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释文。〔【吕氏春秋】海菜之美者,昆仑之苹。〕 谨按原文海字属上文不属本句,今省海字。
苺 【申集上】【艹字部】 苺 【集韵】母罪切,音浼。【说文】马苺也。【类篇】卽覆盆草也。【本草】有蛇苺、蚕苺、乌蔹苺。 又武道切,音芼。义同。
苻 【申集上】【艹字部】 苻 【唐韵】防无切【集韵】冯无切,□音扶。【尔雅释草】苻,鬼目。【注】茎似葛,叶圆而毛,子如耳璫,赤色,丛生。江东人呼鬼目草。 又姓。【晋书载记苻洪传】其先盖有扈之苗裔,始其家池中蒲生,长五丈,五节,如竹形,因以为氏。後洪以谶文有草付应王,又其孙坚背有草付字,遂改姓苻氏,自称三秦王。 又【韵会】芳无切,音孚。草之莩甲。【史记律书】甲者,言万物剖苻甲而出也。【索隐注】苻甲,犹莩甲也。 又【正韵】薄胡切,音蒲。【左传昭二十一年】郑子太叔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
苼 【申集上】【艹字部】 苼 【集韵】同蕤。 又【篇海】所庚切,音生。地名,在鲁。
苽 【申集上】【艹字部】 苽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攻乎切,音姑。【说文】雕胡也。【礼内则】蜗醢而苽食雉羹。【周礼天官膳夫注】六谷:稌、黍、稷、梁、麦、苽。【淮南子天文训】大旱,苽封熯。【注】苽生水上相连,持大如蒲者也。 又【诗周南】葛藟累之。【疏】藟,一名巨苽。考证:〔【礼内则】蜗醯,而苽食雉羹。〕 谨照原文蜗醯改蜗醢。〔【淮南子天文训】大旱苽封熯。【注】苽生水上相连,特大而薄者也。〕 谨照原注特改持。而改如。据道藏本薄改蒲。
【子集下】【勹字部】 【唐韵】郞古切【集韵】笼五切,□音鲁。【玉篇】匐也。【集韵】□,伏地。
【午集中】【疒字部】 【字汇】陟里切,知上声。肠病。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丑辄切【类篇】敕涉切,□音彻。竹叶。
【辰集下】【欠字部】 【唐韵】【集韵】□居气切,音旣。【说文】□也。与觊、几同。 又【集韵】丘旣切,音气。云气也。通作气。 又【总要】飮食气逆不得息曰。从反欠,指事。 又【玉篇】【集韵】□居乞切,音讫。与吃同。言蹇难也。或作□。 又【博雅】予也。与气通。
【戌集中】【雨字部】 【广韵】杜奚切【集韵】【韵会】田黎切【正韵】杜兮切,□音啼。【玉篇】霁云。【集韵】一曰雨止。
苾 【申集上】【艹字部】 苾 【唐韵】毗必切【集韵】簿必切,□音邲。【说文】馨香也。【诗大雅】苾芬孝祀。【大戴礼】与君子游,苾乎如入芝兰之室。 又苾刍,草名。【陆龟蒙诗】日下洲岛淸,烟生苾刍碧。 又蒲结切,音蹩。菜名。 又【纲目集览】突厥有契苾等十五部。 【玉篇】同藌。考证:〔【大戴礼】苾乎入芝兰之室。〕 谨照原文苾乎下增如字。
茀 【申集上】【艹字部】 茀 【唐韵】【正韵】敷勿切【韵会】芳勿切,□音弗。【说文】道多草不可行。【曾巩南轩记】得邻之茀地。 又茀茀,茂也。 又【尔雅释诂】覭髳,茀离也。【注】茀离卽弥离,弥离犹蒙茏耳。 又【诗大雅】茀厥丰草。【注】治也。 又临冲茀茀。【注】强盛也。 又【易旣济】妇丧其茀。【注】茀,首饰也。 又【诗卫风】翟茀以朝。【疏】妇人乘车不露见,车之前後设障以自蔽隐,谓之茀。又【蔽茀疏】茀谓车之後戸也。 又【诗大雅】茀禄尔康矣。【注】福也。 又【尔雅释畜疏】旋毛在胁者曰茀方。 又通绋。【左传宣八年】始用葛茀。【注】茀,所以引柩。 又方味切。与芾通。【诗】蔽芾甘棠。【王应麟诗考】作蔽茀。 又音佩。【史记武帝纪】有星茀于东井。【索隐天官书注】茀卽孛星也。 又音勃。气貌。【庄子人闲世】兽死不择音,气息茀然。【司马相如上林赋】□薆咇茀。 又音弼。人姓。【前汉古今人表】茀肸。【注】师古曰:卽佛肸也。茀音弼。【通志氏族略】周有茀翰。○按《诗》茀禄之茀,《唐韵》古音读废。考证:〔【後汉古今人表】茀肸。〕 谨照原书後汉改前汉。
茁 【申集上】【艹字部】 茁 【唐韵】邹滑切【集韵】侧滑切【正韵】侧八切,□音札。【玉篇】草初生貌。【诗召南】彼茁者葮。【传】出也。【关尹子八寿篇】草木俄茁茁,俄亭亭,俄萧萧。【韩愈文】兰茁其芽。 又【孟子】牛羊茁壮长而已矣。【赵岐注】茁,生长貌。 又【韵会】厥律切,音橘。【广韵】草芽也。 又【集韵】竹律切,音。义同。 又【集韵】之出切,音。草名。葫也。 又【韵补】侧劣切,音拙。【苏轼诗】韭芽戴土拳如蕨,霜叶露芽寒更茁。
荔 【申集上】【艹字部】 荔 【唐韵】【集韵】□力智切,音丽。【说文】草也,似蒲而小,根可作刷。【礼月令】荔挺出。【注】马也。 又【屈原离骚】贯薜荔之落蕊。【注】薜荔,香草也。 又【山海经】小华之山,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 又宫名。【三辅黄图】扶荔宫,在上林苑中。 又国名。【史记六国年表】秦伐大荔。【括地志】今朝邑县东,故王城,卽大荔王城。 又姓。【通志氏族略】有荔菲氏,隋荔菲雄。 又荔枝,树名。【南方草木状】荔枝,树高五六丈,靑花朱实,实大如鸡子。【西京杂记】尉佗献高祖鲛鱼荔枝。【左思蜀都赋】侧生荔支。 又荔浦,地名。【前汉地理志】苍梧郡荔浦。 又通离。【司马相如上林赋】荅沓荔支。【干禄字书】离支,俗作荔枝。
莇 【申集上】【艹字部】 莇 【集韵】迟据切,音箸。草名。苟芑也。 又【类篇】音助。商人七十而锄。或作莇。
茂 【申集上】【艹字部】 茂 〔古文〕楙【唐韵】【集韵】【韵会】□莫□切,音懋。【说文】草丰盛。【诗小雅】如松柏之茂。【易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注】茂,盛也。 又【诗大雅】种之黄茂。【注】茂,美也。【前汉吴王濞传】岁时存问茂才。【注】美材之人。 又【尔雅释诂】茂,勉也。【周语】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 又【白虎通】五人曰茂。 又【尔雅释天】太岁在戌曰阉茂。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右扶风茂陵。【注】本槐里之茂乡。 又姓。【正字通】汉有沮阳令茂眞。 又与懋通。【前汉董仲舒传】《书云》:茂哉,茂哉。 又【正韵】音亩。【前汉班固叙传】支叶硕茂。【师古注】茂,莫口切。 又【诗本音】子之茂兮,读耄。古茂、卯同音,故《史记律书》云:丣之为言茂也。 又【毛诗古音考】音每。【魏武歩出东门行】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又【韵补】满补切,音母。【易林】当夏六月,枝叶盛茂。鸾鸟以庇,召伯避暑。 又莫故切,音暮。【白居易诗】有木名樱桃,得地早滋茂。叶密独承日,花繁偏受露。 又【正字通】入曷韵,音末。【周武王笔铭】毫毛茂茂,水可脱,文不可活。 【直音】作茂。茂字从艹作。
范 【申集上】【艹字部】 范 【唐韵】防鋄切【集韵】父鋄切【正韵】房啖切,□音犯。【说文】草也。 又蠭也。【礼檀弓】笵则冠,而蝉有緌。【内则】爵鷃蜩范。【梁元帝□览赋】范飞冠而吐密。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东郡范涿郡范阳。 又宫名。【竹书纪年】□王十四年作范宫。 又台名。【战国策】梁王魏婴觞诸侯於范台。 又门名。【左传哀七年】秋,伐邾,及范门。【注】邾郭门也。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范氏,其後也。【潜夫论】帝尧之後有范氏。【广韵】随会为晋大夫,食采於范,其後氏焉。 又通軓。《少仪》祭左右轨范。又通范。【扬子太□经】矩范之动,成败之效也。 【正字通】从弓,音颔。考证:〔又与范通。【礼少仪】左右轨范乃飮。〕 谨按左右轨范之范与軓同,不与范同,谨改:又通軓。少仪祭左右轨范。又通范。
茄 【申集上】【艹字部】 茄 〔古文〕伽【唐韵】古牙切【正韵】居牙切,□音嘉。【尔雅释草】荷芙蕖,其茎茄。【张衡西京赋】蒂倒茄於藻井。【何晏景福殿赋】茄蔤倒植。 又五茄,药名。【柳宗元诗】珍蔬折五茄。 又古国名。【左传昭二十五年】楚子使薳射城州屈,复茄人焉。 又【广韵】复姓,有茄罗氏。 又求迦切,音伽。茄子,菜,可食。【本草】茄,一名落苏,《五代贻子录》作酪酥,盖以其味如酥酪也。【王褒僮约】别茄披葱。【拾遗记】淇、漳之鲤,脯以靑茄。 又地名。【晋书郗鉴传】鉴率众渡江,与侃会於茄子浦。 又通荷。【前汉扬雄传】衿芰茄之绿衣兮。【师古注】茄,古荷字,见《张揖古今字谱》。【王应麟诗考】有蒲与荷,作有蒲与茄。见《樊光注尔雅》。 又茎茄之茄。【集韵】【韵会】亦作居何切,音哥。
茅 【申集上】【艹字部】 茅 【唐韵】莫交切【韵会】谟交切,□音猫。【说文】管也。【易泰卦】拔茅连茹。【诗召南】白茅包之。【书禹贡】包匦菁茅。【蔡邕独断】天子大社,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授之,谓之授茅土。【左传宣十二年】前茅虑无。【注】时楚以茅为旌识。 又国名。【左传襄二十四年】凡、蒋、郉、茅。【注】高平昌邑县西有茅乡。 又享名。【史记魏世家注】修武轵县有茅亭。 又门名。【说苑】楚太子立于茅门之外。 又山名。【晋书许迈传】延陵之茅山是洞庭西门,潜通五岳。 又姓。【通志氏族略】茅氏,周公之後,子孙以国为氏,秦有茅焦。 又【韵补】迷侯切,音矛。【屈原离骚】时□纷其变易兮,又何以淹留。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又【类篇】莫佩切。茅搜,蒨草。 又【集韵】眉镳切,音苗。【易泰卦】拔茅连茹。郑读作苗。
茆 【申集上】【艹字部】 茆 【唐韵】莫饱切,音卯。【韵会】凫葵。【郑小同云】莼菜草。【诗鲁颂】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陆玑疏】茆与荇菜相似,叶大如手,赤圆有肥者,著手滑不得停,茎大如匕柄,叶可以生食,又可鬻,滑美。江南人谓之莼菜,或谓之水葵,诸陂泽中皆有。【干宝云】今之□蹗草,堪为葅,江东有之。又云:或名水戾。一云今之浮菜,卽猪莼是也。 又【集韵】通。草丛生也。 又与茅通。【周礼天官醢人】茆菹。【郑注】读作茅。【说文】【玉篇】□音柳。注详□字。考证:〔【于宝云】今之□蹗草。〕 谨照原文于宝改干宝。
萩 【申集上】【艹字部】 萩 【唐韵】七由切【集韵】【韵会】雌由切,□音秋。【说文】萧也。【尔雅释草】萧,萩。【注】卽蒿。【左传襄十八年】及秦周伐雍门之萩。 又通楸,木名。【管子禁藏篇】当春三月,萩室熯造。【注】萩木郁臭,以辟毒气,故烧之新造之室。【前汉货殖传】山居千章之萩。 又【史记朝鲜列传】封阴为萩苴侯。【注】属渤海。 又【五经文字】子遥切,音椒。【谷梁传文九年】楚子使萩来聘。【集韵】或作菽。 又【玉篇】【广韵】□子小切。义同。考证:〔【左传襄十八年】秦周伐雍门之萩。〕 谨照原文秦周上增及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子浅切,音剪。竹名。
【戌集上】【门字部】 【玉篇】他顶切【广韵】他鼎切,□音珽。门上关也。
萫 【申集上】【艹字部】 萫 【唐韵】【正韵】□许亮切,音向。【集韵】芼羹。
蚁 【申集中】【虫字部】 蚁 【唐韵】鱼倚切【集韵】鱼绮切,□音舣。【说文】作蚁,蚍蜉也。【尔雅释虫】蚍蜉,大蚁。【疏】蚁,通名也,其大者别名蚍蜉,俗呼马蚍蜉。小者卽名蚁,齐人呼蚁蛘,《方言》曰蚍蜉,齐鲁之闲谓之蚼蟓,西南梁益之闲谓之元蚼,燕谓之蛾蛘。其场谓之坻,或谓之垤是也。其大而赤色斑驳者名蠪,一名朾蚁,有翅而飞名□,卽飞蚁也。【古今注】河内人□河而见人马数千万,皆如黍米,游动往来,以火烧之,人皆是蚊蚋,马皆是大蚁,故名蚁曰元驹。【续博物志】白蚁闻竹鸡之声化为水。 又蚁裳。【书顾命】麻冕蚁裳。【传】蚁,裳名,色元。 又蚁丘,山名。【庄子则阳篇】孔子之楚,舍于蚁丘之浆。 又白蚁,马名。【博物志】周穆王八骏,三曰白蚁。 又浮蚁,醪汁滓酒也。【张衡南都赋】浮蚁若萍。 又【唐韵古音】鱼我切。义同。 【尔雅】本作蚁。【礼记】通作蛾。详蛾字注。
【午集中】【目字部】 【字汇】同。
虶 【申集中】【虫字部】 虶 【唐韵】忆俱切,音纡。蚰蜒别名。【扬子方言】蚰蜒,赵、魏之闲谓之蚨虶。 【集韵】作□。
蔰 【申集上】【艹字部】 蔰 音扈。【淮南子俶眞训】萑蔰炫煌。
万 【申集上】【艹字部】 万 〔古文〕□□【唐韵】无贩切,音蔓。【说文】虫也。【埤雅】蜂一名万。盖蜂类众多,动以万计。 又数名。【易乾象】万国咸宁。【前汉律历志】纪于一,协于十,长于百,大于千,衍于万。 又舞名。【诗邶风】方将万舞。【疏】万者,舞之总名。【大戴礼夏小正】万也者,干戚舞也。【韵会】汤武以万人得天下,故干舞称万舞。 又州名。【寰宇记】汉巴东郡,後唐贞观曰万州。 又姓。【通志氏族略】万氏,孟子门人万章。 又【韵补】入铣韵。【白居易寄元九诗】怜君为谪吏,穷薄家贫褊。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 【六书正讹】或省作万,非。
萭 【申集上】【艹字部】 萭 【唐韵】【韵会】□王矩切。音雨。【说文】草也。 又姓。【急就篇】萭段卿。【注】萭亦楀字。楀,木名。因树以得姓也。【前汉游侠传】有萭章。 又【韵会】果羽切,音矩。义同。 又【集韵】恭于切,音拘。所以正车轮者。【周礼冬官轮人】萭之以□其匡也。【注】等为萭蒌以运轮上,轮中萭蒌则不匡刺也。
萱 【申集上】【艹字部】 萱 【唐韵】况袁切【集韵】许元切,□音暄。【韵会】忘忧草,卽今之鹿葱也。【说文】作萱。又从宣。【诗卫风】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本又作萱。【本草注】花宜怀妊,妇人佩之必生男,故名宜男。◎按萱字《诗》作谖,《说文》作萱,又作萱,《尔雅》又作萱。《正字通》独以萱为正,似泥。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同。
萱 【申集上】【艹字部】 萱 【唐韵】同萱。【王应麟诗考】焉得萱草。出《尔雅音义》。
萳 【申集上】【艹字部】 萳 【唐韵】奴感切,音楠。【玉篇】草长弱貌。 又【集韵】那含切,音南。草名。
萴 【申集上】【艹字部】 萴 【唐韵】阻力切,音仄。【玉篇】萴子,药名。一岁为萴子,二岁为乌喙,三岁为附子,四岁为乌头,五岁为天雄。【盐铁论】虽以进壤广地,如食萴之充肠也。 又【广韵】士力切【韵会】实侧切,□音崱。草也。 又人名。【左传昭二十年】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萴因之。【注】季萴,虞夏诸侯。
莴 【申集上】【艹字部】 莴 【集韵】乌禾切,音倭。【类篇】莴苣,菜名。【杜甫种莴苣诗序】堂下理小畦,隔种一两席许莴苣,向二旬矣。 又【续博物志】莴菜,出莴国,有毒,百虫不敢近。
萶 【申集上】【艹字部】 萶 【集韵】尺尹切,音蠢。【类篇】草名。【说文】推也,草春时生也。亦作萅。 又【玉篇】杂也。
萷 【申集上】【艹字部】 萷 【集韵】思邀切,音萧。萷槮,草木茂貌。 又【韵会】萧疏貌。【宋玉九辨】萷萧槮之可哀兮。【注】华叶已落,茎独立也。 又师交切,音梢。【前汉司马相如传】纷溶萷蔘。【郭注】枝耸擢也。 又【韵会】色角切,音朔。义同。 又【集韵】萷藋,药草。
萸 【申集上】【艹字部】 萸 【唐韵】茱茰,亦作茱萸。详茰字注。
萹 【申集上】【艹字部】 萹 【唐韵】布□切,音边。萹竹,草名。【尔雅释草】竹萹蓄。【疏】布地而生,节闲白华,叶细绿,人谓之萹竹。 又【广韵】方典切,音匾。义同。 又【集韵】蒲眠切,音腁。萹□,草木动貌。考证:〔【尔雅释草】竹萹蓄。【注】布地而生。〕 谨照原文注改疏。
【午集中】【目字部】 【玉篇】助咸切,音谗。【篇海】怒视也。 又目深貌。
萺 【申集上】【艹字部】 萺 【集韵】莫报切,音帽。【说文】草也。 又【广韵】莫六切,音目。萺□草。 又与苜同。
萼 【申集上】【艹字部】 萼 【唐韵】五各切【韵会】逆各切,□音鄂。【玉篇】花萼也。【晋书皇甫谧传】春华发萼,夏繁其实。【束皙白华诗】白华朱萼。
落 【申集上】【艹字部】 落 【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历各切,□音洛。【礼王制】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 又【尔雅释诂】落,始也。又【左传昭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注】宫室始成,祭之为落。 又叔孙为孟钟,飨大夫以落之。【注】以豭猪血衅钟曰落。 又【博雅】居也。【纲目集览】人所聚居,故谓之村落、屯落、聚落。又【後汉窦宪传】蹑冒顿之区落。 又蕃篱曰虎落。【前汉鼂错传】为中周虎落。【注】以竹篾相连遮落之也。 又废也。【庄子天地篇】子高曰:夫子盍行耶,无落吾事,耕而不顾。 又落落,不相入貌。【老子道德经】落落如石。 又牢落。【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 又陆落。【论衡】见文吏便而儒生陆落,则诋訾儒生,以为浅短,称誉文吏,谓之深长。 又拓落。【扬雄解嘲】何为官之拓落也。 又【韵会】错落,闲厕貌。 又岁名。【尔雅释天】太岁在巳曰大荒落。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军西为垒,旁有一大星为北落。 又山名。【水经注】伊水东北过郭落山。 又草名。【本草】土落,生岭南山谷。又角落,生江西山谷,似茱萸,独茎。又木名。【尔雅释木】檴,落。【疏】檴,一名落,可作杯圈,皮韧,绕物不解。 又姓。【通志氏族略】汉有落下闳。 又与络通。【庄子秋水篇】落马首,穿牛鼻。【前汉李广传】上召禹刺虎,禹从落中斫绝累,上壮之。【师古注】谓当时襁络之而下也。 又【唐韵古音】读路。【晋庾阐吊贾谊文】张高弦悲声激柱落。叶下濩韵。
萾 【申集上】【艹字部】 萾 【集韵】怡成切,音盈。【篇海】菊也。亦作。
□ 【未集中】【羽字部】 □ 【篇海】同□。
萿 【申集上】【艹字部】 萿 【唐韵】古活切,音括。【尔雅释草】萿,麋舌。【郭注】今麋舌草,春生叶,似舌。 又【集韵】戸栝切,音活。独萿,药草。 【直音】作萿。字从□作。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於到切,音奥。妒也。
葀 【申集上】【艹字部】 葀 【唐韵】古活切,音括。菝葀,瑞草。【扬雄甘泉赋】攒井闾与茇葀兮。 【直音】作葀。葀字从□作。
【子集下】【入字部】 【玉篇】古文两字。注详六画。【说文】从冂从□。【徐曰】从二入也。此本为两再之。今经传皆作两。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伊昔切,音益。女字。
【午集中】【白字部】 【正字通】俗耄字。
葁 【申集上】【艹字部】 葁 【集韵】居良切,音姜。山草。【正字通】俗字。
葂 【申集上】【艹字部】 葂 【集韵】武远切,音晚。人名。【庄子天地篇】蒋闾葂见季彻。 又【潘尼西道赋】葂窟连投十数亿计。 通作莬。
葃 【申集上】【艹字部】 葃 【唐韵】在各切,音昨。茹草。【博雅】葃茹,乌芋也。【集韵】葃茹,草名。 又秦昔切,音籍。义同。 又【集韵】士革切,音赜。【类篇】菜名。考证:〔【集韵】士革切,音颐。〕 谨照原文颐改赜。
葅 【申集上】【艹字部】 葅 【集韵】同菹。又通苴,见苴字注。
葆 【申集上】【艹字部】 葆 【唐韵】补抱切,音保。【前汉燕刺王旦传】头如蓬葆。【注】葆,草木丛生之貌。 又【韵会】梓上苗也。【字汇补】关中谓桑楡孽生曰葆。 又【礼杂记羽葆疏】葆谓盖也。【张衡西京赋】垂翟葆。 又【礼礼器】不乐葆大。【注】葆之言褒也。 又【素问】治数之道,从容之葆。【注】葆,平也。 又藏也。【庄子齐物论】此之谓葆光。 又【韵会】旅葆,野菽,实可食。【史记天官书】觜觿为虎首,主葆旅事。【晋灼曰】葆,菜也。野生曰旅。 又通褓。【史记留侯世家】成王少在襁葆之中。【注】葆,小儿被也。 又通宝。【史记留侯世家】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注】《史记》珍宝字皆作葆。 又与堡通。【史记匈奴传】侵盗上郡葆塞。 又【集韵】博毛切,音褒。广也。
蒑 【申集上】【艹字部】 蒑 【集韵】於斤切,音殷。【类篇】菜名。 又【韵会】草色靑也。
蒥 【申集上】【艹字部】 蒥 【集韵】力求切,音刘。【玉篇】香草。 又【广韵】蒥荑,药名。
葈 【申集上】【艹字部】 葈 【集韵】想止切,音葸。本作□。胡□,枲耳也。【正字通】俗枲字。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补】古文粪字。注见本画。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田黎切,音题。竹名。一曰竹器。同。 又大计切,音弟。义同。
【丑集下】【夕字部】 □字之讹。
【午集中】【目字部】 【唐韵】苦系切【集韵】诘计切,□音契。【说文】省视也。【玉篇】窥也。 又【字汇】区里切,音起。义同。 【说文】本作□。从目,启省声,与肉部字别。
叶 【申集上】【艹字部】 叶 【唐韵】与涉切【集韵】【正韵】弋涉切,□音枼。【说文】草木之叶。【陆游诗注】吴人直谓桑曰叶。 又世也。【诗商颂】昔在中叶,有震且业。 又【博雅】聚也。 又书册。【欧阳修曰】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後有叶子,似今策子。 又姓。【通志氏族略】叶氏,旧音摄,後世与木叶同音。 又与通。【仪礼士冠礼】赞者洗於房中,侧酌醴,加柶,覆之面叶。【注】古文叶为。 又式涉切,音摄。【左传及叶注】叶,今南阳叶县。 又【韵补】叶,逆约切,音虐。【易林】桑芳将落,陨其黄叶。 又叶於急切。【易林】同本异叶,乐人上德。东邻慕义,来兴吾国。 又【集韵】徒协切,音牒。与同,书篇名。 【韵会】或作□,非。
葌 【申集上】【艹字部】 葌 【集韵】居颜切,音奸。【山海经】吴林之山,其中多葌草。【吴越春秋】吾师作冶,夫妻入冶炉中,後世麻絰葌服,然後敢铸。 又山名。【山海经】昆吾山又西百二十里曰葌山,葌水出焉。考证:〔【吴越春秋】干将铸剑,夫妻人冶炉中,後世麻经葌服,然後敢铸。〕 谨照原文干将铸剑改吾师作冶。麻经改麻絰。
葍 【申集上】【艹字部】 葍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方六切,音福。【说文】也。【诗小雅】言采其葍。【传】葍,恶菜也。【尔雅释草】葍,。【注】大叶白华,根如指,正白,可啖。 又【尔雅释草】葍,藑茅。【注】葍花有赤者为藑。 又【博雅】乌麮,葍也。 又【唐韵古音】方墨切,引《诗》叶求尔新特韵。 又去声,音富。 又【集韵】或作□、蕧。考证:〔【尔雅释草】葍,葍。【注】大叶白华。〕 谨照原文葍葍去下葍字。〔【博雅】乌□葍也。〕 谨照原文□改麮。
葎 【申集上】【艹字部】 葎 【唐韵】吕切,音律,蔓艹。【玉篇】似葛有刺。【本草】葎草茎有细刺,善勒人肤,故名勒草。讹为葎草。
【酉集下】【酉字部】 【类篇】补履切,音比。酒名。与□同。
【戌集中】【雨字部】 【集韵】才资切,音茨。【玉篇】大雨。 又【集韵】雨声。或作□,亦书作□。
葏 【申集上】【艹字部】 葏 【唐韵】子仙切,音煎。草茂貌。 又【集韵】将先切,音笺。《诗》菁菁者莪,李舟说作葏葏。 又【玉篇】才千切,音前。咨盈切,音精。义□同。
葐 【申集上】【艹字部】 葐 【唐韵】符分切,音汾。【玉篇】葐蒕,盛貌。【左思蜀都赋】郁葐蒕以翠微。 又【博雅】馥葐,香也。 又【集韵】步奔切,音盆。艹名。【尔雅释草】茥,蒛葐。【注】覆盆也,实似莓而小。【正字通】梵书谓覆葐子花曰苏蜜那花。考证:〔【尔雅释草】茎蒛葐。〕 谨照原文茎改茥。
葑 【申集上】【艹字部】 葑 【唐韵】府容切,音封。菜名。【韵会】蕦苁也。【诗邶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传】葑,须也。【疏】《释草》云:须,葑苁。《坊记》注云:葑,蔓菁也。《方言》云:蘴荛,芜菁也。陈楚谓之葑,齐鲁谓之荛,关西谓之芜菁,赵魏之部谓之大芥。蘴与葑字虽异音实同,卽葑也,须也,芜菁也,蔓菁也,葑苁也,荛也,芥也,七者一物也。【集韵】敷冯切,音丰。《诗》采葑采菲,徐邈读作蘴。 又【广韵】芳用切,音湗。菰根也,今江东有葑田。【晋书音义】菰草丛生,其根盘结,名曰葑。【通鉴】魏明帝靑龙元年,陆逊入江夏,催人种葑豆。【史照释文】葑,方用切,菰根也。江东有葑田。【胡三省注】按葑音封,菜也,亦谓之蔓菁。江东葑田,乃是葑泥,其深有没牛者,此田又不产菰根。
荭 【申集上】【艹字部】 荭 【唐韵】戸公切【集韵】【正韵】胡公切,□音红。【尔雅释草】荭,茏古。【本草】荭草,水荭也,与葓同。
葓 【申集上】【艹字部】 葓 【唐韵】戸公切【韵会】胡公切,□音红。【玉篇】水草也。【北史慕容俨传】造荻葓竟数里,以塞船路。
葕 【申集上】【艹字部】 葕 【集韵】延面切,音衍。【类篇】蔓葕也。 或作莚。
【酉集下】【邑字部】 【集韵】苏典切,音跣。国名。
葖 【申集上】【艹字部】 葖 【唐韵】徒骨切,音突。【尔雅释草】葖,芦萉。【注】萉宜为菔,芦菔也。紫花大根,俗呼雹突。详前菔字注。
著 【申集上】【艹字部】 著 【集韵】【韵会】【正韵】□陟虑切,音箸。【博雅】明也。【中庸】形则著。【晏子谏上篇】君之德著而彰。 又【管子立政篇】十二月一著。【注】著,标著也,使傰曹署著其名。【周礼典妇功注】书其贾而著其物。 又【前汉景帝纪】廷尉与丞相更议著令。【注】著音著作之著。【晋书职官志】魏太和中,诏置著作郞,於此始有其官。 又【小尔雅】思也。 又与贮通。【家语】子贡废著鬻财於曹、鲁之闲。【注】著,居也。 又【诗齐风】俟我于著乎而。【传】门屏之闲曰著。 又【左传昭十二年】若不废君命则固有著矣。【注】著,位次也。【前汉五行志】朝内列位有定处,所谓表著也。 又【广韵】直余切,音除。【尔雅释天】太岁在戊曰著雍。【韵会】表著之著亦音除。 又【群经音辨】药草也。【尔雅释草】味。荎著。【注】音储。 又【类篇】陟略切,音芍。被服也。【晋书宣帝纪】关中多蒺,帝使军士二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 又【仪礼士丧礼】幎目用缁,方尺二寸,里著组系。【注】著,充之以絮也。【韩诗外传】士褐衣縕著,未甞完也。 又【集韵】直略切,音擆。【吴越春秋】从阴收著,望阳出粜。【注】著。置也。 又【类篇】附也。【前汉贾谊传】黑子之著面。 又【礼明堂位】著,殷尊也。【注】著地无足。 又【前汉张骞传】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其俗土著。【师古注】土著,谓有城郭常居,不随畜牧移徙。【後汉李忠传】流民占著者五万余口。 【直音】俗作着。考证:〔【前汉食货志】黑子之著面。〕 谨按食货志无此语,食货志改贾谊传。
葙 【申集上】【艹字部】 葙 【唐韵】息良切,音襄。靑葙子也。【魏志裴松之注】初平中,有靑牛先生者客三辅,常食靑葙芫花,年似五六十者。【齐民要术】葙根以为菹,香辛。 【集韵】【类篇】俱作蘘。考证:〔【魏志裴松之传】初平中,有靑牛先生者,客三辅,常食靑葙莞花。〕 谨按魏志无裴松之传,查系管幼安传裴松之注文。谨照原书传改注。莞花改芫花。
葚 【申集上】【艹字部】 葚 【集韵】时鸩切,音甚。【玉篇】桑实也。【诗鲁颂】食我桑黮,怀我好音。【疏】飞鴞,恶声之鸟。食桑黮而变音。【注】黮同葚。【晋书张锡传】桑葚甜甘,鸱鴞革响。 又【韵补】叶如林切,音□。【诗卫风】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叶下耽字韵。【诗疏】一本又作椹。◎按《佩觿》云:以铁椹之椹为桑葚,非,葚字不当从木。
【午集中】【目字部】 【唐韵】昌眞切【集韵】称人切,□音嗔。【说文】与瞋同。 又【广韵】【集韵】□而振切,音认。【类篇】视貌。一曰眩也。又眩,懑也。详眩字注。【集韵】与同。 又【玉篇】之忍切,音轸。亦眩懑也。
荌 【申集上】【艹字部】 荌 【唐韵】乌肝切,音按。【说文】草也。
荍 【申集上】【艹字部】 荍 【唐韵】渠遥切【集韵】【正韵】祁尧切,□音翘。【诗陈风】视尔如荍。【传】荍,芘芣也。【疏】一名蚍□。陆疏:似芜菁,华紫绿色,可食,微苦。【尔雅翼】一名锦葵花。 又【尔雅注】今荆葵也又云荍,小草,多花少叶,叶又翘起。又【类篇】尸周切,音收。【集韵】巨夭切,音趫。义□同。考证:〔【诗陈风】视尔如荍。【传】,荍芘芣也。【疏】一名蚍□。郭注,今荆葵也。陆注,似芜菁,华紫绿色,可食,微苦。【尔雅翼】一名锦葵花。 又【尔雅注】荍,小草。〕 谨按郭注乃尔雅注非毛诗注。谨将郭注至陆注八字改陆疏二字。尔雅注下增今荆葵也又云六字。
荎 【申集上】【艹字部】 荎 【唐韵】直尼切【集韵】陈尼切,□音治。【尔雅释草】菋,荎蕏。【注】荎蕏,五味子。【本草注】《抱朴子》云:五味者五行之精,其子有五味。 又木名。【诗唐风】山有枢。【传】枢,荎也。今之刺楡。 又【博雅】牛荎,牛膝也。 又徒结切,音跌。义同。
【戌集上】【金字部】 【字汇补】音义未详。【博古图周淮父卣铭】锡贝山。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韵】寒刚切,音航。与□同。通作颃。【篇海】鸟飞高下也。【扬雄甘泉赋】鱼颉而鸟。【注】颉犹颉颃,谓鱼跃鸟翔也。 又【埤雅】禽经曰:燕以狂视也。
荏 【申集上】【艹字部】 荏 【唐韵】如甚切【集韵】【韵会】【正韵】忍甚切,□音稔。【诗大雅】荏菽斾斾。【传】荏菽,戎菽也。【笺】大豆也。 又【尔雅释草】苏,桂荏。【扬子方言】关之东西或谓之苏,或谓之荏。【後汉马融传】桂荏、凫葵。【本草】荏子可压油。【益都方物略记】每岁荏且熟,则荏雀群至食其实。 又柔也。【诗小雅】荏染柔木。【传】荏染,柔意也。【论语】色厉而内荏。 又【篇海】荏染,犹侵寻也。亦作荏苒。【广韵】荏苒,展转也。【魏书彭城王传】难违淸挹,荏苒至今。 又地名。【史记赵世家】败林人于荏。考证:〔【魏书彭城王传】离违淸挹,荏苒至今。〕 谨照原文离改难。
荐 【申集上】【艹字部】 荐 【广韵】【正韵】在甸切【集韵】【韵会】才甸切,□音洊。【尔雅释言】荐、原,再也。 又【国语注】荐,聚也。 又【小尔雅】重也。【广韵】仍也。【左传僖十三年】晋荐饥。【尔雅释天】仍饥为荐。 又【左传襄四年】戎狄荐居。【注】荐,草也,言狄人逐水草而居,徙无常处。 又与荐通。【诗大雅】饥馑荐臻。【说文】荐,荐席也。【六书正讹】俗作洊,非。考证:〔【左传襄四年】戎狄荐居。【注】荐,草也,古狄人逐水草而居。〕 谨照原文古改言。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章恕切,音庶。箩属。
【子集中】【人字部】 同劫。见【释典】。
【午集中】【皿字部】 【五音集韵】胡鸡切,音兮。小盆也。
荑 【申集上】【艹字部】 荑 【广韵】杜奚切【集韵】【韵会】田黎切,□音啼。【玉篇】始生茆也。【诗邶风】自牧归荑。【卫风】手如柔荑。 又草木初生貌。【晋书郭璞传】兰荑争翘。【谢灵运诗】原隰荑绿柳。 又草也。【孟子】苟为不熟,不如荑稗。通作稊。 又【广韵】以脂切【集韵】延知切,□音夷。【尔雅释草】莁荑,蔱蘠。【注】莁荑,草名。一名白蒉。 又芟刈曰荑。【周礼地官】凡稼泽,以水殄草而芟荑之。 或作。考证:〔【谢灵运诗】草木荑绿柳。〕 谨照原诗草木改原隰。
荒 【申集上】【艹字部】 荒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呼光切,音肓。【说文】芜也。一曰草掩地也。【周语】田畴荒芜。【韩诗外传】四谷不升谓之荒。【尔雅释天】果不熟为荒。 又废也。【书蔡仲之命】无荒弃朕命。【传】无废弃我命。 又大也。【诗周颂】天作高山,大王荒之。【书益稷】惟荒度土功。【传】大治度水土之功。 又【书禹贡】五百里荒服。【尔雅释地】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 又掩也。【诗周南】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又空也。【吴语】荒成不盟。 又蒙也。【礼丧大记注】在旁曰帷,在上曰荒。 又【集韵】同慌。【楚辞哀郢】荒忽其焉极。 又通肓。【史记扁鹊列传】搦髓脑揲荒。【注】荒,膏荒也。 又地名。【水经注】荒谷东岸有冶父城。【梁元帝□览赋】夕瞻荒谷之寺。 又岁名。【尔雅释天】大岁在己曰大荒落。 又姓,见【通志氏族略】。考证:〔【吴语】荒城不盟。〕 谨照原文城改成。
