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第41部分

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 又施只切,音释。亦与拓同。□见拓字注。 又职略切,音灼。义同。 本作摭。摭字原从□作。□,庶本字。

摮 【卯集中】【手字部】 摮 【唐韵】五劳切【集韵】【韵会】【正韵】牛刀切,□音敖。击也。【公羊传宣六年】膳宰熊蹯不孰,公怒,以斗摮而杀之。 又【集韵】【韵会】□丘交切。与敲同。横挝也。或作搞。 又【集韵】牛交切,音。亦击也。与□同。考证:〔【公羊传宣二年】膳宰熊蹯不孰。〕 谨照原文二年改六年。

挚 【卯集中】【手字部】 挚 【唐韵】【集韵】【韵会】□脂利切,音至。【说文】握持也。一曰至也。【尔雅释诂】臻也。【注】挚,执也,所以表至也。【书西伯戡黎】大命不挚。【注】言受大命者,何不至也。【诗周南关雎传】雎鸠挚而有别。【笺】挚之言至也,谓情意至然而有别。 又执物以为相见之礼也。与贽质通。【礼曲礼】凡挚,天子鬯,诸侯圭,卿羔,大夫雁,士雉,庶人之挚匹。【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禽作六挚。【注】所执以自致也。 又进也。【战国策】近习之人,其挚谄也固矣。 又极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函人】凡甲锻不挚,则不坚。【注】挚之言致。【疏】谓熟之至极。【前汉韩安国传赞】临其挚而颠坠。 又伤折也。【礼月令】孟春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 又与鸷通。【礼曲礼】前有挚兽,则载貔貅。【疏】挚兽,虎狼之属。又【儒行】鸷虫攫搏。【疏】虫是鸟兽通名,但兽挚从执下手,鸟鸷从执下鸟。 又国名。【诗大雅】挚仲氏任。【周语】昔挚畴之国也,由大任。【注】挚畴二国,任姓,奚仲仲虺之後,太任之家也。 又人名。【蔡邕释诲】伊挚有负鼎之衒。【注】挚,伊尹名也。 又【正韵】支义切,音置。义同。 又【集韵】【韵会】□陟利切,音致。【广雅】解也。 又与轾通。低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輈人】大车之辕挚,其登又难。【注】挚,輖也。【又】大车平地旣节轩挚之任。或作□□。又作輖。 又职日切,音质。姓也。【前汉货殖传】京师富人,茂陵挚纲。【後汉马融传】京兆挚恂。【晋书挚虞传】京兆,长安人。 从执持之执,本作□。

【丑集上】【口字部】 【类篇】篇夷切。唲,口貌。○按《集韵》本作□。《类篇》作,非。

摰 【卯集中】【手字部】 摰 【集韵】【韵会】□倪结切,音啮。危不安也。与陧臲同。 又【集韵】【正韵】□鱼列切,音孽。义同。【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毂小而长则柞,大而短则摰。【注】摰读为槷。谓辐危摰也。 又【集韵】尺制切,同掣。见掣字注。【六书正讹】曳挽也。从手埶声。埶古蓺字。借为尺列切,危也。 本作□。与挚别。

摱 【卯集中】【手字部】 摱 【集韵】模元切,音樠。引也。 又莫晏切,音慢。击也。

摲 【卯集中】【手字部】 摲 【韵会】【正韵】□所鉴切,音钐。芟也。【礼礼器】君子之於礼也,有摲而播也。【注】摲之言芟也,谓芟杀有所与也。【扬雄长杨赋】麾城搟邑。一作摲邑。 又【集韵】【韵会】□所斩切,毵上声。又师咸切,音毵。读与衫近。义□同。 又【唐韵】楚鉴切【集韵】叉鉴切,□音忏。义同。又投也。 又【集韵】仕忏切,鑱去声。投版偃水曰摲。 又疾染切,音渐。除也。 又士减切,谗上声。义同。 【集韵】【韵会】亦作。

抠 【卯集中】【手字部】 抠 【唐韵】口侯切【集韵】【韵会】墟侯切【正韵】驱侯切,□音彄。【说文】繑也。一曰抠衣升堂。【广韵】挈衣也。【礼曲礼】抠衣趋隅。【注】抠,提也。 又探也。【列子黄帝篇】以瓦抠者巧,以钩抠者惮,以黄金抠者惛。【注】以手藏物,探而取之。 又【扬子方言】抠,揄旋也。秦晋树稼早成熟谓之旋,燕齐之闲谓之抠揄。【集韵】或作挎。 又【唐韵】岂俱切【集韵】【韵会】□于切,□音区。亦褰裳也。 又【集韵】於口切。与殴同。捶击物也。

摴 【卯集中】【手字部】 摴 【唐韵】丑居切【集韵】【韵会】【正韵】抽居切,□音樗。【说文】舒也。 又摴蒱,戏也。别见艹部蒱字注。【集韵】或作摢。 又【集韵】超之切,音痴。摴里,地名。◎按史记,樗里子从木,非从手。别见木部。

摵 【卯集中】【手字部】 摵 【说文】沙划切。捎也。【广韵】作□。一曰拂著也。 又【广韵】山责切【集韵】色责切【正韵】色窄切,□音栜。陨落,貌。【六书故】摵摵,借以状落叶之声,解为陨落,误。【杜甫诗】萧摵寒箨聚。【白居易琵琶行】枫叶荻花秋摵摵。【韩愈诗】摵摵疏更陨。【正字通】萧摵卽萧瑟。古借用瑟字。瑟瑟卽摵摵也。【韵会】从木作槭。谓增韵从手误,非。 又【唐韵】【集韵】□所六切,音缩。【扬子方言】到也。 又【唐韵】【集韵】【正韵】□子六切,音蹙。又【集韵】就六切,音蹴。义□同。 又【集韵】绵批切,音迷。同□。批也。 又【唐韵】七则切。揩齿也。

抟 【卯集中】【手字部】 抟 【唐韵】度官切【集韵】【韵会】【正韵】徒官切,□音团。【说文】圜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侔以行山,则是抟以行石也。【注】侔,上下等也,抟,圜厚也。又【矢人】凡相笴,欲生而抟。 又以手圜之也。掜聚也。【礼曲礼】毋抟饭。【疏】取饭作抟,则易得多。【仪礼特牲馈食礼】佐食抟黍授祝。 又拍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抟埴之工二。【注】抟之言拍也。埴,黏土也。【疏】以手拍黏土以为培也。 又专也。【前汉天文志】凡望云气,骑气□而布,卒气抟。 又抟黍,黄鸟名。【诗周南黄鸟于飞疏】幽州人谓之黄莺,齐人谓之抟黍。 又省作□。亦作。 又【集韵】朱遄切,音专。擅也。一曰幷合制领也。【史记田齐世家】抟三国之兵。【注】握领也。 又与专通。【左传昭二十年】若琴瑟之抟,一谁能听之。 又【唐韵】持兖切【集韵】【韵会】【正韵】柱兖切,□音篆。束也。【周礼地官羽人】十羽为审,百羽为抟。 又与縳同。卷也。【周礼冬官考工记鲍人】卷而抟之,欲其无迤也。【注】抟读为縳,谓卷縳韦革也。【释文】抟縳□直转反。 又【集韵】【韵会】□柱恋切,传去声。义同。 从叀,与搏从尃别。

摷 【卯集中】【手字部】 摷 【唐韵】【集韵】□子小切,音剿。【说文】拘击也。或作。 又【唐韵】侧交切【集韵】庄交切,□音罺。义同。 又【唐韵】落萧切【集韵】怜萧切,□音聊。义同。又动作也。 又【唐韵】【韵会】楚交切【集韵】初交切,□与钞抄同。取也。【张衡东京赋】摷昆聊。 又【集韵】郞刀切,音劳。义同。本从巢作摷。

摸 【卯集中】【手字部】 摸 【唐韵】慕各切【集韵】【韵会】【正韵】末各切,□音莫。摸索也扪也,手捉也。 又【唐韵】【正韵】莫胡切【集韵】【韵会】蒙逋切,□音模。与摹同。【唐书李靖传】靖五代孙彦芳,家故藏高祖太宗赐靖诏书数函,上之文宗,敕摸诏本,还赐彦芳。

摹 【卯集中】【手字部】 摹 【唐韵】【正韵】莫胡切【集韵】【韵会】蒙逋切,□音模。【说文】规也。【集韵】有所规仿也。【前汉高帝纪赞】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注】摹者,如画工未施采事摹之。通作模。 又【广韵】以手摹也。【後汉蔡邕传】正定六经文字,邕自书册於□,使工镌刻,立於太学门外,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或作抚,亦作摸。 又【集韵】莫故切,音慕。义同。

摺 【卯集中】【手字部】 摺 【唐韵】之涉切【集韵】【韵会】【正韵】质涉切,□音讋。【说文】败也。从手习声。 又【广韵】摺叠也。 又【唐韵】卢合切【集韵】【韵会】【正韵】落合切,□与拉同。【史记范睢传】魏齐使舍人笞击睢,折胁摺齿。【注】摺,力荅反。谓打折其胁,而又拉折其齿也。又【春申君传】折颈摺颐。 又【字汇补】悉协切,音燮。【前汉古今人表】夷王摺懿王子。【注】师古读。

掺 【卯集中】【手字部】 掺 【唐韵】所咸切【集韵】【韵会】师咸切,□音毵。读与衫近。女手貌。【诗魏风】掺掺女手,可以缝裳。【传】掺掺,犹纤纤也。【疏】纤好手。古诗云:纤纤出素手是也。与攕同。 又【集韵】【韵会】【正韵】□思廉切,音纤。义同。又【唐韵】所减切【集韵】【韵会】【正韵】所斩切,□毵上声。义同。 又取也。一曰执也。【诗郑风】掺执子之祛兮。【传】掺,擥也。 又【集韵】素槛切。【扬子方言】细也。凡细貌谓之笙,敛物而细谓之揪。或曰掺。 又疏簪切,音森。林离掺攦也。 又仓含切,音骖。掺搓,扪也。 又千遥切,悄平声。持物也。 又【韵会】【正韵】□七绀切,骖去声。与参同。鼓曲也。【後汉祢衡传渔阳参挝注】王僧孺诗云:散度广陵音,参写渔阳曲。自音云:参,七绀反。【天中记】吴淑校理古乐府中有掺字,多改为操。【徐锴曰】非可一例,若渔阳掺者,音七鉴反,三挝鼓也。古歌云:边城晏开渔阳掺,黄尘萧萧白日暗。【苏轼诗】幅巾起作鸲鹆舞,垒鼓谁掺渔阳挝。 又【魏了翁答张洽书】魏晋闲避曹操讳,改为掺。或谓诗郑风,掺执子之祛。本作操,传解擥不误。笺注音所览,所斩二切,谬也。此说附存以备参考。

摼 【卯集中】【手字部】 摼 【唐韵】口茎切【集韵】丘耕切,□音铿。【说文】捣头也。【广韵】撞也。或作挳。 又【集韵】苦杏切,铿上声。义同。 又轻烟切。古牵字。引前也。【扬雄校猎赋】摼象犀。【注】扼也。余详牛部七画。

摽 【卯集中】【手字部】 摽 〔古文〕□【唐韵】符少切【集韵】【韵会】【正韵】婢小切,□音鳔。读若瓢上声。【说文】击也。一曰挈□牡也。又【尔雅释诂】摽蘦,落也。【诗召南】摽有梅。 又拊心貌。【诗邶风】寤辟有摽。【传】辟拊心也。【疏】谓拊心之时,其手摽然。 又【集韵】被表切,音殍。亦落也。诗:摽有梅。徐邈读。 又【唐韵】抚招切【集韵】【正韵】纰招切,□音漂。亦击也。与□同。【左传哀十二年】长木之毙,无不摽也。【注】长木毙踣于地,不择物而後摽击。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匹妙切,音剽。读若漂去声。义同。又落也。 又【集韵】毗召切,音骠。读若瓢去声。亦击也。 又匹历切,音霹。义同。 又【集韵】【韵会】【正韵】□□遥切,音飙。义同。 又麾也。【公羊传庄十三年】曹子摽剑而去之。【孟子】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 又刀末也。【前汉王莽传】摽末之功。【注】刀末之摽。 又【唐韵】匹交切【集韵】【韵会】【正韵】披交切,□与拋同。【说文】拋或从手票声。通用摽。互见拋字注。○按《唐韵》符少切,本筱韵,上声。《说文》误收去声。新添《广韵》改频小切,宜从之。

摾 【卯集中】【手字部】 摾 【集韵】【韵会】其亮切,强去声。同弶。【字林】施罟於道也。一曰以弓罥鸟兽也。【广韵】张取兽也。摾字从强作。

摿 【卯集中】【手字部】 摿 【杨愼字说】同愔。於金切。【淮南子兵略训】推其摿摿,挤其揭揭,此谓因势。

撄 【卯集中】【手字部】 撄 【唐韵】於盈切【集韵】【韵会】伊盈切,□音缨。拈也,乱也。 又触也,迫近也。【孟子】虎负嵎,莫之敢撄。 又【集韵】娟营切,音萦。有所系著也。【庄子大宗师】撄宁也者,撄而後成者也。【注】物萦亦萦,而未尝不宁也。通作婴。

撅 【卯集中】【手字部】 撅 【唐韵】【集韵】□居月切,音蕨。【说文】手有所把也。一曰击也,投也。【唐书褚遂良传】撅高昌,缨突厥。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其月切。与掘同。【汲冢周书】狐有牙,而不敢以噬,獂有蚤,而不敢以撅。【杜牧注孙子序】撅其城郭。 又【广韵】采撅也。亦摴蒱三采名。 又【集韵】【韵会】□姑卫切,音刿。揭衣也。【礼内则】不涉不撅。 又【集韵】纪劣切,音蹶。拨也。【韩诗外传】草木根荄,浅未必撅也。飘风兴暴雨坠,则撅必先矣。亦作□。互见掘字注。

撆 【卯集中】【手字部】 撆 【唐韵】芳灭切【集韵】匹灭切,□音潎。【说文】别也。一曰击也。 又【唐韵】普蔑切【集韵】【韵会】【正韵】匹蔑切,□音瞥。读若片入声。小击也。又略也,引也,拂也。【蔡邕篆势】扬波振撆。 又【集韵】或作蔽。【史记荆轲传】跪而弊席。亦作撇。 又【正韵】必弊切,音闭。义同。 又【集韵】蒲结切,音蹩。读若敝入声。拭也。

衻 【申集下】【衣字部】 衻 【唐韵】汝盐切【集韵】【韵会】如占切,□音髥。【广韵】衣缘也。 又【礼丧大记】妇人复不以衻。【注】衻,妇人嫁时上服也。【仪礼士昏礼】女次纯衣纁衻。【注】衻之言任也,以纁缘其衣,象阴气上任也。 又【类篇】衣下襈也。【礼杂记】茧衣裳与税衣,纁衻为一。【注】裳,下襈也,妇人蔽膝也。【小尔雅】蔽膝谓之衻。 又【集韵】尼占切,音粘。义同。 又处占切。与襜、裣同。 【直音】作袡。【韵会】别作□。

撇 【卯集中】【手字部】 撇 【集韵】【韵会】【正韵】□匹蔑切。同撆。见上撆字注。【前汉扬雄甘泉赋】浮蔑蠓而撇天。【注】撇,犹拂也。【王褒洞箫赋】联绵彯撇,生微风兮。 又书法有撇。【书法离钩】长撇须迅其锋。 又【正韵】必弊切,音闭。义同。 又【集韵】【韵会】□匹裔切,潎去声。摽也。 又【集韵】必结切,闭入声。揎衣也。

捞 【卯集中】【手字部】 捞 【唐韵】鲁刀切【集韵】【韵会】【正韵】郞刀切,□音劳。沈取曰捞,言没入水中取物也。 又【集韵】郞到切,音涝。义同。又力吊切,音料。同撩。【扬子方言】取也。【郭璞注】谓钩捞也。 又怜萧切,音聊。义同。通作摷。

撉 【卯集中】【手字部】 撉 【集韵】都昆切,音敦。击也。见搋字注。

撊 【卯集中】【手字部】 撊 【集韵】【韵会】□下赧切,音僩。劲忿貌。【左传昭十八年】今执事撊然授兵登陴。 又【正韵】下□切,音限。义同。 又【集韵】贾限切,音□。【扬子方言】猛也。晋魏之闲曰撊。【尔雅瑟兮僩兮】,《释文》僩,或作撊。 【韵会】通作憪。考证:〔【尔雅瑟兮僩兮注】僩,或作撊。〕 谨照原书注改释文

撋 【卯集中】【手字部】 撋 【唐韵】而缘切【集韵】【韵会】【正韵】而宣切,□软平声。摧物也。【阮孝绪字略】烦撋犹捼挲。【周礼冬官考工记鲍人进而握之注】谓亲手烦撋之。或作擩。亦作。又作捼。 又【集韵】濡纯切,音犉。拭也。 又儒垂切,音痿。擩也。 又奴禾切,穤平声。又儒谁切,音蕤。□同捼。详捼字注。

撌 【卯集中】【手字部】 撌 【篇海】丘愧切,音喟。也。【淮南子要略篇】禹烧不暇撌。 又求位切,音匮。义同。

撍 【卯集中】【手字部】 撍 【唐韵】【集韵】【韵会】□子感切,音昝。手动也。或作揝。 又作绀切,篸去声。义同。又掇也。 又【唐韵】【韵会】作含切【集韵】祖含切,□音篸。尽也。 又【唐韵】侧吟切【集韵】【韵会】缁岑切,□音簪。疾也。【京房易豫卦】朋盍撍。今文作簪。【注】速也。 又【集韵】慈盐切【韵会】昨盐切,□音潜。摘也。本作撍。

撎 【卯集中】【手字部】 撎 【唐韵】【正韵】於计切【集韵】壹计切,□音翳【说文】举手下手也。 又【唐韵】一冀切【集韵】【韵会】乙冀切,□音懿。义同。【周礼春官大祝九曰肃拜注】但俯下手,今时撎是也。【释文】撎,於至反。卽今之揖。【左传成十六年三肃使者注】肃手至地,若今之撎。 又【集韵】於赐切,音缢。义同。 又【正字通】与揖同。按举手下手卽揖也。虽转去声,而义不变,六书故以孙愐切为误,是也。

斁 【卯集下】【攴字部】 斁 【唐韵】【广韵】羊益切【集韵】【类篇】【韵会】【正韵】夷益切,□音亦。【说文】解也,厌也。【书太甲】朕承王之休无斁。【传】我承王之美无厌。【诗周南】服之无斁。【笺】乃能整治之,无厌倦。 又【说文】一曰终也。 又【小尔雅】明也。 又【广韵】当故切【集韵】【正韵】都故切,□音妒。同殬。败也。【书洪范】彝伦攸斁。【传】斁,败也。【释文】多路反。【说文】引洪范作殬。【诗大雅】耗斁下土。【笺】斁,败也。【释文】《说文》字林皆作殬。 又【前汉薛宣传】不得其人,则大职堕斁。【注】斁,丁固反。坏也。 又【集韵】同都切,音徒。涂也。周书,斁丹雘。◎按今书梓材,惟其涂塈茨,又惟其涂丹雘。疏於二文皆言斁卽古涂字。则涂本有作斁者,而《说文》引书作□。书古文训亦作□。盖□讹为斁也。 又【集韵】徒故切,音度。义同。 又【韵补】叶弋灼切。【枚乘七发】诚不必悔,决绝以诺。高歌□唱,万岁无斁。

敛 【卯集下】【攴字部】 敛 【唐韵】良冉切【集韵】【韵会】【正韵】力冉切,□音。【说文】收也。【尔雅释诂】聚也。【疏】敛者,率聚也。【诗小雅】此有不敛穧。【疏】不收敛之穧束也。【书洪范】敛时五福。【疏】以敛聚五福之道也。【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敛财贿。 又【仪礼聘礼】敛〈方亶〉。【注】敛,藏也。 又【博雅】敛,取也。又欲也,予也,略也。 又姓。【左传定七年】公敛处父御孟懿子。【广韵】姚秦录有辅国将军敛宪。 又【广韵】【集韵】【韵会】□力验切,音爁。义同。 又【集韵】离盐切,音廉。敛盂,地名。【左传僖二十八年】晋侯齐侯盟于敛盂。【注】卫地。【释文】敛,徐音廉。【韵会】作敛,非。互详欠部敛字注。考证:〔【左传僖二十八年】齐侯晋侯会於敛盂。〕 谨照原文改晋侯齐侯盟于敛盂。

杩 【辰集中】【木字部】 杩 【唐韵】【集韵】【韵会】□莫驾切,音骂。【玉篇】床头横木也。【韵会】引《曾子舆机疏》,机以木为之,如床,先用一绳系著两头谓之杩。【正字通】俗谓木片关定器物曰杩子。考证:〔【韵会】引曾子舆机疏,机以木为之,如床,先用以绳系两头,谓之杩。〕 谨照原文以绳之以改一字。两头谓之杩改著两头之杩。

毙 【卯集下】【攴字部】 毙 【集韵】毗祭切。【尔雅释言】毙,踣也。【注】前覆。【礼檀弓】射之,毙一人。【注】毙,仆也。【释文】毙,亦作弊。

斄 【卯集下】【攴字部】 斄 〔古文〕□【集韵】汤来切,同邰。【前汉地理志】右扶风斄,周后稷所封。【注】同邰。◎按字汇又音离,训斄牛,非是。集韵,犁牛字从□。犁字从□,作□下□。

斅 【卯集下】【攴字部】 斅 【广韵】胡敎切【集韵】後敎切【韵会】後学切,□音效。【说文】觉悟也。篆省作学。【玉篇】敎也。【书盘庚】盘庚斆于民。【传】敎也。又【说命】惟斆学半。【传】敎然後知困,是为学之半。 又【集韵】辖觉切,音学。义同。【韵会】学字,《说文》本作斆。今音效。而学校字但作学。○按古文《尚书》学皆作斆。隶释高彪□为斅者宗。又五十以斆,卽学字。《说文》在敎部,今倂入。

【子集中】【人字部】 【玉篇】同厮。

【子集中】【人字部】 【广韵】息逐切【集韵】息六切,□音速。【玉篇】傗,不伸。〇按见《广韵》一屋,音夙。《正字通》以为佩字之讹,非。

文 【卯集下】【文字部】 文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无分切,音纹。【说文】错画也。【玉篇】文章也。【释名】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合集众字,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易系辞】物相杂,故曰文。【周礼天官典丝】供其丝纩组文之物。【注】画绘之事,靑与赤谓之文。【礼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 又【尚书序】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说文》序】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後形声相益,卽谓之字。【古今通论】仓颉造书,形立谓之文,声具谓之字。 又【易乾卦文言疏】文谓文饰。 又【易坤卦】文在中也。【疏】通达文理。【史记礼书】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太一,是谓太隆。 又【书尧典】钦明文思安安。【疏】发举则有文谋。 又【礼礼器】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史记乐书】礼自外作,故文。【注】文犹动,礼肃人貌。貌在外,故云动。 又【礼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乐盈而反,以反为文。【注】文,犹美也,善也。 又【左传僖二十三年】吾不如衰之文也。【注】有文辞也。又【前汉酷吏传】司马安之文法。【注】以文法伤害人也。【又】按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注】言其文案整密也。 又姓。【前汉循吏传】文翁,庐江舒人也。 又【史记谥法】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勤学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 又兽名。【山海经】放皋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又【集韵】文运切,音问。【论语】小人之过也,必文。【朱传】文,饰之也,去声。 又眉贫切,音珉。饰也。【礼玉藻】大夫以鱼须文竹,刘昌宗读。 又【韵补】叶微匀切。【崔駰达旨】摛以皇质,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为仁。【张衡西京赋】都邑游侠,张赵之伦。齐志无忌,拟迹田文。 又叶无沿切。【蔡洪棋赋】画路表界,白质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圆。

斋 【卯集下】【文字部】 斋 【篇海】同斋。【广韵】侧皆切【集韵】【韵会】【正韵】庄皆切,□债平声。【正韵】洁也,庄也,恭也。【广雅】斋,敬也。【礼祭统】斋之为言齐也。【易系辞】圣人以此斋戒。【注】洗心曰斋。 又【後汉舆服志】有斋冠曰长冠。 又燕居之室曰斋。 又【集韵】【正韵】□津私切,音赀。【孟子】斋疏之服。【赵岐注】卽斋縗也。音资。 又【易履卦】得其资斧。【子夏传】作齐斧。虞喜志林云:当作斋。斋戒入庙而受斧也。 又叶眞而切,音支。【後汉周泽传】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年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按《说文》示齐为斋。示,明也,祗也。齐者,万物之洁齐也。洪武《正韵》云:古单作齐,後人于其下加立心,以别之耳。

斌 【卯集下】【文字部】 斌 【广韵】府巾切,音彬。【玉篇】文质貌。亦作份彬。【潘岳藉田赋】士女颁斌而咸戾。【注】颁斌,相杂之貌也。

斐 【卯集下】【文字部】 斐 【唐韵】【正韵】敷尾切【集韵】【韵会】妃尾切,□音菲。【说文】分别文也。易曰:君子豹变,其文斐也。◎按今易革卦,斐作蔚。 又【诗小雅】萋兮斐兮,成是贝锦。【传】萋斐,文章相错也。【朱传】小文之貌。又同匪。【诗卫风】有匪君子。【大学】作斐。 又【集韵】匪微切,音非。姓也。【左传襄二十三年】初斐豹隶也。 又逋眉切,音悲。义同。

斑 【卯集下】【文字部】 斑 【广韵】布还切【集韵】【韵会】逋还切,□音班。辬,或作斑。驳文也。【韵会】杂色曰斑。【礼檀弓】狸首之斑然。 又【韵补】叶□连切。【曹植七启】形不抗首,骨不隐拳。批熊碎掌,拉虎摧斑。

