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田颂】思乐甸畿,薄采其芳。大君戾止,言籍其农。 又叶奴刀切,音猱。【束皙劝农赋】惟百里之置吏,各区别而异曹。考治民之践职,美莫富乎欢农。
邝 【酉集下】【邑字部】 邝 【广韵】【集韵】□古晃切,音广。【广韵】姓也。出庐江县。 又【广韵】【集韵】□呼光切,音荒。义同。
农 【酉集下】【辰字部】 农 【玉篇】古文农字。注详六画。
【未集下】【舟字部】 【广韵】北萌切,音绷。橹,舟具。又【集韵】舟名。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楚鸠切【集韵】初尤切,□音搊。【博雅】,桊枸也。【玉篇】牛桊也。【类篇】牛鼻系绳具。 又【广韵】板木不正也。 又【集韵】【类篇】□窻兪切,音刍。义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音旬。缝也。○按音义与同。卽字之讹也。
车 【酉集下】【车字部】 车 〔古文〕□【广韵】九鱼切【集韵】【韵会】【正韵】斤於切,□音居。【广韵】车,辂也。【古史考】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少昊时加牛,禹时奚仲为车正,加马。【书舜典】车服以庸。【易大有】大车以载。【论语疏】大车,牛车,平地载任之车也。小车,驷马车、田车、兵车、乘车也。 又山车,自然之车也。【礼礼运】山出器车。【疏】谓其政太平,山车垂钩,不揉治而自员曲也。 又巾车,官名。【周礼春官】巾车,掌公车之政令。【注】巾,犹衣也。巾车,车官之长,车皆有衣以为饰,故名。 又公车,署名。【後汉光武纪】诏公卿、司隶、州牧,举贤良方正各一人,遣诣公车。【注】公车令一人,掌殿司马门。天下上书及徵召,皆总领之。公车所在,因以名焉。 又揭车,香草名。【屈原离骚】畦留夷与揭车。【注】留夷、揭车,皆香草也。 又覆车,网名。【尔雅释器】罦,覆车也。【注】今之翻车,有两辕,中施罥以捕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昌遮切,音砗。【说文】舆轮总名。 又牙车,牙所载也。【左传僖五年】辅车相依。【注】辅,颊辅。车,牙车。【疏】车,牙下骨之名也。或又谓之颔车。辅为外表,车为内骨,故云相依。 又姓。汉丞相田千秋,以年老,得乘小车出入省中,时人谓之车丞相。其子孙因以为氏。又子车,复姓。【诗秦风】子车仲行。 又叶仓何切,音磋。【程晓伏日诗】平生三伏日,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又□。□hōng,众车声。
轧 【酉集下】【车字部】 轧 【广韵】於黠切【韵会】【正韵】乙黠切,□音扎。【说文】车辗也。【六书故】车载重,蹍轧有声也。 又□名。【前汉匈奴传】罪小者轧,大者死。【注】谓辗转轹其骨节,若今之厌踝也。又势相倾也。【庄子人闲世】名也者,相轧也。【唐书李宗闵传】树党相磨轧。 又轧芴,致密也。【前汉司马相如传】缜纷轧芴。【史记】作轧沕。 又轧忽,长远之貌。【前汉礼乐志】淸风轧忽。 又軮轧,无涯际也。【扬雄甘泉赋】軮轧无垠。 又【集韵】膺眼切,音□。义同。 又叶乙役切,音郁。【张衡南都赋】流湍投濈,砏汃輣轧。长输远逝,漻泪淢汨。【注】輣轧,波相激之声。
【午集上】【甘字部】 【广韵】许兼切【集韵】馨兼切,□音莶。与馦同。【博雅】馦馦,香也。 又【集韵】火占切,音□。义同。
【午集上】【瓜字部】 【集韵】鲁猥切,音磥。□,瓜中。 又【正字通】一曰伤熟瓜。
轨 【酉集下】【车字部】 轨 〔古文〕□□【广韵】居洧切【集韵】【韵会】矩鲔切,□音宄。【说文】车辙也。【孟子】城门之轨。【注】车辙迹也。 又车轴也。【礼少仪】其在车,左执辔,右受爵,祭左右轨范乃飮。【注】轨,谓轊头也。又【正韵】法也,则也。【左传隐五年】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前汉贾山传】轨,事之大者也。【注】轨谓法度,故凡不循法度者,谓之不轨。 又【正韵】循也。【史记天官书】星辰轨道。【注】谓循其常道也。【前汉贾谊传】诸侯轨道。【注】言循法度也。 又与宄通。【左传成十七年】乱在外为奸,在内为轨。御奸以德,御轨以□。【注】轨本作宄。 又【仪礼公食大夫礼】宰夫设黍稷六簋于俎西。【注】簋,古文作轨。 又叶居有切,音九。【诗邶风】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又叶果许切,音举。【陆机凌霄赋】削陋迹于介丘兮,省仙游而投轨。觊情累以遂济兮,岂时俗之云阻。○按《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经涂九轨。注:轨,谓辙广,非。轨卽辙也。《韵会》,轮有高下广狭,皆定于轨。轮中之轨旣同,则辙迹亦同,因谓车辙亦曰轨。其实轨乃轊头也。自《说文》以轨为车辙,後人沿之,遂专以车辙训轨,失其字之本义矣。《郉昺孝经序》疏云:两辙之闲曰轨,车所轹曰辙。此为确诂云。
军 【酉集下】【车字部】 军 〔古文〕□【广韵】举云切【集韵】【韵会】拘云切,□音君。【玉篇】众也。【周礼地官】五师为军。【注】万二千五百人。周制: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又军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军礼平邦国。【注】谓威其不协僭差者。 又师所驻曰军。【左传桓六年】军於瑕以待之。【战国策】军于邯郸之郊。【注】屯也。 又姓。冠军侯之後,因氏。 又【说文】军,圜圉也。一曰军,兵车也。
軎 【酉集下】【车字部】 軎 【玉篇】于刿切,音卫。【说文】车轴头也。 又【广韵】祥岁切【集韵】旋岁切,□音篲。义同。 【集韵】或从彗从慧从惠,音义□同。考证:〔【玉篇】干刿切。〕 谨照原文改于刿切。
辉 【酉集下】【车字部】 辉 【广韵】许归切【集韵】呼韦切,□音挥。【集韵】光也。火之光也。 【说文】作辉。
軏 【酉集下】【车字部】 軏 【广韵】【集韵】【韵会】□鱼厥切,音月。【说文】车辕端持衡者。【论语】小车无軏。 又【广韵】【集韵】【正韵】□五忽切,音兀。义同。 【说文】本作。今通用軏。
軐 【酉集下】【车字部】 軐 【广韵】【集韵】□先见切,音线。转軐,车迹也。 又【玉篇】之刃切,音震。车也。 又【集韵】思晋切,音信。义同。
軳 【酉集下】【车字部】 軳 【集韵】薄交切,音庖。【广韵】戾也。 又车轸也。
辿 【酉集下】【辵字部】 辿 【篇海】丑延切,音脠。缓步也。 又人名。【魏志】钟会子名辿。【注】辿,敕连反。
锅 【戌集上】【金字部】 锅 【广韵】【韵会】【正韵】□古禾切,音戈。【玉篇】车釭。【扬子方言】车釭,齐燕海岱之闲谓之锅。 又【玉篇】盛膏器。【扬子方言】自关而西,盛膏者乃谓之锅。 又【广韵】温器。【正字通】俗谓釜为锅。 又【玉篇】公祸切,音过。义同。 又【集韵】古火切,音果。刈钩也。与鐹同。 【集韵】或作鈛□。
軑 【酉集下】【车字部】 軑 【广韵】特计切【集韵】【韵会】【正韵】大计切,□音地。【说文】车輨也。【屈原离骚】齐玉軑而□驰。 又【广韵】车轮也。【扬子方言】韩楚之闲谓轮曰軑。又【正韵】度柰切,音大。地名。【前汉地理志】江夏郡有軑县。【後汉王霸传】子符徙封軑侯。讹作軑。○按字书□无軑字,《集韵》收軑字,音义□同軑。字汇又讹作軚,□可删。軑字从车从犬。
轩 【酉集下】【车字部】 轩 【广韵】【集韵】【韵会】□虚言切,音掀。【说文】曲輈轓车也。【徐曰】载物则直輈。轩,大夫以上车。轓,两旁壁也。【左传闵二年】鹤有乘轩者。【注】轩,大夫车。【又】归夫人鱼轩。【注】鱼轩,夫人车。又【定九年】与之犀轩。【注】犀轩,卿车。夫人车以鱼为饰,卿车以犀皮为饰也。 又车前高曰轩,前下曰轾。【诗小雅】戎车旣安,如轾如轩。【注】轾,车覆而前也。轩,车却而後也。【後汉马援传】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後不能令人轩。【注】言为人无所轻重也。 又檐宇之末曰轩。【左思魏都赋】周轩中天。【注】周轩,长廊有窗而周回者。 又殿堂前檐特起曲椽无中梁者亦曰轩。天子不御正座而御平台,曰临轩。【前汉史丹传】天子自临轩槛。【注】轩槛,栏版也。 又轩县,乐县也。【周礼春官小胥】诸侯轩县。【注】轩县三面,其形曲,故又谓之曲县。 又笑貌。【後汉方技传】轩渠笑自若。【天禄外史】韩王轩然仰笑。 又舞貌。【淮南子道应训】轩轩然迎风而舞。 又自得之貌。【唐书孔戣传】轩轩自得。又与宪通。【礼乐记】致右宪左。【注】宪读为轩,足仰也。 又黎轩,国名。【史记大宛传】北有奄蔡、黎轩。【注】国在西海之西。 又姓。黄帝号轩辕,後因为氏。又轩丘,复姓。梁相轩丘豹。 又【集韵】【韵会】□许建切,音宪。【礼内则】麋鹿田豕,麕皆有轩。【注】切肉大如藿叶也。 又【集韵】居言切,音鞬。人名。【前汉功臣表】众利侯伊卽轩。 又【集韵】许偃切,音幰。车轼。 又【篇海】呼旱切。与通。人名。郑有轩虎。 又叶许斤切,音欣。【陆云夏府君诔】丘园靡滞,鸾骥凭轩。岂方伊类,捉发躬勤。考证:〔【礼乐记】坐右宪左。〕 谨照原文坐右改致右。
軓 【酉集下】【车字部】 軓 同□。【周礼夏官大驭】左执辔,右祭两轵,祭軓。【郑氏曰】軓,车轼前也。【杜子春曰】軓当为□。
【寅集上】【宀字部】 【唐韵】莫礼切【集韵】母礼切,□音米。【说文】寐而未厌也。【集韵】熟寐也,或作□。
轫 【酉集下】【车字部】 轫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而振切,音刃。【说文】碍车也。【徐曰】止轮之转,其物名轫。 又止物之行皆曰轫。【後汉申屠刚传】光武尝欲出游,刚谏不听,遂以头轫乘舆轮。【注】谓以头止车轮也。 又去轫,轮动而车行,故凡事始启行曰发轫。【屈原离骚】朝发轫于天津。又【後汉冯衍传】发轫新丰兮徘徊镐京。 又与仞同。【孟子】掘井九轫。
軖 【酉集下】【车字部】 軖 【广韵】巨王切【集韵】曲王切,□音劻。【说文】方车也。一曰一轮车。【正字通】卽今役夫运载者。 又【集韵】渠王切,音狂。车戾也。 【说文】本作□。俗省作軖。又讹作□。
軘 【酉集下】【车字部】 軘 【广韵】【集韵】【韵会】徒浑切【正韵】徒孙切,□音屯。【说文】兵车也。【左传宣十二年】晋人惧二子之怒楚也,使軘车逆之。
軙 【酉集下】【车字部】 軙 【玉篇】古文□字。注详阜部八画。【广韵】作敶。
軚 【酉集下】【车字部】 軚 【正字通】軑字之讹。
轭 【酉集下】【车字部】 轭 【广韵】於革切【集韵】【韵会】【正韵】乙革切,□音厄。【正韵】辕端横木,驾马领者。【周礼冬官考工记】輈人衡任。【注】衡任谓两轭之闲也。【疏】服马有二,一马有一轭。轭者,厄马领不得出也。 【集韵】或作枙。【庄子马蹄篇】加之以衡枙。 又叶乙役切,音郁。【古诗】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
軜 【酉集下】【车字部】 軜 【广韵】【正韵】□奴荅切,音纳。【说文】骖马内辔,系轼前者。【诗秦风】鋈以觼軜。【疏】谓白金饰皮为觼,以纳物也。四马八辔,而经传皆言六辔,明有二辔,当系之马之有辔者,所以制马之左右,令之随逐人意。骖马欲入,则逼於胁驱,内辔不须牵挽,故知纳者,纳骖内辔,系於轼前也。考证:〔【诗秦风】鋈以觼軜。【笺】谓白金饰皮为觼,以纳物也。〕 谨照原书笺改疏。
軝 【酉集下】【车字部】 軝 【广韵】巨支切【集韵】【韵会】翘移切【正韵】渠宜切,□音奇。【说文】长毂之軝。【诗小雅】约軝错衡。【注】约,束也。以皮缠束车之毂,而朱之也。错,文也。【诗诂】軝,毂之旁出者也。○按《考工记》参分其毂长,二在外一在内,以置其辐。是毂之外者长,而内者短也。軝非毂名,乃毂之外长而旁出者。凡在轮中者通名为毂。毂之旁出者为軝。
軞 【酉集下】【车字部】 軞 【篇海】莫袍切,音毛。公车也。【诗魏风殊异乎公路笺】公路,主君之軞车,庶子为之。 通作旄。【左传宣二年】赵盾为旄车之族。
软 【酉集下】【车字部】 软 俗软字。详後软字注。
軠 【酉集下】【车字部】 軠 【集韵】尼心切,音絍。纺车。
郘 【酉集下】【邑字部】 郘 【广韵】力举切【集韵】两举切,□音吕。亭名。考证:〔【集韵】雨举切。〕 谨照原文雨举改两举。
軡 【酉集下】【车字部】 軡 【集韵】渠今切,音琴。地名,在江南。 又其淹切,音黔。軡中,地名。通作黔。
【午集上】【瓜字部】 【玉篇】徒门切,音屯。【博雅】□,瓜属也。【类篇】作□。
【补遗】【丑集】【女字部】 【篇海类编】苦绞切,音巧。女字。
軥 【酉集下】【车字部】 軥 【广韵】其俱切【集韵】【韵会】权俱切,□音衢。【说文】轭下曲者。【韵会】车轭两边叉马颈者。【左传襄十四年】射两軥而还。【注】车轭下卷者。 又【广韵】古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居侯切,□音钩。【广韵】车軥心木。 又夏后氏之辂曰軥。通作钩。【释名】钩车以行为阵,钩股曲直有正,夏所制也。 又【广韵】【正韵】古□切【集韵】【韵会】居□切,□音遘。【广韵】軥槅,挽车也。 又【等韵】公□切,音苟。【前汉朱家传】乘不过軥牛。【注】軥,軥枙也。軥牛,小牛也。
軦 【酉集下】【车字部】 軦 【集韵】【韵会】许放切【正韵】虚放切,□音况。黄軦,虫名。【庄子至乐篇】黄軦生乎九猷。
【巳集下】【犬字部】 【广韵】余亮切【集韵】弋亮切,□音漾。【广韵】,兽如师子,食虎豹及人。【集韵】如狻猊,食熊罴。 又【神异经】北方大荒中有兽,咋人则疾,名曰。,恙也。常入人室屋,黄帝杀之,人无忧疾,谓之无恙。 【集韵】或作□。
軧 【酉集下】【车字部】 軧 【广韵】都礼切【集韵】【韵会】【正韵】典礼切,□音邸。【说文】大车後也。 又【集韵】□尼切,音池。车两尾也。 又【集韵】展几切,音□。大车後至。
軨 【酉集下】【车字部】 軨 【广韵】【韵会】□郞丁切,音灵。【说文】车轖闲横木。【玉篇】车阑也。【集韵】车有和铃也。【礼曲礼】展軨效驾。【注】车辖头轊也。 又猎车也。【前汉宣帝纪】以軨猎车奉迎曾孙。【注】载猎车前有曲軨。 又重较也。【楚辞九辩】倚结軨兮长太息。 又颠軨,地名。【左传僖二年】入自颠軨。【注】虞境也。 又軨軨,兽名。【山海经】空桑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虎文,其名曰軨軨。 又与棂通。【扬雄甘泉赋】据軨轩而周流兮。【注】軨轩,谓前轩之軨也。軨者,轩闲小木也。或作、,音义□同。考证:〔【礼曲礼】展铃效驾。〕 谨照原文铃改軨。〔【前汉宣帝纪】以軨车奉迎曾孙。【注】軨车,猎车前有曲铃。〕 谨照原文以軨下增猎字。注中軨车猎车改载猎车。曲铃改曲軨。〔又軨,地名。【左传僖二年】入自軨。〕 谨照原文两字□改颠。
轸 【酉集下】【车字部】 轸 【集韵】【韵会】【正韵】□止忍切,音胗。【说文】车後横木也。 又【广韵】转也,动也。【扬子太□经】轸转其道。 又车众盛也。【淮南子兵略训】士卒殷轸。【注】殷轸,乘舆多盛貌。 又纡轸,隐曲也。【楚辞九章】心郁结而纡轸。又地形盘曲貌。【後汉冯衍传】路纡轸而多艰。 又轸怀,痛念也。【楚辞九章】出国门而轸怀。 又【韵会】宿名。【史记律书】轸者,言万物益大而轸轸然也。又【天官书】轸为车,主风。【注】轸与巽同位,车动行疾有似于风,故主风。 又琴下转弦者谓之轸。【李白诗】拂霜弄瑶琴。 又国名。【左传桓十一年】楚屈瑕将盟贰、轸。【注】贰、轸皆国名。 又姓。○按《考工记》加轸与轐焉。郑注云:轸,舆也。《轮人》轸围注:轸,舆後横者也。《輈人》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疏云:象地以舆方而言,不言舆言轸者,轸,舆之本也。戴侗据舆方之说以驳郑氏,谓轸为舆四面木。《博雅》轸谓之枕,《释名》轸,枕也。轸横在前如卧床之有横枕也。枕有横无直,则四面之说非也。《韵会》轸注引《秦风小戎》俴收注云:收,轸也。疏云:大车前轸至後轸其深八尺,兵车之轸四尺四寸,比之为浅,故曰俴收。收者,车前後两端横木所以收敛所载也。合郑注与《诗》疏观之,则是四面方者为舆,前後横者为轸,皆加于伏兔之上以载人物者也。郑注屡变其辞,非自相矛盾,各就本文所重言之耳。
軬 【酉集下】【车字部】 軬 【广韵】扶晚切【集韵】【正韵】父远切,□音饭。【广韵】车軬。【释名】軬,籓也。蔽水雨也。 又【集韵】步本切,音泍。车上篷也。 或作輽、□。
軭 【酉集下】【车字部】 軭 【广韵】去王切【集韵】曲王切,□音匡。【说文】车戾也。 又【广韵】巨王切【集韵】渠王切,□音狂。义同。
軮 【酉集下】【车字部】 軮 【广韵】乌朗切【集韵】倚朗切,□音盎。【广韵】軮轧,声也。 又【集韵】远相映貌。 又房六切,音伏。县名。【後汉皇后纪】浚仪公主适軮侯。【注】軮县,属江夏郡。 【正字通】旧注軮轧与坱圠同,引扬雄《甘泉赋》忽軮轧而无垠。按《楚辞》坱兮圠兮,贾谊赋坱圠无垠。圠与轧通,坱俗作軮。扬赋本作坱轧,攺作軮,非。
軯 【酉集下】【车字部】 軯 【集韵】【韵会】【正韵】□披耕切,音伻。【玉篇】车行声。 又钟鼓声。【张衡东京赋】軯磕隐訇。 又雷声。【张衡思□赋】丰隆軯其震霆兮。【注】丰隆,雷神也。
軰 【酉集下】【车字部】 軰 俗辈字。
轱 【酉集下】【车字部】 轱 【广韵】苦胡切【集韵】空胡切,□音枯。【广韵】车也。 又山名。【山海经】有依轱之山。 又姓。 又【集韵】攻乎切,音姑。义同。
轳 【酉集下】【车字部】 轳 【广韵】落胡切【集韵】【韵会】【正韵】龙都切,□音卢。【广韵】辘轳,圆转木也。【集韵】□轳,井上汲水木。或作樚栌。互详前辘字注。
【午集上】【瓦字部】 【广韵】胡男切【集韵】胡南切,□音含。似甁有耳。【类篇】□瓿,小瓶。 又【集韵】姑南切,音甘。器敛口者。瓿字原从瓦从咅。
郥 【补遗】【酉集】【邑字部】 郥 【字汇补】邦沛切,音贝。地名。【罗泌国名记】卽郥氏定十三年,齐、卫境垂葭也,诸樊入郧,取楚夫人。
軵 【酉集下】【车字部】 軵 【广韵】【正韵】而陇切【集韵】【韵会】乳勇切,□音冗。【说文】反推车,令有所付也。一曰轻车。【前汉冯奉世传】再三发軵。 又【集韵】斐古切,音拊。推也。【淮南子览训】軵车奉馕。 又人冬切,音近茸。挤也。【淮南子泛论训】相戏以刃者,太祖軵其肘。又【说林训】倾者易覆,倚者易軵也。【集韵】或作□。俗作□。
軶 【酉集下】【车字部】 軶 【说文】轭本字。
軷 【酉集下】【车字部】 軷 【广韵】【集韵】【韵会】□蒲拨切,音拔。【广韵】将出祭名。【诗大雅】取羝以軷。【注】祭行道之神也。【周礼夏官】大驭掌驭玉路以祀,及犯軷。【注】山行曰軷。犯者封土为山象,以菩刍棘柏为神主,旣祭,以车轹之而去,喩无险难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蒲盖切,音旆。义同。考证:〔【周礼夏官】大驭掌玉路以祀,及犯軷。〕 谨照原文掌下增驭字。
轴 【酉集下】【车字部】 轴 【广韵】【正韵】直六切【集韵】【韵会】仲六切,□音逐。【说文】持轮。【释名】轴,抽也。入毂中可抽出也。 又织具。【诗小雅】杼轴其空。【注】杼,持纬者。轴,受经者。 又卷轴。【韩愈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又乾轴、地轴,皆取旋运轮转之意。【袁宏三国名臣赞】□回乾轴。【木华海赋】地轴挺拔而争回。 又当轴,秉国政也。【前汉田千秋传】当轴处中。 又病不能行也。【诗卫风】硕人之轴。【笺】病也。【注】盘桓不行之意。 又地名。【诗郑风】淸人在轴。【注】轴,河上卫地。 【集韵】一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许九切,音朽。乾饭屑也。
【午集上】【玉字部】 【说文】古文瑁字。注详九画。〇按《说文》《集韵》《类篇》作。《玉篇》作□。《字汇》《正字通》删存□。今两存之。
轵 【酉集下】【车字部】 轵 【广韵】【正韵】诸氏切【集韵】【韵会】掌氏切,□音纸。【说文】车轮小穿。【释名】轵,指也。如指而见于毂头也。【周礼夏官大驭】祭两轵。【注】轵,谓轊头也。 又县名。【史记汉高祖纪】秦王子婴降轵道旁。 又岐也。【尔雅释地】北方有轵首蛇。【注】岐头蛇也。 又语辞。【庄子大宗师】许由曰:而奚来为轵。【注】轵、只同。 又药名。【本草】连翘。一名轵。
轺 【酉集下】【车字部】 轺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余招切,音遥。【说文】小车也。【释名】轺,遥也。四向远望之车也。【前汉平帝纪】徵天下通知逸经古记者,在所为驾,一封轺传,遣诣京师。【注】以一马轺车而乘传。 又【广韵】市招切【集韵】时饶切,□音韶。【正韵】丁聊切,音刁。义□同。 一作□。
轲 【酉集下】【车字部】 轲 【广韵】苦何切【集韵】【韵会】丘何切,□音珂。【说文】车接轴也。 又【广韵】轗轲,不遇也。车行不利曰轗轲,故人不得志亦谓之轗轲。【楚辞七谏】坎轲留滞。 又【广韵】枯我切【集韵】【韵会】【正韵】口我切,□音可。义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口个切,音课。义同。
轶 【酉集下】【车字部】 轶 【广韵】夷质切【集韵】【韵会】【正韵】弋质切,□音佚。【说文】车相出也。【楚辞远游】轶迅风于淸源。【注】从後出前也。 又【广韵】过也,突也。【後汉冯衍传】轶范蠡之绝迹。 又【集韵】侵轶也。【左传隐九年】惧其侵轶我也。 又屈轶,草名。【博物志】尧时有草生於庭,佞人至则屈而指之。 又与逸通。【史记伯夷传】睹轶诗,可异焉。 又散轶也。【史记五帝纪】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 又与溢通。【前汉地理志】轶为荥。【禹贡】作溢。 又【广韵】【集韵】【韵会】徒结切【正韵】杜结切,□音絰。义同。 又与迭通。【史记封禅书】轶兴轶废。 又【集韵】【正韵】□直列切,音彻。与辙通。详後辙字注。考证:〔【楚辞九叹】轶迅风于淸源。〕 谨照原文九叹改远游。
軽 【备考】【酉集】【车字部】 軽 【川篇】与轻同。
轼 【酉集下】【车字部】 轼 【广韵】赏职切【集韵】所职切,□音拭。【说文】车前也。【释名】轼,式也。所伏以式敬者也。【後汉张湛传】轼辂马。【注】乘车必正立,有所敬则抚轼,谓小俯也。 通作式。【论语】式负版者。
軿 【酉集下】【车字部】 軿 俗輧字。详後輧字注。
輀 【酉集下】【车字部】 輀 【广韵】【韵会】【正韵】如之切【集韵】人之切,□音而。【说文】丧车。 【玉篇】同□。
輁 【酉集下】【车字部】 輁 【广韵】【集韵】□渠容切,音蛩。【广韵】輁轴,所以支棺。【仪礼旣夕】侇床輁轴。【注】輁状如长床,穿桯前後,著金而关轴。 又【广韵】居竦切【集韵】古勇切,□音拱。义同。
輂 【酉集下】【车字部】 輂 【广韵】居玉切【集韵】【韵会】拘玉切,□音锔。【说文】大车驾马也。【周礼地官乡师】正治其徒役与其輂辇。【注】輂,驾马。辇,人挽行,所以载任器也。 又举土器。【前汉五行志】□畚輂。【注】輂,所以舆土也。
较 【酉集下】【车字部】 较 【广韵】古岳切【集韵】【韵会】【正韵】讫岳切,□音觉。【说文】车輢上曲铜也。【崔豹古今注】车较,重耳也。在车辇上重起,如两角然。【诗卫风】猗重较兮。【注】较,高于轼。輢是两旁植木,较横輢上。盖古者车皆立乘,平常立则凭较,若应为敬,乃俯凭轼。较在轼上,若两较然,故云重较。 又【广韵】车箱也。【後汉舆服志】金薄缪龙,为舆倚较。【注】车箱为较。 又与角通,相竞也。【孟子】鲁人猎较。 又【广韵】古孝切,音敎。与校通。比较也。 又【广韵】略也。【孝经】盖天子之孝也。【疏】盖者,辜较之辞。辜较,犹梗槪也。言举其大略也。 又【正韵】著明貌。【前汉孔光传】较然甚明。 【集韵】或作。今通用较。考证:〔【後汉舆服志】金簿缪龙,为舆倚较。〕 谨照原文金簿改金薄。
輄 【酉集下】【车字部】 輄 【广韵】同□。详後□字注。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下革切,音核。【类篇】衣领内谓之□。
【补遗】【午集】【目字部】 【字汇补】汤劳切,音叨。目重脸也。见□字注。
辂 【酉集下】【车字部】 辂 【广韵】洛故切【集韵】【韵会】【正韵】鲁故切,□音路。【玉篇】大车也。【释名】天子所乘曰玉辂。谓之辂者,言行於道路也。 又辕缚也。【仪礼旣夕】宾奉币,当前辂,致命。【注】辂,辕缚,所以属引。【疏】谓以木缚于辕上,以属引而挽之也。 又大也。【後汉张湛传】礼下公门轼辂马。【注】辂,大也。君所居曰辂,寝车曰辂车。 又颐辂,虫名。【庄子至乐篇】颐辂生乎食醯。 又【集韵】历各切【韵会】辖各切,□音核。【史记娄敬传】脱挽辂。【注】一木横遮车前,二人挽之,三人推之。 又【集韵】鱼驾切【正韵】五驾切,□音迓。【左传僖十五年】辂秦伯将止之。【注】辂,迎也。 又与路通。经书车辂之辂多作路。考证:〔【仪礼旣夕】宾奉币,当前辂致命。【注】辂,辕缚,所以属靷。【疏】谓以木缚于辕上,以属靷而挽之〕 谨照原文两靷字□改引。〔【後汉张湛传】礼下公门,式辂马。【注】辂,大也。君所居曰辂,寝车曰辂马。〕 谨照原文式改轼。注车曰辂马改车曰辂车。
輈 【酉集下】【车字部】 輈 【广韵】【集韵】【韵会】张流切【正韵】职流切,□音舟。【说文】车辕也。【诗秦风】五楘梁輈。【注】梁輈,从轸以前稍曲而上,至衡则向下勾之。衡横居輈下,而輈形穹隆如屋之梁,故曰梁輈。【左传隐十一年】颖考叔挟輈以走。【疏】《方言》:楚卫之闲谓辕为輈。 又輈张,强梁貌。【後汉董皇后传】汝今輈张,怙汝兄耶。
载 【酉集下】【车字部】 载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作代切,音再。【说文】乘也。【易大有】大车以载。又承也,胜也。【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载物。 又事也。【书舜典】有能奋庸,熙帝之载。【注】言奋起其功,以广帝尧之事也。 又始也。与哉通。【诗豳风】春曰载阳。【孟子】汤始征,自葛载。 又则也,助语辞。【诗周颂】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又成也。【书益稷】乃赓载歌。【注】赓,续也。续歌以成其义也。 又行也。【书皋陶谟】载采采。【注】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也。 又满也。【诗大雅】厥声载路。 又记载也。【书洛诰】丕视功载。【注】视群臣有功者记载之。【史记伯夷传】载籍极博。 又饰也。【淮南子兵略训】载以银锡。【注】箭以银锡饰之也。 又载师,官名。【周礼地官载师注】载之为言事也,事民而税之也。 又姓。 又【广韵】【集韵】【韵会】□昨代切,音在。【集韵】舟车运物也。【诗小雅】其车旣载。【注】才再反。 又【广韵】作亥切【集韵】【正韵】子亥切,□音宰。年也。【书尧典】朕在位七十载。◎按《尔雅释天》载,岁也。注:载,始也。取物终更始之义。蔡邕《独断》载,岁也。言一岁之中莫不覆载也。据此则年载之载亦可作去声读也。 又【集韵】都代切,音戴。与戴通。【诗周颂】载弁俅俅。【礼月令】载以弓韣。 又叶子利切,音祭。【诗小雅】受言载之。叶下喜。 又叶节力切,音卽。【诗小雅】召彼仆夫,谓之载矣。叶上牧棘。考证:〔【书洛诰】丕视工载。【注】视群臣有功者记载之。〕 谨照原文工载改功载。
轾 【酉集下】【车字部】 轾 【五音集韵】知义切,音智。【说文】低也。【正韵】车前重也。【诗小雅】如轾如轩。互详前轩字注。 【说文】作□。别作□□□,通作挚。
輎 【酉集下】【车字部】 輎 【广韵】所交切【集韵】师交切,□音稍。【玉篇】兵车。【集韵】兵车以鹿皮为饰。
輐 【酉集下】【车字部】 輐 【集韵】戸管切【韵会】五管切【正韵】胡管切,□音缓。【集韵】圆也。□截之所用。【庄子序】椎拍輐断。或作魭。 又【韵会】【正韵】□五换切,音玩。刓去圭角也。 又【集韵】胡满切,音豢。义同。
輑 【酉集下】【车字部】 輑 【广韵】去伦切【集韵】【正韵】区伦切,□音囷。【广韵】车轴相连也。【扬子方言】輑谓之轴。【张衡南都赋】堤塍相輑。 又【玉篇】牛陨切,音。【说文】车前横木。 又【集韵】牛吻切,音□。义同。
【申集上】【艹字部】 【佩觽集】徒再切,音代。草貌。
【酉集上】【言字部】 【广韵】【集韵】□许讫切,音迄。【广雅】□,语也。【玉篇】语声。【广韵】语瞋声。又【集韵】语难貌。 又【集韵】许岂切,欷上声。语也。 又许几切,屭上声。义同。 又虚器切,音屭。亦语声。 又许旣切,欷去声。语气也。 又许斤切,音欣。大言也。
辄 【酉集下】【车字部】 辄 【广韵】陟叶切【集韵】【韵会】陟涉切,□音□。【说文】车两輢也。 又【广韵】专辄也。 又【增韵】忽然也。【韵会】每事卽然也。 又足疾也。【春秋昭二十年】秋,盗杀卫侯之兄辄。【谷梁传】辄者何,两足不能相过也。齐谓之綦,楚谓之踂,卫谓之辄。 又姓。◎按《说文》从车耴声。俗或作輙,非。考证:〔【谷梁传】辄者何,两足不相过也。〕 谨照原文不字下增能字。
挽 【酉集下】【车字部】 挽 【广韵】无远切【集韵】【韵会】武远切,□音挽。【说文】引车也。【周礼春官巾车】辇车组挽。【左传襄十四年】或挽之,或推之。【注】前牵曰挽,後送曰推。 又【韵会】《前汉张良传》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扬雄传》娄敬委辂脱挽。□音晚。或作挽。 又挽歌,丧车执绋者相和声。 又【韵会】【正韵】□无贩切,音万。义同。
轾 【酉集下】【车字部】 轾 【五音集韵】知义切,音智。【说文】低也。【正韵】车前重也。【诗小雅】如轾如轩。互详前轩字注。 【说文】作□。别作□□□,通作挚。
辅 【酉集下】【车字部】 辅 【广韵】扶雨切【五音集韵】父雨切,□音□。【说文】人颊骨也。【易咸卦】咸其辅颊舌。【注】辅,上颔也。【左传僖五年】辅车相依。 又【正韵】车辅,两旁夹车木也。【诗小雅】乃弃尔辅。【疏】辅以佐车,可解脱之物。今人缚杖于辐,以孩辅车也。 又【广韵】毗辅,相助也,弼也。【增韵】扶也。【易泰卦】辅相天地之宜。【书说命】朝夕纳诲,以辅台德。 又以物相将曰辅。【周礼地官】乡大夫以旌节辅令则达之。【注】民虽以徵令行,其将之者无节,则不得通。 又四辅,官名。【礼文王世子】设四辅。【注】谓师、保、疑、丞也。 又府史胥徒亦谓之辅。【周礼天官大宰】置其辅。【注】庶人在官者也。 又【韵会】四辅,星名。所以辅佐北极。 又三辅,郡名。汉京兆、左冯翊、右扶风。 又辅氏,地名。【左传宣十五年】秦伐晋,次于辅氏。 又龙辅,玉名。【左传昭二十九年】公使献龙辅于齐侯。 又姓。晋智果别族为辅氏。考证:〔【诗小雅】无弃尔辅。【注】辅以佐车,可解脱之物。今人缚杖于辐,防辅之脱也。〕 谨照原文无弃改乃弃。注改疏。防辅之脱改以孩辅车。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都宗切,音冬。女字。
□ 【备考】【未集】【米字部】 □ 【五音篇海】音粥。
轻 【酉集下】【车字部】 轻 〔古文〕□□【广韵】去盈切【集韵】【韵会】牵盈切【正韵】丘京切,□音卿。【说文】轻车也。【广韵】重之对也。 又去声。【广韵】虚正切【集韵】【韵会】牵正切【正韵】丘正切,□音庆。【集韵】疾也。【左传桓十二年】绞小而轻,轻则寡谋。又【僖三十三年】秦师轻而无礼。
逌 【酉集下】【辵字部】 逌 【正韵】于求切,音由。【玉篇】气行貌。 又【正韵】逌尔,笑貌。【史记赵世家】烈侯逌然。【注】宽缓也。【班固答宾戏】主人逌尔而笑。【注】逌尔,宽舒颜色之貌。 又【字汇补】古由字。【班固幽通赋】栗取吊於逌吉兮。 又与攸同。【前汉五行志】彝伦逌叙。又【地理志】酆水逌同。
逍 【酉集下】【辵字部】 逍 【唐韵】相邀切【集韵】【韵会】【正韵】先雕切,□音宵。【说文】逍遥犹翱翔也。【诗郑风】河上乎逍遥。 又逍遥,与消摇通。【庄子逍遥游注】黄几复云:逍者,消也。如阳动冰消,虽耗也,不竭其本。遥者,摇也。如舟行水摇,虽动也不伤其内。
逎 【酉集下】【辵字部】 逎 【集韵】遒古作逎。注详九画。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逎县,属涿郡。
透 【酉集下】【辵字部】 透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他□切,偷去声。【说文】跳也,过也。 又【增韵】彻也,通也。 又【广韵】惊也。【扬子方言】宋、卫、南楚凡相惊曰獡,或曰透。【注】皆惊貌。獡,音铄。
逐 【酉集下】【辵字部】 逐 〔古文〕□【唐韵】【正韵】直六切【集韵】【韵会】仲六切,□音轴。【说文】追也。【左传隐九年】祝□逐之。又【隐十一年】子都拔戟以逐之。 又【广韵】驱也。【正韵】斥也,放也。【史记李斯传】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又【管仲传】三仕三见逐。 又【玉篇】竞也。【左传昭元年】自无令王诸侯逐进。【後汉赵壹传】捷慑逐物,日富月昌。 又【正韵】逐逐,笃实也。又驰貌。【易颐卦】其欲逐逐。 又日逐,地名。【前汉宣帝纪】迎日逐,破车师。 又【集韵】【韵会】□亭历切,音迪。【易】其欲逐逐。【苏林】音迪。 又【字汇补】同门切。与豚同。【山海经】苦山有兽焉,名曰山膏,其状如逐。 又【集韵】直佑切,音胄。奔也。【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考证:〔【左传昭元年】自无令诸侯逐进。〕 谨照原文令下增王字。
逑 【酉集下】【辵字部】 逑 【唐韵】巨鸠切【集韵】【韵会】【正韵】渠尤切,□音求。【说文】聚敛也。【诗大雅】以为民逑。 又【玉篇】匹也,合也。【诗周南】君子好逑。【前汉扬雄传】□逑索耦。 又【字汇补】与絿同。【尔雅释训】维逑,鞠也。【疏】逑,急迫也。鞠,穷也。 又祭神名。【史记封禅书】诸布诸严诸逑之属,百有余祠。考证:〔【尔雅释训】维逑,鞠也。【注】逑,急迫也。鞠,穷也。〕 谨照原书注改疏。