荓 【申集上】【艹字部】 荓 【玉篇】同萍。【集韵】【类篇】□旁经切,音瓶。草名也。【说文】马帚也。 又同□。【集韵】旁经切,音瓶。草名。【尔雅释草】荓,马帚。【疏】草似蓍,俗谓蓍荓,可为扫彗。 又人名。【吕氏春秋】靑荓,赵人。 又【韵会】滂丁切,音俜。【诗大雅】荓云不逮。【传】荓,使也。【周颂】莫予荓蜂。【传】荓蜂,□曳也。考证:〔【尔雅释草】荓,马帚。【注】草似蓍。〕 谨照原文注改疏。
荔 【申集上】【艹字部】 荔 【说文】同荔。
荖 【申集上】【艹字部】 荖 【字汇补】音培。【西溪丛语】闽广人食榔,每切作片蘸蛎灰,以荖叶裹嚼之。 又音老。
荚 【申集上】【艹字部】 荚 【唐韵】【正韵】古协切【韵会】吉协切,□音夹。【说文】草实。【博雅】豆角谓之荚。【周礼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荚物。【注】荚物,荠荚、王棘之属。【疏】卽今人谓之皂荚是也。 又蓂荚,尧时瑞草。 又荚蒾。【本草】叶似木槿及楡、柞小树。 又钱名。【前汉食货志】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注】如楡荚也。 又陵名。【水经注】李夫人冢,冢形三成,世谓之荚陵。 又姓。【通志氏族略】荚氏。【风俗通】荚成僖子,晋大夫。【王僧孺百家志】荀永之娶平阳荚氏。考证:〔【周礼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荚。〕 谨照原文荚字下增物字。
荛 【申集上】【艹字部】 荛 【唐韵】【正韵】□如招切,音饶。【说文】草薪也。【左传昭十三年】淫刍荛者。【疏】□燃火之草也。 又荛花,药名。【本草注】荛者,饶也,其花繁饶也。 又【集韵】尼交切,音铙。菜名。【博雅】蘴荛,芜精也。【扬子方言】陈楚之郊谓之蘴,鲁齐之郊谓之荛。考证:〔【左传昭十三年】淫刍荛者。【注】□燃火之草也。〕 谨照原文注改疏。
荞 【申集上】【艹字部】 荞 【唐韵】举乔切,音娇。【尔雅释草】荞,卭钜。【注】药草,大戟。【本草】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故名。 又【广韵】巨娇切【韵会】渠娇切,□音乔。【玉篇】荞麦。【本草】荞麦茎弱而翘然,易长易收,磨面如麦。【白居易诗】荞麦铺花白。
【备考】【戌集】【阜字部】 【字汇补】移愁切。
【午集中】【目字部】 【广韵】直引切【集韵】丈忍切,□音朕。瞋怒目貌。 又【类篇】目之精也。【後汉卢植传注】无目曰瞽。与眹通。
荟 【申集上】【艹字部】 荟 【唐韵】【韵会】□乌外切,音濊。【尔雅释草】,鸿荟。【注】卽菜也。【疏】一名鸿荟。 又【诗曹风】荟兮蔚兮,南山朝隮。【传】荟蔚,云兴貌。 又【博雅】障也。【潘岳射雉赋】翳荟菶茸。 又【韵补】一旣切,音曀。【陆云城南诗】我有高厦,如云斯荟。问谁在宴,惟俊惟乂。
荠 【申集上】【艹字部】 荠 【集韵】【正韵】□在礼切,音鲚。甘菜。【诗邶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董仲舒雨雹对】荠麦始生,由阳升也。 又【韵会】草名。 又【类篇】才诣切,音剂。义同。 又才资切,音疵。《采荠》,逸《诗》篇名。【周礼春官乐师】趋以采荠。 又通茨,见茨字注。
【午集中】【疒字部】 【广韵】许兼切【集韵】馨兼切,□音馦。【广韵】□,病也。【集韵】喉病也。 又【集韵】坚嫌切,音兼。又虚严切,音□。又火占切,音□。义□同。 又离盐切,音廉。臞疾。
荣 【辰集中】【木字部】 荣 【唐韵】永兵切【集韵】【正韵】于平切【韵会】於营切,□音营。【说文】桐木也。见桐字注。 又屋梠之两头起者为荣。【礼丧大记】升自东荣,降自西北荣。【注】荣屋翼也。 又荣华。【尔雅释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 又【淮南子时则训】秋行夏令为华,行春令为荣。 又荣者,辱之反。【老子道德经】知其荣,守其辱。 又人以血为荣,以气为卫。【内经】荣卫不行,五脏不通。 又【谥法】宠禄光大曰荣。 又州名。【前汉地理志】属犍为郡,唐置荣州。 又杜荣,草也。《尔雅》莣,杜荣。注似茅,皮可以为绳索履屩。 又姓。【史记圣门弟子传】荣旗。【庄子】荣启期。 又【集韵】维倾切,音营。义同。 又叶以中切,音融。【越绝书】种留封侯,不知令终。二贤比德,种独不荣。【杨愼云】东韵宜收荣字。 又叶为命切,音咏。【扬雄太□经】宗其高年,鬼待敬也。牵羊于丛,不足荣也。鼎血之莸,信王命也。考证:〔又杜荣,忘忧艹也。【郭璞尔雅注】一名莣,今芒草,可为索。〕 谨按杜荣非忘忧草,今改又杜荣,草也。尔雅莣,杜荣。注似茅,皮可以为绳索履屩。
荤 【申集上】【艹字部】 荤 【唐韵】【集韵】【正韵】□许云切,音熏。【礼玉藻】膳于君,有荤桃茢。【注】荤,姜及辛菜也。【仪礼士相见礼】夜侍坐,问夜膳荤。【注】荤,辛物,食之止卧。【玉篇】荤叶所以辟凶邪。【後汉礼仪志】仲夏之月,其礼以朱索连荤菜,弥牟朴蛊钟,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戸。【荀子哀公篇】志不在於食荤。【注】葱,薤也。【徐铉说文注】荤,臭莱也,通谓芸台、椿、韭葱、蒜、阿魏之属,方术家所禁,谓气不洁也。【唐书王维传】维兄弟皆笃志奉佛,食不荤。【尔雅翼】西方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蒜、茖葱为五荤,道家以韭、蒜、芸台、胡荽、薤为五荤。 又通薰。【史记五帝纪】北逐荤粥。【前汉霍去病传】躬将所获荤允之士。【师古注】荤字与薰同。 【集韵】或作蔒。【礼记注】或作焄。考证:〔【前汉霍去病传】所获荤允之士。〕 谨照原文所获上增躬将二字。
荥 【巳集上】【水字部】 荥 【唐韵】【集韵】【韵会】□戸扃切,音荧。【说文】绝小水也。 又水名。【书禹贡】荥波旣猪。【周礼夏官职方氏】豫州,其川荥洛。 又荥阳,郡名。【地理通释】荥阳,汉属河南,今郑州荥阳荥泽二县。 又山名。【山海经】南海之外有荥山,荥水所出。 又【集韵】娟营切,音萦。荥瀯,波浪涌起貌。【郭璞江赋】漩澴荥瀯。 又【玉篇】【集韵】□乌迥切,音莹。与濙同。汫濙,小水貌。 又【集韵】萦定切,音蓥。义同。亦作滢。考证:〔【书禹贡】荥波旣道。〕 谨照原文旣道改旣猪。
荦 【巳集下】【牛字部】 荦 【唐韵】吕角切【集韵】【韵会】力角切,□音。【说文】驳牛也。从牛,劳省声。【广韵】驳荦,牛杂色。 又【广雅】丁荦,牛属。 又【司马相如上林赋】赤瑕驳荦。【注】司马彪曰:驳荦,采点也。 又【史记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注】索隐曰:荦荦,事之分明也。 又【广韵】卓荦。【韵会】卓荦,超绝也。【班固典引】卓荦乎方州。 又人名。【左传庄三十二年】圉人荦。 又【集韵】力各切,音乐。牛驳色。
荧 【巳集中】【火字部】 荧 【唐韵】戸扃切【集韵】悬扃切【韵会】互扃切,□音萤。【说文】屋下灯烛之光。从焱冖。【前汉班固叙传】守突奥之荧烛。【注】师古曰:荧荧,小光之烛也。 又【玉篇】荧荧,犹灼灼也。【广韵】光也,明也。【史记赵世家】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杜牧阿房宫赋】明星荧荧。 又荧惑,星名。【史记天官书】察刚气以处荧惑。亦作营。 又【庄子人闲世】而目将荧之。【注】使人眼眩也。 又荧阳,县名。【左传宣十二年】及荧泽,见六麋。【注】荧泽,在荧阳县东。 又【水经注】火山。似火,从地中出,名荧台。 又草名。【尔雅释草】荧委萎。【注】药草也。 又与萤通。【尔雅释虫】荧火卽照。【後汉灵帝纪】逐荧光行数里。 又【集韵】乎萌切,音宏。火光。 又维倾切,音营。义同。 又【集韵】【类篇】□翾营切,音□。【集韵】本作荥。水名。 又【集韵】乌迥切,音濙。同莹。听莹,疑惑也。【庄子齐物论】是黄帝之所听荧也。 又【五音集韵】乌絅切,音蓥。火光貌。 又【集韵】胡蓥切,濙去声。暂明貌。考证:〔【後汉灵帝纪】遂荧光行数里。〕 谨照原文遂改逐。
荨 【申集上】【艹字部】 荨 【唐韵】徒含切,音谭。【说文】藩。【尔雅释草】荨,藩。【注】荨生山上,叶如韭,一曰蝭母。 又□,海薻。【注】一名海萝,如飞发,生海中。 又【淮南子天文训】火上荨,水下流。
荩 【申集上】【艹字部】 荩 【唐韵】【韵会】□徐刃切,音烬。【本草】荩草,一名黄草,一名盭草,可染黄。 又【尔雅释诂】荩,进也。【诗大雅】王之荩臣。【疏】荩,忠爱之笃,进进无巳也。 又【扬子方言】荩,余也。周郑之闲曰荩。【注】遗余。【马融长笛赋】荩滞抗绝。 又秦、晋之闲炊薪不尽曰荩。 或作□□。又□。考证:〔【扬子方言】荩,余也。【注】遗余,周郑之闲曰荩。〕 谨照原文注遗余三字,移於周郑之闲曰荩下。
荪 【申集上】【艹字部】 荪 【唐韵】思浑切【正韵】苏昆切,□音孙。【玉篇】香草也。【楚辞九歌】荪桡兮兰旌。【司马相如上林赋】葴蒋若荪。【韵会】陶隐居云:溪荪,极似石菖蒲,而叶无脊。 【集韵】或作,或作荃。【类篇】又作□、□。
莐 【申集上】【艹字部】 莐 【唐韵】直深切,音沉。【集韵】直禁切,音鸩。【说文】草也。【尔雅释草】荨,莐藩。【疏】知母也。【郭注】生山上,叶如韭。 又【玉篇】丁敢切,音黕。义同。
葨 【申集上】【艹字部】 葨 【唐韵】乌恢切,音隈。【玉篇】草名。
【戌集上】【金字部】 【字汇】与釽同。
莾 【申集上】【艹字部】 莾 【干禄字书】俗莽字。
荫 【申集上】【艹字部】 荫 【唐韵】【集韵】【韵会】□於禁切,音荫。【说文】草阴地。【徐曰】草所庇也。【荀子劝学篇】树成荫而众鸟息焉。【吕氏春秋】松柏成而涂之人已荫矣。 又日景也。【左传昭元年】赵孟视荫。 又通荫。【左传文九年】本根无所庇荫。 又【韵会】通作阴。【诗大雅】旣之阴女。 又【左传文十七年】鹿死不择音。【注】音同荫。【杜云】所茠荫之处。古字借用。 又【集韵】於金切,音阴。草木荫翳也。【班固西都赋】茂树荫蔚。 或作□。
药 【申集上】【艹字部】 药 【唐韵】以灼切【韵会】弋约切,□音跃。【说文】治病草。【史记三皇本纪】神农氏甞百草,始有医药。【急就篇注】草木、金石、鸟兽、虫鱼之类,堪愈疾者,总名为药。 又【本草】芍药。详芍字注。 又疗也。【诗大雅】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庄子天地篇】有虞氏之药疡也。 又姓。【通志氏族略】药氏,望出河内,後汉南阳太守药崧,晋有牙门药冲。 又【韵会】式灼切,音铄。灼药,热貌。【丘迟思贤赋】心灼药如伤。 又旅灼切,音略。【张衡南都赋】归雁鸣鵽,黄稻鱻鱼,以为勺药。【注】勺药,五味之和。药音略。【西溪丛语】言勺药者,乃以鱼肉等物为醢食也。【韩退之郾城联句诗】五鼎调勺药。又,难祈却老药。上药旅酌切,下药以灼切,二药不同音。 又【唐韵古音】医药之药去声,音效。 又【字汇补】与籞苑之籞同。李正己曰:园亭中药阑,阑卽药,药卽阑,犹言围援,非花药之阑。《汉书宣帝纪》:池药未幸者,假与贫民。凡《汉书》阑入宫禁,阑字多从艹,则药阑字义尤分明也。
荲 【申集上】【艹字部】 荲 【唐韵】耻六切【集韵】敕六切,□音矗。【博雅】荲羊蹄也。【本草】一名东方宿,一名连虫陆。 又【扬子方言郭璞注】葇、荲,菜也。亦苏之种类。 又【说文】陵之切,读若厘。草也。【齐民要术】《字林》云:荲草似冬蓝,蒸食之。考证:〔【博雅】羊蹄莱也。〕 谨照原文改荲羊蹄也。
豆 【申集上】【艹字部】 豆 【广韵】田□切,音豆。【韵会】菽也。《物理论》云:菽者众豆之名,通作豆。 又豆蔲,药名。
荵 【申集上】【艹字部】 荵 【唐韵】而轸切,音忍。【说文】荵冬草。【尔雅释草】蒡,隐荵。【注】似苏有毛,今江东呼为隐荵,藏以为菹,亦可瀹食也。 又上声。【集韵】而振切,音刃。义同。
荷 【申集上】【艹字部】 荷 【唐韵】胡歌切【集韵】【韵会】【正韵】寒歌切,□音何。【尔雅释草】荷,芙渠。【注】别名芙蓉,江东人呼荷。【诗郑风】隰有荷华。【传】荷华,扶渠也。又【陈风】有蒲与荷。【笺】芙渠之茎也。【埤雅】荷,总名也,华叶等名具众义,故以不知为问,谓之荷也。 又【本草】薄荷,茎、叶似荏而长。 又地名。【吴志裴松之传】吴围成阳都尉张乔于扬荷桥。 又【集韵】居何切,音歌。水名,与菏同。注详菏字。 又【广韵】胡可切。【左传昭七年】其子弗克负荷。【注】荷,担也。【论语】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疏】荷,担揭也。【晋书舆服志】八座尚书荷紫,以生紫为袷囊,缀之服外。 又通何。【诗小雅】何蓑何笠。【传】揭也。【释文】河可反。 又【国语补音】负荷之荷亦音河。【嵆康诗】昔蒙父兄祚,少得离负荷。因疏遂成懒,寝迹此山阿。【潘岳诗】位同单父邑,愧无子贱歌,岂能陋微官,但恐沗所荷。 又通苛。【前汉郦食其传】握齱好荷礼。【师古注】荷与苛同,苛细也。 又怨怒声。【通鉴】梁武帝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考证:〔【尔雅释草】荷,芙渠。【注】别名芙蓉,江南人呼荷。〕 谨照原文江南改江东。〔【诗小雅】何蓑何笠。【传】揭也。【笺】何可反。〕 谨照原文笺何可反改释文河可反。
荸 【申集上】【艹字部】 荸 【篇海】蒲没切,音孛。《碎金》云:荸荠,古之□茈也。苗似龙须,根黑色,可食。
荹 【申集上】【艹字部】 荹 【唐韵】薄故切,音捕。【玉篇】牛马草乱藁也。 又【集韵】蓬逋切,音蒲。荹攎,收乱草也。
荺 【申集上】【艹字部】 荺 【唐韵】于敏切,音殒。【尔雅释草】荺,茭。【注】荺,一名茭,谓草根可食者也,亦笋类也。非一种。 又【集韵】于伦切,音筠。藕绍也。考证:〔【尔雅释草】荺茭。【注】荺,一名□〕 谨照原文一名□改一名茭。
荻 【申集上】【艹字部】 荻 【唐韵】徒历切【韵会】亭历切,□音狄。【说文】萑也。【尔雅释草】萧,荻。【注】卽蒿。【战国策】公宫之垣,皆以荻、蒿、苫、楚廧之。【晋书童谣】官家养芦花为荻。 又地名。【前汉功臣表】荻苴侯韩陶。【史记索隐】荻苴,在渤海。 【正字通】《广雅》作藡。
荼 【申集上】【艹字部】 荼 【唐韵】【正韵】□同都切,音涂。【诗邶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传】荼,苦菜也。【大雅】周原膴膴,菫荼如饴。【尔雅释草】荼,苦菜。【疏】一名荼草,一名选,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断之白汁,花黄似菊。 又【诗豳风】采荼薪樗。【又】予所捋荼。【注】荼,萑苕也。 又【诗郑风】有女如荼。【笺】荼,茅秀,物之轻者,飞行无常。【周礼地官掌荼注】荼,茅秀也。【前汉礼乐志】颜如荼,兆逐靡。【应劭曰】荼,野菅白华也。【师古曰】言美女颜貌如茅荼之柔也。荼者卽今所谓蒹锥也。 又【书汤诰】弗忍荼毒。【传】荼毒,苦也。【诗大雅】民之贪乱,宁为荼毒。【疏】荼、毒皆恶物。 又【诗周颂】以薅荼蓼。【孙炎曰】荼亦秽草,非苦菜也。【王肃曰】荼,陆秽。 又【尔雅释木】檟,苦荼。【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作羹飮。【野客丛书】世谓古之荼卽今之茶,不知荼有数种,惟荼檟之荼卽今之茶也。详茶字注。 又【博雅】荼,僭也。 又【扬子方言】倩、荼,借也。【郭注】荼,犹徒也。 又神名。【风俗通】上古之时有神荼、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蔡邕独断】十二月岁竟,乃画荼、垒,幷悬苇索以御凶。 又【唐韵】宅加切【六书正讹】直加切【正韵】锄加切,□音□。义同。 又通舒。【礼玉藻】诸侯荼。【注】读如舒迟之舒。【荀子大略篇】诸侯御荼。【注】古舒字,玉之上圆下方者。【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荆荼是徵。【索隐注】荼,音舒。【唐韵古音】神荼之荼,荼毒之荼,亦□音舒。 又【集韵】时遮切,音闍。【尔雅释草】蔈、荂,荼,卽芀也。 又仓大切,音蔡。【博物记】云南郡荼首,其音为蔡茂,是两头鹿名也,永昌有之。 又【集韵】余遮切,音邪。荼陵,县名,在长沙。 又姓。【通志氏族略】《汉书江都易王传》有男子荼恬。苏林云:荼音琅邪之邪。 又【正韵】商居切,音书。与瑹同。 又【周礼地官】掌荼,徐邈读作羊诸切,音余。 又【集韵】後五切,音戸。亦茅秀也。考证:〔【礼玉藻】荼前诎後。〕 谨按所引非原文句读,谨照原文改诸侯荼。
荽 【申集上】【艹字部】 荽 【唐韵】息遗切【韵会】宣隹切,□音绥。与荾同。胡荽,香菜,张骞使西域得胡荽。【潘岳闲居赋】蓼荽芬芳。【注】荽,香菜。 又【集韵】与萎通。详萎字注。
荿 【申集上】【艹字部】 荿 【集韵】时征切,音成。【类篇】草也。
【戌集中】【阜字部】 【集韵】象吕切,音绪。【玉篇】今作序。【集韵】东西墙也。或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集韵】□力求切,音刘。【玉篇】旗□也。今为旒。【类篇】旌旗之旓。
【戌集中】【隹字部】 【唐韵】【集韵】□於陵切,音膺。【说文】鸟也。从隹,喑省声。【徐锴曰】鹰随人所指□,故从人。【说文】作□。【集韵】或作鹰。余详鸟部鹰字注。
【戌集上】【门字部】 【集韵】【正韵】□时吏切,音侍。寺人,奄官。或从门。 又【集韵】祥吏切,音饲。【说文】廷也。有法度者也。本作寺。【五音集韵】寺者,司也。官之所止有九司。释名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又汉西域白马经来,初止于鸿胪寺,遂取寺名,剏置白马寺。
莀 【申集上】【艹字部】 莀 【玉篇】古文农字,注见辰部六画。 又【集韵】丞眞切,音辰。草多貌。【篇海】作□。
莃 【申集上】【艹字部】 莃 【唐韵】香衣切,音希。【尔雅释草】莃,兔葵。【玉篇】似葵而叶小,壮如藜,有毛。汋啖之滑香。
蒤 【申集上】【艹字部】 蒤 【玉篇】达胡切,音涂。【尔雅释草】蒤,虎杖。【注】似红草而粗大,有细刺,可以染赤。【本草】一名苦杖。又名斑杖、酸杖、大虫杖。 又【尔雅释草】蒤,委叶。【疏】秽草也。
莅 【申集上】【艹字部】 莅 【唐韵】力至切【正韵】力地切,□音利。【韵会】临也。【易明夷】君子以莅众。【书周官】不学墙面,莅事惟烦。 又【谷梁传僖三年】莅者,位也。 又【集韵】力质切,音栗。【司马相如上林赋】藰莅卉歙。【师古注】林木鼓动之声。【韵补】曹植《禹赞》避隐商山,示不敢莅。诸侯向己,乃奉天秩。莅
【集韵】同莅。
莆 【申集上】【艹字部】 莆 【唐韵】方矩切,音府。萐莆,尧时瑞草。 又【正韵】薄胡切,音蒲。地名。【水经注】孔山在莆城西南三十余里。【一统志】莆田,县名,属兴化。 又通蒲。【楚辞天问】咸播秬黍,莆藿是营。
莉 【申集上】【艹字部】 莉 【唐韵】直尼切【集韵】陈尼切,□音墀。姓也。《姓苑》云:淮南人。 又郞奚切,音梨。芘莉,织荆。 又【玉篇】草名。 又音利。茉莉,花名。详茉字注。
庄 【申集上】【艹字部】 庄 〔古文〕□□□□□【唐韵】【集韵】□侧羊切,音装。草盛貌。【六书正讹】艹芽之壮也。 又严也。【论语】临之以庄则敬。 又【韵会】盛饰也。 又【左传襄二十八年】得庆父之木百车于庄。【注】庄,六轨之道。【尔雅释宫】六达谓之庄。 又田舍也。【通鉴史照释文】唐置庄宅使。【胡三省注】盖主庄田及外舍之事。 又【公羊传定八年】矢著于庄门。【注】庄门,孟氏之门名。 又姓。【通志氏族略】楚庄王之後,以谥为氏,楚有大儒曰庄周。 又【云南通志】海贝一枚,土人谓之庄。 又【篇海】侧亮切,音壮。恭也。【说文】作壮。【干禄字书】通作荘。俗作庄,非。考证:〔【干禄字书】通作庄。〕 谨照原文庄改荘。
莋 【申集上】【艹字部】 莋 【集韵】秦昔切,音籍。【玉篇】茹草也,或作葃。 又【广韵】在各切【类篇】【韵会】【正韵】疾各切,□音昨。地名。【前汉地理志】越巂郡定莋。 又山名。【越绝书】莋碓山,故为鹤阜山。禹游天下,引湖中柯山置之鹤阜,更今名。 又【水经注】夷桥亦曰莋桥。
莌 【申集上】【艹字部】 莌 【唐韵】徒活切,音夺。【尔雅释草】离南,活莌。【疏】离南,一名活莌。【山海经】又名□脱。郭注:生江南,高丈许,零陵人植而日灌之,以为树。【广韵】活莌,大叶,茎中有瓤,正白。考证:〔【山海经】又名□脱,生江南。〕 谨照原文寇脱下增郭注二字。
莍 【申集上】【艹字部】 莍 【唐韵】巨鸠切【集韵】【韵会】渠尤切,□音求。【说文】茮榝,实里如表者。【尔雅释木】椒、榝丑,莍。【注】茱萸子聚生成房貌。考证:〔【尔雅释草】椒榝丑莍。〕 谨照原书释草改释木。
莎 【申集上】【艹字部】 莎 【唐韵】【集韵】【韵会】苏禾切【正韵】桑何切,□音唆。草名。【说文】薃侯也。一名侯莎。【尔雅翼】茎叶似三棱,根周匝多毛,谓之香附子。一名雀头香。【博雅】地毛,莎也。 又木名。【广韵】似桄榔,其树出面。 又【前汉冯奉世传】莎车王万年。【注】莎车,国名。 又亭名。【水经注】莎泉南流,水侧有莎泉亭。 又【集韵】师加切,音沙。虫名。【诗豳风】六月莎鸡振羽。 又宣佳切,音绥。挼莎,以手切摩也。【礼曲礼】共饭不泽手。【疏】泽谓挼莎。又摩莎洓之,出其香汁。 又【韵补】莎草之莎,叶音绥。【马融广成颂】鎭以瑶台,纯以金堤,树以蒲柳,被以绿莎。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观古作□。注详见部十八画。
莏 【申集上】【艹字部】 莏 【唐韵】苏禾切,同莎。【玉篇】手挼莏也。【诗周南疏】《阮孝绪字略》云:烦润犹挼莏也。【黄庭坚诗】挼莏残菊更传杯。○按《集韵》又作宣为切,音与莎异,而捼莏义同。考挼、莏二字本叠韵,支、歌二韵俱互见,挼字在支韵,则莎音绥,在歌韵则当为莎。又按莏卽挲字,应归手部,然唐人已收艹部,今仍两部互见。
莑 【申集上】【艹字部】 莑 【广韵】【集韵】□敷容切,音丰。草芽始生。【说文】籀文蓬字。
【丑集上】【口字部】 【广韵】【集韵】□千结切,音切。【玉篇】小语。 又【集韵】与□同,正言也。亦作察。 又【集韵】【类篇】□初戛切,音察。小声。 又【集韵】子例切,音祭。【玉篇】小语。
【丑集上】【口字部】 【集韵】胡公切,音洪。【玉篇】声。【集韵】本作。与叿同,大声也。
莒 【申集上】【艹字部】 莒 【唐韵】【正韵】居许切【集韵】苟许切,□音举。草名。【说文】齐谓芌为莒。 又国名。【春秋隐二年】莒人入向。【注】莒国,今城阳莒县。 又莒父,鲁下邑。【论语】子夏为莒父宰。 又姓。【史记秦本纪】秦之先为嬴姓,其後分封,以国为姓,有莒氏。
莓 【申集上】【艹字部】 莓 【广韵】莫杯切【集韵】【正韵】谟杯切【韵会】谋杯切,□音枚。【类篇】草名。【尔雅释草】葥,山莓。【注】今之木莓也。【齐民要术】莓草,实亦可食。 又【韵会】苔也。【杜甫诗】随意坐莓苔。 又【广韵】莓莓,美田也。【左思魏都赋】兰渚莓莓。【注】草靑苍也。○按莓《说文》作苺,亦作□,《正字通》合为一。今依《尔雅》诸经典分载。
莔 【申集上】【艹字部】 莔 【广韵】武庚切【集韵】眉耕切【韵会】眉甍切【正韵】眉庚切,□音盲。【尔雅释草】莔,贝母。【注】根如小贝,圆而白,华、叶似韭。【张衡西京赋】王刍莔台。【蔡邕述行赋】布□菼与台莔兮。 又与蝱通。【尔雅疏】诗云言采其蝱。陆玑曰:蝱,今药草贝母也。 又【唐韵古音】武郞切【韵补】谟郞切,□音芒。义同。 又【广韵】许讫切,音迄。吴孙休长子字。考证:〔【蔡邕述行赋】□菼与台莔兮。〕 谨照原文□菼上增布字。
莕 【申集上】【艹字部】 莕 【说文】同荇。详荇字注。 又【类篇】戸黯切,音豏。义同。
蔛 【申集上】【艹字部】 蔛 【唐韵】胡谷切,音縠。【集韵】石蔛,药草也。【本草】蔛草,一名蔛莱,一名蔛荣。
【巳集上】【水字部】 【字汇】与淑同。
蒶 【申集上】【艹字部】 蒶 【集韵】符分切,音坟。【类篇】蒶薀,蕴积也。【王褒九怀】蒶蕴兮□黑。
蒷 【申集上】【艹字部】 蒷 【集韵】同芸。
蓵 【申集上】【艹字部】 蓵 【集韵】疾叶切,音捷。【类篇】编草障戸。 又与杂同。
蒸 【申集上】【艹字部】 蒸 【唐韵】煮仍切,音烝。【说文】折麻中干也。【诗小雅】以薪以蒸。【笺】粗曰薪,细曰蒸。【周礼天官甸师】帅其徒以薪蒸,役外内饔之事。【疏】自然小者曰蒸也。 又众也。【诗大雅】天生蒸民。又地名。【吴越春秋】吴王召公孙圣,使门人提之蒸丘。 又通烝。【尔雅释天】冬祭曰蒸。【注】进品物也。 又【类篇】诸应切,音证。气之上达也。【列子注】温蒸同乎炎火,音去声。【潘尼苦雨赋】气触石而结蒸,云肤合而仰浮。 【群经音辨】蒸,经典蒸祭之蒸多去草,以此为薪蒸。考证:〔【周礼天官甸师】帅其徒,以薪蒸役内外饔之事。【注】自然小者曰蒸也。〕 谨照原文内外改外内。注改疏。
蒹 【申集上】【艹字部】 蒹 【唐韵】古甜切【正韵】古嫌切,□音兼。【说文】雚之未秀者。【诗秦风】蒹葭苍苍。【传】蒹,薕也。【疏】似雚而细,高数尺。陆玑云:水草,坚实,牛食之令牛肥强,靑、徐州人谓之蒹。考证:〔【诗秦风】蒹葭苍苍。【疏】靑徐州人谓之帘。〕 谨照原文帘改蒹。
【戌集上】【金字部】 音未详。【唐书车服志】景龙中,腰带垂头於下,名尾,取顺下之义。【宋志】尾,卽今之鱼尾。
蒺 【申集上】【艹字部】 蒺 【唐韵】秦悉切,音疾。【韵会】蒺,药草。【本草】蒺,疾也。其刺伤人甚疾而利也。
蒻 【申集上】【艹字部】 蒻 【唐韵】而灼切,音弱。【说文】蒲子,可以为平席。【徐曰】按蒻蒲下入泥,白处卽根,上初生萌叶时壳也。【书顾命】敷重底席。【注】底,蒻苹也。 又蒟蒻,菜名。【左思蜀都赋】其圃则有蒟蒻茱萸。【注】蒻,草也。【古今注】扬州人谓蒻为班杖,不知食之。 又【集韵】昵角切,音搦。□蒻,豆也。
苍 【申集上】【艹字部】 苍 〔古文〕□□【唐韵】七冈切【正韵】千刚切,□音仓。【说文】草色也。【易说卦传】震为苍筤竹。【临川吴氏注】苍,深靑色。【诗王风】悠悠苍天。【礼玉藻】大夫佩水苍玉。【疏】似水之苍而杂有文。 又【博雅】茂也。【书益稷篇】至于海隅苍生。【传】苍苍然生草木。 又老也。【诗秦风】蒹葭苍苍。【释文】物老之状。 又【前汉陈胜传】苍头。【注】士卒靑帛巾。 又【纲目集览】苍黄,急遽貌。 又姓。【通志氏族略】苍氏。【注】《风俗通》云:八恺,苍舒之後。 又【韵会】采朗切,仓上声。莽苍,寒状。一曰近郊之色。【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唐书韦述传】苍卒奔逼。【白居易诗】寒销春苍茫。 亦作仓。【礼月令】驾仓龙,服仓玉。【史记萧望之传】仓头庐儿。 【直音】作苍。苍字从艹作。考证:〔【书益稷谟】至于海隅苍生。〕 谨照益稷不称谟,谟改篇。
蒾 【申集上】【艹字部】 蒾 【集韵】绵批切,音迷。荚蒾,草名。【诗疏】一名挈橀。【本草】一名羿先,叶似楡,子两两相对。详荚字注。
蒿 【申集上】【艹字部】 蒿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呼高切,好平声。【说文】菣也。【诗小雅】食野之蒿。【传】蒿,菣也。【礼月令注】蒿亦蓬萧之属。【尔雅释草】蘩之丑,秋为蒿。【注】春时各有种名,至秋老成,通呼为蒿。【陆佃诗疏】蒿,草之高者。 又焄蒿,气蒸出貌。【礼祭义】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 又耗也。【楚语】使民蒿焉。 又【庄子騈拇篇】今之君子蒿目而忧世之患。【注】蒿易栖尘,喩君子眯眼尘中也。 又地名。【谷梁传桓十五年】公会齐侯于蒿。 又姓。【通志氏族略】蒿氏。【注】见《姓苑》。 又【韵会】呼侯切,读齁。【易林】坚冰黄鸟,常哀悲愁。不见白粒,但见藜蒿。 又【篇海】与藳同。◎按蒿名类甚多,《正字通》载篓蒿、芗蒿等,今皆删去。详蒌、芗等本字注。
荪 【申集上】【艹字部】 荪 【唐韵】思浑切【正韵】苏昆切,□音孙。【玉篇】香草也。【楚辞九歌】荪桡兮兰旌。【司马相如上林赋】葴蒋若荪。【韵会】陶隐居云:溪荪,极似石菖蒲,而叶无脊。 【集韵】或作,或作荃。【类篇】又作□、□。
蓁 【申集上】【艹字部】 蓁 【唐韵】【正韵】侧诜切【集韵】【韵会】缁诜切,□音臻。【说文】草盛貌。【诗周南】其叶蓁蓁。 又积聚之貌。【楚辞招】蝮蛇蓁蓁。 又水名。【水经注】蓁水发源蓁谷。 又【集韵】资辛切,音津。首戴物貌。【尔雅释训】蓁蓁,戴也。 又锄臻切。与榛通。木丛生也。或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说文长笺】与□同。
【午集下】【石字部】 【广韵】七内切【集韵】取内切,□音倅。磑也。 又【五音集韵】楚怀切。也。
蓂 【申集上】【艹字部】 蓂 【唐韵】莫经切,音冥。蓂荚,瑞草。尧时生于庭。【玉篇】历得其分度则蓂荚生于阶,月一日一荚生,十六日一荚落。 又思蓂子,药名。【炮炙论】思蓂子,味苦,煎之有涎。 又【广韵】【正韵】□莫狄切,音觅。【尔雅释草】菥蓂,大荠。【张衡南都赋】菥蓂竽瓜。
蓃 【申集上】【艹字部】 蓃 【集韵】疏鸠切,音搜。蓃莍,椒子聚生成房貌。 又与薮通。 又【类篇】双雏切。义同。
蓄 【申集上】【艹字部】 蓄 【唐韵】丑六切【集韵】敕六切,□音矗。积也。【篇海】聚也,藏也。【诗邶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笺】蓄,聚美菜。 又【晋语】蓄力一纪,可以远矣。【注】蓄,养也。 又【广韵】许六切,音荲。义同。【韵会】或作稸。【集韵】或作□、□。 又【通志六书略】通作畜。畜,田畜也,而为畜聚之畜,借音不借义。◎按《广韵》《集韵》俱云:蓄,冬菜。而《正字通》以为□蹄菜,非是。
席 【申集上】【艹字部】 席 【唐韵】祥易切【韵会】【正韵】祥亦切,□音夕。【说文】广多也。【尔雅释诂】席,大也。【诗郑风】缁衣之席兮。 又【王应麟诗考】席,储也。 又席具草。【述异记】一名塞路,生北方。古诗云:千里席具草。 又与荐席之席通。 又【毛诗古音考】音芍,叶敝予。又改作兮韵。
蓔 【申集上】【艹字部】 蓔 【集韵】以绍切,音苭。草貌。 又【类篇】与同。
蓕 【申集上】【艹字部】 蓕 【集韵】涓惠切,音桂。草名。
蚐 【申集中】【虫字部】 蚐 【集韵】规伦切,音钧。【类篇】虫名,马也。
蓇 【申集上】【艹字部】 蓇 【唐韵】【类篇】□古忽切,音骨。【玉篇】不实草。【山海经】嶓冢之山有草焉,黑华而不实,名曰蓇容,食之使人无子。
蓈 【申集上】【艹字部】 蓈 【集韵】卢当切,音郞。【说文】禾粟之米生而不成者谓之蕫蓈。 或作稂。
蓉 【申集上】【艹字部】 蓉 【唐韵】【集韵】□余封切,音容。【说文】芙蓉也。【屈原离骚】集芙蓉以为裳。【注】芙蓉,莲华也。 又【韵会】木芙蓉,一名拒霜花,一名木莲。 又【韵补】于方切,音王。【徐干七喩】悬明珠于长韬,烛宵夜而为阳。元鬓拟于元雾,艳色过乎芙蓉。
蓊 【申集上】【艹字部】 蓊 【唐韵】【正韵】□乌红切,音翁。【博雅】蓊薹也。【韵会】草华之茎,细叶丛出者为蓊薹。 又【集韵】邬孔切,翁上声。蓊鬰,草木盛貌。【张衡西京赋】郁蓊薆薱。 又【韵会】草名。可染黄。 又【韵补】乌光切,音汪。【道藏歌】司命保算,丹书南昌。解枝七元,腐骨更蓊。
盖 【申集上】【艹字部】 盖 〔古文〕□【唐韵】古太切【韵会】居太切,□音丐。苫也。【左传襄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注】白茅,苫也,今江东呼为盖。 又掩也。【书蔡仲之命】尔尚盖前人之愆。 又覆也。【关尹子八筹篇】其高无盖。 又车盖。【周礼冬官考工记】输人为盖以象天,崇十尺。 又语辞。【诗小雅】谓天盖高,谓地盖厚。 又【广韵】胡□切,音盍。亦苫盖也。【集韵】靑齐人谓蒲席曰蒲盖。 又通盍,何不也。【礼檀弓】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 又【正韵】古沓切。地名。【孟子】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注】盖,齐下邑也。【前汉地理志】泰山郡盖。 又姓。【前汉曹参传】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又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 又【韵补】居气切,叶音旣。【宋玉高唐赋】霓为旌,翠为盖,风起而止,千里而逝。
蓌 【申集上】【艹字部】 蓌 【集韵】【韵会】□祖卧切,音挫。【礼曲礼】介者不拜,为其拜而蓌拜。【注】蓌拜失容节,犹诈也。 又【礼疏】侧驾切,音诈。【韵会】助驾切,音乍。【集韵】祖对切,音晬。义□同。
蓍 【申集上】【艹字部】 蓍 〔古文〕□【唐韵】式之切【正韵】申之切,□音尸。【诗曹风】浸彼苞蓍。【传】蓍草也。【说文】蒿属,《易》以为数。天子蓍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白虎通】蓍之言耆也,阳之老也。【易系辞】蓍之德,圆而神。【韩诗外传】孔子出游,妇人中泽而哭,孔子问焉,曰:乡者刈蓍薪,亡我蓍簪。 又【集韵】蒸夷切,音脂。义同。
蓎 【申集上】【艹字部】 蓎 【唐韵】徒郞切,音唐。草名。【广韵】蓎、蒙,女萝。【尔雅】作唐。
蓏 【申集上】【艹字部】 蓏 【唐韵】郞果切,音裸。【易说卦传】艮为果蓏。【周礼天官甸师】共野果蓏之属。【前汉食货志注】应劭曰:木实曰果,草实曰蓏。张宴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臣瓒曰:木上曰果,地上曰蓏。【晋书天文志】织女星主果蓏。