斒 【卯集下】【文字部】 斒 【广韵】方闲切【集韵】【正韵】逋闲切,□音。斒斓,色不纯也。或作□。亦作豳。

詚 【酉集上】【言字部】 詚 【字汇】当拔切,丹入声。兜詚,不静也。

斓 【卯集下】【文字部】 斓 【广韵】力闲切【集韵】【韵会】【正韵】离闲切,□音□。斒斓,色杂也。或作□。 又【集韵】郞于切,音阑。义同。

斓 【卯集下】【文字部】 斓 【广韵】力闲切【集韵】【韵会】【正韵】离闲切,□音□。斒斓,色杂也。或作□。 又【集韵】郞于切,音阑。义同。

斖 【卯集下】【文字部】 斖 【集韵】武斐切。亹或从文。详亠部亹字注。

斗 【卯集下】【斗字部】 斗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当口切,音陡。【说文】大升也。【群经音辨】升十之也。【史记李斯传】平斗斛度量。【前汉律历志】斗者,聚升之量也。 又宿名。【春秋运斗枢】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合为斗。居阴播阳,故称北斗。【易丰卦】日中见斗。【疏】日中盛明之时,而斗星显见。【诗小雅】维北有斗。【疏】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也。【又】衡殷南斗。【注】南斗六星为天庙,丞相大宰之位。 又酒器。【诗大雅】酌以大斗。【疏】大斗长三尺,谓其柄也。盖从大器挹之於樽,用此勺耳。【史记滑稽传】目眙不禁,飮可七八斗。 又吴中市鱼亦以斗计。【松陵倡和诗】一斗霜鳞换浊醪。 又【前汉王莽传】作威斗,长二尺五寸。 又【周礼地官序官掌染革注】染革蓝蒨象斗之属。【疏】象斗,染黑。 又【尚书序】皆科斗文字。【疏】科斗,虫名。虾蟆子也。书形似之。 又【史记封禅书】成山斗入海。【注】谓斗绝曲入海也。又【韩愈答张十一诗】斗觉霜毛一半加。 又【集韵】【正韵】□肿庾切,音主。枓,或省作斗。勺也。【周礼春官鬯人】大丧之大渳设斗。【注】所以沃尸也。【释文】斗依注,音主。考证:〔【周礼地官司徒掌染革注】染革蓝蒨象斗之属。〕 谨照原文司徒改为序官。两革字均改为草字。

料 【卯集下】【斗字部】 料 【广韵】落萧切【集韵】【韵会】怜萧切【正韵】连条切,□音聊。【说文】量也。【史记孔子世家】尝为季氏吏,料量平。 又【广韵】度也。【玉篇】数也,理也。【增韵】计也。【周语】料民于太原。【史记李斯传】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晋书王□之传】当相料理。【左思蜀都赋】卢跗是料。 又【庄子盗跖篇】料虎头,编虎须。【注】料,捋也。 又【尔雅释乐】大鼗谓之麻,小者谓之料。【注】料者,声淸而不乱。 又【广韵】【集韵】【韵会】□力吊切,音嫽。义同。 又人物材质也。【杜甫诗】山色供诗料。 又牛马所食刍豆。【唐书李林甫传】立仗马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 又【增韵】禄料也。

斚 【卯集下】【斗字部】 斚 【正字通】俗斝字。

斛 【卯集下】【斗字部】 斛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谷切,音觳。【说文】十斗也。【仪礼聘礼】十斗曰斛。【前汉律历志】斛者,角斗平多少之量也。【又】量者跃於龠,合於合,登於升,聚於斗,角於斛,职在太仓,大司农掌之。 又姓。【姓氏急就篇】北齐有斛子愼。

斜 【卯集下】【斗字部】 斜 【唐韵】似嗟切【集韵】【韵会】【正韵】徐嗟切,□音邪。【说文】抒也。【玉篇】散也,不正也。【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枝牚杈丫而斜据。 又【集韵】【韵会】余遮切【正韵】于遮切,□音耶。梁州谷名。在武功西南。【前汉扬雄传】西自褒斜。【注】南山谷名也。【班固西都赋】右界褒斜,陇首之险。【注】梁州记曰:万石城溯汉,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长四百七十里。 又【集韵】时遮切,音闍。伊雅斜,单于名。 又直加切,音秅。义同。

斝 【卯集下】【斗字部】 斝 【唐韵】古雅切【集韵】【韵会】【正韵】举下切,□音贾。【说文】玉爵也。从叩从斗,冂。象形,与爵同意。或说斝受六升。【诗大雅】洗爵奠斝。【周礼春官司尊彝】裸用斝彝黄彝。【礼明堂位】爵夏后氏以琖,殷以斝,周以爵。【注】斝画禾稼也。【正字通】两柱交似禾稼,故曰斝。 又【集韵】居迓切【正韵】居亚切,□音驾。义同。【说文】俗作斚,非。

斞 【卯集下】【斗字部】 斞 【唐韵】以主切【集韵】【韵会】勇主切,□音庾。【说文】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工人】丝三邸,漆三斞。【玉篇】今作庾。【小尔雅】四豆为区,四区曰釜,二釜有半曰庾。【集韵】或作□,亦作斔匬。

斟 【卯集下】【斗字部】 斟 【广韵】职深切【集韵】【韵会】【正韵】诸深切,□音针。【说文】勺也。【楚辞天问】彭铿斟雉帝何飨。【注】斟,勺也。 又【周语】而後王斟酌也。【注】斟,取也。 又【後汉冯衍传】意斟愖而不澹。【注】斟愖,犹迟疑也。 又【扬子方言】斟,益也。【注】言斟酌而益之。 又【玉篇】计也。 又国名。【左传襄四年】灭斟灌及斟寻氏。【注】二国,夏同姓诸侯,仲康之子。 又姓。【姓氏急就篇】汉博士斟尚。

斠 【卯集下】【斗字部】 斠 【广韵】吉岳切【集韵】【韵会】古岳切【正韵】讫岳切,□音觉。【说文】平斗斛也。【博雅】量也。【玉篇】今作角。 又【集韵】居效切,音敎。义同。

斡 【卯集下】【斗字部】 斡 【唐韵】【集韵】【韵会】乌括切【正韵】乌活切,□音睕。【说文】蠡柄也。扬雄杜林说,皆以轺车轮斡。【玉篇】转也,柄也。【增韵】旋也,运也。【前汉贾谊传】斡弃周鼎,宝康瓠兮。【又】斡流而迁。 又【集韵】【韵会】□古缓切,音管。輨,或作斡。【前汉百官公卿表】斡官。【注】如淳曰:斡音管,或作干。斡,主也。主均输之事。 又【前汉食货志】欲擅斡山海之货。【注】师古曰:斡谓主领也。

斢 【卯集下】【斗字部】 斢 【广韵】天口切【集韵】他口切,□音妵。斢。详字注。

撰 【卯集中】【手字部】 撰 【唐韵】雏莞切【集韵】【韵会】雏绾切【正韵】雏产切,□馔上声。具也。【增韵】造也。又则也。【易系辞】以体天地之撰。【朱子本义】撰犹事也。【论语】异乎三子者之撰。 又撰,述也。属辞记事曰撰。【唐书百官志】史馆修撰掌修国史。或作纂。又【唐韵】仕免切【集韵】【韵会】【正韵】雏免切,□音撰。读若孱上声。义同。通作撰。又作僎。 又持也。【礼曲礼】君子欠伸撰杖屦。 又【集韵】【韵会】雏恋切【正韵】除恋切,□音馔。义同。 又集也。亦述也。【欧阳修诗】任君居太原,白首勤著撰。闭戸不求闻,忽来谁所荐。又【集韵】【韵会】【正韵】□须兖切。与选同。遣也。一曰择也。【周礼夏官大司马】群吏撰车徒。【释文】息转反。【礼内则】栗曰撰之。【疏】数数布拣撰省视之。 又白撰,货贝名。【前汉食货志】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名白撰,直三千。 又【集韵】须绢切,音□。亦与选同。 又损管切。与算同。数也,计也。【周礼撰车徒注】撰读曰算,谓数择之也。

撱 【卯集中】【手字部】 撱 【唐韵】他果切【集韵】【正韵】吐火切,□音妥。狭长也。【尔雅释鱼】□小而撱。【注】撱,小贝狭长也。谓长而去四角也。【史记平准书】白金三品,其三曰复小撱之直三百。 又【唐韵】羊捶切【集韵】尹捶切,□隋上声。与同。弃也。又扪也。 又【集韵】翾规切,音堕。亦弃也。○按《尔雅》《广韵》《集韵》或讹作椭,惟《正韵》撱椭分义各出。通作隋。

扑 【卯集中】【手字部】 扑 【唐韵】蒲角切【集韵】【韵会】【正韵】弼角切,□音雹。【说文】挨也。【广韵】相扑也。 又【增韵】踣也。【韩愈纳凉聮句】朽杌惧倾扑。或作□。 又【集韵】匹角切,音璞。与同。击也。 又【唐韵】【集韵】【韵会】普木切【正韵】普卜切,□与攴同。小击也。【书盘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又杖也。与扑同。【荀悦申鉴】桎梏鞭扑,以加小人。 又【荀子臣道篇】若驭扑马。【注】未调习之马。 又【集韵】博木切,音卜。拭也。

撷 【卯集中】【手字部】 撷 【唐韵】【正韵】胡结切【集韵】【韵会】奚结切,□音絜。捋取也。 又与襭同。以衣贮物,而扱其衽也。 又【唐韵】虎结切【集韵】显结切,□音肸。义同。

撸 【卯集中】【手字部】 撸 【篇海】郞古切,音鲁。动也。

撺 【卯集中】【手字部】 撺 【集韵】【韵会】【正韵】□取乱切,音爨。掷也。 又【集韵】七丸切,音鋑。义同。 又俗谓诱人为非曰撺掇。

挞 【卯集中】【手字部】 挞 〔古文〕□□【唐韵】【集韵】□他达切,音闼。打也,抶也。【书益稷】挞以记之。又【说命】若挞于市。【周礼地官闾胥】凡事,掌其比觵挞罚之事。【注】挞,扑也。【疏】有失礼,轻者以觵酒罚之,重者以楚挞之。【仪礼乡饮酒礼】罚不敬,挞其背。 又疾也。【诗商颂】挞彼殷武。【疏】挞是速疾之意。【释文】韩诗云:达也。 又弣侧矢道也,以韦为之。【仪礼士丧礼】设依挞焉。【注】今文挞为銛。 又【崔豹古今注】蛱蝶,江东呼为挞末。本从□。【集韵】或作□。□原字误从□作。

撼 【卯集中】【手字部】 撼 【唐韵】胡感切【集韵】【韵会】【正韵】戸感切,□含上声。与同。摇也。【宋史苏辙传】元丰旧党,多起邪说,以摇撼在位。【韩愈诗】蚍蜉撼大树。 又【韵会】动也。通作感。与诗无感我帨之感同。

撽 【卯集中】【手字部】 撽 【集韵】【韵会】□吉历切。同击。 又【集韵】口敎切,敲去声。义同。【庄子至乐篇】撽以马捶。【注】击也。 又坚尧切,音骁。遮也,与邀同。一说□字变体。本从敫。敫字从攴作。又□。

挝 【卯集中】【手字部】 挝 【集韵】【韵会】□张瓜切,音檛。击也。【魏志太祖纪】伯鱼三娶孤女,谓之挝妇翁。【唐书柳宗元传】自古贤人才士被谤议,不能自明,故有无兄盗嫂,娶孤女挝妇翁者。 又击鼓也。【後汉祢衡传】曹操召为鼓吏,衡方为渔阳参挝,声节悲壮。 又【字汇补】古禾切,音戈。【苏轼守岁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捡 【卯集中】【手字部】 捡 【唐韵】良冉切【集韵】力冉切,□音敛。【说文】拱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居奄切,音捡。束也,拘也。【前汉王霸传】郡事,皆以义法令捡式。【注】捡,局也。 又【尔雅释言】捡,同也。【注】捡,范模也,所出必同。 又巡察也,□也,挍也,举也。【晋书周顗传】王导料捡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 又捡挍,官名。【唐书百官志】开元六年,丽正修书院置使及捡挍官。○按捡挍二字□从手。《广韵》止收检,以捡为俗字。

擀 【卯集中】【手字部】 搟 【集韵】古旱切,干上声。以手伸物也。或省作扞。【集韵】许偃切,与攇同。【前汉扬雄长杨赋】麾城搟邑。【注】搟,举手拟之也。音车幰之幰。 又【正字通】搟乃摲之讹。长杨赋古本作摲邑。互见摲字注。一说欣轩声近。掀俗作搟,与摲别。

拥 【卯集中】【手字部】 拥 【唐韵】於陇切【集韵】【韵会】委勇切,□雍上声。【说文】本作□。抱也。【礼玉藻】肆束及带,勤者有事,则收之,走,则拥之。【疏】肆余也,谓束带之余组及带之垂者。收谓敛持在手,拥谓抱之於怀也。【前汉夏侯婴传面雍树驰注】南方谓抱小儿为雍树,面偝也,雍抱持之,令面背己而抱之以驰。雍读曰拥。 又持也。【前汉高帝纪】太公拥彗。【注】如今卒持帚也。 又卫也,群从也。 又【尔雅释言邕支载也疏】邕,又作拥。拥护支持,皆载任之义。 又【集韵】於容切,音雍。遮也。【礼内则】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注】拥,犹障也。或作□。亦作□。

枂 【辰集中】【木字部】 枂 【唐韵】【集韵】□五活切,玩入声。去树皮也。【类篇】木阴橉曰枂。 又【广韵】柮枂,柱头木。 又【集韵】【类篇】鱼厥切,音月。鞍瓦。

擂 【卯集中】【手字部】 擂 【玉篇】力堆切,音雷。研物也。【集韵】作攂。 又【韵会】卢对切,音纇。与礧同。推石自高而下也。【集韵】作擂。

擃 【卯集中】【手字部】 擃 【集韵】匿讲切,搦上声。撞也,刺也。或作搑。

掳 【卯集中】【手字部】 掳 【唐韵】郞古切【集韵】【韵会】笼五切,□音鲁。掠也,获也。通作卤。

擅 【卯集中】【手字部】 擅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时战切,音缮。【说文】专也。【礼冠义】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史记范睢传】擅国之谓王。 又【增韵】据也。【战国策】赵攻中山,取扶柳,五年以擅呼沱。【注】擅言固有之。

擆 【卯集中】【手字部】 擆 【玉篇】【唐韵】张略切【集韵】陟略切,□音勺。读与酌近。置也。又击也。 又【集韵】直略切,音著。亦击也。【玉篇】别作□。俗作撯。

择 【卯集中】【手字部】 择 【唐韵】丈伯切【集韵】【韵会】【正韵】直格切,□音宅。【说文】拣选也。【书吕□】罔有择言在躬。【礼中庸】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又【史记注】达各切,音铎。【龟策传】匆匆疾疾,通而不相择,妖孽数见,传为单薄。 又【集韵】夷益切,音奕。人名。汉有司马无择。本作择。或作□。择字原从□作。

擈 【卯集中】【手字部】 擈 同扑。详扑字注。

擉 【卯集中】【手字部】 擉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测角切,音龊。与簎同。刺取龞蜃也。【庄子则阳篇】冬则擉龞於江。【韩愈祭鳄鱼文】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或作捒。又作捔。 又【唐韵】【集韵】□敕角切,音。亦与簎同。 又【集韵】侧角切,音捉。又殊玉切,音蜀。又枢玉切,音触。义□同。 又株玉切,音斸。【庄子擉龞注】徐邈读。

击 【卯集中】【手字部】 击 【唐韵】古历切【集韵】【韵会】吉历切,□音激。【说文】攴也。【徐曰】扑也。【广韵】打也。【增韵】扣也。【易蒙卦】击蒙。【注】击去童蒙,以发其昧。【史记叔孙通传】拔剑击柱。又【酷吏传】义纵以鹰击毛挚为治。 又攻杀也。【楚语】刲羊击豕。【注】击,杀也。【前汉高帝纪】急击之勿失。 又触也。【庄子田子方】目击而道存矣。或作撽。 又【集韵】【韵会】【正韵】□□敌切,音檄。与觋同。男巫也。【荀子王制篇】知其吉凶妖祥,伛巫跛击之事也。【注】击读为觋。 又【集韵】吉诣切,音讣。人名。春秋晋有屠击。

擎 【卯集中】【手字部】 擎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渠京切,音鲸。举也,拓也,持高也。【杜甫诗】书从稚子擎。又【广韵】【集韵】【韵会】渠映切【正韵】具映切,□音竞。义同。本作擎。或作。亦作擏。擎原字从攴不从攵作。

擏 【卯集中】【手字部】 擏 【集韵】渠京切,本作擎。 又【正韵】与檠通。辅正弓弩器。【荀子性恶篇】良弓不得排擏,则不能自正。 又【集韵】【韵会】举影切【正韵】居影切,□音景。戒也。与儆通。亦与檠通。【扬子法言】见弓之张兮,何谓也,曰:擏之而已。

擐 【卯集中】【手字部】 擐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惯切,音患。【说文】贯也。【左传成十三年】躬擐甲冑。【吴语】夜中乃令服兵擐甲。 又【集韵】古患切,音惯。义同。 又【唐韵】古还切【集韵】【韵会】【正韵】姑还切,□音关。义同。 又【集韵】古泫切,音畎。系也。 又荀缘切,音宣。与揎同。【礼王制裸股肱注】谓擐衣出其臂胫。【陆氏音义】擐读宜音宣,依字作。字林云:臂也。先全反。◎按,别本讹作。互见字注。本作□。省从睘。

擑 【卯集中】【手字部】 擑 【集韵】卽涉切。同接。见接字注。

擒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巨今切【集韵】【韵会】【正韵】渠金切,□音琴。与捦同。详捦字注。【礼曲礼不离禽兽疏】禽者,擒也。言鸟力小,可擒捉而取之。通作禽。 又【集韵】巨禁切,音噤。与扲同。见扲字注。

擓 【卯集中】【手字部】 擓 【唐韵】苦淮切【集韵】枯怀切,□音汇。揩摩也。又抆拭也。 或省作。

担 【卯集中】【手字部】 担 【唐韵】【集韵】【韵会】都甘切【正韵】都蓝切,□胆平声。与儋同。背曰负,肩曰担。【释名】担,任也,任力所胜也。【易系辞负且乘疏】负者,担负於物也。【战国策】苏秦嬴縢履蹻,负书担囊。 又左担,地名。【任豫益州记】阴平县北有左担道,於成都为西,自北来者,担在左肩,不得度右肩也。 又武担,山名。在成都西北。【蜀志先主传注】蜀王妻物故,发卒担土於成都郭中葬,高七丈,号曰武担也。 又去声。【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都滥切。谓所负也。【左传庄二十二年】弛于负担。【注】丁暂反。 又【集韵】时艳切,音赡。假也。【礼丧服四制】杖者,何也,爵也。或曰担主。【仪礼丧服】无爵而杖者何,担主也。【注】假之以杖,尊其为主也。 又以赡切,音艳。义同。

携 【卯集中】【手字部】 携 与同。

擖 【卯集中】【手字部】 擖 【唐韵】恪八切,音劼。【说文】刮也。一曰挞也。 又【集韵】【韵会】□丘瞎切,音楬。义同。又【唐韵】古辖切【集韵】居辖切,□音猰。亦刮也。又折也,架也。 又【集韵】力盍切,音腊。亦折也,与擸同。 又古滑切。义同。又搔也。 又【唐韵】丈甲切【集韵】直甲切,□音霅。押擖,重接貌。又【集韵】【韵会】【正韵】□弋涉切,音叶。箕舌也。【礼少仪】□席不以鬣,执箕膺擖。【疏】当掎箕舌自乡胸前。 又【集韵】益涉切,音靥。义同。 又居曷切,音葛。搳擖,揳木声。 又力涉切,音猎。理持也。同擸。 又去例切,音憩。亦刮也。

擗 【卯集中】【手字部】 擗 【唐韵】房益切【集韵】【韵会】【正韵】毗亦切,□音辟。拊心也。【孝经】擗踊哭泣。通作辟。【诗邶风】寤辟有摽。 又【庄子马蹄篇】摘擗为礼。【注】屈折手足之意。亦作擘。 又【韵会】匹历切,音霹。擘开也。【楚辞九歌】擗蕙櫋兮旣张。【注】擗,折也。 又【韵会】匹辟切【正韵】匹亦切,□音僻。义同。

擘 【卯集中】【手字部】 擘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博厄切,音蘗。【说文】撝也。【广韵】分擘也。【礼内则】涂皆乾擘之。【疏】擘,去。乾,涂也。【李白诗】巨灵擘太华。 又【说文】大指也。【孟子】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 又挽擘也。弓弩手张曰擘,足踏曰蹶。 又【扬子方言】擘,楚谓之纫。 又【集韵】蒲历切,音甓。亦大指也。 又【韵会】【正韵】□毗亦切。与擗同。【六书故】借用捭。

擙 【卯集中】【手字部】 擙 【字汇】於到切,音奥。磨也。

据 【卯集中】【手字部】 据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居御切,音锯。【说文】杖持也。【论语】据於德。 又【广韵】依也。【易困卦】困于石,据于蒺藜。【诗邶风】亦有兄弟,不可以据。【左传僖五年】享祀丰洁,神必据我。【注】据犹安也。 又引也,援也。【尔雅疏序】事有隐滞,援据徵之。 又按也。【礼玉藻】君赐稽首据掌,致诸地。【疏】覆左手按於右手之上也。【老子道德经】猛兽不据。【注】以爪按拿曰据。 又拒守也。【史记赵奢传】先据北山上者胜。 又姓。明宣德漏刻博士据成。 又【集韵】其踞切,音遽。有形之貌。与庄子觉则蘧蘧然之蘧同。 又【史记注】讫逆切,音戟。【吕后纪】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又叶求於切,音蘧。【史记龟策传】事有所疾,亦有所徐。物有所拘,亦有所据。 通作据。见据字注。

擛 【卯集中】【手字部】 擛 【集韵】弋涉切,音叶。擛擛,动貌。或作聂。

擞 【卯集中】【手字部】 擞 【唐韵】【集韵】□苏后切,音叟。抖擞,举也。【王维诗】抖擞辞贫里。【释氏要览】梵语杜多,华言抖擞。亦作斗薮。

挤 【卯集中】【手字部】 挤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子计切,音霁。【说文】排也。一曰推也。【左传昭十三年】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注】挤,坠也。子细反。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子礼切,音济。义同。【史记项羽纪】汉军却为楚所挤。【庄子人闲世】其君因其修以挤之。 又【玉篇】【广韵】将西切【集韵】【韵会】【正韵】笺西切,□音齑。义同。

抬 【卯集中】【手字部】 抬 【唐韵】徒哀切【集韵】【韵会】堂来切,□音台。【博雅】抬揌,动也。 又【广韵】抬,举也。

擢 【卯集中】【手字部】 擢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角切,音浊。【说文】引也。【扬子方言】拔也。自关而西,或曰拔,或曰擢。【广韵】抽也,出也。【战国策】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前汉公孙弘传】天子擢对为第一。 又【增韵】耸也。【班固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 又【玉篇】去也,彻也。【礼少仪】侍投则拥矢,不角不擢马。【疏】投壶,立筹为马,至三马而成胜。若□者虽得二马,亦不敢彻尊者马,足成已胜也。【庄子騈拇篇】擢德塞性以收名声。【注】拔去自然之德。

捣 【卯集中】【手字部】 捣 【唐韵】【正韵】都晧切【集韵】【韵会】睹老切,□音倒。【说文】本作□。手椎也。【礼内则】捣珍取牛羊麋鹿麕之肉,必脄。一曰筑也,敲也,舂也。【诗小雅】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又【扬子方言】依也。【郭璞注】谓可依倚之也。 又【集韵】□留切,音稠。聚也。【史记龟策传】上有捣蓍,下有神龟。【注】捣,古稠字。捣蓍卽藂蓍。○按《字汇》改从木,入木部檮字。注误。或作捣。又作捯。俗作。

擤 【卯集中】【手字部】 擤 【篇海】呼梗切,亨上声。手捻鼻脓曰擤。 又【焦竑俗用杂字】音省,义同。

擥 【卯集中】【手字部】 擥 【唐韵】卢敢切【集韵】【韵会】【正韵】鲁敢切,□音览。【说文】撮持也。【礼乐记滥以立会疏】滥,犹擥也。擥然有积聚之意。【蜀志诸葛亮传注】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擥焉。【管子弟子职】饭必捧擥。 又手擥取也。【屈原离骚】夕擥洲之宿莽。【注】擥,采也。或作。又作揽。

擦 【卯集中】【手字部】 擦 【篇海】【字汇】□初戛切,音察。摩之急也。

举 【卯集中】【手字部】 举 【唐韵】居许切【集韵】苟许切,□音莒。举本字。【说文】对举也。 又【广韵】以诸切,音余。与舁同。共举也。【集韵】作□。

擨 【卯集中】【手字部】 擨 【唐韵】以遮切【集韵】余遮切,□音椰。擨□也。或作歋,亦作捓。通作邪。 又【集韵】余支切,音移。与歋同。【说文】人相笑相歋也。或省作搋。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韵】会古作。注详曰部九画。

擩 【卯集中】【手字部】 擩 【唐韵】而主切【集韵】蕊主切,□音乳。【说文】染也。【唐书艺文志】擩哜道眞。 又【唐韵】【集韵】□儒谁切,音蕤。义同。 又搵也。【周礼春官大祝】辨九祭,六曰擩祭。【注】擩读为虞芮之芮。以肝肺菹擩盐醢中,以祭也。【仪礼公食大夫礼】宾升席坐取韭菹,以辨擩干醢,上豆之闲祭。或作。又作。 又【集韵】【正韵】□而宣切,软平声。义同。 又挼莎也。与撋同。 又【集韵】如劣切,音□。义同。亦作。 又【唐韵】而遇切【集韵】儒遇切,□音孺。手进物也。 又【集韵】尼主切,音醹。拄也。 又【唐韵】奴豆切【集韵】乃豆切,□音耨。构擩,不解事也。

擪 【卯集中】【手字部】 擪 【唐韵】於叶切【集韵】【韵会】益涉切,□音靥。读若厌入声。【说文】一指按也。【庄子外物篇】擪其顪。【元稹连昌宫辞】李謩擪笛傍宫墙。 又【正韵】弋涉切,音叶。义同。 又【集韵】托协切,音帖。又诺协切,音敜。或作压。义□同。 又乙甲切,音压。亦按也。 又【唐韵】【集韵】□於琰切,音黶。持也。亦作擫。古文通厌。

擫 【卯集中】【手字部】 擫 同擪。【王褒洞箫赋】胶致理比,挹抐擫。【注】擫,一作擪扢。手执之状也。【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击擫弹吹声逦迤。 本作。考证:〔【王褒洞箫赋】挹抐擫,顺叙□迖。〕 谨按所引文义不连,谨照原赋改胶致理比,挹抐擫。

拟 【卯集中】【手字部】 拟 【唐韵】鱼纪切【集韵】【韵会】偶起切,□疑上声。【说文】度也。【增韵】准拟揣度以待也。【易系辞】拟之而後言。【疏】拟度之而後言也。 又像也,比拟也。【前汉公孙弘传】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於君。【注】拟,疑也,言相似也。【後汉张衡传】吾观太□,方知子云妙极道数,乃与五经相拟。【集韵】或作譺。又作懝。【礼记】通作儗。【汉书】借作仪。

擭 【卯集中】【手字部】 擭 【唐韵】一虢切【集韵】【韵会】屋虢切,□音嚄。【说文】搫擭也。一曰握也。又手取也。【张衡西京赋】抄木末,擭獑猢。 又【唐韵】胡误切【集韵】胡故切,□音护。布擭也。犹分解也。 又【集韵】【韵会】□胡化切,华去声。捕兽机槛也。【书费誓】杜乃擭。【礼中庸】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周礼秋官雍氏】春令为阱擭,秋令塞阱杜擭。【注】擭,柞鄂也。坚地阱浅,则设柞鄂於其中。 又【唐韵】【正韵】胡郭切【集韵】【韵会】黄郭切,□音获。义同。 又【集韵】胡谷切,音斛。义同。书,杜乃擭。徐邈读。