递 【酉集下】【辵字部】 递 【正字通】俗递字。递
【广韵】徒礼切【集韵】【韵会】【正韵】待礼切,□音悌。【说文】更易也。【广韵】递,代也。【正韵】更迭也。【尔雅释诂】递,迭也。【注】更迭,闲厕相代之义也。【前汉郊祀歌】四兴递代八风生。 又【正韵】迢递,远也。 又【增韵】传递,驿递也。 又递钟,琴名。【前汉王褒传】伯牙操递钟。 又【广韵】特计切【集韵】【韵会】【正韵】大计切,□音第。义同。 又当盖切,音带。绕也。【前汉王莽传】绛侯依诸将之递,据相扶之势。【注】言诸将同心,围绕扶翼也。 又叶徒结切,音迭。【王俭褚渊碑铭】德猷靡嗣,仪型长递。怊怅余□,锵洋遗烈。【注】长递,犹言长往不返。亦迢递之意。 【集韵】或作递。俗作逓。递
考证:〔【前汉王莽传】绛侯依诸将之递,据相扶之势。【注】言诸将同心,围绕附翼也。〕 谨照原文附改扶。
【午集上】【瓦字部】 【广韵】子协切【集韵】卽协切,□音浃。【广韵】半瓦。 又【集韵】一曰瓦相掩也。 又【集韵】卽涉切,音接。义同。
途 【酉集下】【辵字部】 途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同都切,音徒。【玉篇】路也。【广韵】道也。 又通作涂、涂。【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经涂九轨。【论语】遇诸涂。 又叶徒故切,音度。【张衡思□赋】云师□以交集兮,冻雨沛其洒途。轙雕舆而树葩兮,扰应龙以服辂。
径 【酉集下】【辵字部】 径 【广韵】【集韵】□古定切,音径。【玉篇】路径也。【集韵】步道也。 又【玉篇】近也。【集韵】直也。 又【正韵】至也,过也。 又径庭,言相去远也。【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
□ 【补遗】【未集】【糸字部】 □ 【字汇补】鲁过切,音。不细也,又不均也。
逖 【酉集下】【辵字部】 逖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他历切,音踢。【说文】远也。【书牧誓】逖矣,西土之人。又【多士】移尔遐逖。 又远之也。【书多方】离逖尔土。【左传僖二十八年】纠逖王慝。【注】有恶于王者,纠而远之。 又逖逖,欲利貌。【楚辞九章】悼来者之逖逖。 又【字汇】借作惕。【易涣卦】血去逖出。 【韵会】同逷。【集韵】亦作狄。
【午集上】【瓦字部】 【字汇】五寡切,音瓦。山貌。
逗 【酉集下】【辵字部】 逗 【唐韵】田□切【集韵】【韵会】【正韵】大透切,□音豆。【说文】止也。【玉篇】住也。【後汉张衡传】逗华阴之湍渚。 又【集韵】曲行也。【前汉韩安国传】逗挠当斩。【注】逗,曲行避敌也。挠,顾望也。【後汉光武纪】追卤料敌,不拘以逗遛法。 又【广韵】持遇切【集韵】遇切,□音住。义同。 又姓也。 又【集韵】去智切,音跂。又他□切,音透。义□同。 又通作投。【正韵】物相投合也。【杜甫诗】远逗锦江波。
这 【酉集下】【辵字部】 这 【广韵】鱼变切【集韵】牛堰切,□音彦。【玉篇】迎也。【正字通】周礼有掌讶,主迎。讶古作这。毛晃曰:凡称此个为者个,俗多攺用这字。这乃迎也。
通 【酉集下】【辵字部】 通 〔古文〕□【唐韵】【正韵】他红切【集韵】【韵会】他东切,□统平声。【说文】达也。【正韵】彻也。【易系辞】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礼学记】知类通达。 又亨也,顺也。【礼儒行】上通而不困。【注】谓仕则上达乎君,不困于道德之不足也。【易节卦】不出戸庭,知通塞也。 又畅也。【尔雅】四时和为通正。【注】通,平畅也。 又总也。【礼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注】通计三十年所入之数,使有十年之余也。 又开也。【前汉何武传】通三公官。【注】谓更开置之也。 又□也。【前汉夏侯胜传】先生通正言。【注】谓□道之也。 又凡人往来交好曰通。【前汉季布传】非长者勿与通。又【陆贾传】剖符通使。 又书名。【白虎通】班固著。【风俗通】应劭著。 又书首末全曰通。【後汉崔实传】宜写一通。又凡物色纯者谓之通。【周礼春官司常】通帛为旃。【注】通帛,无他物之饰也。 又通鼓。【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铎通鼓。【疏】司马振铎,将军以下卽击鼓,故云通鼓。 又井地名。【前汉□法志】方里为井,井十为通。 又【广韵】州名。 又【韵会】马矢曰通。【後汉戴就传】以马通薰之。 又【左传杜预注】旁淫曰通。 又叶他郞切,音汤。【东方朔七谏】身寝疾而日愁兮,情沈抑而不扬。众人莫可与论道兮,悲精神之不通。考证:〔【尔雅释岁】四时通政。〕 谨按原文作四时和为通正和为二字不可删,今改尔雅四时和为通正。又尔雅无释岁今省。〔【白虎通】班彪著。〕 谨照原书班彪改班固。〔又书首末全曰通。【後汉崔实传】政论一通。〕 谨照原书政论一通改宜写一通。〔【前汉地理志】方里为井,井十为通。〕 谨按语出□法志不出地理志,今改□法志。〔又马矢曰通。【後汉戴就传】傅以马通。〕 谨照原传改以马通薰之。
逛 【酉集下】【辵字部】 逛 【等韵】居往切,狂上声。【玉篇】走貌。 又【集韵】古况切。音诳。欺也。
逝 【酉集下】【辵字部】 逝 【唐韵】【集韵】【韵会】□时制切,音誓。【说文】往也。【增韵】行也,去也。【诗魏风】逝将去女。【楚辞九歌】将腾驾兮偕逝。 又【正韵】亡也。【前汉司马迁传】长逝者魂魄。 又发语辞。【诗邶风】逝不古处。【集韵】或作递。 又【集韵】征例切,音制。义同。或作遰。 又叶之列切,音折。【诗大雅】言不可逝。叶上舌字。 又叶食列切,音设。【江淹伤友赋】魂绵昧其若绝,泣萦盈其如洁。嗟妙赏之不留,叹知音之已逝。
逞 【酉集下】【辵字部】 逞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丑郢切,音骋。【说文】通也。【玉篇】快也。【左传隐十一年】鬼神实不逞于许君。 又【玉篇】极也,尽也。【左传襄二十五年】不可亿逞。 又【玉篇】解也。【左传隐九年】乃可以逞。【注】谓可以解患也。 又【广韵】疾也。【扬子方言】东齐海岱之闲,疾曰速,楚曰逞。 又【增韵】矜而自逞也。 又【正韵】不检谓之不逞。 又【集韵】怡成切。与盈同。人名。晋有栾盈,亦作逞。 又叶痴眞切,音瞋。【张衡思□赋】遇九皋之介鸟兮,怨素意之不逞。游尘外而暼天兮,据翳而哀鸣。考证:〔【扬子方言】东齐海岱之闲,疾行曰速,楚曰逞。〕 谨照原文疾下省行字。
速 【酉集下】【辵字部】 速 〔古文〕□【广韵】【集韵】【正韵】苏谷切【韵会】苏木切,□音。【说文】疾也。【孟子】王速出令。 又【玉篇】召也。【易需卦】有不速之客三人来。【诗小雅】以速诸父。 又速速,不相亲附之貌。【楚辞九叹】躬速速而不吾亲。 又与通。速速,陋也。【後汉蔡邕传】速速方毂。【注】速速,言鄙陋之小人也。《诗》作□。 又【正韵】鹿之足迹曰速。【石鼓文】鹿鹿速速。籀作遫。速字从辵作。考证:〔【楚辞九歌】躬速速而不吾亲。〕 谨照原书九歌改九叹。
造 【酉集下】【辵字部】 造 〔古文〕艁【广韵】昨早切【集韵】【韵会】【正韵】在早切,□音皂。【增韵】建也,作也,为也。【易乾卦】大人造也。【书大诰】予造天役。【注】造,为也。言我之所为,皆天所役使也。 又【正韵】始也。【书伊训】造攻自鸣条。【周礼天官膳夫】卒食以乐彻于造。【注】谓造飮食处也。 又上造,秦官爵名。【前汉百官公卿表】二上造,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 又【广韵】【韵会】【正韵】□七到切,音慥。【说文】就也。【诗大雅】小子有造。【礼王制】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 又【正韵】诣也,进也。【书盘庚】其有众咸造,勿亵在王庭。【注】众皆至王庭,无亵慢也。【周礼地官司门】凡四方之宾客造焉,则以告。 又造次,急遽也。【论语】造次必於是。 又祭名。【礼王制】造乎祢。【周礼春官大祝】掌六祈,二曰造。【注】祈祷之祭名造。 又纳也。【礼丧大记】大盘造冰。【注】造,犹内也。内与纳同。先纳冰盘中也。 又造舟,比舟而渡也。【诗大雅】造舟为梁。【注】天子造舟。【疏】造舟者,比船于水,加板于上,卽今之浮桥。 又【集韵】则到切,音灶。【史记龟策传】卜,先以造灼钻。【注】造谓灼龟烧荆之处。 又【集韵】仓刀切,音操。进也。又叶此苟切,凑上声。【扬子太□经】端往述来,遵天之造。无或攺作,遵天之丑。考证:〔【周礼天官膳夫】卒食以彻于造。〕 谨照原文彻上增乐字。
逡 【酉集下】【辵字部】 逡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伦切,音踆。【说文】复也。【玉篇】退也,郄也。【集韵】逡巡,行不进也。【前汉公孙弘传】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则群臣逡。【注】言有次第也。【楚辞九章】迁逡次而勿驱兮。 又月运之名。【扬子方言】日运为躔,月运为逡。 又【小尔雅】体惭曰逡。 又与通,兔名。【战国策】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 又【集韵】须闰切,音竣。逡遒,县名。 又与骏通。【礼大传】执笾豆,逡奔走。【书武成】作骏。考证:〔【楚辞九章】逡次而勿驱兮。〕 谨照原文逡次上增迁字。〔【扬子方言】日运为缠,月运为逡。〕 谨照原文缠改躔。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补】同糁。
【寅集上】【屮字部】 【唐韵】【集韵】抚文切【韵会】【正韵】敷文切,□音芬。【说文】艹初生,香分布也。【徐曰】初生孚甲也。 又香也。重文从艹作芬。【诗大雅】燔炙芬芬。 又【集韵】符分切,音汾。义同。
【午集上】【玉字部】 【唐韵】息夷切【集韵】相夷切,□音私。【说文】石之似玉者。
逢 【酉集下】【辵字部】 逢 【唐韵】【集韵】【韵会】□符容切,音缝。【说文】遇也。从辵,峰省声。【正韵】値也。【左传宣三年】不逢不若。【书洪范】子孙其逢吉。 又【正韵】迎也。【扬子方言】逢、迎,逆也。自关而西。或曰迎,或曰逢。 又逆也。【前汉东方朔传】逢占射覆。【注】逆占事,犹言逆刺也。 又大也。【礼儒行】衣逢掖之衣。【注】衣掖下宽大也。 又阏逢,岁名。【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阏逢。【注】言万物锋芒欲出,壅遏未通也。 又与缝通。【礼玉藻】深衣缝齐倍要。【注】缝,或为逢。 又有逢,国名。【左传昭二十年】有逢伯陵因之。【注】逢伯陵,殷诸侯。 又姓。齐逢丑父。 又【广韵】【韵会】蒲蒙切【集韵】【正韵】蒲红切,□音蓬。鼓声也。【诗大雅】鼍鼓逢逄。 又【前汉司马相如传封禅书】大汉之德,逢涌原泉。【注】逢读若,言如熢火之升,原泉之流。 又叶符方切,音房。【韩愈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叶上江、下乡。◎按从夅者,音龎。从夆者,音缝、音蓬。【颜氏家训】逄、逢之别,岂可雷同。考证:〔符容切,音蓬。〕 谨按逢在冬韵,蓬在东韵,逢字不音蓬,谨照广韵逢字同音之字改为缝。〔【尔雅释岁】太岁在甲曰阏逢。〕 谨照原书释岁改释天。
连 【酉集下】【辵字部】 连 【唐韵】力延切【集韵】【韵会】陵延切【正韵】灵年切,□音涟。【说文】员连也。【玉篇】合也,及也。【广韵】续也,还也。【集韵】属也。【正韵】接也。【诗大雅】执讯连连。【朱传】属续貌。【礼王制】十国为连,连有帅。【齐语】四里为连,十连为乡。【後汉韩康传】连徵不至。 又姻亲为连。【史记尉佗传】及苍梧秦王有连。【注】有连者,连姻也。 又黏鸟曰连。【淮南子览训】连鸟于百仞之上。 又连尹、连敖,皆楚官名。【左传襄十五年】屈荡为连尹。【史记淮阴侯传连敖注】楚司马官也。 又连山,易名。【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注】其卦以纯艮为首,山上山下,是名连山。 又铅之未炼者曰连。【史记货殖传】长沙出连锡。 又祈连,山名。【前汉霍去病传】出北地,至祈连山。【注】卽天山也。 又【韵会】州名。汉属桂阳郡,隋置连州。 又姓。【左传庄八年】齐有连称。 又【集韵】【韵会】【正韵】□力展切,音敛。难也。【易蹇卦】往蹇来连。【注】连,亦难也。又迟久之意。 又【集韵】连彦切,音摙。【礼玉藻】连用汤。【注】连,犹释也。以汤洗足垢,乾洁其体也。 又【集韵】郞旰切,音烂。连石,山名。【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连石。 又叶离珍切,音邻。【陆云夏府君诔】祈祈缙绅,泣涕留连。故作斯诔,著之不泯。泯音民。考证:〔【史记尉陀传】及苍梧秦王有连。【注】有连者,连姻也。〕 谨照原文尉陀改尉佗。〔【前汉霍光传】去北地,遂入祈连山。〕 谨照前汉书原文霍光改霍去病。去北地改出北地。遂入改至字。
奔 【酉集下】【辵字部】 奔 【字汇】逋闷切,奔去声。奔走也。
逪 【酉集下】【辵字部】 逪 【唐韵】【集韵】□仓各切,音错。【说文】逪也。【玉篇】乱也。【集韵】偝也。今为错。
逫 【酉集下】【辵字部】 逫 【玉篇】吉穴切,音决。远也。 又【广韵】【集韵】□竹律切,音。【广韵】走貌。【集韵】趋也。 又逫律,气出迟貌。【王褒洞箫赋】驰散涣以逫律。
逭 【酉集下】【辵字部】 逭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玩切,音换。【说文】逃也。【书太甲】自作孽,不可逭。 又【集韵】古缓切,音馆。【玉篇】迭也,易也,转也,步也,行也。
【子集上】【亠字部】 【说文】廪本字。从入从回,象屋形。中有戸牖,防蒸热。【六书略】方曰仓,圜曰。上象其盖。
逮 【酉集下】【辵字部】 逮 〔古文〕逯【广韵】【集韵】【韵会】徒戴切【正韵】度耐切,□音代。【说文】及也。【易系辞】水火相逮。【注】水火不相入而相逮及。【书周官】夙夜不逮。 又【正韵】追也。【前汉□法志】逮系。【注】辞之所及,则追捕之,故谓之逮。 又【集韵】【韵会】【正韵】□荡亥切,音迨。与迨同。 又【广韵】特计切【集韵】【韵会】大计切,□音第。逮逮,安和貌。【礼孔子闲居】威仪逮逮。 又叶吐内切,音退。【前汉郊祀歌】靑阳开动,根荄以遂。膏润幷爱,跂行毕逮。考证:〔【前汉郊祀歌】靑阳开动,根荄以遂。膏润幷受,跂行必逮。〕 谨照原文受改爱。必改毕。
逯 【酉集下】【辵字部】 逯 【广韵】力玉切【集韵】【韵会】龙玉切,□音录。【说文】行谨逯逯也。【博雅】逯逯,众也。 又【扬子方言】逯,溯行也。【淮南子精神训】浑然而来,逯然而往。【注】逯,谓无所为,忽然往来也。又姓。【风俗通】逯,秦邑。其大夫封于逯,因氏焉。《前汉》蒙乡侯逯并。《後赵录》金紫光禄大夫逯明。 又【集韵】与逮同。详後逮字注。考证:〔【风俗通】逯,秦邑,其大夫封于逯,因氏焉。前汉蒙乡侯逯普。王莽大司马逯并,後赵逯明。〕 谨按逯并误作逯普,蒙乡侯与大司马是一人不得分以为二,照今汉书翟方进传逯普改逯并。王莽大司马逯并,後赵逯明,照广韵逯字注改後赵录金紫光禄大夫逯明。
周 【酉集下】【辵字部】 周 【玉篇】职由切。与周同。【字汇】回也。
进 【酉集下】【辵字部】 进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卽刃切,音晋。【说文】登也。【玉篇】升也。【广韵】前也。【礼曲礼】遭先生于道,趋而进。【表记】君子三揖而进。【注】人之相见,三揖三让,以升宾阶。【书盘庚】乃登进厥民。【疏】延之使前而告之也。 又【正韵】荐也。【礼儒行】推贤而进达之。 又【正韵】效也。【礼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注】自勉强也。【易乾卦】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 又近也。【礼檀弓】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 又进士。【礼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注】进士,可进而受爵禄也。 又特进。【後汉和帝纪】赐诸侯王公将军特进。【注】诸侯功德优盛,朝廷所敬异者赐位特进。 又与餕同。【礼祭统】百官进彻之。【注】进同餕。 又【字汇补】与尽同。【列子黄帝篇】竭聪明,进智力。 又通作荐。【列子汤问篇】穆王荐之,张注荐当作进。 又【集韵】徐刃切【正韵】齐进切。□与赆同。会礼也。【前汉高帝纪】萧何为主吏主进。【注】主赋敛礼钱也。师古曰:进本作赆,声转为进。 又叶资辛切,音津。【扬子太□经】阳引而进,物出溱溱。考证:〔【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郎刃切,音晋。〕 谨照原文郎改卽。〔【列子汤问篇】王荐而问之。【注】荐,犹进也。〕 谨照原文改穆王荐之,张注荐当作进。〔【史记高帝纪】萧何为主吏主进。【注】主赋敛礼钱也。师古曰,进,本作赆,声转为进。〕 谨按所引系前汉书注,则正文亦当引前汉书。史记改前汉。
逴 【酉集下】【辵字部】 逴 【唐韵】【集韵】【韵会】□敕角切,音踔。【说文】远也。【史记霍去病传】逴行殊远。【注】逴与卓同。远也。 又超绝也。【班固西都赋】逴跞诸夏。 又【玉篇】蹇也。【扬子方言】自关而西,秦晋之闲,凡蹇者谓之逴。【注】行略逴也。体偏长短,亦谓之逴。 又逴龙,神名。【楚辞大招】北有寒山,逴龙赩只。 又【广韵】丑略切【集韵】【韵会】敕略切,□音绰。义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集韵】□当侯切,音兜。结缕囊。
【午集中】【疒字部】 【集韵】乙洽切,音押。江淮之闲谓病劣曰。【正字通】或曰秃疮下洼貌。
【寅集下】【广字部】 【广韵】【集韵】【类篇】□七赐切,音刺。【玉篇】下屋也。【广韵】偏,舍也。
逵 【酉集下】【辵字部】 逵 【广韵】渠追切【集韵】【韵会】渠龟切【正韵】渠为切,□音騤。【说文】九达道也。【尔雅释宫】九达谓之逵。【注】四道交出,复有旁道也。【左传隐十一年】及大逵。杜注:逵道方九轨也。 又逵泉,鲁地名。【左传庄三十二年】归及逵泉。 又叶岐尤切,音求。【诗周南】施于中逵。叶下仇。 【说文】本作馗。考证:〔【左传隐十一年】入及大逵。【注】涂方九轨曰逵。〕 谨照原文省入字。注以下改杜注逵道方九轨也。
逶 【酉集下】【辵字部】 逶 【唐韵】於为切【集韵】【韵会】邕危切【正韵】乌为切,□委平声。【说文】逶迤,邪去貌。【汉郊祀歌】票然逝,旗逶蛇。 【正字通】逶迤,别作逶迱、□迤、委移、倭侇,载在史传诗赋者,各家文画虽异,其音义则同也。
逸 【酉集下】【辵字部】 逸 〔古文〕□【广韵】夷质切【集韵】【韵会】【正韵】弋质切,□音佚。【广韵】失也,过也。【书盘庚】予亦拙谋作乃逸。【注】过失也。 又【广韵】奔也,纵也。【左传成二年】马逸不能止。又【成十六年】乃逸楚囚。【注】纵之也。 又【正韵】隐也,遁也。【论语】举逸民。 又逸逸,往来次第也。【诗小雅】举酬逸逸。 又【韵会】通作佚。【孟子】遗佚而不怨。 又与轶通。【史记管晏传】赞论其轶事。
逻 【酉集下】【辵字部】 逻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郞佐切,罗去声。【说文】巡也。【玉篇】游兵也。【正韵】游侦也。【晋书戴洋传】宜远侦逻。 又【集韵】遮也。【正字通】山色环绕也。【杜甫诗】云山紫逻深。 又【集韵】【韵会】朗可切【等韵】力可切,□罗上声。又【集韵】良何切,音罗。义□同。考证:〔【杜甫诗】春山紫逻长。〕 谨照杜甫送贾阁老出汝州诗原句改云山紫逻深。
舆 【酉集下】【车字部】 舆 【广韵】以诸切【集韵】【韵会】羊诸切【等韵】云诸切,□音余。【说文】车底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舆人为车。【注】舆人专作舆,而言为车者,车以舆为主也。【後汉舆服志】上古圣人观转蓬始为轮,轮行不可载,因物生智,复为之舆。【韵会】《诗诂》曰:輈轴之上加板以载物,轸、轼、轛、较之所附植,舆,其总名也。 又乘舆。【蔡邕独断】天子所御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注】舆,车也。乘,载也。 又【韵会】权舆,始也。造衡自权始,造车自舆始也。 又【正韵】堪舆,天地之总名。【前汉艺文志】《堪舆金匮》十四卷。【注】堪,天道。舆,地道。 又载而行之之意。【左传僖十一年】敬礼之舆也。【注】谓其载礼以行也。又【襄二十四年】令名德之舆也。 又负也。【战国策】百人舆瓢而趋。 又【广韵】多也。【集韵】众也。【左传僖二十八年】晋文公听舆人之诵。 又【韵会】扶舆,佳气貌。又美称。【司马相如子虚赋】扶舆绮靡。 又舆人,贱官。【左传昭四年】舆人纳之。 又丘舆,地名。【左传成四年】郑公子偃败诸丘舆。【注】郑地。又平舆。【後汉郡国志】平舆,属汝南郡。【注】古沈子国也。 又姓。【韵会】周大夫伯舆之後。 又【广韵】【韵会】【正韵】□羊茹切,音豫。【增韵】舁车也。两手对举之车。 【集韵】或作轝。【史记封禅书】作轝。轝字从车从与,作车与。考证:〔【後汉舆服志】上古圣人观转蓬,始为轮,轮行不可载,因物生智,後为之舆。〕 谨照原文後为之舆改复为之舆。〔又【广韵】权舆,始也。造衡自权始,造车自舆始也。〕 谨按广韵无此语,查系韵会。谨将广韵改韵会。
轀 【酉集下】【车字部】 轀 【广韵】乌浑切【集韵】【韵会】【正韵】乌昆切,□音温。【玉篇】轀輬,车也。详前輬字注。 又【集韵】【韵会】□於云切,音氲。轒轀,匈奴车也。
轁 【酉集下】【车字部】 轁 同輡。详前輡字注。
毂 【酉集下】【车字部】 毂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禄切,音谷。【说文】辐所凑也。【六书故】轮之正中为毂,空其中,轴所贯也,辐凑其外。【释名】毂,埆也。体坚埆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毂以利转也。 又【韵会】畅毂,长毂也。【诗秦风】文茵畅毂。【注】兵车之毂比大车为长,故曰畅毂。 又笠毂。【左传宣四年】射汰輈以贯笠毂。【注】兵车无盖,尊者则边人执笠依毂而立,谓之笠毂。 又【正韵】荐举人,谓之推毂。【史记郑当时传】其推毂士,常以为贤于己。
轃 【酉集下】【车字部】 轃 【广韵】【正韵】侧诜切【集韵】【韵会】缁诜切,□音臻。【说文】大车箦也。 又与臻同。至也。【前汉郊祀歌】四极爰轃。【王吉传】福禄其轃。 【集韵】或作□。考证:〔【前汉庙祀歌】四极爰轃。〕 谨照原文庙改郊。
辖 【酉集下】【车字部】 辖 【广韵】胡瞎切【集韵】【韵会】下瞎切【正韵】胡八切,□音辖。【说文】车声也。一曰键也。【韵会】车轴端键。【释名】辖,害也。车之禁害也。【左传襄三十一年】巾车脂辖。【注】巾车,车官。涂脂其辖,以利转也。 又星名。【晋书天文志】辖星傅轸两旁,主王侯。左辖为同姓,右辖为异姓。 又提辖,宋官名。 又【集韵】苦会切,音□。车声。 又【集韵】【韵会】□何葛切,音曷。輵辖,转摇貌。详前輵字注。 【正字通】辖,一作辖,辖犹管也。毂空,裹之以金,如管也。管辖之义取此。 又与□同。【左传昭二十五年】昭子赋车辖。【诗小雅】作□。
辕 【酉集下】【车字部】 辕 【广韵】雨元切【集韵】【韵会】于元切,□音袁。【说文】輈也。【释名】辕,援也。车之援也。【韵会】诗诂曰:车前曲木上钩衡者谓之輈,亦曰辕。从轸以前稍曲而上至衡,则居衡之上而向下钩之,衡卽輈端横木,以驾马者。 又辕门。【周礼天官掌舍】掌王会同之舍,设车宫辕门。【注】王者出行于外,次车为藩,仰车以辕相向表门,故曰辕门。 又轩辕,黄帝号。【前汉古今人表】黄帝作轩冕之服,故谓之轩辕氏。 又轩辕,星名。【史记天官书】轩辕十二星。 又姓。【韵会】□大夫辕涛涂之後。 又轩辕,复姓。 又通作爰。【前汉地理志】商鞅作辕田。【注】辕,与爰同。 又【集韵】于眷切【等韵】羽眷切,□音媛。地名。【左传哀十年】取犁及辕。【注】齐地。 又轘辕,县名。【史记樊哙传】从攻长社、轘辕。【注】许州所属县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补】子雌切,音赀。碎米也。
辘 【酉集下】【车字部】 辘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卢谷切,音鹿。【集韵】车轨道谓之轣辘。 又繀车。【正韵】车楘也。【扬子方言】繀车,赵魏之闲谓之轣辘。 【玉篇】同□。【集韵】或作□。□详後□字注。
轇 【酉集下】【车字部】 轇 【广韵】古爻切【集韵】【韵会】【正韵】居肴切,□音交。【广韵】轇轕,戟形。【张衡东京赋】闟戟轇轕。 又【集韵】长远貌。一曰杂乱貌。互详輵轕二字注。 通作胶。俗作□。
【申集中】【虍字部】 【篇海】同虐。
【午集上】【瓦字部】 【集韵】薄陌切,音白。瓦屋不泥也。
【申集上】【艹字部】 【篇海】苏谷切,音速。□,药草。
轈 【酉集下】【车字部】 轈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鉏交切,音巢。【说文】兵高车,加巢以望敌也。【左传成十六年】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释文》:《说文》作□。考证:〔【左传成十六年】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注】巢本作□。〕 谨按注无此语,谨改释文说文作□。
转 【酉集下】【车字部】 转 【广韵】【集韵】【韵会】陟兖切【正韵】止兖切,□专上声。【说文】转运也。【前汉韩安国传】转粟挽输以为之备。 又【广韵】动也,旋也。【诗周南】辗转反侧。【注】辗者转之半,转者辗之周。 又【韵会】轸转,无穷也。【扬子太□经】轸转其道。 又【广韵】知恋切【集韵】【韵会】【正韵】株恋切,□专去声。凡物自转则上声,以力转物则去声。 又车上衣装曰转。【左传襄二十四年】踞转而鼓琴。
轊 【酉集下】【车字部】 轊 同軎。俗作。讹作□。音义□同。
轋 【补遗】【酉集】【车字部】 轋 【龙龛】音浑。车轭也。又音轩。车前举也。
遈 【酉集下】【辵字部】 遈 【广韵】常职切【集韵】丞职切,□音寔。【广韵】流行貌。【集韵】行也。
辙 【酉集下】【车字部】 辙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直列切,音彻。【说文】迹也。【增韵】车轮所碾迹也。余详前轨字注。◎按《庄子人闲世》螳螂怒臂以当车辙。别作轶。《淮南子道应训》绝尘弭辙。别作□。《史记□平传》门外多长者车辙。别作彻。古字多通用,不必泥。
轿 【酉集下】【车字部】 轿 【广韵】巨娇切【集韵】【韵会】渠娇切【正韵】祁尧切,□音桥。【玉篇】小车也。【韵会】竹舆也。【前汉严助传】舆轿而隃岭。【注】隘路车也。今竹舆。 又与桥通。【史记河渠书】山行卽桥。【正字通】卽轿也。盖今之肩舆,谓其平如桥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渠庙切,音峤。【广韵】□车也。【韵会】□也。
轏 【酉集下】【车字部】 轏 同輚。【广韵】车名。【正韵】兵车,又卧车。【左传成二年】逢丑父寝于轏中。余详輚字注。考证:〔【左传成二年】逢丑父寝于轏车。〕 谨照原文轏车改轏中。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疏两切【集韵】所两切,□音爽。【扬子方言】緉□,绞也。【注】履中绞也。
□ 【未集中】【网字部】 □ 【集韵】攻乎切,音孤。罛或从孤。详罛字注。
轐 【酉集下】【车字部】 轐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博木切,音濮。【说文】车伏兔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加轸与轐焉。【注】车轴圜,故加轐使平以安轸也,状如伏兔。互详前輹字注。 又【广韵】【集韵】□蒲沃切,音朴。义同。
轑 【酉集下】【车字部】 轑 【广韵】卢皓切【集韵】【韵会】【正韵】鲁皓切,□音老。【玉篇】车辐也。【广韵】车轴也。【集韵】盖弓也。【释名】轑,盖叉也。如屋构橑也。 又与橑通。【前汉张敞传】得之殿屋重轑中。【注】轑,椽也。重轑卽今之廊舍,一边虚为两厦者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郞刀切,音劳。挠也,轹也。【前汉楚元王传】阳为羹尽,轑釜。【注】以勺轹□,令为声也。 又【集韵】【韵会】怜萧切【正韵】连条切,□音聊。轑阳,楚邑名【左传宣四年】圄伯赢于轑阳。 又【集韵】朗鸟切,音了。放火也。【前汉杜钦传】薰轑天下。
轒 【酉集下】【车字部】 轒 【广韵】【集韵】【韵会】□符分切,音汾。【玉篇】轒,兵车也。【六韬】攻城则有轒、临冲。 又【集韵】轒轀,匈奴车名。【扬雄长杨赋】碎轒轀。 又【说文】淮阳名车穹窿为轒。
锚 【戌集上】【金字部】 锚 【五音集韵】武瀌切,音苗。【玉篇】器也。【焦竑俗书刊误】船上铁猫曰锚。或曰□锚同。卽今船首尾四角叉,用铁索贯之,投水中,使船不动摇者。俗读若茅。茅苗音别,其用一也。考证:〔【焦竑俗书刊误】卽今船首尾四角乂〕 谨照原文四角乂改四角叉。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吐孔切,音侗。女字。 又尹竦切,音桶。女名。一曰齐貌。
轓 【酉集下】【车字部】 轓 【广韵】【集韵】【韵会】孚袁切【正韵】孚艰切,□音翻。【说文】轓,车之蔽也。【韵会】应劭曰:车耳反出,所以为藩屛翳尘泥。以簟为之,或用革。【前汉景帝纪】令二千石车朱两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 又通作藩。【周礼春官巾车】漆车藩蔽。【注】小车藩,漆席为之,以蔽御风尘也。 又【广韵】车大箱也。【集韵】輫轓,车箱。 又【广韵】甫烦切【集韵】方烦切,□音籓。义同。 又【集韵】甫远切,音反。同。详前字注。考证:〔【前汉景帝纪】名二千石,车朱两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 谨照原文名改令。
辚 【酉集下】【车字部】 辚 【广韵】力珍切【集韵】【韵会】【正韵】离珍切,□音邻。【说文】车声。【楚辞九歌】乘龙兮辚辚。 又通作邻。【诗秦风】有车邻邻。 又殷盛貌。【扬雄甘泉赋】振殷辚而军装。 又戸限也。【淮南子说林训】亡马不发戸辚。【注】楚人谓戸限曰辚。 又【广韵】【集韵】【正韵】□良刃切,音遴。轹也。蹸、轥□通。 又【广韵】【集韵】里忍切【正韵】良忍切,□音僯。义同。
轕 【酉集下】【车字部】 轕 【集韵】【正韵】□居曷切,音葛。【广韵】驰驱貌。【扬雄羽猎赋】纵横胶轕。互详前輵轇二字注。
轖 【酉集下】【车字部】 轖 【广韵】所力切【集韵】杀侧切,□音色。【说文】车籍交错也。 又【集韵】重革之蔑所以覆軨也。 又气结也。【枚乘七发】中若结轖。
轗 【酉集下】【车字部】 轗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苦感切,音坎。【广韵】轗轲,坎壈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苦绀切,音勘。义同。余详前轁轲二字注。
轘 【酉集下】【车字部】 轘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惯切,音患。【说文】车裂人也。【周礼秋官条狼氏】誓驭曰车轘。【左传桓十八年】齐人轘高渠弥。 又【集韵】轘辕,地名。在缑氏县。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关切,音还。义同。
轙 【酉集下】【车字部】 轙 【广韵】鱼倚切【集韵】【韵会】语绮切【正韵】养里切,□音蚁。【说文】车衡载辔者。【尔雅释器】注:轭上环辔所贯也。 又【正韵】仆人严驾待发之意。【前汉郊祀歌】灵禗禗,象舆轙。 【广韵】【集韵】鱼羁切【韵会】疑羁切【等韵】五羁切,□音宜。义同。或作□。考证:〔【尔雅释器】轭上环辔所贯也。〕 谨照原书释器下增注字。
鋖 【戌集上】【金字部】 鋖 【广韵】息移切【集韵】相咨切,□音私。【玉篇】平木器。今作鐁。
轚 【酉集下】【车字部】 轚 【广韵】【集韵】【韵会】吉历切【等韵】讫历切,□音激。【说文】车辖相击也。【集韵】舟车序行也。【周礼秋官野庐氏】凡道路舟车轚互者,序而行之。【注】轚互,谓迫隘处。 又挂也。【春秋昭八年】搜于红。【谷梁传】流旁握御轚者不得入。【注】谓车两轊,各去门边空四寸,轚挂则不得入门也。 又【广韵】【集韵】【正韵】□吉诣切,音计。义同。 通作□。【前汉景帝纪】农桑□畜。◎按□畜,言郡国地硗陿者,农桑促密而难畜,故民多乏食也。□与轚音义□同。师古注:以□为食养之,上下文义难通,宜与《周礼》轚互同义,附记於此。考证:〔【玉篇】舟车序行也〕 谨按语出集韵去声十二霁不出玉篇,玉篇今改集韵。
轛 【酉集下】【车字部】 轛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都内切,音对。【说文】车横軨也。【正字通】车前有式,其两箱立木,置式其上。立者为轛,横者为轵。【周礼冬官考工记】参分轵围,去一以为轛围。【注】谓车舆軨立者也。立者为轛,横者为轵,在式木之下,对人为名耳。 又【广韵】【集韵】【韵会】□追萃切,音□。义同。
