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一 【子集上】【一字部】 一 〔古文〕弌【唐韵】【韵会】於悉切【集韵】【正韵】益悉切,□漪入声。【说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广韵】数之始也,物之极也。【易系辞】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 又【广韵】同也。【礼乐记】礼乐□政,其极一也。【史记儒林传】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闲殊,然其归一也。 又少也。【颜延之庭诰文】选书务一不尚烦密。【何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又【增韵】纯也。【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又均也。【唐书薛平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 又诚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又正一。【唐书司马承桢传】得陶隐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又一一。【韩非子内储篇】南郭处士请为齐宣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愍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愈诗】一一欲谁怜。【苏轼诗】好语似珠穿一一。 又【星经】天一星,在紫微宫门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又太一,山名,卽终南山。一名太乙。 又三一。【前汉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注】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气也。 又尺一,诏版也。【後汉□蕃传】尺一选举。【注】版长尺一,以写诏书。 又百一,诗篇名,魏应璩著。 又姓,明一炫宗。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娄氏,後改娄氏。 又一二三作壹贰叄。【大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史记礼书】总一海内。【前汉霍光传】作总壹。【六书故】今惟财用出纳之簿书,用壹贰叄以防奸易。 又【韵补】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吴都赋】藿蒳豆蔲,姜汇非一。江蓠之属,海苔之类。 又叶弦鸡切,音兮。【参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丁 【子集上】【一字部】 丁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当经切,音玎。十干名。【说文】夏时万物皆丁实。丁承丙,象人心。【六书正讹】丁,虿尾也,象形。凡造物必以金木为丁附著之,因声借为丙丁字。【尔雅释天】太岁在丁曰强圉,月在丁曰圉。【礼月令】仲春之月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又【唐书礼乐志】仲春,仲秋,释奠於文宣王,皆以上丁。 又五丁,力士。【蜀记】秦惠王欲伐蜀,造石牛,置金其後。蜀人使五丁力士拖石成道,秦遂伐蜀。【杜甫诗】论功超五丁。 又六丁,神名。【道书】阳官六甲,阴官六丁。谓六甲中丁神也。 又【尔雅释诂】丁,当也。【注】相当値。【诗大雅】宁丁我躬。 又民丁。【唐书食货志】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又授田十亩,岁输粟二斛,谓之租丁。 又【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杜甫诗】畦丁负笼至。【宋史高宗纪】团敎峒丁枪杖手。【又】罢廉州贡珠,纵蛋丁自便。【何异传】募山丁,捕首乱者。【唐璘传】团结渔业茶盐舟夫芦丁,悉备燎舟之具。【元史博尔忽传】畬丁溪子。【橘录】金橘高不及尺许,结实繁多。园丁种之,以鬻於市。 又零丁,或作伶仃,失志貌。【晋书李密传】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又彼此相属曰丁宁。【後汉郞觊传】丁宁再三,留神於此。俗作叮咛。 又丁宁,钲也。【左传宣四年】楚伯棼射王,汰輈及鼔跗,著於丁宁。 又丁东,声也。凡玉佩铁马声皆曰丁当。当东二音古通。 又丁水。【水经注】泗水又东南流,丁溪水注之。 又【尔雅释鱼】鱼枕谓之丁。【注】枕在鱼头骨中,形似篆书丁字。 又丁子,科斗也。初生如丁有尾。【庄子天下篇】丁子有尾。 又肉丁,疮名。【物类相感赋】身上生肉丁,芝麻花擦之。 又乌丁,茶名。见【本草】。 又吉丁,虫名。【本草注】甲虫也。背正绿,有翅,在甲下,出岭南宾澄诸州,人取带之,令人喜好相爱。 又【贯休诗】蕨苞玉粉生香垄,菌蔟红丁出静槎。【陆游诗】满贮醇醪渍黄甲,密封小瓮饷红丁。皆诗人象形借用也。 又姓。本姜姓,齐太公子伋为丁公,因以命氏。 又【逸书谥法】述义不克曰丁。 又【广韵】【集韵】【韵会】□中茎切,音朾。【诗小雅】伐木丁丁。【注】伐木声相应也。 又【韵会小补】叶都阳切,音当。【韩愈赠张籍诗】相见不复期,零落甘所丁。娇儿未绝乳,念之不能忘。 【正字通】唐书张弘靖传,汝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按续世说一丁作一个,因篆文个与丁相似。传写讹作丁。
丂 【子集上】【一字部】 丂 【唐韵】【集韵】□苦浩切,音考。【说文】气欲舒出,□上碍於一也。 又【玉篇】古文巧字。注详工部二画。
七 【子集上】【一字部】 七 【唐韵】亲吉切【集韵】【韵会】【正韵】戚悉切,□音桼。少阳数也。【说文】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邪出也。【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注】七政,日月五星也。【诗唐风】岂曰无衣七兮。【注】侯伯七命,车服皆以七为节。 又词家以七名篇,虽八首,问对凡七。七者,问对之别名,始枚乘七发,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启,张协七命,继之凡十余家。 又三七,药名。【本草纲目】言叶左三右四,故名。一说本名山桼。又姓。明七希贤。 又人名。【续仙传】殷七七,名文祥。【苏轼诗】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论时节遣花开。 【正字通】或通作桼漆。柒。
丄 【子集上】【一字部】 丄 【集韵】上,古作丄。注详二画。
丅 【子集上】【一字部】 丅 【字汇补】古文下字。注详二画。
万 【子集上】【一字部】 万 【广韵】【集韵】【韵会】□同万。 又三字姓。西魏有柱国万纽于谨。 又【广韵】莫北切【集韵】密北切。万俟,复姓。俟音其,今读木其。北齐特进万俟普。万
〔古文〕□□【唐韵】无贩切,音蔓。【说文】虫也。【埤雅】蜂一名万。盖蜂类众多,动以万计。 又数名。【易乾象】万国咸宁。【前汉律历志】纪于一,协于十,长于百,大于千,衍于万。 又舞名。【诗邶风】方将万舞。【疏】万者,舞之总名。【大戴礼夏小正】万也者,干戚舞也。【韵会】汤武以万人得天下,故干舞称万舞。 又州名。【寰宇记】汉巴东郡,後唐贞观曰万州。 又姓。【通志氏族略】万氏,孟子门人万章。 又【韵补】入铣韵。【白居易寄元九诗】怜君为谪吏,穷薄家贫褊。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 【六书正讹】或省作万,非。
丈 【子集上】【一字部】 丈 【唐韵】直两切【集韵】【韵会】雉两切【正韵】呈两切,□长上声。十尺曰丈。【前汉律历志】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又【左传昭三十二年】以令役於诸侯,属役赋丈。【疏】属聚下役,课赋尺丈。又【哀元年】广丈高倍。【注】垒厚一丈高二万。又【礼曲礼】若非飮食之客,则布席,席闲函丈。【注】函,容也。 又长老之称。【易师卦】师贞丈人吉。又朋友尊称。【长编】富郑公称范文正公曰范十二丈。 又释氏所居曰方丈。【杜甫诗】方丈浑连水。 又【杜甫诗】百丈谁家上濑船。【注】百丈,牵船篾也。【说文】从又持十。俗加点,非。【正讹】丈借为扶行之杖。老人持杖,故曰丈人。别作杖,通。考证:〔【左传昭二十三年】以令役於诸侯,属役赋丈。〕 谨照原文二十三年改三十二年。〔【杜甫诗】百丈牵来上濑船。〕 谨照原文牵来改谁家。〔【注】百丈,牵船筏也。〕 谨照原注筏改篾。
三 【子集上】【一字部】 三 〔古文〕弎【唐韵】【集韵】【韵会】苏甘切【正韵】苏监切,□飒平声。【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谓以阳之一合阴之二,次第重之,其数三也。【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史记律书】数始於一,终於十,成於三。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凡兵无过三其身。又【左传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务三而已。一择人,二因民,三从时。又【晋语】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又【周语】人三为众,女三为粲,兽三为群。 又姓。明三成志。又汉复姓。屈原之後有三闾氏,三饭尞之後有三饭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又去声。【韵会】苏暂切。【论语】三思而後行。 又本作参。【博雅】参,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参分其股围。【前汉□法志】秦造参夷之诛。□与三同。 又【韵补】叶疏簪切,音森。【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三兮。下叶今。叁。
上 【子集上】【一字部】 上 〔古文〕丄□【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时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对下之称。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亲上。 又【广韵】君也。太上极尊之称。【蔡邕独断】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号。 又上日。【书舜典】正月上日。【注】孔氏曰:上日,朔日也。叶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类。 又姓。汉上雄,明上观,上志。又上官,复姓。 又【唐韵】时掌切【集韵】【韵会】【正韵】是掌切,□商上声。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云上于天。【礼曲礼】拾级聚足,连步以上。 又进也。【前汉东方朔传】朔上三千奏牍。 又与尙通。【诗魏风】上愼旃哉。【前汉贾谊传】上亲,上齿,上贤,上贵。又【匡衡传】治天下者审所上。 又【韵补】叶辰羊切,音常。【楚辞九怀】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骑霓兮南上。 又叶时刃切,音愼。【王微观海诗】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莹。忽乘抟角势,超腾送崖上。 又叶矢忍切,音审。【郭璞游仙诗】翘首望太淸,朝云无增景。虽欲思陵化,龙津未易上。 【说文】上,高也。指事。时掌切。◎按字有动静音,诸韵皆以上声,是掌切,为升上之上,属动,去声,时亮切,为本在物上之上,属静。今详《说文》上声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则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声矣。依诸韵分动静音为是。後仿此。考证:〔【楚辞九怀】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骑电兮忽上。〕 谨照原文骑电改骑霓。忽上改南上。
下 【子集上】【一字部】 下 〔古文〕丅□【广韵】胡雅切【集韵】【韵会】【正韵】亥雅切,□遐上声。在下之下,对上之称。【易乾文言】本乎地者亲下。 又【说文】底也。【玉篇】後也。又贱也。 又【仪礼士相见礼】始见于君,执挚至下。【郑注】下谓君所。【贾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视袷已下,故言下也。 又【集韵】【韵会】□亥驾切,遐去声。【正韵】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贵下贱。【诗序】君能下下。 又【尔雅释诂】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 又去也。【周礼夏官司士】岁登,下其损益之数。 又【韵补】叶後五切,音户。【诗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与女叶。【吴棫曰】毛诗下字一十有七,陆德明皆此读。【□第古音考】与吴同。 又叶胡佐切,音贺。【曹丕寡妇赋】风至兮淸厉,阴云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考证:〔【尔雅释训】下,落也。〕 谨照原书释训改释诂。
丌 【子集上】【一字部】 丌 【集韵】居之切,音姬。【说文】下基也,荐物之具。象形。 又【集韵】其古作丌。注详八部六画。 又姓。唐丌实,丌士能。
□ 【备考】【未集】【耳字部】 □ 【篇海类编】同聄。
不 【子集上】【一字部】 不 〔古文〕□□【韵会】【正韵】□逋没切,补入声。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礼曾子问】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且不乎。 又【周礼夏官】服不氏,掌养猛兽而敎扰之。【注】服不服之兽者。 又【广韵】【韵会】□分物切。与弗同。今吴音皆然。 又【韵会】俯九切,音缶。与可否之否通。【说文】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 又【玉篇】甫负切【广韵】甫救切,□缶去声。义同。又【广韵】甫鸠切【集韵】【韵会】【正韵】方鸠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尔雅释鸟】其鳺鴀。【郉疏】陆玑云:今小鸠也。一名鸠,幽州人或谓鷱鴡,梁宋闲谓之隹,扬州人亦然。 又未定之辞也。【陶潜诗】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 又姓。【晋书】汲郡人不准。◎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 又【正韵】芳无切。与柎通。花萼跗也。【诗小雅】鄂不韡韡。【郑笺】承华者,鄂也。不当作柎。郑樵曰:不象萼蒂形。与旉通。【陆玑诗疏】柎作跗。【束皙补亡诗】白华绛趺。【唐诗】红萼靑趺皆因之。 又华不注,山名,在济南城东北。【左传成二年】晋却克战于鞍,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伏琛齐记】引挚虞畿服经,不,与诗鄂不之不同。李白诗: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盖因华跗而比拟之。胡传读不如卜,非。又【古诗日出东南隅行】使君谢罗敷,还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〇按愚当读若吾,疑模切,与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韵,《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又与丕同。【书大诰】尔丕克远省。马融作不。【秦诅楚文】不显大神巫咸。【秦和钟铭】不显皇祖。□与诗周颂不显不承同。不显不承,犹书云丕显丕承也。 又【韵补】叶补美切,音彼。【荀子赋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与。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所不谓小人所鄙也。 【正字通】不字在入声者,方音各殊,或读逋入声,或读杯入声。司马光切韵图定为逋骨切,今北方读如帮铺切,虽入声转平,其义则一也。考证:〔【礼曾子问】葬引至于堩,日日有食之,〕 谨照原文省下日字。〔【荀子赋论篇】〕 谨照原书省论字。〔【注】谓小人所鄙也。〕 谨按原文无此注,改为所不谓小人所鄙也。
与 【子集上】【一字部】 与 【广韵】【集韵】【正韵】□同与。【说文】赐予也。一勺为与。【六书正讹】寡则均,故从一勺。与
〔古文〕□□□【广韵】弋诸切【正韵】弋渚切【集韵】【韵会】演女切,□音予。【说文】党与也。【战国策】是君以合齐与强楚。【注】与,党与也。【管子八观篇】请谒得于上,则党与成于下。 又【广韵】善也。【礼礼运】诸侯以礼相与。 又【增韵】及也。【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又许也,从也。【论语】吾与点也。【管子形势解】鬼神助之,天地与之。 又待也。【论语】岁不我与。 又【博雅】如也。【前汉韩信传】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注】师古曰:与,如也。【司马相如子虚赋】楚王之猎,孰与寡人。 又施予也。【礼曲礼】与人者,不问其所欲。【周礼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龟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与。【注】与,谓予人物也。 又助也。【战国策】吾将深入吴军,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与大心者也。【注】与,犹助也。 又类也。【周语】夫礼之立,成者为饫,昭明大节而已,少曲与焉。【注】与,类也,威仪少比类也。 又以也。【诗召南】之子归,不我与。【朱注】与,犹以也,以谓挟己而偕行也。 又和也。【战国策】内□不与,外敌不可拒。【注】□犹乱,与犹和也。 又用也。【诗唐风】人之为言,苟亦无与。【传】无与,弗用也。 又数也。【礼曲礼】生与来日。【注】与,犹数也。 又语辞。【礼表记】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已怨。 又容与,闲适貌。【庄子人闲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注】以求从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史记司马相如传】楚王乃弭节,裴回翱翔容与。【注】索隐曰:言自得。 又【正字通】大与,官名,主爵禄之官。 又不与,国名。【山海经】有不与之国,烈姓黍食。 又姓。又【广韵】羊洳切【集韵】【韵会】【正韵】羊茹切,□音豫。参与也。【正韵】干也。【中庸】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周礼冬官考工记】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 又县名。【史记曹相国世家】参以中涓从,将击胡陵方与。【注】索隐曰:地理志,二县皆属山阳。正义曰:与,音预。 又【正字通】疑虑未决也。通作豫。【前汉昌邑王传】杨敞犹与无决。又【陈汤传】士卒犹与。通作豫。 又【集韵】【韵会】羊诸切【正韵】云俱切,□音余。语辞。【论语】其为仁之本与。【礼檀弓】曾子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疏】微,无也。与,语助。 又【诗小雅】我黍与与,我稷翼翼。【笺】与与,翼翼,蕃庑貌。 又【论语】与与如也。【注】威仪中适貌。 又舒也。【前汉礼乐志】朱明盛长,旉与万物。【注】师古曰:敷与,言开舒也。与,弋於反。 又人名。【书舜典】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传】殳斨,伯与,二臣名。【释文】与,音余。 又山名。同舆。【山海经】敦与之山。【注】按名胜志作敦舆山。【又】苦山之首,曰休与之山。【注】与或作舆。 又【集韵】倚亥切,音欸。与也。◎按说文与训赐予也,一勺为与。与训党与也。今俗与字通作与。
乨 【子集上】【乙字部】 乨 【玉篇】古文始字。注详女部五画。
丫 【子集上】【丨字部】 丫 【广韵】【集韵】【正韵】□於加切,音鸦。物之岐头。【六书统】丫岐,物之端。象其端叉分形。【同文备考】草木之枝,岐而上彻。
乩 【子集上】【乙字部】 乩 【集韵】【正韵】□坚奚切,音鸡。【说文】卜以问疑也。【通典】西国用羊卜卜师谓之厮乩。 【通雅】乩当与卟同。
丏 【子集上】【一字部】 丏 【广韵】【集韵】【韵会】弥殄切【正韵】美辨切,□音眄。【说文】不见也。【徐曰】左右壅蔽而不分也。【字汇】避箭短墙也。象壅蔽之形。 又【集韵】弥兖切,音缅。义同。 从正而曳之。沔眄等字从此。
丐 【子集上】【一字部】 丐 【广韵】古太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太切,□音盖。乞也,取也。又与也。 又【集韵】居曷切,音葛。义同。
□ 【未集中】【耳字部】 □ 【类篇】同耼。
□ 【未集下】【肉字部】 □ 【字汇】之仍切,音蒸。熟也。
丑 【子集上】【一字部】 丑 【广韵】【集韵】【韵会】敕久切【正韵】齿九切,□音丑。十二月辰名。【尔雅释天】太岁在丑曰赤奋若。【淮南子时则训】招摇指丑。【前汉律历志】孳萌於子,纽牙於丑。 又神名。【山海经】女丑之尸。 【六书正讹】手械也。从又,手也,有物以絷之。象形。因声借为子丑字,十二月之象也。又丑象子初生举手。
□ 【备考】【子集】【乙字部】 □ 【字汇补】音皇。
□ 【未集中】【耒字部】 □ 【广韵】楚绛切,音堫。【韵宝】不耕而种也。◎按卽字之讹。
专 【寅集上】【寸字部】 专 〔古文〕□□□【唐韵】职缘切【集韵】朱遄切【正韵】朱缘切,□音砖。【说文】六寸簿也。从寸叀声。【徐曰】簿,文簿也。【广韵】壹也,诚也。【增韵】纯笃也。【易系辞】夫乾,其静也专。【孟子】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又独也。【书说命】罔俾阿衡,专美有商。又【左传昭十二年】子革对曰是四国者,专足畏也。 又擅也,自是也。【中庸】贱而好自专。【礼坊记】父母在,馈献不及车马,示不敢专也。又【左传桓十五年】祭仲专,郑伯患之。 又姓。吴人专诸。 又【集韵】徒官切,音团。聚也。【周礼地官大司徒】其民专而长。 又叶陟邻切,音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韵会】通作颛剸。【正字通】专叀通。考证:〔【左传昭三年】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况加之以楚。〕 谨按况加之以楚文义未了,年分亦误。谨改昭十二年子革对曰是四国者,专足畏也。
且 【子集上】【一字部】 且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浅野切【正韵】七野切,□音跙。借曰之辞。【论语】且予之类是也。 又未定之辞。【礼檀弓】曾子曰:祖者,且也。且胡为其不可以反宿。 又又也。【诗小雅】君子有酒,多且旨。 又此也。【诗周颂】匪且有且。【传】非独此处有此稼穑之事也。 又姑且也。【诗唐风】且以喜乐。 又将也。【史记项羽纪】范增谓项庄曰:若属且为所卤。 又苟且也。【庄子庚桑楚】老子语南荣趎曰:与物且者,其身不容,焉能容人。【注】且者,姑与物为雷同,而志不在也。 又姓。宋且谨修,明且□。俗误读苴。 又通作俎。荐牲具。祭祀燕飨用之。 又【集韵】【韵会】【正韵】□子余切,音疽。【说文】荐也。 又同趄。行不进也。【易夬卦】其行次且。别作趦趄。 又多貌。【诗大雅】笾豆有且。 又蝍蛆亦曰卽且。【史记龟策传】腾蛇之神,而殆於卽且。 又【尔雅释天】六月为且。【郭注】阙诂。或云:一作焦月。六月盛热,故曰焦。 又巴且,见【司马相如赋】。【史记】作猼且,卽巴焦。 又语余声。【诗郑风】士曰旣且。【朱传】音疽。语辞,与乃见狂且,其乐只且,匪我思且,椒聊且,曰父母且,诸且字皆语余声。 又【集韵】【韵会】【正韵】□丛租切。与徂同,往也。 又【韵会】七序切,徐去声。恭敬貌。【诗周颂】有萋有且。 【正字通】《说文》且从几,足有二横。一,地也。象藉於地形。音阻。阻诅谐且为声,余义皆假借。孙愐讹用子余切。《韵会》马韵且引《说文》义同俎,讹转鱼韵,为孙切所蔽,音同疽,音义相矛盾。又俎本作且,且字借义旣广,故别加半肉作俎以别之。
丕 【子集上】【一字部】 丕 【广韵】敷悲切【集韵】【韵会】攀悲切【正韵】铺悲切,□音胚。大也。【书大禹谟】嘉乃丕绩。 又奉也。【前汉郊祀志】丕天之大律。【注】奉天之大法也。又姓。春秋晋大夫丕郑。亦作。 又同岯。山名。大邳山。【史记】作伾。【国语】作丕。 又元也。【书金縢】是有丕子之责于天。【史记】以丕为负。【索隐】引郑氏曰:丕读作负。◎按《广韵》《玉篇》诸书音切,倶本音和,惟重唇轻唇之音,多用交互。後学不考,遂成讹舛,如丕用敷悲切之类。是以敷母轻唇之音,切滂母重唇之字。宜从《集韵》诸书攀悲切为是。岯原字从山不。
世 【子集上】【一字部】 世 〔古文〕卋【广韵】舒制切【集韵】【韵会】【正韵】始制切,□音势。代也。【诗大雅】本支百世。又【论语】必世而後仁。【注】三十年为一世。【左传宣三年】王孙满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又【维摩经】大千世界。【注】世谓同居天地之闲,界谓各有彼此之别。 又姓。【风俗通】秦大夫世钧。又与生同。【列子天瑞篇】亦如人自世之老,皮肤爪发,随世随落。【注】世与生同。 又【韵补】叶私列切,音薛。【诗大雅】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叶上拨。拨音撇。【晋书乐志】匡时拯俗,休功盖世。宇宙旣康,九有有截。 【集韵】书作□。
丗 【子集上】【一字部】 世 〔古文〕卋【广韵】舒制切【集韵】【韵会】【正韵】始制切,□音势。代也。【诗大雅】本支百世。又【论语】必世而後仁。【注】三十年为一世。【左传宣三年】王孙满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又【维摩经】大千世界。【注】世谓同居天地之闲,界谓各有彼此之别。 又姓。【风俗通】秦大夫世钧。又与生同。【列子天瑞篇】亦如人自世之老,皮肤爪发,随世随落。【注】世与生同。 又【韵补】叶私列切,音薛。【诗大雅】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叶上拨。拨音撇。【晋书乐志】匡时拯俗,休功盖世。宇宙旣康,九有有截。 【集韵】书作□。
丘 【子集上】【一字部】 丘 〔古文〕【广韵】去鸠切【集韵】【韵会】祛尤切【正韵】驱尤切,□音蚯。阜也,高也。四方高,中央下曰丘。【尔雅释丘】非人为之曰丘。 又前高後下曰旄丘。【博雅】小陵曰丘。 又【周礼春官大司乐】凡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而奏之。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而奏之。【疏】土之高者曰丘。因高以事天,故於地上。因下以事地,故於泽中。 又地名。帝丘,本颛顼之墟,今澶州濮阳县。又营丘,商丘,楚丘,灵丘,葵丘,咸丘,虎丘,皆地名。 又三丘。【张衡思玄赋】过少昊之穷野兮,问三丘乎句芒。【注】蓬莱,方丈,方壶,三者皆群仙所居。 又【前汉□法志】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也。 又【春秋成元年】作丘甲。【胡传】益兵也,卽丘出一甲,则一甸之中,共百人为兵矣。 又聚也。【孔安国尚书序】九州之志,谓之九丘。言九州所有,皆聚此书也。 又崇丘,亡诗篇名。言万物得极其高大也。 又大也。【前汉楚元王传】高祖微时,尝与宾客过其丘嫂食。【注】长嫂之称。 又空也。【前汉息夫躬传】寄居丘亭。 又丘里。【庄子则阳篇】少知问太公调曰:何谓丘里之言。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以为风俗也。 又比丘。【魏书释老传】桑门为息心,比丘为行乞。 又姓。又左丘,龙丘,咸丘,虞丘,梁丘,母丘,陶丘,浮丘,麦丘,水丘,吾丘,皆复姓。 又【韵补】叶祛其切,音欺。【诗卫风】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叶下媒期。【小雅】杨园之道,猗于亩丘。叶下诗之。【左传僖十五年】史苏占之曰:不利行师,败於宗丘。叶上姬旗。 又叶苦高切,音尻。【楚辞九怀】玄鸟兮辞归,飞翔兮灵丘。望溪兮蓊鬰,熊罴兮呴嘷。 又叶丘於切,音区。【□琳大荒赋】过不死之灵域兮,仍羽人之丹丘。惟民生之每每兮,伫盘桓以踌蹰。古丘区声通。【颜师古曰】古语丘区二字音不别,今读则异。互见匚部区字注。 【集韵】本作丠,亦作□。
□ 【补遗】【未集】【肉字部】 □ 【龙龛】时兖切,音善。胫肠也。
□ 【未集下】【自字部】 □ 【广韵】市朱切,音珠。八觚杖也。
丙 【子集上】【一字部】 丙 【唐韵】兵永切【集韵】【韵会】【正韵】补永切,□音炳。十干名之一。【尔雅释天】太岁在丙曰柔兆。月在丙曰修。【说文】南方之位也。南方属火,而丙丁适当其处,故有文明之象。 又【周髀算经】上天名靑丙,下地曰靑戊。 又【张衡东京赋】大丙弭节,风后陪乘。【注】大丙,神名。 又【集韵】陂病切,音柄。日名。
丠 【子集上】【一字部】 丠 【集韵】丘本字。【说文】丠,土之高也,非人为之。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丠南,故从北。 又【集韵】补过切,音播。关东谓冢大曰丠。
业 【辰集中】【木字部】 业 〔古文〕□□【唐韵】鱼怯切【集韵】逆怯切,□音邺。【说文】业,大板也,所以饰悬钟鼓。【诗大雅】虡业维枞。【疏】植钟磐之木,植者名为虡,横牵者为栒,栒上加大版为之饰为业。刻板捷业如锯齿,故曰业。 又功业。【易系辞】富有之谓大业。 又事业。【易坤卦】畅於四支,发於事业。 又基业。【孟子】创业垂统。 又学业。【礼曲礼】所习必有业。 又世业。【左传昭元年】子产曰:台骀能业其官。 又【尔雅释训】业业,危也。【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又壮也。【诗小雅】四牡业业,又凡所攻治者曰业,事物已为而未成亦曰业。【孟子】有业履於牖上。 又已然曰业。【前汉吴王濞传】高祖召濞相之,悔业已拜。 又艺业。【史记货殖传】田农,拙业也,卖浆,小业也。 又建业,地名。【吴志】权改秣陵为建业。 又姓。【姓苑】有业氏。 又【集韵】逆及切,音岌。亦壮也。 又【集韵】玉盍切。亦危也。 又叶宜戟切,音逆。【鶡冠子泰鸿篇】两治四致,闲以止息。归时离气,以成万业。 又叶逆约切,音虐。【前汉艺文志述】伏羲画卦,书契後作。虞夏商周,孔纂其业。○按《说文》从莘从巾。巾象版,不从木,收莘部,今误入。
丛 【子集下】【又字部】 丛 【唐韵】【正韵】徂红切【集韵】【韵会】徂聪切,□族平声。【说文】聚也。从丵从取。【书无逸】是丛于厥身。又姓。南北朝滁州刺史丛鐇。又台名。在邯郸。又【集韵】或作丛。【前汉东方朔传】丛珍怪。又作藂。【前汉息夫躬传】藂棘栈栈。【注】诗葛覃注:灌木曰藂。又【韵补】叶徂黄切,音床。【韩愈此日足可惜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淮之水舒舒,楚山直丛丛。逢音房。【韵会】後人误作菆,或作蕞,二字皆非。毛氏曰:丵,上从四直,两长两短。从丱,非。丵原刻下从羊。
□ 【备考】【未集】【耳字部】 □ 【龙龛】音兹。
东 【辰集中】【木字部】 东 【唐韵】【正韵】德红切【集韵】【韵会】都笼切,□音蝀。【说文】动也。阳气动,于时为春。【书尧典】平秩东作。【孔传】岁起於东,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训】东方木也,其帝太皡。 又【史记历书】日起於东,月起於西。【郑樵通志】日在木中曰东,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 又【诗大雅】东有启明。 又【尔雅释地】东至于泰远。 又姓。【圣贤群辅录】舜友东不訾。 又叶当经切,音丁。【诗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东。 又叶都郞切,音当。【杨泉蚕赋】粤召仆夫,筑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东。○按《说文》东自为部,今倂入。