蓐 【申集上】【艹字部】 蓐 【唐韵】而蜀切【韵会】如欲切,□音辱。【说文】陈草复生繁缛也。 又【篇海】犹蚕蔟也。 又荐也。【礼少仪】《注》:茵著,蓐也。【尔雅释器】蓐谓之兹。【注】《公羊传》属负兹。兹者,蓐席也。 又马藉草曰蓐。【周礼夏官圉师】春除蓐衅厩,始牧。【注】蓐,马兹也。马旣出而除之。 又【博雅】厚也。 又【礼月令】孟秋,其神蓐收。【左传注】秋物摧蓐而可收也。 又国名。【左传昭元年】沈、姒、蓐、黄。【注】四国台骀之後。 又姓。见【氏族略】。考证:〔【礼少仪】茵者蓐也。〕 谨照原文少仪下增注字。者改著。
【子集中】【人字部】 【玉篇】他代切,同态。【说文】态或从人作。
蜅 【申集中】【虫字部】 蜅 【唐韵】方矩切【集韵】匪父切,□音甫。小蟹。【玉篇】蜅,觜蟹也。 又奉甫切,音父。义同。 又【广韵】薄胡切,音蒲。蛤蜅也。
【酉集下】【车字部】 【玉篇】莫斌切,音民。车伏兔也。 又车辋也。【释名】车辋曰。,绵也。绵连其外也。
【戌集上】【门字部】 【广韵】绵婢切【集韵】母婢切,□音弭。【广韵】力褊。【集韵】褊狭也。一曰智少力劣而争。【博雅】,弱也。 又【广韵】奴礼切【集韵】乃礼切,□音祢。义同。 【集韵】或作□。
蓑 【申集上】【艹字部】 蓑 〔古文〕□□【唐韵】苏和切,音莎。【玉篇】草衣也。【诗小雅】何蓑何笠。【传】蓑所以备雨。 又【韵会】覆也。【公羊传定元年】仲几之罪,何不蓑城也。【注】不以蓑苫城也。 又【唐韵古音】初危切,音摧。【郭璞山海经注】蓑,辟雨之衣也,音催。 又【集韵】苏回切,音毸。华蕊下垂貌。【张衡南都赋】敷华蕊之蓑蓑。 又苏煎切,音暹。【郭璞山海经赞】江疑所居,风云是潜。兽有獓□,毛如披蓑。
蓒 【申集上】【艹字部】 蓒 【唐韵】【集韵】□虚言切,音掀。蓒芋,□草也。【尔雅】作轩。
蓓 【申集上】【艹字部】 蓓 【唐韵】薄亥切,音倍。蓓蕾,始华也。 又【玉篇】黄蓓,草名。 又部凂切,音琲。义同。
蓝 【申集上】【艹字部】 蓝 【唐韵】鲁甘切,音篮。染靑草也。【诗小雅】终朝采蓝。【周礼地官掌染草注】染草蓝、蒨,象斗之属。【通志】蓝三种:蓼蓝染绿,大蓝如芥染碧,槐蓝如槐染靑。三蓝皆可作淀,色成胜母,故曰靑出於蓝而靑於蓝。 又【古今注】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 又【说文】瓜苴也。 又【酉阳杂俎】蓝蛇,首有毒,尾能解毒,南人以首合药,谓之蓝药。 又鸟名。【尔雅释鸟】秋鳸,窃蓝。【注】窃蓝,靑色。 又滥也。【大戴礼】文王官人,蓝之以乐,以观其不宁。 又地名。【晋语】三卿宴于蓝台。 又山名。【水经注】新河出令支县之蓝山。 又水名。【杜甫诗】蓝水远从千落。 又【纲目集览】伽蓝,梵语,犹中华言众园。 又姓。【通志氏族略】战国时中山大夫蓝诸。 又通褴。【傅□诗】整此蓝缕衣。考证:〔又鉴也。〕 谨照大戴礼注鉴改滥。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此两切,音抢。竹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所戢切,音涩。见足也。
蓟 【申集上】【艹字部】 蓟 【唐韵】古谊切【集韵】【正韵】吉诣切,□音计。【说文】芺也。【尔雅释草】芺,蓟。【疏】蓟生山中者名朮,其生平地而肥大於众者名杨枹蓟,今呼为马蓟。 又地名。【礼乐记】封黄帝之後于蓟。【注】今涿郡蓟县。 又姓。【神仙传】蓟子训,齐人。 【五经文字】从角者讹。葪。
蓠 【申集上】【艹字部】 蓠 【唐韵】吕支切【韵会】邻知切,□音离。【说文】江蓠蘼芜。【尔雅注】楚谓之蓠,晋谓之,齐谓之茝。【司马相如上林赋】被以江蓠。 又【淮南子秦族训】蓠先稻熟,而农夫薅之者,不以小利害大获。【注】蓠,水稗也。 又藩蓠。【前汉陈涉项籍传赞】筑长城而守藩蓠。 又【唐韵古音】音罗。《离骚》又况揭车与江蓠。叶上华字。
蓥 【戌集上】【金字部】 蓥 【唐韵】乌定切【集韵】【韵会】萦定切,□音莹。【说文】器名也。【正字通】磨金器令光泽也。 又【广韵】饰也。 又【博雅】磨也。 又【广韵】余倾切【集韵】惟倾切,□音营。采铁也。 又【集韵】悬扃切,音荧。磨也。一曰器也。 又【字汇补】人名。唐有孙蓥。 又【集韵】畎迥切,音熲。冶器,以金为之。 又【集韵】於丁切,音嫈。又【五音集韵】乌茎切,音罂。义□同。
蓦 【亥集上】【马字部】 蓦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莫白切,音陌。【说文】上马也。又超越也。今俗犹言蓦越蓦忽。【李贺诗】烟底蓦波乘一叶。 又【集韵】莫驾切,音禡。登也。
【午集中】【目字部】 【广韵】虚郭切【集韵】忽郭切,□音霍。【玉篇】惊视也。【扬雄蜀都赋】茏睢兮罧布列。 【集韵】或作矐。
菘 【申集上】【艹字部】 菘 【唐韵】息弓切【集韵】思融切,□音嵩。【玉篇】菜名。【南史周顒传】秋末晚菘。【埤雅】菘性隆冬不雕,四时长见,有松之操,故其字会意。【集韵】或作□、蘴。
菙 【申集上】【艹字部】 菙 【唐韵】时髓切,音捶。木名,荆也。【周礼春官菙氏注】燋焌用荆菙之类。【疏】掌共燋契也。【韵会】有捶氏共菙以灼龟。
菚 【申集上】【艹字部】 菚 【集韵】仕谏切,音輚。【类篇】草名。【五音篇海】士谏切,音栈。草名。
菛 【申集上】【艹字部】 菛 【集韵】俗虋字。菛苳,药名,今省作门。
菜 【申集上】【艹字部】 菜 【唐韵】【集韵】□仓代切,音縩。【说文】草之可食者。【增韵】蔬也。【礼月令】仲秋,趣民务畜菜。【仪礼士昏礼】妇入三月乃奠菜。【灵枢经】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又【礼王制】民无菜色。【注】食菜之饥色。 又七计切。【东方朔七谏】西施媞媞而不得见兮,嫫母勃屑而日侍。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虫不知徒乎葵菜。 又【韵会】与采通。【汉孔耽□】躬菜菱蕅。
菮 【申集上】【艹字部】 菮 【韵会】居行切,音庚。【篇海】草名。
萔 【申集上】【艹字部】 萔 【韵学集成】同苕。
菝 【申集上】【艹字部】 菝 【集韵】蒲八切,音拔。【玉篇】菝葀,瑞草。 又【博雅】菝挈,狗脊也。【本草】菝葜,犹□也。□,短也。茎蔓坚强短小,故名。【广韵】根可作飮。 又【唐韵古音】蒲内切,同萆。菝葜,《礼记月令》作萆挈。
□ 【备考】【未集】【糸字部】 □ 【篇韵】音手。
菟 【申集上】【艹字部】 菟 【唐韵】汤故切,音兔。【玉篇】菟丝,草名。【山海经注】菟丘,菟丝也。 又【尔雅释草】蔩,菟瓜。【注】菟瓜似土瓜。 又【本草】菟葵,苗如石龙芮而叶光泽,花白似梅。 又【急就篇注】伏苓一名伏菟。 又与兔通。【楚辞天问】厥利惟何,而顾菟在腹。【前汉贾山传】上覆飞鸟,下不见伏菟。 又【集韵】同都切,音徒。楚人谓虎为於菟。 又【韵会】飞菟,神马名。 又【左传隐十一年】使营菟裘,吾将老焉。【注】菟裘,在泰山梁父县南,鲁邑也。【前汉地理志】□菟郡。 又【潜夫论】菟裘,嬴姓也。
菠 【申集上】【艹字部】 菠 【集韵】逋禾切,音皤。【玉篇】菠薐,菜名。【本草注】《刘禹锡嘉话录》云:菠薐,种自西国,有僧将其子来,云是颇陵国之种,语讹为菠薐耳。李时珍曰:按《唐会要》云:太宗时尼波维国献菠薐菜,类红蓝,卽此也。
葹 【申集上】【艹字部】 葹 【唐韵】式支切【正韵】申之切,□音施。【玉篇】卷葹草,拔心不死。【屈原离骚】薋菉葹以盈室兮。 又【增韵】豆属。
菡 【申集上】【艹字部】 【唐韵】胡感切,音颔。【说文】菡萏。【徐曰】菡,犹含也,未吐之意。【诗陈风】彼泽之陂,有蒲菡萏。【尔雅释草】荷,芙蕖,其华菡萏。◎按《说文》作,《六书正讹》云:俗作菡,非。然考经文皆作菡,《六书正讹》之说太泥。
菢 【申集上】【艹字部】 菢 【唐韵】薄报切,音暴。【直音】覆也。【集韵】鸟伏卵也。【韩愈诗】鹤翎不天生,变化在啄菢。 【韵会】或作苞。
菣 【申集上】【艹字部】 菣 【唐韵】【集韵】□去刃切,音臤。【尔雅释草】蒿菣。【注】今人呼靑蒿香中炙啖者为菣。又荆楚闲谓蒿为菣。【又】蔚,牡菣。【疏】蔚卽蒿之雄无子者。 又苦甸切,牵去声。义同。考证:〔【尔雅释草】蔚,牡菣。【注】蔚卽蒿之雄无子者。〕 谨照原文注改疏。
菤 【申集上】【艹字部】 菤 〔古文〕□【唐韵】居转切【集韵】古转切,□音卷。【尔雅释草】菤耳,苓耳。详苓字注。本作卷。【诗周南】采采卷耳。
【午集中】【白字部】 【字汇】同耀。出广说志。
菥 【申集上】【艹字部】 菥 【唐韵】先击切,音析。【尔雅释草】菥蓂,大荠。【博雅】菥蓂,马辛也。【张衡南都赋】菥蓂芋瓜。又【集韵】相支切,音斯。【玉篇】葴菥草,似燕麦。【司马相如子虚赋】其高燥则生葴菥苞荔。
菦 【申集上】【艹字部】 菦 【集韵】渠巾切,音勤。【说文】菜,类蒿。《周礼》有菦菹。 又【玉篇】【唐韵】居隐切,音谨。【集韵】戸代切,音瀣。义□同。
【戌集上】【金字部】 【集韵】於袁切,音鸳。【玉篇】锄头曲铁。
【备考】【戌集】【金字部】 【篇海类编】同鈂。
菨 【申集上】【艹字部】 菨 【唐韵】卽叶切,音接。【玉篇】莕菨,水草,可食。【集韵】引《说文》云菨余也。丛生水中,叶在茎端,江东呼为莕。《韵会》云《诗》《传》作接余。 又【类篇】色甲切。同翣。棺羽饰也。
菩 【申集上】【艹字部】 菩 【唐韵】薄亥切,音倍。【说文】草也。【齐民要术】凡榖田,二月上旬及麻菩杨生种者为上时。 又【九经考异】《易》丰其蔀。郑□作菩,小席也。 又【广韵】蒲北切,音匐。义同。 又房久切,音阜。香草。【周礼夏官大驭注】以菩刍棘柏为神主。 又【玉篇】薄胡切,音蒲。菩提,树名。【酉阳杂俎】树出摩伽陀国。又【柳宗元无姓和尚□注】佛书云:菩提萨埵,言觉有情也,从□称菩萨。【纲目集览】《释典》:菩之为言了也。
【午集下】【石字部】 【字汇补】口骨切,音窟。用心也。
□ 【备考】【未集】【米字部】 □ 【篇海类编】音腰。
菪 【申集上】【艹字部】 菪 【正韵】徒浪切,音宕。【玉篇】莨菪子。 又菜中有水莨菪。【张仲景金匮要略】叶圆而光,有毒,悮食令人狂乱,甘草汁解之。【史记】作□。
菫 【申集上】【艹字部】 菫 〔古文〕□□□□【唐韵】【集韵】□居隐切,音谨。【诗大雅】菫荼如饴。【传】菫,菜也。【礼内则】菫荁枌楡,免薧滫瀡以滑之。【注】冬用菫,夏用荁。【尔雅释草】苦菫。【注】今菫葵也。 又【集韵】渠吝切,音觐。【类篇】药名,乌头也。【尔雅释草】芨菫草。【注】卽乌头也,江东呼为菫。【庄子徐无鬼】药也,其实菫也。又【淮南子说林训】蝮蛇螫人,傅以和菫,卽愈。【注】和菫,毒药。 又赤菫,山名。【越绝书】赤菫之山,破而出锡。○按菫字有三音,上、去二音从艹,入艹部,其平声音芹,《说文》训黏土从革,省从土。另详土部。《说文》堇,黏土。菫俗作堇。
菬 【申集上】【艹字部】 菬 【唐韵】昨焦切,音樵。【说文】草也。 又【集韵】止少切,音沼。【玉篇】菬子,药也。
菷 【申集上】【艹字部】 菷 【玉篇】同帚。
菭 【申集上】【艹字部】 菭 【集韵】澄之切,音治。说文,菭蘠,草名。 又【广韵】直尼切,音墀。水衣也。 又与苔通。【前汉外戚传】华殿尘兮玉阶菭,中庭萋兮绿草生。【颜注】菭音台,水气所生。
华 【申集上】【艹字部】 华 〔古文〕【唐韵】戸花切【集韵】胡瓜切,□音划。【书舜典】重华协于帝。【传】华谓文德。 又【礼檀弓】华而睆。【疏】凡绘画,五色必有光华,故曰华画也。 又【广韵】草盛也。 又粉也。【曹植洛神赋】铅华弗御。 又发白也。【後汉陈蕃传】蹇谔之操,华首弥固。 又华林,园名。【魏志】芳林园卽今华林园。 又地名。【战国策】说赵王于华屋之下。【史记秦本纪注】华阳,地名。【吴志孙皓传】皓举大众出华里。 又【水经注】河水东南径华池。 又华表。【古今注】尧设诽谤木,今之华表。 又星名。【晋书天文志】大帝九星曰华盖。 又【韵会】胡化切,音话。【书禹贡】至于太华。【尔雅释山】华山,为西岳。 又姓。【潜夫论】华氏子,姓也。【通志氏族略】宋戴公子者,食采于华,因氏焉。 又【司马相如上林赋】华枫枰栌。【注】华皮可以为索。 又【集韵】呼瓜切,音哗。【礼曲礼】为国君者华之。【注】华,中裂之,不四拆也。【尔雅释木】瓜曰华之。 又与花同。【尔雅释草】华,荂也。【扬子方言】齐楚之闲或谓之华,或谓之荂。【佩觿集】华有戸瓜,呼瓜二翻,俗别为花。 又【韵补】呼戈切。【边让章华赋】体迅轻鸿,荣曜春华。进如浮云,退如激波。 又胡戈切。【徐锴说文系传】华,本音和,故今人谓华表为和表。【枣据诗】矫足登云阁,相伴步九华。徙倚凭高山,仰攀桂树柯。 又【诗本音】灼灼其华。【注】音敷。【考】《诗》如常棣之华,颜如舜华,维常之华,□叶车韵。隰有荷华,叶下都韵。黍稷方华,叶下途韵,凡七见,皆读敷。又【唐韵古音】亦音敷。郭璞曰:江东谓华为敷。陆德明曰:古读华如敷,不独江东也。汉光武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必得阴丽华。 又【韵会】苦蛙切【正韵】枯瓜切,□音夸。不正也。 或作蕐。详字注。又作□。考证:〔【礼檀弓】华而晥。〕 谨照原文晥改睆。〔【诗本音】灼灼其华。【注】音敷。【考】诗如棠棣之华。〕 谨照原文棠改常。
秙 【午集下】【禾字部】 秙 【集韵】苦故切,音库。秙禾不实也。
蕍 【申集上】【艹字部】 蕍 【唐韵】羊朱切【集韵】容朱切,□音俞。【尔雅释草】蕍,蕮。【注】今泽蕮。又【尔雅释草】蕍、芛、葟,华荣。【注】蕍亦华之貌。
菰 【申集上】【艹字部】 菰 【唐韵】古胡切。【博雅】菰,蒋也。其米谓之胡。【西京杂记】菰之有米者长安人谓之雕胡,有首者谓之绿节。 又地名。【吴志孙亮传】诸葛诞别将于菰陂。 又借作孤。【汉校官碑】履菰竹之廉。【集韵】同苽。详苽字注。考证:〔【博雅】菰蒋也,其米谓之胡菰。〕 谨照原文胡下省菰字。
菱 【申集上】【艹字部】 菱 〔古文〕□【唐韵】同菱。
菲 【申集上】【艹字部】 菲 【集韵】妃尾切【正韵】敷尾切,□音斐。菜名。【说文】芴也。【诗邶风】采葑采菲。【疏】郭璞曰:菲草生下湿地,似芜菁,华紫赤色,可食。 又【论语】菲飮食而致孝乎鬼神。【何晏注】薄也。 又【扬子方言】菲惄怅也。 又【集韵】父沸切,音狒。义同。 又与屝通。【礼曾子问】不杖、不菲、不次。【注】菲,草履。【前汉刑法志】菲履赭衣而不纯。 又【集韵】芳微切,音霏。草茂貌。【广韵】芳菲也。 又【博雅】菲菲,香也。【司马相如上林赋】郁郁菲菲。 又【扬子太□经】白黑菲菲。【注】杂也。【後汉梁鸿传】志菲菲兮升降。【注】高下不定也。考证:〔【後汉梁鸿传】志菲菲于升降。〕 谨照原文于改兮。
【午集中】【目字部】 【唐韵】敕鸠切【集韵】丑鸠切,□音抽。【说文】眣也。本字。 又【集韵】丑交切,音。目不正也。 又【广韵】土刀切【集韵】他刀切,□音韬。【类篇】目不明也。一曰目通白也。【字汇补】目重睑也。○按《杨氏古音》唐小说,术士相裴夫人,目而缓,主淫。俗误作修长之修,非。□,同。
【子集下】【力字部】 【唐韵】扶沸切【集韵】父沸切,□肥去声。【玉篇】勇壮也。【集韵】武勇貌。又【集韵】平秘切,音备。【博雅】挟也。一曰壮也。本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章移切,音支。【类篇】《字林》纤□,挽舟绳。
【卯集上】【心字部】 同忍。
菳 【申集上】【艹字部】 菳 【唐韵】去金切,音钦。草名。似蒿,菳荃也。 又【集韵】居吟切,音今。菳草。 又同芩。
庵 【申集上】【艹字部】 庵 〔古文〕葊【唐韵】【集韵】□乌含切,音谙。【韵会】庵闾,草名。【司马相如子虚赋】庵闾轩于。【注】庵闾,蒿也。【本草】此草老茎可以盖覆庵闾,故名。【北史景穆恭皇后传】太后常以体不安服庵闾子。 又庵罗,果名。【本草】又名庵摩罗伽果。【谢灵运山居赋】企坚固之贞林,希庵罗之芳园。 又【玉篇】倚廉切,音淹。义同。 又【韵会】乌绀切,音暗。【左思蜀都赋】茂八区而庵蔼。【正韵】庵蔼,翳荟也。 又上声,乌感切,音黯。义同。 又【类篇】同蓭。【正字通】本作庵,省作庵。庵字原从□,不从奄作。
菵 【申集上】【艹字部】 菵 【唐韵】文两切,音网。菵草。【本草注】似燕麦。【尔雅翼】菵米,可以为饭,生水田中,《尔雅》所谓皇守田也。
菶 【申集上】【艹字部】 菶 【唐韵】边孔切,音琫。【说文】草盛貌。【博雅】菶菶,茂也。【诗大雅】菶菶萋萋。【疏】梧桐之貌也。 又【玉篇】多实也。 又【韵会】蒲蒙切,音蓬。义同。 又【集韵】同□。
菸 【申集上】【艹字部】 菸 【集韵】衣虚切,音於。【说文】□也。【博雅】臰也。【宋玉九辨】叶菸邑而无色兮。 又【正韵】音烟。义同。 又【韵会】音饫。蔫菸,败也。【广韵】臭草。
菹 【申集上】【艹字部】 菹 【唐韵】侧鱼切,音。【说文】酢菜也。【释名】菹,阻也。生酿之,遂使阻于寒温之闲,不得烂也。【诗小雅】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礼祭统】水草之菹。【注】芹茆之属。【侯鲭录】细切曰齑,全物曰菹,今中国皆言齑,江南皆言菹。 又【集韵】子邪切,音嗟。泽生草曰菹。【孟子】驱蛇龙而放之菹。 又地名。【穆天子传】南征至于菹。#考证:〔【诗小雅】疆场有瓜〕 谨照原文疆场改疆埸。
菺 【申集上】【艹字部】 菺 【集韵】经天切,音肩。【玉篇】草名。【尔雅释草】菺,戎葵。【注】今蜀葵也。
菻 【申集上】【艹字部】 菻 【集韵】力锦切,音廪。【广韵】□,蒿也。 又拂菻,国名。【唐书高仙芝传】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降附。
菼 【申集上】【艹字部】 菼 【唐韵】吐敢切,音毯。【说文】雚之初生。【尔雅释草】菼,薍。【注】似苇而小,实中,江东呼为乌蓲。【诗王风】毳衣如菼。【笺】毳衣之属有五色,其靑者如鵻。【传】郭璞曰:菼草色如鵻,在靑白之闲。【字说】菼,中赤,始生未黑,黑已而赤,故谓之菼,可为帚。【礼玉藻桃茢注】茢菼,帚也。 【说文】作□。或作炎。考证:〔【尔雅释草】【注】江东呼为鸟蓲。〕 谨照原文鸟蓲改乌蓲。
【子集下】【刀字部】 【集韵】先吊切,音啸。割也。
菽 【申集上】【艹字部】 菽 【唐韵】【韵会】□式竹切,音叔。【物理论】众豆之总名。【诗豳风】禾麻菽麦。【春秋定元年】陨霜杀菽。【注】大豆之苗。《礼檀弓》王注熬豆而食曰啜菽。 又【唐韵古音】式沼反。【诗豳风】烹葵及菽。叶下枣韵。 又【篇海】子了切。【集韵】通萩。详萩字注。 【诗疏】亦作叔。【广韵】同尗。考证:〔【仪礼注】王公熬豆而食,曰啜菽。〕 谨按仪礼注无此文,查系王肃檀弓注见释文。今改礼檀弓王注熬豆而食曰啜菽。
菾 【申集上】【艹字部】 菾 【广韵】徒兼切,音恬。【玉篇】菜名。【本草注】菾通甜,因其味微甜也。【类篇】菾菜,治病□。 又【集韵】他念切,音忝。草木长茂貌。
菿 【申集上】【艹字部】 菿 【唐韵】都盗切【集韵】刀号切,□音到。【说文】草木倒也。 又【集韵】睹老切,音倒。草名。 又竹角切,音斫。草大貌。 又【诗小雅】倬彼甫田。【韩诗】作菿彼甫田。
萁 【申集上】【艹字部】 萁 〔古文〕□【唐韵】【集韵】□渠之切,音棋。【说文】豆茎也。【前汉杨恽传】种一顷豆,落而为萁。 又【广韵】居疑切,音姬。【韵会】菜,似蕨。【马融广成颂】茈萁芸蒩。 又草也。【前汉五行志】檿弧萁服。【师古注】服,盛箭者,萁草似荻而细,织之为服也。 又【礼曲礼】梁曰芗萁。【注】萁,语辞也。 又居开切,音该。【淮南子时则训】爨萁燧火。【注】取萁木燧之,火炊之。
灳 【巳集中】【火字部】 灳 【字汇补】与辉同。见云台□。
萃 【申集上】【艹字部】 萃 【唐韵】秦醉切,音瘁。【说文】草貌。 又【博雅】苦萃,款冬也。 又【易卦名】坤下兑上萃。【彖曰】萃,聚也。【诗陈风】有鴞萃止。【齐语】令夫士群萃而州处。 又【集韵】昨律切,音崒。义同。【左思吴都赋】矗森萃,蓊茸萧瑟。 又七内切,音淬。萃蔡,衣声。【司马相如子虚赋】翕呷萃蔡。 又通倅。【周礼春官】车仆掌戎路之萃。【注】萃犹副也。
【午集中】【皿字部】 【玉篇】空绀切,音勘。【韵会】箱类。【增韵】器盖。【字汇】器也。与从血者别。 又【正字通】小杯也。与□□同。
萄 【申集上】【艹字部】 萄 【唐韵】徒刀切,音陶。【玉篇】蒲萄。【後汉西域传】栗弋国出名马、牛、羊、蒲萄、众果,其土水美,故蒲萄酒特有名焉。【魏文帝诏】南方龙眼、荔支宁比西国蒲萄、石蜜乎。 又宫名。【三辅黄图】蒲萄宫在上林宛西。
萅 【申集上】【艹字部】 萅 【集韵】枢伦切,音春。【说文】草名。【篇海】古文春字。注见日部五画。
【丑集上】【口字部】 【说文】喉本字。
萆 【申集上】【艹字部】 萆 【集韵】宾弥切,音□。【类篇】萆薢,药草。 又频弥切,音陴。义同。 又【集韵】必袂切,音蔽。【山海经】小华之山,其草有萆荔。 又与蔽通。【前汉韩信传】从闲道萆山而望赵军。【师古注】蔽隐于山闲,使敌不见。 又【唐韵】蒲历切,音甓。【玉篇】雨衣也。【类篇】一曰蓑衣。 又【唐韵古音】同菝。
萈 【申集上】【艹字部】 萈 【说文】胡官切,音桓。山羊细角也。【六书正讹】上从□,是羊头,非艹头。下从见,如兔字,非见字。《字汇》讹列艹部,非。见字原有丶。宽字萈声。
萉 【申集上】【艹字部】 萉 【唐韵】扶涕切,音狒。【说文】枲属。 又【集韵】符分切,音汾。义同。或作蕡、黂。 又符非切,音肥。避也。【班固幽通赋】安慆慆而不萉兮。 又蒲北切。与菔通。【尔雅释草】葖芦萉。【注】萉宜为菔,芦菔也。考证:〔【尔雅释草】突芦萉。〕 谨照原文突改葖。
莱 【申集上】【艹字部】 莱 【唐韵】洛哀切【正韵】郞才切,□音来。【说文】蔓华也。【玉篇】藜草也。【诗小雅】北山有莱。【疏】莱,草名。其叶可食。 又【周礼地官县师】辨其夫家人民田莱之数。【注】莱,休不耕者。郊内谓之易,郊外谓之莱。 又【周礼地官山虞】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注】莱,除其草莱也。【诗小雅】田卒污莱。【注】莱,草秽。 又地名。【书禹贡】莱夷作牧。【齐语】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注】东莱,齐东莱夷也。 又山名。【山海经】莱山,其木多檀楮。 又姓。【孟子】苦伊尹、莱朱。【赵岐注】莱朱,汤贤臣仲虺是也。【左传文二年】莱驹为右。 又【韵补】音黎。【郭璞游仙诗】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临泉揖淸波,陵冈掇丹荑。 又【广韵】落代切,音赖。义同。 【尔雅】作厘。
萋 【申集上】【艹字部】 萋 【唐韵】七稽切【韵会】千西切,□音妻。【玉篇】草盛貌。【诗周南】维叶萋萋。 又云行貌。【诗小雅】有渰萋萋。 又【尔雅释训】萋萋,臣尽力也。 又萋斐,文章相错也。【诗小雅】萋兮斐兮,成是贝锦。 又萋且,敬愼貌。【诗周颂】有萋有且。 又【韵会】此礼切,音泚。【左思魏都赋】珍树猗猗,奇卉萋萋。蕙风如薰,甘露如醴。 又【集韵】千咨切,音郪。义同。考证:〔【诗周颂】有萋有苴。〕 谨照原文苴改且。
萌 【申集上】【艹字部】 萌 〔古文〕鋂【唐韵】莫耕切【正韵】眉庚切,□音氓。【说文】草芽也。 又【韵会】菜始生也。【博雅】始也。 又不动貌。【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 又耕亦曰萌。【周礼秋官】剃氏掌杀草,春始生而萌之。【注】谓耕反其萌芽。 又姓。【正字通】五代蜀裨将萌虑。 又葭萌,地名。【史记货殖传注】属广汉,今利州县。 又通氓。【管子山国轨】谓高田之萌曰:吾所寄币于子者若干。【注】萌,民也。【战国策】施及萌隶。 又同蕄。【尔雅释训】存存、萌萌,在也。 又【唐韵古音】读芒。【扬雄幽州牧箴】义兵涉漠,偃我边萌。叶下康韵。 又义与芒通。【礼月令】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管子五行篇】艹木区萌。区萌卽句芒也。 又【集韵】弥登切,音瞢。义同。 又眉兵切,音明。蕨萌,草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傍丁切,音竮。吴人谓蚕曲为□。
萍 【申集上】【艹字部】 萍 【唐韵】薄经切【集韵】旁经切,□音甁。【玉篇】萍草。【本草注】萍卽杨花所化,一叶经宿卽生数叶,叶下有微须,卽其根也。【礼月令】萍始生。【周礼萍氏注】萍之草无根而浮,取名於其不沉溺。【後汉郑□传】萍浮南北。 又靑萍,剑名。 又地名。【竹书纪年】搜于萍泽。【晋书地理志】萍乡,属安成郡。 又【集韵】【正韵】与苹同。【韵会】苹、萍本是一物,字异而音义相同。◎按《诗》食野之苹,毛氏传云:苹,也。郑氏笺云:苹,藾萧也。疏云:萍是水中之草,非鹿所食。故郑氏不从毛氏,观下食蒿食芩,皆陆草可知,则苹当依经疏藾萧,萍是浮萍,绝然二物,字可通借,义不相通,《韵会》之说非。
【戌集下】【页字部】 【集韵】五忽切,音兀。去发□。本作髡。或作□。
【戌集上】【金字部】 【五音集韵】千羊切,音瑲。俗同锖。
【戌集上】【金字部】 【玉篇】吐刀切,音滔。函也。
萎 【申集上】【艹字部】 萎 【唐韵】於危切,音逶。蔫也。【诗小雅】无木不萎。【屈原离骚】虽萎绝其何伤兮。 又病也。【礼檀弓】哲人其萎乎。 又【集韵】邬毁切,音委。药草。【尔雅释草】荧,委萎。【注】萎蕤也。【韩愈诗】萎蕤缀蓝瑛。【注】萎蕤,靑花圆实。亦作荽蕤。 又【正韵】蓄□貌。【後汉马援传】萎腇咋舌。 又地名。【晋书匈奴传】萎莎胡等诣王骏降。 又【集韵】同喂。详喂字注。
蓣 【申集上】【艹字部】 蓣 【唐韵】羊洳切,音预。薯蓣。
萏 【申集上】【艹字部】 萏 【唐韵】徒感切,音髧。【博雅】菡萏,芙蓉也。详菡字注。 又【韵会】葩华貌。【杜甫朝享太庙赋】云菡萏以张盖。 【五经文字】《说文》作□,《诗》疏又作□,《集韵》又作□。
萐 【申集上】【艹字部】 萐 【唐韵】山洽切【集韵】色辄切【韵会】山辄切,□音歃。萐蒲,瑞草。王者孝德至,则萐蒲生於厨。【白虎通】阜出萐莆。萐莆,树名,其叶大於门扇,不摇自扇,於飮食淸凉,助供养也。 又【集韵】实洽切,音。义同。考证:〔【白虎通】阜出萐莆。【注】萐莆,树,其叶大於门扇〕 谨按原文萐莆树以下系白虎通正文非注文。谨将注萐莆树四字改萐莆树名。
萑 【申集上】【艹字部】 萑 【唐韵】职追切,音鵻。【说文】草多貌。 又草名。茺蔚也。【尔雅释草】萑蓷。【注】茺蔚,又名益母。 又【集韵】枲未沤者。 又【韵会】胡官切,音桓。【说文】薍也。【诗豳风】八月萑苇。【疏】初生者为菼,长大为薍,成则为萑。【周礼春官】其柏席用萑黼纯。【注】萑,如苇而纫。 又【前汉息夫躬传】涕泣流兮萑兰。【注】涕泣阑干也。 又鸟名,鸱属。字从□。详隹部。
葧 【申集上】【艹字部】 葧 【唐韵】蒲没切,音勃。【博雅】蘩母,蒡葧也。 又【柳宗元文】蓊葧,香气。 【类篇】或作□。
萝 【申集上】【艹字部】 萝 【唐韵】鲁何切【正韵】郞何切,□音罗。【玉篇】女萝托松而生。【诗小雅】茑与女萝,施于松柏。【传】女萝,兔丝,松萝也。【疏】松萝,自蔓松上生,枝正靑,与兔丝殊异。【韵会】陆佃云:在木为女萝,在草为兔丝。【屈原离骚】被薜荔兮带女萝。 又【说文】莪也。【尔雅释草】莪萝【注】今莪蒿也。 又【尔雅释草】葖芦萉【疏】今谓之萝卜。 又苎萝,山名。见苎字注。
萤 【申集中】【虫字部】 萤 【唐韵】戸扃切【韵会】互扃切,□音荧。火虫名。【礼月令】腐草为萤。【尔雅释虫】萤火卽照。【注】夜飞,腹下有火。【古今注】萤,一名耀夜,一名景天,一名熠耀,一名丹良,一名磷,一名丹鸟,一名夜光,一名宵烛。【埤雅】萤无胃而育。【晋书车□传】家贫不常得油,夏日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又【集韵】【正韵】□于平切,音荣。义同。 或作□。
营 【巳集中】【火字部】 营 【唐韵】【集韵】余倾切【韵会】维倾切,□音茔。【说文】市居也。从宫,荧省声。 又【玉篇】度也。【广韵】造也。【诗大雅】经之营之。【笺】营表其位。又【小雅】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笺】营治也。【易系辞】四营而成易。【疏】四度经营蓍策,乃成易之一变也。【韵会】东西为经,周回为营。 又【诗小雅】营营靑蝇。【传】营营,往来貌。【释文】营说文作謍。小声也。 又【礼礼运】营窟。【疏】地高则穴,地下则营垒,其土为窟。 又【韵会】军垒曰营。【史记黄帝纪】以师兵为营卫。【注】正义曰:环绕军兵为营,以自卫辕门,卽其遗象。 又【老子道德经】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注】营,也。一曰卫也。 又营室,星名。【礼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 又【前汉王莽传】人民正营。【注】师古曰: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正音征。 又【後汉淸河王庆传】夙夜屏营。【注】屏营,彷徨也。 又【前汉刘向传】所以营惑耳目。【注】师古曰:营谓回绕之。又【叙传】营信巫史。【注】邓展曰营惑也。 又【广韵】州名。舜分靑州为营州。【尔雅释地】齐曰营州。【注】自岱东至海。【疏】博物志云:齐有营丘,岂是名乎。【尔雅释丘】水出其左营丘。【注】今齐之营丘,淄水过其南及东。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北海郡营陵。【注】或曰营丘。又营道,营浦,皆属零陵郡。 又营汉侯国。在济南。见【史记惠景闲侯者年表】。 又钩营,地名。【前汉李陵传】遮钩营之道。 又姓。【风俗通】周成王卿士,营伯之後。汉有京兆营合。 又与荧通。荧惑,星名。亦作营。见荧字注。 又【集韵】悬扃切,音荧。辩解也。【庄子人闲世】口将营之。【郭注】自救解不暇也。 又叶于方切,音王。【张籍祭韩愈诗】荐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亲朋有孤稚,姻婚有办营。
萦 【未集中】【糸字部】 萦 【广韵】於营切【集韵】【韵会】娟营切,□音褮。【说文】收韏也。【玉篇】萦,旋也。【广韵】绕也。【诗周南】葛藟萦之。【释文】萦,本又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集韵】□以转切,音兖。紖也。
萧 【申集上】【艹字部】 萧 【唐韵】苏雕切【集韵】先凋切,□音箫。艾蒿也。【诗王风】彼采萧兮。【疏】今人所谓荻蒿者是也。【礼郊特牲】萧合黍稷,臭阳达于墙屋。 又【诗小雅】萧萧马鸣。【注】声也。 又【前汉食货志】江淮之闲,萧然烦费。【注】萧然犹骚然,劳动之貌。 又萧条,寂寥貌。【宋玉九辨】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注】阴令促,急风疾暴也。 又【论语】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何晏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屛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屛而加肃敬。 又斧名。【左思魏都赋】萧斧戢柯以柙刃。【说文注】萧斧,芟艾之斧也。 又国名。【左传文十四年】宋高哀为萧封人。【注】萧,宋附庸国。 又关名。【前汉武帝纪】北出萧关。 又姓。【潜夫论】萧氏,殷旧姓也。 又叶音修。【毛诗古音考】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叶下周。【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叶下忧。◎按《周礼地官甸师》萧茅注:郑读所六反,至杜子春始读为箫。
【午集中】【白字部】 【玉篇】昌尹切,音蠢。白也。
絈 【未集中】【糸字部】 絈 【集韵】莫白切,音陌。【玉篇】纷絈。【类篇】□谓之帹帞。或作絈。
蔼 【申集上】【艹字部】 蔼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于盖切,音霭。【玉篇】暗蔼,树繁茂貌。【扬雄河东赋】郁萧条其幽蔼。 又【尔雅释训】蔼蔼。【注】贤士盛多之容止。【诗大雅】蔼蔼王多吉士。【传】蔼蔼,济济也。 又姓。【通志氏族略】齐南海太守蔼燠。 又【韵会】倚亥切,音靉。草丛杂貌。 又【韵补】叶音翳。【扬雄羽猎赋】车骑云会,登降暗蔼。泰华为旒,熊耳为缀。
【午集下】【石字部】 【广韵】仓果切【集韵】取果切,□音脞。碎石也。 又【玉篇】叉瓦切,音□。好雌黄也。