轜 【酉集下】【车字部】 轜 同輀。详前輀字注。
【午集上】【甘字部】 【广韵】徒含切【集韵】都含切,□音覃。□,室宇深邃貌。 又【集韵】徒南切,音坛。义同。 又徒感切,音毯。盛也。 又【广韵】许金切【集韵】虚金切,□音欣。火盛貌。
轝 【酉集下】【车字部】 轝 同舆。详前舆字注。
轞 【酉集下】【车字部】 轞 【广韵】【正韵】胡黤切【集韵】【韵会】戸黤切,□音槛。【广韵】车声。与槛通。【诗王风】大车槛槛。【注】车行声也。 又囚车也。上著板,四周如槛形。【前汉张耳传】轞车诣长安。 又【释名】轞车,上施槛栏以格猛兽之车也。考证:〔【前汉陈余传】轞车胶致。〕 谨照原文陈余改张耳。胶致二字改为诣长安。
轰 【酉集下】【车字部】 轰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呼宏切,音横。【说文】群车声也。 又【广韵】【集韵】呼逬切【正韵】呼孟切,□横去声。义同。 又叶呼光切,音荒。【韩愈诗】□贱不敢辞,忽忽心如狂。飮食岂知味,丝竹徒轰轰。 【玉篇】同□。【集韵】或作輷。
轠 【酉集下】【车字部】 轠 【广韵】鲁回切【集韵】【韵会】【正韵】卢回切,□音雷。【广韵】轠轳,车属也。 又不绝貌。【扬雄羽猎赋】□纷往来,轠轳不绝。
辔 【酉集下】【车字部】 辔 【广韵】【集韵】【韵会】兵媚切【正韵】兵臂切,□音秘。【说文】马辔也。【释名】辔,咈也。牵引拂戾以制马也。陆佃曰:御驽马以鞭为主,御駻马以辔为主。 又叶补密切,音必。【王融诗】早轻北山赋,晚爱东皋逸。上德可润身,下泽有徐辔。
轹 【酉集下】【车字部】 轹 【广韵】郞击切【集韵】【韵会】【正韵】郞狄切,□音历。【说文】车所践也。互详前輘字注。 又【广韵】卢达切【集韵】郞达切,□音剌。又【广韵】卢各切【集韵】【正韵】历各切,□音落。义□同。【集韵】或作□轣□。
轣 【酉集下】【车字部】 轣 【集韵】郞狄切,音历。【博雅】车轨道谓之轣辘。
【午集中】【疒字部】 【广韵】【集韵】□莫六切,音目。病也。
轥 【酉集下】【车字部】 轥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良刃切,音吝。【玉篇】车声。【广韵】轹也。【正字通】辚、轥□同。详前辚字注。
车 【酉集下】【车字部】 车 〔古文〕□【广韵】九鱼切【集韵】【韵会】【正韵】斤於切,□音居。【广韵】车,辂也。【古史考】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少昊时加牛,禹时奚仲为车正,加马。【书舜典】车服以庸。【易大有】大车以载。【论语疏】大车,牛车,平地载任之车也。小车,驷马车、田车、兵车、乘车也。 又山车,自然之车也。【礼礼运】山出器车。【疏】谓其政太平,山车垂钩,不揉治而自员曲也。 又巾车,官名。【周礼春官】巾车,掌公车之政令。【注】巾,犹衣也。巾车,车官之长,车皆有衣以为饰,故名。 又公车,署名。【後汉光武纪】诏公卿、司隶、州牧,举贤良方正各一人,遣诣公车。【注】公车令一人,掌殿司马门。天下上书及徵召,皆总领之。公车所在,因以名焉。 又揭车,香草名。【屈原离骚】畦留夷与揭车。【注】留夷、揭车,皆香草也。 又覆车,网名。【尔雅释器】罦,覆车也。【注】今之翻车,有两辕,中施罥以捕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昌遮切,音砗。【说文】舆轮总名。 又牙车,牙所载也。【左传僖五年】辅车相依。【注】辅,颊辅。车,牙车。【疏】车,牙下骨之名也。或又谓之颔车。辅为外表,车为内骨,故云相依。 又姓。汉丞相田千秋,以年老,得乘小车出入省中,时人谓之车丞相。其子孙因以为氏。又子车,复姓。【诗秦风】子车仲行。 又叶仓何切,音磋。【程晓伏日诗】平生三伏日,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又□。□hōng,众车声。
轧 【酉集下】【车字部】 轧 【广韵】於黠切【韵会】【正韵】乙黠切,□音扎。【说文】车辗也。【六书故】车载重,蹍轧有声也。 又□名。【前汉匈奴传】罪小者轧,大者死。【注】谓辗转轹其骨节,若今之厌踝也。又势相倾也。【庄子人闲世】名也者,相轧也。【唐书李宗闵传】树党相磨轧。 又轧芴,致密也。【前汉司马相如传】缜纷轧芴。【史记】作轧沕。 又轧忽,长远之貌。【前汉礼乐志】淸风轧忽。 又軮轧,无涯际也。【扬雄甘泉赋】軮轧无垠。 又【集韵】膺眼切,音□。义同。 又叶乙役切,音郁。【张衡南都赋】流湍投濈,砏汃輣轧。长输远逝,漻泪淢汨。【注】輣轧,波相激之声。
遅 【酉集下】【辵字部】 遅 同迟。
轨 【酉集下】【车字部】 轨 〔古文〕□□【广韵】居洧切【集韵】【韵会】矩鲔切,□音宄。【说文】车辙也。【孟子】城门之轨。【注】车辙迹也。 又车轴也。【礼少仪】其在车,左执辔,右受爵,祭左右轨范乃飮。【注】轨,谓轊头也。又【正韵】法也,则也。【左传隐五年】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前汉贾山传】轨,事之大者也。【注】轨谓法度,故凡不循法度者,谓之不轨。 又【正韵】循也。【史记天官书】星辰轨道。【注】谓循其常道也。【前汉贾谊传】诸侯轨道。【注】言循法度也。 又与宄通。【左传成十七年】乱在外为奸,在内为轨。御奸以德,御轨以□。【注】轨本作宄。 又【仪礼公食大夫礼】宰夫设黍稷六簋于俎西。【注】簋,古文作轨。 又叶居有切,音九。【诗邶风】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又叶果许切,音举。【陆机凌霄赋】削陋迹于介丘兮,省仙游而投轨。觊情累以遂济兮,岂时俗之云阻。○按《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经涂九轨。注:轨,谓辙广,非。轨卽辙也。《韵会》,轮有高下广狭,皆定于轨。轮中之轨旣同,则辙迹亦同,因谓车辙亦曰轨。其实轨乃轊头也。自《说文》以轨为车辙,後人沿之,遂专以车辙训轨,失其字之本义矣。《郉昺孝经序》疏云:两辙之闲曰轨,车所轹曰辙。此为确诂云。
【申集下】【衣字部】 【唐韵】与裕同。
【申集上】【艹字部】 【唐韵】胡八切,音辖。麻茎也。 又【集韵】居谐切,音皆。禾藳去皮颖也。或作秸。
【午集上】【瓜字部】 【唐韵】以主切【集韵】勇主切,□音庾。【说文】本不胜末,微弱也。【六书故】,瓜实繁也。故引之有本不胜末之义。 又【玉篇】劳病也。
轩 【酉集下】【车字部】 轩 【广韵】【集韵】【韵会】□虚言切,音掀。【说文】曲輈轓车也。【徐曰】载物则直輈。轩,大夫以上车。轓,两旁壁也。【左传闵二年】鹤有乘轩者。【注】轩,大夫车。【又】归夫人鱼轩。【注】鱼轩,夫人车。又【定九年】与之犀轩。【注】犀轩,卿车。夫人车以鱼为饰,卿车以犀皮为饰也。 又车前高曰轩,前下曰轾。【诗小雅】戎车旣安,如轾如轩。【注】轾,车覆而前也。轩,车却而後也。【後汉马援传】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後不能令人轩。【注】言为人无所轻重也。 又檐宇之末曰轩。【左思魏都赋】周轩中天。【注】周轩,长廊有窗而周回者。 又殿堂前檐特起曲椽无中梁者亦曰轩。天子不御正座而御平台,曰临轩。【前汉史丹传】天子自临轩槛。【注】轩槛,栏版也。 又轩县,乐县也。【周礼春官小胥】诸侯轩县。【注】轩县三面,其形曲,故又谓之曲县。 又笑貌。【後汉方技传】轩渠笑自若。【天禄外史】韩王轩然仰笑。 又舞貌。【淮南子道应训】轩轩然迎风而舞。 又自得之貌。【唐书孔戣传】轩轩自得。又与宪通。【礼乐记】致右宪左。【注】宪读为轩,足仰也。 又黎轩,国名。【史记大宛传】北有奄蔡、黎轩。【注】国在西海之西。 又姓。黄帝号轩辕,後因为氏。又轩丘,复姓。梁相轩丘豹。 又【集韵】【韵会】□许建切,音宪。【礼内则】麋鹿田豕,麕皆有轩。【注】切肉大如藿叶也。 又【集韵】居言切,音鞬。人名。【前汉功臣表】众利侯伊卽轩。 又【集韵】许偃切,音幰。车轼。 又【篇海】呼旱切。与通。人名。郑有轩虎。 又叶许斤切,音欣。【陆云夏府君诔】丘园靡滞,鸾骥凭轩。岂方伊类,捉发躬勤。考证:〔【礼乐记】坐右宪左。〕 谨照原文坐右改致右。
轫 【酉集下】【车字部】 轫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而振切,音刃。【说文】碍车也。【徐曰】止轮之转,其物名轫。 又止物之行皆曰轫。【後汉申屠刚传】光武尝欲出游,刚谏不听,遂以头轫乘舆轮。【注】谓以头止车轮也。 又去轫,轮动而车行,故凡事始启行曰发轫。【屈原离骚】朝发轫于天津。又【後汉冯衍传】发轫新丰兮徘徊镐京。 又与仞同。【孟子】掘井九轫。
转 【酉集下】【车字部】 转 【广韵】【集韵】【韵会】陟兖切【正韵】止兖切,□专上声。【说文】转运也。【前汉韩安国传】转粟挽输以为之备。 又【广韵】动也,旋也。【诗周南】辗转反侧。【注】辗者转之半,转者辗之周。 又【韵会】轸转,无穷也。【扬子太□经】轸转其道。 又【广韵】知恋切【集韵】【韵会】【正韵】株恋切,□专去声。凡物自转则上声,以力转物则去声。 又车上衣装曰转。【左传襄二十四年】踞转而鼓琴。
轮 【酉集下】【车字部】 轮 【广韵】力迍切【集韵】【韵会】【正韵】龙春切,□音伦。【广韵】车轮也。【说文】有辐曰轮,无辐曰辁。【释名】轮,纶也。言弥纶周匝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察车自轮始。 又轮人,车官名。【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为轮。 又广轮,地形纵横也。【周礼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注】东西为广,南北为轮。 又大也。【礼檀弓】美哉轮焉。【注】言轮囷高大也。 又【史记邹阳传】轮囷离佹。【注】委曲盘戾也。 又轮转,回旋也。 又轮氏,地名。 又叶闾员切,音怜。【陆机羽扇赋】夫创始者恒朴而饰,终者必姸。是故烹饪起于热石,玉辂基于椎轮。 又叶良愼切,音吝。【王浚平吴诗】马怠其衔,车曳其轮。飞龙旣造,天命有晋。
轰 【酉集下】【车字部】 轰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呼宏切,音横。【说文】群车声也。 又【广韵】【集韵】呼逬切【正韵】呼孟切,□横去声。义同。 又叶呼光切,音荒。【韩愈诗】□贱不敢辞,忽忽心如狂。飮食岂知味,丝竹徒轰轰。 【玉篇】同□。【集韵】或作輷。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与陶同。注详阜部七画。
□ 【备考】【未集】【米字部】 □ 【搜眞玉镜】博蒲切。
轲 【酉集下】【车字部】 轲 【广韵】苦何切【集韵】【韵会】丘何切,□音珂。【说文】车接轴也。 又【广韵】轗轲,不遇也。车行不利曰轗轲,故人不得志亦谓之轗轲。【楚辞七谏】坎轲留滞。 又【广韵】枯我切【集韵】【韵会】【正韵】口我切,□音可。义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口个切,音课。义同。
轴 【酉集下】【车字部】 轴 【广韵】【正韵】直六切【集韵】【韵会】仲六切,□音逐。【说文】持轮。【释名】轴,抽也。入毂中可抽出也。 又织具。【诗小雅】杼轴其空。【注】杼,持纬者。轴,受经者。 又卷轴。【韩愈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又乾轴、地轴,皆取旋运轮转之意。【袁宏三国名臣赞】□回乾轴。【木华海赋】地轴挺拔而争回。 又当轴,秉国政也。【前汉田千秋传】当轴处中。 又病不能行也。【诗卫风】硕人之轴。【笺】病也。【注】盘桓不行之意。 又地名。【诗郑风】淸人在轴。【注】轴,河上卫地。 【集韵】一作□。
轵 【酉集下】【车字部】 轵 【广韵】【正韵】诸氏切【集韵】【韵会】掌氏切,□音纸。【说文】车轮小穿。【释名】轵,指也。如指而见于毂头也。【周礼夏官大驭】祭两轵。【注】轵,谓轊头也。 又县名。【史记汉高祖纪】秦王子婴降轵道旁。 又岐也。【尔雅释地】北方有轵首蛇。【注】岐头蛇也。 又语辞。【庄子大宗师】许由曰:而奚来为轵。【注】轵、只同。 又药名。【本草】连翘。一名轵。
轶 【酉集下】【车字部】 轶 【广韵】夷质切【集韵】【韵会】【正韵】弋质切,□音佚。【说文】车相出也。【楚辞远游】轶迅风于淸源。【注】从後出前也。 又【广韵】过也,突也。【後汉冯衍传】轶范蠡之绝迹。 又【集韵】侵轶也。【左传隐九年】惧其侵轶我也。 又屈轶,草名。【博物志】尧时有草生於庭,佞人至则屈而指之。 又与逸通。【史记伯夷传】睹轶诗,可异焉。 又散轶也。【史记五帝纪】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 又与溢通。【前汉地理志】轶为荥。【禹贡】作溢。 又【广韵】【集韵】【韵会】徒结切【正韵】杜结切,□音絰。义同。 又与迭通。【史记封禅书】轶兴轶废。 又【集韵】【正韵】□直列切,音彻。与辙通。详後辙字注。考证:〔【楚辞九叹】轶迅风于淸源。〕 谨照原文九叹改远游。
轸 【酉集下】【车字部】 轸 【集韵】【韵会】【正韵】□止忍切,音胗。【说文】车後横木也。 又【广韵】转也,动也。【扬子太□经】轸转其道。 又车众盛也。【淮南子兵略训】士卒殷轸。【注】殷轸,乘舆多盛貌。 又纡轸,隐曲也。【楚辞九章】心郁结而纡轸。又地形盘曲貌。【後汉冯衍传】路纡轸而多艰。 又轸怀,痛念也。【楚辞九章】出国门而轸怀。 又【韵会】宿名。【史记律书】轸者,言万物益大而轸轸然也。又【天官书】轸为车,主风。【注】轸与巽同位,车动行疾有似于风,故主风。 又琴下转弦者谓之轸。【李白诗】拂霜弄瑶琴。 又国名。【左传桓十一年】楚屈瑕将盟贰、轸。【注】贰、轸皆国名。 又姓。○按《考工记》加轸与轐焉。郑注云:轸,舆也。《轮人》轸围注:轸,舆後横者也。《輈人》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疏云:象地以舆方而言,不言舆言轸者,轸,舆之本也。戴侗据舆方之说以驳郑氏,谓轸为舆四面木。《博雅》轸谓之枕,《释名》轸,枕也。轸横在前如卧床之有横枕也。枕有横无直,则四面之说非也。《韵会》轸注引《秦风小戎》俴收注云:收,轸也。疏云:大车前轸至後轸其深八尺,兵车之轸四尺四寸,比之为浅,故曰俴收。收者,车前後两端横木所以收敛所载也。合郑注与《诗》疏观之,则是四面方者为舆,前後横者为轸,皆加于伏兔之上以载人物者也。郑注屡变其辞,非自相矛盾,各就本文所重言之耳。
轹 【酉集下】【车字部】 轹 【广韵】郞击切【集韵】【韵会】【正韵】郞狄切,□音历。【说文】车所践也。互详前輘字注。 又【广韵】卢达切【集韵】郞达切,□音剌。又【广韵】卢各切【集韵】【正韵】历各切,□音落。义□同。【集韵】或作□轣□。
轺 【酉集下】【车字部】 轺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余招切,音遥。【说文】小车也。【释名】轺,遥也。四向远望之车也。【前汉平帝纪】徵天下通知逸经古记者,在所为驾,一封轺传,遣诣京师。【注】以一马轺车而乘传。 又【广韵】市招切【集韵】时饶切,□音韶。【正韵】丁聊切,音刁。义□同。 一作□。
邚 【酉集下】【邑字部】 邚 【集韵】人余切,音如。国名。【字汇补】《路史国名记》本女艾国,当从上声。音如,误。
【申集上】【艹字部】 【唐韵】羊捶切【集韵】尹捶切,□音□。【扬子方言】芡,北燕谓之。【博雅】、芡,鸡头也。 又营只切,音役。义同。一作□。
轼 【酉集下】【车字部】 轼 【广韵】赏职切【集韵】所职切,□音拭。【说文】车前也。【释名】轼,式也。所伏以式敬者也。【後汉张湛传】轼辂马。【注】乘车必正立,有所敬则抚轼,谓小俯也。 通作式。【论语】式负版者。
迃 【酉集下】【辵字部】 迃 【正字通】迂本字。又□。
迱 【酉集下】【辵字部】 迱 【广韵】徒何切【集韵】唐何切,□音驼。逶迱,行貌。或作迤。通作佗、他。 又【字汇补】余支切,音移。与委蛇之蛇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补】同□。
载 【酉集下】【车字部】 载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作代切,音再。【说文】乘也。【易大有】大车以载。又承也,胜也。【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载物。 又事也。【书舜典】有能奋庸,熙帝之载。【注】言奋起其功,以广帝尧之事也。 又始也。与哉通。【诗豳风】春曰载阳。【孟子】汤始征,自葛载。 又则也,助语辞。【诗周颂】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又成也。【书益稷】乃赓载歌。【注】赓,续也。续歌以成其义也。 又行也。【书皋陶谟】载采采。【注】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也。 又满也。【诗大雅】厥声载路。 又记载也。【书洛诰】丕视功载。【注】视群臣有功者记载之。【史记伯夷传】载籍极博。 又饰也。【淮南子兵略训】载以银锡。【注】箭以银锡饰之也。 又载师,官名。【周礼地官载师注】载之为言事也,事民而税之也。 又姓。 又【广韵】【集韵】【韵会】□昨代切,音在。【集韵】舟车运物也。【诗小雅】其车旣载。【注】才再反。 又【广韵】作亥切【集韵】【正韵】子亥切,□音宰。年也。【书尧典】朕在位七十载。◎按《尔雅释天》载,岁也。注:载,始也。取物终更始之义。蔡邕《独断》载,岁也。言一岁之中莫不覆载也。据此则年载之载亦可作去声读也。 又【集韵】都代切,音戴。与戴通。【诗周颂】载弁俅俅。【礼月令】载以弓韣。 又叶子利切,音祭。【诗小雅】受言载之。叶下喜。 又叶节力切,音卽。【诗小雅】召彼仆夫,谓之载矣。叶上牧棘。考证:〔【书洛诰】丕视工载。【注】视群臣有功者记载之。〕 谨照原文工载改功载。
轿 【酉集下】【车字部】 轿 【广韵】巨娇切【集韵】【韵会】渠娇切【正韵】祁尧切,□音桥。【玉篇】小车也。【韵会】竹舆也。【前汉严助传】舆轿而隃岭。【注】隘路车也。今竹舆。 又与桥通。【史记河渠书】山行卽桥。【正字通】卽轿也。盖今之肩舆,谓其平如桥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渠庙切,音峤。【广韵】□车也。【韵会】□也。
辁 【酉集下】【车字部】 辁 【广韵】市缘切【集韵】逡缘切【韵会】淳沿切【正韵】且缘切,□音铨。【说文】蕃车下庳轮也。一曰无幅也。直斫木为之,如椎轮。 又与铨通。【庄子外物篇】辁才讽说之徒。【注】辁,量人物也。一曰辁才谓小才也。 又与輲同。详後輲字注。 又【集韵】敕伦切,音椿。与同。车约也。考证:〔【说文】蕃车下庳轮也。一曰,无幅车。斫直木为之,如椎轮。〕 谨照原文无幅车改无幅也。斫直改直斫。
銔 【戌集上】【金字部】 銔 【集韵】攀悲切【韵会】攀糜切,□音披。灵姑銔,旗名也。【左传昭十年】公卜使王黑以灵姑銔率吉。【注】王黑,齐大夫。灵姑銔,旗名也。【疏】卜使王黑以此旗率人以战得吉也。 又【集韵】贫悲切,音邳。义同。
辂 【酉集下】【车字部】 辂 【广韵】洛故切【集韵】【韵会】【正韵】鲁故切,□音路。【玉篇】大车也。【释名】天子所乘曰玉辂。谓之辂者,言行於道路也。 又辕缚也。【仪礼旣夕】宾奉币,当前辂,致命。【注】辂,辕缚,所以属引。【疏】谓以木缚于辕上,以属引而挽之也。 又大也。【後汉张湛传】礼下公门轼辂马。【注】辂,大也。君所居曰辂,寝车曰辂车。 又颐辂,虫名。【庄子至乐篇】颐辂生乎食醯。 又【集韵】历各切【韵会】辖各切,□音核。【史记娄敬传】脱挽辂。【注】一木横遮车前,二人挽之,三人推之。 又【集韵】鱼驾切【正韵】五驾切,□音迓。【左传僖十五年】辂秦伯将止之。【注】辂,迎也。 又与路通。经书车辂之辂多作路。考证:〔【仪礼旣夕】宾奉币,当前辂致命。【注】辂,辕缚,所以属靷。【疏】谓以木缚于辕上,以属靷而挽之〕 谨照原文两靷字□改引。〔【後汉张湛传】礼下公门,式辂马。【注】辂,大也。君所居曰辂,寝车曰辂马。〕 谨照原文式改轼。注车曰辂马改车曰辂车。
较 【酉集下】【车字部】 较 【广韵】古岳切【集韵】【韵会】【正韵】讫岳切,□音觉。【说文】车輢上曲铜也。【崔豹古今注】车较,重耳也。在车辇上重起,如两角然。【诗卫风】猗重较兮。【注】较,高于轼。輢是两旁植木,较横輢上。盖古者车皆立乘,平常立则凭较,若应为敬,乃俯凭轼。较在轼上,若两较然,故云重较。 又【广韵】车箱也。【後汉舆服志】金薄缪龙,为舆倚较。【注】车箱为较。 又与角通,相竞也。【孟子】鲁人猎较。 又【广韵】古孝切,音敎。与校通。比较也。 又【广韵】略也。【孝经】盖天子之孝也。【疏】盖者,辜较之辞。辜较,犹梗槪也。言举其大略也。 又【正韵】著明貌。【前汉孔光传】较然甚明。 【集韵】或作。今通用较。考证:〔【後汉舆服志】金簿缪龙,为舆倚较。〕 谨照原文金簿改金薄。
辄 【酉集下】【车字部】 辄 【广韵】陟叶切【集韵】【韵会】陟涉切,□音□。【说文】车两輢也。 又【广韵】专辄也。 又【增韵】忽然也。【韵会】每事卽然也。 又足疾也。【春秋昭二十年】秋,盗杀卫侯之兄辄。【谷梁传】辄者何,两足不能相过也。齐谓之綦,楚谓之踂,卫谓之辄。 又姓。◎按《说文》从车耴声。俗或作輙,非。考证:〔【谷梁传】辄者何,两足不相过也。〕 谨照原文不字下增能字。
辅 【酉集下】【车字部】 辅 【广韵】扶雨切【五音集韵】父雨切,□音□。【说文】人颊骨也。【易咸卦】咸其辅颊舌。【注】辅,上颔也。【左传僖五年】辅车相依。 又【正韵】车辅,两旁夹车木也。【诗小雅】乃弃尔辅。【疏】辅以佐车,可解脱之物。今人缚杖于辐,以孩辅车也。 又【广韵】毗辅,相助也,弼也。【增韵】扶也。【易泰卦】辅相天地之宜。【书说命】朝夕纳诲,以辅台德。 又以物相将曰辅。【周礼地官】乡大夫以旌节辅令则达之。【注】民虽以徵令行,其将之者无节,则不得通。 又四辅,官名。【礼文王世子】设四辅。【注】谓师、保、疑、丞也。 又府史胥徒亦谓之辅。【周礼天官大宰】置其辅。【注】庶人在官者也。 又【韵会】四辅,星名。所以辅佐北极。 又三辅,郡名。汉京兆、左冯翊、右扶风。 又辅氏,地名。【左传宣十五年】秦伐晋,次于辅氏。 又龙辅,玉名。【左传昭二十九年】公使献龙辅于齐侯。 又姓。晋智果别族为辅氏。考证:〔【诗小雅】无弃尔辅。【注】辅以佐车,可解脱之物。今人缚杖于辐,防辅之脱也。〕 谨照原文无弃改乃弃。注改疏。防辅之脱改以孩辅车。
辆 【酉集下】【车字部】 辆 【广韵】里奖切【集韵】里养切【韵会】力让切【正韵】良奖切,□音两。与两同。【韵会】乘也,匹也,又车数。【汉书注】车一乘曰一两,言其轮辕两两而耦也。【诗周南】百两御之。【注】百两,百乘也。【疏】车一乘为一两。【风俗通】车有两轮,马有四匹,故车称两,马称匹。
【午集上】【瓜字部】 【广韵】【集韵】□都郞切,音当。【玉篇】瓜中实。【广韵】瓤,瓜中也。【正字通】瓜底曰。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韵】竹下切,音。腏肉。 又之石切,音只。义同。 又陟革切,音摘。挑取骨闲肉也。 又陟卦切,音□。□,肥貌。
辇 【酉集下】【车字部】 辇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力展切,音鄻。【广韵】人步挽车也。【诗小雅】我任我辇。【注】任,负任者。辇,人挽车也。 又挽运也。【左传庄十二年】南宫万以乘车辇其母。 又京师谓之辇下。【後汉周纡传】典司京辇。 又宫中道曰辇道。【司马相如上林赋】辇道纚属。【注】阁道可乘辇而行者。 又辇郞,官名。【前汉刘向传】向以父德任为辇郞。【注】引御辇郞也。 又姓。考证:〔【左传庄十一年】南宫万以乘车替其母。〕 谨照原文十一年改十二年。
辈 【酉集下】【车字部】 辈 【广韵】【集韵】【韵会】补妹切【正韵】邦妹切,□音背。【说文】军发车百两为一辈。【六书故】车以列分为辈。 又【玉篇】类也。【正韵】等也。【史记娄敬传】使者十辈来。【後汉王霸传】令郡国孝子、悌弟、贞妇为一辈。 又【玉篇】比也。【正韵】班也。【後汉循吏传】边凤、延笃先後为京兆尹,时人以辈前世赵、张。【吴志张温传】当今无辈。 又【正韵】行也。【论语注】先进、後进,犹言前辈、後辈。 俗省作軰。
辊 【酉集下】【车字部】 辊 【广韵】【集韵】【韵会】□古本切,音衮。【说文】车毂齐等貌。【周礼冬官考工记】望其毂,欲其辊。【六书故】辊,转之速也。 又【集韵】【韵会】□戸衮切,音浑。义同。 俗作□。
【午集上】【瓜字部】 【广韵】【集韵】□直禁切,音鸩。【广韵】靑皮,瓜名。
【午集上】【瓦字部】 【集韵】时征切,音成。□也。 又【类篇】时正切,音盛。器也。
邕 【酉集下】【邑字部】 邕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於容切,音雍。【说文】邑四方有水,自邕城池者是也。 又【集韵】竭塞也。与壅同。【前汉王莽传】邕河水不流。 又【正韵】和也。与雍同。【晋书桑虞传】闺门邕穆。 又【韵会】州名。秦桂林郡,唐置邕州。 【正字通】邕雍雍壅,古俱通用。
邖 【酉集下】【邑字部】 邖 【唐韵】所闲切【集韵】师闲切,□音山。地名。 又姓。见【正字通】。
邗 【酉集下】【邑字部】 邗 【唐韵】胡安切【集韵】【韵会】河干切,□音寒。【广韵】邗沟,水名。【左传哀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注】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宋口入淮,通粮道也。 又【集韵】居寒切,音干。越之别名。
邘 【酉集下】【邑字部】 邘 【广韵】羽俱切【集韵】【韵会】【正韵】云俱切,□音于。【说文】周武王子所封国。【史记周本纪】明年伐邘。【注】邘城在野王县西北。一作于。 又地名。【左传隐十一年】王取邬、刘、蔿、邘之田于郑。【注】蔿、邘,郑二邑。 又姓。【韵会】汉上谷太守邘侯。 【说文】本作□。□字原从亐作。
【申集上】【艹字部】 【集韵】一入切,音揖。【类篇】□,草密貌。 又【玉篇】草名。
【未集中】【羽字部】 【集韵】芳无切,音敷。或从甫,羽也。一曰细毛。
□ 【备考】【辰集】【木字部】 □ 【五音篇海】音得。疑□字之讹。□,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邻知切,音离。熬米坏也。
邙 【酉集下】【邑字部】 邙 【唐韵】莫郞切【集韵】【韵会】【正韵】谟郞切,□音忙。【说文】河南洛阳北土山上邑。【正字通】贵人冢多在北邙山。 又【广韵】【集韵】□武方切,音亡。义同。
邛 【酉集下】【邑字部】 邛 【唐韵】【集韵】【韵会】□渠容切,音蛩。【说文】地名。在济阴县。 又县名。【玉篇】蜀郡有临邛县。【史记司马相如传】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 又水名。【韵会】邛水出严道邛崃山,入靑衣江。 又丘名。【诗□风】邛有旨苕。【注】邛,丘也。 又【广韵】劳也,病也。【诗小雅】匪其止共,维王之邛。【注】谗人不能共职,徒为王病也。【又】我视谋犹,亦孔之邛。【注】惑於邪谋,不能断以从善,故致乱也。 又姓。【列仙传】周有邛疏。 【韵会】从邑从工。俗作卬,非。卬卽俯仰之仰。又卩与阝别。
邞 【酉集下】【邑字部】 邞 【唐韵】【韵会】甫无切【集韵】风无切,□音夫。【前汉地理志】邞县,属琅邪郡。 又【集韵】冯无切,音扶。义同。
邟 【酉集下】【邑字部】 邟 【唐韵】苦浪切【集韵】口浪切,□音抗。【说文】颍川县名。 又【玉篇】古衡切【集韵】居行切,□音耕。义同。 又【广韵】胡郞切【集韵】寒刚切,□音杭。【广韵】余邟,县名。在吴兴,今作杭。 又【广韵】苦冈切【集韵】丘冈切,□音康。【集韵】城名,在阳翟。
【子集下】【又字部】 【玉篇】古文友字。注见本画。【说文】从二手相交。【徐曰】二手相顺也。有佐佑之义,故从二手。
【午集上】【玉字部】 【字汇】同□。
邠 【酉集下】【邑字部】 邠 【广韵】府巾切【集韵】悲巾切【韵会】补巾切,□音宾。【说文】周太王国,在右扶风美阳县,亦作豳。互详豕部豳字注。 又【广韵】州名,今属陕西西安府。 又与彬同。文貌。【扬子太□经】斐如邠如,虎豹文如。
鈝 【戌集上】【金字部】 鈝 【篇海】夷斟切,音淫。见释典。
郩 【酉集下】【邑字部】 郩 【集韵】胡交切,音肴。【玉篇】邑名。 又【集韵】山名。在弘农。 又【广韵】乌皓切,音袄。邑名。
邡 【酉集下】【邑字部】 邡 【唐韵】府良切【集韵】分房切,□音方。【说文】□邡,广汉县名。 又【广韵】【集韵】□敷亮切,音访。与访通。【谷梁传昭二十五年】邡公也。【注】邡,当为访。谋纳昭公也。
邢 【酉集下】【邑字部】 邢 【唐韵】戸经切【集韵】【韵会】乎经切【正韵】奚经切,□音形。【说文】周公子所封国,地近河内怀县。【左传隐五年】郑人郉人伐翼。【注】郉国,在广平襄国县。 又【韵会】州名。春秋郉国,隋置郉州,宋攺郉台,今因之。 又姓。郉侯,为卫所灭,因为氏。 又【集韵】古幸切,音耿。【史记殷本纪】祖乙迁于郉。【注】郉,音耿。今河东皮氏有耿乡。【括地志】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里耿城,故耿国也。 本作郉。经史通作邢。
那 【酉集下】【邑字部】 那 【唐韵】【广韵】诺何切【集韵】【韵会】囊何切【正韵】奴何切,□音傩。【说文】西夷国安定有朝那县。 又【玉篇】何也。【左传宣二年】弃甲则那。 又多也。【诗小雅】受福不那。 又【集韵】安貌。【诗小雅】有那其居。 又姓。【广韵】西魏有那椿。 又上声。【广韵】【正韵】奴可切【集韵】乃可切,□音娜。【集韵】何也。【玉篇】俗言那事。 又去声。【广韵】奴个切【集韵】【韵会】【正韵】乃个切,□音哪。语助也。【後汉韩康传】公是韩伯休那。【杜甫诗】杖藜不睡谁能那。 又叶奴故切,音怒。【陆云陆丞相诔】攺容肃至,倾盖宠步。鞶带翻纷,珍裘阿那。 【说文】本作□。俗作□。
邥 【酉集下】【邑字部】 邥 【广韵】【集韵】□式任切,音沈。地名。【左传文十七年】周甘□败戎于邥垂。【注】邥垂,周地河南新城县北有垂亭。 又姓也。【集韵】与沈同。考证:〔【左传文十七年】周甘□败戎于邥□。【注】邥□,周地河南新城县北有□亭。〕 谨照原文三□字□改垂。
□ 【未集上】【米字部】 □ 【玉篇】俗糒字。
邦 【酉集下】【邑字部】 邦 〔古文〕□□邫【唐韵】博江切【集韵】【韵会】悲江切,□音梆。【说文】国也。【周礼天官】大宰掌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注】大曰邦,小曰国。 又【释名】邦,封也。封有功于是也。【书蔡仲之命】乃命诸王邦之蔡。 又姓。【正字通】明有邦严。 又叶卜工切,音崩。【诗小雅】以畜万邦,叶上訩。【又】保其家邦。叶上同。又【大雅】御于家邦。叶上恫,凡《诗》《易》邦字□同此音。
【午集中】【疒字部】 【集韵】同□。
【申集中】【虫字部】 【唐韵】仓红切【集韵】粗丛切,□音匆。蜻蜓也。【淮南子齐俗训】虾蟆为鹑,水虿为。详前蜻蛉注。
邧 【酉集下】【邑字部】 邧 【广韵】【集韵】【韵会】□愚袁切,音元。【广韵】秦邑名。【左传文四年】晋侯伐秦,围邧新城。 又【唐韵】虞远切【集韵】【正韵】五远切,□音阮。义同。
村 【酉集下】【邑字部】 村 【集韵】【韵会】粗尊切【正韵】仓尊切,□音村。【玉篇】地名。 又墅也。与村同。 又【广韵】【集韵】□徒浑切,音豚。义同。村
【唐韵】此尊切【集韵】粗尊切【正韵】仓尊切,□寸平声。【广韵】墅也。【增韵】聚落也。字从邑从屯。经史无村字,俗通用。【晋陶潜归田园诗】暧暧远人村。【桃花源记】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邩 【酉集下】【邑字部】 邩 【唐韵】呼果切【集韵】虎果切,□音火。【说文】地名。 一作□。
邪 【酉集下】【邑字部】 邪 【广韵】似嗟切【集韵】【韵会】【正韵】徐嗟切,□音斜。【广韵】不正也。【正韵】奸思也,佞也。【易乾卦】闲邪存其诚。【书大禹谟】去邪勿疑。 又【韵会】辟邪,兽名。 又【唐韵】以遮切【集韵】【韵会】【正韵】余遮切,□音耶。【说文】琅邪,郡名。 又莫邪,剑名。吴大夫莫邪作宝剑,因名。 又呼韩邪,匈奴王名。【前汉宣帝纪】呼韩邪单于来朝。 又若邪,水名。在越州会稽县。又胥邪,木名。【司马相如上林赋】留落胥邪。【注】胥邪,似棕榈,皮可为索。 又污邪,下地田也。【史记滑稽传】污邪满车。 又助语,又疑辞,经传俱作邪,俗作耶。 又【集韵】羊诸切,音余。与余同。【史记历书】归邪於终。【注】邪,余分也。终,闰月也。 又【集韵】时遮切,音闍。瑞星名。【史记天官书】如星非星,如云非云,命曰归邪。【注】邪,音蛇。 又【字汇补】子可切,音左。【前汉司马相如传】邪与肃愼为邻。【注】邪读为左,谓东北接也。 又叶详於切,音徐。【诗邶风】其虚其邪,旣亟只且。【注】邪,亦作徐。缓也。 又叶伊宜切,音移。【尚书考灵曜】虚为秋□,昴为冬期。阴气相左,德乃不邪。考证:〔【史记天官书】如星非星,如云非云,名曰归邪。〕 谨照原文名改命。〔【诗□风】其虚其邪,旣亟只且。〕 谨照原文□改邶。
邫 【酉集下】【邑字部】 邫 【字汇补】古文邦字。【洞灵经】有邫国者,谓其有人众也。余详本画。
【午集上】【瓦字部】 【集韵】普孟切,烹去声。罂属。 又蒲孟切,音膨。属。
【午集上】【玉字部】 【广韵】市玉切【集韵】殊玉切,□音蜀。玉名。
