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第17部分

声,及掌乐,音未调,曰得赵贾牛铎则谐矣。下郡国,悉送牛铎,得之果谐。 又【开元遗事】宫中檐闲县碎玉片,风摇如环佩声,名占风铎。 又地名。【左传僖十六年】狄侵晋,取狐受铎。【注】受铎,晋地,在汾北。 又国名。【左传宣十六年】晋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铎辰。【注】铎辰,留吁之属。 又宫名。【左传哀三年】司铎火。【注】司铎,宫名。 又姓。【左传成十八年】铎遏□为上军尉。【前汉艺文志】铎氏微三篇。【注】楚太傅铎椒也。 又人名。【左传僖二十八年】曹叔振铎。又【昭十三年】司铎射。【注】鲁大夫。考证:〔【周礼地官封人】以金铎通鼓。〕 谨照原文封人改鼓人。〔【左传宣十六年】晋士会帅师,灭赤甲狄氏,及留吁铎辰。〕 谨照原文赤甲狄氏改赤狄甲氏。

鐹 【戌集上】【金字部】 鐹 【广韵】【集韵】□古火切,音果。刈钩。【扬子方言】刈钩,江淮□楚之闲,或谓之鐹。【注】音果。 又【集韵】古禾切,音戈。【广韵】鐹锟,釭也。 又【集韵】古卧切,音过。车釭也。

锣 【戌集上】【金字部】 锣 【广韵】鲁何切【集韵】【韵会】良何切【正韵】郞何切,□音罗。【广韵】钞锣,器也。【正字通】筑铜为之,形如盆,大者声扬,小者声杀。乐书有铜锣。自後魏宣武以後,有铜钹沙罗,沙罗卽锣。【六书故】今之金声,用於军旅者。亦以为盥盆。

【巳集中】【火字部】 【集韵】戸孔切【类篇】胡动切,□音澒。□,火貌。

钻 【戌集上】【金字部】 钻 【唐韵】借官切【集韵】【韵会】【正韵】祖官切,□音劗。【说文】所以穿也。 又【前汉□法志】其次用钻凿。【注】钻,膑□也。师古曰:钻,钻去其膑骨也。 又【史记礼书】施钻如蠭虿。【注】钻,谓矛矢及镞也。 又【正字通】金刚钻生水底,如钟乳,体似紫石英,惟安南高石山羚羊角能碎之。 又【广韵】刺也。【尔雅释木】樝梨曰钻之。【庄子外物篇】神龟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策,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 又凡深入者,借用钻。【论语】钻之弥坚。【尔雅序】沈硏钻极,二九载矣。又【班固答宾戏】商鞅挟三术以钻孝公。【注】帝王霸三策,钻者,取必入之义。 又【广韵】子算切【集韵】祖算切,□音。义同。【六书故】去声借贯切,穿器也。用之穿物曰钻,平声。【正字通】按以凿凿木皆读昨,不闻凿一音,凿物又一音,钻亦如之。必分平去二声,泥。

銮 【戌集上】【金字部】 銮 【唐韵】洛官切【集韵】卢丸切【正韵】卢官切,□音鸾。【说文】人君乘车四马,镳八銮,铃象鸾鸟声,和则敬也。 又【翰林志】翰林院与金坡殿相接,故学士院号金銮。【又】德宗移学士院於金銮坡。 又【集韵】通作鸾。【古今注】礼记云:行前朱鸟鸾也。前有鸾鸟,故谓之鸾。鸾口衔铃,故谓之銮铃。今或为銮,或为鸾,事一而义异也。 又【韵补】叶闾员切,音挛。【刘邵七华赋】载金钲,鸣玉鸾。鼓兴雷起,野火云延。

【卯集下】【斤字部】 【广韵】【集韵】□章恕切,音翥。斫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类编】同纠。备考:【海篇】同纠。

陑 【戌集中】【阜字部】 陑 【广韵】如之切【集韵】【韵会】人之切【正韵】如支切,□音而。【玉篇】地名。【书序】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传】陑在河曲之南。【广韵】本作□。【集韵】或作隭。

陔 【戌集中】【阜字部】 陔 【唐韵】古哀切【集韵】【韵会】【正韵】柯开切,□音该。【说文】阶次也。【玉篇】阶也,陇也。【前汉郊祀志】祠坛放亳忌泰,一坛三陔。【注】陔,重也。三陔,三重坛也。 又南陔,笙诗名。【诗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仪礼燕礼】笙入立于县中,奏南陔,白华,华黍。 又陔夏,乐名。九夏之一。【仪礼乡飮酒礼】宾出,奏陔。【注】陔,陔夏也。陔之言戒也。终日燕飮,酒罢,以陔为节,明无失礼也。 又通作祴。【周礼春官钟师祴夏注】祴,读为陔鼓之陔。客醉而出,奏陔夏。 又【玉篇】亦作垓。【扬雄河东赋】行睨陔下与彭城。【史记项羽本纪】作垓下。 又与阂通。【前汉礼乐志郊祀歌】专精厉意逝九阂。【注】阂犹陔。淮南子,期乎九陔之上,请九天之上也。 又叶坚奚切,音稽。【道藏歌】玉皇命玉眞,飞轩浪大陔。诸天驩且悦,琼音自怆凄。

陕 【戌集中】【阜字部】 陜 〔古文〕□【唐韵】侯夹切【集韵】【韵会】辖夹切【正韵】胡夹切,□音洽。【说文】隘也。【注】徐铉曰:今俗从山作峡,非是。【玉篇】不广也。亦作狭。【尔雅释宫】陜而修曲曰楼。【前汉郊祀志】行溪谷中,阸陜且百里。【司马相如封禅书】迹陜逊原,迥阔咏沫。【上林赋】赴隘陜之口。 又寻陜,地名。【史记南越传】楼船将军将精卒,先陷寻陜,破石门。【注】寻陜,在始兴西三百里。 又【广韵】与陿同。史记寻陜,前汉书作寻陿。 又【集韵】讫洽切,音夹。义同。 又【集韵】地名。周召所分。○按地名乃陕也。陕字音闪,止有上声,无入声。陜字虽有洽夹二音,□无地名一解。集韵注误。 【篇海】俗作陕。

陖 【戌集中】【阜字部】 陖 【唐韵】私闰切【集韵】须闰切,□音浚。【说文】峭高也。【玉篇】险也。 又【玉篇】亦作峻。【司马相如上林赋】径陖赴险。【前汉书】作峻。 又【广韵】亭名,在冯翊。 【集韵】同埈。【篇海】亦作□□。

峭 【戌集中】【阜字部】 峭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肖切,音俏。【说文】陖也。【玉篇】险也。【广韵】山峻也。 又【玉篇】隐也。【广韵】急也。【前汉鼂错传】为人峭直刻深。【注】峭,与峭同,谓峻陿也。

□ 【备考】【寅集】【山字部】 □ 【五音篇海】同冈。

陮 【戌集中】【阜字部】 陮 【唐韵】都罪切【集韵】睹猥切,□音頧。【说文】陮隗,高也。【玉篇】陮隗,不平也。 又【广韵】徒猥切【集韵】杜罪切,□音□。又【集韵】都回切,音磓。义□同。

陯 【戌集中】【阜字部】 陯 【唐韵】【集韵】□卢昆切,音崘。【说文】山阜陷也。 又【广韵】力迍切【集韵】龙春切,□音伦。义同。【玉篇】亦作沦。 又【集韵】卢困切,音论。同埨。坎陷也。

阴 【戌集中】【阜字部】 阴 〔古文〕霒侌□□□喑【唐韵】【集韵】【韵会】於今切【正韵】於禽切,□音音。【说文】暗也。【释名】阴,荫也,气在内奥荫也。【玉篇】幽无形,深难测谓之阴。【易坤卦】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礼月令】百官静事毋□,以定晏阴之所成。又【周礼天官内宰】以阴礼敎六宫。【注】阴礼,妇人之礼。又【内小臣】掌王之阴事阴令。又【地官大司徒】以阴礼敎亲,则民不怨。【注】阴礼,谓男女之礼。 又阴晴。【诗邶风】曀曀其阴。【又】以阴以雨。 又【说文】山之北也。【书禹贡】南至于华阴。 又【说文】水之南也。【前汉地理志】河东郡汾阴县。【注】介山在南。 又【玉篇】影也。【晋书陶侃传】大禹惜寸阴,吾辈当惜分阴。 又【正字通】□背曰阴。杨修解曹娥□阴八字。 又【前汉郊祀歌】灵之至,庆阴阴。【注】师古曰:言垂阴覆徧於下。 又【玉篇】默也。【战国策】齐秦之交阴合。 又【诗秦风】阴靷鋈续。【传】阴,揜軓也。【释名】阴,荫也。横侧车前,以阴笒也。 又地名。【左传襄九年】济于阴阪侵郑。又【昭十九年】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又【二十二年】帅师军于阴。【前汉地理志】南阳郡阴县。【注】卽左传下阴也。又汉有两阴山县。【地理志】西河郡阴山,又桂阳郡阴山。 又山名。【史记秦始皇纪】自楡中□河以东,属之阴山。【注】徐广曰:在五原之北。 又姓。【广韵】管修自齐适楚,为阴大夫,其後氏焉。○按史记褚少孙龟策传:阴兢活之,与之俱亡。索隐曰:阴,姓。兢,名也。是商时卽有阴姓矣。又左传僖十五年: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注:饴甥,食邑于阴。战国策有阴□、阴姬,疑卽出於此。又昭二十四年,阴不佞,以温人南侵。疑阴亦姓也。 又【正字通】男子势曰阴。【史记吕不韦传】私求大阴人嫪毐为舍人。 又【逸周书】墠上张赤帟阴羽。【注】阴,鹤也。 【玉篇】今作阴。【五音集韵】俗作□。【字汇】俗作阥。【字汇补】亦作□阴□。 又【集韵】乌含切,音庵。本作暗,治丧庐也。【论语】高宗谅阴,三年不言。 又【集韵】【韵会】□於禁切,音荫。【集韵】瘗藏也。【礼祭义】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注】阴,读为依荫之荫。 又【诗大雅】旣之阴女,反予来赫。【笺】覆阴也。【韵会小补】荫,通作阴。 又【正字通】音飮。古医方有淡阴之疾,俗作淡飮。 又叶於容切,音雍。【诗豳风】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笺】凌阴,冰室。【扬子太□经】日飞悬阴,万物融融。 又叶於虔切,音烟。【黄庭经】上有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阴。 又【韵会小补】本作殷。浅黑色也。亦作阴。【诗小雅我马维駰传】阴白杂毛曰駰。阴,浅黑色也。考证:〔【战国策】齐秦之处阴合。〕 谨照原文之处改之交。〔【诗秦风】阴靷鋈续。【传】阴,揜轨也。〕 谨照原文轨改軓。〔【逸周书】墠上张赤奕阴羽。〕 谨照原文赤奕改赤帟。

陲 【戌集中】【阜字部】 陲 【唐韵】【集韵】【韵会】□是为切,音倕。【说文】危也。 又【广韵】边也。【增韵】疆也。【左传成十三年】虔刘我边陲。【史记律书】连兵於边陲。 又【韵会】本作垂。【尔雅释诂】疆界边卫圉,垂也。【注】皆在外垂也。【战国策】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荀子臣道篇】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难 【戌集中】【隹字部】 难 〔古文〕□□□□□□□□【广韵】【韵会】那干切【集韵】那肝切,□音。【说文】鸟也。本作□。 又【玉篇】不易之称也。【书皋陶谟】惟帝其难之。【咸有一德】其难其愼。 又珠名。【曹植美人行】珊瑚闲木难。【注】《南越志》曰:木难,金翅鸟沫所成碧色珠也。 又姓。【正字通】南北朝难从党。见《姓苑》。 又【集韵】【韵会】囊何切【正韵】奴何切。□同傩。【集韵】难,却除凶恶也。【周礼春官占梦】遂令始难欧疫。【夏官方相氏】率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礼月令】季春,命国难。【又】季冬命有司大难。 又【诗小雅】其叶有难。【传】难然盛貌。【释文】乃多反。 又【集韵】乃可切,音娜。同橠。详木部橠字注。 又【广韵】奴案切【集韵】【韵会】【正韵】乃旦切,□音。【广韵】患也。【易否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礼曲礼】临难毋苟免。【周礼地官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注】难,相与为仇雠。 又诘辨也。【唐史韦处厚传】张平叔议粜盐,韦处厚发十难以诘之。 又【书舜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传】难,拒也。【释文】乃旦反。 又【公羊隐八年我入邴传】其言入何难也。【注】难,辞也。【释文】乃旦反,一音如字。 又【孟子】於禽兽又何难焉。【注】难,责也。 又人名。【左传文元年】难也收子。【释文】乃多反,一音如字。 又叶音臡。【汲冢周书】旁队外权,隳城湮溪。老弱单处,其谋乃难。考证:〔【左传文元年】难也收子。【释文】乃旦反,一音如字。〕 谨照原文乃旦反改乃多反。

雳 【戌集中】【雨字部】 雳 【广韵】郞击切【集韵】【韵会】【正韵】郞狄切,□音历。【玉篇】霹雳。详前霹字注。

隿 【戌集中】【隹字部】 隿 【唐韵】与职切【集韵】逸职切,□音弋。【说文】缴射飞鸟也。从隹从弋。【玉篇】今作弋。【楚辞九章】矰弋机而在上。【朱注】弋,一作隿。【玉篇】亦作□。

雀 【戌集中】【隹字部】 雀 【唐韵】卽略切【集韵】【韵会】【正韵】卽约切,□音爵。【说文】依人小鸟也。从小,隹。读与爵同。【古今注】雀,一名家宾。【埤雅】雀,物之淫者。【诗召南】谁谓雀无角。【左传襄二十五年】如鹰鸇之逐鸟雀也。 又【书顾命】二人雀弁。【传】雀韦弁。【疏】雀,言如雀头色也。 又【周礼春官巾车】漆车藩蔽豻□雀饰。 又【战国策】雀立不转。【注】雀立,踊也。 又【扬子方言】鹂黄,或谓之楚雀。【尔雅释鸟】鵹黄,楚雀。【注】卽仓庚也。 又【尔雅释鸟】鷣,负雀。【注】鷣,鹞也。善捉雀,因名。 又【尔雅释鸟桑鳸窃脂注】俗谓之靑雀。 又【尔雅释鸟桃虫鹪注】鹪□,桃雀也。俗呼为巧妇。【疏】方言说,巧妇之名,自关而东谓之工爵,自关而西或谓之韈雀。 又【扬雄羽猎赋】□鸾,孔雀。又【临海异物志】南海有黄雀鱼,六月化为黄雀,十月入海为鱼。 又【尔雅释草】蘥,雀麦。【注】卽燕麦也。 又朱雀,南方宿名。【礼曲礼】前朱雀而後□武。考证:〔【扬雄校猎赋】□鸾,孔雀。〕 谨照原文校猎赋改羽猎赋。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古文缫字。○按希裕略古,古文缫字无作□者,此讹字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綮,或作□。

霥 【戌集中】【雨字部】 霥 【集韵】蒙弄切,音□。靁声。

【寅集中】【山字部】 【广韵】【集韵】□徒外切,音兑□,山貌。【马融长笛赋】嶰壑□。【注】□,深平貌。

【未集中】【糸字部】 【字汇补】俗纲字。

霦 【戌集中】【雨字部】 霦 【广韵】府巾切【韵会】悲巾切,□音彬。【玉篇】玉光色。【广韵】璘霦,玉光色也。

雾 【戌集中】【雨字部】 雾 【广韵】【韵会】□亡遇切,音务。【尔雅释天】地气发,天不应,曰雾。雾谓之晦。【注】言晦冥。【释名】雾,冒也,气蒙乱覆冒物也。【广韵】元命包曰:阴阳乱为雾。【礼月令】氛雾冥冥。【玉篇】本作霿。【广韵】同霚。【集韵】同雺。 又【集韵】谟蓬切,音蒙。又蒙弄切,音幪。又莫凤切,音梦。义□同。

霨 【戌集中】【雨字部】 霨 【集韵】纡胃切,音尉。云起貌。

霩 【戌集中】【雨字部】 霩 【唐韵】苦郭切【集韵】【韵会】阔镬切,□音廓。【说文】雨止云罢貌。从雨郭声。【广韵】云消貌。 又【韵会】雪消谓之霩。 又【淮南子天文训】道始於虚霩,虚霩生宇宙。【韵会】廫廓,开朗貌。通作寥廓。 又【集韵】【正韵】□忽郭切,音霍。义同。

霪 【戌集中】【雨字部】 霪 【广韵】余针切【集韵】【韵会】【正韵】夷针切,□音淫。【玉篇】久雨也。【韵会】雨过十日以往。又【淮南子修务训】禹沐浴霪雨。 【集韵】或作湛。通作淫。

馄 【戌集下】【食字部】 馄 【广韵】戸昆切【集韵】胡昆切,□音魂。【玉篇】馄饨。【扬子方言】餠谓之飥,或谓之餦馄。 又【集韵】公浑切,音昆。义同。 【集韵】亦作餫。

霫 【戌集中】【雨字部】 霫 【广韵】先立切【集韵】【正韵】息入切,□音□。【玉篇】雴霫,大雨也。【广韵】字林云:雨貌。【广雅】霫霫,雨也。 又【广韵】奚霫,东北夷名。【集韵】或作雭。 又【广韵】似入切【集韵】席入切,□音习。雴霫,大雨也。 又【集韵】白霫,北狄国。【唐书回鹘传】白霫,居鲜□故地,其部有三:曰居延,曰无若没,曰潢水。

霬 【补遗】【戌集】【雨字部】 霬 【字汇补】移益切,音翼。人名。【三国志荀彧传】彧子恽,恽子霬,官至中领军。

霭 【戌集中】【雨字部】 霭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於盖切,音蔼。【说文】云貌。从雨,谒省声。【集韵】或作。 又【韵会】云集貌。 又【韵会】【正韵】□依亥切,音欸。义同。又【韵会】氛也。 又【广韵】於葛切【集韵】【韵会】【正韵】阿葛切,□音遏。义同。

霮 【戌集中】【雨字部】 霮 【集韵】【韵会】□徒感切,音禫。【集韵】霮,繁云。 又【左思吴都赋】宵露霮。【注】霮,露垂貌。【集韵】或作□。 又【集韵】【韵会】□徒滥切,音憺。【集韵】云貌也。靉谓之霮。或作□。

险 【戌集中】【阜字部】 险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虚检切,音猃。【说文】阻难也。【玉篇】高也,危也。【易屯卦】动乎险中。【坎卦】习坎,重险也。【又】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又司险,官名。【周礼夏官】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 又【玉篇】邪也,恶也。【书盘庚】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传】起信险伪,肤受之言。 又【周礼春官典同】险声敛。【注】险谓偏弇也。险则声敛不越也。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疢疾险中。【注】险,伤也。 又地名。【史记朝鲜传】都王险。【注】险城,在乐浪郡浿水之东。【前汉地理志】辽东郡险渎。【注】朝鲜王满都也,依水险故名。又【地理志】中山国安险。 又【尔雅释鱼】蜠大而险。【注】险者,谓污薄。 又【集韵】所斩切,音掺。艰难也。 又希埯切,莶上声。峻也。 又巨险切,音芡。与俭同。 又居奄切,音检。【字林】山形似重甑。◎按此乃隒字之音义。类篇,隒又居奄切,而集韵隒阙此一音,乃隒讹作险耳。 又【集韵】鱼衔切,音□。本作岩。【史记殷本纪】得说於傅险中。【注】险,亦作岩。 【集韵】或作嶮。

驶 【亥集上】【马字部】 驶 【广韵】疏事切【集韵】【韵会】爽士切【正韵】师止切,□音史。【玉篇】疾也。【增韵】马行疾也。 又【正韵】式至切,音试。与□同。

隫 【戌集中】【阜字部】 隫 【集韵】符分切,音汾。与坟同。【管子地员篇】若在陵在山,在隫在衍。○按字汇作隫,附十二画,非。今攺正。

隮 【戌集中】【阜字部】 隮 【广韵】祖稽切【集韵】【正韵】笺西切,□音挤。【玉篇】登也。【书顾命】由宾阶隮。 又【玉篇】气也,升也。【诗墉风】朝隮于西。【笺】朝有升气於西方。【释文】隮,子西反,又子细反。【周礼春官视祲】十辉,九曰隮。【注】隮,虹也。 又【集韵】津私切,音赀。义同。【诗曹风】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传】隮,升云也。 又【广韵】【集韵】□子计切,音霁。义同。 又【书微子】今尔无指,告予顚隮。【传】顚,陨。隮,坠。【释文】隮,子细反。 【广韵】本作跻。【集韵】亦作□□。【石鼓文】作□。【篇海】作□。

隯 【戌集中】【阜字部】 隯 【玉篇】同岛。

鞞 【戌集中】【革字部】 鞞 【唐韵】幷顶切【集韵】【韵会】补鼎切,□音□。【说文】刀室也。【玉篇】剑削也。【诗小雅】鞞琫有珌。【传】鞞,容刀鞘也。【疏】古之言鞞,犹今之言鞘。又【大雅】鞞琫容刀。【传】下曰鞞,上曰琫。 又【广韵】幷弭切【集韵】【韵会】补弭切【正韵】补委切,□音俾。义同。【扬子方言】剑削,自关而西谓之鞞。【注】鞞,方婢反。 又【广韵】府移切,音□。牛鞞,县名,在蜀。【前汉地理志】犍为郡牛鞞县。【注】孟康曰:鞞音髀。师古曰:必尔反。 又【集韵】蒲糜切,音皮。本作郫。详邑部郫字注。 又【广韵】部迷切【集韵】【韵会】騈迷切,□音椑。【诗周颂应田县鼓传】应,鞞鼓也。【礼月令】命乐师修鼗鞞鼓。【疏】释名,鞞,助也。裨助鼓节。【广韵】本作鼙。【集韵】或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徐林切【集韵】徐心切,□音寻。【玉篇】续也。今作寻。

钨 【戌集上】【金字部】 钨 【广韵】哀都切【集韵】汪胡切,□音乌。【玉篇】钨錥,小釜。【广韵】钨錥,温器。【博雅】钨錥谓之锉□。【晋书杜预传】釜瓮铫盘钨錥,皆民闲之急用也。

铛 【戌集上】【金字部】 铛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都郞切,音当。【说文】锒铛,锁也。互详锒字注。 又【集韵】【韵会】□他郞切,音汤。与镗同,鼓声也。【史记司马相如传】铿鎗铛。【注】铛,鼓音。 又【广韵】楚庚切【集韵】【韵会】楚耕切,□音鎗。□属。【通俗文】鬴有足曰铛。【纬略】三足温酒器也。唐薛大鼎、贾敦颐、郑德本,号铛脚御史。【宋史太祖纪】雷德骧判大理寺,言赵普强市人第宅。上怒叱曰:鼎铛犹有耳,汝不闻普吾社稷臣乎。考证:〔【史记司马相如传】铿鎗铛。【注】铛,鼓音。〕 谨照原文两字□改。

【巳集中】【火字部】 【集韵】兹消切。同焦。详焦字注。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韵】桑故切【集韵】【韵会】【正韵】苏故切,□音素。【说文】逆流而上曰洄。,向也。水欲下,违之而上。或作溯溯。亦作溯。

【未集下】【肉字部】 【广韵】作含切【集韵】祖含切,□音簪。【集韵】腤,烹也。 又【广韵】【集韵】□子朕切,音。唇病也。 又【集韵】慈盐切,音潜。堛肉也。 又子鸩切,音浸。唇阙谓之。又咨林切,音侵。烹也。 【正字通】俗呼物不洁白曰腌。按焦竑刊误载杂字,不净曰赃,皆俚语也。

鐻 【戌集上】【金字部】 鐻 【广韵】其吕切【集韵】【正韵】臼许切,□音巨。与簴同。钟鼓之柎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注】鐻,音巨。 又【广韵】【集韵】□居御切,音据。乐器。形似夹钟,削木为之。【庄子达生篇】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注】鐻,音据。乐器也。 又【集韵】【正韵】□求於切,音渠。【集韵】金银器名。【山海经】靑要之山,武罗司之,穿耳以鐻。【郭璞曰】鐻,金银器名。【後汉张奂传】遗金鐻八枚。【注】鐻,音渠。食器名。未详形制。【左思魏都赋】鐻耳之杰。 又【广韵】九鱼切【韵会】斤於切,□音居。义同。

鐼 【戌集上】【金字部】 鐼 【唐韵】火运切【集韵】吁运切,□音训。【说文】铁属。 又【广韵】【集韵】□符分切,音文。又【类篇】许云切,音薰。义□同。 又【集韵】逋昆切,音奔。平木器。或从奔作锛。○按字汇从贲,列十二画,非,今攺正。

鐽 【戌集上】【金字部】 鐽 音未详。【佩觿集】鎗鐽之鐽,其备率有如此者。

鐾 【戌集上】【金字部】 鐾 【字汇补】音避。治刀使利也。◎按卽鐴字重文。

鑂 【戌集上】【金字部】 鑂 【集韵】呼运切,音训。金色渝也。

鑃 【戌集上】【金字部】 鑃 【集韵】徒吊切,音调。烧器。本作铫。或作罐。

铸 【戌集上】【金字部】 铸 〔古文〕□【唐韵】之戍切【集韵】朱戍切,□音注。【说文】销金成器也。【玉篇】熔铸也。【左传宣三年】铸鼎象物。【注】象所图物,著之於鼎。又【昭二十一年】天王将铸无射。 又国名。【左传襄二十三年】臧宣叔娶于铸。【注】铸国,济北蛇丘县所治。 又地名。【後汉郡国志】济北国有铸乡城。 又与祝通。【礼乐记】封帝尧之後于祝。【注】祝,或为铸。 又姓。【姓苑】尧後。以国为氏。 又【字汇补】照秀切,音咒。【淮南子俶眞训】今夫冶工之铸器。【注】铸,读作祝。

鑅 【戌集上】【金字部】 鑅 【集韵】胡盲切,音横。钟声。

鑆 【戌集上】【金字部】 鑆 【五音集韵】直类切,音坠。铜半熟。

鑇 【戌集上】【金字部】 鑇 【集韵】笺西切,音赍。地也。

【午集中】【皿字部】 【玉篇】神夜切,音射。器也。

【午集下】【石字部】 【集韵】先念切,音。磹,电光。详字注。

鉴 【戌集上】【金字部】 鉴 【广韵】同鉴。

鑕 【戌集上】【金字部】 鑕 【广韵】之日切【集韵】【韵会】【正韵】职日切,□音质。【玉篇】铁鑕砧。【广韵】斧也。【增韵】斧鑕,椹也。【公羊传襄二十七年】负羁絷,执鈇鑕。【注】鑕,之实反。一作鈇质。

【备考】【卯集】【斤字部】 【搜眞玉镜】音所。

鑖 【戌集上】【金字部】 鑖 【集韵】莫结切,音蔑。【博雅】鑖,铤也。 又【集韵】弥计切,音谜。小釜。

鑗 【戌集上】【金字部】 鑗 【广韵】郞兮切【集韵】怜题切,□音黎。【说文】金属。一曰剥也。 又【广韵】力脂切【集韵】良脂切,□音梨。义同。 亦作鋫。

□ 【未集中】【缶字部】 □ 【篇海】力救切,音溜。关东谓甑曰□。

【未集下】【肉字部】 【篇海类编】於愿切,音怨。小虫。一曰空也。 又平声,音冤。动也。又与蜎同。井中虫也。 【类篇】本作肙。

鑘 【戌集上】【金字部】 鑘 【广韵】鲁回切【集韵】卢回切,□音雷。【玉篇】剑首饰也。 又【集韵】与櫑同。龟目酒尊,刻木作云雷象,施不穷也。 又【广韵】落猥切,音磥。鍡鑘,不平也。

鑙 【戌集上】【金字部】 鑙 【广韵】古奚切【集韵】坚奚切,□音鸡。【扬子方言】坚也。吴扬江淮之闲曰鑙。 又【博雅】□也。 又【集韵】遣礼切,音启。义同。

鑚 【戌集上】【金字部】 鑚 【正字通】俗钻字。

矿 【戌集上】【金字部】 矿 〔古文〕□【集韵】古猛切,音懭。矿,铁也。又金璞也。【王褒四子讲德论】精练藏於矿朴。

鑜 【戌集上】【金字部】 鑜 【集韵】同銄。

鑝 【戌集上】【金字部】 鑝 【集韵】蒲蒙切,音蓬。首著兜鉾也。引庄子鑝头。◎按庄子说剑篇作蓬头。

鑞 【戌集上】【金字部】 鑞 【广韵】卢盍切【集韵】【韵会】力盍切【正韵】落合切,□音□。【玉篇】锡鑞也。【集韵】本作□。【尔雅释器锡谓之鈏注】白鑞。

鑟 【戌集上】【金字部】 鑟 【类篇】徒谷切,音独。印匮也。

铄 【戌集上】【金字部】 铄 【唐韵】书药切【集韵】【韵会】【正韵】式灼切,□音烁。【说文】销也。【孟子】非由外铄我也。【史记张仪传】众口铄金。 又【尔雅释诂】美也。【诗周颂】於铄王师。【传】铄,美也。【史记李斯传】铄金百镒。【注】索隐曰:铄,美也。 又【扬子方言】摩也。 又【後汉马援传】矍铄哉是翁也。【注】矍铄,勇貌。 又好目也。【扬子方言】宋卫韩郑之闲曰铄。【注】言光明也。 又【何晏景福殿赋】故其华表,则镐镐铄铄。【注】皆谓光显昭明也。 又【集韵】或作耀。【前汉艺文志】耀金为刃。 又【集韵】弋灼切,音药。烙也。【庄子胠箧篇】铄绝竽瑟。 又一曰销也。 又【集韵】狼狄切,音秝。鼎属也。本作。

【卯集下】【方字部】 【玉篇】【唐韵】【广韵】【韵会】於幰切【集韵】【类篇】隐幰切,□音匽。与偃同。【说文】旌旗之游蹇之貌。从屮。曲而下垂,相出入也。 又人名。字子游。【玉篇】舞歌。今作偃。 又【广韵】【集韵】□於蹇切,音鼹。义同。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韵】思累切,音。滑也。与瀡同。

【巳集下】【犬字部】 【集韵】思廉切,音纤。兽名。

【未集下】【肉字部】 【广韵】普面切【集韵】匹见切,□音片。半体也。

鑡 【戌集上】【金字部】 鑡 【集韵】测角切,音娕。人名。王莽时有廉斯鑡。 又【玉篇】鉼鑡也。

鑢 【戌集上】【金字部】 鑢 【唐韵】【韵会】【正韵】□良据切,音虑。【说文】错铜铁也。【诗大雅尚可磨也笺】尚可磨鑢而平。【释文】鑢,音虑。 又治也。【扬子太□经】躬自鑢。【注】自治其身。 又姓。【前汉古今人表】鑢金。【注】鑢,音虑。楚大夫。 又与炉通。见後炉字注。 【玉篇】或作铝。

镳 【戌集上】【金字部】 镳 【唐韵】补娇切【集韵】【韵会】悲娇切,□音瀌。【说文】马衔也。【正韵】一名扇汗,一名排沫。【尔雅释器】镳谓之钀。【注】马勒旁铁。【释名】镳,苞也。所以在旁苞敛其口也。【曹植应诏诗】□驷蔼蔼,扬镳漂沫。 又【博雅】镳镳,盛也。【诗卫风】朱幩镳镳。【传】镳镳,盛貌。 又【韵补】叶必幽切,音彪。【韩愈祭穆员外文】草生之春,鸟鸣之朝。我辔在手,君扬其镳。朝,读若舟。

鑨 【戌集上】【金字部】 鑨 【集韵】卢东切,音笼。器也。

鑩 【戌集上】【金字部】 鑩 【广韵】五阁切【集韵】逆各切,□音咢。【广韵】以铁作钩物也。

炉 【戌集上】【金字部】 炉 【唐韵】洛乎切【集韵】【正韵】龙都切【韵会】笼都切,□音卢。【说文】方炉也。【徐铉曰】今俗别作炉,非。【广韵】火床。【韵会】一曰火函。【左传定三年】邾庄公废于炉炭。【周礼天官宫人】共炉炭。【前汉贾谊传】天地为炉,造化为工,阴阳为炭,万物为铜。 又【正韵】酒器。 又酒肆。【史记司马相如传】令文君当炉。【注】韦昭曰:炉,酒肆也。以土为堕,边高似炉。 又钾炉,箭名。见前钾字注。 又【韵会】熏器。或作炉。【汉官典职】尚书郞给女,使执香炉。 又与鑢通。【左传定四年】炉,金初宦于子期氏。【释文】炉,本又作鑢。金名。音虑。考证:〔【左传定四年】炉,金初官于子期氏。〕 谨照原文初官改初宦。

鑫 【戌集上】【金字部】 鑫 【玉篇】呼龙切,音胸。又许金切,音歆。义□阙。【正字通钃字注】宋子虚名友五子,以鑫森淼焱垚立名。又【南康郡志】黄鑫由明经辟荐,任余杭令,擢监察御史。

鑬 【备考】【戌集】【金字部】 鑬 【龙龛】同鉴。

镧 【戌集上】【金字部】 镧 【广韵】【集韵】□郞旰切,音烂。【玉篇】金光貌。【广韵】光镧。【集韵】金采也。

鑮 【戌集上】【金字部】 鑮 【唐韵】【集韵】□匹各切,音粕。【说文】大钟,淳于之属,所以应钟磬也。堵以二金,乐则鼓鑮应之。【仪礼大射仪】其南鑮。【注】鑮如钟而大,奏乐以鼓鑮为节。 又田器也。与鎛同。【释名】鑮亦锄类也。鑮,迫也。 又【广韵】补各切【集韵】【韵会】【正韵】伯各切,□音博。【集韵】十二辰头铃钟也。 又【广韵】傍各切【集韵】白各切,□音泊。【广韵】似钟而大。

鑯 【戌集上】【金字部】 鑯 【唐韵】子廉切【集韵】将廉切,□音尖。【说文】鑯器也。一曰镌也。【徐铉曰】今俗作尖,非是。【尔雅释山锐而高注】言鑯峻。【疏】锐则鑯也。言山形鑯峻而高。【博雅】锐也。 又【集韵】千廉切,音签。刻也。与锓同。

钥 【戌集上】【金字部】 钥 【广韵】以灼切【集韵】【韵会】【正韵】弋灼切,□音药。【说文】本作□。关下牡也。【扬子方言】戸钥,自关而西谓之钥。【抱朴子至理卷】坚玉钥於命门,结北极於黄庭。 又通作钥。【战国策】齐君之鲁,鲁人投其钥,不果内。【史记萧相国世家】高祖出征,何每居守管钥。 又入也。【淮南子原道训】排阊阖,钥天门。【注】钥,入也。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息逐切【集韵】息六切,□音肃。击也。【张衡西京赋】飞□箾。【注】著物貌。箾音朔。 又【唐韵】【集韵】□所六切,音缩。义同。或作□。 又【唐韵】苏雕切【集韵】先雕切,□音萧。义同。或作□。又【唐韵】先鸟切【集韵】先了切,□音筱。打也。 又【唐韵】苏吊切【集韵】先吊切,□音啸。义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余招切,音遥。同繇。○按《说文》繇作,汉隶或作□。韩勑□:复颜氏官氏邑中□。任伯嗣□:□赋平均。繇皆作□。

【未集下】【舟字部】 【广韵】初牙切【集韵】初加切,□音叉。同艖。【玉篇】也。又鱼名。杨愼曰:卽今槎头缩项鳊。【正字通】按槎头鳊象舟形,犹舴艋舟作蚱蜢舟,皆借形譬喻,非卽以舴艋为蚱蜢虫也。谓为鱼名,误。

鑱 【戌集上】【金字部】 鑱 【唐韵】士衔切【集韵】【韵会】锄衔切,□音巉。【说文】锐器也。或作。【史记扁鹊传】鑱石桥引。【索隐注】鑱,仕咸反。谓石针也。谓按摩之法,夭桥引身,如熊顾鸟伸也。 又【广韵】吴人云犁铁。【杜甫寓同谷县歌】长鑱长鑱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又【玉篇】刺也,錾也。【正字通】与□通。【韩愈送区弘南归诗】汹汹洞庭莽翠微,九疑鑱天荒是非。【宋郊诗】激切波澜立,镌鑱物象危。 又药鑱。【抱朴子逸民卷】何须乎鑱鼎哉。【陆游诗】正令不遇亦何慊,药鑱丹炉老靑嶂。 又【广韵】士忏切【集韵】仕忏切,□音。鑱土具。

【子集中】【人字部】 同傏。

镶 【戌集上】【金字部】 镶 【唐韵】汝羊切【集韵】汝阳切,□音穰。【说文】作型。中肠也。【正字通】或曰型者,铸器之法。凡作型,先以绳为坯胎,型固,则从窍绳绪端,绳穷而型存,有类於肠也。 又【广韵】钩镶,兵器。【释名】钩镶,两头曰钩,中央曰镶。或椎镶,或钩引,用之之宜也。 又【广韵】息良切【集韵】思将切,□音襄。又【广韵】女良切【集韵】尼良切,□音娘。义□同。

鑳 【戌集上】【金字部】 鑳 【玉篇】同键。

鑴 【戌集上】【金字部】 鑴 【唐韵】戸圭切【集韵】【韵会】悬圭切,□音携。【说文】瓽也。 又【广韵】大钟。 又【扬子方言】馈也。【注】鑴,音携。 又【集韵】一曰日旁气刺日。【周礼春官□祲】掌十辉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一曰祲、二曰象、三曰鑴。【注】鑴,谓日旁气,四面反乡,如辉状也。 又【广韵】许规切【集韵】【韵会】翾规切,□音隓。【广韵】大钟。【集韵】鼎属。一曰日旁气。【周礼释文】郑康成读。 又【集韵】宣为切,音眭。亦日旁气也。【周礼释文】刘昌宗读。亦作下圭反。 又【集韵】涓畦切,音圭。锥也。