蔽 【申集上】【艹字部】 蔽 【集韵】【韵会】□必袂切,音闭。【说文】小草也。 又【广韵】掩也。【礼月令】是察阿党则罪,无有掩蔽。 又微也。【尔雅释诂疏】蔽者,覆障使微也。 又【论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何晏注】犹当也。 又【小尔雅】断也。 又【楚辞招魂】菎蔽象棋。【注】蔽,博箸。 又地名。【郑语】鄢、蔽、补、丹、依、、历、莘。【注】八邑也。 又【集韵】毗祭切,音弊。义同。 又分勿切,音弗。【周礼春官巾车】有蒲蔽、棼蔽、藻蔽、藩蔽。【注】蔽车御风尘者。 又必列切,音龞。【类篇】薆也。【江淹诗】乳窦旣滴沥,丹井复寥泬。嵒崿转奇秀,崟岑还相蔽。 又匹蔑切,音撇。别也。一曰击也,拂也。【史记荆轲传】跪而蔽席。 又璧吉切,音必。【诗召南】蔽芾甘棠,沈重读必。 或作□、□。考证:〔【郑语】鄢蔽补丹依历莘。〕 谨照原文依改依。〔【周礼春官】巾车有蒲蔽棼蔽藻蔽蘩蔽。〕 谨照原文蘩蔽改藩蔽。
藜 【申集上】【艹字部】 藜 【唐韵】力脂切,音梨。【玉篇】蒺藜。【韵略】旱草。【师旷曰】岁欲旱,草先生蒺藜也。【易困卦】据于蒺藜。 又藜芦,见芦字注。 又姓。【通志氏族略】淮南有此姓。 又【韵会】怜题切,音黎。入齐韵,训义同。
蔿 【申集上】【艹字部】 蔿 【唐韵】韦委切,音花。【正韵】於鬼切,音洧。草也。 又地名。【左传僖二十七年】子玉复治兵于蔿。 又姓。【潜夫论】楚蔿氏皆芊姓也。【说文】晋大夫蔿伯。 又于蔿,歌名。唐鲁山令元德秀所作。 又【类篇】呼瓜切,音花。【博雅】蔿讹哗也。 又【集韵】驱为切,音亏。【扬子方言】楚、郑谓狯曰蔿。 又吾禾切,音吪。草名。
荨 【申集上】【艹字部】 荨 【唐韵】徒含切,音谭。【说文】藩。【尔雅释草】荨,藩。【注】荨生山上,叶如韭,一曰蝭母。 又□,海薻。【注】一名海萝,如飞发,生海中。 又【淮南子天文训】火上荨,水下流。
蕂 【申集上】【艹字部】 蕂 【唐韵】诗证切,音胜。【玉篇】苣蕂,胡麻也。 亦作。
蕃 【申集上】【艹字部】 蕃 【唐韵】附袁切,音烦。【说文】草茂也。【诗唐风】椒聊之实,蕃衍盈升。【书洪范】庶草蕃庑。【传】蕃,滋也。又【周语】民之蕃庶,于是乎生。【注】蕃,息也。 又草名。【山海经】阴山,其草多茆蕃。 又鸟名。【山海经】□光山,其鸟多蕃,或云卽鴞。 又方烦切,音樊。义同。 又与藩通。【诗大雅】四国于蕃。 又【周礼地官大司徒】九曰蕃乐。【注】闭藏乐器而不作也。 又【韵补】方愔切,音汾。柳宗元文:我姓蝉嫣,由古而蕃。联事尚书,十有八人。 又【集韵】蒲麋切,音皮。地名。【前汉地理志】鲁国蕃。【注】邾国也。 又【後汉党锢传】蕃向。【注】蕃,姓也。
蕈 【申集上】【艹字部】 蕈 【唐韵】慈荏切,寻上声。菌生木上。 又【玉篇】蕈,地菌也。 又水名。【水经注】洮水又北出门峡,历求厥川,蕈川水注之。 又【集韵】徐心切,音寻。【陆云诗】思乐葛藟,薄采其蕈。疾彼攸远,乃孚惠心。 又通覃。【五经文字】《诗》葛覃,亦作蕈。
蕉 【申集上】【艹字部】 蕉 【唐韵】卽消切【韵会】兹消切,□音焦。【玉篇】芭蕉。【南方草木状】甘蕉,一名芭蕉,或曰芭苴。茎解散如丝,可纺绩,为絺綌,名蕉葛。 又通焦。【博雅】蕉,黑也。 又【集韵】慈焦切,音樵。草芥也。【庄子人闲世】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 又【字汇补】薪也。【列子周穆王篇】覆之以蕉。 又【正韵】通憔。【左传成九年】虽有姬姜,无弃蕉萃。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韵】密北切,音墨。□□,目欲卧貌。一曰惊也。
【寅集下】【弓字部】 【广韵】女恚切,音诿。【玉篇】□也。【广韵】□,弓貌。【集韵】弓曲谓之。一曰张弩。【类篇】张弓貌。 又【集韵】而睡切,音。又【类篇】于伪切,音喂。义□同。
【丑集中】【土字部】 同壅。
蕊 【申集上】【艹字部】 蕊 【唐韵】如垒切【集韵】乳捶切,□音蘃。【韵会】草木丛生。【玉篇】草木实节生也。【屈原离骚】贯薛荔之落蕊。 又【博雅】花也。【郭璞江赋】翘茎瀵蕊。 又花名。【剧谈录】唐昌观有玉蕊花。 又石蕊,药名。 又【字汇补】子兖切,音隽。花聚貌。【潘岳藉田赋】琼鈒入蕊。 又古音蕺。【风土记】蕊,香菜,根似茅根,蜀人所谓葅香。
蕊 【申集上】【艹字部】 蕊 【直音】俗蕊字。
荞 【申集上】【艹字部】 荞 【唐韵】举乔切,音娇。【尔雅释草】荞,卭钜。【注】药草,大戟。【本草】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故名。 又【广韵】巨娇切【韵会】渠娇切,□音乔。【玉篇】荞麦。【本草】荞麦茎弱而翘然,易长易收,磨面如麦。【白居易诗】荞麦铺花白。
蕏 【申集上】【艹字部】 蕏 【集韵】张如切,音猪。【尔雅释草】菋,荎藸。或作蕏。详藸字注。 又【玉篇】蕏蒘草。
蕑 【申集上】【艹字部】 蕑 【唐韵】古闲切,音闲。【诗郑风】士与女方秉蕑兮。【传】蕑,兰也。【尔雅翼】蕑草,大都似泽兰。【盛弘之荆州记】都梁县有山,山下有水淸泚,其中生兰草,名都梁香,因山为号。其物可杀虫,毒除不祥。故郑人方春三月,于溱洧之上,士女相与秉蕑而祓除。 又【韵会】《韩诗》传,莲也。 又【齐民要术】蕑子藤生缘树,实如梨,赤如鸡冠,核如鱼鳞,取生食之。 又姓。【史记淮南厉王传】中尉蕑忌。【索隐】蕑,姓也。【汉书师古注】姓蕑名忌。本此蕑字。或作□,非。 又【集韵】何闲切,音闲。草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良据切,音虑。舟中箦□。见【扬子方言】。
□ 【未集上】【米字部】 □ 【玉篇】同。
荬 【申集上】【艹字部】 荬 【唐韵】莫蟹切,音买。吴人呼苦苣。【晋书五行志】荬菜生工人吴平家。 又水苦荬,药名。 又【集韵】菜名。【博雅】荬,□也。
芸 【申集上】【艹字部】 芸 【唐韵】【集韵】□玉分切,音云。【玉篇】芸薹菜。【本草注】此菜易起薹,须采其薹,则分枝必多,故名芸薹。淮人谓之薹芥。 又芸香草也。【杜阳杂编】元载造芸辉堂於私第,其香出于阗国,洁白如玉,舂之为屑以涂壁。 【集韵】或作蒷。考证:〔【杜阳杂编】元载造芸辉堂於私第,其香出於阗国。〕 谨照原文於阗改于阗。
莸 【申集上】【艹字部】 莸 【唐韵】以周切,音犹。【说文】水边草也。卽《尔雅》□,蔓于。 又臭草。【本草注】其气□臭,故谓之莸。莸者,□也,朽木臭也。【左传僖四年】一薰一莸。 又地名。【晋书慕容载记】刘宁屯据莸城,降於苻氏。 又【类篇】以九切,音酉。义同。 【集韵】同□。
蕖 【申集上】【艹字部】 蕖 【唐韵】强鱼切,音渠。【尔雅释草】荷,芙蕖。详荷字注。 又【拾遗记】石蕖,靑色,坚而甚轻,从风靡靡,覆其波上。
蕗 【申集上】【艹字部】 蕗 【集韵】鲁故切,音路。蘩虂,草名。或作蕗。【东方朔七谏】菎蕗杂於丛蒸兮。 又【急就篇注】甘草一名蕗。
荛 【申集上】【艹字部】 荛 【唐韵】【正韵】□如招切,音饶。【说文】草薪也。【左传昭十三年】淫刍荛者。【疏】□燃火之草也。 又荛花,药名。【本草注】荛者,饶也,其花繁饶也。 又【集韵】尼交切,音铙。菜名。【博雅】蘴荛,芜精也。【扬子方言】陈楚之郊谓之蘴,鲁齐之郊谓之荛。考证:〔【左传昭十三年】淫刍荛者。【注】□燃火之草也。〕 谨照原文注改疏。
蕙 【申集上】【艹字部】 蕙 【唐韵】【正韵】□胡桂切,音惠。【玉篇】香草,生下湿地。【尔雅翼】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数花而香不足者蕙。【南方草木状】蕙一名薰草。【屈原离骚】予旣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又【韵会】通惠。【扬雄甘泉赋】发兰惠与穹藭。
蕛 【申集上】【艹字部】 蕛 【集韵】田黎切,音提。【尔雅释草】蕛,苵。【注】蕛似稗,布地生秽草。 【广韵】或作稊。又通荑。【集韵】亦作□。
【酉集下】【车字部】 【集韵】匹计切,音淠。【释名】輗,犹秘啮。在车轴上,正轮之秘啮前却也。
【备考】【酉集】【辵字部】 【龙龛】音曲。
蕜 【申集上】【艹字部】 蕜 【集韵】妃尾切,音斐。【博雅】怅也。 又父沸切,音翡。义同。
【午集中】【矛字部】 【广韵】【集韵】□徒冬切,音彤。【博雅】刺也。【玉篇】刺矛也。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韵】食川切,音船。目动也。
【午集中】【目字部】 【广韵】武巾切【集韵】眉贫切,□音珉。与盿同。【玉篇】视貌。 又【广韵】【集韵】□弥邻切,音民。俯视也。通作闅。
【子集下】【刀字部】 【韵会】刚或作。【史记乐书】而民毅。
蕝 【申集上】【艹字部】 蕝 【唐韵】子悦切【集韵】租悦切,□音撮。【晋语】楚为荆蛮置茅蕝。【注】蕝谓束茅而立之,所以□酒。 又通蕞。【前汉叔孙通传】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蕞。【师古注】蕞同蕝。 又【纂文】蕝,今纂字。又祖芮切,音橇。【唐韵古音】引《史记夏本纪》泥行乘。注:徐广曰:他书或作蕝。索隐曰:蕝音子芮反。 又【六书正讹】小也。
蕞 【申集上】【艹字部】 蕞 【唐韵】才外切【集韵】徂外切,□音□。【说文】小貌。【左传昭七年】蕞尔国。【左思魏都赋】宵歌蕞陋。 又【潘岳西征赋】蕞芮于城隅者,百不处一。【注】聚貌。 又【集韵】祖外切,音最。地名,在新丰。 又通蕝。详蕝字。
蕟 【申集上】【艹字部】 蕟 【类篇】同。
蕠 【申集上】【艹字部】 蕠 【集韵】女居切,音袽。黏著也。【史记张释之传】用紵絮斫陈蕠漆其闲。 又【玉篇】人余切,音如。蕠藘草也。亦作茹。详茹字注。
蕡 【申集上】【艹字部】 蕡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符分切,音坟。【玉篇】草木多实也。【诗周南】有蕡其实。【尔雅释木】蕡蔼。【注】树实繁茂庵蔼。 又【仪礼丧服传】苴絰者,麻之有蕡者也。【注】蕡,麻子也。 又【说文】杂香草也。 又【博雅】弦也。 又符袁切,音烦。父吻切,音忿。义□同。 【尔雅】作黂。
蒉 【申集上】【艹字部】 蒉 〔古文〕□【唐韵】【韵会】□求位切,音匮。【说文】草器。【论语】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 又山名。【前汉高帝纪】沛公引兵绕嶢关,逾蒉山。 又【集韵】苦怪切,音喟。菜名。【尔雅释草】蒉,赤苋。【注】今苋菜之有赤茎者。 又与□通。【礼礼运】蒉桴而土鼓。【注】蒉读为□,声之误也,谓抟土为桴也。 又姓。【礼檀弓】公使人吊蒉尚。考证:〔【尔雅释草】蒉,赤苋。【注】今苋菜之有赤根者。〕 谨照原文赤根改赤茎。
蕣 【申集上】【艹字部】 蕣 【唐韵】舒闰切,音舜。【韵会】木槿朝华暮落者。陆佃云:取一瞬之义。亦作舜。【诗郑风】颜如舜华。 【说文】作□。
蕤 【申集上】【艹字部】 蕤 【唐韵】【集韵】【韵会】□儒佳切,音甤。【说文】草木华垂貌。【陆机文赋】播芳蕤之馥馥。 又冠蕤。【礼杂记】缁布冠不蕤。【疏】缁布冠,古法不蕤。今特云不蕤者,以後代有蕤,此以凶事故不蕤。 又蕤宾,五月律。【周语】蕤宾。【注】蕤,委蕤,柔貌也。【前汉律历志】蕤,继也。 又萎蕤,药名。见萎字注。 又旗名,卤簿中有之。【唐人诗】望见葳蕤举翠华。 【集韵】省作苼。考证:〔【唐人诗】望见萎蕤举翠华。〕 谨照原文诗萎蕤改葳蕤。
蕥 【申集上】【艹字部】 蕥 【字汇】语贾切,音雅。子谷不秀。
葛 【申集上】【艹字部】 葛 【唐韵】【集韵】【正韵】□居曷切,音割。【玉篇】蔓草也。【易困卦】困于葛藟。【注】引蔓缠绕之草。【埤雅】瓜葛皆延蔓相及,故属之绵远者取譬瓜葛。【蔡邕独断】凡与先帝、先后有瓜葛者,皆会尚书官属陛西除下。 又【说文】絺綌,草也。【诗周南】葛之覃兮。【传】葛所以为絺綌。【周礼地官掌葛掌】以时徵絺綌之材于山农。 又【司马相如大人赋】杂沓胶葛以方驰。【注】胶葛,驱驰也。 又国名。【书仲虺之诰】乃葛伯仇饷。【春秋桓十四年】邾人、牟人、葛人来朝。 又水名。【水经注】沭水又南与葛陂相会。 又山名。【越绝书】有葛山。【山海经】葛山之首无草木。 又姓。【通志氏族略】葛氏有三,嬴氏之後,以国为氏。又诸葛,有熊氏之後为詹葛氏,齐人语讹,以詹葛为诸葛。 又【毛诗古音考】音结。【诗邶风】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马融围棋赋】乍缓乍急兮上且未别,黑白纷乱兮於约如葛。 又【唐韵古音】《路史》葛天氏,葛音盖。◎按古本葛与盖通。考证:〔【周礼地官掌葛疏】以时徵絺綌之材于山农。〕 谨照原文疏改掌。〔【水经注】沐水又南与葛陂相会。〕 谨照原文沐水改沭水。
葜 【申集上】【艹字部】 葜 【篇海】苦辖切,音恰。菝葜,草也。【集韵】亦作□。
葝 【申集上】【艹字部】 葝 【唐韵】渠京切,音擎。【尔雅释草】葝,山薤。【疏】薤生山中者名葝。 又【集韵】坚正切,音劲。【尔雅释草】葝,尾。【注】可以染皂。【疏】一名陵翘。 【广韵】又作□。考证:〔【尔雅释草】葝,鼠尾。【注】可以染草。〕 谨照原文染草改染皂。
葟 【申集上】【艹字部】 葟 【唐韵】【集韵】□胡光切,音皇。【玉篇】葟荣,亦花之美也。【尔雅释草】蕍、芛、葟,华荣。【疏】葟,华单也。 又【博雅】葟葟,茂也。 又【齐民要术】葟菜,似蒜,生水边。
参 【申集上】【艹字部】 参 【韵会】同□。【说文】本作薓。人薓,药草。
【子集中】【人字部】 【集韵】奴对切,音内。人名。
【备考】【丑集】【女字部】 【篇海类编】同□。
葡 【申集上】【艹字部】 葡 【篇海】薄胡切,音蒲。俗借葡为蒲陶字。 又【集韵】平秘切,音备。隶作。凡备、糒字从此。
葢 【午集中】【皿字部】 葢 【正字通】同盖。
董 【申集上】【艹字部】 董 〔古文〕□【唐韵】多动切【集韵】睹动切,□音懂。【尔雅释诂】董,督,正也。【书大禹谟】董之用威。 又【博雅】固也。 又深藏也。【史记仓公传】气当大董。 又【周礼春官】辨九□,四日振动。【郑注】动读为董。书亦或为董。振董,以两手相击也。 又【玉篇】藕根也。 又董蕖。【续博物志】董蕖者,婆罗门云阿苗根,似白芷。 又亭名。【左传文六年】改搜于董。【注】河东汾阴县有董亭。 又泽名。【後汉郡国志】文喜邑有董池陂,古董泽。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龙多归之,服事帝舜,赐之姓曰董。又【宣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 又【集韵】主勇切,音肿。【群经音辨】短也。《左传》余发董董,今本作种种。 又【字汇补】董正之董,读若督,东谷切。 【集韵】通作蕫。考证:〔【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扬叔安。〕 谨照原文扬改飂。
荮 【申集上】【艹字部】 荮 【唐韵】除柳切,音纣。【玉篇】裹也。
葥 【申集上】【艹字部】 葥 【唐韵】子贱切,音箭。【说文】山莓也。 又【尔雅释草】葥,王□。【注】王帚似藜,其树可为扫□,江东呼为落帚。 又【集韵】才先切,音前。车葥,药草。 【说文】作□。
蒪 【申集上】【艹字部】 蒪 【唐韵】匹各切,音粕。蒪苴,大蘘荷名。【楚辞大招】脍苴蒪只。【注】杂用脍炙,切蘘荷以为香。 又【集韵】匹沃切,音炮。义同。
苇 【申集上】【艹字部】 苇 【玉篇】禹鬼切【集韵】羽鬼切,□音伟。【说文】大葭也。【诗卫风】一苇杭之。【风俗通】除夕饰桃人,垂苇交,画虎于门。【後汉袁闳传】为沛相,乘苇车。 又山名。【水经注】江水浦东有苇山。 又【类篇】于非切,音闱。【尔雅释草】苇□,芀。谢峤读作平声。 又【篇海】于贵切,音胃。【庄子列御□】纬萧而食。亦作苇。考证:〔【诗卫风】一苇航之。〕 谨照原文航改杭。
葩 【申集上】【艹字部】 葩 【唐韵】普巴切,帊平声。【说文】华也。【张衡西京赋】披红葩之狎猎。 又【韵补】叶滂禾切,音坡。【张衡思□赋】天地絪縕,百卉含葩。叶下和字韵。 【类篇】一作苩,一作皅。
【丑集下】【女字部】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苍按切,音灿。美也。【诗唐风】今夕何夕,见此粲者。【传】三女为,一妻二妾也。粲通。诗作粲。
蒕 【申集上】【艹字部】 蒕 【正字通】俗蒀字。
葪 【申集上】【艹字部】 葪 【玉篇】同蓟。 又【篇海】割也。 又木名。【山海经】葪柏,状如荆,白华而赤实,服者不寒。 又通芥。【史记贾生传】细故□葪兮。【注】□葪,鲠刺也。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韵】密北切,音墨。见□字注。
葫 【申集上】【艹字部】 葫 【集韵】洪孤切,音胡。【广韵】葫,瓜也。 又【类篇】□葫,菰米也。 又【玉篇】大蒜也。【本草注】今人谓葫为大蒜,蒜为小蒜。【孙缅云】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葫荽,则小蒜中土旧有,而大蒜出胡也,故有胡名。
葬 【申集上】【艹字部】 葬 〔古文〕□□□□【唐韵】【集韵】【正韵】□则浪切,音脏。【说文】从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荐之。【礼檀弓】国子高曰:葬者,藏也。 又【集韵】才浪切,音臓。义与藏同。 又【正韵】兹郞切,音臧。【周礼地官】族师,以相葬埋。刘昌宗引《汉书尹赏传》枯骨後何葬,协乎声读。 【韵学集成】或作葬,见《三辅黄图》。
葭 【申集上】【艹字部】 葭 【唐韵】古牙切,音嘉。【说文】苇之未秀者。【广韵】芦也。【尔雅释草】葭,华。【注】卽今芦也。【诗召南】彼茁者葭。 又葭莩,见莩字注。 又笛也。【谢灵运诗】鸣葭戾朱宫。【注】鸣笛引路也。 又水名。【汉书注】葭水在广平南和。 又通茄。【文□注】杜挚《葭赋》。葭今作茄。 又【集韵】何加切,音遐。芙渠叶。本作蕸,或省。 又【唐韵古音】读姑。【司马相如子虚赋】藏莨蒹葭,东蘠雕胡。 又【毛诗古音考】音蓑。【张衡西京赋】齐栧女,纵棹歌。发引和,校鸣葭。
【午集中】【矛字部】 【集韵】羊茹切,音预。□,矛属。
葮 【申集上】【艹字部】 葮 【集韵】徒玩切,音段。【类篇】木名。槿也。通作椴。
药 【申集上】【艹字部】 药 【唐韵】於略切【韵会】【正韵】乙却切,□音约。【博雅】白芷,其叶谓之药。【山海经】崃山,其草多韭薤,多药。【楚辞九歌】辛夷楣兮药房。 又【广韵】於角切,音渥。义同。 又【集韵】丁历切,音的。缠也。【潘岳射雉赋】首药绿素。【注】药,犹缠裹也。
葰 【申集上】【艹字部】 葰 【唐韵】息遗切,音绥。【说文】姜属,可以香口。【博雅】廉姜,葰也。【仪礼注】通作绥。 又【广韵】苏果切,音琐。县名。【前汉地理志】大原葰人。师古又音山寡切。 又【集韵】祖峻切,音俊。【司马相如上林赋】实叶葰茂。【注】葰,大也。
葱 【申集上】【艹字部】 葱 〔古文〕葱【唐韵】【正韵】仓红切【集韵】【韵会】粗丛切,□音聪。【说文】菜也。【本草】葱从匆,外直中空,有匆通之象也。【礼内则】脍春用葱。 又剑名。【荀子性恶篇】桓公之葱。 又【尔雅释器】靑谓之葱。【诗小雅】有瑲葱珩。【注】葱,苍也。【礼玉藻】三命赤韍葱衡。 又山名。【後汉章帝纪注】葱岭,在炖煌西,其山高大多葱。 又【韵会】气通达也。【方氏礼记解注】气达为葱。【後汉光武纪】望见舂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 又【集韵】初江切,音窻。【左传定九年】阳虎载葱灵,寝于其中而逃。【注】葱灵,辎车名。 又【韵补】叶千刚切,音仓。【黄庭经】五色云气纷靑葱,闭目内□自相望。 【玉篇】俗作。【五经文字】作葱。葱
【集韵】葱古作葱。注详九画。
蔗 【申集上】【艹字部】 蔗 【唐韵】【韵会】【正韵】□之夜切,音柘。【玉篇】甘蔗也。【张衡南都赋】诸蔗姜。【南方草木状】诸蔗一曰甘蔗,交址所生者,围数寸,长丈余,断而食之,甚甘。 又与柘通。【楚辞招】胹鳖炮羔,有柘浆些。【注】柘一作蔗。【司马相如子虚赋】诸柘巴苴。 又【唐韵古音】读诸。甘蔗一名甘诸,南北音异也。考证:〔【司马相如上林赋】甘柘巴苴。〕 谨照原文上林赋改子虚赋。甘柘改诸柘。
蔘 【申集上】【艹字部】 蔘 【玉篇】同薓。 又【司马相如上林赋】纷溶萷蔘。【注】枝竦擢也。 又【广韵】苏含切,音毵。蔘绥,垂貌。【扬子方言】荆扬之闲凡言广大者谓之恒慨,东瓯之闲谓之蔘绥。 又【鶡冠子道端篇】白蔘明起。【注】白蔘于下,明起于上。蔘,垂貌也。 又【集韵】苏甘切,音三。义同。 又【类篇】所斩切,鬖上声。苇初生者。
蔙 【申集上】【艹字部】 蔙 【集韵】随恋切,音漩。草名。【类篇】蔙蕧花。详蕧字注。
蔚 【申集上】【艹字部】 蔚 【唐韵】於胃切,音尉。【说文】牡蒿也。【诗小雅】匪莪伊蔚。 又【玉篇】茺蔚也。 又草木盛貌。【博雅】蔚蔚,茂也。《诗》荟兮蔚兮。 又【韵会】文深密貌。【易革卦】其文蔚也。 又【唐韵古音】纡物切,音郁。州名。【纲目集览】蔚州,本代地,周宣帝置。【蓺林伐山】杜甫诗:上有蔚蓝天。读作郁。
蒌 【申集上】【艹字部】 蒌 【唐韵】落侯切【类篇】【韵会】郎侯切【正韵】卢侯切,□音楼。【玉篇】蒿属。【尔雅释草】购,蔏蒌。【诗周南】言刈其蒌。【疏】叶似艾,正月根芽生,茎正白,生食之脆美。【楚辞大招】吴酸蒿蒌,不沾薄只。【注】言爚蒌蒿以为齑也。 又【贾子新书】古者胎敎之道,七月而就蒌室。 又地名。【後汉王常传】收散车入蒌溪。 又【唐韵古音】力朱切,音慺。义同。 又【广韵】力主切,音缕。草可烹鱼。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注】等为萭蒌,以运轮上,轮中萭蒌,则不匡刺也。 又【集韵】力九切,音柳。丧车饰也。【礼檀弓】设蒌翣。【注】棺之墙饰。考证:〔【尔雅释草】蒌,蒿也。〕 谨照原文改购蔏蒌。
蔟 【申集上】【艹字部】 蔟 【唐韵】【韵会】【正韵】□千木切,音簇。【说文】行蚕蓐。【晋书左贵□传】修成蚕蔟,分茧理丝。 又巢也。【周礼秋官硩蔟氏注】郑司农云:蔟读为爵蔟之蔟,谓巢也。 又【韵会】与簇同,聚也,攒也。 又【广韵】仓奏切【集韵】千□切,□音凑。律名。【礼月令】律中太蔟。【注】太蔟,言阳气大蔟,达于上也。 又同簎。【张衡西京赋】叉蔟之搀捔。【注】楚角切。同簎。考证:〔【周礼秋官蜇蔟氏注】〕 谨照原文蜇改硩。
蕲 【申集上】【艹字部】 蕲 【唐韵】【集韵】【类篇】渠之切【正韵】渠宜切,□音其。【玉篇】草也。【韵会】似蛇床。【尔雅释草】蕲茝,蘼芜。 又【张衡西京赋】结驷方蕲。【注】马衔也。 又【庄子齐物论】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注】蕲,求也。【史记秦本纪】蕲年宫。【注】蕲年,求年也。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江夏郡蕲春。 又姓。【通志氏族略】汉有弘农太守蕲良。 又【韵会】渠斤切,音芹。【尔雅释草】薜,山蕲。【注】《广雅》云:山蕲,当归。 又【集韵】居希切,音机。沛郡有蕲县。或作鄿。
蕴 【申集上】【艹字部】 蕴 【唐韵】於粉切【韵会】【正韵】委粉切,□音縕。【玉篇】积也,聚也,蓄也。【诗大雅】蕴隆虫虫。又【桧风】我心蕴结。又【左传隐三年】苹蘩、薀藻之菜。【韵会】云:应作蕴。【注】蕴藻,聚藻,此草好聚生也。 又聚草以□火曰蕴。【韩诗外传】里母朿蕴,请火于去妇之家。【前汉召信臣传】□蕴火。 又【类篇】於问切,音愠。义同。 又【韵会】与怨通。【荀子富国篇】富有天下而无怨财。【注】怨同蕴。 又与宛通。【荀子富国篇】使民夏不宛暍。【注】宛读为蕴。 又与縕通。【易系辞】乾坤其易之縕耶。又【群经音辨】纡云切,音氲。蕴沦,波也。【尔雅释水】小波为沦。【注】言蕴沦。 又读入声。【庄子齐物论】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注】於积反。 又【集韵】乌昆切,音温。【扬子方言】饶也。
蕶 【申集上】【艹字部】 蕶 【唐韵】【集韵】□郞丁切,音零。草零落也。 通作苓,亦作蘦。
【补遗】【午集】【示字部】 【字汇补】何沫切,音活。祠也。
蓣 【申集上】【艹字部】 蓣 【唐韵】羊洳切,音预。薯蓣。
蕸 【申集上】【艹字部】 蕸 【唐韵】胡加切,音遐。花叶也。【尔雅释草】荷,芙蕖。其叶蕸。 又【集韵】居牙切,音加。苇未秀者。考证:〔【尔雅释草】荷,芙蕖。【注】其叶蕸。〕 谨按其叶蕸是经文非注文,谨照原文省注字。
蘏 【申集上】【艹字部】 蘏 音絅。【王应麟诗考】衣锦尚蘔。出《尚书大传》。
【午集下】【石字部】 【集韵】传江切,音幢。石貌。
蘖 【申集上】【艹字部】 蘖 【正韵】鱼列切,音臬。斫木余。 又肄生曰蘖。 又【字汇补】姓也。【何氏姓苑】本姓薛,东莞人避仇改之。 【字汇】木櫱字有屮无艹,今从艹,似误。○按《正韵》亦下从□,非从木。疑卽櫱字之讹。【集韵】博厄切,音擘。【唐韵】俗檗字。【说文】黄木也。或从薛。【本草】李时珍曰:蘗,木名。义未详。俗作黄柏者,省写之讹也。【鲍昭行路难】剉蘗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 又与薛通。详薜字注。
蘗 【申集上】【艹字部】 蘗 【集韵】博厄切,音擘。【唐韵】俗檗字。【说文】黄木也。或从薛。【本草】李时珍曰:蘗,木名。义未详。俗作黄柏者,省写之讹也。【鲍昭行路难】剉蘗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 又与薛通。详薜字注。
□ 【备考】【未集】【竹字部】 □ 【篇海类编】同筮。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息林切,音心。【玉篇】久缓貌。 又【集韵】夷针切,音淫。义同。○按同文铎以为古经字,非是。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吉列切,音结。【类篇】丝束。
【午集下】【禾字部】 【广韵】与职切,音弋。禾。 又【集韵】麦□也。同。
虫 【申集中】【虫字部】 虫 【唐韵】许伟切【集韵】诩鬼切,□音卉。【广韵】鳞介总名。【说文】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象其卧形,物之微细,或行、或毛、或蠃、或介、或鳞,以虫为象。凡虫之属皆从虫。【玉篇】古文虺字。注见三画。【佩觿集】蛇虫之虫为虫豸,非是。○按《说文》《玉篇》《类篇》等书,虫虫皆分作三部,虫吁鬼切,古切,虫持中切,截然三音,义亦各别。《字汇》《正字通》合虫二部倂入虫部,虽失古人分部之意,而披览者易于查考,故姑仍其旧。若《六书正讹》以为虫卽虫省文,则大谬也。虫
【唐韵】直弓切【集韵】【韵会】【正韵】持中切,□音种。【说文】从三虫,象形。凡虫之属皆从虫。【大戴礼】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有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尔雅释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郄行仄行,连行纡行,以脰鸣者,以注鸣者,以旁鸣者,以翼鸣者,以股鸣者,以胸鸣者,谓之小虫之属,以为雕琢。【大戴礼】二九十八,八主风,风主虫。故虫八月化也。【荀子劝学篇】肉腐出虫。 又【诗大雅】蕴隆虫虫。【传】虫虫而热也。 又桃虫,鸟名。【诗周颂】肇允彼桃虫。【传】桃虫,鹪也,鸟之始小终大者。 又【书益稷】华虫作绘。【孔注】雉也。 又地名。【左传昭十九年】宋公伐邾,围虫三月。【注】虫,邾邑。 又书名。【魏志裴松之注】邯郸淳善苍雅虫篆。 又姓。【前汉功臣表】曲成侯虫达。 又直众切,音仲。与蚛同,虫食物也。 又【集韵】徒冬切,音彤。【尔雅释训】爞爞,薰也。爞或作虫。【群经音辨】蕴隆虫虫,虫字又音徒冬切。 【韵会】俗作虫,非。虫
考证:〔【大戴礼】八主虫,故虫八月。〕 谨照原文八主虫改八主风,风主虫。〔【尔雅释训】爞爞董也。〕 谨照原文改爞爞薰也。
虮 【申集中】【虫字部】 虮 【唐韵】居夷切,音肌。密虮,虫名。 又【集韵】通作肌。【尔雅释虫】密肌,继英。考证:〔【集韵】通作饥。【尔雅释虫】密饥,继英。〕 谨照原文饥□改肌。 虮
【集韵】举岂切,音几。【说文】虱子也。【前汉严安传】介冑生虮虱。【沈约悯国赋】蓄素虮于□胄。 又【韵会】居希切,音饥。义同。 又【广韵】渠希切,音祈。【尔雅释鱼】蛭,虮。【注】今江东呼水中蛭虫入人肉者为虮。见蛭字注。
蜛 【申集中】【虫字部】 蜛 【唐韵】九鱼切【集韵】斤於切,□音居。蜛蠩,虫名。【郭璞江赋】蜛蠩森衰以垂翘。【注】《南越志》曰:蜛蠩,一头,尾有数条,长二三尺左右,有脚状如蚕,可食。 或作。
蠿 【申集中】【虫字部】 蠿 【集韵】侧八切,音札。【说文】蠿蟊,作网蛛蟊也。 又朱劣切,音拙。义同。 或作蝃、。 【正字通】《六书正讹》以为小蝉,非是。
血 【申集下】【血字部】 血 【唐韵】【集韵】【韵会】□呼决切,音泬。【类篇】祭所荐牲血。从皿,一,象血形。【释名】血,濊也,出于肉,流而濊濊也。【关尹子四符篇】一为父,故受气于父,气为水。二为母,故受血于母,血为火。【易说卦传】坎为血卦。【疏】取其人之有血,犹地有水也。【礼中庸】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 又【大戴礼】血者犹血。【注】血,忧色也。 又【山海经】兪者之山有木曰白咎,可以血玉。【注】谓染玉可以作光彩。 又【诗郑风茹藘疏】陆玑云:茹藘,一名地血。 又【韵补】胡桂切,叶音惠。【刘向九叹】晋申生之离谗兮,荆和氏之泣血,吴子胥之抉眼兮,王子比干之横废。 又【毛诗古音考】音綌,鼠思泣血,无言不疾。【宋玉高唐赋】弭节奄忽,蹄足洒血。举功先得,获车已实。
衁 【申集下】【血字部】 衁 【唐韵】【集韵】【正韵】□呼光切,音荒。【说文】血也。【左传僖十五年】士刲羊,亦无衁也。【韩愈诗】衁池波风肉陵屯。【字汇】又入皿部,书作□,非。
蝔 【申集中】【虫字部】 蝔 【唐韵】古谐切【集韵】居谐切,□音皆。【类篇】虫名,猥狗也。淮南呼为雨母。【广韵】《淮南子》曰:蝔知雨至。蝔虫大如笔管,长三寸,代谓之猥狗,知天雨,则於草木下藏其身。 又戸皆切,音谐。义同。
蚀 【申集中】【虫字部】 蚀 【唐韵】乘力切【集韵】【韵会】实职切,□音食。【广韵】败创也。【玉篇】日月蚀也。【释名】日月亏曰蚀,稍小侵亏如虫食草木之叶。【汉书韦昭注】亏败曰蚀。【晋书天文志】十辉,五曰暗,谓日月蚀。或曰脱光也。《春秋》本作食。 又【韵会】凡物侵蠹皆曰蚀。 又【集韵】六直切,音力。谷名,在杜南。【前汉高帝纪】从杜南入蚀中。【李奇注】蚀音力。【如淳曰】蚀,入汉中道川谷名。 又卢东切,音笼。与豅同。详豅字注。 或作□。
蝖 【申集中】【虫字部】 蝖 【集韵】许元切,音萱。【玉篇】蠀螬也。【扬子方言】蠀螬,或谓之蝖□。【郭注】亦呼当齐,或呼地蚕,或呼蟦蝖。【韩诗外传】蝖飞蠕动,各乐其性。
螽 【申集中】【虫字部】 螽 〔古文〕□【唐韵】职戎切【集韵】【韵会】之戎切,□音终。【说文】蝗也。【尔雅释虫】□螽,蠜。【注】□螽,一名蠜。【陆玑疏】今人谓蝗子为螽子,兖州人谓之螣,《诗》云喓喓草虫,趯趯□螽是也。 又【诗周南】螽斯羽。【传】螽斯,蜙蝑也。【疏】蜙蝑长而靑,长角长股,股鸣者也。或谓似蝗而小,斑黑。其股状如玳瑁,五月中以两股相切作声,闻数步者也。 又【尔雅释虫】蟿螽,螇蚸。【疏】形似蜙蝑而细长,飞翅作声者是也。 又【释虫】土螽,蠰溪。【疏】土螽,今谓之土□。似蝗而小,善跳者也。 【说文】本作□。【集韵】或作□、□。
螾 【申集中】【虫字部】 螾 【唐韵】翼眞切【集韵】【韵会】夷眞切,□音寅。【类篇】虫名,寒螿也。 又【正韵】螼螾。【贾谊吊屈原文】夫岂从虾与蛭螾。读平声。 又【集韵】羊进切,音鈏。义与蚓同。详蚓字注。 又【字汇补】神蚓也,大五六围,长十余丈。【史记封禅书】黄龙地螾见。 又【史记律书】寅言万物始生螾然也。
螿 【申集中】【虫字部】 螿 【唐韵】卽良切【集韵】【韵会】【正韵】资良切,□音将。【玉篇】寒螿,蝉属。【方言郭注】寒蜩,螿也,似蝉而小色靑。 【正韵】亦作□。
蟀 【申集中】【虫字部】 蟀 【唐韵】所律切【韵会】【正韵】朔律切,□音率。蟋蟀也。【诗唐风】蟋蟀在堂,岁聿其莫。【疏】陆玑云:蟋蟀,似蝗而小,正黑,有光泽如漆,有角翅。一名蛬,一名蜻蛚,楚人谓之王孙,幽州人谓之趣织。里语曰:趣织鸣,懒妇惊是也。【古今注】蟋蟀,一名吟蛩。秋初生,得寒则鸣。【说文长笺】《开元遗事》云:宫人以金笼著蟋蟀,从事为游戏闲玩。 【说文】作□。
蚊 【申集中】【虫字部】 蚊 【玉篇】古文蚊字。注详四画。【前汉中山靖王传】聚蚊成雷。
蟂 【申集中】【虫字部】 蟂 【唐韵】古尧切,音枭。水虫,似蛇四足,能害人。【贾谊吊屈原文】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徒从虾与蛭螾。【注】应劭曰:蟂獭,小虫,害鱼者也。
蟃 【申集中】【虫字部】 蟃 【唐韵】【集韵】□无贩切,音万。【玉篇】螟蛉,虫也。【诗小雅】螟蛉有子。【疏】俗谓之桑蟃。【尔雅释虫】螟蛉,桑虫。【注】桑蟃,亦曰戎女。 又蟃蜒。【司马相如子虚赋注】蟃蜒,大兽,似狸,长百寻。
