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第2部分

】 □ 【篇海】斫本字。

濂 【巳集上】【水字部】 濂 【广韵】【集韵】勒兼切【韵会】离盐切【正韵】力盐切,□音廉。与溓同。一曰薄也。 又溪名。【广舆记】在永州府道州。 又【集韵】燮玷切,音帴。濂洓,轻薄貌。

炁 【巳集中】【火字部】 炁 【广韵】去旣切【集韵】丘旣切。□同气。详气部气字注。【关尹子六匕篇】以一炁生万物。

浓 【巳集上】【水字部】 浓 【广韵】女容切【集韵】【韵会】尼容切,□音醲。厚也。【增韵】浓淡之对。通作醲。 又【说文】露多也。【诗小雅】零露浓浓。 又【集韵】【韵会】奴冬切。【正韵】奴宗切,□音农。义同。 【玉篇】亦作□。

濄 【巳集上】【水字部】 濄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禾切,音戈。水名。【说文】水受淮阳扶沟浪荡渠,东入淮。 又【广韵】乌禾切,音倭。义同。一曰水回也。 【集韵】或作涡。

濅 【巳集上】【水字部】 濅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子鸩切,音祲。水名。【说文】水出魏郡武安东。 又一州大潴曰濅。【前汉地理志】扬州川曰三江,濅曰五湖。【注】濅,古浸字。 又水渍也。详浸字注。 又益也,渐也。【前汉成帝纪】濅以成俗。 又【集韵】【韵会】子朕切【正韵】子袵切,□音。濅丘,县名。见【前汉地理志】。

焍 【巳集中】【火字部】 焍 【集韵】大计切,音第。灼龟木也。【史记龟策传】持龟以卵周环之。祝曰:今日吉,谨以梁卵焍黄,祓去玉灵之不祥。【注】索隐曰:焍龟木也。竟次第之第,言烧荆枝,更递而灼之,故有焍名。 又【集韵】天黎切,音梯。【史记龟策传注】索隐曰:焍一音梯,言灼之以渐,如有阶梯也。 又音题。【史记龟策传注】正义,曰焍音题。焦也。

烝 【巳集中】【火字部】 烝 【唐韵】煮仍切【集韵】【韵会】诸仍切,□音蒸【说文】火气上行也。【诗大雅】烝之浮浮。【疏】炊之于甑,爨而烝之。 又【尔雅释诂】君也。【诗大雅】文王烝哉。 又【尔雅释诂】进也。【书尧典】烝烝。乂【诗周颂】烝畀祖妣。 又【尔雅释诂】众也。【书益稷】烝民乃粒。 又【书立政】夷微卢烝。【蔡传】烝,或以为众,或以为夷名。又【尔雅释言】尘也。【注】人众所以生尘埃。 又【诗豳风】烝在桑野。【传】烝置也。又【小雅】烝然罩罩。【笺】烝,尘也。尘然犹言久如也。【朱传】烝,发语辞。 又【诗鲁颂】烝烝皇皇。【传】烝烝厚也。 又【尔雅释训】烝烝作也。【注】物兴作之貌。 又【尔雅释天】冬祭曰烝。【注】进品物也。【书洛诰】烝祭岁。 又【礼月令】大飮烝。【疏】烝,升也。升此牲体子俎之上。【周语】禘郊之事,则有全烝,王公立饫,则有房烝,亲戚宴飨,则有殽烝。 又【仪礼特牲馈食礼】枣烝栗择。【注】果实之物多皮核,优尊者可烝裹之也。 又【扬子方言】烝,淫也。【左传桓十六年】卫宣公烝于夷姜。【注】上淫曰烝。 又【韵会】通作蒸。 又【五音集韵】支庱切,蒸上声。气上远貌。 又【广韵】【集韵】□诸应切,音证。【广韵】热也。【正韵】郁热。 又【集韵】气之上达也。或作蒸。 又叶居□切,音姜。【汉校官□辞】翼翼皇慈,惠我黎烝,贻我潘君,平兹溧阳。考证:〔【尔雅释天】冬祭于烝。〕 谨照原文于烝改曰烝。

烟 【巳集中】【火字部】 烟 【唐韵】乌前切【集韵】【韵会】因莲切【正韵】因肩切,□音燕。【说文】本作烟。详烟字注。【荀子富国篇】凫雁若烟海。又【广韵】於眞切【集韵】【正韵】伊眞切,□音因。【广韵】烟熅天地气。【易】作絪縕。【集韵】或作氤。【班固典引】烟烟熅熅。【刘桢鲁都赋】曳发编芒,蔚若雾烟,九采灼烁,华藻纷□。〔古文〕□□□【唐韵】乌前切【集韵】【韵会】因莲切【正韵】因肩切,□音燕。【说文】火气也。【周礼秋官蝈氏】以其烟被之。 又姓。见【字汇】。 又於眞切,音因。【周礼春官大宗伯注】禋之言烟也。周人尚臭,烟气之臭闻者。【注】烟音因。【柳宗元祭从兄文】留连游欢,涉月弥旬,夜□膏炬,昼凌风烟。 【说文】或作烟。【集韵】籀亦作□。

烠 【巳集中】【火字部】 烠 【广韵】戸恢切【集韵】胡隈切,□音回。【玉篇】光色也。 又【集韵】都回切,音塠。义同。又【类篇】虎隈切,音魁。火也。 又【集韵】倚亥切,音欸烂也。 又【类篇】胡对切,音溃。火色也。

烡 【巳集中】【火字部】 烡 【篇海】音光。照也。

烢 【巳集中】【火字部】 烢 【篇海】音宅。裂也。

烦 【巳集中】【火字部】 烦 【唐韵】附袁切【集韵】【韵会】符袁切,□音樊。【说文】热头痛也。 又【增韵】不□也。【书说命】礼烦则乱。又【玉篇】干烦也。【左传僖二十九年】敢以烦执事。 又【礼乐记】卫音趋数烦志。【注】烦,劳也。 又【左传定二年】啧有烦言。【注】烦,言忿争。 又【增韵】闷也。【史记仓公传】病使人烦懑。 又鸟名。【司马相如上林赋】烦鹜鷛□。【注】徐广曰:烦鹜,一作番。【汉书音义】烦鹜,凫也。郭璞云:烦鹜,鸭属。 又地名。【战国策】袭燕楼烦数县。【注】楼烦,属雁门。 又叶符筠切。【陈琳大暑赋】料救药之千百兮,祇累热而增烦。耀灵管之匪念兮,将损性而伤神。 又叶汾洽切。【宋玉神女赋】淡淸静其愔嬺兮,性沈祥而不烦,意似近而旣远,若将来而复旋。【嵆康琴赋】更唱迭奏,声若自然,流楚窈窕,惩躁雪烦。

【丑集上】【口字部】 【集韵】尼猷切,纽平声。呢,小儿声也。 又【集韵】【类篇】□如又切,音輮。恶言。

【丑集下】【女字部】 【字汇】所六切,音缩。春人。无稽。

【午集下】【立字部】 【玉篇】房越切【海篇】音伐。伫也。 【集成】书作□。

【未集下】【肉字部】 【广韵】【集韵】□陟加切,音奓。【广韵】不密。【玉篇】□,不密也。 又【集雅】本作□。【博雅】痕□,瘢也。或亦作□。 又【广韵】黏也。 又【广韵】陟驾切,音吒。□,相黏。@□。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弥计切,音谜。吴俗呼母曰。

烧 【巳集中】【火字部】 烧 【唐韵】式昭切【集韵】【韵会】【正韵】尸招切,□音□。【说文】□也。【玉篇】燔也。【礼月令】仲夏毋烧灰。【战国策】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又烧当,羌名。【後汉西羌传】至硏十三世孙烧当立。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失照切,音少。【广韵】放火。【韵会】野火曰烧。

热 【巳集中】【火字部】 热 【唐韵】如列切【集韵】【韵会】【正韵】而列切,□音苶。【说文】温也。【释名】□也。如火所烧□。【增韵】炎气。【诗大雅】谁能执热,逝不以濯。【礼月令】大雨时行,烧剃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 又【唐韵正】如例反。【束皙近游赋】系复襦以御冬。胁汗衫以当热。帽引四角之缝。裙为数条之杀。【饼赋】三春之初,阴阳交际,寒气旣除,温不至热。 【正字通】说文本作□,十二画。省作热。非。

烯 【巳集中】【火字部】 烯 【集韵】香依切,音希。火色。【玉篇】亦晞字。详日部晞字注。

烰 【巳集中】【火字部】 烰 【唐韵】缚牟切【集韵】【韵会】房尤切【正韵】房鸠切,□音浮。【尔雅释训】烰烰,烝也。【注】气出盛。【疏】大雅云:烝之浮浮。浮烰音义同。 又【吕氏春秋】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注】烰,犹庖也。 又【集韵】平幽切,音滮。火气也。

【寅集下】【广字部】 【唐韵】【集韵】□子余切,音苴。【说文】人相依也。 又【广韵】七赐切,音刺。又【集韵】子与切,苴上声。又在吕切,音沮。义□同。

濙 【巳集上】【水字部】 濙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乌迥切,音莹。濎濙,小水貌。【扬雄甘泉赋】梁弱水之濎濙兮。【注】濙,绝小水也。 又【集韵】【韵会】□扃切【正韵】于平切,□音荧。义同。 又滢濙,水回旋貌。【杜甫诗】洪波左滢濙。 【集韵】荧荥滢音义同,□乌迥切。

濝 【巳集上】【水字部】 濝 【集韵】渠之切,音其。水名。【山海经】沮洳之山,濝水出焉。 又水名。【水经注】水出垣县王屋西山濝溪。

炩 【巳集中】【火字部】 炩 【篇海】力正切,音令。火也。

濚 【巳集上】【水字部】 濚 【玉篇】同濴。【集韵】澴瀯,水回貌。

蒙 【巳集上】【水字部】 蒙 【唐韵】【正韵】莫红切【集韵】【韵会】谟蓬切,□音蒙。【说文】微雨也。【诗豳风】零雨其蒙。或作靀。 又蒙鸿,元气未分貌。【春秋命历序】蒙鸿萌兆。 又水名。【水经注】水出上邽县西北邽山。 又水名。【山海经】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於洋水。 又【广韵】莫孔切【集韵】【韵会】【正韵】母摠切,□音蠓。蒙澒,大水。一曰小沟。考证:〔又水名。【山海经】蒙水,出汉阳,西入江。〕 谨按水经江水注引山海经蒙水出汉阳西入江。蒙字无水旁。不当引入蒙字下。今据改为山海经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於洋水。

濜 【巳集上】【水字部】 濜 【广韵】慈忍切【集韵】【韵会】在忍切,□音尽。濜溳,水流急貌。一曰水波参差相次貌。【郭璞江赋】溭淢濜溳。 又【唐韵】【集韵】□鉏引切,义同。 又【广韵】【集韵】□徐忍切,音烬。水名。【水经注】襄阳濜水,出襄乡县东北阳中山。 又水名。【水经】沔水东径白马戍南,濜水出焉。 又【广韵】将邻切,音津。气之液也。本作□。

濞 【巳集上】【水字部】 濞 【唐韵】【集韵】【韵会】□匹备切,音淠。【说文】水暴至声。【左思吴都赋】濞焉汹汹。 又滂濞,水声。【司马相如上林赋】滂濞沆漑。 又彭濞,蕴积貌。【淮南子俶眞训】譬若周云之茏苁,辽巢彭濞而为雨。 又懿濞,深邃貌。【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屑黶翳以懿濞。 又【集韵】平秘切,音贔。又【广韵】【韵会】匹诣切【集韵】匹计切,□音媲。义□同。 又水名。【通典】吐蕃有西洱海,东南流入西洱河,合流而东,号曰漾濞水。 【六书故】濞,与淠通。【集韵】濞,通作□。

济 【巳集上】【水字部】 济 〔古文〕泲【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子礼切,音秭。水名。【说文】水出常山郡房子县赞皇山。【释名】济,济也,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风俗通山泽篇】济者齐,齐其度量也。【书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传】泉源为沇,流去为济。 又水名,出郦县。【山海经】支离之山,济水出焉。 又济南,郡名。【广舆记】汉初为济南国,景帝时分郡。 又济济,众盛之貌。一曰多威仪也。【诗大雅】济济多士。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子计切,音霁。渡也。【扬子方言】过渡谓之涉济。【诗邶风】济有深涉。 又止也。【诗墉风】旣不我嘉,不能旋济。 又与霁通。亦止也。【尔雅释天】济,谓之霁。【疏】济,止也。今南阳人呼雨止为霁。 又成也。【左传僖二十年】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 又利用也。【易系辞】臼杵之利,万民以济。 又益也。【左传桓十一年】莫敖曰:盍请济师于王。又賙救也。【易系辞】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又相助也。【易谦卦】天道下济而光明。 又【扬子方言】济,忧也。陈楚或曰湿,或曰济。 又读作挤,灭也。【晋语】二帝用师,以相济也。【注】济,当读为挤。 又【集韵】前西切,音齐。济济,祭祀容。 又在礼切,音荠。与霁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五音集韵】杜外切,音兑。屑也。

【卯集下】【支字部】 【广韵】【集韵】□章移切,音支。【广雅】多也。【张衡西京赋】炙炰夥,淸酤。 又【广韵】【集韵】□支义切,音置。义同。

□ 【备考】【未集】【竹字部】 □ 【五音篇海】音奠。

濠 【巳集上】【水字部】 濠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刀切,音豪。水名,在钟离。【水经注】水出莫耶山东北之溪。 又州名。【广舆记】江南凤阳府,秦属九江郡,东汉为钟离侯国,隋唐宋曰濠州。又城下池也。通作壕。

【寅集下】【广字部】 【五音集韵】五犯切,音俨。峻也。 又【集韵】同。详字注。

濡 【巳集上】【水字部】 濡 【唐韵】人朱切【集韵】【韵会】汝朱切,□音儒。水名。【说文】水出涿郡故安,东入漆洓。【广舆记】濡水,出易州穷独山。一名圣女水。 又水出苍梧。【水经注】水出永丰县西北濡山。 又渍也。【诗邶风】济盈不濡轨。 又滞也。【孟子】是何濡滞也。 又鲜泽也。【诗小雅】六辔如濡。 又溺也。【史记仓公传】不亟治病,必入濡肾。 又湿也。【礼曲礼】濡肉齿决。 又含忍曰濡。【史记聂政传】无濡忍之心。【注】濡,润也。人性湿润,则能含忍。 又【集韵】【韵会】□人之切,音而。水名。【左传昭七年】公与齐侯燕人盟于濡上。【注】濡水,出高阳县,东北至河闲鄚县,入易水。 又与胹通。【礼内则】濡豚,濡鸡。【注】濡,谓亨之以汁和也。 又【集韵】询趋切,音须。义同。 又人余切,音如。安也。【庄子徐无鬼】有濡需者。【注】濡需,谓偷安须臾之顷。 又【唐韵】乃官切【集韵】奴官切,□音渜。水名,在辽西。【水经注】濡水,出御夷鎭东南。 又【集韵】而由切,音柔。柔忍也。或作□。 又【集韵】【正韵】□乳兖切,音耎。与软软同。柔也。通作耎。 又【集韵】儒遇切,音孺。亦沾湿也。 又奴乱切,与渜同。沐浴余潘也。 又奴卧切,懦去声。水貌。

濢 【巳集上】【水字部】 濢 【唐韵】遵诔切【集韵】祖诔切,□音嗺。【说文】小湿也。一曰汁渍也。 又【广韵】【集韵】□七醉切,音翠。义同。一曰下湿也。

涛 【巳集上】【水字部】 涛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徒刀切,音陶。【说文】大波也。【郭璞江赋】激逸势以前驱,乃鼓怒而作涛。 又【集韵】陈留切,音俦。义同。 又是酉切,音受。与□同。水名,在蜀。或作涛。 又大到切,音导。与焘同。【说文】溥覆照也。 又【韵补】叶陈如切,音除。【柳宗元诗】蒸蒸在家,其父世渔。飮酒不节,死於风涛。

濥 【巳集上】【水字部】 濥 【广韵】羊忍切【集韵】【韵会】【正韵】以忍切,□音引。【说文】水脉行地中濥濥也。一曰水门。 又【广韵】【集韵】□羊晋切,音酳。义同。

濦 【巳集上】【水字部】 濦 【唐韵】【正韵】於谨切【集韵】【韵会】倚谨切,□音隐。水名。【说文】水出颍川阳城少室山,东入颍。或作,亦作溵。 又汨濦,水声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汨濦漂疾。 又【集韵】【韵会】□於斤切,音殷。又【集韵】於靳切,音。义□同。

焤 【巳集中】【火字部】 焤 【集韵】奉甫切,音辅。本作腐。烂也。

濧 【巳集上】【水字部】 濧 【广韵】【集韵】□徒对切,音队。【博雅】渍也。一曰濡也。 又澹濧,犹澹□也。【杜甫诗】倒影垂澹濧。一作瀩。 又【集韵】都内切,音对。义同。

濩 【巳集上】【水字部】 濩 【唐韵】胡郭切【集韵】【韵会】黄郭切,□音获。【说文】雨流溜下貌。 又【玉篇】煮也。【诗周南】是刈是濩。 又溃濩。水势相激貌。【郭璞江赋】溃濩泧漷。 又蠖濩,宫室深邃貌。【扬雄甘泉赋】蜵蜎蠖濩之中。 又水名。【山海经】松果之山,濩水出焉。 又濩濩,水名。【山海经】泰戏山北三百里曰石山,濩濩之水出焉。【注】濩,音如尺蠖之蠖。 又鸟名。【山海经】靑丘之山有鸟,名灌灌。【注】灌灌,或作濩濩。 又【广韵】一虢切【集韵】【韵会】屋郭切,□音擭。濩泽,县名。【前汉地理志】属河东郡。 又【集韵】胡陌切,音获。义同。 又【广韵】胡误切【集韵】【韵会】【正韵】胡故切,□音护。布濩,流散也。【张衡东京赋】声敎布濩。 又大濩,汤乐名。【周礼春官大司乐疏】濩,卽救护也。救护使天下得所也。一作頀,亦音获。【左传襄二十九年】见舞大濩者,徐邈读。考证:〔【扬雄甘泉赋】婣娟蠖濩之中。〕 谨照原文婣娟改蜵蜎。

濪 【巳集上】【水字部】 濪 【集韵】千定切,音靘。【说文】冷寒也。

瀒 【巳集上】【水字部】 瀒 【集韵】同涩。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乃计切,泥去声。糟浓者。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居希切,音机。竹名。

煾 【巳集中】【火字部】 煾 【广韵】【集韵】□乌切,音恩。同□。详□字注。 又【集韵】乌昆切,音温。本作熅。详熅字注。

滥 【巳集上】【水字部】 滥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卢瞰切,音缆。【说文】泛也。【增韵】水延漫也。【家语】其源可以滥觞。【注】滥,谓泛滥,小流貌。 又溢也。【水经注】其水阳焊不耗,阴霖不滥。 又□溢曰滥。【诗商颂】不僭不滥。 又窃也。【贾谊新书道术篇】反礼为滥。 又渍也。【鲁语】宣公滥于泗渊。【注】渍罟于泗水之渊,以取鱼也。 又失实曰滥。【左传昭八年】民听滥也。 又浮辞也。【陆机文赋】每除烦而去滥。 又音之速疾而僭差曰涤滥。【礼乐记】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又【集韵】【韵会】□杜览切,音啖。竹声也。【礼乐记】竹声滥滥以立会。【注】滥之意犹擥聚也。 又【广韵】胡黯切【集韵】【韵会】戸黤切,□音槛。泉名。【尔雅释水】滥泉正出。或作□。通作槛。 又水名。【前汉地理志】降狄道东有白石山滥水。 又【集韵】鲁敢切,音览。与灠同。渍果也。【礼内则】浆水醷滥。郑注:滥以诸和水也。纪莒之闲,名诸为滥。【释文】乾桃乾梅皆曰诸。 又【集韵】卢甘切,音蓝。邑名。【春秋昭三十一年】黑肱以滥来奔。 又胡暂切与鉴。同。陶器,如甀大口,以盛冰。【周礼天官】春秋治鉴。或从水,亦作□。 又浴器也。【庄子则阳篇】同滥而浴。考证:〔【礼乐记】竹声滥以立会。〕 谨照原文以上增滥字。〔【礼内则】醷滥。【注】以诸和水也。【扬子方言】纪莒之闲,名诸为滥。〕 谨按纪莒之闲二句出内则注,不出方言。谨照原文改礼内则浆水醷滥。郑注滥以诸和水也。纪莒之闲,名诸为滥。

浚 【巳集上】【水字部】 浚 〔古文〕□【唐韵】私闰切【集韵】【韵会】【正韵】须闰切,□音浚。【说文】深通川也。【书舜典】封十有二山浚川。 又凡深皆曰浚。【尔雅释言】浚,幽深也。【诗商颂】浚哲惟商。 又州名。【广舆记】大名府浚县,古卫邑,汉黎阳,五代浚州。 【玉篇】同浚。考证:〔【书尧典】封十有二山浚川。〕 谨照原书尧典改舜典。

濭 【巳集上】【水字部】 濭 【集韵】【韵会】□於盖切,音蔼。暗濭,郁阴也。一曰云气之貌。【前汉郊祀歌】露夜零,昼暗濭。 又【集韵】丘盖切,音磕。船著沙。

濮 【巳集上】【水字部】 濮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博木切,音卜。水名。【说文】水出东郡濮阳,南入钜野。【水经】瓠子河,出东郡濮阳县北河,东至济阴句县为新沟,又东北过廪丘县为濮水。 又州名。【广舆记】属东昌府,春秋卫成公都此,汉鄄城,隋濮州。 又竹名。【前汉哀牢夷传】其竹节相去一尺,名濮竹。 又【孙□鸡林类事】高丽方言谓鼓曰濮。

濯 【巳集上】【水字部】 濯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角切,音浊。【说文】□也。【诗大雅】可以濯罍。【传】濯,涤也。【仪礼特牲馈食礼】反告濯具。【注】濯,漑也。 又洗心亦曰洒濯。【左传襄二十一年】洒濯其心。 又【尔雅释诂】濯,大也。【诗大雅】王公伊濯。 又光明也。【诗大雅】钩膺濯濯。 又【博雅】濯濯,肥也。一曰娱游也。【诗大雅】麀鹿濯濯。 又山无草木之貌。【孟子】是以若彼濯濯也。 又飮也。【礼少仪疏】将飮之,而跪之,曰赐濯。濯,犹飮也。 又湖名。【广舆记】濯湖,在江西瑞州府新昌县。 又【集韵】式灼切,音烁。水貌。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直敎切,音棹。【博雅】潲濯,滫也。一曰浣衣。 又同棹。【前汉元后传】辑濯越歌。【注】濯,与棹同。 又【韵补】叶玉切,音逐。【陶潜诗】洋洋平津,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潍 【巳集上】【水字部】 潍 【唐韵】以追切【集韵】【韵会】夷隹切,□音惟。水名。【书禹贡】潍湽其道。【前汉地理志】水出琅邪箕屋山,北至都昌县,入海。 又县名。【广舆记】潍县,属莱州府,本汉胶东地,隋北海,唐潍州。

滨 【巳集上】【水字部】 滨 〔古文〕□□□【唐韵】必邻切【集韵】【韵会】【正韵】□民切,□音宾。水际也。【书禹贡】海滨广斥。 又地近亦曰滨。【史记货殖传】邹鲁滨洙泗。 又【韵会】毗宾切。与频通。【诗大雅】池之竭矣,不云自频。【笺】频作滨,厓也。 又【韵补】叶□眠切,音边。【苏辙诗】送我出重岭,长揖淸江滨。我老益不堪,惟有二顷田。 【集韵】或作濒。考证:〔古文□〕 谨按□古涉字,中从三。今滨下引古文□字,应照古涉字改偏旁为□。

濲 【巳集上】【水字部】 濲 【广韵】【集韵】□古禄切,音榖。水名。在河内。【颜延之诗】伊濲绝津济。或作榖。

濳 【巳集上】【水字部】 濳 【正字通】潜,字书作濳。◎按说文,从水朁声。朁字上从二兂,自应以潜字为正。今依说文,将音义俱移入潜字下,此不备载。

【寅集下】【广字部】 【唐韵】戸关切【集韵】胡关切,□音还。【说文】屋牝瓦下。 又【说文】一曰纲维也。

濴 【巳集上】【水字部】 濴 【广韵】余倾切,音营。【玉篇】水泉貌。一曰波势回貌。【集韵】同濚。

泺 【巳集上】【水字部】 泺 【唐韵】【集韵】□卢谷切,音禄。【说文】齐鲁闲水也。【玉篇】水在济南。【水经注】泺水,出历县故城西南泉源上。 又【集韵】【韵会】□卢督切,音磟。又【广韵】【集韵】□普木切,音朴。又【广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历各切,□音洛。义□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匹各切,音粕。【玉篇】陂泺也。一曰大池,山东名泺,幽州名淀,俗作泊。 又【广韵】郞击切【集韵】郞狄切,□音历。药草名。【尔雅释草】泺,贯众。 又【集韵】弋灼切,音药。又式灼切,音烁。义□同。或从艹作□。 【集韵】或作□。亦省作。

濽 【巳集上】【水字部】 濽 【正字通】俗灒字。

滤 【巳集上】【水字部】 滤 【集韵】【正韵】良据切【韵会】良豫切,□音虑。【玉篇】滤水也。一曰洗也,澄也。唐白行□有滤水罗赋。【注】罗者,滤水具,用轻纱粗葛为之。滓在上,水在下,则水洁净。

濿 【巳集上】【水字部】 濿 【正字通】与砅同。【说文】力制切,音例。履石渡水也。【集韵】通作厉。

瀀 【巳集上】【水字部】 瀀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于求切,音优。【说文】泽多也。【玉篇】渥也,宽也,渍也。今作优。【金石录】楚相孙叔敖□,优游作瀀嗂。

瀁 【巳集上】【水字部】 瀁 【说文】古文漾字。【书禹贡】嶓冢导漾。【史记夏本纪】作嶓冢导瀁。余详十一画。 又【广韵】余两切【集韵】【韵会】【正韵】以两切,□音养。瀇瀁,水貌。一曰瀁瀁,无涯际也。 又沆瀁,亦广大之貌。【左思吴都赋】澒溶沆瀁。【集韵】或作潒。

瀂 【巳集上】【水字部】 瀂 【集韵】卤,或从水作卤。亦作瀂。

□ 【备考】【辰集】【日字部】 □ 【五音篇海】同昆。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何瞎切,音辖。拾□也。

瀄 【巳集上】【水字部】 瀄 【广韵】阻瑟切【集韵】【韵会】【正韵】侧瑟切,□音栉。瀄汨,水声。一曰水流貌。【嵆康琴赋】瀄汨澎湃。 又【增韵】水相揳也。【司马相如上林赋】逼侧泌瀄。

滢 【巳集上】【水字部】 滢 【广韵】乌定切【集韵】【韵会】【正韵】萦定切,□音莹。汀莹,小水。一曰水澄也。【韩愈诗】曲江汀滢水平杯。 又【玉篇】【集韵】□乌迥切。音荧。与濙同。 又【集韵】涓荧切,扃上声。水名,在襄阳。 又吉成切,音颈。绝小水也。

渎 【巳集上】【水字部】 渎 【唐韵】【集韵】【韵会】徒谷切【正韵】杜谷切,□音牍。【说文】沟也。【尔雅释水】注浍曰渎。 又江河淮济为四渎。【释名】渎,独也。各独出其水而入海也。【白虎通巡狩篇】渎者,浊也。中国垢浊,发源东注海,其功著大,故称渎。【风俗通山泽篇】渎者,通也,所以通中国垢浊。 又小渠也。【贾谊吊屈原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吞舟之鱼。 又慁也,重复也。【易蒙卦】再三渎,渎则不告。 又慢也。【易系辞】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又易也。【左传成十六年】渎齐盟而食话言。 又山名。【史记封禅书】渎山,蜀之汶山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大透切,音豆。句渎,地名。【左传桓十二年】公及宋公盟于句渎之丘。 又与窦同。【左传襄三十年】伯有自墓门之渎入。渎,徐邈音豆。考证:〔【尔雅释水】江湖淮济为四渎。〕 谨照原文江湖改江河。

瀇 【巳集上】【水字部】 瀇 【广韵】乌晃切【集韵】邬晃切,□音枉。瀇瀁,水深广貌。【淮南子览冥训】瀇瀁极望。 又【集韵】戸广切,音幌。与滉同。 又乌旷切,音。与汪同。停水臭也。一曰水貌。

瀈 【巳集上】【水字部】 瀈 【唐韵】许归切【集韵】吁韦切,□音挥。竭也。一曰振去水也。通作挥。

泻 【巳集上】【水字部】 泻 【广韵】息姐切【集韵】【韵会】洗野切【正韵】先野切,□音写。【玉篇】倾也。一曰泻水也。谢灵运诗:石磴泻红泉或作写。《周礼稻人》以浍写水。 又【类篇】一曰鉴形。 又【广韵】【正韵】司夜切【集韵】【韵会】四夜切,□音卸。卤也。【王充论衡书解篇】地无毛,则为泻土。 又吐泻也。【释名】扬豫以东,以吐为泻。 又泄也。【扬子方言】泄泻,为注下之症。考证:〔泻水也。【周礼冬官考工记】以浍泻水【谢灵运诗】石磴泻红泉。〕 谨按周礼原文作写,无水旁。且以浍泻水系地官稻人文非考工记。谨改为谢灵运诗石磴泻红泉或作写周礼稻人以浍写水。

【丑集中】【土字部】 【集韵】彼五切,音补,人名。卫有石。 与砖别。

瀊 【巳集上】【水字部】 瀊 【集韵】【韵会】【正韵】□蒲官切,音盘。洄也。 又【韵会】通作盘。【韩愈诗】流水盘回三百转。 亦作潘。【列子黄帝篇】鲵旋之潘为渊。【注】潘音盘。水之盘回。

渖 【巳集上】【水字部】 渖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昌枕切,音沈。【说文】汁也。【元结诗】煮鳜为作渖。 又【集韵】禁切,审去声。置水于器也。

灱 【巳集中】【火字部】 灱 【广韵】【集韵】□虚交切,音熇。【玉篇】乾也,暴也,热也。【集韵】同熇。 又【集韵】丑交切,音。热也。

瀌 【巳集上】【水字部】 瀌 【唐韵】甫娇切【集韵】【韵会】悲娇切,□音镳。瀌瀌,雨雪盛貌。【诗小雅】雨雪瀌瀌。 又【集韵】蒲娇切,音藨。又【广韵】皮彪切【集韵】皮虬切【正韵】皮休切,□音淲。又【集韵】毗召切,音骠又□妙切,标去声。义□同。

瀍 【巳集上】【水字部】 瀍 【广韵】直连切【集韵】【韵会】澄延切,□音缠。水名。【书禹贡】东北会于瀍。

瀎 【巳集上】【水字部】 瀎 【广韵】莫拨切【集韵】莫葛切,□音末。【说文】拭灭貌。一曰涂也。【扬子方言】净巾谓之瀎布。 又【广韵】【集韵】□莫结切,音蔑。瀎潏,疾流貌。【张衡南都赋】没滑瀎潏。

浏 【巳集上】【水字部】 浏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力求切,音留。水淸貌。【诗郑风】浏其淸矣。【传】浏,深貌。 又风疾貌。【楚辞九叹】秋风浏以萧萧。 又浏莅,林木鼓动之声。【司马相如上林赋】浏莅芔吸。 又浏亮,淸明之称。【陆机文赋】赋体物而浏亮。 又水名。【水经注】浏水,出江州豫章县首裨山。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力九切,音柳。义同。 又浏,风声也。【左思吴都赋】浏飕飀。

瀐 【巳集上】【水字部】 瀐 【正字通】俗瀸字。

瀑 【巳集上】【水字部】 瀑 【广韵】平报切【韵会】薄报切,□音暴。【说文】疾雨也。 又沫也。【郭璞江赋】拊拂瀑沫。 又【广韵】蒲木切【集韵】【韵会】【正韵】步木切,□音仆。飞泉悬水也。【孙绰游天台山赋】瀑布飞流以界道。 又【集韵】弼角切,音雹。□瀑,水沸声。【左思蜀都赋】龙池□瀑。 又濆瀑,波浪涌起之貌。【郭璞江赋】渨濆瀑。 本作□。

瀓 【巳集上】【水字部】 瀓 【玉篇】直陵切【集韵】持陵切,□音惩。与澄同。淸也。【张衡西京赋】集重阳之淸瀓。

濒 【巳集上】【水字部】 濒 【集韵】【正韵】□□民切,音宾。水厓也。【前汉成帝纪】濒河之郡。 又同滨。【书禹贡】海滨广斥。【前汉地理志】引作濒。 又【玉篇】浦民切【正韵】毗宾切,□音频。义同。 【说文】本作□。

瀖 【巳集上】【水字部】 瀖 【广韵】虚郭切【集韵】忽郭切,□音霍。瀖泋,众波声。【木华海赋】瀖泋濩渭。 又瀖濩,采色眩曜不定之貌。【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瀖濩磷乱。

瀗 【巳集上】【水字部】 瀗 【唐韵】【集韵】□许建切,音献。水名。

泸 【巳集上】【水字部】 泸 【广韵】洛乎切【集韵】【韵会】【正韵】龙都切,□音卢。水名,出牂牁。一名苦水。【水经注】禁水,北注泸津水。【益州记】泸水,源出曲罗,又下合诸水,而总其目,故有泸江之名。 又州名。【广舆记】本巴国地,梁曰泸州。

瀙 【巳集上】【水字部】 瀙 【唐韵】七吝切【集韵】七刃切,□亲去声。水名。【说文】水出南阳舞阳中阳山入颍。 又【广韵】【集韵】□初觐切,音衬。又【广韵】侧诜切【集韵】咨诜切,□音臻。又【集韵】雌人切,音亲。义□同。

瀚 【巳集上】【水字部】 瀚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侯旰切,音翰。北海名。【史记】作翰海。【霍骠骑传】登临翰海。【集韵】亦作澣。 又混瀚,水貌。 又浩瀚,广大貌。【文心雕龙事类篇】载籍浩瀚。

瀛 【巳集上】【水字部】 瀛 【唐韵】以成切【集韵】怡成切【正韵】余轻切,□音盈。海也。【史记孟子荀卿传】乃有大瀛海环其外。 又【楚辞招魂】倚沼畦瀛兮遥望博。【注】楚人名泽中曰瀛。 又山名。【广舆记】瀛山,在重庆府城南。 又瀛洲,神山名。【史记始皇本纪】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又州名。【韵会】汉河闲王国。後魏立瀛州,以瀛海名。宋河闲府。

瀜 【巳集上】【水字部】 瀜 【广韵】以戎切【集韵】【韵会】余中切【正韵】以中切,□音融。浺瀜,水深广貌。【木华海赋】浺瀜沆瀁。亦作冲融。

【寅集下】【彳字部】 【集韵】祖丛切,音鬃。行也。或作□。 又【玉篇】敎也。引《诗》:越以迈。〇按《诗□风》今本作鬷。

沥 【巳集上】【水字部】 沥 【唐韵】郞击切【集韵】【韵会】【正韵】狼狄切,□音历。【说文】浚也。一曰水下滴。【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动滴沥以成响。 又飮酒将尽余滴曰沥。【史记滑稽传】时赐余沥。 又沥液,微流也。【张衡思□赋】漱飞泉之沥液。 又淅沥,雨雪声。【谢惠连雪赋】霰淅沥而先集。 【集韵】或作□。

瀞 【巳集上】【水字部】 瀞 【正字通】俗瀞字。瀞字从静作。【唐韵】【集韵】□疾正切,音净。【说文】无垢薉也。与净通。

潇 【巳集上】【水字部】 潇 【唐韵】相邀切【集韵】【韵会】【正韵】先雕切,□音萧。潇潇,风雨暴疾貌。【诗郑风】风雨潇潇。 又水名。【广舆记】潇江,在永州府城外,原出九疑山。【水经注】潇者,水淸深也。 【集韵】或作潚。

潆 【巳集上】【水字部】 潆 【玉篇】【类篇】□乌迥切,音莹。与濙同。小水。 又【集韵】维倾切,音营。与瀯同。

瀡 【巳集上】【水字部】 瀡 【广韵】【集韵】思累切【韵会】【正韵】息委切,□音髓。【玉篇】滑也。【礼内则】滫瀡以滑之。【注】齐人滑曰瀡。 又【集韵】髓随切。义同。

瀢 【巳集上】【水字部】 瀢 【广韵】以水切【集韵】愈水切,□音唯瀢瀢,鱼行相随貌。一曰鱼盛谓之瀢。一曰水流貌。通作唯。亦作遗。 又【集韵】一曰膏液。 又【唐韵】徒对切【集韵】杜罪切,□音镦。瀢□,水泛沙动貌。【郭璞江赋】碧沙瀢□而往来。或从隤作濻。 又【集韵】都外切,音□。义同。

瀣 【巳集上】【水字部】 瀣 【唐韵】胡介切【集韵】【韵会】【正韵】下介切,□音械。沆瀣,海气。一曰露气。一曰北方夜半之气。【东方朔七谏】含沆瀣以长生。 又【集韵】胡对切,音溃。义同。 又【广韵】胡代切【集韵】【韵会】戸代切,□音。义同。一曰水貌。或作漑。

瀤 【巳集上】【水字部】 瀤 【唐韵】戸乖切,音怀。【说文】北方水也。【山海经】狱法之山,瀤泽之水出焉。 又【集韵】乌乖切,音崴。溛瀤,水不平貌。【郭璞江赋】峾沦溛瀤。