罐 【戌集上】【金字部】 罐 【集韵】古玩切,音贯。汲器。

鑶 【戌集上】【金字部】 鑶 【集韵】慈郞切,音藏。铃声。

镊 【戌集上】【金字部】 镊 【广韵】【正韵】尼辄切【集韵】昵辄切,□音聂。镊子。【释名】镊,摄也。摄取物也。【云仙杂记】王僧虔晚年恶白发,一日对客,左右进铜镊。僧虔曰:却老先生至矣,庶几乎。 又首饰。【後汉舆服志】簪以瑇瑁为擿,长一尺,端为华胜,上为凤凰爵,以翡翠为毛羽,下有白珠垂,黄金镊。【崔瑗钗铭】三珠璜钗,镊发钻莹。 【集韵】或作鑈。【类篇】亦作銸。

鑸 【戌集上】【金字部】 鑸 【唐韵】洛猥切【集韵】鲁猥切,□音磊。【说文】鍡鑸,不平也。

镩 【戌集上】【金字部】 镩 【广韵】七乱切【集韵】取乱切,□音窜。小矟也。【正字通】隋纪有岭南排镩手,卽今小矟。与通。

鑺 【戌集上】【金字部】 鑺 【唐韵】其俱切【集韵】权俱切,□音劬。【说文】兵器也。【广韵】戟属,或作戵。

鑻 【戌集上】【金字部】 鑻 【字汇】普谏切,攀去声。腰带鑻面。【正字通】按六书通作□。俗加金旁,非。

凿 【戌集上】【金字部】 凿 〔古文〕□【唐韵】在各切【集韵】【韵会】【正韵】疾各切,□音昨。【广韵】錾也。【古史考】孟庄子作凿。【师古曰】凿所以穿木也。 又【说文】穿木也。【易系辞刳木为舟疏】刳凿其中。 又【诗豳风】二之日凿冰冲冲。【朱注】凿冰,取冰於山也。 又黥□。【前汉□法志】其次用钻凿。【注】凿,黥□也。 又开也。【前汉张骞传】然骞凿空。【注】凿,开也。空,通也。骞始开通西域道也。 又造也。【公羊传成十三年】公凿行也。【注】凿,犹更造之意。【释文】凿,在洛反。犹造意也。 又【韵会】六情曰六凿。【庄子外物篇】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注】六情也。 又【正字通】恣意不求合义理,谓之凿。【孟子】为其凿也。【前汉礼乐志】以意穿凿。 又书名。纬书有【乾坤凿度】。 又【广韵】则落切【集韵】【韵会】【正韵】卽各切,□音作。【集韵】鲜明貌。【诗唐风】白石凿凿。【传】凿凿,鲜明貌。【释文】凿,子洛反。 又【九章算术】粟率五十,凿二十四。言粟五斗,为米二斗四升。【左传桓二年】粢食不凿。【注】不精凿。【释文】凿,子洛反。【杜甫诗】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 又【广韵】【集韵】□昨木切,音族。【广韵】凿镂花叶。 又【集韵】【韵会】【正韵】□在到切,漕去声。【集韵】穿空也。【增韵】孔宠。【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凡辐,量其凿深以为辐广。【释文】凿,曹报反。又如字。【前汉楚元王传】羊入其凿。【师古注】凿,在到反。谓所穿冢藏者。【楚辞九辩】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攺凿。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敎。 又【集韵】七到切,音操。冗也。 又【唐韵正】平声,音漕。【水经注】桓□有问鼎之志,乃漕一洲,以充百数。漕卽凿字。 又【韵补】叶脞五切,租上声。【易林】铅刀攻玉,无不钻凿。龙体具举,鲁班为辅。

钀 【戌集上】【金字部】 钀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鱼列切,音孽。【玉篇】镳也。【尔雅释器】镳谓之钀。【注】马勒旁铁。【释文】钀,鱼列反。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语讦切,音。义同。 又【集韵】鱼羁切,音宜。与轙同。车衡载辔者。 又【集韵】语绮切,音蚁。义同。

镢 【戌集上】【金字部】 镢 【唐韵】居缚切【集韵】【韵会】【正韵】厥缚切,□音矍。【说文】大鉏也。【博雅】櫡谓之镢。【淮南子精神训】负镢臿。【注】镢,斫也。音矍。

钃 【戌集上】【金字部】 钃 【集韵】殊玉切,音蜀。【玉篇】鉏也。【释名】钃,诛也。主以诛除物根株也。【荀子荣辱篇】所谓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也。 又【玉篇】陟玉切,音瘃。义同。 又【正韵】钃镂,剑名。亦作属。

钉 【戌集上】【金字部】 钉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当经切,音丁。【说文】炼鉼黄金。 又【正韵】铃钉,矛名。【郭璞曰】鹤膝矛,江东呼为铃钉。一曰铁釴。 又【正韵】铁钉。又【晋书陶侃传】竹头木屑,悉令掌之,及桓温伐蜀,以所贮竹头,作钉装船。 又国名。【山海经】有钉灵之国。【注】吴任臣云:钉灵,今丁灵国。又名丁令。亦作丁零。 又【抱朴子黄白卷】光明美色,可中钉也。 又【集韵】都挺切,音顶。【前汉王子侯者年表】有利侯刘钉。【注】音丁。又音鼎。 又【集韵】炼鉼金。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丁定切,音碇。义同。 又【增韵】以钉钉物也。 又【五音集韵】郞丁切,音灵。【字类】撞□。

【卯集下】【支字部】 【广韵】竹垂切【集韵】株垂切,□音棰。敆,不齐。 又【集韵】渠羁切,音奇。垂也。

钊 【戌集上】【金字部】 钊 【唐韵】止遥切【集韵】【韵会】【正韵】之遥切,□音招。【说文】刓也。 又【扬子方言】远也。燕之北郊曰钊。 又【说文注】郑樵曰:钊,或以为弩机。 又姓。【正字通】明钊剑佩,三河人。 又【尔雅释诂】钊,勉也。【扬子方言】钊薄勉也。秦晋曰钊,自关而东,周郑之闲,曰勉钊。 又【广韵】见也。【汲冢周书】钊我周王。 又【广韵】古尧切【集韵】坚尧切,□音浇。义同。 又周康王名。【史记三代世表】康王钊。【注】索隐曰:克尧反。又音昭。 又【集韵】庄交切,音□。周康王名。【书顾命释文】徐邈读。

钌 【戌集上】【金字部】 钌 【广韵】都了切【集韵】丁了切,□音鸟。【广韵】钌鈌,带头饰。【集韵】铤钌也。 又【集韵】【韵会】□朗鸟切,音了。义同。

钎 【戌集上】【金字部】 焊 【唐韵】【集韵】【韵会】侯旰切【正韵】侯干切,□音翰。【说文】臂铠也。 又【广韵】焊,金银器令相著。【集韵】固金铁药。【正字通】焊药,以硼砂合铜为之,用胡桐汁合银,坚如石。今玉石刀柄之类,焊药加银一分,其中永不脱。 又【管子戒篇】弛弓脱焊。【注】焊,所以钩弦。 又【集韵】居寒切,音干。器也。 又急也。【庄子列御□】有缓而焊。【注】焊,胡旦反。又音干。急也。 【集韵】亦作焊。

雑 【戌集中】【隹字部】 雑 【字汇】俗杂字。

钏 【戌集上】【金字部】 钏 【唐韵】尺绢切【韵会】【正韵】枢绢切,□音竁。【说文】臂环也。【玉篇】钗钏。【正字通】古男女同用,今惟女饰有之。【何偃与谢尚书】珍玉名钏,因物寄情。【庾信竹杖赋】玉关寄书,章台留钏。【墨庄漫录】唐文宗问宰臣,金条脱何物。宰臣未对。文宗曰:古诗:轻衫稳条脱,卽今臂钏也,别作玔。 又姓。【万姓统谱】万历闲,抚州照磨钏国贤,阆中人。贵阳县丞钏佩,云南人。 又【类篇】昌缘切,音穿。车钏。

钐 【戌集上】【金字部】 钐 【广韵】【集韵】【韵会】□所鉴切,音。【玉篇】大鎌也。【韵会】铲属。【抱朴子逸民卷】推黄钺以适钐鎌之持。【韩愈李大夫墓志】鎛钐鉏斸。【注】钐,大铲。斸,大锄。 又【集韵】思廉切,音銛。刀名。 又【集韵】师咸切【韵会】师衔切,□音攕。人名。晋有沙楼国帅钐加。 又姓。【晋书东夷传】钐加。又明有玉田人钐资。

钓 【戌集上】【金字部】 钓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多啸切,音吊。【说文】钩鱼也。【诗召南】其钓维何。【传】钓者,以此有求于彼。【淮南子说山训】詹公钓千岁之鲤。【吕氏春秋】太公钓于滋泉,以遇文王。【宋玉钓赋】昔尧舜禹汤之钓也。以圣贤为竿,道德为纶,仁义为钩,禄利为饵,四海为池,万民为鱼。 又取也。【淮南子主术训】虞君好宝,而晋献以璧马钓之。 又姓。【正字通】宋绍兴进士钓宏。

【午集中】【疒字部】 【广韵】落胡切【集韵】龙都切,□音卢。痈类。 又与庐同。【汉□】庐江太守作江。 又【广韵】洛故切【集韵】鲁故切,□音路。与□同。痞也。

【午集下】【石字部】 【正字通】碈珉玟□同。【礼聘义】君子贵玉而贱。 又叶弥延切,音眠。【传毅洛都赋】通谷岋,石濑寒泉。砥碬所出,爰有碝。

钗 【戌集上】【金字部】 钗 【唐韵】楚佳切【集韵】【韵会】初佳切,□音叉。【说文】筓属。本只作叉,此字後人所加。【玉篇】妇人岐筓也。【司马相如美人赋】玉钗挂臣冠。【秦嘉与妇徐淑书】今致宝钗一双,可耀首。【曹植美女篇】头上金爵钗。 又金钗股,药名。【本草纲目】李时珍曰:石斛,状似金钗,故名。又忍冬藤,解毒。亦号金钗股。 又【韵补】叶称支切,音鸱。【繁钦定情诗】何以慰别离,耳後玳瑁钗。 又叶千古切,音楚。【毛诗注疏】欲买赭,不谓灶下有黄土。欲买钗,不谓山中自有楛。

钜 【戌集上】【金字部】 钜 【唐韵】其吕切【集韵】【韵会】【正韵】臼许切,□音巨。【说文】大刚也。从金巨声。【商子论兵篇】怨如钜铁。【史记礼书】宛之钜铁。【注】徐广曰:大刚曰钜。正义曰钜,刚铁也。 又大也。同巨。【史记礼书】宜钜者钜,宜小者小。 又天子曰钜公。【前汉郊祀志】吾欲见钜公。【注】张晏曰:天子为天下父,故曰钜公。师古曰:钜,大也。 又【正字通】尊者通称。【李贺高轩过诗】文章钜公。 又【说文】弓名。【荀子性恶篇】繁弱、钜黍,古之良弓也。 又剑名。【荀子性恶篇】干将、莫邪、钜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 又【正韵】吕矩,矫貌。【庄子列御□】一命而吕钜。 又【五音集韵】泽名。 又地名。【史记殷本纪】盈钜桥之粟。【注】服虔曰:钜桥,仓名。许愼曰:钜鹿水之大桥有漕粟也。又【项羽纪】章邯令王离涉闲围钜鹿。又【王子侯者年表】钜合侯刘发。【注】钜合,在平原。【前汉武帝纪】上耕于钜定。【注】服虔曰:地名。近东海。应劭曰:齐国县也。又【地理志】山阳郡钜野县,齐郡钜定县。 又人名。【前汉古今人表】封钜黄帝师。又【艺文志】将钜子五篇。【注】六国时人。 又草名。【尔雅释草】荞,邛钜。【注】今药草,大戟也。【本草】大戟,一名邛钜,苗名泽漆。 又【韵会】钩钜。【潘岳西征赋】弛靑鲲於网钜。【注】钜,钩也。 又同讵。【战国策】臣以为王钜速忘矣。【注】钜,讵通。 又与遽同。【荀子正论篇】是岂钜知见侮之为不辱哉。

钝 【戌集上】【金字部】 钝 【唐韵】【韵会】徒困切【正韵】杜困切,□音遁。【说文】錭也。 又【玉篇】顽钝也。【史记□丞相世家】士之无耻顽钝嗜利者,亦多归汉。 又【正字通】凡质鲁者曰钝。【前汉鲍宣传】臣宣呐钝于辞。 又【广韵】不利也。【前汉贾谊传】莫邪为钝兮。【□琳檄吴文】兵不钝锋。 又【博物志】宝剑名。钝钩,欧冶子所作。 又【淮南子览冥训】钝闷以终。【注】钝闷,无情也。 又通作顿。【贾谊治安策】芒刃不顿。【前汉翟方进传】迟顿不及事。

钞 【戌集上】【金字部】 钞 【唐韵】【韵会】【正韵】楚交切【集韵】初交切,□音。【说文】叉取也。【徐铉曰】今俗别作抄。【广韵】略也。【後汉公孙瓒传】克会期日,攻钞郡县。 又【韵会】或作摷。【张衡东京赋】摷昆聊。 又作抄。【杜甫诗】饭抄云子白。 又姓。【正字通】明钞秀,钞奇。 又【增韵】誊写也。【抱朴子金丹卷】余令略钞金丹之都,较以示後之同志者。 又【博雅】强也。 又【广韵】初敎切【集韵】【韵会】【正韵】楚敎切,□音剿。【周礼夏官射鸟氏驱乌鸢注】乌鸢善钞,盗便污人。【释文】钞,初敎反。 又【正字通】楮货名。宋史,绍兴二十四年,女眞以铜少,循宋交子法,造钞引一贯、二贯、三贯、五贯、十贯五等谓之大钞。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五等谓之小钞。与钱□用,以七年为限,纳旧易新,诸路置交钞库官受之,每贯取工墨钱十五文,公私便焉。 又【韵会定正】官收物而给印信文凭也。卽今钞关。 又与杪同。【管子幼官篇】敎行於钞。【注】钞,末也。【又】听於钞,故能闻未极。【注】钞,深远也。 又【集韵】齿绍切,音□。取也。考证:〔【周礼夏官射鸟氏驱乌鸢注】乌鸢喜钞盗,便污人。〕 谨照原文喜改善。

钟 【戌集上】【金字部】 钟 【唐韵】职容切【集韵】【韵会】诸容切,□音钟。【说文】乐钟也。【广韵】世本曰:垂作钟。【释名】钟,空也。内空受气多,故声大也。【诗周南】钟鼓乐之。 又【韵会】律名,黄钟十一月,夹钟二月,林钟六月,应钟十月。◎按《周》《礼》皆作钟,古字通用。互详前钟字注。 又地名。【春秋桓十一年】公会宋公于夫钟。【注】夫钟,郕地。 又山名。【广舆记】钟山属金陵。 【集韵】或作銿。

【申集上】【艹字部】 【集韵】口已切,音起。药草。【本草】,味辛,无毒,主治金疮。

钢 【戌集上】【金字部】 钢 【广韵】古郞切【集韵】【韵会】【正韵】居郞切,□音冈。【玉篇】炼铁也。【列子汤问篇】炼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魏文帝乐府】羊头之钢。【笔谈】世煅铁谓钢者,用熟铁屈盘之,以生铁陷其闲,泥封炼之,煅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余出使磁州煅坊,始识凡铁有钢者,如麫中有筋,锻百余火,一煅一轻,至絫煅斤两不减,则纯钢也。【本草】李时珍曰:钢分三种,有生铁夹熟铁炼成者,有精铁百炼出钢者,有西南海山中生成,状如紫石英者。凡刀剑诸刃,皆是钢铁也。 又【广韵】古浪切【集韵】居浪切,□冈去声。义同。考证:〔【列子殷汤篇】炼钢赤刃,用之以切玉,如切泥焉。〕 谨照原书改汤问篇。

钤 【戌集上】【金字部】 钤 〔古文〕□【唐韵】巨淹切【集韵】【韵会】其淹切,□音箝。【说文】钤□,大犁也。一曰类耜。 又【玉篇】车辖也。 又【广韵】兵钤以闭房,神府以备非常。 又【广韵】钩钤,星名。【前汉天文志】荧惑守房之钩钤。钩钤,天子之御也。【注】房为天驷,其阴右骖旁有二星,曰钩钤,故曰天子御也。【石氏星经】二星主法,明则群臣奉职,天下道洽。【孝经内事】昆弟亲睦,则钩钤不离房。【晋书天文志】钩钤主关钥,王者孝,则钩钤明。 又山名。【山海经】西次二经之首曰钤山。 又鏁也。【尔雅序】六艺之钤键。【疏】钤,鏁也。 又【扬子方言】矛,其柄谓之钤。【注】巨巾反。 又【集韵】胡南切,音含。釱也。 又千寻切,音侵。义同。

钥 【戌集上】【金字部】 钥 【广韵】以灼切【集韵】【韵会】【正韵】弋灼切,□音药。【说文】本作□。关下牡也。【扬子方言】戸钥,自关而西谓之钥。【抱朴子至理卷】坚玉钥於命门,结北极於黄庭。 又通作钥。【战国策】齐君之鲁,鲁人投其钥,不果内。【史记萧相国世家】高祖出征,何每居守管钥。 又入也。【淮南子原道训】排阊阖,钥天门。【注】钥,入也。

【巳集下】【牛字部】 【集韵】而振切,音刃。本作牣。详前牣字注。

钦 【辰集下】【欠字部】 钦 〔古文〕□【广韵】去金切【集韵】【韵会】【正韵】祛音切,□音衾。【说文】欠貌。一曰敬也。【书尧典】钦明文思安安。又【太甲】钦厥止。 又【正字通】今御音曰钦敕,御使曰钦命,俗曰钦差,皆取敬意。 又钦钦,思望意。【诗秦风】忧心钦钦。【毛传】思望之,心中钦钦然也。 又钟声有节。【诗小雅】鼓钟钦钦。 又谥法。【汲冢周书】威仪悉备曰钦。 又州名。亦江名。【韵会】梁安州,隋改钦州,取钦江名。【广舆记】属广东廉州府。州有钦江,有龙门江。 又山名。【山海经】钦山多金玉而无石,师水出焉。又钦口。【前汉地理志】魏郡武安县钦口山,白渠水所出。 又钦、钦原,俱鸟名。见【山海经】。 又姓。【何氏姓苑】吴人也。宋有钦德载,自号寿岩老人。 又去声。按也。【李翊俗呼小录】按谓之钦。钦,去声。【王琚射经】钦身微曲,注目视的。又:开弓发矢,要钦身弝外,分明认帖。 又【集韵】鱼音切,音吟。与吟同。呻也。【山海经】刚山多神□,其音如钦。【郭璞注】钦亦吟字假音。○按《汉志》内曰恭,外曰钦。又郑康成云:敬事节用谓之钦。钦本兼内外言,不得专属外也。卽敬事节用,亦於钦义未全,故不入正训,附记於此。

钧 【戌集上】【金字部】 钧 〔古文〕銞【唐韵】居匀切【集韵】【韵会】规伦切,□音均。【说文】三十斤也。【孟康曰】万一千五百二十铢。【书五子之歌】关石和钧。【疏】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钧石所以一天下之重轻,而立民信也。 又【集韵】一曰陶旊轮。【正字通】陶人模下圆转者为钧。【前汉贾谊传师古注】陶家名转者为钧,盖取周回调均之义。 又大钧,天也。【前汉贾谊传】大钧播物,坱圠无垠。【注】如淳曰:陶者作器于钧上,此以造物为大钧也。言造化为人,亦犹陶之造瓦耳。又【杜甫诗】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又乐名。【张衡西京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 又剑名。【淮南子览冥训】淳钧之器成。【注】淳钧,古剑。 又地名。【左传昭四年】夏启有钧台之享。【注】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陂。 又水名。【前汉霍去病传】涉钧者。【注】钧耆,水名。 又姓。【风俗通】楚大夫元钧之後,汉有侍中钧喜。 又与均同。平也。【诗大雅】四鍭旣钧。【注】矢镞重羽轻,必参亭而三分之,一在前,二在後,得平均也。 又等也,同也。【左传成六年】善钧从众。【注】钧,等也。又【襄二十六年】多鼓钧声。【注】钧,同其声。 【集韵】或书作□。

钩 【戌集上】【金字部】 钩 【广韵】古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居侯切,□音沟。【玉篇】铁曲也。 又【广韵】剑属。【韵会】古兵有钩,有镶,皆剑属。引来曰钩,推去曰镶。【前汉韩延寿传】铸作刀剑钩镡。【注】钩,亦兵器也。似剑而曲,所以钩杀人也。 又剑环。【战国策】无钩竿镡,蒙须之便。【注】钩,剑头环。【史记楚世家】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注】凡戟有钩喙,钩口之尖也。言楚国戟之钩,口尖有折者,足以为鼎也。 又剑名。【淮南子修务训】纯钩鱼肠。【注】纯钩,利剑名。 又刀名。【鲍照乐府】锦带佩吴钩。【沈括曰】吴钩,刀名也。刀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李贺诗】男儿何不带吴钩。 又钓钩。【庄子外物篇】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 又带钩。【孟子】岂谓一钩金。【注】钩,带钩也。 又刈禾镰曰刈钩。【前汉龚遂传】遂为渤海太守,贼弃弓弩而持鉏钩。 又幔钩。【隋书苏威传】威见宫中以银为幔钩,盛□节俭之美,帝为攺容。 又马颔钩。【诗大雅】钩膺鞗革。【注】娄颔之钩。 又凡县物者曰钩。亦曰鹿觡,曰钩格。见【扬子方言】。 又钩物也。【左传襄二十三年】或以戟钩之。 又【正字通】钩索义理,犹言穷理也。【易系辞】钩深致远。【疏】物在深处,能钩取之。又绕也。【仪礼乡射礼】豫则钩楹内。【注】钩楹,绕楹而东也。 又屈也。【战国策】弓拨矢钩。【注】钩,矢锋屈也。或作拘。古通。 又留也。【前汉鲍宣传】使吏钩止丞相掾史。【注】钩,留也。 又致也。【前汉赵广汉传】善为钩距,以得事情。【注】钩,致也。距,闭也。使对者无疑,示若不问而自知,众莫觉所由,以闭其术为距也。【前汉□万年传】咸皆钩校发其奸臧。 又规也。【前汉扬雄传】带钩矩而佩衡兮。【注】钩,规也。矩,方也。 又牵引也。【後汉灵帝纪】皆为钩党下狱。【注】钩,谓相牵引也。 又车名。【礼明堂位】钩车,夏后氏之路也。【注】钩,有曲舆者也。 又车心木。【易小畜舆脱辐疏】谓舆下缚木,舆轴相连,钩心之木是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车人】以凿其钩。【注】钩,钩心。 又射具。【诗小雅】决拾旣佽。【疏】决,钩弦也。 又服饰名。【仪礼士虞礼】钩袒。【注】如今擐衣也。【疏】若汉时人擐衣以露臂,故云如今擐衣也。 又星名。【後汉班固传两都赋】周以钩□之位。【注】前书音义曰:钩□,紫宫外星也。宫卫之位,亦象之。又钩钤,详前钤字注。 又【字汇补】钩芒,神名。与句芒同。【前汉扬雄传】丽钩芒与骖乘蓐收兮。 又汉宫名。【前汉车千秋传】钩弋夫人。【注】钩弋,宫名。赵婕妤好居之,故号钩弋夫人。又【列仙传】钩弋夫人发手,得一玉钩,故号焉。 又宦者署。【前汉昭帝纪】上耕於钩盾弄田。【注】钩盾,宦者近署。 又官名。【前汉百官公卿表】又中书,谒者,黄门,钩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八官令丞。【注】钩盾,主近苑囿。 又地名。【前汉李陵传】遮钩营之道。【注】单于要害道。 又山名。【山海经】钩吾之山。 又水名。【尔雅释水】九河,八钩盘。【注】水曲如钩流盘桓也。【疏】在东光之南,鬲县之北。 又草名。【尔雅释草】钩芺。【注】大如拇指,中空,茎头有台,似蓟,初生可食。【疏】蓟类也。一名钩。一名芺。【又】钩,藈姑。【注】钩,□也。一名王瓜。实如瓝瓜正赤,味苦。【博雅】茛,钩吻也。 又藤名。【山海经】其上多桃枝钩端。【注】郭云:钩端,桃枝属。吴任臣曰:钩端,藤也。 又鸟名。【山海经】有鸟焉,其状如凫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钩。 又姓。【正字通】宋钩光祖。 又藏钩。【风土记】京师人,□日後为藏钩之戏,分二曹,斗胜负。【李商隐诗】隔坐送钩春酒暖。 又【正韵】与阄同。【荀子君道篇】探筹投钩。 又交钩,语不止也。【欧阳修诗】异日说交钩。 又钩輈,鹧鸪鸣声。【林逋诗】云水叫钩輈。 又【集韵】权俱切,音劬。钩町,西南夷国名。【前汉西南夷传】立亡波为钩町王。【注】钩音钜于反,町音大鼎反。 又【集韵】居□切,音冓。钩梯,攻城具。【诗大雅】以尔钩援。【传】钩,钩梯也。所以钩引上城者。【释文】钩,古□反。又古侯反。 又【韵补】叶音拘。【古日出东南隅行】罗敷善采桑,采桑城南隅。靑丝为笼绳,桂枝为笼钩。

钫 【戌集上】【金字部】 钫 【唐韵】府良切【集韵】分房切,□音方。【说文】方钟也。【博雅】鑍谓之钫。 又【广韵】镬属。

钭 【戌集上】【金字部】 钭 【广韵】天口切【集韵】他口切,□音□。姓也。【姓苑】宋处州刺史钭滔。 又【集韵】徒口切,音。义同。 又【六书原】钭,俗□字。注详十画。 本作钭。

钮 【戌集上】【金字部】 钮 〔古文〕【唐韵】【集韵】【正韵】□女九切,音狃。【说文】印鼻也。【正韵】又镜弩鼻。【正字通】凡物钩固者,皆曰钮。 又【楚辞九思】遗失兮钮枢。【注】玉斗钮枢,皆所宝者。 又姓。【何氏姓苑】东晋有钮□,吴兴人。 又【集韵】敕九切,音丑。与杻同。械也。

钯 【戌集上】【金字部】 钯 【唐韵】伯加切【韵会】【正韵】邦加切,□音巴。【说文】兵车也。从金巴声。【玉篇】□车也。【司马法】晨夜内钯车。 又【说文】一曰铁也。 又【正字通】鉏属。五齿,平土除秽用之。俗呼耙。 又【广韵】普巴切【集韵】披巴切,□音葩。【广韵】江东呼鎞箭。【博雅】钯,錍镝也。【扬子方言】凡箭镞胡合嬴者,广长而薄镰谓之錍。或谓之钯。【注】音葩。

钱 【戌集上】【金字部】 钱 【唐韵】昨先切【集韵】财仙切【正韵】才先切,□音前。【玉篇】财也。【集韵】货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其流行无不徧也。【正字通】冶铜为钱,易货也。古之为市,所有易所无,布币金刀龟贝之法穷,钱始行。周制以商通货,太公望立九府圜法,钱外圆而内孔方,轻重以铢。圜者为均通也。九府者,掌财帛之官也。历代便之。周景王铸大钱,曰宝货,肉好有轮郭,以劝农赡不足,百姓蒙其利。钱形似璧,故亦称肉好。或谓肉为边,不知钱边曰郭,肉在边之中也。汉以後,大小轻重不一,名称各殊,国家攺元必更钱,以年号为文,轮郭如旧。纪钱制者,唐张台封演有泉谱,陶岳有货泉录,宋洪遵有泉志,马端临有钱币考,彼此异同,本注不具载。 又与泉同。【史记天官书】下有积钱,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注】钱古作泉字。 又【朝野佥载】张鷟号靑钱学士,谓万选万中也。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会稽郡钱唐县。【注】武林山,武林水所出。 又【後汉梁冀传】意钱之戏。【何承天纂文】一曰诡亿,一曰射意,一曰射数,一曰持掩,卽今摊钱也。【潜夫论】或以游博持掩为事。【注】博,博六也。掩,意钱也。【欧阳修词】堂上簸钱堂下走。 又马饰。【古乐府】铁金面靑连钱。【庾信杨柳歌】连钱障泥渡水骑。【晋书王济传】作连乾。 又绿钱,苔别名。【沈约诗】宾阶绿钱满,客位紫苔生。又【岑参诗】楡荚小於钱。【张籍诗】莲叶出水大如钱。 又连钱,鴒别名。【广韵】颈有钱文。一名钱母。又姓。晋有历阳太守钱凤。 又【唐韵】卽浅切【集韵】【韵会】子浅切【正韵】子践切,□音翦。【说文】铫也。古田器。【诗周颂】庤乃钱鎛。【传】钱,铫也。 又【集韵】在演切,音践。义同。 又【字汇补】古与盏通。酒器也。【续钟鼎铭】有雀钱。考证:〔【正字通】冶铜为钱,易货也。太公望立九府图法〕 谨照原文图法改圜法。〔【诗周颂】痔乃钱鎛。〕 谨照原文痔改庤。

陃 【戌集中】【阜字部】 陃 【集韵】补永切,音丙。人名。宋有鲍邴。

【丑集下】【女字部】 【字汇补】居希切,音饥。【杨氏正韵笺】律有奸罪条,将男作女。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都甘切,音儋。【类篇】缓也。

钲 【戌集上】【金字部】 钲 【唐韵】【集韵】【韵会】诸盈切【正韵】诸成切,□音征。【说文】铙类也。似铃,柄中上下通。【玉篇】钲以静之,鼓以动之。一云镯也。【诗小雅】钲人伐鼓。【濮斗南曰】周礼,鼓人以金镯节鼓,以金铙止鼓,无钲名。镯铙,通谓之钲。【苏轼诗】树头初日挂铜钲。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为钟,鼓上谓之钲。【注】鼓所击处,钟腰之上,居钟体之正处曰钲。 又石鼓名。【郡国志】洞庭山宫门东石楼,楼下两石鼓,扣之声淸越,世谓之神钲。【晋孝武乐章】神钲一震,九域来同。

钳 【戌集上】【金字部】 钳 【唐韵】巨淹切【集韵】【韵会】其淹切,□音箝。【说文】以铁有所劫束也。从金甘声。【前汉高帝纪】自髠钳为王家奴。【注】钳,以铁束颈也。【後汉光武纪】弛解钳衣。【注】仓颉篇曰:钳,釱也。釱足钳。又【五行志】广汉钳子谋攻牢。【师古注】钳子,谓钳徒也。【晋律】钳重二斤,翘长一尺五寸。【集韵】或作钻。 又銸也。【後汉梁冀传】妻孙寿,性钳忌。【注】钳,取也。言性忌害如钳之能銸物也。 又【扬子方言】恶也。南楚,凡人残骂谓之钳。 又【家语】无取钳钳。【注】钳钳,妄行不诚也。 又【吕氏春秋】後时者,小茎而麻长,短穗而厚糠小米,钳而不香。 又泽名。【张衡南都赋】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 又姓。【正字通】唐元和中长令钳耳。 又与拑通。【後汉袁绍传】道路以目,百辟钳口。【注】以木衔其口也。或作拑。渠廉反。 又【集韵】其严切,音黔。义同。 又【集韵】五甘切,音玵。刃也。考证:〔又鋷也。【後汉梁冀传】妻孙寿,性钳忌。【注】钳,取也。言性忌害如钳之能鋷物也。〕 谨按汉书注鋷本作銸,音辄,又音聂,拔发也。鋷音最,锥属,与钳物之义不同。今照原文鋷也改銸也。鋷物改銸物。

钴 【戌集上】【金字部】 钴 【广韵】【集韵】□公戸切,音古。【玉篇】钴也。 又【集韵】洪孤切,音胡。盛黍稷器名。同瑚。本作鍸。 又【集韵】古慕切,音顾。断也。

钸 【戌集上】【金字部】 钸 【五音集韵】博孤切,音逋。【玉篇】金版。

钹 【戌集上】【金字部】 钹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蒲拨切,音跋。【玉篇】铃也。【集韵】铃属。【韵会】乐书铜钹,南齐穆士素所造,其圆数寸,大者出於扶南高昌疏勒之国,其圆数尺,隐起如浮沤,以韦贯之,相击以和乐。唐燕乐法曲,有铜钹相和之乐。【正字通】亦谓之铜盘,司马承祯制□眞道曲,大罗天曲,有铙钹,盖其小者,今亦用之以节乐。或谓之草子。或谓之铺钹。

钺 【戌集上】【金字部】 钺 【广韵】【集韵】【韵会】□王伐切,音越。【广雅】钺,斧也。【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左传昭十五年】戚钺秬鬯。【疏】钺大而斧小。【太公六韬】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钺。【释名】钺,豁也。所向莫敢当前,豁然破散也。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东井为水事,其西曲星曰钺。 【说文】本作戉。大斧,钺车銮声,呼会切,引《诗》:銮声钺钺。【徐铉曰】俗作鐬。以钺作斧戉之戉。非是。【正字通】按徐说迂曲难通。《说文》越狘皆从戉声,钺从戉,读若诲,别训銮声,自相矛盾。徐渭俗作鐬非,不知从戉无嘒声,尤非。古作戉。司马法,从戉。诗书周礼史传,□从钺。钺当卽戉之重文也。

钻 【戌集上】【金字部】 钻 【唐韵】敕淹切【集韵】丑廉切,□音觇。【说文】铁銸也。 又【说文】一曰膏车铁钻。 又【广韵】巨淹切【集韵】其淹切,□音箝。【广韵】持铁者。【集韵】以铁有所劫束也。【字汇补】同钳。【仓颉篇】钻,持也。【正字通】凡器两头交合,用铁片锢之,或转角处,铁片两头拘定之,皆曰钻。 又与针通。【周礼夏官射鸟氏注】针箭。【释文】针,其炎反。或作钻。 又□具。【後汉章帝纪】钻钻之属,惨苦无极。【□宠传】绝钻钻诸惨酷之科。 又【广韵】【韵会】□托协切,音帖。【广韵】钻箸物也。 又【集韵】知林切,音砧。鬼谷子有飞钻揣摩篇。【正字通】言察是非,飞而钳持之。 又【集韵】知廉切,音沾。又渠金切,音琴。义□同。 又【正韵】同銛。【扬子法言】笔不钻而独加诸砥。○按法言本作銛,音签。讹作钻。正韵讹引。

钾 【戌集上】【金字部】 钾 【广韵】【集韵】【韵会】□古狎切。与甲同。铠也。【晋载记】姚弋仲贯钾上马。【广韵】今单作甲。 又【集韵】辖□切,音盍。钾炉。【扬子方言】箭其小而长,中穿二孔者谓之钾炉。 又【广韵】古盍切【集韵】谷盍切,□音合。义同。 或作鑉。

钿 【戌集上】【金字部】 钿 【唐韵】待年切【集韵】【韵会】【正韵】亭年切,□音田。【说文】金华也。【六书故】金华为饰田田然。【庾肩吾诗】萦鬟起照镜,谁忍去金钿。 又【正韵】陷蚌曰螺钿。【正字通】螺钿,妇人首饰,用翡翠丹粉为之。又【唐史王鉷传】以宝钿为井干引泉,号自雨亭。 又【广韵】【集韵】【韵会】□堂练切,音电。义同。 【集韵】或作□。

铃 【戌集上】【金字部】 铃 【唐韵】【集韵】【韵会】□郞丁切,音灵。【说文】令丁也。【广韵】似钟而小。【正韵】为圜形,半裂以出声,锢铜珠於内以鸣之。【左传桓二年】锡鸾和铃,昭其声也。【注】铃在旗,有鸣声。【释文】铃,音零。【尔雅释天】旌旗有铃曰旗。 又【唐制】学士院深严,悬铃索备警,长庆中河北用兵,常夜作声以鸣缓急。【李德裕诗】银花悬院榜,风撼引神铃。 又【博雅】铃铃,声也。【前汉天文志】丙戌,地大动铃铃然。 又书名。【抱朴子对俗卷】按玉铃经中篇。 又【扬子方言】好说而不见诸仲尼说铃也。【注】喩小说不合大雅也。 又马兜铃,药名。【本草】一名土靑木香。蔓生,叶脱时,其实尚□,如马项铃,故名。 又草名。【正字通】铃儿草,卽沙薓,象花形。【墨庄漫录】明宣德年,帝梦神语,雨打无声鼓子花,帝口占,风吹不响铃儿草,至今传为绝对。 又花名。【梦华录】菊黄色而圆曰金铃。 又与軨通。【周礼春官巾车】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注】铃或作軨。 又【说文】霆雷余声也。铃铃所以挺出万物。 又通作令。【诗齐风】卢令令。【注】缨环声。

铄 【戌集上】【金字部】 铄 【唐韵】书药切【集韵】【韵会】【正韵】式灼切,□音烁。【说文】销也。【孟子】非由外铄我也。【史记张仪传】众口铄金。 又【尔雅释诂】美也。【诗周颂】於铄王师。【传】铄,美也。【史记李斯传】铄金百镒。【注】索隐曰:铄,美也。 又【扬子方言】摩也。 又【後汉马援传】矍铄哉是翁也。【注】矍铄,勇貌。 又好目也。【扬子方言】宋卫韩郑之闲曰铄。【注】言光明也。 又【何晏景福殿赋】故其华表,则镐镐铄铄。【注】皆谓光显昭明也。 又【集韵】或作耀。【前汉艺文志】耀金为刃。 又【集韵】弋灼切,音药。烙也。【庄子胠箧篇】铄绝竽瑟。 又一曰销也。 又【集韵】狼狄切,音秝。鼎属也。本作。