蟱 【申集中】【虫字部】 蟱 【集韵】迷浮切,音谋。蟱,虫名。【本草】蜘蛛,一名蟱。 或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直佑切,音胄。【博雅】蒙也。【类篇】一曰绪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广韵】古肴切【集韵】居肴切,□音交。□□,米粉餠。
蟳 【申集中】【虫字部】 蟳 【正字通】徐盈切,音寻。【六书故】靑蟳也。螯似蟹,殻靑,海濵谓之蝤蚌。
誝 【酉集上】【言字部】 誝 【类篇】同□。
葲 【申集上】【艹字部】 葲 【唐韵】疾缘切,音泉。【玉篇】羊葲,草名也。 【正字通】引《本草》作羊泉,似菊花,紫色。一名羊饴。
葳 【申集上】【艹字部】 葳 【唐韵】【集韵】【韵会】□於非切,音威。【玉篇】葳蕤也。【东方朔七谏】上葳蕤而防露兮。【注】葳蕤,盛貌。 又草名。【述异记】葳蕤草,一名丽草。又呼为女草,江浙呼为娃草。 又【博雅】茈葳,蘧麦也。
葴 【申集上】【艹字部】 葴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职深切,音斟。【尔雅释草】葴,马蓝。【注】今大叶冬蓝是也。 又【尔雅释草】葴,寒浆。【注】今酸浆草,江东呼曰苦葴。 又山名。【山海经】葴山,视水出焉。 又姓。【晋语】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已滕葴任苟僖姞嬛依是也。 又【集韵】胡谗切,音函。居咸切,音缄。义□同。
【酉集中】【走字部】 【广韵】【集韵】□陟交切,音嘲。【玉篇】趟,踉党也。【广韵】趟,跳跃貌。 又【广韵】都敎切【集韵】陟敎切,□音罩。【类篇】行不正也。
【酉集下】【酉字部】 【正韵】虚宜切,音僖。【玉篇】同醯。【博雅】,酢也。【王延寿王孙赋】豁盱〈门内鬼〉以琐。【注】,呼啼反。若吸酸,攒锁眉目也。【唐书来俊臣传】以灌鼻。 又人名。【史记扁鹊传】秦太医令李,自知伎不如扁鹊也。
【戌集上】【金字部】 【集韵】职任切,音枕。缝也,刺也。
葵 【申集上】【艹字部】 葵 【唐韵】渠追切【集韵】【韵会】渠惟切【正韵】渠为切,□音鄈。【玉篇】菜名。【诗豳风】七月烹葵及菽。【仪礼士虞礼】记注:夏秋用生葵。【王祯农书】葵,阳草也,为百菜之主,备四时之□。【尔雅翼】天有十日,葵与之终始,故葵从癸。《左传成十七年》,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 又【周礼冬官玉人】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注】终葵,椎也。为椎于其杼上,明无所屈也。 又地名。【晋语】吾命之以负葵之田七十万。 又姓。【通志氏族略】终葵氏。【注】《左传》商人七族有终葵氏。【正字通】宋葵方直,明葵玉。 又与揆通。【尔雅释诂】葵,揆也。【诗小雅】天子葵之。【大雅】则莫我敢葵。又与鄈通。【正韵】鄈丘,地名,《春秋》作葵丘。 【玉篇】亦作□。□,《说文》葵本字。考证:〔【仪礼士虞礼】夏秋用生葵。〕 谨按此郑注非经文,谨照原文士虞礼下增记注二字。〔【说文】葵,卫也,倾叶向日,不令照其根。〕 谨按说文无此语,谨□下文所引左传改为:左传成十七年,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晋语】王命之以负葵之田七十万。〕 谨照原文王改吾。
葶 【申集上】【艹字部】 葶 【唐韵】特丁切,音亭。【尔雅释草】蕇,葶苈。【注】实叶皆似芥,一名大室,一名丁历。【西京杂记】葶苈死於盛夏。 又【广韵】都挺切,音顶。毒草。【山海经】熊耳山有草,状如苏而赤华,名葶,可以毒鱼。
荤 【申集上】【艹字部】 荤 【唐韵】【集韵】【正韵】□许云切,音熏。【礼玉藻】膳于君,有荤桃茢。【注】荤,姜及辛菜也。【仪礼士相见礼】夜侍坐,问夜膳荤。【注】荤,辛物,食之止卧。【玉篇】荤叶所以辟凶邪。【後汉礼仪志】仲夏之月,其礼以朱索连荤菜,弥牟朴蛊钟,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戸。【荀子哀公篇】志不在於食荤。【注】葱,薤也。【徐铉说文注】荤,臭莱也,通谓芸台、椿、韭葱、蒜、阿魏之属,方术家所禁,谓气不洁也。【唐书王维传】维兄弟皆笃志奉佛,食不荤。【尔雅翼】西方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蒜、茖葱为五荤,道家以韭、蒜、芸台、胡荽、薤为五荤。 又通薰。【史记五帝纪】北逐荤粥。【前汉霍去病传】躬将所获荤允之士。【师古注】荤字与薰同。 【集韵】或作蔒。【礼记注】或作焄。考证:〔【前汉霍去病传】所获荤允之士。〕 谨照原文所获上增躬将二字。
【午集下】【石字部】 【玉篇】张下切【集韵】竹下切,□音矺。□,石垂貌。
葸 【申集上】【艹字部】 葸 【唐韵】胥里切【韵会】【正韵】想里切,□音枲。【玉篇】畏惧也。【论语】愼而无礼则葸。【大戴礼曾子立事篇】人言善而色葸焉,近于不悦其言。 【韵会】或作□。
葺 【申集上】【艹字部】 葺 【唐韵】【韵会】【正韵】□七入切,音缉。【玉篇】修补也。【博雅】覆也。【通俗文】苫也。【左传襄三十一年】缮完葺墙。【注】谓草覆墙也。 又【广韵】子入切【集韵】卽入切,□音楫。【说文】茨也。【周礼冬官】葺屋参分。 又累也。【左思吴都赋】葺鳞镂甲。 【直音】作□。
【丑集中】【土字部】 【玉篇】古文堂字。注详八画。
葻 【申集上】【艹字部】 葻 【唐韵】卢含切,音岚。【说文】草得风貌。 又【集韵】符风切,音冯。草名。【说文】灌渝也。
葼 【申集上】【艹字部】 葼 【唐韵】子红切【集韵】【韵会】祖丛切,□音鬃。【博雅】小也。【说文】木细枝也。【扬子方言】木细枝谓之杪,靑、齐、兖、冀闲谓之葼。故传曰:慈母之怒子也,虽折葼笞之,其惠存焉。 又草名。【谢灵运山居赋】蓼蕺葼荠。【谢朓诗】弱葼旣葱翠,轻莎方靃靡。 又染草。【汉宫仪】葼园供染绿纹绶。考证:〔【扬子方言】木细枝谓之杪靑,齐燕冀闲谓之葼,故传曰,慈母之怒子也,犹折葼笞之,其惠存焉。〕 谨照原文燕改兖。犹改虽。
葽 【申集上】【艹字部】 葽 【唐韵】於霄切【正韵】伊尧切,□音腰。【诗豳风】四月秀葽。【传】葽,葽草也。【笺】物成自秀葽始。【诗缉曰】四月阳气极于上而微阴已胎于下,葽感之而早秀。毛注不指为何草,郑疑为王萯,《说文》引刘向说:苦葽也。 又草盛貌。【前汉礼乐志】丰草葽,女萝施。 又【集韵】伊鸟切,音杳。【尔雅释草】葽绕,棘蒬。【注】今远志也。 又【广韵】於笑切,音要。亦草盛貌。
葾 【申集上】【艹字部】 葾 【唐韵】【集韵】□於袁切,音鸳。【博雅】□葾,败也。□字原从歺从委作。
【午集下】【石字部】 【篇海】公怀切,音乖。石貌。 又碎也。
【戌集中】【隹字部】 【集韵】同鸪。详鸟部鸪字注。
蒂 【申集上】【艹字部】 蒂 同蒂。【班固答宾戏】上无所蒂,下无所根。
蒃 【申集上】【艹字部】 蒃 【直音】《新藏》作篆。
【酉集中】【走字部】 【广韵】侯夹切【集韵】辖夹切,□音洽。走貌。【玉篇】跛也。
蒇 【申集上】【艹字部】 蒇 【唐韵】丑善切,音搌。【博雅】敕也。【左传文十七年】寡君又朝以蒇陈事。 又【扬子方言】解也。 又【韵会】备也。
蒉 【申集上】【艹字部】 蒉 〔古文〕□【唐韵】【韵会】□求位切,音匮。【说文】草器。【论语】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 又山名。【前汉高帝纪】沛公引兵绕嶢关,逾蒉山。 又【集韵】苦怪切,音喟。菜名。【尔雅释草】蒉,赤苋。【注】今苋菜之有赤茎者。 又与□通。【礼礼运】蒉桴而土鼓。【注】蒉读为□,声之误也,谓抟土为桴也。 又姓。【礼檀弓】公使人吊蒉尚。考证:〔【尔雅释草】蒉,赤苋。【注】今苋菜之有赤根者。〕 谨照原文赤根改赤茎。
蒋 【申集上】【艹字部】 蒋 【唐韵】卽良切【集韵】资良切,□音浆。【说文】苽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靑薠。 又【广韵】卽两切,音桨。【左传僖二十四年】凡蒋邢茅。 又山名。【晋书成帝纪】苏峻至于蒋山。 又水名。【水经注】涂水南与蒋谷水合流出蒋溪。 又姓。 又【韵会】菰蒋,亦作上声。
搜 【申集上】【艹字部】 搜 【唐韵】所鸠切,音搜。【说文】茅搜也。【徐曰】今人谓搜为地血,食之补血,故从鬼。【周礼地官】掌染草。【释文】茅搜,蒨也。【山海经注】搜,一名茜。 又【尔雅释诂】搜,聚也。【注】春猎为搜。搜者,以其聚人众也。【左传隐五年】春搜夏苗。【注】搜,择取不孕者。 又隐也。【左传文十八年】服谗搜慝。 又【穆天子传】巨搜之人□奴,乃献白鹄之血。考证:〔【周礼地官】掌染草。【注】茅搜,蒨也。〕 谨照原文注改释文。
蒒 【申集上】【艹字部】 蒒 【唐韵】疏夷切【正韵】申之切,□音师。【玉篇】蒒草。【博物志】海上有草焉,名蒒,其实食之如大麦,七月稔,俗名自然谷,或曰禹余粮。
莼 【申集上】【艹字部】 莼 【唐韵】常伦切,音纯。水葵也。【集韵】通作莼。
蓅 【申集上】【艹字部】 蓅 【集韵】力求切,音流。菜名。
炇 【巳集中】【火字部】 炇 【字汇】同□。【正字通】俗字。
莳 【申集上】【艹字部】 莳 【集韵】【韵会】【正韵】□时吏切,音侍。【博雅】立也。【扬子方言】更也。【注】为更种也。【晋书姚苌载纪】苌命其将于一栅孔中莳树一根,以旌战功。 或作□、□。 又【广韵】市之切,音时。莳萝子。【本草】莳萝生佛誓国,一名慈谋敕,一名小茴香,实如马芹。 又音示。义同。
蒖 【申集上】【艹字部】 蒖 【唐韵】侧邻切,音眞。【直音】茆也。 又【集韵】凫葵也。一曰蓂荚实。
【戌集上】【门字部】 【广韵】【集韵】□五忽切,音兀。【广韵】括也。【集韵】一曰婞很也。 又【集韵】胡骨切,音搰。义同。
蒗 【申集上】【艹字部】 蒗 【唐韵】来宕切,音浪。蒗荡,渠名,在谯郡。
【丑集上】【口字部】 【集韵】去仲切,音焪。【玉篇】问罪。【集韵】鞠讯也,通作。 又【集韵】【类篇】□区玉切,音曲。义同。
蒘 【申集上】【艹字部】 蒘 【唐韵】汝余切【集韵】女居切,□音拿。【玉篇】草也。【尔雅释草】蘮蒘,窃衣。【注】似芹,可食,子大如麦,著人衣。 又【广韵】女加切,音拿。义同。
蒙 【申集上】【艹字部】 蒙 【唐韵】莫红切【集韵】谟蓬切,□音蒙。【尔雅释草】蒙,王女也。【注】女萝别名。 又【诗传】唐蒙,菜名。 又大蒙,药名。【管子地员篇】群药安生,小辛大蒙。 又【易疏】蒙者,微昧暗弱之名。【书洪范传】蒙,阴暗也。 又【左传昭元年】又使围蒙其先君。【注】欺也。 又【左传昭十三年】晋人执季孙意如,以幕蒙之。【注】裹也。 又【前汉宣帝纪】虽有患祸,犹蒙死而存之。【注】冒也。 又【书伊训】具训于蒙士。【疏】谓蒙稚,□小之称。 又【诗秦风】蒙伐有苑。【传】蒙,讨羽也。【笺】画杂羽之文于伐。 又县名。【史记老庄列传】庄子者,蒙人也。【注】地理志,蒙县属梁国。 又山名。【书禹贡】蒙羽其艺。【疏】蒙山在泰山蒙阴县西南。【又】蔡蒙旅平。【注】蒙山在蜀郡靑衣县。 又水名。【楚辞天问】出自汤谷,次于蒙汜。【注】暮入西极蒙水之涯也。 又门名。【左传襄二十七年】宋公及诸侯之大夫盟于蒙门之外。【注】宋城门。 又姓。【风俗通】东蒙主以蒙山为氏,秦有将军蒙骜。 又【韵会】母总切,音懵。【柳宗元文】鸱夷蒙鸿。【注】二字俱上声。 又【韵补】叶莫江切,音尨。《诗》狐裘蒙茸。徐邈读为厖。【陈琳大荒赋】帝告我以至顺兮,重讯我以童蒙。义混合于宣尼兮,理齐归于文王。 又莫凤切,音孟。与雺同。《汉书》引《易》传:有蜕蒙霿,上下合也。
蒚 【申集上】【艹字部】 蒚 【唐韵】郞击切,音雳。【尔雅释草】蒚,山蒜。 又【广韵】下革切,音核。【尔雅释草】莞,苻蓠。其上,蒚。【玉篇】蒲蒚,谓今蒲头有台,台上有重台,中出黄卽蒲黄。又曰山蒿也。
蒛 【申集上】【艹字部】 蒛 【唐韵】倾雪切,音缺。【玉篇】蒛盆也。详葐字注。
蒜 【申集上】【艹字部】 蒜 【唐韵】苏贯切,音算。【韵会】荤菜也。【古今注】蒜,卵蒜也。俗谓之小蒜。【尔雅翼】大蒜为葫,小蒜为蒜。【高士传】太原闵仲叔者,世称节士,周党见其含菽飮水,遗以生蒜。 又古以银蒜押帘。【庾信诗】幔绳金麦穗,帘钩银蒜条。【文选颜延年侍游蒜山诗注】蒜山在润州西二里。 【干禄字书】蒜俗亦作。
蒝 【申集上】【艹字部】 蒝 【唐韵】愚袁切,音原。【玉篇】茎叶布也。 又【集韵】取绢切,音。草木貌,一曰草名。
莅 【申集上】【艹字部】 莅 【集韵】同莅。
蒟 【申集上】【艹字部】 蒟 【唐韵】俱雨切【韵会】果羽切,□音矩。【说文】果也。【本草】蒟酱。【南方草木状】蒟酱,荜茇也。生於番禺,小而靑,谓之蒟。【左思蜀都赋注】蒟酱,缘树而生,其子如桑椹,熟时正靑,长二三寸,以蜜藏而食之。【通志】蒟酱曰浮留。 又【本草】蒟蒻一名鬼芋。【酉阳杂俎】蒟蒻,根大如碗,至秋叶滴露,随滴生苗。 又【集韵】权俱切,音劬。又【韵会】俱遇切,音屦。义□同。
蒠 【申集上】【艹字部】 蒠 【唐韵】相卽切,音息。【尔雅释草】菲,蒠菜。详菲字注。
蒡 【申集上】【艹字部】 蒡 【集韵】蒲光切,音旁。【尔雅释草】蒡隐荵。见荵字注。 又【博雅】繁母,蒡葧也。 又【唐韵】薄庚切,音彭。义同。 又【广韵】北朗切,音榜。牛蒡子,药名。【本草】一名恶,实似蒲萄,核外壳如栗莍。一名黏,一名大力子,一名蝙蝠刺,气味苦寒无毒。【类篇】作牛□。【唐韵】作□。考证:〔【尔雅释草】隐荵蒡。〕 谨照原文改蒡隐荵。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韵】勒兼切,音鬑。□,目垂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广韵】【集韵】□下斩切,音豏。【博雅】涂也。 又【集韵】居咸切,音缄。义同。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韵】徐羊切,音详。多也。
【午集下】【禾字部】 【玉篇】【集韵】□匹各切,音粕。禾不实也。
【午集中】【疒字部】 〔古文〕□【广韵】都皓切【集韵】睹老切,□音倒。病也。又【广韵】【集韵】□直佑切,音胄。与疛同。小腹疾也。 又【集韵】陟柳切,音肘。义同。 又【集韵】□留切,音俦。心悸。
【午集中】【目字部】 【字汇补】锄加切,音槎。【淮南子原道训】所谓人者,偶智故,曲巧伪诈,所以俯仰於世人,而与俗交者。考证:〔【淮南子原道训】所谓人者,隅智故,曲巧讹诈,所以俯仰於世人,而与俗交者。〕 谨照原文隅改偶。讹改伪。
蒢 【申集上】【艹字部】 蒢 【唐韵】直鱼切【集韵】陈如切,□音除。【尔雅释草】蘵,黄蒢。【类篇】叶似酸浆,华小而白,中心黄。江东以为葅食。 又【博雅】菗蒢,地楡也。 又蘧蒢。详蘧字注。【唐韵】直鱼切【集韵】陈如切,□音除。【尔雅释草】蘵,黄蒢。【类篇】叶似酸浆,华小而白,中心黄。江东以为葅食。 又【博雅】菗蒢,地楡也。 又蘧蒢。详蘧字注。
【酉集下】【酉字部】 【字汇补】同。【博雅】,美也。
蒦 【申集上】【艹字部】 蒦 【集韵】屋虢切,音擭。草名。 又【韵会】乙却切,音约。【前汉律历志】尺者,蒦也。【说文】蒦,度也。
蒰 【申集上】【艹字部】 蒰 【集韵】蒲官切,音盘。【类篇】草名。
蔖 【申集上】【艹字部】 蔖 【集韵】才何切,音醝。蓾蔖,草名。可苴履。【尔雅释草】蓾,蔖。【疏】蓾一名蔖,卽蒯类也。 又庄加切,音查。楚葵也。或作蒩。 又【广韵】采古切,音□。草死。
蒧 【申集上】【艹字部】 蒧 【韵会】多忝切,音点。【类篇】人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蒧,公西蒧,奚容蒧。【注】蒧音点。 又【直音】草名。
蒨 【申集上】【艹字部】 蒨 【唐韵】仓甸切,音倩。草盛貌。【左思吴都赋】夏晔冬蒨。【湛方生稻苗赞】蒨蒨嘉谷。 又鲜明貌。【束皙补白华诗】蒨蒨士子。 又【仪礼士冠礼注】齐人名蒨为韎韐。 又木名。【山海经】敖岸北望河林,其状如蒨如举。【郭注】说者曰:蒨、举,皆木名也。 【集韵】又与□、茜通。
蒩 【申集上】【艹字部】 蒩 【唐韵】则吾切【正韵】宗苏切,□音租。【周礼地官乡师】大祭祀,羞牛牲,共茅蒩。【注】郑大夫谓祭前籍也。详苴字注。 又草名。【後汉马融传】茈箕芸蒩。【注】《广雅》云:蕺,蒩也,其根似茅根,可食。 又【左思蜀都赋】樊以蒩圃。【注】蒩亦名土茄,叶覆地而生,亦可食,人饥则以继粮。 又【集韵】子余切,音沮。【广韵】则古切,音祖。义□同。 又【字汇补】子侯切,音緅。【周礼春官司巫】蒩馆,刘昌宗读邹。 又【集韵】音义与藉同。
蒫 【申集上】【艹字部】 蒫 【唐韵】酢何切,音瘥。【尔雅释草】蒫,荠实。【急就篇注】荠,甘菜也,其实名蒫。 又【集韵】咨斜切,音嗟。义同。
蒬 【申集上】【艹字部】 蒬 【唐韵】於袁切,音冤。【说文】棘蒬也。【尔雅释草】葽绕,棘蒬。【注】今远志也。 又【集韵】与薳同。
蒭 【申集上】【艹字部】 蒭 【六书正讹】刍俗作蒭。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於六切,音郁。竹器。
【卯集中】【戈字部】 【广韵】陟输切【集韵】追输切,□音诛。【博雅】杀也。一曰戈名。
蒮 【申集上】【艹字部】 蒮 【唐韵】余六切,音育。【尔雅释草】蒮,山韭。【疏】韭生山中者名蒮。 又通薁。【王应麟诗考】六月食郁及蒮。出《韩诗》及《尔雅疏》。 又【唐韵古音】引《诗》食郁及蒮,叶去声,音奥,统下菽、枣、稻为一韵。
【寅集下】【广字部】 【广韵】布忖切,音本。【玉篇】姓也。
蒯 【申集上】【艹字部】 蒯 【唐韵】苦怪切,音喟。【左传成九年】虽有丝麻,无弃菅蒯。正义:蒯与菅连,亦菅之类。【仪礼丧服传疏】屦者藨蒯之菲也。《礼玉藻》【注】蒯席涩,便于洗足也。【张衡西京赋】草则葴莎菅蒯。【注】蒯草中为索。 又地名。【左传昭二十三年】攻蒯,蒯溃。【注】河南县蒯乡是也。 又姓。【前汉蒯通传】蒯通,范阳人。 又蒯缑。【史记孟尝君传注】蒯缑,把剑之物,谓以剑绳缠之。 又【韵补】苦对切,音块。引《左传》叶虽有姬姜,无弃蕉萃韵。 又【索隐蒯成侯绁注】引《三苍》,音裴。考证:〔【左传成八年】虽有丝麻,无弃菅蒯。【注】毛诗疏曰,菅与蒯连,亦菅之类。〕 谨照原文八年改九年。注毛诗疏曰改正义。菅与蒯改蒯与菅。〔【注】蒯席〕 谨按此玉藻注非丧服注,注上增礼玉藻三字。
蒱 【申集上】【艹字部】 蒱 【唐韵】薄胡切【韵会】蓬晡切,□音匍。【类篇】樗蒱,戏也。【晋书陶侃传】樗蒱者,牧猪奴戏耳。 又【韵会】通蒲。【荀子不苟篇】柔从若蒱苇。
蒲 【申集上】【艹字部】 蒲 【唐韵】薄胡切。水草,可以为席。【礼玉藻】连用汤履蒲席。【释名】蒲,草也。【周礼天官醢人】深蒲。【诗大雅】维笋及蒲。【後汉刘宽传】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 又【诗王风】扬之水,不流束蒲。【陆玑疏】蒲柳有两种,皮正靑者曰小杨,其一种皮红者曰大杨。 又【周礼春官】男执蒲璧。【注】或以蒲为瑑饰。 又【礼明堂位】周以蒲勺。【注】蒲谓合蒲,当刻勺为蒲头,其口微开如蒲草。 又【释名】草圆屋曰蒲。蒲,敷也。 又人名。【华阳国志】望帝更名蒲□。【高士传】蒲衣,舜时贤人。【淮南子人闲训】蒲且子之巧,亦弗能加也。 又地名。【春秋桓三年】齐侯、卫侯胥命于蒲。 又水名。【水经注】河水又南,合蒲水。 又山名。【史记封禅书】有蒲山。 又台名。【述异记】东海上有蒲台,秦王至此萦蒲系马。 又姓。【十六国春秋】符洪家生蒲五丈长,时人异之,谓之蒲家。 又【韵会】通蒱。【马融樗蒲赋】道德旣备,好此樗蒲。 又通匍。【左传昭十三年】怀锦、奉壶、飮冰,以蒲伏焉。 又【类篇】傍各切。与薄通,蒲姑,地名。【竹书纪年】太戊城蒲姑。 又去声,蒲萄,果名。【芥隐笔记】乐天诗:羌管吹杨柳,燕姬酌蒲萄。 又叶颇五切,音浦。【韵补】《周礼职方氏》其泽薮曰弦蒲,郑氏读上声,《诗》不流束蒲,叶下戍许。考证:〔【淮南子人闲训】蒲且子之功,亦勿能加也。〕 谨照原文功改巧。勿改弗。
【午集中】【疒字部】 【玉篇】与瘙同。
【午集下】【石字部】 【玉篇】卢合切,音腊。石也。
【丑集下】【女字部】 【广韵】【集韵】□於希切,音衣。【说文】女字。
薹 【申集上】【艹字部】 薹 【唐韵】徒哀切【集韵】堂来切,□音台。芸薹,菜名。 又草名,夫须也。【韵会】通作台。【陆玑诗疏】台,莎草也。【谢朓诗】连阴盛农节,薹笠聚东葘。
蚏 【申集中】【虫字部】 蚏 【直音】同蚎。
荠 【申集上】【艹字部】 荠 【集韵】【正韵】□在礼切,音鲚。甘菜。【诗邶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董仲舒雨雹对】荠麦始生,由阳升也。 又【韵会】草名。 又【类篇】才诣切,音剂。义同。 又才资切,音疵。《采荠》,逸《诗》篇名。【周礼春官乐师】趋以采荠。 又通茨,见茨字注。
薻 【申集上】【艹字部】 薻 【集韵】藻本字。【说文】从水巢声。【五经文字】藻同薻。
薼 【申集上】【艹字部】 薼 【集韵】池邻切,音陈。与蔯同。【类篇】薼菜。【正字通】茵蔯别作茵薼。茵字作艹下因。
薽 【申集上】【艹字部】 薽 【唐韵】章邻切【集韵】之人切,□音眞。【尔雅释草】茢薽,豕首。【疏】南人名为地菘,又名虾蟆蓝,亦名蟾蜍兰。 又【五经文字】吉延切,音鸇。义同。
【寅集下】【广字部】 【玉篇】与廱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类篇】偶举切。与篽同。
薾 【申集上】【艹字部】 薾 【集韵】忍氏切,音尔。【说文】华盛也。《诗》彼薾维何。 又【唐韵】奴礼切,音祢。义同。 【韵会】或作□。
薿 【申集上】【艹字部】 薿 【唐韵】鱼起切,音拟。【说文】茂也。【诗小雅】黍稷薿薿。【柳宗元贺嘉禾及芝草表】旣呈薿薿之祥,复睹煌煌之秀。 又鱼力切。嶷入声,义同。
藀 【申集上】【艹字部】 藀 【集韵】□扃切,音萤。本作荧。【尔雅释草】藀,委萎。【注】药草也。【又】葋,艼荧。详葋字注。
藁 【申集上】【艹字部】 藁 【集韵】【正韵】□古老切,音杲。【唐韵】俗稿字。【正字通】木枯也。 又藁席。【荀子正名篇】屋室庐宇葭藁蓐,尚机筵,而可以养形。【注】以藁为席,贫贱人之居也。 又藁本,药名。【管子地员篇】五臭畴生莲与蘼芜、藁本、白芷。 又【史记屈原传】属草藁。【索隐注】创制宪令之本。 又【前汉陈汤传】斩郅支及名王以下,县头藁街。 又【韵补】车御切。【易林】蝗啮我稻,驱不可去。实穗无有,但见空藁。 【正字通】引《汉书马援传》藁葬注,草也。○按藳葬,藁字从禾,不从木。
藂 【申集上】【艹字部】 藂 【唐韵】俗丛字。【韵会】丛或作藂。【前汉息夫躬传】藂棘栈栈。 又【集韵】粗送切。草稚也。
藃 【申集上】【艹字部】 藃 【唐韵】许娇切,音嚣。草貌。 又许交切,音虓。禾伤肥也。 又【韵会】虚到切,音耗。暴起貌。【周礼冬官轮人】以火养其阴而齐诸其阳,则毂虽敝不藃。【郑注】藃暴,阴柔後必桡减帱革暴起也。 又【集韵】黑各切,音郝。木乾藃也。一曰草肥貌。
藄 【申集上】【艹字部】 藄 【唐韵】渠之切,音其。【尔雅释草】藄,月尔。【注】卽紫藄也。似蕨,可食。 又【集韵】居之切,音基。义同。或作□、□。
【酉集下】【酉字部】 【广韵】【集韵】□仍吏切,音饵。【广韵】重酿。【集韵】酘酒也。一曰次酿。 又【广韵】【集韵】□女利切,音腻。义同。
藆 【申集上】【艹字部】 藆 【唐韵】九辇切,音蹇。藆藅。注见藅。 【集韵】或作□。
【午集下】【石字部】 【字汇补】五坚切,音硏。考也。
藇 【申集上】【艹字部】 藇 【唐韵】徐吕切,音序。【诗小雅】酾酒有藇。【传】美貌。 又以诸切,音余。芞藇,香草。 又羊洳切,音豫。薯藇,见薯字注。 又余吕切,音与。蕃芜也。 又相居切,音胥。人姓。【通志氏族略】见《姓苑》,望出吴郡。
藈 【申集上】【艹字部】 藈 【集韵】涓畦切,音圭。【玉篇】草名。【尔雅释草】钩,藈姑。【注】钩,□也。一名王瓜。 又苦圭切,音暌。义同。
藉 【申集上】【艹字部】 藉 〔古文〕□【唐韵】慈夜切,音躤。【说文】祭藉也。【易大过】藉用白茅。【注】荐藉于物。 又【礼曲礼】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注】藉,藻也。【疏】凡执玉必有其藻,以承于玉。【仪礼聘礼注】藉谓缫也。缫所以蕴藉玉。 又【孟子】助者,藉也。【赵岐注】犹人相借力助之也。【战国策】藉兵乞食于西周。 又【前汉薛广德传】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注】宽博有余也。 又【後汉隗嚣传】光武素闻其风声,报以殊礼,所以慰藉之良厚。 又【纲目集览】身之所依曰藉。 又【释名】咀藉也,以藉齿牙也。 又秦昔切,音籍。狼藉,离披杂乱貌。【前汉江都易王传】国中口语藉藉,无复至江都。 又【周语】宣王卽位,不藉千亩。【前汉文帝纪】其开藉田。 又【谷梁传哀十三年】其藉于成周,以尊天王。【注】藉谓贡献。 又【庄子应帝王】猿狙之,便执斄之狗来藉。【注】藉,绳也。 又【史记武安侯传】今吾身在也,而人皆藉吾弟。【注】藉,蹈也。 又姓。【国语】藉偃,晋大夫。 又【唐韵古音】读胙。【史记商君传】注新序论:周室归藉。【索隐】藉音胙。 又【韵补】秦二切。【班固西都赋】原野萧条,目极四裔。禽相鎭压,兽相枕藉。
【酉集中】【足字部】 【篇韵】同趾。
藊 【申集上】【艹字部】 藊 【集韵】补典切,音匾。豆名。【本草】李时珍曰:藊本作扁,荚形扁也。
藋 【申集上】【艹字部】 藋 【唐韵】徒吊切,音掉。【说文】厘草也。【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 又【尔雅释草】拜蔏藋。【注】蔏藋赤似藜。 又【诗大雅】菫荼如饴。【疏】广雅云:菫,藋也,今三辅之闲言犹然。 又【博雅】藋梁,木稷也。 又直角切,音濯。蒴藋,药草。 又音翟。灰藋。【本草注】梁□文帝《劝医文》作灰□菜。
藌 【申集上】【艹字部】 藌 【集韵】同蔤。
蓝 【申集上】【艹字部】 蓝 【唐韵】鲁甘切,音篮。染靑草也。【诗小雅】终朝采蓝。【周礼地官掌染草注】染草蓝、蒨,象斗之属。【通志】蓝三种:蓼蓝染绿,大蓝如芥染碧,槐蓝如槐染靑。三蓝皆可作淀,色成胜母,故曰靑出於蓝而靑於蓝。 又【古今注】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 又【说文】瓜苴也。 又【酉阳杂俎】蓝蛇,首有毒,尾能解毒,南人以首合药,谓之蓝药。 又鸟名。【尔雅释鸟】秋鳸,窃蓝。【注】窃蓝,靑色。 又滥也。【大戴礼】文王官人,蓝之以乐,以观其不宁。 又地名。【晋语】三卿宴于蓝台。 又山名。【水经注】新河出令支县之蓝山。 又水名。【杜甫诗】蓝水远从千落。 又【纲目集览】伽蓝,梵语,犹中华言众园。 又姓。【通志氏族略】战国时中山大夫蓝诸。 又通褴。【傅□诗】整此蓝缕衣。考证:〔又鉴也。〕 谨照大戴礼注鉴改滥。
荩 【申集上】【艹字部】 荩 【唐韵】【韵会】□徐刃切,音烬。【本草】荩草,一名黄草,一名盭草,可染黄。 又【尔雅释诂】荩,进也。【诗大雅】王之荩臣。【疏】荩,忠爱之笃,进进无巳也。 又【扬子方言】荩,余也。周郑之闲曰荩。【注】遗余。【马融长笛赋】荩滞抗绝。 又秦、晋之闲炊薪不尽曰荩。 或作□□。又□。考证:〔【扬子方言】荩,余也。【注】遗余,周郑之闲曰荩。〕 谨照原文注遗余三字,移於周郑之闲曰荩下。
藏 【申集上】【艹字部】 藏 〔古文〕匨【唐韵】昨郞切【正韵】徂郞切,□音鑶。【说文】匿也。【易乾文言】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又蓄也。【易系辞】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又兹郞切,音臧。草名。【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埤湿,则生藏莨、蒹葭。【注】藏莨,草中牛马刍。 又才浪切,音臓。【礼月令】谨盖藏。【晋语】文公之出也,竖头须,守藏者也,不从。 又与臓通。【周礼天官疾医】参之以九藏之动。【注】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肠、小肠。【疏】正藏五者,谓心、肝、脾、肺、肾,□气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 【说文】《汉书》通用臧。考证:〔【晋语】文公之出也,竖豆须守藏者也。〕 谨照原文豆改头。〔【周礼天官医师】参之以九藏之动。〕 谨照原书医师改疾医。
藐 【申集上】【艹字部】 藐 【唐韵】亡沼切,音眇。【博雅】小也。【左传僖九年】以是藐诸孤,辱在大夫。 又【孟子】说大人则藐之。【注】轻视貌。 又【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注】远也。 又【张衡西京赋】眳藐流盼。【注】藐,好视容也。 又【扬子方言】渐也。 又【博雅】广也。 又莫角切,音邈。【尔雅释草】藐,茈草。【注】可以染紫,一名茈。 又【尔雅释诂】藐藐,美也。【诗大雅】寝庙旣成,旣成藐藐。 又【诗大雅】诲尔谆谆,听我藐藐。【传】藐藐然不入也。 又【韵补】叶音密。【司马相如上林赋】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于侧。 又眉敎切,音貌。亦染草。
蚙 【申集中】【虫字部】 蚙 【集韵】渠今切,音琴。【类篇】虫连行纡行者。【淮南子说林训】昌羊去蚤虱,而来蚙穷。 又其淹切,音钤。虾蟹距也。
藑 【申集上】【艹字部】 藑 【唐韵】渠营切【集韵】葵营切,□音琼。【说文】茆葍,一曰蕣也。【尔雅释草】葍,藑茅。【注】葍,华有赤者为藑。藑、葍一种耳。【屈原离骚】索藑茅以筵篿。【注】藑茅,香草。 又【集韵】详兖切,音□。义同。
【补遗】【丑集】【口字部】 【字汇补】居倚切,音几。立不正也。
藒 【申集上】【艹字部】 藒 【唐韵】【集韵】□丘竭切,音朅。【尔雅释草】藒车,芞舆。【屈原离骚】畦留夷与藒车。【本草】藒车香生徐州。○按《说文》作藒,《正字通》作,韵书经典□作藒。《正字通》存去藒,未知何据。
【午集下】【石字部】 【广韵】【集韵】□除更切,枨去声。磨也。与锃同。 又【广韵】塞也。
【午集上】【田字部】 【集韵】同畹。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侧况切,音壮。入绵。
藓 【申集上】【艹字部】 藓 【唐韵】息浅切,音癣。苔藓也。【本草】屋游,一名瓦藓。又【述异记】苔草亦呼宣藓。【韵会】藓,垣衣。一曰白草名。
藕 【申集上】【艹字部】 藕 【唐韵】五口切,音偶。【尔雅释草】荷,芙蕖。其根藕。【韵会】凡芙蕖行根如竹行鞭,节生一叶一华,华叶常偶,故谓之藕。【续博物志】藕生应月,闰月益一节。 又地名。【水经注】白渠又径藕原。 又【唐韵古音】音麌。【司马相如上林赋】与波摇荡,奄薄水渚。唼喋菁藻,咀嚼菱藕。 【说文】作蕅。【类篇】作□。
藖 【申集上】【艹字部】 藖 【集韵】侯裥切,音苋。菫草。又【集韵】何闲切,音闲。莝余草茎。【元结诗】岂欲皂枥中,争食麧与藖。又【博雅】藖,□也。 又丘闲切,音悭。草名。
莜 【申集上】【艹字部】 莜 【集韵】同莜。【说文】草田器。【论语】遇丈人以杖荷莜。【注】莜,竹器。 又【广韵】徒历切,音荻。义同。 又【集韵】他凋切,音祧。苗也。【尔雅释草】莜蓨。 俗作□。
蓨 【申集上】【艹字部】 蓨 【唐韵】他历切,音剔。莜蓨,见上莜字
。 又【集韵】他凋切,音祧。【尔雅释草】苗,蓨。又【说文】徒聊切,音迢。义同。 又与条通。【史记周勃世家】亚夫封为条侯。【注】条,表皆作蓨。 又【集韵】思留切,音修。说也。
蓩 【申集上】【艹字部】 蓩 【唐韵】【集韵】□武道切,音媢。菤耳也。 又【类篇】葆也。 又【博雅】茂也。【魏武帝乐府】乘云驾龙,鬰何蓩蓩。 又【集韵】毒草名。葶也。 又地名。【後汉刘□传】遣李松会朱鲔,与赤眉战于蓩乡。 又【广韵】莫卜切,音木。【集韵】亡遇切,音务。□作毒草释。
蓪 【申集上】【艹字部】 蓪 【唐韵】【正韵】□他红切,音通。草药名。
蓫 【申集上】【艹字部】 蓫 【唐韵】直六切,音逐。【诗小雅】我行其野,言采其蓫。【传】蓫,恶菜也。【笺】牛蘈也。陆注:今人谓之羊蹄。【尔雅释草】蓫□,马尾。 又【唐韵古音】直救反,义同。 又【广韵】同荲。
蓬 【申集上】【艹字部】 蓬 【唐韵】【正韵】薄红切【集韵】【韵会】蒲蒙切,□音髼。【诗召南】彼茁者蓬。【荀子劝学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礼内则注】蓬,御乱之草。 又【诗卫风】自伯之东,首如飞蓬。【注】乱也。 又【诗小雅】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传】盛貌。 又星名。【晋书天文志】妖星,一曰蓬星。 又州名。【广韵】周割巴州之伏虞郡立蓬州,因蓬山而名之。 又姓。【正字通】汉蓬球,北海人。 又【韵补】叶皮江切,音龎。【东方朔七谏】灭规矩而不固兮,背绳墨之正方。离忧患而乃寤兮,若纵火於秋蓬。 又【字汇补】蒲贡切,菶去声。草水盛貌。 【集韵】籀文作□。
蔄 【申集上】【艹字部】 蔄 【唐韵】亡苋切。人姓,见《姓谱》。【正字通】作莫半切,音慢,非。