庍 【寅集下】【广字部】 庍 【广韵】方卦切,音拜。【玉篇】到别也。

【卯集中】【手字部】 【集韵】测革切,音策。扶也。或省作拺。

瀥 【巳集上】【水字部】 瀥 【集韵】同滈。

潴 【巳集上】【水字部】 潴 【唐韵】陟鱼切【集韵】【韵会】张如切,□音猪。【说文】水所停也。【周礼地官】稻人以潴畜水。 又【集韵】本作猪。【书禹贡】大野旣猪。 又东徒切,音都。义同。 【集韵】或作潴。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音怨。冤屈也。

泷 【巳集上】【水字部】 泷 【广韵】卢红切【集韵】【韵会】卢东切,□音笼。【说文】雨泷泷貌。 又泷涷,沾渍也。【扬子方言】泷涿,谓之沾□。 又水名,在梁邹县。【水经注】泷水,卽古袁水也。 又【集韵】力钟切【正韵】卢容切,□音龙。义同。 又【广韵】所江切【集韵】【韵会】疏江切,□音双。水名。【水经注】桂阳蓝豪山,广圆五百里,悉曲江县界,岩岭干天,交柯云蔚,霾天晦景,谓之泷中。 又州名。【广舆记】广东罗定州,梁曰泷州,隋曰泷水,今州有泷水县。 又【广韵】吕江切【集韵】【韵会】闾江切,□音。奔湍也。南人名湍曰泷。 又【集韵】卢贡切,音弄。泷涷,湿也。义同。

濑 【巳集上】【水字部】 濑 【唐韵】洛带切【集韵】【韵会】【正韵】落盖切,□音赖。【说文】水流沙上也。【楚辞九歌】石濑兮浅浅。 又湍也。【前汉武帝纪】遣甲为下濑将军。【注】濑,湍也。吴越谓之濑,中国谓之碛。 又水名。【水经注】濑水,出苍梧荔浦县西北鲁山之东。 又【韵补】叶力制切,音利。【刘桢鲁都赋】龟螭潜滑于黄泥,文鱼游踊于淸濑。浚迅波以远腾,正泌瀄于湄。

瀩 【巳集上】【水字部】 瀩 【正字通】杜贵切,音队。水带沙往来之貌。【夏侯湛诗】水溏瀩于井干。【广韵】作濧。【集韵】作□。

炴 【巳集中】【火字部】 炴 【广韵】於两切【集韵】倚两切,□音鞅。【玉篇】火光也。 又【集韵】於郢切,音瘿。又於境切,音影。义□同。 又倚朗切,音坱。气貌。

瀪 【巳集上】【水字部】 瀪 【集韵】符袁切,音烦。泉名,在魏郡。

瀫 【巳集上】【水字部】 瀫 【集韵】胡谷切,音縠。水声。 又水名。【广舆记】瀫水,在金华府城南,西至兰溪界。 【集韵】或作□。

瀯 【巳集上】【水字部】 瀯 【集韵】【韵会】□维倾切,音营。澴瀯,水回旋貌。 又渟瀯,小水也。【杜笃论都赋】去洛邑之渟瀯。亦作汀瀯。 又瀯瀯,水声也。【白居易冷泉亭记】瀯瀯之声与耳谋。 【集韵】或作濴。亦作濚。

弥 【巳集上】【水字部】 弥 【广韵】武移切【集韵】【韵会】民□切,□音弥。渺弥,水旷远之貌。【木华海赋】渺弥湠漫。 又【广韵】绵婢切【韵会】母婢切,□音弭。弥弥,水流貌。【诗邶风】河水弥弥。 又水满也。【诗邶风】有弥济盈。 又【广韵】奴礼切【集韵】【韵会】【正韵】乃礼切,□音祢。又【集韵】母礼切【正韵】莫礼切,□音米。义□同。

瀱 【巳集上】【水字部】 瀱 【广韵】【集韵】□居例切,音罽。【玉篇】井水也。一曰泉出貌。【尔雅释水】井一有水一无水曰瀱汋。 又【集韵】许罽切,音憩。义同。

潋 【巳集上】【水字部】 潋 【广韵】良冉切【集韵】【韵会】【正韵】力冉切,□音敛。潋滟,水溢貌。【木华海赋】浟湙潋滟。 又波际也。【潘岳西征赋】靑蕃蔚乎翠潋。 又泛也。【郭璞江赋】或泛潋于潮波。 又【广韵】【集韵】【韵会】□力验切,音殓。义同。 【集韵】或省作澰。

【寅集中】【巾字部】 【广韵】扶用切【集韵】房用切【正韵】冯贡切,□音俸。【玉篇】巾也。 又【广韵】款书。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良刃切,音吝。竹名,其中坚。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初尤切,音搊。酒篘也。

【卯集上】【心字部】 同怗。

瀳 【巳集上】【水字部】 瀳 【唐韵】在甸切【集韵】才甸切,□音荐。【说文】水至也。瀳或作洊。《易坎卦》水洊至。 又【集韵】租昆切,音尊。义同。 又【唐韵】则前切【集韵】将先切,□音笺。义同。一曰水名。 又【集韵】才先切,音前。义同。 又徂闷切,存去声。水出貌。考证:〔【说文】水至也。【易坎卦】水瀳至。【石经】作洊。〕 谨按说文瀳字注未引易文作瀳不得径称易坎卦水瀳集韵云瀳或作洊谨改为瀳或作洊易坎卦水洊至。

瀴 【巳集上】【水字部】 瀴 【广韵】烟涬切【集韵】烟顶切,□音巊。瀴涬,大水貌。 又伊盈切,音婴。瀴溟,水绝远貌。【木华海赋】经途瀴溟。 又【广韵】莫迥切,音茗。义同。 又【广韵】【集韵】□於孟切,音。瀴,冷也。

瀵 【巳集上】【水字部】 瀵 【唐韵】【集韵】【韵会】□方问切,音粪。水名。【尔雅释水】瀵大出尾下。【疏】尾,犹底也。言其源出于底下者名瀵。瀵,犹洒散也。【水经注】南瀵水,出汾阴县南。 又神瀵,出终北国。【列子汤问篇】终北国有山,名壷领,状如甔甀,顶有口,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臭过椒兰,味同醪醴。 又【集韵】普闷切,音喷。义同。 又【广韵】匹问切【集韵】芳问切,□湓去声。水浸也。【郭璞江赋】翘茎瀵蕊。考证:〔【列子殷汤篇】终北国有山,名壷领。〕 谨照原书改汤问篇。

瀶 【巳集上】【水字部】 瀶 【唐韵】力寻切【集韵】犁针切,□音林。【说文】谷也。一曰寒也。一曰瀶瀶,雨也。【集韵】或省作□。又从兼作溓。又或书作□。

瀷 【巳集上】【水字部】 瀷 【广韵】与职切【集韵】逸职切,□音弋。与潩同。水名。【说文】水出河南密县,东入颍。 又凑漏之流曰瀷。【郭璞江赋】磴之以瀿瀷。 又【广韵】昌力切,音□。义同。 又【集韵】蓄力切,音敕。水貌也。【淮南子本经训】淌游瀷淢。□字原从米从翼。

瀸 【巳集上】【水字部】 瀸 【唐韵】子廉切【集韵】【韵会】【正韵】将廉切,□音尖。【尔雅释水】泉一见一否为瀸。【注】瀸,纔有貌。【疏】言泉水有时出见,有时不出而乾涸也。 又渍也,洽也。【淮南子要略】瀸濇肌肤。 又灭也,通歼。【公羊传庄十七年】夏齐人瀸于遂。【传】瀸者何,瀸渍也,众杀戍者也。二传作歼。 又通渐。【史记天官书】瀸台星,近天汉。一作渐台。 又【集韵】思廉切,音纤。义同。

熆 【巳集中】【火字部】 熆 【广韵】胡腊切【集韵】辖腊切,□音盍。【广韵】吹火也。

瀹 【巳集上】【水字部】 瀹 【唐韵】以灼切【集韵】【韵会】【正韵】弋灼切,□音药。【说文】渍也。【仪礼士丧礼】菅筲三,其实皆瀹。【注】皆湛之汤,不用食道,所以为敬。 又【玉篇】煮也。【齐民要术】有瀹鸡子法。 又【篇韵】同鬻。谓内肉及菜汤中薄熟出之。 又疏瀹,开涤也。【庄子知北游】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 又潭瀹,动摇之貌。 又瀹,水流漂疾貌。【郭璞江赋】□瀹。 又【集韵】弋笑切,音耀。水淸也。 【集韵】或作□。

烼 【巳集中】【火字部】 烼 【广韵】【集韵】□许勿切,音欻。【玉篇】【广韵】火煨起貌。【博雅】曝也,煨也。【集韵】或作□。

瀺 【巳集上】【水字部】 瀺 【广韵】【集韵】□士减切,音嶃。瀺灂,水声。【司马相如上林赋】瀺灂霣坠。 又瀺灂,鱼浮沉貌。【潘岳闲居赋】游鳞瀺灂。 又【集韵】士冉切,音嚵。义同。 又锄咸切,音谗。瀺灂,水落貌。 又水注声。【马融长笛赋】碓投瀺穴。【注】瀺穴,瀺注□穴也。 又手足液也。【史记仓公传】出及瀺水。

瀻 【巳集上】【水字部】 瀻 【集韵】丁代切,音戴。酒不淸也。

瀼 【巳集上】【水字部】 瀼 【唐韵】汝羊切【集韵】【韵会】【正韵】如阳切,□音穰。露浓貌。【诗小雅】零露瀼瀼。通作□。 又【集韵】奴当切,音囊。义同。 又【集韵】汝两切,音壤。水淤也。【前汉沟恤志】杜钦曰:来春必羡溢,有塡淤反瀼之害。或从土作□。 又【集韵】【韵会】乃朗切【正韵】乃党切,□音曩。水流貌。【木华海赋】涓流泱瀼。 又水名。【寰宇记】夔州大昌县西有千顷池,水分三道,一道南流,为奉节县西瀼水。 又溪名。【广舆记】唐元结僦居瑞昌之瀼溪上。 又【集韵】思将切,音襄。水貌。通作蘘。 又人切,音让。义同。 又【木华海赋】瀼瀼湿湿。【注】瀼瀼,水光开合之貌。音伤。○按字书□无伤音。考证:〔【前汉沟恤志】杜钦曰,屯民河羡溢,有塡淤反瀼之害。〕 谨照原文屯民河羡溢改为来春必羡溢。

瀽 【巳集上】【水字部】 瀽 【字汇】吉典切,音蹇。水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海篇】同□。逃也,隐匿藏也。

□ 【备考】【未集】【耒字部】 □ 【篇海类编】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篇海】奴勒切,能入声。虫名。与同。

澜 【巳集上】【水字部】 澜 【唐韵】洛干切【集韵】【韵会】郞干切,□音兰。大波也。【尔雅释水】大波为澜。【注】澜,言涣澜也。【释名】澜,连也。言波体转流,相连及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郞旰切,音烂。义同。 又澜漫,淋漓貌。一曰分散也。【王褒洞箫赋】恅澜漫。 又澜汗,长貌。【木华海赋】洪涛澜汗。 又米汁也。【周礼地官稾人注】潘澜戋余,不可亵也。【礼内则注】烂,力旦反。或作灡。 又【韵补】叶陵延切,音连。【陆机文赋】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

【辰集上】【日字部】 【集韵】郁缚切,音雘。勇貌。【东观汉纪】哉是翁。○按《马援传》本作矍铄哉是翁。从日疑讹。

煹 【巳集中】【火字部】 煹 【广韵】古□切【集韵】居□切,□音遘。【广韵】举火也。

牫 【补遗】【巳集】【牛字部】 牫 【篇海类编】伐字之讹。【字汇补】古珂切,音歌。群角也。

熫 【巳集中】【火字部】 熫 【颜氏家训】吴人以火旁作庶,为炙字。

煺 【巳集中】【火字部】 煺 【字汇】同。

煻 【巳集中】【火字部】 煻 【广韵】【集韵】□徒郞切,音唐。【广韵】煻煨火。【集韵】热灰谓之煻煨。 又【正字通】煻煨池在辽东北。有唐太宗烽火台。五里闲有火穴,名煻煨池。夜明如昼。或有物去池三十步,无巨细胁入池中。

煼 【巳集中】【火字部】 煼 【广韵】初爪切【集韵】【韵会】【正韵】楚绞切,□音诌。【广韵】熬也。同□□炒。【集韵】同□□。互详前字注。

灍 【巳集上】【水字部】 灍 【集韵】,或作灍。

灎 【巳集上】【水字部】 灎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以赡切,音艳。潋灎,水动貌。【木华海赋】浟湙潋灎。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以冉切,音琰。义同。或作淊淡。 本作□。又作灎。俗作滟。

灏 【巳集上】【水字部】 灏 【唐韵】【正韵】胡老切【集韵】下老切【韵会】合老切,□音皓。灏溔,水势远也。 又灏灏,夷旷也。【扬子法言】商书灏灏尔。【注】灏灏,犹漫漫也。通作皡。 又【说文】豆汁也。【长笺】礼用豆汁沐发,故特制字。释氏以灏浴身,故四月八月用豆浴佛。 又【集韵】古老切,音杲。又【广韵】【集韵】□古禫切,音感。义□同。

洒 【巳集上】【水字部】 洒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所蟹切,音洒。【说文】汛也。【诗大雅】洒埽庭内。【注】言以水洒地而埽,令尘不起也。 又分也。【张衡南都赋】开窦洒流。 又风泛物也。【陆机演连珠】时风夕洒。 又洒钓。【潘岳西征赋】洒钓投网。【注】洒,亦投也。 又洒然,惊貌。【庄子庚桑楚】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通作洒。 又【尔雅释乐】大瑟谓之洒。 又【广韵】【正韵】沙下切【集韵】【韵会】所下切,□沙上声。落也,汛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所绮切,音躧。义同。 又与洗通。【谢朓诗】轻生谅昭洒。 又【广韵】【集韵】【韵会】□所寄切,音□。又【集韵】【韵会】【正韵】□所卖切,音晒。义□同。 又【韵补】叶山宜切,音诗。【楚辞九叹】曾哀凄欷心离离兮,还顾高丘泣如洒兮。

【寅集下】【彳字部】 【集韵】同跔。

【未集中】【糸字部】 【篇海】莫卜切,音木。绳也。亦作。

灒 【巳集上】【水字部】 灒 【唐韵】【集韵】□则旰切,音赞。【说文】污洒也。一曰水中人。亦作浅湔溅。 又【集韵】徂丸切,音攒。水集貌。 又财仙切,音钱。汛也。 又子末切,音。与□同。水溅也。

灓 【巳集上】【水字部】 灓 【唐韵】洛官切【集韵】卢丸切,□音銮。【说文】漏流也。一曰渍也。【战国策】灓水啮其墓。 又【广韵】郞殷切【集韵】卢玩切,□音乱。沙丘绝水横流也。一曰舟绝流渡曰灓。通作乱。 又【广韵】力眷切【集韵】龙眷切,□音恋。义同。 【集韵】或作滦,亦书作□。

灔 【巳集上】【水字部】 灔 【正字通】俗灎字。

漓 【巳集上】【水字部】 漓 【广韵】吕支切【集韵】【韵会】邻之切【正韵】邻溪切,□音离。渗漓,流貌。一曰水渗入地。【扬雄河东赋】泽渗漓而下降。 又水名。【前汉地理志】漓水,出白石县西塞外。又水名,出湘南。【水经】漓水,出阳海山,南至广信县入郁水。 又山名。【广舆记】漓山,在广西桂林府城东南。 又形容之辞。【扬雄甘泉赋】漓乎渗洒。 又淋漓,秋雨也。亦省作漓。又与漓通,薄也。

灖 【巳集上】【水字部】 灖 【玉篇】文彼切【集韵】母被切,□音靡。水流貌。【淮南子原道训】雪霜瀼灖。

【寅集下】【广字部】 【集韵】与仅同。【礼射义】盖有存者。

灹 【巳集中】【火字部】 灹 【广韵】【集韵】□陟驾切,音吒。【玉篇】火焱也。【广韵】火声。 又【集韵】燠古作灹。注详十三画。

灗 【巳集上】【水字部】 灗 【集韵】潬或作灗。

滩 【巳集上】【水字部】 滩 〔古文〕潬【唐韵】【集韵】【韵会】他干切【正韵】他丹切,□育摊。水滩也。【增韵】濑也。 又【集韵】他含切,音贪。【尔雅释天】太岁在申曰涒滩。 又【集韵】【韵会】□他案切,音炭。义同。 又【广韵】呼旱切【集韵】许旱切,□音。水濡而乾也。与暵同。【说文】作□。 又【广韵】奴案切【集韵】乃案切,□难去声。水奔流貌。 又【韵补】叶他涓切,音湍。【白居易诗】手拄靑竹杖,足踏白石滩。渐怪耳目旷,不闻人世喧。

灙 【巳集上】【水字部】 灙 【玉篇】多□切【集韵】底朗切,□音党。水名。【水经】汉水东至灙城南,与洛谷水合。 又【类篇】漭灙,水貌。 又【集韵】坦朗切,音曭。义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居侯切,音钩。竹名。【博雅】□□,桃枝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战国策》修其碆卢,治其矰缴。【注】碆,元作□。吴师道曰:字书无□字,碆与□声相近也。一本作□。□字原作符下廾。

灚 【巳集上】【水字部】 灚 【集韵】吉巧切,音绞。搅水声。

灛 【巳集上】【水字部】 灛 【广韵】昌善切【集韵】齿善切,□育阐。水名。【尔雅释水】汶为灛。【注】大水溢出别为小水之名。

【寅集下】【广字部】 【唐韵】【集韵】□都回切,音堆。【说文】屋从土倾下也。 又【集韵】徒回切,音颓。义同。 【玉篇】或作隤。【集韵】或作□。

灏 【巳集上】【水字部】 灏 【唐韵】【正韵】胡老切【集韵】下老切【韵会】合老切,□音皓。灏溔,水势远也。 又灏灏,夷旷也。【扬子法言】商书灏灏尔。【注】灏灏,犹漫漫也。通作皡。 又【说文】豆汁也。【长笺】礼用豆汁沐发,故特制字。释氏以灏浴身,故四月八月用豆浴佛。 又【集韵】古老切,音杲。又【广韵】【集韵】□古禫切,音感。义□同。

灞 【巳集上】【水字部】 灞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必驾切,音霸。水名。【水经注】水出蓝田县蓝田谷,所谓多玉者也。通作霸。

灟 【巳集上】【水字部】 灟 【集韵】朱欲切,音烛。【博雅】灟灟,恭也。【礼祭义】作属属。 又【淮南子天文训】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大昭。【注】冯翼,洞灟,无形之貌。 又【集韵】珠玉切,音瘃。目汁。

灠 【巳集上】【水字部】 灠 【玉篇】【集韵】□卢瞰切,音缆。涌泉也。 又【集韵】鲁敢切,音览。渍果也。一曰染也。 【集韵】同滥。

【卯集上】【心字部】 【广韵】良孽切【集韵】力孽切,□音列。【博雅】□,忧也。 或作。

灡 【巳集上】【水字部】 灡 【唐韵】洛干切【集韵】【韵会】郞干切,□音阑。【说文】潘也。【周礼地官稾人注】潘灡戋余。通作澜。 又【集韵】【韵会】□鲁旱切,音懒。又【集韵】郞旰切,音烂。义□同。

灢 【巳集上】【水字部】 灢 【广韵】奴朗切【集韵】乃朗切,□音曩。泱灢,水浊。 又【广韵】奴浪切【集韵】【韵会】【正韵】乃浪切,□音儾。义同。

湾 【巳集上】【水字部】 湾 【广韵】【集韵】【韵会】乌关切【正韵】乌还切,□音弯。水曲也。【沈佺期诗】舟险万重湾。 又【韵补】叶于权切,音渊。【白居易悟眞寺诗】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自兹拾车马,始涉蓝溪湾。

峲 【寅集中】【山字部】 峲 【字汇】良以切,音里。山逐行也。 【正字通】峛字之讹。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居何切,音哥。【玉篇】楷也,知也,法也。

滦 【巳集上】【水字部】 滦 【广韵】落官切【集韵】【韵会】卢丸切【正韵】卢官切,□音鸾。漏流也。与灓同。 又水名。【广舆记】滦河,在永平府。 又州名。【广舆记】直□永平府滦州,商孤竹国,汉海阳,五代滦州。

灥 【巳集上】【水字部】 灥 【唐韵】详遵切【集韵】松伦切,□音旬。【说文】三泉也。 又【广韵】【集韵】□昌缘切,音穿。义同。一曰众流也。 又【集韵】从缘切,音全。与泉同。

烫 【巳集中】【火字部】 烫 【字汇】徒浪切,音宕。【篇海】荡,涤荡也。出《释典》。 又【篇海】徒郞切,音唐。义同。考证:〔【篇海】从郞切,音唐。〕 谨按从郞切不音唐。谨照原文改徒郞切。

灦 【巳集上】【水字部】 灦 【集韵】呼典切,音显。【玉篇】水也。一曰灦涣,水貌。【郭璞江赋】混瀚灦涣。【注】水势淸深而澄彻光明也。 又【集韵】馨甸切,音韅。义同。

滟 【巳集上】【水字部】 滟 【正字通】俗滟字。

灨 【巳集上】【水字部】 灨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禫切,音感。水名也。【前汉地理志】豫章灨县,水出西南,北入大江。 又【广韵】【集韵】【韵会】□古暗切,音绀。通作淦。又【集韵】【韵会】【正韵】□古送切,音贡。通作赣。省作□。义□同。

滟 【巳集上】【水字部】 滟 【正字通】灎本字。

灪 【巳集上】【水字部】 灪 【广韵】【集韵】□纡物切,音郁。灪滃,大水貌。 又【木华海赋】澎濞灪。【注】灪,高峻貌。

火 【巳集中】【火字部】 火 〔古文〕□【唐韵】【集韵】呼果切【韵会】【正韵】虎果切,□货上声。【说文】火,毁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释名】火化也,消化物也。亦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玉篇】□者,化也,随也,阳气用事万物变随也。【古史考】燧人氏初作火。【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 又星名。【书尧典】日永星火。【传】火,苍龙之中星。 又大火,鹑火,辰次之名。 又【礼王制】昆虫未蛰,不以火田。【前汉成帝纪】火耕水耨。 又【周礼夏官司爟】变国火以救时疾。【注】春取楡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论语】钻燧改火。 又盛阳曰炎火。【诗小雅】田祖有神,秉畀炎火。【传】炎火,盛阳也。【笺】螟螣之属,盛阳气嬴则生之。明君为政,田祖之神不受此害,持之付与炎火,使自消亡。 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疏】春官为大火。夏官为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 又【春秋宣十六年】成周宣榭火。【左传】人火也。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又【南史齐武帝纪】魏地谣言,赤火南流,有沙门从北赍此火至,色赤而微,云以疗疾贵贱争取之,多得其验,咸云圣火。 又【唐书兵志】府兵,十人为火,火有长。彍骑,十人为火,五火为团。【通典兵制】五人为烈,烈有头目,二烈为火,立火子,五火为队。 又【司马法】人人正正,辞辞火火。【注】言一火与一火犹人人殊之人人也。卽俗谓火伴。【古木兰诗】出门看火伴。 又人身有火。【本草纲目】心藏神为君火。包络为相火。 又阴火,海中盐气所生。凡海水遇阴晦,波如然火,有月卽不复见。【木华海赋】阴火潜然。 又山名。【山海经】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又【正字通】陆游曰:火山军,其地锄深,则有烈焰,不妨耕种。 又井名。【左思蜀都赋】火井沈荧於幽泉。【注】火井,在临邛县。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须臾隆隆如雷声,焰出通天,光辉十里,以筒盛接,有光无灰。 又寒火。【抱朴子地眞篇】南海萧丘,火春生秋灭。生木小,焦黑。 又火传。【庄子养生主】指穷放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又南方有食火之国,其人能食火炭。 又【尔雅释鱼】十龟,一曰火龟。【疏】龟生火中者。 又火。【山海经】火山国,其山虽霖,雨火常燃,火中白,时出山边求食,人捕得之,以毛作布,名火澣布。 又姓。【明纪事本末】火济,从诸葛亮南征孟获有功,封罗甸国王。【正字通】洪武时,翰林火原洁。 又【广东通志】古人一年四时改火。今琼州西乡音谓一年为一火,火音微。东乡人谓一年为喜,或为之化,乃喜之变音。 又叶虎洧切【诗豳风】七月流火,八月萑苇。◎按唐韵正:火,古音毁,转声则为喜,故灰字从火得声。而左传襄三十年:或叫于宋太庙,曰:嘻嘻出出,鸟鸣于亳社。如曰嘻嘻,则为火之徵也。是直以为火当读作毁,非止叶音矣。 又叶後五切。【韩愈元和圣德诗】施令酬功,急疾如火。天地中闲,莫不顺序。 又叶虎何切。【庄子外物篇】利害相摩生火寔多,众人焚和,月固不胜火。【韵会小补】今人谓兔岐唇曰火。盖古音也。 【集韵】或作灬。

【寅集下】【弋字部】 【广韵】【集韵】□徒弄切,音洞。【玉篇】船左右大木。【广韵】船缆所系。【韵会】系船杙也。 又【集韵】【韵会】□徒红切,音童。义同。考证:〔【玉篇】□左右大木。【广韵】□缆所系。【韵会】系□杙也。〕 谨照原文三□字俱改船。

灬 【巳集中】【火字部】 灬 【集韵】同火。 又【集韵】【类篇】□□遥切,音标。烈火也。【正字通】灬卽火字变体。凡四点在下者俱属火部,犹水之从氵也。别音标。非。◎按灬固卽火字,而集韵,类篇别有标音,必非无据。《正字通》太泥。

灭 【巳集上】【水字部】 灭 〔古文〕□□【唐韵】亡列切【集韵】莫列切,□音搣。【说文】尽也。【周礼夏官】大司马九代之,法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注】毁其宗庙社稷曰灭。 又没也。【易大过】过涉灭顶。 又火熄也。【书盘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又【韵补】叶明秘切,音媚。【曹植夏启赞】大战于甘,有扈以灭。威振诸侯,元功克乂。

【未集下】【舟字部】 【集韵】鄂合切,音□。舟动貌。或作。

灰 【巳集中】【火字部】 灰 【唐韵】呼恢切【集韵】【韵会】【正韵】呼回切,□音虺。【说文】死火余也。从火从又。又手也。火旣灭可以执持。【礼月令】毋烧灰。【注】为伤火气也。火之灭者为灰。又【内则】冠带垢,和灰请漱。衣裳垢,和灰请澣。【周礼地官掌炭】掌灰物炭物之徵令,以时入之,以权量受之,以共邦之用。凡炭灰之事。【後汉杜笃传】皤康居灰珍奇。 又葭灰。【前汉天文志】□气之法,竹为管,葭莩为灰,为室三重,布缇幔,木为案,内庳外高,加律其上,气至灰飞。 又劫灰。【高僧传】汉武穿昆明池,得黑灰,问东方朔,朔曰:可问西域梵人。後竺法兰至,问之,云:此劫火灰也。 又自然灰。【酉阳杂俎】凡雕刻琉璃,先以自然灰煮令软。□藏器曰:灰生南海,状如黄土,可澣衣。玉石以此灰霾之,烂如泥。 又不灰木。【太平寰宇记】俗为铤子,烧之成炭,而不灰。 又叶呼侯切。【杨方合欢诗】生为倂身物,死为同棺灰。秦氏自言至,我情不可俦。 又叶荒壷切。【陈琳柳赋】有孤孑之细柳,独幺枰而剽殊,随枯木於爨侧,将□置於土灰。 【说文】本作□。

灴 【巳集中】【火字部】 灴 【集韵】【类篇】□胡公切,音洪。【玉篇】火盛也。【集韵】燎也。本作烘。

灵 【巳集中】【火字部】 灵 【广韵】郞丁切,音灵。【字类】小热貌。 又【正字通】俗灵字。〔古文〕灵□□□□【唐韵】【集韵】【韵会】□郞丁切,音铃。【玉篇】神灵也。【大戴礼】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书泰誓】惟人万物之灵。【传】灵,神也。【诗大雅】以赫厥灵。又【大雅灵台传】神之精明者称灵。 又【诗墉风】灵雨旣零。【笺】灵,善也。 又【广韵】福也。 又【广韵】巫也。【楚辞九歌】思灵保兮贤姱。 又灵氛,古之善占者。【屈原离骚】欲从灵氛之吉占兮。 又【周礼地官鼓人】以灵鼓鼓社祭。【注】灵鼓,六面鼓也。 又【礼檀弓】涂车刍灵。【注】刍灵,束茅为人。 又【左传定九年】载葱灵。【注】葱灵,輺车名。 又【楚辞天问】曜灵安臧。【注】曜灵,日也。又【扬雄羽猎赋】上猎三灵之旒。【注】如淳曰:三灵,日月星垂象之应也。 又【广韵】宠也。 又【礼礼运】何谓四灵,麟凤龟龙。【尔雅释鱼】二曰灵龟。【注】卽今觜蠵龟。一名灵蠵,能鸣。【史记龟策传】下有伏灵,上有兔丝。 又【谥法】乱而不损曰灵,不勤成名曰灵,死而志成曰灵,死见神能曰灵,好祭鬼怪曰灵,极知鬼神曰灵。 又州名。【史记匈奴传】丁灵。【注】魏略云:丁灵,在康居北。【後汉西羌传】击零昌於灵州。【韵会】魏武置灵州,取灵武县名。 又姓。【广韵】风俗通云:齐灵公之後。或云宋公子灵圉龟之後。 又叶灵年切,音连。【道藏歌】冥化自有数,我眞法自然。妙曲发空洞,宫商结仙灵。 【说文】本作□。

釨 【戌集上】【金字部】 釨 【集韵】祖似切,音子。【玉篇】刚也。【集韵】或作锌。

灸 【巳集中】【火字部】 灸 【唐韵】【正韵】举友切【集韵】【韵会】巳有切,□音九。【说文】灼也。【玉篇】□也。【增韵】灼体疗病也。【史记仓公传】形弊者,不当关灸鑱石及飮毒药也。 又通作久。【仪礼士丧礼】幂用疏布久之。【注】久读为灸。谓以盖鬲口也。【疏】灸塞义,谓直用疏布盖鬲口为塞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居又切,音救。义同。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灸诸墙,以视其桡之均也。【注】灸犹柱也。【疏】柱之两墙,观其体之强弱均否。 又【本草纲目】天灸,白灸,毛莨艹别名。山人截疟采莨叶,挼贴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名。 又姓。见【姓苑】。 【集韵】或书作□。

灺 【巳集中】【火字部】 灺 【唐韵】徐野切【集韵】【韵会】似也切,□斜上声。【说文】烛。【李商隐诗】香灺灯光奈尔何。 又【集韵】待可切,音舵。本作炧。烛余也。【五音集韵】作炨。

灼 【巳集中】【火字部】 灼 【唐韵】之若切【集韵】【韵会】【正韵】职略切,□音酌。【说文】炙也。【玉篇】热也。【广韵】烧也。【鲁语】如龟焉。灼其中,必文於外。【前汉霍光传】灼烂者,在於上行。 又【玉篇】明也。【书洛诰】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又【立政】我其克灼知厥若。 又【玉篇】灼灼,花盛貌。【诗周南】灼灼其华。 又【扬子方言】灼,惊也。【注】犹云:恐□也,煎尽也。【後汉楚王传】旣知审,寔怀用悼灼。 又【唐韵正】之邵反。同照。【礼中庸】引《诗》:亦孔之照。作亦孔之灼。◎按今文作昭。 又【越绝书】灼龟,作照龟。

砓 【午集下】【石字部】 砓 【字汇补】之烈切,音哲。砓砠貌。

灿 【巳集中】【火字部】 灿 【唐韵】【集韵】【韵会】仓案切【正韵】仓晏切,□音粲。【说文】灿烂,明瀞貌。 又【集韵】通作粲。【诗唐风】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炀 【巳集中】【火字部】 炀 【唐韵】【韵会】【正韵】余亮切【集韵】弋亮切,□音漾。【说文】炙燥也。【扬子方言】炀,炙也。【注】今江东呼火炽猛为炀。【庄子盗跖篇】冬则炀之。 又【玉篇】对火也。【广韵】向也。【战国策】若灶则不然,前之人炀,则後之人无从见也。 又【扬子方言】炀,暴也。【春秋定元年】立炀宫。【注】炀公伯禽子也。其庙已毁。季氏祷之。而立其宫。 又【玉篇】热也。【扬雄甘泉赋】南炀丹崖。 又【集韵】式亮切,音饷。燥也。 又【广韵】与章切【集韵】【韵会】余章切【正韵】移章切,□音阳。【广韵】释金也。【集韵】烁金也。或作烊。 又【集韵】尸羊切,音商。鲁炀公。徐邈说。

炂 【巳集中】【火字部】 炂 【广韵】职容切【集韵】诸容切,□音钟。【广韵】热化也。【集韵】暍仆也。【字汇】熟汁也。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敷方切,音芳。忌也。又害也。

恄 【卯集上】【心字部】 恄 【广韵】许吉切【五音集韵】火一切,□音欯。【广韵】怖也。

炃 【巳集中】【火字部】 炃 【集韵】【类篇】□符分切。同焚。详焚字注。 又【集韵】蒲闷切【类篇】符闷切,□音坌。【集韵】火艳。或作燌。

炄 【巳集中】【火字部】 炄 【集韵】女久切,音纽。炄欲乾。一曰半乾。【字汇】一作□□。

炅 【巳集中】【火字部】 炅 【唐韵】古迥切【集韵】畎迥切,□音熲。【说文】见也。【广韵】光也。【集韵】或作昋。 又【集韵】【类篇】□俱永切,音憬。【集韵】光也,或作耿。 又【五音集韵】於警切,音影。烟出貌。 又【广韵】古惠切。【集韵】涓惠切,□音桂。【玉篇】本作炔。义同。 又姓。【广韵】後汉太尉陈球□,城阳炅横,汉末被诛有四子。一守坟墓,姓炅。一避难徐州,姓昋。一居幽州,姓桂,一居华阳,姓炔。此四字皆古惠切。

炆 【巳集中】【火字部】 炆 【集韵】无分切,音文。熅也。

炊 【巳集中】【火字部】 炊 【唐韵】【正韵】昌垂切【集韵】姝为切【韵会】枢为切,□音吹。【说文】爨也。从火,吹省声。【扬子方言】爨,齐谓之炊。【公羊传宣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又【史记封禅书】先炊之属。【注】正义曰:先炊古炊母之神也。【前汉郊祀志】作族人炊之属。 又炊鼻,地名。【左传昭二十六年】师及齐师战于炊鼻。 又与吹同。【荀子仲尼篇】可炊而傹也。【注】与吹同。详口部吹字注。 又【集韵】【类篇】□尺伪切,吹去声。炊累,动升也。【庄子在宥篇】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注】炊去声。或作吹。

炎 【巳集中】【火字部】 炎 【唐韵】【集韵】于廉切【韵会】疑廉切【正韵】移廉切,□音盐。【说文】火光上也。【玉篇】热也,焚也。【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又【洪范】火曰炎上。 又【尔雅释训】爞爞炎炎,熏也。【诗大雅】赫赫炎炎。 又【吴语】日长炎炎。【注】进貌。 又【正韵】炽也。 又【礼月令】其帝炎帝。【注】此赤精之君,炎帝大庭也。 又【吕氏春秋】南方曰炎天,东北曰炎风。 又【集韵】【类篇】□于凡切,槏平声。义同。 又【类篇】徒甘切,音谈。美辨也。【庄子齐物论】大言炎炎。【注】美盛貌。 又【集韵】以赡切,音艳。【史记司马相如传】获耀日月之末光绝炎,以展采错事。【注】睹日月末光殊绝之用,以展其官职。 又通焰。【前汉五行志】人之所忌,其气炎以取之。【蔡邕释诲】惧烟炎之毁熸。 又【列子汤问篇】楚之南有炎人之国。【注】炎去声。 【集韵】本作爓。亦同焰□。◎按说文、玉篇、类篇、炎字俱自为部。考证:〔【列子殷汤篇】楚之南有炎人之国。〕 谨照原书改汤问篇。

弖 【备考】【寅集】【弓字部】 弖 【龙龛】音互。又音户。

炒 【巳集中】【火字部】 炒 【广韵】初爪切【集韵】【韵会】【正韵】楚绞切,□音吵。【集韵】熬也。【说文】本作□。【徐铉曰】今俗作□。别作炒。非是。【玉篇】本作。【广韵】本作煼。互详煼二字注。 □字原从函作。

炔 【巳集中】【火字部】 炔 【广韵】古惠切【集韵】涓惠切,□音桂。【玉篇】同炅。详炅字注。 又【前汉儒林传】齐炔钦幼卿为文学。 又【集韵】【类篇】□古穴切,音玦。烟貌。或作焆。 又娟悦切,音抉。义同。 又翾劣切,音□。烲炔,火始然也。

炕 【巳集中】【火字部】 炕 【唐韵】苦浪切【集韵】【韵会】【正韵】口浪切,□音抗。【说文】乾也。【玉篇】乾极也。【韵会】愆阳曰炕旱。【前汉五行志】炕阳暴虐。【注】炕阳者,枯涸之意。【韵会】炕阳,张皇自大貌。 又【玉篇】炙也。【广韵】火炕。【诗小雅】燔之炙之。【传】炕火曰炙。【疏】炕,举也。谓以物贯之而举於火上以炙之。 又绝也。【扬雄解嘲】炕其气。【注】师古曰:炕,绝也。 又【正字通】北地暖床曰炕。 又【韵会】通作亢。【前汉王莽传】皆炕龙绝气。【注】易亢龙有悔。 又同抗。【扬雄甘泉赋】炕浮柱之飞榱。【注】师古曰:炕,与抗同。举也,言举立浮柱而驾飞榱。 又【广韵】呼郞切【集韵】虚郞切,□音。【广韵】煮胘。【集韵】张也。【尔雅释木】守宫,槐昼聂宵炕。【注】槐叶昼日聂合,而夜炕布者,名守宫槐。【疏】炕张也。 又【集韵】【类篇】□丘冈切,音康。灼也。 又苦朗切,音慷。【尔雅宵炕释文】炕,吁朗切。◎按五音集韵二唐炕字注云,又苦朗切,而二荡失载。今从尔雅,释文及五音集韵注增。字原误从亢从攵作。