丞 【子集上】【一字部】 丞 【广韵】署陵切【集韵】【韵会】辰陵切【正韵】时征切,□音承。【玉篇】继也。【广韵】佐也。【正韵】副贰也。【礼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又【战国策】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又【前汉百官表】丞相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注】应劭曰:丞者,承也。相者,助也。 又【前汉淳于长传】扶丞左右,甚有甥舅之恩。 又【宋史天文志】紫微垣西蕃七星,第七星为上丞。东蕃八星,第八星为少丞。 又与承通。【史记张汤传】於是丞上指。今本或作承。 又【广韵】常证切,承去声。县名。在沂州,匡衡所居。 又【韵补】叶之郢切。与拯通。【扬雄羽猎赋】丞民於丰桑。考证:〔【礼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师傅,有疑丞。〕 谨照原文师傅改师保。
丢 【子集上】【一字部】 丢 【篇海】丁羞切。【扬子方言】一去不还也。俗作丢,非。
丢 【子集上】【一字部】 丢 【篇海】丁羞切。【扬子方言】一去不还也。俗作丢,非。
丣 【子集上】【一字部】 丣 【广韵】与久切【集韵】以九切【正韵】云九切,□音有。阖戸为丣,日入时也。【说文】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象古文酉之形。古文酉,从丣。丣为春门,万物已出。酉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六书正讹】後人以此字类丣,故加酉字别之。酉,乃古酒字,象器中半水。旣以酉字为丣,复加水旁作酒字。凡留柳等字皆从丣,醴醪等字会意者皆从酉,二字不可溷用。
两 【子集下】【入字部】 两 〔古文〕【唐韵】【正韵】良奖切【集韵】【韵会】里养切,□良上声。【说文】再也。【易系辞】兼三才而两之。又【玉篇】匹耦也。【周礼天官大宰之职】以九两系邦国之民。【注】两犹耦也,所以协耦万民,联系不散,有九事也。又【韵会】匹也。【左传闵二年】重锦三十两。【注】三十匹也。又车数曰两。【後汉吴佑传】载之兼两。【注】车有两轮,故称两。又【玉篇】二十四铢为两。又【鸡林类事】四十曰麻两。又【史记平准书】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又【南史齐和帝纪】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两。又【唐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良去声【诗召南】百两御之。
□ 【未集中】【耳字部】 □ 【字汇补】卽聋字。见释藏。
□ 【未集中】【耒字部】 □ 【集韵】良脂切,音黎。种也。
乴 【子集上】【乙字部】 乴 【类篇】似绝切,音蜥。拈也。
严 【丑集上】【口字部】 严 〔古文〕□【唐韵】语杴切【集韵】鱼杴切【韵会】疑杴切,□音。【说文】本作□。敎命急也。又【尔雅释诂】严,敬也。【书皋陶谟】日严祇敬六德。 又【玉篇】威也。【礼祭义】严威俨恪。【疏】严谓严肃。 又尊也。【礼大传】收族故宗庙严。【注】严犹尊也。【史记游侠传】诸公以故严重之。 又【广韵】严,毅也。 又【前汉史丹传】声中严鼓之节。【注】李奇曰:庄严之鼓节也。 又【韵会】戒也。昏鼓曰夜严。 又【正字通】寒气凛冽曰严。【李白诗】霜朽楚关木,始知杀气严。 又【正字通】敌将至,设备曰戒严。敌退,弛备曰解严。 又姓。【战国策】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正字通】汉明帝讳庄,攺庄助为严助,庄光为严光。 又【史记封禅书】诸布诸严诸逑之属,百有余祠。 又严道,县名。【史记邓通传】啺邓通蜀严道铜山。 又【韵会】州名。隋睦州,宋攺严州。 又【前汉元帝纪】严篽池田。【注】晋灼曰:严籞,射苑也。 又国名。【後汉西域传】严国在奄蔡北,属康居。 又【正字通】树名。【一统志】琼州有严树,捣皮叶,浸水,和以酿,数日成酒,能醉人。 又与庄同。【周礼秋官小司寇注】针严子为坐。【释文】严,刘音庄,左传作庄。汉明帝名庄,攺为严。【後汉□纪传】不复办严卽时之郡。【注】严读曰装。【风俗通】汝南应融义高,闻之惊愕,卽严便出。○按《诗》商颂,下民有严。朱子叶剡刚反,与下遑叶。古严与庄本同音,故汉避明帝讳,攺严为庄,似不必别增叶音也。 又【集韵】鱼衔切。岩字省文。详山部岩字注。 又【五音集韵】五犯切。与俨同。【诗大雅】有严天子。【传】严然而威。【释文】严,毛读鱼检反,郑如字。【书无逸】严恭寅畏。【释文】作俨。◎按皐陶谟《释文》亦云又鱼检反。【荀子儒效篇】严严兮其能敬已也。【注】严或作俨。 又【集韵】鱼窆切,音验。酷也。考证:〔【正字通】敌将至,设备曰戒严。敌退,弛备曰余严。〕 谨照原文余改解。〔又【周礼秋官小司寇注】严子为坐。〕 谨照原文严子上增针字。
并 【子集上】【一字部】 并 【集韵】并,隶作并。
丧 【丑集上】【口字部】 丧 〔古文〕□□□□□【广韵】【正韵】苏浪切【集韵】【韵会】四浪切,□桑去声。【玉篇】亡也。 又【正韵】失位也。【论语】二三子何患於丧乎。【注】丧,失位也。【左传昭二十四年】昭公曰:丧人不佞。 又【广韵】息郞切【集韵】【韵会】【正韵】苏郎切,□音桑。【正韵】持服曰丧。【礼檀弓】故孔氏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也。【又】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释文】上丧字平声,下丧字去声。 又【广韵】丧,器也,今谓之柩。【礼曲礼】送丧不逾境。 又姓。【广韵】楚大夫丧左。【说文】本作□。【广韵】亦作□。
丨 【子集上】【丨字部】 丨 【集韵】古本切,读若衮。象数之纵也。【说文】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囟,引而下行读若□。
丩 【子集上】【丨字部】 丩 【集韵】居尤切,音鸠。延蔓也。瓜藤之属,遇他物萦绕之,乃得上引。象牵连交缭形。叫收纠等字皆从此。 又居虬切,音樛。义同。 又巨夭切,音挢。与糺纠通。 或作□。
个 【子集上】【丨字部】 个 【广韵】【正韵】古贺切【集韵】居贺切,□歌去声。枚也。【仪礼大射仪】司射入于次搢三挟一个。又一人曰一个。【左传昭三年】齐公孙灶卒。晏子曰:又弱一个焉。 又物数。【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庙门容大扃七个。【注】每个长三尺。 又四面偏室。【礼月令】孟春,天子居靑阳左个。季春居右个。【注】明堂旁舍也。 又【礼檀弓】有若曰:国君七个,遣车七乘。大夫五个,遣车五乘。【注】个谓所包遣奠牲体臂臑也。折为七段五段,以七乘五乘遣车载之。 又通作介。独也,偏也。【庄子养生主】是何人恶乎介也。天之生是使独也。【注】介谓刖一足者。【史记张耳□余传】独介居河北。【注】介,特也。□与个通。【书秦誓】若有一介臣。【大学】作一个臣。【左传襄八年】一介行李,卽一个。又【昭二十八年】君亦不使一个,辱在寡人。卽一介,互通。 又【集韵】古案切。与干同。射侯舌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为侯,上两个与其身三,下两个半之。【注】上个,最上幅也。射侯之制,上广下陿,自栖鹄而上,以侯为三分,身居中,两个为两边,其大小皆同。自鹄而下,则其身与上身同,而两边惟得其半,盖下陿也。 又【六书本义】个,竹一枝也。【史记货殖传】竹竿万个。从竹省半为意。【韩愈合江亭诗】栽竹逾万个。□与个同。考证:〔【仪礼大射仪】司射入於次搢三个挟一个。〕 谨照原文搢三下省个字 个
【字汇】与个同。【郑康成仪礼注】俗呼个为个。◎按个为後人增加。从个、个为正。
中 【子集上】【丨字部】 中 〔古文〕□□【唐韵】陟弓切【集韵】【韵会】【正韵】陟隆切,□音忠。【书大禹谟】允执厥中。【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五礼防民伪,而敎之中。【左传成十三年】刘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又【左传文元年】举正於中,民则不惑。【注】举中气也。 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礼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 又【前汉律历志】春为阳中,万物以生。秋为阴中,万物以成。 又中央,四方之中也。【书召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注】洛为天地之中。【张衡东京赋】宅中圆大。 又正也。【礼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礼秋官司刺】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断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注】断民罪,使轻重得中也。 又心也。【史记韩安国传】深中宽厚。 又内也。【易坤卦】黄裳元吉,文在中也。又【老子道德经】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又半也。【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魏志管辂传】鼓一中。【注】犹言鼓一半也。 又成也。【礼礼器】因名山升中于天。【注】中,犹成也。燔柴祭天,告以诸侯之成功也。 又满也。【前汉百官表】制中二千石。【注】谓满二千石也。【索隐】汉制,九卿已上,秩一岁,满二千石。 又穿也。【周礼冬官考工记】中其茎。【注】谓穿之也。 又盛算器。【礼投壶】主人奉矢,司射奉中。【注】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圆圈,以盛算也。 又【礼深衣注】衣有表者,谓之中衣。与衷通。 又俚语。以不可为不中。【萧参希通录】引左传成公二年,无能为役。杜预注:不中为之役使。 又【礼乡饮酒义】冬之为言中也。中者,藏也。 又姓。汉少府卿中京。又中行,中英,中梁,中垒,中野,皆复姓。 又【广韵】【集韵】【韵会】□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史记周本纪】养由基去柳叶百步,射之,百发百中。 又著其中曰中。【庄子达生篇】中身当心则为病,犹医书中风,中暑是也。 又要也。【周礼春官】凡官府乡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注】谓治职簿书之要也。 又应也。【礼月令】律中大簇。【注】中犹应也。 又合也。【左传定元年】季孙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尝不中吾志也。 又【类篇】【正韵】□直众切。与仲通。【礼月令】中吕,卽仲吕, 又读作得。【周礼地官】师氏掌国中失之事。【注】故书中为得。陆德明云:中,杜音得。 又【韵补】叶陟良切,音章。师古曰:古读中为章。【吴志胡综传黄龙大牙赋】四灵旣布,黄龙处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又叶诸仍切,音征。【刘贡父诗话】关中读中为□。【诗大雅】泉之竭兮,不云自中。叶上频。【班固高祖泗水亭□】天期乘祚受爵汉中。叶下秦。古东韵与庚阳通。 俗读中酒之中为去声。中与之中为平声。◎按《魏志徐邈传》:邈为尚书郞,时禁酒。邈私飮沈醉,赵达问以曹事,曰中圣人。时谓酒淸为圣人,浊者为贤人。苏轼诗: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时复一中之。则中酒之中,亦可读平声。《通鉴》:周宣王成中与之名,注:当也。杜诗:今朝汉社稷,新数中与年。则中与之中亦可读去声。考证:〔【班固东都赋】宅中圆大。〕 谨照原书改张衡东京赋。 〔【周礼春官司刺】以刺宥三法,求民情,断民中。〕 谨照原文春官改秋官。以刺宥三法求民情,改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易坤卦】黄裳元吉,美在中也。〕 谨照原文美在中也改文在中也。 〔【左传定元年】季孙曰:子家亟言於我,未尝不中吾志也。〕 谨照原文子家下增子字。 〔【周礼天官】凡官府乡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 谨照原书天官改春官。
枺 【辰集中】【木字部】 枺 【集韵】莫葛切【类篇】莫拨切,□音末。木名。□也。又檦枺,柱也。见檦字注。
洕 【巳集上】【水字部】 洕 【唐韵】【集韵】□羊进切,音靷。【玉篇】小水也。一曰小水文。
洗 【巳集上】【水字部】 洗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苏典切,音铣。【说文】洒足也。【史记高祖纪】使两女子洗足。 又洁也。【书酒诰】自洗腆致用酒。 又姑洗,律名。【周语】姑洗所以修百物,考神纳宾。【白虎通五行论】洗者,鲜也。 又姑洗,钟名。见【左传定四年】。 又洗马,官名。 又姓。 又【广韵】【集韵】【韵会】先礼切【正韵】想礼切,□音姺。与洒同。涤也。【易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又承水器也。【仪礼士冠礼】设洗于东荣。 又石名。【山海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下多洗石。 又洗手,花名。【枫窻小牍】鸡冠花,汴人谓之洗手花。考证:〔【史记高帝纪】使两女子洗。〕 谨照原文高帝改高祖。洗字下增足字。
洠 【巳集上】【水字部】 洠 【集韵】迷浮切,音谋。【广雅】陴洠,厓也。
涍 【巳集上】【水字部】 涍 【广韵】许交切【集韵】【韵会】【正韵】虚交切,□音虓。水名,在南郡。 又【唐韵】呼教切【集韵】许教切,□音孝。水名,在南阳。
洙 【巳集上】【水字部】 洙 【唐韵】市朱切【集韵】【韵会】慵朱切,□音殊。水名。【前汉地理志】洙水,出泰山郡盖县,临乐子山,西北入泗。【水经注】泗水自汴会於洙水。 又姓。
洚 【巳集上】【水字部】 洚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巷切,音绛。【说文】水不遵道也。【孟子】洚水警余。又水逆行谓之洚水。 又水名。与降同。【书禹贡】北过降水,至于大陆。 又【广韵】戸公切【集韵】【韵会】【正韵】胡公切。□与洪同。【六书故】洚洪实一字。 又【广韵】戸冬切【集韵】戸攻切,□音。又【广韵】下江切【集韵】胡江切,□降平声。又【集韵】【韵会】【正韵】□胡贡切,音哄。义□同。 【集韵】或作浲。
洛 【巳集上】【水字部】 洛 〔古文〕洜【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力各切,□音落。【春秋说题辞】洛之为言绎也。言水绎绎光耀也。 又水名。【书禹贡】伊洛瀍涧。【前汉地理志】洛水,出弘农上洛县冢岭山,东北至巩县入河。【山海经】讙举之山,洛水出焉。 又雍州之浸。【诗小雅】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周礼夏官职方氏】正西曰雍州,其浸渭洛。【注】洛出怀德。 又蜀有洛水。【山海经】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洛水出焉。【水经注】洛水,出广汉郡洛县漳山。 又东海郡有洛水。【水经注】水出太山南武阳县之冠石山。 又洛阳,地名。【一统志】洛阳,成周之地。汉为郡。宋初洛阳,河南二县□置。明属河南府。 又洛南县,属西安府,本汉上洛。洛川县,属延安府,本汉鄜延。俱见【广舆记】。 又洛洛,水溜下之貌。【山海经】爰有–,其淸洛洛。【注】淫与瑶同。 又与络同。【庄子大宗师】洛诵之孙闻之瞻明。【注】诵,通也。苞络无所不通也。 又【韵补】叶卢谷切,音禄。【马融广成颂】面据衡阴,箕背王屋。浸以波溠,濥以荥洛。 【类篇】通作雒。○按《周礼注》,汉以火德,王忌水,攺为雒。魏复攺雒为洛。
洝 【巳集上】【水字部】 洝 【唐韵】乌旰切【集韵】於旰切,□音按。【说文】渜水也。 又【集韵】於谏切,音晏。水名。 又阿葛切,音遏。窏洝,□曲不平也。一曰湿润也。【马融长笛赋】运裛窏洝。
洞 【巳集上】【水字部】 洞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徒弄切,音恫。【说文】疾流也。【班固西都赋】溃渭洞河。 又深也,朗彻也。【颜延之诗】识密鉴亦洞。 又通也。【司马相如大人赋】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 又贯也。亦贯彻之意。【史记苏秦传】远者括臂洞胸。 又洞洞,质悫貌。【礼祭义】洞洞乎属属乎如弗胜。 又洞疑,心不定也。【史记苏秦传】虚喝洞疑。 又幽壑曰洞。 又【後汉梁冀传】连房洞戸。【注】洞,通也。谓相当也。 又洞庭,湖名。 又山名,在长沙。 又【集韵】徒孔切【正韵】徒总切,□音动。义同。 又【广韵】徒红切【集韵】徒东切,□音同。洪洞,县名。 又洚洞,水无涯貌。 又鸿洞,相连貌。【淮南子天文训】天地鸿洞。亦作澒洞。【枚乘七发】澒洞兮苍天。 又【韵补】叶徒当切,音唐。【道藏歌】开度飞元眞,凝化沦空洞。帝眞始明精,号曰子元阳。
洟 【巳集上】【水字部】 洟 〔古文〕□【广韵】以脂切【集韵】【韵会】【正韵】延知切,□音夷。【说文】鼻液也。【礼檀弓】待于庙垂涕洟。【疏】自鼻曰洟。 又温洟,泽名。【水经注】汾水于大陵县左迤为邬泽。【吕氏春秋】谓之大陆。又名之曰沤洟之泽。 又【广韵】【集韵】□他计切,音替。与涕同。【礼内则】不敢唾洟。【注】本又作涕。 又【唐韵】他礼切【集韵】土礼切,□音体。义同。考证:〔【吕氏春秋】谓之大理。又名之曰温洟之泽。〕 谨照原文理改陆。温改沤。
洢 【巳集上】【水字部】 洢 【集韵】【韵会】於夷切【正韵】於宜切,□音伊。水名。在河南陆浑山入河。 通作伊。【书禹贡】伊洛瀍。
□ 【备考】【未集】【羊字部】 □ 【奚韵】同羔。
洤 【巳集上】【水字部】 洤 【玉篇】古文泉字。注详五画。
津 【巳集上】【水字部】 津 〔古文〕□□□□□□【唐韵】将邻切【集韵】【韵会】【正韵】资辛切,□音蓁。【说文】渡也。【书泰誓】大会于孟津。【正义】孟是地名,津是渡处。 又润也。【周礼地官】辨五地之物生,二曰川泽,其民黑而津。 又星次名。【尔雅释天】析木谓之津。又星名。【甘氏星经】天津九,星在虚北河中,主津渎,津梁。 又河津。【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鱼不能上,上则为龙。 又楚地名。【左传庄十九年】巴人伐楚,楚子大败于津。 又观津,县名。【舆地广记】本赵地,汉为县,属信都郡。 又济渡後学之意。【刘勰新论崇学篇】道象之妙,非言不津。津言之妙,非学不传。 又津津,溢也。【庄子庚桑楚】其中津津乎犹有恶。 又【韵补】叶将先切,音笺。【黄庭经】中有童子冥上□,主诸六府九液源,外应两耳百液津。
洦 【巳集上】【水字部】 洦 【广篇】【集韵】□莫白切,音陌。【说文】浅水也。【集韵】或从陌作□。 又【广韵】普伯切【集韵】匹陌切,□音拍。义同。 又【颜之推家训勉学篇】古魄字。注见鬼部五画。 又【集韵】博陌切,音百。义同。或从柏作湐。
洧 【巳集上】【水字部】 洧 【唐韵】荣美切【集韵】【韵会】羽轨切,□音鲔。水名。【说文】水出颍川阳城山,东南入颍。 又水名,出上郡高奴县。【水经注】淸水东径高奴县,合丰林水。【前汉地理志】谓之洧水。 又洧盘,水名,出崦嵫。【屈原离骚】朝濯发乎洧盘。 又曲洧,郑地,见【左传注】。
洨 【巳集上】【水字部】 洨 【唐韵】下交切【集韵】【韵会】何交切,□音爻。水名。【说文】水出常山石邑井陉,东南入于泜。 又水名,在沛郡。【前汉地理志】沛郡有洨县。【注】洨水所出,南入淮。洨音爻。 又斯洨,水名,在冀州。【前汉地理志】眞定国绵曼县斯洨水,首受大白渠,东至鄡入河。 又【集韵】居肴切,音交。又後敎切,音效。义□同。
泄 【巳集上】【水字部】 泄 【广韵】余制切【集韵】【韵会】【正韵】以制切,□音曳。舒散也。【左传隐元年】其乐也泄泄。 又飞翔貌。【木华海赋】翔雾连轩淫淫泄泄。 又顺风貌。【木华海赋】或掣掣泄泄于裸人之国。 又【广韵】【集韵】私列切【正韵】先结切,□音薛。【扬子方言】泄,歇也。【左思东都赋】马踠余足,士怒未泄。 又漏也。【中庸】振河海而不泄。 又除去也。亦作渫,详渫字注。 又减也。【左传昭二十年】济其不足,以泄其过。 又溪名。【水经注】诸曁县泄溪。 又姓。【左传僖七年】郑有泄氏。 【玉篇】同泄。
洪 【巳集上】【水字部】 洪 【唐韵】戸公切【集韵】【正韵】胡公切,□音红。【说文】洚水也。【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 又大也。【书大诰】洪惟我幼冲人。 又水名,在东郡。【水经】济水故渎,又北右合洪水。 又泽名。【广舆记】洪泽,在淮安府山阳县界。 又【扬子方言】石阻河流为洪。【田艺蘅煮泉小品】泽感而山不应,则怒而为洪。【漫叟诗话】滩石湍激其中,深仅可容舟者,谓之洪。 又射洪,县名。【广舆记】潼川州有射洪县。 又州名。【韵会】汉豫章郡,隋置洪州。 又井名,在豫章郡散原山西北。【水经注】洪井飞流,悬注无底。 又山名。【广舆记】在福宁州城南。 又【辍耕录】脉以浮而有力为洪。又姓。【广韵】共工氏之後,本姓共氏。 又通作鸿。【史记河渠书】禹抑鸿水。 又【集韵】古巷切,音绛。水名。义同洚水之洚。
湚 【巳集上】【水字部】 湚 【字汇】羊进切,音。水名。
湌 【巳集上】【水字部】 湌 【唐韵】七安切【集韵】千安切,□音□。与餐同。【说文】吞也。或从水。
洫 【巳集上】【水字部】 洫 【唐韵】况逼切【集韵】【韵会】忽域切【正韵】呼狊切,□音侐。田闲水道也。【说文】十里为成。成闲广八尺,深八尺,谓之洫。 又城池也。【诗大雅】筑城伊洫。 又渠也。【後汉鲍永传】作方梁石洫。【注】犹今之水门。 又水名。【前汉地理志】洫水,出渔阳郡白檀北蛮夷。 又虚也。【管子小称篇】满者洫之。 又滥也。【庄子则阳篇】所行之备而不洫。【注】洫,滥也。王云坏败也。 又【集韵】弋质切,音逸。深貌。
洬 【巳集上】【水字部】 洬 【唐韵】先笃切【集韵】苏笃切,□音裻。【博雅】洬洬,雨也。 又【集韵】色角切,音朔。大风雨貌。
洭 【巳集上】【水字部】 洭 【唐韵】去王切【集韵】【韵会】【正韵】曲王切,□音匡。水名。【说文】水出桂阳县卢聚山洭浦关为桂水。【水经注】山海经谓之湟水,亦曰漼水。【集韵】本作□,隶省作洭。汉书作洭。洭字从氵匚子作。考证:〔【集韵】本作□,隶省作洭。汉书作□。〕谨按汉书作□,不作□。改□。原字从氵从匚从子作。又。
洮 【巳集上】【水字部】 洮 【唐韵】土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刀切,□音叨。【说文】水出陇西临洮,东北入河。 又水名。【前汉地理志】零陵郡有洮阳县。【水经注】洮水,出洮阳县西南大山。 又水名,在晋地。【左传昭元年】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 又地名。【左传庄二十七年】公会杞伯姬于洮。【注】洮,鲁地。【僖八年】盟于洮。【注】洮,曹地。 又淸汰也。【後汉陈元传】洮汰学者之累惑。【注】犹洗濯也。 又盥也。【书顾命】王乃洮頮水。【注】洮,发也。【正义】洗手谓之洮。 又【集韵】【韵会】□徒刀切,音桃。义同。 又【广韵】【集韵】【正韵】□余招切,音遥。湖名。【风土记】阳羡县西有洮湖。 又【集韵】杜皓切,音道。水名。【史记高祖纪】汉将别击布军洮水南北。 又直沼切,音赵。义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字之讹。
洯 【巳集上】【水字部】 洯 【集韵】诘结切,音挈。水名,出雍州南山。 又与洁同。详洁字注。
漇 【巳集上】【水字部】 漇 【集韵】【韵会】□所绮切,音躧。流貌。一曰润也。【楚辞招隐士】凄凄兮漇漇。【注】衣毛若濡也。
洲 【巳集上】【水字部】 洲 【广韵】【正韵】职流切【集韵】【韵会】之由切,□音周。【说文】水渚也。【尔雅释水】水中可居曰洲。又【释名】聚也。人及鸟物所聚息之处也。【诗周南】在河之洲。 又灵洲,汉县名,属北地郡。 又【韵补】叶专於切,音朱。【刘桢鲁都赋】素秋二七,天汉指隅。缇帷弥津,丹帐覆洲。 【说文】本作州,後人加水以别州县字。
洳 【巳集上】【水字部】 洳 【广韵】人诸切【集韵】【韵会】【正韵】人余切,□音如。水名,在南郡。 又【广韵】人恕切【集韵】【韵会】如倨切,□音茹。【说文】作□。渐湿也。【诗魏风】彼汾沮洳。
洴 【巳集上】【水字部】 洴 【集韵】泙本字。 又【正字通】洴字俗书俱省作洴。洴原字从幷作。【广韵】薄经切【集韵】【韵会】旁经切,□音甁。洴澼,漂絮声。【庄子逍遥游】世世以洴澼絖为事。【注】絖,絮也。洴澼絖者,漂絮于水上。 又【集韵】披庚切,音磅。水声。或作泙滂。洴字从幷作。
洵 【巳集上】【水字部】 洵 【唐韵】相伦切【集韵】【韵会】【正韵】须伦切,□音荀。【说文】涡中水也。【尔雅释水】濄为洵。 又水名。【常璩汉中志】洵阳县,洵水所出。【汉志】作旬阳。 又【山海经】轩辕之丘,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又洵山,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阏之泽。 又信也。【诗郑风】洵美且都。 又远也。【诗邶风】吁嗟洵兮。 又无声出涕为洵涕。【鲁语】无洵涕。 又【广韵】详遵切【集韵】松伦切,□音巡。与旬同。【尔雅释言】均也。【诗大雅】菀彼柔桑,其下侯旬。 又【韵会】翾县切,音绚。亦远也。
汹 【巳集上】【水字部】 汹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许拱切,音詾。【说文】涌也。一曰汹涌,水声。 又汹汹,鼓动声。【扬雄羽猎赋】汹汹旭旭。 又【集韵】笋勇切,音竦。义同。 又【广韵】【集韵】【正韵】许容切【韵会】虚容切,□音匈。义同。一曰水势。【左思吴都赋】濞焉汹汹。
洷 【巳集上】【水字部】 洷 【玉篇】直失切【集韵】直质切,□音秩。水也。 又【集韵】陟利切,音致。与同。湿也。详字注。
洸 【巳集上】【水字部】 洸 【唐韵】古黄切【集韵】【韵会】【正韵】姑黄切,□音光。【说文】水涌光也。 又水名。【水经】泗水南过高平县西,洸水从北西来,流注之。【注】洙水也。 又【尔雅释训】洸洸,武也。【注】果毅貌。【诗大雅】武夫洸洸。 又怒貌。【诗邶风】有洸有溃。 又【广韵】【集韵】□乌光切,音尫。与汪同。 又【集韵】【正韵】□戸广切,音幌。与滉同。水深广貌。 又与恍通。【司马相如大人赋】西望昆仑之轧沕洸忽。
洹 【巳集上】【水字部】 洹 【唐韵】羽元切【集韵】【韵会】于元切,□音袁。水名。【水经】洹水,出上党泫民县。【注】音桓。一音怛。今土俗音袁。 又县名。【舆地广记】相州临漳县本邺县,後周分东北界,置洹水县。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官切,音桓。义同。 又【博雅】洹洹,流也。 又泥洹,卽涅盘也。
洺 【巳集上】【水字部】 洺 【唐韵】武幷切【集韵】【韵会】弥幷切【正韵】眉兵切,□音名。水名。在易阳。 又州名。【广舆记】广平府,汉曰广平,唐曰洺州,洺河在府城北,源出辽州太行山。
浱 【巳集上】【水字部】 浱 【集韵】与漘同。
浵 【巳集上】【水字部】 浵 【广韵】【集韵】【韵会】徒冬切【正韵】徒红切,□音彤。汪浵,水深貌。一曰水名。
活 【巳集上】【水字部】 活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戸括切,音佸。水名。【水经】活水,出壷关县东玷台下。 又生也。【诗周颂】实函斯活。 又【孙穆鸡林类事】高丽方言谓弓曰活。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活切,音括。与□同。活活,水流声。【诗卫风】北流活活。 又汨活,水流疾貌。【马融长笛赋】汨活澎濞。 又【韵补】叶胡决切,音血。【鲁褒钱神论】无位而尊,无势而热。危可使安,死可使活。
杔 【辰集中】【木字部】 杔 【集韵】【类篇】【韵会】□闼各切,音托。杔栌,木名。 又【集韵】陟格切,音磔。杔栌,□酒具。一曰柱上枅。 又【玉篇】丁格切。义同。
湅 【巳集上】【水字部】 湅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郎甸切,音练。【说文】□也。【玉篇】煮丝绢熟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氏湅丝。与练通。
汄 【巳集上】【水字部】 汄 【集韵】,或省作汄。详字注。
湆 【巳集上】【水字部】 湆 【唐韵】去急切【集韵】【韵会】【正韵】乞及切,□音泣。【说文】幽湿也。【徐曰】今人言浥湆也。 从日与从月别。【佩觿集】湆、湇□丘及翻。湆,幽湿。湇,大羹。
湉 【巳集上】【水字部】 湉 【广韵】【集韵】□徒兼切,音甜。澶湉,安流貌。【左思吴都赋】澶湉漠而无涯。
湵 【巳集上】【水字部】 湵 【集韵】以久切,音酉。【玉篇】水也。一曰水名。○按《正字通》误入八画今改正。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锄加切,音查。女名。 又七虑切,音觑。【博雅】妒也。 又将豫切,音怚。【说文】娇也。又遵遇切,音□。义同。
湕 【巳集上】【水字部】 湕 【广韵】居偃切【集韵】纪偃切,□音键。水名。出南郡。
熩 【巳集中】【火字部】 熩 【集韵】【类韵】□後五切,音戸。【玉篇】光也。 又【字汇】音虎。义同。
凑 【巳集上】【水字部】 凑 【唐韵】仓奏切【集韵】【韵会】【正韵】千□切,□音辏。【说文】水上人所会也。一曰聚也。【汲冢周书】周公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中土,以为天下之大凑。 又【玉篇】竞进也。【战国策】士争凑燕。 又凑理也。与腠通。【文心雕龙养气篇】凑理无滞。 又题凑,棺外累木也。【史记滑稽传】楩枫橡樟为题凑。 又【韵补】叶子与切,音咀。【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浮柱岹嵽以星悬,漂嶢□而枝柱。飞梁偃蹇以虹指,揭蘧蘧而腾凑。 又叶遵遇切,疽去声。【班固东都赋】僻界西戎,险阻四塞。修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平侇洞达,万方辐凑。 通作辏。古通奏。考证:〔【史记滑稽传】梗枫橡樟为题凑。〕 谨照原文梗枫改楩枫。
【丑集下】【女字部】 【字汇】云俱切,音于。人以礼交也。一曰取义不当,讹字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乃浪切,音囊。儾或书作□。宽缓也。
湋 【巳集上】【水字部】 湋 【唐韵】羽非切。【集韵】【韵会】于非切,□音韦。【说文】回也。一曰水名。【前汉沟洫志】关中灵轵,成国湋渠。【注】水出韦谷。
湍 【巳集上】【水字部】 湍 【唐韵】他端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官切,□音煓。【说文】疾濑也。【前汉沟洫志】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注】急流曰湍。 又【集韵】朱遄切,音专。水名,在郦县。【山海经】荆山之首曰翼望之山,湍水出焉。 又【集韵】【类篇】□吐玩切,音彖。亦疾濑也。
湎 【巳集上】【水字部】 湎 【唐韵】【集韵】【韵会】□弥兖切,音缅。【说文】沈於酒也。【诗大雅】天不湎尔以酒。【笺】飮酒齐色曰湎。【韩诗外传】飮酒闭门不出客曰湎。 又溺而不反,皆谓之湎。【礼乐记】流湎而忘本。 又湎湎,流移也。【前汉叙传】风流民化,湎湎纷纷。 又通作沔。【前汉礼乐志】湛沔自若。 【集韵】或作□。
湏 【巳集上】【水字部】 湏 【说文】古文沫字。注详五画。 又【集韵】虎猥切,音贿。与潣同。水貌。考证:〔【说文】古文沫字。〕 谨按沫字当改沫。互详本部五昼沫字注。
湑 【巳集上】【水字部】 湑 【唐韵】【正韵】私吕切【集韵】【韵会】写与切,□音諝。【说文】莤酒也。与醑同。【诗小雅】有酒湑我。【笺】谓以茅泲之,而去其糟也。 又露貌。【诗小雅】零露湑兮。【正义】湑湑,露在物之状。 又盛貌。【诗小雅】裳裳者华,其叶湑兮。 又【说文】一曰浚也。 又【广韵】相於切【集韵】【韵会】【正韵】新於切,□音胥。义同。
湒 【巳集上】【水字部】 湒 【广韵】子入切【集韵】【韵会】卽入切【正韵】賷入切,□音。【说文】雨下也。一曰沸涌貌。 又丘名。【邹阳酒赋】麴湒丘之麦。 又【集韵】七入切,音缉。与潗同。湁潗,水沸貌。 又侧立切,音戢。与濈同。和也。
岓 【寅集中】【山字部】 岓 【广韵】【集韵】□渠希切,音祈。山旁石也。
湓 【巳集上】【水字部】 湓 【广韵】【韵会】【正韵】蒲奔切【集韵】步奔切,□音盆。水名。【地理通释】浔阳县,本湓城。【唐志】江州有湓城戍。【何晏九江志】靑湓山有井,形如盆,因号湓水,城曰湓城,浦曰湓浦,江州故有湓江。一曰水涌也。【前汉沟洫志】河水湓溢。 又【广韵】【集韵】【正韵】□普闷切,音喷。【苍颉篇】湓,水声也。【郭璞江赋】湓流雷煦而电激。 又【广韵】【集韵】【韵会】□蒲闷切,音坌。义同。 又【博雅】渍也。亦作盆。【通雅】湓溢,满起也。 又【集韵】芳问切,音瀵。义同。或作。
湔 【巳集上】【水字部】 湔 【广韵】【集韵】子仙切【韵会】将先切,□音煎。水名。【前汉地理志】蜀郡绵虒县玉垒山,湔水所出。 又手瀚也,洒也,傍沾也。【战国策】污明见春申君曰:君独无意湔袚仆也。 又【广韵】【正韵】□侧前切,音笺。又【广韵】【集韵】□子贱切,音箭。义□同。 又【集韵】则旰切,音赞。与灒同。汗洒也。 又【广韵】昨先切,音前。湔胡,药名。考证:〔【战国策】污明见春申君曰,君独无意湔袚。〕 谨照原文湔袚下增仆也二字。
