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同。
髓 【亥集上】【骨字部】 髓 【集韵】同□。【释名】髓,遗也,遗,〈氵匮〉也。【前汉礼乐志】浃肌肤而臧骨髓。
骇 【亥集上】【马字部】 骇 【唐韵】侯楷切【集韵】【韵会】【正韵】下楷切,□音蟹。【玉篇】惊起也。【公羊传哀六年】诸大夫见之,皆色然而骇。【庄子大宗师】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注】以变化为形之骇动耳,故不以死生损累其心。 又【集韵】与駴同。【周礼夏官大司马】鼓皆駴。【释文】駴本亦作骇。【王粲英雄记】整兵骇鼓。 又散也。【陆机诗】三后始基,世武丕承,协风旁骇,天晷仰澄。【注】言和风远驰四方也。 又水名。【书禹贡】九河旣道。【传】九河,一曰徒骇。【疏】禹疏九河以徒众起,故云徒骇。 又人名。【春秋隐二年】无骇帅师入极。 又叶许己切,音喜。【吴子治兵篇】戢其耳目,无令惊骇。习其驰逐,闲其进止。【韩愈郓州溪堂诗】浅有蒲莲,深有葭苇。公以燕宾,其鼓骇骇。 又叶于支切,音怡。【韩愈泷吏诗】官今行自到,那遽妄问为。不虞卒见困,汗出愧且骇。○按古音骇读作矣,转怡声。 又叶喜语切,音许。【陆机凌霄赋】因扶桑而东顾兮,天倾光之可骇。惑坤舆之茫茫兮,心蒙蔽而无绪。【注】绪,上声。 又叶许计切,音戏。【苏辙黄楼赋】舞鱼龙於隍壑,阅帆樯於睥睨。方飘风之迅发,震鼙鼓之惊骇。考证:〔【陆机诗】三后始基,世武不承。〕 谨照原文不承改丕承。
骏 【亥集上】【马字部】 骏 【唐韵】子峻切【集韵】【韵会】【正韵】祖峻切,□音俊。【玉篇】马之美称。【博物志】周穆公欲驱八骏周行天下。又与俊同。英俊也。【史记屈原传】诽骏疑桀。 又大也。【诗商颂】为下国骏厖。【传】骏,大也。 又与峻通。【诗大雅】崧高维岳,骏极于天。 又【尔雅释诂】速也。【疏】骏者,犹迅也。【诗周颂】骏发尔私。【郑笺】骏,疾也。【朱传】骏,大也。使之大发其私田也。 又骏狼,山名。【淮南子天文训】日冬至骏狼之山。一本作峻。又【集韵】【韵会】【正韵】□须闰切,音峻。义同。
【未集上】【竹字部】 【集韵】七接切,音妾。竹器。 又【集韵】卽陟切,音接。竹翣。 又【广韵】山洽切,音歃。与箑同。【韩愈纳凉联句】长倦还捉。
騠 【亥集上】【马字部】 騠 【广韵】杜奚切【集韵】【韵会】田黎切【正韵】杜兮切,□音题。【玉篇】駃騠,良马。【孟康曰】骏马生七日而超其母。详駃字注。 又【广韵】丁奚切【集韵】都奚切,□音低。义同。 又騠兹,地名,在琅邪。汉騠兹侯稽谷姑。
骡 【亥集上】【马字部】 骡 【广韵】落戈切【集韵】【韵会】卢戈切,□卵平声。【说文】驴父马母。【正字通】骡似驴而健,驴力在髀,骡力在腰,乘者随其力进退之。又【楚辞九叹】同驽骡与椉驵兮。【前汉霍去病传】单于遂乘六骡,壮骑数百,直溃汉国。 【玉篇】亦作。【六书正讹】俗作骡。【正字通】本从□,字汇省从□,非。考证:〔【前汉霍去病传】单于遂乘六骡,牡骑数百,直溃汉国。〕 谨照原文牡骑改壮骑。
【补遗】【子集】【乙字部】 【字汇补】都寒切,音丹。太上作,见《亳州老君□》。又其鸠切,音求。义同。
骀 【亥集上】【马字部】 骀 【唐韵】徒哀切【集韵】【韵会】【正韵】堂来切,□音台。【玉篇】驽马衔脱也。【崔寔政论】马骀其衔。 又骀荡,旷远也。 又地名。【左传昭九年】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注】骀在始平武功县。又【哀六年】迁孺子於骀。【注】骀,齐邑。【释文】他才反。又徒来反。 又神名。【韵会】金天氏子曰晞,生允格台骀。又人名。【庄子德充符】鲁有兀者王骀。 又【五音集韵】土来切,音胎。义同。 又【广韵】徒亥切【集韵】【正韵】荡亥切,□音待。【玉篇】骀荡,广大意。 又【正字通】春色舒放曰骀荡。 又【广韵】疲也,钝也。 又【类篇】骀騱,马不进也。 又【庄子德充符】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音义】骀音殆。李云:哀骀,丑貌。它,其名也。 又与跆同。【史记天官书】兵相骀籍。【前汉书】作跆。考证:〔【左传昭九年】骀芮岐毕。〕 谨照原文骀上增魏字。〔【哀六年】迁儒子於骀。〕 谨照原文儒子改孺子。
骜 【亥集上】【马字部】 骜 【集韵】【韵会】【正韵】□牛刀切,音敖。【广韵】骏马。 又马骄不驯也。【庄子外物篇】老莱子谓仲尼曰: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万世之患,抑固窭邪。忘其略弗及邪。【注】不云骜然不顾贻万世之患,但云骜万世之患,古文省字法也。又【前汉窦婴传】诸公稍自引而怠骜。 又骜夏,乐章名。【周礼春官钟师】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祴夏、骜夏。【集韵】或作骜。 又【集韵】【正韵】鱼到切【韵会】疑到切,□音傲。义同。 又【集韵】牛召切,音鏊。骄骜,马行貌。
骞 【亥集上】【马字部】 骞 【广韵】丘乾切【集韵】【韵会】丘虔切【正韵】苦坚切,□音愆。【说文】马腹絷也。【徐曰】马腹病。 又亏也。【诗小雅】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前汉鼂错传】外无骞污之名。 又轻儇躁进貌。【柳宗元乞巧文】沓沓骞骞。 又姓。【风俗通】汉金城骞包。又唐有侍中骞味道。 又【五音集韵】怯建切,攐去声。义同。 又【集韵】九件切,音蹇。驽也。○按鶱、骞二字音训不同,以字书正之,鶱音掀,从鸟,注飞貌。骞音愆,从马,注马病。又亏也。文人相承,以骞为掀举之义,押人先韵,非也。
骟 【亥集上】【马字部】 骟 【正字通】式战切,音扇。割去势也。【臞仙肘後经】骟马,宦牛,羯羊,阉猪,镦鸡,善狗,净猫。 又接树曰骟树。【月令广义】有骟树法。 一作扇。【五代史郭崇韬传】谓继岌曰:当尽去宦官,至於扇马,亦不可骑。
骴 【亥集上】【骨字部】 骴 【广韵】疾移切【集韵】【韵会】才支切【正韵】才资切,□音疵。【说文】鸟兽残骨骴。骴,可恶也。【周礼秋官蜡氏】掌除骴。【注】谓死人骨也。骨之尚有肉者,及禽兽之骨,皆是。 又【说文】或从肉作胔。【礼月令】掩骼薶胔。【注】肉腐曰胔。【释文】有骨曰胔。亦作骴。【集韵】或作髊。【韵会】或作。 又【广韵】【集韵】【韵会】疾智切【正韵】恣四切,□音渍。又【集韵】将此切,音紫。又仕懈切,音砦。义□同。
骸 【亥集上】【骨字部】 骸 【唐韵】戸皆切【集韵】【韵会】【正韵】雄皆切,□音谐。【说文】胫骨也。【博雅】骨也。【左传宣十五年】析骸以爨。【庄子逍遥游】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又【德充符】直寓六骸。【释文】手足首身也。 又【集韵】柯开切,音该。与胲同。【类篇】足大指毛也。
骹 【亥集上】【骨字部】 骹 【唐韵】口交切【集韵】【韵会】【正韵】丘交切,□音敲。【说文】胫也。【广韵】胫骨近足细处。【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参分其股围,去一以为骹围。【注】骹谓近牙者也。言骹以喻其细。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注】齐人名手足□为骹。 又【尔雅释畜】马四骹皆白驓。【注】骹,膝下也。 又【扬子方言】骹谓之銎。【注】卽矛刃。【类篇】或作□。 又【集韵】居肴切,音交。又下巧切,音佼。又後敎切,音效。又口敎切,敲去声。义□同。 又【集韵】虚交切,音哮。与髇同。鸣镝也。考证:〔【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注】齐人名手足掔为骹。〕 谨照原文掔改□。
【巳集上】【水字部】 【字汇】徂郞切,音藏。没也。
脏 【亥集上】【骨字部】 脏 【广韵】【集韵】【韵会】子朗切【正韵】子党切,□音驵。肮脏,体胖。 又【集韵】【韵会】【正韵】□则朗切,音葬。【後汉赵壹传】抗脏倚门边。【注】抗脏,婞直之貌。
駩 【亥集上】【马字部】 駩 【广韵】此缘切【集韵】【韵会】逡缘切【正韵】且缘切,□音诠。【玉篇】白马黑唇。 又【集韵】从缘切,音全。义同。亦作騡。
【巳集中】【火字部】 【篇海】音含。火也。
【未集上】【竹字部】 【集韵】乌侯切,音瓯。竹器。○按字本当作。
駬 【亥集上】【马字部】 駬 【广韵】而止切【集韵】【韵会】【正韵】忍止切,□音耳。【广韵】騄駬,周穆王马名。
騞 【亥集上】【马字部】 騞 【集韵】【正韵】□霍虢切,音諕。【玉篇】行不止。 又解牛声。【庄子养生主】奏刀騞然。【音义】騞,呼获反。徐许臂反,向他亦反,又音麦。崔云:音近获,声大于砉也。 又【五音集韵】莫白切,音陌。又土益切,音剔。义□同。
【丑集上】【口字部】 【五音集韵】陟隹切,音追。【玉篇】口满貌。
【巳集中】【火字部】 【集韵】思营切,音騂。【博雅】赤也。【类篇】作□。
騱 【亥集上】【马字部】 騱 【集韵】坚奚切,音鸡。【尔雅释畜】前足皆白騱。 又【唐韵】胡鸡切【集韵】【韵会】【正韵】弦鸡切,□音奚。义同。 又【说文】驒騱,马也。【前汉司马相如传】騊駼驒騱。 又通作奚。【前汉匈奴传】奇畜则橐驼驒奚。【师古曰】驒奚,駏驉类。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韵】弼角切,音雹。【玉篇】水激也。
骆 【亥集上】【马字部】 骆 【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历各切,□音洛。【玉篇】白马黑鬣。【诗小雅】嘽嘽骆马。【礼明堂位】夏后氏骆马黑鬣。 又国名。【史记南越王佗传】佗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注】汉书音义曰:骆,越也。索隐曰:姚氏按广州记云:交址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侯,诸县自名为骆将,後蜀王予将兵讨骆侯,自称为安阳王。尉佗攻破安阳王,令二使典主交址九眞二郡,卽瓯骆也。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定襄郡骆县。 又姓,骆统,见【吴志】。 又与落通。【史记天官书】大荒骆岁,阴在巳。又【历书】作大荒落。 又【字汇补】鲁故切,与辂同。【史记秦本纪】非子为周大骆是也。 又【字汇补】居诈切,音驾。【转注古音】古驾辂皆同骆字,骆主车驾,故字可互用,犹甸之与椉也。 【玉篇】又作□。
验 【亥集上】【马字部】 验 【唐韵】【集韵】【韵会】□鱼窆切,黏去声。【玉篇】马名也。 又证也,效也。【史记晋世家】献公曰:何以为验。荀息对曰:使死者复生,生者不惭,为之验。 又考视也。【前汉杨恽传】恽下廷尉,于定国考问,左验明白。【注】左,证左也。言当时在其左右见此事者也。又【前汉平帝诏】其当验者,卽验问。【注】就其所居而问。 俗作验验,非。
骘 【亥集上】【马字部】 骘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职日切,音质。【玉篇】牡马也。【尔雅释畜】牡曰骘。 又【六书统】乘马登山也。从陟。陟,登也。【尔雅释诂】骘,升也。【注】方言曰:鲁卫之闲曰□。 又定也。【书洪范】惟天阴骘下民。【传】定也。【释文】骘,之逸反。马云升也。升犹举也,举犹生也。【正义】传以骘卽质也。质训为成,成亦定义,故为定也。 又【集韵】竹力切,音陟。义同。考证:〔【尔雅释诂】骘,升也。【注】方言曰:鲁卫之闲曰陟马。〕 谨按陟马二字乃□字之讹。谨照原文陟马二字改作□字。
骭 【亥集上】【骨字部】 骭 【唐韵】古案切【集韵】【韵会】居案切,□音干。【尔雅释训】骭疡为微。【注】骭,脚胫也。【说文】骸也。【广韵】胁也。【甯戚饭牛歌】短布单衣适至骭。【九经韵览】亦作干。 又【集韵】下晏切,音□。又侯旰切,音翰。又下□切,音限。义□同。
魲 【亥集中】【鱼字部】 魲 【篇海】音芦。鱼名。【正字通】俗鲈字,与马部驴作馿同。
髅 【亥集上】【骨字部】 髅 【广韵】落侯切【集韵】【韵会】郞侯切,□音楼。【说文】髑髅也。【博雅】□颅谓之髑髅。【庄子至乐篇】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集韵】或作。
駧 【亥集上】【马字部】 駧 【唐韵】【集韵】□徒弄切,音洞。【玉篇】马疾走。【说文】驰马洞去也。 又动也。【易乾凿度】駈駧元化。
駪 【亥集上】【马字部】 駪 【唐韵】所臻切【集韵】【韵会】【正韵】疏臻切,□音莘。马众貌。【诗小雅】駪駪征夫。【传】众多貌。一作甡□。 又或作侁。【楚辞招魂】往来侁侁些。【注】侁侁,往来声也。五臣云:众貌。
駹 【亥集上】【马字部】 駹 【唐韵】【集韵】【韵会】□莫江切,音厖。【玉篇】马黑白毛也。【尔雅释畜】面颡皆白惟駹。【前汉匈奴传】围高帝於白登,汉兵不得相救。匈奴骑,其西方尽白,东方尽駹,北方尽骊,南方尽騂。【注】駹,靑马也。 又【周礼秋官犬人】用駹可也。【注】駹谓不纯色也。【疏】谓杂色牲。 又国名。【史记西南夷传】冉駹最大。【注】应劭读龎。 又水名。【华阳国志】汶江道,濊水駹水出焉。
【午集下】【穴字部】 【集韵】直律切,音术。凿穴居也。 又【集韵】呼决切,音血。空貌。
【巳集下】【犬字部】 【集韵】乌和切,音倭。【玉篇】本作猧。犬名。【集韵】小犬。 又【集韵】邕危切,音逶。猗,犬属。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臼许切,音巨。火炬也。【类篇】束苇烧苣。或从竹。
□ 【午集下】【立字部】 □ 【字汇补】同在。
骋 【亥集上】【马字部】 骋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丑郢切,音逞。【玉篇】直驰也,走也。【庄子天地篇】时骋而要其宿,大小长短修远。【注】皆恣而任之,会其所极而已。 又叶齿两切,音敞。【道藏歌】提携宴玉宾,契驾乘烟骋。黄籙命玉符,公子运我上。
騄 【亥集上】【马字部】 騄 【广韵】力玉切【集韵】【韵会】龙玉切,□音录。【玉篇】騄耳,骏马,周穆王八骏之一。【列子穆王篇】作绿耳。
骓 【亥集上】【马字部】 骓 【唐韵】职追切【集韵】【韵会】朱惟切,□音锥。【尔雅释畜】苍白杂毛骓。【诗鲁领】有骓有駓。 又姓。【左传】晋大夫骓。 又人名。【左传】荀骓。【注】骓音隹,晋大夫。 又黄骓,鱼名。【古今注】兖州人呼黄鲤为黄骓。字原从攵作。
騉 【亥集上】【马字部】 騉 【广韵】古浑切【集韵】公浑切,□音昆。【玉篇】騉蹄,马名。【尔雅释畜】騉蹄趼,善升甗。【注】甗山形,似甑,上大下小。騉蹄,蹄如趼而健上山。秦时有騉蹄苑。【又】騉駼枝蹄趼,善升甗。【注】騉駼,亦似马而牛蹄。
骝 【亥集上】【马字部】 骝 【集韵】【正韵】□力求切,音留。【玉篇】紫骝马。【说文】赤马黑毛尾也。【集韵】亦作駵。【字汇补】亦作□。
骯 【亥集上】【骨字部】 骯 【广韵】胡朗切【集韵】下朗切【正韵】下党切,□音沆。【玉篇】骯脏体胖。详脏字注。 又【广韵】苦朗切【集韵】口朗切,□音慷。义同。
【巳集中】【火字部】 【唐韵】【类篇】□良刃切,音吝。【说文】兵死及牛马之血为。,鬼火也。从炎舛。【博物志】战斗死亡之处,有人马血积年为。著地及草木如露不可见,行人触之著体有光,拂拭卽分散无数,又细吒声如□豆,静坐良久寻灭。 又【玉篇】力仁切【广韵】力珍切,□音邻。义同。【广韵】【集韵】作磷。同磷。【集韵】又作□。
骼 【亥集上】【骨字部】 骼 【唐韵】古伯切【集韵】【韵会】【正韵】各頟切,□音格。【说文】禽兽之骨曰骼。【周礼秋官蜡氏疏】言骼骴者,凡人物皆是。【礼月令】掩骼薶胔。【注】骨枯曰骼。【释文】露骨曰骼。 又【集韵】刚鹤切,音各。【类篇】牲後胫骨。【仪礼特牲馈食礼】举骼及兽鱼如初。又【有司彻羊骼注】古文骼为胳。【九经韵览】骼或作髂。
髇 【亥集上】【骨字部】 髇 【广韵】许交切【集韵】【正韵】虚交切,□音哮。【玉篇】髇,箭也。 【类篇】或作骹□。
髌 【亥集上】【骨字部】 髌 【唐韵】毗忍切【集韵】婢忍切,□同膑。【说文】膝端也。【白虎通】髌,去膝盖骨也。【史记邹阳传】司马喜髌脚於宋。【前汉□法志】髌罚之属五百。
【寅集中】【巾字部】 【集韵】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堂练切,音电。【类篇】文缯。
□ 【未集中】【网字部】 □ 【篇海】居例切,音计。毡类,毛为之。○按此字疑讹。盖罽讹为□,复讹为□也。备考:【搜眞玉镜】音姜。
【巳集上】【水字部】 【字汇补】古文涉字。【崔希裕略古】三水为涉。注详七画。
髸 【亥集上】【髟字部】 髸 【广韵】九容切【集韵】居容切,□音恭。髸松,发乱。
駷 【亥集上】【马字部】 駷 【广韵】息拱切【集韵】笋勇切【韵会】荀勇切【正韵】息勇切,□音竦。【广韵】马摇衔走也。【公羊传定八年】阳越下取策,临南駷马而由乎孟氏。【注】捶马衔走。【释文】駷本又作□。字书无此字,相承用之。一说駷与骋字异义同。 又【广韵】【集韵】□苏后切,音叟。义同。
騩 【亥集上】【马字部】 騩 【唐韵】俱位切【集韵】基位切,□音愧。【玉篇】马浅黑色。【汉仪】丞相见免,乘騩马,自府归。 又【广韵】居追切【集韵】【韵会】居逵切,□音龟。义同。 又【广韵】举韦切【集韵】【韵会】居韦切,□音归。山名。【後汉郡国志】河南尹密县有大騩山。【山海经】大騩之山,其阴多铁,多美垩。 又【集韵】徒回切,音颓。白马。 【字汇补】亦作□。
骞 【亥集上】【马字部】 骞 【广韵】丘乾切【集韵】【韵会】丘虔切【正韵】苦坚切,□音愆。【说文】马腹絷也。【徐曰】马腹病。 又亏也。【诗小雅】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前汉鼂错传】外无骞污之名。 又轻儇躁进貌。【柳宗元乞巧文】沓沓骞骞。 又姓。【风俗通】汉金城骞包。又唐有侍中骞味道。 又【五音集韵】怯建切,攐去声。义同。 又【集韵】九件切,音蹇。驽也。○按鶱、骞二字音训不同,以字书正之,鶱音掀,从鸟,注飞貌。骞音愆,从马,注马病。又亏也。文人相承,以骞为掀举之义,押人先韵,非也。
驐 【亥集上】【马字部】 驐 【广韵】【集韵】□都昆切,音敦。【字林】去畜势。 【肘後经】作镦。
驒 【亥集上】【马字部】 驒 【集韵】【正韵】□唐何切,音驼。【说文】驒騱,野马也。 又一曰靑骊白鳞,文如鼍鱼。【尔雅释畜】靑骊驎驒。【韩诗】【字林】皆曰白马黑髦。或曰卽连钱骢。【诗鲁颂】有驒有骆。【注】靑骊,鳞色浅深,似鱼鳞班驳,今连钱骢。 又【广韵】徒干切,音坛。【集韵】他干切,音滩。又都黎切,音低。义□同。 又【广韵】都年切【集韵】多年切,□音顚。【广韵】驒騱,畜似马而小。
骫 【亥集上】【骨字部】 骫 【玉篇】同骪。
骺 【亥集上】【骨字部】 骺 【广韵】戸钩切【集韵】胡沟切,□音侯。骨骺。【玉篇】,骺也。【类篇】骨端谓之骺。一曰骨镞。或作□。 又【集韵】居□切,音构。义同。
髀 【亥集上】【骨字部】 髀 【唐韵】幷弭切【集韵】【韵会】补弭切【正韵】补委切,□音俾。【说文】股也。【释名】髀,□也。在下称也。【礼记深衣】带下毋厌髀。又【祭统】殷人贵髀。【注】为其厚也。 又【集韵】母婢切,音弭。义同。 又【广韵】傍礼切,音陛。与同。或作。考证:〔【礼三年问】带下毋厌髀。〕 谨照原书改礼记深衣。
【巳集上】【水字部】 【广韵】力延切【集韵】陵延切,□音连。水名。【山海经】王屋之山,水出焉。
【巳集上】【水字部】 【玉篇】羊只切【集韵】夷益切,□音驿。水流貌。
駰 【亥集上】【马字部】 駰 【广韵】【集韵】於巾切【韵会】【正韵】伊眞切,□音因。【玉篇】泥骢马也。【尔雅释畜】阴白杂毛駰。【疏】阴,浅黑色。毛浅黑而白兼杂毛者,今名泥骢。【诗小雅】我马维駰。
騯 【亥集上】【马字部】 騯 【唐韵】薄庚切【集韵】【韵会】【正韵】蒲庚切,□音彭。【说文】騯騯,马行貌。【诗小雅】四牡騯騯。 又【韵会】通作彭。【诗小雅】出车彭彭。【大雅】驷騵彭彭。【鲁颂】以车彭彭。皆壮盛意。【诗缉】诗中彭彭□如字,俗读如邦,误。 又【广韵】步光切【集韵】蒲光切,□音傍。【广韵】马盛貌。 又【集韵】补朗切,音榜。义同。《诗小雅北山》一本作四牡彭彭。
【巳集中】【片字部】 【集韵】虚严切,音□。本作杴,锹属。或作□。 又【玉篇】音坎。板也。
蓦 【亥集上】【马字部】 蓦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莫白切,音陌。【说文】上马也。又超越也。今俗犹言蓦越蓦忽。【李贺诗】烟底蓦波乘一叶。 又【集韵】莫驾切,音禡。登也。
骜 【亥集上】【马字部】 骜 【集韵】【韵会】【正韵】□牛刀切,音敖。【广韵】骏马。 又马骄不驯也。【庄子外物篇】老莱子谓仲尼曰: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万世之患,抑固窭邪。忘其略弗及邪。【注】不云骜然不顾贻万世之患,但云骜万世之患,古文省字法也。又【前汉窦婴传】诸公稍自引而怠骜。 又骜夏,乐章名。【周礼春官钟师】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祴夏、骜夏。【集韵】或作骜。 又【集韵】【正韵】鱼到切【韵会】疑到切,□音傲。义同。 又【集韵】牛召切,音鏊。骄骜,马行貌。
骢 【亥集上】【马字部】 骢 【唐韵】【正韵】仓红切【集韵】粗丛切,□音聪。【说文】马靑白杂毛也。【六书故】马□靑色。一名荏铁。【後汉桓典传】常乘骢马,京师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本作□。
驈 【亥集上】【马字部】 驈 【广韵】余律切【韵会】【正韵】以律切,□音聿。【玉篇】骊马白跨。【诗鲁颂】有驈有騜。 又【唐韵】食聿切【集韵】食律切,□音术。又【集韵】戸橘切,音穴。又【五音集韵】于聿切,音。义□同。
鮄 【亥集中】【鱼字部】 鮄 【玉篇】音佛。海鱼。
骣 【亥集上】【马字部】 骣 【正字通】鉏版切,栈上声。马不施鞍辔为骣。【吹万集】骣,不鞍而骑也。【令狐楚少年行】少小边州惯放狂,骣骑蕃马射黄羊。如今老大无筋力,独倚营门数雁行。
骿 【亥集上】【骨字部】 骿 【唐韵】部田切【集韵】【正韵】蒲眠切,□音騈。【说文】幷胁也。晋文公骿胁。【注】徐曰:谓肋骨连合为一也。骿胝字同,今别作腁,非。【晋语】闻其骿胁,欲观其状。【注】骿,幷干也。【左传】作骈。
髎 【亥集上】【骨字部】 髎 【广韵】落萧切【集韵】怜萧切,□音聊。【玉篇】髋也。【方书】章门下八寸监骨上陷中,为居髎。缺盆中上毖骨际陷中央,为天髎。【类篇】一曰马胯上骨为八髎。 又【广韵】力昭切【集韵】离昭切,□音燎。又【集韵】力交切,音寥。又力吊切,音嫽。义□同。
□ 【未集中】【网字部】 □ 【玉篇】徒犁切。网绳也。
駻 【亥集上】【马字部】 駻 【唐韵】【集韵】【韵会】侯旰切【正韵】侯干切,□音翰。【玉篇】马突也。【韩非子五蠹篇】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如欲以宽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御駻马,此不智之患也。 又【集韵】一曰马高六尺也。 通作馯。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集韵】□母朗切,音莽。竹名。其节稠。【尔雅释草】□,数节。【注】竹类也,节闲促。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同□。
【巳集上】【水字部】 【玉篇】女狎切【集韵】昵狎切,□音□。影动也。一曰水动貌。
騑 【亥集上】【马字部】 騑 【唐韵】甫微切【集韵】匪微切,□音非。【玉篇】骖马也。【礼曲礼注】车有一辕四马。中两马夹辕,名服马,两边名騑马,亦名骖马。 又【广韵】芳非切【集韵】【韵会】【正韵】芳微切,□音霏。【集韵】騑騑,马行不止貌。【诗小雅】四牡騑騑。 又【韵会】或作匪。【礼少仪】车马之美,匪匪翼翼。 又【本草】马三岁曰騑。 又人名。【左传襄八年】騑也受其咎。【注】騑,子驷名。【音义】騑,芳非反。
騢 【亥集上】【马字部】 騢 【广韵】胡加切【集韵】【韵会】【正韵】何加切,□音遐。【玉篇】赭白色,似鰕鱼。【尔雅释畜】彤白杂毛騢。【注】卽今赭白马。彤,赤也。【淸波杂志】碧云騢厩马旋毛也,碧如霞如云,然贵而不掩旋毛之丑。 又叶洪孤切,音胡。【诗鲁颂】有駰有騢,有驔有鱼,以车袪袪。
【巳集中】【火字部】 【五音集韵】力救切,音溜。火也。
騥 【亥集上】【马字部】 騥 【广韵】耳由切【集韵】而由切,□音柔。【尔雅释畜】靑骊繁鬣騥。【注】繁鬣,两被毛。或云美髦鬣。
驱 【亥集上】【马字部】 驱 〔古文〕驱【唐韵】岂俱切【集韵】【韵会】亏于切【正韵】丘于切,□音区。【玉篇】逐遣也。【礼月令】驱兽毋害五谷。 又【说文】走马谓之驰,策马谓之驱。【玉篇】骤也,奔驰也。【易比卦】王用三驱失前禽。 又军前锋曰先驱,次前曰中驱。 又【集韵】【韵会】□祛尤切,音丘。义同。【诗墉风】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陆云赋】昶愁心以自迈,肃旁人以曾驱。诏河冯以淸川,命湘娥而安流。 又【广韵】【集韵】【韵会】□区遇切,音姁。义同。【班固东都赋】举伐鼓,申令三驱。轻车霆激,骁骑电骛。【陶侃相风赋】华盖警乘,奉引先驱。豹饰在後,葳蕤先路。 又通作欧。【史记赵世家】欧,代地。【前汉食货志】欧民而归之农。 又叶直谷切,音逐。【诗秦风】游环胁驱。叶下续毂。 俗作駈,□非。
驎 【亥集上】【马字部】 驎 【集韵】里刃切,音吝。隐驎,马色驳也。【玉篇】马黑唇。 又【广韵】力珍切【集韵】【韵会】【正韵】离珍切,□音鳞。义同。 又【集韵】马斑文。【尔雅释畜】靑骊驎驒。通作粼。
驑 【亥集上】【马字部】 驑 【说文】同骝。
驙 【亥集上】【马字部】 驙 【广韵】知连切【集韵】【韵会】张连切【正韵】诸延切,□音邅。【说文】駗驙也。引易屯卦,乘马驙如。与邅同。【五音集韵】马载重行难。 又【玉篇】白马黑脊也。 又【广韵】徒干切【集韵】【韵会】唐干切【正韵】唐兰切,□音坛。义同。 又【集韵】他干切,音滩。骐驎谓之驙。 又陟扇切。同□。马卧也。
飨 【戌集下】【食字部】 飨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许两切,音享。【玉篇】设盛礼以饭宾也。【说文】乡人飮酒也。【诗小雅】一朝飨之。【笺】大飮宾曰飨。【周礼秋官掌客】三飨,三食,三燕。又【礼郊特牲】大飨尚腶修而已矣。【注】此大飨飨诸侯也。又【仪礼士昏礼】舅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注】以酒食劳人曰飨。又【公羊传庄四年】夫人姜氏飨齐侯于祝丘。【注】牛酒曰犒,加羹饭曰飨。 又祭名。【礼礼器】大飨其王事欤。【注】祫祭也。 又【书顾命】王三祭,上宗曰飨。【注】宗伯曰飨者,传神命以飨告也。【诗周颂】伊嘏文王,旣右飨之。【笺】文王旣右而飨之,言受而福之。又通作享。【左传成十二年】享以训恭俭,宴以示慈惠。【注】享,同飨。宴,同燕。 又与响通。【前汉礼乐志】五音六律,依韦飨昭。 又【集韵】【韵会】【正韵】□虚良切,音香。【集韵】祭而神歆之也。【前汉郊祀歌】辟流离,抑不祥。宾百寮,山河飨。【注】师古曰:合韵音乡。又【安世房中歌】嘉荐芳矣,告灵飨矣。告灵旣飨,德音孔臧。 又叶荒降切,与向通。【黄香九宫赋】狼弧彀弓而外飨。【注】飨,宜读作向。考证:〔【礼郊特牲】大飨尚腶修而已矣。【注】此大飨之诸侯也。〕 谨照原文修改修之。诸侯改飨诸侯。〔【仪礼士昏礼】舅始共飨妇,以一献之礼。〕 谨照原文舅始改舅姑。〔【前汉礼乐志】五音六律,依飨。〕 谨按郊祀歌本作五音六律依韦飨昭。今照原文依下增韦字,飨下增昭字。
【丑集上】【口字部】 【广韵】阻瑟切【集韵】仄瑟切,□音栉。【玉篇】咇也。【集韵】咇,声出貌。【王褒洞箫赋】啾咇而将吟。【集韵】或作喞。 又【集韵】子悉切,音堲。咇,言多也。
髉 【亥集上】【骨字部】 髉 【广韵】【集韵】□北角切,音剥。骱骺。【玉篇】骨端也。【类篇】骨坚白。 又【集韵】讫岳切,音觉。义同。
【巳集上】【水字部】 【字汇】昨木切,音族。水貌。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集韵】□居尤切,音鸠。竹名。 又【篇海】去鸠切,音丘。义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尺兖切,音舛。竹以贯物也。
驽 【亥集上】【马字部】 驽 【广韵】乃都切【集韵】【韵会】农都切,□音奴。【玉篇】最下马也。【正字通】马顿劣也。凡马给宫中之役者曰驽。驽骀皆下乘。皮日休曰:造父善御,不能御驽骀。阳货者,仲尼之驽骀也。
駾 【亥集上】【马字部】 駾 【唐韵】他外切【集韵】【韵会】吐外切,□音娧。【玉篇】马行貌。 又【广韵】奔突也。【诗大雅】混夷駾矣。【注】駾,突也。【疏】混夷惶怖,惊走奔突也。
騃 【亥集上】【马字部】 騃 【唐韵】五骇切【集韵】【韵会】【正韵】语骇切,□音□。【广韵】痴也。 又【说文】马行仡仡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床史切,音俟。駓騃,兽行貌。【张衡西京赋】植物斯生,动物斯止。众鸟翩翻,群兽駓騃。 又【类篇】丈里切,音豸。义同。考证:〔【张衡西京赋】植物斯生,动物斯止。众鸟翩翩。〕 谨照原文翩翩改翩翻。
骐 【亥集上】【马字部】 骐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渠之切【正韵】渠宜切,□音奇。【说文】马靑骊,文如博棋也。【诗秦风】驾我骐馵。【注】骐,文也。【疏】色之靑黑者名为綦。马名为骐,知其色作綦文。【尔雅释兽】驨如马一角,不角者骐。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河东郡骐县。【注】侯国。 又姓。汉骐殷,下邽令。 又【古今注】兖州人呼白鲤为白骐。
骗 【亥集上】【马字部】 骗 【广韵】匹战切【集韵】匹羡切【韵会】【正韵】匹见切,□偏去声。【集韵】跃而乘马也。或作骗。
骗 【亥集上】【马字部】 骗 【集韵】同骗。【正字通】今俗借为诓骗字。
騤 【亥集上】【马字部】 騤 【唐韵】渠追切【集韵】【韵会】渠龟切。【正韵】渠为切,□音逵。【说文】马行威仪也。 又强不息也。【诗小雅】四牡騤騤。【传】騤騤,强也。 又【广韵】【集韵】□古穴切,音玦。【尔雅释畜】回毛在背曰騤□。今本亦作阕广。
骘 【亥集上】【马字部】 骘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职日切,音质。【玉篇】牡马也。【尔雅释畜】牡曰骘。 又【六书统】乘马登山也。从陟。陟,登也。【尔雅释诂】骘,升也。【注】方言曰:鲁卫之闲曰□。 又定也。【书洪范】惟天阴骘下民。【传】定也。【释文】骘,之逸反。马云升也。升犹举也,举犹生也。【正义】传以骘卽质也。质训为成,成亦定义,故为定也。 又【集韵】竹力切,音陟。义同。考证:〔【尔雅释诂】骘,升也。【注】方言曰:鲁卫之闲曰陟马。〕 谨按陟马二字乃□字之讹。谨照原文陟马二字改作□字。
骝 【亥集上】【马字部】 骝 【集韵】【正韵】□力求切,音留。【玉篇】紫骝马。【说文】赤马黑毛尾也。【集韵】亦作駵。【字汇补】亦作□。
腾 【亥集上】【马字部】 腾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徒登切,音滕。【玉篇】上跃也,奔也。【礼月令】季春,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注】累、腾,皆乘匹之名。【疏】季春阳盛,物皆产乳,故合累牛腾马,使牝就牡,欲孳生蕃也。 又【说文】传也。一曰犗马也。 又姓。 又与媵通。【仪礼公食大夫礼】众人腾羞者尽阶,不升堂,授以盖降出。【注】腾当作媵。媵,送也。授,授先者一人。 俗作驣。考证:〔使牡就牝,欲孳生蕃也。〕 谨照月令疏原文使牡就牝改使牝就牡。
騺 【亥集上】【马字部】 騺 【唐韵】【集韵】【韵会】□陟利切,音置。【玉篇】马很也。【说文】马重貌。【史记晋世家】惠公马騺不能行。【注】马重而陷於泥。或曰马脚曲。 又【集韵】丑二切,音杘。騺曼,马距扼迟顿貌。一曰马旁出。
駫 【亥集上】【马字部】 駫 【广韵】古萤切【集韵】涓萤切,□音扃。【玉篇】马肥壮盛貌。 又与駉同。
駳 【亥集上】【马字部】 駳 【正字通】徒亶切,音但。散马卽诞马,亦曰但马,或作马。详人部但字注。
□ 【备考】【午集】【穴字部】 □ 【搜眞玉镜】羊计切。