蔅 【申集上】【艹字部】 蔅 【字汇】同姸。【论衡】籍孺韩嫣。形婯骨蔅,皮媚色称。
【酉集中】【身字部】 【广韵】戸来切【集韵】何开切,□音孩。【玉篇】躴,体长貌。 又【集韵】【类篇】□鱼开切,音皑。义同。
【戌集上】【金字部】 【集韵】而琰切,音冉。铁也。
【巳集中】【牙字部】 【广韵】互,俗作。【韩愈赠张籍张彻诗】交惊舌舚。【柳宗元梦归赋】参差之白黑。【注】卽互字。【唐韵正】周礼牛人,凡祭祀共其牛牲之互。徐音,诗楚茨传曰:或陈于互。正义亦引周礼文,□误作牙,陈氏礼书曰:互牙古字通用,非也。中山诗话云:古称驵侩,今谓牙,非也。刘道原云:本称互郎,主互市。唐人书互为,似牙字,因讹为牙耳。旧唐书史思明传,互市郎,安禄山传,互市牙郎,盖为後人添一牙字。今通鉴亦作互市牙郞。汉书刘向传,宗族磐互,师古曰:字或作牙,谓若犬牙相交入之意也。谷永传,百官盘互,注同。是昔人以为互字,後转而作牙,师古乃曲为之说耳。〇按史书中以牙作互字用非一,唐韵正深辨其非,幷引古碑碣中之书互为者甚详,皆历历可据,应从之。盖牙有相错义,故互字俗借作,可附牙部。若竟书互为牙,幷读如牙字之音,误矣。
莲 【申集上】【艹字部】 莲 〔古文〕苓【唐韵】落贤切【集韵】【韵会】【正韵】灵年切,□音连。【尔雅疏】北人以莲为荷。又【说文】芙蕖之实也。【尔雅释草】荷,芙蕖。其实莲。【注】莲谓房也。 又【集韵】连彦切,连去声。【前汉地理志】左冯翊莲勺。【後汉郑兴传注】莲勺,故城在今同州下邳县东北。 又【字汇补】所夹切。草名。【广雅】鸢尾、乌莲,射干也。
苁 【申集上】【艹字部】 苁 【唐韵】作孔切【集韵】祖动切,□音总。菶苁,草貌。又【韵会】草名。【尔雅释草】须葑苁。 又【广韵】草貌。 又【集韵】七恭切,音鏦。【类篇】肉苁蓉,药名。 又荀勇切,音竦。□苁,相入貌。【史记司马相如传】骚扰□苁。
【丑集下】【女字部】 【广韵】与职切【集韵】【韵会】逸职切,□音杙。妇官也。【後周皇后纪】皇后率六宫三妃三,祭先蚕西陵氏神。 通作弋。汉武钩弋夫人。
蓰 【申集上】【艹字部】 蓰 【集韵】想氏切,音玺。草名。 又【韵会】所绮切,音屣。【纲目集览】物数也。【孟子】或相倍蓰。【赵岐注】蓰,五倍也。 又山宜切,音酾。义同。 又离蓰。【韩愈孟郊联句】离蓰不能翽。
蓱 【申集上】【艹字部】 蓱 【玉篇】同萍。【尔雅释草】萍、蓱。【注】总训水中浮萍。 又【楚辞天问】蓱号起雨。【注】蓱翳,雨师名。
蓲 【申集上】【艹字部】 蓲 【唐韵】去鸠切,音丘。【玉篇】乌蓲也。【诗卫风】葭菼揭揭。【笺】薍,江东呼为乌蓲。 又乌侯切,音沤。与藲同。【山海经】其木苦蓲。【注】刺楡也。 又【集韵】同。【左思吴都赋】异荂蓲蘛。【注】《尔雅》曰:蓲,华也。蓲与敷同。【字汇补】,汉隶同蓲。 又邕俱切,音纡。草也。 又【韵会】同昫,煦也。【太□经】阳蓲万物。
【丑集上】【口字部】 【广韵】【集韵】□陟加切,音奓。【说文】厚唇貌。从多从尙。【注】徐锴曰:多卽厚也。 又【玉篇】缓口貌。 又【广韵】敕加切【集韵】抽加切,□音侘。与《说文》义同。
蓳 【申集上】【艹字部】 蓳 【正字通】菫本字。 又【集韵】居焮切,音靳。草名。今堇字。
莼 【申集上】【艹字部】 莼 【唐韵】常伦切【集韵】【正韵】殊伦切,□音纯。【类篇】莼菜。【韵会】水葵也。【陆佃云】莼逐水而性滑,故亦谓之淳菜。【纲目集览】莼生水中,叶似凫葵,采茎可啖。三月至八月,茎细如钗股,名曰丝莼。九月至十月渐粗,在泥中,名曰瑰莼。【颜氏家训】梁世有蔡朗,讳纯。旣不涉学,遂呼莼为露葵。 亦作莼。见莼字注。 又【说文】蒲丛也。 又【类篇】徒官切,音团。草丛生貌。
蓶 【申集上】【艹字部】 蓶 【集韵】愈水切,音唯。【说文】菜也。【玉篇】似韭而黄。 又【直音】音维。义同。 又同芛。【後汉马融传】蓶扈蘣荧。【郭璞注】草木花初生,与芛通。
蓷 【申集上】【艹字部】 蓷 【唐韵】他回切【韵会】通回切,□音推。【说文】萑也。【尔雅释草】萑蓷。【注】今茺蔚也。又名益母。【诗王风】中谷有蓷。又【正韵】昌垂切,音吹。义同。
蓸 【申集上】【艹字部】 蓸 【唐韵】昨劳切,音曹。【说文】草也。
蓹 【申集上】【艹字部】 蓹 【正字通】同篽。 又【前汉功臣表】蓹儿严侯辕终。【师古注】地名,音御。
【酉集下】【酉字部】 【字汇补】音未详。醅也,见《酉阳杂俎》。
【丑集下】【夕字部】 【广韵】都聊切【集韵】丁聊切,□音刁。大也,多也。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同妯。兄弟妇相呼为妯娌。或从育。
蓺 【申集上】【艹字部】 蓺 【唐韵】鱼祭切【正韵】倪制切,□音艺。【玉篇】种树也。【诗大雅】蓺之荏菽。【左传昭元年】不采蓺。【注】蓺,种也。 又【集韵】通艺。【前汉艺文志】有《六蓺略》。 【广韵】本作埶。【集韵】亦作艺秇。
蓻 【申集上】【艹字部】 蓻 【唐韵】子入切,音□。草生多貌。 又【玉篇】茅芽也。 又【集韵】诺叶切,音捻。草不生也。 又居六切。同蘜。秋华菊也。
蓼 【申集上】【艹字部】 蓼 【唐韵】卢鸟切【韵会】朗鸟切,□音了。【说文】辛菜。【诗周颂】予又集于蓼。【本草释名】蓼类性皆飞扬,故字从翏,高飞貌。 又国名。【左传文五年】楚子燮灭蓼。【注】蓼国,今安丰蓼县。 又水名。【水经注】蓼水出襄山蓼谷。 又亭名。【水经注】漳水东南过蓼亭。 又姓。【潜夫论】莒蓼皆皋陶之後也。 又【集韵】鲁皓切,音老。摎蓼,搜索也。【张衡西京赋】摎蓼浶浪。 又【唐韵】力竹切,音六。【诗小雅】蓼蓼者莪。【传】蓼蓼,长大貌。 又【前汉司马相如传注】力纠切,音鏐。纠蓼,相引也。【大人赋】纠蓼叫奡。又【通鉴】蓼侯孔臧。【史照释文】蓼音六。【胡三省曰】《陆德明经典释文》蓼音了,未尝有六音,史照误。 【玉篇】又作□。【佩觿集】俗作蓼。蓼字下从□作。
荜 【申集上】【艹字部】 荜 〔古文〕□【集韵】璧吉切,音必。豆也。 又荜菎,草名。羊蹄也。 又荜茇,药名。【酉阳杂俎】出摩伽,苗长三四尺,茎细如箸,叶似蕺叶,子如桑椹。 又荆也。【广韵】同筚。【礼儒行】荜门圭窬。 又【唐韵】博计切,音闭。义同。
蓾 【申集上】【艹字部】 蓾 【唐韵】郞古切,音鲁。【说文】□或从卤。【尔雅释草】蓾,蔖。【注】作履苴草。 又【玉篇】杜蓾,郭璞曰:杜衡也,似葵而香。
蓿 【申集上】【艹字部】 蓿 【唐韵】息逐切,音肃。苜蓿,见苜字注。【汉书】作宿。
蔀 【申集上】【艹字部】 蔀 【唐韵】蒲口切,音瓿。【易丰卦】丰其蔀。【注】蔀,覆暧,障光明之物也。 又【广韵】【正韵】□普后切,音剖。小席也。 又【集韵】伴姥切,音簿。□蔀,草也。【博雅】□蔀,鱼荠也。 又【诗大雅篇首文王受命疏】三统历,七十二岁为一蔀,二十蔀为一纪。【前汉律历志】以闰余一之数为蔀首。 又【唐韵古音】《易》丰其蔀,《陆德明释文》音部。
【午集下】【禾字部】 【集韵】吉典切,音蹇。小束也。【玉篇】十把曰。 亦作□。
蔁 【申集上】【艹字部】 蔁 【唐韵】诸良切,音章。【说文】草也。【玉篇】蔁柳,当陆别名也。
蔃 【申集上】【艹字部】 蔃 【集韵】巨两切,强上声。草名。 又【类篇】渠良切,音强。蔃□,百合也。
菱 【申集上】【艹字部】 菱 【唐韵】力膺切【韵会】闾承切,□音陵。【说文】芰也。【尔雅释草】菱蕨攗。【注】俗云菱角是也。【陆佃诗疏】《武陵记》四角、三角曰芰,两角曰菱。 又作菱。【洞冥记】灵池有浮根菱,根出水上,叶沈波下,亦名靑冰菱。 又湖名。【史记夏本纪注】菱湖者,五湖之一。 【集韵】亦作、□。
【酉集下】【邑字部】 【广韵】侧持切【正韵】庄持切,□音湽。乡名。
【酉集下】【辵字部】 【字汇补】居以切,音己。【九经考异】《诗》往近王舅。杨愼作。一作。详近字注。考证:〔【字汇补】居以切,音已。〕 谨按已当作己,谨改己。
蔇 【申集上】【艹字部】 蔇 【唐韵】居毅切,音旣。【说文】草多貌。 又【韵会】巨至切,音洎。【类篇】至也。【左传隐六年】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 又【集韵】许旣切,音咥。地名。【春秋庄九年】公及齐大夫盟于蔇。
【寅集下】【弓字部】 【广韵】【集韵】□都昆切,音敦。同弴。 又【类篇】弥邻切,音民。【玉篇】旗也。【类篇】旗弧也。
【丑集中】【土字部】 【集韵】丑玉切,音□。牛马所蹈处。 又儒欲切,音辱。义同。
【戌集中】【雨字部】 【广韵】□书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补】名礼切,音米。爱也。
蔈 【申集上】【艹字部】 蔈 【唐韵】甫遥切。音飙。【玉篇】黄华也。【尔雅释草】苕,陵苕。黄华,蔈。【注】苕华因色异名。 又【尔雅释草】蔈、荂,荼。【注】卽芀也。 又【韵会】匹沼切,音缥。草盛貌。 又【直音】蔈,落也。 又【集韵】□妙切,标去声。榖黄华者。一曰禾末。【淮南子天文训】秋分蔈定,蔈定而禾熟。【注】蔈,禾穗粟孚甲之芒。
蔉 【申集上】【艹字部】 蔉 【唐韵】【韵会】□古本切,音衮。【左传昭元年】是穮是蔉。【孔疏】以土壅苗根为蔉也。
蔊 【申集上】【艹字部】 蔊 【唐韵】呼旱切,音暵。【齐民要术】蔊菜,味辛。【本草】蔊,味辛辣如火焊人,故名。
蔋 【申集上】【艹字部】 蔋 【唐韵】徒历切,音廸。【玉篇】卽涤字,旱气也。【诗大雅】旱旣太甚,蔋蔋山川。 又【集韵】兹消切,音焦。旱山无草曰蔋。 又式竹切,音叔。徒沃切,音毒。义□同。
蔌 【申集上】【艹字部】 蔌 【唐韵】桑谷切,音速。【尔雅释器】菜谓之蔌。【注】蔌者,菜茹之总名。【诗大雅】其蔌维何。【荆楚岁时记】岁暮,家家具肴蔌以迎新年。 又蔌蔌,陋也。【诗小雅】蔌蔌方有谷。 又风声劲疾之貌。【鲍昭芜城赋】蔌蔌风威。 又【韵会】苏后切,音叟。与菜蔌义同。 又姓。【通志氏族略】蔌氏,望出晋陵。
蔎 【申集上】【艹字部】 蔎 【玉篇】舒列切,音设。香草也。 又【博雅】蔎蔎,香也。【楚辞九叹】怀椒聊之蔎蔎。 又【茶经】三曰蔎。详茗字注。 又【集韵】桑割切,音撒。义同。
蕌 【申集上】【艹字部】 蕌 【篇海】鲁愄切,音累。菜名,似艾。
蕐 【申集上】【艹字部】 蕐 【正韵】同华。
蔏 【申集上】【艹字部】 蔏 【唐韵】式阳切,音商。【尔雅释草】拜,蔏藋。【注】蔏藋似藜。【疏】葥叶大者名拜,一名蔏藋。 又【尔雅释草】购,蔏蒌。【注】蔏蒌,蒌蒿也。 又【集韵】诸良切,音章。【说文】草也。【玉篇】蔏陆,蓫也。【博雅】常蓼、马尾,蔏□也。
【巳集下】【犬字部】 【集韵】居行切,音庚。狓,犬名。考证:〔【集韵】狓,大名。〕 谨照原文大改犬。
□ 【未集中】【羊字部】 □ 【篇海】居谒切,音结。雄羊也。
蔑 【申集上】【艹字部】 蔑 【唐韵】莫结切【正韵】弥列切,□音篾。【说文】劳目无精也,人劳则蔑然。【晋书卫瓘传】权女与国臣书曰:先公名谥未显,无异凡人,每怪一国蔑然无言。 又削也。【易剥卦】剥床以足蔑贞,凶。 又【书君奭】兹迪彝敎文王蔑德。【传】以此道法,敎文王以精微之德。【疏】蔑,小也。【扬子法言】视日月而知众星之蔑也。又【小尔雅】无也,末也。【诗大雅】丧乱蔑资。 又【周语】不蔑民功。【注】蔑,弃也。 又地名。【春秋隐元年】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又与灭通。【晋书张骏传】江吴寂蔑,余波莫及。 又【唐韵古音】莫计切,同昧。【荀子议兵篇】楚人兵殆于垂沙,唐蔑死。【注】卽楚将唐昧。昧与蔑同。【宋书武帝纪】临朐有巨蔑水。【水经注】袁宏谓之巨昧水。 【干禄字书】俗作薎。薎字原从□,不从伐。
蔒 【申集上】【艹字部】 蔒 【集韵】同荤。蔒蒿,气蒸出貌。互见荤蒿字注。
蔓 【申集上】【艹字部】 蔓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无贩切,音万。【说文】葛属。【诗郑风】野有蔓草。【传】蔓,延也。【前汉礼乐志】蔓蔓曰茂。【注】蔓蔓言其长久。 又【广韵】瓜蔓。 又姓。【左传】蔓成然。【通志氏族略】楚有鬬成然,食采于蔓,曰蔓成然,其後以邑为氏。 又【集韵】谟官切,音谩。蔓靑,菜也。 又【类篇】莫半切。枝长也。
【午集下】【禾字部】 【集韵】侧吏切,葘去声。穊也。
【戌集上】【金字部】 【集韵】於歇切,音谒。以铁为揭也。
卜 【申集上】【艹字部】 卜 【唐韵】同菔。 又薝卜,花名。
蒂 【申集上】【艹字部】 蒂 【唐韵】都计切,音帝。【玉篇】草木缀实也。【说文】瓜当也。【张衡西京赋】蒂倒茄于藻井。【注】蒂,果鼻也。 又【韵会】当盖切,音带。草木根也。 又【集韵】与□同。【前汉贾谊传】细故蒂芥,何足以疑。【注】蒂芥,小鲠也。 【正字通】俗作慸。◎按蒂芥之蒂,颜师古音虿,《唐韵》诸书皆丑迈切,果鼻之蒂,音帝,音带,古人必有所据,末可非也。
□ 【备考】【未集】【糸字部】 □ 【海篇】音网。
蔠 【申集上】【艹字部】 蔠 【唐韵】职戎切,音终。【尔雅释草】蔠葵,蘩露。见葵字注。
蔡 【申集上】【艹字部】 蔡 〔古文〕□【唐韵】仓大切【集韵】【类篇】七盖切,□音。【说文】草也。【玉篇】草芥也。草际也。 又【论语】臧文仲居蔡。【何晏注】蔡,国君之守龟,出蔡地,因以为名焉。 又山名。【书禹贡】蔡蒙旅平。【疏】蔡,山名。 又【禹贡】二百里蔡。【传】蔡,法也。法三百里而差□。 又国名。【书蔡仲之命疏】成王命蔡叔之子践诸侯之位,作蔡仲之命。 又姓。【史记】蔡泽,古作祭,【左传】祭仲,【国语】祭公谋父,【後汉书】祭遵俱作蔡。 又【集韵】七曷切,音攃。【前汉李广利传】昧蔡为宛王。 又桑割切,音萨。放也。【左传昭元年】周公杀管叔而蔡蔡叔。【韵会】本作□,言放之若散米。今作蔡。 又【韵补】叶子例切,音祭。【王褒九怀】水跃兮余旌,继以兮微蔡。云旗兮电骛,倏忽兮容裔。
蕔 【申集上】【艹字部】 蕔 【集韵】博毛切,音褒。【类篇】荒也。 又【玉篇】菜名。
蔢 【申集上】【艹字部】 蔢 【唐韵】薄彼切,音婆。蔢蔢,草木盛貌。 又【集韵】步卧切,音□。【玉篇】蔢□,药名。○按薄荷,见《本草纲目》。详荷字注。其薄字或作菝,或作番,或作蔢,或作□,皆方书传写之讹,不必拘泥也。
蒋 【申集上】【艹字部】 蒋 【唐韵】卽良切【集韵】资良切,□音浆。【说文】苽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靑薠。 又【广韵】卽两切,音桨。【左传僖二十四年】凡蒋邢茅。 又山名。【晋书成帝纪】苏峻至于蒋山。 又水名。【水经注】涂水南与蒋谷水合流出蒋溪。 又姓。 又【韵会】菰蒋,亦作上声。
蔤 【申集上】【艹字部】 蔤 【唐韵】美毕切【集韵】莫笔切,□音密。荷本也。【尔雅释草】荷,芙蕖。其本蔤。【注】茎下白蒻在泥中者。【何晏景福殿赋】茄蔤倒植。 又【集韵】觅笔切,音蜜。义同。或作藌、□。
葱 【申集上】【艹字部】 葱 【集韵】葱古作葱。注详九画。
茑 【申集上】【艹字部】 茑 【唐韵】都了切,音鸟。寄生也。【诗小雅】茑与女萝,施于松柏。 又【正韵】泥了切,音袅。【集韵】多啸切,音钓。义□同。【说文】或从木作樢。
蔧 【申集上】【艹字部】 蔧 【集韵】旋芮切,音彗。草名。【尔雅释草】葥,王蔧。详葥字注。 又【广韵】徐醉切,音遂。义同。
蔨 【申集上】【艹字部】 蔨 【唐韵】渠殒切,音窘。【尔雅释草】蔨,鹿□。【注】今鹿豆也。【王磐野菜谱】蔨,野鹿豆。 又【广韵】渠篆切,音圈。义同。 又【集韵】同菌。
蔩 【申集上】【艹字部】 蔩 【集韵】夷眞切,音寅。【尔雅释草】蔩,菟瓜。【疏】蔩苗及实似土瓜。土瓜卽王瓜也。 又【广韵】以浅切,音演。又以脂切,音夷。义□同。
【寅集中】【巾字部】 【广韵】於靳切,音。【玉篇】韏也。【广雅】裏也。【广韵】里相著。
【寅集中】【巾字部】 【唐韵】【集韵】□所例切,音细。【说文】残帛也。【广雅】,遗,余也。 又【唐韵】先列切【集韵】私列切,□音薛。义同。 又【集韵】式列切,音设。裂帛也。【急就篇】□囊橐不直钱。【注】黄氏曰:□,裂也。 又【集韵】相绝切【类篇】苏绝切,□音雪。【广韵】缕桃花,今制绫花。【集韵】今时剪缯为花。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古核切【集韵】各核切,□音革。【通俗文】□子,竹障。 亦作□。
【巳集中】【火字部】 【五音集韵】式招切,音烧。太上作,见《亳州老君□》。【五音类聚】张道忠添注释曰:从一从内从火。一者,坎也,为水也。内者,是身有水有火也。不烧柴薪,用自己身内水火,自烧□去顽矿,要其靖正,砂□,自身心性不能散失,得成大□,便得长命石老之术也。〇按《字汇》同烧,《正字通》同炳,不知音与烧同,义有微别。至云同炳,则尤无据矣。
蔪 【申集上】【艹字部】 蔪 【唐韵】慈染切【韵会】疾染切,□音渐。【说文】草相蔪苞也。 又【正韵】师衔切,读作芟。【前汉贾谊传】故蔪去不义诸侯,而虚其国。【注】谓芟刈之。 又【集韵】将廉切,音尖。蔪蔪,麦秀。 又锄咸切,音谗。义同。 或作□。
蔫 【申集上】【艹字部】 蔫 【唐韵】於乾切,音焉。【说文】菸也。【韵会】物不鲜也。 又【增韵】食物餲也。 又【集韵】依言切,义同。 又【正韵】伊甸切,音宴。臭草也。
蛴 【申集中】【虫字部】 蛴 【唐韵】徂奚切【韵会】【正韵】前西切,□音齐。蛴螬,见螬字注。 又蝤蛴,见蝤字注。 【说文】本作□。
蔬 【申集上】【艹字部】 蔬 【唐韵】所葅切【韵会】山於切,□音疏。【说文】菜也。【尔雅注】凡草菜可食者,通名为蔬。【礼曲礼】稻曰嘉蔬。【注】稻,菰蔬之属也。 又【尔雅释草】蘧蔬。【注】似土菌,生菰草中。 又通疏。【周礼天官】臣妾聚敛疏材。 又通疏。【荀子富国篇】荤菜百疏。又【集韵】爽举切,音所。粒也。【庄子天道篇】壤有余蔬。【注】蔬读若糈,粒也。考证:〔【周礼春官】臣妾聚敛疏材。〕 谨照原书春官改天官。
荫 【申集上】【艹字部】 荫 【唐韵】【集韵】【韵会】□於禁切,音荫。【说文】草阴地。【徐曰】草所庇也。【荀子劝学篇】树成荫而众鸟息焉。【吕氏春秋】松柏成而涂之人已荫矣。 又日景也。【左传昭元年】赵孟视荫。 又通荫。【左传文九年】本根无所庇荫。 又【韵会】通作阴。【诗大雅】旣之阴女。 又【左传文十七年】鹿死不择音。【注】音同荫。【杜云】所茠荫之处。古字借用。 又【集韵】於金切,音阴。草木荫翳也。【班固西都赋】茂树荫蔚。 或作□。
蔮 【申集上】【艹字部】 蔮 【唐韵】古对切,音愦。【仪礼士冠礼注】頍,缁布冠无筓者,滕、薛名蔮为頍。【後汉舆服志】翦牦蔮,簪珥。【注】簪以玳瑁为擿,长一尺,左右一横簪以安蔮结。
【寅集下】【广字部】 【集韵】同廛。
【补遗】【酉集】【车字部】 【川篇】去孟切。石动也。
蔯 【申集上】【艹字部】 蔯 【集韵】池邻切,音陈。茵蔯也。
【午集下】【石字部】 【正字通】同□。详□字注。 又【广韵】吕角切,音荦。确,石相扣声。
蔱 【申集上】【艹字部】 蔱 【唐韵】所八切,音杀。【尔雅释草】莁荑,蔱蘠。 又【张衡南都赋】苏蔱紫姜。【注】蔱,茱萸也。 【集韵】同榝。 又【唐韵】所介切,音铩。义同。
蔳 【备考】【申集】【艹字部】 蔳 【篇海】同蒨。
蔷 【申集上】【艹字部】 蔷 【唐韵】所力切【集韵】杀测切,□音色。【尔雅释草】蔷,虞蓼。【注】蓼之生泽者也。 又水名。【山海经】皋涂之山,蔷水出焉。 又姓。【濳夫论】帝尧之後有蔷氏。 又【正韵】与蘠同。 又东蔷子,十月熟,可食。【司马相如子虚赋】东蔷雕胡。 【集韵】作〈艹下□〉。
【午集下】【禾字部】 【玉篇】古携切,音圭。同□。田器。 又【集韵】乌蜗切,音蛙。耕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色窄切,音□。【类篇】煮米为□。【食经】作□法:取蒸米一升,置沸汤勿令过热,出著新箩内。 又【广韵】煮米多水也。
蔹 【申集上】【艹字部】 蔹 【唐韵】力盐切,音廉。蔓草。【诗唐风】葛生蒙楚,蔹蔓于野。【疏】蔹似括楼,叶盛而细。 又良冉切,音敛。【说文】同莶。白蔹,药名。 又乌蔹莓。【本草】五叶如白蔹。 又【集韵】力验切,音殓。义同。 又虚严切,音杴。详莶字注。 或作蔹蔹字从□作。。
蔺 【申集上】【艹字部】 蔺 【唐韵】【韵会】□良刃切,音吝。【说文】莞属。【玉篇】似莞而细,可为席。一名马蔺。 又地名。【史记魏世家】败赵北蔺。 又姓。【通志氏族略】韩厥□孙康,食采于蔺,因氏焉。相如为赵上卿。 又【前汉鼂错传】具蔺石。【注】城上雷石也。
【寅集下】【广字部】 【玉篇】之氏切,音只。【篇韵】居□也。 又【海篇】居处也。【篇韵】住也。
蘳 【申集上】【艹字部】 蘳 【唐韵】胡瓦切,音踝。【说文】黄华也。 又【後汉马融广成颂】蓶扈蘳荧。【注】花叶貌,字从圭。 又许规切,音眭。果实也。
蘴 【申集上】【艹字部】 蘴 【唐韵】敷空切,音丰。【玉篇】芜菁苗也。【扬子方言】陈、楚之郊谓之蘴,鲁、齐之郊谓之荛,关东西谓之芜菁,赵、魏谓之大芥。亦作葑。【尔雅疏】葑也,须也,芜菁也,蔓菁也,薞芜也,荛也,芥也,七者一物也。 又【集韵】思融切,与菘通。【扬子方言注】蘴,旧音蜂,今江东音嵩,字作菘也。
蘵 【申集上】【艹字部】 蘵 【集韵】质力切,音职。【尔雅释草】蘵,黄蒢。【注】蘵,叶似酸浆,花小而白,中心黄。【颜氏家训】江南有苦菜,叶似酸浆,花或紫或白,子大如珠,或紫或黑,卽《尔雅》蘵,黄蒢,今河北误谓之龙葵。 又【本草】李时珍曰:败酱草,亦名苦蘵。 亦作□。
蘶 【申集上】【艹字部】 蘶 【集韵】虞贵切,音魏。草木采更生也。
蘸 【申集上】【艹字部】 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庄陷切,斩去声。【说文】以物投水也,此盖俗语。【庾信镜赋】朱开锦蹹,黛蘸油檀。
蘹 【申集上】【艹字部】 蘹 【集韵】乎乖切,音怀。草名。【本草】蘹香。【注】北人呼为茴香,声相近也。详茴字注。
蓠 【申集上】【艹字部】 蓠 【唐韵】吕支切【韵会】邻知切,□音离。【说文】江蓠蘼芜。【尔雅注】楚谓之蓠,晋谓之,齐谓之茝。【司马相如上林赋】被以江蓠。 又【淮南子秦族训】蓠先稻熟,而农夫薅之者,不以小利害大获。【注】蓠,水稗也。 又藩蓠。【前汉陈涉项籍传赞】筑长城而守藩蓠。 又【唐韵古音】音罗。《离骚》又况揭车与江蓠。叶上华字。
蘻 【申集上】【艹字部】 蘻 【唐韵】古诣切,音计。【说文】草名。【尔雅释草】蘻,狗毒。【注】樊光云:俗语苦如蘻。
【午集下】【石字部】 【广韵】奴鸟切【集韵】乃了切,□音袅。山曲谓之。 一曰石。
【午集中】【目字部】 【广韵】古岳切【集韵】讫岳切,□音觉。目明也。 又【广韵】【集韵】□乌酷切,音沃。瞋目也。 又【正字通】古文觉字。字汇音觉,训明也,与觉义近。又音屋,瞋目也。分为二,非。○按诸韵书觉、俱□收。觉训寤也,训目明也,且觉无瞋义,似属臆断。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与素同。
蘼 【申集上】【艹字部】 蘼 【唐韵】靡为切【韵会】忙皮切,□音糜。草名。【尔雅释草】蔷蘼,虋冬。 又蘼芜。【楚辞九歌】秋兰兮蘼芜。详蘪字注。 又【玉篇】亡彼切,音美。义同。
蘽 【申集上】【艹字部】 蘽 【唐韵】力轨切【集韵】鲁水切,□音垒。【说文】木名。【尔雅释木】山蘽,似葛。虎蘽,有毛刺。【韵会】引《尔雅》注云:江东谓蘡薁为千岁蘽,卽今言万岁藤,大者如碗,故字从木,其形蔓似草,故从艹,在草木之闲也。 【正字通】同藟。○按《说文》《唐韵》诸书,藟训草,蘽训木,二字义别。《正字通》说非。
蛝 【申集中】【虫字部】 蛝 【唐韵】戸闲切,音闲。虫名。【尔雅释虫】蛝,马。【疏】蛝虫,一名马,一名马蠲蚐,俗呼马□。【类篇】一曰蝮蜪也。一曰蚍蜉。 又【集韵】鱼巾切,音银。义同。考证:〔【尔雅释虫疏】一名马蠲虳。〕 谨照经典释文虳改蚐。
蘾 【申集上】【艹字部】 蘾 【唐韵】胡怪切,音坏。草名。【尔雅释草】泽,乌薞。【注】卽土蘾也,生于水泽。
【午集中】【矛字部】 【集韵】胡沟切,音侯。矛属。
萝 【申集上】【艹字部】 萝 【唐韵】鲁何切【正韵】郞何切,□音罗。【玉篇】女萝托松而生。【诗小雅】茑与女萝,施于松柏。【传】女萝,兔丝,松萝也。【疏】松萝,自蔓松上生,枝正靑,与兔丝殊异。【韵会】陆佃云:在木为女萝,在草为兔丝。【屈原离骚】被薜荔兮带女萝。 又【说文】莪也。【尔雅释草】莪萝【注】今莪蒿也。 又【尔雅释草】葖芦萉【疏】今谓之萝卜。 又苎萝,山名。见苎字注。
虀 【申集上】【艹字部】 虀 【篇海】笺西切,音跻。【释名】虀,济也,与诸味相济成也。 【唐韵】作韲、□。【集韵】俗作虀,非是。
沞 【巳集上】【水字部】 沞 【广韵】子荅切【集韵】作荅切,□立匝。湆沞,纔湿。一曰沸貌。
狔 【巳集下】【犬字部】 狔 【广韵】女氏切【集韵】乃倚切,□音抳。【广韵】猗狔,从风貌。【集韵】弱貌。 又【集韵】女夷切,音尼。义同。
虂 【申集上】【艹字部】 虂 【唐韵】洛故切,音路。蔠葵,繁虂也。 【集韵】或作蕗。
虃 【申集上】【艹字部】 虃 【唐韵】子廉切,音尖。草名。【尔雅释草】虃,百足。【注】未详。 又【集韵】思廉切,音纤。义同。
虆 【申集上】【艹字部】 虆 【唐韵】力追切【韵会】伦追切,□累平声。蔓也。 又卢戈切,音螺。【孟子】盖归反,虆梩而掩之。【赵岐注】虆梩,笼□之属。【诗大雅】救之陾陾。【传】救,虆也。【笺】筑墙者,桴聚壤土,盛之以虆。 又【集韵】鲁水切,音垒。义同。 【玉篇】与虆、藟通。【韵会】亦作□。
虇 【申集上】【艹字部】 虇 【唐韵】去阮切,音绻。【尔雅释草】其萌虇。【注】江东呼芦笋为虇,则萑苇之类,其初生者皆名虇。 又【广韵】去愿切,音劝。【集韵】连员切,音权。义□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铺枚切,音坯。□粉麫为剂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五音篇海】支尖切,音詹。玉也。
虈 【申集上】【艹字部】 虈 【唐韵】许娇切,音枵。【玉篇】香草也。【本草】白芷,一名虈。【说文】楚谓之蓠,晋谓之虈,齐谓之茝。【王逸九思】芳虈兮挫枯兰。【谢灵运诗】白华耀阳林,紫晔春流。通作。
虉 【申集上】【艹字部】 虉 【唐韵】五革切,音。小草。【尔雅释草】虉绶。【注】小草,有杂色似绶。 又【广韵】五历切,音鷁。义同。 【集韵】或作□、□。【玉篇】亦作□。
虊 【申集上】【艹字部】 虊 【集韵】同。
虋 【申集上】【艹字部】 虋 【唐韵】【集韵】【韵会】莫奔切【正韵】谟奔切,□音门。【尔雅释草】蔷蘼,虋冬。【注】门冬,一名满冬。【山海经】鲜山,其草多虋冬。 又【说文】虋,赤苗嘉谷也。【尔雅释草】虋,赤苗。【注】今之赤粱粟,本音门。【集韵】亦作眉贫切,引郭璞读作旻。 又通穈。【诗大雅】维穈维□。 【六书正讹】俗作□。
虌 【申集上】【艹字部】 虌 【唐韵】幷列切,音鳖。【尔雅释草】蕨,虌。【注】蕨初生无叶可食,今江西谓之虌。
【午集下】【石字部】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本切,音衮。钟病声。【周礼春官典同】高声。【注】钟形大上高,则声上藏,衮然旋如裹也。 又石声。【六书故】石从上辊下也。
蕧 【申集上】【艹字部】 蕧 【唐韵】房六切,音服。【说文】盗庚也。【尔雅释草】蕧,盗庚。【注】旋蕧似菊。 又【集韵】方六切,音福。义同。 又蕧盆草。见葐字注。考证:〔【尔雅释草】蕧,盗庚。【注】旋蕧花也。〕 谨照原文花也改似菊。
薣 【申集上】【艹字部】 薣 【集韵】果五切,音鼓。草名。【尔雅释草】红,茏古。【注】荭一曰茏薣。本作古,俗作薣。
蕨 【申集上】【艹字部】 蕨 【唐韵】【韵会】【正韵】□居月切,音厥。【玉篇】菜也。【尔雅释草】蕨,虌。【郭注】初生无叶可食。【诗召南】言采其蕨。【疏】周秦曰:蕨,齐鲁曰鳖,俗云其初生似鳖脚,故名。【埤雅】蕨初生,状如雀足之拳,又如人足之蹶,故名焉。 又【尔雅释草】菱,蕨攗。【疏】菱一名蕨攗,今水中芰,俗云菱角是也。考证:〔【尔雅释草】蕨,龞。〕 谨照原文龞改虌。
荡 【申集上】【艹字部】 荡 【唐韵】徒朗切【集韵】【韵会】待朗切,□音荡。大也。【论语】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又【释名】荡,排荡去秽垢也。【礼昏义】荡天下之阴事。 又【礼月令】仲冬诸生荡。【注】荡谓物动萌芽也。 又【书毕命】以荡陵德。【传】放荡也。 又【书盘庚】今我民用,荡析离居。【注】播荡也。 又【诗大雅】荡荡上帝。【传】荡荡,法度废坏貌。 又姓。【春秋僖二十五年注】宋桓公生子荡,後以荡为氏。 又他浪切,音傥。义同。 又底朗切,音党。【周礼地官稻人】以沟荡水。【注】谓以沟行水也。 又【前汉扬雄传】雄为人□易佚荡。【注】佚荡,缓也。 又他郞切,音汤。地名。【史记鲁仲连传】止于荡阴不进。【注】河内有荡阴县。 又水名。【前汉地理志】荡水东至内黄泽。 又坦朗切。平易也。【诗齐风】鲁道有荡。徐邈读帑。
【寅集下】【彡字部】 【海篇】音台。星名也。
芜 【申集上】【艹字部】 芜 【唐韵】武夫切【集韵】【韵会】【正韵】微夫切,□音无。【说文】薉也。【楚辞离骚】哀众芳之芜秽。 又【尔雅释诂】芜丰也。【注】丰盛也。 又逋也。【楚辞哀郢】孰两东门之可芜。 又【小尔雅】草也。 又地名。【鲍昭芜城赋注】广陵故城也。 又湖名。【前汉地理志】丹阳郡芜湖。 又与庑通。【书洪范】庶草蕃庑。考证:〔【楚辞离骚】哀众草之芜秽。〕 谨照原文众草改众芳。〔【尔雅释草】苞芜茂。【注】芜,丰也。〕 谨照原书释草改释诂。苞芜茂改芜丰也。芜丰改丰盛。
蕫 【申集上】【艹字部】 蕫 【唐韵】多动切【韵会】睹动切,□音董。【尔雅释草】□蕫。【疏】状似蒲而细,可为屩,亦可綯以为索。 又【说文】杜林曰:蕅根也。 又【广韵】徒红切,音童。义同。○按《六书正讹》云:又姓,别作董。考,古文重、童虽可通用,然董字经典从无从蕫者。正讹之说非。考证:〔【尔雅释草】□蕫。【疏】状似蒲而细,可为屩,亦可陶以为索。〕 谨照原文可陶改可綯。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补】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彝,古作□。注详曰部十五画。
蕬 【申集上】【艹字部】 蕬 【集韵】新兹切,音丝。【类篇】菟蕬,药草。本作丝。 又【正字通】引《玉堂闲话》:蕬草,江南水草,叶如薤,随水深浅而生。
萧 【申集上】【艹字部】 萧 【唐韵】苏雕切【集韵】先凋切,□音箫。艾蒿也。【诗王风】彼采萧兮。【疏】今人所谓荻蒿者是也。【礼郊特牲】萧合黍稷,臭阳达于墙屋。 又【诗小雅】萧萧马鸣。【注】声也。 又【前汉食货志】江淮之闲,萧然烦费。【注】萧然犹骚然,劳动之貌。 又萧条,寂寥貌。【宋玉九辨】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注】阴令促,急风疾暴也。 又【论语】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何晏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屛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屛而加肃敬。 又斧名。【左思魏都赋】萧斧戢柯以柙刃。【说文注】萧斧,芟艾之斧也。 又国名。【左传文十四年】宋高哀为萧封人。【注】萧,宋附庸国。 又关名。【前汉武帝纪】北出萧关。 又姓。【潜夫论】萧氏,殷旧姓也。 又叶音修。【毛诗古音考】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叶下周。【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叶下忧。◎按《周礼地官甸师》萧茅注:郑读所六反,至杜子春始读为箫。
蕮 【申集上】【艹字部】 蕮 【唐韵】思积切,音舄。车前草。
蕯 【申集上】【艹字部】 蕯 【字汇补】力公切,音隆。人名,步大汗蕯,代郡人,北齐时积封至义阳郡公。
薂 【申集上】【艹字部】 薂 【唐韵】胡荻切,音檄。【尔雅释草】的,薂。【注】卽莲实。 又【集韵】与□同。
蕹 【申集上】【艹字部】 蕹 【集韵】於容切,音雍。萃也。 又【南方草木状】蕹叶如落葵而小,治冶葛毒。
【酉集中】【身字部】 【集韵】痴邻切,音伸。走貌。
□ 【未集上】【竹字部】 □ 【类篇】丁感切【篇海】都感切,□音胆。竹名。同。 【集韵】作□。
蕺 【申集上】【艹字部】 蕺 【唐韵】阻立切,音戢。菜名。叶似荞麦,生湿地。【张衡南都赋】若其园囿,则有蓼蕺蘘荷。 又山名。【会稽志】蕺山在府西六里,越王采蕺于此。
蕻 【申集上】【艹字部】 蕻 【唐韵】胡贡切,音閧。草菜心长也。 又【集韵】茂也。 又菜名,四明有菜,名雪里蕻。雪深诸菜冻死,此菜独靑。 又【类篇】吴俗谓草木萌曰蕻。或从栱。
蕼 【申集上】【艹字部】 蕼 【唐韵】【集韵】□息利切,音四。菫也。【说文】赤蕼也。 又【类篇】芮也。 又【字汇补】与肆同。宽舒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祺然,蕼然。
蕽 【申集上】【艹字部】 蕽 【集韵】奴冬切,音农。蓬蕽,芦花。
蕾 【申集上】【艹字部】 蕾 【唐韵】落猥切,音磊。蓓蕾,花绽貌。【韵会】始华也。
