韵】都年切【集韵】【韵会】【正韵】多年切,□音□。【说文】顶也。【尔雅释言】顚,顶也。【疏】谓头上也。【诗秦风】有马白顚。【传】白顚,的颡也。【疏】额有白毛,今之戴星马也。 又【玉篇】山顶曰顚。【苏轼琴操】山有时而童顚。 又本末曰顚末。【陆机文赋】如失机而後会,恒操末以续顚。【注】言先後失序也。 又【小尔雅】殒也。【释名】倒也。【书微子】告予顚隮。【疏】谓从上而陨。【庄子人闲世】形就而入,且为顚为灭。【郭注】若遂与同,则是顚危而不扶持。【正字通】别作傎。 又与癫同。狂也。【唐书张旭传】旭大醉,呼叫狂走,以头濡墨而书,世号张顚。 又地名。【左传僖二年】冀为不道,入自顚軨。伐鄍三门。杜注:河东大阳县东北有顚軨阪。 又县名。与滇同。【司马相如上林赋】文成顚歌。【注】文颖曰:文成,辽西县名。顚,益州顚县。其人能作西南夷歌。顚,卽滇字。 又专一也。【庄子马蹄篇】至德之世,其行塡塡,其视顚顚。【陆德明音义】顚顚,丁田反。崔云:专一也。 又姓。晋有顚颉。见【左传】。 又人名。【书君奭】有若泰顚。 又【集韵】亭年切,音田。顚顚,忧思貌。【礼玉藻】丧容累累,色容顚顚。【注】忧思貌也。【释文】顚字又作,音田。又丁年反。 又与阗通。【礼玉藻】盛气顚实扬休。【注】顚,读为阗。【疏】顚,塞也。【释文】阗音田。 又【集韵】典因切。亦顶也。【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夭蟜枝格,偃蹇杪顚。 又【广韵】他甸切,瑱去声。与瑱同。 【集韵】亦作□。考证:〔【左传僖二年】冀为不道入自顚軨。【注】虞地。【後汉郡国志】河东郡大阳有顚軨阪。〕 谨按杜注无虞地二字。今据左传原文於入自顚軨下增伐鄍三门。下照杜注原文改杜注河东大阳县东北有顚軨阪。〔又县名,与滇同。【司马相如子虚赋】文成顚歌。注女颖曰文成。辽西县名。〕 谨照原文子虚赋改上林赋。女颖改文颖。〔【庄子】其字顚顚。〕 谨照原文其字改其视。〔【上林赋】夭娇枝格,偃蹇杪顚。〕谨照原文夭娇改夭蟜。
鞇 【戌集中】【革字部】 鞇 【广韵】於眞切【集韵】【正韵】伊眞切,□音因。【说文】车重席。【韩诗外传】子夏曰:齐君重鞇而坐,吾君单鞇而坐。【集韵】本作茵。亦作筃。
鞈 【戌集中】【革字部】 鞈 【唐韵】古洽切【集韵】讫洽切,□音夹。【说文】防汗也。【玉篇】橐也。以防捍也。【荀子议兵篇】鞈如金石。【注】鞈,坚貌。 又【管子中匡篇】轻罪入兰、盾、鞈革三戟。【注】兰,卽兰錡,兵架也。鞈革,重革当心著之,所以御兵。 又【广韵】古沓切【集韵】葛合切,□音合。义同。【集韵】或作。 又【集韵】悉合切,音趿。与靸同。 又古作鞈。注详鼓部六画。或作鞜。 又托合切,音錔。本作鞳。或作□闒。详後鞳字注。
鼗 【戌集中】【革字部】 鼗 【集韵】徒刀切,音匋。【诗周颂】鼗磐柷圉。【传】鼗,小鼓也。【释文】亦作鼗。【集韵】本作鼗。籀作。互详鼗字注。
鞊 【戌集中】【革字部】 鞊 【集韵】激质切,音诘。鞅也。
鞋 【戌集中】【革字部】 鞋 【广韵】【集韵】□戸佳切,音膎。【释名】鞋,解也。著时缩其上如履然,解其上则舒解也。【玉篇】本作鞋。 又【集韵】悬圭切,音携。系也。 又公蛙切,音娲。车上系。
鞍 【戌集中】【革字部】 鞍 【唐韵】乌寒切【集韵】【正韵】於寒切,□音安。【说文】马鞁具也。【玉篇】马鞍。【广韵】鞍鞯。【前汉韩安国传】投鞍高如城者数所。 又地名。【左传成二年】战於鞍。
【辰集下】【毛字部】 氍字之讹。 又【张氏代醉编】巫觋号曰瑶。见《本草》。不知其解。
□ 【备考】【寅集】【廴字部】 □ 【搜眞玉镜】音诞。
【未集中】【羽字部】 【广韵】子六切,音蹙。飞貌。又【集韵】初六切,音矗。羽齐貌。
鞍 【戌集中】【革字部】 鞍 【韵会】同鞍。【前汉李广传】令皆下马解鞍。
鞎 【戌集中】【革字部】 鞎 【唐韵】戸恩切【集韵】【韵会】【正韵】乎恩切,□音痕。【说文】车革前曰鞎。【尔雅释器】舆革前谓之鞎。【疏】李巡曰:舆前以革为车饰曰鞎。 又【类篇】五根切,音垠。又【集韵】居言切,音□。又胡昆切,音魂。又下恳切,音很。又戸衮切,音混。又古恨切,音艮。义□同。
巩 【戌集中】【革字部】 巩 【唐韵】【正韵】居竦切【集韵】【韵会】古勇切,□音拱。【说文】以韦束也。【易革卦】巩用黄牛之革。 又【尔雅释诂】巩,固也。【又】硈,巩也。【注】硈然坚固。【诗大雅】藐藐昊天,无不克巩。 又【扬子方言】巩,火乾也。凡有汁而乾谓之煎,东齐谓之巩。 又国名。【左传昭十五年】阙巩之甲,武所以克商也。【注】阙巩国所出铠。 又【广韵】县名。【左传昭二十五年】尹文公涉於巩。【注】於巩县涉洛水也。 又羌名。【前汉赵充国传】煎巩,黄羝之属。【後汉顺帝纪】讨巩唐羌。 又州名。【韵会】唐渭州,宋攺巩州。 又姓。【左传成二年】晋侯使巩朔献齐捷於周。
鞓 【戌集中】【革字部】 鞓 【玉篇】同。
【辰集下】【欠字部】 【玉篇】公温切【唐韵】古浑切【集韵】公浑切,□音昆。【说文】昆于不可知也。【通雅】昆于犹昆吾。《说文》□,昆吾,圜器也。因知昆吾、昆仑,古皆以为圆浑之通称,故山象之而名昆仑,言其状混仑,犹言混沌也。昆吾是圆椎之象,吾之声通为于,古称我为吾,亦为余。《说文》训,盖言为圆椎混仑之状,不可知耳。 【六书索隐】,禹父名。今作鲧、□、鲧,□非。○按此说无据,近凿,不可从。
鞂 【午集下】【禾字部】 鞂 【集韵】同秸。【广韵】古黠切【集韵】【韵会】【正韵】讫黠切,□音戛。【说文】禾橐去其皮,祭天以为席。【礼礼器】莞簟之安,而橐鞂之设。【注】穗去实曰鞂。【广韵】萆鞂。【集韵】本作秸。又作。
鞔 【戌集中】【革字部】 鞔 【唐韵】母官切【集韵】莫官切,□音瞒。【说文】履空也。又覆也。【注】徐锴曰:履空,犹言履也。【广韵】鞔,靴履。【吕氏春秋】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 又【尔雅释器疏】靶谓鞔也。 又【集韵】武远切,音晚。义同。 又母本切,音。烦也。本作懑。或作□、。【吕氏春秋】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考证:〔【吕氏春秋】南家工人也。为鞔百也。〕 谨照原文鞔百也改鞔者也。
鞕 【戌集中】【革字部】 鞕 【广韵】五更切【集韵】【正韵】鱼孟切,□音硬。【玉篇】坚也。【广韵】坚牢。【博雅】□也。
鞖 【戌集中】【革字部】 鞖 【集韵】同。
鞗 【戌集中】【革字部】 鞗 【广韵】徒聊切【集韵】【韵会】【正韵】田聊切,□音迢。【玉篇】辔也。【广韵】革辔。【诗小雅】鞗革冲冲。【传】鞗,辔也。【玉篇】亦作鋚。
【补遗】【丑集】【女字部】 【篇海类编】奴了切,音袅。腰。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伦追切,音累。纝或作□。详纝字注。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敷救切,音覆。竹盖也。
顊 【戌集下】【页字部】 顊 【字汇补】余其切,音颐。【韩非子喩老篇】白公胜虑乱,罢朝,倒杖而策,锐贯顊,血流至于地而不知。
【未集上】【米字部】 【集韵】良脂切,音梨。饘也。
【未集中】【羊字部】 【集韵】羴或作。羊臭。详羴字注。
鞘 【戌集中】【革字部】 鞘 【广韵】所交切【集韵】师交切,□音梢。【玉篇】鞭鞘。【博雅】谓之鞘。 又【唐韵】私妙切【集韵】【韵会】仙妙切,□音肖。【说文】刀室也。【诗小雅】鞞琫有珌。【传】鞞,容刀鞘也。【疏】古之言鞞,犹今之言鞘。【西京杂记】开匣投鞘。 【广韵】同韒。【集韵】本作韒。亦作削、□。
鞙 【戌集中】【革字部】 鞙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戸畎切,音泫。【说文】大车缚轭靼也。 又【广韵】鞙,刀鞘也。 又【诗小雅】鞙鞙佩璲。【传】鞙鞙,玉貌。【释文】瑚畎反,或作琄。【集韵】亦作。 又【集韵】葵兖切,音蜎。大车缚轭靼。 又【广韵】古悬切【集韵】圭悬切,□音涓。【广韵】鞙,马尾也。【集韵】马勒。 又【集韵】火悬切,音鋗。义同。考证:〔音泫。【说文】大车缚轭靻也。〕 谨照原文轭靻改轭靼。〔【集韵】音蜎。大车缚轭靻。〕 谨照原文轭靻改轭靼。
鞚 【戌集中】【革字部】 鞚 【集韵】苦贡切,音控。【玉篇】马勒也。
鞛 【戌集中】【革字部】 鞛 【集韵】补孔切,音菶。与同。【左传桓二年】藻率鞞鞛。【注】鞞,佩削上饰。鞛,下饰。【释文】布孔反。考证:〔【左传桓二年】藻率鞸鞛。【注】鞸,佩削上饰。鞛,下饰。〕 谨照原文鞸鞸二字□改鞞。
鞜 【戌集中】【革字部】 鞜 【广韵】他合切【集韵】托合切,□音踏。【玉篇】鞮也。【广韵】革履。【扬雄长杨赋】革鞜不穿。【注】师古曰:鞜,革履也。 又【集韵】达合切,音沓。本作鞈。详前鞈字注。
鞝 【戌集中】【革字部】 鞝 【玉篇】诸两切,音掌。扇安皮也。
饄 【戌集下】【食字部】 饄 【正字通】同糖。
馔 【戌集下】【食字部】 馔 【集韵】雏绾切【五音集韵】雏睆切,□音撰。【玉篇】饭食也。【说文】具食也。【周礼天官酒正】以共王之四飮三酒之馔。【疏】谓馔□具设之也。【仪礼燕礼】膳宰具官,馔于寝东。【注】具其官之所馔,谓酒也,牲也,脯醢也。 又【韵会小补】或作纂。【前汉元后传】独置孝元庙故殿,以为文母纂食堂。【注】孟康曰:纂,音撰。晋灼曰:纂,具也。 又【集韵】扶万切,音饭。又【五音集韵】士恋切,音籑。义□同。 又【正韵】须兖切,音选。尚书大传】夏后氏不杀不□,死罪罚二千馔。【马融云】馔,六两。【史记平准书】作撰。【苏林云】撰音选择之选。 【说文】本作籑,从食算声。或从作□。诸韵书沿俗作馔。
饥 【戌集下】【食字部】 饥 〔古文〕□□【玉篇】纪衣切,音机。【说文】谷不熟为饥。从食几声。余详饥字注。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同缅。 又【广韵】【集韵】□莫结切,音蔑。细也。出【仓颉篇】。
□ 【午集下】【禾字部】 □ 【广韵】鱼纪切【集韵】偶起切,□音拟。黍稷盛貌。
颥 【戌集下】【页字部】 颥 【广韵】人朱切【集韵】汝朱切,□音儒。耳穴动谓之颞颥。
顷 【戌集下】【页字部】 顷 〔古文〕頔【广韵】去颖切【集韵】【韵会】犬颍切【正韵】丘颍切,□倾上声。【玉篇】田百亩为顷。【後汉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波。 又俄顷。【礼三年问】小者至於燕雀,犹有啁噍之顷焉。 又地名。【左传哀十二年】宋郑之闲有□地焉,曰顷丘。【音】苦颍反,又音倾。 又【唐韵】去营切【集韵】【韵会】【正韵】窥营切,□与倾同。【说文】头不正也。 又器名。【诗周南】采采卷耳,不盈顷筐。《韩诗》云:□筐也。 又【谥法】甄心动惧曰顷。敏以敬愼曰顷。 又西顷,山名。【前汉地理志】陇西郡临洮,禹贡西顷山在县西。【师古注】顷读曰倾。今本禹贡作倾。西顷卽西倾也。○按广韵作地名,非。 又【正韵】犬蕊切。与跬同。【礼祭义】君子顷步而弗敢忘孝也。【注】顷当为跬,缺婢反。又丘弭反。一举足为跬。再举足为步。【说文】从匕从页。【徐铉曰】匕者,有所比附不正也。考证:〔【左传哀十二年】宋郑之闲有□地焉,曰顷邱。【注】苦颍反〕 谨按此音义非注也。注字改为音字。〔【诗周南】采采卷耳,不盈顷筐。【笺】顷筐,□筐也。〕 谨按笺无此语。今据释文所引韩诗改韩诗云□筐也。〔【前汉地理志】陇西郡临洮,禹贡西顷山在县西南。〕 谨按原文在县西一句南郡都尉治一句,南字连下句不连上句,今省去。〔【礼祭仪】君子顷步而弗敢忘孝也。〕 谨照原书祭仪改祭义。
顾 【戌集下】【页字部】 顾 〔古文〕□【唐韵】【广韵】【集韵】【类篇】【韵会】【正韵】□古慕切,音故。【玉篇】瞻也。回首曰顾。【诗小雅】顾我复我。【笺】顾,旋视也。【书太甲】顾諟天之明命。【传】谓常目在之。 又眷也。【诗大雅】乃眷西顾。又【书康诰】顾乃德。【传】谓顾省汝德。又【诗小雅】不顾其後。【笺】不自顾念。 又但也。【礼祭统】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顾上先下後耳。【疏】言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但尊上者在先,□下者处後耳。一曰顾,故也,谓君上先餕,臣下後餕,示恩则从上起也。 又发语辞。【史记刺客传】顾不易耶。【注】顾反也。【前汉贾谊传】首顾居下。【注】顾亦反也,言如人反顾然。 又与雇同。【前汉鼂错传】敛民财,以顾其功。【注】顾,雠也,若今言雇赁也。 又引也。【後汉党锢传】郭林宗、范滂等为八顾,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 又国名。亦姓。【诗商颂】韦顾旣伐,昆吾夏桀。【传】有韦国者,有顾国者。【笺】顾、昆吾,皆己姓。 又地名。【左传哀二十一年】公及齐侯邾子盟于顾。【注】顾,齐地。 又山名。【方舆胜览】鎭江北固山,梁武攺曰北顾。 又【五音集韵】公戸切,音古。义同。【书微子】我不顾行遁。徐邈读。 俗作頋。考证:〔【礼祭统】顾上先下後耳。【疏】但尊上者则先,□下者处後耳。〕 谨照原文则先改在先。〔【史记刺客传】顾不易耶。【注】反顾也。〕 谨照索隐原文反顾也改顾反也。
顿 【戌集下】【页字部】 顿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都困切,敦去声。【说文】下首也。【周礼春官大祝】辨九□,二曰顿首。【注】顿首,拜头叩地也。 又【博雅】顿,僵也。 又【扬子方言】顿愍,惛也。江湘之闲谓之顿愍。南楚飮毒药懑亦谓之顿愍,犹中齐言眠眩也。 又【增韵】贮也,宿食所也。【隋书炀帝纪】每之一所,辄数道置顿。 又【增韵】次也。又食一次也。【世说新语】襄阳罗友,尝伺人祠乞食。往太蚤,主人问何得在此。答曰:闻卿祠,欲乞一顿食耳。【杜甫诗】顿顿食黄鱼。 又陡顿,遽也。【列子天瑞篇】一气不顿尽,一形不顿亏。 又坏也。【左传襄四年】甲兵不顿。【注】顿,坏也。正义曰:顿,谓挫伤折坏,今俗语委顿是也。 又止也。【史记王翦传】三日三夜不顿舍。 又舍也。【曹植七启】顿网纵纲。【注】顿,舍也。纵,缓也。 又地名。【诗卫风】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传】丘一成为顿丘。【前汉地理志】顿丘县属东郡。【师古注】以丘名县也。丘一成为顿丘,谓一顿而成也。 又国名。【春秋僖二十五年】楚人围□,纳顿子于顿。【前汉地理志】南顿县属汝南郡。【注】故顿子国。顿迫於□,其後南徙,故号南顿。 又姓。【魏志华陀传】有顿子献。 又【集韵】徒困切【正韵】杜困切,□音钝。【集韵】不利也。【前汉贾谊传】芒刃不顿。【注】顿,读曰钝。 又【韵会】【正韵】□当没切,音咄。【前汉匈奴传】单于太子曰冒顿。【注】冒,音墨。顿,音毒。考证:〔【释名】顿,僵也。〕 谨按语出博雅,今将释名改为博雅。〔【曹植七启】顿纲纵纲。〕 谨照原文顿纲改顿网。〔【春秋僖二十五年】楚子围陈,纳顿子于顿。〕 谨据经文楚子改楚人。
颀 【戌集下】【页字部】 颀 【广韵】【集韵】【韵会】□渠希切,音祈。【广韵】长貌。【诗卫风】硕人其颀。又【齐风】颀而长兮。 又【玉篇】颀颀然佳也。 又人名。【左传定十二年】仲尼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注】鲁大夫,颀音祈。 又【集韵】口很切,音垦。至也。【礼檀弓】稽颡而後拜,颀乎其至也。【释文】颀音恳,恻隐貌。 又颀典,坚忍貌。【周礼冬官考工记輈人】輈欲颀典。【注】坚忍貌。郑司农云:颀,读为恳。典,读为殄。 又少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大胸耀後注】耀,读为哨。颀小也。【疏】哨与颀皆少小之义。【释文】颀,音倾。一音恳。
颚 【戌集下】【页字部】 颚 【广韵】五阁切【集韵】逆各切,□音咢。【玉篇】面高貌。同。 又【广韵】严敬曰颚。【集韵】恭严也。或作□□。
颩 【戌集下】【风字部】 颩 【字汇补】巴收切,音彪。【元曲】颩了僧伽。
馊 【戌集下】【食字部】 馊 【玉篇】同□。
颹 【戌集下】【风字部】 颹 【广韵】于鬼切【集韵】【韵会】羽鬼切,□音韪。【广韵】大风貌。或作□。【郭璞江赋】长风颹以增扇。 又【玉篇】于归切。义同。 【海篇】又作□□,□非。
飕 【戌集下】【风字部】 飕 【玉篇】所流切,音搜。飕飕,风声。与同。亦作颾。 又【广韵】所救切,音瘦。义同。
馒 【戌集下】【食字部】 馒 【广韵】母官切【集韵】【韵会】【正韵】谟官切,□音瞒。【集韵】馒头,餠也。【正字通】麫食也。馒开首者曰橐驼脐。吴下呼□膪,读若匘诈,言熟食之肥也。长曰茧,斜曰桃。【晋书束晰赋】馒头薄持。【事物纪原】诸葛亮南征,将渡泸水。土俗杀人首祭神,亮令以羊豕代,取麫,画人头祭之。馒头名始此,又南唐有子母馒头。【燕翼诒谋录】仁宗诞日,赐群臣包子,卽馒头别名。今俗屑麫发酵,或有馅,或无馅,烝食者谓之馒头。 【集韵】或作□。
膳 【戌集下】【食字部】 膳 【广韵】【集韵】【正韵】□时战切,音缮。【玉篇】食也。与膳同。【说文】具食也。【周礼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飮膳羞。膳之言善也。 又【正韵】上演切,音善。义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与□同。
顨 【戌集下】【页字部】 顨 【说文】同。从丌从□。【徐曰】□之义亦□具也。
颊 【戌集下】【页字部】 颊 【广韵】【正韵】古协切【集韵】【韵会】吉协切,□音策。【说文】面旁也。【博雅】辅谓之颊。【释名】颊,夹也,两旁称也。亦取夹敛食物也。【易咸卦】咸其辅颊舌。【疏】辅颊舌者,言语之具。又【前汉高帝纪】汉王谓郦食其曰:缓颊往说魏王豹。【注】徐言引譬喩也。 又地名。【公羊传定十年】公会齐侯于颊谷。【左传】作夹谷。 又【正字通】赤颊,鹤别名。又批颊,鴔鵖鸟别名。【集韵】籀作□。或作脥。考证:〔【释名】辅国之颊。〕 谨按国应作谓,考此语出博雅。今据原文改。〔【博雅】辅谓之颊。【逸雅】颊,夹也。〕 谨按语出释名,今将逸雅改为释名。
颗 【戌集下】【页字部】 颗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苦果切,科上声。【说文】小头也。 又【韵会】今言物一颗,犹一头也。【六书故】凡圜物以颗计。又珠琲曰颗。 又与堁同。土块。【前汉贾山传】使其後世曾不得蓬颗蔽冡而托葬焉。【注】颗谓土块。蓬颗,谓块上生蓬者也。 又【集韵】苦缓切,音款。草名。【尔雅释草】菟奚,颗冻。【注】款冬也。【疏】药草。一名菟奚,一名颗涷。 又人名。魏颗,晋大夫。史颗,秦大夫。见【左传】。 【正字通】本作颗,九画。《字汇》附八画,非。颗字左原作田下木。
题 【戌集下】【页字部】 题 【广韵】杜溪切【集韵】【韵会】田黎切,□音啼。【说文】頟也。【小尔雅】头也。【礼王制】南方曰蛮,雕题交址。【尔雅释言】顁,题也。【注】题,额也。【史记越世家】雕题。【注】谓刻其頞,涅以丹靑也。 又【广韵】书题。【博雅】书称题。题,谛也。审谛其名号也。【正字通】注疏有孟子题辞,所以题号孟子之书。 又【韵会】椽头玉饰曰琁题、玉题,亦名璧璫。 又题目也。【杜甫诗】天老看题目。 又品题也。【李白上韩荆州书】一经品题,便作佳士。 又国名。【南史裴子野传】有白题及滑骨入贡。 又县名。【前汉功臣表】题侯张富昌。 又【释名】平题,镝也。 又【广韵】独计切,音第。视也。【诗小雅】题彼脊令。【传】题,视也。【孔子丘陵歌】题彼泰山。考证:〔【史记越世家】雕题。【注】谓刻其頞湟以丹靑也。〕 谨照原文湟改涅。〔【释名】平题,镝也。〕 谨按语出博雅今将释名改为博雅。
颡 【戌集下】【页字部】 颡 【唐韵】苏朗切,桑上声。【玉篇】额也。【易说卦】震其於马也为的颡。【又】巽其於人也为广颡。【仪礼士丧礼】主人哭拜稽颡。【注】头触地无容。【扬子方言】□、頟、颜,颡也。 又【集韵】【韵会】□苏郞切,音桑。义同。【易林】□鬣黑颡,东归高乡。【魏文帝东巡观兵诗】古公宅岐邑,实始翦殷商。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考证:〔【扬子方言】□頟頠颡也。〕 谨照原文頠改颜。
【巳集上】【水字部】 【广韵】胡介切【集韵】下介切,□音械。水名。 又【广韵】古薤切【集韵】居拜切,□音戒。义同。
【巳集上】【水字部】 【字汇补】与尿同。
颢 【戌集下】【页字部】 颢 【唐韵】【正韵】胡老切【集韵】下老切【韵会】合老切,□音昊。【说文】白貌。【五音集韵】天边气。【楚辞大招】天白颢颢。【注】颢颢,光貌。【班固西都赋】鲜颢气之淸英。【前汉安世房中歌】西颢沆砀。【注】韦昭曰:西方少昊也。 【集韵】或作皓,亦作皓皓皞。
颦 【戌集下】【页字部】 颦 【玉篇】【正韵】□毗宾切,音贫。【玉篇】颦蹙,忧愁不乐之状也。【易复卦】作频。【注】谓频蹙之貌。 又通作矉。【庄子天运篇】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李白诗】蛾眉不可学,况乃效其矉。 亦作嚬。考证:〔【玉篇】颦蹙,忧愁不乐之状也。【易复卦】作频。【注】谓频蹙之貌。〕 谨按此谓颦字易作频,非谓颦字易作复也。今改易复卦作频。省下复字。
颧 【戌集下】【页字部】 颧 【广韵】巨员切【集韵】【韵会】【正韵】逵员切,□音权。【广雅】也。【集韵】辅骨曰颧。或作□。又或作□。与頄、頯音别义同。通作权。□字从雚从骨作。
风 【戌集下】【风字部】 风 〔古文〕□□凬飌檒【唐韵】方戎切【集韵】方冯切【正韵】方中切,□音枫。风以动万物也。【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河图】风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阴阳怒而为风。【尔雅释天】南风谓之凯风,东风谓之谷风,北风谓之凉风,西风谓之泰风。【礼乐记】八风从律而不奸。【疏】八方之风也。【史记律书】东北方条风,立春至。东方明庶风,春分至。东南方淸明风,立夏至。南方景风,夏至至。西南方凉风,立秋至。西方阊阖风,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风,立冬至。北方广莫风,冬至至。【周礼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祥。【注】十有二辰皆有风吹其律,以知和不。 又【玉篇】散也。【易系辞】风以散之。 又趋风,疾如风也。【左传成十六年】郄至三遇楚子之卒,见楚子必下免冑而趋风。 又【玉篇】敎也。【书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又【说命】四海之内,咸仰朕德,时乃风。【注】言天下仰我德,是汝之敎也。【诗关雎序】风之始也。【笺】风是诸侯政敎也。 又风俗。【礼乐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又疾名。【左传昭元年】风淫末疾。【注】末,四肢也。风为缓急。 又【广韵】佚也。【书费誓】马牛其风。【传】马牛风佚。【疏】僖四年《左传》云: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遂至放佚远去也。 又防风,国名。今湖州武康县。 又地名。宁风,齐地,见【左传】。右扶风,见【汉书】。 又官名。【前汉地理志】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 又鸟名。【诗秦风】鴥彼晨风。【尔雅释鸟】晨风,鸇。【疏】晨风,一名鸇,挚鸟也。郭云:鹞属。 又【晋书舆服志】相风中道。【正字通】晋制,车驾出,相风居前。刻乌於竿上,名相风。又【述征记】长安南有台,高十仞,立相风铜乌,遇风辄动。 又草名。【西京杂记】怀风,苜蓿别名。一名光风。 又姓。黄帝臣风后。又风胡,见【越绝书】。 又【神异经】西方有披发东走,一名狂,一名顚,一名狷,一名风。 又【广韵】方凤切,音讽。【诗关雎序】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故曰风。【笺】风化。风刺,皆谓譬谕,不直言也。【释文】下以风之。风,福凤反。【注】风刺同。 又叶分房切,音方。【楚辞惜誓】涉丹水而驰骋兮,右大夏之遗风。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 又叶甫烦切,音蕃。【王粲诗】烈烈冬日,肃肃凄风。潜鳞在渊,归雁载轩。 又叶闾承切。【後汉冯衍显志赋】摛道德之光辉兮,匡衰世之渺风。褒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于延陵。 又叶孚金切,音分。【诗邶风】絺兮綌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又【大雅】吉甫作颂,穆如淸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楚辞九章】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释名】兖豫幷冀,横口含唇言之,读若分。靑徐,踧口开唇推气言之,读若方。风,放也,气放散也。【□第毛诗古音考】风古与心林音淫为韵,孚金切。或曰今太行之西,汾晋之闲读风如分,犹存古音。【正韵】一东收风,十二侵阙,盖未详风古有分音也。 【说文】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从虫凡声。【赵古则曰】凡物露风则生虫,故风从虫,凡谐声。考证:〔【尔雅】西风谓之秦风。〕 谨照原文秦风改泰风。〔【书费誓】马牛其风。【疏】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放佚,因牝牡相逐,而遂至放佚远去也。〕 谨照原文马牛放佚改马牛风佚。〔【陈第毛诗古音考】风古与心林音淫为韵,孚金切。【正韵】一东收风,二十侵阙,盖未详风古有分音也。〕 谨照原文二十侵改为十二侵。
飑 【戌集下】【风字部】 飑 【集韵】【韵会】□□遥切,音标。【玉篇】同飙。暴风也。【班固答宾戏】七雄虓阚,分裂诸夏。游说之徒,风飑雷激,□起而救之。 又【广韵】薄交切【集韵】蒲交切,□音庖。【广韵】风声。 又【五音集韵】皮敎切,庖去声。风貌。 又【广韵】【集韵】【韵会】□匹角切,音璞。【广韵】众多貌。【班固西都赋】飑飑纷纷,矰缴相缠。风毛雨血,洒野蔽天。【注】言弓矢众发,获禽兽多也。 又【集韵】弼角切,音雹。飑飑,物自空堕貌。
【未集上】【竹字部】 【广韵】【集韵】□苦禾切,音科。竹名。
颲 【戌集下】【风字部】 颲 【唐韵】良嶭切【集韵】力櫱切【韵会】力薛切,□音列。【玉篇】颲,恶风也。【广韵】风雨暴至。 又【韵会】通作烈。【书舜典】烈风雷雨勿迷。 又通作列。【前汉王莽传】列风。【注】与烈同。本作列。 【正字通】隶作□,字汇沿俗作颲,非。列字从歺作。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韵】悉协切,音燮。□,簟名。
【辰集下】【歹字部】 【广韵】【集韵】□必历切,音壁。【博雅】□,歹也。一曰欲死貌。 又【广韵】扶历切【集韵】蒲历切,□音甓。义同。
饕 【戌集下】【食字部】 饕 【唐韵】土刀切【集韵】【韵会】他刀切,□音滔。【玉篇】贪财也。【韵会】贪嗜飮食曰饕。【左传文十八年】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注】贪财为饕,贪食为餮。互详餮字注。考证:〔【左传文十八年】天下之民一比三凶,谓之饕餮。〕 谨照原文一比改以比。
顭 【戌集下】【页字部】 顭 【广韵】呼肱切【集韵】呼□切,□音薨。【说文】惽也。 又【集韵】弥登切,音萌。义同。 【集韵】或作儚。亦作□。
页 【戌集下】【页字部】 页 【集韵】奚结切【韵会】【正韵】胡结切,□音缬。【说文】头也。从□从儿。 又【六书故】页卽首字,不当音缬。说文分部分切,非。