駼 【亥集上】【马字部】 駼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同都切,音徒。【玉篇】騊駼,良马名。 又兽名。【山海经】北海有兽,状如马,名騊駼,色靑。【前汉百官志】有騊駼监。 又国名。【扬雄解嘲】今大汉,左东海,右渠搜,前番禺,後陶涂。【注】騊駼马出北海上。陶涂,北方国名,本国出马,因以为名。 又【尔雅释畜騉駼注】騉駼,亦似马而牛蹄。 又人名,後汉有刘騊駼。 又【宋书符瑞志】亦作□。
騀 【亥集上】【马字部】 騀 【唐韵】【正韵】五可切【集韵】【韵会】语可切,□音我。【说文】駊騀,马摇头貌。 又【博雅】騀騼,马属。 又【集韵】牛河切,音俄。义同。
騂 【亥集上】【马字部】 騂 【唐韵】息营切【集韵】思营切,□音□。【玉篇】马赤黄。【诗鲁颂】有騂有骐。 又牲赤色。【书洛诰】文王騂牛一,武王騂牛一。【礼明堂位】夏后氏牲尚黑,殷白牡,周騂刚。【疏】騂,赤色。刚,壮也。 又【周礼地官草人】凡粪种,騂刚用牛。【注】騂谓地色赤刚强也。 又弓调和貌。【诗小雅】騂騂角弓。 【正字通】本作□,字汇省作騂,非。考证:〔【礼明堂位】夏后氏牲尚黑,殷尚牡。〕 谨照原文尚牡改白牡。
騆 【亥集上】【马字部】 騆 【玉篇】职收切,音周。神马。
騈 【亥集上】【马字部】 騈 【唐韵】部田切【集韵】【韵会】【正韵】蒲眠切,□音蹁。【说文】驾二马也。 又朋比也。【管子四称篇】入则乘等,出则党騈。【注】言与货贿之人同国,则同乘而等。至其出也,又用党而騈□。 又凡增赘旁出者曰騈。【庄子騈拇篇】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树於德。【音义】騈,盛田反。广雅云:□也。李云:倂也。 又与骿同。【左传僖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及曹,曹共公闻其騈胁。【注】騈犹比也。亦作骿。 又地名。齐騈邑。 又【集韵】【韵会】□旁经切,音瓶。义同。 【石鼓文】作□。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韵】苦骨切,音窟。【玉篇】水深貌。【王充论衡】无溶而泉出。
【丑集中】【土字部】 【集韵】逆己切,音臬。小山也。
騊 【亥集上】【马字部】 騊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徒刀切,音陶。【玉篇】騊駼,兽如良马。详駼字注。
骒 【亥集上】【马字部】 骒 【正字通】苦卧切,音课。俗呼牝马,卽草马。详後騲字注。
騕 【亥集上】【马字部】 騕 【广韵】乌皎切【集韵】伊鸟切,□音杳。【玉篇】騕褭,良马。【司马相如上林赋】罥騕褭。【注】騕褭,神马,日行万里。 亦作□。
騟 【亥集上】【马字部】 騟 【广韵】羊朱切【集韵】容朱切,□音谀。【玉篇】紫色马。【博物志】八骏有騧騟。○按卽《穆天子传》逾轮。 又【酉阳杂俎】骨利干国马,名□波騟。
鬃 【亥集上】【马字部】 鬃 【唐韵】子红切【集韵】【韵会】祖丛切,□音葼。【玉篇】全鬃马冠也。【说文】马鬣也。【杜甫骢马行】隅目靑荧夹镜悬,肉鬃碨礧连钱动。【栾城集】余在岐下,见秦州进一马,鬃如牛,项下垂胡,侧立倒倾,毛生肉端,蕃人曰此肉鬃也。 通作鬃,俗作鬃,别作□□鬃,□非。
騳 【亥集上】【马字部】 騳 【玉篇】徒鹿切,音独。马走也。【六书故】两马□驰,声騳騳也。
騵 【亥集上】【马字部】 騵 【广韵】【集韵】【韵会】□愚袁切,音元。【玉篇】駵马白腹也。【诗大雅】驷騵彭彭。【礼檀弓】周人尚赤,戎事乘騵。
【巳集上】【水字部】 【广韵】【集韵】□式竹切,音叔。水波也。【郭璞江赋】□瀹。
闹 【亥集上】【斗字部】 闹 【唐韵】奴敎切【集韵】【韵会】女敎切,□音淖。【说文】不静也。【广韵】同□。猥也,扰也。【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召闹取怒乎。 又【白居易寄翰林学士诗】贵主冠浮动,亲王辔闹装。【薛田诗】九苞绾就佳人髻,三闹装成子弟韀。今京师有闹装带,合众宝杂缀而成,故曰闹装。 【类篇】或作□。
驮 【亥集上】【马字部】 驮 【广韵】徒河切【集韵】【韵会】【正韵】唐何切,□音驼。【玉篇】马负貌。【广韵】驮,骑也。【李白诗】吴姬十五细马驮。 又【韵会】或作他。【扬子方言】凡以驴马馲驼载物者谓之负他。 又或作佗。【前汉赵充国传】以一马自佗负。【师古注】凡以畜产载负物者,皆谓之佗。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唐佐切,佗上声。又【集韵】【五音集韵】□徒盖切,音大。义□同。 又【集韵】县名,在江夏。
骗 【亥集上】【马字部】 骗 【集韵】同骗。【正字通】今俗借为诓骗字。
骲 【亥集上】【骨字部】 骲 【广韵】蒲角切【集韵】【韵会】【正韵】弼角切,□音雹。【尔雅释诂】骨镞不翦羽谓之志。【注】今之骨骲是也。【通鉴】萧道成昼卧裸袒,宋主昱令起立,画腹为的,引满将射之,道成敛板曰:老臣无罪。乃更以骲箭射其脐。【集韵】骲箭骨镞,箭不能伤人。 又【玉篇】击也。 又【广韵】薄巧切【集韵】部巧切,□音鲍。又【广韵】房敎切【集韵】皮敎切,□庖去声。又【广韵】【集韵】□普木切,音扑。又【集韵】蒲交切,音庖。又五巧切,音齩。义□同。
骷 【亥集上】【骨字部】 骷 【集韵】空胡切,音枯。【广韵】骷,髆也。
【巳集上】【水字部】 【玉篇】亡本切【集韵】毋本切,□音懑。水盈貌。
髋 【亥集上】【骨字部】 髋 【唐韵】苦官切【集韵】【韵会】【正韵】枯官切,□音宽。与臗同。【说文】□上。【博雅】髋,也。【释名】髋,缓也。其腋皮厚而缓也。【广韵】两股闲也。【前汉贾谊传】屠牛垣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至于髋□之所,非斤则斧。 又【广韵】苦昆切【集韵】枯昆切,□音坤。体也。□也。
髍 【亥集上】【骨字部】 髍 【唐韵】莫鄱切【集韵】【韵会】莫波切【正韵】眉波切,□音摩。【说文】病也。【类篇】谓身支半枯也。
髰 【亥集上】【髟字部】 髰 【集韵】同鬄。 又【字汇补】古文剃字。注详刀部七画。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韵】莫白切,音陌。【玉篇】波也。一曰与□同。□帕,密貌。或作漠。
騇 【亥集上】【马字部】 騇 【广韵】始夜切【集韵】式夜切,□音舍。牝马。【尔雅释畜】牝曰騇。【注】草马名。 又【广韵】书冶切【集韵】始野切,□音舍。义同。
騋 【亥集上】【马字部】 騋 【广韵】【集韵】落哀切【韵会】郞才切,□音来。【玉篇】马高七尺以上为騋。【尔雅释畜】騋牝骊牡。【诗墉风】騋牝三千。【传】马七尺以上曰騋。騋马与牝马也。 又【集韵】洛代切,莱去声。义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集韵】□力求切,音留。竹名。 【集韵】或作□。
□ 【午集下】【穴字部】 □ 【字汇补】古文爵字。○按《说文》作□。
騌 【亥集上】【马字部】 騌 【正字通】俗鬃字。
骩 【亥集上】【骨字部】 骩 【正字通】□字之讹。○按《说文》从凡。《毛晃增韵》从九。
郁 【亥集上】【鬯字部】 郁 〔古文〕□【唐韵】【广韵】【集韵】【类篇】【韵会】□纡物切,音罻。【说文】木丛生者。【诗秦风】郁彼北林。【传】郁,积也。【疏】郁积而茂盛。 又【诗豳风】六月食郁及薁。【传】棣属。【陆玑疏】其树高五六尺,其实大如李,色正赤,食之甘。 又【书五子之歌】郁陶乎予心。【疏】郁陶,愤结积聚之意。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钟弇则郁。【注】声不舒扬。 又【礼内则】鸟皫色而沙鸣郁。【注】郁,腐臭也。 又【左传昭二十九年】郁湮不育。【注】郁,滞也。 又【尔雅释言】郁,气也。【疏】谓郁蒸之气也。 又【广雅】郁,长也。 又【广韵】郁,幽也,悠思也。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郁林郡,故秦桂林郡,属尉佗。 又水名。【山海经】郁水出象郡。 又姓。【广韵】出《姓苑》。【干禄字书】俗作欝。 又与□通。【周礼春官】郁人和郁鬯,以实彝而□之。【注】郑司农云:郁,草名。十叶为贯,百二十贯为筑,以煮之鐎中,停于祭前。郁为草若兰。
鬲 【亥集上】【鬲字部】 鬲 〔古文〕【广韵】郞击切【集韵】【韵会】【正韵】狼狄切,□音历。【说文】鼎属,实五觳,斗二升曰觳。【尔雅释器】鼎款足谓之鬲。【注】鼎曲脚也。【疏】款,阔也。谓鼎足相去疏阔者名鬲。【前汉郊祀志】其空足曰鬲。【注】苏林曰:足中空不实者,名曰鬲也。【扬子方言】鍑,吴扬之闲谓之鬲。 又【广韵】【正韵】各核切【集韵】【韵会】古核切,□音隔。【礼丧大记】陶人出重鬲。【疏】县重之罂也。是瓦瓶。又姓。 又【仪礼士丧礼】苴絰大鬲。【注】鬲,搤也,中人之手,搤围九寸,絰之差自此出焉。【释文】鬲,又作搹。 又国名。【左传襄十四年】靡奔有鬲氏。【注】鬲,国名。今平原县。 又【尔雅释水】鬲津,九河之一。【注】水多厄狭,可隔以为津。 又与隔同。【前汉五行志】鬲闭门戸。【注】师古曰:鬲与隔同。 又【集韵】乙革切,音厄。与軶同。【周礼冬官考工记车人】凡为辕,鬲长六尺。【注】鬲谓辕端厌牛领者。 【五经文字】说文作鬲,经典相承作鬲。鬲字原从□作。
鬾 【亥集上】【鬼字部】 鬾 【广韵】【集韵】□渠羁切,音奇。【说文】鬼服也。一曰小儿鬼。【韩诗外传】郑交甫逢二女鬾服。【张衡东京赋】八灵为之震慑,况鬾□与毕方。【注】鬾,小儿鬼。 又【急就篇】射鬾辟邪除群凶。【注】射鬾,谓天刚卯也。以金玉及桃木刻而为之。一名咳攺。其上有铭,而旁穿孔,系以彩丝,用系臂焉,亦所以逐精魅也。 又【唐韵】【集韵】□奇寄切,音芰。又【集韵】巨绮切,音技。义□同。考证:〔【韩诗外传】郑交甫逢士女鬾服。〕 谨照原文士女改二女。
魁 【亥集上】【鬼字部】 魁 〔古文〕□【广韵】苦回切【集韵】【韵会】【正韵】枯回切,□音恢。魁帅。【书胤征】歼厥渠魁。【传】魁,帅也。【礼檀弓】不为魁。【注】魁,犹首也。 又【博雅】大也。【史记孟尝君传】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 又【庄子庚桑楚】人见其跂,犹之魁然。【注】魁,安也。一曰主也。 又【博雅】魁岸,雄杰也。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魁枕参首。【注】魁,北斗第一星也。【後汉郡国志】魁方杓。【注】春秋纬曰:瑶光第一至第四为魁。 又蜃蛤也。【仪礼士冠礼】素积白屦,以魁柎之。【注】魁,蜃蛤柎注也。【疏】以魁蛤灰柎之者,取其白耳,魁,卽蜃蛤一物。 又姓。 又小阜。【周语】以为魁陵。【注】小阜曰魁。 又与块同。【前汉东方朔传】魁然无徒。【注】师古曰:魁读曰块。 又与科同。【後汉东夷传】大率皆魁头露紒。【注】魁头,犹科头也。谓以发萦绕成科结也。 又【集韵】苦猥切,音磈。魁瘣,大枝节盘结也。考证:〔【史记孟尝君传】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大夫耳。〕 谨照原文大夫改丈夫。
魆 【亥集上】【鬼字部】 魆 【字汇补】许屈切,训入声。谲也。 又猝然也。
【巳集下】【牛字部】 【集韵】博盖切,音贝。本作。详字注。
【丑集中】【夂字部】 【广韵】力中切,音隆。多礼天。
魇 【亥集上】【鬼字部】 魇 【唐韵】【集韵】於琰切【韵会】幺琰切,□音□。【说文】梦惊也。【类篇】眠不祥也。 又【广韵】於协切【集韵】益涉切,□音压。义同。或作压。
魌 【亥集上】【鬼字部】 魌 【广韵】去其切【集韵】【韵会】丘其切,□音欺。【说文】丑也。今逐疫有头。【注】徐锴曰:头方相四目也。今文作魌。【周礼夏官方相氏注】以惊驱疫疠之鬼,如今魌头也。 【广韵】同□。【集韵】通作。
魉 【亥集上】【鬼字部】 魉 【广韵】【正韵】良奖切【集韵】【韵会】里养切,□音两。与蜽同。详上魍字注。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韵】婢典切,音辫。旋流。 又玭眄切,音便。急流也。
【未集上】【米字部】 【海篇】苏感切,音糂。羹也。
□ 【午集下】【禾字部】 □ 【玉篇】火贯切【集韵】呼玩切,□音唤。禾名。
骅 【亥集上】【马字部】 骅 【广韵】戸花切【集韵】【韵会】【正韵】胡瓜切,□音华。【玉篇】骅骝,骏马。周穆王八骏之一。互详駵字注。 又或作□。【列子周穆王篇】右服□骝而左绿耳。互见艹部□字注。 又通作华。【前汉地理志】华骝绿耳之乘。【注】与骅同。 【正字通】本作□。
骂 【未集中】【网字部】 骂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驾切,音禡。【说文】詈也。【注】徐锴曰:谓以恶言加罔之也。【史记留侯世家】轻士善骂。 又与傌同。【前汉贾谊传】同鲸,劓,髠,刖,笞,傌,弃市之法。
骊 【亥集上】【马字部】 骊 【唐韵】吕支切【集韵】【韵会】邻知切,□音离。【玉篇】盗骊,千里马也。【尔雅释畜】小领盗骊。【注】郭注《穆天子传》曰天子之骏盗骊,绿耳,又曰右服盗骊。【诗齐风】四骊济济。【礼檀弓】夏后氏尚黑,戎事乘骊。又【月令】冬驾铁骊。 又驾两马曰骊。【後汉寇恂传】光武北征时,军食急乏,寇恂以辇车骊驾转输,前後不绝。【注】骊驾,倂驾也。 又山名。【後汉郡国志】京兆尹新丰有骊山。【注】杜预曰:古骊戎国。韦昭曰:戎成居此山,故号骊戎。 又高句骊,国名。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右北平郡骊成县。 又【广韵】郞奚切【韵会】怜题切【正韵】邻溪切,□音黎。义同。 又【集韵】陈尼切,音驰。骊靬,县名。【前汉地理志】张掖郡骊靬县。【注】李奇曰:音迟虔。师古曰:骊,力迟反。靬音虔。令其土俗人呼骊靬,疾言之曰力虔。考证:〔【尔雅释畜】小领盗骊。【注】周穆王八骏有盗骊。盗骊,窃骊也。窃浅靑色,骊纯黑色。〕 谨按周穆王云云与尔雅注不符。谨照原文注字以下改:郭注穆天子传曰天子之骏盗骊,绿耳,又曰右服盗骊。
骋 【亥集上】【马字部】 骋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丑郢切,音逞。【玉篇】直驰也,走也。【庄子天地篇】时骋而要其宿,大小长短修远。【注】皆恣而任之,会其所极而已。 又叶齿两切,音敞。【道藏歌】提携宴玉宾,契驾乘烟骋。黄籙命玉符,公子运我上。
【巳集上】【水字部】 【字汇补】与渊同。
骚 【亥集上】【马字部】 骚 【唐韵】【集韵】苏遭切【韵会】【正韵】苏曹切,□音搔。【玉篇】动也。【说文】扰也。【诗大雅】徐方驿骚。【注】骚,扰动也。 又【说文】一曰摩马。 又【扬子方言】骚,蹇也。吴楚偏蹇曰骚。【注】蹇,跛行也。 又【玉篇】愁也。【正字通】屈原作离骚,言遭忧也。今谓诗人为骚人。 又【礼檀弓】丧事虽遽,不陵节,骚骚尔则野。【注】骚骚,急疾貌。 又骚杀,飘扬下垂貌。【张衡东京赋】驸承华之蒲梢,飞流苏之骚杀。【注】流苏,五采毛杂之,以为马饰,凡下垂者为苏。 又骚屑,凄凉也。【谢灵运诗】骚屑出穴风。【杜甫诗】平人固骚屑。【王安石诗】归梦得萧骚。【欧阳修诗】休把靑铜照双鬓,君谟今已白刀骚。 又蒲骚,地名。【左传桓十一年】败郧师于蒲骚。【注】卽阳台巫山,在今峡川。 又【集韵】【韵会】【正韵】□先雕切,音箫。义同。 又【正韵】苏老切,音埽。【史记李斯传】灶上骚除。又【黥布传】大王宜骚淮南之兵。【注】言尽举之如埽地也。与埽通。 又【集韵】【正韵】□先到切,音燥。义同。 又古通尤韵。【张衡思□赋】行积冰之皑皑兮,淸泉冱而不流。寒风凄其永至兮,拂云岫之骚骚。【文选注】音修。骚骚,风动貌。
骻 【亥集上】【骨字部】 骻 【广韵】苦化切【集韵】枯化切,□音跨。【玉篇】腰骨。【类篇】股闲也。【唐书车服志】有从戎□骻之服。【释音】腰骻。【广韵】同跨。【韵会】或作胯袴。 又【集韵】【正韵】□苦瓦切,音袴。同踝。
【寅集下】【彡字部】 【说文】古文工字。注详部首。
髁 【亥集上】【骨字部】 髁 【唐韵】【集韵】□苦卧切,音课。【说文】髀骨也。【博雅】臎髁,□也。【广韵】膝骨。 又【集韵】苦果切,音颗。又苦禾切,音科。义□同。 又【集韵】苦瓦切,音跨。【庄子天下篇】謑髁无任。【释文】謑髁,不正貌。王云:犹谨刻也。【韵会】髁,今作骻。 又【集韵】苦会切,音桧。义同。或作□。
髂 【亥集上】【骨字部】 髂 【广韵】枯驾切【集韵】【韵会】丘驾切【正韵】枯架切,□去声。【玉篇】腰骨。【前汉扬雄传】折骨拉髂。
髊 【亥集上】【骨字部】 髊 【集韵】同骴。【玉篇】腐骨也。【吕氏春秋】揜骼霾髊。【注】有骨曰髊。 又【集韵】仓何切,音蹉。通作磋。治牙骨也。
【备考】【寅集】【子字部】 【字汇补】同鹑。出《释典》。
髋 【亥集上】【骨字部】 髋 【唐韵】苦官切【集韵】【韵会】【正韵】枯官切,□音宽。与臗同。【说文】□上。【博雅】髋,也。【释名】髋,缓也。其腋皮厚而缓也。【广韵】两股闲也。【前汉贾谊传】屠牛垣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至于髋□之所,非斤则斧。 又【广韵】苦昆切【集韵】枯昆切,□音坤。体也。□也。
鬹 【亥集上】【鬲字部】 鬹 【广韵】居隋切【集韵】均窥切,□音规。【说文】三足釜也。有柄喙。 又【集韵】俱为切,音妫。义同。 又【集韵】悬圭切,音携。镬也。通作鑴。
骧 【亥集上】【马字部】 骧 【唐韵】【正韵】息良切【集韵】【韵会】思将切,□音襄。【尔雅释畜】後右足白骧。 又【说文】马之低昂也。【六书故】马行迅疾,首腾骧也。 又举也,远也。【蜀志诸葛亮传】亮之素志,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潘岳籍田赋】龙骥骧腾。 又官名。【晋书五行志】孙皓天纪中童谣曰: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武帝闻之,加王浚龙骧将军。 又古通襄韵。【前汉韩彭英卢叙传】云起龙襄,化为侯王。 又【集韵】如阳切,音穰。马右足白。【字汇补】作马名,非。
驸 【亥集上】【马字部】 驸 【唐韵】【集韵】【韵会】□符遇切,音附。【说文】副马也。一曰近也。一曰疾也。 又驸马都尉,官名。汉武帝置,掌驸马,魏晋尚公主,□称驸马。【赵葵行营杂录】皇女为公主,其夫必拜驸马都尉,故谓之驸马。宗室女封郡主者,谓其夫为郡马,县主者为县马,不知何义。 【六书故】作□。俗作,非。
骄 【亥集上】【马字部】 骄 【唐韵】举乔切【集韵】【韵会】居妖切,□音娇。【说文】马高六尺为骄。【玉篇】壮貌。 又野马也。 又马□逸不受控制也。 又【正字通】恣也,自矜也。【书周官】位不期骄。【诗小雅】骄人好好,劳人草草。 又或作乔。【礼乐记】齐音敖辟乔志。【注】乔音骄。 又【集韵】娇庙切,音挢。骄骜,马行貌。又纵恣也。【史记司马相如传】低卬夭蟜据以骄骜兮。【注】椐,直项也。骄骜,纵恣也。骄音居召反。 又【五音集韵】居夭切,音矫。偾骄不可禁之势。【庄子在宥篇】偾骄而不可系者,其惟人心乎。【音义】骄如字。又居表反。 又【集韵】虚娇切【正韵】吁骄切,□音嚣。与獢同。短喙犬也。【诗秦风】载猃歇骄。【释文】骄,本又作獢。许乔反。 又古通虞韵。【前汉叙传】汉兴柔远,与尔剖符。皆恃其岨,乍臣乍骄。考证:〔【史记司马相如传】夭蟜椐以骄骜兮。〕 谨照原文夭蟜上增低卬二字。椐改据。
骵 【亥集上】【骨字部】 骵 【正字通】俗体字。
鲠 【亥集上】【骨字部】 鲠 【唐韵】【集韵】【韵会】□古杏切,音梗。【说文】食骨留咽中也。【注】徐锴曰:古有骨鲠之臣,遇事敢刺鲠,不从俗也。【晋书崔洪传】骨鲠不同於物。【集韵】通作鲠。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类篇】□丁绀切。竹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箭古作□。注详九画。
駺 【亥集上】【马字部】 駺 【广韵】鲁当切【集韵】卢当切,□音郞。【玉篇】马尾白。 又【集韵】吕张切,音良。【山海经】犬封国有文马,缟身朱鬣,名曰吉駺。
騔 【亥集上】【马字部】 騔 【集韵】同□。
騚 【亥集上】【马字部】 騚 【广韵】昨先切【集韵】才先切,□音前。【玉篇】马四蹄皆白。
【巳集上】【水字部】 【广韵】蒲拜切【集韵】步拜切,□音惫。水波也。【郭璞江赋】□□□。 又【集韵】旁卦切,音□。水名。
骚 【亥集上】【马字部】 骚 【唐韵】【集韵】苏遭切【韵会】【正韵】苏曹切,□音搔。【玉篇】动也。【说文】扰也。【诗大雅】徐方驿骚。【注】骚,扰动也。 又【说文】一曰摩马。 又【扬子方言】骚,蹇也。吴楚偏蹇曰骚。【注】蹇,跛行也。 又【玉篇】愁也。【正字通】屈原作离骚,言遭忧也。今谓诗人为骚人。 又【礼檀弓】丧事虽遽,不陵节,骚骚尔则野。【注】骚骚,急疾貌。 又骚杀,飘扬下垂貌。【张衡东京赋】驸承华之蒲梢,飞流苏之骚杀。【注】流苏,五采毛杂之,以为马饰,凡下垂者为苏。 又骚屑,凄凉也。【谢灵运诗】骚屑出穴风。【杜甫诗】平人固骚屑。【王安石诗】归梦得萧骚。【欧阳修诗】休把靑铜照双鬓,君谟今已白刀骚。 又蒲骚,地名。【左传桓十一年】败郧师于蒲骚。【注】卽阳台巫山,在今峡川。 又【集韵】【韵会】【正韵】□先雕切,音箫。义同。 又【正韵】苏老切,音埽。【史记李斯传】灶上骚除。又【黥布传】大王宜骚淮南之兵。【注】言尽举之如埽地也。与埽通。 又【集韵】【正韵】□先到切,音燥。义同。 又古通尤韵。【张衡思□赋】行积冰之皑皑兮,淸泉冱而不流。寒风凄其永至兮,拂云岫之骚骚。【文选注】音修。骚骚,风动貌。
驋 【亥集上】【马字部】 驋 【广韵】【集韵】□北末切,音拨。【玉篇】马走也。 又【广韵】马怒。 又【集韵】马摇首。 又【集韵】普活切,音泼。义同。
驓 【亥集上】【马字部】 驓 【广韵】疾陵切【集韵】慈陵切,□音缯。【尔雅释畜】四骹皆白,驓。【注】骹膝下也。 又【集韵】昨亘切,音赠。义同。
【寅集中】【巾字部】 【唐韵】【集韵】□而振切,音刃【说文】枕巾也。【广雅】巾也。 又【广韵】【集韵】□入质切。音日。义同。 【集韵】或作□。
鬽 【亥集上】【鬼字部】 鬽 【广韵】【集韵】□明秘切,音媚。【说文】老精物也。从鬼彡。彡,鬼毛。或作魅。【周礼春官】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鬽【注】百物之神曰鬽。考证:〔【周礼春官】以夏至日,致地示物鬽。〕 谨照原文至日改日至。
驜 【亥集上】【马字部】 驜 【广韵】鱼怯切【集韵】逆怯切,□音业。【玉篇】壮貌。 又【广韵】驜驜,马高大。
骤 【亥集上】【马字部】 骤 【广韵】鉏佑切【集韵】【韵会】【正韵】鉏救切,□音绉。【玉篇】奔也。【说文】马疾步也。【诗小雅】载骤駸駸。【注】小曰驰,不驰而小疾曰骤。又凡疾速曰骤。 又数也。【左传襄十一年】晋能骤来。【注】晋以诸□之师,更番而出,故能数来。 又【集韵】才候切,音。义同。 又叶逡须切,音趋。【淮南子原道训】纵志舒节,以驰大区,可以步而步,可以骤而骤。 又叶纵遇切,疽去声。【桓麟七说】轮不暇转,足不及骤。腾虚逾浮,瞥若飙雾。 本作□。
驷 【亥集上】【马字部】 驷 【唐韵】【集韵】【韵会】息利切【正韵】息渍切,□音四。【玉篇】四马一乘也。【诗墉风】良马五之疏王肃云:古者一辕之车驾三马则五辔,夏后氏驾两,谓之丽。殷益一騑,谓之骖。周又益一騑,谓之驷。驷者,一乘四马,两服两骖是也。董氏曰:马在车中为服,在车外为骖。 又【左传文十一年】富父终甥驷乘。 又【前汉郊祀志】秦祀四畤,每畤用木寓龙一驷,木寓车马一驷,各如其帝色。【注】李奇曰:寓寄也,寄生龙形於木也。师古曰:一驷亦四龙也。 又星名。【尔雅释天】天驷房也。【注】房四星,谓之天驷。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琅邪郡驷望县。【又】乐浪郡驷望县又姓。【左传定十年】郈工师驷赤。又【前汉文帝纪】齐王舅父驷钧。 又借作四。【礼乐记】夹振之而驷伐,盛威於中国也。【注】驷当为四。每奏四伐,一击一刺为一伐。 又【集韵】【韵会】【正韵】□息七切,音悉。义同。考证:〔【小雅】载骖载驷。【注】王肃云云。〕 谨照所引王肃云云见墉风干旄疏非小雅注。今照原书将小雅载骖载驷注七字,改为墉风良马五之疏。
□ 【午集下】【立字部】 □ 【集韵】苦猥切,音傀。□然,独立貌。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韵】莫甸切【集韵】【韵会】眠见切,□音面。【玉篇】滇,大水貌。【左思吴都赋】滇淼漫。【注】山水阔远无崖之状。 又【集韵】弥殄切,音眄。淟,水貌。
驺 【亥集上】【马字部】 驺 【唐韵】【正韵】侧鸠切【集韵】【韵会】葘尤切,□音邹。【玉篇】驺虞,义兽,至德所感则见。马之属。【埤雅】驺虞尾长於身,西方之兽也。不履生草,食自死之肉。【诗召南】于嗟乎驺虞。○按《贾谊新书》以诗驺虞为驺人虞人,非兽也。《正字通》,驺虞或作驺吾,驺牙。吾牙字虽与虞异,其为驺虞一也。字汇分驺虞驺牙为二兽,泥。 又【说文】厩御也。【礼月令】季秋,天子敎於田猎,命仆及七驺咸驾。【注】七驺,谓趣马,主为诸官驾说者也。【疏】天子马有六种,种别有驺,则六驺也。又有总主之人,□六驺有七,故为七驺,皆以马驾车。又【左传成十八年】程郑为乘马御,六驺属焉,使训群驺知礼。【注】六驺,六闲之驺。 又驺虞,县名。【前汉地理志】西河郡驺虞县。 又姓。周驺衍驺忌皆齐人,见【战国策】。 又与菆同。【前汉鼂错传】材官驺发,矢道同的。【注】苏林曰:驺音马骤之骤。如淳曰:驺,矢也。师古曰:驺谓矢之善者也。春秋左氏传作菆字,其音同。驺发,发驺矢以射也。苏音失之矣。 又与趋走之趋同。【荀子正论篇】步中武象,驺中韶濩,所以养耳。 又叶逡须切,音趋。【前汉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乘天衢。 又叶窗兪切,音刍。【淮南子原道训】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 又【集韵】才□切。与骤同。【礼曲礼】车驱而驺。【注】驺音骤。考证:〔【左传成十八年】程郑为乘马御,六驺属马。〕 谨照原文属马改属焉。〔【前汉鼂错传】材官驺发,驺矢道同的。〕 谨照原文省下驺字。〔【荀子正论篇】步中武象,驺中韶濩,以养耳。〕 谨照原文以字上增所字。
驻 【亥集上】【马字部】 驻 【唐韵】中句切【集韵】【韵会】株遇切,□音注。【说文】马立也。【玉篇】马止也。【释名】驻,株也,如株木不动。【正字通】天子行在之所曰驻跸。 又【集韵】遇切,音柱。义同。
驿 【亥集上】【马字部】 驿 【唐韵】羊益切【集韵】【韵会】【正韵】夷益切,□音亦。【玉篇】译也,道也。【增韵】今之递马。又传舍也。【唐书刘晏传】初州取富人主邮递,谓之捉驿。 又【正字通】称颂人曰驿其声而吟之。 又往来不绝曰骆驿。【後汉郭伋传】骆驿不绝。 又落驿。【书洪范】乃命卜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传】驿,气落驿不连属也。 又【诗周颂】驿驿其达。【注】驿驿,苗生貌。 又姓。本作□,俗省作驿。互详馹字注。
骑 【亥集上】【马字部】 骑 【唐韵】【集韵】【韵会】渠羁切【正韵】渠宜切,□音奇。【说文】跨马也。【名】骑,支也,两脚支别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奇寄切,音芰。义同。 又【增韵】马军曰骑。【礼曲礼】前有车骑。【疏】古人不骑马,故经典无言骑。今言骑,是周末时礼。【能攺斋漫录】左传昭二十五年,左师展将以公乘马而归。刘炫谓欲与公单骑而归,此骑马之渐也。【正字通】古者服牛乘马,马以驾车,不言单骑。至六国时,始有单骑,苏秦所谓车千乘,骑万匹是也。 又票骑,官名。【前汉武帝纪】以霍去病为票骑将军。【注】位三司,品秩同大将军。 又旄头骑。【汉官仪】旧选羽林为旄头,被发先驱。或云:旄头骑自秦始。 又飞骑。【正字通】唐贞观中择膂力骁捷善射者,谓之飞骑。衣五色袍,乘六闲马,每上出游幸,从驾行。 又姓。【战国策】燕将骑劫。考证:〔【逸雅】骑,支也。〕 谨照原书逸雅改名。〔【礼曲礼】前有车骑。【注】古人不骑马。〕 谨照原书注改疏。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韵】都挺切,音顶。与濎同。水貌。【木华海赋】泞潗。
骶 【亥集上】【骨字部】 骶 【广韵】都计切【集韵】丁计切,□音帝。【博雅】背谓之骶。 又【玉篇】臀也。又【集韵】典礼切,音邸。义同。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韵】他含切,音贪。【玉篇】水也。一曰水名。 又【集韵】他绀切,音僋。与同。
驳 【亥集上】【马字部】 驳 【唐韵】【集韵】【韵会】北角切,□音剥。【山海经】中曲山有兽,如马而身黑,二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名曰驳,食虎豹,可以御兵。【正字通】此兽之别一种,非马族也。【诗秦风】隰有六驳。【传】驳如马。【疏】陆机云:驳马,梓楡也。其树皮靑白驳荦,遥视似驳马,故谓之驳马。下章云:山有苞棣,隰有树檖,皆山隰之木相配,不宜云兽。 又国名。四裔驳马地近北海,唐永□中,遣使朝贺。 又秦叔宝有乘马名忽雷驳。 又朝廷章奏不合事理,别议改正曰驳。【前汉□法志】文书盈於几阁,典者不能遍睹,是以郡国承用者驳。【注】不晓其指,用意不同也。【王球贻谋录】给事中掌封驳司,不可一日无。淳化四年,太宗推考,废职始於唐末,乃命魏庠柴成务,同知给事中。未几,隶银台通进司,为封驳司。眞宗咸平四年,吏部侍郞知封驳事,陈恕乞铸印,命取门下印用之,因改名为门下封驳司。 又【正字通】论列是非,亦谓之驳。如柳宗元驳复雠议,夏侯銛驳安定公主合葬议,是也。○按驳与驳同,《九经字样》泥《说文》,分驳、驳为二者,非。考证:〔【诗秦风】隰有六驳。【传】驳〈如下马〉。〕 谨照〈如下马〉乃如马二字之讹。谨照原文驳〈如下马〉改为驳如马。
骆 【亥集上】【马字部】 骆 【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历各切,□音洛。【玉篇】白马黑鬣。【诗小雅】嘽嘽骆马。【礼明堂位】夏后氏骆马黑鬣。 又国名。【史记南越王佗传】佗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注】汉书音义曰:骆,越也。索隐曰:姚氏按广州记云:交址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侯,诸县自名为骆将,後蜀王予将兵讨骆侯,自称为安阳王。尉佗攻破安阳王,令二使典主交址九眞二郡,卽瓯骆也。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定襄郡骆县。 又姓,骆统,见【吴志】。 又与落通。【史记天官书】大荒骆岁,阴在巳。又【历书】作大荒落。 又【字汇补】鲁故切,与辂同。【史记秦本纪】非子为周大骆是也。 又【字汇补】居诈切,音驾。【转注古音】古驾辂皆同骆字,骆主车驾,故字可互用,犹甸之与椉也。 【玉篇】又作□。
駵 【亥集上】【马字部】 駵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力求切,音刘。【玉篇】赤马黑鬣。【诗秦风】骐駵是中。【礼月令】孟夏驾赤駵,季夏驾黄駵。 又【前汉地理志】华駵绿耳之乘。【注】师古曰:华駵言其色如华之赤,绿耳,耳绿色。
【丑集下】【女字部】 【广韵】戸乖切【集韵】乎乖切,□音怀。安和也。
鯂 【亥集中】【鱼字部】 鯂 【篇海】孙租切,音苏。鯂,息也,死而更生。【正字通】别作苏。
魊 【亥集上】【鬼字部】 魊 【集韵】同。【玉篇】短狐,如龟,含沙噀人。
【卯集上】【心字部】 【广韵】方万切【集韵】【类篇】方愿切,□音贩。【玉篇】恶心也。急性也。 又【集韵】孚万切,音娩。急也,悔也。
驝 【亥集上】【马字部】 驝 【广韵】他各切【集韵】闼各切,□音托。【玉篇】驝驼有肉鞍也。行百里,负千斤,而知水行。 又官名。【前汉百官公卿表】牧驝昆蹄令丞。亦作橐。 又【广韵】卢各切【韵会】历各切,□音落。义同。
骛 【亥集上】【马字部】 骛 【唐韵】【集韵】【韵会】□亡遇切,音务。【玉篇】奔也,疾也。【汉书音义】直骋曰驰,乱驰曰骛。【尔雅释诂】骛,务强也。【疏】骛谓驰骛,务谓事务,二者皆以力勉强。【张衡东京赋】仁风衍而外流,谊方激而遐骛。 又叶莫宥切,音茂。【陆云诗】巍巍先基,重规絫构。赫赫重光,遐风激骛。
骳 【亥集上】【骨字部】 骳 【集韵】【韵会】□平义切,音被。□骳,屈曲也。又胫曲。互详□字注。 又【广韵】母被切,音靡。义同。
駽 【亥集上】【马字部】 駽 【唐韵】【集韵】火元切【韵会】呼元切【正韵】呼渊切,□音鋗。【尔雅释畜】靑骊,駽。【注】今铁骢。【诗鲁颂】駜彼乘駽。 又【广韵】许县切【集韵】翾县切【韵会】呼县切【正韵】翾县切,□音绚。又【集韵】荧绢切,音县。又胡畎切,音泫。又犬县切,缺去声。义□同。