邬 【酉集下】【邑字部】 邬 【唐韵】【正韵】安古切【集韵】【韵会】於五切,□音坞。县名。【左传隐十一年】王取邬、刘、蔿、邘之田于郑。【注】河南缑氏县西南有邬聚。 又晋地。【左传昭二十八年】司马弥牟为邬大夫。【注】今汾州介休县有故邬城。 又【广韵】哀都切【集韵】汪胡切,□音乌。又【广韵】依倨切【集韵】依据切,□音饫。义□同。考证:〔【左传隐十一年】王取邬刘蔿之田于郑。〕 谨照原文改邘。
邭 【酉集下】【邑字部】 邭 【广韵】九遇切【集韵】俱遇切,□音屦。【说文】地名。 又【广韵】权俱切【集韵】其俱切,□音衢。【玉篇】地名。
□ 【未集中】【糸字部】 □ 【五经文字】綌作□。讹。
【午集上】【瓦字部】 【广韵】市朱切【集韵】【韵会】慵朱切【正韵】尚朱切,□音殊。【广韵】小罂。【韵会】罃也。【博雅】,甁也。【扬子方言】罃,□魏宋楚之闲曰,或曰。
邮 【酉集下】【邑字部】 邮 【广韵】以周切【集韵】夷周切,□音由。【玉篇】左冯翊高陵县有邮亭。 又【广韵】乡名。 又【唐韵】徒历切【集韵】亭历切,□音笛。义同。邮
【唐韵】羽求切【集韵】【正韵】于求切,□音尤。【说文】境上行书舍也。【广韵】邮,驿也。【风俗通】汉攺邮为置,置亦驿也,度其远近置之也。【增韵】马传曰置,步传曰邮。【尔雅释言】邮,过也。【注】道路所经过也。 又【集韵】田闲舍也。【礼郊特牲】邮表畷。【注】邮若邮亭,谓田畯于田畔相连畷处造亭居之,以督民之耕也。 又【正韵】过也。与尤通。【礼王制】邮罚丽于事。【注】邮,过也。丽,附也。过人、罚人,当各附于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也。【前汉成帝纪】以显朕邮。 又【正韵】最也。殿最亦曰殿邮。【列子穆王篇】鲁之君子,迷之邮者。【注】邮,与尤同。 又【广韵】督邮,古官号。【释名】主诸县罚负邮殿纠摄之。【晋书陶潜传】郡遣督邮至县。 又高邮,州名。 又姓。【左传哀二年】有邮无恤。 又【集韵】是为切,音垂。地名。在卫。 又叶于其切,音移。【诗小雅】不知其邮。叶上僛。 【正字通】《说文》本作□。从□。□,远边也。俗省作邮、□。【集韵】作缷。邮
考证:〔【晋书陶侃传】郡遣督邮至县。〕 谨按所引出陶潜传,侃改潜。
邯 【酉集下】【邑字部】 邯 【唐韵】胡安切【集韵】【韵会】【正韵】河干切,□音寒。【玉篇】赵国有邯郸县。互详後郸字注。 又水名。【後汉西羌传】侯霸复上置东西邯屯五部。【注】邯,水名。邯分流左右,在今廓州。 又【广韵】【集韵】【韵会】□胡甘切,音酣。【集韵】邯,汉县名,属乐浪郡。 又【集韵】戸感切,音颔。【前汉王莽传】封都匠仇延为邯淡里附城。【注】邯淡,丰盛之意。
辴 【酉集下】【辰字部】 辴 【广韵】【集韵】【韵会】□止忍切,音轸。【广韵】笑貌。【庄子达生篇】桓公辴然而笑。一作冁。 又【广韵】丑饥切【集韵】抽迟切,□音絺。又【广韵】【集韵】【韵会】□丑忍切,音趁。义□同。
辵 【酉集下】【辵字部】 辵 【广韵】丑略切【集韵】敕略切,□音。【说文】乍行乍止也。 又【六书故】循道疾行也。 又与躇通。【公羊传宣六年】躇阶而走。【注】躇,一作辵。 【六书正讹】从彳从止,会意。隶作辶。有与足□彳三部相通者。互见本注。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胡官切,音桓。○按《说文》絙作□。详絙字注。
边 【酉集下】【辵字部】 边 〔古文〕□【集韵】【韵会】【正韵】□□眠切,音编。【玉篇】畔也,边境也。【礼玉藻】其在边邑。【注】边邑,九州边鄙之邑。【左传成十三年】荡摇我边疆。 又【正韵】旁近也。【前汉高帝纪】齐边楚。 又侧也。【礼檀弓】齐衰不以边坐。【疏】丧服宜敬,起坐宜正,不可著齐衰而偏坐也。 又边璋,半文饰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边璋七寸。 又姓。周大夫边伯之後。南唐有边镐。《说文》作□。考证:〔【左传成十三年】摇荡我边疆。〕 谨照原文摇荡改荡摇。
辽 【酉集下】【辵字部】 辽 【唐韵】落萧切【集韵】【韵会】怜萧切【正韵】连条切,□音僚。【说文】远也。【楚辞九叹】山修远其辽辽兮。 又【集韵】水名,在辽阳县。 又【韵会】国名,契丹之後,至耶律德光,号大辽。
达 【酉集下】【辵字部】 达 【广韵】【集韵】□他计切,音替。【字林】足滑也。【王褒洞箫赋】其妙声则淸静厌瘱,顺叙□达。【注】达,滑也。 又【集韵】他达切,音闼。与同。【博雅】逃也。一曰行不相遇。 又陁葛切,音达。与达同。通也。一曰迭也。 俗作迖、迏,□非。考证:〔【王褒洞箫赋】其妙声,则淸静厌瘱,顺叙□达。〕 谨照原文瘱改瘱。
迀 【酉集下】【辵字部】 迀 【唐韵】【韵会】古寒切【集韵】居寒切,□音干。【说文】进也。
迁 【酉集下】【辵字部】 迁 俗迁字。迁
〔古文〕□□拪□□【唐韵】七然切【集韵】亲然切,□音千。【说文】登也。【广韵】去下之高也。【诗小雅】迁于乔木。 又迁徙也。【易益卦】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攺。【书益稷】懋迁有无化居。【注】懋,勉其民,徙有於无,交易变化,其所居积之货也。 又移物曰迁。【礼曲礼】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注】诸物当前,跪而迁移之。 又变易也。【左传昭五年】吾子为国政,未攺礼,而又迁之。 又徙国曰迁。【周礼秋官小司□】二曰询国迁。【注】谓徙都攺邑。 又徙官曰迁。【前汉贾谊传】谊超迁,岁中至大中大夫。 又贬秩曰左迁。【史记韩王信传】项王王诸将近地,而王独远居,是左迁也。又【张苍传】吾极知其左迁。【注】是时尊右□左,故谓贬秩为左迁。 又【正韵】谪也,放逐也。【皋陶谟】何迁乎有苗。 又君迁,木名。【左思吴都赋】平仲君迁。 又姓。 又西烟切,音仙。【前汉王莽传】立安为新迁王。【注】服曰:迁,音仙。师古曰:迁,犹仙耳。不劳假借。 又叶七情切,音淸。【□琳大暑赋】乐以忘忧,气变志迁。爰速嘉宾,式燕且殷。【李翱祭韩愈文】疏奏辄斥,去而复迁,升黜不攺,正言时闻。迁
考证:〔【书益稷】何迁乎有苗。〕 谨照原书改为皋陶谟。〔【左思吴都赋】君迁平仲。〕 谨照原文改为平仲君迁。
迂 【酉集下】【辵字部】 迂 【广韵】羽俱切【集韵】【韵会】云俱切,□音于。【玉篇】远也。【史记孟轲传】迂远而阔于事情。【後汉王畅传】其言若迂,其效甚近。 又曲也。【书盘庚】恐人倚乃身,迂乃心。【注】恐浮言之人迂汝心,使邪僻也。【管子君臣篇】民迂则流之,民大流则迂之。【注】迂,曲不行,则通之使行。流,荡不返,则屈之使止也。 又迂久,良久也。【後汉刘宽传】迂久大醉而还。 又【说文】避也。 又【玉篇】广大也。 又【唐韵】忆俱切,音纡。义同。 本作迃。通作于。考证:〔【後汉王龚传】其言甚迂,其效甚近。〕 谨照原文龚改畅。甚迂改若迂。〔【管子君臣篇】民迂则流之,民大流则迂之。〕 谨照原文大流改流通。
迄 【酉集下】【辵字部】 迄 【唐韵】【集韵】【韵会】许讫切【等韵】呼讫切,□音汔。【说文】至也。【诗大雅】以迄于今。又【周颂】迄用有成。 又竟也。【後汉孔融传】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又与讫通。【书禹贡】声敎讫于四海。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昌善切,音阐。【说文】偏缓也。 又【广韵】徐翦切【集韵】似浅切。义□同。 又【集韵】直碾切,廛去声。义同。 又【集韵】延面切,音衍。义同。【篇海】缠也。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与奶同。
迅 【酉集下】【辵字部】 迅 【唐韵】息进切【集韵】【韵会】【正韵】思晋切,□音信。【说文】疾也。【楚辞九章】羌迅高而难当。又【尔雅释兽】狼,其子獥,绝有力,迅。【注】狼子绝有力者曰迅。【疏】迅,疾也。 又【广韵】私闰切【集韵】须闰切,□音浚。义同。
逜 【酉集下】【辵字部】 逜 【广韵】【集韵】【正韵】□五故切,音误。【集韵】寤也。谓相干寤也。 又【集韵】阮古切,音五。过也。 【正字通】与遻迕□□通。
迤 【酉集下】【辵字部】 迤 【唐韵】移尔切【集韵】【韵会】演尔切【正韵】养里切,□音以。【说文】邪行也。 又【正韵】迤逦,连接也。 又邪倚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戈柲六尺有六寸,旣建而迤。【注】谓著戈於车邪倚也。 又【广韵】弋支切,音移。亦邪行也。
过 【酉集下】【辵字部】 过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卧切,戈去声。【玉篇】度也,越也。【正韵】超也。【易系辞】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礼檀弓】过之者,俯而就之。【史记贾生传】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又过失也。【书大禹谟】宥过无大。【注】过者,不识而误犯也。【前汉文帝纪】俱去细过,偕归大道。 又罪愆也。【周礼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诛,以驭其过。 又责也。【史记项羽纪】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又卦名。易大过,小过。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禾切,音戈。【广韵】经也。【书禹贡】东过洛汭,北过洚水。 又过所也。【释名】过所至关津以示也。或曰传转也,转移所在,识以为信。 又国名。【左传襄四年】处浇于过。【注】过,国名。东莱掖县有过乡。 又名。【诗大雅】溯其过。 又姓。【後汉刘陶传】过晏之徒。【注】过,姓,过国之後。 【正韵】经过之过,平声。超过、过失之过,去声。考证:〔【史记贾谊传】自以为过之,今殆不及也。〕 谨照原 书贾谊传改贾生。又原文无殆字今省。〔【史记高帝纪】闻将军有意督过之。〕 谨按所引出项羽纪不出高帝纪,谨照原书高帝纪改项羽纪。将军改大王。〔【释名】过所至关津以示也。或曰,传过也。移所在识以为信。〕 谨按太平御览引释名原文传转也,转移所在,识以为信。今照改。
迳 【酉集下】【辵字部】 径 【广韵】【集韵】□古定切,音径。【玉篇】路径也。【集韵】步道也。 又【玉篇】近也。【集韵】直也。 又【正韵】至也,过也。 又径庭,言相去远也。【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
【午集中】【疒字部】 【广韵】都合切【集韵】德合切,□音答。【字林】肥貌。 又【集韵】鄂合切,音□。【玉篇】病寒也。【五音集韵】寒□。 又呼合切,音欱。义同。
【申集中】【虫字部】 【集韵】良脂切,音犁。螏,虫名。见蛆字注。 又合,见《论衡》。详蜊字注。 又怜题切,音黎。义同。 【尔雅】本作藜。或作□。
鉌 【戌集上】【金字部】 鉌 【广韵】【正韵】戸戈切【集韵】【韵会】胡戈切,□音和。【广韵】鉌,鸾铃也。通作和。
迈 【酉集下】【辵字部】 迈 【广韵】莫话切【集韵】【韵会】莫败切【正韵】莫懈切,□音。【说文】远行也。【诗王风】行迈靡靡。又【小雅】我日斯迈。 又【正韵】往也。【诗鲁颂】从公于迈。又【小雅】後予迈焉。【注】过也。 又老也。【书秦誓】日月逾迈。【後汉皇甫规传】年齿之不迈。 又天子以时巡行曰迈。【诗周颂】时迈其邦。 又迈迈,不顾也。【诗小雅】视我迈迈。 又与励通,勇往力行之意。【书大禹谟】皋陶迈种德。【注】言皋陶勇往力行,以布其德也。又【说命】予惟克迈乃训。 又叶力制切,音利。【诗唐风】日月其迈。叶上逝。 【说文】作□。
迊 【酉集下】【辵字部】 迊 【广韵】子答切【集韵】作答切,□同匝。周也。从反之而匝也。或作迊。【正韵】俗讹作匝。
迋 【酉集下】【辵字部】 迋 【唐韵】【集韵】【正韵】于放切【韵会】于况切,□音旺。【说文】往也。【左传襄二十八年】君使子展迋劳于东门之外。 又【集韵】欺也。【诗郑风】人实迋女。【左传定十年】是迋吾兄也。 又恐惧也。【左传昭三十一年】子无我迋。【司马相如长门赋】魂迋迋若有亡。 又【广韵】【集韵】【正韵】俱往切【韵会】求往切,□音俇。又【集韵】【韵会】□古况切,音诳。又【集韵】曲王切【正韵】去王切,□音匡。又【集韵】渠王切,音狂。义□同。
迍 【酉集下】【辵字部】 迍 【广韵】陟纶切【集韵】【韵会】株伦切,□音屯。【玉篇】迍,邅也。 又【广韵】徒浑切,音豚。义同。
迎 【酉集下】【辵字部】 迎 【唐韵】语京切【集韵】鱼京切【韵会】疑京切,□音□。【说文】逢也。【增韵】逆也,迓也。【扬子方言】自关而东曰逆,自关而西曰迎。【淮南子览训】不将不迎。【注】将,送也。迎,接也。不随物而往,不先物而动也。 又逆数也。【史记五帝纪】迎日推策。【注】逆数之也。日月朔望,未来而推之,故曰迎日。 又【广韵】鱼敬切【集韵】【韵会】【正韵】鱼庆切,□□去声。【正韵】凡物来而接之则平声,物未来而往迓之则去声。【诗大雅】亲迎于渭。 又叶吾郞切,音昂。【史记龟策传】理达于理,文相错迎。使工占之,所言尽当。 又叶元具切,音遇。【屈原离骚】百神翳其备降兮,九嶷□其□迎。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考证:〔【史记龟策传】理达于理,文相错迎。使工召之,所言尽当。〕 谨照原文召之改占之。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韵】思留切,音修。【说文】进献也。一曰致滋味为羞。【集韵】本作羞。亦作馐。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方典切【集韵】【正韵】补典切,□音匾。缏亦作□。褰裳也。 又【集韵】【类篇】□□眠切,音边。义同。
运 【酉集下】【辵字部】 运 【集韵】羽粉切,音抎。走貌。运
〔古文〕□【广韵】【正韵】禹愠切【集韵】【韵会】王问切,□音韵。【玉篇】转也,动也。【正韵】行也,用也。【易系辞】日月运行。【书大禹谟】帝德广运。【注】行之不息也。【礼少仪】君子欠伸运笏。【注】运,动也。 又【说文】移徙也。【广韵】转输也。【後汉百官志】尉曹主卒徒转运事。 又【正韵】天造曰运。【浑天仪】天运如车毂。 又【韵会】五运,五行气化流转之名。 又运祚,历数也。【史记高帝赞】汉承尧运。 又【集韵】地南北谓之运。【越语】广运百里。注:远行赋东西为广,南北为运。 又叶于分切,音云。【蔡邕述行赋】弥信宿而後阕,思逶迤以东运。见阳光之颢颢,怀少弭而有欣。 又叶于愿切,音院。【阮瑀琴歌】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靑盖巡九州,在西东人怨。运
考证:〔【礼曲礼】君子欠伸运笏。〕 谨照原文曲礼改少仪。〔【越语】广运百里。东西为广,南北为运。〕 谨照原文百里下增注字。〔【蔡邕远行赋】弥信宿而後阕,繇威遗以东运。阳光见之颢颢兮,怌少弭之有欣。〕 谨照原文远改述。繇威遗改思逶迤。阳光见改见阳光。省兮字。怌改怀。之有欣改而有欣。
【寅集下】【彳字部】 【字汇】何庚切,音行。行貌。
这 【酉集下】【辵字部】 这 【广韵】鱼变切【集韵】牛堰切,□音彦。【玉篇】迎也。【正字通】周礼有掌讶,主迎。讶古作这。毛晃曰:凡称此个为者个,俗多攺用这字。这乃迎也。
进 【酉集下】【辵字部】 进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卽刃切,音晋。【说文】登也。【玉篇】升也。【广韵】前也。【礼曲礼】遭先生于道,趋而进。【表记】君子三揖而进。【注】人之相见,三揖三让,以升宾阶。【书盘庚】乃登进厥民。【疏】延之使前而告之也。 又【正韵】荐也。【礼儒行】推贤而进达之。 又【正韵】效也。【礼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注】自勉强也。【易乾卦】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 又近也。【礼檀弓】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 又进士。【礼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注】进士,可进而受爵禄也。 又特进。【後汉和帝纪】赐诸侯王公将军特进。【注】诸侯功德优盛,朝廷所敬异者赐位特进。 又与餕同。【礼祭统】百官进彻之。【注】进同餕。 又【字汇补】与尽同。【列子黄帝篇】竭聪明,进智力。 又通作荐。【列子汤问篇】穆王荐之,张注荐当作进。 又【集韵】徐刃切【正韵】齐进切。□与赆同。会礼也。【前汉高帝纪】萧何为主吏主进。【注】主赋敛礼钱也。师古曰:进本作赆,声转为进。 又叶资辛切,音津。【扬子太□经】阳引而进,物出溱溱。考证:〔【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郎刃切,音晋。〕 谨照原文郎改卽。〔【列子汤问篇】王荐而问之。【注】荐,犹进也。〕 谨照原文改穆王荐之,张注荐当作进。〔【史记高帝纪】萧何为主吏主进。【注】主赋敛礼钱也。师古曰,进,本作赆,声转为进。〕 谨按所引系前汉书注,则正文亦当引前汉书。史记改前汉。
远 【酉集下】【辵字部】 远 〔古文〕□□【广韵】云阮切【集韵】【韵会】雨阮切,□爰上声。【说文】辽也。【广韵】遥远也。【正韵】指远近定体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于愿切【正韵】于怨切,□爰去声。【正韵】远之也。远近之远上声,如《诗》其人则远之类。远离之远去声,如《论语》敬鬼神而远之之类是也。 又叶于员切,音渊。【诗小雅】尔之远矣,民胥然矣。 俗作逺。
镀 【戌集上】【金字部】 镀 【广韵】【集韵】【韵会】徒故切【正韵】独故切,□音度。【广韵】金饰物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同都切,音徒。义同。 通作涂。
酓 【酉集下】【酉字部】 酓 【广韵】【集韵】□於琰切,音黶。与檿同。【史记夏本纪】其篚酓丝。【注】孔安国曰:酓,桑蚕丝,中为琴瑟弦。 又【广韵】酒味苦也。 又【集韵】徒南切,音覃。又呼含切,音。又於念切,音□。义□同。 又【集韵】於艳切,音厌。酒盈量也。 又於锦切。同飮。
【子集下】【刀字部】 【篇海】苦姑切,音枯。剖判屠破也。
【午集中】【疒字部】 【集韵】苦江切【集韵】枯江切,□音腔。【集韵】喉也。【五音集韵】喉中病。 又【广韵】空谷貌。
违 【酉集下】【辵字部】 违 【唐韵】羽非切【集韵】【韵会】于非切,□音帏。【说文】离也。【广韵】背也。【书尧典】静言庸违。【注】行事则违背之也。 又【正韵】避也,去之也。【易乾卦】忧则违之。【注】知难而避也。【礼表记】事君三违,而不出境。【注】违犹去也。【论语】违之之一邦。 又【韵会】奔放曰违。【左传宣十年】凡诸侯之大夫违。【疏】窘迫而奔,及以礼见放,通谓之违。 又邪恶也,过失也。【左传桓二年】昭德塞违。【注】塞违,谓闭塞邪违也。【後汉百官志】有违失,则劾奏。 又蓄怨也。【书无逸】否则厥心违怨。【注】违怨者,怨之蓄于中也。 又【韵会】依违,不决也。一作猗违。【前汉律历志】依违以惟,未能修明。又【孔光传】猗违者连岁。【注】犹依违也。依且违,言两可也。
连 【酉集下】【辵字部】 连 【唐韵】力延切【集韵】【韵会】陵延切【正韵】灵年切,□音涟。【说文】员连也。【玉篇】合也,及也。【广韵】续也,还也。【集韵】属也。【正韵】接也。【诗大雅】执讯连连。【朱传】属续貌。【礼王制】十国为连,连有帅。【齐语】四里为连,十连为乡。【後汉韩康传】连徵不至。 又姻亲为连。【史记尉佗传】及苍梧秦王有连。【注】有连者,连姻也。 又黏鸟曰连。【淮南子览训】连鸟于百仞之上。 又连尹、连敖,皆楚官名。【左传襄十五年】屈荡为连尹。【史记淮阴侯传连敖注】楚司马官也。 又连山,易名。【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注】其卦以纯艮为首,山上山下,是名连山。 又铅之未炼者曰连。【史记货殖传】长沙出连锡。 又祈连,山名。【前汉霍去病传】出北地,至祈连山。【注】卽天山也。 又【韵会】州名。汉属桂阳郡,隋置连州。 又姓。【左传庄八年】齐有连称。 又【集韵】【韵会】【正韵】□力展切,音敛。难也。【易蹇卦】往蹇来连。【注】连,亦难也。又迟久之意。 又【集韵】连彦切,音摙。【礼玉藻】连用汤。【注】连,犹释也。以汤洗足垢,乾洁其体也。 又【集韵】郞旰切,音烂。连石,山名。【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连石。 又叶离珍切,音邻。【陆云夏府君诔】祈祈缙绅,泣涕留连。故作斯诔,著之不泯。泯音民。考证:〔【史记尉陀传】及苍梧秦王有连。【注】有连者,连姻也。〕 谨照原文尉陀改尉佗。〔【前汉霍光传】去北地,遂入祈连山。〕 谨照前汉书原文霍光改霍去病。去北地改出北地。遂入改至字。
迟 【酉集下】【辵字部】 迟 〔古文〕邌【唐韵】直尼切【集韵】【韵会】□尼切【正韵】□知切,□音墀。【说文】徐行也。【广韵】久也,缓也。【诗卫风】行道迟迟。【礼玉藻】君子之容舒迟。又【孔子闲居】无体之礼,威仪迟迟。【注】缓而不迫也。 又委迟,回远貌。【诗小雅】周道倭迟。 又【韵会】栖迟,息也。【诗□风】可以栖迟。 又姓。【书盘庚】迟任有言。【注】古贤人。又尉迟,复姓。 又【广韵】【韵会】直利切【集韵】直吏切【正韵】直意切,□音稚。【广韵】待也。【後汉章帝纪】朕思迟直士,侧席异闻。又【赵壹传】实望昭其悬迟。【注】悬心迟仰之。 又迟明卽黎明。【前汉高帝纪】迟明,围宛城三匝。【注】迟,未也。天未明之顷也。【卫靑传】迟明行二百余里。【注】迟,待也。待天欲明也。 又【正韵】欲速而以彼为缓曰迟,使彼徐行以待亦曰迟。【荀子修身篇】迟彼止而待我。 又乃也。【史记春申君传】迟令韩、魏归帝重于齐。【注】迟,犹値。値,犹乃也。 【韵会】遅遟□□同。
【午集中】【疒字部】 【正字通】俗□字。
【午集上】【玉字部】 【集韵】同璱。
迢 【酉集下】【辵字部】 迢 【唐韵】徒聊切【集韵】【韵会】【正韵】田聊切,□音条。【说文】迢遰也。【正字通】远不相通也。 又【集韵】迢迢,高貌。
迣 【酉集下】【辵字部】 迣 【广韵】古文迾字。【说文】迾,晋赵曰迣。【前汉鲍宣传】部落鼓鸣,男女遮迣。【注】言闻桴鼓之声,以为有盗贼,皆当遮列而追捕也。 又【集韵】丑制切,音跇。【玉篇】超逾也。【前汉郊祀歌】体容与,迣万里。 俗讹作□、□,□非。考证:〔【前汉鲍宣传】部落鼓鸣,男女遮迣。【注】言闻桴鼓之声,为有盗贼,皆当遮迣而追捕也。〕 谨照原注为字上增以字。遮迣改遮列。
迤 【酉集下】【辵字部】 迤 【集韵】【韵会】演尔切【正韵】养里切,□音以。与迤同。【尔雅】注:迤逦,旁行连延也。 又【集韵】余支切【正韵】延知切,□音移。委迤,自得貌。 又【集韵】【正韵】□唐何切,音驼。逶迤,行貌。本作迱。考证:〔【尔雅释训】迤逦,旁行也。〕 谨按此尔雅释邱注非释训文,谨照原文释训改作注,於旁行下增连延二字。
迥 【酉集下】【辵字部】 迥 【广韵】戸顷切【集韵】【韵会】戸茗切【正韵】戸顶切,□音泂。【增韵】寥远也。 又【广韵】光也,辉也。 通作泂。俗作迥。
迦 【酉集下】【辵字部】 迦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居牙切,音嘉。【增韵】身毒国瞿昙,号曰释迦。【文中子周公篇】斋戒修而梁国亡,非释迦之罪也。 又【广韵】【韵会】□居伽切。音义□同。 又与邂通。【扬子太□经】迎父迦逅。
迧 【酉集下】【辵字部】 迧 【正字通】《石鼓》:迧禽奉雉。又乘马旣迧。□与□同。
逓 【酉集下】【辵字部】 逓 【正字通】俗递字。
迨 【酉集下】【辵字部】 迨 【广韵】徒亥切【集韵】【韵会】【正韵】荡亥切,□音隶。【尔雅释训】迨,及也。【诗召南】迨其今兮。 又与逮同。详後逮字注。
【未集下】【肉字部】 【五音集韵】口答切,音溘。欲睡貌。
【辰集上】【日字部】 【玉篇】居其切。後也。
迩 【酉集下】【辵字部】 迩 同迩,俗省。迩
〔古文〕□【广韵】儿氏切【集韵】【韵会】忍氏切【正韵】忍止切,□音尔。【说文】近也。【书舜典】柔远能迩。【诗周南】父母孔迩。【左传文十七年】以□、蔡之密迩於楚。 又通作尔。【诗大雅】莫远具尔。【注】尔,近也。【仪礼燕礼】君南乡尔卿,卿西面北上尔大夫。【注】揖而移之近之也。 【说文】别作□,俗省作迩、□。□字从臸作。迩
考证:〔【左传文十七年】以陈蔡之密迩。〕 谨照原文迩下增於楚二字。
迪 【酉集下】【辵字部】 迪 【唐韵】徒历切【集韵】【韵会】亭历切【正韵】杜历切,□音狄。【广韵】进也,蹈也。【书皋陶谟】允迪厥德。【注】言信蹈其德也。 又【说文】道也。【书大禹谟】惠迪吉。【注】言顺道则吉也。 又【增韵】启迪,开导也。【书太甲】启迪後人。【注】谓开导子孙也。又【康诰】矧今民罔迪不适。【注】谓民无导之而不从者。 又至也。【前汉班固叙传】汉迪于秦,有革有因。 又由迪,相正也。【扬子方言】东齐靑、徐闲,相正谓之由迪。 又叶徒沃切,音独。【诗大雅】维此良人,弗求弗迪。叶下复毒。【陆云饯王太尉诗】惟帝思庸,大典光迪。思媚三灵,诞降天笃。 又叶毒药切,音铎。【陆禨赠冯文罴诗】奕奕冯生,哲问允迪。天保定尔,靡德不铄。考证:〔【诗大雅】维此良人,弗求弗迪。叶下弗毒。〕 谨照原文弗毒改复毒。
迫 【酉集下】【辵字部】 迫 【广韵】博白切【集韵】【韵会】【正韵】博陌切,□音百。【玉篇】逼迫也。【广韵】急也。【楚辞哀时命】众比周以肩迫兮。【前汉武帝纪】外迫公事。 又【增韵】窘也。【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厄兮。【後汉朱晖传】惶迫伏地,莫敢动。 又【集韵】通作柏。【前汉张耳传】柏人迫于人也。【武帝瓠子歌】鱼沸鬰兮柏冬日。 又叶璧亦切,音必。【马融长笛赋】危殆险巇之所迫也,众哀集悲之所积也。 又叶卜各切,音博。【崔瑗草书势】草书之法,盖又□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考证:〔【楚辞哀时命】众比周以相迫兮。〕 谨照原文相迫改肩迫。
迬 【酉集下】【辵字部】 迬 【玉篇】之句切,又竹句切。义阙。 又【字汇】古文往字。【正字通】本作□。【说文】作□。通作迬。
锌 【戌集上】【金字部】 锌 【集韵】祖似切,音子。刚也。【玉篇】同釨。
迭 【酉集下】【辵字部】 迭 【广韵】【集韵】【韵会】徒结切【正韵】杜结切,□音絰。【说文】更迭也。【易系辞】迭用柔刚。【诗邶风】日居月诸,胡迭而微。【礼礼运】五行之动,迭相竭也。 又与轶通。【左传成十三年】迭我殽地。【注】迭,侵突。【史记封禅书】轶兴轶废。 又与逸通。【家语】马将迭。 又与佚通。【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四国佚兴。 又叶徒帝切,音地。【王筠诗】缘岩蔓芳杜,回崖掩绿蕙。嘉禾挺皋苏,奇香发迷迭。【注】迷迭,香名。出大秦国。
【巳集下】【牛字部】 【广韵】徒历切【集韵】亭历切,□音荻。【玉篇】特牛。【广雅】,雄也。【集韵】或作□。
迮 【酉集下】【辵字部】 迮 【广韵】侧柏切【集韵】【韵会】【正韵】侧格切,□音啧。【说文】迮迮,起也。【玉篇】迫迮也。【後汉窦融传】嚣埶排迮,不得进退。【注】排迮,迫蹙也。又【□忠传】邻舍比里,共相压迮。 又【广韵】则落切【集韵】卽各切,□音作。义同。通作□。考证:〔【後汉窦融传】嚣执排迮,不得进退。【注】排迮,蹙也。〕 谨照原文执改埶。蹙也上增迫字。
迯 【酉集下】【辵字部】 迯 俗逃字。
【未集下】【臣字部】 【篇海】之忍切,音忱。同□,明也。
述 【酉集下】【辵字部】 述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食律切,音术。【说文】循也。【论语】述而不作。【中庸】父作之,子述之。 又【广韵】著述也。【正韵】修也,缵也,撰也。凡终人之事,纂人之言,皆曰述。【礼乐记】识礼乐之文者能述。【又】述者之谓明。【仪礼士丧礼】筮人许诺述命。【注】旣受命而申言之曰述。 又□也。【孟子】诸侯朝於天子曰述职。 又冠名。【後汉舆服志】通天冠前有山展筒,为述。记曰:知天者冠述。 又通作术。【礼祭义】结诸心,形诸色,而术省之。【注】术,当为述。 又姓。【风俗通】鲁大夫仲述之後。 又叶树伪切,音瑞。【曹植酒赋】安沈湎而为娱,非往圣之所述。辟酒诰之明戒,同元凶之三季。
迲 【备考】【酉集】【辵字部】 迲 【字汇补】音未详。字见《毗陵志》。
回 【酉集下】【辵字部】 回 【正韵】胡瑰切。与回同。 又【广韵】【集韵】【正韵】□胡对切,音溃。【广韵】曲也。 【正字通】古无回字。盖回卽雷字。水回为回,後人欲别之加辶。当作回。回字从回作。
迵 【酉集下】【辵字部】 迵 【唐韵】【集韵】□徒弄切,音洞。【广韵】过也。【史记仓公传】诊其脉迵风。【注】言风洞彻五脏也。 又【玉篇】徒东切,音同。达也。【扬子太□经】中独达,迵迵不屈。【注】中心□独达,故通而不尽。考证:〔【扬子太□经】中独达,迵迵不屈。【注】中心□迵达,故通而不尽。〕 谨照原注迵达改独达。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得叫切,音吊。以绳缚人也。俗字。
迷 【酉集下】【辵字部】 迷 【唐韵】莫兮切【集韵】【韵会】绵披切【正韵】绵兮切,□音麛。【说文】惑也。【易坤卦】先迷後得。【书舜典】烈风雷雨弗迷。【诗小雅】俾民不迷。
迸 【酉集下】【辵字部】 迸 同逬。详後逬字注。
【丑集中】【土字部】 【广韵】母官切【集韵】谟官切,□音瞒。土覆也。一曰铁朽。 亦作墁。
逇 【补遗】【酉集】【辵字部】 逇 【篇海类编】杜本切,音遁。注详迗字。
迹 【酉集下】【辵字部】 迹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资昔切,音积。【说文】步处也。【广韵】足迹也。【左传宣十二年】迁大国之迹于郑。【前汉扬雄传】拟足而投迹。【淮南子说山训】足蹍地而为迹。 又凡功业可见者曰迹。【书武成】太王肇基王迹。【前汉王褒传】索人求士者,必树霸迹。 又凡前人所遗留者曰迹。【庄子天运篇】《六经》先王之□迹也。 又凡有所遵循亦曰迹。【书蔡仲之命】尔乃迈迹自身。【注】仲无所因,故曰迈迹。【前汉平当传】深迹其道,而务修其本。【注】谓求其踪迹。 又凡有形可见者皆曰迹。【淮南子说山训】循迹者,非能生迹者也。【唐书魏徵传】岂有君臣同心事形迹者。 又循实而考之亦曰迹。【前汉功臣表】迹汉功臣。又【杜钦传】将以求天心,迹得失也。 又风迹,风化之迹也。【後汉朱浮传】颇欲厉风迹。 又迹射,寻迹而射也。《前汉王尊传》将迹射士千人。 又迹人,官名。【周礼地官迹人注】迹之言迹。知禽兽处也。 又与迹同。【文中子问易篇】心迹之判久矣。 又与迹通。【诗小雅】念彼不迹。【注】谓不循故道也。 又叶卽略切,音爵。【陆机演连珠】火壮则烟微,性充则情约。是以殷墟有感物之悲,周京无伫立之迹。 【集韵】或作□、□。考证:〔【前汉平当传】深迹其道,而务修其本。【注】谓循其踪迹。〕 谨照原注循改求。〔【後汉西域传】汉有迹射。〕 谨按後汉西域传无此语,查系王尊传,今改前汉王尊传将迹射士千人。
乃 【考证】【酉集下】【辵字部】 乃 〔【贾谊治安策】太子乃生。〕 谨照原书贾谊治安策改前汉贾谊传。
移 【酉集下】【辵字部】 移 〔古文〕拪【唐韵】【韵会】弋支切【集韵】余支切,□同移。【说文】迁徙也。【楚辞九叹】屡惩艾而不移。又【惜誓】或推移而苟容兮。【注】移,一作移。 【集韵】或作扦、□。考证:〔【楚辞九章】屡惩艾而不移。〕 谨照原书九章改九叹。
追 【酉集下】【辵字部】 追 【唐韵】陟隹切【集韵】【韵会】中葵切,□音。【广韵】随也。【增韵】逮也。【玉篇】送也。【诗周颂】薄言追之。【注】谓已发上道而追送之也。【前汉韩信传】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又【说文】逐也。【周礼秋官士师】掌乡合,以比追胥之事。【注】追,追□也。【左传庄十八年】追戎于济西。 又【玉篇】及也,救也。【书五子之歌】虽悔可追。【注】言虽欲攺悔,其可及乎。【论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左传襄九年】围宋彭城,非宋地,追书也。【注】追书者,其地已非宋有,追使属宋也。 又凡上溯已往曰追。【诗大雅】聿追来孝。【左传成十三年】追念前勋。 又遂非曰追非。【前汉五行志】归狱不解,兹谓追非。【注】谓归过于民,不罪己也。解,止也。追非,遂非也。 又国名。【诗大雅】其追其貊,奄受北国。 又【集韵】【韵会】【正韵】□都雷切,音堆。【玉篇】治玉名。【周礼天官追师注】追,治玉石之名。【诗大雅】追琢其章。 又毋追,冠名。【礼郊特牲】毋追,夏后氏之道也。《释文》上音牟下多雷反。 又钟纽。【孟子】以追蠡。 又【字汇补】旬为切。与随通。【楚辞离骚】背绳墨以追曲兮。【注】追,古与随通。 又叶驰伪切,音坠。【司马相如上林赋】车骑雷起,殷天动地。先後陆离,离散别追。考证:〔【周礼秋官士师】掌卿合,以比追胥之事。〕 谨照原文卿改乡。〔又母追,冠名。【礼郊特牲】母追,夏后氏之冠也。【注】母追,读为牟堆。别作頧。〕 谨照原文两母字□改毋。冠改道。注以下改释文上音牟下多雷反。〔又与随通。【楚辞九叹】背绳墨以追曲兮。〕 谨照原书九叹改离骚。
【午集上】【瓦字部】 【集韵】悉协切,音燮。瓦破声。
