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奴鸟切【韵会】乃了切,□音袅。【说文】以组带马也。 又【类篇】騕褭,良马名。 又【韵会】褭蹄,金名。 又【集韵】尔绍切,音扰。义同。 或作。
褮 【申集下】【衣字部】 褮 【唐韵】於营切【集韵】娟营切,□音萦。【说文】鬼衣也。 又污茎切,音罂。义同。 又元扃切,音萤。【尔雅释器】袕谓之褮。 又【类篇】萦定切,音蓥。衣襉也。
褯 【申集下】【衣字部】 褯 【唐韵】【集韵】□慈夜切,音藉。【玉篇】小儿衣也。 又【集韵】祥亦切,音席。【类篇】袚,褯也。
褰 【申集下】【衣字部】 褰 【唐韵】去乾切【集韵】【韵会】丘虔切,□音愆。【说文】袴也。【左传昭二十五年】公在乾侯,徵褰与襦。 又搴也。【诗郑风】子惠思我,褰裳涉溱。【礼曲礼】暑毋褰裳。 又【司马相如子虚赋】襞襀褰绉。【注】褰,缩也。 又【类篇】纪偃切,音湕。九件切,音蹇。义□同。 或作□□。
褱 【申集下】【衣字部】 褱 【唐韵】戸乖切【集韵】乎乖切,□音怀。【广韵】挟也,苞也,归也。【说文】囊橐也。【六书正讹】藏挟于衣中也。又【前汉地理志】褱山。【师古注】褱,古怀字。
【酉集上】【言字部】 【玉篇】匹丁切【集韵】滂丁切,□音俜。言也。 又人名。崇,见【宋史宗室表】。 又【集韵】丑鸠切,丑平声。【类篇】譠,不决。
□ 【未集中】【网字部】 □ 与罝同。【说文】罝,籀文作□。
【辰集中】【木字部】 【玉篇】作蒿切,音遭。木名。 又同槽。
褴 【申集下】【衣字部】 褴 【唐韵】鲁甘切【集韵】【韵会】卢甘切,□音蓝。【说文】裯谓之褴。【扬子方言】无缘之衣谓之褴。 又褴褛,缀结也。详褛字注。 又襂褴,地名。详襂字注。 【韵会】或作繿,通作蓝。
褵 【申集下】【衣字部】 褵 【唐韵】吕支切【集韵】【韵会】邻知切,□音离。【玉篇】衣带也。【类篇】引《尔雅》,妇人之褘也。【韵会】卽今香缨也。 通作缡。
褶 【申集下】【衣字部】 褶 【唐韵】徒协切【韵会】达协切,□音牒。【类篇】袭也。【仪礼士丧礼】襚者以褶。 又【礼玉藻】帛为褶。【注】衣有表里而无著也。【丧大记】君褶衣褶衾。【注】褶,袷也。【急就篇注】褶,谓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广袖。一曰左衽之袍也。 又【集韵】席入切,音习。【类篇】袴褶,骑服。【晋书舆服志】弓弩队各五十人,黑袴褶。 又寔入切,音十。义同。 又【韵经】古袭字。注见十六画。
褷 【申集下】【衣字部】 褷 【集韵】山宜切,音簛。【广韵】同襹。【类篇】襳襹,毛羽衣貌。或从徙。【韩愈诗】□花著两眼,视物隔褷。【皮日休诗】袖香褷风。
褛 【申集下】【衣字部】 褛 【唐韵】落侯切【集韵】【韵会】郞侯切,□音楼。【玉篇】衣襟也。【说文】衽也。【博雅】、袩、衽谓之褛。 又【广韵】力主切,音缕。【玉篇】衣坏也。【扬子方言】南楚凡人贫,衣被丑弊,或谓之褛裂,或谓之褴褛。又紩衣谓之褛。 又与缕通。【纲目集览】蓝缕、褴褛通。
褹 【申集下】【衣字部】 褹 【唐韵】鱼祭切【集韵】倪祭切,□音蓺。【字林】复襦也。【扬子方言】复襦谓之筒褹。 又【玉篇】袂也。 又女介切,音□。紩布襦。 又【类篇】女黠切,音痆。义同。
褺 【申集下】【衣字部】 褺 【唐韵】徒协切,音牒。重衣也。 又【玉篇】县名。【类篇】巴郡有褺江县。
【辰集中】【木字部】 【广韵】去鱼切【集韵】丘於切,□音祛。【说文】极也。【广韵】板置驴上负物者。详极注。
【辰集上】【日字部】 【集韵】衢遇切,音具。姓也。汉有丘。
亵 【申集下】【衣字部】 亵 【唐韵】【集韵】【韵会】私列切【正韵】先结切,□音薛。【说文】私服。【论语】红紫不以为亵服。【注】私居服。欧阳氏曰:从衣,中执也。【广韵】衷衣也。 又【增韵】衣破坏之余曰亵。 又秽也。【史记石奋传厕牏注】吕静曰:亵,器也,秽恶之穴也。 又【正韵】与媟通,狎近也。
褼 【申集下】【衣字部】 褼 【集韵】相然切,音仙。【类篇】褊褼,衣貌。
褽 【申集下】【衣字部】 褽 【唐韵】於胃切【集韵】乌溃切,□音猥。【玉篇】衣衽也。 又荐也。【左传哀十一年】置之新箧,褽之以元纁。
褾 【申集下】【衣字部】 褾 【唐韵】方小切【集韵】【韵会】俾小切,□音。【类篇】褾,袖端也。【增韵】卷裘饰也。 又【集韵】□妙切,标去声。【玉篇】衣袂也。 【类篇】或作□、裱。
□ 【未集中】【糸字部】 □ 【博雅】音蔑。微也。 又与弦同。【隶释】《孙叔敖□》去不善如绝□,卽弦字。○按《祝睦□》:□颂兴。亦卽弦字。《隶释》复释为纪字,非是。
【辰集上】【日字部】 【集韵】居容切,音恭。与廾同,竦手也。【玉篇】扶也。
褿 【申集下】【衣字部】 褿 【唐韵】昨劳切【集韵】财劳切,□音曹。【广韵】裙也。 又【类篇】衣失浣也。 又慈焦切,音樵。袒也。一曰衣齐好。 又【集韵】臧曹切,音遭。【博雅】褿袚,褯也。 又仓刀切,操平声。【说文】帴也。【玉篇】衽也。 或作。
【申集下】【衣字部】 【唐韵】补各切【集韵】伯各切,□音博。【类篇】短袂衫也。【潜夫论】裙衣被,费绘百缣,用功十倍。【博物志】日南有野女,群行裸袒无衣。 又【集韵】白各切,音泊。襌衣也。 又【玉篇】婾也,约也,俭也,菲也,沾也。义同薄。
襁 【申集下】【衣字部】 襁 【唐韵】居两切【集韵】举两切,□音镪。【玉篇】襁褓,负儿衣也。【论语】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何晏注】负者以器曰襁。【疏】《博物志》云:襁织缕为之,广八寸,长丈二,以约小儿於背。【前汉宣帝纪】曾孙虽在襁褓,犹坐收系郡邸狱。【李奇注】襁,络也,以缯布为之,络负小儿。【师古注】卽今小儿绷也。 【六书正讹】通作襁,非。襁字从强作。
襂 【申集下】【衣字部】 襂 【集韵】【韵会】□疏簪切,音森。襂襹,衣裳毛羽垂貌。【扬雄甘泉赋】呼襂襹。【木华海赋】被羽翮之襂襹。 又师衔切,音衫。【说文】本作縿,旌旗之斿也。【仪礼旣夕注】中带若今之褌襂。【後汉舆服志】诸古丽圭襂闺绿加上之服,禁绝之。【注】《司马相如大人赋》重旬始以为襂。注:葆下旒也,则襂之容如旌旒也。 【类篇】或作襳、□。垂旬始以为幓。
詜 【酉集上】【言字部】 詜 【广韵】土刀切【集韵】他刀切,□音叨。【玉篇】詜,言不节也。【类篇】往来言也。一曰小儿语不正也。 【篇海】讹作〈言□〉。
襃 【申集下】【衣字部】 襃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博毛切,报平声。【玉篇】扬美也。【类篇】奖饰也。【公羊传隐元年】曷为称字,襃之也。【白虎通】人臣之义,莫不欲襃大其君,掩恶扬善也。 又襃明,长襦也。【扬子方言】襃明谓之袍。 又大裾也。【前汉隽不疑传】襃衣博带。 又襃中,县名。【晋书地理志】属汉中郡。 又襃斜,谷名。【班固西都赋】右界襃斜,陇首之险。【注】《梁州记》曰:万石城,溯汉上七里,有襃斜谷,南口曰襃,北口曰斜。 又姓。【通志氏族略】襃氏,姒姓之国,禹之後也,今兴元府襃城是其地。 又音报。【周礼春官太祝】辨九□,八曰襃□。【注】郑司农云:襃拜,今时持节拜是也。 又【集韵】蒲侯切,音抔。聚也。 又【韵补】襃美之襃亦叶音抔。【欧阳修铭】中充实,外誉优。见於言,帝所襃。 【说文】作□,俗作褒。【类篇】亦作□。【集韵】或作□,通作裒。
襄 【申集下】【衣字部】 襄 〔古文〕□□□【唐韵】【正韵】息良切【集韵】【韵会】思将切,□音湘。【说文】汉令:解衣而耕谓之襄。 又上也。【书尧典】怀山襄陵。【注】包山上陵也。又【皋陶谟】思曰:赞赞襄哉。【疏】谓赞奏上古行事而言之也。 又除也。【诗墉风】墙有茨,不可襄也。 又成也。【左传定十五年】葬定公,雨,不克襄事,礼也。 又驾也。【诗郑风】两服上襄。【注】上驾,马之最良者也。又【小雅】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笺】驾,谓更其肆也。从旦至暮七辰,辰一移,谓之七襄。 又【史记谥法解】辟地有德曰襄,甲冑有劳曰襄。 又地名。【史记高祖功臣侯表】襄平。【索隐曰】属临淮。【後汉郡国志】上党郡襄垣。 又【广韵】州名,本楚之西津,魏置襄阳郡,西魏攺襄州,因水立名。【韵会】宋升襄阳府。 又姓。【後汉襄楷传注】《风俗通》曰:襄姓,楚大夫襄老之後。 【说文】作□。又□、□。
幞 【申集下】【衣字部】 幞 【集韵】博木切,音卜。【类篇】裳削幅谓之□。或从衣。 又逢玉切。同幞。帕也。别详糸部巾部。
襈 【申集下】【衣字部】 襈 【唐韵】士恋切【集韵】雏恋切,□音馔。【类篇】缘也。【释名】襈,撰也。靑绛为之缘也。 又【集韵】雏免切,音撰。义同。 又【广韵】渠眷切,音倦。重缯也。
襉 【申集下】【衣字部】 襉 【唐韵】古苋切【集韵】居苋切,□音。襉裙。【类篇】裙幅相襵也。 又【玉篇】晕衣。 又贾限切,音□。义同。 或作□。
衃 【申集下】【血字部】 衃 【唐韵】芳杯切【集韵】【韵会】铺枚切,□音坏。【说文】凝血也。【素问】赤如衃血者死。【注】衃血,谓败恶凝聚之血,色赤黑也。 又【集韵】方鸠切,音哹。义同。 又披尤切,音。胚胎,未成物之始。或从血作衃。 又【类篇】房尤切,音浮。草名。【诗陈风】视尔如荍。【疏】荍,一名蚍衃。 又俯九切,音缶。义同。
襘 【申集下】【衣字部】 襘 【唐韵】【集韵】□古外切,音侩。【说文】带所结也。【左传昭十一年】衣有襘。【注】襘,领会也。 又【类篇】黄外切,音会。衣缓带。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韵】【韵会】乎刀切【正韵】胡刀切,□音豪。山名,在弘农。 【集韵】或作崤。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或作□。详□字注。
【辰集下】【欠字部】 【玉篇】呼兮切【集韵】馨奚切,□音醯。叹息也。义与欷同。
襙 【申集下】【衣字部】 襙 【玉篇】千到切【直音】音糙。衣也。
襚 【申集下】【衣字部】 襚 【唐韵】【集韵】【韵会】□徐醉切,音遂。【说文】衣死人也。【白虎通】襚之为言遗也。【礼少仪】敌者曰襚。【疏】襚者,以衣送死人之称,礼以衣送敌者死曰襚。襚者,遂彼生时之意也。【周礼天官】荒丧受其含襚币玉之事。 又【西京杂记】赵飞燕女弟遗书曰:谨上襚三十五条,以陈踊跃之心。按此则襚不独助死之礼。 【集韵】或作□。
【酉集中】【足字部】 【集韵】力者切,音忚。身不就貌。 又乞约切,音却。【类篇】行不进也。
襛 【申集下】【衣字部】 襛 【唐韵】女容切【集韵】【韵会】尼容切,□音醲。【说文】衣厚也。【诗召南】何彼襛矣。【传】襛,犹戎戎也。 又【集韵】如容切,音縙。而融切,音戎。义□同。 【类篇】或作□。【干禄字书】正作襛,俗作穠。【六书正讹】俗作檂,非。
襜 【申集下】【衣字部】 襜 【唐韵】【集韵】处占切【韵会】蚩占切,□音幨。【尔雅释器】衣蔽前谓之襜。【诗小雅】终朝采蓝,不盈一襜。【战国策】百姓理襜蔽。 又【前汉隽不疑传注】襜褕,直裾襌衣也。详褕字注。 又【博雅】襌襦谓之襜裿。 又【扬子方言】襜谓之。【郭注】衣掖下也。 又帷也。【後汉刘盆子传】乘鲜车大马,乘屛泥,绛襜络。【注】车上施帷以屛蔽者,交络之以为饰。 又整貌。【论语】衣前後襜如也。【说苑】子路盛服而见孔子,子曰:由是襜襜者何也。 又摇动貌。【司马相如长门赋】举帷幄之襜襜。【柳宗元祭从兄文】垂帷襜襜。 又【广韵】昌艳切,音韂。义同。 又【集韵】都甘切,音儋。【史记李牧传】灭襜褴。【如淳曰】在代地。 【玉篇】一作裣、裧。【类篇】又作衻。考证:〔【博雅】襜襦谓之襜裿〕 谨照原文襜襦改襌襦。
裣 【申集下】【衣字部】 裣 【类篇】同襜。注见襜。 又【集韵】离盐切,音廉。裣襜,衣垂貌。
襞 【申集下】【衣字部】 襞 【唐韵】【韵会】□必益切,音璧。【说文】韏衣也。【徐铉曰】革中辨也,衣襞积如辨也。【前汉司马相如传】襞积褰绉。【师古曰】襞积,卽今之裙褶。【扬雄反骚】芳酷烈而莫闻兮,不如襞而幽之离房。【注】襞,□衣也。考证:〔【扬雄反骚】芳酷烈而莫闻今,不如襞而幽之离房。〕 谨照原文今改兮。
襟 【申集下】【衣字部】 襟 【唐韵】【韵会】□居吟切,音金。【说文】交衽也。【广韵】袍襦前袂也。【尔雅释器】衣眦谓之襟。【屈原离骚】沾余襟之浪浪。【释名】襟,禁也,交于前所以禁御风寒也。亦作衿。【类篇】又作□。【玉篇】又作。
襡 【申集下】【衣字部】 襡 【唐韵】市玉切【集韵】【韵会】殊玉切,□音蜀。【博雅】长襦也。【晋书音义】襡,连要衣也。【夏统传】妓女之徒,服袿襡,炫金翠。 又【集韵】徒口切,音鋀。【说文】短衣也。 又竹角切,音卓。义同。 又当口切,音斗。【博雅】袖也。 又【广韵】徒谷切,音独。韬藏也。【礼内则】敛簟而襡之。【注】襡,韬也。 或作。【韵会】亦作襩。又□。
袒 【申集下】【衣字部】 袒 【唐韵】徒旱切【集韵】荡旱切,□同袒。【说文】裼也。【诗郑风】袒裼暴虎。【传】袒裼,肉袒也。 又【广韵】知演切【韵会】知辇切,□音展。【礼丧大记】设床袒策。【注】袒箦也。【又】君为庐宫之大夫士袒之。【注】袒,袒也,谓不障也。 又陟扇切,音□。【礼玉藻】一命袒衣。【释名】袒衣,袒,坦也,坦然正白,无文采也。与□同。详□字注。 又【类篇】时战切,音膳。去上服也。 又诸延切。同旃。旗曲柄也。 又澄延切,音缠。□袒,褌也。
襣 【申集下】【衣字部】 襣 【唐韵】【集韵】□毗至切,音鼻。【类篇】也。【扬子方言】无□之袴谓之襣。【郭注】袴无踦者,卽今犊鼻褌。【玉篇】犊鼻以全三尺布作,形如牛鼻,相如所著也。
褴 【申集下】【衣字部】 褴 【唐韵】鲁甘切【集韵】【韵会】卢甘切,□音蓝。【说文】裯谓之褴。【扬子方言】无缘之衣谓之褴。 又褴褛,缀结也。详褛字注。 又襂褴,地名。详襂字注。 【韵会】或作繿,通作蓝。
【酉集上】【言字部】 【类篇】同誺。或作訵。 又【广韵】初栗切【集韵】测乙切,□音□。诌。详诌字注。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集韵】□多官切,音端。竹名。【广雅】□□,桃枝也。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韵】【类篇】同橪。
【寅集中】【山字部】 【广韵】方卖切【集韵】卜卦切,□音拜。【玉篇】阸,山形。【集韵】山谷阸也。一曰蜀中谓山谷田曰。
襥 【申集下】【衣字部】 襥 【正字通】同幞。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韵】吉屑切,音结。或作□,通作桔。【玉篇】槹,汲水具。详桔字注。
襦 【申集下】【衣字部】 襦 【唐韵】人朱切【集韵】【韵会】汝朱切,□音儒。【说文】短衣也。【释名】襦,耎也,言温耎也。【急就篇注】短而施要曰襦。【礼内则】衣不帛襦袴。 又【释名】单襦如襦而无絮也。 又要襦,形如襦,其要上翘下齐要也。 又【扬子方言】汗襦,自关而东谓之甲襦,□魏宋楚之闲谓之襂襦。 又【西京杂记】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 又【周礼夏官】蜡则作罗襦。 又【韵会】或作□。【晋书刘弘传】持更者羸疾无□给韦袍复帽。
襧 【申集下】【衣字部】 襧 【正字通】□字之讹。
襩 【申集下】【衣字部】 襩 【唐韵】市玉切,音属。同□。 又【集韵】神蜀切,音赎。长襦。 又徒谷切,音牍。韬也。 【类篇】作襩。
袜 【申集下】【衣字部】 袜 【唐韵】望发切【集韵】勿发切,□音韈。【类篇】足衣。【释名】袜,末也,在脚末也。【飞燕外传】衣故短绣裙、小袖、李文袜。【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干禄字书】本作韈,通作袜,别见革部。
襫 【申集下】【衣字部】 襫 【唐韵】【集韵】【韵会】□施只切,音释。襏襫,雨衣。详襏字注。
襬 【申集下】【衣字部】 襬 【唐韵】彼为切【集韵】班糜切,□音陂。【急就篇注】裙,卽裳也,一名帔,一曰襬。【扬子方言】裙,自关而东或谓之襬。 又披义切,同帔。【篇海】一作□。
襭 【申集下】【衣字部】 襭 【唐韵】胡结切【集韵】【韵会】奚结切,□音缬。【玉篇】袵也,以衣袵扱物也。【尔雅释器】扱袵谓之襭。【注】扱衣上袵於带。【诗周南】薄言襭之。
襮 【申集下】【衣字部】 襮 〔古文〕□【唐韵】布各切【集韵】【韵会】迫各切,□音博。【尔雅释器】黼领谓之襮。【诗唐风】素衣朱襮。【传】襮,领也。诸侯绣黼丹朱中衣。【孙炎曰】刺绣黼文以偃领也。【晋书舆服志】皇太子五时朝服,朱衣绛纱襮皂缘。 又【班固幽通赋】张修襮而内迫。【注】襮,表也。【唐书李晟传】将务持重,岂宜自表襮。 又【类篇】逋沃切,音犦。义同。 【韵会】本作□。
衬 【申集下】【衣字部】 衬 【唐韵】【集韵】□初觐切,音榇。近身衣也。【礼杂记注】取名于衬,衬近尸也。 又施与亦曰衬。【齐谐记】蒋潜以通天犀纛上晋武陵王晞,晞甍,以衬众僧。
襰 【申集下】【衣字部】 襰 【集韵】洛骇切,音攋。与□同。【类篇】□□,衣破。或从衣。 又【篇海】堕坏也。【元结诗】祠之襰兮渺何年。 又【玉篇】落盖切。读去声,义同。
覠 【酉集上】【见字部】 覠 【集韵】俱伦切,音麕。大视也。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士覠赠金吾卫上将军。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桑葛切,音躠。糁也。【齐民要术】时时□之。
□ 【未集上】【竹字部】 □ 【类篇】疾郢切。竹名。 又【字汇补】从性切,音靖。义同。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韵】同嵾。
詊 【酉集上】【言字部】 詊 【集韵】普半切,音判。巧言也。
襱 【申集下】【衣字部】 襱 【唐韵】卢红切【集韵】卢东切,□音笼。【说文】绔踦也。【扬子方言】袴谓之襱。【急就篇注】袴之两股曰襱。 又【广韵】力孔切,音拢。【类篇】柱勇切,音重。义□同。 又【集韵】良用切,音贚。襱緟,衣宽貌。 或作□。
【卯集下】【攴字部】 【广韵】【集韵】□勒没切,音峍。□,不稳。【玉篇】□,不滑利。字原从攴作。
【丑集上】【口字部】 【唐韵】五葛切,音櫱。【说文】本作,语相诃岠也。从口歫辛。辛,恶声也。读若櫱。【玉篇】【广韵】作□。【集韵】作□□。【类篇】作。
袭 【申集下】【衣字部】 袭 〔古文〕□褶【唐韵】【正韵】似入切【集韵】【韵会】席入切,□音习。【玉篇】重衣也。【礼玉藻】裘之裼也,见美也。服之袭也,充美也。又【乐记】周还裼袭,礼之文也。 又【通鉴】赵烈侯赐公仲连衣二袭。【注】上下皆具曰袭。 又【说文】左袵袍也。 又服也。【司马相如上林赋】袭朝服。 又合也。【周语】朕梦协于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 又因也。【礼曲礼】卜筮不相袭。 又重也。【左传哀十年】卜不袭吉。 又入也。【晋语】大国道小国袭焉曰服,小国敖大国袭焉曰诛。 又受也。【左传昭二十八年】故袭天禄,子孙受之。 又掩其不备也。【左传庄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又杂袭,杂沓也。【前汉蒯通传】鱼鳞杂袭,飘至风起。 又姓。【通志氏族略】晋有隐士袭元之。【南史】有袭蔿。 【玉篇】籀文作□。【篇海】又作□。
襳 【申集下】【衣字部】 襳 【唐韵】息廉切【集韵】【韵会】思廉切,□音銛。【类篇】小襦也。 又带也。【前汉司马相如传】蜚襳垂髾。【师古注】襳袿,衣之长带也。 又师炎切。襳襹,毛羽衣貌。 又【广韵】所今切,音森。义同。 又【类篇】师衔切。同襂,旌旗之斿也。 【韵会】作□。○按《集韵》又作子列切,训小衣,似卽□字之讹。
襴 【申集下】【衣字部】 襴 【集韵】郞干切,音阑。【类篇】衣与裳连曰襴。【玉篇】衫也。【纲目集览】马周以三代布深衣,因于其下著襴及裾,名曰襴衫,以为上士之服。 又与幱通。
襵 【申集下】【衣字部】 襵 【唐韵】之涉切【集韵】质涉切,□音讋。【博雅】诎也。【类篇】谓衣襞积。【梁□文帝诗】熨斗成裙襵。 又陟涉切。与同。领端也。
襶 【申集下】【衣字部】 襶 【集韵】丁代切,音戴。【类篇】褦襶,不晓事。【篇海】谓当暑人乐袒裸,而固盛服请见也。【魏程晓诗】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
襸 【申集下】【衣字部】 襸 【唐韵】【集韵】□则旰切,音赞。衣好貌。【类篇】鲜衣谓之襸。【玉篇】襸,好也,姸也。 亦作。
襹 【申集下】【衣字部】 襹 【唐韵】所宜切【集韵】【韵会】山宜切,□音簛。襳襹,毛羽衣貌。【张衡西京赋】被毛羽之襳襹。 又襂襹。详襂字注。 又上声,所绮切,音躧。去声,所寄切,音屣。义□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如占切,音髥。衻或从糸。褘衻,蔽也。一曰衣下襈。按俗作□。
襺 【申集下】【衣字部】 襺 【唐韵】古典切【集韵】【韵会】吉典切,□音茧。【说文】袍衣也。【类篇】以絮曰襺,以縕曰袍。【广韵】纩著衣也。【礼玉藻】纩为襺,縕为袍。【尔雅释言】袍襺也。【注】左传曰:重襺衣裘。 【韵会】通作茧。
襻 【申集下】【衣字部】 襻 【唐韵】【集韵】【韵会】□普患切,扳去声。【类篇】衣系曰襻。【庾信镜赋】裙斜假襻。【刘孝标诗】襻带虽安不忍缝,开孔裁穿犹未达。【韩愈诗】男寒涩诗书,妻瘦剩腰襻。 【类篇】或作,亦作□。
襼 【申集下】【衣字部】 襼 【篇海】倪祭切,音艺。袂也。【潘岳藉田赋】掎裳连襼。【唐书刘文静传】奋襼大呼。 又与袂同。【扬子方言】复襦,江湖之闲谓之箫襼。【郭注】襼卽袂字也。
襾 【申集下】【襾字部】 襾 【唐韵】衣嫁切【集韵】衣驾切,□音亚。【说文】覆也。【六书正讹】从一从冂从凵,上下覆之,会意。凡覂覆核之类皆从此。 又【集韵】虚讶切,音罅。又【广韵】许下切,音閜。义□同。○按襾字,许愼、顾野王、孙愐诸人音训甚明。《六书精蕴》云敷救切,《古文奇字》云古覆字,《说文长笺》云与帊同,帛二幅也,皆非。
【酉集中】【贝字部】 【正字通】同貤。【史记司马相如传】丘陵。【汉书】作貤。详貤字注。【左思魏都赋】兼重悂以缪。【注】,重次第物也。
西 【申集下】【襾字部】 西 〔古文〕□【唐韵】先稽切【集韵】【韵会】【正韵】先齐切,□音粞。【类篇】金方也。【说文】鸟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篆。文作,象形也。【前汉律历志】少阴者西方,西迁也。阴气迁落物,於时为秋。【尚书大传】西方者何,鲜方也。或曰鲜方,讯讯之方也。讯者,讯人之貌。 又地名。【晋书地理志】西郡。【韵会】唐置西州。 又姓。【通志氏族略】西氏。【姓苑】西门豹之後,改为西。 又【集韵】相咨切,音私。义同。 又【篇海】苏前切,音先。【前汉郊祀歌】象载瑜,白集西,食甘露,飮荣泉。【後汉赵壹传穷鸟赋】幸赖大贤,我矜我怜。昔济我南,今振我西。 又【韵补】斯人切,叶音辛。【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醴腾涌於阴沟,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兰阿那於东西。 又【类篇】乙却切,音约。平量也。 又【广韵】籀文作□。○按《玉篇》等书西字另一部。今从《字汇》《正字通》附入襾部。考证:〔【前汉郊祀志】象载瑜,白集西,食甘露,飮荣泉。〕 谨按郊祀志无此文,谨照原书改郊祀歌。
訫 【酉集上】【言字部】 訫 【集韵】同信。 又人名。善訫,见【宋史宗室表】。
要 【申集下】【襾字部】 要 〔古文〕□□□【唐韵】於霄切【集韵】【韵会】伊消切,□音邀。【博雅】约也。【论语】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注】久要,旧约也。【左传哀十四年】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 又求也。【孟子】修其天爵,以要人爵。 又也。【诗魏风】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又会也。【礼乐记】要其节奏。【注】要,犹会也。【释文】要,一遥反。 又【广韵】勒也。 又劫也。【前汉文帝纪】上自欲征匈奴,群臣谏不听,皇太后固要,上乃止。 又劾也,察也。【周礼秋官乡士】异其死□之罪而要之。【疏】要,劾实也。【书康诰要囚传】要察囚情,得其辞以断狱。 又卫圻之外,谓之要服。【书禹贡】五百里要服。 又姓。【通志氏族略】吴人要离之後,汉有河南令要兢,唐建中朔方大将军要珍。 又水名。【水经注】濡水,又东南流与要水合。 又靑要,山名。【山海经】靑要之山,寔惟帝之密都。 又高要,县名。【一统志】属广州府。 又与腰通。【说文】身中也,象人要自□之形。今作腰。别详肉部。 又【广韵】於笑切。读去声。【篇海】凡要也,要会也。【孝经】先王有至德要道。【晋书宣帝纪】军事大要有五。 又《论语》久要,亦读去声。【王安石老人行】古来人事已如此,今日何须论久要。叶入诮韵。 又【集韵】伊鸟切,音杳。与騕同。騕褭,良马名。或作要。 又以绍切,音□。与偠同。偠绍或作要绍。舒缓貌也。
覂 【申集下】【襾字部】 覂 【唐韵】【集韵】【韵会】□方勇切。同□。【说文】反覆也。【前汉武帝纪】泛驾之马。【师古注】泛本作覂,後通用耳。【礼记正义序】覂驾之马,设衔策以驱之。【颜延之赭白马赋】马无覂驾之轶。 又【韵学集成】乏也。【唐书宋务光传】公私覂竭,戸口减耗。 又【集韵】房用切,音俸。义同。 又【集韵】补范切,音□fǎn。【博雅】弃也。 【广韵】或作泛。【集韵】或又作。
覃 【申集下】【襾字部】 覃 〔古文〕□□□【唐韵】徒含切【集韵】【韵会】徒南切,□音潭。【广韵】及也,延也。【诗周南】葛之覃兮。又【大雅】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又深广也。【晋书夏侯湛传】扬雄覃思于太□。 又地名。【书禹贡】覃怀底绩。【传】覃怀,近河地名。 又黄覃子,曲名。【晋书乐志】李延年造。 又姓。【通志氏族略】本谭,或去言为覃。梁有东南宁州刺史覃无克。 又【集韵】余廉切,音盐。利也。 又上声,以冉切。与同。【诗小雅】以我覃耜,俶载南亩。 又式荏切,音审。义同。 又【正字通】入感韵,音倓。○按韵书无倓音。
覆 【申集下】【襾字部】 覆 【唐韵】芳福切【集韵】【韵会】芳六切,□音蝮。【玉篇】反覆也。【诗小雅】不惩其心,覆怨是正。【礼月令】季春,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 又倒也。【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书胤征】顚覆厥德。 又败也。【中庸】倾者覆之。【纲目集览】覆,军败也。 又中覆。【前汉冯唐传】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注】覆谓覆白之也。 又射覆。【前汉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注】于覆器之下而置诸物,令暗射之,故云射覆。 又与复同。【易乾卦】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又【集韵】方六切,音福。审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注】详察曰覆。【唐书邓景山传】检覆私隐。 又【广韵】敷救切,音与宥韵副同。【说文】盖也。【诗大雅】鸟覆翼之。【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 又扶富切,浮去声。伏兵曰覆。【左传隐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 又【类篇】匹北切,音□。义同。 又【韵补】笔力切,叶音逼。【班固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躏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霸 【申集下】【襾字部】 霸 【广韵】俗霸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古□切,音遘。笼笿也。卽篝字。亦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同毯。◎按卽字之讹。
核 【申集下】【襾字部】 核 【广韵】【集韵】□下革切,音核。【类篇】考事襾笮,邀遮其辞,得实曰核。【张衡西京赋】何以核诸。【注】核,验也。【王褒责髥奴文】鼓鬣动鬐,则硏核臧否。 又【韵会】深刻也。 又泉名。【水经注】籍水,又东径上邽城南,得核泉水。 又与核通。【篇海】果中实也。【周礼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核物。 又【集韵】奚结切,音页。邀也。 又恨竭切,音纥。与麧同。麦糠中不破者。【前汉陈平传】亦食糠核耳。 又诘吊切,音窍。【博雅】骰核,骨也。 或作□、礉。考证:〔【周礼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核〕 谨照原文核字下增物字。
覉 【申集下】【襾字部】 覉 【篇海】羁本字。俗作覉、覊。
覊 【申集下】【襾字部】 覊 注详覉字。见【篇海】。
见 【酉集上】【见字部】 见 【唐韵】【广韵】古甸切【集韵】【类篇】【韵会】【正韵】经电切,□坚去声。【说文】视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疏】德被天下,为万物所瞻睹。【书立政】灼见三有俊心。【礼王制】问百年者就见之。【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注】此六礼者,以诸侯见王为义。【史记五帝纪】舜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前汉东方朔传】未得省见。【注】言不为所拔识也。 又【通鉴】汉武帝元光五年,张汤、赵禹定律令,务在深文,作见知法。详矢部知字注。又姓。出【姓苑】。 又【唐韵】胡甸切【集韵】【韵会】【正韵】形甸切,□贤去声。【广韵】露也。【易乾卦】见龙在田。【疏】阳气发见,故曰见龙。【仪礼士相见礼】某也,愿见无由达。【注】凡□于尊曰见,敌而曰见,谦敬之辞也。【史记淮阴侯传】情见势屈。【师古曰】见,显露也。 又荐达也。【左传昭二十年】齐豹见宗鲁於公孟。【注】见,荐达也。谓为之绍介,犹论语云:从者见之也。 又见在也。【史记项羽纪】军无见粮。【注】无见在之粮。【前汉高五王传】文帝封悼惠王子列侯见在者六人为王。【集韵】俗作现。 又【集韵】日朝也。【诗小雅】见睍曰消。【笺】韩诗作曣,云:见,日出也。 又【集韵】居苋切,音裥。棺衣也。【礼杂记】实见闲,而後折入。【疏】一解云:郑合见闲二字共为覸,苦辩反。【集韵】或作枧。 又杂也。【礼祭义】建设朝事,燔燎膻芗,见以萧光。【注】见当为覸,音闲厕之闲。孔颖达云:覵,谓杂也。
覍 【酉集上】【见字部】 覍 【正字通】字之讹。字汇同弁,本作覍。省作覍,非。覍字上从少作。又□。
规 【酉集上】【见字部】 规 【唐韵】居追切【集韵】【韵会】均窥切【正韵】居为切,□音□。【说文】有法度也。【玉篇】正圜之器也。【礼经解】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前汉律历志】衡运生规,规圜生矩。【庄子马蹄篇】圜者中规,方者中矩。【淮南子时则训】规者所以圜万物也。 又以法正人曰规。【书□征】官师相规。【传】规,正也。【诗卫风淇奥序】武公能听其规谏。【疏】正圜以规使依度,犹正君以礼使人德,故谓之规谏。 又规,求计也。【左传昭二十六年】规求无度。 又规避违法,以方为圜也。【正字通】引唐书:规影徭赋。 又谋度也。【礼儒行】其规为有如此者。【疏】但自规度所为之事而行。【战国策】齐无天下之规。【注】规犹谋也,谓无谋齐者。後汉书凡谋皆作规。 又画也。【周语】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 又日月圆曰规。【谢灵运游南亭诗】密林含余淸,远峰影半规。【注】日落峰外,隐其半也。【韩愈玩月诗】前夕虽十五,月长未满规。【文苑英华海日初出赋】赫赫光满,规规质圆。 又规田。【礼王制百亩之分疏】偃猪之地,九夫为规,四规而当一井。 又官名。【金史百官志】规措官,正七品,掌灌漑民田。 又鱼名。【沈括补笔谈】浙东人呼河豚为规鱼。又有生海中者,腹上有刺,名海规吹肚鱼。 又鸟名。【埤雅】杜鹃,一名子规。或作□鳺巂。 又规矩,兽名。详矩字注。 又姓。明规恂,弘治中敎授,夏邑人。 又【韵会小补】惠圭切,音携。车轮一周为一规。通作巂。【礼曲礼】立视五巂。【注】巂,犹规也。谓轮转之度。【音释】巂,本又作规。 又【集韵】规恚切,□去声。规规,惊视自失貌。【庄子秋水篇】规规然自失也。 又【集韵】呼役切,音狊。本作瞁。惊视貌。 又【音学五书】居何切,古音歌。【淮南子主术训】若缺一欲字
规之,乃是离之。【扬子法言】问萧何、曹参,曰:萧也规,曹也随。 【说文】从夫从见。【字统】丈夫识用必合规矩,故字从夫。【正字通】按因夫立解未详,考与矩□从矢也。当作。古文作规。又【字汇补】音吸。字辨训惊视,与规不同。【字汇总略】以规字音吸,字为规矩之规,非是。□录备考。
【酉集下】【辵字部】 【等韵】况出切,音□。众走貌。
【酉集中】【足字部】 【广韵】匹诣切【集韵】匹计切,□音媲。【博雅】踦也。【玉篇】偶也。 又【集韵】篇迷切,音批。义同。
覐 【酉集上】【见字部】 覐 【类篇】古文觉字。注详十三画。
覑 【酉集上】【见字部】 覑 【集韵】匹典切,片上声。视貌。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武翼郞士覑。
【辰集中】【木字部】 俗梐字。