炖 【巳集中】【火字部】 炖 【集韵】他昆切,音暾。【玉篇】风与火也。【集韵】风而火盛貌。【扬子方言】炖□,貌也。【注】火盛炽之貌。 又【玉篇】赤色也。 又【集韵】徒浑切,音屯。火盛貌。 又【类篇】杜本切,遁上声。义同。【玉篇】徒昆切【集韵】徒浑切【正韵】徒孙切,□音屯。【玉篇】火盛貌。【广韵】火色。 又炖煌,郡名。【汉书】作敦煌。煌大也。详前煌字注。 又【广韵】【集韵】□他昆切,音暾。义同。 又与焞通。◎按周礼春官菙氏疏,引士丧礼,楚焞作楚炖。释文云:炖,吐敦反。又徒敦反。又在闷反。又祖闷反。一音纯本反。一音祖馆反。是炖焞通也。互详前焞字注。

炘 【巳集中】【火字部】 炘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许斤切,音欣。【玉篇】本作焮。详焮字注。 又【扬雄甘泉赋】乘景炎之炘炘。【注】师古曰:光盛貌。 又【集韵】【类篇】□许谨切,音。【博雅】爇也。

炙 【巳集中】【火字部】 炙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之石切,音只。【说文】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诗小雅瓠叶传】炕火曰炙。【书泰誓】焚炙忠良。【疏】焚,炙,俱烧也。 又【诗大雅】旣之阴女,反予来赫。【传】赫,炙也。【疏】王肃云:我阴知汝行矣。乃反来赫炙我,欲有以退止我言者也。 又亲近也。【孟子】况於亲炙之者乎。【注】亲近而薰炙之也。 又【玉篇】热也。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之夜切,音蔗。义同。 又【唐韵正】古音之恕反。【枚乘兔园赋】於是从容安步,斗鸡走兔,俯仰钓射,煎熬炮炙,极乐到暮。射音树。 又叶陟略切。【诗小雅】执爨踖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朱传】踖,叶七略反,硕,叶常约反,俱与末句万寿攸酢酢字叶。又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又【大雅】醓醢以荐,或燔或炙。嘉殽□臄,或歌或咢。【朱注】荐,叶卽略反。 【说文】籀文作□。枚乘《菟园赋》。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与□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音义与策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羊朱切【集韵】容朱切,□音兪。黑竹。

熂 【巳集中】【火字部】 熂 【广韵】【集韵】□许旣切,音饩。【玉篇】燎除旁草也。【广韵】燹火也。【诗大雅旱麓笺】柞棫之所以茂盛者乃,人熂燎其旁草,养治之使无害也。【释文】芟草烧之曰熂。许气反。又虚刈反。 又【集韵】许竭切,音猲。火焚山草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邦莫切,音博。棋也。○按卽簙字之讹。

【辰集下】【毛字部】 【玉篇】力外切【广韵】【集韵】郞外切,□音酹。毛色斑也。 又【玉篇】力拙切【广韵】力辍切【集韵】龙拙切,□音劣。义同。一曰马毛杂斑谓之。

【辰集下】【欠字部】 【集韵】何加切,音遐。□,咽病。 又亥驾切,音暇。飮也。

熼 【巳集中】【火字部】 熼 【广韵】与职切【集韵】逸职切,□音弋。【广韵】火光。【集韵】火貌。

炛 【备考】【巳集】【火字部】 炛 【龙龛】同炚。

炜 【巳集中】【火字部】 炜 【唐韵】于鬼切【集韵】【韵会】羽鬼切,□音伟。【说文】盛赤也。【玉篇】明也。亦盛貌。【广韵】光炜。【诗邶风】彤管有炜。【传】炜,赤貌。 又【集韵】吁韦切,音挥。本作辉。详辉字注。【前汉王莽传】靑炜登平。【注】服虔曰:炜音晖。如淳曰:靑气之光辉也。

炟 【巳集中】【火字部】 炟 【唐韵】【集韵】□当割切,音怛。【说文】火起也。【玉篇】爆也。又【後汉章帝纪】肃宗孝章皇帝讳炟。

炡 【巳集中】【火字部】 炡 【集韵】诸盈切,音征。炡爚,煠也。

炣 【巳集中】【火字部】 炣 【玉篇】口我切【集韵】枯我切,□音可。【集韵】火也。

照 【巳集中】【火字部】 照 【广韵】之少切【集韵】【正韵】之笑切,□音诏。本作照。【晋语】明耀以照之。【荀子儒效篇】照照兮其用知之明也。【注】照照,明见貌。与照同。 又【尔雅释虫】荧火卽照。【注】夜飞腹下有火。【疏】荧火,一名卽照。 又【集韵】正少切,音沼。光也。 又【集韵】【正韵】□之遥切,音招。【集韵】本作昭。详日部昭字注。【淮南子俶眞训】是释其照照而道其冥冥也。 又【集韵】亦姓。 又【集韵】【正韵】□职略切,音酌。【集韵】明也。引《诗》亦孔之照。通作灼。◎按今《诗小雅》作昭。 又【唐韵正】之邵反。详灼字注。

炥 【巳集中】【火字部】 炥 【唐韵】符弗切【集韵】符勿切,□音佛。【说文】火貌。 又【集韵】普活切,音鱍。义同。 又【集韵】分物切,音弗。又敷勿切,音拂。本作□。□详□字注。 又【集韵】方未切,音沸。火貌。又气热也。

炦 【巳集中】【火字部】 炦 【唐韵】【集韵】□蒲拨切,音跋。【说文】火气也。 又【玉篇】步结切【集韵】【类篇】蒲结切,□音蹩。【玉篇】气上也。

炧 【巳集中】【火字部】 炧 【集韵】待可切,音舵。烛余也。同灺。详灺字注。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王缚切。取鱼具也。

□ 【辰集上】【日字部】 □ 【玉篇】古穴切,音决。日食色。

熤 【巳集中】【火字部】 熤 【集韵】夷益切,音绎。人名。後魏有张熤。 又【集韵】【类篇】□逸织切,音弋。义同。

炨 【巳集中】【火字部】 炨 【五音集韵】同炧。

炪 【巳集中】【火字部】 炪 【唐韵】职悦切【集韵】朱劣切,□音拙。【说文】火光。 又【广韵】丑律切【集韵】敕律切,□音黜。【玉篇】郁也。【集韵】炪爩烟貌。 又火声。 又【集韵】竹律切,音茁。义同。

炫 【巳集中】【火字部】 炫 【广韵】黄练切【集韵】【韵会】【正韵】荧绢切,□音眩。【玉篇】耀光也。【广韵】明也。【战国策】炫熿于道。 又【广韵】火光也。 又【唐韵】胡畎切,音□。【说文】爓耀也。

【巳集上】【水字部】 【广韵】古肴切【集韵】居肴切,□音交。【玉篇】水名。 又□,水貌。【木华海赋】□浩汗。

炬 【巳集中】【火字部】 炬 【广韵】其吕切【集韵】【韵会】【正韵】臼许切,□音巨。【玉篇】火炬。【集韵】朿苇烧也。【史记田单传】牛尾炬火光明炫耀。 【说文】本作苣。【徐铉曰】今俗别作炬。非。【集韵】或作□。

炭 【巳集中】【火字部】 炭 【唐韵】【集韵】【韵会】他案切【正韵】他晏切,□音叹。【说文】烧木余也。从火,岸省声。【玉篇】灺也,火也。【礼月令】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 又涂炭,涂泥也。炭,火也。【书仲虺之诰】民坠涂炭。 又蜃炭。【周礼秋官赤犮氏】掌除墙屋,以蜃炭攻之。 又【正字通】石炭,卽今西北所烧之煤。【前汉地理志】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徐陵春情诗】石炭捣轻纨。 又烰炭,俗作麸炭。【白居易诗】日暮半炉麸炭火。【本草】煎药焙火宜用麸炭。 又悬炭,古□气法也。【後汉律历志】权土炭放阴阳。日冬至阳气应则景长极,黄钟通土炭,轻而衡仰。日夏至阴气应,则景短极,蕤宾通土炭,重而衡低。【淮南子天文训】水胜,故夏至湿。火胜,故冬至燥。燥,故炭轻,湿,故炭重。【梁□文帝诗】月晕芦灰缺,秋还县炭枯。 又姓。【西京杂记】炭虬,长安人。

【寅集下】【广字部】 【广韵】同底。

炮 【巳集中】【火字部】 炮 【唐韵】薄交切【集韵】【韵会】【正韵】蒲交切,□音庖。同炰。【说文】毛炙肉也。【广韵】一曰裹物烧也。【诗小雅】炮之燔之。【传】毛曰炮。加火曰燔。【疏】此述庶人之礼,当是合毛而炮之。【礼内则】炮取豚若将。【注】炮者,以涂烧之为名也。【礼运】以炮以燔。【注】炮裹之也。【周礼地官封人】毛炮之豚。【注】爓去其毛而炮之,以备八珍。◎按注疏,合毛,去毛总曰炮。广韵止训合毛炙物,义犹未全。 又【周礼春官大祝】九祭,三曰炮祭。【注】炮祭,燔柴也。 又【周礼秋官壷涿氏】掌除水虫,以炮土之鼓驱之。【注】炮土之鼓,瓦鼓也。 又与庖通。【前汉律历志】炮牺氏之王天下也。【师古注】炮,与庖同。 又【集韵】披敎切,音炮。灼也。【齐民要术】蒸缹法有胡炮肉。【注】炮,普敎反。 又叶蒲侯切。【诗小雅】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考证:〔【齐民要术】蒸缹法有胡炮肉。【注】炮,著敎反。〕 谨照原文著敎反改普敎反。

炯 【巳集中】【火字部】 炯 【广韵】【正韵】戸顶切【集韵】【韵会】戸茗切,□音迥。【玉篇】炯炯,明察也。 又【唐韵】【韵会】【正韵】古迥切【集韵】畎迥切,□音熲。【说文】光也。【广韵】火明貌。【集韵】或作耿。

炰 【巳集中】【火字部】 炰 【广韵】【集韵】□同炮。【诗小雅】炰□脍鲤。【鲁颂】毛炰胾羹。 又【诗大雅】女炰烋于中国。【传】炰烋,彭亨也。【笺】自矜气健之貌。 又炰烋,亦作咆烋。【左思魏都赋】克翦方命,吞灭咆烋。云彻叛换,席卷虔刘。 又【集韵】俯九切,音缶。同缹。详缹字注。考证:〔【左思魏都赋】克翦方命,吞灭咆烋。云彻叛换,度卷虔刘。〕 谨照原文度卷改席卷。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房六切,音复。盛弓弩器也。与箙同。或作鞲□。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类篇】□苏禾切。【海篇】音梭。【类篇】织具,所以行纬也。

炱 【巳集中】【火字部】 炱 【唐韵】徒哀切【集韵】【韵会】【正韵】堂来切,□音台。【说文】灰炱,煤也。【集韵】或书作炲。 又【集韵】汤来切,音胎。【玉篇】炱煤,烟尘也。

炳 【巳集中】【火字部】 炳 【唐韵】兵永切【集韵】【韵会】【正韵】补永切,□音丙。【说文】明也。【玉篇】明著也。【易革卦】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又【集韵】百猛切,音浜。义同。 又陂病切,音柄。火明也。 又叶彼两切。【扬子太□经】彪如在上,天文炳也。鸿文无范,恣意往也。【郭璞山海经毕方赞】毕方赤文,离精是炳,旱则高翔,鼓翼阳景。景,于两切。 【玉篇】亦作昺。【集韵】或作昞。范字原作艹下□。

炵 【巳集中】【火字部】 炵 【广韵】【集韵】□他冬切,音。【玉篇】火焱也。【广韵】火色。【集韵】火盛貌。 又【广韵】【集韵】□徒冬切,音彤。【广韵】火威貌。

炶 【巳集中】【火字部】 炶 【广韵】【集韵】□胡甘切,音酣。【玉篇】火行貌。作□。【集韵】或作□。 又【集韵】【类篇】□舒赡切,音闪。义同。【集韵】本作煔,或作熌。

炷 【巳集中】【火字部】 炷 【广韵】之戍切【集韵】【韵会】朱戍切,□音注。【玉篇】灯炷也。【正韵】火炷烬所著者。【读曲歌】然灯不下炷,有油那得明。 又【广韵】之庾切【集韵】【韵会】【正韵】肿庾切,□音主。义同。 【集韵】本作主。◎按说文主字注云:镫中火主也。徐铉曰:今俗别作炷,非是。然炷与主分相沿已久。今皆从火。

点 【亥集下】【黑字部】 点 【唐韵】【集韵】【正韵】□多忝切,音玷。【说文】小黑也。 又【正韵】点注也。【尔雅释器】灭谓之点。【注】以笔灭字为点。又【玉篇】检点也。 又【广韵】点画。 又【正韵】更点。 又【广雅】污也。【太史公报任安书】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 又【集韵】之廉切,音詹。人名。鲁有丰点,齐有鲍点。 又【集韵】丁贺切,音哆。草叶坏也。【齐民要术】故墟种麻,有点叶夭折之患。 又【集韵】都念切,音店。亦污也。【束皙白华诗】鲜侔晨葩,莫之点辱。考证:〔【太史公报任安书】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谨照原文发笑改见笑。

炼 【巳集中】【火字部】 炼 【唐韵】【集韵】□郞甸切,音练。【说文】铄治金也。【王充论衡】女娲氏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玉篇】今亦作炼。 又【集韵】郞旰切,音□。本作爤。或作烂燗。详烂字注。

庡 【寅集下】【广字部】 庡 【广韵】於岂切,音扆。【玉篇】徘徊也。 又【广韵】藏也。【集韵】或作。

炽 【巳集中】【火字部】 炽 〔古文〕□□【玉篇】【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昌志切,音帜。【尔雅释言】炽,盛也。【诗小雅】玁狁孔炽。【鲁颂】俾尔炽而昌。 又同熺。炊也。【左传昭十年】柳炽炭于位。【周礼冬官考工记】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 又与俶通。【诗小雅】俶载南亩。【笺】俶读为炽。载读为葘。【疏】谓耜之炽而入地,以葘杀其草,故方言入地曰炽,反草曰葘也。又【周颂】俶载南亩。【笺】俶载当作炽葘。◎按正字通云:朱传:俶,始也。载,事也。笺说非。然笺必非无据,今存之。 又叶昌据切,音处。【扬雄解嘲】三仁去而殷墟,二老归而周炽,子□死而吴亡,种蠡存而越伯。伯音布,叶下惧举。

烁 【巳集中】【火字部】 烁 【唐韵】书药切【集韵】【韵会】【正韵】式灼切,□音铄。【说文】灼烁,光也。 又【吕氏春秋】人民淫烁不同。 又与铄通。【周礼冬官考工记】烁金以为刃。【释文】烁音余灼反。义当作铄。始灼反。【集韵】或作铄。 又【集韵】弋灼切,音药。本作爚。详爚字注。又历各切,音乐。暴烁木枝叶缺落貌。通作乐。 又力角切,音荦。义同。或作乐。

烃 【巳集中】【火字部】 烃 【广韵】古挺切【集韵】古顶切,□音刭。【玉篇】温也。 又【广韵】焦臭。【集韵】焦貌。 又【集韵】经郢切,音颈烃燍,焦貌。 又【五音集韵】五刭切,音。焦臭也。

烄 【巳集中】【火字部】 烄 【唐韵】【集韵】□古巧切,音狡。【说文】交木然也。【玉篇】交木然之以燎祭天也。同□□。 又【集韵】【类篇】□居号切,音诰。义同。 又【集韵】鱼敎切,音乐。煎也。考证:〔【玉篇】交木然之以燎祡天也。〕 谨照五音篇海火部载玉篇原文,祡天改祭天。

【寅集下】【广字部】 【唐韵】尺氏切【集韵】【韵会】敞尒切【正韵】尺里切,□音侈。【说文】广也。【玉篇】广大也。【吴语】夹沟而我。【注】我谓牵曳之,使势分广也。韦昭曰:旁击也。【集韵】或作。

烵 【巳集中】【火字部】 烵 【集韵】【类篇】□职略切,音酌,烵烁。草木花色盛貌。 【正字通】俗灼字。字汇误分为二。◎按字汇本之集韵类篇也。灼字义甚多,玉篇亦有花盛一义,似可与烵通,然其他义固与。烵无与正字通以烵为俗灼字,而驳字汇之误分,非是。

烆 【巳集中】【火字部】 烆 【篇海】户庚切,音行。火炬也。考证:〔【篇海】尹庚切,音行。〕 谨照原文尹庚切改户庚切。

烇 【巳集中】【火字部】 烇 【玉篇】七选切,音縓。火貌。

烈 【巳集中】【火字部】 烈 〔古文〕煭【唐韵】【正韵】良辥切【集韵】【韵会】力蘖切,□音列。【说文】火猛也。【玉篇】热也。【书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 又【诗郑风】火烈具举。【传】烈,列也。【笺】列人持火具举,言众同心。 又【尔雅释诂】烈,业也。【书伊训】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传】汤有功烈之祖,故称焉。 又【诗小雅】烝衎烈祖。【笺】烈,美也。 又【尔雅释诂】烈,光也。【诗周颂】休有烈光。 又【尔雅释训】烈烈,威也。【诗小雅】烈烈征师。【笺】烈烈,威武貌。 又【诗小雅】忧心烈烈。【笺】烈烈,忧貌。 又【诗小雅】南山烈烈。【传】烈烈然至难也。【疏】値时寒甚,视南山则烈烈然,怆其至役之劳苦,而情以为至难也。 又【尔雅释诂】烈,余也。【注】□郑之闲曰烈。【扬子方言】晋卫之闲曰烈。 又【诗大雅云汉序】宣王承厉王之烈。【笺】烈,余也。 又【孟子】於今为烈,如之何其受之。【注】於今为烈烈明法,如之何受其馈也。 又【韵会】毒也。【前汉公孙弘传】若汤之旱,则桀之余烈也。 又【战国策】闻弦者,音烈而高飞。【注】烈,猛也。 又【扬子方言】烈,暴也。【史记酷吏传】皆以酷烈为声。 又【谥法】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 又【集韵】忠烈也。【韵会】刚正曰烈。【史记伯夷传】烈士徇名。又【聂政传】乃其□亦烈女也。 又【尔雅释草疏】本草,石芸味甘。一名螫烈。 又【通典兵制】五人为烈,烈有头目。详火字注。 又姓。【拾遗记】烈裔工画。 又与裂通。【前汉王莽传】军人分烈莽身支节。 又【唐韵正】古音例。【诗豳风】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传】栗烈,寒气也。又【大雅】载燔载烈,以兴嗣岁。【传】贯之加于火曰烈。【杨戏杨季休赞】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注】克,苦代反。◎按字汇引此云:叶力质切。非。朱子於诗七月生民烈字,俱云:叶力制反。唐韵正直以为古音例。所引经传子集甚详,皆确有明据,应从之。 又与厉通。【诗大雅】烈假不瑕。【释文】烈,郑作厉。力世反。又【礼祭法】厉山氏之有天下也。【注】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鲁语作列山。左传作烈山。【水经注】赐水西径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卽烈山也。山下一穴,相传神农所生处,故礼谓之烈山氏。【唐韵正】庄子齐物论,厉风济,则众窍为虚。厉卽烈字。 又音赖。见【诗大雅烈假注】郑虔读。 又与冽通。【诗小雅】有冽氿泉。【疏】七月云:二之日栗冽,是冽为寒气也。 【说文】本作□。 列烈二字原从歺作。

烊 【巳集中】【火字部】 烊 【广韵】【集韵】□余章切,音阳。【玉篇】炙也。【广韵】焇烊。出【陆善经字林】。 【集韵】本作炀。详炀字注。

烋 【巳集中】【火字部】 烋 【集韵】【韵会】【正韵】□虚交切,音虓。炰烋。见炰字注。【集韵】或作咻。 又【广韵】【集韵】□香幽切,音飍。【玉篇】美也,福禄也,庆善也。 又【集韵】微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虚尤切,音休。【集韵】美也,和也,善也,通作休。 又【正韵】熏也。 又【字汇补】作□明乐平王冲□。

烍 【巳集中】【火字部】 烍 【集韵】苏典切,音铣。熂也。

彵 【寅集下】【彳字部】 彵 【玉篇】他可切,音拸。安行也。

【寅集下】【广字部】 【广韵】素姑切【集韵】【正韵】孙租切【韵会】孙徂切,□音苏。【博雅】廜苏,庵也。 又【集韵】廜酒,元日飮之,可除瘟气。【四时纂要】作屠苏。

乌 【巳集中】【火字部】 乌 〔古文〕□於□【唐韵】哀都切【集韵】【正韵】汪胡切,□音污。【说文】孝鸟也。象形。【埤雅】林罕以为全象鸟形,但不注其目睛。乌体全黑,远而不分别其睛也。【诗邶风】莫黑匪乌。【小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 又【前汉眭弘传】石立,後有白乌数千,下集其旁。 又【尔雅释鸟】燕白脰乌。【注】小尔雅云:白项而群飞者,谓之燕乌。【又】鸀山乌。 又【周礼夏官罗氏】掌罗乌鸟。【注】乌谓□居,鹊之属。 又【小尔雅】去阴就阳者,谓之阳乌,鸿雁是也。 又【韵会】日中有三足乌。 又【说文】孔子曰:乌□,呼也,取其助气故以为乌呼。【注】徐铉曰:俗作呜,非是。【埤雅】乌又为叹词者,乌见异则噪,故以为乌霍。乌霍,叹所异也。 又【玉篇】语辞也。又【广韵】安也。【正韵】何也。【史记司马相如传】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注】徐广曰:乌,一作恶。 又【史记天官书】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郞位。【注】索隐曰:蔚然,汉书作哀乌,星之状貌。【正字通】星经作依乌,後人因谓郞官为依乌府。 又【韵会】黑色曰乌。【史记匈奴传】北方尽乌骊马。【五代史梁符彦卿传】太祖赐以所乘爱马一丈乌。 又【前汉杨恽传】仰天拊缶而呼乌乌。【注】师古曰:乌乌秦声。关中旧有此曲,亦作呜。【史记李斯传】歌呼呜呜。又县名。乌氏,因水而名。【前汉地理志】安定郡乌氏。【注】乌水出西北入河。氏音支。又乌程,乌伤,属会稽郡。 又乌孙,乌桓,皆西域国名。 又【广韵】姓也。齐大夫乌枚鸣。见【左传】。 又赤乌,殿名。【左思吴都赋】饰赤乌之暐晔。 又【集韵】【类篇】□於加切,音鸦。【前汉西域传】乌秅国。【注】师古曰:乌,一加反。秅,直加反。 又【汉鼓吹曲】朱鹭鱼以乌路訾邪,鹭何食,食茄下。不之食,不以吐,将以问诛者。下叶音鰕,者叶音遮。 又【集韵】【类篇】□於谏切,音晏。【前汉西域传】乌秅国。【注】郑氏曰:乌秅音鷃拿。师古曰:急言之声,如鷃拿耳。非正音也。 又【韵会】古文借作顾字。见义云章。亦转声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居牙切,音加。米也。

□ 【子集上】【一字部】 □ 【正字通】俗壶字。◎按《正字通》收士部,今改入。

烐 【巳集中】【火字部】 烐 【集韵】之由切,音周。【玉篇】火行也。

烑 【巳集中】【火字部】 烑 【广韵】【集韵】□余昭切,音遥。【玉篇】光也。【淮南子要略篇】挟日月而不烑,润万物而不耗。

烓 【巳集中】【火字部】 烓 【广韵】乌携切【集韵】【韵会】【正韵】渊畦切,□音□。【玉篇】行灶也。 又【集韵】一曰明也。 又【广韵】与□同。 又【集韵】【类篇】□犬颖切,音顷。【博雅】明也。 又一曰小灶。【尔雅释言】煁烓也。【注】今之三隅灶。【疏】烓者,无釜之灶,其上燃火,谓之烘。本为此灶上,以燃火照物,若今之火炉也。 又【唐韵】口迥切,音褧。【说文】亦行灶也。 又【集韵】犬繠切【韵会】丘癸切,□音頍。义同。 又【集韵】【韵会】□於避切,音恚。义同。 又【扬子方言】烓,明也。【注】烓,口类反。 又【集韵】涓惠切【韵会】古惠切,□音桂。【集韵】明也。通作昋炅。 又【集韵】口定切,音絅。小灶也。又【类篇】一决切,音抉。亦明也。

烔 【巳集中】【火字部】 烔 【广韵】徒红切【集韵】徒东切,□音同。【玉篇】热貌。【广韵】热气烔烔。出字林。【博雅】烔爇也。【集韵】或作爞燑。 又【集韵】【类篇】□徒弄切,音洞。火貌。

烕 【巳集中】【火字部】 烕 【唐韵】许劣切【集韵】【韵会】翾劣切,□音□。【说文】□灭也。从火戌。火死于戌。阳气至戌而尽。【诗小雅】褒姒烕之。 又【集韵】莫列切,音灭。火灭也。【唐诗古音考】灭,与烕义同而字异。□字原作戌下火。

灾 【巳集中】【火字部】 灾 【集韵】灾本字。详灾字注。【礼中庸】灾及其身者也。 又【诗大雅】不灾我躬。【笺】灾,谓见诛伐。 又【尔雅释诂】灾,危也。 【说文】本作□。从火□。

烘 【巳集中】【火字部】 烘 【唐韵】呼东切【集韵】【韵会】呼公切【正韵】呼洪切,□音□。【尔雅释言】烘,燎也。【广韵】火貌。【诗小雅】卬烘于煁。 又【广韵】戸公切【集韵】胡公切,□音洪。义同。 又【集韵】居容切,音恭。【诗小雅】卬烘于煁。【释文】孙炎音恭。 又【集韵】【类篇】□渠容切,音蛩。义同。又【广韵】【集韵】□胡贡切,音閧。【广韵】火貌。 又【集韵】一曰火乾物。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呼贡切,音戆。【广韵】火乾也。 【集韵】或作灴。

狓 【巳集下】【犬字部】 狓 【广韵】敷羁切【集韵】攀麋切,□音披。【集韵】狓,猖貌。出新字林。【集韵】狓猖,飞扬也。

焘 【巳集中】【火字部】 焘 【唐韵】徒到切【广韵】胡到切【集韵】【韵会】大到切【正韵】杜到切,□音导。【说文】普覆照也。【小尔雅】焘,覆也。【公羊传文十三年】周公盛,鲁公焘。【注】盛者新谷,焘者冒也。故上以新也。【疏】焘诂为覆。若周书焘以黄土之类是也。周公盛者。谓新谷满其器。鲁公焘者,谓下故上新,裁可半平。【释文】焘,徒报反。一本作涛。音同。【广韵】同帱。【集韵】或作□。 又通作敦。【周礼春官司几筵每敦一几注】敦读曰焘。覆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徒刀切,音陶。义同。 又【集韵】陈留切,音俦。义同。 【集韵】或书作燽。【正字通】别从巾。作□。

耀 【巳集中】【火字部】 耀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弋笑切,音鹞。【说文】照也。【玉篇】光也。【晋语】光明之耀也。【郑语】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惇大。 又熠耀。见前熠字注。 又【玉篇】与曜同。【韵会】通作耀。详曜耀二字注。 又【五音集韵】所敎切,音稍。本作。同□哨。凡物之杀锐曰。 又【集韵】余招切,音遥。昭也。 又式灼切,同铄。【前汉艺文志】後世耀金为刀。【注】师古曰:耀读与铄同,谓销也。 又【集韵】弋灼切,音药。本作铄。烙也。

爀 【巳集中】【火字部】 爀 【广韵】呼格切【集韵】郝格切,□音吓。【玉篇】火色也。【集韵】本作赫。或作□焃。

爁 【巳集中】【火字部】 爁 【广韵】【集韵】□卢瞰切,音滥。【玉篇】火焱行。【广韵】火貌。【淮南子览冥训】火爁焱而不灭。 又【人物志林理篇】立事要则爁炎而不定。 又【集韵】力验切,音潋。爁焱火延。 又【广韵】卢敢切【集韵】鲁敢切,□音览。【广韵】火爁。【集韵】火焚也。 又【集韵】卢甘切,音蓝。火延貌。

爂 【巳集中】【火字部】 爂 【集韵】□遥切,音猋。轻脆也。 又弥遥切,音蜱。又匹妙切,音缥。义□同。【周礼地官草人】轻爂用犬。【注】轻爂,轻脆者。◎按释文爂,孚照反,李音妇尧反。二音皆可读。 又【集韵】祖芮切,音蕝。义同。【周礼地官疏】爂脆二音,声相近,故知爂卽脆也。〇按集韵书作爂原刻从灭,多一画,当由笔误也。

爃 【补遗】【巳集】【火字部】 爃 【字汇补】于平切,音荣。朱日爃,昆山人,万历中营缮司员外郎。

烱 【巳集中】【火字部】 烱 【集韵】俱永切,音憬。炎烝也。

烳 【巳集中】【火字部】 烳 【广韵】傍古切【集韵】颇五切,□音普。【玉篇】火貌。 又【玉篇】把火行也。【广韵】火行貌。

烿 【巳集中】【火字部】 烿 【集韵】【韵会】余中切【正韵】以中切,□音融。【集韵】火气。【正字通】字汇从丹无义。当从彤。火色赤也。又炿。

烲 【巳集中】【火字部】 烲 【广韵】【集韵】□许列切,音娎。【广韵】火气也。本作焎。【篇海】一作□。 又【集韵】敕列切,音彻。火然也。

烃 【巳集中】【火字部】 烃 【广韵】古挺切【集韵】古顶切,□音刭。【玉篇】温也。 又【广韵】焦臭。【集韵】焦貌。 又【集韵】经郢切,音颈烃燍,焦貌。 又【五音集韵】五刭切,音。焦臭也。

【丑集中】【土字部】 【正字通】同坒。【左思吴都赋】工贾骈。○按《六书略》坒注,引《说文》注,引太玄经阴阳参,不知经本作比,分坒为二,误。

烶 【巳集中】【火字部】 烶 【集韵】【类篇】□待鼎切,音挺火貌。

烷 【巳集中】【火字部】 烷 【集韵】胡官切,音完。火也。

烸 【巳集中】【火字部】 烸 【集韵】许亥切,音海。燥也。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女利切,音腻。快性也。

【午集下】【禾字部】 【字汇补】力夭切,音了。秀也。

烹 【巳集中】【火字部】 烹 〔古文〕享□□【唐韵】【正韵】普庚切【集韵】【韵会】披庚切,□音磅。【说文】本作享。【广韵】俗亨字。详亠部亨字注。【左传昭二十年】以烹鱼肉。 又【唐韵正】古音普郞反。【诗小雅】或剥或烹,或肆将跄。【墨子耕柱篇】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烹,不举而自臧,不迁而自行。【史记越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按说文,玉篇,类篇,享字俱自为部。说文玉篇无烹字。类篇火部内始收烹字。经传本作亨,今俗用皆作烹矣。考证:〔【诗小雅】或剥或烹,或肆或跄。〕 谨照原文或跄改将跄。

烺 【巳集中】【火字部】 烺 【集韵】【类篇】□里党切,音阆。爣烺,火貌。【正字通】与朗通。有平,上,去三音。【篇海】专属去声,太泥。

烻 【巳集中】【火字部】 烻 【集韵】尸连切,音膻。光也。 又【集韵】【类篇】□抽延切,音链。义同。 又延面切,音衍光炽也。【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丹柱歙赩而电烻。【注】烻光盛起也。弋战切。考证:〔【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丹桂歙赩而电烻。〕 谨照原文丹桂改丹柱。

烽 【巳集中】【火字部】 烽 【广韵】【集韵】【韵会】□敷容切,音丰。【广韵】本作。【史记司马相如传】烽举燧燔。【注】索隐曰:纂要云:烽见敌则举,燧有难则焚。烽主昼,燧主夜。【汉书】作。【孟康曰】如覆米,县著桔槹,如有□则举之,燧积薪,有□则燔然之也。 又【前汉五行志】後章坐走马上林,下烽驰逐,免官。【注】晋灼曰:冠首曰烽,竞走曰逐。 又【玉篇】戸东切,音洪。义同。

焀 【巳集中】【火字部】 焀 【广韵】【集韵】□胡谷切,音斛【玉篇】火貌。 又【集韵】【类篇】□呼木切,音□。义同。

焂 【巳集中】【火字部】 焂 【集韵】式竹切,音菽。光动貌。

焄 【巳集中】【火字部】 焄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许云切,音薰。【玉篇】火上出也。【集韵】香臭之气也。【礼祭义】焄蒿凄怆。【注】焄,谓香臭也。 又【史记王温舒传】舞文巧诋下戸之猾,以焄大豪。【注】焄,犹熏炙之也。 【玉篇】亦作熏。

焅 【巳集中】【火字部】 焅 【唐韵】苦沃切【集韵】枯沃切,□音酷。【说文】旱气也。【广韵】热气也。 又【玉篇】苦告切【集韵】口到切,□音靠。义同。 【集韵】本作熇。

□ 【未集中】【羊字部】 □ 【字汇补】眉羊切,音庞。出《释典》。◎按释典以切音标的合成一字,俱属臆造。

□ 【未集中】【而字部】 □ 【集韵】耏,亦作□详耏字注。

□ 【未集中】【耒字部】 □ 【集韵】各頟切,音格。耕也。

焆 【巳集中】【火字部】 焆 【唐韵】於决切【集韵】一决切,□音抉。【说文】焆焆,烟貌。【玉篇】火光也。【类篇】火始然也。 又【广韵】【集韵】□於列切,音□。烟气。 又【集韵】娟悦切,音妜。义同。亦作炔。 又古穴切,音玦。义同。 又【广韵】古悬切【集韵】圭悬切,□音涓。【广韵】明也。 又【集韵】【类篇】□萦悬切,音渊。火貌。□字原从肙。

焇 【巳集中】【火字部】 焇 【广韵】相邀切【集韵】思邀切,□音宵。【玉篇】乾也。【广韵】烁也。【集韵】曝也。【玉篇】亦作销。 又【集韵】师交切,音梢。乾也。

焎 【补遗】【巳集】【火字部】 焎 【川篇】许列切。火气也。

煭 【巳集中】【火字部】 煭 【字汇补】古文烈字。注详六画。

【未集上】【竹字部】 【广韵】苏干切【韵会】相干切,□音跚。竹器。又【集韵】上声,〈桑刂〉旱切,音散。义同。 又【集韵】损管切,音选。【博雅】谓之。 又所□切,音产。苏典切,音跣。义□同。

焈 【巳集中】【火字部】 焈 【集韵】熙,古作焈。注详九画。

焉 【巳集中】【火字部】 焉 【广韵】於乾切【集韵】【韵会】於虔切【正韵】因肩切,□音嫣。【说文】焉鸟,黄色。出於江淮。象形。【广韵】鸟杂色。【禽经】黄凤谓之焉。 又【玉篇】安也,疑也。【广韵】何也。【诗卫风】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又【史记历书】太初元年,岁名焉逢。【注】索隐曰。汉书作阏逢。 又山名。【史记匈奴传】过焉支山。 又国名。【前汉西域传】焉耆国,治员渠城。 又【唐韵】有乾切【集韵】【韵会】尤虔切【正韵】夷然切,□音。【玉篇】语巳之辞也是也。【易坤卦】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 又【广韵】语助。【诗邶风】已焉哉。又【墉风】终焉允臧。 又【淮南子时则训】天子焉始乘舟,荐鲔子寝庙。【注】焉,犹於也。 又【正韵】延知切,音夷。【周礼秋官行夫】焉使则介。之【释文】焉,刘音夷。【注】夷使使於四夷,则行夫主为之介。一谓夷发声。◎按周礼本作焉,而注直攺作夷,是焉。夷古通用不独音同也。《正字通》云:周礼焉字,连上句读,居于其国,则掌行人之劳辱事焉,使则介之。焉,语助也。当如字读。读作夷,非。《正字通》之说,於文义极顺。但二郑作夷,必非无据,今仍之。又【广韵】谒言切【集韵】依言切,□音蔫。【广韵】安也。又不言也。 又叶於堇切。【刘向列女赞】齐女徐吾,念绩独贫。夜托烛明,李吾绝焉。【读书通】焉通作案。礼三年问:焉使倍之。荀子礼论篇作,案使倍之。〇按荀子内案字颇多,皆系方言,不与焉通,读书通非。说文焉鸟之焉,徐铉作有乾切,读若。韵会因之。今从玉篇、广韵读嫣。

