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闟,亦作鈒。所及反。 又【集韵】迄及切,音吸。义同。 又息入切,音靸。小锋。
鈓 【戌集上】【金字部】 鈓 【集韵】同銋。
钞 【戌集上】【金字部】 钞 【唐韵】【韵会】【正韵】楚交切【集韵】初交切,□音。【说文】叉取也。【徐铉曰】今俗别作抄。【广韵】略也。【後汉公孙瓒传】克会期日,攻钞郡县。 又【韵会】或作摷。【张衡东京赋】摷昆聊。 又作抄。【杜甫诗】饭抄云子白。 又姓。【正字通】明钞秀,钞奇。 又【增韵】誊写也。【抱朴子金丹卷】余令略钞金丹之都,较以示後之同志者。 又【博雅】强也。 又【广韵】初敎切【集韵】【韵会】【正韵】楚敎切,□音剿。【周礼夏官射鸟氏驱乌鸢注】乌鸢善钞,盗便污人。【释文】钞,初敎反。 又【正字通】楮货名。宋史,绍兴二十四年,女眞以铜少,循宋交子法,造钞引一贯、二贯、三贯、五贯、十贯五等谓之大钞。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五等谓之小钞。与钱□用,以七年为限,纳旧易新,诸路置交钞库官受之,每贯取工墨钱十五文,公私便焉。 又【韵会定正】官收物而给印信文凭也。卽今钞关。 又与杪同。【管子幼官篇】敎行於钞。【注】钞,末也。【又】听於钞,故能闻未极。【注】钞,深远也。 又【集韵】齿绍切,音□。取也。考证:〔【周礼夏官射鸟氏驱乌鸢注】乌鸢喜钞盗,便污人。〕 谨照原文喜改善。
钮 【戌集上】【金字部】 钮 〔古文〕【唐韵】【集韵】【正韵】□女九切,音狃。【说文】印鼻也。【正韵】又镜弩鼻。【正字通】凡物钩固者,皆曰钮。 又【楚辞九思】遗失兮钮枢。【注】玉斗钮枢,皆所宝者。 又姓。【何氏姓苑】东晋有钮□,吴兴人。 又【集韵】敕九切,音丑。与杻同。械也。
□ 【未集中】【网字部】 □ 【玉篇】同网。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韵会】□徂聪切,音丛。【类篇】合丝织也。
【寅集下】【弓字部】 【广韵】【集韵】□平秘切,音备。【广韵】以筋贴弓。【类篇】以丝饰弓也。
【午集下】【石字部】 【广韵】【正韵】安古切【集韵】於五切。坞坞□同。【说文】本作坞,小障也。一曰庳城也。 又【正韵】山阿也。 又【广韵】哀都切。音乌。义同。
鈖 【戌集上】【金字部】 鈖 【篇海】敷文切,音分。玉名。 又方文切,音宾。义同。
鈗 【戌集上】【金字部】 鈗 【唐韵】余准切【集韵】【韵会】庾准切,□音尹。【说文】侍臣所执兵也。引周书,一人冕执鈗。○按今书顾命作锐。孔颍达疏云:锐,当作鈗,音允。据孔说,锐为鈗字之讹。今蔡沈传引说文,不知说文本孔疏也。 又【集韵】兪芮切,音睿。又【五音集韵】杜外切,音兑。义□同。
鈙 【戌集上】【金字部】 鈙 【唐韵】【集韵】□渠金切,音琴。【说文】持也。或作。 又【广韵】【集韵】□巨禁切,音□。义同。
鈚 【戌集上】【金字部】 鈚 【广韵】房脂切【集韵】【韵会】频脂切,□音毗。【玉篇】铁也。 又【广韵】犁錧别名也。 又【集韵】一曰箭名。或作鎞錍。【杜甫诗】长鈚及狡兔。 又【集韵】篇迷切,音□。本作錍。【扬子方言】箭镞广长而薄鎌谓之錍。【注】普蹄反。
鈛 【戌集上】【金字部】 鈛 【集韵】同锅。
鈜 【戌集上】【金字部】 鈜 【广韵】户萌切【集韵】乎萌切,□音宏。【广韵】金声。【集韵】铿鈜,钟鼓声。或从口作吰。
钧 【戌集上】【金字部】 钧 〔古文〕銞【唐韵】居匀切【集韵】【韵会】规伦切,□音均。【说文】三十斤也。【孟康曰】万一千五百二十铢。【书五子之歌】关石和钧。【疏】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钧石所以一天下之重轻,而立民信也。 又【集韵】一曰陶旊轮。【正字通】陶人模下圆转者为钧。【前汉贾谊传师古注】陶家名转者为钧,盖取周回调均之义。 又大钧,天也。【前汉贾谊传】大钧播物,坱圠无垠。【注】如淳曰:陶者作器于钧上,此以造物为大钧也。言造化为人,亦犹陶之造瓦耳。又【杜甫诗】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又乐名。【张衡西京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 又剑名。【淮南子览冥训】淳钧之器成。【注】淳钧,古剑。 又地名。【左传昭四年】夏启有钧台之享。【注】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陂。 又水名。【前汉霍去病传】涉钧者。【注】钧耆,水名。 又姓。【风俗通】楚大夫元钧之後,汉有侍中钧喜。 又与均同。平也。【诗大雅】四鍭旣钧。【注】矢镞重羽轻,必参亭而三分之,一在前,二在後,得平均也。 又等也,同也。【左传成六年】善钧从众。【注】钧,等也。又【襄二十六年】多鼓钧声。【注】钧,同其声。 【集韵】或书作□。
鈟 【戌集上】【金字部】 鈟 【字汇】同钓。
鉡 【戌集上】【金字部】 鉡 【类篇】部满切,音伴。锹也。○按玉篇锹,卽臿也。
□ 【未集中】【网字部】 □ 【篇海】同□。
鄥 【补遗】【酉集】【邑字部】 鄥 【字汇补】同鄡。【史记仲尼弟子传】鄡单。【徐广注】一作鄥单。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同络。缠丝也。
□ 【辰集上】【日字部】 □ 【广韵】苦滥切,音喊。日出貌。
鄦 【酉集下】【邑字部】 鄦 同□。【史记郑世家】鄦公恶郑于楚。【注】许灵公也。
邓 【酉集下】【邑字部】 邓 【唐韵】徒亘切【集韵】【韵会】【正韵】唐亘切,□音蹬。【说文】曼姓之国。【春秋桓七年】邓侯吾离来朝。【疏】邓,在南地,属衡岳。 又鲁地。【春秋隐十年】春,齐侯、郑伯盟于邓。【注】邓,鲁地。 又蔡地。【春秋桓二年】蔡侯、郑伯会于邓。【注】颍川召陵县西南有邓城。【疏】贾、服以邓为国,释例以此为蔡地,其邓国则义阳邓县是也。以邓是小国,去蔡远,蔡、郑惧楚而为此会,不当反求近楚小国与之结援,故知非邓国也。 又州名。本秦南阳郡,隋置南阳县,攺邓州。 又姓。【姓考】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为邓侯,後因氏。考证:〔【春秋桓十年】邓侯离吾来朝。〕 谨照原文十年改七年。离吾改吾离。
鄨 【酉集下】【邑字部】 鄨 【唐韵】【集韵】【韵会】□必袂切,音蔽。【玉篇】牂牁,县名。 又水名。【前汉地理志】犍为郡符县温水南至鄨。又【後汉郡国志注】不狼山,鄨水所出。 又【集韵】必列切,音鳖。义同。
鄩 【酉集下】【邑字部】 鄩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徐林切,音寻。地名。【左传襄四年】寒浞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鄩氏。【注】北海平寿县有鄩亭,今莱州潍县卽斟鄩。 又周邑。【左传昭二十三年】正月壬寅朔,二师围郊,癸卯,郊、鄩溃。【注】河南巩县西南有地名鄩中。 又姓。【左传昭二十二年】鄩肸伐皇。【注】鄩肸,周大夫。考证:〔【左传昭二十二年】周子朝之乱,二师围郊,癸卯,郊鄩溃。〕 谨照原文二十二年改二十三年。周子朝之乱改正月壬寅朔。
鄫 【酉集下】【邑字部】 鄫 【唐韵】疾陵切【集韵】【韵会】【正韵】慈陵切,□音缯。【说文】姒姓国,在东海。【春秋僖十四年】使鄫子来朝。【注】鄫国,今琅邪鄫县。 又郑地。【春秋襄元年】仲孙蔑会齐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注】鄫,郑地。在□留襄邑县东南。考证:〔【春秋僖四年】鄫子来朝。【注】鄫国,在琅邪鄫县。〕 谨照原文四年改十四年。鄫字上增使字。注在字改今字。
鄬 【酉集下】【邑字部】 鄬 【广韵】王妫切【集韵】于妫切,□音为。地名。【春秋襄七年】公会晋侯,宋公、□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子于鄬。【注】郑地。 又【集韵】阪名,在郑。 又【集韵】吁为切,音撝。又俱为切,音妫。又【广韵】韦委切【集韵】羽委切,□音蔿。义□同。
郑 【酉集下】【邑字部】 郑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正切,音。国名。【释名】郑,町也,地多平町町然也。【正字通】郑本西都畿内地,周宣王封其弟友,是为郑。桓公寄孥与贿于虢郐,其子武公,定平王于东都,因徙其封,施旧号于新邑,是为新郑。今河南开封府郑州是也。 又南郑,县名。今属陕西汉中府,桓公封邑在畿内,为西郑,汉中在京兆之南,故称南郑以别之。【一统志】南郑,古褒国附庸之邑。桓公殁,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郑。 又【广韵】郑重,殷勤之意。【前汉王莽传】非皇天所以郑重降符命之意。 又姓。【集韵】郑灭于韩,子孙因以国为氏。
鄮 【酉集下】【邑字部】 鄮 【唐韵】【集韵】【韵会】□莫□切,音茂。县名。【前汉地理志】鄮县属会稽郡,今浙江宁波府慈溪、奉化,鄮故地也。
鄯 【酉集下】【邑字部】 鄯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时战切,音擅。【说文】鄯善,西域国名。【前汉西域传】鄯善,本名楼兰,元凤四年更名。 又【广韵】州名。唐张守珪迁鄯州刺史。 又【广韵】常演切【集韵】【韵会】【正韵】上演切,□音善。义同。
邻 【酉集下】【邑字部】 邻 〔古文〕厸【唐韵】力珍切【集韵】【韵会】【正韵】离珍切,□音粼。【广韵】近也,亲也。【正韵】比也。【释名】邻,连也。相接连也。【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又连界之国,亦称邻。【书蔡仲之命】睦乃四邻。 又左右辅弼亦曰邻。【书益稷】臣哉邻哉。【注】臣以人言,邻以职言。 又车声。与辚通。【诗秦风】有车邻邻。【注】众车声。 又【集韵】【韵会】【正韵】□良刃切,音吝。与甐通。【集韵】敝也。【正韵】动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轮虽敝,不甐于凿。【注】以轮之厚,石虽啮之,不能敝其凿,旁使之动也。甐,本又作邻。 又叶陵延切,音连。【陆机挽歌】人往有反岁,我行无归年。昔居四民宅,今托万鬼邻。 【正字通】本作邻,隶作邻。今通作邻。
鄱 【酉集下】【邑字部】 鄱 【广韵】【集韵】蒲波切【韵会】【正韵】蒲禾切,□音婆。【说文】鄱阳豫章县,今属饶州。 又【集韵】蒲麋切,音陴。县名。在鲁。 又蒲官切,音盘。赵地名。
郸 【酉集下】【邑字部】 郸 【唐韵】都寒切【集韵】【韵会】多寒切,□音单。邯郸,古县名。【左传定十年】卫侯伐邯郸午于寒氏。【注】邯郸,广平县也。【前汉地理志】邯郸,属赵国。【注】邯,山名。郸,尽也,邯山至此而尽也。城郭字从邑,故加邑作郸。 又【集韵】当何切,音多。汉侯国名。【史记功臣表中元元年】封周隐为郸侯。 又叶都年切,音顚。【吴迈远乐府】人马风尘色,知从河塞还。时我有同栖,结宦游邯郸。还,音旋。
□ 【辰集上】【曰字部】 □ 【集韵】囊丁切,音宁。【玉篇】告也。 又女夷切,音尼。义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补各切【集韵】伯各切,□音博。【说文】颈连也。【玉篇】亦作襮。 又【集韵】歩木切,音仆。义同。
【卯集中】【手字部】 【玉篇】先全切【唐韵】须缘切【集韵】荀缘切,□音宣。同揎。引也,手发衣也。【仪礼士虞礼钩袒注】如今衣。 又或作擐。见揎字注。 又【集韵】先命切。亦裸肱也。别本讹作。〇按集韵,□音宣,又音沿。杨愼萟林伐山云。□,手循也,又头圆曰□,面圆曰□。则□字原有揎音也。《正字通》云:无宣音,失详考。
鄻 【酉集下】【邑字部】 鄻 【唐韵】【集韵】□力展切,音辇。【说文】周邑。【左传昭二十九年】王子赵车入于鄻以叛。
鄼 【酉集下】【邑字部】 鄼 同酇。详後酇字注。
鄽 【酉集下】【邑字部】 鄽 【广韵】直连切【集韵】澄延切,□音廛。【玉篇】廛亦作鄽。【前汉韩信传】所谓殴市人而战之也。【注】市人,市鄽之人。
鄾 【酉集下】【邑字部】 鄾 【等韵】乌求切,音忧。邓国地。【左传桓九年】邓南鄙鄾人攻而夺之币。【注】在今邓县。又【哀十八年】巴人伐楚,围鄾。盖楚已灭邓,而鄾遂为楚有耳,其实非有二地也。
酀 【酉集下】【邑字部】 酀 【广韵】因莲切【韵会】乌前切,□音燕。邑名。 又【集韵】于殄切,音偃。人名。【左传襄二十九年】齐人立敬仲之曾孙酀。 又【广韵】【集韵】□伊甸切,音宴。义同。
酁 【酉集下】【邑字部】 酁 【广韵】士咸切【集韵】鉏咸切,□音谗。【说文】宋地。【左传哀十七年】宋皇夺其兄酁般之邑。考证:〔【左传哀十七年】宋皇麋夺其兄酁殷之邑。〕 谨照原文麋改。殷改般。
酃 【酉集下】【邑字部】 酃 【广韵】【集韵】【韵会】□郞丁切,音零。地名。【前汉地理志】长沙国有酃县,今属衡州府。【後汉郡国志】酃属长沙郡。刘昭注引荆州记曰:有酃湖周回三里,取湖水为酒,酒极甘美。考证:〔【後汉郡国志】酃,地名。【荆州记】地有酃湖,周回三里,取湖水为酒,极其甘美,因以得名焉。〕 谨按後汉书无酃地名三字,亦无因以得名之语。今照原文改酃属长沙郡。刘昭注引荆州记曰:有酃湖周回三里,取湖水为酒,酒极甘美。
酄 【酉集下】【邑字部】 酄 【唐韵】【集韵】【韵会】□呼官切,音欢。【说文】鲁下邑。【玉篇】济北蛇丘县。【正字通】一作讙。【左传定十年】齐人来归郓、讙、龟阴之田。【说文】引《传》作酄。 又【集韵】驱圆切,音弮。乡名,在闻喜县。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纰或作□。详纰字注。 又【集韵】边迷切,音椑。【博雅】幷也。
酅 【酉集下】【邑字部】 酅 【广韵】【集韵】【韵会】□□圭切,音携。【玉篇】纪邑。【春秋庄三年】纪季以酅入于齐。【注】地在齐国东安平乡。 又齐地。【春秋僖二十六年】齐人侵我西鄙,公追齐师至酅。【注】酅,齐地。济北谷城县西有地,名酅下。 又【正字通】城濮之战,楚师背酅而舍。【注】酅,丘陵险阻名。一说山名或地名。 俗作□。考证:〔【正字通】城濮之战,楚师背酅而合。〕 谨照左传原文合改舍。
酆 【酉集下】【邑字部】 酆 【广韵】敷空切【集韵】【韵会】敷冯切,□音丰。【集韵】周文王所都。【左传昭四年】康有酆宫之朝。【注】酆,在始平鄠县东,有灵台,康王於是朝诸侯也。 又国名。【左传僖二十四年】毕、原、酆、郇,文之昭也。 又姓。【左传】有酆舒。 又水名。【後汉冯衍传】西顾酆、鄗。【注】酆、鄗,二水名。◎按《诗大雅》作邑于丰。丰水东注。《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俱作丰。後人加阝作酆,无二义。
【午集下】【禾字部】 【广韵】府良切【集韵】分房切,□音方。禾名。
酇 【酉集下】【邑字部】 酇 【广韵】【正韵】作管切【韵会】祖管切,□音纂。【集韵】聚也。【周礼地官遂人】四里为酇,五酇为鄙。又【礼乐记】缀兆。【注】缀,谓酇舞者之位也。又【奔丧】乃为位。【注】位有酇列之处。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子旰切,音赞。地名。【玉篇】南阳有酇县。【前汉萧何传】封为酇侯。 又【广韵】在丸切【集韵】【韵会】【正韵】徂丸切,□音钻。义同。 又【集韵】才何切,音嵯。【前汉地理志】沛郡有酇县。【注】莽曰赞治。应劭曰音嵯。师古曰:此县本为,应音是也。◎按《字汇补》:萧何封国在南阳之酇,非沛之。盖南阳酇邑为汉阴县,旁有筑水,古曰筑阳。何少子延初封筑阳,其明验也。班固以酇叶何,谓萧何封邑,与何同韵,而莽又攺为赞治,此其所以讹也。 又与醝通。【周礼天官酒正三曰盎齐注】如今酇白也。【释文】卽今之白醝酒也。宜作醝,在何反。 俗作鄼,非。
郦 【酉集下】【邑字部】 郦 【广韵】吕支切【集韵】邻知切,□音丽。地名。【春秋僖元年】败莒于郦。【注】鲁地。 又【唐韵】郞击切【集韵】【韵会】【正韵】狼狄切,□音历。亦地名。【前汉高帝纪】偕攻析、郦,皆降。【注】郦,卽菊潭县。【地理志】属南阳邓州内乡县。 又姓也。【前汉高帝纪】郦食其为里监门。【注】音历异基。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韵】胡骨切,魂入声。浊垢也。 又【字汇】蒙弄切,蒙去声。目不明也。
【午集中】【疒字部】 【广韵】士佳切【集韵】鉏隹切,□音柴。瘦也。 又【广韵】士懈切【集韵】仕懈切,□音眦。疾也。 又【集韵】仕知切,音齹。痷,疫病。
酉 【酉集下】【酉字部】 酉 〔古文〕丣【广韵】与九切【集韵】【韵会】以九切【正韵】云九切,□音牖。【说文】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徐曰】就,成熟也。丣为春门,万物已出。酉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广韵】饱也,老也。【尔雅释天】太岁在酉曰作噩。【史记律书】八月也。律中南吕,其於十二子为酉。酉者,万物之老也。【淮南子天文训】指酉。酉者,饱也。律受南吕。又【时则训】仲秋之月,招摇指酉。【释名】酉,秀也。秀者,物皆成也。於《易》为兑。 又大酉、小酉,山名。在辰州沅陵。相传石穴中有书千卷。 又水名。【後汉郡国志】武陵郡酉阳县,酉水所出,东入湘。 又【字汇补】五酉,怪名,孔子在□所见也。见《冲波集》。 又姓。【正字通】魏有酉牧。
酊 【酉集下】【酉字部】 酊 【唐韵】【集韵】【韵会】都挺切【正韵】都领切,□音顶。【说文】酩酊,醉也。【集韵】酩酊,醉甚。【襄阳儿童歌】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又【韵会】通作艼。【晋书山□传】作茗艼。
酋 【酉集下】【酉字部】 酋 【韵会】【正韵】□慈秋切,音遒。【说文】绎酒也。从酉,水半见於上,酒久则水上见而糟少也。【周礼天官酒正二曰昔酒注】昔酒,今之酋久白酒。【疏】酋,亦远久之义。 又【博雅】酋,熟也。【扬子方言】自河以北,赵魏之闲,火熟曰烂,气熟曰糦,久熟曰酋,谷熟曰酷,熟,其通语也。 又酒官之长。【礼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注】酒熟曰酋。大酋者,酒官之长。酋者,久远之称。久熟者善,故名酒官为大酋。 又【扬子太□经】酋,西方也,夏也,物皆成象而就也。【注】酋,聚也。物已成就,可蓄聚也。 又【尔雅释诂】酋,终也。【诗大雅】似先公酋矣。【传】酋,终也。嗣先君之功而终成之。 又雄也。【前汉叙传】《说难》旣酋,其身乃囚。【注】酋,雄也。 又矛名。【周礼冬官考工记】酋矛常有四尺。【疏】酋,矛二丈也。 又酋长,魁帅之名。【左思吴都赋】儋耳黑齿之酋,金邻象郡之渠。【注】酋,渠,皆豪帅也。 又【韵会】酋者,语发声也。 又【五音集韵】似由切,音囚。义同。 【集韵】或作醔。考证:〔【前汉叙传】说难旣酋其身。〕 谨按原文其身逎囚四字为句,逎囚二字不可省。谨照原文其身下增逎囚二字。
酌 【酉集下】【酉字部】 酌 【唐韵】之若切【集韵】【韵会】【正韵】职略切,□音灼。【说文】盛酒行觞也。【诗周南】我姑酌彼金罍。【礼郊特牲】缩酌用茅。【注】酌,犹斟也。酒已泲,则斟之,以实尊彝。【前汉盖宽饶传】无多酌我,我乃酒狂。【班固西都赋】腾酒车以斟酌。 又【博雅】酌,漱也。【又】益也。 又【礼曲礼】酒曰淸酌。【博雅】淸酌,酒也。 又取善而行曰酌。【左传成六年】子为大政,将酌於民者也。【注】酌取民心,以为政。【礼坊记】上酌民言,则下天上施。【注】酌,犹取也。 又参酌也。【周语】而後王斟酌焉。【前汉叙传】斟酌六经,放易象论。 又地名。【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平酌侯葘川懿王子。【注】志属北海。 又【正字通】武王乐歌,周颂於铄王师之篇名。酌,亦省作勺。【礼内则】十三舞勺。【注】勺与酌同。 又【集韵】实若切,音杓。挹也。【左传成十四年】不内酌飮。【释文】酌,市略反,亦读章略反。考证:〔【礼曲礼】酒曰酒酌。〕 谨照原文酒酌改淸酌。〔【礼孔子闲居】上酌民言,则下天上施。〕 谨按所引出坊记,今照改礼坊记。〔【周语】後王斟酌焉。〕 谨照原文後字上增而字。〔【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平酌侯葘川懿王子。【注】属北海。〕 谨照原文属字上增志字。
配 【酉集下】【酉字部】 配 【唐韵】【集韵】滂佩切【韵会】滂沛切,□音嶏。【说文】酒色也。 又【玉篇】匹也,媲也,对也,当也,合也。【易系辞】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书君牙】对扬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人。 又夫妇曰配偶。【易蒙卦纳妇吉传】妇者,配己而成德者也。【诗大雅】天立厥配,受命旣固。 又【增韵】侑也。【易豫卦】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礼杂记】男子祔于王父则配。 又【礼礼器】齐人将有事于泰山,必先有事于配林。【注】配林,林名。 又【韵会】流□隶也。【王溥五代会要】晋天福三年,左街从人韩延嗣徒二年半,刺面,配华州,发运务。或曰唐虽有配流岭南之文,然配法刺面,当始於此。 又【五音集韵】补妹切,音朏。匹也,合也。 又【韵会】叶铺枚切,音坯。【张衡东京赋】然後宗上帝於明堂,推光武以作配。辨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摧。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卢谷切,音鹿。【类篇】心闲也。一曰心转也。
【未集下】【肉字部】 【广韵】【集韵】□居义切,音寄。【广韵】肉四。【集韵】分牲谓之。一曰也。
酑 【酉集下】【酉字部】 酑 【五音集韵】羽俱切,音于。飮也。
酎 【酉集下】【酉字部】 酎 【唐韵】除柳切【集韵】直佑切【韵会】直久切【正韵】直又切,□音胄。【说文】三重醇酒也。【玉篇】醇也,酿也。【左传襄二十二年】见於尝酎,与执燔焉。【注】酒之新熟,重者为酎。【礼月令】孟夏之月,天子飮酎。【注】酎之言醇也。谓重酿之酒也。春酒至此始成。【史记孝文纪】高庙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注】张晏曰: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酎之言纯也。 又【史记平准书】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余人。【注】汉仪注,王子为侯,侯岁以戸口酎黄金於汉庙,皇帝临,受献金以助祭。大祀日飮酎,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与綤同。详绍字注。
酏 【酉集下】【酉字部】 酏 【广韵】弋支切【集韵】【韵会】余支切【正韵】延知切,□音移。【玉篇】米酒也,甜也,淸酒也。【韵会】飮也。【礼内则】黍酏。【注】以黍为粥也。【又】饘酏。【注】饘,厚粥。酏,薄粥。贾逵曰:酏为粥淸。淸者,粥而去米也。【又】羞糗饵粉酏。【注】酏,当读如糍。糍,稻餠也。炊米捣之,以豆为粉,糁糍上也。【周礼天官酒正】辨四飮之物,四曰酏。【注】酏,今之粥。《内则》有黍酏。酏,飮粥稀者之淸也。又【醢人】羞豆之实,酏食糁食。【注】郑司农云:酏食,以酒酏为餠。康成谓:酏,□也。内则曰:取稻米举糔溲之,小切狼臅膏,以与稻米为□。【正字通】酏是粥,非豆实也。或曰酏有二,周礼四飮、六飮之酏,卽内则所谓飮酏,酏之正义也。羞豆之酏食,卽内则所谓粉酏,以豆荐者也。 又【唐韵】移尔切【集韵】【韵会】演尔切【正韵】养里切,□音匜。义同。【说文】黍酒也。一曰甜也。◎按说文训黍酒,玉篇训米酒,俱卽今之粥也。详考内则、周礼,无独训为酒者。 又【正韵】诸延切,音饘。引《礼记》稻米为酏。〇按《礼记》酏训为饘,非音饘也。正韵误。 【集韵】或作□、□。
酐 【酉集下】【酉字部】 酐 【广韵】呼朗切【集韵】许朗切,□音汻。苦酒也。
酒 【酉集下】【酉字部】 酒 【唐韵】子酉切,愀上声。【说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释名】酒,酉也,酿之米麴,酉泽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强相踧持飮之也。又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周礼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淸酒。【注】事酒,有事而飮也。昔酒,无事而飮也。淸酒,祭祀之酒。【前汉食货志】酒,百药之长。【东方朔传】销忧者莫若酒。【江纯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 又□酒,明水也。【礼明堂位】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 又天酒,甘露也。【瑞应图】王者施德惠,则甘露降,一名天酒。 又官名。【周礼天官】酒正。【注】酒官之长。【又】女酒。【注】女奴晓酒者。 又祭酒,尊称之号。【前汉伍被传】号为刘氏祭酒。【注】祭时惟尊长酹酒也。 又酒旗,星名。【曹植酒赋】仰汉旗之景曜,协嘉号於天辰。 又地名。【左传庄二十二年】王与虢公酒泉之邑。【注】邑在河南。又【前汉武帝纪】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注】酒泉,今肃州。 又姓。明有酒好德。 又人名。【史记晋世家】静公俱酒。 又【韵补】叶子小切,音剿。【诗郑风】叔于狩,巷无飮酒。岂无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易林】白茅醴酒,灵巫拜祷。神嘻飮食,使人寿老。 又叶子与切,音苴。【张超诮靑衣赋】东向长跪,接狎欢酒。悉请诸灵,邪僻无主。考证:〔【周礼天官酒正】女酒。【注】女奴烧酒者。〕 谨照原文烧酒者改晓酒者。
酕 【酉集下】【酉字部】 酕 【广韵】莫袍切,音毛。酕醄,醉也。【类篇】极醉貌。
酖 【酉集下】【酉字部】 酖 【唐韵】丁含切【集韵】他含切【韵会】都含切,□音贪。【说文】乐酒也。【徐曰】酖酖然安且乐也。【广韵】嗜酒。 又【韵会】或作沈。【前汉五行志】荒沈於酒。 又【韵会】【正韵】□直禁切。与鸩通。【韵会】酒有鸩毒。【左传庄三十二年】使针季酖之。【注】酖,鸟名。其羽有毒,画酒飮之则死。又【闵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怀也。
酗 【酉集下】【酉字部】 酗 【广韵】香句切【集韵】吁句切,□音煦。【玉篇】同。【广韵】醉怒也。【书微子】我用沈酗于酒。【释文】酗,况具反。以酒为凶曰酗。
酘 【酉集下】【酉字部】 酘 【广韵】田侯切【集韵】徒侯切,□音头。【广韵】酘酒。【集韵】酒再酿。【抱朴子金丹卷】犹一酘之酒,不可以方九酝之醇耳。 又【集韵】【韵会】【正韵】□大透切,音豆。义同。
【午集中】【疒字部】 【广韵】【集韵】□郎佐切,逻去声。病也。
酙 【备考】【酉集】【酉字部】 酙 【龙龛】同斟。
酝 【酉集下】【酉字部】 酝 【唐韵】【正韵】於问切【集韵】【韵会】纡问切,□音愠。【说文】酿也。【玉篇】酿酒也。【张衡南都赋】酒则九酝甘醴,十旬兼淸。【注】九酝、十旬,皆以酿法名酒也。【王僧达答颜延年诗】春酝时献斟。 又【正韵】酝藉含蓄。【前汉薛广德传】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注】师古曰:酝,言如酝酿也。【北史崔瞻传】自太保以後重吏事,谓容止酝藉者为潦倒,瞻终不攺。 又【集韵】通作温。【诗小雅】飮酒温克。【笺】犹能酝藉自持以胜。【陆德明音义】温去声。【礼礼器】温之至也。【注】为温藉,温与酝通。 又【广韵】於粉切【集韵】委陨切【韵会】【正韵】委粉切,□音恽。义同。
酟 【酉集下】【酉字部】 酟 【韵会】他兼切,音添。和也。【张协七命】燀以秋橙,酟以春梅。【注】谓和羹也。
酣 【酉集下】【酉字部】 酣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甘切,音邯。【说文】酒乐也。【徐曰】飮洽也。【玉篇】乐酒也,不醉也。【书伊训】酣歌于室。【传】乐酒曰酣。【战国策】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韵会】俗作呼甘切者,非。 又【集韵】呼绀切,音顑。飮酒未旣也。
醀 【酉集下】【酉字部】 醀 【玉篇】位锥切,音帷。肉酒。 又【集韵】之瑞切,音惴。病也。
醂 【酉集下】【酉字部】 醂 【广韵】【集韵】□卢感切,音壈。【广韵】桃葅。 又【集韵】藏□也。
鉃 【戌集上】【金字部】 鉃 【集韵】善指切,音视。【玉篇】箭头。 又作木切。本作镞。义同。
酤 【酉集下】【酉字部】 酤 【唐韵】古乎切【集韵】【韵会】【正韵】攻乎切,□音孤。【说文】一宿酒也。【徐曰】谓造之一夜而熟,若今鸡鸣酒也。 又【玉篇】卖酒也。【淮南子泛论训】出於屠酤之肆。【史记吴王濞传】周丘者,下邳人,亡命吴,酤酒无行。【前汉武帝纪】初榷酤。【注】以木渡水曰榷,谓禁民酤酿,独官开置,如道路设木为榷,独取利也。 又【集韵】一曰买酒。【诗小雅】无酒酤我。【传】酤,一宿酒也。【笺】酤,买也。【史记高祖纪】高祖每酤留飮酒雠数倍。 又通作沽。【论语】沽酒市脯不食。 又【广韵】【正韵】侯古切【集韵】【韵会】後五切,□音戸。【广韵】一宿酒。【诗商颂】旣载淸酤。【传】酤,酒也。【释文】音戸。 又【集韵】【韵会】果五切【正韵】公土切,□音古。【集韵】一宿酒。【韵会】又卖酒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慕切,音顾。【广韵】卖也。【集韵】略也。
酥 【酉集下】【酉字部】 酥 【集韵】【韵会】【正韵】□孙租切,音苏。【玉篇】酪也。【韵会】酪属,牛羊乳为之,牛酥差胜。【臞仙神隐书】造法,以乳入釜,煎二三沸,倾入盆内,冷定,待面结皮,取皮再煎,油出去滓,入锅内卽成酥油。北方名马思哥。 又【正韵】酴酥,酒名。亦药名。 【集韵】或作□□□。
酬 【酉集下】【酉字部】 酬 【正字通】俗酬字。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韵】下顶切,音悻。瞑目貌。 又人名。与。见【宋史宗室表】。
【午集下】【石字部】 【广韵】离灼切【集韵】【韵会】【正韵】力灼切,□音掠。同。磨刃也。【尔雅释诂】剡,利也。 又通作略。【诗周颂】有略其耜。【注】字书作。从丯。
□ 【未集中】【缶字部】 □ 【集韵】阻限切,音醆。琖,亦作□。【玉篇】酒器。【类篇】玉爵也。
【备考】【申集】【虍字部】 【字汇补】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匿各切,音诺。【类篇】綩□,蛮夷布名。
【午集中】【疒字部】 【集韵】火占切,音□。物毒喉中病。或作。 又虚严切,音□。义同。 又馨兼切,音馦。蠚疡也。
钥 【戌集上】【金字部】 钥 【广韵】【集韵】□鱼阙切,音月。【玉篇】兵器也。
酨 【酉集下】【酉字部】 酨 【唐韵】徒柰切【集韵】徒戴切,□音代。【说文】酢酱也。【玉篇】释米汁也。【博雅】酨,浆也。【前汉食货志】鲁匡言酒酤法,一斛之平,除米麴本价,计其利而什分之,以其七入官,其三及醩酨灰炭给工器薪樵之费。【注】师古曰:酨,浆也。 又【集韵】作代切,音再。义同。【周礼天官酒正三曰浆注】酨浆,酨之言载也。米汁相载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昨代切,音在。又【集韵】将遂切,音醉。义□同。
酩 【酉集下】【酉字部】 酩 【唐韵】莫迥切【集韵】【韵会】母迥切,□音茗。【说文】酩酊,醉也。详前酊字注。 又【邺中注】寒食为醴酩,又煮粳米及麦为酩。【前汉鼂错传】食肉而飮酩。 【集韵】或作佲、□。通作茗。
酪 【酉集下】【酉字部】 酪 【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历各切,□音洛。【说文】乳浆也。【玉篇】浆也,乳汁作。【释名】酪,泽也。乳作汁,所以使人肥泽也。【礼礼运】以为醴酪。【注】烝酿之也,酪,酢酨。【前汉食货志】又分遣大夫谒者,敎民煮木为酪。【注】如淳曰:作杏酪之属也。【李陵答苏武书】膻肉酪浆,以充□渴。【潘岳闲居赋】牧羊酤酪,以俟伏□之费。 又【六书故】酒类也。北方以马乳为酪,故因谓湩酪,而酥与醍醐皆因之。【礼杂记】功衰,飮水浆。无盐酪不能食,食盐酪可也。【注】酢酨也。与乳浆异。□澔集说,训乳浆,非。 又【正字通】酪有乾湿二种。【元飮膳正要】造法,用乳半杓,锅内炒过,入余乳熬数十沸,频以杓纵横搅之,倾出,罐盛待冷,略取浮皮为酥,入旧酪少许,纸封贮卽成酪。又乾酪法,以酪就日,曝使结,掠去浮皮,再曝,至皮尽却入釜,炒少时,器盛,再曝作块,收用。 又【集韵】鲁故切,音路。醴属。 【集韵】或作□,亦作嗠。
酫 【酉集下】【酉字部】 酫 【字汇】昌悦切,川入声。咸葅也。