覒 【酉集上】【见字部】 覒 【唐韵】莫袍切【集韵】谟袍切,□音毛。【说文】择也。 又【玉篇】莫到切,毛去声。与芼通。【诗周南】左右芼之。【注】芼,择也。【说文】作覒。 又与眊通。【博雅】视也。【广韵】邪视也。 【字汇补】一作□。
觅 【酉集上】【见字部】 觅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狄切,铭入声。【广韵】求也。【魏志管辂传】觅索余光。【晋书武帝纪】是犹欲登山者,涉舟航而觅路。 又【唐书南蛮传】南诏以贝十六枚为一觅。 又【宋史眞宗纪】祥符三年,以西凉府觅诺族瘴疫,赐药。 【正字通】从爪从见。俗作觅。非。【字汇补】一作□□。【集韵】本作覛,亦书作□,或作眽,□非。
【巳集上】【水字部】 【正字通】同沿,俗省。
觅 【酉集上】【见字部】 觅 【玉篇】同上,俗字。
【寅集中】【山字部】 【广韵】方小切【集韵】【韵会】俾小切【正韵】彼小切,□音表。山峰出貌。一曰山巅。【庾阐采药诗】采药灵山。【郭璞江赋】梢云冠其。 又【广韵】【玉篇】彼骄切【集韵】【类篇】□遥切,□音标。义同。 【正字通】本作。字从山从□。
閅 【戌集上】【门字部】 閅 【篇海】同门。
覕 【酉集上】【见字部】 覕 【唐韵】【集韵】□莫结切,音蔑。【玉篇】觅也。 又【说文】蔽不相见也。 又【广韵】【集韵】□必刃切,音□。义同。或作□。 又【集韵】【正韵】□匹蔑切,音撆。过目暂见也。 又割也。【庄子徐无鬼】是以一人之断制利天下,譬之犹一覕也。【郭象注】覕,割也。万物万形,以一剂割之也。 【集韵】本作瞥。或作□。
视 【酉集上】【见字部】 视 〔古文〕□视□□□视□【集韵】时利切【韵会】是义切【正韵】时吏切,□音嗜。【说文】瞻也。【博雅】明也。【易履卦】视履考祥。【书大甲】视远惟明。 又【字汇】看待也。【左传成三年】郑贾人如晋,荀罃善视之。 又【博雅】效也。【书大甲】视乃厥祖。【疏】言当法视其祖而行之。 又【小尔雅】比也。【左传襄二十七年】季武子使谓叔孙以公命,曰:视邾滕。【注】欲比小国。【礼檀弓】公室视丰□。【疏】言视者不正,相当比拟之辞也。 又犹纳也。【礼坊记】君子於有馈者弗能见,则不视其馈。【注】不视,犹不纳也。 又犹敎也。【仪礼乡射礼】命释获者设中,遂视之。【注】视之,当敎之。 又【释名】视,是也,察是非也。 又【礼曲礼】兔曰明视。【疏】兔肥,则目开而视明也。又【仪礼士虞礼】明齐溲酒。【郑注】明齐,当为明视,兔腊也。 又【山海经】狄山有视肉。【注】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也。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 又山水名。【山海经】帝囷山东南五十里曰视山。【又】葴山,视水出焉。【注】或曰视宜为瀙。瀙水今在南阳。 又人名。【陶潜群辅录】伏羲六佐,其一曰视默,主灾恶。 又姓,见【姓苑】。 又通作示。【诗小雅】视民不恌。【笺】视,古示字。【前汉高帝纪】视项羽无东意。【史记】作示。【师古注】汉书多以视为示,古字通用。 又【广韵】承矢切【集韵】【韵会】善旨切【正韵】善指切,□嗜上声。义同。 又【玉篇】看也。【书洪范】五事,二曰视。【疏】视,常止反。 又【诗小雅】小人所视。叶上矢履。
覗 【酉集上】【见字部】 覗 【唐韵】息兹切【集韵】【韵会】新兹切【正韵】相咨切,□音思。【广韵】觑也。【扬子方言】凡相窃视,自江而北谓之覗。 又【唐韵】【集韵】□相吏切,思去声。义同。 又【类篇】奄窥也。一曰□也。 【集韵】本作伺。或作□。
觇 【酉集上】【见字部】 觇 【集韵】【韵会】痴廉切【正韵】蚩占切,□谄平声。【说文】窥也。【左传成十七年】公使人觇之信。【礼檀弓】善哉觇国乎。 又【广韵】□也。【旧唐书职官志】觇□奸谲。 又【集韵】或作沾。【礼檀弓】我丧也斯沾。【注】沾、觇同。 又或作占。【礼学记】呻其占毕。【注】占,视也。□谓之毕。 又或作。【类篇】窥也。【扬子方言】凡相窃视,南楚或谓之。 又【广韵】【集韵】【韵会】□敕艳切,谄去声。义同。 又【集韵】丑琰切,音谄。视也。 又【类篇】都含切,音耽。缓颊也。一曰举首。 又【字汇补】公低切,音稽。【唐苏溯朝觐坛颂】觇虞氏。
覙 【酉集上】【见字部】 覙 【五音篇海】支忍切,音轸。视也。○按卽诊字之讹。
【酉集中】【贝字部】 【广韵】【集韵】【韵会】□吕张切,音良。【玉篇】赋也。 又【集韵】力让切,音亮。义同。
覛 【酉集上】【见字部】 覛 【唐韵】【集韵】□莫狄切,铭入声。【说文】邪视也。【张衡西京赋】覛往昔之遣馆。【注】覛,视也。李善读。 又【广韵】【集韵】莫获切【韵会】【正韵】莫白切,□音麦。【尔雅释诂】覛,视也。【注】谓相视也。【六书故】密察也。【周语】古者太史顺时覛土。【後汉杜笃论都赋】覛长乐。○按《玉篇》籀作□,亦作□,与眽通,与觅别。《集韵》《韵笺》《正讹》《正韵》覛溷觅,非。
眺 【酉集上】【见字部】 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他吊切,祧去声。【说文】诸侯三年大相聘曰眺。眺,视也。【周礼春官】典瑞:以眺聘。【注】大夫众来曰眺,寡来曰聘。又【大宗伯】时问曰聘,殷眺曰视。【注】殷眺谓一服朝之岁,以朝者少,诸侯乃使卿以大礼众聘焉。 又见也。【左传昭五年】享眺有璋。【注】旣朝聘而享见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他雕切,音祧。义同。 又【集韵】土了切,祧上声。与眺同。远视也。【张衡思□赋】流目眺夫衡阿。
覝 【酉集上】【见字部】 覝 【唐韵】力盐切【集韵】离盐切,□音廉。【说文】察视也。【演繁露】《周礼》廉能之类,诸家虽训廉为察,常疑理不相附,因阅汉高帝诏: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颜氏曰:廉字本作覝,其音同,乃知廉之为察,本覝字也,有觇视之义。○按《说文》本作覝。从见声。俗作覝,非。《字汇补》一作□、□,亦非。
□ 【未集上】【米字部】 □ 【海篇】须上声。粮米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韵】音亦。络丝也。
覞 【酉集上】【见字部】 覞 【唐韵】【集韵】□弋笑切,音耀。【说文】□视也。【元包经】晋覞于丑。传曰:观夫众也。【类篇】或作□。 又【集韵】昌召切,弨去声。普视貌。 又【集韵】施只切,音释。昌石切,音尺。义□同。
覟 【酉集上】【见字部】 覟 【集韵】职吏切,音志。审视也。
觋 【酉集上】【见字部】 觋 【唐韵】胡狄切【集韵】【韵会】【正韵】□狄切,□音檄。【说文】能斋肃事神明也。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徐锴曰】能见神也。【周礼春官神仕疏】男阳有两称,曰巫,曰觋。女阴不变,直名巫,无觋称。【後汉张衡传】或察巫觋之言。【北史齐幼主纪】雅信巫觋,解祷无方。 又【集韵】或作击。【荀子王制篇】伛巫跛击之事。【注】击,读为觋。男巫也。 又【集韵】下革切,音核。义同。
覢 【酉集上】【见字部】 覢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失冉切,音闪。【说文】暂见也。引【春秋公羊传】覢然公子阳生。今本作闯,注闯出头貌。 又【仓颉篇】覢覢,视貌。 【韵会】与睒同。考证:〔【说文】暂见也。【公羊传哀六年】覢然公子阳生。〕 谨按作覢者说文所引之本无哀六年三字。谨照说文原文改为引春秋公羊传覢然公子阳生。〔覢然公子阳生。【注】出头貌。今本作闯然。〕 谨按作覢者训为暂见。作闯者训为出头貌。不得合以为一。注字以下谨改为今本作闯,注闯出头貌。
覣 【酉集上】【见字部】 覣 【唐韵】於为切【集韵】邕危切,□委平声。【说文】好视也。 又【博雅】怒也。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太子右监门率府副率士覣。 又【集韵】乌禾切,音倭。视貌。
訞 【酉集上】【言字部】 訞 【广韵】【集韵】【韵会】□於乔切,音妖。同妖。【玉篇】灾也。【类篇】语祥。【前汉文帝纪】除訞言之罪。【师古曰】訞,同妖。【大戴礼易本命】訞数起。【荀子非十二子篇】訞怪,狡猾之人。 又【广韵】巧言貌。 又人名。【山海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 【集韵】本作□。【正字通】通作祅。
【寅集上】【宀字部】 【唐韵】虫最切【集韵】取外切,□音襊。【说文】塞也。从宀□声。【唐陆贽关中事状】傥有贼臣蹈。【注】塞外道。
觘 【酉集上】【角字部】 觘 【唐韵】初敎切【集韵】楚敎切,□音钞。【玉篇】角□也。 又【集韵】初交切,钞平声。义同。
覤 【酉集上】【见字部】 覤 【正韵】迄逆切。同□。覤覤,惊惧貌。【庄子天地篇】蒋闾葂覤覤然惊。【注】与□同。 又【集韵】色责切【正韵】生责切,□生入声。义同。 【集韵】本作愬。亦作□。
覥 【酉集上】【见字部】 覥 【字汇】他典切,音腆。面惭也。 【说文】本作腼。【字汇补】一作□。
【酉集上】【言字部】 【唐韵】职雉切【集韵】轸视切,□音旨。【说文】讦也。【广韵】讦发人之恶。 又【玉篇】之耳切,音止。义同。 又【说文长笺】亦作□。
覧 【酉集上】【见字部】 覧 【字汇】俗览字。
睹 【酉集上】【见字部】 睹 【玉篇】古文睹字。【易乾卦】圣人作而万物睹。【史记魏世家】耳目之所睹记。 又【辽史国语解】徒睹,古边徼外小国。 又姓,见【姓苑】。 又复姓。【战国策】睹斯赞,魏人。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补】力眞切,音邻。碎米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方中切,音风。小竹名也。
亲 【酉集上】【见字部】 亲 〔古文〕□寴□【唐韵】【正韵】七人切【集韵】【韵会】雌人切,□七平声。【广韵】爱也。【孝经序】亲誉日著。【注】慈爱之心曰亲。【荀子不苟篇】交亲而不比。【注】亲谓仁恩。【周语】慈惠保民,亲也。 又近也。【易乾卦】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又【增韵】躬也。【诗小雅】弗躬弗亲。【笺】言不躬而亲之也。【礼文王世子】世子亲齐□而养。【注】亲,犹自也。 又【释名】衬也。言相隐衬也。【增韵】姻也。【礼大传】亲者,属也。【疏】谓有亲者,各以属而为之服。【左传昭十四年】禄勋合亲。【杜注】亲,九族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阴礼敎亲,则民不怨。【注】谓男女之礼,婚姻以时,则男不旷,女不怨。 又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也。【管子牧民篇】上服度则六亲固。又【前汉礼乐志注】如淳曰:父、子、从父昆弟、从祖昆弟、曾祖昆弟、族昆弟,为六亲。 又姓。【史记孟尝君传】齐王逐周最,而听亲弗。【注】亲弗,人姓名。【战国策】作祝弗。 又通作新。【大学】在亲民。【程注】亲,当作新。 又【唐韵】七遴切【集韵】【韵会】七刃切【正韵】寸遴切,□七去声。【左传桓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注】以亲疏为分别。【释文】有平去两音。 又【广韵】亲家也。【集韵】婚姻相谓为亲。 又叶苍先切,音千。【杨方合欢诗】磁石引长针,阳燧下焱烟,宫商声相和,心同自相亲。 【字汇】古从□。今省作亲。【集韵】或作媇儭。○按字汇补又作□□□,非。考证:〔【诗小雅】勿躬勿亲。〕 谨照原文改为弗躬弗亲。
覫 【酉集上】【见字部】 覫 【集韵】普朗切,滂上声。视物貌。【字汇】侧视物貌。【正字通】泛云俗字,非。
觊 【酉集上】【见字部】 觊 【唐韵】【集韵】【韵会】几利切【正韵】吉器切,□音冀。【说文】□幸也。【广韵】觊觎,希望也。【左传桓二年】下无觊觎。【注】下不冀望于上也。 又【集韵】或作几。【左传宣十二年】庸可几乎。【疏】几读如冀,言用可冀幸而得之乎。【礼檀弓吾欲暴尩注】尩者面乡天,觊天哀而雨之。觊,又作几,音冀。 又【韵会小补】通作□。【礼文王世子反养老于东序注】州里□於邑。【疏】希□慕仰,行之於邑也。 又【集韵】虚器切,咦去声。【类篇】幸也。【韵会小补】垂也。【集韵】亦作□。【正字通】俗通作冀。【增韵】亦作懻,非。
覭 【酉集上】【见字部】 覭 【唐韵】莫经切【集韵】【韵会】忙经切,□音冥。【说文】小见也。【正字通】或曰暗处密窥曰覭。覭有微细难见义,故从冥。 又【广韵】【集韵】□莫狄切,冥入声。【广韵】小貌。【类篇】微见也。 又【集韵】莫获切,音麦。草木丛生貌。【尔雅释诂】覭髳,茀离也。【注】谓草木之丛茸翳荟也。 又【正韵】眉兵切,音明。眉目之闲也。○按尔雅,目上为名,注,眉目之闲。正韵因名、覭声近而误训,字汇从之,□非。考证:〔【尔雅释草】覭髳,茀离也。〕 谨照原书释草改释诂。
覮 【酉集上】【见字部】 覮 【正字通】俗字。
觏 【酉集上】【见字部】 觏 【唐韵】古后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切,□音遘。【说文】遇见也。【诗召南】亦旣觏止。又【豳风】我觏之子。 又成也。【左传成六年】郇瑖氏土薄水浅,其恶易觏。【疏】言其病易成,由水土恶故也。 又【正字通】与遘通。长笺同逅。 又【集韵】下遘切,音□。义同。 又【集韵】胡沟切,□平声。亦同逅。邂逅,解说貌。 又【集韵】古项切,音讲。与顜同。【史记曹相国世家】顜若画一。【注】或从见。通作讲。 又【集韵】讫岳切,讲入声。亦同顜。通作较。
觑 【酉集上】【见字部】 觑 【唐韵】七句切【集韵】【韵会】【正韵】七虑切,□蛆去声。【说文】拘觑,未密致也。 又【广韵】伺视也。【唐书张说传】北□觑边。【集韵】一作。 又【韵会】通作徂。【前汉张良传】良与容徂击秦皇帝。【师古注】徂谓密伺之也。本作觑。 又【集韵】千余切,音蛆。义同。【类篇】或作□。 【集韵】讹作觑,俗作觑,□非。
覱 【酉集上】【见字部】 覱 【集韵】庄陷切,音蘸。【类篇】覱,高危貌。 又【唐韵】【集韵】□子鉴切,音□。义同。 又【玉篇】逞貌。 又【集韵】侧衔切,□平声。避也。
觐 【酉集上】【见字部】 觐 【唐韵】【集韵】【韵会】渠吝切【正韵】具吝切,□音仅。【尔雅释诂】觐,见也。【疏】下见上也。【书舜典】乃日觐四岳群牧。【礼曲礼】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注】春见曰朝,秋见曰觐。【周礼春官大宗伯注】觐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 又【韵会】通作殣。【前汉礼乐志郊祀歌】殣冀亲以肆章。【注】殣,音觐,见也。 又叶渠巾切,音。【蔡邕笔赋】纪三皇之功伐兮,表八百之肆觐。传六经而缀百代兮,建皇极而叙彝伦。
詂 【酉集上】【言字部】 詂 【集韵】符遇切,音附。言有所依也。 又人名。彦詂,见【宋史宗室表】。 【类篇】或作□。
覴 【酉集上】【见字部】 覴 【集韵】都腾切。音登。久视也。 又【广韵】【集韵】【正韵】□丑证切,读若秤。直视貌。或作眙。
覵 【酉集上】【见字部】 覵 【集韵】居苋切【韵会】居谏切【正韵】居晏切,□艰去声。与瞯同。【博雅】视也。 又杂也。【礼祭仪】荐黍稷,羞肺肝首心,见闲以侠甒。【注】见闲当为覵。【疏】覵,杂也。言祭黍稷之时,杂以两甒醴酒。 又人名。【孟子】成覵,齐景公臣。 又【集韵】何闲切【正韵】何艰切,□音闲。亦同瞯。 又【广韵】古闲切【集韵】居闲切,□音艰。视貌。 又【广韵】方免切【集韵】邦免切,□音鴘。义同。 又【集韵】伊甸切,音宴。窥也。 【说文】作□。【类篇】或作□。
【辰集上】【日字部】 【篇海】堂来切,音台。日出也。
【申集下】【衣字部】 【集韵】古狎切,音甲。【广雅】襦也。 又辖甲切,音狎。衿也。
【酉集上】【见字部】 【字汇】古悬切,音涓。远视。
□ 【未集中】【缶字部】 □ 【集韵】晡枚切,音杯。杯或从缶作□。【玉篇】缶也。
覶 【酉集上】【见字部】 覶 【唐韵】落戈切【集韵】卢戈切,□音骡。【说文】好视也。【玉篇】覶缕,委曲也。【金壷字考】次序也。【左思吴都赋】嗟难得而覶缕。【唐书柳宗元传】秉笔覶缕,不能成章。 又通作罗。【晋书傅咸疏】臣前所以不罗缕者,冀因结奏得从私愿也。 又【字汇补】力过切,骡去声。义同。见韵经。 又【集韵】力转切,挛上声。视貌。 【类篇】俗从尔作覼,非。
觌 【酉集上】【见字部】 觌 【唐韵】徒历切【集韵】【韵会】亭历切【正韵】杜历切,□音狄。【说文】见也。【易困卦】三岁不觌。【春秋庄二十四年】大夫宗妇觌用币。【公羊传】觌者何,见也。【礼郊特牲】不敢私觌。【周礼秋官司仪注】私觌,私面也。【韵会小补】於君谓之觌,於卿谓之面。觌,面别。散文面亦为觌。 又【集韵】他历切,音逖。又前历切,音寂。□同。详前字注。 又【集韵】徒谷切,音牍。【陆云赠顾骠骑诗】沈机响骇,幽明广觌。和以同人,物归时育。觌叶育。 【集韵】或作。亦作□。
观 【酉集上】【见字部】 观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玩切,官去声。【说文】谛视也。【韵会】所观也,示也。【易观卦】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朱注】观者,有以中正示人而为人所仰也。【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传】欲观示法象之服制。观,旧音官,陆音工唤切。【周礼冬官考工记】氏为量。嘉量旣成,以观四国。【注】以观示四方,使放象之。【前汉宣帝纪】观以珍宝。【师古曰】观,示也。 又容观,容貌仪观也。【礼玉藻】旣服习容观玉声乃出。 又【尔雅释诂】多也。【诗周颂】奄观銍艾。【笺】奄,久。观,多也。一音官。 又【尔雅释宫】观谓之阙。【注】宫门双阙。【疏】雉门之旁名观。又名阙。【白虎通】上悬法象,其状巍巍然高大,谓之象魏。使人观之,谓之观也。【三辅黄图】周置两观,以表宫门。登之可以远观,故谓之观。【左传僖五年】公旣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注】台上构屋,可以远观者也。 又【广韵】楼观。【韵会】道宫谓之观。【史记封禅书】仙人好楼居,上令长安作蜚廉桂观,甘泉作益延寿观。 又太子宫有甲观。【前汉成帝纪】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 又东观,汉秘书监。【後汉安帝纪】诏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传记。【注】洛阳南宫有东观。一名蓬观。 又京观,积尸封土其上也。【左传宣十二年】潘党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 又【韵会】壮观,奇观,谓景趣壮丽,事端奇伟有可观者。 又【字汇补】□也。【周礼夏官司爟注】今燕俗名汤□为观。 又人名,国名。【竹书纪年】帝启十年,放季子武观于西河。【注】武观,卽楚语五观也。观国,今顿丘卫县。 又县名,水名。【前汉地理志】东郡有畔观县,胶东国有观阳县。【应劭曰】在观水之阳。 又姓。【楚语】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 又通作馆。【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灵圉燕於闲馆。【又】虚宫馆而勿仞。【史记】【汉书】俱作观。 又与鹳通。【庄子寓言篇】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 又【广韵】【集韵】古丸切【韵会】【正韵】沽欢切,□音官。【博雅】视也。【正字通】远视、上视曰观,近视、下视曰临。【易观卦】初六童观。【朱子曰】卦以观示为义,爻以观瞻为义。【书盘庚】予若观火。【传】我视汝情,如视火。郑康成读去声。【谷梁传隐五年】公观鱼于棠。【传】常事曰视,非常曰观。【关尹子二柱篇】爱者我之精,观者我之神。爱为水,观为火。爱执而观,因之为木。观存而爱,摄之为金。 又游也。【孟子】吾何修而可以比於先王观也。 又占也。【史记天官书】观成潢。【晋灼曰】观,占也,潢,五帝车舍。 又犹显也。【前汉严安传】以观欲天下。【师古曰】显示之,使其慕欲也。 又【韵会小补】区愿切,音劝。【礼缁衣】在昔上帝,周田观文王之德。【注】周田观,古文为割申劝。【陆德明释文】观。依注读为劝。 又叶古黄切,音光。【汲冢周书】师旷歌无射曰:国诚宁矣,远人来观。修义经矣,好乐无荒。 又叶规伦切,音均。【前汉高彪诗】枉道依合,复无所观。先公高节,越可永遵。 又叶居员切,音涓。【傅毅七激】推深穷类,靡不博观。光润嘉美,世宗其言。 又叶扃县切,涓去声。【扬雄甘泉赋】大厦云谲波诡,摧嗺而成观。仰桥首以高视兮,目冥眴而无见。 又《诗小雅》维鲂及鱮薄言观者。【笺】观,多也。【韩诗】作睹。考证:〔又叶掌与切,音煮。【诗小雅】维鲂及鱮,薄言观者。【笺】观,多也。【韩诗】作睹。【朱注】观叶鱮,鱮音湑。〕 谨按观叶鱮朱注无此语。叶掌与切乃者字之音非观字之音。谨改又诗小雅维鲂及鱮薄言观者。笺多也。韩诗作睹。
【寅集中】【己字部】 【玉篇】奇己切【集韵】巨几切,□忌上声。【说文】,长踞也。【玉篇】长跪也。或作跽。 又【类篇】口已切,音起。古国名。卫宏说与杞同。
见 【酉集上】【见字部】 见 【唐韵】【广韵】古甸切【集韵】【类篇】【韵会】【正韵】经电切,□坚去声。【说文】视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疏】德被天下,为万物所瞻睹。【书立政】灼见三有俊心。【礼王制】问百年者就见之。【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注】此六礼者,以诸侯见王为义。【史记五帝纪】舜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前汉东方朔传】未得省见。【注】言不为所拔识也。 又【通鉴】汉武帝元光五年,张汤、赵禹定律令,务在深文,作见知法。详矢部知字注。又姓。出【姓苑】。 又【唐韵】胡甸切【集韵】【韵会】【正韵】形甸切,□贤去声。【广韵】露也。【易乾卦】见龙在田。【疏】阳气发见,故曰见龙。【仪礼士相见礼】某也,愿见无由达。【注】凡□于尊曰见,敌而曰见,谦敬之辞也。【史记淮阴侯传】情见势屈。【师古曰】见,显露也。 又荐达也。【左传昭二十年】齐豹见宗鲁於公孟。【注】见,荐达也。谓为之绍介,犹论语云:从者见之也。 又见在也。【史记项羽纪】军无见粮。【注】无见在之粮。【前汉高五王传】文帝封悼惠王子列侯见在者六人为王。【集韵】俗作现。 又【集韵】日朝也。【诗小雅】见睍曰消。【笺】韩诗作曣,云:见,日出也。 又【集韵】居苋切,音裥。棺衣也。【礼杂记】实见闲,而後折入。【疏】一解云:郑合见闲二字共为覸,苦辩反。【集韵】或作枧。 又杂也。【礼祭义】建设朝事,燔燎膻芗,见以萧光。【注】见当为覸,音闲厕之闲。孔颖达云:覵,谓杂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古文筑字。注详□。
【丑集上】【囗字部】 【集韵】乌关切,音弯。【郭璞江赋】涒□潾。【注】水势回旋之貌。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乌绀切,音暗。垢肉貌。
【辰集上】【日字部】 【篇海】莫北切,音墨。突前也。○按与见部□字音义同。卽□字之讹。
裆 【申集下】【衣字部】 裆 【唐韵】【集韵】【韵会】□都郞切,音当。【类篇】裲裆,衣名。【释名】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西京杂记】赵飞燕女弟遗飞燕金错绣裆。 又【玉篇】袴裆也。【前汉外戚传穷袴注】卽今绲裆袴也。【阮藉大人先生论】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褌裆。 又□裆。详□字注。
袅 【申集下】【衣字部】 袅 【正字通】俗褭字。【韵会】褭或作袅。【汉书音义】騕袅,神马。又【前汉百官公卿表】爵三级曰簪袅。【师古注】以组带马曰袅。簪袅,言饰此马也。
裋 【申集下】【衣字部】 裋 【集韵】上主切,音竖。【广韵】敝衣襦也。【玉篇】竖所衣布长襦也。【扬子方言】襜褕,自关而西其短者谓之裋褕。【史记秦本纪】寒者利裋褐。【前汉贡禹传】妻子糠豆不赡,裋褐不完。 又【集韵】殊遇切,音树。睹缓切,音短。义□同。 或作□。
夹 【申集下】【衣字部】 夹 【唐韵】古洽切,同袷。 又【集韵】檄颊切,音协。衽也。 又【类篇】怀夹,藏也。
裍 【申集下】【衣字部】 裍 【唐韵】【集韵】□苦本切,音捆。成就也。 又【说文】絭束也。【类篇】韏衣也。
裎 【申集下】【衣字部】 裎 【唐韵】直贞切【集韵】【韵会】驰贞切,□音呈。【类篇】倮也。【孟子】虽袒裼裸裎於我侧。【焦氏易林】裸裎逐狐,为人所笑。 又【玉篇】衣扬也。 又【博雅】佩紟谓之裎。【广韵】裎,佩带也。 又【扬子方言】襌衣无袌者,谓之裎衣。 又【集韵】丑郢切,音逞。深衣也。 又丈井切,音徎。直正切,音郑。义□同。
规 【酉集上】【见字部】 规 【唐韵】居追切【集韵】【韵会】均窥切【正韵】居为切,□音□。【说文】有法度也。【玉篇】正圜之器也。【礼经解】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前汉律历志】衡运生规,规圜生矩。【庄子马蹄篇】圜者中规,方者中矩。【淮南子时则训】规者所以圜万物也。 又以法正人曰规。【书□征】官师相规。【传】规,正也。【诗卫风淇奥序】武公能听其规谏。【疏】正圜以规使依度,犹正君以礼使人德,故谓之规谏。 又规,求计也。【左传昭二十六年】规求无度。 又规避违法,以方为圜也。【正字通】引唐书:规影徭赋。 又谋度也。【礼儒行】其规为有如此者。【疏】但自规度所为之事而行。【战国策】齐无天下之规。【注】规犹谋也,谓无谋齐者。後汉书凡谋皆作规。 又画也。【周语】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 又日月圆曰规。【谢灵运游南亭诗】密林含余淸,远峰影半规。【注】日落峰外,隐其半也。【韩愈玩月诗】前夕虽十五,月长未满规。【文苑英华海日初出赋】赫赫光满,规规质圆。 又规田。【礼王制百亩之分疏】偃猪之地,九夫为规,四规而当一井。 又官名。【金史百官志】规措官,正七品,掌灌漑民田。 又鱼名。【沈括补笔谈】浙东人呼河豚为规鱼。又有生海中者,腹上有刺,名海规吹肚鱼。 又鸟名。【埤雅】杜鹃,一名子规。或作□鳺巂。 又规矩,兽名。详矩字注。 又姓。明规恂,弘治中敎授,夏邑人。 又【韵会小补】惠圭切,音携。车轮一周为一规。通作巂。【礼曲礼】立视五巂。【注】巂,犹规也。谓轮转之度。【音释】巂,本又作规。 又【集韵】规恚切,□去声。规规,惊视自失貌。【庄子秋水篇】规规然自失也。 又【集韵】呼役切,音狊。本作瞁。惊视貌。 又【音学五书】居何切,古音歌。【淮南子主术训】若缺一欲字
规之,乃是离之。【扬子法言】问萧何、曹参,曰:萧也规,曹也随。 【说文】从夫从见。【字统】丈夫识用必合规矩,故字从夫。【正字通】按因夫立解未详,考与矩□从矢也。当作。古文作规。又【字汇补】音吸。字辨训惊视,与规不同。【字汇总略】以规字音吸,字为规矩之规,非是。□录备考。
视 【酉集上】【见字部】 视 〔古文〕□视□□□视□【集韵】时利切【韵会】是义切【正韵】时吏切,□音嗜。【说文】瞻也。【博雅】明也。【易履卦】视履考祥。【书大甲】视远惟明。 又【字汇】看待也。【左传成三年】郑贾人如晋,荀罃善视之。 又【博雅】效也。【书大甲】视乃厥祖。【疏】言当法视其祖而行之。 又【小尔雅】比也。【左传襄二十七年】季武子使谓叔孙以公命,曰:视邾滕。【注】欲比小国。【礼檀弓】公室视丰□。【疏】言视者不正,相当比拟之辞也。 又犹纳也。【礼坊记】君子於有馈者弗能见,则不视其馈。【注】不视,犹不纳也。 又犹敎也。【仪礼乡射礼】命释获者设中,遂视之。【注】视之,当敎之。 又【释名】视,是也,察是非也。 又【礼曲礼】兔曰明视。【疏】兔肥,则目开而视明也。又【仪礼士虞礼】明齐溲酒。【郑注】明齐,当为明视,兔腊也。 又【山海经】狄山有视肉。【注】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也。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 又山水名。【山海经】帝囷山东南五十里曰视山。【又】葴山,视水出焉。【注】或曰视宜为瀙。瀙水今在南阳。 又人名。【陶潜群辅录】伏羲六佐,其一曰视默,主灾恶。 又姓,见【姓苑】。 又通作示。【诗小雅】视民不恌。【笺】视,古示字。【前汉高帝纪】视项羽无东意。【史记】作示。【师古注】汉书多以视为示,古字通用。 又【广韵】承矢切【集韵】【韵会】善旨切【正韵】善指切,□嗜上声。义同。 又【玉篇】看也。【书洪范】五事,二曰视。【疏】视,常止反。 又【诗小雅】小人所视。叶上矢履。
觇 【酉集上】【见字部】 觇 【集韵】【韵会】痴廉切【正韵】蚩占切,□谄平声。【说文】窥也。【左传成十七年】公使人觇之信。【礼檀弓】善哉觇国乎。 又【广韵】□也。【旧唐书职官志】觇□奸谲。 又【集韵】或作沾。【礼檀弓】我丧也斯沾。【注】沾、觇同。 又或作占。【礼学记】呻其占毕。【注】占,视也。□谓之毕。 又或作。【类篇】窥也。【扬子方言】凡相窃视,南楚或谓之。 又【广韵】【集韵】【韵会】□敕艳切,谄去声。义同。 又【集韵】丑琰切,音谄。视也。 又【类篇】都含切,音耽。缓颊也。一曰举首。 又【字汇补】公低切,音稽。【唐苏溯朝觐坛颂】觇虞氏。
览 【酉集上】【见字部】 览 【唐韵】卢敢切【集韵】【韵会】【正韵】鲁敢切,□蓝上声。【说文】观也。【孔安国尚书序】睹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史记秦始皇纪】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又州名。【唐书地理志】剑南道有览州,贞观二十三年置。 又姓。【姓苑】望出彭城。 又【韵会】通作揽。【王羲之兰亭叙】後之揽者,亦将有感於斯文。【正字通】按揽览音同义别。揽,撮取也。溷同览,非。 又【韵会】【正韵】□卢瞰切,蓝去声。【前汉韦孟讽谏诗】我王如何,曾不斯览。叶下鉴,师古读。 又官名。【唐书南蛮传】南诏,各府副将曰演览、缮览、澹览、幕览。【唐书音义】读。 【俗书证误】从亽作覧,非。
觉 【酉集上】【见字部】 觉 〔古文〕覐□【唐韵】古岳切【集韵】【韵会】【正韵】讫岳切,□音角。【说文】寤也。【广韵】晓也。【书说命】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公羊传昭三十一年】叔术觉焉。【注】觉,悟也。【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後知此大梦也。【白虎通】学之为言觉也,悟所不知也。 又发也。【前汉高帝纪求贤诏】有而勿言觉免。【注】发觉者,免其官。 又明也。【左传文四年】以觉报宴。【注】以明报功宴乐。 又大也,直也。【诗小雅】有觉其楹。【传】有觉,言高大也。【笺】直也。【左传襄二十一年】夫子觉者也。【注】较然正直。 又【释名】告也。一曰自上敕下。一曰告,告觉也。 又【博雅】哲也。 又佛曰觉王。【旧唐书高祖诏】自觉王迁谢,像法流行。又【姚崇传】佛者,觉也,在乎方寸。【魏书释老志】浮屠正号曰佛陀,华言译之则谓净觉。 又星名。【晋书天文志】妖星三曰天棓。一名觉星。 又姓,见【姓苑】。 又【韵会】通作梏。【礼缁衣】有梏德行。【注】梏,音角。【诗大雅】本作觉。【疏】梏与觉字异音同。 又【唐韵】古孝切【集韵】【韵会】【正韵】居效切,□音敎。【增韵】梦醒曰觉。【诗王风】尚寐无觉。【史记高帝纪】後人至高祖觉。【注】觉谓寝寐而寤也。 又叶讫力切,音棘。【列子力命篇】杨朱歌曰: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又叶吉列切,音孑。【苏轼补龙山文】骥騄交骛,驽蹇先蹶,楚狂醉乱,陨帽莫觉。 又叶古爻切,音交。【左传哀二十一年】齐人歌: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音学五书】觉叶。 又【正字通】按郭璞菵草赞:菵草赤茎,实如蘡薁。食之益智,忽不自觉,殆齐生知,功奇于学。薁音约,与觉、学叶。字汇不考郭赞上下文,泥。吴棫《韵补》薁音育,觉攺音谷,非。考证:〔【苏轼补龙山文】骥騄交鹜,鴑蹇先蹶,楚狂醉乱,帽莫觉。〕 谨照原文鹜改骛。鴑改驽。改陨。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都兮切,音低。丝滓也。一说俗纸字。
觊 【酉集上】【见字部】 觊 【唐韵】【集韵】【韵会】几利切【正韵】吉器切,□音冀。【说文】□幸也。【广韵】觊觎,希望也。【左传桓二年】下无觊觎。【注】下不冀望于上也。 又【集韵】或作几。【左传宣十二年】庸可几乎。【疏】几读如冀,言用可冀幸而得之乎。【礼檀弓吾欲暴尩注】尩者面乡天,觊天哀而雨之。觊,又作几,音冀。 又【韵会小补】通作□。【礼文王世子反养老于东序注】州里□於邑。【疏】希□慕仰,行之於邑也。 又【集韵】虚器切,咦去声。【类篇】幸也。【韵会小补】垂也。【集韵】亦作□。【正字通】俗通作冀。【增韵】亦作懻,非。
觋 【酉集上】【见字部】 觋 【唐韵】胡狄切【集韵】【韵会】【正韵】□狄切,□音檄。【说文】能斋肃事神明也。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徐锴曰】能见神也。【周礼春官神仕疏】男阳有两称,曰巫,曰觋。女阴不变,直名巫,无觋称。【後汉张衡传】或察巫觋之言。【北史齐幼主纪】雅信巫觋,解祷无方。 又【集韵】或作击。【荀子王制篇】伛巫跛击之事。【注】击,读为觋。男巫也。 又【集韵】下革切,音核。义同。