烬 【巳集中】【火字部】 烬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徐刃切,音赆。【玉篇】同。详字注。【左传襄四年】收二国之烬。【注】烬遗民。【吴语】安受其烬。【注】烬余也。 又叶咨辛切,音津。【诗大雅】民靡有黎,具祸以烬。於乎有哀,国步斯频。【传】灾余曰烬。
湖 【巳集上】【水字部】 湖 【唐韵】戸吴切【集韵】【韵会】【正韵】洪孤切,□音胡。【说文】大陂也。【周礼夏官职方氏】杨州,其浸五湖。【水经注】五湖,谓长塘湖,太湖,射贵湖,上湖,滆湖。 又水名。【水经注】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 又州名。【广舆记】属浙江,吴曰吴兴,隋唐曰湖州,今为湖州府。
湗 【巳集上】【水字部】 湗 【集韵】芳用切,音葑。深泥也。【篇海】本作葑。
□ 【备考】【未集】【羊字部】 □ 【五音篇海】音羔。
湘 【巳集上】【水字部】 湘 【唐韵】【正韵】息良切【集韵】【韵会】思将切,□音襄。水名。【说文】水出零陵阳海山,北入江。 又山名。【史记黄帝本纪】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 又地名。【广舆记】长沙府吴晋曰湘州。 又湖名。【广舆记】在绍兴府萧山县。 又烹也。【诗召南】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又【集韵】思庄切,音霜。义同。
湛 【巳集上】【水字部】 湛 〔古文〕【唐韵】宅减切【集韵】【韵会】【正韵】丈减切,□音偡。【说文】没也。一曰湛水,豫章浸。【周礼夏官职方氏】荆州,其浸颍湛。【水经注】湛水,出犨县鱼齿山西北。 又水名。【水经】湛水,出河南轵县。 又露盛貌。【诗小雅】湛湛露斯。 又重厚貌。【楚辞九章】忠湛湛而愿进兮。 又深貌。【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 又【增韵】澄也,澹也。【谢混诗】水木湛淸华。 又【扬子方言】湛,安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丈陷切,偡去声。姓也。晋湛方生。 又【广韵】丁含切【集韵】【韵会】都含切。□与耽同。【说文】作媅,乐也。【诗小雅】子孙其湛。【传】湛乐之久也。 又【广韵】直深切【集韵】【韵会】【正韵】持林切,□音霃。与沈同。【史记司马相如传】湛恩汪濊。 又【集韵】夷针切,音淫。与霪同。久雨也。【王充论衡】变复之象,以久雨为湛。 又【集韵】【正韵】□子鸩切,音祲。与浸同。渍也。【字林】投物水中也。【礼内则】湛诸美酒。 又【集韵】【韵会】【正韵】□将廉切,音尖。亦渍也。与渐瀸同。 又【集韵】丑甚切,音踸。湛潭,水貌。 又以荏切,与□同,水动也。 又【集韵】【正韵】□直禁切,音鸩。没也。 又【韵补】叶羊戎切,音容。【楚辞九辩】乘精气之抟抟兮,骛诸神之湛湛。骖白霓之习习兮,历郡灵之丰丰。
溵 【巳集上】【水字部】 溵 【广韵】【集韵】□於斤切,音殷。与濦同。水名,在颍川。详濦字注。
湜 【巳集上】【水字部】 湜 【唐韵】常职切【集韵】【韵会】【正韵】丞职切,□音殖。【说文】水淸底见也。一曰持正貌。【诗邶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笺】言持正守初,如沚然不动摇也。【类篇】或作。
湝 【巳集上】【水字部】 湝 【唐韵】古谐切【集韵】【韵会】【正韵】居谐切,□音皆。【说文】水流湝湝也。从水,皆声。【徐曰】众流之貌。【诗小雅】淮水湝湝。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雄皆切,音谐。寒也。一曰风雨不止也。
浈 【巳集上】【水字部】 浈 【唐韵】陟盈切【集韵】知盈切,□音贞。水名。【说文】水出南海龙川,西入溱。【前汉地理志】桂阳郡有浈阳县。 又【广韵】宅耕切【集韵】除耕切,□音橙。又【集韵】虚庚切,音亨。又痴贞切,音柽。义□同。 又【集韵】抽庚切,音瞠。水貌。
湟 【巳集上】【水字部】 湟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光切,音黄。水名。【说文】水出金城临羌塞外,东入河。 又州名。【韵会】汉西平郡,唐置鄯州,宋改湟州,又改乐州。 又【水经注】桂阳含洭县洭水。【山海经】谓之湟水。 又潏湟,水波漂疾之貌。【郭璞江赋】潏湟淴泱。 又神名。【司马相如大人赋】前陆离而後潏湟。 又汨湟,音相切磨貌。【马融长笛赋】绞概汨湟,五音代转。 又【扬子方言】湟也。 又【集韵】许放切,音贶。与况同。寒水也。
湡 【巳集上】【水字部】 湡 【广韵】遇俱切【集韵】元俱切,□音虞。水名。【说文】水出赵国襄国之西山。 又【集韵】语口切,音偶。又吾翁切,上声。义□同。
湢 【巳集上】【水字部】 湢 【广韵】彼侧切【集韵】笔力切,□音逼。【玉篇】湢,水惊涌貌。 又浴室谓之湢。【礼内则】外内不共湢浴。【注】本又作逼。 又整肃貌。【贾谊新书容经篇】军旅之容,湢然肃然,固以猛。
愍 【巳集上】【水字部】 愍 【集韵】美陨切【正韵】弭尽切,□音闵。谥也。与闵通。春秋宋闵公,鲁闵公。史记宋鲁世家作愍公。 又【集韵】眉贫切,音珉。义同。 又眠见切,音面。元愍,混合也。或作惽。亦省作泯。【司马相如大人赋】红杳眇以元愍。【注】言光彩相耀。幽蔼炫乱也。 又呼昆切,音昏。滑愍,未定之谓。【庄子齐物论】置其滑愍,以隶相尊。愍,徐邈音昏。
湦 【巳集上】【水字部】 湦 【集韵】师庚切,音生。人名。曹桓公终生。【史记注】一作终湦。
灾 【巳集中】【火字部】 灾 【说文】同灾。灾
〔古文〕□□【唐韵】祖才切【集韵】【韵会】【正韵】将来切,□音哉。【说文】天火也。【春秋桓十四年】御廪灾。 又【玉篇】害也。【书舜典】眚灾肆赦。【传】过而有害当缓赦之。【左传僖十三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 又作灾。【诗大雅】无灾无害。 亦作甾。【史记秦始皇纪】甾害绝息。 又叶子之切。【史记龟策传】十有二月日至为期,圣人彻焉,身乃无灾。 又叶将侯切。【班固幽通赋】震鳞漦于夏庭兮,匝三正而灭周。巽羽化于宣宫兮,弥五辟而成灾。 【说文】本作灾。或作灾。籀文作灾。灾
考证:〔【书尧典】眚灾肆赦。〕 谨照原书尧典改舜典。
涌 【巳集上】【水字部】 涌 【集韵】涌,或作涌。详涌字注。
□ 【子集上】【丨字部】 □ 【字汇补】与事同。【道藏洞灵经】人舍本而□末。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俗繑字。
湨 【巳集上】【水字部】 湨 【广韵】【正韵】古阒切【集韵】【韵会】扃阗切,□音狊。水名。【春秋襄十六年】会于湨梁。【注】湨水出河内轵县。
浭 【巳集上】【水字部】 浭 【广韵】古行切【集韵】居行切,□音庚。水名。【前汉地理志】浭水,出右北平无终县。
浮 【巳集上】【水字部】 浮 【唐韵】缚牟切【集韵】【韵会】房尤切【正韵】房鸠切,□音罘。【说文】泛也。【论语】乘桴浮於海。 又顺流曰浮。【书禹贡】浮于济漯。 又济涉腰瓠曰浮。【淮南子释山训】百人抗浮。【注】浮,瓠也。 又溢也,过也。【礼坊记】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又先时曰浮。【书盘庚】鲜以不浮于天时。 又轻也。【楚语】疏其秽而鎭其浮。 又浮浮,气烝貌。【诗大雅】烝之浮浮。 又雨雪盛貌。【诗小雅】雨雪浮浮。 又众强貌【诗大雅】江汉浮浮。 又浮沉,无定之意。【诗小雅】载沉载浮。 又【小尔雅】浮,罚也。谓罚爵也。【礼投壷】无偝立,无逾言,若是者浮。 又水名。【水经注】靑河东北,浮水故渎出焉。 又山名。【山海经】竹山西百二十里曰浮山。又【广舆记】广东高州府城东有浮山。又罗浮,二山名。【罗浮山记】在增城,博罗二县境。 又竹名。【戴凯之竹谱】浮竹亚节,虚软厚肉。 又石名。【左思吴都赋】浮石若桴。 又天浮,星名。【甘氏星经】天浮四星,在左旗南北列。主漏刻。 又【庄绰鸡肋编】钓竿之半,系以荻梗,谓之浮子。 又【甄权脉经】浮为风为虚。 又【集韵】普沟切,音桴。漂也。 又【韵补】叶符非切,音肥。【楚辞远游】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考证:〔【诗大雅】烝之浮之。〕 谨照原书改烝之浮浮。
浯 【巳集上】【水字部】 浯 【唐韵】五乎切【集韵】【韵会】【正韵】讹胡切,□音吾。水名。【说文】水出琅邪灵门壷山,东北入潍。 又溪名。【广舆记】浯溪,在永州府祁阳县。 又江名。【陈懋仁泉南杂志】泉州有浯江。
浰 【巳集上】【水字部】 浰 【广韵】【集韵】□卽甸切,音练。【玉篇】疾流也。【司马相如子虚赋】倏眒倩浰。 又【集韵】力至切,音利。又郞计切,音丽。义□同。
浴 【巳集上】【水字部】 浴 【唐韵】余蜀切【集韵】【韵会】兪玉切,□音欲。【说文】洒身也。【周礼天官】宫人共王之沐浴。【注】浴用汤。 又借为洁治意。【礼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 又【夏小正】十月黑鸟浴。黑鸟,乌也。浴谓乍上乍下也。 又水名。【山海经】泰冒之山,浴水出焉。又阴山,浊浴水出焉。又幽都之山,浴水出焉。 又【韵补】叶欲屑切,音悦。【苏轼月砚铭】其受水者哉生明,而运墨者旁死魄。忽□云之霮,观玉兔之沐浴。 【集韵】或作□。
浶 【巳集上】【水字部】 浶 【集韵】郞刀切,音劳。浶浪,惊扰貌。【张衡西京赋】樛蓼浶浪。
海 【巳集上】【水字部】 海 【唐韵】【正韵】呼攺切【集韵】【韵会】许亥切,□音醢。【说文】天池也。以纳百川者。【释名】海,晦也。主承秽浊水,黑如晦也。【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 又环九州为四海。【书禹贡】四海会同。【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又物产饶富为陆海。【前汉东方朔传】所谓天下陆海之地。 又天海,星名。【甘氏星经】天海十星,在壁西南。 又州名。【广韵】禹贡徐州之域,七国时属楚,秦为薛郡,汉为东海郡。後魏为海州。 又【韵补】叶虎洧切,音喜。【诗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 又叶火五切,音虎。【陆云陆丞相诔】靖共夙夜,匪宁匪处。经始绵绵,滂沱淮海。 【集韵】或作□。
漈 【巳集上】【水字部】 漈 【玉篇】节例切【集韵】子例切,□音祭。水涯也。 又【吾学编】琉球国西有彭湖岛,海水渐低,谓之落漈,舟行误入者,百无一反。
【辰集上】【月字部】 【篇海】音皓。义阙。【字汇】同浩。字从月,同艁,古文造。□字从肉。
浸 【巳集上】【水字部】 浸 〔古文〕□【唐韵】【集韵】【正韵】□子鸩切,音祲。渍也。【诗曹风】浸彼苞稂。 又润也。【诗小雅】浸彼稻田。 又渐也。【易临卦】刚浸而长。 又没也。【史记赵世家】城不浸者三版。 又涵也,沈也,泽之总名也。【庄子逍遥游】大浸稽天。【周礼夏官职方氏】扬州其浸五湖。 又通作湛。【礼内则】湛诸美酒。 又【广韵】七林切【集韵】千寻切,□音侵。浸淫,渐渍也。【王褒洞箫赋】浸淫叔子远其类。 或作濅寖。
浃 【巳集上】【水字部】 浃 【唐韵】子协切【集韵】卽协切,□音□。【尔雅释言】彻也。【疏】谓润泽浃洽,相沾彻也。【前汉礼乐志】教化浃洽。 又周浃,犹周匝也。【荀子君道篇】先王审礼,以旁皇周浃于天下。 又【左传宣九年】浃辰之闲,楚克三都。【注】浃辰,谓自子至亥,周匝十二日也。【楚语】近不过浃日。【注】浃日,谓从甲至癸也。 又通作挟。【周礼天官】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 又【集韵】辖夹切,音洽。浃渫,水貌。【郭璞江赋】长波浃渫。【注】浃渫,水滂溏也。
浺 【巳集上】【水字部】 浺 【广韵】【集韵】□敕中切,音忡。浺瀜,水深广貌。一曰水平远貌。【木华海赋】浺瀜沆瀁。 又【广韵】直弓切,音虫。义同。
□ 【辰集上】【日字部】 □ 【集韵】乞及切,音泣。与同。曝也。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韵】越逼切,音域。□或作緎。亦作□。羔裘之缝也。
□ 【未集中】【网字部】 □ 【篇韵】古文边字。注详辵部十五画。
浻 【巳集上】【水字部】 浻 【广韵】【集韵】□乌猛切,音。浻澋,水回旋貌。【郭璞江赋】泓汯浻澋。 又【集韵】俱永切,音憬。义同。
浼 【巳集上】【水字部】 浼 【唐韵】武罪切【集韵】【韵会】母罪切,□音每。【扬子方言】洿也。东齐海岱之闲或曰浼。【孟子】尔焉能浼我哉。 又【集韵】谟官切,音瞒。又母伴切,音满。又莫半切,音缦。义□同。 又美辨切,音免。浼浼,水貌。一曰水流平貌。【诗邶风】河水浼浼。 又通作娓,详娓字注。 【类篇】或作潣。
浽 【巳集上】【水字部】 浽 【广韵】息遗切【集韵】【韵会】宣隹切,□音绥。浽微,小雨。 又水名。【山海经】騩山,凄水出焉。【注】凄,或作浽。【类篇】或作瀼□。 又【广韵】奴罪切【集韵】弩罪切,□音馁。【博雅】浊也。或作涹。
浾 【巳集上】【水字部】 浾 【唐韵】敕贞切【集韵】痴贞切,□音柽。【说文】棠枣汁。 又【集韵】资辛切,音津。又【广韵】侧加切【集韵】庄加切,□音樝。义□同。 【说文】本作。【集韵】或作赬。亦作泟。
浿 【巳集上】【水字部】 浿 【唐韵】【集韵】【韵会】□普盖切,音霈。水名。【说文】水出乐浪镂方,东入海。【前汉地理志】浿水,出辽东塞外,西南至乐浪县,西入海。 又县名。【十三州志】浿水县,在乐浪东北。 又丘名。【括地志】浿丘,在靑州临湽县西北。【史记楚世家】朝发浿丘。 又【广韵】普拜切【集韵】【韵会】布拜切,□音湃。又【集韵】博盖切,音贝。又薄迈切,音败。义□同。
涀 【巳集上】【水字部】 涀 【广韵】胡甸切【集韵】形甸切,□音现。水名。【山海经】澧水,东流注于涀水。 又【集韵】轻甸切【韵会】经甸切【正韵】诘战切,□音俔。义同。 又【集韵】吉典切,音茧。小沟也。 又【广韵】胡礼切【集韵】戸礼切,□音。水名。在高陵。
渔 【巳集上】【水字部】 渔 【唐韵】语居切【集韵】【韵会】【正韵】牛居切,□音鱼。【说文】捕鱼也。【易系辞】以佃以渔。 又侵取无择曰渔。【礼坊记】诸侯不下渔色。【注】渔色,取象捕鱼,然中网取之,是无所择。 又或作。【周礼天官】人掌以时。 又水名,在渔阳。【水经注】渔水,出县东南。 又姓,宋渔仲修。 又【集韵】【正韵】□牛据切,音御。义同。 【韵会】本作□。【徐曰】从二鱼,鱼多也。篆文从省。
涂 【巳集上】【水字部】 涂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同都切,音徒。水名。【说文】水出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渑。 又水名。【水经注】涂水,出阳邑东北大嵰山。 又沟涂也。【周礼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涂。【注】涂容乘车一轨。 又同涂。【周礼夏官司险】设国之五沟五涂。【注】五涂径畛。涂,道路也。 又堂涂也。【尔雅释宫】堂涂谓之陈。【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堂涂十有二分。【注】谓阶前。若今令甓祴也。【疏】令甓。砖也。祴,砖道也。 又【玉篇】涂涂,露厚貌。 又【尔雅释天】十二月为涂月。 又石名。【山海经】箕尾之山多涂石。 又【广韵】直鱼切【集韵】陈如切,□音除。水名。与滁同。【晋书宣帝纪】王凌诈言吴人塞涂水。涂水卽滁水。 又【集韵】【韵会】□直加切,音秅。沮洳也。一曰饰也。 又【集韵】余遮切,音耶。涿涂,山名,见【史记匈奴传】。 又与余同。涂吾,水名。【山海经注】汉元狩二年,马出涂吾水中。
涄 【巳集上】【水字部】 涄 【类篇】滂丁切,聘平声。水貌。
【备考】【子集】【亠字部】 【字汇补】余从切,音容。常也,功也。〇按卽□字之讹。
涅 【巳集上】【水字部】 涅 【唐韵】奴结切【集韵】【韵会】【正韵】乃结切,□音捏。水名。【水经注】涅水,东径涅氏县。 又县名。【水经注】涅水,出涅阳县西北岐棘山。 又水名。【马融广成颂】丹水涅池。【注】丹水,涅水,在今邓州。 又【说文】黑土在水中也。【淮南子俶眞训】以涅染缁,则黑於涅。 又【扬子方言】涅,化也。燕朝鲜洌水之闲曰涅,或曰哗,鸡伏卵而未孚始化之时谓之涅。 又涅石,药名。【山海经】孟门之山,其下多黄垩涅石。 又【集韵】其兼切。【鬼谷子】有飞钻涅暗。刘昌宗读。
涆 【巳集上】【水字部】 涆 【集韵】侯旰切,音翰。【玉篇】乾也。 又涆涆,水迅流貌。【左思吴都赋】滮滮涆涆。 又与汗通。【郭璞江赋】汗汗沺沺。 又【集韵】【韵会】□居案切,音旰。义同。
笡 【未集上】【竹字部】 笡 【广韵】迁谢切【集韵】七夜切,□音。【广韵】斜逆也。【博雅】□谓之笡,樘距也。
□ 【补遗】【子集】【人字部】 □ 【五音集韵】同癶。
□ 【备考】【辰集】【日字部】 □ 【龙龛】音顶。
泾 【巳集上】【水字部】 泾 【唐韵】古灵切【集韵】【韵会】坚灵切,□音经。水名。【说文】水出安定泾阳开头山。【书禹贡】泾属渭汭。【周礼夏官职方氏】雍州,其川泾汭。 又丹阳有泾水。【前汉地理志注】泾水,出芜湖。 又交趾有泾水。【水经注】泾水,出龙编县高山。 又通也。【庄子秋水篇】泾流之大。【注】泾,通也。谓通流也。 又州名。【韵会】汉武分安定郡,元魏攺泾州。 又县名。泾阳县,属西安府,本秦县。泾县,属宁国府。本唐猷州。□见【广舆记】。 又【集韵】弃挺切,音謦。泉也。 又古定切,音径。泾涏,直流也。
消 【巳集上】【水字部】 消 〔古文〕【唐韵】相幺切【集韵】【韵会】思邀切【正韵】先雕切,□音宵。【说文】尽也。又灭也。【易泰卦】小人道消。 又释也。【礼月令】冰冻消释。 又消耗。【扬子太□经】九事,七为消。【注】消,意放散也。 又消消,敝也。【诗豳风】予尾翛翛。【疏】亦作消消。 又地名。【诗郑风】淸人在消。【传】消,河上地。 又疾名,与痟通。【後汉李通传】通素有消疾。【注】消消中之疾也。 又消石,药名。 又通逍。【礼檀弓】消摇于门。【注】消摇,又作逍遥。 又【韵补】叶新於切,音须。【崔駰反都赋】干弱枝强,末大本消。叶下臾。 又叶思留切,音修。【司马相如大人赋】焕然雾除。霍然云消。邪绝少阳而登太阴兮,与眞人乎相求。
涉 【巳集上】【水字部】 涉 〔古文〕□【唐韵】时摄切【集韵】【韵会】实摄切,□音□。【说文】徒行厉水也。【尔雅释水】繇膝以上为涉。 又经也。【枚乘七发】於是背秋涉冬。 又【前汉贾山传】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注】言若涉水猎兽,不专精也。 又大涉,水名。【前汉地理志】犍为郡南广县有大涉水。 又县名。【广舆记】属彰德府,古涉侯国地,汉涉县。 又姓。【左传】有涉佗。 又【广韵】丁惬切【集韵】的协切,□音跕。与喋同。血流貌。
涊 【巳集上】【水字部】 涊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乃殄切,音捻。【博雅】淟涊,垢浊也。【陆机文赋】谬□黄之秩序,故淟涊而不鲜。 又【玉篇】淟涊,恶醉貌。 又汗出貌。【枚乘七发】涊然汗出。 又【唐韵】而轸切【集韵】尔轸切,□音忍。水名,在上党。
【子集中】【人字部】 【集韵】陟略切,音著。姓也。
涌 【巳集上】【水字部】 涌 【唐韵】余陇切【集韵】【韵会】尹竦切,□音勇。【说文】腾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汹涌澎湃。 又水名。【水经】江水至华容县,又东涌水注之。 【集韵】或作涌。
涎 【巳集上】【水字部】 涎 【广韵】夕连切【集韵】【韵会】徐连切【正韵】徐延切,□音唌。与同。【说文】慕欲口液也。【贾谊新书】垂涎相告。 又【广韵】于线切【集韵】延面切,□音羡。湎涎,水流貌。 又迤涎,逦迤相连也。【木华海赋】迤涎八裔。
涐 【巳集上】【水字部】 涐 【唐韵】五何切【集韵】牛河切,□音莪。【说文】水出蜀汶江徼外,东南入江。 又【集韵】语可切,音我。义同。
涑 【巳集上】【水字部】 涑 【唐韵】速侯切【集韵】【韵会】先侯切,□音锼。【说文】澣也。一说以手曰涑,以足曰澣。 又【玉篇】濯生练也。 又【集韵】所救切【正韵】先奏切,□音瘦。荡口也,与漱同。一曰水有所败也。 又【广韵】桑谷切【集韵】【正韵】苏谷切【韵会】苏木切,□音速。水名。【左传成十三年】伐我涑川。【注】涑水,出河东闻喜县。 又【集韵】【韵会】□须玉切,音粟。义同。
涒 【巳集上】【水字部】 涒 【唐韵】【集韵】□他昆切,音暾。【说文】食巳而复吐之。 又【尔雅释天】太岁在申曰涒滩。【注】涒,史作汭。 又【集韵】纡伦切,音奫。涒□,水流曲折貌。【郭璞江赋】涒□潾。 又俱伦切,音麋。又于云切,音熅。义□同。
淾 【巳集上】【水字部】 淾 【集韵】,古作淾。注详欠部十一画。
□ 【备考】【未集】【耳字部】 □ 【龙龛】音耶。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边迷切,音椑。□,或作□。【博雅】幷也。
渂 【巳集上】【水字部】 渂 【字汇补】古文汶字。【说文先训】古志,叙州驿名渂川。今省作汶。注详四画。 又与岷同。【异鱼图赞】洞庭之鲋,出於江渂。亦作□。
湤 【巳集上】【水字部】 湤 【集韵】商之切,音施。【玉篇】水也。一曰水名。本作施。【水经】施水,从九江广阳乡东南流,径合肥县,东注漅湖。 又【王周峡船记】峡水湍峻,激石忽发者谓之濆,沲洑而湤者谓之脑。
涓 【巳集上】【水字部】 涓 【唐韵】古悬切【集韵】【韵会】圭悬切【正韵】圭渊切,□音蠲。【说文】小流也。尔雅曰汝为涓。【家语金人铭】涓涓不壅,终为江河。 又水名。【水经注】涓水。出陆浑西山。 又【水经注】潍水径诸县故城,东北涓水注之,水出马耳山。 又择也。【左思魏都赋】涓吉日,陟中坛。 又除也。【前汉郊祀歌】涓选休成。【注】除恶选取美成者也。 又洁也。【吴语】乃见其涓人。【注】涓人,今之中涓,居中而涓洁者也。 又姓。【列仙传】有齐人涓子常。 又【集韵】萦绢切,音。涓澴,流貌。 又与泫通。【列子周□王篇】乃涓然而泣。【注】涓,读为泫。
涔 【巳集上】【水字部】 涔 【唐韵】鉏针切,】【集韵】【韵会】【正韵】鉏簪切,□音岑。【说文】渍也。一曰涔阳渚,在郢中。【楚辞招魂】望涔阳兮极浦。 又水名。【水经注】涔水,出汉中南县东南旱山,卽黄水也。 又潦水亦曰涔。【淮南子俶眞训】牛蹄之涔。 又【尔雅释器】槮谓之涔。【注】积柴养鱼曰槮。 又【韩诗章句】涔,渔池也。【马融长笛赋】渟涔障溃。 又涔涔,雨多貌。 又泪下貌。【江淹杂体诗】涔泪犹在目。 又【集韵】徐心切,音寻。义同。 又慈盐切,音潜。【博雅】瀀涔,栫也。或作槮。 又水名。【山海经】大时之山,涔水出焉。 又与潜同。【书禹贡】沱潜旣道。 又【集韵】仕滥切。洼也。 又仕忏切,音鑱。水涯。
涕 【巳集上】【水字部】 涕 【唐韵】【正韵】他礼切【集韵】【韵会】土礼切,□音体。【说文】泣也。【玉篇】目汁出曰涕。【诗邶风】泣涕如雨。 又竹名。【东方朔神异经】南方荒中有涕竹。 又兆卦之名。【史记宋世家】乃命卜筮曰涕。【索隐】涕音亦,尚书作驿。孔安国曰:气络绎连续。 又【集韵】待礼切,音弟。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他计切,音替。义□同。
莅 【巳集上】【水字部】 莅 【广韵】【集韵】□郞计切,音丽。一曰莅莅,下濑水声。【司马相如上林赋】莅莅下濑。 又临也。【诗小雅】方叔莅止。 又视也。【周礼春官大宗伯】视涤濯莅玉鬯。 又【唐韵】力二切【集韵】力至切【正韵】力地切,□音利。义同。 亦作莅。
涗 【巳集上】【水字部】 涗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输芮切,音税。【说文】财温水也。一曰泲灰汁。【周礼冬官考工记】慌氏湅丝,以涗水沤其丝七日。 又泲和也,淸也。【周礼春官司尊彝】盎齐涗酌。【注】盎齐差淸,和以淸酒泲之而已。 又【集韵】须锐切,音岁。义同。 又相绝切,音雪。拭勺以酌酒。考证:〔【周礼冬官考工记】慌人湅丝,以涗水沤其丝七日。〕 谨照原文慌人改慌氏。
涘 【巳集上】【水字部】 涘 【唐韵】【集韵】【韵会】□床史切,音俟。【说文】水厓也。【尔雅释丘】涘为厓。【诗王风】在河之涘。
涛 【巳集上】【水字部】 涛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徒刀切,音陶。【说文】大波也。【郭璞江赋】激逸势以前驱,乃鼓怒而作涛。 又【集韵】陈留切,音俦。义同。 又是酉切,音受。与□同。水名,在蜀。或作涛。 又大到切,音导。与焘同。【说文】溥覆照也。 又【韵补】叶陈如切,音除。【柳宗元诗】蒸蒸在家,其父世渔。飮酒不节,死於风涛。
涝 【巳集上】【水字部】 涝 【广韵】鲁刀切【集韵】【韵会】【正韵】郞刀切,□音劳。水名。【说文】水出扶风鄠北。亦作潦。【司马相如上林赋】酆镐潦潏。【注】潦,卽涝水。 又滩名。【水经注】汉水,又东谓之涝滩。 又大波也。【木华海赋】飞涝相磢。 又【广韵】卢皓切【集韵】鲁晧切,□音老。义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郞到切,劳去声。义同。一曰淹也。
涞 【巳集上】【水字部】 涞 【唐韵】洛哀切【集韵】【韵会】郞才切,□音来。水名。【说文】水起北地广昌,东入河。【周礼夏官职方氏】幷州其浸涞易。
涠 【巳集上】【水字部】 涠 【唐韵】羽非切【集韵】于非切,□音韦。【说文】不流浊也。与湋通。
涡 【巳集上】【水字部】 涡 【广韵】【集韵】□古禾切,音戈。水名。与濄同。【前汉地理志扶沟注】涡水首受狼汤渠,东至向入海。 又【集韵】姑华切,音瓜。义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乌禾切,音倭。水也。【尔雅释水】涡辨回川。【注】旋流也。 又姓。【三辅决录】有扶风太守涡尚。
涣 【巳集上】【水字部】 涣 【唐韵】呼贯切【集韵】【韵会】【正韵】呼玩切,□音唤。水名。【水经注】渠水东南流径开封县,睢涣二水出焉。 又卦名。【易正义】涣者,散释之名。大德之人,建功立业。散难释险,故谓之涣。【诗周颂】继犹判涣。 又涣涣,水盛貌。【诗郑风】溱与洧方涣涣兮。 又涣烂,文章貌。【後汉延笃传】涣烂兮其溢目。 又【广韵】呼会切【集韵】呼外切,□音翽。义同。
涤 【巳集上】【水字部】 涤 【唐韵】徒历切【集韵】【韵会】亭历切【正韵】杜历切,□音狄。【说文】洒也。【诗豳风】十月涤场。【正义】洗器谓之涤。 又旱气也。【诗大雅】涤涤山川。 又暖风也。【岁华纪丽】风惟涤涤,木渐欣欣。 又浩酒也。【周礼春官】司尊彝凡酒修酌。【注】修读如涤。涤酌,以水和而泲之。今齐人名浩酒曰涤。 又养牲室也。【礼郊特牲】帝牛必在涤三月。 又【集韵】徒吊切,音调。亦养牲室也。 又【韵补】叶毒药切,音铎。【班固东都赋】绍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荡涤。体元立制,继天而作。
润 【巳集上】【水字部】 润 【唐韵】如顺切【集韵】【韵会】【正韵】儒顺切,□音闰。泽也,滋也,益也。【易说卦】雨以润之。 又水名。【水经】淮水,又东北左会润水。 又水名,出金城。【水经注】润水,出令居县西。 又州名。【韵会】汉丹阳郡,隋置润州。 又黄润,蜀布名。
涹 【巳集上】【水字部】 涹 【广韵】【集韵】□乌禾切,音倭。浊也。【博雅】溾涹。污濊也。 又沤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氏】沤其丝。【注】楚人曰沤,齐人曰涹。 又山名。【山海经】葱聋山东十五里曰涹山。 又【集韵】弩罪切,音馁。与浽同。亦浊也。 又於伪切,音萎。水所聚也。一曰沤也。
涨 【巳集上】【水字部】 涨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知亮切,音帐。水大貌。【焦氏易林】水涨无船。 又溢也。【杜甫诗】春日涨云岑。 又南海名。【谢承後汉书】交趾七郡土献,皆从涨海出入。 又【集韵】展两切,长上声。义同。或从长作涱。 又【广韵】陟良切【集韵】【韵会】中良切,□音张。义同。【郭璞江赋】趋涨截洄。
涪 【巳集上】【水字部】 涪 【唐韵】缚牟切【集韵】【韵会】房尤切【正韵】房鸠切,□音浮。水名。【水经注】涪水,出广汉属国刚氐道徼外。 又涪陵,汉县名,今为州属重庆府。 又【集韵】冯无切,音扶义同。 又蒲侯切,音捊。涪沤,水泡也。考证:〔【水经注】涪水,出广汉属国删氐游徼外。〕 谨照原文删改刚。游改道。
渼 【巳集上】【水字部】 渼 【唐韵】无鄙切【集韵】【韵会】毋鄙切,□音美。水名。【长安志】渼陂,在鄠县西四五里。 又【类篇】一曰水波文。
涫 【巳集上】【水字部】 涫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玩切,音贯。【说文】□也。【荀子解蔽篇】涫涫纷纷,孰知其形。 又【集韵】胡玩切,音换。义同。 又【唐韵】【集韵】古丸切【韵会】【正韵】沽欢切,□音官。乐涫,县名,属酒泉郡,见【前汉地理志】。 又溹涫,水名,卽桑乾水,见【水经注】。
涬 【巳集上】【水字部】 涬 【广韵】胡顶切【集韵】【韵会】【正韵】下顶切,□音婞。瀴涬,大水貌。一曰混茫貌。 又溟涬,自然气也。【庄子在宥篇】大同乎溟涬,物故自生。又引也。【张衡思□赋】无绵挛以涬已兮。【注】言勿牵制于俗,引忧于已。 又姓。五代有涬寅逊。 亦作□。
涮 【巳集上】【水字部】 涮 【广韵】生患切【集韵】数患切,□音滦。涮,洗也。 又【集韵】数眷切,音□。义同。 又所劣切,音刷。水名。滦字原从氵从孪作。孪,数患切。
涯 【巳集上】【水字部】 涯 【唐韵】五佳切【集韵】【韵会】【正韵】□佳切,□音崖。【玉篇】水际也。【书微子】若涉大水,其无津涯。 又借作穷尽意。【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又朱涯,水名。【前汉地理志】在郁陵郡临尘县。 又【唐韵】【集韵】鱼羁切【韵会】疑羁切,□音□。义同。 又【韵补】叶牛何切,音俄。【柳宗元道州孔子庙□铭】钦惟圣王,厥道无涯。世有颂辞,益疾其多。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郞何切,音骡。绫纹。
【寅集中】【工字部】 【字汇】普蒙切,扑平声。虚胀也。〇按诸书无此字。□苍,胮肛,胀也。当是肛字之讹。
涰 【巳集上】【水字部】 涰 【集韵】株劣切,音辍。【玉篇】泣也。通作啜。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韵】龙珠切,音蒌。【埤苍】山巅也。 【正字通】同嵝。分嵝为二,误。
涱 【巳集上】【水字部】 涱 【集韵】与涨同。
液 【巳集上】【水字部】 液 【唐韵】羊益切【集韵】【韵会】【正韵】夷益切,□音绎。【说文】□也,□气液也。【字林】液,汁也。 又淫液,谓音连延不绝之意。【礼乐记】咏叹之,淫液之。 又姓。【急就篇】有液容调。 又与掖通。【前汉王莽传】液庭尉媵未充。 又【集韵】施只切。音释。渍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注】液读为醳。【疏】醳酒之醳,亦渍液之义。 又解散也。【文子上仁篇】涣乎其若水之液。 又【韵补】叶弋灼切,音龠。【左思蜀都赋】黍稷油油,稉稻漠漠。指渠口以为云门,洒彪池而为陆泽。虽星毕之滂沱,曾未齐其膏液。泽音托。考证:〔【说文】尽也,尽气液也。〕 谨照二尽字皆□字之讹□气液也见说文血部两尽字□改□。
涳 【巳集上】【水字部】 涳 【广韵】苦红切【集韵】枯公切,□音空。【说文】直流也。一曰空蒙,细雨。 又【广韵】口江切【集韵】枯江切,□音腔。又【广韵】女江切【集韵】农江切,□音□。义□同。 又【集韵】苦贡切,音控亦直流也。
涴 【巳集上】【水字部】 涴 【广韵】【正韵】於阮切【集韵】【韵会】委远切,□音宛。涴演,水回曲貌。【郭璞江赋】洪澜涴演而云回。 又【集韵】纡愿切,音怨。水名。【山海经】英鞮之山,涴水出焉。【注】涴或作□,音寃。 又於袁切,音鸳。义同。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乌卧切,恶去声。泥著物也。与污同。【韩愈诗】勿使泥尘涴。
淿 【巳集上】【水字部】 淿 【字汇补】古文汨字。【石鼓文注】从帛从水,为古汨字。注详四画。
涵 【巳集上】【水字部】 涵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南切,音含。【说文】水泽多也。【扬子方言】涵,沉也。楚郢以南曰涵,或曰潜。 又容也。【诗小雅】僭始旣涵。 又【集韵】胡纔切,音咸。诗小雅郑康成读。 又【广韵】胡感切,音颔。【玉篇】没也。一曰水入船。 【集韵】或从函作□,从岑作涔。
涶 【巳集上】【水字部】 涶 【唐韵】【集韵】□土禾切,音詑。【说文】河津也,在西河西。【玉篇】水在西河。 又【广韵】汤卧切【集韵】吐卧切。□与唾同。【说文】口液也。或从水作涶。
涷 【巳集上】【水字部】 涷 【唐韵】【正韵】德红切【集韵】【韵会】都笼切,□音东。水名。【说文】涷水,出发鸠山,入于河。 又【尔雅释天】暴雨谓之涷。【注】江东呼夏月暴雨为涷雨。 又【玉篇】泷涷,露貌。一曰沾渍貌。 又颗涷,草名。【本草】款冬一名颗涷。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多贡切,音冻。义同。
涸 【巳集上】【水字部】 涸 【唐韵】下各切【集韵】【韵会】【正韵】曷各切,□音鹤。【尔雅释诂】竭也。【礼月令】仲秋之月水始涸。 又【集韵】【韵会】【正韵】□胡故切,音护。义同。 【说文】亦作□。
涺 【巳集上】【水字部】 涺 【唐韵】九鱼切【集韵】斤於切,□音居。【说文】水也。【玉篇】水名。 【集韵】或从作□,从凥作□。
□ 【未集中】【网字部】 □ 【玉篇】普革切。罔也。
涻 【巳集上】【水字部】 涻 【唐韵】始夜切【集韵】式夜切,□音舍。水名。【说文】水出北嚣山,入邙泽。