焊 【巳集中】【火字部】 焊 【广韵】呼旱切【集韵】许旱切,□罕上声。【广韵】火乾也。同熯。【集韵】本作暵。

焋 【巳集中】【火字部】 焋 【集韵】【类篇】□侧亮切,音壮。【集韵】本作□。实米於甑也。 又【篇海】火貌。【字汇】熏烝也。今炊粉糍谓之焋糕。

焌 【巳集中】【火字部】 焌 【广韵】【韵会】子峻切【集韵】祖峻切,□音俊。【说文】然火也。【周礼春官菙氏】凡卜,以明火□燋,遂飮其焌契,以授卜师。【注】杜子春云:焌,读如英俊之俊。书亦或为俊。 又【广韵】子寸切【集韵】【韵会】【正韵】祖寸切,□音捘。义同。【集韵】或作焞燇。 又【集韵】徂闷切,音鐏。【周礼春官菙氏注】康成谓:读如戈鐏之鐏。【疏】读为俊者,意取荆樵之中,英俊者为楚炖,用之灼龟也,读为鐏者,意取锐头以灼龟也。【集韵】或作炖。 又【集韵】祖管切,音纂。义同。本作焞。◎按周礼春官释文,焌音俊。又存闷反。又祖闷反。又祖管反。四音皆可读。 又【广韵】仓聿切【集韵】【韵会】促律切,□音黢。【广韵】火烧。 又【广韵】亦火灭也。考证:〔【周礼春官菙氏注】康成谓读如弋鐏之鐏。〕 谨照原文弋鐏改戈鐏。

焏 【备考】【巳集】【火字部】 焏 【龙龛】同亟。

焕 【巳集中】【火字部】 焕 〔古文〕烉【唐韵】呼贯切【广韵】火贯切【集韵】【韵会】【正韵】呼玩切,□音唤。【说文】火光也。 又【玉篇】明也。【论语】焕乎其有文章。 又叶许县切,音绚。【徐干齐都赋】雕琢有章,灼烂明焕。生民以来,非所视见。【玉篇】亦作奂。

【未集中】【糸字部】 【篇海类编】同纡。

焘 【巳集中】【火字部】 焘 【唐韵】徒到切【广韵】胡到切【集韵】【韵会】大到切【正韵】杜到切,□音导。【说文】普覆照也。【小尔雅】焘,覆也。【公羊传文十三年】周公盛,鲁公焘。【注】盛者新谷,焘者冒也。故上以新也。【疏】焘诂为覆。若周书焘以黄土之类是也。周公盛者。谓新谷满其器。鲁公焘者,谓下故上新,裁可半平。【释文】焘,徒报反。一本作涛。音同。【广韵】同帱。【集韵】或作□。 又通作敦。【周礼春官司几筵每敦一几注】敦读曰焘。覆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徒刀切,音陶。义同。 又【集韵】陈留切,音俦。义同。 【集韵】或书作燽。【正字通】别从巾。作□。

焙 【巳集中】【火字部】 焙 【集韵】蒲昧切【正韵】步昧切,□音佩。煏也。【集韵】本作□。 又【六书故】烘也。本作□。

焚 【巳集中】【火字部】 焚 〔古文〕燔【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符分切,音汾。【玉篇】烧也。【集韵】火灼物也。【书胤征】玉石俱焚。【易离卦】焚如。【春秋桓七年】焚咸丘。【注】焚,火田也。【礼月令】仲春毋焚山林。 又【集韵】方问切,音奋。【左传襄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注】杜预曰:焚,毙也。服虔曰:焚,读曰偾僵也。【集韵】本亦作偾。 又叶汾沿切。【郭璞炎山赞】木含阳精,气结则焚,理其微乎,其妙在传。 又叶符筠切。【曹植文】季嗣不维,网漏于秦,崩乐灭学,儒坑礼焚。【说文】本作燓。【集韵】或作炃燌。

煮 【巳集中】【火字部】 煮 【唐韵】章与切【集韵】掌与切,□音渚。【说文】亨也。【周礼天官亨人】职外内饔之爨亨煮,辨膳羞之物。【尔雅释训】是刈是濩濩煮之也。 又煮枣,地名。【战国策】秦惧遽效煮枣。【注】属济阴冤句。【说文】或作。【玉篇】亦作□。考证:〔煮枣,地名。【战国策】秦惧遽效煮枣。【注】属济阴宛司。〕 谨按绩汉书郡国志济阴郡冤句煮枣城。宛司改冤句。

焠 【巳集中】【火字部】 焠 【唐韵】七内切【集韵】【韵会】取内切,□音倅。【说文】坚刀刃也。【玉篇】火入水也。暖也。【史记天官书】火与水合为焠。【注】晋灼曰:火入水为焠。又【荆轲傅】使工以药焠之。【注】索隐曰:焠,染也。【前汉王褒传】淸水焠其锋。【注】师古曰:焠,谓烧而内水中以坚之也。 又【韵会】烧也。【荀子解蔽篇】有子卧而焠掌,可谓能自忍矣。【注】焠,灼也。【韵会】通作淬。

无 【巳集中】【火字部】 无 〔古文〕□□□【唐韵】武扶切【广韵】武夫切【集韵】【韵会】【正韵】微夫切,□音巫。【说文】亡也。【玉篇】不有也。【书舜典】刚而无虐,□而无傲。又【益稷】懋迁有无化居。 又【尔雅释诂】虚无之闲也。【注】虚无皆有闲隙。【老子道德经】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周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 又【礼三年问】无易之道也。【注】无,犹不也。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越巂郡会无县。 又姓。【正字通】汉无且明,无能。 又【广韵】汉复姓无庸无钩,俱出自楚。 又文无,药名。【古今注】相别赠之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 又【说文奇字】作无。【玉篇】虚无也。周易无字俱作无。 又【集韵】或作亡。【诗卫风】何有何亡。 又通作毋。书,无逸。【史记鲁世家】作毋逸。 又通作毛。【後汉冯衍传】饥者毛食。【注】衍集:毛作无。今俗语犹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通雅】江楚广东呼无曰毛。 又【集韵】或作武。◎按礼器:诏侑武方。注:武当为无,声之误也。郑注:明言其误。集韵合无,武为一。非。 【集韵】无或作橆。韵会,□本古文蕃□字。篆借为有无字。李斯变隶变林为四点。〇按说文□,从亡无声,在亡部。至蕃橆之橆,在林部。音义各别,不云相通。且有无与蕃橆义尤相反,不应借用。玉篇集韵韵会俱非。韵会蕃橆作蕃□,尤非。 又按读书通云:通作勿莫末没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义通,或止音近,实非一字也。读书通误。 又梵言,南无呼那谟。那如拿之上声,谟音如摩,犹云归依也。

焢 【巳集中】【火字部】 焢 【集韵】呼公切,音烘。火气貌。

焣 【巳集中】【火字部】 焣 【篇海】同炒。详炒字注。 又【字汇】慈与切,音聚。姓也。

焦 【巳集中】【火字部】 焦 【唐韵】卽消切【集韵】【韵会】【正韵】兹消切,□音蕉。【说文】本作□。火所伤也。【玉篇】火烧黑也。又炙也。【礼月令】其味苦,其臭焦。【注】火之臭味也。凡苦焦者皆属焉。【左传哀二年】卜战龟焦。【礼问丧】伤肾乾肝焦肺。【史记越世家】苦身焦思。 又【史记扁鹊传】别下于三焦膀胱。【注】正义曰:八十一难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也,气之所终始也。上焦在心下,下鬲在胃上也。中焦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也。下焦在脐下,当膀胱上口也。【广韵】别作膲。 又国名。【左传僖二十九年】虞虢焦滑霍扬韩魏皆姬姓也。【注】焦在陕县。【史记周本纪】褒封神农之後于焦。【注】地理志,弘农陕县有焦城,故焦国也。又【秦本纪】围焦降之。【注】括地志云:焦城在陕州城内东北百步,因焦水为名。周同姓所封。◎按左传之焦姬姓,神农之後乃姜姓,其所封当别是一焦。周本纪注亦云:在陕县。误。 又姓。【广韵】神农後,以国为氏,出南安。 又晋邑名。【左传僖三十一年】许君焦瑕。【注】晋河外五城之二邑。 又【诗小雅】整居焦获。【尔雅释地】十薮,周有焦获。【注】今扶风瓠中是也。 又【晏子外篇】东海有虫,巢于蚊睫,命曰焦冥。 又焦明,鸟名。【司马相如上林赋】掩焦明。【注】焦明似凤。通作鹪。 又【韵会】通作燋。详燋字注。【集韵】或作。 又【集韵】慈焦切【正韵】慈消切,□音樵。【集韵】焦夷,楚地名。【左传僖二十三年】楚伐陈取焦夷。【注】焦,谯县也。夷一名城父。皆陈邑。 又与憔通。【班固答宾戏】朝为荣华,夕而焦□。 又【集韵】将由切,音啾。□属。

焧 【巳集中】【火字部】 焧 【篇海】仓红切,音聪。熅气也。【正字通】佫熜字。

焩 【巳集中】【火字部】 焩 【篇海】音凭。火貌。

焪 【巳集中】【火字部】 焪 【广韵】【集韵】□去仲切,音。【玉篇】尽也,乾也。【广韵】火乾物也。 又【广韵】去宫切【集韵】丘弓切,□音穹。【广韵】乾也。【集韵】曝也,烬也。或作熍。

焫 【巳集中】【火字部】 焫 【广韵】【集韵】如劣切【韵会】【正韵】儒劣切,□音呐。【玉篇】本作□。烧也。【礼效特牲】卽奠,然後焫萧合膻芗。【战国策】秦以下缺失一十九字多一画,今以广韵为正。

焬 【巳集中】【火字部】 焬 【集韵】先的切,音锡。乾也。 又【集韵】【类篇,】□夷益切,音绎。【集韵】本作焲。亦同焱。详焲字注。

猕 【巳集下】【犬字部】 猕 【集韵】民□切,音弥。本作獮。或作□。详獮字注。〔本作〈亻弥〉。或作□。详獮字注。〕 谨照〈亻弥〉字注,〈亻弥〉字獮字□改獮。 【广韵】武移切【集韵】民□切,□音弥。【玉篇】猕猴。【博雅】猱狙,猕猚也。 又【正字通】通雅曰:沐猴,猕猴,母猴也。【前汉西域传沐猴注】沐猴,卽猕猴。母音转为马,又转为弥。方言呼母曰,此其证也。兽以雌强,今猕猴亦谓其大者,犹凡物之大者曰马,蓝马蓟之类。【集韵】或作猕□。

玥 【午集上】【玉字部】 玥 【广韵】【集韵】□鱼厥切,音月。神珠也。

【未集上】【竹字部】 【集韵】墙之切,音慈。竹名。

【未集中】【糸字部】 【玉篇】【集韵】□同绠。【前汉枚乘传】单极之断干。【注】晋灼曰:,古绠字也。

焭 【巳集中】【火字部】 焭 【广韵】渠营切【集韵】葵营切,□音□。【广韵】本作茕。详茕字注。 又【集韵】本作惸。忧也。【楚辞九章】识路之焭焭。【注】忧也。 又与营通。【楚辞九章】一作营营。 【字汇】《颜氏家训》云:古为大博则六著,小博则二焭。二焭义无所考。◎按《广韵》博□子,一名投子,二焭当卽二□也。《正字通》作橩,从木,误。

焮 【巳集中】【火字部】 焮 【广韵】【集韵】【韵会】□香靳切,音憖。【玉篇】炙也。【广韵】火气。【左传昭十八年】司马司□列居火道,行火所焮。【注】焮,炙也。【小尔雅】暴映,晒也,焮也。【杜甫火诗】光弥焮宇宙。 又【集韵】一曰□也。【玉篇】同炘。 又【玉篇】许勤切,音欣。义同。亦同炘。考证:〔【左传昭十七年】司马司□列居火道,行火所焮。〕 谨照原文十七年改十八年。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丁故切,音妒。格笿也。

【卯集上】【心字部】 【广韵】古劳切,音高。知也,局也。 【集韵】作□。

煃 【巳集中】【火字部】 煃 【集韵】犬蕊切,音跬。【玉篇】火貌。

焯 【巳集中】【火字部】 焯 【唐韵】之若切【集韵】【韵会】【正韵】职略切,□音酌。【说文】明也。引书焯见三有俊心。◎按今书立政作灼。【扬雄羽猎赋】焯烁其波。 又【广韵】火气也。 又【集韵】爇也。通作灼。【增韵】或作照。 又【集韵】都毒切,音笃。明也。 又【集韵】【类篇】□竹角切,音琢。小热也。 又尺约切,音淖。鲁有孟公焯。或省作卓。通作绰。

焰 【巳集中】【火字部】 焰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以赡切,音艳。【玉篇】光也。【广韵】本作爓。【集韵】亦作炎。互详炎,爓二字注。

【寅集下】【广字部】 【广韵】作孔切【集韵】祖动切,□音总。【玉篇】众貌。【广韵】众立。 又【集韵】两屋合也。

惍 【卯集上】【心字部】 惍 【玉篇】居吟切,音金。利也。

焱 【巳集中】【火字部】 焱 【唐韵】【集韵】□以冉切,音琰。【说文】火华也。从三火。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以赡切,音艳。义同。 又【班固东都赋】焱焱炎炎,杨光飞文,吐焰生风,欱野歕山。【注】□戈矛车马之光。 又【广韵】【韵会】【正韵】呼臭切【集韵】呼役切,□音砉。【玉篇】火华。【广韵】又火焰也。 又【集韵】夷益切,音绎。本作焲。亦同炀。详焲字注。 又营只切,音役。火貌。 又馨激切,音阋。亦火华也。琰字原误从焱作。

焲 【巳集中】【火字部】 焲 【广韵】羊益切【集韵】夷益切,□音绎。【玉篇】火光也。【集韵】或作焱炀。 又【集韵】弋灼切,音药。义同。

焳 【巳集中】【火字部】 焳 【集韵】卽约切,音爵。本作爝。或作燋熦。详爝字注。

焴 【巳集中】【火字部】 焴 【广韵】【集韵】□余六切,音育。【玉篇】本作煜。详煜字注。

爷 【巳集中】【父字部】 爷 〔古文〕□【玉篇】以遮切,音耶。俗呼为父爷字。【古木兰诗】军书三十卷,卷卷有爷名。

焵 【巳集中】【火字部】 焵 【玉篇】古浪切,音掆。刀也。【字汇】坚刃也。凡兵器经烧则坚,故今铁工烧刃曰焵。

然 【巳集中】【火字部】 然 〔古文〕□【唐韵】【集韵】【类篇】【韵会】【正韵】□如延切,音。【说文】烧也。【注】徐铉曰俗作燃。盖后人增加。【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弟子职】蒸闲容蒸,然者处下。【文刘绩曰】古者,束薪蒸以为烛。蒸,细薪也。稍宽其束,使其蒸闲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气。又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则火易然也。【集韵】通作。 又【玉篇】许也,如是也。譍言也。【史记张耳陈余传】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 又【广韵】语助。【礼檀弓】岁旱,穆公召县子而问然。【注】然之言焉也。 又【广韵】如也。【诗邶风】惠然肯来。【礼檀弓】贸贸然来。 又承上接下语。【礼曲礼】然後客坐。又【檀弓】然则盍行乎。【文王世子】然而众知父子之道矣。 又【礼祭义】国人称愿,然曰:幸哉有子如此。【注】然犹而也。 又果然,兽名。【周礼春官巾车】然。□髤饰。【注】然,果然也。◎按埤雅作□。详犬部□字注。 又率然,蛇名。【孙子九地篇】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又连然,县名。【前汉地理志】益州郡连然有盐官。 又燕然,山名。【前汉匈奴传】至速邪乌燕然山。 又姓。【左传】楚然丹。郑然明。 又叶而邻切,音人。【刘向列女赞】齐女傅母,防女未然,庄姜亦材,卒能修身。【马融东巡颂】散齐卽毕,越翼良辰,棫槱增积,烈火燔然。考证:〔【管子弟子职】蒸闲容蒸,然者处下。【赵用贤曰】古者,束薪蒸以为烛。蒸,细薪也。稍宽其束,使其蒸闲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气。又使已然者居上,未然者居下,则火易然也。〕 谨按管子卷首有按字者,皆刘绩语,非赵用贤语。谨据凡例将赵用贤曰四字改为文刘绩曰。按又已然者居上二句系释然者居下之义,盖火性炎上故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则火易然也。谨按文义将已然句上字改为下字。未然句下字改为上字。

【未集中】【糸字部】 【广韵】【集韵】□渠记切,音忌。【博雅】鉥,针也。【广韵】连针。【类篇】一曰秤綍。

焸 【巳集中】【火字部】 焸 【广韵】公戸切,音古。人名。出汉书。 又【集韵】【类篇】□火迥切,音詗。火光。◎按焸为火光。《字汇》《正字通》误收入日部。《字汇》云:於惊切,音英。《正字通》云:讹字。俱非。

□ 【午集下】【立字部】 □ 【玉篇】他切【海篇】音忝。恭也。

焺 【补遗】【巳集】【火字部】 焺 【字汇补】诗兵切,音升。焺,鼓铸也。

焻 【备考】【巳集】【火字部】 焻 【字汇补】古夸切,音瓜。见《释藏》。又川向切,音畅。气也。

煁 【巳集中】【火字部】 煁 【唐韵】氏任切【集韵】【正韵】时任切,□音谌。【说文】烓也。【诗小雅】樵彼桑薪,卬烘干煁。【毛传】烓灶也。郭璞曰:今三隅灶。

煄 【巳集中】【火字部】 煄 【玉篇】之陇切,音种。义阙。【五音集韵】火烧起。

【卯集上】【心字部】 【篇海】忧,亦作。【正字通】俗忧字。

煅 【巳集中】【火字部】 煅 【广韵】呼讶切【集韵】虚讶切,□音。【玉篇】热也,乾也。 又【广韵】赫也。 又【博雅】□也。 又【集韵】许下切,音閜。【扬子方言】煦煅,热也。乾也。吴越曰煦煅。 又【广韵】许加切【集韵】虚加切,□音呀。【广韵】火气。

牨 【巳集下】【牛字部】 牨 【广韵】古郞切【集韵】居郞切,□音冈。【玉篇】水牛。又【集韵】本作犅。特牛也。通作刚。○按《广韵》牨,从《玉篇》训水牛。犅,从《说文》训特牛。分二义。《集韵》合为一,当以《广韵》为正。

辉 【巳集中】【火字部】 辉 【唐韵】况韦切【广韵】许归切【集韵】吁韦切【韵会】吁归切,□音挥。【说文】光也。【玉篇】耀光也。【易大畜】刚健笃实辉光。【礼玉藻】辉,如也。又【乐记】德辉动于内。 又【前汉平帝纪】分京师置前辉,光後丞烈二郡。 又【集韵】火之光。 又【广韵】同辉晖。【集韵】或作炜。又【集韵】许云切,音熏。【张衡西京赋】金戺玉阶,彤庭辉辉。珊瑚琳碧,瓀珉璘彬。 又【集韵】灼也。【史记吕后纪】去眼辉耳。【唐韵正】张弨曰:辉,从火,其用皆熏燎之属。俗攺从光。 又【集韵】许元切,音萱。光也。 又【广韵】戸昆切【集韵】胡昆切,□音。【广韵】赤色。 又【广韵】胡本切【集韵】戸衮切,□音混。【广韵】辉煌,光也。【前汉司马相如传】焕炳辉煌。【集韵】本作焜。 又【集韵】呼愿切,音楦。本作韗。治鼓工也。【礼祭统】夫祭有畀辉胞翟阍者,惠下之道也。【注】辉,周礼作韗。谓韗磔皮革之官。 又【集韵】王问切,音运。【周礼春官视祲】掌十辉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注】辉,日光炁也。【张率舞马赋】在庸臣之方刚,有从军之大愿,必自兹而展采,将同畀于庖辉。 又与晕,运通。【周礼春官保章氏注】日有薄食晕珥。【释文】晕,本又作辉。亦作运。

煈 【巳集中】【火字部】 煈 【玉篇】非凤切,音讽。义阙。【五音集韵】焚也。

炼 【巳集中】【火字部】 炼 【唐韵】【集韵】□郞甸切,音练。【说文】铄治金也。【王充论衡】女娲氏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玉篇】今亦作炼。 又【集韵】郞旰切,音□。本作爤。或作烂燗。详烂字注。

煊 【巳集中】【火字部】 煊 【集韵】许元切,音萱。本作暖。温也。或作暄。

煋 【巳集中】【火字部】 煋 【集韵】桑经切,音星。火热也。【类篇】火烈也。

煌 【巳集中】【火字部】 煌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光切,音皇。【说文】辉也。【玉篇】光明也。【诗陈风】东门之杨,明星煌煌。又【大雅】檀车煌煌。 又【广韵】火状。 又【前汉地理志】敦煌郡武帝後元年,分酒泉置。【注】应劭曰:敦,大也。煌,盛也。 又【前汉息夫躬传】乌孙两昆弥弱,卑爰疐强盛居强煌之地。【注】是其国所都地名。 又通作皇。【诗小雅】朱芾斯皇。【笺】皇,犹煌也。【集韵】或作熿□。 又【集韵】胡盲切,音横。火光。 又【集韵】戸广切,音幌。本作晄。明也。亦同熿爌。 又胡旷切,音愰。耀也。晄字原误从先。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臼许切,音巨。【说文】钟鼓之柎。本作□。簴,同。

【寅集下】【广字部】 【广韵】【集韵】□丘召切,音趬。【玉篇】高屋。

【未集中】【网字部】 【集韵】荧绢切,音县。【玉篇】同罥。

煍 【巳集中】【火字部】 煍 【玉篇】子了切,音劋。变色也。 又慈纠切,音愀。义同。

煎 【巳集中】【火字部】 煎 【广韵】【集韵】子仙切【韵会】将仙切,□音湔。【说文】熬也。【玉篇】火去汁也。【广韵】熟煮也。【扬子方言】火乾也。凡有汁而乾谓之煎。【礼内则】煎醢。【仪礼卽夕】凡糗不煎。【周礼天官】内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亨,煎和之事。又【冬官考工记】氏为量,攺煎金锡则不秏。【注】重煎谓之攺煎也。又【扬子方言】煎,尽也。 又【正韵】则前切,音笺。义同。又【集韵】【韵会】□子浅切,音翦。【集韵】减也。 又【前汉赵充国传】先零豪封煎等通使匈奴。【注】师古曰:煎读曰翦。 又【广韵】【集韵】【韵会】□子贱切,音箭。【广韵】甲煎。【南史范□传】甲煎浅俗比徐湛之。 又甲煎,香名。【贞观纪闻】隋主每除夜焚沉香数车,光暗则以甲煎沃之,香闻数里。 【集韵】或书作。

煏 【巳集中】【火字部】 煏 【集韵】弼力切,音愎。【玉篇】火乾也。【集韵】本作□。详□字注。

煐 【巳集中】【火字部】 煐 【集韵】於惊切,音英。人名张煐。见【南史】。

煟 【巳集中】【火字部】 煟 【广韵】【集韵】□于贵切,音胃。【玉篇】光貌。【诗小雅哕哕其冥笺】哕哕,犹煟煟也。宽明之貌。 又【广韵】火光。

炜 【巳集中】【火字部】 炜 【唐韵】于鬼切【集韵】【韵会】羽鬼切,□音伟。【说文】盛赤也。【玉篇】明也。亦盛貌。【广韵】光炜。【诗邶风】彤管有炜。【传】炜,赤貌。 又【集韵】吁韦切,音挥。本作辉。详辉字注。【前汉王莽传】靑炜登平。【注】服虔曰:炜音晖。如淳曰:靑气之光辉也。

珸 【午集上】【玉字部】 珸 【广韵】五乎切【集韵】讹胡切,□音吾。【博雅】琨,石次玉者。【五音集韵】琨珸,美石。【史记司马相如传】琳珉琨珸。【索隐注】琨珸,石之次玉也。河图云:流州多积石,名琨珸石。炼之成铁,以作劎,光明如水精。 又山名。【前汉司马相如传音义】琨珸,山名。出善金。 【类篇】本作。

煓 【巳集中】【火字部】 煓 【广韵】他端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官切,□音湍。【玉篇】火炽也。 又【扬子方言】煓,□貌也。 又【洞冥记】邀臣入云煓之幕。

煔 【巳集中】【火字部】 煔 【广韵】【集韵】□他念切,音。【玉篇】火光也。【集韵】本作□。 又【唐韵】【集韵】□舒赡切,音闪。【说文】火行也。【集韵】或作炶熌。 又【集韵】以赡切,音艳。义同。 又【广韵】【集韵】□胡甘切,音酣。【广韵】火上行貌。同炶。【集韵】或作□。 又【集韵】徐廉切,音。本作燅。或作爓燖燂。详燅字注。 又【集韵】慈盐切,音潜。本作燖。或作爓。详燖字注。【楚辞大招】炙鸹烝凫煔鹑敶只。【朱注】煔音潜。爚也。 又【集韵】思廉切,音銛。木名。 又【集韵】师衔切,音衫。义同。 又【尔雅释木】柀煔。【注】煔似松,生江南,可以为船作柱,埋之不腐。【疏】柀,一名煔。俗作杉。【释文】煔音杉。【集韵】或作杉。【正字通】尔雅本作檆。俗本讹作煔。◎按木名似应从木作檆,今作煔者,省文也。

煫 【巳集中】【火字部】 煫 【篇海】同燧。详燧字注。

煨 【巳集中】【火字部】 煨 【唐韵】乌灰切【集韵】【韵会】乌回切【正韵】乌恢切,□音隈。【说文】盆中火。【玉篇】盆中火爊也。【六书故】火中热物。【广韵】煻煨火。【集韵】煻火曰煨。【战国策】犯白刃蹈煨炭。 又人名。【後汉献帝纪】中郞将段煨。 又【集韵】纡勿切,音郁。畜火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玉篇】七居切,同岨。石山戴土。

□ 【午集下】【禾字部】 □ 【集韵】与稷同。详十画稷字注。

烦 【巳集中】【火字部】 烦 【唐韵】附袁切【集韵】【韵会】符袁切,□音樊。【说文】热头痛也。 又【增韵】不□也。【书说命】礼烦则乱。又【玉篇】干烦也。【左传僖二十九年】敢以烦执事。 又【礼乐记】卫音趋数烦志。【注】烦,劳也。 又【左传定二年】啧有烦言。【注】烦,言忿争。 又【增韵】闷也。【史记仓公传】病使人烦懑。 又鸟名。【司马相如上林赋】烦鹜鷛□。【注】徐广曰:烦鹜,一作番。【汉书音义】烦鹜,凫也。郭璞云:烦鹜,鸭属。 又地名。【战国策】袭燕楼烦数县。【注】楼烦,属雁门。 又叶符筠切。【陈琳大暑赋】料救药之千百兮,祇累热而增烦。耀灵管之匪念兮,将损性而伤神。 又叶汾洽切。【宋玉神女赋】淡淸静其愔嬺兮,性沈祥而不烦,意似近而旣远,若将来而复旋。【嵆康琴赋】更唱迭奏,声若自然,流楚窈窕,惩躁雪烦。

煪 【巳集中】【火字部】 煪 “【唐韵】自秋切【集韵】字秋切,□音酋。【玉篇】熮也。同□。【集韵】燥也。 又【集韵】张流切,音輈。燥也。 又【集韵】将由切,音啾。火貌。 又以九切,音酉。亦火也。

考证:〔【玉篇】熮也。同酋。〕 谨照原文酋改□。”

熥 【巳集中】【火字部】 熥 【集韵】他东切,音通。以火暖物也。

熧 【巳集中】【火字部】 熧 【广韵】卽容切【集韵】将容切,□音纵。【玉篇】火行。【广韵】火行穴中。【集韵】火出穴中。

熨 【巳集中】【火字部】 熨 【广韵】於胃切,音慰。同。详字注。【史记扁鹊传】案抗毒熨。【注】毒熨,谓毒病之处,以药物熨贴也。 又【广韵】【集韵】□纡物切,音郁。【广韵】火展帛也。 又【集韵】一曰火斗。或作□。◎按集韵入声,尉熨□分载。

熬 【巳集中】【火字部】 熬 【唐韵】五牢切【集韵】【韵会】【正韵】牛刀切,□音敖。【说文】本作□。乾煎也。【扬子方言】凡以火而乾五谷之类,自山而东,齐楚以往,谓之熬。【礼内则】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周礼地官舍人】共饭米熬谷。【後汉边让传】少汁,则熬而不可熟。 又与嗸通。【前汉陈汤传】众庶熬熬苦之。【注】愁声。 【说文】或作。【集韵】或作□。

熭 【巳集中】【火字部】 熭 【五音集韵】于刿切,音卫。【说文】暴乾火也。【玉篇】曝乾也。【前汉贾谊传】黄帝曰:日中必熭。 又或作彗。【六韬守土篇】日中必彗。 又【集韵】胡桂切,音慧。又王伐切,音越。义□同。 【集韵】或作□。亦作□。

熮 【巳集中】【火字部】 熮 【广韵】【集韵】□力久切,音柳。【说文】火貌。 又【玉篇】烧也,烂也。 又【唐韵】烙萧切【集韵】【韵会】怜萧切【正韵】连条切,□音聊。义同。【说文】逸周书曰:味辛而不熮。 又【集韵】力求切,音留。又力吊切,音料。义□同。

牳 【巳集下】【牛字部】 牳 【集韵】莫後切,音母。牛名。

抵 【巳集下】【牛字部】 抵 【唐韵】都礼切【集韵】【韵会】典礼切,□音邸。【说文】触也,从牛氐声。【唐韵】角触。【扬子方言】抵,会也。雍梁之闲曰抵,秦晋亦曰抵。 又【玉篇】角抵,杂技乐也。 又【玉篇】略也。大抵,言大略也。 【玉篇】或作抵。【韵会】通作抵邸氐。 又【集韵】都黎切,音氐。本作羝。羊也。 又【集韵】椿皆切,音□。□抵,兽名,性忠直。

【丑集上】【口字部】 【广韵】落干切【集韵】郎干切,□音阑。【广韵】哰□拿,语不可解。详前哰字注。【集韵】通作兰。【类篇】或作囒。 又【集韵】鲁旱切,音懒。与谰同。诬言也。或作譋。

【酉集上】【见字部】 【唐韵】【集韵】□市沼切,邵上声。见也,召也。 又【集韵】时照切,音邵。义同。 又【字汇补】坚尧切,音骁。觌也,远也。

牵 【巳集下】【牛字部】 牵 〔古文〕摼□【唐韵】苦坚切【集韵】【韵会】轻烟切,□音岍。【说文】引前也。从牛,象引牛之縻也。【易夬卦】牵羊悔亡。【书酒诰】肇牵车牛。【礼曲礼】效马效羊者,右牵之。效犬者,左牵之。 又【周礼天官小宰】掌其牢礼,委积膳献飮食宾赐之飧牵。【注】飧,夕食也。牵,牲牢可牵而行者。【左传僖三十三年】惟是脯资饩牵竭矣。【注】牵,谓牛羊豕。 又【玉篇】挽也。【左传襄十年】牵帅老夫,以至於此。 又【玉篇】连也。【易小畜】九二牵复吉。【疏】牵谓牵连。 又【玉篇】速也。【礼学记】君子之敎喩也,道而勿牵。【疏】牵谓牵逼人。苟不晓知,亦不逼急,牵令速晓也。 又【管子法法篇】令出而不行,谓之牵。 又拘也。【史记六国表】学者牵於所闻。 又牵牛,星名。【礼月令】旦牵牛中。 又地名。【春秋定十四年】公会齐侯卫侯于牵。【注】魏郡黎阳县东北有牵城。 又人名。【左传成十七年】鲍牵见之。 又姓。【後汉皇甫规传】实赖兖州刺史牵颢之淸猛。 又【广韵】苦甸切【集韵】轻甸切,□音俔。【广韵】牵挽也。 又【增韵】挽舟索,一名百丈牵。 又叶详均切。【急就章】盗贼系囚搒笞臀朋,党谋败相引牵,欺诬诘状还反眞。【韵会】亦作掔。

牶 【巳集下】【牛字部】 牶 【集韵】区愿切,音券。【玉篇】牛鼻桊。【集韵】牛绳鼻谓之牶。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力渚切【类篇】两举切,盛饭器也。【集韵】作□。

□ 【未集中】【耳字部】 □ 【玉篇】他最切,音娧。痴也。又五刮切,音刖。义同。

【备考】【酉集】【酉字部】 【龙龛】音类。

【戌集中】【韭字部】 【集韵】笺西切,音跻。【说文】本作□。详上字注。【庄子知北游】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故以是非相也,而况令之人乎。【郭象注】,和也。儒墨之师,天下之难和者,而无心者犹能和之,而况其凡乎。又【列御□】使人轻乎贵老,而其所患。【郭象注】患,言以美形动物,则所患乱生也。

猳 【巳集下】【犬字部】 猳 【广韵】古牙切【集韵】居牙切,□音嘉。【广韵】俗豭字。【管子戒篇】东郭有狗嘊嘊,旦暮欲啮我猳而不使也。

珨 【午集上】【玉字部】 珨 【广韵】侯夹切【集韵】辖夹切,□音洽。【玉篇】玉蛤,一云蜃器。【集韵】蜃饰器。 又【五音集韵】乌甲切,音鸭。开闭门也。

獦 【巳集下】【犬字部】 獦 【玉篇】古曷切【集韵】居曷切,□音葛。【玉篇】獦狚,兽名。【集韵】本作猲。详猲字注。 又【集韵】许葛切,音□。本作歇猲。详猲字注。 又【广韵】良涉切【集韵】力涉切,□音猎。【广韵】戎姓。俗作田猎字,非。

猴 【巳集下】【犬字部】 猴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呼沟切,音侯。【说文】本作,夒也。从犬,矦声。【广韵】猕猴,猱也。【埤雅】猴善□,其字从侯。白虎通曰:侯,□也。楚人谓之沐猴。旧说此兽无□,以行消食。猿之德静以缓,猴之德躁以嚣。【史记项羽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又果名。【西京杂记】上林苑初修,群臣各献名果。查有三种,内有猴查。梅有七种,内有猴梅。

【卯集上】【心字部】 俗闷字。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韵】丘鱼切。同岖。崎,山峻。或作〈山下虚〉。

珛 【午集上】【玉字部】 珛 【唐韵】【集韵】□许救切,音齅。【说文】朽玉也。 又【集韵】吁玉切,音旭。义同。

珝 【午集上】【玉字部】 珝 【唐韵】况主切【集韵】【韵会】火羽切【正韵】虚吕切,□音诩。【说文】玉名也。 又人名。【玉篇】吴志有薛综,子珝。【韵会】晋艺术传有卜珝。考证:〔【玉篇】吴志有薛琮,字珝。〕 谨查吴志有薛综无薛琮,综子珝官至威南将军,非琮字珝也。玉篇原文已误。谨据吴志琮改综,子改子。

珞 【午集上】【玉字部】 珞 【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历各切,□音洛。【玉篇】璎珞,颈饰。 又【五音集韵】郞击切,音雳。与砾同。小石曰砾。

珠 【午集上】【玉字部】 珠 【唐韵】章俱切【集韵】钟输切【正韵】专于切,□音朱。【说文】蚌之阴精。春秋国语曰:珠以御火灾,是也。【通雅】古有辟尘珠,辟寒珠,夜光照乘,大者径寸,或出於龙鱼异物腹中,非独出於蚌也。陆佃云:龙珠在颔,蛇珠在口,鱼珠在眼,鲛珠在皮,□珠在足,蛛珠在腹,皆不及蚌珠。【沈怀远南越志】珠有九品,寸五分以上至寸八九分者为大品,有光彩,一边小平似覆釜者名璫珠,璫珠之次名走珠,走珠之次为滑珠,滑珠之次为磊砢珠,磊砢珠之次为官珠雨珠,官雨珠之次为税珠,税珠之次为葱珠。见续博物志。【书禹贡】淮夷□珠曁鱼。【周礼天官玉府】若合诸侯,则共珠盘玉敦。 又【博物志】江珠,琥珀别名。 又【正字通】山海经滥水注:汉水多□□之鱼,状如覆铫,是生珠玉数,历山楚水多白珠,蜀郡平泽出靑珠。左思云:靑珠黄环,西国琅玕碧珠,皆宝石名之以珠者也。 又地名。【前汉武帝纪】珠厓儋耳。【注】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边出眞珠,故曰珠崖。【穆天子传】天子舍于珠泽。【注】珠泽在越巂。【水经注】若水旁有光珠穴。 又木名。【山海经】开明北有视玉珠树。【注】论衡云:珠树似珠,非眞珠也。 又连珠,文家篇名。【傅□序】连珠兴於汉章帝之世,班固,贾逵,傅毅三子受诏作之,不指说事情,假喻达旨,合古诗劝兴之义,欲使历历如贯珠,易睹而可悦也。【沈约注连珠表】窃寻连珠之作,始於子云,谓辞句连续,互相发明,若珠之结排也。 又【韵补】叶音周。【易林】老猾大偷,东行盗珠。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韵】徒谷切,音独。羊六尺谓之□。