铅 【戌集上】【金字部】 铅 【唐韵】与专切【集韵】【韵会】余专切,□音沿。【说文】靑金也。【玉篇】黑锡也。【正字通】锡类。生蜀郡平泽,今银坑处皆有之。一名黑锡。锡白,故铅为黑锡。李时珍曰:铅,易沿流,故谓之铅。【书禹贡】铅松怪石。【宝藏论】铅有数种,波斯铅坚白,为第一。草节铅出犍为,银之精也。衔银铅,银坑中之铅,内含五色。上饶、乐平铅次之,负版铅铁苗也。独孤滔曰:雅州钓脚铅,形如皂荚,大如蝌蚪子,黑色,生沙中,亦可乾汞。 又铅粉,亦名胡粉。卽铅华也。【曹植洛神赋】铅华勿御。【正字通】铅粉,卽今化铅所成。一曰粉锡,非以锡为之,其法县铅块于酒缸中,封闭四十九日,铅化为粉,不白者,炒为黄丹。苏恭谓炒锡造之,朱震亨谓胡粉乃锡粉,以陶弘景化铅之说为误,□非也。 又县名。【唐书地理志】信州铅山县。 又与延同。人名。【前汉古今人表】铅陵卓子。 又【正韵】循也。【荀子荣辱篇】铅之重之。【注】谓抚循之申重之也。

铆 【戌集上】【金字部】 铆 【集韵】力九切,音柳。美金。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韵】虚尤切,音休。腹脊闲谓之。【篇海】齐人谓瘠腹曰。 【集韵】或作脙。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蒲禾切,音婆。【篇海】音绦。义阙。

铉 【戌集上】【金字部】 铉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戸畎切,音泫。【说文】举鼎也。【易鼎卦】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疏】铉,所以贯鼎而举之也。 又【集韵】涓荧切。与扃通。【仪礼士冠礼】设扃鼏。【郑注】扃,古萤反。今文扃为铉。【陆德明音义】扃鼎扛也。又【士丧礼】右人抽扃。【士虞礼】左人抽扃。【注】扃,卽铉字。 又【集韵】居闲切,音闲。又姑还切,音关。又圭悬切,音涓。义□同。 又【字汇补】读作弦。【战国策】矛戟折,鐶铉绝。 又【韵补】叶音焄。【蔡邕杨司空□词】包罗五典,本根道眞,频历卿校,五登鼎铉。 又叶音悬。【史孝山出师颂】鼓无停响,旗不暂褰。泽沾荒遐,功铭鼎铉。

阌 【戌集上】【门字部】 阌 【五音集韵】无分切,音文。低视也。与闅同。 又【前汉武五子传】阌乡。【注】孟康曰:阌,古闻字。从门从□。建安中攺作闻。师古曰:阌字本从门从□,其後转讹误,遂作门中受耳。郭璞乃音汝授反,盖失理远耳。◎按说文闅训低目视,广韵闅俗作阌,汉书注则以阌为古闻字,闅与闻旣异义,又以阌为古字,尤不可解,自应以广韵为正。

铊 【戌集上】【金字部】 铊 【唐韵】食遮切【集韵】【韵会】时遮切【正韵】石遮切,□音闍。【说文】短矛也。 又或作鍦。【扬子方言】矛,吴扬江淮南楚五湖之闲谓之鍦。【注】常蛇反。 又【广韵】式支切,音施。又【类篇】施智切,音翅。义□同。○按《广韵》视遮切注:又音夷,五攴韵阙此一音。考证:〔【广韵】式支切,音诗。〕 谨按诗音申之切与铊不同音。施音商支切与铊同音。谨改音诗为音施。又类篇施智切,音尸。谨按尸音升脂切与铊不同音。翅音施智切与铊同音。谨改音尸为音翅。

铍 【戌集上】【金字部】 铍 【唐韵】敷羁切【集韵】【韵会】攀糜切【正韵】篇夷切,□音帔。【说文】大针也。 又【说文】剑如刀装者。【扬子方言】锬谓之铍。【左传襄十七年】使贼杀其宰华吴贼六人,以铍杀诸卢门。又【昭二十七年】夹之以铍。【注】《说文》云剑也。 又官名。与鉟同。【史记高祖功臣年表】长铍都尉击项羽,有功。【索隐曰】徐广以长铍为官名。铍,音敷皮反。【前汉书】作鉟。 又与披同。【荀子正名篇】吏谨将之无铍滑。【注】铍,与披同。滑与汨同。言不使纷乱披汨也。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韵】倪结切,音啮。水名。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韵】迷浮切,音谋。脊也。【玉篇】脊也。

铎 【戌集上】【金字部】 铎 【唐韵】待各切【集韵】【韵会】【正韵】达各切,□音度。【说文】大铃也。军法,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两司马执铎。【玉篇】所以宣敎令也。【释名】铎,度也。号令之限度也。【书胤征】遒人以木铎徇于路。【传】木铎,金铃木舌,所以振文敎。【周礼天官小宰】徇以木铎。【注】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木铎,木舌也。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又【地官鼓人】以金铎通鼓。【注】铎,大铃也。振之以通鼓。 又牛铎。【世说】晋荀勖逢赵贾人牛铎鸣,识其声,及掌乐,音未调,曰得赵贾牛铎则谐矣。下郡国,悉送牛铎,得之果谐。 又【开元遗事】宫中檐闲县碎玉片,风摇如环佩声,名占风铎。 又地名。【左传僖十六年】狄侵晋,取狐受铎。【注】受铎,晋地,在汾北。 又国名。【左传宣十六年】晋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铎辰。【注】铎辰,留吁之属。 又宫名。【左传哀三年】司铎火。【注】司铎,宫名。 又姓。【左传成十八年】铎遏□为上军尉。【前汉艺文志】铎氏微三篇。【注】楚太傅铎椒也。 又人名。【左传僖二十八年】曹叔振铎。又【昭十三年】司铎射。【注】鲁大夫。考证:〔【周礼地官封人】以金铎通鼓。〕 谨照原文封人改鼓人。〔【左传宣十六年】晋士会帅师,灭赤甲狄氏,及留吁铎辰。〕 谨照原文赤甲狄氏改赤狄甲氏。

铒 【戌集上】【金字部】 铒 【正韵】而至切,音二。【玉篇】钩也。【韩愈城南聮句】修箭袅金铒。

铗 【戌集上】【金字部】 铗 【唐韵】吉叶切【集韵】【韵会】吉协切【正韵】古协切,□音颊。【说文】可以持冶器铸熔者也。从金夹声。一曰若挟持。【徐曰】金铁夹持铸锅者。 又【玉篇】剑也。【战国策】冯驩弹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左思吴都赋】毛群以齿角为矛铗。【注】铗,刀身剑锋,有长铗短铗。 又通作夹。【庄子说剑篇】韩魏为夹。【注】夹,古协反。把也。一本作铗。

铙 【戌集上】【金字部】 铙 【唐韵】女交切【集韵】【正韵】尼交切【韵会】泥交切,□音呶。【说文】小钲也。军法,卒长执铙。【玉篇】似铃无舌,军中所用也。【释名】铙,声铙铙也。【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铙止鼓。【注】铙如铃,无舌,有柄,执而鸣之,以止击鼓。 又奏乐所用也。【礼乐记】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注】文谓鼓,武谓金,铙乐始奏先击鼓,乱犹言终也。鼓声为阳,故谓文。铙声为阴,故谓武。文以始之,武以收之,言节奏得宜也。 又【博古图】汉舞铙二,其形上圜下方,下作疏棂,中含铜丸,谓之舌鼓,动有声。 又乐府有铙歌,军中鼓吹曲也。 又与譊通。【後汉五行志童谣】今年尚可,後年铙。○按风俗通作譊。 又【集韵】【正韵】□女敎切,与桡同。【庄子天道篇】万物无足以铙心者。考证:〔【周礼地官封人】以金铙止鼓。〕 谨照原文封人改鼓人。

铛 【戌集上】【金字部】 铛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都郞切,音当。【说文】锒铛,锁也。互详锒字注。 又【集韵】【韵会】□他郞切,音汤。与镗同,鼓声也。【史记司马相如传】铿鎗铛。【注】铛,鼓音。 又【广韵】楚庚切【集韵】【韵会】楚耕切,□音鎗。□属。【通俗文】鬴有足曰铛。【纬略】三足温酒器也。唐薛大鼎、贾敦颐、郑德本,号铛脚御史。【宋史太祖纪】雷德骧判大理寺,言赵普强市人第宅。上怒叱曰:鼎铛犹有耳,汝不闻普吾社稷臣乎。考证:〔【史记司马相如传】铿鎗铛。【注】铛,鼓音。〕 谨照原文两字□改。

铜 【戌集上】【金字部】 铜 【唐韵】徒红切【集韵】【韵会】徒东切,□音同。【说文】赤金也。【本草集解】铜有赤白靑三种。赤铜出川广云贵等处,山中土人穴山采矿,炼取之。白铜出云南,靑铜出南番。【广韵】金之一品。【前汉律历志】凡律度量用铜者,取为物至精,不为燥湿寒暑变节,不为霜露风雨攺形也。 又自然铜。一名石髓铅。 又铜靑。【本草集解】铜之精华,卽空绿,以次空靑也。【抱朴子金丹卷】铜靑涂脚,入水不腐。 又地名。【左传成九年】执诸铜鞮。【注】铜鞮,晋别县,在上党。【前汉地理志】益州郡铜濑县。 又山名。【前汉吴王濞传】吴有豫章郡铜山。 又官名。【前汉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属官有辨铜令丞。【注】辨铜,主分别铜之种类也。 又宫名。【左传襄三十一年】铜鞮之宫数里。【注】铜鞮,晋离宫。 又人名。【前汉古今人表】铜鞮伯华。 又【前汉宣帝纪】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中。【注】铜池,承溜也。以铜为之。 又【古今注】秦始皇有名马曰铜爵。 又【史记孝文本纪】初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 又与洞通。【山海经】洞庭之山。【注】洞,或作铜。考证:〔【左传襄三十一年】铜鍉之宫数里。【注】铜鍉,晋离宫。〕 谨照原文两鍉字□改鞮。

【备考】【寅集】【巾字部】 【龙龛】同希。

□ 【子集上】【一字部】 □ 【海篇】音资。定也。

铠 【戌集上】【金字部】 铠 【唐韵】苦亥切【正韵】可亥切,□音恺。【说文】甲也。【释名】铠,犹垲也。垲,坚重之言也。【书说命惟甲冑起戎注】甲铠也。【管子地数篇】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广韵】甲,介铠也。【周礼夏官司甲疏】古用皮,谓之甲。今用金,谓之铠。【初学记】首铠谓之兜鍪,亦曰冑。臂铠谓之焊。颈铠谓之錏鍜。【云笈轩辕纪】蚩尤始作铠甲兜鍪,时人不识,以为铜头铁额。 又【梵书】袈娑为忍辱铠。 又【广韵】苦盖切【集韵】【韵会】口漑切【正韵】丘盖切,□音慨。义同。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巨今切【集韵】渠金切,□音琴。与捦同。【说文】捦或从禁。详捦字注。 又【玉篇】【广韵】【集韵】□巨禁切。持也,与鈘同。

【卯集中】【手字部】 【玉篇】古莫切【集韵】光霍切,□音郭。同扩。又【集韵】阔霍切,音廓。亦与扩同。详扩字注。

铢 【戌集上】【金字部】 铢 【唐韵】市朱切【集韵】【韵会】慵朱切,□音殊。【说文】权十分黍之重也。一曰十黍为絫,十絫为铢。又八铢为鍿,二十四铢为两。又孟康曰:黄钟一龠容千二百黍,为十二铢。【礼儒行】虽分国如鍿铢。 又【博雅】钝也。【淮南子本经训】其兵戈铢而无刃。【注】楚人谓刀顿为铢。 又姓。【正字通】明弘治举人铢炫,德兴人。 又人名。【前汉宣帝纪】右贤王铢娄渠堂入侍。【注】铢音殊。

铣 【戌集上】【金字部】 铣 【唐韵】【集韵】【韵会】□稣典切,音跣。【说文】金之泽者。【尔雅释器】绝泽谓之铣。【疏】金之最有光泽者名铣。 又【说文】一曰小凿也。 又【晋语】铣者,寒甚矣。【注】铣,洒也。洒洒,寒貌,言不和润也。 又【说文】一曰钟两角谓之铣。【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为钟,两栾谓之铣。【注】铣,钟口两角也。【疏】古乐器,应律之钟,如今之铃不圜,故有两角。 又【尔雅释器】弓以金者谓之铣。【注】以金饰弓之两头也。【疏】饰弓以金者名铣。

铤 【戌集上】【金字部】 铤 【唐韵】徒鼎切【集韵】【韵会】待鼎切,□音挺。【说文】铜铁朴也。从金廷声。【广韵】金铤也。【南史梁庐陵王传】嗣子应不慧,见内库金铤,问左右,此可食否。 又箭铤。【周礼冬官考工记】冶氏为杀矢,刃长寸,围寸,铤十之。【注】箭足入稾中者也。【释文】铤,徒顶反。 又【博雅】尽也。【音释】铤,逵鼎反。【扬子方言】物空尽者曰铤。铤,赐也。【又】铤空也。语之转也。 又【张协七命】耶溪之铤,赤山之精。【注】铤,铜铁也。 又【集韵】他顶切,音脡。【广雅】鑖,铤也。 又【左传文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注】铤,疾走貌。【释文】铤,他顶反。

铨 【戌集上】【金字部】 铨 【唐韵】此缘切【集韵】【韵会】逡缘切,□音诠。【说文】衡也。【广韵】量也,次也,度也。【尔雅释言】铨也。【疏】谓铨量轻重也。【前汉王莽传】考量以铨。【注】铨,权衡也。 又【玉篇】平木器。 又三铨。【唐六典】吏部有三铨法,尚书典其一,为尚书铨。侍郞分其二,为中铨东铨。以四事择其才,曰身言书判。以三类观其异,曰德才劳。凡流外兵部礼部举人,郞官得自主之,曰小选。【注】尚书掌七品以上选,侍郞掌八品以下选。 又姓。汉捕羌校尉铨徵。 【集韵】或作辁。【庄子外物篇】辁才讽说之徒。【注】辁量人物也。亦作硂。

【未集下】【舟字部】 【广韵】侧鸠切【集韵】甾尤切,□音邹。艆,海船也。 又【集韵】庄俱切,音。义同。

【申集上】【艹字部】 【集韵】虚到切,音耗。【类篇】草名。

铩 【戌集上】【金字部】 铩 【唐韵】所拜切【集韵】【韵会】所戒切,□杀去声。【说文】铍有镡也。【韵会】一曰长矛。【贾谊过秦论】非銛於句戟长铩也。【释文】铩,所拜反。【汉书注】音山列反。【集韵】或作□。亦作□。【韵会】或作□。 又【广韵】剪翮。【左思蜀都赋】鸟铩翮。【注】铩,残也。【颜延年五君咏】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又【广韵】所八切【集韵】【韵会】【正韵】山戛切,□音杀。又【韵会】式列切,音设。义□同。 又【广韵】【集韵】□所例切,音。戟属。 又【集韵】色入切,音歰。鋋也。本作闟。 又叶式吏切,音试。【张衡东京赋】郞将司阶,虎戟交铩。龙辂充庭,云旗拂霓。霓去声。

铫 【戌集上】【金字部】 铫 【唐韵】以招切【集韵】【韵会】余招切,□音遥。【说文】温器也。【广韵】烧器。【正字通】今釜之小而有柄有流者亦曰铫。 又【扬子方言】□,宋楚魏之闲,或谓之铫锐。 又【说文】一曰田器。 又姓。【後汉铫期传】铫期,字须况,颍川郏人。 又国名。【前汉礼乐志】铫四会员十二人,齐四会员十九人。【注】铫,国名。音姚。 又【马融长笛赋】剺栎铫,晢龙之慧也。【注】皆分别节制之貌。 又【集韵】千遥切,音□。臿也。【诗周颂庤乃钱鎛疏】世本云:垂作铫。宋仲子注云:铫,刈也。然则铫刈物之器也。【释文】铫,七遥反。【庄子外物篇】铫鎒于是乎始修。【注】铫,七遥反。削也。能有所穿削也。又他尧反。 又【广韵】吐雕切【集韵】他雕切,□音祧。义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徒吊切,音调。烧器。【集韵】或作鑃罐。 又【集韵】他吊切,音粜。义同。 又弋笑切,音耀。与□同。□芅,草名。【尔雅释草】长楚铫芅。【注】今羊桃也。或曰鬼桃。叶似桃,华白,子如小麦,亦似桃。○按释文铫,音姚,与集韵音异。 又【集韵】田聊切,音迢。长矛也。【吕氏春秋】长铫利兵。考证:〔【诗周颂痔乃钱鎛】〕 谨照原文痔改庤。

铬 【戌集上】【金字部】 铬 【唐韵】【集韵】□历各切,音洛。【说文】□也。【正字通】言□去发也。【梵书】须发自铬。通作落。 又【广韵】古伯切【集韵】各頟切,□音格。【玉篇】钩也。【抱朴子君道卷】武则钩铬摧於指掌。【释文】铬,居额切。

铭 【戌集上】【金字部】 铭 【唐韵】莫经切【集韵】【韵会】忙经切,□音冥。【说文】记诵也。【集韵】志也。【释名】铭,名也,记名其功也。【又】述其功美,使可称名也。【礼祭统】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注】铭,谓书之刻之,以识事者也。【礼大学】汤之盘铭曰。【注】铭,铭其器以自警之词也。 又【礼檀弓】铭,明旌也。【周礼春官小祝】设熬置铭。【注】铭,今书或作名。郑云:铭,书死者名于旌。

【申集上】【艹字部】 【集韵】珍离切,音知。【类篇】母,药草,本作知。考证:〔【集韵】离珍切,音知。〕 谨照原文离珍改珍离。

镙 【戌集上】【金字部】 镙 【集韵】同□。

鏏 【戌集上】【金字部】 鏏 【唐韵】【集韵】□于岁切,音卫。【说文】鼎也。【玉篇】铜器。三足有耳也。 又【广韵】祥岁切【集韵】旋芮切,□音彗。又【集韵】胡桂切,音慧。义□同。

鏐 【戌集上】【金字部】 鏐 【唐韵】【集韵】□力幽切,音蟉。【说文】弩眉也。 又【说文】黄金之美者。【广韵】紫磨金。【尔雅释器】黄金谓之璗,其美者谓之鏐。【注】鏐卽紫磨金。【诗小雅鞞琫有珌笺】大夫镣琫而鏐珌。【释文】鏐,力幽反。又力幼反,又力虬反。黄金之美者。 又人名。【五代史】吴越王钱鏐。 又与璆通。【书禹贡】厥贡璆铁银镂砮磬。【注】璆,紫磨金。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力求切,音留。又【集韵】渠幽切,音虬。又力救切,音溜。义□同。 又【集韵】怜萧切,音聊,白金也。考证:〔【诗小雅鞸琫有珌笺】大夫镣琫而鏐珌。〕 谨照原文鞸琫改鞞琫。

镝 【戌集上】【金字部】 镝 【唐韵】都历切【集韵】【韵会】【正韵】丁历切,□音的。【说文】矢鏠也。【释名】镝,敌也。可以御敌也。【史记秦楚之际月表】销锋镝。【注】镝,音的。一作鍉。又【匈奴传】作为鸣镝。【注】镝,箭也。如今鸣射。

鏒 【戌集上】【金字部】 鏒 【玉篇】思感切,音糂。金鏒也。【五音集韵】铁器之貌。 又【集韵】千遥切,音□。以箴紩衣。通作缲。 又五音集韵】七绀切,音謲。锄也。

【寅集上】【尸字部】 【说文】屑字。

销 【戌集上】【金字部】 销 【唐韵】相邀切【集韵】【韵会】思邀切,□音宵。【说文】铄金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又释也,尽也。【前汉邹阳传】积毁销骨。【王勃滕王阁序】虹销雨霁。【杜甫诗】金吼霜钟彻,花催蜡炬销。 又【礼乐记】礼减而不进则销。【注】销,音消。言不自进,则礼道销衰也。 又【庄子则阳篇】其声销。【注】销,音消。小也。 又【张协七命】销逾羊头。【注】销,生铁也。【淮南子修务训】羊头之销。【注】羊头之销,白羊子刀。 又姓。【山海经】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 又【释名】锸或曰销。销,削也。能有所穿削也。【淮南子齐俗训】剞劂销锯。【注】销,音削。 又通作消。【周礼冬官考工记栗氏为量攺煎金锡则不耗注】消湅之精,不复减也。

锁 【戌集上】【金字部】 锁 【唐韵】【正韵】苏果切【集韵】【韵会】损果切,□音琐。【说文】铁锁,门键也。【集韵】锒铛也。【前汉王莽传】以铁锁琅当其颈。【注】琅当,长鏁也。【班固叙传】系名声之缰锁。【抱朴子逸民卷】屈龙渊为锥锁之用。 又【正字通】锁子甲,五环相互,一环受镞,诸环拱护,故箭不能入。【杜甫诗】雨拋金锁甲。 【集韵】或作鏁。

【寅集上】【宀字部】 【广韵】【集韵】□於加切,音鸦。□,不正也。 又去声。【玉篇】於价切,音亚。悬貌。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韵】职吏切,音志。黑子也。 又【集韵】,古作。注详四画。

【未集下】【舟字部】 【集韵】符咸切,音凡。舟上幕。与舤帆□同。【韩愈南海庙□】祥飚送。 又【广韵】扶泛切,音梵。义同。

锇 【戌集上】【金字部】 锇 【字汇】铁字之讹。

锈 【戌集上】【金字部】 锈 【集韵】息救切,音秀。铁生衣也。本作鏥。

锊 【戌集上】【金字部】 锊 〔古文〕□【唐韵】【正韵】力辍切【集韵】【韵会】龙辍切,□音劣。【说文】十铢二十五分之十三,或曰二十两为锊。【小尔雅】倍举曰锊,锊谓之锾。宋咸曰:举三两,锊六两。【周礼冬官考工记冶氏】戈戟皆重三锊,剑重九锊,次七锊,下次五锊。【注】今东莱或以大半两为钧,十钧为环。环重六两有大半两,锾与锊同。则三锊为一斤四两。【六书故】说文十铢二十五分之十三为锊,则三锊不得为一斤四两也。且戈戟纔重三十一铢,为已轻矣。至以二十两为锊,则剑重九锊者,十有一斤四两,为已重矣。亦不然也。锾锊皆六两,其实一字。互详锾字注。 又【集韵】所劣切,音。义同。或作率。

【辰集中】【木字部】 同杯。

锋 【戌集上】【金字部】 锋 【唐韵】【集韵】【韵会】□敷容切,音丰。【说文】兵端也。本作鏠。省作锋。【释名】刀其末曰锋,言若锋刺之毒利也。 又【前汉东方朔传】变诈锋起。【荀子王制篇】尝试之说锋起。【注】如锋刃齐起而难犯。 又军之前列。【前汉黥布传】布为前锋。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斗杓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摇,一外为盾天锋。 又国名。【史记五帝纪】帝喾娶□锋氏女,生放勋。【正义】作□丰。 又剑名。【典论】宝剑有三,其二曰华锋。

閇 【戌集上】【门字部】 閇 【玉篇】俗闭字。

隟 【戌集中】【阜字部】 隟 【宋庠补音】古文隙字。注详十画。【管子七臣七主篇】故上惽则隟不计,而司声直禄。【扬子太□经】钻於内隟厉。【鲍昭拟阮公诗】惠气凭夜淸,素景缘隟流。

锐 【戌集上】【金字部】 锐 【唐韵】以芮切【集韵】【韵会】俞芮切【正韵】于芮切,□音睿。【说文】芒也。 又【书顾命】一人冕执锐。【传】锐,矛属也。【释文】锐,以税反。又【左传成二年】锐司徒免乎。【注】锐司徒,主锐兵者。【释文】锐,悦岁反。 又【广韵】利也。【史记武安侯传】魏其锐身为救灌夫。【前汉淮南王传】於是王锐欲发。【注】王意欲发兵,如锋刃之锐利。又【刘向说苑】哀公问取人。孔子对曰:毋取口锐。口锐者,多诞寡信。 又【左传哀十一年】子羽锐敏。【注】锐,精也。【桓十一年】我以锐师,宵加於郧。【王褒讲德论】各采精锐,以贡忠诚。 又【正字通】今凡物鑯利曰锐。【前汉天文志】下有三星锐,曰罚。【注】上小下大,故曰锐。【尔雅释丘】再成锐上为融丘。【注】纤项者。【释文】唯岁反。又【释山】锐而高峤。【疏】锐,鑯也,言山形鑯峻而高者,名峤。 又【正韵】细小也。【左传昭十六年】且吾以玉贾罪,不亦锐乎。【注】锐,细小也。【疏】锐是锋鋩。【释文】锐,悦岁反。 又姓。【姓苑】升平申鲜里,有御史中丞锐管。 又【韵会】【正韵】□徒外切,音兑。矛属。 又【集韵】都外切,音祋。义同。 又【五音集韵】弋雪切,音悦。【扬子方言】盂,宋楚魏之闲或谓之铫锐。 【集韵】籀作。或作税。考证:〔【尔雅释邱】再成锐上为融邱。【释文】锐,音惠。〕 谨按锐与惠不同音。锐字不得音惠。文无锐音惠三字。谨照原文改为唯岁反。

锑 【戌集上】【金字部】 锑 〔古文〕厗【唐韵】杜兮切【集韵】【韵会】田黎切,□音题。【说文】鎕锑,火齐珠名。

锒 【戌集上】【金字部】 锒 【唐韵】鲁当切【集韵】【韵会】卢当切【正韵】鲁堂切,□音郞。【说文】锒铛,锁也。【前汉五行志】作琅当。以铁琐琅当其颈也。【六书故】锒铛之为物,连牵而重,故俗以困重不举为锒铛。 又【广韵】一曰钟声。

锓 【戌集上】【金字部】 锓 【集韵】千廉切,音签。刻也。【公羊传定八年】睋而锓其板。【注】以爪刻其板。或作鑯。 又【集韵】【韵会】【正韵】□七稔切,音寝。又【集韵】【韵会】□子鸩切,音浸。义□同。 又【集韵】子朕切,音。【博雅】锥也。 又【集韵】【韵会】千寻切【正韵】千林切,□音侵。义同。 又【广韵】子廉切【集韵】将廉切,□音尖。【博雅】锐也。

锔 【戌集上】【金字部】 锔 〔古文〕□【广韵】居玉切【集韵】拘玉切,□音輂。【玉篇】以铁缚物。

锖 【戌集上】【金字部】 锖 【五音集韵】于羊切,音瑲。精也。

锗 【戌集上】【金字部】 锗 【广韵】丁果切,音埵。车□。

【巳集上】【水字部】 【玉篇】与漼同。

【巳集下】【犬字部】 【广韵】奴皓切【集韵】乃老切,□音脑。【广韵】雌狢。【集韵】雌貈。【广韵】或作□。【集韵】或作□□。

【未集下】【舟字部】 【广韵】【集韵】□渠之切,音其。【博雅】艃,舟也。或作□□。

锟 【戌集上】【金字部】 锟 【集韵】古浑切【集韵】【韵会】公浑切,□音昆。赤金谓之锟鋙。【广韵】铁可为剑。【列子汤问篇】锟鋙之剑。【司马相如子虚赋】作昆吾。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本切,音衮。【玉篇】车釭也。【扬子方言】车釭,齐燕海岱之闲或谓之锟。 又【集韵】戸衮切,音混。又【五音集韵】如延切,音然。义□同。考证:〔【列子殷汤篇】锟鋙之剑。〕 谨照原书改汤问篇。

错 【戌集上】【金字部】 错 〔古文〕【唐韵】【集韵】仓各切【韵会】淸各切【正韵】七各切,□音厝。【说文】金涂也。【前汉食货志】错刀,以黄金错其文,一刀直五千,与五铢钱□行。【注】错刀,王莽钱。【张衡诗】何以赠之金错刀。 又【诗大雅】簟茀错衡。【传】错衡,文衡也。【史记赵世家】剪发文身,错臂左衽。【注】错臂亦文身,谓以丹靑错画其臂。 又【玉篇】鑢也。【书禹贡】锡贡磬错。【疏】治玉石曰错。磬有以玉为之者,磬错,谓治磬错也。 又【正韵】厉石也。【诗小雅】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传】错,石也,可以琢玉。【释文】错,厉石也。 又【玉篇】杂也。【书禹贡】厥赋惟上上错。【传】错,杂出。【疏】交错是闲杂之义,故错为杂也。 又乱也。【尚书孔安国序】错乱磨灭,勿可复知。 又【易系辞】错综其数。【疏】错谓交错。【礼文王世子】礼乐交错于中。又【祭义】不错则随。【注】错,雁行也。父党随行,兄党雁行。【诗小雅】献酬交错。【传】东西为交,邪行为错。 又【集韵】乖也。【增韵】舛也,误也。【五代史罗绍威传】帅魏博牙军骄恣,尽杀之,由此势弱,曰:聚六州四十二县铁,铸一个错不成。【注】借义,喻错悞也。 又【前汉五行志】宣元之後,刘向治谷梁春秋,数其旤福,传以洪范,与仲舒错。【注】错,谓抵牾不合也。 又【广韵】厕也,言相闲厕也。 又【礼中庸】辟如四时之错行。【朱注】错,犹迭也。 又【易离卦】履错然。【注】错然,敬愼之貌。 又【马融广成颂】嵎峗错崔。【注】错崔,高峻貌。 又【山海经】带山有兽,其状如马,一角,有错。【注】言角有甲错也。 又神名。【後汉礼仪志】错断食巨。【注】逐疫之神也。 又姓。【广韵】宋太宰之後。 又人名。【史记高祖功臣年表】稾侯□错。【索隐注】汉表作锴,音揩。 又虫名。【字汇补】莎鸡,幽州人谓之蒲错。 又与厝通。【前汉地理志】五方杂厝,风俗不纯。【注】厝、错古通。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仓故切,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本作。 又【博雅】藏也。 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後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又【扬子方言】灭也。周秦曰错。【注】音酢。 又与醋同。【管子弟子职】置酱错食。 又【集韵】七约切,音碏。物理粗也。考证:〔【易系辞】苟错诸地则可矣〕 谨照原文则可矣改而可矣。

锛 【戌集上】【金字部】 锛 【集韵】逋昆切,音奔。平木器。

锞 【戌集上】【金字部】 锞 【集韵】苦瓦切,音髁。带具。本作□。亦作銙。 又【集韵】古火切,音果。车膏器也。本作輠。

锡 【戌集上】【金字部】 锡 〔古文〕【唐韵】先击切【集韵】【韵会】先的切,□音裼。【说文】银铅之闲。从金易声。【徐曰】银色而铅质也。【诗卫风】如金如锡。【传】金锡炼而精。【尔雅释器】锡谓之鈏。【疏】锡,金白鑞也。一名鈏。 又【博雅】赤铜谓之锡。 又【尔雅释诂】赐也。【易师卦】王三锡命。【书尧典】师锡帝曰。【传】锡,与也。【左传庄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注】锡,赐也。【礼纬文】九锡,一曰舆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曰朱戸、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七曰弓矢、八曰鈇钺、九曰秬鬯。 又粉锡,胡粉也。 又姓。【吴志】汉末有锡光。 又地名。【左传文十一年】楚伐麇,至於锡穴。【前汉功臣表】无锡侯多军。 又【集韵】斯义切,音瀃。予也。本作赐。 又【五音集韵】思积切,音昔。细布也。【礼杂记】加灰锡也。【注】取缌以为布,又加灰治之,则曰锡,言锡然滑易也。【仪礼大射仪】幂用锡若絺。【注】锡,细布也。【疏】谓之锡者,治其布,使之滑易也。【史记司马相如传】被阿锡。【注】锡,布也。 又【集韵】他历切,音逖。髲也。 又大计切,音弟。义同。考证:〔【左传文十一年】楚伐麋,至於锡穴。〕 谨照原文伐麋改伐麇。

锢 【戌集上】【金字部】 锢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慕切,音顾。【说文】铸塞也。【徐曰】铸铜铁。以塞□也。【前汉刘向传】虽锢南山犹有□。【注】锢,谓塞也。 又【扬子方言注】锢,谓坚固也。 又【广韵】禁锢,重系也。【左传成二年】子反请以重币锢之。【注】禁锢勿令仕。【後汉党锢传注】谓塞其仕进之路也。 又【前汉贾谊传】失今不治,必为锢疾。【注】坚久之疾。 俗作痼。通用固。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昨合切,音杂。戸帘也。

锤 【戌集上】【金字部】 锤 【广韵】直垂切【集韵】重垂切【正韵】直追切,□音鬌。【说文】八铢也。【淮南子诠言训】虽割国之鍿锤以事人。【注】六两曰鍿,倍鍿曰锤。◎按此与说文解异。 又【玉篇】称锤也。【博雅】权谓之锤,其形垂也。【韵会】或作锤。 又【博雅】重也。【扬子方言】重也。东齐之闲曰錪,宋鲁曰锤。【注】锤,直垂反。 又与垂同。【扬子太□经】锤以玉鐶。 又人名。【前汉郊祀志】使黄锤史宽舒受其方。【注】二人皆方士。锤,直垂反。 又县名。【史记惠景闲侯者年表】锤侯吕通。【索隐注】县名。属东莱。 又【广韵】【集韵】【韵会】驰伪切【正韵】直类切,□音缒。称锤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注】以为称锤以起量。【释文】锤,直伪反。刘读直危反。 又【集韵】竹恚切,音諈。义同。一曰侧意。 又【集韵】【韵会】【正韵】□之瑞切,音惴。锻器。【庄子大宗师】在炉锤之闲耳。【注】炉,烹物之具。锤,成物之具。 又【集韵】【正韵】□主蕊切,音捶。又【韵会】息委切,音髓。义□同。

锥 【戌集上】【金字部】 锥 【唐韵】职追切【集韵】【韵会】【正韵】朱惟切,□音隹。【说文】锐器也。【玉篇】针也。【释名】锥,利也。【左传昭六年】锥刀之末,将尽争之。【注】锥刀末,喻小事。【史记平原君传】毛遂曰:臣得如锥之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末见而已。【前汉枚乘传】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 又【淮南子兵略训】疾如锥矢。【注】锥,金镞箭羽之矢。 又毛锥,笔也。【五代史史弘肇传】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毛锥子安足用哉。

锦 【戌集上】【金字部】 锦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居飮切,音□。【说文】襄色织文也。从帛金声。【徐曰】襄,杂色也。汉魏郡有县,能织锦绮,因名襄邑。【释名】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字从金帛。【诗卫风】衣锦褧衣。【传】锦,文衣也。【左传襄三十一年】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拾遗记】员峤山有冰蚕,霜覆之,然後成茧。其色五采,後代效之,染五色丝,织以为锦。 又【五代史吴越世家】临安有大树,钱鏐幼时戏於此,及贵归,衣以锦,号其树曰衣锦将军。 又【南窗纪谈】中散大夫,旧说谓之十样锦。受命之初,不俟恩赦,便许封赠父母,一也。妻封郡君,二也。不隔郊奏荐,三也。奏子为职官,四也。乘马许行驰道,五也。马鞍上施紫丝座,六也。马前执破木板,七也。宴殿用金器具朵殿上,八也。许上遗表,九也。国史立传,十也。 又姓。汉郞中令锦被。 又贝锦,虫名。【诗小雅】萋兮菲兮,成是贝锦。【注】水中介虫,文似锦。 又水名。【前汉司马相如传】汉宫有水锦,水有鸳。又【广舆记】成都府城南有锦江,一名汶江,织锦濯此则鲜丽,其地曰锦里,其城曰锦官城。

锩 【戌集上】【金字部】 锩 【集韵】窘远切,音卷。屈金也。【吕氏春秋】柔则锩,坚则折。【又】剑折且锩,焉得为利剑。 又【集韵】驱圆切,音卷。义同。

锬 【戌集上】【金字部】 锬 【唐韵】【集韵】□徒甘切,音谈。【说文】长矛也。【扬子方言】锬谓之铍。 又【集韵】他甘切,音。又疾染切,音渐。义□同。 又【集韵】思廉切,同銛。利也。【史记秦始皇纪】非锬於句戟长铩也。【注】锬,一作銛。 又【集韵】【韵会】【正韵】□以冉切,音琰。利刃也。【史记苏秦传】锬戈在後。【注】锬,由冉反。

锭 【戌集上】【金字部】 锭 【唐韵】【集韵】【正韵】□丁定切,音碇。【说文】镫也。【广韵】豆有足曰锭,无足曰镫。【正字通】荐熟物器,上环以通气之管,中置以烝饪之具,下致以水火之齐,用类甗。博古图:汉虹烛锭,高五寸五分,深四寸五分,口径三寸,容四升八合。铭云:王氏铜虹烛锭两辟幷重二十二斤四两第一,共一十八字。自三代至秦,器无斤两之识,此器显其斤重,字画与汉五凤炉识相类,实汉物也。铭曰虹烛者,取其气运如虹之义。始荐熟食之器,但阙其盖而不完。曰王氏,不知其为谁。曰第一。则为虹烛者数不止此。 又【集韵】堂练切,音电。义同。 又【广韵】【集韵】□徒径切,音定。义同。 又【广韵】锡属。