凉 【巳集上】【水字部】 凉 【唐韵】【集韵】【韵会】吕张切【正韵】龙张切,□音良。【说文】薄也。【左传庄三十二年】虢多凉德。 又风名。【礼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 又州名。【广韵】汉武帝攺雍州为凉州。 又姓。魏太子太傅山阳凉茂。 又与同。【周礼天官】浆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浆醴凉医酏。 又【唐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音亮。佐也。【诗大雅】凉彼武王。本亦作谅。【韩诗】作亮。 又信也。【诗大雅】凉曰不可。
涽 【巳集上】【水字部】 涽 【集韵】呼昆切,音昏。涽涽,未定貌。【荀子赋篇】涽涽淑淑。 又呼困切,昏去声。涽涽浊水。考证:〔【荀子赋论】涽涽淑淑。〕 谨照原书改赋篇。
岞 【寅集中】【山字部】 岞 【正字通】同岝。
涾 【巳集上】【水字部】 涾 【唐韵】徒合切【集韵】【韵会】【正韵】达合切,□音沓。【说文】涫溢也。今河朔方言谓沸溢为涾。 又涾□,水波相连貌。详□字注。
涿 【巳集上】【水字部】 涿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竹角切,音斫。【说文】流下滴也。【扬子方言】泷涿谓之沾□。 又击也。【周礼秋官】壷涿氏,掌除水虫。【注】壷,瓦鼓,涿,击之也。 又水名,出上谷涿鹿县。【水经注】涞水,东径涿县故城,下与涿水合。 又州名。【地理通释】涿州,本汉涿郡。 又涿鹿,山名。【广舆记】北直保安州,秦属上谷郡,汉曰涿鹿城。西南有涿鹿山。 又【集韵】徒谷切,音牍。义同。 又直角切,音浊。地名。一曰泽名。亦作浊。 【玉篇】亦作□。【集韵】或作湪。
淀 【巳集上】【水字部】 淀 【集韵】【韵会】堂练切【正韵】荡练切,□音电。【玉篇】浅水也。一曰陂淀,泊属。【左思吴都赋】掘鲤之淀。【注】淀如渊而浅。
岇 【寅集中】【山字部】 岇 【集韵】鲁刚切,音昂。岇□,山高貌。一说借昂,义同。
滇 【巳集上】【水字部】 滇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都年切,音颠。【说文】益州池名。【前汉地理志】水在益州滇池县。 又本西南夷名。【史记西南夷传】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 又【广韵】徒年切【集韵】【韵会】【正韵】亭年切,□音田。滇污,大水貌。 又盛貌。【前汉郊祀歌】泛泛滇滇从高斿。 又【广韵】【集韵】□他甸切,音瑱。滇,大水。【左思吴都赋】滇淼漫。【注】滇,水阔无涯之状。 又【集韵】堂练切,音电。义同。 又【集韵】之人切【韵会】知邻切,□音眞。滇阳,县名,属汝南。【前汉地理志】作眞阳。【续汉书】又作浈阳。 又【集韵】之刃切,音震。义同。 又通作顚。【司马相如上林赋】文成顚歌。【注】益州顚县,其人能西南夷歌。顚,与滇同。考证:〔【司马相如子虚赋】文成顚歌。〕 谨照原文子虚赋改上林赋。
滈 【巳集上】【水字部】 滈 【唐韵】胡老切【集韵】下老切【韵会】合老切,□音皓。【说文】久雨也。一曰水名,在鄠。【括地志】滈水,源出雍州长安县西北滈池。 又地名。【扬雄羽猎赋】经萦酆滈。【注】通作镐。亦作鄗。 又滈汗,水貌。【郭璞江赋】滈汗六州之域。 又滈滈,水白光貌。【司马相如上林赋】翯乎滈滈。 又【广韵】许角切【集韵】黑角切,□音嗃。滈瀑,水沸涌貌。或作瀥□。 又【集韵】呼酷切,音熇。亦久雨也。 又黑各切,音臛。又光镬切,音郭。义□同。
滉 【巳集上】【水字部】 滉 【广韵】胡广切【集韵】【韵会】【正韵】戸广切,□音幌。水深广貌。【郭璞江赋】瀇滉困泫。【集韵】或作潢瀇。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韵】胡沃切,音翯。小羊。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同缰。○按卽缰字之讹。
□ 【未集中】【网字部】 □ 【篇海类编】俗黾字。
滋 【巳集上】【水字部】 滋 〔古文〕□□【唐韵】子之切【集韵】【韵会】津之切【正韵】津私切,□音兹。水名。【说文】水出牛飮山白陉谷。 又霸水之别名。【水经注】霸陵县霸水,古曰滋水。 又莳也,长也,益也。【书泰誓】树德务滋。 又液也。【礼檀弓】必有草木之滋焉。 又多也,蕃也。【左传僖十五年】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 又滋味也。【礼月令】薄滋味,无致和。 又浊也。【左传哀八年】武城人拘鄫人之沤菅者曰:何故使我水滋。 又与孳孜通。 又通作兹。【前汉五行志】赋敛兹重。 又【广韵】疾之切,音慈。水名,出高丽山。【山海经】高是之山,滋水出焉。
涤 【巳集上】【水字部】 涤 【唐韵】徒历切【集韵】【韵会】亭历切【正韵】杜历切,□音狄。【说文】洒也。【诗豳风】十月涤场。【正义】洗器谓之涤。 又旱气也。【诗大雅】涤涤山川。 又暖风也。【岁华纪丽】风惟涤涤,木渐欣欣。 又浩酒也。【周礼春官】司尊彝凡酒修酌。【注】修读如涤。涤酌,以水和而泲之。今齐人名浩酒曰涤。 又养牲室也。【礼郊特牲】帝牛必在涤三月。 又【集韵】徒吊切,音调。亦养牲室也。 又【韵补】叶毒药切,音铎。【班固东都赋】绍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荡涤。体元立制,继天而作。
滍 【巳集上】【水字部】 滍 【唐韵】【集韵】直几切【韵会】【正韵】丈几切,□音雉。水名。【说文】水出南阳鲁阳尧山,东北入汝。 又【集韵】【韵会】或作泜。 又【集韵】丈里切,音峙。又直利切,音治。义□同。
荥 【巳集上】【水字部】 荥 【唐韵】【集韵】【韵会】□戸扃切,音荧。【说文】绝小水也。 又水名。【书禹贡】荥波旣猪。【周礼夏官职方氏】豫州,其川荥洛。 又荥阳,郡名。【地理通释】荥阳,汉属河南,今郑州荥阳荥泽二县。 又山名。【山海经】南海之外有荥山,荥水所出。 又【集韵】娟营切,音萦。荥瀯,波浪涌起貌。【郭璞江赋】漩澴荥瀯。 又【玉篇】【集韵】□乌迥切,音莹。与濙同。汫濙,小水貌。 又【集韵】萦定切,音蓥。义同。亦作滢。考证:〔【书禹贡】荥波旣道。〕 谨照原文旣道改旣猪。
滐 【巳集上】【水字部】 滐 【唐韵】渠列切【集韵】巨列切,□音杰。水激回旋也。【木华海赋】□□滐而为魁。【注】滐与杰同。
岋 【寅集中】【山字部】 岋 【集韵】鄂合切,音砐。动貌。【扬雄校猎赋】天动地岋。或从土作圾。【庄子天地篇】殆哉圾乎。
【卯集上】【心字部】 【正字通】同惎。
滑 【巳集上】【水字部】 滑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戸八切,音猾。【说文】利也。【周礼天官食医】调以滑甘。【疏】滑者,通利往来。所以调和五味。 又澾也。【杜甫诗】霜浓木石滑。 又州名。【旧唐书地理志】滑州,隋东郡,武德元年改为滑州。 又水名。【山海经】求如之山,滑水出焉。又【广舆记】滑河,经滑县北而东,滑最大,自洛以西,百水皆会於滑。 又古国名。【左传襄二十九年】虞虢焦滑。 又郑地名。【春秋庄三年】公次子滑。 又珠名。【沈怀远南越志】走珠之次为滑珠。 又姓,汉滑兴。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忽切,音骨。乱也。【晋语】置不仁以滑其中。 又治也。【庄子缮性篇】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 又滑稽,谓俳谐也。【楚辞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 又混也。【楚辞渔父】滑其泥而扬其波。 又与汨同。滑滑,水流貌。【焦氏易林】涌泉滑滑。 又【广韵】戸骨切【集韵】【韵会】【正韵】胡骨切,□音搰。亦乱也。
滒 【巳集上】【水字部】 滒 【唐韵】古俄切【集韵】居何切,□音歌。【说文】多汁也。【广韵】滒溏淖也。【淮南子原道训】甚淖而滒。
滓 【巳集上】【水字部】 滓 【唐韵】阻史切【集韵】【韵会】壮士切,□音笫。【说文】淀也。【李陵与苏武书】动增泥滓。 又汁滓。【周礼春官醴齐注】醴,犹体也。成而汁滓相将。 又滓方,器名。【陆羽茶经】滓方以集诸滓器。 又平声。【史记屈原传】泥而不滓。【注】滓音湽。
滼 【巳集上】【水字部】 滼 【字汇】符谏切,音梵。浮貌。见释藏。
滔 【巳集上】【水字部】 滔 【唐韵】土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刀切,□音叨。【说文】水漫漫大貌。【书尧典】浩浩滔天。 又流貌。【诗齐风】汶水滔滔。 又慢也。【左传昭二十六年】士不滥,官不滔。 又水名。【穆天子传】庚辰至於滔水。 又八风之一。【吕氏春秋】东方曰滔风。 又九土之一。【淮南子地形训】西南戎州曰滔土。 又【集韵】徒刀切,音陶。聚也。【庄子田子方】滔乎前而不知其所以然。 【说文】从水舀声。舀音由。凡慆蹈韬绦等字,皆从舀。上从爪,下从杵臼之臼。凡陷阎谄欿等字□从臽,音陷。与舀义别。考证:〔【淮南子地形训】南戎州曰滔土。〕 谨照原文南上增西字。
滕 【巳集上】【水字部】 滕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徒登切,音腾。【说文】水超涌也。与腾通。【诗小雅】百川沸腾。 又张口骋辞貌。【易咸卦】滕口说也。 又【尔雅释诂】滕,虚也。 又国名。【左传僖二十四年】郜雍曹滕,文之昭也。【集韵】或书作□。
滖 【巳集上】【水字部】 滖 【集韵】宣隹切,音绥。与浽同。
滗 【巳集上】【水字部】 滗 【集韵】逼密切,音笔。与滗同。【博雅】□也。滗
【广韵】鄙密切【集韵】逼密切,□音笔。【博雅】盝也。一曰去汁也。或作滗。亦作□。
滩 【巳集上】【水字部】 滩 〔古文〕潬【唐韵】【集韵】【韵会】他干切【正韵】他丹切,□育摊。水滩也。【增韵】濑也。 又【集韵】他含切,音贪。【尔雅释天】太岁在申曰涒滩。 又【集韵】【韵会】□他案切,音炭。义同。 又【广韵】呼旱切【集韵】许旱切,□音。水濡而乾也。与暵同。【说文】作□。 又【广韵】奴案切【集韵】乃案切,□难去声。水奔流貌。 又【韵补】叶他涓切,音湍。【白居易诗】手拄靑竹杖,足踏白石滩。渐怪耳目旷,不闻人世喧。
溜 【巳集上】【水字部】 溜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力救切,音溜。水名。【说文】水在郁林郡。【後汉郡国志】郁林郡有中溜县。 又【水经注】汉水於盘头郡南与溜水合。 又水溜下也。【孙绰游天台山赋】醴泉涌溜于阴渠。又【马观瀛涯胜览】弱水三千,舟行遇风,一失入溜,则水弱而没溺。 又发也。【管子宙合篇】减溜大成。【注】减,尽也。溜,发也。言徧环毕莫不备得,故曰减溜大成。 又与溜同。【左传宣三年】三进及溜。【正义】溜,谓檐下水滴之处。 又【集韵】力求切,音留。义同。 又与留同。【战国策】成皋石溜之地。【注】古作石留。 又与流通。【灵枢经】所溜为荥。【注】溜,流同。
沟 【巳集上】【水字部】 沟 【唐韵】古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居侯切,□音钩。【说文】水渎,广四尺,深四尺。【释名】田闲之水曰沟。沟,构也。纵横相交构也。【周礼地官】遂人十夫有沟。 又【尔雅释水】水注谷曰沟。 又沟池,城堑也。【礼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又汗沟,马中脊也。【齐民要术】相马法,汗沟欲其深。 又【集韵】古项切,音讲。与港同。水分流也。详港字注。 又【韵补】叶斤於切,音居。【焦氏易林】马惊破车,王孙坠沟,身死魂去,离其室庐。
溞 【巳集上】【水字部】 溞 〔古文〕叜【广韵】【集韵】苏遭切【韵会】【正韵】苏曹切,□音骚。【尔雅释训】溞溞,淅也。【注】淘米声。【疏】诗大雅:释之溞溞。【传】释淅米也。叟叟声也。溞叟音异义同。◎按今《诗》本作叟叟。 又【集韵】疏鸠切,音搜。义同。通作溲。考证:〔【尔雅释训】【疏】诗大雅:淅之溞溞。【传】释淅米也。〕 谨照原文淅之改释之。
溟 【巳集上】【水字部】 溟 【唐韵】莫经切【集韵】【韵会】忙经切,并音冥。【说文】小雨溟溟也。【扬子太□经】密雨溟沐。【注】溟沐,渐渍润泽之意。 又海也。【十洲记】东王所居处,山外有员海。员海水色正黑,谓之溟海。通作冥。【庄子逍遥游】北溟有鱼。 又瀴溟,水势绝远杳冥之貌。【木华海赋】经途瀴溟。 又巊溟,山气暗昧之状。【左思吴都赋】巊溟郁□。 又杳溟,水势渺深激荡也。【郭璞江赋】雷注杳溟。 又【广韵】【正韵】莫迥切【集韵】【韵会】母迥切,□音茗。与瀴同。 又【集韵】莫逖切,音觅。亦小雨也。
溽 【巳集上】【水字部】 溽 【唐韵】而蜀切【集韵】【韵会】儒欲切,□音辱。【说文】湿暑也。【礼月令】土润溽暑。 又【博雅】湿也。【郭璞江赋】林无不溽。 又浓厚也。【礼儒行】其飮食不溽。【注】恣滋味为溽,溽之言欲也。【疏】言飮食尚质,不浓厚也。 又水名。【穆天子传】已酉,天子飮于溽水之上。 又【杨氏古音】人余切。【古归藏易】需卦作溽字,同濡。
【辰集下】【殳字部】 【集韵】呼来切,音咍。□,刚卯也,以逐鬼鬽。从辰巳之巳。互详字注。 又【集韵】已亥切,音改。又倚亥切,音唉。义□同。○按《说文》本作□。从□为正。
溾 【巳集上】【水字部】 溾 【广韵】乙皆切【集韵】乌乖切,□音崴。【博雅】溾涹。污浊也。 又【玉篇】没也。一曰回渊。 又水名。【水经注】溾水,出竟陵郡新阳县。 又【集韵】乌回切,音隈。又【广韵】胡罪切【集韵】戸贿切,□音瘣。又【集韵】虎猥切,音贿。又乌贿切,音猥。或作渨。义□同。
滀 【巳集上】【水字部】 滀 【广韵】丑六切【集韵】敕六切,□音蓄。水聚也。【木华海赋】□濆沦而滀漯。【注】滀漯,攒聚貌。 又【庄子大宗师】滀乎进我色也。【注】色愤起貌。 又急意。【後汉公孙瓒传】滀水陵高。【注】滀喩急也。
滁 【巳集上】【水字部】 滁 【唐韵】直鱼切【集韵】【韵会】陈如切【正韵】长鱼切,□音除。水名,出簸箕山,入海。 又州名。【广舆记】秦属九江郡,东晋曰南谯,北齐曰北谯,隋唐宋曰滁州。
淀 【巳集上】【水字部】 淀 【唐韵】【集韵】【韵会】□堂练切,音电。【说文】滓垽也。 又【尔雅释草】葴,马蓝。【注】今为淀者是也。 又【通雅】湖淀波之漾者曰淀。【水经注】汶水又西合一水,西南入茂都淀。淀,陂水之异名也。亦与淀通。【玉篇】或作□。通作壂。
澲 【巳集上】【水字部】 澲 【唐韵】鱼怯切【集韵】逆怯切,□音业。横水大版。
澳 【巳集上】【水字部】 澳 【唐韵】於六切【集韵】【韵会】【正韵】乙六切,□音郁。【说文】隈厓也。通作隩。【荀悦申鉴】若乱之坠於澳也。【注】澳,崖内近水之处。 又【广韵】乌到切【集韵】【韵会】【正韵】於到切,□音奥。深也。一曰水名。
澴 【巳集上】【水字部】 澴 【广韵】戸关切【集韵】【韵会】【正韵】胡关切,□音还。水名。【广舆记】澴河,在江西德安府孝感县,唐置澴州。 又漩澴,水濆起貌。一曰波流转貌。【郭璞江赋】漩澴荥瀯。 又【集韵】隳缘切,音翾。义同。 又荥绢切,音县。聚流也。 又翾县切,音绚。又兪绢切,音蝝。义□同。【集韵】或作。
澵 【巳集上】【水字部】 澵 【正字通】瀙字之讹。
【午集下】【示字部】 【集韵】果羽切,音矩。姓也。【正字通】按姓苑有楀无。
□ 【备考】【未集】【网字部】 □ 【龙龛】语坚切,音姸。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乌回切,音隈。女字。又邬贿切,音碨。娞,姸也。
濷 【补遗】【巳集】【水字部】 濷 【搜眞玉镜】音沸。溢也。
溅 【巳集上】【水字部】 溅 【广韵】则旋切【集韵】【韵会】将先切,□音笺。溅溅,水疾流貌。【沈约诗】出浦水溅溅。 又【广韵】【集韵】□子贱切,音箭。水激也。通作湔。【史记蔺相如传】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 又【集韵】则旰切,音赞。与灒同。汗洒也。 又才线切,音贱。激也。 【集韵】或作浅。又作□。通作碊。
濻 【巳集上】【水字部】 濻 【集韵】瀢,或作濻。
【丑集中】【土字部】 【集韵】迄业切,音胁。堤也。 又【玉篇】堤水也。
瀃 【巳集上】【水字部】 瀃 【集韵】【韵会】□斯义切,音赐泄水门。一说停水曰瀃。【增韵】障水也。
烙 【巳集中】【火字部】 烙 【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历各切,□音洛。【说文】灼也。【广韵】烧也。【史记殷本纪】有炮烙之法。【庄子马蹄篇】烧之烙之。 又【增韵】火针曰烙。 又音阁。【史记殷本纪注】索隐曰:烙,一音阁。◎按字汇正字通俱云:又音格。当因阁有格音而误也。
烚 【巳集中】【火字部】 烚 【集韵】辖夹切,音洽。火貌。
烛 【巳集中】【火字部】 烛 【集韵】持中切,音虫。旱灼也。本作爞。或省。通作虫。 【字汇】俗作烛字。非。烛
【唐韵】之欲切【集韵】【韵会】朱欲切,□音嘱。【说文】庭燎火烛也。【广韵】灯烛。【礼曲礼】烛至起。【周礼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 又【玉篇】照也。【前汉武帝纪】日月所烛,莫不率□。 又【尔雅释天】四时和谓之玉烛。【注】道光照也。【梁书□文帝纪】太平玉烛,尔乃议之。 又【楚辞天问】日出不到烛龙何耀。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烛星,状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见则灭,如星非星,如云非云,名曰归邪。归邪出,必有归国者。汉元凤四年,烛星见奎娄闲。 又南天烛,药名。赤者名文烛。木而似草。故又名南烛草。又石烛,一名水肥,一名石脂,一名石液。 又姓。【左传僖二十八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又去声。【前汉武帝纪】见光集於云坛,一夜三烛。【注】服虔曰:烛,音炷。师古读如字。 又【唐韵正】音朱。【张衡东京赋】德寓天覆,辉烈光烛,狭三王之趢趗,轶五帝之长驱。 又【唐韵正】後魏渴烛浑民,亦作可足浑民,又作可朱浑民。烛
考证:〔【前汉武帝纪】见光集於云檀,一夜三烛。〕 谨照原文云檀改云坛。
烜 【巳集中】【火字部】 烜 【广韵】况晚切【集韵】火远切【正韵】况远切,□音咺。【易说卦】日以烜之。【疏】烜,乾也。 又【玉篇】火盛貌。 又【广韵】光明也。 又【韵会】【正韵】引《诗》:赫兮咺兮。◎按《诗卫风》本作咺。释文韩诗作宣。《礼中庸》引《诗》作喧。无作烜者。 又【广韵】许委切【集韵】【韵会】【正韵】虎委切,□音毁。【周礼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注】烜,火也。读如卫侯毁之毁。〇按《说文》爟或从亘作烜,古玩切。《集韵》《类篇》《正韵》仍之。《正字通》云:周礼夏官司爟与秋官司烜所掌不同,音切亦异。烜非爟字重文。《说文》合为一误。今《广韵》二十九换止收爟字,无烜字。《集韵》《类篇》《正韵》俱仍《说文》之误也。 又【易说卦】日以烜之。【陆德明音义】况晚反,又香元反。
【未集下】【肉字部】 【玉篇】公对切【类篇】古对切,□音愦。【玉篇】腰忽痛也。【巢氏病源】卒然伤腰致痛,谓腰。 又【集韵】居代切,音漑。义同。
【申集下】【衣字部】 【唐韵】昌终切【集韵】昌嵩切,□音充。□。详字注。
狭 【巳集下】【犬字部】 狭 【玉篇】下甲切【正韵】胡夹切,□音匣。【玉篇】同狎。今为阔狭。【书咸有一德】无自广以狭人。【释文】狭,戸夹反。 又【广韵】侯夹切【集韵】辖夹切,□音洽。【广韵】隘狭。【礼礼器】礼之大伦,以地广狭。【释文】狭,音洽,又戸夹反。【史记滑稽传】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
焛 【巳集中】【火字部】 焛 【唐韵】【集韵】□良刃切,音吝。【说文】火貌。从火,□省声,读若磷。【集韵】或不省作□。互见□字注。
焜 【巳集中】【火字部】 焜 【唐韵】【正韵】胡本切【集韵】【韵会】戸衮切,□音混。【说文】煌也。【玉篇】光也。【广韵】火貌。【左传昭三年】焜耀寡人之望。【扬子方言】焜,晠也。【集韵】或作辉。 又【集韵】胡昆切,音魂。义同。 又【集韵】【类篇】□公浑切,音昆。【左传焜耀释文】服虔云:明也。 又与昆通。【扬雄甘泉赋】樵烝焜上,配藜四施。【注】师古曰:焜,同也。【文选】作昆。【李善注】言燔燎之盛,故樵蒸之光同上,而披离四布也。
焟 【巳集中】【火字部】 焟 【集韵】【类篇】□思积切,音昔。【玉篇】乾也。与□同。【博雅】曝也。
【未集上】【竹字部】 【集韵】以忍切,音引。竹名。
焨 【巳集中】【火字部】 焨 【篇海】孚讽切,音賵。火气也。
焞 【巳集中】【火字部】 焞 【集韵】徒浑切,音屯。【说文】作□。隶作焞。【玉篇】焞焞。无光耀也。 又【集韵】灼龟火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他昆切,音暾。【左传僖五年】鹑之贲贲,天策焞焞,火中成军,虢公其奔。【注】天策傅说星,时近日星微,焞焞无光耀也。 又【集韵】一曰灼龟炬。 又【广韵】常伦切【集韵】【韵会】【正韵】殊伦切,□音纯。【广韵】明也。【韵会】火色也。 又【集韵】【正韵】通回切【韵会】吐雷切,□音推。【玉篇】焞焞,盛貌。【诗小雅】戎车嘽嘽,嘽嘽焞焞,如霆如雷。【传】焞焞,盛也。【释文】焞,本又作啍。【前汉韦玄成传】引《诗》又作推。 又【集韵】祖管切【韵会】作管切,□音纂。【集韵】灼龟也。或作焌。 又【集韵】徂闷切,音鐏。然火以灼龟。或作焌。 又【集韵】【类篇】□祖寸切,音捘。【仪礼士丧礼】楚焞置于燋,在龟东。【注】楚荆也,荆焞所以钻灼龟者。【疏】荆是草名。古法钻龟用,荆谓之荆焞也。◎按广韵十八谆焞字注云:又他昆切。而二十三内止收炖字,无焞字,疑焞为炖之重文。又周礼菙氏注引楚焞,疏与释文皆作炖,是焞,炖古通用也。互详炖字注。六书溯原作焞。考证:〔【左传僖五年】鹑之贲贲,天策焞焞,【注】天策传说星。〕 谨照原文传说改傅说。
滞 【巳集上】【水字部】 滞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例切,音彘。【说文】凝也。【周语】震雷出滞。 又积也。【鲁语】敢告滞积,以纾执事。 又漏也。【诗小雅】此有滞穗。 又【周礼地官廛人】凡珍异之有滞者,敛而入于膳府。【疏】谓沈滞不售者。 又【左传成十八年】晋悼公命百官振废滞。 又【集韵】尺制切,音挚。音败不和也。或作懘。亦作慸□。 又丑例切,音跇。水洒散貌。 又【韵补】叶直带切,音与□近。【楚辞九章】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以凝滞。
滢 【巳集上】【水字部】 滢 【广韵】乌定切【集韵】【韵会】【正韵】萦定切,□音莹。汀莹,小水。一曰水澄也。【韩愈诗】曲江汀滢水平杯。 又【玉篇】【集韵】□乌迥切。音荧。与濙同。 又【集韵】涓荧切,扃上声。水名,在襄阳。 又吉成切,音颈。绝小水也。
【丑集上】【口字部】 【篇海】羊委切,音唯。呼鸭也。
滥 【巳集上】【水字部】 滥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卢瞰切,音缆。【说文】泛也。【增韵】水延漫也。【家语】其源可以滥觞。【注】滥,谓泛滥,小流貌。 又溢也。【水经注】其水阳焊不耗,阴霖不滥。 又□溢曰滥。【诗商颂】不僭不滥。 又窃也。【贾谊新书道术篇】反礼为滥。 又渍也。【鲁语】宣公滥于泗渊。【注】渍罟于泗水之渊,以取鱼也。 又失实曰滥。【左传昭八年】民听滥也。 又浮辞也。【陆机文赋】每除烦而去滥。 又音之速疾而僭差曰涤滥。【礼乐记】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又【集韵】【韵会】□杜览切,音啖。竹声也。【礼乐记】竹声滥滥以立会。【注】滥之意犹擥聚也。 又【广韵】胡黯切【集韵】【韵会】戸黤切,□音槛。泉名。【尔雅释水】滥泉正出。或作□。通作槛。 又水名。【前汉地理志】降狄道东有白石山滥水。 又【集韵】鲁敢切,音览。与灠同。渍果也。【礼内则】浆水醷滥。郑注:滥以诸和水也。纪莒之闲,名诸为滥。【释文】乾桃乾梅皆曰诸。 又【集韵】卢甘切,音蓝。邑名。【春秋昭三十一年】黑肱以滥来奔。 又胡暂切与鉴。同。陶器,如甀大口,以盛冰。【周礼天官】春秋治鉴。或从水,亦作□。 又浴器也。【庄子则阳篇】同滥而浴。考证:〔【礼乐记】竹声滥以立会。〕 谨照原文以上增滥字。〔【礼内则】醷滥。【注】以诸和水也。【扬子方言】纪莒之闲,名诸为滥。〕 谨按纪莒之闲二句出内则注,不出方言。谨照原文改礼内则浆水醷滥。郑注滥以诸和水也。纪莒之闲,名诸为滥。
澓 【巳集上】【水字部】 澓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房六切,音伏。【玉篇】澓流也。【增韵】水洄也。【郭璞江赋】迅澓增浇。 又【集韵】方六切,音福。姓也,汉东海澓中翁。【集韵】或作洑。
滦 【巳集上】【水字部】 滦 【广韵】落官切【集韵】【韵会】卢丸切【正韵】卢官切,□音鸾。漏流也。与灓同。 又水名。【广舆记】滦河,在永平府。 又州名。【广舆记】直□永平府滦州,商孤竹国,汉海阳,五代滦州。
滫 【巳集上】【水字部】 滫 【唐韵】思酒切【集韵】【韵会】【正韵】息有切,□音醙。【说文】久泔也。淅米汁。【礼内则】滫瀡以滑之。【注】滫,泔也。 又溲也。秦人谓溲曰滫。【史记三王世家】兰根与白芷,渐之滫中。 又【唐韵】息流切【集韵】思流切,□音修。又【集韵】疏鸠切,音搜。又息救切,音秀。义□同。考证:〔【荀子劝学篇】兰根与白芷,渐之滫中。〕 谨按此出史记三王世家,非荀子劝学篇文。今改荀子劝学篇为史记三王世家。
沪 【巳集上】【水字部】 沪 【唐韵】□古切【集韵】後五切,□音戸。□沪,水名也。 又【陆龟蒙渔具咏序】纲罟之流,列竹於海澨曰沪。【注】吴人今谓之簖。
滭 【巳集上】【水字部】 滭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壁吉切,音必。泉沸也。同觱。【诗小雅】觱沸槛泉。 又【司马相如上林赋】滭弗宓汨。【注】滭弗,盛貌。 【集韵】与同。
滮 【巳集上】【水字部】 滮 【广韵】皮彪切【集韵】皮虬切【韵会】【正韵】皮休切,□音淲。【说文】水流貌。【诗小雅】滮池北流。 又水名。【水经注】郭水西北注,与滮池合。 又【集韵】平幽切,音瀌。义同。 【说文】本作彪。
□ 【未集中】【缶字部】 □ 【集韵】戸黤切,音槛。陶也。【左传襄九年】备水器。【注】盆□之属。【疏】盛水之器。 又【集韵】呼滥切,音敛。,或作□,大缶。 又【集韵】胡暂切,音鉴。鉴亦作□。【周礼天官凌人】春始治鉴。【注】鉴如甀,大口以盛冰。【释文】鉴,或作□。
漐 【巳集上】【水字部】 漐 【集韵】直立切,音蛰。汗出貌。一曰漐漐,小雨不辍也。
滞 【巳集上】【水字部】 滞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例切,音彘。【说文】凝也。【周语】震雷出滞。 又积也。【鲁语】敢告滞积,以纾执事。 又漏也。【诗小雅】此有滞穗。 又【周礼地官廛人】凡珍异之有滞者,敛而入于膳府。【疏】谓沈滞不售者。 又【左传成十八年】晋悼公命百官振废滞。 又【集韵】尺制切,音挚。音败不和也。或作懘。亦作慸□。 又丑例切,音跇。水洒散貌。 又【韵补】叶直带切,音与□近。【楚辞九章】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以凝滞。
淤 【巳集上】【水字部】 淤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依据切,音饫。【说文】淀滓浊泥也。【玉篇】水中泥草。【杜笃论都赋】畎渎润淤。 又【扬子方言】水中可居者曰洲,三辅谓之淤。 又【广韵】央居切【集韵】【韵会】【正韵】衣虚切,□音於。义同。 又【集韵】或从土作□。通作阏。【通鉴】秦凿泾水为渠,注塡阏之水。【集览曰】阏,依据反。或作□。通作淤。 又与饫通。【马融广成颂】摆牡班禽,淤赐犒功。【注】淤与饫同。
渌 【巳集上】【水字部】 渌 【唐韵】【集韵】【正韵】卢谷切【广韵】力玉切【韵会】龙玉切,□音禄。【说文】与漉同。浚也,渗也。或作渌。 又水淸也。【张衡东京赋】渌水澹澹。 又水名,在湘东。【水经注】醴泉县漉水,亦曰渌水。 又泽名。【前汉郊祀歌】淫渌泽,□然归。
淦 【巳集上】【水字部】 淦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暗切,音绀。【说文】水入船中也。一曰泥也。或作汵。 又与灨同。水名。【前汉地理志】豫章郡有新淦县。【应劭曰】淦水所出。 又【广韵】古南切【集韵】【韵会】姑南切,□音弇。义同。又最也,沈也,汲也。 又【集韵】胡南切,音含。义同。
净 【巳集上】【水字部】 净 【广韵】才性切【集韵】【韵会】【正韵】疾政切,□音阱。无垢也,洁也。【韩愈诗】渌净不可唾。 又滩名。【水经注】汉水东为净滩。 又【唐韵】士耕切【集韵】锄耕切,□音峥。【说文】鲁北城门池也。亦作才性切。 又【集韵】缁诜切,音臻。又侧诜切,音榛。义□同。
凌 【巳集上】【水字部】 凌 【唐韵】力膺切【集韵】【韵会】闾承切,□音陵。【博雅】凌驰也。一曰历也。【木华海赋】泛海凌山。 又与掕通。【尔雅释言】凌,栗也。【注】凌懅战栗。【疏】□苍云:掕栗也。郭言凌懅战栗,则凌掕音义同。 又水名。【前汉地理志】泗水郡凌县。【应劭曰】凌水所出。 又姓。【三国志】吴凌统。 与凌别。
沦 【巳集上】【水字部】 沦 【唐韵】力迍切【集韵】【韵会】【正韵】龙春切,□音伦。【说文】水波也。【尔雅释水】小波为沦。【诗魏风】河水淸且沦猗。【传】小风拂水成文,转如轮也。【韩诗外传】顺流而风曰沦。沦,文貌。 又【尔雅释言】沦,率也。【诗小雅】沦胥以铺。【笺】言牵率相引,而徧得罪。 又【博雅】沦,没也。【书微子】今殷其沦丧。 又【集韵】缕尹切,音稐。卢困切,音论。义□同。 又鳞沦,水相次貌。【马融长笛赋】波澜鳞沦。 又垽沦,水回旋貌。【郭璞江赋】垽沦溛瀤。 又濆沦,水势相纠貌。【木华海赋】□濆沦而滀漯。 又混沦,未分离之貌。【列子天瑞篇】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混沦。 又水名。【山海经】宣山,沦水出焉。 又【集韵】姑顽切,音鳏。姓也。古有泠沦氏。 又鲁本切,上声。混沦,水流转貌。 又【韵补】叶闾员切,音连。【道藏歌】今日度元吉,忆曾状曲泉。万神同斯和,亿劫岂知沦。
渽 【巳集上】【水字部】 渽 【广韵】将来切【集韵】祖才切,□音哉。水名。【前汉地理志】水出蜀郡汶江县徼外。【集韵】或作□。
淫 【巳集上】【水字部】 淫 〔古文〕【唐韵】余箴切【集韵】【韵会】【正韵】夷针切,□音霪。【说文】浸淫,随理也。【徐曰】随其脉理而浸渍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善防者,水淫之。【注】谓以淤泥淫液,使厚也。 又放也。【礼哀公问】淫德不倦。 又贪也。【礼乐记】声淫及商。 又溢也,过也。【书大禹谟】罔淫于乐。 又甚也。【列子黄帝篇】黄帝曰:朕之过淫矣。 又大也。【诗周颂】旣有淫威。 又僭也。【吴语】掩王东海,以淫名闻於天子。 又久也。【晋语】底著滞淫。【注】滞废淫久也。 又邪也。【礼王制】志淫好僻。 又【礼曲礼】毋淫视。【疏】谓流移也。 又【小尔雅】男女不以礼交,谓之淫。 又岁星失次亦曰淫。【左传襄二十八年】岁在星纪,而淫于元枵。 又淫淫,去远貌。【扬雄羽猎赋】淫淫与与。【注】往来之貌。 又水名。【淮南子览冥训】女娲氏积芦灰以止–。【注】平地出水为淫。 又泉名。【王子年拾遗记】日南之南,有淫泉之浦。 又树名。【采兰杂志】逊顿国有淫树。 又鱼名。【淮南子释山训】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 又【集韵】以赡切,音艳。巴东有淫预堆。【古歌】淫预大如马。今作滟澦。 又读作涅。【周礼冬官考工记】氏湅帛,淫之以蜃。【注】淫当为涅。 又读作瑶。【山海经】爰有–,其淸洛洛。【注】淫音遥,与瑶同。考证:〔星记失次亦曰淫。【左传襄二十八年】岁在星记,而淫于元枵。〕 谨按传所言者岁星也。星记改为岁星。岁在星记之记照原文改纪。〔【周礼冬官考工记】人湅帛,淫之以蜃。〕 谨照原文人改氏。
淬 【巳集上】【水字部】 淬 【唐韵】七内切【集韵】【韵会】取内切,□音倅。【说文】灭火器也。【徐曰】淬,剑烧而入水也。与焠通。【前汉天文志】火与水合为淬。【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淸水淬其锋。 又【广韵】染也,犯也。【史记司马相如传】脟割轮淬。 又【扬子方言】淬,寒也。 又【集韵】卽聿切,音卒。淬,没水貌。 又昨律切,音崒。流也。脟字原误从目从寽作。
淮 【巳集上】【水字部】 淮 【唐韵】戸乖切【集韵】【韵会】乎乖切,□音怀。水名。【说文】水出南阳平氏桐柏大复山,东南入海。【风俗通山泽篇】淮,均也。均其务也。【春秋说题辞】淮者,均其势也。【释名】淮,围也。围绕扬州分界,东至於海也。【周礼夏官职方氏】靑州,其川淮泗。【书禹贡】导淮自桐柏。 又水出汉中。【前汉地理志】汉中郡房陵县淮山,淮水所出。 又淮安,郡名。【广舆记】秦属九江郡,曰淮阴。汉曰临淮,晋曰山阳,隋唐曰楚州,宋曰淮安。 又【韵补】叶胡隈切,音回。【左传昭十二年】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一说淮读为潍叶韵。 又叶虚欺切,音熙。【颜延之诗】惜无爵雉化,何用充江淮。去国还故里,迷门树蓬藜。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韵会】□莫结切,音蔑。粖也。【类篇】凉州谓粥为□。亦作□。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於革切【集韵】【韵会】【正韵】乙革切,□音厄。搹字重文。【说文】搹或从厄。把也。【前汉郊祀志】燕齐之闲,方士瞋目□。 又【正韵】抑也。【扬子法言】或问持满曰□。 或作扼。亦同搤。互详搤搹二字注。
淯 【巳集上】【水字部】 淯 【唐韵】【集韵】□余六切,音育。水名。【说文】水出弘农卢氏山,东南入沔。【山海经】攻离之山,淯水出焉,南流注于汉。 又淯阳,县名,在南阳郡。【前汉地理志】作育阳。【後汉郡国志】作淯阳。