瓋 【午集上】【玉字部】 瓋 【字汇补】音摘。瑕也。【吕氏春秋】寸之玉必有瑕瓋。

瑰 【午集上】【玉字部】 瑰 【广韵】与瑰同。◎按《正字通》入十五画,非。今攺正。

瓍 【午集上】【玉字部】 瓍 【集韵】旬为切,音随。珠也。蛇衔之以报随侯,楚辞因从玉。

瓎 【午集上】【玉字部】 瓎 【集韵】郞达切,音剌。玉也。【类篇】或作。亦作。

甸 【午集上】【田字部】 甸 【唐韵】【集韵】【韵会】□堂练切,音电。【说文】天子五百里地。【书禹贡】五百里甸服。【传】规方千里之内谓之甸服,为天子服。治田去王城面五百里。 又六十四井之地。【礼郊特牲注】十六井为丘,四丘六十四井曰甸。【疏】一甸之中,出长毂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又【周礼地官载师】以公邑之田任甸地。【注】公邑为六遂余地。又【县师】掌邦国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注】自邦国以及四郊之内。【左传襄二十一年】罪重於郊甸,无所伏窜。【注】郭外曰郊,郊外曰甸。 又治也。【书多士】乃命尔先祖,成汤革夏俊民甸四方。【传】天命汤更代,夏用其贤人治四方。【诗小雅】信彼南山,维禹甸之。【传】甸,治也。【释文】甸,毛读田见反,郑读绳证反。 又挺也。【扬子太□经】天甸其道。【注】言天挺立其道于上也。 又官名。【礼文王世子】磬于甸人。【注】甸人,掌郊野之官。【周礼天官】甸师。【注】甸师,主共野物官之长。又【春官】甸祝。【注】甸之言田也,田祝之官。 又【礼少仪】纳甸於有司。【注】甸谓田野之物。 又【集韵】【韵会】【正韵】□亭年切,音田。【五音集韵】取禽兽也。【周礼春官小宗伯】若大甸,则帅有司而饁兽于郊。【注】甸,读曰田。【周礼春官肆师】凡师甸用牲于社宗则为位。【疏】师谓出师征伐,甸谓四时田猎。【释文】甸,音田。 又【集韵】石证切【韵会】实证切【正韵】时正切,□音盛。【左传哀十七年】良夫乘衷甸。【注】衷甸,一辕卿车。【周礼地官小司徒】四丘为甸,四甸为县。【注】甸之言乘也,读如衷甸之甸。甸,方八里。【释文】甸,绳证反。 又【字汇补】以证切,音媵。汉地名。甸氐道,属广汉郡。李奇读。 又【韵补】叶池邻切,音□。【刘劭瑞龙赋】有蜿之龙,来游郊甸,应节合义,象德郊仁。

甹 【午集上】【田字部】 甹 【唐韵】普丁切【集韵】傍丁切【韵会】滂丁切【正韵】彼耕切,□音竮。【说文】亟词也。【徐曰】甹者,任侠也。由用也,便捷任气自由也。【尔雅释训】甹,曳也。【注】谓相掣曳入于恶也。三辅谓轻财者为甹。

□ 【未集上】【竹字部】 □ 【海篇】音软。竹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戸礼切,音。所以安船。

町 【午集上】【田字部】 町 【唐韵】【集韵】【韵会】□他顶切,音珽。【说文】田践处曰町。【广韵】田区畔埒也。【诗郑风东门之墠传】墠,除地町町者。【左传襄二十五年】町原防。【注】堤防闲地,不得方正如井田,别为小顷町也。 又国名。【前汉武帝纪】钩町侯。【注】町,音若挺,西南夷也。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句町县。【注】音劬挺。 又盢町,山名。【後汉郡国志】益州郡盢町山,出银铅。 又【广韵】【正韵】徒鼎切【集韵】待鼎切,□音挺。【庄子人闲世】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注】町,徒顶反。畦,戸圭反。畔垺也。无畔垺,无威仪也。 又【集韵】汤丁切,音听。义同。 又都挺切,音顶。田亩谓之町。 又丈梗切,音瑒。町,除地为墠也。 又【五音集韵】他典切,音腆。町畽,鹿迹。【诗豳风】町畽鹿场。【传】町畽,鹿迹也。【释文】町,他典反。又他顶反。【朱注】町畽,舍旁隙地也。 【集韵】或作圢。

暖 【巳集中】【火字部】 暖 【唐韵】况袁切【集韵】【韵会】许元切,□音萱。【说文】温也。【广韵】本作暄。【集韵】或作煊。 又人名。【战国策】齐人有冯暖者。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乃管切,音餪。【玉篇】温也。【礼王制】七十非帛不暖。又【乐记】暖之以日月。 又【孙绰三月三日诗】嘉卉萋萋,温风暖暖。 又【广韵】火气也。 又叶乃卷切。【苏辙诗】江流日益深,民语渐已变。惨惨瘴气淸,薄薄寒日暖。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集韵】□于岁切,音卫。竹名。【蜀志】□竹,细竹也。薄肌而劲。【竹谱】□尤劲薄,博矢之贤。

暖 【巳集中】【火字部】 暖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同暖。【说文】温也。【鲁语】海多大风冬暖。【前汉王褒传】袭貂狐之暖。

煘 【巳集中】【火字部】 煘 【五音集韵】直廉切,音。钳也。

烟 【巳集中】【火字部】 烟 〔古文〕□□□【唐韵】乌前切【集韵】【韵会】因莲切【正韵】因肩切,□音燕。【说文】火气也。【周礼秋官蝈氏】以其烟被之。 又姓。见【字汇】。 又於眞切,音因。【周礼春官大宗伯注】禋之言烟也。周人尚臭,烟气之臭闻者。【注】烟音因。【柳宗元祭从兄文】留连游欢,涉月弥旬,夜□膏炬,昼凌风烟。 【说文】或作烟。【集韵】籀亦作□。

煚 【巳集中】【火字部】 煚 〔古文〕煛【广韵】【集韵】□俱永切,音憬。【广韵】火也。 又【集韵】一曰日光。 又【正字通】唐母煚开元含象亭十八学士之一。又孟蜀母煚母昭裔之子,藏书甚富。

煛 【午集中】【目字部】 煛 【广韵】古迥切【集韵】畎迥切,□音熲。大目也。 又【六书统】目光也。 又人名。师煛。见【宋史宗室表】。 又与囧通。【书囧命序传】伯囧,臣名。亦作煛。 又【集韵】目惊貌。 又【集韵】煚古作煛。注详火部九画。

煜 【巳集中】【火字部】 煜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余六切,音育。【说文】耀也。【前汉班固叙传】其余焱飞景附,煜霅其闲者,盖不可胜载。【注】师古曰:煜霅,光貌。 又【玉篇】火焰也。【广韵】火光。 又【玉篇】盛貌。【班固东都赋】管弦晔煜。【注】晔煜,盛貌。 又【广韵】为立切【集韵】域及切【韵会】弋入切,□音熠。【广韵】火貌。 【广韵】同焴。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丁感切,音胆。竹名。○按卽□字之讹。

煝 【巳集中】【火字部】 煝 【广韵】【集韵】□明秘切,音媚。【玉篇】焃也。【广韵】炶热。【集韵】旱热。 又【集韵】蜜二切,音寐。旱气。

煞 【巳集中】【火字部】 煞 【广韵】所八切【集韵】【正韵】山戛切,□音铩。【广韵】俗杀字。【白虎通】五祀春木主煞上,故以所胜祭之也。【又】金味所以辛何,西方煞伤成物,辛所以煞伤之也。犹五味得辛乃委煞也。 又【集韵】所介切,音□。本亦作杀。【正韵】所卖切,音晒。□详殳部杀字注。

煠 【巳集中】【火字部】 煠 【广韵】与涉切。【集韵】弋涉切,□音叶。【玉篇】爚也。 又【广韵】丑辄切【集韵】敕涉切,□音锸。义同。 又【广韵】士洽切【集韵】实洽切,□音□。【广韵】汤煠。【博雅】爚也。或作。 【篇海】作□。

煡 【巳集中】【火字部】 煡 【篇海】许刃切,音衅。焰余也。

茕 【巳集中】【火字部】 茕 〔古文〕【唐韵】渠营切【集韵】葵营切,□音琼。【说文】回疾也。从卂,营省声。 又【玉篇】单也,无兄弟也,无所依也。或作惸嬛。【广韵】独也同焭。 又【玉篇】忧思也。【左传哀十六年】茕茕余在疚。 亦作。【孟子】诗云:哿矣富人,哀此独。◎按诗小雅今本作惸。

煣 【巳集中】【火字部】 煣 【唐韵】人久切【集韵】忍九切,□音蹂。【说文】屈申木也。【玉篇】以火屈木曲。【广韵】本作楺。【集韵】或作揉。 又【广韵】人又切【集韵】如又切,□音輮。【广韵】蒸木使曲也。【集韵】火揉木也。

□ 【午集下】【禾字部】 □ 【玉篇】乌禄切【集韵】乌谷切,□音屋。禾芒。

□ 【午集下】【禾字部】 □ 【集韵】乃了切,音袅。衡不举也。

【丑集中】【土字部】 【集韵】苦对切,音块。【释名】深也,静也。 又【广韵】奴协切,音捻。义同。

【未集中】【羊字部】 同牂。【史记李斯传】泰山之高百仞,而疲牧其上。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篲,古作□。注详本画。 又【广韵】似入切【集韵】席入切,□音习。檐□,修船具。

煤 【巳集中】【火字部】 煤 【广韵】莫杯切【集韵】【韵会】【正韵】谟杯切,□音枚。【玉篇】炱煤。【广韵】炱煤,灰集屋也。【吕氏春秋】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 又【正韵】烟墨。 又石炭曰煤。详炭字注。

熎 【巳集中】【火字部】 熎 【集韵】一笑切,音要。烬也。

炋 【巳集中】【火字部】 炋 【篇海】音丕。火也。

【午集下】【立字部】 【广韵】相兪切【集韵】询趋切,□音须。【尔雅释诂】,待也。【诗邶风】卬我友。今文作须。 又人名。张。见【元史儒林传】。

焕 【巳集中】【火字部】 焕 〔古文〕烉【唐韵】呼贯切【广韵】火贯切【集韵】【韵会】【正韵】呼玩切,□音唤。【说文】火光也。 又【玉篇】明也。【论语】焕乎其有文章。 又叶许县切,音绚。【徐干齐都赋】雕琢有章,灼烂明焕。生民以来,非所视见。【玉篇】亦作奂。

煦 【巳集中】【火字部】 煦 【唐韵】香句切【集韵】吁句切,□音姁。【说文】烝也。【玉篇】热也。【礼乐记】天地欣合,阴阳相得,煦妪覆育万物。【注】气曰煦,体曰妪。【疏】天以气煦之,地以气妪之,是天煦覆而地妪育。 又【说文】一曰赤貌。【玉篇】赤色也。 又【说文】一曰温润也。 又【玉篇】恩也。【韩愈原道】煦煦之谓仁。 又【玉篇】亦作昫。【广韵】日光也。 又【广韵】况羽切【集韵】火羽切,□音诩。【礼乐记煦妪释文】煦徐音况甫反。 又【集韵】诩拱切,音汹。亦与昫同。日出温也。详日部昫字注。 又【集韵】匈于切,音吁。【扬子方言】煦,热也。【李嵩述志赋】禀玄光而陶衍,承景灵之冥符,荫朝云之奄霭,仰郞日之照煦。 又【集韵】虚尤切,音休。本作咻。痛念声。详口部咻字注。

照 【巳集中】【火字部】 照 【唐韵】之少切【集韵】【韵会】【正韵】之笑切,□音诏。【说文】本作。【增韵】明所烛也。【易离卦】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书泰誓】若日月之照临。 又【正字通】北齐刘绦兄弟,父名照,一生不作照字,惟依火旁作照。【广韵】同照。【集韵】或省作昭。唐武后作曌。

炀 【巳集中】【火字部】 炀 【唐韵】【韵会】【正韵】余亮切【集韵】弋亮切,□音漾。【说文】炙燥也。【扬子方言】炀,炙也。【注】今江东呼火炽猛为炀。【庄子盗跖篇】冬则炀之。 又【玉篇】对火也。【广韵】向也。【战国策】若灶则不然,前之人炀,则後之人无从见也。 又【扬子方言】炀,暴也。【春秋定元年】立炀宫。【注】炀公伯禽子也。其庙已毁。季氏祷之。而立其宫。 又【玉篇】热也。【扬雄甘泉赋】南炀丹崖。 又【集韵】式亮切,音饷。燥也。 又【广韵】与章切【集韵】【韵会】余章切【正韵】移章切,□音阳。【广韵】释金也。【集韵】烁金也。或作烊。 又【集韵】尸羊切,音商。鲁炀公。徐邈说。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奴店切,音念。竹索。【增韵】挽舟索也,一名百丈。【白居易诗】苒弱竹篾□。 又诺叶切,音捻。义同。 亦作□。

煯 【补遗】【巳集】【火字部】 煯 【字汇补】古斋切,音皆。煏也。

煰 【补遗】【巳集】【火字部】 煰 【五音篇海】果到切。乾燥也。

煱 【备考】【巳集】【火字部】 煱 【字汇补】古夸切,音瓜。

犁 【巳集下】【牛字部】 犁 【广韵】郎奚切【集韵】【韵会】怜题切,□音黎。【玉篇】耕具也。【广韵】垦田器。山海经曰:後稷之孙叔均所作。魏略曰:皇甫隆为炖煌太守,敎民作楼犁。【管子乘马篇】丈夫二犁,童五尺一犁。【正字通】宋淳化五年,武允成献踏犁一具,不用牛,以人力运。 又【广韵】耕也。【前汉匈奴传】犁其庭。【注】师古曰:犁,耕也。 又【史记吕后纪】犁明。【注】徐广曰:犁犹比也,将明之时。又【南越传】犁旦,城中皆降伏波。【注】徐广曰:吕静云:犁,结也。结犹连及逮至也。又【史记犁旦注】索隐曰:犁,黑也。天未明而尚黑也。 又【史记历书】祝犁协洽。【注】祝犁,巳也。 又【前汉匈奴传】其国称之曰撑犁孤涂单于。匈奴谓天为撑犁,谓子为孤涂。又【汲冢周书】孅犁。【注】北狄之别名。【史记秦本纪】丹犁臣蜀。【注】丹犁,二戎号也。臣伏於蜀。又【匈奴传】薪犁之国。【前汉西域传】蒲犁国王治蒲犁国。 又地名。【左传哀十年】取犁及辕。【注】犁,一名隰济,南有隰阴县。又【史记西南夷传】以筰都为沈犁郡。【前汉地理志】犁县,属东郡。又育犁县,属东莱郡。【後汉安帝纪】攻夫犁营。【注】夫犁,县名,属辽东属国。 又人名。【左传昭二十九年】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注】犁为火正。 【广韵】同□。【集韵】本作□,或省作□。类篇或作□。【正韵】亦作犁。 又【广韵】力脂切【集韵】【韵会】良脂切,□音梨。【广韵】牛驳。【论语】犁牛之子。【注】犁杂文。 又【集韵】一曰耕也。 又【书泰誓】播弃犁老。【传】骀背之耉称犁老。【疏】孙炎曰:耉,面冻犁色,似浮垢也。【释文】犁力私反,又力兮反。 又【春秋定六年】晋人执宋行人乐祈犁。又【左传哀十年】取犁。【释文】□力兮反,又力之反,二音皆可读。 【集韵】或作□斄。【韵会】俗作犁。 又【集韵】力求切,音留。犁然,栗然也。【庄子山木篇】犁然有当於人之心。音义不当留。考证:〔【後汉安帝纪】攻夫犁营。【注】夫犁,县名,属辽东乐国。〕 谨照原文乐国改属国。〔【书泰誓】播弃犁老。【传】骀背之耉称老。〕 谨照原文称下增犁字。〔【庄子山木篇】犁然有当於人心。【音义】犁,力牛反。〕 谨按庄子音义无力牛反之文。谨改为按庄子山木篇犁然有当於人之心。音义不当留。

犄 【巳集下】【牛字部】 犄 【广韵】於离切【集韵】於宜切,□音漪。【广韵】犗也。【集韵】牛名。 又同猗。【广韵】长也,倚也,施也。又犗犬也。出字林。或作犄。 又【集韵】丘奇切,音□。牛名。

煽 【巳集中】【火字部】 煽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式战切,音扇。【尔雅释言】煽,炽也。【说文】炽,盛也。【诗小雅】艳妻煽方处。 又【广韵】火盛貌。【新论防欲篇】煽熛章台。 又【广韵】式连切【集韵】【韵会】【正韵】尸连切,□音膻。【广韵】火盛也。 【集韵】本作傓。

【未集中】【糸字部】 【玉篇】同緧。【扬子方言】车纣,自关而东,周洛韩郑汝颍而东谓之。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韵】匹寐切,音譬。气下泄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类编】先鸟切【海篇】音小。细竹也。【字汇补】韵钥,音义与筱同。

□ 【午集下】【穴字部】 □ 【海篇】音浮。吹声也。

熀 【巳集中】【火字部】 熀 【篇海】为辄切,音聂。炜熀,火光盛貌。 又【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鸿爌熀以爣阆。【注】宽明也。

熁 【巳集中】【火字部】 熁 【广韵】虚业切【集韵】迄业切,□音胁。【广韵】火气熁上。【集韵】火迫也。

熄 【巳集中】【火字部】 熄 【唐韵】相卽切【集韵】【韵会】悉卽切,□音息。【说文】畜火也。 又【说文】一曰灭火。【孟子】安居而天下熄。

熅 【巳集中】【火字部】 熅 【唐韵】【集韵】【韵会】□於云切,音氲。【说文】郁烟也。【前汉苏武传】置熅火。【注】师古曰:熅聚火无焱者也。 又【玉篇】烟熅也,气也,暖也。【班固东都赋】降烟熅调元气。 又【新书道术篇】欣□可安谓之熅。反熅为鸷。 又通作蕴。【诗大雅】蕴隆虫虫。【释文】蕴行粉反。本又作熅。纡文反。 又【集韵】乌昆切,音温。□熅火微。或作熄。 又邬本切,音稳。熅热也。 又纡问切,音酝。以火伸物。 又乌没切,音搵。烟郁貌。 又一曰热貌。【新书礼篇】天淸澈,地富熅。

熇 【巳集中】【火字部】 熇 【广韵】火酷切【集韵】【韵会】呼酷切,□音臛。【说文】火热也。【玉篇】炽也,烧也。【广韵】热貌。【诗大雅】多将熇熇,不可救药。【传】熇熇然,炽盛也。【疏】熇熇,是气热之盛,故为炽盛也。 又【唐韵】火屋切【集韵】【韵会】【正韵】呼木切,□音□。义同。【韵会】或作歊。 又【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音郝。与謞同。【尔雅释训】謞謞,崇谗慝也。【疏】引《诗》多将熇熇,多行惨毒之恶。謞熇音义同。【释文】謞虚各切。 又【集韵】虚娇切,音嚣。炎气也。或作乔。 又虚交切,音虓。本作灱。暴也。详灱字注。 又【集韵】【类篇】□苦浩切,音考。【集韵】本作燺。燥也。详燺字注。 又口到切,音犒。煏也。或作焅。详焅字注。

熈 【巳集中】【火字部】 熈 俗熙字。详熙字注。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集韵】【类篇】□而琰切,音冉。竹弱貌。 又【集韵】乃玷切,音淰。义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洪孤切,音胡。竹名也。 又【篇海】同箶。□簏,箭室。

熉 【巳集中】【火字部】 熉 【集韵】王分切【韵会】【正韵】于分切,□音云。【集韵】黄貌。【前汉郊祀歌】照紫幄珠熉黄。【注】师古曰:言光照紫幄,故其珠色熉然而黄也。 又【集韵】羽粉切,音抎。义同。

熊 【巳集中】【火字部】 熊 〔古文〕□【集韵】【韵会】□胡弓切,音雄。【说文】熊兽似豕,山居冬蛰,从能炎省。【尔雅释兽】熊,虎丑。【疏】丑类也。【书禹贡】熊罴狐狸织皮。【诗小雅】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又赤熊。【尔雅释兽】魋如小熊。【注】今建平山中有此兽。俗呼为赤熊。 又【史记天官书】熊熊靑色有光。【山海经】槐江之山,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 又山名。【书禹贡】熊耳外方桐柏。【史记黄帝纪】南至于江登熊湘。【注】二山名。熊卽熊耳山。又【封禅书】南伐至于召陵,登熊山。 又【山海经】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恒出神人,夏启而冬闭。 又西熊,侯国。见【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 又人名。【书舜典】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 又【史记五帝纪】黄帝为有熊。【韵会】有熊,国名。黄帝所都。 又【广韵】亦姓。【左传】贤者熊宜僚。又复姓。【左传】楚大夫熊率且比。 又【集韵】矣切。义同。【唐韵正】熊音羽陵反。春秋宣八年,葬我小君敬嬴。公羊谷梁传□作顷熊。顷音近敬,熊音近嬴。正义不得其解,乃云:一人有两号。非矣。左传昭七年,正义曰:张叔皮论云:宾爵下革,田鼠上腾,牛哀虎变,鲧化为熊,久血为磷,积灰生蝇王劭曰:古人读熊于陵反。张叔用旧音也。熊当改入蒸韵。 又【集韵】囊来切。同能。【左传昭七年】晋侯梦黄能入于寝门。【释文】熊亦作能。如字,一音奴来反。三足鳖也。详肉部能字注。 【集韵】或作□能□。

熋 【巳集中】【火字部】 熋 【集韵】【类篇】□囊来切,音能。热也。 【正字通】同熊。俗书分两音两义。误。◎按熊,熋似为一字而异文。然熋於字为能火。集韵,类篇,训作热。当亦有据。今两存之。

熌 【巳集中】【火字部】 熌 【集韵】【类篇】□舒赡切,音闪。【集韵】本作煔。或作炶。火行也。详煔字注。

熍 【巳集中】【火字部】 熍 【集韵】丘弓切,音芎。本作焪。详前焪字注。

【申集上】【艹字部】 【唐韵】皮变切,音弁。【集韵】雀,草名。

熏 【巳集中】【火字部】 熏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许云切,音薰。【说文】本作□。【玉篇】本作□。【类篇】隶作熏。【说文】火烟上出也。从屮从黑,屮黑熏象也。【玉篇】热也。【广韵】火气盛貌。同熏。【诗豳风】穹窒熏。又【大雅】忧心如熏。【传】熏,灼也。【释文】熏,本又作熏。【周礼秋官翦氏】以莽草熏之。 又【诗大雅】公尸来止熏熏。【传】熏熏,和悦也。【笺】熏熏,坐不安之貌。【释文】熏,说文作醺。醉也。 又【蔡邕释诲】下获熏胥之辜。【注】谓相熏烝得罪也。 又【吕氏春秋】东南曰熏风。 又【後汉赵壹传】陟遂与言谈,至熏夕,极欢而去。又通作薰。【易艮卦】厉薰心。【後汉马廖传】声薰天地。 又【集韵】吁运切,音训。灼也。 又与衅通。【齐语】三衅三沐之。【注】衅或为熏。 又叶须缘切,音宣。【黄庭经】沐浴盛洁弃肥熏,入室东向诵玉篇。 【正讹】中从□。与囱同。俗从田,误。

窏 【午集下】【穴字部】 窏 【集韵】汪胡切,音乌。窏洝,□下也。【马融长笛赋】运裛窏洝。【注】窏洝,□曲不平也。

熑 【巳集中】【火字部】 熑 【广韵】【集韵】□勒兼切,音鬑。【说文】火煣车网绝也。周礼曰:煣牙外不熑。◎按今本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煣作揉。熑作廉。玉篇绝也。广韵煣轫。 又【集韵】火不绝也。或作燫。 又【唐韵】【正韵】力盐切【集韵】【韵会】离盐切,□音廉。义同。【集韵】或作燫。 又【集韵】苦兼切,音谦。燥辋也。

荧 【巳集中】【火字部】 荧 【唐韵】戸扃切【集韵】悬扃切【韵会】互扃切,□音萤。【说文】屋下灯烛之光。从焱冖。【前汉班固叙传】守突奥之荧烛。【注】师古曰:荧荧,小光之烛也。 又【玉篇】荧荧,犹灼灼也。【广韵】光也,明也。【史记赵世家】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杜牧阿房宫赋】明星荧荧。 又荧惑,星名。【史记天官书】察刚气以处荧惑。亦作营。 又【庄子人闲世】而目将荧之。【注】使人眼眩也。 又荧阳,县名。【左传宣十二年】及荧泽,见六麋。【注】荧泽,在荧阳县东。 又【水经注】火山。似火,从地中出,名荧台。 又草名。【尔雅释草】荧委萎。【注】药草也。 又与萤通。【尔雅释虫】荧火卽照。【後汉灵帝纪】逐荧光行数里。 又【集韵】乎萌切,音宏。火光。 又维倾切,音营。义同。 又【集韵】【类篇】□翾营切,音□。【集韵】本作荥。水名。 又【集韵】乌迥切,音濙。同莹。听莹,疑惑也。【庄子齐物论】是黄帝之所听荧也。 又【五音集韵】乌絅切,音蓥。火光貌。 又【集韵】胡蓥切,濙去声。暂明貌。考证:〔【後汉灵帝纪】遂荧光行数里。〕 谨照原文遂改逐。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睹动切,音董。竹器。一曰竹名。亦姓。 或作箽。

熓 【巳集中】【火字部】 熓 【五音篇海】乌没切。【字汇补】火熄也。 又乌古切,音邬,义同。

熙 【巳集中】【火字部】 熙 〔古文〕焈【唐韵】许其切【集韵】【韵会】虚其切【正韵】虚宜切,□音僖。【尔雅释诂】缉熙,光也。【诗大雅】於缉熙敬止。 又【尔雅释诂】熙,兴也。【诗周颂】时纯熙矣。【朱传】亦光也。 又【周语】熙,广也。【书尧典】庶绩咸熙。【舜典】有能奋庸熙帝之载。【史记吴世家】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 又【广韵】和也。【老子道德经】众人熙熙。 又【说文】燥也。 又人名。【左传昭二十九年】少皥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 又【韵会】州名。土蕃地。宋置熙州。 又【正韵】与禧同。【前汉礼乐志】熙事备成。【注】师古曰:福熙之事也。 又与嬉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出咸阳熙邯郸。【注】熙,戏也。 又【淮南子修务训】木熙者非眇劲。【注】木熙今之走高竿缘绳者,言其援丰条舞扶疏踊跃纡徐自如也。 又【集韵】盈之切,音饴。【扬子方言】郁熙,长也。【注】谓壮大也。 又人名。【左传襄八年】郑公子熙。◎按释文熙,许其反,徐音怡,二音俱可读。【六书故】别作□。〇按字汇,《正字通》,熙字音义俱详十画熈注。考说文玉篇广韵,诸书俱作熙,不作熈,则熈当为俗字。今特将音义备载於此。

熚 【巳集中】【火字部】 熚 【唐韵】卑吉切【集韵】璧吉切,□音必。【说文】熚□,火貌。【玉篇】熚炥,火貌。 又【玉篇】火声也。□字原从火作火□。

熛 【巳集中】【火字部】 熛 【唐韵】补遥切【集韵】【韵会】【正韵】卑遥切,□音摽。【说文】本作□。火飞也。从火,票声。【诗小雅燎之方杨笺】燎之方盛之时,炎炽熛怒。【史记淮阴侯传】熛至风起。 又【扬雄甘泉赋】前熛阙而後应门。【注】晋灼曰:熛阙,赤色之阙。南方之帝曰赤熛怒。应门正在熛阙之内也。 【集韵】或作。 又【集韵】纰招切,音漂。本作□。义同。

熜 【巳集中】【火字部】 熜 【说文】本字。

熝 【巳集中】【火字部】 熝 【集韵】卢各切,音禄。炼也。

熞 【巳集中】【火字部】 熞 【集韵】经天切,音坚。灼铁淬之。

熟 【巳集中】【火字部】 熟 〔古文〕□【玉篇】市六切【广韵】殊六切,□音淑。【说文】本作□。食饪也。【玉篇】烂也。【礼祭义】亨熟膻芗。 又【广韵】成也。【书金滕】岁则大熟。 又【战国策】愿王熟虑之。 又【史记齐悼惠王世家】灌将军熟视笑曰:人谓魏勃勇,妄庸人耳。 又【史记大宛传】率多进熟于天子。【注】汉书音义曰:进熟,美语如成熟者也。 又【释名】荆豫人谓长妇曰熟。熟,祝也。祝,始也。 【韵会】熟,本作孰。後人加火,而孰但为谁孰字矣。

熠 【巳集中】【火字部】 熠 【广韵】为立切【集韵】域及切,□音煜。【说文】盛光也。【诗豳风】仓庚于飞熠耀其羽。【笺】羽鲜明也。【集韵】同烨,曅。 又【广韵】熠耀,萤火。【诗豳风】熠耀宵行。【传】熠耀,磷也。磷萤火也。 又【唐韵】羊入切。【集韵】【韵会】【正韵】弋入切,□音孴。又【集韵】席入切,音习。义□同。

攵 【卯集下】【攴字部】 攵 【广韵】凡从攴者,作攵同。【正字通】九经字样作攴,今依石经作攵,与文别。【郭忠恕佩觿集】用攵代攴,将无混旡,若斯之流,便成两失。

□ 【辰集上】【日字部】 □ 【集韵】尸连切,音膻。【博雅】更也。

【申集上】【艹字部】 【唐韵】於汲切,音邑。菸,茹熟也。 又【类篇】草伤坏也。

熡 【巳集中】【火字部】 熡 【玉篇】勒侯切,音楼。【篇海】火炎也。

【丑集中】【土字部】 【集韵】丘古作。注详一部四画。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韵】于萌切。与宖同。屋响也。 又幽深貌。 又【广韵】乌横切,宏去声。小水貌。

熣 【巳集中】【火字部】 熣 【集韵】苏回切,音□。熣煤烟尘。◎按类篇又胡沃,吾沃二切。集韵惟□字有此二音,熣止平声一音。类篇误。

熦 【巳集中】【火字部】 熦 【集韵】卽约切,音爵。火具也。本作爝。 又疾雀切,音嚼。义同。□详爝字注。

熢 【巳集中】【火字部】 熢 【集韵】蒲蒙切,音蓬。熢,烟郁貌。 又蒲蠓切,音唪。熢,火气。

熯 【巳集中】【火字部】 熯 【唐韵】人善切【集韵】【韵会】忍善切,□音橪。【说文】乾貌。从火,汉省声。【玉篇】火盛貌。【管子伯形篇】楚人攻宋郑,烧焫熯焚郑地。【王充论衡】熯一炬火,爨一镬水。 又【尔雅释诂】敬也。【诗小雅】我孔熯矣,式礼莫愆。 又【广韵】【韵会】呼旱切【集韵】【正韵】许旱切,□音。【广韵】本作焊。详前焊字注。 又【韵会】【正韵】乾也。又炙也。 又【广韵】【韵会】呼旰切【集韵】虚旰切【正韵】虚汗切,□音汉。【广韵】火乾。【易说卦】燥万物者,莫熯乎火。【集韵】本作暵。考证:〔【管子伯形篇】楚人攻宋郑,烧□熯焚郑地。〕 谨按□字在本部八书。□改焫。

熰 【巳集中】【火字部】 熰 【集韵】乌侯切,音讴。【玉篇】炮熰也。【管子侈靡篇】古之祭有时而熰。【注】熰,热甚也。谓旱热甚而祭。 又【集韵】於□切,沤去声。暖也。或作□蓲。

热 【巳集中】【火字部】 热 【唐韵】如列切【集韵】【韵会】【正韵】而列切,□音苶。【说文】温也。【释名】□也。如火所烧□。【增韵】炎气。【诗大雅】谁能执热,逝不以濯。【礼月令】大雨时行,烧剃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 又【唐韵正】如例反。【束皙近游赋】系复襦以御冬。胁汗衫以当热。帽引四角之缝。裙为数条之杀。【饼赋】三春之初,阴阳交际,寒气旣除,温不至热。 【正字通】说文本作□,十二画。省作热。非。

【寅集下】【弓字部】 【广韵】巽作。〇按《说文》巽从□。□,二卩也。《广韵》因篆文从二弓,遂书作。《字汇》又误入弓部,非。

熲 【巳集中】【火字部】 熲 【唐韵】【韵会】【正韵】□古迥切,音炯。【说文】火光也。【广韵】辉也。【诗小雅】无思百忧不出于熲。【传】熲,光也。 又【集韵】涓荧切,音扃。义同。或作耿。 又【五音集韵】古文耿字。注详耳部四画。◎按熲字,说文,玉篇,篇海,俱在火部,训作火光。字汇,《正字通》,收入页部,非。今特改正。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而兖切【类篇】【集韵】乳兖切,□音耎。竹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类篇】苏典切,饭帚。

熶 【巳集中】【火字部】 熶 【集韵】取乱切,音窜。本作爨。或作□。详後爨字注。

狈 【巳集下】【犬字部】 狈 【广韵】【集韵】□博盖切,音贝。【玉篇】狼狈也。【集韵】兽名。狼属也。生子或欠一足,二足者,相附而行,离则顚,故猝遽谓之狼狈。【後汉儒林传】狼狈折札之命。

熷 【巳集中】【火字部】 熷 【广韵】作滕切【集韵】咨腾切,□音增。【广韵】蜀人取生肉於竹中炙。◎按说文集韵本作□。玉篇本作□。 又【集韵】慈陵切,音缯。义同。〇按集韵本亦作□。

燍 【巳集中】【火字部】 燍 【广韵】息移切【集韵】相支切,□音斯。【玉篇】焦气也。【广韵】火焦臭也。【集韵】烃也。 又【集韵】先齐切,音西。烃燍,焦貌。 又铣挺切,音醒。焦也。

珋 【午集上】【玉字部】 珋 【集韵】力九切,音柳。石也。【正字通】俗□字。

熸 【巳集中】【火字部】 熸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将廉切,音尖。【玉篇】火灭也。【孔丛子广诂一】熸,灭也。【左传襄二十六年】王夷师熸。【注】吴楚之闲,谓火灭为熸。又【昭二十三年】楚师熸。【注】其军人无复气势。【刘向说苑】卜战龟熸。 又【集韵】慈盐切,音潜。义同。

熹 【巳集中】【火字部】 熹 【唐韵】许其切【集韵】【韵会】虚其切,□音僖。【说文】炙也。【玉篇】热也,烝也。 又【玉篇】炽也。【广韵】盛也,博也。【後汉桓帝纪】改元延熹。又【灵帝纪】改元光熹。 又【谥法】有功安人曰熹。 又人名。【宋史朱熹传】字元晦,号仲晦。 又【正字通】微阳也。【陶潜归去来辞】恨晨光之熹微。 又通作欣。【礼乐记】天地欣合。【注】欣读为熹。熹,犹烝也。【疏】言天地之气烝动,犹若人之熹也。 【说文】本作□。【玉篇】同熺。或作暿、熙。

熺 【巳集中】【火字部】 熺 【广韵】【集韵】□同熹。【管子侈靡篇】古之祭有时而星熺。【注】熺,星之明。或有祭明星者。 又同炽。炊也。【礼月令】湛炽必洁。【淮南子时则训】作湛熺必洁。

熻 【巳集中】【火字部】 熻 【广韵】许及切【集韵】迄及切,□音吸。【玉篇】热也。【博雅】□也。

熽 【巳集中】【火字部】 熽 【广韵】苏吊切【集韵】先吊切,□音啸。【玉篇】火炽也。【广韵】火貌。

炽 【巳集中】【火字部】 炽 〔古文〕□□【玉篇】【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昌志切,音帜。【尔雅释言】炽,盛也。【诗小雅】玁狁孔炽。【鲁颂】俾尔炽而昌。 又同熺。炊也。【左传昭十年】柳炽炭于位。【周礼冬官考工记】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 又与俶通。【诗小雅】俶载南亩。【笺】俶读为炽。载读为葘。【疏】谓耜之炽而入地,以葘杀其草,故方言入地曰炽,反草曰葘也。又【周颂】俶载南亩。【笺】俶载当作炽葘。◎按正字通云:朱传:俶,始也。载,事也。笺说非。然笺必非无据,今存之。 又叶昌据切,音处。【扬雄解嘲】三仁去而殷墟,二老归而周炽,子□死而吴亡,种蠡存而越伯。伯音布,叶下惧举。

熿 【巳集中】【火字部】 熿 【集韵】胡光切,音黄。【玉篇】本作煌。详前煌字注。 又【类篇】火貌。 又【集韵】戸广切,音幌。本作晄。明也。同爌煌。【战国策】炫熿於道。【司马相如封禅书】熿炳辉湟。

燀 【巳集中】【火字部】 燀 【唐韵】充善切【集韵】【韵会】【正韵】蜀善切,□音阐。【说文】炊也。【左传昭二十年】燀之以薪。【周语】火无炎燀。【注】燀,焱起貌。 又【史记秦始皇纪】威燀旁达。【前汉叙传】燀耀威灵。【注】师古曰:燀,炽也。 又【广韵】然也。 又【韵会】光明貌。 又【广韵】【集韵】□旨善切,音□。义同。 又【集韵】党旱切,音亶。厚燠也。【吕氏春秋】衣不燀□。 又【广韵】尺延切【集韵】【韵会】称延切,□音嘽。【广韵】火起貌。【何晏景福殿赋】冬不凄寒,夏无炎燀,钧调中适,可以永年。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徒来切,音台。【海篇】笠子也。○按卽籉字之讹。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徒感切,音禫。□笼,箱属。 又【海篇】徒览切,音淡。又都敢切,音胆。义□同。○按卽、□二字之讹。

燂 【巳集中】【火字部】 燂 【广韵】似盐切【集韵】慈盐切,□音潜。【说文】火□也。【博雅】暖也。【礼内则】五日,则燂汤请浴。【释文】燂,温也。 又【玉篇】灰烂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挢角欲孰于火而无燂。【注】燂,炙烂也。 又【新书官人篇】虽王公大人,孰能无悇燂养心,而巅一视之。 又【集韵】徐心切,音寻。火孰物也。或作燖燅。 又【广韵】徒含切【集韵】徒南切,□音覃。【广韵】火□也。 又【唐韵】徐盐切【集韵】徐廉切,□音撏。【集韵】本作燅。详後燅字注。【说文】本作□。

燃 【巳集中】【火字部】 燃 【广韵】俗然字。详然字注。【元经】光熙元年夏五月范阳地燃。 又【拾遗记】周武王六年,燃丘之国献比翼鸟。

焰 【巳集中】【火字部】 焰 【唐韵】【集韵】【韵会】□以冉切,音琰。【说文】火行微焰焰也。 又【集韵】疾染切,渐上声。义同。 又【集韵】【韵会】□以赡切,音艳。【玉篇】火行貌。【书洛诰】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左传庄十四年】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集韵】本作爓。详後爓字注。