迾 【酉集下】【辵字部】 迾 〔古文〕迣【唐韵】【正韵】良薛切【韵会】力薛切【五音集韵】良杰切,□音列。【广韵】遮也,遏也。 又【集韵】车驾淸道也。【後汉舆服志】张□带鞬,遮迾出入。【张衡西京赋】迾卒淸。 又通作列。【礼玉藻】山泽列而不赋。【注】列言遮迾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力制切,音例。义同。 又通作厉。【周礼地官山虞】物为之厉。【注】厉,遮列守之也。互详前迣字注。考证:〔【张衡西京赋】迾卒淸侯。〕 谨照原文侯改。
【午集中】【疒字部】 【广韵】【集韵】□苦卧切,音课。【广韵】秃。【集韵】秃病。 又【集韵】鲁果切,音骡。□病。
迿 【酉集下】【辵字部】 迿 【广韵】私闰切【集韵】【韵会】【正韵】须闰切,□音峻。【玉篇】出表辞也。 又【集韵】先也。【公羊传定四年】朋友相卫,而不相迿。【注】谓不当先相击刺也。 又【集韵】松伦切【正韵】详伦切,□音旬。又【五音集韵】许县切,音绚。义□同。
退 【酉集下】【辵字部】 退 〔古文〕□□□□□【集韵】【韵会】【正韵】□吐内切,推去声。【玉篇】郄也。【礼表记】君子三揖而进,一辞而退,以远乱也。【左传僖二十五年】退一舍而原降。 又【玉篇】去也。【老子道德经】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又逊让也。【礼曲礼】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後汉钟皓传】好学慕古,有退让风。 又进退人才,犹言用舍也。【礼檀弓】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 又返也。【屈原离骚】退将复修吾初服。【前汉董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临政愿治,不如退而更化。 又如柔貌。【礼檀弓】其中退然如不胜衣。 又【正字通】吐困切。与褪同。【王建诗】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注】浅红也。又□。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虽遂切,音岁。【类篇】卷丝为纬也。
送 【酉集下】【辵字部】 送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苏弄切,音□。【说文】遣也。【诗邶风】远送于野。【礼曲礼】使者归,则必拜送于门外。 又【增韵】将也。【仪礼聘礼】宾再拜稽首,送币。【又】公拜送醴。 又【正韵】赠行曰送。【诗秦风】我送舅氏。 又株送,罪人相牵引也。【前汉食货志】乃徵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名株送。【注】先至者为魁株,被牵引者为其根株所送也。 又目送,以目相送也。【左传桓元年】目逆而送之。【史记留侯世家】四人趋出,上目送之。 又纵送,善射之貌。【诗郑风】抑纵送忌。【注】舍拔曰纵,覆彇曰送。 【玉篇】籀文作□。考证:〔【前汉食货志】乃徵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名株送。【注】先至者为魁株,被牵引者谓其根株所送也。〕 谨照原注谓改为。
适 【酉集下】【辵字部】 适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施只切,音释。【说文】之也。【广韵】往也。【正韵】如也,至也。【诗郑风】适子之馆兮。【礼曲礼】将适舍,求毋固。 又【广韵】乐也。【正韵】安便也,自得也。【诗郑风】适我愿兮。【庄子大宗师】适人之适,不自适其适。 又从也。【书多士】惟我事不贰适。【注】言割殷之事无私心,一于从帝而无贰也。【左传昭十五年】民知所适。 又【正韵】适然,犹偶然也。【书康诰】乃惟眚灾适尔。【注】适,偶也。 又事之常然者。亦曰适然。【前汉贾谊传】以是为适然耳。 又【韵会】适来,犹尔来也。又甫尔之辞。【唐书武元衡传】适从何来。 又【广韵】善也。【韵会】贡得其人曰适。【前汉武帝纪】贡士有一适,再适,三适。 又【正字通】关西谓补满曰适。【前汉黄霸传】马不适士。【注】马少士多,不相补满。 又【玉篇】女子出嫁也。 又【广韵】都历切【集韵】【韵会】丁历切,□音的。与嫡同。【诗大雅】天位殷适。【注】殷适,殷之嫡嗣也。【礼檀弓】扶适子,南面而立。 又适士,上士也。【礼祭法】适士二庙。 又适室,正寝也。【礼檀弓】哭之适室。 又【韵会】主也,专也。【论语】无适也。【诗卫风】谁适为容。又【小雅】谁适与谋。 又【集韵】【韵会】亭历切【正韵】杜历切,□音狄。与敌同。【礼燕义】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史记田单传赞】始如处女,适人闭戸。後如脱兔,适不敢距。 又【集韵】陟革切,音摘。与谪同。【诗商颂】勿予祸适。又《孟子》人不足与适也。 又【集韵】他历切,音惕。适适然,惊貌。【庄子秋水篇】适适然惊。 又【集韵】之石切,音只。往也。 又叶式吏切,音世。【扬子太□经】锐首锐于时,得其适也。锐东亡西,不能回避也。 又叶式列切,音设。【韩愈进学解】纡余为姸,卓荦为杰。较短量长,惟器是适。 又叶施灼切,音烁。【陆机演连珠】烟出夫火,非火之和。情生于性,非性之适。故火壮则烟微,性充则情约。考证:〔【贾谊治安策】以是为适然耳。〕 谨照原书改前汉贾谊传。〔【前汉王霸传】军马不适亡。【注】马少士多,不相补满。〕 谨按黄霸传又发骑士诣北军为句,马不适士为句,军马二字不连读。今照原文王霸改黄霸。马上去军字。亡字改士字。〔【礼祭仪】适士二庙。〕 谨照原书祭仪改为祭法。〔【礼燕仪】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 谨照原书燕仪改燕义。〔又与谪同。【诗卫风】室人交徧适我。又【商颂】勿予祸适。〕 谨按卫诗作谪不作适,此系误引今省去。於勿予祸适下增引:又孟子人不足与适也。
逃 【酉集下】【辵字部】 逃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徒刀切,音陶。【说文】亡也。【书牧誓】乃惟四方,多罪逋逃。【注】谓有罪逃亡之人也。 又【广韵】避也,去也。【史记吴世家】季札让逃去。【注】谓让位而逃也。【後汉谢该传】良才抱璞而逃,所谓往而不返者也。 又通作跳。逸去也。【史记高祖纪】项羽围成皋,汉王跳。【注】跳,音逃。【前汉燕王泽传】跳驱至长安。 又叶田黎切,音题。【刘歆列女赞】卫君不听,後果遁逃。许不能救,女作载驰。 《集韵》逃,俗作迯,非是。□,古文造。考证:〔【史记高帝纪】项羽围成皋,汉王跳。〕 谨照原文高帝改高祖。〔【前汉刘泽传】跳驱至长安。【注】跳,音逃。〕 谨照原文刘泽改燕王泽。注跳音逃语见史记不在汉书,今移於上文汉王跳之下。〔【说文】逃,一作□。俗作迯。〕 谨按说文无此语。今照集韵改为集韵逃,俗作迯,非是。
逄 【酉集下】【辵字部】 逄 【广韵】薄江切【集韵】【韵会】皮江切,□音龎。【广韵】姓也。【孟子】逄蒙学射於羿。【後汉刘盆子传】逄安。刘攽曰从夅。考证:〔【後汉刘元传】郡人逄安。【注】逄字从夅。〕 谨照後汉书原文改刘盆子传。注逄字从逄改刘攽曰从夅。
逅 【酉集下】【辵字部】 逅 【唐韵】胡遘切【集韵】下遘切【韵会】【正韵】胡茂切,□音□。【说文】邂逅,相遇也。【增韵】不期而会曰邂逅。【诗郑风】邂逅相遇。 又【集韵】居□切,音遘。义同。 又【字汇补】很口切,音厚。【诗唐风】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隅音偶。 又【集韵】下沟切,音侯。邂逅,解悦貌。【字汇补】亦作不固之貌。
逆 【酉集下】【辵字部】 逆 【唐韵】【正韵】宜戟切【集韵】【韵会】仡戟切,□凝入声。【增韵】迕也,拂也,不顺也。【释名】逆,遌也。不从其理,则逆遌不顺也。【书大禹谟】从逆凶。【注】言悖善从恶也。又【太甲】有言逆于汝心。【注】人以言拂逆也。 又【广韵】乱也。【礼孔子燕居】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前汉武帝纪】大逆不道。 又【说文】迎也。【周礼春官中春】龡豳诗以逆暑。【书吕□】尔尚敬逆天命。【春秋桓八年】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又【玉篇】度也,谓先事预度之也。【论语】不逆诈。【易说卦】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又奏事上书曰逆。【周礼天官】宰夫掌叙群吏之治,以待诸臣之复,万民之逆。【夏官太仆】掌诸侯之复逆。【注】复,谓奏事。逆,谓自下而上曰逆。 又受也。【仪礼聘礼】众介皆逆命不辞。【注】逆犹受也。【周礼天官司书】以逆群吏之徵令。【注】逆受而钩考之。 又河名。【书禹贡】同为逆河,入于海。【注】言九河合为一,大河逆之而入海也。 又曲逆,地名。【史记□平传】封平为曲逆侯。 又叶宜脚切,音虐。【诗鲁颂】孔淑不逆,淮夷卒获。获叶音霍。
【辰集上】【月字部】 【篇海】仓红切,音聪。本作,赤色,在丹部。《正字通》云附月部,非。【字汇补】子公切,音匆。病也。
选 【酉集下】【辵字部】 选 【广韵】先兖切【集韵】【韵会】【正韵】须兖切,□音□。【玉篇】择也。【诗邶风】威仪棣棣,不可选也。【礼礼运】选贤与能。【左传襄九年】举不失选。 又少选,须臾也。【吕览】少选发而视之。亦曰选闲。 又【正韵】白选,货贝名。【史记平准书】白金三品,其一圜之其文龙,名白选。 又【玉篇】去绢切【广韵】思绢切【集韵】【正韵】须绢切,□音潠。【礼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注】选,宣练反。 又【正韵】铨官也。【唐书】有《选举志》。 又环舞也。【诗齐风】舞则选兮。 又【字汇补】万也。【山海经】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杨愼云】选与万,古音通,遂借其字。 又选懦仁弱也。【後汉淸河王传】选懦之恩,知非国典。【注】选懦,仁弱慈恋,不决之意也。 又选懦、选耎,畏怯之意。【前汉西南夷传】议者选耎,复守和议。【後汉西羌传】公卿选懦,容头过身。 又【广韵】思管切【集韵】损管切,□音算。【集韵】数也。【书盘庚】世选尔劳。【传】数也。【左传昭九年】弗去惧选。【注】惧数其罪而责之也。 又与算同。【前汉公孙贺传赞】斗筲之徒,何足选。音义与算同。 又【集韵】【韵会】□数滑切,音刷。金选,铢两名。【前汉萧望之传】甫□之属小过赦,薄罪赎,有金选之品。【应劭注】选,音刷。【正字通】汉读率,《史记周本纪》其罚百率。率,如刷。故劭以刷音之。 【说文】本作选。俗作选。选字从巺作。考证:〔【史记平准书】白金三品,其一圜之以文龙,名白选。〕 谨照原文以文龙改其文龙。〔又与巽通。【後汉淸河王传】选懦之恩,知非国典。【注】选懦,仁柔慈惠,不决之意也。〕 谨按淸河王传选懦不作巽懦,注内亦不音巽,不得云与巽通。今改又与巽通为又选懦仁弱也。并照原注仁柔慈惠改仁弱慈恋。〔【前汉公孙贺传赞】斗筲之人,何足选。〕 谨照原文之人改之徒。
逷 【酉集下】【辵字部】 逷 【玉篇】逷,今作逖。【诗大雅】用逷蛮方。【左传襄十四年】岂敢离逷。音义□同。 又与狄同。【前汉人表】帝喾妃□逷。
遃 【酉集下】【辵字部】 遃 【广韵】鱼蹇切【集韵】语蹇切,□音嵃。行貌。 又【集韵】鱼旰切,音岸。遨也。
逊 【酉集下】【辵字部】 逊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苏困切,音巽。【正韵】顺也,谦恭也。【书舜典】五品不逊。又【太甲】有言逊于汝志。又【说命】惟学逊志。【注】谦抑也。逊其志,如有所不能也。 又【说文】遁也。【书微子】吾家耄逊于荒。【注】逃遁于荒野也。 通作孙。【诗豳风】公孙硕肤。【礼学记】孙其业也。【春秋庄元年】夫人孙于齐。【集韵】亦作愻。考证:〔【书大甲】有言逊于汝心。〕 谨照原文大改太。心改志。
逋 【酉集下】【辵字部】 逋 【唐韵】博孤切【集韵】【韵会】【正韵】奔谟切,□音哺。【说文】亡也。【书大诰】于伐殷逋播臣。【注】逋亡播迁之臣也。【易讼卦】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戸。象曰:不克讼,归逋□也。【左传文六年】赵宣子为政,董逋逃。【注】督□逃有罪之人也。 又【广韵】悬也。【正韵】欠也。凡欠负官物,亡匿不还,皆谓之逋。【前汉昭帝纪】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後汉光武纪】为舂陵侯家讼逋租。又【段熲传】洗雪百年之逋负。
【午集中】【疒字部】 【正字通】同痎。【本草】老疟发作无时名疟。俗呼妖疟。
【午集中】【疒字部】 【广韵】直两切【集韵】雉两切,□音丈。病也。
鄌 【酉集下】【邑字部】 鄌 【集韵】徒郞切,音唐。国名。 【正字通】本作唐。
鄍 【酉集下】【邑字部】 鄍 【唐韵】莫经切【集韵】【韵会】忙经切,□音冥。邑名。【左传僖二年】伐鄍三门。【注】鄍,虞邑也。又【成二年】公会晋师于上鄍。【注】地名。阙。◎按《後汉郡国志》有鄍聚,注:服虔曰:晋别都。《博物志》曰:诸侯会于溟亭,盖晋地也。大约晋灭虞後,其地遂为晋有,故《说文》直以鄍为晋地,而不复原其为虞邑也。
鄎 【酉集下】【邑字部】 鄎 【唐韵】相卽切【集韵】悉卽切,□音息。地名。【春秋哀十年】公会吴,伐齐南鄙,师于鄎。【注】鄎,齐地。【说文】鄎,姬姓之国,在淮北。今汝南新鄎。【正字通】《汉地理志》作息。孟康注曰:故息国,後徙东,故加新云。今汝南府息县卽息地。◎按《左传隐十一年》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疏:一本作鄎,汝南有新息县,息在汝南,非齐南鄙,则息卽可加邑为鄎,而齐之鄎与息国之新息,其地自不相混也。
鄏 【酉集下】【邑字部】 鄏 【唐韵】而蜀切【集韵】【韵会】如欲切,□音辱。郏鄏,邑名,在河南。【集韵】河南县直城门宫陌地也。余详前郏字注。
鄐 【酉集下】【邑字部】 鄐 【唐韵】丑六切【集韵】敕六切,□音畜。【说文】晋郉侯邑。【左传襄二十六年】雍子奔晋,晋人与之鄐。 又姓。【广韵】汉东海太守鄐熙。 又【广韵】许竹切【集韵】许六切,□音蓄。又【广韵】【集韵】□丘六切,音曲。义□同。
鄑 【酉集下】【邑字部】 鄑 【唐韵】卽移切【集韵】【韵会】将支切【正韵】津私切,□音赀。【韵会】邑名。古属靑州,周属纪,後入齐。【春秋庄元年】齐师迁纪、郱、鄑、郚。【注】北海都昌县西有赀城,卽鄑城也。互详前郚字注。 又【集韵】宋、鲁闲地。【春秋庄十一年】公败宋师于鄑。 又【集韵】卽刃切,音晋。义同。 【说文】作□。隶作鄑。讹作□,俗作鄑,□非。
邹 【酉集下】【邑字部】 邹 【唐韵】【正韵】侧鸠切【集韵】【韵会】甾尤切,□音驺。【说文】鲁县,古邾娄国,帝颛顼之後所封。【徐曰】《孟子题辞》邾国至孟子时,鲁穆公攺曰邹。 又通作驺。【史记孟轲传】孟子,驺人也。 又姓。【广韵】汉有邹阳。 又【字汇补】从娶切,音聚。【史记孔子世家】如颜浊邹之徒。【正义】邹,音聚。俗省作邹。互详前郰字注。
【申集上】【艹字部】 【字汇补】古文莫字,见《古孝经》。注详七画。
邬 【酉集下】【邑字部】 邬 【唐韵】【正韵】安古切【集韵】【韵会】於五切,□音坞。县名。【左传隐十一年】王取邬、刘、蔿、邘之田于郑。【注】河南缑氏县西南有邬聚。 又晋地。【左传昭二十八年】司马弥牟为邬大夫。【注】今汾州介休县有故邬城。 又【广韵】哀都切【集韵】汪胡切,□音乌。又【广韵】依倨切【集韵】依据切,□音饫。义□同。考证:〔【左传隐十一年】王取邬刘蔿之田于郑。〕 谨照原文改邘。
鋍 【戌集上】【金字部】 鋍 【集韵】薄没切,音孛。同□。
乡 【酉集下】【邑字部】 乡 【广韵】许良切【集韵】【韵会】【正韵】虚良切,□音香。【释名】乡,向也,众所向也。【广韵】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前汉食货志】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是万二千五百戸也。 又上声。【韵会】【正韵】□许两切,与响同。【前汉董仲舒传】如影乡之应形声。 又【字汇补】与飨通。【前汉文帝纪】尃乡独美其福。 又去声。【集韵】【正韵】□许亮切。与向同。【礼曲礼】则必乡长者所视。【又】请席何乡。 又【尔雅释宫】两阶闲谓之乡。【注】人君南乡当阶闲。 又窻牖名。【礼明堂位】刮楹达乡。【疏】每室四戸八窻,窻戸皆相对。又【仪礼士虞礼】祝从启牖乡如初。【注】乡,牖一名也。【疏】北牖名乡,乡亦是牖,故云一名也。 又【正字通】昔也,曩也。往者在前,来者从後,故往者谓之乡者,往日谓之乡日。【论语】乡也,吾见於夫子而问知。 又姓。【集韵】通作向。
郧 【酉集下】【邑字部】 郧 【广韵】【韵会】【正韵】□于分切,音云。国名。【说文】汉南之国。【左传桓十一年】郧人军于蒲骚。【注】郧国,在江夏云社县东南有郧城。 又卫地。【左传哀十一年】卫太叔疾死,□于郧。 又姓。 或省作。详前字注。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同。【说文】或从□作□。□,籀文弁。
鄗 【酉集下】【邑字部】 鄗 【广韵】胡老切【集韵】下老切【韵会】合老切,□音皓。【正字通】春秋晋邑,战国属赵。【左传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郉、任栾、鄗。【注】鄗,晋地。後汉光武卽位于此,攺名高邑,卽今赵州高邑县。 又与镐通。【後汉冯衍传】西顾酆、鄗。【注】酆、鄗,二水名。文王都酆,武王都鄗。 又【广韵】口交切【集韵】【韵会】【正韵】丘交切,□音敲。水名。【左传宣十二年】晋师在敖、鄗之闲。【注】敖、鄗,二水名,在荥阳县西北。 又【唐韵】呼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音壑。又【集韵】虚到切,音耗。义□同。 又【字汇补】居嚣切,音郊。地名。与郊同。【史记秦本纪】取王官及鄗。【左传文三年】作郊。考证:〔【左传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郉栾任鄗。〕 谨照原文栾任改任栾。
墉 【酉集下】【邑字部】 墉 【广韵】【集韵】【韵会】□余封切,音庸。【说文】南夷国也。 又【集韵】纣畿内地名。互详前邶字注。又城也。【左传昭二十一年】宋城旧墉。【注】旧墉,故城也。 又姓。【正字通】墉国绝,子孙因氏。
【寅集下】【彐字部】 〔古文〕□【唐韵】【集韵】□息利切,音四。【说文】属。从二。又【玉篇】豕声也。 又【广韵】鼠名。 【广韵】俗作□。
鄙 【酉集下】【邑字部】 鄙 〔古文〕□【广韵】方美切【集韵】【韵会】补美切【正韵】补委切,□音比。【释名】鄙,否也。小邑不能远通也。【周礼天官大宰】以八则治都鄙。【注】都之所居曰鄙,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邑在畿内者。又【地官遂人】掌造县鄙形体之法,五酇为鄙,五鄙为县。 又【广韵】边鄙也。【左传隐元年】太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注】鄙,郑边邑。 又【正韵】陋也,厌薄之也。【左传宣十四年】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老子道德经】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 又鄙与都对言,朴野也。【淮南子诠言训】夫始于都者,常大于鄙。 又鄙与仁对,言不通也。【前汉董仲舒传】或仁或鄙。 又啬於财者曰鄙吝。 俗作鄙、□。考证:〔【老子道德经】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 谨照原文且改似。
鄚 【酉集下】【邑字部】 鄚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末各切,音莫。县名。【史记赵世家】与燕鄚易。【注】皆属涿郡。【前汉地理志】涿郡有鄚县。【正字通】唐开元十三年,命集贤学士卫包攺古文,以鄚类郑,去邑作莫。今莫州任丘县。卽古鄚地。 又姓。考证:〔【史记赵世家】燕鄚易。【注】皆属涿郡。〕 谨照原文燕上增与字。
鄛 【酉集下】【邑字部】 鄛 【唐韵】【集韵】【韵会】□鉏交切,音巢。【说文】南阳枣阳县名。【後汉宦者传】郑众封鄛乡侯。 又【集韵】庄交切,音钊。义同。
鄜 【酉集下】【邑字部】 鄜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芳无切,音孚。【正韵】左冯翊县,隋置鄜州。【史记秦本纪】初为鄜畤。【注】鄜县,属冯翊,于鄜地作畤,故曰鄜畤。 又【广韵】【集韵】□卢谷切,音鹿。地名。 【说文】本作□。
鄝 【酉集下】【邑字部】 鄝 【唐韵】卢鸟切【集韵】【韵会】朗鸟切【正韵】卢皎切,□音了。国名。【谷梁传宣八年】楚人灭舒鄝。【左传桓十一年】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注】蓼国,今义阳棘阳县东南湖阳城。蓼与鄝同。
鄞 【酉集下】【邑字部】 【广韵】语巾切【集韵】【正韵】鱼巾切,□音银。【说文】会稽县名。【後汉郡国志】鄞,章安故治,闽越地,光武更名。【注】本鄞县南之回浦乡,章帝章和元年立。又【顺帝纪注】鄞故城,在鄮县东南。 又【唐韵】语斤切【韵会】疑斤切,□音齗。义同。
鄟 【酉集下】【邑字部】 鄟 【广韵】职缘切【集韵】朱遄切,□音专。地名。【春秋成六年】取鄟。【注】附庸国。【公羊传】邾娄之邑。 又鄟门,城名。【左传襄九年】诸侯伐郑,门于鄟门。【注】郑城门也。 又【广韵】度官切【集韵】徒官切,□音团。又【广韵】市兖切【集韵】竖兖切,□音膞。义□同。 又通专。【左传襄九年释文】鄟,本亦作专。
鄠 【酉集下】【邑字部】 鄠 【广韵】【正韵】侯古切【集韵】【韵会】後五切,□音戸。县名。汉属右扶风。 又与扈通。【前汉地理志】鄠县。【注】古国,有扈谷亭,卽夏启所伐有扈国也。
鄡 【酉集下】【邑字部】 鄡 【广韵】苦幺切【集韵】牵幺切【正韵】牵遥切,□音跷。【说文】钜鹿县名。【後汉光武纪】击铜马于鄡。【注】鄡,属钜鹿郡,故城在今冀州鹿城县东。 又鄡阳。【前汉地理志】属豫章郡。 又鄡亭,地名。【前汉王莽传】析宰将兵数千,屯鄡亭。 又姓。【史记仲尼弟子传】鄡单。 一作郻。俗作□。考证:〔【後汉光武纪】系铜马于鄡。〕 谨照原文系改击。
□ 【卯集下】【方字部】 □ 【集韵】纰招切,音漂。旚或作□。
鄢 【酉集下】【邑字部】 鄢 【广韵】【韵会】於乾切【集韵】於虔切【正韵】因肩切,□音焉。【说文】南郡县名。 又【广韵】【韵会】【正韵】於幰切【集韵】隐幰切,□音偃。地名。在郑。 又【广韵】【集韵】□於建切,音堰。地名,在楚。 【字汇补】《路史国名纪》:鄢地有三,楚之鄢都,襄阳之宜城也。郑伯克段于鄢,开封之鄢陵也。若穆叔如莒及鄢陵,则沂之安陵也。【正字通】荆州之鄢音焉,鄢城之鄢音偃,《汉地志》作□。【集韵】作傿,非。 又姓。
鄣 【酉集下】【邑字部】 鄣 【唐韵】【集韵】【韵会】诸良切【正韵】止良切,□音章。【说文】纪邑也。【春秋庄十三年】齐人降鄣。【注】鄣,纪附庸国。东平无盐县东北有鄣城。 又莒邑。【左传昭十九年】齐伐莒,莒子奔纪鄣。【注】纪鄣,莒邑也。 又【等韵】之亮切。与障同。【礼祭法】鲧鄣洪水而殛死。【前汉张汤传】居一鄣闲。【注】谓塞上要险处,筑城以为鄣蔽。
鄤 【酉集下】【邑字部】 鄤 【广韵】【集韵】□莫半切,音蔓。地名。【左传成三年】诸侯伐郑郑,公子偃帅师御之,使东鄙覆诸鄤。【注】鄤,郑地。 又【集韵】【韵会】【正韵】□谟官切,音螨。又【集韵】模元切,音槾。无贩切,音万。义□同。 或作□。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韵】古缓切,音管。胃府也。一曰卽胃脯。汉书货殖传:浊氏以胃脯连骑。本作脘。【五音集韵】通作□。 又【五音集韵】虞远切,音阮。人阴异呼。朊,ruǎn,从月,月光微也。
【未集下】【肉字部】 【广韵】呼郞切,音炕。【玉篇】肉闲也。 又【广韵】狼,南蛮国名。【左思吴都赋】乌浒狼。【注】异物志云:狼人夜齅金,知其良否。
逼 【酉集下】【辵字部】 逼 【广韵】彼侧切【集韵】【韵会】笔力切,□音逼。【说文】近也。【广韵】迫也。【正韵】驱也。 【集韵】或作逼。详人部逼字注。
逾 【酉集下】【辵字部】 逾 〔古文〕【唐韵】羊朱切【集韵】【韵会】容朱切【正韵】云俱切,□音俞。【玉篇】越也,远也,进也。【书禹贡】逾于洛。又【秦誓】日月逾迈。 【正韵】或作逾、隃。
逿 【酉集下】【辵字部】 逿 【广韵】【正韵】徒浪切【集韵】【韵会】大浪切,□音宕。【广韵】过也。 又【集韵】失据而倒也。【前汉王式传】阳醉逿地。 又荡也。【史记仓公传】脉盛者为重阳,重阳者逿心主。【注】逿者,荡也。谓病荡心者,犹刺其心也。 又【集韵】【韵会】□徒郞切,音唐。突也。【张衡思□赋】烂漫丽靡,藐以迭逿。考证:〔【史记仓公传】脉盛者为重阳,重阳者逿心主。【注】逿者,荡也。谓病之荡心者,犹刺其心也。〕 谨照注省之字。〔【张衡思元赋】烂熳丽靡,藐以迭逿。〕 谨照原文熳改漫。
遳 【酉集下】【辵字部】 遳 【字汇补】七禾切。行貌。 又遳脆,急躁貌。【左思魏都赋】宵貌蕞陋,禀质遳脆。
遀 【酉集下】【辵字部】 遀 【集韵】随古作遀。【正字通】俗隋字。古文作。隋炀帝恶前代屡迁,因去之作隋。独集韵谓随古作遀,臆说,不可从。
遁 【酉集下】【辵字部】 遁 〔古文〕□□□【唐韵】【集韵】徒困切【正韵】杜困切,□音钝。【说文】迁也。【玉篇】逃也。【左传僖二十八年】曳柴而遁。 又【广韵】隐也,去也。【诗小雅】勉尔遁思。【後汉郅恽传】南遁苍梧。 又回避也。【後汉杜林传】上下相遁。【注】谓上下相匿以文避法也。 又遁甲。【後汉方术传】推六甲之阴,而隐遁也。 又【广韵】徒损切【集韵】杜本切【正韵】徒本切,□音囤。义同。 又【集韵】七伦切【正韵】详伦切。□与巡同。【前汉平当传】逡遁有耻。 又与逡通。【前汉贾谊过秦论】遁巡不敢进。 【说文】亦作遁。考证:〔【後汉杜林传】上下相遁。【注】谓上下相匿以文避去也。〕 谨照原文避去改避法。
遂 【酉集下】【辵字部】 遂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徐醉切,音穟。【广韵】达也。【礼月令】庆赐遂行,毋有不当。【注】言通达施行,使之周徧也。【前汉王陵传】上佐天子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 又进也。【易大壮】不能退,不能遂。【书仲虺之诰】显忠遂良。【注】良则进之也。 又成也,从志也。【礼月令】百事乃遂。【注】遂,犹成也。【诗卫风】言旣遂矣。 又称也。【诗曹风】不遂其媾。 又竟也。【前汉□平传】吾闻先生事魏不遂。 又尽也。【礼曲礼】有後入者,阖而勿遂。【注】遂,阖之尽也。 又【正韵】因也,两事相因而及也。【诗邶风】问我诸姑,遂及伯□。【春秋僖四年】侵蔡,蔡溃,遂伐楚。 又擅成事也。【易家人】无攸遂。【公羊传庄二十九年】大夫无遂事。 又舒肆之貌。【诗卫风】容兮遂兮。又物生出曰遂。【前汉郊祀歌】靑阳开动,根荄以遂。 又【前汉胡母生传】弟子遂之者。【师古注】遂,谓名位成达者。【史记司马相如传】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又充备也。【礼乡飮酒义】节文终遂焉。 又顺也。【周语】以遂八风。 又【正韵】因循也。【荀子王制篇】小事殆乎遂。 又乡遂,郊外地。【周礼地官遂人】五县为遂,王国内有六乡,外有六遂。 又小沟也。【周礼地官遂人】夫闲有遂,遂上有径。 又遂人,官名。 又国名。【春秋庄十三年】齐人灭遂。【注】舜之後,国在济北蛇丘东北。考证:〔【诗卫风】问我诸姑,遂及伯□。〕 谨照原书卫风改邶风。〔又【前汉孟卿传】弟子遂之者。〕 谨按所引见胡母生传不在孟卿传,孟卿改胡母生。〔【礼乡飮酒义】节文终遂也。〕 谨照原文也改焉。〔【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县为遂,王国内有六乡〕 谨按所引出遂人大司徒改遂人。
遄 【酉集下】【辵字部】 遄 〔古文〕□【唐韵】市缘切【集韵】【韵会】淳沿切,□音篅。【说文】往来数也。【玉篇】疾也,速也。【易损卦】已事遄往。【诗邶风】遄臻于卫。 又台名。【左传昭二十年】晏子侍于遄台。考证:〔【诗卫风】遄臻于卫。〕 谨照原书卫风改邶风。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音义与纪同。○按卽纪字之讹。
遇 【酉集下】【辵字部】 遇 〔古文〕□【唐韵】牛具切【集韵】【韵会】元具切【等韵】鱼具切,□音寓。【玉篇】见也,道路相逢也。【广韵】不期而会也。【春秋隐八年】宋公、卫侯遇于垂。【谷梁传】不期而会曰遇。【礼曲礼】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注】未及期,在期日之前也。【周礼春官大宗伯】诸侯冬见曰遇。【注】偶也,欲其若不期而偶至也。 又待也,接也。【前汉季布传】遇人恭谨。又【蒯通传】汉王遇我厚。 又合也。【前汉扬雄传】七十说而不遇。 又姓。【风俗通】汉有遇冲,为河内太守。 又【字汇补】五口切,与偶同。【史记天官书】气相遇者,使□胜高。 又【集韵】【韵会】□鱼容切,音顒。地名。【史记高帝纪】战曲遇东。【注】曲音龋,遇音顒。考证:〔【礼曲礼】诸侯未及相见曰遇。〕 谨照原文未及下增期字。〔【史记天官书】气相遇者,使□胜高。〕 谨照原文省使字。
遉 【酉集下】【辵字部】 遉 【广韵】丑郑切【集韵】【韵会】【正韵】丑正切,□音侦。【玉篇】逻□也。【增韵】廉视探伺也。 通作侦。互详人部侦字注。
游 【酉集下】【辵字部】 游 〔古文〕□汓□【唐韵】以周切【集韵】【韵会】夷周切【正韵】于求切,□音猷。【玉篇】遨游也。【书大禹谟】罔游于逸。【诗邶风】以遨以游。【礼学记】息焉游焉。【注】游,谓无事闲暇总在于学也。 又友也,交游也。【礼曲礼】交游称其信也。【战国策】士未有为君尽游者。【注】游,犹友也。言不尽于交游之道。 又叶延知切,音移。【班彪闲居赋】望常山之峨峨,登北岳以高游。嘉孝武之乾乾,亲释躬于伯姫。 又叶羊诸切,音余。【黄庭经】五灵夜烛焕入区,子存内皇与我游。
运 【酉集下】【辵字部】 运 〔古文〕□【广韵】【正韵】禹愠切【集韵】【韵会】王问切,□音韵。【玉篇】转也,动也。【正韵】行也,用也。【易系辞】日月运行。【书大禹谟】帝德广运。【注】行之不息也。【礼少仪】君子欠伸运笏。【注】运,动也。 又【说文】移徙也。【广韵】转输也。【後汉百官志】尉曹主卒徒转运事。 又【正韵】天造曰运。【浑天仪】天运如车毂。 又【韵会】五运,五行气化流转之名。 又运祚,历数也。【史记高帝赞】汉承尧运。 又【集韵】地南北谓之运。【越语】广运百里。注:远行赋东西为广,南北为运。 又叶于分切,音云。【蔡邕述行赋】弥信宿而後阕,思逶迤以东运。见阳光之颢颢,怀少弭而有欣。 又叶于愿切,音院。【阮瑀琴歌】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靑盖巡九州,在西东人怨。考证:〔【礼曲礼】君子欠伸运笏。〕 谨照原文曲礼改少仪。〔【越语】广运百里。东西为广,南北为运。〕 谨照原文百里下增注字。〔【蔡邕远行赋】弥信宿而後阕,繇威遗以东运。阳光见之颢颢兮,怌少弭之有欣。〕 谨照原文远改述。繇威遗改思逶迤。阳光见改见阳光。省兮字。怌改怀。之有欣改而有欣。
遍 【酉集下】【辵字部】 遍 【广韵】与徧同。详彳部徧字注。
【子集下】【厂字部】 【集韵】牛代切,音碍。石名。又【玉篇】张幕也。又【集韵】陟革切,音摘。义同。
【寅集下】【广字部】 【玉篇】古文逾字。注详辵部九画。 又【广韵】度侯切【集韵】【韵会】徒侯切,□音头。【玉篇】行圊也。【集韵】通作牏。 又【玉篇】木槽也。 又【集韵】容朱切,音兪。义同。 又与庾通。【集韵】庾或作。
过 【酉集下】【辵字部】 过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卧切,戈去声。【玉篇】度也,越也。【正韵】超也。【易系辞】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礼檀弓】过之者,俯而就之。【史记贾生传】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又过失也。【书大禹谟】宥过无大。【注】过者,不识而误犯也。【前汉文帝纪】俱去细过,偕归大道。 又罪愆也。【周礼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诛,以驭其过。 又责也。【史记项羽纪】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又卦名。易大过,小过。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禾切,音戈。【广韵】经也。【书禹贡】东过洛汭,北过洚水。 又过所也。【释名】过所至关津以示也。或曰传转也,转移所在,识以为信。 又国名。【左传襄四年】处浇于过。【注】过,国名。东莱掖县有过乡。 又名。【诗大雅】溯其过。 又姓。【後汉刘陶传】过晏之徒。【注】过,姓,过国之後。 【正韵】经过之过,平声。超过、过失之过,去声。考证:〔【史记贾谊传】自以为过之,今殆不及也。〕 谨照原 书贾谊传改贾生。又原文无殆字今省。〔【史记高帝纪】闻将军有意督过之。〕 谨按所引出项羽纪不出高帝纪,谨照原书高帝纪改项羽纪。将军改大王。〔【释名】过所至关津以示也。或曰,传过也。移所在识以为信。〕 谨按太平御览引释名原文传转也,转移所在,识以为信。今照改。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同素。