【辰集中】【木字部】 【字汇补】所骖切,音山。木实。
觌 【酉集上】【见字部】 觌 【唐韵】徒历切【集韵】【韵会】亭历切【正韵】杜历切,□音狄。【说文】见也。【易困卦】三岁不觌。【春秋庄二十四年】大夫宗妇觌用币。【公羊传】觌者何,见也。【礼郊特牲】不敢私觌。【周礼秋官司仪注】私觌,私面也。【韵会小补】於君谓之觌,於卿谓之面。觌,面别。散文面亦为觌。 又【集韵】他历切,音逖。又前历切,音寂。□同。详前字注。 又【集韵】徒谷切,音牍。【陆云赠顾骠骑诗】沈机响骇,幽明广觌。和以同人,物归时育。觌叶育。 【集韵】或作。亦作□。
觎 【酉集上】【见字部】 觎 【唐韵】羊朱切【集韵】【韵会】容朱切【正韵】云俱切,□音兪。觊觎,欲得也。【左传襄十五年】能官人则民无觎心。【杜注】无觊觎以求幸。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修职郞觎之。 又通作窬。【刘琨劝进表】狡□窥窬。【文选注】窬,与觎同。 又【广韵】羊戍切【集韵】【韵会】兪戍切,□兪上声。又【集韵】从遇切,音聚。义□同。
觏 【酉集上】【见字部】 觏 【唐韵】古后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切,□音遘。【说文】遇见也。【诗召南】亦旣觏止。又【豳风】我觏之子。 又成也。【左传成六年】郇瑖氏土薄水浅,其恶易觏。【疏】言其病易成,由水土恶故也。 又【正字通】与遘通。长笺同逅。 又【集韵】下遘切,音□。义同。 又【集韵】胡沟切,□平声。亦同逅。邂逅,解说貌。 又【集韵】古项切,音讲。与顜同。【史记曹相国世家】顜若画一。【注】或从见。通作讲。 又【集韵】讫岳切,讲入声。亦同顜。通作较。
觐 【酉集上】【见字部】 觐 【唐韵】【集韵】【韵会】渠吝切【正韵】具吝切,□音仅。【尔雅释诂】觐,见也。【疏】下见上也。【书舜典】乃日觐四岳群牧。【礼曲礼】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注】春见曰朝,秋见曰觐。【周礼春官大宗伯注】觐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 又【韵会】通作殣。【前汉礼乐志郊祀歌】殣冀亲以肆章。【注】殣,音觐,见也。 又叶渠巾切,音。【蔡邕笔赋】纪三皇之功伐兮,表八百之肆觐。传六经而缀百代兮,建皇极而叙彝伦。
角 【酉集上】【角字部】 角 【唐韵】古岳切【集韵】【韵会】【正韵】讫岳切,□音觉。【说文】角,兽角也。本作□,从力从肉。【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春秋成七年】鼷鼠食郊牛角。【礼月令】仲夏鹿角解,仲冬麋角解。【大戴礼易本命】四足者无羽翼,戴角者无上齿。【列子黄帝篇】傅翼戴角,谓之禽兽。 又犀有食角。【尔雅释兽】犀似豕。【注】犀三角,一在顶,一在额,一在鼻。鼻上者,食角也。【苏颂曰】一名奴角。 又龙角。【埤雅】有角曰虬龙。 又角弓,以角饰弓也。【诗小雅】騂騂角弓。【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为弓角者,以为疾也。【魏志鲜□传】端牛角为弓,世谓之角端者也。○按角端卽角颛,谓一角正立不斜,故名角端。角,古音禄,字林、正韵讹作甪,非。 又额角。【逸雅】角者,生於额角也。【後汉光武纪】隆准日角。【注】谓庭中骨起,状如日。【论语撰考谶】颜回有角额,似月。 又隅也。【易晋卦】晋其角。【疏】西南隅也。【後汉郞顗传】顗父宗善风角星算。【注】角,隅也。□四隅之风以占吉凶。又【唐书裴坦传】含人初诣省视事,四丞相送之,施一榻堂上,压角而坐。【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舍人院每知制诰上事,必设紫褥于庭,北面拜,阁长立褥东北隅,谓之压角。 又男、女未冠、笄曰总角。【诗卫风】总角之宴。【朱传】结发为饰也。【礼内则】剪发为鬌,男角女羁。【注】夹囟曰角,两髻也。午达曰羁,三髻也。 又校也。【礼月令】仲春,角斗甬。【注】较其同异也。【管子七法篇】春秋角试。 又【广韵】竞也。【战国策】驾犀首而骖马服,以与秦角逐。【前汉谷永传】角无用之虚文。 又【增韵】通作确。【前汉李广传】数与卤确。【注】谓竞胜负也。 又【韵会】角抵,戏名。六国时所造,使两两相当,角力相抵触。【史记李斯传】作觳抵。【前汉武帝纪】作角抵。又【张骞传】作角氐。角与觳通。 又掎角,驻兵以制敌也。【正韵】绁其後曰掎,絓其前曰角。【左传襄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魏志少帝纪】吴□屯逼永安,遣荆、豫诸军,掎角赴救。【韵会】亦作捔。 又东方之音也。【礼月令】孟春之月,其音角。【前汉律历志】角,触也。物触地而出,戴芒角也。【尔雅释乐】角谓之经。【韵会】通作龣。【魏书江式传】宫商龣徵羽。【注】龣卽角字。 又大角,军器。【演繁露】蚩尤率魑魅与黄帝战,帝命吹角为龙鸣御之。【唐书百官志】节度使入境,州县筑节楼,迎以鼓角。今鼓角楼始此。 又星名。【韵会】东方七宿之首,苍龙之角十二度。【尔雅释天】寿星,角亢也。【注】列宿之长。又【博雅】大角谓之栋星。【史记天官书】大角者,天王帝廷。 又羊角,旋风也。【庄子逍遥游】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又酒器。【礼礼器】□者举角。【疏】四升曰角。角,触也。不能自适,触罪过也。 又量器。【管子七法篇】斗斛也,角量也。【吕览八月纪】正钧石,齐升角。 又木角,水斗名。【礼丧大记】虞人出木角。 又角人,官名。【周礼地官】角人掌以时徵齿角,凡骨物于山泽之农。 又履名。【释名】仰角,屐上施履之名也。【扬子方言】徐土邳圻之闲,大麄谓之角。【注】今漆履有齿者。 又艹名。【博雅】□明,羊角也。【埤雅】莪,一名角蒿。 又果名。【淸异录】新罗国松子有数等,惟玉角香最奇。【本草纲目】芰实,一名沙角。 又鸟名。【本草纲目】鹰,一名角鹰。【李时珍曰】顶有毛角,故名。 又小鱼名鹿角。【欧阳修达头鱼诗】毛鱼与鹿角,一龠数千百。 又地名。【韩愈祭张员外文】避风太湖,七日鹿角。【注】地在洞庭湖。 又城名。【左传襄二十六年】袭卫羊角,取之。【注】今廪丘县所治羊角城是。 又县名。【南齐书州郡志】角陵县,属南新阳左郡。 又姓。【後汉冯异传】角闳据汧骆。 又【唐韵】【集韵】□卢谷切,音禄。【类篇】兽不童也。又【广韵】汉四皓有角里先生。○按通雅:角,古音禄。诗召南: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史记刺客传:天雨粟,马生角。前汉东方朔传: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扬子太□经:啧以牙者童其角,以翼者两其足。崔駰《杖颂》:用以为杖,饰以犀角,王母扶持,永保百禄。俱叶音禄。李因笃曰:杜甫赤霄行,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飮寒泉逢抵触。唐人亦作禄,音用。又李济翁资暇录云:汉四皓,其一号角里先生。角音禄,今多以觉音呼,误也。至於读角为觉,而角里之音禄者,辄攺作甪,则益谬矣。又东都事略,崔偓佺云:刀下用音榷,两点下用音鹿,一点一撇不成字,未详。唐韵角音禄,又音觉,其实字无二形。说文角训象兽角形,亦无刀用两点之说。偓佺臆说,不可从。佩觿集、字林、韵会、正韵分角甪为二,□误。 又【字汇补】古禄切,音谷。【韩愈赠张籍诗】角角雄雉鸣。【方崧卿云】角音谷。 又【音学五书】叶良拒切,音虑。【尉缭子兵谈篇】兵如总木,弩如羊角,人人无不腾陵张胆绝乎疑虑,堂堂决而去。 【集韵】通作捔。考证:〔【埤雅】有角曰叫龙。〕 谨照原文叫龙改为虬龙。〔【尔雅释天】角亢,寿星也。〕 谨照原文改寿星,角亢也。〔【周礼地官】角人掌以时徵齿角凡骨于山泽之农。〕 谨照原文骨下增物字。
觓 【酉集上】【角字部】 觓 【唐韵】【集韵】□渠幽切,音虬。【说文】角貌。【诗小雅】兕觵其觓。今本作觩,与觓通。【朱传】角上曲貌。又【谷梁传成七年】郊牛日展觓角而知伤。【注】球球然角貌。 又【集韵】渠尤切,音求。【玉篇】居幽切,音樛。义□同。 又【集韵】吉酉切,樛上声。亦角貌。引谷梁传,展觓角。
斤 【酉集上】【角字部】 斤 【正字通】与筋同。【淮南子道应训】良马者,可以形容斤骨相也。 又後人讹为斤两之斤。【旧唐书文宗纪】烧灰煎盐,每石灰得盐一十二斤一两。【葛长庚金丹赋】药材斤两。○按前汉货殖传本作斤,从斤为正。
粗 【酉集上】【角字部】 粗 【广韵】【正韵】仓胡切【集韵】聪徂切,□音粗。大也,疏也,物不精也。【公羊传庄十年】粗者曰侵,精者曰伐。【注】粗,粗也。又才古反。又通作粗。【礼月令】其器高以粗。【吕览】作粗。 又【广韵】徂古切【集韵】坐五切,□殂上声。牛角直下也。 又【韵会】略也。【前汉艺文志】庶得粗粗。又【叙传】粗举僚职。【师古曰】粗,粗略也,大略也。□才戸反。【正字通】说文本作粗。俗作麄、粗,非。按通雅曰:世皆以粗为粗字,此缘陆、孙而误也。不知粗乃粗义,非粗音也。汉书粗粗连用,一处二粗字,有是理乎。古盖各造粗字,至汉分之,粗为尘起之粗,平声。粗为一切之粗,上声。故班固汉书连用则异声,分用则同字,不可不辨也。 又【集韵】锄庚切,音伧。与同。 又【广韵】尺玉切。与触同。
觖 【酉集上】【角字部】 觖 【唐韵】【集韵】【韵会】□古穴切,音决。【玉篇】觖望,犹怨望也。【史记荆燕世家】独此尚觖望。【注】薛瓒曰:谓相觖而怨望。如淳曰:觖与辞别之诀同。臣谓觖者,缺也。觖望,不满所望而怨耳。【淮南子缪称训】禹无废功,无废财,自视犹觖如也。【注】觖,不满也。【增韵】与诀通。 又摘觖,挑发也。【前汉孙宝传】故欲摘觖以扬我恶。【韵会】与抉通。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窥瑞切,窥去声。义同。 又【广韵】望也。【後汉李通传论】以觖一切之功。【注】觖,望也。李贤读。 又【集韵】遣尔切,音企。【史记卢绾传】为群臣觖望。【注】韦昭曰:觖犹冀也。索隐音企。 又涓惠切,音桂。舌头语也。
觙 【酉集上】【角字部】 觙 【荀子解蔽篇】空室之中有人焉,其名曰觙,其为人也善射。【注】觙字及事幷未详所出,或假设喩耳。
□ 【卯集下】【方字部】 □ 【字汇补】音义与房同。【汉隶释曰】博物志,城固县婿乡有唐公□,得道升仙。
觚 【酉集上】【角字部】 觚 【唐韵】古乎切【集韵】【韵会】【正韵】攻乎切,□音孤。【说文】乡飮酒之爵也。一曰觞受三升者谓之觚。【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为飮器,觚三升。【注】觚,当为觯。【疏】礼器制度云:觚大二升,觯大三升。故郑从二升觚,三升觯也。【韩诗外传】二升曰觚。觚,寡也。飮当寡少。【论语】觚不觚。【疏】觚者,礼器,盛酒二升。 又方也。【周礼天官小宰疏】兵书有谲觚之人,谓谲诈桀出,觚角非常也。【史记酷吏传】汉兴,破觚为圜。【庄子大宗师】与乎其觚而不坚也。【注】所守方而不固执也。 又法也。【扬子太□经】占之以其觚。【注】占之以法,谓经纬之休咎也。 又角也。【前汉律历志】其算法用竹,径一分长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为一握。【苏林曰】六觚,六角也。又【郊祀志】八觚宣通,象八方。【师古曰】觚,角也。【服虔曰】八觚,如今社坛也。 又灶额也。【困学纪闻】仲尼读春秋,老耼据灶觚而听。 又剑拊也。【新论思愼篇】令提剑锋而掉剑觚,必刎其指,而不能以陷腐木。 又官名。【魏志东夷倭人传】伊都国官曰尔支,副曰泄谟觚、柄渠觚。又奴国官曰兕马觚。 又人名。【北史魏献明皇后传】后少子秦王觚。 又觚竹城,在辽西。【尔雅释地】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注】觚竹在北。 又鹑觚,县名。见【晋书地理志】唐更名灵台,属泾州。【前汉书】作鹑孤。 又通作柧。【班固西都赋】上觚棱而栖金爵。【注】觚,八觚有隅者也。一曰堂殿上最高转角处。【後汉书】作柧棱。 又通作。【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注】觚,木之方者,古人用之以书,犹今之□也。【韵会】竹□也。与通。 又通作菰。【前汉司马相如子虚赋】莲藕觚卢。【张晏曰】觚卢,扈鲁也。【史记】作菰芦。【说文】本作苽。
觛 【酉集上】【角字部】 觛 【唐韵】徒旱切【集韵】【韵会】荡旱切【正韵】徒亶切,□坛上声。【说文】小觯也。 又【广韵】多旱切【集韵】党旱切,□音亶。【玉篇】小卮。【博雅】□、觛,卮也。 又【广韵】【集韵】□得案切,亶去声。义同。
觜 【酉集上】【角字部】 觜 【唐韵】【集韵】□遵为切,醉平声。【说文】鸱旧头上角觜也。 又星名。觜觿,西方宿也。【礼月令】仲秋之月,日在角,旦觜觿中。【史记天官书】觜觿,虎首,主葆旅事。 又次名。娵觜,室壁之次也。【尔雅释天】娵觜之口,营室东壁也。通作訾。【左传襄三十年】岁在娵訾之口。 又【类篇】龟属。觜觿,与蟕蠵同。【後汉文苑传杜笃论都赋】甲瑇瑁,戕觜觿。【注】觜觿,大龟也。【集韵】或作□。 又【广韵】卽移切【集韵】【韵会】将移切【正韵】津私切,□音赀。又【唐韵】胏宜切【集韵】津垂切,□音厜。义□同。 又【唐韵】【韵会】【正韵】卽委切【集韵】祖委切,□厜上声。义同。 又【广韵】喙也。【南齐书刘休传】武人厉其觜吻。【潘岳射雉赋】列膆破觜。 【集韵】或作□嘴□。□原从作。又□、,同。考证:〔【说文】鸱□头上角觜也。〕 谨照原文□改旧。旧卽鸺字。
抵 【酉集上】【角字部】 抵 【广韵】都礼切【集韵】【正韵】典礼切,□音邸。与抵同。触也。【韩愈进学解】抵排异端。 又至也。【嵆康琴赋】触岩抵隈。 又角抵,戏名。通作抵、氐。详前角字注。 又【集韵】掌氏切,音纸。侧击也。与抵同。○按抵与觗别。字汇沿正韵之讹,又音支,训飮器,溷同觗注,非。字汇补讹作□,亦非。
【丑集上】【口字部】 【广韵】辛聿切【集韵】雪律切,□音恤。【玉篇】吹口貌。【广韵】口鸣□。【集韵】声也。或作欰。 又【集韵】春遇切,音戍。使犬声。
觞 【酉集上】【角字部】 觞 【唐韵】式阳切【集韵】【韵会】【正韵】尸羊切,□音商。【说文】觯实曰觞,虚曰觯。【韵会】酒卮总名。【三礼图】凡诸觞形皆同,升数则异。【诗周南卷耳疏】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总名曰爵,其实曰觞。觞者,饷也。【左传成二年】奉觞加璧以进。【前汉外戚传】酌羽觞兮销忧。【孟康曰】羽觞,爵也。作生爵形,有头、尾、羽翼。 又飮人以酒亦曰觞。【左传襄二十三年】觞曲沃人。【战国策】张仪曰:愿王赐之觞。王曰:诺。乃觞之。 又滥觞。【家语】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王肃注】觞,可以盛酒,言其微也。是滥觞谓始出之微。【唐明皇孝经序】滥觞於汉,盖用此义。近世有指为末流之弊者,误。 又觞深,渊名。【庄子达生篇】吾尝济乎觞深之渊。 籀文作□。【集韵】或作□。
觟 【酉集上】【角字部】 觟 【唐韵】下瓦切【集韵】【韵会】【正韵】戸瓦切,□音踝。【说文】牝牂羊生角者也。 又【玉篇】角貌。 又矢名。【西京杂记】茂陵文固阳以觟矢射雉,日连百数。 又复姓。【後汉儒林传】中山觟阳鸿,以孟氏《易》敎授。【注】姓觟阳,名鸿也。或作鲑,从鱼者,音胡佳反。 又【集韵】下买切,音蟹。与獬同。触邪神羊也。【王充论衡】觟□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注】卽獬廌也。 又【广韵】楚冠名。【淮南子主术训】楚文王好服觟冠。【注】御史法冠也。觟卽獬字。 又【字汇补】香跨切,音化。【淮南子俶眞训】万民乃始慲觟离跂。【注】觟音化,徯径之意也。
觠 【酉集上】【角字部】 觠 【唐韵】巨员切【集韵】逵员切,□音权。【说文】曲角也。【尔雅释畜】羊角三觠,羷。【疏】觠,卷也。【北史司马子如传】相王给露车一乘,觠牛犊,犊在道死,唯觠角存。 又【集韵】古转切,音卷。又【广韵】居倦切【集韵】古倦切,□卷去声。义□同。 【六书正讹】俗作□,非。
觡 【酉集上】【角字部】 觡 【唐韵】古百切【集韵】【韵会】【正韵】各额切,□音格。【说文】骨角之名也。【广韵】鹿角。【玉篇】麋角有枝曰觡,无枝曰角。【礼乐记】角觡生。【注】无曰角。【前汉司马相如传】牺双觡共抵之兽。 又【淮南子主术训】制觡伸钩,索铁歙金。高注觡,角也。 又木名。【尔雅释木注】橿木,江东呼木觡。 又钩名。【扬子方言】宋楚□魏之闲,谓钩为鹿觡。【注】钩,悬物者。或呼鹿角。 又叶刚鹤切,音各。【郭璞玃如兽赞】玃如之兽,鹿状四觡。貌兼三形,攀木缘石。石音芍。考证:〔【礼乐记】角觡生。【注】无腮曰角。〕 谨照原文腮改。〔又角索绞也。【淮南子主术训】桀之力制觡伸钩。〕 谨按淮南注觡角索绞也。乃训觡为角,训索为绞,非训觡为角索绞也。谨照原文改为淮南子主术训制觡伸钩索铁歙金。高注觡角也。
觢 【酉集上】【角字部】 觢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尺制切,音懘。【说文】一角仰也。【易睽卦】其牛掣。【集韵】掣、觢通。或作挈。 又【广韵】【集韵】□时制切,音誓。【类篇】牛角立谓之觢。【尔雅释畜】角皆踊觢。【疏】牛两角竖者名觢。【集韵】或作□。 又【集韵】征例切,音制。一角仰。一曰竖角牛也。 【玉篇】作。
解 【酉集上】【角字部】 解 【唐韵】【正韵】佳买切【集韵】【韵会】举嶰切,□皆上声。【说文】判也。从刀判牛角。【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左传宣四年】宰夫解鼋。【前汉□汤传】支解人民。【注】谓解□其四支也。 又【博雅】散也。【玉篇】缓也。【易解卦注】解,难之散也。【正义】解有两音,一古买反,谓解难之初。一谐买反,谓旣解之後。故序卦云:解者,缓也。险难解释,物情舒缓,故为解也。【前汉张耳□余传】今独王□,恐天下解也。【注】谓离散其心也。 又【玉篇】释也。【仪礼大射礼解纲注】解,犹释也。【文心雕龙】百官询事,则有关刺解谍。解者,释也。解释结滞,徵事以对也。 又【广韵】脱也。【礼曲礼】解屦不敢当阶。 又【博雅】说也。【史记封禅书】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注】皆自解说,遇风不至也。 又【广韵】讲也。一曰释诂也。【礼经解疏】解者,分析之名。 又乐曲解。【古今乐录】伧歌以一句为一解,中国以一章为一解。王僧启云:古曰章,今曰解。解有多少,当是先诗而後声也。 又【字汇补】削也。【鲁语】晋文公解曹地,以分诸侯。 又止也。【前汉五行志】归狱不解,兹谓追非。 又开也。【後汉耿纯传赞】严城解扉。 又达也。【庄子秋水篇】无南无北,奭然四解。 又解构,犹闲构也。【後汉隗嚣传】勿用傍人解构之言。又犹会合烦辱也。【淮南子俶眞训】孰肯解构人闲之事,以物烦其性命乎。 又道家有尸解术。【史记封禅书】为方仙道,形解销化。【集解】尸解也。【问奇集】《金壷字考》攺音假,非。又梵言目帝罗,此云解脱。荆溪净名记,若正用功,解可作古买切。功成日,解应作戸买切。强分二音,亦非。 又解解,戟多之貌。【扬子太□经】次七:何戟解解遘。 又【集韵】【韵会】下买切【正韵】胡买切,□音蟹。义同。 又【增韵】物自解散也。【孔安国尚书序】逃难解散。【注】解音蟹。 又【广韵】晓也。【礼学记】相说以解。【注】解物为解,自解释为解,是相证而晓解也。【魏志贾诩传】太祖与韩遂、马超战渭南,问计於诩。对曰:离之而已。太祖曰:解。【注】谓晓悟也。 又【博雅】迹也。【尔雅释兽】□,其迹解。【注】其迹名解。 又地名。【左传昭二十二年】王师军於解。【注】洛阳西南有大解、小解。又【史记甘茂传】今公与楚解口地。【索隐】秦地名。【正义】解口,犹开口也。 又州县名。【一统志】春秋为晋之解梁城,战国属魏,汉为解县,属河东郡,五代汉始置解州,治解县,元属平阳路,明因之。 又姓。【广韵】自唐叔虞食邑于解,後因氏。又复姓。【姓苑】北魏有解枇氏,後攺为解氏。 又【说文】解廌,兽也。【史记司马相如传】弄解豸。【注】解豸,似鹿,一角,一名神羊。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唐御史法冠,一名解廌冠,取其能触邪也。【晋书舆服志】作獬豸。【王充论衡】作觟□。 又与嶰通。嶰谷,谷名。【前汉律历志】取竹之解谷。【孟康曰】解,脱也。一说昆仑之北谷名也。 又与澥通。【前汉扬雄传】江湖之雀,勃解之鸟。 又与蟹同。【吕览恃君篇】大解、陵鱼,大人之居。【山海经】作大蟹。 又【唐韵】尸卖切【集韵】【韵会】下解切,□蟹去声。亦判也,散也,晓也,兽也,地名也。 又【玉篇】接中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为弓,茭解中有变焉,故挍。【注】茭,弓檠也。茭解,谓接中也。 又支节也。【前汉贾谊传】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师古注】解,支节也。 又与懈同。【诗大雅】不解于位。【注】解,怠惰也。【礼月令】民气解惰。 又与邂同。【正字通】解后,卽邂逅,言彼此不期而遇也。【六书正讹】别作邂,非。 又【广韵】古隘切【集韵】【韵会】居隘切【正韵】居拜切,□皆去声。【类篇】除也。一曰闻上也。【韵会】发也。【唐制】进士由乡而贡曰解额。又【国史补】外府不试而贡者,谓之拔解。【宋史选举志】天下之士,屛处山林,令监司守臣解送。又【职官志】入额人一任实满四年,与解发赴铨。【正字通】凡官司解报、杻解,皆此音。【韵会】读若懈,非。 又与廨同。【玉篇】署也。【商子垦令篇】高其解舍。【左思吴都赋】解署棋布。【注】言非一也。 又【集韵】口卖切,楷去声。解垢,诡曲之辞。【庄子胠箧篇】解垢同异。【音义】又音楷。 又叶举履切,音几。【古诗】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又叶居缢切,音记。【楚辞九章】愁郁郁之无快兮,居戚戚而不解。心鞿羁而不开兮,气缭转而自缔。 又叶讫力切,音棘。【诗鲁颂】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 又叶举下切,嘉上声。【僧皎然题毗沙天王像】忆昔胡兵围未解,感得此神天之下。 【俗书正误】解从刀、牛。俗从羊作觧,非。廨字原从厂作。考证:〔【史记封禅书】燕人方仙道,形解销化。【注】尸解也。〕 谨照原文燕人改为字。注字改集解。〔【史记司马相如传】弄解豸。【注】解似鹿,一角,一名神羊。〕 谨照原文注解下增豸字。
觤 【酉集上】【角字部】 觤 【唐韵】过委切【集韵】古委切,□音诡。【尔雅释畜】角不齐,觤。【疏】羊角一长一短者名觤。 【玉篇】或作□。【集韵】或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止两切,音掌。竹名。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下革切。生丝。
【申集中】【虍字部】 【玉篇】女滑切。虎行貌。
觥 【酉集上】【角字部】 觥 【唐韵】古横切【集韵】【韵会】【正韵】姑横切,□嘓平声。【说文】本作觵,兕牛角可以飮者也,其状觵觵,故谓之觵。【徐曰】觵,曲起之貌。【诗周南】我姑酌彼兕觥。【传】角爵也。【疏】礼图云:觥大七升,以兕角为之。一说刻木为之,形似兕角,盖无兕者用木也。韩诗云:觥受五升,所以罚不敬。觥,廓也。君子有过,廓然著明也。【周礼春官小胥】觵其不敬者。【注】觵,罚爵也。本或作觥。○按诗诂曰:兕觥,角爵。言其体。注:觥,罚爵,解其用。然诗卷耳、七月称兕觥者,皆非所以罚,则是觥爵之大者,或用以罚,非专为罚也。 又大也。【扬子太□经】觥羊之毅。【注】觥羊,大羊也。 又玉钟声。【韩愈记梦诗】杖撞玉版声彭觥。 又觥觥,刚直貌。【後汉郭宪传】关东觥觥郭子横。 又叶姑黄切,音光。【诗豳风】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刘桢鲁都赋】承彝执羃,纳觯授觞。引满辄釂,滴沥受觥。【音学五书】古本音光。
触 【酉集上】【角字部】 触 【古今注】音红。白鱼赤尾者曰触。一曰魧。或曰雌者曰白鱼,雄者曰触鱼。亥集有□字,同。魧,原从角从亢作。又□,魧字之讹。触
〔古文〕□【唐韵】尺玉切【集韵】【韵会】枢玉切,□冲入声。【说文】抵也。【易大壮】羝羊触籓。【前汉元帝纪】去礼义,触□法。【荀子议兵篇】触之者角摧。【扬子太□经】星辰不相触。 又【玉篇】据也。【增韵】污也。 又触衣。【本草纲目】褌裆,一名触衣。 又人名。【左传襄十一年】郑人赂晋侯以师触。【注】乐师名。 又姓。【史记赵世家】左师触龙。 又【集韵】昌句切,刍去声。亦抵也。【扬雄羽猎赋】票禽之绁逾,犀兕之抵触,熊罴之拿攫,虎豹之凌遽。触叶遽,遽音讵。师古读。 【集韵】亦作粗。触
考证:〔【扬雄校猎赋】票禽之绁逾,犀兕之抵触。〕 谨照原 书校猎赋改羽猎赋。
觩 【酉集上】【角字部】 觩 【唐韵】【集韵】【韵会】□渠幽切,音虬。与觓同。角曲貌。【诗小雅】兕觥其觩。 又弓健貌。【诗鲁颂】角弓其觩。【传】弛貌。【笺】角弓觩然,言持弦急也。 又通作救。【诗周颂】有救其角。 又【集韵】【韵会】【正韵】□渠尤切,音求。又【集韵】居虬切,音樛。义□同。 【集韵】或作□。
觪 【酉集上】【角字部】 觪 【广韵】息营切【集韵】【韵会】【正韵】思营切,□音騂。与觲同。【玉篇】角弓调利也。用角便也。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敦武郞士觪。
觫 【酉集上】【角字部】 觫 【集韵】【正韵】苏谷切【韵会】苏木切,□音速。觳觫,惧死貌。【孟子】吾不忍其觳觫。
觬 【酉集上】【角字部】 觬 【广韵】五稽切【集韵】硏奚切,□音倪。【说文】角觬曲也。【广韵】角不正貌。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西河郡有觬氏县。 又【唐韵】硏启切【集韵】吾礼切,□倪上声。义同。
觭 【酉集上】【角字部】 觭 【唐韵】去奇切【集韵】【韵会】丘奇切,□音□。【尔雅释畜】角一俯一仰,觭。【疏】牛角一低一仰者名觭,言倾欺也。 又【广韵】墟彼切【集韵】【韵会】去倚切【正韵】墟里切,□□上声。义同。 又【集韵】【韵会】□居宜切,音羁。得也。【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梦之法,二曰觭梦。【注】言梦之所得,殷人作焉。郑康成又读羁上声,与掎同。杜子春又读如奇伟之奇,觭卽奇字。【集韵】或作畸。 又只也。【前汉五行志】晋败秦师,匹马觭轮无反者。【注】一只之轮。【庄子天下篇】以觭偶不仵之辞相应。【类篇】引庄子,又音羁去声。
【辰集中】【木字部】 俗榛字。
觮 【酉集上】【角字部】 觮 【集韵】卢谷切,音禄。东方音也。同龣。或作□。本作角。
觯 【酉集上】【角字部】 觯 〔古文〕□【唐韵】之义切【集韵】【韵会】【正韵】支义切,□音置。【说文】乡飮酒角也。礼曰:一人洗举觯,受四升。【玉篇】酒觞也。【增韵】实曰觞,虚曰觯。【礼礼器】尊者举觯。【注】三升曰觯,觯,适也。飮当自适也。 又【正韵】罚爵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章移切【正韵】支而切,□置平声。义同。 【说文】或作□觗。
觰 【酉集上】【角字部】 觰 【唐韵】【集韵】□陟加切,音奓。【说文】觰拿,兽也。 又【六书故】角本大也。俗谓梎据为觰拿,披张为觰沙。 又【说文】角上张也。【玉篇】角上长也。【广韵】角上广也。 又【集韵】展贾切,奓上声。□觰,牛角上张貌。 又陟嫁切,奓去声。义同。 又【广韵】都贾切,音近打。牛角横也。 【玉篇】或作奓。【集韵】亦作□、□。
觱 【酉集上】【角字部】 觱 【唐韵】毕吉切【集韵】【韵会】【正韵】壁吉切,□音必。【说文】羌人所吹角屠觱,以惊马也。【徐曰】今之觱栗,其声然也。俗作筚篥。 又觱发,风寒也。【诗豳风】一之日觱发。【说文】作滭冹。 又觱沸,泉涌出貌。【诗小雅】觱沸槛泉。【玉篇】或作滭。 又【广韵】【集韵】□王勿切,音。亦羌人吹角。 【说文】本作□。【六书正讹】吹皆角音,故从角。□,古悖字,谐声。然今时惟知觱矣。《说文》冹,一之日冹。考证:〔【诗豳风】一之日觱发。【说文】作毕发。〕 谨照原文毕发改滭冹。
觲 【酉集上】【角字部】 觲 【唐韵】息营切【集韵】思营切,□音騂。【说文】用角低仰便也。【诗小雅】觲觲角弓。【注】弓调和貌。今本作騂。 【集韵】或省作觪。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与腆同。
【丑集上】【口字部】 【集韵】力入切,音立。□,送舟声也。
觳 【酉集上】【角字部】 觳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谷切,音斛。【说文】盛觵卮也。一曰射具。【类篇】觳簏,器名。 又【玉篇】尽也,族也。 又薄也。【管子地员篇】五粟之状,刚而不觳。【注】觳,薄也。【唐书薛苹传】治身觳薄。【音义】觳又音确。 又觳觫,惧貌。详前觫字注。 又【韵会】通作斛。【周礼冬官考工记】鬲实五觳,庾实二觳。【注】觳读为斛,受三斗。郑康成谓豆实三而成觳,则觳受斗二升。又【集韵】古禄切,音谷。器名。受三斗。 又【集韵】【韵会】【正韵】□辖觉切,音学。【类篇】射具,所以盛隿。 又【尔雅释诂】觳,尽也。【注】觳音学。【史记秦始皇纪】尧、舜饭土塯,啜土鉶,虽监门之养,不觳於此。【索隐】言监门下人饭犹不尽此。【徐广曰】觳音喾,推也。 又足跗也。【仪礼士丧礼】明衣不辟长及觳。【注】长及足尖。 又兽蹄也。【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俎觳折。【注】折牲蹄为俎也。【郑氏曰】觳,後足也。又音确。 又【广韵】苦角切【类篇】【正韵】克角切,□音确。【广韵】盛脂器也。 又【正韵】无润也。【庄子天下篇】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郭注】义与瘠同。【韵会】又音觉。 又【集韵】【韵会】【正韵】□讫岳切,音觉。与角同。校也,竞也,触也。【韩非子用人篇】强弱不觳力。【史记大宛传】大觳抵出奇戏。互详角字注。
觞 【酉集上】【角字部】 觞 【唐韵】式阳切【集韵】【韵会】【正韵】尸羊切,□音商。【说文】觯实曰觞,虚曰觯。【韵会】酒卮总名。【三礼图】凡诸觞形皆同,升数则异。【诗周南卷耳疏】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总名曰爵,其实曰觞。觞者,饷也。【左传成二年】奉觞加璧以进。【前汉外戚传】酌羽觞兮销忧。【孟康曰】羽觞,爵也。作生爵形,有头、尾、羽翼。 又飮人以酒亦曰觞。【左传襄二十三年】觞曲沃人。【战国策】张仪曰:愿王赐之觞。王曰:诺。乃觞之。 又滥觞。【家语】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王肃注】觞,可以盛酒,言其微也。是滥觞谓始出之微。【唐明皇孝经序】滥觞於汉,盖用此义。近世有指为末流之弊者,误。 又觞深,渊名。【庄子达生篇】吾尝济乎觞深之渊。 籀文作□。【集韵】或作□。
觵 【酉集上】【角字部】 觵 【说文】觥本字。
觯 【酉集上】【角字部】 觯 〔古文〕□【唐韵】之义切【集韵】【韵会】【正韵】支义切,□音置。【说文】乡飮酒角也。礼曰:一人洗举觯,受四升。【玉篇】酒觞也。【增韵】实曰觞,虚曰觯。【礼礼器】尊者举觯。【注】三升曰觯,觯,适也。飮当自适也。 又【正韵】罚爵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章移切【正韵】支而切,□置平声。义同。 【说文】或作□觗。
觷 【酉集上】【角字部】 觷 【唐韵】胡角切【广韵】胡觉切【集韵】辖觉切,□音学。【说文】治角也。【尔雅释器】角谓之觷。【注】治朴之名。【疏】谓治其朴,俱未成器,有此名也。 又人名。宋有秘阁修撰张觷。 又【集韵】克角切,音确。又【广韵】【集韵】□乌酷切,音沃。义□同。【玉篇】或作礐。 又【集韵】胡谷切,音斛。角声。
触 【酉集上】【角字部】 触 〔古文〕□【唐韵】尺玉切【集韵】【韵会】枢玉切,□冲入声。【说文】抵也。【易大壮】羝羊触籓。【前汉元帝纪】去礼义,触□法。【荀子议兵篇】触之者角摧。【扬子太□经】星辰不相触。 又【玉篇】据也。【增韵】污也。 又触衣。【本草纲目】褌裆,一名触衣。 又人名。【左传襄十一年】郑人赂晋侯以师触。【注】乐师名。 又姓。【史记赵世家】左师触龙。 又【集韵】昌句切,刍去声。亦抵也。【扬雄羽猎赋】票禽之绁逾,犀兕之抵触,熊罴之拿攫,虎豹之凌遽。触叶遽,遽音讵。师古读。 【集韵】亦作粗。考证:〔【扬雄校猎赋】票禽之绁逾,犀兕之抵触。〕 谨照原 书校猎赋改羽猎赋。
觹 【酉集上】【角字部】 觹 【类篇】同觿。详後觿字注。
觺 【酉集上】【角字部】 觺 【广韵】语其切【集韵】鱼其切【韵会】疑其切,□音疑。【玉篇】觺觺,犹岳岳也。【广韵】兽角貌。【类篇】角利貌。【楚辞招魂】土伯九约,其角觺觺。 又【广韵】鱼力切【集韵】【韵会】鄂力切,□凝入声。义同。 又叶偶起切,疑上声。【王无竞北使长城赋】六国复嚣嚣,两龙□觺觺。叶上起。
【寅集中】【山字部】 【广韵】【集韵】【韵会】□於鬼切,音□。山高下盘曲貌。【司马相如上林赋】崴□廆。 又【广韵】【集韵】□於非切,音威。垒,山名。 亦作嵔。
觻 【酉集上】【角字部】 觻 【唐韵】【集韵】□卢谷切,音禄。【说文】角也。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觻得,张掖郡所属县。【师古注】觻得渠西入泽羌谷。 又【玉篇】力的切【广韵】郞击切【集韵】狼狄切,□灵入声。【类篇】兽角锋曰觻。
觽 【酉集上】【角字部】 觽 【字汇补】同觿。