燅 【巳集中】【火字部】 燅 【玉篇】似廉切,音熸。【说文】於汤中爚肉。从炎从热省。或作□。 又【玉篇】温也。 又【唐韵】徐盐切【集韵】徐廉切,□音撏。义同。【广韵】同□燖爓□。【集韵】或作□燂煔。 又【集韵】徐心切,音寻。【仪礼有司彻】乃燅尸俎。【注】燅,温也。【集韵】本作燂。详燂字注。□字右下从土作。

燆 【巳集中】【火字部】 燆 【集韵】牵幺切,音鄡。火行也。 又虚娇切,音嚣。本作熇。详熇字注。

燇 【巳集中】【火字部】 燇 【集韵】祖寸切,音捘。【玉篇】火也。【集韵】本作焌。或作焞。详焌字注。

【酉集中】【走字部】 【玉篇】初缁切。走也。

盕 【午集中】【皿字部】 盕 【玉篇】同。

珁 【午集上】【玉字部】 珁 【字汇】同瓷。

灯 【巳集中】【火字部】 灯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都腾切,音登。【玉篇】灯火也。【春明退朝录】上元然灯,自昏至画。【西京杂记】元夕然九华灯于南山上,照见百里。【又】咸阳宫有靑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然鳞甲皆动,炳若列星。 又释书以灯喻法,有传灯录。【杜甫诗】传灯无白日。 又【正字通】金灯草,一名山慈姑,医方取此合为丸,名玉枢丹,详本草纲目。 又叶都郞切,音当。【魏敷鲸鱼灯赋】写载其形托于金灯,隆脊矜尾鬐甲舒张。 【集韵】本作镫。【说文】镫,锭也。【注】徐铉曰:锭中置烛,故谓之镫。今俗别作灯。非是。

炖 【巳集中】【火字部】 炖 【玉篇】徒昆切【集韵】徒浑切【正韵】徒孙切,□音屯。【玉篇】火盛貌。【广韵】火色。 又炖煌,郡名。【汉书】作敦煌。煌大也。详前煌字注。 又【广韵】【集韵】□他昆切,音暾。义同。 又与焞通。◎按周礼春官菙氏疏,引士丧礼,楚焞作楚炖。释文云:炖,吐敦反。又徒敦反。又在闷反。又祖闷反。一音纯本反。一音祖馆反。是炖焞通也。互详前焞字注。

燊 【巳集中】【火字部】 燊 【唐韵】所臻切【集韵】疏臻切,□音莘。【说文】盛貌。从焱,在木上。 又【玉篇】炎盛和貌。【广韵】炽也。 又【说文】一曰役也。 又【集韵】【类篇】□胡瓜切,音哗。炽也。 又【五音集韵】苏内切,音碎。盛也。

【未集下】【肉字部】 【广韵】古胡切,音孤。【玉篇】大脯。【广韵】脯。【类篇】埤苍,□,大膊也。

燋 【巳集中】【火字部】 燋 【唐韵】卽消切【集韵】【韵会】【正韵】兹消切,□音椒。【说文】所以然持火也。【玉篇】炬火也。 又【广韵】伤火。【礼内则】肝膋取狗肝一,幪之以其膋,濡炙之,举燋其膋,不蓼。【释文】焦字又作燋。子消反。【管子七臣七主篇】火暴焚,地燋草。【前汉霍光传】燋头烂额为上客。又【後汉朱浮传】上下燋心。◎按上二义与焦通。 又【集韵】慈焦切【正韵】慈消切,□音樵。【集韵】灼龟木。【周礼春官菙氏】掌共燋契,以待卜事。【注】杜子春云:燋读为细目燋之燋。或曰如薪樵。之樵谓所爇灼龟之木也。故谓之樵。契谓契龟之凿。【释文】祖尧反。 又【集韵】子肖切,音醮。灼龟炬也。【仪礼燕礼注】灼燋也。【释文】燋哉妙反。 又【集韵】【类篇】□侧角切,音捉。【礼少仪】主者执烛抱燋。【注】未□曰燋。【释文】燋,侧角反。 又【集韵】卽约切,音爵。【周礼春官燋契注】楚焞置於燋,在龟东,楚焞卽契,所用灼龟也。燋谓炬其存火。【疏】子春读燋樵二者,皆作俗读为柴樵之樵。後郑不从,依音为雀。意取庄子爝火之义,荧荧然也。【释文】燋,哉约反。【集韵】本作爝。或作焳熦。详爝字注。 又【集韵】职略切,音勺。本作灼。详灼字注。 又资昔切,音积。亦灼龟炬。 又【集韵】则历切,音绩。持荆然火,以灼龟也。

燌 【巳集中】【火字部】 燌 【广韵】【集韵】□符分切,音汾。【王充论衡】中身则皮肤灼燌。 【玉篇】本作焚。

燎 【巳集中】【火字部】 燎 【玉篇】【正韵】□力吊切,音料。【玉篇】庭燎国之大事,树以照众也。【诗小雅】庭燎之光。【释文】郑云:在地曰燎,执之曰烛,树之门外曰大烛,於内曰庭燎,皆是照众为明。【礼月令】以共郊庙及百祀之薪燎。【周礼天官阍人】设门燎。【注】地烛也。 又【玉篇】放火也。 又【诗陈风】佼人燎兮。【朱传】燎明也。 又【诗小雅】燎之方扬。【笺】火田曰燎。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力照切,音疗。【广韵】照也。 又【广韵】一曰宵田。 又【广韵】放火也。【诗大雅】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又【集韵】本作尞。【前汉郊祀志】尞禋有常用。【注】师古曰:尞与燎同。 又【唐韵】力小切【集韵】【韵会】朗鸟切【正韵】卢绞切,□音缭。【说文】本作□,亦放火也。【书盘庚】若火之燎于原。【注】燎,力召反。又力鸟反。 又【集韵】或作□。亦作轑。【前汉杜钦传】欲以熏轑天下。【注】师古曰:轑,读曰燎。假借用字。 又【集韵】怜萧切,音聊。纵火焚也。 又离昭切,音摎。火在地曰燎。【诗小雅庭燎释文】徐邈音力烧反。

燏 【巳集中】【火字部】 燏 【广韵】余律切【集韵】允律切,□音聿。【玉篇】光貌。【广韵】火貌。

磷 【巳集中】【火字部】 磷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良刃切,音吝。【说文】本作。详字注。【淮南子汜论训】老槐生火,久血为磷。 又【诗豳风熠耀宵行传】熠耀,磷也。磷,萤火也。 又【广韵】力珍切【集韵】【韵会】离珍切,□音邻。又【集韵】里忍切,音嶙。义□同。

燑 【巳集中】【火字部】 燑 【集韵】徒东切,音同。本作烔。详烔字注。

烧 【巳集中】【火字部】 烧 【唐韵】式昭切【集韵】【韵会】【正韵】尸招切,□音□。【说文】□也。【玉篇】燔也。【礼月令】仲夏毋烧灰。【战国策】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又烧当,羌名。【後汉西羌传】至硏十三世孙烧当立。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失照切,音少。【广韵】放火。【韵会】野火曰烧。

燓 【巳集中】【火字部】 燓 【唐韵】附袁切【集韵】符袁切,□音烦。【说文】烧切田也。 又【集韵】符分,音汾。本作焚。详焚字注。

燔 【巳集中】【火字部】 燔 【唐韵】附袁切【集韵】【韵会】符袁切,□音烦。【说文】□也。【玉篇】烧也。【广韵】炙也。【诗小雅】或燔或炙。【笺】燔,燔肉也。炙,炙肝也。又【大雅】载燔载烈。【传】传火曰燔。 又与膰通。【左传襄二十二年】与执燔焉。【释文】燔,又作膰。祭肉也。又【定十四年】腥曰脤。热曰燔。【孟子】燔肉不至。 又【集韵】焚,古作燔。注详八画。 又叶汾沿切。【左思魏都赋】琴高沈水而不濡,时乘赤鲤而周旋。师门使火以验术,故将去而焚燔。

【寅集下】【彳字部】 【集韵】舒赡切,音。□,行摇曳貌。

燕 【巳集中】【火字部】 燕 【唐韵】於甸切【集韵】【韵会】【正韵】伊甸切,□音宴。【说文】□鸟也。籋口布翄枝尾,象形。【尔雅释鸟】燕燕,□。【疏】燕燕,又名□。古人重言之。【诗邶风】燕燕于飞。【玉篇】俗作燕。【集韵】亦作。 又【礼学记】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注】燕,犹亵也。 又与燕通。【广韵】燕飮,古无酉,今通用。【诗小雅】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仪礼】燕礼第六。 又【集韵】与宴通。安也,息也。【易中孚】初九虞吉,有他不燕。【疏】燕,安也。【诗小雅】悉率左右,以燕天子。【传】以安待天子。【又】或燕燕居息。【传】燕燕,安息貌。【齐语】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注】闲燕,犹淸净也。 又【广韵】乌前切【集韵】【韵会】因莲切【正韵】因肩切,□音烟。【玉篇】国名。【尔雅释地】燕曰幽州。【诗大雅】溥彼韩城,燕师所完。【朱传】燕召公之国。◎按郑笺云:燕,安也。读去声。今从朱传。 又【左传隐五年】卫人以燕师伐郑。【注】南燕国今东郡燕县。【疏】燕有二国,一称北燕,故此注言南燕,以别之。世本燕国姞姓。地理志:东郡燕县南燕国姞姓,黄帝之後也。 又姓。【广韵】邵公奭封燕,为秦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汉有燕仓。〇按史记仲尼弟子传:燕伋字思。是春秋时,卽有燕姓也。 又【集韵】於殄切,音蝘。本作宴。引尔雅宴宴,居息也。〇按尔雅疏引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考尔雅释文及北山释文,俱无作上声读者,惟大雅韩奕:韩姞燕誉。释文云:燕,于遍反。又於显反。可证燕之有上声也。考证:〔【齐语】昔先君之处事也,使就闲燕。〕 谨照原文先君改圣王。处事改处士。

牥 【巳集下】【牛字部】 牥 【广韵】府良切【集韵】分房切,□音方。【玉篇】良牛名。日行二百里。【□天子传】用牥牛二百,以行流沙。【注】此牛能行流沙中,如橐駞。

【未集下】【舟字部】 【广韵】【集韵】□五忽切,音兀。【玉篇】播舟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海篇】音罪。塞也。

燖 【巳集中】【火字部】 燖 【集韵】【韵会】【正韵】□徐心切,音寻。【玉篇】本作燂。详燂字注。 又【集韵】或作燅。【仪礼有司彻】乃燅尸俎。【注】古文燅皆作寻。记或作燖。春秋传曰:若可燖也,亦可寒也。◎按左传哀十二年,今本作若可寻也。 又【集韵】慈盐切【韵会】昨盐切,□音潜。【玉篇】本作燂。【集韵】沈肉於汤也。或作爓煔。【仪礼聘礼注】肤豕肉也。惟燖者有肤。【释文】燖,刘音寻。一本作爓,音潜。 又【广韵】徐盐切【集韵】徐廉切,□音阎。【广韵】本作燅。详燅字注。

燗 【巳集中】【火字部】 燗 【广韵】【集韵】□郞旰切,澜去声。【说文】本作爤。详爤字注。

燘 【巳集中】【火字部】 燘 【广韵】武罪切【集韵】毋罪切,□音浼。【玉篇】燘燘,烂也。【集韵】熟谓之燘。 又【广韵】呼罪切【集韵】虎猥切,□音贿。又【集韵】呼回切,音灰。义□同。

烫 【巳集中】【火字部】 烫 【字汇】徒浪切,音宕。【篇海】荡,涤荡也。出《释典》。 又【篇海】徒郞切,音唐。义同。考证:〔【篇海】从郞切,音唐。〕 谨按从郞切不音唐。谨照原文改徒郞切。

燚 【巳集中】【火字部】 燚 【五音篇海】以日切,音亦。火貌。

燛 【巳集中】【火字部】 燛 【类篇】俱永切,音暻。火名。一曰日光。

营 【巳集中】【火字部】 营 【唐韵】【集韵】余倾切【韵会】维倾切,□音茔。【说文】市居也。从宫,荧省声。 又【玉篇】度也。【广韵】造也。【诗大雅】经之营之。【笺】营表其位。又【小雅】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笺】营治也。【易系辞】四营而成易。【疏】四度经营蓍策,乃成易之一变也。【韵会】东西为经,周回为营。 又【诗小雅】营营靑蝇。【传】营营,往来貌。【释文】营说文作謍。小声也。 又【礼礼运】营窟。【疏】地高则穴,地下则营垒,其土为窟。 又【韵会】军垒曰营。【史记黄帝纪】以师兵为营卫。【注】正义曰:环绕军兵为营,以自卫辕门,卽其遗象。 又【老子道德经】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注】营,也。一曰卫也。 又营室,星名。【礼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 又【前汉王莽传】人民正营。【注】师古曰: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正音征。 又【後汉淸河王庆传】夙夜屏营。【注】屏营,彷徨也。 又【前汉刘向传】所以营惑耳目。【注】师古曰:营谓回绕之。又【叙传】营信巫史。【注】邓展曰营惑也。 又【广韵】州名。舜分靑州为营州。【尔雅释地】齐曰营州。【注】自岱东至海。【疏】博物志云:齐有营丘,岂是名乎。【尔雅释丘】水出其左营丘。【注】今齐之营丘,淄水过其南及东。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北海郡营陵。【注】或曰营丘。又营道,营浦,皆属零陵郡。 又营汉侯国。在济南。见【史记惠景闲侯者年表】。 又钩营,地名。【前汉李陵传】遮钩营之道。 又姓。【风俗通】周成王卿士,营伯之後。汉有京兆营合。 又与荧通。荧惑,星名。亦作营。见荧字注。 又【集韵】悬扃切,音荧。辩解也。【庄子人闲世】口将营之。【郭注】自救解不暇也。 又叶于方切,音王。【张籍祭韩愈诗】荐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亲朋有孤稚,姻婚有办营。

茟 【申集上】【艹字部】 茟 【玉篇】古芛字。注详四画。 又【集韵】允律切,音聿。【博雅】藜也。 又【类篇】兵笛切,音笔。草名。【佩觿集】俗以草名之茟,为笔札之笔,非。 又【字汇】引《法华经》注:草木花始也。音委。

燠 【巳集中】【火字部】 燠 〔古文〕灹□【广韵】於六切【集韵】【韵会】【正韵】乙六切,□音郁。【说文】热在中也。【尔雅释言】燠暖也。【注】今江东通言燠。【书洪范】曰燠曰寒。【前汉王褒传】不苦盛暑之郁燠。 又通作奥。【诗唐风】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注】奥本又作燠。又【小雅】日月方奥。【礼内则】问衣燠寒。【注】燠本又作奥。◎按汉书五行志李寻王莽传,燠皆作奥。 又与隩同。【书尧典】厥民隩。【史记尧本纪】作其民燠。【集韵】或作□。 又【唐韵】乌到切【集韵】【韵会】【正韵】於到切,□音奥。义同。 又【广韵】燠釜以水添釜。 又【集韵】威遇切,音妪。燠休,痛念声。或作噢。 又【集韵】【类篇】□於求切,音忧。义同。【左传昭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注】燠休,痛念之声。【疏】燠,厚也。休,美也。〇按释文休,虚喩反。燠,徐音忧。又於到反。又乙六反。三音皆可读。【集韵】或亦作奥。 又【广韵】【集韵】□乌皓切,音袄。【广韵】甚热也。考证:〔【前汉王褒传】不若盛暑之郁燠。〕 谨照原文不若改不苦。

燡 【巳集中】【火字部】 燡 【广韵】羊益切【集韵】夷益切,□音亦。【广韵】火甚之貌。【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赫训光燡。燡燡而爥坤。 【集韵】本作□。光也。或作曎。◎按广韵,□训火甚,分为二。似不应分。

燢 【巳集中】【火字部】 燢 【集韵】辖觉切,音学。燥也。

燣 【巳集中】【火字部】 燣 【广韵】【集韵】□卢感切,音壈。【玉篇】黄色。【广韵】黄焦。考证:〔【广韵】【集韵】□卢惑切,音壈〕 谨照原文改卢感切。

燤 【巳集中】【火字部】 燤 【集韵】他代切,音贷。燤焥,烟貌。 又【类篇】他达切,音闼。义同。 又力蘖切,音列。火断也。◎按集韵十七薛无燤字,惟有爄字,训火断也。类篇疑误。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与笮同。

玬 【午集上】【玉字部】 玬 【川篇】音亶。玉名。

燥 【巳集中】【火字部】 燥 【唐韵】苏到切【集韵】【韵会】【正韵】先到切,□音喿。【说文】从火喿声。乾也。【易乾卦】火就燥。【说卦】燥万物者,莫熯平火。【集韵】俗作□。非是。 又【战国策】燥于秦。【注】犹烁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苏老切,音嫂。义同。

灿 【巳集中】【火字部】 灿 【唐韵】【集韵】【韵会】仓案切【正韵】仓晏切,□音粲。【说文】灿烂,明瀞貌。 又【集韵】通作粲。【诗唐风】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爅 【巳集中】【火字部】 爅 【集韵】密北切,音墨。【玉篇】火貌。

牃 【巳集中】【爿字部】 牃 【广韵】徒协切【集韵】达协切,□音叠。【广韵】床版。【集韵】床箦也。或作楪。◎按杨子方言作牒。

燧 【巳集中】【火字部】 燧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徐醉切,音遂。【玉篇】以取火於日。【礼内则】左佩金燧,右佩木燧。【注】金燧取火於日。木燧钻火也。【左传文十年】命夙驾载燧。又【定二年】针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注】烧火燧系象尾。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金有六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注】鉴燧取水火於日月之器也。 又【史记三皇纪】自人皇巳後,有五龙氏。燧人氏。又作遂。【周礼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注】夫遂,阳遂也。【疏】取火於日,故名阳遂。犹取火於木,为木遂也。又【史记韩安国传】攻烽燧,互详烽字注。 【玉篇】同。亦作鐆。考证:〔【周礼冬官考工记輈人】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谨按所引系攻金之事,与輈人无涉。谨照原文輈人改金有六齐。〔【史记三皇纪】自人王以後,有五龙氏。燧人氏。〕 谨照原文人王改人皇。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韵】龙玉切,音录。脂也。 又【玉篇】肥也。

燨 【巳集中】【火字部】 燨 【篇海】许其切。火也。

燩 【巳集中】【火字部】 燩 【广韵】苦角切【集韵】克角切,□音确。【玉篇】火乾物。【博雅】曝也。 又【集韵】诘历切,音吃。【广韵】乾燥也。

燪 【巳集中】【火字部】 燪 【集韵】【类篇】□粗丛切,音匆。【博雅】爟燪,炬也。一曰温也。或省作。

燫 【巳集中】【火字部】 燫 【广韵】【集韵】□勒兼切,音鬑。【玉篇】燫熪,火不绝。 又【集韵】离盐切,音廉。义同。 【集韵】本作熑。

毁 【巳集中】【火字部】 毁 【唐韵】许委切【集韵】虎委切,□音毁。【尔雅释言】毁,火也。【玉篇】烈火也。【广韵】火盛。【诗周南】王室如毁。【释文】齐人谓火曰毁。 又【说文】人名。【春秋僖二十五年】卫侯毁灭郉。 又【集韵】呼卧切,音货。【尔雅释言】火也。郭璞读。【诗周南如毁释文】亦读货。 【玉篇】同□□。

烛 【巳集中】【火字部】 烛 【唐韵】之欲切【集韵】【韵会】朱欲切,□音嘱。【说文】庭燎火烛也。【广韵】灯烛。【礼曲礼】烛至起。【周礼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 又【玉篇】照也。【前汉武帝纪】日月所烛,莫不率□。 又【尔雅释天】四时和谓之玉烛。【注】道光照也。【梁书□文帝纪】太平玉烛,尔乃议之。 又【楚辞天问】日出不到烛龙何耀。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烛星,状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见则灭,如星非星,如云非云,名曰归邪。归邪出,必有归国者。汉元凤四年,烛星见奎娄闲。 又南天烛,药名。赤者名文烛。木而似草。故又名南烛草。又石烛,一名水肥,一名石脂,一名石液。 又姓。【左传僖二十八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又去声。【前汉武帝纪】见光集於云坛,一夜三烛。【注】服虔曰:烛,音炷。师古读如字。 又【唐韵正】音朱。【张衡东京赋】德寓天覆,辉烈光烛,狭三王之趢趗,轶五帝之长驱。 又【唐韵正】後魏渴烛浑民,亦作可足浑民,又作可朱浑民。考证:〔【前汉武帝纪】见光集於云檀,一夜三烛。〕 谨照原文云檀改云坛。

燮 【巳集中】【火字部】 燮 【唐韵】苏叶切【集韵】【韵会】【正韵】悉协切,□音蝶。【说文】从言,从又炎。【尔雅释诂】燮,和也。【书洪范】燮友柔克。【周官】燮理阴阳。【诗大雅】燮伐大商。 又姓。【正字通】宋御史燮玄图。 又【玉篇】火熟也。【说文】籀文作□。从□。□音饪。读若湿。【注】徐铉曰:□燮二字义相出入。◎按说文玉篇合燮□为一。集韵燮专训和。□本作□,专训大熟。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陟加切,音奓。诞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丑鸠切,音抽。竹相合也。

燯 【巳集中】【火字部】 燯 【集韵】郞丁切,音灵。本作爧。详爧字注。

燰 【巳集中】【火字部】 燰 【篇海】乌灰切,音隈。煨火也。

燱 【补遗】【巳集】【火字部】 燱 【字汇补】於戏切,音意。人名。【高子遗书】恭和王次子惟燱。

燲 【补遗】【巳集】【火字部】 燲 【篇海类编】虚业切,音胁。火气也。

燳 【备考】【巳集】【火字部】 燳 【字汇补】同照。

燸 【巳集中】【火字部】 燸 【集韵】汝朱切,音需。温也,烧也。

燹 【巳集中】【火字部】 燹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苏典切,音铣。【说文】火也。 又【玉篇】先践切【广韵】【集韵】息浅切,□音鲜。【玉篇】野火。【广韵】字林云:逆烧亦作□。 又【集韵】许利切【韵会】虚器切,□音□。火也。 又【集韵】妨正切,音聘。火貌。 又敷文切,音芬。义同。

峍 【寅集中】【山字部】 峍 【集韵】勒没切。同□。□矹,山崖也。或作硉峍。 又音义通嵂。【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山则盘纡岪郁,隆崇嵂崒。或作峍。

狲 【巳集下】【犬字部】 狲 【广韵】思浑切【集韵】【韵会】苏昆切,□音孙。【玉篇】猴狲也。

燺 【巳集中】【火字部】 燺 【广韵】【集韵】□苦浩切,音考。【玉篇】燥也。【广韵】火乾。【集韵】或省作熇。

熏 【巳集中】【火字部】 熏 【广韵】许云切,音勋。同熏。【列子汤问篇】熏则烟上。【集韵】熏,俗作熏。非是。 又【集韵】吁运切,音训。【庾肩吾诗】柏熏起文。考证:〔【列子殷汤篇】熏则烟上。〕 谨照原书改汤问篇。

烬 【巳集中】【火字部】 烬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徐刃切,音赆。【玉篇】同。详字注。【左传襄四年】收二国之烬。【注】烬遗民。【吴语】安受其烬。【注】烬余也。 又叶咨辛切,音津。【诗大雅】民靡有黎,具祸以烬。於乎有哀,国步斯频。【传】灾余曰烬。

燽 【巳集中】【火字部】 燽 【广韵】直由切【集韵】陈留切,□音俦。【广韵】著也。 【集韵】本作焘。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古我切【集韵】贾我切,□音哿。笋也。【广韵】笋□,笋葅,出南中。

【酉集中】【走字部】 【集韵】通都切,音。【玉篇】□,伏地也。 又【集韵】【类篇】□同都切,音徒。义同。

爇 【巳集中】【火字部】 爇 【唐韵】【集韵】【韵会】如劣切【正韵】儒劣切,□音焫。【说文】本作□。烧也。从火蓺声。【注】徐铉曰:说文无蓺字,当从火从艹,热省声。【左传僖二十八年】爇僖负羁氏。【周礼春官菙氏】凡卜以明火爇燋。【史记秦始皇纪】入火不爇。【广韵】与焫同。 又【唐韵正】如锐反,义同。

爈 【巳集中】【火字部】 爈 【广韵】力居切【集韵】凌如切,□音闾。【玉篇】烧也。【广韵】火烧山界。【集韵】山火曰爈。 又【集韵】良据切,音虑。义同。【南史羊元保传】山泽熂爈。

爉 【巳集中】【火字部】 爉 【类篇】□本字。

爊 【巳集中】【火字部】 爊 【集韵】【正韵】□於刀切,音鏖。【玉篇】温也。【集韵】煨也。【前汉杨恽传】烹羊炰羔。【注】师古曰:炰毛炙肉也。卽今所谓爊也。爊,一高反。【集韵】或作□。◎按广韵类篇韵会别作□。

爌 【巳集中】【火字部】 爌 【唐韵】【集韵】【韵会】□苦谤切,音纩。【玉篇】光明也。【广韵】本作旷。 又【广韵】呼晃切【集韵】【韵会】虎晃切,□音恍。【广韵】爌朗,宽明也。 又【广韵】丘晃切【集韵】苦晃切,□音。义同。【集韵】或作兤黋。 又【广韵】火光。 又【集韵】【韵会】【正韵】□戸广切,音愰。本作晄,明也。或作熿兤煌。【扬雄甘泉赋】北爌幽都。

烁 【巳集中】【火字部】 烁 【唐韵】书药切【集韵】【韵会】【正韵】式灼切,□音铄。【说文】灼烁,光也。 又【吕氏春秋】人民淫烁不同。 又与铄通。【周礼冬官考工记】烁金以为刃。【释文】烁音余灼反。义当作铄。始灼反。【集韵】或作铄。 又【集韵】弋灼切,音药。本作爚。详爚字注。又历各切,音乐。暴烁木枝叶缺落貌。通作乐。 又力角切,音荦。义同。或作乐。

爏 【巳集中】【火字部】 爏 【集韵】郞狄切,音历。火貌。或作。

炉 【巳集中】【火字部】 炉 【玉篇】洛乎切,音卢。火炉也。【范致能诗】何如田舍火炉头。

【备考】【未集】【肉字部】 【篇海类编】同。

爑 【巳集中】【火字部】 爑 【集韵】疾雀切,音皭。本作爝。同燋熦。详爝字注。

爒 【巳集中】【火字部】 爒 【唐韵】【集韵】□力照切,音疗。【说文】本作□。炙也。从炙□声。【集韵】或作膫。 又【集韵】朗鸟切,音了。义同。 【类篇】或作□。

爓 【巳集中】【火字部】 爓 【唐韵】【集韵】□余廉切,音盐。【说文】火门也。从火,阎声。【玉篇】火焰也。 又【广韵】徐盐切【集韵】【韵会】【正韵】徐廉切,□音。【广韵】本作燅。详燅字注。【礼礼器】三献。爓【注】爓,沈肉于汤也。【释文】似廉切。又【郊特牲】三献爓。【释文】爓,本作□。夕廉反。 又【集韵】慈盐切,音潜。本作燖。详燖字注。 又【正韵】徐心切,音寻。【礼祭义】爓祭。【注】汤肉曰爓。【释文】音寻。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以赡切,音艳。【广韵】光也。同焰。【集韵】火光同。炎,焰,□。【班固西都赋】光爓朗以景彰。又【东都赋】吐爓生风。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丁故切,音妒。格也。

【辰集下】【毛字部】 【集韵】双隹切,音衰。毵,毛长貌。一曰狐貌。 或作绥。

爔 【巳集中】【火字部】 爔 【玉篇】许其切,音僖。火也。 又【集韵】虚宜切,音牺。本作曦赫曦日光。或作。

爕 【巳集中】【火字部】 爕 【字汇】俗燮字。

爖 【巳集中】【火字部】 爖 【玉篇】鲁红切,音龙。火也。

爙 【巳集中】【火字部】 爙 【集韵】汝两切,音攘。【玉篇】火也。

爚 【巳集中】【火字部】 爚 【唐韵】以灼切【集韵】【韵会】【正韵】弋灼切,□音药。【说文】火飞也。【集韵】或作烁。 又【说文】一曰□也。 又【玉篇】光也,电光也。【广韵】煜耀,光明。 又【庄子胠箧篇】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 又【班固西都赋】震震爚爚。【注】奔走貌。 又【广韵】书药切【集韵】【类篇】式灼切,□音烁。义同。 又【广韵】倏爚,光貌。 又【唐韵正】爚,与耀通。【荀子致仕篇】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吕氏春秋】作爚蝉。

甪 【午集上】【用字部】 甪 【正字通】角字之讹。详角字注。

烂 【巳集中】【火字部】 烂 【广韵】【集韵】【韵会】□郞旰切,澜去声。【广韵】火熟。【扬子方言】自河以北,赵魏之闲,火熟曰烂。【左传定三年】邾子自投于床,废于炉炭烂。 又【广韵】明也。【诗郑风】明星有烂。又【唐风】锦衾烂兮。又【大雅】烂其盈门。【史记萧何世家赞】何之勋烂焉。【司马相如子虚赋】明烂龙鳞。 又【公羊传僖十九年】鱼烂而亡。【注】鱼烂从内发。 又【司马相如上林赋】丽靡烂漫於前。【注】索隐曰:列女传云:桀造烂漫之乐。 【广韵】本作爤。【集韵】与燗,炼□同。 又【正韵】离闲切,音阑。【楚辞九章】曾枝剡棘圆果搏兮,靑黄杂糅文章烂兮。【韩愈江汉诗】凄风结冲波,狐裘能御寒。终宵处幽室,华烛光烂烂。◎按集韵类篇别作□。亦作爤。

爜 【巳集中】【火字部】 爜 【集韵】徂聪切,音丛。火貌。

爝 【巳集中】【火字部】 爝 【广韵】卽略切【集韵】【韵会】【正韵】卽约切,□音爵。【说文】苣火祓也。【庄子逍遥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吕氏春秋】汤得伊尹,祓之于庙,爝以爟火。衅以牺徦。【集韵】或作燋焳熦。◎按广韵:爝燋分训,与集韵异。 又【广韵】在爵切【集韵】疾雀切,□音嚼。又【广韵】【集韵】□子肖切,音醮。义□同。 又【唐韵正】吕氏春秋:爝火作焦火。

爞 【巳集中】【火字部】 爞 【广韵】【集韵】【韵会】□徒冬切,音彤。【玉篇】熏也热也。【广韵】旱热也。【集韵】或作虫。 又【广韵】直弓切。【集韵】【韵会】【正韵】持中切,□音虫。义同。【尔雅释训】爞爞,炎炎,熏也。【疏】大雅云汉云:蕴隆虫虫。爞,虫音义同。【尔雅】或省作烛。通作虫。又【集韵】徒东切,音同。本作烔。或作燑。详烔字注。◎按尔雅释文本音同。

【寅集中】【山字部】 【广韵】敷空切【集韵】敷冯切,□音丰。山名。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展吕切,音贮。【博雅】智也。 又【集韵】丈吕切,音宁。义同。

爟 【巳集中】【火字部】 爟 【广韵】【集韵】【韵会】□古玩切,音贯。【说文】举火曰爟。【周礼夏官司爟注】杜子春云:爟为私火。郑谓爟读如予若观火之观。今燕俗名汤热为观。则爟火谓热火欤。【释文】观,古焕反。又【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又凡祭祀则祭爟。【疏】谓祭先出火之人。 又【广韵】烽火也。 又【集韵】逵员切,音权。亦烽火也。 又【周礼夏官司爟注】故书爟为燋。◎按杜子春云:燋当为爟。疏云:子春不从古书燋,还从爟。然注有此音,今存之。

【酉集上】【言字部】 【玉篇】【集韵】□他口切,偷上声。诱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逸职切,音弋。竹索。 又【玉篇】余织切。义同。

爡 【巳集中】【火字部】 爡 【集韵】丑伐切,音察。【玉篇】爡爡,烧起也。 又【集韵】敕列切,音屮。爡焥烟貌。 又他达切,音闼。义同。

爢 【巳集中】【火字部】 爢 同。【屈原离骚】精琼爢以为粻。【注】琼爢物之珍者。

爣 【巳集中】【火字部】 爣 【广韵】他朗切【集韵】坦朗切,□音帑。【广韵】爣朗,火光宽明。

爤 【巳集中】【火字部】 爤 【唐韵】【集韵】□郞旰切,澜去声。【说文】熟也。同燗。【广韵】同烂。【集韵】亦作炼。

爥 【巳集中】【火字部】 爥 【韵会】朱欲切,音嘱。本作曯。照也。一通作烛。【班固东都赋】散皇明以爥幽。

爧 【巳集中】【火字部】 爧 【广韵】【集韵】□郞丁切,音灵。【广韵】火光貌。【集韵】或作燯。

爨 【巳集中】【火字部】 爨 〔古文〕□【广韵】七乱切【集韵】【韵会】【正韵】取乱切,□音□。【说文】齐谓之炊爨。□象持甑,冂为灶口,廾推林内火。【玉篇】灶也。【诗小雅】执爨踖踖。【传】爨,饔爨,禀爨也。【疏】饔爨以煮肉,廪爨以炊米。【周礼天官亨人】职外内饔之爨亨煮。【注】爨,今之灶。主於其灶煮物。【仪礼士昏礼】大羹湆在爨。【注】爨,火上。 又姓。【华阳国志】昌宁大姓有爨习。【蜀志】建宁大姓。蜀录有交州刺史爨深。 又【集韵】或作熶。详熶字注。 又取绢切,音縓。炊也。 又七丸切,音撺。义同。【周礼夏官挈壷氏】及冬,则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注】以火炊水。◎按周礼,诗传,释文,爨俱音七弦切,释经传爨字之义,大约动音为平声,静音为去声。然左传宣十五年传:析骸以爨。注:爨,炊也。及孟子,以□甑爨。似皆宜读平声。乃孟子无释文。左传,释文,亦音七乱反。则平去又未尝拘也。

爩 【巳集中】【火字部】 爩 【广韵】纡物切【集韵】纡勿切,□音郁。【玉篇】烟出也。【集韵】炪爩烟出。【广韵】烟气。

爪 【巳集中】【爪字部】 爪 〔古文〕【唐韵】【集韵】□侧绞切,音抓。【说文】覆手曰爪。【诗小雅】祈父子王之爪牙。【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凡攫閷援簭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广韵】手足甲也。【集韵】本作。或作蚤搔。◎按韵会云:说文爪本为抓爪之爪,非手足甲也。亦太迂泥,不可从。 又【集韵】【类篇】□阻敎切,音笊。【集韵】覆手取物。一曰扟也。

爼 【巳集中】【爻字部】 爼 【正字通】俎字之讹。◎按说文,玉篇,类篇俱列且部,从仌,不从爻。字汇云:爼俗俎字。非。《正字通》是。

爬 【巳集中】【爪字部】 爬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蒲巴切,音琶。【广韵】搔也。【韩愈进学解】□罗剔抉。又【月蚀诗】□沙脚手钝。 又姓。【广韵】本杞东楼公之後,避难攺焉,西魏襄州刺史爬秀。 【广韵】或作把。【韵会】或作杷。

【申集上】【艹字部】 【集韵】同□。

【申集中】【虫字部】 【海篇】同蜿。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音醉。塞穴也。

狮 【巳集下】【犬字部】 狮 【广韵】疏夷切【集韵】【韵会】霜夷切,□音师。【玉篇】猛兽也。【尔雅释兽】狻麑。【注】卽狮子也。汉顺帝时疏勒王来献犎牛及狮子。东观记:疏勒王遣使文时诣阙,献狮子,似虎,正黄有髥耏,尾端茸毛大如斗。◎按後汉书顺帝纪作师。【正字通】狮,牡者有耏髥,尾大如斗。怒则威在齿,喜则威在尾。毎一吼,百兽辟易。一名白兽。 又【广韵】犬生二子。〇按尔雅释畜:犬生二师,作师。

争 【巳集中】【爪字部】 争 〔古文〕□□【唐韵】侧茎切【集韵】甾耕切,□音筝。【说文】引也。从□。【徐铉曰】音曳。□二手而曳之,争之道也。【广韵】竞也。【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又【玉篇】谏也。 又讼也。【增韵】理也,辨也。【礼曲礼】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又姓。【正字通】印薮有争不识,争同。 又【集韵】侧逬切,筝去声。义同。 又【广韵】本作诤,谏诤也,止也。【孝经谏诤章】天子有争臣七人。 【韵会】俗作争,非。考证:〔【礼曲礼】非理不决。〕 谨照原文非理改非礼。

爯 【巳集中】【爪字部】 爯 〔古文〕□【唐韵】处陵切【集韵】蚩承切,□音称。【说文】幷举也。从爪,冓省。 又【集韵】昌孕切,音偁。大也,举也。

爰 【巳集中】【爪字部】 爰 【唐韵】羽元切【集韵】【韵会】于元切,□音袁。【说文】引也。从□从于。【集韵】谓引词也。【尔雅释诂】粤于爰日也。爰粤于也。【注】转相训。【书咸有一德】爰革夏正。【传】爰,於也。【诗小雅】爰及矜人。【笺】爰,日也。 又【尔雅释训】爰爰,缓也。【诗王风】有兔爰爰。【传】爰爰,缓意。 又【扬子方言】爰,恚也。楚曰爰。  又【广韵】哀也。 又【左传僖十五年】晋於是乎作爰田。【注】分公田之税旧入公者,爰之於所赏之众。【疏】爰,易也。谓旧入公者,乃攺易於所赏之众。 又【史记张汤传】劾掠治,传爰书。【注】爰,换也。古者重□嫌有爱恶,故换狱书,使他官考实之。 又【尔雅释鸟】爰居,杂县。【疏】爰居,大如马驹。一名杂县。【鲁语】海鸟曰爰居裔。又【说文】籀文为车辕字。 又姓。【广韵】袁或作爰。出濮阳舜裔胡公之後。