淰 【巳集上】【水字部】 淰 【唐韵】乃忝切【集韵】【韵会】乃玷切【正韵】乃点切,□音。【说文】浊也。一曰水流貌。 又【广韵】【集韵】□女减切,音。【埤苍】水无波也。 又农具。取水底淤泥曰淰。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式荏切,音审。淰,水动貌。一曰鱼骇貌。【礼礼运】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注】淰之言闪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失冉切,音闪。淰跃,涌逸也。或作□。 又【集韵】邬感切,音暗。浊也。 又乃感切,音湳。又尼咸切,音諵。义□同。 又【诸经音义】江南谓石水不派为淰。淰,乃默切,音与纳近。
深 【巳集上】【水字部】 深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式针切,音□。水名。【说文】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 又邃也。【增韵】深者,浅之对。【诗邶风】深则厉,浅则揭。 又深微也。【易系辞】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 又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必深其爪。 又衣名。【礼深衣疏】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 又州名。【韵会】後汉博陆郡,隋置深州。【广舆记】今属眞定府。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式禁切,音谂。度浅深曰深。【周礼地官】以土圭测土深。
淲 【巳集上】【水字部】 淲 【广韵】皮彪切【集韵】皮虬切,□音瀌。【说文】水流貌。引《诗》淲池北流。○按今《诗》本作滮。 又【集韵】荒胡切,音呼。与滹同。
淳 【巳集上】【水字部】 淳 〔古文〕□【唐韵】常伦切【集韵】【韵会】【正韵】殊伦切,□音纯。淸也,朴也。【张衡思□赋】何道眞之淳粹兮。【注】不浇曰淳。 又沃也。【周语】王乃淳濯飨醴。 又大也。【班固幽通赋】黎淳耀於高辛兮。 又兵车之耦曰淳。【左传襄十一年】郑伯赂晋侯,广车軘车淳十五乘。 又咸也。【左传襄二十五年】楚蔿掩为司马表淳卤。【注】淳卤,埆薄之地。【正义】淳卤,地薄,故表之,轻其赋税。 又淳淳,流动貌。【庄子则阳篇】祸福淳淳。 又【集韵】朱伦切,音谆。渍也,沃也。【周礼冬官考工记】钟氏淳而渍之。【注】淳,沃也。 又主尹切,音准。布帛广幅也。与纯通。【周礼地官】质人壹其淳制。【注】淳作纯。
淴 【巳集上】【水字部】 淴 【广韵】【集韵】□乌没切,音嗢。水出声。 又淴泱,水流疾貌。【郭璞江赋】潏湟淴泱。 又【集韵】呼骨切,音忽。水貌。或作淈。 又呼内切,音诲。与同。 又【韵补】叶虚屈切,音獝。【蔡邕述行赋】唐虞渺其旣远兮,常俗生於积习。周道鞠为茂草兮,哀正路之日淴。
畉 【午集上】【田字部】 畉 【玉篇】防无切,音扶。【字汇】耕田也。
渊 【巳集上】【水字部】 渊 〔古文〕□囦□【唐韵】乌圆切【集韵】【正韵】营圆切【韵会】幺圆切,□音□。【说文】回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貌。【管子度地篇】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渊。 又深也。【诗卫风】秉心塞渊。 又潭名。【水经注】伊水东为渊潭。 又渊渊,鼓声。【诗小雅】伐鼓渊渊。 又姓。世本有齐大夫渊。 又【集韵】一均切,音蜵。亦深也。
涞 【巳集上】【水字部】 涞 【唐韵】洛哀切【集韵】【韵会】郞才切,□音来。水名。【说文】水起北地广昌,东入河。【周礼夏官职方氏】幷州其浸涞易。
混 【巳集上】【水字部】 混 【唐韵】【正韵】胡本切【集韵】【韵会】戸衮切,□音倱。【说文】丰流也。一曰杂流。或作浑。 又混沌,元气未分也。【老子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又【集韵】胡昆切,音。人名。汉有属国公孙昆邪,或作混。 又【集韵】【韵会】【正韵】□公浑切,音昆。混夷,西戎名。或作绲。通作昆。【诗大雅】混夷駾矣。 又同昆。【周礼注】混沦,卽昆仑。 又【集韵】【韵会】【正韵】□古本切,音衮。与滚同。大水流貌。【孟子】原泉混混。
□ 【未集中】【网字部】 □ 【广韵】力鼎切【集韵】朗鼎切,□音笭。□□,小网也。 又【集韵】郞丁切,音灵。义同。
淸 【巳集上】【水字部】 淸 〔古文〕□【唐韵】【正韵】七情切【集韵】【韵会】亲盈切,□音圊。【说文】朖也。澄水之貌。【释名】淸,靑也。去浊远秽,色如靑也。【诗郑风】浏其淸矣。 又静也,澄也,洁也。【书舜典】直哉惟淸。 又水治曰淸。【诗小雅】泉流旣淸。 又视淸明也。【诗墉风】子之淸扬。【注】视淸明曰淸。又【齐风】猗嗟名兮,美目淸兮。【传】目上为名,目下为淸。 又酒名。【周礼天官酒正】辨四飮之物,一曰淸。【注】淸谓醴之泲者。 又凡飮皆曰淸。【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飮,用六淸。 又水名。【山海经】太时之山,淸水出焉。【水经】淸水,出河南修武县北黑山。 又江名。【广舆记】淸江,在临江府城南。 又河名。【水经注】白沟水东北过广宗县,东为淸河。 又邑名。【春秋隐四年】夏公及宋公遇于淸。【注】淸,卫邑。【诗郑风】淸人在彭。【正义】淸,郑邑。 又姓。宋有进士淸贤。 又【集韵】【韵会】【正韵】□疾郢切,音静。洁也。 又【集韵】【正韵】□疾正切,音净。与瀞同。 又【集韵】【韵会】【正韵】□七正切,音婧。与凊同。寒也。 又【韵补】叶于羊切,音瑲。【张籍诗】籍时官休罢,两月同游翔。黄子陂岸曲,池旷气色淸。考证:〔【齐风】美目淸矣。〕 谨照原文矣改兮。
淹 【巳集上】【水字部】 淹 【唐韵】英廉切【集韵】【韵会】衣廉切【正韵】衣炎切,□音腌。水名。【说文】水出越巂徼外,东入若水。 又渍也。【礼儒行】淹之以乐好。 又【尔雅释诂】淹留,久也。【左传僖三十三年】吾子淹久於敝邑。通作奄。【前汉郊祀歌】神奄留。 又【扬子方言】淹,败也。水敝为淹。 又【集韵】衣检切,音掩。水涯也。一曰缫丝出绪也。【礼祭义】夫人缫三盆手。【注】三盆手者,三淹也。 又【广韵】於剑切,音俺。又【集韵】於赡切,音□。义□同。又没也。 又【集韵】忆笈切,音裛。亦渍也。考证:〔【礼儒行】淹之以好乐。〕 谨照原文好乐改乐好。〔又通作奄。【前汉郊祀歌】神淹留。〕 谨照原文淹留改奄留。
浅 【巳集上】【水字部】 浅 【唐韵】【正韵】七衍切【集韵】【韵会】此演切,□千上声。【说文】水不深也。【诗邶风】就其浅矣。 又【荀子修身篇】少闻曰浅。 又虎皮也。【诗大雅】鞹鞃浅幭。【传】浅,虎皮浅毛也。 又凡兽之浅毛者,皆曰浅。【周礼春官】巾车鹿浅□。【注】以夏鹿皮为覆笭。【疏】夏时鹿毛新生为浅毛,故云。 又【广韵】则前切【集韵】将先切,□音笺。与溅同。浅浅,水疾流貌。【楚辞九歌】石濑兮浅浅。 又【集韵】在演切,音践。【古文尚书尧典】寅浅纳日。马融读。今作饯。 又则旰切,音赞。与灒同。污洒也。 又子贱切,音箭。与溅同。水激也。【仪礼士虞礼注】盘以盛弃水,为浅污人也。 又与翦通。【仪礼士丧礼】用疏布缁翦。【注】翦,浅也。
添 【巳集上】【水字部】 添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他兼切,音沾。【玉篇】益也。通作沾酟。 又【集韵】他念切,音栝。味益也。【李翊俗名小录】呼下酒具为添。
淼 【巳集上】【水字部】 淼 【唐韵】亡沼切【集韵】【韵会】【正韵】弭沼切,□音眇。大水也。【郭璞江赋】状滔天以淼茫。
溿 【巳集上】【水字部】 溿 【字汇】普半切,音判。水涯也。
渀 【巳集上】【水字部】 渀 【字汇补】与奔音义同。【水经注】倾渀荡。 又去声。【马融广成颂】渀,薄汾挠。【注】渀,蒲艮切。
梑 【辰集中】【木字部】 梑 【广韵】徒历切【类篇】庭历切,□音荻。臧槔也。【尔雅释木】狄,臧槔贡綦。【郭注】未详。【类篇】木名。
渁 【巳集上】【水字部】 渁 【字汇补】与渊同。或作□。
渃 【巳集上】【水字部】 渃 【集韵】人夜切,音偌。城名,在彭州。一曰渃城,在成都县,近天彭关。 又日灼切,音弱。濩渃,大水貌。 又弥渃,江名。【樊绰曰】西国之水入南海者四,四曰弥渃江。
渄 【巳集上】【水字部】 渄 【字汇补】风微切,音非。见藏经。 又水名。【罗含湘中记】营水,渄水,皆注湘。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韵】【类篇】□甾茎切,音争。足跟筋也。 又【集韵】侧杏切。义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字之讹。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民□切,音弥。【说文】筡也。筡,竹篾也。 又【说文】武移切【玉篇】亡支切。义□同。 【集韵】或作□籋。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音义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如融切【集韵】而融切,□音戎。小竹,可为矢。
渊 【巳集上】【水字部】 渊 〔古文〕□囦□【唐韵】乌圆切【集韵】【正韵】营圆切【韵会】幺圆切,□音□。【说文】回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貌。【管子度地篇】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渊。 又深也。【诗卫风】秉心塞渊。 又潭名。【水经注】伊水东为渊潭。 又渊渊,鼓声。【诗小雅】伐鼓渊渊。 又姓。世本有齐大夫渊。 又【集韵】一均切,音蜵。亦深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类篇】阻厄切【字汇补】侧格切,□音迮。床版也。【扬子方言】齐鲁之闲谓之□,陈楚之闲或谓之笫。
渍 【巳集上】【水字部】 渍 〔古文〕洓【唐韵】前知切【集韵】【韵会】疾智切,□音胔。【说文】沤也。 又浸渍也。【史记货殖传】渐渍於失敎。 又染也。【周礼冬官考工记】钟氏染羽,淳而渍之。 又兽死也。【礼曲礼】四足曰渍。【注】渍谓相瀸污而死。考证:〔【礼曲礼】四足曰渍。【注】渍谓相瀸污而死。 〕 谨照原文汗改污。
渎 【巳集上】【水字部】 渎 【唐韵】【集韵】【韵会】徒谷切【正韵】杜谷切,□音牍。【说文】沟也。【尔雅释水】注浍曰渎。 又江河淮济为四渎。【释名】渎,独也。各独出其水而入海也。【白虎通巡狩篇】渎者,浊也。中国垢浊,发源东注海,其功著大,故称渎。【风俗通山泽篇】渎者,通也,所以通中国垢浊。 又小渠也。【贾谊吊屈原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吞舟之鱼。 又慁也,重复也。【易蒙卦】再三渎,渎则不告。 又慢也。【易系辞】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又易也。【左传成十六年】渎齐盟而食话言。 又山名。【史记封禅书】渎山,蜀之汶山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大透切,音豆。句渎,地名。【左传桓十二年】公及宋公盟于句渎之丘。 又与窦同。【左传襄三十年】伯有自墓门之渎入。渎,徐邈音豆。考证:〔【尔雅释水】江湖淮济为四渎。〕 谨照原文江湖改江河。
渐 【巳集上】【水字部】 渐 【唐韵】慈冉切【集韵】【韵会】疾染切【正韵】秦冉切,□□上声。水名。【说文】水出丹阳黟南蛮中,东入海。 又渐次也,进也,稍也,事之端先睹之始也。【易渐卦正义】渐者,不速之名。凡物有变移,徐而不速,谓之渐。 又通作蔪。【书禹贡】草木渐包。【释文】如字,本又作蔪。【字林】才冉反,草之相包裹也。 又【集韵】锄衔切,音鑱。与巉通。高也。或作崭。【诗小雅】渐渐之石,维其高矣。 又侧衔切,音□。流貌。【楚辞九章】涕渐渐兮。 又【广韵】子廉切【集韵】【韵会】【正韵】将廉切,□音尖。流入也。【书禹贡】东渐于海。 又渍也,湿也。【诗卫风】渐车帷裳。 又浸也,染也。【前汉董仲舒传】渐民以仁。 又台名。【水经注】太液池中有渐台,三十丈。 又星名。【甘氏星经】渐台四星,属织女东足。 又【集韵】子艳切,音□。渐洳,湿貌也。 又之列切,音折。同浙。江名。 又【类篇】慈盐切,音潜。涉水也。与潜通。【书洪范】沉潜刚克。【左传】【史记】皆作沉渐。考证:〔通作蔪。【书禹贡】草木渐包。【传】如字,本又作蔪。〕 谨照原书传字改释文。
渑 【巳集上】【水字部】 渑 【广韵】食陵切【集韵】【韵会】【正韵】神陵切,□音绳。水名。【春秋释例】渑水,出齐国临湽县北。 又水名,在蜀。【山海经】巴国有巴遂山,渑水出焉。 又【广韵】武尽切【集韵】【韵会】弭尽切,□音泯。渑池,水名。亦县名。亦作黾池。【水经注】汉景帝三年,因崤黾之地以目县。 又【广韵】【集韵】【韵会】□弥兖切,音缅。义同。通作沔。
渞 【巳集上】【水字部】 渞 【字汇】才周切,音酋。水源也。【黄香九宫赋】坎烻援以渞炀。【注】渞水之源,炀水之炽也。
渖 【巳集上】【水字部】 渖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昌枕切,音沈。【说文】汁也。【元结诗】煮鳜为作渖。 又【集韵】禁切,审去声。置水于器也。
渗 【巳集上】【水字部】 渗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所禁切,音罧。【说文】下漉也。【司马相如封禅书】滋液渗漉。 又渗漓,流貌。【扬雄河东赋】泽渗漓而下降。 又泽名。【穆天子传】甲辰猎於渗泽。 又【集韵】【韵会】□疏簪切,音森。淋渗,毛羽始生貌。【木华海赋】鹤子淋渗。 又【集韵】【类篇】□千寻切,音侵。与浸同。浸淫渐渍也。或作渗。
涣 【巳集上】【水字部】 涣 【唐韵】呼贯切【集韵】【韵会】【正韵】呼玩切,□音唤。水名。【水经注】渠水东南流径开封县,睢涣二水出焉。 又卦名。【易正义】涣者,散释之名。大德之人,建功立业。散难释险,故谓之涣。【诗周颂】继犹判涣。 又涣涣,水盛貌。【诗郑风】溱与洧方涣涣兮。 又涣烂,文章貌。【後汉延笃传】涣烂兮其溢目。 又【广韵】呼会切【集韵】呼外切,□音翽。义同。
渚 【巳集上】【水字部】 渚 【唐韵】章与切【玉篇】之与切,□音煮。水名。【说文】水出常山中丘逢山,东入湡。 又【尔雅释水】小洲曰渚。【释名】渚,遮也。能遮水使旁回也。【诗召南】江有渚。【传】水岐成渚。【释文】引韩诗:一溢一否曰渚。考证:〔【诗召南】江有渚。【传】水岐曰渚。〕 谨照原文曰渚改成渚。〔【韩诗外传】一溢一否曰渚。〕 谨按此韩诗章句非韩诗外传,今改为释文引韩诗。
湈 【巳集上】【水字部】 湈 【集韵】谟悲切,音枚。坏也。或作□。
□ 【午集下】【立字部】 □ 【玉篇】直庾直句二切【海篇】音住。又音注。俟也,止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韵】无沸切,音未。鱼名。【山海经】诸钩山多□鱼。
减 【巳集上】【水字部】 减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斩切,音碱。【说文】损也。【玉篇】少也,轻也。【礼乐记】礼主其减。 又水名。【山海经】番条之山,减水出焉。又岐山亦出减水,东南流注于江。 又姓。【史记酷吏传】减宣。 又【广韵】【集韵】□下斩切,音豏。又【集韵】公陷切,音。义□同。 俗作减,非。考证:〔又姓。【前汉酷吏传】减宣。〕 谨按汉书作咸,史记作减。前汉改史记。
渜 【巳集上】【水字部】 渜 〔古文〕湪【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乃管切,音暖。【说文】汤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奴官切,暖平声。水名,在辽西肥如县。 又【集韵】乳兖切,音耎。濯也。 又【广韵】【集韵】□奴乱切,音偄。浴余汁也。或作濡。【仪礼士丧礼】渜濯弃于坎。【注】沐浴余潘水也。古文渜作湪。荆沔之闲语。【疏】潘水旣经温煮,名之为渜。 又【集韵】奴昆切,音黁。义同。
【子集上】【亠字部】 【字汇补】与荒同。 又【集韵】力求切,音留。与旒同。旌旗之旓也。【广雅】天子十二旒至地,诸侯九旒至轸,大夫七旒至毂,士五旈至肩。後又或作斿游□。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息郞切【集韵】苏郞切,□音丧。【类篇】缃□,浅黄也。 又【集韵】四浪切,丧去声。义同。
渝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韵】羊朱切【集韵】【韵会】容朱切,□音兪。【说文】变污也。【尔雅释言】渝,变也。【诗郑风】舍命不渝。 又水名。【说文】渝水,在辽西临渝,东出塞。 又水名。【水经注】宕渠郡,盖古賨国,今賨城县有渝水。 又州名。【广韵】本巴国,汉为巴郡之江州县,梁於巴郡置楚州,隋攺为渝州。【广舆记】今为重庆府。 又【集韵】兪戍切,音裕。义同。 又大透切,音豆。水名。 又【韵补】叶夷周切,音由。【诗郑风】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渟 【巳集上】【水字部】 渟 【广韵】特丁切【集韵】【韵会】【正韵】唐丁切,□音庭。【埤苍】渟,水止也。【史记李斯传】决渟水致之海。或作亭。【前汉西域传】其水亭居。 又与停同。【後汉赵岐传】渟车呼与共载。 又【集韵】汤丁切,音厅。与汀同。水际平地也。
渠 【巳集上】【水字部】 渠 【唐韵】强鱼切【集韵】【韵会】【正韵】求於切,□音蕖。【说文】水所居也。【礼曲礼】沟渠必步。 又水名。【前汉地理志】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阳入湖。 又渠渠,勤也。【诗秦风】夏屋渠渠。【笺】渠渠,犹勤勤也。【注】深广貌。 又大也。【史记司马相如传】诛其渠帅。 又乐章名。【鲁语】金奏肆夏樊遏渠。【注】纳夏一名渠。 又渐也。【淮南子汜论训】渠幨以守。【注】渠,渐也。 又轩渠,笑貌。【後汉方技传】轩渠笑自若。 又俗谓他人为渠侬。 又水名。【水经注】水出郑县南巴岭,流径宕渠县。谓之宕渠水。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谓车辋为渠。【山海经】韩流麟身渠股。【注】渠,车辋,言跰脚也。 又犀渠,甲名。又楯也。【吴语】文犀之渠十行。 又芋渠。【马融广成颂】蘘荷芋渠。 又夫渠,荷名。别作蕖。 又姓。【史记年表】汉渠复萦。 又【集韵】其据切,音遽。与讵同。【字林】未知词也。【史记张仪传】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 又与遽通。【史记陆贾传】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 又【正韵】臼许切,音巨。义同。
渡 【巳集上】【水字部】 渡 【唐韵】【集韵】【韵会】徒故切【正韵】独故切,□音度。【说文】济也。【广雅】去也,通也。 又通作度。【前汉贾谊传】度江河亡维楫。【集韵】或作□。
渢 【巳集上】【水字部】 渢 【广韵】房戎切【集韵】【韵会】扶风切【正韵】符中切,□音冯。【玉篇】水声。一曰弘大声。 又【集韵】【正韵】□符咸切,音凡。渢渢,中庸之声也。一曰浮貌。【左传襄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 又【集韵】【韵会】【正韵】□孚梵切,音泛。义同。
渣 【巳集上】【水字部】 渣 【广韵】侧加切【集韵】庄加切,□音□。水名。出义阳。与溠同。 又【集韵】助驾切,音乍。义同。 俗以此为渣滓字。
渤 【巳集上】【水字部】 渤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蒲没切,音孛。渤澥海别支名。【司马相如子虚赋】浮渤澥。亦作勃。【史记高祖本纪】北有勃海之利。【索隐】勃,旁跌也。旁跌出者,横在济北,故齐都赋云:海旁出为勃,名曰勃海郡。 又滃渤,雾出貌。【郭璞江赋】气滃渤以雾杳。 又漰渤,水声。【郭璞江赋】鼓窟以漰渤。 【集韵】或从勃作渤。通作浡。
渥 【巳集上】【水字部】 渥 【唐韵】於角切【集韵】【韵会】乙角切,□音握。【说文】沾也。【诗小雅】旣优旣渥。 又厚渍也。【诗邶风】赫如渥赭。【正义】言其颜色赫然而赤,如厚渍之丹赭也。 又水名。【水经注】易水东径容城县故城南,又东渥水注之。 又【广舆记】赣州龙阳县三江水,乃桃水,渥水,廉水之会。 又【集韵】乌谷切,音屋。水声。 又【集韵】【韵会】□於□切,讴去声。与沤同。久渍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海篇】音菊。穷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字汇补】瓶移切,音皮。【海篇】器也。
涡 【巳集上】【水字部】 涡 【广韵】【集韵】□古禾切,音戈。水名。与濄同。【前汉地理志扶沟注】涡水首受狼汤渠,东至向入海。 又【集韵】姑华切,音瓜。义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乌禾切,音倭。水也。【尔雅释水】涡辨回川。【注】旋流也。 又姓。【三辅决录】有扶风太守涡尚。
漽 【巳集上】【水字部】 漽 【玉篇】音义与□同。详□字注。
湥 【巳集上】【水字部】 湥 【集韵】他骨切,音突。流也。 又陁没切,音揬。义同。
湪 【巳集上】【水字部】 湪 【广韵】通贯切【集韵】吐玩切,□音彖。水名。 又与渜通。【周礼渜濯注】郑康成曰:渜,古文作湪。荆沔闲语。【疏】豫州人语。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音义与同。○按卽字之讹。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息利切,音四。糟也。
渧 【巳集上】【水字部】 渧 【广韵】都计切【集韵】丁计切,□音帝。【埤苍】□漉也。一曰滴水。【说文】本作□。【梵书】省作渧。【地藏经】一毛一渧,一沙一尘。 又【集韵】田黎切,音题。与啼同。号也。
渨 【巳集上】【水字部】 渨 【唐韵】乌恢切【集韵】乌回切,□音隈。【说文】没也。【玉篇】水澳曲也。或作隈。 又【集韵】羽鬼切,音韪。渨,水波涌起貌。【郭璞江赋】渨濆瀑。 又乌贿切,音猥。与溾同。【博雅】秽也。
温 【巳集上】【水字部】 温 【唐韵】乌魂切【集韵】【韵会】【正韵】乌昆切,□音蕰。水名。【说文】水出犍为涪南入黔水。又水名。【山海经】温水,出崆峒山,在临汾南入河。 又洛水之别名。【易乾凿度】王者有盛德之应,则洛水先温,故号温洛。 又水名。【水经】温水,出牂柯夜郎县。 又泉名。【潘岳西征赋】汤井温谷。【注】卽温泉也。 又地名。【左传隐三年】取温之麦。【注】温,今河内温县。【广舆记】今属怀庆府。 又郡名。温州府,今属浙江。 又色和曰温。【论语】色思温。 又性纯粹曰温。【诗秦风】温其如玉。 又【尔雅释训】温温,柔也。【疏】宽缓和柔也。【诗大雅】温温恭人。 又暖也。【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袭狐貉之温者,不忧至寒之凄怆。 又燖也。【中庸】温故而知新。【注】温如燖温之温,谓故学之熟矣,复时习之谓之温。 又风名。【礼月令】季夏温风始至。 又姓。【广韵】唐叔虞之後,受封于河内温,因以命氏。 又【集韵】【韵会】【正韵】□纡问切,音酝。温藉也。同蕴。【诗小雅】飮酒温克。【笺】苞裹曰藴,谓藴藉自持,含容之义。经中作温者,盖古字通用。 又读作盗。【史记周本纪】周缪王得骥温骊。【索隐】温音盗,徐广曰温,一作盗。盗窃也。浅靑色。 又【韵补】叶纡权切,音渊。【苏轼诗】四时盛衰各有态,摇落凄怆惊寒温。南山孤松积雪底,抱冻不死谁能贤。考证:〔【易乾度】王者有盛德之应,则洛水先温,故号温洛。〕 谨按太平御览引此作乾凿度。今据增凿字。
渫 【巳集上】【水字部】 渫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私列切,音薛。【说文】除去也。一曰治井也。【易井卦】井渫不食。【注】渫,泥不停污也。 又散也。【前汉食货志】农民有钱粟,有所渫。 又【扬子方言】渫,歇也。【曹植七启】为欢未渫。 又漏也。与泄同。【庄子秋水篇】尾闾渫之而不虚。 又污也。【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去卑辱奥渫而升本朝。【注】渫,狎也,污也。 又慢也。【诗传】醉而不出,是渫宗也。【正义】醉仍不出,是渫慢宗子也。 又水名。【水经注】渫水,出建平郡,东径渫阳县。 又姓。古贤人渫子,见【韩非子】。 又【集韵】食列切,音舌。亦除去也。 又实协切。水名,在上党。 又【集韵】【韵会】并达协切,音牒。渫渫,波连貌。【郭璞江赋】长波浃渫。 又【前汉王莽传】愦毦不渫。【注】渫,彻也,通也。 又【集韵】直甲切,音霅。水貌。义同。 又以制切,音曳。烝葱也。亦作。
测 【巳集上】【水字部】 测 【唐韵】初侧切【集韵】【韵会】察色切【正韵】初力切,□音恻。【说文】深所至也。【玉篇】度深曰测。 又凡测度之称。【易系辞】阴阳不测之谓神。 又淸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漆欲测。 又测测,刃利意。【诗周颂畟畟良耜传】畟畟,犹测测。
□ 【午集下】【禾字部】 □ 【正字通】同稗。
渭 【巳集上】【水字部】 渭 【广韵】【集韵】【韵会】□于贵切,音胃。水名。【春秋说题辞】渭之为言布也。【说文】水出陇西首阳渭首亭南谷。【周礼夏官职方氏】雍州,其浸渭洛。【书禹贡】导渭自鸟同穴。 又州名。【广韵】秦始置陇西郡,後魏置渭州。【广舆记】今为巩昌府。又府有通渭县。又渭源县,属临洮。渭南县,属西安。 又濩渭,众波声。【木华海赋】瀖泋濩渭。 又【埤苍】沸渭,不安貌。【王褒洞箫赋】若雷霆輘鞫,佚豫以沸渭。考证:〔【说文】水出陇西首阳谓首亭南谷。〕 谨照原文谓改渭。
渮 【巳集上】【水字部】 渮 【唐韵】古俄切【集韵】居何切,□音歌。水名。【说文】渮泽水,在山阳湖陵。【书禹贡】导渮泽,被孟猪。 又【集韵】寒歌切,音何。又贾我切,音苛。义□同。 或作荷渮。
港 【巳集上】【水字部】 港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项切,音讲。水分流也。一曰水中行舟道。 又【广韵】【集韵】□胡贡切,音哄。港洞,相通貌。【马融长笛赋】港洞坑谷。 又【集韵】胡降切,音巷。水貌。
渰 【巳集上】【水字部】 渰 【唐韵】【集韵】【韵会】衣检切【正韵】於检切,□音奄。【说文】云雨貌。【诗小雅】有渰凄凄。【疏】天将降雨,则地气上腾,薰蒸为湿润,渰浸万物。【集韵】或作□。
渱 【巳集上】【水字部】 渱 【广韵】戸公切【集韵】【正韵】胡公切,□音洪。【玉篇】水声。一曰溃渱,水沸涌也。【左思吴都赋】溃渱泮汗。【注】谓直望无涯也。 又【集韵】古送切,音贡。水貌。
渲 【巳集上】【水字部】 渲 【广韵】息绢切【集韵】须绢切,□音选。【玉篇】小水也。 又画家有渲刷之法。【郭熙林泉高致】擦以水墨,再三而淋之,谓之渲。
渳 【巳集上】【水字部】 渳 【广韵】绵婢切【集韵】【韵会】母婢切,□音弭。【说文】也。一曰水貌。 又浴尸曰渳。【周礼春官】小宗伯大肆以秬鬯渳。 又【杨愼云南山川志】西洱海在府城东,古叶榆河也。一名渳海。 又【集韵】美陨切,音闵。又弥兖切,音缅。义□同。
渴 【巳集上】【水字部】 渴 〔古文〕□【唐韵】苦葛切【集韵】【类篇】【韵会】丘葛切,□音磕。【说文】本作。从欠,渴声。【徐曰】今俗用渴字。【玉篇】欲飮也。【诗小雅】载饥载渴。 又急也。【公羊传隐四年】不及时而日渴葬也。 又【广韵】渠列切【集韵】【韵会】【正韵】巨列切,□音杰。水涸也。【周礼地官】草人凡粪种,渴泽用鹿。【疏】渴,故时停水。今乃渴也。 又【集韵】丘盖切,音礚。与愒同,贪也。或从欠作□。 又【广韵】胡割切,音褐。【柳宗元袁家渴记】楚越方言谓水之反流者为渴。
【卯集下】【斗字部】 【玉篇】俗斗字。【前汉平帝纪】民捕蝗诣吏,以石受钱。【後汉仲长统传】令亩收三斛,斛取一。【管子乘马篇】六步一。
灲 【巳集中】【火字部】 灲 【篇海】与灱同。
渶 【巳集上】【水字部】 渶 【广韵】【集韵】□於惊切,音霙。水名。出靑丘山。
滨 【巳集上】【水字部】 滨 〔古文〕□□□【唐韵】必邻切【集韵】【韵会】【正韵】□民切,□音宾。水际也。【书禹贡】海滨广斥。 又地近亦曰滨。【史记货殖传】邹鲁滨洙泗。 又【韵会】毗宾切。与频通。【诗大雅】池之竭矣,不云自频。【笺】频作滨,厓也。 又【韵补】叶□眠切,音边。【苏辙诗】送我出重岭,长揖淸江滨。我老益不堪,惟有二顷田。 【集韵】或作濒。考证:〔古文□〕 谨按□古涉字,中从三。今滨下引古文□字,应照古涉字改偏旁为□。
□ 【午集下】【穴字部】 □ 【海篇】音淡。坎傍入也。
□ 【备考】【午集】【穴字部】 □ 【川篇】乌界切。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集韵】【类篇】□相然切,音仙,竹名。
潖 【巳集上】【水字部】 潖 【玉篇】【集韵】□蒲巴切,音琶。水名。
游 【巳集上】【水字部】 游 〔古文〕汓【唐韵】以周切【集韵】【韵会】夷周切,□音猷。水名。【水经注】淮水於淮浦县枝分,北为游水。 又浮行也。【尔雅释水】顺流而下曰溯游。【诗秦风】溯游从之。 又【周礼天官】阍人,王宫每门四人,囿游亦如之。【注】游,离宫也。 又【管子首宪篇】分理以为十游,游为之宗。 又【尚书考灵曜】地有四游,常动而人不知。 又玩物适情之意。【礼少仪】士依於德,游於艺。 又闲旷也。【礼王制】无游民。 又自适貌。【诗小雅】愼尔优游。 又枝叶扶疏貌。【诗郑风】隰有游龙。【传】龙红草也。【笺】游,犹放纵也。言红草放纵枝叶于隰中。 又【集韵】徐由切,音囚。义同。 又【集韵】【正韵】□力求切,音留。旌旗之旒也。本作斿。亦作旒。【左传桓二年】鞶厉游缨。 又九游,星也。【史记天官书】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 又【韵补】叶延知切,音移。【司马相如上林赋】拖霓旌,靡云旗。前皮轩,後道游。 又叶衣虚切,音於。【万震南州异物志赞】合浦之人,习水善游。上视层潭,如猿仰株。考证:〔【礼少仪】少依于德,游於艺。〕 谨照原文少改士。于改於。
渹 【巳集上】【水字部】 渹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呼宏切,音轰。【玉篇】水浪渹渹声。一曰水石相激声。或作□。 又吴音何乃渹,犹言那行。【世说】刘眞长见王导,导以腹熨弹棋局,曰:何乃渹。刘出曰:未见他异,惟闻吴语。 又【集韵】楚庆切,请去声。与同。冷也。吴人谓之。 又【字牖】江东呼厌极为渹。音罄。
渺 【巳集上】【水字部】 渺 【广韵】亡沼切【集韵】【韵会】【正韵】弭沼切,□音眇。渺,水貌。一曰水长也。【管子内业篇】渺渺乎,如穷无极。
渻 【巳集上】【水字部】 渻 【唐韵】息幷切【集韵】【韵会】【正韵】息井切,□音省。【说文】少减也。一曰水门,一曰水名。 又丘名。【尔雅释丘】水出其前曰渻丘。 又姓。【左传】有渻灶。 又【唐韵】所景切【集韵】所省切,□音眚。义同。考证:〔又姓。【左传】有省灶。〕 谨据襄三十一年左传原文省灶改渻灶。
浑 【巳集上】【水字部】 浑 【唐韵】戸昆切【集韵】【韵会】【正韵】胡昆切,□音魂。【说文】混流声。【枚乘七发】沌沌浑浑。【注】浑浑,波相随貌。 又洿下貌。又浊也。【老子道德经】浑兮其若浊。 又大也。【班固幽通赋】浑元运物。 又胚浑,言如胚胎之浑然也。【郭璞江赋】类胚浑之未凝。 又齐同也。【孙绰天台赋】浑万象以冥观。 又【集韵】戸衮切,音溷。丰流也。一曰杂流。【前汉刘向传】贤不肖浑淆。 又【扬子方言】浑,盛也。【注】们浑,肥满也。 又【尔雅释诂】浑,坠也。【注】水落貌。 又姓。【左传】郑大夫浑罕。 又古本切,音衮。与滚同。大水流貌。【荀子富国篇】财货浑浑如泉源。
渿 【巳集上】【水字部】 渿 【唐韵】奴带切【集韵】乃带切,□音奈。【说文】沛之也。【玉篇】沛,水波貌。
湀 【巳集上】【水字部】 湀 【唐韵】求癸切【集韵】巨癸切,□音揆。泉出也。【尔雅释水】湀辟流川。【注】通流也。【说文】湀辟,深水处也。 又【集韵】【正韵】颈诔切【韵会】居诔切,□音癸。又【广韵】苦圭切【集韵】倾畦切,□音睽。又【集韵】【韵会】□苦穴切,音阕。义□同。考证:〔【尔雅释水】湀辟荒川。〕 谨照原文荒川改流川。
湁 【巳集上】【水字部】 湁 【唐韵】丑入切【集韵】敕立切,□音雴。【说文】湁,湒□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湁潗鼎沸。【郭璞曰】湁潗皆水微转细涌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充夜切,音。以绳维持也。
湃 【巳集上】【水字部】 湃 【广韵】普拜切【集韵】【韵会】怖拜切,□音浿。【玉篇】澎湃,水势。【司马相如上林赋】汹涌澎湃。【注】澎湃,波相戾也。 又【集韵】步拜切,音惫。义同。 【集韵】或作。
□ 【午集下】【立字部】 □ 【字汇补】尺良切,音昌。出《释典》。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侧卖切,音债。压酒具。与醡同。互详酉部醡字注。
湄 【巳集上】【水字部】 湄 【唐韵】武悲切【集韵】【韵会】旻悲切,□音眉。【尔雅释水】水草交为湄。【释名】湄,眉也。临水如眉也。【诗秦风】在水之湄。【传】水隒也。正义曰:隒是山岸湄是水岸,故曰水隒。 亦与麋通。【诗小雅】居河之麋。【笺】麋,本又作湄。 又湖名。【水经注】淮水左迤为湄湖。 又【集韵】乃管切,音暖。与渜同。汤也。 【集韵】或作□□□。
潐 【巳集上】【水字部】 潐 【唐韵】【集韵】□子肖切,音醮。【说文】尽也。 又【集韵】子小切,音剿。与□同。【说文】酾酒也。一曰浚也,□也,尽也。详□字注。 又慈焦切,音樵。水名。【山海经】常烝之山,潐水出焉。
澊 【巳集上】【水字部】 澊 【玉篇】七昆切【集韵】粗尊切,□音村。水名。 又【集韵】徂昆切,音存。水貌。