酬 【酉集下】【酉字部】 酬 【广韵】市流切【集韵】时流切,□音雠。同酬。【仪礼乡飮酒礼】主人实觯酬宾。【注】酬,劝酒也。酬之言周,忠信为周。又【士冠礼】主人酬宾,束帛俪皮。【注】飮宾客而从之以财货曰酬。 又【集韵】□留切【正韵】除留切,□音俦。【易系辞】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注】酬酢,犹应对也。徐邈读。
酭 【酉集下】【酉字部】 酭 【集韵】尤救切【正韵】爰救切,□音宥。【玉篇】报也。【集韵】酬酒也。【韩愈南山诗】惟用赞报酭。或作侑。
酮 【酉集下】【酉字部】 酮 【广韵】【正韵】徒摠切【集韵】【韵会】杜孔切,□音动。【广韵】酒坏。【集韵】酒酢坏。【博雅】酮,酢也。 又【集韵】传容切,音重。义同。 又【集韵】【韵会】徒东切【正韵】徒红切,□音同。马酪也。一曰酢也。
酱 【酉集下】【酉字部】 酱 〔古文〕□【广韵】【正韵】子亮切【韵会】卽亮切,□音将。【说文】醢也。【韵会】醢,肉酱也。又豉酱。又菜茹亦谓之酱。【正字通】麦面米豆皆可罨黄,加盐曝之成酱。【礼曲礼】醯酱处内。【周礼天官膳夫】酱用百有二十瓮。【注】酱,谓醯醢也。【史记西南夷传】南越食蒙蜀枸酱。【注】刘德云:枸树如桑,其椹长二三寸,味酢,取其实以为酱。【枚乘七发】熊蹯之臑,芍药之酱。 【说文】本作□。臑字原从足从而作。
酲 【酉集下】【酉字部】 酲 【唐韵】直贞切【集韵】【韵会】驰贞切【正韵】时贞切,□音呈。【说文】病酒也。一曰醉而觉也。【玉篇】醉未觉也。【诗小雅】忧心如酲。【传】病酒曰酲。【前汉礼乐志】泰尊柘浆析朝酲。【注】应劭曰:酲,病也。析,解也。言柘浆可以解朝酲也。【张衡南都赋】其甘不爽,醉而不酲。 又【博雅】酲,长也。 又【集韵】痴贞切,音柽。病也。考证:〔【前汉礼乐志】柘浆析朝酲。〕 谨照原文柘浆上增泰尊二字。
酳 【酉集下】【酉字部】 酳 【广韵】羊晋切【集韵】羊进切,□引去声。【广韵】酒漱口也。【礼乐记】执爵而酳。【疏】谓食讫,天子亲执爵而酳口也。又【昏礼】合卺而酳。【疏】酳,演也。谓食毕飮酒演安。【仪礼士昏礼】赞洗爵酌酳主人。【注】酳,漱也。酳之言演也,安也。【嵆含伉俪诗】挹用合卺酳,受以连理盘。 又【仪礼特牲馈食礼】主人洗角,升酌酳尸。【注】酳,犹衍也,是献尸也。又【士虞礼】主人洗废爵酌酒酳尸。【注】酳,安食也。 又【集韵】士靳切,又士刃切。义□同。 【玉篇】与□同。
【补遗】【申集】【艹字部】 【篇海类编】布怪切,音拜。草名。
酴 【酉集下】【酉字部】 酴 【唐韵】【集韵】□同都切,音徒。【说文】酒母也。 又【玉篇】麦酒不去滓飮也。 又【广韵】酒名。【正字通】重酘,酒名,酴釄。【扬雄蜀都赋】藒浆酴淸。【注】酴淸,酴釄酒。【辇下岁时记】寒食赐宰臣以下酴釄酒。【白帖】赐李绛酴釄,卽重酿酒也。
酵 【酉集下】【酉字部】 酵 【广韵】古孝切【集韵】居效切,□音敎。【广韵】酒酵。【集韵】酒滓。【正字通】以酒母起面曰发酵,萧子显《齐书》:永明九年正月诏太庙四时祭荐宣皇帝起面餠。注:发酵也。韦巨源食单,有婆罗门轻高面,今俗笼蒸馒头发酵浮起者是也。金天历元年有额外课,其十八曰酵。泰和四年定糟酵钱。辽元志有酵课。
【午集中】【皮字部】 【集韵】与□同。
酶 【酉集下】【酉字部】 酶 【集韵】谟杯切【韵会】谋杯切【正韵】谋杯切,□音枚。【集韵】酒本曰。或作酶。【五音集韵】酒母也。 又【韵会】通作媒。【前汉李陵传】媒蘖其短。【注】孟康曰:媒,酒敎。糵,麴也。谓酿成其罪。师古曰:齐人名麴餠曰媒。
酷 【酉集下】【酉字部】 酷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苦沃切,音焅。【说文】酒厚味也。 又【玉篇】熟也。【扬子方言】自河以北赵、魏之闲,谷熟曰酷。 又【广韵】虐也。【增韵】惨也。【白虎通】极也,敎令穷极也。【史记曹相国世家】百姓离秦之酷後参与休息无为。【前汉□法志】穷民犯法,酷吏击断。 又【集韵】甚也。【晋书何无忌传】酷似其舅。【韩愈文集序】酷排释氏。 又【韵会】香气醲冽。【史记司马相如传】芬香沤鬰,酷烈淑郁。【後汉张衡传】美襞积以酷裂兮。【注】酷裂,香气盛也。 又【正字通】痛恨也。【颜氏家训】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未及编次,遭火荡尽。衔酷茹恨,彻于心髓。 又【集韵】黑各切,音□。虐也。
酸 【酉集下】【酉字部】 酸 〔古文〕□【唐韵】素官切【集韵】【韵会】【正韵】苏官切,□音□。【说文】酢也。关东谓酢曰酸。【广韵】醋也。【书洪范】曲直作酸。【礼月令】孟春之月,其味酸。【周礼天官疡医】凡药,以酸养骨。【注】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前汉百官公卿表】广安侯任越人为太常,坐庙酒酸论。 又【释名】酸,逊也。逊,遁在後也。言脚疼力少,行遁在後,以逊遁者也。【嵆康诗】自致力所难,临文情辛酸。 又【正字通】悲痛曰酸。【後汉公孙述传】放兵纵火,闻之可为酸鼻。 又【韵会】寒酸也。今作寒畯。【范成大诗】洗尽书生气味酸。 又地名。【史记秦始皇纪】将军鷔攻魏,定酸枣。【前汉地理志】□留有酸枣县。 又水名。【山海经】少阳之山,酸水出焉。【注】其味微酸,流入文谷水。 又木名。【尔雅释木】樲,酸枣。 又草名。【博雅】酸木,狐桃也。又【山海经】鼓钟之山,有草焉,方茎而黄花,员叶而三成,其名曰焉酸。 又鸟名。【山海经】景山有鸟焉,其状如蛇而四首、六目、三足,名曰酸与。【注】□览云:三足之鸟,有酸□焉。 又【正字通】酸角,果名,生云南临安诸处,状如猪牙,皂荚浸木和羹,酸美如醋。 又【字汇补】酸鸡,虫名。 又【韵补】叶荀缘切,音宣。【韩愈秋怀诗】作者非今士,相去时已千。其言有感触,使我复凄酸。
酹 【酉集下】【酉字部】 酹 【唐韵】郞外切【集韵】鲁外切,□音頪。【说文】缀祭也。【玉篇】以酒祭地也。【广韵】以酒沃地也。【後汉桥□传】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又【张奂传】召主簿於诸羌前,以酒酹地。 又【集韵】卢活切,音捋。又【广韵】【集韵】卢对切【正韵】力遂切,□音纇。义□同。
酺 【酉集下】【酉字部】 酺 【唐韵】薄乎切【集韵】【韵会】蓬逋切【正韵】薄胡切,□音蒲。【说文】王德布,大酒也。【广韵】大酺,飮酒作乐。【史记秦始皇纪】天下大酺。【注】天下欢乐,大飮酒也。【前汉文帝纪】酺五日。【注】汉律,三人以上无故群飮酒,罚金四两。今诏横赐得令会聚飮酒五日也。师古曰:酺之为言布也。王德布於天下,而合聚飮食为酺。唐无酺禁,亦赐酺者,盖聚作伎乐,高年赐酒面。【集韵】或作□。 又【周礼地官族师】春秋祭酺亦如之。【注】酺者,为人物灾害之神也。 又【集韵】【韵会】蒲故切【正韵】薄故切,□音步。义同。考证:〔【说文】王德广布,大酒也。〕 谨照原文德下省广字。
酻 【酉集下】【酉字部】 酻 【字汇补】将类切,音醉。酒过昏也。◎按卽醉字之讹。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忙经切,音冥。细丝也。【类篇】丝也。
酿 【酉集下】【酉字部】 酿 【唐韵】【集韵】女亮切【韵会】汝亮切【正韵】鱼向切,□音□。【说文】酝也。作酒曰酿。【广韵】酝酒也。【史记孟尝君传】乃多酿酒买肥牛。【货殖传】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前汉食货志】一酿用粗米二斛,麴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 又【增韵】後人因谓酒为酿。【世说新语】刘惔曰:见何次道飮,令人欲倾家酿。 又【礼内则】鹑羹、鸡羹、鴽,酿之蓼。【注】酿谓切杂之也。
醈 【酉集下】【酉字部】 醈 【集韵】徒甘切,音谈。酒醋薄也。 又杜览切,音啖。醨也。
醏 【酉集下】【酉字部】 醏 【广韵】当孤切【集韵】东徒切,□音都。【玉篇】□醏也。【广韵】□醏,酱也。
醁 【酉集下】【酉字部】 醁 【广韵】力玉切【集韵】【韵会】龙玉切,□音录。【广韵】美酒。【集韵】□醁,酒名。【抱朴子嘉遁卷】寒泉旨於□醁。【正字通】《通雅》曰:酃渌,因作醽醁、醽绿。《广韵》训醽为渌酒,则以醁为淸酒矣。衡阳县有酃湖,今之酃县也,土人取其水以酿。晋武平吴荐醽酒於大庙。《荆州记》:渌水出豫章康乐县,其闲乌程乡有井,官取水为酒,与湘东酃酒年常献之。或曰酃湖水绿,故名酃绿,加酉为酃醁。 又【集韵】【正韵】□卢谷切,音禄。义同。考证:〔荆州记,渌水出豫章康乐县,其闲乌程县有井,官取水为酒〕 谨照原文乌程县改乌程乡。
焊 【戌集上】【金字部】 焊 【玉篇】同焊。
锐 【戌集上】【金字部】 锐 【唐韵】以芮切【集韵】【韵会】俞芮切【正韵】于芮切,□音睿。【说文】芒也。 又【书顾命】一人冕执锐。【传】锐,矛属也。【释文】锐,以税反。又【左传成二年】锐司徒免乎。【注】锐司徒,主锐兵者。【释文】锐,悦岁反。 又【广韵】利也。【史记武安侯传】魏其锐身为救灌夫。【前汉淮南王传】於是王锐欲发。【注】王意欲发兵,如锋刃之锐利。又【刘向说苑】哀公问取人。孔子对曰:毋取口锐。口锐者,多诞寡信。 又【左传哀十一年】子羽锐敏。【注】锐,精也。【桓十一年】我以锐师,宵加於郧。【王褒讲德论】各采精锐,以贡忠诚。 又【正字通】今凡物鑯利曰锐。【前汉天文志】下有三星锐,曰罚。【注】上小下大,故曰锐。【尔雅释丘】再成锐上为融丘。【注】纤项者。【释文】唯岁反。又【释山】锐而高峤。【疏】锐,鑯也,言山形鑯峻而高者,名峤。 又【正韵】细小也。【左传昭十六年】且吾以玉贾罪,不亦锐乎。【注】锐,细小也。【疏】锐是锋鋩。【释文】锐,悦岁反。 又姓。【姓苑】升平申鲜里,有御史中丞锐管。 又【韵会】【正韵】□徒外切,音兑。矛属。 又【集韵】都外切,音祋。义同。 又【五音集韵】弋雪切,音悦。【扬子方言】盂,宋楚魏之闲或谓之铫锐。 【集韵】籀作。或作税。考证:〔【尔雅释邱】再成锐上为融邱。【释文】锐,音惠。〕 谨按锐与惠不同音。锐字不得音惠。文无锐音惠三字。谨照原文改为唯岁反。
銴 【戌集上】【金字部】 銴 【唐韵】【集韵】□时制切,言誓。【说文】车樘结也。 又【说文】铜生五色也。 又【广韵】以芮切【集韵】俞芮切,□音睿。又【集韵】蒲计切,音薜。又吉曳切,音瘈。义□同。 又【集韵】直例切,音滞。小车耳钩。
銵 【戌集上】【金字部】 銵 【广韵】口茎切。与铿同。【博雅】撞也。【又】声也。
銶 【戌集上】【金字部】 銶 【广韵】巨鸠切【集韵】【韵会】【正韵】渠尤切,□音求。凿属。【诗豳风】又缺我銶。【传】木属曰銶。【释文】銶,音求。凿属。一解云:今之独头斧。 又【集韵】渠幽切,音虬。义同。【诗豳风释文】徐邈读。 通作釻。
销 【戌集上】【金字部】 销 【唐韵】相邀切【集韵】【韵会】思邀切,□音宵。【说文】铄金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又释也,尽也。【前汉邹阳传】积毁销骨。【王勃滕王阁序】虹销雨霁。【杜甫诗】金吼霜钟彻,花催蜡炬销。 又【礼乐记】礼减而不进则销。【注】销,音消。言不自进,则礼道销衰也。 又【庄子则阳篇】其声销。【注】销,音消。小也。 又【张协七命】销逾羊头。【注】销,生铁也。【淮南子修务训】羊头之销。【注】羊头之销,白羊子刀。 又姓。【山海经】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 又【释名】锸或曰销。销,削也。能有所穿削也。【淮南子齐俗训】剞劂销锯。【注】销,音削。 又通作消。【周礼冬官考工记栗氏为量攺煎金锡则不耗注】消湅之精,不复减也。
銸 【戌集上】【金字部】 銸 【唐韵】陟叶切【集韵】陟涉切,□音辄。【说文】钻也。 又【类篇】昵辄切,音聂。【玉篇】拔发也。【类篇】箝也。与镊同。 又【集韵】诺叶切,音捻。【博雅】正也。与鉩同。亦作鑈。
锈 【戌集上】【金字部】 锈 【集韵】息救切,音秀。铁生衣也。本作鏥。
銺 【戌集上】【金字部】 銺 【类篇】在朗切,音奘。铃声。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韵】音京。冠系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同綎。
鋉 【戌集上】【金字部】 鋉 【五音集韵】桑谷切,音速。金也。
锑 【戌集上】【金字部】 锑 〔古文〕厗【唐韵】杜兮切【集韵】【韵会】田黎切,□音题。【说文】鎕锑,火齐珠名。
锉 【戌集上】【金字部】 锉 【唐韵】昨禾切【集韵】徂禾切,□音矬。【说文】鍑也。【玉篇】锉□,鍑也。【博雅】钨錥谓之锉□。 又【广韵】【集韵】□昨木切,音族。义同。或作镞。 又【集韵】寸卧切,音剉。义同。【广韵】蜀呼钴。【杜甫诗】土锉冷疏烟。【注】锉,音挫。蜀人呼釜为锉。又与挫同。【史记楚世家】兵锉蓝田。
銽 【戌集上】【金字部】 銽 【唐韵】古□切【集韵】古刹切,□音刮。【说文】断也。
銾 【戌集上】【金字部】 銾 【五音集韵】胡孔切,音澒。钟声。
【申集上】【艹字部】 【玉篇】移轸切,音尹。草也。
【寅集下】【彳字部】 【广韵】陟山切【集韵】知山切,□音譠。【广韵】走也,藏也。 又与邅通。【集韵】邅,亦作。
【午集下】【石字部】 【广韵】【集韵】□古获切,音馘。破也。 又【集韵】击石。
銿 【戌集上】【金字部】 銿 【说文】同钟。详後钟字注。 又【广韵】【集韵】□同镛。详後镛字注。
鋀 【戌集上】【金字部】 鋀 【集韵】【韵会】【正韵】□徒口切,音揄。【说文】本作□。酒器也。 又【广韵】托侯切【集韵】他侯切,□音偷。石名。似金。与鍮同。
醟 【酉集下】【酉字部】 醟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为命切,音咏。【说文】也。【徐曰】酒失也。【玉篇】酗也。【韵会】小人飮酒,一醉日富。以飮酒为荣也,故从。【抱朴子论仙卷】酗醟者,不可非杜仪之为酒。【梁武帝檄】淫酗醟肆,酣歌垆邸。 又【字汇补】贝名。【相贝经】有醟贝。 又【广韵】休正切【集韵】虚政切,□音夐。义同。 又【韵会】【正韵】□于营切,音荣。【前汉景十三王叙传赞】鲁恭馆室,江都訬轻。赵敬险詖,中山淫醟。【注】师古读合韵,音荣。
醠 【酉集下】【酉字部】 醠 【唐韵】乌浪切【集韵】【韵会】【正韵】於浪切,□音盎。【说文】浊酒也。 又【广韵】乌朗切【集韵】【韵会】倚朗切【正韵】於党切,□音坱。义同。 【类篇】或作□。
醡 【酉集下】【酉字部】 醡 【广韵】侧架切【集韵】【正韵】侧驾切【韵会】侧嫁切,□音诈。【广韵】压酒具也。【集韵】酒□也。 又【证俗文】打油具。 又【集韵】侧卖切,音债。义同。 【集韵】或作□。□字原误从乍,不从窄作。
醢 【酉集下】【酉字部】 醢 【唐韵】【正韵】呼攺切【集韵】许亥切,□音海。【说文】肉□也。【诗大雅】醓醢以荐。【疏】醢,肉汁也。【礼曲礼】毋歠醢。【疏】醢,肉酱也。酱宜咸,客若歠之,则是酱淡也。【周礼天官】醢人掌四豆之实,醓醢、蠃醢、蠯醢、蜃蚳醢、兔醢、鱼醢、雁醢。【注】凡作醢者,必先膊乾其肉,乃後莝之,杂以粱麴及盐,渍以美酒,涂置甁中,百日则成。郑司农曰:无骨曰醢。 又烹也。【史记鲁仲连传】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前汉班固叙传】然卒润镬伏质,亨醢分裂。 又【韵补】叶虎李切,音喜。【楚辞九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葅醢。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与绂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苏遭切,音骚。【类篇】缫或从蚤作□。详缫字注。
醥 【酉集下】【酉字部】 醥 【广韵】敷沼切【集韵】匹沼切【正韵】普沼切,□音缥。【集韵】酒淸谓之醥。【左思蜀都赋】觞以淸醥,鲜以紫鳞。
鉂 【戌集上】【金字部】 鉂 【五音集韵】疏士切,音史。【玉篇】鐶也。 又【篇海】刺也。
醦 【酉集下】【酉字部】 醦 【广韵】【集韵】□所斩切,音掺。醋味。【博雅】醦,酢也。 又【广韵】初朕切【集韵】楚锦切,□音墋。义同。 又【广韵】醉甚。 又【集韵】初敛切,音。酢貌。
醧 【酉集下】【酉字部】 醧 【唐韵】【集韵】□依据切,音□。【说文】私燕飮也。【玉篇】私也。【左思魏都赋】愔愔醧燕,酣湑无哗。【注】韩诗云:宾尔笾豆,飮酒之醧。能者飮,不能者已谓之醧。 又【广韵】【集韵】□乌侯切,音讴。义同。 又【集韵】於侯切,音沤。酒味和。
醨 【酉集下】【酉字部】 醨 【唐韵】吕支切【集韵】【韵会】邻知切【正韵】邻溪切,□音离。【说文】簿酒也。【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抱朴子名实卷】醨酪专灌於圆丘。 又【韵会】通作漓。今俗用为醇漓字。
醩 【酉集下】【酉字部】 醩 【玉篇】籀文糟字。【前汉食货志】鲁匡言酒酤法:一斛之平除米麴本价,计其利而什分之,以其七入官,其三及醩酨灰炭给工器薪樵之费。
醪 【酉集下】【酉字部】 醪 【唐韵】鲁刀切【集韵】【韵会】郞刀切,□音劳。【说文】汁滓酒也。【广韵】浊酒。【史记袁盎传】乃悉以其装赍,置二石醇醪。【张华轻薄篇】浮醪随觞转,素蚁自跳波。 又地名。【寰宇记】会稽县西三里有投醪河。
医 【酉集下】【酉字部】 医 【唐韵】【韵会】於其切【正韵】於宜切,□音翳。【说文】治病工也。【礼曲礼】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史记扁鹊传】为医或在齐,或在赵。 又官名。【周礼天官】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注医师,众医之长也。【後汉百官志】太医令一人六百石。【注】掌诸医。 又虫名。【崔豹古今注】蝘蜓,一名蛇医。 又【集韵】或作医。【後汉郭玉传】医之为言意也。 又【集韵】【正韵】□隐绮切,音倚。【韵会】飮也。【五音集韵】梅浆也。【周礼天官酒正】辨四飮之物,二曰医。【注】醴浊酿酏为之则少淸矣。 又【集韵】或作醷,亦作臆。【周礼天官酒正注】郑司农说,《内则》浆水臆,医与臆音亦相似,文字不同,记之者各异耳。此皆一物。【释文】醷,本又作臆。 又【集韵】壹计切,音医。【周礼六飮】一曰医。徐仙民读。考证:〔【周礼天官】医师。【注】医师,众医之长。【疏】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 谨照原文改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注医师,众医之长也。
酱 【酉集下】【酉字部】 酱 〔古文〕□【广韵】【正韵】子亮切【韵会】卽亮切,□音将。【说文】醢也。【韵会】醢,肉酱也。又豉酱。又菜茹亦谓之酱。【正字通】麦面米豆皆可罨黄,加盐曝之成酱。【礼曲礼】醯酱处内。【周礼天官膳夫】酱用百有二十瓮。【注】酱,谓醯醢也。【史记西南夷传】南越食蒙蜀枸酱。【注】刘德云:枸树如桑,其椹长二三寸,味酢,取其实以为酱。【枚乘七发】熊蹯之臑,芍药之酱。 【说文】本作□。臑字原从足从而作。
醭 【酉集下】【酉字部】 醭 【广韵】【集韵】普木切【正韵】普卜切,□音攴。【广韵】醋生白醭。【集韵】酒上白。 又【五音集韵】博木切,音卜。义同。
醮 【酉集下】【酉字部】 醮 【唐韵】【集韵】□子肖切,音釂。【博雅】醮,祭也。【前汉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 又【说文】冠娶礼祭。【礼冠义】醮於客位。【疏】酌而无酬酢曰醮。又【昏义】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於女也。【注】父醮酌子命往迎妇,以男当倡导其女也。 又尽也。【尔雅释水】水醮曰厬。【疏】醮,尽也。【荀子礼论篇】利爵之不醮也。【注】谓祭祀告利成,其爵不卒奠於筵前也。又【正字通】凡僧道设坛祈祷曰醮。【张端义贵耳集】徽考宝籙宫设醮,一日亲临之,道士伏章久乃起。上问故,对曰:适至上帝所,値奎宿奏事,毕,章始达。上问奎宿何神。曰:本朝苏轼。是後谤议者言皆不入,虽道流之说出于戃恍,然不为无补也。 又【五音集韵】昨焦切,音樵。与憔同。【庄子盗跖篇】满心戚醮。【注】醮,卒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於赡切,音厌。【类篇】缫丝以手振出绪也。【集韵】掩或从糸作□。通作淹。
醯 【酉集下】【酉字部】 醯 【广韵】呼鸡切【集韵】馨奚切【韵会】【正韵】馨夷切,□音橀。【说文】酸也。【玉篇】酸味也。【广韵】酢味也。【礼曲礼】醯酱处内。【史记货殖传】醯酱千□。 又【释名】醢多汁者曰醯。醯,渖也。宋、鲁人皆谓汁为渖。 又【扬子方言】徯醯,危也。东齐槣物而危谓之徯醯。 又虫名。【列子天瑞篇】醯鸡生乎酒。【字汇补】蠛蠓,虫。一名醯鸡。
醰 【酉集下】【酉字部】 醰 【唐韵】【集韵】□徒绀切,音瞫。【说文】酒味苦也。 又【玉篇】酒味不长也。 又【集韵】【韵会】徒南切【正韵】徒含切,□音覃。【集韵】厚味也。【韵会】甜也。【王褒洞箫赋】良醰醰而有味。【释文】醰,徒南切。【注】醰、甜同。长味也。 又【正韵】醇也。【左思魏都赋】宅心醰粹。【释文】醰,徒南切。【注】美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徒感切,音禫。义同。
醱 【酉集下】【酉字部】 醱 【韵会】北末切,音拨。酘谓之醱。【李白诗】恰似蒲萄初醱醅。【类篇】亦作□。
醲 【酉集下】【酉字部】 醲 【唐韵】女容切【集韵】【韵会】尼容切,□音浓。【说文】厚酒也。【广韵】醇酒。【淮南子主术训】肥醲甘脆,非不美也。【张衡七辩】蒲陶醲〈酉卢〉。 又与浓同。【後汉马援传】明主醲于用赏,约于用□。【杜笃祓禊赋】浮枣绛水,酹酒醲川。 又【集韵】浓江切,音。义同。
醳 【酉集下】【酉字部】 醳 【广韵】羊益切【集韵】【韵会】【正韵】夷益切,□音睪。【广韵】苦酒。【集韵】一曰醇酒也。【周礼天官酒正一曰事酒注】事酒,今之醳酒也。【疏】事酒,冬酿春成,以汉之醳酒况之。【左思魏都赋】有醳顺时。 又【史记淮阴侯传】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醳兵。【注】谓以酒食养兵士。 又或作泽。【礼郊特牲旧泽之酒也注】泽,读为醳。旧醳之酒,谓昔酒也。 又【集韵】思积切,音昔。义同。 又【集韵】施只切,音释。淸也。 又古文释字。【战国策】王欲醳臣专任所善,则臣请归醳事。【史记张仪传】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注】索隐曰:醳,古释字。
醴 【酉集下】【酉字部】 醴 【唐韵】卢启切【集韵】【韵会】里弟切【正韵】良以切,□音礼。【说文】酒一宿□也。【玉篇】甜酒也。【释名】醴,礼也。酿之一宿而成,醴有酒味而已也。【诗小雅】且以酌醴。【传】飨醴,天子之飮酒也。【诗诂】酒之甘浊而不泲者。【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二曰醴齐。【注】醴,犹体也。成而滓汁相将,如今恬酒。【前汉楚元王传】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注】师古曰:醴,甘酒也。少□多米,一宿而熟。 又【广韵】醴泉,美泉也。状如醴酒,可养老。【尔雅释天】甘雨时降,万物以嘉,谓之醴泉。【礼礼运】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 又【正字通】木醴。【建康实录】□末,覆舟山、蒋山松栢林冬日常出木醴,後主以为甘露。 又县名。【史记惠景闲侯者年表】醴陵侯越。【注】县名,属长沙。【广韵】醴泉县,属京兆府,本汉谷口县也,属冯翊。至後魏置宁夷县,隋攺醴泉,因周醴泉宫得名。【韵会】唐置乾州,宋攺醴州,因醴泉县名。又沣水,亦作醴。【楚辞九歌】沅有芷兮醴有兰。【史记夏本纪】又东至于醴。【注】索隐曰:骚人所歌,濯余佩于醴浦,醴卽沣水也。 又【字汇补】与礼通。【礼内则】世子生,宰醴负子,赐之束帛。【注】醴当为礼。考证:〔【尔雅释四时】甘雨时降,万物以嘉,谓之醴泉。〕 谨照原书释四时改释天。
醵 【酉集下】【酉字部】 醵 【唐韵】其虐切【集韵】【韵会】【正韵】极虐切,□音噱。【说文】会飮酒也。【广韵】会钱飮酒也。【礼礼器】曾子曰:周礼,其犹醵与。【注】合钱飮酒为醵。【史记货殖传】岁时无以祭祀,进醵飮食。【注】徐广曰:会聚食。 又【广韵】【集韵】【韵会】其据切【正韵】居御切,□音遽。又【广韵】强鱼切【集韵】【韵会】【正韵】求於切,□音渠。义□同。
【午集中】【皮字部】 【广韵】寺绝切【集韵】似绝切,□旋入声。枯也。一曰撮取皮也。
【午集下】【禾字部】 【字汇补】古文粟字。注详米部六画。
【寅集下】【彳字部】 【集韵】先结切,音屑。【司马相如上林赋】媥姺徶。【注】郭璞曰:衣服婆娑貌。 又【集韵】□,摇也。
醶 【酉集下】【酉字部】 醶 【唐韵】【集韵】□鱼窆切,音验。【说文】酢浆也。【博雅】醶,酢也。 又【广韵】初槛切【集韵】楚槛切,□音。又【广韵】力减切,音脸。【集韵】卢咸切,音壈。义□同。 又【集韵】虚咸切,音。卤味。
醷 【酉集下】【酉字部】 醷 【广韵】於力切【集韵】【韵会】乙力切【正韵】伊昔切,□音亿。【广韵】浊浆也。【集韵】酿醴□为浆也。【礼内则】或以酏为醴,黍酏、浆水、醷滥。【注】醷,梅浆也。【释文】本又作臆。 又【广韵】於拟切【集韵】隐已切【正韵】隐绮切,□音譩。义同。 又【正韵】乌懈切,音隘。【庄子知北游】生者喑醷物也。【注】醷,於界反。喑醷,聚气貌。 又【正韵】他感切,音醓。义同。
【午集中】【目字部】 【广韵】【集韵】□呼光切,音荒。【玉篇】目不明也。【灵枢经脉篇】目□如无所见。【注】肾虚则瞳神昏眩。俗本讹作□,非。 又【广韵】莫郞切【集韵】谟郞切,□音茫。又【集韵】虎广切,荒上声。义□同。 【集韵】或作□。【字汇补】讹作□□□,□非。□字从目从□。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同。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韵】同睤。
醹 【酉集下】【酉字部】 醹 【唐韵】而主切【集韵】【韵会】繠主切【正韵】忍与切,□音乳。【说文】厚酒也。【诗大雅】酒醴维醹。【传】醹,厚也。 又【广韵】人朱切【集韵】【韵会】汝朱切【正韵】人余切,□音儒。又【集韵】尼主切,音檽。义□同。
醺 【酉集下】【酉字部】 醺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许云切,音薰。【说文】醉也。【徐曰】飮有酒气熏熏然。【玉篇】醉也。醺醺,和悦貌。 又【韵会】通作熏。【诗大雅】公尸来止熏熏。
【寅集下】【彳字部】 【集韵】吐孔切,音统。徿,直行。
酬 【酉集下】【酉字部】 酬 【广韵】市流切【集韵】【韵会】时流切,□音雠。【说文】主人进客也。本作□,今文作酬。【玉篇】同酬。【诗小雅】钟鼓旣设,一朝酬之。【传】酬,报也。【笺】酬,犹厚也,劝也。【诗诂】主人进酒於客曰献,客答主人曰酢,主复酌宾曰酬。又【小雅】君子有酒,酌言酬之。【传】酬,道飮也。【笺】主人旣卒酢爵,又酌自飮,卒爵,复酌进宾,犹今俗之劝酒。【疏】欲以酬宾,而先自飮以导之,此举酬之初,其实飮讫进酒於宾,乃谓之酬。 又【广韵】周也。 又【集韵】承咒切,音授。报也。 又大到切,音导。美酒名。 又【韵补】叶常如切,音殊。【柳宗元饶娥□辞】懿兹德女,家世不儒。奇行特出,神道莫酬。
燕 【酉集下】【酉字部】 燕 【广韵】同宴。
醽 【酉集下】【酉字部】 醽 【广韵】【集韵】【韵会】郞丁切【正韵】离呈切,□音灵。【玉篇】渌酒也。【集韵】湘东美酒。【抱朴子嘉遁卷】寒泉旨於醽醁。【潘尼应令诗】羽觞飞醽醁,芳馔备奇珍。 【集韵】或作□。亦作□、□。通作酃。
醾 【酉集下】【酉字部】 醾 【集韵】【韵会】【正韵】□忙皮切,音糜。【集韵】酴醾,酒名。一曰麦酒不去滓而飮。【增韵】重酿酒。或作□、醾。 又花名。【岁时记】本酒名,以花色似,故名。【六书故】或谓取其芬以渍酒。亦作荼□。
醿 【酉集下】【酉字部】 醿 【集韵】同醾。
【未集下】【肉字部】 【玉篇】乌酷切,音渥。膏膜也。 又【广韵】【集韵】□乌谷切,音屋。膏,肥貌。
酾 【酉集下】【酉字部】 酾 【唐韵】【集韵】【韵会】所绮切【正韵】想里切,□音躧。【说文】下酒也。【徐曰】酾,犹籭取之也。【诗小雅】酾酒有藇。【传】以筐曰酾,以薮曰湑。【释文】谓以篚□酒。【前汉马援传】击牛酾酒。 又【广韵】分也。【前汉沟洫志】乃酾二渠以引其河。【注】孟康曰:酾,分也。分其流,泄其怒也。【刘向说苑】禹酾五湖而定东海。 又或作厮。【唐书高士廉传】附故渠,厮引旁出。 又【广韵】所宜切【集韵】【韵会】山宜切,□音欐。又【广韵】所葅切【集韵】【韵会】山於切,□音疏。又【集韵】所寄切,徙去声。义□同。 又【五音集韵】吕支切,音离。以水醩。
釄 【酉集下】【酉字部】 釄 【集韵】同醾。
酽 【酉集下】【酉字部】 酽 【广韵】【正韵】鱼欠切【集韵】鱼窆切【韵会】疑窆切,□音验。【说文】本作醶。酢浆也。【广韵】酒醋味厚。【增韵】醲也。
釆 【酉集下】【釆字部】 釆 〔古文〕□【唐韵】蒲苋切。辨本字。【说文】辨别也。象兽指爪分别也。【六书正讹】本兽指爪,借为别辨字。凡审、释、悉、番之类从此。
采 【酉集下】【釆字部】 采 【唐韵】仓宰切【集韵】【韵会】此宰切,□音采。【说文】捋取也。【诗周南】采采卷耳。【朱注】采采,非一采也。 又择也。【礼昏义】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释文】采,择也。【疏】纳采者,谓采择之礼。【史记秦始皇纪】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班固西都赋】奚斯鲁颂,同见采於孔氏。 又采色。【书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史记项羽纪】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又物采。【左传隐五年】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疏】取鸟兽之材以章明物色,采饰谓之为物。【文六年】分之采物。【疏】采物,谓采章物也。 又【鲁语】天子大采朝日,少采夕月。【注】大采,衮职也。少采,黼衣也。 又【左思蜀都赋】符采彪炳。【注】符采,玉横文也。 又事也。【史记司马相如传】使获耀日月之末光绝炎,以展采错事。【注】采,官也。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者也。 又官也。【书尧典】帝曰:畴咨若予采。【传】采,事也。马云:官也。【礼明堂位】九采之国。【疏】各掌当州诸侯之事。 又采地。【礼礼运】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前汉地理志】大夫韩武子食采於韩原。 又饰也。【前汉严助传】乐失而淫,礼失而采。【注】如淳曰:采,饰也。师古曰:采者,文过其实。 又墓地。【扬子方言】冢,秦晋之闲谓之坟,或谓之采。【注】古者卿大夫有采地,死葬之,因名。 又风采。【前汉霍光金日磾传】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左思魏都赋】极风采之异观。 又【诗秦风】蒹葭采采。【传】采采,犹萋萋,盛也。 又【诗曹风】蜉蝣之翼,采采衣服。【传】采采,众多也。【朱注】采采,华饰也。【谢灵运缓歌行】采采彤云浮。 又币也。【史记周本纪】召公奭赞采。【注】正义曰:采,币也。又诗篇名。【礼玉藻】趋以《采齐》,行以《肆夏》。 又姓。【风俗通】汉度辽将军采皓。 又地名。【左传僖八年】晋里克帅师,败狄于采桑。【注】平阳北屈县西南有采桑津。 又玉名。【司马相如上林赋】晁采、琬琰,和氏出焉。【注】晁采,玉名。 又木名。【史记秦始皇纪】尧舜采椽不刮。【注】索隐曰:采,木名。卽今之栎木也。 又草名。【博雅】采,采也。 又【韵会】【正韵】□仓代切,音菜。臣食邑。【周礼天官八则注】公卿大夫采邑。音菜。【孟子元士受地视子男注】所受采地之制。音菜。【前汉食货志注】采,官也。因官食地,故曰采地。 又与菜同。【周礼春官大胥】春入学,舍采合舞。【注】舍采,谓舞者皆持芬香之采。郑康成曰:舍卽释也,采读为菜。始入学,必舍菜,礼先师也。菜,苹、蘩之属。 又【五音集韵】子苟切,音走。采取也。考证:〔【礼明堂位】九采之图〕 谨照原文图改国。
钴 【戌集上】【金字部】 钴 【广韵】【集韵】□公戸切,音古。【玉篇】钴也。 又【集韵】洪孤切,音胡。盛黍稷器名。同瑚。本作鍸。 又【集韵】古慕切,音顾。断也。
钹 【戌集上】【金字部】 钹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蒲拨切,音跋。【玉篇】铃也。【集韵】铃属。【韵会】乐书铜钹,南齐穆士素所造,其圆数寸,大者出於扶南高昌疏勒之国,其圆数尺,隐起如浮沤,以韦贯之,相击以和乐。唐燕乐法曲,有铜钹相和之乐。【正字通】亦谓之铜盘,司马承祯制□眞道曲,大罗天曲,有铙钹,盖其小者,今亦用之以节乐。或谓之草子。或谓之铺钹。
铍 【戌集上】【金字部】 铍 【唐韵】敷羁切【集韵】【韵会】攀糜切【正韵】篇夷切,□音帔。【说文】大针也。 又【说文】剑如刀装者。【扬子方言】锬谓之铍。【左传襄十七年】使贼杀其宰华吴贼六人,以铍杀诸卢门。又【昭二十七年】夹之以铍。【注】《说文》云剑也。 又官名。与鉟同。【史记高祖功臣年表】长铍都尉击项羽,有功。【索隐曰】徐广以长铍为官名。铍,音敷皮反。【前汉书】作鉟。 又与披同。【荀子正名篇】吏谨将之无铍滑。【注】铍,与披同。滑与汨同。言不使纷乱披汨也。