道 【酉集下】【辵字部】 道 〔古文〕□衟□【唐韵】徒皓切【集韵】【韵会】【正韵】杜皓切,□陶上声。【说文】所行道也。【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诗小雅】周道如砥。【前汉董仲舒传】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 又【广韵】理也,众妙皆道也,合三才万物共由者也。【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又】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书大禹谟】道心惟微。 又顺也。【书禹贡】九河旣道。【注】顺其道也。 又国名。【左传僖五年】江黄道柏。【注】道国,在汝南安阳县南。 又【韵会】州名。汉属零陵郡,唐营州,攺道州。 又当道,草名。【博雅】当道,马舄也。 又【集韵】【韵会】大到切【正韵】杜到切,□陶去声。【正韵】言也。【孝经】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大学】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又由也。【礼礼器】苟无忠信之人,则理不虚道。【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 又治也。与导同。【论语】道千乘之国。【史记文帝纪】道民之略,在于务本。 又引也。【左传隐五年】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 又从也。【前汉淮南王传】诸使者道长安来。【山海经】风道北来。【注】道,从也。 又【字汇补】动五切,音睹。【易林】冬薮枯腐,当风于道。蒙蔽尘埃,左氏劳苦。 又叶徒厚切,头上声。【诗卫风】墙有茨,不可道也。叶下丑。
达 【酉集下】【辵字部】 达 【广韵】唐割切【集韵】【韵会】陀葛切,□音薘。【玉篇】通也。【书尧典】达四聪。【礼礼器】君子之人达。【左传昭七年】其後必有达人。【注】知能通达之人也。 又通显也。【孟子】达不离道。【又】达则兼善天下。 又荐也,进也。【礼儒行】推贤而进达之。【前汉黄香传】在位多所荐达。 又生也,遂也。【诗周颂】驿驿其达。【注】苗生出土也。又【商颂】莫遂莫达。 又徧也。【书召诰】则达观于新邑营。【注】通达观之,言周徧也。 又宜也。【诗商颂】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注】言无所不宜也。 又皆也。【礼礼器】君子达亹亹焉。【注】达,犹皆也。 又专决行事曰专达。【周礼天官小宰】大事从其长,小事则专达。 又以物相将曰达。【周礼夏官怀方氏】达之以旌节。【注】达民以旌节,达贡物以玺节。 又从入曰达。【书禹贡】达于河。 又夹室也。【礼内则】天子之阁,左达五,右达五。【注】达,夹室也。各有五阁,以庋食物也。 又窻牖也。【礼明堂位】刮楹达乡。【注】每室八窻为四达,天子之庙饰也。 又小羊名达。【诗大雅】先生如达。【注】羊子易生,无留难也。 又州名。【字汇补】梁万州攺通州,宋攺达州。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他达切,音闼。【集韵】行不相遇也。【正韵】挑达,往来相见貌。【诗郑风】挑兮达兮。【注】挑,轻儇也。达,放恣也。 【集韵】或作达。
违 【酉集下】【辵字部】 违 【唐韵】羽非切【集韵】【韵会】于非切,□音帏。【说文】离也。【广韵】背也。【书尧典】静言庸违。【注】行事则违背之也。 又【正韵】避也,去之也。【易乾卦】忧则违之。【注】知难而避也。【礼表记】事君三违,而不出境。【注】违犹去也。【论语】违之之一邦。 又【韵会】奔放曰违。【左传宣十年】凡诸侯之大夫违。【疏】窘迫而奔,及以礼见放,通谓之违。 又邪恶也,过失也。【左传桓二年】昭德塞违。【注】塞违,谓闭塞邪违也。【後汉百官志】有违失,则劾奏。 又蓄怨也。【书无逸】否则厥心违怨。【注】违怨者,怨之蓄于中也。 又【韵会】依违,不决也。一作猗违。【前汉律历志】依违以惟,未能修明。又【孔光传】猗违者连岁。【注】犹依违也。依且违,言两可也。
遗 【酉集下】【辵字部】 遗 〔古文〕□□□【唐韵】以追切【集韵】【韵会】夷隹切,□音夷。【说文】亡也。【易泰卦】不遐遗。【注】用心弘大,无所遗弃也。【诗小雅】弃予如遗。【注】言忘去不复存省也。【周礼秋官司刺】三曰遗忘。 又【正韵】失也。【前汉贾谊传】功不遗矣。【後汉桓荣传】虑无遗计。 又【集韵】余也。【礼乐记】有遗音者矣。【注】有不尽之音。【屈原离骚】依彭咸之遗则。【注】遗,余也。 又留也。【书大诰】宁王遗我大宝龟。【左传昭十九年】古之遗爱也。 又【字汇补】便旋也。【前汉东方朔传】小遗殿上。【南史谢几卿传】小遗沾令史。【注】卽俗言小便也。 又【正字通】遗遗,与委蛇通。【战国策】出遗遗之门。【注】言其路逶迤也。【管子枢言篇】遗遗乎若有从治。 又姓。鲁费宰南遗之後。 又【广韵】【集韵】【韵会】□以醉切,遗去声。投赠也,馈也。【周礼地官遗人注】以物有所馈遗也。【左传隐元年】请以遗之。 又【玉篇】余恚切【正韵】于位切,□音□。又【集韵】徐醉切,音遂。盈之切,音怡。愈水切,音唯。义□同。 又【集韵】【韵会】旬为切【等韵】似为切。□与随同。谦以下人也。【诗小雅】莫肯下遗。【注】遗,音随。
遘 【酉集下】【辵字部】 遘 【唐韵】古□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切,□音姤。【说文】遇也。【尔雅释诂】遘、逢、遇、遻,见也。【注】行而相値也。【书洛诰】无有遘自疾。【注】言身其康强,无有遘遇自罹疾害者。【崔駰慰志赋】嘉昔人之遘辰兮。 又与觏通。【前汉叙传】遘闵旣多。【诗邶风】作觏。考证:〔【尔雅释训】遘逢遇遻,见也。〕 谨照原书释训改释诂。
遥 【酉集下】【辵字部】 遥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余招切,音谣。【说文】远也。【礼王制】千里而遥。【左传昭二十五年】远哉遥遥。 又逍遥,徜徉也。互详逍字注。
遚 【酉集下】【辵字部】 遚 【广韵】【集韵】□初救切,音簉。【广韵】不进也。
【午集中】【目字部】 【广韵】【集韵】□胡玩切,音换。睕,转目。一曰大目貌。
【午集中】【疒字部】 【广韵】奴来切【集韵】【韵会】囊来切,□乃平声。病也。一曰儜劣也。 又【集韵】汝来切,音荋。疾也。
遛 【酉集下】【辵字部】 遛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力求切,音留。【集韵】逗遛,不进也。互详逗字注。
逊 【酉集下】【辵字部】 逊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苏困切,音巽。【正韵】顺也,谦恭也。【书舜典】五品不逊。又【太甲】有言逊于汝志。又【说命】惟学逊志。【注】谦抑也。逊其志,如有所不能也。 又【说文】遁也。【书微子】吾家耄逊于荒。【注】逃遁于荒野也。 通作孙。【诗豳风】公孙硕肤。【礼学记】孙其业也。【春秋庄元年】夫人孙于齐。【集韵】亦作愻。考证:〔【书大甲】有言逊于汝心。〕 谨照原文大改太。心改志。
【丑集下】【大字部】 【广韵】【集韵】□才邪切,藉平声。大口貌。 又徐嗟切,音邪。□,大貌。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姑还切,音关。○按《正字通》纶字注:纶巾,俗作□。杨升庵曰:□巾,世误作纶。未知孰是,存考。
【申集上】【艹字部】 【唐韵】【集韵】□芳无切,音孚。【玉篇】花盛也,亦省作芣。
沓 【酉集下】【辵字部】 沓 【唐韵】徒合切【集韵】【韵会】【正韵】达合切,□音沓。【正韵】杂沓也。【前汉刘向传】杂沓众贤,罔不肃和。【曹植洛神赋】众灵杂沓。 又【玉篇】沓,行相及也。【古诗】沓高飞莫安宿。【王褒洞箫赋】骛合沓以诡谲。【注】合沓,盛多貌。 又馺沓。【陆机文赋】纷葳蕤以馺沓。【注】文辞壮奋也。考证:〔【前汉刘向传】周文开基,西郊杂沓。〕 谨按刘向传杂沓二字属下句不属上句,今照原文句读改为杂沓众贤,罔不肃和。〔【王褒洞箫赋】鹜合沓以诡谲。〕 谨照原文鹜改骛。
递 【酉集下】【辵字部】 递 【广韵】徒礼切【集韵】【韵会】【正韵】待礼切,□音悌。【说文】更易也。【广韵】递,代也。【正韵】更迭也。【尔雅释诂】递,迭也。【注】更迭,闲厕相代之义也。【前汉郊祀歌】四兴递代八风生。 又【正韵】迢递,远也。 又【增韵】传递,驿递也。 又递钟,琴名。【前汉王褒传】伯牙操递钟。 又【广韵】特计切【集韵】【韵会】【正韵】大计切,□音第。义同。 又当盖切,音带。绕也。【前汉王莽传】绛侯依诸将之递,据相扶之势。【注】言诸将同心,围绕扶翼也。 又叶徒结切,音迭。【王俭褚渊碑铭】德猷靡嗣,仪型长递。怊怅余□,锵洋遗烈。【注】长递,犹言长往不返。亦迢递之意。 【集韵】或作递。俗作逓。考证:〔【前汉王莽传】绛侯依诸将之递,据相扶之势。【注】言诸将同心,围绕附翼也。〕 谨照原文附改扶。
遟 【酉集下】【辵字部】 遟 【说文】籀文迟字。
远 【酉集下】【辵字部】 远 〔古文〕□□【广韵】云阮切【集韵】【韵会】雨阮切,□爰上声。【说文】辽也。【广韵】遥远也。【正韵】指远近定体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于愿切【正韵】于怨切,□爰去声。【正韵】远之也。远近之远上声,如《诗》其人则远之类。远离之远去声,如《论语》敬鬼神而远之之类是也。 又叶于员切,音渊。【诗小雅】尔之远矣,民胥然矣。 俗作逺。
溯 【酉集下】【辵字部】 溯 【广韵】桑故切【集韵】【韵会】【正韵】苏故切,□音素。【说文】同溯。【诗秦风】溯洄从之。【注】逆流而上也。【又】溯游从之。【注】顺流而下也。 又【集韵】向也。【正韵】迎也。【诗大雅】溯其过。【注】响过而居也。【又】如彼溯风。【注】如向风之人,唈而不能息也。 又与愬通。诉告也。【战国策】卫君跣行,告溯于魏。【注】溯、愬同。 又【正字通】溯溯□同。
釚 【戌集上】【金字部】 釚 【广韵】巨鸠切【集韵】渠尤切,□音求。【玉篇】弩牙。【集韵】或作□。【篇海类编】亦作钆。
郼 【酉集下】【邑字部】 郼 【广韵】【集韵】□於希切,音依。【广韵】殷国名。【吕览愼大篇】汤为天子,夏民亲郼如夏。【高注】郼,读如衣。今兖州人谓殷氏皆曰衣。又【吕览慎势篇】汤其无郼,武其无岐,不能成功。【注】郼,汤之本国。【正字通】郼非卽殷字。齐人读殷如衣,高注读郼如衣,皆方音,非定音也。考证:〔【吕览愼大篇】汤为天子,夏民亲郼如夏。【高绣曰】郼读如衣。今兖州人谓殷氏皆曰衣。〕 谨照原文高绣曰改高注。〔【吕览愤势篇】汤其无郼,武其无岐丰也。【注】郼,殷旧封国名。〕 谨照原文愤势篇改慎势篇。武其无岐下省丰也二字。增不能成功四字。注郼殷旧封国名改注郼汤之本国。
遢 【酉集下】【辵字部】 遢 【广韵】吐盍切【集韵】托盍切,□音榻。【玉篇】稳行貌。【集韵】邋遢,行貌。 又【广韵】邋遢,不谨事也。
遣 【酉集下】【辵字部】 遣 【广韵】【集韵】去演切【正韵】驱演切,□音缱。【说文】纵也。【广韵】送也。【仪礼旣夕】书遣于策。【注】遣,犹送也。 又【正韵】祛也,逐也,发也。【左传僖二十三年】姜氏与子犯谋,醉而遣之。【前汉孔光传】遣归故郡。 又【广韵】去战切【集韵】【韵会】【正韵】诘战切,□缱去声。【广韵】人臣赐车马曰遣车。【正韵】将葬而祭曰遣奠。旣祭,乃包牲体,载之以车,随柩而行,曰遣车。【礼檀弓】遣车一乘。【注】人臣赐车马者,乃得有遣车。
遥 【酉集下】【辵字部】 遥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余招切,音谣。【说文】远也。【礼王制】千里而遥。【左传昭二十五年】远哉遥遥。 又逍遥,徜徉也。互详逍字注。
【午集中】【疒字部】 【正字通】同癣。
遦 【酉集下】【辵字部】 遦 【广韵】【集韵】□古玩切,音贯。【说文】习也。【广韵】行也。◎按习贯,字本作贯。俗加心作惯,又加辶作遦,□非。
遧 【酉集下】【辵字部】 遧 【集韵】诸良切,音章。周遧,迃也。◎按《大戴礼千乘篇》立□设如太庙,然乃中治。中治不相陵,斯庶□遧。庶□遧,则事上静。据此,当为彰显明辨之意,与章同义。《字汇》依《集韵》,训作周遧。《正字通》力辨周遧之非,亦无援据,因详载《戴礼》,以备考证云。考证:〔字汇依集韵,训作周遧。正字通力辨周遧之非,亦无援据,因详载戴礼,以备考证〕 谨按证谏也非考证之证,谨改证。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侧洽切,音札。【类篇】缝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广韵】【集韵】□丑玉切,音亍。□□,损米也。 【篇海】从束,与朿不同。,suǒ,坏米。
遨 【酉集下】【辵字部】 遨 【广韵】五劳切【集韵】【韵会】【正韵】牛刀切,□音敖。【玉篇】遨游也。【後汉刘盆子传】乘鲜车大马,赤屛泥绛襜络,而犹从牧儿遨。【梁鸿传】聊逍遥兮遨嬉。 又【广韵】亦作敖。【诗邶风】以敖以游。
荰 【申集上】【艹字部】 荰 【唐韵】【正韵】徒古切【韵会】动五切,□音杜。荰蘅,香草。
适 【酉集下】【辵字部】 适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施只切,音释。【说文】之也。【广韵】往也。【正韵】如也,至也。【诗郑风】适子之馆兮。【礼曲礼】将适舍,求毋固。 又【广韵】乐也。【正韵】安便也,自得也。【诗郑风】适我愿兮。【庄子大宗师】适人之适,不自适其适。 又从也。【书多士】惟我事不贰适。【注】言割殷之事无私心,一于从帝而无贰也。【左传昭十五年】民知所适。 又【正韵】适然,犹偶然也。【书康诰】乃惟眚灾适尔。【注】适,偶也。 又事之常然者。亦曰适然。【前汉贾谊传】以是为适然耳。 又【韵会】适来,犹尔来也。又甫尔之辞。【唐书武元衡传】适从何来。 又【广韵】善也。【韵会】贡得其人曰适。【前汉武帝纪】贡士有一适,再适,三适。 又【正字通】关西谓补满曰适。【前汉黄霸传】马不适士。【注】马少士多,不相补满。 又【玉篇】女子出嫁也。 又【广韵】都历切【集韵】【韵会】丁历切,□音的。与嫡同。【诗大雅】天位殷适。【注】殷适,殷之嫡嗣也。【礼檀弓】扶适子,南面而立。 又适士,上士也。【礼祭法】适士二庙。 又适室,正寝也。【礼檀弓】哭之适室。 又【韵会】主也,专也。【论语】无适也。【诗卫风】谁适为容。又【小雅】谁适与谋。 又【集韵】【韵会】亭历切【正韵】杜历切,□音狄。与敌同。【礼燕义】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史记田单传赞】始如处女,适人闭戸。後如脱兔,适不敢距。 又【集韵】陟革切,音摘。与谪同。【诗商颂】勿予祸适。又《孟子》人不足与适也。 又【集韵】他历切,音惕。适适然,惊貌。【庄子秋水篇】适适然惊。 又【集韵】之石切,音只。往也。 又叶式吏切,音世。【扬子太□经】锐首锐于时,得其适也。锐东亡西,不能回避也。 又叶式列切,音设。【韩愈进学解】纡余为姸,卓荦为杰。较短量长,惟器是适。 又叶施灼切,音烁。【陆机演连珠】烟出夫火,非火之和。情生于性,非性之适。故火壮则烟微,性充则情约。考证:〔【贾谊治安策】以是为适然耳。〕 谨照原书改前汉贾谊传。〔【前汉王霸传】军马不适亡。【注】马少士多,不相补满。〕 谨按黄霸传又发骑士诣北军为句,马不适士为句,军马二字不连读。今照原文王霸改黄霸。马上去军字。亡字改士字。〔【礼祭仪】适士二庙。〕 谨照原书祭仪改为祭法。〔【礼燕仪】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 谨照原书燕仪改燕义。〔又与谪同。【诗卫风】室人交徧适我。又【商颂】勿予祸适。〕 谨按卫诗作谪不作适,此系误引今省去。於勿予祸适下增引:又孟子人不足与适也。
遪 【酉集下】【辵字部】 遪 【广韵】于合切。裏遪也。【字汇】行也。走也。
遫 【酉集下】【辵字部】 遫 【广韵】耻力切【集韵】蓄力切,□音敕。【玉篇】张也。【集韵】开也。 通作慗。讹作愸。
遬 【酉集下】【辵字部】 遬 【唐韵】桑谷切【集韵】【正韵】苏谷切【韵会】苏木切,□音肃。【韵会】蹙遬也。【礼玉藻】见所尊者齐遬。【注】犹蹙蹙也。 又剽遬,疾也。【史记礼书】轻利剽遬,卒如熛风。【淮南子兵略训】欲疾以遬。 又仆遬,凡短之貌。【前汉息夫躬传】仆遬不足数。 又【字汇补】遬濮,国名。【前汉霍去病传】讨遬濮。 【玉篇】籀文速字。
遭 【酉集下】【辵字部】 遭 【唐韵】作曹切【集韵】【韵会】臧曹切【正韵】则刀切,□音糟。【说文】遇也。【礼曲礼】遭先生于道。【前汉礼乐志】幸遭遇其时。 又【说文】逦行也。【徐曰】遭,犹匝也。行复相値也。【诗齐风】遭我乎峱之闲兮。 又【正韵】巡也。【刘禹锡诗】山围故国周遭在。 又叶将侯切,音诹。【易林】依霄夜游,与君相遭。除解烦惑,使心不忧。 【说文】本作□。今通用遭。
遮 【酉集下】【辵字部】 遮 【广韵】正奢切【集韵】【韵会】【正韵】之奢切,□音□。【说文】遏也。【玉篇】冒也,断也,要也,拦也。【史记高帝纪】三老董公遮说汉王。【後汉班超传】伏兵遮击。 又【正韵】蔽也。【後汉舆服志】张□带鞬,遮迾出入。 又【正字通】周遮,语多貌。【白居易诗】周遮说话长。 又【集韵】之夜切,音柘。义同。 又叶之戈切,灼平声。【司马相如上林赋】山林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巴渝》宋蔡,淮南《于遮》。【注】《于遮》,曲名。考证:〔又叶之弋切,灼平声。【司马相如上林赋】山林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巴渝宋蔡,淮南于遮。〕 谨按韵会小补遮叶之戈切,故入歌韵,与波相叶,据改之戈切。
遁 【酉集下】【辵字部】 遁 【集韵】遁本字。【易遁卦】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书微子】我不顾行遁。 又【韵会】水名。夜郞县有遁水。余详前遁字注。
遰 【酉集下】【辵字部】 遰 【唐韵】特计切【集韵】【韵会】【正韵】大计切,□音第。【玉篇】迢遰也。 又【说文】去也。【玉篇】往也。【广韵】避也。【夏小正】九月遰鸿雁。【注】遰,往也。北来则曰向,南去则曰遰。 又【集韵】征例切。与逝同。【史记贾谊传】凤漂漂其高遰。 又刀鞞也。【礼内则】右佩管遰。 又【集韵】当盖切,音带。连也。 又叶他结切,音贴。【王筠诗】烧山多诡怪,苍岭复迢遰。神芝曜七明,山蒲含九节。
遱 【酉集下】【辵字部】 遱 【唐韵】洛侯切【集韵】郞侯切,□音楼。【说文】连遱也。【集韵】不绝貌。
【未集下】【肉字部】 【正字通】弭沼切,音杪。在季胁下,侠胁两旁虚耎处,肾外当。王冰说素问曰:邪客入于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小腹控,不可以养息。
□ 【辰集上】【日字部】 □ 【篇韵】同□。
【未集下】【肉字部】 【广韵】北角切,音剥。荦,乱杂。 又【字汇】祭肉。
迟 【酉集下】【辵字部】 迟 〔古文〕邌【唐韵】直尼切【集韵】【韵会】□尼切【正韵】□知切,□音墀。【说文】徐行也。【广韵】久也,缓也。【诗卫风】行道迟迟。【礼玉藻】君子之容舒迟。又【孔子闲居】无体之礼,威仪迟迟。【注】缓而不迫也。 又委迟,回远貌。【诗小雅】周道倭迟。 又【韵会】栖迟,息也。【诗□风】可以栖迟。 又姓。【书盘庚】迟任有言。【注】古贤人。又尉迟,复姓。 又【广韵】【韵会】直利切【集韵】直吏切【正韵】直意切,□音稚。【广韵】待也。【後汉章帝纪】朕思迟直士,侧席异闻。又【赵壹传】实望昭其悬迟。【注】悬心迟仰之。 又迟明卽黎明。【前汉高帝纪】迟明,围宛城三匝。【注】迟,未也。天未明之顷也。【卫靑传】迟明行二百余里。【注】迟,待也。待天欲明也。 又【正韵】欲速而以彼为缓曰迟,使彼徐行以待亦曰迟。【荀子修身篇】迟彼止而待我。 又乃也。【史记春申君传】迟令韩、魏归帝重于齐。【注】迟,犹値。値,犹乃也。 【韵会】遅遟□□同。
遴 【酉集下】【辵字部】 遴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良刃切,音吝。【说文】行难也。【前汉杜钦传】诚难以忽,不可以遴。【注】遴,难也。 又【玉篇】贪也。与吝通。【前汉鲁恭王传】晚节遴,惟恐不足于财。【地理志】颍川民贪遴争讼。 又【正字通】离呈切,音邻。谨选也。谓相比而选之也。故抡才谓之遴选。 又姓。◎按遴字,古惟去声。《正字通》以行难属去声,以谨选属平声,而以《正韵阙》平声为泥,不知何据。
遵 【酉集下】【辵字部】 遵 〔古文〕□□【唐韵】将伦切【集韵】【韵会】踪伦切【等韵】祖伦切,□音嶟。【说文】循也。【诗周南】遵彼汝坟。 又【广韵】率也,行也。习也。【书洪范】遵王之路,遵王之道。【仪礼乡射礼】大夫有遵者则入门左。【注】言乡之为大夫者,能以礼乐化其民,使遵法之,故曰遵者。 又叶徂全切,音笺。【李尤德阳殿赋】曰若炎唐,稽古作先。於赫圣汉,抗德以遵。
遶 【酉集下】【辵字部】 遶 【广韵】而沼切【集韵】【正韵】尔绍切,□音绕。【广韵】围绕也。 又【正韵】寔照切,音邵。义同。 亦作绕。
迁 【酉集下】【辵字部】 迁 〔古文〕□□拪□□【唐韵】七然切【集韵】亲然切,□音千。【说文】登也。【广韵】去下之高也。【诗小雅】迁于乔木。 又迁徙也。【易益卦】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攺。【书益稷】懋迁有无化居。【注】懋,勉其民,徙有於无,交易变化,其所居积之货也。 又移物曰迁。【礼曲礼】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注】诸物当前,跪而迁移之。 又变易也。【左传昭五年】吾子为国政,未攺礼,而又迁之。 又徙国曰迁。【周礼秋官小司□】二曰询国迁。【注】谓徙都攺邑。 又徙官曰迁。【前汉贾谊传】谊超迁,岁中至大中大夫。 又贬秩曰左迁。【史记韩王信传】项王王诸将近地,而王独远居,是左迁也。又【张苍传】吾极知其左迁。【注】是时尊右□左,故谓贬秩为左迁。 又【正韵】谪也,放逐也。【皋陶谟】何迁乎有苗。 又君迁,木名。【左思吴都赋】平仲君迁。 又姓。 又西烟切,音仙。【前汉王莽传】立安为新迁王。【注】服曰:迁,音仙。师古曰:迁,犹仙耳。不劳假借。 又叶七情切,音淸。【□琳大暑赋】乐以忘忧,气变志迁。爰速嘉宾,式燕且殷。【李翱祭韩愈文】疏奏辄斥,去而复迁,升黜不攺,正言时闻。考证:〔【书益稷】何迁乎有苗。〕 谨照原书改为皋陶谟。〔【左思吴都赋】君迁平仲。〕 谨照原文改为平仲君迁。
选 【酉集下】【辵字部】 选 【广韵】先兖切【集韵】【韵会】【正韵】须兖切,□音□。【玉篇】择也。【诗邶风】威仪棣棣,不可选也。【礼礼运】选贤与能。【左传襄九年】举不失选。 又少选,须臾也。【吕览】少选发而视之。亦曰选闲。 又【正韵】白选,货贝名。【史记平准书】白金三品,其一圜之其文龙,名白选。 又【玉篇】去绢切【广韵】思绢切【集韵】【正韵】须绢切,□音潠。【礼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注】选,宣练反。 又【正韵】铨官也。【唐书】有《选举志》。 又环舞也。【诗齐风】舞则选兮。 又【字汇补】万也。【山海经】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杨愼云】选与万,古音通,遂借其字。 又选懦仁弱也。【後汉淸河王传】选懦之恩,知非国典。【注】选懦,仁弱慈恋,不决之意也。 又选懦、选耎,畏怯之意。【前汉西南夷传】议者选耎,复守和议。【後汉西羌传】公卿选懦,容头过身。 又【广韵】思管切【集韵】损管切,□音算。【集韵】数也。【书盘庚】世选尔劳。【传】数也。【左传昭九年】弗去惧选。【注】惧数其罪而责之也。 又与算同。【前汉公孙贺传赞】斗筲之徒,何足选。音义与算同。 又【集韵】【韵会】□数滑切,音刷。金选,铢两名。【前汉萧望之传】甫□之属小过赦,薄罪赎,有金选之品。【应劭注】选,音刷。【正字通】汉读率,《史记周本纪》其罚百率。率,如刷。故劭以刷音之。 【说文】本作选。俗作选。选字从巺作。考证:〔【史记平准书】白金三品,其一圜之以文龙,名白选。〕 谨照原文以文龙改其文龙。〔又与巽通。【後汉淸河王传】选懦之恩,知非国典。【注】选懦,仁柔慈惠,不决之意也。〕 谨按淸河王传选懦不作巽懦,注内亦不音巽,不得云与巽通。今改又与巽通为又选懦仁弱也。并照原注仁柔慈惠改仁弱慈恋。〔【前汉公孙贺传赞】斗筲之人,何足选。〕 谨照原文之人改之徒。
遹 【酉集下】【辵字部】 遹 【唐韵】余律切【集韵】允律切【韵会】【正韵】以律切,□音聿。【玉篇】循也,述也。【正韵】遵也。【书康诰】祇遹乃文考。【注】绍述也。 又发语辞。【诗大雅】遹骏有声。 又姓。【正字通】宋开宝中有遹复,以太常博士判秦州。 又【集韵】食律切,音术。邪也。【诗小雅】谋犹回遹。
遗 【酉集下】【辵字部】 遗 〔古文〕□□□【唐韵】以追切【集韵】【韵会】夷隹切,□音夷。【说文】亡也。【易泰卦】不遐遗。【注】用心弘大,无所遗弃也。【诗小雅】弃予如遗。【注】言忘去不复存省也。【周礼秋官司刺】三曰遗忘。 又【正韵】失也。【前汉贾谊传】功不遗矣。【後汉桓荣传】虑无遗计。 又【集韵】余也。【礼乐记】有遗音者矣。【注】有不尽之音。【屈原离骚】依彭咸之遗则。【注】遗,余也。 又留也。【书大诰】宁王遗我大宝龟。【左传昭十九年】古之遗爱也。 又【字汇补】便旋也。【前汉东方朔传】小遗殿上。【南史谢几卿传】小遗沾令史。【注】卽俗言小便也。 又【正字通】遗遗,与委蛇通。【战国策】出遗遗之门。【注】言其路逶迤也。【管子枢言篇】遗遗乎若有从治。 又姓。鲁费宰南遗之後。 又【广韵】【集韵】【韵会】□以醉切,遗去声。投赠也,馈也。【周礼地官遗人注】以物有所馈遗也。【左传隐元年】请以遗之。 又【玉篇】余恚切【正韵】于位切,□音□。又【集韵】徐醉切,音遂。盈之切,音怡。愈水切,音唯。义□同。 又【集韵】【韵会】旬为切【等韵】似为切。□与随同。谦以下人也。【诗小雅】莫肯下遗。【注】遗,音随。
遻 【酉集下】【辵字部】 遻 【广韵】【集韵】【正韵】□五故切,音误。【广韵】遇也。【正韵】逢也,见也。【楚辞九章】重华不可遻兮。【庄子达生篇】醉者遻物而不慑。【张衡思□赋】幸二八之遻虞兮。 又【集韵】【正韵】□逆各切,音谔。【集韵】相遇惊也。与愕同。【正韵】迕也,逆也,与噩同。 又触也。【马融长笛赋】牚距劫遻。【注】牚,拄也。劫,胁也。遻,触也。言笛声烈而繁,若相凌距也。 【正韵】亦作□迕□。
辽 【酉集下】【辵字部】 辽 【唐韵】落萧切【集韵】【韵会】怜萧切【正韵】连条切,□音僚。【说文】远也。【楚辞九叹】山修远其辽辽兮。 又【集韵】水名,在辽阳县。 又【韵会】国名,契丹之後,至耶律德光,号大辽。
遽 【酉集下】【辵字部】 遽 【广韵】【集韵】【韵会】其据切【等韵】巨御切,□音讵。【玉篇】急也,疾也,卒也。【礼儒行】递数之,不能终其物。【左传僖二十四年】公遽见之。【後汉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又【广韵】战栗也。【集韵】窘也,惧也。【左传襄三十一年】岂不遽止。【注】遽,畏惧也。【楚辞九章】骇遽以离心兮。【注】言意中惊骇,逐离己心也。 又【说文】传也,驿车也。【礼玉藻】士曰传遽之臣。【注】士位□,供车马之役,故自称传遽。【左传僖三十三年】且使遽告于郑。【注】传车,卽驿递也。 又【集韵】求於切,音渠。麦也。 又姓。 又【正韵】鲁遽,人名。 又【集韵】权俱切,音劬。义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疾资切【集韵】才资切,□音茨。【博雅】补也。 又【广韵】似兹切【集韵】详兹切,□音词。义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与缥同。○按隶释汉□,从票之字或作□。冯焕诏□轻,卽僄轻也。
遾 【酉集下】【辵字部】 遾 【广韵】【集韵】【韵会】□时制切,音逝。【广韵】逮也。【正韵】及也。【集韵】北燕曰遾。 又【集韵】远也。
避 【酉集下】【辵字部】 避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毗义切,音鼻。【玉篇】回避也。【史记蔺相如传】望见廉颇,引车避匿。【前汉王吉传】叙:避而入商雒深山。【後汉郅恽传】避地敎授。【注】隐遁也。 又【正韵】通作辟。【论语】辟世、辟地、辟言、辟色,俱作辟。
【午集中】【皮字部】 【集韵】牛交切,音聱。皮坚也。 又必历切,音壁。皮乾声。
【午集中】【疒字部】 【广韵】【集韵】□洛代切,音赉。恶病。【博雅】,疠也。 又【唐韵】落哀切【集韵】郎才切,□音来。义同。 又【类篇】久疾也。 俗作癞。
邀 【酉集下】【辵字部】 邀 【广韵】于宵切【集韵】【韵会】伊消切【正韵】伊尧切,□音腰。【广韵】遮也。【晋书陶潜传】王弘令潜故人赍酒于半道,邀之。 又【正韵】招也。【李白诗】举杯邀明月。 又【集韵】求也。通作徼。【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 又【正韵】通作要。【孟子】使数人要於路。【又】修其天爵,以要人爵。考证:〔【晋书陶潜传】王弘令潜故人,賷酒于半道邀之。〕 谨照原文賷改赍。
迈 【酉集下】【辵字部】 迈 【广韵】莫话切【集韵】【韵会】莫败切【正韵】莫懈切,□音。【说文】远行也。【诗王风】行迈靡靡。又【小雅】我日斯迈。 又【正韵】往也。【诗鲁颂】从公于迈。又【小雅】後予迈焉。【注】过也。 又老也。【书秦誓】日月逾迈。【後汉皇甫规传】年齿之不迈。 又天子以时巡行曰迈。【诗周颂】时迈其邦。 又迈迈,不顾也。【诗小雅】视我迈迈。 又与励通,勇往力行之意。【书大禹谟】皋陶迈种德。【注】言皋陶勇往力行,以布其德也。又【说命】予惟克迈乃训。 又叶力制切,音利。【诗唐风】日月其迈。叶上逝。 【说文】作□。
邂 【酉集下】【辵字部】 邂 【唐韵】胡懈切【集韵】【韵会】下懈切【正韵】下戒切,□音解。【玉篇】邂逅,不期而会也。详前逅字注。 又【集韵】下买切,音蟹。邂逅,悦貌。 又戸佳切,音鞋。义同。
邃 【酉集下】【辵字部】 邃 【广韵】【集韵】虽遂切【正韵】须遂切,□音粹。【说文】深远也。【礼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注】言十二旒在前後,垂而深邃,以延覆冕上。【後汉舆服志】圣人处天子之位,服玉藻、邃延、日月所以副其德,彰其功也。 又屋宇深远亦曰邃。【屈原离骚】闺中旣邃远兮。考证:〔【後汉百官志】圣人处天子之位,服玉藻邃延日月,所以副其德,彰其功也。〕 谨照原书百官志改舆服志。
【寅集中】【巾字部】 【唐韵】古浑切【集韵】【韵会】公浑切,□音昆。【说文】幒也。【广韵】亵衣。【广雅】襣也。【又】楚人谓曰□。【说文】或作褌。【类篇】或作□。
还 【酉集下】【辵字部】 还 【唐韵】戸关切【集韵】【韵会】【正韵】胡关切,□音环。【说文】复也。【玉篇】反也。【诗小雅】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还而不入,否难知也。【注】反也。 又【正韵】退也,归也。【仪礼乡飮酒礼】主人答拜还,宾拜辱。【注】还,犹退也。【前汉高帝纪】还守丰。又【灌婴传】还定三秦。 又顾也。【左传昭二十年】无所还忌。【注】还,犹顾也。 又偿也。【老子道德经】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又大还、小还,日至之名。【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鸟次,是谓小还。至于女纪,是谓大还。 又与环同。【前汉食货志】还庐树桑。 又【广韵】似宣切【集韵】【韵会】旬宣切,□音旋。与旋同。【礼礼运】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注】迭相终而还相始,如环无端也。 又【正韵】转也。【礼玉藻】周还中规,折还中矩。【注】周旋圆转,折旋方转也。 又便捷貌。【诗齐风】子之还兮。 又速也,卽也。【前汉董仲舒传】此皆可使还至而立效者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胡惯切,音患。遶也,围也。【仪礼旣夕】祖还车不易位。【司马相如子虚赋】旋还乎後宫。
邅 【酉集下】【辵字部】 邅 【广韵】【集韵】【韵会】□张连切,音旃。【集韵】迍邅,难行不进貌。【易屯卦】屯如邅如。【楚辞哀时命】蹇邅回而不能行。 又【广韵】持碾切【集韵】【韵会】【正韵】直碾切,□□上声。转也,逐也。【屈原离骚】邅吾道夫昆仑。【注】邅,转也。楚人名转曰邅。又【楚辞九叹】邅彼南道兮以征夫宵行。【注】言已放逐而流转江南也。 又【广韵】除善切【集韵】丈善切,□□去声。移也。又循也。考证:〔【楚辞九谏】蹇邅回而不能行。〕 谨照原书九谏改哀时命。
【丑集下】【大字部】 【广韵】【集韵】□房密切。与拂弼通。别作佛。【说文】大也。 又【集韵】分物切,音弗。【类编】符勿切,音佛。义□同。 亦作□□。
邆 【酉集下】【辵字部】 邆 【字汇补】徒登切,音腾。【唐书南蛮传】六诏,四曰邆赕诏。 又唐亘切,音蹬。义同。