泼 【巳集上】【水字部】 泼 【集韵】【韵会】【正韵】□普活切,音鏺。【玉篇】水漏也。一曰弃水也。 又【李翊俗呼小录】雨一番一起为一泼。 又【孙穆鸡林类事】高丽方言谓足曰泼。 又【韵补】叶傍各切,音泊。【苏轼诗】雨霁读书处,乱翠晓如泼。偏偏贮秋雨,岁岁坏篱落。 【集韵】或省作□。
潒 【巳集上】【水字部】 潒 【唐韵】徒朗切【集韵】待朗切,□荡上声。【说文】水潒瀁也。读若荡。【博雅】浩浩潒潒,流也。【张衡西京赋】弥望广潒。或作□。 又【广韵】徐两切【集韵】【韵会】似两切,□音象。漭潒,水急貌。 又【集韵】以两切,音养。与瀁同。
潓 【巳集上】【水字部】 潓 【广韵】【集韵】□胡桂切,音慧。水名。【说文】水出卢江,入淮。
洁 【巳集上】【水字部】 洁 【唐韵】古屑切【集韵】【韵会】【正韵】吉屑切,□音结。淸也。【广韵】经典用絜。【仪礼宗人】举鼎鼏告絜。 又【新书道术篇】厚志隐行谓之洁。 【集韵】或作洯。亦省作□。
潕 【巳集上】【水字部】 潕 【唐韵】文甫切【集韵】罔甫切,□音武。水名。【说文】水出南阳舞阴。 又县名。【水经注】叶陂水,东径潕阳县故城北。 又潕溪,武陵五溪之一。【後汉马援传注】潕,一音武。今溪在辰州界。
潗 【巳集上】【水字部】 潗 【广韵】子入切【集韵】【韵会】卽入切,□音。泉出也。一曰水瀵也。 又湁潗,水微转细通貌。【司马相如上林赋】湁潗鼎沸。 又潗,沸声。【木华海赋】泞潗。 又【集韵】七入切,音缉。义同。 或作唼缉。《石鼓文》作。考证:〔【木华海赋】澒泞潗。〕 谨照原文澒改。
潘 【巳集上】【水字部】 潘 【唐韵】普官切【集韵】【韵会】【正韵】铺官切,□音拌。【说文】淅米汁也。【礼内则】面垢燂潘请靧。 又水名。【说文】在河南荥阳。 又古邑名。【礼檀弓】与县潘氏。 又泉名。【水经注】湿水,又东径潘县故城,左会潘泉故渎。 又【正韵】蒲官切,音盘。【列子黄帝篇】鲵旋之潘为渊。 又【集韵】【韵会】□孚袁切,音翻。米烂也。或作□。 又【集韵】逋禾切,音波。潘旍,县名,在临淮。 又普半切,音判。县名,在上谷。或省作番。
沩 【巳集上】【水字部】 沩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居为切,音妫。水名。【书正义】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 又【广韵】薳支切【集韵】于妫切,□音为。水名。【水经注】沩水,出益阳县马头山。 又零陵有沩水。【水经注】沩水,出西北邵陵县界。
潚 【巳集上】【水字部】 潚 【唐韵】子叔切【集韵】子六切,□音蹙。【说文】深淸也。 又疾也。【张衡思□赋】迅飙潚其媵我兮。 又【广韵】息逐切【集韵】息六切,□音肃。义同。 又姓。【奇姓通】汉有雁门太守潚何。 又【广韵】苏雕切【集韵】先雕切,□音萧。与潇同。 又与溲同。淘米也。
潜 【巳集上】【水字部】 潜 【唐韵】昨盐切【集韵】【韵会】【正韵】慈盐切,□音□。【说文】涉水也。【扬子方言】潜涵,沉也。又游也。【注】潜行水中,亦曰游。 又藏也。【易乾卦】阳气潜藏。 又【尔雅释言】潜,深也。【诗小雅】潜虽伏矣。 又汉水之别名。【尔雅释水】水自江出为沱,汉为潜。【书禹贡】沱潜旣道。 又丘名。【尔雅释丘】晋有潜丘。 又地名。【春秋隐二年】公会戎于潜。 又邑名。【史记楚世家】吴取楚之六潜。 又潜江,县名。【广舆记】属安陆府。 又牛名。【酉阳杂俎】句漏县大江中有潜牛。 又姓。宋安抚使潜说友。 又【小尔雅】鱼之所息谓之潜。【诗周颂】潜有多鱼。【传】潜,糁也。 又【广韵】【集韵】□慈艳切,音□。义同。一曰伏流。
潜 【巳集上】【水字部】 潜 【字汇】俗潜字。潜
【唐韵】昨盐切【集韵】【韵会】【正韵】慈盐切,□音□。【说文】涉水也。【扬子方言】潜涵,沉也。又游也。【注】潜行水中,亦曰游。 又藏也。【易乾卦】阳气潜藏。 又【尔雅释言】潜,深也。【诗小雅】潜虽伏矣。 又汉水之别名。【尔雅释水】水自江出为沱,汉为潜。【书禹贡】沱潜旣道。 又丘名。【尔雅释丘】晋有潜丘。 又地名。【春秋隐二年】公会戎于潜。 又邑名。【史记楚世家】吴取楚之六潜。 又潜江,县名。【广舆记】属安陆府。 又牛名。【酉阳杂俎】句漏县大江中有潜牛。 又姓。宋安抚使潜说友。 又【小尔雅】鱼之所息谓之潜。【诗周颂】潜有多鱼。【传】潜,糁也。 又【广韵】【集韵】□慈艳切,音□。义同。一曰伏流。
潝 【巳集上】【水字部】 潝 【唐韵】【正韵】许及切【集韵】【韵会】迄及切,□音吸。【说文】水疾声。一曰水流貌。或作。【司马相如上林赋】汨漂疾。 又【诗小雅】潝潝訿訿。【尔雅释训】莫供职也。一曰附和也。【韩诗】不善之貌。 又【集韵】乙洽切,音□。与浥同。水窊陷也。
【丑集中】【土字部】 【字汇补】古文台字。注详至部八画。
潞 【巳集上】【水字部】 潞 【唐韵】洛故切【集韵】【韵会】【正韵】鲁故切,□音路。水名。【周礼夏官职方氏】冀州,其浸汾潞。【注】潞,出归德。 又江名。【广舆记】云南永昌军民府城北有潞江。 又州名。【广韵】春秋初为□国,唐为潞州。 又古齐邑名。【左传哀十七年】齐人伐卫,执般师以归,舍诸潞。
舄 【巳集上】【水字部】 舄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思积切,音昔。卤地也。咸土逆水之处,水写去,其地为咸卤。【周礼地官草人】凡粪种,咸舄用貆。【注】舄,卤也。 亦作舄。详舄字注。 又【集韵】七约切,音碏。义同。 又昌石切,音尺。与卤同。苦地。与斥通。 又亭历切,音狄。义同。
炏 【巳集中】【火字部】 炏 【篇海】苦戒切,开去声。炽火盛也。
潠 【巳集上】【水字部】 潠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苏困切,音巽。【说文】含水喷也。【後汉郭宪传】含酒三噀。 又【集韵】须绢切,音选。与□同。亦喷也。 别作□噀。【六书故】潠,刷洗也。一作□。
潡 【巳集上】【水字部】 潡 【玉篇】徒损切【集韵】杜本切,□音囤。大水也。 又与敦同。
潢 【巳集上】【水字部】 潢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光切,音黄。【说文】积水池。【木华海赋】决陂潢而相沷。 又水名。【後汉东夷传】偃王处潢池东。 又河名。【广舆记】潢河,出南阳分水岭。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旁有八星,绝汉曰天潢。又西宫咸池曰天五潢。又德成衡观,成潢。 又【集韵】姑黄切,音光。与洸同。水涌光也。 又【集韵】【正韵】□戸广切,音幌。与滉同。水深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灏溔潢漾。 又【广韵】【集韵】□胡旷切,音暀。【释名】染纸也。【齐民要术】有装潢纸法。【唐六典】崇文馆有装潢匠五人。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同。
潣 【巳集上】【水字部】 潣 【唐韵】眉殒切【集韵】【韵会】美殒切,□音闵。【说文】水流浼浼貌。 又【广韵】武罪切【集韵】母罪切,□音每。同浼。 又【集韵】美辨切,音免。义同。 又【集韵】虎猥切,音贿。水貌。或作湏。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韵】音牟。不相和也。
润 【巳集上】【水字部】 润 【唐韵】如顺切【集韵】【韵会】【正韵】儒顺切,□音闰。泽也,滋也,益也。【易说卦】雨以润之。 又水名。【水经】淮水,又东北左会润水。 又水名,出金城。【水经注】润水,出令居县西。 又州名。【韵会】汉丹阳郡,隋置润州。 又黄润,蜀布名。
潦 【巳集上】【水字部】 潦 【唐韵】卢皓切【集韵】【韵会】【正韵】鲁皓切,□音老。【说文】雨大貌。【礼曲礼】水潦降。 又路上流水也。【诗大雅】泂酌彼行潦。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郞到切,劳去声。与涝同。淹也。一曰积水。 又【集韵】【正韵】□郞刀切,音劳。水名。【司马相如上林赋】酆镐潦潏。【注】水出鄠县西南潦谷。 又潦倒,蕴藉貌。【嵆康绝交书】潦倒粗疏。 又【集韵】怜萧切,音聊。水名。【山海经】潦水,出卫皋东。
【丑集中】【土字部】 【集韵】克角切,音觉。【尔雅释山】山多大石。确也。
【丑集下】【夕字部】 【说文】同夥。
湩 【巳集上】【水字部】 湩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多贡切,音栋。【说文】乳汁也。【穆天子传】巨搜之人具牛马之湩,以洗天子之足。 又鼓声。【管子轻重篇】湩然击鼓,士忿怒。 又【广韵】【集韵】【韵会】□竹用切,音堹。义同。 又【广韵】多□切【集韵】睹□切,□音。义同。又水浊也。 又【集韵】或作□□。 又【集韵】徒东切,音同。湩容车帷也。或作幢。
湫 【巳集上】【水字部】 湫 【唐韵】【韵会】【正韵】卽由切【集韵】将由切,□音啾。北人呼水池为湫。 又水名。【说文】有湫水,在周地。【史记封禅书】湫渊祠朝那。【注】湫渊,在安定朝那县。 又悬瀑水曰龙湫。 又忧愁貌。【春秋繁露阳尊阴卑篇】湫湫者,悲愁之状也。 又凉貌。【宋玉高唐赋】湫兮如风。 又【唐韵】子了切【集韵】子小切,□音剿。湫,隘也。【左传昭元年】壅闭湫底。【注】湫谓气聚,底谓气止,皆停滞不散之意。又【昭二年】湫隘器尘。【注】湫,下也。又地名。【左传庄十九年】楚子伐黄,还及湫。 又【集韵】雌由切,音秋。义同。 又【广韵】【集韵】□在九切,音愀。义同。一曰泄水渎也。又【集韵】兹消切,音焦。夫湫,亦地名。 又宗苏切,音租。人名。【左传】鲁有子服湫。
【丑集中】【土字部】 【广韵】胡到切【集韵】後到切,□音号。【说文】土釜也。
栮 【辰集中】【木字部】 栮 【集韵】【类篇】□忍止切,音耳。亦作。木。【字汇】生枯木上,形如耳,故以耳名。
湬 【巳集上】【水字部】 湬 【正字通】俗湫字。
漜 【巳集上】【水字部】 漜 【集韵】以者切,音野。泥淖也。或作□。
湭 【巳集上】【水字部】 湭 【玉篇】才周切【集韵】徐由切,□音囚。与汓泅同。浮行水上也。 又【集韵】字秋切,音酋。【博雅】湭酒液也。一曰水名,在雍州。或作□。
湮 【巳集上】【水字部】 湮 【唐韵】於眞切【集韵】【韵会】伊眞切,□音因。【尔雅释诂】湮,落也。【说文】湮,没也。通作洇。 又水名。【水经注】水出狂水东北湮谷。 又【广韵】乌前切【集韵】因莲切,□音烟。塞也。【左传昭二十九年】郁湮不育。 又【集韵】一结切,音噎。又壹计切,音翳。义□同。 又伊甸切,音宴。没水中也。
汤 【巳集上】【水字部】 汤 【唐韵】土郎切【集韵】【韵会】【正韵】他郎切,□音镗。【说文】热水也。【楚辞九歌】浴兰汤兮沐芳。 又水名。【山海经】上申之山,汤水出焉。又【水经注】江水,东径瞿巫滩,左则汤溪水注之,源出朐忍县北。 又谷名。【张衡南都赋】汤谷涌其後。 又州名。【韵会】广南化外,唐置汤州,天宝时为汤泉郡。 又县名。【广舆记】汤阴县,属彰德府。 又【书虞书疏】除残去虐曰汤。马融又云:云行雨施曰汤。又【风俗通王霸篇】汤者,攘也,昌也。言其攘除不轨,天下炽盛。 又【广韵】式羊切【集韵】【韵会】【正韵】尸羊切,□音商。汤汤,流貌。一曰波动之状。【诗大雅】江汉汤汤。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他浪切,音傥。热水沃也。【礼月令】如以热汤。 又【集韵】余章切,音阳。与暘同。暘谷,日所出也。亦作阳。【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汤谷。 又【广韵】他浪切,音荡。与荡通。【诗陈风】子之汤兮。【传】汤,荡也。【笺】言游荡无不为也。 又与荡同。【前汉天文志】四星若合,是谓大汤。 又【韵补】叶透空切,音通。【东方朔七谏】何靑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考证:〔【楚辞九歌】浴兰汤兮沐芳华。〕 谨按原文华字属下为句不连芳读,谨省华字。
湰 【巳集上】【水字部】 湰 【集韵】良中切,音隆。高下水也。或作漋。
湱 【巳集上】【水字部】 湱 【集韵】【韵会】【正韵】□霍虢切,音砉。漰湱,波相激声。【郭璞江赋】漰湱泶灂。 又【唐韵】呼麦切,音剨。漍湱水,出西溪。
湲 【巳集上】【水字部】 湲 【唐韵】王权切【集韵】【韵会】【正韵】于权切,□音员。潺湲,水流貌。【楚辞九歌】观流水兮潺湲。又【广韵】获顽切【集韵】胡鳏切【正韵】侯顽切,□音睆。又【集韵】【韵会】□于元切,音袁。义□同。
湳 【巳集上】【水字部】 湳 【唐韵】【集韵】【韵会】□乃感切,音喃。【说文】西河美稷保东北水。【水经注】湳水,出西河郡美稷县。 又地名。【後汉西羌传】先零卑湳,□皆强富。
湴 【巳集上】【水字部】 湴 【广韵】蒲鉴切【集韵】薄鉴切,□音□。与埿同。深泥也。 又星命家,禄後一辰为湴河。【梦溪笔谈】湴河谓陷运,如今之空亡也。 又【集韵】皮咸切,音碰。行淖中也。
湶 【巳集上】【水字部】 湶 与泉同。【字牖】引汉相孙君碑,波障湶漑。
湷 【巳集上】【水字部】 湷 【字汇补】直追切,音槌。水深声也。
湸 【补遗】【巳集】【水字部】 湸 【字汇补】力样切,音亮。大水也。
湹 【备考】【巳集】【水字部】 湹 【篇海类编】直连切,音缠。水名。◎按卽□字之讹。
湺 【备考】【巳集】【水字部】 湺 【五音篇海】音涎。□字之讹。
【巳集上】【水字部】 【字汇】沓字之讹。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古华切【集韵】姑华切,□音瓜。引也,击也。 又【集韵】乌瓜切,音蛙。义同。 与从爪别。
湿 【巳集上】【水字部】 湿 〔古文〕□【唐韵】他合切【集韵】【正韵】托合切,□音沓。水名。【说文】水出东郡东武阳,入海。【水经注】湿水,出累头山。一曰治水。 又【广韵】【集韵】【韵会】失入切【正韵】实执切,□音□与湿同。【说文】幽湿也。或作湿。 又【集韵】叱入切,音蛰。湿湿,牛呞动耳貌。【诗小雅】其耳湿湿。 又鄂合切,音□。湿阴,汉侯国名。 又席入切,音习。与隰同。坂下湿也。或作湿。 【通雅】湿湿漯显□以形相借。【集韵】漯湿三字同。水出雁门。○按《说文》湿水,卽禹贡孟子济漯之漯。盖湿乃漯本字也。後以漯为湿,又转以湿为乾湿之湿。□字原从糸作,不从亚。
溃 【巳集上】【水字部】 溃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对切,音绘。【前汉文帝纪】大水溃出。【注】旁决曰溃。 又乱也。【诗大雅】溃溃回遹。 又散也。【左传文三年】民逃其上曰溃。【公羊传】国曰溃,邑曰叛。 又遂也。【诗小雅】是用不溃于成。 又怒也。【诗邶风】有洸有溃。【韩诗】溃溃,不善之貌。 又水相交过曰溃。【宋玉高唐赋】溃淡淡而□入。 又溃濩,水势相激貌。【郭璞江赋】溃濩泧漷。 又【集韵】胡隈切,音回。义同。 又戸代切,音□。与瀣同。 又胡骨切,音搰。决也。
溅 【巳集上】【水字部】 溅 【广韵】则旋切【集韵】【韵会】将先切,□音笺。溅溅,水疾流貌。【沈约诗】出浦水溅溅。 又【广韵】【集韵】□子贱切,音箭。水激也。通作湔。【史记蔺相如传】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 又【集韵】则旰切,音赞。与灒同。汗洒也。 又才线切,音贱。激也。 【集韵】或作浅。又作□。通作碊。
滚 【巳集上】【水字部】 滚 【集韵】古本切,音衮。大水流貌。或作混浑。 又古困切,音腀。滚滚,水流貌。
滠 【巳集上】【水字部】 滠 【广韵】书涉切【集韵】失涉切,□音摄。水名。【水经】江水,左为湖口。水通太湖,又东合滠口。 又【集韵】日涉切,音聂。义同。 又昵立切,音孴。涩滠,雨露貌。 又【春秋繁露山川颂】小者可以为舟舆浮滠。【注】滠,浮栰之类。
溍 【巳集上】【水字部】 溍 【集韵】卽刃切,音晋。【玉篇】水也。一曰水名。
溎 【巳集上】【水字部】 溎 【广韵】於甸切【集韵】伊甸切,□音宴。大水貌。 又【集韵】涓惠切,音桂。水名。
溏 【巳集上】【水字部】 溏 【唐韵】【集韵】【韵会】□徒郎切,音唐。【博雅】滒溏,淖也。一曰池也。
源 【巳集上】【水字部】 源 【广韵】【集韵】【韵会】□愚袁切,音元。【说文】水泉本也。【礼月令】为民祈祀山川百源。【注】众水始出为百源。 又水名。【水经注】沁水东与丹水合,水出上党高都县故城东北阜下,俗谓之源源水。 又姓。【北魏书源贺传】秃发傉檀之子贺入後魏,魏大武谓之曰:与卿同源,可为源氏。 【韵会】本作厵,篆省作原。
溑 【巳集上】【水字部】 溑 【广韵】苏果切【集韵】损果切,□音锁。【说文】水也。或作漅。
【丑集下】【女字部】 【广韵】苦协切【集韵】【韵会】诘叶切,□音箧。【说文】得志□。 又【集韵】呼帖切,音。息也。一曰少气也。 又卽协切,音浃。义同。
溒 【巳集上】【水字部】 溒 【唐韵】雨元切【集韵】于元切,□音袁。【玉篇】水流貌。
□ 【未集中】【网字部】 □ 【玉篇】音义与同。○按□卽字重文。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集韵】□苍没切,音猝。【博雅】绳索也。又【集韵】千结切,音切。义同。
孞 【备考】【寅集】【子字部】 孞 【搜真玉镜】音信。
溓 【巳集上】【水字部】 溓 【广韵】【集韵】□勒兼切,音濂。【说文】中绝小水。与濂同。 又【集韵】离览切,音廉。义同。 又【集韵】【正韵】□泥占切,音粘。与黏同。【说文】相著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输入虽有深泥,亦弗之溓也。【注】溓读为黏。谓泥不黏著辐也。 又【广韵】良冉切【集韵】【正韵】力冉切,□音敛。渍也。一曰薄冰。【潘岳寡妇赋】水溓溓以微凝。 又【广韵】力忝切【集韵】卢忝切,□音稴。义同。又恬静貌。一曰小水。 又【集韵】乎监切,音衔。濆水沾物也。 又乎韽切,音陷。沉物水中使冷。 又两减切,音脸。味薄也。 又犁针切,音林。与瀶同。一曰寒也。
溔 【巳集上】【水字部】 溔 【广韵】以沼切【集韵】【韵会】以绍切,□音鷕。【玉篇】浩溔,水无际也。【司马相如上林赋】灏溔潢漾。 又皛溔,水色深白之貌。【郭璞江赋】沆瀁皛溔。
溕 【巳集上】【水字部】 溕 【玉篇】【集韵】□蒙弄切,幪去声。微雨也。
祬 【午集下】【示字部】 祬 【集韵】祗古作祬。注详五画。
准 【巳集上】【水字部】 准 【唐韵】【正韵】之允切【集韵】【韵会】主尹切,□肫上声。【说文】平也。【前汉律历志】绳直生准。准者,所以揆平取正也。【书立政】准人。【正义】准人,正法之人,谓士官。 又均也。【礼月令】先定准直。【正义】谓轻重平均。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权之然後准之。【注】谓准击平正之也。 又平准,汉官名。武帝置平准官,笼天下盐铁。 又则也,仿也。【易系辞】易与天地准。 又乐器,汉京房所作,以定律数。 亦作准。【庄子天道篇】平中准,大匠取法焉。【字林】准与准同。 又【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拙。【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注】服虔曰:准,颊权也。文颖曰:准,鼻也。 又【集韵】数轨切【正韵】式轨切,□音水。亦平也。一曰车辕脊不停水。考证:〔【周礼冬官考工记】准之,然後量之。【注】谓准击平正之也。〕 谨按注系上句权之然後准之之注。谨将改准之然後量之句,改为权之然後准之。
【丑集中】【土字部】 【广韵】芳福切【集韵】方六切,□音覆。同□。穴地以居。 又【集韵】芳六切,音蝮。引《诗》:陶复陶穴。或从土。 又房六切,音伏。【博雅】窟也。
溗 【巳集上】【水字部】 溗 “【广韵】食陵切【集韵】神陵切,□音绳。波前後相凌也。一曰水不流也。一曰水名。【集韵】或作□。
考证:〔【广韵】【集韵】□音绳。波前後相□也。〕 谨照原文□改凌。”
溘 【巳集上】【水字部】 溘 【唐韵】口答切【集韵】【韵会】【正韵】克盍切,□音榼。【说文】奄忽也。【江淹恨赋】朝露溘至。 又至也,依也。 又【唐韵】苦盖切,音礚。船著沙也。 【集韵】或作□。
溙 【巳集上】【水字部】 溙 【集韵】他盖切,音太。水貌。通作汰。
溚 【巳集上】【水字部】 溚 【集韵】德合切,音答。湿也。 又竹洽切,音札。义同。 又【篇海】他合切,音塔。水名,在平原。
溛 【巳集上】【水字部】 溛 【集韵】乌瓜切,音窐。与窊窳同。【说文】污邪下也。 又溛瀤,不平之貌。【郭璞江赋】垽沦溛瀤。
溠 【巳集上】【水字部】 溠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侧驾切,音诈。水名。【说文】水在汉南荆州浸。【周礼夏官职方氏】豫州,其浸波溠。 又【广韵】侧加切【集韵】庄加切,□音□。又【广韵】七河切【集韵】仓何切,□音蹉。又【集韵】叉宜切,音差。义□同。 又【集韵】锄加切,音查。水名,在北地。 又助驾切,音乍。水名,在美阳。 本作□。
溡 【巳集上】【水字部】 溡 【集韵】市之切,音时。水名,在齐。通作时。渑水所入也。见【左传昭十二年注】。
溢 【巳集上】【水字部】 溢 【唐韵】夷质切【集韵】【韵会】【正韵】弋质切,□音逸。【说文】器满也。【尔雅释诂】溢,盈也。【孝经诸侯章】满而不溢。 又【尔雅释诂】溢,静也。【疏】盈溢者宜静。又愼也。舍人曰:溢行之愼。 又洋溢也。【中庸】洋溢乎中国。 又匹溢,声四散也。【王褒洞箫赋】龢纷离其匹溢。 又【仪礼丧服】朝一溢米。【注】二十四两曰溢,为米一升,二十四分升之一。 又【孔丛子杂训】两手曰掬,一手曰溢。 又同镒。【荀子儒效篇】藏千溢之宝。 又通佾。【前汉郊祀歌】千童罗舞成八溢。【注】溢,与佾同。列也。 又【集韵】食质切,音实。【仪礼】一溢米,刘昌宗读。 又神至切,音示。【诗周颂】假以溢我。徐邈读。 又【韵补】叶於旣切,音意。【左思魏都赋】沐浴福应,宅心醰粹,余粮栖亩而勿收,颂声载路而洋溢。考证:〔【韵补】叶子旣切,音意。〕 谨照韵补原文,子旣切改於旣切。
溣 【巳集上】【水字部】 溣 【广韵】【集韵】□卢困切,音论。水中曳船曰溣。
溥 【巳集上】【水字部】 溥 【唐韵】滂古切【集韵】【韵会】颇五切【正韵】滂五切,□音普。【说文】大也。【增韵】徧也。【诗商颂】我受命溥将。 又通作普。【诗小雅】溥天之下。【孟子】引《诗》作普。 又【集韵】芳无切,音敷。与旉同。布也。【礼祭义】溥之而横乎四海。 又同敷。【书禹贡】禹敷土。【荀子成相篇】作禹溥土。 又伴姥切,音簿。涂也。 又【集韵】【正韵】□伯各切,音博。水名。 又【集韵】匹各切,音粕。溥漠,水貌。 【韵会】毛氏曰:从浦从寸。俗作漙,非。
溦 【巳集上】【水字部】 溦 【唐韵】【集韵】□无非切,音微。【说文】小雨也。【集韵】或作霺。 又【类篇】旻悲切,音眉。谷与渎通也。【尔雅释丘】穷渎泛谷者溦。
□ 【备考】【未集】【糸字部】 □ 【海篇】音皃。
溧 【巳集上】【水字部】 溧 【唐韵】【集韵】□力质切,音栗。水名。【说文】水出丹阳溧阳县。 又洲名。【山谦之丹阳记】江宁烈洲,吴旧津所也。亦曰溧洲。
溨 【巳集上】【水字部】 溨 【广韵】昨哉切,音裁。水名。
溪 【巳集上】【水字部】 溪 【广韵】苦奚切【集韵】【韵会】牵奚切。□与溪同。【说文】山渎无所通者。又水注川曰溪。 【广韵】或作磎。
温 【巳集上】【水字部】 温 【说文】温本字。
溬 【巳集上】【水字部】 溬 【正字通】俗字。
溭 【巳集上】【水字部】 溭 【唐韵】士力切,音崱。【玉篇】波也。又溭淢,水势。【郭璞江赋】溭淢濜溳,龙鳞结络。【注】波势参差相次,如龙之鳞连结交络也。
浳 【巳集上】【水字部】 浳 【集韵】逸织切,音弋。肥泽也。
溮 【巳集上】【水字部】 溮 【集韵】霜夷切,音师。水名。【水经注】溮水,源出大溃山。 又【佩觿集】溮则,申州川名。
溯 【巳集上】【水字部】 溯 【集韵】苏故切,音素。逆流而上也。与同。详字注。 又色角切,音朔。【玉篇】水也。 又与□同。□,濯潘也。详□字注。
溰 【巳集上】【水字部】 溰 【广韵】【集韵】【韵会】□鱼衣切,音沂。与凒同。【博雅】凒凒,霜雪也。或从白作皑,从水作溰。
溱 【巳集上】【水字部】 溱 【唐韵】【正韵】侧诜切【集韵】【韵会】缁诜切,□音臻。水名。【说文】水出桂阳临武,入汇。 又水名,在河南。春秋时属郑。【诗郑风】溱与洧方涣涣兮。 又水名,出汝南。【水经注】溱水,出浮石岭北靑衣山。 又溱溱,众也。【诗小雅】室家溱溱。 又【班固灵台诗】百谷溱溱。【注】溱溱,盛貌。 又舒也。【扬子太□经】阳引而进,物出溱溱。 又至也,与臻同。【前汉王褒传】万祥毕溱。 又通蓁。【诗周南】其叶蓁蓁。齐诗作其叶溱溱。见【诗考】。 又州名。【广舆记】河南汝宁府,汉曰汝南,後周曰溱州。缁字原从□,不从巛。考证:〔【说文】水出桂阳临武,入淮。〕 谨照原文入淮改入汇。
【子集下】【卩字部】 【韵会】凡从□字之偏旁作□巴卩。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同□。详□字注。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补】徒蓝切,音谈。黏也。 【海篇】今作。
溲 【巳集上】【水字部】 溲 【广韵】疏有切【集韵】【韵会】【正韵】所九切,□音醙。【玉篇】与□同,浸沃也。又水调粉面也。【礼内则】为稻粉糔溲之,以为酏。 又【集韵】【韵会】【正韵】□疏鸠切,音搜。与叟同。叟叟,淅米声。 又与醙同。【仪礼士虞礼】明齐溲酒。【注】明齐,新水也。言以新水溲酿此酒也。 又溺谓之溲。【後汉张湛传】遣矢溲便。 又泡溲,盛多貌。【王褒洞箫赋】泡溲泛□。 又水名,在南阳。【水经注】溲水,出湖阳北山。 又【集韵】苏遭切,音骚。亦便也。
溳 【巳集上】【水字部】 溳 【唐韵】【集韵】□王分切,音云。水名。【水经注】溳水,出蔡阳县东南大洪山。 又州名。【广舆记】德安府,春秋为郧子国,後周曰溳州。 又【广韵】于敏切【集韵】【韵会】羽敏切,□音陨。濜溳,波相次也。【郭璞江赋】溭淢濜溳。
滊 【巳集上】【水字部】 滊 【玉篇】许气切【集韵】许旣切,□音欷。水名。 又【集韵】许竭切,音歇。【字林】盐池。一曰以甘水和咸水为盐曰滊。
溴 【巳集上】【水字部】 溴 【玉篇】尺又切,音臭。水气也。
溶 【巳集上】【水字部】 溶 【唐韵】【集韵】【韵会】□余封切,音容。【说文】水盛也。一曰安流。【扬雄甘泉赋】溶方皇于西淸。【注】溶然,闲暇之貌。一曰盛貌。 又【唐韵】余陇切【集韵】【韵会】【正韵】尹竦切,□音勇。义同。 又鸿溶,竦踊貌。【司马相如大人赋】纷鸿溶而上厉。
溷 【巳集上】【水字部】 溷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困切,音慁。【说文】乱也。一曰水浊。【屈原离骚】世溷浊而不分。 又秽也。与圂通。《礼少仪》君子不食圂腴。《礼旣夕礼》郑注圂作溷。 又厕也。【晋书左思传】门庭藩溷,皆著纸笔。 又【集韵】戸衮切,音混。又胡惯切,音患。义□同。 又【集韵】【韵会】□胡昆切,音魂。郁热也。【宋玉风赋】憞溷郁邑。【注】憞溷。烦浊貌。一曰热郁貌。考证:〔【礼少仪】君子不食溷余。【注】谓犬豕之属,食米谷者也。〕 谨按少仪原文君子不食圂腴。圂字无水旁。腴亦不作余。查仪礼旣夕礼郑注圂作溷。今改为与圂通。礼少仪君子不食圂腴。礼旣夕礼郑注圂作溷。
溹 【巳集上】【水字部】 溹 【广韵】苏各切【集韵】昔各切,□音索。水名,在荥阳。一曰出闻喜县。 又水名。【山海经】敦与之山,溹水出于其阳。 又【广韵】山责切,音策。溹溹,雨下貌。与□通。
溺 【巳集上】【水字部】 溺 〔古文〕【广韵】奴历切【集韵】【韵会】乃历切,□音惄。没也。【释名】死于水曰溺。溺,弱也,不能自胜也。【诗小雅】载胥及溺。 又凡人情沈湎不反亦曰溺。【礼乐记】奸声以滥溺而不止。 又【集韵】昵角切,音搦。亦没也。 又【唐韵】而灼切【集韵】【韵会】日灼切【正韵】如灼切,□音若。水名。【说文】水自张掖删丹,西至酒泉,合□余波入于流沙。【书禹贡】作弱水。 又【集韵】奴吊切。与尿同,小便也。【史记范睢传】宾客飮者,醉便溺睢。
岤 【寅集中】【山字部】 岤 【正字通】呼□切,音血。山穴也。【楚辞招隐士】憭兮栗虎豹岤。【注】穿穴也。
溻 【巳集上】【水字部】 溻 【集韵】托合切,音榻。【玉篇】湿也。
湿 【巳集上】【水字部】 湿 【唐韵】【集韵】【韵会】□失入切,音。【说文】幽湿也。从水,一所以覆也。覆土而有水,故湿也。【尔雅释地】下者曰湿。【易乾卦】水流湿。 又吏治太急曰束湿。【前汉酷吏传】急如束湿。【注】言其急之甚也。湿物则易束。 又湿湿,水光开合之貌。【木华海赋】瀼瀼湿湿。 又【扬子方言】湿,忧也。宋卫谓之愼,或曰□。陈楚或曰湿,或曰济。自关而西,秦晋之闲,凡志而不得,欲而不获,高而有坠,得而中亡,谓之湿。或谓之惄。【注】湿者,失意潜沮之名。 俗作湿。【徐铉曰】今人不知,以湿为此字。湿乃水名,非此也。【毛氏曰】湿,本合韵,托合切,水名。後误以为乾湿字。考证:〔【说文】幽湿也。从水,一所以覆也。覆而有土,故湿也。〕 谨照系传原文,覆而有土改覆土而有水。〔【尔雅释地】陂下者曰湿。〕 谨照原文省陂字。
滂 【巳集上】【水字部】 滂 【唐韵】【正韵】普郎切【集韵】【韵会】铺郎切,□音霶。【说文】沛也。【诗小雅】俾滂沱矣。 又水名。【山海经】呼勺之山,滂水出焉。 又滂洋,饶广也。【前汉郊祀歌】福滂洋。 又淜滂,风击物声。【宋玉风赋】飘忽淜滂。 又滂人,掌山泽之官。【淮南子时则训】令滂人纳材苇。 又【韵会】【正韵】□普浪切,义同。 又【集韵】披庚切,音澎。与洴泙同。水声。【史记司马相如传】汹涌滂。 又【集韵】蒲光切,音傍。水流声。【前汉司马相如传】滂濞沆漑。郭璞读。 【集韵】或作雱霶。
滃 【巳集上】【水字部】 滃 【唐韵】【韵会】【正韵】乌孔切【集韵】邬孔切,□音蓊。【说文】云气起也。【焦氏易林】潼滃蔚荟。 又【说文】大水貌。 又滃渤,雾出貌。【郭璞江赋】气滃渤以雾杳。 又湖名。【范致明岳阳风土记】灉湖,在州南。春冬水涸,昔人谓之乾湖,水经谓之滃湖。
炗 【巳集中】【火字部】 炗 【玉篇】古文灮字。注详儿部四画。
漌 【巳集上】【水字部】 漌 【唐韵】居隐切【集韵】几隐切,□音谨。淸也。一曰渍也。
漍 【巳集上】【水字部】 漍 【唐韵】【集韵】□古获切。音蝈。水也。
沧 【巳集上】【水字部】 沧 〔古文〕□□【唐韵】七刚切【集韵】【韵会】千刚切,□音仓。水名。【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 又河名。【水经注】湿水左会淸夷水,亦谓之沧河。 又湖名。【广舆记】在韶州府乐昌县。 又州名。【广韵】後魏所置,盖取沧海为名。 又【说文】寒也。【逸周书】天地之道有沧热。 亦作仓。【扬雄甘泉赋】东烛仓海。 又【集韵】楚亮切,音创。与凔同。
灭 【巳集上】【水字部】 灭 〔古文〕□□【唐韵】亡列切【集韵】莫列切,□音搣。【说文】尽也。【周礼夏官】大司马九代之,法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注】毁其宗庙社稷曰灭。 又没也。【易大过】过涉灭顶。 又火熄也。【书盘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又【韵补】叶明秘切,音媚。【曹植夏启赞】大战于甘,有扈以灭。威振诸侯,元功克乂。
滆 【巳集上】【水字部】 滆 【广韵】【集韵】□下革切,音核。湖名,在阳羡。【水经注】中江东南左合滆湖。 又【集韵】各核切,音隔。义同。
汮 【巳集上】【水字部】 汮 【广韵】居银切,音巾。水名。出沂县。【水经】汮水出沂县北山,南流过其县之东,又南入於沔。【郦道元注】顺阳县有石山,南临汮水。汮水又南流,注於沔水,谓之汮口。地理志谓之涓水,言熊耳之山,涓水出焉,至顺阳入沔。 又【集韵】规伦切,音均。又龙春切,音伦。又兪伦切,音匀。又怡成切,音盈。又九峻切,音呁。义□同。
濆 【巳集上】【水字部】 濆 【唐韵】【集韵】【韵会】□符分切,音汾。【说文】水厓也。【诗大雅】铺敦淮濆。 又【尔雅释水】汝为濆。【注】大水溢出别为小水之名。【水经注】汝水径奇雒城西北,濆水出焉。 又【广韵】普切【集韵】铺切,□音歕。潠水也。通作喷。 又【玉篇】扶刎切【集韵】【韵会】父吻切【正韵】房吻切,□音愤。涌也。【公羊传昭五年】濆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何,涌泉也。 又去声。【杜甫诗】撇漩捎濆无险阻。【注】今川语漩濆皆去声。○按字从贲,十三画。《正字通》附十二画,非,今改正。
□ 【未集中】【网字部】 □ 【广韵】【集韵】□女减切,音淰。捕鱼网也。同□。
濇 【巳集上】【水字部】 濇 【广韵】所立切【集韵】杀测切,□音色。不滑也。【淮南子要略】瀸濇肌肤。 又【唐韵】色立切,音涩。义同。
濈 【巳集上】【水字部】 濈 【唐韵】阻立切【集韵】【韵会】侧立切【正韵】侧入切,□音戢。【说文】和也。【诗小雅】其角濈濈。 又【埤苍】濈水行出也。【张衡南都赋】流湍投濈。 又疾貌。【曹植七启】濈然凫没。 又【集韵】实洽切,音萐。□濈,湍流。
濉 【巳集上】【水字部】 濉 【广韵】息遗切【集韵】宣隹切,□音绥。水名。【正字通】与睢同。【括地志】睢水,首受浚仪县浪荡渠水,东经临虑县入泗。
炓 【巳集中】【火字部】 炓 【玉篇】落啸切【广韵】力吊切,□音料。【玉篇】火光貌。
濌 【巳集上】【水字部】 濌 【广韵】他合切【集韵】托合切,□音嚃。积厚也。与沓通。 又黑也。一曰濌濌,无贤不肖之辨。【晋书羊曼传】曼任达颓纵,州里称曼为濌伯。
濗 【巳集上】【水字部】 濗 【广韵】【集韵】□莫狄切,音觅。水浅貌。【水经注】漳津故渎,水旧断,溪东北出,涓流濗注而已。【集韵】通作漞。
濊 【巳集上】【水字部】 濊 【唐韵】呼会切【集韵】呼外切,□音翽。【说文】水多貌。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乌外切,音荟。汪濊,深广也。【前汉郊祀歌】泽汪濊,辑万国。【注】汪濊者,言饶多也。 又【广韵】於废切【集韵】【韵会】乌废切【正韵】乌胃切,□音秽。义同。一曰浊也。亦与秽通。【前汉李寻传】荡涤浊濊。 又水名。【水经注】淸漳自章武县故城西,故濊邑也,枝渎出焉,谓之濊水。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呼括切,音豁。与□同。碍流也。一曰罟入水声也。【诗卫风】施罛濊濊。考证:〔【诗卫风】施罟濊濊。〕 谨照原文罟改罛。
濋 【巳集上】【水字部】 濋 【广韵】创举切【集韵】【韵会】创所切【正韵】创祖切,□音楚。水名。【尔雅释水】济为濋。【注】大水溢出别为小水之名。