顽 【戌集下】【页字部】 顽 【唐韵】【集韵】【正韵】五还切【韵会】鱼鳏切,□刖平声。【说文】头也。从页元声。【玉篇】钝也。【广韵】愚也。【韵会】痴也。【书尧典】父顽母嚚。【左传僖二十四年】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 又人名。【左传成十年】郑人立髠顽。【注】髠顽,郑成公子。 又古通文韵,鱼云切,音輑。【苏轼祭韩琦文】援手拯溺,期我于仁。岂知无用,旣老益顽。 又古通元韵。虞袁切,音涓。【白居易悟眞寺诗】及为山水游,弥得纵疏顽。野麋断羁绊,行走无拘挛。
【辰集下】【歹字部】 【集韵】委远切,音宛。人死貌。或作宛。【诗唐风】宛其死矣。 又乌括切,音斡。臭气。
颁 【戌集下】【页字部】 颁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符分切,音汾。【广韵】鱼大首。亦众貌。【诗小雅】鱼在在藻,有颁其首。 又【唐韵】布还切【集韵】【韵会】【正韵】逋还切,□音班。【广韵】布也,赐也。【礼明堂位】颁度量而天下大服。【注】颁,读为班。【周礼天官大宰】匪颁。【注】匪,分也。颁,读为班布之班,谓班赐也。 又【说文】鬓也。【正韵】頟两旁曰颁。【孟子】颁白者。【注】颁,班也。头半白班班者也。 又分也。【书洛诰】乃惟孺子,颁朕不暇。【传】我为政,常若不暇。汝惟小子,当分取我之不暇而行之。【释文】颁音班。又甫云反。 又【说文】通作朌。【礼王制】名山大泽不以朌。【释文】朌读为颁,赋也。 又鸟名。【扬子方言】戴胜,自关而东或谓之戴颁。 又【扬子方言】铺颁,索也。东齐曰铺颁,犹秦晋言抖薮也。 又古通先韵,□连切,音边。【苏轼澄泥砚诗】长安新砚石同坚,不待书来遂许颁。
颐 【戌集下】【页字部】 颐 【唐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知切,□音移。【说文】顄也。【礼玉藻】颐溜垂拱。【疏】溜,屋檐,身俯故头临前,垂颐如屋溜。【又】端行,颐溜如矢。【释文】颐音夷。【前汉贾谊传】颐指如意。【注】但动颐指麾,则所欲皆如意。 又卦名。【易颐卦】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疏】颐,养也。【又】初九,观我朵颐。【注】朵颐者,嚼也。 又期颐,老也。【礼曲礼】百年曰期颐。【注】飮食居处皆待于养也。 又【小尔雅】颐,深也。 又语助声。【史记□涉世家】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注】楚人谓多为夥。又言颐者,助声之辞也。 又地名。【史记灌婴传】与汉王会颐乡。【注】苦县有颐乡。 【说文】本作□。【集韵】亦作□。
颞 【戌集下】【页字部】 颞 【广韵】而涉切【集韵】日涉切,□音讘。【玉篇】在耳曰颞。【广韵】颞颥,鬓骨。 又【集韵】颞颥,耳前动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韵】古委切,音诡。穴也。
【丑集下】【女字部】 【正字通】俗孽字,凡孽子婢妾,皆谓之。 又妖。【说文】衣服草木歌谣之怪,谓之妖。禽兽虫蝗之怪,谓之。亦作蠥。字从辥作。
馟 【戌集下】【香字部】 馟 【字汇】陀胡切,音涂。香也。
飁 【戌集下】【风字部】 飁 【广韵】似入切【集韵】席人切【正韵】息入切,□音习。【广韵】飒飁,大风。
飙 【戌集下】【风字部】 飙 【正字通】同飙。
【辰集中】【木字部】 【类篇】弋灼切,音药。木名。 【字汇】与栎同。阳,县名。
顲 【戌集下】【页字部】 顲 【唐韵】【集韵】□卢感切,音壈。【说文】面顑顲貌。【声类】面瘠貌。 又【广韵】力稔切【集韵】力锦切,□音廪。【广韵】顲然,作色貌。 又【集韵】郞绀切,音滥。面色黄貌。
预 【戌集下】【页字部】 预 【唐韵】【韵会】羊洳切【集韵】【正韵】羊茹切,□音誉。【正字通】与豫同。【经典】通作豫。 又【正韵】及也,参预也,干也。通作与。
【辰集下】【歹字部】 【玉篇】【唐韵】苦胡切【集韵】空胡切,□音枯。【说文】枯也。一曰□也。 又【集韵】攻乎切,音孤。与辜同。
飒 【戌集下】【风字部】 飒 【唐韵】苏合切【集韵】【韵会】【正韵】悉合切,□音趿。【说文】翔风也。 又风声。【宋玉风赋】有风飒然而至。【杜甫寓同谷歌】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又衰飒。【杜甫夔府书怀诗】白首飒凄其。【岑参诗】鬓毛飒已苍。 又沓,众盛貌。【颜延之咏史诗】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 又【集韵】苏谷切,音速。义同。 又【集韵】【正韵】□力入切,音立。【五音集韵】飒飁,大风。 又【正韵】人名。前汉有刘飒,後汉有卫飒。 【字汇补】或作。
刮 【戌集下】【风字部】 刮 【字汇】古滑切,音刮。恶风。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莫卜切,音木。美貌。
【寅集上】【尸字部】 【集韵】都木切。引博雅,臀也。【字汇】同□。 【正字通】俗□字。详□字注。
【巳集上】【水字部】 【广韵】【集韵】□叱涉切,音謵。【玉篇】□,纔有水也。一曰水出。 又【集韵】日涉切,音讘。水貌。 又敕涉切,音锸。义同。
颾 【戌集下】【风字部】 颾 【广韵】【集韵】苏遭切【韵会】【正韵】苏曹切,□音骚。【广韵】风声。又【集韵】疏鸠切。与同。颾飋,风也。 又先到切,音喿。义同。
【寅集上】【尸字部】 【玉篇】兹力切,音卽,理也。本作□。【字汇】尼展切,音捻。柔皮也。〇按本部□,从尸,侧身之状,从叉,手用力也,会意。与音义原别。《字汇》误以□音训注字,非。详见三画□字注。
飂 【戌集下】【风字部】 飂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力求切,音刘。高风貌。【淮南子览冥训】至阴飂飂,至阳赫赫。 又【集韵】怜萧切,音聊。义同。【潘岳西征赋】吐淸风之飂戾。【注】音聊。 又力救切,音溜。义同。 又【正韵】国名。高阳氏之後。【五音集韵】在南阳湘阳。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注】飂,国名。叔安,君名。【音义】力谬反。 又【集韵】力竹切,音六。义同。 【集韵】或作□、飀,通作翏。
飘 【戌集下】【风字部】 飘 【集韵】匹妙切,音勡。风貌。或作□。 又【五音集韵】抚招切,音漂。旋风也。
飅 【戌集下】【风字部】 飅 【广韵】【集韵】□力求切,音刘。【玉篇】飕飅,风声。【湛方生风赋】亦有飘冷之气,不疾不徐。飅飅微扇,亹亹淸舒。又【韵会】力九切。同□。绪风。○按广韵又音溜,训高风,乃飂字之讹。
飉 【戌集下】【风字部】 飉 【广韵】落萧切【集韵】怜萧切,□音聊。【玉篇】风也。【字汇补】亦作□。
飋 【戌集下】【风字部】 飋 【广韵】所栉切【集韵】【韵会】【正韵】色栉切,□音瑟。【玉篇】秋风。
飌 【戌集下】【风字部】 飌 【玉篇】古文风字。注详部首。【周礼春官】祀飌师。
飚 【戌集下】【风字部】 飚 【正字通】飙字之讹。
风 【戌集下】【风字部】 风 〔古文〕□□凬飌檒【唐韵】方戎切【集韵】方冯切【正韵】方中切,□音枫。风以动万物也。【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河图】风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阴阳怒而为风。【尔雅释天】南风谓之凯风,东风谓之谷风,北风谓之凉风,西风谓之泰风。【礼乐记】八风从律而不奸。【疏】八方之风也。【史记律书】东北方条风,立春至。东方明庶风,春分至。东南方淸明风,立夏至。南方景风,夏至至。西南方凉风,立秋至。西方阊阖风,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风,立冬至。北方广莫风,冬至至。【周礼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祥。【注】十有二辰皆有风吹其律,以知和不。 又【玉篇】散也。【易系辞】风以散之。 又趋风,疾如风也。【左传成十六年】郄至三遇楚子之卒,见楚子必下免冑而趋风。 又【玉篇】敎也。【书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又【说命】四海之内,咸仰朕德,时乃风。【注】言天下仰我德,是汝之敎也。【诗关雎序】风之始也。【笺】风是诸侯政敎也。 又风俗。【礼乐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又疾名。【左传昭元年】风淫末疾。【注】末,四肢也。风为缓急。 又【广韵】佚也。【书费誓】马牛其风。【传】马牛风佚。【疏】僖四年《左传》云: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遂至放佚远去也。 又防风,国名。今湖州武康县。 又地名。宁风,齐地,见【左传】。右扶风,见【汉书】。 又官名。【前汉地理志】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 又鸟名。【诗秦风】鴥彼晨风。【尔雅释鸟】晨风,鸇。【疏】晨风,一名鸇,挚鸟也。郭云:鹞属。 又【晋书舆服志】相风中道。【正字通】晋制,车驾出,相风居前。刻乌於竿上,名相风。又【述征记】长安南有台,高十仞,立相风铜乌,遇风辄动。 又草名。【西京杂记】怀风,苜蓿别名。一名光风。 又姓。黄帝臣风后。又风胡,见【越绝书】。 又【神异经】西方有披发东走,一名狂,一名顚,一名狷,一名风。 又【广韵】方凤切,音讽。【诗关雎序】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故曰风。【笺】风化。风刺,皆谓譬谕,不直言也。【释文】下以风之。风,福凤反。【注】风刺同。 又叶分房切,音方。【楚辞惜誓】涉丹水而驰骋兮,右大夏之遗风。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 又叶甫烦切,音蕃。【王粲诗】烈烈冬日,肃肃凄风。潜鳞在渊,归雁载轩。 又叶闾承切。【後汉冯衍显志赋】摛道德之光辉兮,匡衰世之渺风。褒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于延陵。 又叶孚金切,音分。【诗邶风】絺兮綌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又【大雅】吉甫作颂,穆如淸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楚辞九章】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释名】兖豫幷冀,横口含唇言之,读若分。靑徐,踧口开唇推气言之,读若方。风,放也,气放散也。【□第毛诗古音考】风古与心林音淫为韵,孚金切。或曰今太行之西,汾晋之闲读风如分,犹存古音。【正韵】一东收风,十二侵阙,盖未详风古有分音也。 【说文】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从虫凡声。【赵古则曰】凡物露风则生虫,故风从虫,凡谐声。考证:〔【尔雅】西风谓之秦风。〕 谨照原文秦风改泰风。〔【书费誓】马牛其风。【疏】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放佚,因牝牡相逐,而遂至放佚远去也。〕 谨照原文马牛放佚改马牛风佚。〔【陈第毛诗古音考】风古与心林音淫为韵,孚金切。【正韵】一东收风,二十侵阙,盖未详风古有分音也。〕 谨照原文二十侵改为十二侵。
飒 【戌集下】【风字部】 飒 【唐韵】苏合切【集韵】【韵会】【正韵】悉合切,□音趿。【说文】翔风也。 又风声。【宋玉风赋】有风飒然而至。【杜甫寓同谷歌】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又衰飒。【杜甫夔府书怀诗】白首飒凄其。【岑参诗】鬓毛飒已苍。 又沓,众盛貌。【颜延之咏史诗】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 又【集韵】苏谷切,音速。义同。 又【集韵】【正韵】□力入切,音立。【五音集韵】飒飁,大风。 又【正韵】人名。前汉有刘飒,後汉有卫飒。 【字汇补】或作。
飞 【戌集下】【飞字部】 飞 〔古文〕□□【唐韵】甫微切【集韵】【韵会】匪微切,□音非。【玉篇】鸟翥。【广韵】飞翔。【易乾卦】飞龙在天。【诗邶风】燕燕于飞。 又官名。【前汉宣帝纪】西羌反,应募佽飞射士。 又【释名】船上重室曰飞庐。在上,故曰飞也。 又六飞,马名。【前汉袁盎传】骋六飞,驰不测山。【注】六马之疾若飞也。别作騛。 又桑飞,鹪鹩别名。 又飞廉,神禽名。【三辅黄图】能致风,身似鹿,头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飞廉,龙雀也。世因以飞廉为风伯之名,其实则禽也。 又【本草】漏芦一名飞廉。 又【广韵】古通作蜚。【史记秦纪】蜚廉善走。 又借作非。【汉□长蔡君颂】飞陶唐其孰能若是。 【说文徐注】上旁飞者,象鸟颈。考证:〔又借作非。【汉□长蔡君颂】飞陶唐其郭能若是。〕 谨照原文其郭能改其孰能。
飝 【戌集下】【飞字部】 飝 【字汇补】芳微切,音非。见金镜。
□ 【午集下】【穴字部】 □ 【字汇补】卽肉字。【汉史晨飨孔庙□】香酒美□。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韵】居□切,音构。□穴也。
【辰集下】【欠字部】 【集韵】虚宜切,音牺。相笑也。或作□,通作嚱。
飞 【戌集下】【飞字部】 飞 〔古文〕□□【唐韵】甫微切【集韵】【韵会】匪微切,□音非。【玉篇】鸟翥。【广韵】飞翔。【易乾卦】飞龙在天。【诗邶风】燕燕于飞。 又官名。【前汉宣帝纪】西羌反,应募佽飞射士。 又【释名】船上重室曰飞庐。在上,故曰飞也。 又六飞,马名。【前汉袁盎传】骋六飞,驰不测山。【注】六马之疾若飞也。别作騛。 又桑飞,鹪鹩别名。 又飞廉,神禽名。【三辅黄图】能致风,身似鹿,头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飞廉,龙雀也。世因以飞廉为风伯之名,其实则禽也。 又【本草】漏芦一名飞廉。 又【广韵】古通作蜚。【史记秦纪】蜚廉善走。 又借作非。【汉□长蔡君颂】飞陶唐其孰能若是。 【说文徐注】上旁飞者,象鸟颈。考证:〔又借作非。【汉□长蔡君颂】飞陶唐其郭能若是。〕 谨照原文其郭能改其孰能。
韲 【戌集中】【韭字部】 韲 【集韵】同齑。详齐部齑字注。
韵 【戌集中】【音字部】 韵 【集韵】与韵同。韵
〔古文〕均【唐韵】【集韵】【韵会】王问切【正韵】禹愠切,□音运。【说文】和也。从音员声。【玉篇】声音和曰韵。【文心雕龙】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晋书律历志】凡音声之体,务在和韵,益则加倍,损则减半。【陆机文赋】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按文人言韵,始见於此。汉魏以上之书,皆言音不言韵。自晋以後,音降而为韵矣。至韵书之最古者,莫如魏李登《声类》,晋吕静仿其法作《韵集》,齐周顒始著《四声切韵》,梁沈约有《四声》一卷,隋秦王俊有《韵纂》,陆法言有《切韵》,至唐孙愐《唐韵》出,而诸书皆废。宋□彭年等重修《广韵》,丁度有《集韵》,金韩道昭有《五音集韵》,元黄公绍有《韵会举要》,明洪武中宋濂等修《正韵》,此韵书大略也。 又【正韵】风度也。 【说文】裴光远云:古与均同。【唐书杨收传】夫旋宫以七声为均。均言韵也。古无韵字,犹言一韵声也。 【集韵】或作韵。
韶 【戌集中】【音字部】 韶 〔古文〕□【唐韵】市招切【集韵】【韵会】时饶切【正韵】时昭切,□音轺。【说文】虞舜乐也。【玉篇】继也,绍也。【书益稷】箫韶九成。【礼乐记】韶,继也。【注】韶之言绍也。言舜能继绍尧之德。 又【左传襄二十九年】见舞韶濩者。【注】殷汤乐。【疏】言其能绍继大禹也。 又【集韵】一曰美也。【韵会】凡言韶华,韶光,取此。 又【韵会】州名。古百越地,汉曲江县,隋置韶州。有两石相对如双阙。或曰舜作乐於此,故名韶石。 又姓。【正字通】晋中牟令韶石。 【广韵】同。【集韵】亦作招。
韸 【戌集中】【音字部】 韸 【广韵】薄红切【集韵】薄蒙切【正韵】薄红切,□音蓬。【玉篇】和也,鼓声也。【集韵】本作逢。或作韼、□。 又【集韵】敷逢切,音丰。义同。
韹 【戌集中】【音字部】 韹 【广韵】胡盲切【集韵】戸盲切,□音横。【玉篇】乐声也。【尔雅释训】韹韹,乐也。 又【广韵】【集韵】□胡光切,音黄。【广韵】韹乐,钟声也。【集韵】本作鍠。 又【集韵】於茎切,音□。铜器声。
韼 【戌集中】【音字部】 韼 【集韵】同韸。
响 【戌集中】【音字部】 响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许两切,音享。【说文】声也。从音乡声。【注】徐锴曰:声之外曰响。响犹恍也,恍恍然浮也。实而精者曰声,朴而浮者曰响。响之附声,如影之著形。【玉篇】应声也。【书大禹谟】惟影响。 又方响,乐器。【杜阳杂编】太和九年,宫人沈阿翘进白玉方响。 【集韵】或作。【韵会】又作乡。通作向飨。
【寅集中】【山字部】 【广韵】鲁当切【集韵】卢当切,□音郎。【玉篇】峻,山名。冬至日所入也。 又【玉篇】【广韵】卢党切【集韵】里党切,□音朗。□崀。山空貌。
飍 【戌集下】【风字部】 飍 【广韵】【集韵】□香幽切,音烋。【广韵】惊风。 又【玉篇】惊走貌。【左思吴都赋】儋耳黑齿之酋,金邻象郡之渠。驫飍矞靸霅,惊捷先驱前途。【注】驫音浮,駥音月,飍音休,矞音聿,靸音撒,霅音匣。言外国渠酋,驰走为吴王前导也。盖借疾风形,拟奔走之状也。 又【集韵】必幽切,音彪。又步幽切,音淲。义□同。考证:〔【左思吴都赋】儋耳黑齿之酋,金潾象郡之渠。驫飍矞靸霅,惊捷〕 谨照原文金潾改金邻。
飙 【戌集下】【风字部】 飙 【集韵】【韵会】【正韵】□□遥切。音标。【说文】扶摇风也。从风猋声。【玉篇】暴风也。【沈约诗】隔年未相识,声论动风飙。【□子昂诗】盲飙忽号怒。【韩愈诗】雪霜刻似惨,狞飙摺空衢。或作飑。 又通作猋。【尔雅释天】扶摇谓之猋。【注】暴风从下上。【礼月令】孟春行秋令,则猋风暴雨总至。 又通作熛。【史记司马相如传】雷动熛至。 【正字通】俗省作颷,音标。唐长安西有金颷门。原以颷为俗□字。
饥 【戌集下】【食字部】 饥 【唐韵】【集韵】居夷切【韵会】居狋切,□音肌。【玉篇】饿也。【书舜典】黎民阻饥。【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注】五谷不成。【又】仍饥为荐。【注】连岁不熟。【韩诗外传】一谷不升曰歉,二谷不升曰饥。 又【正字通】国名。西伯伐饥国,灭之。 又姓。【左传定四年】殷民七族,有饥氏。又汉有大豪饥恬。○按《说文》饥、饥二字,饥训饿,居夷切,饥训谷不熟,居衣切。汪来虞方伯说,饥馑之饥从几,饥渴之饥从几,诸韵书俱分列支微两韵,止《集韵》饥字训或从几,经传颇通用。《长笺》云:近代喜茂密者通作饥,趋□便者通作饥,遂成两谬。经传不误,恐传写之讹也。 【集韵】别作□。【龙龛】同□。考证:〔【左传定二年】殷人七族,有饥氏。〕 谨照原文二年改四年。殷人改殷民。
【未集上】【竹字部】 【广韵】职容切【集韵】诸容切,□音钟。【海篇】长节竹也。【字林】无节筒竹。
韭 【戌集中】【韭字部】 韭 【集韵】同韭。【世说新语】庾杲之淸素自业,食惟有韭葅、□韭、生韭。或戏之曰:谁谓庾郞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按徐氏说文注曰,韭刈之复生,异於常草,故自为字。集韵加艹,非。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韵】下老切,音号。山名。 【正字通】字之讹。
【丑集下】【女字部】 【正字通】籀文妘字。见六书统。
【辰集下】【欠字部】 【广韵】呼郞切【集韵】虚郞切,□音炕。欴,贪貌。
韰 【戌集中】【韭字部】 韰 【广韵】胡介切【集韵】下介切,□音械。【广韵】韰惈,犹果敢也。 又【集韵】与同。【博雅】陿也。又一曰速也。
頀 【戌集中】【音字部】 頀 【广韵】胡误切【集韵】【韵会】【正韵】戸故切,□音护。【玉篇】大頀,汤乐名。【广韵】周礼作濩。【韵会】亦作护。
页 【戌集下】【页字部】 页 【集韵】奚结切【韵会】【正韵】胡结切,□音缬。【说文】头也。从□从儿。 又【六书故】页卽首字,不当音缬。说文分部分切,非。
顶 【戌集下】【页字部】 顶 【唐韵】【集韵】【韵会】□都挺切,音鼎。【说文】顚也。【广韵】顶□,头上。【扬子方言】顚顶,上也。【易大过】过涉灭顶。 籀作□。或作顁。
顷 【戌集下】【页字部】 顷 〔古文〕頔【广韵】去颖切【集韵】【韵会】犬颍切【正韵】丘颍切,□倾上声。【玉篇】田百亩为顷。【後汉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波。 又俄顷。【礼三年问】小者至於燕雀,犹有啁噍之顷焉。 又地名。【左传哀十二年】宋郑之闲有□地焉,曰顷丘。【音】苦颍反,又音倾。 又【唐韵】去营切【集韵】【韵会】【正韵】窥营切,□与倾同。【说文】头不正也。 又器名。【诗周南】采采卷耳,不盈顷筐。《韩诗》云:□筐也。 又【谥法】甄心动惧曰顷。敏以敬愼曰顷。 又西顷,山名。【前汉地理志】陇西郡临洮,禹贡西顷山在县西。【师古注】顷读曰倾。今本禹贡作倾。西顷卽西倾也。○按广韵作地名,非。 又【正韵】犬蕊切。与跬同。【礼祭义】君子顷步而弗敢忘孝也。【注】顷当为跬,缺婢反。又丘弭反。一举足为跬。再举足为步。【说文】从匕从页。【徐铉曰】匕者,有所比附不正也。考证:〔【左传哀十二年】宋郑之闲有□地焉,曰顷邱。【注】苦颍反〕 谨按此音义非注也。注字改为音字。〔【诗周南】采采卷耳,不盈顷筐。【笺】顷筐,□筐也。〕 谨按笺无此语。今据释文所引韩诗改韩诗云□筐也。〔【前汉地理志】陇西郡临洮,禹贡西顷山在县西南。〕 谨按原文在县西一句南郡都尉治一句,南字连下句不连上句,今省去。〔【礼祭仪】君子顷步而弗敢忘孝也。〕 谨照原书祭仪改祭义。
頶 【戌集下】【页字部】 頶 【广韵】【集韵】□胡沃切,音鹄。【广韵】鼻高貌。
须 【戌集下】【页字部】 须 【广韵】锡兪切【集韵】【韵会】询趋切,□音需。【说文】面毛也。【易贲卦】贲其须。【注】须之为物上附者也。【疏】须上附于面。【释名】颐下曰须。须,秀也。别作。俗作须。 又待也。【易归妹】归妹以须。【诗邶风】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又与□通。【左传成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须矣。【尔雅释诂】□,待也。 又资也,用也。与需通。【尔雅释兽须属】兽曰衅,人曰挢,鱼曰须,鸟曰狊。【疏】此皆气倦体罢所须若此,故题云须属也。 又斯须,犹须臾也。【礼乐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 又迟缓也。【左传成二年】子不少须,众惧尽。【後汉淸河孝王传】且复须留。【注】《东观记》须留,作宿留。 又须女,星名。【史记天官书婺女注】正义曰:须女,四星。亦婺女,天少府也。须女,贱妾之称,妇职之□者。 又国名。【春秋僖二十二年】公伐邾,取须句。【公羊传】作须朐。【前汉地理志】东郡须昌县,故须句国。又【左传定四年】分唐叔以密须之鼓。【史记周纪】文王伐密须。【注】密须氏,姞姓之国。今安定阴密县是也。 又邑名。【诗邶风】思须与漕。【传】须、漕,卫邑。又【後汉郡国志】南阳郡顺阳有须聚。 又菜名。【尔雅释草】须薞无。【疏】诗谷风,采葑采菲。传,葑须也。先儒以须葑苁当之。孙炎云:须,一名葑苁。 又草名。【尔雅释草】台,夫须。【疏】台,一名夫须。莎草也。 又鸟名。【尔雅释鸟】鷉,须鸁。【疏】鷉,一名须鸁。 又兵器。【名】须盾,本出於蜀。须,所持也。 又【扬子方言】须,捷败也。南楚凡人贫衣被丑弊谓之须捷。 又姓。【左传庄十七年】有须遂氏。【战国策】魏大夫须贾。 又人名。【左传僖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 又【左思吴都赋】旗鱼须。【注】以鱼须为旗之竿也。 又【集韵】逋还切,音斑。班也。【礼玉藻】笏,大夫以鱼须文竹。【释文】崔云:用文竹及鱼班也。隐义云:以鱼须饰文竹之边。须音班。 又叶心秋切,音修。【息夫躬辞】嗟若是兮欲何留,抚神龙兮揽其须。【陆云九愍】生遗年而有尽,居静言其何须。将轻举以远览,眇天路而高游。【注】须,求也。 【说文徐注】此本须鬓之须。页,首也。彡,毛饰也。借为所须之须。俗书从水,非。毛氏曰:须与湏别。湏,火外切。烂也。考证:〔【逸雅】颐下曰须。〕 谨按语见释名,今将逸雅改为释名。〔【左传成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矣。〕 谨按原文本作须,其义则为□。石经及各本皆同。今仍改须。〔【尔雅释兽须属】鱼曰须,鸟曰臭。〕 谨照原文曰臭改曰狊。〔【前汉淸河孝王传】且复须留。〕 谨照原书前汉改後汉。〔【诗邶风】思须与漕。【注】须,漕,卫邑。〕 谨照原文注改传。〔【逸雅】须盾,本出於蜀。须,所持也。〕 谨按所引出释名,今将逸雅改为名。〔【玉藻】大夫以鱼须文竹。【注】崔云,用文竹及鱼班也。〕 谨照原书注改为释文。
顼 【戌集下】【页字部】 顼 【唐韵】许玉切【集韵】【韵会】吁玉切,□音旭。【说文】头顼顼谨貌。 又【庄子天地篇】顼顼然不自得。【注】顼顼,自失貌。又作旭旭。 又颛顼,帝高阳氏号。【礼月令】其帝颛顼。【风俗通】颛者,专也。顼者,信也。【五经通义】颛顼者,顼,犹愉也。 又星名。【尔雅释天】颛顼之虚,虚也。【注】颛顼,水德,位在北方。 又【广韵】鱼欲切【集韵】虞欲切,□音玉。【广韵】人顼。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韵】唐丁切,音廷。穴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海篇】同窣。勃□也。
颂 【戌集下】【页字部】 颂 【广韵】【集韵】【韵会】□余封切,音容。【说文】貌也。【前汉儒林传】鲁徐生善为颂。又唐生、褚生应博士弟子选诣博士,抠衣登堂,颂礼甚严。【注】□与容同。 又从颂,与从容同。【史记鲁仲连传】世以鲍焦为无从颂而死者,皆非也。【注】音从容。 又【前汉□法志】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当鞠系者颂系之。【注】谓宽容之,不桎梏也。 又公也。【前汉吴王濞传】它郡国吏欲来捕亡人,颂共禁不与。【注】颂,犹公也。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似用切,音诵。【正韵】称述也。【释名】称颂成功谓之颂。又颂,容也。叙说其成功之形容也。【韵会】徐曰:此容仪字。歌诵者,美盛德之形容,故通作颂。後人因而乱之,以此为歌颂字。【礼少仪】颂而无讇。【注】颂谓将顺其美。 又磬名。【仪礼大射仪】西阶之西颂磬。【注】言成功曰颂。西为阴中,万物之所成,是以西方钟磬谓之颂。 又琴名。【左传襄二年】使择美檟,以自为榇与颂琴。 又占兆之词。【周礼春官大卜】其颂,皆千有二百。【注】颂谓繇也。 又姓。又【韵补】叶墙容切,音从。【扬雄河东赋】丽钩芒与骖蓐收兮,殷□冥及祝融。敦众神使式□兮,奋六经以摅颂。考证:〔【前汉儒林传】鲁儒生,善为颂。〕 谨照原文鲁儒生改鲁徐生。〔【前汉吴王濞传】它郡国吏,欲采捕亡人,颂共禁不与。【注】颂,犹公也。〕 谨照原文采捕改来捕。
飸 【戌集下】【食字部】 飸 【正字通】同饕。
飕 【戌集下】【风字部】 飕 【玉篇】所流切,音搜。飕飕,风声。与同。亦作颾。 又【广韵】所救切,音瘦。义同。