键 【戌集上】【金字部】 键 【唐韵】渠偃切【韵会】巨偃切,□音楗。【说文】铉也。一曰车辖也。 又【韵会】钥牡也。【礼月令】修键闭。【注】键牡闭牝也。【疏】凡鏁器,入者谓之牡,受者谓之牝,俗云锁须闭者,锁筒也。【周礼地官】司门掌授管键。【小尔雅】键谓之钥。 又【扬子太□经】□键挈契。【注】□,乖也。键,析也。 又星名。【前汉天文志】键闭一星近钩钤,主关钥,谓之天键。 又通作健。【前汉司马迁传】大道之要去健羡。【服虔曰】门戸健牡也。 又【广韵】其辇切【集韵】【韵会】【正韵】巨展切,□音楗。又【广韵】【集韵】□纪偃切,音湕。又【集韵】九件切,音蹇。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渠焉切,音乾。又【集韵】渠建切,音健。□钥牡也。 【玉篇】亦作鑳。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在各切【集韵】疾各切,□音昨。【玉篇】亦笮字。竹绳。【集韵】或作。 又【集韵】秦昔切,音籍。【类篇】引舟筊。

【补遗】【未集】【肉字部】 【篇海类编】都盍切,音答。□,皮貌。@□字原从鼠从皮作。

【未集中】【糸字部】 【广韵】於罽切,音瘗。【玉篇】急也。一曰不成也。 又【集韵】於歇切,音谒。【类篇】缯坏也。 又【集韵】乙列切,纱不成絇而急。一曰小意。

锯 【戌集上】【金字部】 锯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居御切,音据。【说文】枪唐也。从金居声。【广韵】刀锯。【古史考】孟子作锯。【正字通】铁叶为龃龉,其齿一左一右,以片解木石也。【诗周颂设业设虡传】业,捷业,如锯齿。【前汉□法志】中□用刀锯。【注】刀,割□。锯,刖□也。 又【玉篇】解截也。

镒 【戌集上】【金字部】 镒 【唐韵】夷质切【集韵】【韵会】【正韵】弋质切,□音逸。【孟子】虽万镒。【注】镒,二十两也。郑康成曰:三十两。【晋语】黄金四十镒。【正字通】或曰史记注:臣瓒曰:秦以一镒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盖汉以前以镒名金,汉以後以斤名金也。镒者二十四两,斤者十六两也。 又【韵会】通作溢。【前汉食货志】黄金以溢为名。【荀子儒效篇】千溢之宝。【韩非子五蠹篇】铄金百镒。【礼丧记】朝一溢米,夕一溢米。【注】方氏曰:溢,与镒同。米二十四分升之一。

锱 【戌集上】【金字部】 锱 【唐韵】侧持切【集韵】【韵会】庄持切,□音灾。【说文】本作鍿。六铢也。【荀子富国篇注】八两曰锱。【正字通】古人言较量锱铢,谓轻微也。荀子注误云八两曰锱。正韵锱引荀注。韵会铢字注,八铢为锱。□非。从说文为正。 又【庄子徐无鬼】无徒翼於锱坛之宫。【注】锱坛,坛名。

锲 【戌集上】【金字部】 锲 【唐韵】苦结切【集韵】【正韵】诘结切,□音猰。【说文】镰也。【扬子方言】刈钩,自关而西或谓之镰。或谓之锲。【集韵】或作。 又【广韵】刻也。【战国策】锲朝涉之胫。【注】锲,刻也。【荀子劝学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又【广韵】断绝也。【左传定九年】尽借邑人之车,锲其轴。【注】锲,绝也。 又刻酷曰锲。【後汉刘陶传】宽锲薄之禁。 又【集韵】诘计切【正韵】去计切,□音契。义同。 又【广韵】【正韵】古屑切【集韵】吉屑切,□音结。鎌也。【集韵】或作□鐑。考证:〔【荀子劝学篇】锲而舍之,朽木不朽。〕 谨照原文不朽改不折。〔【左传定九年】尽借邑人之车,锲其轴麻。〕 谨照原文锲其轴为句麻约而归之为句,麻字不连上读。谨省麻字。

锵 【戌集上】【金字部】 锵 〔古文〕□【广韵】七羊切【集韵】【正韵】千羊切,□音瑲。【玉篇】锵锵,声也。【广韵】铿锵。【集韵】玉声也。一曰乐声。【诗大雅】八鸾锵锵。【笺】锵锵,鸣声。【左传庄二十二年】凤凰于飞,和鸣锵锵。【礼玉藻】然後玉锵鸣也。【注】锵,声也。 又【後汉张衡传】逾高阁之锵锵。【注】锵锵,高貌。 又与跄通。【礼曲礼】士跄跄。【注】跄,本又作鶬。或作锵。【疏】容貌舒扬也。 又【集韵】初耕切,音琤。义同。

锶 【戌集上】【金字部】 锶 【五音集韵】息恭切,音蜙。铁器也。

锸 【戌集上】【金字部】 锸 【广韵】楚洽切【集韵】【韵会】【正韵】测洽切,□音臿。【说文】郭衣针也。 又【集韵】锹也。【释名】锸,插也。插地起土也。【史记河渠书】举锸如云,决渠为雨。 又或作疀。【尔雅释器】□谓之疀。 又通作臿。【前汉沟洫志】举臿为云。 又通作插。【史记田单传】身操版插。 又【广韵】丑辄切【集韵】勑涉切,□音。缀衣针。

锹 【戌集上】【金字部】 锹 【集韵】同锹。

锺 【戌集上】【金字部】 钟 【唐韵】职容切【集韵】【韵会】诸容切,□音钟。【说文】酒器也。【孔丛子儒服篇】尧舜千钟,孔子百觚。【正字通】壷属。汉大官铜钟,卽壷也。俗谓酒卮。【晋书崔洪传】洪性俭,屛远珠玉,汝南王亮以琉璃钟行酒,洪不执。 又【玉篇】聚也。【左传昭二十一年】天子省风以作乐,器以钟之。【注】钟,聚也。以器聚音。又【二十八年】天钟美於是。【晋书王戎传】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又【正字通】天所赋予亦曰钟。【曹植诗】经危履险阻,未知命所钟。【鲍照诗】去来今何道,未知生所钟。 又【广韵】当也。 又重也。【周礼冬官考工记】钟氏染羽。【注】钟,重也。染色欲其深重,羽以饰王后之车及旌旗也。 又量名。【左传襄二十九年】饩国人粟,戸一钟。【注】六斛四斗曰钟。【前汉食货志】谷籴千钟。又【小尔雅】二缶谓之钟。【注】八斛也。又【淮南子要略篇】一朝用三千钟赣。【注】钟,十斛。 又地名。【春秋成十四年】会吴于钟离。【注】钟离,楚邑淮南县。【左传昭六年】吴人败其师于房钟。【注】房钟,吴地。【史记王子侯者年表】千钟侯刘摇。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江夏郡钟武县。 又国名。【左传昭二十七年】吴公子烛庸奔钟吾。【注】钟吾,小国。 又官名。【前汉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属官,有钟官令丞。【注】钟官,主铸钱官也。【後汉隗嚣传】坐挟铜炭,没入钟官。 又姓。【左传定四年】钟建负季芉。【注】钟建,楚大夫。又钟离,复姓。【五音集韵】世本云:与秦同祖,其後因封为姓。 又琴名。【前汉王褒传】虽伯牙操递钟。【注】臣瓒曰:楚辞九思云:奏伯牙之号钟。号钟,琴名也。马融长笛赋曰:号钟高调。伯牙以善鼓琴,不闻说能击钟也。晋灼曰:递音递送之递,二十四钟,各有节奏,击之不常,故曰递。师古曰:琴名是也。字旣作递,则与楚辞不同,不得卽读为号,当依晋音耳。 又龙钟。竹名。产罗浮山。【韩愈诗】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丹铅录】龙钟,似竹摇曳不自持也。【杜弼为侯景檄梁文】龙钟稚子。【苏氏演义】龙钟,谓不翘举,如鬖拉搭之类。【荀子议兵篇】陇种而退。【注】遗失貌如陇之种物。【正字通】龙钟卽陇种二字声之转。或又作儱偅。【卢仝诗】作躘蹱。 又垂泪貌。【琴操退怨歌】空山欷歔涕龙钟。 又与钟通。【正字通】说文钟,酒器。从金重声,职容切。钟,乐器,秋分之音,物穜成,童声,职茸切。分为二,泥。汉志黄钟,周礼作钟。诗钟鼓亦作钟。古二字通用。 又【集韵】朱用切,音种。【字林】酒器也。一曰乐器。 又【韵补】叶诸良切,音章。【蜀昭烈帝赞】皇帝遗植,爰兹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

锻 【戌集上】【金字部】 锻 【唐韵】丁贯切【集韵】【韵会】【正韵】都玩切,□音碫。【说文】小冶。从金段声。【徐曰】椎之而已,不消,故曰小冶。【仓颉篇】椎也。【广韵】打铁。【增韵】冶金曰锻。【书费誓】锻乃戈矛。【传】锻炼戈矛也。【晋书嵆康传】康好锻,每於柳树下锻,钟会造之,康锻如故。 又【前汉路温舒传】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内之。【注】精熟周悉,致之法中也。【後汉韦彪传】锻炼之吏,持心近薄。【注】锻炼,犹言成熟也。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犹工冶陶铸锻炼,使之成熟也。 又【仪礼丧服】锻而勿灰。【疏】冠用六升布,加以水濯,勿用灰而已。又【士丧礼功布注】功布,锻濯灰治之布也。 又【马融长笛赋】靁叩锻之岌峇兮。【注】叩锻,岌峇,为声。仓颉篇曰:锻,椎也。 又与腶通。【左传哀十一年腶脯释文】腶,丁乱反。亦作锻。【谷梁传庄二十四年】妇人之贽,枣栗锻修。【注】锻,丁乱反。脯也。锻而加姜桂曰修。 又【诗大雅】取厉取锻。【传】锻,石也。【笺】锻厉斧斤之石。【释文】锻本又作碫,丁乱反。《说文》云碫,厉石。 又矢名。【前汉衡山王传】作輣车锻矢。考证:〔【後汉韦彪传】锻炼之吏,持心近薄。【注】言文深之吏,入人之罪,犹工冶陶铸锻炼,使之成熟也。〕 谨照原文文深改深文。

锼 【戌集上】【金字部】 锼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先侯切,音涑。【广韵】刻镂也。【集韵】雕也。【左思魏都赋】木无雕锼。 又【增韵】铁蚀也。【集韵】本作鏉。 又【韵会】疏鸠切,音搜。镂也。一曰马耳,金饰也。本作。

□ 【辰集上】【月字部】 □ 【篇海】音况。水名。 又山名。备考:【字汇补】虚放切,音况,水名。

□ 【子集上】【丶字部】 □ 【字汇补】古文终字。【亢仓子全道篇】□乎尧舜之闲,其□存乎千代之後。□字原刻从衤。

【寅集中】【巾字部】 【唐韵】【韵会】□毗祭切,音敝。【说文】败衣也。从巾,象衣败之形。【玉篇】衣坏貌。 又【广雅】,鄙小也。 又【集韵】匹曳切,音瞥。义同。

锾 【戌集上】【金字部】 锾 【唐韵】戸关切【集韵】【韵会】【正韵】胡关切,□音还。【说文】锊也。【玉篇】六两也。【小尔雅】二十四铢曰两,有半曰捷,倍捷曰举,倍举曰锊,谓之锾。宋咸曰:举三两,锾六两。【书吕□】其罚百锾。【传】六两曰锾。锾,黄铁也。【释文】锾,戸关反。六两也。郑及尔雅同。《说文》云六锊也。锊十一铢二十五分铢之十三也。马同:又云,贾逵说,俗儒以锊重六两。《周官》剑重九锊。俗儒近是。【疏】《考工记》云戈矛重三锊。马融云:锊,量名。当与吕□锾同。俗儒云:锊六两为一川。不知所出耳。郑康成云:锾,称轻重之名。今代东莱称,或以大半两为钧,十钧为锾。锾重六两大半两,锾、锊似同也。或有存行之者,十钧为锾,二锾四钧而当一斤。然则锾重六两三分两之二,《周礼》谓锾为锊,如郑康成之言,一锾之重六两,多於孔王所说,惟挍十六铢尔黄铁,今之铜也。互详锊字注。 又与环同。【前汉五行志】宫门铜锾。【注】锾,读与环同。 又【集韵】胡惯切,音患。又【五音集韵】王眷切,音院。义□同。 又【韵补】叶胡涓切,音悬。【苏轼月华寺诗】天公胡为不自怜,暮使百镒朝千锾。考证:〔【书吕□】其罚百锾。【释文】锾,戸关反。六两也。郑及尔雅同。《说文》云六锊也。锊十一铢二十五分铢之十三也。马曰〕 谨照原文马曰改马同。

【辰集下】【止字部】 【说文】正,古从二作。二,古上字。注详一画。 又【集韵】定古作。注详宀部五画。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韵】部项切,音棒。【玉篇】木杖也。□、棒□同。

镂 【戌集上】【金字部】 镂 【唐韵】卢□切【韵会】【正韵】郞豆切,□音漏。【说文】刚铁可以刻镂。【书禹贡】厥贡璆铁银镂砮磬。【传】镂,刚铁。 又【说文】一曰釜也。【博雅】鬴也。【扬子方言】鍑,江淮□楚之闲或谓之镂。 又【正韵】雕刻也。【尔雅释器】也。【注】刻镂物为。【又】金谓之镂。【注】冶器之名。【诗秦风】虎韔镂膺。【笺】镂膺,刻金饰也。【左传哀元年】器不彤镂。【注】镂,刻也。 又【前汉司马相如传】镂灵山。【师古往】镂,谓疏通之以开道也。 又姓。出【姓苑】。 又【唐韵】力朱切【集韵】【韵会】龙珠切,□音慺。剑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赐子胥属镂之剑。【注】属镂,剑名。 又【韵补】叶凌如切,音庐。【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绿房紫菂,窋垂珠。云楶藻梲,龙角雕镂。字原从宀从吒作。考证:〔【左传哀元年】器不雕镂。〕 谨照原文雕镂改彤镂。

镆 【戌集上】【金字部】 镆 【唐韵】慕各切【集韵】【韵会】【正韵】末各切,□音莫。【说文】镆釾也。【玉篇】镆釾,剑名。【庄子大宗师】我必且为镆铘。【注】镆,音莫。镆铘,剑名。【扬雄羽猎赋】杖镆邪而罗者以万计。

镇 【戌集上】【金字部】 镇 【字汇】俗鎭字。

镉 【戌集上】【金字部】 镉 【广韵】郞击切【集韵】狼狄切,□音历。与鬲同。鼎属。 【类篇】或作□。

镊 【戌集上】【金字部】 镊 【广韵】【正韵】尼辄切【集韵】昵辄切,□音聂。镊子。【释名】镊,摄也。摄取物也。【云仙杂记】王僧虔晚年恶白发,一日对客,左右进铜镊。僧虔曰:却老先生至矣,庶几乎。 又首饰。【後汉舆服志】簪以瑇瑁为擿,长一尺,端为华胜,上为凤凰爵,以翡翠为毛羽,下有白珠垂,黄金镊。【崔瑗钗铭】三珠璜钗,镊发钻莹。 【集韵】或作鑈。【类篇】亦作銸。

阃 【戌集上】【门字部】 阃 【广韵】【集韵】【正韵】□苦本切,音悃。【广韵】门限也。【集韵】门橛也。【史记冯唐传】阃以内者,寡人制之。【注】此郭门之阃也,门中橛曰阃。【仪礼士冠礼布席於门中闑西阈外注】阈,阃也。【易师卦注】阃外之事,将军所裁,临事制宜,不必皆依君命。 又天阃。【前汉扬雄传】天阃决兮地垠开。【注】天阃,天门之阃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苦闷切,音困。义同。 【集韵】本作捆。

镌 【戌集上】【金字部】 镌 【唐韵】【正韵】子全切【集韵】【韵会】遵全切,□音鋑。【说文】穿木镌也。【释名】镌,鐏也。有所鐏入也。 又【广韵】钻也,斫也。【扬子方言】也。晋赵谓之镌。【前汉沟洫志】可镌广之。【注】镌,谓琢凿之。【淮南子本经训】镌山石。【注】镌,犹凿也。【抱朴子臣节卷】昆吾彝器,能者镌勋。【庾信枯树赋】雕镌始就,剞劂仍加。 又【正韵】谪也。【正字通】中外官,降级曰镌级。又【说文】一曰瑑石也。【正字通】瑑圭璧上起□瑑也。今刻石文曰瑑石。 又【集韵】将廉切,音尖。锥也。亦作鋑□。 又【集韵】子兖切,音臇。【博雅】凿也。

镏 【戌集上】【金字部】 镏 【唐韵】【集韵】【正韵】□力求切,音留。【说文】杀也。【徐锴曰】说文无刘字,偏旁有之,此字又史传所不见,疑此卽刘字也。从金从丣,刀字屈曲,传写误作田尔。◎按玉篇作古文刘字。 又【集韵】力救切,音溜。梁州谓釜曰镏。【扬子方言】甑,自关而东或谓之酢镏。

镐 【戌集上】【金字部】 镐 【唐韵】乎老切【集韵】下老切,□音晧。【说文】温器也。 又【说文】地名。武王所都,在长安西上林苑中。【诗大雅】镐京辟雍。【传】武王作邑於镐京。【书洪范传】以箕子归镐京。【释文】镐,胡老反。本又作鄗。 又【正字通】灵夏等地,亦曰镐。【诗小雅】侵镐及方。【笺】镐、方,皆北方地名。【又】来归自镐,我行永久。【刘向疏】吉甫之归,周厚赐之,其诗曰:来归自镐,镐去京师千里,王肃以镐为镐京,王基非之。 又【何晏景福殿赋】故其华表,则镐镐铄铄。【注】皆谓光显昭明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补】疏臻切,音诜。米滓也。

【卯集中】【户字部】 【广韵】其立切【集韵】极入切,□音及。【博雅】户牡也。【广韵】户键也。

镑 【戌集上】【金字部】 镑 【广韵】【集韵】【韵会】□铺郞切,音滂。【玉篇】削也。

镔 【戌集上】【金字部】 镔 【广韵】必邻切【集韵】【韵会】【正韵】□民切,□音宾。镔铁为刀甚利。

镖 【戌集上】【金字部】 镖 【唐韵】抚招切【集韵】纰招切,□音漂。【说文】本作□。刀削末铜也。【广韵】刀剑鞘下饰也。 又【集韵】□遥切,音猋。与□同。刀锋也。

【未集下】【肉字部】 【广韵】【集韵】□侧救切,音绉。【玉篇】,脯也。 又【集韵】将侯切,音诹。义同。又【广韵】刍注切,音菆。膳也。或作。 又【集韵】仄遇切,音媰。研也,皱也。

镘 【戌集上】【金字部】 镘 【唐韵】母官切【集韵】【韵会】谟官切,□音瞒。【说文】铁杇也。与槾同。【广韵】泥镘。【尔雅释宫】镘谓之杇。【注】泥镘。【疏】镘者泥镘也。一名杇。涂工之作具也。 又【韵会】亦作墁。【孟子】毁瓦画墁。 又【扬子方言】戟,东齐秦晋之闲谓其大者曰镘胡。【注】卽今鸡鸣钩是也。 又【广韵】【集韵】【正韵】□莫半切,音缦。同墁。又镘刀,工人器。

镙 【戌集上】【金字部】 镙 【集韵】同□。

镛 【戌集上】【金字部】 镛 【唐韵】余封切【集韵】余封切,□音容。【说文】大钟。【尔雅释乐】大钟谓之镛。【书益稷】笙镛以闲。【注】镛,大钟。 又通作庸。【诗周颂】庸鼓有斁。【传】大钟曰庸。 【广韵】或作銿。

镜 【戌集上】【金字部】 镜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居庆切,音竟。【说文】取景之器也。【玉篇】鉴也。【释名】镜,景也。言有光景也。【前汉韩安国传】淸水明镜,不可以形逃。 又明也。【前汉卫姬传】深说经义,明镜圣法。 又石镜,山名。【浔阳记】石镜山之东,一圆石县厓,明净照人见形。 又石名。【述异记】饶州旧传,轩辕氏铸镜於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 又破镜,兽名。【前汉郊祀志】人有言,古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注】祠祭以解罪求福,枭鸟食母,破镜似貙食父,黄帝欲绝其类,故使百吏祠皆用之。 又姓。【姓苑】汉河内令镜敛,後唐同光中媵臣镜新磨。 又【韵补】叶居亮切,姜去声。【道藏歌】风云隐宛微,讲论五岳匠。砗磲精琉璃,琥珀金刚镜。

镝 【戌集上】【金字部】 镝 【唐韵】都历切【集韵】【韵会】【正韵】丁历切,□音的。【说文】矢鏠也。【释名】镝,敌也。可以御敌也。【史记秦楚之际月表】销锋镝。【注】镝,音的。一作鍉。又【匈奴传】作为鸣镝。【注】镝,箭也。如今鸣射。

镞 【戌集上】【金字部】 镞 【唐韵】【集韵】【韵会】□作木切,音□。【说文】利也。【玉篇】箭镞也。【书禹贡砺砥砮丹传】砮石中矢镞。【释文】镞,子木反。【贾谊过秦论】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集韵】或作鉃。 又【集韵】【正韵】□千木切,音蔟。又【集韵】侧角切,音捉。又千□切,音凑。义□同。 又【集韵】昨木切,音族。与锉同。 又【集韵】测角切,音娕。锄也。谚曰:欲得谷,马耳镞。贾思勰说:或作镯。

镟 【戌集上】【金字部】 旋 【唐韵】辞恋切,音。【说文】圜炉也。【广韵】转轴裁器。【六书故】温器也,旋之汤中以温酒。或曰今之铜锡盘曰旋,取旋转为用也。 又【广韵】似宣切【集韵】旬宣切,□音旋。辘轳也。

镡 【戌集上】【金字部】 镡 【唐韵】徐林切【集韵】【韵会】【正韵】徐心切,□音寻。【说文】剑鼻也。【徐锴曰】剑鼻,人握处之下也。【正韵】三苍云:剑口。又剑环。司马彪云:剑珥。【战国策】无钩竿镡蒙须之便。【注】镡,剑珥鼻也。 又【前汉韩延寿传】铸作刀剑钩镡。【注】镡,似剑而小。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牂牁郡镡封县。 又姓。汉豫州刺史镡显。 又【广韵】夷针切【集韵】余针切,□音淫。义同。【战国策镡蒙注】【前汉地理志镡封县注】【韩延寿传剑镡注】□兼寻淫二音读。 又【广韵】【正韵】徒含切【集韵】【韵会】徒南切,□音覃。【张衡东京赋】底柱辍流,镡以大岯。【注】言大岯险,同剑口也。镡,徒南反。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武陵郡镡成县。【注】镡音谭。【淮南子人闲训】一军塞镡城之岭。【注】镡城,在武陵西南,接鬰林郡。 又【後汉□宠传】宠到显用良吏王涣镡显等,以为心腹。【注】镡,徒南反。【正字通】姓有潭寻二音,汉镡政,明镡鉴,一读寻,一读潭。 又【类篇】徒感切,潭上声。剑口也。【庄子说剑篇】周宋为镡。【注】镡,徒感反。剑口也。 又【集韵】寻浸切,音蕈。刀本。 又达各切,音铎。剑珥。

□ 【未集中】【缶字部】 □ 【集韵】云俱切,音于。【类篇】汲器。

镣 【戌集上】【金字部】 镣 【唐韵】洛箫切【集韵】【韵会】落箫切,□音辽。【说文】白金也。【尔雅释器】白金谓之银,其美者谓之镣。【诗小雅鞸琫有珌笺】大夫镣琫而鏐珌。【何晏景福殿赋】镣质轮菌。 又【广韵】有孔炉。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力吊切,音料。美金。 又【集韵】郞到切,劳去声。义同。 又【正字通】宋仁宗游後苑还宫,索浆急。宫□曰:大家何不于外宣索而受渴。曰:吾屡顾不见镣子,恐问之,则所司有得罪者。杨愼曰:镣子,庖人之别称。

镦 【戌集上】【金字部】 镦 【广韵】【正韵】□杜对切,音队。矛戟下铜鐏。【礼曲礼】进矛戟者前其镦。【注】平底曰镦。取其镦也。【疏】镦,为矛戟柄尾,平底如镦,柄下也。以平向人,敬也。【释文】镦,本又作錞。杜对反。 又【集韵】【韵会】【正韵】□杜罪切,音錞。又【集韵】都玩切,音锻。又都昆切,音敦。义□同。 又【集韵】都回切,音塠。下垂也。一曰千斤椎。或书作鐜。

镧 【戌集上】【金字部】 镧 【广韵】【集韵】□郞旰切,音烂。【玉篇】金光貌。【广韵】光镧。【集韵】金采也。

【丑集下】【女字部】 【广韵】房连切【集韵】毗连切,□音楩。娟,美貌。

【未集下】【肉字部】 【广韵】莫湩切【集韵】母湩切,□音□。【广韵】丰大。 又【集韵】母项切,音□。丰肉。或作朦。 又母揔切,音蒙。【博雅】肿也。 又莫江切,音尨。身大也。

【未集下】【肉字部】 【字汇】同□

镪 【戌集上】【金字部】 镪 【广韵】居两切【集韵】【韵会】举两切【正韵】居仰切,□音襁。以襁贯钱。【左思蜀都赋】藏镪巨万。【注】镪,钱贯也。【正字通】白镪,金别名。汉食货志,万室之邑,藏镪千万。襁镪音同义别,钱谓之镪,以索贯钱谓之襁。字汇糸部,襁训钱贯,引正讹,别作镪,非。此又云以镪贯钱,则是以钱贯钱也。韵会,镪,通作襁,亦非。

镫 【戌集上】【金字部】 镫 【唐韵】都滕切【集韵】【韵会】都腾切,□音登。【说文】锭也。【徐铉曰】锭中置烛,故谓之镫。今俗别作灯,非是。【楚辞招魂】华镫错些。【刘公干赠五官中郞将诗】明镫熺炎光。 又山名。【山海经】鼓镫之山。 又与登同。【仪礼公食大夫礼】实于镫。【注】瓦豆谓之镫。【疏】诗:于豆于登。毛传:木曰豆,瓦曰登。【後汉礼仪志】瓦镫一,彤矢四。又【广韵】都邓切【集韵】【韵会】【正韵】丁邓切,□音嶝。【广韵】鞍镫。【集韵】马鞁具。【正字通】马鞍两旁,足所踏也。【韩致尧诗】和裙穿玉镫。 又【韵会】豆下跗。【礼祭统】执镫。【注】镫,豆下跗也。【释文】镫,音登。又丁邓反。

镭 【戌集上】【金字部】 镭 【广韵】鲁回切【集韵】卢回切,□音雷。【广韵】瓶也,壷也。【集韵】古瓶也。【潘岳马汧督诔】置壷镭瓶甒以侦之。 又【字汇补】镭柚,大橘也。见临海志。

【辰集中】【木字部】 同棉。

镯 【戌集上】【金字部】 镯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角切,音浊。【说文】钲也。从金蜀声。军法,司马执两镯。【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镯节鼓。【注】镯,钲也。形如小钟,军行鸣之,以为鼓节。【释文】镯,直角反。 又【集韵】竹角切,音斫。义同。 又【广韵】市玉切【集韵】【韵会】殊玉切,□音蜀。钨錥,温器也。 又【正韵】药名。 又【广韵】陟玉切,音瘃。与劚同。考证:〔【周礼地官封人】以金镯节鼓。〕 谨照原文封人改鼓人。

镰 【戌集上】【金字部】 镰 【集韵】同鎌。

【辰集中】【木字部】 【说文】古文纲字。注见糸部八画。

【辰集中】【木字部】 与析同。【论衡量知篇】断木为椠,木为板。【福虚篇】骸而炊。

镳 【戌集上】【金字部】 镳 【唐韵】补娇切【集韵】【韵会】悲娇切,□音瀌。【说文】马衔也。【正韵】一名扇汗,一名排沫。【尔雅释器】镳谓之钀。【注】马勒旁铁。【释名】镳,苞也。所以在旁苞敛其口也。【曹植应诏诗】□驷蔼蔼,扬镳漂沫。 又【博雅】镳镳,盛也。【诗卫风】朱幩镳镳。【传】镳镳,盛貌。 又【韵补】叶必幽切,音彪。【韩愈祭穆员外文】草生之春,鸟鸣之朝。我辔在手,君扬其镳。朝,读若舟。

镶 【戌集上】【金字部】 镶 【唐韵】汝羊切【集韵】汝阳切,□音穰。【说文】作型。中肠也。【正字通】或曰型者,铸器之法。凡作型,先以绳为坯胎,型固,则从窍绳绪端,绳穷而型存,有类於肠也。 又【广韵】钩镶,兵器。【释名】钩镶,两头曰钩,中央曰镶。或椎镶,或钩引,用之之宜也。 又【广韵】息良切【集韵】思将切,□音襄。又【广韵】女良切【集韵】尼良切,□音娘。义□同。

长 【戌集上】【长字部】 长 〔古文〕镸□□□□□□□【唐韵】【集韵】直良切【正韵】仲良切,□音场。【增韵】短之对也。【孟子】今交九尺四寸以长。【前汉田横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又久也。【诗商颂】浚哲维商,长发其祥。【笺】长,犹久也。【老子道德经】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又远也。【诗鲁颂】顺彼长道,屈此群丑。【笺】长,远也。【古诗】道路阻且长。 又常也。【陶潜归去来辞】门虽设而长关。【李商隐诗】风云长为护储胥。 又大也。【世说新语补】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又善也。【晋书乐广传】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唐书韩琬传】文艺优长。 又【博雅】长,挟也。 又【吴语】孤敢不顺从君命,长弟许诺。【注】长弟,犹云先後也。 又星名。【博雅】太白谓之长庚。【诗小雅】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传】日旦出,谓明星为启明。日旣入,谓明星为长庚。 又宫名。【班固西都赋】北弥明光而亘长乐。【谢朓怨情诗】掖庭聘绝国,长门失欢宴。【注】长门,汉□皇后所居。 又地名。【玉海】长安,本关中地,西汉建都于此,後因谓天子所都为长安。 又山名。【说林】公见东阳长山,曰:何其坦迤。【金史礼志】有司言,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 又国名。【山海经】有盐长之国。 又兽名。【山海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 又草名。【尔雅释草】长楚,铫芅。【疏】长楚,一名铫芅。 又姓。【左传僖二十八年】甯子先长牂守门。【注】长牂,卫大夫。又仲长,复姓。又长乘,神名。【山海经郭璞赞】九德之气,是生长乘。人状犳尾,其神则凝。妙物自潜,世无得称。 又【韵会】【正韵】□展两切,音掌。孟也。【易乾卦】元者,善之长也。【疏】元为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善之长也。【战国策】君长齐奚以薛为。【注】长,雄长之长。 又齿高也。【书伊训】立爱惟亲,立敬惟长。【礼曲礼】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 又位高也。【书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长。【传】言至海诸侯五国,立贤者一人为方伯,谓之五长,以相统治。【释文】五长,众官之长。 又【周礼天官大宰】乃施则于都鄙,而建其长。【注】长谓公卿大夫,王子弟之食采邑者。 又进也。【易泰卦】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又生长也。【孟子】苟得其养,无物不长。 又长养之也。【前汉董仲舒传】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 又【诗大雅】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笺】敎诲不倦曰长。 又官名。【左传襄十一年】秦庶长鲍庶长武帅师伐晋,以救郑。【注】庶长,秦爵也。 又县名。【左传襄十八年】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注】长子县,属上党郡。 又【集韵】【韵会】【正韵】□直亮切,音仗。【集韵】度长短曰长。 又【集韵】余也。【正韵】多也,冗也,剩也。【论语】长一身有半。【世说新语】平生无长物。【陆机文赋】故无取乎冗长。 又【正韵】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韩愈诗】得时方长王。考证:〔【杜甫诗】风云长为护储胥。〕 谨按筹笔驿诗为李商隐作。杜甫改李商隐。〔【周礼大冢宰】乃施则于都鄙,而建其长。〕 谨照原书大冢宰改大宰。

镺 【戌集上】【长字部】 镺 【广韵】【集韵】□乌浩切,音媪。【博雅】镺,长也。【左思吴都赋】尔乃地势坱圠,卉木镺蔓。【注】镺,长也。 又【广韵】乌到切,音奥。义同。

镻 【戌集上】【长字部】 镻 【集韵】徒结切,音絰。【尔雅释鱼】镻蝁。【注】蝮属,大眼,最有毒。今淮南人呼蝁子。考证:〔【尔雅释鱼】镻蛮。〕 谨照原文镻蛮改镻蝁。

镼 【戌集上】【长字部】 镼 【正字通】渠勿切,音屈。【後汉光武纪】诸于绣镼。【注】字书无镼字,续汉书作,音其物反。扬雄方言曰:襜褕,其短者,自关而西谓之□。郭注,俗名掖。据此卽是诸于上加绣,如今之半臂也。【广记】韩晋公见少年单练□。【酉阳杂俎】作镼。

閚 【戌集上】【门字部】 閚 【玉篇】侧衔切,音尖。立待也。

镽 【戌集上】【长字部】 镽 【类篇】朗鸟切,音了。【博雅】镽□,长也。 又【集韵】怜萧切,音聊。【埤苍】细长也。

镾 【戌集上】【长字部】 镾 【唐韵】【集韵】□民□切。【说文】长久也,今作弥。

长 【戌集上】【长字部】 长 〔古文〕镸□□□□□□□【唐韵】【集韵】直良切【正韵】仲良切,□音场。【增韵】短之对也。【孟子】今交九尺四寸以长。【前汉田横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又久也。【诗商颂】浚哲维商,长发其祥。【笺】长,犹久也。【老子道德经】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又远也。【诗鲁颂】顺彼长道,屈此群丑。【笺】长,远也。【古诗】道路阻且长。 又常也。【陶潜归去来辞】门虽设而长关。【李商隐诗】风云长为护储胥。 又大也。【世说新语补】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又善也。【晋书乐广传】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唐书韩琬传】文艺优长。 又【博雅】长,挟也。 又【吴语】孤敢不顺从君命,长弟许诺。【注】长弟,犹云先後也。 又星名。【博雅】太白谓之长庚。【诗小雅】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传】日旦出,谓明星为启明。日旣入,谓明星为长庚。 又宫名。【班固西都赋】北弥明光而亘长乐。【谢朓怨情诗】掖庭聘绝国,长门失欢宴。【注】长门,汉□皇后所居。 又地名。【玉海】长安,本关中地,西汉建都于此,後因谓天子所都为长安。 又山名。【说林】公见东阳长山,曰:何其坦迤。【金史礼志】有司言,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 又国名。【山海经】有盐长之国。 又兽名。【山海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 又草名。【尔雅释草】长楚,铫芅。【疏】长楚,一名铫芅。 又姓。【左传僖二十八年】甯子先长牂守门。【注】长牂,卫大夫。又仲长,复姓。又长乘,神名。【山海经郭璞赞】九德之气,是生长乘。人状犳尾,其神则凝。妙物自潜,世无得称。 又【韵会】【正韵】□展两切,音掌。孟也。【易乾卦】元者,善之长也。【疏】元为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善之长也。【战国策】君长齐奚以薛为。【注】长,雄长之长。 又齿高也。【书伊训】立爱惟亲,立敬惟长。【礼曲礼】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 又位高也。【书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长。【传】言至海诸侯五国,立贤者一人为方伯,谓之五长,以相统治。【释文】五长,众官之长。 又【周礼天官大宰】乃施则于都鄙,而建其长。【注】长谓公卿大夫,王子弟之食采邑者。 又进也。【易泰卦】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又生长也。【孟子】苟得其养,无物不长。 又长养之也。【前汉董仲舒传】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 又【诗大雅】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笺】敎诲不倦曰长。 又官名。【左传襄十一年】秦庶长鲍庶长武帅师伐晋,以救郑。【注】庶长,秦爵也。 又县名。【左传襄十八年】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注】长子县,属上党郡。 又【集韵】【韵会】【正韵】□直亮切,音仗。【集韵】度长短曰长。 又【集韵】余也。【正韵】多也,冗也,剩也。【论语】长一身有半。【世说新语】平生无长物。【陆机文赋】故无取乎冗长。 又【正韵】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韩愈诗】得时方长王。考证:〔【杜甫诗】风云长为护储胥。〕 谨按筹笔驿诗为李商隐作。杜甫改李商隐。〔【周礼大冢宰】乃施则于都鄙,而建其长。〕 谨照原书大冢宰改大宰。