濍 【巳集上】【水字部】 濍 【玉篇】先公切【集韵】苏丛切,□音松。水声。
濎 【巳集上】【水字部】 濎 【广韵】【集韵】□都挺切,音顶。濎泞,水貌。或作。 又【集韵】他顶切,音珽。濎濙,小水貌。【扬雄甘泉赋】梁弱水之濎濙。 又他定切,音听。义同。
濐 【补遗】【巳集】【水字部】 濐 【字汇补】之暑切,音主。水涯也。
濑 【巳集上】【水字部】 濑 【唐韵】洛带切【集韵】【韵会】【正韵】落盖切,□音赖。【说文】水流沙上也。【楚辞九歌】石濑兮浅浅。 又湍也。【前汉武帝纪】遣甲为下濑将军。【注】濑,湍也。吴越谓之濑,中国谓之碛。 又水名。【水经注】濑水,出苍梧荔浦县西北鲁山之东。 又【韵补】叶力制切,音利。【刘桢鲁都赋】龟螭潜滑于黄泥,文鱼游踊于淸濑。浚迅波以远腾,正泌瀄于湄。
灷 【巳集中】【火字部】 灷 【五音集韵】士恋切,音馔。火种也。 【正字通】同。【管子弟子职注】折,卽作折□。今作灷。◎按弟子职,栉之远近,乃承厥火。房注但云:栉谓烛尽,不注音切,亦□无折卽作折□字。惟韵会小补媵注云:弟子职左手正栉。谭苑曰:栉假借字,正作□,从火从□,音烬。或古本管子,栉作□,有烬字一音也。然说文媵,本作从人,灷声。徐铉曰:灷不成字,当从□省,则灷字似可删。广韵诸书俱不载,今以玉篇所收特存之。 □字原作火下□。从□省卽从朕省。
【丑集下】【大字部】 【集韵】越逼切,音域。大力貌。 又忽域切,音洫。【博雅】方也。一曰大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之聿切。一也。
坂 【寅集中】【山字部】 坂 【正字通】与阪坂同。
濒 【巳集上】【水字部】 濒 【集韵】【正韵】□□民切,音宾。水厓也。【前汉成帝纪】濒河之郡。 又同滨。【书禹贡】海滨广斥。【前汉地理志】引作濒。 又【玉篇】浦民切【正韵】毗宾切,□音频。义同。 【说文】本作□。
濔 【巳集上】【水字部】 濔 【唐韵】奴礼切【集韵】【韵会】【正韵】乃礼切,□音祢。【说文】水满也。与弥同。 又众也。【诗齐风】垂辔濔濔。 又【鲍昭芜城赋】濔迤平原。【注】濔,相连渐平之貌。 又【广韵】绵婢切。【集韵】母婢切,□音弭。义同。 【集韵】或作□沔。
濖 【巳集上】【水字部】 濖 【玉篇】常预切【集韵】常恕切,□音署。沟也。 又【水经注】博水东径阳城县,散为泽渚,渚水濖涨方数里。
泞 【巳集上】【水字部】 泞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乃定切,音甯。淖也。【左思吴都赋】流汗霢霂,而中逵泥泞。 又【集韵】一曰淸也。 又【唐韵】【集韵】【正韵】乃挺切【韵会】乃顷切,□宁上声。义同。 又泞,水沸貌。 又汀泞,小水。【张协七命】何异促鳞之游汀泞。 又【集韵】囊丁切,音宁。亦小水也。 又乃计切,泥去声。涵也。
滰 【巳集上】【水字部】 滰 【唐韵】其两切【集韵】【韵会】【正韵】巨两切,并音勥。【说文】浚乾渍米也。 又【扬子方言】乾黏曰滰。 又【集韵】渠映切,音竞。□也。
渗 【巳集上】【水字部】 渗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所禁切,音罧。【说文】下漉也。【司马相如封禅书】滋液渗漉。 又渗漓,流貌。【扬雄河东赋】泽渗漓而下降。 又泽名。【穆天子传】甲辰猎於渗泽。 又【集韵】【韵会】□疏簪切,音森。淋渗,毛羽始生貌。【木华海赋】鹤子淋渗。 又【集韵】【类篇】□千寻切,音侵。与浸同。浸淫渐渍也。或作渗。
滳 【巳集上】【水字部】 滳 【集韵】尸羊切,音商。水名。 又【列子力命篇】郁郁芊芊,若何滳滳。【注】滳,读如商。一作滂,与汸通。
滴 【巳集上】【水字部】 滴 【广韵】都历切【集韵】【韵会】【正韵】丁历切,□音的。【说文】水注也。【增韵】涓滴,水点。又沥下也。【王子年拾遗记】香露滴沥。 【广韵】亦作□。【法华经】作渧,与滳异。
滶 【巳集上】【水字部】 滶 【唐韵】五劳切【集韵】牛刀切,□音敖。水名。【说文】水出南阳鲁阳,入城父。
卤 【巳集上】【水字部】 卤 【广韵】【正韵】郎古切【集韵】笼五切,□音鲁。与卤同。【说文】西方盐地,象盐形。安定有卤。县东方谓之,西方谓之卤。亦作瀂。【尔雅释言】卤,苦也。【疏】卤,苦地也。谓斥卤可煮盐者。 又【广韵】【集韵】【正韵】□昌石切,音尺。或从舄作舄。又【唐韵】徒历切【集韵】亭历切,□音狄。义□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鲁故切,音露。竹名。与簬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补】徒蓝切,音谈。黏也。
【丑集下】【女字部】 【字汇】追万切,音啭。【扬子方言】抱,耦也。 又亡辨切,音免。与娩同。
浒 【巳集上】【水字部】 浒 【唐韵】呼古切【集韵】【韵会】【正韵】火五切,□音虎。【说文】水厓也。【尔雅释丘】岸上浒。【疏】岸上平地去水稍远者名浒。【诗王风】在河之浒。 又淮水之别出者。【尔雅释水】淮为浒。 【说文】本作许,或作滹。【玉篇】同汻。
滹 【巳集上】【水字部】 滹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荒胡切,音呼。滹沱,水名,在信都,北入海。或作瀖□恶淲泘。【周礼】作呼池。 又姓。前汉下摩侯滹毒泥。 又【集韵】火五切,音虎。与浒同。详浒字注。
滺 【巳集上】【水字部】 滺 【广韵】以周切【集韵】【韵会】夷周切,□音由。水流貌。【诗卫风】淇水滺滺。【集韵】通作悠。
滻 【巳集上】【水字部】 滻 【唐韵】【集韵】【韵会】所□切【正韵】楚□切,□音产。水名。【说文】水出京兆蓝田谷。【司马相如上林赋】终始灞滻。 又【水经注】沔水,又东得滻口,其水承大滻马骨诸湖。 又【博雅】滻滻,众也。 又【类篇】一曰出涕貌。 【前汉郊祀志】作产。
滽 【巳集上】【水字部】 滽 【广韵】【集韵】□余封切,音容。水名。【山海经】宜苏之山,滽滽之水出焉。○按《水经》作庸庸,出河南垣县。 又【山海经】扶猪山西曰厘山,滽滽之水出焉。【名胜志】厘山,在嵩县西。【水经注】今水出陆浑县之西南王母。
滚 【巳集上】【水字部】 滚 【集韵】古本切,音衮。大水流貌。或作混浑。 又古困切,音腀。滚滚,水流貌。
满 【巳集上】【水字部】 满 〔古文〕□【唐韵】【正韵】莫旱切【集韵】母伴切,□音懑。【说文】盈溢也。【书大禹谟】不自满假。【传】满谓盈实。【正义】满以器喩,故为盈实。【管子霸言篇】地大而不为,命曰土满。人众而不理,命曰人满。兵威而不止,命曰武满。 又姓,晋满奋。 又【集韵】莫困切,音闷。同懑。【说文】烦也。或省作满。【前汉霍光传】忧满不食。 又【韵补】叶美辨切,音免。【苏轼诗】南都从事亦学道,不恤枯肠夸脑满。问羊他日到金华,应时相将游阆苑。又□、満、□。
漀 【巳集上】【水字部】 漀 【唐韵】去挺切【集韵】弃挺切,□音謦。【说文】侧出泉也。 又【玉篇】出酒也。【释名】漀,犹倾也。侧器倾水浆也。 又【集韵】牵盈切,音轻。又苦丁切,音□。义□同。
渔 【巳集上】【水字部】 渔 【唐韵】语居切【集韵】【韵会】【正韵】牛居切,□音鱼。【说文】捕鱼也。【易系辞】以佃以渔。 又侵取无择曰渔。【礼坊记】诸侯不下渔色。【注】渔色,取象捕鱼,然中网取之,是无所择。 又或作。【周礼天官】人掌以时。 又水名,在渔阳。【水经注】渔水,出县东南。 又姓,宋渔仲修。 又【集韵】【正韵】□牛据切,音御。义同。 【韵会】本作□。【徐曰】从二鱼,鱼多也。篆文从省。
漂 【巳集上】【水字部】 漂 【唐韵】匹消切【集韵】【韵会】【正韵】纰招切,□音飘。【说文】漂,浮也。【书武成】血流漂杵。 又动也。【前汉中山靖王传】众煦漂山。 又与飘同。【诗郑风】风其漂女。【传】漂犹吹也。 又漂漂,高飞貌。【贾谊吊屈原赋】凤漂漂其高逝。 又寒也。【马融长笛赋】正浏漂以风洌。【注】浏漂,淸凉貌。 又【杜笃论都赋】漂概朱崖。【注】漂概,谓摩近之也。 又【集韵】□遥切,音猋。与瘭同。疽病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匹妙切,音剽。水中击絮也。【史记淮阴侯传】竟漂数十日。【集韵】或作□。 又水名。【山海经】隗山南有山,漂水出焉。【注】漂,音票。 又漂撇,余响少腾相击之貌。【王褒洞箫赋】吟气遗响,联绵漂撇。 又【集韵】匹沼切,音缥。义同。又浮也。 【说文】本作□。【广韵】亦作□。
□ 【备考】【未集】【米字部】 □ 【五音篇海】同糈。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织,古作□。注见十一画。
【子集中】【人字部】 【集韵】乃老切,音脑。姓也。【姓苑】作〈亻□〉。
漃 【巳集上】【水字部】 漃 【集韵】前历切,音寂。与□寂□諔家□同。【说文】无人声。一曰水净也。【枚乘七发】漃漻薵蓼。
漄 【巳集上】【水字部】 漄 【集韵】宜佳切,音厓。与涯同。水畔也。
漅 【巳集上】【水字部】 漅 【广韵】【集韵】【韵会】□子小切,音剿。湖名。【後汉明帝纪】漅湖,出黄金。【注】在今卢州合肥县。亦作巢。 又【集韵】【韵会】【正韵】□锄交切,音巢。义同。 又【集韵】损果切,音锁。与溑同。水也。
漆 【巳集上】【水字部】 漆 〔古文〕□【唐韵】亲吉切【集韵】【韵会】【正韵】戚悉切,□音七。水名。【说文】水出右扶风杜陵岐山。【书禹贡】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澧,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山海经】羭次之山,漆水出焉。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属右扶风。 又古邑名。【春秋襄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 又海名。【张说梁四公记】黑谷之北有漆海。 又木名。【诗墉风】椅桐梓漆。 又木汁可髤物。【书禹贡】厥贡漆丝。 又物之黑者曰漆。【周礼春官】巾车漆车藩蔽。【注】漆车,黑车也。 又【集韵】七结切【韵会】【正韵】千结切,□音切。祭礼之容。【礼祭义】济济漆漆。【注】漆漆者,专致之容。 又【集韵】七四切,音次。与髤□同。以漆涂器也。 本作桼,亦作柒。
漉 【巳集上】【水字部】 漉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卢谷切,音禄。【说文】浚也。一曰渗也。【战国策】漉汁洒地。 又【释文】竭也。【礼月令】仲春毋漉陂池。 又水名。【水经】漉水,出醴陵县东漉山。【注】水出安成乡翁陵山。 【集韵】与渌盝□通。
漊 【巳集上】【水字部】 漊 【唐韵】力主切【集韵】【韵会】陇主切,□音缕。【说文】雨漊漊也。一曰小雨不绝貌。 又【扬子方言】汝南谓飮酒习之不醉曰漊。 又【集韵】【韵会】□龙珠切,音慺。义同。 又【广韵】【正韵】郎斗切【集韵】【韵会】郎口切,□音塿。通水沟也。 又【集韵】郎侯切,音娄。水名。【後汉章帝纪】武陵漊中蛮叛。【注】漊水,源出今澧州崇义县西北山。 又水名。【山海经】呼沱水东流,注于漊水。 又漊中,县名。【广舆记】岳州慈利县吴漊中。 又【三国志东夷传】高句丽名城为沟漊。
漋 【巳集上】【水字部】 漋 【集韵】与湰同。
漎 【巳集上】【水字部】 漎 【集韵】徂聪切,音丛。与潨灇□□同。水会也。【杜甫大淸宫赋】中漎漎以回复。 又【韵会】鉏江切,音淙。又【玉篇】色讲切,霜上声。义□同。 又【玉篇】所蓊切,音竦。漎漎,疾貌。【扬雄甘泉赋】风漎漎而扶辖兮。
漏 【巳集上】【水字部】 漏 【唐韵】灵□切【集韵】【韵会】【正韵】郎豆切,□音陋。渗漏也。【说文】漏以铜壷受水,刻节画,夜百刻。亦取漏下之义。【周礼夏官】挈壷氏,掌漏刻之官。 又泄也。【左传僖四年】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疏】言漏泄师之密谋也。 又遗失也。【荀子修身篇】易忘曰漏。 又【尔雅释宫】西北隅谓之屋漏。【诗大雅】尚不愧于屋漏。【笺】漏,隐也。 又窍也。【白虎通圣人篇】禹耳三漏,是谓大通。 又穿也。【淮南子泰族训】朱弦漏越。【注】漏穿越琴瑟两头也。 又德泽下究也。【前汉吾丘寿王传】天下漏泉。【注】言润泽下沾,如屋之漏。 又江名。【水经注】楡水东径漏江县伏流山下,复出蝮口,谓之漏江。 又井名。漏井,所以受水潦者。见【周礼地官郑注】。 又【正韵】卢侯切,音楼。【礼内则】马黑脊而般臂漏。【周礼】作蝼。【注】漏当为蝼。言如蝼蛄臭也。
漑 【巳集上】【水字部】 漑 【唐韵】古代切【集韵】【韵会】居代切,□音槪。水名。【说文】水出东海桑渎覆甑山。 又灌注也。【史记河渠书】西门豹引漳水漑邺。 又涤也。【诗桧风】漑之釜□。 又沆漑,徐流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滂濞沆漑。 又【广韵】居豙切【集韵】【韵会】居气切,□音旣。义同。 又与旣通。【史记五帝纪】帝喾漑执中,而徧天下。【注】古旣字。 又【集韵】戸代切。与瀣同。补遗:【篇海类编】居大切,音盖。仰涂也。与塈通。
灯 【巳集中】【火字部】 灯 【集韵】当经切,音丁。【玉篇】火也。【类篇】烈火也。【字汇】【正字通】□云俗灯字。◎按玉篇,集韵,类篇,灯灯分载,音切各异,强合为一,非。灯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都腾切,音登。【玉篇】灯火也。【春明退朝录】上元然灯,自昏至画。【西京杂记】元夕然九华灯于南山上,照见百里。【又】咸阳宫有靑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然鳞甲皆动,炳若列星。 又释书以灯喻法,有传灯录。【杜甫诗】传灯无白日。 又【正字通】金灯草,一名山慈姑,医方取此合为丸,名玉枢丹,详本草纲目。 又叶都郞切,音当。【魏敷鲸鱼灯赋】写载其形托于金灯,隆脊矜尾鬐甲舒张。 【集韵】本作镫。【说文】镫,锭也。【注】徐铉曰:锭中置烛,故谓之镫。今俗别作灯。非是。
漒 【巳集上】【水字部】 漒 【集韵】渠良切,音强。水名,在河南郡。晋桓温封漒川侯。【通雅】沙漒洮嵹之汉也。洮水出嵹台山东北谓之嵹川。嵹与漒通。
漓 【巳集上】【水字部】 漓 【广韵】吕支切【集韵】邻知切,□音离。水渗入地。 又淋漓,雨声。本作漓。或作离。
演 【巳集上】【水字部】 演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以浅切,音衍。【说文】长流也。【木华海赋】东演析木。 又通也,润也。【周语】夫水土演而民用。 又引也。【班固西都赋】留侯演成。 又广也,延也。【前汉外戚传】推演圣德。 又水潜行也。【左思蜀都赋】演以潜沫。 又与衍同。【易系辞大衍注】王弼曰:演天地之数。 又涴演,水回曲貌。【郭璞江赋】洪澜涴演而云回。 又【集韵】以忍切,音引。水名。【唐韵】亦作以浅切。 又【集韵】延面切,衍去声。浅流也。
漕 【巳集上】【水字部】 漕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在到切,曹去声。【说文】水转毂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前汉武帝纪】穿漕渠通渭。【注】水转曰漕。 又水运曰漕。【史记萧相国世家】转漕给军。 又姓。【史记游侠传】西河漕中叔。 又【广韵】昨劳切【集韵】【韵会】【正韵】财劳切,□音曹。卫邑名。【诗邶风】土国城漕。 又【集韵】徂侯切,音鲰。亦水运也。
漖 【巳集上】【水字部】 漖 【集韵】居效切,音敎。【玉篇】水也。
漗 【巳集上】【水字部】 漗 【字汇】仓红切,音葱。汲也。
漘 【巳集上】【水字部】 漘 【广韵】食伦切【集韵】【韵会】船伦切,□音唇。【说文】水厓也。【诗王风】在河之漘。【传】漘,水隒也。【疏】引尔雅云:夷上洒下不漘。郭云:涯上平坦而下水深为漘。【集韵】或省作浱。考证:〔【诗王风】在河之漘。【疏】引尔雅云,夷上洒下曰漘。〕 谨照原文洒下改洒下。曰漘改不漘。
漙 【巳集上】【水字部】 漙 【唐韵】度官切【集韵】【韵会】【正韵】徒官切,□音团。露多貌。【诗郑风】零露漙兮。 亦作团。【杜甫诗】玉露漙淸影。漙或作团。 又【集韵】竖兖切,音腨。义同。 又朱遄切,音专。与湍同。水名,出郦县。或作漙。 【集韵】或作□。亦省作□□。
沤 【巳集上】【水字部】 沤 【唐韵】乌□切【集韵】【韵会】【正韵】於候切,□讴去声。【说文】久渍也。【诗陈风】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传】沤,柔也。【正义】考工记注,沤,渐也。楚人曰沤。此云沤柔者,谓渐渍之,使柔韧也。 又沤郁,香气盛也。【司马相如上林赋】芬芳沤郁。 又或作渥。【周礼冬官考工记】渥淳其帛。【注】渥与沤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乌侯切,音讴。浮沤也。【楞严经】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 又通鸥。【列子黄帝篇】海上有好沤鸟者。
耈 【未集中】【老字部】 耈 【类篇】耈或作耈。
漛 【巳集上】【水字部】 漛 【字汇】徒登切,音滕。波浪也。
漟 【巳集上】【水字部】 漟 【玉篇】【集韵】□徒郎切,音唐。溪也。
漠 【巳集上】【水字部】 漠 【唐韵】慕各切【集韵】【韵会】【正韵】末各切,□音莫。【说文】北方流沙也。与幕通。【文选啸赋】注沙土曰幕。幕漫之。【程大昌北边备对】幕者,漠也。言沙碛广莫,望之漠漠然也。 又【尔雅释言】漠,淸也。 又【广韵】施也,茂也。 又淡漠,恬静貌。【文子上仁篇】非淡漠无以明德。 又与寞通。【楚辞远游】野寂寞其无人。 又与莫通。【尔雅释诂】漠,谋也。【诗小雅】圣人莫之。莫漠音义同。 又漠漠,布列貌。【陆机诗】街巷纷漠漠。 又漠阳,江名。【广舆记】在肇庆府阳江县。 又【集韵】莫白切,音陌。与□同。或从水,亦作。 又【韵补】叶蒙晡切,音模。【李陵诗】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夺匈奴。 又叶莫卜切,音木。【嵆康阮籍碑铭】怡神大素,□迈世局。隐处虚室,反眞归漠。考证:〔【前汉卫靑传】军绝幕。【注】幕,漫也。〕 谨按沙幕之幕训为漫出文选啸赋注,不出前汉书。注今文选啸赋注沙土曰幕。幕漫之。
【寅集下】【彳字部】 【韵会】当经切,音丁。彾,独行貌。 【集韵】一作跉。【正字通】亦作伶仃。
漡 【巳集上】【水字部】 漡 【集韵】尸羊切,音商。漡漡,水流貌。○按《诗大雅》作汤汤。
潳 【巳集上】【水字部】 潳 【集韵】同都切,音徒。山名。【後汉南蛮传】南郡潳山,蛮雷迁等始反叛。 又陟加切,音奓。潳□,沾湿也。
炉 【巳集中】【火字部】 炉 【篇海】俗炉字。详炉字注。炉
【玉篇】洛乎切,音卢。火炉也。【范致能诗】何如田舍火炉头。
汉 【巳集上】【水字部】 汉 〔古文〕□【唐韵】呼旰切【集韵】虚旰切【韵会】【正韵】虚汗切,□音熯。水名。【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 又天河也。【尔雅释天】箕斗之闲,汉津也。【史记天官书】汉者,亦金之散气。【扬泉物理论】汉,水之精也。【诗大雅】倬彼云汉。 又汉中,郡名,秦惠王置。【广舆记】今为汉中府。 又汉口,地名。【广舆记】汉阳府,本春秋郧国地,汉属江夏,唐曰沔州,亦曰汉阳。 又州名,属成都府。【韵会】汉属广汉郡,唐置州。 又半汉,形容之辞。【张衡南都赋】天马半汉。 又【辍耕录】今人谓贱丈夫为汉子。 又高丽方言谓白曰汉。见【孙穆鸡林类事】。 又【集韵】他干切,音摊。太岁在申曰汭汉。亦作涒滩。 又【韵补】叶诗建切,音扇。【繁钦赋】长唐虎圈,回望曼衍。盘旋岹嶢,上刺云汉。考证:〔【史记天官书】汉者,六金之散气。〕 谨照原文六改亦。
涟 【巳集上】【水字部】 涟 【唐韵】力延切【集韵】【韵会】陵延切【正韵】灵年切,□音连。风行水上成文曰涟。【诗魏风】河水淸且涟猗。 又垂涕貌。【诗卫风】泣涕涟涟。 又水名。【水经注】涟水,出邵陵县界。 又桂阳有涟水。【水经注】涟水源出桂阳县西北之石塘村。 又【郡县志】沭水俗名涟水。 又【韵会】郎干切,音阑。与澜同。大波也。考证:〔【郡县志】沐水俗名涟水。〕 谨照原文沐改沭。
漤 【巳集上】【水字部】 漤 【唐韵】【集韵】□卢咸切,音壈。盐渍果也。一曰汁也。 又龟兆名。【龟经】漤如水滴下也。 【六书故】滥或作漤。
漥 【巳集上】【水字部】 漥 【唐韵】屋瓜切【集韵】【韵会】【正韵】乌瓜切,□音窊。【说文】淸水也。一曰窊也。【玉篇】牛蹄迹水也。【老子道德经】漥则盈。亦同窊。 又【集韵】於佳切,音娃。与洼同。深池也。 又【广韵】一颍切【集韵】以井切,□音郢。又【集韵】庾顷切,音颍。义□同。
漦 【巳集上】【水字部】 漦 【唐韵】【集韵】【韵会】□俟甾切,音狋。【说文】顺流也。一曰水名。 又【尔雅释言】漦盝也。【李巡云】吐沫漦也。 又【集韵】升基切,音。又充之切,音蚩。又陵之切,音厘。又鱼其切,音疑。义□同。 又郎才切,音来。地名,在扶风美阳。【史记樊哙传】从攻雍漦城。通作斄,又作厘。 又汤来切,音胎。与邰同。 又栈山切,鱼龙身濡滑者。
漧 【巳集上】【水字部】 漧 【玉篇】古文乾字。注详乙部七画。
漨 【巳集上】【水字部】 漨 【广韵】【集韵】□符容切,音逢。水名。【山海经】单狐之山,漨水出焉。 又【集韵】蒲蒙切,音蓬。漨浡,烦郁也。【左思吴都赋】歊雾漨浡。 又蒲蠓切,音菶。漨滃,水灒貌。 【集韵】或作浲。
漩 【巳集上】【水字部】 漩 【广韵】似宣切【集韵】【韵会】旬宣切【正韵】旬缘切,□音旋。与同。【说文】回泉也。【郭璞江赋】漩澴荥营。【注】皆波浪回旋之貌。 又【集韵】【韵会】【正韵】□随恋切,音旋。义同。
漪 【巳集上】【水字部】 漪 【广韵】於离切【集韵】【韵会】【正韵】於宜切,□音猗。水波也。【初学记】水波如锦文曰漪。【左思吴都赋】刷荡漪澜。
漫 【巳集上】【水字部】 漫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半切,音缦。大水也。一曰水浸淫败物。【扬子方言】湿敝为漫。 又水名。【後汉郡国志】成皋有漫水。 又名。【水经注】橐水,出橐山,北流出谷,谓之漫。 又漫漫,长远貌。【左思吴都赋】廓广庭之漫漫。 又云色也。【尚书大传】卿云烂兮,礼漫漫兮。 又徧也。【公羊传宣三年】郊牛死,不言其所食,漫也。【注】徧食牛身。 又放也。【前汉艺文志】漫羡而无所归心。 又汗漫,渺茫貌。【关尹子九药篇】勿以汗漫曰道之广。 又澶漫,犹纵逸也。【庄子马蹄篇】澶漫为乐。 又川原之形。【张衡西京赋】澶漫靡迤。 又烂漫,分散之形。【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流离烂漫。 又【扬子方言】汉漫,懑也。朝鲜洌水之闲烦懑谓之汉漫。 又与墁同。涂也。【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 又【集韵】【韵会】【正韵】□谟官切,音瞒。水大貌。 又【博雅】漫漫,平也。 又漫漫,路长貌。与曼通。 又【集韵】莫晏切,音谩。与慢同。惰也。亦作僈。 又【韵补】叶民坚切,音眠。【魏文帝寡妇赋】历夏日兮苦长,涉秋夜兮漫漫。微霜陨兮集庭,燕雀飞兮我前。 又叶眼见切,音面。【扬雄甘泉赋】仰矫首以高视兮,目瞑眴而无见。正浏滥以弘惝兮,指东西之漫漫。考证:〔【尚书大传】卿云烂兮,体漫漫兮。〕 谨照原文体改礼。
渍 【巳集上】【水字部】 渍 〔古文〕洓【唐韵】前知切【集韵】【韵会】疾智切,□音胔。【说文】沤也。 又浸渍也。【史记货殖传】渐渍於失敎。 又染也。【周礼冬官考工记】钟氏染羽,淳而渍之。 又兽死也。【礼曲礼】四足曰渍。【注】渍谓相瀸污而死。考证:〔【礼曲礼】四足曰渍。【注】渍谓相瀸污而死。 〕 谨照原文汗改污。
漭 【巳集上】【水字部】 漭 【广韵】模朗切【集韵】【韵会】母朗切【正韵】母党切,□音莽。【玉篇】平也,广也,野也。【司马相如上林赋】过乎泱漭之□。 又水广远貌。【宋玉高唐赋】涉漭漭,驰苹苹。 又泱漭,晓色不明之貌。【谢朓诗】晨光复泱漭。 又【广韵】【集韵】【正韵】□莫浪切,芒去声。义同。
漮 【巳集上】【水字部】 漮 【唐韵】苦冈切【集韵】丘冈切,□音康。【说文】水虚也。【诗小雅】酌彼康爵。【笺】康,空也。漮康音义同。 又水名,在伊阙。
漯 【巳集上】【水字部】 漯 【广韵】他合切【集韵】【韵会】【正韵】托合切,□音錔。水名。【前汉地理志】漯水,出东郡东武阳县。 又漯阴,县名,属平原郡,汉有漯阴侯。 又滀漯,水攒聚貌。【木华海赋】□濆沦而滀漯。 又【集韵】鲁水切,音垒。水名。出雁门。或作灅。○按《说文》本作湿,或省作□。後以湿为乾湿之湿,而□又转为漯字。□字右从日下糸。
码 【午集下】【石字部】 码 【广韵】【正韵】莫下切【集韵】母下切,□音马。码碯,石似玉。亦作玛。
漰 【巳集上】【水字部】 漰 【广韵】普朋切【集韵】披朋切,□音堋。漰渤,水击声。【郭璞江赋】鼓窟以漰渤。 又漰口,地名,在彭川。【杜甫诗】漰口江如练。 又与堋同。【寰宇记】漰作堋。蜀人谓堰为堋。 又【集韵】披耕切,音怦。义同。
漱 【巳集上】【水字部】 漱 【唐韵】所右切【集韵】所救切,□音瘦。【说文】荡口也。【礼内则注】以水曰漱。 又澣也。【礼内则】冠带垢和灰请漱。【注】手曰漱。又【公羊传庄二十二年】临民之所漱浣也。【注】无垢加功曰漱。 又啮也。【马融长笛赋】秋潦漱其下趾。 又【广韵】疏奏切【集韵】【韵会】【正韵】先奏切,□音瘶。又【集韵】【正韵】□先侯切,音锼。义□同。
涨 【巳集上】【水字部】 涨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知亮切,音帐。水大貌。【焦氏易林】水涨无船。 又溢也。【杜甫诗】春日涨云岑。 又南海名。【谢承後汉书】交趾七郡土献,皆从涨海出入。 又【集韵】展两切,长上声。义同。或从长作涱。 又【广韵】陟良切【集韵】【韵会】中良切,□音张。义同。【郭璞江赋】趋涨截洄。
漳 【巳集上】【水字部】 漳 【唐韵】【集韵】【韵会】诸良切【正韵】止良切,□音章。水名。【周礼夏官职方氏】冀州,其川漳。【山海经】发鸠之山,漳水出焉。又东北百二十里曰少山,淸漳水出焉。 又水出南郡临沮。【山海经】荆山,漳水出焉。 又州名。【韵会】唐折福州西南境,置漳州。考证:〔【韵会】唐拆福州西南境,置漳州。〕 谨照原文拆改折。
漴 【巳集上】【水字部】 漴 【集韵】【韵会】鉏弓切【正韵】鉏中切,□音崇。水声。 又【集韵】鉏江切,音淙。雨急谓之漴。 又仕庄切,音床。义同。亦作□。 又【广韵】【韵会】【正韵】士绛切【集韵】仕巷切,□淙去声。水所冲也。通作淙。 又【集韵】助亮切,音状。雨疾下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必计切,音闭。缉也。
漶 【巳集上】【水字部】 漶 【广韵】【集韵】□胡玩切,音换。漫漶,不可知也。【前汉扬雄传】为其泰曼漶。【注】曼漶,不分别貌。犹言蒙鸿也。 又【集韵】戸管切【正韵】胡管切,□音缓。又【集韵】【韵会】【正韵】□呼玩切,音唤。义□同。
漷 【巳集上】【水字部】 漷 【唐韵】【正韵】苦郭切【集韵】阔镬切,□音廓。水名。【说文】水在鲁。【春秋襄十九年】取邾田自漷水。 又县名,属北直。【广舆记】汉泉州地,辽漷阴。 又【广韵】虎伯切【正韵】霍虢切,□音砉。又【集韵】光镬切,音郭。又廓擭切,音邝。又廓获切,音虢。义□同。 又【集韵】忽郭切,音霍。泧漷,水势相激貌。【郭璞江赋】溃濩泧漷。
渐 【巳集上】【水字部】 渐 【唐韵】慈冉切【集韵】【韵会】疾染切【正韵】秦冉切,□□上声。水名。【说文】水出丹阳黟南蛮中,东入海。 又渐次也,进也,稍也,事之端先睹之始也。【易渐卦正义】渐者,不速之名。凡物有变移,徐而不速,谓之渐。 又通作蔪。【书禹贡】草木渐包。【释文】如字,本又作蔪。【字林】才冉反,草之相包裹也。 又【集韵】锄衔切,音鑱。与巉通。高也。或作崭。【诗小雅】渐渐之石,维其高矣。 又侧衔切,音□。流貌。【楚辞九章】涕渐渐兮。 又【广韵】子廉切【集韵】【韵会】【正韵】将廉切,□音尖。流入也。【书禹贡】东渐于海。 又渍也,湿也。【诗卫风】渐车帷裳。 又浸也,染也。【前汉董仲舒传】渐民以仁。 又台名。【水经注】太液池中有渐台,三十丈。 又星名。【甘氏星经】渐台四星,属织女东足。 又【集韵】子艳切,音□。渐洳,湿貌也。 又之列切,音折。同浙。江名。 又【类篇】慈盐切,音潜。涉水也。与潜通。【书洪范】沉潜刚克。【左传】【史记】皆作沉渐。考证:〔通作蔪。【书禹贡】草木渐包。【传】如字,本又作蔪。〕 谨照原书传字改释文。
漹 【巳集上】【水字部】 漹 【唐韵】乙虔切【集韵】於虔切,□音焉。水名。【说文】水出西河中阳北沙。 又【集韵】於闲切,音黫。又尤虔切,音。义□同。 又【广韵】【集韵】□於建切,音堰。水名。在襄阳宜城。
【寅集下】【广字部】 【广韵】【集韵】□卢贡切,音弄。【广韵】屏。 又【集韵】厦也。
【丑集下】【女字部】 【广韵】而琰切,音冉。长好貌。 本作姌。
灶 【巳集中】【火字部】 灶 【五音集韵】则到切,音躁。俗灶字。
灾 【巳集中】【火字部】 灾 〔古文〕□□【唐韵】祖才切【集韵】【韵会】【正韵】将来切,□音哉。【说文】天火也。【春秋桓十四年】御廪灾。 又【玉篇】害也。【书舜典】眚灾肆赦。【传】过而有害当缓赦之。【左传僖十三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 又作灾。【诗大雅】无灾无害。 亦作甾。【史记秦始皇纪】甾害绝息。 又叶子之切。【史记龟策传】十有二月日至为期,圣人彻焉,身乃无灾。 又叶将侯切。【班固幽通赋】震鳞漦于夏庭兮,匝三正而灭周。巽羽化于宣宫兮,弥五辟而成灾。 【说文】本作灾。或作灾。籀文作灾。【说文】籀文灾字。考证:〔【书尧典】眚灾肆赦。〕 谨照原书尧典改舜典。
漺 【巳集上】【水字部】 漺 【唐韵】初两切【集韵】楚两切,□音磢。【玉篇】净也,冷也。 又【扬子方言注】漺,错也。与磢同。 又【广韵】疏两切【集韵】【韵会】【正韵】所两切,□音爽。义同。又浮也。
漻 【巳集上】【水字部】 漻 【唐韵】洛萧切【集韵】【韵会】怜萧切【正韵】连条切,□音聊。【说文】淸深也。 又寂漻,高远貌。【前汉郊祀歌】寂漻上天知厥时。 又水名。【水经】漻水,出江夏平春县。 又【集韵】【正韵】□力求切,音留。与浏同。水淸貌。 又【韵会】【正韵】□力救切,音溜。义同。 又【集韵】朗鸟切,音了。与□同。□洌。或省作漻。 又漻澥,小水别名。 又【集韵】下巧切,音搅。【博雅】淸也。一曰水中绝。一曰冻也。 又郎狄切,音历。变化貌。【庄子知北游】油然漻然。李轨读。
潶 【巳集上】【水字部】 潶 【唐韵】呼北切,音黑。水名。【书禹贡】潶水西河惟雍州。○按今书作黑水。
潻 【巳集上】【水字部】 潻 【玉篇】尸煮切,音黍。水名。
漼 【巳集上】【水字部】 漼 【唐韵】七罪切【集韵】【韵会】【正韵】取猥切,□音璀。【说文】深也。【诗小雅】有漼者渊。或作。 又鲜明也。【诗邶风】新台有洒洒。【韩诗】作漼。 又涕垂貌。【陆机吊魏武帝文】指季豹而漼焉。 又坏貌。【崔駰慰志赋】王纲漼以陵迟。 又折貌。【傅毅舞赋】漼以摧折。 又水名。【山海经】湟水,亦曰漼水。 又【集韵】昨回切【韵会】【正韵】徂回切,□音摧。漼溰,雪霜积聚貌。或作凗。考证:〔【诗小雅】有漼者渊。或作萃。〕 谨按漼字无通萃。据集韵萃改。
殐 【辰集下】【歹字部】 殐 【玉篇】思禄切【广韵】桑谷切【集韵】苏谷切,□音速。□殐,歹也。一曰僵也。 又【集韵】色角切,音朔。义同。
漾 【巳集上】【水字部】 漾 〔古文〕瀁【唐韵】【韵会】【正韵】余亮切【集韵】弋亮切,□音。水名。【说文】水出陇西柏道。【书禹贡】嶓冢导漾。 又水摇动貌。 又长也。【王粲登楼赋】川旣漾而济深。 亦作养。考证:〔【说文】水出陇西氐道。〕 谨照原文氐改柏。
浆 【巳集上】【水字部】 浆 〔古文〕□【唐韵】卽良切【集韵】【韵会】【正韵】资良切,□音将。【说文】本作将,酢浆也。一曰水米汁相将也。【周礼天官酒正】辨四飮之物,三曰浆。又□浆,水名。【水经注】芍陂东注□浆水。 又寒浆,草名,葴也。见【尔雅释草】。 又【周礼注】蚌曰合浆,亦曰含浆。
潀 【巳集上】【水字部】 潀 【正字通】潨本字。
颍 【巳集上】【水字部】 颍 【唐韵】余顷切【集韵】【韵会】【正韵】庾顷切,□音颖。水名。【周礼夏官职方氏】荆州,其浸颍湛。【水经】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 又【前汉地理志】颍阳、颍阴、临颍、三县皆属颍川郡。○按《正字通》入页部,今依《说文》,凡熲颖颍俱改入火禾木水等部。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韵】觅毕切,音密。,溢水貌。或作。亦省作淧。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集韵】□戸佳切,音鞋。挟物也。又扶也。 又胡计切,音系。杭越之闲谓换曰。或作□。 又【集韵】戸礼切,奚上声。揭也。
【辰集上】【日字部】 【集韵】蒲昧切【正韵】步昧切,□音佩。暗也。【左思吴都赋】旭日暗。【注】,亦暗也。 又【集韵】薄没切,音勃。义同。
潂 【巳集上】【水字部】 潂 【字汇补】古文洪字。亦作□。注详六画。
潃 【巳集上】【水字部】 潃 【史记仓公列传】病得之流汗出潃。潃者,去衣而汗晞也。【注】潃,音巡。○按《字汇补》作潃,误。 潃字右旁从,不从□作。
潆 【巳集上】【水字部】 潆 【玉篇】【类篇】□乌迥切,音莹。与濙同。小水。 又【集韵】维倾切,音营。与瀯同。
潇 【巳集上】【水字部】 潇 【唐韵】相邀切【集韵】【韵会】【正韵】先雕切,□音萧。潇潇,风雨暴疾貌。【诗郑风】风雨潇潇。 又水名。【广舆记】潇江,在永州府城外,原出九疑山。【水经注】潇者,水淸深也。 【集韵】或作潚。
【丑集中】【土字部】 【类篇】於龟切。九达道也。 又求位切,音匮。累土也。亦同篑。【後汉律历志】为山而不终,逾乎一。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式亮切,音饷。馈也,饁也。义同饷。
□ 【备考】【未集】【糸字部】 □ 【篇韵】音兀。
【丑集下】【大字部】 【广韵】【集韵】□失冉切,音闪。【说文】盗窃怀物也。 又【集韵】施只切,音释。义同。 陕字从此。从,有所持,从二入。与夹从人别。