飘 【戌集下】【风字部】 飘 【集韵】【韵会】【正韵】□□遥切,音标。【玉篇】旋风也。【诗桧风】匪风飘兮。【释文】符遥反,又必遥反。【前汉蒯通传】飘至风起。【注】必遥反。谓疾风。 又【广韵】符霄切【集韵】毗霄切,□音瓢。义同。【尔雅释天】回风为飘。【释文】飘,音瓢。【诗小雅】飘风发发。【释文】飘,避遥反。 又【唐韵】抚招切【集韵】纰招切,□音嫖。飘颻。【史记司马相如传】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 又【韵会】吹也。【曹植诗】惊风飘白日。【陶潜归去来辞】风飘飘而吹衣。 又落也。【庄子达生篇】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注】落也。【韵义】飘,匹遥反。 又【韵会】通作漂。【前汉杨恽传】漂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 又通作缥。【前汉扬雄传】缥缥有凌云之志。 又【集韵】匹妙切,音剽。【曹植感节赋】折若华之翳曰:庶朱光之长照。愿寄躯于飞蓬,乘阳风而远飘。 【说文】作□。【六书故】作□。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韵】乌猛切,音。澋,水回旋貌。
【巳集上】【水字部】 【篇海】似延切,音涎。口液也。与同。
翻 【戌集下】【飞字部】 翻 【广韵】【集韵】□孚袁切,音旛。【玉篇】飞也。【王粲赠蔡子笃诗】苟非鸿雕,孰能飞翻。虽则进慕,予思罔宣。 又水之溢洄曰翻,见【刘绩管子注】。
食 【戌集下】【食字部】 食 〔古文〕□餐【唐韵】乘力切【集韵】【韵会】实职切,□音蚀。【说文】一米也。【玉篇】饭食。【增韵】殽馔也。又茹也,啖也。【释名】食,殖也,所以自生殖也。【古史考】古者茹毛飮血,燧人钻火,而人始裹肉而燔之,曰炮。及神农时,人方食谷,加米于烧石之上而食之。及黄帝,始有釜甑,火食之道成矣。【易需卦】君子以飮食宴乐。【书益稷】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传】众难得食处,则与稷教民播种之,决川有鱼鳖,使民鲜食之。 又【书洪范】惟辟玉食。【注】珍食也。 又食禄也。【礼坊记】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又祭曰血食。【史记□涉世家】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又飮酒亦曰食。【前汉于定国传】定国食酒,至数石不乱。 又耳食。【史记六国表】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又目食。【宋史司马光传】飮食所以为味也,适口斯善矣。世人取果饵刻镂之,朱绿之,以为盘案之玩,岂非以目食乎。 又吐而复吞曰食。【书汤誓】朕不食言。【左传僖十五年】我食吾言,背天地也。【尔雅释诂】食,伪也。【疏】言而不行,如食之消尽,故通谓伪言为食言,故此训食为伪也。 又蛊惑曰食。【管子君臣篇】明君在上,便嬖不能食其意。 又消也。【左传哀元年】伍员曰:後虽悔之,不可食已。【注】食,消也。 又【书洛诰】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传】卜必先墨画龟,然後灼之,兆顺食墨。 又日食,月食。【易丰卦】月盈则食。【春秋隐三年】日有食之。 又【左传襄九年】晋侯问於士弱曰:吾闻之,宋灾,於是乎知有天道,何故。对曰: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咮,以出内火。 又【礼檀弓】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注】不食,谓不垦耕。 又【前汉外戚传】房与宫对食。【注】应劭曰: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房宫,二人名。 又【扬子方言】食阎,劝也。南楚凡已不欲喜而旁人说之,不欲怒而旁人怒之,谓之食阎。 又寒食,节名。【荆楚岁时记】去冬至一百五日,卽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 又大食,国名,在西域波斯国西,都婆罗门,兵刃劲利,勇于野鬬。 又【广韵】戏名。博属。 又姓。汉有食子通。【希姓录】後汉食于公。 又【集韵】祥吏切【正韵】相吏切,□音寺。【论语】有酒食,先生馔。【礼曲礼】食居人之左。【注】食,饭属也。 又粮也。【周礼地官廪人】匪颁賙赐稍食。 又以食与人也。【诗小雅】飮之食之。【礼内则】国君世子生,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子。【注】食谓乳养之也。【左传文元年】谷也食子。【注】食,养生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羊吏切,音异。【广韵】人名。汉审食其,郦食其。【荀悦汉纪】作异基。 又叶式灼切,音烁。【易林】三河俱合,水怒踊跃。坏我王室,民困于食。考证:〔【易需卦】君子以飮食晏乐。〕 谨照原文晏改宴。〔【宋史司马光传】世人取果饵刻镂之,朱缘之。〕 谨照原文朱缘之改朱绿之。〔【尔雅释诂】食,伪也。【疏】言而不行,如日之消尽,故通谓伪言为食言。〕 谨照原文如日改如食。〔【左传襄九年】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咮,以出纳火。〕 谨照原文出纳改出内。〔【周礼地官廪人】廪人賙赐稍食。〕 谨按廪人二字不当重复。谨照原文廪人賙赐稍食改匪颁賙赐稍食。
飡 【戌集下】【食字部】 飡 【集韵】七安切,音餐。【说文】吞也。【韵会】俗湌字。 又【五音集韵】昨干切,音残。啖也。 又【集韵】苏昆切,音孙。水沃饭也。○按说文餐或从水作湌,後人讹省作飡。又餐与飧别,飧从夕,俗讹为飧。孙奕示儿编,字音之讹,有以餐为飧者,谓其读餐为孙也。
【辰集下】【欠字部】 【说文】从欠,省声。苦管切。○按卽款之篆体。详前款字注。 又【玉篇】思萃切,音祟。问也。○按《说文》楚人谓卜问吉凶曰□,从又持祟,之芮切,读若赘,与苦管切之字全别,恐《玉篇》沿□字而转讹耳。□从又,非从欠也。当以《说文》为正。
韱 【戌集中】【韭字部】 韱 【唐韵】息廉切【集韵】思廉切,□音銛。【说文】山韭也。从韭声。【玉篇】或作韯。【集韵】或作□。 又【广韵】韱细。 又【集韵】将廉切,音尖。山韭也。
韵 【戌集中】【音字部】 韵 〔古文〕均【唐韵】【集韵】【韵会】王问切【正韵】禹愠切,□音运。【说文】和也。从音员声。【玉篇】声音和曰韵。【文心雕龙】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晋书律历志】凡音声之体,务在和韵,益则加倍,损则减半。【陆机文赋】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按文人言韵,始见於此。汉魏以上之书,皆言音不言韵。自晋以後,音降而为韵矣。至韵书之最古者,莫如魏李登《声类》,晋吕静仿其法作《韵集》,齐周顒始著《四声切韵》,梁沈约有《四声》一卷,隋秦王俊有《韵纂》,陆法言有《切韵》,至唐孙愐《唐韵》出,而诸书皆废。宋□彭年等重修《广韵》,丁度有《集韵》,金韩道昭有《五音集韵》,元黄公绍有《韵会举要》,明洪武中宋濂等修《正韵》,此韵书大略也。 又【正韵】风度也。 【说文】裴光远云:古与均同。【唐书杨收传】夫旋宫以七声为均。均言韵也。古无韵字,犹言一韵声也。 【集韵】或作韵。
□ 【未集中】【羊字部】 □ 【字汇补】同羌。○按卽羌字之讹。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韵】他甘切,音坍。□,峻波貌。或作□。
韽 【戌集中】【音字部】 韽 【唐韵】恩甘切【集韵】【韵会】【正韵】乌含切,□音谙。【说文】下彻声。【广韵】声小。【周礼春官典同】微声韽。【注】韽,声小不成也。 又【集韵】於金切,音阴。又【类篇】衣廉切,音淹。又【集韵】□感切,谙上声。又乌绀切,谙去声。义□同。○按周礼释文:韽,刘音暗。又於瞻反。郑於贪反。戚於感反。李乌南反。凡五音,皆可读。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於陷切,音揞。【广韵】下入声。俗作□。
頄 【戌集下】【页字部】 頄 【广韵】巨鸠切【集韵】【正韵】渠尤切,□音求。【玉篇】面颧也。【广韵】颊闲之骨。【易夬卦】壮于頄。 又【广韵】渠追切【集韵】【韵会】渠龟切【正韵】渠为切,□音逵。义同。 又【集韵】厚也。与頯同。 又【集韵】居逵切,音龟。骨也。 又【集韵】琴威切,□上声。又区伦切,音菌。义□同。
頋 【戌集下】【页字部】 頋 【五音集韵】五果切,音□。静也。【玉篇】俗顾字。
颀 【戌集下】【页字部】 颀 【广韵】【集韵】【韵会】□渠希切,音祈。【广韵】长貌。【诗卫风】硕人其颀。又【齐风】颀而长兮。 又【玉篇】颀颀然佳也。 又人名。【左传定十二年】仲尼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注】鲁大夫,颀音祈。 又【集韵】口很切,音垦。至也。【礼檀弓】稽颡而後拜,颀乎其至也。【释文】颀音恳,恻隐貌。 又颀典,坚忍貌。【周礼冬官考工记輈人】輈欲颀典。【注】坚忍貌。郑司农云:颀,读为恳。典,读为殄。 又少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大胸耀後注】耀,读为哨。颀小也。【疏】哨与颀皆少小之义。【释文】颀,音倾。一音恳。
预 【戌集下】【页字部】 预 【唐韵】【韵会】羊洳切【集韵】【正韵】羊茹切,□音誉。【正字通】与豫同。【经典】通作豫。 又【正韵】及也,参预也,干也。通作与。
【寅集上】【尢字部】 【广韵】居绮切【集韵】去绮切,□音剞。蹇也。又一足行曰。一作踦。 又【广韵】【集韵】□卿义切,音掎。倦也。
【备考】【子集】【厂字部】 【字汇补】厨字之讹。
韯 【戌集中】【韭字部】 韯 【玉篇】同韱。
【辰集下】【歹字部】 【玉篇】力翰切【集韵】郞旰切,□音烂。【博雅】败也。或作□。
【未集中】【糸字部】 【广韵】古贤切【集韵】经天切,□音坚。紧也。【类篇】或作。【集韵】通作坚。
【未集中】【糸字部】 【广韵】【集韵】□同□。 又【集韵】仕下切,音柞。【类篇】缯纰貌。
音 【戌集中】【音字部】 音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於今切,音阴。【说文】声也。生於心,有节於外,谓之音。宫商角徵羽,声。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书舜典】八音克谐。【礼乐记】变成方谓之音。【疏】方谓文章,声旣变转和合,次序成就文章谓之音。音则今之歌曲也。【周礼春官大师】以六律为之音。【疏】以大师吹律为声,又使其人作声而合之,听人声与律吕之声合,谓之为音。【诗序】情发於声,声成文,谓之音。【疏】此言声成文谓之音,则声与音别。乐记注:杂比曰音,单出曰声。记又曰: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则声音乐三者不同,以声变乃成音,音和乃成乐,故别为三名。对文则别,散则可以通。季札见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公羊传曰:十一而税颂声作,声卽音也。下云治世之音,音卽乐也。是声与音乐各得相通也。 又【易中孚】翰音登于天。【礼曲礼】鸡曰翰音。 又姓。见【姓苑】。 又【正韵】於禁切。与通。【左传文十七年】鹿死不择音。【杜预注】音,所茠之处。古字借用。○按注借用,是古字声同,皆相假借,且释文作於鸣反,□不作去声读,正韵非。考证:〔【诗序】声成文,谓之音。【疏】季扎见歌秦曰,此之谓夏声。〕 谨照原文季扎改季札。
韾 【戌集中】【音字部】 韾 【广韵】挹淫切【集韵】伊淫切,□音愔。【广韵】声和靖也。又【集韵】乌含切,音谙。义同。
项 【戌集下】【页字部】 项 【唐韵】胡讲切【集韵】【韵会】【正韵】戸讲切,□学上声。【说文】头後也。【释名】项,确也。坚确受枕之处。【仪礼士冠礼】缁布冠缺项。【注】缺读如有頍者弁之頍,缁布冠无筓者,著頍围发际,结项中,隅为四缀,以固冠也。 又冠後为项。【仪礼士冠礼】宾右手执项。【注】项,结缨也。 又国名。【春秋僖十七年】夏灭项。【注】项国,今汝阴项县。【前汉地理志】汝南郡县,项。故国。 又【唐书西域传】党项,汉西羌别种。 又姓。【韵会】本姬姓国,齐灭之,子孙以国为氏。【史记项羽本纪】项氏世世为楚将,封於项,故姓项氏。 又大也。【诗小雅】四牡项领。【传】项,大也。【笺】但养大其领,不肯为用。 又【唐韵】正古胡孔切,鸿上声。【张衡西京赋】鲔鲵鱨鯋,修頟短项。大口折鼻,诡类殊种。考证:〔【仪礼士冠礼】缁布冠缺项。【注】缺读如有頍者弁之頍,缁布冠无筓者,著围发际,结项中,隅为四缀,以固冠也。〕 谨按著字下脱頍字,今照原文增入。〔【广韵】古音胡孔切〕 谨按胡孔切语见唐韵正非广韵也。今将广韵古音胡孔切改为唐韵正古胡孔切。
□ 【未集上】【竹字部】 □ 【海篇】音沟。熏笼也。
□ 【午集下】【立字部】 □ 【玉篇】居绮切【海篇】音几。立正也。
【寅集上】【宀字部】 【字汇补】力公切,音隆。天形也。
頍 【戌集下】【页字部】 頍 【唐韵】丘弭切【集韵】【韵会】【正韵】犬蕊切,□音跬。【说文】举头也。从页支声。【诗小雅】有頍者弁。【六书故】礼:缁布冠□项。郑康成读□为頍。冠无筓者用頍,以组围头,以系冠。□其当项处,以俟系束也。弁有筓不用頍,故毛传直缘诗辞,以为弁貌。 又【集韵】窥绢切【五音集韵】犬县切,□缺去声。义同。一曰头小而锐。 又【集韵】五委切,音硊。弁貌。
颃 【戌集下】【页字部】 颃 【广韵】胡郞切【韵会】寒刚切【正韵】胡冈切,□音航。【韵会】鸟飞貌。本作□。上曰翓,下曰颃。今文通作颉颃。【诗邶风】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传】飞而上曰颉,飞而下曰□。 又或作。【扬雄长杨赋】鱼颉而鸟。 又【集韵】【正韵】□居郞切,音刚。【说文】人颈也。本作亢。或作肮。 又上声。【集韵】戸朗切【韵会】下党切,□音沆。声也。同吭。 又【集韵】口朗切,音忼。亦与吭同。咽也。 又举朗切,音。义同。 又去声。【广韵】苦浪切,音抗。咽颃。 又【集韵】【韵会】□下浪切,杭去声。【五音集韵】鸟咽也。考证:〔【扬雄长杨赋】鱼吉而鸟。〕 谨按句出甘泉赋。鱼吉照原文改为鱼颉。
顿 【戌集下】【页字部】 顿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都困切,敦去声。【说文】下首也。【周礼春官大祝】辨九□,二曰顿首。【注】顿首,拜头叩地也。 又【博雅】顿,僵也。 又【扬子方言】顿愍,惛也。江湘之闲谓之顿愍。南楚飮毒药懑亦谓之顿愍,犹中齐言眠眩也。 又【增韵】贮也,宿食所也。【隋书炀帝纪】每之一所,辄数道置顿。 又【增韵】次也。又食一次也。【世说新语】襄阳罗友,尝伺人祠乞食。往太蚤,主人问何得在此。答曰:闻卿祠,欲乞一顿食耳。【杜甫诗】顿顿食黄鱼。 又陡顿,遽也。【列子天瑞篇】一气不顿尽,一形不顿亏。 又坏也。【左传襄四年】甲兵不顿。【注】顿,坏也。正义曰:顿,谓挫伤折坏,今俗语委顿是也。 又止也。【史记王翦传】三日三夜不顿舍。 又舍也。【曹植七启】顿网纵纲。【注】顿,舍也。纵,缓也。 又地名。【诗卫风】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传】丘一成为顿丘。【前汉地理志】顿丘县属东郡。【师古注】以丘名县也。丘一成为顿丘,谓一顿而成也。 又国名。【春秋僖二十五年】楚人围□,纳顿子于顿。【前汉地理志】南顿县属汝南郡。【注】故顿子国。顿迫於□,其後南徙,故号南顿。 又姓。【魏志华陀传】有顿子献。 又【集韵】徒困切【正韵】杜困切,□音钝。【集韵】不利也。【前汉贾谊传】芒刃不顿。【注】顿,读曰钝。 又【韵会】【正韵】□当没切,音咄。【前汉匈奴传】单于太子曰冒顿。【注】冒,音墨。顿,音毒。考证:〔【释名】顿,僵也。〕 谨按语出博雅,今将释名改为博雅。〔【曹植七启】顿纲纵纲。〕 谨照原文顿纲改顿网。〔【春秋僖二十五年】楚子围陈,纳顿子于顿。〕 谨据经文楚子改楚人。
頖 【戌集下】【页字部】 頖 【广韵】【集韵】【正韵】□普半切。同泮。【礼王制】诸侯曰頖宫。【注】頖之言班也,所以班政敎也。又頖之言半也,以南通水北无水也。
頙 【戌集下】【页字部】 頙 【字汇补】初责切,音拆。正也。 又人名。博古图有周史頙鼎。
頛 【戌集下】【页字部】 頛 【广韵】落猥切【集韵】鲁猥切,□音磊。【说文】头不正也。又【集韵】卢对切,音礧。义同。【说文】从页从耒。耒,头倾也。
【辰集中】【木字部】 同橠。
頝 【戌集下】【页字部】 頝 【广韵】口交切【集韵】丘交切,□音敲。【玉篇】頝薄,不媚也。【广韵】頝头不媚也。 又【集韵】苦绞切,音巧。薄媚也。
饬 【戌集下】【食字部】 饬 【广韵】耻力切【集韵】【韵会】蓄力切,□音敕。【说文】致坚也。【玉篇】谨貌。【礼乐记】再始以著往,复乱以饬归。【注】再击鼓以明其进,复击铙以谨其退也。 又修治。【易杂卦】蛊则饬也。 又勤也。【周礼天官大宰】百工饬化八材。【疏】饬,勤也。又【冬官考工记】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 又【广韵】整备也。【诗小雅】戎车旣饬。【传】饬,正也。【礼月令】仲冬饬死事。【注】誓戒六军,厉必死之志也。【前汉武帝纪】饬躬斋戒。 又与敕同。命令也。【齐语】饬其子弟,相语以事。【前汉张敞传】明饬长吏守丞。 【集韵】或作饰。考证:〔【周礼天官大宰】百工饬化八材。【注】饬,勤也。〕 谨照原文注改疏。〔【诗小雅】我车旣饬。【注】饬,正也。〕 谨照原文我车改戎车。注改传。
【未集中】【耒字部】 【集韵】以冉切,音琰。利耜也。或作覃。 又【玉篇】耕也。
饲 【戌集下】【食字部】 饲 【玉篇】同飤。
饺 【戌集下】【食字部】 饺 【集韵】居效切,音敎。饴也。 【正字通】今俗饺饵屑米麫和饴为之,乾湿小大不一。水饺饵,卽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之粉角,北人读角如矫,因呼饺饵,讹为饺儿。饺非饴属,敎非饺音。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去兾切,音器。气也。
餟 【戌集下】【食字部】 餟 【唐韵】陟卫切【集韵】【韵会】株卫切,□音缀。【玉篇】祭酹也,馈也。【史记武帝纪】其下四方地为餟食。【注】索隐曰:餟谓聮续而祭之。【正义曰】谓绕坛设诸神祭座,相连缀也。【前汉郊祀志】作腏。【循吏传】作醊。 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株劣切,□音辍。义同。
餤 【戌集下】【食字部】 餤 【广韵】【集韵】【韵会】□徒甘切,音谈。【玉篇】进也。【诗小雅】盗言孔甘,乱是用餤。【传】餤,进也。【释文】餤,沈旋音谈。 又【集韵】【韵会】余廉切【正韵】移廉切,□音盐。义同。【诗小雅】乱是用餤。徐邈读。又【广韵】【集韵】□杜览切,音□。同啖。【说文】噍啖也。【集韵】或作啖嚪啖。 又【六书故】今以薄餠卷肉,切而荐之曰餤。【正字通】唐赐进士,有红绫餤,南唐有玲珑餤,驼蹄餤,鹭鸶餤,皆餠也。 又【广韵】【集韵】□徒滥切,音淡。亦啖也,食也。 又饵之也。【史记赵世家】故以齐餤天下。
【未集上】【竹字部】 【广韵】相居切,音胥。【篇海】□,竹名,其节疏。【类篇】一曰箕属。
饇 【戌集下】【食字部】 饇 【集韵】【韵会】【正韵】□依据切,音瘀。同饫。【诗小雅】如食宜饇。【笺】王如食老者,则宜令之饱。 又【广韵】衣遇切【集韵】【韵会】威遇切,□音妪。又【集韵】於口切,音殴。义□同。
馈 【戌集下】【食字部】 馈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求位切【正韵】具位切,□音匮。【广韵】饷也。【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注】进食于尊者曰馈。 又【仪礼特牲馈食礼】特牲馈食之礼,不诹日。【注】祭祀自孰始曰馈食。馈食者,食道也。又【士虞礼】特豕馈食。【注】馈,犹归也。以物与神及人,皆言馈。 又【左传成十年】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注】馈人,主治公膳者也。 【集韵】或作归馈。 又【集韵】徒回切,音颓。糖馈,饵名,屑米和蜜蒸之。考证:〔【周礼天官】膳夫掌王之馈。【注】进食于尊曰馈。〕 谨照原文掌王之馈改凡王之馈。尊下增者字。
饓 【戌集下】【食字部】 饓 【字汇补】丑庚切,音撑。□食曰饓,出免疑杂字韵。
顤 【戌集下】【页字部】 顤 【广韵】许交切【集韵】虚交切,□音虓。【广韵】顤,人面也。【释名】高也。【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顤顟而睽睢。 又【广韵】五聊切【集韵】倪幺切,□音尧。【玉篇】高长头貌。 又【唐韵】【韵会】五吊切【集韵】倪吊切,□尧去声。义同。 又【集韵】丘召切,音嘺。举首也。
颦 【戌集下】【页字部】 颦 【玉篇】【正韵】□毗宾切,音贫。【玉篇】颦蹙,忧愁不乐之状也。【易复卦】作频。【注】谓频蹙之貌。 又通作矉。【庄子天运篇】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李白诗】蛾眉不可学,况乃效其矉。 亦作嚬。考证:〔【玉篇】颦蹙,忧愁不乐之状也。【易复卦】作频。【注】谓频蹙之貌。〕 谨按此谓颦字易作频,非谓颦字易作复也。今改易复卦作频。省下复字。
颅 【戌集下】【页字部】 颅 【广韵】落胡切【集韵】【正韵】龙都切【韵会】笼都切,□音卢。【玉篇】《博雅》曰□颅谓之髑髅。 又通作卢。【前汉武五子赞】头卢相属于道。 【集韵】或作髗。【六书故】作□。考证:〔博雅曰,头颅谓之髑髅。〕 谨照原文头颅改□颅。
餀 【戌集下】【食字部】 餀 【唐韵】呼艾切【集韵】虚艾切,□咍去声。【说文】食臭也。【六书故】食败气屰人也。【尔雅释器】餀谓之餯。【疏】餀餯皆秽臭也。 又【集韵】丘盖切,音磕。又许罽切,音□。义□同。【集韵】同饚。
饷 【戌集下】【食字部】 饷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式亮切,音向。【说文】饟也。【玉篇】馈也。【集韵】自家之野曰饷。【书仲虺之诰】乃葛伯仇饷。【传】葛伯游行,见农民饷于田者,杀其人,夺其饷,故谓之仇饷。 又【正字通】与贶通。【魏志文帝纪注】以所著典论及诗赋饷孙权。 又【正字通】今俗军粮曰饷,或读享,或读向。 又【集韵】【正韵】□始两切,音赏。又【集韵】尸羊切,音商。义□同。 【集韵】亦作□□攘□□饟。
【辰集下】【殳字部】 【正字通】俗冬字。
【辰集下】【毛字部】 【集韵】与□同。
【补遗】【丑集】【女字部】 【篇海类编】方容切,音封。女名。
馄 【戌集下】【食字部】 馄 【广韵】戸昆切【集韵】胡昆切,□音魂。【玉篇】馄饨。【扬子方言】餠谓之飥,或谓之餦馄。 又【集韵】公浑切,音昆。义同。 【集韵】亦作餫。
饁 【戌集下】【食字部】 饁 【唐韵】筠辄切【集韵】域辄切【正韵】弋涉切,□音叶。【玉篇】饷田食。【尔雅释诂】饁,镶馈也。【疏】野馈曰饁。【诗豳风】饁彼南亩。【左传僖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 又【周礼夏官大司马】致禽饁兽於郊。【注】聚所获禽,因以祭四方之神於郊也。 又【集韵】乙业切,音腌。野馈也。考证:〔【周礼春官小宗伯】致禽饁兽於郊。〕 谨照原文春官小宗伯改夏官大司马。
馐 【戌集下】【食字部】 馐 【类篇】思留切,音修。进献也。一曰致滋味曰羞。或从食。【字汇】膳也,荐也。
憔 【戌集下】【页字部】 憔 【唐韵】昨焦切【集韵】慈焦切【正韵】慈消切,□音樵。【玉篇】憔顇,忧貌。 又【正韵】瘠也。 【集韵】或作憔嫶憔醮。【正韵】亦作焦樵蕉。
顮 【戌集下】【页字部】 顮 【广韵】必邻切【集韵】□民切,□音宾。【玉篇】愤懑也。【扬子方言】毗顮,懑也。 又【集韵】毗宾切,音频。义同。
显 【戌集下】【页字部】 显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呼典切,音宪。【尔雅释诂】光也。又见也。【玉篇】明也,觌也,著也。【书泰誓】天有显道,厥类惟彰。【传】言天有明道,其义类惟明。 又达也。【左传僖二十五年】是求显也。【孟子】而未尝有显者来。【疏】言未尝有富贵显达者来家中。 又姓。【风俗通】周卿显甫。 又【正韵】晓见切,音韅。觌也。 又人名。【礼檀弓】子显致命于穆公。【释文】显,呼遍切。 又叶馨烟切,音膻。【郭璞朝鲜赞】箕子避商,自□朝鲜。善者所壮,岂有隐显。 【说文】显,头明饰也。从页声。 俗作□,非。
顺 【戌集下】【页字部】 顺 〔古文〕巡□【唐韵】【正韵】□食闰切,盾去声。【说文】理也。从页从巛,会意。川流也。【玉篇】从也。【诗大雅】有觉德行,四国顺之。【笺】有大德行,则天下顺从其政。【释名】顺,循也,循其理也。 又放之也。【仪礼大射仪】大射正执弓,以袂顺左右隈。【疏】以袂向下,於弓隈顺放之。 又山名,水名。【山海经】有顺山,顺水出焉。 又【释名】凤皇五色,心文曰德,翼文曰顺。 又【扬子方言】目好谓之顺。【注】言流泽也。 又【增韵】和也。【易豫卦】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疏】圣人和顺而动,合天地之德,故天地亦如圣人而为之。【礼乐记】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又【增韵】不逆也。【尔雅释诂】舒业顺,叙也。【疏】顺者不逆有叙也。 又【谥法】慈惠徧服曰顺。 又【小尔雅】顺,退也。考证:〔【逸雅】顺,循也〕 谨按语出释名,今将逸雅改为释名。〔【尔雅释诂】舒业顺,叙也。【疏】顺本不逆有叙也。〕 谨照原文顺本改顺者。
颔 【戌集下】【页字部】 颔 【唐韵】胡感切【集韵】【韵会】【正韵】戸感切,□音菡。【说文】面黄也。【屈原离骚】长顑颔亦何伤。【注】顑颔,不饱貌。 又腮颔。【释名】颔,含也。口含物之车也。或曰颊车,亦所以载物也。【前汉班超传】虎头燕颔。【庄子说剑篇】骊龙颔下。又【扬子方言】颔,颐颔也。南楚谓之颔。 又【正韵】五感切,音顉。低头。【左传襄二十六年】卫侯入逆于门者,颔之而已。【注】颔,摇其头。 又【五音集韵】胡男切,音含。亦面黄也。考证:〔【逸雅】颔,含也。〕 谨按语出释名,今将逸雅改为释名。
颟 【戌集下】【页字部】 颟 【广韵】母官切【集韵】谟官切,□音瞒。【玉篇】颟顸,大面。
陠 【戌集中】【阜字部】 陠 【广韵】普胡切【集韵】滂模切,□音铺。【集韵】邪也。 又【集韵】博孤切【集韵】奔模切,□音逋。【广韵】屋上平也。与庯同。 又【博雅】邪也。又【集韵】普故切,音怖。义同。 又蒲故切,音步。舍下也。
釲 【戌集上】【金字部】 釲 【集韵】象齿切,音似。【玉篇】金子也。 又【集韵】与鈻同。【博雅】鈻,铪铤也。又□,同。
【丑集上】【口字部】 【字汇补】速迹切,音悉。响声。【弦索辨讹】律律。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乌皎切,音杳。远也,隐也。
餆 【戌集下】【食字部】 餆 【广韵】余昭切【集韵】余招切,□音遥。【广韵】餆,饵食。
饵 【戌集下】【食字部】 饵 【集韵】【正韵】□忍止切,音耳。【玉篇】食也,餠也,糕也。【说文】粉餠也。【徐锴曰】释名,烝燥屑餠之曰糍,非也。粉米烝屑皆饵也,非糍也。【许愼曰】糍稻餠,谓炊米烂乃捣之,不为粉也。粉糍以豆为粉糁糍上也,饵则先屑米为粉,然後溲之。糍之言滋也,饵之言坚洁若玉饵也。【楚辞招魂】粔籹蜜饵。 又【礼内则】糁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注】此周礼糁食也。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鱼胶饵。【注】色如饵。 又【礼内则】捣珍,取牛羊麋鹿麇之肉,必脄,每物与牛若一,捶反侧之,去其饵,孰出之,去其皽,柔其肉。【注】饵,筋腱也。 又啖鱼具。【庄子外物篇】五十犗以为饵。 又阴以利诱人曰饵。【前汉贾谊传】五饵三表。 又【广韵】【集韵】【韵会】仍吏切【正韵】而至切,□音二。义同。 【说文】□部作□。重文从食耳声,作饵。考证:〔【礼内则】捶反侧之,去其饵,就出之。〕 谨照原文就出改孰出。