验 【亥集上】【马字部】 验 【正字通】俗验字。
騘 【亥集上】【马字部】 騘 【集韵】同骢。
騡 【亥集上】【马字部】 騡 【集韵】从缘切,音全。白马黑唇与駩同。 又逡缘切,音诠。义同。
騲 【亥集上】【马字部】 騲 【广韵】采老切【集韵】采早切,□音草。【玉篇】牝畜之通称。【正字通】本作草。晋郭钦谓魏杜畿课民畜牸牛草马。【颜氏家训】诗鲁颂,駉駉牡马。江南本皆作牝牡之牡,河北悉为放牧之牧。邺下博士见难云:駉颂旣美僖公牧于垧野之事,何限騲骘乎。余答云:按《毛诗》駉駉良马,腹干肥张也。若作放牧之意,通於牝牡,则不容限在良马,独得駉駉之称,良马诸侯以充朝聘,郊祀必无騲也。今以诗传,良马通於牧騲,恐失毛氏意。考证:〔【正字通】本作草。晋郭钦谓魏杜畿课民畜牛草马。〕 谨照原文牛改牸牛。原版已改。
騿 【亥集上】【马字部】 騿 【字汇】诸良切,音章。马名。
【巳集上】【水字部】 【玉篇】奴朗切【集韵】乃朗切,□音曩。与瀼同。水流貌。一曰水名。
□ 【未集中】【网字部】 □ 【广韵】都历切【集韵】丁历切,□音的。魡或作□,鱼系网也。【玉篇】系也。【潘岳西征赋】贯鳃□尾。【注】□,掣牵也。
驞 【亥集上】【马字部】 驞 【集韵】纰民切,音缤。驞駍,众声也。【扬雄校猎赋】驞駍駖礚。
驩 【亥集上】【马字部】 驩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呼官切,音欢。【玉篇】马名。 又【备考】马和乐貌。 又驩头,南荒国名。 又州名。秦属象郡,隋改驩州。 又咸驩,县名。【前汉地理志】合浦郡咸驩县。 又驩兜,人名。【书舜典】放驩兜于崇山。 又与欢同。【孟子】驩虞如也。【左传昭四年】寡人愿结驩於二三君。【前汉董仲舒传】驩然有恩。【王褒传】驩然交欣。
【午集下】【禾字部】 【集韵】戸衮切,音混。束草也。
【未集上】【竹字部】 【集韵】蓬逋切,音蒲。箷,小竹网。【海篇】取鱼之具。
驵 【亥集上】【马字部】 驵 【唐韵】【集韵】【韵会】子朗切【正韵】子党切,□藏上声。【说文】壮马也。一曰马蹲驵也。又【唐本说文】驵,奘马也。奘讹为壮。【玉篇】骏马也。【左思魏都赋】冀马塡厩而驵骏。【注】驵,壮也。 又【尔雅□言】奘驵也。【注】江东呼大为驵,驵犹粗也。 又牙侩狡捷者曰驵。【吕氏春秋】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也。【史记货殖传】驵侩会两家交易者,如今之度市。【注】驵者其首率。 又【广韵】徂古切【集韵】【类篇】坐五切,□音祖。【周礼春官典瑞】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注】驵,读为组,渠眉玉饰之沟瑑也。【疏】此六玉,两头皆有孔,又於两孔之闲为沟渠,於沟之两畔稍高为眉瑑,以组穿聮於其中也。 又【集韵】聪徂切,音粗。亦马壮也。 又床鱼切,音鉏。人名,齐公子驵,见【左传】。考证:〔【左思魏都赋】冀马塡厩而驵骇。〕 谨照原文驵骇改驵骏。〔【尔雅释兽】奘驵也。【注】秦晋呼大为驵,驵犹粗也。〕 谨照原文释兽改言。秦晋改江东。
骠 【亥集上】【马字部】 骠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毗召切,音票。【玉篇】骁勇也。 又【说文】黄马发白色。一曰白髦尾也。 又【集韵】马行疾貌。 又骠骑,官名。【前汉武帝纪】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霍去病传】作票骑。 又【集韵】□笑切,标去声。马黄色。
骡 【亥集上】【马字部】 骡 【广韵】落戈切【集韵】【韵会】卢戈切,□音摞。【广韵】骡马也。【正韵】同骡。【吕氏春秋】赵□子臣阳城渠胥有疾,医云:得白骡肝则生,不得则死。□子杀所爱白骡,取肝与之。【神仙别传】李少君死,後有人见之,在河东蒲阪,乘靑骡。帝闻之,发棺,皆无所有矣。【李贺诗】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靑骡。
体 【亥集上】【骨字部】 体 〔古文〕□【唐韵】【正韵】他礼切【集韵】【韵会】土礼切,□涕上声。【说文】总十二属也。【释名】体,第也。骨肉毛血表里大小相次第也。【广韵】四支也。【礼中庸】动乎四体。 又【易文言】君子体仁,足以长人。【疏】体包仁道。 又【书毕命】辞尚体要。【注】辞以理实为要。 又【诗卫风】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传】体,兆卦之体。 又【诗大雅】方苞方体,维叶泥泥。【笺】体,成形也。 又【周礼天官】体国经野。【注】体,犹分也。 又【周礼天官内饔】辨体名肉物。【注】体名,脊胁臂臑之属。 又【礼文王世子】外朝以官体异姓也。【注】体,犹连结也。 又【礼学记】就贤体远。【注】体,犹亲也。 又【礼中庸】体物而不可遗。【注】犹生也。 又【礼中庸】体群臣也。【注】犹接纳也。 又【左传昭二十年】声亦如味,一气二体。【疏】乐之动身体者,唯有舞耳。舞者有文武二体。 【广韵】俗作軆。【集韵】作体。【增韵】俗作体,非。
駴 【亥集上】【马字部】 駴 【广韵】侯楷切【集韵】【韵会】【正韵】下楷切,□音骇。【玉篇】雷击鼓也。【周礼夏官大司马】鼓皆駴,车徒皆噪。 又【庄子外物篇】圣人之所以駴天下。【音义】駴,戸楷反,谓攺百姓之视听也。 又震击也。【张衡西京赋】爎京薪,駴雷鼓。【注】积高为。雷鼓,八面鼓也。互见前骇字注。 又【集韵】居拜切,音戒。上不问下。考证:〔【周礼夏官大司马】鼓皆駴,车徒皆喿。〕 谨照原文 喿改噪。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韵】直稔切,音朕。水流貌。
骑 【亥集上】【马字部】 骑 【唐韵】【集韵】【韵会】渠羁切【正韵】渠宜切,□音奇。【说文】跨马也。【名】骑,支也,两脚支别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奇寄切,音芰。义同。 又【增韵】马军曰骑。【礼曲礼】前有车骑。【疏】古人不骑马,故经典无言骑。今言骑,是周末时礼。【能攺斋漫录】左传昭二十五年,左师展将以公乘马而归。刘炫谓欲与公单骑而归,此骑马之渐也。【正字通】古者服牛乘马,马以驾车,不言单骑。至六国时,始有单骑,苏秦所谓车千乘,骑万匹是也。 又票骑,官名。【前汉武帝纪】以霍去病为票骑将军。【注】位三司,品秩同大将军。 又旄头骑。【汉官仪】旧选羽林为旄头,被发先驱。或云:旄头骑自秦始。 又飞骑。【正字通】唐贞观中择膂力骁捷善射者,谓之飞骑。衣五色袍,乘六闲马,每上出游幸,从驾行。 又姓。【战国策】燕将骑劫。考证:〔【逸雅】骑,支也。〕 谨照原书逸雅改名。〔【礼曲礼】前有车骑。【注】古人不骑马。〕 谨照原书注改疏。
騜 【亥集上】【马字部】 騜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光切,音黄。【玉篇】马黄白。【尔雅释畜】黄白騜。【注】黄白相闲色。诗借用皇。 【正字通】本作□十画,俗省从白。别作。
【巳集上】【水字部】 【广韵】匹赐切【集韵】匹智切,□音譬。蜀汉人呼水洲曰。 又【玉篇】【集韵】□□义切,音臂。义同。 又【集韵】博厄切,音薛。水分流。
【午集上】【玉字部】 【集韵】甾尤切,音邹。玉文。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陟叶切,音辄。小叶也。【正字通】竹箝。与籋通。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韵】卢贡切,音弄。穴也。与硦同。亦作□□。互详硦□二字注。
騧 【亥集上】【马字部】 騧 【唐韵】【正韵】古华切【集韵】【韵会】姑华切,□音瓜。【玉篇】黄马黑喙。【尔雅释畜】黑喙騧。【诗秦风】騧骊是骖。【注】浅黄色。宋明帝以騧旁似祸,改作□。 又季騧,人名,见【论语】。 又【广韵】古蛙切【集韵】【韵会】公蛙切,□音娲。义同。
騪 【亥集上】【马字部】 騪 【广韵】【集韵】【韵会】□疏鸠切,音搜。【广韵】蕃中大马。 又索也。【前汉百官表】騪粟都尉。【注】如搜狩之搜。搜,索也。
【补遗】【寅集】【山字部】 【字汇补】何瓜切,音华。□,山名。见□字注。
【子集下】【匚字部】 【集韵】式撰切,音□。同匴。笥也。一曰□米籔,一曰竹盘。又【玉篇】似沿切,音旋。渌米也。
魃 【亥集上】【鬼字部】 魃 【唐韵】薄拨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蒲拨切,□音跋。【说文】旱鬼也。《周礼》有赤魃氏,除墙屋之物也。○按《周礼秋官》作赤犮。注:赤犮,犹言捇拔也。【诗大雅】旱魃为虐。【传】旱神也。【礼异经】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
【备考】【未集】【米字部】 【龙龛】同精。
魍 【亥集上】【鬼字部】 魍 【广韵】文两切【集韵】【韵会】文纺切,□音罔。与蝄同。【玉篇】魍魉,水神,如三岁小儿,赤黑色。【家语】木石之怪夔魍魉。○按《左传》作罔两,《国语》作蝄蜽。
骥 【亥集上】【马字部】 骥 〔古文〕蘎【唐韵】【集韵】□几利切,音冀。【说文】千里马,孙阳所相者。【徐曰】孙阳卽伯乐。【张协七命】天骥秉气灵渊受精皎月。 又县名。天水有骥县。 又白骥,鱼名。【古今注】兖州人呼白鲤为白骥。 【玉篇】引穆天子传作①。【笔丛】作□。①字从莆从电,作莆下电。
驾 【亥集上】【马字部】 驾 〔古文〕□【唐韵】古讶切【集韵】【韵会】居迓切【正韵】居亚切,□音嫁。【说文】马在轭中。 又驭也。【礼曲礼】君车将驾。【正字通】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驾。 又车乘也。汉制,六驾属车八十一乘。【後汉舆服志】天子出有大驾,有法驾,有小驾。 又别驾,官名。【通典】汉别驾,从事史一人,刺史行部别乘一乘传车,故称曰别驾。唐攺郡丞为别驾,德宗时复省,今府通判是也。 又具车马曰驾。【前汉高帝纪】诏贤士大夫能从我游者,郡守身劝为之驾,遣诣丞相。 又腾驾也。【扬子法言】仲尼驾说者也。如将复驾其所说,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注】仲尼乘行而赞述之。金口木舌,铎也。言莫如使诸儒宣扬之也。 又陵驾也。【左传昭元年】子木之信称於诸侯,犹诈晋而驾焉。【注】驾犹陵也。 又人名。【左传】鲁大夫荣驾鹅。 又【集韵】居牙切,音嘉。义同。 又叶古慕切,音故。【古逸诗骊驹歌】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
骓 【亥集上】【马字部】 骓 【唐韵】职追切【集韵】【韵会】朱惟切,□音锥。【尔雅释畜】苍白杂毛骓。【诗鲁领】有骓有駓。 又姓。【左传】晋大夫骓。 又人名。【左传】荀骓。【注】骓音隹,晋大夫。 又黄骓,鱼名。【古今注】兖州人呼黄鲤为黄骓。字原从攵作。
骥 【亥集上】【马字部】 骥 〔古文〕蘎【唐韵】【集韵】□几利切,音冀。【说文】千里马,孙阳所相者。【徐曰】孙阳卽伯乐。【张协七命】天骥秉气灵渊受精皎月。 又县名。天水有骥县。 又白骥,鱼名。【古今注】兖州人呼白鲤为白骥。 【玉篇】引穆天子传作①。【笔丛】作□。①字从莆从电,作莆下电。
腿 【亥集上】【骨字部】 腿 【广韵】【集韵】□吐猥切。与腿同。【玉篇】股也。
髆 【亥集上】【骨字部】 髆 【唐韵】补各切【集韵】【韵会】伯各切,□音博。【说文】肩甲也。【前汉武帝纪】皇子髆为昌邑王。【注】晋灼曰:髆,许愼以为肩髆字。【集韵】或作。 又【集韵】匹各切,音粕。义同。本作。
【未集上】【米字部】 【集韵】疏臻切,音莘。【类篇】粥凝也,粉滓也。同籸。
□ 【未集中】【网字部】 □ 【玉篇】古文箕字。注详竹部八画。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韵】府尾切,音匪。【类篇】匪,或作□。器似竹箧。 又蜀锦名。【扬雄蜀都赋】紌繏□。
髐 【亥集上】【骨字部】 髐 【集韵】虚交切,音哮。【玉篇】髐,箭也。 又【庄子至乐篇】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释文】髐,白骨貌。 又【集韵】馨幺切,音挠。义同。
髌 【亥集上】【骨字部】 髌 【唐韵】毗忍切【集韵】婢忍切,□同膑。【说文】膝端也。【白虎通】髌,去膝盖骨也。【史记邹阳传】司马喜髌脚於宋。【前汉□法志】髌罚之属五百。
髗 【亥集上】【骨字部】 髗 【广韵】落胡切【集韵】龙都切,□音卢。与颅同。【唐书张九龄传】髗足旁午。【释音】髗,头髗。
駨 【亥集上】【马字部】 駨 【玉篇】相伦切,音荀。□駨,马走貌。 又音旬。义同。 又【集韵】翾县切,音绚。马靑骊谓之駨。或作駽。
駸 【亥集上】【马字部】 駸 【广韵】【正韵】七林切【集韵】【韵会】千寻切,□音侵。【玉篇】駸駸,马行疾貌。【诗小雅】载骤駸駸。【注】骤貌。 又【广韵】楚簪切【集韵】初簪切,□音参。又【集韵】楚锦切,音惨。义□同。 本作□。【篇海】作□,非。
鮤 【亥集中】【鱼字部】 鮤 【广韵】良薛切【集韵】力蘖切,□音列。刀鱼也。一名鱴。今鮆鱼也。【尔雅释鱼】鮤,鱴刀。【疏】鮤名鱴刀。又【广韵】【集韵】□力制切,音例。义同。
【卯集上】【心字部】 【正字通】古文□字之讹。〇按字汇沿五音集韵引老君□,误。
【寅集下】【广字部】 【广韵】古文宅字。注详宀部三画。 又【广韵】古文度字。【易乾坤凿度】庖氏先文作凿。注详六画。 又与谋度之度通。【集韵】度或作。
鮧 【亥集中】【鱼字部】 鮧 【广韵】以知切【集韵】延知切,□音夷。鱁鮧,盐藏鱼肠也。又鱼名也。亦作鯷。【本草】鮧鱼,卽鯷也。今人皆呼慈音,卽是鲇鱼。【尔雅翼】鮧鱼偃额,两目上陈,口方头大尾小,身滑无鳞,谓之鲇鱼,言黏滑也。又【广韵】杜奚切【集韵】【韵会】田黎切【正韵】杜兮切,□音题。与鮷同。大鲇也。
鲔 【亥集中】【鱼字部】 鲔 【唐韵】荣美切【集韵】【韵会】羽轨切,□音洧。【说文】鮥也。【尔雅释鱼】鮥鮛鲔。【注】鲔,鱣属也。【诗卫风】鱣鲔发发。【传】鲔,鮥也。【释文】鲔似鱣,大者名□鲔,小者名鮛鲔。沈云:江淮闲曰鮛,伊洛曰鲔,海濵曰鮥。【周礼天官人】春献王鲔。【礼月令】荐鲔于寝庙。【陆玑疏】鲔似鱣而靑黑,头小而尖,似铁兜鍪,口在颔下,大者为王鲔,小者为叔鲔,肉白,味不逮鱣,今东莱辽东谓之尉鱼。互详鮥字注。又【类篇】一曰水名。巩县西北临河有周武山,武王伐纣,使胶革御之鲔水上,盖其处也。相传山下有穴通江,穴有黄鱼,春则赴龙门,故曰鲔岫。今为河所侵,不知穴之所在。又【集韵】云九切,音有。义同。
鲨 【亥集中】【鱼字部】 鲨 【广韵】所加切【集韵】【韵会】师加切,□音沙。与魦同。【尔雅释鱼】鲨鮀。【注】今吹沙小鱼。【疏】鲨,一名鮀。陆玑云:鱼狭而小,尝张口吹沙。【通雅】鲨,吹沙小鱼,黄皮黑斑,正月先至,身前半阔而扁,後方而狭,陆氏以为狭小,非也。【诗小雅】鱼丽于罶,鱨鲨。又海鲨。【正字通】靑目赤颊,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肥美。六书故曰:海中所产,以其皮如沙得名,哆口无鳞,胎生,大者伐之盈舟。又【集韵】所嫁切,沙去声。义同。又叶山宜切,音师。【徐干齐都赋】罛鱣鮷,网鲤鲨,拾□珠,籍蛟蠵。
鲫 【亥集中】【鱼字部】 鲫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资昔切,音积。与□同。鱼名。【本草】形似鲤。色黑体促,腹大脊隆。【杜甫诗】鲜鲫银丝脍。又【广韵】子力切【集韵】节力切,□音卽。义同。又【集韵】疾则切,音贼。【说文】鰂,或从卽作鲫。详鰂字注。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集韵】□与□同。
仿 【亥集上】【髟字部】 仿 【广韵】【正韵】□两切【集韵】抚两切,□音纺。与仿同。仿髴也。详後髴字注。
髤 【亥集上】【髟字部】 髤 【广韵】许尤切【集韵】虚尤切,□音休。【周礼春官巾车】髤饰。【注】髤,赤多黑少之色。 又【史记货殖传】木器髤者千枚。【注】徐广曰:髤,漆也。【前汉赵皇后传】殿上髤漆。【注】师古曰:以漆漆物谓之髤。今关东俗,器物一再著漆者,谓之捎漆。捎卽髤声之转耳。【玉篇】同髹。【广韵】同。 又【集韵】七四切,音次。义同。
发 【亥集上】【髟字部】 发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方伐切,音发。【说文】根也。【玉篇】首上毛也。【释名】发,拔也。拔擢而出也。【黄帝素问】肾之华在发。【草木子】血之荣以发。 又【庄子逍遥游】穷发之北。【音义】发,犹毛也。北极之下,无毛之地也。毛,草也。地理书云:山以草木为发。 又姓。【前汉儒林传】东海发福。又秃发,复姓。 又叶方味切,音沸。【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蹑踵侧肩,掎裳连襼。
【巳集中】【火字部】 【集韵】极虐切,音噱。火炽。
鬯 【亥集上】【鬯字部】 鬯 【唐韵】【集韵】【韵会】□丑亮切,音怅。【说文】以秬酿□艹,芬芳攸服以降神也。【易震卦】不丧匕鬯。【注】鬯,香酒,奉宗庙之盛也。【书洛诰】以秬鬯二卣曰明禋。【传】黑黍曰秬,酿以鬯草。【诗大雅】秬鬯一卣。【传】鬯,香草也。筑煮合而郁之曰鬯。【周礼春官】鬯人掌共秬鬯而饰之。【注】鬯,酿秬为酒,芬香条畅於上下也。 又【诗郑风】抑鬯弓忌。【注】鬯弓,弢弓。 又与畅同。【前汉郊祀志】草木鬯茂。【注】师古曰:鬯与畅同。 【集韵】或作□。
鮓 【亥集中】【鱼字部】 鮓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侧下切。与鮺同。藏鱼也。【释名】鮓,滓也。以盐米酿之如葅,熟而食之也。又【集韵】助驾切,音乍。海鱼名。或作蚱。【博物志】东海有物,状如凝血,从广方员,名曰鮓鱼。无头目处所,内无藏,众虾附之,随其东西,人煮食之。
鮡 【亥集中】【鱼字部】 鮡 【唐韵】治小切【集韵】直绍切,□音肇。【说文】鱼名。【广韵】似鲇而大。【类篇】似鲇,白色。【尔雅释鱼】魾,大鱯。小者曰鮡。又【广韵】【集韵】□田聊切,音迢。又【集韵】余招切,音遥。又杜皓切,音道。义□同。
鮹 【亥集中】【鱼字部】 鮹 【广韵】所交切【集韵】师交切,□音梢。海鱼,形如鞭鞘。【本草】鮹鱼,腹似马鞭,尾有两岐如鞭鞘,故名为鮹。出江湖。又【广韵】相邀切【集韵】思邀切,□音宵。义同。
【未集上】【竹字部】 【集韵】【韵会】□孔五切,音苦。竹名,同□。 又【集韵】果五切,音古。□也。
鯅 【亥集中】【鱼字部】 鯅 【广韵】式连切【集韵】尸连切,□音膻。【玉篇】鱼酱。又【集韵】抽延切,音脠。又矢忍切,音矧。义□同。
□ 【未集中】【网字部】 □ 【集韵】锄簪切,音岑。【广雅】罔也。
鬻 【亥集上】【鬲字部】 鬻 【唐韵】【集韵】□之六切,音祝。【说文】也。【注】今俗作粥。【尔雅释言】鬻,糜也。【注】淖糜。【仪礼士丧礼】鬻余饭。【注】以饭尸余米为鬻也。【左传昭七年】饘於是,鬻於是。【注】饘鬻,糊属也。 又【集韵】【正韵】□余六切,音育。【左传昭三年】有鬻踊者。【注】卖也。 又【庄子德充符】四者天鬻也。天鬻也者,天食也。【音义】鬻,养也。 又姓。【前汉艺文志】鬻子名熊,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周封为楚祖。 又【集韵】居六切,音鞠。【诗豳风】鬻子之闵斯。【传】鬻,稚也。【朱传】养也。 又【集韵】忙皮切,音糜。通作□□。 又叶余律切,音矞。【扬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 又叶职律切,音。【苏辙钟山诗】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闲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鬻。
鮽 【亥集中】【鱼字部】 鮽 【玉篇】与鱼切,音余。鱼也。
魏 【亥集上】【鬼字部】 魏 【广韵】鱼贵切【集韵】【韵会】虞贵切,□音伪。【说文】本作巍。高也。从嵬委声。【注】徐铉曰:今人省山,以为魏国之魏。【诗魏风谱】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也。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 又【周礼天官大宰】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注】象魏,阙也。 又姓。【广韵】本自周武王母弟,受封于毕,至毕万仕晋封魏城,後因氏焉。 又【集韵】语韦切,音巍。【庄子知北游】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 又【扬子方言】魏,细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闲,凡细而有容谓之魏。【注】魏魏,小成貌。 又【集韵】【正韵】□吾回切,音嵬。义同。考证:〔【说文】本作巍。高也。从嵬委声。【注】徐铉曰,今有省山,以为魏国之魏。〕 谨照原文今有改今人。
驹 【亥集上】【马字部】 驹 【唐韵】举朱切【集韵】【韵会】恭于切,□音拘。【说文】马二岁曰驹。【注】六尺以上马,五尺以上驹。【尔雅释兽】伭驹,褭骖。【注】伭驹,小马,别名褭骖。或曰此卽腰褭,古之良马名。【周礼夏官廋人】攻驹。【注】攻驹,騬其蹄啮者。又【校人】月令【注】执驹,无令近母,犹攻驹也。又【礼月令】仲夏,游牝别群,则絷腾驹。【注】季春妊孕已遂,故仲夏不使同群,拘系腾跃之驹,防踶啮。 又骊驹,歌名。【前汉儒林传】王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注】服虔曰:逸《诗》篇名,见《大戴礼》,客欲去歌之。 又元驹,鱼名。【崔豹古今注】兖州人呼赤鲤为元驹。又蚁别名。 又株驹,枯树本也。【列子天瑞篇】若橛株驹。 又姓,周驹伯,汉驹几,见【万姓统谱】。 又【集韵】俱遇切,音句。义同。【诗小雅】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後。集传驹,叶去声。 又【集韵】驹骊,国名。 又叶居侯切,音钩。【易林】川深难游,水为我忧。多虚少实,命鹿为驹。考证:〔【周礼夏官技人】春祭马祖执驹。〕 谨照原文技人改校人。〔【礼月令】仲夏,游牝别群,则系腾驹。〕 谨照原文系改絷。〔【释文】驹,下故反。〕谨按文驹音拘,无下故反三字。惟集传後字下叶故反,乃後字叶音非驹字叶音也。今照集传原文改为集传驹,叶去声。
鮟 【亥集中】【鱼字部】 鮟 【集韵】於旰切,音按。鱼名。○按卽□字之讹。
鯈 【亥集中】【鱼字部】 鯈 【唐韵】以周切【集韵】夷周切,□音由。【说文】鱼名。【集韵】与鮋同。【庄子秋水篇】鯈鱼出游。【音义】卽白鯈鱼也。【淮南子览冥训】不得其道者,若观鯈鱼。【注】鯈鱼,小鱼。【正字通】俗呼参条鱼,长而小,时浮水面,性好游,故名。又【山海经】带山彭水西流至芘湖,其中多鯈鱼,其状如鸡赤尾,三尾六足四目,其音如鹊。○按与《庄子》《淮南子》别是一种。又地名。【左传文十七年】将悉敝赋以待于鯈。【注】鯈,晋郑之境。又人名。《左传》晋公子伯鯈,後汉刘鯈。又【广韵】直由切【集韵】【韵会】□留切【正韵】除留切,□音俦。义同。又【集韵】【正韵】□田聊切,音迢。本作鲦。详鲦字注。
【丑集中】【土字部】 【集韵】桀古作。注详木部六画。
【未集中】【糸字部】 【玉篇】同絍。
□ 【午集下】【立字部】 □ 【集韵】询趋切,音须。【类篇】立而待也。 亦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匹卖切【集韵】普卦切,□音派。竹片也。 或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奇逆切,音极。竹□也。
髟 【亥集上】【髟字部】 髟 【唐韵】甫遥切【集韵】【韵会】□遥切,□音猋。【说文】长发猋猋也。【潘岳秋兴赋】斑鬓髟以承弁兮。【李善注】白黑发杂而髟。 又【後汉马融传】羽毛纷其髟鼬。【注】髟鼬,羽旄飞扬貌。 又【广韵】甫烋切【集韵】【韵会】必幽切【正韵】补尤切,□音彪。又【集韵】匹妙切,音剽。义□同。 又【唐韵】所衔切【集韵】师衔切,□音杉。屋翼也。
髦 【亥集上】【髟字部】 髦 【唐韵】莫袍切【集韵】【韵会】谟袍切,□音毛。【说文】发也。【释名】髦,冒也。覆冒头颈也。【诗墉风】髧彼两髦。【传】髦者,发至眉,子事父母之饰。【仪礼旣夕】主人说髦。【注】儿生三月,翦发为鬌,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长大犹为饰存之,谓之髦。所以顺父母幼小之心。【左传昭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小尔雅】弁髦,太古冠冠而敝者也。 又【诗小雅】烝我髦士。【传】髦,俊也。【尔雅释言】髦,选也。【疏】毛中之长毫曰髦,士之俊选者也。 又马鬣。【仪礼旣夕】马不齐髦。【注】齐翦也。【礼曲礼】乘髦马。【疏】不鬄落鬃鬣。 又【正字通】牛长髦者为髦牛。【史记西南夷传】取其筰马,□僮,髦牛。 又丘名。【释名】前高曰髦丘,如马举头垂髦也。 又【扬子方言】螳螂谓之髦。 又【集韵】迷浮切,音谋。【诗小雅】如蛮如髦。【笺】髦,西夷别名。武王伐纣,八国从焉。【疏】牧誓曰: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彼髳此髦,音义同也。【释文】髦,旧音毛。寻毛郑之意,当与尚书同,音莫侯反。 【集韵】本作□。或作髳。
髶 【亥集上】【髟字部】 髶 【广韵】如容切【集韵】而容切,□音茸。【说文】乱发也。【张衡东京赋】髶髦被绣。【注】髶髦,髦头茸骑也。【类篇】或作□。 又【广韵】而至切【集韵】【韵会】仍吏切,□音二。去发饰。
髾 【亥集上】【髟字部】 髾 【广韵】【正韵】所交切【集韵】【韵会】师交切,□音梢。发尾。【史记司马相如传】蜚纤垂髾。【又】曳彗星以为髾。【注】髾,燕尾也。【後汉马融传】曳长庚之飞髾。【注】卽旌旗所垂之羽毛也。 又【集韵】所敎切,音稍。义同。 又【集韵】山巧切,音稍。毛发长。
鬋 【亥集上】【髟字部】 鬋 【广韵】【集韵】子仙切【韵会】将仙切,□音煎。【说文】女鬓垂貌。【楚辞招魂】盛鬋不同制。【注】鬋,鬓也。 又【广韵】卽浅切【集韵】子浅切,□音翦。【礼曲礼】不蚤鬋。【注】鬋,鬋鬓也。【疏】剔治须发也。【释文】鬋,子浅反。 又【正韵】作甸切,音荐。义同。
鬖 【亥集上】【髟字部】 鬖 【广韵】苏甘切【集韵】【韵会】【正韵】苏含切,□音三。鬖,毛垂也。【玉篇】乱发也。 又【集韵】疏簪切,音森。又初簪切,音嵾。又师咸切,音攕。又所斩切,音掺。又苏暂切,三去声。义□同。 【篇海】亦作□。
魄 【亥集上】【鬼字部】 魄 〔古文〕霸【唐韵】【正韵】普伯切【集韵】【韵会】匹陌切,□音拍。【说文】阴神也。【玉篇】人之精爽也。【礼祭义】魄也者,鬼之盛也。【注】耳目之聪明为魄。【疏】魄,体也。若无耳目,形体不得聪明。【关尹子四符篇】因意有魄,因魄有精。【白虎通】魄者,迫然著人,主於性也。 又【晋语】其魄兆乎民矣。【注】魄,形也。 又【尔雅释诂】魄,闲也。【疏】闲谓闲隙也。 又【尔雅释木】魄,榽橀。【注】魄,大木,细叶,似檀。【疏】魄,一名榽橀。 又【後汉西南夷传】哀牢夷出虎魄。【注】虎魄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深者八九尺,大如斛,削去皮成虎魄,如斗。初时如桃胶,凝坚乃成。 又【书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传】月二日近死魄。【疏】魄者,形也。谓月之轮廓无光之处名魄也。【释文】魄,汉书律历志作霸。详雨部霸字注。 又【集韵】白各切,音泊。声也。【史记周本纪】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注】马融曰:魄然,安定意也。 又与粕同。【庄子天道篇】古人之糟魄已夫。【音义】司马云:烂食曰魄。一云糟烂为魄。又作粕。 又【广韵】【正韵】他各切【集韵】【韵会】闼各切,□音托。落魄,贫无家业。【史记郦生传】家贫落魄。【汉书注】应劭曰:志行衰恶之貌。师古曰:失业无倚也。○按《史记》《汉书》俱音薄。 又与薄同。【史记司马相如传】旁魄四塞。【荀子性恶篇】杂能旁魄而无用。【注】旁魄,广博也。
马 【亥集上】【马字部】 马 〔古文〕□□□【唐韵】【正韵】莫下切【集韵】【韵会】母下切,□麻上声。【说文】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黄帝臣相乘马。马,武兽也,怒也。【正韵】乘畜。生於午,禀火气。火不能生木,故马有肝无胆。胆,木之精气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易说卦传】乾为马。【疏】乾象天,天行健,故为马。【春秋说题辞】地精为马。【春秋考异记】地生月精为马。月数十二,故马十二月而生。【周礼夏官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又《校人》掌王马,辨六马之属。凡大祭祀,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凡军事,物马而颁之。注:毛马齐其色。物马齐其力。又【趣马】掌赞正良马。又【巫马】掌养疾马而乘治之,相医而药攻马疾。又【廋人】掌十二闲之政敎以阜马。【圉人】掌刍牧以役圉师。 又司马,官名。【周礼夏官大司马注】谓总武事也。又【淸夜录】汉制,卿驷马右騑。【前汉东方朔传】太守,驷马驾车,一马行春。【卫宏舆服志】诸侯四马,驸以一马。【南史柳元策传】兄弟五人,□为太守。时人语曰:柳氏门庭,五马逶迤。【正字通】故今太守称五马大夫。 又田野浮气曰野马。【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注】日光也。一曰游丝水气。 又阳马。【何晏景福殿赋】承以阳马,接以圆方。【注】阳马,屋四角引出承短椽者,连接或圆或方也。 又投壶胜算曰马。【礼投壶】为胜者立马,一马从二马,三马旣立,请庆多马。【注】立马者,取算以为马,表其胜之数也。谓算为马者,马为威武之用,投壶及射,皆以习武也。 又【字汇补】打马,弹棋类也。朱李易安有打马图。 又地名。马陉,齐邑。马陵,郑地。□见【左传】。 又天马,兽名。有翼能飞。 又灶马,虫名。【酉阳杂俎】状似促织,好穴灶旁。今俗呼灶鸡。 又马勃,草名。【正字通】生湿地腐木上,一名马疕。韩愈所云牛溲马勃,兼收□蓄是也。 又海马,鱼名。牙骨坚莹,文理细如丝,可制为器。 又姓。【姓苑】本伯益之後,赵奢封马服君,遂氏焉。又司马、巫马、乘马,皆复姓。【前汉沟洫志】谏大夫乘马延年。【孟康曰】乘马,姓也。又【风俗通】有白马氏。 又马流。【兪益期曰】马援立铜柱,岸北有遗兵,居寿冷岸,南对铜柱,悉姓马,号曰马流。【方隅胜略】谓马人散处南海,谓之马流。【韩愈诗】衙时龙戸集,上日马人来。【注】卽马流也。一作马留。 又门名。【前汉项籍传注】宫垣内兵卫所在,四面皆有司马,以主事,故总称司马门。又【公孙弘传注】武帝时,相马者东门京作铜马法,立於鲁般门外,更名金马门。 又亭名。谢灵运为永嘉太守,以五马自随,立五马亭。 又【集韵】满补切,音姥。义同。 【前汉石庆传】马字与尾当五。【师古曰】马字,下曲者尾,幷四点为足,凡五。考证:〔【周礼夏官校人】掌王马,辨六马之属。又【趣马】掌赞正良马。又【巫马】掌养疾马而乘治之,相医而药攻马疾。又【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又【廋人】掌十二闲之政敎以阜马。【圉人】掌刍牧以役圉师。凡太祭祀,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凡军事,物马而颁之。【注】毛马,齐其色。物马,齐其力。〕 谨照原文次序改为:周礼夏官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又校人掌王马,辨六马之属。凡大祭祀,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凡军事,物马而颁之。注毛马齐其色。物马齐其力。又【趣马】掌赞正良马。又【巫马】掌养疾马而乘治之,相医而药攻马疾。又【廋人】掌十二闲之政敎以阜马。【圉人】掌刍牧以役圉师。〔【姓苑】本伯益之後,超奢封马服君,遂氏焉。〕 谨照原文超奢改赵奢。原版已改。
【寅集上】【子字部】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居□切,音遘。【说文】乳也。从子□声。【徐锴曰】楚人谓乳曰,故名子文曰放菟。通作谷。 又瞀也,谓怐瞀无知识也。 又【玉篇】奴豆切【集韵】乃后切,□音耨。义同。