擮 【卯集中】【手字部】 擮 【集韵】子悉切,音堲。摘也。与□同。 又昨结切。与截同。

摈 【卯集中】【手字部】 摈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必仞切,宾去声。斥也,弃也。【崔寔政论】寡不胜众,遂见摈弃。 又与傧同。导宾也。主国之君所使出接宾者,在主曰摈,在客曰介。【礼聘义】卿为上摈,大夫为承摈,士为绍摈。【疏】承者,承副上摈也。绍者,继续承摈也。【周礼秋官小行人】凡四方之使者,大客则摈。【注】摈而见之王,使得亲言也。 又【正韵】□民切,音宾。义同。通作宾。俗作□。

拧 【卯集中】【手字部】 拧 【字汇补】泥耕切,音狞。抢拧,乱也。○按《汉书》国制抢攘注:攘,女庚反,音抢。攘为伧狞。今改攘作拧,非。

掷 【卯集中】【手字部】 掷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只切,音踯。读若呈入声。投也,振也。【增韵】拋也,掉也。与擿同。【晋书孙绰传】尝作天台山赋,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擳 【卯集中】【手字部】 擳 【唐韵】阻瑟切,音栉。挃擳也。 又【集韵】子结切,音节。拭也。与幯同。

扩 【卯集中】【手字部】 扩 【集韵】【韵会】阔霍切【正韵】苦郭切,□音廓。张小使大也。【孟子】知皆扩而充之矣,或作。 又【集韵】【韵会】□光霍切,音郭。义同。 又【集韵】忽郭切,音霍。又古获切,音帼。义□同。又古旷切,光去声。充也。与撗同。 又【唐韵】【集韵】□胡旷切,黄去声。捶打也。与挡同。

擵 【卯集中】【手字部】 擵 俗摩字。

擶 【卯集中】【手字部】 擶 【集韵】子贱切,音箭。射□令正也。

撷 【卯集中】【手字部】 撷 【唐韵】【正韵】胡结切【集韵】【韵会】奚结切,□音絜。捋取也。 又与襭同。以衣贮物,而扱其衽也。 又【唐韵】虎结切【集韵】显结切,□音肸。义同。

擸 【卯集中】【手字部】 擸 【唐韵】良涉切【集韵】【韵会】【正韵】力涉切,□音猎。【说文】理持也。【仪礼聘礼】尚擸坐啐醴。【崔駰达旨】无事则躐缨整襟。【注】躐字宜从手。广雅云:擸,持也。 又【唐韵】卢盍切【集韵】力盍切,□音腊。折也。又破坏声。【左思吴都赋】拉擸雷硠。【注】拉擸,木摧伤之声。或作擖。俗作□。

暣 【辰集上】【日字部】 暣 〔古文〕□【集韵】丘旣切,音气。日气也。

晗 【辰集上】【日字部】 晗 【集韵】胡南切,音含。【玉篇】欲明也。

擹 【卯集中】【手字部】 擹 【唐韵】【集韵】□他干切。与摊同。见摊字注。 又擹蒱,赌博也。

摆 【卯集中】【手字部】 摆 【唐韵】北买切【集韵】【韵会】【正韵】补买切,□拜上声。开也,拨也。排而振之也。【马融广成颂】摆牲班禽。【张协七命】钩爪摧,锯牙摆。【韩愈诗】乾坤摆雷硠。 又【集韵】部买切,牌上声。义同。本作摆。亦作□。通作捭。

擞 【卯集中】【手字部】 擞 【唐韵】【集韵】□苏后切,音叟。抖擞,举也。【王维诗】抖擞辞贫里。【释氏要览】梵语杜多,华言抖擞。亦作斗薮。

撸 【卯集中】【手字部】 撸 【篇海】郞古切,音鲁。动也。

擽 【卯集中】【手字部】 擽 【唐韵】离灼切【集韵】力灼切,□音略。击也。【唐书胡证传】证膂力绝人,取铁灯檠,擽合其跗,横膝上,谓客曰:飮不釂者,以此击之。 又【唐韵】郞击切【集韵】郞敌切,□音历。义同。又捎也。或作攦。又作攊。 又【集韵】弋灼切,音药。竭也。 又历各切,音洛。亦击也。与挌同。

扰 【卯集中】【手字部】 扰 【唐韵】而沼切【集韵】【韵会】【正韵】尔绍切,□音绕。【说文】烦也。【广韵】乱也。【书胤征】俶扰天纪。【前汉曹参传】以齐狱市为寄,愼勿扰也。 又驯也,顺也,安也。【书皋陶谟】扰而毅。【注】驯扰而果毅。又【周官】司徒掌邦敎,敷五典,扰兆民。【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佐王安扰邦国。【注】扰亦安也。言饶衍之。又【夏官职方氏】河南曰豫州,其畜宜六扰。【注】马牛羊豕犬鸡。【疏】六扰,与尔雅六畜,周礼六牲,一也。【左传昭二十九年】董父实甚好龙,乃扰畜龙。【疏】顺龙所欲而畜养之。 又【集韵】【韵会】【正韵】□如招切,音饶。义同擽。【周礼六扰释文】徐邈,刘昌宗读饶。【前汉高帝纪赞】刘累学扰龙。【注】师古又读饶。 又【集韵】乃老切,音恼。亦烦也。 又叶忍九切,柔上声。【李尤平乐观赋】飞丸跃剑,沸渭回扰。巴渝隈一,逾眉相受。本从□。《说文》作□。又□。考证:〔【左传昭二十九年】董父实甚好龙,乃扰畜龙。【注】顺龙所欲而畜养之。〕 谨照原书注改疏。

擿 【卯集中】【手字部】 擿 【唐韵】【集韵】【正韵】□直只切,音踯。【说文】搔也。【後汉舆服志】簪以瑇瑁为擿。【列子黄帝篇】指擿无痟痒。 一曰投也。【史记刺客传】荆轲废,乃引□首,以擿秦王。【注】与掷同。古字耳。【庄子胠箧篇】擿玉毁珠,小盗不起。 又【集韵】【正韵】□他历切,音剔。挑也。【前汉宣帝纪】诏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又【赵广汉传】发奸擿伏如神。【注】擿谓动发之也。或作硩。又作□。 又【集韵】丁历切,音的。义同。又磓也。 又陟革切,音谪。取也。与摘同。

攀 【卯集中】【手字部】 攀 【唐韵】普班切【集韵】【韵会】【正韵】披班切,□盼平声。引也。【晋语】攀辇卽利而舍。 又自下援上也。【庄子马蹄篇】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崔駰达旨】攀台阶窥紫闼。或作扳。亦作□。

攁 【卯集中】【手字部】 攁 【集韵】以两切,音养。发动也。

桠 【辰集中】【木字部】 桠 【唐韵】【集韵】□於加切,音鸦。【玉篇】木桠杈。【扬子方言】江东谓树岐曰杈桠。 又【玉篇】乌可切【集韵】倚可切,□阿上声。桠,树斜貌。 又【集韵】阿个切,音疴。义同。

攂 【卯集中】【手字部】 攂 【唐韵】【集韵】【韵会】□卢对切,音纇。急击鼓也。或作□。 又转石也。【唐书李光弼传】彻民屋为攂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 又【集韵】卢回切,音雷。硏物也。与□同。【玉篇】【韵会】别作擂。见擂字注。

昌 【辰集上】【日字部】 昌 【广韵】尺良切【集韵】【韵会】蚩良切【正韵】齿良切,□音倡。【说文】美言也。【尔雅释诂】昌,当也。【书大禹谟】禹拜昌言曰。【传】昌,当也。 又【博雅】盛也。【书仲虺之诰】邦乃其昌。【传】国乃昌盛。 又【诗郑风】子之昌兮。【传】昌,盛壮貌。 又【诗齐风】猗嗟昌兮。【笺】昌,狡好貌。 又【说文】一曰日光也。诗曰:东方昌矣。○按《诗齐风鸡鸣》作东方明矣,朝旣昌矣。与《说文》所引不同。 又物也。【庄子在宥篇】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注】司马云:百昌犹百物也。 又【仪礼公食大夫礼】昌本。【注】昌,蒲。本,菹也。 又【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注】文者,精所聚。昌者,扬天纪,辅拂□居,以成天象。 又【集韵】尺亮切,音唱。倡,或作昌。

明 【辰集上】【日字部】 明 〔古文〕朙【广韵】武兵切【集韵】【韵会】【正韵】眉兵切,□音鸣。【说文】照也。【易系辞】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时,徧照天下,无幽不烛,故云明。【史记历书】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 又【易乾卦】大明终始。【疏】大明,晓乎万物终始。 又【易乾卦】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 又【书尧典】钦明文思安安。【疏】照临四方谓之明。 又【书舜典】黜陟幽明。【传】升进其明者。 又【书太甲】视远惟明。【疏】谓监察是非也。又【洪范】视曰明。【传】必淸审。 又【诗小雅】祀事孔明。【笺】明,犹备也。 又【诗大雅】明明在下。【传】明明,察也。【尔雅释诂疏】明明,言甚明也。 又【礼檀弓】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又【礼礼运】故君者所明也。【疏】明,犹尊也。 又【礼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疏】明者,辨说是非也。 又【韩非子难三篇】知微之谓明。 又【广韵】昭也,通也。 又星名。【诗小雅】东有启明。【传】日旦出谓明星为启明。又【小雅】明发不寐。【疏】言天将明,光发动也。又【正字通】凡厥明、质明,皆与昧爽义同。 又姓。【姓氏急就篇】《明氏山公集》有平原明普,晋荀晞从事明预。 又与盟同。【诗小雅】不可与明。【笺】明,当为盟。 又与孟同。【周礼夏官职方氏注】望诸明都也。【释文】明都,《禹贡》作孟猪。今依《书》读。 又【前汉地理志】广汉郡葭明。【注】师古曰:明音萌。 又【韵补】叶谟郞切。【书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楚辞九歌】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旣明。 又叶弥延切。【道藏歌】观见学仙客,蹊路放炎烟。阳光不复朗,阴精不复明。

昏 【辰集上】【日字部】 昏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呼昆切,音阍。【说文】日冥也。从日、氐省。氐者,下也。一曰民声。【尔雅释诂】昏,代也。【注】代,明也。【疏】日入後二刻半为昏,昏来则明往,故云代明。【释名】昏,损也,阳精损减也。【周礼秋官司寤氏注】日入三刻为昏,不尽三刻为明。【淮南子天文训】日至虞渊,是谓黄昏。至於蒙谷,是谓定昏。 又【诗邶风】宴尔新昏。【仪礼士昏礼注】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阴来,日入三商为昏。 又【左传昭二十五年】昏媾、姻亚。【注】妻父曰昏,重昏为媾,婚父曰姻,两婿相谓曰亚。 又【书益稷】下民昏垫。【传】昏瞀垫溺。 又【书盘庚】不昏作劳。【传】昏,强也。 又【书牧誓】昏弃厥肆祀弗答。【传】昏,乱也。【疏】昏阍於事必乱,故昏为乱也。 又【左传昭十九年】札瘥夭昏。【注】未名曰昏。【疏】子生三月父名之。未名之曰昏,谓未三月而死也。 又【集韵】呼困切,音□。暗也。亦姓。 又【韵补】叶许云切。【曹大家ɡū东征赋】怅容与而久住兮,忘日夕而将昏。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 又叶许悬切。【马融广成颂】子野听耸,离朱目眩。隶首策乱,陈子筹昏。

昐 【辰集上】【日字部】 昐 【集韵】方文切,音分。【玉篇】日光。

昒 【辰集上】【日字部】 昒 【唐韵】【集韵】【正韵】□呼骨切,音忽。【说文】尚冥也。【玉篇】旦明也。【前汉郊祀志】昒□。【注】师古曰:谓日尚冥,盖未明之时也。【班固幽通赋】昒昕寤而仰思兮。【注】昒昕,晨旦明也。 又【广韵】文弗切【集韵】【韵会】【正韵】文拂切,□音勿。义同。

易 【辰集上】【日字部】 易 【唐韵】羊益切【集韵】【韵会】【正韵】夷益切,□音亦。【说文】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易系辞】《易》者,象也。【疏】《易》卦者,为万物之形象。【又】生生之谓易。【注】阴阳转易,以成化生。【疏】阴阳变转。【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注】易者,揲蓍变易之数,可占者也。【孔颖达周易正义】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朱子周易本义】《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交易、变易之义,故谓之《易》。 又【易乾卦】不易乎世。【注】不为世所移易也。 又【易系辞】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公羊传宣十二年】交易为言。【注】交易,犹往来也。 又【书尧典】平在朔易。【传】谓岁改易。 又【礼祭义】易抱龟南面。【疏】占易之官也。 又【史记项羽纪】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注】正义曰:开张易旧处。 又姓。【姓氏急就篇】易氏,易牙之後。 又水名。【水经】易水出涿郡故安县阎乡西山。 又州名。【广韵】赵分晋得中山,秦为上谷郡,汉置涿郡,隋为易州,因水名之。 又【广韵】【集韵】【韵会】以豉切【正韵】以智切,□音异。【易系辞】乾以易知。【疏】《易》谓《易略》。 又【易系辞】辞有险易。【注】之泰则其辞易,之否则其辞险。【疏】易,说易也。 又【礼檀弓】易墓非古也。【注】易谓芟治草木。【孟子】易其田畴。【注】易,治也。 又【礼祭义】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 又【公羊传文十二年】俾君子易怠。【注】易怠,犹轻惰也。 又【公羊传宣六年】是子之易也。【注】易,犹省也。 又【论语】丧,与其易也,宁戚。【何晏注】和易也。【朱传】易,治也。 又【尔雅释诂】平、均、夷、弟,易也。【注】皆谓易直。【疏】易者,不难也。又【庄子刻意篇】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 又【史记礼书】能虑勿易。【注】易,谓轻易也。 又【韵补】叶余支切。【诗小雅】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还而不入,否难知也。

榘 【辰集中】【木字部】 榘 【唐韵】【集韵】【韵会】□同矩。【屈原离骚】求榘矱之所同。【宋玉九辨】灭规榘而改凿。

昔 【辰集上】【日字部】 昔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思积切,音惜。【说文】作。乾肉也。从残肉,日以晞之。与俎同意。【类篇】隶作昔。【五经文字】後人以为古昔字。【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疏】据今而称上世,谓之昔者也。【诗商颂】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礼曲礼】必则古昔称先王。 又【诗陈风】谁昔然矣。【传】昔,久也。【疏】昔是久远之事。 又【礼檀弓】予畴昔之夜。【注】犹前也。 又【博雅】昔,夜也。【左传哀四年】为一昔之期。【庄子天运篇】则通昔不寐矣。 又姓。【广韵】汉有乌伤令昔登。 又【集韵】仓各切,音错。粗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注】昔读为交错之错,谓牛角粗理错也。 又【韵补】叶息约切。【左思咏史诗】当其未遇时,忧在塡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考证:〔【左思咏史诗】当其未遇时,忧其塡沟壑。〕 谨照原诗忧其改忧在。 “【说文】昔本字。籀文加肉作腊。【字汇】以为古文昔字,非。腊原从作。又□、□。

昕 【辰集上】【日字部】 昕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许斤切,音欣。【说文】旦明,日将出也。【仪礼士昏礼】凡行事,必用昏昕。【疏】昕卽明之始,君子举事尚早,故用朝旦也。【礼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注】早昧□,击鼓以召众也。【疏】昕,犹明也。 又【集韵】虚其切,音僖。义同。 又【尔雅释天疏】四曰昕天。昕读曰轩,言天北高南下,若车之轩,是吴时姚信所说。

暔 【辰集上】【日字部】 暔 【集韵】那含切,音南。国名。唐天宝中封其王为怀宁王。 又乃感切,音湳。义同。

暥 【辰集上】【日字部】 暥 【集韵】於谏切,音晏。广远也。

昘 【备考】【辰集】【日字部】 昘 【海篇】同访。

昙 【备考】【辰集】【日字部】 昙 【篇海】音欲。【唐韵】【正韵】徒含切【集韵】徒南切,□音覃。【说文】云布也。【玉篇】昙昙,黑云貌。 又【玉篇】西国呼世尊瞿昙。

昚 【辰集上】【日字部】 昚 【说文】古文愼字。注详心部十画。

晔 【辰集上】【日字部】 晔 【广韵】【韵会】筠辄切【集韵】域辄切,□音饁。【说文】作□,光也。【玉篇】震电貌。【後汉张衡传】列缺晔其照夜。【注】晔,光也。 又【前汉叙传】世祖晔晔。【注】晔晔,盛貌也。 又【博雅】晔,明也。 又【广韵】为立切【集韵】域及切,□音煜。义同。又□、□。

昜 【辰集上】【日字部】 昜 【唐韵】与章切【集韵】余章切【正韵】移章切,□音阳。【说文】开也。从日一勿。一曰飞扬。一曰长也。一曰强者,众貌。 又【佩觽集】光也。 又【前汉地理志】交趾郡曲昜县。【师古注】昜,古阳字。

昝 【辰集上】【日字部】 昝 【广韵】【集韵】【韵会】□子感切,音撍。姓也。出蜀郡。○按《说文》朁注今俗有昝字,盖朁之讹。《类篇》从曰,在曰部。

昞 【辰集上】【日字部】 昞 【广韵】兵永切【集韵】补永切,□音丙。与炳同。亮也。【博雅】明也。 又【集韵】陂病切,音柄。义同。 又昉古作昞。注详四画。

星 【辰集上】【日字部】 星 〔古文〕□曐□皨【唐韵】【集韵】【韵会】桑经切【正韵】先靑切,□音腥。【说文】万物之精,上为列星。从晶生声。一曰象形。从口。古口复注中,故与日同。【释名】星,散也,列位布散也。【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传】星,四方中星。又【洪范】五纪,四曰星辰。【传】二十八宿迭见,以叙节气。【又】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传】星,民象,箕星好风,毕星好雨。【史记天官书】星者,金之散气。【注】五星五行之精,众星列布,体生於地,精成於天,列居错行,各有所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前汉天文志】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七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国官宫物类之象。【淮南子天文训】日月之淫气精者为星辰。 又星星,犹点点也。【谢灵运诗】星星白发垂。 又草名。戴星、文星、流星,皆谷精草别名。【本草纲目】此草生谷田中,茎头小白花,点点如乱星。 又姓。【广韵】《羊氏家传》曰:南阳太守羊续,娶济北星重女。

映 【辰集上】【日字部】 映 【广韵】於敬切【集韵】【韵会】於庆切【正韵】於命切,□英去声。【说文】明也,隐也。【梁元帝纂要】日在午曰亭,在未曰映。【潘岳射雉赋】畏映日之傥朗。 又【王羲之兰亭诗序】映带左右。 又【广韵】乌朗切【集韵】倚朗切,□音坱。【玉篇】映,不明也。

昡 【辰集上】【日字部】 昡 【集韵】荧绢切,音县。日光也。【屈原离骚】世幽昧以昡曜兮。【补注】昡,日光也。其字从日。又□,同。

昢 【辰集上】【日字部】 昢 【广韵】【集韵】□普没切,音馞。日未明貌。【楚辞九思】时昢昢兮旦旦。【注】日月始出,光明未盛为昢也。 又【集韵】普罪切,音琣。义同。 又滂佩切,音配。【玉篇】向晴也。

挛 【卯集中】【手字部】 挛 【唐韵】吕员切【集韵】【韵会】【正韵】闾员切,□恋平声。【说文】系也。凡拘牵连系者皆曰挛。【易中孚】有孚挛如。【疏】相牵系不绝之名也。【前汉邹阳传】越挛拘之语,驰域外之议。【韩愈元和圣德诗】解脱挛索。 又【集韵】【韵会】【正韵】□龙眷切,音恋。手足曲病也。【史记蔡泽传】蹙齃膝挛。 又与恋通。眷也。念也。【前汉外戚李夫人传】挛挛顾念我。【注】挛,读曰恋。

摊 【卯集中】【手字部】 摊 【唐韵】【集韵】【韵会】他干切【正韵】他丹切,□音滩。【说文】开也。一曰手布也。【世说】王戎满床摊书。【杜甫诗】白昼摊钱高浪中。 又缓也。 又【唐韵】奴案切【集韵】【韵会】【正韵】乃旦切,□难去声。按也。 又【唐韵】奴坦切【集韵】乃坦切,□难上声。义同。本作摊。与擹同。亦作□。摊字原从□作。

攥 【卯集中】【手字部】 攥 【唐韵】【正韵】子括切【集韵】【韵会】宗括切,□音繓。读若钻入声。手把也。○按本二十画。《字汇》入十九画,误。

晆 【辰集上】【日字部】 晆 【篇海】音魁。晆,别也。

攦 【卯集中】【手字部】 攦 【集韵】【韵会】□郞计切,音丽。折也,撕也。【庄子胠箧篇】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又【集韵】所绮切,音屣。义同。【庄子注】徐邈读。 又辇尒切,音逦。义同。又【集韵】【韵会】□力结切。与捩音义同。又拗也。 又【集韵】郞敌切,音历。【博雅】击也。与擽同。 又所卖切,音晒。扫也。

攨 【卯集中】【手字部】 攨 【唐韵】乌话切【集韵】乌化切,□蛙去声。与搲同。见搲字注。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韵】儒顺切,音闰。地名。後魏常景发兵守白。

挡 【卯集中】【手字部】 挡 【唐韵】多朗切【集韵】底朗切,□音党。【说文】朋群也。通作党。 又【唐韵】他朗切【集韵】坦朗切,□音帑。击也。今俗用为抵挡字。遮遏也。 又【唐韵】胡广切【集韵】戸广切,□音晃。亦击也。一曰推行也。【扬子方言】抌,推也,沅涌□幽之语,或曰挡。【郭璞注】今江东人亦名推为挡。 又【集韵】止两切,音掌。义同。 又【唐韵】【集韵】□胡旷切,黄去声。捶打也。或作扩。

搅 【卯集中】【手字部】 搅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巧切,音绞。【说文】乱也。【增韵】挠也。【诗小雅】祇搅我心。又【广韵】手动也。【方岳诗】搜搅平生书五车。或作捁。又【集韵】下巧切。同。见字注。

攫 【卯集中】【手字部】 攫 【唐韵】居缚切【集韵】【韵会】【正韵】厥缚切,□音矍。【说文】扟也。【增韵】扑取也。【礼儒行】鸷虫攫搏。【疏】以脚取之谓之攫,以翼击之谓之搏。一曰持也。【战国策】今使公孙子贤,而徐子不肖,然而使公孙子与徐子鬬,徐子之狗犹将攫公孙子之腓而噬之也。 又【集韵】屋虢切,音嚄。亦取也。 又【正韵】霍虢切,音砉。义同。 又【集韵】恍缚切,音矆。搏也。又拘玉切,音锔。与同。见字注。

揽 【卯集中】【手字部】 揽 【唐韵】卢敢切【集韵】【韵会】【正韵】鲁敢切,□同擥。见擥字注。

攭 【卯集中】【手字部】 攭 【韵会】【正韵】□鲁果切,音裸。无毛羽貌。【荀子赋篇】攭攭兮其状,屡化如神。或作。 又【正韵】力霁切,音例。分判也。【荀子赋篇】攭兮其相逐而反也。【注】与劙同。言云或分散,相逐而还於山。考证:〔【荀子赋论篇】攭攭兮其状,屡化如神。又【荀子赋论篇】攭兮其相逐而反也。〕 谨照原书两赋论篇□省论字。

攮 【卯集中】【手字部】 攮 【字汇】乃党切,音曩。推攮也。

支 【卯集下】【支字部】 支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章移切【正韵】旨而切,□音卮。【说文】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注】徐锴曰:竹叶下垂也。【增韵】俗作攴,非。 又【韵会】庶也。【诗大雅】本支百世。【传】支,支子也。【仪礼士昏礼】支子则称其宗。【注】支子,庶昆弟也。 又【广韵】持也。【左传定元年】天之所坏,不可支也。 又【周语】武王克殷,作诗以为飮歌,名之日支。【注】支,拄也。 又【广韵】度也。【晋书职官志】有度支尚书。 又【韵府】支,券也。【魏书卢仝传】一支付勋人,一支付行台。【韩愈寄崔立之诗】当如合分支。【注】今时人谓析产符契为分支帐。 又【大戴礼】燕支地计众,不与齐均也。【注】支,犹计也。 又【玉篇】支离自异。【类篇】一曰分也。【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支离分赴。【注】支离,分散也。 又【玉篇】载充也。 又【韵会】十二支,辰名。【史记天官书注】尔雅释天云:岁阳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是也。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又【後汉王符传】明帝时,以反支日,不受章奏。【注】凡反支日,用月朔为正,十二支终戌亥,反还於子丑。如朔日遇戌亥,卽初一为反支也。见阴阳书。 又国名。【书禹贡】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卽叙。【注】马云:析支在河关西。【前汉平帝纪】黄支国献犀牛。【注】应劭曰:黄支在日南之南。又【西域传】条支国临西海。 又山名。【史记匈奴传】出陇西,过焉支山。【注】焉支山,在丹州。 又荔支,果名。【後汉和帝纪】旧南海献荔支。 又姓。【庄子列御□】朱泙曼学屠龙於支离益。【何氏姓苑】支氏,琅邪人。【後赵录】司空支雄。 又与胑肢通。【易坤卦】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疏】四支,犹人手足。 又与枝通。【诗卫风】芄兰之支。【前汉扬雄传】支叶扶疏。 又与栀通。【前汉司马相如传】鲜支黄砾。【注】鲜支,卽今栀子树也。 又【集韵】翘移切,音只。令支,县名。【齐语】刜令支。【注】今为县在辽西。 又【集韵】支义切,音置。【扬子方言】南楚谓謰謱为支注。考证:〔【左传】天之所支,不可坏也。〕 谨照原文改为天之所坏,不可支也。

杄 【辰集中】【木字部】 杄 【集韵】亲然切,音迁。或作□、櫏。桾櫏木也。

攰 【子集下】【力字部】 攰 【集韵】居伪切【韵会】基位切【正韵】居位切,□音愧。【集韵】疲极也。【正韵】弊也,力乏也。【魏志蒋济传】雕攰之民。【集韵】或作攰。

攲 【卯集下】【支字部】 攲 【唐韵】去奇切【集韵】丘奇切,□音崎。【说文】持去也。 又【家语】孔子观於周庙,有攲器焉。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攲。【荀子宥坐篇注】攲器,倾敧易覆之器。 又【广韵】居绮切【集韵】举绮切,□音掎。义同。【类篇】一曰不平。◎按攲字与攴部敧字不同。