【辰集下】【殳字部】 【玉篇】力京切【集韵】离呈切,□音伶。多声也。
餩 【戌集下】【食字部】 餩 【广韵】爱墨切【集韵】乙得切,□音檍。【玉篇】噎也。【广韵】噎声。
糇 【戌集下】【食字部】 糇 【广韵】戸钩切【集韵】【韵会】胡沟切【正韵】胡钩切,□音侯。【说文】乾食也。【徐铉曰】今人谓饭乾为糇。【诗大雅】乃裹糇粮。【释文】糇,音侯,食也。
駯 【亥集上】【马字部】 駯 【五音集韵】章俱切,音诛。马口黑。
饎 【戌集下】【食字部】 饎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昌志切,音炽。【尔雅释训】饎,酒食也。【注】犹今云饎馔,皆一语而兼通。【疏】饎,一字通酒食两名也。李巡云:得酒食则喜欢也。【诗小雅】吉蠲为饎,是用孝享。 又【玉篇】黍稷也。【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视饎爨于西堂下。【注】炊黍稷曰饎。 又【集韵】虚其切,音僖。义同。 【集韵】或作□□□糦喜□。【正韵】亦作□。
颢 【戌集下】【页字部】 颢 【唐韵】【正韵】胡老切【集韵】下老切【韵会】合老切,□音昊。【说文】白貌。【五音集韵】天边气。【楚辞大招】天白颢颢。【注】颢颢,光貌。【班固西都赋】鲜颢气之淸英。【前汉安世房中歌】西颢沆砀。【注】韦昭曰:西方少昊也。 【集韵】或作皓,亦作皓皓皞。
顾 【戌集下】【页字部】 顾 〔古文〕□【唐韵】【广韵】【集韵】【类篇】【韵会】【正韵】□古慕切,音故。【玉篇】瞻也。回首曰顾。【诗小雅】顾我复我。【笺】顾,旋视也。【书太甲】顾諟天之明命。【传】谓常目在之。 又眷也。【诗大雅】乃眷西顾。又【书康诰】顾乃德。【传】谓顾省汝德。又【诗小雅】不顾其後。【笺】不自顾念。 又但也。【礼祭统】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顾上先下後耳。【疏】言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但尊上者在先,□下者处後耳。一曰顾,故也,谓君上先餕,臣下後餕,示恩则从上起也。 又发语辞。【史记刺客传】顾不易耶。【注】顾反也。【前汉贾谊传】首顾居下。【注】顾亦反也,言如人反顾然。 又与雇同。【前汉鼂错传】敛民财,以顾其功。【注】顾,雠也,若今言雇赁也。 又引也。【後汉党锢传】郭林宗、范滂等为八顾,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 又国名。亦姓。【诗商颂】韦顾旣伐,昆吾夏桀。【传】有韦国者,有顾国者。【笺】顾、昆吾,皆己姓。 又地名。【左传哀二十一年】公及齐侯邾子盟于顾。【注】顾,齐地。 又山名。【方舆胜览】鎭江北固山,梁武攺曰北顾。 又【五音集韵】公戸切,音古。义同。【书微子】我不顾行遁。徐邈读。 俗作頋。考证:〔【礼祭统】顾上先下後耳。【疏】但尊上者则先,□下者处後耳。〕 谨照原文则先改在先。〔【史记刺客传】顾不易耶。【注】反顾也。〕 谨照索隐原文反顾也改顾反也。
颍 【巳集上】【水字部】 颍 【唐韵】余顷切【集韵】【韵会】【正韵】庾顷切,□音颖。水名。【周礼夏官职方氏】荆州,其浸颍湛。【水经】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 又【前汉地理志】颍阳、颍阴、临颍、三县皆属颍川郡。○按《正字通》入页部,今依《说文》,凡熲颖颍俱改入火禾木水等部。
颛 【戌集下】【页字部】 颛 【唐韵】职缘切【集韵】朱湍切【正韵】朱缘切,□音专。【说文】头颛颛谨貌。 又【韵会】颛,蒙也。 又古帝号。【玉篇】昌意生高阳,是为帝颛顼。颛者,专也。顼者,正也。言能专正天之道也。 又颛顼,星名。详顼字注。 又颛臾,国名。 又姓。【神仙传】太□女颛顼和。又颛孙,复姓。 又与专通,独也。【史记□涉世家】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前汉高后纪】上将军禄、相国产颛兵秉政。【班固典引】岂其为身而有颛辞。 又圜貌也。【前汉贾捐之传】颛颛独居一海之中。【注】颛与专同。专专,犹区区也。一曰圜貌。考证:〔又与团通。〕 谨按玉篇广韵韵会颛字均无团音,亦不言与团通。今据下所引汉书注改又圜貌也。
颵 【戌集下】【风字部】 颵 【广韵】所交切【集韵】【韵会】师交切,□音梢。【玉篇】风声。 又【集韵】思邀切,音宵。义同。
颷 【戌集下】【风字部】 颷 【篇海】布消切,音标。狂风。
【辰集下】【歹字部】 【玉篇】孚彼切【广韵】匹靡切【集韵】【韵会】普靡切,□披上声。折也。 通作披。【战国策】范雎说秦王曰:木实繁者披其枝。【史记魏其武安侯传】枝大于本,不折必披。 又【广韵】敷羁切【集韵】【韵会】攀糜切,□音披。开肉也。或作。 又【集韵】部靡切,音被。义同。
【巳集上】【水字部】 【玉篇】古文济字。注详十四画。
餋 【戌集下】【食字部】 餋 【集韵】俱愿切,音卛。常山谓祭曰餋。【五音集韵】作飬。又古倦切,卷去声。又九远切,音卷。义□同。
餕 【戌集下】【食字部】 餕 【唐韵】子峻切【集韵】【韵会】祖峻切,□音俊。【玉篇】熟食也。【说文】食之余也。【礼内则】父母在,朝夕恒食,子妇佐餕,旣食恒餕,父没母存,冢子御食,群子妇佐餕如初,旨甘柔滑,孺子餕。【注】佐餕,劝父母再食,子妇始食。餕,旣尽也,尽食其所余也。御食者恐父母独食心伤,故侍之食也。旨甘,如枣栗饴蜜之类,能调众味,故如孺子之餕,以颐养老人也。 又祭毕食神之余。【礼祭统】古之君子曰:尸亦餕鬼神之余也,惠术也,可以观政矣。 又凡食人之余,及日晚食馔之余,皆云餕。【礼玉藻】日中而餕。【注】餕,食朝之余也。 又【集韵】疾眷切,泉去声。义同。 【六书故】亦作□。
餜 【戌集下】【食字部】 餜 【集韵】古火切,音果。【玉篇】餠也。
馅 【戌集下】【食字部】 馅 【字汇】胡鉴切,音陷。凡米麫食物,坎其中,实以杂味,曰馅。或作。【欧阳修归田录】京师卖酸者,俚俗误书为酸馅。滑稽子谓为俊叨,盖不知馅之从臽,而误从舀也。
餯 【戌集下】【食字部】 餯 【广韵】【集韵】□许濊切,音喙。【广韵】饭臭。【尔雅释器】餀谓之餯。【集韵】或作□。
【辰集下】【气字部】 【字汇补】职送切,音众。心气也。
糕 【戌集下】【食字部】 糕 【广韵】古劳切【集韵】【韵会】居劳切【正韵】姑劳切,□音高。【玉篇】糕糜。【博雅】糕,饵也。【扬子方言】饵谓之糕。【集韵】作糕。别作□。◎按《说文》作糕。《字汇》沿俗,省作糕,附十画,非。考证:〔【博雅】饔糕,饵也。〕 谨按原文孰食谓之饔为句,糕□餣〈飠亢〉饵也为句,饔字不属下读,今省去饔字。
饐 【戌集下】【食字部】 饐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乙冀切,音懿。【玉篇】饐餲,臭味变。【说文】饭伤湿也。【尔雅释器】食饐谓之餲。【集韵】或作□饖。 又【集韵】於例切,音餲。义同。又【集韵】一结切,音噎。【说文】饭窒也。【集韵】或作噎。 又【集韵】益悉切,音壹。义同。
【辰集下】【殳字部】 【广韵】侧邻切【集韵】之人切,□音眞。击也。 又【广韵】士臻切【集韵】锄臻切,□音榛。□,动而喜貌。见《吕氏春秋》注。 又【广韵】植邻切【集韵】丞眞切,□音辰。义同。 【集韵】或从攴作敐。敐字原从攴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窘远切,音卷。竹名。又巨卷切。义同。 又【字汇】□,囤属。
□ 【午集下】【禾字部】 □ 【集韵】稽本字。
颃 【戌集下】【页字部】 颃 【广韵】胡郞切【韵会】寒刚切【正韵】胡冈切,□音航。【韵会】鸟飞貌。本作□。上曰翓,下曰颃。今文通作颉颃。【诗邶风】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传】飞而上曰颉,飞而下曰□。 又或作。【扬雄长杨赋】鱼颉而鸟。 又【集韵】【正韵】□居郞切,音刚。【说文】人颈也。本作亢。或作肮。 又上声。【集韵】戸朗切【韵会】下党切,□音沆。声也。同吭。 又【集韵】口朗切,音忼。亦与吭同。咽也。 又举朗切,音。义同。 又去声。【广韵】苦浪切,音抗。咽颃。 又【集韵】【韵会】□下浪切,杭去声。【五音集韵】鸟咽也。考证:〔【扬雄长杨赋】鱼吉而鸟。〕 谨按句出甘泉赋。鱼吉照原文改为鱼颉。
颬 【戌集下】【风字部】 颬 【广韵】许加切【集韵】虚加切,□音煅。【广韵】风貌。 又开口吐气貌。【张衡西京赋】含利颬颬,化为仙车。【注】含利,兽名,性吐金言。初为兽,後化为仙人车,乃以骊马驾之。【字汇】讹为山车,非。
【辰集下】【欠字部】 【广韵】与塙同。本作□。
飓 【戌集下】【风字部】 飓 【集韵】【韵会】衢遇切【正韵】忌遇切,□音惧。【韵会】海中大风。【投荒杂录】岭南诸郡,皆有飓风,以四面风俱至也。【南越志】飓风者,具四方之风也,常以五六月发,永嘉人谓之风痴。陆游曰:岭表有瘴母,初起圜黑,久渐广,谓之飓母。【韩愈赴江陵诗】飓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注】岭表录异云:岭峤夏秋雄风曰飓。○按韵笺引杨愼说,飓作□,音贝,佛经云,风虹如贝。柳宗元诗,□母偏惊估客船,补入七队逸字中。又《六书故》□,补妹切,海之灾风也,俗书误作飓。又艺林伐山云:□风之作,多在初秋。《南越志》亦云:飓母卽孟婆,春夏闲有晕如虹是也。又李西涯讥许氏从具,谓具四方之风,乃北人不知南人之□,误以贝为具耳。西涯博学,必有所据,且闽粤诸儒,皆云□风。今韵书多作具,姑志以备考。
扬 【戌集下】【风字部】 扬 【唐韵】与章切【集韵】【韵会】余章切【正韵】移章切,□音阳。【说文】风所飞扬也。 又【书益稷】工以纳言,时而扬之。【传】是正其义而扬道之。 又大言而疾曰扬。【书益稷】皋陶拜手稽首扬言。 又簸扬,扬去糠秕也。与扬通。【晋书孙绰传】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诗小雅】作簸扬。 又【左传昭二十八年】子少不扬。【注】颜貌不扬显。 又【正字通】舟徐行貌。【陶潜归去来辞】舟遥遥以轻扬。 又鸟飞去曰扬。【魏志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则为用,饱则扬去。 又【广韵】【韵会】【正韵】余亮切【集韵】弋亮切,□音漾。义同。 从昜。俗作□,非。【字汇补】亦作。考证:〔【书益稷】工以纳言,时而扬之。【传】当正其义而扬道之。〕 谨按传文当下有是字,是字解时字不可省。今省当字改是字。
餐 【戌集下】【食字部】 餐 【广韵】七安切【集韵】【韵会】千安切,□粲平声。【说文】吞也。【诗魏风】不素餐兮。【释文】餐,七丹反。【说文】或从水作湌。【韵会】俗作飡。 又飮馔曰餐。【前汉高后纪】赐餐钱。【注】厨膳钱也。又【韩信传】令其裨将传餐。【注】服虔曰:立骑传餐食也。如淳曰:小饭曰餐。师古曰:餐,古食字。千安反。 又采也。【王俭褚渊□】餐舆诵于丘里,瞻雅咏于京国。【注】采舆论,称述其德也。 又古通先。【古乐府君子行】周公下白屋,吐哺不足餐。一沐三握发,後世称圣贤。 又【集韵】苏昆切,音孙。与飧同。餔也。【尔雅释言】粲,餐也。【释文】餐,音飧。 又【集韵】苍案切,音粲。餠也。 【正韵】作。【字汇】作餐,□非。又□
饿 【戌集下】【食字部】 饿 【唐韵】【正韵】五个切【集韵】【韵会】牛个切,□我去声。【玉篇】饥也。【广韵】不饱也。【礼檀弓】昔者卫国凶饥,夫子为粥,与国之饿者。◎按韩子饰邪篇:家有常业,虽饥不饿。淮南子说山训:宁一月饥,毋一旬饿。以此推之,饿甚于饥也。故孟子朝不食,夕不食,兼饥饿言。
餔 【戌集下】【食字部】 餔 【广韵】博孤切【集韵】【韵会】【正韵】奔模切,□音逋。【玉篇】日加申时食也。【吕氏春秋】旦至食,食至日昳。昳至餔,餔至下晡,下晡至日夕。 又食也。【楚辞渔父】餔其糟而啜其醨。 又通作哺。【後汉赵壹传】弟季出,遇赤眉贼将,为所哺。 又【广韵】【正韵】薄故切【集韵】【韵会】蒲故切,□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 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 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考证:〔【尔雅释鸟】鴙餔敊。〕 谨照原文鴙改鴩。〔【史记高祖纪】老父请,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谨按下引师古曰乃汉书注也。谨将史记高祖纪改为前汉高帝纪。
餠 【戌集下】【食字部】 餠 【唐韵】【集韵】【韵会】必郢切【正韵】补永切,□音丙。【说文】麫糍也。【释名】餠,幷也,溲麫使合幷也。【扬子方言】餠谓之飥,或谓之餦,或谓之馄。【文选】束晰有餠赋。 又水引餠。【齐书何戢传】太祖好水引餠,戢令妇女躬执事以进。【正字通】卽今之水麫也。 又【正韵】亦作。【世说新语】何平叔美姿仪。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日与热汤,汗出,色转皎然。
【辰集下】【毛字部】 同毯。
糊 【戌集下】【食字部】 糊 【唐韵】戸吴切【集韵】【韵会】【正韵】洪孤切,□音胡。【尔雅释言】糊,饘也。【注】糜也。【疏】糊饘,鬻糜相类之物。稠者曰糜,淖者曰鬻,糊饘是其别名。【左传昭七年】饘於是,鬻於是,以糊余口。 又【玉篇】寄食也。【左传隐十一年】糊其口於四方。【注】糊,鬻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兹消切,音焦。【玉篇】生枲未沤也。亦作。【类篇】布属。 又【集韵】千遥切,音锹。【类篇】□,麻苦雨生坏也。或从糸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以遮切【集韵】余遮切,□音耶。【广韵】竹名。生临海。 又【广韵】似嗟切。义同。
□ 【午集下】【立字部】 □ 【类篇】滂丁切,聘平声。使也。
饆 【戌集下】【食字部】 饆 【广韵】□吉切【集韵】【韵会】【正韵】壁吉切,□音必。【玉篇】饆饠,餠属。用麫为之,中有馅。【资暇集】蕃中毕氏罗氏好食此味,因名毕罗。後人加食旁,为饆饠。◎按酉阳杂俎,有人梦入毕罗店,及醒,店子曰:郞君与客食毕罗二斤,何不计直而去。卽饆饠也。 【集韵】或作□。
顣 【戌集下】【页字部】 顣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子六切,音蹙。【广韵】顣頞,鼻颐促貌。【孟子】己频顣曰:恶用是鶃鶃者为哉。 又【集韵】仓历切,音戚。嚬也。
颞 【戌集下】【页字部】 颞 【广韵】而涉切【集韵】日涉切,□音讘。【玉篇】在耳曰颞。【广韵】颞颥,鬓骨。 又【集韵】颞颥,耳前动也。
顶 【戌集下】【页字部】 顶 【唐韵】【集韵】【韵会】□都挺切,音鼎。【说文】顚也。【广韵】顶□,头上。【扬子方言】顚顶,上也。【易大过】过涉灭顶。 籀作□。或作顁。
颂 【戌集下】【页字部】 颂 【广韵】【集韵】【韵会】□余封切,音容。【说文】貌也。【前汉儒林传】鲁徐生善为颂。又唐生、褚生应博士弟子选诣博士,抠衣登堂,颂礼甚严。【注】□与容同。 又从颂,与从容同。【史记鲁仲连传】世以鲍焦为无从颂而死者,皆非也。【注】音从容。 又【前汉□法志】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当鞠系者颂系之。【注】谓宽容之,不桎梏也。 又公也。【前汉吴王濞传】它郡国吏欲来捕亡人,颂共禁不与。【注】颂,犹公也。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似用切,音诵。【正韵】称述也。【释名】称颂成功谓之颂。又颂,容也。叙说其成功之形容也。【韵会】徐曰:此容仪字。歌诵者,美盛德之形容,故通作颂。後人因而乱之,以此为歌颂字。【礼少仪】颂而无讇。【注】颂谓将顺其美。 又磬名。【仪礼大射仪】西阶之西颂磬。【注】言成功曰颂。西为阴中,万物之所成,是以西方钟磬谓之颂。 又琴名。【左传襄二年】使择美檟,以自为榇与颂琴。 又占兆之词。【周礼春官大卜】其颂,皆千有二百。【注】颂谓繇也。 又姓。又【韵补】叶墙容切,音从。【扬雄河东赋】丽钩芒与骖蓐收兮,殷□冥及祝融。敦众神使式□兮,奋六经以摅颂。考证:〔【前汉儒林传】鲁儒生,善为颂。〕 谨照原文鲁儒生改鲁徐生。〔【前汉吴王濞传】它郡国吏,欲采捕亡人,颂共禁不与。【注】颂,犹公也。〕 谨照原文采捕改来捕。
颇 【戌集下】【页字部】 颇 【唐韵】【集韵】【韵会】滂禾切【正韵】普禾切,□音坡。【玉篇】不平也,偏也。【书洪范】无偏无陂。【释文】旧本作颇,音普多反。【又】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传】在位不敦平,则下民僭差。又【多方】尔乃惟逸惟颇,大远王命。【韵补】古义字皆音俄,周官注亦音俄,故古文尚书本作无偏无颇,遵王之义,以叶俄音。唐明皇以义字今音为又,攺颇为陂,以从今音,古音遂湮灭矣。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普火切,音叵。【博雅】少也。又差多曰颇多,良久曰颇久,多有曰颇有。【史记叔孙通传】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又【广韵】【集韵】□普过切,音破。【集韵】偏也。一曰疑辞。 又【集韵】蒲麋切,音皮。薳颇,楚人名,见左传。考证:〔【韵补】唐明皇以义字今音为叉〕 谨按文义叉改又。〔【释名】少也。〕 谨按语出博雅,今将释名改为博雅。
【辰集中】【木字部】 同□。
颈 【戌集下】【页字部】 颈 【唐韵】居郢切【集韵】【韵会】经郢切【正韵】居影切,□音景。【说文】头茎也。【释名】颈,径也,径挺而长也。【广韵】颈在前,项在後。【礼玉藻】头颈必中。 又凡物之领皆曰颈。【礼玉藻】韠其颈五寸。【注】颈,中央也。 又【史记天官书】七星颈为员官,主急事。【正义】七星为颈,一名天都,以明为吉,暗为凶。宋均云:颈,朱鸟颈也。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輈人】参分其兔围,去一以为颈围。五分其颈围,去一以为踵围。【注】颈,前持衡者。踵,後承轸者也。 又【广韵】巨成切,音□。义同。考证:〔【史记天官书】七星颈为负官,主急事。〕 谨照原文负官改员官。
餣 【戌集下】【食字部】 餣 【广韵】於业切【集韵】乙业切,□音腌。【玉篇】糍也。【广韵】饵也,粢也。【博雅】□餣,饵也。【扬子方言】饵谓之糕,或谓之餣。考证:〔【博雅】□餣,饲也。〕 谨照原文饲也改饵也。
餭 【戌集下】【食字部】 餭 【广韵】【集韵】【韵会】□胡光切,音黄。【玉篇】乾饴也。又饵曰餦餭。【尔雅翼】蜜和米麫,煎熬作粔籹。【集韵】黍捣为□,谓之餦餭。 又【集韵】于方切,音王。义同。
饩 【戌集下】【食字部】 饩 【广韵】【集韵】许旣切【韵会】於旣切,□音欷。【玉篇】馈饷也。【周礼秋官司仪】致饔饩。【注】小礼曰飧,大礼曰饔饩。又【周语】廪人献饩。【注】禾米也。 又牲生也。【仪礼聘礼】饩之以其礼,上宾大牢,积惟刍禾,介皆有饩。【注】凡赐人以牲生曰饩。饩犹禀也,结也。【疏】按经云:主国使卿归饔饩。五牢云:饪一牢,腥二牢,饩二牢,□于门西。郑注云:饩,生也。牛羊右手牵之,豕东之,是牲生曰饩。论语,告朔之饩羊,郑注亦云:牲生曰饩。春秋传,饩臧石牛,服氏亦云:牲生。是凡牲生曰饩。春秋僖三十三年:郑皇武子云:饩牵竭矣。服氏以为腥曰饩,以其对牵,故以饩为腥。诗序云:虽有牲牢饔饩。郑云:腥曰饩,以其对生是活,故以饩为腥。 又【鲁语】马饩不过稂莠。【注】秣也。◎按说文本作气。饩,馈客刍米也。齐人来气诸侯,见春秋桓十年。或从食作饩,或从旣作,亦借旣,义□同。今通作饩。考证:〔又【地官司徒】廪人献饩。【注】禾米也。〕 谨按此出国语之周语篇不出周礼地官司徒。今将地官司徒字改为周语。〔【仪礼】【疏】引春秋传,饩藏石牛〕 谨照原文藏改臧。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火犬切,喧上声。穴也。
馈 【戌集下】【食字部】 馈 【广韵】【集韵】【韵会】求位切【正韵】具位切,□音匮。【说文】吴人谓祭曰馈。 又【广韵】同馈。【前汉食货志】千里负担馈饟。 又贻也。【孟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 又姓。【姓谱】晋中行穆伯攻鼓,馈闲伦欲因其啬夫而下之不从。 又【集韵】基位切,音妫。又归谓切,音贵。义□同。
馑 【戌集下】【食字部】 馑 【广韵】渠遴切【集韵】【韵会】渠吝切【正韵】具吝切,□音仅。【广韵】无谷曰饥,无菜曰馑。【论语】因之以饥馑。 又【韩诗外传】三谷不升谓之馑。 【字汇补】亦作□。
饏 【戌集下】【食字部】 饏 【集韵】杜览切,音澹。【玉篇】食无味也。通作澉。
【寅集中】【山字部】 【广韵】直尼切【集韵】□尼切,□音迟。山名,在靑州。【正字通】坁字之讹。一曰从岷讹省。
顡 【戌集下】【页字部】 顡 【广韵】【集韵】□鱼旣切,音毅。【玉篇】痴顡,不聪明也。 又【广韵】【集韵】□五怪切,音聩。义同。 又【五音集韵】他怪切。颜恶也。 又【集韵】迍怪切,音膪。击头声。一曰聉顡,无志。 又【广韵】五罪切【集韵】五贿切,□音頠。义同。考证:〔【玉篇】痴顡,不聪明也。〕 谨照原文痴顡改痴顡。
【丑集下】【女字部】 【广韵】武移切【集韵】民□切。□同□。齐人呼母曰,李贺称母曰阿。 又【集韵】绵批切,音迷。义同。 又息浅切,音□。女字。
颅 【戌集下】【页字部】 颅 【广韵】落胡切【集韵】【正韵】龙都切【韵会】笼都切,□音卢。【玉篇】《博雅》曰□颅谓之髑髅。 又通作卢。【前汉武五子赞】头卢相属于道。 【集韵】或作髗。【六书故】作□。考证:〔博雅曰,头颅谓之髑髅。〕 谨照原文头颅改□颅。
颌 【戌集下】【页字部】 颌 【广韵】古沓切【集韵】葛合切,□音合。【玉篇】口也。【广韵】颌颔,颐傍。【公羊传宣六年】獒躇阶而从之,祈弥明逆而踆之,绝其颔。【玉篇】引作颌。【扬子方言】颔、颐,颌也。秦晋谓之颌,颐其通语也。【扬雄长杨赋】稽颡树颌。【注】音蛤。 又【集韵】耳下骨也。 又姓。【左传庄十七年】夏,遂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飨齐戍,醉而杀之,齐人歼焉。 又【集韵】渴合切,音溘。又遏合切,音姶。义□同。 又曷合切,音盍。颌车也。又【唐韵】胡感切【集韵】戸感切,□音颔。【说文】顄也。 又【集韵】胡南切,音含。面黄也。同颔。
频 【戌集下】【页字部】 频 〔古文〕□【唐韵】符眞切【集韵】【韵会】毗宾切,□音颦。【玉篇】急也。【广雅】比也。【诗大雅】国步斯频。【传】频,急也。【笺】频犹比也。国家之政,行此祸害比比然。 又姓。【风俗通】汉有酒泉太守频畅。 又【说文】水厓。【徐铉曰】今俗别作水濵,非是。【诗大雅】池之竭矣,不云自频。【传】频,厓也。【笺】频,当作濵。 又与颦同。【易复卦】频复厉无咎。【注】谓频蹙之貌。 又果名。【前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仁频,幷闾。【注】仁频,宾榔也。频或作宾。考证:〔【诗大雅】地之竭矣,不云自频。〕 谨照原文地改池。
颖 【午集下】【禾字部】 颖 【唐韵】余顷切【集韵】【韵会】【正韵】庾顷切,□音颍。【玉篇】禾末也。【诗大雅】实颖实栗。【传】颖,垂颖也。【疏】颖是禾穗之挺,言其穗重而颖垂也。【书序】唐叔得禾,异亩同颖。【传】颖,穗也。禾各生一茎,而合为一穗。 又鐶也。【礼少仪】刀却刃授颖。 又锥鋩也。【史记平原君传】如锥之处囊中,乃颖脱而出。 又警枕也。【礼少议】颖杖琴瑟。【注】颖,警枕也。【疏】颖是颖发之义,故为警枕。【释文】颖,京领反。 又【韵会】笔头也。韩愈有毛颖传。 又【正字通】士才能拔类者亦曰颖。【陆机文赋】拔尤取颖。 又姓。【左传隐元年】颖考叔为颍谷封人。後遂以为氏。【急就篇】亦作颍。○按颖当依《说文》隶禾部,《字汇》《正字通》讹入页部,今改正。
【未集中】【糸字部】 【集韵】,或作。详字注。 又【玉篇】古迈切,音怪。细丝也。
颠 【戌集下】【页字部】 颠 【正字通】俗顚字。
□ 【未集中】【羽字部】 □ 【玉篇】同翘。
魥 【亥集中】【鱼字部】 魥 【广韵】五合切【集韵】鄂合切,□音礏。鱼名。又【广韵】去劫切【集韵】乞业切,□音怯。以竹贯鱼为乾。出复州界。【类篇】枯鱼也。
饔 【戌集下】【食字部】 饔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於容切,音邕。【玉篇】熟食也。【诗小雅】有母之尸饔。【传】熟食曰饔。【孟子】饔飧而治。【注】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 又【周礼天官内饔注】饔,割烹煎和之称。【疏】饔,和也,熟食曰饔。熟食须调和,故号曰饔。 又【仪礼聘礼】君使卿韦弁归饔饩五牢。【注】牲杀曰饔,生曰饩。 又通作雍。【周语】佐雍者尝焉。 又【韵会】【正韵】□於用切,雍去声。义同。
颟 【戌集下】【页字部】 颟 【广韵】母官切【集韵】谟官切,□音瞒。【玉篇】颟顸,大面。
顪 【戌集下】【页字部】 顪 【广韵】【韵会】许秽切【集韵】许濊切,□音喙。【广韵】颊也。【集韵】颐下毛。一曰颊谓之顪。或作哕。【庄子外物篇】按其鬓,压其顪。【音义】顪,许秽反,颐下毛也。
颤 【戌集下】【页字部】 颤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之膳切,音战。【玉篇】头不正也。 又【广韵】四支寒动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尸连切,音膻。【集韵】谓审於气臭也。【庄子外物篇】鼻彻为颤。【音义】颤,舒延反。
须 【戌集下】【页字部】 须 【广韵】锡兪切【集韵】【韵会】询趋切,□音需。【说文】面毛也。【易贲卦】贲其须。【注】须之为物上附者也。【疏】须上附于面。【释名】颐下曰须。须,秀也。别作。俗作须。 又待也。【易归妹】归妹以须。【诗邶风】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又与□通。【左传成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须矣。【尔雅释诂】□,待也。 又资也,用也。与需通。【尔雅释兽须属】兽曰衅,人曰挢,鱼曰须,鸟曰狊。【疏】此皆气倦体罢所须若此,故题云须属也。 又斯须,犹须臾也。【礼乐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 又迟缓也。【左传成二年】子不少须,众惧尽。【後汉淸河孝王传】且复须留。【注】《东观记》须留,作宿留。 又须女,星名。【史记天官书婺女注】正义曰:须女,四星。亦婺女,天少府也。须女,贱妾之称,妇职之□者。 又国名。【春秋僖二十二年】公伐邾,取须句。【公羊传】作须朐。【前汉地理志】东郡须昌县,故须句国。又【左传定四年】分唐叔以密须之鼓。【史记周纪】文王伐密须。【注】密须氏,姞姓之国。今安定阴密县是也。 又邑名。【诗邶风】思须与漕。【传】须、漕,卫邑。又【後汉郡国志】南阳郡顺阳有须聚。 又菜名。【尔雅释草】须薞无。【疏】诗谷风,采葑采菲。传,葑须也。先儒以须葑苁当之。孙炎云:须,一名葑苁。 又草名。【尔雅释草】台,夫须。【疏】台,一名夫须。莎草也。 又鸟名。【尔雅释鸟】鷉,须鸁。【疏】鷉,一名须鸁。 又兵器。【名】须盾,本出於蜀。须,所持也。 又【扬子方言】须,捷败也。南楚凡人贫衣被丑弊谓之须捷。 又姓。【左传庄十七年】有须遂氏。【战国策】魏大夫须贾。 又人名。【左传僖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 又【左思吴都赋】旗鱼须。【注】以鱼须为旗之竿也。 又【集韵】逋还切,音斑。班也。【礼玉藻】笏,大夫以鱼须文竹。【释文】崔云:用文竹及鱼班也。隐义云:以鱼须饰文竹之边。须音班。 又叶心秋切,音修。【息夫躬辞】嗟若是兮欲何留,抚神龙兮揽其须。【陆云九愍】生遗年而有尽,居静言其何须。将轻举以远览,眇天路而高游。【注】须,求也。 【说文徐注】此本须鬓之须。页,首也。彡,毛饰也。借为所须之须。俗书从水,非。毛氏曰:须与湏别。湏,火外切。烂也。考证:〔【逸雅】颐下曰须。〕 谨按语见释名,今将逸雅改为释名。〔【左传成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矣。〕 谨按原文本作须,其义则为□。石经及各本皆同。今仍改须。〔【尔雅释兽须属】鱼曰须,鸟曰臭。〕 谨照原文曰臭改曰狊。〔【前汉淸河孝王传】且复须留。〕 谨照原书前汉改後汉。〔【诗邶风】思须与漕。【注】须,漕,卫邑。〕 谨照原文注改传。〔【逸雅】须盾,本出於蜀。须,所持也。〕 谨按所引出释名,今将逸雅改为名。〔【玉藻】大夫以鱼须文竹。【注】崔云,用文竹及鱼班也。〕 谨照原书注改为释文。