鮸 【亥集中】【鱼字部】 鮸 【唐韵】亡辨切【集韵】美辨切,□音免。【说文】鱼名。出薉邪国。又【正字通】石首鱼,一名鮸,生东南海中,形如白鱼,扁身弱骨细鳞,头中白石二,腹内白鳔可作胶。岭表录谓之石头鱼,浙志谓之江鱼,乾者名鲞鱼。又【集韵】武远切,音挽。义同。
□ 【备考】【未集】【网字部】 □ 【奚韵】弥演切,□池,县名,在河南府。◎按卽黾字之讹。
【巳集中】【片字部】 【篇海】章移切,音支。盖舍也。
【丑集下】【大字部】 【广韵】【集韵】□尼辄切,音聂。【说文】所以惊人也。一曰俗以盗不止为。或曰怙终也。又曰:犯罪不止也。 又【玉篇】古文幸字。注详干部五画。
鲠 【亥集中】【鱼字部】 鲠 【唐韵】【集韵】【韵会】□古杏切,梗去声。【说文】本作□,鱼骨。【广韵】刺在喉。【仪礼公食大夫礼注】乾鱼近腴,多骨鲠。【前汉贾山传】祝鲠在後。又【广韵】骨鲠蹇谔之臣。【後汉来歙传】太中大夫段襄骨鲠,可任。【注】骨鲠,喩正直也。又【淮南子地形训】蛟龙生鲲鲠。又与梗同。【後汉殷熲传】至今为鲠。【注】与梗同。又【集韵】居孟切,音赓。义同。
【丑集上】【口字部】 【唐韵】馨伊切【集韵】【韵会】馨夷切【正韵】虚宜切,□音咦。【说文】念,呻也。【玉篇】亦作屎。【诗大雅】民之方殿屎。【释文】殿屎,说文作念。 又【集韵】升脂切【正韵】申之切,□音诗。又【广韵】【集韵】虚器切【韵会】香义切,□音齂。义□同。【集韵】或作□□□□。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苏禾切,音梭。女字。
鯍 【备考】【亥集】【鱼字部】 鯍 【篇海类编】同。◎按卽□字之讹。
鬅 【亥集上】【髟字部】 鬅 【广韵】步崩切【集韵】蒲登切,□音朋。鬅鬙,被发。
鬈 【亥集上】【髟字部】 鬈 【广韵】巨员切【集韵】【韵会】【正韵】逵员切,□音权。【说文】发好也。【诗齐风】其人美且鬈。【礼杂记】燕则鬈首。【疏】谓分发为鬌紒也。 又【类篇】一曰发曲也。 又【广韵】丘圆切【集韵】驱圆切,□音桊。义同。
鬠 【亥集上】【髟字部】 鬠 【广韵】【集韵】□古活切,音括。【玉篇】同髺。【仪礼士丧礼】鬠筓用桑。【疏】以髺为鬠,取以发会聚之意。【又】鬠用组。【注】古文鬠皆为括。 又【广韵】【集韵】□古外切,音侩。又【集韵】戸括切,音活。又黄外切,音会。义□同。
斗 【亥集上】【斗字部】 斗 【篇海】俗斗字。
魅 【亥集上】【鬼字部】 魅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明秘切,音媚。【说文】鬽,或作魅。【左传文十八年】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注】螭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又【宣三年】螭魅罔两。【注】怪物。【史记五帝纪注】螭魅,人面兽身四足,好惑人。
驴 【亥集上】【马字部】 驴 【唐韵】力居切【集韵】【韵会】【正韵】凌如切,□音庐。【玉篇】似马长耳。【正字通】驴长颊广额修尾,有褐白黑三色,以午及五更初而鸣,协漏刻。 又【正字通】女眞辽东出野驴,似驴,色驳,人食之。 又【合璧事类】鼳鼠,秦人谓之小驴。鼳鼠原从鼠从具作。
□ 【辰集上】【日字部】 □ 【集韵】衣驾切,音亚。□或作□。姓也。○按《说文》在亚部,义阙。
髅 【亥集上】【骨字部】 髅 【广韵】落侯切【集韵】【韵会】郞侯切,□音楼。【说文】髑髅也。【博雅】□颅谓之髑髅。【庄子至乐篇】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集韵】或作。
【寅集上】【子字部】 【集韵】纯古作。注见糸部四画。
【巳集下】【犬字部】 【唐韵】语斤切【集韵】鱼斤切,□音齗。【说文】两犬相啮也。从二犬。【广韵】犬相吠也。【集韵】亦书作犾。
【午集下】【示字部】 【玉篇】乞喜切,音起。好貌。
【未集中】【糸字部】 【广韵】乌恢切【集韵】乌回切【正韵】乌魁切,□音隈。【玉篇】五色丝饰。【类篇】断色丝两纽中而纠之。【颜氏家训】东宫旧事,六色罽。○按《说文》云:莙,牛藻也,读若威。今水中有此物,一节长数寸,细茸如丝,圆绕可爱,长者二三十节。又寸断五色丝,横著线股闲,绳之以象莙草,用以饬物,卽名为莙。于时当绀六色罽,作此莙,以饰绲带。张敞因造丝旁畏耳。宜作隈。
【未集中】【网字部】 【广韵】【集韵】□古暮切,音顾。□,取鱼具。
髹 【亥集上】【髟字部】 髹 【广韵】许尤切【集韵】【正韵】虚尤切,□音休。与髤同。详髤字注。
髻 【亥集上】【髟字部】 髻 【唐韵】古诣切【集韵】【韵会】【正韵】吉诣切,□音计。【说文】总发也。从髟,吉声。古通用结,此字後人所加。【史记陆贾传】尉佗魋结箕踞。【汉书注】结读曰髻。【玉篇】同。【集韵】亦作紒。 又【集韵】吃吉切,音诘。【庄子达生篇】灶有髻。【注】髻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 又【集韵】激质切,音吉。义同。
鬌 【亥集上】【髟字部】 鬌 【广韵】丁果切【集韵】【韵会】都果切【正韵】都火切,□音朵。【说文】发隋也。【玉篇】小儿翦发为鬌。【类篇】剃余发。一曰发美。【礼内则】翦发为鬌。【注】鬌,所遗发也。【疏】三月翦发,所留不翦者为鬌。 又【广韵】徒果切【集韵】杜果切,□音堕。又【集韵】他果切,音妥。又【广韵】直垂切【集韵】重垂切,□音锤。又【集韵】【韵会】□传追切,音椎。又【集韵】翾规切,音绥。义□同。
鬷 【亥集上】【鬲字部】 鬷 【唐韵】子红切【集韵】【韵会】祖丛切,□音葼。【说文】釜属也。 又【诗□风】越以鬷迈。【传】鬷,数也。【疏】鬷谓麻缕,毎数一升而用绳纪之,故鬷为数也。 又【诗商颂】鬷假无言。【传】总也。○按《中庸》引《诗》作奏假。 又地名。【後汉郡国志】隮阴郡定陶有三鬷亭。【注】汤伐三鬷。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後也。 又【广韵】作孔切【集韵】【正韵】祖动切,□音摠。草名。【尔雅释草】素华轨鬷。 又【集韵】作弄切,音粽。汉侯国名。○按《前汉王子侯年表》作鬷,音悾。又子弄反,又子公反。
魀 【亥集上】【鬼字部】 魀 【篇海】音介。与尬同。尴尬,行不正也。 又人名。【战国策】魏尬渭建信君曰。【注】尬,音介,元作魀。
驣 【亥集上】【马字部】 驣 【海篇】徒登切,音滕。马跃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虚本切【集韵】虎本切,□音惛。结也。
【午集下】【穴字部】 【集韵】敕中切,音忡。穿也。
【子集下】【力字部】 【字汇补】同勃。
骖 【亥集上】【马字部】 骖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仓含切,音参。【玉篇】骖马。【说文】驾三马也。又车中两马曰服,两马骖其外小退曰骖。【诗秦风】騧骊是骖。【仪礼觐礼】使者降以左骖出。【注】騑马曰骖。又骖乘。【左传文十八年】齐懿公纳阎职之妻,而使职骖乘。【史记汉文帝纪】代王令宋昌骖乘。【注】乘车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一人处车右,以备倾侧,取三人为名义也。 又【尔雅释宫】七达谓之剧骖。【注】三道交复有一岐出者,今北海剧县有此道。 又【集韵】七绀切,音惨。騑也。
骨 【亥集上】【骨字部】 骨 【唐韵】【韵会】古忽切【集韵】吉忽切,□音汨。【说文】肉之核也。【释名】骨,滑也。骨坚而滑也。【灵枢经】肾主骨,张筋化髓干,以立身。【周礼天官疾医】以酸养骨。【注】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疏】谓似人之骨立肉中者。【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属天,淸而散。属地,浊而聚。 又牲骨。【礼祭统】凡为俎者,以骨为主。【仪礼乡射礼注】以骨名肉,骨贵也。 又姓。【隋书骨仪传】骨仪,京兆长安人。 又【唐书东夷传】新罗,其族名第一骨,第二骨,以自别。 又苦骨,苦参别名。又多骨,白豆□别名。见【本草纲目】。
骱 【亥集上】【骨字部】 骱 【广韵】古黠切【集韵】讫黠切,□音戛。【玉篇】骱,小骨。一曰坚也。 又【广韵】胡葛切【集韵】何葛切,□音曷。又【集韵】下介切,音械。又下瞎切,音辖。义□同。
【丑集上】【口字部】 【篇海】下刮切,音頢。塞口也,出俗字背篇。 又【字汇补】以陵切,音盈。宋三馆书有三嗽三卷,皆养鹰鸇之说。
【巳集中】【火字部】 【集韵】虚严切,音杴。【玉篇】火貌。【集韵】字林云:,熇热也。
高 【亥集上】【高字部】 高 【广韵】古劳切【集韵】【韵会】居劳切,□音羔。【说文】崇也。象台观高之形。从冂口。与仓舍同意。【易系辞】□高以□,贵贱位矣。【注】高谓天体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贵。 又【史记高祖纪注】张晏曰:礼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又地名。【前汉地理志】沛郡高县。 又姓。【史记仲尼弟子传】高柴。 又【集韵】【韵会】□居号切,音诰。度高曰高。【左传隐元年都城过百雉注】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释文】高,古报反。又如字。 又叶居侯切,音钩。【柳宗元柳评事墓铭】柳侯之分,在北为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又叶居何切。【苏黄门严颜□】相传昔者严太守,刻石千岁字已讹。严颜生平吾不记,独忆城破节最高。 【韵会】俗作髙。
髛 【亥集上】【高字部】 髛 【五音集韵】苦刀切,音尻。明也。
髯 【亥集上】【髟字部】 髯 【正字通】俗髥字。
髴 【亥集上】【髟字部】 髴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敷勿切,音拂。【说文】若似也。【後汉冯衍传】以至人之仿髴。【注】言仿髴似之。【集韵】或作佛。 又【广韵】【集韵】□分物切,音弗。妇人首饰。 又【广韵】【集韵】□芳味切,音费。【类篇】发乱貌。
髽 【亥集上】【髟字部】 髽 【唐韵】【集韵】【韵会】□庄华切,音挝。【说文】丧结。【仪礼士丧礼】妇人髽于室。【注】去筓纚而紒也。又【丧服注】露紒也。犹男子之括发。【礼檀弓】鲁妇人之髽而吊也。自败于台鲐始也。
鬊 【亥集上】【髟字部】 鬊 〔古文〕□【唐韵】舒闰切【集韵】【韵会】输闰切,□音舜。【说文】本作□,鬌发也。【礼丧大记】君大夫鬊爪实于绿中。【注】鬊,乱发也。【前汉天文志】有黑云状如猋风乱鬊。 又【博雅】鬊带,幧头也。 又【集韵】尺尹切,音蠢。义同。
□ 【未集中】【网字部】 □ 【集韵】网,古作□。注见部首。
鬐 【亥集上】【髟字部】 鬐 【唐韵】渠脂切【集韵】【韵会】渠伊切,□音耆。【说文】马鬣也。【广韵】马项上鬐也。【扬子方言】鬐尾稍尽也。【注】鬐,毛物渐落去之名。 又【仪礼士虞礼记】鱼进鬐。【注】鬐,脊也。【庄子外物篇】扬而奋鬐。考证:〔【仪礼士虞礼】鱼进鬐也。〕 谨照原文士虞礼下增记字,省也字。
鬓 【亥集上】【髟字部】 鬓 【唐韵】【集韵】【韵会】□必刃切,音傧。【说文】颊发也。【释名】鬓,峻也。所居高峻也。【又】其上连发曰鬓。鬓,滨也。滨,崖也。为面颊之崖岸也。【晋语】美鬓长大则贤。【注】鬓,发类也。
哄 【亥集上】【斗字部】 哄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贡切,音□。【说文】斗也。【孟子】邹与鲁哄。【赵注】斗声也,犹构兵而斗也。 又【广韵】胡绛切【集韵】【韵会】胡绛切,□音巷。义同。或作□。
鬳 【亥集上】【鬲字部】 鬳 【集韵】俱愿切,音絭。【说文】鬲属。
鬴 【亥集上】【鬲字部】 鬴 【唐韵】扶雨切【集韵】【韵会】奉甫切,□音父。【说文】鍑属。【玉篇】或作釜。【周礼地官廪人】凡万民之食食者,人四鬴上也。人三鬴中也。人二鬴下也。【注】六斗四升曰鬴。 又【尔雅释水】覆鬴,九河之一。【注】水中可居住,而其状如覆□。 又【集韵】狼狄切,音历。与鬲同。
髥 【亥集上】【髟字部】 髥 【广韵】汝盐切【集韵】【韵会】如占切【正韵】而占切,□冉平声。【前汉高帝纪】美须髥。【注】师古曰:在颐曰须,在颊曰髥。【释名】随口动摇髥髥然也。 又【广韵】【集韵】□而艳切,音染。颔毛。 【说文】髥,颊须也。【注】今俗别作髯,非是。
髭 【亥集上】【髟字部】 髭 【唐韵】卽移切【集韵】【韵会】将支切,□音赀。【说文】本作頿。口上须也。【注】今俗别作髭,非是。【释名】髭,姿也。为姿容之美也。
髲 【亥集上】【髟字部】 髲 【唐韵】【集韵】【韵会】□平义切,音被。【说文】鬄也。【博雅】发谓之髲。【仪礼少牢馈食礼】主妇被裼。【注】被裼,读为髲鬄。古者或剔贱者□者之发,以被妇人之紒为饰,因名髲鬄焉。
剃 【亥集上】【髟字部】 剃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他计切,音替。【说文】□发也。大人曰髡,小儿曰剃,尽及身毛曰□。【注】今俗别作剃,非是。
鬪 【亥集上】【斗字部】 鬪 【玉篇】俗斗字。
驿 【亥集上】【马字部】 驿 【唐韵】羊益切【集韵】【韵会】【正韵】夷益切,□音亦。【玉篇】译也,道也。【增韵】今之递马。又传舍也。【唐书刘晏传】初州取富人主邮递,谓之捉驿。 又【正字通】称颂人曰驿其声而吟之。 又往来不绝曰骆驿。【後汉郭伋传】骆驿不绝。 又落驿。【书洪范】乃命卜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传】驿,气落驿不连属也。 又【诗周颂】驿驿其达。【注】驿驿,苗生貌。 又姓。本作□,俗省作驿。互详馹字注。
驠 【亥集上】【马字部】 驠 【广韵】【集韵】□伊甸切,音宴。【玉篇】马白州也。【尔雅释畜注】州,窍也。谓马白尻者名驠。 又【广韵】乌前切【集韵】因莲切,□音烟。义同。 【正字通】按伯乐相马,亦言白州,独山海经,伦山之熊如麋,其川在尾上。注:川,窍也。据此说,州当作川,川能流通,故与窍义合。凡作州者,皆川之误,如水牛老牛之名州留,或方言,非一类,又不必改州留为川留也。字汇以州为尻,非。
□ 【未集中】【网字部】 □ 【正字通】网本字。
驳 【亥集上】【马字部】 驳 【唐韵】【集韵】【韵会】□北角切,音博。【玉篇】马色不纯。【尔雅释畜】駵白驳。【易说卦传】乾为驳马。【诗豳风】皇驳其马。【注】黄白曰皇,駵白曰驳。 又【尔雅释木】驳赤李。【疏】李之子赤者名驳。 又今俗谓龎杂为驳,云开曰解驳。 【正韵】同驳。互详後驳字注。
骣 【亥集上】【马字部】 骣 【正字通】鉏版切,栈上声。马不施鞍辔为骣。【吹万集】骣,不鞍而骑也。【令狐楚少年行】少小边州惯放狂,骣骑蕃马射黄羊。如今老大无筋力,独倚营门数雁行。
骧 【亥集上】【马字部】 骧 【唐韵】【正韵】息良切【集韵】【韵会】思将切,□音襄。【尔雅释畜】後右足白骧。 又【说文】马之低昂也。【六书故】马行迅疾,首腾骧也。 又举也,远也。【蜀志诸葛亮传】亮之素志,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潘岳籍田赋】龙骥骧腾。 又官名。【晋书五行志】孙皓天纪中童谣曰: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武帝闻之,加王浚龙骧将军。 又古通襄韵。【前汉韩彭英卢叙传】云起龙襄,化为侯王。 又【集韵】如阳切,音穰。马右足白。【字汇补】作马名,非。
鬔 【亥集上】【髟字部】 鬔 【集韵】同髼。
鬓 【亥集上】【髟字部】 鬓 【唐韵】【集韵】【韵会】□必刃切,音傧。【说文】颊发也。【释名】鬓,峻也。所居高峻也。【又】其上连发曰鬓。鬓,滨也。滨,崖也。为面颊之崖岸也。【晋语】美鬓长大则贤。【注】鬓,发类也。
鬣 【亥集上】【髟字部】 鬣 【唐韵】良涉切【集韵】【韵会】【正韵】力涉切,□音猎。【说文】发鬣鬣也。从髟,巤声。或作□。【广雅】鬣,髦也。又【玉篇】长须也。【左传昭七年】使长鬣者相。 又马领毛。【礼明堂位】夏后氏骆马黑鬣,周人黄马蕃鬣。 又豕也。【仪礼士虞礼】敢用絜牲刚鬣。【礼曲礼】豕曰刚鬣。 又帚端。【仪礼旣夕】埽者执帚垂末内鬣从。【礼少仪】拚席不以鬣。 又【增韵】凡鱼龙颔旁小鬐皆曰鬣。 又【集韵】弋涉切,音叶。亦帚端。考证:〔【礼明堂位】夏后氏骆马黑鬣,周人黄马繁鬣。〕 谨照原文繁鬣改蕃鬣。
【子集下】【力字部】 【唐韵】子悦切【集韵】租悦切,□音蕝。【广韵】,断物也。又【集韵】翾劣切,音□。拽也。
【巳集下】【牛字部】 【篇海】火顽切。劣也。
【巳集中】【片字部】 【字汇】鱼怯切,音业。筑墙版。又笋虡上横版,锯齿刻之。指其县钟鼓者,则名簨。指其横版之饰,则名。【正字通】经史俱作业。俗加片作,非。
驡 【亥集上】【马字部】 驡 【广韵】【集韵】□力钟切,音龙。野马。 又人名。【晋书周纪传】斩赵驡於芜湖。 又【广韵】【集韵】【韵会】□子朗切,臧上声。驡□,良马。
骊 【亥集上】【马字部】 骊 【唐韵】吕支切【集韵】【韵会】邻知切,□音离。【玉篇】盗骊,千里马也。【尔雅释畜】小领盗骊。【注】郭注《穆天子传》曰天子之骏盗骊,绿耳,又曰右服盗骊。【诗齐风】四骊济济。【礼檀弓】夏后氏尚黑,戎事乘骊。又【月令】冬驾铁骊。 又驾两马曰骊。【後汉寇恂传】光武北征时,军食急乏,寇恂以辇车骊驾转输,前後不绝。【注】骊驾,倂驾也。 又山名。【後汉郡国志】京兆尹新丰有骊山。【注】杜预曰:古骊戎国。韦昭曰:戎成居此山,故号骊戎。 又高句骊,国名。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右北平郡骊成县。 又【广韵】郞奚切【韵会】怜题切【正韵】邻溪切,□音黎。义同。 又【集韵】陈尼切,音驰。骊靬,县名。【前汉地理志】张掖郡骊靬县。【注】李奇曰:音迟虔。师古曰:骊,力迟反。靬音虔。令其土俗人呼骊靬,疾言之曰力虔。考证:〔【尔雅释畜】小领盗骊。【注】周穆王八骏有盗骊。盗骊,窃骊也。窃浅靑色,骊纯黑色。〕 谨按周穆王云云与尔雅注不符。谨照原文注字以下改:郭注穆天子传曰天子之骏盗骊,绿耳,又曰右服盗骊。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韵】同瀹,省文。
□ 【备考】【未集】【糸字部】 □ 【字汇补】同辔。
□ 【午集下】【穴字部】 □ 【韵海】音翠。塞也。
骇 【亥集上】【马字部】 骇 【唐韵】侯楷切【集韵】【韵会】【正韵】下楷切,□音蟹。【玉篇】惊起也。【公羊传哀六年】诸大夫见之,皆色然而骇。【庄子大宗师】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注】以变化为形之骇动耳,故不以死生损累其心。 又【集韵】与駴同。【周礼夏官大司马】鼓皆駴。【释文】駴本亦作骇。【王粲英雄记】整兵骇鼓。 又散也。【陆机诗】三后始基,世武丕承,协风旁骇,天晷仰澄。【注】言和风远驰四方也。 又水名。【书禹贡】九河旣道。【传】九河,一曰徒骇。【疏】禹疏九河以徒众起,故云徒骇。 又人名。【春秋隐二年】无骇帅师入极。 又叶许己切,音喜。【吴子治兵篇】戢其耳目,无令惊骇。习其驰逐,闲其进止。【韩愈郓州溪堂诗】浅有蒲莲,深有葭苇。公以燕宾,其鼓骇骇。 又叶于支切,音怡。【韩愈泷吏诗】官今行自到,那遽妄问为。不虞卒见困,汗出愧且骇。○按古音骇读作矣,转怡声。 又叶喜语切,音许。【陆机凌霄赋】因扶桑而东顾兮,天倾光之可骇。惑坤舆之茫茫兮,心蒙蔽而无绪。【注】绪,上声。 又叶许计切,音戏。【苏辙黄楼赋】舞鱼龙於隍壑,阅帆樯於睥睨。方飘风之迅发,震鼙鼓之惊骇。考证:〔【陆机诗】三后始基,世武不承。〕 谨照原文不承改丕承。
【未集中】【糸字部】 【玉篇】同缁。【礼檀弓】爵弁絰衣。【释文】,本又作缁。 又与纯同。【诗召南传】昏礼帛不过五两。【释文】,依字糸旁才,後人遂以才为屯,因作纯,非。
【巳集上】【水字部】 【玉篇】力堆切【集韵】卢回切,□音靁。泽名。通作雷。○按雷泽,地在城阳。
骤 【亥集上】【马字部】 骤 【广韵】鉏佑切【集韵】【韵会】【正韵】鉏救切,□音绉。【玉篇】奔也。【说文】马疾步也。【诗小雅】载骤駸駸。【注】小曰驰,不驰而小疾曰骤。又凡疾速曰骤。 又数也。【左传襄十一年】晋能骤来。【注】晋以诸□之师,更番而出,故能数来。 又【集韵】才候切,音。义同。 又叶逡须切,音趋。【淮南子原道训】纵志舒节,以驰大区,可以步而步,可以骤而骤。 又叶纵遇切,疽去声。【桓麟七说】轮不暇转,足不及骤。腾虚逾浮,瞥若飙雾。 本作□。
骰 【亥集上】【骨字部】 骰 【广韵】度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徒侯切,□音头。骰子,博陆采具。【类篇】博齿。【温庭筠诗】玲珑骰子安红豆。 又【集韵】果五切,音古。股或作骰。
髃 【亥集上】【骨字部】 髃 【广韵】遇俱切【集韵】【韵会】元俱切,□音虞。与腢同。【说文】肩前也。【诗小雅大庖不盈传】自左膘而射之,达於右腢,为上杀。【释文】腢,本亦作髃。谓肩前两闲骨。 又【广韵】五口切【集韵】【韵会】【正韵】语口切,□音偶。又【集韵】吾回切,音嵬。又五公切,音。义□同。
【巳集上】【水字部】 【广韵】居戎切【集韵】居雄切,□音□。【玉篇】县名,在酒泉。
鳌 【亥集中】【鱼字部】 鳌 【广韵】五劳切【集韵】【韵会】牛刀切,□音敖。【玉篇】鱼名。【正字通】俗鳌字。详黾部鳌字注。
魬 【亥集中】【鱼字部】 魬 【广韵】扶板切【集韵】部板切,□音阪。鱼名。【正字通】比目鱼名版鱼,俗改作魬。
鮀 【亥集中】【鱼字部】 鮀 【唐韵】徒何切【集韵】【韵会】【正韵】唐何切,□音驼。【尔雅释鱼】鲨鮀。【注】今吹沙小鱼,体圆而有点文。【正字通】鮀卽小沙鱼别名,说文以鮀为鲇,以鰋为鮀,□非。详後鰋字注。又【本草图经】鮀鱼生湖畔土窟中,形似守宫而大,长丈余,背尾俱有鳞甲。
【丑集中】【土字部】 【广韵】子入切【集韵】卽入切,□音。泉出于上。
【寅集下】【弓字部】 【集韵】规掾切,音绢。弓□。 又【广韵】古县切,音。又【集韵】诸延切,音饘。又【广韵】嵆延切,音甄。义□同。原从贝从肙作。
【巳集下】【牛字部】 【广韵】【集韵】□匹角切,音璞。【玉篇】特牛。【广韵】牛未。
鮠 【亥集中】【鱼字部】 鮠 【广韵】五灰切【集韵】吾回切,□音嵬。鱼名。似鲇。【类篇】鯷之小者。【本草图经】鮧鱼口小背黄腹白,名鮠。【正字通】鮠似鲇而大,白色,背有肉鬐,秦人呼为獭鱼。
□ 【未集中】【糸字部】 □ 【正字通】缮,本作□。省作□缮,非。○按经典皆作缮。详缮字注。
□ 【未集中】【糸字部】 □ 【说文】缓作□。
鮶 【亥集中】【鱼字部】 鮶 【广韵】举云切【集韵】拘云切,□音君。水鮶,虫名。似鱼。
髜 【亥集上】【高字部】 髜 【集韵】轻皎切,音硗。【类篇】高也。
髝 【亥集上】【高字部】 髝 【广韵】【集韵】□郞到切,音涝。髝髞,粗急貌。【玉篇】髝髞,高貌。 又【广韵】鲁刀切【集韵】郞刀切,□音劳。义同。
髱 【亥集上】【髟字部】 髱 【集韵】皮敎切,音骲。【类篇】多须貌。
髳 【亥集上】【髟字部】 髳 【广韵】莫浮切【集韵】【韵会】迷浮切,□音谋。【说文】与□同。【书牧誓】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传】八国皆属文王者,髳微在巴蜀。【诗小雅角弓疏】髳,髦音义同。详髦字注。 又【集韵】谟袍切,音毛。义同。 又【广韵】【正韵】莫红切【集韵】【韵会】谟蓬切,□音蒙。【尔雅释诂】覭髳,茀离也。【注】谓草木丛茸翳荟。 又叶蒙晡切,音模。【柳宗元剑门铭】界山为门,环于蜀都,丛险积货,混幷羌髳。
鯃 【亥集中】【鱼字部】 鯃 【集韵】同□。
鬄 【亥集上】【髟字部】 鬄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他计切,音替。【说文】髲也。【玉篇】髢本字。详髢字注。 又【类篇】剃也。【前汉司马迁传】其次鬄毛发婴金铁受辱。 又与剔同。【诗鲁颂狄彼东南笺】狄当作剔。剔,治也。【释文】韩诗作鬄,除也。 又【周礼夏官】小子掌祭祀羞羊肆。【注】肆,读为鬄。羊鬄者,所谓豚解也。【仪礼士丧礼】其实特豚四鬄去蹄。【注】鬄,解也。四解之殊肩□而已。 又【广韵】【集韵】□思积切,音惜。又【集韵】【韵会】□大计切,音弟。又【集韵】他历切,音逖。义□同。
鬒 【亥集上】【髟字部】 鬒 【广韵】章忍切【集韵】【韵会】【正韵】止忍切,□音轸。【说文】本作,稠发也。或从髟。【诗墉风】鬒发如云。【传】黑发也。【左传昭二十八年】有仍氏生女,鬒黑而甚美。【注】服虔云:发美为鬒。 又【集韵】之刃切,音震。义同。【五经文字】鬒作鬒。注详上。
鮯 【亥集中】【鱼字部】 鮯 【广韵】古沓切【集韵】葛合切,□音合。【山海经】深泽有鱼,其状如鲤而六足,鸟尾,名曰鮯鮯之鱼。
【丑集中】【土字部】 【广韵】【集韵】□知亮切,音涨。沙坟起貌。
鲣 【亥集中】【鱼字部】 鲣 【广韵】古贤切【集韵】经天切,□音坚。鮦大者鲣。详前鮦字注。
【丑集下】【女字部】 【广韵】知演切【集韵】知辇切,□音展。奵,好貌。
【巳集下】【牛字部】 【集韵】床史切,音俟。【玉篇】牛也。【集韵】牛一岁谓之。
鮕 【备考】【亥集】【鱼字部】 鮕 【篇海类编】音沽。
鮜 【亥集中】【鱼字部】 鮜 【广韵】胡遘切【集韵】下遘切,□音□。【博雅】鮜,□也。又【集韵】【韵会】□许□切,音诟。义同。
鮢 【亥集中】【鱼字部】 鮢 【广韵】章俱切【集韵】钟输切,□音朱。鱼名。【山海经】鮢鱬,似虾无足。
鯆 【亥集中】【鱼字部】 鯆 【广韵】博孤切【集韵】奔模切,□音逋。鯆,鱼名。或作□。亦作□。【类篇】鱼名。尾有毒。【本草】江豚别名鯆鱼。又【广韵】【集韵】【韵会】□普胡切,音铺。江豚别名,天欲风则见。亦作□。又【广韵】方矩切【集韵】匪父切,□音甫。【玉篇】大鱼。又【集韵】彼五切,音补。义同。
鲤 【亥集中】【鱼字部】 鲤 【唐韵】良止切【集韵】【韵会】两耳切【正韵】良以切,□音里。【说文】鱣也。【尔雅释鱼】鲤。【注】今赤鲤鱼。【诗□风】岂其食鱼,必河之鲤。【陶弘景本草】鲤最为鱼中之主,形旣可爱,又能神变,乃至飞越山湖,所以琴高乘之。【酉阳杂俎】道书以鲤多为龙,故不欲食。【正字通】神农书曰:鲤为鱼王,无大小,脊旁鳞皆三十有六,鳞上有小黑点,文有赤白黄三种。○按《尔雅释鱼》鲤、鱣二字相偶,无二名。毛公、《说文》误谓《尔雅》以鱣释鲤,遂合鱣、鲤为一,非也。又唐制,佩用鱼符,亦象鲤形。又书扎曰双鲤。【古乐府】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李商隐诗】双鲤迢迢一纸书。【注】古人尺素结为鲤鱼形,卽缄也。【类篇】亦作□。
髚 【亥集上】【高字部】 髚 【篇海】苦吊切,音窍。高也。
髡 【亥集上】【髟字部】 髡 【唐韵】苦昆切【集韵】【韵会】【正韵】枯昆切,□音坤。【说文】□发也。从髟,兀声。或从元。【周礼秋官掌戮】髡者使守积。【注】王之同族不宫之者,髡头而已。【前汉□法志】当黥者,髡钳为城旦舂。 又人名。【孟子注】淳于髡,齐之辨士。 又树秃曰髡。【齐民要术】种柳千树足柴,岁可髡二百树。 又【集韵】去骨切,音窟。又五忽切,音兀。义□同。
髬 【亥集上】【髟字部】 髬 【广韵】敷悲切【集韵】攀悲切,□音丕。髬髵,猛兽奋鬣貌。【张衡西京赋】及其猛毅髬髵。
鬃 【亥集上】【髟字部】 鬃 【唐韵】藏宗切【集韵】徂宗切,□音悰。【玉篇】高髻也。 又【韵会】马鬃也。或作鬃。 又【广韵】士江切【集韵】鉏江切,□音淙。义同。
松 【亥集上】【髟字部】 松 【广韵】私崇切【集韵】【韵会】苏丛切,□音葱。髼松,发乱。或作。 又【广韵】昔恭切【集韵】思恭切,□音蚣。□松,发乱。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苏弄切,音送。□松,发貌。 又【集韵】七恭切,音纵。与同。 又【集韵】苏宗切,亦与同。发乱貌。
须 【亥集上】【髟字部】 须 【广韵】相兪切【集韵】【韵会】询趋切,□音须。【玉篇】髭须也。本作须。【韵会】须已从彡,俗加髟作须,非。
鬤 【亥集上】【髟字部】 鬤 【广韵】汝阳切【集韵】如阳切,□音穰。□鬤,乱毛貌。【玉篇】乱发。【楚辞大招】被发鬤只。 又【集韵】汝两切,音壤。义同。 又【广韵】乃庚切【集韵】尼庚切。□与鬡同。详鬡字注。
【丑集下】【大字部】 【广韵】【集韵】□古老切,音杲。大白泽也。 又【集韵】施只切,音释。义同。 又直格切,音宅。【说文】光润也。又【玉篇】古文泽字。注详水部十四画。 一作□。又作□。□字原从丿从冈从大。□字原从囟从大。
【子集下】【又字部】 【唐韵】【韵会】□古文爪字。注见部首。【说文】手足甲也。象其甲指端生形。○按《正讹》覆手曰爪。,手足甲形。分爪、为二,太泥。
【巳集中】【火字部】 【正字通】与齌同。
【巳集中】【片字部】 【集韵】同□。详爿部□字注。
鲒 【亥集中】【鱼字部】 鲒 【唐韵】巨乙切【集韵】极乙切,□音姞。【说文】蚌也。汉律:会稽郡献鲒酱。【类篇】□鲒,大蛤。又【集韵】吉屑切,音结。【前汉地理志】会稽郡鄞县有鲒埼亭。【注】师古曰:鲒,音结,蚌也。长一寸,广二分,有一小蟹在其腹中。又【集韵】其吉切,音佶。义同。又【集韵】丘八切,音劼。【玉篇】鱼也。【类篇】与□同。
鮺 【亥集中】【鱼字部】 鮺 【广韵】【集韵】□侧下切,音鮓。【说文】本作□,藏鱼也。南方谓之,北方谓之□。
髠 【亥集上】【髟字部】 髠 【韵会】俗髡字。本从兀,不从几。
髿 【亥集上】【髟字部】 髿 【广韵】所加切【集韵】【韵会】师加切,□音沙。鬖髿,发美也。【玉篇】发垂貌。【郭璞江赋】绿苔鬖髿乎硏上。【注】通俗文:发乱曰鬖髿。 又【广韵】【集韵】□苏禾切,音蓑。又【集韵】【韵会】【正韵】□桑何切,音娑。义□同。 【篇海】亦作。
斗 【亥集上】【斗字部】 斗 【唐韵】都豆切【集韵】丁□切,□音鬬。【说文】两士相对,兵杖在後,象斗之形。【广韵】凡从斗者,今与门戸字同。【字】斗右音戟,□字从手,手有所执,左音掬,□字反□,执物则一。 又【集韵】克角切,音榷。斗也。
阋 【亥集上】【斗字部】 阋 【唐韵】许激切【集韵】【韵会】馨激切【正韵】迄逆切,□音赥。【说文】恒讼也。从斗从儿,儿善讼者也。【诗小雅】兄弟阋于墙。【传】阋,很也。【尔雅释言】阋恨。【注】相怨恨。【扬子方言】胁阋,惧也。宋卫之闲,凡怒而噎噫谓之胁阋。 又与閴通。【易丰卦閴其无人释文】閴,姚作阋,孟作窒,□通。 又【集韵】郝格切,音赫。义同。
魂 【亥集上】【鬼字部】 魂 【唐韵】戸昆切【集韵】【韵会】【正韵】胡昆切,□音浑。【说文】阳气也。【易系辞】游魂为变。【礼檀弓】魂气则无不之也。【左传昭七年】人生始化为魄。旣生魄,阳曰魂。【疏】魂魄,神灵之名。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淮南子说山训】魄问於魂。【注】魄,人阴神。魂,人阳神。【白虎通】魂,犹伝伝也,行不休於外也,主於情。【又】魂者,芸也,情以除秽。 又【扬子太□经】魂魂万物。【注】魂魂,多貌。 又【韵补】叶胡匀切,音芸。【曹大家东征赋】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历七邑而观览兮,遭巩县之多艰。艰,音勤。 又叶胡勬切,音弦。【黄庭经】赤帝黄老与我魂,三眞扶胥共房津。津,音煎。
驴 【亥集上】【马字部】 驴 【唐韵】力居切【集韵】【韵会】【正韵】凌如切,□音庐。【玉篇】似马长耳。【正字通】驴长颊广额修尾,有褐白黑三色,以午及五更初而鸣,协漏刻。 又【正字通】女眞辽东出野驴,似驴,色驳,人食之。 又【合璧事类】鼳鼠,秦人谓之小驴。鼳鼠原从鼠从具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同缉。○按隶释逢盛□:学有□熙。与缉同。
驫 【亥集上】【马字部】 驫 【广韵】甫休切【集韵】悲幽切,□音彪。【玉篇】走貌。【说文】众马也。【左思吴都赋】驫駥驫矞。【注】众马走貌。 又【集韵】□遥切,音标。又仕戢切,音霵。义□同。 又与飘同。水名。【水经注】沁水,南历猗氏阙,与驫水合。
驱 【亥集上】【马字部】 驱 〔古文〕驱【唐韵】岂俱切【集韵】【韵会】亏于切【正韵】丘于切,□音区。【玉篇】逐遣也。【礼月令】驱兽毋害五谷。 又【说文】走马谓之驰,策马谓之驱。【玉篇】骤也,奔驰也。【易比卦】王用三驱失前禽。 又军前锋曰先驱,次前曰中驱。 又【集韵】【韵会】□祛尤切,音丘。义同。【诗墉风】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陆云赋】昶愁心以自迈,肃旁人以曾驱。诏河冯以淸川,命湘娥而安流。 又【广韵】【集韵】【韵会】□区遇切,音姁。义同。【班固东都赋】举伐鼓,申令三驱。轻车霆激,骁骑电骛。【陶侃相风赋】华盖警乘,奉引先驱。豹饰在後,葳蕤先路。 又通作欧。【史记赵世家】欧,代地。【前汉食货志】欧民而归之农。 又叶直谷切,音逐。【诗秦风】游环胁驱。叶下续毂。 俗作駈,□非。