爱 【卯集上】【心字部】 爱 〔古文〕□□□【唐韵】乌代切【集韵】【韵会】於代切【正韵】於盖切,□同。仁之发也。从心旡声。又亲也,恩也,惠也,怜也,宠也,好乐也,吝惜也,慕也,隐也。 又【孝经谏诤章疏】爱者,奉上之通称。 又【谥法】啬於赐与曰爱。 又姓。宋刺史爱申。 又叶乌胃切,音秽。【诗小雅】心乎爱矣,遐不谓矣。【楚辞九章】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袁宏名臣赞】沧海横流,玉石同碎。达人兼善,废已存爱。【谢瞻答灵运诗】寻涂涂旣睽,卽理理已对。丝路有恒悲,矧乃所在爱。 小篆作。

为 【巳集中】【爪字部】 为 〔古文〕□□【唐韵】薳支切【集韵】于妫切,□音沩。【说文】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又【尔雅释言】作,造,为也。【书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为。【洪范】有猷有为有守。 又治也。【晋语】疾不可为也。【注】为,治也。 又使也。【鲁语】其为後世昭前之令闻也。【注】为,犹使也。 又语词。【前汉武帝纪】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为。 又姓。【广韵】风俗通云:汉有南郡太守为昆。【韵会】鲁昭公子公为之後。 又【广韵】【集韵】【韵会】□于伪切,音。【广韵】助也。【增韵】所以也,缘也,被也,护也,与也。【书咸有一德】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释文】为上为下之为,于伪反。徐云:四为字皆于伪反。又【多士】惟我下民秉为。【诗大雅】福禄来为。【笺】为,犹助也。【释文】于伪反,协句如字。 又叶吾何切,音莪。【诗王风】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尙无为。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无吪。

爴 【备考】【巳集】【爪字部】 爴 【篇海类编】同□。

【寅集下】【彳字部】 【集韵】胡管切,音缓。□,徐行。

【戌集中】【阜字部】 【集韵】刚鹤切,音各。人名。【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几侯张,以朝鲜王子汉兵围朝鲜降侯。 又【集韵】【韵会】□各頟切,音格。义同。

爵 【巳集中】【爪字部】 爵 〔古文〕□□□□【唐韵】卽略切【集韵】【韵会】【正韵】卽约切,□音雀。【说文】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飮器。象爵者取其鸣节。节足,足也。【字汇】取其能飞而不溺於酒,以示儆焉。【埤雅】一升曰爵。亦取其鸣节,以戒荒淫。【诗小雅】发彼有的,以祈尔爵,又酌彼康爵。郑笺康虚也。又《礼记投壷》正爵旣行,请立马。又【仪礼乡飮酒礼】揖让如初,升乃羞无算爵。 又【玉篇】竹器,所以酌酒也。 又【集韵】爵位也。【广韵】封也。殷爵三等。周爵五等。三等法三光也。五等法五行也。【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柄驭群臣,一曰爵。【注】爵谓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也。【疏】以德诏爵以贤乃受爵也。 又【埤雅】大夫以上与燕赏。然後赐爵,以章有德,故谓命秩为爵禄爵位。【书武成】列爵惟五。【传】公侯伯子男也。 又【广韵】爵,量也。量其职,尽其才也。 又官名。【前汉汲黯传】为主爵都尉。 又鸟名。【孟子】为丛驱爵者鸇也。【疏】鸇能食鸟雀。 又叶资昔切,音卽。【陆机赠顾骠骑诗】淸尘旣彰,朝虚好爵,敬子侯度,愼徽百辟。 又叶子结切,音节。【苏轼补龙山文】宰夫扬觯,兕觥举罚,请歌相,以侑此爵。【注】罚,房穴反。 【玉篇】本作□。考证:〔【诗小雅】酌彼康爵。【笺】康,虚也。又【礼投壷】正爵旣行,请立马。又【射义】发彼尔的以祈尔爵。〕 谨按发彼有的亦系引小雅宾筵,诗应在酌彼康爵之上,射义亦属引诗,应以诗为主。谨改为诗小雅发彼有的,以祈尔爵,又酌彼康爵。郑笺康虚也。又礼记投壷正爵旣行,请立马。〔【苏轼补龙山文】宰夫扬觯,兕觥举罚,请歌相鼠,以侑此爵。【注】罚,房六反。〕 谨照原文房六反改房穴反。

父 【巳集中】【父字部】 父 【唐韵】扶雨切【集韵】【韵会】奉甫切,□音辅。【说文】矩也。家长率敎者。从又,举杖。【释名】父,甫也。始生已者。【书泰誓】惟天地万物父母。【尔雅释亲】父为考。父之考为王父。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晜弟先生为世父。後生为叔父。父之从父晜弟为从祖父。父之从晜弟为族父。 又【诗小雅】以速诸父。【传】天子谓同姓诸侯,诸侯谓同姓大夫,皆曰诸父。 又老叟之称。【史记冯唐传】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郞。 又【广韵】方矩切【集韵】【韵会】匪父切,□音府。【集韵】同甫。【广韵】男子之美称。【诗大雅】维师尚父。【笺】尚父,吕望也。尊称焉。◎按管仲称仲父。孔子称尼父。范增称亚父。皆仿此。 又野老通称。【战国策】田父见之。 又【诗小雅】祈父。【传】司马也。 又【春秋桓十三年】盟于武父。【注】武父,郑地。【释文】音甫,有父字者,皆同甫音。 又【广韵】汉复姓。三氏孔子弟子宰父黑,汉主父偃,左传宋之公族皇父充石。汉初皇父鸾,改父为甫。 又【正韵】防父切,音附。父母。〇按父字古无去声。正韵始收入五暮。俗音从之。防父切,父字误。 又叶扶缶切【苏辙酿酒诗】谁来共佳节,但约乡人父,生理正艰难,一醉陶衰朽。考证:〔【广韵】汉复姓。三氏孔子弟子宰父黑,汉主父偃,左传,宋之公族皇父充石,汉初,王父鸾,改父为甫。〕 谨照广韵原文王父改皇父。

爸 【巳集中】【父字部】 爸 【玉篇】蒲可切【广韵】捕可切【集韵】部可切,□婆上声。【玉篇】父也。【正字通】夷语称老者为八八。或巴巴。後人因加父作爸字。蜀谓老为波。宋景文谓波当作皤。黄山谷贬涪,号涪皤。 又【集韵】必驾切,音霸。吴人呼父曰爸。

爹 【巳集中】【父字部】 爹 【广韵】屠可切【集韵】【韵会】待可切,□音舵。【广雅】爹,父也。【南史梁始兴王憺传】诏徵还朝,人歌曰:始兴王人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时复来哺乳我。荆土方言谓父为爹,故云。【广韵】爹,北方人呼父,与南史不合。【韩愈祭女拿女文】阿爹,阿八。◎按集韵云:说文爹,父也。说文本无父部,又不载多部,集韵引说文误。 又【广韵】【集韵】陟邪切【正韵】丁邪切,□雅平声。【广韵】羌人呼父也。考证:〔【广韵】爹,父也。〕 谨照原书广韵改广雅。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同箭。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思引切【集韵】耸尹切【正韵】耸允切,□音笋。【广韵】同簨。【张衡西京赋】负□业而余怒,乃奋翅而腾骧。【薛注】悬钟格曰□,当□下为两飞兽以背负,又以板置上为业。

爷 【巳集中】【父字部】 爷 〔古文〕□【玉篇】以遮切,音耶。俗呼为父爷字。【古木兰诗】军书三十卷,卷卷有爷名。

忇 【卯集上】【心字部】 忇 【五音集韵】卢则切,音勒。【玉篇】功大也。又一本【玉篇】思也。◎按《说文》止有字,从十。解曰:材十人也。玉篇从十,从心□见,然于从十者,则训曰材十人也。于从心者,则一本训曰功大也。一本训曰思也。盖《说文》之後,广益之字原多,而从十之,与从心之忇,应必有别。缘传写者讹,注释者又讹,而广韵,集韵遂弃此字。至韩孝彦五音集韵收此字,而注曰功大,又注曰材十人也,则又将从心之忇,混于从十之矣。

【寅集中】【山字部】 【广韵】【集韵】□莫江切,音茫。五,山名,在蜀。 【正字通】一说蜀山无名,西南夷部有冉駹,今四川之松潘地也。汉武帝丹开駹,为汶山郡,唐置松州,宋为茂州。考证:〔【正字通】一说蜀山无名,西南夷部有丹駹,今四川之松潘地也。汉武帝丹駹,为汶山郡。〕 谨按史记汉书丹俱作冉,据改作冉。

爻 【巳集中】【爻字部】 爻 【唐韵】胡茅切【集韵】【韵会】【正韵】何交切,□音肴。【说文】交也。象易六爻头交也。【易系辞】爻者,言乎变者也。又爻也者。效此者也。又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 又【集韵】後敎切,音斆。本作效。象也。一曰功也。或作效效。通作詨。【正韵】易,爻法之谓坤。陆音胡孝切,按易系辞今文作效。

爽 【巳集中】【爻字部】 爽 “〔古文〕□【唐韵】疏两切【集韵】所两切,□音塽。【说文】明也。从从大。【注】徐锴曰:大,其中□缝光也。【书仲虺之诰】用爽厥师。【传】爽,明也。又【盘庚】故有爽德自上。【传】汤有明德在天。◎按蔡传:故有爽德为句。自上二字连下,其罚汝三字为句,爽训失也。与孔传异。又康诰:爽惟民迪吉康。又大诰:爽邦由哲。左传昭四年:二惠竞爽。又昭七年: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又【书太甲】先王昧爽丕显。又【牧誓】时甲子昧爽。【传】昧爽,早旦。 又【左传昭三年】请更诸爽垲者。【注】爽,明也。〇按增韵云:又淸快也。卽爽垲之义。又史记屈原贾谊传:爽然自失矣。 又【尔雅释言】爽,差也,忒也。【扬子方言】爽,过也。【书洛诰】惟事其爽侮。【周语】晋侯爽二。【列子黄帝篇】昏然五情爽惑。 又【扬子方言】爽猛也。齐晋曰爽。 又【广韵】烈也。 又贵也。 又星名。细爽,免星七之一。见【史记天官书】 又【左传昭十七年】爽鸠氏司□也。【注】爽鸠,鹰也。 又人名,左爽见【战国策】。 又【类篇】师庄切,音霜。义同。【诗卫风】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又【小雅】其德不爽,寿考不忘。〇按朱子诗传,爽叶师庄反。集韵,爽本载十阳韵中。古有此音,不必叶也。 又【老子道德经】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又【楚辞招魂】露鸡臛蠵厉而不爽些。【注】败也。楚人谓羹败曰爽。 又【左传定二年】唐成公如楚,有两肃爽马。【释文】爽,音霜。马无肃爽之名。爽,或作霜。贾逵云:色如霜纨。马融说肃爽,雁也。马似之。〇按广韵十阳韵中作驦。同騻。不载爽字。惟集韵驦注云:通作爽。 又叶音生。【後汉马融传】丰彤薱蔚,崟□槮爽,翕习春风,含津吐荣。【注】槮爽,林木貌。爽协音生。

考证:〔【周语】晋君爽二。〕 谨照原文晋君改晋侯。〔【老子道德经】五味令人口爽。驰猎田骋令人心发狂。〕 谨照原文驰猎田骋改驰骋田猎。”

尔 【巳集中】【爻字部】 尔 【唐韵】儿氏切【集韵】【韵会】忍氏切,□音迩。【说文】丽尔,犹靡丽也。本作□。从冂从,其孔,尒声。此与爽同意。 又【玉篇】尔,汝也。【书大禹谟】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 又【礼檀弓】尔毋从从尔。尔毋扈扈尔。【注】尔,语助。【广韵】尒义与尔同。词之必然也。 又譍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诺诺复尔尔。【世说】聊复尔耳。 又同迩。【诗大雅】戚戚兄弟,莫远具尔。【笺】尔,谓进之也。【疏】迩是近义,谓揖而进之。【仪礼少牢馈食礼】上佐食尔上敦黍于筵上右之。【注】尔,近也。或曰移也。右之,便尸食也。【周礼地官肆长】实相近者,相尔也。【注】尔,亦近也。又【前汉艺文志】尔雅三卷二十篇。【注】张晏曰:尔,近也。雅,正也。 又【集韵】乃礼切,音祢。【集韵】本作濔。满也。 又一曰尔尔,众也。 又【诗小雅】彼尔维何,维常之华。【注】尔华,盛貌。【释文】尔,乃礼反。 又【尔雅释草】綦,月尔。【疏】綦,一名月尔,可食之菜也。考证:〔【仪礼少牢馈食礼】上佐食尔上敦黍于筵上右。【注】尔,近也。或曰移也。右之,便尸食也。〕 谨照原文上右下增之字。

爿 【巳集中】【爿字部】 爿 〔古文〕□【篇海】疾羊切。见龙龛。义阙。【说文】床从木爿声。【注】徐锴曰:爿则床之省。象人邪身有所倚著。至於墙□戕状之属,□当从床省声。李阳冰言木右为片,左为爿。【说文】无爿字,故知其妄。【郑樵六书略】爿,殳也。亦判木也。音墙。隶作爿。【周伯琦正讹】爿,疾羊切,判木也。从半木。左半为爿,右半为片。【正字通】唐本说文有爿部。张参五经文字亦有之。周郑二家皆以李说为然。与徐说相反。然郑谓殳卽爿,误也。判木之说近是。◎按徐锴素称博洽。果唐本《说文》有爿部,锴卽唐宋闲人,不应云无。且玉篇亦无爿部,类篇爿字偏旁归幷片部,篇海止有床部,亦俱无爿部。司马光曰:传写之讹,片或作爿。此皆祖述说文。若据周郑二家,而废徐氏之说,亦未为当,存以俟考。又字汇,蒲闲切,音瓣。爿片未知所据,然爿片二字,今俗音有之。

床 【巳集中】【爿字部】 床 【唐韵】【集韵】仕庄切【正韵】助庄切,□状平声。【说文】安身之坐者。【广韵】箦也。【释名】人所坐卧曰床。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广雅】栖谓之床。【通俗文】八尺曰床。【易剥卦】剥床以足。【注】床者,人所以安也。 又井干曰床。【乐府淮南王篇】後园凿井银作床。 又【尔雅释草】盱虺床。【注】蛇床也。一名马床。 【广韵】俗作床。

牁 【巳集中】【爿字部】 牁 【广韵】古俄切【集韵】【正韵】居何切,□音歌。【广韵】所以系舟。 又牂牁,郡名。亦江名。【前汉南越传】下牂牁江。 【集韵】本作戨。同□。通作柯。◎按广韵云:同戕。疑戕为□字之讹。戕本应作□,从弋,不从戈。在十一唐韵中,与牂牁之牂通用,不应再与牁同也。类篇书作〈片可〉。

牂 【巳集中】【爿字部】 牂 【唐韵】则郞切【集韵】【韵会】【正韵】兹郞切,□音臧。【说文】牡芋也。从羊爿声。【尔雅释畜】牡羒牝牂。【诗小雅】牂羊坟首。 又盛也。【诗陈风】东门之杨,其叶牂牂。【传】牂牂然盛貌。 又干支名。【尔雅释天】太岁在午曰敦牂。 又云也。【前汉天文志】牂云如狗,赤色长尾,三枚,夹汉而行。 又牂牁,详上牁字注。 又人名。【左传僖二十八年】长牂守门。【注】长牂,卫大夫也。【宣三年】见叔牂。【注】叔牂,羊斟也。 又【左传定十四年】楚灭顿,以顿子牂归。【释文】牂,子归反。公羊作牄。◎按归字疑误。 【集韵】或作将□。〇按广韵云:牝羊,从牜旁牂。附见戕字注云:戕牁,亦书作牂。考诗尔雅,本俱作牂羊,从爿为正。广韵牂字见注中,不另列出,亦非。且戕应从弋。今作戕。尤非。

牄 【巳集中】【爿字部】 牄 【唐韵】七羊切【集韵】【韵会】【正韵】千羊切,□音锵。【说文】鸟兽来食声也。从仓爿声。虞书曰:鸟兽牄牄。◎按今书益稷作跄。 又【公羊传定十四年】楚灭顿以顿,子牄归。左传作牂,详牂字注。【集韵】或作□。

牅 【巳集中】【爿字部】 牅 【集韵】余封切,音容。本作墉。城垣也。或作□。详土部墉字注。

墙 【巳集中】【爿字部】 墙 〔古文〕□【唐韵】才良切【广韵】在良切【集韵】【韵会】【正韵】慈良切,□音嫱。【说文】本作墙。垣蔽也。从□爿声。【尔雅释宫】墙谓之墉。【书五子之歌】峻宇雕墙。【诗墉风】墙有茨。【传】墙,所以防非常。 又【礼檀弓】周人墙置翣。【注】柳衣也。【仪礼旣夕】巾奠乃墙。【注】墙,设柩也。 又【论语】萧墙之内。【注】郑曰:萧肃也。墙屛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屛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又【前汉司马迁传】幽于圜墙之中。【师古注】圜墙,狱也。 又复姓。【左传襄二十六年】寺人惠墙伊戾。【注】惠墙,氏。伊戾名。【释文】墙或作啬,音樯。 又【广韵】同廧。【谷梁传成三年】晋却克,卫孙良夫伐墙咎如。又【左传】作廧。 又通作嫱。【前汉匈奴传】元帝,以後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 【说文】籀文作□。【广韵】俗作墙。考证:〔【前汉司马迁传】幽于圜墙之中。【师古注】园墙,狱也。〕 谨照原文园改圜。

【酉集中】【贝字部】 【集韵】蒲故切,音捕。【类篇】财相酬。

□ 【备考】【子集】【丿字部】 □ 【海篇】音愼。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韵】讫力切,音殛。羊名。

片 【巳集中】【片字部】 片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匹见切,偏去声。【说文】判木也。从半木。【广韵】析木也。【玉篇】半也,判也,开坼也。【论语】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注】孔曰:片,犹偏也。听狱必须两辞,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折狱者,惟子路可。【朱注】片言,半言也。 又【增韵】瓣也。又茶亦以片计。【白居易诗】绿芽十片火前春。【苏轼诗】建茶三十片。 又【集韵】【类篇】□普半切,音泮。【集韵】本作牉。【庄子则阳篇】雌雄片合。详牉字注。

版 【巳集中】【片字部】 版 【广韵】布绾切【集韵】【韵会】【正韵】补绾切,□音瓪。【说文】判也。从片反声。 又【诗大雅】缩版以载。【尔雅释器】大版谓之业。【注】筑墙版也。【管子宙合篇】修业不息版。【史记赵世家】城不浸者三版。【注】何休云:八尺曰版。 又【周礼天官小宰】八成,三曰听闾里以版图。【注】版,戸籍也。布绾反。又【宫伯】掌王宫之士庶子凡在版者。【注】版,名籍也,以版为之。今时乡戸籍谓戸版。【管子版法解】版法者,法天地之位。象四时之行,以治天下。 又【周礼秋官职金】旅於上帝,则共其金版。飨诸侯亦如之。【注】鉼金谓之版。【韵会】通作钣。 又【史记太史公自序】金匮玉版。 又【尔雅释训】版版,僻也。【疏】大雅:上帝版版。传云:版版,反也。 又虫名。【尔雅释虫】傅负版。【注】未详。 又【後汉范滂传】投版弃官而去。【注】版,笏也。 【广韵】同板。 又【集韵】蒲限切,音阪。籍也。【集韵】或作板。又音反。【左传僖三十年】朝济而夕设版焉。【注】设版筑以拒秦。【释文】音反。

牉 【巳集中】【片字部】 牉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普半切,音泮。【玉篇】半也,分也。【楚辞九章】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 又【仪礼丧服传】夫妇牉合也。【集韵】牉合,合其半,以成夫妇也。 【广韵】亦作判。【集韵】或作片。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符遇切,音附。心附也。

【子集下】【几字部】 【字汇补】心足切,音肃。姓也。氏,见《广韵》。又□。原刻从王。

牊 【巳集中】【片字部】 牊 【玉篇】直遥切,音韶。同。【类篇】床别名。

笺 【巳集中】【片字部】 笺 〔古文〕椾【广韵】【正韵】则前切【集韵】【韵会】将先切,□音湔。【玉篇】表也。【後汉黄香传】所著赋笺奏书凡五篇。【广韵】本作笺。

玮 【午集上】【玉字部】 玮 【广韵】于鬼切【集韵】【韵会】羽鬼切,□音韪。【广韵】玉名。 又【博雅】玮,重也。【又】瑰玮,琦玩也。 又人名。【前汉王子侯表】就乡节侯玮。 又【集韵】纡胃切,音尉。瑰玮,亦读上声。 又【韵补】叶于贵切,音位。【张华鹪鹩赋】提挈万里,飘颻逼畏。体大妨物,形瑰足玮。考证:〔【张华鹪鹩赋】提絜万里,飘颻逼畏。〕 谨照原文絜改挈。

玞 【午集上】【玉字部】 玞 【广韵】甫无切【集韵】【韵会】风无切【正韵】芳无切,□音肤。【广韵】美石,次玉。同砆。【山海经】会稽之山,下多砆石。【注】郭璞曰:武砆,石似玉。今长沙临湘县出之,赤地白文,色葱茏不分了也。吴任臣曰:砆,水经注作玞。 又【集韵】通作夫。【前汉董仲舒传】犹武夫之与美玉。

狞 【巳集下】【犬字部】 狞 【集韵】尼耕切【韵会】泥耕切,□音儜。狰狞,犬毛。 又一曰恶也。

牌 【巳集中】【片字部】 牌 【广韵】薄佳切【集韵】【韵会】蒲街切,□音□。【玉篇】牌榜。【博雅】簧牌,籍也。【周礼天官职币以书楬之注】楬之若今时为书,以著其币。【疏】谓府别各为一牌,书知善恶价数多少,谓之楬。 又【广韵】【正韵】步皆切【集韵】蒲皆切,□音排。义同。【正韵】标牌,俗呼盾为牌。又【正字通】牙牌,今戏具。俗传宣和二年设,高宗时诏颁行天下,谓之骨牌,如博塞格五之类。

牍 【巳集中】【片字部】 牍 【唐韵】【集韵】【韵会】徒谷切【正韵】杜谷切,□音读。【说文】书版也。【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战国策】取笔牍受之。【注】牍,书版也。【史记仓公传赞】缇萦通尺牍。【前汉昌邑王传】持牍趋谒。【注】师古曰:牍,木简也。 又乐器。【周礼春官笙师】舂牍应雅,以敎祴乐。【注】牍应雅敎其舂者,谓以筑地。【疏】舂牍以竹,大五六寸,长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两孔,髤画,以两手筑地。牍应雅敎其舂者,谓宾醉而出,奏祴夏。以此三器筑地,谓之行节。【释名】舂,撞也。牍,筑也。以舂筑地为节也。 【韵会】毛氏曰:说文从片卖声。当作卖。从罒非。

窗 【巳集中】【片字部】 窗 【唐韵】楚江切【集韵】【韵会】初江切,□音摐。◎按说文本作囱。在墙曰牖。在屋曰囱。或作窗。玉篇始书作窗,亦作。广韵俗作窗。互详穴部字注。至正韵又书作窗,云:俗作窗。字汇仍之。盖以说文从囱不从匆也,不知篆从囱,隶从匆。故玉篇,广韵,集韵有窗无窗。正韵以窗为俗字,非也。 又【集韵】粗丛切,音匆。本作。义同。

牏 【巳集中】【片字部】 牏 【广韵】持遇切【集韵】厨遇切,□音住。【说文】筑墙短版也。【史记万石君传】建为郞中,令洗沐归谒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裙厕,牏身自浣涤。【注】徐广曰:牏,筑垣短版。音住,谓厕溷垣墙,隐於其侧浣涤也。 又【玉篇】之句切【集韵】朱戍切,□音注。又【集韵】【类篇】□俞戍切,音裕。义□同。又【集韵】火透切,音豆。【史记万石君传注】徐广曰:一读牏为窦。窦音豆。言自洗荡厕窦。厕窦,泻除秽恶之穴也。吕静曰:楲窬,亵器也。音威豆。 又通作窬。亦见【史记万石君传注】。 又【唐韵】度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徒侯切,□音头。【玉篇】筑墙短版。 又【集韵】亦与通。【史记万石君传注】苏林曰:牏,亦作。音投。贾逵解周官云:楲,虎子也。窬,行淸也。孟康曰:厕行淸,窬行中。受粪者也。东南人谓凿木空中如曹,谓之。又【史记注】晋灼曰:今世谓反闭小袖衫为侯窬。厕此最厕近身之衣也。【汉书注】师古曰:厕牏者,近身之小衫。若今汗衫也。苏音晋说是矣。 又【广韵】羊朱切。【集韵】【韵会】容朱切,□读若俞。【说文】从片,俞声。【广韵】亦筑垣短版也。 又【说文】一曰读若纽。度候切,义同。

闸 【巳集中】【片字部】 闸 【篇海】同闸。闸原字从日,不从臼。【广韵】【韵会】士洽切【集韵】实洽切,□音煠。【广韵】下闸闭城门。 又【集韵】一曰以版有所蔽。

牑 【巳集中】【片字部】 牑 【唐韵】布田切【集韵】□眠切,□读若边。床版也。【扬子方言】床上版。或曰牑。 又【集韵】蒲眠切,音骈。义同。 又【集韵】婢典切,音艑。床箦。【说文】本从片,扁声。 又【集韵】见切,音麫。本作。屋箦也。

牒 【巳集中】【片字部】 牒 【唐韵】徒叶切【集韵】【韵会】达协切,□音叠。【说文】札也。从片,枼声。【广韵】书板曰牒。【左传昭十五年】右师不敢对,受牒而退。【疏】牒,札也。【战国策】孟尝君乃取所怨五百牒削之,不敢以为言。【前汉路温舒传】取泽中蒲,截以为牒。【注】小简曰牒。又【匡衡传】但以无阶朝廷故随牒在远方。【注】随牒,谓随选补之恒牒。 又【玉篇】谱也。【史记封禅书】有玉牒书。【太史公自序】取之谱牒。 又【淮南子本经训】积牒旋石以备修碕。 又【後汉王符传】皆服文组彩牒。【注】牒卽今叠布。 又【扬子方言】床上板。卫之北郊,赵魏之闲谓之牒。 又【增韵】官府移文谓之牒。又【韵会】讼辞亦曰牒。 【说文】本作□。【韵会】通作谍。

【申集中】【虫字部】 【集韵】仓历切,音戚。【篇海】蟾蠩别名。【类篇】引《说文》圥鼀,詹诸。圥亦作□。 又七六切,音蹙。义同。 【集韵】【类篇】本作□。

【申集中】【虫字部】 【集韵】桑经切,音星。【类篇】蜓,虫名。【正字通】蜻蛉,俗读星廷,因讹作字,声义□非。

榜 【巳集中】【片字部】 榜 【广韵】北朗切【集韵】补朗切,□音榜。【玉篇】牌也。【广韵】题榜。【杜甫诗】天门日射黄金榜。【集韵】本作榜。木片也。 又【集韵】铺郞切,音滂。履□模也。考证:〔【集韵】铺郞切〕 谨照原文铺改铺。

窗 【巳集中】【片字部】 窗 【正韵】初庄切,音疮。通孔也。亦作窗囱。俗作窗。◎按窗非俗字。玉篇,广韵,集韵本作窗。正韵始作窗。倂入阳韵。详上窗字注。

牖 【巳集中】【片字部】 牖 【唐韵】与久切【集韵】【韵会】以九切,□音酉。【说文】穿壁以木为交也。从片戸甫。谭长以为甫上日也。非戸也。牖所以见日。【广韵】向也。【易坎卦】纳约自牖。【诗召南】宗室牖下。 又【诗大雅】天之牖民。【传】牖,道也。【疏】牖与诱通故以为导也。 又地名。【史记陈平世家】阳武戸牖乡人也。 又与羑通。【前汉景十三王传】文王拘于牖里。

牍 【巳集中】【片字部】 牍 【唐韵】【集韵】【韵会】徒谷切【正韵】杜谷切,□音读。【说文】书版也。【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战国策】取笔牍受之。【注】牍,书版也。【史记仓公传赞】缇萦通尺牍。【前汉昌邑王传】持牍趋谒。【注】师古曰:牍,木简也。 又乐器。【周礼春官笙师】舂牍应雅,以敎祴乐。【注】牍应雅敎其舂者,谓以筑地。【疏】舂牍以竹,大五六寸,长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两孔,髤画,以两手筑地。牍应雅敎其舂者,谓宾醉而出,奏祴夏。以此三器筑地,谓之行节。【释名】舂,撞也。牍,筑也。以舂筑地为节也。 【韵会】毛氏曰:说文从片卖声。当作卖。从罒非。

牙 【巳集中】【牙字部】 牙 〔古文〕□【唐韵】五加切【集韵】【类篇】【韵会】【正韵】牛加切,□音芽。齿也。【说文】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易大畜】豶豕之牙。 又【战国策】投之一骨。轻起相牙。【注】以牙相噬。 又【诗周颂】设业设虡,崇牙树羽。【疏】栒之上刻为崇牙。以锯齿捷业然,故谓之业牙,卽业之上齿也。【礼明堂位】殷之崇牙。 又【礼玉藻】佩玉有冲牙。【疏】其形似牙也。 又【周礼春官典瑞】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注】牙璋,瑑以为牙,牙齿兵象,故以牙璋发兵。 又【集韵】旗名。【张衡东京赋】牙旗□纷。【注】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 又【韵会】立于帐前,谓之牙门。【後汉公孙瓒传】拔其牙门。 又【史记东方朔传】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其齿前後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 又姓。【风俗通】周大司徒君牙之後。 又与芽通。【前汉金日磾传】霍氏有事萌牙。【注】师古曰:萌牙者,言始有端绪,若草之始生。 又【集韵】语下切,音雅。车罔。 又【集韵】鱼驾切【韵会】五驾切,□音讶。【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牙也者,以为固抱也。【注】牙读如讶。谓轮輮也。【疏】讶,迎也。此车牙亦輮之,使两头相迎,故读从之。 又【唐韵正】古音吾。【诗小雅】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又【唐韵正】与虞吾□通。【诗召南】吁嗟乎驺虞。【山海经】【墨子】□作驺吾。【前汉东方朔传】作驺牙。 又叶五红切。【诗小雅】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又叶音峨。【晋京洛童谣】遥望晋国何嵯峨,千岁髑髅生齿牙。

□ 【未集中】【网字部】 □ 【篇海】羊舒切,音余。罔也。

牚 【巳集中】【牙字部】 牚 【广韵】他孟切【集韵】耻孟切,□音傥。【广韵】邪柱也。【集韵】支柱也。 又【集韵】抽庚切,音瞠。义同。本作樘。或作橕橖。

牱 【巳集下】【牛字部】 牱 【篇海】音哥。郡名。【字汇】俗牁字。详爿部牁字注。【管子中匡篇】南至吴越巴牂牱。【史记司马相如传】南至牱为徼。

牛 【巳集下】【牛字部】 牛 【唐韵】语求切【集韵】鱼尤切【韵会】疑尤切,□□平声。【说文】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头三封尾之形。【注】徐锴曰:件,若言物一件二件也。封,高起也。【玉篇】黄帝服牛乘马。【易无妄】或系之牛。又【说卦】坤为子母牛。【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又【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疏】月建丑,土能克水,故作土牛,以毕送寒气也。 又树化牛。【玄中记】千年树精,化为靑牛。始皇伐大树,有靑牛跃出入水。 又官名。【周礼地官】牛人,掌养国之公牛,以待国之政令。 又牵牛,宿名。【尔雅释天】星纪,斗牵牛也。【注】牵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终始,故谓之星纪。 又天牛,虫名。一曰天水牛。【尔雅释虫】蠰啮桑注似天牛。 又紫金牛,药名。见【本草纲目】。 又姓。【广韵】微子裔,司□牛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风俗通】汉有牛崇。 又人名。【史记虞舜纪】瞽瞍父曰桥牛。 又叶音疑。【诗小雅】我任我辇,我车我牛。叶下哉。哉读将黎反。考证:〔天牛,虫名。【尔雅释虫壤啮桑注】似天牛。〕 谨照原文壤改蠰。〔又叶音奚。【诗小雅】我任我辇,我车我牛。叶下哉。哉读将黎反。〕 谨按牛与奚不同母,牛字不得叶音奚。谨照字母叶音奚改叶音疑。

牝 【巳集下】【牛字部】 牝 〔古文〕□【唐韵】毗忍切【集韵】【韵会】【正韵】婢忍切,□音□。【说文】畜母也。从牛,匕声。【玉篇】牝牡也。【易坤卦】利牝马之贞。【书牧誓】牝鸡无晨。【诗墉风】騋牝三千。【礼月令】游牝於牧。 又【古诗】哀壑叩虚牝。【韩愈赠崔立之诗】有似黄金掷虚牝。【注】牝,溪谷也。 又【集韵】补履切,音匕。义同。 又【集韵】【类篇】□婢善切,音楩。亦畜母也。【书牧誓释文】徐音扶忍反。 又【广韵】扶履切【集韵】并履切,□音□。义同。考证:〔【集韵】【类篇】□婢善切,音〈扌便〉。亦畜母也。〕 谨按集韵婢善切内有楩字云木名。又有牝字云畜母。故云牝音楩。今据改〈扌便〉为楩。

狿 【巳集下】【犬字部】 狿 【广韵】以然切【集韵】夷然切,□音延。【玉篇】兽名。【广韵】獌狿,大兽,长八尺。【集韵】似狸而长,或作蜒。【史记司马相如传】穷奇獌狿。【扬雄校猎赋】斫巨狿。 又【玉篇】丑延切【集韵】抽延切,□音脠。又【广韵】于线切【集韵】延面切,□音衍。义□同。

牟 【巳集下】【牛字部】 牟 〔古文〕□【唐韵】莫浮切【集韵】【韵会】迷浮切,□音谋。【说文】牛鸣也。从牛,象其声气从口出。【柳宗元牛赋】牟然而鸣,黄钟满脰。 又【玉篇】取也,夺也,过也。【战国策】上干主心,下牟百姓。【注】牟,取也。【韩非子七反篇】牟食之民。【史记平准书】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前汉景帝纪】侵牟万民。【注】李奇曰:牟,食苗根虫也。侵牟食民,比之蛑贼也。 又【玉篇】倍也。【楚辞招魂】成枭而牟,呼五白些。【注】倍胜为牟。 又【玉篇】大也。【淮南子要略篇】原道者卢牟六合,混沌万象。 又【扬子方言】爱也。宋鲁之闲曰牟。 又【後汉礼仪志】仲夏,以朱索连荤菜,弥牟朴蛊。【正字通】郝敬曰:弥牟御止,涂抹之义。 又【玉篇】进也。 又【前汉霍光传】辇道牟首。【注】孟康曰:牟首,地名。如淳曰:牟首,屛面。以屛面自隔也。瓒曰:牟首,池名。师古曰:瓒说是。【左思吴都赋】长涂牟首。【注】刘逵曰:牟首,阁道有室屋也。 又国名。【春秋桓十五年】邾人,牟人,葛人来朝。【前汉地理志】泰山郡牟。【注】故国。【晋语】成王盟诸侯於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牟守燎,故不与盟。【注】鲜牟,东夷国。 又地名。【春秋隐四年】莒人伐杞,取牟娄。又【左传宣九年】取根牟。又【论语】佛肸以中牟畔。【前汉地理志】河南郡中牟。【又】东莱郡东牟。 又【释名】牟追。牟,冒也,言其形冒发追追然也。 又姓。【风俗通】牟子国,祝融之後,後因氏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大夫牟辛。【後汉牟融传】牟融,北海安丘人。又【广韵】复姓。三氏,礼记,有宾牟贾。【东莱先贤传】有曹牟君卿。【何氏姓苑】有弥牟氏。 又麦也。【诗周颂】贻我来牟。【传】牟,麦也。【释文】牟,字书作□,或作□。 又器也。【礼内则】敦牟卮匜。【注】牟,读曰堥。敦牟,黍稷器也。【释文】齐人呼土釜为牟。【後汉礼仪志】卮八,牟八。 又【後汉祢衡传】著岑牟单绞之服。【注】通史志曰:岑牟,鼓角士胄也。【韵会】鍪,通作牟。 又与眸通。【荀子非相篇】尧舜参牟子。【注】牟与眸同。参眸子,谓有二瞳之相参也。 又【集韵】莫後切,音母。中牟,地名。◎按中牟地名多读平声。《集韵》又收上声,未知何据。 又【集韵】莫□切,音茂。本作务。昏也。 又与务同。【荀子成相篇】天乙汤,论举当。身让卞随,举牟光。【注】牟,与务同。

它 【巳集下】【牛字部】 它 【字汇】徒禾切,音拖。同。见篇海。

□ 【子集上】【二字部】 □ 【玉篇】音围。义无考。

牡 【巳集下】【牛字部】 牡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莫后切,音母。【说文】畜父也。从牛土声。【诗邶风】雉鸣求其牡。【传】飞曰雌雄,走曰牝牡。【笺】喩人所求非所求。【疏】雌雉鸣也。乃鸣求其走兽之牡,非其道。 又【礼檀弓】牡麻絰。【仪礼丧服传】牡麻者,枲麻也。 又【前汉郊祀志】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注】李奇曰:以牡荆作幡柄也。如淳曰:牡荆,荆之无子者。晋灼曰:牡,节闲不相当也。月晕刻之为券,以畏病者。 又【前汉天文志】长安章城门,门牡自亡。【注】师古曰:牡,所以下闭者也。以铁为之。 又牡丘,地名。【春秋僖十五年】盟于牡丘。 又山名。【山海经】牡山,多文石。 又【集韵】满补切,音姥。禽雄曰牡。 【集韵】或作□。