钰 【戌集上】【金字部】 钰 【玉篇】五录切,音玉。【五音集韵】宝也。又坚金也。
镯 【戌集上】【金字部】 镯 【广韵】士角切【集韵】【韵会】仕角切,□音浞。足钤。【玉篇】锁足也。【韩愈纳凉聮句】靑云路难近,黄鹤足仍镯。 又【集韵】测角切,音娕。锄也。本作镞。
锊 【戌集上】【金字部】 锊 〔古文〕□【唐韵】【正韵】力辍切【集韵】【韵会】龙辍切,□音劣。【说文】十铢二十五分之十三,或曰二十两为锊。【小尔雅】倍举曰锊,锊谓之锾。宋咸曰:举三两,锊六两。【周礼冬官考工记冶氏】戈戟皆重三锊,剑重九锊,次七锊,下次五锊。【注】今东莱或以大半两为钧,十钧为环。环重六两有大半两,锾与锊同。则三锊为一斤四两。【六书故】说文十铢二十五分之十三为锊,则三锊不得为一斤四两也。且戈戟纔重三十一铢,为已轻矣。至以二十两为锊,则剑重九锊者,十有一斤四两,为已重矣。亦不然也。锾锊皆六两,其实一字。互详锾字注。 又【集韵】所劣切,音。义同。或作率。
鋞 【戌集上】【金字部】 鋞 【唐韵】戸经切【集韵】乎经切,□音形。【说文】温器也。圜而直上。 又【集韵】下梗切,音杏。义同。 又【集韵】形定切,音胫。长钟也。鑮谓之鋞。 又【广韵】胡顶切【集韵】下顶切,□音婞。义同。 又【集韵】何耕切,音茎。鏁干。
【未集下】【舟字部】 【广韵】五合切【集韵】鄂合切,□音□。【广韵】船貌。【集韵】船动貌。
锓 【戌集上】【金字部】 锓 【集韵】千廉切,音签。刻也。【公羊传定八年】睋而锓其板。【注】以爪刻其板。或作鑯。 又【集韵】【韵会】【正韵】□七稔切,音寝。又【集韵】【韵会】□子鸩切,音浸。义□同。 又【集韵】子朕切,音。【博雅】锥也。 又【集韵】【韵会】千寻切【正韵】千林切,□音侵。义同。 又【广韵】子廉切【集韵】将廉切,□音尖。【博雅】锐也。
□ 【备考】【未集】【米字部】 □ 【篇海类编】音豆。
鋠 【戌集上】【金字部】 鋠 【集韵】时刃切,音愼。【玉篇】圆铁。 又【广韵】时忍切【集韵】是忍切,□音肾。义同。
鋢 【戌集上】【金字部】 鋢 【正字通】锊字之讹。
【午集下】【禾字部】 【广韵】徒果切【集韵】【韵会】杜果切,□音惰。小积也。 又【集韵】是棰切,音捶。又聚繠切,音惢。又树伪切,音瑞。又【五音集韵】随婢切,音□。义□同。 又【集韵】吐火切,音妥。禾穗也。
【午集下】【禾字部】 【广韵】一盐切【集韵】於盐切,□音厌。□,苗齐等也。 又【广韵】【集韵】□於禁切,音。禾苗茂盛也。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韵】锁本切,音损。目病。 又【原】瞏,俗作。详瞏字注。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仄遇切,音媰。绉或作□。絺也。
锡 【戌集上】【金字部】 锡 〔古文〕【唐韵】先击切【集韵】【韵会】先的切,□音裼。【说文】银铅之闲。从金易声。【徐曰】银色而铅质也。【诗卫风】如金如锡。【传】金锡炼而精。【尔雅释器】锡谓之鈏。【疏】锡,金白鑞也。一名鈏。 又【博雅】赤铜谓之锡。 又【尔雅释诂】赐也。【易师卦】王三锡命。【书尧典】师锡帝曰。【传】锡,与也。【左传庄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注】锡,赐也。【礼纬文】九锡,一曰舆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曰朱戸、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七曰弓矢、八曰鈇钺、九曰秬鬯。 又粉锡,胡粉也。 又姓。【吴志】汉末有锡光。 又地名。【左传文十一年】楚伐麇,至於锡穴。【前汉功臣表】无锡侯多军。 又【集韵】斯义切,音瀃。予也。本作赐。 又【五音集韵】思积切,音昔。细布也。【礼杂记】加灰锡也。【注】取缌以为布,又加灰治之,则曰锡,言锡然滑易也。【仪礼大射仪】幂用锡若絺。【注】锡,细布也。【疏】谓之锡者,治其布,使之滑易也。【史记司马相如传】被阿锡。【注】锡,布也。 又【集韵】他历切,音逖。髲也。 又大计切,音弟。义同。考证:〔【左传文十一年】楚伐麋,至於锡穴。〕 谨照原文伐麋改伐麇。
□ 【辰集上】【日字部】 □ 【隶释】《孔谦碣》修《□秋经》。卽春字。
錬 【戌集上】【金字部】 錬 【集韵】都笼切,音东。【扬子方言】輨□,赵魏之闲曰錬□。【正字通】说文鐗,车轴头铁。集韵或作炼。又田器。说文:钤□,大犁也。博雅:錬□,錧也。卽说文钤□。以此推之,则錬为炼之讹也。
錭 【戌集上】【金字部】 錭 【唐韵】【集韵】□徒刀切,音陶。【说文】钝也。【集韵】或作鋾。 又【集韵】都劳切,音刀。义同。 又【正韵】与雕同。【荀子富国篇】必将錭琢刻镂,黼黻文章,以塞其目。
鍓 【戌集上】【金字部】 鍓 【集韵】籍入切,音集。【说文】鍱也。本作鏶。
鍗 【戌集上】【金字部】 鍗 【集韵】田黎切,音题。本作□。器也。一曰釜属。 又【玉篇】金名。
【午集下】【石字部】 【集韵】兪芮切,音锐。磨使消也。
鑈 【戌集上】【金字部】 鑈 【广韵】奴协切【集韵】诺叶切,□音捻。【扬子方言】鑈,正也。【注】谓坚正也。 又【集韵】昵辄切,音聂。同镊。 又【广韵】奴礼切【集韵】乃礼切【正韵】乃里切,□音祢。同檷,络丝具也。
【卯集中】【手字部】 【集韵】力锦切,音廪。【扬子方言】,杀也。晋魏河内之北谓为残。【郭璞注】今关西人呼打为。 又卢感切,婪上声。义同。
【丑集上】【口字部】 【广韵】鲁刀切【集韵】郞刀切,□音牢。【玉篇】嘈,声也。【集韵】大声。【成公绥啸赋】众音繁奏,若笳若箫。磞硠震隐,訇磕嘈。
鑉 【戌集上】【金字部】 鑉 【集韵】托盍切,音榻。鑉炉,箭也。 又辖□切,音盍。义同。
鍌 【戌集上】【金字部】 鍌 【集韵】稣典切,音铣。义阙。人名。唐有窦维鍌。
镀 【戌集上】【金字部】 镀 【广韵】【集韵】【韵会】徒故切【正韵】独故切,□音度。【广韵】金饰物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同都切,音徒。义同。 通作涂。
鎝 【戌集上】【金字部】 鎝 【集韵】悉合切,音趿。镂也。通作鈒。 又【正字通】今俗铁鎝发土具,头广一尺,功用胜於耜。
鏎 【戌集上】【金字部】 鏎 【广韵】□吉切【集韵】壁吉切,□音必。□也。
鎞 【戌集上】【金字部】 鎞 【广韵】边兮切【集韵】【韵会】【正韵】边迷切,□音豍。【玉篇】钗也。 又【增韵】掠器也。【正字通】栉发具。【杜甫诗】耳聋须画字,短发不胜鎞。或作鈚。史传借用比。俗作篦。 又【方书】刀似箭镞者曰鎞。【涅盘经】有盲人诣良医,医卽以金鎞刮其眼膜,使复明。【杜甫诗】金鎞刮眼膜。 又【集韵】频脂切,音毗。犁錧也。一曰箭名。本作鈚。 又篇迷切,音砒。本作錍。【扬子方言】箭簇广长而薄镰谓之錍。或作鎞。
鎟 【戌集上】【金字部】 鎟 【集韵】写朗切,音颡。铃声。
鎠 【戌集上】【金字部】 鎠 【字汇】同刚。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母果切,音么。行貌。
鐯 【戌集上】【金字部】 鐯 【广韵】张略切【正韵】职略切,□音灼。镢也。【尔雅释器】斫谓之鐯。【注】镢也。【疏】《说文》云镢,大鉏也。 又【集韵】直略切,音著。义同。
鐰 【戌集上】【金字部】 鐰 【广韵】七遥切【集韵】千遥切。□同锹。 又【集韵】先到切,音喿。金铁大刚曰鐰。【博雅】鐰,燥也。 又【集韵】财劳切,音曹。铁刚折也。
鐱 【戌集上】【金字部】 鐱 【集韵】千廉切,音签。臿也。 又【玉篇】渠验切,音俭。金也。
镭 【戌集上】【金字部】 镭 【广韵】鲁回切【集韵】卢回切,□音雷。【广韵】瓶也,壷也。【集韵】古瓶也。【潘岳马汧督诔】置壷镭瓶甒以侦之。 又【字汇补】镭柚,大橘也。见临海志。
鐴 【戌集上】【金字部】 鐴 【广韵】【集韵】□必益切,音辟。犁耳也。 又【集韵】必历切,音壁。义同。 又蒲计切,音薜。治刀使利。
□ 【未集中】【糸字部】 □ 【六书统】与结同。
【寅集中】【山字部】 【字汇】鱼音切,音吟。助也。朱谋曰:,古岑字,从今省。孤高之山,人象其形,从山,指其事。【正字通】据此说,字汇音义□非,与说文溷,朱说亦非。
【午集中】【目字部】 【唐韵】于线切,延去声。【说文】本作□。相顾视而行也。【博雅】视也。 又【广韵】以然切【集韵】【韵会】【正韵】夷然切,□音延。又【集韵】延面切,衍去声。义□同。 又【广韵】七绢切,音縓。更视貌。
釉 【酉集下】【釆字部】 釉 【集韵】余救切,音狖。物有光也。通作油。
释 【酉集下】【釆字部】 释 【唐韵】赏职切【集韵】【韵会】施只切,□音适。【说文】解也。从釆,釆取其分别物也。【左传襄二十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释不朝正于庙也。【注】释,解也。【疏】解释公所以不得亲自朝正也。【吴语】乃使行人奚斯释言於齐。【注】释,解也。以言自解。 又【广韵】舍也。【前汉食货志】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释其耒耨,冶鎔炊炭。【管子霸形篇】释实而攻虚,释坚而攻膬,释难而攻易。 又消也,散也。【前汉景十三王传】骨肉冰释。【注】师古曰:冰释,言消散也。【淮南子俶眞训】北方有不释之冰。 又放也。【书多方】开释无辜,亦克用劝。【传】开放无罪之人。【左传哀八年】请释子服何於吴。 又【尔雅释诂】释,服也。【疏】释者,释去恨怨而服也。 又【书大禹谟】释兹在兹。【传】释,废也。 又【礼王制】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注】释菜奠币,礼先师也。 又【礼礼器】礼释回,增美质。【注】释,犹去也。回,邪辟也。又【仪礼士虞礼】举鱼腊俎,俎释三个。【注】释,犹遗也。 又【书伊训】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疏】释弦发矢。 又润也。【礼内则】欲濡肉,则释而煎之以醢。【疏】欲得濡肉,则以水润释而煎之以醢也。 又【诗大雅】释之叟叟。【传】释,淅米也。 又释迦,佛号。今僧家皆称释氏。【支遁咏人日诗】释迦乘虚会。【梁昭明东斋听讲】昔闻孔道贵,今睹释花珍。 又姓。 又【韵会】或作泽。【诗周颂】其耕泽泽。【注】言土解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水有时以泽。 又【集韵】亦作绎。通作醳。【史记魏世家】与其以秦醳卫,不如以魏醳卫。 又【字汇补】羊益切,音亦。悦也。【六书正讹】别作怿,非。【嵆康琴赋】康乐者闻之,则欨愉欢释。 又【韵补】叶施灼切,音烁。【楚辞九章】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考证:〔【前汉食货志】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释其耒耨,冾鎔炊炭。〕 谨照原文冾改冶。
释 【酉集下】【釆字部】 释 【唐韵】赏职切【集韵】【韵会】施只切,□音适。【说文】解也。从釆,釆取其分别物也。【左传襄二十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释不朝正于庙也。【注】释,解也。【疏】解释公所以不得亲自朝正也。【吴语】乃使行人奚斯释言於齐。【注】释,解也。以言自解。 又【广韵】舍也。【前汉食货志】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释其耒耨,冶鎔炊炭。【管子霸形篇】释实而攻虚,释坚而攻膬,释难而攻易。 又消也,散也。【前汉景十三王传】骨肉冰释。【注】师古曰:冰释,言消散也。【淮南子俶眞训】北方有不释之冰。 又放也。【书多方】开释无辜,亦克用劝。【传】开放无罪之人。【左传哀八年】请释子服何於吴。 又【尔雅释诂】释,服也。【疏】释者,释去恨怨而服也。 又【书大禹谟】释兹在兹。【传】释,废也。 又【礼王制】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注】释菜奠币,礼先师也。 又【礼礼器】礼释回,增美质。【注】释,犹去也。回,邪辟也。又【仪礼士虞礼】举鱼腊俎,俎释三个。【注】释,犹遗也。 又【书伊训】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疏】释弦发矢。 又润也。【礼内则】欲濡肉,则释而煎之以醢。【疏】欲得濡肉,则以水润释而煎之以醢也。 又【诗大雅】释之叟叟。【传】释,淅米也。 又释迦,佛号。今僧家皆称释氏。【支遁咏人日诗】释迦乘虚会。【梁昭明东斋听讲】昔闻孔道贵,今睹释花珍。 又姓。 又【韵会】或作泽。【诗周颂】其耕泽泽。【注】言土解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水有时以泽。 又【集韵】亦作绎。通作醳。【史记魏世家】与其以秦醳卫,不如以魏醳卫。 又【字汇补】羊益切,音亦。悦也。【六书正讹】别作怿,非。【嵆康琴赋】康乐者闻之,则欨愉欢释。 又【韵补】叶施灼切,音烁。【楚辞九章】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考证:〔【前汉食货志】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释其耒耨,冾鎔炊炭。〕 谨照原文冾改冶。
【未集下】【肉字部】 【玉篇】许于切。乡名。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之讹。【篇海】□俗误作□。○按《广韵》作□。《篇海》之说非,从《广韵》为正。
里 【酉集下】【里字部】 里 【广韵】良已切【集韵】两耳切【正韵】良以切,□音裏。【尔雅释言】里,邑也。【诗郑风】将仲子兮,无逾我里。【传】里,居也。【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前汉□法志】在野曰庐,在邑曰里。【风俗通】五家为轨,十轨为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 又【正韵】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 又忧也。【诗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笺】里,忧也。 又姓。【左传昭十七年】郑之未灾也,里析告子产。【注】里析,郑大夫。又百里、相里,复姓。 又地名。【左传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诱子华而杀之南里。【注】南里,郑地。 又山名。【史记封禅书注】高里山,在泰山下。 又【五代史附录】契丹所居曰枭罗个没里。【注】没里者,河也。 又古夫称妻曰乡里。【南史张彪传】我不忍令乡里落它处。【沈约山阴柳家女诗】还家问乡里,讵堪持作夫。 又【正韵】汉制:长安有戚里,人君姻戚居之,後世因谓外戚为戚里。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里为式,然後可以传众方。【注】里,读为已,声之误也。【释文】里,音以。
重 【酉集下】【里字部】 “〔古文〕□【唐韵】柱用切【集韵】【韵会】储用切,□音緟。【说文】厚也。【增韵】轻之对也。【易系辞】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礼王制】轻任幷,重任分。 又【广韵】更为也。【博雅】重,再也。 又难也。【战国策】臣之所重处重留也。【注】重,犹难也。【前汉淮南王传】文帝重自切责之。【注】如淳曰:重,难也。 又贵也。【战国策】张仪之残樗里疾也,重而使之。【注】重,犹贵也。 又尊也。【礼祭统】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国也。【注】重,犹尊也。 又尚也。【礼缁衣】臣仪行不重辞。【注】重,犹尚也。【疏】为臣之法,不尚虚华之辞。 又数也。【左传襄四年】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注】重,犹数也。 又甚也。【礼檀弓】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战国策】今富摰能而公重不相善也。【注】重犹甚也。 又【淮南子汜论训】古者,人醇,工龎,商朴,女重。【注】女重,贞正无邪。 又【战国策】军重踵高宛。【注】重,輺重也。【前汉张耳□余传】从闲路绝其輺重。 又星名。【博雅】岁星谓之重星。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重平县,属渤海郡。 又山名。【山海经】有重阴之山。 又木名。【博雅】重皮,厚朴也。 又【集韵】【韵会】柱勇切【正韵】直陇切,□音□。【集韵】厚也,善也,愼也。【五音集韵】多也。【韵会】毛氏曰:凡物不轻而重,则上声。因其可重而重之,与再重、郑重,皆去声。○按《说文》柱用切,厚也,卽与轻重义同。《集韵》柱勇切,愼也,卽与郑重义同。上去虽有二音,□无二义。古人三声通用,必谓上去异训,不可通押,此宋人拘泥之过也。 又【广韵】直容切【韵会】传容切,□音褈。【广韵】复也,叠也。【易乾卦】九三重刚而不中。【疏】上下俱阳,故重刚也。【书舜典】重华协于帝。【礼礼器】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楚辞九辩】岂不鬰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 又谷名。【诗豳风】黍稷重穋。【传】後熟曰重。【释文】重,直容切,先种後熟曰重。又作穜,音同。 又多也。【左传成二年】重器备。【注】重,犹多也。【释文】直恭切。 又累也。【诗小雅】无思不忧,祇自重兮。【笺】重,犹累也。【释文】直龙切,又直用切。 又【尔雅释天】太岁在辛曰重光。【释文】直龙切。 又地名。【左传僖三十一年】臧文仲往宿於重馆。【注】高平方与县西北有重乡城。【释文】直龙切。 又车名。【诗卫风】猗重较兮。【传】重较,卿士之车。【释文】直恭切。 又屋承溜也。【礼檀弓】池视重溜。【疏】重溜,屋承溜也,以木为之。【释文】直容切。 又地名。【左传襄十七年】卫孙蒯田于曹隧,飮马于重丘。【注】重丘,曹邑。 又人名。【书吕□】乃命重黎。【传】重卽羲,黎卽和。【释文】直龙切。 又姓。【正字通】重黎之後,明有重省。 又神所依也。【礼檀弓】重主道也。【注】始死未作主,以重主其神也。重旣虞而埋之,乃复作主。【疏】言始死作重,犹若吉祭本主之道。主者,吉祭,所以依神。在丧重亦所以依神,故云重主道也。 又【正韵】徒红切,音同。与穜同。谷名。 又与童同。【礼檀弓】与其邻重汪踦往,皆死焉。【注】重当为童未冠者之称。【释文】重,音同。 又【正韵】之仲切,音众。【前汉匈奴传】不如重酪之便美。【注】重,乳汁也。本作潼。 又【韵补】叶直良切,音长。【道藏歌】神畅感寂庭,默思彻九重。灵歌理冥运,百和结朱章。
考证:〔【礼缁衣】臣仪□不重辞。〕 谨照原文□改行。”
釠 【备考】【戌集】【金字部】 釠 【龙龛】俗乱字。
野 【酉集下】【里字部】 野 〔古文〕野□【唐韵】羊者切【集韵】【韵会】【正韵】以者切,□音也。【说文】郊外也。【易同人】同人于野,亨。【疏】野,是广远之处。【诗鲁颂】駉駉牡马,在垧之野。【传】邑外曰郊,郊外曰野。 又【周礼地官遂人】掌邦之野。【注】郊外曰野,此野为甸稍县都。 又【周礼秋官】县士掌野。【注】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 又【韵会】朴野。【论语】质胜文则野。【礼檀弓】故骚骚尔则野。【疏】田野之人,急切无礼。 又官名。【左传昭十八年】使野司□各保其徵。【注】野司□,县士也。【礼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注】野虞,谓主田及山林之官。 又地名。【书禹贡】原隰底绩,至于猪野。【传】猪野,地名。【左传宣十七年】晋人执晏弱于野王。【注】野王县,今属河内。又【昭二十五年】齐侯唁公于野井。【注】济南祝阿县东有野井亭。又钜野,县名。见【前汉地理志】。 又薮名。【书禹贡】大野旣猪。【周礼夏官职方氏】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其泽薮曰大野。 又东野,复姓。【吕氏春秋】东野稷以御见庄公。 又【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注】野马者,游气也。 又【博雅】野鸡,雉也。 又【广韵】【正韵】承与切【集韵】上与切。□与墅同。【集韵】田庐也。【正韵】此正古墅字,田下已从土,後人以其借为郊野字,复加土字。 又【集韵】演女切,音与。郊外也。 又【韵补】叶赏吕切,音暑。【诗邶风】之子于归,远送于野。协上羽下雨。【左传昭二十五年】童谣曰:鸐鹆之羽,公在外野,往馈之马。马,音姥。 又叶乌果切,倭上声。【後汉陇坻歌】念我所欲,飘然旷野。登高远望,涕泣双堕。 又叶常御切,音树。【班固西都赋】罘网连紘,笼山络野。列卒周匝,星罗云布。考证:〔【左传昭十七年】使野司□各保其徵。〕 谨照原文十七年改十八年。
量 【酉集下】【里字部】 量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音亮。【集韵】斗斛曰量。【书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释文】量,力尚切,斗斛也。【左传昭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钟。【礼明堂位】颁度量,而天下大服。【注】量,谓豆、区、斗、斛、筐、筥所容受。【前汉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 又【正韵】度量,能容之谓量。【蜀志黄权传】魏文帝察其有局量。【程子遗书】或问:量可学乎。曰:可。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人量随识长,亦有识高而量不长者,识未至也。 又限也。【礼礼运】月以为量。【疏】量,犹分限也。 又【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币曰量币。【释文】量,音亮。又音良。 又审也。【礼少仪】事君者量而后入,不入而后量。【释文】量,音亮。 又酒量。【论语】惟酒无量不及乱。【东都事略】太祖谓王审琦曰:天必赐卿酒量。 又【唐韵】【集韵】【韵会】吕张切【正韵】龙张切,□音良。【说文】称轻重也。【冯衍遂志赋】弃衡石而意量兮。 又【广韵】度多少也。【增韵】槪量多寡也。【唐书武后纪】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 又度长短也。【周礼夏官】量人。【注】量,犹度也。谓以丈尺度地。【前汉枚乘传】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 又【韵会】商量。 又【博雅】量,度也。【左传隐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释文】量,音良。【韩愈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按古文亮、良二音通,今读度量,器量为亮,读丈量,商量为良,二音遂分。 又【山海经】犬封国有文马,缟身朱□,目若黄金,名曰吉量。【注】郭璞曰:一作良。 又【字汇补】与緉同。双履也。【世说】阮孚曰:未知能著几量屐。考证:〔【礼檀弓】凡祭宗庙之礼币曰量币。〕 谨照原书檀弓改曲礼。
厘 【酉集下】【里字部】 厘 〔古文〕□【广韵】【集韵】里之切【韵会】陵之切,□音离。【广韵】理也。【书尧典】厘降二女于妫汭。【疏】厘降,谓能以义理下之。【扬雄剧秦美新】荷天衢,提地厘。【注】厘,理也。荷天道,提地理,言则而效之。 又【说文】家福也。【扬雄甘泉赋】逆厘三神。【注】厘,福也。 又治也。【书尧典】允厘百工,庶绩咸熙。【传】厘,治也。 又数名。与□、牦□同。【前汉东方朔传】正其本,万事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淮南子主术训】是故审毫厘之计者,必遗天下之大数。 又【扬子方言】□楚之闲,凡人兽乳而双产,谓之厘孳。 又【博雅】耦也。 又【扬子方言】厘,贪也。 又赐也,予也。【诗大雅】其仆维何,厘尔女士。【传】厘,予也。【又】厘尔圭瓒。【传】厘,赐也。 又山名。【山海经】厘山。【注】按《名胜志》厘山在嵩县西。 又草名。【尔雅释草】厘,蔓华。本作厘。俗从牙作□。 又陟厘,纸名。【正字通】海藻本名陟厘。南越以海苔为纸,其理倒侧,故名侧理纸。 又姓。【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大人之国,厘姓。【注】按《国名记》帝鸿之後也。【氏族志】南北朝有厘艳。 又人名。【山海经】大皥生咸鸟,咸鸟生乘厘。【注】乘厘,是司水土。【又】重阴之山,有人食兽,曰季厘。 又与嫠同。【韩诗外传】邻之厘妇。【後汉西羌传】纳其厘嫂。 又【集韵】【正韵】□虚其切,音僖。福也。【前汉文帝纪】祠官祝厘。【注】如淳曰:福也。师古曰:本作禧,假借用。 又【仓颉篇】祭余肉也。【前汉贾谊传】上方受厘宣室。【注】徐广曰:祭祀福胙也。应劭曰:祭余肉也。 又与僖同。【史记鲁世家】季友奉子申入立之,是为厘公。【史记匈奴传】齐厘公与战於齐郊。【注】厘音僖。 又【史记孔子世家】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为厘姓。【注】厘音僖。 又【五音集韵】土来切,音胎。地名。邰或作厘,后稷所封也。 又同。【前汉刘向传】贻我厘麰。【注】师古曰:厘,力之反,又音来。 又【字汇补】同莱。【战国策】齐伐厘、莒。 又【集韵】落盖切,音赉。赐也。【诗大雅】厘尔圭瓒。沈重读。 又【韵补】叶力至切,音利。【曹植颂】祇肃郊庙,明德敬忌。阳精积善,钟天之厘。
金 【戌集上】【金字部】 金 〔古文〕□□【唐韵】居音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吟切,□音今。【易系辞注】天地之数,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与天九相得,合为金。【书洪范】五行,四曰金,金曰从革。【传】金可以攺更。【疏】可销铸以为器也。【又】从革作辛。【传】金之气味。【疏】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气味。 又金有五色。【说文】五色金,黄为之,长久薶,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於土。【尔雅释器】黄金谓之璗,其美者谓之鏐,白金谓之银,其美者谓之镣。【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传】金银铜也。【前汉食货志】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注】白金,银也。赤金,丹阳铜也。师古曰:金者五色,黄金、白银、赤铜、靑铅、黑铁。 又【公羊传隐五年】百金之鱼。【注】百金,犹百万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万钱矣。【庄子逍遥游】不过数金。【注】百金,金方寸,重一斤为一金。百金,百斤也。【史记平准书】黄金一斤。【注】索隐曰:如淳云:时以钱为货,黄金一斤直万钱,非也。又臣瓒云:秦以一镒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是其义也。董彦远曰:汉一斤金四两,直二千五百文。【正字通】或曰古十两为一斤。兵法:兴师一万,日费千金。燕昭王以千金养士,皆此数也。非若今人以二十四铢为一金也。 又乐有八音,一曰金。【左传成十二年】金奏作于下。【疏】金奏,击钟以为奏乐之节。金,谓钟及鎛也。【周礼春官钟师】掌金奏。 又兵也。【礼中庸】衽金革。【朱注】金戈兵之属。 又【韵会】军行钲铎曰金。【释名】金鼓。金,禁也,为进退之禁也。【前汉李陵传】闻金声而止。【注】金,钲也。一名镯。 又黄色也。【前汉宣帝纪】金芝九茎,产於函德殿铜池中。【注】金芝,色像金也。【李白宫中行乐词】柳色黄金嫩。 又坚也。【前汉司马相如传】上金堤。【注】金堤,言水之堤塘,坚如金也。【贾谊过秦论】金城千里。 又官名。【周礼秋官】职金掌凡金、玉、锡、石、丹靑之戒令。【魏志王修传】行司金中郞将。【唐书百官志】更金部曰司金。【辽史国语解】阴山采金置冶采炼,名山金司。【元史世祖纪】置淮南淘金司。又【前汉百官公卿表】更名执金吾。【注】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古今注】金吾,棒也。以铜为之,黄金涂两末,谓为金吾御史大夫。司隶校尉,亦得执焉。 又【论语摘辅象】风后受金法。【注】金法,言能决理是非也。 又地名。【五音集韵】金州,周为附庸国,魏於安康县置东梁州,後周攺为金州。又【前汉地理志】金城郡。【注】昭帝始元六年置。应劭曰: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臣瓒曰:称金,取其坚也。【方舆胜览】楚威王置金陵邑,因其地有王气,埋金镇之,故名。 又山名。【广舆记】在镇江府城西北江中,唐裴头陀於此开山得金,故名。又【述异记】黄金山,生交让树。【又】南金山有师子兽。 又台名。【白帖】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故谓黄金台。 又花名。【五代史附录】汤城淀池多异花。一曰旱金,大如掌。 又树名。【洞冥记】影蛾池北有生金树。破之皮闲有屑,如金而色靑,亦名靑金树。 又草名。【周礼春官郁人注】郁金香草,宜以和鬯。又【拾遗记】祖梁国献蔓金苔。【正字通】百两金,药名。又【唐本草】牡丹,亦名百两金。 又古天子号。【帝王世纪】少昊氏以金德王,故号金天氏。又国号。【金史太祖纪】国有金水,源产金,故号大金。 又姓。【五音集韵】古天子,金天氏之後。又汉复姓。金留氏,出《姓苑》。 又书名。【前汉萧望之传】金布令甲。【注】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库金钱布帛之事,因以名篇令甲者其篇甲乙之次。【唐书艺文志】海蟾子元英还金篇一卷。【宋史艺文志】丛金诀一卷。 又神名。【前汉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注】金形似马,碧形似鸡。 又阙门名。【前汉公孙弘传】待诏金马门。【注】武帝时更名鲁班门为金马门。 又金精,珠名。见【博雅释珠】。 又钟名。【拾遗记】帝颛顼有浮金之钟。 又星名。【酉阳杂俎】北斗第三星曰视金。【淸异录】高丽谓星曰屑金。 又金丹。【抱朴子金丹卷】神人授之金丹仙经。 又石名。【淮南子地形训】黄澒五百岁生黄金。【注】澒,水银也。黄金,石名。 又去声。【字汇补】音噤。【荀子解蔽篇】金口闭舌。 又【韵补】叶居良切,音疆。【易林】刚柔相伤,火烂销金。考证:〔【前汉宣帝纪】金芝九茎,产於丞德殿铜池中。〕 谨照原文丞德殿改函德殿。
钆 【戌集上】【金字部】 钆 【篇海类编】釚亦作钆。详下釚字注。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此宰切,音采。【说文】奸也。 又【玉篇】恨也。 又急也。 又仓来切。与猜同。
钌 【戌集上】【金字部】 钌 【广韵】都了切【集韵】丁了切,□音鸟。【广韵】钌鈌,带头饰。【集韵】铤钌也。 又【集韵】【韵会】□朗鸟切,音了。义同。
【午集下】【示字部】 【正字通】襜字之讹。○按《史记李牧传》灭襜褴,两字俱从衣。《字汇》重入示部,误。
钊 【戌集上】【金字部】 钊 【唐韵】止遥切【集韵】【韵会】【正韵】之遥切,□音招。【说文】刓也。 又【扬子方言】远也。燕之北郊曰钊。 又【说文注】郑樵曰:钊,或以为弩机。 又姓。【正字通】明钊剑佩,三河人。 又【尔雅释诂】钊,勉也。【扬子方言】钊薄勉也。秦晋曰钊,自关而东,周郑之闲,曰勉钊。 又【广韵】见也。【汲冢周书】钊我周王。 又【广韵】古尧切【集韵】坚尧切,□音浇。义同。 又周康王名。【史记三代世表】康王钊。【注】索隐曰:克尧反。又音昭。 又【集韵】庄交切,音□。周康王名。【书顾命释文】徐邈读。
钉 【戌集上】【金字部】 钉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当经切,音丁。【说文】炼鉼黄金。 又【正韵】铃钉,矛名。【郭璞曰】鹤膝矛,江东呼为铃钉。一曰铁釴。 又【正韵】铁钉。又【晋书陶侃传】竹头木屑,悉令掌之,及桓温伐蜀,以所贮竹头,作钉装船。 又国名。【山海经】有钉灵之国。【注】吴任臣云:钉灵,今丁灵国。又名丁令。亦作丁零。 又【抱朴子黄白卷】光明美色,可中钉也。 又【集韵】都挺切,音顶。【前汉王子侯者年表】有利侯刘钉。【注】音丁。又音鼎。 又【集韵】炼鉼金。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丁定切,音碇。义同。 又【增韵】以钉钉物也。 又【五音集韵】郞丁切,音灵。【字类】撞□。