暓 【辰集上】【日字部】 暓 【玉篇】莫□切,音茂。乱明。○按与《集韵》暓字同。

攳 【卯集下】【支字部】 攳 【集韵】徐心切,音寻。长也。【後汉马融传】踔攳枝。【注】谓长枝也。

攴 【卯集下】【攴字部】 攴 【唐韵】【集韵】□普木切,音扑。【说文】小击也。 又【广韵】【集韵】□匹角切,音璞。本作□。楚也。【五经文字】石经作攵。【集韵】或作扑扑。

收 【卯集下】【攴字部】 收 〔古文〕【唐韵】式周切【集韵】尸周切,□音荍。【说文】捕也。【五经文字】作収,讹。【诗大雅】此宜无罪,女反收之。【传】收,拘收也。 又【诗周颂】我其收之。【传】收,聚也。 又【礼玉藻】有事则收之。【疏】当有事之时,则收敛之。 又【左传襄二十七年】何以恤我,我其收之。【注】收,取也。 又【战国策】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注】收,犹息也。 又【博雅】收,振也。【中庸】振河海而不泄。【朱传】振,收也。 又车轸也。【诗秦风】小戎俴收。【传】收,轸也。 又夏冠名。【仪礼士冠礼】周弁,殷冔,夏收。【注】收,言所以收敛发也。 又神名。【礼月令】其神蓐收。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狩。获多也。【礼月令】农事备收。【释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朱子本义】收,汲取也。诗救反,又如字。

考 【卯集下】【攴字部】 考 【集韵】考,古作考。【周礼天官小宰】考乃法。余详考部。

攸 【卯集下】【攴字部】 攸 【唐韵】以周切【集韵】【韵会】【正韵】夷周切,□音由。【说文】作攸,行水也。【注】攴,入水所仗也。秦刻石峄山文,攸字作□。【孟子】攸然而逝。【赵注】攸然迅走,趣水深处也。 又【尔雅释言】攸,所也。【易坤卦】君子攸行。【诗大雅】为韩姞相攸。【注】择可嫁之所也。 又【左传哀三年】郁攸从之。【注】郁攸,火气也。 又【前汉叙传】攸攸外。【注】攸攸,远貌。 又语助词。【书洪范】彝伦攸叙。【诗大雅】四方攸同。 又【集韵】以九切,音酉。【左传昭十二年】湫乎攸乎。【注】攸,悬危貌。 又姓。【急就篇】北燕有攸迈。攸字从攴作。考证:〔【左传昭十三年】湫乎攸乎。〕 谨照原文十三年改十二年。

改 【卯集下】【攴字部】 改 【唐韵】古亥切【集韵】【韵会】已亥切【正韵】居亥切,□音輆。【说文】更也。【注】李阳冰曰:已有过,攴之卽□。【五经文字】□从戊己之已。【易益卦】有过则改。又【井卦】改邑不改井。 又姓。【广韵】秦有大夫攺产。 又【韵补】叶荀起切。【张衡思□赋】私湛忧而深怀兮,思缤纷而不理。愿竭力以守谊兮,虽贫穷而不改。【说文】从攴作□。攺、□。

攺 【卯集下】【攴字部】 攺 【广韵】详里切【集韵】养里切,【韵会】羊己切,□音以。【说文】□大刚卯,以逐鬼魅也。从攴巳声。○按《前汉王莽传》《後汉舆服志》俱不言刚卯。又名□,盖阙载也。徐铉音古亥切,与攺同音,非是。 又【集韵】象齿切,音似。义同。【说文】从攴作□。

攻 【卯集下】【攴字部】 攻 【唐韵】古洪切【集韵】【韵会】沽红切【正韵】古红切,□音公。【说文】击也。【博雅】伐也。【易同人】乘其墉弗克攻。【书伊训】造攻自鸣条。 又【类篇】一曰治也。【书甘誓】左不攻于左。【传】治也。【论语】攻乎异端。 又【诗小雅】我车旣攻。【传】攻,善也。【朱传】攻,坚也。 又心为物欲所侵曰攻。【唐书太宗纪】一心攻之者众。 又摘人过失亦曰攻。【蜀志诸葛亮传】勤攻吾阙,则事可定。 又【诗大雅】庶民攻之。【传】攻,犹作也。 又【博雅】攻,□也。 又姓。【何氏姓苑】汉有攻生单。 又【广韵】古冬切,音釭。义同。 又【集韵】古送切,音贡。【周礼夏官司弓矢】利攻守。【释文】攻,如字,刘音贡。 又【韵补】叶姑黄切。【史记龟策传】入於周地,得太公望,与卒聚兵,与之相攻。【说文】从攴作攻。攻字原从攴作。考证:〔【博雅】攻,〈殹下革〉也。〕 谨照原文〈殹下革〉改□。

攽 【卯集下】【攴字部】 攽 【唐韵】布还切【集韵】逋还切,□音班。【说文】分也。【书洛诰】乃惟孺子,颁朕不暇。○按书古文,训颁作攽。 又【广韵】府巾切【集韵】【韵会】悲巾切,□音彬。义同。 又【博雅】攽,减也。 又【类篇】气分也。亦作□。 【说文】从攴作攽。攽字原从攴作。

放 【卯集下】【攴字部】 放 〔古文〕匸【唐韵】【集韵】【韵会】□甫妄切,音舫。【说文】逐也。【小尔雅】弃也。【书舜典】放驩兜于崇山。【疏】放逐。【左传宣元年】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注】放者,受罪黜免,宥之以远。 又【书武成】放牛于桃林之野。【疏】据我释之,则云放。 又【礼曲礼】毋放饭。【注】去手余饭於器中。 又【左传昭十六年】狱之放纷。【注】放,纵也。 又【论语】隐居放言。【何晏注】放,置也,不复言世务。 又【孟子】如追放豚。【赵岐注】放逸之豕。 又【博雅】妄也。【玉篇】散也。【增韵】肆也,舍也。【正韵】废也。 又【广韵】分两切【集韵】甫两切【正韵】妃两切,□音昉。同仿。学也。【玉篇】比也。【类篇】效也。【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疏】能放效上世之功。 又【周礼天官】食医,凡君子之食恒放焉。【注】放,犹依也。 又【孟子】放乎四海。【赵岐注】放,至也。 又【集韵】分房切。方,或作放,倂船也。【前汉礼乐志】神裴回若留放,殣冀亲以肆章。 【说文】从攴作放。放字原从攴作。考证:〔【前汉礼乐志】神裴回若留放,殣冀亲与肆章。〕 谨照原文与改以。

政 【卯集下】【攴字部】 政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之盛切,音正。【说文】正也。【释名】政,正也,下所取正也。【易贲卦】君子以明庶政。【书舜典】以齐七政。【传】日月五星各异政。又【洪范】农用八政。【疏】食为八政之首,故以农言之。【周礼天官大宰】建邦之六典,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左传桓二年】政以正民。 又【礼王制】五十不从力政。【注】力政,城道之役也。 又姓。【广韵】出姓苑。 又【集韵】【韵会】□诸盈切,音征。赋也。通作征。【周礼地官均人】掌均地政。【注】政,读为征。地政谓地守地职之税也。 【说文】从攴作政。政字原从攴作。

敀 【卯集下】【攴字部】 敀 【广韵】博陌切。与迫同。【说文】作□,迮也。周书曰:常□常任。○按书立政,今本作伯。 又【玉篇】强也。【篇海】附也。 又【广韵】普伯切,音拍。大打也。

敁 【卯集下】【攴字部】 敁 【广韵】【集韵】□丁兼切,音占。敁敠,称量也。【类篇】敁挅,以手称物。

叩 【卯集下】【攴字部】 叩 【广韵】古厚切【集韵】举厚切,□音扣。【说文】击也。【玉篇】或作扣。【周礼地官司关】凡四方宾客□关,则为之告。【注】□关,犹谒关人也。 又【集韵】去厚切,音口。义同。【说文】从攴作□。

敃 【卯集下】【攴字部】 敃 【广韵】眉殒切【集韵】【韵会】美殒切,□音愍。疆也。 又【集韵】眉贫切,音珉。【玉篇】勉也,同暋。 又敷文切,音纷。乱也。通作纷。【说文】从攴作敃。敃字原从攴作。

敄 【卯集下】【攴字部】 敄 【广韵】亡遇切【集韵】曰遇切,□音务。强也。 又【广韵】文甫切【集韵】罔甫切,□音武。义同。 又【集韵】迷浮切,音谋。与劺同。北燕之外,相勉努力谓之劺。【说文】从攴作敄。敄字原从攴作。

故 【卯集下】【攴字部】 故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暮切,音顾。【说文】使为之也。【注】徐锴曰:故使之也。 又【广韵】事也。【易系辞】是故知幽明之故。【疏】故,谓事也。 又【广韵】旧也。【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统诏王驭万民,二曰敬故。【注】不慢旧也。 又【书大禹谟】□故无小。【传】故犯虽小,必□。 又【礼曲礼疏】故者,承上起下之语。 又【礼檀弓】非有大故,不宿於外。【注】大故,谓丧忧。 又【前汉艺文志】鲁故二十五卷。【注】师古曰:故者,通其指义也。今流俗毛诗,攺故训传为诂字,失眞。 又【前汉苏武传】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注】师古曰:物故,谓死也。言其同於鬼物而故也。 又【荀子王霸篇】不隆本行,不敬旧法,而好诈故。【注】故,巧也。 又【韵补】叶攻乎切,辜也。【贾谊吊屈原文】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按《史记》故作辜。 又叶果五切。【东方朔客难】悉力慕之,困於衣食,或失门戸,使苏秦,张仪与仆□生於今之世,曾不得掌故。【说文】从攴作故。故字原从攴作。

敇 【卯集下】【攴字部】 敇 【集韵】测革切,音策。击马也。【说文】从攴作敇。【类篇】通作策。敇字原从攴作。

效 【卯集下】【攴字部】 效 【广韵】胡敎切【集韵】後敎切【韵会】後学切,□音校。【说文】象也。【玉篇】法效也。【广韵】学也。【增韵】放也。【易系辞】效法之谓坤。【左传庄二十一年】郑伯效尤。 又【礼曲礼】效马效羊者,右牵之。【注】效,犹呈也。 又【左传文八年】效节於府人而出。【注】效,犹致也。 又【左传昭二十六年】宣王有志,而後效官。【注】效,授也。 又【广韵】效验也。【前汉艺文志】儒者,己试之效。 又【广韵】效力也。【前汉韩信传】愿效愚忠。 又【类篇】一曰功也。【前汉尹赏传】追思其功效。 又【增韵】勉也。【韵会】一曰具也。【九经字样】作效者讹。【韵会】效,亦作效。礼韵续降效力之效与仿效之效不同,许双押。 又【集韵】吉了切,音皎。【扬子方言】效烓,明也。 又下巧切,音佼。事露也。【说文】从攴作效。效字原从攴作。

敉 【卯集下】【攴字部】 敉 【广韵】绵婢切【集韵】【韵会】母婢切,□音弭。【说文】抚也。【广韵】安也。【书大诰】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敉宁武图功。【传】用抚安武事,谋立其功。 又【类篇】一曰爱也。 又【集韵】【类篇】□普弭切,音仳。义同。 又与弭通。【仪礼士丧礼注】巫掌招弭,以除疾病。【疏】弭读为敉,安也。【说文】从攴作敉。敉字原从攴作。

敊 【卯集下】【攴字部】 敊 【广韵】丑六切【集韵】敕六切,□音蓄。病敊貌。【类篇】敊,痛至貌。 又【集韵】舒救切,音狩。获也。亦作收。 又【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敊音。义未详。

敌 【未集下】【舌字部】 敌 【集韵】乎刮切,音頢。尽也。【广韵】徒历切【集韵】【韵会】亭历切,□音狄。【说文】仇也。【书微子】相为敌雠。 又【尔雅释诂】敌,当也。【疏】仇匹相当也。【易同人】伏戎於莽,敌刚也。【左传文六年】敌惠敌怨,不在後嗣。 又【尔雅释诂】敌,匹也。【博雅】辈也。【玉篇】对也。【礼曲礼】虽贵贱不敌。 又【增韵】拒抵也。【管子兵法篇】明理而胜敌。 又【博雅】上也。【广韵】主也。

叙 【卯集下】【攴字部】 叙 【唐韵】徐吕切【集韵】【韵会】【正韵】象吕切,□音序。【说文】次第也。【尔雅释诂】叙,绪也。【疏】叙,谓次叙。【书舜典】百揆时叙。【疏】皆得次序。 又【周礼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六叙正群吏。【注】叙,秩次也。 又【周礼天官宫伯】行其秩叙。【注】叙,才等也。又【正字通】凡书策,举其纲要,列卷首为叙。或作序。 又【释名】叙,抒也,抒泄其实,宣见之也。○按《说文》叙,从攴从余。《五经文字》作叙,入又部,非。《正字通》因周伯琦说,从攵从余。今遵《说文》改正。

敎 【卯集下】【攴字部】 敎 〔古文〕□□【广韵】古孝切【集韵】【韵会】【正韵】居效切,□音较。【说文】作敎上所施,下所效也。【释名】敎,效也,下所法效也。【广韵】敎训也。【玉篇】敎令也。【易观卦】圣人以神道设敎。【书舜典】敬敷五敎在宽。【传】布五常之敎。又【礼王制】明七敎以兴民德。【注】七敎,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宾客,朋友也。【周礼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敎。【注】敎所以亲百姓,训五品,有虞氏五,而周十有二焉。【礼曲礼】敎训正俗,非礼不备。【荀子修身篇】以善先人谓之敎。 又【蔡邕独断】诸侯言曰敎。【正字通】谕告之词,其义与令同也。 又【广韵】古肴切【集韵】【韵会】【正韵】居肴切,□音交。义同。敎字从□从攴。

湾 【巳集上】【水字部】 湾 【广韵】【集韵】【韵会】乌关切【正韵】乌还切,□音弯。水曲也。【沈佺期诗】舟险万重湾。 又【韵补】叶于权切,音渊。【白居易悟眞寺诗】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自兹拾车马,始涉蓝溪湾。

敏 【卯集下】【攴字部】 敏 〔古文〕勄【唐韵】眉殒切【集韵】美殒切,□音愍。【说文】疾也。【释名】敏,闵也。进叙无否滞之言也,故汝颍言敏曰闵。【书大禹谟】黎民敏德。又【说命】惟学逊志务时敏。【诗大雅】殷士肤敏。 又【类篇】足大指名。【诗大雅】履帝武敏歆。【笺】敏,拇也。 又【尔雅释乐】商谓之敏。【注】五音之别名。 又【博雅】捷敏,亟也。【谥法解】速也。【广韵】聪也,达也。【玉篇】敬也,庄也。 又【韵补】叶母鄙切。【诗小雅】农夫克敏。与止喜叶。【前汉叙传】宣之四子淮阳聪敏,舅氏籧篨,几陷大理。勄字从□作。

救 【卯集下】【攴字部】 救 【广韵】居佑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又切,□音廏。【说文】止也。【博雅】助也。【广韵】护也。【书太甲】尚赖匡救之德。【诗大雅】式救尔後。 又【周礼地官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又【尔雅释器】絇谓之救。【注】救丝以为絇。 又姓。【风俗通】谏议大夫救仁。 又【集韵】恭于切,音拘。【周礼司救】刘昌宗读。 又【韵补】叶居尤切。【诗邶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武王盘铭】溺於渊,尚可游也。溺於人,不可救也。

敒 【卯集下】【攴字部】 敒 【广韵】【集韵】□直刃切,音阵。【说文】理也。【类篇】治也。 又【集韵】升人切,音申。义同。 又【集韵】痴邻切,音胂。与伸同。申也,引戾也。 又辰陵切,音承。义同。

敔 【卯集下】【攴字部】 敔 【广韵】鱼巨切【集韵】【韵会】偶举切【正韵】偶许切,□音语。【说文】禁也。一曰乐器,椌楬也,形如木虎。【尔雅释乐注】敔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鋙,以木长尺栎之。【释名】敔,衙也。衙,止也,所以止乐也。【书益稷】合止柷敔。【周礼春官小师】鼓鼗柷敔。

斔 【卯集下】【文字部】 斔 【正字通】同斞。【庄子田子方】斔斛不敢入於四境。【注】斔音庾,六斛四斗曰斔。司马本斔读曰终。

敕 【卯集下】【攴字部】 敕 【广韵】耻力切【集韵】【韵会】蓄力切,□音敕。【说文】试也。【尔雅释诂】敕劳。【注】敕者,相约敕也。亦为劳苦。【释名】敕,饬也,使自警饬,不敢废慢也。【史记乐书】余每读虞书,至於君臣相敕。【後汉安帝纪】能敕身率下。【韩非子主道篇】贤者敕其才,君因而任之。 又【後汉光武纪注】汉制度曰:帝之下书有四。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诫敕。诫敕者,谓敕刺史太守。【正字通】宋敕或用之於奖谕,非敕初意。明制,差遣诸臣,予敕行事,备载职守,申以勉词。凡褒嘉责让,□用敕,词皆散文。六品以下官赠封称敕命,始用四六。 又【博雅】理也,谨也,语也,进也。【小尔雅】正也。【广韵】固也,急也。 又【说文】臿地曰敕。 【说文】从攴作敕。【玉篇】本作勑,今相承皆作敕。互详力部敕字注。敕字原从攴作。

敖 【卯集下】【攴字部】 敖 【广韵】五劳切【集韵】【韵会】【正韵】牛刀切,□音遨。【说文】作□,游也。从出从放。【集韵】隶作敖。【博雅】游敖,戏也。【诗邶风】以敖以游。【释文】敖,亦作遨。 又【诗卫风】硕人敖敖。【传】敖敖,长貌。【笺】犹欣欣也。 又【左传昭十三年】葬子千于訾,实訾敖。【注】无号谥者,楚皆谓之敖。 又【尔雅释训】敖敖,傲也。【疏】大雅板篇云:听我嚣嚣。毛传云:犹謷也。敖謷嚣音义□同。 又地名。【诗小雅】搏兽于敖。【传】敖,郑地,今近荥阳。【左传宣十二年】晋师在敖鄗之闲。【注】敖鄗二山,在荥阳县西北。 又姓。【广韵】颛顼,大敖後。 又与熬同。【荀子富国篇】天下敖然,若烧若焦。 又与螯同。【荀子劝学篇】蟹六跪而二敖。【注】敖,蟹首上如钺者。 又与嗷同。【荀子强国篇】百姓讙敖。【注】敖,喧噪也。 又【集韵】【正韵】□鱼到切。同傲。慢也。【诗小雅】彼交匪敖。【注】不敖慢。【礼曲礼】敖不可长。【疏】敖者,矜慢在心之名。【尔雅释言】敖,怃,傲也。 又【史记天官书】箕为敖客。【注】敖,调弄也。 又【博雅】傲,妄也。【说文】从攴作敖。敖字原从攴作。考证:〔【左传昭十二年】〕 谨照原文二改三。

败 【卯集下】【攴字部】 败 〔古文〕贁贝□【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簿迈切,音浿。【说文】毁也。【尔雅释言】覆也。【释名】溃也。又坏也。【玉篇】破也。【增韵】损也。又颓也。【易需卦】敬愼不败也。【书大禹谟】反道败德。 又【左传文十年司败注】□楚名司□为司败。【论语】□司败问,昭公知礼乎。 又【尔雅释器】肉谓之败。【注】臭坏。【论语】鱼馁而肉败。 又【广韵】补迈切【集韵】北迈切【韵会】【正韵】布怪切,□音拜。破他曰败。【增韵】凡物不自败而败之,则北迈切。物自毁坏,则薄迈切。【诗召南】勿翦勿败。【音义】败,必迈反。 又【左传庄十一年】凡师敌未□曰败,大崩曰败绩。【颜氏家训】江南学士读左传,口相传述,自为凡例。军自败曰败,打破人军曰败,读补败反,诸记传未见补败反。徐仙民读左氏,唯一处有此音。又不言自败败人之别,此为穿凿耳。 又【韵补】叶蒲昧切。【荀子赋篇】功立而身废,事成而家败。弃其耆老,收其後世。

敛 【卯集下】【攴字部】 敛 【唐韵】良冉切【集韵】【韵会】【正韵】力冉切,□音。【说文】收也。【尔雅释诂】聚也。【疏】敛者,率聚也。【诗小雅】此有不敛穧。【疏】不收敛之穧束也。【书洪范】敛时五福。【疏】以敛聚五福之道也。【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敛财贿。 又【仪礼聘礼】敛〈方亶〉。【注】敛,藏也。 又【博雅】敛,取也。又欲也,予也,略也。 又姓。【左传定七年】公敛处父御孟懿子。【广韵】姚秦录有辅国将军敛宪。 又【广韵】【集韵】【韵会】□力验切,音爁。义同。 又【集韵】离盐切,音廉。敛盂,地名。【左传僖二十八年】晋侯齐侯盟于敛盂。【注】卫地。【释文】敛,徐音廉。【韵会】作敛,非。互详欠部敛字注。考证:〔【左传僖二十八年】齐侯晋侯会於敛盂。〕 谨照原文改晋侯齐侯盟于敛盂。

敜 【卯集下】【攴字部】 敜 【广韵】奴协切【集韵】诺叶切,□音捻。【说文】塞也。【书费誓】敜乃阱。【传】阱穿地陷兽,当以土窒敜之。 又【集韵】乃结切,音涅。按也。【玉篇】闭也。【说文】从攴作敜。敜字原从攴作。

敝 【卯集下】【攴字部】 敝 【广韵】【集韵】【韵会】□毗祭切,音币。【说文】帗也。一曰败衣也。【玉篇】与同。【诗郑风】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又【玉篇】坏也。【易井卦】瓮敝漏。 又【礼郊特牲】冠而敝之,可也。【释文】弃也。 又【左传僖十年】敝於韩。【注】敝,败也。 又【左传襄九年】以敝楚人。【注】敝,罢也。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筋欲敝之敝。【疏】筋之椎打嚼啮,欲得劳敝。 又姓。【广韵】齐有敝无存。 又与蔽通。【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长其畏而薄其敝。【注】敝,读为蔽塞之蔽,谓弓人所握持者。【疏】畏,谓柎之上下。敝,谓人所握持手蔽之处。 又【集韵】部弭切,音埤。敝跬,用力貌。 又【集韵】蒲结切,音蹩。【诗国风】敝苟在梁。徐邈读。 又【正韵】必弊切,音瞥。【前汉东方朔传】主自执宰敝膝。【注】师古曰:敝膝,贱者之服。敝与蔽同。 又【韵补】叶笔别切。【老子道德经】大成若缺,其用不敝。【玉篇】或作□。俗作弊。

敞 【卯集下】【攴字部】 敞 【广韵】昌两切【集韵】【韵会】齿两切,□音厂。【说文】平治高土,可以远望也。【史记淮阴侯传】行营高敞地。【前汉郊祀志】处险不敞。【注】师古曰:言其阻阸不显敞也。【张衡南都赋】体爽垲以闲敞。【注】仓颉篇曰:敞,高显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敞罔靡徒。【注】敞罔,失容也。 又【类篇】一曰开也。又露也。 又【集韵】耻孟切,音牚。拒也。 又除更切。磨也。【玉篇】磨光也。

讹 【酉集上】【言字部】 讹 【广韵】五禾切【集韵】【韵会】【正韵】吾禾切,□音囮。【玉篇】与讹同。伪也,谬也,舛也。【诗小雅】民之讹言,宁莫之惩。【传】讹,伪也。【说文】【宋书五行志】引《诗》□作讹言。 又【尔雅释诂】言也。【注】世以妖言为讹。【前汉翟方进传】民人讹谣。【吴志孙皓传】妖讹横兴。 又【尔雅释言】化也。【书尧典】平秩南讹。【传】讹,化也。【史记五帝纪】作南讹。【索隐】作南为,谓所当为之事也。【读书通】又通作伪。【前汉王莽传】毎县则薅,以劝南伪。【师古注】伪,读曰讹。化也。 又【尔雅释诂】动也。【诗小雅】或寝或讹。【传】讹,动也。【韩诗】作讹。觉也。 又【集韵】通作吪。【诗王风】尚寐无吪。【传】吪,亦动也。本亦作讹。 又兽名。【神异经】西南荒中出讹兽,状若兔,人面,能言,常欺人,言东而西,言恶而善。肉美,食之言不眞。一名诞。 又蛇名。【埤雅】恩平郡谱,蛇谓之讹。 又火名。【柳宗元述旧言怀诗】讹火亟生煅。【注】野火也。【山海经】作讹火。 又姓。【唐书南蛮传】巂州新安城旁有六姓蛮,三曰讹蛮。【宋史眞宗纪】夏国监军讹勃囉。 又【集韵】牛何切,音莪。亦动也。

敟 【卯集下】【攴字部】 敟 【广韵】【集韵】□多殄切,音典。【说文】作敟。主也。【玉篇】常也。今作典。【六书统】典之以治人,故从攴。敟字原从攴作。

敠 【卯集下】【攴字部】 敠 【广韵】丁括切【集韵】【正韵】都括切【韵会】都活切,□音掇。敁敠,知轻重也。一曰敠□,食不唤自来。【类篇】敠□,食不速也。 又【广韵】促绝切【集韵】七绝切,□音蕞。断也。

敡 【卯集下】【攴字部】 敡 【广韵】【集韵】以豉切【正韵】以智切,□音易。【说文】侮也。【佩觽集】敡,攺也。与扬字不同。【集韵】通作易。【篇海】说也。轻□为敡。

敢 【卯集下】【攴字部】 敢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览切,音。【说文】进取也。【九经字样】□从□。□,上下相付持也。隶变作敢。【书益稷】谁敢不让,敢不敬应。又【盘庚】敢恭生生。【疏】有人果敢奉用进进於善言,好善不倦也。 又【仪礼士虞礼】敢用絜牲刚鬣。【注】敢,冒昧之辞。【疏】凡言敢者,皆是以□触尊,不自明之意。 又【博雅】敢,衂也。【广韵】勇也,犯也。【增韵】忍为也。

散 【卯集下】【攴字部】 散 〔古文〕枚【广韵】【韵会】苏旱切【集韵】颡旱切,□音伞。,通作散。【易说卦】风以散之。【礼曲礼】积而能散。 又【公羊传庄十二年】散舍诸宫中。【注】散,放也。 又【博雅】布也。【广韵】散,诞也。【增韵】又冗散,闲散。【韵会】不自检束为散。【庄子养生主】散人又恶知散木。【注】不在可用之数。 又姓。【书君奭】有若散宜生。【传】散氏,宜生名。 又酒尊名。【周礼春官鬯人】凡疈事用散。【注】漆尊也,无饰曰散。【仪礼燕礼】酌散西阶上。【注】酌散者,酌方壷酒也。【礼礼器】贱者献以散。【注】五升曰散。○按《周礼》《仪礼》《礼记》《释文》□音素旱反。《韵会》独引此条入去声,非是。盖上去二声可通读也。 又药石屑曰散。【後汉华陀传】漆叶靑散。 又琴曲名。【晋书嵆康传】有广陵散。 又【广韵】苏旰切【集韵】【韵会】先旰切,□音鏾。义同。 又【集韵】相干切。与跚同。【史记平原君传】盘散行汲。【注】索隐曰:先寒反,亦作珊。音同。