【辰集下】【殳字部】 【唐韵】古哀切【集韵】柯开切,□音该。【说文】□,大刚卯也。以逐精鬼。【急就篇注】射魃谓大刚卯也,以金玉及桃木刻而为之。一名□。【辍耕录】刚卯者,按《王莽传》服虔注曰:刚卯,以正月卯日作,佩之。长三寸,广一寸四分,或用玉,或用金,或用桃,著佩之。又注当中央从穿作孔,以彩丝葺其底,刻其上,文曰:正月刚卯,旣央灵殳。四方赤靑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敎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又曰:疾日严卯,帝令夔化,顺尔国化,伏兹灵殳。旣正旣直,旣觚旣方。庶疫刚瘅,莫我敢当。凡六十六字。□者,佩印也。以正月卯日作,故谓刚卯。又谓之大坚,以辟邪也。 又【集韵】丘哀切,音开。又下改切,音亥。义□同。
领 【戌集下】【页字部】 领 【唐韵】良郢切【集韵】【正韵】里郢切【韵会】里整切,□音岭。【说文】项也。从页令声。【释名】领,颈也。以壅颈也。亦言总领衣体,为端首也。【诗小雅】交交桑扈,有莺其领。【传】莺莺然有文章也。领,颈也。【荀子劝学篇】若挈裘领。 又【广韵】理也。【韵会】方氏曰:承上令下谓之领。【礼祭义】先王之敎因而弗改,所以领天下国家也。又【乐记】领父子君臣之节。【注】领,犹理治也。又【仲尼燕居】言游进曰:敢问礼也者,领恶而全好者欤。【注】领,犹治也。 又【韵会】统领也。【前汉魏相传】总领庶职。 又【广韵】录也。【刘公干诗】沈速簿领书。【注】领,录也。 又楚官名。【左传昭二十七年】鄢将师为右领。 又晋官名。【晋书职官志】中领军将军,魏官也。 又地名。【左传昭二十二年】樊顷子奉王以追单子及领。【注】领,周地。【前汉王子侯表】蒲领侯嘉。 又山道,与岭通。【前汉严助传】舆轿而逾领。 又【正字通】受也。 又叶离贞切,音邻。【韩愈田氏庙□】嶪嶪魏土,婴儿弄兵。吏戎愁毒,莫保首领。考证:〔【礼祭仪】先王之敎,因而勿改,所以领天下国家也。〕 谨照原文祭仪改祭义。勿改改弗改。
颉 【戌集下】【页字部】 颉 【唐韵】【正韵】胡结切【集韵】【韵会】奚结切,□音缬。【说文】直项也。 又【诗邶风】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传】飞而上曰颉,飞而下曰颃。【集韵】又作翓。 又人名。【前汉艺文志】仓颉一篇。【春秋僖二十三年】重耳奔狄,从者顚颉。又皇颉,郑大夫。马师颉,郑子羽孙。 又姓。【风俗通】古贤人颉卫。 又【庄子胠箧篇】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辨矣。【注】颉滑,谓难料理也。崔云:缠屈也。李云:滑,滑稽也。一云颉滑,不正之语也。【音义】戸结反。 又【广韵】古黠切【集韵】【正韵】讫黠切,□音戛。【正韵】轹也。【史记楚元王世家】高祖微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详为羹尽栎釜,乃封其子信为羹颉侯。【注】索隐曰:羹颉,爵号,非县名。正义曰:括地志云:羹颉山,在妫州怀戎县东南十五里,高祖取其山名为侯号者,怨故也。 又【辽史耶律斡□传】车驾□颉山。 又【增韵】减克也,掠除也。【唐书高仙芝传】盗颉资粮。 又叶胡计切,音系。【卫恒四体书势】黄帝之史沮诵、仓颉眺彼鸟迹,始作书契。
颭 【戌集下】【风字部】 颭 【广韵】占琰切【集韵】【韵会】【正韵】职琰切,□音拈。【广韵】风吹落水。【说文】风吹浪动也。【柳宗元诗】惊风乱颭芙蓉水。【刘歆遂初赋】猋风盲其飘忽兮。回颭颭其冷冷。【正字通】凡风动物,与物受风摇曳者,皆谓之颭。
【辰集下】【殳字部】 【玉篇】丈耕切【集韵】除耕切,□音橙。推也。一曰揬也。 【集韵】同□。
颻 【戌集下】【风字部】 颻 【广韵】余昭切【集韵】【韵会】【正韵】余招切,□音遥。【玉篇】飘颻,上行风也。又风动物。【左思吴都赋】与风颻扬浏飕。【孟郊诗】镜海见纤悉,水天步飘颻。 又【集韵】弋笑切,音耀。风高貌。 【字汇补】亦作。通作摇。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同缁。○按字形当卽□字之讹。《字汇补》同缁,非是。
【辰集下】【毛字部】 【玉篇】先幺切【广韵】苏雕切,□音萧。□,鸟尾翘毛也。一曰羽翼敝貌。一曰□,氍毹也。 又【集韵】思邀切,音宵。又思留切,音修。义□同。
颽 【戌集下】【风字部】 颽 【广韵】苦亥切【集韵】可亥切,□音恺。【玉篇】南风。 又通作凯。【诗卫风】凯风自南。或作□。
飑 【戌集下】【风字部】 飑 【集韵】【韵会】□□遥切,音标。【玉篇】同飙。暴风也。【班固答宾戏】七雄虓阚,分裂诸夏。游说之徒,风飑雷激,□起而救之。 又【广韵】薄交切【集韵】蒲交切,□音庖。【广韵】风声。 又【五音集韵】皮敎切,庖去声。风貌。 又【广韵】【集韵】【韵会】□匹角切,音璞。【广韵】众多貌。【班固西都赋】飑飑纷纷,矰缴相缠。风毛雨血,洒野蔽天。【注】言弓矢众发,获禽兽多也。 又【集韵】弼角切,音雹。飑飑,物自空堕貌。
馊 【戌集下】【食字部】 馊 【玉篇】同□。
馓 【戌集下】【食字部】 馓 【广韵】【韵会】苏旱切【集韵】颡旱切,□音散。【广韵】馓,饭也。【说文】熬稻粻也。
饶 【戌集下】【食字部】 饶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如招切,音荛。【玉篇】多也,饱也,丰也,厚也,余也。又益也,剩也。【礼曲礼】大飨不问卜,不饶富。【注】富之言备也。备而已,勿多於礼也。【前汉□平传】平娶张氏,资用益饶。又对汉王曰:大王能饶人以爵邑。 又俗谓宽恕曰饶。【杜甫立秋後诗】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 又国名。【前汉地理志】北海郡县饶侯国。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属西河郡。莽曰饶衍。【後汉郡国志】安平国饶阳,故名饶。 又州名。本楚番邑,吴置鄱阳郡,隋攺饶州,以物产富饶也。 又姓。【风俗通】汉有饶武,为渔阳太守。 又【广韵】【集韵】【韵会】人要切【正韵】实照切,□音邵。义同。
【辰集下】【毛字部】 与□同。
颧 【戌集下】【页字部】 颧 【广韵】巨员切【集韵】【韵会】【正韵】逵员切,□音权。【广雅】也。【集韵】辅骨曰颧。或作□。又或作□。与頄、頯音别义同。通作权。□字从雚从骨作。
项 【戌集下】【页字部】 项 【唐韵】胡讲切【集韵】【韵会】【正韵】戸讲切,□学上声。【说文】头後也。【释名】项,确也。坚确受枕之处。【仪礼士冠礼】缁布冠缺项。【注】缺读如有頍者弁之頍,缁布冠无筓者,著頍围发际,结项中,隅为四缀,以固冠也。 又冠後为项。【仪礼士冠礼】宾右手执项。【注】项,结缨也。 又国名。【春秋僖十七年】夏灭项。【注】项国,今汝阴项县。【前汉地理志】汝南郡县,项。故国。 又【唐书西域传】党项,汉西羌别种。 又姓。【韵会】本姬姓国,齐灭之,子孙以国为氏。【史记项羽本纪】项氏世世为楚将,封於项,故姓项氏。 又大也。【诗小雅】四牡项领。【传】项,大也。【笺】但养大其领,不肯为用。 又【唐韵】正古胡孔切,鸿上声。【张衡西京赋】鲔鲵鱨鯋,修頟短项。大口折鼻,诡类殊种。考证:〔【仪礼士冠礼】缁布冠缺项。【注】缺读如有頍者弁之頍,缁布冠无筓者,著围发际,结项中,隅为四缀,以固冠也。〕 谨按著字下脱頍字,今照原文增入。〔【广韵】古音胡孔切〕 谨按胡孔切语见唐韵正非广韵也。今将广韵古音胡孔切改为唐韵正古胡孔切。
顼 【戌集下】【页字部】 顼 【唐韵】许玉切【集韵】【韵会】吁玉切,□音旭。【说文】头顼顼谨貌。 又【庄子天地篇】顼顼然不自得。【注】顼顼,自失貌。又作旭旭。 又颛顼,帝高阳氏号。【礼月令】其帝颛顼。【风俗通】颛者,专也。顼者,信也。【五经通义】颛顼者,顼,犹愉也。 又星名。【尔雅释天】颛顼之虚,虚也。【注】颛顼,水德,位在北方。 又【广韵】鱼欲切【集韵】虞欲切,□音玉。【广韵】人顼。
颏 【戌集下】【页字部】 颏 【唐韵】戸来切【韵会】何开切,□音孩。【玉篇】颐下。【韩愈记梦诗】我手承颏时拄座。 又【集韵】下攺切,音亥。义同。 又【集韵】【正韵】□柯开切,音该。【博雅】丑也。 又【广韵】古亥切【集韵】已亥切,□音攺。义同。 又【集韵】颊颏也。
颴 【戌集下】【风字部】 颴 【集韵】旬宣切,音旋。【玉篇】风转也。
颸 【戌集下】【风字部】 颸 【广韵】楚持切【集韵】叉缁切,□音差。【说文】凉风也。【左思吴都赋】翼颸风之□。【谢灵运初发石首城诗】出宿薄京畿,晨装博曾颸。【注】曾颸,高风也。 又【集韵】新兹切【韵会】新慈切【正韵】相咨切,□音思。义同。
【未集中】【糸字部】 【广韵】而止切【集韵】【韵会】【正韵】忍止切,□音耳。【玉篇】辔盛貌。【集韵】通作耳。
帆 【戌集下】【风字部】 帆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扶泛切,音梵。【玉篇】马疾步也,风吹船进也。【博雅】帆帆,走也。 又【玉篇】扶严切,音帆。义同。【左思吴都赋】楼船举帆而过肆。【注】舟船之帆,本用此字,今别作帆。周伯琦曰:马疾步也,从马风会意,借为舟帆字。又【崔豹古今注】曹子贞马名惊帆,言疾如帆也。 或作,亦作□。
飘 【戌集下】【风字部】 飘 【集韵】【韵会】【正韵】□□遥切,音标。【玉篇】旋风也。【诗桧风】匪风飘兮。【释文】符遥反,又必遥反。【前汉蒯通传】飘至风起。【注】必遥反。谓疾风。 又【广韵】符霄切【集韵】毗霄切,□音瓢。义同。【尔雅释天】回风为飘。【释文】飘,音瓢。【诗小雅】飘风发发。【释文】飘,避遥反。 又【唐韵】抚招切【集韵】纰招切,□音嫖。飘颻。【史记司马相如传】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 又【韵会】吹也。【曹植诗】惊风飘白日。【陶潜归去来辞】风飘飘而吹衣。 又落也。【庄子达生篇】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注】落也。【韵义】飘,匹遥反。 又【韵会】通作漂。【前汉杨恽传】漂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 又通作缥。【前汉扬雄传】缥缥有凌云之志。 又【集韵】匹妙切,音剽。【曹植感节赋】折若华之翳曰:庶朱光之长照。愿寄躯于飞蓬,乘阳风而远飘。 【说文】作□。【六书故】作□。
飙 【戌集下】【风字部】 飙 【集韵】【韵会】【正韵】□□遥切。音标。【说文】扶摇风也。从风猋声。【玉篇】暴风也。【沈约诗】隔年未相识,声论动风飙。【□子昂诗】盲飙忽号怒。【韩愈诗】雪霜刻似惨,狞飙摺空衢。或作飑。 又通作猋。【尔雅释天】扶摇谓之猋。【注】暴风从下上。【礼月令】孟春行秋令,则猋风暴雨总至。 又通作熛。【史记司马相如传】雷动熛至。 【正字通】俗省作颷,音标。唐长安西有金颷门。原以颷为俗□字。
馍 【戌集下】【食字部】 馍 【字汇补】与□同。又餠也。
馗 【戌集下】【首字部】 馗 【集韵】渠龟切,音逵。【正字通】頯頄□同。面颊骨也。 又【集韵】与逵同。【说文】□,九达道也。似龟背,故谓之□。□,高也,故从□。【六书故】尔雅,九达谓之逵。亦借作□。【字汇】古者涂方九轨,故从九首,一道为一首。 又菌名。【尔雅释草】中□菌。【注】地蕈,似盖,江东名土菌,亦曰□厨。【疏】大者名中□,小者名菌。 又钟馗,人名。【正字通】人之名钟馗者非一。宋禁中旧有吴道子所画钟馗,卷首唐人题云:明皇开元,讲武骊山,还宫,上梦大鬼制小鬼,命吴道子画之。熙宁五年,上令画工摸拓,锓版印赐两府辅臣各一本,是岁除夜,遣内供奉官梁楷就东西府给赐钟馗像。唐逸史载,明皇画梦鬼蓝袍,曰:臣终南山进士钟馗,除天下虚耗之孽。诏吴道子画之赐二府,其说未详。後汉有李钟馗,隋将有乔钟馗,杨钟馗,北史尧暄本名钟馗,字辟邪。胡应麟笔丛曰:六朝已有钟馗,後人附会为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张钟馗,诸取名者,皆以鬼神为名也。据诸说,钟馗之名,非始于开元也。 又椎亦名钟馗。【周礼冬官考工记注】齐人谓椎为终葵。葵馗声相近,卽钟馗也。 又与夔同。【广成子传】蚩尤飞空走,以馗牛皮为鼓,九击而止之,尤不能飞走,遂杀之。【山海经】作夔。 又【广韵】渠鸠切,音求。义同。◎按王粲从军诗: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馆宅充鄽里,士女满庄馗。此从广韵渠鸠切本音,而正字通以为叶尤韵,误。 【集韵】亦作□。【正字通】俗讹作□。
馞 【戌集下】【香字部】 馞 【广韵】【韵会】【正韵】蒲没切【集韵】薄没切,□音勃。【玉篇】大香也。【博雅】馝馞,香也。【集韵】或作。 又通作茀。【史记司马相如传】暗薆咇茀。 又【集韵】普没切,音馞。香貌。
馡 【戌集下】【香字部】 馡 【广韵】甫微切【集韵】匪微切,□音奜。【广雅】馡馡,香也。 又【韵会】通作菲。【楚辞九歌】芳菲菲兮满堂。【司马相如上林赋】郁郁菲菲。 又【集韵】【韵会】【正韵】□芳微切,音霏。义同。考证:〔【韵会】通作菲。【楚辞九歌】芳菲兮满堂。〕 谨照原文增改为芳菲菲兮满堂。
馤 【戌集下】【香字部】 馤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於盖切,音蔼。【玉篇】香也。【韩愈城南聮句】园菊茂新芳,径兰销晚馤。 又【集韵】於代切,音爱。义同。
馵 【亥集上】【马字部】 馵 【唐韵】之戍切【集韵】【韵会】朱戍切,□音注。【说文】马後左足白也。【尔雅□畜】左白馵。又膝上皆白惟馵。【诗秦风】驾我骐馵。 又【玉篇】马悬足也。【易说卦传】震为馵足。【陆佃云】馵足盖取其躁,故二绊其足,言制之而动。今字书从马,一绊其足。馵,二绊其足。馽,口其足。 又【集韵】朱欲切,音烛。义同。考证:〔【尔雅释兽】左白馵。〕 谨照原书释兽改畜。
駋 【亥集上】【马字部】 駋 【集韵】之遥切,音昭。马名。
【未集中】【糸字部】 【集韵】补或作。详补字注。
饧 【戌集下】【食字部】 饧 【集韵】【韵会】【正韵】□徒郞切,音唐。【说文】饴和馓也。【扬子方言】饧谓之糖。【释文】饧,洋也。煮米消烂,洋洋然也。【急就章】梨□柰桃待露霜,枣杏瓜棣馓饴饧。【诗话】刘禹锡曰:诗用僻字,宜有来历。宋考功云:沈佺期岭表寒食诗:马上逢寒食,春来不见饧。常疑之。因读毛诗,箫管备举,郑笺,箫,编小竹管,如今卖饧者所吹,六经惟此中有饧字。吾缘明日重九,押一糕字读,寻思六经无糕,故不敢为之。◎按重编广韵云:□,徐盈切,当从昜,正韵从易误。饧,徒郞切,当从易,今混为一字,非。字汇旣有□字,从徐盈反,复于饧字作徐盈、徒郞二切,尚未了然於字书之误也。考证:〔【急就章】梨□柤桃待露霜,枣杏瓜棣馓饴饧。〕 谨照原文柤桃改柰桃。
餴 【戌集下】【食字部】 餴 【玉篇】甫云切,音分。半蒸饭也。与饙同。【诗大雅】挹彼注兹,可以餴饎。【注】餴,蒸米一熟,而以水沃之,乃再蒸也。 本作餴,字汇省作餴,附八画,非。今攺正。
饡 【戌集下】【食字部】 饡 〔古文〕□【广韵】【集韵】□则旰切,音赞。【玉篇】以羹浇饭也。【楚辞九思】将夭折兮碎糜,时混混兮浇饡。【注】言混浊如浇饡之乱也。 又【集韵】以膏煎稻为□也。 【字汇补】亦作□。
駊 【亥集上】【马字部】 駊 【广韵】布火切【集韵】补火切,□音跛。【玉篇】駊騀,马摇头。【广韵】駊騀,马恶行也。【杜甫观成都尹严公扬旗诗】庭空四马入,駊騀扬旆旌。 又高大貌。【扬雄甘泉赋】崇丘陵之駊騀。【注】与岥峨义通。 又【唐韵】【集韵】□普火切,音叵。义同。
駦 【亥集上】【马字部】 駦 【正字通】俗腾字。
【巳集上】【水字部】 【广韵】【集韵】□槎辖切,音□。□,水流貌。一曰水声。
餗 【戌集下】【食字部】 餗 【唐韵】桑谷切【集韵】【正韵】苏谷切【韵会】苏木切,□音速。鼎实也。【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正义】餗,糁也。八珍之膳,鼎之实也。【周礼天官醢人糁食注】糁食,菜餗蒸。【疏】若今煮菜,谓之蒸莱也。 又【集韵】测角切,音促。义同。 【说文】本作□。【集韵】亦作□□。
餝 【戌集下】【食字部】 餝 【玉篇】同饰。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翾县切,音眴。绚或从荀。
餪 【戌集下】【食字部】 餪 【广韵】【集韵】【韵会】□乃管切,音暖。【博雅】餪餫,馈也。【玉篇】馈女也。【集韵】女嫁後三日饷食,为餪女。 又【集韵】奴乱切,音偄。婚三日而晏谓之餪。【字林】讹从女,非。
餰 【戌集下】【食字部】 餰 【唐韵】【韵会】【正韵】□诸延切,音毡。【玉篇】同饘。【荀子礼论篇】酒醴餰鬻。 又【字汇补】亦作□。【礼内则】稻米为酏。【释文】酏,读为□,之然反。 又【集韵】【韵会】□居言切,音犍。又【集韵】旨善切,音□。义□同。考证:〔【礼内则】稻米为酏。【注】酏,读为□。〕 谨按此系释文语,今将注字改为释文。
骪 【亥集上】【骨字部】 骪 【唐韵】於诡切【集韵】【韵会】邬毁切,□音委。【说文】骨端骪奊也。【玉篇】骨曲也。 又【前汉淮南厉王传】骪天下正法。【注】师古曰:骪,古委字,谓曲也。【枚皋传】其文骪骳。【注】骪骳,犹言屈曲也。 又【楚辞招隐士】林木茷骪。【王逸注】枝条盘纡。 又【司马相如上林赋】崔错癹骪。【注】郭璞曰:癹骪,蟠戾也。 又【司马相如大人赋】容以骪丽兮。【注】张楫曰:骪丽,左右相随也。 又【扬子太□经】祸所骪也。【注】祸所钟也。 又姓。【广韵】出纂文。考证:〔【枚乘传】其文骪骳。〕 谨照原文枚乘改枚皋。
【寅集上】【宀字部】 【集韵】古□切【集韵】居□切,□音遘。【玉篇】夜也。引《诗》中之言,中夜之言也。 又【正字通】室深密处,本作冓。
【未集中】【糸字部】 【集韵】翼,或作。详翼字注。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韵】皮变切,音卞。导水使平也。
糖 【戌集下】【食字部】 糖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徒郞切,音唐。【玉篇】糖,饵也。【广韵】糖,黍膏。【扬子方言】饧谓之糖。【本草】饴卽软糖。凡粳粟火麻白米皆堪作,惟糯米作者入药。 【集韵】或作糖糛饧。
馏 【戌集下】【食字部】 馏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力救切,音溜。【玉篇】饭气蒸也。【广韵】馏饭。【尔雅释言】饙馏稔也。【注】饙熟曰馏。【疏】孙炎曰:烝之曰饙,均之曰馏。郭云:今呼□饭为饙,饙熟为馏。《说文》云饙,一蒸米也。馏,饭气流也。然则蒸米谓之饙,饙必馏而熟之,故言馏。本作□。 又【广韵】【集韵】□力求切,音刘。义同。考证:〔【尔雅释言】饙馏稔也。【疏】孙炎曰,蒸之曰馈,均之曰馏。郭云,今呼□饭为饙,饙熟为馏。〕 谨照原文曰馈改曰饙。□饭改□饭。
饀 【戌集下】【食字部】 饀 【集韵】他刀切。与饕同。 又徒刀切,音陶。饵也。与□同。通作□。 又苦绀切,音勘。味过甘也。
【辰集下】【欠字部】 【集韵】渠飮切,噤上声。人名。汉有刘。 又【集韵】巨禁切,擒去声。义同。
饽 【戌集下】【食字部】 饽 【广韵】蒲没切【集韵】薄没切,□音勃。【玉篇】麫饽。【博雅】饽,长也。
馆 【戌集下】【食字部】 馆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玩切,音贯。【玉篇】客舍。【诗郑风】适子之馆兮。【礼曾子问】公馆复,私馆不复。【注】公馆,若今县官舍也。【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馆,□馆有积。 又【西京杂记】公孙弘开客馆,招天下之士。一曰钦贤馆,德任毗赞佐理阴阳者居之。次曰翘材馆,才堪九列二千石者居之。次曰接士馆,一善一艺者居之。 又【周礼春官司巫】祭祀则共匰主及道布及蒩馆。【注】蒩之言藉也,祭食有当藉者,馆所以承蒩,谓若今筐也。 又重馆,地名,在今山东鱼台县。【左传僖三十一年】宿於重馆。 又与管通。【仪礼聘礼】管人布幕於寝门外。【注】管犹馆也。 又【集韵】【韵会】□古缓切,音管。义同。 又叶扃县切,音睊。【徐干齐都赋】後宫内庭,□妾之馆。众伟所施,极功穷变。考证:〔【周礼春官司巫】祭祀则共匰主及道布蒩馆。【注】蒩之言藉也,祭祀有当藉者,馆所以承蒩,谓若今筐也。〕 谨照原文蒩馆上增及字。祭祀改祭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七四切,音次。或作□。以漆涂器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篇海】与粢同。
□ 【午集下】【穴字部】 □ 【韵海】□,本书作□。
馢 【戌集下】【香字部】 馢 【集韵】将先切,音笺。香木名。或作□。【香谱】馢香,沉香同类,其香方皆用馢。桂海志作笺香,南方草木状作栈香,实一字也。 或作□。
馲 【亥集上】【马字部】 馲 【广韵】【集韵】□陟格切,音磔。【玉篇】馲□,驴父牛母。【本草】牡驴交牛生者为馲□。□或作□。【崔豹古今注】驴牡马牝则生□,卽馲□也。 又【广韵】卢落切【集韵】【韵会】历各切,□音洛。【集韵】馲驼,畜名。或作□,亦作橐,通作骆。 又【集韵】闼各切,音托。又屋郭切,音雘。义□同。
馼 【亥集上】【马字部】 馼 【唐韵】【集韵】□无分切,音文。【玉篇】马不纯。【说文】马赤鬣缟身,目若黄金,名曰馼。吉皇之乘,周文王时犬戎献之。 【六书略】或书作□。
駃 【亥集上】【马字部】 駃 【唐韵】【集韵】□古穴切,音玦。【玉篇】駃騠,马也,生七日超其母。【说文】駃騠,马父骡子。【古今注】曹眞有駃马,名惊帆,言其驰骤如烈风之举帆疾也。 又【广韵】【集韵】【正韵】□苦夬切。与快同。【酉阳杂俎】河水色浑駃流。【尸子】黄河龙门駃流如竹箭。【元好问诗】駃雨东南来。【自注】駃与快同。
驷 【亥集上】【马字部】 驷 【唐韵】【集韵】【韵会】息利切【正韵】息渍切,□音四。【玉篇】四马一乘也。【诗墉风】良马五之疏王肃云:古者一辕之车驾三马则五辔,夏后氏驾两,谓之丽。殷益一騑,谓之骖。周又益一騑,谓之驷。驷者,一乘四马,两服两骖是也。董氏曰:马在车中为服,在车外为骖。 又【左传文十一年】富父终甥驷乘。 又【前汉郊祀志】秦祀四畤,每畤用木寓龙一驷,木寓车马一驷,各如其帝色。【注】李奇曰:寓寄也,寄生龙形於木也。师古曰:一驷亦四龙也。 又星名。【尔雅释天】天驷房也。【注】房四星,谓之天驷。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琅邪郡驷望县。【又】乐浪郡驷望县又姓。【左传定十年】郈工师驷赤。又【前汉文帝纪】齐王舅父驷钧。 又借作四。【礼乐记】夹振之而驷伐,盛威於中国也。【注】驷当为四。每奏四伐,一击一刺为一伐。 又【集韵】【韵会】【正韵】□息七切,音悉。义同。考证:〔【小雅】载骖载驷。【注】王肃云云。〕 谨照所引王肃云云见墉风干旄疏非小雅注。今照原书将小雅载骖载驷注七字,改为墉风良马五之疏。
骈 【亥集上】【马字部】 骈 【正字通】俗騈字。
駣 【亥集上】【马字部】 駣 【广韵】【集韵】【韵会】□徒刀切,音陶。【玉篇】马四岁也。 又【正韵】马三岁。【周礼夏官廋人】敎駣攻驹。【注】三岁为駣,敎駣,始乘习之也。【音义】徐音肇,刘音道,李读汤尧反,沈读徒刀反。 又【集韵】駣□,马属。又【广韵】治小切【集韵】【韵会】【正韵】直绍切,□音赵。又【广韵】徒皓切【集韵】【韵会】【正韵】杜皓切,□桃上声。又【集韵】大到切,音导。义□同。
飧 【戌集下】【食字部】 飧 【广韵】思浑切【集韵】【韵会】【正韵】苏昆切,□音孙。【说文】餔也。 【集韵】或作餐,通作湌。 又【玉篇】水和饭也。【释名】飧,散也。投水于中,自解散也。【礼玉藻】君未覆手,不敢飧。【注】覆手者,谓食毕以手循口旁,恐有肴污著也。未覆手,言君初飧未竟,臣不敢飧也。又【杂记】孔子曰:少施氏食我以礼,吾飧,作而辞曰:疏食也,不敢以伤吾子。【注】礼,食竟,更作三飧,以助饱。飧谓以飮浇饭也。郑康成释飧为劝食,误。 又食也。【周礼秋官司仪】致飧,如致积之礼。【注】飧,食也。小礼曰飧,大礼曰饔饩。【仪礼聘礼】宰夫朝服设飧。【注】食不备礼也。 又熟食也。【诗小雅】有饛簋飧。【传】飧,熟食。 又夕食也。【周礼天官宰夫】宾赐之飧牵。【注】郑司农云:飧,夕食也。 又古通眞。【宋玉九辩】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飧。蹇充倔而无端兮,汨莽莽而无垠。 【说文】作□。夕食,故从夕。【正韵】讹作飧,非。
饪 【戌集下】【食字部】 饪 〔古文〕□【唐韵】如甚切【集韵】【韵会】【正韵】忍甚切,□音荏。【玉篇】大熟也。【扬子方言】徐扬之闲曰饪。【论语】失饪,不食。【释常谈】过熟谓之失饪。 又【仪礼聘礼】赐饔唯羹饪。【注】羹饪谓饪一牢也。肉谓之羹。又【特牲馈食礼】请期曰羹饪。【注】饪,熟也。 又【集韵】如鸩切,音妊。义同。
飮 【戌集下】【食字部】 飮 〔古文〕□□淾□□□【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於锦切,音上声。【玉篇】咽水也。亦歠也。【释名】飮,奄也。以口奄而引咽之也。【周礼天官膳夫】飮用六淸。又【酒正】辨四飮之物:一曰淸、二曰医、三曰浆、四曰酏。【注】淸渭醴之泲者,医卽内则以酏为醴者,浆今之酨浆,酏今之粥也。 又漱也。【仪礼公食大夫礼】宾坐祭,遂飮奠於丰上。【注】飮,漱也。 又隐也。【後汉蔡邕传】邕上疏曰:臣一入牢狱,当为楚毒所迫趣,以飮章辞情,何缘复闻。【注】趣音促,飮犹隐也,今匿名文书也。 又【正字通】乐律有声飮,以声相转而合也。梁武帝自制四器,名曰通,每通施三弦,因以通声,随声酌其淸浊高下也。 又飮器,溺器也。【战国策】赵襄子杀智伯,漆其头以为飮器。【注】溺器。或曰酒器。 又受箭曰飮箭。【郭璞蛟赞】汉武飮羽。 又【广韵】於禁切,音荫。以飮飮之也。【礼檀弓】酌而飮寡人。【左传昭二十六年】成人伐齐师之飮马于淄者。 又【庄子则阳篇】或不言而飮人以和。 【说文】或作。通作飮。互详酉部酓字注。考证:〔【周礼】【酒正】辨四飮之物。一曰淸【注】淸渭酒之洓者。〕 谨照原注酒改醴。洓改泲。
飧 【戌集下】【食字部】 飧 【正字通】俗飧字。
飺 【戌集下】【食字部】 飺 【广韵】疾移切【集韵】才支切,□音疵。【玉篇】嫌食貌。【集韵】或作呲。 又【集韵】才资切,音茨。饫也。 又蒋氏切,音子。恶食也。【管子形势解】飺食则不肥。
□ 【未集中】【缶字部】 □ 【集韵】丘哀切,音开。器名。 又【玉篇】羌吕切。义同。
□ 【午集下】【穴字部】 □ 【字汇补】彻宙切,丑去声。今关东有□姓。
馋 【戌集下】【食字部】 馋 【广韵】士咸切【集韵】【韵会】锄咸切【正韵】鉏咸切,□音谗。【广韵】不廉。【集韵】饕也。 又【韵会】通作嚵。【韩愈月蚀诗】虽食八九无嚵名。