【申集下】【衣字部】 【篇海】都腾切,音登。毛带也。【酉阳杂俎】晋时有徐景,于宣阳门外得一锦麝。

牢 【巳集下】【牛字部】 牢 〔古文〕□【唐韵】鲁刀切【集韵】【韵会】【正韵】郞刀切,□音劳。【说文】闲养牛马圈也。从牛,冬省,取其四周匝也。【玉篇】牲备也。【诗大雅】执豕于牢。【周礼地官】充人掌系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则系於牢。【注】牢,闲也。必有闲者,防禽兽触啮。【管子轻重戊篇】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马。 又牛曰太牢,羊曰少牢。【礼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 又【周礼天官小宰】牢礼之法。【注】三牲牛羊豕,具为一牢。【齐语】环山於有牢。【注】牢,牛羊豕也。言虽山险,皆有牢牧。 又【玉篇】廪食也。【史记平准书】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注】如淳曰:牢,廪食也。古人名廪为牢也。盆者,煮盐盆苏。林云:牢,价直也。今世人言雇手牢盆。乐彦云:牢乃盆名。【後汉西羌传】诸将多盗牢禀。【注】牢,价直也。【应劭传】多其牢赏。 又【唐韵】坚也,固也。【史记外戚世家】欲连固根本牢甚。 又【前汉扬雄传】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注】李奇曰:畔,离也。牢,聊也。 又【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 又【马融广成颂】皋牢陵山。【注】皋牢,犹牢笼也。孙卿子曰:皋牢天下而制之,若制子孙也。诸本有作牢栅者,非也。 又【晋书姚苌载纪】陛下将牢太过耳。【注】将牢,犹俗言把稳。 又【韵会】狴犴曰牢。【史记天官书】赤帝行德,天牢为之空。 又地名。【左传庄二十一年】自虎牢以东。【注】虎牢,河南成皋县。又【成五年】同盟于虫牢。【後汉郡国志】陈留郡封丘有桐牢亭。或曰古虫牢。又【史记秦本纪】伐赵皮牢,拔之。 又山名。【後汉南蛮哀牢夷传】其先有妇人,名沙台,居於牢山。 又姓。【广韵】孔子弟子,琴牢之後。【後汉佞幸传】仆射牢梁。 又【广韵】蒲牢,海兽名。 又【广韵】同窂。详穴部窂字注。 又【广韵】【类篇】□郞侯切,音楼。【仪礼士丧礼】握手用□纁,里长尺二寸,广五寸,牢中旁寸。【注】牢,读为楼。楼为削约,握之中央,以安手也。【疏】读从楼者,义取缕敛狭少之意。云削约者,谓削之使约少也。 又【易林】失志怀忧,如坐狴牢。 又音潦。【後汉董卓传】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注】言牢周者,皆搜索取之也。一曰牢漉也。二字皆从去声。今俗有此言。 又【淮南子本经训】牢笼天地。【注】牢读屋溜之溜。楚人谓牢曰溜。考证:〔【左传】【成五年】同盟于蛊牢。〕 谨照原文蛊牢改虫牢。

牣 【巳集下】【牛字部】 牣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而振切,音刃。【说文】满也。【小尔雅】杜实充牣,塞也。实牣,满也。【诗大雅】於牣鱼跃。 又【玉篇】益也。 又【吕氏春秋】白所以为坚也,黄所以为牣也。黄白杂,则坚且牣,良剑也。 【集韵】或书作。

牦 【巳集下】【牛字部】 牦 【集韵】谟袍切,音毛。牛名。今所谓犏牛者。师古说。【正字通】牦牛,出甘肃临洮及西南徼外,野牛也。人多畜之,状如水牛,□膝尾背胡下黑毛长尺许,尾长大如斗,尝自爱护。古取为旌旄,今人以为缨帽。毛杂白色者,以茜染红色用之。山海经,潘侯之山有牛,四足节生毛,卽此。或作髦,亦作□,又作旄。或省作毛。师古言卽犏牛,非。

牧 【巳集下】【牛字部】 牧 【广韵】【集韵】【韵会】□莫六切,音目。【说文】本作□,养牛人也。从攴牛。【玉篇】畜养也。【广韵】放也,食也。【扬子方言】牧,飤也。【注】谓放飤牛马也。【书禹贡】莱夷作牧。【传】莱夷,地名,可以放牧。【诗小雅】尔牧来思。【周礼地官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以供祭祀之牲牷。又【夏官校人】夏祭先牧。【注】始养马者。又牧师掌牧地。【左传僖二十八年】不有行者,谁扞牧圉。【注】牛曰牧,马曰圉。又【哀元年】少康为仍牧正。 又【尔雅释地】郊外谓之牧。【疏】言可放牧也。书牧誓云: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是也。【书传】纣近郊三十里地名牧。 又【易谦卦】谦谦君子,□以自牧也。【注】牧,养也。 又【小尔雅】牧,临也。【扬子方言】牧,司也,察也。【韵会】治也。【书舜典】旣月,乃日觐四岳群牧。【传】九州牧监。又【吕□】非尔惟作天牧。【礼曲礼】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周礼天官大宰】九两,一曰牧。以地得民。【注】牧,州长也。【前汉成帝纪】罢部刺史官,更置州牧。 又【诗邶风】自牧归荑。【传】牧,田官也。又【礼月令】舟牼覆舟。【注】主舟之官也。 又【周礼地官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注】隰皋之地,九夫为牧,二牧而当一井。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而当一,是之谓井牧。 又【周礼地官遂师】经牧其田野。【注】经牧,制田界与井也。 又【广韵】使也。 又【尔雅释畜】黑腹,牧。【疏】牛黑腹者名牧。 又【左传隐五年】郑人侵卫牧。【注】牧,卫邑。 又广牧,县名。属朔方郡。见【前汉地理志】。 又人名。【史记黄帝纪】举风后力牧。【注】班固曰:力牧,黄帝相也。 又姓。【风俗通】汉有越巂太守牧稂。 又【集韵】莫候切,音茂。地名。【尚书大传】牧之野。刘昌宗读。 又一曰畜牧。【书禹贡】为莱夷及牧。《释文》徐音目,一音茂。 又叶莫狄切。【诗小雅】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来叶六直切,载叶节力切。考证:〔【周礼地官牧人】掌牧六畜而阜蕃其物,以供祭祀之牲牷。〕 谨照原文六畜改六牲。〔【集韵】莫侯切,音茂。地名。〕 谨照原文莫侯切改莫候切。〔【书禹贡】莱夷及牧誓。【释文】徐云,一音茂。〕 谨按所引禹贡文未全,谨照原文改为莱夷及牧。释文徐音目,一音茂。

物 【巳集下】【牛字部】 物 【唐韵】文弗切【集韵】【韵会】【正韵】文拂切,□音勿。【说文】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於牵牛,故从牛。勿声。【玉篇】凡生天地之闲,皆谓物也。【易乾卦】品物流形。又【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周礼天官大宰】九贡,九曰物贡。【注】物贡,杂物,鱼盐橘柚。 又【玉篇】事也。【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疏】物,事也。【礼哀公问】敢问何谓成身,孔子对曰:不过乎物。【注】物,犹事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敎万民,而宾兴之。 又【诗小雅】比物四骊。【传】物,毛物也。【又】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周礼春官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注】谓毛色也。又【夏官校人】凡军事,物马而颁之。【疏】物卽是色。【楚语】毛以示物。 又【周礼地官卝人】若以时取之,则物其地,图而授之。【注】物地,占其形色,知咸淡也。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左传昭三十二年】物土方。【注】物,相也,相取土之方面。 又【玉篇】类也。【左传桓六年】丁卯,子同生。公曰:是其生也,与吾同物。【注】物,类也。谓同日。 又【周礼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疏】物者,财也。以三酒所成有时,故豫给财,令作之也。 又【周礼地官司门】几出入不物者。【注】不物,衣服视占不与众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者。 又【周语】神之见也,不过其物。【注】物,物数也。 又【广韵】旗名。【周礼春官司常】杂帛为物。 又叶去声。【唐韵正】符沸反。【扬子太玄经】人人物物,各由厥汇。【阮籍东平赋】及至分之国邑,树之表物,四时仪其象,阴阳畅其气。 又叶微律切。【班固东都赋】指顾倏忽,获车己实。乐不极盘,杀不尽物。又叶微月切。【苏轼四达斋铭】孰如此闲,空洞无物。戸牖盍开,廓焉四达。达,陀悦切。考证:〔【周礼春官鸡人】掌共鸡牲,办其物。〕 谨照原文 办改辨。〔【班固东都赋】义不极盘,杀不尽物。〕 谨照原文义改乐。

牭 【巳集下】【牛字部】 牭 【唐韵】【集韵】□息利切,音四。【说文】四岁牛。从牛从四,四亦声。 又【广雅】牭,很也。 【说文】籀作。

牮 【巳集下】【牛字部】 牮 【字汇】作甸切,音荐。屋斜用牮。 又以土石遮水亦曰牮。

牯 【巳集下】【牛字部】 牯 【广韵】公戸切【集韵】【韵会】果五切,□音古。【玉篇】牝牛。【集韵】牛名。

牰 【巳集下】【牛字部】 牰 【广韵】【集韵】□余救切,音狖。【玉篇】牛眼黑。【广韵】牛黑眦。 又【广韵】似佑切【集韵】似救切,□音袖。【尔雅释畜】黑眦,牰。【注】眼眦黑。【释文】牰,音袖。 又【集韵】疾僦切,音就。出字林。义同。

鄁 【酉集下】【邑字部】 鄁 同邶。详前邶字注。

牲 【巳集下】【牛字部】 牲 【唐韵】所庚切【集韵】【韵会】【正韵】师庚切,□音生。【说文】牛全完。从牛,生声。【易萃卦】用大牲吉。【书微子】今殷民乃攘窃神祇之牺牷牲用。【传】色纯白曰牺,体完曰牷,牛羊豕曰牲,器实曰用。【疏】经传多言三牲,知牲是牛羊豕也。【周礼天官膳夫】膳用六牲。【注】马牛羊豕犬鸡也。又【庖人注】六畜,六牲也。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春秋僖三十一年】四卜郊,不从,乃免牲。【左传】牛卜日曰牲。【注】旣得吉日,则牛改名曰牲。 又叶仓经切。【班固东都赋】荐三牺,效五牲。礼神祇,怀百灵。◎按周礼秋官典客云:上公牲三十有六。注云:牲当为腥,声之误也。释文依注音星,盖周礼本当作腥,误作牲。郑注明言其误。正韵引此,另音星,非是。考证:〔【班固东都赋】荐三牺,效五牲。体神祇,怀百灵。〕 谨照原文体改礼。

【备考】【卯集】【戈字部】 【龙龛】音我。

牷 【巳集下】【牛字部】 牷 【唐韵】疾缘切【集韵】【韵会】从缘切【正韵】才缘切,□音全。【说文】牛纯色。从牛,全声。【书微子传】体完曰牷。【疏】以牷为言,必是体全具也。【礼表记】牲牷礼乐齐盛。【释文】牷,本亦作全。【周礼地官牧人】凡时祀之牲,必用牷物。【左传桓六年】吾牲牷肥腯。【注】牷,纯色,完全也。

牸 【巳集下】【牛字部】 牸 【广韵】【集韵】【韵会】□疾置切,音字。【广韵】牝牛。【孔丛子陈士义】子欲速富,当畜五牸。【说苑】愚公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 又牝马亦曰牸。【广雅】牸,雌也。【史记封禅书】天下亭亭,有畜牸马,岁课息。【前汉食货志】乘牸牝者,□而不得会聚。【韵会】通作字。 又【玉篇】疾利切【正韵】疾二切,□音自。义同。

特 【巳集下】【牛字部】 特 【唐韵】徒得切【集韵】【韵会】【正韵】敌得切,□音棏。【说文】朴特,牛父也。【玉篇】牡牛也。【书舜典】格于艺祖,用特。【传】特,一牛也。【礼郊特牲注】郊者,祭天之名。用一牛,故曰特牲。 又【礼内则】庶人特豚,士特豕。 又【诗魏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传】兽三岁曰特。 又【尔雅释兽】豕生,三豵,二师,一特。 又牡马亦曰特。【广韵】特,雄也。【周礼夏官校人】凡马,特居四之一。【注】三牝一牡。【又】颁马攻特。【注】攻特,谓騬之。 又【诗墉风】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传】特,匹也。又【小雅】不思旧姻,求尔新特。【传】新特,外昏也。 又【韵会】挺立曰特。【诗秦风】维此奄息,百夫之特。【笺】百夫之中最雄俊也。又【小雅】瞻彼阪田,有菀其特。【笺】菀然茂特之苗。【礼聘仪】珪璋特达。又【儒行】特立独行。 又【礼服问】轻者包,重者特。【注】特其葛不变之也。 又【周礼夏官司士】孤卿特揖。【注】特揖,一一揖之。 又【尔雅释水】士特舟。【注】单船。 又【韵会】但也。【史记秦始皇纪】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 又【广韵】亦姓。左传,晋大夫特宫。 【玉篇】或作犆。【集韵】或作□。◎按广韵。□与特音同义别,与集韵异。详後□字注。考证:〔【诗小雅】瞻彼阪田,有菀其特。【笺】菀然茂特之田。〕 谨照原文茂特之田,田改苗。

牺 【巳集下】【牛字部】 牺 【唐韵】许羁切【集韵】【韵会】【正韵】虚宜切,□音羲。【说文】宗庙之牲也。【书微子】今殷民乃攘窃神祗之牺牷牲。【传】色纯曰牺。【疏】曲礼云:天子以牺牛。天子祭牲必用纯色,故知色纯曰牺也。【诗小雅】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又【鲁颂】享以騂牺。【传】牺,纯也。【礼曲礼】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注】牺赋以次出牲。 又【礼礼器】牺尊疏布鼏。【疏】刻为牺牛之形,用以为尊。 又【集韵】【韵会】【正韵】□桑何切,音娑。【集韵】酒尊名。饰以翡翠。郑司农说。【诗鲁颂】牺尊将将。【传】牺尊,有沙饰也。【释文】牺,素何反。【集韵】或作献戏。考证:〔【礼礼器】牺尊疏布。〕 谨照原文疏布下增鼏字。

牻 【巳集下】【牛字部】 牻 【唐韵】【集韵】□莫江切,音厖。【说文】白黑杂毛牛。

牼 【巳集下】【牛字部】 牼 【广韵】口茎切【集韵】【韵会】丘耕切,□音铿。【说文】牛膝下骨也。 又人名。【春秋襄十七年】邾子牼卒。【左传昭二十年】使少司□牼以归。【孟子】宋牼将之楚。 又【广韵】戸耕切【集韵】何耕切,□音茎,义同。【春秋邾子牼释文】徐音戸耕反。 又【集韵】丘闲切,音悭。又【集韵】古定切【类篇】吉定切,□音径。义□同。

牵 【巳集下】【牛字部】 牵 〔古文〕摼□【唐韵】苦坚切【集韵】【韵会】轻烟切,□音岍。【说文】引前也。从牛,象引牛之縻也。【易夬卦】牵羊悔亡。【书酒诰】肇牵车牛。【礼曲礼】效马效羊者,右牵之。效犬者,左牵之。 又【周礼天官小宰】掌其牢礼,委积膳献飮食宾赐之飧牵。【注】飧,夕食也。牵,牲牢可牵而行者。【左传僖三十三年】惟是脯资饩牵竭矣。【注】牵,谓牛羊豕。 又【玉篇】挽也。【左传襄十年】牵帅老夫,以至於此。 又【玉篇】连也。【易小畜】九二牵复吉。【疏】牵谓牵连。 又【玉篇】速也。【礼学记】君子之敎喩也,道而勿牵。【疏】牵谓牵逼人。苟不晓知,亦不逼急,牵令速晓也。 又【管子法法篇】令出而不行,谓之牵。 又拘也。【史记六国表】学者牵於所闻。 又牵牛,星名。【礼月令】旦牵牛中。 又地名。【春秋定十四年】公会齐侯卫侯于牵。【注】魏郡黎阳县东北有牵城。 又人名。【左传成十七年】鲍牵见之。 又姓。【後汉皇甫规传】实赖兖州刺史牵颢之淸猛。 又【广韵】苦甸切【集韵】轻甸切,□音俔。【广韵】牵挽也。 又【增韵】挽舟索,一名百丈牵。 又叶详均切。【急就章】盗贼系囚搒笞臀朋,党谋败相引牵,欺诬诘状还反眞。【韵会】亦作掔。

牾 【巳集下】【牛字部】 牾 【集韵】【正韵】□讹胡切,音吾。兽名。◎按忤,俗刻误作牾。前汉王莽传:亡所牾意。後汉桓典传:以牾宦官赏不行。杨子方言:适牾也。穆天子传:白鹿一牾。皆忤字之讹。其善本原作忤。字汇云:五故切,与忤同,谬甚。

牿 【巳集下】【牛字部】 牿 【广韵】古沃切【集韵】【韵会】姑沃切,□音梏。【说文】牛马牢也。【易大畜】六四童牛之梏,元吉。【疏】处艮之始,履得其位,能抑止刚健之初,距此初九,不须用角,故用童牛牿,止其初也。【书费誓】今惟淫舍牿牛马。【传】今军人惟大放舍牿牢之牛马。

犀 【备考】【巳集】【牛字部】 犀 【五音篇海】与犀同。【唐韵】先稽切【集韵】【韵会】【正韵】先齐切,□音西。【说文】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声。【尔雅释兽】犀,似豕。【注】犀似水牛,猪头大腹庳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在顶上,一在额上,一在鼻上。鼻上者卽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疏】交州记曰:犀,出九德,毛如豕,蹄甲,头似马。【埤雅】异物志:犀兼五种,肉舌有棘,常食草木棘刺,不啖茎叶。旧说犀之通天者,恶影常飮浊水,佳雾厚露之夜不濡,其里白星彻端。世云:犀望星而入角,可以破水骇鸡。南人呼犀角为黑暗,言难识也。三角者,水犀也。二角者,山犀也。在顶者,谓之顶犀。在鼻者,谓之鼻犀。犀有四辈。【前汉平帝纪】黄支国献犀牛。【山海经】琴敼之山多白犀。【注】此与辟寒、蠲忿、辟尘、辟暑诸犀,皆异种也。 又【山海经】厘山有兽,状如牛,食人,其名犀渠。 又【集韵】兵器坚也。【前汉冯奉世传】器不犀利。【注】晋灼曰:犀,坚也。 又【集韵】一曰瓠中。【诗卫风】齿如瓠犀。【传】瓠犀,瓠瓣也。【疏】正义曰:释草云:瓠,栖瓣也。孙炎曰:栖,瓠中瓣也。栖与犀字异音同。◎按广韵瓠屖,说文迟也。别作屖从尸辛。集韵屖专训迟,犀兼训瓠中。 又【玉篇】栖迟或作犀。

犃 【巳集下】【牛字部】 犃 【广韵】蒲口切【集韵】薄口切,□音部。【玉篇】雄也。【广雅】豭犃,雄也。 又【玉篇】短头牛。 又【广韵】犃,偏高。

犁 【巳集下】【牛字部】 犁 【正韵】邻溪切。同犁。详後犁字注。

【酉集中】【豆字部】 【集韵】莫卜切,音木。豆萁也。 又徒谷切,音牍。豆名。 又【广韵】【集韵】□古禄切,音谷。义同。或作□。 又【集韵】迷浮切,音谋。逾,豆秸。

□ 【未集中】【羊字部】 □ 同羖。【干禄字书】□通羖。

胒 【未集下】【肉字部】 胒 【正字通】乃计切,音腻。肥也。【释名】臡胒也,骨肉相搏胒无汁也。

烅 【巳集中】【火字部】 烅 【集韵】【类篇】□忽域切,音洫。【集韵】火光也。

犍 【巳集下】【牛字部】 犍 【唐韵】【集韵】【韵会】□居言切,音鞬。【说文】犗牛也。 又【玉篇】兽似豹。人首,一目。【山海经】单张之山有兽,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诸犍。善叱行则衔其尾,居则蟠其尾。【注】郭璞曰:音如犍牛之犍。 又【前汉地理志】犍为郡。【注】武帝建元六年开,在益州。 又【集韵】渠言切,音□。郡名。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渠焉切,音虔。【广韵】犍为,在嘉州。 又【集韵】纪偃切,音湕。兽名。似牛。 【玉篇】或作□。【集韵】或作。

犎 【巳集下】【牛字部】 犎 “【广韵】甫容切【集韵】【韵会】方容切,□音封。【玉篇】野牛也。【集韵】牛名。领上肉犦胅起如橐駞。【尔雅释畜注】犦牛,卽犎牛。【司马相如上林赋】庸旄貘牦。【注】师古曰:庸牛,卽今之犎牛。 又或作封。【前汉西域传】罽宾出封牛。【注】师古曰:封牛,项上隆起者也。亦作峰。【後汉顺帝纪】疏勒国献狮子封牛。【注】封牛,其领上肉隆起若封然,因以名之。卽今之峰牛。 【集韵】或作。

考证:〔【集韵】牛名。领上肉犦然起如橐駞。〕 谨照原文然改胅。”

犏 【巳集下】【牛字部】 犏 【正字通】匹焉切,音偏。师古曰:牦牛卽犏牛。水东日记曰:牦牛与封牛合,则生犏牛。状类牦牛,偏气使然,故谓之犏。据此说,犏又牦之遗种,非卽牦牛也。◎按字书无犏字。《正字通》新增。颜师古上林赋注曰:旄牛,卽今所谓偏牛。本作偏。惟吴任臣山海经注云:李东壁曰:旄牛一名犏牛。卽尔雅之犣牛。犏从牛旁,与正字通合。

犒 【巳集下】【牛字部】 犒 【广韵】苦到切【集韵】【韵会】【正韵】口到切,□音靠。【玉篇】饷军。【左传僖二十六年】齐孝公伐我北鄙,使展喜犒师。【注】劳齐师。【周礼地官牛人】军事共其犒牛。【注】犒师之牛。

瘔 【午集中】【疒字部】 瘔 【集韵】苦故切,音库。困也。今人病不善乘曰瘔车。

犕 【巳集下】【牛字部】 犕 【唐韵】【集韵】【韵会】□平秘切,音备。【说文】本作□。 【集韵】书作□。 【玉篇】服也以。鞍装马也。【广韵】牛具齿。 又【玉篇】牛八岁也。 又【集韵】房六切,音伏。用牛也。通作服。【说文】易曰:犕牛乘马。◎按今易系辞作服牛。後汉皇甫嵩传,义眞犕未乎。注:犕,古服字。今河南人有此言。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息里切,音徙。竹蔑也。 又【字汇补】息改切,腮上声。竹名。○按卽字之讹。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他刀切,音叨。牛筐。【扬子方言】□,□也。赵、代之闲谓之□,江、沔之闲谓之籅,淇、卫之闲谓之牛筐。

犓 【巳集下】【牛字部】 犓 【唐韵】测愚切【集韵】窻兪切,□音刍。【说文】以刍莝养牛也。从牛刍,刍亦声。春秋国语曰:犓豢几何。【玉篇】今作刍。【集韵】俗作□,非是。□字右上从作,不从丑,类似皱俗作□。又□□。

犔 【巳集下】【牛字部】 犔 【广韵】【集韵】□许旣切,音饩。【玉篇】牛病。【集韵】牛馑谓之犔。 又一曰牛饷。

荦 【巳集下】【牛字部】 荦 【唐韵】吕角切【集韵】【韵会】力角切,□音。【说文】驳牛也。从牛,劳省声。【广韵】驳荦,牛杂色。 又【广雅】丁荦,牛属。 又【司马相如上林赋】赤瑕驳荦。【注】司马彪曰:驳荦,采点也。 又【史记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注】索隐曰:荦荦,事之分明也。 又【广韵】卓荦。【韵会】卓荦,超绝也。【班固典引】卓荦乎方州。 又人名。【左传庄三十二年】圉人荦。 又【集韵】力各切,音乐。牛驳色。

犗 【巳集下】【牛字部】 犗 【唐韵】古拜切【集韵】【韵会】【正韵】居拜切,□音戒。【说文】騬牛也。【庄子外物篇】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注】犗,騬牛也。 又【玉篇】腾也。【增韵】凡畜健强者曰犗。缁字原从□,不从巛。

□ 【午集下】【立字部】 □ 【海篇】音忆。快也。

【寅集中】【山字部】 【字汇】奴刀切,音猱。山平也。 【正字通】峱字之讹。

犘 【巳集下】【牛字部】 犘 【广韵】莫霞切【集韵】谟加切,□音麻。【玉篇】牛名。【广韵】重千斤,出巴中。【司马相如上林赋注】李东壁云:牦牛,尔雅之犘牛。

猘 【巳集下】【犬字部】 猘 〔古文〕□【集韵】征例切,音制。本作狾。或作瘈。详狾字注。 又【集韵】【韵会】□居例切,音罽。义同。【淮南子泛论训】猘狗之惊,以杀子阳。【集韵】或作狾瘈□。 又【集韵】吉诣切,音计。或作狾。义同。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同慁。

【酉集上】【见字部】 【类篇】夷周切,音由。深视也。【正字通】俗□字。

【酉集中】【赤字部】 【集韵】胡公切,音洪。【类篇】皮肉肿赤。

犙 【巳集下】【牛字部】 犙 【唐韵】【集韵】□苏含切,音毵。【说文】三岁牛。 又【玉篇】且含切【集韵】仓含切,□音参。义同。【正字通】当是牛车之副,与马部骖义同。 又【广韵】【集韵】□山幽切,秀平声。又【广韵】所鸠切【集韵】疏鸠切,□音□。本作□。义□同。

犚 【巳集下】【牛字部】 犚 【广韵】於胃切【集韵】纡胃切,□音尉。【玉篇】牛名。【尔雅释畜】黑耳,犚。【集韵】或书作□。

牦 【巳集下】【牛字部】 牦 【唐韵】【集韵】莫交切【韵会】【正韵】谟交切,□音茅。【说文】本作牦。长髦牛也。从牛,□声。【玉篇】兽如牛而尾长,名曰牦牛。【楚语】巴浦之犀牦兕象。【注】牦,莫交切。【司马相如上林赋】□旄獏牦。【注】牦,一音茅,或以为猫牛,毛可为翿是也。【集韵】或作牦斄髦,通作猫。【广韵】书作牦。 又【集韵】谟袍切,音毛。本作牦。牦牛尾也。或作斄。【楚语犀牦注】牦,亦作旄。 又【广韵】里之切【集韵】【韵会】陵之切,□音厘。义同。 又【玉篇】牛黑色。【司马相如上林赋】獏牦。【注】张揖曰:牦牛,黑色,出西南徼外。【班固西都赋】曳犀牦。 又【集韵】鸣龙切,音牦。羌中牛名。李登说。 又【广韵】落哀切【集韵】郎才切,□音来。【广韵】关西有长尾牛。【集韵】或作牦。考证:〔【班固西都赋】顿犀牦。〕 谨照原文顿改曳。

庩 【寅集下】【广字部】 庩 【集韵】同都切,音荼。【玉篇】□也。 又【广韵】庯庩,屋不平。 又【广韵】他胡切【集韵】通都切,□音瑹。义同。

犜 【巳集下】【牛字部】 犜 【集韵】都昆切,音敦。【玉篇】牛也。

犝 【巳集下】【牛字部】 犝 【唐韵】【正韵】徒红切【集韵】【韵会】徒东切,□音铜。【说文】无角牛也。【尔雅释畜】犝牛。【注】无角牛。易曰童牛之牿是也。【说文】古通用僮。【玉篇】亦作童。【集韵】或作□。 又【集韵】睹动切,音董。牛名。

犞 【巳集下】【牛字部】 犞 音未详。【淮南子泰族训】以奉宗庙鲜犞之具。

犡 【巳集下】【牛字部】 犡 【唐韵】洛带切【集韵】落盖切,□音赖。【说文】牛白□也。【集韵】或作□。 又【广韵】【集韵】□力制切,音例。义同。【玉篇】书作□。

犊 【巳集下】【牛字部】 犊 【唐韵】【集韵】【韵会】□徒谷切,音独。【说文】牛子也。从牛卖声。【尔雅释畜】其子,犊。【礼月令】牺牲驹犊,举书其数。又【礼器】天子适诸侯,诸侯膳以犊。 又【前汉沟洫志】河决淸河灵鸣犊口。【注】师古曰:淸河之灵县鸣犊河口也。 又【前汉地理志】北海郡桑犊县。云中郡犊和县。考证:〔【前汉地理志】北海郡犊县。云中郡犊和县。〕 谨照原文犊县上增桑字。

珜 【午集上】【玉字部】 珜 【篇海】音羊。珜蛮,县名。

琭 【午集上】【玉字部】 琭 【广韵】【韵会】【正韵】□卢谷切,音禄。【广韵】玉名。【韵会】玉貌。【老子道德经】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注】琭琭喻少,珞珞喻多。一云承上文,贵以贱为本言。苏辙注:非若玉之琭琭,贵而不能贱,石之珞珞,贱而不能贵也。

犣 【巳集下】【牛字部】 犣 【广韵】良涉切【集韵】力涉切,□音猎。【玉篇】牛名。【广韵】旄牛名。【尔雅释畜】犣牛。【注】旄牛也。髀膝尾皆有长毛。【山海经】潘侯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牛,四节生毛,名旄牛。【注】旄牛,一名犏牛。卽尔雅之犣牛。

犤 【巳集下】【牛字部】 犤 【集韵】班麋切,音陂。【玉篇】牛名。【尔雅释畜】犤牛。【注】犤牛,庳小,今之□牛也。又呼果下牛,出广州高凉郡。【集韵】或作□。 又【玉篇】平为切【广韵】符羁切【集韵】蒲糜切,□音皮。又【广韵】薄街切【集韵】蒲街切,□音牌。义□同。 又【集韵】部买切,音矲。牛短足。

犥 【巳集下】【牛字部】 犥 【广韵】抚招切【集韵】批招切,□音漂。【说文】牛黄白色。 又【集韵】普刀切,音。义同。 又【广韵】敷沼切【集韵】匹沼切,□音缥。【玉篇】牛色不美泽。 又牛黄白色。 又【玉篇】普稾切【集韵】滂表切,□音麃。义同。 又【集韵】被表切,音莩。毛羽朱色不泽也。本作皫。详白部皫字注。 又【集韵】滂保切。牛白苍色。 又叵到切,音。牛名。

【酉集上】【言字部】 【玉篇】【集韵】□火禁切,歆去声。□,怒言也。 又【字汇】□,言不定也。

犦 【巳集下】【牛字部】 犦 【广韵】蒲角切【集韵】【正韵】弼角切,□音雹。【玉篇】犎牛。【韵会】纬略云:此兽抵触百兽,无敢当者,故金吾刻犦牛於槊首。【正韵】亦作□。 又【广韵】博沃切【集韵】逋沃切,□音襮。又【集韵】逋玉切,音。又【集韵】【类篇】□伯各切,音博。又【韵会】巴校切,音豹。义□同。

牺 【巳集下】【牛字部】 牺 【唐韵】许羁切【集韵】【韵会】【正韵】虚宜切,□音羲。【说文】宗庙之牲也。【书微子】今殷民乃攘窃神祗之牺牷牲。【传】色纯曰牺。【疏】曲礼云:天子以牺牛。天子祭牲必用纯色,故知色纯曰牺也。【诗小雅】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又【鲁颂】享以騂牺。【传】牺,纯也。【礼曲礼】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注】牺赋以次出牲。 又【礼礼器】牺尊疏布鼏。【疏】刻为牺牛之形,用以为尊。 又【集韵】【韵会】【正韵】□桑何切,音娑。【集韵】酒尊名。饰以翡翠。郑司农说。【诗鲁颂】牺尊将将。【传】牺尊,有沙饰也。【释文】牺,素何反。【集韵】或作献戏。考证:〔【礼礼器】牺尊疏布。〕 谨照原文疏布下增鼏字。

犨 【巳集下】【牛字部】 犨 【唐韵】赤周切【集韵】蚩周切,□音趎【说文】牛息声。 又牛名。 又姓。【风俗通】晋大夫郄犨之後。 又【玉篇】出也。【吕氏春秋】南家之墙,犨於前而不直。 又县名。【史记高祖纪】与南阳守齮战犨东。【前汉地理志】南阳郡犨。【注】犨,昌牛反。 【广韵】本作犫。考证:〔【史记高祖纪】南阳守齮战犨东。〕 谨照原文南上增与字。

犩 【巳集下】【牛字部】 犩 【广韵】【集韵】【韵会】□语韦切,音巍。【玉篇】牛名。【尔雅释畜】犩牛。【注】卽犪牛也。如牛而大,肉数千斤。出蜀中。【集韵】或作□。 又【广韵】鱼贵切【集韵】【韵会】虞贵切【正韵】鱼胃切,□音魏。义同。【集韵】或作□。

犪 【巳集下】【牛字部】 犪 【广韵】渠追切【集韵】【韵会】渠龟切,□音逵。【广韵】犪牛,出岷山。【尔雅释畜疏】山海经,岷山,其兽多犪牛。注:今蜀中有大牛,重数千斤,名犪牛。晋太兴元年,此牛出上庸郡。人弩射杀之,得三十担肉,卽尔雅所谓犩牛是也。◎按今山海经书作夔,正韵渠为切,音同葵。《正字通》书作犪,误。今改正,从犪。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宗此切,音紫。竹名。

【子集下】【冂字部】 【唐韵】丘员切【集韵】驱圆切,□音桊。【玉篇】小儿帽。

【补遗】【子集】【人字部】 【篇海类篇】式竹切,音叔。人名。

犫 【巳集下】【牛字部】 犫 【玉篇】尺由切。同犨。详犨字注。 又【左传昭元年】楚公子围使公子黑肱伯州犁城犫。【注】犫县,属南阳。【释文】犫,尺州反。又【昭十三年】王夺□韦龟中犫。【注】中犫,邑名。 又人名。【左传僖二十七年】荀林父御戎,魏犫为右。又【成十一年】晋侯使郄犫来聘。【释文】犫,尺由反。 又【广韵】赤周切【集韵】蚩周切,□音趎。义同。【吕览】陈有恶人焉,曰敦洽犫糜,狭颡广额,颜色如漆。陈侯悦之。考证:〔【广韵】陈有恶人焉,曰敦洽犫,狭颡广额,颜色如漆。陈侯悦之。〕 谨按广韵系引吕览□为据。今照原书广韵改吕览。□照原文敦洽犫下增糜字。

犬 【巳集下】【犬字部】 犬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苦□切,圈上声。【说文】狗之有县蹄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埤雅】传曰:犬有三种,一者田犬,二者吠犬,三者食犬。食犬若今菜牛也。【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礼曲礼】效犬者,左牵之。【疏】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则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故月令皆为犬,而周礼有犬人职,无狗人职也。但燕礼亨狗,或是小者,或通语耳。 又【礼曲礼】犬曰羹献。【周礼秋官司寇犬人疏】犬是金属,故连类在此。犬有二义,以能吠止人则属艮,以能言则属兑。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其亲名之曰犬子。 又【左传隐八年】遇於犬丘。【注】犬丘,垂也。地有两名。

犮 【巳集下】【犬字部】 犮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蒲拨切,音跋。【说文】走犬貌。从犬,而丿之,曳其足,则刺犮也。 又【周礼秋官】赤犮氏。【注】赤犮,犹言捇拔也。主除虫豸自埋者。【疏】捇拔,除去之也。【释文】犮,徐音拔畔反,刘音房末反。

犯 【巳集下】【犬字部】 犯 〔古文〕□□【广韵】防鋄切【集韵】【韵会】父鋄切,□凡上声。【玉篇】抵触也。【广韵】干也,侵也,僭也,胜也。【尔雅释诂】犯,胜也。【注】陵犯,得胜也。【书大禹谟】兹用不犯于有司。【礼曲礼】介冑则有不可犯之色。又【檀弓】事亲,有隐而无犯。【周礼夏官】大驭掌驭玉路,以祀及犯軷。【注】行山曰軷。犯之者,封土为山象,以菩刍棘柏为神主。旣祭之,则以车轹之而去,喻无险难也。 又【字汇补】叶符店切。【欧阳修新孀诗】兰枯蕙死谁复吊,残菊篱根争艳艳。靑松守节见临危,正色凛凛不可犯。

犰 【巳集下】【犬字部】 犰 【广韵】巨鸠切【集韵】渠尤切,□音裘。【广韵】犰狳,兽,似鱼,蛇尾,豕目。见人则佯死。【山海经】余峨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其鸣自訆。见则螽蝗为败。【事物绀珠】作犱。考证:〔【山海经】余峨之山,有兽焉,见人则眠,名曰犰狳。其鸣自。〕 谨照原文改訆。

犲 【巳集下】【犬字部】 犲 【集韵】沐皆切,音侪。【玉篇】犲狼也。本作豺。详豸部豺字注。又山名。【山海经】犲山,多堪之鱼。

玣 【午集上】【玉字部】 玣 【集韵】皮变切,音卞。玉饰弁也。【左传僖二十八年】子玉自为琼弁玉缨。【释文】弁,本又作玣。皮彦反。 【类篇】或作。考证:〔【左传僖二十八年】楚子自为琼弁玉缨。〕 谨按原文作楚子玉,楚字可省玉字不可省,谨改楚子为子玉。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他盖切,音泰。奢也。 或作忲。亦作忕。

玛 【午集上】【玉字部】 玛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