【寅集上】【尸字部】 【广韵】他回切【集韵】徂回切,□音蓷。【玉篇】履也。西南梁益闲谓履曰。【广韵】,履属,有颈曰。【集韵】粗履不借也。 又【集韵】户瓦切,音踝。义同。或作□。

敥 【卯集下】【攴字部】 敥 【集韵】以赡切,音艳。以手散物。

斘 【卯集下】【斗字部】 斘 【篇海】音升。登也。

旼 【辰集上】【日字部】 旼 【广韵】武巾切【集韵】【韵会】眉贫切,□音珉。旼旼,和也。【史记司马相如传】旼旼穆穆,君子之能。【注】徐广曰:和貌。

敦 【卯集下】【攴字部】 敦 〔古文〕□□【广韵】【集韵】□都昆切,音墩。【说文】作□。怒也,诋也。一曰谁何也。 又【五经文字】敦,厚也。【易临卦】敦临吉。【疏】厚也。 又【诗邶风】王事敦我。【释文】韩诗云:敦,迫也。郑都回反,犹投掷也。 又【尔雅释诂】敦,勉也。【疏】敦者,厚相勉也。【前汉扬雄传】敦众神使式道兮。【注】师古曰:敦,勉也。 又【尔雅释天】太岁在午曰敦牂。【史记历书注】敦,盛也。 又【扬子方言】敦,大也。 又姓。【广韵】敦洽,卫之丑人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都回切,音堆。【诗豳风】敦彼独宿。【传】敦敦然独宿也。 又【诗鲁颂】敦商之旅。【笺】敦,治也。 又【庄子说剑篇】今日试使士敦剑。【注】敦,断也。 又【广韵】度官切【集韵】【韵会】【正韵】徒官切,□音团。【诗豳风】有敦瓜苦。【传】敦,犹专专也。【疏】敦,是瓜系蔓之貌,言瓜系於蔓,专专然也。【释文】徒丹反。【朱传】音堆。 又【诗大雅】敦彼行苇。【传】聚貌。【释文】徒端反。 又【集韵】徒浑切,音屯。【诗大雅】铺敦淮濆。【笺】当作屯。【扬雄甘泉赋】敦万骑於中营兮。【注】敦与屯同。□也。 又【类篇】敦煌,郡名。 又【集韵】【韵会】□丁聊切,音雕。【诗大雅】敦弓旣坚。【传】敦弓,画弓也。天子敦弓音雕。【疏】敦与雕,古今之异。 又【诗周颂】敦琢其旅。【疏】敦雕古今字。【朱传】音堆。 又【集韵】都内切,音对。【仪礼士昏礼】黍稷四敦皆盖。【礼明堂位】有虞氏之两敦。【注】敦音对。黍稷器。【疏】敦与瑚琏簠簋连方,故云黍稷器也。 又【周礼天官玉府】若合诸侯,则共珠盘玉敦。【注】敦,盘类,古者以盘盛血,以敦盛食。 又【集韵】大到切,音道。帱,或作敦。覆也。【周礼春官司几筵】每敦一几。【注】敦读曰焘。覆也。 又【集韵】杜皓切,音稻。又□留切,音俦。义□同。 又【集韵】【正韵】□杜本切,音盾。【左传文十八年】天下之民。谓之浑敦。【注】谓驩兜浑敦,不开通之貌。【疏】混沌与浑敦,字之异耳。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都困切。通作顿。【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丘。【疏】诗卫风氓篇,至于顿丘,是也。 又【尔雅释天】太岁在子曰困敦。【注】敦,音顿。【史记历书注】困敦,混沌也。 又【庄子列御□】敦杖蹙之。【音义】敦,音顿。司马云:竖也。 又【集韵】主尹切,音准。淳,或作敦。【周礼天官内宰】出其度量淳制。【注】故书淳为敦。杜子春读敦为纯。纯者,谓幅广也。 又【集韵】他昆切。憞,或省作敦。憞者,恨心不明也。 又【韵补】叶都钧切。【崔瑗南阳文学颂】我国旣淳,我俗旣敦。 又叶亭年切。【苏轼祭同安郡夫人文】嗣为兄弟,莫如君贤。妇职旣备,母仪甚敦。考证:〔【周礼天官王府】〕 谨照原文王府改玉府。

敧 【卯集下】【攴字部】 敧 【广韵】【集韵】□居宜切,音羁。以箸取物。或作槣。 又【集韵】去倚切,音绮。敧,不齐貌。◎按与支部攲字不同。

敫 【卯集下】【攴字部】 敫 【广韵】以灼切【集韵】弋灼切,□音药。【说文】光景流也。从白从放。 又【集韵】吉了切,音皎。义同。 又【广韵】古吊切【集韵】吉吊切,□音叫。歌也。 又【集韵】坚尧切,音憿。击也。或作□。 又牵幺切,音鄡。义同。 又吉历切,音激。敬也。

忈 【卯集上】【心字部】 忈 【五音集韵】如邻切,音人。亲也,仁爱也。

敬 【卯集下】【攴字部】 敬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居庆切,音竟。【说文】肃也。【释名】敬,警也。恒自肃警也。【玉篇】恭也,愼也。【易坤卦】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书洪范】敬用五事。【周礼天官小宰】三日廉敬。【注】敬,不解於位也。【礼曲礼】毋不敬。【注】礼主於敬。【左传僖三十三年】敬德之聚也。【论语】修己以敬。 又【後汉周燮传】安帝以□纁羔币聘燮,燮因自载到颍川阳城,遣生送敬,遂辞疾而归。【注】送敬,犹致谢也。 又姓。【广韵】□敬仲之後,汉有扬州刺史敬歆。 又【韵补】叶居卿切。【曹植车渠碗赋】何神怪之巨伟,信一览而尤敬。虽离朱之聪明,犹炫耀而失精。

扬 【卯集下】【攴字部】 扬 【集韵】扬,古作扬。【书古文训】明明扬仄□。○按《书尧典》今作扬。又宋书恩幸传论明扬幽仄。余详手部九画。

敮 【卯集下】【攴字部】 敮 【广韵】呼洽切,音瞎。尽也。 又【集韵】俱为切,音妫。【博雅】臿也。

数 【卯集下】【攴字部】 数 【广韵】所矩切【集韵】爽主切,□音籔。【说文】计也。【易说卦】数往者顺。【诗小雅】心焉数之。【礼曲礼】问国君之富,数地以对。 又【博雅】责也。【左传昭二年】使吏数之。【注】责数其罪。 又【集韵】□阻切,音所。义同。 又【广韵】色句切【集韵】【韵会】【正韵】双遇切,□音捒。算数也。【群经音辨】计之有多少曰数。【类篇】枚也。【易节卦】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疏】数度,谓尊□礼命之多少。又【系辞】极数知来之谓占。【疏】蓍策之数。【书大禹谟】天之历数在汝躬。【疏】天之历运之数。【周礼天官小宰】掌官常以治数。【注】治数,每事多少异也。【後汉律历志】隶首作数。【注】隶首,黄帝之臣。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色角切,音朔。频数也。【礼祭义】祭不欲数,数则烦。 又【尔雅释诂】数,疾也。【疏】皆谓急疾也。 又【集韵】苏谷切,音速。【礼乐记】卫音趋数烦志。【注】趋数,读为促速,声之误也。【史记贾生传】淹数之度兮,语余其期。【注】徐广曰:数,速也。 又【集韵】【韵会】□趋玉切,音促。细也。【孟子】数罟不入洿池。【赵岐注】密细之网。 又【集韵】耸取切,音繏。数数,犹汲汲也。 又所录切,松入声。汲水疾也。【庄子天地篇】数如泆汤。 又所六切,音缩。数数,迫促意。 又仕角切,音浞。促也。 又【韵补】叶先奏切。【陆机宣猷堂诗】笃生我后,克明克秀。体辉重光,承规景数。

敱 【卯集下】【攴字部】 敱 【广韵】五来切【集韵】【正韵】鱼开切【韵会】疑开切,□音皑。【说文】有所治也。一曰隤敳,高阳氏子名。【左传文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敱,檮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 又【集韵】姑回切,音傀。又吾回切,音嵬。义□同。 又五亥切,音顗。攺理也。 又朱欲切,音烛。击鼓也。 又殊玉切,音蜀。义同。

敲 【卯集下】【攴字部】 敲 〔古文〕【广韵】口交切【集韵】【韵会】【正韵】丘交切,□音骹。【说文】横擿也。【徐铉曰】从旁横击也。【类篇】击也。【左传定二年】夺之杖以敲之。【贾谊过秦论】执敲扑以鞭笞天下。【注】短曰敲,长曰扑。 又【扬子方言】楚凡弃物谓之敲。 又【广韵】苦敎切【集韵】【韵会】【正韵】口敎切,□音檄。义同。

敌 【卯集下】【攴字部】 敌 【广韵】徒历切【集韵】【韵会】亭历切,□音狄。【说文】仇也。【书微子】相为敌雠。 又【尔雅释诂】敌,当也。【疏】仇匹相当也。【易同人】伏戎於莽,敌刚也。【左传文六年】敌惠敌怨,不在後嗣。 又【尔雅释诂】敌,匹也。【博雅】辈也。【玉篇】对也。【礼曲礼】虽贵贱不敌。 又【增韵】拒抵也。【管子兵法篇】明理而胜敌。 又【博雅】上也。【广韵】主也。

敶 【卯集下】【攴字部】 敶 【广韵】【集韵】□直刃切,音阵。【说文】列也。【玉篇】亦作□。【类篇】或作□。 又【广韵】直珍切【集韵】池邻切,□音尘。义同。【楚辞招】敶钟按鼓。【又】放敶组缨。【注】敶,一作□。

敷 【卯集下】【攴字部】 敷 〔古文〕旉【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芳无切,音罦。【五经文字】□,经典相承,隶省作敷。【书舜典】敷奏以言。【传】敷,□也。 又【书大禹谟】文命敷于四海。【传】言其外布文德敎命。又【皋陶谟】翕受敷施。【传】以布施政敎。 又【诗大雅】罔敷求先王。【笺】无广索先王之道。 又【广韵】散也。 又与傅同。【前汉宣帝纪】傅奏其言。【注】师古曰:傅读曰敷。

数 【卯集下】【攴字部】 数 【广韵】所矩切【集韵】爽主切,□音籔。【说文】计也。【易说卦】数往者顺。【诗小雅】心焉数之。【礼曲礼】问国君之富,数地以对。 又【博雅】责也。【左传昭二年】使吏数之。【注】责数其罪。 又【集韵】□阻切,音所。义同。 又【广韵】色句切【集韵】【韵会】【正韵】双遇切,□音捒。算数也。【群经音辨】计之有多少曰数。【类篇】枚也。【易节卦】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疏】数度,谓尊□礼命之多少。又【系辞】极数知来之谓占。【疏】蓍策之数。【书大禹谟】天之历数在汝躬。【疏】天之历运之数。【周礼天官小宰】掌官常以治数。【注】治数,每事多少异也。【後汉律历志】隶首作数。【注】隶首,黄帝之臣。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色角切,音朔。频数也。【礼祭义】祭不欲数,数则烦。 又【尔雅释诂】数,疾也。【疏】皆谓急疾也。 又【集韵】苏谷切,音速。【礼乐记】卫音趋数烦志。【注】趋数,读为促速,声之误也。【史记贾生传】淹数之度兮,语余其期。【注】徐广曰:数,速也。 又【集韵】【韵会】□趋玉切,音促。细也。【孟子】数罟不入洿池。【赵岐注】密细之网。 又【集韵】耸取切,音繏。数数,犹汲汲也。 又所录切,松入声。汲水疾也。【庄子天地篇】数如泆汤。 又所六切,音缩。数数,迫促意。 又仕角切,音浞。促也。 又【韵补】叶先奏切。【陆机宣猷堂诗】笃生我后,克明克秀。体辉重光,承规景数。

敹 【卯集下】【攴字部】 敹 【广韵】落萧切【集韵】【韵会】怜萧切【正韵】连条切,□音聊。【说文】作敹,择也。【玉篇】□也。【书费誓】善敹乃甲冑。【传】言当善□汝甲铠胄。【疏】敹谓穿彻之,谓甲绳有断绝,当使敹理穿治之。○按书俗本讹作敹,《字汇》讹作敹,□非。 又【集韵】离昭切,音缭。义同。敹字原从攴作。敹字从士,不从上作。考证:〔【说文】作敹,挥也。〕 谨照原文挥改择。

驱 【卯集下】【攴字部】 驱 【玉篇】古文驱字。【周礼夏官方相氏】以索室驱疫。【前汉鼂错传】驱略畜产。【注】师古曰:驱与驱同。【佩觽集】以殴击之殴为驱,逐其顺,非有如此者。

敼 【卯集下】【攴字部】 敼 【玉篇】於己切,音喜。【篇海】戏也。

敽 【卯集下】【攴字部】 敽 【唐韵】居夭切【集韵】【韵会】举夭切,□音矫。【说文】系连也。【书费誓】敽乃干。【传】施汝楯纷。【疏】郑云:敽,犹系也。王肃云:敽楯当有纷系持之。○按书费誓,敽乃干,传谓施汝楯纷也。疏,敽乃干者,谓必施功於楯纷。纷如绶而小系於楯以持之,是系於盾者为敽也。《广韵》敽,训盾也。《集韵》渠庙切,盾谓之敽。似敽卽盾,非。当从书疏。 又【集韵】渠庙切,音峤。义同。

覨 【酉集上】【见字部】 覨 【集韵】逆各切,音咢。久视也。

斀 【卯集下】【攴字部】 斀 【唐韵】【广韵】【集韵】【类篇】【韵会】□竹角切,音琢。【说文】去阴之□。书曰:劓刵斀黥。○按书吕□,今作劓刵椓黥。又【集韵】都木切,音啄。义同。 又【类篇】朱欲切,音烛。击也。 又【集韵】殊玉切,音蜀。义同。

暍 【辰集上】【日字部】 暍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於歇切,音谒。【说文】伤暑也。【玉篇】中热也。【前汉武帝纪】夏大旱,民多暍死。【荀子富国篇】夏不宛暍。【淮南子俶眞训】暍者望冷风於秋。 又【集韵】阿葛切,音遏。【博雅】焕也。又许葛切,音喝。热也。

烌 【巳集中】【火字部】 烌 【集韵】虚尤切,音休。吴俗谓灰为烌。

枿 【辰集中】【木字部】 枿 同櫱。 又【尔雅释诂】枿,余也。【郭注】陈、郑之闲曰枿,晋、卫之闲曰烈,皆伐木余也。 又【张衡东京赋】山无槎枿。【注】斜曰槎,斩而复生曰枿。

映 【辰集上】【日字部】 映 【集韵】於庆切【正韵】於命切,□与映同。【陆机赠冯文熊诗】双情交映。【注】映犹照也。

暼 【辰集上】【日字部】 暼 【广韵】普蔑切【集韵】匹蔑切,□音撆。暼暼,日落势也。

暏 【辰集上】【日字部】 暏 【唐韵】当古切【集韵】【正韵】董五切,□音睹。【说文】旦明也。 又【集韵】常恕切,音署。曙或省作暏。

暐 【辰集上】【日字部】 暐 【广韵】于鬼切【集韵】【韵会】羽鬼切,□音韪。光盛貌。【玉篇】日光也。同。

暑 【辰集上】【日字部】 暑 【唐韵】舒吕切【集韵】【韵会】【正韵】赏吕切,□音鼠。【说文】热也。【释名】暑,煮也。热如煮物也。【易系辞】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正字通】时令有大暑、小暑。

暒 【辰集上】【日字部】 暒 【集韵】慈盈切,音情。晴或作暒。详晴字注。又新佞切,音醒。义同。

暕 【辰集上】【日字部】 暕 【广韵】【正韵】古限切【集韵】贾限切,□音□。阴旦日明。【玉篇】明也。 又【集韵】郞干切,音阑。阴乾也。

暖 【辰集上】【日字部】 暖 【广韵】同。【礼月令】行春令则暖风来至。【楚辞天问】何所冬暖。 又【集韵】许元切,音暄。柔貌。【庄子徐无鬼】有暖姝者。【音义】吁爰反。柔貌。 又【集韵】火远切,音咺。义同。

暗 【辰集上】【日字部】 暗 【唐韵】【集韵】【韵会】□乌绀切。音暗。【说文】日无光也。【玉篇】不明也。 又【博雅】深也。【扬雄甘泉赋】稍暗暗而靓深。【注】暗暗,深空之貌。 又【集韵】邬感切,音黤。义同。 又【韵补】叶伊甸切。【欧阳修送胡学士诗】都门春渐动,柳色绿将暗。挂帆千里风,水阔江滟滟。

暘 【辰集上】【日字部】 暘 【唐韵】与章切【集韵】【韵会】余章切【正韵】移章切,□音阳。【说文】日出也。【玉篇】明也,日乾物也。【书尧典】宅嵎夷曰暘谷。【传】暘,明也。日出於谷而天下明,故曰暘谷。又【洪范】曰雨曰暘。【传】暘以乾物也。

暙 【补遗】【辰集】【日字部】 暙 【字汇补】枢伦切,音春。人名。元世祖至元十七年,高丽王暙来朝,世祖加暙行省右丞相。

暜 【辰集上】【日字部】 暜 【说文】普作暜。详普字注。

暝 【辰集上】【日字部】 暝 【广韵】莫经切【集韵】忙经切,□音明。冥或从日。幽也。【前汉五行志】晦暝也。 又【类篇】亦姓。 又【集韵】【韵会】□莫定切,音。【玉篇】夜也。

暞 【辰集上】【日字部】 暞 【集韵】吉了切,音缴。【玉篇】同曒,明也。【类篇】一曰淸别貌。

栣 【辰集中】【木字部】 栣 同栠。

斣 【卯集下】【斗字部】 斣 【广韵】【集韵】□昌六切,音祝。【说文】相易物俱等曰斣。【类篇】斠也。 又【广韵】丁豆切【集韵】丁□切,□音鬬。义同。 又【玉篇】角力竞走也。 又【集韵】枢玉切,音触。义同。

斤 【卯集下】【斤字部】 斤 【唐韵】【集韵】【韵会】□举欣切,音筋。【说文】斫木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宋之斤。【正字通】以铁为之,曲木为柄,剞劂之总称。【集韵】或作釿。 又【集韵】一曰权轻重之器。【前汉律历志】斤者,明也。三百八十四铢。易二篇之爻,阴阳变动之象,十六两成斤者,四时乘四方之象也。【小尔雅】二锾四两谓之斤。【注】六两为锾。 又姓。【广韵】斤氏,後改为艾氏。奇斤氏,後改为奇氏。 又【广韵】【集韵】【韵会】□居焮切,音靳。【尔雅释训】明明斤斤,察也。【诗周颂】斤斤其明。【传】斤斤,明察也。 又【集韵】许斤切,音欣。斤斤,仁也。

斦 【卯集下】【斤字部】 斦 【广韵】语斤切【集韵】鱼斤切,□音垠。【说文】二斤也。【增韵】砧也。【六书本义】与劕鑕同。

斧 【卯集下】【斤字部】 斧 【唐韵】方矩切【集韵】【韵会】匪父切,□音甫。【说文】斫也。【释名】斧,甫也。甫,始也。凡将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广韵】神农作斤斧陶冶。【易旅卦】得其资斧。【注】斧,所以斫除荆棘,以安其舍者也。【孟子】斧斤以时入山林。【诗豳风】旣破我斧。【传】隋銎曰斧。 又凡以斧斫物,亦曰斧。【古诗苦寒歌】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注】天寒水冻,故斫冰作粥也。 又仙名。【左思蜀都赋】山图采而得道,赤斧服而不朽。【注】列仙服丹砂不死也。 又【仪礼觐礼】天子设斧依于戸牖之闲。【注】依,如今绨素屛风也。有绣斧文,所以示威也。斧谓之黼。 又钺斧,今仪仗中亦有之,其形圆如月然。 【集韵】或作鈇。

斨 【卯集下】【斤字部】 斨 【唐韵】七羊切【集韵】千羊切,□音瑲。【说文】方銎斧也。【释名】斨,戕也,所伐皆戕毁也。【诗豳风】取彼斧斨。【传】斨,方銎也。【疏】斨,卽斧也。唯銎孔异耳。 又人名。【书舜典】让子殳斨曁伯与。【传】二臣名。

斩 【卯集下】【斤字部】 斩 【唐韵】【正韵】侧减切【集韵】【韵会】阻减切,□音蔪。【说文】截也。从车从斤。斩法车列也。【博雅】裁也。【释文】斩,暂也。暂加兵,卽断也。【尔雅释诂】斩,杀也。【诗小雅】斩伐四国。【周礼秋官掌戮】掌斩杀贼谍而搏之。 又【杜甫诗】斩新花蕊未应飞。【注】禅家有斩新日月之语。 又【集韵】庄陷切,音蘸。芟也。

斪 【卯集下】【斤字部】 斪 【唐韵】其俱切【集韵】权俱切,□音劬。【说文】斫也。【尔雅释器】斪斸谓之定。【注】锄属。【疏】定谓之耨。【类篇】或作□。 又【集韵】恭干切,音拘。又居侯切,音钩。义□同。

斫 【卯集下】【斤字部】 斫 【唐韵】之若切【集韵】【韵会】职略切,□音灼。【说文】击也。【玉篇】刀斫。【後汉吕布传】拔戟斫机。【枚乘七发】使琴挚斫斩以为琴。 又【扬子方言】扬越之郊,凡人相侮以为无知,谓之聑,或谓之斫。【注】斫,郗斫顽直之貌,今关西语亦皆然。 又姓。【广韵】汉复姓有斫胥氏,何氏姓苑云:今平阳人。又【集韵】尺约切,音婥。硸斫,不解悟貌。

斻 【卯集下】【方字部】 斻 【唐韵】胡郞切【集韵】【韵会】寒刚切【正韵】胡刚切,□音杭。【说文】方舟也。礼,天子造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注】徐铉曰:今俗别作航,非是。【後汉杜笃传】造舟於渭,北斻泾流。【注】斻,自度也。《方言》自关而东或谓舟为航。○按《说文》斻字在方部。今流俗不解,遂与杭字相乱者,误也。

旉 【卯集下】【方字部】 旉 【篇海】古文敷字。【易说卦】震为旉。【疏】取其春时气至,草木皆吐,旉布而生也。余详攴部十一画。

斩 【卯集下】【斤字部】 斩 【唐韵】【正韵】侧减切【集韵】【韵会】阻减切,□音蔪。【说文】截也。从车从斤。斩法车列也。【博雅】裁也。【释文】斩,暂也。暂加兵,卽断也。【尔雅释诂】斩,杀也。【诗小雅】斩伐四国。【周礼秋官掌戮】掌斩杀贼谍而搏之。 又【杜甫诗】斩新花蕊未应飞。【注】禅家有斩新日月之语。 又【集韵】庄陷切,音蘸。芟也。

旈 【卯集下】【方字部】 旈 【集韵】力求切,音刘。旒或作旈。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韵】与嶬同。

断 【卯集下】【斤字部】 断 “【玉篇】同断。俗字。

〔古文〕□□□【唐韵】【正韵】都管切【集韵】【韵会】睹缓切,□音短。【说文】作□。截也。【书盘庚】乃断弃汝。【传】断,绝也。【诗商颂】是断是迁。【疏】於是斩断之。 又【广韵】【正韵】徒管切【集韵】【韵会】杜管切,□音□。绝也。【群经音义】旣绝曰断。【释名】断,段也。分为异段也。【易系辞】其利断金。【疏】其纤利能断截於金。 又【集韵】徒玩切【正韵】杜玩切,□音段。义同。又【广韵】丁贯切【集韵】【韵会】【正韵】都玩切,□音锻。决也。【易系辞】以断天下之疑。【疏】决断天下之疑。 又【书秦誓】断断猗无他技。【疏】断断,守善之貌。 又【周礼地官司徒】凡万民之不服敎,而有狱讼者,与有地治者,取而断之。 又【韵补】叶多卷切。【白居易寄元九诗】一病经四年,亲友书信断。彼独是何人,心如石不转。 又叶徒眷切。【鲍照拟古】居人掩闺卧,行子中夜饭。野风吹秋木,行子心肠断。”

斫 【卯集下】【斤字部】 斫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侧角切【正韵】竹角切,□音捉。【说文】斩也。【书泰誓】斫朝涉之胫。【注】斩而视之。【疏】斫,斫也。【史记鲁仲连传】因齐後至则斫。【注】欺三军者,其法斫。 又【楚辞七谏】羌两足以毕斫。【注】斫,断也。 又【尔雅释器】鱼则斫之。【注】谓削鳞也。 又【广韵】【集韵】□侧略切,音灼。又【集韵】士略切。义□同。

斯 【卯集下】【斤字部】 斯 〔古文〕□【广韵】息移切【集韵】【韵会】相支切,□音私。【说文】析也。【尔雅释言】斯,离也。【注】齐□曰斯。【诗□风】墓门有棘,斧以斯之。【笺】维斧可以开析之。【吕览报更篇】赵宣孟见桑下饿人,与之脯一朐,曰斯食之。【注】斯,析也。 又【尔雅释诂】斯,此也。【易解卦】朋至斯孚。【诗召南】何斯违期。 又【诗小雅】鹿斯之奔。【疏】此鹿斯与□斯柳斯,斯皆辞也。 又【礼玉藻】二爵而言言斯。【注】斯,犹耳也。【疏】耳是助句之辞。 又卽也。【书金縢】大木斯拔。 又贱也。【後汉左雄传】郞官部吏,职斯禄薄。【注】斯,贱也。 又【正字通】鸡斯,马名。商王拘西伯於羑里。太公得犬戎鸡斯之乘,以献。 又波斯,国名。 又姓。【吴志贺齐传】剡县史斯从。 又与鲜同。【诗小雅】有兔斯首。【笺】斯,白也。今俗语斯白之斯作鲜。齐鲁之闲声近斯。 又与纚同。【礼问丧】鸡斯。【注】当为筓,纚声之误也。 又【集韵】山宜切,音酾。义同。 又【集韵】斯义切,音赐。【诗大雅】王赫斯怒。【笺】斯,尽也。【释文】郑音赐。 又【韵补】叶新於切。【蔡邕短人赋】热地蝗兮芦卽且,蒲中蛹兮蚕蠕须,视短人兮形若斯。【集韵】或作撕,亦作厮。

新 【卯集下】【斤字部】 新 〔古文〕□【唐韵】息邻切【集韵】【韵会】斯人切【正韵】斯邻切,□音辛。【说文】取木也。 又【博雅】初也。【易大畜】日新其德。【书胤征】咸与惟新。【诗豳风】其新孔嘉。【礼月令】孟秋,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又【唐书礼乐志】正旦群臣上千秋万岁寿,制曰履新之庆。 又姓。【晋语】新穆子。又复姓。【史记鲁仲连传】新垣衍。【注】索隐曰:新垣,姓。衍,名也,为梁将。 又州名。汉属合浦郡,梁立新州。 又【诗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朱传】田一岁曰葘,二岁曰新田。 又【韵补】叶苏前切。【道藏歌】终劫复始劫,愈觉灵颜新。道林蔚天京,下光诸他仙。