【未集上】【竹字部】 【广韵】丘广切【集韵】丘检切,□音。【广韵】小竹。【集韵】竹也。 又【集韵】去剑切,音欠。竹名。
【未集上】【竹字部】 【广韵】七然切【集韵】亲然切,□音迁。□,竹名。 又【篇海】子,收稻具。
骁 【亥集上】【马字部】 骁 【唐韵】古尧切【集韵】【韵会】【正韵】坚尧切,□音浇。【说文】良马也。 又【玉篇】勇捷也。【广韵】骁武,汉书,枭骑。借用枭,与骁通。 又【西京杂记】古之投壷取中而不求还,郭舍人则激矢令还,一矢百余反,谓之为骁。又《颜氏家训》汝南周璝、会□徽,□能一箭四十余骁。 考证:〔【礼投壷】投壷妙者,有连花骁。骁者,矢跃出也。箭自壷跃出,复以手接之,屡投屡跃不坠地,曰骁。【西京杂记】郭舍人能投壷,一箭七十余骁。〕 谨按投壷妙者云云壷篇无此语,所引西京杂记亦与原文不合,谨改为:西京杂记古之投壷取中而不求还,郭舍人则激矢令还,一矢百余反,谓之为骁。又颜氏家训汝南周璝会□徽□能一箭四十余骁。
【寅集上】【宀字部】 【广韵】莫贤切【集韵】民坚切,□音眠。【说文】□,不见也。【徐锴曰】室无人也。【玉篇】冥,不见。一曰不省人也。 【正字通】本作□,俗作。举要省作。
【备考】【寅集】【尸字部】 【海篇】同尿。
鱄 【亥集中】【鱼字部】 鱄 【广韵】职缘切【集韵】【韵会】朱遄切【正韵】朱缘切,□音专。【说文】鱼也。【仪礼士丧礼】鱼鱄鲋九。【家语】鱼之大者名为鱄。【吕氏春秋】鱼之美者洞庭之鱄。又【广韵】专诸,吴刺客。或作鱄。【左传昭二十年】乃见鱄设诸焉,而耕於鄙。【注】鱄诸,勇士。又【广韵】【集韵】□徒官切,音团。【山海经】黑水南流注于海,其中多鱄鱼,其状如鲋而彘尾,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注】鱄音团扇之团。又【广韵】旨兖切【集韵】【韵会】主兖切【正韵】止兖切,□音转。又【集韵】竖兖切,音善。义□同。又【集韵】龙眷切,音恋。人名。【左传成十四年】吾不获鱄也,使主社稷。【注】鱄,卫侯衍之母弟。考证:〔【仪礼】鱄鲋九腊。〕 谨照原文改鱼鱄鲋九。
【巳集中】【火字部】 【广韵】【集韵】□遵为切,音。【集韵】臛也。 又【集韵】子兖切,音隽。义同。【玉篇】【广韵】本作臇。同□。
魠 【亥集中】【鱼字部】 魠 【唐韵】他各切【集韵】闼各切,□音托。【说文】哆口鱼也。【玉篇】黄颊鱼。【前汉司马相如传】鰅鰫鰬魠。
魣 【亥集中】【鱼字部】 魣 【集韵】与鱮同。
魦 【亥集中】【鱼字部】 魦 【唐韵】【集韵】□所加切,音沙。【说文】鱼名。出乐浪潘国。【玉篇】鲛鱼。【集韵】与鲨同。今之吹沙小鱼是也。【後汉马融传】鰋鲤鱨魦。【注】魦,或作鲨。又【广韵】【集韵】□苏禾切,音莎。鱼名。或作鮻。又【集韵】失照切,音少。义同。
魾 【亥集中】【鱼字部】 魾 【广韵】符悲切【集韵】【韵会】贫悲切,□音邳。【说文】大鱯也。其小者名鮡。【尔雅释鱼】魾,大鱯。【注】似鲇而大,白色。【古今注】白鱼雄者曰魾。又【唐韵】敷悲切【集韵】攀悲切,□音丕。义同。又【集韵】频脂切,音毗。鲂也。【尔雅释鱼】鲂魾。【注】鲂,一名魾。
鮂 【亥集中】【鱼字部】 鮂 【广韵】似由切【集韵】徐由切,□音囚。白鯈。【尔雅释鱼】鮂,黑鰦。【注】卽白鯈鱼,江东呼为鮂。【疏】鮂,一名黑鰦。又【广韵】卽由切【集韵】将由切,□音揪。乌化为鱼,顶上有细骨如禽毛。【玉篇】或作鮋。
【寅集下】【弓字部】 【广韵】【集韵】□侯旰切,音翰。【广韵】拒也。【集韵】弓拒也。一作□。 又关,地名。【广韵】关名。在巫县。【集韵】一曰县名。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集韵】□居焮切,音靳。以巾覆物也。 又【集韵】居银切,音巾。又居觐切,巾去声。义□同。
鮆 【亥集中】【鱼字部】 鮆 【唐韵】徂礼切【集韵】【韵会】【正韵】在礼切,□音荠。【说文】飮而不食,刀鱼也。九江有之。【正字通】魏武食制,谓之望鱼。一名鰽鱼,一名鲚鱼。【尔雅释鱼□鱴刀注】今之鮆鱼也。亦呼为魛鱼。【山海经】苕水北流,注于巨区,其中多鮆鱼。【注】鮆鱼,狭薄而长头,大者尺余,太湖中今饶之。【博雅】鮆,鮺也。【史记货殖传】鲐鮆千斤。【注】鮆,刀鱼也。又【博雅】短也。【扬子方言】江湖之会,凡物生而不长大,亦谓之鮆。又【广韵】卽移切【集韵】将支切,□音赀。又【集韵】仕知切,音姕。又浅氏切,音此。又疾智切,音渍。又自尔切,音荠。又子智切,音恣。又才切,音自。义□同。
鲧 【亥集中】【鱼字部】 鲧 【广韵】【集韵】【正韵】□古本切,音衮。【说文】鱼也。又与鲧同。【吴语】今王旣变鲧禹之功。【注】鲧卽鲧字。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他案切,音炭。□,无仪适貌。
鮻 【亥集中】【鱼字部】 鮻 【五音集韵】苏禾切,音蓑。与魦同。鱼名。【山海经】姑射山有鮻鱼,人面人手鱼身,见则风涛起。
【巳集中】【火字部】 【广韵】他回切【集韵】通回切,□音推。【广韵】燖毛。出字林。【集韵】以汤除毛。或作□。
【子集下】【力字部】 【唐韵】薄蟹切【集韵】部买切,□音罢。【广韵】□。【集韵】疲也。一曰恶怒。
鯌 【亥集中】【鱼字部】 鯌 【字汇补】口到切,音靠。鱼名。
髵 【亥集上】【髟字部】 髵 【广韵】如之切【集韵】【韵会】人之切【正韵】如支切,□音而。【说文】本作而。颊毛也。【注】今俗别作髵。【玉篇】多毛貌。亦作耏。 又【广韵】髬髵,兽奋鬣貌。详髬字注。
髼 【亥集上】【髟字部】 髼 【广韵】薄红切【集韵】【韵会】蒲蒙切【正韵】蒲红切,□音蓬。髼,发乱貌。或作鬔。
魖 【亥集上】【鬼字部】 魖 【唐韵】朽居切【集韵】【韵会】休居切,□音虚。【说文】耗鬼也。【前汉扬雄甘泉赋】捎夔魖而抶獝狂。考证:〔【前汉扬雄长杨赋】梢夔魖而抶獝狂。〕 谨照原文长杨赋改甘泉赋。梢改捎。
魇 【亥集上】【鬼字部】 魇 【唐韵】【集韵】於琰切【韵会】幺琰切,□音□。【说文】梦惊也。【类篇】眠不祥也。 又【广韵】於协切【集韵】益涉切,□音压。义同。或作压。
魵 【亥集中】【鱼字部】 魵 【唐韵】敷粉切【集韵】【韵会】抚吻切,□音忿。【说文】鱼名。出薉邪头国。【尔雅释鱼】魵,鰕。【疏】魵鱼,一名鰕。○按《正字通》云:鰕,江海所在皆有之,非必出薉邪头国,《说文》误。又【广韵】房吻切【集韵】父吻切,□音愤。又【唐韵】【集韵】□符分切,音汾。义□同。又【广韵】匹问切【集韵】芳问切,□音忿。与□同。鱼小曰□。一曰鱼名。
鮊 【亥集中】【鱼字部】 鮊 【唐韵】旁陌切【集韵】【韵会】【正韵】薄陌切,□音白。【说文】海鱼名。【博雅】鮊,鱎也。又【集韵】步化切,音杷。义同。
鲕 【亥集中】【鱼字部】 鲕 【唐韵】如之切【集韵】【韵会】人之切,□音而。【说文】鱼子也。【鲁语】鱼禁鲲鲕。【注】鲲,鱼子。鲕,未成鱼也。又【吕氏春秋】鱼之美者,洞庭之□,东海之鲕。【注】□鲕,鱼名。又【广韵】如六切,音肉。义同。
鮷 【亥集中】【鱼字部】 鮷 【广韵】杜奚切【集韵】田黎切,□音题。【说文】大鲇也。【博雅】鮷,鲇也。【左思蜀都赋】鮷鳢魦鱨。又【集韵】大计切,音弟。义同。【类篇】或作鮧。亦作鯷。
魩 【亥集中】【鱼字部】 魩 【五音集韵】莫拨切,音末。鱼尾。
魰 【亥集中】【鱼字部】 魰 【集韵】无分切,音文。鱼名。【埤雅】伭鳢鳞细有花文,一名文鱼。【正字通】文鱼之改为魰,犹人鱼之改为魜也。一说卽文鳐鱼。
鮇 【亥集中】【鱼字部】 鮇 【广韵】【集韵】□无沸切,音未。鱼名。【正字通】嘉鱼也。长身细鳞,肉白如玉,出汉沔丙穴中。又【山海经】诸钩之山……多寐鱼。【注】卽鮇鱼。
鮈 【亥集中】【鱼字部】 鮈 【广韵】举朱切【集韵】恭于切,□音拘。【玉篇】□鮈,鱼名。又人名。【史记五宗世家】子鲋鮈立。又【集韵】权俱切,音劬。义同。又【集韵】举后切,音诟。鯷鮈,鱼名。
鮉 【亥集中】【鱼字部】 鮉 【集韵】与鲷同。
鮙 【亥集中】【鱼字部】 鮙 【正字通】俗鳎字。
鲛 【亥集中】【鱼字部】 鲛 【唐韵】古肴切【集韵】【韵会】【正韵】居肴切,□音交。【说文】海鱼,皮可饰刀。【山海经】漳水东南流注于睢,其中多鲛鱼,皮可饰刀剑,口错治材角。【注】鲛,鲋鱼类也。皮有珠文而坚,尾长三四尺,末有毒,螫人。【述异记】鱼虎老,变为鲛鱼。【通雅】鲛,海鲨鱼之最大者也。【本草】陈藏器曰:鲛鱼出南海。似鳖无脚而有尾。一名沙鱼,一名鳆鱼。李时珍或言:本作□,□讹为鲛。鲛长丈许,腹有两洞,贮水养子,一腹容三四子,朝从口出,暮还入母腹。【史记礼书】鲛韅。【注】徐广曰:鲛鱼皮可以饰服器。【後汉舆服志】皆以白珠鲛为□口之饰。【荀子议兵篇】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注】以鲛鱼皮及犀兕为甲。又官名。【左传昭二十年】泽之萑蒲,舟鲛守之。【注】舟鲛,官名也。【疏】鲛,大鱼之名,泽中有水有鱼,故以舟鲛为官名也。又鲛人。【左思吴都赋】访灵夔於鲛人。【注】鲛人居水中。【述异记】鲛人水居如鱼,不废机织,眼泣则成珠。
鲜 【亥集中】【鱼字部】 鲜 【唐韵】【集韵】【韵会】□相然切,音仙。鱼名。出貉国。【礼内则】冬宜鲜羽。【注】鲜,生鱼也。又【玉篇】生也。【书益稷】暨益播奏庶艰食鲜食。【传】鸟兽新杀曰鲜。【仪礼士昏礼】腊必用鲜。【疏】义取夫妇日新之义。【左传襄三十年】唯君用鲜。【注】鲜,野兽也。又【广韵】洁也。【易说卦】为蕃鲜。【注】鲜,明也。又【释名】鲜,好也。【玉篇】善也。又国名。【後汉东夷传】昔箕子避地朝鲜。又【鲜□传】鲜□者,依鲜□山,故因号焉。又山水名。【水经注】北鲜之山,鲜水出焉。又姓。【後蜀录李寿司空】鲜思明。又鲜于,复姓。【风俗通】武王封箕子於朝鲜,其子食采於朝鲜,因氏焉。又【广韵】【集韵】□息浅切,音獮。【易系辞】故君子之道鲜矣。【释文】尽也。又【书无逸】惠鲜鳏寡。【传】又加惠鲜乏鳏寡之人。【疏】鲜,少乏也。【诗郑风】终鲜兄弟。【笺】鲜,寡也。【礼中庸】民鲜能久矣。【注】鲜,罕也。又少也。亦善也。【诗邶风】籧篨不鲜。【笺】鲜,善也。【朱传】少也。又【尔雅释山】小山别大山,鲜。【疏】李巡云:大山少,故曰鲜。【诗大雅】度其鲜原。【传】大山曰鲜。【朱传】鲜,善也。又【正韵】与献同。【礼月令】天子乃鲜羔开冰。【注】鲜当为献,声之误也。又与犀同。【前汉匈奴传】黄金犀毗一。【注】师古曰:犀毗,带钩也。亦曰鲜□,亦谓师氏,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又【集韵】私箭切,獮去声。姓也。
鮾 【亥集中】【鱼字部】 鮾 【广韵】奴罪切【集韵】弩罪切,□音馁。与鯘同。鱼败也。通作馁。亦作鯘。
鬇 【亥集上】【髟字部】 鬇 【集韵】锄庚切,音伧。【玉篇】鬇鬡,毛发乱貌。亦作□。【广韵】同□。【类篇】或作□。 又【广韵】士耕切【集韵】锄耕切,□音峥。又【集韵】中茎切,音玎。义□同。
【巳集下】【犬字部】 【字汇】承纸切,音视。兽如狐,出则有兵。【正字通】讹字。
【丑集中】【土字部】 【篇海】同野。
鬜 【亥集上】【髟字部】 鬜 【唐韵】苦闲切【集韵】【韵会】【正韵】丘闲切,□音悭。【说文】鬓秃也。【注】徐曰:头鬓少发也。【韩愈南山诗】或赤若秃鬜。【注】头疮也。 又【广韵】恪八切【集韵】【韵会】丘八切,□音劼。又【集韵】丘葛切,音渴。又苦八切,音□。又鉏山切,音潺。义□同。又鬝。
鬞 【亥集上】【髟字部】 鬞 【广韵】女容切【集韵】尼容切,□音醲。【埤苍】鬞鬞,乱发。【玉篇】毛多也。 又【类篇】发长也。 又【广韵】【集韵】□浓江切,音。义同。或作□。 又【集韵】奴冻切,音齈。又尼降切,音□。义□同。
鬟 【亥集上】【髟字部】 鬟 【唐韵】戸关切【集韵】【韵会】胡关切,□音还。【说文】总发也。按古妇人首饰,琢玉为两环,此字後人所加。【玉篇】髻鬟。【类篇】屈发为髻。【庾信夜听捣衣诗】花鬟醉眼缬。 又喻山色。【范成大诗】破碎岷山千髻鬟。又【虞集诗】窻中远黛晓千鬟。 又【宋史仪卫志】宫中导从之制,置高鬟靑袍大将二人。
【巳集上】【水字部】 【广韵】徒玷切【集韵】徒点切,□音簟。滟,水满也。○按《正字通》误入十九画,今改正。
魡 【亥集中】【鱼字部】 魡 【广韵】都历切【集韵】丁历切,□音的。鱼名。又系鱼也。或作□。又【集韵】多啸切,音吊。【玉篇】亦作钓。饵取鱼也。【庄子刻意篇】魡鱼闲处。【音义】魡,本亦作钓。
魫 【亥集中】【鱼字部】 魫 【集韵】式荏切,音审。鱼子。又持林切,音沉。义同。
□ 【未集中】【羊字部】 □ 【字汇补】与獬豸之豸音义□同。
【寅集下】【彳字部】 【广韵】息弓切,音嵩。姓也。
【未集上】【竹字部】 【玉篇】俗筋字。肉之力也。 又【笋谱】竹笋,《天台图经》云五县皆有。
【寅集下】【彳字部】 【集韵】会古作。注详曰部九画。
鮋 【亥集中】【鱼字部】 鮋 【广韵】以周切【集韵】【韵会】夷周切,□音由。鮂鮋也。【玉篇】与鮂同。【郭璞江赋】鯟□鮋。【注】鮋似鳝。又【广韵】市流切【集韵】时流切,□音雠。小鱼,同。又【集韵】陈留切,音俦。义同。
鸺 【亥集中】【鸟字部】 鸺 【广韵】许由切【集韵】虚尤切,□音休。鸺鶹,鸟也。【广雅】肥鸺,鸱鸺,怪鸱也。【周礼天官硩族氏郑注】夭鸟鸺鹏。又【庄子秋水篇】鸱鸺夜撮蚤,察见毫末,昼出瞑目,而不见丘山。又【集韵】巨救切,音赇。义同。
鮩 【亥集中】【鱼字部】 鮩 【广韵】蒲猛切【集韵】蒲幸切,□音并。与□同。鮊鱼别名。【玉篇】白鱼也。又【广韵】蒲迥切【集韵】部迥切,□音并。又【集韵】薄必切,音邲。义□同。
鮬 【亥集中】【鱼字部】 鮬 【广韵】薄故切【集韵】蒲故切,□音步。【尔雅释鱼】鱊鮬,鳜鯞。【注】小鱼也。似鲋子而黑,俗呼为鱼婢,江东呼为妾鱼。又【广韵】苦胡切【集韵】空胡切,□音枯。又【集韵】【韵会】□亏于切,音区。又【集韵】贫悲切,音邳。又匈于切,音吁。又楛瓜切,音夸。义□同。又【集韵】苦故切,音库。藏鱼子也。
鮼 【亥集中】【鱼字部】 鮼 【玉篇】七寻切,音侵。鱼名。
髺 【亥集上】【髟字部】 髺 【唐韵】【集韵】【韵会】□古活切,音括。【说文】本作,洁发也。【仪礼士丧礼】主人髺发,袒。【疏】髺发者,去筓纚而紒。【韵会】或作鬠。通作括。 又【集韵】戸括切,音活。义同。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旊人】凡陶旊之事,髺垦薜暴不入市。【注】郑司农云:髺读为刮。康成谓:髺读为跀。【疏】跀谓器不正□邪者也。
鬃 【亥集上】【髟字部】 鬃 【广韵】子红切【集韵】【韵会】祖丛切,□音。【类篇】发乱。
【巳集中】【片字部】 【广韵】普麫切【集韵】匹见切,□音片。【玉篇】尔雅云:革中绝谓之,车辔勒也。【广韵】本亦作辨。〇按今尔雅释器又书作辨。 又【尔雅释木】桑有葚,栀。【注】,半也。
【未集上】【竹字部】 【字汇补】同笝,见《韵图》。
鬙 【亥集上】【髟字部】 鬙 【广韵】苏增切【集韵】【正韵】思登切,□音僧。鬅鬙,发短。【类篇】发乱。
鬡 【亥集上】【髟字部】 鬡 【广韵】女耕切【集韵】尼庚切【韵会】泥耕切,□音儜。鬇鬡,发乱貌。或作鬤。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同。
□ 【午集下】【穴字部】 □ 【广韵】以主切【集韵】勇主切,□庾上声。【篇海】器中空。亦病也。义同窳。
魭 【亥集中】【鱼字部】 魭 【集韵】愚袁切,音元。与鼋同。大鳖也。【本草】如鳖而大。又【集韵】五管切,音浣。輐或作魭。魭断,无圭角貌。【庄子天下篇】而不免於魭断。【注】虽立,而魭断无圭角也。又【集韵】【正韵】□五换切,音玩。义同。
魼 【亥集中】【鱼字部】 魼 【唐韵】去鱼切【集韵】丘於切,□音墟。【说文】鱼也。【类篇】一曰比目鱼。【前汉司马相如传】禺禺魼鳎。【注】魼,比目鱼也。状似牛脾,细鳞,紫色,两相合乃得行。又【山海经】柢山有鱼焉,其状如牛,蛇尾,有翼有羽,在胁下,曰魼鱼。【玉篇】亦作鲽。【类篇】或作鱋。又【广韵】吐盍切【集韵】托盍切,□音榻。又【集韵】迄业切,音胁。义□同。
魽 【亥集中】【鱼字部】 魽 【广韵】【集韵】□胡甘切,音酣。蚶,或作魽。蛤也。【玉篇】似蛤,有文如瓦屋。【类篇】蚌属,魁陆也。横纵其理。又【广韵】呼谈切【集韵】呼甘切,□音憨。义同。
魿 【亥集中】【鱼字部】 魿 【唐韵】【集韵】□郞丁切,音灵。【说文】魿虫连行纡行者。又【集韵】离贞切,音伶。义同。又【五音集韵】力珍切,音邻。与鳞同。鱼甲也。
鲆 【亥集中】【鱼字部】 鲆 【五音集韵】符兵切,音平。【玉篇】鱼名。
鮏 【亥集中】【鱼字部】 鮏 【唐韵】【集韵】□桑经切,音星。【说文】鱼臭也。【注】今俗作鯹。又【集韵】灾茎切,音争。鱼名。
【巳集中】【片字部】 【广韵】【集韵】□仕忏切,音鑱。【玉篇】版也。【广韵】本作欃。水门。〇按广韵附见欃字注。
鮥 【亥集中】【鱼字部】 鮥 【唐韵】卢各切【集韵】历各切,□音洛。【说文】叔鲔也。【尔雅释鱼】鮥,鮛鲔。【注】今宜都郡自京门以上,江中通出鱏鱣之鱼。有一鱼状似鱣而小,建平人呼鮥子。【疏】鲔,一名鮥,肉色白,味不如鱣也。互详鲔字注。又【集韵】戸贿切,音块。又刚鹤切,音各。义□同。又【集韵】各頟切,音格。□或作鮥。详□字注。
鮵 【亥集中】【鱼字部】 鮵 【广韵】【集韵】□徒活切,音夺。【尔雅释鱼】鲣,大鮦,小者鮵。【注】今靑州呼小鲡为鮵。
鮿 【亥集中】【鱼字部】 鮿 【广韵】陟叶切【集韵】【韵会】陟涉切,□音辄。婢鮿鱼,卽靑衣鱼。又【玉篇】膊鱼也,盐渍鱼也。【前汉货殖传】鮿鲍千钧。【注】师古曰:鮿膊鱼,卽今不著盐而乾者也。
鯄 【亥集中】【鱼字部】 鯄 【五音集韵】巨鸠切,音求。【玉篇】鱼名。与□同。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夷周切,音由。女字。
鲻 【亥集中】【鱼字部】 鲻 【广韵】侧持切【集韵】庄持切,□音灾。鱼名。【本草】鲻鱼,似鲤,身圆头扁,骨软,生江海浅水中。【左思吴都赋】鲛鲻琵琶。【注】鲻鱼如鲵,长七尺,吴会稽临海皆有之。
□ 【未集中】【网字部】 □ 羁本字。【说文】□或从革。
髢 【亥集上】【髟字部】 髢 【唐韵】【集韵】□他计切,音替。【说文】与鬄同。髲也。【诗墉风】不屑髢也。【疏】髢,一名髲。髲,益发也。言人发少,聚他人发益之也。【礼曲礼】敛发毋髢。【注】毋垂余如髲也。【左传哀十七年】初,公自城上见已氏之妻发美,使髡之,以为吕姜髢。【类篇】或作□髰。 又【广韵】特计切【集韵】大计切,□音弟。又【集韵】思积切,音惜。义□同。考证:〔【礼曲礼】敛发毋髢。【注】无垂余如髲也。〕 谨照原文无改毋。
【丑集下】【大字部】 【集韵】簿旱切,盘去声。□行也。辇字从此。【六书本义】侣也。
鳃 【亥集中】【鱼字部】 鳃 【广韵】苏来切【集韵】【韵会】桑才切,□音腮。鱼颊中骨也。【宋史五行志】淳化三年,京师里老妇女,装镂鱼鳃中骨,号鱼媚子。又【前汉□法志】鳃鳃常恐。【注】鳃音葸,惧貌也。
鳄 【亥集中】【鱼字部】 鳄 【集韵】【正韵】□逆各切,音咢。本作□。亦作鳄。【唐书韩愈传】愈至潮,问民疾苦,皆曰:恶溪有鳄鱼,食民畜产且尽,民以是穷。数日愈自往视,令其属秦济以一羊一豕投溪水而祝之。是夕暴风震电起溪中,数日水尽涸,西徙六十里,自是潮无鳄鱼患。【秀水闲居录】鳄鱼之状,龙吻虎爪,蟹目鼍鳞,尾长数尺,末大如箕,芒刺成钩,仍自胶黏,多於水濵潜伏,人畜近,以尾击取,盖犹象之任鼻也。
鳎 【亥集中】【鱼字部】 鳎 【唐韵】吐盍切【集韵】托盍切,□音榻。【说文】虚鳎也。【前汉司马相如上林赋】禺禺魼鳎。【注】鳎,鲵鱼也。似鲇,有四足,声如婴儿。【正字通】鳎,卽今福州铜盆鱼。又【集韵】诺盍切,音纳。与魶同。又【集韵】达协切,音沓。东方比目鱼名也。
鯸 【亥集中】【鱼字部】 鯸 【广韵】戸钩切【集韵】胡沟切,□音侯。【说文】鱼名。【博雅】鯸,魠也。【玉篇】鯸,鱼。又河魨,一名鯸鮧。详前魨字注。
鲫 【亥集中】【鱼字部】 鲫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资昔切,音积。与□同。鱼名。【本草】形似鲤。色黑体促,腹大脊隆。【杜甫诗】鲜鲫银丝脍。又【广韵】子力切【集韵】节力切,□音卽。义同。又【集韵】疾则切,音贼。【说文】鰂,或从卽作鲫。详鰂字注。
鰝 【亥集中】【鱼字部】 鰝 【唐韵】【正韵】胡老切【集韵】【韵会】下老切,□音皓。【说文】大鰕也。【尔雅释鱼】鰝,大鰕。详前鰕字注。又【集韵】古老切,音杲。又黑各切,音□。义□同。
【巳集中】【片字部】 【广韵】【集韵】□平秘切,音备。【玉篇】牑模也。 又【集韵】牖也。 又一曰床横桄。
鰢 【亥集中】【鱼字部】 鰢 【广韵】莫下切【集韵】母下切,□音马。鱼名。【正字通】按此卽海鰕。名水马。俗遂作鰢。
鰬 【亥集中】【鱼字部】 鰬 【广韵】【集韵】【韵会】□渠焉切,音乾。【博雅】大鳝谓之鰬。【史记司马相如传】鰅鳙鰬魠。【注】鰬似鳝。
鱼 【亥集中】【鱼字部】 鱼 〔古文〕□【唐韵】语居切【集韵】【韵会】【正韵】牛居切,□御平声。【说文】本作□,水虫也。象形,与燕尾相似。【注】徐锴曰:下火象尾而已,非水火之火。【韵会】隶省作鱼。【易中孚】豚鱼吉。【注】鱼者,虫之隐者也。【仪礼有司彻】鱼□。【注】鱼无足翼。【史记周本纪】白鱼跃入王舟中。【注】马融曰:鱼者介鳞之物,兵象也。又蠹鱼,亦名衣鱼,本草生,久藏衣帛及书纸中。又【诗小雅】象弭鱼服。【传】鱼服,鱼皮。【陆玑疏】鱼服,鱼兽之皮也。似猪,东海有之。一名鱼狸,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纯靑,今以为弓鞬步叉者也。又【唐书车服志】初罢龟袋,复给以鱼。【辽史兴宗记】试进士於廷,赐冯立等绯衣银鱼。【金史舆服志】亲王佩玉鱼,一品至四品佩金鱼,以下佩银鱼。又【左传闵二年】归夫人鱼轩。【注】以鱼皮为饰。又马名。【尔雅释畜】二目白,鱼。【注】似鱼目也。【诗鲁颂】有驔有鱼。又地名。【左传僖二年】齐寺人貂漏师于多鱼。又【文十六年】惟裨倏鱼,人实逐之。【注】鱼,鱼复县,今巴东永安县。又【晋语】夷鼓,彤鱼氏之甥也。【注】彤鱼,国名。又姓。【左传成十五年】鱼石为左师。【史记秦本纪】秦之先为嬴姓,其後分封,以国为姓,有修鱼氏。又与吾同。【列子黄帝篇】姬,鱼语女。【注】姬读居,鱼读吾。又叶鱼羁切,音宜。【徐干七喩】大宛之牺,三江之鱼。云鶬水鹄,禽蹯豹胎。胎音怡。又叶语鸠切,音牛。【庾阐诗】炼形去人俗,飘忽乘云游。暂憩扶桑阴,忽见东岳鱼。考证:〔今以为弓鞬步又者也。〕 谨照陆玑疏原文步又改步叉。
魛 【亥集中】【鱼字部】 魛 【广韵】【集韵】都牢切【正韵】都高切,□音刀。□鱴魛,今鮆鱼也。【玉篇】蔑,刀鱼。【正字通】本作刀,言鱼形似刀也。攺作□,非。
□ 【备考】【卯集】【方字部】 □ 【五音篇海】音挥。
【午集中】【皮字部】 【集韵】庄持切,音葘。手足肤黑。 原字刻从□,不从巛。
【寅集下】【幺字部】 【广韵】具迄切,音及。【玉篇】,□也。 又【玉篇】,危也。【类篇】,相切近也。〇按《玉篇》一作□,载□部。一作,载气部。而《广韵》《类篇》但有□字。盖《玉篇》本以气为乞,而有二义,因重出耳。《广韵》专训□也。《类篇》专训切近,亦非。
【未集上】【竹字部】 【玉篇】【集韵】□之人切,音眞。【博雅】、□,箭也。一曰器名。□原字从攴,不从攵。
魶 【亥集中】【鱼字部】 魶 【广韵】奴盍切【集韵】诺盍切,□音。鱼名。似鳖,无甲有尾,口在腹中。【博雅】鲵也。【玉篇】鲸也。【益部方物略】魶鱼出溪谷及雅江,有足,能缘木,其声如儿啼。【史记司马相如传】禺禺鱋魶。【注】徐广曰:魶,一作鳎。【汉书注】魶,鯷鱼也。鯷鱼疑鲵鱼。
鳇 【亥集中】【鱼字部】 鳇 【集韵】胡光切,音黄。与鱑同。鱼名。【正字通】鱣也。
鳓 【亥集中】【鱼字部】 鳓 【篇海】历得切,音勒。【正字通】鳓鱼以四月至海上,渔人听水声取之。状如鲥鱼,小首细鳞,腹下有硬刺,乾曰鳓鲞。
鲭 【亥集中】【鱼字部】 鲭 【广韵】【集韵】诸盈切【正韵】诸成切,□音征。煮鱼煎肉曰□。或作鲭。【西京杂记】娄护游五侯之门,每旦,五侯馈饷之,娄合所饷为鲭,世称五侯鲭。【广韵】亦作□。又【广韵】【集韵】□仓经切,音靑。鱼名。靑色,有枕骨。【正字通】形似鲩,靑色,卽靑鱼。俗呼乌鶹,南人以作鮓。【本草图经】靑鱼古作鲭字,所谓五侯之鮓是也。【左思吴都赋】□鼊鲭鳄。【注】鲭鱼出交趾,合浦诸郡。又【集韵】亲盈切【正韵】七情切,□音淸。义同。
鯷 【亥集中】【鱼字部】 鯷 【唐韵】杜奚切【集韵】田黎切【正韵】杜兮切,□音题。同鮷。【博雅】鲇也。【类篇】鱼重千斤。【战国策】鯷冠秫缝。【注】鯷,大鲇,以其皮为冠。又【前汉地理志】会稽海外有东鯷人。又【广韵】【集韵】□是义切,音。又【广韵】特计切【集韵】大计切,□音弟。又【集韵】上纸切,音是。义□同。
鰃 【亥集中】【鱼字部】 鰃 【广韵】乌恢切【集韵】乌回切,□音隈。鱼名。
鵐 【亥集中】【鸟字部】 鵐 【广韵】武夫切【集韵】微夫切,□音无。鸟名。雀属。
鰔 【亥集中】【鱼字部】 鰔 【集韵】古□切,音感。与鱤同。鱼名。魠也。一曰黄颊。又【集韵】居咸切,音缄。又胡谗切,音咸。又古咸切,音缄。又古斩切,音减。义□同。
鰜 【亥集中】【鱼字部】 鰜 【唐韵】古甜切【集韵】【韵会】坚嫌切【正韵】古嫌切,□音兼。【说文】鱼名。【广韵】比目鱼。【玉篇】也。 又【集韵】胡谗切,音咸。又贤兼切,音嫌。义□同。又【集韵】吉念切,兼去声。鱼名。大而靑。 又【集韵】诘念切,音傔。义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女加切,音拿。鸟笼也。
鳐 【亥集中】【鱼字部】 鳐 【唐韵】余招切【集韵】【韵会】【正韵】余招切,□音遥。【说文】文鳐,鱼名。【山海经】观水西流注于流沙,其中多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吕氏春秋】雚水之鱼,名曰鳐。其状若鲤而有翼。【神异经】东南海中有温湖,中有鳐鱼,长八尺。【本草】文鳐出海南,大者长尺许,有翅,与尾齐,一名飞鱼。群飞水上,海人□之,当有大风。考证:〔【本草】文鳐出海南,大者长尺许,有翅,如尾齐。〕 谨照原文如尾齐改与尾齐。
【未集上】【竹字部】 【集韵】直例切,音滞。以竹补缺也。 又【玉篇】古文箕字,注见八画。
魐 【亥集上】【鬼字部】 魐 【篇海】音缄。与尴同,尴尬,行不正也。
魒 【亥集上】【鬼字部】 魒 【玉篇】匹姚切,音飘。星也。【类篇】斗星名。
魔 【亥集上】【鬼字部】 魔 【唐韵】莫波切【集韵】【韵会】眉波切,□音摩。【说文】鬼也。【楞严经】降服诸魔。 又天魔舞。【王建宫词】子大夫魔舞袖长。 【正字通】译经论曰:魔,古从石作磨,省也。梁武帝攺从鬼。
【丑集上】【口字部】 【集韵】勒没切,音□。声也。
鳗 【亥集中】【鱼字部】 鳗 【唐韵】母官切【集韵】【韵会】谟官切,□音瞒。【说文】鱼也。【广韵】鳗鯠,鱼也。【本草】鳗鲡似鳝而腹大。 又【通雅】桂林有石鳗,出洞穴,性凉。 又【广韵】【集韵】□无贩切,音万。义同。
鰟 【亥集中】【鱼字部】 鰟 【集韵】无芳切,音房。鲂亦作鰟。
【午集下】【石字部】 【广韵】章鱼切【集韵】【韵会】【正韵】专於切,□音诸。礛。详礛字注。
【午集下】【穴字部】 【六书索隐】普官切,音潘。水洄也。通作潘。【庄子应帝王】止水之为渊。 【字汇补】与审不同。今本皆误为审。
【未集上】【竹字部】 【集韵】区伦切,音囷。与箘同。注详箘字。
【巳集下】【犬字部】 【广韵】【集韵】□直角切,音浊。【玉篇】似猕猴而黄。【集韵】似鹿白尾。【玉篇】亦作蠗。○按《广韵》《集韵》蠗分训。
鰸 【亥集中】【鱼字部】 鰸 【唐韵】岂俱切【集韵】亏于切,□音区。【说文】鱼名。似鰕无足长寸,大如钗股,出辽东。又【集韵】邕俱切,音迂。又委羽切,音伛。又乌侯切,音讴。义□同。
鱂 【亥集中】【鱼字部】 鱂 【广韵】卽良切【集韵】资良切,□音将。鰪鱂,鱼名。
魓 【亥集上】【鬼字部】 魓 【五音集韵】□吉切,音毕。斗星名。今作毕。
魗 【亥集上】【鬼字部】 魗 【广韵】昌九切【集韵】齿九切,□音丑。【诗郑风】无我魗兮。【传】魗,弃也。【笺】亦恶也。【疏】魗与丑,古今字。【释文】魗,本亦作□。又作□。 又【广韵】市流切【集韵】时流切,□音雠。义同。
魝 【亥集中】【鱼字部】 魝 【广韵】古屑切【集韵】吉屑切,□音结。【说文】楚人谓治鱼也。【博雅】割也。又【集韵】吉诣切,音计。解也。
鯜 【亥集中】【鱼字部】 鯜 【唐韵】【集韵】□七接切,音妾。【说文】鱼名。出乐浪潘国。【正字通】卽妾鱼,其行以三为率,一前二後若婢妾。【集韵】或作鲽。又【集韵】卽涉切,音接。义同。
鯹 【亥集中】【鱼字部】 鯹 【广韵】【集韵】【韵会】桑经切【正韵】先靑切,□音星。与鮏同。鱼臭。
鯼 【亥集中】【鱼字部】 鯼 【广韵】子红切【集韵】祖丛切,□音。【博雅】石首鯼也。【郭璞江赋】鯼鮆顺时而往还。【注】鯼鱼出南海,头中有石,一名石首鱼。【正字通】鯼鱼体员厚而长,似鱤鱼,腹稍起,扁额长喙,细鳞腹白,背微黄色,性好啖鱼。诸书皆以为石首,非也。
□ 【备考】【未集】【老字部】 □ 【字汇补】同□。
鰞 【亥集中】【鱼字部】 鰞 【广韵】哀都切【集韵】汪胡切,□音乌。鰞鰂,鱼名。九月寒乌入水,化为之。【玉篇】本作乌。互详鰂鱡二字注。
鲢 【亥集中】【鱼字部】 鲢 【唐韵】力延切【集韵】陵延切,□音连。【说文】鱼名。【博雅】鱮也。【陆玑草木虫鱼疏】鱮,徐州人谓之鲢。【郭璞江赋】鲮鲤鳐鲢。又【正字通】鰫鱼似鲢。俗呼黑鲢。
鲦 【亥集中】【鱼字部】 鲦 【广韵】徒聊切【集韵】【韵会】【正韵】田聊切,□音迢。白鲦,鱼名。【正字通】形狭而长若条然。【诗周颂】鲦鱨鰋鲤。【传】白鲦也。【集韵】或作鯈。又【集韵】先了切,音小。义同。
鰿 【亥集中】【鱼字部】 鰿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资昔切,音积。与□同。【尔雅释鱼】贝小者鰿。【注】今细贝,亦有紫色,出日南。又【博雅】鰿,鲋也。【楚辞大招】煎鰿□雀。【注】鲋也。【类篇】小鱼也。今鲫鱼。又【广韵】【集韵】□士革切,音赜。又【集韵】侧革切,音责。义□同。
鱀 【亥集中】【鱼字部】 鱀 【广韵】具冀切【集韵】其旣切,□音暨。【尔雅释鱼】鱀是鱁。【注】鱀,属也。体似鱏鱼,尾如鱼,大腹,喙小锐而长,齿罗生上下相衔,鼻在额上,能作声,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细鱼,大者长丈余,江中多有之。又【集韵】巨至切,音技。又居气切,音旣。又其旣切,音禨。义□同。【类篇】亦作□。
【补遗】【丑集】【口字部】 【韵会补】与崟同。
【未集上】【竹字部】 【广韵】征例切,音制。簟也。【扬子方言】自关而西之人,谓簟曰。 又【集韵】尺制切,音掣。之列切,音浙。食列切,音舌。义□同。
鳙 【亥集中】【鱼字部】 鳙 【唐韵】蜀容切【集韵】【韵会】常容切,□音慵。【说文】鱼名。【陆玑草木虫鱼疏】鱮,或名鳙。【史记司马相如传】鰅鳙鰬魠。【注】郭璞曰:鳙似鲢而黑。【正字通】似鲢,大头细鳞,目旁有骨。【类篇】或作鰫。又【正字通】海鱼,肉如彘。亦名鳙。又【山海经】食水多鳙鳙之鱼,其状如犁牛,其音如彘鸣。又【广韵】【集韵】□余封切,音容。义同。
魜 【亥集中】【鱼字部】 魜 【玉篇】而眞切,音人。鱼也。【南齐书张融传】□魜□。【正字通】按□鱼,卽海中人鱼,眉耳口鼻手爪头皆具,皮肉白如玉,无鳞有细毛,五色发如马尾,长五六尺,体亦长五六尺,临海人取养池沼中,牝牡交合,与人无异。郭璞有人鱼赞。人鱼加人作魜,犹牛鱼加牛作□也。
魨 【亥集中】【鱼字部】 魨 【五音集韵】徒浑切,音豚。【玉篇】鱼名。【本草集解】河魨,状如科斗,大者尺余,背色靑白,有黄缕,无鳞腮,目能□者有毒。一名鯸鮧。一名鰗鮧。一名鱼。本作豚。
鮍 【亥集中】【鱼字部】 鮍 【唐韵】敷羁切【集韵】攀糜切,□音披。【说文】鱼名。【玉篇】□鱼也。又【类篇】一曰破鱼。或作□。
鮛 【亥集中】【鱼字部】 鮛 【集韵】式竹切,音叔。鱼名。【尔雅释鱼注】鲔,鱣属也。大者名王鲔,小者名鮛鲔。互详鮥鲔二字注。【类篇】或作。考证:〔【尔雅释鱼注】鲔,鱣属也。大者名王鲔,小者名鮛。〕 谨照原文鮛下增鲔字。
【寅集下】【弓字部】 【类篇】陟刃切,眞去声。弹也。
鯥 【亥集中】【鱼字部】 鯥 【广韵】【集韵】□力竹切,音六。【山海经】柢山有鱼焉,其状如牛蛇尾有翼,其羽在胁下,音如留牛,其名曰鯥。【□禹谟骈志】鯥鱼陵居。【郭璞江赋】鲮鯥踦局於垠□。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韵】古红切,音宫。县名。出江西赋。
□ 【未集中】【网字部】 □ 【广韵】蒲革切【集韵】蒲革切,□音繴。繴或作□。鸟罔。 又【集韵】蒲计切,音。又博厄切,音薛。又毗亦切,音擗。义□同。 又【集韵】【韵会】毗祭切【正韵】毗意切,□音敝。义同。