□ 【辰集上】【日字部】 □ 【集韵】荡旱切,音但。曛也。
【申集上】【艹字部】 【集韵】渠希切,音祈。水草。
钋 【戌集上】【金字部】 钋 【集韵】匹角切,音璞。【玉篇】金钋。【集韵】金□也。
釜 【戌集上】【金字部】 釜 【广韵】扶雨切【集韵】奉甫切,□音父。【说文】鬴,或作□。俗省作釜。【古史考】黄帝始作釜。【易说卦传】坤为釜。【疏】取其化生成熟也。【诗召南】维錡及釜。【注】有足曰錡,无足曰釜。【释文】釜,符甫反。 又量名。【论语】与之釜。【左传昭二年】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注】釜,六斗四升,钟,六斛四斗。 又山名。【史记封禅书】黄帝合符釜山。【括地志】釜山,在妫州怀戎县北。 又【水经注】西海盐池北,西王母有石室石釜。 又【韵补】叶府九切,音缶。【苏辙土牛诗】土牛适成象,逡巡见屠剖。田家挽双角,归理鏁丝釜。
针 【戌集上】【金字部】 针 【广韵】之林切【集韵】【正韵】诸深切,□音斟。【说文徐注】俗针字。所以缝也。【易乾卦各从其类疏】若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天宝遗事】唐宫中七夕结彩楼,□瓜果酒炙,祀牛女。妃嫔各执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 又姓。明隆庆举人针惠。 又【方书】针灸法。互详後针字注。 又虫名。【古今注】蝌蚪,一名□针。 又书法。有垂露体,悬针体。【庾信谢赵王启】垂露悬针,书恩不尽。 又【广韵】之任切【集韵】【韵会】【正韵】职任切,□枕去声。【集韵】缝也。 又刺也。
钓 【戌集上】【金字部】 钓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多啸切,音吊。【说文】钩鱼也。【诗召南】其钓维何。【传】钓者,以此有求于彼。【淮南子说山训】詹公钓千岁之鲤。【吕氏春秋】太公钓于滋泉,以遇文王。【宋玉钓赋】昔尧舜禹汤之钓也。以圣贤为竿,道德为纶,仁义为钩,禄利为饵,四海为池,万民为鱼。 又取也。【淮南子主术训】虞君好宝,而晋献以璧马钓之。 又姓。【正字通】宋绍兴进士钓宏。
钐 【戌集上】【金字部】 钐 【广韵】【集韵】【韵会】□所鉴切,音。【玉篇】大鎌也。【韵会】铲属。【抱朴子逸民卷】推黄钺以适钐鎌之持。【韩愈李大夫墓志】鎛钐鉏斸。【注】钐,大铲。斸,大锄。 又【集韵】思廉切,音銛。刀名。 又【集韵】师咸切【韵会】师衔切,□音攕。人名。晋有沙楼国帅钐加。 又姓。【晋书东夷传】钐加。又明有玉田人钐资。
扣 【戌集上】【金字部】 扣 【唐韵】【正韵】苦厚切【集韵】【韵会】去厚切,□音口。【说文】金饰器口也。【後汉邓皇后纪】其蜀汉扣器,九带,佩刀□不复调。【注】扣,音口。以金银缘器也。 又镂也。【班固西都赋】□墀扣砌。【注】墀,阶也。以桼饰阶。扣砌,镂砌也。【扬雄蜀都赋】雕镌扣器,百伎千工。 又【韵会】欢动也。【吴语】三军皆哗扣以振旅。【注】哗扣,讙呼也。韦昭曰:扣,犹叩也,考也,谓击金声。哗,讙呼也。 又【集韵】丘堠切,音□。义同。 又【正字通】俗谓衣纽曰扣。
鈘 【戌集上】【金字部】 鈘 【集韵】语绮切,音蚁。【玉篇】釜也。与同。 又【集韵】巨绮切,音技。义同。
【卯集上】【心字部】 【五音集韵】薄红切【篇海】蒲红切,□音蓬。悦也。又爱也。〇按集韵不收此字,而五音集韵收之,韩孝彦当有所考。《正字通》概以俗字抹之,过矣。近时□荩谟皇极统韵亦收此字。
钏 【戌集上】【金字部】 钏 【唐韵】尺绢切【韵会】【正韵】枢绢切,□音竁。【说文】臂环也。【玉篇】钗钏。【正字通】古男女同用,今惟女饰有之。【何偃与谢尚书】珍玉名钏,因物寄情。【庾信竹杖赋】玉关寄书,章台留钏。【墨庄漫录】唐文宗问宰臣,金条脱何物。宰臣未对。文宗曰:古诗:轻衫稳条脱,卽今臂钏也,别作玔。 又姓。【万姓统谱】万历闲,抚州照磨钏国贤,阆中人。贵阳县丞钏佩,云南人。 又【类篇】昌缘切,音穿。车钏。
钒 【戌集上】【金字部】 钒 【广韵】【集韵】□峰范切,音。【玉篇】拂也。 又【集韵】器也。 又【集韵】孚梵切,音泛。杯也。
釪 【戌集上】【金字部】 釪 【广韵】羽俱切【韵会】【正韵】云俱切,□音于。錞釪,乐器,形如钟,以和鼓。亦作淳于。讹作将于。 又【博雅】鐏也。【扬子方言】鐏谓之釪,或谓之镦。 又【字汇补】钵釪,僧家饭器。【世说新语】王刘听林公讲,王语刘曰:向高坐者,故是凶物,复东听。王又曰:自是钵釪後王何人也。
釫 【戌集上】【金字部】 釫 【广韵】戸花切【集韵】胡瓜切,□音华。【广韵】两刃臿也。 又【集韵】时遮切,音闍。义同。 又洪孤切,音胡。泥镘也。涂工之具。本作鋘。 又【广韵】哀都切【集韵】汪胡切,□音乌。义同。
焊 【戌集上】【金字部】 焊 【唐韵】【集韵】【韵会】侯旰切【正韵】侯干切,□音翰。【说文】臂铠也。 又【广韵】焊,金银器令相著。【集韵】固金铁药。【正字通】焊药,以硼砂合铜为之,用胡桐汁合银,坚如石。今玉石刀柄之类,焊药加银一分,其中永不脱。 又【管子戒篇】弛弓脱焊。【注】焊,所以钩弦。 又【集韵】居寒切,音干。器也。 又急也。【庄子列御□】有缓而焊。【注】焊,胡旦反。又音干。急也。 【集韵】亦作焊。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龙卷切,音恋。熬饵黏也。
□ 【未集中】【羊字部】 □ 【说文】羊本字。【五经文字】□,经典相承,隶省作羊。
釭 【戌集上】【金字部】 釭 【唐韵】【集韵】【韵会】□古双切,音江。【说文】车毂中铁也。【博雅】锅锟釭也。谓车毂中铁,自关以西谓之釭。【释名】釭,空也。其中空也。 又【广韵】镫也。【谢朓诗】但愿置樽酒,兰釭当夜明。◎按金釭,非灯,乃诗人误用也。注详下。 又【广韵】【正韵】古红切【集韵】【韵会】沽红切,□音工。【班固西都赋】金釭衔璧,是为列钱。【前汉赵皇后传】壁带往往为黄金釭。【注】壁带,壁之横木,露出如带者也。於壁带之中,往往以金为釭,若车釭之形也。晋灼曰:以金环饰之也。釭,音工,流俗音江,非也。韵会云:俗谓金釭为灯,音杠。又书作缸,字义、字音、字画皆误。 又箭镞。【释名】关西曰釭。 又【广韵】古冬切【集韵】古宗切【韵会】沽宗切,□音攻。毂铁。一曰镫也。
釯 【戌集上】【金字部】 釯 【正字通】俗鋩字。
釱 【戌集上】【金字部】 釱 【唐韵】特计切【集韵】【韵会】【正韵】大计切,□音第。【说文】铁钳也。【广韵】以锁加足。【增韵】在颈曰钳,在足曰釱。【史记平准书】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左趾。【注】釱,踏脚钳也。字林音大计反。 又【广韵】【集韵】【韵会】□徒盖切,音大。义同。 又【前汉扬雄传】肆玉釱而下驰。【注】釱,车辖也。音大。又音第。 又【集韵】他盖切,音太。【博雅】錧也。一曰在项曰钳,在足曰釱。
铑 【戌集上】【金字部】 铑 【字汇补】音未详。王审知铸大铁钱,俗谓之铑□。
釳 【戌集上】【金字部】 釳 【唐韵】【集韵】【韵会】□许讫切,音迄。【说文】本作□。乘舆马头上方釳。【唐韵】乘舆,马头上插以翟尾,曰方釳。【後汉舆服志】金鍐方釳插翟尾。【蔡邕独断】金鍐,方釳,繁缨重毂。【张衡东京赋】方釳左纛。【李善注】以五寸铁,中高两头低,如山形,翟尾结著辕两边,防马相突。 又【玉篇】铁孔也。 又【广韵】鱼讫切,音疙。义同。
钗 【戌集上】【金字部】 钗 【唐韵】楚佳切【集韵】【韵会】初佳切,□音叉。【说文】筓属。本只作叉,此字後人所加。【玉篇】妇人岐筓也。【司马相如美人赋】玉钗挂臣冠。【秦嘉与妇徐淑书】今致宝钗一双,可耀首。【曹植美女篇】头上金爵钗。 又金钗股,药名。【本草纲目】李时珍曰:石斛,状似金钗,故名。又忍冬藤,解毒。亦号金钗股。 又【韵补】叶称支切,音鸱。【繁钦定情诗】何以慰别离,耳後玳瑁钗。 又叶千古切,音楚。【毛诗注疏】欲买赭,不谓灶下有黄土。欲买钗,不谓山中自有楛。
釶 【戌集上】【金字部】 釶 【字汇补】同鍦。【荀子议兵篇】宛钜铁釶,惨如蠭虿。
釽 【戌集上】【金字部】 釽 【集韵】【韵会】□匹历切,音霹。【扬子方言】梁益之闲,裁木为器曰釽。【左思蜀都赋】藏镪巨万,釽摫兼呈。【注】裁木为器曰釽,裂帛为衣曰摫。 又【扬子方言】斫也。晋赵之闲谓之釽釽。【注】釽,劈历反。 又剑铮。【越绝书】薛烛相剑曰:观其釽,烂如列星之行。 又【集韵】匹麦切【正韵】普伯切,□音拍。义同。 又【正韵】破也。【前汉艺文志】钩釽析乱而已。【注】釽,破也。音普革反。又音普狄反。○按字汇云:俗字。然考说文从金从爪,长笺亦云误爪为□,则字须从爪,安得反以从□者为正字。今从说文攺正。考证:〔【扬子方言】斫也。晋魏之闲谓之釽釽。〕 谨照原文晋魏改晋赵。
釾 【戌集上】【金字部】 釾 【唐韵】以遮切【集韵】【韵会】余遮切【正韵】于遮切,□音耶。【说文】镆釾,吴神剑名也。 又通作邪。【前汉贾谊传】莫邪为钝兮,鈆刀为銛。【应劭注】莫邪,吴大夫也。作宝剑,因以冠名。 又通作耶。【荀子议兵篇】莫耶长刃利锋。 【集韵】亦作铘鎁。耶原字从卩,不从阝。
【午集中】【目字部】 【广韵】於业切【集韵】乙业切,□音浥。目闭也。 又【玉篇】乌感切,谙上声。义同。 本作。
釿 【戌集上】【金字部】 釿 【唐韵】宜引切【集韵】拟引切,□音齗。【说文】剂断也。 又【广韵】【集韵】□举欣切,音斤。义同。 又【集韵】与斤同。斫木也。【庄子在宥篇】釿锯制焉。【注】釿,音斤。 又【集韵】鱼斤切,音。平木具。【释名】釿,谨也。板广不可得制削。又有节,则用此釿之,所以详谨令平灭斧迹也。 又【韵会】疑巾切【正韵】鱼巾切,□音银。器之釿锷。 又【韵会】或作沂。【礼哀公问车不雕几注】几附缠为沂鄂。 又【韵补】叶渠希切,音其。【黄庭经】天庭地阙列斧釿,灵台完固永不衰。 【正韵】亦作圻垠。
鈱 【戌集上】【金字部】 鈱 【集韵】弥邻切,音民。【玉篇】铁叶。【集韵】铁也。 又【广韵】武巾切,音珉。【五音集韵】算税也。本作鍲。
【未集下】【舟字部】 【正字通】艒字之讹。
钯 【戌集上】【金字部】 钯 【唐韵】伯加切【韵会】【正韵】邦加切,□音巴。【说文】兵车也。从金巴声。【玉篇】□车也。【司马法】晨夜内钯车。 又【说文】一曰铁也。 又【正字通】鉏属。五齿,平土除秽用之。俗呼耙。 又【广韵】普巴切【集韵】披巴切,□音葩。【广韵】江东呼鎞箭。【博雅】钯,錍镝也。【扬子方言】凡箭镞胡合嬴者,广长而薄镰谓之錍。或谓之钯。【注】音葩。
钫 【戌集上】【金字部】 钫 【唐韵】府良切【集韵】分房切,□音方。【说文】方钟也。【博雅】鑍谓之钫。 又【广韵】镬属。
鈂 【戌集上】【金字部】 鈂 【广韵】直深切【集韵】持林切,□音沈。【说文】臿属。【六书故】铁杵。【字汇】铁签也。【集韵】或作□。 又【集韵】时任切,音谌。义同。 又【广韵】昨淫切【集韵】才淫切,□音鬵。义同。又【博雅】耕也。 又【集韵】知鸩切,音揕。重也。
鈃 【戌集上】【金字部】 鈃 【正字通】俗銒字。
钭 【戌集上】【金字部】 钭 【广韵】天口切【集韵】他口切,□音□。姓也。【姓苑】宋处州刺史钭滔。 又【集韵】徒口切,音。义同。 又【六书原】钭,俗□字。注详十画。 本作钭。
鈆 【戌集上】【金字部】 鈆 【广韵】与专切,音沿。同铅。【淮南子齐俗训】鈆不可以为刀。【前汉江都王传】以鈆杵舂。【注】鈆者,锡之类也。又【贾谊传】莫邪为钝兮,鈆刀为銛。 又国名。【尔雅释地】东至於泰远,西至於邠国,南至於濮鈆,北至於祝栗,谓之四极。【注】皆四方极远之国。 又【广韵】□容切【集韵】诸容切,□音钟。铁也。考证:〔【尔雅】南至於濮鈆,北至於祝粟〕 谨照原文祝粟改祝栗。
鈇 【戌集上】【金字部】 鈇 【广韵】甫无切【韵会】风无切,□音肤。【说文】莝斫刀。从金夫声。【仓颉篇】斧也。【礼王制】诸侯赐弓矢然後征,赐鈇钺然後杀。【列子说符篇】人有亡鈇者。【注】鈇音夫。 又【集韵】匪父切,音甫。【礼王制鈇钺释文】鈇,方于反。又音斧。
钚 【戌集上】【金字部】 钚 【字汇】同鉟。
钠 【戌集上】【金字部】 钠 【集韵】诺荅切,音讷。【玉篇】打铁。 又【广韵】而锐切,音芮。锐钠。【类篇】刻木端所以入凿。
鈋 【戌集上】【金字部】 鈋 【唐韵】五禾切【集韵】【正韵】吾禾切,□音吪。【说文】鈋,圜也。【玉篇】削也。【广韵】去角也。【博雅】刓也。
鈌 【戌集上】【金字部】 鈌 【唐韵】於决切【集韵】一决切,□音抉。【说文】本作□。刺也。 又【集韵】涓惠切,音桂。义同。 又【广韵】【集韵】□古穴切,音玦。义同。又【博雅】取也。【音释】鈌,音决。 又与缺通。【史记司马相如传】贯列鈌之倒景兮。【前汉书】作列缺。【注】列缺,天门也。
【午集下】【示字部】 【广韵】【集韵】□丑江切,音惷。祠不恭也。 又【玉篇】祭坛不毁也。 又【集韵】株江切,音椿。义同。
□ 【未集中】【缶字部】 □ 缶俗缶字。见【正字通缶字注】。
□ 【备考】【辰集】【日字部】 □ 【龙龛】同晙。
【午集中】【白字部】 【广韵】【集韵】□许葛切,音喝。见皏字注。 又【集韵】何葛切,音曷。义同。
锢 【戌集上】【金字部】 锢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慕切,音顾。【说文】铸塞也。【徐曰】铸铜铁。以塞□也。【前汉刘向传】虽锢南山犹有□。【注】锢,谓塞也。 又【扬子方言注】锢,谓坚固也。 又【广韵】禁锢,重系也。【左传成二年】子反请以重币锢之。【注】禁锢勿令仕。【後汉党锢传注】谓塞其仕进之路也。 又【前汉贾谊传】失今不治,必为锢疾。【注】坚久之疾。 俗作痼。通用固。
错 【戌集上】【金字部】 错 〔古文〕【唐韵】【集韵】仓各切【韵会】淸各切【正韵】七各切,□音厝。【说文】金涂也。【前汉食货志】错刀,以黄金错其文,一刀直五千,与五铢钱□行。【注】错刀,王莽钱。【张衡诗】何以赠之金错刀。 又【诗大雅】簟茀错衡。【传】错衡,文衡也。【史记赵世家】剪发文身,错臂左衽。【注】错臂亦文身,谓以丹靑错画其臂。 又【玉篇】鑢也。【书禹贡】锡贡磬错。【疏】治玉石曰错。磬有以玉为之者,磬错,谓治磬错也。 又【正韵】厉石也。【诗小雅】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传】错,石也,可以琢玉。【释文】错,厉石也。 又【玉篇】杂也。【书禹贡】厥赋惟上上错。【传】错,杂出。【疏】交错是闲杂之义,故错为杂也。 又乱也。【尚书孔安国序】错乱磨灭,勿可复知。 又【易系辞】错综其数。【疏】错谓交错。【礼文王世子】礼乐交错于中。又【祭义】不错则随。【注】错,雁行也。父党随行,兄党雁行。【诗小雅】献酬交错。【传】东西为交,邪行为错。 又【集韵】乖也。【增韵】舛也,误也。【五代史罗绍威传】帅魏博牙军骄恣,尽杀之,由此势弱,曰:聚六州四十二县铁,铸一个错不成。【注】借义,喻错悞也。 又【前汉五行志】宣元之後,刘向治谷梁春秋,数其旤福,传以洪范,与仲舒错。【注】错,谓抵牾不合也。 又【广韵】厕也,言相闲厕也。 又【礼中庸】辟如四时之错行。【朱注】错,犹迭也。 又【易离卦】履错然。【注】错然,敬愼之貌。 又【马融广成颂】嵎峗错崔。【注】错崔,高峻貌。 又【山海经】带山有兽,其状如马,一角,有错。【注】言角有甲错也。 又神名。【後汉礼仪志】错断食巨。【注】逐疫之神也。 又姓。【广韵】宋太宰之後。 又人名。【史记高祖功臣年表】稾侯□错。【索隐注】汉表作锴,音揩。 又虫名。【字汇补】莎鸡,幽州人谓之蒲错。 又与厝通。【前汉地理志】五方杂厝,风俗不纯。【注】厝、错古通。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仓故切,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本作。 又【博雅】藏也。 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後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又【扬子方言】灭也。周秦曰错。【注】音酢。 又与醋同。【管子弟子职】置酱错食。 又【集韵】七约切,音碏。物理粗也。考证:〔【易系辞】苟错诸地则可矣〕 谨照原文则可矣改而可矣。
錱 【戌集上】【金字部】 錱 【字汇补】古文珍字。注详玉部五画。
錾 【戌集上】【金字部】 錾 【唐韵】藏滥切【集韵】【韵会】昨滥切,□音暂。【广韵】镌石。 又【说文】小凿也。 又【广韵】才敢切【集韵】在敢切,□音椠。又【广韵】慈染切【集韵】疾染切,□音渐。又【广韵】士咸切【集韵】锄咸切,□音谗。又【集韵】财甘切,音蚕。义□同。
锴 【戌集上】【金字部】 锴 【唐韵】苦骇切【集韵】【韵会】【正韵】口骇切,□音楷。【说文】九江谓铁曰锴。【徐曰】铁好也。一曰铁精则白也。【左思吴都赋】铜锴之垠。【注】锴,金属。 又【博雅】锴□也。【音释】锴,音揩。又公谐反。 又人名。【左传哀四年】文之锴後至。【注】锴,蔡大夫。【释文】锴,音揩,又音皆。又客骇反。【前汉功臣年表】稾侯□锴。 又【广韵】古谐切【集韵】居谐切,□音皆。又【集韵】雄皆切,音谐。义□同。 又【集韵】古骇切,音解。【扬子方言】坚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闲曰锴。
鍈 【戌集上】【金字部】 鍈 【广韵】【集韵】□於惊切,音英。【玉篇】铃声也。或省作鉠。
鍉 【戌集上】【金字部】 鍉 【广韵】都奚切【集韵】都黎切,□音低。【玉篇】锋也。 又【集韵】田黎切,音题。歃血器。 又【集韵】【韵会】□常支切,音匙。钥也。【正字通】钥鍉,所以启钥者,俗作匙,读时、矢二音。钥以闭戸,鍉以启钥,锁腹有须,鍉入内钩合其须,则钥开。鍉与钥别,旧注钥也,非。 又【後汉隗嚣传】牵马操刀,奉盘错鍉,遂割牲而盟。【注】字诂:鍉卽题,音徒启反。方言曰:宋楚之闲谓盎为题。据下文云鍉不濡血,明非盆盎之类。前书汉遣韩昌等,与单于及大臣俱登诺水东山,□白马,单于以径路刀金留犁挠酒。应劭云:留犁,饭匕也。挠,搅也。以匕搅血而歃之,今亦奉盘措匙而歃也。以此而言,鍉卽匙字。 又【正韵】丁历切,音的。【五音集韵】唾器。 又与镝同。【史记秦楚之际月表】销锋镝。【注】镝,一作鍉。索隐曰:镝,音的,鍉字亦音的。【前汉项籍传】销锋鍉。【注】鍉与镝同。箭足也。
炼 【戌集上】【金字部】 炼 【唐韵】【韵会】【正韵】□郞甸切,音练。【说文】冶金也。【正字通】煎冶铜铁使精熟也。【□琳武库赋】铠则东吴阙巩,百炼精刚。【皇极经世】金百炼然後精,人亦如此。 又精金也。【王褒四子讲德论】精炼藏於矿镤。 又凡物精熟者,皆为炼。【淮南子地形训】炼土生木,炼木生火。【注】炼犹治也。 又【唐六典】道士修行,其德高思精者,称炼师。 又酷吏巧入人罪曰炼。【前汉路温舒传】锻炼而周内之。【注】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犹工冶陶铸锻炼,使之成熟也。通作炼。 又通作湅。【周礼冬官考工记栗氏攺煎金锡则不耗注】削湅之精不复减也。 又【集韵】居晏切,音谏。【博雅】车轴铁。
铝 【戌集上】【金字部】 铝 【玉篇】与鑢同。【博雅】铝谓之错。【扬子方言】燕齐摩铝谓之希。【注】铝,音虑。
锅 【戌集上】【金字部】 锅 【广韵】【韵会】【正韵】□古禾切,音戈。【玉篇】车釭。【扬子方言】车釭,齐燕海岱之闲谓之锅。 又【玉篇】盛膏器。【扬子方言】自关而西,盛膏者乃谓之锅。 又【广韵】温器。【正字通】俗谓釜为锅。 又【玉篇】公祸切,音过。义同。 又【集韵】古火切,音果。刈钩也。与鐹同。 【集韵】或作鈛□。
钟 【备考】【戌集】【金字部】 钟 【搜眞玉镜】音中。
□ 【辰集上】【日字部】 □ 【玉篇】以证切,音映。【篇海】日晖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集韵】□无贩切,音万。引舟纤。或作絻。
鈭 【戌集上】【金字部】 鈭 【唐韵】卽移切【集韵】将支切,□音赀。【说文】鈭錍,斧也。 又【广韵】此移切【集韵】七支切,□音雌。义同。
铌 【戌集上】【金字部】 铌 【玉篇】与檷同。络丝柎也。详木部檷字注。
【未集下】【舟字部】 【集韵】同。
【卯集上】【心字部】 【广韵】【集韵】□所□切,音产。【玉篇】全德也。 又【广韵】初限切【集韵】楚限切,□音剗。又【广韵】初绾切【集韵】揣绾切,□音□。义□同。 又【集韵】初谏切【五音集韵】初患切,□音□。义同。一曰夥也。
【子集中】【人字部】 【篇海】徒了切,调上声独立也。
铈 【戌集上】【金字部】 铈 【集韵】士止切。音市。剑名。
钶 【戌集上】【金字部】 钶 【广韵】乌何切【集韵】於河切,□音阿。【玉篇】钶,小釜也。或作锕。 又【集韵】倚可切,音□。义同。
铃 【戌集上】【金字部】 铃 【唐韵】【集韵】【韵会】□郞丁切,音灵。【说文】令丁也。【广韵】似钟而小。【正韵】为圜形,半裂以出声,锢铜珠於内以鸣之。【左传桓二年】锡鸾和铃,昭其声也。【注】铃在旗,有鸣声。【释文】铃,音零。【尔雅释天】旌旗有铃曰旗。 又【唐制】学士院深严,悬铃索备警,长庆中河北用兵,常夜作声以鸣缓急。【李德裕诗】银花悬院榜,风撼引神铃。 又【博雅】铃铃,声也。【前汉天文志】丙戌,地大动铃铃然。 又书名。【抱朴子对俗卷】按玉铃经中篇。 又【扬子方言】好说而不见诸仲尼说铃也。【注】喩小说不合大雅也。 又马兜铃,药名。【本草】一名土靑木香。蔓生,叶脱时,其实尚□,如马项铃,故名。 又草名。【正字通】铃儿草,卽沙薓,象花形。【墨庄漫录】明宣德年,帝梦神语,雨打无声鼓子花,帝口占,风吹不响铃儿草,至今传为绝对。 又花名。【梦华录】菊黄色而圆曰金铃。 又与軨通。【周礼春官巾车】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注】铃或作軨。 又【说文】霆雷余声也。铃铃所以挺出万物。 又通作令。【诗齐风】卢令令。【注】缨环声。
鈵 【戌集上】【金字部】 鈵 【玉篇】彼病切,音柄。【博雅】固也。【扬子方言】锢也。【注】谓坚固也。音柄。 又【集韵】补永切,音丙。义同。
鈶 【戌集上】【金字部】 鈶 【广韵】详里切【集韵】象齿切,□音似。【广韵】鋋鈶。【集韵】矛属也。 又【集韵】盈之切,音饴。【说文】耒端也。本作枱。或作□耛。 又【集韵】详兹切,音词。【博雅】柄也。【五音集韵】鎌柄也。【管子轻重篇】耟耒耨怀鉊鈶。又橿权渠□绁,所以御春夏之事也。【集韵】本作柌。或作枱□。
钸 【戌集上】【金字部】 钸 【五音集韵】博孤切,音逋。【玉篇】金版。
鋫 【戌集上】【金字部】 鋫 【集韵】良脂切,音黎。黑金也。本作鑗。【玉篇】作錅。
【卯集上】【心字部】 【字汇补】甫本切,音粉。动也。
【申集上】【艹字部】 【字汇补】同□。【集韵】作□。【类篇】作□。□字原作艹下□。
銉 【戌集上】【金字部】 銉 【广韵】余律切【集韵】允律切,□音聿。针也。
銟 【戌集上】【金字部】 銟 【篇海类编】初加切,音叉。鱼器。
铀 【戌集上】【金字部】 铀 【篇海】【字汇】□古文宙字。○按古文无铀字,篇海误,字汇仍之,亦非。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韵】虎项切,音傋。邪视也。本作□。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韵】权俱切,音劬。义阙。人名。汉有丘。 又【篇海】其遇切,劬去声。【字汇】姓也。
钿 【戌集上】【金字部】 钿 【唐韵】待年切【集韵】【韵会】【正韵】亭年切,□音田。【说文】金华也。【六书故】金华为饰田田然。【庾肩吾诗】萦鬟起照镜,谁忍去金钿。 又【正韵】陷蚌曰螺钿。【正字通】螺钿,妇人首饰,用翡翠丹粉为之。又【唐史王鉷传】以宝钿为井干引泉,号自雨亭。 又【广韵】【集韵】【韵会】□堂练切,音电。义同。 【集韵】或作□。
钾 【戌集上】【金字部】 钾 【广韵】【集韵】【韵会】□古狎切。与甲同。铠也。【晋载记】姚弋仲贯钾上马。【广韵】今单作甲。 又【集韵】辖□切,音盍。钾炉。【扬子方言】箭其小而长,中穿二孔者谓之钾炉。 又【广韵】古盍切【集韵】谷盍切,□音合。义同。 或作鑉。
鉁 【戌集上】【金字部】 鉁 【集韵】与珍同。
【申集上】【艹字部】 【唐韵】苦蟹切,音□。戾也。
铁 【戌集上】【金字部】 铁 【玉篇】古文紩字。注详糸部五画。 【正字通】俗用为铁字,误。
钜 【戌集上】【金字部】 钜 【唐韵】其吕切【集韵】【韵会】【正韵】臼许切,□音巨。【说文】大刚也。从金巨声。【商子论兵篇】怨如钜铁。【史记礼书】宛之钜铁。【注】徐广曰:大刚曰钜。正义曰钜,刚铁也。 又大也。同巨。【史记礼书】宜钜者钜,宜小者小。 又天子曰钜公。【前汉郊祀志】吾欲见钜公。【注】张晏曰:天子为天下父,故曰钜公。师古曰:钜,大也。 又【正字通】尊者通称。【李贺高轩过诗】文章钜公。 又【说文】弓名。【荀子性恶篇】繁弱、钜黍,古之良弓也。 又剑名。【荀子性恶篇】干将、莫邪、钜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 又【正韵】吕矩,矫貌。【庄子列御□】一命而吕钜。 又【五音集韵】泽名。 又地名。【史记殷本纪】盈钜桥之粟。【注】服虔曰:钜桥,仓名。许愼曰:钜鹿水之大桥有漕粟也。又【项羽纪】章邯令王离涉闲围钜鹿。又【王子侯者年表】钜合侯刘发。【注】钜合,在平原。【前汉武帝纪】上耕于钜定。【注】服虔曰:地名。近东海。应劭曰:齐国县也。又【地理志】山阳郡钜野县,齐郡钜定县。 又人名。【前汉古今人表】封钜黄帝师。又【艺文志】将钜子五篇。【注】六国时人。 又草名。【尔雅释草】荞,邛钜。【注】今药草,大戟也。【本草】大戟,一名邛钜,苗名泽漆。 又【韵会】钩钜。【潘岳西征赋】弛靑鲲於网钜。【注】钜,钩也。 又同讵。【战国策】臣以为王钜速忘矣。【注】钜,讵通。 又与遽同。【荀子正论篇】是岂钜知见侮之为不辱哉。
钻 【戌集上】【金字部】 钻 【唐韵】敕淹切【集韵】丑廉切,□音觇。【说文】铁銸也。 又【说文】一曰膏车铁钻。 又【广韵】巨淹切【集韵】其淹切,□音箝。【广韵】持铁者。【集韵】以铁有所劫束也。【字汇补】同钳。【仓颉篇】钻,持也。【正字通】凡器两头交合,用铁片锢之,或转角处,铁片两头拘定之,皆曰钻。 又与针通。【周礼夏官射鸟氏注】针箭。【释文】针,其炎反。或作钻。 又□具。【後汉章帝纪】钻钻之属,惨苦无极。【□宠传】绝钻钻诸惨酷之科。 又【广韵】【韵会】□托协切,音帖。【广韵】钻箸物也。 又【集韵】知林切,音砧。鬼谷子有飞钻揣摩篇。【正字通】言察是非,飞而钳持之。 又【集韵】知廉切,音沾。又渠金切,音琴。义□同。 又【正韵】同銛。【扬子法言】笔不钻而独加诸砥。○按法言本作銛,音签。讹作钻。正韵讹引。
鉇 【戌集上】【金字部】 鉇 【正字通】俗铊字。
铊 【戌集上】【金字部】 铊 【唐韵】食遮切【集韵】【韵会】时遮切【正韵】石遮切,□音闍。【说文】短矛也。 又或作鍦。【扬子方言】矛,吴扬江淮南楚五湖之闲谓之鍦。【注】常蛇反。 又【广韵】式支切,音施。又【类篇】施智切,音翅。义□同。○按《广韵》视遮切注:又音夷,五攴韵阙此一音。考证:〔【广韵】式支切,音诗。〕 谨按诗音申之切与铊不同音。施音商支切与铊同音。谨改音诗为音施。又类篇施智切,音尸。谨按尸音升脂切与铊不同音。翅音施智切与铊同音。谨改音尸为音翅。
【申集上】【艹字部】 【篇海】古文堇字。注见八画。
铉 【戌集上】【金字部】 铉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戸畎切,音泫。【说文】举鼎也。【易鼎卦】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疏】铉,所以贯鼎而举之也。 又【集韵】涓荧切。与扃通。【仪礼士冠礼】设扃鼏。【郑注】扃,古萤反。今文扃为铉。【陆德明音义】扃鼎扛也。又【士丧礼】右人抽扃。【士虞礼】左人抽扃。【注】扃,卽铉字。 又【集韵】居闲切,音闲。又姑还切,音关。又圭悬切,音涓。义□同。 又【字汇补】读作弦。【战国策】矛戟折,鐶铉绝。 又【韵补】叶音焄。【蔡邕杨司空□词】包罗五典,本根道眞,频历卿校,五登鼎铉。 又叶音悬。【史孝山出师颂】鼓无停响,旗不暂褰。泽沾荒遐,功铭鼎铉。
鉊 【戌集上】【金字部】 鉊 【广韵】止摇切【韵会】【正韵】之遥切,□音昭。【说文】大鎌也。【扬子方言】刈钩,江淮□楚之闲谓之鉊。【管子轻重篇】耟耒耨怀鉊鈶。【又】橿权渠繉绁,所以御春夏之事也。
刨 【戌集上】【金字部】 刨 【集韵】【韵会】□皮敎切,音疱。【玉篇】平木器。【正字通】铁刃,状如铲,衔木匡中,不令转切,木匡有孔,旁两小柄,以手反复推之,木片从孔出,用捷于铲。方音读若袍。通作刨。俗作。 又【六书故】一曰搔马具。 又【广韵】薄交切,音庖。刨刷。 又【集韵】弼角切,音雹。字省文。杵颈谓之。
【卯集上】【心字部】 【篇海】涓荧切,音扃。忆也。
鉓 【戌集上】【金字部】 鉓 【集韵】蓄力切,音敕。饰也。
【备考】【卯集】【手字部】 【龙龛】音木。桑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补】与□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先孔切,音悚。箸桶也。○按《广韵》《集韵》《扬子方言》通从木作□。又《类篇》改作,当卽□、二字之讹。
铋 【戌集上】【金字部】 铋 【广韵】【集韵】□兵媚切,音秘。【玉篇】矛柄也。【广韵】同柲。 又【集韵】【韵会】【正韵】□壁吉切,音必。【集韵】矛□谓之珌。 又【集韵】【韵会】□簿必切,音邲。义同。 又【集韵】一曰偶也。
鉎 【戌集上】【金字部】 鉎 【广韵】所庚切【集韵】【韵会】师庚切,□音生。【玉篇】□也。【集韵】铁衣也。 又【广韵】【集韵】□桑经切,音星。义同。
鉏 【戌集上】【金字部】 鉏 【唐韵】士鱼切【集韵】【韵会】床鱼切,□同锄。【说文】立薅所用也。从金且声。【释文】助也。去秽助苗也。【前汉贾谊传】秦人借父耰鉏,虑有德色。 又治田也。【前汉刘章耕田歌】非其种者,鉏而去之。又【儿宽传】带经而鉏。 又【广韵】诛也。【韩诗外传】凌轹无罪之民,成威于闾巷之闲者,众之所诛锄也。 又地名。【晋语】赐公南阳阳樊温原州,陉絺鉏攒茅之田。【左传成四年】郑伯伐许,取鉏任冷敦之田。又【哀二十五年】请适城鉏。【注】城鉏,宋邑。【後汉郡国志】东郡有鉏城。 又鸟名。【尔雅释鸟】鹭,舂鉏。【注】白鹭也。一名舂鉏。 又姓。【左传宣二年】鉏麑。【注】晋之力士。 又人名。【左传庄十六年】刖强鉏。又【僖二十四年】郑大夫孔将鉏。【史记齐世家】故从犁鉏之计。【左传】作犁弥。 又【集韵】宗苏切,音租。茅藉祭也。【周礼春官司巫蒩馆注】蒩,读为鉏。鉏,藉也,馆神所止也。【释文】鉏,子都反。 又【集韵】详余切,音徐。人名。【左传成十八年】西鉏吾。【注】宋大夫。【释文】鉏,仕居反,徐在居反。 又国名。【左传襄四年】后羿自鉏迁于穷石。【注】鉏羿,本国名。【释文】鉏,仕居反。 又【集韵】锄加切,音茬。鉏牙,物傍出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注】二璋,皆有鉏牙之饰。【释文】鉏,侧鱼反,沈读徐加反。又【广韵】床吕切【集韵】状所切,□音龃。鉏鋙,相距貌。【楚辞九辩】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难入。【注】鉏,床举反。 又【集韵】床据切,音助。与锄同。籍税也。考证:〔又【广韵】诛也。【韩书外传】众之所诛锄也。〕 谨照原书韩书改韩诗。
鉐 【戌集上】【金字部】 鉐 【集韵】常只切,音石。鍮鉐,以石药治铜。 又【类篇】作木切,音镞。姓也。◎按五音集韵系□字音义,疑类篇之误。
鉒 【戌集上】【金字部】 鉒 【广韵】中句切【集韵】株遇切,□音注。【玉篇】器也。送死人具也。 又【博雅】署置也。又【淮南子说林训】以瓦鉒者全,以金鉒者跋,以玉鉒者发。【注】鉒者提马,雒家谓之跋。 又【通雅】鉒金,鉒银,皆丱也。【管子地数篇】上有鈆者,其下有鉒银。上有丹砂者,其下有鉒金。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鉒铜。此山之见荣者也。 又【集韵】【韵会】□朱戍切,音注。义同。
鉔 【戌集上】【金字部】 鉔 【字汇】作荅切,音匝。香球也。【西京杂记】长安巧工丁缓,作寝被中香炉,为机环转四周,炉体常平。【司马相如美人赋】金鉔熏香。
钷 【戌集上】【金字部】 钷 【集韵】滂禾切,音颇。钷铎,铜器。
【未集下】【臼字部】 【广韵】徒朗切【集韵】待朗切,□音荡。舂也。持米精也。
【备考】【未集】【肉字部】 【篇海类编】与□同。
【未集下】【肉字部】 【字汇】时吏切,音视。肉生也。
鉖 【戌集上】【金字部】 鉖 【玉篇】徒冬切,音彤。钓鉖。
钳 【戌集上】【金字部】 钳 【唐韵】巨淹切【集韵】【韵会】其淹切,□音箝。【说文】以铁有所劫束也。从金甘声。【前汉高帝纪】自髠钳为王家奴。【注】钳,以铁束颈也。【後汉光武纪】弛解钳衣。【注】仓颉篇曰:钳,釱也。釱足钳。又【五行志】广汉钳子谋攻牢。【师古注】钳子,谓钳徒也。【晋律】钳重二斤,翘长一尺五寸。【集韵】或作钻。 又銸也。【後汉梁冀传】妻孙寿,性钳忌。【注】钳,取也。言性忌害如钳之能銸物也。 又【扬子方言】恶也。南楚,凡人残骂谓之钳。 又【家语】无取钳钳。【注】钳钳,妄行不诚也。 又【吕氏春秋】後时者,小茎而麻长,短穗而厚糠小米,钳而不香。 又泽名。【张衡南都赋】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 又姓。【正字通】唐元和中长令钳耳。 又与拑通。【後汉袁绍传】道路以目,百辟钳口。【注】以木衔其口也。或作拑。渠廉反。 又【集韵】其严切,音黔。义同。 又【集韵】五甘切,音玵。刃也。考证:〔又鋷也。【後汉梁冀传】妻孙寿,性钳忌。【注】钳,取也。言性忌害如钳之能鋷物也。〕 谨按汉书注鋷本作銸,音辄,又音聂,拔发也。鋷音最,锥属,与钳物之义不同。今照原文鋷也改銸也。鋷物改銸物。