【辰集下】【歹字部】 【广韵】山矜切【集韵】色矜切,□音。【玉篇】□,欲死貌。 又【广韵】色庱切,陵上声。【集韵】【韵会】【正韵】色拯切,冼上声。义□同。
觾 【酉集上】【角字部】 觾 【字汇补】伊甸切。鸟名。【吕览本味篇】肉之美者,隽觾之翠。
觿 【酉集上】【角字部】 觿 【唐韵】戸圭切【集韵】【韵会】悬圭切【正韵】弦鸡切,□音携。【说文】佩角锐端,可以解结。【诗卫风】童子佩觿。【朱传】锥也。以象骨为之,所以解结。成人之佩,非童子之饰也。【礼内则】左佩小觿,右佩大觿。【注】觿,本作鑴,解结锥也。 又人名。元有宣尉使高觿。 又觜觿,星名。详前觜字注。 又【广韵】许规切【集韵】【韵会】翾规切,□音眭。又【正韵】朱惟切,音锥。义□同。 又【集韵】匀规切,音。与蠵同。觜觿,大龟也。详前觜字注。 【字汇补】亦作□,非。
言 【酉集上】【言字部】 言 〔古文〕□□【唐韵】语轩切【集韵】【韵会】鱼轩切,□□平声。【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周礼大司乐注】发端曰言,答述曰语。【释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易乾卦】庸言之信。【书汤誓】朕不食言。【传】言已出而反吞之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八□纠万民,七曰造言之□。【注】讹言惑众也。【论语】寝不言。【注】自言曰言。【史记商君传】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唐书徐伯彦传】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 又辞章也。【书洪范】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语有辞章也。【礼曲礼】士载言。【注】言,谓会同要盟之辞。 又一句为一言。【左传定四年】赵□子曰:夫子语我九言。【论语】一言以蔽之。 又一字为一言。【战国策】臣请三言而已矣,曰海大鱼。【前汉东方朔传】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 又犹议也。【屈原离骚】初旣与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又号令也。【周语】有不祀则修言。 又助语辞。【易师卦】田有禽利执言。【注】语辞也。 又【尔雅释诂】言,我也。【诗周南】言告师氏。【传】言,我也。师,女师也。 又【博雅】问也。【周礼春官】冢人:及葬,言鸾车象人。【注】言问其不如法度者。 又【广雅】从也。 又【释名】委也。 又言言,高大貌。【诗大雅】崇墉言言。【注】高大也。 又箫名。【尔雅释乐】大箫谓之言。【注】编二十三管,长尺四寸。【韵会】或作。 又官名。【书舜典】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传】纳言,喉舌之官。【唐书高祖纪】攺纳言为侍中。 又帻名。【後汉舆服志】帻者,赜也。尚书赜收,方三寸,名曰纳言,示以忠正,显近职也。 又地名。【诗国风】出宿于干,飮饯于言。【传】适卫所经之地也。 又山名。【隋书地理志】郉州内丘县有千言山。又【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又州、县名。【宋史刘翊传】有言州。【魏书地形志】有万言县。 又人言,砒石别名。【本草纲目】砒出信州,故隐信字为人言。 又姓。【潜夫论】桓叔之後有言氏,韩後姬姓也。又复姓。【潜夫论】鲁之公族有子言氏。 又【正韵】夷然切,音延。义同。 又【集韵】牛堰切,音□。讼也。 又【集韵】【正韵】□鱼巾切,音银。和敬貌。【礼玉藻】二爵而言言斯。【注】言言,与誾誾同,意气和悦貌。【集韵】亦作欣。 又叶眞韵。【韩愈孔戣墓铭】白而长身,寡笑与言,其尚类也,莫之与伦。 又叶五刚切,音昂。【诗商颂】鬷假无言。叶上羹平,下争强。羹音郞,平音旁,争音章。 又叶五奸切,音颜。【古诗】四座且莫喧,愿听歌一言。请说铜炉器,崔嵬象南山。 又叶鱼战切,音彦。【杨修节游赋】回旋详观,目周意倦。御子方舟,载笑载言。 【说文】本作□。从口,声。,罪也,犯法也。【释名】言之为也,寓戒也。郑樵曰:言从舌从□。□,古上字,言出於舌上也。考证:〔【论语】食不言。〕 谨照原文改寝不言。〔【周礼春官】【注】言问其不知法度者。〕 谨照原文不知改不如。
订 【酉集上】【言字部】 订 【唐韵】他顶切,上声。【说文】平议也。【诗周颂】彼作矣,文王康之。【笺】以此订太王、文王之道,卓尔与天地合其德。【疏】订者,比□之言。【晋书荀崧传】其书诸所发明,或左氏、公羊所不载,亦足有所订正。 又【广韵】他丁切【集韵】汤丁切,□音。又【广韵】徒鼎切【集韵】【韵会】待鼎切,□亭上声。义□同。 又【集韵】唐丁切,音亭。义同。 又【字汇补】均也。【周礼夏官恒矢注】前後订,其行平也。【疏】恒矢轩輖订,是安居之矢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丁定切,丁去声。平议也。【唐书李纲传】古人以一言之重订千金。 又【广韵】逗遛也。 又【正字通】齐梁闲谓赋民为订。 又正定书籍亦曰订,如较订、订正之类。
訄 【酉集上】【言字部】 訄 【唐韵】渠鸠切【集韵】渠尤切,□音求。【说文】迫也。 又【集韵】安也,谋也。 又【玉篇】去牛切【广韵】去鸠切,□音丘。【说文】义同。 又【广韵】苦刀切【集韵】丘刀切,□音尻。戏言。一曰迫也。 又【集韵】奴刀切,音猱。戏也。 或书作訅。【说文长笺】作□。
【辰集中】【木字部】 同樀。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韵】今作繴。○按卽繴字之讹。诸书无□字。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与同。
【酉集中】【足字部】 【玉篇】千来切,音猜。【篇海】急行貌。○按《玉篇》字无义。《篇海》又引《玉篇》践升也,误。
讧 【酉集上】【言字部】 讧 【唐韵】戸工切【集韵】【韵会】【正韵】胡公切,□音洪。【说文】也。【玉篇】溃也,败也。【增韵】乱也。【诗大雅】蟊贼内讧。【传】溃也。【笺】争讼相陷人之言也。【唐书郭子仪赞】外阻内讧。【音义】也。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从义郞不讧。 又【韵会】通作虹。【诗大雅】实虹小子。【传】虹,溃乱也。 又【集韵】沽红切,音公。又【正韵】胡江切,音栙。又【集韵】胡贡切,洪去声。义□同。
訍 【酉集上】【言字部】 訍 【集韵】楚嫁切,音汊。异言也。与□同。 又【集韵】初加切,汊平声。讦也。 又【集韵】抽加切,侘平声。【博雅】拿也。 又【广韵】【集韵】□楚懈切,钗去声。疑也。一曰訍持人短。
讨 【酉集上】【言字部】 讨 【唐韵】他皓切【集韵】【韵会】【正韵】土皓切,□叨上声。【说文】治也。从言从寸。【徐曰】寸,法也。奉辞伐罪,故从言。会意。【书皋陶谟】天讨有罪。【疏】讨治有罪,使之绝恶。【左传宣十二年】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注】讨,治也。 又【广韵】诛也。【类篇】杀也。【正韵】诃也。又除也。【公羊传隐四年】其称人何,讨贼之辞也。【注】讨者,除也。 又【玉篇】去也。【礼礼器】君子之于礼也,有顺而讨也。【疏】顺序而稍去之也。 又【类篇】求也。【□韵】探也。【正韵】寻也。【论语】世叔讨论之。【注】讨,寻究也。【後汉王充传】讨摘物情。【三国志袁绍与公孙瓒书】寻讨祸源。 又杂也。【诗秦风】蒙伐有苑。【传】蒙,讨羽也。【笺】讨,杂也。画杂羽之文于伐。 又官名。【旧唐书职官志】贞元末,置招讨使。【金史百官志】招讨司使招怀降附,征讨携离。 又叶他口切,偷上声。【焦氏易林】三丝绾弩,无益于辅。城弱不守,郭君受讨。
吁 【酉集上】【言字部】 吁 【唐韵】况于切【集韵】【韵会】匈于切,□音欨。【说文】诡讹也。一曰吁□。齐、楚谓信曰吁。郑云:夸也。 又【尔雅释诂】大也。【诗大雅】吁谟定命。【扬子方言】中齐、西楚之闲谓大曰吁。【注】吁亦作芋。【诗小雅】君子攸芋。【传】大也。 又通作盱。详目部盱字注。 又【集韵】荒胡切【韵会小补】荒乌切,□音呼。【博雅】大也。【玉篇】张口鸣也。【诗大雅】实覃实吁,厥声载路。【笺】谓张口鸣呼。【正义】引仪礼云:吁音呼。谓张口鸣呼,声音则已大矣。 又【集韵】【韵会】□火羽切,欨上声。【类篇】吁吁,大也。【诗大雅】川泽吁吁。【传】大也。朱传叶音许。 【说文】本作吁。吁字从亏作。【说文】吁本字。吁字从亏作。
讦 【酉集上】【言字部】 讦 【唐韵】【集韵】【韵会】□居谒切,音揭。【说文】面相斥罪,相告讦也。【玉篇】攻人之阴私也。【广韵】面斥人以言也。【论语】恶讦以为直者。【前汉外戚传】讦扬幽昧之过。 又【礼内则孔疏】隐义云:齐人谓相绞讦为掉磬。庾氏云:齐人谓之差讦。 又【广韵】居列切【集韵】【韵会】蹇列切【正韵】古屑切,□音孑。义同。 又【广韵】【集韵】□居例切,音罽。持人短也。又相告斥也。 又【集韵】九刈切,音近罽。直言也。
訑 【酉集上】【言字部】 訑 【玉篇】弋支切【集韵】【类篇】余支切【正韵】延知切,□音移。訑訑,自得貌。又浅意也。【孟子】訑訑之声音颜色,拒人於千里之外。【注】自足其智,不嗜善言之貌。【集韵】与詑同。或作□、□。 又【集韵】【类篇】□商支切,音施。与□同。多言也。 又兽名。【山海经】基山有兽,状如羊,九尾四耳,目在背,名曰猼訑。【注】訑音□。一作陁。 又【集韵】【正韵】□汤何切,音拖。【说文】本作詑。欺也。【战国策】寡人甚不喜訑者言也。【注】引方言,沇州谓欺曰訑。【楚辞九章】或訑谩而不疑。【注】诈欺也。 又【集韵】唐何切,音驼。又土和切,涶平声。又【集韵】待可切,驼上声。□与詑同。 又【集韵】【类篇】□他可切,拖上声。言不正也。一曰欺罔自夸貌。 又【集韵】徒案切【正韵】杜晏切,□音惮。【类篇】慢訑,弛纵意。【增韵】放也。【庄子知北游】天知予僻陋慢訑。【正韵】与诞同。 又【集韵】【类篇】□堂练切,音电。又【正韵】徒亶切,但上声。义□同。
訒 【酉集上】【言字部】 訒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而振切,忍去声。【说文】顿也。【徐曰】顿者,多顿踬也。【玉篇】钝也。【博雅】难也。【六书故】言难出也。【论语】仁者,其言也訒。 又【司马光潜虚】訒,仁也。 又【韵会】通作认。【荀子正名篇】外是者谓之认。【注】难也。 又【集韵】尔轸切,音忍。义同。 【六书正讹】借为识訒字。别作认,非。
训 【酉集上】【言字部】 训 〔古文〕□驯【唐韵】【集韵】【韵会】许运切【正韵】吁运切,□薰去声。【说文】说敎也。【徐曰】训者,顺其意以训之也。【正韵】诲也。【字汇】导也。【书伊训】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训于王。【传】作训以敎导太甲。【诗大雅】四方其训之。【正义】训是敎诲之别名。【礼曲礼】敎训正俗。【疏】谓训说义理。 又【正字通】古言可为法也。【书说命】学于古训。【诗大雅】古训是式。【传】古,故也。训,道也。【传】古训,先王之遗典也。【左传文六年】告之训典。【注】训典,先王之书。 又【玉篇】诫也。【魏书高允传】臣被敕论集往世酒之败德以为《酒训》。 又【广韵】男曰敎,女曰训。 又【博雅】顺也。【书康诰】皇天用训厥道,付畀四方。【传】上天用顺文武之道,而付之以天下之大也。【後汉方术传】下使五品咸训于嘉时。【注】训,顺也。 又诂训,注解之别名。【尔雅郭璞序】《尔雅》者,所以通诂训之指归。【疏】训,道也。道物之貌以吿人也。【前汉扬雄传】不为章句训诂。【师古注】训者,释所言之理也。【字汇】如某字释作某义,顺其义以训之也。 又官名。【周礼夏官】训方氏,掌道四方之政事。 又鸟名。【唐书五行志】鸺鶹,一名训狐。 又兽名。【神异经】檮杌,西方荒中兽。一名难训。 又州名。【唐书地理志】江南道有训州。 又姓。明宣德中有敎授训浚。 又【五音集韵】详遵切,音旬。道也。【周礼地官】土训,郑司农读。 又叶文韵。【晋书卫恒传】大晋开元,弘道敷训。天垂其象,地耀其文。
訔 【酉集上】【言字部】 訔 【玉篇】与誾同。 又【字汇】訔訔,争辩貌。【扬子法言】何後世之訔訔也。【注】谓争论是非也。一本作誾誾。 又【集韵】山名。 又人名。【宋史□照传】钱訔追赠龙图阁待制。
讪 【酉集上】【言字部】 讪 【唐韵】【广韵】【集韵】【类篇】【韵会】【正韵】□所晏切,删去声。【说文】谤也。从言山声。【玉篇】毁语也。【礼少仪】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论语】恶居下流而讪上者。【关尹子九药篇】不可以讪谤德已。【扬子法言】妄誉,仁之贼也。妄毁,义之贼也。贼仁近乡原,贼义近乡讪。 又【广韵】所奸切【正韵】师奸切,□音删。又【集韵】师闲切,音山。义□同。 又叶输旃切,音膻。【三略军谶】同位相讪,是谓乱源。 又叶所战切,音扇。【欧阳修读书诗】何时乞残体,万一免罪谴。信哉蠹书鱼,韩子语非讪。 又【正字通】亦作□。【字汇补】讹作□,非。
讫 【酉集上】【言字部】 讫 【唐韵】居迄切【集韵】【韵会】居乙切,□音。【说文】止也。【徐曰】言所止也。【玉篇】毕也。【增韵】终也,了也。【字汇】尽也。【书吕□】典狱非讫于威,惟讫于富。【疏】讫是尽也,故传以讫为绝。【谷梁传僖九年】毋讫籴。【注】讫,止也。谓贮粟。 又竟也。【前汉王莽传】刘歆讫不吿。【师古注】讫,竟也。 又【史记司马贞三皇纪】《春秋纬》称,自开辟至获麟,分为十纪,十曰流讫纪。 又【集韵】许讫切,音肸。与迄同。【尔雅释诂】至也。【尚书孔序】自唐虞以下讫于周。【前汉成帝诏】讫今不攺。 【说文】本作□。
托 【酉集上】【言字部】 托 【唐韵】【正韵】他各切【集韵】【韵会】闼各切,□音拓。【说文】寄也。【扬子方言】凡寄为托。【玉篇】凭依也。【增韵】委也,信任也。【谷梁传定元年】夫请者,非可诒托而往也。【范注】诒托,犹假寄。【礼檀弓】久矣,予之不托於音也。【郑注】寄也。【前汉贾山传】聚庐而托处。【唐书李绩传】绩旣忠力,帝谓可托大事。【说苑善说篇】上士可以托色,中士可以托辞,下士可以托财。 又【正字通】寓言也。【後汉姜肱传】托以他辞,终不言盗。 又州名。【唐书地理志】陇右道有托州。 又南诏官名。【唐书南蛮传】乞托主马,禄托主牛,巨托主仓廪。 又【韵会】或作侂。【说文】《论语》可以侂六尺之孤。今文作托。宋韩侂胄名取此。 又或作寓。【礼郊特牲】诸侯不臣寓公。【注】寓,寄也。或为托。 又【集韵】陟嫁切,音吒。夸也。
【辰集下】【欠字部】 【广韵】况于切【集韵】匈于切,□音吁。【广仓】□,乐也。通作旴。 又【集韵】荒胡切,音呼。义同。
记 【酉集上】【言字部】 记 【唐韵】【集韵】【韵会】□居吏切,音冀。【说文】疏也。【徐曰】谓一一分别记之也。【博雅】识也。【释名】纪也。【玉篇】录也。【广韵】志也。【书益稷】挞以记之。【传】使记识其过也。【礼王制】太史典礼执□记。【注】国有礼事,则豫执□策,记载所当行之礼仪。【唐书于志宁传】左有记言之史,右有记事之官。【关尹子五鉴篇】昔游再到,记忆宛然。 又【博雅】书也。【前汉萧望之传】待诏郑朋奏记于萧望之。【注】记,书也。奏记自朋始。【文心雕龙】後汉始有公府奏记,记之言志,进己志也。 又【正字通】文符也。【後汉钟离意传】少为郡督邮,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意封还记,太守甚贤之。 又官名。【後汉百官志】记室令史,主上表章报书记。 又与其通。【字汇补】助语辞。【诗王风】彼其之子。【笺】其或作记。或作己。读声相似。 又叶苟起切,音几。【崔琰述初赋】望高密以亟征,戾衡门而造止。觌游夏之峨峨,听大猷之篇记。一说本作纪,纪与止叶,讹作记。
【辰集下】【歹字部】 【广韵】【集韵】□疾赐切,音渍。【玉篇】病也,兽死也。一曰鸟兽残骨。与胔、骴同。【周礼秋官】蜡氏掌除骴。【注】故《书》骴作脊。郑司农云:脊读为,谓死人骨也。《月令》曰掩骼埋胔。骨之尚有肉者,及禽兽之骨皆是。 【集韵】亦作髊、殐。
【辰集下】【欠字部】 【广韵】【集韵】□他□切。同音。详口部音字注。 又【广韵】呼漏切【集韵】许□切,□音蔲。□,小儿凶恶。同咅。详口部咅字注。
讹 【酉集上】【言字部】 讹 【广韵】五禾切【集韵】【韵会】【正韵】吾禾切,□音囮。【玉篇】与讹同。伪也,谬也,舛也。【诗小雅】民之讹言,宁莫之惩。【传】讹,伪也。【说文】【宋书五行志】引《诗》□作讹言。 又【尔雅释诂】言也。【注】世以妖言为讹。【前汉翟方进传】民人讹谣。【吴志孙皓传】妖讹横兴。 又【尔雅释言】化也。【书尧典】平秩南讹。【传】讹,化也。【史记五帝纪】作南讹。【索隐】作南为,谓所当为之事也。【读书通】又通作伪。【前汉王莽传】毎县则薅,以劝南伪。【师古注】伪,读曰讹。化也。 又【尔雅释诂】动也。【诗小雅】或寝或讹。【传】讹,动也。【韩诗】作讹。觉也。 又【集韵】通作吪。【诗王风】尚寐无吪。【传】吪,亦动也。本亦作讹。 又兽名。【神异经】西南荒中出讹兽,状若兔,人面,能言,常欺人,言东而西,言恶而善。肉美,食之言不眞。一名诞。 又蛇名。【埤雅】恩平郡谱,蛇谓之讹。 又火名。【柳宗元述旧言怀诗】讹火亟生煅。【注】野火也。【山海经】作讹火。 又姓。【唐书南蛮传】巂州新安城旁有六姓蛮,三曰讹蛮。【宋史眞宗纪】夏国监军讹勃囉。 又【集韵】牛何切,音莪。亦动也。
訜 【酉集上】【言字部】 訜 【集韵】敷文切,音芬。訜□,言语不定也。 又人名。与訜、师訜,见【宋史宗室表】。 又【玉篇】笔云切。人不知也。
讶 【酉集上】【言字部】 讶 【唐韵】吾驾切【集韵】鱼驾切【韵会】【正韵】五驾切,□音砑。【说文】相迎也。引周礼秋官,诸侯有卿讶。【徐曰】按《周礼》使将至,使卿讶。谓以言辞迎而劳之也。又【讶士注】士官之迎四方宾客者。【仪礼聘礼】厥明讶宾于馆。【注】迎也。 又【广韵】嗟讶也。【增韵】疑怪也。【吕览必已篇】无讶无訾。【唐书李绩传】使至,高祖讶无表。【韩愈县斋有怀诗】睢盱互猜讶。 又【玉篇】与迓同。【书盘庚】余迓续乃命于天。【传】迓,迎也。 又【集韵】或作御。【诗召南】百两御之。【释文】御,本亦作讶。 又【集韵】或作辂。【左传宣二年】宋狂狡辂郑人。【注】辂,迎也。 又【音学五书】通作梧。【仪礼聘礼】宾进讶受几于筵前。【注】今文讶为梧,五故切。 又与牙通。【周礼冬官】轮人为轮牙也者,以为固抱也。【注】郑司农云:牙读如讶。【疏】讶,迎也。此车牙亦輮之,使两头相迎,故读从之。 【说文】重文从辵作迓,隶省作迓。迓字从辵从牙。
讼 【酉集上】【言字部】 讼 〔古文〕□吅【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似用切,音颂。【说文】争也。【六书故】争曲直于官有司也。又【易讼卦疏】凡讼者,物有不和情□,争而致其讼。【注】争辩也。又【杂卦】讼,不亲也。【周礼地官大司徒】凡万民之不服敎而有狱讼者,听而断之。【注】争罪曰狱,争财曰讼。【疏】对文例也。若狱讼不相对,则争财亦为狱。 又众论异同错互也。【後汉曹褒传】会礼之家,名为聚讼。【注】言相争不定也。 又上书为人雪冤曰讼。【前汉王莽传】吏民上书冤讼莽者,以百数。 又责也。【论语】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注】讼,犹责也。又公也。【史记吕后纪】未敢讼言诛之。【注】讼,公也。犹明言也。【韵会小补】通作诵。【前汉吕后纪邓展注】诵言,公言也。【正字通】讼,亦音工。与公通。 又【韵会】通作颂。【说文】歌讼也。【徐铉曰】古本《毛诗》雅颂字多作讼。 又【广韵】【集韵】【韵会】□祥容切,颂平声。亦争狱也。【诗召南】何以速我讼,叶上墉下从。毛氏曰:《易》注:讼,争也,言之于公也,从言从公,盖会意也。且谐公声,是以《诗》协从韵,《易》独音去声,未为允当。合依《诗》音,二韵通用。 又【集韵】余封切,音容。诤也。【书尧典】嚚讼可乎。马融本作庸。 又容也。【史记吴王濞传】佗郡国吏欲来捕亡者,讼共禁弗予。【注】讼音容。言其相容禁止不与也。 又叶古东切,音公。【潘岳关中诗】旣征尔辞,复蔽尔讼。当乃明实,否则证空。 又叶徂郞切,音藏。【魏武帝对酒曲】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
訠 【酉集上】【言字部】 訠 【广韵】同矧。 又人名。孟訠、与訠,见【宋史宗室表】。
訡 【酉集上】【言字部】 訡 【说文】同吟。【礼学记】呻其占毕。【注】呻吟也。又作訡。 又人名。希訡、与訡,见【宋史宗室表】。
欣 【酉集上】【言字部】 欣 【唐韵】【集韵】□许斤切,音欣。【说文】喜也。【玉篇】乐也。与欣通。【孟子】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注】欣,同欣。【前汉贾山至言】天下欣欣焉,曰将兴尧舜之道,三王之功矣。 又人名。皇欣,见【史记】。王欣,见【汉书】。 又姓。欣梵,汉章帝时人,治历数。 又【集韵】【正韵】鱼巾切【韵会】疑巾切,□音银。和敬貌。【前汉石奋传】僮仆欣欣如也。【注】欣欣,与誾誾同。【集韵】亦作言言。 又【集韵】虚其切,音僖。蒸也。【礼乐记】天地欣合,阴阳相得。【注】欣读为熹,犹蒸也。【疏】言乐感动天地,使二气蒸动也。 又【集韵】许已切,僖上声。亦喜也。
诀 【酉集上】【言字部】 诀 【唐韵】【集韵】【韵会】□古穴切,音玦。【说文】诀别也。【增韵】辞也。【史记吴起传】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後汉雷义传】轻行相候,以展诀别。 又【玉篇】死别也。【类篇】绝也。【通俗文】与死者辞曰诀。【唐书李绩传】生死永诀。 又【说文】法也。【韵会】方术要法谓决定不疑也。【列子说符篇】卫人有善数者,以诀喩其子。【魏书释老志】大禹闻长生之诀。 又【韵会】通作决。【前汉苏武传】李陵与武决去。【注】决,别也。 又【韵会小补】呼决切,音血。怒诃也。 又【集韵】涓惠切,音桂。决也。 又叶居悸切,音季。【陆机愍思赋】望崇丘以高诉,背□门而长诀。物无往而不返,哀矧来其焉缀。 又叶居聿切,音橘。【柳宗元祭崔□文】谁谓斯人,变易成疾。良志莫践,毕离永诀。 【说文】本作□。【增韵】通作觖。
【寅集中】【山字部】 【广韵】子入切【集韵】卽入切,□音葺。【玉篇】太白山名。一曰负秦山。 又【集韵】疾叶切,音捷。嶫,山貌。【司马相如上林赋】嵯峨嶫。 【集韵】亦作崨。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询趋切,音须。鱼笥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郞丁切,音零。米饵。亦作□。省作□。□,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卽涉切,音接。【玉篇】□续。【类篇】续缕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缅字之讹。【樊宗师绛守园居记】陴□孤顚。【赵仁举笺】疑作缅。
【辰集中】【木字部】 同□。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集韵】【韵会】□渠容切,音笻。或作□、□。【玉篇】小舟也。【扬子方言】南楚、江、湘,凡艇之小而深者谓之。 又【唐韵】松,可憎之貌。
【备考】【辰集】【日字部】 【龙龛】同暍。
訤 【酉集上】【言字部】 訤 【集韵】与誵、詉□同。
讷 【酉集上】【言字部】 讷 【唐韵】内骨切【集韵】【韵会】【正韵】奴骨切,□嫩入声。【说文】言难也。【玉篇】迟钝也。【广韵】謇讷也。【论语】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关尹子九药篇】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 又木名。【本草释名】卢会,一名讷会。 又【集韵】或作呐。【史记李将军传】广讷口少言。【汉书】作呐。师古曰:呐亦讷字。 又【集韵】亦作诎。【前汉曹参传】讷於文辞。【史记】作诎。 又【集韵】张滑切,音鵽。言不辩也。 又【韵会小补】叶诺悦切,音涅。【老子道德经】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正字通】通作。【字汇补】籀文作□。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韵】以沼切,音蓔。山貌。 【正字通】嶕字之讹。
【酉集中】【豆字部】 【广韵】羊朱切【集韵】容朱切,□音兪。变色豆也。
【申集下】【衣字部】 【集韵】谟蓬切,音蒙。【类篇】□裆衣也。
谌 【酉集上】【言字部】 谌 【唐韵】是吟切【广韵】氏任切【集韵】时任切,□甚平声。【扬子方言】燕代东齐谓信曰谌。 又人名。与谌,见【宋史宗室表】。 又【玉篇】市荏切【唐韵】常枕切,□音甚。信也。 又【集韵】式荏切,音审。义同。 【集韵】与谌愖忱□同。
訧 【酉集上】【言字部】 訧 【唐韵】羽求切【集韵】【正韵】于求切,□音尤。【说文】罪也。引书,报以庶訧。今【书吕□】作尤。 又【广雅】恶也。【玉篇】过也。【诗国风】俾无訧兮。【传】过也。【释文】訧,音尤。本或作尤。【朱传】于其切,叶上丝治。治读平声。 又人名。公訧,见【宋史宗室表】。考证:〔【诗国风】俾无訧兮。【笺】訧,音尤。【传】于其切。〕 谨照原书笺改释文。传上增朱字。
訨 【酉集上】【言字部】 訨 【集韵】渚市切,音止。讦也。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承节郞不訨。 又【玉篇】诸是切,音纸。义同。
訩 【酉集上】【言字部】 訩 【唐韵】【集韵】【正韵】许容切【韵会】虚容切,□音凶。【尔雅释言】讼也。又【释诂】盈也。【诗小雅】降此鞠訩。【传】鞠,盈。訩,讼也。又朱传。訩,乱也。 又【广韵】众语也。【晋书刘毅传】天下訩訩,但争品位。 【说文】同詾省。【正字通】与詾哅匈凶凶汹恟□通。【字汇补】又作□,非。考证:〔【诗小雅】降此鞠訩。【传】鞠,盈。訩,讼也。又鞠,穷。訩,乱也。〕 谨照原书鞠穷改朱传。
访 【酉集上】【言字部】 访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敷亮切,妨去声。【说文】泛谋曰访。【徐曰】此言泛谋,谓广问於人也。【尔雅释诂】谋也。【玉篇】问也。【书洪范】王访于箕子。【传】谓就而问之也。【周礼春官】受纳访以诏王听治。【注】纳谋于王也。 又议也。【楚语】敎之令,使访物官。【注】访,议也。物事也。使议知百官之事也。 又【增韵】及也,见也。【字汇】谒见也。 又方也。【前汉高五王传】访以吕氏,故几乱天下。【注】访,犹方也。【字汇补】与昉义同。 又官名。【辽史百官志】太宗会同三年,命于骨邻为采访使。 又姓。唐进士访式。 又【正字通】□罔切,芳上声。义同。字汇泥说文,孙愐敷亮切,概读作去声,非是。 又【篇海】别作□。
訬 【酉集上】【言字部】 訬 【唐韵】楚交切【集韵】初交切,□音抄。【说文】訬,扰也。一曰訬侩。 又【玉篇】健也,疾也。【淮南子修务训】越人有重迟者,而人谓之訬。【注】訬,轻利善趋者。 又訬婧,细腰貌。【後汉张衡传思□赋】舒訬婧之纤腰。【文选注】亦音眇。 又【类篇】书也。 又人名。□訬,见【梁书】。 又【集韵】锄交切,音巢。【博雅】狯也。 又【广韵】亡沼切【集韵】弭沼切,□音眇。【说文】义同。 又【类篇】高也。【张衡西京赋】通天訬以竦峙。【注】通天,台名。訬,高也。李善读。 又【集韵】七肖切,音峭。轻也,江东语。 又【集韵】楚敎切,抄去声。义同。【前汉班固叙传】江都訬轻。【注】訬,谓轻狡也。师古读。【集韵】或作吵。 又【集韵】楚绞切,抄上声。与诌同。【集韵】七肖切。七省切,误。考证:〔【集韵】七省切,音峭。轻也,江东语。〕 谨照原文七省切改七肖切。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俗□字。
【申集中】【虫字部】 【集韵】香依切,音希。【类篇】虫名。【博物志】药物,有大毒。【注】一曰鸩羽,如雀,黑头赤喙,亦曰□。雄曰,雌曰□也。
设 【酉集上】【言字部】 设 【唐韵】识列切【集韵】【韵会】【正韵】式列切,□扇入声。【说文】施□也。从言从殳。殳,使人也。【徐曰】殳,所以驱遣使人也。会意。【博雅】合也。【玉篇】置也。【易系辞】圣人设卦以观象。【疏】是施设其卦,有此诸象也。【诗小雅】设此旐矣。【注】□也。【礼经解】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注】谓弹画也。【疏】谓置设。 又【韵会】立也。【前汉文帝纪】高帝设之,以抚四海。【注】置立也。谓立此法也。 又大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桃氏为剑,中其茎,设其後。【疏】设,大也。谓从中以却稍大之後,大则于把易制也。 又假借之辞。【战国策】今先生设为不宦。【注】设者,虚假之辞。【前汉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 又突厥别部典兵者曰设。【唐书李子和传】突厥署子和为屋利设。【注】屋利者,一设之号也。 又【韵会】唐制,诸郡燕犒将吏谓之旬设,今事谓设,公厨曰设厨。 又姓,见【姓苑】。 又叶书质切,音失。【诗小雅】钟鼓旣设,举酬逸逸。设叶逸。 又叶式吏切,音试。【王赞荀夫人诔】丧庭靡托,几筵虚设。躬当昏迷,事无荒滞。 【六书故】亦作〈言□〉。铺□词说也。考证:〔【战国策】今先王设为不宦。〕 谨照原文先王改先生。
訮 【酉集上】【言字部】 訮 【正字通】俗詽字。【字汇】分詽、詽为二,误。【字汇补】又讹作□、□,尤非。
訯 【酉集上】【言字部】 訯 【字汇】所瓦切,音傻。强事言语。
訰 【酉集上】【言字部】 訰 【广韵】之闰切【集韵】【韵会】【正韵】朱闰切,□肫去声。【尔雅释训】訰訰,乱也。【注】暗乱。 又【广韵】章伦切【集韵】朱伦切,□音肫。乱言貌。又心乱貌。 又【集韵】通作谆。详谆字注。 又通作肫忳纯。【礼中庸】肫肫其仁。【注】肫肫,读如诲尔忳忳之忳,诚恳貌。或作纯纯。程伊川曰:厚也。亦作訰訰。【荀子哀公篇】缪缪肫肫,其事不可循。【注】缪当为胶,肫与訰同。杂乱之貌。 又【集韵】徒浑切,音屯。多言也。 【字汇补】省作□,讹作□,□非。
许 【酉集上】【言字部】 许 【唐韵】【正韵】虚吕切【集韵】【韵会】喜语切,□虚上声。【说文】听也。【广雅】与也。【玉篇】从也。【广韵】可也。【增韵】约与之也。【书金滕】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屛璧与珪。【史记高祖本纪】吕媪怒。吕公曰: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何自妄许与刘季。 又【博雅】进也。【诗大雅】昭兹来许。【传】许,进也。【疏】礼法旣许,而後得进,故以许为进也。 又信也。【孟子】则王许之乎。 又犹兴也,期也。【孟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又邑名。【诗鲁颂】居常与许。【笺】许,田也,鲁朝宿之邑。 又国名、县名、州名。【春秋隐十一年】公及齐侯郑伯伐许。【疏】地理志云:颍川郡许县,故许国,汉名许县,魏武攺曰许昌,後周又攺为许州。 又姓。【广韵】出高阳汝南,本自姜姓,炎帝之後,太岳之裔,其後因封为氏。 又与鄦通。【史记郑世家】鄦公恶郑于楚。【注】鄦同许,许灵公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火五切,音虎。【诗小雅】伐木许许。【传】许许,柿貌。【朱传】众人共力之声。【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後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注】许,音虎。【字汇补】音虚。 又【类篇】浒,一作许。
诉 【酉集上】【言字部】 诉 【唐韵】桑故切【集韵】【韵会】【正韵】苏故切,□音素。【说文】吿也。【玉篇】论也,吿诉冤枉也。【广韵】毁也。【左传成十六年】郄犫诉公于晋侯。【注】谮也。【史记龟策传】王有德义,故来告诉。 又【说文】或作□。亦作愬。【论语】肤受之愬。【注】愬己之冤也。【前汉五行志】引作诉。 又【韵会小补】通作溯。【战国策】卫君跣行,告溯於魏。【注】溯愬同。 又【集韵】昌石切,音尺。亦毁也。 【说文】本作□。【字汇补】讹作辨,非。辨字左从言作。又□。
【辰集中】【木字部】 【玉篇】色盏切【集韵】所□切,□音产。木名。亦果也。【徐表南州记】树,子如桃实,长寸余,二月花连著,实五月熟,色黄。盐藏,味酸似白梅。出九眞。 又【集韵】【类篇】□所晏切,音讪。床蓐也。
【酉集上】【言字部】 【玉篇】丁回切【广韵】都回切,□音堆。谪也,落也。【广韵】与捶同。 又【集韵】仓回切,音崔。义同。 又一作□。详□字注。
【酉集中】【贝字部】 【集韵】财干切,音残。害物贪财也。○按《说文》从□从贝。凡从□者皆作□,则与固属一字。今韵书两字分列,音义各别,不知何据。
【酉集中】【足字部】 【广韵】千结切,音切。趺。
襊 【申集下】【衣字部】 襊 【唐韵】粗最切【集韵】取外切,□音□。衣游缝也。【刘孝标乐府】裲裆双心共一袜,袙腹两边作八襊。 又【韵会】粗括切,音撮。【类篇】缁布冠谓之襊。 又【玉篇】衣领也。 【直音】亦作□。
襋 【申集下】【衣字部】 襋 【唐韵】纪力切【集韵】讫力切,□音殛。【说文】衣领也。【诗魏风】要之襋之。【博雅】襋、衱谓之褗。 又【玉篇】衣衿也。 或作□。
□ 【备考】【未集】【米字部】 □ 【搜眞玉镜】音荣。
【子集中】【人字部】 【唐韵】【集韵】□以证切,音孕。送行也。古者诸侯取夫人,则同姓二国之。谓从嫁之男女也。 【六书正讹】从人从火者,飮食所先。从廾者,奉承之义。此之事也,会意。凡□、、胜、□等字从此,俗作媵,非。〇按《说文》,以证切,为喻母之字。今《字汇》作形定切,为匣母之字,盖本之《正韵》而误也。胜右从灷力。□右从□贝,原刻从舟火贝作。