鲸 【亥集中】【鱼字部】 鲸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渠京切,音擎。【说文】本作,海大鱼也。【玉篇】鱼之王。【古今注】鲸鱼者,海鱼也。大者长千里,小者数十丈。其雌曰鲵,大者亦长千里,眼如明月珠。互详鲵字注。【後汉班固传】於是发鲸鱼,铿华钟。【注】海岸中有大鱼名鲸。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鱼,鲸鱼击蒲牢,蒲牢辄大鸣。凡钟欲令其声大者,故作蒲牢於其上,撞钟者名为鲸鱼。又【西京杂记】汉武刻石为鲸,置昆明池,每雷雨,鱼常鸣吼,鳞鬣皆动。【杜甫诗】石鲸鳞甲动秋风。又【集韵】渠良切,音强。义同。
鰡 【亥集中】【鱼字部】 鰡 【广韵】【集韵】□力求切,音刘。鱼名。同。
【巳集中】【爿字部】 【广韵】【集韵】□苦贡切,音控。【广韵】穿垣,出文字集略。【篇海】又作□。收片部。
魪 【亥集中】【鱼字部】 魪 【广韵】古拜切【集韵】【韵会】【正韵】居拜切,□音戒。【玉篇】两魪,比目鱼也。【左思吴都赋】罩两魪。【注】左右魪一目,卽比目鱼。
魮 【亥集中】【鱼字部】 魮 【唐韵】房脂切【集韵】【韵会】频脂切,□音毗。【说文】文魮,鱼名。【山海经】滥水西流注于汉水,多□魮之鱼,状如覆铫,鸟首而鱼翼鱼尾,音如磐石之声。【郭璞江赋】文魮磬鸣以孕璆。【□篇】或作□。又【集韵】补履切,音彼。鱼名。尾有毒。
【午集上】【玉字部】 【广韵】五乎切【集韵】【韵会】【正韵】讹胡切,□音吾。【博雅】琨,石之次玉者。【广韵】琨,美石。 又【玉篇】琨,剑名。 【集韵】或作珸。考证:〔【集韵】【韵会】【正会】讹胡切。〕 谨照原书正会改正韵。
鲁 【亥集中】【鱼字部】 鲁 〔古文〕□【广韵】【正韵】郞古切【集韵】【韵会】笼五切,□音虏。【说文】钝词也。【论语】参也鲁。【何晏注】鲁,钝也。曾子性迟钝。又国名。【诗鲁颂谱】鲁者,少昊挚之墟也。【前汉地理志】周兴,以少昊之虚曲阜封周公子伯禽为鲁侯,以为周公主。【释名】鲁,鲁钝也。国多山水,民性朴鲁也。又姓。【广韵】伯禽之後,以国为姓,出扶风。又复姓有鲁步氏。又【集韵】旅,古作鲁。注详方部六画。
鲂 【亥集中】【鱼字部】 鲂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符方切,音房。【说文】赤尾鱼。或从作□。【诗周南】鲂鱼赬尾。【传】鱼劳则尾赤。【疏】鲂鱼尾本不赤,赤故为劳也。【陆玑疏】鲂鱼,广而薄,肥恬而少力,细鳞,鱼之美者。【尔雅释鱼】鲂魾。【注】江东呼鲂鱼为鳊。一名魾。梁水鲂尤美,故乡语曰:居就粮,梁水鲂。【正字通】鲂鱼小头缩项,阔腹穹脊,细鳞,色靑白,腹内肪甚腴。又姓。【姓氏急就篇】汉有鲂山。
魺 【亥集中】【鱼字部】 魺 【广韵】胡歌切【集韵】寒歌切,□音何。鱼名。【博雅】魺□,魠也。又【集韵】贾我切,音哿。鮓也。南越曰魺。
鲋 【亥集中】【鱼字部】 鲋 【唐韵】【集韵】【韵会】□符遇切,音附。【说文】鱼名。【博雅】鰿也。【尔雅翼】鲋,鰿也。今作鲫。【易井卦】井谷射鲋。【释文】子夏传谓虾蟆。【仪礼士昏礼】鱼用鲋。【疏】义取夫妇相依附者也。【战国策】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注】鲋鱼,鱼之小者。【庄子外物篇】车辙有鲋鱼焉。【酉阳杂俎】洞庭之鲋。陆佃曰:此鱼好旅行,吹沫如星,以相卽谓之鲫,以相附谓之鲋。【刘劭七华】洞庭之鲋,出於江岷,红腴靑颅,朱尾碧鳞。又【集韵】蓬逋切,音蒲。义同。
鮦 【亥集中】【鱼字部】 鮦 【唐韵】【正韵】徒红切【集韵】【韵会】徒东切,□音同。【说文】鱼名。一曰□也。【尔雅释鱼】鲣大鮦,小者鮵。【疏】卽鳢也。其大者名鲣,小者名鮵。【类篇】或作□。又【唐韵】【正韵】直陇切【集韵】【韵会】柱勇切,□重上声。又【集韵】传容切,重平声。义□同。又【广韵】直柳切【集韵】【正韵】丈九切,□音纣。鮦阳,县名。【前汉地理志】汝南郡鮦阳县【注】应劭曰:在鮦水之阳。○按《正字通》引《汉书》孟康注:鮦音纣红反。《左传襄四年》注:鮦阳县南,鮦音纣。《後汉书》:阴兴子庆封鮦阳侯。注:鮦音纣。孙愐东韵收鮦,直蒙、直柳二切。此皆地理注之音纣红反,讹失其下红反二字也。戴侗定为徒红、篆蛹二切,《韵会补》定音冢,则又缘纣红改为上声也。据此,《说文》直陇切,《六书略》音冑,《正韵》收入有韵,□非。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楚江切。与摐同。详摐字注。
【巳集中】【火字部】 【广韵】【集韵】□子结切,音节。【广韵】烛余。【集韵】烬谓之。 又【集韵】【韵会】□节力切,音卽。义同。 又【集韵】子悉切,音堲。【博雅】煨也。或作□。通作堲。
鲧 【亥集中】【鱼字部】 鲧 【唐韵】【集韵】【正韵】□古本切,音衮。【说文】鱼也。【玉篇】大鱼也。又【书尧典】於,鲧哉。【传】鲧,崇伯之名。【释文】禹父也。【广韵】亦作鲧。
【寅集下】【幺字部】 【说文】继,从糸,从。一曰反□为继。【庄子至乐篇】得水则为。【音义】万物得水土气,乃相继而生也。
鰁 【亥集中】【鱼字部】 鰁 【集韵】从缘切,音全。鱼名。
鰊 【亥集中】【鱼字部】 鰊 【广韵】【集韵】□郞甸切,音炼。鱼名。似鱦。
鳄 【亥集中】【鱼字部】 鳄 【广韵】五各切【集韵】【正韵】逆各切,□音咢。□,或作鳄。鱼名。似蜥蜴,出日南。【博物志】南海有鳄鱼,状如鼍,斩其头而乾之,去齿而更生,如此者三乃止。【左思吴都赋】□鼊鲭鳄。【注】鳄鱼长二丈余,有四足,如鼍,喙长三尺,甚利齿,虎及大鹿渡水,鳄击之,皆中断。【类篇】或作鳄。互详鳄字注。
鳆 【亥集中】【鱼字部】 鳆 【唐韵】【集韵】□房六切,音伏。【说文】海鱼名。【前汉王莽传】啖鳆鱼。【注】师古曰:海鱼也。【後汉伏隆传】诣阙上言,献鳆鱼。【注】鳆似蛤,偏著石。【广志】鳆无鳞有壳,一面附石,细孔杂杂,或七或九。又【广韵】蒲角切【集韵】【韵会】弼角切,□音雹。义同。一说石决明。药旁有七空者良。又【集韵】步木切,音仆。义同。
【巳集下】【牛字部】 【五音集韵】乌猛切,营上声。犊也。一曰牛鸣也。【篇海】唤牛子声。【集韵】作。
鳓 【亥集中】【鱼字部】 鳓 【篇海】历得切,音勒。【正字通】鳓鱼以四月至海上,渔人听水声取之。状如鲥鱼,小首细鳞,腹下有硬刺,乾曰鳓鲞。
鯋 【亥集中】【鱼字部】 鯋 【篇海】同鲨。
【巳集中】【火字部】 【集韵】於九切,音懮。炄,欲乾也。或作□。 又【集韵】【类篇】□於纠切,音黝。义同。
髫 【亥集上】【髟字部】 髫 【唐韵】徒聊切【集韵】【韵会】【正韵】田聊切,□音迢。【说文】小儿垂结也。【玉篇】小儿发。【後汉伏湛传】髫发厉志。【注】□苍曰:髫,髦也。髫发谓童子垂发也。【干禄字书】俗作龆。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韵】式类切。与邃同。【扬子方言】□,深也。赵魏闲语。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笋古作□。注见六画。
鬫 【亥集上】【斗字部】 鬫 【广韵】火斩切【集韵】【韵会】虎槛切【正韵】虎览切,□音喊。虎声。【诗大雅】鬫如虓虎。又【前汉叙传】七雄虓鬫。 又【广韵】【集韵】□许鉴切,喊去声。兽怒声。 【增韵】鬫本从斗。俗今从门。【正字通】鬫望鬫姓之阚,当从门,卽孟子,王使人瞯夫子之瞯,训窃视。虓鬫之鬫当从斗,卽诗鬫如虓虎之鬫,训奋怒。
斗 【亥集上】【斗字部】 斗 【唐韵】【集韵】【韵会】都豆切【正韵】丁□切,□兜去声。【说文】遇也。【玉篇】争也。【广韵】斗竞。【礼檀弓】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孟子】今有同室之人斗者。【疏】有斗争之者。 又姓。【左传桓六年】斗伯比言于楚子。【注】楚大夫。 又【集韵】当侯切,音兜。交争也。 又叶都故切,音妒。【郭璞流寓赋】涉幽谷之高关,壮斯世之险固。过王城之丘墉,想谷洛之合斗。
鬼 【亥集上】【鬼字部】 鬼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居伟切,音诡。【说文】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鬼阴气贼害,从厶。【尔雅释训】鬼之为言归也。【诗小雅】为鬼为蜮。【礼礼运】列於鬼神。【注】鬼者精魂所归。【列子天瑞篇】精神离形。各归其眞,故谓之鬼。鬼,归也。归其眞宅。 又【易旣济】高宗伐鬼方。【诗大雅】覃及鬼方。【传】鬼方,远方也。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舆鬼鬼祠事,中白者为质。【注】舆鬼,五星,其中白者为质。 又姓。【前汉郊祀志】黄帝得宝鼎,冕侯问於鬼臾区。【注】黄帝臣也。 又国名。【山海经】鬼国在负二之尸北。 又乌鬼。【杜甫遣闷诗】家家养乌鬼。【漫叟诗话】川人家家养猪,每呼猪作乌鬼声,故谓之乌鬼。【梦溪笔谈】夔州图经称,峡中人皆养鸬鹚,以绳系颈使捕鱼,得则倒提出之,谓之乌鬼。【元微之江陵诗】病赛乌称鬼。【自注】南人染病,竞赛乌鬼。 又【扬子方言】虔儇,慧也。自关而东赵魏之闲谓之黠。或谓之鬼。
鰏 【亥集中】【鱼字部】 鰏 【玉篇】彼力切,音逼。鱼名。
鲥 【亥集中】【鱼字部】 鲥 【广韵】【集韵】【韵会】市之切【正韵】辰之切,□音时。鱼名。似鲂肥美,江东四月有之。或作□。【尔雅释鱼】一名当魱。【韵会】通作时。
鳘 【亥集中】【鱼字部】 鳘 【广韵】眉殒切【集韵】美殒切,□音愍。海鱼名也。
鰺 【亥集中】【鱼字部】 鰺 【字汇】鱢字之讹。
鰽 【亥集中】【鱼字部】 鰽 【集韵】徐由切,音囚。与鯦同。鱼名。似鳊而大鳞,肥美多鲠。又【异物志】鰽鱼,鰽鸟所化,故腹中有鸟肾二枚。又【集韵】字秋切,音酋。义同。
鳔 【亥集中】【鱼字部】 鳔 【广韵】符少切【集韵】婢小切,□音摽。鱼鳔。可作胶。【类篇】鱼胞也。又【本草】鱁鮧鱼。一名鳔。
【巳集中】【火字部】 【唐韵】楚宜切【集韵】叉宜切,□音差。【说文】束炭也。 又【集韵】仕知切,音齹。又【玉篇】才和切,音□。义□同。 又【集韵】才支切,音疵。【博雅】曝也。 又疾智切,音渍。义同。 又【玉篇】俎下切,音鮓。亦束炭也。〇按五音集韵□同。集韵类篇二字分载。然音义相同,笔画相近,当是一字。详□字注。
【午集上】【瓦字部】 【广韵】苦江切【集韵】枯江切,□音腔。【广韵】,砖瓠也。【集韵】□也。与□同。 又【广韵】苦冈切【集韵】丘冈切,□音糠。义同。 又【集韵】呼光切,音□。器也。本作□。 又【集韵】枯光切,音。瓠,破罃。
鮔 【补遗】【亥集】【鱼字部】 鮔 【篇海类编】音巨。鱼名。
【子集下】【刀字部】 【唐韵】徂感切【集韵】士减切,□惭上声。缩朒貌。【扬子太玄经】瞢跙。【玉篇】,□也,刺也。又【集韵】鉏衔切,音巉。义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绷字之讹。
【午集下】【穴字部】 【海篇】同。
鲅 【亥集中】【鱼字部】 鲅 【唐韵】【集韵】【正韵】□北末切,音拨。【说文】鱣鲔鲅鲅。○按《诗卫风硕人》作发发。《类篇》或作鱍。又【广韵】房废切【集韵】符废切,□音吠。鱼名。又【集韵】普活切,音泼。鱼游貌。又【集韵】蒲拨切,音跋。鱼名。似鲤而赤。
鲇 【亥集中】【鱼字部】 鲇 【唐韵】【集韵】【韵会】□奴兼切,音拈。【说文】鯷也。【尔雅释鱼注】鲇别名鯷,江东通呼鲇为鮧。【本草图经】鮧背靑而口小者名鲇。周益公记:宜兴洞有四足鲇。宋乾道六年,行都北关有鲇鱼,色黑,腹下出人手於两旁,各具五指,此鱼妖也。又【集韵】【正韵】□尼占切,音黏。义同。
鮝 【亥集中】【鱼字部】 鮝 【正字通】俗鲞字。
鮨 【亥集中】【鱼字部】 鮨 〔古文〕【唐韵】旨夷切【集韵】蒸夷切,□音脂。【说文】鱼酱也,出蜀中。一曰鲔鱼名。又【集韵】市之切,音时。义同。又【广韵】渠脂切【集韵】渠伊切,□音祁。鮓也。【尔雅释器】鱼谓之鮨。【注】鮓属也。【类篇】或作□。又【集韵】研计切,音诣。鱼名。【山海经】诸怀之水西流注于嚣水,其中多鮨鱼而大首,其音如婴儿,食之已狂。
鲑 【亥集中】【鱼字部】 鲑 【广韵】古携切【集韵】涓畦切,□音圭。鱼名。【山海经】敦薨之山,其中多赤鲑。【注】今名鯸鲐为鲑鱼。【雷公炮炙论】鲑鱼插树,立使枯乾。一名鱼,一名嗔鱼。日华子谓之鰗鱼,今谓之河豚。【论衡】鲑肝死人。又【广韵】【集韵】□戸佳切,音鞋。吴人谓鱼菜总称。【世说】庾杲之淸贫,每食三韭。任昉戏之曰:谁谓庾郞贫,每食鲑菜,常有二十七种。又【广韵】苦圭切【集韵】顷畦切,□音睽。复姓。【後汉牟融传】代鲑阳鸿为大司农。【注】鲑阳,姓也。又【集韵】乌娲切,音蛙。鲑蠪,神名。【庄子达生篇】倍阿鲑蠪。【注】倍阿,神名也。鲑蠪,状如小儿,长一尺四寸,黑衣赤帻大冠,带剑持戟。又【集韵】戸瓦切,音跨。楚冠名。
【备考】【卯集】【心字部】 【龙龛】同熆。
鰤 【亥集中】【鱼字部】 鰤 【广韵】疏夷切【集韵】霜夷切,□音师。老鱼。【类篇】一说出历水,食之杀人。或省作魳。
鰶 【亥集中】【鱼字部】 鰶 【广韵】【集韵】□子例切,音祭。【玉篇】鱼名。【类篇】或作。
鱁 【亥集中】【鱼字部】 鱁 【广韵】直六切【集韵】伫六切,□音逐。【玉篇】鱁,鮧也。【尔雅释鱼】鱀是鱁。详鱀字注。
魑 【亥集上】【鬼字部】 魑 〔古文〕□【唐韵】丑知切【集韵】【韵会】【正韵】抽知切,□音摛。【说文】鬼属。详魅字注。
魟 【亥集中】【鱼字部】 魟 【广韵】古红切【集韵】沽红切,□音公。或作魟。魟,江虫,形似蟹,可食。又【集韵】古双切,音江。义同。又【广韵】戸公切【集韵】胡公切,□音洪。白鱼。【类篇】白魟,鱼名。一曰鱼肥。○按《酉阳杂俎》:黄魟鱼,色黄无鳞头尖,身似槲叶,口在颔下,眼後有耳,窍通於脑,尾长一尺,末三刺甚毒。据此说,魟有黄白二种,《类篇》特举白者言之耳。又【广韵】呼东切【集韵】呼公切,□音烘。河鱼似□。【六书故】海鱼,无鳞,状如蝙蝠,大者如车轮。
魳 【亥集中】【鱼字部】 魳 【广韵】子答切【集韵】作答切,□音匝。【玉篇】鱼也。又【集韵】霜夷切,音师。与鰤同。详鰤字注。
【巳集下】【犬字部】 【集韵】他达切,音闼。本作獭。详獭字注。
□ 【未集中】【网字部】 □ 【集韵】姑横切,音觥。或作。【玉篇】罔满也。
□ 【未集中】【缶字部】 □ 同缻。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心准切,音笋。簴也。□
【寅集下】【弓字部】 【集韵】同饵。
鲍 【亥集中】【鱼字部】 鲍 【唐韵】薄巧切【集韵】【韵会】【正韵】部巧切,□音抱。【说文】饐鱼也。【玉篇】渍鱼也。今谓裛鱼。【释名】鲍鱼,鲍,腐也,埋藏奄使腐臭也。【急就篇注】鲍亦海鱼,加之以盐,而不乾者也。【周礼天官笾人】膴,鲍鱼,鱐。【注】鲍者,於楅室中糗乾之,出於江淮也。【史记货殖传】鲍千钧。【注】鲍,膊鱼也。谓破开中,头尾不相离为鲍,谓之膊关者也。【周语】鲍鱼不登俎豆。【家语】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又姓。【左传庄十四年注】鲍叔牙,小白之傅。【齐语】鲍叔牙,齐大夫姒姓之後。又与鞄同。【周礼冬官考工记】攻皮之工,函,鲍。【注】鲍,或书为鞄。苍颉篇有鞄□。又【集韵】披交切,音拋。鱼名。又【集韵】班交切,音包。人名。楚有申鲍胥。通作包。
【巳集中】【火字部】 【篇海】古迥切。目惊貌。
鲩 【亥集中】【鱼字部】 鲩 【广韵】【集韵】□戸板切,音睅。【说文】鱼名。【尔雅释鱼】鲩。【注】今鯶鱼,似鳟而大。○按《尔雅》鳢、鲩二字□列,非以鲩训鳢也。疏云:鳢一名鲩,非。又《本草》:鲩似鲤,生江湖闲,胆至苦,主喉闭。《类篇》亦作鯶鰀。又【广韵】胡本切【集韵】胡衮切,□音混。又【集韵】戸管切,音浣。又胡玩切,音换。义□同。
【巳集中】【火字部】 【唐韵】筠辄切【集韵】域辄切,□音饁。【说文】本作□。盛也。【玉篇】或作□。【集韵】或作。
鬗 【亥集上】【髟字部】 鬗 【广韵】【集韵】□无贩切,音万。【说文】发长也。【前汉礼乐志】掩回辕鬗长驰。【注】鬗鬗,长貌。 又【广韵】谟官切【集韵】【韵会】母官切,□音瞒。义同。
鬛 【亥集上】【髟字部】 鬛 鬣字省文。详鬣字注。
阄 【亥集上】【斗字部】 阄 【广韵】居求切【集韵】居虬切,□音鸠。【说文】斗取也。【玉篇】手取也。 又【集韵】吉酉切,音纠。义同。
釛 【戌集上】【金字部】 釛 【玉篇】胡刻切,音劾。金也。 又【广韵】博拔切,音八。义同。
鱡 【亥集中】【鱼字部】 鱡 【正字通】同鰂。
鱹 【亥集中】【鱼字部】 鱹 【集韵】古玩切,音贯。人名。【左传文十六年】鳞鱹为司徒。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末各切,音莫。□□,竹名。
鲛 【亥集中】【鱼字部】 鲛 【唐韵】古肴切【集韵】【韵会】【正韵】居肴切,□音交。【说文】海鱼,皮可饰刀。【山海经】漳水东南流注于睢,其中多鲛鱼,皮可饰刀剑,口错治材角。【注】鲛,鲋鱼类也。皮有珠文而坚,尾长三四尺,末有毒,螫人。【述异记】鱼虎老,变为鲛鱼。【通雅】鲛,海鲨鱼之最大者也。【本草】陈藏器曰:鲛鱼出南海。似鳖无脚而有尾。一名沙鱼,一名鳆鱼。李时珍或言:本作□,□讹为鲛。鲛长丈许,腹有两洞,贮水养子,一腹容三四子,朝从口出,暮还入母腹。【史记礼书】鲛韅。【注】徐广曰:鲛鱼皮可以饰服器。【後汉舆服志】皆以白珠鲛为□口之饰。【荀子议兵篇】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注】以鲛鱼皮及犀兕为甲。又官名。【左传昭二十年】泽之萑蒲,舟鲛守之。【注】舟鲛,官名也。【疏】鲛,大鱼之名,泽中有水有鱼,故以舟鲛为官名也。又鲛人。【左思吴都赋】访灵夔於鲛人。【注】鲛人居水中。【述异记】鲛人水居如鱼,不废机织,眼泣则成珠。
鳫 【亥集中】【鸟字部】 鳫 【字汇补】与雁同。【广韵】□鹅仓□鳫也。【曹宪注】鳫同雁。
鳆 【亥集中】【鱼字部】 鳆 【唐韵】【集韵】□房六切,音伏。【说文】海鱼名。【前汉王莽传】啖鳆鱼。【注】师古曰:海鱼也。【後汉伏隆传】诣阙上言,献鳆鱼。【注】鳆似蛤,偏著石。【广志】鳆无鳞有壳,一面附石,细孔杂杂,或七或九。又【广韵】蒲角切【集韵】【韵会】弼角切,□音雹。义同。一说石决明。药旁有七空者良。又【集韵】步木切,音仆。义同。
鳦 【亥集中】【鸟字部】 鳦 【广韵】於笔切【集韵】【韵会】亿姞切【正韵】益悉切,□音乙。【广韵】燕也。【尔雅释鸟】燕,燕鳦。【郑樵注】燕有二种,前言白脰燕,知此为紫燕也。一名鷾鸸,一名游波。【史记秦本纪索隐注】女修,颛顼之裔女,吞鳦子而生大业。又【韵会】【正韵】□乙黠切,音轧。义同。○按《说文》本作乙。燕乙乙,□鸟也。齐鲁谓之乙,取其鸣自呼。象形,重文作鳦。互见乙字注。燕□。
鲷 【亥集中】【鱼字部】 鲷 【唐韵】都僚切【集韵】丁聊切,□音雕。【说文】骨端脆也。又【玉篇】鱼名。【类篇】或作鮉。考证:〔【说文】骨专脆也。〕 谨照原文专改端。
鲲 【亥集中】【鱼字部】 鲲 【广韵】古浑切【集韵】【韵会】【正韵】公浑切,□音昆。【尔雅释鱼】鲲,鱼子。【注】凡鱼之子名鲲。【鲁语】鱼禁鲲鲕。【类篇】或作□鳏。又【玉篇】大鱼。【列子汤问篇】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陆德明音义】崔撰云:鲲当为鲸。又【集韵】胡昆切,音浑。义同。考证:〔【列子殷汤篇】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 谨照原书改汤问篇。
鯦 【亥集中】【鱼字部】 鯦 【唐韵】其久切【集韵】巨九切,□音臼。【说文】当互也。【尔雅释鱼】鯦,当魱。【注】海鱼也。详前魱字注。又【集韵】巨救切,音旧。义同。又【集韵】徐由切,音囚。鱼名。似鳊而大鳞,肥美,多鲠。或作鰽。又【集韵】字秋切,音酋。义同。又【集韵】倚亥切,音欸。叔鲔也。
鸶 【亥集中】【鸟字部】 鸶 【集韵】新兹切【正韵】相咨切,□音斯。鹭鸶。【尔雅释鸟舂鉏注】白鹭縗,俗称鹭鸶,头上毛似丝。【禽经】鹭喙则丝偃。海录云:一名带丝,後人加鸟。又【集韵】津之切,音兹。义同。
鯶 【亥集中】【鱼字部】 鯶 【广韵】胡本切【集韵】戸衮切,□音混。与鲩同。详鲩字注。又【唐律】号鲤为赤鯶公,以国氏李讳同音也。
鰦 【亥集中】【鱼字部】 鰦 【广韵】子之切【集韵】津之切,□音兹。鱼名。【尔雅释鱼】鮂,黑鰦。【注】卽白鯈鱼。【疏】鮂,一名黑鰦。【六书故】今之咸淡水中者,长不逾尺,搏身椎首而肥,俗谓之鰦。海亦有之。考证:〔【六书故】今之咸淡水中者,长不逾尺,搏身推首而肥,俗谓之鰦。〕 谨照原文搏身推首改搏身椎首。
【巳集下】【犬字部】 【玉篇】羊就切。本作狖。详狖字注。
鰪 【亥集中】【鱼字部】 鰪 【集韵】谷盍切,音合。鱼名。似鰿而小。【玉篇】鰪鱂,鱼名。又【广韵】安盍切【集韵】乙盍切,□音姶。义同。
鱦 【亥集中】【鱼字部】 鱦 【广韵】食陵切【集韵】神陵切,□音绳。【尔雅释鱼】鱦,小鱼。【注】今江东亦呼鱼子未成者为鱦。【家语】宓子贱仕鲁,为单父宰,孔子使巫马期往观政焉。入界,见得鱼辄舍之。期问焉,曰:鱼之大者名为鱄鱨,吾大夫爱之,其小者名鱦,吾大夫欲长之,是以得二者辄舍之。【玉篇】同。又【广韵】实证切,音乘。又【广韵】【集韵】【正韵】□以证切,音孕。义□同。又【广韵】莫幸切,音猛。蛙属。又【集韵】母耿切,音黾。义同。
【未集中】【糸字部】 【集韵】於何切,音阿。【类篇】或省作。【博雅】、缟,练也。
【卯集中】【手字部】 【集韵】收,古作。注详攴部二画。 又【集韵】居虬切,音樛。与摎同。束也。〇按《说文》收从丩从攴,改从手。
鲋 【亥集中】【鱼字部】 鲋 【唐韵】【集韵】【韵会】□符遇切,音附。【说文】鱼名。【博雅】鰿也。【尔雅翼】鲋,鰿也。今作鲫。【易井卦】井谷射鲋。【释文】子夏传谓虾蟆。【仪礼士昏礼】鱼用鲋。【疏】义取夫妇相依附者也。【战国策】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注】鲋鱼,鱼之小者。【庄子外物篇】车辙有鲋鱼焉。【酉阳杂俎】洞庭之鲋。陆佃曰:此鱼好旅行,吹沫如星,以相卽谓之鲫,以相附谓之鲋。【刘劭七华】洞庭之鲋,出於江岷,红腴靑颅,朱尾碧鳞。又【集韵】蓬逋切,音蒲。义同。
鲩 【亥集中】【鱼字部】 鲩 【广韵】【集韵】□戸板切,音睅。【说文】鱼名。【尔雅释鱼】鲩。【注】今鯶鱼,似鳟而大。○按《尔雅》鳢、鲩二字□列,非以鲩训鳢也。疏云:鳢一名鲩,非。又《本草》:鲩似鲤,生江湖闲,胆至苦,主喉闭。《类篇》亦作鯶鰀。又【广韵】胡本切【集韵】胡衮切,□音混。又【集韵】戸管切,音浣。又胡玩切,音换。义□同。
鲳 【亥集中】【鱼字部】 鲳 【广韵】尺良切【集韵】蚩良切,□音昌。鲳鯸,鱼名。【正字通】生南海,似鳊,头上突起连背,身圆肉厚,止一脊,骨耎可食,闽人讹为鱼。
鯞 【亥集中】【鱼字部】 鯞 【广韵】之九切【集韵】【韵会】止酉切,□音帚。鳜鯞也。【尔雅释鱼】鱊鮬鳜鯞。【注】小鱼也。互详鮬字注。
【补遗】【午集】【玉字部】 【川篇】音久。黑玉貌。
鲳 【亥集中】【鱼字部】 鲳 【广韵】尺良切【集韵】蚩良切,□音昌。鲳鯸,鱼名。【正字通】生南海,似鳊,头上突起连背,身圆肉厚,止一脊,骨耎可食,闽人讹为鱼。
【备考】【巳集】【犬字部】 【龙龛】同猱。
鯮 【亥集中】【鱼字部】 鯮 【□藏器本草】鯮鱼多食宜人。○按与鯼同。
鯾 【亥集中】【鱼字部】 鯾 【广韵】【集韵】【韵会】□□连切,音鞭。【说文】鱼名。【玉篇】鲂鱼也。【山海经】大鯾居海中。【注】鯾,卽鲂也。
鰂 【亥集中】【鱼字部】 鰂 【唐韵】昨则切【集韵】【韵会】疾则切,□音贼。【说文】鰞鰂,鱼名。【正字通】一名墨鱼。一名黑鱼。状如算囊,无鳞,两须长似带,腹下八足,聚生口旁,缩喙在腹下,怀扳含墨,见人及大鱼至,则噀墨。方数尺,背上一骨,独厚三四分,两头尖,色白,轻胞如通草,入药名海鳔鮹。又通作贼。【苏轼鱼说】海之鱼有乌贼其名者,或从卽作鲫。【类篇】亦作鱡。
鳅 【亥集中】【鱼字部】 鳅 【集韵】同鳅。
鰗 【亥集中】【鱼字部】 鰗 【本草】鲑,一名鱼。一名嗔鱼。日华子谓之鰗鱼。今谓之河豚。【注】鰗,音胡。
【备考】【寅集】【宀字部】 【龙龛】音延。
【寅集下】【彳字部】 【广韵】士革切,音赜。容寻常人。 又与同。【集韵】或作。
鲡 【亥集中】【鱼字部】 鲡 【唐韵】郞奚切【集韵】怜题切,□音黎。与□同。【说文】鱼名。【玉篇】鱼似蛇,无鳞甲,其气辟蠹鱼也。又【广韵】卢启切【集韵】里弟切,□音礼。与鳢同。【博雅】小鮦也。【尔雅释鱼注】靑州呼小鲡为鮵。【疏】鮵与鳢,音义□同。又【集韵】邻知切,音离。义同。
【未集上】【竹字部】 【广韵】土刀切【集韵】他刀切,□音叨。竹筐。【类篇】饭牛器。【集韵】牛□。【扬子方言】□,赵、代之闲谓之。考证:〔【扬子方言】□,赵岱之闲谓之。〕 谨照原文岱改代。
【午集下】【禾字部】 【集韵】乌含切,音谙。【博雅】馣馣,香也。或从禾。 又【集韵】衣廉切,音淹。□,禾美也。 又邬感切,音暗。种田也。 又衣检切,音奄。禾不实。 又乙业切,音腌。禾败不生也。
鲒 【亥集中】【鱼字部】 鲒 【唐韵】巨乙切【集韵】极乙切,□音姞。【说文】蚌也。汉律:会稽郡献鲒酱。【类篇】□鲒,大蛤。又【集韵】吉屑切,音结。【前汉地理志】会稽郡鄞县有鲒埼亭。【注】师古曰:鲒,音结,蚌也。长一寸,广二分,有一小蟹在其腹中。又【集韵】其吉切,音佶。义同。又【集韵】丘八切,音劼。【玉篇】鱼也。【类篇】与□同。
鲮 【亥集中】【鱼字部】 鲮 【广韵】力膺切【集韵】闾承切,□音陵。鱼名。【楚辞天问】鲮鱼何所。【注】鲮鱼,鲤也。【本草】陶隐居云:鲮鲤形似□而短小。又似鲤鱼,有四足。又【异鱼图赞】吞舟之鱼,其名曰鲮。背腹有刺,如三角菱,罟师畏之,网罗莫膺。一说鲮鲤皮曰穿山甲。又【类篇】一曰兽名。又石鲮,药名。
鳅 【亥集中】【鱼字部】 鳅 【集韵】同鳅。
凫 【亥集中】【鸟字部】 凫 【唐韵】防无切【集韵】【韵会】冯无切【正韵】逢夫切,□音扶。【尔雅释鸟】舒凫,骛。【郭注】鸭也。【疏】野曰凫,家曰鸭。【又】凫,雁丑,其足蹼,其踵企。【郭注】凫雁脚闲有幕蹼属相著,飞卽伸其脚跟企直。【疏】丑类也。【又】鸍,沈凫。【注】状似鸭而小,背文靑色,□脚红掌,短喙长尾。【诗郑风】弋凫与雁。又【大雅】凫鷖在泾。【注】凫,水鸟。鷖,凫属。又【南越志】有私凫栖息松闲不水处,宿必以树。又【扬子方言郭注】江东有小凫,其多无数,俗谓之寇凫。又【山海经】鹿台山有鸟,状如雄鸡,人面,曰凫徯。又官名。【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为钟。【正字通】凫入水不溺,以名钟工,取虚浮之义。又山名。【诗鲁颂】保有凫绎。【注】凫绎,二山名。又凫丽山。见【山海经】。又鱼凫,人名。蜀山氏之君也。见【成都记】。又凫茨,草名。【後汉刘玄传】人掘凫茨而食。又【广韵】茆凫,葵也。俗省作凫。《尔雅释鸟》鸍,沉凫。《说文》□shū部:凫,舒凫,鹜也。从鸟□声。考证:〔【扬子方言郭注】江东有小凫,其多无数,俗谓之冠凫。〕 谨照原文冠凫改寇凫。
【午集上】【瓦字部】 【广韵】【集韵】□卢谷切,音禄。【博雅】瓴甋,砖也。【玉篇】甓也。
鲰 【亥集中】【鱼字部】 鲰 【唐韵】子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将侯切,□音陬。【说文】白鱼也。【类篇】一曰小鱼。【史记货殖传】鲰千石。【注】正义曰:谓杂小鱼也。徐云:膊鱼也。又【集韵】士九切,音□。义同。又【广韵】【集韵】□在垢切,音棷。义同。又【史记项羽纪】鲰生说我。【注】鲰,士垢反。服虔曰:小人貌也。瓒曰:《楚汉春秋》:鲰,姓也。又【广韵】徂钩切【集韵】徂侯切,□音。又【集韵】此苟切,音趣。又【广韵】七逾切【集韵】逡须切,□音趋。又【正韵】七演切,音浅。义□同。
鯬 【亥集中】【鱼字部】 鯬 【广韵】力脂切【集韵】良脂切,□音梨。鱼名。【尔雅释鱼】鯬,鯠。【埤苍】鯬鯠,魾也。又【广韵】郞奚切【集韵】怜题切,□音黎。义同。
鯺 【亥集中】【鱼字部】 鯺 【集韵】专於切,音诸。与蠩同。蜛蠩,虫名。一曰虾蟆。又【正字通】蜛鯺,一头数尾,长二三尺,左右有脚,状如蚕,可食。又鯺。详字注。
鰕 【亥集中】【鱼字部】 鰕 【唐韵】胡加切【集韵】【韵会】何加切,□音遐。【说文】魵也。【尔雅释鱼】魵,鰕。【注】出秽邪国。【疏】魵鱼,一名鰕。又【尔雅释鱼】鲵大者谓之鰕。【疏】鲵,雌鲸也。大者长八九尺。别名鰕。互详鲵字注。又【尔雅释鱼】鰝大鰕。【注】鰕大者出海中,长二三丈,须长数尺,今靑州呼鰕鱼为鰝鱼也。【虞荔鼎录】宋文帝得鰕鱼,遂为鼎。又【山海经】龙鱼陵居,状如狸,一曰鰕,卽有神圣,乘之以行九野。 又【说文长笺】同虾。【急就篇注】鰕,今之海鰕,堪为酢酺,及所呼鰕米者,又所在水中小鰕,可生若煼而食之,皆是也。【正字通】水虫,可食,溪泽江海皆有之,磔须钺鼻,背有断节,尾有硬鳞,多足好跃,肠属脑,子在腹外。又【南海杂志】商舶见波中双樯遥漾,高可十余文,意其为舟。老长年曰:此海鰕,乘霁曝双须也。又【集韵】【韵会】【正韵】□虚加切,音岈。又【集韵】举下切,音斝。义□同。
□ 【备考】【未集】【糸字部】 □ 【篇韵】音邕。
□ 【午集下】【立字部】 □ 【集韵】同待。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韵】【韵会】子朕切【正韵】子袵切,□音。地名。【前汉地理志】汝南郡□县。【注】孙叔敖子所邑之寝丘也。 又【广韵】子鸩切。同浸。滥也,渍也。【前汉地理志】东南曰扬州,□曰五湖。正南曰荆州,□曰颍湛。河南曰豫州,□曰波溠。正东曰靑州,□曰沂沭。河东曰兖州,□曰卢潍。正西曰雍州,□曰渭洛。东北曰幽州,□曰葘时,河内曰冀州,□曰汾潞。正北曰幷州,□曰涞易。【注】□谓引以灌漑者。 又渐也。【前汉五行志】其後□盛。
鲚 【亥集中】【鱼字部】 鲚 【广韵】徂礼切【集韵】在礼切,□音荠。与鮆同。
【卯集上】【心字部】 【广韵】胡茅切【集韵】何交切,□音肴。【玉篇】快也。 又【广韵】胡敎切【集韵】後敎切,□音效。义同。 本作恔。或从爻。
鱻 【亥集中】【鱼字部】 鱻 【广韵】【集韵】□相然切,音仙。【说文】新鱼精也。【注】徐锴曰:三,众也。众而不变,是鱻也。【周礼天官庖人】凡其死生鱻薧之物,以共王之膳。【注】鱻谓生肉。【疏】新杀曰鱻。又【集韵】息浅切,音獮。尟,或作鱻。少也。
鲣 【亥集中】【鱼字部】 鲣 【广韵】古贤切【集韵】经天切,□音坚。鮦大者鲣。详前鮦字注。
【补遗】【丑集】【土字部】 【篇海类编】同保。
鲭 【亥集中】【鱼字部】 鲭 【广韵】【集韵】诸盈切【正韵】诸成切,□音征。煮鱼煎肉曰□。或作鲭。【西京杂记】娄护游五侯之门,每旦,五侯馈饷之,娄合所饷为鲭,世称五侯鲭。【广韵】亦作□。又【广韵】【集韵】□仓经切,音靑。鱼名。靑色,有枕骨。【正字通】形似鲩,靑色,卽靑鱼。俗呼乌鶹,南人以作鮓。【本草图经】靑鱼古作鲭字,所谓五侯之鮓是也。【左思吴都赋】□鼊鲭鳄。【注】鲭鱼出交趾,合浦诸郡。又【集韵】亲盈切【正韵】七情切,□音淸。义同。
鲵 【亥集中】【鱼字部】 鲵 【唐韵】五稽切【集韵】【韵会】【正韵】硏奚切,□音倪。【说文】刺鱼也。【尔雅释鱼】鲵大者谓之鰕。【注】今鲵鱼似鲇,四脚,前似獮猴後似狗,声如小儿啼,大者长八九尺,别名鰕。【疏】鲵,雌鲸也。【本草】鲵鱼,一名王鲔,在山溪中,似鲇,有四脚长尾,能上树,天旱则含水上叶覆身,鸟来飮水,因而取之。伊洛闲亦有,声如小儿啼,故曰鲵鱼。一名鱯鱼,一名人鱼,膏燃烛不灭。【左传宣十二年】取其鲸鲵而封之。【注】鲸鲵,大鱼名。以喩不义之人吞食小国。【疏】雄曰鲸,雌曰鲵。又【庄子庚桑楚】寻常之沟,巨鱼无所还其体,而鲵鳅为之制。【注】制,折也,谓小鱼得曲折也。又【外物篇】灌渎守鲵鲋。【注】鲵、鲋,皆小鱼也。
【子集下】【力字部】 【唐韵】居偃切【集韵】纪偃切,□音蹇【玉篇】难也,吃也。或作□。【广韵】,吃语也。又【集韵】力也。
鲞 【亥集中】【鱼字部】 鲞 【广韵】【正韵】息两切【集韵】【韵会】写两切,□音想。乾鱼腊也。【吴地记】阖闾入海,会风浪粮绝不得渡,王拜祷,见金色鱼逼而来,吴军取食。及归,会群臣思海中所食鱼。所司云:暴乾矣。索食之甚美,因书美下鱼鲞字。【类篇】或作鱶。
鯠 【亥集中】【鱼字部】 鯠 【广韵】落哀切【集韵】郞才切,□音来。鱼名。鳗鯠,鱼也。又【尔雅释鱼】鯬鯠。【埤苍】鯬鯠,魾也。
鳨 【亥集中】【鸟字部】 鳨 【广韵】林直切【集韵】六直切,□音力。【玉篇】鸟似凫而小。【集韵】一曰鸩别名。【玉篇】同□。
鯣 【亥集中】【鱼字部】 鯣 【篇海】夷益切,音易。鲡鯣。
鳇 【亥集中】【鱼字部】 鳇 【集韵】胡光切,音黄。与鱑同。鱼名。【正字通】鱣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字汇补】西靑切,音星。悟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正字通】葅字,《石鼓文》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巨鸠切【集韵】渠尤切,□音求。小笼也。
【午集上】【玉字部】 【篇海类编】都火切,音朵。玉名。
鳋 【亥集中】【鱼字部】 鳋 【广韵】【集韵】□苏遭切,音骚。鱼名。【山海经】渭水东流注于河,其中多鳋鱼,其状如鱣鱼,动则其邑有大兵。