鉙 【戌集上】【金字部】 鉙 【玉篇】知骇切,音。金也。
铆 【戌集上】【金字部】 铆 【集韵】力九切,音柳。美金。
□ 【辰集上】【日字部】 □ 【管子五行篇】货□神庐。【注】日所次隅曰□。音未详。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亦作紵。绵絮装衣。【任昉竟陵文宣王行状】华衮与縕□同归。【注】韩诗子路曰:曾子褐衣縕□未尝完。
铅 【戌集上】【金字部】 铅 【唐韵】与专切【集韵】【韵会】余专切,□音沿。【说文】靑金也。【玉篇】黑锡也。【正字通】锡类。生蜀郡平泽,今银坑处皆有之。一名黑锡。锡白,故铅为黑锡。李时珍曰:铅,易沿流,故谓之铅。【书禹贡】铅松怪石。【宝藏论】铅有数种,波斯铅坚白,为第一。草节铅出犍为,银之精也。衔银铅,银坑中之铅,内含五色。上饶、乐平铅次之,负版铅铁苗也。独孤滔曰:雅州钓脚铅,形如皂荚,大如蝌蚪子,黑色,生沙中,亦可乾汞。 又铅粉,亦名胡粉。卽铅华也。【曹植洛神赋】铅华勿御。【正字通】铅粉,卽今化铅所成。一曰粉锡,非以锡为之,其法县铅块于酒缸中,封闭四十九日,铅化为粉,不白者,炒为黄丹。苏恭谓炒锡造之,朱震亨谓胡粉乃锡粉,以陶弘景化铅之说为误,□非也。 又县名。【唐书地理志】信州铅山县。 又与延同。人名。【前汉古今人表】铅陵卓子。 又【正韵】循也。【荀子荣辱篇】铅之重之。【注】谓抚循之申重之也。
钺 【戌集上】【金字部】 钺 【广韵】【集韵】【韵会】□王伐切,音越。【广雅】钺,斧也。【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左传昭十五年】戚钺秬鬯。【疏】钺大而斧小。【太公六韬】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钺。【释名】钺,豁也。所向莫敢当前,豁然破散也。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东井为水事,其西曲星曰钺。 【说文】本作戉。大斧,钺车銮声,呼会切,引《诗》:銮声钺钺。【徐铉曰】俗作鐬。以钺作斧戉之戉。非是。【正字通】按徐说迂曲难通。《说文》越狘皆从戉声,钺从戉,读若诲,别训銮声,自相矛盾。徐渭俗作鐬非,不知从戉无嘒声,尤非。古作戉。司马法,从戉。诗书周礼史传,□从钺。钺当卽戉之重文也。
【子集中】【人字部】 【广韵】【集韵】□同怃。从怃为正。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黄郭切,音获。心动也。 又恍缚切,音矆。惊也。一曰遽视。本作戄,或作。
针 【戌集上】【金字部】 针 【广韵】之林切【集韵】【正韵】诸深切,□音斟。【说文徐注】俗针字。所以缝也。【易乾卦各从其类疏】若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天宝遗事】唐宫中七夕结彩楼,□瓜果酒炙,祀牛女。妃嫔各执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 又姓。明隆庆举人针惠。 又【方书】针灸法。互详後针字注。 又虫名。【古今注】蝌蚪,一名□针。 又书法。有垂露体,悬针体。【庾信谢赵王启】垂露悬针,书恩不尽。 又【广韵】之任切【集韵】【韵会】【正韵】职任切,□枕去声。【集韵】缝也。 又刺也。
銊 【戌集上】【金字部】 銊 【广韵】辛律切【集韵】雪律切,□音恤。【玉篇】锯声也。 又【集韵】一曰□銊,琐处也。
鉟 【戌集上】【金字部】 鉟 【广韵】敷悲切,音丕。【玉篇】刃戈。【韩愈会李正封联句】何当铸钜鉟。 又与铍通。详铍字注。 又【广韵】符悲切,音邳。义同。
鉠 【戌集上】【金字部】 鉠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於良切,音央。【玉篇】铃声。【张衡东京赋】和铃鉠鉠。 又【集韵】於郞切,音鸯。又於惊切,音英。义□同。 本作鍈。
钵 【戌集上】【金字部】 钵 【广韵】【集韵】【韵会】□北末切,音泼。【玉篇】器也。【苏轼宸奎阁□】庐山僧怀琏,持律严甚。上常赐以龙脑钵盂,琏对使者焚之,曰:吾法以瓦铁食,此钵非法。使者归奏,上嘉叹。又【梵书】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世相付受。後魏天竺国王子号达磨,出家入南海,赍衣钵航海。至梁诣武帝,隐嵩山少林寺,以其法传慧可。 又凡物相传,皆曰衣钵。【古今名贤集】和凝第十三名及第,後知举,取范质第十三名,质往谢。凝曰:公文合在中选屈就,此传老夫衣钵耳。未几,凝入相。後质拜相,有登庸衣钵亦相传之句。又【苏轼诗】传家有衣钵。【注】家学有素也。 又【广韵】亦作盋。【前汉东方朔传注】盂若盋而大,俗谓盋盂。 又无花果名优昙钵。【广志】状似枇杷,不花而实。 又叶音瞥。【苏轼□梅诗】君行适吴我适越,笑指西湖作衣钵。
【午集下】【示字部】 【广韵】田候切【集韵】大透切,□音豆。祭福也。
鉣 【戌集上】【金字部】 鉣 【唐韵】居怯切【集韵】讫业切,□音劫。【说文】组带织也。 【集韵】或作□。
钩 【戌集上】【金字部】 钩 【广韵】古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居侯切,□音沟。【玉篇】铁曲也。 又【广韵】剑属。【韵会】古兵有钩,有镶,皆剑属。引来曰钩,推去曰镶。【前汉韩延寿传】铸作刀剑钩镡。【注】钩,亦兵器也。似剑而曲,所以钩杀人也。 又剑环。【战国策】无钩竿镡,蒙须之便。【注】钩,剑头环。【史记楚世家】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注】凡戟有钩喙,钩口之尖也。言楚国戟之钩,口尖有折者,足以为鼎也。 又剑名。【淮南子修务训】纯钩鱼肠。【注】纯钩,利剑名。 又刀名。【鲍照乐府】锦带佩吴钩。【沈括曰】吴钩,刀名也。刀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李贺诗】男儿何不带吴钩。 又钓钩。【庄子外物篇】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 又带钩。【孟子】岂谓一钩金。【注】钩,带钩也。 又刈禾镰曰刈钩。【前汉龚遂传】遂为渤海太守,贼弃弓弩而持鉏钩。 又幔钩。【隋书苏威传】威见宫中以银为幔钩,盛□节俭之美,帝为攺容。 又马颔钩。【诗大雅】钩膺鞗革。【注】娄颔之钩。 又凡县物者曰钩。亦曰鹿觡,曰钩格。见【扬子方言】。 又钩物也。【左传襄二十三年】或以戟钩之。 又【正字通】钩索义理,犹言穷理也。【易系辞】钩深致远。【疏】物在深处,能钩取之。又绕也。【仪礼乡射礼】豫则钩楹内。【注】钩楹,绕楹而东也。 又屈也。【战国策】弓拨矢钩。【注】钩,矢锋屈也。或作拘。古通。 又留也。【前汉鲍宣传】使吏钩止丞相掾史。【注】钩,留也。 又致也。【前汉赵广汉传】善为钩距,以得事情。【注】钩,致也。距,闭也。使对者无疑,示若不问而自知,众莫觉所由,以闭其术为距也。【前汉□万年传】咸皆钩校发其奸臧。 又规也。【前汉扬雄传】带钩矩而佩衡兮。【注】钩,规也。矩,方也。 又牵引也。【後汉灵帝纪】皆为钩党下狱。【注】钩,谓相牵引也。 又车名。【礼明堂位】钩车,夏后氏之路也。【注】钩,有曲舆者也。 又车心木。【易小畜舆脱辐疏】谓舆下缚木,舆轴相连,钩心之木是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车人】以凿其钩。【注】钩,钩心。 又射具。【诗小雅】决拾旣佽。【疏】决,钩弦也。 又服饰名。【仪礼士虞礼】钩袒。【注】如今擐衣也。【疏】若汉时人擐衣以露臂,故云如今擐衣也。 又星名。【後汉班固传两都赋】周以钩□之位。【注】前书音义曰:钩□,紫宫外星也。宫卫之位,亦象之。又钩钤,详前钤字注。 又【字汇补】钩芒,神名。与句芒同。【前汉扬雄传】丽钩芒与骖乘蓐收兮。 又汉宫名。【前汉车千秋传】钩弋夫人。【注】钩弋,宫名。赵婕妤好居之,故号钩弋夫人。又【列仙传】钩弋夫人发手,得一玉钩,故号焉。 又宦者署。【前汉昭帝纪】上耕於钩盾弄田。【注】钩盾,宦者近署。 又官名。【前汉百官公卿表】又中书,谒者,黄门,钩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八官令丞。【注】钩盾,主近苑囿。 又地名。【前汉李陵传】遮钩营之道。【注】单于要害道。 又山名。【山海经】钩吾之山。 又水名。【尔雅释水】九河,八钩盘。【注】水曲如钩流盘桓也。【疏】在东光之南,鬲县之北。 又草名。【尔雅释草】钩芺。【注】大如拇指,中空,茎头有台,似蓟,初生可食。【疏】蓟类也。一名钩。一名芺。【又】钩,藈姑。【注】钩,□也。一名王瓜。实如瓝瓜正赤,味苦。【博雅】茛,钩吻也。 又藤名。【山海经】其上多桃枝钩端。【注】郭云:钩端,桃枝属。吴任臣曰:钩端,藤也。 又鸟名。【山海经】有鸟焉,其状如凫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钩。 又姓。【正字通】宋钩光祖。 又藏钩。【风土记】京师人,□日後为藏钩之戏,分二曹,斗胜负。【李商隐诗】隔坐送钩春酒暖。 又【正韵】与阄同。【荀子君道篇】探筹投钩。 又交钩,语不止也。【欧阳修诗】异日说交钩。 又钩輈,鹧鸪鸣声。【林逋诗】云水叫钩輈。 又【集韵】权俱切,音劬。钩町,西南夷国名。【前汉西南夷传】立亡波为钩町王。【注】钩音钜于反,町音大鼎反。 又【集韵】居□切,音冓。钩梯,攻城具。【诗大雅】以尔钩援。【传】钩,钩梯也。所以钩引上城者。【释文】钩,古□反。又古侯反。 又【韵补】叶音拘。【古日出东南隅行】罗敷善采桑,采桑城南隅。靑丝为笼绳,桂枝为笼钩。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持兖切【集韵】柱兖切,□音篆。 又【玉篇】同縳。 又【集韵】须锐切,音岁。繐,或省作□。 又【集韵】船钏切。□或作□。互详縳繐□三字注。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或从奢作□。详字注。
鉥 【戌集上】【金字部】 鉥 【唐韵】【集韵】□食聿切,音术。【说文】綦针也。【管子海王篇】一女必有一针一鉥。【注】鉥,长针也。 又导也。【晋语】子盍入乎,吾请为子鉥。【注】鉥,导也。借针义,犹言前导也。 又【集韵】雪律切,音恤。诱也。本作怵。
钲 【戌集上】【金字部】 钲 【唐韵】【集韵】【韵会】诸盈切【正韵】诸成切,□音征。【说文】铙类也。似铃,柄中上下通。【玉篇】钲以静之,鼓以动之。一云镯也。【诗小雅】钲人伐鼓。【濮斗南曰】周礼,鼓人以金镯节鼓,以金铙止鼓,无钲名。镯铙,通谓之钲。【苏轼诗】树头初日挂铜钲。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为钟,鼓上谓之钲。【注】鼓所击处,钟腰之上,居钟体之正处曰钲。 又石鼓名。【郡国志】洞庭山宫门东石楼,楼下两石鼓,扣之声淸越,世谓之神钲。【晋孝武乐章】神钲一震,九域来同。
鉨 【戌集上】【金字部】 鉨 【字汇补】与铌同。络丝柎也。与鉩字异。
鉩 【戌集上】【金字部】 鉩 【集韵】诺叶切,音捻。【博雅】正也。 又【五音集韵】小箱。 【集韵】隶作鑈。亦作銸。
鉫 【备考】【戌集】【金字部】 鉫 【龙龛】音加。又古何切。
鉴 【戌集上】【金字部】 鉴 【广韵】同鉴。
【午集中】【白字部】 【集韵】郞狄切。与皪同。的,白貌。
鉵 【戌集上】【金字部】 鉵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徒冬切,音彤。【说文】耜属。【玉篇】鉏大貌。 又【集韵】或作□。【博雅】鋡□谓之□。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郞丁切,音灵。心了黠貌。
鉶 【戌集上】【金字部】 鉶 【唐韵】戸经切【集韵】【韵会】乎经切,□音□。【说文】本作□。器也。【广韵】祭器。【玉篇】羹器也。【周礼天官亨人】祭祀共大羹鉶羹。【注】羹加五味,盛以鉶器,故曰鉶羹。【仪礼公食大夫礼】宰夫设鉶。【注】鉶,菜和羹之器。【疏】据羹在鉶言之,谓之鉶羹。据器言之,谓之鉶鼎。【前汉司马迁传】尧舜饭土簋,歠土鉶。【注】鉶,瓦器也。【史记】省作□。 【集韵】或作。通作銒。
鉷 【戌集上】【金字部】 鉷 【广韵】戸公切【集韵】【正韵】胡公切,□音洪。【玉篇】弩牙。 又人名。【正韵】唐有王鉷。
銢 【补遗】【戌集】【金字部】 銢 【龙龛】音劈。器也。
【卯集中】【手字部】 【集韵】补永切。同抦。详抦字注。
【申集上】【艹字部】 【玉篇】呼历切,音赥。草盛。 又【集韵】郝格切。与吓同,怒也。【晋书音义】同赫。 又乞格切,音客。茮,惧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鱼具切。义阙。【篇海】音语,丝也。
【卯集下】【支字部】 【正字通】牌字之讹。○按当从比,从攴,见攴部。《类篇》又入支部,非是。
铰 【戌集上】【金字部】 铰 【广韵】【韵会】□古巧切,音绞。【玉篇】钉铰。【释名】镝,敌也。齐谓之镞,关西谓之钉铰,今凡刀柄鞍首,皆有钉铰。 又【广韵】铰刀。【六书故】交刃刀也。利以翦。【李贺五粒小松歌】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髥铰刀翦。【注】束龙髥,形容松叶之齐,如刀翦截也。铰,卽今妇功缝人所用者。俗呼翦刀。 又【广韵】古肴切,音交。义同。 又【广韵】古孝切【韵会】【正韵】居效切,□音敎。义同。 又【类篇】以金饰器也。【颜延之赭白马赋】宝铰星缠。【注】铰,装饰也。
鉹 【戌集上】【金字部】 鉹 【唐韵】尺氏切【集韵】【韵会】敞尒切【正韵】尺里切,□侈上声。【说文】曲鉹也。一曰鬵鼎。【尔雅释器】鬵,鉹也。【注】凉州呼鉹为鬵。 又【广韵】甑也。 又【集韵】一曰小刀。 又【集韵】【韵会】余支切【正韵】延知切,□音移。又【集韵】赏是切,音始。义□同。 【集韵】或作□。
铒 【戌集上】【金字部】 铒 【正韵】而至切,音二。【玉篇】钩也。【韩愈城南聮句】修箭袅金铒。
铬 【戌集上】【金字部】 铬 【唐韵】【集韵】□历各切,音洛。【说文】□也。【正字通】言□去发也。【梵书】须发自铬。通作落。 又【广韵】古伯切【集韵】各頟切,□音格。【玉篇】钩也。【抱朴子君道卷】武则钩铬摧於指掌。【释文】铬,居额切。
鉼 【戌集上】【金字部】 鉼 【正字通】俗鉼字。【广韵】【集韵】【韵会】□必郢切,音餠。金钣也。【尔雅释器】鉼金谓之钣。【注】周礼曰:祭五帝,卽供金钣是也。【释文】鉼,音饼。【正字通】倾金银似餠者。【通雅】鉼,亦谓之笏,犹今之谓锭也。【墨庄漫录】宋崇宁中,米芾为太常博士,诏以黄庭小楷作千文以献,赐白金十六笏。又韩滉与担夫白金一版。笏与版犹鉼也。今闽瓯湖南皆倾银作餠,卽鉼之遗也。【集仙传王晖诗】若能思得之,赐与金一鉼。 又【博雅】鬴也。【扬子方言】鍑,北燕朝鲜洌水之闲或谓之錪,或谓之鉼。【注】音饼。 又【集韵】旁经切,音瓶。汉侯国名。【史记惠景闲侯者年表】鉼侯孙郸。【索隐注】鉼,县名。属琅邪。 又【集韵】□正切,音摒。北燕谓釜曰鉼。
鉾 【戌集上】【金字部】 鉾 【类篇】迷浮切,音谋。【玉篇】剑端也。 又【字林】古文矛字。注详部首。
铪 【戌集上】【金字部】 铪 【玉篇】古洽切,音夹。声也。【扬子太□经】阳气扶物,钻乎坚,铪然有穿。【注】大寒之□,阴气坚於上,阳气扶万物而下钻之,铪然而穿也。铪陷声。【阮籍淸思赋】钟鼓阊铪,则延子不扬其声。 又【广韵】古沓切【集韵】葛合切,□音合。【博雅】鋋也。【广韵】二尺铤。 又【集韵】渴合切,音。义同。
银 【戌集上】【金字部】 银 【唐韵】语巾切【集韵】【韵会】【正韵】鱼巾切,□音誾。【说文】白金也。【尔雅释器】白金谓之银。【前汉食货志】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银一流直千。【注】朱提,县名,出善银。 又黄银。【山海经皋涂之山注】黄银出蜀中,与金无异,但上石则色白。又【唐书房□龄传】赐□龄黄银带。 又【宝藏论】银有十七种,天生牙出银坑内石缝中,状如乱丝,色红者上,入火紫白,如草根者次之。衔黑石者最奇,生乐平鄱阳产铅之山,一名龙牙,一名龙须。生银出石□中,成片块,大小不定,状如硬锡。母砂银生五溪丹砂穴中,色理赤光。黑铅银得子母之气。此四种为眞银。有水银、银草、砂银、曾靑银、石绿银、雄黄银、雌黄银、硫黄银、胆矾银、灵草银,皆是以药制成者。丹阳银、铜银、铁银、白锡银,皆以药点化者,皆假银也。外国四种,新罗银、波斯银、林邑银、云南银,□精好。 又水银。【前汉刘向传】水银为江海。【桂海虞衡志】邕州丹砂盛处,椎凿有水银自然流出。 又乌银。【本草纲目】□藏器曰:今人用硫黄熏银,再宿泻之,则色黑。工人用为器,养生家以器煮药,可辟恶。 又姓。【正字通】汉银木。明正德鸡泽知县银镜。 又地名。【公羊传昭十一年】会于屈银。【左传】【谷梁】作厥憖。 又【集韵】州名。陕西白狄地,北周立银州。 又【字汇】上声。【黄香九宫赋】眄旭历而锐银。【注】犹钻硏。 又【同文铎】与垠同。【荀子成相篇】守其银。 又【字汇补】廉锷也。【大戴礼】银手如断,是卜商之行也。 又【韵补】叶音沿。【杨方合欢诗】修途曲且险,秋艹生两边。黄华如沓金,白华如散银。
銁 【戌集上】【金字部】 銁 【集韵】钧古作銁。注详四画。○按玉篇作銞。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韵】与觑同。
銂 【戌集上】【金字部】 銂 【五音集韵】职流切,音周。金刀。
铳 【戌集上】【金字部】 铳 【集韵】充仲切,音□。【玉篇】銎也。【集韵】斧穿也。 又【字汇补】铳,蜀语也。见黄山谷集。 又【集韵】昌六切,音俶。义同。
□ 【备考】【未集】【米字部】 □ 【龙龛】音屈。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实摄切,音涉。缯属。
銄 【戌集上】【金字部】 銄 【字汇】饷字之讹。
【备考】【未集】【肉字部】 【搜眞玉镜】音瞒。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韵】女加切,音拿。□,不密也。 又【集韵】【韵会】□敞尒切,音侈。肉物肥美也。【诗小雅为豆孔庶笺】庶,也。 又【集韵】女下切,音。又【广韵】乃亚切【集韵】乃嫁切,□音□。又【五音集韵】丁可切,音嚲。义□同。
钡 【戌集上】【金字部】 钡 【广韵】布盖切【集韵】博盖切,□音贝。【博雅】铤也。
铜 【戌集上】【金字部】 铜 【唐韵】徒红切【集韵】【韵会】徒东切,□音同。【说文】赤金也。【本草集解】铜有赤白靑三种。赤铜出川广云贵等处,山中土人穴山采矿,炼取之。白铜出云南,靑铜出南番。【广韵】金之一品。【前汉律历志】凡律度量用铜者,取为物至精,不为燥湿寒暑变节,不为霜露风雨攺形也。 又自然铜。一名石髓铅。 又铜靑。【本草集解】铜之精华,卽空绿,以次空靑也。【抱朴子金丹卷】铜靑涂脚,入水不腐。 又地名。【左传成九年】执诸铜鞮。【注】铜鞮,晋别县,在上党。【前汉地理志】益州郡铜濑县。 又山名。【前汉吴王濞传】吴有豫章郡铜山。 又官名。【前汉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属官有辨铜令丞。【注】辨铜,主分别铜之种类也。 又宫名。【左传襄三十一年】铜鞮之宫数里。【注】铜鞮,晋离宫。 又人名。【前汉古今人表】铜鞮伯华。 又【前汉宣帝纪】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中。【注】铜池,承溜也。以铜为之。 又【古今注】秦始皇有名马曰铜爵。 又【史记孝文本纪】初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 又与洞通。【山海经】洞庭之山。【注】洞,或作铜。考证:〔【左传襄三十一年】铜鍉之宫数里。【注】铜鍉,晋离宫。〕 谨照原文两鍉字□改鞮。
銇 【戌集上】【金字部】 銇 【广韵】【集韵】□卢对切,音类。【广韵】钻也。【集韵】平版具。
銌 【戌集上】【金字部】 銌 【五音集韵】徂闷切,音鐏。钻也。
銞 【戌集上】【金字部】 銞 【玉篇】古文钧字。注详四画。 又人名。宋有承直郞李銞。
銋 【戌集上】【金字部】 銋 【广韵】【集韵】□如林切,音壬。【字林】濡也。【博雅】韏也。 又【集韵】尼凛切,音拰。鍖銋,声不进貌。【王褒洞箫赋】行鍖銋而龢囉。【注】銋,奴锦反。鍖銋,声不进貌。 【集韵】或作鈓。
銍 【戌集上】【金字部】 銍 【唐韵】【韵会】□陟栗切,音窒。【说文】获禾短镰也。【释名】銍,获黍铁也。【诗周颂】奄观銍艾。【传】銍,获也。【疏】銍器可以获禾,故云获也。 又【小尔雅】禾穗谓之颖,截颖谓之銍。【书禹贡】二百里纳銍。【传】銍刈,谓禾穗也。【疏】禾穗用銍以刈,故以銍表禾穗也。 又【广韵】古县名。在谯。【前汉□胜传】攻銍酇苦柘谯,皆下之。【注】五县名。銍音竹乙反。【地理志】沛郡銍县。 又通作。【史记秦本纪】百里奚曰:臣尝游困於齐,而乞食人。【徐广曰】,一作銍。 又【广韵】之日切【集韵】职日切,□音质。义同。 【集韵】或作□。考证:〔又通作。【史记秦本纪】百里奚曰,臣尝游困於齐,而乞食人。【徐广曰】銍,一作。〕 谨照原文銍一作改一作銍。
銎 【戌集上】【金字部】 銎 【唐韵】曲恭切【韵会】丘恭切,□音□。【说文】斤斧穿也。【广韵】斤斧受柄处也。【太公六韬】大柯斧銎长八寸。 又【诗豳风取彼斧斨传】斧隋銎,斨方銎。 又【扬子方言】骹谓之銎。【注】矛刃下口。 又【玉篇】銎銎,击貌。 又【广韵】【集韵】□许容切,音匈。义同。 又【广韵】惧也。
銏 【戌集上】【金字部】 銏 【玉篇】所谏切,音讪。铁器也。 又【五音集韵】楚革切,音策。义同。
銐 【戌集上】【金字部】 銐 【广韵】【集韵】□尺制切,音掣。除艹器也。本作□。 又【广韵】徒例切,音滞。义同。 又【集韵】才诣切,音哜。利也。 又【集韵】力制切,音例。义同。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韵】息利切,音四。头会也。或作□。【五音集韵】脑盖。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音朔。封也。
【巳集下】【犬字部】 【集韵】丁聊切,音貂。犬之短尾者。
铣 【戌集上】【金字部】 铣 【唐韵】【集韵】【韵会】□稣典切,音跣。【说文】金之泽者。【尔雅释器】绝泽谓之铣。【疏】金之最有光泽者名铣。 又【说文】一曰小凿也。 又【晋语】铣者,寒甚矣。【注】铣,洒也。洒洒,寒貌,言不和润也。 又【说文】一曰钟两角谓之铣。【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为钟,两栾谓之铣。【注】铣,钟口两角也。【疏】古乐器,应律之钟,如今之铃不圜,故有两角。 又【尔雅释器】弓以金者谓之铣。【注】以金饰弓之两头也。【疏】饰弓以金者名铣。
銒 【戌集上】【金字部】 銒 【广韵】戸经切【韵会】乎经切,□音形。【说文】似钟而颈长。从金幵声。一曰酒器。 又【集韵】经天切,音坚。人名。【荀子非十二子篇】是墨翟宋銒也。 又【集韵】与鉶通。详鉶字注。 【集韵】或作□□。
【午集中】【疒字部】 【广韵】以灼切【集韵】弋灼切,□音药。淫,病也。
铨 【戌集上】【金字部】 铨 【唐韵】此缘切【集韵】【韵会】逡缘切,□音诠。【说文】衡也。【广韵】量也,次也,度也。【尔雅释言】铨也。【疏】谓铨量轻重也。【前汉王莽传】考量以铨。【注】铨,权衡也。 又【玉篇】平木器。 又三铨。【唐六典】吏部有三铨法,尚书典其一,为尚书铨。侍郞分其二,为中铨东铨。以四事择其才,曰身言书判。以三类观其异,曰德才劳。凡流外兵部礼部举人,郞官得自主之,曰小选。【注】尚书掌七品以上选,侍郞掌八品以下选。 又姓。汉捕羌校尉铨徵。 【集韵】或作辁。【庄子外物篇】辁才讽说之徒。【注】辁量人物也。亦作硂。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丑迈切。与慸同。忦,心不安也。或书作慸。通作蒂。 又【玉篇】徒结切。义同。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韵】馨夷切,音咦。与同。【五音集韵】大笑也。
【申集上】【艹字部】 【唐韵】丘玉切【集韵】【韵会】区玉切,□音曲。【说文】蚕薄也。【扬子方言】薄,宋、魏、陈、楚、江、淮之闲谓之,通作曲。【礼月令】季春,具曲植蘧筐。【注】曲,簿也。 又【扬子方言】簟,宋、魏之闲谓之笙,或谓蘧。
铁 【戌集上】【金字部】 铁 【集韵】铁古作铁。注详十三画。 又【广韵】杜奚切【集韵】田黎切,□音题。【字林】铁名。 又【集韵】延知切,音夷。嵎铁,东表之地。通作夷。【书尧典宅嵎夷释文】尚书考灵曜及史记作禺铁。
铢 【戌集上】【金字部】 铢 【唐韵】市朱切【集韵】【韵会】慵朱切,□音殊。【说文】权十分黍之重也。一曰十黍为絫,十絫为铢。又八铢为鍿,二十四铢为两。又孟康曰:黄钟一龠容千二百黍,为十二铢。【礼儒行】虽分国如鍿铢。 又【博雅】钝也。【淮南子本经训】其兵戈铢而无刃。【注】楚人谓刀顿为铢。 又姓。【正字通】明弘治举人铢炫,德兴人。 又人名。【前汉宣帝纪】右贤王铢娄渠堂入侍。【注】铢音殊。
銗 【戌集上】【金字部】 銗 【集韵】胡沟切,音侯。颈钳也。【博雅】錏鍜谓之鏂銗。 又【前汉义纵传】投銗购告言奸。【注】銗,所以受投书也。
铭 【戌集上】【金字部】 铭 【唐韵】莫经切【集韵】【韵会】忙经切,□音冥。【说文】记诵也。【集韵】志也。【释名】铭,名也,记名其功也。【又】述其功美,使可称名也。【礼祭统】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注】铭,谓书之刻之,以识事者也。【礼大学】汤之盘铭曰。【注】铭,铭其器以自警之词也。 又【礼檀弓】铭,明旌也。【周礼春官小祝】设熬置铭。【注】铭,今书或作名。郑云:铭,书死者名于旌。
銙 【戌集上】【金字部】 銙 【广韵】【集韵】【韵会】□苦瓦切,音骻。带具。【唐书柳浑传】玉工为帝作带,误毁一銙。【正字通】唐制,带,一、二品銙以金,六品已上犀,九品已上银,庶人铁。明制,革带前合口处曰三台,左右排三圆桃,排方左右曰鱼尾,有辅弼二小方,後七枚,前大小十三枚。唐之十三銙卽此式初制也。 又【集韵】枯买切,音胯。义同。 【集韵】本作□。亦作锞。
铫 【戌集上】【金字部】 铫 【唐韵】以招切【集韵】【韵会】余招切,□音遥。【说文】温器也。【广韵】烧器。【正字通】今釜之小而有柄有流者亦曰铫。 又【扬子方言】□,宋楚魏之闲,或谓之铫锐。 又【说文】一曰田器。 又姓。【後汉铫期传】铫期,字须况,颍川郏人。 又国名。【前汉礼乐志】铫四会员十二人,齐四会员十九人。【注】铫,国名。音姚。 又【马融长笛赋】剺栎铫,晢龙之慧也。【注】皆分别节制之貌。 又【集韵】千遥切,音□。臿也。【诗周颂庤乃钱鎛疏】世本云:垂作铫。宋仲子注云:铫,刈也。然则铫刈物之器也。【释文】铫,七遥反。【庄子外物篇】铫鎒于是乎始修。【注】铫,七遥反。削也。能有所穿削也。又他尧反。 又【广韵】吐雕切【集韵】他雕切,□音祧。义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徒吊切,音调。烧器。【集韵】或作鑃罐。 又【集韵】他吊切,音粜。义同。 又弋笑切,音耀。与□同。□芅,草名。【尔雅释草】长楚铫芅。【注】今羊桃也。或曰鬼桃。叶似桃,华白,子如小麦,亦似桃。○按释文铫,音姚,与集韵音异。 又【集韵】田聊切,音迢。长矛也。【吕氏春秋】长铫利兵。考证:〔【诗周颂痔乃钱鎛】〕 谨照原文痔改庤。
□ 【辰集上】【日字部】 □ 【玉篇】职救切,音咒。光也。
衔 【戌集上】【金字部】 衔 【广韵】戸监切【集韵】【韵会】乎监切,□音咸。【说文】马勒口中。从金从行。衔,行马者也。【徐曰】马衔所以制之行也。会意。【战国策】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前汉张敞传】利其衔策。 又【正字通】凡口含物曰衔。【诗豳风勿士行枚笺】初无行□衔枚之事。【东京梦华录】车驾登宣德楼,下赦,旋立鸡竿,竿尖大木盘上有金鸡,口衔红幡子,书皇帝万岁字。【卢照邻诗】龙衔宝盖迎朝日。 又【正字通】奉君命而行曰衔命。 又官吏阶位曰衔。【语林】近代选曹补授,先具旧官於前,次书拟官於後,新旧相衔也。【白居易赠张籍诗】独有咏诗张大祝,十年不攺旧官衔。【陆游诗】头衔字字敌冰淸。 又感也。【管子法法篇】法立而民乐之,令出而民衔之。【林景熙诗】心衔造化仁。 又憾也。【前汉外戚传】栗姬怒不应,言不逊,景帝心衔之。【唐书薛艺传】艺频为李景所辱,深衔之。 又人参,一名人衔。【本草】其成有阶级,故名。【苏轼诗】旧闻人衔芝,生此羊肠岭。 又马衔,海神也。【木华海赋】海童邀路,马衔当蹊。【注】海童,马衔,皆神名。马衔,马首,一角,龙形。
銝 【戌集上】【金字部】 銝 【字汇】虚尤切,音休。长针也。
铑 【戌集上】【金字部】 铑 【字汇补】音未详。王审知铸大铁钱,俗谓之铑□。
铷 【备考】【戌集】【金字部】 铷 【篇海类编】音汝。
銮 【戌集上】【金字部】 銮 【唐韵】洛官切【集韵】卢丸切【正韵】卢官切,□音鸾。【说文】人君乘车四马,镳八銮,铃象鸾鸟声,和则敬也。 又【翰林志】翰林院与金坡殿相接,故学士院号金銮。【又】德宗移学士院於金銮坡。 又【集韵】通作鸾。【古今注】礼记云:行前朱鸟鸾也。前有鸾鸟,故谓之鸾。鸾口衔铃,故谓之銮铃。今或为銮,或为鸾,事一而义异也。 又【韵补】叶闾员切,音挛。【刘邵七华赋】载金钲,鸣玉鸾。鼓兴雷起,野火云延。
【午集下】【石字部】 【广韵】【集韵】□於加切,音鸦。石名。 又碨,地形不平。【郭璞江赋】□蛎磈磥而碨。
鏔 【戌集上】【金字部】 鏔 【广韵】以脂切【集韵】延知切,□音夷。戟无刃者。【扬子方言】戟,秦晋之闲谓之□。或谓之鏔。 又【集韵】夷眞切,音寅。【博雅】鏔,矛戟也。
旋 【戌集上】【金字部】 旋 【唐韵】辞恋切,音。【说文】圜炉也。【广韵】转轴裁器。【六书故】温器也,旋之汤中以温酒。或曰今之铜锡盘曰旋,取旋转为用也。 又【广韵】似宣切【集韵】旬宣切,□音旋。辘轳也。
链 【戌集上】【金字部】 链 【唐韵】力延切【集韵】陵延切,□音连。【说文】铜属。【玉篇】铅矿也。 又【正字通】通作连。【史记货殖传】江南出金锡连。【注】徐广曰:铅未炼者。 又【六书故】今人以锒铛之类相连属者为链。 又【集韵】抽延切,音脠。义同。一曰卝也。
鏉 【戌集上】【金字部】 鏉 【唐韵】所右切【集韵】所救切,□音□。【说文】利也。【集韵】一曰鏉锈,铁上衣。 又【广韵】苏奏切【集韵】先奏切,□音漱。义同。 又【广韵】速侯切【集韵】先侯切,□音涑。雕也。或作锼。 又【集韵】苏谷切,音速。义同。
鏊 【戌集上】【金字部】 鏊 【广韵】五到切【集韵】【正韵】鱼到切,□音傲。【广韵】餠鏊。【集韵】烧器。 又山名。【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鏊钜。 又【集韵】牛召切,音□。亦烧器。 又牛刀切,音敖。釜属。
鏋 【戌集上】【金字部】 鏋 【广韵】莫旱切【集韵】母伴切,□音满。【玉篇】金也。【集韵】金精谓之鏋。
【未集下】【肉字部】 【五音类聚】普邦切,音滂。腹胀满也。
镆 【戌集上】【金字部】 镆 【唐韵】慕各切【集韵】【韵会】【正韵】末各切,□音莫。【说文】镆釾也。【玉篇】镆釾,剑名。【庄子大宗师】我必且为镆铘。【注】镆,音莫。镆铘,剑名。【扬雄羽猎赋】杖镆邪而罗者以万计。
【卯集上】【心字部】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乙冀切【正韵】於戏切,□音撎。【说文】专一而美也。【六书精薀】醇美也。【诗周颂】我求德。 又【谥法】温柔圣善曰。 又姓。
铝 【戌集上】【金字部】 铝 【玉篇】与鑢同。【博雅】铝谓之错。【扬子方言】燕齐摩铝谓之希。【注】铝,音虑。
鋂 【戌集上】【金字部】 鋂 【广韵】莫杯切【集韵】谟杯切【韵会】谋杯切,□音枚。【说文】大锁也。从金每声。一环贯二者。【增韵】子母环也。【诗齐风】卢重鋂。【传】鋂,一环贯二也。 又【玉篇】古萌字。注详艹部八画。
锒 【戌集上】【金字部】 锒 【唐韵】鲁当切【集韵】【韵会】卢当切【正韵】鲁堂切,□音郞。【说文】锒铛,锁也。【前汉五行志】作琅当。以铁琐琅当其颈也。【六书故】锒铛之为物,连牵而重,故俗以困重不举为锒铛。 又【广韵】一曰钟声。
鋄 【戌集上】【金字部】 鋄 【唐韵】【集韵】□亡范切,音□。【玉篇】马首饰。【张衡东京赋】金鋄镂锡。【马融广成颂】金鋄玉镶。【正字通】今俗名马鞍曰鋄银事件是也。【谢朓集】映舆鋄於松楸。【注】蔡邕独断,金鋄者,马冠也。如玉华形,在马髦前。
锌 【戌集上】【金字部】 锌 【集韵】祖似切,音子。刚也。【玉篇】同釨。
【卯集上】【心字部】 【广韵】楚革切【集韵】测革切,□音策。【广韵】耿介也。 又【集韵】侧革切,音责。【博雅】责也。
【申集上】【艹字部】 【唐韵】书沼切【集韵】始沼切,□音少。草。
【午集下】【禾字部】 【集韵】牛加切,音牙。稯也。 又【字汇】稷也。 又【正字通】与芽牙通。苗初茁也。
【午集中】【目字部】 【广韵】昨盐切【集韵】慈盐切,□音潜。闭目内思也。 又【广韵】渐念切【集韵】慈艳切,□潜去声。义同。 又【博雅】忧也。 又【集韵】子念切,音僭。【扬子方言】宋卫谓忧或曰。【注】者,忧而不动也。 俗作□。
鋆 【戌集上】【金字部】 鋆 【五音集韵】羊伦切,音匀。金也。
