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举娶于申公子牟椒举,楚大夫,伍参之子、伍奢之父伍举也。子牟,楚申公王子牟也
,子牟有罪而亡亡,奔也
,康王以为椒举遣之康王,恭王之子康王昭也
,椒举奔郑,将遂奔晋郑小而近,故欲奔晋
。蔡声子将如晋蔡声子,蔡公孙归生子家也。唐云:「楚灭蔡,蔡声子为楚大夫。」昭谓:蔡时尚存,声子通使于晋、楚耳。在鲁襄二十六年
,遇之于郑,飨之以璧侑飨,食也。璧侑,以璧侑食也
,曰:「子尚良食尚,犹强也。良,善也
,二先子其皆相子相,助也。二先子,谓椒举之父伍参,声子之父子朝也。传曰:「楚伍参与蔡太师子朝友,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也。」
,尚能事晋君以为诸侯主主,盟主也
。」辞曰:「非所愿也。若得归骨于楚,死且不朽自谓不朽
。」声子曰:「子尚良食,吾归子使子得归也
。」椒举降三拜拜善言也
,纳其乘马,声子受之四马曰乘,受而不辞,定其心也
。
还见令尹子木子木,屈建也。传曰「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也
,子木与之语,曰:「子虽兄弟于晋,然蔡吾甥也蔡、晋同姓。谓吾舅者,吾谓之甥也
,二国孰贤?」对曰:「晋卿不若楚顺说之辞。言时赵武为晋正卿,不及子木之忠,然而有德
,其大夫则贤贤于楚大夫
,其大夫皆卿材也。若杞梓、皮革焉,楚实遗之杞梓,良材也。皮革,犀兕也
,虽楚有材,不能用也。」子木曰:「彼有公族甥、舅,若之何其遗之材也?」对曰:「昔令尹子元之难子元,楚武王子、文王弟王子善也,欲蛊文夫人,遂处王宫,斗班杀之。在鲁庄二十八年及三十年
,或谮王孙启于成王启,子元子也。成王,文王子也。或谮启与父同罪
,王弗是是,理也
,王孙启奔晋,晋人用之。及城濮之役,晋将遁矣晋、楚战于城濮,在鲁僖二十八年。遁逃退也
,王孙启与于军事,谓先轸先轸,晋中军帅
曰:『是师也,唯子玉欲之,子玉,楚令尹得臣也
与王心违王不欲战,子玉固请,王怒,少与之师
,故唯东宫与西广寔来东宫、西广,楚军营名
。诸侯之从者,叛者半矣叛,舍子玉
,若敖氏离矣若敖氏,子玉同族。离,谓不欲战也
,楚师必败,何故去之!』先轸从之,大败楚师,则王孙启之为也。
「昔庄王方弱方弱,未二十
,申公子仪父为师仪父,申公斗班之子,大司马斗克也
,王子燮为傅燮,楚公子
,使师崇、子孔帅师以伐舒师崇,楚太师潘崇也。子孔,楚令尹成嘉也。舒,群舒也
。燮及仪父施二帅而分其室施罪于二帅。二帅,子孔、潘崇也。室,家资也
。师还至,则以王如庐师,子孔、潘崇之师。二子惧,故以王如庐。庐,楚邑也。传曰:「初,斗克囚于秦,秦有殽之败,而使归求成,成而不得志,公子燮求令尹不得,故作乱。城郢,而使贼杀子孔,弗克而还。」
,庐戢黎杀二子而复王戢黎,庐大夫也。二子,燮及仪父
。或谮析公臣于王析公臣,楚大夫。或谮之,言与知二子之乱
,王弗是,析公奔晋,晋人用之。寔谗败楚,使不规东夏,则析公之为也规,犹有也。东夏,蔡、沈也。传曰:「绕角之役,晋将遁矣,析公曰:『楚师轻窕,易震荡也。若多鼓钧声,以夜军之,楚师必遁。』晋人从之,楚师宵溃。晋人遂侵蔡,袭沈,获其君。郑于是不敢南面,楚失诸华。」绕角之役,在鲁成六年
。