馒 【戌集下】【食字部】 馒 【广韵】母官切【集韵】【韵会】【正韵】谟官切,□音瞒。【集韵】馒头,餠也。【正字通】麫食也。馒开首者曰橐驼脐。吴下呼□膪,读若匘诈,言熟食之肥也。长曰茧,斜曰桃。【晋书束晰赋】馒头薄持。【事物纪原】诸葛亮南征,将渡泸水。土俗杀人首祭神,亮令以羊豕代,取麫,画人头祭之。馒头名始此,又南唐有子母馒头。【燕翼诒谋录】仁宗诞日,赐群臣包子,卽馒头别名。今俗屑麫发酵,或有馅,或无馅,烝食者谓之馒头。 【集韵】或作□。
馔 【戌集下】【食字部】 馔 【集韵】雏绾切【五音集韵】雏睆切,□音撰。【玉篇】饭食也。【说文】具食也。【周礼天官酒正】以共王之四飮三酒之馔。【疏】谓馔□具设之也。【仪礼燕礼】膳宰具官,馔于寝东。【注】具其官之所馔,谓酒也,牲也,脯醢也。 又【韵会小补】或作纂。【前汉元后传】独置孝元庙故殿,以为文母纂食堂。【注】孟康曰:纂,音撰。晋灼曰:纂,具也。 又【集韵】扶万切,音饭。又【五音集韵】士恋切,音籑。义□同。 又【正韵】须兖切,音选。尚书大传】夏后氏不杀不□,死罪罚二千馔。【马融云】馔,六两。【史记平准书】作撰。【苏林云】撰音选择之选。 【说文】本作籑,从食算声。或从作□。诸韵书沿俗作馔。
馦 【戌集下】【香字部】 馦 【广韵】许兼切【集韵】馨兼切,□音莶。【玉篇】香味。【博雅】馦馦,香也。 又【集韵】火占切,音□。义同。或作。
馫 【戌集下】【香字部】 馫 【字汇补】虚陵切,音兴。香气也。
馶 【亥集上】【马字部】 馶 【广韵】巨支切【集韵】翘移切,□音祇。【玉篇】劲也。【说文】马强也。 又【唐韵】【集韵】□章移切,音支。义同。 又【广韵】【集韵】□施智切,音试。马病。
【未集中】【糸字部】 【广韵】余律切【集韵】允律切,□音聿。【玉篇】长貌。
【巳集上】【水字部】 与浸□同。【史记王子侯年表】有扶侯。
馽 【亥集上】【马字部】 馽 【唐韵】陟立切,音执。【说文】绊马足也。【玉篇】绊也。【韩愈祭柳宗元文】天脱馽羁。 又【韵会】或作絷。【诗小雅】絷之维之。【疏】在腹曰鞅,在後曰绊。绊,系足也。絷之谓绊,维之谓系。【正字通】说文,絷馽本一字重文,从糸执声,作絷。今经传皆从絷,字汇引正讹以俗作絷为非,迂泥。 又【集韵】食律切,音术。【庄子马蹄篇】连之以羁馽。【陆德明音义】馽,丁邑反,徐丁力反,绊也,李音述。 又【集韵】德合切,音答。义同。 【集韵】作□。【字汇】作□。□非。
駂 【亥集上】【马字部】 駂 【广韵】博抱切【集韵】【韵会】补抱切,□音宝。【玉篇】骊马杂毛,今之黑骢也。【尔雅释畜】骊白杂毛駂。【注】今乌骢。 【集韵】或作□。【正字通】按诗郑风,叔于田,乘乘鸨。从鸟从马,古通。周礼,马八尺以上曰龙。尔雅:二目白曰鱼,马可以名龙名鱼,则鸨亦可曰駂。旧注云不宜从鸨,误。
骒 【亥集上】【马字部】 骒 【正字通】苦卧切,音课。俗呼牝马,卽草马。详後騲字注。
駶 【亥集上】【马字部】 駶 【广韵】渠玉切【集韵】衢录切,□音局。【广韵】马立不定。
□ 【未集上】【竹字部】 □ 【海篇】音辖。拾也。
驾 【亥集上】【马字部】 驾 〔古文〕□【唐韵】古讶切【集韵】【韵会】居迓切【正韵】居亚切,□音嫁。【说文】马在轭中。 又驭也。【礼曲礼】君车将驾。【正字通】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驾。 又车乘也。汉制,六驾属车八十一乘。【後汉舆服志】天子出有大驾,有法驾,有小驾。 又别驾,官名。【通典】汉别驾,从事史一人,刺史行部别乘一乘传车,故称曰别驾。唐攺郡丞为别驾,德宗时复省,今府通判是也。 又具车马曰驾。【前汉高帝纪】诏贤士大夫能从我游者,郡守身劝为之驾,遣诣丞相。 又腾驾也。【扬子法言】仲尼驾说者也。如将复驾其所说,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注】仲尼乘行而赞述之。金口木舌,铎也。言莫如使诸儒宣扬之也。 又陵驾也。【左传昭元年】子木之信称於诸侯,犹诈晋而驾焉。【注】驾犹陵也。 又人名。【左传】鲁大夫荣驾鹅。 又【集韵】居牙切,音嘉。义同。 又叶古慕切,音故。【古逸诗骊驹歌】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
飵 【戌集下】【食字部】 飵 【唐韵】在各切【集韵】疾各切,□音昨。【玉篇】楚人相谒食麦曰飵。【扬子方言】餥飵,食也。□楚之内相谒而食麦饘谓之餥,楚曰飵。凡□楚之郊,南楚之外,相谒而飧,或曰飵,或曰。秦晋之际,河阴之闲,曰□,此秦语也。 又【集韵】侧格切,音窄。馏也。 又【广韵】昨误切【集韵】【韵会】存故切【正韵】靖故切,□音□。义同。
驮 【亥集上】【马字部】 驮 【广韵】徒河切【集韵】【韵会】【正韵】唐何切,□音驼。【玉篇】马负貌。【广韵】驮,骑也。【李白诗】吴姬十五细马驮。 又【韵会】或作他。【扬子方言】凡以驴马馲驼载物者谓之负他。 又或作佗。【前汉赵充国传】以一马自佗负。【师古注】凡以畜产载负物者,皆谓之佗。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唐佐切,佗上声。又【集韵】【五音集韵】□徒盖切,音大。义□同。 又【集韵】县名,在江夏。
馻 【亥集上】【马字部】 馻 【广韵】余准切【集韵】庾准切,□音尹。【玉篇】马毛逆。【尔雅释畜】逆毛居馻。【注】马毛逆刺。 又【广韵】【集韵】□以转切,音兖。又【集韵】松伦切,音荀。义□同。
驻 【亥集上】【马字部】 驻 【唐韵】中句切【集韵】【韵会】株遇切,□音注。【说文】马立也。【玉篇】马止也。【释名】驻,株也,如株木不动。【正字通】天子行在之所曰驻跸。 又【集韵】遇切,音柱。义同。
飥 【戌集下】【食字部】 飥 【广韵】他各切【集韵】闼各切,□音托。【玉篇】餺飥,餠属。【扬子方言】餠谓之飥。【齐民要术】麦□堪作餠飥。【五代史李茂贞传】作不托。【王辟之渑水燕谈】作飥。 【篇海】或作□。考证:〔【玉篇】餺飥,餠属。〕 谨照原文餺飥改餺飥。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乃后切。同。乳子也。 又【玉篇】奴斗切。奶异名。又古□切。取乳也。 又【集韵】丘□切,音□。又居□切,音构。义□同。 □□□啂□同。
飬 【戌集下】【食字部】 飬 【五音集韵】同餋。
饱 【戌集下】【食字部】 饱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博巧切,包上声。【说文】厌也。【玉篇】饱满也。【广韵】食多也。【易渐卦】飮食衎衎,不素饱也。【礼文王世子】尝馔善,则世子亦能食。尝馔寡,世子亦不能饱。 又【陆机豪士赋】心玩居常之安,耳饱从谀之说。又姓。【正字通】宋添差通判临江军事饱安盈。 又【五音集韵】许旣切,音欷。饫也。 又古通有韵。【诗小雅】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又叶彼五切,音补。【吴子治兵篇】适其水草,节其饥饱。冬则温厩,夏则凉庑。考证:〔【礼文王世子】尝馔善,则世子亦能食。尝馔寡,则世子亦不能饱。〕 谨照原文尝馔寡下省则字。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悬圭切,音携。纗,或作□。 又【集韵】祖管切,音纂。【玉篇】同纂。组类也。【後汉张衡传】□幽兰之秋华兮。【注】□,亦纂字。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韵】闼各切,音托。穿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陟瓜切,音挝。马策名。
饼 【戌集下】【食字部】 饼 【正字通】俗餠字。
餇 【戌集下】【食字部】 餇 【玉篇】徒红切,音同。食也。
饯 【戌集下】【食字部】 饯 【广韵】【正韵】□慈演切,音践。【说文】送去也。【徐曰】以酒食送也。【诗邶风】飮饯于祢。【注】祖而舍軷飮酒其侧曰饯。【释文】饯,音践。【尔雅释诂】饯,进也。【疏】饯者,进飮食之名也。 又凡送皆曰饯。【书尧典】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注】寅,敬也,饯礼送行者之名。纳日,方纳之日也。盖以秋分之暮夕方纳之日,而识其景也。【释文】饯,贱衍反。 又【广韵】疾箭切【集韵】【韵会】才线切【正韵】在线切,□音贱。义同。诗邶风,飮饯,徐邈读。 又【集韵】子贱切,音箭。义同。
喂 【戌集下】【食字部】 喂 【广韵】【集韵】【韵会】□於伪切,音委。【玉篇】喂,饲也。【广韵】喂,饭也。【说文】食牛也。【礼月令】季春,喂兽之药,毋出九门。【注】喂者,啖之也。药,毒物也。【楚辞九辩】骥不骤进而求服兮,凤亦不贪喂而妄食。【注】谓不贪人飤己妄食也。 又【唐韵】奴罪切【集韵】【韵会】【正韵】弩罪切,□音鮾。【玉篇】饥也。一曰鱼败曰喂。【楚语】民之羸喂,日日已甚。【前汉魏相传】振乏喂。◎按喂馁古通,今相承,以喂为喂饲之喂,以馁为饥馁之馁,遂分为二。
餺 【戌集下】【食字部】 餺 【广韵】补各切【集韵】【韵会】【正韵】伯各切,□音博。【玉篇】餺飥,餠属。 【广韵】作。亦作□。
顩 【戌集下】【页字部】 顩 【唐韵】【集韵】□鱼检切,音广。【玉篇】《说文》云□貌。《仓颉》云狭面锐颐之貌。 又【集韵】丘检切,杴上声。顩顩,面不平也。或作□□。 又呼滥切,音顣。顽顩,痴貌。 又【广韵】直稔切【集韵】丘甚切,□音顉。【广韵】顩颐,丑貌。【集韵】颐上曲曰顩。或从金。 又【集韵】丘凡切,凵平声qiān。义同。
駏 【亥集上】【马字部】 駏 【集韵】【韵会】【正韵】□臼许切,音巨。【玉篇】駏驉,兽似骡。【古今注】骡为牝马为牡生駏。【唐书李贺传】从小奚奴骑駏驉。【注】似骡而小。【韵会】通作距。 又兽名。【韩愈诗】终始如駏蛩。【注】孔丛子,北方有兽名蟨,食得甘草,必啮以遗蛩蛩駏虚。二兽见人来,必负蟨以走。二兽非爱蟨也,为其得甘草以遗之。蟨非爱兽也,为其假足也。
駖 【亥集上】【马字部】 駖 【广韵】【集韵】□郞丁切,音灵。【广韵】駖盖,车骑声。 又【集韵】力耕切,音磷。马众声。
餍 【戌集下】【食字部】 餍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於艳切,音厌。【玉篇】饱也,足也。【左传襄十六年】以险徼幸者,其求无餍。【孟子】餍酒肉而後反。 又通作厌。【书洛诰】万年厌于乃德。【注】厌,饫也。【释文】厌於艳反,徐於廉反。 又【广韵】一盐切【集韵】於盐切【正韵】衣炎切,□音恹。义同。 【吴棫韵补】《左传》序,餍而饫之。《孟子》餍酒肉。或作□。《书洛诰》注:饱也。亦作恹。通作厌。《周礼大司徒》注:厌服于十二敎。疏云:谓厌饫服行。又《贾山传》好善无餍。无音,《孟子》不夺不餍。《左传》贪婪无餍。有平去二音。旧韵□餍厌三字训解不同,许於经传有明音,卽依本音,如无明音,卽平仄声通使。毛氏曰:三字训解不同,谓厌斁、厌禳、厌服、厌厌之类,当随出处。若训饱足者,平去声三字□同,其闲字音独异,如《孟子》不夺不餍有二音,至餍酒肉、餍足乃独去音,皆合通押。按本韵三字各出,如厌之为斁,餍之为饫,犹曰不同,如□字直是省文,各出误矣。互详厌字注。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汤河切,音佗。【类篇】饵也。
余 【戌集下】【食字部】 余 【唐韵】以诸切【集韵】【韵会】羊诸切【正韵】云俱切,□音余。【说文】饶也。【玉篇】残也。【广韵】剩也。【周礼天官冢宰】以九赋敛财贿。九曰币余之赋。【郑注】百工之余。【左传文元年】归余于终。又【孟子】余夫二十五亩。【注】一夫,上父母,下妻子,以五口八口为率。如有弟,是余夫也。 又【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余子。【注】余谓羡也。郑康成谓:余子卿大夫之子,当守於王宫者也。【左传宣二年】又宦其余子。【注】余子,嫡子之母弟。 又国名。【春秋庄二年】夏公子庆父帅师伐於余丘。【注】於余丘,国名。又地名。【左传昭二十二年】莒败齐师于寿余。 又舟名。【左传昭十七年】楚大败吴师,获其乘舟余皇。 又草名。【山海经】招摇山有草,如韭,靑花,名祝余,食之不饥。 又姓。晋有余頠,余文仲。又梁余、夫余,俱复姓,见【姓谱】。 又【集韵】余遮切,音耶。【庄子让王篇】其绪余以为国家。【司马彪注】绪余,残也。绪音奢,余音耶。 又叶夷周切,音由。【韩愈驽骥诗】嘶鸣当大路,志气若有余。骐骥生绝域,自矜无匹俦。 又叶羊遇切,音裕。【古诗】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疋,织素五丈余。 【正字通】按《周礼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颁赐,本作公,因声近讹作余,故注云余当为余,谓县都畜聚之物。据本注,余不当作余。《正韵》四鱼余字注,引《周礼》余亦作余。合余余为一,非。考证:〔【周礼天官冢宰】九赋敛财贿。九曰币余之赋。【注】币余,百工之余。〕 谨照原文九赋上增以字。注上增郑字。注下省币余二字。〔【庄子让王篇】绪余以治天下国家。【徐邈注】绪余,残也。〕 谨照原文改其绪余以为国家。徐邈注改司马彪注。〔【古诗】新人工织缣,旧人工织素。织缣日一疋,织素五丈余。〕 谨照原诗旧人改故人。
餢 【戌集下】【食字部】 餢 【集韵】薄口切,裒上声。餢□,餠也。【正字通】餢□,起麫也,发酵,使麫轻高浮起,炊之为餠。贾公彦以□食为起胶餠,胶卽酵也。涪翁说,起胶餠,今之炊餠也。【齐民要术】有餢□。【篇海】同。
【辰集下】【歹字部】 【字汇】凌如切,音庐。皮也。本作胪。
【辰集下】【欠字部】 【玉篇】呼勒切【广韵】呼北切【集韵】迄得切,□音黑。咳也。一曰唾声。 又【集韵】密北切,音墨。与嘿同。静也。通作默。
驽 【亥集上】【马字部】 驽 【广韵】乃都切【集韵】【韵会】农都切,□音奴。【玉篇】最下马也。【正字通】马顿劣也。凡马给宫中之役者曰驽。驽骀皆下乘。皮日休曰:造父善御,不能御驽骀。阳货者,仲尼之驽骀也。
驶 【亥集上】【马字部】 驶 【广韵】疏事切【集韵】【韵会】爽士切【正韵】师止切,□音史。【玉篇】疾也。【增韵】马行疾也。 又【正韵】式至切,音试。与□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韵会】【正韵】□弭沼切,音渺。【广韵】小管也。【尔雅释乐】大管谓之簥,其中谓之篞,小者谓之□。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弥笑切,音妙。义同。 【正韵】亦作彯。篎,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支穿切,音专。竹折也。
□ 【备考】【未集】【米字部】 □ 【五音篇海】音俎。
【未集中】【糸字部】 【广韵】离灼切【集韵】力灼切,□音略。【博雅】絣也。【玉篇】紩衣也。
駜 【亥集上】【马字部】 駜 【唐韵】毗必切【集韵】【韵会】簿必切,□音邲。【玉篇】马肥壮貌。【说文】马饱也。【诗鲁颂】有駜有駜,駜彼乘黄。【毛传】马肥强貌。 又【广韵】房密切【集韵】【正韵】薄宓切,□音弼。又【集韵】毗至切,音避。义□同。
驼 【亥集上】【马字部】 驼 【广韵】徒何切【集韵】【韵会】【正韵】唐何切,□音陀。【玉篇】骆驼也。一作馲驼。【前汉西域传】鄯善国多馲驼。【注】师古曰:脊上肉鞍,隆高若封上,俗呼封牛。或曰驼状似马,头似羊,长项,垂耳,有苍褐黄紫数色,性耐寒恶热,夏至退毛至尽。人欲载,辄屈足受之。自炖煌往外国,流沙千余里,无水,有伏流,驼遇其处,停不进,以足跑地,掘之,常得水。又靑海北,夏有□风,伤行旅,风将至,驼先引颈鸣,以鼻口匿沙中,人见之,则以毡拥蔽口面,避其患,其卧腹不帖地,屈足,粪烟直上如狼烟。亦名橐驼。【古谚】少所见,多所怪,见橐驼,以为马肿背。又【唐制】驿置有明驼使,非边塞军机,不得擅发。俗本改明作鸣,非。 又通作它。【扬雄长杨赋】驱橐它。 又背偻也。【柳宗元郭橐驼种树传注】人背驼不能仰也。或作他。【庄子德充符】卫有恶人哀骀它。【注】它与驼同,言背偻也。 又凡以畜负物曰驼。或作佗。【前汉赵充国传】以一马自佗负。别作駞。【李白诗】吴姬十五细马駞。考证:〔【前汉西域传】邺善国多馲驼。〕 谨照原文邺善改鄯善。〔【庄子德充符】卫有恶人哀驼他。【注】他与驼同。〕 谨照原文哀驼他改哀骀它。注中他字□改它。
駞 【亥集上】【马字部】 駞 【集韵】同驼。
駠 【亥集上】【马字部】 駠 【字汇补】同駵。
飨 【戌集下】【食字部】 飨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许两切,音享。【玉篇】设盛礼以饭宾也。【说文】乡人飮酒也。【诗小雅】一朝飨之。【笺】大飮宾曰飨。【周礼秋官掌客】三飨,三食,三燕。又【礼郊特牲】大飨尚腶修而已矣。【注】此大飨飨诸侯也。又【仪礼士昏礼】舅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注】以酒食劳人曰飨。又【公羊传庄四年】夫人姜氏飨齐侯于祝丘。【注】牛酒曰犒,加羹饭曰飨。 又祭名。【礼礼器】大飨其王事欤。【注】祫祭也。 又【书顾命】王三祭,上宗曰飨。【注】宗伯曰飨者,传神命以飨告也。【诗周颂】伊嘏文王,旣右飨之。【笺】文王旣右而飨之,言受而福之。又通作享。【左传成十二年】享以训恭俭,宴以示慈惠。【注】享,同飨。宴,同燕。 又与响通。【前汉礼乐志】五音六律,依韦飨昭。 又【集韵】【韵会】【正韵】□虚良切,音香。【集韵】祭而神歆之也。【前汉郊祀歌】辟流离,抑不祥。宾百寮,山河飨。【注】师古曰:合韵音乡。又【安世房中歌】嘉荐芳矣,告灵飨矣。告灵旣飨,德音孔臧。 又叶荒降切,与向通。【黄香九宫赋】狼弧彀弓而外飨。【注】飨,宜读作向。考证:〔【礼郊特牲】大飨尚腶修而已矣。【注】此大飨之诸侯也。〕 谨照原文修改修之。诸侯改飨诸侯。〔【仪礼士昏礼】舅始共飨妇,以一献之礼。〕 谨照原文舅始改舅姑。〔【前汉礼乐志】五音六律,依飨。〕 谨按郊祀歌本作五音六律依韦飨昭。今照原文依下增韦字,飨下增昭字。
飿 【补遗】【戌集】【食字部】 飿 【字汇补】当没切,音咄。义见餶字注。
馷 【亥集上】【马字部】 馷 【集韵】普盖切,音霈。马壮貌。
餖 【戌集下】【食字部】 餖 【广韵】田□切【集韵】【韵会】大透切,□音豆。【玉篇】飣餖。【韩愈南山诗】肴核分飣餖。余详飣字注。
餦 【戌集下】【食字部】 餦 【广韵】陟良切【集韵】仲良切,□音张。【玉篇】饵曰餦餭。【广韵】餦餭,饧也。【楚辞招魂】粔籹密饵,有餦餭些。
餫 【戌集下】【食字部】 餫 【广韵】【正韵】禹愠切【集韵】【韵会】王问切,□音运。【说文】野馈也。【左传成五年】晋荀首如齐逆女,宣伯餫诸谷。【注】运粮馈之。【六书故】古之使者所过邦国,皆有委积牵饩,无运粮之说。荀首过鲁,鲁畏晋,远馈牵饩,故谓之餫。 又【广韵】戸昆切【集韵】胡昆切,□音魂。【正字通】与馄通。今俗以麫裹肉加洎,谓之餫饨。
餲 【戌集下】【食字部】 餲 【广韵】【集韵】於例切【韵会】於罽切,□音。【玉篇】饭臭也。【尔雅释器】食饐谓之餲。【注】饭秽臭。【论语】食饐而餲。【集韵】或作饐。 又【广韵】乌葛切【集韵】【正韵】阿葛切【韵会】阿曷切,□音遏。又【集韵】【正韵】□於迈切,音嗄。又【广韵】於戒切【集韵】【韵会】乙界切,□音噫。义□同。或作。 又【广韵】胡葛切【集韵】何葛切,□音曷。义同。 又【广韵】餠名。
餶 【补遗】【戌集】【食字部】 餶 【字汇补】古忽切,音骨。【武林旧事】〈巿/食〉有鹌鹑、餶飿儿,面果也。
□ 【备考】【未集】【竹字部】 □ 【搜眞玉镜】音展。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音叶。竹也。
【补遗】【丑集】【女字部】 【篇海类编】胡岩切,音咸。女不净。
驹 【亥集上】【马字部】 驹 【唐韵】举朱切【集韵】【韵会】恭于切,□音拘。【说文】马二岁曰驹。【注】六尺以上马,五尺以上驹。【尔雅释兽】伭驹,褭骖。【注】伭驹,小马,别名褭骖。或曰此卽腰褭,古之良马名。【周礼夏官廋人】攻驹。【注】攻驹,騬其蹄啮者。又【校人】月令【注】执驹,无令近母,犹攻驹也。又【礼月令】仲夏,游牝别群,则絷腾驹。【注】季春妊孕已遂,故仲夏不使同群,拘系腾跃之驹,防踶啮。 又骊驹,歌名。【前汉儒林传】王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注】服虔曰:逸《诗》篇名,见《大戴礼》,客欲去歌之。 又元驹,鱼名。【崔豹古今注】兖州人呼赤鲤为元驹。又蚁别名。 又株驹,枯树本也。【列子天瑞篇】若橛株驹。 又姓,周驹伯,汉驹几,见【万姓统谱】。 又【集韵】俱遇切,音句。义同。【诗小雅】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後。集传驹,叶去声。 又【集韵】驹骊,国名。 又叶居侯切,音钩。【易林】川深难游,水为我忧。多虚少实,命鹿为驹。考证:〔【周礼夏官技人】春祭马祖执驹。〕 谨照原文技人改校人。〔【礼月令】仲夏,游牝别群,则系腾驹。〕 谨照原文系改絷。〔【释文】驹,下故反。〕谨按文驹音拘,无下故反三字。惟集传後字下叶故反,乃後字叶音非驹字叶音也。今照集传原文改为集传驹,叶去声。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殊遇切,音树。女名。【字汇】九画,作,非。
駤 【亥集上】【马字部】 駤 【广韵】【集韵】□陟利切,音致。【玉篇】□駤,马踌蹰不前也。【博雅】□駤,止也。 又马高大。 又【淮南子修务训】胡人有知利者,而人谓之駤。【注】忿戾不通达也。
飷 【戌集下】【食字部】 飷 【广韵】兹也切【集韵】子野切,□音姐。【集韵】食无味。 又【集韵】侧下切,音鮓。义同。 又臻鱼切,音苴。□飷,食无味。
饩 【戌集下】【食字部】 饩 【广韵】【集韵】许旣切【韵会】於旣切,□音欷。【玉篇】馈饷也。【周礼秋官司仪】致饔饩。【注】小礼曰飧,大礼曰饔饩。又【周语】廪人献饩。【注】禾米也。 又牲生也。【仪礼聘礼】饩之以其礼,上宾大牢,积惟刍禾,介皆有饩。【注】凡赐人以牲生曰饩。饩犹禀也,结也。【疏】按经云:主国使卿归饔饩。五牢云:饪一牢,腥二牢,饩二牢,□于门西。郑注云:饩,生也。牛羊右手牵之,豕东之,是牲生曰饩。论语,告朔之饩羊,郑注亦云:牲生曰饩。春秋传,饩臧石牛,服氏亦云:牲生。是凡牲生曰饩。春秋僖三十三年:郑皇武子云:饩牵竭矣。服氏以为腥曰饩,以其对牵,故以饩为腥。诗序云:虽有牲牢饔饩。郑云:腥曰饩,以其对生是活,故以饩为腥。 又【鲁语】马饩不过稂莠。【注】秣也。◎按说文本作气。饩,馈客刍米也。齐人来气诸侯,见春秋桓十年。或从食作饩,或从旣作,亦借旣,义□同。今通作饩。考证:〔又【地官司徒】廪人献饩。【注】禾米也。〕 谨按此出国语之周语篇不出周礼地官司徒。今将地官司徒字改为周语。〔【仪礼】【疏】引春秋传,饩藏石牛〕 谨照原文藏改臧。
飹 【戌集下】【食字部】 飹 【集韵】力九切,音柳。饵也。
饰 【戌集下】【食字部】 饰 【广韵】赏职切【集韵】【韵会】设职切,□音识。【玉篇】修饰也。【逸雅】饰,拭也,物秽者拭其上使明,由他物而後明,犹加文于质上也。 又【礼乐记】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故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後治其饰。【注】以声而被之器也。 又【诗郑风】羔裘豹饰。【注】饰,缘袖也。礼,君用纯物,臣下之,故裘以豹皮为饰也。 又【周礼地官封人】饰其牛牲。【注】刷治洁淸之也。一曰豫饰也。 又【礼曲礼】饰羔雁者以缋。【疏】饰,覆也。画布为云气,覆之以相见也。 又【礼月令】天子乃厉饰。【注】厉饰谓戎服,尚威武也。 又【史记公孙弘传】习吏事,缘饰以儒术。【後汉章帝纪】诏曰: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朕甚厌之。 又【周礼夏官掌固】设其饰器。【注】兵甲之属。 又【正字通】满饰,国名。 【说文】也。从人从巾,食声。读若式,一曰橡饰。考证:〔【周礼地官封人】饰其牛牲。【注】剥治洁淸之也。〕 谨照原文剥治改刷治。〔【曲礼】饰羔雁者以绩。【注】饰,复也。〕 谨照原文以绩改以缋。注改疏。〔【史记公孙弘传】凡吏事,缘饰以儒术。〕 谨照原文凡吏事改习吏事。〔【前汉章帝纪】诏曰,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 谨按章帝纪系後汉书,前汉改後汉。
饽 【戌集下】【食字部】 饽 【广韵】蒲没切【集韵】薄没切,□音勃。【玉篇】麫饽。【博雅】饽,长也。
馁 【戌集下】【食字部】 馁 【广韵】奴罪切【集韵】【韵会】【正韵】弩罪切,□音鮾。【玉篇】饿也。【左传襄二十年】吾有馁而已。 又鱼烂也。【尔雅释器】鱼谓之馁。【注】肉烂。【疏】鱼烂从内发,故云内烂。今本内作肉,恐误。 又同喂。【楚语】民之羸喂日日已甚。【前汉魏相传】振乏喂。 【说文】本作喂。考证:〔又同喂。【楚语】羸喂日日已甚。〕 谨照原文羸喂上增民之二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音六。竹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韵】谟官切。音漫。穴黑貌。
馸 【亥集上】【马字部】 馸 【五音集韵】许觐切,音衅。马重也。 又【集韵】居焮切,音靳。车中马。
肴 【戌集下】【食字部】 肴 【广韵】胡茅切【集韵】何交切,□音爻。【玉篇】馔也。【广韵】与肴同。详肉部肴字注。 又【集韵】乎刀切,音豪。义同。
餥 【戌集下】【食字部】 餥 【广韵】【集韵】□府尾切,音匪。【说文】糇也。【尔雅释言】餥,食也。【扬子方言】□楚之内相谒食麦饘曰餥。 又【广韵】甫微切【集韵】【韵会】匪微切,□音非。又【集韵】方未切,音沸。义□同。考证:〔【扬子方言】陈楚之闲相谒食麦饭曰餥。〕 谨照原文之闲改之内。麦饭改麦饘。
馆 【戌集下】【食字部】 馆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玩切,音贯。【玉篇】客舍。【诗郑风】适子之馆兮。【礼曾子问】公馆复,私馆不复。【注】公馆,若今县官舍也。【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馆,□馆有积。 又【西京杂记】公孙弘开客馆,招天下之士。一曰钦贤馆,德任毗赞佐理阴阳者居之。次曰翘材馆,才堪九列二千石者居之。次曰接士馆,一善一艺者居之。 又【周礼春官司巫】祭祀则共匰主及道布及蒩馆。【注】蒩之言藉也,祭食有当藉者,馆所以承蒩,谓若今筐也。 又重馆,地名,在今山东鱼台县。【左传僖三十一年】宿於重馆。 又与管通。【仪礼聘礼】管人布幕於寝门外。【注】管犹馆也。 又【集韵】【韵会】□古缓切,音管。义同。 又叶扃县切,音睊。【徐干齐都赋】後宫内庭,□妾之馆。众伟所施,极功穷变。考证:〔【周礼春官司巫】祭祀则共匰主及道布蒩馆。【注】蒩之言藉也,祭祀有当藉者,馆所以承蒩,谓若今筐也。〕 谨照原文蒩馆上增及字。祭祀改祭食。
□ 【子集上】【乙字部】 □ 【类篇】古文也字。【说文】秦时刻石也。字从此。【亢仓子兵道篇】人之悦□。余详二画。
【子集下】【厂字部】 【玉篇】古洽切,音甲。【篇海】大也。
餮 【戌集下】【食字部】 餮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他结切,音铁。【玉篇】与飻同。贪食也。【左传文十八年】缙云氏有不才子,贪於飮食,冒於货贿,天下谓之饕餮。【注】贪财为饕,贪食为餮,卽三苗也。又【吕氏春秋】周鼎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又【正字通】古器有饕餮,垂腹,羸其面,坐则似人。下有若承盘者,敦彝器,止有兽面,无身,皆以寓戒也。◎按山海经所纪浑敦、穷奇、檮杌、饕餮,皆恶兽名,故取以为四凶之号。 又【集韵】徒典切,音殄。义同。
【子集下】【厂字部】 【集韵】【韵会】□隐岂切,音扆。【博雅】隐翳也。【集韵】或作庡。又【唐韵】於改切【集韵】倚亥切,□挨上声。藏也。