襌 【申集下】【衣字部】 襌 【唐韵】【集韵】【韵会】□多寒切,音单。【说文】衣不重也。【礼玉藻】襌为絅。【注】有衣裳而无里。【扬子方言】汗襦,或谓之襌襦。【前汉江充传】初,充召见犬台宫,衣纱縠襌衣。【师古注】襌衣制若今之朝服中襌也。 【集韵】作单。
杂 【申集下】【衣字部】 杂 【集韵】同杂。【说文】五彩相合也。 又【类篇】集也。别详隹部。
襎 【申集下】【衣字部】 襎 【唐韵】附袁切【集韵】符袁切,□音烦。【玉篇】襎裷。详裷字注。 又孚袁切,音翻。义同。 又【类篇】补过切,音播。长袂也。
襏 【申集下】【衣字部】 襏 【唐韵】【集韵】□北末切,音拨。襏襫,蓑雨衣也。【管子小匡篇】身服襏襫。【注】襏襫,谓粗坚之衣,可以任苦著者也。 又【通俗文】三尺衣也。【唐刘禹锡高陵令刘君德政□】烝徒讙呼,夺襏而舞。 又【国语补音】襏蛮,□服也。同袚。考证:〔【管子中匡篇】身服襏襫。〕 谨照原文中匡改小匡。〔又【国语注】襏蛮,□服也。同袚。〕 谨按二语出国语补音,注字改补音。
襐 【申集下】【衣字部】 襐 【唐韵】徐两切【集韵】似两切,□音象。【说文】饰也。【类篇】未笄冠者之首饰也。【急就篇注】襐饰刻画无等双。【注】襐饰,服饰也。【前汉王后传】莽建世子襐饰。【师古注】首饰在两耳後,刻镂为之。【唐书曹确传】舞者数百,皆珠翠襐饰,刻画鱼龙衣服。 又【集韵】待朗切,音荡。与□同。襐字从□作,部外十二画。
襑 【申集下】【衣字部】 襑 【唐韵】徐林切【韵会】徐心切,□音寻。【说文】衣博大也。 又【广韵】他感切,音嗿。义同。
襒 【申集下】【衣字部】 襒 【唐韵】【集韵】□蒲结切,音蹩。襒衣。 又【类篇】匹灭切,音潎。衣貌。 又【史记孟荀列传】驺子重於齐赵,平原君侧行襒席。【注】襒,拂也。谓侧行而衣,襒席为敬,不敢正坐当宾主之礼也。
襓 【申集下】【衣字部】 襓 【唐韵】【集韵】□如招切,音饶。【玉篇】剑衣。【博雅】衭襓,剑衣也。【礼少仪】剑则启椟盖袭之,加夫襓与剑焉。 又【类篇】人要切,饶去声。义同。
袄 【申集下】【衣字部】 袄 【唐韵】【集韵】【韵会】□乌皓切,音懊。【玉篇】袍袄也。【韩愈诗】破袄请来绽。
襗 【申集下】【衣字部】 襗 【唐韵】徒落切【集韵】达各切,□音铎。【说文】绔也。 又【韵会】直袼切,音宅。义同。【诗秦风】与子同襗。【笺】襗,亵衣近污垢。 又【广韵】羊益切,音奕。【博雅】长襦也。【周礼春官注】巾絮寝衣袍襗之属。
訽 【酉集上】【言字部】 訽 【说文】同诟。【左传襄十七年】重丘人闭门而訽之。【注】骂也。又【昭二十年】宋元公曰:余不忍其訽。【注】耻也。【後汉崔駰传】或冒訽以干进。【注】辱也。 又【音学五书】古音句。引《太□》释次七,震震不侮,濯漱其訽。【注】虽见訽怒,善自解释,如濯去垢秽也。
訾 【酉集上】【言字部】 訾 【唐韵】将此切【集韵】【韵会】蒋氏切【正韵】祖似切,□音子。【说文】不思称意也。引《诗小雅》:翕翕訾訾。【徐曰】言不思称事之意也。今文相承皆作訿。【尔雅释训】翕翕訾訾,莫供职也。《诗》《释文》引《韩诗》云不善之意。【朱传】潝潝,相和也。訿訿,相诋也。 又【玉篇】毁也。【礼曲礼】不苟訾。【疏】相毁曰訾。【管子形势解】毁訾贤者之谓訾。 又【集韵】本作疵。【荀子不苟篇】正义直指举人之过恶,非毁疵也。【韵会】疵毁字今文相承作訾毁久矣。 又恶也。【管子形势篇】訾食者不肥体。【注】恶食之人忧嫌致疾,故不能肥体。 又恣也。【荀子非十二子篇】以不俗为俗,离踪而跂訾者也。【注】訾读为恣。跂訾,谓跂足违俗而恣其志意也。 又【广韵】卽移切【集韵】【韵会】将支切,□紫平声。义同。 又【类篇】思也。【礼少仪】不訾重器。【注】訾,思也。【唐书李绩传】临时选将,必訾相其奇龎福艾者遣之。【音义】訾,思也。 又量也。【前汉枚乘传】举吴兵以訾于汉。【李奇曰】量也。【商子恳令篇】訾粟而税。【注】量也。 又限也。【管子君臣篇】吏啬夫尽有訾程事律。【注】訾,限。程,准也。 又病也。【礼檀弓】故子之所刺於礼者,亦非礼之訾也。【注】病也。 又【扬子方言】何也。湘潭之原,荆之南鄙,谓何为曾,或谓之訾。若中夏言何为也。【注】今江东人语亦云訾为,声如斯。 又地名。【左传僖十八年】而後师于訾娄。【注】卫邑。又【文十六年】以侵訾枝。【注】楚邑。又【襄十年】楚伐宋师于訾母。【注】宋地。又【昭二十三年】单子取訾。【注】訾在河南巩县西南訾城是也。【路史】訾有二:西訾在维,东訾在巩。 又姓。【前汉功臣表】有楼虚侯訾顺,又复姓。【潜夫论】訾辱氏,赵嬴姓也。 又与赀同。财也。【前汉司马相如传】更名相如,以訾为郞。【注】訾读与赀同,财也。以家财多,得拜为郞也。 又通作茈。苻茈,草名。【後汉刘圣公传】南方饥馑,人庶掘凫茈而食之。【注】续汉书作苻訾。 又与觜通。娵訾,北方宿名。亦作娵觜。详角部觜字注。 又【集韵】【韵会】□才支切,音疵。亦毁也。【正韵】才资切,音茨。义同。【庄子山木篇】无誉无訾。徐邈读。 又【正韵】同啙。【史记货殖传】呰窳偷生。【前汉地理志】作啙。【徐广曰】啙窳,苟且惰懒也。应劭曰:啙,弱也。师古曰:短也。 又【集韵】【正韵】□津私切,音咨。亦思也。 又【正字通】与咨通。【前汉礼乐志】訾黄其何不徕下。【师古注】訾,嗟叹辞也。黄,乘黄也。叹乘黄不来下也。 又【集韵】子礼切,音济。【博雅】諀訾也。 又【字汇补】宗吴切,音租。足訾,兽名。【山海经赞】见人则呼其名足訾。 【集韵】或作□,亦书作訿。【字汇补】又作□、□,非。考证:〔【尔雅释言】翕翕訾訾,莫供职也。〕 谨照原书释言改释训。〔【韩诗外传】不善之意。〕 谨按此韩诗章句非韩诗外传也。谨照原书改诗释文引韩诗云。〔【左传僖十八年】从师于訾娄。〕 谨照原文从字改而後二字。〔【襄九年】楚师伐宋师于訾母。〕 谨照左传原文九年改十年。楚字下省师字。〔【庄子山水篇】无誉无訾。〕 谨照原文山水篇改山木篇。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补】私吕切,音醑。粮米也。 又祠神米也。 又始阻切,音所。义同。
【酉集下】【辵字部】 【集韵】七恭切,音从。步缓也。 【正字通】从、从□通。
訿 【酉集上】【言字部】 訿 【集韵】同訾。【诗大雅】皋皋訿訿。【毛传】訿訿,窳不供事也。【朱传】务为谤毁也。考证:〔【诗大雅】皋皋訿訿。【孔传】訿訿,窳不供事也。〕 谨按传出於毛公不出於孔氏,谨将孔传改毛传。
詇 【酉集上】【言字部】 詇 【唐韵】【集韵】【正韵】□於亮切,央去声。【说文】早知也。【广韵】智也。 又【唐韵】於两切【集韵】【韵会】【正韵】倚两切,□央上声。又【玉篇】於竟切【唐韵】於敬切【集韵】於庆切,□音映。义□同。 又【博雅】问也。【类篇】吿也。 又【集韵】於浪切,音盎。声也。与□同。或作□。
詈 【酉集上】【言字部】 詈 【唐韵】【集韵】【韵会】□力智切,音荔。【说文】骂也。【韵会】正斥曰骂,旁及曰詈。【释名】詈,历也,以恶言相弥历也。亦言离也,以此挂离之也。【书无逸】小人怨汝詈汝。【诗大雅】覆背善詈。【礼曲礼】怒不至詈。【史记魏豹传】汉王骂詈诸侯群臣。 【说文】本从网从言。【长笺】罗织其人,互相谤詈。俗从皿。
詸 【酉集上】【言字部】 詸 【集韵】同谜。
詉 【酉集上】【言字部】 詉 【集韵】尼交切,音铙。与呶同。讙声也。【旧唐书徐彦伯传】以号詉为令德。【宋史高斯得传】时上封事言得失者众,或者恶其讙詉。 又【广韵】【集韵】□女加切,音拿。【玉篇】譇詉,言不可解也。【广韵】语貌。【类篇】羞穷也。【集韵】或作訤。 又【集韵】奴故切,音怒。恶言也。 又【集韵】乃嫁切,拿去声。诈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类篇】子六切,音蹙。吴俗谓熬米为饵为□。
詋 【酉集上】【言字部】 詋 【玉篇】【集韵】□职救切,州去声。诅也。与咒同。【集韵】亦作酬。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当盖切,音带。【博雅】槌也。【扬子方言】槌,宋、魏、陈、楚、江淮之闲谓之。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同□。【唐人忆荐福寺牡丹诗】雕盘分□何由得。【注】□,作绀切,以针□物之□。言簪花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韵】乌八切,音。穿也。 又女滑切,音豽。义同。
□ 【午集下】【穴字部】 □ 【玉篇】力丁切。□井也。
□ 【子集上】【丿字部】 □ 【唐韵】左本字。 又【集韵】有古作□。注详月部二画。
詌 【酉集上】【言字部】 詌 【集韵】古暗切,音绀。口闭也。【荀子哀公篇】无取詌詌乱也。【注】义未详。【家语】作钳。
詍 【酉集上】【言字部】 詍 【唐韵】余制切【集韵】【韵会】【正韵】以制切,□音曳。【说文】多言也。引《诗》:无然詍詍。今《大雅》作泄泄。【荀子解蔽篇】辨利非以言,是谓之詍。【注】多言也。 又【集韵】时制切,音誓。语多也。 又【集韵】私列切,音薛。义同。 【集韵】与呭同。【六书正讹】俗作、,□非。【字汇补】讹省作□,尤非。考证:〔【荀子解蔽篇】辨利非以言,则谓之詍。〕 谨照原文则谓改是谓。
讵 【酉集上】【言字部】 讵 【唐韵】其吕切【集韵】【韵会】【正韵】臼许切,□音巨。【说文】讵,犹岂也。【庄子大宗师】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後汉光武纪】天下讵可知而闭长者乎。【宋书沈约自序】若驰一介,四方讵不响应。 又【玉篇】止也,至也,格也。 又通作巨。【前汉高帝纪】沛公不先破关中兵,公巨能入乎。【师古注】巨,读曰讵,犹岂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其据切,巨去声。义同。 又【字林】未知词也。 【正字通】《读书通》讵通作渠、钜、遽,□非。考证:〔又【广韵】【集韵】【韵会】□其据切,巨上声。义同。〕 谨按其据切系去声非上声,上字谨改去字。
詏 【酉集上】【言字部】 詏 【集韵】【正韵】□於敎切,妖去声。言逆也。
诈 【酉集上】【言字部】 诈 【唐韵】【集韵】【正韵】侧驾切【韵会】侧嫁切,□柤zha去声。【说文】欺也。【尔雅释诂】伪也。【正韵】诡谲也。【左传宣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礼乐记】知者诈愚。【疏】谓欺诈愚人也。【周礼地官司市】以贾民禁伪而除诈。【疏】使禁物之伪。而去人之诈虚也。【晋书□法志】背信藏巧谓之诈。【荀子修身篇】匿行曰诈。【说苑贵德篇】巧诈不如拙诚。 又卒也。【公羊传僖三十三年】诈战不日。【注】诈,卒也。齐人语也。【疏】春秋之例,偏战者日,诈战者月。 又叶侧下切,柤上声。【王安石寄曾巩诗】吾能好谅直,世或非诡诈。叶上写下者。 又叶庄助切,阻去声。【晋语】诈之见诈,果丧其赂。【吕览情欲篇】意气易动,蹻然不固。矜势好智,胸中欺诈。 又叶侧个切,音佐。【前汉叙传】靡法靡度,民肆其诈。逼上幷下,荒殖其货。
詑 【酉集上】【言字部】 詑 【唐韵】托何切【集韵】【韵会】【正韵】汤何切,□音拖。【说文】引方言:沇州谓欺曰詑。【玉篇】谊谩而不疑也。【集韵】或作訑。俗作□。 又【广韵】徒何切【集韵】唐何切,□音驼。又【广韵】土禾切【集韵】土和切,□涶平声。义□同。 又【广韵】弋支切【集韵】【韵会】余支切,□音移。詑詑,自得貌。 又浅意也。亦作訑,或作□、□。 又【玉篇】达可切【广韵】徒可切【集韵】待可切,□驼上声。轻也。又欺罔也。或作訑、誃。
诒 【酉集上】【言字部】 诒 【唐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音怡。【说文】相欺诒也。一曰遗也。【诗邶风】自诒伊阻。【传】遗也。【左传昭六年】叔向使诒子产书。【注】遗也。【广韵】赠言也。 又【正韵】诶诒,疑疾。【庄子达生篇】诶诒为病数日。【注】懈倦貌。一曰失魂魄貌。 又通作贻。【书五子之歌】贻厥子孙。【传】贻,遗也。【诗大雅】诒厥孙谋。【笺】诒,犹传也。【正义】诒训遗,卽流传之义。 又通作饴。【诗周颂】贻我来牟。【释文】贻,又作诒。【前汉刘向传】引《诗》作饴。【师古注】饴,遗也。与贻同。 又通作嗣。【诗郑风】子宁不嗣音。【传】习也。【笺】续也。韩诗作诒。诒,寄也。曾不寄问也。 又【集韵】【韵会】□羊吏切,怡去声。【类篇】亦遗也。【韵会】贶也。【左传文十六年】年自七十以上,无不馈诒也。【疏】馈、诒皆与人物之名,与贻通,有平、去二音。 又【集韵】堂来切,音台。懈倦貌。引庄子诶诒。李轨读。 又【集韵】他代切,音态。义同。又欺也。又【广韵】徒亥切【集韵】【韵会】【正韵】荡亥切,□台上声。【类篇】江南呼欺曰诒。【增韵】欺诒,诳诈也。【列子黄帝篇】狎侮欺诒。【徐干考伪篇】骨肉相诒,朋友相诈。 又【集韵】通作绐。【谷梁传僖元年】恶公子之绐。【注】欺绐也。【史记项羽纪】项王迷失道,田父绐之曰:左,乃陷大泽中。【师古注】绐,诳也。 【类篇】或作□。
诏 【酉集上】【言字部】 诏 【广韵】之少切【集韵】【韵会】【正韵】之笑切,□音照。【说文】吿也。【尔雅释诂】导也。【注】敎导之也。【又】勴也。【注】谓赞勉。【疏】敎导,卽赞勉也。【韵会】诏者,上下通用之义。【左传成二年】栾伯曰:燮之诏也。书何力之有焉。【注】吿也。【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柄诏王驭群臣。【注】告也,助也。【庄子盗跖篇】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如淳注】敎也。 又【广韵】上命也。秦汉以下,天子独称之。【史记秦始皇纪】二十六年,秦幷天下,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议命为制,令为诏。【前汉周勃传】军中闻将军之命,不闻天子诏。 又【广韵】□也。【正韵】播吿之书也。【文心雕龙】汉命有三品,三曰诏书。诏,吿也。【释名】诏书。诏,昭也。人暗不见事宜,则有所犯,以此示之,使昭然知所由也。【文中子问易篇】程元曰:续书之有志,有诏,何谓也。文中子曰:志以成道,言以宣志,诏其见王者之志乎。 又待诏,官名。【前汉公孙弘传】待诏金马门。【应劭注】诸以才伎召未有正官,故曰待诏。【唐书百官志】明皇初置翰林待诏。 又蛮王曰诏。【唐书南蛮传】南诏本哀牢夷後,乌蛮别种也。渠帅有六,自号六诏,曰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睒诏、施浪诏、蒙舍诏。 又【正韵】市召切,音绍。【礼礼器】礼有□诏。【注】告道宾主者也。诏或为绍。 又【集韵】之遥切,照平声。言诱也。 又【韵会】时饶切【正韵】时昭切,□音韶。【礼礼器】诏侑武方。【注】诏侑或为韶囿,武当为无,方犹常也。 又叶朱戍切,音注。【班固东都赋】申旧章下明诏,命有司颁宪度。
评 【酉集上】【言字部】 评 【广韵】符兵切【集韵】【韵会】蒲兵切【正韵】蒲明切,□音平。【博雅】平也,议也。【广韵】平量也。【增韵】品论也。【後汉许劭传】劭好核论乡党人物,毎月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魏志曹植传】曹植与邯郸淳评说混元造化之端。【旧唐书陆贽传】互相讥评。【文心雕龙】评者,平理。【新论正赏篇】评者,所以绳理也。 又官名。【晋书职官志】廷尉主□法狱讼,属官有正监评。【唐书百官志】大理寺有评事八人,掌出使推按。 又邑名。【梁书新罗国传】其邑在内曰啄评,在外曰邑勒,亦中国之言郡县也。 又姓,见【姓苑】。 又通作平。【後汉霍諝传】前者温敎许为平议。【蜀志费褘传】论平其是非。 又【玉篇】皮柄切【唐韵】【集韵】【正韵】皮命切,□平去声。平言也。【韩愈东都遇春诗】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旧游喜□张,新辈足嘲评。【注】评,音病。□张,乖张。
詖 【酉集上】【言字部】 詖 【唐韵】【集韵】【韵会】□彼义切,陂去声。【说文】辩论也。【广雅】慧也。【玉篇】佞谄也。【广韵】譣詖也。【诗周南卷耳序】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詖私谒之心。【释文】詖,妄加人以罪也。崔云:险詖,不正也。【孟子】詖辞知其所蔽。【注】詖,偏陂也。【前汉叙传】赵敬险詖。【师古注】詖,辩也。一曰佞也。 又【正韵】兵媚切,悲去声。义同。 又【六书故】与陂通。【荀子成相篇】谗人罔极,险陂倾侧。【注】陂与詖同。 又【广韵】彼为切【集韵】【韵会】班糜切,□音陂。又【正韵】逋眉切,音悲。又【集韵】滂禾切,音坡。义□同。考证:〔【诗周南卷耳序】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詖私谒之心。【笺】詖,妄加人以罪也。〕 谨照原书笺改释文。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韵】同崿。
□ 【午集下】【穴字部】 □ 与窌同。详前窌字注。 又【针灸大全】巨□,禾□,皆人身穴名。
詗 【酉集上】【言字部】 詗 【唐韵】朽正切【集韵】【韵会】虚政切【正韵】呼正切,□音夐。【说文】知处吿言之。【增韵】□伺也。【正韵】剌探也。【史记淮南王传】王有女陵,慧有口辩。王爱陵,常多予金钱,为中詗长安,约结上左右。【注】孟康曰:詗音侦。西方人以反闲为詗,王使其女为侦于王也。师古曰:詗,有所□伺也。侦义与詗同,然音则异。 又【集韵】丑政切,柽去声。中詗,义同。师古读。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火迥切,馨上声。义同。【唐书李思行传】唐公将起,使觇詗长安。又【张说传】窥詗时事。【音义】俱读上声。 又【博雅】求也。【广韵】明悟了知也。 【篇海】讹作□,非。
诎 【酉集上】【言字部】 诎 【唐韵】区勿切【集韵】【韵会】【正韵】曲勿切,□音屈。【说文】诘诎也。一曰屈襞。【礼丧大记】凡□衣不诎。【注】谓舒而不卷也。【楚辞九思】思哽饐兮诘诎。 又【博雅】曲也,折也。【玉篇】枉曲也。【礼乐记】习其俯仰诎伸。【史记管晏列传】君子诎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者。【前汉孙宝传】道不可诎,身诎何伤。 又【广韵】辞塞也。【战国策】於是魏王听此言也,甚诎。 又【类篇】充诎,喜失节貌。【礼儒行】不充诎于富贵。 又姓。汉有诎强。见【印薮】。 又【韵会】通作屈。【荀子劝学篇】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注】诎与屈同。 又【集韵】【正韵】□渠勿切,音掘。与充诎义同。 又绝止貌。【礼聘义】叩之,其声淸□以长,其终诎然乐也。 又【正韵】尽也。【前汉司马相如传】徼□受诎。【师古注】言兽有力尽者,受而有之。 又【集韵】敕律切,音怵。与黜同。【战国策】彼公仲者,秦势能诎之。【注】诎,贬下也。 又【集韵】通作绌。【礼射义】进爵绌地。【注】《内则》以前作绌,《明堂位》以後作诎。 又【集韵】或作出。【左传襄三十年】嘻嘻出出。【周礼秋官庭氏郑注】引作诎诎。刘昌宗音出。本亦作出。 又【集韵】奴骨切,嫩入声。与讷同。详讷字注。 又【说文】或作誳。【长笺】作誳。
【酉集上】【角字部】 【集韵】【韵会】□胡沃切,音鹄。【玉篇】治象牙也。【尔雅释器】象谓之。俗本讹作鹄,非。 又【类篇】治角也。
【申集下】【衣字部】 【集韵】许六切,音畜。褚也。【左传襄三十年】取我衣冠而褚之。【注】褚,也。【篇海】褫也,藏也。 又【五音集韵】丑六切,音蓄。义同。
【酉集上】【角字部】 【广韵】边兮切【集韵】边迷切,□音篦。横角牛名。 又【集韵】宾弥切,音□。义同。 【字汇补】亦作□,非。
诅 【酉集上】【言字部】 诅 〔古文〕□謯【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庄助切,阻去声。【说文】酬也。【广韵】咒诅。【书无逸】厥口诅、祝。【疏】诅祝,谓吿神明,令加殃咎也。以言吿神谓之祝。请神加殃谓之诅。【诗小雅】出此三物,以诅尔斯。【释文】以祸福之言相要曰诅。【周礼春官】诅祝掌盟诅之祝号。【注】诅,谓祝之使沮败也。大事曰盟,小事曰诅。【疏】盟盟将来,诅诅过往。【後汉仲长统传】匈詈腹诅。 又【集韵】古通作。【诗大雅】侯作侯祝。【释文】作,本或作诅。【朱传】作,读为诅。诅祝,怨谤也。 又【集韵】遵遇切,娵去声。义同。 又【集韵】【韵会】【正韵】□壮所切,音阻。【集韵】咒也。【释名】阻也。使人行事阻限于言也。 又通作阻。【晋语】狂夫阻之衣也。【注】狂夫,方相氏之士也。阻古通诅。将服是衣,必先诅之。考证:〔【诗大雅】侯作侯祝。【释文】作,本或作诅。【传】作,读为诅。〕 谨照原书传字上增朱字。
词 【酉集上】【言字部】 词 〔古文〕□【唐韵】似兹切【集韵】【韵会】【正韵】详兹切,□音祠。【说文】意内而言外也。【释名】嗣也。令撰善言,相嗣续也。【广韵】说也。【正韵】言也。【字汇】文也。【公羊传昭十一年】春秋之信史也。其词则丘有罪焉尔。【史记儒林传】是时天子方好文词。【晋书郭璞传】璞词赋为中兴之冠。【旧唐书张九龄传】张说常谓人曰:後来词人称首也。又【陆贽传】贽以博学宏词登科。【韩非子问田篇】驱於声词,眩乎辩说。 又【博雅】已也。 又【广韵】请也,吿也。○按《说文》本作意内言外。韵会引作音内言外。又引徐曰:惟也,思也,曰也,兮也,斯也。若此之类,皆词也,语之助也。声成文谓之音,此词直音内之助,声不出於音,故曰音之内。直言曰言,一字曰言,此词皆在句之外为助,故曰言之外。楚辞宋玉招魂: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些,亦词也。未详音发为言,言之成文为词,未可以内外岐之,且词与兮些各别,非语助例也。字汇剿用韵会旧注,非是。又按说文辞,讼也。辞,不受也。与言词、文词之词各别。今经史以辞为言词之词,如《礼曲礼》,不辞费是也,以辞为辞受之辞,如《论语》与之粟九百辞是也。以辞为文词之词,如《杨修传》绝妙好辞是也。循用已久,不能更正,然究心六书者,不可不辨。
咏 【酉集上】【言字部】 咏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为命切,音泳。【说文】歌也。【玉篇】长言也。【增韵】咏歌讴吟也。【书益稷】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传】以合咏歌之声也。【尔雅序】叙诗人之兴咏。【疏】咏者,永言也。【前汉艺文志】咏其声谓之歌。 又鸟鸣亦曰咏。【陆机悲哉行】耳悲咏时禽。【注】禽声应时而变也。 又通作咏。【史记乐书】歌咏其声也。【礼乐记】作歌咏。 又【说文长笺】省作永。【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诩 【酉集上】【言字部】 诩 【唐韵】况羽切【集韵】【韵会】火羽切,□吁上声。【说文】大言也。【玉篇】人语也。【广韵】和也,普也,遍也,大也。【礼礼器】德发扬,诩万物。【疏】言王者抚有四海,宜发扬其德,普遍万物也。【前汉扬雄传】尚泰奢,丽夸诩。【注】诩,大也。 又【广韵】敏而有勇也。【礼少仪】会同主诩。【注】诩,谓敏而有勇。 又辞气明盛貌。 又人名。【前汉平帝纪】沛郡太守石诩。 【说文】本作□。
询 【酉集上】【言字部】 询 【唐韵】相伦切【集韵】【韵会】【正韵】须伦切,□音荀。【说文】谋也。【玉篇】咨也。【书舜典】询事考言。【诗小雅】周爰咨询。【传】亲戚之谋为询。【左传襄四年】谘亲为询。 又【尔雅释诂】信也。【注】宋卫曰询。【疏】按方言:宋卫汝颍之闲曰洵。郑风溱洧:洵吁且乐。询、洵音义同。 【玉篇】或作□。【集韵】或作□、咰。【字汇补】讹作□。
诣 【酉集上】【言字部】 诣 【唐韵】五计切【集韵】【韵会】硏计切,□音羿。【说文】□至也。【徐曰】径□而诣之也。【小尔雅】进也。【玉篇】往也,到也。【增韵】造也。【左传庄十七年注】郑詹诣齐见执。【史记秦本纪】代王乘传诣长安。【王褒洞箫赋】踌躇稽诣。【注】仓颉篇云:诣,至也。言声稽留,如有所诣也。又【正字通】学业深入曰造诣。 又虫名。【扬子方言】蛄诣谓之杜蛒。 又与栺通。汉有枍栺宫,以木而名。【三辅黄图】作枍诣宫。【注】枍诣,木名。言宫中美木茂盛也。 又与倪通。【春秋昭二十九年】叔诣卒。【公羊】【谷梁传】作叔倪。
詤 【酉集上】【言字部】 詤 【唐韵】【集韵】□呼光切,音荒。【说文】梦言也。 又【广韵】呼晃切【集韵】虎晃切,□荒上声。义同。 又【博雅】忽也。 又【广韵】许昉切【集韵】诩往切,□音恍。义同。 【广韵】【类篇】书作□。【集韵】书作□。【玉篇】讹作□。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古孝切,音校。窌也。考证:〔【海篇】乎孝切,音校。窌也。〕 谨按篇海云□音校,窌也,在周礼也。查周礼考工记匠人囷窌仓城。释文窌刘古孝反。此□卽窌之讹。故云在周礼也。当依周礼音古孝切。校亦古孝切,故云音校。谨改海篇为篇海。乎孝切改为古孝切。
□ 【午集下】【禾字部】 □ 【集韵】女九切,音纽。禾耎弱。
□ 【午集下】【穴字部】 □ 【海篇】音遥。陶师烧瓦窑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字汇补】《石鼓文》勿□勿伐。借作掩。
詥 【酉集上】【言字部】 詥 【唐韵】□合切【集韵】曷合切,□音合。【说文】谐也。 又【集韵】葛合切,音鸽。会言也。 【六书统】从言从合,合众意也。【原】本作合。
试 【酉集上】【言字部】 试 【唐韵】【集韵】【韵会】□式吏切,诗去声。【说文】用也。【博雅】尝也。【增韵】探也,较也。【易无妄】无妄之药,不可试也。【释文】试验,一曰用也。【注】试,谓少尝之也。【书舜典】明试以功。【礼缁衣】□不试而民咸服。【庄子齐物论】尝试言之。 又【正韵】式至切,音翅。义同。 又姓,见【姓苑】。 又【集韵】设职切,音识。义同。通作式。 又叶诗止切,音始。【诗小雅】方叔莅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试叶止。 又叶申之切,音诗。【诗小雅】私人之子,百僚是试。叶上裘,裘音渠之反。
察 【酉集上】【言字部】 察 【唐韵】楚八切【集韵】【韵会】【正韵】初戛切。□与察同。【说文】言微亲察也。【史记秦本纪】缪公与由余曲席而坐,问其地形与兵势,尽察,而後令内史廖以女乐二八遗戎王。【韩愈征南联句】刀暗歇宵察。【注】刀,刁斗也。 又人名。【梁书武帝纪】岳阳王萧察。 又【集韵】迁薛切,迁入声。察也。 又【广韵】【集韵】□千结切,音切。正言也。与□同。
詨 【酉集上】【言字部】 詨 【集韵】【韵会】【正韵】□虚交切,音嘐。【类篇】吴人谓叫呼为詨。【北史尔朱世隆传】世隆与元世俊握槊,忽闻局上詨然有声。 又【读书通】叫、訆通作詨。引山海经:马成山有鸟,名曰鶌鶋,其鸣自詨。卽其鸣自訆。 又【韵会】或作呼。【前汉田蚡传】呼服谢罪。【师古注】呼,火交反。 又【集韵】或作謞誟唠嚆呼。【正字通】又与噭通。 又【广韵】古肴切【集韵】居肴切,□音交。【类篇】詨,矜夸也。 又【广韵】呼敎切【集韵】许敎切,□嘐去声。【玉篇】大嘷也,呼也,唤也。【广韵】与嗃同。 又【集韵】居效切,交去声。又【广韵】胡敎切【集韵】後敎切,□音效。义□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鸟了切,音鸟。倒悬也。○按《海篇》作〈糹□〉,音咬,与《字汇补》音殊,字形亦异。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胡谷切,音斛。吴俗谓籰为□。
诮 【酉集上】【言字部】 诮 【说文】古文谯字。【书金滕】王亦未敢诮公。【传】让也。【前汉黥布传】项王数使使者诮让召布。【注】诮责也。
诗 【酉集上】【言字部】 诗 〔古文〕□【唐韵】书之切【集韵】【韵会】【正韵】申之切,□始平声。【说文】志也。【释名】之也,志之所之也。【书舜典】诗言志。【传】心之所之谓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诗言志。【诗国风关雎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前汉艺文志】诵其言,谓之诗。【旧唐书经籍志】诗以纪兴衰诵欢。 又六诗。【周礼春官大师】敎六诗。【疏】按诗上下惟有风雅颂是诗之名也。三者之中有比赋兴,故总谓之六诗。【郑康成六艺论】诗,弦歌讽谕之声也。朱子曰:风雅颂,声乐部分之名。赋比兴,则所以制作风雅颂之体也。 又乐章也。【荀子劝学篇】诗者,中声之所止也。【注】诗谓乐章,所以节声音,至乎中而止,不使流淫也。 又【类篇】承也,持也。【礼内则】国君世子生三日,卜士负之,吉者宿齐,朝服寝门外,诗负之。【注】诗之言承也。【疏】《诗含神雾》云:诗者,持也。以手维持,则承奉之义,谓以手承下而抱负之。 又姓。【後汉南蛮传】诗索,交址朱人。 又【字汇补】读作诛。【荀子王制篇】修宪令,审诗商。【注】诗商,当为诛赏。【乐论篇】作审诛赏。
【申集下】【襾字部】 〔古文〕□【集韵】相然切,音仙。【类篇】本字,或从。升高也。 又亲然切,音迁。义同。 【广韵】作□。
【酉集中】【足字部】 【唐韵】昨何切【集韵】才何切,□音醝。【玉篇】蹋声。亦作躜。 又【集韵】锄加切,音查。行失序也。
詪 【酉集上】【言字部】 詪 【唐韵】乎恳切【集韵】下恳切,□音很。【说文】很戾也。 又【正字通】与很通。不听从也。 又【集韵】口很切,音恳。又【唐韵】【集韵】□古恨切,音艮。义□同。 又【广韵】古很切【集韵】举很切,□艮上声。【博雅】詪詪,语也。 又【玉篇】难语貌。 又【集韵】苦本切,音捆。□詪,很貌。 又【广韵】胡典切,音岘。争语也。 【说文】本作□。
诧 【酉集上】【言字部】 诧 【集韵】【韵会】【正韵】□丑亚切,音侘。诳也。【玉篇】夸也。【晋书宗室传】甘言诧语,方伯袭之以轻兵。【唐书史思明传】思明诧曰:朝义怯,不能成我事。【音义】诧,诳也。【宋史张去华传】浙人毎迓朝使,必列步骑以自夸诧。 又通作姹。【史记司马相如传】子虚过诧乌有先生。【前汉司马相如传】作姹。【师古曰】姹,夸诳之也。 又通作侘。【史记韩长孺传】以侘鄙县。【注】夸也。 又【集韵】或作□。【韵会】亦作咤。 又【集韵】虚讶切,音罅。吿也。 又【集韵】都故切,音妒。与托同。奠爵也。【书顾命】王三宿三祭三咤。【释文】咤,亦作宅。马云:亦作诧。【说文】作。
诟 【酉集上】【言字部】 诟 【唐韵】呼□切【集韵】【韵会】【正韵】许□切,□吼去声。【说文】謑诟,耻也。【博雅】骂也。【玉篇】耻辱也。【广韵】怒也。【增韵】詈也。【左传哀八年】曹人诟之,不行。【杜注】詈辱也。【礼儒行】常以儒相诟病。【注】诟病,犹耻辱也。【後汉邓禹传】康闻诟之。【注】骂也。【唐书刘文靖传】君雅诟曰:反人欲杀我耳。【音义】怒也。 又【增韵】巧言也。 又【金壷字考】奊诟,无志节也。【前汉贾谊传】奊诟亡节。【师古注】奊诟谓无志分也。 又姓,见【姓苑】。 又【广韵】苦□切【集韵】丘□切,□音□。又【集韵】下遘切【韵会】【正韵】胡茂切,□厚去声。又【集韵】【韵会】【正韵】□居□切,苟去声。又【集韵】【韵会】很口切【正韵】胡口切,□音厚。又【广韵】古厚切【集韵】举厚切,□音苟。义□同。 【说文】或作訽。【集韵】亦作。
诡 【酉集上】【言字部】 诡 【唐韵】过委切【集韵】【韵会】【正韵】古委切,□音垝。【说文】责也。【前汉京房传】臣出守郡,自诡效功。【师古注】自以为忧责也。【孔融荐祢衡表】昔贾谊求试属国,诡系单于。【注】自责必系单于也。 又【玉篇】欺也,谩也。【类篇】诈也。【谷梁传文六年】诡辞而出。【注】不以实吿人。 又【玉篇】怪也。【庄子齐物论】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注】吊诡,至怪也。 又【增韵】异也。【前汉刘辅传】此其言必有卓诡切至当圣心者。【师古注】诡,异於众也。【後汉班固传】殊形诡制。【注】诡,异也。 又违也。【前汉董仲舒传】有所诡於天之理与。【师古注】违也。 又毁也。【後汉班固传论】固之序事不激诡。【注】激,扬。诡,毁也。 又【广雅】诡随,小恶也。【诗大雅】无纵诡随。【注】不顾是非,而妄随人也。 又【广韵】横射物为诡遇。【孟子】为之诡遇。【赵注】横而射之也。【朱注】不正而与禽遇也。 又谲诡,变化也。【张衡东京赋】瑰异谲诡。 又【广雅】诡犀,总也。总,音思。 又【正韵】戾也。 又星名。【前汉天文志】司诡星出西方。【孟康注】星大而有尾,两角,荧惑之精也。 又邑名。【史记秦始皇纪】将军蒙骛,攻魏氏畼有诡。【注】畼有诡,魏邑名。 又姓。【左传庄十六年】晋武公伐夷,执夷诡诸。【注】诡诸,周大夫。夷,采地名。 又人名。【史记齐世家】桓公长卫姬生无诡。【左传】作无亏。 又通作恑。【陆机辩亡论】古今诡趣。【注】诡,变也。同恑。 【集韵】或作謉、讹。【正韵】亦作佹、傀。
诠 【酉集上】【言字部】 诠 【唐韵】此缘切【集韵】【韵会】逡缘切【正韵】且缘切,□音铨。【说文】具也。【玉篇】治乱之体也。【广韵】平也。【类篇】择言也。又解喩也。【晋书武陔传】文帝数与诠论。【音义】谓具说事理也。【□书傅縡传】言为心使,心受言诠。【吴越春秋】惟夫子诠斯义也。【注】择言也。【杜甫秋日咏怀诗】衣褐向眞诠。 又【淮南子诠言训注】诠,就也。就万物之指,以言其徵,事之所谓,道之所依也。 又【金史选举志】凡会试,诠读官二员。
詯 【酉集上】【言字部】 詯 【唐韵】荒内切【集韵】呼内切,□音晦。【说文】胆气满,声在人上也。 又【广韵】休市也。 又【玉篇】胡内切【唐韵】【集韵】胡对切,□音缋。义同。 又【类篇】胡市也。一曰决後悔也。或作。 【六书正讹】别作□,非。
□ 【备考】【子集】【人字部】 □ 【海篇】音敢。