「昔雍子之父兄谮雍子于恭王雍子,楚大夫。父兄,同宗之父兄
,王弗是,雍子奔晋,晋人用之。及鄢之役,晋将遁矣鄢,鄢陵。役在鲁成十六年
,雍子与于军事,谓栾书曰:『楚师可料也栾书,晋正卿。料,数也
,在中军王族而已唐云:「族,亲族,同姓也。」昭谓:族,部属也。传曰:「栾、范以其族夹公行。」时二子将中军,中军非二子之亲也
。若易中下,楚必歆之中下,中军之下也。歆,犹贪也。易,易栾、范之行,示之弱,以诱楚也。传曰:「栾、范易行以诱之。」郑司农以为易行,中军与上下军易卒伍也。中军之卒良,故易之
。若合而陷案:「●」原作「函」。考异卷四引述闻,以「函」为「●」之误,据改。注同
吾中合,合战也。陷,入也。中,中军也
,吾上下必败其左右晋上下军必败楚之左右军也
,则三萃以攻其王族,必大败之萃,集也。时晋有四军,言三集者,中军先入,而上下及新军乃三集以攻也。案:发正卷十七引王引之说,以为「三萃」当据左传襄二十六年作「四萃」
。』栾书从之,大败楚师,王亲面伤,则雍子之为也王,楚恭王也。面伤,谓吕锜射其目
。
「昔陈公子夏为御叔娶于郑穆公公子夏,陈宣公之子、御叔之父也,为御叔娶郑穆公少妃姚子之女夏姬也
,生子南。子南之母乱陈而亡之子南,夏征舒之字。御叔早死,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淫夏姬,征舒弒灵公。楚庄王以诸侯讨之而灭陈
,使子南戮于诸侯言为诸侯所戮。在鲁宣十一年
。庄王既以夏氏之室赐申公巫臣,则又畀之子反,卒于案:「于」,考异卷四引考正,疑为「与」之讹
襄老畀,与也。巫臣,楚申公屈巫子灵也。子反,司马公子侧也。襄老,楚连尹也。初,庄王欲纳夏姬,巫臣谏曰:「不可。君召诸侯,以讨罪也。今纳夏姬,贪其色也。贪色为淫,淫为大罚。」王乃止,将以赐巫臣,则又与子反。子反欲取,巫臣又难之,卒与襄老
。襄老死于邲,二子争之,未有成晋、楚战于邲,在鲁宣十二年。晋智庄子射襄老,获之,以其尸归。二子,子反、巫臣也。争,争夏姬。成,犹定也
。恭王使巫臣聘于齐,以夏姬行巫臣导夏姬使归,托以求襄老之尸,恭王遣焉。巫臣聘诸郑,郑伯许之。及使适齐,至郑,遂以夏姬行焉
,遂奔晋。晋人用之,寔通吴、晋使其子狐庸为行人于吴子反杀巫臣之族,巫臣在晋,请使于吴,吴子寿梦说之,乃通吴于晋,使其子为吴行人
,而教之射御,导之伐楚。至于今为患,则申公巫臣之为也。
「今椒举娶于子牟,子牟得罪而亡,执政弗是执政,卿也
,谓椒举曰:『女实遣之。』彼惧而奔郑,缅然引领南望缅,犹邈也。领,颈也
,曰:『庶几赦吾罪。』又不图也,乃遂奔晋,晋人又用之矣。彼若谋楚,其亦必有丰败也哉丰,犹大也
。」
子木愀然愀,愁貌
,曰:「夫子何如,召之其来乎?」对曰:「亡人得生,又何不来为案:「又何不来为」,札记:「补音本或曰『又何来为』,无『不』字。丕烈案:下文云『不然,不来矣』,或本是也。」
。子木曰:「不来,则若之何?」对曰:「夫子不居矣不居,言当奉命于他国
,春秋相事,以还轸于诸侯轸,车后横木。言四时相聘问之事,回车于诸侯
。若资东阳之盗使杀之,其可乎资,赂也。东阳,楚北邑
?不然,不来矣。」子木曰:「不可。我为楚卿,而赂盗以贼一夫于晋,非义也。子为我召之,吾倍其室倍其室,益其家也
。」乃使椒鸣召其父而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