骛 【亥集上】【马字部】 骛 【唐韵】【集韵】【韵会】□亡遇切,音务。【玉篇】奔也,疾也。【汉书音义】直骋曰驰,乱驰曰骛。【尔雅释诂】骛,务强也。【疏】骛谓驰骛,务谓事务,二者皆以力勉强。【张衡东京赋】仁风衍而外流,谊方激而遐骛。 又叶莫宥切,音茂。【陆云诗】巍巍先基,重规絫构。赫赫重光,遐风激骛。
【巳集上】【水字部】 【字汇补】古文雨字。【遁甲图】雨师作□。
【未集上】【竹字部】 【集韵】胡南切,音含。同筨。实中竹名。
騛 【亥集上】【马字部】 騛 【唐韵】甫微切【集韵】【韵会】匪微切,□音霏。騛兔,古之骏马。 又【说文】马逸足也。引司马法曰:騛卫斯舆。通作飞。【徐曰】史记,骋六飞,六马也。
騝 【亥集上】【马字部】 騝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渠焉切,音乾。【玉篇】駵马黄脊。 又【广韵】【集韵】□居言切,音犍。义同。【石鼓文】右骖騝騝。韵叶旛□。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韵】匹备切,音濞。水名。或从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集韵】□去演切,音遣。【类篇】戸版谓之□。 又【集韵】轻烟切,音牵。义同。
騴 【亥集上】【马字部】 騴 【广韵】乌雁切【集韵】於谏切,□音晏。【玉篇】马尾本白。
驺 【亥集上】【马字部】 驺 【唐韵】【正韵】侧鸠切【集韵】【韵会】葘尤切,□音邹。【玉篇】驺虞,义兽,至德所感则见。马之属。【埤雅】驺虞尾长於身,西方之兽也。不履生草,食自死之肉。【诗召南】于嗟乎驺虞。○按《贾谊新书》以诗驺虞为驺人虞人,非兽也。《正字通》,驺虞或作驺吾,驺牙。吾牙字虽与虞异,其为驺虞一也。字汇分驺虞驺牙为二兽,泥。 又【说文】厩御也。【礼月令】季秋,天子敎於田猎,命仆及七驺咸驾。【注】七驺,谓趣马,主为诸官驾说者也。【疏】天子马有六种,种别有驺,则六驺也。又有总主之人,□六驺有七,故为七驺,皆以马驾车。又【左传成十八年】程郑为乘马御,六驺属焉,使训群驺知礼。【注】六驺,六闲之驺。 又驺虞,县名。【前汉地理志】西河郡驺虞县。 又姓。周驺衍驺忌皆齐人,见【战国策】。 又与菆同。【前汉鼂错传】材官驺发,矢道同的。【注】苏林曰:驺音马骤之骤。如淳曰:驺,矢也。师古曰:驺谓矢之善者也。春秋左氏传作菆字,其音同。驺发,发驺矢以射也。苏音失之矣。 又与趋走之趋同。【荀子正论篇】步中武象,驺中韶濩,所以养耳。 又叶逡须切,音趋。【前汉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乘天衢。 又叶窗兪切,音刍。【淮南子原道训】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 又【集韵】才□切。与骤同。【礼曲礼】车驱而驺。【注】驺音骤。考证:〔【左传成十八年】程郑为乘马御,六驺属马。〕 谨照原文属马改属焉。〔【前汉鼂错传】材官驺发,驺矢道同的。〕 谨照原文省下驺字。〔【荀子正论篇】步中武象,驺中韶濩,以养耳。〕 谨照原文以字上增所字。
騼 【亥集上】【马字部】 騼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卢谷切,音禄。【博雅】騀騼,马属。一曰野马。
騽 【亥集上】【马字部】 騽 【广韵】为立切【集韵】域及切,□音煜。【玉篇】骊马黄脊。 又【说文】马豪骭也。 又【唐韵】似入切【集韵】席入切,□音习。义同。
骖 【亥集上】【马字部】 骖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仓含切,音参。【玉篇】骖马。【说文】驾三马也。又车中两马曰服,两马骖其外小退曰骖。【诗秦风】騧骊是骖。【仪礼觐礼】使者降以左骖出。【注】騑马曰骖。又骖乘。【左传文十八年】齐懿公纳阎职之妻,而使职骖乘。【史记汉文帝纪】代王令宋昌骖乘。【注】乘车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一人处车右,以备倾侧,取三人为名义也。 又【尔雅释宫】七达谓之剧骖。【注】三道交复有一岐出者,今北海剧县有此道。 又【集韵】七绀切,音惨。騑也。
【巳集下】【犬字部】 【集韵】侧绞切,音爪。西南夷种。或作□。 又【集韵】竹狡切,音杳。又【集韵】【类篇】□鲁皓切,音老。义□同。西南夷也。一曰土人自谓,獠,别种。本作。或作獠僚。
【子集中】【人字部】 【集韵】仡本字。
□ 【未集中】【羽字部】 □ 【广韵】【集韵】□胡桂切,音慧。【广韵】风狄羽也。【玉篇】六翮之末。 又【广韵】余制切【集韵】以制切,□音曳。凤六翮。 【类篇】或省作□。又作□。
【巳集下】【犬字部】 【广韵】胡黯切【集韵】戸黤切,□音槛。【玉篇】虎声。【广韵】恶犬吠不止也。【集韵】犬獟谓之。
饚 【戌集下】【食字部】 饚 【集韵】同餀。
騦 【亥集上】【马字部】 騦 【集韵】新兹切,音思。【玉篇】马名。
【寅集上】【宀字部】 【玉篇】鲁堂切【广韵】鲁当切【集韵】卢当切,□音郞。【说文】也。【玉篇】屋□也。 又【广韵】卢党切【集韵】【类篇】里党切,□音朗。空虚也。 又【玉篇】力荡切,音浪。义同。
騬 【亥集上】【马字部】 騬 【唐韵】食陵切【集韵】【韵会】【正韵】慈陵切,□音缯。【说文】犗马也。【周礼夏官校人】祭先牧,颁马攻特。【注】攻特,谓騬之。 又【集韵】石证切,音剩。义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痴廉切,音沾。剡物使薄也。 又敕艳切,音砚。义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箕古作□。注详八画。
【寅集上】【尢字部】 【广韵】【集韵】□吐猥切,音腿。委,行病也。 又【集韵】吐内切,音退。□,风疾也,或作□。
【未集中】【糸字部】 【集韵】与同。【玉篇】绳。【类篇】衣襻也。
驔 【亥集上】【马字部】 驔 【唐韵】徒玷切【集韵】【韵会】徒点切,□音簟。【玉篇】骊马黄脊。【增韵】马毫骭白曰驔。言毫在骭而白也。【诗鲁颂】有驔有鱼。 又【集韵】【韵会】徒南切【正韵】徒含切,□音覃。又【集韵】徒念切,音磹。义□同。
餍 【戌集下】【食字部】 餍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於艳切,音厌。【玉篇】饱也,足也。【左传襄十六年】以险徼幸者,其求无餍。【孟子】餍酒肉而後反。 又通作厌。【书洛诰】万年厌于乃德。【注】厌,饫也。【释文】厌於艳反,徐於廉反。 又【广韵】一盐切【集韵】於盐切【正韵】衣炎切,□音恹。义同。 【吴棫韵补】《左传》序,餍而饫之。《孟子》餍酒肉。或作□。《书洛诰》注:饱也。亦作恹。通作厌。《周礼大司徒》注:厌服于十二敎。疏云:谓厌饫服行。又《贾山传》好善无餍。无音,《孟子》不夺不餍。《左传》贪婪无餍。有平去二音。旧韵□餍厌三字训解不同,许於经传有明音,卽依本音,如无明音,卽平仄声通使。毛氏曰:三字训解不同,谓厌斁、厌禳、厌服、厌厌之类,当随出处。若训饱足者,平去声三字□同,其闲字音独异,如《孟子》不夺不餍有二音,至餍酒肉、餍足乃独去音,皆合通押。按本韵三字各出,如厌之为斁,餍之为饫,犹曰不同,如□字直是省文,各出误矣。互详厌字注。
饟 【戌集下】【食字部】 饟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式亮切。与饷同。【尔雅释诂】饁饟,馈也。【疏】食人曰饟,自家之野也。【诗周颂】其饟伊黍。【释文】饟,式亮反。 又【广韵】书两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两切,□音赏。周人谓馈曰饟。 又【集韵】人样切,音让。又【广韵】式羊切【集韵】【韵会】【正韵】尸羊切,□音商。义□同。
饥 【戌集下】【食字部】 饥 〔古文〕□□【玉篇】纪衣切,音机。【说文】谷不熟为饥。从食几声。余详饥字注。
饬 【戌集下】【食字部】 饬 【广韵】耻力切【集韵】【韵会】蓄力切,□音敕。【说文】致坚也。【玉篇】谨貌。【礼乐记】再始以著往,复乱以饬归。【注】再击鼓以明其进,复击铙以谨其退也。 又修治。【易杂卦】蛊则饬也。 又勤也。【周礼天官大宰】百工饬化八材。【疏】饬,勤也。又【冬官考工记】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 又【广韵】整备也。【诗小雅】戎车旣饬。【传】饬,正也。【礼月令】仲冬饬死事。【注】誓戒六军,厉必死之志也。【前汉武帝纪】饬躬斋戒。 又与敕同。命令也。【齐语】饬其子弟,相语以事。【前汉张敞传】明饬长吏守丞。 【集韵】或作饰。考证:〔【周礼天官大宰】百工饬化八材。【注】饬,勤也。〕 谨照原文注改疏。〔【诗小雅】我车旣饬。【注】饬,正也。〕 谨照原文我车改戎车。注改传。
饷 【戌集下】【食字部】 饷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式亮切,音向。【说文】饟也。【玉篇】馈也。【集韵】自家之野曰饷。【书仲虺之诰】乃葛伯仇饷。【传】葛伯游行,见农民饷于田者,杀其人,夺其饷,故谓之仇饷。 又【正字通】与贶通。【魏志文帝纪注】以所著典论及诗赋饷孙权。 又【正字通】今俗军粮曰饷,或读享,或读向。 又【集韵】【正韵】□始两切,音赏。又【集韵】尸羊切,音商。义□同。 【集韵】亦作□□攘□□饟。
□ 【备考】【未集】【糸字部】 □ 【字汇补】同线。
饼 【戌集下】【食字部】 饼 【正字通】俗餠字。
□ 【午集下】【穴字部】 □ 【正字通】俗窃字。
□ 【午集下】【穴字部】 □ 【广韵】牵茧切【集韵】牵典切,□音豤。不动也。
馈 【戌集下】【食字部】 馈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求位切【正韵】具位切,□音匮。【广韵】饷也。【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注】进食于尊者曰馈。 又【仪礼特牲馈食礼】特牲馈食之礼,不诹日。【注】祭祀自孰始曰馈食。馈食者,食道也。又【士虞礼】特豕馈食。【注】馈,犹归也。以物与神及人,皆言馈。 又【左传成十年】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注】馈人,主治公膳者也。 【集韵】或作归馈。 又【集韵】徒回切,音颓。糖馈,饵名,屑米和蜜蒸之。考证:〔【周礼天官】膳夫掌王之馈。【注】进食于尊曰馈。〕 谨照原文掌王之馈改凡王之馈。尊下增者字。
馘 【戌集下】【首字部】 馘 【广韵】【韵会】古获切【集韵】骨或切【正韵】古伯切,□音蝈。【玉篇】截耳也。【说文】军战断耳也。【诗大雅】攸馘安安。【注】军法,获而不服,则杀而献其左耳。【礼王制】以讯馘告。【注】讯是生者,馘是死而截耳者。【尔雅释诂】馘,获也。【注】今以获贼耳为馘。又【五音集韵】呼狊切,音洫。面也。【庄子列御□】槁项黄馘。 【说文】本作聝。【字林】截耳则作耳旁,献首则作首旁。 又叶况壁切,音翕。【诗鲁颂】矫矫虎臣,在泮献馘。叶上德服。考证:〔【说文】军战断首也。〕 谨照原文断首改为断耳。
馜 【戌集下】【香字部】 馜 【集韵】乃倚切,音柅。馜,香也。
驭 【亥集上】【马字部】 驭 【广韵】牛倨切【集韵】牛据切【正韵】鱼据切,□语去声。【玉篇】与御同。使马也。【说文】卸,解车马也。或彳或卸,皆御者之职。古作驭、□、御。御一曰侍也,进也。【周礼夏官驭夫】掌驭贰车从车使车,分公马而驾治之。又【天官大宰】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以八统诏王驭万民。又【夏官大驭】掌驭玉路以祀及犯軷。【注】大驭,驭之最尊者。軷,祭行道之神也。通作御。又【地官保氏】五驭。【注】一鸣和鸾,二逐水曲,三过君表,四舞交衢,五逐禽左。【正韵】诗书皆作御。御与驭,义同者不得重押,义异者非。
骟 【亥集上】【马字部】 骟 【正字通】式战切,音扇。割去势也。【臞仙肘後经】骟马,宦牛,羯羊,阉猪,镦鸡,善狗,净猫。 又接树曰骟树。【月令广义】有骟树法。 一作扇。【五代史郭崇韬传】谓继岌曰:当尽去宦官,至於扇马,亦不可骑。
騻 【亥集上】【马字部】 騻 【集韵】【韵会】【正韵】□所两切,音爽。【玉篇】驌騻,古之良马。 又通作爽。【左传定三年】唐成公如楚,有两肃爽马。 又或作驦。【晋书郭璞传】昆吾挺锋,驌驦轩髦。【注】驦当为騻。 又【广韵】色庄切【集韵】【韵会】【正韵】师庄切,□音霜。义同。
骠 【亥集上】【马字部】 骠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毗召切,音票。【玉篇】骁勇也。 又【说文】黄马发白色。一曰白髦尾也。 又【集韵】马行疾貌。 又骠骑,官名。【前汉武帝纪】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霍去病传】作票骑。 又【集韵】□笑切,标去声。马黄色。
【巳集中】【火字部】 【玉篇】同燧。
□ 【卯集下】【斗字部】 □ 【广韵】都历切【集韵】丁历切,□音的。【博雅】量也。
□ 【卯集下】【方字部】 □ 【五经文字】旐,石经作□。
□ 【备考】【卯集】【斗字部】 □ 【搜眞玉镜】音角。
□ 【午集下】【穴字部】 □ 【广韵】宅加切【集韵】直加切,□音茶。窊□,深貌。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莫拨切【集韵】莫葛切,□音末。捕鱼竹器。【篇海】捕鳅竹器也。
馧 【戌集下】【香字部】 馧 【广韵】【韵会】□於云切,音媪。【玉篇】葐□。【广韵】香也。今作蒕。 又【广韵】【集韵】□乌没切,音□。【广韵】□馞,大香。
馺 【亥集上】【马字部】 馺 【唐韵】苏合切【集韵】【韵会】【正韵】悉合切,□音趿。【说文】马行相及也。【玉篇】马行貌。【扬雄甘泉赋】轻先疾雷而馺遗风。【注】车骑之疾也。 又馺娑,汉殿名。【班固西都赋】经骀荡而出馺娑。 又馺娑,参差逶迟貌。
馾 【亥集上】【马字部】 馾 【广韵】【集韵】□丁绀切,音□。【广韵】马步近前。又【集韵】马睡貌。 又【集韵】都感切,音耽。马名。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职日切,音质。女字。
駎 【亥集上】【马字部】 駎 【广韵】【集韵】□直佑切,音胄。【玉篇】马竞驰也。
饭 【戌集下】【食字部】 饭 【广韵】扶晚切【集韵】【韵会】父远切,□音笲。【玉篇】餐饭也。【礼曲礼】饭黍毋以箸。又【文王世子】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 又【仪礼少牢馈食礼尸又食注】或言食,或言饭。食,大名,小数曰饭。【疏】食大名者,以其论语文多言食,故云食大名也。小数曰饭者,此少牢特言三饭五饭九饭之等,据一口谓之一饭,五口谓之五饭等,据小数而言,故云小数曰饭。 又【论语】亚饭、三饭、四饭。【注】以乐侑食之官。【白虎通】王者平旦食、昼食、晡食、暮食,凡四饭,诸侯三饭,大夫再饭。 又指本。【仪礼士丧礼】设决丽于掔自饭持之。【注】丽,施也。掔手後节中也。饭,大擘指本也。决,以韦为之籍,有彄,彄内端为纽,外端有横带,设之以纽,擐大擘指本也。 又【唐韵】符万切【集韵】【韵会】扶万切【正韵】符谏切,□烦去声。【说文】食也。【汲冢周书】黄帝始炊谷为饭。【礼曲礼】毋抟饭。【疏】取饭作抟,则易得多。是欲争饱非谦也。 又【仪礼公食大夫礼】宾升,公揖退于箱,宾卒食,会饭三饮。【注】会饭谓黍稷也。 又叶扶霰切,音卞。【苏辙诗】岸上游人暮不归,淸香入袖凉吹面。投壶击鞠绿杨阴,共尽淸尊餐白饭。 【广韵】同□。俗作飰。考证:〔【仪礼注】食,大名,小数曰饭。【疏】据少数而言,故云小数饭也。〕 谨照原文少数改小数。饭也改曰饭。〔【曲礼】毋抟饭。【注】取饭作抟,则易得多。〕 谨照原文注改疏。〔【仪礼公食大夫礼】宾升,公揖退于箱,宾卒食,会饭三饭。〕 谨照原文三饭改三饮。
飳 【戌集下】【食字部】 飳 【集韵】朱戍切,音注。饵也。 又【广韵】天口切【集韵】他口切,□音妵。【广韵】同□。【集韵】或作飳□。
駈 【亥集上】【马字部】 駈 【玉篇】同驱。
【补遗】【丑集】【土字部】 【五音集韵】俗韩字。 又【字汇补】人名。朱谋,著《易象通》《邃古记》《水经注笺》诸书。 又【篇海类编】于鬼切,韦上声。,墷也。
【巳集上】【水字部】 【广韵】古达切【集韵】【正韵】居曷切,□音葛。水名。又□,波势也。一曰水深广貌。【木华海赋】□浩汗。 又【玉篇】乙例切【集韵】於例切,□音瘗。【博雅】淸也。一曰盖也。 又【集韵】於盖切,音蔼。义同。
【子集中】【人字部】 【广韵】卽就切【集韵】侧救切。【焦竑俗用杂字】任身佣作曰,音绉。
骡 【亥集上】【马字部】 骡 【广韵】落戈切【集韵】【韵会】卢戈切,□音摞。【广韵】骡马也。【正韵】同骡。【吕氏春秋】赵□子臣阳城渠胥有疾,医云:得白骡肝则生,不得则死。□子杀所爱白骡,取肝与之。【神仙别传】李少君死,後有人见之,在河东蒲阪,乘靑骡。帝闻之,发棺,皆无所有矣。【李贺诗】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靑骡。
□ 【未集中】【网字部】 □ 【字汇补】古黔字。【广川书跋】秦铁权铭:黔首。黔字写作□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女介切。絮乱貌。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虚放切,音况。觅鱼具。
驉 【亥集上】【马字部】 驉 【广韵】朽居切【集韵】【韵会】【正韵】休居切,□音虚。【广韵】駏驉,兽似骡也。
驌 【亥集上】【马字部】 驌 【广韵】息逐切【集韵】息六切,□音肃。【玉篇】驌騻,古之良马。 又【集韵】所六切,音缩。义同。
骁 【亥集上】【马字部】 骁 【唐韵】古尧切【集韵】【韵会】【正韵】坚尧切,□音浇。【说文】良马也。 又【玉篇】勇捷也。【广韵】骁武,汉书,枭骑。借用枭,与骁通。 又【西京杂记】古之投壷取中而不求还,郭舍人则激矢令还,一矢百余反,谓之为骁。又《颜氏家训》汝南周璝、会□徽,□能一箭四十余骁。 考证:〔【礼投壷】投壷妙者,有连花骁。骁者,矢跃出也。箭自壷跃出,复以手接之,屡投屡跃不坠地,曰骁。【西京杂记】郭舍人能投壷,一箭七十余骁。〕 谨按投壷妙者云云壷篇无此语,所引西京杂记亦与原文不合,谨改为:西京杂记古之投壷取中而不求还,郭舍人则激矢令还,一矢百余反,谓之为骁。又颜氏家训汝南周璝会□徽□能一箭四十余骁。
验 【亥集上】【马字部】 验 【唐韵】【集韵】【韵会】□鱼窆切,黏去声。【玉篇】马名也。 又证也,效也。【史记晋世家】献公曰:何以为验。荀息对曰:使死者复生,生者不惭,为之验。 又考视也。【前汉杨恽传】恽下廷尉,于定国考问,左验明白。【注】左,证左也。言当时在其左右见此事者也。又【前汉平帝诏】其当验者,卽验问。【注】就其所居而问。 俗作验验,非。
惊 【亥集上】【马字部】 惊 【唐韵】【集韵】举卿切【正韵】居卿切,□音京。【说文】马骇也。【玉篇】骇也。【易震卦】震惊百里。【诗大雅】震惊徐方。【老子道德经】得之若宠,失之若辱,是谓宠辱若惊。 又叶居阳切,音姜。【张籍祭韩愈诗】月中登高滩,星汉交垂芒。钓车掷长线,有获齐驩惊。
饘 【戌集下】【食字部】 饘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诸延切,音旃。【玉篇】糜也。【说文】周谓之饘,宋谓之糊。【礼檀弓饘粥疏】厚曰饘,希曰粥。 又【广韵】【集韵】□旨善切,音□。义同。【集韵】或作□餰飦□□□□□。
饠 【戌集下】【食字部】 饠 【广韵】鲁河切【集韵】【韵会】良何切【正韵】郞何切,□音罗。【玉篇】饆饠。【集韵】餠也。【正韵】食名。 【集韵】本作□。
饨 【戌集下】【食字部】 饨 【广韵】【集韵】□徒浑切,音屯。【玉篇】馄饨也。【正字通】今馄饨卽饺饵别名,俗屑米麫为末,空中裹馅,类弹丸形,大小不一,笼蒸啖之。【南粤志】闽人十月一日作京饨,祀祖告冬。【食物志】馄饨,或作餫饨。餫饨,象其圜形。又【集韵】屯闰切,迍去声。味厚也。
馠 【戌集下】【香字部】 馠 【广韵】火含切【集韵】呼含切,□音唅。【玉篇】香也。【博雅】馠馠,香也。或作□。
馥 【戌集下】【香字部】 馥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房六切,音伏。【广韵】香气芬馥。 又人名。冀州牧韩馥,见【後汉袁绍传】。 又【广韵】符逼切【集韵】弼力切,□音愎。义同。 又【潘岳射雉赋】彳亍中辍,馥焉中镝。【注】馥,中镞声也。 又【集韵】拍逼切,音堛。义同。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韵】觅毕切,音密。与同。溢,水貌。
馿 【亥集上】【马字部】 馿 【正字通】俗驴字。
驆 【亥集上】【马字部】 驆 【字汇补】邦匹切,音毕。见《释典》《江西随函》。
骅 【亥集上】【马字部】 骅 【广韵】戸花切【集韵】【韵会】【正韵】胡瓜切,□音华。【玉篇】骅骝,骏马。周穆王八骏之一。互详駵字注。 又或作□。【列子周穆王篇】右服□骝而左绿耳。互见艹部□字注。 又通作华。【前汉地理志】华骝绿耳之乘。【注】与骅同。 【正字通】本作□。
饖 【戌集下】【食字部】 饖 【唐韵】於废切【集韵】乌废切,□音秽。【说文】饭伤热也。【广韵】饭臭。 又【集韵】乙冀切,音懿。义同。本作饐。
馋 【戌集下】【食字部】 馋 【广韵】士咸切【集韵】【韵会】锄咸切【正韵】鉏咸切,□音谗。【广韵】不廉。【集韵】饕也。 又【韵会】通作嚵。【韩愈月蚀诗】虽食八九无嚵名。
饯 【戌集下】【食字部】 饯 【广韵】【正韵】□慈演切,音践。【说文】送去也。【徐曰】以酒食送也。【诗邶风】飮饯于祢。【注】祖而舍軷飮酒其侧曰饯。【释文】饯,音践。【尔雅释诂】饯,进也。【疏】饯者,进飮食之名也。 又凡送皆曰饯。【书尧典】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注】寅,敬也,饯礼送行者之名。纳日,方纳之日也。盖以秋分之暮夕方纳之日,而识其景也。【释文】饯,贱衍反。 又【广韵】疾箭切【集韵】【韵会】才线切【正韵】在线切,□音贱。义同。诗邶风,飮饯,徐邈读。 又【集韵】子贱切,音箭。义同。
饴 【戌集下】【食字部】 饴 〔古文〕【唐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知切,□音移。【玉篇】饧也。【六书故】以米糵煎秫为目饴也。【释名】饴小弱于饧,形怡怡然也。【本草】胶饴乾枯者曰饧。【诗大雅】堇荼如饴。 又【周礼天官盐人】王之膳羞共饴盐。【注】饴盐,盐之恬者,今戎盐有焉。【疏】卽石盐是也。 又通作□。【晋书石崇传】王恺以□澳釜。 又【集韵】【韵会】□祥吏切,音寺。本作飤。【晋书王荟传】以私米作饘粥以饴饿者。 【集韵】亦作□粠。籀文作□。
馅 【戌集下】【食字部】 馅 【字汇】胡鉴切,音陷。凡米麫食物,坎其中,实以杂味,曰馅。或作。【欧阳修归田录】京师卖酸者,俚俗误书为酸馅。滑稽子谓为俊叨,盖不知馅之从臽,而误从舀也。
首 【戌集下】【首字部】 首 〔古文〕□□【广韵】书久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音手。【说文】头也。【易说卦】乾为首。【周礼春官大祝】辨九□,一曰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注】稽首,拜头至地也。顿首,拜头叩地也。空首,拜头至手,所谓拜手也。 又元首,君也。【书益稷】元首起哉。 又【广韵】始也。【公羊传隐六年】春秋虽无事,首时过则书。【注】首,始也。时,四时也。过,历也。春以正月为始,夏以四月为始,秋以七月为始,冬以十月为始。 又【扬子方言】人之初生谓之首。 又魁帅也。【礼檀弓】毋为戎首,不亦善乎。【注】为兵主来攻伐曰戎首。 又标表也。【礼闲传】苴恶貌也。所以首其内,而见诸外也。【集说】首者,标表之义,盖显示其内心之哀痛于外也。 又要领也。【书秦誓】予誓告汝群言之首。【传】众言之本要。 又【左传僖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大夫反首拔舍从之。【注】反首,谓头发下垂。 又【左传成十六年】塞井□灶,□於军中,而疏行首。【注】疏行首者,当阵前决开营垒为战道。 又【礼曲礼】进剑者左首。【疏】首,剑拊环也。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五分其晋围,去一以为首围。【注】首,殳上鐏也。 又狸首,乐章名。【周礼春官乐师】凡射,诸侯以狸首为节。 又【礼檀弓】狸首之斑然。【注】木文之华。 又官名。【史记犀首传】犀首者,魏之阴晋人也。名衍,姓公孙氏。【注】司马彪曰:若今虎牙将军。 又山名。【书禹贡】壶口雷首。【疏】在河东蒲坂县南,一名首山。左传宣二年,宣子田於首山,卽此。 又邑名。【春秋僖五年】会王世子於首止。【注】卫地,□留襄邑县,东南有首乡。【公羊传】作首戴。又【左传昭二十八年】韩固为马首大夫。【注】今寿阳县。又牛首,郑邑,见【左传桓十四年】。又刳首,晋地,见【左传文七年】。 又国名。【山海经】有三首国。 又咳首,八蛮之一,见【风俗通】。 又马名。【尔雅释兽】马四蹢皆白,首。【注】蹢,蹄也。四蹄白者名首。俗呼为踏雪马。 又【礼月令】首种不入。【注】首种谓稷。【疏】百谷稷先种,故云。 又豕首,茢甄别名。见【尔雅释草】。 又姓。【正字通】明弘治汀州推官首德仁。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狩。【广韵】自首前罪。【正字通】有咎自□,及告人罪,曰首。【前汉文三王传】骄嫚不首。【注】不首,谓不伏其罪也。首,失救反。 又服也。【後汉西域传】虽有降首,曾莫惩革。【注】首,犹服也,音式救反。 又头向也。【礼玉藻】君子之居恒当戸,寝恒东首。【注】首,生气也。【释文】首,手又反。 又【战国策】以秦之疆首之者。【注】言以兵向之。 又叶诗纸切,音始。【扬子太□经】冻登赤天,阴作首也。虚羸踦踦,擅无已也。 又叶赏语切,音黍。【班固述高帝赞】神母告符,朱旗乃举。粤蹈秦郊,婴来稽首。 又叶舂御切,音恕。【晋书乐志鼓吹曲】征辽东,敌失据。威灵迈日域,公孙旣授首。考证:〔【周礼春官大祝】三曰空首。【注】空首,拜头至手,所谓拜首也。〕 谨照原文拜首改拜手。〔【春秋僖五年】诸侯盟于首止。【注】卫地,在陈留襄邑县,东南有首乡。〕 谨照五年经文改为会王世子於首止。并照原注陈留上省在字。
香 【戌集下】【香字部】 香 〔古文〕【广韵】许良切【集韵】【韵会】【正韵】虚良切,□音乡。【玉篇】芳也。【正韵】气芬芳。【书君□】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诗周颂】有飶其香。【礼月令】中央土,其臭香。 又草木之香,如沉香,栈香,蜜香,檀香,具载。【洪刍香谱】及【叶延珪香隶】诸书。 又兽亦有香。【谈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绝爱其脐,为人逐急,卽投岩举爪,剔裂其香。又【本草】麝香有三等:第一生香,亦名遗香,乃麝自剔出者。其次脐香。其三心结香。又有小麝,其香更奇。 又风香。【庾信诗】结客少年场,春风满路香。 又含香。【汉官仪】尚书郞含鸡舌香,伏奏事。 又酒香。【王绩诗】稍觉池亭好,偏宜酒瓮香。【杜甫诗】浩荡风尘外,谁知酒熟香。 又花名。【庐山记】一比丘昼寝盘石上,梦中闻花香酷烈,及觉,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闻之,谓为花中祥瑞,遂名瑞香。又丁香。【本草】一名丁子香,花紫白色,生子,小者为丁香,大者为母丁香。 又酒名。【苏轼送碧香酒诗】碧香近出帝子家,鹅儿破壳酥流盎。【刘子翬诗】未饶赤壁风流在,且向何家醉碧香。 又阿香。【搜神记】永和中,义兴人姓周,出都,日暮。道边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门,周求寄宿。一更中,闻外有小儿唤阿香声,云:官唤汝推雷车。女乃辞去。夜遂大雷雨。 又人名。黄香,仇香,见【後汉书】。 又姓。明四译馆通事香牛。 又山名。【唐书白居易传】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自称香山居士。 又水名。【述异记】吴故宫有香水溪。 又殿名。【三辅黄图】武帝时,後宫八区,有披香殿。 又享名。【李白诗】沉香亭北倚阑干。