门 【戌集上】【门字部】 门 【唐韵】莫奔切【集韵】【正韵】谟奔切【韵会】谟昆切,□音扪。【说文】闻也。从二戸,象形。【玉篇】人所出入也。在堂房曰戸,在区域曰门。【博雅】门,守也。【释名】扪也。言在外为人所扪摸也。【易同人】同人于门。【注】心无系吝,通夫大同,出门皆同,故曰同人於门也。【书舜典】宾于四门,四门□□。【传】四门,四方之门。【礼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门。【周礼天官掌舍】为帷宫,设旌门。【注】王行止食息,张帷为宫,树旌以表门。【又】设车宫辕门。【注】王止宿险阻之处,车以为藩,则仰车以其辕表门。今慕府亦称辕门,牙门。【楚辞九辩】君之门以九重。【注】天子九门:关门、远郊门、近郊门、城门、皋门、雉门、应门、路门、寝门,亦曰库门。 又谯门,城上为高楼以望者。【前汉□胜传】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又桥门,国学门也。【後汉儒林传】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 又师门。【後汉桓荣传】上则通达经旨,下则去家慕乡,求谢师门。又【通鉴】唐狄人杰,尝荐姚元崇等数十人。或谓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 又【正字通】世族盛著曰门望。韩显宗疏,言门望者祖父之遗烈。 又凡物关键处,皆谓之门。【易系辞】道义之门。【疏】物之得宜,从此易而来,故云道义之门,谓与道义为门戸也。又【老子道德经】众妙之门。 又期门,勇士也。【後汉谯□传】帝始作期门,数为微行。【注】前书,武帝微行,常与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诸殿门,故有期门之号,自此始也。成帝微行亦然,故言始也。【班固西部赋】期门佽飞,列刃攒鍭。 又官名。【周礼地官】司门,祭祀之牛牲系焉,监门养之。【後汉百官志】黄门侍郞六百石,掌侍从左右给事中。【又】门大夫六百石。【注】汉官曰:门大夫二人,选四府掾属。 又【周礼春官小宗伯】其正室,皆谓之门子。【注】将代父当门者也。【左传襄十一年】大夫诸司门子勿顺。 又地名。【左传襄二十七年】托於木门。【注】木门,晋地【史记项羽纪】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孟康注】在新丰东十七里。又【秦本纪】败三晋之师於石门。【一统志】在平阳府解州东南白径岭,逾中条山,通陕州道,山岭参天,左右壁立,闲不容轨,名曰石门。 又雁门,郡名。见【前汉地理志】。 又山名。【书禹贡】浮于积石,至于龙门。【传】龙门山在河东之西界。【後汉逸民传】龎公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又【正字通】北方北极之山曰寒门。汉光武纪寒门注,师古曰:今冶谷去甘泉八十里,盛夏凛然。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其南北两大星曰南门。【注】南门二星,在库楼南天之外门,明则氏羌贡。【天文志】大微星南四星执法,中端门,左右掖门。 又姓氏也。公卿之子,敎以六艺,谓之门子。後因以为氏,後魏门文爱。又东门、西门、雍门、木门,俱复姓。【左传宣十八年注】襄仲居东门,故曰东门氏。 又乐名。【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敎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大夏、大濩、大武。【注】此周所存六代之乐。黄帝曰云门。 又人名。【史记秦始皇纪】使卢生求羡门高誓。【注】羡门,古仙人。【前汉艺文志】逢门射法二篇。【注】卽逢蒙。【荀子正论篇】羿蠭门者,天下之善射者也。 又【正字通】僧曰沙门桑门。【前汉郊祀志】沙门,汉言息心削发,绝情欲,归於无为也。 又【韵补】叶民坚切,音眠。【楚辞远游】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庶类有成兮,此德之门。 又叶眉贫切,音珉。【诗邶风】出自北门,忧心殷殷。叶下贫。【荀卿云赋】往来惽惫,通於大神。出入甚亟,莫知其门。考证:〔【周礼大司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谨照原文大磬改大。

闪 【戌集上】【门字部】 闪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失冉切,音。【说文】窥头门中也。从人,在门中。会意。【广韵】出门貌。 又【增韵】嚲避也。【礼礼运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注】淰之言闪也。【释文】闪,失冉反。 又暂见也。【木华海赋】蝄像暂晓而闪尸。【注】音式染反,闪尸,暂见貌。 又【正字通】动貌。古诗:寒鸦闪闪前山去。杜甫诗:闪闪浪花翻。俗作。 又姓。明永乐中,永州判闪霭。 又倾佞貌。【後汉赵壹传】荣纳由於闪楡,孰知辨其蚩姸。【注】闪楡,倾佞貌。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赡切,音掞。又【集韵】式剑切,音□。又子艳切,音□。义□同。

闫 【戌集上】【门字部】 闫 【五音集韵】余廉切,音盐。同阎义,俗用。 又【正字通】姓也。说文有阎无闫,今姓谱分为二。

□ 【备考】【未集】【糸字部】 □ 【篇海类编】同紃。

□ 【未集中】【网字部】 □ 【广韵】五故切【集韵】胡故切,□音护。【说文】罟也。【广韵】兔罟。

閈 【戌集上】【门字部】 閈 【广韵】【集韵】【韵会】侯旰切【正韵】侯干切,□音翰。【说文】门也。汝南平舆里门曰閈。【广韵】里也,居也,垣也。【左传襄三十一年】高其閈闳。【释文】閈,戸旦反。闾也。【张衡西京赋】閈庭诡异。【注】閈,音汗。仓颉篇曰:垣也。【前汉叙传】绾自同閈。【注】閈音扞。楚名里门为閈。 又闭也。【张衡西京赋閈庭注】沈云:闭也。 又人名。【战国策】公孙閈谓邹忌。

闭 【戌集上】【门字部】 闭 【唐韵】博计切【集韵】【韵会】必计切【正韵】必弊切,□音嬖。【说文】阖门也。从门才,才所以歫门也。会意,亦像形。俗从下,非。【礼月令】修键闭。【注】键,牡。闭,牝也。【疏】何氏曰:键是门扇,後树两木,穿上端为孔,闭者将扃关门,以内孔中。【左传桓五年】闭蛰而烝。【注】建亥之月,昆虫闭戸。【释文】必计反。 又【左传桓五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注】闭立秋立冬。 又【广韵】掩也。【书大诰】予不敢闭于天降威用。【传】言我不敢闭绝天所下威用而不行。【史记乐书】礼者,所以闭淫也。 又【淮南子道应训】刘氏夺之,若转闭锤。【注】闭锤,格也。 又【博雅】闭闭,盛也。 又【玉篇】塞也。【易坤卦】天地闭。【疏】谓二气不相交通,天地否闭。 又藏也。【淮南子天文训】万物闭藏。 又【诗秦风】竹闭绲縢。【传】闭,绁也。【正字通】弓檠也。 又服式也。【释名】反闭襦之小者也,却向著之,领反于背後,闭其襟也。 又【广韵】方结切【集韵】【韵会】必结切【正韵】必列切,□音□。义同。考证:〔【礼月令】修键闭。【注】键,牡。闭,牝也。【疏】键是门扇,後树两目,穿上端为孔〕 谨照原文两目改两木。

开 【戌集上】【门字部】 开 〔古文〕□□【广韵】苦哀切【集韵】【韵会】丘哀切,□音侅。【说文】张也。【广韵】解也。【韵会】启也。【尔雅释言】辟也。 又【五音集韵】通也。【易乾卦疏】亨通也。会合万物,令使开通而为亨也。 又发也。【礼学记】故君子之敎喻也。开而勿达。【注】开谓发头角。【疏】但为学者,开发大义头角而已。 又释也。【易乾坤卦文言疏】诸卦及爻,皆从乾坤而出,故特作文言,以开释之。【书多方】殄戮多罪,亦克用劝,开释无辜,亦克用劝。 又【韵会】条□也。 又始也。【後汉冯衍传】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注】开、发,皆始也。【礼檀弓】曩者尔心或开予。【注】开,谓谏争有所发起。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注】春秋运斗极云:斗第六开阳。 又【集韵】州名。本汉朐县地,後魏置开州鎭。 又县名。【史记高祖纪】与偕攻开封。又【功臣年表】开封侯陶舍。【注】县名。属河南。 又【集韵】人名。【左传襄二十三年】曹开御戎。【注】齐臣。 又【韵会】姓也。 又【集韵】通作闓。详闓字注。 又【集韵】轻烟切,音牵。山名。在雍州。通作汧。 又【韵补】叶音亏。【谢惠连捣衣篇】盈箧自余手,幽缄□君开。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 又叶音欺。【左思蜀都赋】宣化之闼,崇礼之闱。华阙双邈,重门洞开。【说文】开本字。考证:〔【集韵】轻烟切,音牵。山名。在雍州。通作沂。〕 谨照原文沂改汧。

闶 【戌集上】【门字部】 闶 【唐韵】苦浪切【集韵】【韵会】【正韵】口浪切,□音亢。【说文】闶阆,高门也。【前汉扬雄传】闶阆阆其寥廓兮。【注】高门貌。 又【韵会】盛也。 又同伉。【文选左思魏都赋】高门有闶。【注】毛诗曰:皋门有伉。与闶同。 又【集韵】丘冈切,音糠。义同。

閍 【戌集上】【门字部】 閍 【广韵】甫盲切【集韵】【韵会】晡横切,□音□。【玉篇】宫中门也。亦巷门也。 又庙门名。【尔雅释宫】閍谓之门。【疏】庙门名。 又【广韵】名延切。音绵。又【集韵】分房切,音方。义□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绁字省文。

【卯集下】【攴字部】 【集韵】迄及切,音吸。击也。或作。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蒲角切【集韵】【韵会】弼角切,□音雹。击也。又击声。 又【唐韵】【集韵】□匹角切,音璞。亦击也。或作扑扑。又作□攴。 又【集韵】北角切,音剥。与□同。 又普讲切。义同。 又博陌切,音百。亦击声。本作□。

闳 【戌集上】【门字部】 闳 【唐韵】戸萌切【集韵】乎萌切【韵会】乎盲切【正韵】胡盲切,□音宏。【说文】巷门也。从门,厷,意兼声。【尔雅释宫】弄门谓之闳。【注】闳,哄头门。【左传成十七年】乘辇而入干闳。【注】巷门。又【襄三十一年】高其閈闳。【注】闳,门也。又【昭二十年】使华齐御公孟,宗鲁骖乘,及闳中。【注】闳,曲门中。 又天门也。【前汉扬雄传】腾九闳。【注】九闳,九天之门。 又【广韵】门辟旁长橛。【尔雅释宫】所以止扉,谓之闳。【注】闳,长杙,卽门橛也。又【左传襄三十一年閈闳释文】又云:所以止扉,谓之闳。 又【广韵】姓也。【书君奭】有若闳夭。【传】闳氏,文王弟。 又人名。【史记历书】落下闳运算转历。【注】姚氏按益都耆旧传,闳字长公,明晓天文,隐于落下。 又【集韵】呼宏切,音訇。闳廓,深远也。 又中宽曰闳。【礼月令】其器圜以闳。【注】闳,读如紘。紘谓中宽,象土含物。【韩愈进学解】闳其中,肆其外。 又虚廓也。【庄子知北游】彷徨乎冯闳,大知人焉,而不知其所穷。【注】闳,虚廓之谓也。 又敦美也。【扬子太□经】大圈闳闳。【注】闳闳,敦美之意。 又【集韵】一曰大也。【楚辞九歌】山峻高以无垠兮,遂曾闳以迫身。【注】曾,重也。闳,大也。 又【集韵】胡肱切,音弘。义同。

闰 【戌集上】【门字部】 闰 〔古文〕□【广韵】如顺切【集韵】【韵会】【正韵】懦顺切,□音润。【说文】余分之月,五岁再闰。告朔之礼,天子居宗庙,闰月居门中。从王,在门中。周礼:闰月,王居门中,终月也。【史记五帝纪】黄帝起消息,正闰余。【易系辞】归奇於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注】凡闰,十九年七闰,为一章。五岁再闰者二,故略举其凡也。【疏】归奇於扐,以象闰者。奇为四揲之余,归此残奇於所扐之策而成数,以法象天道。归残聚余分而成闰也。五岁再闰者,凡前闰後闰,相去大略三十二月,在五岁之中,故五岁再闰。【书尧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疏】斗之所建是为中气,日月所在斗指两辰之闲,无中气,故以为闰也。【谷梁传文六年】闰月者,附月之余日也,积分而成于月者也。 又【正字通】皇极经世曰:一岁之闲,六阴六阳,三年三十六日,故三年一闰。五年六十日,故五年再闰。天时地理人事三者,知之不易。注:一岁中,常数退六日为阴,进六日为阳,所以置闰。又□氏曰:古历,十九岁为一章。章有七闰,三年闰九月,六年闰六月,九年闰三月,十一年闰十一月,十四年闰八月,十七年闰四月,十九年闰十二月。若于後渐积余分,大率三十二月则置闰,每月三十日余,以日月会为一月,则每月惟二十九日余。每月参差,气渐不正,但观中气所在,以为此月之正,取中气以为正月。闰前之月,中气在晦。闰後之月,中气在朔。无中气则谓之闰月也。闰法,详黄瑞节说,及章岁积日图,此不载。 又【博雅】牧闰,谓命使也。

闲 【戌集上】【门字部】 闲 【唐韵】戸闲切【集韵】【韵会】何闲切【正韵】何艰切,□音闲。【说文】阑也。从门,中有木。【徐曰】闲,犹阑也。以木歫门也。会意。【广韵】防也,御也,法也。【易乾卦】闲邪存其诚。【疏】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又【家人】闲有家。【疏】正义曰:治家之道在初,卽须严正立法防闲也。又【书毕命】虽收放心,闲之维艰。 又【广韵】大也。【诗商颂】旅楹有闲。【疏】□列其楹,有闲然而大。 又【诗魏风】桑者闲闲兮。【传】闲闲然,男女无别往来之貌。 又【尔雅释诂】习也。【诗秦风】游于北园,四马旣闲。【传】闲,习也。又【礼经解】以之田猎有礼,故戎事闲也。 又【韵会】马阑也。【前汉百官公卿表】龙马闲驹。【注】闲阑,养马之所也。故曰闲驹。【周礼夏官校人】天子十有二闲。【注】每厩为一闲。【左传成十八年注】每厩为一闲,闲有二百一十六匹。 又【周礼夏官虎贲氏】舎则守王闲。【注】闲,梐枑。【疏】闲与梐枑,皆禁卫之物也。 又阂也。【易大畜】日闲舆卫。【注】闲,阂也。卫,护也。进得其时,虽涉艰难,而无患也。舆虽遇闲,而故卫也。【疏】进得其时,涉难无患,虽曰有人欲闲阂车舆,乃是防卫见护,故曰闲舆卫也。 又动摇也。【诗大雅】临冲闲闲。【传】闲闲,动摇也。 又【荀子劝学篇】多见曰闲。 又【博雅】闲,遮也。 又【韵补】叶音贤。【曹植王粲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何道不洽,何艺不闲。 【正字通】闲暇、闲冗与闲音同义别。潘岳闲居赋,淸□敞闲,本作闲,吴棫韵补引赋攺作闲。字汇引入闲注,讹误与韵补同。正韵十删闲注:俗作闲。分闲、闲为二。闲注,阑也,习也。又训散也,冗也,暇也。亦作娴。娴注:通作闲。合闲闲为一,自相矛盾。闲习之闲或借娴,防闲、马闲,古今未有攺从娴者,泛云闲亦作娴,尤非。

闲 【戌集上】【门字部】 闲 〔古文〕□□【唐韵】古闲切【集韵】【韵会】居闲切【正韵】居颜切,□音蕑。【说文】隙也。从门从月。会意,亦形。【徐锴曰】门夜闭。闭而见月光,是有闲□也。【礼乐记】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闲也。【庄子山木篇】周将处夫材不材之闲。又【史记郭解传】洛阳人有相雠者,邑中贤豪,居闲以十数,终不听。【注】居中为他道和辑之。【周语】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於戎、翟之闲。 又容也。【礼文王世子】凡待坐於大司成者,远近闲三席。【注】闲,犹容也。【前汉文帝纪】愿请闲。【师古注】闲,容也。犹今言中闲也。请容暇之顷,当有所□也。 又□也。【释名】闲,□也。事功□省也。 又车□声也。【诗小雅】闲关车之□兮。【传】闲关,设□声也。 又黄闲,弩名。【前汉李广传】射以大黄。【注】黄肩弩。晋灼曰:卽黄闲,大黄,其大者也。 又地名。【春秋昭二十二年】大搜于昌闲。 又人名。【史记项羽纪】田角弟田闲,故齐将。又【乐毅传】以乐毅子闲为昌国君。【注】闲,纪闲反。 又【集韵】【韵会】何闲切【正韵】何艰切,□音闲。【集韵】安也。【诗周南窈窕淑女传】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朱传】有幽闲贞静之德。【左传僖三十三年】皇武子曰: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周礼地官旅师】掌聚野之锄粟、屋粟、闲粟。【注】闲民无职事者所出。【释文】□音闲。【礼王制】其余以禄士,以为闲田。【史记信陵君传】侯生乃屛人闲语。【注】闲音闲。谓静语也。又【司马相如传】雍容闲雅,甚都。【注】韦昭曰:闲,读曰闲。 又□也。【礼曲礼】少闲愿有复也。【注】言欲须少空闲,有所白也。 又【广韵】近也。【左传成十六年】以君之灵,闲蒙甲冑。【注】闲,犹近也。 又【广韵】古苋切【集韵】居苋切【韵会】居谏切【正韵】居晏切,□音襉。【尔雅释诂】代也。【书立政】相我受民,和我庶狱庶愼,时则勿有闲之。【传】闲,代也。【诗周颂】皇以闲之。【仪礼燕礼】乃闲歌鱼丽,笙由庚。 又【尔雅释言】俔也。【注】左传谓之谍。今之细作也。【释文】闲音谏。 又【博雅】也。【释文】□卽□谤之□。 又【广韵】厕也。【易屯卦注】固志同好,不容他闲。正义曰:闲者,厕也。五应在二,是坚固其志,在於同好,不容他人闲厕其闲也。【左传隐三年】石碏曰:远闲亲,新闲旧。【释文】闲,闲厕之闲。 又迭也。【书益稷】笙镛以闲。【传】闲,迭也。【疏】更迭闲厕,相代之义,故闲为迭也。吹笙击钟,更迭而作。 又隔也。【前汉楚元王传】或脱□,或闲编。【注】闲,古苋反。谓旧编烂绝,就更次之,前後错乱也。【韦□成传】闲岁而祫。【注】闲岁,隔一岁也。 又与也。【左传庄十年】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闲焉。【注】闲,犹与也。 又空也。【前汉高帝纪】步从闲道走军。【注】闲,空也。投空□而行,不公显也。 又离也。【晋语】且夫闲父之爱,而嘉其贶。【注】闲,离也。 又远也。【淮南子俶眞训】沟中之断,则丑美有闲矣。【注】闲,远也。 又非正色曰闲。【诗卫风绿兮衣兮传】绿,闲色。 又【广韵】瘳也。【正字通】病恒在身,无少空□,今病旣损有空□,故谓病瘳为闲也。 又送也。 又【正字通】非訾,亦曰闲。 又致□曰闲。【左传定四年】闲□王室。 又以计愚敌曰反闲。孙子兵法,反闲者,因敌闲而用之也。 又地名。【战国策】割河闲以事秦。【注】闲音谏。赵地。 又【集韵】贾限切,音□。地名。引春秋,大搜于昌闲。◎按陆德明音义,闲如字,无作上声读者。未知集韵何据。 又【博雅】闲,覗也。【释文】闲,孤限切。覗,音司。 又【集韵】下瞎切,音□。【尔雅释诂】代也。施乾读。 又【韵补】叶音巾。【高彪诗】人有计策,六奇五闲。总兹三事,谋则咨询。考证:〔【书立政】相我爱民,和我庶狱庶愼,时则勿有闲之。〕 谨照原文爱民改受民。〔【淮南子淑眞训】【注】闲,远也。〕 谨照原书淑眞训改俶眞训。〔【左传定四年】闲惎王室。〕 谨照原文闲惎改闲□。

□ 【辰集上】【日字部】 □ 【正字通】咺本字。晅本字。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丁了切。悬物也。【篇海】今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同绡。【急就篇注】帆维也。

间 【戌集上】【门字部】 闲 〔古文〕□□【唐韵】古闲切【集韵】【韵会】居闲切【正韵】居颜切,□音蕑。【说文】隙也。从门从月。会意,亦形。【徐锴曰】门夜闭。闭而见月光,是有闲□也。【礼乐记】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闲也。【庄子山木篇】周将处夫材不材之闲。又【史记郭解传】洛阳人有相雠者,邑中贤豪,居闲以十数,终不听。【注】居中为他道和辑之。【周语】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於戎、翟之闲。 又容也。【礼文王世子】凡待坐於大司成者,远近闲三席。【注】闲,犹容也。【前汉文帝纪】愿请闲。【师古注】闲,容也。犹今言中闲也。请容暇之顷,当有所□也。 又□也。【释名】闲,□也。事功□省也。 又车□声也。【诗小雅】闲关车之□兮。【传】闲关,设□声也。 又黄闲,弩名。【前汉李广传】射以大黄。【注】黄肩弩。晋灼曰:卽黄闲,大黄,其大者也。 又地名。【春秋昭二十二年】大搜于昌闲。 又人名。【史记项羽纪】田角弟田闲,故齐将。又【乐毅传】以乐毅子闲为昌国君。【注】闲,纪闲反。 又【集韵】【韵会】何闲切【正韵】何艰切,□音闲。【集韵】安也。【诗周南窈窕淑女传】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朱传】有幽闲贞静之德。【左传僖三十三年】皇武子曰: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周礼地官旅师】掌聚野之锄粟、屋粟、闲粟。【注】闲民无职事者所出。【释文】□音闲。【礼王制】其余以禄士,以为闲田。【史记信陵君传】侯生乃屛人闲语。【注】闲音闲。谓静语也。又【司马相如传】雍容闲雅,甚都。【注】韦昭曰:闲,读曰闲。 又□也。【礼曲礼】少闲愿有复也。【注】言欲须少空闲,有所白也。 又【广韵】近也。【左传成十六年】以君之灵,闲蒙甲冑。【注】闲,犹近也。 又【广韵】古苋切【集韵】居苋切【韵会】居谏切【正韵】居晏切,□音襉。【尔雅释诂】代也。【书立政】相我受民,和我庶狱庶愼,时则勿有闲之。【传】闲,代也。【诗周颂】皇以闲之。【仪礼燕礼】乃闲歌鱼丽,笙由庚。 又【尔雅释言】俔也。【注】左传谓之谍。今之细作也。【释文】闲音谏。 又【博雅】也。【释文】□卽□谤之□。 又【广韵】厕也。【易屯卦注】固志同好,不容他闲。正义曰:闲者,厕也。五应在二,是坚固其志,在於同好,不容他人闲厕其闲也。【左传隐三年】石碏曰:远闲亲,新闲旧。【释文】闲,闲厕之闲。 又迭也。【书益稷】笙镛以闲。【传】闲,迭也。【疏】更迭闲厕,相代之义,故闲为迭也。吹笙击钟,更迭而作。 又隔也。【前汉楚元王传】或脱□,或闲编。【注】闲,古苋反。谓旧编烂绝,就更次之,前後错乱也。【韦□成传】闲岁而祫。【注】闲岁,隔一岁也。 又与也。【左传庄十年】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闲焉。【注】闲,犹与也。 又空也。【前汉高帝纪】步从闲道走军。【注】闲,空也。投空□而行,不公显也。 又离也。【晋语】且夫闲父之爱,而嘉其贶。【注】闲,离也。 又远也。【淮南子俶眞训】沟中之断,则丑美有闲矣。【注】闲,远也。 又非正色曰闲。【诗卫风绿兮衣兮传】绿,闲色。 又【广韵】瘳也。【正字通】病恒在身,无少空□,今病旣损有空□,故谓病瘳为闲也。 又送也。 又【正字通】非訾,亦曰闲。 又致□曰闲。【左传定四年】闲□王室。 又以计愚敌曰反闲。孙子兵法,反闲者,因敌闲而用之也。 又地名。【战国策】割河闲以事秦。【注】闲音谏。赵地。 又【集韵】贾限切,音□。地名。引春秋,大搜于昌闲。◎按陆德明音义,闲如字,无作上声读者。未知集韵何据。 又【博雅】闲,覗也。【释文】闲,孤限切。覗,音司。 又【集韵】下瞎切,音□。【尔雅释诂】代也。施乾读。 又【韵补】叶音巾。【高彪诗】人有计策,六奇五闲。总兹三事,谋则咨询。考证:〔【书立政】相我爱民,和我庶狱庶愼,时则勿有闲之。〕 谨照原文爱民改受民。〔【淮南子淑眞训】【注】闲,远也。〕 谨照原书淑眞训改俶眞训。〔【左传定四年】闲惎王室。〕 谨照原文闲惎改闲□。

【卯集下】【攴字部】 【广韵】□吉切【集韵】壁吉切,□音必。【说文】战尽也。【类篇】火貌。 又【集韵】必至切。画也。一曰召使疾行也。

镬 【戌集上】【金字部】 镬 【广韵】胡郭切【集韵】【韵会】黄郭切,□音获。【说文】镌也。从金蒦声。【广韵】鼎镬。【增韵】釜属。【周礼天官亨人】掌共鼎镬。【注】镬,所以煮肉及鱼腊之器。【前汉□法志】有凿顚抽胁镬亨之□。【师古注】鼎大而无足曰镬,以□人也。 又【韵补】叶胡麦切,音获。【柳宗元惩咎赋】进与退吾无归兮,甘脂润兮鼎镬。幸皇鉴之明宥兮,累郡印而南适。考证:〔【师古注】鼎大而无足曰镬,以鬻人也。〕 谨按汉书注作鬻同煮鬻音义别。今据原文鬻改□。

鑋 【戌集上】【金字部】 鑋 【唐韵】苦定切【集韵】诘定切,□音罄。【说文】金声也。读若春秋传,□而乘於他车。◎按今本左传昭二十六年作鑋,注,鑋,一足行也。 又【集韵】牵正切,轻去声。义同。 又【广韵】去盈切【集韵】牵盈切,□音轻。义同。又断也。 又【五音集韵】去挺切,音謦。一足行也。 【正字通】按说文金声也。读若春秋传,□而乘他车。盖鑋训金声,金薄则声越,故从轻。□,一足行也。鑋□同音,故云读若□,非鑋卽□也。俗本左传社预注,□讹作鑋。诸韵书误合□鑋为一,不知从金与从足音通义别也。

镔 【戌集上】【金字部】 镔 【广韵】必邻切【集韵】【韵会】【正韵】□民切,□音宾。镔铁为刀甚利。

鑍 【戌集上】【金字部】 鑍 【集韵】伊盈切,音婴。【博雅】鑍谓之钫。

鑎 【戌集上】【金字部】 鑎 【集韵】求位切,音溃。与匮同。匣也。

【未集下】【肉字部】 【广韵】譬吉切,音匹。【玉篇】肚肥也。【广韵】牝。

鑏 【戌集上】【金字部】 鑏 【广韵】女耕切【集韵】尼耕切,□音儜。【广韵】铁鑏。【集韵】刃柄。 又【集韵】乃挺切,音□。吴俗谓刀柄入处为鑏。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韵】【类篇】□测入切,音扱。□,林木貌。 又【类篇】恻恰切,音插。木折声。

【未集下】【肉字部】 【广韵】之翼切【集韵】质力切,□音职。【广韵】脯长尺有二寸曰。 又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相胶注】脂膏败。,黏也。【疏】今人头发积有脂膏者,则谓之。亦黏也。 又【广韵】除力切,音直。肥肠。 又【五音集韵】竹力切,音陟。肥也。 又【正字通】与膱殖□通。【仪礼乡射礼荐脯用笾五膱注】古文膱为胾。今文或作。

鑐 【戌集上】【金字部】 鑐 【广韵】相俞切【集韵】询趋切,□音须。【集韵】锁牡也。或作□。 又【集韵】汝朱切,音儒。金铁销而可流者。通作濡。 又而由切,音柔。与鍒同。铁之耎也。

鉴 【戌集上】【金字部】 鉴 【唐韵】革忏切【集韵】【韵会】居忏切,□音监。【说文】大盆也。 又【说文】鉴诸,可以取明水於月。【周礼秋官司烜氏】以鉴取明水於月。【注】鉴,镜属。取水者,世谓之方诸。 又【广韵】镜也。【左传庄二十一年】王以后之鞶鉴予之。【注】鉴,工暂反,镜也。【文子符书篇】人举其疵则怨,鉴见其丑则自善,以鉴无心故也。 又【广韵】照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光可以鉴。【吴语】王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 又【广韵】诫也。【正字通】考观古今成败为法戒者,皆曰鉴。因鉴能照物取义。【唐书张九龄传】□宗千秋节,九龄述前兴废之原,为书五卷,号千秋金鉴录,以申讽谕。【宋史司马光传】光编年史,名资治通鉴。 又【韵会】通作监。【书泰誓】厥监惟不远,在彼夏王。又【酒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又鉴寐,假寐也。【齐武帝诏】永思民瘼,弗忘鉴寐。【梁武帝诏】兴言夕惕,无忘鉴寐。 又【广韵】【正韵】古衔切【集韵】居衔切【韵会】居咸切,□监平声。义同。 又【集韵】胡暂切,音□。陶器,如甀大口,以盛冰。【正字通】冰鉴,盛冰器。上体如斗,有疏棱。镂底如风窗,承以大盘,置食于上,设冰于盘,使寒气通彻,以御暑。【周礼天官凌人】春始治鉴。【注】鉴,如甀大口,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御温气,春而始治之。【疏】汉时名为甀,卽今之瓮是也。【释文】胡暂反。本或作监。【又】祭祀共冰鉴。 又【集韵】胡忏切。与同。【博雅】瓽□,也。 又【韵补】叶经□切,音见。【张衡七辩】淑性窈窕,秀色美艳。鬒发□髻,光可以鉴。考证:〔【君奭】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谨照原书君奭改酒诰。

【寅集下】【彳字部】 【集韵】乃定切,音甯。□,行貌。

閧 【戌集上】【门字部】 閧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贡切,音哄。【广韵】兵斗也。【集韵】斗声。【孟子】邹与鲁閧。【博雅】閧,斗也。【释文】胡贡反。 又【广韵】胡绛切【集韵】【韵会】【正韵】胡降切,□音巷。义同。 又【集韵】与□同。【说文□字注】里中道也。或作□巷弄。 又姓。 【韵会】毛氏曰:当作哄,从斗从共。斗音斗,两士相对,兵杖在後,象斗之形。广韵云,今与门戸字同,其实非也。【正韵】孟子,邹与鲁哄。扬子,一哄之市。皆有两音,後人传写,误从门。今场屋中,用孟子扬子,及经史中假借字,姑从门,其余宜依本文。 【广韵】俗作闀。

闺 【戌集上】【门字部】 闺 【唐韵】古携切【集韵】【韵会】涓畦切【正韵】居为切,□音邽。【说文】特立之戸。上圜下方,有似圭。【左传襄十年】荜门闺窦之人。【注】闺窦,小戸,穿壁为戸。【广韵】闺合。【前汉循吏传】传敎令出入闺合。【注】闺合,内中小门也。【玉篇】宫中门小者曰闺。【杜甫赠李白诗】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注】东方朔、公孙弘,待诏金马门,故云金闺。【谢朓诗】旣通金闺籍。【注】列名仕版也。 又【南史□文帝纪】每夜刺闺取外事分判者,前後相续,敕鸡人司漏,传签殿中。【注】夜有急报,投刺於宫门也。 又女称闺秀,所居亦曰闺。【李白诗】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後汉皇后纪赞】班政兰闺。【刘珊诗】石家金谷妓,妆罢出兰闺。 又通作圭。【礼儒行】荜门圭窬。【注】小戸如圭形。

闽 【戌集上】【门字部】 闽 【唐韵】武巾切【集韵】【韵会】眉贫切【正韵】弥邻切,□音珉。【说文】东南越种。【广韵】闽越。【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史记东越传】闽越王无诸。【注】东越之别名。【注】按《说文》云闽,东越,蛇种也。故字从虫门声。【山海经】闽在海中。【注】闽越卽西瓯,今建安郡是也。 又古养鸟官。【周礼秋官闽隶】闽隶掌役畜养鸟,而阜蕃敎扰之。 又【广韵】【集韵】□无分切,音文。【周礼七闽释文】又音文。 又【广韵】音旻。【周礼七闽释文】郑氏音旻。 又【集韵】谟官切,音瞒。【周礼七闽释文】汉书音义,服虔者近蛮。

阃 【戌集上】【门字部】 阃 【广韵】【集韵】【正韵】□苦本切,音悃。【广韵】门限也。【集韵】门橛也。【史记冯唐传】阃以内者,寡人制之。【注】此郭门之阃也,门中橛曰阃。【仪礼士冠礼布席於门中闑西阈外注】阈,阃也。【易师卦注】阃外之事,将军所裁,临事制宜,不必皆依君命。 又天阃。【前汉扬雄传】天阃决兮地垠开。【注】天阃,天门之阃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苦闷切,音困。义同。 【集韵】本作捆。

阆 【戌集上】【门字部】 阆 【唐韵】来宕切【集韵】【韵会】【正韵】郞宕切,□音浪。【说文】门高也。 又空虚也。【前汉扬雄传】闶阆阆其寥廓兮。【注】阆,音浪。阆阆,空虚也。 又空旷也。【庄子外物篇】胞有重阆,心有天游。【注】阆,空旷也。音浪。 又土阆。【管子度地篇】城外为之郭,郭外为之土阆。 又山名。【屈原离骚】朝吾将济於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马。【注】阆风,山名。在昆仑之上。【前汉司马相如传】登阆风而遥集兮。【注】张揖曰:阆风山在昆仑阊阖之中。 又地名。巴郡有阆中县。【前汉地理志】阆中。【注】属巴郡。阆音浪。 又【集韵】里党切,音朖。爣阆,宽明貌。 又人名。【史记周本纪】厘王子惠王阆立。 又【集韵】里养切,音两。【说文】蝄蜽也。【史记孔子世家】木石之怪夔罔阆。【注】夔,音逵。阆,音两。家语作魍魉。 又【广韵】鲁当切【集韵】卢当切,□音郞。亦门高也。又【後汉张衡传】集太微之阆。【注】阆,明大也。【扬雄甘泉赋文选注】阆音郞。阆阆,高大貌。 又【集韵】徒郞切,音唐。高门谓之阆。或作□。

闾 【戌集上】【门字部】 闾 【广韵】力居切【集韵】【韵会】【正韵】凌如切,□音胪。【说文】里门也。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闾,侣也。二十五家相群侣也。【书武成】式商容闾。【传】式其闾巷。【礼内则】与其得罪於乡党州闾。【注】二十五家为闾。【战国策】齐桓公,宫中女市女闾七百。【注】闾里,中门也。【後汉班固传】闾阎且千。【注】字林曰:闾里,门也。 又门名。【左传襄十八年】州绰门於东闾。【注】齐东门。【谷梁传成元年】客不说而去,相与立胥闾而语。【注】胥闾,门名。【释文】闾,力居反。 又仙所居。【史记孝武纪】石闾者,在泰山下址南方,方士多言此仙人之闾也。 又亭名。【春秋襄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注】高平南,平阳县西北有显闾亭。 又古官名。【周礼地官闾胥】闾胥各掌其闾之徵令。【离骚序】屈原与楚同姓,仕於怀王,为三闾大夫。【史记屈贾传注】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 又石名。【五音集韵】尾闾。司马云:闾者,聚也。水聚族之处,在扶桑东,一名沃焦。一石,方圆四万里,厚四万里,海水注者无不燋。 又山名。【尔雅释地】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珣玗琪焉。【注】医无闾,山名。今在辽东。 又【扬子方言】舟首谓之合闾。【注】今江东呼船头屋谓之飞闾是也。 又剑名。【荀子性恶篇】干将,莫邪,钜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注:《新序》曰:辟闾、巨阙,天下之良劔也。 又【五音集韵】草名。状如艾蒿。【前汉司马相如传】奄闾轩于。【注】奄闾,蒿也。子可治疾。 又【正韵】□闾,木名。【史记司马相如传】仁频、幷闾。【注】仁频、幷闾俱注作棕。然考之榈皮作索,则棕应属幷闾,仁频作梹榔也。 又【集韵】兽名。如驴,一角,岐蹄。【山海经】县雍之山,其兽多闾麋。【注】郭曰,闾卽羭也。似驴而岐蹄,角如麢羊。一名山驴。 又美女。【战国策】闾姝、子奢莫如媒兮。【注】闾姝,荀子作闾娵。韦昭云:梁王魏翟之美女。 又姓。【左传定十一年】宗子阳与闾丘明相厉也。【前汉艺文志】闾丘子十三篇。【注】魏人。【正字通】将闾、闾葵,皆复姓。汉唐君□:处士闾葵班。 又人名。【史记秦本纪】吴王阖闾。【前汉武帝纪】东夷薉君南闾等。【注】南闾者,薉君之名。【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俞闾侯。考证:〔又旗名。【诗卫风孑孑干旟疏】闾旐。〕 谨按诗云乡旗,州旟,党旟,族旐,闾旐,比旌,谓乡用旗州党用旟族闾用旐比用旌,非以闾旐为旗名也。今省去此段,於上文古之良劔也下,增注新序曰辟闾巨阙天下之良劔也。

【寅集上】【宀字部】 【唐韵】【集韵】□都念切,音店。【说文】屋倾下也。一曰厌也。【广韵】穷也。或从土作垫。 又【广韵】丁惬切【集韵】【类篇】的协切,□音喋。义同。 【正字通】□字省文。