斱 【卯集下】【斤字部】 斱 【篇海】同斫。【正字通】□字之讹。

斫 【卯集下】【斤字部】 斫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竹角切,音琢。【说文】斫也。从斤从□。【注】徐铉曰:□器也。斤以斫之,或从画丮作□。【书梓材】旣勤朴斫。【传】已劳力扑治斫削。又【韵补】叶株遇切。【何晏景福殿赋】纵横逾延,各有攸注,公输荒其规矩,匠石不知其所斫。 又叶竹鹿切。【汉淮南王屛风赋】大匠治之,雕刻削斫。等化器类,庇荫尊屋。

斴 【卯集下】【斤字部】 斴 【篇海】离珍切,音邻。水在石中响。【正字通】同。水在石闲,当作粼。

斫 【卯集下】【斤字部】 斫 【篇海】俗斫字。

斶 【卯集下】【斤字部】 斶 【集韵】枢玉切,音触。人名。【吕氏春秋】齐有颜斶。○按《战国策》作□。《史记田单传》作蠋。

断 【卯集下】【斤字部】 断 〔古文〕□□□【唐韵】【正韵】都管切【集韵】【韵会】睹缓切,□音短。【说文】作□。截也。【书盘庚】乃断弃汝。【传】断,绝也。【诗商颂】是断是迁。【疏】於是斩断之。 又【广韵】【正韵】徒管切【集韵】【韵会】杜管切,□音□。绝也。【群经音义】旣绝曰断。【释名】断,段也。分为异段也。【易系辞】其利断金。【疏】其纤利能断截於金。 又【集韵】徒玩切【正韵】杜玩切,□音段。义同。又【广韵】丁贯切【集韵】【韵会】【正韵】都玩切,□音锻。决也。【易系辞】以断天下之疑。【疏】决断天下之疑。 又【书秦誓】断断猗无他技。【疏】断断,守善之貌。 又【周礼地官司徒】凡万民之不服敎,而有狱讼者,与有地治者,取而断之。 又【韵补】叶多卷切。【白居易寄元九诗】一病经四年,亲友书信断。彼独是何人,心如石不转。 又叶徒眷切。【鲍照拟古】居人掩闺卧,行子中夜饭。野风吹秋木,行子心肠断。

斸 【卯集下】【斤字部】 斸 【唐韵】陟玉切【集韵】【韵会】株玉切,□音瘃。【说文】斫也。【尔雅释器】斪斸谓之定。互详斪字注。【玉篇】同钃。 又【五音集韵】之角切,音琢。义同。

方 【卯集下】【方字部】 方 〔古文〕□【唐韵】府良切【集韵】【韵会】分房切,□音芳。【说文】倂船也。象两舟省总头形。或从水作汸。【诗周南】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传】方,泭也。【释文】小筏曰泭。【尔雅释水】大夫方舟。【注】倂两船。【史记郦食其传】方船而下。【注】谓□船也。 又【易坤卦】六二直方大。【注】地体安静,是其方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圜者中规,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训】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 又【易观卦】君子以省方观民设敎。【疏】省视万方。【诗大雅】监观四方。【周礼天官冢宰】辨方正位。【注】别四方。【释文】视日景,以别东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别也。【礼内则】敎之数与方名。【注】方名,如东西也。 又【易未济】君子以愼辨物居方。【疏】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诗大雅】万邦之方,下民之王。【笺】方,犹向也。【疏】诸言方者,皆谓居在他所,人向望之,故云:方,犹向也。 又道也。【易恒卦】君子以立不易方。【注】方,犹道也。【礼乐记】乐行而民乡方。【注】方,犹道也。又【易复卦】后不省方。【注】方,犹事。【疏】不省视其方事也。 又术也,法也。【易系辞】方以类聚。【疏】方谓法术性行。【左传昭二十九年】官修其方。【注】方,法术。 又放也。【书尧典】方命圯族。【释文】方,放也。 又有之也。【诗召南】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传】方,有之也。 又今也。【诗秦风】方何为期。【笺】方今以何时为还期。【庄子天地篇】方且本身而异形。【注】凡言方且者,言方将有所为也。 又谷始生未实也。【诗小雅】旣方旣皂。【笺】方,房也。谓孚甲始生而未合时也。 又倂也。【仪礼乡射礼】不方足。【注】方,犹倂也。 又旁出也。【仪礼大射礼】左右曰方。【注】方,旁出也。 又板也。【仪礼聘礼】不及百名,书於方。【注】方,板也。【礼中庸】布在方策。【注】方,板也。策,□也。 又常也。【礼檀弓】左右就养无方。【注】方,犹常也。 又文也。【礼乐记】变成方谓之音。【注】方,犹文章也。 又义之宜也。【左传隐三年】臣闻爱子,敎之以义方。又【闵二年】授方任能。【注】方百事之宜也。 又比方也。【论语】子贡方人。【何晏注】比方人也。 又【博雅】方,大也,正也。 又祭名。【诗小雅】以社以方。【传】迎四方气於郊也。 又地名。【诗小雅】侵镐及方。【注】镐,方,皆北方地名。 又姓。【诗小雅】方叔莅止。【传】方叔,卿士也。 又官名。【周礼夏官司马】职方氏,土方氏,怀方氏,合方氏,训方氏,形方氏。【前汉朱云传注】尚方,少府之属官也,作供御器物。 又医方。【史记扁鹊传】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前汉郊祀志】少君者,故深泽侯人主方。【注】侯家人主方药也。 又【广韵】【集韵】□符方切,音房。方与,县名。【前汉高帝纪】沛公攻胡陵方与。【注】音房预,属山阳郡。 又【集韵】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前汉扬雄传】方皇於西淸。【注】方皇,犹彷徨也。 又文纺切。蝄或作方。【周礼夏官方相氏】驱方良。【注】方良,罔两也。木石之怪夔罔两。【张衡东京赋】脑方良。【注】方良,草泽之神也。○按《说文》作蝄蜽。 又【集韵】甫两切,音仿。效也。 又【韵补】叶肤容切【道藏左夫人歌】腾跃云景辕,浮观霞上空。霄軿纵横舞,紫盖记灵方。

【寅集中】【巾字部】 【集韵】文运切,音问。【玉篇】括发也。一作絻。【类篇】丧冠。 又【集韵】美辨切,音免。与冕同。【类篇】大夫以上冠。 又【类篇】谟奔切,音门。吊服也。

斺 【卯集下】【方字部】 斺 【篇海】下戒切,音械。补膝也。 又结也。○按斺与□异。《字汇》同□,非。

梍 【辰集中】【木字部】 梍 【集韵】【类篇】□在早切,音皂。木名。荚实。【字汇】栎实。

暟 【辰集上】【日字部】 暟 【广韵】苦亥切【集韵】可亥切,□音恺。【玉篇】照也。【扬子方言】暟、临,昭也。 又【玉篇】美也。【扬子方言注】暟暟,美德也。

於 【卯集下】【方字部】 於 〔古文〕□□【唐韵】哀都切【集韵】【韵会】【正韵】汪胡切,□同乌。【韵会】隶变作於。古文本象乌形,今但以为叹辞及语辞字,遂无以为鸦乌字者矣。 又【尔雅释诂注】於乎皆语之韵绝。【疏】叹辞也。【书尧典】佥曰:於,鲧哉。【诗周颂】於穆淸庙。又【周颂】於乎不显。○按或作呜乌,音义皆同。 又【广韵】央居切【集韵】【韵会】【正韵】衣虚切,□音淤。语辞也。【博雅】於,于也。○按《说文》于训於也,盖于於古通用。凡经典语辞皆作于。 又【广韵】居也。【韩愈示儿诗】前荣馔宾亲,冠昏之所於。【朱子考异】所,或作依。○按所於作依於,则是依之以居也。孔融书,举杯相於。曹植乐府,心相於。杜甫诗:良友幸相於。卽相依以居之意。 又【扬子太□经】白舌於於。【注】多难貌。 又【广韵】代也。【集韵】往也。 又地名。【战国策】商於之地六百里。 又姓。【姓氏急就篇】黄帝臣於则造履。【前汉功臣表】涉安侯於单。

【丑集上】【口字部】 【集韵】胡南切,音含。□,怒声。

施 【卯集下】【方字部】 施 〔古文〕□□□【唐韵】式支切【集韵】【韵会】商支切【正韵】申支切,□音诗。【说文】旗貌。齐乐施字子旗,知施者旗也。【注】徐锴曰:旗之逶迤。一曰设也。【书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 又【诗邶风】得此戚施【传】戚施,不能仰者。【笺】戚施,面柔下人以色,故不能仰也。 又【诗王风】将其来施施。【传】施施,难进之意。【笺】施施,舒行伺闲,独来见已之貌。【释文】施如字。【孟子】施施从外来。【赵岐注】施施,犹扁扁,喜悦之貌。【音义】丁如字,张音怡。 又【周礼天官内宰】施其功事。【注】施,犹赋也。 又【礼祭统】施于蒸彝鼎。【注】施,犹著也。 又【晋语】秦人杀冀芮而施之。【注】施,□其尸也。 又【玉篇】张也。【增韵】用也,加也。 又姓。【左传桓九年】施父。【注】鲁大夫。【礼杂记】孔子曰:吾食於少施氏而饱。【注】少施氏,鲁惠公子,施父之後。 又【广韵】【集韵】【韵会】□施智切,音翅。惠也,与也。【易乾卦】德施普也。【又】云行雨施。【礼曲礼】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左传僖二十四年】报者倦矣,施者未厌。【注】施,功劳也。【增韵】凡施设之施,平声。施与之施,□平去通押。 又【集韵】【韵会】□以豉切,音易。【诗周南】葛之覃兮,施于中谷。【传】施,移也。 又【诗大雅】施于孙子。【笺】施,犹易也,延也。 又【仪礼丧服】绝族无施服。【注】在旁而及曰施。 又【集韵】【韵会】□赏是切,诗上声。舍也,攺易也。通作弛。【周礼天官少宰】治其施舍。【注】施舍,不给役者也。【论语】君子不施其亲。【何晏注】施,易也。不以他人之亲易己之亲。【後汉光武纪】将众部施□屯北边。【注】施,读曰弛。弛,解也。 又【集韵】余支切,音移。或作施。【史记卫绾传】剑人之所施易。【注】施,读曰移。 又【史记贾生传】庚子日施兮。【注】施,矢遗反。索隐曰:施,犹西斜也。 又【韵补】叶诗戈切。【汉高祖戚夫人歌】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斾 【卯集下】【方字部】 斾 【正字通】俗旆字。【五经文字】旆从巿。从巾者,讹。

斿 【卯集下】【方字部】 斿 【唐韵】以周切【集韵】【韵会】夷周切,□音由。【说文】作游。旌旗之流也。【玉篇】斿,旌旗之末垂。或作游。【博雅】天子十二斿至地,诸侯九斿至轸,大夫七斿至轵,士三斿至肩。【周礼春官巾车】建大常十有二斿。【注】大常,九旗之画日月者,正幅为縿,斿则属焉。 又【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贡致邦国之用,八曰斿贡。【注】郑司农云:斿贡羽毛。康成谓:斿读如囿游之游。斿贡燕好珠玑琅玕。 又与游同。【前汉礼乐志】泛泛滇滇从高斿。 又【集韵】【韵会】□力求切,音刘。同旒。【周礼夏官弁师】诸侯之缫斿九就。【注】每缫九成,则九旒也。

旁 【卯集下】【方字部】 旁 〔古文〕□□【广韵】步光切【集韵】【韵会】蒲光切,□音螃。隶作旁。【博雅】旁,大也。广也。【释名】在边曰旁。【玉篇】犹侧也。非一方也。【易乾卦】旁通情也。【书太甲】旁求俊彦。【尔雅释宫】二达谓之岐旁。【注】岐旁,岐道旁出。 又【集韵】晡横切,音□。騯騯,马盛貌。或省作旁。【诗郑风】驷介旁旁。【疏】北山传云:旁旁然不得已,则此言旁旁亦为不得已之义。【朱传】旁旁,驰驱不息之貌。音崩。叶补冈反。 又【韵会】【正韵】□蒲浪切,音傍。【前汉霍光传】使者旁午。【注】如淳曰:旁午,分布也。师古曰:一纵一模为旁午。犹言交横也。 又【庄子齐物论】旁日月。【注】依也。 又【集韵】铺郞切,音滂。旁礴,混同也。 又【集韵】蒲庚切,音彭。旁勃,白蒿也。兔食之,寿八百岁。

旗 【卯集下】【方字部】 旗 【唐韵】【集韵】【韵会】□渠希切,音祈。【说文】旗有众铃以令众也。【尔雅释天】有铃曰旗。【注】县铃于竿头,画交龙於旒。【释名】旗,倚也。画作两龙相依倚也。通以赤色为之,无文彩。诸侯所建也。【诗小雅】旗旐央央。【周礼春官司常】交龙为旗。【礼明堂位】有虞氏之旗。 又【唐韵正】古音芹,《说文》旗从,斤声。徐锴系传曰:斤祈近似声,韵家所以言傍纽也。○按《诗》鲁颂,薄采其芹,言观其旗。《小雅》夜乡晨,庭燎有辉,言观其旗。以《说文》斤声考之,则旗本有斤音。非旁纽也。

旃 【卯集下】【方字部】 旃 【唐韵】【集韵】【韵会】□诸延切,音饘。【说文】旗曲柄也,所以旃表士众,周礼曰:通帛为旃。○按《周礼春官》司常,今作旜。【尔雅释天】因章曰旃。【注】以帛练为旒,因其文章,不复画之。【释名】旃,战也。战战恭已而已也。三孤所建,象无事也。【左传昭二十年】旃以招大夫。 又【博雅】旃,之也。【诗魏风】上愼旃哉。【左传桓九年】虞公求旃。 又【小尔雅】旃,焉也。【诗唐风】舍旃舍旃。【笺】旃之言焉也。 又【尔雅释天】太岁在乙曰旃蒙。 又【史记匈奴传】被旃裘。【前汉王褒传】夫荷旃被毳者。 又【韵补】叶之人切。【陆云夏府君诔】广命俊乂,惟弓与旃。震我声敎,遇响惟殷。

旄 【卯集下】【方字部】 旄 【唐韵】莫袍切【集韵】【韵会】谟袍切,□音毛。【说文】幢也。【书泰誓】右秉白旄以麾。【释文】白旄,旄牛尾。【诗墉风】孑孑干旄。【传】注,旄於干者,大夫之旃也。【周礼春官旄人注】旄,旄牛尾,舞者所持以指麾。又【诗邶风旄丘传】前高後下曰旄丘。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昴曰旄头。【注】昴七星为旄头。 又骑名。【後汉光武纪】赐东海王旄头。【注】秦文公时,梓树化为牛,以骑击之,骑不胜,或堕地,髻解披发,牛畏之,入水,故秦因是置旄头骑。 又【广韵】【集韵】□莫报切,音帽。麕毛长也。 又与耄通。【周礼秋官司刺】再赦曰老旄。【孟子】反其旄倪。 又【集韵】亡遇切,音务。嵍,或作旄。山名。 又【韵补】叶蒙晡切【傅毅洛神赋】昆山美玉,涛海明珠,金银璆琳,翠□貂旄。

旅 【卯集下】【方字部】 旅 〔古文〕□□鲁□【唐韵】力举切【集韵】【韵会】两举切,□音吕。【说文】军之五百人为旅。【书大禹谟】班师振旅。【传】师入曰振旅,言整众。【诗小雅】我师我旅。【笺】五百人为旅。【周礼地官小司徒】五卒为旅。【注】旅,五百人。 又【博雅】旅。客也。【易复卦】商旅不行。又【旅卦疏】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诗大雅】于时庐旅。【笺】庐舍其宾旅。【左传庄二十二年】羁旅之臣。【注】旅,客也。 又【书禹贡】蔡蒙旅平。【传】祭山曰旅。【周礼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注】大旅上帝祭於圜丘。国有故而祭,亦曰旅。 又【书牧誓】亚旅。【传】亚,次也。旅,众也。众大夫其位次卿。【左传文十五年】请承命於亚旅。【注】亚旅,上大夫也。 又【书旅獒】西旅底贡厥獒。【传】西戎之长。 又【诗小雅】旅力方刚。【传】旅,众也。【仪礼士冠礼】旅占卒。【注】旅,众也。 又【诗小雅】殽核惟旅。【传】旅,□也。 又【诗周颂】侯亚侯旅。【传】旅,子弟也。 又【周礼天官小宰】掌官府之徵令,四曰旅,掌官常以治数。【注】旅辟下士也。 又【周礼地官司徒】旅师。【注】旅,犹处也。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函人】权其上旅,与其下旅。【注】上旅谓要以上,下旅谓要以下。【疏】谓札叶为旅者,以札众多,故言旅。 又【仪礼乡飮酒礼】司正升相旅,曰:某子受酬。【注】旅,序也。 又【礼郊特牲】台门而旅树。【注】旅,道也。 又【礼乐记】进旅退旅。【注】旅,犹俱也。 又【後汉光武纪】至是野谷旅生。【注】不因播种而生,故曰旅。今字作稆,音吕。古字通。 又姓。【前汉功臣表】昌平侯旅卿。 又【集韵】凌如切,音胪。□也。

旆 【卯集下】【方字部】 旆 【唐韵】【集韵】【韵会】□蒲盖切,音沛。【说文】作旆。继旐之旗也,沛然而垂。从,□声。【尔雅释天】继旐曰旆。【注】帛续旐,末为燕尾者。【释名】杂帛为旆,以杂色缀其边为翅尾也。将帅所建,象物杂也。【诗小雅】白旆央央。【传】白旆,继旐者也。【左传昭十三年】建而不旆。【注】旆,游也。 又【诗小雅】彼旟旐斯,胡不旆旆。【传】旆旆,旒垂貌。【朱传】旆旆,飞扬之貌。 又【诗大雅】荏菽旆旆。【传】旆旆然长也。 又【集韵】蒲掇切,音跋。义同。 又【韵补】叶蒲枚切。【□琳大荒赋】华盖建杠,招摇树旆。摄提运杓,文昌承魁。旆原字从从□。

晜 【辰集上】【日字部】 晜 【广韵】古浑切【集韵】【韵会】【正韵】公浑切,□音昆。□或作晜,通作昆。【尔雅释亲】父之晜弟。【又】来孙之子为晜孙。【注】晜,後也。

旇 【卯集下】【方字部】 旇 【广韵】敷羁切【集韵】【韵会】攀糜切,□音披。【说文】旌旗旇靡也。【埤苍】衣服貌也。 又【集韵】攀悲切,音丕。麾谓之旇。 又母被切,音靡。旌旗貌。 又平义切,音被。义同。

旊 【卯集下】【方字部】 旊 【正字通】妃罔切,音仿。【周礼冬官考工记】搏埴之工陶旊。【注】郑司农云:读为甫始之甫。康成谓:读如放於此乎之放。又【旊人】旊人为簋。

旋 【卯集下】【方字部】 旋 【唐韵】似宣切【集韵】【韵会】旬宣切【正韵】旬缘切,□音璇。【说文】周旋旌旗之指麾也。从从疋。疋,足也。【注】徐锴曰:人足随旌旗以周旋也。【左传僖二十三年】以与君周旋。【注】相追逐也。 又【易履卦】其旋元吉。【疏】旋,反也。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钟县谓之旋。【注】旋属钟柄所以县之也。【释文】旋如字。李音信犬反。 又【左传定三年】夷射姑旋焉。【注】旋,小便也。 又【庄子达生篇】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注】旋,圆也。盖,过也。 又与璇同。【前汉律历志】佐助旋玑。 又【广韵】辞恋切【集韵】【韵会】【正韵】随恋切,□音。遶也。 又通作还。【礼玉藻】周还中规,折还中矩。【释文】还,本亦作旋。 又【韵补】叶松伦切【李尤德阳殿赋】上蟠其无际兮,状行回以周旋。开三阶而参会兮,错金银於两楹。

【寅集中】【山字部】 【广韵】【集韵】□力质切,音栗。山名。

旌 【卯集下】【方字部】 旌 【唐韵】【正韵】子盈切【集韵】【韵会】咨盈切,□音精。【说文】析羽注旄首,所以进士卒。【尔雅释天】注旄首曰旌。【注】载旄於竿头,如今之幢,亦有旒。【又】旌旗。【疏】旌旗者,凡旗之名虽异,旌旗为之总称。【广雅】天子旌高九仞,诸侯七仞,大夫五仞,士三仞。【释名】旌,精也。有精光也。【诗墉风】孑孑干旌。【周礼春官司常】析羽为旌。【又】斿车载旌。 又【周礼天官掌舍】为帷宫设旌门。【注】树旌以表门。 又【周礼地官掌节】道路用旌节。【注】今使者所拥节是也。 又【礼曲礼】武车绥旌,德车结旌。【注】武车尚威武,故舒散若花。德美在内,故缠旌於竿。 又【书毕命】旌别淑慝。【传】言当识别顽民之善恶。【疏】旌旗所以表识贵贱,故传以旌为识。 又【左传庄二十八年】且旌君伐。【注】旌,章也。 又【周语】故为车服以旌之。【注】旌,表也。 又【後汉胡广传】德以旌贤。【注】旌,明也。考证:〔【尔雅释天】旄首曰旌。〕 谨照原文旄上增注字。〔【又】旌旗。【疏】旌旗者,凡旗之名虽异,旌旗为之总称。〕 谨按此十九字亦系尔雅释天文,谨改於亦有旒之下,广雅之前。〔斿车建旌。〕 谨照周礼原文建旌改载旌。

旍 【卯集下】【方字部】 旍 【广韵】同旌。【五经文字】旌从生。作旍,讹。【後汉袁绍传】故复援旍擐甲。

旎 【卯集下】【方字部】 旎 【唐韵】女氏切【集韵】【韵会】乃倚切,□音柅。旖旎,旌旗从风貌。【史记司马相如传】旖旎从风。【注】旖旎,阿那也。【前汉扬雄甘泉赋】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旎也。【注】旖旎,旒襂之形也。 又【前汉扬雄传】乘云霓之旖旎兮。【注】旖旎,云貌。 又【楚辞九辩】纷旖旎乎都房。【注】旖旎,盛貌。 又【集韵】女夷切,音尼。又乃可切,音娜。或作□。义□同。 又【韵补】叶囊何切。【东方朔七谏】拔搴□芝兮,列树芋荷。橘柚萎枯兮,苦李旖旎。襂字原从方从参作。

族 【卯集下】【方字部】 族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昨木切,音凿。【说文】矢锋也。束之族族也。【类篇】一曰从,所以标众矢之所集。又聚也。【书尧典】以亲九族。【注】高祖至□孙之亲。【诗周南】振振公族。【传】公族,公同祖也。【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注】三族,谓父子孙,人属之正名。【左传隐八年】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疏】族者,属也。与其子孙共相联属,其傍支别属,则各自立氏。 又【书尧典】方命圯族。【传】族,类也。 又【书泰誓】罪人以族。【传】一人有罪,□及父母妻子,言□滥。 又【周礼地官大司徒】四闾为族。【注】闾二十五家,族百家。 又【左传襄八年】谋之多族。【注】族,家也。 又【尔雅释诂】木族生为灌。【注】族,丛生。【疏】木丛生者为灌。 又【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每至於族,吾见其难为。【注】交错聚结为族。 又【集韵】作木切,音镞。义同。 又千□切,音凑。与蔟同。【前汉律历志】一曰黄钟,二曰太族。【淮南子泰族训注】泰言古今之道,万物之指,族於一理,明其所谓也。 又【集韵】【正韵】□则□切,音奏。乐变也。【前汉严安传】调五声,使有节族。【注】苏林曰:族音奏。师古曰:奏,进也。 又【集韵】【类篇】□先奏切,音漱。嗾,或作族。使犬声。

旐 【卯集下】【方字部】 旐 【唐韵】治小切【集韵】【韵会】直绍切,□音肇。【说文】龟蛇四游,以象营室,游游而长。【释名】龟蛇为旐。旐,兆也。龟知气兆之吉凶,建之於後,察度事宜之形兆也。【诗小雅】设此旐矣。【周礼春官司常】龟蛇为旐。【又】县鄙建旐。【注】龟蛇,象其扞难避害也。 又【尔雅释天】缁广充幅长寻曰旐。【注】帛全幅,长八尺者也。【礼檀弓】绸练设旐夏也。【注】旌之旒缁布广充幅长寻曰旐。

旑 【备考】【卯集】【方字部】 旑 【日月灯】旖字省文。

旒 【卯集下】【方字部】 旒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力求切,音刘。【玉篇】旌旗垂者。【类篇】旌旗之旓。【诗商颂】为下国缀旒。【传】旒,章也。【笺】旌旗之垂者也。 又冕旒,以丝绳贯玉,垂冕前後也。【礼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注】天子以五采为旒,旒十有二。 又【韵补】叶力救切。【皮日休补九夏歌】何以乐之,金石九奏。何以赐之,龙旗九旒。 【集韵】或作斿旈。

旓 【卯集下】【方字部】 旓 【广韵】【正韵】所交切【集韵】【韵会】师交切,□音梢。【玉篇】旌旗之斿。【前汉扬雄传】建光耀之长旓。【注】旓,旗之旒也。一曰燕尾旓。

旔 【卯集下】【方字部】 旔 【广韵】居万切,音建。捷也。

旖 【卯集下】【方字部】 旖 【广韵】於离切【集韵】【韵会】【正韵】於宜切,□音漪。【说文】旗旖,施也。 又【广韵】於绮切【集韵】【韵会】【正韵】隐绮切,□音倚。旖旎,旌旗从风貌。详旎字注。 又【集韵】於义切,音陭。义同。

旗 【卯集下】【方字部】 旗 【唐韵】【集韵】【韵会】渠之切【正韵】渠宜切,□音奇。【说文】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释名】熊虎为旗,军将所建,象其猛如虎,与众期其下也。【周礼春官司常】熊虎为旗。【又】师都建旗。【注】画熊虎者,乡遂出军赋,象其守猛莫敢犯也。 又【左传闵二年】佩衷之旗也。【注】旗,表也。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东北曲十二星曰旗。【注】两旗者,左旗九星,在河鼓左也。右旗九星,在河鼓右也。皆天之鼓旗,所以为旌表。 又姓。【广韵】齐卿子旗之後,汉有九江太守旗光。 又与箕同。【荀子富国篇】则国安於盘石,寿於旗翼。【注】旗,读为箕。箕翼,二十人宿名。 又【韵补】叶渠尤切。【班固西都赋】乘輚辂,登龙舟,张凤盖,建华旗。○按《说文》旗从其声,训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也。旗从,斤声,训旗有众铃以令众也。分旗,旗为二。《正字通》云:周礼九旗所画异物,所建异名,各有等差。虽旌旄之通称,而制度自别,未可合为一也。