诘 【酉集上】【言字部】 诘 【唐韵】去吉切【集韵】吃吉切,□音蛣。【说文】问也。【广雅】让也,责也。【玉篇】治也,谴也,问罪也。【书立政】其克诘尔戎兵。【传】治也。【礼月令】诘诛暴慢。【注】谓问其罪,穷治之也。【老子道德经】此三者,不可致诘。【注】问也。【史记平津侯传】汲黯庭诘弘。【注】责让也。 又【周礼天官大宰】五曰□典,以诘邦国。【注】诘,犹禁也。又【秋官大司□】佐王□邦国,诘四方。【注】诘,谨也。 又诘屈。【晋书卫恒传】字势云:硏桑不能数其诘屈。 又【小尔雅】诘朝,明旦也。【左传僖二十七年】诘朝相见。【说文长笺】本作哲朝。哲,古哲字。借明也。故明朝为哲朝。今俗以哲为诘,因诘哲形溷,误。 又【集韵】丘杰切,音憩。乔诘,意不平也。【庄子在宥篇】乔诘卓鸷。
话 【酉集上】【言字部】 话 〔古文〕□【玉篇】胡卦切【正韵】胡挂切,□音画。【说文】合会善言也。【尔雅释诂】言也。【疏】孙炎曰:善人之言也。【广韵】语话也。【书盘庚】乃话民之弗率,诞吿用亶。【注】吿也,言也。【诗大雅】愼尔出话。【传】善言也。【左传文六年】著之话言。【注】为作善言遗戒。 又【广雅】调也,耻也。 又【小尔雅】治也。 又【唐韵】胡快切【集韵】【韵会】戸快切,□音躗。义同。 又【集韵】胡化切,华去声。亦言也。或作咶。 又叶胡卧切,和去声。【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兀然无所思,日高尚闲卧。暮读一卷书,会意如嘉话。 【说文】本作。籀文作譮。
【巳集上】【水字部】 【广韵】旨夷切【集韵】蒸夷切,□音脂。水名。一曰水貌。
该 【酉集上】【言字部】 该 【唐韵】古哀切【集韵】【韵会】【正韵】柯开切,□音垓。【说文】军中约也。 又【玉篇】盛也。 又【增韵】载也。【广韵】备也,咸也,兼也,皆也。【谷梁传哀元年】此该之变而道之也。【注】该,备也。【前汉律历志】该藏万物。【扬子太□经】万物该兼。 又【正字通】俗借为该当之称,犹言宜也。凡事应如此曰该。 又人名。【左传昭二十九年】少皡氏有四叔,一曰该。该为蓐收。【注】金正也。 又姓,见【姓苑】。
详 【酉集上】【言字部】 详 【唐韵】似羊切【集韵】【韵会】【正韵】徐羊切,□音翔。【说文】审议也。【玉篇】审也,论也,諟也。【增韵】语备也。【书蔡仲之命】详乃视听。【传】审也。【诗卫风】中冓之言,不可详也。【传】详言之也。【谷梁传襄二十九年】详其事,贤伯姬也。【史记封禅书】其详不可得而记闻。【前汉儒林传】详延天下方闻之士。【注】详,悉也。 又善也。【易大壮】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疏】详者,善也。进退不定,非为善也。【释文】王肃作祥。【左传成十六年】详以事神。【注】详,祥也。 又善用心曰详。【公羊传宣十二年】不赦不详。 又官名。【宋史职官志】检详官,熙宁四年置。又【金史百官志】鎭抚边民之官曰详稳,踵辽官名也。 又通作翔。【前汉西域传】道里远近翔实矣。【师古注】翔,与详同。假借用耳。 又【广韵】与章切【集韵】余章切【正韵】移章切,□音阳。诈也。通作佯。【史记殷本纪】箕子详狂为奴。 【说文】本作□。【字汇】讹作详,列六画。非。
貄 【酉集中】【豸字部】 貄 【集韵】息利切,音四。【尔雅释兽】貄,修毫。【疏】貄兽体多长毛。【类篇】本作□。
詴 【酉集上】【言字部】 詴 【集韵】乌回切,音隈。呼人也。又呼声。 又【集韵】戸贿切,回上声。义同。
□ 【备考】【午集】【穴字部】 □ 【五音篇海】音用。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居其切。竹名。同簊。
□ 【午集下】【穴字部】 □ 【海篇】音窃。盗也,私取也。
诜 【酉集上】【言字部】 诜 【唐韵】所臻切【集韵】【韵会】【正韵】疏臻切,□音莘。【说文】致言也。【徐曰】先致其言也。【博雅】问也。【广韵】众人言也。 又【玉篇】众多也。【诗周南】螽斯羽诜诜兮。【传】众多也。又和集貌。【□书周弘正传】後进诜诜,不无传业。【元史张传】子弟从之者诜诜如也。 又【集韵】先见切,音霰。义同。
酬 【酉集上】【言字部】 酬 【唐韵】市流切【集韵】【韵会】时流切,□音雠。【说文】譸也。【玉篇】酬答也。【广韵】以言答之也。【後汉崔駰传】亦号咷以酬咨。【南史谢□传】彼上人者,难为酬对。【北史刘芳传】酬答论难。【元包经】诰之酬,後言以答也。【注】酬,与酬同。 又【广韵】【集韵】□承咒切,雠去声。义同。 又【集韵】【正韵】□职救切,周去声。诅也。与祝、咒□通。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来可切【集韵】郞可切【类篇】朗可切,□音砢。桠,树斜貌。 又【集韵】郞佐切,蜾去声。义同。
【辰集中】【木字部】 同梡。 又【集韵】奴玩切,音。杵声齐也。 又【集韵】【类篇】□苦唤切,宽去声。义同。
詷 【酉集上】【言字部】 詷 【唐韵】【正韵】徒红切【集韵】【韵会】徒东切,□音同。【说文】共也。一曰譀也,引《周书》在夏后之詷,今《书顾命》作在後之侗。【释文】马本作詷,共也。 又【广韵】【韵会】【正韵】徒总切【集韵】杜孔切,□同上声。义同。 又謥詷,急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徒弄切,同去声。【类篇】謥詷,急言。【後汉邓皇后纪】轻薄謥詷。【注】言急遽也。詷,音洞。 又【玉篇】共同也。【礼祭统】铺筵设同几,为依神也。【注】同之言詷也。【疏】詷,共也。【释文】詷,徒贡反。若单作同字,是齐同之同,非詷共之詷。若詷共之詷,则言旁作同,故《古文》《字林》皆训詷为共,是汉魏之时,字义如此,是以读同为詷,今则总为一字。○按《说文》第二训,譀也。譀训诞,与詷义远,《字汇》譀又误作诹,□非。
詹 【酉集上】【言字部】 詹 【唐韵】职廉切【集韵】【韵会】【正韵】之廉切,□音占。【说文】多言也。【庄子齐物论】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韵会】或作谵。 又【尔雅释诂】至也。【疏】詹,楚语也。古雅之别名也。【诗鲁颂】鲁邦所詹。【传】至也。 又官名。【前汉百官公卿表】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应劭注】詹,省也,给也。【唐书百官志】詹事府太子詹事、少詹事,各一人。 又山名,草名。【博物志】右詹山,帝女化为詹草,其叶郁茂,其华黄,实如豆,服者媚于人。 又姓。周宣王支子封詹侯,因以为氏。【左传】有詹父、詹桓伯。【列子】有詹何。 又通作瞻。【春秋庄十七年】齐人执郑詹。【注】詹,郑执政大夫。【公羊传】作郑瞻。【史记周本纪】顾詹有河。【注】詹,同瞻。 又与占通。【楚辞卜居】往见太卜郑詹尹。【注】占卜之官也。 又与蟾通。【淮南子说林训】月照天下,蚀於詹诸。【注】月中虾蟆。【尔雅释鱼】作蟾诸。 又【字汇补】徒滥切,音澹。足也。【吕览适音篇】夫音亦有适,太小则志嫌,以嫌听小,则耳不充,不充则不詹,不詹则窕。【注】詹,音澹。 又叶多甘切,音儋。【诗小雅】六日不詹。【传】詹,同瞻。叶上蓝襜。【毛诗古音考】说文,儋何之儋,儋耳之儋,皆云詹声,是詹有儋音,旧以为叶,过矣。 【说文】在八部,从言从八从厃。【徐曰】厃,高也。八,分也。多故可分。俗作□,非。
□ 【未集上】【米字部】 □ 【广韵】狼击切【集韵】狼狄切,□音历。杂糅食也。【博雅】杂也。
詺 【酉集上】【言字部】 詺 【广韵】【集韵】【韵会】弥正切【正韵】眉病切,□名去声。【类篇】目诸物也。【广韵】詺目。【增韵】辨别物名。【唐书于志宁传】昔弘景以神农经合杂家别录注詺之。 【广韵】或单作名字。
【申集下】【血字部】 【唐韵】俗衄字。【篇海】衄亦作,从血从刅,刅伤也。【正字通】衄、分为二,非。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呼官切,音欢。白米也。
詻 【酉集上】【言字部】 詻 【唐韵】五陌切【集韵】【韵会】【正韵】鄂格切,□音额。【说文】论讼也。【博雅】詻詻,语也。【六书故】辞厉也。【墨子亲士篇】分议者延延,而支苟者詻詻。 又【玉篇】敎令严也。【礼玉藻】戎容曁曁,言容詻詻。【疏】军旅行敎令宜严猛也。 又人名。与詻、崇詻,见【宋史宗室表】。 又通作噩。【前汉天文志】太岁在酉,曰作詻。【注】尔雅作作噩。 又【集韵】力灼切,音略。声也。 又【集韵】历各切,音洛。讼言也。与咯同。
诙 【酉集上】【言字部】 诙 【广韵】苦回切【集韵】【韵会】【正韵】枯回切,□音恢。【广雅】调也。【玉篇】调戏也。【类篇】讥戏也。【增韵】谑也,嘲也。【前汉枚乘传】枚皋诙笑类俳倡。又【东方朔传】指意放荡,颇复诙谐。【蜀志马忠传】诙啁大笑,忿怒不形於色。 又通作悝。【张衡东京赋】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穆公于宫室。【注】悝犹嘲也。与诙同。
詽 【酉集上】【言字部】 詽 【唐韵】呼坚切【广韵】呼烟切【集韵】馨烟切,□显平声。【说文】诤语詽詽也。【类篇】诃也,怒也。 又人名。汝詽,见【宋史宗室表】。 又【广韵】他前切,音天。诃貌。 又【广韵】五闲切【集韵】牛闲切,□眼平声。讼也,争也。
詾 【酉集上】【言字部】 詾 【广韵】【集韵】【正韵】□许容切,音凶。【说文】说也。【类篇】讼也,盈也。一曰众言。【五代史四夷兀欲传】聚而谋者詾詾。 又【说文】或作□,省作訩。【蜀志赵云传】天下訩訩,未知孰是。 又【韵会】亦作哅。【晋书五行志】元康中童谣云:城中马子莫咙哅,比至来年缠汝鬃。 又【广韵】许拱切【集韵】【韵会】诩拱切,□凶上声。亦众言也。 又【广韵】詾,吓也。 又【增韵】喧戾之声也。 又【韵会】亦作哅。【吕览乐成篇】功之难立也。其必由哅哅耶。【荀子解蔽篇】听漠漠以为哅哅。【韵会小补】亦作。 又通作凶。【史记高祖纪】天下匈匈,劳苦数岁。【师古注】喧扰之意。【前汉东方朔传】君子不为小人匈匈而易其行。【师古注】讙议之声。 又通作凶。【前汉翟方进传】群下凶凶。 又通作凶。【後汉蔡邕传】凶凶道路。 又通作汹。【後汉何敬传】论议汹汹。 又或作汹。【魏志曹爽传】天下汹汹。 又通作恟。【焦氏易林】争讼恟恟。 又或作忷。【旧唐书文帝纪】京师忷忷。
诖 【酉集上】【言字部】 诖 【唐韵】【集韵】【韵会】□古卖切,音卦。【说文】误也。【博雅】欺也。【史记吴王濞传】诖乱天下。【前汉王莽传】臣莽当受诖上误朝之罪。【集韵】或作□。 又【广韵】胡挂切【集韵】胡卦切,□音絓。与□同。碍也。 又【集韵】古骂切,瓜去声。与□同。相□误也。或作□。 又【正韵】古画切,乖去声。亦与□同。
誁 【酉集上】【言字部】 誁 【字汇】补梗切,跰上声。说也。又助言也。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赠朝散大夫不誁。 【正字通】当作誁。省作誁。别作□,非。誁字原从幷作。
誂 【酉集上】【言字部】 誂 【唐韵】【集韵】【正韵】□徒了切,音窕。【说文】相呼诱也。【广雅】戏也。【玉篇】弄也。【史记吴王濞传】使中大夫应高誂胶西王。【注】谓以微言动之也。【吕览音初篇】流辟誂越慆滥之音出。【战国策】楚人有两妻,人誂其长者,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许之。 又噭誂,淸畅貌。【楚辞九思】声噭誂兮淸和。 又【字汇补】多啸切,音吊。卒然也。【淮南子兵略训】虽誂合刃于天下,谁敢在其上者。 【说文】本作誂。【集韵】或作□。【字汇补】讹作□,非。誂字原从□作。□,古文兆。
誃 【酉集上】【言字部】 誃 【唐韵】尺氏切。【集韵】【韵会】敞尒切,□音侈。【说文】离别也。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修武郞士誃。 又通作哆。【尔雅释言】期、誃,离也。【注】□齐曰斯。誃见《诗疏》。斯、析、誃、张,皆分离也。□齐曰斯者,《□风墓门》斧以斯之是也。云誃,见诗者《小雅巷伯》:哆兮侈兮。郑笺:因箕星之哆,而又侈大之是也。誃、哆音义同。 又【集韵】或作謻。【说文】周景王作洛阳誃台。【徐曰】《尔雅》堂楼边小屋。此盖小屋连於大屋体,其实则别自为一区处也。【前汉诸侯王表】周有逃责之台。【服注】周赧王负责,乃逃此台,後人因以名之。【刘德注】洛阳南宫謻台是也。【师古曰】謻音移。 又【集韵】【类篇】□余知切,音移。与謻同。台名。一曰门名。互详謻字注。 又或作。【战国策】出誃门也。【注】誃,别也。元作。 又【玉篇】直移切【广韵】直离切【集韵】□知切,□音驰。亦同謻。离也,别也。 又【集韵】【类篇】□待可切,跎上声。欺罔也。与詑、訑□同。 又【集韵】唐佐切,跎去声。义同。 又【集韵】【类篇】□充豉切,侈去声。有大度也。一曰庆也。与□同。
【备考】【酉集】【言字部】 【篇海类编】音信。
诔 【酉集上】【言字部】 诔 【唐韵】力轨切【集韵】【韵会】鲁水切,□音垒。【说文】谥也。【释名】累也。累列其事而称之也。【广韵】垒也。垒述前人之功德也。【周礼春官大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六曰诔。【注】谓积累生时德行以锡之命,主为其辞也。【左传哀十六年】孔丘卒,公诔之。子赣曰: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礼檀弓】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马惊,败绩,县贲父卜国死之。公曰:非其罪也。遂诔之。士之有诔,自此始也。又【曾子问】贱不诔贵,幼不诔长,礼也。惟天子称天以诔之,诸侯相诔,非礼也。【注】累举其平生实行为诔,而定其谥,以称之也。 又祷祀用诔。【论语】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疏】累功德以求福。【注】诔者,哀死而述其行之辞也。【说文】引作讄。 【说文】本作。【举要】载《严发□》作,非。字原从彡从乚出头作。
诛 【酉集上】【言字部】 诛 【唐韵】陟输切【集韵】【韵会】追输切,□音株。【说文】讨也。【广雅】杀也。【书胤征】以干先王之诛。【礼月令】诘诛暴慢。【注】诛者,戮其人。【前汉□法志】征暴诛悖,治之威也。【庄子庚桑楚】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为不善乎幽暗之中者,鬼得而诛之。 又【释名】罪及余人曰诛。诛,株也。如株木根,枝叶尽落也。【周礼秋官司烜氏】军旅修火禁,邦若屋诛,则为明竁焉。【注】郑司农云:屋诛,谓夷三族。 又【易杂卦】明夷诛也。【注】诛,伤也。 又【晋语】小国敖,大国袭焉,曰诛。 又【玉篇】罚也。【礼曲礼】以足蹙路马刍有诛,齿路马有诛。【注】诛,罚也。 又【类篇】责也。【左传襄三十一年】诛求无时。【注】诛,责也。【周礼天官大宰】诛以驭其过。【疏】人有过失,非故为之者,则以言语责让之。 又翦除也。【晋语】故以惠诛怨。【注】诛,除也。【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诗】傍此烟霞茅可诛。【正字通】翦茅为屋。借用诛字。 又叶之由切,音周。【华核自责文】不敢违敕,惧速罪诛,冒承诏命,魂逝形留。 又叶株遇切,株去声。【蔡邕释诲】下获熏胥之辜,高受灭家之诛,前车已覆,袭轨而骛。考证:〔【周礼秋官司烜氏】【注】郑司农云:屋诛,为夷三族。〕 谨照原文为改谓。
诓 【酉集上】【言字部】 诓 【广韵】渠放切【集韵】具放切,□狂去声。【类篇】诳也。【广韵】谬言也。 又【集韵】求往切,狂上声。义同。 又【字汇】今律为诓骗字。读平声。
夸 【酉集上】【言字部】 夸 〔古文〕□【唐韵】苦瓜切【集韵】【韵会】【正韵】枯瓜切,□音夸。【说文】譀也。【玉篇】逞也。【广韵】大言也。【史记日者传】多言夸,严莫大於此矣。【前汉扬雄传】夸诩众庶。【晋书成公绥传】大而不夸。 又大也。【前汉外戚传】妾夸布服粝食。【孟康注】夸,大也。大布之衣也。 又【广雅】夸夸,切切也。 又【集韵】通作夸。【前汉杨仆传】怀银黄,夸乡里。 又【韵会】或作侉。【书毕命】骄淫矜侉。 又【集韵】区遇切,驱去声。歌也。 又叶苦禾切,音科。【韩愈读东方朔杂事诗】颔头可其奏,送以紫玉珂。方朔不惩创,挟恩更矜夸。 【干禄字书】一作夸。【字汇补】讹作□。【韵会】当从夸。俗作□,非是。夸字的夸原从大从亐于
作。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韵】鱼肺切【集韵】鱼刈切,□音乂。水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集韵】□古文皮字。注详部首。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讹胡切,音吾。竹名。【吴筠竹赋】篻簩筋□,射筒箖箊,□□箛棰之肃矗。 【集韵】同□。
誈 【酉集上】【言字部】 誈 【字汇补】同诬。见《篇韵》。疑误。 又人名。孟誈,见【宋史宗室表】。
誉 【酉集上】【言字部】 誉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羊茹切,余去声。【说文】称也。【玉篇】声美也。【易坤卦】括囊无咎无誉。【注】誉者,过美之名。【诗周颂】以永终誉。【笺】声美也。【礼表记】君子不以口誉人,则民作忠。【庄子盗跖篇】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又【礼祭统孔疏】援神契云:大夫之孝曰誉。 又星名。【晋书天文志】瑞星,三曰含誉。 又姓。平原大守誉粹。见【晋书】。 又【谥法】状古述今曰誉。 又通作豫。【诗小雅】是以有誉处兮。【传】誉,善声也。处,安乐也。苏氏曰:誉、豫通。凡诗之誉,皆言乐也。 又【韵会小补】通作与。【礼射义】诗曰:则燕则誉。【郑注】誉,或为与。 又【广韵】以诸切【集韵】【韵会】羊诸切,□音余。义同。【论语】谁毁谁誉。【朱传】誉者,扬人之善,而过其实。誉平声。又【诗大雅】庆旣令居,韩姞燕誉。【传】燕,安。誉,乐也。
誊 【酉集上】【言字部】 誊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徒登切,音腾。【说文】移书也。【徐曰】谓移写之也。【玉篇】传也。【正韵】移书传钞也。【元史选举志】誊录试卷,每行移文字,皆用朱书。 又人名。崇誊,见【宋史宗室表】。 本从舟。俗从月,误。
誋 【酉集上】【言字部】 誋 【唐韵】【集韵】【韵会】渠记切【正韵】奇寄切,□音芰。【说文】诫也。【徐曰】今言诫誋,是也。【淮南子缪称训】目之精者,可以消泽而不可以昭誋。【注】誋,诫也。不可以敎导戒人。 又【广雅】告也。【玉篇】禁也。【广韵】信也。 又人名。汝誋、与誋,见【宋史宗室表】。 又【字汇补】古到切,音告。【淮南子齐俗训】日月之所照誋。【注】誋,音告。考证:〔【淮南子缪称训】目之精者,可以消释,而不可以昭誋。〕 谨照原文消释改消泽。
志 【酉集上】【言字部】 志 【唐韵】【集韵】【韵会】□职吏切,音志。【说文】记志也。【唐书褚亮传】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南齐书王慈传】朝堂榜志。【列子杨朱篇】大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文中子述史篇】制志诏□,则几乎典诰矣。【注】志,臣下志君之善也。 又【正韵】支义切,音置。义同。 又同志。【正字通】凡史传记事之文曰志。【周礼春官】小史掌邦国之志。【注】志,谓记也。又【汉书】有十志,俱与志同。 又【类篇】或作识。【论语】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又【韵会】通作痣。【史记汉高祖纪】左股七十二黑子。【师古注】今中国通呼为黶子,吴楚俗谓之志。志,记也。【南齐书江祏传】高宗胛上有赤志。考证:〔【论语】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谨照原文汝改女。
誎 【酉集上】【言字部】 誎 【唐韵】桑谷切【集韵】苏谷切,□音速。【说文】餔旋促也。【广雅】誎促也。【类篇】饰也。【佩觿集】衒也。 又人名。希誎、崇誎,见【宋史宗室表】。 又【广韵】七玉切。【集韵】趋玉切,□音促。义同。 又【玉篇】从也。考证:〔【广雅】督促也。〕 谨按广雅原文誎督二字为促非训誎督促也,谨照原书文义改作誎促也。
誏 【酉集上】【言字部】 誏 【广韵】卢党切【集韵】里党切,□郞上声。言之明也。与郞同。 又【玉篇】【集韵】□郞宕切,郞去声。闲言也。又谑也。一曰泛言也。
誐 【酉集上】【言字部】 誐 【唐韵】吾何切【集韵】牛何切,□音莪。【说文】嘉善也。引《诗》:誐以溢我。【正字通】按《周颂》维天之命章,本作假以溢我。朱传云:何为假声之转,恤为溢字之讹,说文攺假为誐,误。 又【玉篇】吟也。【正字通】与哦通。 又人名。希誐、必誐,见【宋史宗室表】。 又【集韵】【类篇】□语可切,莪上声。义同。
迶 【酉集下】【辵字部】 迶 【玉篇】于救切,音右。行貌。
【辰集中】【木字部】 【玉篇】居劳切,音高。进船也。【扬子方言】所以刺船谓之。 又【集韵】居号切,音诰。义同。
【辰集下】【欠字部】 【唐韵】许其切【集韵】虚其切,□音僖。【说文】卒喜也。或从喜作歖,从心作憘。 又【广韵】於几切。【集韵】隐几切,□伊上声。□,驴鸣。 又【集韵】羽己切,音矣。义同。
【酉集中】【豸字部】 【集韵】於宜切,音漪。猗,或从豸。【类篇】犗犬也。
【子集下】【厂字部】 【唐韵】【集韵】□芳芜切,音敷。【说文】石闲见。又滂模切,音铺。石文见也。
【酉集上】【言字部】 【集韵】馨奚切,音醯。喜笑不止貌。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汉东侯世。 又【集韵】章移切,音支。【广雅】调也。又谓也。 又【集韵】掌氏切,支上声。义同。
□ 【补遗】【未集】【米字部】 □ 【字汇补】忙皮切,音糜。碎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朱欲切,音烛。【玉篇】同。带也。详字注。
诳 【酉集上】【言字部】 诳 【唐韵】居况切【集韵】【韵会】【正韵】古况切,□音。【说文】欺也。【玉篇】惑也。【礼曲礼】幼子常视无诳。【释文】欺也。【史记高祖纪】纪信乘王驾,诈为汉王诳楚。【旧唐书姚崇传】递相欺诳。【子牙子论将篇】信而喜信人者可诳也。【注】惑也。 又【集韵】或作迋。【诗国风】无信人之言,人实迋女。【传】迋,与诳同。 又【韵会】亦作诓。【史记郑世家】晋使解扬诓楚。 【说文】本作□。【集韵】或作□、逛。考证:〔【曲礼】幼子常视无诳。【注】欺也。〕 谨照原书注改释文。
诶 【酉集上】【言字部】 诶 【唐韵】许其切【集韵】虚其切,□音僖。【说文】可恶之辞。一曰诶然。引春秋传:诶诶出出。今【左传襄三十年】作嘻。 又【前汉韦贤传】劝诶厥生。【注】诶,叹声。 又【楚辞大招】诶笑狂只。【注】诶,犹强也。或曰笑乐也。一作娱。 又诶诒,疑疾。详前诒字注。 又【玉篇】虚宜切,音羲。又【集韵】呼来切,音咍。又於开切,音哀。又於代切,哀去声。又於记切,音意。义□同。 【集韵】或作唉。
【寅集上】【尢字部】 【广韵】忆俱切【集韵】邕俱切,□音迂。【说文】股也。李阳冰曰:体屈曲。 又【广韵】盘旋也。【集韵】亦作。字从尢从亐作。
【辰集下】【歹字部】 与殓同。【路史】丧三日而。见《昊英氏论》。
【子集下】【又字部】 【唐韵】【集韵】□所劣切,音刷。同刷。【说文】,拭也。【广韵】扫也,淸也。
誓 【酉集上】【言字部】 誓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时制切,音逝。【说文】约束也。【六书统】从言从折。以言折其罪也。【尔雅释言】谨也。【注】所以约勤谨戒众。【疏】谨,敕也。集将士而戒之曰誓。【释名】制也,以拘制之也。【正韵】约信也。【书大禹谟】禹乃会群后,誓于师。【传】誓,戒也。军旅曰誓。【左传闵二年】誓军旅。【注】宣号令也。【礼曲礼】约信曰誓。【疏】用言辞共相约束,以为信也。又【文王世子】曲艺皆誓之。【注】戒谨也。 又【玉篇】命也。【周礼春官典命】凡诸侯之适子,誓于天子摄其君。【注】誓,犹命也。言誓者,明天子旣命之为嗣,树子不易也。 又礼,将祭而号令齐百官,亦谓之誓。【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注】誓戒,要之以□,重失礼也。 又男女私约亦曰誓。【诗国风】信誓旦旦。 又【尚书】有甘誓、汤誓、泰誓、牧誓、费誓、秦誓,皆篇名。【传】书有六体,誓其一也。 又人名。【史记秦始皇纪】高誓,古仙人名。 又【集韵】以制切,音曳。相约以言也。 又食列切,音舌。义同。考证:〔【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郑笺】誓戒,要之□,重失礼也。〕 谨按周礼注不名为笺,郑笺谨改注。要之下照原文增以字。
誔 【酉集上】【言字部】 誔 【广韵】徒鼎切【集韵】待鼎切,□庭上声。【广雅】訑也。【玉篇】诡言也。【类篇】欺慢也。 又【集韵】徒径切,音定。【类篇】诡诈也。
诞 【酉集上】【言字部】 诞 【广韵】徒旱切【集韵】【韵会】荡旱切【正韵】徒亶切,□音袒。【说文】词诞也。【徐曰】妄为大言也。【广韵】欺也。【书无逸】乃逸乃谚旣诞。【蔡传】诞妄。【孔传】欺诞。【史记扁鹊传】先生得无诞之乎。【荀子修身篇】易言曰诞。【说苑尊贤篇】口锐者多诞而寡信。 又【正韵】放也。【左传昭元年】伯州犁曰:子姑忧子晢之欲背诞也。【注】放诞也。【晋书羊曼传】阮孚为诞伯。 又【尔雅释诂】大也。【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传】大也。【诗大雅】诞弥厥月。【毛传】大也。【朱传】发语辞。 又【字汇】阔也。【诗国风】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笺】土气缓,则葛生阔节。 又【广韵】育也。【後汉裴楷传】昔文王一妻,诞致十子。【晋书袁宏传】诞灵物以瑞德。 又【玉篇】天子生曰降诞。【後汉虞美人传】诞生圣皇。【旧唐书德宗纪】上诞日不纳中外之贡。 又【广雅】信也。 又诞马。【唐书仪卫志】一品卤簿有诞马六。【宋史仪卫志】诞马,散马也。 又国名。【魏志东夷传】有古诞者国。 又兽名。详讹字注。 又【正韵】杜晏切,袒去声。亦放也。与訑同。 【集韵】亦作唌。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韵】【韵会】母朗切【正韵】母党切,□音莽。嵣,山貌。或作。详字注。 又【唐韵】【玉篇】莫郞切【集韵】【类篇】谟郞切,□音芒。义同。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韵】同嵬。
悖 【酉集上】【言字部】 悖 〔古文〕□【唐韵】【正韵】蒲没切【集韵】薄没切,□音勃。【说文】乱也。【唐韵】言乱。【史记三王世家】儒者称其术,或悖其心。【前汉礼乐志】四达而不悖。【唐书庐江郡王传】李瑗悖乱诸君,皆为诖误。 又惑也。【前汉司马迁传】愍学者不达其意而师悖。【师古注】各习师法,惑于所见。 又乖也。【前汉王商传】诬罔悖大臣节。【师古注】悖,乖也。 又【广雅】痴也。【玉篇】逆也。 又【集韵】分物切,音弗。又【广韵】【集韵】蒲昧切【韵会】蒲妹切【正韵】步昧切,□音佩。又【广韵】【集韵】□补妹切,音背。义□同。 又【集韵】方未切,音沸。惛也。【说文】或作悖。【集韵】或作哱咈愂□。【韵会】通作茀。【韵会小补】又作怫。
誗 【酉集上】【言字部】 誗 【广韵】直廉切【集韵】持廉切,□音。言美利也。 又人名。副将褚誗、卜人秦誗,□见【唐书】。 又【玉篇】【集韵】□直严切,平声。义同。
诱 【酉集上】【言字部】 诱 〔古文〕羐【唐韵】与久切【集韵】【韵会】以九切【正韵】云九切,□音酉。【尔雅释诂】进也。又【诗□□风衡门序】衡门,诱僖公也。【笺】进也。 又【玉篇】相劝也。【广韵】道也。【书大诰】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传】化其固滞,诱其顺从。【诗召南】有女怀春,吉士诱之。【传】道也。 又【广韵】敎也。【仪礼乡射礼】诱射。【注】敎也。 又【说文】相訹呼也。【玉篇】诱,引也。【左传僖十年】却芮曰:币重而言甘,诱我也。【史记越王句践世家】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 又通作牖。【诗大雅】天之牖民。【正义】牖与诱通。【礼乐记】诗云:诱民孔易。【注】诗本作牖。 又叶演女切,音雨。【韩愈元和圣德诗】有恇其凶,有饵其诱。其出穰穰,队以万数。数上声。 【说文】本作□。或作。【集韵】或作□。□字原从□从处作。
【子集下】【厂字部】 【集韵】渴合切。同□。擪也。
【辰集下】【欠字部】 【广韵】子聿切【集韵】卽聿切,□音卒。【玉篇】吮也。一曰口飮谓之。
誙 【酉集上】【言字部】 誙 【广韵】口茎切【集韵】【韵会】丘耕切,□音铿。【玉篇】粗也。【增韵】言确也。 又【类篇】誙誙,趋死貌。【庄子至乐篇】吾观俗之所乐,举群趋者,誙誙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 又【集韵】何耕切,音茎。又下顶切,音婞。又【正韵】丘庚切,音坑。义□同。
诮 【酉集上】【言字部】 诮 【说文】古文谯字。【书金滕】王亦未敢诮公。【传】让也。【前汉黥布传】项王数使使者诮让召布。【注】诮责也。
誛 【酉集上】【言字部】 誛 【集韵】千寻切,音侵。【类篇】私语也。 又【正字通】以言相侵犯也。
誜 【酉集上】【言字部】 誜 【玉篇】【广韵】所化切【集韵】数化切,□傻去声。俊言也。一曰妄言。 又人名。师誜,见【宋史宗室表】。
貃 【酉集中】【豸字部】 貃 【正字通】同貊。详貊字注。
语 【酉集上】【言字部】 语 【唐韵】鱼举切【集韵】偶举切【韵会】鱼许切【正韵】偶许切,□鱼上声。【说文】论也。【徐曰】论难曰语。语者,午也。言交午也。吾言为语,吾,语辞也。言者直言,语者相应答。【释名】叙也。叙己所欲说也。【易颐卦】君子以愼言语,节飮食。【诗大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疏】直言曰言,谓一人自言。答难曰语,谓二人相对。【礼杂记】三年之丧,言而不语。【注】言,自言己事也。语,为人论说也。【家语】孔子之郯,遭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 又国名。【别国洞冥记】勒毕国人长三寸,有翼,善言语戏笑,因名善语国。 又【广韵】牛倨切【集韵】牛据切【韵会】【正韵】鱼据切,□鱼去声。【广韵】告也。【增韵】以言告人也。【左传隐元年】公语之故。【论语】居,吾语女。 又敎戒也。【鲁语】主亦有以语肥也。 又地名。【前汉闽粤王传】钱唐榬终古斩徇北将军为语儿侯。【孟康注】语儿,越中地也。今吴南亭是。【师古曰】语,或作篽、籞。
誟 【酉集上】【言字部】 誟 【类篇】与詨、謞□同。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集韵】【类篇】□徐盐切,音燖。木细叶也。
诚 【酉集上】【言字部】 诚 【唐韵】氏征切【集韵】【韵会】【正韵】时征切,□音成。【说文】信也。【广雅】敬也。【增韵】纯也,无伪也,眞实也。【易乾卦】闲邪存其诚。【疏】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书太甲】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传】言鬼神不系一人,能诚信者则享其祀。【眞德秀曰】唐虞时未有诚字,《舜典》允塞卽诚之义。至伊尹告太甲始见诚字。【礼乐记】著诚去伪,礼之经也。【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注】诚者,眞实无妄之谓。 又【玉篇】审也。【礼经解】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注】诚,犹审也。或作成。 又郡名。【唐书地理志】悉州归诚郡。 又州名。【唐书地理志】岭南道有思诚州。 又叶□羊切,音尝。【韩愈欧阳生哀辞】哭泣无益兮,抑哀自强。推生知死兮,以慰孝诚。
诫 【酉集上】【言字部】 诫 【唐韵】古拜切【集韵】【韵会】【正韵】居拜切,□音戒。【说文】敕也。【玉篇】命也,告也。【广韵】言警也。【增韵】警敕之辞曰诫。【易比卦】邑人不诫。又【系辞】小惩而大诫。【左传桓十一年】郧人军其郊,必不诫。【史记周本纪】乃命伯臩申诫太仆。【荀子强国篇】发诫布令而敌退,是主威也。【文中子问易篇】君子思过而预防之,所以有诫也。【正韵】□与戒同。 又剑名。【刀剑录】秦昭王铸一剑,长三尺,铭曰诫。 又叶居吏切,音记。【刘向列女颂】虽曰女则,亦实男诫。男女览兹,厥事甚备。 又【类篇】或作。【字汇补】讹作□,非。
誢 【酉集上】【言字部】 誢 【玉篇】乎典切【集韵】胡典切,□现上声。诤语也。 又人名。希誢、崇誢,见【宋史宗室表】。
诬 【酉集上】【言字部】 诬 【唐韵】武扶切【集韵】【韵会】【正韵】微夫切,□音无。【说文】加也。【徐曰】以无为有也。【玉篇】欺罔也。【广韵】诬,枉也。【正韵】诈也,蔑也,谤也。【易系辞】诬善之人其辞游。【疏】诬罔善人,其辞虚漫。【礼表记】故其受禄不诬。【注】不信曰诬。【周语】其□矫诬。【注】加罪无辜曰诬。【荀子大略篇】不能而居之,诬也。 又【读书通】通作怃。【论语】君子之道焉,可诬也。【前汉薛宣传】引作怃。【晋灼注】怃同诬。 【篇韵】讹作誈。
误 【酉集上】【言字部】 误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五故切,音寤。【说文】谬也。【书立政】其勿误于庶狱庶愼。【传】误,失也。【礼聘义】使者聘而误,主君弗亲飨食也。【注】误,谓礼节错误也。【前汉张耳传】君何言之误。【吴志周瑜传】瑜精音乐,虽三爵後,其闲缺误,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郞顾。 又【字林】通作悞。惑也。【荀子正论篇】是特奸人之误于乱说,以欺愚者。