髷 【亥集上】【髟字部】 髷 【集韵】区玉切,音曲。髷□,鬈发貌。○按《诗小雅》予发曲局。後人加髟,作髷□。
马 【亥集上】【马字部】 马 〔古文〕□□□【唐韵】【正韵】莫下切【集韵】【韵会】母下切,□麻上声。【说文】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黄帝臣相乘马。马,武兽也,怒也。【正韵】乘畜。生於午,禀火气。火不能生木,故马有肝无胆。胆,木之精气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易说卦传】乾为马。【疏】乾象天,天行健,故为马。【春秋说题辞】地精为马。【春秋考异记】地生月精为马。月数十二,故马十二月而生。【周礼夏官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又《校人》掌王马,辨六马之属。凡大祭祀,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凡军事,物马而颁之。注:毛马齐其色。物马齐其力。又【趣马】掌赞正良马。又【巫马】掌养疾马而乘治之,相医而药攻马疾。又【廋人】掌十二闲之政敎以阜马。【圉人】掌刍牧以役圉师。 又司马,官名。【周礼夏官大司马注】谓总武事也。又【淸夜录】汉制,卿驷马右騑。【前汉东方朔传】太守,驷马驾车,一马行春。【卫宏舆服志】诸侯四马,驸以一马。【南史柳元策传】兄弟五人,□为太守。时人语曰:柳氏门庭,五马逶迤。【正字通】故今太守称五马大夫。 又田野浮气曰野马。【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注】日光也。一曰游丝水气。 又阳马。【何晏景福殿赋】承以阳马,接以圆方。【注】阳马,屋四角引出承短椽者,连接或圆或方也。 又投壶胜算曰马。【礼投壶】为胜者立马,一马从二马,三马旣立,请庆多马。【注】立马者,取算以为马,表其胜之数也。谓算为马者,马为威武之用,投壶及射,皆以习武也。 又【字汇补】打马,弹棋类也。朱李易安有打马图。 又地名。马陉,齐邑。马陵,郑地。□见【左传】。 又天马,兽名。有翼能飞。 又灶马,虫名。【酉阳杂俎】状似促织,好穴灶旁。今俗呼灶鸡。 又马勃,草名。【正字通】生湿地腐木上,一名马疕。韩愈所云牛溲马勃,兼收□蓄是也。 又海马,鱼名。牙骨坚莹,文理细如丝,可制为器。 又姓。【姓苑】本伯益之後,赵奢封马服君,遂氏焉。又司马、巫马、乘马,皆复姓。【前汉沟洫志】谏大夫乘马延年。【孟康曰】乘马,姓也。又【风俗通】有白马氏。 又马流。【兪益期曰】马援立铜柱,岸北有遗兵,居寿冷岸,南对铜柱,悉姓马,号曰马流。【方隅胜略】谓马人散处南海,谓之马流。【韩愈诗】衙时龙戸集,上日马人来。【注】卽马流也。一作马留。 又门名。【前汉项籍传注】宫垣内兵卫所在,四面皆有司马,以主事,故总称司马门。又【公孙弘传注】武帝时,相马者东门京作铜马法,立於鲁般门外,更名金马门。 又亭名。谢灵运为永嘉太守,以五马自随,立五马亭。 又【集韵】满补切,音姥。义同。 【前汉石庆传】马字与尾当五。【师古曰】马字,下曲者尾,幷四点为足,凡五。考证:〔【周礼夏官校人】掌王马,辨六马之属。又【趣马】掌赞正良马。又【巫马】掌养疾马而乘治之,相医而药攻马疾。又【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又【廋人】掌十二闲之政敎以阜马。【圉人】掌刍牧以役圉师。凡太祭祀,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凡军事,物马而颁之。【注】毛马,齐其色。物马,齐其力。〕 谨照原文次序改为:周礼夏官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又校人掌王马,辨六马之属。凡大祭祀,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凡军事,物马而颁之。注毛马齐其色。物马齐其力。又【趣马】掌赞正良马。又【巫马】掌养疾马而乘治之,相医而药攻马疾。又【廋人】掌十二闲之政敎以阜马。【圉人】掌刍牧以役圉师。〔【姓苑】本伯益之後,超奢封马服君,遂氏焉。〕 谨照原文超奢改赵奢。原版已改。
馯 【亥集上】【马字部】 馯 【广韵】【集韵】【正韵】□侯旰切,音翰。【玉篇】与駻同。马突也。 又【广韵】【韵会】丘奸切【集韵】丘颜切,□音悭。【集韵】马靑黑色。 又姓。【前汉儒林传】鲁商瞿子木受易孔子,以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馯臂子弓。 又【集韵】河干切,音寒。东夷别种名。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与□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迄逆切,音阋。栲楮箩□。出【四言杂字】。栲楮二字原从禾作。
馰 【亥集上】【马字部】 馰 【唐韵】都历切【集韵】【韵会】丁历切,□音的。【玉篇】馰颡,白额马也。【说文】一曰骏也。【尔雅□畜】馰颡白顚。【注】今之戴星马也。额有白毛,谓之的卢。准有旋毛及白毛,谓之的吻凶。考证:〔【尔雅释兽】馰颡白顚。〕 谨照原书释兽改畜。
駌 【亥集上】【马字部】 駌 【等韵】於元切,音冤。【字汇】污面马。
骄 【亥集上】【马字部】 骄 【唐韵】举乔切【集韵】【韵会】居妖切,□音娇。【说文】马高六尺为骄。【玉篇】壮貌。 又野马也。 又马□逸不受控制也。 又【正字通】恣也,自矜也。【书周官】位不期骄。【诗小雅】骄人好好,劳人草草。 又或作乔。【礼乐记】齐音敖辟乔志。【注】乔音骄。 又【集韵】娇庙切,音挢。骄骜,马行貌。又纵恣也。【史记司马相如传】低卬夭蟜据以骄骜兮。【注】椐,直项也。骄骜,纵恣也。骄音居召反。 又【五音集韵】居夭切,音矫。偾骄不可禁之势。【庄子在宥篇】偾骄而不可系者,其惟人心乎。【音义】骄如字。又居表反。 又【集韵】虚娇切【正韵】吁骄切,□音嚣。与獢同。短喙犬也。【诗秦风】载猃歇骄。【释文】骄,本又作獢。许乔反。 又古通虞韵。【前汉叙传】汉兴柔远,与尔剖符。皆恃其岨,乍臣乍骄。考证:〔【史记司马相如传】夭蟜椐以骄骜兮。〕 谨照原文夭蟜上增低卬二字。椐改据。
【巳集上】【水字部】 【说文】古文湛字。注详九画。
饿 【戌集下】【食字部】 饿 【唐韵】【正韵】五个切【集韵】【韵会】牛个切,□我去声。【玉篇】饥也。【广韵】不饱也。【礼檀弓】昔者卫国凶饥,夫子为粥,与国之饿者。◎按韩子饰邪篇:家有常业,虽饥不饿。淮南子说山训:宁一月饥,毋一旬饿。以此推之,饿甚于饥也。故孟子朝不食,夕不食,兼饥饿言。
馐 【戌集下】【食字部】 馐 【类篇】思留切,音修。进献也。一曰致滋味曰羞。或从食。【字汇】膳也,荐也。
馚 【戌集下】【香字部】 馚 【广韵】符分切,音汾。与馩同。
馩 【戌集下】【香字部】 馩 【广韵】【集韵】□符分切,音汾。【广韵】馩□。香气。【集韵】或作馚葐。
驰 【亥集上】【马字部】 驰 〔古文〕□【广韵】直离切【集韵】【韵会】【正韵】陈知切,□音池。【玉篇】走奔也。【广韵】驰骛也,疾驱也。【左传庄十年】公将驰之。 又【玉篇】天子道也。【正字通】驰道,天子所行路,若今之中道。 又姓。【姓苑】明驰九垓,仁寿县举人。 又【集韵】唐何切,音驼。亦走也。 又叶徒卧切,音隋。【诗小雅】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又叶尺里切,音耻。【刘向九叹】周流览於四海兮,志升降以高驰。徵九神於回极兮,建虹采以招指。 又叶直詈切,音滞。【蔡邕弹棋赋】於是列象,雕华逞丽。丰腹敛边,中隐四企。轻利调博,易使骋驰。
駗 【亥集上】【马字部】 駗 【广韵】章忍切【集韵】知忍切,□音辴。【玉篇】駗驙,马载重难行。 又【集韵】知邻切,音珍。义同。 又【广韵】力珍切【集韵】离珍切,□音鳞。【广韵】马色。
□ 【未集中】【缶字部】 □ 【篇海】诘利切,音弃。吹火也。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韵】溢字省文。
鳪 【亥集中】【鸟字部】 鳪 【广韵】【集韵】□博木切,音卜。【广韵】雉也。【尔雅释鸟】鳪雉。【郭注】黄色,鸣自呼。又【集韵】北角切,音剥。义同。
骂 【亥集上】【马字部】 骂 【广韵】莫霸切【集韵】【韵会】【正韵】莫驾切,□音禡。【玉篇】詈也。 又【广韵】莫下切【集韵】母下切,□音马。义同。【正字通】按六书本作傌,通作□,俗作骂。骂载马部,骂别载网部,此字汇编次之误,今仍之。
飣 【戌集下】【食字部】 飣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丁定切,音订。【玉篇】贮食。【玉海】唐少府监御馔,用九盘装絫,名九飣食。今俗燕会,黏果列席前曰看席飣坐,古称钉坐,谓钉而不食者。○按《唐书李远传》人目为钉坐梨。今以文词因袭絫积为餖飣。 【集韵】或作□。
【丑集中】【土字部】 〔古文〕畂【广韵】【集韵】□力救切,音溜。耕地起土。一曰联也。 又【集韵】居又切,音究。耕陇中。
飤 【戌集下】【食字部】 飤 【唐韵】【集韵】【韵会】祥吏切【正韵】相吏切,□音寺。【说文】粮也。【玉篇】食也。与饲同。【增韵】以食食人也。【东方朔七谏】子推自割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深。○按谓介子推从晋文公出亡,割股肉以飤文公也。通作食。 又或作饴。【晋书王荟传】以私米作饘粥,以饴饿者。【注】饴,音嗣。 【玉篇】通作饲。【六书故】饬饰皆从飤为声。考证:〔【东方朔七谏】子推自剖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深。〕 谨照原文自剖改自割。
饨 【戌集下】【食字部】 饨 【广韵】【集韵】□徒浑切,音屯。【玉篇】馄饨也。【正字通】今馄饨卽饺饵别名,俗屑米麫为末,空中裹馅,类弹丸形,大小不一,笼蒸啖之。【南粤志】闽人十月一日作京饨,祀祖告冬。【食物志】馄饨,或作餫饨。餫饨,象其圜形。又【集韵】屯闰切,迍去声。味厚也。
驖 【亥集上】【马字部】 驖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他结切,音铁。【玉篇】马如铁,赤黑色。【诗秦风】驷驖孔阜。【班固东都赋】历驺虞,览驷驖,嘉车攻,采吉日。【注】驺虞驷驖,皆《风》《雅》章名。 又通作□。【前汉地理志】车辚四□,小戎之篇。 又【广韵】【集韵】□徒结切,音侄。义同。
饛 【戌集下】【食字部】 饛 【唐韵】【正韵】莫红切【集韵】【韵会】谟蓬切,□音蒙。【说文】盛器满貌。【诗小雅】有饛簋飧。【传】饛,满簋貌。 【六书故】作□。
饭 【戌集下】【食字部】 饭 【广韵】扶晚切【集韵】【韵会】父远切,□音笲。【玉篇】餐饭也。【礼曲礼】饭黍毋以箸。又【文王世子】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 又【仪礼少牢馈食礼尸又食注】或言食,或言饭。食,大名,小数曰饭。【疏】食大名者,以其论语文多言食,故云食大名也。小数曰饭者,此少牢特言三饭五饭九饭之等,据一口谓之一饭,五口谓之五饭等,据小数而言,故云小数曰饭。 又【论语】亚饭、三饭、四饭。【注】以乐侑食之官。【白虎通】王者平旦食、昼食、晡食、暮食,凡四饭,诸侯三饭,大夫再饭。 又指本。【仪礼士丧礼】设决丽于掔自饭持之。【注】丽,施也。掔手後节中也。饭,大擘指本也。决,以韦为之籍,有彄,彄内端为纽,外端有横带,设之以纽,擐大擘指本也。 又【唐韵】符万切【集韵】【韵会】扶万切【正韵】符谏切,□烦去声。【说文】食也。【汲冢周书】黄帝始炊谷为饭。【礼曲礼】毋抟饭。【疏】取饭作抟,则易得多。是欲争饱非谦也。 又【仪礼公食大夫礼】宾升,公揖退于箱,宾卒食,会饭三饮。【注】会饭谓黍稷也。 又叶扶霰切,音卞。【苏辙诗】岸上游人暮不归,淸香入袖凉吹面。投壶击鞠绿杨阴,共尽淸尊餐白饭。 【广韵】同□。俗作飰。考证:〔【仪礼注】食,大名,小数曰饭。【疏】据少数而言,故云小数饭也。〕 谨照原文少数改小数。饭也改曰饭。〔【曲礼】毋抟饭。【注】取饭作抟,则易得多。〕 谨照原文注改疏。〔【仪礼公食大夫礼】宾升,公揖退于箱,宾卒食,会饭三饭。〕 谨照原文三饭改三饮。
饰 【戌集下】【食字部】 饰 【广韵】赏职切【集韵】【韵会】设职切,□音识。【玉篇】修饰也。【逸雅】饰,拭也,物秽者拭其上使明,由他物而後明,犹加文于质上也。 又【礼乐记】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故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後治其饰。【注】以声而被之器也。 又【诗郑风】羔裘豹饰。【注】饰,缘袖也。礼,君用纯物,臣下之,故裘以豹皮为饰也。 又【周礼地官封人】饰其牛牲。【注】刷治洁淸之也。一曰豫饰也。 又【礼曲礼】饰羔雁者以缋。【疏】饰,覆也。画布为云气,覆之以相见也。 又【礼月令】天子乃厉饰。【注】厉饰谓戎服,尚威武也。 又【史记公孙弘传】习吏事,缘饰以儒术。【後汉章帝纪】诏曰: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朕甚厌之。 又【周礼夏官掌固】设其饰器。【注】兵甲之属。 又【正字通】满饰,国名。 【说文】也。从人从巾,食声。读若式,一曰橡饰。考证:〔【周礼地官封人】饰其牛牲。【注】剥治洁淸之也。〕 谨照原文剥治改刷治。〔【曲礼】饰羔雁者以绩。【注】饰,复也。〕 谨照原文以绩改以缋。注改疏。〔【史记公孙弘传】凡吏事,缘饰以儒术。〕 谨照原文凡吏事改习吏事。〔【前汉章帝纪】诏曰,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 谨按章帝纪系後汉书,前汉改後汉。
饱 【戌集下】【食字部】 饱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博巧切,包上声。【说文】厌也。【玉篇】饱满也。【广韵】食多也。【易渐卦】飮食衎衎,不素饱也。【礼文王世子】尝馔善,则世子亦能食。尝馔寡,世子亦不能饱。 又【陆机豪士赋】心玩居常之安,耳饱从谀之说。又姓。【正字通】宋添差通判临江军事饱安盈。 又【五音集韵】许旣切,音欷。饫也。 又古通有韵。【诗小雅】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又叶彼五切,音补。【吴子治兵篇】适其水草,节其饥饱。冬则温厩,夏则凉庑。考证:〔【礼文王世子】尝馔善,则世子亦能食。尝馔寡,则世子亦不能饱。〕 谨照原文尝馔寡下省则字。
饶 【戌集下】【食字部】 饶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如招切,音荛。【玉篇】多也,饱也,丰也,厚也,余也。又益也,剩也。【礼曲礼】大飨不问卜,不饶富。【注】富之言备也。备而已,勿多於礼也。【前汉□平传】平娶张氏,资用益饶。又对汉王曰:大王能饶人以爵邑。 又俗谓宽恕曰饶。【杜甫立秋後诗】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 又国名。【前汉地理志】北海郡县饶侯国。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属西河郡。莽曰饶衍。【後汉郡国志】安平国饶阳,故名饶。 又州名。本楚番邑,吴置鄱阳郡,隋攺饶州,以物产富饶也。 又姓。【风俗通】汉有饶武,为渔阳太守。 又【广韵】【集韵】【韵会】人要切【正韵】实照切,□音邵。义同。
馏 【戌集下】【食字部】 馏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力救切,音溜。【玉篇】饭气蒸也。【广韵】馏饭。【尔雅释言】饙馏稔也。【注】饙熟曰馏。【疏】孙炎曰:烝之曰饙,均之曰馏。郭云:今呼□饭为饙,饙熟为馏。《说文》云饙,一蒸米也。馏,饭气流也。然则蒸米谓之饙,饙必馏而熟之,故言馏。本作□。 又【广韵】【集韵】□力求切,音刘。义同。考证:〔【尔雅释言】饙馏稔也。【疏】孙炎曰,蒸之曰馈,均之曰馏。郭云,今呼□饭为饙,饙熟为馏。〕 谨照原文曰馈改曰饙。□饭改□饭。
【巳集上】【水字部】 【字汇补】许泣切,音吸。水涸也。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韵】狼狄切,音历。,或省作□。羖□,山羊。
馨 【戌集下】【香字部】 馨 【广韵】呼□切【集韵】【韵会】【正韵】醯经切,□音□。【玉篇】香远闻也。【书酒诰】黍稷非馨,明德维馨。【诗大雅】尔殽旣馨。又【周颂】有椒其馨。【楚辞九歌】折芳馨兮遗所思。【韩愈答张彻诗】寒狖酸骨怨,怪花醉馨。 又【集韵】虚映切,音衅。晋人以为语助。【晋书王衍传】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世说新语】王朗之雪中诣王螭,持其臂。螭曰:冷如鬼手馨,强来捉人臂。【通雅】宁□宁馨,此呼语辞,今读能亨,亦云那,向有平去二音,可平可仄,古人多假借字也。
馪 【戌集下】【香字部】 馪 【集韵】纰民切,音缤。【玉篇】香气冲也。【集韵】香气盛貌。
冯 【亥集上】【马字部】 冯 〔古文〕淜【广韵】扶冰切【集韵】【韵会】皮冰切,□音凭。【说文】马行疾也。 又【玉篇】乘也,陵也,登也。【易泰卦】包荒用冯河。【疏】用冯河者,无舟渡水,冯陵於河,是顽愚之人。此九二能包含容受,故曰用冯河也。【尔雅释训】冯河,徒涉也。【疏】小雅小旻,不敢冯河。毛传云:冯,陵也。然则空涉水陵波而渡,故训冯为陵也。又【周礼夏官大司马】冯弱犯寡则眚之。【注】冯,谓乘陵也。又冯冯,墙坚声。【诗大雅】削屡冯冯。【传】削墙锻屡之声冯冯然。【朱传】削屡,墙成而削治重复也。冯冯,墙坚声。 又借为冯依字。【诗大雅】有冯有翼。【传】可冯依,以为辅翼也。 又【扬子方言】冯,怒也。楚曰冯。【注】冯,恚盛貌。【左传昭五年】今君奋焉,震□冯怒。 又恃也,矜也。【史记伯夷传】众庶冯生。【注】冯者,恃也。言众庶之情,盖冯恃矜其生也。又【庄子盗跖篇】富人侅溺於冯气,若负重行而上也。【注】吕吉甫曰:冯,恃多资气骄满也。旧注冯读如愤,非。 又不满之意。【张衡西京赋】惟帝王之神丽,惧尊□之不殊。虽斯宇之旣坦,心犹冯而未摅。【注】宫室神严,所以别尊□,故此宇虽宽坦,心未摅散也。 又古郡名。【前汉地理志】左冯翊注,故秦内史,太初元年更名。又冯乘县,属苍梧郡。 又官名。【周礼春官宗伯】冯相氏。【注】冯,乘也,相视也。 又冯夷,神名。 又【集韵】披耕切,音怦。冯,闳大也。一曰虚廓。 又【唐韵】房戎切【集韵】【韵会】符风切【正韵】符中切,□音逢。【玉篇】姓也。【韵会】郑冯□子。 又【集韵】皮命切,音病。据也。 又父吻切。与愤同。懑也。考证: 〔【尔雅释训】冯河,徒涉也。【疏】小雅小旻,不敢冯河。毛传云,冯,陵也。然则岂涉水陵波而渡,故训冯为陵也。〕 谨照原文岂涉水改空涉水。〔【张衡西京赋】心犹冯而未虑。〕 谨照原文未虑改未摅。〔又郡名。【前汉地理志】左冯翊。〕 谨照原文左冯翊下增注字。
馹 【亥集上】【马字部】 馹 【唐韵】【正韵】人质切【集韵】【韵会】入质切,□音日。【说文】驿传也。【玉篇】传也。【尔雅释言】□传也。【注】皆传车驿马之名。【左传文十六年】楚子乘馹,会师于临品。【正字通】按六书故:置马代驰,取疾也。以车曰传,以骑曰馹。 【杨愼曰】孟子,置邮传命。古注:置,驿也,邮馹也。置缓邮速,驿迟馹疾也。置有安置意,犹今制云日行一程,邮有过而不留意,犹今制云倍道兼行,言速驰也。後世不达馹字义,以馹为驿之省文。永乐中制春秋大全,尽改左传馹字为驿,驿与馹溷而不分,故解经皆缪。元许谦云:马递曰置,步递曰邮,皆臆揣妄说,初无所祖,不思古注,邮训为馹,若是步递字,何以从马。据此说,馹驿义别,存以备考正。考证:〔【尔雅释言】遽传也。【注】皆传车馹马之名。〕 谨按原文馹遽传也,谓馹遽□训为传,非训馹为遽传也。谨照原书文义改遽为□。照原文馹马改驿马。
【巳集上】【水字部】 【玉篇】思剪切【集韵】息剪切,□鲜上声。水也。
饙 【戌集下】【食字部】 饙 【集韵】【韵会】□方文切,音分。【玉篇】半蒸饭。【释名】饙,分也,众粒各自分也。 又【尔雅释言】饙馏,稔也。【注】今呼□饭为饙,饙熟为馏。【疏】稔熟也。孙炎曰:蒸之曰饙,均之曰馏。郭云:今呼□饭为饙,饙熟为馏。《说文》云饙,一蒸米也。馏,饭气流也。然则蒸米为之饙,饙必馏而熟之,故言饙馏稔也。《大雅泂酌》云可以饙饎。饙餴音义同。 【说文】本作□。 【字汇】省作饙,附十二画,非。今攺正。□字原从贝作,不从食。考证:〔【尔雅】【注】今呼□饭为饙,饙熟为馏。【疏】郭云,今呼□饭为饙,饙熟为馏。〕 谨照原文两□字□改□。
【备考】【丑集】【口字部】 【龙龛】音似。
饪 【戌集下】【食字部】 饪 〔古文〕□【唐韵】如甚切【集韵】【韵会】【正韵】忍甚切,□音荏。【玉篇】大熟也。【扬子方言】徐扬之闲曰饪。【论语】失饪,不食。【释常谈】过熟谓之失饪。 又【仪礼聘礼】赐饔唯羹饪。【注】羹饪谓饪一牢也。肉谓之羹。又【特牲馈食礼】请期曰羹饪。【注】饪,熟也。 又【集韵】如鸩切,音妊。义同。
馛 【戌集下】【香字部】 馛 【广韵】【集韵】□蒲拨切,音跋。【玉篇】大香。【博雅】香气。 又【集韵】匹蔑切,同。香也。
驯 【亥集上】【马字部】 驯 【唐韵】详遵切【集韵】【韵会】松伦切【正韵】详伦切,□音旬。【说文】马顺也。【玉篇】从也,善也。【庄子马蹄篇注】与物无害,故物驯也。【陆德明音义】驯,以遵反,或音纯。 又凡以渐而至曰驯。【易坤卦】驯至其道至坚冰也。 又扰也,从也。【史记五帝纪】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 又【集韵】殊伦切,音纯。又兪伦切,音匀。义□同。 又【集韵】【韵会】□吁运切,音训。【史记汉文本纪】列侯亦无由敎驯其民。【正义】驯,古训字。
驳 【亥集上】【马字部】 驳 【唐韵】【集韵】【韵会】□北角切,音博。【玉篇】马色不纯。【尔雅释畜】駵白驳。【易说卦传】乾为驳马。【诗豳风】皇驳其马。【注】黄白曰皇,駵白曰驳。 又【尔雅释木】驳赤李。【疏】李之子赤者名驳。 又今俗谓龎杂为驳,云开曰解驳。 【正韵】同驳。互详後驳字注。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集韵】□直利切,音稚。【玉篇】刺□,针缝也。【类篇】紩也。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蚩承切,音称。女字。
駉 【亥集上】【马字部】 駉 【广韵】古萤切【集韵】【韵会】涓荧切,□音扃。【玉篇】与駫同,马肥壮盛貌。【诗鲁颂】駉駉牡马,在垧之野。【传】良马腹干肥张。 又【说文】牧马苑也。○按《诗》在垧之野。《毛传》林外谓之垧。垧非駉,駉非牧苑,《说文》引用误。
駍 【亥集上】【马字部】 駍 【玉篇】平悲切,音皮。马名。 又【集韵】披耕切,音怦。与軯同。【扬雄甘泉赋】声駍隐而历钟。
【子集下】【力字部】 【唐韵】苦淮切【集韵】枯怀切,□快平声。【玉篇】劥也。【广韵】劥,人有力也。【集韵】有力貌。
驵 【亥集上】【马字部】 驵 【唐韵】【集韵】【韵会】子朗切【正韵】子党切,□藏上声。【说文】壮马也。一曰马蹲驵也。又【唐本说文】驵,奘马也。奘讹为壮。【玉篇】骏马也。【左思魏都赋】冀马塡厩而驵骏。【注】驵,壮也。 又【尔雅□言】奘驵也。【注】江东呼大为驵,驵犹粗也。 又牙侩狡捷者曰驵。【吕氏春秋】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也。【史记货殖传】驵侩会两家交易者,如今之度市。【注】驵者其首率。 又【广韵】徂古切【集韵】【类篇】坐五切,□音祖。【周礼春官典瑞】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注】驵,读为组,渠眉玉饰之沟瑑也。【疏】此六玉,两头皆有孔,又於两孔之闲为沟渠,於沟之两畔稍高为眉瑑,以组穿聮於其中也。 又【集韵】聪徂切,音粗。亦马壮也。 又床鱼切,音鉏。人名,齐公子驵,见【左传】。考证:〔【左思魏都赋】冀马塡厩而驵骇。〕 谨照原文驵骇改驵骏。〔【尔雅释兽】奘驵也。【注】秦晋呼大为驵,驵犹粗也。〕 谨照原文释兽改言。秦晋改江东。
駥 【亥集上】【马字部】 駥 【唐韵】如融切【集韵】【韵会】而融切【正韵】而中切,□音戎。【玉篇】马八尺也,雄也。【尔雅释畜】绝有力駥。 又【广韵】息弓切,音嵩。细毛。
饫 【戌集下】【食字部】 饫 〔古文〕秗【广韵】依倨切【集韵】【韵会】【正韵】依据切,□音淤。【玉篇】食多也。【广韵】饱也,餍也。 又【说文】燕食也。本作□。【诗小雅】傧尔笾豆,飮酒之饫。【毛传】傧,□。饫,私也。不脱屦升堂谓之饫。【郑笺】私者,图非常之事。若议大疑於堂,则有饫礼焉。【朱传】饫,餍也。 又【周语】王公立饫,则有房烝,王公诸侯之有饫也,将以讲事成章,建大德,昭大物也,故立成礼,烝而已。又武王克殷,作饫歌。【韦昭曰】立谓立行礼不坐也。立曰饫,坐曰晏。歌辞,互见支字注。 又【广韵】赐也。【左传襄二十六年】将赏为之加膳,加膳则饫赐。 又【尚书序】逸书有□饫篇名。【传】□,劳。饫,赐也。 【集韵】或作饇□。考证:〔【周语】王公立饫,则有房丞〕 谨照原文房丞改房烝。
【丑集上】【口字部】 【集韵】乃结切,音涅。【博雅】怒也。一曰诃也。或作□。
饴 【戌集下】【食字部】 饴 〔古文〕【唐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知切,□音移。【玉篇】饧也。【六书故】以米糵煎秫为目饴也。【释名】饴小弱于饧,形怡怡然也。【本草】胶饴乾枯者曰饧。【诗大雅】堇荼如饴。 又【周礼天官盐人】王之膳羞共饴盐。【注】饴盐,盐之恬者,今戎盐有焉。【疏】卽石盐是也。 又通作□。【晋书石崇传】王恺以□澳釜。 又【集韵】【韵会】□祥吏切,音寺。本作飤。【晋书王荟传】以私米作饘粥以饴饿者。 【集韵】亦作□粠。籀文作□。
飻 【戌集下】【食字部】 飻 【说文】餮本字。贪食也。 又【集韵】他典切,音腆。又徒典切,音殄。义□同。
驧 【亥集上】【马字部】 驧 【广韵】【集韵】□渠竹切,音鞠。【广韵】马跳跃也。 又【五音集韵】居六切,音菊。马曲脊也。 【集韵】或作□。
驯 【亥集上】【马字部】 驯 【唐韵】详遵切【集韵】【韵会】松伦切【正韵】详伦切,□音旬。【说文】马顺也。【玉篇】从也,善也。【庄子马蹄篇注】与物无害,故物驯也。【陆德明音义】驯,以遵反,或音纯。 又凡以渐而至曰驯。【易坤卦】驯至其道至坚冰也。 又扰也,从也。【史记五帝纪】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 又【集韵】殊伦切,音纯。又兪伦切,音匀。义□同。 又【集韵】【韵会】□吁运切,音训。【史记汉文本纪】列侯亦无由敎驯其民。【正义】驯,古训字。
骈 【亥集上】【马字部】 骈 【正字通】俗騈字。
【子集中】【人字部】 【正字通】籀文仿字。
骢 【亥集上】【马字部】 骢 【唐韵】【正韵】仓红切【集韵】粗丛切,□音聪。【说文】马靑白杂毛也。【六书故】马□靑色。一名荏铁。【後汉桓典传】常乘骢马,京师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本作□。
髈 【亥集上】【骨字部】 髈 【广韵】匹朗切【集韵】普朗切,□滂上声。髀,吴人云髈。【玉篇】股也,胁也。 又【广韵】步光切【集韵】蒲光切,□音旁。与膀同。膀胱。
髑 【亥集上】【骨字部】 髑 【唐韵】【集韵】【韵会】徒谷切【正韵】杜谷切,□音独。【说文】髑髅,项也。详髅字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