閮 【戌集上】【门字部】 閮 【集韵】唐丁切,音庭。门中也。 又待鼎切,音挺。门外启谓之閮。

雫 【备考】【戌集】【雨字部】 雫 【龙龛】奴寡切。

閯 【戌集上】【门字部】 閯 【集韵】所稼切,音嘎。开也。

阅 【戌集上】【门字部】 阅 【唐韵】弋雪切【集韵】【韵会】欲雪切【正韵】鱼厥切,□音悦。【说文】具□于门中。【徐曰】春秋大阅,□车马也。具数,一一数之也。【玉篇】□军实也。【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冬敎大阅。【注】大阅,□军实。【春秋桓六年】秋八月壬午,大阅。【注】□车马。 又【说文】一曰察也。出门者,察而数之也。【博雅】阅,数也。【左传襄九年】商人阅其祸败之衅。【注】阅,犹数也。 又【正韵】□阅也。【书多方】克阅于乃邑,谋介。【疏】谓□阅其事。又【吕□】阅实其罪。【疏】□练核实。 又【正韵】历也。【前汉文帝纪】阅天下之义理多矣。【注】阅,犹更历也。又【车千秋传】无伐阅功劳。【师古注】阅,经历也。 又【广韵】阀阅也。【史记高祖功臣年表】积日曰阅。【後汉章帝纪】或起甽亩,不系阀阅。【注】史记曰:明其等曰阀,积其功曰阅。言前代举人,务取贤才,不拘门地。 又【韵会】买卖损价也。【荀子修身篇】良价不为折阅不市。【注】折阅,谓损其所卖物价也。 又容也。【诗邶风】我躬不阅。【传】阅,容也。又【曹风】蜉蝣掘阅。【传】阅,容阅也。【笺】掘阅,掘地解阅。谓其始生时也。 又禀也。【老子道德经】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注】阅,禀也。甫,始也。言道禀与万物始生,从道受气。 又遂也。【尔雅释宫】桷直而遂,谓之阅。【注】谓五架屋际椽正相当。【疏】屋椽,长直而遂达,五架屋际者名阅。 又【正韵】观也。 又人名。【左传僖三十年】冬王使周公阅来聘。又【襄九年】华阅。【注】华阅,宋臣华元子。【史记田敬仲世家】公孙阅谓成侯忌曰:公何不谋伐魏。考证:〔【说文】具疏于门中。〕 谨照原文疏改□。〔【荀子修身篇】银价不为折阅不市〕 谨照原文银价改良价。〔【诗卫风】我躬不阅。〕 谨照原书卫风改邶风。

【申集上】【艹字部】 【集韵】详余切,音徐。葢,菜名,似韭。【类篇】千余切,音蛆。葢,草名。 又丛租切,音阼。菇,生下田,可食。 【玉篇】作〈艹下狙〉。

【丑集上】【口字部】 【广韵】【集韵】【韵会】□胡化切,音华。【玉篇】大声也。【广韵】大口也。又【字汇】鱼之大口者曰。〇按正韵禡韵收吴字,云:同,非。详吴字注。

閳 【备考】【戌集】【门字部】 閳 【龙龛】阐字之讹。

閵 【戌集上】【门字部】 閵 〔古文〕□【广韵】【集韵】【正韵】□良刃切,音吝。【广韵】閵鹊,鸟名。【说文】閵似雊鹆而黄。 又践也。【前汉司马相如传】徒车之所閵轹。【郭璞注】閵,践也。 又【集韵】郞甸切,音练。义同。

阊 【戌集上】【门字部】 阊 【唐韵】尺量切【集韵】【韵会】蚩良切【正韵】齿良切,□音昌。【说文】天门也。一曰楚人名门曰阊阖。【前汉礼乐志】游阊阖。【注】阊阖,天门。【後汉杜笃传】排阊阖,入幽谷。【淮南子原道训】排阊阖,钥天门。【注】阊阖,始升天之门也。 又风名。【史记律书】阊阖风居西方。阊者,倡也。阖者,藏也。言阳气道万物阖黄泉也。【淮南子天文训】四十五曰阊阖风至。【注】兑卦风。 又【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注】司马法曰:鼓声不过阊。 又门名。【正字通】阊门,姑苏城门名。 又【集韵】他郞切,音汤。鼞或作阊。鼓声也。

【辰集上】【日字部】 【正字通】□字之讹。

【备考】【卯集】【斤字部】 【搜眞玉镜】同鼎。

閷 【戌集上】【门字部】 閷 【正字通】与杀同。有上去入三声。考工记□人:相角,秋閷者厚,春閷者薄。注:閷,同杀,入声。又弓人:为柎而发,必动於閷。注:柎弓侧骨也,閷接中也。柎与接中相为体用,柎旣发,则接中亦动也。陆氏:閷,色界反。又匠人:凡为防,广与崇,方其閷三分去一,大防外閷。注:閷者,减削之意。防基三分,上二分则坚固。大防,则基三分之外,上二分之内。閷而又閷,防愈固也。生杀之杀,入声。隆杀、等杀之杀,去声。杀不必从周礼作閷,沿俗书作煞。正韵六泰杀注,亦作煞。四辖杀注,□不以罪曰杀。泛云亦作閷煞,□非。周礼攺杀为閷,亦泥。别详殳部杀字注。

閸 【戌集上】【门字部】 閸 【字汇】苦本切,音悃。宫中门。

阉 【戌集上】【门字部】 阉 【唐韵】英廉切【集韵】【韵会】衣廉切【正韵】衣炎切,□音淹。【说文】竖也。宫中阉阍闭门者。从门,奄,意兼声。【广韵】男无势,精闭者。【前汉叙传】阉尹之呰。【注】谓宫人为阉者,谓其精气奄闭不泄也。一曰主奄闭门者。 又【尔雅释天】太岁在戌曰阉茂。【释文】阉,音淹。【史记历书】游兆,阉茂二年。【注】阉茂,一作淹戊。【管子幼官篇】春行冬政,肃。行秋政,雷。行夏政,阉。【注】阳气独盛。 又【广韵】【集韵】【韵会】衣检切【正韵】於检切,□音渰。义同。 【集韵】通作奄。考证:〔【尔雅释天】太岁在戊曰阉茂。〕 谨照原文在戊改在戌。

閺 【戌集上】【门字部】 閺 【集韵】眉贫切,音珉。乡名。或作□。【五音集韵】亭名,在汝南。 又【集韵】无分切,音文。【说文】低目视也。弘农湖县有閺郡。

阎 【戌集上】【门字部】 阎 【唐韵】【集韵】【韵会】□余廉切,音盐。【说文】里中门。【後汉班固传】闾阎且千。【注】字林曰:阎,里中门也。【史记越世家】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於国。 又【玉篇】巷也。【博雅】阎谓之弄。 又【扬子方言】阎笘,开也。东齐开戸谓之阎笘。 又劝也。【扬子方言】食阎,劝也。南楚,凡已不欲喜,而旁人说之,不欲怒,而旁人怒之,谓之食阎。或谓之怂恿。 又【广韵】姓也。阎职。见【左传文十八年】阎敖,楚大夫。见【庄十八年】。 又【集韵】【类篇】□徐廉切,音燅。鬼阎,地名。在颍川。【左传昭二十年】战於鬼阎。【注】颍川长平县西北有阎亭。【释文】阎,似廉反。 又县名。【左传昭九年】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注】阎嘉,晋阎县大夫。【释文】阎,以廉反。 又【集韵】以赡切,音爓。【说文】好而长也。【五音集韵】美色也。 又衣长也。【史记司马相如传】眇阎易以戍削。【注】阎易,衣长貌。 又【集韵】以冉切,音琰。地名。【左传昭二十年】鬼阎。【释文】又以冉反。 【集韵】或作壛。

阏 【戌集上】【门字部】 阏 【唐韵】乌割切【集韵】【韵会】【正韵】阿葛切,□音遏。【说文】遮壅也。【广韵】止也,塞也。【前汉景十三王传】今臣雍阏不得闻。【注】阏,乌曷反。止也。【楚辞九思】志阏绝兮安如。【注】志望已讫,不知所之。【列子杨朱篇】管夷吾曰:肆之而已,勿壅勿阏。【蔡邕樊惠渠歌】我有长流,莫或阏之。【释文】□音遏。 又【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阏逢,太岁在卯曰单阏。【释文】阏,乌割切。【淮南子天文训】寅在甲曰阏蓬。【注】言万物锋芒欲出,拥遏未通,故曰阏蓬也。 又星名。【前汉律历志】大火,阏伯之星也。 又城名。【史记秦本纪】攻赵阏与。【注】仪州和顺县,卽古阏与城。【郡县志】阏与,在磁州武安县。今属彰德府。又【後汉郡国志】上党涅县有阏与聚。 又人名。【左传襄九年】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又【隐十一年】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注】公孙阏,郑大夫。【释文】□於葛反。【前汉景帝纪】阏为临江王。【注】阏,一曷反。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於歇切,音谒。义同。 又【集韵】或作堨。详堨字注。 又【五音集韵】依倨切,音饫。阏与,容暇貌。【前汉扬雄传】穷冗阏与。【注】晋灼曰:阏与,容貌也。师古曰:阏与,容暇之貌也。 又【广韵】乌前切【集韵】因莲切,□音烟。阏氏,单于适妻也。【前汉韩王信传】乃使人厚遗阏氏。【注】阏,於连反。【史记匈奴传】後有所爱阏氏。【索隐注】阏氏,匈奴皇后号也。习凿齿与燕王书曰:山下有红蓝,北方人采取其花染绯黄,捋取其上英鲜者作胭脂,妇人采捋用为颜色,因名妻作阏氏。 又【史记历书】年名焉逢。【注】甲岁雄也。汉书作阏逢。阏亦音焉。 又【广韵】於乾切【集韵】尤虔切,□音焉。义同。

阍 【戌集上】【门字部】 阍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呼昆切,音昏。【说文】常以昏闭门隶也。【礼祭义】阍者,守门之贱者也。【周礼天官】阍人掌守王宫中门之禁。【注】言阍人者,使守门阍人守王宫中门耳。【正字通】凡吏民冤抑,诣阙自愬者,曰叩阍。 又【正韵】阍寺。【易说卦】为阍寺。【疏】取其禁止人也。 又【韵补】叶许云切,音熏。【扬雄甘泉赋】选巫咸兮叫帝阍,开天庭兮延群神。 又叶音暄。【苏辙上淸词】帝荡荡其无尊兮,居深高乎九阍。顾后土之茫昧兮,若世人之观天。

阈 【戌集上】【门字部】 阈 〔古文〕□【唐韵】于逼切【集韵】【正韵】越逼切,□音域。【说文】门榍也。论语曰:行不履阈。【徐曰】门限也。【尔雅释宫】柣谓之阈。【疏】谓门下横木为外内之限。【礼玉藻】宾人不中门,不履阈。【注】阈,门限。【左传僖二十二年】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逾阈。【前汉王莽传】思不出乎门阈。【注】门橛也。 又【广韵】况逼切【集韵】忽域切,□音洫。义同。

【卯集中】【手字部】 【集韵】委勇切。与拥同。

□ 【未集中】【网字部】 □ 【集韵】力求切,音留。捕鸟兽具。

阌 【戌集上】【门字部】 阌 【五音集韵】无分切,音文。低视也。与闅同。 又【前汉武五子传】阌乡。【注】孟康曰:阌,古闻字。从门从□。建安中攺作闻。师古曰:阌字本从门从□,其後转讹误,遂作门中受耳。郭璞乃音汝授反,盖失理远耳。◎按说文闅训低目视,广韵闅俗作阌,汉书注则以阌为古闻字,闅与闻旣异义,又以阌为古字,尤不可解,自应以广韵为正。

【辰集中】【木字部】 【广韵】匹卦切【集韵】卜卦切,□音派。【埤苍】藤属。蜀人以织布。【类篇】木皮。 又【集韵】普卦切,音□。义同。 又【集韵】必驾切,音霸。【广雅】谓之□。

陹 【戌集中】【阜字部】 陹 【集韵】书蒸切,音升。本作升。日之升也。 又州名。

阜 【戌集中】【阜字部】 阜 〔古文〕□【唐韵】【集韵】房九切【韵会】扶缶切【正韵】房缶切,□音。【尔雅释地】大陆曰阜。【说文】山无石者。【释名】土山曰阜,言高厚也。【诗小雅】如山如阜。 又大也。【书周官】阜成兆民。【注】大成兆民之性命。 又【玉篇】肥也。【诗秦风】驷驖孔阜。【疏】马甚肥大也。 又盛也。【诗郑风】火烈具阜。【传】阜,盛也。 又多也。【诗小雅】尔殽旣阜。【传】阜,犹多也。 又长也。【鲁语】助生阜也。 又山名。【左传文十六年】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 又地名。【礼明堂位】封周公于曲阜。又【左传文十五年】置诸堂阜。又阜城,属渤海郡,阜陵,属九江郡。□见【前汉地理志】。 又阜螽,虫名。【诗召南】趯趯阜螽。【传】阜螽,蠜也。 又【韵会】佛寺曰香界,亦曰香阜。 又叶敷救切,音覆。【梁鸿诗】惟季春兮华阜,麦含英兮方秀。哀茂时兮逾迈,愍芳香兮日臭。【□第诗古音考】阜字,可上可去。又叶房诡切。【刘邵赵都赋】群后纷其旣醉,远人仡以宴喜。悦皇风之舄奕,羡我邦之殷阜。 又叶符遇切,音附。【裴秀大蜡诗】告成伊何,年丰物阜。礼□孝祀,介兹万祜。◎按唐韵正,四十四有之半,古与筱小巧皓四韵通为一韵。诗郑风,叔于田,乘乘鸨,两服齐首,两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小雅,田车旣好,四牡孔阜,东有甫草,驾言行狩。又吉日维戊,旣伯旣祷,田车旣好,四牡孔阜,易林,倬然远咎,辟害高阜,田获三狐,巨贝为宝。桓驎七说,超绝壑,逾悬阜。驰猛禽,射劲鸟。王粲玛瑙勒赋,总众材而课美,信莫臧於玛瑙,被文采之华饰,杂朱绿於苍阜。左思魏都赋,矞云翔龙,泽马於阜,山图其石,川形其宝。韵会小补,於纸韵遇韵俱云叶音,非。 【说文】本作□。【集韵】同峊。

闀 【戌集上】【门字部】 闀 【五音集韵】胡降切,音巷。【字汇】陌也。又备也。

【子集下】【匸字部】 【集韵】郞豆切,音漏。【说文】侧逃也。一曰箕属。【玉篇】侧也。亦作陋。

闂 【戌集上】【门字部】 闂 【字汇补】匣虫切,音鸿。斗也。【吕氏春秋】崔杼之子,相与私闂。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同恐。详恐字注。

阒 【戌集上】【门字部】 阒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苦狊切,音。【说文】静也。【玉篇】静无人也。【易丰卦】阒其无人。【疏】窥视其屋,而阒寂无人也。 又【集韵】求获切,音□。义同。 【说文徐注】按易:窥其戸,阒其无人。窥,小视也。狊,大张目也。言始小视之,虽大张目亦不见人也。义当只用狊字。

闄 【戌集上】【门字部】 闄 【广韵】於小切【集韵】於兆切,□音夭。隔也。【博雅】闄,遮也。【释文】於小反。 又【集韵】伊鸟切,音杳。又【集韵】【类篇】□以绍切,音溔。义□同。

闅 【戌集上】【门字部】 闅 【广韵】【韵会】□无分切,音文。【说文】低目视也。【广韵】俗作阌。【韵会】地名。弘农湖县有闅亭。 又【广韵】府巾切,音彬。义同。 又【前汉武五子传】阌乡。【注】孟康曰:阌,古闻字。从门从□。建安中攺作闻。◎按闅,说文训低目视,与闻见之闻义异,未知汉书注何义,存之备考。

板 【戌集上】【门字部】 板 【玉篇】【五音集韵】□匹限切,音盻。门中视也。

暗 【戌集上】【门字部】 暗 【唐韵】【集韵】【韵会】乌绀切【正韵】胡绀切,□音暗。【说文】闭门也。 又【广韵】冥也。【玉篇】幽也。【易蒙卦疏】蒙者微昧暗弱之名,物旣蒙昧,惟愿亨通,但暗者求明,明者不谘於暗,故云童蒙求我也。【礼曲礼】孝子不服暗。【注】暗,冥也。不於暗冥之中从事。【书大禹谟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传】昏,暗也。 又【博雅】暗,夜也。【礼祭义】夏后氏祭其暗。【注】暗,昏时也。【公羊传庄二十五年】以朱丝营社。或曰胁之,或曰为暗恐人犯之,故营之。【注】为天暗冥,恐人犯历之,故营之。 又【周礼春官眂祲】掌十辉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五曰暗。【注】暗,日月食也。 又不明也。【庄子齐物论】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暗。【注】黮暗,不明貌。 又虫名。【博雅】暗,蜩□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邬感切,音暗。隐晦貌。【礼中庸】暗然而日章。【释文】暗,於感反。 又【集韵】乙减切,音黯。隐暗也。 又【五音集韵】於锦切,音。大水至也。 又【集韵】【韵会】□於金切,音音。默也。 又乌南反。【仪礼丧服旣虞翦屛柱楣疏】暗谓庐也。庐有梁者,所谓柱楣也。【释文】暗,乌南反。

闱 【戌集上】【门字部】 闱 【唐韵】羽非切【集韵】于非切,□音韦。【说文】宫中之门也。【礼杂记】夫人至,入自闱门。【释文】闱,音韦,宫中之门。【左传闵二年注】宫中小门谓之闱。【释文】音韦。【史记齐太公世家】攻闱与大门。【注】宫中之门曰闱。【前汉叙传】皆及旹君之门闱。 又地名。【左传昭二十三年】尹辛取西闱。【注】西闱,周地。【释文】闱,音韦。 又【集韵】吁韦切【韵会】区韦切,□音晖。【礼杂记】夫人至,入自闱门。【释文】刘昌宗音晖。【左传闵二年注】宫中小门,谓之闱。【释文】亦音晖。 又或作帷。【礼杂记闱门注】闱门,或为帷门。 俗作□,非。

□ 【卯集下】【方字部】 □ 【集韵】衣检切,音奄。旌旗貌。

闉 【戌集上】【门字部】 闉 【广韵】於眞切【集韵】【韵会】【正韵】伊眞切,□音因。【说文】城内重门也。【正韵】城内曲重门也。【诗郑风】出其闉闍。【传】闉,曲城也。【前汉扬雄传】欃枪为闉。【注】障蔽如城门外女垣也。 又塞也。【周礼地官】掌蜃掌敛互物蜃物,以共闉圹之蜃。【注】闉,犹塞也。【淮南子兵略训】猎者逐禽,车驰人趋,各尽其力,无□罚之威,而相为斥闉要遮者,同所利也。【注】塞也。 又【易屯卦注】穷困闉厄。 又姓。【左传定五年】吴子乃归,囚闉与罢。【庄子德充符】闉跂支离无脤。【注】闉跂支离,言脚常曲,行体不正卷缩也。无脤,名也。 又【集韵】因莲切,音烟。曲也。【庄子德充符】闉跂,司马彪读。

阔 【戌集上】【门字部】 阔 【广韵】【正韵】苦括切【集韵】【韵会】苦活切,□音适。【说文】疏也。一曰远也。【尔雅释诂】阔,远也。 又【广韵】广也。 又【韵会】阔,勤苦也。【诗邶风】死生契阔。【传】契阔,勤苦也。 又宽也。【前汉王莽传】阔其租赋。【注】阔,宽也。 又乖阔。【诗邶风】于嗟阔兮。【疏】于嗟乎此军伍之人,今日与我乖阔兮。 又□阔。【後汉马融传】及汉祖杖剑,武夫勃兴。宪令宽赊,文礼□阔。 又迂阔。【後汉律历志】至元封中,迂阔不审。 又【正韵】凡久不相见曰闲阔。【後汉诸葛丰传】闲何阔。 又【集韵】苦滑切,音。义同。 又【韵补】叶音缺。【成公绥天地赋】岂斯事之有徵,将言者之虚设。何阴阳之难测,伟二仪之奓阔。考证:〔【诗卫风】死生契阔。〕 谨照原书卫风改邶风。〔【诗卫风】于嗟阔兮〕 谨照原书卫风改邶风。

【未集下】【肉字部】 【广韵】【集韵】【韵会】薄口切【正韵】莫厚切,□音餢。【说文】豕肉酱也。 又【集韵】蒲侯切,音捊。义同。 又【广韵】【集韵】□蒲□切,音□。【广韵】尻衣。又【广韵】扶来切,音□。姓也。

阕 【戌集上】【门字部】 阕 【唐韵】【集韵】□倾雪切,音缺。【说文】事已闭门也。【玉篇】止也。【博雅】阕,讫也。 又【玉篇】息也。【诗小雅】君子如居,俾民心阕。【传】息也。【後汉杨璇传】剽人盗邑者,不阕时月。【注】息也。 又【广韵】尽也。【前汉王莽传】物物卬市,日阕亡储。【注】尽也,言当日卽尽。【张景阳七命】繁肴旣阕,亦有寒羞。 又【玉篇】终也。【增韵】乐终也。【礼文王世子】有司告以乐阕。【注】阕,终也。【周礼夏官大司马】鼓戒三阕。【前汉张良传】歌数阕。 又空也。【庄子人闲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注】阕,空也。室比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 又【正韵】门开也。 又【集韵】暌桂切,音。止也。【礼郊特牲】卒爵而乐阕。【注】阕,止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苦穴切,音湀。义同。 又【集韵】古穴切,音玦。马名。【尔雅释畜】回毛在背,阕广。【疏】旋毛在背者名阕广。 又【韵补】叶音馈。【曹植酒赋】叙嘉宾之欢会兮,惟耽乐之旣阕。日暗暗於桑楡兮,命仆夫而皆逝。

阑 【戌集上】【门字部】 阑 【唐韵】洛干切【集韵】【韵会】【正韵】郞干切,□音兰。【说文】门遮也。【战国策】晋国之去梁也,千里有余,有河山以阑之。【史记楚世家】虽仪之所甚愿为门阑之厮者,亦无先大王。【後汉明帝纪】劳赐县掾史及门阑走卒。【注】续汉志曰:五伯铃下待阁门阑部署街里。 又车上阑。【左传宣十二年楚人惎之脱扃注】扃,车上兵阑也。 又【广韵】晚也。【岑参诗】萧条芳岁阑。 又【增韵】褪也,衰也。 又【玉篇】牢也。 又【广韵】希也。飮酒半罢也。【史记高祖纪】酒阑。【注】阑,言希也。谓飮酒者,半罢半在,谓之阑。【杜甫诗】厨人语夜阑。 又【广韵】尽也。【蔡琰胡笳十八拍】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又妄也。【史记汲黯传】文吏绳,以为阑出财物於边关乎。【注】阑,妄也。 又无符传出入为阑。【史记高祖功臣年表】阳平侯杜相夫阑出函谷关。【前汉成帝纪】阑入尚方掖门。【注】应劭曰:无符籍妄入宫曰阑。 又腕阑。【元氏掖庭记】元静懿皇后旦日,人献翠腕阑。【注】阑,手镯类。 又阑干。【左思吴都赋】珠琲阑干。【注】阑干,犹纵横也。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阑注】属越巂郡。 又【集韵】郞旰切。同□。文也。或作斓。亦省。 又【韵补】叶陵延切,音连。【苏轼游东西岩诗】况复情所钟,感概萃中年。正赖丝与竹,陶写有余欢。常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欢音轩。考证:〔【杜甫诗】厨人夜语阑。〕 谨照原诗改厨人语夜阑。

【未集中】【耒字部】 【玉篇】祛己切,音乞。平量也。

雭 【戌集中】【雨字部】 雭 【广韵】色立切【集韵】色入切,□音歰。【玉篇】雭雭,雨声。【广韵】小雨声也。 又【集韵】息入切,音靸。同霫。

鞑 【戌集中】【革字部】 鞑 【篇海】同挞。【正字通】本作□。又□靼如起,地处契丹西北,族出沙陀别种。

闍 【戌集上】【门字部】 闍 【唐韵】当孤切【集韵】【韵会】【正韵】东徒切,□音都。【说文】闉闍也。从门者声。【广韵】城上重门。【玉篇】城门台也。【诗郑风】出其闉闍,有女如荼。【传】闍,城台也。【释文】闍,郑、郭音都。孙炎云:积土如水渚,所以望气祥也。【礼月令仲夏之月可以处台榭注】闍者谓之台。【集韵】或作堵。 又【广韵】视遮切【集韵】【韵会】时遮切【正韵】石遮切,□音蛇。【说文】闉闍也。【诗郑风闉闍释文】又音蛇。 又【正字通】梵言闍维卽茶毗,僧死而焚之也。天竺第九祖人灭,众以香油栴檀闍维眞体。闍维,读若蛇皮。苏轼夜阅传灯录,灯花烧一僧字,题诗曰:曹溪夜岑寂,灯下读传灯。不觉灯花落,茶毗一个僧。 又【集韵】之奢切,音遮。城台也。【诗郑风】闉闍。徐邈读。

阗 【戌集上】【门字部】 阗 【唐韵】待年切【集韵】【韵会】【正韵】亭年切,□音田。【说文】盛也。【博雅】阗阗,盛也。 又【博雅】阗阗,声也。【诗小雅】振旅阗阗。【朱注】阗阗,鼓声也。【尔雅释天】振旅阗阗。【注】阗阗,群行声。【左思蜀都赋】车马雷骇,轰轰阗阗。【注】皆言车马之声。 又【增韵】满也。【史记汲郑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前汉游侠传】人无贤不肖阗门。 又地名。【前汉西域传】到□阗城。【抱朴子仙药卷】得于阗国白玉。 又与颠同。【礼玉藻盛气顚实扬休注】顚,读为阗。盛身中之气,使之阗满其息。 又【集韵】或作□。【前汉游侠传阗门注】师古曰:与□字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堂练切【正韵】荡练切,□音电。于阗,国名。 又音冀。【前汉□汤传】涉康居界,至阗池西。【注】阗,音冀。

闑 【戌集上】【门字部】 闑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鱼列切,音孽。【说文】门捆。【玉篇】门栾也。【广韵】门也,碍也。【五音集韵】门中碍也。【正韵】门中橛为闑。【尔雅释宫】橛谓之闑。【礼玉藻】君入门,介拂闑。【释文】闑,门橛也。【仪礼士冠礼】布席于门中闑西。【前汉五行志】明离闑内。又【冯唐传】闑以内,寡人制之。 又【集韵】【韵会】□倪结切,音啮。又【集韵】九芮切【正韵】居胃切,□音劂。义□同。 【集韵】或作臬槷。

闒 【戌集上】【门字部】 闒 【唐韵】徒盍切【集韵】敌盍切【韵会】敌合切,□音蹋。【说文】楼上戸也。从门,□,意兼声。【广韵】门楼上屋也。【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注】司马法曰:鼓声不过阊,鼙声不过闒。【释文】闒,吐猎反。 又【广韵】一曰闾閈里也。【博雅】闒,里也。 又海外国名。【山海经】闒非,人面而兽身,靑色。 又【集韵】【韵会】□盍切,音榻。闒茸,意下也。【前汉司马迁传】在闒茸之中。【注】闒,下也。闒茸,猥贱也。又【贾谊传】闒茸尊显兮。【楚辞九叹】杂班驳与闒茸。【注】闒茸,驽顿也。 又【集韵】力盍切,音□。义同。 又合切,音錔。镗鞳,钟鼓声。本作鞳。闛□,钟鼓声。

【申集上】【艹字部】 【集韵】同□。

□ 【辰集上】【日字部】 □ 【玉篇】各汗切,音干。半乾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正字通】緟字之讹。○按隶释,汉□从重者或从童,如蕫勭等字是也。□卽緟字。详緟字注。

闓 【戌集上】【门字部】 闓 【广韵】苦亥切【集韵】【韵会】【正韵】可亥切,□音恺。【说文】开也。【正韵】辟也,解也。【扬子方言】东齐开戸谓之阎笘,楚谓之闓。【前汉匈奴传】今欲与汉闓大关。【曹植矫志诗】门机之闓,楛矢不追。 又【博雅】闓,欲也。 又通作凯。【前汉司马相如传】昆虫闓怿。【史记】作凯泽。 又【集韵】【正韵】□丘哀切,音开。【集韵】明也。 又决拾也。【仪礼乡射礼袒决遂注】决,犹闓也,以象骨为之,著右大擘指,以钩弦闓体也。【释文】闓,音开。 又人名。【後汉刘表传】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綦母闓、宋忠等。【注】闓,音开。 又【广韵】苦盖切【集韵】【韵会】口漑切【正韵】丘盖切,□音慨。义同。

阖 【戌集上】【门字部】 阖 【唐韵】胡□切【集韵】辖□切【韵会】曷合切【正韵】胡合切,□音合。【说文】门扇也。【尔雅释宫】阖谓之扉。【疏】阖扇也。【礼月令】仲春之月,乃修阖扇。【注】用木曰阖。【左传襄十八年】以枚数阖。【注】阖,门扇也。【史记宋微子世家】牧齿著门阖。【注】阖,门扇。 又【韵会】双曰阖,阖门也。单曰扇,扇戸也。 又【说文】闭也。【易系辞】阖戸谓之坤。【疏】谓闭藏万物,若室之闭阖其戸。【左传襄十七年】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寒暑。【注】阖,谓门戸闭塞。 又苫也。【周礼夏官圉师】茨墙则翦阖。【注】阖,苫也。 又【正韵】摠合也。【後汉张俭传】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与政事。【前汉武帝纪】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注】总一郡之中,故曰阖郡。 又【广韵】阊阖。【前汉礼乐志】游阊阖。【注】阊阖,天门。【淮南子原道训】排阊阖,钥天门。【注】阊阖,始升天之门也。 又风。亦名阊阖。【史记律书】阊阖风,居西方。 又助语词。【庄子列御□】阖胡尝视其良,旣为秋栢之实矣。【注】阖,语助也。又【则阳篇】日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阖尝舍之。【注】言何不试舍其所为乎。 又国名。【前汉□汤传】又遣使责阖苏大宛诸国岁遗。【注】阖苏,国名。在康居北一千里。 又人名。【庄子人闲世注】颜阖,鲁之贤人隐者。考证:〔【周礼夏官圉师】茨墙则剪阖。〕 谨按剪字下从羽今改翦。

阙 【戌集上】【门字部】 阙 【广韵】袪月切【集韵】【韵会】【正韵】丘月切,□音□。【说文】门观也。【徐曰】中央阙而为道,故谓之阙。【玉篇】象魏阙也。【广韵】阙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正韵】宫门双阙也。【韵会】为二台于门外,作楼观於上,上员下方,以其县法谓之象魏。象,治象也。魏者,言其状魏魏然高大也,使民观之,因为之观,两观双植,中不为门。又宫门、寝门、冢门皆曰阙。【古今注】阙,观也。古每门树两观於其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故谓之观。人臣将至此,则思其所阙,故谓之阙。【尔雅释宫】观谓之阙。【诗郑风】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传】乘城而见阙。【左传庄二十一年】郑伯享王于阙西辟。【注】阙,象魏也。【史记高祖纪】立东阙、北阙。又【秦本纪】筑冀阙。【注】刘伯庄云:冀犹记事,阙卽象魏也。 又【广韵】失也,过也。 又【集韵】乏也,空也。 又【增韵】不恭也。 又【玉篇】少也。【左传成十三年】又欲阙翦我公室。 又【广韵】不供也。【左传襄四年】敞邑褊小,阙而为罪。【注】阙,不供也。 又【增韵】虚也。【礼礼运】三五而阙。【注】一盈一阙,屈伸之义也。 又【增韵】游车补阙者曰游阙。【周礼春官车仆】掌戎路之萃,广车之萃,阙车之萃。【注】阙车,所用补阙之车也。【左传宣十二年】潘党率游阙四十乘。【注】游车,补阙者。 又不合也。【前汉王莽传】归师勿遏,围城谓之阙。【注】此兵法之言也。阙,不合也。 又毁也。【礼曾子问】入自阙。【注】阙,谓毁宗也。 又【正韵】阙翟后服刻缯为衣,不画也。【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注】阙狄,画羽饰。展衣,白衣也。【诗卫风玼兮玼兮其之翟也传】褕翟,阙翟,羽饰衣也。 又剑名。【荀子性恶篇】阖闾之干将、莫邪、钜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 又国名。【左传昭十五年】阙巩之甲。【注】阙巩国所出铠。 又兽名。【尔雅释兽】阙泄多狃。【疏】阙泄,兽名。其脚多狃。狃,指也。 又山名。【前汉司马相如传】遗屯骑於□阙兮。【注】□阙,北极之山也。 又塞名。【战国策】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於华屋之下。【注】阙,塞名也。又【史记周本纪】西周恐,将天下锐师出伊阙,攻秦。【注】括地志云:在洛州南十九里。 又【广韵】姓也。出下邳。汉有荆州刺史阙羽三。 又【正韵】亦作屈。 又【正韵】其月切,音橛。【左传隐元年】颍考叔曰:若阙地及泉。又【襄二十一年】方暑阙地,下冰而床焉。【吴语】阙为石郭,陂汉以象帝舜。【注】阙,穿也。【管子山权数篇】北郭有掘阙而得龟者。【注】穿地至泉曰阙。 又【韵补】叶音桧。【程晓赠傅□诗】元服初加,万福咸会。赫赫应门,严严朱阙。 又叶音乞。【班固北征颂】雷震九原,电曜高阙。金光镜野,武旗冒日。 又叶音却。【郑虔季赠陆云诗】□□阊阖,南端启钥。庶明以庸,帝听式阙。考证:〔【左传成十三年】又欲阙剪我公室。〕 谨按剪字下从羽今改翦。〔【正韵】阙翟后服刻绘为衣,不画也。〕 谨照原文刻绘改缯。〔【管子山权数篇】北郭有拙阙而得龟者。〕 谨照原文拙阙改掘阙。

闙 【戌集上】【门字部】 闙 【广韵】康礼切【集韵】遣礼切,□音棨。开门也。通作启。

【丑集上】【口字部】 【广韵】【集韵】□许戒切,音□。【玉篇】喝哨也。 又【集韵】与欸同,訾也。○按《广韵》欸同譮,怒声。不云同哨,与《集韵》异。

【丑集上】【口字部】 【集韵】同啼。

窥 【戌集上】【门字部】 窥 【唐韵】去随切【集韵】【韵会】缺规切,□音恢。【说文】闪也。谓倾头门中视也。从门,规,意兼声。【广韵】小视。【集韵】窥,通作窥。【易观卦】窥观,利女贞。【注】所见者狭,故曰窥观。【疏】窥窃而观也。又【丰卦】窥其戸。【疏】窥视其戸也。【礼礼运】其余鸟兽之卵胎皆可俯而窥也。【史记刺客传】窥以重利。【後汉李固传】秦人不敢窥兵于西河。 又同窥。【列子黄帝篇】夫至人者,上窥靑天。【释文】同窥。 又【集韵】窥睡切,音觖。义同。

闛 【戌集上】【门字部】 闛 【唐韵】【集韵】□徒郞切,音唐。【说文】闛闛,盛貌。从门,堂,意兼声。 又【广韵】吐郞切【集韵】他郞切,□音汤。鼓声也。【前汉司马相如传】铿鎗闛鞈。【注】闛鞈,鼓音也。 又【集韵】蚩良切,音昌。【说文】天门也。楚人名门曰阊阖。本作闛。【前汉扬雄传】西驰闛阖。【注】闛,读与阊同。闛阖,门名也。

关 【戌集上】【门字部】 关 【唐韵】古还切【集韵】【韵会】【正韵】姑还切,□音瘝。【说文】以木横持门戸也。【韵会】要会也。 又【玉篇】扃也。【正韵】塞门也,门牡也。 又关津。【周礼地官司关】司关掌国货之节。以聮门市。【注】界上之门也。【礼王制】关讥而不征。【易复卦】先王以至日闭关。 又墓门也。【周礼春官巾车】及墓,呼启关陈车。【注】关,墓门也。 又【集韵】通也。【书五子之歌】关石和钧。【疏】关通衡石之用,使之和平。【易同人注】虽是同人卦下之辞,不关六二之义。 又【韵会】关,所以闭也。【楚辞招魂】虎豹九关。【注】使神虎豹,执其关闭。 又【正字通】关策,犹关说也。【史记梁孝王世家】有所关说于景帝。 又【博雅】驿也。 又塞也。 又【正韵】戾机也。又聮络也。 又涉也。【後汉张升传】升少好学,多关览。【注】关,涉也。 又由也。【前汉董仲舒传】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注】关,由也。 又穿也。【礼杂记】叔孙武叔朝见,轮人以其杖,关毂而輠轮者。【疏】关,穿也。 又三关。【淮南子主术训】三关者,不可不愼守,谓耳目口不当妄视听言也。 又关藏。【荀悦申鉴】善养性者得其和,邻脐三寸谓之关。关藏呼吸,以受四气也。 又关脉。【史记仓公传】少阳初关一分。【注】脉经云: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其骨自高从寸至尺,名曰尺,泽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 又关孔。【周礼冬官车人五分其长以其一为之首注】首六寸,谓今刚关头斧。【疏】汉时斧近刃,皆以刚铁为之。又以柄关孔。 又【史记封禅书】因巫为主人,关飮食。○按关卽索字意。 又【韵会】闲关,崎岖屈转貌。【後汉荀彧传】荀君乃越河冀闲关,以从曹武。 又【正韵】关白也。【前汉王褒传】进退得关其忠。 又【正字通】闲关,车□声。【诗小雅】闲关,车之□兮。【传】闲关,设□也。 又【正字通】关关,鸟鸣声。【诗周南】关关雎鸠。【传】关关,和声也。 又斧名。【後汉马融传】扬关斧。【注】关斧,斧名也。 又地名。【史记项羽纪】行略定秦地函谷关。【前汉高帝纪】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注】自函谷关以西总名关中。 又【集韵】亦姓。 又【集韵】乌关切【正韵】乌还切,□音弯。【集韵】持弓关矢也。【左传昭二十一年】将注豹则关矣。【注】关,引弓。【释文】乌环反。【孟子】越人关弓而射之。 又【韵补】叶圭悬切,音涓。【刘歆遂初赋】驰大行之严防,入天井之乔关。望庭燧之皦皦,飞旌旐之翩翩。【卢谌怀古诗】蔺生在下位,缪子称其贤。奉辞驰出境,伏轼径入关。考证:〔【周礼春官巾车】及墓,呼启关东车。〕 谨照原文东车改陈车。