□ 【辰集上】【日字部】 □ 【集韵】千寻切,音侵。【玉篇】日光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讹字。【篇海】□,籀文。亦作、紟。○按《说文》紟籀文从金作。无从侌者。《集韵》紟或作衿,或作襟□,盖因此而讹耳。□原字从侌。
迩 【酉集下】【辵字部】 迩 〔古文〕□【广韵】儿氏切【集韵】【韵会】忍氏切【正韵】忍止切,□音尔。【说文】近也。【书舜典】柔远能迩。【诗周南】父母孔迩。【左传文十七年】以□、蔡之密迩於楚。 又通作尔。【诗大雅】莫远具尔。【注】尔,近也。【仪礼燕礼】君南乡尔卿,卿西面北上尔大夫。【注】揖而移之近之也。 【说文】别作□,俗省作迩、□。□字从臸作。考证:〔【左传文十七年】以陈蔡之密迩。〕 谨照原文迩下增於楚二字。
邈 【酉集下】【辵字部】 邈 【唐韵】莫角切【集韵】【韵会】墨角切,□音。【说文】远也。【正韵】渺也。【屈原离骚】神高驰之邈邈。又【九章】邈而不可慕。 又【尔雅释训】邈邈,闷也。 又【正韵】轻视貌。与藐同。【陆机谢平原内史表】振景拔迹,顾邈同列。【注】邈,凌也。 又叶莫卜切,音木。【陆云被命诗】圣敬远跻,神道元邈。思媚三灵,诞膺天笃。 【说文】本作□。考证:〔【屈原离骚】神高驰之邈邈。又【九章】邈不可慕也。〕 谨照原文改邈而不可慕。
边 【酉集下】【辵字部】 边 〔古文〕□【集韵】【韵会】【正韵】□□眠切,音编。【玉篇】畔也,边境也。【礼玉藻】其在边邑。【注】边邑,九州边鄙之邑。【左传成十三年】荡摇我边疆。 又【正韵】旁近也。【前汉高帝纪】齐边楚。 又侧也。【礼檀弓】齐衰不以边坐。【疏】丧服宜敬,起坐宜正,不可著齐衰而偏坐也。 又边璋,半文饰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边璋七寸。 又姓。周大夫边伯之後。南唐有边镐。《说文》作□。考证:〔【左传成十三年】摇荡我边疆。〕 谨照原文摇荡改荡摇。
【申集上】【艹字部】 【集韵】居牙切,音嘉。【玉篇】草名。
邋 【酉集下】【辵字部】 邋 【唐韵】良涉切【集韵】力涉切,□音猎。【说文】搚也。【广韵】迈也。 又【字汇补】旌旗动摇貌。【石鼓文】邋邋员斿。 又【广韵】卢盍切【集韵】力盍切,□音腊。邋遢,行貌。
邌 【酉集下】【辵字部】 邌 【唐韵】郞奚切【集韵】【韵会】怜题切【正韵】邻溪切,□音黎。【说文】徐也。【广韵】徐行貌。 又【集韵】迟古作邌。注详十一画。
邍 【酉集下】【辵字部】 邍 【唐韵】【集韵】愚袁切【等韵】宜袁切,□音元。【说文】广平之野,人所登也。【周礼夏官】邍师掌四方之地名。【注】邍,地之广平者。
邎 【酉集下】【辵字部】 邎 与□同。又□,同。
釮 【戌集上】【金字部】 釮 【字汇】前西切,音齐。【篇海】利也。 又笺西切,音跻。义同。
鈻 【戌集上】【金字部】 鈻 【集韵】象齿切,音似。【博雅】鈻铪,铤也。或作釲。
逻 【酉集下】【辵字部】 逻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郞佐切,罗去声。【说文】巡也。【玉篇】游兵也。【正韵】游侦也。【晋书戴洋传】宜远侦逻。 又【集韵】遮也。【正字通】山色环绕也。【杜甫诗】云山紫逻深。 又【集韵】【韵会】朗可切【等韵】力可切,□罗上声。又【集韵】良何切,音罗。义□同。考证:〔【杜甫诗】春山紫逻长。〕 谨照杜甫送贾阁老出汝州诗原句改云山紫逻深。
【午集中】【皮字部】 【广韵】楚愧切【集韵】楚类切,□推去声。【玉篇】粟体也。【类篇】肤如粟也。 又【集韵】楚委切,音□,又才何切,音醝。义□同。 又【广韵】【集韵】□七到切,音慥。【广韵】米谷杂也。【类篇】米未舂也。与糙同。 【字汇补】讹作□,非。
腌 【酉集下】【酉字部】 腌 【广韵】【集韵】【韵会】□於严切,音腌。【玉篇】葅也。【广韵】盐渍鱼也。【集韵】渍藏物也。【博雅】腌,菹也。 又【广韵】央炎切【集韵】依廉切,□音淹。又【集韵】乌绀切,音暗。义□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师交切,音梢。【类篇】维舟谓之□。○按《木华海赋》作绡。《急就篇注》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见切,音麫。米屑也。 又莫定切,音。义同。 【海篇】亦作糆。
醅 【酉集下】【酉字部】 醅 【广韵】匹回切【集韵】【韵会】铺枚切【正韵】铺杯切,□音胚。【说文】醉饱也。 又【广韵】酒未漉也。【杜甫诗】尊酒家贫只旧醅。【李白诗】恰似葡萄初醱醅。 又【广韵】匹尤切,音。醉饱也。 又【集韵】普后切,音剖,义同。 【集韵】或作□。
醆 【酉集下】【酉字部】 醆 【唐韵】【集韵】【韵会】□阻限切,音琖。【说文】爵也。【诗大雅洗爵奠斝传】夏曰醆。【释文】醆,则□反,或作琖。 又【说文】酒浊而微淸也。【集韵】盎齐也。【礼礼运】醴醆在戸。又【效特牲】醆酒涗于淸。【注】醆酒,盎齐也。涗,泲也。淸酒冬酿,接夏而成。盎齐差淸,先和以淸酒,而後泲之。以其差淸,故不用茅也。 又【广韵】【集韵】□旨善切,音□。义同。
醇 【酉集下】【酉字部】 醇 〔古文〕□【唐韵】常伦切【集韵】【韵会】【正韵】殊伦切,□音纯。【说文】不浇酒也。【前汉曹参传】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飮以醇酒。【注】醇酒不浇,谓厚酒也。【後汉刘盆子传】乃益酿醇酒。 又【玉篇】专也。 又粹淸也。【嵆康养生论】神气以醇白独著。 又厚也。【前汉景帝纪】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老子道德经】其政闷闷,其民醇醇。【注】其政敎宽大,而民醇醇富厚,自相亲睦。 又精也。【易系辞】天地絪縕,万物化醇。【疏】万物变化而精醇也。【朱子本义】醇谓厚而凝也。 又谨重也。【史记万石君传】事不关决于丞相,丞相醇谨而已。【前汉卫绾传】醇谨无他。 又【博雅】醇钩,剑也。 又同纯。【书说命】惟厥攸居,政事惟醇。【注】居者,止而安也。安於义理之所止,故政事不杂也。 又【前汉礼乐志】河龙供鲤醇牺牲。【注】师古曰:醇谓色不杂也。又【食货志】天子不能具醇驷。【梅福传】一色成体谓之醇。 【集韵】或作。
醉 【酉集下】【酉字部】 醉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将遂切,音檇。【正韵】为酒所酣曰醉。【书酒诰】德将无醉。【诗大雅】旣醉以酒。 又心醉。【庄子应帝王】列子见之而心醉。【文中子事君篇】心醉六经。 又骨醉。【唐书武后纪】高宗王后萧良姊为武昭仪所诬,囚之,武氏置二人酿瓮中,曰令二姬骨醉。 又心和神全曰醉。【淮南子览冥训】通于大和者,惛若纯醉而甘卧以游其中,不知其所由也。 又【字汇补】醉李,地名。与檇李同。【公羊传定十四年】於越败吴于醉李。 又【字汇补】精崔切,音嶉。【李世泽韵图】醉字有平去二音。 【说文】醉,卒也。卒其度量,不至於乱也。一曰溃也。【正字通】醉必伐德丧仪,酒诰、宾筵言之甚详,未有醉能卒其度量不至乱者。因卒立义,说文误。
【未集中】【羽字部】 【广韵】【集韵】□呼宏切,音訇。□,飞声。【玉篇】群鸟弄翅也。 又【广韵】虎横切【集韵】呼横切,□音謍。义同。【类篇】或作□□□。
醊 【酉集下】【酉字部】 醊 【唐韵】陟劣切【集韵】株劣切【正韵】朱劣切,□音叕。【玉篇】今作餟。祭酹也。亦作□。【广韵】醊,连祭也。【集韵】酹谓之醊。【史记封禅书】其下四方地为禄食。【注】索隐曰:餟,谓聮续而祭之。正义曰:谓绕坛设诸神祭座相聮缀也。 【古诗祠洛水歌】洛滨醊祷,色连三光。 又【广韵】陟卫切【集韵】株卫切【正韵】之瑞切,□音缀。义同。
醋 【酉集下】【酉字部】 醋 【广韵】在各切【集韵】疾各切,□音昨。【说文】客酌主人也。【徐曰】今俗作仓故切,溷酢,非是。【玉篇】报也。进酒於客曰献,客答主人曰醋。今音措。【仪礼特牲馈食礼】祝酌受尸,尸醋主人。【注】今文醋曰酢。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仓故切,音措。【广韵】酱醋。◎按酱醋之醋,古人作酢。互详酢字注。 又醋沟,地名。【岑参诗】龙堆接醋沟。【郭缘生述征记】酱魁城至醋沟十里。
醍 【酉集下】【酉字部】 醍 【唐韵】【正韵】他礼切【集韵】【韵会】土礼切,□音体。【说文】淸酒也。【玉篇】酒红色。【礼礼运】粢醍在堂。【注】酒成而红赤色也。 又【韵会】通作缇。【周礼天官酒正】四曰缇齐。【注】缇者成而红赤,如今下酒。【疏】下酒,谓糟床下酒,其色红赤。 又【广韵】杜奚切【集韵】田黎切,□音题。醍醐。【本草纲目】□宗奭曰:酪上一重凝者为酥,酥上如油者为醍醐,甚甘美。□藏器曰:性滑,物盛皆透,独鸡卵殻及壷芦盛之乃不出。梵书以醍醐喩佛性。从乳出酪,从酪出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也。
醎 【酉集下】【酉字部】 醎 【广韵】俗咸字。【战国策】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醎。
醐 【酉集下】【酉字部】 醐 【唐韵】戸吴切【集韵】【韵会】【正韵】洪孤切,□音胡。【说文】醍醐,酪之精者。【广韵】酥属也。【集韵】酥之精液。互详醍字注。 【类篇】或作□。
醑 【酉集下】【酉字部】 醑 【广韵】【正韵】私吕切【集韵】【韵会】写与切。□与湑同。【集韵】酾酒也。【增韵】酒之泲者。 又【玉篇】美酒也。【正字通】俗呼醨为尾酒,醑为头酒。【庾信灯赋】中山醑淸。
醒 【酉集下】【酉字部】 醒 【唐韵】【集韵】【韵会】桑经切【正韵】先靑切,□音星。【说文】醉解也。【左传僖二十三年】醒,以戈逐子犯。【前汉盖宽饶传】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楚辞渔父】众人皆醉我独醒。 又【增韵】梦觉也。 又【广韵】苏挺切【集韵】【韵会】铣挺切【正韵】息井切,□星上声。义同。 又【广韵】苏佞切【集韵】【韵会】新佞切【正韵】息正切,□星去声。【韩愈东都遇春诗】朝曦入牖来,鸟唤昏不醒。 又【字汇补】子淸切,音精。星名。【孙氏瑞应图】大醒,景星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同□。
【午集下】【禾字部】 【广韵】甫无切【集韵】【韵会】风无切,□音肤。黑稻。 又【玉篇】再生稻也。
釴 【戌集上】【金字部】 釴 【广韵】与职切【集韵】【韵会】逸职切,□音弋。【尔雅释器】鼎附耳外谓之釴。【注】鼎耳在表。【释文】釴,音弋。
醓 【酉集下】【酉字部】 醓 【集韵】【韵会】【正韵】□他感切,贪上声。【说文】血醢也。本作□,今文作醓。【博雅】醓,酱也。【诗大雅】醓醢以荐。【疏】用肉为醢,特有多汁,故以醓为名。◎按朱注:醓作平声,音贪。又【周礼天官醢人】深蒲醓醢。【注】醓醢,肉酱也。 又【玉篇】酷也,酸也。 【集韵】或作□、□。
醔 【酉集下】【酉字部】 醔 【集韵】将由切,音湫。酒官。本作酋,亦作□。 又慈秋切,音酋。义同。
醇 【酉集下】【酉字部】 醇 【字汇补】与醇同。
醘 【酉集下】【酉字部】 醘 【集韵】克盍切,音榼。酒器。
醙 【酉集下】【酉字部】 醙 【正字通】俗字。
醚 【酉集下】【酉字部】 醚 【玉篇】莫夷切,音弥。醉也。
【丑集下】【女字部】 【广韵】【集韵】□普没切,音哱。乳母字。一曰□,女肥貌。
【丑集上】【口字部】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力质切,音栗。【广韵】喽,言不了也。【集韵】喽,拿也。
醛 【酉集下】【酉字部】 醛 【集韵】测劣切,音□。酒味变也。
丑 【酉集下】【酉字部】 丑 〔古文〕愧□【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齿九切,犨上声。【说文】可恶也。【诗小雅】日有食之,亦孔之丑。【传】丑,恶也。【左传文十八年】丑类恶物。【注】丑,亦恶也。【前汉项羽纪】项王为天下宰不平,今尽王故王於丑地。 又【释名】臭也,如臭秽也。 又恶之也。【左传昭二十八年】恶直丑正,实蕃有徒。【史记殷本纪】伊尹去汤适夏,旣丑有夏,复归於亳。 又相恶也。【战国策】又身自丑於秦。【注】自丑於秦,与秦恶也。 又羞也。【史记魏世家】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又【韩非传】在知饰所说之所敬,而灭其所丑。【注】索隐曰:谓人主有所避讳而丑之,游说者当灭其事端而不言也。 又貌恶也。【前汉五行志】或形貌丑恶,亦是也。【淮南子说山训】不求美,又不求丑,则无美无丑矣。 又类也。【易渐卦】夫征不复,离群丑也。【疏】丑,类也。【孟子】地丑德齐。 又众也。【诗小雅】执讯获丑。【笺】丑,众也。【左传定四年】将其丑类。【注】丑,众也。 又比也。【礼学记】古之学者比物丑类。【注】丑,犹比也。 又【扬子方言】丑,同也。东齐曰丑。 又山名。【山海经】昆仑之丘,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注】丑涂,亦山名也。 又【礼内则】鳖去丑。【注】丑,谓鳖窍也。 又姓。【後汉袁术传】有丑长。又复姓。【西秦录】有下将军丑门于第。 又【谥法】怙威肆行曰丑。【晋书何曾传】曾骄奢过度,宜谥缪丑。 又【韵补】叶敞吕切,音杵。【易林】东家中女,嫫母敢丑。三十无家,媒自劳苦。 【集韵】或作魗。
醝 【酉集下】【酉字部】 醝 【集韵】【韵会】【正韵】□才何切,音□。【玉篇】白酒也。【周礼天官酒正酇白释文】卽今之白醝酒也。【张华轻薄篇】苍梧竹叶淸,宜城九酝醝。【集韵】通作酇。 又【集韵】此我切,音瑳。山醝,栗名。
酝 【酉集下】【酉字部】 酝 【唐韵】【正韵】於问切【集韵】【韵会】纡问切,□音愠。【说文】酿也。【玉篇】酿酒也。【张衡南都赋】酒则九酝甘醴,十旬兼淸。【注】九酝、十旬,皆以酿法名酒也。【王僧达答颜延年诗】春酝时献斟。 又【正韵】酝藉含蓄。【前汉薛广德传】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注】师古曰:酝,言如酝酿也。【北史崔瞻传】自太保以後重吏事,谓容止酝藉者为潦倒,瞻终不攺。 又【集韵】通作温。【诗小雅】飮酒温克。【笺】犹能酝藉自持以胜。【陆德明音义】温去声。【礼礼器】温之至也。【注】为温藉,温与酝通。 又【广韵】於粉切【集韵】委陨切【韵会】【正韵】委粉切,□音恽。义同。
邰 【酉集下】【邑字部】 邰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土来切,音胎。【说文】国名。炎帝之後,姜姓所封。帝喾元妃,邰氏女也,生弃,为后稷,复封於邰。【诗大雅】卽有邰家室。 或作斄。【前汉郊祀志】后稷封斄。【注】斄,读如邰。今陕西西安府武功县五丈原卽其地也。或曰凤翔府郿县亦有五丈原,有斄亭。 又姓。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音棘。徵也。○按音义同索。当卽索字之讹也。
□ 【辰集上】【日字部】 □ 【集韵】余章切,音阳。明也。或作□。【玉篇】焦也。 又徐羊切,音详。义同。
郻 【酉集下】【邑字部】 郻 【正字通】同鄡。【前汉地理志】有郻县,属钜鹿郡。详後鄡字注。
【卯集上】【心字部】 【玉篇】七鸩切,音沁。恻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姑等切,音耿。○按卽字之讹。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韵】他年切,音天。视也。 又他甸切,天去声。义同。 又【篇海】仰视也。 【集韵】或作瞋睼。
鈼 【戌集上】【金字部】 鈼 【广韵】在各切【集韵】疾各切,□音昨。【玉篇】釜也。【广韵】鉹也。【集韵】甑也。梁人呼为鉹,吴人呼为鈼。
郴 【酉集下】【邑字部】 郴 【唐韵】丑林切【集韵】【韵会】痴林切【正韵】丑森切,□音琛。【说文】桂阳县名。【一统志】汉置桂阳县,隋置郴州。【史记黥布传】项羽使九江王布等击义帝,追杀之郴县。 又姓。【广韵】晋江夏郴宝。
邮 【酉集下】【邑字部】 邮 【唐韵】羽求切【集韵】【正韵】于求切,□音尤。【说文】境上行书舍也。【广韵】邮,驿也。【风俗通】汉攺邮为置,置亦驿也,度其远近置之也。【增韵】马传曰置,步传曰邮。【尔雅释言】邮,过也。【注】道路所经过也。 又【集韵】田闲舍也。【礼郊特牲】邮表畷。【注】邮若邮亭,谓田畯于田畔相连畷处造亭居之,以督民之耕也。 又【正韵】过也。与尤通。【礼王制】邮罚丽于事。【注】邮,过也。丽,附也。过人、罚人,当各附于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也。【前汉成帝纪】以显朕邮。 又【正韵】最也。殿最亦曰殿邮。【列子穆王篇】鲁之君子,迷之邮者。【注】邮,与尤同。 又【广韵】督邮,古官号。【释名】主诸县罚负邮殿纠摄之。【晋书陶潜传】郡遣督邮至县。 又高邮,州名。 又姓。【左传哀二年】有邮无恤。 又【集韵】是为切,音垂。地名。在卫。 又叶于其切,音移。【诗小雅】不知其邮。叶上僛。 【正字通】《说文》本作□。从□。□,远边也。俗省作邮、□。【集韵】作缷。考证:〔【晋书陶侃传】郡遣督邮至县。〕 谨按所引出陶潜传,侃改潜。
鄳 【酉集下】【邑字部】 鄳 【广韵】武庚切【集韵】眉耕切【韵会】谟盲切,□音蝱。县名。【前汉地理志】江夏郡有鄳县。【史记苏秦传】残均陵,塞鄳厄。【注】徐广曰:江夏鄳县。正义曰:申州罗山县。本汉鄳县。 又通作冥。【左传定四年】还塞大隧、直辕、冥厄。【注】三者,汉东之隘道。《通雅》曰:冥厄卽鄳厄。 又【唐韵】莫杏切【集韵】母耿切,□与黾通。【史记春申君传】秦逾黾隘之塞而攻楚。【注】在申州。 又【集韵】谟耕切,音萌。又眉永切,音皿。义□同。
【寅集下】【广字部】 【集韵】於境切,音影。【玉篇】长廊也。【集韵】庑也。 又【集韵】於惊切,影平声。义同。
邺 【酉集下】【邑字部】 邺 【唐韵】【正韵】鱼怯切【集韵】逆怯切,□音业。【说文】魏郡县名。【正字通】今相州邺城,齐桓公所筑。 又【正韵】地名。唐李泌封邺侯。 又姓。【风俗通】汉有梁令邺凤。
鄵 【酉集下】【邑字部】 鄵 【广韵】【集韵】【韵会】□七到切,音造。地名。【春秋襄十七年】郑伯髠顽卒于鄵。【注】郑地。 又【集韵】千遥切,音锹。苏遭切,音骚。仓刀切,音操。仓含切,音参。义□同。
【午集中】【疒字部】 【广韵】古忽切【集韵】吉忽切,□音骨。膝病。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韵】虎孔切,音嗊。蒙,目不明也。
【未集下】【舟字部】 【集韵】同舵。
郐 【酉集下】【邑字部】 郐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外切,音桧。国名。【说文】祝融之後,妘姓所封,在溱、洧之闲,郑武公灭之。【左传僖三十三年】郑文夫人敛而葬之郐城之下。【注】郐城,故郐国,在荥阳密县东北。 通作桧。【诗桧风注】桧,国名。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在禹贡豫州外方之北,荥波之南,今之郑州,卽其地也。 又姓。【集韵】宋有郐士隆。备考:【字汇补】同郐。
铈 【戌集上】【金字部】 铈 【集韵】士止切。音市。剑名。
鄷 【酉集下】【邑字部】 鄷 同酆。详後酆字注。
鄸 【酉集下】【邑字部】 鄸 【广韵】莫中切【集韵】谟中切,□音瞢。邑名。【春秋昭二十年】曹公孙会自鄸出奔宋。【注】鄸,曹邑。 又【集韵】谟蓬切,音蒙。又弥登切,音萌。又【广韵】【集韵】□莫凤切,音梦。义□同。
鄹 【酉集下】【邑字部】 鄹 【广韵】同邹。详前郰字注。
邝 【酉集下】【邑字部】 邝 【广韵】【集韵】□古晃切,音广。【广韵】姓也。出庐江县。 又【广韵】【集韵】□呼光切,音荒。义同。
□ 【补遗】【辰集】【日字部】 □ 【字汇补】与曹同。出《汉北海相□》。
酠 【酉集下】【酉字部】 酠 【五音集韵】苦下切,音跒。苦酒也。
【未集下】【肉字部】 【广韵】侯干切【集韵】侯旰切,□音翰。【广韵】□,刀箭疮药。出古兵格。【集韵】□,药名,出西蕃,治金创。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古缌字。注详九画。
□ 【卯集下】【方字部】 □ 【转注古音】与幢同。【字汇补】雄骏不戕寿於旗□。见韩非子大体篇。
酡 【酉集下】【酉字部】 酡 【广韵】徒何切【集韵】【韵会】【正韵】唐何切,□音酡。【玉篇】飮酒朱颜貌。【集韵】飮而赭色著面也。【增韵】酒容也。【楚辞招魂】美人旣醉,朱颜酡些。【谢惠连雪赋】朱颜酡兮思自亲。【集韵】或作□。 又【集韵】待可切,音拖。将醉谓之酡。
酢 【酉集下】【酉字部】 酢 【唐韵】【集韵】【正韵】□仓故切,音措。【说文】醶也。【徐曰】今人以此为酬酢字,反以醋为酢字,时俗相承之变也。【玉篇】酸也。【急就篇】酸醎酢淡辨浊淸。【马第伯封禅记】酢梨酸枣。【隋书酷吏传】长安语曰:宁飮三升酢,不见崔弘度。 又【广韵】在各切【集韵】【韵会】【正韵】疾各切,□音昨。客酌主人也。【广韵】酬酢。【仓颉篇】主答客曰酬,客报主人曰酢。【易系辞】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诗小雅】君子有酒,酌言酢之。【传】酢,报也。 又器名。【扬子方言】甑自关而东谓之甗,或谓之酢镏。
酼 【备考】【酉集】【酉字部】 酼 【龙龛】音海,酱也。◎按卽醢字之讹。
酽 【酉集下】【酉字部】 酽 【广韵】【正韵】鱼欠切【集韵】鱼窆切【韵会】疑窆切,□音验。【说文】本作醶。酢浆也。【广韵】酒醋味厚。【增韵】醲也。
【寅集下】【广字部】 【唐韵】【集韵】□昌石切,音尺。【说文】却屋也。 又斥本字。【说文】安定有卤县,东方谓之,西方谓之卤。 又【玉篇】,指也,稀也,大也,□也,不用也,疏远也,充满也。 又【玉篇】充夜切,斥去声。义同。
酾 【酉集下】【酉字部】 酾 【唐韵】【集韵】【韵会】所绮切【正韵】想里切,□音躧。【说文】下酒也。【徐曰】酾,犹籭取之也。【诗小雅】酾酒有藇。【传】以筐曰酾,以薮曰湑。【释文】谓以篚□酒。【前汉马援传】击牛酾酒。 又【广韵】分也。【前汉沟洫志】乃酾二渠以引其河。【注】孟康曰:酾,分也。分其流,泄其怒也。【刘向说苑】禹酾五湖而定东海。 又或作厮。【唐书高士廉传】附故渠,厮引旁出。 又【广韵】所宜切【集韵】【韵会】山宜切,□音欐。又【广韵】所葅切【集韵】【韵会】山於切,□音疏。又【集韵】所寄切,徙去声。义□同。 又【五音集韵】吕支切,音离。以水醩。
鉽 【戌集上】【金字部】 鉽 【广韵】赏职切【集韵】设职切,□音识。【广韵】鼎鉽也。
衅 【酉集下】【酉字部】 衅 【唐韵】虚振切【集韵】许愼切【韵会】许刃切,□兴去声。【说文】血祭也。象祭灶也。【广韵】牲血涂器祭也。【礼月令】孟冬之月,命大史衅龟策。【疏】谓杀牲以血涂衅其龟及策。又【杂记】成庙则衅之。【疏】谓宗庙初成,则杀牲取血以衅之,尊而神之也。【史记高祖纪】祭蚩尤於沛庭而衅鼓。【注】衅,祭也。杀牲以血涂鼓曰衅。 又罪也。【左传宣十二年】观衅而动。【注】衅,罪也。 又瑕也。【左传桓八年】雠有衅,不可失也。【注】衅,瑕隙也。【史记李斯传】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注】索隐曰:言因诸侯有瑕衅,则忍心而剪除也。 又兆也。【鲁语】若鲍氏有衅,吾不图矣。【注】衅,兆也。【陆机答贾长渊诗】天厌霸德,黄祚告衅。 又涂也。一曰熏也。【齐语】比至,三衅三浴之。【注】以香涂身曰衅。【周礼春官肆师】共其衅鬯。【注】以鬯涂尸,使之香美也。【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注】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前汉贾谊传】衅面吞炭。【注】漆面以易貌。一曰熏也,以毒熏入之。 又动也。【左传襄二十六年】夫小人之性衅於勇。【注】衅,动也。 又【尔雅释兽】兽曰衅。【疏】兽之自奋迅动作名衅。 又姓。【正字通】周有衅夏。 又【正字通】通作舋。【韩非子】旣蓄王资而承敌国之舋。【前汉高帝纪】乘舋而运。 又或作衅。【礼乐记】车甲衅而藏之府库。【注】衅,衅字也。包干戈以虎皮,明能以武服兵也。 又或作兴。【礼礼器】旣兴器用币。【注】兴,当为衅字之误。考证:〔【礼乐记】车甲衅而藏之武库。〕 谨照原文武库改府库。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韵】【韵会】□乞及切,音泣。【韵会】肉羹也。【博雅】□谓之。 又【集韵】落合切,音拉。□,肉杂也。 【集韵】或作湇。
釂 【酉集下】【酉字部】 釂 【唐韵】【正韵】□子肖切,音醮。【说文】酒尽也。【博雅】釂,尽也。【礼曲礼】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飮。【注】尽爵曰釂。【前汉游侠传】郭解□子负解之势,与人飮,使之釂,非其任,强灌之。【注】尽爵曰釂。其人不飮而使尽爵,乃强灌之。【张协七命】酒驾芳轩,千钟电釂。 又【韵补】叶卽略切,音爵。【班固西都赋】陈轻骑以行炰,腾酒车以斟酌。割鲜野食,举烽命釂。考证:〔【班固西都赋】阵轻骑以为炰,腾酒车以斟酌。割鲜飮食,举烽命釂。〕 谨照原文阵改陈。为改行。饮改野。
邱 【酉集下】【邑字部】 邱 【唐韵】去鸠切【集韵】祛尤切,□音丘。地名。
邲 【酉集下】【邑字部】 邲 【唐韵】毗必切【集韵】【韵会】薄必切【正韵】薄密切,□音佖。【说文】郑地。【春秋宣十二年】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注】在郑州管城县。 又姓,见【姓苑】。 又【广韵】【集韵】□兵媚切,音秘。【广韵】好也。
邳 【酉集下】【邑字部】 邳 【广韵】□悲切【集韵】【韵会】贫悲切【正韵】蒲麋切,□音岯。地名。【说文】奚仲之後,汤左相仲虺所封国,在鲁薛县。 又下邳,县名。【史记高祖纪】彭越渡睢水,战於下邳。 又上邳,地名。【前汉王子侯表】上邳侯郢客。【注】高祖封楚元王子。 又大邳,山名。与伾、岯通。【书禹贡】至于大伾。【史记河渠书】作邳。一作岯。 又姓。晋有丕郑。【史记晋世家】作邳郑。考证:〔【前汉诸侯王表】上邳侯郢客。〕 谨照原书诸侯王表改王子侯表。
邴 【酉集下】【邑字部】 邴 【唐韵】兵永切【集韵】【韵会】【正韵】补永切,□音丙。【说文】宋下邑,在泰山。 又郑地。【谷梁传隐八年】郑伯使宛来归邴。邴者何,郑汤沐之邑也。 又姓。【左传成二年】邴夏御齐侯。通作丙。【前汉宣帝纪】邴吉,或作丙吉。 又和适貌。【庄子大宗师】邴邴乎其似喜乎。 又【广韵】【集韵】□陂病切,音柄。【广韵】邑名。 又姓。【左传哀十一年】邴泄为右。
邵 【酉集下】【邑字部】 邵 【集韵】【韵会】时照切【五音集韵】市照切,□音绍。【广韵】邑名。【左传襄二十三年】齐侯伐晋,戍郫、邵。【注】晋邑。 又姓。与召通。召公奭之後。【史记白起传】虽周、邵、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 又邵陵,地名。【史记秦本纪】齐桓公伐楚,至邵陵。【左传僖四年】作召陵。 【正字通】从邑者,为邑,为姓。从卪者训劝勉,又训高也。俗多讹混。
邶 【酉集下】【邑字部】 邶 【广韵】【集韵】【韵会】蒲昧切【正韵】步昧切,□音佩。【说文】故商邑,自河内朝歌以北是也。【诗邶风小序】武王克商,分朝歌而北谓之邶。 又【集韵】补昧切,音背。齐地名。【左传襄二十八年】齐与晏子邶殿其鄙六十。与商之邶名同地异。 【广韵】同鄁。
邸 【酉集下】【邑字部】 邸 【唐韵】都礼切【集韵】【韵会】【正韵】典礼切,□音底。【说文】属国舍也。【徐曰】诸侯来朝,所舍曰邸,有根柢也,根本所在也。【前汉文帝纪】至邸而议之。【注】郡国朝宿之舍,在京师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归至也。今人因谓逆旅皆曰邸舍。 又凡物之底皆曰邸。【尔雅释器】邸谓之柢。【注】根柢皆物之邸。邸卽底,通语也。 又圭之本亦曰邸。【周礼春官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注】圭本著于璧,圭末四出也。 又屛风也。【周礼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则张毡案,设皇邸。【注】张毡案,以毡为床,于幄中设皇邸,谓以板为屛风,染羽象凤凰羽色以为之,王座所置也。 又【正韵】至也。与抵通。【史记河渠书】西邸瓠口。 又触也。【宋玉风赋】邸萼叶而振气。【注】邸与抵同。 又姓。【集韵】汉上郡太守邸柱。 又【韵会】【正韵】□□知切,音池。【周礼冬官考工记】丝三邸。 【广韵】俗作□。亦作。
邹 【备考】【酉集】【邑字部】 邹 【龙龛】俗邹字。邹
【唐韵】【正韵】侧鸠切【集韵】【韵会】甾尤切,□音驺。【说文】鲁县,古邾娄国,帝颛顼之後所封。【徐曰】《孟子题辞》邾国至孟子时,鲁穆公攺曰邹。 又通作驺。【史记孟轲传】孟子,驺人也。 又姓。【广韵】汉有邹阳。 又【字汇补】从娶切,音聚。【史记孔子世家】如颜浊邹之徒。【正义】邹,音聚。俗省作邹。互详前郰字注。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同□。
【未集中】【耳字部】 【集韵】同□。
【未集下】【色字部】 【广韵】苏增切【集韵】思登切,□音僧。□,神不爽也。 又【集韵】七邓切,音蹭。□,色恶也。
【未集中】【耳字部】 【广韵】失入切,音湿。耳动摇之貌。 又【五音集韵】昌汁切,音斟。□,牛马动耳貌。
邺 【酉集下】【邑字部】 邺 【唐韵】【正韵】鱼怯切【集韵】逆怯切,□音业。【说文】魏郡县名。【正字通】今相州邺城,齐桓公所筑。 又【正韵】地名。唐李泌封邺侯。 又姓。【风俗通】汉有梁令邺凤。
邻 【酉集下】【邑字部】 邻 〔古文〕厸【唐韵】力珍切【集韵】【韵会】【正韵】离珍切,□音粼。【广韵】近也,亲也。【正韵】比也。【释名】邻,连也。相接连也。【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又连界之国,亦称邻。【书蔡仲之命】睦乃四邻。 又左右辅弼亦曰邻。【书益稷】臣哉邻哉。【注】臣以人言,邻以职言。 又车声。与辚通。【诗秦风】有车邻邻。【注】众车声。 又【集韵】【韵会】【正韵】□良刃切,音吝。与甐通。【集韵】敝也。【正韵】动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轮虽敝,不甐于凿。【注】以轮之厚,石虽啮之,不能敝其凿,旁使之动也。甐,本又作邻。 又叶陵延切,音连。【陆机挽歌】人往有反岁,我行无归年。昔居四民宅,今托万鬼邻。 【正字通】本作邻,隶作邻。今通作邻。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集韵】□九勿切,音□。【玉篇】狄衣也。【广韵】周礼作阙,礼记作屈。【类篇】一曰结也。 又【广韵】去月切【集韵】【韵会】【正韵】丘月切,□音阙。义同。
□ 【辰集上】【日字部】 □ 【集韵】牛刀切,音遨。日光也。
邼 【酉集下】【邑字部】 邼 【唐韵】去王切【集韵】曲王切,□音匡。【说文】河东闻喜县乡名。
邽 【酉集下】【邑字部】 邽 【广韵】古携切【集韵】【韵会】涓携切,□音圭。【广韵】县名。【正字通】汉陇西有上邽县,今为秦州天水县,京兆弘农有下邽县,今属华州。或谓秦武公伐邽,戎迁其人于下邽,以有上邽,故名下邽。 又姓。【史记仲尼弟子传】有邽巽。
邾 【酉集下】【邑字部】 邾 【唐韵】陟输切【集韵】【韵会】追输切,□音朱。【玉篇】鲁附庸国,颛顼之後所封也。【春秋隐元年】公及邾仪父盟于蔑。【注】邾,今鲁国邹县也。【六书故】邾邹同声,实一地。春秋时邾用夷,故邾谓之邾娄,合邾娄之音为邹,故邾攺名邹也。【舆地广记】湽州邹平县,古邹国。兖州邹县,邾文公所迁,邑有孟轲冢。楚灭之,迁之江夏,故江夏亦有邾城,今为黄州黄冈县。 又【集韵】钟输切,音侏。地名。汉衡山王吴芮都。【正字通】此郳犁国,春秋时小邾子国也。
郬 【酉集下】【邑字部】 郬 【等韵】仓经切,音靑。地名。
邿 【酉集下】【邑字部】 邿 【唐韵】书之切【集韵】【正韵】申之切【韵会】商支切,□音诗。【说文】附庸国。【春秋襄十三年】夏取邿。【注】邿,小国也。任城亢父县有邿亭。 又山名。【左传襄十八年】魏绛、栾盈以下军克邿。【注】平阴西有邿山。
郁 【酉集下】【邑字部】 郁 【唐韵】於六切【集韵】【韵会】【正韵】乙六切,□音。【集韵】地名。【前汉地理志】右扶风有郁夷县,胶东有郁秩县,又郁郅县,属北地郡。 又郁郁,文盛貌。【史记五帝纪】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又【天官书】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 又姓。【广韵】鲁相有郁贡。 又叶越逼切,音逸。【司马相如上林赋】芬芳沤郁,酷烈淑郁。皓齿粲烂,宜笑的皪。
郂 【酉集下】【邑字部】 郂 【唐韵】【韵会】古哀切【集韵】柯开切,□音该。【说文】□留乡名。
【寅集下】【彳字部】 【海篇】同微。
【午集中】【目字部】 【广韵】【集韵】□七计切,音砌。【玉篇】视也。【类篇】察也。一曰袤视。与□同。
合 【酉集下】【邑字部】 合 【唐韵】侯合切【集韵】【韵会】曷合切,□音合。【说文】左冯翊合阳县。【诗大雅】在合之阳。本作洽。【注】洽,水名,在同州合阳夏阳县。今流已绝,故去水加邑。 又姓。
郄 【酉集下】【邑字部】 郄 【集韵】【正韵】□乞逆切,音□。与郄同。地名。 又姓。【集韵】晋大夫郄献子,食邑于郄,因氏。通作郄,与卩部别。 又与□同。【史记张释之传】虽锢南山,犹有郄。【前汉书】作□。【庄子知北游】若白驹之过郄。