钡 【戌集上】【金字部】 钡 【广韵】布盖切【集韵】博盖切,□音贝。【博雅】铤也。
鋈 【戌集上】【金字部】 鋈 【唐韵】【集韵】【韵会】□乌酷切,音沃。【说文】白金也。从金沃声。【诗秦风】阴靷鋈续。【韵会】按诗传,毛云:白金也。郑云:白金饰续靷之环,軜之觼,以白金为饰。孔疏云:金白谓之银,其美者谓之镣。然则白金不名鋈,言鋈者,谓销白金以灌鋈靷环,非训鋈为白金也。金银铜锡总名为金,未必皆白银也。今详诗言鋈续、鋈錞则是以铁为质,以他金灌沃其外,共名为鋈。犹今人以银为质,金镀其外,共名为镀也。郑释鋈续,不云白金为环,但云以白金饰环,犹未莹彻。今人作门环,皆以铁为质,而灌以锡,古所谓鋈欤。 又【集韵】屋郭切,音雘。又遏鄂切,音恶。义□同。
□ 【辰集上】【曰字部】 □ 【篇海】同,益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古文彝字。○按类篇彝古作□。此讹字也。
鋊 【戌集上】【金字部】 鋊 【唐韵】余足切【集韵】【韵会】俞玉切,□音欲。【说文】可以钩鼎及炉炭。从金谷声。【广韵】炭钩也。 又【说文】一曰铜屑。【前汉食货志】奸或盗摩钱质,以取鋊。【注】臣瓒曰:鋊,铜屑也。摩钱漫面,以取其屑,更以铸钱。师古曰:鋊,音浴。又【南宋孔觊铸钱议】五铢钱,周郭其上下,令不可磨取鋊。【五音谱】磨砻渐销曰鋊。今俗谓磨光曰磨鋊。 又【集韵】余封切,音容。钩鋊,取炭器。
鋔 【戌集上】【金字部】 鋔 【字汇】亡返切,音挽。引也。
鋡 【戌集上】【金字部】 鋡 【广韵】胡男切【集韵】胡南切,□音含。【扬子方言】受也。齐楚曰鋡,犹秦晋曰容盛也。 又【博雅】鋡□谓之□。
鋋 【戌集上】【金字部】 鋋 【唐韵】市连切【集韵】【韵会】时连切,□音单。【说文】小矛也。【扬子方言】五湖之闲,谓矛为鋋。【释名】鋋,延也,达也。去此至彼之言也。【前汉鼂错传】此矛鋋之地也。【注】师古曰:鋋,铁把短矛也。音上延反。又【司马相如传】鋋猛氏。【注】猛氏,兽名。 又【淮南子修务训】苗山之鋋。【注】苗山,利金所出。 又【广韵】以然切【集韵】夷然切,□音延。义同。
铤 【戌集上】【金字部】 铤 【唐韵】徒鼎切【集韵】【韵会】待鼎切,□音挺。【说文】铜铁朴也。从金廷声。【广韵】金铤也。【南史梁庐陵王传】嗣子应不慧,见内库金铤,问左右,此可食否。 又箭铤。【周礼冬官考工记】冶氏为杀矢,刃长寸,围寸,铤十之。【注】箭足入稾中者也。【释文】铤,徒顶反。 又【博雅】尽也。【音释】铤,逵鼎反。【扬子方言】物空尽者曰铤。铤,赐也。【又】铤空也。语之转也。 又【张协七命】耶溪之铤,赤山之精。【注】铤,铜铁也。 又【集韵】他顶切,音脡。【广雅】鑖,铤也。 又【左传文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注】铤,疾走貌。【释文】铤,他顶反。
鋎 【戌集上】【金字部】 鋎 【集韵】戸版切【韵会】合版切,□音睅。刀也。
【卯集上】【心字部】 【广韵】莫皆切【集韵】谟皆切,□音埋。【博雅】慧也。
铗 【戌集上】【金字部】 铗 【唐韵】吉叶切【集韵】【韵会】吉协切【正韵】古协切,□音颊。【说文】可以持冶器铸熔者也。从金夹声。一曰若挟持。【徐曰】金铁夹持铸锅者。 又【玉篇】剑也。【战国策】冯驩弹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左思吴都赋】毛群以齿角为矛铗。【注】铗,刀身剑锋,有长铗短铗。 又通作夹。【庄子说剑篇】韩魏为夹。【注】夹,古协反。把也。一本作铗。
鋐 【戌集上】【金字部】 鋐 【玉篇】戸萌切,音宏。器也。
【午集中】【皿字部】 【集韵】其旣切,音禨。器名。 又【类篇】居,兽名。似猬,毛赤。【山海经】作居暨。 又【广韵】去旣切【集韵】丘旣切,□音气。又【广韵】【集韵】□许旣切,音饩。又【集韵】居气切,音旣。又巨至切,音洎。又【广韵】【集韵】□去吏切,音亟。义□同。
【申集上】【艹字部】 【唐韵】云九切【集韵】尤救切,□音有。【玉篇】草名。
鋑 【戌集上】【金字部】 鋑 【广韵】古文镌字。注详十三画。 又【集韵】七丸切,音。【玉篇】刀也。 又将廉切,音尖。锥也。或作□。
钆 【戌集上】【金字部】 钆 【篇海类编】釚亦作钆。详下釚字注。
锋 【戌集上】【金字部】 锋 【唐韵】【集韵】【韵会】□敷容切,音丰。【说文】兵端也。本作鏠。省作锋。【释名】刀其末曰锋,言若锋刺之毒利也。 又【前汉东方朔传】变诈锋起。【荀子王制篇】尝试之说锋起。【注】如锋刃齐起而难犯。 又军之前列。【前汉黥布传】布为前锋。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斗杓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摇,一外为盾天锋。 又国名。【史记五帝纪】帝喾娶□锋氏女,生放勋。【正义】作□丰。 又剑名。【典论】宝剑有三,其二曰华锋。
【午集下】【禾字部】 【广韵】苦红切【集韵】枯公切,□音空。稻秆也。
【午集下】【石字部】 【集韵】北角切,音剥。【篇海】石岸也。 又【广韵】测角切,音龊。砾。
鋓 【戌集上】【金字部】 鋓 【集韵】痴廉切,音觇。锐也。
鋕 【戌集上】【金字部】 鋕 【类篇】职吏切,音志。铭也。
鋗 【戌集上】【金字部】 鋗 【唐韵】【集韵】火悬切【韵会】呼悬切,□音駽。【说文】小盆也。从金肙声。一曰无足铛。【五音集韵】铜铫。【博雅】鐈鬲鬷鋗谓之铫。 又玉声。【前汉郊祀歌】展诗应律鋗玉鸣。【注】晋灼曰:鋗,鸣玉声也。师古曰:鋗,音火悬反。 又人名。【史记项羽纪】番君将梅鋗功多。 又【五音集韵】胡畎切,音泫。玉声。 又【集韵】随恋切,音。车鐶也。或作鐶。 又【正字通】音蠲。【史记楚世家】王行遇其故鋗人。【注】今之中鋗也。【万石君传】作中涓。 【玉篇】书作鋗。鋗字从作。
鋘 【戌集上】【金字部】 鋘 【广韵】戸花切【韵会】【正韵】胡瓜切,□音华。【说文】本作。两刃臿也。【广韵】鋘锹。【後汉独行传】戴就被考掠,烧鋘斧,使就挟于肘腋。【注】鋘,斧臿也。【集韵】或作铧。 又【集韵】洪孤切,音胡。泥镘也。涂工之具。或作釫。 又【广韵】五乎切【集韵】【韵会】【正韵】讹胡切,□音吾。锟鋘,山名。出金,可作刀以切玉。【列子汤问篇】作锟鋙。【司马相如子虚赋】作昆吾。考证:〔锟鋘,山名。出金,可作刀以切玉。【列子殷汤篇】作锟鋙。〕 谨照原书改汤问篇。
鋙 【戌集上】【金字部】 鋙 【集韵】鱼巨切【集韵】偶举切【韵会】语许切【正韵】偶许切,□音语。【说文】本作。鉏也。【广韵】鉏鋙,物不相当。【楚辞九辩】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难入。 又【玉篇】乐器也。 又【正韵】不安貌。亦作岨峿。 又【广韵】语居切【集韵】牛居切,□音鱼。【广韵】锄属。 又【集韵】讹胡切,音吾。本作鋘。锟鋘,山名。出金,可作刀以切玉。【列子殷汤篇】锟鋙之剑。【注】鋙,音吾。
鋚 【戌集上】【金字部】 鋚 【集韵】田聊切,音条。【玉篇】铁也。一曰辔首铜也。◎按说文本作□,音以周切。玉篇,集韵攺作鋚,音田聊切,非。互详後□字注。
鋛 【戌集上】【金字部】 鋛 【字汇】古猛切,音矿。金银铜铁璞也。◎按卽□字之讹。
铘 【戌集上】【金字部】 铘 【玉篇】同釾。【後汉崔駰传】求镆铘於明智。【注】吴越春秋曰:干将,吴人也。造二剑,一曰干将,二曰莫邪。莫邪者,干将之妻名也。干将作剑,采五山之精,合六金之英,百神临观,遂以成剑。
锄 【戌集上】【金字部】 锄 【广韵】士鱼切【集韵】床鱼切,□音鉏。【左传僖三十三年注】耨,锄也。【释文】本又作鉏。【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释名】锄,助也,去秽助苗长也。 又【集韵】状所切。与鉏同。鉏鋙亦作锄鋙。
锔 【戌集上】【金字部】 锔 〔古文〕□【广韵】居玉切【集韵】拘玉切,□音輂。【玉篇】以铁缚物。
鋧 【戌集上】【金字部】 鋧 【集韵】胡典切,音现。铣鋧,小凿也。 又【正字通】按鋧,镩属,小矟也。□书,侯安都飮萧摩诃,摩诃掷铣鋧,中其西域胡之额,应手而毙。杨愼以鋧为秦琼所用之□,读鋧如□。
锇 【戌集上】【金字部】 锇 【字汇】铁字之讹。
铀 【戌集上】【金字部】 铀 【篇海】【字汇】□古文宙字。○按古文无铀字,篇海误,字汇仍之,亦非。
铺 【戌集上】【金字部】 铺 【唐韵】普胡切【集韵】【韵会】【正韵】滂模切,□音□。【说文】著门铺首也。从金甫声。【增韵】所以衔环者,作龟蛇之形,以铜为之,故曰金铺。【前汉扬雄传】排玉戸而扬金铺兮。【注】铺,门首也。 又【广韵】□也,布也。【诗周南序疏】赋之言铺,直铺□今之政敎善恶。又【小雅乃安斯寝笺】乃铺席,与群臣安燕以乐之。【大雅】铺敦淮濆。【注】铺,布也。布其师旅也。【礼乐记】铺筵席,□尊俎。 又病也。与痡通。【诗周南我仆痡矣释文】痡,音敷。又普乌反。本又作铺。又【大雅】淮夷来铺。【传】铺,病也。 又徧也。【诗小雅】沦胥以铺。【笺】铺,徧也。【释文】铺,普乌反。王云:病也。 又【正字通】古器曰铺,豆属,有铺□荐献之义。博古图:周刘公铺,高五寸五分,深一寸六分,口径七寸六分,容二升三合。铭云:刘公作杜嬬尊铺,永宝用。名虽为铺,其器则豆也。 又【广韵】【集韵】【正韵】□芳无切,音敷。【集韵】□也,设也。○按诗小雅、大雅、礼乐记、释文□兼□、敷二音。 又【扬子方言】铺,止也。【注】铺,芳孤反。 又【扬子方言】揄铺,毳也。荆扬江湖之闲曰揄铺。【注】谓物之行蔽也。铺音敷。 又【扬子方言】铺颁,索也。东齐曰铺颁,犹秦晋言抖擞也。【注】铺,音敷。 又【集韵】奔模切,音逋。设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普故切,音怖。义同。一曰铺首,著门衔环者。 又【韵会】贾肆也。【正字通】俗作舗。资暇集市肆中,筐筥等鳞次其物以粥者曰星货铺,言罗列繁密如星。今呼星火舗,非。
【午集下】【禾字部】 【广韵】下各切,音涸。禾属,似黍而小。 又【集韵】曷各切,音鹤。义同。
□ 【备考】【辰集】【日字部】 □ 【字汇补】音未详。见《金光明经》。
鋬 【戌集上】【金字部】 鋬 【五音集韵】普患切,音□。器系。或作□。
鋷 【戌集上】【金字部】 鋷 【玉篇】祖诲切,音最。锥属也。
【卯集中】【手字部】 【集韵】睹猥切,音。排也。 又除耕切,音橙。橦也。与朾同。或作揨。
锯 【戌集上】【金字部】 锯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居御切,音据。【说文】枪唐也。从金居声。【广韵】刀锯。【古史考】孟子作锯。【正字通】铁叶为龃龉,其齿一左一右,以片解木石也。【诗周颂设业设虡传】业,捷业,如锯齿。【前汉□法志】中□用刀锯。【注】刀,割□。锯,刖□也。 又【玉篇】解截也。
鋹 【戌集上】【金字部】 鋹 【广韵】【集韵】【韵会】丑两切【正韵】昌两切,□音昶。【玉篇】利也。 又【正韵】人名。五代有刘鋹。
鋺 【戌集上】【金字部】 鋺 【玉篇】於远切。秤鋺也。 又【五音集韵】谒言切,音蔫。锄头曲铁。与□同。
鉴 【戌集上】【金字部】 鉴 【唐韵】古甸切【集韵】经电切,□音见。【说文】刚也。【集韵】刚铁也。 又【广韵】古贤切【集韵】经天切,□音坚。义同。 又【六书故】淬刀剑刃,使坚也。 又【元包经】叏鉴之哲。【传】行之直也。
【午集下】【示字部】 【玉篇】力侯切【集韵】郞侯切,□音娄。飮食祭也。冀州八月,楚俗二月。亦作膢。 又【集韵】龙珠切,音娄。义同。
钢 【戌集上】【金字部】 钢 【广韵】古郞切【集韵】【韵会】【正韵】居郞切,□音冈。【玉篇】炼铁也。【列子汤问篇】炼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魏文帝乐府】羊头之钢。【笔谈】世煅铁谓钢者,用熟铁屈盘之,以生铁陷其闲,泥封炼之,煅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余出使磁州煅坊,始识凡铁有钢者,如麫中有筋,锻百余火,一煅一轻,至絫煅斤两不减,则纯钢也。【本草】李时珍曰:钢分三种,有生铁夹熟铁炼成者,有精铁百炼出钢者,有西南海山中生成,状如紫石英者。凡刀剑诸刃,皆是钢铁也。 又【广韵】古浪切【集韵】居浪切,□冈去声。义同。考证:〔【列子殷汤篇】炼钢赤刃,用之以切玉,如切泥焉。〕 谨照原书改汤问篇。
鋽 【戌集上】【金字部】 鋽 【集韵】徒吊切,音调。【玉篇】烧器也。 又【集韵】铁未炼。 又【广韵】【集韵】□他吊切,音粜。义同。
鋾 【戌集上】【金字部】 鋾 【五音集韵】徒刀切,音陶。□钝也。
鋿 【戌集上】【金字部】 鋿 【广韵】市羊切【集韵】辰羊切,□音常。【玉篇】磨也。 又【集韵】一曰车轮绕铁也。或作鏛。
錀 【戌集上】【金字部】 錀 【玉篇】力迍切,音沦。金也。 又【广韵】府文切,音芬。兔奄錀。
锞 【戌集上】【金字部】 锞 【集韵】苦瓦切,音髁。带具。本作□。亦作銙。 又【集韵】古火切,音果。车膏器也。本作輠。
□ 【辰集上】【日字部】 □ 【集韵】之夜切,音柘。日赫。
□ 【补遗】【辰集】【日字部】 □ 【奚韵】息葬切,音丧。眼□,戏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类篇】芳无切,音敷。粉饵。
錂 【戌集上】【金字部】 錂 【五音集韵】力膺切,音陵。【玉篇】金名。
錅 【戌集上】【金字部】 錅 【玉篇】与鑗同。【集韵】作鋫。
錌 【戌集上】【金字部】 錌 【五音集韵】五旰切,音岸。柔铁。
錃 【戌集上】【金字部】 錃 【集韵】同□。
录 【戌集上】【金字部】 录 【唐韵】力玉切【集韵】【韵会】龙玉切,□音六。【说文】金色也。 又【玉篇】贝文也。 又【说文】借钞写字也。【正字通】誊写曰录。 又【集韵】一曰采也。【公羊传成九年】录伯姬也。【注】取也。 又【集韵】记也。【公羊传隐十年】春秋录内而略外。【礼檀弓】爱之,斯录之矣。 又【增韵】齿也,总也。【前汉于定国传】万方之事,大录于君。【注】大录,总录也。 又录事,官名。【职官要录】总录众事。又内录,录尚书事也。【晋书桓温传】固让内录。 又籍也。【周礼天官职币】皆辨其物,而奠其录。【注】定其录籍。 又【正字通】书篇名。梁阮孝绪撰七录十二卷,一经典,二传说,三子兵书,四文集,五术伎名内篇,六佛法,七仙道名外篇。赵岐有三辅决录。陶潜有圣贤群辅录。宋诸儒有语录,名臣言行录。 又第也。【吴语】今大国越录。【注】第也。 又目录,书前总目也。【诗墉风干旟疏】乡射目录。 又姓。【正字通】颛顼师录图。一曰绿图。 又【韵会】检束也。【荀子修身篇】程役而不录。 又与麓通。【书舜典纳于大麓传】麓,录也。纳舜使大录万几之政。 又【字汇补】借作绿。剑名。【荀子性恶篇】文王之录。【注】与绿同。以色为名。 又【韵会】【正韵】□卢谷切,音禄。录录,不自异也。【史记平原君传】公等录录。【前汉萧何传】当时录录,未有奇节。【注】录录,犹鹿鹿。言在凡庶之中也。又【灌夫传】此特帝在卽录录。【注】录录,言循众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良据切,音虑。宽省也。【扬子太□经】蹛于狴狱,三岁见录。【王涯说】通作虑。【前汉隽不疑传】录囚徒。【师古注】省录之,知情状有冤滞与不。今云虑囚。本录之去声。力具切。俗讹遂为虑,失其原矣。
锖 【戌集上】【金字部】 锖 【五音集韵】于羊切,音瑲。精也。
锫 【戌集上】【金字部】 锫 【集韵】蒲侯切,音捊。锫鏂,钉名。本作鉜。 又【集韵】房尤切,音浮。义同。 又【正字通】按储光羲题京口崇上人山亭诗:叫叫海鸿声,轩轩江燕翼。寄言淸净者,闾阎徒白锫。注:锫,裴毕反。缶别名。杨愼曰:音与翼韵不叶,或是菩字。菩,蒲北切,草也。言民穷,惟白草而已。
锩 【戌集上】【金字部】 锩 【集韵】窘远切,音卷。屈金也。【吕氏春秋】柔则锩,坚则折。【又】剑折且锩,焉得为利剑。 又【集韵】驱圆切,音卷。义同。
錉 【戌集上】【金字部】 錉 【唐韵】武巾切【集韵】眉贫切,□音珉。【说文】业也。贾人占錉。【博雅】税也。【集韵】或作鈱。
錊 【戌集上】【金字部】 錊 【五音集韵】子对切,音晬。【玉篇】炼也。 又【广韵】将毒切【集韵】租毒切,□音傶。姓也。
錋 【戌集上】【金字部】 錋 【集韵】蒲庚切,音彭。兵器。
闩 【戌集上】【门字部】 闩 【字汇补】数还切,音□。门横关也。
錍 【戌集上】【金字部】 錍 【唐韵】府移切【集韵】【韵会】宾弥切,□音□。【说文】鈭錍,斧也。【博雅】錍谓之銛。 又【集韵】班糜切【正韵】逋眉切,□音陂。又【广韵】匹支切,音磇。义□同。 又【集韵】篇迷切,音□。【尔雅释器金镞翦羽谓之鍭注】今之錍箭是也。【扬子方言】凡箭簇胡合嬴者,广长而薄镰,谓之錍。【注】錍,普蹄反。【集韵】或作鈚□鎞。 又【集韵】【韵会】□边迷切,音。义同。 又【集韵】频脂切,音□。犁錧也。一曰箭名。本作鈚。
錎 【戌集上】【金字部】 錎 【广韵】【集韵】□戸韽切,音陷。【广韵】车鐶。【集韵】连鐶也。 又【集韵】苦感切,音坎。义同。 又【五音集韵】古暗切,音绀。炉属。 又【字林】与陷同。【庄子外物篇】錎没而下。
【巳集中】【火字部】 【篇海】煮仍切,音蒸。热气也。又冬祭也。〇按当同烝。
【卯集中】【手字部】 【海篇】余招切,同摇。【前汉天文志】杓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注】梗河三星天矛锋,招一星耳。
【午集中】【疒字部】 【集韵】蒲故切,音步。复病也。
錏 【戌集上】【金字部】 錏 【唐韵】乌牙切【集韵】於加切,□音雅。【说文】錏鍜,颈铠也。或作鐚。 又【集韵】衣驾切,音亚。柔刚铁也。
锥 【戌集上】【金字部】 锥 【唐韵】职追切【集韵】【韵会】【正韵】朱惟切,□音隹。【说文】锐器也。【玉篇】针也。【释名】锥,利也。【左传昭六年】锥刀之末,将尽争之。【注】锥刀末,喻小事。【史记平原君传】毛遂曰:臣得如锥之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末见而已。【前汉枚乘传】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 又【淮南子兵略训】疾如锥矢。【注】锥,金镞箭羽之矢。 又毛锥,笔也。【五代史史弘肇传】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毛锥子安足用哉。
錑 【戌集上】【金字部】 錑 【广韵】【集韵】□卢对切,音类。【玉篇】平版具也。 又【集韵】卢回切,音靁。钻也。
锕 【戌集上】【金字部】 锕 【集韵】於河切,音阿。本作钶。钶,釜属。
錓 【戌集上】【金字部】 錓 【玉篇】口觥切,音。【五音集韵】器名。
錔 【戌集上】【金字部】 錔 【唐韵】他荅切【韵会】托合切,□音榻。【说文】以金有所冒也。【玉篇】器物錔头也。【史记鲁周公世家】郈氏金距。【注】以金錔距。
锟 【戌集上】【金字部】 锟 【集韵】古浑切【集韵】【韵会】公浑切,□音昆。赤金谓之锟鋙。【广韵】铁可为剑。【列子汤问篇】锟鋙之剑。【司马相如子虚赋】作昆吾。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本切,音衮。【玉篇】车釭也。【扬子方言】车釭,齐燕海岱之闲或谓之锟。 又【集韵】戸衮切,音混。又【五音集韵】如延切,音然。义□同。考证:〔【列子殷汤篇】锟鋙之剑。〕 谨照原书改汤问篇。
錖 【戌集上】【金字部】 錖 【广韵】冬毒切【集韵】都毒切,□音笃。【玉篇】觼舌。
錗 【戌集上】【金字部】 錗 【唐韵】【集韵】□女恚切,音诿。【说文】侧意也。 又【玉篇】竹瑞切,音轛。【五音集韵】同锤。 又【集韵】弋睡切,音瓗。悬也。
【卯集上】【心字部】 【说文】小篆爱字。【徐锴曰】者,惠也。从心旡,为。
【午集下】【石字部】 【广韵】古候切【集韵】居□切,□音姤。【玉篇】罚也,碥也。 又【广韵】甃井也。 又【集韵】□也。 又【集韵】居侯切,音钩。碻,坚也。
锤 【戌集上】【金字部】 锤 【广韵】直垂切【集韵】重垂切【正韵】直追切,□音鬌。【说文】八铢也。【淮南子诠言训】虽割国之鍿锤以事人。【注】六两曰鍿,倍鍿曰锤。◎按此与说文解异。 又【玉篇】称锤也。【博雅】权谓之锤,其形垂也。【韵会】或作锤。 又【博雅】重也。【扬子方言】重也。东齐之闲曰錪,宋鲁曰锤。【注】锤,直垂反。 又与垂同。【扬子太□经】锤以玉鐶。 又人名。【前汉郊祀志】使黄锤史宽舒受其方。【注】二人皆方士。锤,直垂反。 又县名。【史记惠景闲侯者年表】锤侯吕通。【索隐注】县名。属东莱。 又【广韵】【集韵】【韵会】驰伪切【正韵】直类切,□音缒。称锤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注】以为称锤以起量。【释文】锤,直伪反。刘读直危反。 又【集韵】竹恚切,音諈。义同。一曰侧意。 又【集韵】【韵会】【正韵】□之瑞切,音惴。锻器。【庄子大宗师】在炉锤之闲耳。【注】炉,烹物之具。锤,成物之具。 又【集韵】【正韵】□主蕊切,音捶。又【韵会】息委切,音髓。义□同。
【巳集上】【水字部】 【字汇补】音义未详。【谈荟】砚神曰□。
锱 【戌集上】【金字部】 锱 【唐韵】侧持切【集韵】【韵会】庄持切,□音灾。【说文】本作鍿。六铢也。【荀子富国篇注】八两曰锱。【正字通】古人言较量锱铢,谓轻微也。荀子注误云八两曰锱。正韵锱引荀注。韵会铢字注,八铢为锱。□非。从说文为正。 又【庄子徐无鬼】无徒翼於锱坛之宫。【注】锱坛,坛名。
铮 【戌集上】【金字部】 铮 【唐韵】侧茎切【集韵】葘茎切,□音争。【说文】金声也。【潘岳籍田赋】冲牙铮鎗。【後汉刘盆子传】光武曰:卿所谓铁中铮铮者。 又钲也。【东观汉记】段熲有功而还,介士鼓吹铮铎。【马端临曰】铮卽说文钲,形圆如铜锣。 又【广韵】楚耕切【集韵】【韵会】初耕切【正韵】抽庚切,□音琤。义同。 又叶七羊切,音鎗。【张籍祭韩愈诗】顷息万事尽,感情多摧伤。旧茔盟津北,野窆动鼓铮。 【集韵】或作鏳。考证:〔【东观汉记】段颍有功而还,介士鼓吹铮铎。〕 谨据後汉书段颍改段熲。
【卯集中】【手字部】 【玉篇】蒲本切,盆上声。车弓也。〇按集韵,部本切,作軬。注:车篷也。与此音义同。无字。
錜 【戌集上】【金字部】 錜 【广韵】奴协切【集韵】诺叶切,□音捻。【玉篇】小钗。【王粲七释】戴明中之羽雀,杂华錜之葳蕤。【孔炜七引】长袖随腕而遗耀,紫錜承鬓而骋辉。 又【集韵】一曰小头钉。
錝 【戌集上】【金字部】 錝 【五音集韵】徂红切,音丛。【玉篇】金毛。 又【广韵】子宋切,宗去声。义同。
錞 【戌集上】【金字部】 錞 【广韵】常伦切【集韵】【韵会】【正韵】殊伦切,□音纯。【广韵】乐器鸣之,所以和鼓也。【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注】錞于也。圜如碓头,大上小下,乐作鸣之,与鼓相和。【晋语】战以錞于丁宁,儆其民也。【注】錞于,形如碓头,与鼓相和。丁宁,钲也。【韵会】一说形如钟,有舌,谓之錞于。乐书云:自金声之淳言之,谓之錞。後周平蜀,获其器,太常卿斛斯证曰:錞于也。以芒筒捋之,其声极振,取以和乐。通作淳于。 又【集韵】都昆切,音敦。义同。 又【广韵】徒对切,音队。【诗秦风】厹矛鋈錞。【传】錞,鐏也。【疏】矛之下端。【释文】錞,徒对反。又徒猥反。一音敦。 又【淮南子说林训】錞之与刃,孰先弊也。【注】錞读顿首之顿。 又【广韵】徒猥切【集韵】【正韵】杜罪切,□音□。义同。 又【集韵】徒卧切,音憜。覆□也。【礼丧大记大夫□以帱攒注】帱,或作錞。【释文】錞,徒对反。又徒卧反。又徒猥反。 又【山海经】是錞于西海。【注】郭曰:錞,犹堤埻也。章闰反。【又】是錞于北海。【注】谓依附于北海也。 又【正字通】北海有錞于县。一作淳于、錞釪,皆因山川之形似圜堆深筒者,故以为名,如玉甑峰钴鉧潭之类。 【说文】作□。考证:〔【周礼地官封人】以金錞和鼓。〕 谨照原文封人改鼓人。
锬 【戌集上】【金字部】 锬 【唐韵】【集韵】□徒甘切,音谈。【说文】长矛也。【扬子方言】锬谓之铍。 又【集韵】他甘切,音。又疾染切,音渐。义□同。 又【集韵】思廉切,同銛。利也。【史记秦始皇纪】非锬於句戟长铩也。【注】锬,一作銛。 又【集韵】【韵会】【正韵】□以冉切,音琰。利刃也。【史记苏秦传】锬戈在後。【注】锬,由冉反。
锭 【戌集上】【金字部】 锭 【唐韵】【集韵】【正韵】□丁定切,音碇。【说文】镫也。【广韵】豆有足曰锭,无足曰镫。【正字通】荐熟物器,上环以通气之管,中置以烝饪之具,下致以水火之齐,用类甗。博古图:汉虹烛锭,高五寸五分,深四寸五分,口径三寸,容四升八合。铭云:王氏铜虹烛锭两辟幷重二十二斤四两第一,共一十八字。自三代至秦,器无斤两之识,此器显其斤重,字画与汉五凤炉识相类,实汉物也。铭曰虹烛者,取其气运如虹之义。始荐熟食之器,但阙其盖而不完。曰王氏,不知其为谁。曰第一。则为虹烛者数不止此。 又【集韵】堂练切,音电。义同。 又【广韵】【集韵】□徒径切,音定。义同。 又【广韵】锡属。
錰 【戌集上】【金字部】 錰 【正字通】鉥字之讹。
鍎 【戌集上】【金字部】 鍎 【广韵】陀骨切【集韵】陀没切,□音突。【广韵】覆鍎。【集韵】枪也。或作□。
錡 【戌集上】【金字部】 錡 【广韵】渠绮切【集韵】【韵会】【正韵】巨绮切,□音技。釜也。【诗召南】维錡及釜。【注】有足曰錡,无足曰釜。【释文】錡,其绮反。三足釜也。【左传隐三年】筐筥錡釜之器。【扬子方言】鍑,江淮□楚之闲谓之錡。 又【唐韵】鱼绮切【集韵】【韵会】语绮切,□音蚁。义同。【说文】鉏也。 又【张衡西京赋】武库禁兵,设在兰錡。【注】兵器架也。受他兵曰兰,受弩曰錡。【释文】錡,鱼几反。 又姓。【左传定四年】殷民七族,有錡氏。【释文】錡,鱼绮反。【前汉艺文志】雒阳錡华赋九篇。【注】錡,姓。华,名。 又人名。【孟子】北宫錡。【左传宣十四年】晋魏錡。又【定十一年】公为与其嬖僮汪錡乘。【释文】錡,□鱼绮反。 又涧名。【左传昭二十二年】荣錡氏。【注】河南巩县有荣錡涧。【释文】錡,鱼绮反。 又【前汉司马相如传】岩阤甗錡。【注】甗錡,隆屈窊折貌。錡,音嶬。又【陆机文赋】固崎錡而难便。【注】崎錡,不安貌。錡,音拟。 又【广韵】【集韵】【韵会】渠羁切【正韵】渠宜切,□音奇。【广韵】凿属。【集韵】釜属。【诗豳风】又缺我錡。【传】凿属曰錡。【释文】錡,巨宜反。韩诗云:木属。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同网。
【午集下】【禾字部】 【集韵】斤於切,音居。蜀人谓黍曰□。
钱 【戌集上】【金字部】 钱 【唐韵】昨先切【集韵】财仙切【正韵】才先切,□音前。【玉篇】财也。【集韵】货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其流行无不徧也。【正字通】冶铜为钱,易货也。古之为市,所有易所无,布币金刀龟贝之法穷,钱始行。周制以商通货,太公望立九府圜法,钱外圆而内孔方,轻重以铢。圜者为均通也。九府者,掌财帛之官也。历代便之。周景王铸大钱,曰宝货,肉好有轮郭,以劝农赡不足,百姓蒙其利。钱形似璧,故亦称肉好。或谓肉为边,不知钱边曰郭,肉在边之中也。汉以後,大小轻重不一,名称各殊,国家攺元必更钱,以年号为文,轮郭如旧。纪钱制者,唐张台封演有泉谱,陶岳有货泉录,宋洪遵有泉志,马端临有钱币考,彼此异同,本注不具载。 又与泉同。【史记天官书】下有积钱,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注】钱古作泉字。 又【朝野佥载】张鷟号靑钱学士,谓万选万中也。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会稽郡钱唐县。【注】武林山,武林水所出。 又【後汉梁冀传】意钱之戏。【何承天纂文】一曰诡亿,一曰射意,一曰射数,一曰持掩,卽今摊钱也。【潜夫论】或以游博持掩为事。【注】博,博六也。掩,意钱也。【欧阳修词】堂上簸钱堂下走。 又马饰。【古乐府】铁金面靑连钱。【庾信杨柳歌】连钱障泥渡水骑。【晋书王济传】作连乾。 又绿钱,苔别名。【沈约诗】宾阶绿钱满,客位紫苔生。又【岑参诗】楡荚小於钱。【张籍诗】莲叶出水大如钱。 又连钱,鴒别名。【广韵】颈有钱文。一名钱母。又姓。晋有历阳太守钱凤。 又【唐韵】卽浅切【集韵】【韵会】子浅切【正韵】子践切,□音翦。【说文】铫也。古田器。【诗周颂】庤乃钱鎛。【传】钱,铫也。 又【集韵】在演切,音践。义同。 又【字汇补】古与盏通。酒器也。【续钟鼎铭】有雀钱。考证:〔【正字通】冶铜为钱,易货也。太公望立九府图法〕 谨照原文图法改圜法。〔【诗周颂】痔乃钱鎛。〕 谨照原文痔改庤。
【午集下】【禾字部】 【广韵】【集韵】【韵会】□儒隹切,音蕤。长沙谓禾四把曰。或作。 又【五音集韵】息遗切,音绥。义同。
錣 【戌集上】【金字部】 錣 【集韵】【韵会】□株劣切,音辍。【玉篇】针也。【集韵】策端有。【列子说符篇】白公胜虑乱,罢朝出,倒杖策,錣上贯颐,血流至地而弗知,郑人闻之曰:颐之忘,将何不忘哉。【淮南子道应训注】策马捶,端有针,谓之錣,倒杖策,故錣贯颐也。张湛曰:錣,杖末锋。 又【广韵】下刮切,音鵽。义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株卫切,音缀。【广韵】针也。 又【集韵】与□同。羊车驺棰也。箸箴其端长半分。【增韵】亦谓之□。 又【扬子方言】錣,馈也。 又筹也。【管子国蓄篇】且君引錣量用,耕田发草,上得其数矣。
錤 【戌集上】【金字部】 錤 【广韵】【集韵】居之切【韵会】居宜切,□音羁。鎡錤,鉏也。【礼月令具田器注】鎡錤之属。【孟子】作鎡基。【史记樊哙传赞】作兹基。 又【广韵】【集韵】□渠之切,音奇。义同。
【未集中】【耒字部】 【广韵】奴勒切【集韵】匿德切,□能入声。【字汇】谷。见齐民要术。【正字通】方言,玉篇棏皆训槌也。当是槌谷具。 又【集韵】□,草生貌。
【未集下】【肉字部】 【广韵】旨热切,音晢。脟皮也。 又【集韵】之列切,音浙。【博雅】胓,脂也。本作□。【五音集韵】胓,牛羊脂也。考证:〔【博雅】□,脂也。〕 谨按胓二字相连为文,谨照原文□改胓。
錥 【戌集上】【金字部】 錥 【广韵】【集韵】□余六切,音育。钨錥,温器。【博雅】钨錥谓之锉□。
锦 【戌集上】【金字部】 锦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居飮切,音□。【说文】襄色织文也。从帛金声。【徐曰】襄,杂色也。汉魏郡有县,能织锦绮,因名襄邑。【释名】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字从金帛。【诗卫风】衣锦褧衣。【传】锦,文衣也。【左传襄三十一年】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拾遗记】员峤山有冰蚕,霜覆之,然後成茧。其色五采,後代效之,染五色丝,织以为锦。 又【五代史吴越世家】临安有大树,钱鏐幼时戏於此,及贵归,衣以锦,号其树曰衣锦将军。 又【南窗纪谈】中散大夫,旧说谓之十样锦。受命之初,不俟恩赦,便许封赠父母,一也。妻封郡君,二也。不隔郊奏荐,三也。奏子为职官,四也。乘马许行驰道,五也。马鞍上施紫丝座,六也。马前执破木板,七也。宴殿用金器具朵殿上,八也。许上遗表,九也。国史立传,十也。 又姓。汉郞中令锦被。 又贝锦,虫名。【诗小雅】萋兮菲兮,成是贝锦。【注】水中介虫,文似锦。 又水名。【前汉司马相如传】汉宫有水锦,水有鸳。又【广舆记】成都府城南有锦江,一名汶江,织锦濯此则鲜丽,其地曰锦里,其城曰锦官城。
錧 【戌集上】【金字部】 錧 【广韵】古满切【集韵】【韵会】【正韵】古缓切,□音管。【玉篇】车具也。【仪礼旣夕】木錧。【疏】其车錧常用金,丧用木。【释文】錧,音管。 又【正韵】与輨同。【孟子题辞】五经之錧辖。 又【广韵】【集韵】□古玩切,音贯。义同。 又【字林】田器。【尔雅释乐疏】錧,田器也。自江而南呼犁刀为錧。
锚 【戌集上】【金字部】 锚 【五音集韵】武瀌切,音苗。【玉篇】器也。【焦竑俗书刊误】船上铁猫曰锚。或曰□锚同。卽今船首尾四角叉,用铁索贯之,投水中,使船不动摇者。俗读若茅。茅苗音别,其用一也。考证:〔【焦竑俗书刊误】卽今船首尾四角乂〕 谨照原文四角乂改四角叉。
錩 【戌集上】【金字部】 錩 【字汇】齿良切,音昌。器也。
錪 【戌集上】【金字部】 錪 【集韵】他典切,音腆。【说文】朝鲜谓金曰錪。【博雅】鬴也。【扬子方言】鍑,北燕朝鲜洌水之闲,或谓之錪。【注】音腆。 又【广韵】多殄切,音典。义同。 又【集韵】吐衮切,音黗。【博雅】重也。【扬子方言】东齐之闲曰錪,宋鲁曰锤。【注】錪,吐本反。
【未集中】【老字部】 【篇海】呼昆切,音昏。耄也。
【辰集上】【日字部】 【字汇补】怯,水名也。其水濯之能腐手。见佛经。音未详。
鍏 【戌集上】【金字部】 鍏 【广韵】雨非切【集韵】于非切,□音韦。臿也。【扬子方言】臿,宋魏之闲谓之铧。或谓之鍏。 又【广韵】于鬼切【集韵】羽鬼切,□音韪。义同。
□ 【辰集上】【日字部】 □ 【篇海】徒叶切。同叠。重也,堕也,明也,累也,积也。
鍐 【戌集上】【金字部】 鍐 【韵会】祖丛切,音。马冠。【後汉舆服志】金鍐。【蔡邕独断】金鍐者,马冠也。高广各四寸,如玉华形,在马鬃前。 又通作。【晋书舆服志】金而方釳。金,以铁为之,以金为文旄,大三寸,中央两头高如山形,贯中以翟尾而结著之。【後汉马融传】扬金而拖玉瓖。
鍑 【戌集上】【金字部】 鍑 【广韵】【集韵】【韵会】□方副切,音富。【说文】本作□。釜大口者。【扬子方言】釜,自关而西或谓之鍑。【前汉匈奴传】多赍鬴鍑薪炭。【注】鍑,音富。釜之大者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方六切,音福。义同。◎按正字通云:博古图,周兽耳鍑,容五斗八升,口径八寸六分,两目连环,似釜而口敛,口上载鬲以熟物。汉兽耳鍑,容一斗四升,八合,口径五寸,两耳环与周鍑同。鍑似二瓯俯仰合,瓯边稍著,上有小口。据此说,鍑当是小口者,说文训釜大口,未详考鍑形制故也。