潋 【巳集上】【水字部】 潋 【广韵】良冉切【集韵】【韵会】【正韵】力冉切,□音敛。潋滟,水溢貌。【木华海赋】浟湙潋滟。 又波际也。【潘岳西征赋】靑蕃蔚乎翠潋。 又泛也。【郭璞江赋】或泛潋于潮波。 又【广韵】【集韵】【韵会】□力验切,音殓。义同。 【集韵】或省作澰。
潍 【巳集上】【水字部】 潍 【唐韵】以追切【集韵】【韵会】夷隹切,□音惟。水名。【书禹贡】潍湽其道。【前汉地理志】水出琅邪箕屋山,北至都昌县,入海。 又县名。【广舆记】潍县,属莱州府,本汉胶东地,隋北海,唐潍州。
潎 【巳集上】【水字部】 潎 【唐韵】匹蔽切【集韵】匹曳切,□音□。【说文】於水中击絮也。 又【扬子方言】淸也。 又鱼游水貌。【潘岳秋兴赋】玩游倏之潎潎。 又【集韵】匹妙切,音勡。义同。【玉篇】波浪貌。 又【广韵】芳灭切【集韵】【韵会】【正韵】匹灭切,□音瞥。潎洌,流轻疾貌。【司马相如上林赋】转腾潎洌。【注】潎洌,相撇也。 又【集韵】补履切,音比。以水激物。 【集韵】【韵会】或作□。□字原从攵作。考证:〔【潘岳秋兴赋】玩游倏之潎潎。〕 谨照原文游倏改游倏。
潏 【巳集上】【水字部】 潏 【唐韵】【集韵】【韵会】□古穴切,音玦。【说文】涌出也。【木华海赋】天纲浡潏。 又水中坻也。【尔雅释水】水中可居曰洲,人所为为潏。 又水名,在京兆。【司马相如上林赋】酆镐潦潏。【注】潏水,出杜陵。 又【广韵】食聿切【集韵】【韵会】【正韵】食律切,□音术。义同。 又【广韵】余律切【集韵】允律切【韵会】【正韵】以律切,□音聿。水流貌。【张衡南都赋】没滑瀎潏。【注】亦音决。 【集韵】或作泬。
嵛 【寅集中】【山字部】 嵛 【集韵】容朱切【正字通】羊劬切,□音俞。嵛次,山名,在雁门。今通作楡。
瀿 【巳集上】【水字部】 瀿 【广韵】附袁切【集韵】符袁切,□音烦。【玉篇】水暴溢也。【淮南子俶眞训】树木者,灌以瀿水。
灀 【巳集上】【水字部】 灀 【字汇】色壮切,霜去声。杀物也。
灁 【巳集上】【水字部】 灁 【字汇补】乌涓切,音渊。深也。
灂 【巳集上】【水字部】 灂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仕角切,音浞。【说文】水小声。 又瀺灂,石在水出没之貌。【宋玉高唐赋】巨石溺溺之瀺灂。 又游鱼出没貌。【潘岳闲居赋】游鳞瀺灂。 又泶灂,波相激声。【郭璞江赋】漰湱泶灂。 又【集韵】实窄切,音齚。与泎同。瀺泎,水落貌。或作灂。 又【集韵】【韵会】【正韵】□子肖切,音醮。车辕漆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良輈环灂。 又与通。【山海经】鸪□食之不灂。【注】不瞧目也。或作。 本作灂,亦作□。
沣 【巳集上】【水字部】 沣 【广韵】敷空切【集韵】【韵会】敷冯切,□音丰。水名。【前汉地理志】水出扶风鄠县东南。【书禹贡】沣水攸同。 又作丰。【诗大雅】丰水东注。 亦作鄷。【潘岳关中记】鄷鄗潦潏。
滠 【巳集上】【水字部】 滠 【广韵】书涉切【集韵】失涉切,□音摄。水名。【水经】江水,左为湖口。水通太湖,又东合滠口。 又【集韵】日涉切,音聂。义同。 又昵立切,音孴。涩滠,雨露貌。 又【春秋繁露山川颂】小者可以为舟舆浮滠。【注】滠,浮栰之类。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补】房鸠切,音浮。□也。
□ 【未集中】【网字部】 □ 【字汇补】房鸠切,音浮。见【篇韵】。○按卽罦字之讹。
【子集中】【人字部】 【广韵】【集韵】□竹律切,音。短貌。
灅 【巳集上】【水字部】 灅 【唐韵】力轨切【集韵】鲁水切,□音垒。水名。【水经】水出右北平俊靡县。 又【集韵】鲁猥切,音磊。义同。 又与漯同。或省作。
灆 【巳集上】【水字部】 灆 【玉篇】力甘切【集韵】卢甘切,□音蓝。水淸也。 又【玉篇】力敢切,音揽。瓜葅也。 又【集韵】呼滥切,音敛。又卢瞰切,音滥。义□同。 或作滥。
灇 【巳集上】【水字部】 灇 【集韵】潨,或作灇【谢灵运诗】仰聆大壑灇。
灈 【巳集上】【水字部】 灈 【唐韵】其俱切【集韵】【韵会】权俱切,□音衢。水名。【水经】灈水,出汝南吴房县西北兴山。【後汉吴汉传】二十八年,封成子旦为灈阳侯。【注】灈阳,县名,属汝南郡。
灉 【巳集上】【水字部】 灉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於容切,音邕。【说文】河灉水,在宋。【尔雅释水】灉反入。又水自河出为灉。【注】卽河水决出复还入者,河之有灉,犹江之有汜。【书禹贡】灉沮会同。 又或作澭,亦通作雍。 又通作维。【周礼夏官职方氏】兖州,其浸卢维。【注】维,於恭切。 又湖名。【范致明岳阳风土记】灉湖,在州南。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於用切,雍去声。义同。
灊 【巳集上】【水字部】 灊 【唐韵】昨盐切【集韵】【韵会】慈盐切,□音潜。水名。【说文】水出巴郡宕渠,西南入江。 又县名。【史记吴世家】以兵围楚之六灊。【注】灊在庐江六县西南。 又【广韵】徐林切【集韵】徐心切,□音寻。又【广韵】才林切【集韵】才淫切,□音鬵。又【广韵】昨淫切【集韵】锄簪切,□音岑。义□同。○按《说文》从水鬵声。鬵,上从兂。《正字通》误从旡,非。今改正。
法 【巳集上】【水字部】 法 【玉篇】古文法字。注详五画。【说文】□也。平之如水,故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故从廌从去。【周礼天官太宰】以八法治官府。
灌 【巳集上】【水字部】 灌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玩切,音贯。水名。【说文】水出庐江雩娄,北入淮。 又水名。【山海经】石脆之山,灌水出焉。又【罗含湘中记】营水,渄水,灌水,皆注湘。 又县名。【广舆记】属成都府。 又漑也。【庄子逍遥游】时雨降矣,而犹浸灌。 又注也。【庄子秋水篇】百川灌河。 又飮也。【礼投壷】奉觞曰赐灌。 又【博雅】灌,聚也。 又木丛生曰灌。【诗周南】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又尽诚相告曰灌灌。【诗大雅】老夫灌灌。 又鸟名。【山海经】靑丘山有鸟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 又【騈雅】灌灌,九尾狐。 又与祼通。【周礼春官】以肆献祼享先王。【注】祼之言灌也。【疏】以郁鬯灌地降神,取浇灌之义,故从水。 又【集韵】胡玩切,音换。与涣同。水流盛貌。 又古缓切,音管。与盥同。澡手也。
潧 【巳集上】【水字部】 潧 【唐韵】侧诜切【集韵】缁诜切,□音臻。水名。【水经注】潧水,出郑国西北平地。○按《诗》与《国语》本作溱。 又【集韵】咨腾切,音增。义同。
湂 【巳集上】【水字部】 湂 【广韵】五各切【集韵】逆各切,□音咢。水名。
【辰集上】【日字部】 【集韵】同晨。
潨 【巳集上】【水字部】 潨 【唐韵】【正韵】徂红切【集韵】【韵会】徂聪切,□音丛。【说文】小水入大水曰潨。【诗大雅】凫鷖在潨。【传】潨,水会也。 又【广韵】职戎切【集韵】之戎切,□音终。义同。一曰厓也。 又【广韵】藏宗切【集韵】【正韵】徂宗切,□音賨。又【集韵】将容切,音蹝。义□同。 又【集韵】仕巷切,淙去声。与淙同。水声也。 【集韵】或作灇□漎。
□ 【未集中】【羊字部】 □ 【字汇补】同羝。
□ 【备考】【未集】【耳字部】 □ 【五音篇海】同联。
潩 【巳集上】【水字部】 潩 【唐韵】与职切【集韵】【韵会】逸职切,□音弋。水名。【说文】水出河南密县大隗山。 又【集韵】叱力切,音瀷。又【广韵】【集韵】□羊吏切,音异。义□同。 【六书故】潩,亦作瀷。
潪 【巳集上】【水字部】 潪 【广韵】直炙切,音掷。【说文】土得水沮也。本作□,或省作潪。 又【广韵】竹只切【集韵】竹益切,□音嫡。义同。 又【广韵】【集韵】□知义切,音智。水名。
潫 【巳集上】【水字部】 潫 【广韵】【集韵】□乌关切,音弯。水深广貌。 又【左思吴都赋】泓澄□潫。【注】□潫,回复之貌。 又【广韵】於缘切【集韵】萦缘切,□音娟。义同。 又【广韵】【集韵】□纡权切,音蝹。义同。一曰大水。
潬 【巳集上】【水字部】 潬 【广韵】徒旱切【集韵】荡旱切【正韵】徒亶切,□音但。沙渚也。【尔雅释水】潬沙出。【注】今江东呼水中沙堆为潬。 又地名。【地理通释】河阳县有三城,其中潬城东魏筑。 又【集韵】【正韵】□上演切,音善。水相薄也。【司马相如上林赋】宛潬胶盭。【注】宛潬,展转也。又【文心雕龙封禅篇】潬潬咴咴,万物尽化,言至德所被也。 又【集韵】他干切,音摊。义同。通作滩。【金石文】秦蜀守李冰官堰□云:深淘潬,包□。【注】潬,古滩字。注详十九画。字从氵从□作。
熃 【巳集中】【火字部】 熃 【篇海】武遇切,音务。主火也。◎按熃当与玉篇□同。
砗 【午集下】【石字部】 砗 【广韵】尺遮切【集韵】【正韵】昌遮切,□音车。【博雅】砗磲,石次玉。通作车渠。【□中记】车渠出天竺国。 【正字通】或读若居,义同。
澅 【巳集上】【水字部】 澅 【广韵】【集韵】□胡卦切,音画。水名。【水经注】临湽惟有澅水,西北入沛。 又【集韵】胡麦切,音划。【前汉功臣表】澅淸侯参。【颜注】澅,音获,又戸卦反。考证:〔【前汉功臣表】澅淸侯参。【索隐】澅,音获〕 谨按汉书无索隐。谨照原书改为颜注。
潭 【巳集上】【水字部】 潭 【唐韵】【正韵】徒含切【集韵】【韵会】徒南切,□音覃。水名。【说文】水出武陵镡成玉山。 又深也。【前汉扬雄传】潭思浑天。 又州名。【广舆记】长沙府,隋唐曰潭州。 又【集韵】【正韵】□徐心切,音寻。旁深也。与浔同。【扬雄解嘲】或横江潭而渔。 又【集韵】【正韵】□夷针切,音淫。浸潭,与浸淫同。【司马相如上林赋】浸潭促节。【汉书】作浸淫。 又【广韵】【集韵】□以荏切,音□。潭泺,水动摇貌。或作藫□。 又【集韵】忍甚切,音荏。义同。考证:〔【说文】水出武陵潭成玉山。〕 谨照原文潭改镡。
潮 【巳集上】【水字部】 潮 【唐韵】直遥切【集韵】【韵会】驰遥切,□音晁。【说文】水朝宗於海。【王充论衡】水者,地之血脉,随气进退而为潮。【初学记】水朝夕而至曰潮。【皇极经世】海潮者,地之喘息也。随月消长,早曰潮,晚曰汐。 又州名。【广舆记】本南海揭阳地,隋曰潮州,唐曰潮阳,明为潮州府。 又伺潮,鸡名。【述异记】伺潮鸡,潮水上则鸣。 又望潮,鱼名,出台州临海县。 【说文】本作□。
浔 【巳集上】【水字部】 浔 【唐韵】徐林切【集韵】【韵会】【正韵】徐心切,□音寻。【说文】旁深也。一曰水厓也。或作□潭。 又水名,在琅琊。【水经注】浔水,出巨公之山。 又浔阳,地名,汉属卢江郡。【郭璞江赋】流九派乎浔阳。 又州名,汉桂林郡,唐置浔州。【广舆记】今为浔州府。 又【集韵】夷针切。与淫同。 又徒南切,音覃。义同。
溃 【巳集上】【水字部】 溃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对切,音绘。【前汉文帝纪】大水溃出。【注】旁决曰溃。 又乱也。【诗大雅】溃溃回遹。 又散也。【左传文三年】民逃其上曰溃。【公羊传】国曰溃,邑曰叛。 又遂也。【诗小雅】是用不溃于成。 又怒也。【诗邶风】有洸有溃。【韩诗】溃溃,不善之貌。 又水相交过曰溃。【宋玉高唐赋】溃淡淡而□入。 又溃濩,水势相激貌。【郭璞江赋】溃濩泧漷。 又【集韵】胡隈切,音回。义同。 又戸代切,音□。与瀣同。 又胡骨切,音搰。决也。
潲 【巳集上】【水字部】 潲 【广韵】【集韵】□所敎切,稍去声。水激也。一曰汛潘以食豕。【博雅】潲濯滫也。 又【集韵】山巧切,音稍。义同。考证:〔【广韵】【集韵】水激也。一曰,汛潘以食豖。〕 谨照原文豖改豕。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补】精雌切,音资。粉饵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孚袁切,音翻。蔽也。 又方烦切,音藩。【说文】大箕也。
【辰集下】【毛字部】 【集韵】尼证切,音甯。□,犬毛。
【巳集中】【火字部】 【玉篇】丑水切,音嶊。义阙。【五音集韵】火久也。
濏 【巳集上】【水字部】 濏 【字汇补】音未详。水名。【水经注】鱼水北与濏濏水合。
潴 【巳集上】【水字部】 潴 【集韵】与潴同。
潵 【巳集上】【水字部】 潵 【集韵】先旰切,音伞。水散也。
滗 【巳集上】【水字部】 滗 【广韵】鄙密切【集韵】逼密切,□音笔。【博雅】盝也。一曰去汁也。或作滗。亦作□。
潸 【巳集上】【水字部】 潸 【广韵】所奸切【集韵】【韵会】【正韵】师奸切,□音删。【说文】涕流貌。【诗小雅】潸焉出涕。 又【广韵】【集韵】【韵会】□数版切,音□。又【集韵】【韵会】【正韵】□所晏切,音讪。义□同。俗从林,误。
潹 【巳集上】【水字部】 潹 【正字通】俗潺字。
潺 【巳集上】【水字部】 潺 【玉篇】士山切【集韵】【韵会】【正韵】锄山切,□音孱。潺湲,流水貌。一曰水流声。【谢灵运诗】乘月弄潺湲。 又借作流涕貌。【楚辞九歌】横流涕兮潺湲。 又水名。【水经注】涪县有潺水。 又【唐韵】昨闲切,音虥。义同。
潼 【巳集上】【水字部】 潼 【唐韵】【正韵】徒红切【集韵】【韵会】徒东切,□音同。水名。【说文】水出广汉梓潼北界。 又水名。【水经注】潼水,出江夏郡之曲陵县西北潼山。 又水名。【潘岳西征赋】愬黄巷以济潼。【注】潼水,在华阴县界。 又海名。【王子年拾遗记】北极之外,有潼海之水。 又潼潼,高貌。【宋玉高唐赋】沫潼潼而高厉。 又【广韵】【集韵】【韵会】□他东切,音通。义同。 又【广韵】尺容切【集韵】昌容切,□音冲。义同。一曰水坏道。 又潼容,车裳也,见【周礼巾车注】。 又【集韵】【类篇】□诸容切,音钟。湿貌。考证:〔【潘岳西征赋】愬黄卷以济潼。〕 谨按文选注车驾东行到黄巷亭。卷改巷。
烂 【巳集中】【火字部】 烂 【广韵】【集韵】【韵会】□郞旰切,澜去声。【广韵】火熟。【扬子方言】自河以北,赵魏之闲,火熟曰烂。【左传定三年】邾子自投于床,废于炉炭烂。 又【广韵】明也。【诗郑风】明星有烂。又【唐风】锦衾烂兮。又【大雅】烂其盈门。【史记萧何世家赞】何之勋烂焉。【司马相如子虚赋】明烂龙鳞。 又【公羊传僖十九年】鱼烂而亡。【注】鱼烂从内发。 又【司马相如上林赋】丽靡烂漫於前。【注】索隐曰:列女传云:桀造烂漫之乐。 【广韵】本作爤。【集韵】与燗,炼□同。 又【正韵】离闲切,音阑。【楚辞九章】曾枝剡棘圆果搏兮,靑黄杂糅文章烂兮。【韩愈江汉诗】凄风结冲波,狐裘能御寒。终宵处幽室,华烛光烂烂。◎按集韵类篇别作□。亦作爤。
潽 【巳集上】【水字部】 潽 【集韵】颇五切,音普。水也。
炐 【巳集中】【火字部】 炐 【集韵】【类篇】□匹绛切,音肨。【集韵】火声。【六书故】完物遇火张起也。
焝 【巳集中】【火字部】 焝 【集韵】【类篇】□呼困切,音惛。【玉篇】火也。【集韵】火貌。
【寅集中】【巾字部】 【集韵】居侯切,音钩。【玉篇】甲衣。【集韵】单衣。 【玉篇】或作褠。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与粶同。
潾 【巳集上】【水字部】 潾 【广韵】力珍切【集韵】【韵会】【正韵】离珍切,□音邻。【玉篇】水淸貌。通作□。【诗唐风】扬之水,白石□□。 又【广韵】水名。 又金潾,交趾地名。【张籍诗】行人几日到金潾。 又【广韵】力闲切【集韵】【韵会】【正韵】离闲切,□斓音。水貌。 又【玉篇】力刃切【正韵】良刃切,□音吝。【初学记】水出山石闲曰潾。 又【韵补】叶陵延切,音连。【郭璞江赋】泓汯浻澋,涒□潾。混瀚灏涣,流映扬焆。
涠 【巳集上】【水字部】 涠 【唐韵】羽非切【集韵】于非切,□音韦。【说文】不流浊也。与湋通。
峔 【寅集中】【山字部】 峔 【广韵】莫补切【集韵】满补切,□音母。慈姥,山名,在丹阳,卽今太平府。◎按《地志》:其山产竹,可为箫管。又名鼓吹山。 【正字通】本作姥。俗作峔□。
【寅集上】【宀字部】 【玉篇】古文容字。注见七画。
涩 【巳集上】【水字部】 涩 【唐韵】【韵会】色立切【集韵】【正韵】色入切,□音濇。与歰同。【说文】不滑也。【风俗通十反篇】冷涩比干寒蜒。 又墙叠石作水文为涩浪。【温庭筠诗】涩浪浮琼砌。 又竹名。【范成大桂海草木志】涩竹,肤粗涩如砂纸。【集韵】或作瀒□涩。□字原作刃下止。
涩 【巳集上】【水字部】 涩 【玉篇】同涩。
澄 【巳集上】【水字部】 澄 【唐韵】直陵切【集韵】【韵会】持陵切,□音惩。【扬子方言】淸也。【後汉儒林赞】千载不作,渊源谁澄。 又澄江,郡名。【广舆记】云南澄江府,古滇国地。【集韵】或作瀓,亦作澄。
澃 【巳集上】【水字部】 澃 【玉篇】居咏切,扃去声。淸也。
澄 【巳集上】【水字部】 澄 〔古文〕浧【集韵】持陵切,音惩。【增韵】水静而淸也。【谢灵运诗】秋水共澄鲜。 又【曹植诗】明月澄淸景。【注】澄,湛也。 又酒名。【礼礼运】澄酒在下。 又山名。【广舆记】在南昌丰城县。 又【集韵】除庚切,音枨。又直拯切,惩上声。又澄应切,音瞪。义□同。 又【集韵】唐亘切,音邓。淸浊分也。
浇 【巳集上】【水字部】 浇 【唐韵】古尧切【集韵】【韵会】【正韵】坚尧切,□音骁。【说文】□也。一曰薄也。【後汉循吏传】浇淳散朴。 又姓。明总兵浇彧。 又【集韵】【类篇】□力交切,音聊。水洄洑貌。【王逸楚辞注】回波为浇。 又【广韵】【韵会】五吊切【集韵】倪吊切,□音顤。人名。寒浞子。 又【集韵】鱼到切,音傲。义同。或作□。
涝 【巳集上】【水字部】 涝 【广韵】鲁刀切【集韵】【韵会】【正韵】郞刀切,□音劳。水名。【说文】水出扶风鄠北。亦作潦。【司马相如上林赋】酆镐潦潏。【注】潦,卽涝水。 又滩名。【水经注】汉水,又东谓之涝滩。 又大波也。【木华海赋】飞涝相磢。 又【广韵】卢皓切【集韵】鲁晧切,□音老。义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郞到切,劳去声。义同。一曰淹也。
澈 【巳集上】【水字部】 澈 【广韵】【集韵】【韵会】□直列切,音辙。【玉篇】水澄也。【关尹子九药篇】论道者或曰澄澈。 又【易坤凿度】地道距水澈。【注】地道以水尽为澈。
澉 【巳集上】【水字部】 澉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览切,音敢。澉,无味也。一曰澉□,味淡也。 又澹澉,犹洗涤也。【枚乘七发】澹澉手足。 又浦名。【广舆记】嘉兴海盐县有澉浦。 又【广韵】【集韵】□吐滥切,音睒。亦味薄也。
澋 【巳集上】【水字部】 澋 【玉篇】戸猛切【集韵】胡猛切,□音撔。浻澋,水回旋貌。 又水名。【水经注】蒲圻县蒲圻洲上有白面洲,洲南又有澋口。 又【广韵】呼切,音卝。义同。 又【集韵】俱永切,音憬。与浻同。
澌 【巳集上】【水字部】 澌 【唐韵】息移切【集韵】【韵会】相支切【正韵】相咨切,□音斯。【说文】水索也。【扬子方言】澌,尽也。 又【集韵】山宜切,音酾。义同。 又【集韵】【韵会】【正韵】□先齐切,音西。与嘶同。本作□。【说文】散声也。【徐曰】若今谓马鸣为嘶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斯义切【正韵】息渍切,□音赐。亦水索也。 与凘别。凘为流冰之凘,俗误作澌。考证:〔与凘别。凘为流水之凘,俗误作澌。〕 谨按说文凘流冰也流水改流冰。
澍 【巳集上】【水字部】 澍 【唐韵】常句切【集韵】【韵会】朱戍切,□音注。【说文】时雨澍生万物。 又借作沾濡滋植意。【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文】群生澍濡。 又与注同。水流射也。【王褒洞箫赋】声礚礚而澍渊。【注】澍与注,古字通。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殊遇切,音树。义同。
【午集上】【瓦字部】 【广韵】戸经切【集韵】乎经切,□音形。似钟而颈长。一曰酒器。 又【集韵】何耕切,音茎。义同。 【类篇】或作□。
澎 【巳集上】【水字部】 澎 【广韵】抚庚切【集韵】【韵会】披庚切,□音磅。澎濞,水貌。一曰水声。 又【广韵】薄庚切【集韵】蒲庚切,□音彭。县名,在东海。一曰击水声。
烣 【备考】【巳集】【火字部】 烣 【龙龛】与恢同。
澏 【巳集上】【水字部】 澏 【集韵】浛或作澏。
澐 【巳集上】【水字部】 澐 【唐韵】【集韵】□王分切,音云。【说文】江水大波谓之澐。
澑 【巳集上】【水字部】 澑 【正字通】同溜。
澒 【巳集上】【水字部】 澒 【唐韵】呼孔切【集韵】【韵会】虎孔切【正韵】胡孔切,□音汞。【说文】丹砂所化为水银也。 又蒙澒,元气未分貌。【王充论衡】溟涬蒙澒。 又澒溶,水深广貌。【左思吴都赋】澒溶沆瀁。 又澒洞,相连貌。【杜甫诗】澒洞不可掇。 又【集韵】戸讲切,音项。义同。 又胡贡切,音哄。亦水银也。
澔 【巳集上】【水字部】 澔 【集韵】同浩。 又【司马相如上林赋】采色澔汗。【注】言玉石符采映耀也。
澖 【巳集上】【水字部】 澖 【字汇补】何山切,音闲。无垠虚之貌。【淮南子俶眞训】甘暝於溷澖之域。
澜 【巳集上】【水字部】 澜 【唐韵】洛干切【集韵】【韵会】郞干切,□音兰。大波也。【尔雅释水】大波为澜。【注】澜,言涣澜也。【释名】澜,连也。言波体转流,相连及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郞旰切,音烂。义同。 又澜漫,淋漓貌。一曰分散也。【王褒洞箫赋】恅澜漫。 又澜汗,长貌。【木华海赋】洪涛澜汗。 又米汁也。【周礼地官稾人注】潘澜戋余,不可亵也。【礼内则注】烂,力旦反。或作灡。 又【韵补】叶陵延切,音连。【陆机文赋】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
澞 【巳集上】【水字部】 澞 【广韵】遇俱切【集韵】【韵会】元俱切【正韵】牛居切,□音虞。【尔雅释山】山夹水,陵夹水澞。
澟 【巳集上】【水字部】 澟 【集韵】力锦切,音廪。凄淸也。
渑 【巳集上】【水字部】 渑 【广韵】食陵切【集韵】【韵会】【正韵】神陵切,□音绳。水名。【春秋释例】渑水,出齐国临湽县北。 又水名,在蜀。【山海经】巴国有巴遂山,渑水出焉。 又【广韵】武尽切【集韵】【韵会】弭尽切,□音泯。渑池,水名。亦县名。亦作黾池。【水经注】汉景帝三年,因崤黾之地以目县。 又【广韵】【集韵】【韵会】□弥兖切,音缅。义同。通作沔。
灻 【巳集中】【火字部】 灻 【海篇】与赤同。
澡 【巳集上】【水字部】 澡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子皓切,音早。与璪同。【说文】玉饰如水藻之文。或从水作澡。 又澡,洗也。【东观汉记】以手飮水澡颊。 又借作修洁意。【礼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 又泽名。【□天子传】伯絮觞天子於澡泽之上。 又【集韵】仓刀切,音操。澡,澡欲沸。考证:〔【说文】玉饰如冰藻之文。或从水作澡。〕 谨照原文冰藻改水藻。
澢 【巳集上】【水字部】 澢 【玉篇】【集韵】□都郞切,音当。水也。
澣 【巳集上】【水字部】 澣 【广韵】【正韵】胡管切【集韵】戸管切【韵会】合管切,□音缓。濯衣垢也。【诗周南】薄澣我衣。【郑康成内则注】足曰澣。 又俗以上澣,中澣,下澣为上旬,中旬,下旬。【杨愼曰】本唐官制,十日一休沐,今袭用之。或省作浣。 又【集韵】侯旰切,音翰。同瀚。 【说文】本作□。
【子集下】【刀字部】 【唐韵】子悦切【集韵】【韵会】租悦切,□音蕝。【广韵】断物也。【韵会】本作绝。【集韵】或作□。
【寅集下】【广字部】 【唐韵】宅加切【集韵】直加切,□音茶。【说文】开张屋也。 又县名。【说文】济阴有县。○按《前汉地理志》作秅。《广韵》一作□。 又【集韵】陟加切,音奓。又陟格切,音磔。义□同。
泽 【巳集上】【水字部】 泽 〔古文〕【唐韵】丈伯切【集韵】【韵会】【正韵】直格切,□音宅。【周语】泽,水之钟也。【风俗通山泽篇】水草交厝,名之为泽。泽者,言其润泽万物,以阜民用也。 又光润也。【礼少仪】泽剑首。 又雨泽。【易夬卦】泽上于天。 又德泽。【书毕命】泽润生民。 又洗濯曰泽。【礼曲礼】共饭不泽手。【疏】以手宜洁净,不得临食始捼莎也。 又亵衣曰泽。【诗秦风】与子同泽。【笺】袴也。 又香泽。【梁□文帝乐府】八月香油好煎泽。又泽宫。【礼射仪】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 又州名。【韵会】秦上党郡,隋为泽州。 又【集韵】【正韵】□施只切,音适。与释同。【诗周颂】其耕泽泽。【疏】释释然土皆解散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达各切,音铎。格泽,星名,音鹤铎。【史记天官书】格泽,星如炎火之状。 又【集韵】夷益切,音绎。与醳同。【礼郊特牲】旧泽之酒。【注】泽,读为醳。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直列切,音辙。【类篇】衣破。
澥 【巳集上】【水字部】 澥 【唐韵】【正韵】胡买切【集韵】【韵会】下买切,□音蟹。【说文】渤澥,海之别名也。【司马相如子虚赋】浮渤澥【注】断水曰澥。 又漻澥,小水别名。【张衡西京赋】擿漻澥。 又【类篇】一曰澥,谷也。
澦 【巳集上】【水字部】 澦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羊茹切,音豫。滟澦,水名,在瞿唐峡口。【集韵】或作□。
澧 【巳集上】【水字部】 澧 【唐韵】卢启切【集韵】【韵会】里第切,□音礼。水名。【说文】水出南阳雉衡山。【山海经】雅山,澧水出焉。 又水名。【前汉地理志】武陵郡充县历山,澧水所出。【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 又州名。【韵会】汉属武陵郡,隋置澧州。【广舆记】今属岳州府。 又通作醴。【列子汤问篇】甘露降,澧泉涌。考证:〔【列子殷汤篇】甘露降,澧泉涌。〕 谨照原书改汤问篇。
澨 【巳集上】【水字部】 澨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时制切,音誓。【说文】□增水边,土人所止者。【楚辞九歌】夕济兮西澨。 又水名。【书禹贡】过三澨,至于大别。 又【集韵】以制切,音曳。义同。 又【韵补】叶食列切,音舌。【江淹拟古诗】身名竟谁辨,图史终磨灭。且泛桂水湖,映月游海澨。
泶 【巳集上】【水字部】 泶 【唐韵】胡角切【集韵】【韵会】【正韵】辖觉切,□音学。涸泉也。【尔雅释山】夏有水,冬无水,曰泶。 又【博雅】水自渭出为泶。 又【集韵】或作。详字注。 又【广韵】【集韵】□仕角切,音浞。又【集韵】呼酷切,音熇。义□同。 又【广韵】【集韵】□下巧切,音搅。水声。【郭璞江赋】漰湱泶灂。
澪 【巳集上】【水字部】 澪 【广韵】【集韵】【韵会】郞丁切【正韵】离呈切,□音灵。水名。
澫 【巳集上】【水字部】 澫 【周宣王石鼓文】澫澫又□。【注】澫,卽漫字。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胡瓜切,音华。心侈也。
澬 【巳集上】【水字部】 澬 【唐韵】卽夷切【集韵】【韵会】【正韵】津私切,□音咨。【说文】久雨涔澬也。一曰水名,本作资。【水经注】资水,出武陵郡无阳县界。 又【集韵】疾资切,音茨。水名,在常山郡。考证:〔【说文】久雨涔澬也。一曰,水名,在邵陵。本作资。〕 谨按说文无在邵陵三字,谨照原文省去。
澭 【巳集上】【水字部】 澭 【广韵】【集韵】□於容切,音邕。水名。【吕氏春秋察今篇】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又【集韵】【正韵】□於用切,雍去声。与灉同。水自河出为灉。
浍 【巳集上】【水字部】 浍 〔古文〕巜□□【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外切,音侩。水名。【说文】水出靃山,西南入汾。【水经注】浍水,出详高山。 又涓浍,小流也。【郭璞江赋】商榷涓浍。 又【尔雅释水】水注沟曰浍。【周礼地官遂人】千夫有浍。【疏】浍,广二寻,深二仞。 又【广韵】【集韵】□古迈切,音夬。义同。 又【集韵】乌外切,音荟。与濊同。深广也。 又戸八切,音滑。两水合也。
砨 【午集下】【石字部】 砨 【集韵】乌懈切,音隘。砥砨,玉名。详砥字注。 又【集韵】乙革切,音厄。义同。
澯 【巳集上】【水字部】 澯 【玉篇】七旰切【集韵】苍案切,□音灿。淸也。一曰澯澜,水貌。
【子集下】【厶字部】 【集韵】幻古作。注详幺部一画。考证:〔【集韵】幻古作。注注幺部一画。〕 谨按文义第二注字改详。
□ 【未集中】【羽字部】 □ 【集韵】□,或作。亦省作□。详□字注。
澰 【巳集上】【水字部】 澰 【广韵】【集韵】□力冉切,音敛。与潋同。潋滟,水溢貌。 又【玉篇】【集韵】□力验切,敛去声。【博雅】淸也。 又【集韵】卢感切,音壈。义同。又渍也。
炢 【巳集中】【火字部】 炢 【广韵】【集韵】□直律切,音术。【玉篇】烼也。【广韵】烟出。
烒 【巳集中】【火字部】 烒 【广韵】赏职切【集韵】设职切,□音式。【广韵】火貌。
砋 【午集下】【石字部】 砋 【集韵】渚市切,音止。捣缯石。【扬子太□经】輆於砋石。一曰砺石。
澶 【巳集上】【水字部】 澶 【唐韵】匝连切【集韵】【韵会】时连切,□音蝉。【说文】澶渊水在宋。一曰卫地名。 又【集韵】澄延切,音缠。义同。 又张连切,音邅。水静貌。 又【广韵】【集韵】【韵会】□徒案切,音惮。漫也,纵也。【庄子马蹄篇】澶漫为乐。 又澶漫,远也。【司马相如子虚赋】案衍澶漫。 又【集韵】他案切,音炭。义同。
澷 【巳集上】【水字部】 澷 【正字通】俗漫字。
澸 【巳集上】【水字部】 澸 【集韵】都感切,音黕。水漥。
□ 【未集上】【竹字部】 □ 【海篇】徒协切,音牒。簸也。 又弋涉切,音叶。义同。
澹 【巳集上】【水字部】 澹 【广韵】【正韵】徒览切【集韵】【韵会】杜览切,□谈上声。澹淡,水貌。【司马相如上林赋】随风澹淡。【注】淡,音琰。 又水名。【水经注】澹水承澧水于作唐县。 又恬静也。【老子道德经】澹兮其若海。 又平澹也。【韩愈诗】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澹。 又动也。【前汉郊祀歌】相放□,震澹心。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徒滥切,音啖。水摇动貌。【宋玉高唐赋】水澹澹而盘纡。 又安也。【前汉郊祀歌】澹容与,献寿觞。 又【广韵】【集韵】【韵会】徒甘切【正韵】徒监切,□音谈。澹台,复姓。一曰水貌。 又【集韵】都甘切,音儋。【史记冯唐传】破东胡,灭澹林。【注】澹林,一作襜褴。 又【集韵】时艳切。与赡同。【前汉食货志】竭天下资财,以奉其政,犹不足以澹其欲。【注】古与赡通。考证:〔【宋玉高唐赋】水淡淡而盘纡。〕 谨照原文淡淡改澹澹。
澺 【巳集上】【水字部】 澺 【唐韵】於力切【集韵】乙力切,□音亿。水名。【水经注】汝水,东南左会澺水。【说文】本作□。
炑 【巳集中】【火字部】 炑 【玉篇】莫卜切,音木。【五音集韵】火炽也。
澻 【巳集上】【水字部】 澻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徐醉切,音遂。田闲小沟也。本作遂。【周礼地官】夫闲有遂,遂上有径。【集韵】或作。
澼 【巳集上】【水字部】 澼 【广韵】普击切【集韵】【韵会】匹历切,□音霹。漂也。【庄子逍遥游】世世以洴澼絖为业。【注】漂絮者。 又【集韵】诘历切,音吃。义同。 又匹辟切,音僻。肠闲水。洴原字从幷作。
濣 【巳集上】【水字部】 濣 【玉篇】乌活切【集韵】乌括切,□音斡。取水也。
濨 【巳集上】【水字部】 濨 【广韵】疾之切【集韵】墙之切,□音慈。水名,在定州。或作滋。
澽 【巳集上】【水字部】 澽 【广韵】居御切,音据。【广雅】乾也。 又【广韵】【集韵】□其据切,音遽。又【集韵】求於切,音渠。义□同。 又【集韵】臼许切,音榘。【博雅】曝也。
炌 【巳集中】【火字部】 炌 【集韵】【类篇】□口介切,开去声。【玉篇】明火也。【集韵】与烗□同。◎按玉篇有炌无□。广韵有□无炌。当因二字重文,而各收其一也。玉篇炌烗分载,然炌旣同□,而广韵又云□同烗,则三字之为一字可知。互详烗□二字注。
澾 【巳集上】【水字部】 澾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他达切,音闼。【字林】滑也。【韩愈诗】磴藓澾拳局。
澿 【巳集上】【水字部】 澿 【广韵】【集韵】□渠金切,音琴。水名。
徆 【寅集下】【彳字部】 徆 【玉篇】息兮切,音西。行也。
激 【巳集上】【水字部】 激 【唐韵】【集韵】【韵会】吉历切【正韵】讫逆切,□音击。【说文】碍邪疾波也。一曰半遮也。【前汉沟洫志】为石堤激使东注。激者,聚石於堤旁冲要之处,所以激去其水也。 又冲也。【潘岳诗】惊湍激岩阿。 又【水经注】沔水北岸数里,有大石,名五女激。 又言论过直为激切。【後汉□宠传】言事者必多激切。 又感激也。【後汉蔡邕传】感激忘身。 又违俗立异为激诡。【後汉范冉传】冉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冉或作丹。 又激楚,淸声也。【楚辞招魂】宫庭震惊,发激楚些。 又姓。【前汉淮南王传】有激章。 又【广韵】古吊切【集韵】吉吊切,□音叫。湍流貌。一曰风声。 又【集韵】坚尧切,音骁。与憿同。幸也。通作侥徼。考证:〔【楚辞九歌】宫庭震惊,发激楚些。〕 谨照原书九歌改招魂。
浊 【巳集上】【水字部】 浊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角切,音濯。水名。【说文】水出齐郡属妫山。 又【括地志】浊水,源出蒲州解县东北平地。 又【水经注】浊水,上承云阳县东大黑泉。 又【水经注】南昌有浊水。 又水不淸也。【诗邶风】泾以渭浊。 又星名。【尔雅释天】浊谓之毕。【史记律书】浊者,触也。 又姓。【史记货殖传】浊氏连骑。 又【集韵】竹角切,音斫。人名。【史记孔子世家】主於子路妻兄颜浊邹家。 又【韵补】叶昌六切,音逐。【前汉颍川歌】颍水浊,灌氏族。
□ 【备考】【未集】【米字部】 □ 【五音篇海】音米。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所□切,音产。粟也。 又楚限切,音剗。又揣绾切,音。义□同。或作□。 又孚万切,音娩。小舂也。同□。 又刍万切,音□。义同。
□ 【卯集下】【斤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