郅 【酉集下】【邑字部】 郅 【广韵】职日切【集韵】【韵会】【正韵】之日切,□音质。【广韵】郁郅,古县名。 又【集韵】至也。【史记司马相如传】文王攺制,爰周郅隆。【注】言文王攺制,及周而大盛也。 又【正韵】登也。【扬子方言】鲁、卫谓登曰郅。 又姓。前汉郅都,後汉郅恽。 又【集韵】陟栗切,音秷。义同。 又【集韵】激质切,音秸。郅偈,竿杠之状。【扬雄甘泉赋】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旎也。考证:〔【史记封禅书】文王改制,爰周郅隆。〕 谨按所引出司马相如传,谨据改。
【午集上】【玉字部】 【集韵】【韵会】【正韵】□抽居切,音摅。【集韵】玉名。【山海经】小华之山,其阳多琈之玉。【注】浮,玉名。 又【集韵】通都切,音。义同。
郇 【酉集下】【邑字部】 郇 【唐韵】相伦切【集韵】【韵会】【正韵】须伦切,□音旬。国名。【说文】在晋地。【诗曹风】四国有王,郇伯劳之。【注】郇伯,郇侯,文王之後。尝为州伯,治诸侯有功。 又【广韵】地名。【左传僖二十四年】晋师退军于郇。【注】解县西北有郇城。 又姓。汉有郇越。 又【广韵】戸关切【集韵】胡关切,□音环。亦姓也。唐郇模。【宛委余篇】郇越之郇,音荀。郇模之郇,音环。 【集韵】或作□。考证:〔【左传僖二十四年】秦师退军于郇。〕 谨照原文秦师改晋师。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才资切,音慈。稻餠也。 又【篇海】津私切,音咨。与粢同。详粢字注。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七由切【集韵】雌由切,□音秋。【广韵】同緧。周礼曰:必□其牛後。○按考工记輈人:必緧其牛後。注云:故书緧为,鱼。字疏云:旣是鱼名,明不从故书也。《广韵》讹为□,非是。
郈 【酉集下】【邑字部】 郈 【唐韵】【正韵】胡口切【集韵】【韵会】很口切,□音厚。鲁邑名。【春秋定十年】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注】叔孙氏邑。 又姓。【广韵】鲁大夫郈昭伯。後汉郈常。 又【集韵】胡沟切,音侯。又【广韵】下遘切【韵会】【正韵】胡茂切,□音□。义□同。考证:〔【春秋定九年】叔孙何忌,帅师围郈。【注】在东平无盐县东南。〕 谨照原文九年改十年。叔孙下增州仇仲孙四字。在东平无盐县东南改叔孙氏邑。
郉 【酉集下】【邑字部】 郉 【说文】邢本字。详前邢字注。
郊 【酉集下】【邑字部】 郊 【唐韵】古肴切【集韵】【韵会】【正韵】居肴切,□音交。【说文】距国百里为郊。【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周礼地官载师】近郊、远郊。【注】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书费誓】鲁人三郊、三遂。【注】国外曰郊,郊外曰遂。天子六军,则六乡、六遂。大国三军,故鲁三郊、三遂也。 又祭名。冬至祀天于南郊,夏至祀地于北郊,故谓祀天地为郊。 又地名。【左传文三年】秦伯伐晋,取王官及郊。【注】晋地。 又叶姑刀切,音高。【诗卫风】硕人敖敖,说于农郊。《集传》叶音高。考证:〔【诗卫风】硕人敖敖,说于农郊。【注】读若高。〕 谨照原文注读若高改集传叶音高。
郋 【酉集下】【邑字部】 郋 【唐韵】【韵会】胡鸡切【集韵】弦鸡切,□音奚。【说文】汝南邵陵里名。
郌 【备考】【酉集】【邑字部】 郌 【龙龛】同邽。
郍 【补遗】【酉集】【邑字部】 郍 【字汇补】诺何切,音那。【後周书】粟特国,在葱岭之西,盖古之庵蔡,一名温郍沙。又房六切,音伏。隐也。
郏 【酉集下】【邑字部】 郏 【广韵】【正韵】古洽切【集韵】【韵会】讫洽切,□音夹。郏鄏,地名。【左传宣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 又【正字通】郏城在汝州,郏县在襄阳。汉属颍川郡。 又【字汇补】门郏之室曰郏室。【大戴礼】郏室雍人割鸡于室中。 又姓。【左传哀七年】郑有郏张。考证:〔【字汇补】门郊之室曰郏室。〕 谨照原文门郊改门郏。〔【大戴礼】雍人割鸡屋下,当门郏室。〕 谨按郏室二字属下文读,不与当门相连。今照原文改郏室雍人割鸡于室中。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况于切【集韵】匈于切,□音吁。【玉篇】殷冠名。【五经文字】□同冔。
郐 【酉集下】【邑字部】 郐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外切,音桧。国名。【说文】祝融之後,妘姓所封,在溱、洧之闲,郑武公灭之。【左传僖三十三年】郑文夫人敛而葬之郐城之下。【注】郐城,故郐国,在荥阳密县东北。 通作桧。【诗桧风注】桧,国名。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在禹贡豫州外方之北,荥波之南,今之郑州,卽其地也。 又姓。【集韵】宋有郐士隆。备考:【字汇补】同郐。
郑 【酉集下】【邑字部】 郑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正切,音。国名。【释名】郑,町也,地多平町町然也。【正字通】郑本西都畿内地,周宣王封其弟友,是为郑。桓公寄孥与贿于虢郐,其子武公,定平王于东都,因徙其封,施旧号于新邑,是为新郑。今河南开封府郑州是也。 又南郑,县名。今属陕西汉中府,桓公封邑在畿内,为西郑,汉中在京兆之南,故称南郑以别之。【一统志】南郑,古褒国附庸之邑。桓公殁,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郑。 又【广韵】郑重,殷勤之意。【前汉王莽传】非皇天所以郑重降符命之意。 又姓。【集韵】郑灭于韩,子孙因以国为氏。
【午集上】【瓦字部】 【集韵】【韵会】【正韵】□於浪切,与盎同。盆也。【庄子人闲世】瓮大瘿说齐桓公。【注】瓮,大瘿貌。 又【集韵】【韵会】倚朗切【正韵】於党切,□音坱。又【集韵】倚两切,音鞅。义□同。
郓 【酉集下】【邑字部】 郓 【唐韵】【集韵】【韵会】王问切【正韵】禹问切,□音运。鲁地名。【春秋文十二年】城诸及郓。【注】莒、鲁所争者,以其远逼外国,故帅师城之。又【成四年】冬城郓。【注】公欲叛晋,故城而为备。又【九年】楚公子婴齐帅师伐莒,莒溃,楚人入郓。【注】郓,莒别邑。又【十六年】晋人执季孙行父,公还待于郓。【注】鲁西邑东郡廪丘县有郓城。又【襄十二年】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郓。又【昭元年】取郓。【左传】赵孟曰:鲁、莒争郓,为日久矣。又【二十六年】公至自齐,居于郓。【六书故】春秋有二郓,莒在鲁东,莒、鲁所争,东郓也。公待于郓者,西郓也。文公城诸及郓,不闻与莒争,及成公时,楚伐莒入郓,则郓自为莒邑,而四年所城者西郓也。 又州名。【韵会】古兖州之域,鲁附庸国,汉为东平国,隋置郓州。 又【集韵】河内沁水乡名。 又姓。【广韵】鲁大夫,食采于郓,後因氏。 又【集韵】于分切,音云。义同。考证:〔【春秋成九年】楚公子婴齐帅师伐莒,莒溃,楚遂入郓。〕 谨照原文遂改人。
郔 【酉集下】【邑字部】 郔 【唐韵】以然切【集韵】【正韵】夷然切,□音延。【说文】郑北地。【左传宣三年】晋侯伐郑,及郔。 又楚地。【左传宣十一年】楚左尹子重侵宋,王待诸郔。
【午集中】【皮字部】 【广韵】伯加切【集韵】邦加切,□音巴。皻,鼻病。 【正字通】同疤。
郕 【酉集下】【邑字部】 郕 【广韵】是征切【集韵】【韵会】【正韵】时征切,□音成。国名。【左传隐五年】卫师入郕。【注】东平亢父县西南有郕乡,後属鲁,为孟氏邑。 又地名。【左传隐十一年】王与郑人之田温原隰郕。【注】隰郕,在怀县西南。
郖 【酉集下】【邑字部】 郖 【唐韵】【集韵】□当侯切,音兜。【说文】弘农县庾地。 又【广韵】【集韵】□大透切,音豆。义同。 又【字汇补】津名。【魏志杜畿传】遂诡道从郖津渡。
郗 【酉集下】【邑字部】 郗 【广韵】丑饥切【集韵】抽迟切【韵会】丑脂切,□音絺。【说文】周邑也。在河内野王县。 又姓。【正字通】郗与郄别。黄长睿曰:郄诜,晋大夫郄縠之後。郗鉴,汉御史大夫郗虑之後。姓源旣异,音读各殊,後世因俗书相混,不复分郄、郗为二。陆龟蒙诗:一段淸光染郗郞。亦误读也。 又【集韵】香依切,音希。骨节闲也。
郙 【酉集下】【邑字部】 郙 【唐韵】【韵会】方矩切【集韵】匪父切,□音甫。【说文】汝南上蔡亭名。 又【玉篇】芳殊切【集韵】芳无切,□音敷。义同。
郚 【酉集下】【邑字部】 郚 【唐韵】五乎切【集韵】【韵会】【正韵】讹胡切,□音吾。【说文】东海县故纪侯邑。【春秋庄元年】齐师迁纪郱鄑郚。 又鲁邑。【左传文七年】城郚。【注】郚,鲁邑。卞县南有郚城。 又【集韵】牛居切,音鱼。郚乡,汉县名。【前汉功臣表】郚乡侯闵。
郛 【酉集下】【邑字部】 郛 〔古文〕□【广韵】【集韵】□芳无切,音孚。郭也。【左传隐五年】邾人、郑人伐宋,入其郛。【注】城外大郭也。 又叶敷救切,音覆。【张衡西京赋】量径轮,考广袤,经城洫,营郭郛。取殊材于八都,岂稽度于往旧。
郜 【酉集下】【邑字部】 郜 【唐韵】古到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号切,□音诰。【说文】周文王子所封国名。【左传僖二十四年】郜、雍、曹、滕,文之昭也。【注】济阴城武县东南有郜城。 又宋邑。【春秋隐十年】公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 又晋邑。【左传成十三年】焚我箕、郜。【注】箕、郜,晋二邑。 又姓。【广韵】晋高昌长郜玖。 又【集韵】姑沃切,音梏。义同。
郝 【酉集下】【邑字部】 郝 【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音壑。【说文】右扶风鄠盩厔乡名。 又姓。【广韵】商帝乙封子期于太原郡郝乡,因氏。 又【广韵】【集韵】【韵会】□施只切,音释。【尔雅释训】郝郝,耕也。【注】言耕土解散也。 又【广韵】姓也。【前汉功臣表】众利侯郝贤。 又人名。【史记虞卿传】使赵郝约事于秦。【注】音释。 又【广韵】【集韵】□昌石切,音尺。乡名。
郞 【酉集下】【邑字部】 郞 【唐韵】【正韵】鲁当切【集韵】【韵会】卢当切,□音廊。【说文】鲁亭。【左传隐元年】费伯帅师城郞。【注】鲁地。高平方与县东南有郁郞亭。 又夜郞,地名。属牂牁郡。 又官名。【韵会】秦初置郞中令,其属官有三署郞。汉官尚书郞。初,三署郞旣选入台,称郞中,岁满,称侍郞。隋文帝讳中字,惟置侍郞。炀帝置六侍郞,其诸曹直曰郞,除侍字。又员外郞,亦隋置。 又男子之称。【唐书房□龄传】高孝基曰:仆阅人多矣,无如此郞者。 又妇谓夫为郞。【晋书列女传】谢道韫曰:天壤之闲,乃有王郞。 又仆称主亦曰郞。【唐书宋璟传】郑善果曰:中丞奈何卿五郞。璟曰:君非其家奴,何郞之云。 又【正韵】与廊通。【前汉东方朔传】陛下今累郞台,恐其不高。 又姓。【广韵】鲁懿公孙费伯城郞居之,因氏。又汉有郞顗。考证:〔【春秋隐元年】费伯帅师城郞。【注】鲁地高平方舆县东南有郁郞亭。〕 谨照原文春秋改左传。方舆改方与。〔【史记司马相如传】陛下筑郞台,恐其不高。〕 谨按所引出前汉东方朔传,今据改。并照原文陛下增今字。筑字改累字。
郏 【酉集下】【邑字部】 郏 【广韵】【正韵】古洽切【集韵】【韵会】讫洽切,□音夹。郏鄏,地名。【左传宣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 又【正字通】郏城在汝州,郏县在襄阳。汉属颍川郡。 又【字汇补】门郏之室曰郏室。【大戴礼】郏室雍人割鸡于室中。 又姓。【左传哀七年】郑有郏张。考证:〔【字汇补】门郊之室曰郏室。〕 谨照原文门郊改门郏。〔【大戴礼】雍人割鸡屋下,当门郏室。〕 谨按郏室二字属下文读,不与当门相连。今照原文改郏室雍人割鸡于室中。
郠 【酉集下】【邑字部】 郠 【唐韵】【集韵】□古杏切,音梗。【说文】琅邪莒邑。【左传昭十年】季平子伐莒取郠。
郮 【酉集下】【邑字部】 郮 【广韵】职流切【集韵】之由切,□音周。【玉篇】故国,黄帝後所封国也。
【午集中】【疒字部】 【唐韵】方榘切【集韵】匪父切,□音甫。【说文】俯病也。【博雅】,短也。【扬子方言】桂林之中谓短矲。矲,通语也。东阳之闲谓之。【注】言视之,因名。 又【集韵】冯无切,音扶。义同。 又【广韵】扶雨切【集韵】奉甫切,□音父。病肿。又俯病也。【集韵】或作痡。 又【五音集韵】甫无切,音跗。义同。
【午集下】【示字部】 【广韵】【集韵】【正韵】□於良切,音央。【说文】本作殃,咎也。详殃字注。
□ 【备考】【子集】【一字部】 □ 【海篇】音夜。
郶 【备考】【酉集】【邑字部】 郶 【龙龛】同部。
【午集中】【皮字部】 【广韵】【集韵】□於惊切,音英。【玉篇】靑貌。 又【广韵】【集韵】【正韵】□於亮切,音怏。义同。又靑血也。一曰面苍。
【未集下】【臼字部】 【广韵】【集韵】【韵会】□房越切,音伐。【广韵】舂米。【韵会】舂也。又【集韵】芳废切,音肺。又房废切,音吠。义□同。
釖 【戌集上】【金字部】 釖 【集韵】与刀同。
郡 【酉集下】【邑字部】 郡 【唐韵】渠运切【集韵】【韵会】【正韵】具运切,□群去声。【释名】郡,群也。人所群聚也。【韵会】《说文》云: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是县大而郡小也。秦幷天下,置三十六郡,以统其县。汉遂因之。自隋唐以来,废置不一。宋元设府于州,明制属州於府,而郡之名遂废。
郢 【酉集下】【邑字部】 郢 【唐韵】以整切【集韵】【韵会】以井切【正韵】庾顷切,□音颖。【说文】楚都,在南郡江陵北十里。【公羊传宣十二年】邲之战,子重谏曰:南郢之与郑,相去数千里。◎按《六书故》云:郢,楚所都,今为江陵府江陵县。子西迁郢於鄀,楚考烈王自□徙寿春,亦命曰郢。名虽同而地则异也。 又【字汇补】节气名。【管子幼官篇】十二小郢,十二中郢。 又叶以成切,音盈。【应劭风俗通】干木息偃以籓魏,包胥重茧而存郢。管氏朱弦而三归,平仲辞邑以濯缨。 或省作□。
郣 【酉集下】【邑字部】 郣 【唐韵】蒲没切【集韵】薄没切,□音勃。【说文】郣海,地名。 又地之起者曰郣。 又【正字通】通作渤。渤澥,海名。《前汉武帝纪》作海,《封禅书》作海,《扬雄传》作勃解,皆转写之讹耳。 又叶皮列切,音别。【鲍昭乐府】筑山拟蓬壷,穿池类溟郣。选色徧齐代,徵声匝邛越。
郄 【酉集下】【邑字部】 郄 【唐韵】绮戟切【韵会】【正韵】乞逆切,□音□。【说文】晋大夫叔虎邑。 又姓。【正韵】晋大夫郄献子之後,与郄通。 又仰也。【仪礼士昏礼】赞启会郄于敦南。【疏】郄,仰也。谓仰于地也。 又与□通。【礼曲礼】诸侯相见於郄地曰会。【注】郄地,谓闲□之地。 又骨肉之交也。【庄子养生主】批大郄,导大窽。 又怨□也。【史记项羽纪】令将军与臣有郄。◎按《正韵》从□,□音其虐切,非山谷之谷。从□从阝为隙,从谷从卩为却,形虽似而实不同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宜戟切【集韵】仡戟切,□音逆。绶维也。【类篇】縌,或省文作□。
郦 【酉集下】【邑字部】 郦 【广韵】吕支切【集韵】邻知切,□音丽。地名。【春秋僖元年】败莒于郦。【注】鲁地。 又【唐韵】郞击切【集韵】【韵会】【正韵】狼狄切,□音历。亦地名。【前汉高帝纪】偕攻析、郦,皆降。【注】郦,卽菊潭县。【地理志】属南阳邓州内乡县。 又姓也。【前汉高帝纪】郦食其为里监门。【注】音历异基。
郧 【酉集下】【邑字部】 郧 【广韵】【韵会】【正韵】□于分切,音云。国名。【说文】汉南之国。【左传桓十一年】郧人军于蒲骚。【注】郧国,在江夏云社县东南有郧城。 又卫地。【左传哀十一年】卫太叔疾死,□于郧。 又姓。 或省作。详前字注。
部 【酉集下】【邑字部】 部 【广韵】【正韵】裴古切【集韵】【韵会】伴姥切,□音蔀。【集韵】总也,统也。【前汉地理志】凡十三部置刺史。【後汉宗室传】柱天都部。【注】柱天者,若天之柱。都部者,都统其众也。 又【广韵】署也,六卿之署曰六部。 又分也。【荀子王霸篇】名声部发於天地之闲。【注】部,犹分布。言声称四溢也。 又【正韵】部曲也。【前汉李广传】行无部曲。【注】将军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侯一人。广尚□易,不立部曲也。 又星辰布列亦曰部。【史记历书】分其天部。【注】分部二十八宿为距度也。 又五行谓之五部。【前汉律历志】起五部。【注】五部,谓金木水火土也。 又书分四部。【正字通】晋李充为著作郞,删定典籍,以类相从,分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甚有条贯,秘阁以为永制。《唐书艺文志》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因充制也。 又星名。【晋书天文志】北斗七星,七曰部星,亦曰应星主兵。 又【字汇补】斗盖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为盖,部长二尺。 又与棓同。大杖也。【淮南子说山训】羿死桃部。 又百部,药名。蔓生,根多百十相连。一名野天门冬。 又【唐韵】蒲口切【集韵】【韵会】薄口切,□音培,读与剖近。部娄,小阜也。【左传襄二十四年】部娄无松柏。 又【字汇补】府九切,音否。【阚駰十三州志】谚云:仕宦不偶値冀部。考证:〔【前汉地理志】置刺史部十三州。〕 谨照原文改凡十三部置刺史。〔【晋书天文志】北斗七星,七曰部星,亦曰应主兵。〕 谨照原文应字下增星字。〔【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为盖,部长二寸。〕 谨照原文二寸改二尺。
郪 【酉集下】【邑字部】 郪 【唐韵】七稽切【集韵】千西切,□音妻。郪丘,齐地。【春秋文十六年】公子遂及齐侯盟于郪丘。 又新郪,魏地。【史记苏秦传】说魏王曰:大王之地,南有新郪。【注】汝南有新郪县。 又【集韵】先齐切,音西。义同。 又【广韵】取私切【集韵】【韵会】千咨切,□音雌。【前汉地理志】广汉郡有郪县,卽今四川潼川州射洪县。
□ 【备考】【子集】【人字部】 □ 【字汇补】虚吕切,音煦。和煦也。见【玉篇】。◎按和煦系休字义,从木不从术。《玉篇》无此字,《字汇补》误引。
郫 【酉集下】【邑字部】 郫 【广韵】符羁切【韵会】【正韵】薄麋切,□音脾。【广韵】郫邵,晋邑。【左传襄二十三年】齐伐晋,戍郫邵。 又【玉篇】蜀郡有郫县。【前汉扬雄传】溯江上处山之阳曰郫。又【成都纪】郫县出大竹,土人截为筒盛酒,谓之郫筒酒。【杜甫诗】酒忆郫筒不用酤。 又姓。 又【集韵】符支切,音陴。又薄佳切,音牌。义□同。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博盖切,音贝。女名。
郭 【酉集下】【邑字部】 郭 〔古文〕□【唐韵】【正韵】古博切【集韵】【韵会】光镬切,□音椁。【广韵】内城外郭。【释名】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白虎通】所以必立城郭者,示有固守也。 又【正韵】国名。【春秋庄二十四年】赤归于曹郭公。【公羊传】赤者何,盖郭公也。 又姓。【玉篇】王季之後,亦曰虢叔之後。【正字通】郭之有虢音者,周文王季第封于虢,或称郭公,因为氏。《春秋传》:攻虢则虞救之。《公羊》作郭,《左》《谷》《孟子》作虢,异字转音相近也。 又【五音集韵】苦郭切。与廓同。考证:〔【春秋庄二十四年】赤归于曹郭公。【谷梁传】赤者何,盖郭公也。〕 谨按赤者何二句出公羊传,谷梁改公羊。
郯 【酉集下】【邑字部】 郯 【唐韵】【集韵】徒甘切【正韵】徒蓝切,□音谈。国名。【说文】少昊之後所封。【春秋宣四年】公及齐侯平莒及郯。又【昭十七年】郯子来朝。 又邑名。【前汉地理志】郯县,属东海郡。 又姓。【集韵】郯以国为氏。通作谈。考证:〔【昭十六年】郯子来朝。〕 谨照原文十六年改十七年。
【午集上】【田字部】 【集韵】同□。
【寅集下】【弓字部】 【广韵】五革切【集韵】逆革切,□音鶂。【玉篇】束弓弩。【集韵】束弓弩衣也。 又【集韵】下革切,音核。义同。
【午集中】【疒字部】 【字汇】充夜切,车去声。泄也。【正字通】泻通作写,讹作。
【午集中】【疒字部】 【广韵】迟倨切【集韵】迟据切,□音箸。【广韵】痴不达。 又【博雅】,尰也。 又【广韵】抽据切【集韵】楮御切,□音絮。义同。 又【广韵】直鱼切【集韵】□如切,□音除。与□同。瘢也。
郰 【酉集下】【邑字部】 郰 【唐韵】【正韵】侧鸠切【集韵】甾尤切,□音邹。【说文】鲁下邑,孔子之乡。【左传襄十年】郰人纥抉之,以出门者。【注】郰,鲁县。 又姓。【礼檀弓】孔子少孤,不知其墓,问于郰曼父之母。 又通作鄹。【论语】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 又通作陬。【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陬邑。 又【集韵】绪纂切,音选。亭名。在新丰。 俗作□。考证:〔【礼檀弓】孔子少孤,不知父墓,问于郰曼父之母。〕 谨照原文父墓改其墓。〔【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于昌平陬邑。〕 谨照原文于改鲁。
郱 【酉集下】【邑字部】 郱 【唐韵】薄经切【集韵】旁经切,□音甁。地名。【春秋庄元年】齐师迁纪、郱、鄑、郚。【注】郱,在东莞临朐县东南。考证:〔【春秋庄元年】齐师迁纪郱鄑郚。【注】郱,在东管临朐县东南。〕 谨照原文东管改东莞。
郲 【酉集下】【邑字部】 郲 【广韵】落哀切【集韵】郞才切,□音来。地名。【春秋隐十一年】公会郑伯于时来。【注】时来,郲也。荥阳县东有厘城,郑地也。 又山名。【前汉王尊传】行部至卭郲。【注】卭郲,山名也,在蜀郡严道县。 又【广韵】落猥切,音磥。□郲,不平貌。考证:〔【左传隐十一年】公会郑伯于时来。【注】时来,郲也。荥阳县东有郲城,郑地也。〕 谨照原文左传改春秋。郲城改厘城。
郳 【酉集下】【邑字部】 郳 【广韵】五稽切【集韵】硏奚切【韵会】五鸡切,□音倪。国名。【春秋庄五年】秋,郳犁来来朝。【注】郳,附庸国也。东海昌虑县东北有郳城。犁来,名也。後为小邾子。 又姓。通作倪。
郸 【酉集下】【邑字部】 郸 【唐韵】都寒切【集韵】【韵会】多寒切,□音单。邯郸,古县名。【左传定十年】卫侯伐邯郸午于寒氏。【注】邯郸,广平县也。【前汉地理志】邯郸,属赵国。【注】邯,山名。郸,尽也,邯山至此而尽也。城郭字从邑,故加邑作郸。 又【集韵】当何切,音多。汉侯国名。【史记功臣表中元元年】封周隐为郸侯。 又叶都年切,音顚。【吴迈远乐府】人马风尘色,知从河塞还。时我有同栖,结宦游邯郸。还,音旋。
郹 【酉集下】【邑字部】 郹 【广韵】古觅切【集韵】关阒切,□音湨。【说文】蔡邑也。引《左传昭十九年》楚子之在蔡也,郹阳封人之女奔。之◎按《左传》今本俱作郥。俗讹作鄓,非。
郺 【酉集下】【邑字部】 郺 【广韵】【集韵】□乌孔切,音蓊。【广韵】郺□,盛多貌。【扬子方言】郺,多也。凡大而多谓之郺。 又【广韵】【集韵】□於容切,音邕。义同。
都 【酉集下】【邑字部】 都 〔古文〕□【唐韵】当孤切【集韵】【韵会】【正韵】东徒切,□音闍。【广韵】天子所宫曰都。【周礼地官小司徒】四县为都。 又诸侯子弟封邑亦曰都。【左传隐元年】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庄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 又卿大夫食采之邑亦曰都。【礼坊记】制国不过千乘,都城不过百雉。 又【正韵】美也,盛也。【诗郑风】洵美且都。【前汉司马相如传】车从雍雍,闲雅甚都。 又叹美之辞。【书皋陶谟】皋陶曰都。 又【正韵】居也。【东方朔客难】身都卿相之位。 又【广韵】总也。【曹丕与吴质书】顷撰遗文,都为一集。【韩愈答崔立之书】若都不可得。 又【字汇补】水所聚也。【释名】泽中有丘曰都丘,言虫鸟所都聚也。 又姓。【集韵】汉临亚侯都稽。 又【集韵】张如切,音猪。与猪通。【书禹贡】大野旣猪。【又】被孟猪。【史记夏本纪】旣猪作旣都,孟猪作明都。考证:〔【左传隐元年】大都不过参国之一。【注】凡邑有先君之庙曰都,无曰邑。〕 谨按所引注是庄二十八年左传,非隐元年注,今照左传原文改庄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
【寅集中】【巾字部】 【字汇】音銮。带也。
【未集中】【羽字部】 【广韵】博抱切【集韵】【韵会】补抱切【正韵】博浩切,□音宝。矢羽。【玉篇】五釆羽。
【申集上】【艹字部】 【唐韵】古劳切,音高。【玉篇】草名。其实似瓜,食之治疟。 又【山海经】仑者之山有木焉,名曰白。 又【集韵】巨九切,音臼。亦草名也。
郾 【酉集下】【邑字部】 郾 【唐韵】【集韵】【韵会】□於建切,音堰。【说文】颍川县名。【正字通】卽古郾子国故地,今为开封府许州郾城县。 又【广韵】同鄢。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韵】而振切,音认。视貌。一曰眩也。或作。
【午集上】【瓜字部】 【集韵】郞计切,音利。瓠子。 又瓠杓。【扬子方言】,瓠瓢也。【楚辞九叹】瓟蠹于筐簏。【丹铅录】今闽广之地以鲎鱼为瓢,江淮闲或用螺之大者为瓢,是以虫殻代瓜匏用也。故字取义兼之。古音丛目作〈下〉。又瓥。
郿 【酉集下】【邑字部】 郿 【唐韵】武悲切【集韵】【韵会】旻悲切,□音眉。【说文】右扶风县名。【诗大雅】申伯信迈,王饯于郿。 又鲁地名。【左传庄二十八年】冬筑郿。【注】鲁下邑。 又【广韵】【集韵】□明秘切,音媚。义同。 【说文】本作□。俗作郿。
鄀 【酉集下】【邑字部】 鄀 【广韵】而灼切【集韵】【韵会】日灼切,□音若。国名。【左传僖二十五年】秦晋伐鄀。【注】秦楚界上小国,其後迁于南郡鄀县,遂为楚邑。【史记吴世家】楚恐而去郢迁鄀。【注】鄀,楚邑。 又【集韵】敕略切,音绰。邑名。
鄂 【酉集下】【邑字部】 鄂 【唐韵】【韵会】五各切【集韵】【正韵】逆各切,□音谔。国名。【史记殷本纪】以西伯、九侯、鄂侯为三公。 又楚地。【史记楚世家】中子红为鄂王。【注】《九州记》曰:鄂,今武昌。【舆地记】今鄂州武昌,楚之东鄂也。 又晋邑。【左传隐六年】逆晋侯于随,纳诸鄂,晋人谓之鄂侯。【注】晋别邑。 又【玉篇】南阳有西鄂。【前汉地理志】南阳郡西鄂县。【注】江夏有鄂,故加西。 又鄂然,外见貌。【诗小雅】鄂不韡韡。 又鄂鄂,辨厉也。【大戴礼立事篇】君子出言以鄂鄂。 又垠也。【扬雄甘泉赋】纷被丽其亡鄂。 又幽州人谓额曰鄂。【释名】额,鄂也。有垠鄂也。 又与谔通。【史记赵世家】不闻周舍之鄂鄂。【注】《韩诗外传》:周舍立门下三日夜,简子使人问之,对曰:愿为鄂鄂之臣。 又与愕通。【史记五帝纪】象鄂不怿。又【前汉霍光传】群臣皆惊鄂失色。 又与噩通。【尔雅释天】岁在酉曰作噩。【史记天官书】作作鄂。 又姓。汉安平侯鄂千秋。【说文】本作。俗作鄂。
鄃 【酉集下】【邑字部】 鄃 【唐韵】式朱切【集韵】【韵会】舂朱切,□音舒。汉县名。【史记河渠书】田蚡为丞相,其奉邑食鄃。【注】鄃县,属淸河郡。 又【玉篇】庾娱切【广韵】羊朱切,□音兪。义同。
鄄 【酉集下】【邑字部】 鄄 【五音集韵】古县切,音绢。卫地。【春秋庄十四年】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注】今东郡鄄城是也。【通雅】鄄城,古颛顼之墟,春秋卫成公都此,汉为济阴鄄城县,今为山东濮州,属东昌府。 又周邑。【左传成十一年】王使刘子复之盟于鄄而入。 又【集韵】诸延切,音旃。稽延切,音坚。之人切,音眞。於巾切,音駰。义□同。
鄅 【酉集下】【邑字部】 鄅 【广韵】【集韵】□王矩切,音禹。【说文】妘姓之国。【春秋昭十八年】邾人入鄅。【注】鄅国,今琅邪开阳县。 又姓。【广韵】鄅子之後,以国为姓,去邑从禹。 又【韵会】果羽切【五音集韵】俱禹切,□音矩。义同。
郓 【酉集下】【邑字部】 郓 【唐韵】【集韵】【韵会】王问切【正韵】禹问切,□音运。鲁地名。【春秋文十二年】城诸及郓。【注】莒、鲁所争者,以其远逼外国,故帅师城之。又【成四年】冬城郓。【注】公欲叛晋,故城而为备。又【九年】楚公子婴齐帅师伐莒,莒溃,楚人入郓。【注】郓,莒别邑。又【十六年】晋人执季孙行父,公还待于郓。【注】鲁西邑东郡廪丘县有郓城。又【襄十二年】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郓。又【昭元年】取郓。【左传】赵孟曰:鲁、莒争郓,为日久矣。又【二十六年】公至自齐,居于郓。【六书故】春秋有二郓,莒在鲁东,莒、鲁所争,东郓也。公待于郓者,西郓也。文公城诸及郓,不闻与莒争,及成公时,楚伐莒入郓,则郓自为莒邑,而四年所城者西郓也。 又州名。【韵会】古兖州之域,鲁附庸国,汉为东平国,隋置郓州。 又【集韵】河内沁水乡名。 又姓。【广韵】鲁大夫,食采于郓,後因氏。 又【集韵】于分切,音云。义同。考证:〔【春秋成九年】楚公子婴齐帅师伐莒,莒溃,楚遂入郓。〕 谨照原文遂改人。
鄿 【酉集下】【邑字部】 鄿 【集韵】居希切,音机。【前汉地理志】沛郡有鄿县。高帝破黥布,都尉治。【正字通】一说作蕲。◎按蕲为楚地,不属沛郡,不可强合为一也。
鄇 【酉集下】【邑字部】 鄇 【唐韵】胡遘切【集韵】胡豆切,□音□。【说文】晋之温地。【左传成十一年】晋郄至与周争鄇田。【注】鄇,温别邑。河内怀县西南有鄇人亭。 又【广韵】戸钩切【集韵】下沟切,□音侯。义同。
鄈 【酉集下】【邑字部】 鄈 【广韵】渠追切【集韵】【韵会】【正韵】渠惟切,□音葵。【说文】河东临汾地,卽汉祭后土处。【正韵】鄈地有三,一在汾阴,一鄈丘,在河南,又在□留。《春秋》作葵丘,在汾阴者亦作葵。
【午集中】【目字部】 【广韵】亡逼切【集韵】密逼切,音近密。【玉篇】暂视也。【广韵】细视也。【吴莱尚志赋】瞭目以雾披。 又【广韵】莫北切【集韵】密北切,□音墨。义同。
【午集下】【禾字部】 【玉篇】羽俱切【集韵】云俱切,□音于。禾不秀也。
□ 【未集中】【缶字部】 □ 【广韵】【集韵】□时战切,音膳。□或作□,瓦器缘也。 又【集韵】尺战切,音繟。义同。
【午集下】【石字部】 【广韵】口交切【集韵】丘交切,□音敲。磝,城名。今济州是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集韵】□胡计切,音系。籀文系字。
釰 【戌集上】【金字部】 釰 【集韵】入质切,音日。钝也。
鄋 【酉集下】【邑字部】 鄋 【唐韵】所鸠切【集韵】疏鸠切,□音搜。【说文】北方长狄国也。在夏为防风氏,在殷为汪芒氏。【左传文十一年】鄋瞒侵齐。【注】鄋瞒,狄国名。防风氏之後,姓漆。 又【集韵】苏遭切,音骚。义同。 【说文】作□。考证:〔【说文】北方长狄国也。在夏为防风氏,在殷为汪芸氏。〕 谨照原文芸改芒。
【午集上】【瓦字部】 【集韵】戸管切,音缓。瓦器大口。 又戸瓦切,音踝。罂大口曰□。或省。
钝 【戌集上】【金字部】 钝 【唐韵】【韵会】徒困切【正韵】杜困切,□音遁。【说文】錭也。 又【玉篇】顽钝也。【史记□丞相世家】士之无耻顽钝嗜利者,亦多归汉。 又【正字通】凡质鲁者曰钝。【前汉鲍宣传】臣宣呐钝于辞。 又【广韵】不利也。【前汉贾谊传】莫邪为钝兮。【□琳檄吴文】兵不钝锋。 又【博物志】宝剑名。钝钩,欧冶子所作。 又【淮南子览冥训】钝闷以终。【注】钝闷,无情也。 又通作顿。【贾谊治安策】芒刃不顿。【前汉翟方进传】迟顿不及事。
钩 【戌集上】【金字部】 钩 【字汇】俗钩字。
鈏 【戌集上】【金字部】 鈏 【广韵】余忍切【集韵】【韵会】以忍切,□音引。【尔雅释器】锡谓之鈏。【疏】锡,金白鑞也。一名鈏。【释文】鈏,音引。 又【集韵】时刃切,音愼。又【五音集韵】时忍切,音肾。又【唐韵】【集韵】□羊晋切,音胤。义□同。又【广韵】鑯鈏。【五音集韵】铁鈏。
钤 【戌集上】【金字部】 钤 〔古文〕□【唐韵】巨淹切【集韵】【韵会】其淹切,□音箝。【说文】钤□,大犁也。一曰类耜。 又【玉篇】车辖也。 又【广韵】兵钤以闭房,神府以备非常。 又【广韵】钩钤,星名。【前汉天文志】荧惑守房之钩钤。钩钤,天子之御也。【注】房为天驷,其阴右骖旁有二星,曰钩钤,故曰天子御也。【石氏星经】二星主法,明则群臣奉职,天下道洽。【孝经内事】昆弟亲睦,则钩钤不离房。【晋书天文志】钩钤主关钥,王者孝,则钩钤明。 又山名。【山海经】西次二经之首曰钤山。 又鏁也。【尔雅序】六艺之钤键。【疏】钤,鏁也。 又【扬子方言】矛,其柄谓之钤。【注】巨巾反。 又【集韵】胡南切,音含。釱也。 又千寻切,音侵。义同。
钣 【戌集上】【金字部】 钣 【集韵】【韵会】【正韵】□补绾切,音版。鉼金曰钣。【尔雅释器】鉼金谓之钣。【释文】钣,音版。【周礼秋官职金】祭五帝供金钣。【贺知章诗】钣镂银盘荐蛤蜊。 又【字汇补】与版同。【庄子徐无鬼】金钣六弢。
鈒 【戌集上】【金字部】 鈒 【唐韵】苏合切【集韵】悉合切,□音趿。【说文】鋋也。【陆云答车安茂书】举鈒成云,下鈒成雨。 又【广韵】鈒镂。【六书故】细镞金银为文曰鈒镂。又【国史补】四姓,荥阳郑、冈头卢、泽底李、土门崔,皆为鼎甲。大原王亦四姓之匹,时号鈒镂王家,喩银质金饰也。 又【广韵】色立切【集韵】【正韵】色入切,□音歰。【广韵】戟也,鋋也。 又【集韵】或作铩。又作闟。【史记商君传】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车而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