鍒 【戌集上】【金字部】 鍒 【唐韵】耳由切【集韵】【韵会】【正韵】而由切,□音柔。【说文】铁之耎也。 【集韵】或作鑐。
锷 【戌集上】【金字部】 锷 【广韵】五阁切【集韵】【韵会】【正韵】逆各切,□音咢。【玉篇】刀刃也。【广韵】剑端。【前汉萧望之传】底厉锋锷。【注】锋,刃端也。锷,刃旁也。【庄子说剑篇】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 又【正韵】同堮。【张衡西京赋】前後无有垠锷。 又【张衡西京赋】增桴重棼,锷锷列列。【注】锷锷、列列,皆高貌。
鍕 【戌集上】【金字部】 鍕 【字汇】居云切,音军。梵语鍕□,卽军持也。
鍖 【戌集上】【金字部】 鍖 【广韵】【集韵】□丑甚切,音砧。【玉篇】鍖銋。【王褒洞箫赋】行鍖銋而龢囉。【注】鍖,丑锦反。鍖銋,声不进貌。 又【集韵】知林切,音砧。本作枮。斫木櫍也。【前汉项籍传身伏斧质注】质谓鍖也。
铡 【戌集上】【金字部】 铡 【字汇】士戛切,音札。铡草也。
鍙 【戌集上】【金字部】 鍙 【字汇】呼木切,烘入声。银也。
鍚 【戌集上】【金字部】 鍚 【广韵】与章切【集韵】【韵会】余章切【正韵】移章切,□音阳。与鐊同。【诗大雅】钩膺镂鍚。【笺】睂上曰鍚,刻金饰之,今当卢也。【左传桓二年】鍚鸾和铃,昭其声也。【注】鍚,在马额,有鸣声。 又邑名。【左传哀十二年】弥作、顷丘、玉畅、嵒、戈、鍚。【注】六邑名。 又【广韵】兵名。盾背饰以金为之。【礼郊特牲】朱干设鍚,诸侯之僭礼也。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集韵】□直吏切,迟去声。投也。 又【集韵】丈里切,音峙。持也。 又【唐韵】常职切,音殖。拄杖曰。
【午集中】【矢字部】 【集韵】下顶切,音悻。小貌。
锻 【戌集上】【金字部】 锻 【唐韵】丁贯切【集韵】【韵会】【正韵】都玩切,□音碫。【说文】小冶。从金段声。【徐曰】椎之而已,不消,故曰小冶。【仓颉篇】椎也。【广韵】打铁。【增韵】冶金曰锻。【书费誓】锻乃戈矛。【传】锻炼戈矛也。【晋书嵆康传】康好锻,每於柳树下锻,钟会造之,康锻如故。 又【前汉路温舒传】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内之。【注】精熟周悉,致之法中也。【後汉韦彪传】锻炼之吏,持心近薄。【注】锻炼,犹言成熟也。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犹工冶陶铸锻炼,使之成熟也。 又【仪礼丧服】锻而勿灰。【疏】冠用六升布,加以水濯,勿用灰而已。又【士丧礼功布注】功布,锻濯灰治之布也。 又【马融长笛赋】靁叩锻之岌峇兮。【注】叩锻,岌峇,为声。仓颉篇曰:锻,椎也。 又与腶通。【左传哀十一年腶脯释文】腶,丁乱反。亦作锻。【谷梁传庄二十四年】妇人之贽,枣栗锻修。【注】锻,丁乱反。脯也。锻而加姜桂曰修。 又【诗大雅】取厉取锻。【传】锻,石也。【笺】锻厉斧斤之石。【释文】锻本又作碫,丁乱反。《说文》云碫,厉石。 又矢名。【前汉衡山王传】作輣车锻矢。考证:〔【後汉韦彪传】锻炼之吏,持心近薄。【注】言文深之吏,入人之罪,犹工冶陶铸锻炼,使之成熟也。〕 谨照原文文深改深文。
鍜 【戌集上】【金字部】 鍜 【唐韵】乎加切【集韵】【韵会】【正韵】何加切,□音遐。【说文】錏鍜,颈铠也。与锻炼字不同。
□ 【辰集上】【曰字部】 □ 【篇海】音聚。地名。
鍝 【戌集上】【金字部】 鍝 【广韵】【集韵】【韵会】□元俱切,音虞。【玉篇】锯也。 又【集韵】鐻鍝,穿耳物。【杜笃论都赋】椎结左袵鐻鍝之君。【埤苍】穿耳以垂金宝也。
【午集上】【玉字部】 【集韵】雪律切,音恤。【玉篇】玉名。一云珂,与珬同。
鍞 【戌集上】【金字部】 鍞 【集韵】丘耕切,同铿。【博雅】声也。
鍟 【戌集上】【金字部】 鍟 【集韵】桑经切,音星。铁衣。
鍠 【戌集上】【金字部】 鍠 【唐韵】乎光切【集韵】胡光切,□音黄。【说文】钟鼓声也。【尔雅释训】鍠鍠,乐也。【注】钟鼓音。 又与喤通。【诗周颂】钟鼓喤喤。【疏】字书云:鍠鍠,乐之声也。 又【集韵】兵器也。【古今注】秦攺铁钺作鍠,始皇制也。一本云:鍠,秦制也。今乘舆诸公王妃主,通建之也。【开元礼仪】鍠,形如剑而三刃,连柄共长三尺五寸,以虎豹皮为袋。今乘舆之前,刻木为斧,谓之仪鍠。 又【广韵】戸盲切【集韵】【韵会】【正韵】胡盲切,□音横。义同。【後汉马融传】鍠鍠鎗鎗,奏於农郊大路之衢。【注】鍠,音横。钟鼓声也。 又【集韵】呼横切,音諻。义同。 【集韵】或作韹。
钰 【戌集上】【金字部】 钰 【玉篇】五录切,音玉。【五音集韵】宝也。又坚金也。
铋 【戌集上】【金字部】 铋 【广韵】【集韵】□兵媚切,音秘。【玉篇】矛柄也。【广韵】同柲。 又【集韵】【韵会】【正韵】□壁吉切,音必。【集韵】矛□谓之珌。 又【集韵】【韵会】□簿必切,音邲。义同。 又【集韵】一曰偶也。
鍡 【戌集上】【金字部】 鍡 【唐韵】乌贿切【集韵】邬贿切,□音猥。【说文】鍡鑸,不平也。
鍢 【戌集上】【金字部】 鍢 【字汇】同鍑。
鍣 【戌集上】【金字部】 鍣 【集韵】之遥切,音昭。【博雅】锥也。 又【集韵】田聊切,音迢。又都聊切,音貂。义□同。
【未集上】【竹字部】 【玉篇】直与切【类篇】丈吕切,□音宁。织也。【类篇】机之持纬者。
锸 【戌集上】【金字部】 锸 【广韵】楚洽切【集韵】【韵会】【正韵】测洽切,□音臿。【说文】郭衣针也。 又【集韵】锹也。【释名】锸,插也。插地起土也。【史记河渠书】举锸如云,决渠为雨。 又或作疀。【尔雅释器】□谓之疀。 又通作臿。【前汉沟洫志】举臿为云。 又通作插。【史记田单传】身操版插。 又【广韵】丑辄切【集韵】勑涉切,□音。缀衣针。
锲 【戌集上】【金字部】 锲 【唐韵】苦结切【集韵】【正韵】诘结切,□音猰。【说文】镰也。【扬子方言】刈钩,自关而西或谓之镰。或谓之锲。【集韵】或作。 又【广韵】刻也。【战国策】锲朝涉之胫。【注】锲,刻也。【荀子劝学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又【广韵】断绝也。【左传定九年】尽借邑人之车,锲其轴。【注】锲,绝也。 又刻酷曰锲。【後汉刘陶传】宽锲薄之禁。 又【集韵】诘计切【正韵】去计切,□音契。义同。 又【广韵】【正韵】古屑切【集韵】吉屑切,□音结。鎌也。【集韵】或作□鐑。考证:〔【荀子劝学篇】锲而舍之,朽木不朽。〕 谨照原文不朽改不折。〔【左传定九年】尽借邑人之车,锲其轴麻。〕 谨照原文锲其轴为句麻约而归之为句,麻字不连上读。谨省麻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同都切,音途。【说文】析竹笢也。 又【尔雅释草】簢筡,空中竹类也。 又【广韵】【集韵】□丑戾切。胡竹名也。又杖也。【集韵】本作筡。
【午集下】【石字部】 【集韵】唐干切,音坛。石也。通作坛。
【午集中】【目字部】 【字汇补】呼闲切,音羴。出靑箱杂记。见前矘字注。
鍦 【戌集上】【金字部】 鍦 【广韵】视遮切【集韵】时遮切,□音闍。【集韵】短矛也。【扬子方言】矛,吴扬江淮南楚五湖之闲谓之鍦。【注】尝蛇反。【左思吴都赋】藏鍦於人。【注】鍦,矛也。 又【集韵】诗车切,音奢。又【广韵】式支切【集韵】【韵会】商支切【正韵】申之切,□音施。又【广韵】【韵会】□施智切,音翅。义□同。 【广韵】同铊。【集韵】或作鉇□□。
鍧 【戌集上】【金字部】 鍧 【广韵】【集韵】【正韵】呼宏切【韵会】呼横切,□音訇。【广韵】铿鍧,钟鼓声相杂也。【班固东都赋】钟鼓铿鍧,管弦烨煜。 【集韵】或作□。
鍨 【戌集上】【金字部】 鍨 【广韵】渠追切【集韵】渠龟切,□音馗。兵也。与戣同。 又【集韵】求位切,音匮。义同。
锘 【戌集上】【金字部】 锘 【玉篇】他点切,音腆。取也。
鍪 【戌集上】【金字部】 鍪 【唐韵】莫浮切【集韵】迷浮切【正韵】莫侯切,□音谋。【说文】鍑也。 又【广韵】兜鍪,首铠。【书说命惟甲冑起戎注】冑,兜鍪也。【释文】鍪,莫侯反。【韵会】讹作。 又【正韵】冠卷。【荀子礼论篇】冠有鍪而无纵。 又【集韵】莫□切,音茂。【博雅】釜也。 又【韵补】叶蒙晡切,音模。【急就章】弓弩箭矢铠兜鍪,铁棰挝杖梲柲殳。殳音殊。 【正字通】兜鍪,形似釜而反唇,非炊具。说文长笺云:军士以首铠为炊具,故曰兜。兜为冑名,鍪则釜名,一物兼二义。按军伍鐎斗,昼炊夜击,未有以首铠炊者。凡被围,粮匮援绝,煮弩铠,食筋革,皆势穷使然,非军士例用首铠为炊也。笺说误。
锹 【戌集上】【金字部】 锹 【广韵】七遥切【集韵】千遥切【韵会】迁遥切【正韵】此遥切,□音幧。【玉篇】臿也。【扬子方言】畚锹也。江淮南楚闲谓之臿。【集韵】亦书作锹。
鍭 【戌集上】【金字部】 鍭 【唐韵】乎钩切【集韵】【韵会】胡沟切【正韵】胡钩切,□音侯。【尔雅释器】金镞翦羽谓之鍭。【注】今之錍箭是也。鍭犹□也,□物而射之。【诗大雅】四鍭旣钧。【疏】鍭矢,参亭三分之,一在前,二在後,轻重钧亭也。【扬子方言】关西曰箭,江淮谓之鍭。【班固西都赋】列刃钻鍭。 又或作翭。【礼丧礼】翭矢一乘。又【广韵】胡遘切【集韵】下遘切【韵会】【正韵】胡茂切,□音□。义同。考证:〔【班固东都赋】列刃钻鍭。〕 谨照原文东都赋改西都赋。
鍸 【戌集上】【金字部】 鍸 【集韵】洪孤切,音胡。黍稷器,夏曰鍸、商曰琏、周曰簠、簋。或作钴。通作瑚。 又与糊同。【扬子法言】珍膳宁鍸。【注】宁鍸,糊其口也。
鍮 【戌集上】【金字部】 鍮 【广韵】托侯切【集韵】【韵会】他侯切,□音偷。【玉篇】鍮石似金。【一统志】荅儿密,古之丹眉流国,产鍮石。【格古要论】鍮石,自然铜之精也。今炉甘石炼成者,假鍮也。崔昉曰:铜一斤,炉甘石一斤,炼之成鍮石。眞鍮生波斯国者,如黄金烧之,赤色不黑。【本草纲目】水银堕地,鍮石可引上。 又姓。【正字通】南凉臣鍮勿伦。 【集韵】或作鋀。
【午集下】【禾字部】 【正字通】字之讹。【字汇】同籼。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韵】逋忍切,音膑。【玉篇】腱子肉。 又【集韵】婢典切,音辫。脉隐起如辫绳。
鍯 【戌集上】【金字部】 鍯 【集韵】粗丛切,音匆。【玉篇】大凿,平木器。 又【马融长笛赋】鍯硐颓坠。【注】说文鍯,大凿平木也。然则以木通其中,皆曰鍯。 又【集韵】苏丛切,音檧。又损动切,音。义□同。原字从攵作。
锾 【戌集上】【金字部】 锾 【唐韵】戸关切【集韵】【韵会】【正韵】胡关切,□音还。【说文】锊也。【玉篇】六两也。【小尔雅】二十四铢曰两,有半曰捷,倍捷曰举,倍举曰锊,谓之锾。宋咸曰:举三两,锾六两。【书吕□】其罚百锾。【传】六两曰锾。锾,黄铁也。【释文】锾,戸关反。六两也。郑及尔雅同。《说文》云六锊也。锊十一铢二十五分铢之十三也。马同:又云,贾逵说,俗儒以锊重六两。《周官》剑重九锊。俗儒近是。【疏】《考工记》云戈矛重三锊。马融云:锊,量名。当与吕□锾同。俗儒云:锊六两为一川。不知所出耳。郑康成云:锾,称轻重之名。今代东莱称,或以大半两为钧,十钧为锾。锾重六两大半两,锾、锊似同也。或有存行之者,十钧为锾,二锾四钧而当一斤。然则锾重六两三分两之二,《周礼》谓锾为锊,如郑康成之言,一锾之重六两,多於孔王所说,惟挍十六铢尔黄铁,今之铜也。互详锊字注。 又与环同。【前汉五行志】宫门铜锾。【注】锾,读与环同。 又【集韵】胡惯切,音患。又【五音集韵】王眷切,音院。义□同。 又【韵补】叶胡涓切,音悬。【苏轼月华寺诗】天公胡为不自怜,暮使百镒朝千锾。考证:〔【书吕□】其罚百锾。【释文】锾,戸关反。六两也。郑及尔雅同。《说文》云六锊也。锊十一铢二十五分铢之十三也。马曰〕 谨照原文马曰改马同。
鍱 【戌集上】【金字部】 鍱 【唐韵】与涉切【集韵】弋涉切,□音叶。【说文】鏶也。【广韵】铜鍱。【集韵】鏶,齐谓之鍱。【正字通】一说铜、铁椎炼成片者曰鍱,如甲制一叶为一札之类。鏶,犹缉也,与集通。鍱从枼象形,有叶义。会分析意。 又【集韵】实摄切,音涉。义同。 又虚涉切,音偞。铤也,鐶也。 又【五音集韵】徒协切,音牒。义同。
鍲 【戌集上】【金字部】 鍲 【广韵】武巾切【集韵】眉贫切,□音珉。【玉篇】鍲,业也,算税也。【集韵】与錉同。
鍳 【戌集上】【金字部】 鍳 【字汇】同鉴。
鍴 【戌集上】【金字部】 鍴 【广韵】【集韵】□多官切,音端。【玉篇】钻也。【扬子方言】钻谓之鍴。【注】音端。
键 【戌集上】【金字部】 键 【唐韵】渠偃切【韵会】巨偃切,□音楗。【说文】铉也。一曰车辖也。 又【韵会】钥牡也。【礼月令】修键闭。【注】键牡闭牝也。【疏】凡鏁器,入者谓之牡,受者谓之牝,俗云锁须闭者,锁筒也。【周礼地官】司门掌授管键。【小尔雅】键谓之钥。 又【扬子太□经】□键挈契。【注】□,乖也。键,析也。 又星名。【前汉天文志】键闭一星近钩钤,主关钥,谓之天键。 又通作健。【前汉司马迁传】大道之要去健羡。【服虔曰】门戸健牡也。 又【广韵】其辇切【集韵】【韵会】【正韵】巨展切,□音楗。又【广韵】【集韵】□纪偃切,音湕。又【集韵】九件切,音蹇。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渠焉切,音乾。又【集韵】渠建切,音健。□钥牡也。 【玉篇】亦作鑳。
锶 【戌集上】【金字部】 锶 【五音集韵】息恭切,音蜙。铁器也。
鍷 【戌集上】【金字部】 鍷 【集韵】倾畦切,音睽。铲也。
鍹 【戌集上】【金字部】 鍹 【集韵】荀缘切,音宣。铫也。
锗 【戌集上】【金字部】 锗 【广韵】丁果切,音埵。车□。
鍻 【戌集上】【金字部】 鍻 【广韵】【集韵】□居谒切,音讦。【广韵】金鍻。【集韵】金饰鼓名。大驾鼓吹有金鍻。
针 【戌集上】【金字部】 针 【唐韵】职深切【集韵】【韵会】【正韵】诸深切,□音斟。【说文】所以缝布帛之锥也。【左传成二年】楚侵及阳桥,孟孙请往赂之,以执斫执针织紝,皆百人。【注】执针,女工。【列子汤问篇】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集韵】或作箴。亦作针。 又刺也。【前汉广川王传】以铁针针之。【注】针,刺也。 又【方书】针石刺病。唐狄仁杰善针术。 又人名。【左传定四年】针尹固与王同舟。【释文】针,之林反。 又【广韵】【集韵】□巨盐切。【五音集韵】铁针□物也。 又【广韵】巨淹切【集韵】【韵会】其淹切,□音箝。人名。【诗秦风】子车针虎。【左传隐八年】□针子送女。【注】针子,□大夫。又【庄三十二年】命僖叔待於针巫氏。【注】针巫氏,鲁大夫。又【僖二十八年】针庄子为坐。【释文】针,□其廉反。 又地名。【左传成六年】侵宋师於针。【释文】针,其廉反。一音针。 又【五音集韵】古咸切,音缄。病无所取丸散不能消除,病在经络,以针针之。
鍿 【戌集上】【金字部】 鍿 【正字通】锱本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扶微切,音肥。竹名。
□ 【备考】【午集】【禾字部】 □ 【搜眞玉镜】音和。
□ 【午集下】【穴字部】 □ 【说文】【玉篇】□居六切。穷也。亦作□。
鎁 【戌集上】【金字部】 鎁 【广韵】以遮切,音邪。同釾。【吕氏春秋】长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釾。
鍽 【戌集上】【金字部】 鍽 【五音集韵】□连切,音鞭。金鍽。 又方缅切,音褊。义同。
钟 【戌集上】【金字部】 钟 【唐韵】职容切【集韵】【韵会】诸容切,□音钟。【说文】酒器也。【孔丛子儒服篇】尧舜千钟,孔子百觚。【正字通】壷属。汉大官铜钟,卽壷也。俗谓酒卮。【晋书崔洪传】洪性俭,屛远珠玉,汝南王亮以琉璃钟行酒,洪不执。 又【玉篇】聚也。【左传昭二十一年】天子省风以作乐,器以钟之。【注】钟,聚也。以器聚音。又【二十八年】天钟美於是。【晋书王戎传】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又【正字通】天所赋予亦曰钟。【曹植诗】经危履险阻,未知命所钟。【鲍照诗】去来今何道,未知生所钟。 又【广韵】当也。 又重也。【周礼冬官考工记】钟氏染羽。【注】钟,重也。染色欲其深重,羽以饰王后之车及旌旗也。 又量名。【左传襄二十九年】饩国人粟,戸一钟。【注】六斛四斗曰钟。【前汉食货志】谷籴千钟。又【小尔雅】二缶谓之钟。【注】八斛也。又【淮南子要略篇】一朝用三千钟赣。【注】钟,十斛。 又地名。【春秋成十四年】会吴于钟离。【注】钟离,楚邑淮南县。【左传昭六年】吴人败其师于房钟。【注】房钟,吴地。【史记王子侯者年表】千钟侯刘摇。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江夏郡钟武县。 又国名。【左传昭二十七年】吴公子烛庸奔钟吾。【注】钟吾,小国。 又官名。【前汉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属官,有钟官令丞。【注】钟官,主铸钱官也。【後汉隗嚣传】坐挟铜炭,没入钟官。 又姓。【左传定四年】钟建负季芉。【注】钟建,楚大夫。又钟离,复姓。【五音集韵】世本云:与秦同祖,其後因封为姓。 又琴名。【前汉王褒传】虽伯牙操递钟。【注】臣瓒曰:楚辞九思云:奏伯牙之号钟。号钟,琴名也。马融长笛赋曰:号钟高调。伯牙以善鼓琴,不闻说能击钟也。晋灼曰:递音递送之递,二十四钟,各有节奏,击之不常,故曰递。师古曰:琴名是也。字旣作递,则与楚辞不同,不得卽读为号,当依晋音耳。 又龙钟。竹名。产罗浮山。【韩愈诗】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丹铅录】龙钟,似竹摇曳不自持也。【杜弼为侯景檄梁文】龙钟稚子。【苏氏演义】龙钟,谓不翘举,如鬖拉搭之类。【荀子议兵篇】陇种而退。【注】遗失貌如陇之种物。【正字通】龙钟卽陇种二字声之转。或又作儱偅。【卢仝诗】作躘蹱。 又垂泪貌。【琴操退怨歌】空山欷歔涕龙钟。 又与钟通。【正字通】说文钟,酒器。从金重声,职容切。钟,乐器,秋分之音,物穜成,童声,职茸切。分为二,泥。汉志黄钟,周礼作钟。诗钟鼓亦作钟。古二字通用。 又【集韵】朱用切,音种。【字林】酒器也。一曰乐器。 又【韵补】叶诸良切,音章。【蜀昭烈帝赞】皇帝遗植,爰兹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
鎀 【戌集上】【金字部】 鎀 【玉篇】宿由切,音修。铤也。
鎈 【戌集上】【金字部】 鎈 【玉篇】相可切,音縒。金光也。 又【广韵】初牙切【集韵】【正韵】初加切,□音叉。钱异名。
鎉 【戌集上】【金字部】 鎉 【五音集韵】都合切,音答。鎉钩也。
【午集中】【目字部】 【广韵】女江切【集韵】浓江切,□音□。【玉篇】目不明也。 又【集韵】奴冬切,音农。【玉篇】怒目也。
镑 【戌集上】【金字部】 镑 【广韵】【集韵】【韵会】□铺郞切,音滂。【玉篇】削也。
辖 【戌集上】【金字部】 辖 【广韵】胡瞎切【集韵】下瞎切【正韵】胡八切,□音辖。【玉篇】车辖也。【广韵】车轴头铁。【孝经钩命决】孝道者,万世之桎辖。【诗小雅惟周之氐笺】言为周之桎辖。持国政之平。【疏】以辖能制车,喻大臣能制国,故以太师之官为周之桎辖也。【释文】辖,又作辖,胡□反。
鎌 【戌集上】【金字部】 鎌 【广韵】力盐切【集韵】【韵会】离盐切,□音廉。【说文】锲也。【扬子方言】刈钩,自关而西或谓之鎌。【释名】鎌,廉也,体廉薄也。其所刈稍稍取之。又似廉者也。【鲍照东武吟】腰鎌刈葵藿。【韩愈寄张十八助敎诗】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又【扬子方言】凡箭镞,胡合嬴者四镰。或曰拘膓。【注】四镰,广棱也。 又【扬子方言】东齐,伪物谓之冉鎌。 【集韵】或作镰。
鎍 【戌集上】【金字部】 鎍 【集韵】昔各切,音索。铁绳也。 又色窄切,音梀。铁丳。
鎎 【戌集上】【金字部】 鎎 【唐韵】【集韵】□许旣切,欷去声。【说文】怒战也。引春秋传,诸侯敌王所鎎。○按左传文三年今本作忾。 又【集韵】口漑切,音慨。义同。
【卯集中】【手字部】 【篇海】音义同捷。〇按榳字之讹。
【未集中】【耳字部】 【玉篇】力木切,音禄。听,虫名。【字林】似蜥蜴,出魏兴郡。居树上,下啮人,辄上树,垂头听哭声,乃去。
□ 【午集下】【立字部】 □ 端字之讹。见【五音篇海】。
【申集上】【艹字部】 【集韵】之由切,音周。【类篇】草名。似葵,五色。 又【玉篇】同茢。
鎏 【戌集上】【金字部】 鎏 【集韵】力求切,音留。美金谓之鎏。 又【五音集韵】垂玉也。冕饰也。今典籍作旒。
鎐 【戌集上】【金字部】 鎐 【广韵】作木切,音镞。姓也。出彭城。 又【集韵】余招切,音遥。酒器。
鎑 【戌集上】【金字部】 鎑 【玉篇】于劫切,音叶。【五音集韵】铁器也。 又他盍切,音榻。鎑炉。 又【集韵】谷盍切,音。鎑,温器。 又【五音集韵】鱼怯切,音业。鞍貌。
鏀 【戌集上】【金字部】 鏀 【广韵】郞古切【集韵】笼五切,□音鲁。【玉篇】釜也。【集韵】本作鐪。 又【广韵】以木为刀柄。
鎒 【戌集上】【金字部】 鎒 【五音集韵】奴豆切,同耨。【诗周颂庤乃钱鎛传】鎛,鎒也。【疏】鎒,或作耨。字诂云:头长六寸,柄长一尺。鎒,古字也。今作耨。 又【玉篇】呼高切,音蒿。除草。【战国策】操铫鎒,与农人居垄亩之中。【注】鎒,呼高反。【淮南子说山训】治国者,若鎒田去害苗者而已。考证:〔【诗周颂痔乃钱鎛传】〕 谨照原文痔改庤。
鎓 【戌集上】【金字部】 鎓 【集韵】乌公切,音翁。锹也。
鎔 【戌集上】【金字部】 鎔 【唐韵】余封切【集韵】【韵会】余封切,□音容。【说文】冶器法也。【史记平准书】奸或盗摩钱里取鎔。【徐广曰】冶器法,谓之鎔。【前汉食货志】冶鎔炊炭。【注】鎔,形容也。作钱模也。【董仲舒贤良策】上之化下,下之从上,犹金之在鎔,惟冶者所为。 又【广韵】鎔,铸也。【增韵】销也。
鎕 【戌集上】【金字部】 鎕 【唐韵】【集韵】□徒郞切,音唐。【说文】鎕锑,火齐赤珠也。
【午集下】【石字部】 【集韵】同硇。
【午集下】【禾字部】 【集韵】七浪切,仓去声。禾颖也。
锁 【戌集上】【金字部】 锁 【唐韵】【正韵】苏果切【集韵】【韵会】损果切,□音琐。【说文】铁锁,门键也。【集韵】锒铛也。【前汉王莽传】以铁锁琅当其颈。【注】琅当,长鏁也。【班固叙传】系名声之缰锁。【抱朴子逸民卷】屈龙渊为锥锁之用。 又【正字通】锁子甲,五环相互,一环受镞,诸环拱护,故箭不能入。【杜甫诗】雨拋金锁甲。 【集韵】或作鏁。
鎗 【戌集上】【金字部】 鎗 【唐韵】楚庚切【集韵】【韵会】楚耕切,□音璫。【说文】钟声也。【後汉马融传】鍠鍠鎗鎗,奏於农郊大路之衢。【博雅】声也。【集韵】或作鏿。 又【广韵】鼎类。【六书故】三足鬴也。俗作铛。 又【正韵】酒器。南齐竟陵王子良,遗何默以徐景山酒鎗。古借用仓。 又【集韵】锄庚切,音伧。亦钟声也。 又【集韵】千羊切,音瑲。与锵同。【史记乐书】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鎗而已也。【前汉礼乐志】但能纪其铿鎗鼓舞,而不能言其义。【注】铿鎗,金石之声也。【潘岳籍田赋】冲牙铮鎗。 又与鶬通。【诗周颂鞗革有鶬释文】鶬,七羊反。本亦作鎗。【传】有鶬,言有法度也。【笺】鶬,金饰貌。 又长腰鎗,米别名。【李贺忆昌谷山居诗】长鎗江米熟。【注】江米,江南所贡玉粒。 又【字汇补】鎗去声,髹工有鎗金鎗银法。见辍耕录。 【正字通】俗以鎗为刀枪字,误。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韵】籀文岫字。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苦簟切,音遣。鹿名。或作①。①字原刻作穴下尿。
镉 【戌集上】【金字部】 镉 【广韵】郞击切【集韵】狼狄切,□音历。与鬲同。鼎属。 【类篇】或作□。
【午集下】【石字部】 【正字通】同珉珉。从玉从石,义通。详砇字注。
【未集下】【肉字部】 【广韵】其虐切【集韵】极虐切,□音噱。【广韵】□,大笑。 又【集韵】牛舌也。
鎙 【戌集上】【金字部】 鎙 【五音集韵】所角切,同槊。矛长丈八也。
锤 【戌集上】【金字部】 锤 【广韵】【正韵】直追切【集韵】【韵会】传追切,□音椎。【玉篇】铁锤也。【广韵】金锤。【抱朴子仙药卷】以铁锤锻其数千下。 又【广韵】权也。【正韵】与锤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都回切,音磓。【广韵】治玉。【集韵】锻也。 又【广韵】直类切【集韵】驰伪切,□音坠。好铜半熟也。
鎛 【戌集上】【金字部】 鎛 【唐韵】补各切【集韵】【韵会】【正韵】伯各切,□音博。【说文】鎛,鳞也。钟上横木上金华也。从金尃声。【徐曰】钟笋上饰。【玉篇】鎛,鳞兽,似人,悬钟横木也。 又【正韵】大钟。【周礼春官】鎛师掌金奏之鼓。【左传襄十一年】及其鎛磬。【周语】伶州鸠对周景王曰:细钧有钟无鎛,昭其大也。大钧有鎛无钟,甚大无鎛,鸣其细也。大昭小鸣,龢之道也。【注】韦昭曰:细,细声,为角徵羽也。钧,调也。钟,大钟。鎛,小钟也,昭,明也。有钟无鎛,为两细不相和,故以钟为节。明其大者,以大平细也。大谓宫商也。为两大不相和,故去钟用鎛,以小平大也。甚大,谓同尚大声,故又去鎛。独鸣其细,细谓丝竹革木也。大声昭,小声鸣,龢平之道也。【正字通】按:鎛小於钟,韦注甚明,而周礼仪礼注,郑康成皆云,鎛,如钟而大,与国语不合。 又【说文】一曰田器。【诗周颂】庤乃钱鎛。【传】鎛,鎒也。【释文】鎛,音博。【释名】鎛,锄类也。 又【淮南子俶眞训】华藻鎛鲜。【注】鎛,今之金尊鲜明好也。考证:〔【诗周颂】痔乃钱鎛。〕 谨照原文痔改庤。
鎜 【戌集上】【金字部】 鎜 【玉篇】古文盘字。注详皿部十画。
钣 【戌集上】【金字部】 钣 【集韵】【韵会】【正韵】□补绾切,音版。鉼金曰钣。【尔雅释器】鉼金谓之钣。【释文】钣,音版。【周礼秋官职金】祭五帝供金钣。【贺知章诗】钣镂银盘荐蛤蜊。 又【字汇补】与版同。【庄子徐无鬼】金钣六弢。
【午集下】【示字部】 【广韵】昨劳切【集韵】才劳切,□音曹。祭也,佑也。 一曰祭豕先。
鎡 【戌集上】【金字部】 鎡 【广韵】子之切【集韵】【韵会】【正韵】津私切,□音兹。【玉篇】鎡錤,鉏也。【孟子】虽有鎡基。【韵会】通作兹。【前汉樊哙传】作兹基。
【卯集下】【攴字部】 【广韵】古行切【集韵】居行切,□音庚。【说文】□也。【九经字样】隶省作更。【礼曲礼】君子问更端。 又【礼月令】更皮币。【注】更,犹易也。又【史记曹相国世家】举事无所变更。 又【礼儒行】乃留,更仆未可终也。【释文】更,代也。 又【史记平准书】悉巴蜀租赋,不足以更之。【注】韦昭曰:更,续也。或曰更,偿也。 又【玉篇】更,历也,复也。【类篇】迭也。 又【礼文王世子】遂设三老五更。【注】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後汉礼仪志注】五更老人,知五行更代之事者。 又【前汉昭帝纪】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注】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践更,有过更,古者正卒无常,人皆当迭为之。一月一更,是为卒更也。贫者欲得顾更钱者,次直者出钱顾之,是为践更也。天下人皆直戍边三日,亦名为更,律所谓繇戍也。诸不行者,出钱三百人官,官以给戍者,是为过更也。 又因时变易刻漏曰更。【班固西都赋】卫以严更之署。【注】督夜行鼓也。又【豹隐纪谈】杨万里诗:天上归来有六更。【注】内楼五更後,梆鼓徧作,名虾蟆更。禁门初开,百官随入,所谓六更也。 又官名。【前汉百官公卿表】太子率更家令。【注】师古曰:掌知刻漏,故曰率更。 又【广韵】【集韵】□古孟切,音亘。【增韵】再也。 又【韵补】叶居良切。【司马相如长门赋】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其降霜。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考证:〔【礼月令】易皮币。【注】易,犹更也。〕 谨照原文易皮币改更皮币。易犹更也改更犹易也。〔【张衡西都赋】〕 谨按西都赋班固所作,谨照原书张衡改班固。
钨 【戌集上】【金字部】 钨 【广韵】哀都切【集韵】汪胡切,□音乌。【玉篇】钨錥,小釜。【广韵】钨錥,温器。【博雅】钨錥谓之锉□。【晋书杜预传】釜瓮铫盘钨錥,皆民闲之急用也。
【卯集下】【攴字部】 【集韵】【类篇】□莫报切,音冒。□或从攴。抵也。【篇海】手扶之也。
蓥 【戌集上】【金字部】 蓥 【唐韵】乌定切【集韵】【韵会】萦定切,□音莹。【说文】器名也。【正字通】磨金器令光泽也。 又【广韵】饰也。 又【博雅】磨也。 又【广韵】余倾切【集韵】惟倾切,□音营。采铁也。 又【集韵】悬扃切,音荧。磨也。一曰器也。 又【字汇补】人名。唐有孙蓥。 又【集韵】畎迥切,音熲。冶器,以金为之。 又【集韵】於丁切,音嫈。又【五音集韵】乌茎切,音罂。义□同。
鎤 【戌集上】【金字部】 鎤 【集韵】虎晃切,音慌。钟声。 又戸广切,音晄。义同。
鎥 【戌集上】【金字部】 鎥 【字汇】田聊切,音条。金石。
镏 【戌集上】【金字部】 镏 【唐韵】【集韵】【正韵】□力求切,音留。【说文】杀也。【徐锴曰】说文无刘字,偏旁有之,此字又史传所不见,疑此卽刘字也。从金从丣,刀字屈曲,传写误作田尔。◎按玉篇作古文刘字。 又【集韵】力救切,音溜。梁州谓釜曰镏。【扬子方言】甑,自关而东或谓之酢镏。
铠 【戌集上】【金字部】 铠 【唐韵】苦亥切【正韵】可亥切,□音恺。【说文】甲也。【释名】铠,犹垲也。垲,坚重之言也。【书说命惟甲冑起戎注】甲铠也。【管子地数篇】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广韵】甲,介铠也。【周礼夏官司甲疏】古用皮,谓之甲。今用金,谓之铠。【初学记】首铠谓之兜鍪,亦曰冑。臂铠谓之焊。颈铠谓之錏鍜。【云笈轩辕纪】蚩尤始作铠甲兜鍪,时人不识,以为铜头铁额。 又【梵书】袈娑为忍辱铠。 又【广韵】苦盖切【集韵】【韵会】口漑切【正韵】丘盖切,□音慨。义同。
鎨 【戌集上】【金字部】 鎨 【集韵】耸尹切,音笋。金之萌生曰鎨。
铩 【戌集上】【金字部】 铩 【唐韵】所拜切【集韵】【韵会】所戒切,□杀去声。【说文】铍有镡也。【韵会】一曰长矛。【贾谊过秦论】非銛於句戟长铩也。【释文】铩,所拜反。【汉书注】音山列反。【集韵】或作□。亦作□。【韵会】或作□。 又【广韵】剪翮。【左思蜀都赋】鸟铩翮。【注】铩,残也。【颜延年五君咏】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又【广韵】所八切【集韵】【韵会】【正韵】山戛切,□音杀。又【韵会】式列切,音设。义□同。 又【广韵】【集韵】□所例切,音。戟属。 又【集韵】色入切,音歰。鋋也。本作闟。 又叶式吏切,音试。【张衡东京赋】郞将司阶,虎戟交铩。龙辂充庭,云旗拂霓。霓去声。
□ 【备考】【辰集】【日字部】 □ 【五音篇海】音典。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莫耕切【集韵】眉耕切,□音萌。竹名。 或作。 又【集韵】俱□切,音憬。义同。□,同永。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乃挺切,音泞。□□,籝也。
锼 【戌集上】【金字部】 锼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先侯切,音涑。【广韵】刻镂也。【集韵】雕也。【左思魏都赋】木无雕锼。 又【增韵】铁蚀也。【集韵】本作鏉。 又【韵会】疏鸠切,音搜。镂也。一曰马耳,金饰也。本作。
铡 【戌集上】【金字部】 铡 【字汇】士戛切,音札。铡草也。
钠 【戌集上】【金字部】 钠 【集韵】诺荅切,音讷。【玉篇】打铁。 又【广韵】而锐切,音芮。锐钠。【类篇】刻木端所以入凿。
鎫 【戌集上】【金字部】 鎫 【字汇】同鋄。
镐 【戌集上】【金字部】 镐 【唐韵】乎老切【集韵】下老切,□音晧。【说文】温器也。 又【说文】地名。武王所都,在长安西上林苑中。【诗大雅】镐京辟雍。【传】武王作邑於镐京。【书洪范传】以箕子归镐京。【释文】镐,胡老反。本又作鄗。 又【正字通】灵夏等地,亦曰镐。【诗小雅】侵镐及方。【笺】镐、方,皆北方地名。【又】来归自镐,我行永久。【刘向疏】吉甫之归,周厚赐之,其诗曰:来归自镐,镐去京师千里,王肃以镐为镐京,王基非之。 又【何晏景福殿赋】故其华表,则镐镐铄铄。【注】皆谓光显昭明也。
【午集下】【禾字部】 【集韵】吾困切,音顐。□也。谓相谒食麦。秦人语。或从禾。