□ 【备考】【子集】【乙字部】 □ 【篇海类编】同乱。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所葅切【集韵】山於切,□音疏。【玉篇】亦疏字。【广韵】继入也。 又【广韵】羌举切,音去。【类篇】条陈也。 又【集韵】所据切,音捒。义同疏。
诰 【酉集上】【言字部】 诰 〔古文〕□□□【唐韵】【广韵】古到切【集韵】【类篇】【韵会】【正韵】居号切,□音告。【说文】告也。【徐曰】以文言告晓之也。【广雅】敎也。【易姤卦】后以施命诰四方。【周礼春官】大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三曰诰。【注】杜子春曰:诰,当为告。书亦可为告。 又【韵会】告上曰告,发下曰诰。【尔雅释言】谨也。【注】所以约勤谨戒众。【疏】以六义谕众谓之诰,尚书诰誓之类是也。【孔安国尚书序】夏商周之书,虽设敎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疏】三王训、诰、誓、命、歌、贡、征、范类犹有八,独言诰者,以别而言之,其类有八,文从要约,一诰兼焉。以此八事,皆有言以诰示,故总谓之诰。【谷梁传隐八年】诰誓不及五帝。【周礼秋官】士师掌五戒,二曰诰,用之于会同。【文心雕龙】其在三代,事兼诰誓,誓以训戒,诰以敷政。 又【正字通】古者上下有诰,秦废古称制诏。汉武元狩六年,初作诰,然不以命官。唐称制不称诰,宋始以诰命庶官,明命官用敕不用诰。三载考绩,则用诰以褒美。洪武十七年奏定有封爵者给诰,如一品之制,二十六年定一品至五品皆授以诰命,六品至七品,皆授以敕命。 又鸟名。【扬子方言】布谷,自关东西梁楚之闲谓之结诰。 又【集韵】姑沃切,音梏。亦告也。同告。
【申集中】【虫字部】 【集韵】壹计切,音翳。虫名。
诵 【酉集上】【言字部】 诵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似用切,音颂。【说文】讽也。【徐曰】临文为诵。诵,从也。以口从其文也。【广韵】读诵也。【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语敎国子:兴、道、讽、诵、言、语。【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诗大雅】诵言如醉。【礼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史记儒林传】儿宽行常带经,止息则诵习之。 又【广雅】论也,言也。【韩非子难言篇】时称诗书,道法往古,则见以为诵。【注】诵,说旧事也。【王融策秀才文】进讲诵志,以沃朕心。【注】诵,言也。 又【正字通】怨谤亦曰诵。【左传襄四年】臧纥侵邾,败于狐骀,国人诵之。又【晋语】惠公入,而背内外之赂。与人诵之,皆怨辞也。 又官名。【周礼地官】诵训。【郑注】能训说四方所诵习,及人所作为久时事。 又鸟名。【山海经】开明南有诵鸟。 又通作讼。详讼字注。 又叶侯容切,音慵。【诗小雅】家父作诵,以究王訩。 又叶墙容切,音从。【楚辞九辩】欲循道而平驱兮,又未知其所从。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按而学诵。
誧 【酉集上】【言字部】 誧 【唐韵】博孤切【集韵】【韵会】奔模切,□音逋。【说文】大也。一曰人相助也。 又【广雅】谋也,谏也。 又【广韵】普胡切【集韵】【正韵】滂模切,□音铺。义同。 又【广韵】滂古切【集韵】【韵会】颇五切【正韵】滂五切,□铺上声。义同。 又【玉篇】大言也。 又人名。【吴志妃□传】汉议郞王誧。【注】音普。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普故切,铺去声。【玉篇】谋也。
誩 【酉集上】【言字部】 誩 〔古文〕□【唐韵】渠庆切【广韵】渠敬切【集韵】【正韵】渠映切,□音竞。【说文】竞言也。【广韵】争言也。 又人名。与誩、崇誩,见【宋史宗室表】。 又【玉篇】虔仰切【广韵】其两切【集韵】巨两切,□强上声。又【广韵】【集韵】□他绀切,音探。又【集韵】徒滥切,音淡。义□同。
说 【考证】【酉集上】【言字部】 说 〔【易益卦】民说无强。〕 谨照原文无强改为无疆。
誫 【酉集上】【言字部】 誫 【字汇补】支信切,音震。【列子黄帝篇】罪乎不誫不止。【音义】罪当作萌,誫音正。据此,则当作之盛切。
观 【酉集上】【见字部】 观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玩切,官去声。【说文】谛视也。【韵会】所观也,示也。【易观卦】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朱注】观者,有以中正示人而为人所仰也。【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传】欲观示法象之服制。观,旧音官,陆音工唤切。【周礼冬官考工记】氏为量。嘉量旣成,以观四国。【注】以观示四方,使放象之。【前汉宣帝纪】观以珍宝。【师古曰】观,示也。 又容观,容貌仪观也。【礼玉藻】旣服习容观玉声乃出。 又【尔雅释诂】多也。【诗周颂】奄观銍艾。【笺】奄,久。观,多也。一音官。 又【尔雅释宫】观谓之阙。【注】宫门双阙。【疏】雉门之旁名观。又名阙。【白虎通】上悬法象,其状巍巍然高大,谓之象魏。使人观之,谓之观也。【三辅黄图】周置两观,以表宫门。登之可以远观,故谓之观。【左传僖五年】公旣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注】台上构屋,可以远观者也。 又【广韵】楼观。【韵会】道宫谓之观。【史记封禅书】仙人好楼居,上令长安作蜚廉桂观,甘泉作益延寿观。 又太子宫有甲观。【前汉成帝纪】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 又东观,汉秘书监。【後汉安帝纪】诏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传记。【注】洛阳南宫有东观。一名蓬观。 又京观,积尸封土其上也。【左传宣十二年】潘党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 又【韵会】壮观,奇观,谓景趣壮丽,事端奇伟有可观者。 又【字汇补】□也。【周礼夏官司爟注】今燕俗名汤□为观。 又人名,国名。【竹书纪年】帝启十年,放季子武观于西河。【注】武观,卽楚语五观也。观国,今顿丘卫县。 又县名,水名。【前汉地理志】东郡有畔观县,胶东国有观阳县。【应劭曰】在观水之阳。 又姓。【楚语】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 又通作馆。【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灵圉燕於闲馆。【又】虚宫馆而勿仞。【史记】【汉书】俱作观。 又与鹳通。【庄子寓言篇】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 又【广韵】【集韵】古丸切【韵会】【正韵】沽欢切,□音官。【博雅】视也。【正字通】远视、上视曰观,近视、下视曰临。【易观卦】初六童观。【朱子曰】卦以观示为义,爻以观瞻为义。【书盘庚】予若观火。【传】我视汝情,如视火。郑康成读去声。【谷梁传隐五年】公观鱼于棠。【传】常事曰视,非常曰观。【关尹子二柱篇】爱者我之精,观者我之神。爱为水,观为火。爱执而观,因之为木。观存而爱,摄之为金。 又游也。【孟子】吾何修而可以比於先王观也。 又占也。【史记天官书】观成潢。【晋灼曰】观,占也,潢,五帝车舍。 又犹显也。【前汉严安传】以观欲天下。【师古曰】显示之,使其慕欲也。 又【韵会小补】区愿切,音劝。【礼缁衣】在昔上帝,周田观文王之德。【注】周田观,古文为割申劝。【陆德明释文】观。依注读为劝。 又叶古黄切,音光。【汲冢周书】师旷歌无射曰:国诚宁矣,远人来观。修义经矣,好乐无荒。 又叶规伦切,音均。【前汉高彪诗】枉道依合,复无所观。先公高节,越可永遵。 又叶居员切,音涓。【傅毅七激】推深穷类,靡不博观。光润嘉美,世宗其言。 又叶扃县切,涓去声。【扬雄甘泉赋】大厦云谲波诡,摧嗺而成观。仰桥首以高视兮,目冥眴而无见。 又《诗小雅》维鲂及鱮薄言观者。【笺】观,多也。【韩诗】作睹。考证:〔又叶掌与切,音煮。【诗小雅】维鲂及鱮,薄言观者。【笺】观,多也。【韩诗】作睹。【朱注】观叶鱮,鱮音湑。〕 谨按观叶鱮朱注无此语。叶掌与切乃者字之音非观字之音。谨改又诗小雅维鲂及鱮薄言观者。笺多也。韩诗作睹。
觨 【酉集上】【角字部】 觨 【字汇】胡本切,音混。牛角上水。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韵】秦醉切,音瘁。木朽也。本作椊,俗作。
谊 【酉集上】【言字部】 谊 【玉篇】同□。
誽 【酉集上】【言字部】 誽 【唐韵】女家切【集韵】女加切,□音拿。【说文】言相誽司也。 又【玉篇】女佳切【广韵】你佳切,□音。【埤苍】詀誽,言不正也。 又【集韵】硏计切,音诣。伺也。
誾 【酉集上】【言字部】 誾 【唐韵】语巾切【集韵】【正韵】鱼巾切【韵会】疑巾切,□音银。【说文】和悦而诤也。【玉篇】和敬貌。【广韵】中正之貌。【类篇】语也。【论语】朝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後汉张辅传】前入侍讲,屡有谏正,誾誾恻恻,出於诚心。 又姓。【何氏姓苑】今广平人。 又与言、訔□同。见前言、訔二字注。 又【集韵】鱼斤切,音垠。义同。
□ 【备考】【未集】【米字部】 □ 【五音篇海】音□。
调 【酉集上】【言字部】 调 【唐韵】徒辽切【集韵】【韵会】【正韵】田聊切,□音迢。【说文】和也。【玉篇】和合也。【诗小雅】弓矢旣调。【礼月令】仲夏调竽笙竾簧。 又【韵会】揉伏也。【史记秦本纪】大费佐舜调驯鸟兽。 又【正字通】嘲笑也。【世说】王丞相每调之。 又【广雅】欺也,啁也,譀也,出买也。 又【庄子齐物论】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注】树上枝叶摇动之形。 又官名。【周礼地官】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 又姓。【广韵】周礼有调人,其後氏焉。 又【广韵】【集韵】【韵会】□张流切,音輈。朝也。【诗周南】未见君子,惄如调饥。【毛传】调,朝也。又作輈。 又【广韵】【集韵】【韵会】□徒吊切,迢去声。【玉篇】选调也。【史记秦始皇纪】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藁。【注】下令调敛也。【前汉食货志】马数万匹,卒掌者不足,乃调旁近县。【师古注】谓选发之也。又【张释之传】十年不得调。【师古注】选也。又【袁盎传】盎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师古注】迁也。 又【玉篇】度也。【增韵】算也。【前汉鼂错传】调立城邑毋下千家。【师古注】谓算度之也。 又【玉篇】求也。 又【类篇】赋也。【正字通】民赋曰调,晋平吴制戸调。见《晋书》。又唐赋,人之制有四,二曰调。见《旧唐书》。 又【广韵】韵调也。【增韵】音调,乐律也。才调,韵致也。 又【韵会】诗也。 又叶从红切,音同。【屈原离骚】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汤禹俨而求合兮,摰咎繇而能调。
【酉集上】【言字部】 【集韵】虚到切,音耗。信也。【正字通】俗曰:音。别作耗,非。
諀 【酉集上】【言字部】 諀 【广韵】匹婢切【集韵】【韵会】【正韵】普弭切,□音仳。【广雅】訾也,也。【广韵】恶言也。【集韵】或作吡。 又【集韵】宾弥切,音卑。諀訾,好毁誉也。
諁 【酉集上】【言字部】 諁 【集韵】株劣切,音辍。多言不止谓之諁。或作啜。
谄 【酉集上】【言字部】 谄 【说文】同讇,省。谀也。【徐曰】陷也。一曰面从曰谀,佞言曰谄。【易系辞】君子上交不谄。【左传襄三年】称其雠不为谄。【注】谄,媚也。【论语】贫而无谄。【郉疏】佞言。【朱注】卑屈也。【史记平准书】谄谀取容。【庄子渔父篇】希意道言谓之谄。【管子五辅篇】淫声谄耳,淫观谄目,耳目之所好谄心。【荀子臣道篇】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又【修身篇】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注】谄之言陷也。 与謟别。
諃 【酉集上】【言字部】 諃 【玉篇】丑林切【集韵】痴林切,□音郴。善言也。 又人名。师諃、与諃,见【宋史宗室表】。
谆 【酉集上】【言字部】 谆 〔古文〕□【唐韵】章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伦切,□音肫。【说文】告晓之熟也。【正韵】诲言重复也。【诗大雅】诲尔谆谆。【朱传】详熟也。【释文】谆,又作訰。 又【广韵】至也。诚恳貌。【集韵】通作訰、肫。或作忳、纯。□详前訰字注。 又【集韵】或作哼。【庄子胠箧篇】释夫恬惔无为,悦夫啍啍之意。【通雅】卽谆谆也。 又姓。见【字汇】。 又【玉篇】【广韵】之闰切【集韵】【韵会】【正韵】朱闰切,□肫去声。告之丁宁也。【左传襄三十一年】赵孟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 又【韵会】忠谨之貌。【後汉卓茂传】劳心谆谆。 又【玉篇】佐也。【晋语】曾孙蒯瞶,以谆赵鞅之故。 又【扬子方言】谆憎,所疾也。宋鲁凡相恶谓之谆憎,若秦晋言可恶矣。 又【集韵】主尹切,音准。与方言义同。 又【韵会】或作啍。【荀子哀公篇】无取口啍。【注】与谆同,诞也。 又叶朱遄切,音专。【史记司马相如封禅颂】厥之有章,不必谆谆。依类托寓,谕以封峦。
諅 【酉集上】【言字部】 諅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渠记切,音忌。【说文】忌也。引周书,上不諅于凶德。今【书多方】作忌。 又【广韵】志也。 又【广韵】【集韵】□居之切,音姬。谋也。亦忌也。【石匏子伤谗篇】妒才智之在已前,諅富贵之在其上。 【类篇】或作□。
謮 【酉集上】【言字部】 謮 【集韵】【韵会】侧革切【正韵】侧格切,□音责。怒也,让也。【原】与责同。 又人名。汝謮,见【宋史宗室表】。 又【集韵】【类篇】□士革切,音赜。大呼也。与啧同。
诙 【酉集上】【言字部】 诙 【广韵】苦回切【集韵】【韵会】【正韵】枯回切,□音恢。【广雅】调也。【玉篇】调戏也。【类篇】讥戏也。【增韵】谑也,嘲也。【前汉枚乘传】枚皋诙笑类俳倡。又【东方朔传】指意放荡,颇复诙谐。【蜀志马忠传】诙啁大笑,忿怒不形於色。 又通作悝。【张衡东京赋】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穆公于宫室。【注】悝犹嘲也。与诙同。
赆 【酉集中】【贝字部】 赆 【集韵】徐刃切,音烬。与赆同。【孟子】行者必以赆。【赵岐注】赆,送行者赠贿之礼也。
諆 【酉集上】【言字部】 諆 【唐韵】去其切【集韵】丘其切,□音欺。【说文】欺也。【徐曰】谩言也。 又【类篇】谋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居之切,音姬。义同。【集韵】或作□。亦作基。 又或作谟。【後汉张衡传】回志朅来从□諆。【注】諆或作谟。谟亦谋也。 又【集韵】渠之切,音其。亦谋也。
【辰集下】【毛字部】 【玉篇】之移切【广韵】【集韵】章移切,□音支。【博雅】□,罽也。一曰轻毛貌。
□ 【未集中】【糸字部】 □ 【说文长笺】与纵同。详纵字注。
□ 【未集中】【糸字部】 □ 与绁同。【管子轻重篇】又权渠繉□。○按隶释,汉□从枼之字或书作□。
谈 【酉集上】【言字部】 谈 【唐韵】【集韵】【韵会】徒甘切【正韵】徒蓝切,□音郯。【说文】语也。【徐曰】谈者,和怿而悦言之。【广韵】谈话,言论也。【公羊传闵二年】鲁人至今以为美谈。【礼儒行】言谈者,仁之文也。【史记滑稽传】谈言微中。【晋书阮修传】王衍当时谈宗。 又【玉篇】戏调也。【诗小雅】不敢戏谈。 又手谈。【续博物志】王中郞以围棋为坐隐,或亦谓之为手谈。 又县名。【南齐书州郡志】谈县属益州始康郡。 又蛮州名。【唐书地理志】岭南道有谈州。 又姓。【蜀录】汉有征东将军谈巴。 又【正韵】亦作谭。详谭字注。 又【韵会小补】叶徒黄切,音唐。【急就章】曹富贵,李尹桑。萧彭祖,屈宗谈。
鈲 【戌集上】【金字部】 鈲 【集韵】攻乎切,音孤。铁鈲也。
諈 【酉集上】【言字部】 諈 【唐韵】竹置切【广韵】【集韵】竹恚切,□捶去声。【尔雅释言】諈诿,累也。【注】以事相属累为諈诿。【疏】谓相累及也。楚人曰諈,秦人曰诿。【列子力命篇】眠娗、諈诿、勇敢、怯疑四人相与游于世。【注】四名皆假托寓言。諈诿,烦重貌。 又【玉篇】讦也。 又【类篇】姓也。 又【集韵】主繠切,音捶。又【集韵】【韵会】【正韵】□之瑞切,音惴。□与《尔雅》諈诿义同。 【说文】本作□。【集韵】或作娷。
【酉集上】【言字部】 【正字通】同谧,省。
诿 【酉集上】【言字部】 诿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女恚切,音。【说文】累也。諈诿,见上諈字注。【前汉胡建传】执事不诿上。【师古注】累也。言执事者当见法卽行,不可以事累於上也。【唐书岑羲传】羲诚材,何诿之拘。【音义】累也。 又托也。【前汉贾谊传】尚有可诿者。【蔡谟曰】诿,托也。【正韵笺】诿,犹委也。言尚可他委。後人因借为推诿、诿谢字用。 又【集韵】邕危切,音逶。尔雅:諈诿,累也。谢峤读。 又【集韵】弋睡切,音瓗。又而睡切,音汭。义□同。
諊 【酉集上】【言字部】 諊 【广韵】【集韵】□居六切,音菊。【说文】穷理罪人也。本作□。【集韵】与鞫同。
请 【酉集上】【言字部】 请 【唐韵】七井切【集韵】【韵会】此静切【正韵】七静切,□淸上声。【说文】谒也。【广雅】求也。【玉篇】乞也,问也。【增韵】祈也,扣也。【书汤诰】以与尔有众请命。【左传僖十年】余得请於帝矣。【礼曲礼】请业则起,请益则起。又【王制】墓地不请。【仪礼士昏礼】□者出,请事入告。【前汉张汤传】造请诸公,不避寒暑。【师古注】请,谒问也。 又【尔雅释诂】告也。【礼昏义】纳徵请期。【注】请昏姻之期日也。 又【韵会】汉请室,请罪之室也。【前汉贾谊传】造请室而请罪耳。 又【集韵】亲盈切【正韵】七情切,□音淸。亦谒也,祈也。又受也。 又【类篇】《前汉贾谊传》请室,亦读平声。 又【广韵】疾政切【集韵】【韵会】【正韵】疾正切,□情去声。【说文】义同。又【广韵】延请。 又【正韵】汉制,春曰朝,秋曰请,如古诸侯聘礼也。【史记吴王濞传】使人为秋请。【前汉宣帝纪】时会朝请。 又【韵会】朝请,汉官名。张禹首为之。【唐书百官志】从五品上曰朝请大夫,正七品上曰朝请郞。 又【广韵】疾盈切【集韵】慈盈切,□音情。【类篇】受言也。 又【韵会】礼昏义请期,徐音情。【周礼秋官条狼氏注】大夫受命以出,余事莫不复请。刘音情。 又【转注古音】《史记》《礼书》请文俱尽。【注】徐广云:古情字多假借作请,诸子中多有之。【荀子成相篇】听之经,明其请。【注】请当为情。听狱之经,在明其情。
諌 【酉集上】【言字部】 諌 【字汇】多动切,东上声。多言也。与谏别。
诤 【酉集上】【言字部】 诤 【唐韵】【集韵】【韵会】□侧迸切,争去声。【说文】止也。【韵会】谓止其失也。【正韵】谏诤,救正也。【前汉王褒传】谏诤卽见听。【说苑臣术篇】有能尽言于君,用则可生,不用则死,谓之诤。 又【列子汤问篇】东北极有人,名曰诤人,长九寸。 又【集韵】通作争。【孝经谏诤章】天子有争臣七人。 又【集韵】【韵会】甾茎切【正韵】甾耕切,□音争。讼也。【後汉刘圣公传】平理诤讼。【晋书王沈释时论】闒茸勇敢於饕诤。【注】叶平声。考证:〔【说苑臣术】有能尽言于君。〕 谨照原书臣术下增篇字。
諎 【酉集上】【言字部】 諎 【唐韵】壮革切【集韵】【韵会】【正韵】侧革切,□音啧。【说文】大声也。或作唶。 又【集韵】陟格切,音磔。又实窄切,音咋。义□同。 又【集韵】疾各切,音昨。酬言也。 又【广韵】千过切,音□。【玉篇】也。 又【集韵】侧下切,音鮓。诱言也。 又【集韵】子夜切,音借。【广雅】鸣也。一曰叹声。亦与唶同。 【六书正讹】俗作唶,非。
诹 【酉集上】【言字部】 诹 【唐韵】子于切【集韵】【韵会】遵须切,□音。【说文】聚谋也。【尔雅释诂】谋也。【玉篇】问政事也。【诗小雅】周爰咨诹。【左传襄四年】咨事为诹。【仪礼特牲馈食礼】不诹日。 又星名。【礼月令郑注】孟春者,日月会于诹訾,而斗建寅之辰也。诹本又作娵。 又【集韵】【韵会】【正韵】□将侯切,音陬。又【集韵】房尤切,音浮。义□同。 【类篇】或作□。【说文长笺】亦作□。
愆 【酉集上】【言字部】 愆 【玉篇】籀文愆字。【诗大雅】不愆于仪。【礼缁衣】引《诗》作愆。【郑注】过也。【前汉刘辅传】元首无失道之愆。 【说文】本作〈□下言〉。【字汇】人部重出。
【辰集下】【止字部】 【玉篇】香幽切,音休。义阙。【字汇】一曰息也。○按字见《玉篇》。《正字通》泛云俗字,非。
□ 【补遗】【未集】【米字部】 □ 【集韵】与□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山皆切,音崽。【唐韵】簁箩,古以为玉柱,故字从玉。亦作□。□字原刻从徙,不从歨。□箩。
诼 【酉集上】【言字部】 诼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竹角切,音斫。【广雅】诉也,责也,谮也,也。【扬子方言】楚以南谓愬为诼。【屈原离骚】众女嫉予之蛾眉兮,谣诼谓予以善淫。【注】谣,谓毁也。诼,犹谮也。【元包经】诼加于谲,传曰:遭谗毁也。【韩愈纳凉联句】拙谋伤巧诼。 又【韵会小补】通作椓。引《左传哀十七年》又使椓之注,诉也。
谅 【酉集上】【言字部】 谅 【唐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良去声。【说文】信也。【诗小雅】谅不我知。【郑笺】信也。【朱传】诚也。【礼内则】请肄□谅。【注】言语信实也。 又小信也。【论语】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又【扬子方言】愋谅,知也。【广雅】哲也。【玉篇】相也,助也。【广韵】佐也。【正韵】照察也。 又蛮州名。【唐书地理志】岭南道有谅州。 又姓。谅毅,见【战国策】。谅辅,见【後汉独行传】。 又【集韵】或作亮。【尔雅释诂】亮,信也。【疏】方言云:众信曰谅。周南、召南、卫之语也。【诗墉风】不谅人只。【传】谅,信也。本亦作亮。 又通作凉。【诗大雅】凉彼武王。【传】凉,佐也。本亦作谅。 又或作倞。【礼郊特牲】祊之为言倞也。【注】倞,犹索也。或为谅。 又【集韵】【类篇】□吕张切,音良。亦同亮。信也。 又通作良。【礼乐记】易直子谅之心。【注】子谅,朱子读为慈良。
諨 【酉集上】【言字部】 諨 【集韵】【类篇】□方六切,音福。言备也。
【辰集中】【木字部】 同椷。 又【正韵】胡南切,音含。通水具。
諓 【酉集上】【言字部】 諓 【唐韵】慈衍切【集韵】【韵会】在演切【正韵】慈演切,□贱上声。【说文】善言也。一曰谑也。又【广雅】諓諓,善也。【前汉李寻传】说諓諓之言。【师古注】小善也。 又【广韵】谄也。【後汉樊准传】习諓諓之辞。【李贤注】谄言也。 又【广韵】巧谗貌。【刘向九叹】谗人諓諓。 又【玉篇】巧言也。【类篇】浅薄貌。【公羊传文十二年】惟諓諓善竫言。【何注】浅薄之貌。贾逵云:巧言也。【尚书】作截截。 又【玉篇】疾箭切【广韵】【集韵】【韵会】才线切,□音贱。又【集韵】以浅切,音演。又此演切,音浅。又子浅切,笺上声。又【集韵】【韵会】将先切【正韵】则前切,□音笺。义□同。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韵】休必切,音矞。水流貌。
【寅集中】【山字部】 【玉篇】【集韵】□徒对切,音坠。山貌。亦作□。【左思魏都赋】□若崇山崫起而崔嵬。【注】言殿宇高峻也。
諔 【酉集上】【言字部】 諔 【集韵】与□、□□同。 又人名。崇諔,见【宋史宗室表】。 又【集韵】昌六切,音俶。诡也。【庄子德充符】彼且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 又【集韵】之六切,音祝。义同。
諕 【酉集上】【言字部】 諕 【唐韵】【集韵】□乎刀切,音豪。【说文】号也。【集韵】或作譹。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赠朝散大夫士諕。 又【玉篇】火讶切【集韵】【韵会】虚讶切,□音罅。【类篇】诳也。或作□。【玉篇】亦作□。又【讹习诸字】諕原与吓同,音罅。今諕吓误虎音。 又【玉篇】【广韵】虎伯切【集韵】霍虢切,□音砉。与磔同。 【字汇补】讹作□,非。
论 【酉集上】【言字部】 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卢昆切,音崘。【说文】议也。【广韵】说也。【周礼春官大司乐贾疏】直言曰论,答难曰语。论者,语中之别,与言不同。又【论语序解正义】论者,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书可经纶世务,故曰纶,圆转无穷故曰轮,蕴含万理故曰理,篇章有序故曰次,群贤集定故曰撰。【文心雕龙】昔仲尼微言,门人追述,故仰其经目,称为论语,盖群论立名,始于兹矣。 又【释名】伦也,有伦理也。【玉篇】思理也。【诗大雅】於论鼓钟。【传】思也。【郑笺】论之言伦也。【朱传】言得其伦理也。 又【增韵】紬绎讨论也。【孔安国尚书序】讨论典坟。 又【正韵】决罪曰论。 又官名。【金史百官志】其官长皆称曰勃极烈,次曰国论、忽鲁、勃极烈。国论,言贵。忽鲁,犹总帅也。 又诸羌州名。【唐书地理志】剑南道有论川州,开元後置。 又姓。【唐书】论弓仁,本吐蕃族也。又三字姓。【金史国语解姓氏】乌古论曰商。 又【广韵】力迍切【集韵】【韵会】【正韵】龙春切,□音伦。言有理也。又【礼王制】凡制五□,必卽天论。【注】天论,天理也。与伦同。 又【玉篇】力困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卢困切,□崘去声。义同。又【正韵】辨论也。【书周官】论道经邦。【传】论者,讲明之谓。【礼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论之。【注】谓考评其行艺之详也。【史记萧相国世家】论功行封。 又叶卢健切,音练。【前汉叙传】兵家之策,惟在不战。营平皤皤,立功立论。 又叶圣闰切,音舜。【冯衍显志赋】澄德化之陵迟兮,烈□罚之峭峻。燔商鞅之法术兮,烧韩非之说论。 又叶闾员切,音挛。【曹植文帝诔】考诸先纪,寻之哲言。生若浮寄,惟德可论。 【字汇补】讹作□,非。
諘 【酉集上】【言字部】 諘 【集韵】【类篇】□彼小切,音表。赞也。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敦武郞士諘。
諙 【酉集上】【言字部】 諙 【字汇补】呼怪切,音□。误也。一作□。
□ 【子集上】【一字部】 □ 【玉篇】古文且字。注详四画。
【酉集中】【豆字部】 【韵会】测革切,音策。磨豆也。【唐书张孝忠传】孝忠与其下同粗淡,日膳裁豆而已。
諚 【备考】【酉集】【言字部】 諚 【五音篇海】毗潜切。
谀 【酉集上】【言字部】 谀 【唐韵】杨朱切【集韵】【韵会】容朱切【正韵】云俱切,□音兪。【说文】谄也。【书囧命】仆臣谀,厥后自圣。【史记叔孙通传】先生何言之谀也。【庄子渔父篇】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荀子修身篇】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盐铁论】富贵多谀言。 又【集韵】【类篇】□兪戍切,兪去声。义同。【庄子天地篇】孝子不谀其亲。 俗作,非。
谍 【酉集上】【言字部】 谍 【唐韵】徒叶切【集韵】【韵会】达协切,□音牒。【说文】军中反闲也。【玉篇】伺也。【左传桓十二年】楚师分涉於彭,罗人使伯嘉谍之。【注】谍,伺也。【疏】谓诈为敌国之人,入其军中,伺□闲隙,以反报其主,兵书谓之反闲。又【宣八年】晋人获秦谍。【注】谍,往来闲谍者,今谓之细作。又【哀元年】使女艾谍浇。【注】□也。【周礼夏官】环人巡邦国搏谍贼。【吴志孙皓传】宜遣闲谍,以观其势。 又【字林】通作牒。【广韵】谱谍也。【史记三代世表】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後汉张衡传】子长谍之,烂然有第。【注】谍,谱第也。与牒通。【文心雕龙】百官询事,则有关刺解谍。谍者叶也,短□编谍,如叶在枝。谍亦书作牒。 又通作喋。【史记张释之传】岂斆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索隐曰】汉书作喋喋,多言也。 又【集韵】托协切,音帖。【说文】义同。【类篇】安也。 又【集韵】悉协切,音燮。【类篇】言相次也。 【增韵】或作□,讹作〈言□〉。【字汇补】又省作□,□非。考证:〔【左传桓十二年】楚师伐绞涉彭,罗人使伯嘉谍之。〕 谨照原文伐绞涉彭改分涉於彭。
諝 【酉集上】【言字部】 諝 【唐韵】【正韵】私吕切【集韵】【韵会】写与切,□胥上声。【说文】知也。【广雅】哲也。【玉篇】才智之称也。【陆机辨亡论】谋无遗諝,举不失策。【注】諝,智也。 又【正字通】诈也。【淮南子本经训】比周朋党,设诈諝,怀机械巧故之心,而性失矣。 又【广韵】与胥同。【周礼天官冢宰】胥十有二人。【注】胥读如諝,谓其有才知为什长。 又【广韵】相居切【集韵】【韵会】【正韵】新於切,□音胥。义同。 【字汇补】讹作□、□,□非。□字原从言,右作巴下月。
谝 【酉集上】【言字部】 谝 【唐韵】部田切【集韵】【韵会】【正韵】蒲眠切,□音蹁。【说文】便巧言也。【书秦誓】惟截截善谝言。又【论语】友谝佞。今文作便。 又【玉篇】步连切【广韵】房连切,□音。义同。 又【集韵】纰延切,音篇。【类篇】辩佞之言也。 又【玉篇】【广韵】符善切【集韵】婢善切,□上声。又【广韵】符蹇切【集韵】平免切,□卞上声。又【正韵】补典切,音扁。义□同。
【辰集下】【欠字部】 【广韵】许咸切【集韵】虚咸切,□音妗。含笑也。或作欦。 又【玉篇】呼南切【集韵】呼含切,□音。义同。亦作□。 又【集韵】虎感切,音顑。气盛也。又【集韵】许鉴切,音阚。叫也。 又【集韵】火占切,音□。贪欲也。○按欦□音义本相通,特小有同异。各注於本字下,以俟参考。
【辰集下】【止字部】 【玉篇】疾醉切【集韵】秦醉切,□音萃。【博雅】待也。一曰止也。 与崪别。【佩觽集】,秦醉翻,止也。崪,昨没翻,山貌。
諟 【酉集上】【言字部】 諟 【集韵】【韵会】【正韵】□上纸切,嗜上声。【说文】理也。【广雅】是也。【玉篇】审也,谛也。【广韵】正也。与是通。【书太甲】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传】諟,是也。【疏】諟与是,古今之字异,故变文为是也。【□书姚察传】硏覆古今,諟正文字。【注】諟卽是也。【集韵】或作提。 又【集韵】【正韵】□丁计切,音帝。与谛同。或作□。
譃 【酉集上】【言字部】 譃 【集韵】【类篇】□匈于切,音吁。与□同。妄言也。 又【颜氏家训】吟啸谈譃,讽咏辞赋。【字汇】本单作虚。俗加言。
喧 【酉集上】【言字部】 喧 【唐韵】况袁切【集韵】【韵会】许元切,□音暄。与谖同。诈也。又忘也。详後谖字注。 又【广韵】哗也。【正韵】嚣也。【史记鼂错传】诸侯喧哗。【後汉姚期传】喧呼满道。【晋书惠羊皇后传】百姓喧骇。【韵会】与喧同。【正字通】与吅咺讙嚾□通。当作〈言□〉。 又【集韵】【类篇】□火远切,暄上声。亦忘也。【班固幽通赋】犹喧已而遗形。咺字原从口从□作。
谥 【酉集上】【言字部】 谥 【唐韵】【集韵】【韵会】□神至切,音示。【说文】行之迹也。【尔雅释诂】静也。【疏】人死将葬,诔列其行而作之也。【释名】曳也。物在後为曳,言名之於人亦然也。【白虎通】谥之为言引也。引列行之迹,所以进劝成德,使上务节也。【增韵】诔行立号以易名也。【汲冢周书】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攻于牧野之中,终葬,乃制谥叙法,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诗大雅】文王在上。【注】愼也,悉也。生存之行,终始悉录之以为谥也。【谷梁传范甯注】谥者,所以劝善而惩恶。【礼檀弓】死谥周道也。【疏】殷以上有生号,仍为死後之称,周则死後别立谥。【周礼春官大史】小丧赐谥。【疏】赐谥之制实始於周也。 又【集韵】【类篇】□於赐切,音缢。又【集韵】【类篇】□羊至切,音肄。义□同。 【类篇】或省作□。与谥别。
诧 【酉集上】【言字部】 诧 【集韵】【韵会】【正韵】□丑亚切,音侘。诳也。【玉篇】夸也。【晋书宗室传】甘言诧语,方伯袭之以轻兵。【唐书史思明传】思明诧曰:朝义怯,不能成我事。【音义】诧,诳也。【宋史张去华传】浙人毎迓朝使,必列步骑以自夸诧。 又通作姹。【史记司马相如传】子虚过诧乌有先生。【前汉司马相如传】作姹。【师古曰】姹,夸诳之也。 又通作侘。【史记韩长孺传】以侘鄙县。【注】夸也。 又【集韵】或作□。【韵会】亦作咤。 又【集韵】虚讶切,音罅。吿也。 又【集韵】都故切,音妒。与托同。奠爵也。【书顾命】王三宿三祭三咤。【释文】咤,亦作宅。马云:亦作诧。【说文】作。
诨 【酉集上】【言字部】 诨 【广韵】【集韵】□五困切,兀去声。弄言也。【唐书史思明传】思明爱优诨,寝食常在侧。【辽史伶官传】打诨得不是黄幡绰。 又诨衣。【云仙杂记】穆宗以□绡白书,素纱墨书为衣服,赐承幸宫人,皆淫鄙之词诗,号诨衣。 又【金壷字考】与顐同。【唐书元结传】谐臣顐官,怡愉天颜。