闝 【补遗】【戌集】【门字部】 闝 【字汇补】平姚切,音瓢。溺倡也。俗字。

驭 【亥集上】【马字部】 驭 【广韵】牛倨切【集韵】牛据切【正韵】鱼据切,□语去声。【玉篇】与御同。使马也。【说文】卸,解车马也。或彳或卸,皆御者之职。古作驭、□、御。御一曰侍也,进也。【周礼夏官驭夫】掌驭贰车从车使车,分公马而驾治之。又【天官大宰】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以八统诏王驭万民。又【夏官大驭】掌驭玉路以祀及犯軷。【注】大驭,驭之最尊者。軷,祭行道之神也。通作御。又【地官保氏】五驭。【注】一鸣和鸾,二逐水曲,三过君表,四舞交衢,五逐禽左。【正韵】诗书皆作御。御与驭,义同者不得重押,义异者非。

【辰集中】【木字部】 【玉篇】戸恩切,音痕。平量木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起辇切,音遣。缩也。

【备考】【丑集】【土字部】 【篇海类编】同块。

阚 【戌集上】【门字部】 阚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苦滥切,音瞰。【说文】望也。 又【博雅】阚,视也。 又【玉篇】临也。 又【广韵】鲁邑。【左传昭二十五年】叔孙昭子如阚。【注】阚,鲁邑。【谷梁传昭三十二年】公在乾侯取阚。 又亭名。【後汉郡国志】东平陆,六国时曰平陆,有阚亭。 又姓。【史记齐太公世家】阚止有宠焉。 又【集韵】【韵会】□虎槛切,音。虎声。【诗大雅】阚如虓虎。【传】阚然如虎之怒。【释文】火斩反。【前汉叙传】於是七雄虓阚。 又【广韵】【集韵】许鉴切【韵会】胡忏切【正韵】胡监切,□音。【广韵】犬声。【集韵】兽怒声。 又【集韵】【韵会】【正韵】□虎览切,音喊。义同。

闟 【戌集上】【门字部】 闟 【广韵】【正韵】许及切【集韵】【韵会】迄及切,□音吸。【玉篇】戟名。【类篇】鋋也。【史记商君传】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车而趋。【注】顾野王云:鋋也。《方言》云:矛,吴扬江淮南楚五湖之闲谓之鋋,其柄谓之矜。释名云:戟格也。旁有格。【张衡东京赋】闟戟轇轕。【注】闟鋋也。 又函也。【後汉舆服志】属车四十六乘,前驱有九斿云凤凰闟戟。【注】薛综曰:闟之言函也。取四戟函车边。 又车名。【後汉舆服志】猎车其饰重辋,缦轮缪龙绕之。一曰闟猪车,亲校猎乘之。【注】魏文帝攺曰闟虎车。 又住立貌。【管子小问篇】桓公北伐孤竹,未至□耳之溪十里,闟然止,瞠然视。【注】闟,住立貌。 又【正韵】阖也。【韩愈南山诗】闟闟屋摧溜。 又【集韵】安定意。【史记匈奴传】闟然更始。【注】闟,音。安定意也。 又【韵会】阖也。 又【集韵】色入切,音歰。义同。 又【集韵】敌盍切【韵会】敌合切,□音□。土闟,谷名。【韵会】地理志:犍为郡,汉阳山,汉水所出。 又地名。【前汉匈奴传】屠耆单于,卽引西南,留闟敦地。【後汉冯异传】又降匈奴于林闟顿王。【注】前汉书音义,闟音蹋。 又闟茸也。【文选任昉弹刘整】整闾阎闟茸。【注】闟,土合反。【司马迁报任安书】为扫除之吏,在闟茸之中。【注】闟,吐□反。闟茸,猥贱也。茸,细毛。张揖训访,以为闟狞劣也。 又作鈒。【史记商君传闟戟注】索隐曰:闟亦作鈒。

闠 【戌集上】【门字部】 闠 【广韵】【集韵】【正韵】□胡对切,音溃。【说文】市外门也。【广韵】闤闠,市门。【张衡西京赋】通闤带闠。【注】市门曰闠。 又道也。【博雅】闤闠,道也。 又【集韵】求位切,音匮。义同。

阐 【戌集上】【门字部】 阐 【唐韵】昌善切【集韵】【韵会】【正韵】齿善切,□音幝。【说文】开也。【增韵】辟也。【後汉班固传】厥有氏号,绍天阐绎者。【注】阐,开也。 又【增韵】显也。【玉篇】明也。【易系辞】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注】阐,明也。【书大禹谟舞干羽于两阶传】修阐文敎,舞文舞于宾主阶闲。【春秋左传杜序】其微显阐幽,裁成义类者,皆据旧例而发义,指行事以正褒贬。【扬子太□经】次六:幽阐积。【注】六为水称。幽施禄及下,故阐积。 又【玉篇】大也。【易丰卦注】阐者,弘广之言。凡物之大,具有二种,一者自然之大,一者由人之阐弘使大。【书君□尔惟弘周公丕训传】汝为政,当阐大周公之大训。 又广也。【史记秦始皇纪】阐幷天下。又【禅梁父注】禅阐广地土也。 又地名。【左传哀八年】夏齐人取讙及阐。【注】阐在东平刘县北。【後汉郡国志】益州越巂郡阐。 又【集韵】称延切,音燀。【陆云陆府君诔】瑰光旣耀,灵宝未阐,弗虑皇图,衔恨殂迁。 又【韵补】叶称人切,音瞋。【□琳悼龟赋】探颐索隐,无幽不阐。下方太祗,上配淸纯。

辟 【戌集上】【门字部】 辟 〔古文〕□□【唐韵】房益切【集韵】【韵会】【正韵】毗亦切,□音擗。【说文】开也。从门,辟,意兼声。【广韵】启也。【易系辞】其动也辟。【疏】动则开生万物,故其动也辟。【又】辟戸谓之乾。【疏】谓吐生万物,若室之开辟其戸。【书舜典】询于四岳,辟四门。【传】开辟四方之门。【左传宣二年】晨往,寝门辟矣。 又避也。【周礼天官阍人】凡外内命夫命妇,出入则为之辟。【注】辟行人,使无干也。【释文】辟,避也。 又【集韵】匹辟切,音僻。【尔雅释水】湀辟流川。【注】通流也。 又【正韵】亦作辟。【周礼天官阍人辟释文】辟,本又作辟。□字作门内卄。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徒合切,音沓。柱上木也。【类篇】柱斗谓之。【尔雅释宫注】柱上欂。亦名枅。又曰。 又【广韵】他合切【类篇】托合切,□音塔。义同。

【申集上】【艹字部】 【集韵】殊伦切,音纯。草名。

闣 【戌集上】【门字部】 闣 【广韵】【正韵】□丁浪切,音譡。闪闣人。 又【集韵】他郞切,音汤。鼓声也。引《诗》:击鼓其鼞。或作闣。◎按《诗邶风》今作镗。 又【五音集韵】闣,盛貌。

闤 【戌集上】【门字部】 闤 【唐韵】戸关切【集韵】【韵会】胡关切,□音还。【说文】市垣也。从门,睘,意兼声。【广韵】闤闠。【古今注】闤,市垣也。 又【博雅】闤闠,道也。【张衡西京赋】通闤带闠。【注】闤,市营也。 又【正韵】乌还切,音弯。义同。

闼 【戌集上】【门字部】 闼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他达切,音挞。【说文】门也。【博雅】闼谓之门。【诗齐风】彼姝者子,在我闼兮。【传】闼,门内也。【释文】闼,他达反。韩诗云:门屛之闲曰闼。又【韵会】汉号禁门曰黄闼。【前汉高后纪】不出房闼。【注】闼,中小门。【樊哙传】哙乃排闼直入。【注】闼,土曷反。宫中小门也。一曰门屛也。 又闱也。【後汉桓帝纪】乙未,南宫承善闼火。【注】闱谓之闼。 又【集韵】巨偃切,音寋。拒门木。【玉篇】飞闼,突出方木也。 又【韵补】叶音脱。【崔駰达旨】攀台阶窥紫闼,据高轩望朱阙。 又叶音队。【曹植王粲诔】我王建国,百司俊乂,君以显举,秉机省闼。

闦 【备考】【戌集】【门字部】 闦 【龙龛】五昆切。

【申集上】【艹字部】 【说文】同蒸。纯壹貌。【前汉酷吏传】吏治□,不至於奸。考证:〔【前汉酷吏传】□不至於奸。〕 谨照原文□上增吏治二字。

□ 【未集中】【网字部】 □ 同□。【集韵】□,或作□。

门 【戌集上】【门字部】 门 【唐韵】莫奔切【集韵】【正韵】谟奔切【韵会】谟昆切,□音扪。【说文】闻也。从二戸,象形。【玉篇】人所出入也。在堂房曰戸,在区域曰门。【博雅】门,守也。【释名】扪也。言在外为人所扪摸也。【易同人】同人于门。【注】心无系吝,通夫大同,出门皆同,故曰同人於门也。【书舜典】宾于四门,四门□□。【传】四门,四方之门。【礼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门。【周礼天官掌舍】为帷宫,设旌门。【注】王行止食息,张帷为宫,树旌以表门。【又】设车宫辕门。【注】王止宿险阻之处,车以为藩,则仰车以其辕表门。今慕府亦称辕门,牙门。【楚辞九辩】君之门以九重。【注】天子九门:关门、远郊门、近郊门、城门、皋门、雉门、应门、路门、寝门,亦曰库门。 又谯门,城上为高楼以望者。【前汉□胜传】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又桥门,国学门也。【後汉儒林传】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 又师门。【後汉桓荣传】上则通达经旨,下则去家慕乡,求谢师门。又【通鉴】唐狄人杰,尝荐姚元崇等数十人。或谓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 又【正字通】世族盛著曰门望。韩显宗疏,言门望者祖父之遗烈。 又凡物关键处,皆谓之门。【易系辞】道义之门。【疏】物之得宜,从此易而来,故云道义之门,谓与道义为门戸也。又【老子道德经】众妙之门。 又期门,勇士也。【後汉谯□传】帝始作期门,数为微行。【注】前书,武帝微行,常与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诸殿门,故有期门之号,自此始也。成帝微行亦然,故言始也。【班固西部赋】期门佽飞,列刃攒鍭。 又官名。【周礼地官】司门,祭祀之牛牲系焉,监门养之。【後汉百官志】黄门侍郞六百石,掌侍从左右给事中。【又】门大夫六百石。【注】汉官曰:门大夫二人,选四府掾属。 又【周礼春官小宗伯】其正室,皆谓之门子。【注】将代父当门者也。【左传襄十一年】大夫诸司门子勿顺。 又地名。【左传襄二十七年】托於木门。【注】木门,晋地【史记项羽纪】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孟康注】在新丰东十七里。又【秦本纪】败三晋之师於石门。【一统志】在平阳府解州东南白径岭,逾中条山,通陕州道,山岭参天,左右壁立,闲不容轨,名曰石门。 又雁门,郡名。见【前汉地理志】。 又山名。【书禹贡】浮于积石,至于龙门。【传】龙门山在河东之西界。【後汉逸民传】龎公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又【正字通】北方北极之山曰寒门。汉光武纪寒门注,师古曰:今冶谷去甘泉八十里,盛夏凛然。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其南北两大星曰南门。【注】南门二星,在库楼南天之外门,明则氏羌贡。【天文志】大微星南四星执法,中端门,左右掖门。 又姓氏也。公卿之子,敎以六艺,谓之门子。後因以为氏,後魏门文爱。又东门、西门、雍门、木门,俱复姓。【左传宣十八年注】襄仲居东门,故曰东门氏。 又乐名。【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敎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大夏、大濩、大武。【注】此周所存六代之乐。黄帝曰云门。 又人名。【史记秦始皇纪】使卢生求羡门高誓。【注】羡门,古仙人。【前汉艺文志】逢门射法二篇。【注】卽逢蒙。【荀子正论篇】羿蠭门者,天下之善射者也。 又【正字通】僧曰沙门桑门。【前汉郊祀志】沙门,汉言息心削发,绝情欲,归於无为也。 又【韵补】叶民坚切,音眠。【楚辞远游】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庶类有成兮,此德之门。 又叶眉贫切,音珉。【诗邶风】出自北门,忧心殷殷。叶下贫。【荀卿云赋】往来惽惫,通於大神。出入甚亟,莫知其门。考证:〔【周礼大司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谨照原文大磬改大。

闪 【戌集上】【门字部】 闪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失冉切,音。【说文】窥头门中也。从人,在门中。会意。【广韵】出门貌。 又【增韵】嚲避也。【礼礼运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注】淰之言闪也。【释文】闪,失冉反。 又暂见也。【木华海赋】蝄像暂晓而闪尸。【注】音式染反,闪尸,暂见貌。 又【正字通】动貌。古诗:寒鸦闪闪前山去。杜甫诗:闪闪浪花翻。俗作。 又姓。明永乐中,永州判闪霭。 又倾佞貌。【後汉赵壹传】荣纳由於闪楡,孰知辨其蚩姸。【注】闪楡,倾佞貌。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赡切,音掞。又【集韵】式剑切,音□。又子艳切,音□。义□同。

闫 【戌集上】【门字部】 闫 【五音集韵】余廉切,音盐。同阎义,俗用。 又【正字通】姓也。说文有阎无闫,今姓谱分为二。

闭 【戌集上】【门字部】 闭 【唐韵】博计切【集韵】【韵会】必计切【正韵】必弊切,□音嬖。【说文】阖门也。从门才,才所以歫门也。会意,亦像形。俗从下,非。【礼月令】修键闭。【注】键,牡。闭,牝也。【疏】何氏曰:键是门扇,後树两木,穿上端为孔,闭者将扃关门,以内孔中。【左传桓五年】闭蛰而烝。【注】建亥之月,昆虫闭戸。【释文】必计反。 又【左传桓五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注】闭立秋立冬。 又【广韵】掩也。【书大诰】予不敢闭于天降威用。【传】言我不敢闭绝天所下威用而不行。【史记乐书】礼者,所以闭淫也。 又【淮南子道应训】刘氏夺之,若转闭锤。【注】闭锤,格也。 又【博雅】闭闭,盛也。 又【玉篇】塞也。【易坤卦】天地闭。【疏】谓二气不相交通,天地否闭。 又藏也。【淮南子天文训】万物闭藏。 又【诗秦风】竹闭绲縢。【传】闭,绁也。【正字通】弓檠也。 又服式也。【释名】反闭襦之小者也,却向著之,领反于背後,闭其襟也。 又【广韵】方结切【集韵】【韵会】必结切【正韵】必列切,□音□。义同。考证:〔【礼月令】修键闭。【注】键,牡。闭,牝也。【疏】键是门扇,後树两目,穿上端为孔〕 谨照原文两目改两木。

问 【丑集上】【口字部】 问 〔古文〕□【唐韵】亡运切【集韵】【韵会】【正韵】文运切,□闻去声。【说文】讯也。【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诗邶风】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又【尔雅释言】聘问也。【仪礼聘礼】小聘曰问。【周礼春官大宗伯】时聘曰问。又【秋官大行人】闲问以谕诸侯之志。【又】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 又【正字通】古谓遗曰问。【诗郑风】杂佩以问之。【传】问,遗也。【礼曲礼】凡以苞苴箪笥问人者。【左传哀二十六年】卫侯使以弓问子贡。 又讯罪曰问。【诗鲁颂】淑问如皋陶。【注】淑,善。问,讯囚也。 又命也。【左传庄八年】期戍,公问不至。【注】问,命也。 又姓。【广韵】今襄州有之。【正字通】明问智,成化贡士。 又【正韵】与闻同,声问也。【诗大雅】宣昭义问。【又】亦不陨厥问。考证:〔【礼曲礼】凡以苞苴簟笥问人者。〕 谨照原文簟笥改箪笥。

頔 【戌集下】【页字部】 頔 【广韵】徒历切【集韵】【韵会】亭历切【正韵】杜历切,□音狄。【玉篇】好也。 又人名,唐有于頔。 又【广韵】古文顷字。注详二画。

闯 【戌集上】【门字部】 闯 【唐韵】【韵会】【正韵】□丑禁切,音□。【说文】马出门貌。从马在门中,会意亦象形。读若郴。 又出头貌。【公羊传哀六年】开之,则闯然公子阳生也。【注】闯,出头貌。 又【玉篇】或作觇。【韩愈同宿联句】儒门虽大启,奸首不敢闯。皆以窥觇为义。 又【集韵】丑甚切,音踸。【公羊传哀六年闯然释文】又丑衽反。 又【集韵】痴林切,音琛。义同。

闰 【戌集上】【门字部】 闰 〔古文〕□【广韵】如顺切【集韵】【韵会】【正韵】懦顺切,□音润。【说文】余分之月,五岁再闰。告朔之礼,天子居宗庙,闰月居门中。从王,在门中。周礼:闰月,王居门中,终月也。【史记五帝纪】黄帝起消息,正闰余。【易系辞】归奇於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注】凡闰,十九年七闰,为一章。五岁再闰者二,故略举其凡也。【疏】归奇於扐,以象闰者。奇为四揲之余,归此残奇於所扐之策而成数,以法象天道。归残聚余分而成闰也。五岁再闰者,凡前闰後闰,相去大略三十二月,在五岁之中,故五岁再闰。【书尧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疏】斗之所建是为中气,日月所在斗指两辰之闲,无中气,故以为闰也。【谷梁传文六年】闰月者,附月之余日也,积分而成于月者也。 又【正字通】皇极经世曰:一岁之闲,六阴六阳,三年三十六日,故三年一闰。五年六十日,故五年再闰。天时地理人事三者,知之不易。注:一岁中,常数退六日为阴,进六日为阳,所以置闰。又□氏曰:古历,十九岁为一章。章有七闰,三年闰九月,六年闰六月,九年闰三月,十一年闰十一月,十四年闰八月,十七年闰四月,十九年闰十二月。若于後渐积余分,大率三十二月则置闰,每月三十日余,以日月会为一月,则每月惟二十九日余。每月参差,气渐不正,但观中气所在,以为此月之正,取中气以为正月。闰前之月,中气在晦。闰後之月,中气在朔。无中气则谓之闰月也。闰法,详黄瑞节说,及章岁积日图,此不载。 又【博雅】牧闰,谓命使也。

闱 【戌集上】【门字部】 闱 【唐韵】羽非切【集韵】于非切,□音韦。【说文】宫中之门也。【礼杂记】夫人至,入自闱门。【释文】闱,音韦,宫中之门。【左传闵二年注】宫中小门谓之闱。【释文】音韦。【史记齐太公世家】攻闱与大门。【注】宫中之门曰闱。【前汉叙传】皆及旹君之门闱。 又地名。【左传昭二十三年】尹辛取西闱。【注】西闱,周地。【释文】闱,音韦。 又【集韵】吁韦切【韵会】区韦切,□音晖。【礼杂记】夫人至,入自闱门。【释文】刘昌宗音晖。【左传闵二年注】宫中小门,谓之闱。【释文】亦音晖。 又或作帷。【礼杂记闱门注】闱门,或为帷门。 俗作□,非。

【未集下】【肉字部】 【正字通】同脐。

闲 【戌集上】【门字部】 闲 【唐韵】戸闲切【集韵】【韵会】何闲切【正韵】何艰切,□音闲。【说文】阑也。从门,中有木。【徐曰】闲,犹阑也。以木歫门也。会意。【广韵】防也,御也,法也。【易乾卦】闲邪存其诚。【疏】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又【家人】闲有家。【疏】正义曰:治家之道在初,卽须严正立法防闲也。又【书毕命】虽收放心,闲之维艰。 又【广韵】大也。【诗商颂】旅楹有闲。【疏】□列其楹,有闲然而大。 又【诗魏风】桑者闲闲兮。【传】闲闲然,男女无别往来之貌。 又【尔雅释诂】习也。【诗秦风】游于北园,四马旣闲。【传】闲,习也。又【礼经解】以之田猎有礼,故戎事闲也。 又【韵会】马阑也。【前汉百官公卿表】龙马闲驹。【注】闲阑,养马之所也。故曰闲驹。【周礼夏官校人】天子十有二闲。【注】每厩为一闲。【左传成十八年注】每厩为一闲,闲有二百一十六匹。 又【周礼夏官虎贲氏】舎则守王闲。【注】闲,梐枑。【疏】闲与梐枑,皆禁卫之物也。 又阂也。【易大畜】日闲舆卫。【注】闲,阂也。卫,护也。进得其时,虽涉艰难,而无患也。舆虽遇闲,而故卫也。【疏】进得其时,涉难无患,虽曰有人欲闲阂车舆,乃是防卫见护,故曰闲舆卫也。 又动摇也。【诗大雅】临冲闲闲。【传】闲闲,动摇也。 又【荀子劝学篇】多见曰闲。 又【博雅】闲,遮也。 又【韵补】叶音贤。【曹植王粲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何道不洽,何艺不闲。 【正字通】闲暇、闲冗与闲音同义别。潘岳闲居赋,淸□敞闲,本作闲,吴棫韵补引赋攺作闲。字汇引入闲注,讹误与韵补同。正韵十删闲注:俗作闲。分闲、闲为二。闲注,阑也,习也。又训散也,冗也,暇也。亦作娴。娴注:通作闲。合闲闲为一,自相矛盾。闲习之闲或借娴,防闲、马闲,古今未有攺从娴者,泛云闲亦作娴,尤非。

闳 【戌集上】【门字部】 闳 【唐韵】戸萌切【集韵】乎萌切【韵会】乎盲切【正韵】胡盲切,□音宏。【说文】巷门也。从门,厷,意兼声。【尔雅释宫】弄门谓之闳。【注】闳,哄头门。【左传成十七年】乘辇而入干闳。【注】巷门。又【襄三十一年】高其閈闳。【注】闳,门也。又【昭二十年】使华齐御公孟,宗鲁骖乘,及闳中。【注】闳,曲门中。 又天门也。【前汉扬雄传】腾九闳。【注】九闳,九天之门。 又【广韵】门辟旁长橛。【尔雅释宫】所以止扉,谓之闳。【注】闳,长杙,卽门橛也。又【左传襄三十一年閈闳释文】又云:所以止扉,谓之闳。 又【广韵】姓也。【书君奭】有若闳夭。【传】闳氏,文王弟。 又人名。【史记历书】落下闳运算转历。【注】姚氏按益都耆旧传,闳字长公,明晓天文,隐于落下。 又【集韵】呼宏切,音訇。闳廓,深远也。 又中宽曰闳。【礼月令】其器圜以闳。【注】闳,读如紘。紘谓中宽,象土含物。【韩愈进学解】闳其中,肆其外。 又虚廓也。【庄子知北游】彷徨乎冯闳,大知人焉,而不知其所穷。【注】闳,虚廓之谓也。 又敦美也。【扬子太□经】大圈闳闳。【注】闳闳,敦美之意。 又【集韵】一曰大也。【楚辞九歌】山峻高以无垠兮,遂曾闳以迫身。【注】曾,重也。闳,大也。 又【集韵】胡肱切,音弘。义同。

【辰集下】【歹字部】 【玉篇】先狄切【广韵】先击切【集韵】先的切,□音锡。【博雅】□,极也。一曰欲死之貌。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丁果切【集韵】都果切,□音朵。【玉篇】冕前垂也。【篇海】亦作□。

间 【戌集上】【门字部】 闲 〔古文〕□□【唐韵】古闲切【集韵】【韵会】居闲切【正韵】居颜切,□音蕑。【说文】隙也。从门从月。会意,亦形。【徐锴曰】门夜闭。闭而见月光,是有闲□也。【礼乐记】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闲也。【庄子山木篇】周将处夫材不材之闲。又【史记郭解传】洛阳人有相雠者,邑中贤豪,居闲以十数,终不听。【注】居中为他道和辑之。【周语】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於戎、翟之闲。 又容也。【礼文王世子】凡待坐於大司成者,远近闲三席。【注】闲,犹容也。【前汉文帝纪】愿请闲。【师古注】闲,容也。犹今言中闲也。请容暇之顷,当有所□也。 又□也。【释名】闲,□也。事功□省也。 又车□声也。【诗小雅】闲关车之□兮。【传】闲关,设□声也。 又黄闲,弩名。【前汉李广传】射以大黄。【注】黄肩弩。晋灼曰:卽黄闲,大黄,其大者也。 又地名。【春秋昭二十二年】大搜于昌闲。 又人名。【史记项羽纪】田角弟田闲,故齐将。又【乐毅传】以乐毅子闲为昌国君。【注】闲,纪闲反。 又【集韵】【韵会】何闲切【正韵】何艰切,□音闲。【集韵】安也。【诗周南窈窕淑女传】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朱传】有幽闲贞静之德。【左传僖三十三年】皇武子曰: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周礼地官旅师】掌聚野之锄粟、屋粟、闲粟。【注】闲民无职事者所出。【释文】□音闲。【礼王制】其余以禄士,以为闲田。【史记信陵君传】侯生乃屛人闲语。【注】闲音闲。谓静语也。又【司马相如传】雍容闲雅,甚都。【注】韦昭曰:闲,读曰闲。 又□也。【礼曲礼】少闲愿有复也。【注】言欲须少空闲,有所白也。 又【广韵】近也。【左传成十六年】以君之灵,闲蒙甲冑。【注】闲,犹近也。 又【广韵】古苋切【集韵】居苋切【韵会】居谏切【正韵】居晏切,□音襉。【尔雅释诂】代也。【书立政】相我受民,和我庶狱庶愼,时则勿有闲之。【传】闲,代也。【诗周颂】皇以闲之。【仪礼燕礼】乃闲歌鱼丽,笙由庚。 又【尔雅释言】俔也。【注】左传谓之谍。今之细作也。【释文】闲音谏。 又【博雅】也。【释文】□卽□谤之□。 又【广韵】厕也。【易屯卦注】固志同好,不容他闲。正义曰:闲者,厕也。五应在二,是坚固其志,在於同好,不容他人闲厕其闲也。【左传隐三年】石碏曰:远闲亲,新闲旧。【释文】闲,闲厕之闲。 又迭也。【书益稷】笙镛以闲。【传】闲,迭也。【疏】更迭闲厕,相代之义,故闲为迭也。吹笙击钟,更迭而作。 又隔也。【前汉楚元王传】或脱□,或闲编。【注】闲,古苋反。谓旧编烂绝,就更次之,前後错乱也。【韦□成传】闲岁而祫。【注】闲岁,隔一岁也。 又与也。【左传庄十年】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闲焉。【注】闲,犹与也。 又空也。【前汉高帝纪】步从闲道走军。【注】闲,空也。投空□而行,不公显也。 又离也。【晋语】且夫闲父之爱,而嘉其贶。【注】闲,离也。 又远也。【淮南子俶眞训】沟中之断,则丑美有闲矣。【注】闲,远也。 又非正色曰闲。【诗卫风绿兮衣兮传】绿,闲色。 又【广韵】瘳也。【正字通】病恒在身,无少空□,今病旣损有空□,故谓病瘳为闲也。 又送也。 又【正字通】非訾,亦曰闲。 又致□曰闲。【左传定四年】闲□王室。 又以计愚敌曰反闲。孙子兵法,反闲者,因敌闲而用之也。 又地名。【战国策】割河闲以事秦。【注】闲音谏。赵地。 又【集韵】贾限切,音□。地名。引春秋,大搜于昌闲。◎按陆德明音义,闲如字,无作上声读者。未知集韵何据。 又【博雅】闲,覗也。【释文】闲,孤限切。覗,音司。 又【集韵】下瞎切,音□。【尔雅释诂】代也。施乾读。 又【韵补】叶音巾。【高彪诗】人有计策,六奇五闲。总兹三事,谋则咨询。考证:〔【书立政】相我爱民,和我庶狱庶愼,时则勿有闲之。〕 谨照原文爱民改受民。〔【淮南子淑眞训】【注】闲,远也。〕 谨照原书淑眞训改俶眞训。〔【左传定四年】闲惎王室。〕 谨照原文闲惎改闲□。

闵 【戌集上】【门字部】 闵 【唐韵】眉陨切【集韵】【韵会】美陨切【正韵】弭尽切,□音敏。【说文】吊者在门也。【徐曰】今别作悯,非。 又【玉篇】病也。【诗卫风】觏闵旣多。【传】病也。【礼儒行】不闵有司。【释文】闵,本亦作愍。 又伤念也。【诗周南遵彼汝坟序】妇人能闵其君子。【注】伤念也。 又勉也。【书君奭】子惟用闵于天越民。【传】闵,勉也。 又地名。【谷梁传僖二十三年】齐侯伐宋,围闵。【释文】闵,左氏作缗。 又姓。【韵会】孔子弟子闵损。又闵马父,见左传。 又人名。【前汉哀帝纪】立鲁顷王子郚乡侯闵为王。 又【集韵】眉贫切,音珉。【说文】秋天也。引虞书,仁闵覆下,则称旻天。或书作闵。通作□。 又【诗豳风】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注】亦病也。

闶 【戌集上】【门字部】 闶 【唐韵】苦浪切【集韵】【韵会】【正韵】口浪切,□音亢。【说文】闶阆,高门也。【前汉扬雄传】闶阆阆其寥廓兮。【注】高门貌。 又【韵会】盛也。 又同伉。【文选左思魏都赋】高门有闶。【注】毛诗曰:皋门有伉。与闶同。 又【集韵】丘冈切,音糠。义同。

闷 【卯集上】【心字部】 闷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困切,音懑。【说文】懑也。【易乾卦】遁世无闷。 又【集韵】莫奔切,音门。【老子道德经】其政闷闷,其民淳淳。【战国策】瘨而殚闷旄不知人。或作惛。亦作。◎按古韵文元通。古人能调五言,自然叶韵。向来学者鲜知古韵,惟吴棫韵补稍能推求,故朱子本之,虽未必尽合,亦思过半矣。字汇引韵补不无小泥,而正字通驳之太过,若此处闷字原有平声,而字汇叶明字,为误耳。

闸 【戌集上】【门字部】 闸 【唐韵】乌甲切【集韵】乙甲切,□音押。【说文】开闭门也。 又【广韵】古盍切【集韵】谷盍切,□音。闭门也。 【正字通】字汇同闸。按今漕艘往来,臿石左右如门,设版潴水,时启闭以通舟,水门容一舟,衔尾贯行,门曰闸门,河曰闸河。设闸官司之。说文:开闭门也。未详。字汇泛云,同闸,非。

闺 【戌集上】【门字部】 闺 【唐韵】古携切【集韵】【韵会】涓畦切【正韵】居为切,□音邽。【说文】特立之戸。上圜下方,有似圭。【左传襄十年】荜门闺窦之人。【注】闺窦,小戸,穿壁为戸。【广韵】闺合。【前汉循吏传】传敎令出入闺合。【注】闺合,内中小门也。【玉篇】宫中门小者曰闺。【杜甫赠李白诗】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注】东方朔、公孙弘,待诏金马门,故云金闺。【谢朓诗】旣通金闺籍。【注】列名仕版也。 又【南史□文帝纪】每夜刺闺取外事分判者,前後相续,敕鸡人司漏,传签殿中。【注】夜有急报,投刺於宫门也。 又女称闺秀,所居亦曰闺。【李白诗】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後汉皇后纪赞】班政兰闺。【刘珊诗】石家金谷妓,妆罢出兰闺。 又通作圭。【礼儒行】荜门圭窬。【注】小戸如圭形。

闻 【未集中】【耳字部】 闻 〔古文〕□□□□【唐韵】【集韵】□无分切,音文。【说文】知闻也。【书尧典】帝曰:兪,予闻如何。【礼少仪】闻始见君子者。【疏】谓作记之人,不敢自专制其仪,而传闻旧说,故云。 又【礼玉藻】凡於尊者,有献而弗敢以闻。【前汉武帝纪】举吏民能假贷贫民者以闻。 又姓。【正字通】宋咸平进士闻见。明尚书闻渊。又闻人,复姓。【後汉灵帝纪】太仆沛国闻人袭为太尉。【注】姓闻人,名袭,风俗通曰:少正卯,鲁之闻人,其後氏焉。 又兽名。【山海经】杳山有兽焉,其状如彘,黄身白头白尾,名曰闻□,见则天下大风。 又【广韵】亡运切【集韵】【韵会】【正韵】文运切,□音问。【韵会】声所至也。【诗小雅】声闻于天。【书吕□】□发闻惟腥。【释文】闻,音问,又如字。 又【广韵】名达。【书微子之命】尔惟践修厥猷,旧有令闻。【诗大雅】令闻令望。【朱注】令闻,善誉也。 又通作问。【前汉匡衡传】淑问扬乎疆外。 又【韵补】叶无沿切,音近眠。【楚辞九章】孤臣吟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孰能思而不隐兮,昭彭咸之所闻。还音旋。

闼 【戌集上】【门字部】 闼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他达切,音挞。【说文】门也。【博雅】闼谓之门。【诗齐风】彼姝者子,在我闼兮。【传】闼,门内也。【释文】闼,他达反。韩诗云:门屛之闲曰闼。又【韵会】汉号禁门曰黄闼。【前汉高后纪】不出房闼。【注】闼,中小门。【樊哙传】哙乃排闼直入。【注】闼,土曷反。宫中小门也。一曰门屛也。 又闱也。【後汉桓帝纪】乙未,南宫承善闼火。【注】闱谓之闼。 又【集韵】巨偃切,音寋。拒门木。【玉篇】飞闼,突出方木也。 又【韵补】叶音脱。【崔駰达旨】攀台阶窥紫闼,据高轩望朱阙。 又叶音队。【曹植王粲诔】我王建国,百司俊乂,君以显举,秉机省闼。

闽 【戌集上】【门字部】 闽 【唐韵】武巾切【集韵】【韵会】眉贫切【正韵】弥邻切,□音珉。【说文】东南越种。【广韵】闽越。【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史记东越传】闽越王无诸。【注】东越之别名。【注】按《说文》云闽,东越,蛇种也。故字从虫门声。【山海经】闽在海中。【注】闽越卽西瓯,今建安郡是也。 又古养鸟官。【周礼秋官闽隶】闽隶掌役畜养鸟,而阜蕃敎扰之。 又【广韵】【集韵】□无分切,音文。【周礼七闽释文】又音文。 又【广韵】音旻。【周礼七闽释文】郑氏音旻。 又【集韵】谟官切,音瞒。【周礼七闽释文】汉书音义,服虔者近蛮。

隁 【戌集中】【阜字部】 隁 【集韵】於建切,音漹。【玉篇】以畜水也。【集韵】本作堰,亦作□。障水也。 又【集韵】隐幰切,音偃。阪也。 又人名。【前汉艺文志】阳丘侯刘隁赋十九篇。【师古注】隁音偃。

隇 【戌集中】【阜字部】 隇 【广韵】【集韵】□於非切,音威。【玉篇】隇,险阻也。

闾 【戌集上】【门字部】 闾 【广韵】力居切【集韵】【韵会】【正韵】凌如切,□音胪。【说文】里门也。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闾,侣也。二十五家相群侣也。【书武成】式商容闾。【传】式其闾巷。【礼内则】与其得罪於乡党州闾。【注】二十五家为闾。【战国策】齐桓公,宫中女市女闾七百。【注】闾里,中门也。【後汉班固传】闾阎且千。【注】字林曰:闾里,门也。 又门名。【左传襄十八年】州绰门於东闾。【注】齐东门。【谷梁传成元年】客不说而去,相与立胥闾而语。【注】胥闾,门名。【释文】闾,力居反。 又仙所居。【史记孝武纪】石闾者,在泰山下址南方,方士多言此仙人之闾也。 又亭名。【春秋襄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注】高平南,平阳县西北有显闾亭。 又古官名。【周礼地官闾胥】闾胥各掌其闾之徵令。【离骚序】屈原与楚同姓,仕於怀王,为三闾大夫。【史记屈贾传注】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 又石名。【五音集韵】尾闾。司马云:闾者,聚也。水聚族之处,在扶桑东,一名沃焦。一石,方圆四万里,厚四万里,海水注者无不燋。 又山名。【尔雅释地】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珣玗琪焉。【注】医无闾,山名。今在辽东。 又【扬子方言】舟首谓之合闾。【注】今江东呼船头屋谓之飞闾是也。 又剑名。【荀子性恶篇】干将,莫邪,钜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注:《新序》曰:辟闾、巨阙,天下之良劔也。 又【五音集韵】草名。状如艾蒿。【前汉司马相如传】奄闾轩于。【注】奄闾,蒿也。子可治疾。 又【正韵】□闾,木名。【史记司马相如传】仁频、幷闾。【注】仁频、幷闾俱注作棕。然考之榈皮作索,则棕应属幷闾,仁频作梹榔也。 又【集韵】兽名。如驴,一角,岐蹄。【山海经】县雍之山,其兽多闾麋。【注】郭曰,闾卽羭也。似驴而岐蹄,角如麢羊。一名山驴。 又美女。【战国策】闾姝、子奢莫如媒兮。【注】闾姝,荀子作闾娵。韦昭云:梁王魏翟之美女。 又姓。【左传定十一年】宗子阳与闾丘明相厉也。【前汉艺文志】闾丘子十三篇。【注】魏人。【正字通】将闾、闾葵,皆复姓。汉唐君□:处士闾葵班。 又人名。【史记秦本纪】吴王阖闾。【前汉武帝纪】东夷薉君南闾等。【注】南闾者,薉君之名。【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俞闾侯。考证:〔又旗名。【诗卫风孑孑干旟疏】闾旐。〕 谨按诗云乡旗,州旟,党旟,族旐,闾旐,比旌,谓乡用旗州党用旟族闾用旐比用旌,非以闾旐为旗名也。今省去此段,於上文古之良劔也下,增注新序曰辟闾巨阙天下之良劔也。