鎭 【戌集上】【金字部】 鎭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陟刃切,音震。【说文】博压也。【玉篇】重也,压也。【前汉枚乘传】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鎭之。【周语】为挚币瑞节以鎭之。【注】鎭,重也。【楚辞九歌】白玉兮为鎭。【注】以白玉鎭坐席也。一作瑱。 又【玉篇】安也。【周礼春官】王执鎭圭。【注】鎭,安也。【左传桓十三年】夫固谓君训众,而好鎭抚之。 又【正韵】藩鎭、山鎭,皆取安重鎭压之义。【礼礼器其余无常货注】其余谓九州之外,夷服,鎭服,蕃服之国。【周礼夏官职方氏】辨九服之邦国,曰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鎭服、藩服。【注】言鎭守之。【书舜典封十有二山传】每州名山大者,以为其州之鎭。【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山鎭曰会稽。【注】鎭,名山,安地德者也。 又【韵会】州名,汉恒山郡,後周立恒州唐攺鎭州。五代唐攺眞定府。 又姓。出【姓苑】。又【万姓统谱】湖广松滋县有鎭氏。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太岁在甲寅,鎭星在东壁。 又【广韵】陟邻切【集韵】【韵会】知邻切,□音珍。【广韵】戍也。 又【集韵】宝器也。【周礼春官天府】国之玉鎭。【注】玉瑞也。一音珍。或作瑱。 又【周语】是阳失其所而鎭阴也。【注】鎭,音珍,为阴所鎭笮也。【史记周本纪】作塡。 又【集韵】亭年切,音田。与塡同。塞也。【晋语】譬之如室,旣鎭其甍矣。【注】鎭,或作塡,经史通用。 又【冯衍显志赋】称古今以敬思兮,览圣贤以自鎭。嘉孔父之知命兮,大老耼之贵□。鎭,叶音田。考证:〔【礼礼运其余无常货注】〕 谨照原书礼运改礼器。〔【周礼天官天府】国之玉鎭。〕 谨照原文天官改春官。
【辰集下】【毛字部】 与牦同。俗省。
【未集中】【羽字部】 【广韵】作滕切【集韵】【韵会】咨滕切【正韵】咨登切,□音增。【广雅】举也。又飞也。
镇 【戌集上】【金字部】 镇 【字汇】俗鎭字。
鎯 【戌集上】【金字部】 鎯 【集韵】朗可切,音。鎯钩,出异字苑。
镒 【戌集上】【金字部】 镒 【唐韵】夷质切【集韵】【韵会】【正韵】弋质切,□音逸。【孟子】虽万镒。【注】镒,二十两也。郑康成曰:三十两。【晋语】黄金四十镒。【正字通】或曰史记注:臣瓒曰:秦以一镒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盖汉以前以镒名金,汉以後以斤名金也。镒者二十四两,斤者十六两也。 又【韵会】通作溢。【前汉食货志】黄金以溢为名。【荀子儒效篇】千溢之宝。【韩非子五蠹篇】铄金百镒。【礼丧记】朝一溢米,夕一溢米。【注】方氏曰:溢,与镒同。米二十四分升之一。
鎱 【戌集上】【金字部】 鎱 【字汇补】音袁。人名。【郭正域墓志铭】婿朱蕴鎱。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待朗切,音荡。竹名。
鏁 【戌集上】【金字部】 鏁 【集韵】损果切。同锁。锒铛也。【潘岳马汧督诔】□以铁鏁。
鏂 【戌集上】【金字部】 鏂 【广韵】【集韵】□乌侯切,音讴。【玉篇】鉜鏂。【集韵】门铺谓之鏂銗。【博雅】錏鍜谓之鏂銗。 又【集韵】墟侯切,音彄。剜也。本作剾。
镞 【戌集上】【金字部】 镞 【唐韵】【集韵】【韵会】□作木切,音□。【说文】利也。【玉篇】箭镞也。【书禹贡砺砥砮丹传】砮石中矢镞。【释文】镞,子木反。【贾谊过秦论】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集韵】或作鉃。 又【集韵】【正韵】□千木切,音蔟。又【集韵】侧角切,音捉。又千□切,音凑。义□同。 又【集韵】昨木切,音族。与锉同。 又【集韵】测角切,音娕。锄也。谚曰:欲得谷,马耳镞。贾思勰说:或作镯。
鏄 【戌集上】【金字部】 鏄 【集韵】徒官切,音团。块铁。
鏅 【戌集上】【金字部】 鏅 【集韵】思留切,音修。【博雅】鏅,鉏铤也。 又【集韵】息救切,音秀。鍜也。
鏆 【戌集上】【金字部】 鏆 【广韵】【集韵】□古玩切,音贯。【玉篇】穿也。【集韵】鐶手谓之鏆。
【午集下】【石字部】 【玉篇】乌火切【集韵】邬果切,□音婐。砈。详砈字注。
【午集下】【示字部】 【玉篇】丘倦切【集韵】区愿切,□音券。祠也,福也。【广韵】作□。
【午集中】【目字部】 【广韵】子入切【集韵】卽入切,□音。眨,目动也。 又【集韵】侧立切,音戢。泪出貌。同□。
鏓 【戌集上】【金字部】 鏓 【唐韵】仓红切,音匆。【说文】鎗鏓也。一曰大凿平木者。 俗作鍯。
鏕 【戌集上】【金字部】 鏕 【广韵】【集韵】□卢谷切,音禄。【玉篇】钜鹿,乡名。俗作鏕。 又【集韵】釜名。
【申集上】【艹字部】 【玉篇】古怀切,音乖。草也。 又【集韵】苦緺切,音呙。杂,斜貌。【正字通】《说文》竵,不正也。《广韵》改作,《韵略》作□,《集韵》又作□,《周礼形方氏》无有□离之地。注:读□。疏云:两头宽中狭。古华、苦蛙两切。
铁 【戌集上】【金字部】 铁 〔古文〕铁【唐韵】天结切【集韵】【韵会】【正韵】他结切,□天入声。【说文】黑金也。【书禹贡】厥贡璆铁银镂砮磬。【史记货殖传】邯郸郭纵以冶铁成业,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冶铁富鲁人,曹邴氏亦然。【江淹铜剑赞序】古以铜为兵,至於秦时,攻争纷乱,兵革互兴,铜旣不克给,故以铁足之。 又黄铁,铜也。【书吕□其罚百锾传】锾,黄铁也。【疏】古者金银铜铁,总号为金,此传言黄铁,舜典传言黄金,皆是今之铜也。古人赎罪,悉皆用铜,而传或称黄金,或言黄铁,谓铜为金为铁耳。 又【礼月令】孟冬驾铁骊。【注】铁骊,色如铁。【诗秦风】驷铁孔阜。【传】铁骊也。【疏】铁者,言其黑色如铁。◎按今集注作驖。 又地名。【春秋哀二年】战于铁。【注】铁,卫地,在戚城南。 又水名。【山海经】敝铁之水出焉。 又兽名。【神异经】南方有兽,名曰啮铁,大如水牛,色如漆,食铁,飮水,其粪可作兵器,其利如钢。 又书名。【前汉艺文志】桓宽盐铁论六十篇。 又姓。【正字通】宋铁南仲,明铁铉。又【广韵】复姓。赫连勃勃,攺其支庶为铁伐氏,云庶朕宗族,刚锐如铁,皆堪伐人。 又【集韵】徒结切,音耊。利铁也。
鏖 【戌集上】【金字部】 鏖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於刀切,音。【集韵】尽死杀人曰鏖。【前汉霍去病传】合短兵,鏖皋兰下。【注】鏖,谓苦击而多杀也。 又山名,见前鏊字注。 又【字汇补】器也。亦铜盆也。 又【集韵】悲娇切,音镳。津名。
铿 【戌集上】【金字部】 铿 【广韵】口茎切【集韵】【韵会】丘耕切【正韵】丘庚切,□音。【玉篇】铿锵,金石声。【礼乐记】钟声铿。【疏】言金钟之声铿铿然。【前汉礼乐志】但能纪其铿鎗鼓舞。【注】铿鎗,金石之声。【集韵】或作鍞銵。 又【韵会】琴声。【论语】鼓瑟希,铿尔。 又【广韵】撞也。【楚辞招魂】铿钟摇簴。【注】铿,撞也。【班固东都赋】发鲸鱼,铿华钟。 又人名。【楚辞天问】彭铿斟雉帝何飨。【注】彭铿,彭祖也。【神仙传】彭祖,姓籛名铿。考证:〔【前汉□法志】但能纪其铿鎗鼓舞。〕 谨按所引出礼乐志不出□法志。谨照原书□法志改礼乐志。
锵 【戌集上】【金字部】 锵 〔古文〕□【广韵】七羊切【集韵】【正韵】千羊切,□音瑲。【玉篇】锵锵,声也。【广韵】铿锵。【集韵】玉声也。一曰乐声。【诗大雅】八鸾锵锵。【笺】锵锵,鸣声。【左传庄二十二年】凤凰于飞,和鸣锵锵。【礼玉藻】然後玉锵鸣也。【注】锵,声也。 又【後汉张衡传】逾高阁之锵锵。【注】锵锵,高貌。 又与跄通。【礼曲礼】士跄跄。【注】跄,本又作鶬。或作锵。【疏】容貌舒扬也。 又【集韵】初耕切,音琤。义同。
鏙 【戌集上】【金字部】 鏙 【玉篇】七回切,音摧。鏙错也。【集韵】一曰文采貌。【郭璞江赋】鳞甲鏙错。 又【广韵】七罪切【集韵】取猥切,□音漼。义同。
戚 【戌集上】【金字部】 戚 【广韵】【集韵】【韵会】□仓历切,同戚。【广韵】干戚,斧钺也。【左传昭十二年】君王命剥圭以为戚柲。【注】戚,斧也。柲,柄也。【淮南子本经训】干戚羽旄。
鏛 【戌集上】【金字部】 鏛 【集韵】辰羊切,音常。磨也。一曰车轮绕铁。
【卯集中】【手字部】 【集韵】牛尹切,音輑。束也。
镗 【戌集上】【金字部】 镗 【唐韵】土郞切【集韵】【韵会】【正韵】他郞切,□音汤。【说文】钟鼓之声。【诗邶风】击鼓其镗。【传】镗然,击鼓声也。 又【韵会】亦作闣。【挚虞思游赋】闣□兮识故居。 又【集韵】亦作阊。【司马法】鼓声不过阊。 又【广韵】以铁贯物也。
镘 【戌集上】【金字部】 镘 【唐韵】母官切【集韵】【韵会】谟官切,□音瞒。【说文】铁杇也。与槾同。【广韵】泥镘。【尔雅释宫】镘谓之杇。【注】泥镘。【疏】镘者泥镘也。一名杇。涂工之作具也。 又【韵会】亦作墁。【孟子】毁瓦画墁。 又【扬子方言】戟,东齐秦晋之闲谓其大者曰镘胡。【注】卽今鸡鸣钩是也。 又【广韵】【集韵】【正韵】□莫半切,音缦。同墁。又镘刀,工人器。
镛 【戌集上】【金字部】 镛 【唐韵】余封切【集韵】余封切,□音容。【说文】大钟。【尔雅释乐】大钟谓之镛。【书益稷】笙镛以闲。【注】镛,大钟。 又通作庸。【诗周颂】庸鼓有斁。【传】大钟曰庸。 【广韵】或作銿。
【卯集中】【手字部】 同。测革切。【班固北征颂】握辅。【注】言国之所倚,如扶之有依。
【午集中】【疒字部】 【字汇】思遮切,音些。痒也。
【卯集中】【手字部】 携字省文。别见十八画。
铲 【戌集上】【金字部】 铲 【唐韵】初限切【集韵】【韵会】楚限切【正韵】楚□切,□音剗。【说文】鏶也。一曰平。【韵会】平木铁器。 又【正韵】与剗同。【木华海赋】铲临崖之阜陆。【杜甫诗】意欲铲□障。 又损削也。【唐书高窦传】埋光铲采。【□子昂传】铲山辇石。 又与产同。【鲍照芜城赋】铲利铜山。 又【广韵】初雁切【集韵】【韵会】初谏切,□音羼。义同。 又【集韵】齿善切,音阐。【博雅】签谓之铲。
鏠 【戌集上】【金字部】 鏠 【唐韵】【集韵】□敷容切,音峰。【说文】兵端也。【史记东方朔传】变诈鏠出,莫能穷者。 又旗名。【前汉郊祀志】为泰乙鏠旗,命曰灵旗,为兵祷,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 【说文】或作锋。
铌 【戌集上】【金字部】 铌 【玉篇】与檷同。络丝柎也。详木部檷字注。
镜 【戌集上】【金字部】 镜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居庆切,音竟。【说文】取景之器也。【玉篇】鉴也。【释名】镜,景也。言有光景也。【前汉韩安国传】淸水明镜,不可以形逃。 又明也。【前汉卫姬传】深说经义,明镜圣法。 又石镜,山名。【浔阳记】石镜山之东,一圆石县厓,明净照人见形。 又石名。【述异记】饶州旧传,轩辕氏铸镜於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 又破镜,兽名。【前汉郊祀志】人有言,古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注】祠祭以解罪求福,枭鸟食母,破镜似貙食父,黄帝欲绝其类,故使百吏祠皆用之。 又姓。【姓苑】汉河内令镜敛,後唐同光中媵臣镜新磨。 又【韵补】叶居亮切,姜去声。【道藏歌】风云隐宛微,讲论五岳匠。砗磲精琉璃,琥珀金刚镜。
镖 【戌集上】【金字部】 镖 【唐韵】抚招切【集韵】纰招切,□音漂。【说文】本作□。刀削末铜也。【广韵】刀剑鞘下饰也。 又【集韵】□遥切,音猋。与□同。刀锋也。
鏣 【戌集上】【金字部】 鏣 【集韵】商署切,音恕。器名。
镂 【戌集上】【金字部】 镂 【唐韵】卢□切【韵会】【正韵】郞豆切,□音漏。【说文】刚铁可以刻镂。【书禹贡】厥贡璆铁银镂砮磬。【传】镂,刚铁。 又【说文】一曰釜也。【博雅】鬴也。【扬子方言】鍑,江淮□楚之闲或谓之镂。 又【正韵】雕刻也。【尔雅释器】也。【注】刻镂物为。【又】金谓之镂。【注】冶器之名。【诗秦风】虎韔镂膺。【笺】镂膺,刻金饰也。【左传哀元年】器不彤镂。【注】镂,刻也。 又【前汉司马相如传】镂灵山。【师古往】镂,谓疏通之以开道也。 又姓。出【姓苑】。 又【唐韵】力朱切【集韵】【韵会】龙珠切,□音慺。剑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赐子胥属镂之剑。【注】属镂,剑名。 又【韵补】叶凌如切,音庐。【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绿房紫菂,窋垂珠。云楶藻梲,龙角雕镂。字原从宀从吒作。考证:〔【左传哀元年】器不雕镂。〕 谨照原文雕镂改彤镂。
鏥 【戌集上】【金字部】 鏥 【集韵】息救切,音秀。铁生衣也。或作锈锈。
鏦 【戌集上】【金字部】 鏦 【唐韵】【集韵】□七恭切,音枞。【说文】矛也。【集韵】一曰矟小者。【扬子方言】矛,吴扬江淮南楚五湖之闲。谓之鍦,或谓之鋋,或谓之鏦。 又【前汉南粤传】欲鏦嘉以矛。【注】鏦,音葱。谓撞刺之也。又【吴王濞传】使人鏦杀吴王。【注】苏林曰:鏦,音从容之从。师古曰:鏦,谓以矛戟撞之,音楚江反,邹氏又音舂。 又【广韵】楚江切【集韵】【韵会】初江切,□音囱。义同。【後汉马融传】鏦特肩。【注】楚江反。撞也。 又【广韵】打钟鼓也。 【说文】或作。【集韵】亦作□□。
鏧 【戌集上】【金字部】 鏧 【集韵】卢冬切,音隆。鼓声。或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正字通】俗繓字。
□ 【子集上】【二字部】 □ 【唐韵】古邓切【集韵】【韵会】【正韵】居邓切,□音堩。极也,通也,徧也。【说文】□,竟也。象舟竟两岸。【增韵】延邪也。【诗大雅】□之秬秠。 又姓。汉庐江丞□宽。◎按《说文》字本作。□卽字古文,然今经史通作□,无从木旁者,自当以□字为正。又□从二从舟,今讹从日作亘,非。又《正字通》或从月。详下亘字
注。
錾 【戌集上】【金字部】 錾 【唐韵】藏滥切【集韵】【韵会】昨滥切,□音暂。【广韵】镌石。 又【说文】小凿也。 又【广韵】才敢切【集韵】在敢切,□音椠。又【广韵】慈染切【集韵】疾染切,□音渐。又【广韵】士咸切【集韵】锄咸切,□音谗。又【集韵】财甘切,音蚕。义□同。
鏩 【戌集上】【金字部】 鏩 【集韵】疾染切,音渐。鏩鏩,锐进貌。【扬子太□经】锐鏩鏩。【注】进无二也。 又【扬子太□经】挫厥鏩鏩。【注】火性炎上曰鏩鏩。 又【集韵】锄咸切,音谗。义同。
鏪 【戌集上】【金字部】 鏪 【集韵】财劳切,音□。穿也。
鏫 【戌集上】【金字部】 鏫 鑗字重文。见【字汇补】。
【午集下】【石字部】 【集韵】怡成切,音盈。石名。 又玩习也。
鏬 【戌集上】【金字部】 鏬 【左思蜀都赋】樼栗鏬发。【注】谓栗皮拆鏬而发也。○按卽罅字之讹。
鏳 【戌集上】【金字部】 鏳 【广韵】士耕切【集韵】锄耕切,□音峥。鏳鎗,玉声。 又【集韵】初耕切,音琤。金声。
鏴 【戌集上】【金字部】 鏴 【玉篇】力故切,音路。【篇海】金路。
铧 【戌集上】【金字部】 铧 【广韵】戸花切【集韵】【正韵】胡瓜切,□音华。【玉篇】锹也。【释名】锸,或作铧。铧刳地为坎也。【扬子方言】臿,宋魏之闲谓之铧。【淮南子精神训揭镢臿注】臿,铧也。【集韵】与釫鋘同。
鏶 【戌集上】【金字部】 鏶 【唐韵】【正韵】秦入切【集韵】籍入切,□音集。【说文】鍱也。【博雅】鏶谓之鍱。 又【广韵】【集韵】□七接切,音妾。义同。
镤 【戌集上】【金字部】 镤 【广韵】【集韵】□蒲沃切,音仆。【玉篇】镤□,矢名。◎按本作仆。见左传庄十年。 又【张协七命】镤越锻成。【注】镤,生铁也。
鏸 【戌集上】【金字部】 鏸 【广韵】【集韵】□胡桂切,音慧。锐也。一曰矛三隅谓之鏸。 又【集韵】旋芮切,音彗。大鼎。 又俞芮切,音睿。侍臣所执兵。
钋 【戌集上】【金字部】 钋 【集韵】匹角切,音璞。【玉篇】金钋。【集韵】金□也。
□ 【子集上】【二字部】 □ 【玉篇】古文五字。注详本画。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天子传有此字,疑与綯字同。
镪 【戌集上】【金字部】 镪 【广韵】居两切【集韵】【韵会】举两切【正韵】居仰切,□音襁。以襁贯钱。【左思蜀都赋】藏镪巨万。【注】镪,钱贯也。【正字通】白镪,金别名。汉食货志,万室之邑,藏镪千万。襁镪音同义别,钱谓之镪,以索贯钱谓之襁。字汇糸部,襁训钱贯,引正讹,别作镪,非。此又云以镪贯钱,则是以钱贯钱也。韵会,镪,通作襁,亦非。
鏺 【戌集上】【金字部】 鏺 【广韵】【集韵】【正韵】□普活切,音泼。【说文】两刃刀名。木柄,可以刈草。【集韵】或省作□。 又【正韵】刈也。【韩愈曹成王□】鏺广济。 又【集韵】北末切,音拨。镰也。
鏻 【戌集上】【金字部】 鏻 【广韵】力珍切【集韵】离珍切,□音邻。健貌。 又【广韵】郞丁切,音灵。又【广韵】【集韵】□良刃切,音吝。义□同。
鏼 【戌集上】【金字部】 鏼 【玉篇】所革切,音梀。铁枪也。
锈 【戌集上】【金字部】 锈 【集韵】息救切,音秀。铁生衣也。本作锈。 又【正字通】镜锈,镜上绿也。俗名杨妃垢。 又【集韵】息六切,音肃。义同。
鏾 【戌集上】【金字部】 鏾 【广韵】苏旱切【集韵】颡旱切,□音散。弩牙缓也。 又【集韵】先旰切,音伞。弩也。 又【正字通】一说弩无鏾名,鏾音线。今俗雄鸡去势谓之鏾,与宦牛、阉猪、骟马义同。郭师孔误书鏾作线,说见謇斋琐缀录,旧注音散,非。臞仙肘後经作镦,鸡鏾亦俗增也。
【午集下】【示字部】 【唐韵】□履切【集韵】【韵会】补履切【正韵】补委切,□音□。【说文】以豚祠司命。汉津曰:祠司命。 又【集韵】毗至切,音庳。又必至切,音庇。义□同。
鏿 【戌集上】【金字部】 鏿 【集韵】楚耕切,音鎗。钟声也。
鐀 【戌集上】【金字部】 鐀 【正韵】具位切,音匮。匣也。【前汉司马迁传】紬石室金鐀之书。【注】鐀,与匮同。
鐁 【戌集上】【金字部】 鐁 【广韵】息移切【集韵】相支切,□音斯。平木器名。【释名】鐁,鐁弥也。釿有高下之迹,以此鐁弥其上而平之也。【玉篇】本作鋖。
鐂 【戌集上】【金字部】 鐂 【正字通】镏本字。
铙 【戌集上】【金字部】 铙 【唐韵】女交切【集韵】【正韵】尼交切【韵会】泥交切,□音呶。【说文】小钲也。军法,卒长执铙。【玉篇】似铃无舌,军中所用也。【释名】铙,声铙铙也。【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铙止鼓。【注】铙如铃,无舌,有柄,执而鸣之,以止击鼓。 又奏乐所用也。【礼乐记】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注】文谓鼓,武谓金,铙乐始奏先击鼓,乱犹言终也。鼓声为阳,故谓文。铙声为阴,故谓武。文以始之,武以收之,言节奏得宜也。 又【博古图】汉舞铙二,其形上圜下方,下作疏棂,中含铜丸,谓之舌鼓,动有声。 又乐府有铙歌,军中鼓吹曲也。 又与譊通。【後汉五行志童谣】今年尚可,後年铙。○按风俗通作譊。 又【集韵】【正韵】□女敎切,与桡同。【庄子天道篇】万物无足以铙心者。考证:〔【周礼地官封人】以金铙止鼓。〕 谨照原文封人改鼓人。
鐄 【戌集上】【金字部】 鐄 【广韵】戸盲切【集韵】【韵会】【正韵】胡盲切,□音横。【玉篇】钟声。【广韵】大钟也。 又【马融长笛赋】铮鐄营嗃。【注】铮鐄,声也。 又【广韵】镰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与碧同。详碧字注。
□ 【未集中】【网字部】 □ 【玉篇】蒲特切。义阙。【篇海】步墨切,音匐。朋入网衣,人所著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音戾。又音捩。绶也。
鐅 【戌集上】【金字部】 鐅 【唐韵】芳灭切【集韵】匹灭切,□音撆。【说文】河内谓臿头金。【扬子方言注】江东又呼锹刃为鐅。 【集韵】或书作。
鐆 【戌集上】【金字部】 鐆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徐醉切,音遂。与鐩同。【说文】书作。阳也,火珠火镜之类皆是。【广韵】可取火於日中者。
鐇 【戌集上】【金字部】 鐇 【广韵】附袁切【集韵】符袁切,□音烦。广刃斧。 又【集韵】孚袁切,音翻。【後汉杜笃传】鐇镢株林。【注】广雅曰:鐇,音甫袁反。椎也。□苍云:鐇,铲也。谓以铲镢去林木之株蘖也。 又【博雅】椎也。 又【集韵】方烦切,音藩。义同。
鐈 【戌集上】【金字部】 鐈 【唐韵】巨娇切【集韵】渠娇切,□音乔。【说文】似鼎而长足。【博雅】鐈鬲鬷鋗谓之铫。【正字通】博古图,文王子父二鼎,皆鐈属。 又【集韵】举夭切,音矫。又渠庙切,音峤。义□同。
【未集下】【肉字部】 【广韵】都寒切【集韵】多寒切,□音单。【唐韵】胡,大腹。【集韵】胍□谓之。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扶又切。义阙。【篇海】绢□。
鐉 【戌集上】【金字部】 鐉 【唐韵】此缘切,音诠。【说文】所以钩门戸枢也。一曰治门戸器也。 又【集韵】椿全切,音猭。义同。
陒 【戌集中】【阜字部】 陒 【唐韵】过委切【集韵】古委切,□音诡。【说文】毁垣也。本作垝。【篇海】亦作□。 又【玉篇】山名。 又【集韵】苦委切,音诡。本亦作垝。义同。 又【集韵】【类篇】□虚宜切,音羲。毁也。本作。同隵□。 又险也。【前汉杜周传赞】业因是而抵陒。【注】师古曰:陒。读与戏同。音许宜反。戏亦险也,言击其危险之处。鬼谷子有抵戏篇。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九辇切【集韵】九件切,□音蹇。【说文】拔取也。南楚语。引楚辞朝阰之木兰。或作搴。亦作攓。俗作□。
袦 【申集下】【衣字部】 袦 【唐韵】【集韵】□女刮切,音妠。下人带襦名。 又渠勿切。同。详字注。
【午集上】【瓦字部】 【广韵】【集韵】□鱼记切,音。【玉篇】大罂也。【博雅】,甁也。【扬子方言】东齐海岱之闲谓之。罂,其通称也。
鐊 【戌集上】【金字部】 鐊 【唐韵】与章切【集韵】余章切,□音阳。【说文】马头饰也。引《诗》:钩膺镂鐊。一曰鍱车轮铁。【徐铉曰】今经典作鍚。【急就篇】鞇□靯□鞍镳鐊。【师古注】鐊同鍚。考证:〔【急就篇】鞇靯□鞍镳鐊。〕 谨照原文鞇下增□字。
铴 【戌集上】【金字部】 铴 【广韵】【正韵】□他浪切,音傥。工人治木器。【韵会】以铁为齗,凡木石有斤斧痕迹者,摩之令平也。亦作□。
□ 【辰集上】【日字部】 □ 【五音篇海】古文渴字。注详水部九画。
鐌 【戌集上】【金字部】 鐌 【集韵】似两切,音象。【玉篇】鐌,鼻器钮。 又锦名。
鐍 【戌集上】【金字部】 鐍 【广韵】【集韵】□古穴切,音玦。【玉篇】环有舌者。与觼同。【後汉舆服志】自靑绶以上,縌皆长三尺二寸,縌者,古佩璲也。佩绶相迎,故曰縌。紫绶以上,縌绶之闲,得施玉鐶鐍。 又玉鐍。【前汉天文志背穴注】皆日旁气也。背形如背字也。穴多作鐍,其形如玉鐍也。如淳曰:向外为背,有气刺日为鐍。鐍,抉伤也。 又扃鐍,箱箧前锁处也。【庄子胠箧篇】固扃鐍。【注】鐍,古穴反。纽也。 又【集韵】允律切,音聿。锥也。
鐎 【戌集上】【金字部】 鐎 【唐韵】卽削切【集韵】【韵会】【正韵】兹消切,□音焦。【说文】鐎,斗也。【广韵】温器三足而有柄。【周礼天官郁人注】以煮之鐎中,停于祭前。【史记李将军传刁斗注】以铜作鐎器,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名曰刁斗。又【博古图】汉熊足鐎斗,高四寸八分,深三寸二分,口径二寸三分,容一升四合有半,重一斤十两,有流,有柄,三足,流盖与柄多为物象,足饰以熊。龙首鐎斗,高七寸八分,深二寸三分,口径四寸三分,容三升重三斤一两,有耳有流有柄,首饰以龙,皆铜为之。赵襄子使人操斗,以食大工。古者行食以斗,而此有柄与流,知其为盛羹湇之具也。【正字通】据此说,与周礼注煮鐎小别。然以形制推之,鐎斗与军中鐎斗,名同实异。说文鐎泛训鐎斗。徐氏误引史记,鐎器受二升,昼炊夜击,以实之。六书故、正韵、韵会鐎字注,与刁斗合为一,皆非也。【集韵】通作焦。 又【广韵】昨焦切【集韵】慈焦切,□音樵。温器。形如铫。 又【五音集韵】卽由切,音遒。釜属。
鐏 【戌集上】【金字部】 鐏 【唐韵】徂寸切【集韵】【韵会】徂闷切,□鳟去声。【说文】柲下铜也。【礼曲礼】进戈者前其鐏。【注】锐底曰鐏,取其鐏也。【疏】鐏在尾而钝,钝向人为敬,所以前鐏後刃也。 又【广韵】【正韵】祖闷切【集韵】祖寸切,□尊去声。又【集韵】祖管切【正韵】作管切,□音纂。又【集韵】租昆切,音尊。义□同。
镣 【戌集上】【金字部】 镣 【唐韵】洛箫切【集韵】【韵会】落箫切,□音辽。【说文】白金也。【尔雅释器】白金谓之银,其美者谓之镣。【诗小雅鞸琫有珌笺】大夫镣琫而鏐珌。【何晏景福殿赋】镣质轮菌。 又【广韵】有孔炉。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力吊切,音料。美金。 又【集韵】郞到切,劳去声。义同。 又【正字通】宋仁宗游後苑还宫,索浆急。宫□曰:大家何不于外宣索而受渴。曰:吾屡顾不见镣子,恐问之,则所司有得罪者。杨愼曰:镣子,庖人之别称。
【午集下】【示字部】 【正篇】力之切,音离。福祥也。 【正字通】亦作魑。
【未集中】【羽字部】 【广韵】匹宾切【集韵】纰民切,□音□。【广雅】□,飞也。考证:〔【广韵】□民切。〕 谨照原文改为匹宾切。
鐑 【戌集上】【金字部】 鐑 【集韵】吉屑切,音结。镰也。与锲同。
铹 【戌集上】【金字部】 铹 【集韵】同□。
镦 【戌集上】【金字部】 镦 【广韵】【正韵】□杜对切,音队。矛戟下铜鐏。【礼曲礼】进矛戟者前其镦。【注】平底曰镦。取其镦也。【疏】镦,为矛戟柄尾,平底如镦,柄下也。以平向人,敬也。【释文】镦,本又作錞。杜对反。 又【集韵】【韵会】【正韵】□杜罪切,音錞。又【集韵】都玩切,音锻。又都昆切,音敦。义□同。 又【集韵】都回切,音塠。下垂也。一曰千斤椎。或书作鐜。
镡 【戌集上】【金字部】 镡 【唐韵】徐林切【集韵】【韵会】【正韵】徐心切,□音寻。【说文】剑鼻也。【徐锴曰】剑鼻,人握处之下也。【正韵】三苍云:剑口。又剑环。司马彪云:剑珥。【战国策】无钩竿镡蒙须之便。【注】镡,剑珥鼻也。 又【前汉韩延寿传】铸作刀剑钩镡。【注】镡,似剑而小。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牂牁郡镡封县。 又姓。汉豫州刺史镡显。 又【广韵】夷针切【集韵】余针切,□音淫。义同。【战国策镡蒙注】【前汉地理志镡封县注】【韩延寿传剑镡注】□兼寻淫二音读。 又【广韵】【正韵】徒含切【集韵】【韵会】徒南切,□音覃。【张衡东京赋】底柱辍流,镡以大岯。【注】言大岯险,同剑口也。镡,徒南反。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武陵郡镡成县。【注】镡音谭。【淮南子人闲训】一军塞镡城之岭。【注】镡城,在武陵西南,接鬰林郡。 又【後汉□宠传】宠到显用良吏王涣镡显等,以为心腹。【注】镡,徒南反。【正字通】姓有潭寻二音,汉镡政,明镡鉴,一读寻,一读潭。 又【类篇】徒感切,潭上声。剑口也。【庄子说剑篇】周宋为镡。【注】镡,徒感反。剑口也。 又【集韵】寻浸切,音蕈。刀本。 又达各切,音铎。剑珥。
鐕 【戌集上】【金字部】 鐕 【正字通】□字之讹。
铹 【戌集上】【金字部】 铹 【集韵】同□。
【申集上】【艹字部】 【集韵】【类篇】□章移切,音支。楡荚也。 又与□同。【说文】菹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或作□,亦书作□。详□字注。
鐖 【戌集上】【金字部】 鐖 【广韵】居依切【集韵】【韵会】居希切,□音机。【集韵】无鐖之钩,不可以得鱼。【玉篇】钩逆鋩。 又【淮南子齐俗训】工匠之为连鐖。【注】连鐖,鐖发也。 又【集韵】渠希切,音祈。大镰。 又【类篇】鱼开切,音皑。义同。【史记衡山王传】非直适戍之众,鐖凿棘矜也。【注】徐光曰:大镰谓之剀,或是鐖乎。刘氏鐖音吾里反,邹氏音机。
鐗 【戌集上】【金字部】 鐗 【唐韵】古苋切【集韵】居苋切【韵会】居谏切【正韵】居晏切,□音裥。【说文】车轴铁也。【博雅】錔也。【释名】鐗,闲也。闲釭轴之闲,使不相摩也。
钟 【戌集上】【金字部】 钟 【唐韵】职容切【集韵】【韵会】诸容切,□音钟。【说文】乐钟也。【广韵】世本曰:垂作钟。【释名】钟,空也。内空受气多,故声大也。【诗周南】钟鼓乐之。 又【韵会】律名,黄钟十一月,夹钟二月,林钟六月,应钟十月。◎按《周》《礼》皆作钟,古字通用。互详前钟字注。 又地名。【春秋桓十一年】公会宋公于夫钟。【注】夫钟,郕地。 又山名。【广舆记】钟山属金陵。 【集韵】或作銿。
镫 【戌集上】【金字部】 镫 【唐韵】都滕切【集韵】【韵会】都腾切,□音登。【说文】锭也。【徐铉曰】锭中置烛,故谓之镫。今俗别作灯,非是。【楚辞招魂】华镫错些。【刘公干赠五官中郞将诗】明镫熺炎光。 又山名。【山海经】鼓镫之山。 又与登同。【仪礼公食大夫礼】实于镫。【注】瓦豆谓之镫。【疏】诗:于豆于登。毛传:木曰豆,瓦曰登。【後汉礼仪志】瓦镫一,彤矢四。又【广韵】都邓切【集韵】【韵会】【正韵】丁邓切,□音嶝。【广韵】鞍镫。【集韵】马鞁具。【正字通】马鞍两旁,足所踏也。【韩致尧诗】和裙穿玉镫。 又【韵会】豆下跗。【礼祭统】执镫。【注】镫,豆下跗也。【释文】镫,音登。又丁邓反。
鐚 【戌集上】【金字部】 鐚 【集韵】同錏。
鐛 【戌集上】【金字部】 鐛 【扬子方言】鐛,饱也。【注】鐛音映。○按当作。
鐜 【戌集上】【金字部】 鐜 【五音集韵】都回切,音磓。同镦。
【申集中】【虍字部】 【直音】与虐同。详虐字注。
鐞 【备考】【戌集】【金字部】 鐞 【龙龛】同鎒。
鐩 【戌集上】【金字部】 鐩 【玉篇】同鐆。
□ 【未集中】【网字部】 □ 【广韵】【集韵】□卢谷切,音禄。捕鱼具也。或从禄。 又【正字通】一曰□字之讹。
【辰集下】【殳字部】 【集韵】枯公切,音空。击也。本作□。 又【玉篇】音终。尽杀也。
鐪 【戌集上】【金字部】 鐪 【唐韵】郞古切【集韵】笼五切,□音鲁。【说文】煎胶器也。 又【集韵】一曰刀柄。 【集韵】或作鏀。
【子集中】【人字部】 【集韵】的协切,音聑。偛。小人貌。
阵 【戌集中】【阜字部】 阵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直刃切,音□。【玉篇】旅也。【广韵】列也。【史记淮阴侯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阵。【後汉礼仪志】兵官皆肄孙吴兵法六十四阵。 又【玉篇】本作□。【周礼夏官大司马】中春敎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平列□,如战之□。【左传成七年】巫臣通吴於晋,敎之战□。【佩觿集】军□为阵,始於王羲之小学章。◎按史记作阵,非自羲之始也。
镌 【戌集上】【金字部】 镌 【唐韵】【正韵】子全切【集韵】【韵会】遵全切,□音鋑。【说文】穿木镌也。【释名】镌,鐏也。有所鐏入也。 又【广韵】钻也,斫也。【扬子方言】也。晋赵谓之镌。【前汉沟洫志】可镌广之。【注】镌,谓琢凿之。【淮南子本经训】镌山石。【注】镌,犹凿也。【抱朴子臣节卷】昆吾彝器,能者镌勋。【庾信枯树赋】雕镌始就,剞劂仍加。 又【正韵】谪也。【正字通】中外官,降级曰镌级。又【说文】一曰瑑石也。【正字通】瑑圭璧上起□瑑也。今刻石文曰瑑石。 又【集韵】将廉切,音尖。锥也。亦作鋑□。 又【集韵】子兖切,音臇。【博雅】凿也。
鐬 【戌集上】【金字部】 鐬 【广韵】呼会切【集韵】呼外切,□音□。【玉篇】铃声。 又【博雅】鐬鐬,盛也。
鐭 【戌集上】【金字部】 鐭 【集韵】乙六切,音。温器。或作□。 又【五音集韵】乌到切,音奥。义同。
镰 【戌集上】【金字部】 镰 【集韵】同鎌。
【备考】【申集】【艹字部】 【搜眞玉镜】音衣。
铁 【戌集上】【金字部】 铁 〔古文〕铁【唐韵】天结切【集韵】【韵会】【正韵】他结切,□天入声。【说文】黑金也。【书禹贡】厥贡璆铁银镂砮磬。【史记货殖传】邯郸郭纵以冶铁成业,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冶铁富鲁人,曹邴氏亦然。【江淹铜剑赞序】古以铜为兵,至於秦时,攻争纷乱,兵革互兴,铜旣不克给,故以铁足之。 又黄铁,铜也。【书吕□其罚百锾传】锾,黄铁也。【疏】古者金银铜铁,总号为金,此传言黄铁,舜典传言黄金,皆是今之铜也。古人赎罪,悉皆用铜,而传或称黄金,或言黄铁,谓铜为金为铁耳。 又【礼月令】孟冬驾铁骊。【注】铁骊,色如铁。【诗秦风】驷铁孔阜。【传】铁骊也。【疏】铁者,言其黑色如铁。◎按今集注作驖。 又地名。【春秋哀二年】战于铁。【注】铁,卫地,在戚城南。 又水名。【山海经】敝铁之水出焉。 又兽名。【神异经】南方有兽,名曰啮铁,大如水牛,色如漆,食铁,飮水,其粪可作兵器,其利如钢。 又书名。【前汉艺文志】桓宽盐铁论六十篇。 又姓。【正字通】宋铁南仲,明铁铉。又【广韵】复姓。赫连勃勃,攺其支庶为铁伐氏,云庶朕宗族,刚锐如铁,皆堪伐人。 又【集韵】徒结切,音耊。利铁也。
鐶 【戌集上】【金字部】 鐶 【广韵】戸关切【集韵】【正韵】胡关切,□音还。【广韵】指鐶。【集韵】金鐶。【正字通】凡圜郭有孔,可贯系者谓之鐶。【扬子太□经】锤以玉鐶。 又【集韵】随恋切,音。车鐶也。本作鋗。
鐷 【戌集上】【金字部】 鐷 【集韵】虚涉切,音偞。铤也,鐶也。
【午集下】【示字部】 【字汇补】同齐。见汉□文。
铎 【戌集上】【金字部】 铎 【唐韵】待各切【集韵】【韵会】【正韵】达各切,□音度。【说文】大铃也。军法,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两司马执铎。【玉篇】所以宣敎令也。【释名】铎,度也。号令之限度也。【书胤征】遒人以木铎徇于路。【传】木铎,金铃木舌,所以振文敎。【周礼天官小宰】徇以木铎。【注】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木铎,木舌也。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又【地官鼓人】以金铎通鼓。【注】铎,大铃也。振之以通鼓。 又牛铎。【世说】晋荀勖逢赵贾人牛铎鸣,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