鲂 【亥集中】【鱼字部】 鲂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符方切,音房。【说文】赤尾鱼。或从作□。【诗周南】鲂鱼赬尾。【传】鱼劳则尾赤。【疏】鲂鱼尾本不赤,赤故为劳也。【陆玑疏】鲂鱼,广而薄,肥恬而少力,细鳞,鱼之美者。【尔雅释鱼】鲂魾。【注】江东呼鲂鱼为鳊。一名魾。梁水鲂尤美,故乡语曰:居就粮,梁水鲂。【正字通】鲂鱼小头缩项,阔腹穹脊,细鳞,色靑白,腹内肪甚腴。又姓。【姓氏急就篇】汉有鲂山。
鲐 【亥集中】【鱼字部】 鲐 【广韵】土来切【集韵】【韵会】汤来切,□音台。【说文】海鱼名。【正字通】河豚别名。【史记货殖传】鲐鮆千斤。【注】师古曰:鲐,海鱼也。【左思吴都赋】□鲔鯸鲐。【注】鯸鲐鱼,状如科斗,大者尺余,腹下白,背上靑黑有黄文。又【尔雅释诂】鲐背。【疏】老人皮肤消瘠,背若鲐鱼也。【扬子方言】鲐,老也。秦晋之郊,陈兖之会,曰耇鲐。【注】言背皮如鲐鱼。【释名】九十曰鲐背,背有鲐文也。又通作台。【诗大雅】黄耇台背。【笺】台之言鲐也。又【集韵】【正韵】□堂来切,音台。又【集韵】盈之切,音怡。义□同。
【午集下】【穴字部】 【集韵】丘冈切,音康。【类篇】屋□也。谓屋闲。 又【玉篇】苦郞切。空也。
鲜 【亥集中】【鱼字部】 鲜 【唐韵】【集韵】【韵会】□相然切,音仙。鱼名。出貉国。【礼内则】冬宜鲜羽。【注】鲜,生鱼也。又【玉篇】生也。【书益稷】暨益播奏庶艰食鲜食。【传】鸟兽新杀曰鲜。【仪礼士昏礼】腊必用鲜。【疏】义取夫妇日新之义。【左传襄三十年】唯君用鲜。【注】鲜,野兽也。又【广韵】洁也。【易说卦】为蕃鲜。【注】鲜,明也。又【释名】鲜,好也。【玉篇】善也。又国名。【後汉东夷传】昔箕子避地朝鲜。又【鲜□传】鲜□者,依鲜□山,故因号焉。又山水名。【水经注】北鲜之山,鲜水出焉。又姓。【後蜀录李寿司空】鲜思明。又鲜于,复姓。【风俗通】武王封箕子於朝鲜,其子食采於朝鲜,因氏焉。又【广韵】【集韵】□息浅切,音獮。【易系辞】故君子之道鲜矣。【释文】尽也。又【书无逸】惠鲜鳏寡。【传】又加惠鲜乏鳏寡之人。【疏】鲜,少乏也。【诗郑风】终鲜兄弟。【笺】鲜,寡也。【礼中庸】民鲜能久矣。【注】鲜,罕也。又少也。亦善也。【诗邶风】籧篨不鲜。【笺】鲜,善也。【朱传】少也。又【尔雅释山】小山别大山,鲜。【疏】李巡云:大山少,故曰鲜。【诗大雅】度其鲜原。【传】大山曰鲜。【朱传】鲜,善也。又【正韵】与献同。【礼月令】天子乃鲜羔开冰。【注】鲜当为献,声之误也。又与犀同。【前汉匈奴传】黄金犀毗一。【注】师古曰:犀毗,带钩也。亦曰鲜□,亦谓师氏,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又【集韵】私箭切,獮去声。姓也。
【巳集下】【犬字部】 【广韵】之戍切【集韵】朱戍切,□音注。【说文】黄犬黑头也。从犬,主声。读若注。
鳜 【亥集中】【鱼字部】 鳜 【唐韵】居卫切【集韵】姑卫切,□音刿。【说文】鱼名。【玉篇】鱼大口细鳞斑彩。【尔雅释鱼】鱊鮬鳜鯞。【注】小鱼也。详鮬字注。【本草】鳜然背有黑点。昔仙人刘凭尝食石桂鱼,今此鱼犹有桂名,恐是此也。生江溪闲。【正字通】鱼扁形阔腹,大口细鳞,皮厚肉紧,味如豚。一名水豚,又名鳜豚。焦氏《笔乘》谓鳜名鮰鱼,误。盖因乡语谓鳜为计,故以鳜本音桂,与鮠近也。又【广韵】【集韵】□居月切,音厥。又【集韵】於月切,音哕。又居逵切,音龟。义□同。【本草】鳜鱼背有黑点。
鳟 【亥集中】【鱼字部】 鳟 【广韵】才本切【集韵】【韵会】粗本切,□蹲上声。【说文】赤目鱼也。【尔雅释鱼】鮅鳟。【注】似鯶子赤眼。【疏】鮅,一名鳟。【陆玑草木虫鱼疏】鳟似鯶鱼,而鳞细於鯶,赤眼。【诗豳风】九罭之鱼,鳟鲂。【传】大鱼也。又【五音集韵】士晚切,音撰。又柱兖切,音篆。义□同。又【广韵】【集韵】【韵会】□徂闷切,音鐏。鱼名。又鱼入泥。又【五音集韵】士恋切,音馔。义同。
鰆 【亥集中】【鱼字部】 鰆 【集韵】枢伦切,音春。海鱼名。
鰋 【亥集中】【鱼字部】 鰋 【广韵】【韵会】【正韵】於幰切【集韵】隐幰切,□音偃。【尔雅释鱼】鰋。【注】今鰋额白鱼。【诗小雅】鱼丽于罶,鰋鲤。【正字通】一说鰋身圆白额,性好偃,腹平著地,故名。○按《说文》本作□。鮀也,鮀鲇也。《诗小雅》毛传:鰋,鲇也。《六书故》曰:《尔雅》鲤鱣鰋鲇鲨鮀,各举六物。读者以鱣释鲤,鲇释鰋,鮀释鲨。毛氏、《说文》皆蹈此误,□以鰋为鲇。《说文》又幷以鮀为鲇。尤非。
【卯集中】【户字部】 【集韵】户,古作。注详部首。又【广韵】苦减切,音□。小户也。
鳏 【亥集中】【鱼字部】 鳏 〔古文〕□【唐韵】古顽切【集韵】【韵会】姑顽切【正韵】姑还切,□音关。【说文】鱼也。【诗齐风】其鱼鲂鳏。【传】大鱼也。【孔丛子抗志篇】卫人钓於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子思问曰:如何得之。对曰:吾垂一鲂之饵,鳏过而不视,更以豚之半,则吞矣。又【书尧典】有鳏在下曰虞舜。【传】无妻曰鳏。【礼王制】老而无妻曰鳏。【释名】鳏,昆也。昆,明也。愁悒不寐,目恒鳏鳏然也。故其字从鱼,鱼目恒不闭者也。【白虎通】鳏之言鳏鳏无所亲,则寡者少也。又【集韵】公浑切,音昆。与鲲同。【尔雅释鱼疏】鳏,鱼子。鳏鲲字异,盖古字通用也。又与瘝同。【尔雅释诂】鳏,病也。【郑樵注】鳏,卽瘝也。又【广韵】【集韵】□古幻切,音惯。视貌。或作□。又叶眞韵。【楚辞天问】舜闵在家,父何以鳏。尧不姚合,二女何亲。
鰮 【亥集中】【鱼字部】 鰮 【闽书】似马鲛而小。音未详。
鳗 【亥集中】【鱼字部】 鳗 【唐韵】母官切【集韵】【韵会】谟官切,□音瞒。【说文】鱼也。【广韵】鳗鯠,鱼也。【本草】鳗鲡似鳝而腹大。 又【通雅】桂林有石鳗,出洞穴,性凉。 又【广韵】【集韵】□无贩切,音万。义同。
鹂 【亥集中】【鸟字部】 鹂 【广韵】吕支切【集韵】邻知切【韵会】离知切,□音离。黄鹂,仓庚也。一名黄莺。郭璞云:其色黧黑而黄,因名之。陆玑云:黄鹂留,关西谓之鹂黄。俗呼黄离留,或谓之黄栗留。齐人谓之搏黍,常以葚熟时来桑闲。里语曰:黄栗留,看我麦,桑葚熟。亦应节趋时之鸟。又【集韵】邻题切【韵会】怜题切【正韵】邻溪切,□音黎。义同。互详鶊鵹二字注。
魕 【亥集上】【鬼字部】 魕 【广韵】【集韵】□渠希切,音祈。【说文】鬼俗也。淮南传曰:吴人鬼,越人魕。【类篇】南方之鬼曰□。 又【集韵】居希切,音几。又举岂切,几上声。义□同。 【集韵】本作□。【玉篇】亦作禨。
【寅集下】【弓字部】 【广韵】【集韵】□殂感切,蚕上声。【玉篇】弓强。【广韵】弓弦。【类篇】弓张弦也。 又【集韵】祖含切,音簪。义同。
【卯集中】【手字部】 【字汇】音铳。跳也。【正字通】俗字。〇按玉篇,集韵诸书俱不载。
【卯集上】【心字部】 【玉篇】古的切,音激。疾也。
【巳集下】【犬字部】 【广韵】以诸切【集韵】羊诸切,□音余。【玉篇】叹声。 又猪儿声。 又【广韵】兽名。 又【集韵】一曰猗,犬子也。
鲨 【亥集中】【鱼字部】 鲨 【广韵】所加切【集韵】【韵会】师加切,□音沙。与魦同。【尔雅释鱼】鲨鮀。【注】今吹沙小鱼。【疏】鲨,一名鮀。陆玑云:鱼狭而小,尝张口吹沙。【通雅】鲨,吹沙小鱼,黄皮黑斑,正月先至,身前半阔而扁,後方而狭,陆氏以为狭小,非也。【诗小雅】鱼丽于罶,鱨鲨。又海鲨。【正字通】靑目赤颊,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肥美。六书故曰:海中所产,以其皮如沙得名,哆口无鳞,胎生,大者伐之盈舟。又【集韵】所嫁切,沙去声。义同。又叶山宜切,音师。【徐干齐都赋】罛鱣鮷,网鲤鲨,拾□珠,籍蛟蠵。
鯻 【亥集中】【鱼字部】 鯻 【集韵】同。
鰇 【亥集中】【鱼字部】 鰇 【广韵】耳由切【集韵】而由切,□音柔。鱼名。【正字通】本作柔。似乌鰂,无骨,生海中,越人重之。
【未集上】【竹字部】 【集韵】普木切,音朴。小击也。 或作扑。亦作扑。
鸬 【亥集中】【鸟字部】 鸬 【唐韵】洛乎切【集韵】龙都切,□音卢。【说文】□鹚也。【杨孚异物志】鸬鹚不生卵,旣胎又吐生,多者七八,少者五六,相连而生。详鹚字注。又【集韵】凌如切,音胪。【尔雅释鸟】鸬诸雉。【郭注】未详。
鳅 【亥集中】【鱼字部】 鳅 【唐韵】七由切【集韵】【韵会】雌由切【正韵】此由切,□音秋。【说文】鰼也。【广韵】鱼名。二月有之。【正字通】鳅生下田浅淖中。似鳝短,首锐色黄黑,有漦濡滑难握,穴泥中与他鱼牝牡。【尔雅释鱼】鰼,鳅。【注】今泥鳅。【疏】穴於泥中。【庄子齐物论】鳅然乎哉。【音义】鳅,鱼名。【荀子富国篇】鼋鼍鱼□鳅鱣,以时别一而成群。【集韵】或作鳅。又海鳅。【水经】海鳅鱼,长数千里,穴居海底,入穴则海水为潮,出穴则潮退。又船名。【宋史虞允文传】官军以海鳅船冲敌军。又人名。【左传襄十年】史鳅。【注】史鱼。又【广韵】自秋切【集韵】字秋切,□音酋。义同。又与同。【庄子秋水篇】鳅我亦胜我。【音义】鳅,藉也。亦作。【荀子强国篇】大燕鳅吾後。【注】鳅,踧也。如蹴沓於後也。
鰧 【亥集中】【鱼字部】 鰧 【广韵】【集韵】□徒登切,音腾。鱼名。苍身赤尾。【山海经】合水多鰧鱼。状如鳜,居逵。【类篇】或作□。又【广韵】【集韵】□直稔切,音朕。鱼似鰕赤文。
鰴 【亥集中】【鱼字部】 鰴 【集韵】吁韦切,音辉。【尔雅释鱼】鱼有力者鰴。【注】强大多力也。【类篇】或作□。
鱃 【亥集中】【鱼字部】 鱃 【集韵】雌由切,音秋。【博雅】鲤也。【山海经】苍体之水多鱃鱼,其状如鲤而大首。【注】今虾鳅字。亦作鱃。秋音。【本草拾遗】鱃鱼,卽鳙鱼。
魙 【亥集上】【鬼字部】 魙 【玉篇】侧减切,音蔪。【篇海】鬼名。 又辟邪也。符尾也。山尸奉敕魙者,卽此也。
【备考】【巳集】【火字部】 【搜眞玉镜】同无。
魱 【亥集中】【鱼字部】 魱 【广韵】戸吴切【集韵】洪孤切,□音胡。【尔雅释鱼】鯦当魱。【注】海鱼也。似鳊而大鳞,肥美多鲠,今江东呼其最大长三尺者为当魱。【类篇】一曰出有时,吴人以为珍,卽今□鱼。又【集韵】胡故切,音互。与鱯同。详鱯字注。
【午集上】【瓦字部】 【唐韵】徒礼切【集韵】待礼切,□音第。【玉篇】小盆也。【广韵】小瓮。【博雅】,甂也。【扬子方言】甂,□魏宋楚之闲谓之。【注】今河北人呼小盆为子。 又【集韵】田黎切,音题。义同。或作□。
【午集下】【禾字部】 【广韵】所臻切【集韵】疏臻切,□音莘。谷名。 又【扬子方言】杠,东齐海岱之闲谓之。杠,床前横也。 又【集韵】作木切,音镞。草木丛生也。
【午集中】【疒字部】 【集韵】【类篇】□两举切,音吕。疮病。 又久病。
【补遗】【丑集】【女字部】 【五音篇海】力贡切,女字。
鲟 【亥集中】【鱼字部】 鲟 【本草】鲟鱼出江中,背如龙,长一二丈。【注】音寻。
鲲 【亥集中】【鱼字部】 鲲 【广韵】古浑切【集韵】【韵会】【正韵】公浑切,□音昆。【尔雅释鱼】鲲,鱼子。【注】凡鱼之子名鲲。【鲁语】鱼禁鲲鲕。【类篇】或作□鳏。又【玉篇】大鱼。【列子汤问篇】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陆德明音义】崔撰云:鲲当为鲸。又【集韵】胡昆切,音浑。义同。考证:〔【列子殷汤篇】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 谨照原书改汤问篇。
鯘 【亥集中】【鱼字部】 鯘 【集韵】【韵会】□弩罪切,音馁。鱼败也。【博雅】败也。又臭也。【类篇】或作馁。
鰀 【亥集中】【鱼字部】 鰀 【集韵】同鲩。
鰖 【亥集中】【鱼字部】 鰖 【正字通】同。
魧 【亥集中】【鱼字部】 魧 【唐韵】古郞切【集韵】居郞切,□音冈。【说文】大贝也。【尔雅释鱼】贝大者魧。【注】书大传曰:大贝如车渠。车渠谓车辋,魧属。又【说文】一曰鱼膏。又【集韵】【韵会】下朗切【正韵】下党切,□音沆。义同。又【广韵】胡郞切【集韵】寒刚切,□音航。鱼名。【博雅】魧,魠也。
魻 【亥集中】【鱼字部】 魻 【集韵】辖甲切,音狎。鱼名。又【集韵】迄甲切,音呷。魻鲽,鳞次众多貌。【潘岳笙赋】魻鲽参差。【注】魻鲽,装饰重叠貌。
鮅 【亥集中】【鱼字部】 鮅 【唐韵】毗必切【集韵】薄必切,□音邲。【说文】鱼名。【尔雅释鱼】鮅鳟。【注】似鯶子赤眼。【疏】鮅,一名鳟。详鳟字注。又【本草】石鮅鱼,出南海方山中,长一寸,背裹腹下赤。又【广韵】毕吉切【集韵】壁吉切,□音必。义同。或作□。
鲐 【亥集中】【鱼字部】 鲐 【广韵】土来切【集韵】【韵会】汤来切,□音台。【说文】海鱼名。【正字通】河豚别名。【史记货殖传】鲐鮆千斤。【注】师古曰:鲐,海鱼也。【左思吴都赋】□鲔鯸鲐。【注】鯸鲐鱼,状如科斗,大者尺余,腹下白,背上靑黑有黄文。又【尔雅释诂】鲐背。【疏】老人皮肤消瘠,背若鲐鱼也。【扬子方言】鲐,老也。秦晋之郊,陈兖之会,曰耇鲐。【注】言背皮如鲐鱼。【释名】九十曰鲐背,背有鲐文也。又通作台。【诗大雅】黄耇台背。【笺】台之言鲐也。又【集韵】【正韵】□堂来切,音台。又【集韵】盈之切,音怡。义□同。
鮣 【亥集中】【鱼字部】 鮣 【广韵】於刃切【集韵】伊刃切,□音印。鱼名,身上如印。【类篇】鮣鳞,鱼名。如篆,一曰首象印。【左思吴都赋】鮣龟鱕。【注】鮣鱼长三尺,无鳞,身中正,四方如印。扶南俗云:诸大鱼欲死者,鮣鱼皆先封之。
【丑集下】【女字部】 【广韵】余制切【集韵】以制切,□音曳。妇人病胎。 又【集韵】征例切,音制。义同。
□ 【未集中】【缶字部】 □ 【类篇】□,亦书作□。详□字注。
□ 【午集下】【穴字部】 □ 【海篇】音溜。窖也。
【午集上】【玉字部】 【集韵】通都切,音瑹。美玉。或作瑹。 又同都切,音徒。义同。
鲰 【亥集中】【鱼字部】 鲰 【唐韵】子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将侯切,□音陬。【说文】白鱼也。【类篇】一曰小鱼。【史记货殖传】鲰千石。【注】正义曰:谓杂小鱼也。徐云:膊鱼也。又【集韵】士九切,音□。义同。又【广韵】【集韵】□在垢切,音棷。义同。又【史记项羽纪】鲰生说我。【注】鲰,士垢反。服虔曰:小人貌也。瓒曰:《楚汉春秋》:鲰,姓也。又【广韵】徂钩切【集韵】徂侯切,□音。又【集韵】此苟切,音趣。又【广韵】七逾切【集韵】逡须切,□音趋。又【正韵】七演切,音浅。义□同。
鲱 【亥集中】【鱼字部】 鲱 【广韵】方味切【集韵】方未切,□音沸。【玉篇】鱼子也。又【类篇】一曰海鱼名。又【集韵】匪微切,音飞。与□同。详□字注。
鲻 【亥集中】【鱼字部】 鲻 【广韵】侧持切【集韵】庄持切,□音灾。鱼名。【本草】鲻鱼,似鲤,身圆头扁,骨软,生江海浅水中。【左思吴都赋】鲛鲻琵琶。【注】鲻鱼如鲵,长七尺,吴会稽临海皆有之。
鳏 【亥集中】【鱼字部】 鳏 〔古文〕□【唐韵】古顽切【集韵】【韵会】姑顽切【正韵】姑还切,□音关。【说文】鱼也。【诗齐风】其鱼鲂鳏。【传】大鱼也。【孔丛子抗志篇】卫人钓於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子思问曰:如何得之。对曰:吾垂一鲂之饵,鳏过而不视,更以豚之半,则吞矣。又【书尧典】有鳏在下曰虞舜。【传】无妻曰鳏。【礼王制】老而无妻曰鳏。【释名】鳏,昆也。昆,明也。愁悒不寐,目恒鳏鳏然也。故其字从鱼,鱼目恒不闭者也。【白虎通】鳏之言鳏鳏无所亲,则寡者少也。又【集韵】公浑切,音昆。与鲲同。【尔雅释鱼疏】鳏,鱼子。鳏鲲字异,盖古字通用也。又与瘝同。【尔雅释诂】鳏,病也。【郑樵注】鳏,卽瘝也。又【广韵】【集韵】□古幻切,音惯。视貌。或作□。又叶眞韵。【楚辞天问】舜闵在家,父何以鳏。尧不姚合,二女何亲。
鳢 【亥集中】【鱼字部】 鳢 【唐韵】卢启切【集韵】【韵会】里第切,□音礼。【说文】鱯也。【尔雅释鱼】鳢。【注】鮦也。【诗小雅】鱼丽于罶,鲂鳢。【正字通】今乌鱼。又与蠡同。【本草】蠡鱼。一名鮦鱼,生九江。【注】蠡今皆作鳢字。
【午集上】【瓦字部】 【唐韵】郞击切【集韵】郞狄切,□音历。瓦器。或作。
鯕 【亥集中】【鱼字部】 鯕 【广韵】【集韵】□渠之切,音其。【说文】鱼名。【玉篇】□鯕。【广韵】鳊鱼也。【类篇】亦作□。
鲴 【亥集中】【鱼字部】 鲴 【广韵】【集韵】□古暮切,音顾。鱼肚中肠。【类篇】杭越之闲谓鱼胃为鲴。又【正字通】黄鲴,状似白鱼,长不近尺,阔不逾寸,扁身细鳞,肠腹多脂,南人讹名黄姑,北人讹名黄骨鱼。
鲱 【亥集中】【鱼字部】 鲱 【广韵】方味切【集韵】方未切,□音沸。【玉篇】鱼子也。又【类篇】一曰海鱼名。又【集韵】匪微切,音飞。与□同。详□字注。
【巳集下】【犬字部】 【广韵】之戍切【集韵】朱戍切,□音注。【玉篇】乡名。【广韵】在河南。 又【玉篇】亭名。
鰄 【亥集中】【鱼字部】 鰄 【广韵】【集韵】□於非切,音威。鱼名。
【辰集上】【日字部】 【集韵】他刀切,音绦。或从支。日色也。
鰅 【亥集中】【鱼字部】 鰅 【唐韵】【集韵】【韵会】□鱼容切,音顒。【说文】鱼名。皮有文,出乐浪,东暆。神爵四年初捕收输考工。周成王时,扬州献鰅。博雅:也。【玉篇】鰅鱼也。【前汉司马相如传】鰅鰫鰬魠。【注】郭璞曰:鰅鱼有文彩。又【楚辞大招】鰅鳙短狐。【注】鰅鳙,短狐类。【补注】状如犁牛。又【广韵】遇俱切【集韵】元俱切,□音虞。义同。
【备考】【午集】【玉字部】 【篇海类编】同玫。
鳺 【亥集中】【鸟字部】 鳺 【广韵】甫无切【集韵】风无切,□音肤。【玉篇】鳺鸠也。【尔雅释鸟】隹其鳺鴀。【郭注】今鸠。一作夫。【诗小雅】翩翩者鵻。【传】鵻,夫不也。【笺】夫不,鸟之悫谨者。一作□。又【集韵】冯无切,音扶。义同。又均窥切,音规。子□,鸟名。
鴃 【亥集中】【鸟字部】 鴃 【集韵】扃阒切【正韵】古阒切,□音狊。与鵙同。【孟子】南蛮鴃舌之人。【赵注】鴃,博劳鸟也。
鵁 【亥集中】【鸟字部】 鵁 【唐韵】古肴切【集韵】【正韵】居肴切,□音交。【说文】鵁鶄也。【尔雅释鸟】鳽,鵁靑。【郭注】似凫。脚高,毛冠。【郉疏】鵁鶄一名鳽。【博物志】鵁鶄,巢於高树,生子穴中,衔其母翼,飞下飮食。【师旷禽经】鵁鶄,睛交而孕。又曰旋目其名鷃,方目其名鴋。【司马相如上林赋】鵁鶄目。【正字通】鵁鶄,似凫。脚高,觜丹,顶有红毛如冠。又鵁鸬。【尔雅释鸟】鴢头鵁。【郭注】似凫。江东谓之鱼鵁。【释文】许交切,音骹。【郉疏】一名头鵁。【司马相如上林赋】□鴜鵁鸬。【注】鱼鵁也。又【山海经】蔓联山有鸟,群居而朋飞,其毛如雌雉,名曰鵁。又【集韵】虚交切,音虓。义同。
鵃 【亥集中】【鸟字部】 鵃 【唐韵】【集韵】□张流切,音輈。【说文】鵃,鹘鵃也。似山鹊而小。一名鶌鸠。【尔雅释鸟】鶌鸠,鹘鵃。【本草】其鸣云:钩輈格磔,自呼也。又【玉篇】止遥切【集韵】之遥切,□音昭。又【广韵】【集韵】□陟交切,音啁。义□同。又【玉篇】丁交切【集韵】丁聊切,□音雕。义同。又【集韵】丁了切,音鸟。鵃,船长貌。字原刻从了从鸟。考证:〔【尔雅释鸟】鶌鸠,鹘鸠。〕 谨照原文鹘鸠改鹘鵃。
鵄 【亥集中】【鸟字部】 鵄 【集韵】同鸱。【史记条枝有大鸟注】鵄,鹰声,蹄骆,色苍,举头八九尺。
鵛 【亥集中】【鸟字部】 鵛 【广韵】古灵切【集韵】坚灵切,□音经。鸟名。【尔雅释鸟】舆颈鷋。【郭注】未详。【广雅】鵛雀,怪鸟。
鹅 【亥集中】【鸟字部】 鹅 〔古文〕【唐韵】五何切【集韵】【韵会】【正韵】牛何切,□音峨。【说文】鴚鹅也。长脰善鸣,峨首似傲,故曰鹅。【埤雅】鹅颈如瘤,今鹅江东呼鴚。李时珍曰:鹅绿眼黄喙红掌,善□,夜鸣应更。禽经曰:脚近臎者能步,鹅骛是也。鹅见异类差翅鸣,一名家雁。一名舒雁。一名鵱鷜。又【尔雅释鸟】舒雁,鹅。【李巡曰】野曰雁,家曰鹅。【本草注】又有野鹅,大於雁,似人家苍鹅,谓之鴐鹅。又【禽经】鹅鸣则蜮沉,养之围林,则蛇远去。又【岭南异物志】蛮人聚鹅腹毳毛为衣被。又【洞冥记】日出衔翅而舞,名喜白鹅。又阵名。【左传昭二十一年】郑翩愿为鹳,其御愿为鹅。又人名。荣驾鹅,鲁大夫成伯。又草名。黑鹅。【管子地员篇】其种陵稻黑鹅马夫。又鹅抱,亦草名。见【本草】。
鱣 【亥集中】【鱼字部】 鱣 【唐韵】【集韵】【韵会】□张连切,音邅。【说文】鲤类也。【尔雅释鱼】鱣。【注】大鱼。似鱏而短鼻,口在颔下,体有邪行甲,无鳞,肉黄,大者长二三丈,江东呼为黄鱼。【陆玑草木虫鱼疏】鱣出江海,三月中从河下头来上,形似龙,锐头,口在颔下,背上腹下皆有甲。今於盟津东石碛上钩取之,大者千余斤,可蒸为□。又可为鮓。鱼子可为酱。【诗卫风】鱣鲔发发。【前汉贾谊传】横江湖之鱣鲸。【注】师古曰:鱣,亦作鱏。又【史记建元以来年表】城阳顷王子封鱣。【注】索隐曰:县名。又【集韵】唐干切,音坛。义同。又【集韵】【正韵】□上演切,音善。同鳝。【後汉杨震传】有冠雀衔三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注】续汉书,谢承书鱣皆作鳝。然则鱣鳝古字通也。【颜氏家训】後汉书云:鹳雀衔三鳝鱼,多假借为鱣鲔之鱣。俗之学士因谓之鱣鱼。按魏武四时食制,鱣鱼大如五斗奁,长一丈。郭璞注尔雅,鱣长二三丈,安有鹳雀能胜一者,况三头乎。鱣又纯灰色,无文章也。鳝鱼,长者不过三尺,大者不过三指,黄地黑文,故都讲云:蛇鱣,卿大夫服之象也。续汉书及搜神记亦说此事,皆作鳝字。孙卿云:鱼鳖鳅鱣,及韩非说苑,皆曰鱣似蛇,□作鱣字。假鱣字为鳝字,其来久矣。
鳢 【亥集中】【鱼字部】 鳢 【唐韵】卢启切【集韵】【韵会】里第切,□音礼。【说文】鱯也。【尔雅释鱼】鳢。【注】鮦也。【诗小雅】鱼丽于罶,鲂鳢。【正字通】今乌鱼。又与蠡同。【本草】蠡鱼。一名鮦鱼,生九江。【注】蠡今皆作鳢字。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博旁切【集韵】逋旁切,□谤平声。捍也,卫也。又□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历各切,音洛。篱□也。 又笼也。【扬子方言】杯□,陈楚宋卫之闲,自关而西谓之杯□。【注】盛杯器笼也。
鲡 【亥集中】【鱼字部】 鲡 【唐韵】郞奚切【集韵】怜题切,□音黎。与□同。【说文】鱼名。【玉篇】鱼似蛇,无鳞甲,其气辟蠹鱼也。又【广韵】卢启切【集韵】里弟切,□音礼。与鳢同。【博雅】小鮦也。【尔雅释鱼注】靑州呼小鲡为鮵。【疏】鮵与鳢,音义□同。又【集韵】邻知切,音离。义同。
鲢 【亥集中】【鱼字部】 鲢 【唐韵】力延切【集韵】陵延切,□音连。【说文】鱼名。【博雅】鱮也。【陆玑草木虫鱼疏】鱮,徐州人谓之鲢。【郭璞江赋】鲮鲤鳐鲢。又【正字通】鰫鱼似鲢。俗呼黑鲢。
【卯集上】【心字部】 【五音集韵】子列切,音节。心有度也。一曰烛余也。
【午集中】【皿字部】 【广韵】五下切【集韵】语下切,□音雅。酒器。【扬子方言】杯也。秦晋之郊谓之。 通作雅。【字汇补】讹作□,非。
【巳集上】【水字部】 【字汇补】与澔同。或书作。
【午集下】【立字部】 【集韵】询趋切,音须。待也。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历各切,音洛。娱也。本作乐。或从心。
鸩 【亥集中】【鸟字部】 鸩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禁切,音沈。【说文】毒鸟也。【玉篇】毒鸟食蛇,其羽画酒,飮之卽死。【广雅】鸩鸟。其雄谓之运日,其雌谓之阴谐。【广志】鸩形似鹰,大如鹗,毛黑,喙长,食蛇及橡实。【晋语】置鸩於酒。【屈原离骚】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予以不好。又鸩有同名殊类者。【山海经】瑶碧之山有鸟,状如雉,恒食蜚,名曰鸩。又通作酖。【左传闵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怀也。【注】酖与鸩通。又【集韵】徒南切,音覃。义同。又丁绀切,音馾。鸟名。或作□□。
鴠 【亥集中】【鸟字部】 鴠 【广韵】【集韵】【韵会】得案切【正韵】得烂切,□音旦。旦,鸟也。【增韵】旦,求旦之鸟,似鸡,昼夜常鸣。【扬子方言】周魏齐宋之闲谓之独春,自关而东谓之城旦,秦陇之内谓之鶡鴠。【礼月令】仲冬,鶡旦不鸣。又【集韵】党旱切,音亶。义同。○按鶡鴠,因求旦之声得名,本作盍旦。《礼坊记》引《诗》相彼盍旦,尙犹患之。或作曷旦。《月令》作鶡旦,《广志》作侃旦,《方言》作鶡鴠,别作鳱鴠、鴠、渴旦。
鸭 【亥集中】【鸟字部】 鸭 〔古文〕鹌□【唐韵】乌甲切【集韵】【韵会】乙甲切,□音押。【玉篇】小鸟也。【尔雅释鸟】舒凫,骛。【注】凫也。【禽经】鸭鸣呷呷,其鸣自呼,凫能高飞,而鸭舒缓不能飞,故曰舒凫。【广雅】一名□匹,亦作鴄。又水名,鸭渌。【唐书地理志】马訾水出白山,色若鸭头,号鸭渌水,今鸭渌江也。又叶乙颊切,音谒。【苏轼画雁诗】徐行意自得,俯仰若有节。我衰寄江湖,我伴杂鹅鸭。又叶於质切,音乙。【苏轼岐亭诗】知我犯寒来,呼酒意颇急。拊掌动邻里,遶村捉鹅鸭。【说文】从鸟甲声。【玉篇】亦作□,别作□。
【午集上】【瓦字部】 【集韵】悉合切,音趿。器破。
鱕 【亥集中】【鱼字部】 鱕 【广韵】甫烦切【集韵】方烦切,□音蕃。【玉篇】鱼名。【南越志】鱕鱼,鼻有横骨如鐇,海船逢之必断。【左思蜀都赋】鮣龟鱕。【注】鱕有横骨在鼻前,如斤斧形。东人谓斧斤之斤为鐇,故谓之鱕也。又【集韵】孚袁切,音番。又符袁切,音烦。义□同。
鱨 【亥集中】【鱼字部】 鱨 【广韵】市羊切【集韵】【韵会】辰羊切,□音常。【说文】扬也。【玉篇】黄鱨鱼。【诗小雅】鱼丽于罶,鱨鲨。【传】鱨,扬也。【疏】鱨扬者,鱼有二名,释鱼无文。陆玑疏云:鱨,一名黄颊鱼是也。似燕头,角身,形厚而长大,颊骨正黄,鱼之大而有力解飞者。徐州人谓之扬。黄颊,通语也。
鱲 【亥集中】【鱼字部】 鱲 【广韵】良涉切【集韵】力涉切,□音猎。【类篇】鱼名。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方孔切,音□。缚也。○按卽绑字。皆俗字也。
鱼 【亥集中】【鱼字部】 鱼 〔古文〕□【唐韵】语居切【集韵】【韵会】【正韵】牛居切,□御平声。【说文】本作□,水虫也。象形,与燕尾相似。【注】徐锴曰:下火象尾而已,非水火之火。【韵会】隶省作鱼。【易中孚】豚鱼吉。【注】鱼者,虫之隐者也。【仪礼有司彻】鱼□。【注】鱼无足翼。【史记周本纪】白鱼跃入王舟中。【注】马融曰:鱼者介鳞之物,兵象也。又蠹鱼,亦名衣鱼,本草生,久藏衣帛及书纸中。又【诗小雅】象弭鱼服。【传】鱼服,鱼皮。【陆玑疏】鱼服,鱼兽之皮也。似猪,东海有之。一名鱼狸,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纯靑,今以为弓鞬步叉者也。又【唐书车服志】初罢龟袋,复给以鱼。【辽史兴宗记】试进士於廷,赐冯立等绯衣银鱼。【金史舆服志】亲王佩玉鱼,一品至四品佩金鱼,以下佩银鱼。又【左传闵二年】归夫人鱼轩。【注】以鱼皮为饰。又马名。【尔雅释畜】二目白,鱼。【注】似鱼目也。【诗鲁颂】有驔有鱼。又地名。【左传僖二年】齐寺人貂漏师于多鱼。又【文十六年】惟裨倏鱼,人实逐之。【注】鱼,鱼复县,今巴东永安县。又【晋语】夷鼓,彤鱼氏之甥也。【注】彤鱼,国名。又姓。【左传成十五年】鱼石为左师。【史记秦本纪】秦之先为嬴姓,其後分封,以国为姓,有修鱼氏。又与吾同。【列子黄帝篇】姬,鱼语女。【注】姬读居,鱼读吾。又叶鱼羁切,音宜。【徐干七喩】大宛之牺,三江之鱼。云鶬水鹄,禽蹯豹胎。胎音怡。又叶语鸠切,音牛。【庾阐诗】炼形去人俗,飘忽乘云游。暂憩扶桑阴,忽见东岳鱼。考证:〔今以为弓鞬步又者也。〕 谨照陆玑疏原文步又改步叉。
【巳集下】【犬字部】 【广韵】【集韵】【类篇】□充山切,平声。【玉篇】噬也。【集韵】犬噬也。 又【五音集韵】於权切,音僤。义同。
鹅 【亥集中】【鸟字部】 鹅 〔古文〕【唐韵】五何切【集韵】【韵会】【正韵】牛何切,□音峨。【说文】鴚鹅也。长脰善鸣,峨首似傲,故曰鹅。【埤雅】鹅颈如瘤,今鹅江东呼鴚。李时珍曰:鹅绿眼黄喙红掌,善□,夜鸣应更。禽经曰:脚近臎者能步,鹅骛是也。鹅见异类差翅鸣,一名家雁。一名舒雁。一名鵱鷜。又【尔雅释鸟】舒雁,鹅。【李巡曰】野曰雁,家曰鹅。【本草注】又有野鹅,大於雁,似人家苍鹅,谓之鴐鹅。又【禽经】鹅鸣则蜮沉,养之围林,则蛇远去。又【岭南异物志】蛮人聚鹅腹毳毛为衣被。又【洞冥记】日出衔翅而舞,名喜白鹅。又阵名。【左传昭二十一年】郑翩愿为鹳,其御愿为鹅。又人名。荣驾鹅,鲁大夫成伯。又草名。黑鹅。【管子地员篇】其种陵稻黑鹅马夫。又鹅抱,亦草名。见【本草】。
鳔 【亥集中】【鱼字部】 鳔 【广韵】符少切【集韵】婢小切,□音摽。鱼鳔。可作胶。【类篇】鱼胞也。又【本草】鱁鮧鱼。一名鳔。
【午集下】【禾字部】 【玉篇】【集韵】□安很切,恩上声。草名。
【未集上】【竹字部】 【集韵】讫岳切,音角。【篇海】竹榱也。 又【集韵】乙角切。【篇海】於角切,□音渥。竹名。
【未集上】【竹字部】 【广韵】徒盍切【集韵】敌盍切【韵会】敌合切,□音蹋。窻也。【集韵】客扉谓之。又窻明也。
鳖 【亥集中】【鱼字部】 鳖 【广韵】幷列切【集韵】必列切。□与鳖同。【干禄字书】鳖通鳖。【易说卦】离为鳖。【释文】鳖本又作鳖。【庄子秋水篇】东海之鳖。【音义】鳖亦作□。
【卯集上】【心字部】 【广韵】苦加切【集韵】丘加切,□音。□,伏态也。 又【广韵】五加切【集韵】牛加切,□音牙。义同。
鴖 【亥集中】【鸟字部】 鴖 【玉篇】音珉。鸟名。【山海经】符禺山鸟多鴖,似翠赤喙,可以御火。又【集韵】无分切,音文。鴖母,鸟名。
鸲 【亥集中】【鸟字部】 鸲 〔古文〕□□【唐韵】其俱切【集韵】权俱切,□音劬。【说文】鸲鹆。【尔雅翼】鸲鹆,似鵙而有帻,飞辄成群。字书谓之哵哵鸟。一名鸲□。一作鸜。【山海经注】鸜鹆,鸲鹆也。【正字通】又名八哥。幽明录云:五月五日,翦其舌端使圆,敎令学语,能人言。又鸲掇,虫名。【列子天瑞篇】蝴蝶胥也。化而为虫,生灶下,其状若脱,其名曰鸲掇。鸲掇千日,化而为鸟,其名为乾余骨。又【广韵】古侯切【集韵】居侯切,□音钩。【广韵】鸲鹆鸟。【集韵】鸺鶹也。又【集韵】居□切,音冓。鸟声,雉鸣也。
【午集上】【玉字部】 【玉篇】古文瑟字。注详九画。
【子集中】【人字部】 【集韵】同欠。 又【正韵】七四切,音刺。人名也。【荀子注】荆有飞,得宝剑於干越。【汉书注】作兹非。【吕览】作次非。或曰作飞。〇按《正字通》谓无次音,误。
【午集中】【疒字部】 【唐韵】【集韵】□呼来切,音咍。病也。
鸿 【亥集中】【鸟字部】 鸿 〔古文〕【唐韵】戸工切【集韵】【韵会】【正韵】胡公切,□音洪。【说文】鸿,鹄也。【玉篇】鸿,雁也。诗传云:大曰鸿,小曰雁。【陆玑疏】鸿羽毛光泽纯白,似鹤而大,长颈,肉美如鹰。又有小鸿如凫,色白,今人直谓之鸿。【易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又旗名。【礼曲礼】前有车骑,则载飞鸿。【郑注】鸿取飞有行列也。又通作洪,大也。【史记河渠书】禹抑鸿水。【楚辞天问】不任汨鸿,何以尙之。【注】鸿,大水也。又佣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为笋簴,小首而长,抟身而鸿,若是者谓之鳞属,以为笋。【注】鸿,佣也。又【周礼冬官考工记】矢人桡之,以视其鸿杀之称也。【疏】释云:鸿卽上文强是也。杀,卽上文弱是也。又地名。【左传昭二十一年】齐师宋师败吴师于鸿口。【注】梁国睢阳县东有鸿口亭。又鸿沟。【史记苏秦传】大王之地,南有鸿沟。【注】在荥阳。又虫名。蜚鸿。【史记周本纪】蜚鸿满野。【注】蠛蠓也。又姓。卫大夫鸿骝魋,见【左传】。鸿安丘,见【後汉书】。又人名。大鸿,尧臣名。梁鸿,汉人。又【广韵】【韵会】胡孔切【集韵】戸孔切,□音汞。与澒同。【扬雄羽猎赋】鸿絧緁猎。【师古注】鸿絧,直驰貌。又鸿蒙,元气也。【淮南子俶眞训】以鸿蒙为景柱。【注】东方之野日所出。又【集韵】【类篇】□虎孔切,音嗊。义同。又【集韵】胡贡切,音□。鸿洞,深远。一曰相连次貌。又【字汇】古送切,音贡。【淮南子精神训】澒蒙鸿洞。【注】鸿,读如子赣之赣。又叶胡光切,音黄。【吕氏春秋】彭祖以寿,三代以昌。五帝以昭,神农以鸿。考证:〔搏身而鸿。〕 谨照周礼原文搏身改抟身。〔【广韵】【韵会】胡孔切,【集韵】戸孔切,□音永。〕 谨照原文音永改音汞。〔【扬雄校猎赋】鸿絧緁猎。〕 谨照原文校猎赋改羽猎赋。〔【淮南子俶眞训】以鸿蒙为景。【注】鸿蒙,东方日所出地。〕 谨照原文为景下增柱字。鸿蒙东方日所出地改东方之野日所出。
鴽 【亥集中】【鸟字部】 鴽 【广韵】人诸切【集韵】【韵会】【正韵】人余切,□音如。鸽也。【尔雅释鸟】鴽,鴾母。【郭注】也。靑州人呼曰鴾母。【礼月令】田化为鴽。又【内则】鴽酿之蓼。【注】鴽不为羹,惟蒸煮切蓼。【仪礼公食大夫礼】以雉兔鹑鴽。【正字通】田化为鴽。鴽卽鹑也。十二支神,子水位,属,水午伏乃鹑火之次,岂可移易。盖三月大辰□,当出火,故田至建辰月化为鴽。八月辰伏,九月当纳火,而鴽於建酉月为者,辰巳伏也。子午阴阳之极,神交为变化如此,余可类推。
鴾 【亥集中】【鸟字部】 鴾 【广韵】莫浮切【集韵】迷浮切,□音谋。鴾母。注见上。
鵢 【亥集中】【鸟字部】 鵢 【海篇】申人切,音身。鸟名。
鳜 【亥集中】【鱼字部】 鳜 【唐韵】居卫切【集韵】姑卫切,□音刿。【说文】鱼名。【玉篇】鱼大口细鳞斑彩。【尔雅释鱼】鱊鮬鳜鯞。【注】小鱼也。详鮬字注。【本草】鳜然背有黑点。昔仙人刘凭尝食石桂鱼,今此鱼犹有桂名,恐是此也。生江溪闲。【正字通】鱼扁形阔腹,大口细鳞,皮厚肉紧,味如豚。一名水豚,又名鳜豚。焦氏《笔乘》谓鳜名鮰鱼,误。盖因乡语谓鳜为计,故以鳜本音桂,与鮠近也。又【广韵】【集韵】□居月切,音厥。又【集韵】於月切,音哕。又居逵切,音龟。义□同。【本草】鳜鱼背有黑点。