萱 【申集上】【艹字部】 萱 【唐韵】同萱。
□ 【未集上】【米字部】 □ 俗稗字。
薀 【申集上】【艹字部】 薀 【唐韵】乌浑切,音温。水草。【左传隐三年】苹蘩薀藻之菜。 又纡粉切,音恽。【左传隐六年】芟夷薀崇之,绝其本根。【注】薀,积也。 又於问切,音酝。习也。
薁 【申集上】【艹字部】 薁 【唐韵】於六切,音郁。蘡薁也。【诗豳风】六月食郁及薁。【注】薁,蘡薁也。【疏】蘡薁者,亦是郁类而小别。晋宫阁铭云:华林园有车下李三百一十四株,薁李一株。车下李卽鬰,薁李卽薁,二者相类而同时熟。 又【集韵】於到切,音奥。草名。 又【唐韵古音】引《诗》:食郁及薁。亦读作奥,叶下菽、枣、稻字为一韵。薁字从奥作。
薃 【申集上】【艹字部】 薃 【唐韵】胡老切,音昊。【尔雅释草】薃侯,莎。【注】卽莎别名。
薄 【申集上】【艹字部】 薄 【唐韵】傍各切,音泊。林薄也。【楚辞注】林草不交错曰薄。【扬雄甘泉赋】列新雉于林薄。【注】草丛生曰薄。 又帘也。【礼曲礼】帷薄之外不趋。【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索隐曰】织蚕薄也。 又厚薄。 又少也。【诗周南】薄澣我衣。 又聊也。【诗周南】薄言采之。 又轻也。【前汉董仲舒传】愍世俗之靡薄。 又嫌也。【前汉张安世传】薄朕忘故。 又【扬子方言】勉也。秦晋曰钊,或曰薄。故其鄙语曰薄努,犹勉努也。 又【博雅】薉也。 又集也。【司马相如上林赋】奄薄水渚。 又【史记苏秦传】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又被也。【书益稷】外薄四海。 又水名。【山海经】虫尾之山,薄水出焉。 又姓。【史记外戚世家】薄太后父,吴人,姓薄氏。 又亭名。【後汉郡国志】荥阳有薄亭。 又草名。薄荷,见荷字注。 又通亳。【礼郊特牲】薄社北牖。【注】殷社。【荀子议兵篇】汤以薄,武以镐。 又迫各切,音博。迫也。【易说卦传】雷风相薄。【左传僖二十四年】薄而观之。 又迫晚曰薄暮。 又侵也。【荀子天论篇】寒暑未薄而疾。 又匹各切,音粕。【诗齐风】载驱薄薄。【传】疾驱声也。 又薄革切,同欂。壁柱也。【尔雅释宫】屋上薄谓之筄。 又【唐韵古音】读蒲。《书》序:成王旣践奄,将迁其君於蒲姑。《左传》《史记》作薄姑。考证:〔【荀子天伦篇】寒暑未薄而疾。〕 谨照原书改天论篇。
【寅集中】【巾字部】 【集韵】同。
【午集下】【禾字部】 【玉篇】如叔切,音肉。厚也。 又【集韵】乳勇切,音冗。秬黍。
【午集中】【矢字部】 【广韵】都聊切【集韵】丁聊切,□音刁。【博雅】短也。【玉篇】犬短尾。
【酉集下】【酉字部】 【字汇】专於切,音诸。酌也。 又醅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山巧切,音稍。竹枝长也。
薅 【申集上】【艹字部】 薅 【唐韵】呼毛切【正韵】呼高切,□音蒿。【说文】拔去田草也。【诗周颂】以薅荼蓼。 【说文】亦作茠。【集韵】或作□□鎒□。
蚠 【申集中】【虫字部】 蚠 【韵会】符分切,音焚。人名。【左传昭二十二年】刘献公之庶子伯蚠。 【正字通】同蚡。
薆 【申集上】【艹字部】 薆 【唐韵】乌代切【集韵】於代切,□音爱。【玉篇】薆薱,草木盛貌。【张衡西京赋】郁蓊薆薱。 又【尔雅释言】薆,隐也。【疏】薆障,卽隐蔽也。 又【韵会】暗薆,香气。【司马相如上林赋】暗薆咇茀。 又【韵补】许旣切,音饩。【扬子太□经】瞢瞢之离,中薆薆也。瞢好之恶,著不寐也。 又叶音曷。【谢朓诗】年华稍庵薆。叶下月韵。
薇 【申集上】【艹字部】 薇 【唐韵】【集韵】【正韵】□无非切,音微。【玉篇】菜也。【说文】似藿菜之微者也。【诗召南】言采其薇。【仪礼公食大夫礼】鉶芼:牛藿、羊苦、豕薇皆有滑。 又白薇,药名。 又蘼芜,一名薇芜。【张衡南都赋】薇芜荪苌。 又花名。【拾遗记】元熙元年,诏民闲园囿皆植紫薇,以为压胜。【唐书百官志】中书知制浩,开元号紫薇省。 又蔷薇,见蔷字注。 又【唐韵】武悲切,音眉。【尔雅释草】薇垂水。【注】生於水边。 又薇衔,药名。 【集韵】或作□。
荟 【申集上】【艹字部】 荟 【唐韵】【韵会】□乌外切,音濊。【尔雅释草】,鸿荟。【注】卽菜也。【疏】一名鸿荟。 又【诗曹风】荟兮蔚兮,南山朝隮。【传】荟蔚,云兴貌。 又【博雅】障也。【潘岳射雉赋】翳荟菶茸。 又【韵补】一旣切,音曀。【陆云城南诗】我有高厦,如云斯荟。问谁在宴,惟俊惟乂。
薉 【申集上】【艹字部】 薉 【唐韵】於废切,音秽。【玉篇】与秽同。【说文】芜也。【荀子王霸篇】涂薉则塞。 又【齐民要术】凡种谷,遇大雨待薉生。【注】薉若甚者,先锄一遍,然後纳种,乃佳也。 又【玉篇】行之恶也。 又【集韵】与獩通。【前汉严安传】略薉州建城邑。【师古曰】薉与獩同。【六书正讹】别作秽,非。【正字通】经史□作秽,义同。不必从薉废秽。
蓟 【申集上】【艹字部】 蓟 【唐韵】古谊切【集韵】【正韵】吉诣切,□音计。【说文】芺也。【尔雅释草】芺,蓟。【疏】蓟生山中者名朮,其生平地而肥大於众者名杨枹蓟,今呼为马蓟。 又地名。【礼乐记】封黄帝之後于蓟。【注】今涿郡蓟县。 又姓。【神仙传】蓟子训,齐人。 【五经文字】从角者讹。葪。
薋 【申集上】【艹字部】 薋 【唐韵】疾资切【韵会】才资切,□音瓷。【说文】草多貌。 又恶草。【屈原离骚】薋菉葹以盈室兮。【注】蒺藜也。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右北平郡薋。 又【集韵】津私切,音咨。【博雅】白苙,□薋也。
薍 【申集上】【艹字部】 薍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五患切,音与绾同。【玉篇】菼薍。【陆玑诗疏】薍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则谓之萑。【唐书窦建德传】高鸡泊广袤数百里,葭薍阻奥,可以避难。 又【类篇】卢玩切,音乱。【集韵】小蒜根曰薍子。
薎 【申集上】【艹字部】 薎 【字汇】同蠛。【史记司马相如传】薎蠓踊跃。 又【字汇补】细也。【马融长笛赋】蹉纤根,跋薎缕。 又与蔑同。【柳宗元乞两河效用状】薎尔小丑,尚欲逋诛。 又人名。【山海经】女祭女薎。
薏 【申集上】【艹字部】 薏 〔古文〕□【唐韵】於力切,音亿。【尔雅释草】荷,芙蕖。其中的,的中薏。【疏】薏,中心也。 又苡薏。详苡字注。 又【玉篇】乙吏切,音意。义同。 又【韵会】薏茨,草名。
□ 【未集上】【米字部】 □ 【篇海】普卜切,音扑。米□。
【酉集中】【豸字部】 【集韵】虚尤切,音休。貅或省作。详貅字注。
【备考】【酉集】【辵字部】 【龙龛】同迁。
薐 【申集上】【艹字部】 薐 【集韵】卢登切,音棱。【玉篇】菠薐,菜名。详菠字注。
【午集下】【石字部】 【广韵】都敢切【集韵】【韵会】睹敢切,□音胆。【玉篇】石,药名,出蜀中。【正字通】本草纲目:石胆石中有汁,如胆汁,酸辛气寒,治诸痫石淋目痛。俗作。
姜 【申集上】【艹字部】 姜 【集韵】同□。
薒 【申集上】【艹字部】 薒 【唐韵】苍案切,音粲。【类篇】草可为席。
薓 【申集上】【艹字部】 薓 【唐韵】所金切,音森。【说文】人薓,药草。【本草】一名神草,一名人衔,一名地精。年深浸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故谓之人薓。薓字从□,亦□渐之意。【唐书地理志】太原府土贡人薓。 又【博雅】鹿肠,元薓。苦心,沙薓。【本草】人薓、元薓、沙薓、丹薓、苦薓,共为五薓。 又【集韵】诗廉切,音苫。同苫,丧藉也。 【集韵】人薓薓字或作参、蔘。【六书正讹】从艹□声。或作参,非。
蔷 【申集上】【艹字部】 蔷 【唐韵】所力切【集韵】杀测切,□音色。【尔雅释草】蔷,虞蓼。【注】蓼之生泽者也。 又水名。【山海经】皋涂之山,蔷水出焉。 又姓。【濳夫论】帝尧之後有蔷氏。 又【正韵】与蘠同。 又东蔷子,十月熟,可食。【司马相如子虚赋】东蔷雕胡。 【集韵】作〈艹下□〉。
薕 【申集上】【艹字部】 薕 【唐韵】力盐切,音廉。【尔雅释草】蒹,薕。【注】似萑而细,高数尺,江东呼为薕。又【广志】三薕似箭,羽长三四寸,皮肥细,缃色,以蜜藏之,味甘酸可食。出交州,五月中熟。 又【类篇】姜也。
薗 【申集上】【艹字部】 薗 【篇海】同园。
薘 【申集上】【艹字部】 薘 【唐韵】唐割切,音达。【类篇】草名。马舄也。【谢朓诗】风振蕉薘裂。
剃 【申集上】【艹字部】 剃 【唐韵】【韵会】【正韵】□他计切,音替。【说文】除草也。【礼月令】季夏烧剃行水。【注】剃谓迫也,芟草也。【周礼秋官剃氏郑注】剃读如剃。小儿头之剃,书或作夷。此皆翦草也,字从类耳。 又【集韵】序姊切,音兕。大计切,音弟。义□同。 又直几切,音雉。【本草】辛剃,辛夷别名。
薚 【申集上】【艹字部】 薚 【唐韵】吐郞切,音汤。【尔雅释草】蓫薚,马尾。【注】关西呼为薚,江东呼为当陆,卽商陆也。 又【集韵】仲良切,音长。义同。或省作。
薛 【申集上】【艹字部】 薛 【唐韵】【正韵】□私列切,音泄。【玉篇】莎也。【司马相如子虚赋】薛莎靑薠。【注】薛,藾蒿也。 又国名。【濳夫论】夏之兴,有仕奚为夏车正,以封於薛。【春秋隐十一年】滕侯、薛侯来朝。 又姓。【通志氏族略】薛氏有三:奚仲之後,以国为氏。又叱干氏攺为薛,又有辽西薛氏。
【酉集下】【邑字部】 【广韵】乎经切【集韵】胡经切,□音郉。【玉篇】乡名,在高密。 又【集韵】坚灵切,音经。义同。
【酉集下】【邑字部】 【广韵】居许切【集韵】句许切,□音举。【广韵】亭名。在长沙。 又【集韵】求於切,音渠。聚名。
薜 【申集上】【艹字部】 薜 【唐韵】【集韵】【韵会】□蒲计切,音备。【说文】牡赞也。卽薜荔。【屈原离骚】贯薜荔之落蕊。 又博厄切,音檗。【尔雅释草】薜,山蕲。【注】当归也。 又薜,山麻。【注】麻生山中者名薜。 又必益切,音辟。义同。 又弼角切,音雹。【周礼冬官考工记陶人】凡陶旊之事,髻垦薜暴不入市。【注】薜,破裂也。刘昌宗读雹。 又与僻同。【前汉扬雄传】陋三神之厄薜。
【午集下】【禾字部】 〔古文〕□【唐韵】良薛切,音列。【说文】黍穰。 又【广韵】【集韵】□力制切,音例。义同。或作□。 又【正字通】一说禾行列齐也,故从列。与木行生者作栵,义同。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寒刚切,音航。【玉篇】悦也。
【寅集上】【宀字部】 【字汇补】与稳同。
薝 【申集上】【艹字部】 薝 【集韵】睹敢切,音胆。【玉篇】薝棘,木名。【山海经】金谷之山,是多薝棘。 又薝匐,花名,见佛经。【陆龟蒙诗】薝匐冠诸香。 又【类篇】之廉切,音詹。义同。
【午集下】【示字部】 【广韵】过委切【集韵】古委切,□音诡。同庪庋。【尔雅释天】祭山曰庪县。又【集韵】同禔。详禔字注。
【午集下】【石字部】 【广韵】戸公切【集韵】胡公切,□音洪。磅,石陨声。
【丑集下】【女字部】 【广韵】【集韵】□仍吏切,音饵。【说文】女号。一曰女子也。
【午集下】【禾字部】 【集韵】如蒸切,音仍。禾名。
薞 【申集上】【艹字部】 薞 【唐韵】思浑切【韵会】苏昆切,□音孙。【尔雅释草】蘾,乌薞。又:须,薞芜。【注】薞芜似羊蹄,叶细,味酢,可食。 【篇海】一作□。考证:〔【尔雅释草】蘹,乌薞。〕 谨照原文蘹改蘾。
莶 【申集上】【艹字部】 莶 【唐韵】良冉切,音敛。【说文】白莶也,或从敛,见蔹字注。 又【类篇】离盐切,音廉。义同。 又【集韵】虚严切,音杴。豨莶,药草。 又【类篇】鱼杴切,音严。【字林】水中野韭。 又火占切,音。辛味。 又苦绀切。同馅。味过甘也。
薠 【申集上】【艹字部】 薠 【唐韵】附袁切【韵会】符袁切,□音烦。【说文】靑薠似莎者。【张衡南都赋】其草则藨苎薠莞。 又通棼。【周礼春官巾车】素车棼蔽。【注】棼读为薠。
蚀 【申集中】【虫字部】 蚀 【唐韵】乘力切【集韵】【韵会】实职切,□音食。【广韵】败创也。【玉篇】日月蚀也。【释名】日月亏曰蚀,稍小侵亏如虫食草木之叶。【汉书韦昭注】亏败曰蚀。【晋书天文志】十辉,五曰暗,谓日月蚀。或曰脱光也。《春秋》本作食。 又【韵会】凡物侵蠹皆曰蚀。 又【集韵】六直切,音力。谷名,在杜南。【前汉高帝纪】从杜南入蚀中。【李奇注】蚀音力。【如淳曰】蚀,入汉中道川谷名。 又卢东切,音笼。与豅同。详豅字注。 或作□。
蚟 【申集中】【虫字部】 蚟 【唐韵】【集韵】□雨方切,音王。蚟□,虫名。【扬子方言】蜻蛚,南楚之闲谓之蚟□。
□ 【备考】【未集】【米字部】 □ 【五音篇海】同。【字汇补】猘字之讹。王竹溪:猘字从米从制,恐猘字之讹。字恐也有误。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居例切,音罽。竹名。生海边。 又□□,竹实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黑各切,音霍。黍糗也。
薢 【申集上】【艹字部】 薢 【唐韵】古谐切,音皆。薢茩,药名。【尔雅】薢茩,芵光。见芵字注。 又【博雅】芰,薢苟也。【离骚注】芰,秦人曰薢茩。 又【本草】薢草生水旁,叶似泽泻而小,亦堪蒸啖。 又萆薢,见萆字注。 又【集韵】皆买切,音解。下买切,音蟹。义□同。考证:〔【博雅】芰,薢物也。〕 谨照原文物改苟。
薤 【申集上】【艹字部】 薤 【唐韵】胡介切【正韵】下戒切,□音械。【说文】菜也。【尔雅释草】薤,鸿荟。【注】薤,似韭之菜也。【礼内则】切葱若薤,实诸醯以柔之。【仪礼士相见礼】注:葱薤之属,食之止卧。 又簟名。【韩翃诗】薤叶照人呈夏簟。 又《古乐府薤露行》。 又【韵补】胡计切,音系。【魏文帝塘上行】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鱼肉贱,弃损葱与薤。考证:〔【仪礼士相见礼】葱薤之属。〕 谨照原书士相见礼下增注字。
薥 【申集上】【艹字部】 薥 【集韵】殊玉切,音属。薥葵,草名。 又厨玉切,通。详字注。
【酉集下】【辵字部】 【广韵】衣嫁切【集韵】衣驾切,□音亚。【玉篇】次也。【广韵】次第行也。
【戌集上】【金字部】 【集韵】逆角切,音岳。齐人谓大椎曰。
荐 【申集上】【艹字部】 荐 〔古文〕□【唐韵】【集韵】□作甸切,音□。【尔雅释草】荐,黍蓬。【疏】蒿也。【唐书契苾何力传】逐荐草美水以为生。【说文】兽之所食草也。【庄子齐物论】麋鹿食荐。【郭注】六畜所食曰荐。 又【韵会】进也。【易豫卦】殷荐之上帝。【周礼笾人】荐羞之实。【注】未食未飮曰荐,旣食旣飮曰羞。【谷梁传注】无牲而祭曰荐。又【集韵】才甸切。通荐。【前汉终军传】随畜荐居。【师古注】荐读曰荐。 又与缙通。【史记五帝本纪】荐绅先生难言之。 又【扬子方言】江淮家居□中谓之荐。【注】荐音荐。 又【字汇补】卽略切,音爵。【诗大雅】□醢以荐。与臄、咢为韵。 【集韵】或作□、□。□字原从稗作。考证:〔【周礼笾人】荐羞之事。〕 谨照原文事改实。〔【扬子方言】江淮家□于中,谓之荐。【注】荐音符。〕 谨照原文□于改居□。符改荐。
薧 【申集上】【艹字部】 薧 【集韵】【韵会】□苦浩切,音考。乾鱼。【周礼天官庖人】辨鱼物为鱻薧。【本草释名】鲍鱼,《礼记》谓之薧。 又【礼内则】菫、荁、枌、楡、免、薧,滫瀡以滑之。【注】免,新生者。薧,乾也。 又【集韵】口到切,音靠。义同。 又通蒿。【唐韵】薧里,死人里也。考证:〔【礼内则】菫荁枌楡,兔薧滫瀡以滑之。〕 谨照原文兔改免。
薨 【申集上】【艹字部】 薨 【唐韵】呼肱切,音□。【说文】公侯卒也。【白虎通】薨之言奄也,奄然亡也。 又【集韵】呼宏切,音訇。众也,疾也。【诗周南】螽斯羽薨薨兮。【大雅】度之薨薨。考证:〔【白虎通】薨之言奄也。〕 谨照原文薨改薨。
萨 【申集上】【艹字部】 萨 【集韵】桑割切,音撒。【释典】菩,普也。萨,济也。能普济众生。【纲目集览】菩之为言了也,萨之为言见也,谓智慧了见也。 又【类篇】《唐六典》有萨宝府,掌胡神祠。 又姓。【通志氏族略】萨孤氏,代人。【正字通】元词人萨天锡。
【寅集中】【巾字部】 【集韵】同帧。
薪 【申集上】【艹字部】 薪 【唐韵】息邻切【韵会】斯人切,□音新。【说文】荛也。又柴也。【诗齐风】析薪如之何。【礼月令】季秋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周礼地官甸师注】大木曰薪。 又草亦曰薪。【孟子】毁伤其薪木。【赵岐注】恐其伤我薪草树木也。 又采薪亦曰薪。【前汉□法志】罪人狱已决完,为城旦舂,满三岁为鬼薪、白粲。考证:〔【礼月令】乃代薪为炭。〕 谨照原文代薪改伐薪。
薮 【申集上】【艹字部】 薮 【唐韵】【集韵】□苏后切,音叟。【尔雅释地】十薮。【注】大泽也。【周礼天官大宰】薮牧养藩鸟兽。【风俗通】薮,厚也。有草木鱼鳖,所以厚养人也。【诗郑风】叔在薮。 又【唐韵古音】读数。【易林】山林麓薮,非人所处。又【集韵】引《聘礼》十六斗曰籔。或从艹。 又【韵会】窭薮,戴器也。【前汉东方朔传注】以盆盛物戴於头者,则以窭薮荐之。【苏林曰】薮音数钱之数。 又【集韵】千□切,音凑。【周礼冬官轮人】以其围之,阞捎其薮。【注】薮读为蜂薮之薮,谓毂空壷中也。蜂薮,犹言趋也。薮者,众辐之所趋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海篇】音胡。黏也。同粘。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攻乎切,音孤。□缕,草名。
薯 【申集上】【艹字部】 薯 【唐韵】常恕切。薯蓣。俗薯字。详薯字注。
薰 【申集上】【艹字部】 薰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许云切,音勲。【说文】香草也。【本草注】古人祓除,以此草薰之,故谓之薰。【山海经】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佩之巳厉。【左传僖四年】一薰一莸。【前汉两龚传】薰以香自烧。 又【南方草木状】薰陆香出大秦。 又灼也。【易艮卦】厉薰心。【尔雅释训】爞爞炎炎,薰也。【注】皆旱热薰炙人。 又与獯通。【史记周本纪】薰育戎狄攻之。 又与勋通。【汉夏承碑】策薰著于王室。 又【韵补】音萱。【黄庭经】沐浴盛洁弃肥薰,入室东向诵玉篇。 又许运切,音训。义同。考证:〔【汉夏承碑】带薰著于王室。〕 谨照原文带改策。
薱 【申集上】【艹字部】 薱 【唐韵】【韵会】□徒对切,音队。【博雅】薱薱,茂也。【张衡东京赋】郁蓊薆薱。【注】草木盛貌。
薲 【申集上】【艹字部】 薲 【唐韵】同苹。 又【山海经】昆仑之丘,有草名曰□草,食之巳劳。【酉阳杂俎】瓜州饲马以□草。
薳 【申集上】【艹字部】 薳 【唐韵】韦委切,音蔿。【说文】草也。 又姓。【左传】楚大夫薳子冯。 又【集韵】雨阮切,音远。薳志,药草。或作蒬。又□。
蛗 【申集中】【虫字部】 蛗 【正字通】房久切,音阜。【尔雅释虫】蛗螽,蠜。详螽字注。 【唐韵】作□。【集韵】作□。
藅 【申集上】【艹字部】 藅 【唐韵】房月切,音伐。【尔雅释草】藆藅。
薴 【申集上】【艹字部】 薴 【唐韵】女耕切,音儜。【说文】□薴,草乱貌也。 又荠薴,药名。又石荠薴,生山石闲。
薵 【申集上】【艹字部】 薵 【唐韵】直由切【集韵】□留切,□音俦。【类篇】草名。【博雅】薵藸,葱也。【枚乘七发】漃漻薵蓼。又【扬子方言】薵、蒙,覆也。
薶 【申集上】【艹字部】 薶 【唐韵】与埋同。【博雅】藏也。【尔雅释天】祭地曰瘗薶。【注】旣祭薶藏之。【淮南子时则训】掩骼薶骴。 又【类篇】暮拜切,音韎。义同。 又【集韵】陵之切,音厘。【尔雅释言】窒薶,塞也。 又【直音】音怀。草名。 又【字汇补】乌魁切,音威。污也。【淮南子俶眞训】鉴明者,尘垢弗能薶。
薷 【申集上】【艹字部】 薷 【集韵】汝朱切,音儒。木耳。 又【类篇】而由切,音柔。同葇。【本草】香薷。详葇字注。
薸 【申集上】【艹字部】 薸 【唐韵】符消切【韵会】毗霄切,□音瓢。【扬子方言】江东谓浮萍为薸。 又【集韵】纰招切,音漂。弥遥切,音描。义□同。
蛀 【申集中】【虫字部】 蛀 【唐韵】之戍切【集韵】朱戍切,□音注。【本草】木蠹虫,亦名蛀虫。
蛁 【申集中】【虫字部】 蛁 【唐韵】都僚切【集韵】丁僚切,□音凋。【玉篇】蟪蛄,卽蛁蟧虫也。互见蟧蟟二字注。 【集韵】或作虭。
蛂 【申集中】【虫字部】 蛂 【唐韵】【集韵】□蒲结切,音蹩。【玉篇】蟥蛢也。【尔雅释虫】蛂,蟥蛢。【注】甲虫也。大如虎,豆绿色。今江东呼黄蛢。 又【类篇】敷勿切,音拂。方未切,音沸。骈迷切,音鼙。义□同。
蛃 【申集中】【虫字部】 蛃 【唐韵】兵永切【韵会】【正韵】补永切,□音丙。【尔雅释虫】蟫,白鱼。【注】衣书中虫,一名蛃鱼。【本草】丙其尾形也。 又【集韵】白猛切,音蚌。义同。
蛄 【申集中】【虫字部】 蛄 【唐韵】古胡切【韵会】【正韵】攻乎切,□音孤。【说文】蝼蛄也。【扬子方言】蝼螲谓之蝼蛄。【本草】一名天蝼,一名仙蛄。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雄者善鸣而飞,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飞翔,吸风食土,喜就灯光。【尔雅疏】鼫鼠,蔡邕以为蝼蛄。 又【玉篇】蟪蛄也。【扬子方言】蛥蚗,楚谓之蟪蛄。【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注】春生者夏死,夏生者秋死,故不知春秋。 又【扬子方言】蛄谓之强。
蛅 【申集中】【虫字部】 蛅 【唐韵】汝盐切【集韵】如占切,□音髥。【尔雅释虫】蟔,蛅蟖。【注】蛓属也,今靑州人呼蛓为蛅蟖。孙叔然云八角螫虫,失之。【本草】雀瓮,一名蛅蟖房,一名□舍,一名红姑娘。陶弘景曰:蛅蟖,蚝虫也,在石榴树上,其背毛螫人。 又【集韵】之廉切,音占。义同。
蛆 【申集中】【虫字部】 蛆 【唐韵】子鱼切【韵会】【正韵】子余切,□音苴。【类篇】蝍蛆。【尔雅释虫】蒺藜,蝍蛆。【注】似蝗而大腹,长角,能食蛇脑。【庄子齐物论】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广韵】蝍蛆,食蛇蜈蚣也。【关尹子三极篇】蝍蛆食蛇,蛇食蛙,蛙食蝍蛆,互相食也。 又【集韵】千余切,音疽。【说文】蝇乳,肉中虫也。【本草】蛆,蝇之子也。凡物败臭则生之。【北史甄琛传】曾拜官,诸宾悉集,郉峦晚至。琛谓峦:何处放蛆来,今晚始顾。 又水蛆。【正字通】生南方溪,长寸余,黑色。 又雪蛆,阴山、峨眉二山,积雪不消,生蛆大如瓠,俗呼雪蛆。 【集韵】或作□。
蛇 【申集中】【虫字部】 蛇 【唐韵】食遮切,音茶。【集韵】【韵会】□时遮切,音闍。毒虫也。【左传庄十四年】内蛇与外蛇斗。【疏】蛇,北方水物。【酉阳杂俎】蛇,有水、草、木、土四种。【尔雅翼】蛇,草居,常饥,每得食稍饱,辄复蜕殻,冬辄含土入蛰,及春出蛰则吐之。【埤雅】牛以鼻听,蛇以眼听。 又【庄子达生篇】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注】委蛇,泥鳅。 又星名。【左传襄二十八年】蛇乘龙。【注】蛇,□武之宿,虚、危之星。【晋书天文志】腾蛇二十二星,在营室北,天蛇也。 又地名。【後汉郡国志】南阳郡随西有断蛇丘。【注】卽衔珠之蛇。 又姓。【通志氏族略】姚苌,蛇后,南安人。又有建武将军蛇元,望出雁门。 又【广韵】弋支切,音移。【诗召南】委蛇委蛇。【笺】委蛇,委曲自得之貌。【庄子庚桑楚】与物委蛇,而同其波。【焦氏易林】委蛇循河,至北海涯。 又【韵补】龙蛇之蛇,亦读为移。【诗小雅】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大人占之。蛇字叶上罴字、下之字韵。 又徒河切,音驼。【张衡西京赋】感河冯,怀湘娥,惊蛧蜽,惮蛟蛇。 又委蛇之蛇,亦叶音驼。【古音考】《陆机答贾谧诗》:我求明德,济同以和。鲁公戾止,兖服委蛇。 又【集韵】陈知切,音驰。地名。《春秋传》盟于殴蛇,《公羊传》作殴蛇,与曲池同。 又【字汇补】以遮切,音耶。【集韵】关中谓毒虫曰蛇。 【韵会】本作它,汤河切。【说文】它,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凡它之属皆从它。托何切。臣铉等曰:今俗作食遮切。【佩觿】蛇字从也,误。
【戌集中】【阜字部】 【集韵】语绮切,音嵦。与同。岌,山高貌。亦作嶬。
蛈 【申集中】【虫字部】 蛈 【唐韵】【集韵】□他结切,音铁。【尔雅释虫】王蛈蜴。【注】卽螲蟷。《本草》:螲蟷,一名蛈母。详螲字注。 又【集韵】徒结切,音迭。他计切,音替。义□同。
蛥 【申集中】【虫字部】 蛥 【唐韵】【集韵】□食列切,音舌。【玉篇】蛥蚗。【类篇】蝉类。【扬子方言】蛥蚗,齐谓之螇螰,楚谓之蟪蛄,或谓之蛉蛄,秦谓之蛥蚗。 又之列切,音浙。义同。 又虭蛥。详虭字注。 【集韵】或作蛞。
蛉 【申集中】【虫字部】 蛉 【唐韵】【韵会】□郞丁切,音灵。【玉篇】蜻蛉。详蜻字注。 又螟蛉。【诗小雅】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传】螟蛉,桑虫也。【疏】俗谓之桑蟃,亦呼为戎女。陆玑云:似步屈,其色靑而细小,或在草莱上。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直佑切,音胄。古今无极谓之□,通作宙。
蛊 【申集中】【虫字部】 蛊 【篇海】同蛊。蛊
【唐韵】公戸切【集韵】【韵会】果五切【正韵】公五切,□音古。【说文】腹中虫也。【通志六书略】造蛊之法,以百虫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为蛊。【左传昭元年】於文皿虫为蛊。【注】皿,器也,器受虫害者为蛊。【周礼秋官庶氏】掌除毒蛊。【史记秦本纪】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 又【左传昭元年】谷之飞亦为蛊。【述异记】晋末,荆州久雨,粟化为蛊虫。 又【说文】臬桀死之鬼亦为蛊。 又蛊雕,兽名。【山海经】鹿吴之山有兽名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 又【尔雅释诂】蛊,疑也。【左传注】蛊,惑疾,心志惑乱之疾也。 又卦名。【易】巽下艮上,蛊。【序卦传】蛊者,事也。 又【集韵】古慕切,音顾。义同。 又【正韵】以者切,音冶。媚也。 又【集韵】音义□与冶同。【後汉马融传广成颂】田开古蛊。【注】蛊与冶通。蛊
考证:〔【尔雅释诂】蛊,疑也。【左传注】蛊,惑疾,心志惑礼之疾也。〕 谨照原文礼改乱。
蛋 【申集中】【虫字部】 蛋 【字汇补】徒叹切,音但。古作蜑。【柳宗元飨军亭记】胡夷蛋蛮。 又【字汇补】俗呼鸟卵为蛋。 又鸭蛋洲,江上地名。
蛏 【申集中】【虫字部】 蛏 【唐韵】丑贞切【集韵】【韵会】痴贞切,□音頳。蚌属。【正字通】闽粤人以田种之,谓之蛏田。
蛐 【申集中】【虫字部】 蛐 【集韵】区玉切,音曲。【玉篇】蛐蟮也。
蛑 【申集中】【虫字部】 蛑 【唐韵】莫浮切【韵会】迷浮切【正韵】莫侯切,□音侔。【唐韵】蝤蛑,似蟹而大。【续博物志】蝤蛑,大有力,能与虎斗,螯能剪杀人。互见蝤字注。 又【尔雅释虫】莫貈,蟷螂,蛑。疏:莫貈,一名蟷螂,一名蛑。 【集韵】作。考证:〔【尔雅释虫】莫貈,蟷螂,蛑。〕 谨照原文螂改为螂。〔【扬子方言】蟷螂,或谓之虰蛑。〕 谨按方言虰下无蛑字,谨改为疏莫貈,一名蟷螂,一名蛑。
蛒 【申集中】【虫字部】 蛒 【唐韵】古伯切【集韵】各頟切,□音格。【扬子方言】蠀螬,梁、益之闲谓之蛒,或谓之蛭蛒。【博雅】蛭蛒,蚰蜒也。 又蛄诸谓之杜蛒。 又【集韵】辖格切,音胳。义同。
蛓 【申集中】【虫字部】 蛓 【唐韵】【集韵】□七赐切,音刺。【说文】毛虫也。【尔雅释虫】蛁,毛虫。【疏】蛁,一名毛蠹,卽蛓也。今俗呼为毛蛓,有毒螫人。【王逸九思】蛓缘兮我裳。 又【唐韵】七吏切。义同。 【玉篇】或作螆□□蚝。【类篇】别作□。【集韵】又作□。又□。考证:〔【尔雅释虫】蜭,毛虫。【疏】蜭一名毛蠹。〕 谨照原文两蜭字□改蛁。毛虫改毛蠹。
藗 【申集上】【艹字部】 藗 【唐韵】桑谷切【韵会】苏木切,□音速。【说文】牡茅。【尔雅释草】藗,牡茅。【注】白茅属。 通作蔌。
藘 【申集上】【艹字部】 藘 【唐韵】力居切【集韵】凌如切,□音闾。【诗郑风】茹藘在阪。【尔雅释草】茹藘。【注】今之蒨也,可以染绛。【疏】一名地血,齐人谓之茜,徐州人谓之牛蔓。
藙 【申集上】【艹字部】 藙 【集韵】鱼旣切【韵会】疑旣切,□音毅。【礼内则】三牲用藙。【注】藙,煎茱萸也。 【说文】作□。【玉篇】作□。
【寅集下】【广字部】 【集韵】郞丁切,音灵。【玉篇】悬通貌。【集韵】屋宇通貌。
【寅集下】【广字部】 【玉篇】音曳。仓也。 又【广韵】【集韵】□羊至切,音肄。【集韵】庑也。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吉屑切,音结。艾,淸也。与洁通。
藚 【申集上】【艹字部】 藚 【唐韵】似足切,音续。【说文】水舄也。【尔雅释草】藚,牛唇。【诗魏风】彼汾一曲,言菜其藚。【疏】今泽泻也。 又【本草】藚断,药名。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音耿。井索。【正字通】字之讹。绠或省作,改作□,非。
【未集上】【竹字部】 【玉篇】尺之切【集韵】充之切,□音蚩。竹名。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集韵】□求位切,音匮。【玉篇】织余也。【集韵】□,或从贵作缋。
藛 【申集上】【艹字部】 藛 【集韵】洗野切,音写。泽藛,药草。【尔雅释草】蕍藛。【注】今泽藛也。
藜 【申集上】【艹字部】 藜 【唐韵】郞奚切,音犁。蒿类。【礼月令】藜莠蓬蒿□兴。【前汉司马迁传】墨者,粝粱之食,藜藿之羹。【注】藜草似蓬。【尔雅翼】藜,茎叶似王刍,兖州蒸为茹,又可为杖。【晋书山涛传】文帝以涛母老,赠藜杖一枝。 又【扬雄甘泉赋】配藜四施。【注】配藜,披离也。 又悬藜,玉名。【史记范睢传】梁有悬藜。
艺 【申集上】【艹字部】 艺 〔古文〕秇【唐韵】鱼祭切【韵会】倪祭切,□音蓺。才能也。【礼礼运】月以为量,故功有艺也。【注】艺犹才也。 又【周礼天官宫正】会其什伍,而敎之道艺。【注】艺谓礼、乐、射、御、书、数。 又【书舜典】归,格于艺祖。【传】告至文祖之庙。艺,文也。又【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观艺於鲁。【注】六经也。 又【左传文六年】陈之艺极。【注】艺,准也。【司马相如上林赋】艺殪仆。【注】所射准的为艺。 又【家语】合诸侯而艺贡事礼也。【注】艺,分别贡献之事也。 又【晋语】贪欲无艺。【注】艺,极也。 又姓。【通志氏族略】有艺氏。 又与蓺通。【韵会】种也。【书禹贡】蒙羽其艺。【传】两山巳可种艺。【孟子】树艺五谷。 又【韵补】五结切,叶音臬。【丘迟思贤赋】备百行之高致,谈九流之洪艺。谅可杂而非染,迹每同而常别。考证:〔【书舜典】归格于艺祖。【传】告止文祖之庙。〕 谨照原文告止改告至。
藞 【申集上】【艹字部】 藞 【集韵】吕下切,音砢。【玉篇】藞,不中貌。 又【类篇】藞苴,泥不熟貌。 【正字通】字之讹。○按《集韵》《玉篇》诸书,藞与文义各别,唯《唐韵》藞之藞,文从三若,而仍引《玉篇》藞字训注,是借为藞,非卽藞也。《正字通》论非,今从《字汇》。
藟 【申集上】【艹字部】 藟 【集韵】鲁水切【正韵】鲁猥切,□音垒。【唐韵】葛藟,叶似艾。【诗周南】葛藟累之。【陆玑云】藟,一名巨苽,似燕薁,亦延蔓生。 又【本草】蓬藟,一名陵藟,一名阴藟。 又【博雅】藟,藤也。【本草】千岁藟。【唐书方技传】姜抚服常春藤,使白发还鬒。常春藤者,千岁藟也。 又山名。【山海经】藟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 又【集韵】伦追切,音罍。义同。或作虆。
藠 【申集上】【艹字部】 藠 【集韵】胡了切,音皛。草名。 又【玉篇】音叫。【本草】薤,一名藠子。或作荞,非。
藡 【申集上】【艹字部】 藡 【玉篇】同荻。
藢 【申集上】【艹字部】 藢 【集韵】展里切,音徵。【玉篇】紫芋也。
藣 【申集上】【艹字部】 藣 【唐韵】彼为切【韵会】班糜切【正韵】逋眉切,□音陂。【说文】草也。 又【集韵】蒲糜切,音皮。部靡切,音被。义□同。 又彼义切,音贲。笋□饰。【尔雅释器】旄谓之藣。【疏】旄牛尾,一名藣,舞者所执也。 【集韵】或作□、□。
藤 【申集上】【艹字部】 藤 【唐韵】【正韵】□徒登切,音腾。【说文】藟也。今总呼草蔓延如藟者。 又【集韵】苰藤,草名。胡麻也。 又州名。【韵会】隋攺永平州为藤州。【唐书李嗣眞传】来俊臣狱兴,嗣眞上书,流藤州。