【丑集上】【口字部】 【韵会小补】诩拱切,音汹。本作詾。众言也。【荀子解蔽篇】以为□。○按今本荀子作哅哅。

阀 【戌集上】【门字部】 阀 【唐韵】【集韵】【韵会】房越切【正韵】房滑切,□音伐。【说文】阀阅,自序也。【韵会】阀阅功状。【史记功臣年表】人臣功有五品,明其等曰阀,积日曰阅。 又【正韵】门在左曰阀,在右曰阅。又【正字通】元朝品制有爵者,其门为乌头阀阅。【册府元龟】阀阅二柱,相去一丈,柱端置瓦筒,号为乌头。 又【说文】通用伐。【左传成十六年】却至骤称其伐。【杜预注】伐,功也。又【前汉车千秋传】无伐阅功劳。【注】师古曰:伐,积功也。考证:〔又【说文】通用伐。【左传成十六年】却至骤称其伐阅。【注】所践历也。〕 谨照原文省阅字,并照原注改杜预注伐功也。

阁 【戌集上】【门字部】 阁 【唐韵】古洛切【集韵】刚鹤切【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说文】所以止扉者。从门,各,意兼声。【徐曰】按:杙长者谓之阁,所以止扉。卽今云门颊,扇所附著也。【正字通】按尔雅释宫:樴谓之杙,在墙者谓之楎,在地者谓之臬,大者谓之栱,长者谓之阁。 又【博雅】阁载也。 又【集韵】一曰观也。一曰□藏之所。【玉篇】楼也。扬雄校书于天禄阁。【正字通】汉宫殿疏:麒麟阁、天禄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延贤士。唐制:宣政,前殿也,谓之衙,衙有仗。紫宸,便殿也,谓之阁。朔望不御前殿而御紫宸,谓之入阁。 又食阁,木板为之,所以□食物。【博雅】阁,庖也。【礼内则】大夫七十而有阁。【注】阁,以板为之,□食物也。【又】天子阁,左达五,右达五。【注】天子尊庖远,故左夹室五阁。右夹室五阁。 又阁道,楼陛也。【前汉司马相如传】辇道纚属。【注】辇道,阁道也。【战国策】故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於城阳山中。 又甬路,亦名飞阁,复道也。【史记高祖纪辄烧绝栈道注】栈道,阁道也。崔浩云:险绝之处,傍凿山岩,而施版梁为阁。【正字通】马鸣阁道,利州栈道也。今保宁府广平县,其阁梁,一头入山腹,一头立柱水中。张良烧绝秦栈道,卽此。地舆志昭化县有马鸣阁。剑州有剑阁。 又【周礼秋官野庐氏注】车有轘辕坻阁。【疏】坻阁,道路之名也。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六星绝汉,抵营室,曰阁道。【注】阁道,北斗之辅。 又【诗小雅】约之阁阁。【毛传】犹历历也。【诗诂】端直貌。 又蛙声。【韩愈杂诗】蛙黾鸣无谓,阁阁祗乱人。【注】阁阁,如其声。喻群言害道也。 又姓。【急就章】有阁幷欣。【正字通】唐御史阁辅。 又【韵补】叶于六切,音哊。【司马相如上林赋】离宫别馆,弥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阁。叶下属宿。考证:〔尔雅大者谓之棋,长者谓之阁。〕 谨照原文谓之棋改谓之栱。〔【史记天官书】营室曰阁道。【注】乐汁图云阁道,北斗之辅。〕 谨按天官书六星绝汉抵营室曰阁道,非营室卽阁道也。今照原文改六星绝汉抵营室曰阁道。注阁道北斗之辅。省乐汁图云四字。〔【司马相如上林赋】离宫别馆,弥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阁。〕 谨照原文弥由改弥山。

阂 【戌集上】【门字部】 阂 【唐韵】五漑切【集韵】【韵会】牛代切【正韵】牛盖切,□音碍。【说文】外闭也。从门,亥,意兼声。【玉篇】止也。【易蒙卦注】退则困险,进则阂山。【疏】坎在艮下,是山下有险,恐进退不可,故蒙昧也。又【中孚注】欲进而阂敌,故或鼓也。【左思吴都赋】寒暑隔阂於□宇。【注】阂,五盖反。【抱朴子仁明卷】学而不思,则疑阂实繁。又【广譬卷】灵凤所以晨起丹穴,夕萃轩丘,日未移晷,周章九陔,凌风蹈云,不不阂者,以其六翮之轻劲也。又【列子黄帝篇】和者大同於物,物无得伤阂者,游金石蹈水火,皆可也。【释文】阂,音艾。 又【集韵】【类篇】□下攺切,音亥。藏塞也。【前汉律历志】该藏万物,而杂阳阂种。【注】孟康曰:阂,藏塞也。 又【广韵】古代切【集韵】戸代切,□音漑。义同。 又【集韵】纥则切,音劾。碍也。 又【五音集韵】苦亥切,音恺。开也。 又【韵补】叶音攺。【前汉郊祀歌】厉意逝九阂,纷纭六幕浮大海。【释文】叶音攺。

阄 【亥集上】【斗字部】 阄 【广韵】居求切【集韵】居虬切,□音鸠。【说文】斗取也。【玉篇】手取也。 又【集韵】吉酉切,音纠。义同。

阆 【戌集上】【门字部】 阆 【唐韵】来宕切【集韵】【韵会】【正韵】郞宕切,□音浪。【说文】门高也。 又空虚也。【前汉扬雄传】闶阆阆其寥廓兮。【注】阆,音浪。阆阆,空虚也。 又空旷也。【庄子外物篇】胞有重阆,心有天游。【注】阆,空旷也。音浪。 又土阆。【管子度地篇】城外为之郭,郭外为之土阆。 又山名。【屈原离骚】朝吾将济於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马。【注】阆风,山名。在昆仑之上。【前汉司马相如传】登阆风而遥集兮。【注】张揖曰:阆风山在昆仑阊阖之中。 又地名。巴郡有阆中县。【前汉地理志】阆中。【注】属巴郡。阆音浪。 又【集韵】里党切,音朖。爣阆,宽明貌。 又人名。【史记周本纪】厘王子惠王阆立。 又【集韵】里养切,音两。【说文】蝄蜽也。【史记孔子世家】木石之怪夔罔阆。【注】夔,音逵。阆,音两。家语作魍魉。 又【广韵】鲁当切【集韵】卢当切,□音郞。亦门高也。又【後汉张衡传】集太微之阆。【注】阆,明大也。【扬雄甘泉赋文选注】阆音郞。阆阆,高大貌。 又【集韵】徒郞切,音唐。高门谓之阆。或作□。

阈 【戌集上】【门字部】 阈 〔古文〕□【唐韵】于逼切【集韵】【正韵】越逼切,□音域。【说文】门榍也。论语曰:行不履阈。【徐曰】门限也。【尔雅释宫】柣谓之阈。【疏】谓门下横木为外内之限。【礼玉藻】宾人不中门,不履阈。【注】阈,门限。【左传僖二十二年】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逾阈。【前汉王莽传】思不出乎门阈。【注】门橛也。 又【广韵】况逼切【集韵】忽域切,□音洫。义同。

阉 【戌集上】【门字部】 阉 【唐韵】英廉切【集韵】【韵会】衣廉切【正韵】衣炎切,□音淹。【说文】竖也。宫中阉阍闭门者。从门,奄,意兼声。【广韵】男无势,精闭者。【前汉叙传】阉尹之呰。【注】谓宫人为阉者,谓其精气奄闭不泄也。一曰主奄闭门者。 又【尔雅释天】太岁在戌曰阉茂。【释文】阉,音淹。【史记历书】游兆,阉茂二年。【注】阉茂,一作淹戊。【管子幼官篇】春行冬政,肃。行秋政,雷。行夏政,阉。【注】阳气独盛。 又【广韵】【集韵】【韵会】衣检切【正韵】於检切,□音渰。义同。 【集韵】通作奄。考证:〔【尔雅释天】太岁在戊曰阉茂。〕 谨照原文在戊改在戌。

阊 【戌集上】【门字部】 阊 【唐韵】尺量切【集韵】【韵会】蚩良切【正韵】齿良切,□音昌。【说文】天门也。一曰楚人名门曰阊阖。【前汉礼乐志】游阊阖。【注】阊阖,天门。【後汉杜笃传】排阊阖,入幽谷。【淮南子原道训】排阊阖,钥天门。【注】阊阖,始升天之门也。 又风名。【史记律书】阊阖风居西方。阊者,倡也。阖者,藏也。言阳气道万物阖黄泉也。【淮南子天文训】四十五曰阊阖风至。【注】兑卦风。 又【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注】司马法曰:鼓声不过阊。 又门名。【正字通】阊门,姑苏城门名。 又【集韵】他郞切,音汤。鼞或作阊。鼓声也。

阋 【亥集上】【斗字部】 阋 【唐韵】许激切【集韵】【韵会】馨激切【正韵】迄逆切,□音赥。【说文】恒讼也。从斗从儿,儿善讼者也。【诗小雅】兄弟阋于墙。【传】阋,很也。【尔雅释言】阋恨。【注】相怨恨。【扬子方言】胁阋,惧也。宋卫之闲,凡怒而噎噫谓之胁阋。 又与閴通。【易丰卦閴其无人释文】閴,姚作阋,孟作窒,□通。 又【集韵】郝格切,音赫。义同。

铮 【戌集上】【金字部】 铮 【唐韵】侧茎切【集韵】葘茎切,□音争。【说文】金声也。【潘岳籍田赋】冲牙铮鎗。【後汉刘盆子传】光武曰:卿所谓铁中铮铮者。 又钲也。【东观汉记】段熲有功而还,介士鼓吹铮铎。【马端临曰】铮卽说文钲,形圆如铜锣。 又【广韵】楚耕切【集韵】【韵会】初耕切【正韵】抽庚切,□音琤。义同。 又叶七羊切,音鎗。【张籍祭韩愈诗】顷息万事尽,感情多摧伤。旧茔盟津北,野窆动鼓铮。 【集韵】或作鏳。考证:〔【东观汉记】段颍有功而还,介士鼓吹铮铎。〕 谨据後汉书段颍改段熲。

【卯集中】【手字部】 【集韵】苏典切,音铣。捵,手捻物也。

【申集上】【艹字部】 【篇海】都火切,音朵。木上垂也。字原从朵作。

铰 【戌集上】【金字部】 铰 【广韵】【韵会】□古巧切,音绞。【玉篇】钉铰。【释名】镝,敌也。齐谓之镞,关西谓之钉铰,今凡刀柄鞍首,皆有钉铰。 又【广韵】铰刀。【六书故】交刃刀也。利以翦。【李贺五粒小松歌】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髥铰刀翦。【注】束龙髥,形容松叶之齐,如刀翦截也。铰,卽今妇功缝人所用者。俗呼翦刀。 又【广韵】古肴切,音交。义同。 又【广韵】古孝切【韵会】【正韵】居效切,□音敎。义同。 又【类篇】以金饰器也。【颜延之赭白马赋】宝铰星缠。【注】铰,装饰也。

【未集中】【糸字部】 【集韵】经天切,音坚。【类篇】或作,紧也。○按与同。详字注。

铲 【戌集上】【金字部】 铲 【唐韵】初限切【集韵】【韵会】楚限切【正韵】楚□切,□音剗。【说文】鏶也。一曰平。【韵会】平木铁器。 又【正韵】与剗同。【木华海赋】铲临崖之阜陆。【杜甫诗】意欲铲□障。 又损削也。【唐书高窦传】埋光铲采。【□子昂传】铲山辇石。 又与产同。【鲍照芜城赋】铲利铜山。 又【广韵】初雁切【集韵】【韵会】初谏切,□音羼。义同。 又【集韵】齿善切,音阐。【博雅】签谓之铲。

铳 【戌集上】【金字部】 铳 【集韵】充仲切,音□。【玉篇】銎也。【集韵】斧穿也。 又【字汇补】铳,蜀语也。见黄山谷集。 又【集韵】昌六切,音俶。义同。

铴 【戌集上】【金字部】 铴 【广韵】【正韵】□他浪切,音傥。工人治木器。【韵会】以铁为齗,凡木石有斤斧痕迹者,摩之令平也。亦作□。

银 【戌集上】【金字部】 银 【唐韵】语巾切【集韵】【韵会】【正韵】鱼巾切,□音誾。【说文】白金也。【尔雅释器】白金谓之银。【前汉食货志】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银一流直千。【注】朱提,县名,出善银。 又黄银。【山海经皋涂之山注】黄银出蜀中,与金无异,但上石则色白。又【唐书房□龄传】赐□龄黄银带。 又【宝藏论】银有十七种,天生牙出银坑内石缝中,状如乱丝,色红者上,入火紫白,如草根者次之。衔黑石者最奇,生乐平鄱阳产铅之山,一名龙牙,一名龙须。生银出石□中,成片块,大小不定,状如硬锡。母砂银生五溪丹砂穴中,色理赤光。黑铅银得子母之气。此四种为眞银。有水银、银草、砂银、曾靑银、石绿银、雄黄银、雌黄银、硫黄银、胆矾银、灵草银,皆是以药制成者。丹阳银、铜银、铁银、白锡银,皆以药点化者,皆假银也。外国四种,新罗银、波斯银、林邑银、云南银,□精好。 又水银。【前汉刘向传】水银为江海。【桂海虞衡志】邕州丹砂盛处,椎凿有水银自然流出。 又乌银。【本草纲目】□藏器曰:今人用硫黄熏银,再宿泻之,则色黑。工人用为器,养生家以器煮药,可辟恶。 又姓。【正字通】汉银木。明正德鸡泽知县银镜。 又地名。【公羊传昭十一年】会于屈银。【左传】【谷梁】作厥憖。 又【集韵】州名。陕西白狄地,北周立银州。 又【字汇】上声。【黄香九宫赋】眄旭历而锐银。【注】犹钻硏。 又【同文铎】与垠同。【荀子成相篇】守其银。 又【字汇补】廉锷也。【大戴礼】银手如断,是卜商之行也。 又【韵补】叶音沿。【杨方合欢诗】修途曲且险,秋艹生两边。黄华如沓金,白华如散银。

铷 【备考】【戌集】【金字部】 铷 【篇海类编】音汝。

铸 【戌集上】【金字部】 铸 〔古文〕□【唐韵】之戍切【集韵】朱戍切,□音注。【说文】销金成器也。【玉篇】熔铸也。【左传宣三年】铸鼎象物。【注】象所图物,著之於鼎。又【昭二十一年】天王将铸无射。 又国名。【左传襄二十三年】臧宣叔娶于铸。【注】铸国,济北蛇丘县所治。 又地名。【後汉郡国志】济北国有铸乡城。 又与祝通。【礼乐记】封帝尧之後于祝。【注】祝,或为铸。 又姓。【姓苑】尧後。以国为氏。 又【字汇补】照秀切,音咒。【淮南子俶眞训】今夫冶工之铸器。【注】铸,读作祝。

铺 【戌集上】【金字部】 铺 【唐韵】普胡切【集韵】【韵会】【正韵】滂模切,□音□。【说文】著门铺首也。从金甫声。【增韵】所以衔环者,作龟蛇之形,以铜为之,故曰金铺。【前汉扬雄传】排玉戸而扬金铺兮。【注】铺,门首也。 又【广韵】□也,布也。【诗周南序疏】赋之言铺,直铺□今之政敎善恶。又【小雅乃安斯寝笺】乃铺席,与群臣安燕以乐之。【大雅】铺敦淮濆。【注】铺,布也。布其师旅也。【礼乐记】铺筵席,□尊俎。 又病也。与痡通。【诗周南我仆痡矣释文】痡,音敷。又普乌反。本又作铺。又【大雅】淮夷来铺。【传】铺,病也。 又徧也。【诗小雅】沦胥以铺。【笺】铺,徧也。【释文】铺,普乌反。王云:病也。 又【正字通】古器曰铺,豆属,有铺□荐献之义。博古图:周刘公铺,高五寸五分,深一寸六分,口径七寸六分,容二升三合。铭云:刘公作杜嬬尊铺,永宝用。名虽为铺,其器则豆也。 又【广韵】【集韵】【正韵】□芳无切,音敷。【集韵】□也,设也。○按诗小雅、大雅、礼乐记、释文□兼□、敷二音。 又【扬子方言】铺,止也。【注】铺,芳孤反。 又【扬子方言】揄铺,毳也。荆扬江湖之闲曰揄铺。【注】谓物之行蔽也。铺音敷。 又【扬子方言】铺颁,索也。东齐曰铺颁,犹秦晋言抖擞也。【注】铺,音敷。 又【集韵】奔模切,音逋。设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普故切,音怖。义同。一曰铺首,著门衔环者。 又【韵会】贾肆也。【正字通】俗作舗。资暇集市肆中,筐筥等鳞次其物以粥者曰星货铺,言罗列繁密如星。今呼星火舗,非。

锄 【戌集上】【金字部】 锄 【广韵】士鱼切【集韵】床鱼切,□音鉏。【左传僖三十三年注】耨,锄也。【释文】本又作鉏。【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释名】锄,助也,去秽助苗长也。 又【集韵】状所切。与鉏同。鉏鋙亦作锄鋙。

链 【戌集上】【金字部】 链 【唐韵】力延切【集韵】陵延切,□音连。【说文】铜属。【玉篇】铅矿也。 又【正字通】通作连。【史记货殖传】江南出金锡连。【注】徐广曰:铅未炼者。 又【六书故】今人以锒铛之类相连属者为链。 又【集韵】抽延切,音脠。义同。一曰卝也。

铿 【戌集上】【金字部】 铿 【广韵】口茎切【集韵】【韵会】丘耕切【正韵】丘庚切,□音。【玉篇】铿锵,金石声。【礼乐记】钟声铿。【疏】言金钟之声铿铿然。【前汉礼乐志】但能纪其铿鎗鼓舞。【注】铿鎗,金石之声。【集韵】或作鍞銵。 又【韵会】琴声。【论语】鼓瑟希,铿尔。 又【广韵】撞也。【楚辞招魂】铿钟摇簴。【注】铿,撞也。【班固东都赋】发鲸鱼,铿华钟。 又人名。【楚辞天问】彭铿斟雉帝何飨。【注】彭铿,彭祖也。【神仙传】彭祖,姓籛名铿。考证:〔【前汉□法志】但能纪其铿鎗鼓舞。〕 谨按所引出礼乐志不出□法志。谨照原书□法志改礼乐志。

【辰集中】【木字部】 【篇海】子六切,音蹙。车辕木。【正字通】俗槭字。

□ 【未集中】【网字部】 □ 【集韵】徒谷切,音独。罜或从卖作□。【玉篇】鱼罔。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俗裹字。

【辰集上】【日字部】 【篇海】与同。@,暴本字。

【寅集上】【尢字部】 【集韵】卢卧切,蜾去声。行不正也。

【子集中】【人字部】 【说文】鬒本字,引《诗》:发如云。〇按《诗墉风》今作鬒。

【丑集下】【女字部】 【字汇】丘仰切,羌上声。乱貌。【正字通】讹字。

阤 【戌集中】【阜字部】 阤 【唐韵】【集韵】【韵会】丈尔切【正韵】丈几切,□音褫。【说文】小崩也。【玉篇】毁也,落也。【周语】聚不阤崩,而物有所归。【注】大曰崩,小曰阤。【集韵】或作陊陁。 又【集韵】一曰崖际。【周礼冬官考工记】轮已庳,则於马终古登阤也。【注】阤,阪也,轮庳则难引。【释文】阤,丈尔反。刘读堂何反。 又【广韵】施是切【集韵】【韵会】赏是切【正韵】诗止切,□音豕。【广韵】坏也。【後汉李膺传】纲纪颓阤。 又【集韵】【韵会】□待可切,音舵。【博雅】坏也。或作陊陀。 又【集韵】演尔切,音迤。本作陁。详後陁字注。 又【韵会小补】唐何切。同陀。【史记司马相如传】登陂阤之长坂。【汉书】作陁。

阥 【戌集中】【阜字部】 阥 【字汇】俗阴字。

厄 【戌集中】【阜字部】 厄 【集韵】【正韵】乌懈切【韵会】幺解切,□音。【集韵】本作□。或作隘,阸陋也。【正韵】狭也。【左思吴都赋】邦有湫厄而蜷局。 又【左传昭元年】彼徒我车,所遇又厄。【注】地险不便车。又【定四年】还塞大隧、直辕、冥厄。【注】三者汉东之隘道。【史记秦始皇纪】闭关据厄。 又【集韵】【正韵】□乙革切,音厄。【集韵】限也。本作阸,塞也。 又【周礼地官乡师】以岁时巡国及野,而賙万民之囏厄。【孟子】厄穷而不悯。◎按说文、玉篇、广韵皆有阸无厄,故正字通云,厄,俗阸字。然左传、孟子皆作厄,亦未可以为俗字也。考证:〔【定四年】还塞大隧,直辕,冥厄。【注】二者,汉东之隘道。〕 谨照原文二者改三者。

阪 【戌集中】【阜字部】 阪 【唐韵】【集韵】【韵会】□甫远切,音反。【说文】坡者曰阪。一曰泽障。一曰山胁也。【玉篇】险也。【广韵】大陂不平。【诗小雅】瞻彼阪田。【笺】阪田,崎岖硗埆之处。【礼月令】善相丘陵阪险原隰。【战国策】外阪迁延。【注】阪,坡也。【史记范睢传】右陇蜀,左关阪。◎按郑风,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阪远二字,广韵俱在阮韵。朱注,阪,叶孚脔切。字汇、正字通仍之,云,又音显。 又地名。【书立政】夷微卢烝三亳阪尹。【左传昭二十三年】单子从阪道。刘子从尹道伐尹。〇按书传训作阪地之尹长,而左传云,阪道、尹道,明是二地名,当从左氏。又释文、诗、礼阪字,俱兼反、昄二音,惟书阪尹专音反。 又【广韵】同坂。【集韵】亦同坂。□详阪坂二字注。 又与反同。【荀子成相篇】阪为先圣。【注】阪与反同。反先圣之所为。 又【玉篇】步坂切【集韵】部版切,□音魬。【集韵】陂也。 又【集韵】蒲限切,音版。阪泉,地名。【左传僖二十五年】遇黄帝战於阪泉之兆。 又叶平声。【王褒关山篇】从军出陇阪,驱马渡关山。考证:〔【书立政】夷微卢烝三毫阪尹。〕 谨照原文三毫改三亳。

【未集中】【网字部】 讹字。○按《篇海》,音义同□。疑卽□字之讹。

【未集中】【耒字部】 【广韵】侧持切【集韵】庄持切,□音葘。【博雅】耕也。或作□□。通作葘。 又【玉篇】田一岁也。□字原作艹下。

阫 【戌集中】【阜字部】 阫 【集韵】【韵会】【正韵】□蒲枚切,音陪。【集韵】墙也。或作坏。【庄子庚桑楚】日中穴阫。 又【集韵】【韵会】【正韵】□铺枚切,音胚。义同。

坑 【戌集中】【阜字部】 坑 【唐韵】客庚切【集韵】【韵会】【正韵】丘庚切,□音砊。【说文】阆也。【玉篇】坎也,池也。【尔雅释诂】坑,坑虚也。【注】坑坑,谓坑壍也。【疏】坑坑者,坎陷之虚也。【史记货殖传】驰坑谷。【广韵】同坑。亦同硎。 又【增韵】陷也。【史记秦始皇纪】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 又长坑,地名。【前汉赵充国传】出盐泽,过长坑。 又姓。【左传哀十四年】司马牛卒於鲁郭门之外,坑氏葬诸丘舆。【注】坑氏,鲁人也。【释文】坑,苦庚反。或音冈。 又【集韵】居郞切,音冈。地名。 又【庄子天运篇】在谷满谷,在坑满坑。涂郄守神,以物为量。【楚辞九歌】高飞兮安翔,乘淸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 又【扬雄甘泉赋】□众车於东坑。【注】师古曰:坑,大阜也,读与冈同。一曰东坑,东海也。 又【广韵】苦浪切【集韵】口浪切,□音抗。【广韵】门也。【集韵】坑也。

阭 【戌集中】【阜字部】 阭 【唐韵】余准切【集韵】庾准切,□音尹。【说文】高也。 又一曰石也。 又【集韵】粗兖切,音隽。【玉篇】高也。又地名。 又【集韵】俞罪切,音倄。义同。 又【集韵】以转切,音兖。亦高也。或作□。

【申集中】【虫字部】 【唐韵】所鸠切【集韵】疏鸠切,□音搜。【玉篇】蛷,虫名。亦名蠷。【博雅】蛷,□蛷也。 又【酉阳杂俎】古蠼,短狐,踏影蛊,皆中人影为害。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七叶切,音妾。连绪也。○按音义与緁同。当卽緁字之讹。

【申集上】【艹字部】 【集韵】伊眞切,音因。薼,香草。【类篇】通作茵。

阮 【戌集中】【阜字部】 阮 【唐韵】虞远切【集韵】【韵会】【正韵】五远切,□音邧。【玉篇】山名。 又【玉篇】关名。【前汉成帝纪】流民欲入五阮关者,勿苛留。 又国名。【诗大雅】侵阮徂共。 又姓。【广韵】出□留。 又【唐韵】【集韵】【韵会】□愚袁切,音元。【说文】代郡五阮关也。【前汉地理志】作五原。【正韵】阮,古原字。 又【广韵】五阮郡。【前汉地理志】作五原郡。【注】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 【篇海】同□。

址 【戌集中】【阜字部】 址 【唐韵】【集韵】【韵会】诸市切【正韵】诸氏切,□音止。【说文】基也。【史记封禅书】石关者,在太山下址南方。【前汉疏广传】颇立产业基址。 又【释名】水出其前曰址丘。址,基址也,言所出然。 【说文】址,或作址。 又交址,汉郡名。【前汉武帝纪】合浦交址。【後汉南蛮传】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址。【正字通】亦作趾。

阱 【戌集中】【阜字部】 阱 〔古文〕汬【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疾郢切,音静。【广韵】坑也。【集韵】陷也。【周礼秋官雍氏】春令为阱擭沟渎之利於民者,秋令塞阱杜擭。 又【集韵】【韵会】【正韵】□疾政切,音净。义同。 【集韵】同阱。

防 【戌集中】【阜字部】 防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扶方切,音房。【说文】堤也。【玉篇】鄣也。【广韵】防御也。【尔雅释地】坟,大防。【疏】坟谓崖岸,状如坟墓,名大防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凡沟必因水埶,防必因地埶。【左传襄二十五年】町原防。【注】防,堤也。【谷梁传昭八年】艾兰以为防。【注】防为田之大限。【孟子】无曲防。【战国策】有长城钜防,足以为塞。 又【玉篇】备也。【易旣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又【玉篇】禁也。【礼檀弓】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供,又敢与知防。【注】防,禁放溢也。 又【尔雅释宫】容谓之防。【注】形如今床头小曲屛风,唱射者所以自防隐也。【颜延之答郑尚书诗】踟蹰淸防密。【注】淸防,屛风也。 又□邑名。【诗□风】防有鹊巢。【传】防,邑也。 又鲁地名。【春秋隐九年】冬,公会齐侯于防。【注】防,鲁地,在琅琊县东南。又【隐十年】取防。【注】高平昌邑县西南有西防城。 又防风氏,国名。【鲁语】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 又姓。【正字通】汉有孝子防广,明防盛。 又与房同。【史记项羽纪】封杨武为吴防侯。【前汉地理志】作吴房,属汝南郡。【注】孟康曰:本房子国。又【武帝纪】有芝生殿防内中。又【沟洫志】宣防塞兮万福来。 又【说文】或作□。【玉篇】或作坊。【礼坊记】大为之坊,民犹逾之。【注】坊,同防。 又【集韵】分房切,音方。【诗秦风】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传】防,比也。【笺】犹当也。【释文】毛音方,郑音房。 又【集韵】通作方。【前汉功臣表】汁防肃侯雍齿。【史记】作什方。 又【广韵】符况切【集韵】【韵会】符访切,□坊去声。【广韵】守御也。【春秋序】圣人包周身之防。【释文】防,扶放切,又音房。 又【集韵】堤也。亦同坊。

阳 【戌集中】【阜字部】 阳 与阳同。见【字汇补】□字注。〔古文〕□□□【唐韵】与章切【集韵】【韵会】余章切【正韵】移章切,□音羊。【玉篇】营天功,明万物谓之阳。【说文】高明也。 又日也。【诗小雅】湛湛露斯,匪阳不晞。【传】阳,日也。【左传文四年】天子当阳。【礼祭义】殷人祭其阳。【注】阳谓日中时也。【孟子】秋阳以暴之。 又【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注】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阳。 又【玉篇】双也。 又月建。【尔雅释天】十月为阳。【诗小雅】岁亦阳止。 又【尔雅释天】春为靑阳。【注】气淸而温阳。 又【尔雅释天】太岁在癸曰昭阳。 又五月五日曰端阳,九月九日曰重阳,见【月令广义】。 又【尔雅释山】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诗大雅】度其夕阳。【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又水北也。【诗大雅】在洽之阳。【谷梁传僖二十八年】水北为阳。 又【释名】丘高曰阳丘,体高近阳也。 又【诗豳风】我朱孔阳。【传】阳,明也。 又【玉篇】淸也。 又【诗周颂】龙旗阳阳。【传】阳阳,言有文章也。 又【诗王风】君子阳阳。【传】阳阳,无所用其心也。 又【周礼地官大司徒】以阳礼敎让,则民不争。【注】阳礼谓乡射飮酒之礼。 又国名。【春秋闵二年】齐人迁阳。【注】阳,国名。【战国策】塞漏舟而轻阳侯之波。【注】博物志,晋阳国侯溺水,因为大海之神。 又【春秋昭十二年】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注】阳卽唐,燕别邑,中山有唐县。 又县名。【史记高祖纪】西过高阳。【注】属□留。 又关名。【前汉西域传】去阳关七千八百二里。 又【左传昭二十四年】公孙于齐,次于阳州。 又阳城,山名。汉为县,属颍川郡。 又古帝号。【史记五帝纪】帝颛顼高阳氏。 又【释名】立人,象人立也。或曰阳门,在前曰阳,两旁似门也。 又【玉篇】伤也。 又【庄子达生篇】西北方之下者,则泆阳处之。【注】泆阳,鬼名。 又【抱朴子登涉篇】山中树能人语者,非树能语也,其精为之,名曰云阳。 又昌阳,菖蒲别名。【韩愈进学解】昌阳引年。 又姓。【史记司马相如子虚赋】阳子骖乘。【注】古仙人阳陵。【广韵】周景王封少子於阳樊,後裔因邑命氏。又汉复姓,有二十二氏:欧阳、高阳、靑阳、孙阳、子阳、周阳、泾阳、逼阳、梗阳、戏阳、鲑阳、叶阳、陵阳、鲜阳、栎阳、濮阳、太阳、老阳、安阳、成阳、朱阳、索阳。 又通作扬。【礼玉藻】盛气顚实扬休。【注】顚,读为阗。扬,读为阳。盛身中之气,使之阗满其息,若阳气之体物也。【释名】阳,扬也,气在外发扬也。 又与佯同。【礼檀弓】阳若善之。【前汉高帝纪】阳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又音肠。【尔雅释诂】阳,予也。【注】鲁诗云:阳如之何,今巴濮之人自呼阿阳。【疏】汉书艺文云:鲁申公为诗训,故是为鲁诗。其经云:阳如之何,申公以阳为予,故引之。【释文】阳,音肠。 【五音集韵】俗作□。【字汇】俗作阦。【字汇补】亦作□阳氜。

【未集中】【糸字部】 【集韵】絇,或作。详絇字注。

阴 【戌集中】【阜字部】 阴 与阴同。见【字汇补】□字注。〔古文〕霒侌□□□喑【唐韵】【集韵】【韵会】於今切【正韵】於禽切,□音音。【说文】暗也。【释名】阴,荫也,气在内奥荫也。【玉篇】幽无形,深难测谓之阴。【易坤卦】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礼月令】百官静事毋□,以定晏阴之所成。又【周礼天官内宰】以阴礼敎六宫。【注】阴礼,妇人之礼。又【内小臣】掌王之阴事阴令。又【地官大司徒】以阴礼敎亲,则民不怨。【注】阴礼,谓男女之礼。 又阴晴。【诗邶风】曀曀其阴。【又】以阴以雨。 又【说文】山之北也。【书禹贡】南至于华阴。 又【说文】水之南也。【前汉地理志】河东郡汾阴县。【注】介山在南。 又【玉篇】影也。【晋书陶侃传】大禹惜寸阴,吾辈当惜分阴。 又【正字通】□背曰阴。杨修解曹娥□阴八字。 又【前汉郊祀歌】灵之至,庆阴阴。【注】师古曰:言垂阴覆徧於下。 又【玉篇】默也。【战国策】齐秦之交阴合。 又【诗秦风】阴靷鋈续。【传】阴,揜軓也。【释名】阴,荫也。横侧车前,以阴笒也。 又地名。【左传襄九年】济于阴阪侵郑。又【昭十九年】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又【二十二年】帅师军于阴。【前汉地理志】南阳郡阴县。【注】卽左传下阴也。又汉有两阴山县。【地理志】西河郡阴山,又桂阳郡阴山。 又山名。【史记秦始皇纪】自楡中□河以东,属之阴山。【注】徐广曰:在五原之北。 又姓。【广韵】管修自齐适楚,为阴大夫,其後氏焉。○按史记褚少孙龟策传:阴兢活之,与之俱亡。索隐曰:阴,姓。兢,名也。是商时卽有阴姓矣。又左传僖十五年: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注:饴甥,食邑于阴。战国策有阴□、阴姬,疑卽出於此。又昭二十四年,阴不佞,以温人南侵。疑阴亦姓也。 又【正字通】男子势曰阴。【史记吕不韦传】私求大阴人嫪毐为舍人。 又【逸周书】墠上张赤帟阴羽。【注】阴,鹤也。 【玉篇】今作阴。【五音集韵】俗作□。【字汇】俗作阥。【字汇补】亦作□阴□。 又【集韵】乌含切,音庵。本作暗,治丧庐也。【论语】高宗谅阴,三年不言。 又【集韵】【韵会】□於禁切,音荫。【集韵】瘗藏也。【礼祭义】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注】阴,读为依荫之荫。 又【诗大雅】旣之阴女,反予来赫。【笺】覆阴也。【韵会小补】荫,通作阴。 又【正字通】音飮。古医方有淡阴之疾,俗作淡飮。 又叶於容切,音雍。【诗豳风】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笺】凌阴,冰室。【扬子太□经】日飞悬阴,万物融融。 又叶於虔切,音烟。【黄庭经】上有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阴。 又【韵会小补】本作殷。浅黑色也。亦作阴。【诗小雅我马维駰传】阴白杂毛曰駰。阴,浅黑色也。考证:〔【战国策】齐秦之处阴合。〕 谨照原文之处改之交。〔【诗秦风】阴靷鋈续。【传】阴,揜轨也。〕 谨照原文轨改軓。〔【逸周书】墠上张赤奕阴羽。〕 谨照原文赤奕改赤帟。

隭 【戌集中】【阜字部】 隭 【集韵】同陑。

额 【戌集下】【页字部】 额 【广韵】五陌切【集韵】【韵会】【正韵】鄂格切,□音峉。【说文】頟颡也。详頟字注。 又叶逆各切,音咢。【後汉城中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尺音绰。

阶 【戌集中】【阜字部】 阶 【唐韵】古谐切【集韵】【韵会】【正韵】居谐切,□音皆。【说文】陛也。【玉篇】登堂道也,级也。【书大禹谟】舞干羽于两阶。 又【释名】阶,梯也,如梯之有等差也。【礼丧大记】复有林麓,则虞人设阶。无林麓,则狄人设阶。【注】阶,所乘以升屋者,梯也。 又【易系辞】言语以为阶。【诗大雅】谁生厉阶。 又【礼少仪】不得阶主。【注】阶,上进者。【疏】阶是等级。人升阶,必上进,故以阶为上进。 又星名。【前汉东方朔传】愿□泰阶六符。【注】泰阶,三台也。 又官阶。【南史张融传】融不知阶级,阶级亦可不知融。【唐书百官志】文阶二十八阶,武阶二十一阶。 又乌阶,草名。【尔雅释草注】欔,一名乌阶。 又州名。【韵会】西戎别种,白马氐地,魏武州,唐攺阶州。 又叶居夷切,音基。【诗小雅】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又【大雅】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 又叶坚奚切,音稽。【班固西都赋】虽轻迅与僄狡,犹愕眙而不能阶。攀井干而未半,目眴转而意迷。

阷 【戌集中】【阜字部】 阷 【玉篇】丑贞切【集韵】痴贞切,□音柽。【玉篇】丘也。 又【篇海】吞也。

阸 【戌集中】【阜字部】 阸 【唐韵】於革切【集韵】【韵会】【正韵】乙革切,□音厄。【说文】塞也。【广韵】限也,碍也。【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秉其阸塞地利。 又【广韵】危也,迫也。【前汉元帝纪】百姓仍遭凶阸。 又【广韵】【集韵】【正韵】□乌懈切,音。【玉篇】险也,塞也。【广韵】阻塞也。【史记律书】後且拥兵阻阸。【前汉诸侯王表】至呼阸河洛之闲。【注】应劭曰:阸者,狭也。 又【广韵】阸嶭,山形。 又叶音郁。【胡广司隶校尉箴】大汉通变,崇弘□易。吞舟之网,以济难阸。 【玉篇】同隘。【集韵】同厄。互见厄隘二字注。

阹 【戌集中】【阜字部】 阹 【唐韵】去鱼切【集韵】【韵会】丘於切,□音祛。【说文】依山谷,为牛马圈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江河为阹。【扬雄长杨赋序】以罔为周阹。【注】李奇曰:阹,遮禽兽围□也。【马融广成颂】周阹环渎。【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