鲁 【亥集中】【鱼字部】 鲁 〔古文〕□【广韵】【正韵】郞古切【集韵】【韵会】笼五切,□音虏。【说文】钝词也。【论语】参也鲁。【何晏注】鲁,钝也。曾子性迟钝。又国名。【诗鲁颂谱】鲁者,少昊挚之墟也。【前汉地理志】周兴,以少昊之虚曲阜封周公子伯禽为鲁侯,以为周公主。【释名】鲁,鲁钝也。国多山水,民性朴鲁也。又姓。【广韵】伯禽之後,以国为姓,出扶风。又复姓有鲁步氏。又【集韵】旅,古作鲁。注详方部六画。
鸟 【亥集中】【鸟字部】 鸟 【唐韵】都了切【集韵】【韵会】丁了切,□音茑。【说文】长尾禽总名也。【正韵】常时曰鸟,胎卵曰禽。【尔雅释鸟】鸟之雌雄不可别者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书尧典】厥民析鸟兽孳尾。【周礼秋官翨氏】掌攻猛鸟。又【硩蔟氏】掌覆妖鸟之巢。【注】硩,摘也。摘其巢而去之。【正字通】二足而羽谓之禽。或曰鸟觜曰咮曰喙,爪曰距,尾曰翠,一作臎,一名尾罂。膍胵曰奥,咙曰亢曰员官,项畜食处曰嗉,翅曰翮曰翎,颈毛曰翁,脚短者多伏,脚长者多立,脚近翠者好步,脚近臆者好踯。【师旷禽经】羽虫三百六十,毛协四时,色合五方。又星名。朱鸟,南方七宿名。【书尧典】日中星鸟。又国名。【山海经】盐长之国有人鸟首,名曰鸟氏。又山名。鸟。【地志】在陇西郡首阳县西南,禹贡,终南惇物至于鸟。又【山海经】鸟危之山,鸟危之水出焉。又官名。【周礼夏官】射鸟氏掌射鸟。【左传昭十七年】少皡挚之立也,纪於鸟,为鸟师,而鸟名。又秦之先有鸟俗氏。【史记秦本纪】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索隐曰】以仲衍鸟身人言,故为鸟俗氏。又丹鸟,白鸟,俱虫名。【夏小正】丹鸟者,丹良也。白鸟者,蚊蚋也。又妙音鸟。【法华经偈颂】圣主天中王,迦陵频伽声。【注】迦陵频伽,妙音鸟也。鸟未出声时,卽发音微妙,一切天人声皆不及,惟佛音类之,故以取况。 又【正韵】尼了切,音袅。义同。又【集韵】【类篇】□与岛同。【书禹贡】岛夷皮服。【史记夏本纪】【前汉地理志】□作鸟夷。孔读鸟为岛。又【字汇补】子削切,音爵。【前汉地理志】武威郡鸾鸟县。【後汉段熲传】欲攻武威,熲复追击於鸾鸟。【注】鸟音爵。又叶都缕切,音女。【史记自序】穆公思义,悼殽之旅。以人为殉,诗歌黄鸟。又叶丁柳切,音近斗。【前汉叙传】沐浴尸乡,北面奉首。旅人慕殉,义过黄鸟。考证:〔【正韵】尼了切,音。〕 谨照原文音枭改音袅。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韵】董五切,音睹。【篇海】多也。 又【类篇】仉,梁公子名。 【字汇补】讹作□,非。
【卯集上】【心字部】 【唐韵】莫角切【集韵】墨角切,□音邈。与□同。【说文】美也。【曹操祭桥公墓文】国念明训,士思令谟。幽灵潜翳,哉缅矣。 从心貌声。本作。
鴗 【亥集中】【鸟字部】 鴗 【唐韵】【集韵】□力入切,音立。【尔雅释鸟】鴗,天狗。【郭注】小鸟也。靑似翠,喙红,项下白,食鱼。江东呼为水狗。亦名翠孥。【本草】名鱼师。【尔雅翼】谓之鱼狗。又名鱼虎。【正字通】又名翠碧鸟。与翡翠鸟别。陆龟蒙诗:红襟翠翰两参差,径拂烟华上细枝。春水渐生鱼易得,不辞风雨坐多时。崔德符《通羊驿》诗:翠裘锦帽初相识,鱼虎弯环掠岸飞。□指鴗言。
鴴 【亥集中】【鸟字部】 鴴 【玉篇】戸庚切,音衡。荒鸟也。又戸孟切,衡去声。义同。
□ 【未集中】【网字部】 □ 【玉篇】【篇韵】□古文军字。【集韵】作□。注详车部二画。
□ 【午集下】【立字部】 □ 【集韵】口骇切,音锴。桂林谓人短为矲雉。或作□□。
鹕 【亥集中】【鸟字部】 鹕 【玉篇】戸徒切【集韵】【韵会】洪孤切,□音胡。鹈鹕也。【庄子外物篇】鱼不畏网,而畏鹈鹕。【山海经】庐其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于涔水中,多□鹕,状如鸳鸯,人足,其鸣自詨。【注】今鹈鹕,足颇似人脚。
鴸 【亥集中】【鸟字部】 鴸 【广韵】章俱切【集韵】钟输切,□音朱。【玉篇】鸟似鸡。【广韵】鸟似鸱也。【山海经】柜山有鸟,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名鴸。【注】痹,鹑之者。又【广韵】陟输切【集韵】追输切,□音株。鸟名。
鵏 【亥集中】【鸟字部】 鵏 【广韵】博孤切【集韵】奔谟切,□音逋。鵏□,鸟名。【字汇】鵏,鹃也。一曰鵏谷。又【广韵】薄故切【集韵】蒲故切,□音捕。鵏,鸟。又【集韵】滂模切,音痡。鹅也。又蓬逋切,音蒲。鸟膺前也。
鵙 【亥集中】【鸟字部】 鵙 【韵会】扃阒切,音郹。卽伯劳鸟。一名伯鹩,一名伯赵,一名姑恶,一名苦吻鸟。【尔雅释鸟】鵙,伯劳也。【郭注】似鶷鶡而大。左传曰:伯赵氏。【禽经】伯劳似鸲鹆喙黑。【埤雅】鵙能制蛇,鵙鸣在上,蛇盘不动。又【尔雅释鸟】鹊鵙丑,其飞也□。【诗豳风】七月鸣鵙。【礼月令】仲夏之月,鵙始鸣。【易通卦验】云博劳,夏至应阴而鸣,冬至而止,故帝少皡以为司至之官。严粲云:五月伯劳始鸣,应一阴之气,至七月犹鸣,则三阴之□,寒将至,故七月闻阒之鸣,先时感事也。本作鶪。【曹植恶鸟论】鵙声嗅嗅,故以名之。感阴而动,残害之鸟也。互详鶪字注。【尔雅释鸟】鹊鵙丑,其飞也翪。
鵦 【亥集中】【鸟字部】 鵦 【玉篇】卢谷切,音禄。鸟杂毛色。
【午集上】【玉字部】 【集韵】仕谏切,音栈。玉名。
鱊 【亥集中】【鱼字部】 鱊 【广韵】余律切【集韵】允律切,□音聿。【尔雅释鱼】鱊鮬鳜鯞。【注】小鱼也。又【广韵】食聿切【集韵】食律切,□音术。又【广韵】【集韵】□古滑切,音劀。又【集韵】古穴切,音玦。义□同。
鱑 【亥集中】【鱼字部】 鱑 【广韵】【集韵】□胡光切,音黄。鱼名。或作鳇。
鱙 【亥集中】【鱼字部】 鱙 【路史】三鱙,美言闻於内,恶言闻於外。【杨愼外集】三苗,路史作三鱙。
鲈 【亥集中】【鱼字部】 鲈 【广韵】落胡切【集韵】【韵会】龙都切,□音卢。鱼名。【正字通】巨口细鳞似鳜,长数寸,有四腮,俗呼四腮鱼。以七八月出吴江,松江尤盛。天下之鲈皆两腮,惟松江四腮。【後汉左慈传】所少吴松江之鲈鱼耳。【注】神仙传云:松江出好鲈,鱼味异他处。【晋书张翰传】见秋风起,思松江蒪羹鲈鱠,命驾归。
鳄 【亥集中】【鱼字部】 鳄 【集韵】【正韵】□逆各切,音咢。本作□。亦作鳄。【唐书韩愈传】愈至潮,问民疾苦,皆曰:恶溪有鳄鱼,食民畜产且尽,民以是穷。数日愈自往视,令其属秦济以一羊一豕投溪水而祝之。是夕暴风震电起溪中,数日水尽涸,西徙六十里,自是潮无鳄鱼患。【秀水闲居录】鳄鱼之状,龙吻虎爪,蟹目鼍鳞,尾长数尺,末大如箕,芒刺成钩,仍自胶黏,多於水濵潜伏,人畜近,以尾击取,盖犹象之任鼻也。
【卯集下】【攴字部】 【广韵】巨金切【集韵】渠金切,□音琴。持也,或作鈙。 又【广韵】口含切【集韵】枯含切,□音龛。敧,不齐也。又【广韵】丘广切【集韵】丘凡切,□音奁义同。 又【广韵】丘酽切【集韵】去剑切,□音欠。厓下也。【类篇】厓闲也。 又【广韵】丘严切【集韵】口严切,□音厱。拈,或作。 又【集韵】其淹切,音箝。义同。
【卯集上】【心字部】 【五音集韵】力中切,音隆。意也。
鴘 【亥集中】【鸟字部】 鴘 【广韵】被免切【集韵】【韵会】披免切,□篇上声。【集韵】鹰隼二岁,色赤。【正字通】鴘,鸄鸟属。【酉阳杂俎】鸄色黄,一变为靑鴘,又一变为白鴘。详鸄字注。又【广韵】方免切【集韵】邦免切,□音辩。又【集韵】【类篇】□翻阮切,音。又【集韵】父远切,音。义□同。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同□。老弱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九勿切,音屈。【篇海】刷也。【博雅】□谓之刷。又【集韵】吉忽切,音骨。义同。
鴜 【亥集中】【鸟字部】 鴜 【唐韵】卽夷切【集韵】将支切,□音赀。【说文】□,鴜也。【玉篇】水鸟,似鱼虎,苍黑色。又【广韵】疾移切【集韵】才支切,□音疵。义同。
鴧 【亥集中】【鸟字部】 鴧 【集韵】戎用切,音□。鸇飞貌。○按《字汇》鴧从冗,与从穴者不同。《正字通》云:鴥字之讹。存考。
鸹 【亥集中】【鸟字部】 鸹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活切,音括。【玉篇】鶬,鸹也。【尔雅释鸟】鶬,麋鸹。【郭注】今呼鶬鸹。【班固西都赋】鶬鸹鳵鶂。【司马相如子虚赋】双鶬下。【注】鶬鸹也。又【广韵】古切,音刮。鶬鸹,鸟毛逆九尾。【韩诗外传】孔子渡江见之异,众莫能名。孔子尝闻河上人歌曰:鶬兮鸹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长兮。鶬鸹也。
鴷 【亥集中】【鸟字部】 鴷 【广韵】良薛切【集韵】力蘖切,□音列。鴷,卽斫木鸟。常斫树食虫。【尔雅释鸟】鴷,斫木。【异物志】此鸟有大有小,有褐有斑,褐者雌,斑者雄。又山中有一种,靑黑色,头上有红毛,土人呼山斫木,亦名火老鸦。【王元之诗】淮南斫木大如鸦,顶似仙鹤堆丹砂。【埤雅】鴷善为禁法,能曲爪画地为印,则穴之塞自开,飞卽以翼墁之。
鴹 【亥集中】【鸟字部】 鴹 【广韵】与章切【集韵】【韵会】余章切【正韵】移章切,□音羊。鸟名。【广韵】□鴹,一足,舞则天下雨。【家语】作商羊。又【吕览】田化为鴽。【高诱注】鴽鹊,靑州谓之鴹鴹。又【正字通】字统云:一足鸟。一名山萧。文身赤口,昼伏夜飞,声如人啸,将雨转鸣。明永乐中西域进独脚异鸟,上以问解缙。对曰:此名商羊,左肋有肉鼓,右肋有肉钟,伐鼓则舞,考钟则鸣。试之果然。又【集韵】【正韵】□徐羊切,音详。回飞也。与翔同。【前汉郊祀志】声气远条凤鸟鴹。
鹃 【亥集中】【鸟字部】 鹃 【广韵】古悬切【集韵】【韵会】圭悬切【正韵】圭渊切,□音涓。杜鹃,鸟名。【玉篇】甄鹃。【颜师古曰】鷤,一名买□,一名子规,一名杜鹃。【李时珍曰】杜鹃,出蜀中,状如雀鹞,而色惨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卽鸣,夜啼达旦,鸣必向北,至夏尤甚,昼夜不止,其声哀切,田家□之,以兴农事。惟食虫蠹,不能为巢,居他巢生子。【埤雅】杜鹃苦啼,啼血不止,一名怨鸟,夜啼达旦,啼苦则倒悬於树。【异物志】杜鹃一名巂周,自呼曰谢豹。【寰宇记】蜀王杜宇号望帝,立鳖灵为相,後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华阳国志】杜宇称帝,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害,帝遂委以政,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规鸟鸣,故蜀人闻辄悲思之。又花名杜鹃。【花木考】亦名山石榴,山踯躅,映山红。互见□鴂鷤鷶□诸字注。巂字原刻从隹从冏。或隽字。□字原刻从嶣从鸟。。考证:〔【玉篇】盘鹃。〕 谨照原文盘鹃改甄鹃。
鵕 【亥集中】【鸟字部】 鵕 【正字通】同鵔。
鵗 【亥集中】【鸟字部】 鵗 【广韵】香衣切【集韵】【韵会】香依切,□音希。北方雉名。【尔雅释鸟】北方曰鵗。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注】北方曰鵗雉,攻皮之工也。又【集韵】【韵会】□展几切,音黹。义同。
鱌 【亥集中】【鱼字部】 鱌 【广韵】徐两切【集韵】似两切,□音象。鱼名。似魟而鼻长。
鱢 【亥集中】【鱼字部】 鱢 【唐韵】【集韵】【正韵】□苏遭切,音骚。【说文】鮏臭也。周礼曰:膳膏鱢。○按今《周礼天官庖人》作臊。
【巳集下】【犬字部】 【集韵】吁为切,音麾。【神异经】西荒之中有人焉,长短如人,著败衣,手虎爪,名獏。伺人独自,欲食人脑。【集韵】獏出舌丈余。东方朔说。 又【广韵】呼艾切,音餀。兽名。出音谱。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母敢切,音□。乡名,在山西猗氏县。
【卯集中】【手字部】 【玉篇】止臾切,音株。又章喩切,音驻。义□阙。【正字通】旧注训止,非。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韵】仓先切,音千。瞑,遥视也。【张衡南都赋】靑冥瞑。【注】遥视暗未明也。 又通作芊。【楚辞九怀】远望兮芊眠。【注】芊眠与瞑音义同。
□ 【备考】【未集】【羊字部】 □ 【搜眞玉镜】音甫。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郝格切,音赫。楚人谓惭曰□。 又【广韵】许激切【集韵】馨激切,□音。惭也。与通。
【丑集下】【女字部】 【字汇】同娠。
鸱 【亥集中】【鸟字部】 鸱 【广韵】处脂切【集韵】【韵会】称脂切,□音摛。【说文】也。【玉篇】凫属。鸱鴞,恶鸟,捉鸟子而食者。又角鸱,一名鸺鶹,一名鵋,一名鵅。【尔雅释鸟】鸱鴞,鸋鴂。又茅鸱。【释鸟】狂,茅鸱。【郭注】今鵵鸱也。似鹰而白。【疏】茅鸱,一名狂。广雅云:茅鸱,鸠也。又怪鸱。【释鸟注】卽鸱鸺也。【广雅】今江东呼此属为怪鸟。【埤雅】怪鸱,一名只狐,昼无所见,夜卽飞啖蚊虫。庄子所谓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瞑目而不见丘山是也。又枭鸱。【尔雅释鸟郭注】土枭。又【山海经】南海苍梧山有鸱久。【注】卽鸱旧。【又】三危山有鸟,状如□,名曰鸱。○按此鸟,疑别是一种。又鸱夷,革囊也。【史记伍子胥传】盛以鸱夷革。【注】取马革为榼形也。又【扬雄酒箴】自用如此,不如鸱夷。【颜云】盛酒者也。又蹲鸱,芋也。【史记货殖传】汶山下有蹲鸱。【华阳国志】汶山大芋如蹲鸱。又《茅鸱》,逸诗篇名。【左传襄二十八年】庆封来奔,穆子使工为之诵《茅鸱》。【杜注】刺不敬也。又【书吕□】鸱义奸宄。注鸱义,以鸱张跋扈为义也。庚桑子曰:人实鸱义而有其国。又【史记货殖传】范蠡适齐为鸱夷子皮。【正字通】字汇以鸱夷为复姓,误。考证:〔【书吕□】罔不□贼鸱义。【注】以鸱张跋扈为义也。〕 谨照原文以鸱义奸宄连读,谨据改为:鸱义奸宄。注鸱义,以鸱张跋扈为义也。
鸯 【亥集中】【鸟字部】 鸯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於良切,音央。鸳鸯,匹鸟也。【荆楚记】鸯名节木鸟。又紫鸳鸯,鸂□别名。又黄莺,一名黄鸯。又瓦名。【苏轼诗】瓦弄寒蟾鸯卧月。又人名。梁鸯。见【列子】。文鸯。见【晋书】。又【广韵】乌郞切【集韵】於郞切,□音佒。义同。互详鸳字注。
鴭 【亥集中】【鸟字部】 鴭 【广韵】【集韵】□都回切,音磓。【广韵】雀属。
鹁 【亥集中】【鸟字部】 鹁 【广韵】蒲没切【集韵】薄没切,□音孛。鹁□鸟,今之鹁鸪也。【六书故】斑鸠差小者,颈有白点斑,声若布谷。又谓勃姑,又谓步姑。李时珍曰:鸽性易合,故名。鹁者,其声也。
鵋 【亥集中】【鸟字部】 鵋 【广韵】【集韵】【韵会】□渠记切,音忌。鵋,鸺鶹鸟,今之角鸱。一名鵅。
【午集上】【瓦字部】 【集韵】淳缘切,音遄。江东呼盆曰。 又【集韵】【韵会】□朱遄切,音专。烧墼。与砖同。
鱥 【亥集中】【鱼字部】 鱥 【集韵】姑卫切,音刿。鱼名。
鲔 【亥集中】【鱼字部】 鲔 【唐韵】荣美切【集韵】【韵会】羽轨切,□音洧。【说文】鮥也。【尔雅释鱼】鮥鮛鲔。【注】鲔,鱣属也。【诗卫风】鱣鲔发发。【传】鲔,鮥也。【释文】鲔似鱣,大者名□鲔,小者名鮛鲔。沈云:江淮闲曰鮛,伊洛曰鲔,海濵曰鮥。【周礼天官人】春献王鲔。【礼月令】荐鲔于寝庙。【陆玑疏】鲔似鱣而靑黑,头小而尖,似铁兜鍪,口在颔下,大者为王鲔,小者为叔鲔,肉白,味不逮鱣,今东莱辽东谓之尉鱼。互详鮥字注。又【类篇】一曰水名。巩县西北临河有周武山,武王伐纣,使胶革御之鲔水上,盖其处也。相传山下有穴通江,穴有黄鱼,春则赴龙门,故曰鲔岫。今为河所侵,不知穴之所在。又【集韵】云九切,音有。义同。
鲤 【亥集中】【鱼字部】 鲤 【唐韵】良止切【集韵】【韵会】两耳切【正韵】良以切,□音里。【说文】鱣也。【尔雅释鱼】鲤。【注】今赤鲤鱼。【诗□风】岂其食鱼,必河之鲤。【陶弘景本草】鲤最为鱼中之主,形旣可爱,又能神变,乃至飞越山湖,所以琴高乘之。【酉阳杂俎】道书以鲤多为龙,故不欲食。【正字通】神农书曰:鲤为鱼王,无大小,脊旁鳞皆三十有六,鳞上有小黑点,文有赤白黄三种。○按《尔雅释鱼》鲤、鱣二字相偶,无二名。毛公、《说文》误谓《尔雅》以鱣释鲤,遂合鱣、鲤为一,非也。又唐制,佩用鱼符,亦象鲤形。又书扎曰双鲤。【古乐府】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李商隐诗】双鲤迢迢一纸书。【注】古人尺素结为鲤鱼形,卽缄也。【类篇】亦作□。
【亥集下】【鼻字部】 【篇海】尼六切,音忸。鼻出血。通作衄。讹作□。【集韵】作□。
鳐 【亥集中】【鱼字部】 鳐 【唐韵】余招切【集韵】【韵会】【正韵】余招切,□音遥。【说文】文鳐,鱼名。【山海经】观水西流注于流沙,其中多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吕氏春秋】雚水之鱼,名曰鳐。其状若鲤而有翼。【神异经】东南海中有温湖,中有鳐鱼,长八尺。【本草】文鳐出海南,大者长尺许,有翅,与尾齐,一名飞鱼。群飞水上,海人□之,当有大风。考证:〔【本草】文鳐出海南,大者长尺许,有翅,如尾齐。〕 谨照原文如尾齐改与尾齐。
鲵 【亥集中】【鱼字部】 鲵 【唐韵】五稽切【集韵】【韵会】【正韵】硏奚切,□音倪。【说文】刺鱼也。【尔雅释鱼】鲵大者谓之鰕。【注】今鲵鱼似鲇,四脚,前似獮猴後似狗,声如小儿啼,大者长八九尺,别名鰕。【疏】鲵,雌鲸也。【本草】鲵鱼,一名王鲔,在山溪中,似鲇,有四脚长尾,能上树,天旱则含水上叶覆身,鸟来飮水,因而取之。伊洛闲亦有,声如小儿啼,故曰鲵鱼。一名鱯鱼,一名人鱼,膏燃烛不灭。【左传宣十二年】取其鲸鲵而封之。【注】鲸鲵,大鱼名。以喩不义之人吞食小国。【疏】雄曰鲸,雌曰鲵。又【庄子庚桑楚】寻常之沟,巨鱼无所还其体,而鲵鳅为之制。【注】制,折也,谓小鱼得曲折也。又【外物篇】灌渎守鲵鲋。【注】鲵、鲋,皆小鱼也。
【卯集中】【手字部】 【集韵】睹动切,音董。击也。
【巳集下】【牛字部】 【字汇】同豢。详豕部豢字注。【庄子达生篇】吾将三月汝。
鳊 【亥集中】【鱼字部】 鳊 【说文】同鯾。【尔雅释鱼注】江东呼鲂鱼为鳊。【宋玉钓赋】思不出乎鲋鳊。【後汉马融传】鲂鱮鱏鳊。【注】鳊,鲂之类也。襄阳耆旧传:汉中鳊鱼甚美,常禁人捕,以槎断水,因谓之槎头缩项鳊。又【刘弇诗】归钓潭头枫叶鳊。又【广韵】布还切,音斑。又【集韵】逋闲切,音斒。义□同。
鰎 【亥集中】【鱼字部】 鰎 【集韵】纪偃切,音犍。鱼名。又【正字通】鱼微用盐曰鰎。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倚谨切,音隐。【类篇】忧病也,哀也。
【寅集下】【弓字部】 【集韵】同鬻。
鳟 【亥集中】【鱼字部】 鳟 【广韵】才本切【集韵】【韵会】粗本切,□蹲上声。【说文】赤目鱼也。【尔雅释鱼】鮅鳟。【注】似鯶子赤眼。【疏】鮅,一名鳟。【陆玑草木虫鱼疏】鳟似鯶鱼,而鳞细於鯶,赤眼。【诗豳风】九罭之鱼,鳟鲂。【传】大鱼也。又【五音集韵】士晚切,音撰。又柱兖切,音篆。义□同。又【广韵】【集韵】【韵会】□徂闷切,音鐏。鱼名。又鱼入泥。又【五音集韵】士恋切,音馔。义同。
鱤 【亥集中】【鱼字部】 鱤 【广韵】【集韵】□古禫切,音感。鱼名,魠也。又【山海经】减水多鱤鱼。【注】一名黄颊。【本草】鱤鱼,卽鱼。一名鳏鱼。鱤,敢也。,也。食而无厌也。又其性独行,故曰鳏。【集韵】或省作鰔。
鱱 【亥集中】【鱼字部】 鱱 【集韵】力制切,音例。鱼名。或作□。
鲍 【亥集中】【鱼字部】 鲍 【唐韵】薄巧切【集韵】【韵会】【正韵】部巧切,□音抱。【说文】饐鱼也。【玉篇】渍鱼也。今谓裛鱼。【释名】鲍鱼,鲍,腐也,埋藏奄使腐臭也。【急就篇注】鲍亦海鱼,加之以盐,而不乾者也。【周礼天官笾人】膴,鲍鱼,鱐。【注】鲍者,於楅室中糗乾之,出於江淮也。【史记货殖传】鲍千钧。【注】鲍,膊鱼也。谓破开中,头尾不相离为鲍,谓之膊关者也。【周语】鲍鱼不登俎豆。【家语】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又姓。【左传庄十四年注】鲍叔牙,小白之傅。【齐语】鲍叔牙,齐大夫姒姓之後。又与鞄同。【周礼冬官考工记】攻皮之工,函,鲍。【注】鲍,或书为鞄。苍颉篇有鞄□。又【集韵】披交切,音拋。鱼名。又【集韵】班交切,音包。人名。楚有申鲍胥。通作包。
【午集中】【疒字部】 【唐韵】食聿切,音术。【说文】狂走也。【玉篇】狂走貌。 又【字汇补】借作踢之。兽名。【续骚经】顾踢以中理。 又【广韵】【集韵】□呼骨切,音忽。又【集韵】敕律切,音黜。又休必切,音矞。义□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广韵】强鱼切【集韵】求於切,□音渠。【玉篇】彩名也。履缘也。【类篇】或作□。详□字注。
□ 【未集中】【羊字部】 □ 【说文】羍省作□。
鲕 【亥集中】【鱼字部】 鲕 【唐韵】如之切【集韵】【韵会】人之切,□音而。【说文】鱼子也。【鲁语】鱼禁鲲鲕。【注】鲲,鱼子。鲕,未成鱼也。又【吕氏春秋】鱼之美者,洞庭之□,东海之鲕。【注】□鲕,鱼名。又【广韵】如六切,音肉。义同。
鲷 【亥集中】【鱼字部】 鲷 【唐韵】都僚切【集韵】丁聊切,□音雕。【说文】骨端脆也。又【玉篇】鱼名。【类篇】或作鮉。考证:〔【说文】骨专脆也。〕 谨照原文专改端。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武巾切【集韵】眉贫切,□音珉。【说文】抚也。一曰摹也。 又【集韵】美陨切,音敏。义同。 又武粉切,音吻。与抆同。 本作捪,或省作抿。
【卯集中】【户字部】 【正字通】屇字之讹。
鲸 【亥集中】【鱼字部】 鲸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渠京切,音擎。【说文】本作,海大鱼也。【玉篇】鱼之王。【古今注】鲸鱼者,海鱼也。大者长千里,小者数十丈。其雌曰鲵,大者亦长千里,眼如明月珠。互详鲵字注。【後汉班固传】於是发鲸鱼,铿华钟。【注】海岸中有大鱼名鲸。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鱼,鲸鱼击蒲牢,蒲牢辄大鸣。凡钟欲令其声大者,故作蒲牢於其上,撞钟者名为鲸鱼。又【西京杂记】汉武刻石为鲸,置昆明池,每雷雨,鱼常鸣吼,鳞鬣皆动。【杜甫诗】石鲸鳞甲动秋风。又【集韵】渠良切,音强。义同。
鳍 【亥集中】【鱼字部】 鳍 【广韵】渠脂切【集韵】【韵会】渠伊切,□音祁。鱼脊上骨。【礼少仪】夏右鳍。【注】脊也。【疏】夏时阳气在鱼脊,故右鳍。【史记司马相如传】揵鳍擢尾。【注】正义曰:鳍,鱼背上鬣也。又【玉篇】与鮨同。鱼名。又鮓属。
鳞 【亥集中】【鱼字部】 鳞 【广韵】力珍切【集韵】【韵会】【正韵】离珍切,□音邻。【说文】鱼甲也。【玉篇】鱼龙之鳞也。【周礼地官大司徒】其动物宜鳞物。【注】鳞,龙之属。【礼月令】其虫鳞。【注】
龙蛇之属。【淮南子地形训】凡鳞者,生於庶鱼。又【正字通】双鳞鱼,产湖广石门县东阳山水中,鳞有两重,与诸鱼别,味肥美。
又姓。【左传文十六年】鳞鱹为司徒。【类篇】或作。此条有四字脱落,包括一个空格。今补於”中。
鯟 【亥集中】【鱼字部】 鯟 【广韵】德红切【集韵】都笼切,□音东。鱼名。似鲤。【郭璞江赋】鯟□鮋。【注】鯟似鱦。
【卯集上】【心字部】 【广韵】许聿切,音矞。本作怵。或作□。【博雅】狂也。【春秋桓五年】春正月,甲戌,已丑,□侯鲍卒。【公羊传】曷为以二日,卒之也。【注】者,狂也。 又【集韵】翾劣切,音决。【博雅】怒也。一曰愚貌。
【卯集中】【户字部】 【广韵】口答切【集韵】葛合切【韵会】克盍切,□音合。【说文】闭也。【广韵】闭户曰。 又【广韵】近倨切【集韵】丘据切,□音去。义同。 又【广韵】胡腊切【集韵】辖腊切,□音盍。【纂文】姓也。
鳝 【亥集中】【鱼字部】 鳝 【集韵】上演切,音善。鱼名。○按与鳝同。
鲟 【亥集中】【鱼字部】 鲟 【本草】鲟鱼出江中,背如龙,长一二丈。【注】音寻。
鲎 【亥集中】【鱼字部】 鲎 【广韵】胡遘切【集韵】下遘切,□音□。鱼名。似蟹,有子可为酱。【山海经注】鲎鱼形如惠文冠,靑黑色,十二足,长五六尺,似蟹,雌常负雄,渔子取之,必得其双。子如麻子,南人为酱。【岭表异录】雄小雌大,水中雄者浮雌者沉。【左思吴都赋】乘鲎鼋鼍。又号鲎媚。【郭璞江赋】蜦鲎媚。又【广韵】【集韵】□乌酷切,音沃。又【集韵】【正韵】□许□切,音诟。又【集韵】乙角切,音渥。义□同。
□ 【备考】【未集】【舟字部】 □ 【字汇补】同窗。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先后切【集韵】苏后切,□音叟。十六斗曰□。又炊也。同籔。 【集韵】亦作。
鲑 【亥集中】【鱼字部】 鲑 【广韵】古携切【集韵】涓畦切,□音圭。鱼名。【山海经】敦薨之山,其中多赤鲑。【注】今名鯸鲐为鲑鱼。【雷公炮炙论】鲑鱼插树,立使枯乾。一名鱼,一名嗔鱼。日华子谓之鰗鱼,今谓之河豚。【论衡】鲑肝死人。又【广韵】【集韵】□戸佳切,音鞋。吴人谓鱼菜总称。【世说】庾杲之淸贫,每食三韭。任昉戏之曰:谁谓庾郞贫,每食鲑菜,常有二十七种。又【广韵】苦圭切【集韵】顷畦切,□音睽。复姓。【後汉牟融传】代鲑阳鸿为大司农。【注】鲑阳,姓也。又【集韵】乌娲切,音蛙。鲑蠪,神名。【庄子达生篇】倍阿鲑蠪。【注】倍阿,神名也。鲑蠪,状如小儿,长一尺四寸,黑衣赤帻大冠,带剑持戟。又【集韵】戸瓦切,音跨。楚冠名。
鲽 【亥集中】【鱼字部】 鲽 【唐韵】吐盍切【集韵】托盍切,□音榻。【说文】比目鱼也。【尔雅释地】东方有比目鱼,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注】状似牛□,鳞细,紫黑色,一眼,两片相合乃得行。今水中所在有之。江东又呼为王余鱼。【後汉边让传注】比目鱼,一名鲽,今江东呼为板鱼。【异物志】一名箬叶鱼。俗呼鞋底鱼。临海志曰:婢屣鱼。风土记曰:奴屩鱼。【集韵】或作魼。又【集韵】达协切,音牒。义同。或作鳎。又【集韵】七接切,音妾。与鯜同。鱼名。出乐浪潘国。又【集韵】实洽切,音箑。魻鲽,鳞次众多也。一曰装饰重叠貌。详魻字注。
鳝 【亥集中】【鱼字部】 鳝 【集韵】上演切,音善。鱼名。○按与鳝同。
鯚 【亥集中】【鱼字部】 鯚 【篇海】音季。【字汇】鱼名。【正字通】鱼统喙细鳞,俗呼鯚鱼。统喙疑鋭喙。
【午集上】【玉字部】 【广韵】纪力切【集韵】讫力切,□音殛。【集韵】垂,地名。字林本作棘,以其出美玉,故从玉。或谓玉曰垂。 【类篇】亦作□。通作蕀。
【未集上】【竹字部】 【广韵】古三切【集韵】沽三切,□音甘。竹名。 又【唐韵】【类篇】□古览切,音敢。实中大竹也。
鸥 【亥集中】【鸟字部】 鸥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乌侯切,音讴。【说文】鸥,水鴞也。一名鷖。【李时珍曰】鸥者,浮水上,轻漾如沤也。又本作沤。【列子黄帝篇】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注】沤同鸥。又【集韵】□于切,音区。水鸟也。又於求切,音优。义同。
鯩 【亥集中】【鱼字部】 鯩 【广韵】力迍切【集韵】龙春切,□音伦。鱼名。【山海经】来需之水多鯩鱼,黑文,其状如鲋,食者不睡。【郭璞江赋】鲮鳐鯩鲢。
鲽 【亥集中】【鱼字部】 鲽 【唐韵】吐盍切【集韵】托盍切,□音榻。【说文】比目鱼也。【尔雅释地】东方有比目鱼,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注】状似牛□,鳞细,紫黑色,一眼,两片相合乃得行。今水中所在有之。江东又呼为王余鱼。【後汉边让传注】比目鱼,一名鲽,今江东呼为板鱼。【异物志】一名箬叶鱼。俗呼鞋底鱼。临海志曰:婢屣鱼。风土记曰:奴屩鱼。【集韵】或作魼。又【集韵】达协切,音牒。义同。或作鳎。又【集韵】七接切,音妾。与鯜同。鱼名。出乐浪潘国。又【集韵】实洽切,音箑。魻鲽,鳞次众多也。一曰装饰重叠貌。详魻字注。
鰑 【亥集中】【鱼字部】 鰑 【广韵】与章切【集韵】余章切,□音阳。鱼名。【博雅】鮦也。【玉篇】赤鲡也。
鳎 【亥集中】【鱼字部】 鳎 【唐韵】吐盍切【集韵】托盍切,□音榻。【说文】虚鳎也。【前汉司马相如上林赋】禺禺魼鳎。【注】鳎,鲵鱼也。似鲇,有四足,声如婴儿。【正字通】鳎,卽今福州铜盆鱼。又【集韵】诺盍切,音纳。与魶同。又【集韵】达协切,音沓。东方比目鱼名也。
鰫 【亥集中】【鱼字部】 鰫 【唐韵】余封切【集韵】余封切,□音容。与鳙同。【说文】鱼也。【类篇】似鲢而黑。又【集韵】常容切,音鳙。又尹竦切,音勇。义□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汇补】与纵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六书正讹】□,从糸囱声。俗作捴□総,□非。◎按《说文》总从匆声,不从囱声。囱,楚江切,匆,仓红切,从匆乃得声。《正讹》之说非是。
鳍 【亥集中】【鱼字部】 鳍 【广韵】渠脂切【集韵】【韵会】渠伊切,□音祁。鱼脊上骨。【礼少仪】夏右鳍。【注】脊也。【疏】夏时阳气在鱼脊,故右鳍。【史记司马相如传】揵鳍擢尾。【注】正义曰:鳍,鱼背上鬣也。又【玉篇】与鮨同。鱼名。又鮓属。
【丑集中】【土字部】 同圻。一作畿。畿字原从土从畿。
鶗 【亥集中】【鸟字部】 鶗 【广韵】杜奚切【集韵】【韵会】田黎切【正韵】杜兮切,□音啼。【玉篇】鶗肩鹰,仲春化为鸠。又【广韵】鶗鴂,子规也。又【广韵】特计切【韵会】【正韵】大计切,□音弟。义同。又【集韵】常支切,音匙。鹞也。
鶰 【亥集中】【鸟字部】 鶰 【玉篇】于权切,音员。鸟名。
鶱 【亥集中】【鸟字部】 鶱 【唐韵】【集韵】【韵会】□虚言切,音轩。【说文】鶱飞貌。【张衡西京赋】凤鶱翥於甍标,咸溯风而欲翔。【沈约水鸟赋】将鶱复敛翮。【杜甫诗】风雅蔼孤鶱。【韩愈诗】得时方张王,挟势欲腾鶱。俗读音愆,误。
鷃 【亥集中】【鸟字部】 鷃 【广韵】乌切【集韵】【韵会】【正韵】於谏切,□音晏。同鴳鴽也。一名鹌,又名鸋。小雀也。【禽经】雉上有丈,鷃上有赤。雉上飞能丈,故计丈。鷃上飞能尺。赤与尺通。亦作斥,庄子所云斥鷃是也。李时珍曰:鷃不木处,可谓安宁自如矣。庄子所谓腾跃不过数仞,下翔蓬蒿之闲者也。又曰鷃,□鸟也。常晨鸣如鸡,趋民收麦,行者以为□。【礼内则】雉兔鹑鷃。又【集韵】伊甸切,音宴。鹑属。
【午集上】【玉字部】 【集韵】居悸切,音季。玉名。
【午集中】【皿字部】 【广韵】五坚切【集韵】倪坚切,□音妍。【玉篇】碗也。【广韵】醆也。原字从幵。
鴅 【亥集中】【鸟字部】 鴅 【广韵】【集韵】□呼官切,音欢。【玉篇】鸟名。
鴼 【亥集中】【鸟字部】 鴼 【唐韵】卢各切,音洛。【说文】乌鸔也。【尔雅释鸟】鵅,乌□。【郭注】水鸟也。似鶂而短颈,腹翅紫白,背上绿色,江东呼鸟□。又【广韵】古伯切【集韵】各頟切,□音格。【玉篇】鵋也。【尔雅释鸟】鵅,鵋。【郭注】今江东呼鸺鶹为鵋。亦谓之鸲鵅。
鱞 【亥集中】【鱼字部】 鱞 【字汇】同鳏。【楚辞天问】舜闵在家,父何以鱞。【王逸注】无妻曰鱞。【补注】鱞经传多作鳏。
鱠 【亥集中】【鱼字部】 鱠 【广韵】【集韵】【正韵】□古外切,音脍。细切肉也。【干禄字书】脍通鱠。又【博物志】吴王江行食鱼脍,弃残余於水,化为鱼,名脍残,卽今银鱼。
鲚 【亥集中】【鱼字部】 鲚 【广韵】徂礼切【集韵】在礼切,□音荠。与鮆同。
鱳 【亥集中】【鱼字部】 鱳 【唐韵】卢各切【集韵】历各切,□音洛。【说文】鱼名。出乐浪潘国。【类篇】或作□。又【集韵】卢谷切,音禄。义同。又狼狄切,音历lì。□或作鱳。
鱵 【亥集中】【鱼字部】 鱵 【广韵】职深切【集韵】诸深切,□音针。鱼名。【正字通】俗呼针觜鱼。
鲈 【亥集中】【鱼字部】 鲈 【广韵】落胡切【集韵】【韵会】龙都切,□音卢。鱼名。【正字通】巨口细鳞似鳜,长数寸,有四腮,俗呼四腮鱼。以七八月出吴江,松江尤盛。天下之鲈皆两腮,惟松江四腮。【後汉左慈传】所少吴松江之鲈鱼耳。【注】神仙传云:松江出好鲈,鱼味异他处。【晋书张翰传】见秋风起,思松江蒪羹鲈鱠,命驾归。
鹕 【亥集中】【鸟字部】 鹕 【玉篇】戸徒切【集韵】【韵会】洪孤切,□音胡。鹈鹕也。【庄子外物篇】鱼不畏网,而畏鹈鹕。【山海经】庐其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于涔水中,多□鹕,状如鸳鸯,人足,其鸣自詨。【注】今鹈鹕,足颇似人脚。
鶛 【亥集中】【鸟字部】 鶛 【广韵】古谐切【集韵】居谐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