药 【申集上】【艹字部】 药 【唐韵】以灼切【韵会】弋约切,□音跃。【说文】治病草。【史记三皇本纪】神农氏甞百草,始有医药。【急就篇注】草木、金石、鸟兽、虫鱼之类,堪愈疾者,总名为药。 又【本草】芍药。详芍字注。 又疗也。【诗大雅】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庄子天地篇】有虞氏之药疡也。 又姓。【通志氏族略】药氏,望出河内,後汉南阳太守药崧,晋有牙门药冲。 又【韵会】式灼切,音铄。灼药,热貌。【丘迟思贤赋】心灼药如伤。 又旅灼切,音略。【张衡南都赋】归雁鸣鵽,黄稻鱻鱼,以为勺药。【注】勺药,五味之和。药音略。【西溪丛语】言勺药者,乃以鱼肉等物为醢食也。【韩退之郾城联句诗】五鼎调勺药。又,难祈却老药。上药旅酌切,下药以灼切,二药不同音。 又【唐韵古音】医药之药去声,音效。 又【字汇补】与籞苑之籞同。李正己曰:园亭中药阑,阑卽药,药卽阑,犹言围援,非花药之阑。《汉书宣帝纪》:池药未幸者,假与贫民。凡《汉书》阑入宫禁,阑字多从艹,则药阑字义尤分明也。
藦 【申集上】【艹字部】 藦 【集韵】莫卧切,音磨。藦诃,草名。 又【本草】萝藦。见萝字注。
藧 【申集上】【艹字部】 藧 【集韵】戸管切,音缓。【直音】藨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闻古作□。注详耳部八画。○按《正字通》作。互详耳部七画注。
【午集下】【禾字部】 【集韵】同稊。
【寅集下】【弓字部】 【字汇】同玈。〇按诸字书玈无此文。
藨 【申集上】【艹字部】 藨 【唐韵】平表切,音殍。【说文】草名。鹿藿也。 又【玉篇】蒯属,可为席。【增韵】可为屦。【仪礼丧服传疏】屦者,藨蒯之菲也。【张衡南都赋】其草则藨苎薠莞。 又【集韵】蒲娇切,音瀌。【尔雅释草】藨麃。【注】卽莓也。江东人呼为藨莓。【尔雅释木】葥,山莓。【注】今之木莓,实似藨莓而大。 又【韵会】悲娇切,音镳。猋藨,苕别名。【柳宗元诗】宁惟迫魑魅,所惧齐蔒藨。【注】《礼记》蔒蒿凄怆。藨与蒿同类。考证:〔【尔雅释草】藨藨。〕 谨照原文藨藨改藨麃。
藩 【申集上】【艹字部】 藩 【唐韵】甫烦切【集韵】方烦切,□音翻。篱也。【易大壮】羝羊触藩。【尔雅释言】樊藩也。【疏】樊圃之藩也。 又域也。【庄子大宗师】吾愿游于其藩。 又【韵会】与蕃通。屛也。【诗大雅】价人维藩。 又通轓。【周礼春官巾车】漆车藩蔽。【注】藩,今时小车,漆席以为之。 又附袁切,音烦。【尔雅释草】荨,藩。【疏】药草知母也。 又【韵补】方文切,叶音分。【韩愈苗夫人墓铭】或毗于王,或式于藩。是生夫人,载穆令闻。 【五经文字】藩本藩篱字,亦作藩屛字,今独用为藩篱字。
薮 【申集上】【艹字部】 薮 【唐韵】【集韵】□苏后切,音叟。【尔雅释地】十薮。【注】大泽也。【周礼天官大宰】薮牧养藩鸟兽。【风俗通】薮,厚也。有草木鱼鳖,所以厚养人也。【诗郑风】叔在薮。 又【唐韵古音】读数。【易林】山林麓薮,非人所处。又【集韵】引《聘礼》十六斗曰籔。或从艹。 又【韵会】窭薮,戴器也。【前汉东方朔传注】以盆盛物戴於头者,则以窭薮荐之。【苏林曰】薮音数钱之数。 又【集韵】千□切,音凑。【周礼冬官轮人】以其围之,阞捎其薮。【注】薮读为蜂薮之薮,谓毂空壷中也。蜂薮,犹言趋也。薮者,众辐之所趋也。
藫 【申集上】【艹字部】 藫 【唐韵】徒含切,音潭。【尔雅释草】藫,石衣。【注】水苔也。 又【玉篇】海藻也,又名海萝,如乱发生海水中。 又【字汇补】以寝切,淫上声。藫湛,水动摇貌。
藬 【申集上】【艹字部】 藬 【唐韵】他回切,音推。【尔雅释草】藬,牛蘈。【注】今江东呼草为牛蘈者,高尺余许,方茎,叶长而锐,有穗,穗闲有华,华紫缥色,可淋以为飮。 又【集韵】徒回切,音颓。义同。
藭 【申集上】【艹字部】 藭 【唐韵】【集韵】□渠弓切,音穷。【说文】营,藭也。详芎字注。
藮 【申集上】【艹字部】 藮 【集韵】同樵。
蘎 【申集上】【艹字部】 蘎 【字汇补】古文骥字。注详马部十七画。【穆天子传】右骖赤蘎,而左白□。
虭 【申集中】【虫字部】 虭 【集韵】丁聊切,音貂。蛁字省文。 又【字汇补】引《菽园杂记》:虭蛥,龙属,性好立险。
藯 【申集上】【艹字部】 藯 【集韵】纡胃切,音尉。萒藯,草名。通作蔚。
【寅集下】【广字部】 【集韵】铺官切,音潘。【玉篇】峙屋也。 又【集韵】逋潘切,音般。储物也。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同。 又力制切,音例。惊也。或从厉。
【子集下】【冫字部】 【集韵】千寻切,音侵。冷也。又七稔切,侵上声。□,寒貌。又七鸩切,侵去声。冷气。
藰 【申集上】【艹字部】 藰 《玉篇》六九切。《集韵》力九切,□音柳。《玉篇》藰,章陆。 又【集韵】力求切,音留。藰弋,亦草名也。 又【司马相如上林赋】藰莅芔歙。【注】众声貌也。考证:〔【集韵】力九切,音柳。【玉篇】草名。【尔雅释草】藰章陆。〕 谨按藰章陆三字出玉篇不出尔雅,谨照玉篇原文改玉篇六九切。集韵力九切,□音柳。玉篇藰章陆。
藱 【申集上】【艹字部】 藱 【集韵】同回。
【寅集下】【广字部】 【篇韵】连条切,音聊。人名。又【篇韵】力救切,音溜。姓也。
【酉集中】【足字部】 【集韵】乙角切,音渥。与龌同。□,迫也。一曰小貌。
苈 【申集上】【艹字部】 苈 【唐韵】郞击切,音历。葶苈。详葶字注。
薯 【申集上】【艹字部】 薯 【唐韵】章鱼切,音诸。【说文】薯蔗也。【张衡南都赋】薯蔗姜。【注】甘蔗也。详蔗字注。 又常恕切,音署。【博雅】薯藇,署预也。【山海经】景山,其上多薯藇。【郭注】薯音曙。今江南单呼为储,语有轻重耳。 又【集韵】陈如切,音除。义同。或作□。
藸 【申集上】【艹字部】 藸 【唐韵】陟鱼切,音猪。【玉篇】藸蒘草。 又【集韵】陟加切,音奓。藸□,乱草。 又直鱼切,音除。【尔雅释草】菋,荎藸。【郭璞注】五味也。 【集韵】或作蕏。
蔼 【申集上】【艹字部】 蔼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于盖切,音霭。【玉篇】暗蔼,树繁茂貌。【扬雄河东赋】郁萧条其幽蔼。 又【尔雅释训】蔼蔼。【注】贤士盛多之容止。【诗大雅】蔼蔼王多吉士。【传】蔼蔼,济济也。 又姓。【通志氏族略】齐南海太守蔼燠。 又【韵会】倚亥切,音靉。草丛杂貌。 又【韵补】叶音翳。【扬雄羽猎赋】车骑云会,登降暗蔼。泰华为旒,熊耳为缀。
蔺 【申集上】【艹字部】 蔺 【唐韵】【韵会】□良刃切,音吝。【说文】莞属。【玉篇】似莞而细,可为席。一名马蔺。 又地名。【史记魏世家】败赵北蔺。 又姓。【通志氏族略】韩厥□孙康,食采于蔺,因氏焉。相如为赵上卿。 又【前汉鼂错传】具蔺石。【注】城上雷石也。
藻 【申集上】【艹字部】 藻 【唐韵】【韵会】□子皓切,音早。【说文】水草也。【诗召南】于以采藻。【笺】藻之言澡也。【陆玑云】生水底。 又【班固东都赋】铺鸿藻。【陆机文赋序】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注】《孔安国尚书传》曰:藻,水草之有文者,以喻文焉。 又【後汉刘陶传】武旅有凫藻之士。【注】凫得水藻,言喜悦也。 又【韵会】今屋上覆橑,谓之藻井。【风俗通】宫室象东井,刻荷菱水草,所以厌火也。【张衡西京赋】蒂倒茄于藻井。 又藻藉,所以荐玉者。详藉字注。 又姓。【正字通】南北朝有藻重。 又【集韵】侧绞切,音爪。义同,或作薻、□。【干禄字书】俗作□。又□。
【寅集中】【巾字部】 【集韵】边迷切,音蓖。【玉篇】车。 又【类篇】帷也。【广雅】□也。 又【集韵】【类篇】□频脂切,音毗。义同。
【戌集上】【门字部】 【集韵】痴廉切,音觇。小开门以□望也。 又【玉篇】丑占切,音沾。获也。【潘岳射雉赋】窥□叶。【注】,丑占反。谓雉在麦田中□叶闲,窥於外,不敢出场也。
萱 【申集上】【艹字部】 萱 【集韵】萱本字。
藽 【申集上】【艹字部】 藽 【集韵】【正韵】□初觐切,音榇。木名,槿也。或从木作榇。详榇字注。
藾 【申集上】【艹字部】 藾 【唐韵】卢盖切,音赖。【尔雅释草】萍,藾萧。【注】今藾蒿也。 又【韵会】也。【庄子人闲世】隐将芘其所藾。 【玉篇】又作。
藿 【申集上】【艹字部】 藿 【唐韵】虚郭切,音霍。【说文】作□,尗之少也。【诗小雅】皎皎白驹,食我场藿。【仪礼公食大夫礼】牛藿。【注】藿,豆叶。 又【尔雅释草】蔨,鹿藿。【注】今鹿豆也。 又香草。【左思吴都赋】草则藿蒳豆蔻。【注】异物志曰:藿香,交址有之。 又【洞冥记】钓影山,去昭河三万里,丹藿生於影中,叶浮水上。 又【集韵】选委切,音髓。草木花敷貌。通作靃。【楚辞招隐】靑莎杂树兮,薠草霍靡。亦作□。【江摠燕燕于飞诗】衔花弄□靡。
蘀 【申集上】【艹字部】 蘀 【唐韵】他各切【韵会】闼各切,□音托。【说文】草木凡皮叶落陊地为蘀。【诗郑风】蘀兮蘀兮,风其吹汝。【传】蘀,槁也。又【豳风】十月陨蘀。 又【西京杂记】葭芦之未解叶者,谓之紫蘀。 又【字汇补】草名。出甘枣山,葵木而杏叶,见【山海经】。 【玉篇】作□。考证:〔【诗豳风】十月殒蘀。〕 谨照原文殒改陨。
【午集下】【禾字部】 【唐韵】古渊切【集韵】【韵会】圭渊切,□音涓。【说文】麦茎也。 又作□。【潘岳射雉赋】窥□叶。或作□。
【午集下】【示字部】 【集韵】牛何切,音莪。祭名。
【寅集下】【广字部】 【广韵】乌蟹切【集韵】倚蟹切,□音矮。【玉篇】庪也。 又【广韵】坐倚貌。 又【类篇】隐绮切,音倚。义同。 【广韵】或作躷。
蘁 【申集上】【艹字部】 蘁 【集韵】【正韵】□五故切,音悟。【类篇】逆也。【周礼春官占梦】一曰正梦,二曰噩梦。列子作蘁。【庄子寓言篇】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 又逆各切,通萼。【唐韵古音】萼卽字,俗加艹,蘁又萼之别出,卽一字也。
蕊 【申集上】【艹字部】 蕊 【唐韵】如垒切【集韵】乳捶切,□蕤上声。【韵会】草木华蕊。【广韵】华内曰萼,华外曰蕊。
蘃 【申集上】【艹字部】 蘃 【正字通】蕊字之讹。
蕲 【申集上】【艹字部】 蕲 【唐韵】【集韵】【类篇】渠之切【正韵】渠宜切,□音其。【玉篇】草也。【韵会】似蛇床。【尔雅释草】蕲茝,蘼芜。 又【张衡西京赋】结驷方蕲。【注】马衔也。 又【庄子齐物论】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注】蕲,求也。【史记秦本纪】蕲年宫。【注】蕲年,求年也。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江夏郡蕲春。 又姓。【通志氏族略】汉有弘农太守蕲良。 又【韵会】渠斤切,音芹。【尔雅释草】薜,山蕲。【注】《广雅》云:山蕲,当归。 又【集韵】居希切,音机。沛郡有蕲县。或作鄿。
蘅 【申集上】【艹字部】 蘅 【唐韵】戸庚切,音行。【玉篇】香草也。【尔雅释草】杜,土卤。【注】杜衡也,似葵而香。【唐本草注】杜衡,叶似葵,形如马蹄,故俗云马蹄香。【屈原离骚】杂杜蘅与芳芷。俱作衡。 又微蘅,草名。【述异记】魏兴锡山多生微蘅草。 又【唐韵古音】音杭。【屈原九歌】白玉兮为瑱,疏石兮为芳。芷葺兮荷盖,缭之兮杜蘅。【宋玉风赋】猎蕙草,离秦蘅,被辛夷,概稊杨。考证:〔【宋玉风赋】猎蕙草,杂秦蘅〕 谨照原文杂改离。
芦 【申集上】【艹字部】 芦 【唐韵】落胡切【韵会】【正韵】龙都切,□音卢。【说文】芦菔也。一曰荠根。【尔雅释草】葖,芦萉。 又【玉篇】苇之未秀者为芦。 又药名。【本草】黎芦,一名葱葵。 又城名。【北史皮豹子传】宋以文德为武都王,守葭芦城。 又水名。【水经注】长芦水又东径九门波故县也。 又关名。【杜甫诗】少留周家洼,欲出芦子关。 又【集韵】凌如切,音闾。亦药名。【本草】漏芦。【博雅】飞廉,漏芦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篇海】桑割切,音撒。与□同。详□字注。
苏 【申集上】【艹字部】 苏 【唐韵】素姑切【集韵】【正韵】孙租切,□音酥。【说文】桂荏也。【本草】紫苏。【注】苏,从稣,舒畅也。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苏乃荏类,而味辛如桂,故《尔雅》谓之桂荏。 又【扬子方言】苏,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闲曰苏。 又木名。【诗郑风】山有扶苏。【传】扶苏,扶胥,小木也。 又流苏。【西京杂记】昭阳殿壁带往往为黄金釭,皆衔五色流苏。【司马相如上林赋】【注】苏,析羽也。 又息也。【书仲虺之诰】后来其苏。 又死更生。【战国策】勃然乃苏。 又取也。【屈原离骚】苏粪壤以充帏兮。【纲目集览】取草曰苏。 又【韵会】苏苏,气索貌。【易震卦】震苏苏。【注】恐惧不安之貌。【王注】躁动貌。 又台名。【吴语】高高下下,以罢民于姑苏。【注】姑苏,台也。 又亭名。【後汉郡国志】襄国有苏人亭。 又国名。【魏志东夷传】诸国各有别色,名之为苏涂。 又姓。【书立政】司□苏公。【传】忿生为武王司□,封苏国。 又【集韵】山於切,音疋。诗扶苏之苏,徐邈读疋。 又【字汇补】苏故切,音傃。【荀子议兵篇】苏刃者死。【注】苏读作傃,谓相向格斗者。
蘈 【申集上】【艹字部】 蘈 【唐韵】杜回切,音颓。【尔雅释草】藬,牛蘈。详藬字注。
【午集下】【示字部】 【集韵】忙经切,音冥。福也。
蘉 【申集上】【艹字部】 蘉 【唐韵】莫郞切,音茫。勉也。【书洛诰】汝乃是不蘉,乃时惟不永哉。 又【集韵】弥登切,音瞢。义同。
蕴 【申集上】【艹字部】 蕴 【唐韵】於粉切【韵会】【正韵】委粉切,□音縕。【玉篇】积也,聚也,蓄也。【诗大雅】蕴隆虫虫。又【桧风】我心蕴结。又【左传隐三年】苹蘩、薀藻之菜。【韵会】云:应作蕴。【注】蕴藻,聚藻,此草好聚生也。 又聚草以□火曰蕴。【韩诗外传】里母朿蕴,请火于去妇之家。【前汉召信臣传】□蕴火。 又【类篇】於问切,音愠。义同。 又【韵会】与怨通。【荀子富国篇】富有天下而无怨财。【注】怨同蕴。 又与宛通。【荀子富国篇】使民夏不宛暍。【注】宛读为蕴。 又与縕通。【易系辞】乾坤其易之縕耶。又【群经音辨】纡云切,音氲。蕴沦,波也。【尔雅释水】小波为沦。【注】言蕴沦。 又读入声。【庄子齐物论】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注】於积反。 又【集韵】乌昆切,音温。【扬子方言】饶也。
苹 【申集上】【艹字部】 苹 【唐韵】符眞切【正韵】毗宾切,□音频。【说文】本作□。大萍也。【尔雅释草】萍蓱,其大者苹。【本草集解】四叶合成一叶,如田字者,苹也。【诗召南】于以采苹。【传】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苹藻。【笺】苹之言宾也。【释文】韩诗云:沈者曰苹。【吕氏春秋】菜之美者,昆仑之苹。【尔雅翼】苹似槐叶,而连生浅水中,五月有华白色,故谓之白苹。【楚辞九章】登白苹兮骋望。考证:〔【诗召南】于以采苹。【疏】韩诗云,沈者曰苹。〕 谨照原书疏改释文。〔【吕氏春秋】海菜之美者,昆仑之苹。〕 谨按原文海字属上文不属本句,今省海字。
蘌 【申集上】【艹字部】 蘌 【唐韵】鱼巨切【集韵】偶举切,□音语。蘌蘙也。【张衡东京赋】于东则洪池淸蘌。【注】蘌,在池水上作室,可用栖鸟,入则捕之。 又地名。【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注】蘌儿在吴越界,今为乡也。考证:〔【张衡东京赋】于东则拱池淸蘌。〕 谨照原文拱池改洪池。〔【史记建元侯者年表索隐注】蘌况在吴越界。〕 谨照原书建元下增以来二字。省索隐二字。蘌况改蘌儿。
蘍 【申集上】【艹字部】 蘍 【篇海】同薰。
【寅集下】【彳字部】 【集韵】田黎切,音啼。屖,休息也。
虬 【申集中】【虫字部】 虬 【直音】同虬。详虬字注。
蘘 【申集上】【艹字部】 蘘 〔古文〕□【唐韵】汝阳切,音穰。【说文】蘘荷也,一名葍蒩。【本草注】今人呼赤者为蘘荷,白者为覆苴,盖食以赤者为胜,入药以白者为良,同一种耳。【司马相如上林赋】茈姜蘘荷。【急就篇注】蘘荷,茎叶似姜,其根香而脆,可以为菹,又治蛊毒。【柳宗元诗注】蘘荷性好阴,在木下生者尤美,故《潘岳闲居赋》曰:蘘荷依阴。 又【集韵】思将切。同葙。奴当切。同蘘。互详葙、蘘字注。考证:〔【司马相如子虚赋】茈姜蘘荷。〕 谨照原文子虚赋改上林赋。
蘙 【申集上】【艹字部】 蘙 【唐韵】【正韵】□於计切,音翳。蘙荟,草盛貌。 又【集韵】草名。
藓 【申集上】【艹字部】 藓 【唐韵】息浅切,音癣。苔藓也。【本草】屋游,一名瓦藓。又【述异记】苔草亦呼宣藓。【韵会】藓,垣衣。一曰白草名。
蘛 【申集上】【艹字部】 蘛 【唐韵】余六切,音育。茂也。【左思吴都赋】异荂蓲蘛。【注】敷蘛,花开貌。 又【集韵】容朱切。【篇海】同萮。【玉篇】亦作□。
蘜 【申集上】【艹字部】 蘜 【集韵】同菊。【唐韵】作蘜。蘜字勹内从禾作。
蘝 【申集上】【艹字部】 蘝 【正字通】俗蔹字。
蔹 【申集上】【艹字部】 蔹 【唐韵】力盐切,音廉。蔓草。【诗唐风】葛生蒙楚,蔹蔓于野。【疏】蔹似括楼,叶盛而细。 又良冉切,音敛。【说文】同莶。白蔹,药名。 又乌蔹莓。【本草】五叶如白蔹。 又【集韵】力验切,音殓。义同。 又虚严切,音杴。详莶字注。 或作蔹蔹字从□作。。
蘟 【申集上】【艹字部】 蘟 【集韵】倚谨切,音隐。【类篇】蘟荵,菜名,似蕨。【管子地员篇】其种蘟荵。详荵字注。
蘠 【申集上】【艹字部】 蘠 【集韵】【韵会】□慈良切,音戕。【说文】蘠蘼。【尔雅释草】蘠蘼。【疏】一名虋冬。 又【唐韵】同蔷。【尔雅释草】蔱蔷。【疏】蔱蘠,今作□,字之误也。 又治蘠,见菊字注。 又【韵会】东蘠。见蔷字注。考证:〔【尔雅释草】蘠蘼。【注】一名虋冬。〕 谨照原文注改疏。
蛡 【申集中】【虫字部】 蛡 【唐韵】与职切【集韵】逸职切,□音弋。蛡蛡,虫行貌。 又【类篇】蜂也。【扬子太□经】蛡大螮小。 又【玉篇】音诩。义同。
蘡 【申集上】【艹字部】 蘡 【集韵】於茎切,音罂。【玉篇】草名。【博雅】燕薁,蘡舌也。【本草】蘡薁,蔓生,苗叶与蒲萄相似而小。 又蘡子。【尔雅疏】五味子作房如落葵,大如蘡子。
茏 【申集上】【艹字部】 茏 【唐韵】卢红切【韵会】卢东切,□音胧。【玉篇】草名。【说文】天蘥也。【陆玑草木疏】一名马蓼,卽今之水荭草。【管子地员篇】其山之浅,有茏与斥。【注】茏、斥□古草名。 又【尔雅释草】红龙古。【注】俗呼红草为茏鼓,语转耳。 又蒙茏。【尔雅注】弥离犹蒙茏耳。【前汉鼂错传】草木蒙茏。【师古注】蒙茏,覆蔽之貌也。 又【尔雅释草】拔,茏葛。【注】茏葛,江东呼为龙尾,亦谓之虎葛。 又地名。【史记韩长孺传】卫靑破茏城。 又【集韵】鲁孔切,笼上声。【淮南子俶眞训】□纷茏苁。【注】茏苁,聚会也。【司马相如大人赋】攒罗列聚,丛以茏茸兮。【注】茏茸,聚貌。
【酉集下】【邑字部】 【集韵】於惊切,音英。地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丁定切,音订。竹器。
蘣 【申集上】【艹字部】 蘣 【集韵】他贡切,音痛。【博雅】好也。 又【唐韵】天口切,偷上声。义同。 又禾苗出也。
【备考】【子集】【人字部】 【海篇】音姚。
花 【申集上】【艹字部】 花 【唐韵】韦委切,音蔿。【玉篇】花荣也。【拾遗记】西王母进洞渊红花。【唐书西域传】王坐金花榻。 又【韵补】旁禾切,音婆。【张衡思□赋】天地絪縕,百卉含花。鸣鹤交颈,雎鸠相和。 又【字诂】花,古花字。
蘥 【申集上】【艹字部】 蘥 【唐韵】以灼切,音药。【玉篇】雀麦也。【尔雅释草】蘥,雀麦。【注】卽燕麦。【本草】苗似小麦而弱,实似穬麦而细。 又【说文】茏,天蘥。见茏字注。
蘦 【申集上】【艹字部】 蘦 【唐韵】郞丁切,音灵。【说文】大苦也。【尔雅释草】蘦,大苦。【疏】今甘草也。或曰与苓同,《诗》采苓采苓是也。 又通零。【尔雅释诂】落也。【楚辞远游】悼芳草之先蘦。 亦作蕶。
【寅集中】【巾字部】 【正字通】俗幔字。
蘧 【申集上】【艹字部】 蘧 〔古文〕□【唐韵】强鱼切【集韵】权俱切【韵会】求於切,□音渠。蘧麦也。【尔雅注】卽瞿麦。 又【尔雅释草】出隧,蘧蔬。【注】蘧蔬,似土菌,生菰草中。 又地名。【後汉郡国志】齐国西安有蘧丘里,古渠丘。 又亭名。【水经注】长垣县有蘧亭。 又姓。【通志氏族略】卫大夫蘧瑗之後,汉有大行令蘧正。 又【集韵】臼许切,音巨。草名。 又其遽切,音讵。有形貌。【庄子齐物论】昔庄周梦为蝴蝶,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韵会】蘧蘧,自得貌。读平声。【集韵】读去声,字亦或作据。
蘨 【申集上】【艹字部】 蘨 【唐韵】【正韵】□余招切,音遥。【说文】草盛貌。通作繇。【书禹贡】厥草惟繇。 又【韵会】夷周切,音由。义同。 【集韵】作□。
蘩 【申集上】【艹字部】 蘩 【唐韵】附袁切,音烦。【玉篇】白蒿也。【尔雅释草】蘩,皤蒿。【韵会】陆玑曰:春始生香,美可蒸食,秋名曰蒿,可以为葅。【诗周南】于以采蘩。又【豳风】采蘩祁祁。【传】蘩所以生蚕。【正字通】蚕未出,煮蘩以沃之,则易出。 又【韵补】汾沿切。【左思蜀都赋】攒蒋丛蒲,渌菱江莲。杂以蕴藻,揉以苹蘩。
蘪 【申集上】【艹字部】 蘪 【唐韵】武悲切,音眉。【说文】蘪芜。【尔雅释草】蕲芷蘪芜。【注】芎藭苗也。一名薇芜。【管子地员篇】五臭畴生,莲与蘪芜,藁本白芷。【左思蜀都赋】蘪芜布濩于中阿。【博物志】诸物之相似乱者,蛇床之乱蘪芜。 又【尔雅释草】蘪从水生。【疏】草从水生曰蘪。 又【扬子方言】蘪,无也。【注】谓草秽芜也。 又【韵会】忙皮切,音麋。义同。○按蘪芜蘪字,《说文》从艹麋声,《楚辞》作蘼,《相如赋》作,同异杂出,不能归一。然考《尔雅》《说文》作蘪,《五经文字》有蘪字,无蘼字,宜从经典为正。
【丑集下】【女字部】 【广韵】【集韵】□力竹切,音六。女字。
【寅集下】【弓字部】 【集韵】与弛同。
蘫 【申集上】【艹字部】 蘫 【集韵】卢甘切,音蓝。【说文】瓜葅也。一曰水淸。 又【广韵】呼滥切,音。义同。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姑三切,音甘。心伏也。通作甘。
蘬 【申集上】【艹字部】 蘬 〔古文〕□【唐韵】【集韵】□丘追切,音岿。【玉篇】大茏古也。【尔雅释草】红茏古,其大者蘬。 又【博雅】葵也。 又【说文】荠实也。 又马蓼,似蓼而大也。【集韵】亦作□。 又【韵会】诩鬼切,音卉。人名。【荀子尧问篇】其在中蘬之言也。【注】中蘬与仲虺同。
兰 【申集上】【艹字部】 兰 【唐韵】落干切【集韵】【韵会】【正韵】郞干切,□音阑。【说文】香草也。【陆甸云】阑艹为兰,阑不祥也。【陆玑诗疏】其茎似药草泽兰,广而长节,汉诸池苑及许昌宫中皆种之。【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左传宣三年】郑文公妾燕姞,梦天与兰,曰: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屈原离骚】纫秋兰以为佩。【尔雅翼】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 又【本草】木兰。【屈原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 又【管子小匡篇】轻罪入兰盾、鞈革二戟。【注】兰卽所谓兰錡,兵架也。 又脉也。【史记扁鹊传】夫以阳入阴支兰藏者生。【注】支者顺节,兰者横节。阴支兰,胆藏也。 又布名。【华阳国志】兰干细布。兰干,獠言紵也。 又人名。【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张堪注】凡物不知生谓之兰。【殷敬顺曰】《史记》无符传出入谓之阑。此兰子谓以技妄游,义与阑同。 又姓。【通志氏族略】汉有太守兰广。 又萑兰。【前汉息夫躬传】涕泣流兮萑兰。【注】萑兰,泪阑干也。 又芄兰。【扬子太□经】阳气亲天,万物芄兰。【注】芄兰,茂密也。 又通栏。【後汉东夷传】徙于马兰。【注】兰卽栏。 又通斓。【吴志孙权传】童谣曰:黄金车,斑兰耳。 又【韵补】陵延切,音连。【宋玉招】川谷径复流潺湲,光风转蕙泛崇兰,经堂入奥尘朱筵。
虳 【申集中】【虫字部】 虳 【玉篇】九勿切。鼠也。 又音的。义同。○按与鼠部字音异义同。
蘮 【申集上】【艹字部】 蘮 【唐韵】【集韵】□居例切,音罽。【玉篇】蘮蒘,似芹。【尔雅释草】蘮蒘,窃衣。详蒘字注。【王逸九思】蘮蒘兮靑葱。 又【集韵】【类篇】□其例切,音偈。义同。
蘯 【申集上】【艹字部】 蘯 【直音】音义与荡同。
蘱 【申集上】【艹字部】 蘱 【唐韵】【韵会】□力遂切,音类。【尔雅释草】蘱□蕫。【注】蘱似蒲而细。 又【博雅】蘱,□□也。 又地名。【公羊传宣十年】公孙邾父帅师代邾娄取蘱。 【字汇补】或读作愧。蘱字原从□作。□字原从贝,不从又作。
蘲 【申集上】【艹字部】 蘲 【集韵】同虆。或作蔂。
蝂 【申集中】【虫字部】 蝂 【唐韵】布绾切【韵会】【正韵】补绾切,□音板。蝜蝂,虫名。【玉篇】本作版。【尔雅释虫】傅,负版。【注】未详。柳宗元有《蝜蝂传》。详蝜字注。
蝃 【申集中】【虫字部】 蝃 【唐韵】同螮。【诗卫风】蝃蝀在东,莫之敢指。 又职悦切,音拙。蜘蛛也。【尔雅□鼄注】江东呼蝃蝥。 又【集韵】都括切,音掇。义同。
蝄 【申集中】【虫字部】 蝄 【玉篇】武两切。同蛧。
蝇 【申集中】【虫字部】 蝇 【唐韵】【集韵】□余陵切,音僌。【说文】虫之大腹者。【陆佃云】蝇交其前足,有绞绳之状。【埤雅】靑蝇乱色,苍蝇乱声。【诗小雅】营营靑蝇。【笺】蝇之为虫,污白使黑,污黑使白,喩佞人变乱善恶也。【後汉隗嚣传】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卽托骥尾,可以绝群。【扬子方言】蝇,东齐谓之羊。【十六国春秋】苻坚议赦,有一大蝇入自窗闲,集于笔端。俄有衣黑小人,大呼:官今大赦。卽向苍蝇也。 又蝇虎。【古今注】蝇虎,蝇狐也。形似蜘蛛而色灰白,善捕蝇。一名蝇蝗,一名蝇豹。 又人名。【列子汤问篇】甘蝇,古之善射者。 【集韵】或作□。考证:〔【列子殷汤篇】〕 谨照原书改汤问篇。
【酉集下】【酉字部】 【广韵】直伦切【集韵】重伦切,□音。【玉篇】美也。【广韵】纯美酒也。【集韵】纯酒。 又【集韵】船伦切,音唇。义同。 又【广韵】常伦切【集韵】殊伦切,□音纯。与醇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补】吕支切,音狸。【黄香九宫赋】操巨□之礉弩。【注】巨□,弩名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徒浑切,音屯。【说文】榜也。 又【类篇】丁练切,义同。
【酉集下】【车字部】 【广韵】借官切【集韵】祖官切,□音钻。【玉篇】直辕也。【集韵】车衡三束也。【广韵】同□。
蝈 【申集中】【虫字部】 蝈 【唐韵】【韵会】□古获切,音馘。【玉篇】蛙别名。【礼月令】蝼蝈鸣。【注】蝼蝈,蛙也。【急就篇注】蛙,一名蝼蝈,色靑,小形而长股。【周礼秋官蝈氏注】蝈,今御所食蛙也。字从虫国声。别详蛙字注。
蝉 【申集中】【虫字部】 蝉 【唐韵】市连切【集韵】【韵会】时连切,□音禅。【扬子方言】蝉,楚谓之蜩。【古今注】齐王后忿死,尸变为蝉。登庭时嘒唳而鸣,王悔恨,故世名蝉曰齐女也。【大戴礼】蝉飮而不食。【酉阳杂俎】蝉未蜕时名复育。【蠡海集】蝉近阳,依于木,以阴而为声。 又【後汉舆服志】侍中中常侍黄金璫,附蝉为文,貂尾为饰。【古今注】貂者,取其有文采而不炳焕。蝉,取其淸虚识变也。 又蝉嫣,连也。【前汉扬雄传】有周氏之蝉嫣兮,或鼻祖于汾隅。 又【扬子方言】蝉,毒也。 又车名。【盐铁论】推车之蝉攫,负子之敎也。【注】许愼曰:蝉攫,车类也。 又人名。【大戴礼】颛顼产穷蝉。 又与婵通。【成公绥啸赋】荫修竹之蝉蜎。 又【集韵】财仙切,音钱。同□,虫名。 又田黎切,音提。地名。【前汉地理志】乐浪郡黏蝉。 又【正韵】上演切,音善。蜿蝉,舞盘曲貌。【王逸九思】乘六蛟兮蜿蝉。【注】群蛟之形也。 或作蟺。
蝌 【申集中】【虫字部】 蝌 【唐韵】【集韵】【韵会】□苦禾切,音科。蝌蚪。本作科。【尔雅释鱼】科斗,活东。【疏】虾蟆子。此虫一名科斗,一名活东,头圆大而尾细,古文似之,故孔安国皆云科斗文字是也。【本草】一名悬针,一名水仙子。【李时珍曰】蝌蚪,状如河豚,头圆,身上靑黑色,始出有尾无足,稍大则足生尾脱,治疥疮,又可染须发。【尔雅翼】月大尽生前两足,月小尽生後两足。
蝍 【申集中】【虫字部】 蝍 【唐韵】子力切【集韵】节力切,□音卽。蝍蛆,蜈蚣也。详蛆字注。 又蝍□。【博雅】蝍□,尺蠖也。 又蝍蛉。【博雅】蝍蛉,仓蚁也。 又【广韵】资悉切,音喞。飞虫名。
蝎 【申集中】【虫字部】 蝎 【唐韵】胡葛切【集韵】何葛切,□音褐。【说文】蝤蛴也。【尔雅释虫】蝤蛴,蝎。【又】蝎,蛣□。【注】木中蠹虫。【又】蝎,桑蠹。【注】卽蛣□。【嵆康荅难养生论】蝎盛则木朽。【曹植藉田论】封人有以轻凿修钩去树之蝎者,曰:不识天下亦有蝎乎。曰:三苗、共工,非尧之蝎与。【刘勰新论】身之有欲,如树之有蝎。【扬子方言】蝎,噬逮也,东齐曰蝎,北燕曰噬逮。又饼名。【释名释飮食】饼名有蝎饼。 又【集韵】胡公切,音洪。籀文虹字。考证:〔【尔雅释虫】蝎,蛣。【注】木中虫。【又】蝎,桑蠹。【注】卽蛣。〕 谨照原文两蛣□改蛣□。木中下增蠹字。〔【扬子方言】蝎,噬逮也,东齐曰蝎,北燕曰噬逮。〕 谨按此系释训诂与上下文释虫名者不类,谨将此段移置下文如树之有蝎下,加又字以别之。又按方言原文北燕曰噬为句,逮通语也为句不连读。今省逮字。〔【嵆康客难养生论】〕 谨照原文客改荅。
蝏 【申集中】【虫字部】 蝏 【集韵】唐丁切,音亭。蝏。详字注。 又蜻蝏。【本草】一名蜻蛉。详蜻字注。
蝐 【申集中】【虫字部】 蝐 【集韵】莫佩切,音妹。与瑁同。【类篇】瑇瑁,龟属。或从虫。 又莫代切,音。义同。
蝑 【申集中】【虫字部】 蝑 【唐韵】相居切【集韵】【韵会】【正韵】新於切,□音胥。【说文】蜙蝑也。【尔雅释虫】蜤螽,蜙蝑。【扬子方言】舂黍谓之蜙蝑。互详蜙、蚗二字注。 又【集韵】写与切,音湑。象吕切,音叙。义□同。 又【广韵】司夜切,音卸。盐藏蟹。 【集韵】或作□□□。
蝒 【申集中】【虫字部】 蝒 【唐韵】武缘切【集韵】弥延切,□音绵。【说文】马蜩。 或作□。【类篇】又作□。
螐 【申集中】【虫字部】 螐 【集韵】汪胡切,音乌。螐蠋,虫名,通作乌。【尔雅释虫】蚅,乌蠋。详蚅字注。
蝓 【申集中】【虫字部】 蝓 【唐韵】羊朱切【集韵】容朱切,□音兪。【说文】螔蝓也。【尔雅释鱼】蚹蠃,螔蝓。【注】卽蜗牛也。【仪礼土冠礼注】蠃醢,螔蝓醢。 又【扬子方言】蜘蛛谓之螔蝓。 又【类篇】夷周切,音犹。义同。或作□。考证:〔【尔雅释虫】蚹蠃,螔蝓。〕 谨照原书释虫改释鱼。
【午集下】【禾字部】 【广韵】【集韵】□他玷切,音忝。乡名,在济北蛇丘县。
【寅集下】【弓字部】 【集韵】【韵会】□迄叶切,音胁。【集韵】弓强。 又【广韵】虚业切【集韵】虚涉切,□音偞。【玉篇】弓弽也。【集韵】射决也。一作弽。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此忍切,音笉。小竹。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同绋。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胡谗切,音咸。稻不粘者。 又【广韵】古甜切【集韵】坚嫌切,□音兼。义同。一曰靑稻白米。 又【集韵】贤兼切,音嫌。稻名。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丑吏切,音呬。心不安也。
【酉集上】【言字部】 【等韵】七玉切,音促。言急也。【正字通】通用促。
【酉集下】【车字部】 【广韵】息流切【集韵】思流切,□音修。【玉篇】□,载丧车。
虍 【申集中】【虍字部】 虍 〔古文〕□【唐韵】荒乌切,音呼。【字林】虎文也。【六书正讹】象其文章屈曲也。 又【通志六书略】象虎而刳其肉其皮之形。【类篇】凡虍之类皆从虍。○按《说文》《玉篇》《类篇》等书,虍虎虤分作三部,今从《字汇》《正字通》倂入。
虎 【申集中】【虍字部】 虎 〔古文〕□虝□【唐韵】火古切【集韵】【韵会】火五切,□音浒。【玉篇】恶兽也。【说文】山兽之君,从虍从儿,虎足象人也。【徐铉注】象形。【易乾卦】风从虎。【诗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大戴礼】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述异记】虎千年,则牙蜕而角生。 又姓。【广韵】汉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又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讳攺武州。 又滩名。【水经注】夷水又东径虎滩。 又山名。【吴越春秋】吴王葬阊门外,金玉精上浮为白虎,名虎丘。 又便器名。【西京杂记】汉朝以玉为虎子,以为便器。 又与琥通。【吴志裴松之注】虞翻曰:仆闻虎魄不取腐芥。 【六书正讹】象虎踞而回顾之形。 【篇海】儿rén,古人字,虎足象人,故从人。从几,误。 【干禄字书】通作□。
虏 【申集中】【虍字部】 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