杫 【辰集中】【木字部】 杫 【唐韵】【集韵】【韵会】□斯义切,音赐。【广韵】肉机。【方言】俎几也,蜀汉之闲曰杫。 又【正韵】初寺切,音厕。义同。 又【集韵】【类篇】□想氏切,音徙。同□。木名,可以为器。 又【集韵】渚市切,音止。板施於础上柱下者。考证:〔【方言】俎几,蜀汉之闲曰杫。〕 谨照原文几下增也字。

旘 【卯集下】【方字部】 旘 【正字通】同帜。

旚 【卯集下】【方字部】 旚 【广韵】匹招切。【集韵】纰招切,□音漂。【说文】旌旗旚繇也。【类篇】或作□。

曎 【辰集上】【日字部】 曎 【集韵】夷益切,音亦。燡,或作曎。光也。○按《篇海》音义又与暭同,非是。

旛 【卯集下】【方字部】 旛 【广韵】【集韵】【韵会】□孚袁切,音番。【说文】幅胡也。【注】徐铉曰:胡,幅之下垂者也。【释名】旛,幡也。其貌幡幡然也。【玉篇】旌旗总名也。【後汉礼仪志】立靑旛。 又【广韵】附袁切【集韵】符袁切,□音烦。义同。

旜 【卯集下】【方字部】 旜 【唐韵】【集韵】【正韵】□诸延切,音饘。【说文】旃,或从亶。【周礼春官司常】通帛为旜。【注】通帛,谓大赤,从周正色。【又】孤卿建旜。【注】孤卿不画,言奉王之政敎而已。

旝 【卯集下】【方字部】 旝 【唐韵】【集韵】【韵会】□古外切,音侩。【说文】建大木,置石其上,发机以追敌也。诗曰:其旝如林。○按《诗大雅》今作会。 又【左传桓五年】旝动而鼓。【注】旝,旃也。通帛为之,盖今大将之麾也。执以为号令。【後汉马融传】旃旝掺其如林。

旞 【卯集下】【方字部】 旞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徐醉切,音遂。【说文】导车所以载全羽以为允。允,进也。【周礼春官司常】全羽为旞。【又】道车载旞。【注】道车象路也。考证:〔【又】道车建旞。〕 谨照周礼原文建旞改载旞。

旟 【卯集下】【方字部】 旟 【唐韵】以诸切【集韵】【韵会】羊诸切,□音兪。【说文】错革,画鸟其上,所以进士众。旟旟,众也。【尔雅释天】错革鸟曰旟。【注】此谓合剥鸟皮毛,置之竿头。卽礼记云:载鸿及鸣鸢。【疏】错,置也。革,急也。画急疾之鸟於縿也。【释名】鸟隼为旟。旟,誉也。军吏所建,急疾趋事,则有称誉也。【诗墉风】孑孑干旟。【周礼春官司常】鸟隼为旟。【又】州里建旟。【注】鸟隼,象其勇健也。又【周礼冬官考工记】鸟旟七斿,以象鹑火。【注】画朱雀及隼於斿縿之上也。【疏】縿旗之正幅,斿则末垂者。 又【诗小雅】匪伊卷之,发则有旟。【传】旟,扬也。考证:〔【尔雅释天】错革鸟曰旟。【疏】错,置也。革,忽也。〕 谨照原文忽也改急也。

无 【卯集下】【无字部】 无 〔古文〕□【唐韵】武夫切,音巫。【说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易乾卦】无咎。【释文】无音无。易内皆作此字。【艺苑雄黄】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时始以蕃橆之橆为有无之无。诗、书、春秋、礼记、论语本用无字,变篆者变为无,惟易、周礼尽用无。然论语亡而为有,我独亡,诸无字,盖变隶时误读为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又【广韵】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释典》。〔古文〕□□□【唐韵】武扶切【广韵】武夫切【集韵】【韵会】【正韵】微夫切,□音巫。【说文】亡也。【玉篇】不有也。【书舜典】刚而无虐,□而无傲。又【益稷】懋迁有无化居。 又【尔雅释诂】虚无之闲也。【注】虚无皆有闲隙。【老子道德经】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周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 又【礼三年问】无易之道也。【注】无,犹不也。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越巂郡会无县。 又姓。【正字通】汉无且明,无能。 又【广韵】汉复姓无庸无钩,俱出自楚。 又文无,药名。【古今注】相别赠之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 又【说文奇字】作无。【玉篇】虚无也。周易无字俱作无。 又【集韵】或作亡。【诗卫风】何有何亡。 又通作毋。书,无逸。【史记鲁世家】作毋逸。 又通作毛。【後汉冯衍传】饥者毛食。【注】衍集:毛作无。今俗语犹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通雅】江楚广东呼无曰毛。 又【集韵】或作武。◎按礼器:诏侑武方。注:武当为无,声之误也。郑注:明言其误。集韵合无,武为一。非。 【集韵】无或作橆。韵会,□本古文蕃□字。篆借为有无字。李斯变隶变林为四点。〇按说文□,从亡无声,在亡部。至蕃橆之橆,在林部。音义各别,不云相通。且有无与蕃橆义尤相反,不应借用。玉篇集韵韵会俱非。韵会蕃橆作蕃□,尤非。 又按读书通云:通作勿莫末没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义通,或止音近,实非一字也。读书通误。 又梵言,南无呼那谟。那如拿之上声,谟音如摩,犹云归依也。

旡 【卯集下】【无字部】 旡 〔古文〕□【广韵】居豙切【集韵】居气切,□音寄。【说文】作,飮食气逆不得息曰,从反①。【注】今隶变作旡。①原字从彡下儿作。

旣 【卯集下】【无字部】 旣 【唐韵】居豙切【集韵】【韵会】居气切,□音曁。【说文】小食也。从皀声,论语曰:不使胜食旣。○按今《论语》作气。 又【玉篇】已也。【易小畜】旣雨旣处。【诗召南】亦旣见止,亦旣觏止。 又【博雅】尽也。【易旣济疏】旣者,皆尽之称。【书舜典】旣月。【左传桓元年】日有食之旣。 又【博雅】旣,失也。 又与漑同。【史记五帝纪】帝喾旣执中而徧天下。【注】徐广曰:古旣字作水旁。 又【集韵】几利切,音冀。义同。 又许旣切,音欷。饩或作旣。馈客刍米也。【礼中庸】旣廪称事。【注】旣读为饩。饩廪,稍食也。【正字通】俗旣字。旣字中匕作丨二。

旤 【卯集下】【无字部】 旤 【玉篇】同□。【前汉五行志】数其旤福。【注】旤,古祸字。 又【韵补】叶後五切。【前汉叙传】致死为福,每生为旤。叶上社,社音土。

日 【辰集上】【日字部】 日 〔古文〕□【唐韵】【正韵】人质切【集韵】【韵会】入质切,□音□。【说文】实也。太阳之精不亏。【博雅】君象也。【释名】日,实也,光明盛实也。【易乾卦】与日月合其明。又【系辞】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说卦】离为火为日。【周礼天官九□注】日者天之明。【礼祭义】日出於东。【史记天官书注】日者,阳精之宗。【前汉律历志】日合於天统。【後汉荀爽传】在地为火,在天为日。【淮南子天文训】火气之精者为日。 又【书舜典】协时月正日。【传】合四时之气节,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齐一也。又【洪范】五纪,三曰日。【传】纪一日。【疏】从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为一日。又【礼曲礼】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为刚,乙丁己辛癸五偶为柔也。又【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注】迎长日者,建卯而昼夜分,分而日长也。 又【左传文七年】日卫不睦。【注】日,往日也。 又【左传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注】皆典历数者。 又【史记日者传注】卜筮占□时日,通名日者。 又【集韵】而力切,音眲。义同。 又【韵补】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赋】审机动之至微,思遗餐而忘寐。表略韵於纳素,托精诚於白日。 【类篇】唐武后作□。

昊 【辰集上】【日字部】 昊 【广韵】【正韵】胡老切【集韵】【韵会】下老切,□音皓。【说文】作昦。【九经字样】隶省作昊。【尔雅释天】夏为昊天。【注】言气皓旰。【疏】昊者,元气博大之貌。李巡云:夏万物盛壮,其气昊昊,故曰昊天。【书尧典】钦若昊天。【诗小雅】浩浩昊天。【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 又与皡通。【礼月令】其帝太皥。【释文】皥,亦作昊。

昋 【辰集上】【日字部】 昋 【唐韵】古惠切【集韵】涓惠切,□音桂。姓也。後汉《太尉陈球□》有城阳炅横,汉末被诛。有四子:一守坟墓,姓炅。一子避难居徐州,姓昋。一子居幽州,姓桂。一子居华阳,姓炔。 又【集韵】畎迥切,音憬。义同。

朙 【辰集上】【月字部】 朙 【玉篇】古文明字。注详日部四画。

朚 【辰集上】【月字部】 朚 【广韵】呼光切,音荒。【说文】作□,翌也。从朙亡声。 又【广韵】莫郞切【集韵】谟郞切,□音茫。【博雅】遽也。

望 【辰集上】【月字部】 望 〔古文〕□【唐韵】【正韵】巫放切【集韵】【韵会】无放切,□音□。【说文】出亡在外,望其还也。从亡,望省声。【释名】望,惘也,视远惘惘也。【诗邶风】瞻望弗及。 又【诗大雅】令闻令望。【疏】为人所观望。 又【孟子】望望然去之。【赵岐注】惭愧之貌也。【朱传】去而不顾之貌。 又【博雅】覗也。【韵会】为人所仰曰望。又责望。又怨望。 又祭名。【书舜典】望于山川。【传】皆一时望祭之。【公羊传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武方切【正韵】无方切,□音亡。义同。【诗小雅】万夫所望。【释文】协韵音亡。 又【释名】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在望也。【易小畜】月几望。【左传桓三年疏】月体无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卽为弦,全照乃成望。 【韵会】从壬,讹从王。【说文】日月之望作望,瞻望之望作望。今通作望,而古文制字之义遂亡。

晄 【辰集上】【日字部】 晄 【唐韵】胡广切【集韵】【韵会】【正韵】戸广切,□音幌。【说文】明也。 又【集韵】古晃切,音广。光貌。或作□。

晅 【辰集上】【日字部】 晅 【集韵】【韵会】□许元切,音暄。日气也,引《易》日以晅之。【释文】晅,乾也。本又作暅。○按《易系辞》今本作烜。《朱子本义》云:烜,与晅同。【集韵】或作□。 又【集韵】火远切,音咺。义同。

晇 【辰集上】【日字部】 晇 【集韵】匈于切。音吁。旴,或作晇。详旴字注。 又荒乎切,音呼。义同。 又枯瓜切,音华。人名。邾娄叔术子晇。

晈 【辰集上】【日字部】 晈 【广韵】古了切【集韵】吉了切,□音缴。皎,或作晈。言月之白也。【楚辞九歌】夜晈晈兮旣明。【补注】晈字从日,与皎同。 又【集韵】【类篇】□吉吊切,音叫。义同。

晋 【辰集上】【日字部】 晋 【唐韵】【集韵】【韵会】□卽刃切。【说文】作,进也,日出万物进也。【类篇】隶省作晋。【易晋卦】晋,进也。【疏】以今释古,古之晋字,卽以进长为义。【又】明出地上晋。 又【周礼春官典瑞】王晋大圭。【疏】晋,插也。 又【周礼夏官田仆】凡田,王提马而走,诸侯晋大夫驰。【注】晋,犹抑也。 又【周礼地官鼓人】以晋鼓鼓金奏。【注】晋鼓长六尺六寸。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凡为殳,去一以为晋围。【注】郑司农云:晋谓矛戟下铜鐏也。【释文】晋如字。 又国名。【诗唐风谱】成王封母弟叔虞於尧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改为晋侯。 又姓。【广韵】本自唐叔虞之後,以晋为氏,魏有晋鄙。 又【集韵】子贱切,音箭。水名。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晋围。【释文】又音箭。 又【陆云登台赋】长发其祥,天鉴在晋。肃有命而龙飞兮,跚重斯而肇建。

曅 【辰集上】【日字部】 曅 【集韵】晔或作曅。

历 【辰集上】【日字部】 历 〔古文〕□历【唐韵】郞击切【集韵】【韵会】狼狄切,□音栎。【说文】历象也。【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传】星四方中星,辰日月所会,历象其分节,敬记天时以授人也。又【舜典】协时月正日。【疏】《世本》云:容成作历,黄帝之臣。又【洪范】五曰历数。【传】历数,节气之数,以为历。【疏】算日月行道所历,计气朔早晚之数,所以为一岁之历。【正字通】历以日为主,故从日。其从历者,推其所经二十八舍,正日躔也。历法始、中、终皆举之。先求日至以定历元,履端於始也。参以昏星,举正於中也。察日与天会月与日会之盈虚,齐以闰归余於终也。《史记》《汉书》通用历。

昙 【辰集上】【日字部】 昙 【唐韵】【正韵】徒含切【集韵】徒南切,□音覃。【说文】云布也。【玉篇】昙昙,黑云貌。 又【玉篇】西国呼世尊瞿昙。

桾 【辰集中】【木字部】 桾 【唐韵】举云切【集韵】【韵会】拘云切,□音君。【广韵】桾櫏木。【玉篇】出交趾,子如鸡子。【左思吴都赋】平仲桾櫏。刘成曰:桾櫏之树,子如瓠形。一作君迁,□属也。见□字注。【正字通】桾櫏,卽梬。○按《张衡南都赋》梬枣与若榴对举,则梬枣一物也。又《子虚赋》六臣注,梬皆训枣。又《李善于子虚》梬注但云似□,于《吴都》桾櫏注直云□之小者,《正字通》误。 又【类篇】居运切,君去声。义同。

曈 【辰集上】【日字部】 曈 【唐韵】他红切【集韵】【韵会】他东切,□音通。【说文】曈曨,日欲明也。【陆机文赋】情曈曨而弥鲜。【注】曈曨,欲明也。 又【广韵】【集韵】徒东切【正韵】徒红切,□音同。或作晍。又【广韵】他孔切【集韵】【韵会】吐孔切,□音桶。义□同。

晓 【辰集上】【日字部】 晓 【唐韵】呼皛切【集韵】【韵会】【正韵】馨鸟切,□嚣上声。【说文】明也。【玉篇】曙也。 又【扬子方言】知也。【史记西南夷传】指晓南越。 又【前汉元后传】末晓大将军。【注】晓,犹白也。 又【扬子方言】遇也。 又嬴也。 又【博雅】说也。 又快也。 又【玉篇】慧也。

曊 【辰集上】【日字部】 曊 【集韵】芳微切,音霏。昲,或作曊。详昲字注。

曌 【补遗】【辰集】【日字部】 曌 【唐书武后纪】名曌。与照同。武后原名武照。武后造照字,曌为正,瞾□□□□讹。

向 【辰集上】【日字部】 向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许两切,音响。【说文】不久也。《春秋传》曰:向役之三月。【玉篇】少时也。 又【广韵】书两切【集韵】始两切,□音赏。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许亮切,音向。义□同。 又【仪礼乡射礼注】立向所酬。○按与向同。 又【庄子秋水篇】证向今古。【郭注】向,明也。【释文】崔云:向,往也。

曐 【辰集上】【日字部】 曐 【玉篇】古文星字。注详五画。亦作□。又作皨。皨字原从生,作皛下生。

【丑集上】【口字部】 【玉篇】同叴。

栋 【辰集中】【木字部】 栋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多贡切,音冻。【说文】极也。【释名】栋,中也。居屋之中也。【尔雅释宫】栋谓之桴。【郭注】屋檼曰栋,卽屋脊也。【易大过】栋隆吉。 又椁之四阿亦曰栋。【左传成二年】椁有四阿。【郑注】四阿,四角设栋。 又星名。【博雅】大角谓之栋星。 又【转注古音】德红切,音东。木名。【管子地员篇】其桑其松,其杞其茸。种木胥容,楡桃柳栋。 又屋脊之栋,亦叶音东。【苏轼徐孺子亭诗】徐君郁郁底松,陈君落落堂上栋。深松茂不遭伐,堂毁栋折伤其躬。考证:〔【逸雅】栋,中也。〕 谨照原书逸雅改释名。〔【管子地员篇】其桑其松,其杞其茸。棰木胥容。〕 谨照原文棰改种。

□ 【备考】【辰集】【日字部】 □ 【字汇补】与昌同。

栌 【辰集中】【木字部】 栌 【唐韵】落胡切【集韵】【韵会】【正韵】龙都切,□音卢。【说文】柱上柎也。【徐曰】今谓草木枝端花房之蒂为柎。此栌象之,卽今之斗栱也。【淮南子主术训】短者以为朱儒枅栌。 又果名。【吕览本味篇】果之美者,箕山之东,靑岛之所,有甘栌焉。或省作卢。【司马相如上林赋】卢橘夏熟。 又木也。一名黄栌,一名杨栌。【本草拾遗】黄栌,生商洛山谷四川界。【唐本草】杨栌,又名空疏,所在皆有。生篱垣闲,其子为荚。

栎 【辰集中】【木字部】 栎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卽狄切,音历。【说文】木也。【邢昺曰】似樗之木。【诗秦风】山有苞栎。【疏】引《尔雅》云:栎,其实梂,橡也。【陆玑疏】秦人谓柞栎为栎,其子房生为梂。河内人谓木蓼为栎,椒榝之属也。其子亦房生,此秦诗宜从其方土之言柞栎是也。 又不材之木也。【庄子人闲世】匠石见栎社树,其大蔽牛,观者如市,匠石不顾。 又不生火之木也。【淮南子时则训】十二月,其树栎。【高诱注】木不生火,惟栎为然。 又地名。【春秋桓十五年】郑伯突入于栎。 又鸟名。【山海经】天帝之山有鸟,黑文而赤翁,名曰栎。 又与擽通。【诗周颂】鼗磬柷圉。【疏】圉状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鋙,刻以木长尺栎之。 又【唐韵】以灼切,音钥。栎阳,县名。【前汉地理志】属左冯翊。 又【集韵】式灼切,音烁。地名。在晋。 又【集韵】历各切,音洛。【诗秦风】山有苞栎,隰有六驳。【唐韵】栎驳通叶,无二音。 又【唐韵】鲁刀切,音劳。【史记楚元王世家】详为羹尽栎釜。【汉书】作轑釜。考证:〔【诗秦风】山有苞栎。【注】引尔雅云。〕 谨照原文注改疏。〔陆玑疏河南人谓木蓼为栎。秦风苞栎从其方土之言柞栎也。〕 谨照原文南改内。秦风以下改为此秦诗宜从其方土之言柞栎是也。〔【淮南子时则训】官狱其树栎。〕 谨照原文文义,官狱为十二月三字。

栳 【辰集中】【木字部】 栳 【唐韵】卢皓切【集韵】鲁皓切,□音老。【广韵】栲栳,柳器也。【元史仪卫志】玉辂用栲栳轮,言其形曲也。亦作□。【正字通】栲栳,盛物器,卽古之簝,屈竹为之。

栴 【辰集中】【木字部】 栴 【集韵】【类篇】【正韵】□诸延切,音旃。栴檀,香木。或作。【古今注】栴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

栵 【辰集中】【木字部】 栵 【唐韵】【正韵】良辥切【集韵】【韵会】力孽切,□音列。【说文】作□,栝也。【广韵】栵,栭。江东呼栭栗,楚呼茅栗。【尔雅陆玑疏】叶如楡木,理坚韧而赤,可为车辕。 又欧阳修曰:屋枅上栭。 又【集韵】力制切【正韵】力地切,□音例。【诗大雅】其灌其栵。【传】木行生者为栵。

样 【辰集中】【木字部】 样 【广韵】与章切【集韵】余章切,□音阳。【广韵】槌也。【方言】悬蚕柱,自关而东谓之槌,齐谓之样。 又【集韵】徐羊切,音详。又兹郞切,音臧。义□同。【集韵】似两切,音象。栩实。橡或作样。详橡字注。 又【集韵】弋亮切【韵会】余亮切,□音漾。法也。【广韵】作。【唐书柳公权传】公权在元和闲书法有名,刘禹锡称为柳家新。【长编】宋太祖谓陶谷曰:闻草制皆检旧本,依样画葫芦。【文献通考】政和八年,令礼部造履三十副,下开封府铺戸为样。原作柳家新样。

核 【辰集中】【木字部】 核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下革切,音核。果中核也。【尔雅释木】桃李丑核。【礼曲礼】赐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又【玉藻】食枣、桃、李,弗致于核。 又笾实曰核,豆实曰殽。【诗小雅】殽核维旅。传核,加笾也。笺桃梅之属。 又通核。【周礼地官大司徒】三曰丘陵,其植物宜核物。【注】核,李梅之属。 又克核。【庄子人闲世】克核太甚,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 又综核。【前汉宣帝纪】综核名实。 又肴核,与殽核同。【班固典引】斟酌道德之渊源,肴核仁义之林薮。 又【正韵】胡德切,音劾。义同。 又【集韵】【正韵】□胡骨切,入声。果核也。 又【说文】古哀切【集韵】柯开切,□音陔。【说文】蛮夷以木皮为箧,状如奁尊。 又【集韵】【正韵】□居谐切,音皆。义同。 又根核也。 又口漑切,音慨。檐也。 又戸代切,音。义同。考证:〔【诗小雅】殽核维旅,【申传】非谷实而食之曰殽核。〕 谨按郑笺非谷而食之曰殽,无核字。今改传核,加笾也。笺桃梅之属。

梯 【辰集中】【木字部】 梯 【唐韵】土鸡切【集韵】【韵会】【正韵】天黎切,□体平声。【说文】木阶也。【虎韬兵略篇】视城中,则有云梯飞楼。【孙武九地篇】如登楼而去梯阶。又凡阶皆谓之梯。【越语】毋旷其众,以为乱梯。【释名】阶梯也。如梯之有差等也。 又凭也。【山海经】西王母梯几戴胜。 又无隅角者谓之突梯。【楚辞卜居】突梯滑稽,如脂如韦。 又【正韵】杜兮切,音题。木稚也。

械 【辰集中】【木字部】 械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介切,音邂。【说文】四解:一曰桎梏也。【孔颖达曰】械者,戒也。戒止人不得游行也。一曰器之总名。《礼王制》器械异制。注:谓礼乐之器及兵甲也。一曰持也。一曰有盛为械,无盛为器。【周礼司书】三岁大计群吏之治,以知民器械之数。【疏】器,礼乐之器。械,谓弓矢戈殳矛戟也。 又术之巧者曰械。【孟子】为机械变诈之巧者,无所用耻焉。考证:〔【周礼天官】三岁大计群吏之治,以知民器械之数。【注】器,礼乐之器。械谓弓矢戈殳矛戟也。〕 谨照原文天官改司书。注改疏。

捆 【辰集中】【木字部】 捆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苦本切,音阃。【说文】门橛也。【徐曰】门两旁挟门短限也。古者多乘车,门限必去之也。 又【韵会】捆,犹款也。款,扣也。人物出入多扣触之也。【礼曲礼】外言不入于捆,内言不出于捆。或作阃。【周礼大司□军□疏】捆外之事,将军裁之。 又【扬子方言】捆,就也。【注】捆捆,成就貌。 又【集韵】【类篇】【正韵】□苦闷切,音困。齐等也。【仪礼大射仪】旣拾取矢捆之。 又捆复,谓矢至侯不著而复反也。【大射仪】中离维纲,扬触捆复。公则释获,众则不与。 又【广韵】牛昆切,音。【尔雅释木】髠捆。【注】未详。

梲 【辰集中】【木字部】 梲 【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拙。【玉篇】同棳。梁上楹也。【尔雅释宫】杗廇谓之梁,其上楹谓之梲。【注】梲,侏儒柱也。梁上短柱。【礼礼器】管仲山节藻梲,君子以为滥矣。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他括切,音脱。【说文】大杖也。【淮南子说山训】执弹而招鸟,挥梲而呼狗。 又与脱通。【荀子礼论】凡礼,始乎梲,成乎文,终乎悦。【史记】作始乎脱。 又【广韵】他骨切,音突。又【类篇】【韵会】□徒活切,音夺。又【唐韵】职芮切【集韵】【类篇】兪芮切【正韵】于芮切,□音睿。义□同。

旦 【辰集上】【日字部】 旦 【唐韵】【集韵】【韵会】得案切【正韵】得烂切,□丹去声。【说文】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玉篇】朝也,晓也。【尔雅释诂】旦,早也。【书大禹谟】正月朔旦。【诗陈风】谷旦于差。又【大雅】昊天曰旦。【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曲阿,是谓旦明。 又【诗卫风】信誓旦旦。【笺】言其恳恻款诚。【疏】旦旦犹怛怛。【释文】旦旦,《说文》作□□。 又【诗卫风朱传】旦旦,明也。 又【前汉惠帝纪】当为城旦舂者。【注】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妇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皆四岁□也。 又震旦,西域称中国之名。【楼炭经】葱河以东名震旦。 又盍旦。【礼坊记】相彼盍旦。【注】盍旦,夜鸣求旦之鸟。 又与神同。【礼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义也。【注】旦当为神,篆字之误也。 又【韵补】叶都眷切。【庾敳意赋】宗统竟初不别兮,大德亡其情愿。天地短於朝生兮,亿代促於始旦。

旧 【未集下】【臼字部】 旧 【唐韵】【集韵】【韵会】巨救切【正韵】巨又切,□音柩。【说文】鸱旧,旧留也。【徐曰】卽怪鸱也。 又【广韵】故也。【增韵】对新之称。【诗豳风】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左传僖二十八年】舆人诵,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羊传庄二十九年】新延厩者何。修旧也。 又久也。【诗大雅】於乎小子,告尔旧止。【笺】旧,久也。 又【韵会】昔也,老宿也。 又姓。汉上党太守旧强。 又与柩同。【金史蔡珪传】燕灵王旧。旧,古柩字通用。 又【韵会】【正韵】□巨九切,音臼。义同。 又【集韵】许尤切,音休。与鸺同。 又【韵补】叶巨己切,音技。【诗大雅】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时音氏。【又】维今之人,不尚有旧。叶上里。 又叶巨寄切,音忌。【韦□成诗】天子我监,登我三事。顾我伤坠,爵复我旧。又【管子牧民篇】不恭祖旧,则孝弟不备。◎按唐韵正,旧音忌,则忌亦正音,非叶音。 又叶去九切,音糗。【前汉叙传】三枿之起,本根旣朽。枯杨生华,曷惟其旧。

旨 【辰集上】【日字部】 旨 〔古文〕□□□□【广韵】职雉切【集韵】【韵会】轸视切,□音指。【说文】美也。【书说命】王曰旨哉。【传】旨,美也。【诗邶风】我有旨蓄。【传】旨,美也。 又【正字通】凡天子谕告臣民曰诏旨,下承上曰奉旨。 又【玉篇】意也,志也。【易系辞】其旨远。【疏】旨意深远。 又【韵补】叶脂利切。【左思魏都赋】盖比物以错辞,述淸都之闲丽。虽选言以□章,徒九复而遗旨。