□ 【子集上】【丿字部】 □ 【集韵】总古作□。注详糸部十一画。【集韵】总,古作□。注详十一画。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乞逆切,音隙。綌,或作□。详綌字注。
諣 【酉集上】【言字部】 諣 【唐韵】【集韵】□呼卦切,虺去声。【说文】疾言也。 又【广韵】呼霸切【集韵】火跨切,□音化。义同。 又【集韵】公蛙切,音娲。【类篇】惰也,黠也。或作□。
谔 【酉集上】【言字部】 谔 【广韵】五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逆各切,□音鄂。【广雅】谔谔,语也。【玉篇】正直之言也。【史记商君传】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家语】汤武以谔谔而昌。 又【广韵】謇谔,直言也。【後汉儒林传】臣无謇谔之节,而有狂瞽之言。 又【韵会】通作鄂。【礼坊记郑注】子於父母尚和顺,不用鄂鄂。【释名】鄂本又作谔。 又通作咢。【前汉韦贤传】咢咢黄发。【师古注】直言也。 【类篇】或作讍。
諥 【酉集上】【言字部】 諥 【广韵】【集韵】□竹用切,肿去声。【类篇】言相触也。 又【正字通】言谨重也。 又人名。【唐书昭宗纪】枢密使李周諥。或书作□。
谛 【酉集上】【言字部】 谛 【唐韵】都计切【集韵】【韵会】【正韵】丁计切,□音帝。【说文】审也。【书洪范孔传】必微谛。【疏】听当别彼是非,必微妙而审谛也。【後汉祭祀志】褅之为言谛也。谛諟昭穆尊□之义。又【李云传】帝者,谛也。【注】审谛於物也。【魏志明帝纪】君谛视之勿误也。【关尹子九药篇】谛毫末者,不见天地之大。【刘勰新论专学篇】心不在学而强讽诵,虽入於耳而不谛於心。 又四谛。【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谛法。【释典心经】四谛:苦集灭道。苦谓生老病死,集谓集聚骨肉财帛,灭谓坏灭,道谓修行。又二谛:世谛以世俗显缘起之事,诸法历然,劝臣子以忠孝,劝家国以和治,此依俗谛。眞谛彰本寂之理,一性泯然,是非双泯,能所俱亡,此依眞谛。 又【集韵】或作諟、□,互详二字注。 又【集韵】田黎切,音题。号也。与啼、謕□同。 又通作啼。【荀子礼论篇】哭泣谛号。【注】啼、谛通用。
谐 【酉集上】【言字部】 谐 【唐韵】戸皆切【集韵】【韵会】【正韵】雄皆切,□音骸。【说文】詥也。又【广雅】耦也。【玉篇】合也,调也。【书尧典】克谐以孝。又【舜典】八音克谐。【左传襄十一年】如乐之和,无所不谐。【礼礼器】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 又【文心雕龙】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悦笑也。【前汉叙传】东方赡辞,诙谐倡优。【晋书顾恺之传】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之。 又平论定其价也。【後汉宦者张让传】当之官者,皆先至西园,谐价,然後得去。 又古书名。【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又鸟名。【博雅】鸩鸟,其雄谓之运日,其雌谓之阴谐。【淮南子缪称训】阴谐知雨。【注】天将阴雨则鸣。 又叶弦鸡切,音奚。【後汉五行志】更始时童谣曰:谐不谐,在赤眉。又【儒林周泽传】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大常妻。考证:〔【博雅】鸩鸟,其雄谓之运目,其雌谓之阴谐。〕 谨照原文运目改运日。
諩 【酉集上】【言字部】 諩 【类篇】同谱,省。【春秋序】谱第。【注】谱,本又作諩。 又人名。与諩、盂諩,见【宋史宗室表】。
諪 【酉集上】【言字部】 諪 【字汇】唐丁切,音亭。调諪也。【正字通】亦作调停。
谏 【酉集上】【言字部】 谏 〔古文〕□【唐韵】古晏切【集韵】【韵会】【正韵】居晏切,□音。【说文】证也。【徐曰】闲也。君所谓否,臣献其可,以闲隔之,於文言柬为谏。柬者,多别善恶,以□於君。【白虎通】闲也,因也,更也。是非相闲,革更其行也。【诗卫风淇奥序疏】干也。干君之意而告之。【广雅】正也。【广韵】谏诤,直言以悟人也。【书说命】后从谏则圣。【礼曲礼】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随之。【前汉贾山传】工诵箴谏,瞽诵诗谏,公卿比谏,士传言谏过。【旧唐书职官志】凡谏有五:一曰讽谏,二曰顺谏,三曰规谏,四曰致谏,五曰直谏。 又官名。【周礼地官】有司谏。【注】谏犹正也,以道正人行。【後汉百官志注】胡广曰:武帝元狩五年,置谏大夫为光禄大夫。世祖中兴,以为谏议大夫。 又鸟名。【说苑辨物篇】东方有鸟,名谏珂,文身而朱足,憎鸟而爱狐。 又果名。【本草纲目】橄榄,一名谏果,出【农书】。 又姓。【风俗通】汉有治书侍史谏忠。 又【集韵】居颜切,平声。【类篇】诤也。 又【集韵】郞旰切,音烂。与谰同。 又叶古限切,音□。【诗大雅】王欲玉女,是用大谏。叶上反。 又叶经□切,音见。【却正释讥】譬逌人之有采於市闾,游童之吟咏乎疆畔,庶以增广福祥,输力规谏。【注】畔音弁。 【俗书证误】从东,非。諌dǒng,多言也。。
【申集下】【衣字部】 【篇韵】昨干切,音残。【博雅】褿袚,褯也。
【申集下】【衣字部】 【唐韵】去乾切,音愆。【扬子方言】袴,齐鲁之闲谓之。 又【集韵】九件切,音蹇。义同。 或省作褰。详褰字注。
【辰集中】【木字部】 同□。
【辰集中】【木字部】 同檇。【春秋传注】败吴檇李。檇同。
谌 【酉集上】【言字部】 谌 【唐韵】【韵会】是吟切【正韵】时任切,□甚平声。【说文】诚谛也。【尔雅释诂】信也,诚也。【书咸有一德】天难谌,命靡常。【传】谌,信也。【楚辞九章】谌荏弱而难持。【注】谌,诚也。 又国名。【前汉地理志】有谌离国。 又人名。【左传襄二十九年】裨谌,郑大夫。【注】谌本亦作湛。 又姓。【万姓统谱】汉荆州刺史谌仲,南昌人。 又与忱同。【书大诰】天棐忱辞。【传】忱,信也。【说文】引作谌。 又通作谌。【尔雅释诂注】燕代东齐谓信曰谌。【疏】按方言作谌。谌、谌音义同。 又叶市隆切,音戎。【诗大雅】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集韵】一作愖。
讽 【酉集上】【言字部】 讽 【唐韵】芬凤切【集韵】【韵会】方凤切,□风去声。【说文】诵也。【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语敎国子,兴道讽诵言语。【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前汉艺文志】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晋书阮瞻传】讽诵遗言,不若亲承音旨。 又【广雅】敎也。【玉篇】譬喩也。【集韵】谏刺也。【增韵】托音曰讽。【史记滑稽传】优孟常以谈笑讽谏。【家语】忠臣之谏君有五义焉,吾从其讽谏乎。【白虎通】讽者,智也。患祸之萌流,睹其事未彰而讽告,此智性也。又与风通。【诗国风关雎序】风,风也。【注】上如字,下卽讽字。崔灵恩云:用风感物,则谓之讽。又【小雅】或出入风议。【笺】风犹放也。卽讽议。【前汉严助传】令助谕意,风指於南越。【师古注】以天子之意指讽告也。 又【广韵】方冯切,音风。亦诵也。一曰告也。
【辰集下】【欠字部】 【集韵】呼合切,音欱。【博雅】息也。一曰气逆。一曰□,呻也。 又【玉篇】【广韵】呼洽切【集韵】迄洽切,□音。义同。 又【集韵】呼帖切,音。喘息也。 又【集韵】诘叶切,音箧。羡欲也。
诸 【酉集上】【言字部】 诸 〔古文〕□【唐韵】【广韵】章鱼切【集韵】【类篇】【韵会】【正韵】专於切,□渚平声。【说文】辩也。【徐曰】别异之辞。【尔雅释训】诸诸,便便,辩也。【注】皆言辞辩给也。 又【玉篇】非一也。皆言也。【正韵】凡众也。【书舜典】历试诸艰。【诗邶风】娈彼诸姬。【史记贾谊传】纷乱诸事。 又【广雅】之也,於也。【谷梁传庄二十四年】迎者行见诸,舍见诸。【注】诸,之也。【礼射义】射求正诸己。【注】诸,犹於也。 又【韵会】语助辞。【诗邶风】日居月诸。【疏】居,诸,语助也。【公羊传桓六年】其诸以病桓与。【注】其诸,辞也。 又【韵会】有诸,疑辞。【孟子】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又于诸,置也。【公羊传哀六年】□乞使人迎阳生,于诸其家。【注】齐人语也。 又诸侯,国君也。【易比卦】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又官名。【周礼夏官】诸子。【注】主公卿大夫士之子者。或曰庶子。 又神名。【淮南子地形训】诸稽摄提条风之所生也。又诸比,凉风之所生也。【注】皆天神名。 又因诸,齐狱名。【公羊传昭二十一年】宋南里者何若。曰:因诸者然。【注】因诸者,齐故□人之地。 又诸于,衣名。【前汉元后传】政君独衣绛缘诸于。【师古注】诸于,大掖衣,卽袿衣之类也。又偏诸,衣缘也。【贾谊传】为之绣衣丝履偏诸缘。【师古注】若今织成,以为要襻及褾领者。 又【韵会】方诸,鉴名。以取明水於月。 又【释名】诸,储也。藏以为储,待给冬月用之也。【礼内则】桃诸、梅诸。【疏】王肃云:诸,菹也。谓桃菹、梅菹,卽今之藏桃、藏梅也。又【周礼天官六飮疏】纪莒之闲名诸为滥。 又草木名。【尔雅释木】诸虑,山櫐。【注】今江东呼櫐为藤,似葛而粗大。【嵆含南方草木状】诸蔗一曰甘蔗,交址所生者。 又兽名。【山海经】单张山有兽,状如豹,长尾,人首牛耳一目,名曰诸犍。又敖岸山有兽,状如白鹿,四角,名曰夫诸。 又虫名。【尔雅释鱼】蟾诸。【注】似虾蟆,居陆地,淮南谓之去蚥。一作詹诸,互详詹字注。 又山水名。【山海经】诸余之山,诸余之水出焉。 又邑名。【春秋庄二十九年】城诸及防。【注】诸、防,皆鲁邑。【前汉地理志】琅琊郡有诸县。【注】春秋城诸及郓者。 又泽名。【尔雅释地】宋有孟诸。【疏】一曰望诸。一曰孟猪。互详豕部猪字注。 又姓。【说苑】越大夫诸发。【唐书】兵部侍郞诸道。又复姓。【汉书】有诸葛丰。【三国志】有诸葛亮。 又【广韵】正奢切【集韵】之奢切,□音遮。亦姓也。【风俗通】汉有洛阳令诸於。【何氏姓苑】吴人。又【南唐书妖贼传】诸佑,蕲州独木人。【注】诸音查。【正字通】六麻有诸姓,音查。按本作□,讹作诸。□,本诈上声,音查,非。余详□字注。 又【字汇】常如切,音稌。詹诸,虾蟆也。【六书正讹】别作蟾蜍,非。考证:〔【贾谊治安策】绣衣丝履偏诸缘。〕 谨照原书治安策改传字。绣字上照原文增为之二字。〔【尔雅释鱼】蟾诸。【注】似虾蟆,居陆地,淮南谓之去蚊。〕 谨照原文去蚊改去蚥。
【巳集上】【水字部】 【王稚登荆溪疏】蜀山折而南,可二十里曰湖。湖,山中大市也。宋时置务於此,□采山之利。今作,亦务字之讹。
諹 【酉集上】【言字部】 諹 【广韵】与章切【集韵】余章切,□音阳。誉也,讙也。 又人名。希諹、与諹,见【宋史宗室表】。 又【广韵】余亮切【集韵】弋亮切,□阳去声。亦讙也。 又谨也。
谚 【酉集上】【言字部】 谚 〔古文〕□【唐韵】鱼变切【集韵】鱼战切【韵会】疑战切,□音彦。【说文】传言也。【广韵】俗言也。【书无逸】乃逸乃谚。【传】俚语曰谚。【左传昭元年】谚所谓老将知而耄及之。 又与唁、喭□同。【文心雕龙】谚者,直语也。丧言亦不及文,故吊亦称谚。【新论正赏篇】子游裼裘而谚,曾参指挥而哂。【正字通】按谚通作喭。吊唁,经皆从唁,不必借谚。喭,《新论》作谚,偶讹误耳。 又【集韵】鱼旰切【正韵】鱼干切,□音岸。【类篇】谚,自矜也。【增韵】畔喭,刚猛也。【韵会】叛谚,不恭也。或作喭。引【论语注】子路失於畔喭。正义曰:旧注作□喭。失言也。言子路性行刚强,常□喭失於礼容也。考证:〔【左传昭元年】谚所谓老将至而耄及之。〕 谨照原文将至改将知。
諻 【酉集上】【言字部】 諻 【广韵】虎横切【集韵】【韵会】呼横切,□音謍。语声也。一曰大声。 又与喤通。【左思吴都赋】喧哗喤呷。【注】喤与諻通。 又【集韵】【类篇】□胡盲切,音横。【扬子方言】噪諻,音也。 【原】俗訇字。【正字通】本作諻。
谖 【酉集上】【言字部】 谖 【唐韵】况袁切【集韵】【韵会】许元切,□音暄。【说文】诈也。【广韵】欺也。【公羊传文三年】此伐楚也,其言救江何,为谖也。【前汉息夫躬传】虚造诈谖之策。 又【尔雅释训】忘也。【诗卫风】终不可谖兮。【大学】引《诗》作喧。 又草名。【诗卫风】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传】谖草,合欢,食之令人忘忧者。【释文】谖,本又作萱。【说文】作萱。或作萱。亦作喧。【谢惠连西陵遇风诗】无萱将如何。【注】喧草,忘忧也。萱、喧通。 又【广韵】况晚切【集韵】【韵会】火远切【正韵】况远切,□暄上声。义同。
諽 【酉集上】【言字部】 諽 【唐韵】古核切【集韵】各核切,□音隔。【说文】饰也。一曰更也。又【类篇】谨也。 又人名。与諽、希諽,见【宋史宗室表】。 又【玉篇】科核切【广韵】秸革切【集韵】克革切,□铿入声。又【集韵】【类篇】□讫力切,音殛。义□同。 【集韵】或作愅。【正字通】本从□作〈言□〉。
诺 【酉集上】【言字部】 诺 〔古文〕喏【唐韵】【正韵】奴各切【集韵】【韵会】匿各切,□囊入声。【说文】譍也。【玉篇】答也。【正韵】应声。【诗鲁颂】莫敢不诺。【笺】应辞也。【礼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诺。【注】唯速而恭,诺缓而慢。又【投壷】大师曰诺。【疏】承领之辞也。【吴志顾雍传】顾悌每得父书,拜跪读之,每句应诺。 又【韵会】以言许人曰诺。【左传襄十八年】献子许诺。【论语】子路无宿诺。【史记季布传】楚谚: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老子道德经】轻诺必寡信。【荀子王霸篇】□赏己诺,信乎天下矣。【注】诺许也。己不许也。 又自輺语。【公羊传僖元年】庆父曰:此奚斯之声也,诺己。【注】诺已,皆自輺语。 又【南史江夏王锋传】锋五岁,齐高帝使学凤尾诺,一学卽工。【潘远纪闻谈】诸侯笺奏皆批曰诺,诺字有尾若风也。 又【字汇补】诺皋,神名。【酉阳杂俎】有《诺皋记》。 又水名。【前汉匈奴传】韩昌、张猛与单于及大臣,俱登匈奴诺水东山。【师古注】今突厥地,诺眞水也。 又州名。【唐书地理志】诺州,属静边郡,贞观五年置。 又姓,见【姓苑】。
諿 【酉集上】【言字部】 諿 【广韵】【集韵】【正韵】□七入切,音缉。和也,辩也。 又人名。唐諿,见【唐书宰相表】。 又【字汇】私吕切,音醑。谋也。【扬子太□经】戾次七:女不女,其心予,覆夫諿。【注】谋也。【释文】才智之称也。 【原】本作咠。考证:〔【扬子太□经】次七:女不女,其心予覆夫諿。〕 谨按此戾首之次七也,戾字不可省,今照原文次七上增戾字。
谋 【酉集上】【言字部】 谋 〔古文〕□□【唐韵】莫浮切【集韵】【韵会】迷浮切,□音牟。【说文】虑难曰谋。【尔雅释言】心也。【注】谋虑以心。【广雅】议也。【玉篇】计也。【字汇】咨难虑患曰谋。【易讼卦】君子以作事谋始。【疏】凡欲兴作其事,必先谋虑其始。【书洪范】聪作谋。【传】度也。【诗小雅】周爰咨谋。【传】咨事之难易为谋。【左传宣十四年】贪必谋人。【疏】计谋也。又【襄四年】咨难为谋。【注】问患难也。【前汉艺文志】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晋书□法志】二人对议谓之谋。 又谋面。【书立政】谋面用丕训德。【传】谋面者,谋人之面貌也。 又谋主。【左传昭九年】民人之有谋主也。【注】民人谋主,宗族之师长。 又菜名。【本草纲目】莳萝,一名慈谋勒。李时珍曰:番言也。 又乐名。【周礼春官大司乐疏】《孝经纬》云:神农之乐曰《下谋》。 又官名。【金史百官志】诸谋克,从五品,掌抚辑军戸,训练武艺。 又姓。【风俗通】周卿士蔡公谋父之後,以字为氏。 又通作规。详规字注。 又叶谟悲切,音眉。【诗卫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卽我谋。 又叶莫徒切,音模。【诗小雅】民虽靡膴,或哲或谋。【注】膴音呼。 又叶况于切,音吁。【焦氏易林】□公浅愚,不受深谋。 又叶满补切,音母。【诗小雅】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 又叶莫故切,音暮。【傅鹑觚马皇后赞】作后作母,帝谘厥谋。国赖内训,家应显祚。考证:〔【左传宣十三年】贪必谋人。〕 谨照原文十三年改十四年。
谒 【酉集上】【言字部】 谒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於歇切,堰入声。【说文】白也。【尔雅释诂】告也,请也。【左传隐十一年】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注】谒,告也。【礼曲礼】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谒矣,幼曰未能典谒也。【注】谒,请也。典谒者,主宾客告请之事。 又【增韵】访也,请见也。【後汉卓茂传】茂诣河阳,谒见光武。 又【释名】谒,诣也,诣告也。书其姓名於上,以告所至诣者也。【正字通】刺名也。古之门状,今之拜帖。【史记高祖纪】高祖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注】谒,谓以札书姓名,若今之通刺。 又谒舍,今之客舍也。【前汉食货志】里区谒舍。 又官名。【前汉百官公卿表】谒者,掌宾赞受事。【应劭注】谒,请也,白也,仆主也。【三辅黄图】内谒者,署在未央宫,属少府。 又星名。【宋史天文志】谒者一星在左执法东北,主宾客,辨疑惑。 又山名。【山海经】谒戾之山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注】山今在上党郡涅县。 又姓。【後汉方术传】汝南太守谒焕。 又【集韵】【类篇】□乙列切,音。亦白也。李舟说。 又【正韵】於盖切,音爱。与同。阴晦也。引韩愈秋雨联句:牖变景明谒。一本作蔼,义同。 又【扬雄百官箴】殷以□顚,秦以酷败。狱臣司理,敢告执谒。谒叶败。又【史记孔子世家】去鲁歌云:彼妇之谒,可以死败。按此歌六句三韵,谒本音爱,与败叶。【字汇】谒攺音意,败叶音佩,误。 【正字通】俗作谒,非。
【酉集上】【见字部】 【字汇】同。【正字通】□从舟。攺从向,无义。当卽□字讹文。
【申集下】【衣字部】 【集韵】悉盍切,音。【类篇】□,衣敝。【直音】作□、□。
【酉集上】【言字部】 【字汇】女六切,音忸。惭也。
谓 【酉集上】【言字部】 谓 【唐韵】【集韵】【韵会】□于贵切,音胃。【说文】报也。【徐曰】谓之是报之也。【广雅】说也。【广韵】告也,言也。【增韵】与之言也。【易乾卦】何谓也。【疏】假设问辞,故言何谓。【诗召南】求我庶士,迨其谓之。【传】但相告语而约可定矣。【左传昭八年】子盍谓之。 又【韵会】事有可称曰有谓,失於事宜不可名言曰无谓。【庄子齐物论】今我则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前汉景帝纪】奸法与盗,盗甚无谓也。 又【正韵】非与之言而称其人亦曰谓,《论语》子谓子贱,子谓子产,是也。指事而言亦曰谓。《诗召南》谓行多露,《小雅》谓天盖高之类,是也。称其言,亦曰谓。《论语》此之谓也,其斯之谓与,是也。又【正字通】援古释义而言亦曰谓。《易临卦》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礼乐记》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又【尔雅释诂】勤也。【诗小雅】心乎爱矣,遐不谓矣。【笺】谓,勤也。勤思君子也。 又【广雅】使也。【玉篇】信也,道也。 又姓。【万姓统谱】宋有谓准,太平兴国登科。 【说文】本作□。考证:〔礼乐记,圣明者述作之谓也。〕 谨照原文圣明改明圣。
誊 【酉集上】【言字部】 誊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徒登切,音腾。【说文】移书也。【徐曰】谓移写之也。【玉篇】传也。【正韵】移书传钞也。【元史选举志】誊录试卷,每行移文字,皆用朱书。 又人名。崇誊,见【宋史宗室表】。 本从舟。俗从月,误。
诌 【酉集上】【言字部】 诌 【集韵】【韵会】□楚绞切,音炒。弄言。一曰声也。又【字汇】相扰也。又【马融广成颂】轻诌趬悍,廋疏领。【注】诌,轻捷也。【集韵】或作訬。又【广韵】楚鸠切【集韵】初尤切,□音搊。【类篇】诌,阴私小言也。 又【集韵】甾尤切,音邹。小言私授谓之诌。 【字汇补】讹作、□,非。
【辰集上】【日字部】 【广韵】胡管切【集韵】戸管切,□音缓。【玉篇】明也。 又姓。【姓氏急就篇】晋中郞将淸,宋朱子门人渊。
謆 【酉集上】【言字部】 謆 【集韵】【类篇】□式战切,音扇。以言惑人也。
謇 【酉集上】【言字部】 謇 【广韵】【正韵】九辇切【集韵】【韵会】九件切,□音蹇。与□同。【广雅】吃也。【注】口吃,难於言也。【玉篇】难也。【屈原离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注】謇,难也。 又【广韵】正言也。【韵会】直言貌。【後汉鲁丕传】广纳謇謇,以开四聪。 又【正韵】謇谔,忠也。【魏志高堂隆传】謇谔足以励物。 又姓。见【字汇】。 又【韵会】通作蹇。【晋书王豹传】王臣謇謇。【易蹇卦】本作蹇蹇。又【楚辞九歌】蹇将憺兮寿宫。【王逸注】蹇,词也。 又【集韵】【韵会】□纪偃切,犍上声。引扬子《方言》:吃也。互详後□字注。
謈 【酉集上】【言字部】 謈 【唐韵】蒲角切【集韵】弼角切,□音雹。【说文】大呼自勉也。【广韵】嗃謈,大呼也。【集韵】或作□。 又【集韵】北角切,音剥。【类篇】声也。 又【广韵】【集韵】□匹角切,音璞。亦大声自勉也。 又【集韵】【类篇】□簿皓切,袍上声。白冤也。 又【集韵】【韵会】□蒲褒切,音袍。【金壷字考】呼謈,痛冤声。【前汉东方朔传】郭舍人榜不胜痛,呼謈。【注】服虔音暴。师古步高切。自冤痛之声也。今人痛甚,则称阿謈。 【说文】本作□。
謉 【酉集上】【言字部】 謉 【广韵】俱位切【集韵】基位切,□音愧。与愧、愧□同。惭耻也。 又【集韵】【类篇】□古委切,音诡。与诡同,责也。一曰诈也。 又【集韵】【类篇】□虎猥切,音悔。哼謉,谑言也。 又【广韵】都罪切,音。謉诨,谑言。出《声谱》。 又【集韵】徒回切,音颓。谦也。 【字汇补】亦书作□。
谎 【酉集上】【言字部】 谎 【正字通】俗詤字。
謋 【酉集上】【言字部】 謋 【广韵】虎伯切【集韵】【韵会】【正韵】霍虢切,□音砉。【类篇】謋然,速也。【庄子养生主】动力甚微,謋然已解。【玉篇】亦作諕。 又【集韵】【类篇】□迄逆切,音□。【庄子】謋然,徐邈读。 又【字汇补】同德切,音特。【庄子】謋然,林希逸读。
【辰集下】【毛字部】 【玉篇】与□同。
歌 【酉集上】【言字部】 歌 【玉篇】同歌。【史记孟尝君传】冯驩弹剑而歌。【前汉五行志】发於歌谣。【荀子议兵篇】近者歌讴而乐之。
謍 【酉集上】【言字部】 謍 【唐韵】余倾切【集韵】维倾切,□音营。【说文】小声也。引《诗》:謍謍靑蝇。今《小雅》本作营。 又【玉篇】往来貌。 又人名。与謍,见【宋史宗室表】。 又【广韵】虎横切【集韵】呼横切,□音。又【正韵】于平切,音荣。义□同。 又【广韵】【集韵】□乌宏切,音泓。【类篇】謍□,小声。【马融长笛赋】铮鐄謍嗃。【注】字林曰:謍,小声也。 又【集韵】呼宏切,音轰。大声也。【班固西都赋】棹女讴,鼓吹震。声激越,謍厉天。【集韵】或作巆。 又於茎切,音罂。怒也。与□同。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韵】田聊切,音条。【玉篇】山貌。一曰山名。
【申集上】【艹字部】 【集韵】直格切,音泽。【篇海】葛。
【酉集中】【豸字部】 【广韵】【集韵】□女夷切,音尼。兽名。
谜 【酉集上】【言字部】 谜 【唐韵】莫计切【集韵】【正韵】弥计切,□迷去声。【说文】隐语也。【演繁露】古无谜字。若其意制,卽伍举、东方朔谓之隐者是也。至《鲍照集》则有井谜矣。【文心雕龙】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 又【集韵】绵批切,音迷。【类篇】言惑也。或作詸。
謏 【酉集上】【言字部】 謏 【集韵】【韵会】【正韵】□先了切,音筱。与□同。【礼学记】足以謏闻。 又【广韵】诱为善也。 又【正字通】稗官小史曰謏说。 又人名。【晋书儒林传】韦謏,京兆人。 又【玉篇】苏口切【集韵】苏后切,□音叟。义同。 又【广韵】苏奏切【韵会】【正韵】先奏切,□叟去声。諵謏,怒言也。 又【广韵】【集韵】□所六切,音缩。【礼学记】足以謏闻。徐邈读。
谧 【酉集上】【言字部】 谧 【唐韵】弥必切【集韵】【韵会】【正韵】觅輺切,□音蜜。【说文】静语也。一曰无声也。【尔雅释诂】静也。【广韵】愼也,安也。【班固汉武帝内传】内外寂谧。【魏志东夷传】海表谧然。【宋书乐志】谢庄《明堂歌》云:地纽谧,乾枢回。
謑 【酉集上】【言字部】 謑 【唐韵】胡礼切【集韵】【韵会】【正韵】戸礼切,□奚上声。【说文】耻也。【玉篇】謑诟,耻辱也。【集韵】小人怒也。【荀子非十二子篇】无廉耻而忍謑訽,谓詈辱也。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武翼郞不謑。 又【集韵】【韵会】【正韵】□弦鸡切,音奚。【类篇】謑髁,不正貌。【庄子天下篇】謑髁无任,而笑天下之尚贤也。 又【广韵】呼讶切【集韵】【韵会】虚讶切,□音罅。怒言也。 又【集韵】下解切,音邂。怒声也。或作□。 【说文】或作。【类篇】书作□。【字汇补】讹作□,非。考证:〔【荀子非十二子篇】无廉耻而任謑訽,谓詈辱也。〕 谨照原文任改忍。
謒 【酉集上】【言字部】 謒 【集韵】【类篇】□千羊切,音瑲。语轻也。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韵】【类篇】□直稔切,音朕。【说文】□槌之横者,关西谓之。【扬子方言】作。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戸吴切【集韵】洪孤切,□音胡。【玉篇】江东呼枣大而锐上曰。亦作壷。【尔雅释木】壷枣。见枣字注。
謓 【酉集上】【言字部】 謓 【唐韵】昌眞切【集韵】称人切,□音瞋。【说文】恚也。【广雅】怒也。【广韵】与嗔、瞋同。【集韵】或作。 又【集韵】【类篇】□之刃切,音震。笑也。【说文】贾侍中说。
谑 【酉集上】【言字部】 谑 【唐韵】虚约切【集韵】【韵会】【正韵】迄却切,□饷入声。【说文】戏也。【尔雅释诂郭注】谓调戏也。【诗邶风】谑浪笑敖。又【卫风】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後汉阴皇后纪】不喜笑谑。 又【尔雅释训】谑谑、嗃嗃,崇谗慝也。【疏】皆盛烈貌。【玉篇】喜乐也。【诗大雅】天之方虐,无然谑谑。【传】谑谑然喜乐。 又驿名。【柳宗元诗注】善谑驿,在襄州之南,卽淳于髠放鸽之所。 【说文】本作□。
謕 【酉集上】【言字部】 謕 【唐韵】【集韵】【韵会】□与啼同。【扬子方言】詀謕。详詀字注。【前汉严助传】孤子謕号。【师古注】謕古啼字。 又与谛同。详谛字注。 又【广韵】土鸡切【集韵】天黎切,□音梯。语相诱也。 又【玉篇】【广韵】息移切【集韵】相支切,□音斯。数谏也,谅也。
谡 【酉集上】【言字部】 谡 【唐韵】【集韵】【韵会】□所六切,音缩。【尔雅释言】起也。【礼祭统】尸谡君与卿四人餕。【列子黄帝篇】若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谡操之者也。 又谡然,翕敛貌。【後汉蔡邕传】公子谡然敛袂而兴。 又【字汇补】谡谡,峻挺貌。【世说新语】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
谤 【酉集上】【言字部】 谤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补浪切,榜去声。【说文】毁也。【广雅】恶也。【玉篇】诽也,对也。人道其恶也。【增韵】讪也。【左传庄二十二年】羁旅之臣,敢辱高位,以速官谤。【史记孝文纪】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战国策】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 又【集韵】【韵会】□逋旁切,榜平声。义同。 【正字通】本作□。字汇从俗作谤,非。
遌 【酉集下】【辵字部】 遌 【唐韵】五阁切【集韵】逆各切,□音噩。【广韵】心不欲见而见曰遌。 又【玉篇】同迕,遇也。【楚辞九章】重华不可遌兮。【班固幽通赋】乘高而遌神兮。 【正字通】同遻。互详後遻字注。遌原从亐作。又□□□。
【酉集上】【言字部】 【广韵】方味切【集韵】方未切,□音沸。言急也。 又多言也。 又【正字通】与咈通。
诃 【酉集上】【言字部】 诃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虎何切,音呵。【说文】大言而怒也。【广韵】责也。【正韵】谴也。【後汉文苑传】祢衡言不逊顺,黄祖惭乃诃之。【蜀志廖立传】随大将军则诽谤讥诃。【北史张矅传】励已温寻,非欲诋诃古人得失也。 又官名。【隋书婆利国传】官曰独诃邪拿,次曰独诃氏拿。 又木名。【本草释名】诃梨勒,一名诃子。【嵆含南方草木状】树以木梡出九眞。 又国名。【唐书地理志】广州东南海中有诃陵国。 又通作呵。【前汉食货志】纵而弗呵。 又通作何。【前汉贾谊传】大谴大何。【师古曰】何,问也。 又通作苛。【前汉王莽传】苛问不逊。考证:〔通作何。【前汉贾谊治安策】大谴大何。〕 谨照原书贾谊治安策改贾谊传。
訷 【酉集上】【言字部】 訷 【广韵】失人切【集韵】升人切,□音申。訷说,信也。【正字通】与申、伸□通。俗又作訷。
訹 【酉集上】【言字部】 訹 【广韵】辛律切【集韵】【韵会】【正韵】雪律切,□音戌。【说文】诱也。【广韵】謏訹,诱也。【前汉韩安国传】列在诸侯訹邪臣浮说。【宋史岳飞传】淮西之役,俊以前途粮乏訹飞,飞不为止。 又人名。萧訹,见【南齐书魏虏传】。 又【韵会】或作怵。【说文徐注】按贾谊鵩赋:怵迫之徒兮,或趋东西。当作此訹字。《汉书》怵於邪说,如淳曰:见诱怵也。音戌。今俗犹云相謏怵。 又【集韵】【韵会】□息有切,秀上声。义同。本作□。 【韵会】从言从朮。俗作术,非。
诊 【酉集上】【言字部】 诊 【玉篇】【唐韵】之忍切【广韵】章忍切【集韵】【韵会】【正韵】止忍切,□音轸。【说文】视也。【玉篇】验也。【後汉王乔传】诏上方诊视。【注】诊亦视也。【庄子人闲世】匠石觉而诊其梦。【注】占验也。 又【广韵】□脉也。【史记仓公传】诊切其脉。【前汉艺文志】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注】诊,视验。谓视其脉及色□也。 又【玉篇】除刃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刃切,□音阵。义同。 又叶知邻切,轸平声。【急就章】变斗杀伤捕伍邻,亭长游徼共杂诊。 【集韵】或作。
詝 【酉集上】【言字部】 詝 【玉篇】知与切【广韵】丁吕切【集韵】展吕切,□音贮。【博雅】智也。【广韵】有所知也。 又人名。孟詝、师詝,见【宋史宗室表】。 【集韵】与同。
注 【酉集上】【言字部】 注 【广韵】之戍切【集韵】【韵会】朱戍切,□音铸。【玉篇】疏也,解也。【正韵】训释也。【毛诗序疏】注者,著也。言为之解说,使其义著明也。【仪礼士冠礼疏】言注者,注义于经下,若水之注物,亦名为著。【晋书向秀传】始秀欲注《庄子》,嵆康曰:此书讵复须注。【旧唐书□宗纪】上训注《孝经》,颁于天下。 又【博雅】识也。【通俗文】记物曰注。【谷梁传昭十一年】一事注乎志,所以恶楚子也。【後汉律历志论】重黎记注。 又【类篇】拿也。【扬子方言】謰謱,拿也。南楚或谓之支注。 又【广韵】中句切【集韵】株遇切,□音驻。义同。 又【类篇】述也。 【集韵】或作注。
证 【酉集上】【言字部】 证 【唐韵】【集韵】【韵会】□之盛切,音政。【说文】谏也。【战国策】士尉以证靖郭君,靖郭君不听。 又人名。【唐书宗室表】司农卿证。 又【集韵】诸盈切,政平声。义同。
【酉集上】【言字部】 【玉篇】胡介切【集韵】下介切,□音械。言善也。 又人名。师、与,见【宋史宗室表】。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与涉切【集韵】戈涉切,□音叶。柶端木也。又【唐韵】力叶切,音猎。义同。 又【类篇】蔓木名。卽虎豆也。 又【集韵】力涉切,音巤。义同。 又【正字通】落答切,音拉。【函史】树可放蜡,煎汁为油,可作烛。今江南北放蜡者,谓之水树,其树似女贞而异。
【子集下】【刀字部】 【唐韵】才奏切【集韵】才□切,□音骤。【玉篇】断也,细切也。又【集韵】将侯切,音诹。断也。又【集韵】徂侯切,骤平声。【字林】细断也。又【集韵】此苟切,凑上声。析薪也。
謯 【酉集上】【言字部】 謯 【唐韵】侧加切【集韵】庄加切,□音樝。【说文】謯,娽也。【长笺】义未详。 又【广韵】子邪切【集韵】咨邪切,□音嗟。义同。 又【集韵】子余切,音苴。咏也。 又【广韵】【集韵】□侧下切,音鮓。謯讶,诃貌。【集韵】同□。 又【集韵】庄助切,阻去声。同诅。【前汉孝成许皇后传】祝謯後宫有身者王美人及凤等。【师古注】謯,古诅字。 【集韵】作□。
謰 【酉集上】【言字部】 謰 【唐韵】力延切【集韵】陵延切,□音连。【说文】謰謱也。【扬子方言】謰謱,拿也。南楚曰謰謱。【玉篇】哰也。【字汇】繁絮也。【楚辞九思】媒女诎兮謰謱。 又人名。孟謰、与謰,见【宋史宗室表】。 又【集韵】【类篇】□力展切,连上声。謰謰,语乱也。
謱 【酉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