早 【辰集上】【日字部】 早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子皓切,遭上声。【说文】晨也。 又先也。【易坤卦】由辨之不早辨也。 又与皂同。【周礼地官司徒】宜皂物。【注】皂物,柞、栗之属。【释文】皂音早。本或作早。 【说文】作□。从日在甲上。

旬 【辰集上】【日字部】 旬 〔古文〕□□【广韵】详遵切【集韵】【韵会】松伦切【正韵】详伦切,□音紃。【说文】徧也。十日为旬。【书尧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又【大禹谟】三旬。【传】旬,十日也。【礼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某日,旬之内曰近某日。 又【诗大雅】来旬来宣。【传】旬,徧也。 又【易丰卦】虽旬无咎。【注】旬,均也。 又【前汉翟方进传】旬岁闲,免两司隶。【注】师古曰:旬,满也。旬岁犹言满岁也。 又旬始,星名。【史记天官书】旬始出於北斗旁,状如雄鸡。 又【正韵】须伦切,音荀。义同。 又【集韵】规伦切。本作均。《周礼》作旬。【周礼地官均人】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注】旬,均也。读如□原隰之。《易坤》为均,今书亦有作旬者。 又【韵补】叶松宣切。【柳宗元祭从兄文】留连游欢,涉月弥旬。夜□膏炬,昼凌风烟。

朎 【辰集上】【月字部】 朎 【集韵】【韵会】□郞丁切,音灵。朎胧,月光也。

旭 【辰集上】【日字部】 旭 【广韵】许玉切【集韵】【韵会】吁玉切,□音勖。【说文】日旦出貌。读若勖。一曰明也。【诗邶风】旭日始旦。【疏】旭者,明著之名。【朱传】日初出貌。 又【尔雅释训】旭旭,蹻蹻,憍也。【注】皆小人得意憍蹇之貌。 又【前汉扬雄传】嘻嘻旭旭。【注】师古曰:自得之貌也。 又【前汉扬雄传】汹汹旭旭。【文选李善注】鼓动之声也。 又【集韵】许元切,音暄。又许皓切,音好。义□同。 又【韵补】叶已有切。【扬子太□经】方出旭旭,朋从尔丑。

旮 【辰集上】【日字部】 旮 【篇海】与旭同。

旰 【辰集上】【日字部】 旰 【广韵】古案切【集韵】【韵会】居案切,□音骭。【说文】晚也。【左传襄十四年】日旰不召。【前汉张汤传】日旰,天子忘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采邑澔旰。【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皓皓旰旰。【注】盛貌。 又【集韵】侯旰切,音旱。义同。 又居寒切,音干。日行也。

柠 【辰集中】【木字部】 柠 【唐韵】【集韵】□同楮。【唐韵】【集韵】【韵会】□拿梗切,能上声。【集韵】木。皮入酒浸,治风。 又【集韵】尼庚切,音狞。义同。又吴俗谓木榫曰柠头。

旱 【辰集上】【日字部】 旱 【广韵】乎旰切【集韵】【韵会】侯旰切,□音翰。【说文】不雨也。【书说命】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诗大雅】旱旣太甚。 又山名。【诗大雅】瞻彼旱麓。【传】旱,山名也。 又【广韵】胡笴切【集韵】下罕切,□音悍。义同。 又【韵补】叶形甸切。【苏辙沂山祈雨诗】宿雪虽盈尺,不救春夏旱。吁嗟遍野天不闻,歌舞通宵龙一战。

旳 【辰集上】【日字部】 旳 【广韵】都历切【集韵】丁历切,□音的。【说文】明也。《易》曰:为旳颡。○按《易说卦》今作的。【隶释鲁峻□】矣旳旳。

时 【辰集上】【日字部】 时 〔古文〕旹【唐韵】【集韵】【韵会】市之切【正韵】辰之切,□音莳。【说文】四时也。【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物之生死各应节期而至也。【书尧典】敬授人时。【传】敬记天时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礼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训】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又】三月而为一时。 又【韵会】辰也,十二时也。 又【广韵】是也。【书尧典】黎民於变时雍。【传】时,是也。【诗大雅】曰止曰时,筑室于兹。【朱传】可以止于是,而筑室矣。 又【博雅】伺也。【论语】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谓伺虎不在家时而往谢之。 又【博雅】善也。【广韵】中也。 又地名。【左传庄九年】战于乾时。【注】乾时,齐地。时水在乐安界,岐流旱则竭涸,故曰乾时。 又姓。【广韵】良吏传有时苗。《何氏姓苑》云:今钜鹿人。 又与埘同。【诗王风】鸡栖于埘。【释文】埘,本亦作时。 又【韵补】叶上纸切。【王粲七释】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时。进德修业,与世同理。 又叶侧吏切。【屈原离骚】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独穷苦乎此时也。叶下态,态音替。

【寅集中】【山字部】 【正字通】同岷。 【六书故】岷,别作□□。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韵】当口切,音斗。山名。

旷 【辰集上】【日字部】 旷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苦谤切,音圹。【说文】明也。【後汉窦融传】则旷若发曚。【注】旷,明也。 又【书皋陶谟】无旷庶官。【传】旷,空也。【前汉贾山传】旷日十年。【注】师古曰:旷,空也,废也。【刘桢赠五官中郞将诗】弥旷十余旬。【注】《仓颉篇》曰:旷,疏旷也。 又【博雅】旷,远也。旷旷,大也。【篇海】久也,豁也。【广韵】又姓。

旺 【辰集上】【日字部】 旺 【集韵】【正韵】□于放切,王去声。同□。或作旺。光美也。【玉篇】日晕。

旻 【辰集上】【日字部】 旻 【广韵】武巾切【集韵】【韵会】眉贫切,□音珉。【说文】秋天也。【尔雅释天】秋为旻天。【注】旻犹愍也,愍万物雕落。【疏】秋,万物成熟,皆有文章,故曰旻天。【释名】旻,闵也。物就枯落,可闵伤也。【书大禹谟】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传】仁覆愍下,故曰旻天。【诗小雅】旻天疾威。 【集韵】或作闵。通作□。

春 【辰集上】【日字部】 春 【集韵】春古作春。注详五画。

旿 【辰集上】【日字部】 旿 【广韵】【韵会】疑古切【集韵】阮古切,□音五。【玉篇】明也。【正韵笺】日当午而盛明为旿。 又【集韵】五故切,音误。晤或作旿。

昀 【辰集上】【日字部】 昀 【集韵】兪伦切,音匀。【玉篇】日光也。

昂 【辰集上】【日字部】 昂 【唐韵】五冈切【集韵】鱼刚切【韵会】疑刚切【正韵】五刚切,□音卬。【说文】举也。【楚辞远游】服偃蹇而低昂兮。 又【楚辞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注】昂昂,马行貌。 又【类篇】日升也。一曰明也。 又【集韵】鱼向切,音仰。昂昂,君之德也。 【韵会】通作卬、仰。

昃 【辰集上】【日字部】 昃 【集韵】札色切,音侧。【易离卦】日昃之离。又【丰卦】日中则昃。【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周礼地官司市】大市,日昃而市。【注】日昃,昳中也。【左传定十五年】日昃,乃克葬。【谷梁传】作日稷。 又【淮南子地形训】东西方曰昃区。 【集韵】本作□。又□、□。

昗 【备考】【辰集】【日字部】 昗 【海篇】同昃。

昄 【辰集上】【日字部】 昄 【广韵】布绾切【集韵】【正韵】补绾切,□音版。【说文】大也。【诗大雅】尔土宇昄章。【传】昄,大也。【朱传】昄章,大明也。或曰昄,当作版。版章犹版图也。 又【广韵】扶板切【集韵】部版切,□音阪。又【集韵】披班切,音攀。又补满切,音。又部满切,音伴。又博漫切,音半。又匹见切,音片。义□同。 又【广韵】【集韵】□普版切,音眅。人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郑游昄将如晋。【注】游昄,公孙虿子。

昆 【辰集上】【日字部】 昆 【唐韵】古浑切【集韵】【韵会】【正韵】公浑切,□音昆。【说文】同也。【注】日日比之是同也。【前汉扬雄传】噍噍昆鸣。【注】师古曰:昆,同也。 又【尔雅释言】昆,後也。【注】谓先後也。【书大禹谟】昆命于元龟。【传】昆,後也。 又【书仲虺之诰】垂裕後昆。【传】垂优足之道示後世。【释名】来孙之子曰昆孙。昆,贯也,恩情转远,以礼贯连之耳。 又【诗王风】谓他人昆。【传】昆,兄也。 又姓。【诗商颂】昆吾夏桀。【传】昆吾,巳姓也。【姓氏急就篇】昆氏,夏诸侯昆吾之後。战国有贤者昆详。 又山名。【史记李斯传】致昆山之玉。【注】正义曰:昆冈在于阗国东北四百里,其冈出玉。 又【左思魏都赋】昆虫毒噬。【注】昆,明也。明虫者,阳而生,阴而藏。又与昆同。【前汉地理志】昆仑、析支、渠叟,西戎卽叙。【书禹贡】作昆仑。 又【集韵】【韵会】□胡昆切,音魂。人名。汉有属国公孙昆邪。又【集韵】戸衮切,音混。义同。又昆夷亦作混。 又与浑同。【扬子太□经】昆仑旁薄。◎按卽浑沦。 又【韵补】叶俱伦切。【度尚曹娥□】若尧二女,为湘夫人。时效仿髴,以诏後昆。 又叶居员切。【韩愈胡评事墓志】宜兹人,肖後昆。五十七,不足年。 【集韵】本作□。考证:〔【说文】同也。【注】比之是同也。〕 谨照原文比之上增日日二字。

升 【辰集上】【日字部】 升 【唐韵】识蒸切【集韵】【韵会】【正韵】书蒸切,□音升。【说文】日上也。古只用升。【正字通】升,平也。【类篇】或作陹。

昈 【辰集上】【日字部】 昈 【唐韵】【正韵】侯古切【集韵】【韵会】後五切,□音戸。【说文】明也。【前汉扬雄传】昈分殊事。 又【扬子方言】效、昈,文也。【注】文彩貌。 又【张衡西京赋】赫昈昈以弘敞。【注】埤苍曰:昈,赤文也。

昉 【辰集上】【日字部】 昉 〔古文〕昞【唐韵】分两切【集韵】【韵会】甫两切【正韵】妃两切,□音仿。【说文】明也。 又【玉篇】适也。【公羊传隐二年】始灭昉於此乎。【注】昉,适也。齐人语。

朝 【辰集上】【月字部】 朝 〔古文〕晁【唐韵】【广韵】【集韵】【类篇】【韵会】□陟遥切,音昭。【说文】旦也。从倝舟声。【尔雅释诂】朝,早也。【诗墉风】崇朝其雨。【传】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 又朝鲜,国名。 又姓。【姓氏急就篇】朝氏,蔡大夫朝吴声子之後。唐日本人朝衡。汉鼂错,亦作朝。 又【广韵】直遥切【集韵】【韵会】【正韵】驰遥切,□音潮。【尔雅释言】陪朝也。【注】臣见君曰朝。【书舜典】群后四朝。【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注】朝,犹早也。欲其来之早。【礼曲礼】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疏】凡天子三朝:其一在路门内,谓之燕朝。其二是路门外之朝,谓之治朝。其三是皋门之内,库门之外,谓之外朝。又【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又同类往见亦曰朝。【史记司马相如传】临邛令谬为恭敬,日往朝相如。 又郡守听事亦曰朝。【後汉刘宠传】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 又【集韵】追输切,音株。朝那,县名。 又【韵补】叶陈如切。【急就章】向夷吾竺谏朝。【易林】赤帝悬车,废职不朝。叔带之灾,居於泛庐。 又叶蚩於切。【王逸九思】望旧邦兮路逶随,忧心悄兮心勤渠。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眇眇兮寤终朝。 又叶张流切。【韩愈祭□员外文】罔有疑忌,惟其嬉游。草木之春,鸟鸣之朝。 又叶株遇切。【前汉叙传】贾生矫矫,弱冠登朝。遭文睿圣,屡抗其疏。 又叶直照切。【陆云夏府君诔】旣□其绩,英风弥邵。天子有命,曾是在朝。频繁帷幄,祇承皇耀。 又叶直佑切。【韦孟在邹诗】微微小子,旣耇且陋。岂不牵位,秽我王朝。

朞 【辰集上】【月字部】 朞 〔古文〕□□□【广韵】【集韵】□居之切,音姬。稘,或作朞。复其时也。【书尧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传】四时曰朞。【疏】匝时而朞,朞卽匝也。【集韵】亦作期。

期 【辰集上】【月字部】 期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渠之切,音其。【说文】会也。【易归妹】归妹愆期。 又【书大禹谟】耄期倦于勤。【礼曲礼】百年曰期颐。【注】期,犹要也。 又【书大禹谟】期于予治。【传】期,当也,当于治体。 又【前汉路温舒传】刻木为吏,期不对。【注】期,必也。 又【庄子庚桑楚】志乎期费。【注】期,卒也。费,耗也。 又【庄子寓言篇】无经纬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注】期,待也。 又【玉篇】时也,契约也。【广韵】信也,限也。 又【尔雅释宫】八达谓之崇期。【注】四道交出。 又口吃。【史记周昌传】臣期期知其不可。 又【集韵】居之切,音姬。朞,亦书作期。【易系辞】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又【左传昭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注】从旦至莫为期。【释文】期,本又作朞。 又【韵补】叶渠尤切。【班婕妤自悼赋】奉供养於东宫兮,托长信之末流。共洒埽於帷幄兮,永终死以为期。 又叶巨椅切。【汉淳于长夏承□】於□皇祖,天挺应期。佐时理物,绍从先轨。

朠 【辰集上】【月字部】 朠 【玉篇】於京切,音英。月色也。

朡 【辰集上】【月字部】 朡 【集韵】祖丛切,音。艐,隶作朡。船著不行。 又至也。 又三朡,国名。【川篇】音葼。狂病也。【字汇补】与朡字不同,朡从舟。艐。又□。

望 【辰集上】【月字部】 望 【广韵】【正韵】巫放切【集韵】【韵会】无放切,□音□。【说文】月满与日相望,以朝君也。从月从臣从□。○按经典通作望。详望字注。

朣 【辰集上】【月字部】 朣 【广韵】【正韵】徒红切【集韵】徒东切,□音同。月初出也。【潘岳秋兴赋】月朣胧以含光兮。【注】朣胧,欲明也。

【寅集中】【工字部】 【篇海】同□。

昤 【辰集上】【日字部】 昤 【广韵】【集韵】【韵会】□郞丁切,音灵。昤曨,日光。或作□。

春 【辰集上】【日字部】 春 〔古文〕萅□春□【广韵】昌唇切【集韵】【韵会】枢伦切,□蠢平声。【尔雅释天】春为靑阳。【注】气淸而温阳。【周礼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万物。【公羊传隐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注】春者,天地开辟之端,养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东方曰春。【史记天官书】东方木主春。【前汉律历志】阳气动物,於时为春。春,蠢也。物蠢生,乃动运。 又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黄歇之後。 又酒名。【唐国史补】酒有郢之富水春,乌程之若下春,荥阳之上窟春,富平之石东春,剑南之烧春。 又花名。【花木考】莺粟别种名丽春。 又【集韵】尺尹切,音蠢。【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张皮侯而栖鹄,则春以功。【注】春读为蠢。蠢,作也,出也。

昦 【辰集上】【日字部】 昦 【广韵】胡老切【集韵】下老切,□音皓。同昊。详昊字注。

昧 【辰集上】【日字部】 昧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莫佩切,音妹。【说文】□旦明也。一曰暗也。【博雅】冥也。【易屯卦】天造草昧。【疏】昧谓冥昧。【书尧典】宅西曰昧谷。【传】昧,冥也。日入於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 又【书太甲】先王昧□丕显。【疏】昧是晦冥,□是未明,谓夜向晨也。【诗郑风】士曰昧旦。 又【书仲虺之诰】兼弱攻昧。【传】暗则攻之。 又【左传文二十六年】楚王是故昧於一来。【注】昧,犹贪冒。 又【屈原离骚】路幽昧以险隘。【注】幽昧,不明也。 又乐名。【礼明堂位】《昧》,东夷之乐也。 又县名。【类篇】在益州。 又与沬同。【易丰卦】日中见沬。【释文】沬,《字林》作昧,云斗杓後星。 又【集韵】【韵会】□莫贝切,音眛。义同。 又【韵补】叶莫结切。【鲍昭诗】年貌不可还,身意会盈歇。智哉众多士,服理辨明昧。

昨 【辰集上】【日字部】 昨 【唐韵】在各切【集韵】【韵会】【正韵】疾各切,□藏入声。【说文】累日也。【广韵】昨日,隔一宵也。【庄子外物篇】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又姓。【广韵】复姓有昨和氏。 又与酢同。【周礼春官司几筵】祀先王昨席亦如之。【注】昨,读曰酢。

昪 【辰集上】【日字部】 昪 【广韵】【集韵】□皮变切,音卞。【说文】喜乐貌。【广韵】日光貌。【玉篇】明也。

昫 【辰集上】【日字部】 昫 【唐韵】火于切【集韵】【韵会】匈于切,□音吁。【说文】日出温也。【玉篇】暖也。同煦。【淮南子原道训】昫妪覆育。【注】昫,温恤也。 又县名。【後汉光武纪】进围董宪、庞萌於昫。【注】昫,县名,属东海郡。 又【广韵】香句切【集韵】【韵会】吁句切,□音煦。又【集韵】【韵会】□火羽切,音诩。义□同。 又【集韵】诩拱切,音汹。【司马法】鼓,旦明五通为发昫。

昏 【辰集上】【日字部】 昏 【正字通】同昏。唐本《说文》从民省,徐本从氐省。晁补之云:因唐讳民,改从氏,则昏非俗字明矣。《精薀》以昏为昏旦之昏,以昏为昏姻之昏,盖不考唐讳昏改从氏,遂分为二字也。

昭 【辰集上】【日字部】 昭 【唐韵】止遥切【集韵】【韵会】【正韵】之遥切,□音招。【说文】日明也。【尔雅释诂】昭,见也。【博雅】明也。【玉篇】光也。【广韵】著也,觌也。【易晋卦】君子以自昭明德。【书尧典】百姓昭明。【诗大雅】於昭于天。 又【礼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又【祭统】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鲁语】明者为昭,次者为穆。 又【礼乐记】蛰虫昭苏。【注】昭,晓也。蛰虫以发生为晓,更息曰苏。 又姓。【战国策】楚有昭奚恤。【屈原离骚注】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 又【集韵】时饶切【正韵】时昭切,□音韶。庙中佋穆,或作昭。【佩觽集】说文自有佋穆之字,以佋为昭,盖借音耳。李祭酒涪说为晋讳昭,改音韶,失之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止少切,音沼。【诗鲁颂】其马蹻蹻,其音昭昭。【释文】昭,之绕反。 又【集韵】【正韵】□之笑切。照,或省作昭。 又【韵补】叶蚩於切。【前汉叙传】受命之初,赞功剖符。奕世弘业,爵土乃昭。 又叶之由切。【楚辞九章】临沅湘之□渊兮,遂自忍而沈流。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昭。考证:〔爵士乃昭。〕 谨照前汉叙传原文,爵士改爵土。

昮 【辰集上】【日字部】 昮 【玉篇】才用切,从去声。功人也。【字汇】作工人。

是 【辰集上】【日字部】 是 〔古文〕□【唐韵】承纸切【集韵】【韵会】上纸切,□音姼。【说文】作是。直也。从日正。【释名】是,嗜也,人嗜乐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礼曲礼】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见是而无闷。【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骄。 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吴有是仪,唐有是光。 又【集韵】田黎切,音题。【公羊传僖十六年】是月者何,仅逮是月也。【注】是,月边也。鲁人语也。【释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 又与氏通。【前汉地理志】氏为庄公。【注】氏,与是同。古通用。 又【韵补】叶市之切。【蔡邕释诲】予惟悼哉,害其若是。天高地厚,局而蹐之。

是 【辰集上】【日字部】 是 【说文】是本字。 又【集韵】夏古作是。注详夊部七画。

昱 【辰集上】【日字部】 昱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余六切,音毓。【说文】明日也。 又【玉篇】日明也。【广韵】日光也。【扬子太□经】日昱乎昼。

昳 【辰集上】【日字部】 昳 【唐韵】【集韵】【韵会】徒结切【正韵】杜结切,□音耋。【说文】日□也。【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昊。【传】朝至日昳。【疏】昊亦名昳,言日蹉跌而下,谓未时也。【前汉游侠传】至日昳皆会。

鉘 【戌集上】【金字部】 鉘 【玉篇】浮勿切,音佛。饰也。

昴 【辰集上】【日字部】 昴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饱切,音卯。【说文】作□,白虎宿星。【尔雅释天】大梁,昴也。西陆,昴也。【注】昴,西方之宿。别名旄头。【书尧典】日短星昴。【传】昴,白虎之中星。 又【集韵】谟交切,音茅。义同。 又【韵补】叶力求切。【诗召南】嘒彼小星,维参与昴。叶下裯、犹。【疏】《元命苞》云:昴六星,昴之为言留也,言物成就系留是也。又□。

朊 【辰集上】【月字部】 朊 【玉篇】虞远切,音阮。【篇海】月光微也。

【子集上】【乙字部】 【类篇】余支切,音移。粤中猺种。【北史】後魏主猗。

昵 【辰集上】【日字部】 昵 【唐韵】【集韵】【韵会】□尼质切,音匿。【说文】昵或从尼。【书说命】官不及私昵。【传】昵,近也。又【泰誓】昵比罪人。【疏】昵,亲近也。 又【集韵】入质切,音日。义同。 又乃礼切,音祢。【书高宗肜日】典祀无丰于昵。【释文】昵,考也,谓祢庙也。 又【集韵】【韵会】□质力切,音职。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凡昵之类不能方。【音义】昵,又音职。【注】郑司农云:谓胶善戾,故书昵。或作樴。杜子春云:樴读为不义不昵之昵。或为。,黏也。 又【韵补】叶尼结切。【殷臣奇布赋】燎无烁而不焦,在兹林而独昵。火焚木而不枯,木吐火而无竭。

昶 【辰集上】【日字部】 昶 【唐韵】【集韵】【韵会】□丑两切,音敞。【说文】日长也。【博雅】通也。【嵆康琴赋】固以和昶而足耽矣。【注】昶,通也。 又【玉篇】明久也。【广韵】舒也。 又【广韵】【集韵】□丑亮切,音怅。达也。【嵆康琴赋】雅昶唐尧。【注】昶,与畅同。又,《字汇补》同昶。

昷 【辰集上】【日字部】 昷 【广韵】乌浑切【集韵】乌昆切,□音温。□,隶省作昷。【说文】□,仁也。从皿,以食囚也。

暚 【辰集上】【日字部】 暚 【集韵】余招切,音遥。明也。【玉篇】日光也。

桒 【辰集中】【木字部】 桒 【正字通】俗桑字。

昸 【辰集上】【日字部】 昸 【篇韵】同。

昺 【辰集上】【日字部】 昺 【广韵】昞亦作昺。

昼 【辰集上】【日字部】 昼 【唐韵】【集韵】【韵会】□陟救切,音咒。【说文】日之出入,与夜为界。从画省,从日。【易晋卦】昼日三接。 又地名。【孟子】三宿,而後出昼。 又姓。【风俗通】昼邑大夫之後,因氏焉。 又【韵补】叶株遇切。【张衡西京赋】卫尉八屯,警夜巡昼。植铩悬瞂,用戒不虞。虞去声。

显 【戌集下】【页字部】 显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呼典切,音宪。【尔雅释诂】光也。又见也。【玉篇】明也,觌也,著也。【书泰誓】天有显道,厥类惟彰。【传】言天有明道,其义类惟明。 又达也。【左传僖二十五年】是求显也。【孟子】而未尝有显者来。【疏】言未尝有富贵显达者来家中。 又姓。【风俗通】周卿显甫。 又【正韵】晓见切,音韅。觌也。 又人名。【礼檀弓】子显致命于穆公。【释文】显,呼遍切。 又叶馨烟切,音膻。【郭璞朝鲜赞】箕子避商,自□朝鲜。善者所壮,岂有隐显。 【说文】显,头明饰也。从页声。 俗作□,非。

晀 【辰集上】【日字部】 晀 【篇韵】他了切,挑上声。明也。

晎 【辰集上】【日字部】 晎 【集韵】虎孔切,音嗊。晎晎,日欲明也。

晁 【辰集上】【日字部】 晁 【广韵】直遥切【集韵】【正韵】驰遥切,□音潮。鼂,或作晁。【前汉景帝纪】御史大夫晁错。【注】师古曰:晁,古朝字。【本传】作鼂。又【司马相如上林赋】晁采琬琰。【李善注】晁,古朝字。 又【集韵】直绍切,音肇。晁阳,县名。在东阳。

时 【辰集上】【日字部】 时 〔古文〕旹【唐韵】【集韵】【韵会】市之切【正韵】辰之切,□音莳。【说文】四时也。【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物之生死各应节期而至也。【书尧典】敬授人时。【传】敬记天时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礼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训】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又】三月而为一时。 又【韵会】辰也,十二时也。 又【广韵】是也。【书尧典】黎民於变时雍。【传】时,是也。【诗大雅】曰止曰时,筑室于兹。【朱传】可以止于是,而筑室矣。 又【博雅】伺也。【论语】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谓伺虎不在家时而往谢之。 又【博雅】善也。【广韵】中也。 又地名。【左传庄九年】战于乾时。【注】乾时,齐地。时水在乐安界,岐流旱则竭涸,故曰乾时。 又姓。【广韵】良吏传有时苗。《何氏姓苑》云:今钜鹿人。 又与埘同。【诗王风】鸡栖于埘。【释文】埘,本亦作时。 又【韵补】叶上纸切。【王粲七释】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时。进德修业,与世同理。 又叶侧吏切。【屈原离骚】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独穷苦乎此时也。叶下态,态音替。

晃 【辰集上】【日字部】 晃 【广韵】同晄。【博雅】明也,晖也。【释名】光,晃也,晃晃然也。【左思吴都赋】炫晃芬馥。【郭璞江赋】或爆采以晃渊。【正字通】日光耀也。

【丑集上】【口字部】 【集韵】卢谷切,音禄。笑也。 又鸟声。

朜 【辰集上】【月字部】 朜 【集韵】他昆切,音炖。或省作朜。月光也。

曞 【辰集上】【日字部】 曞 【集韵】力制切,音厉。日光盛也。

晊 【辰集上】【日字部】 晊 【广韵】之日切【集韵】【韵会】职日切,□音鑕。【尔雅释诂】晊,大也。【疏】郭氏读晊为至。【类篇】一曰明也。

晋 【辰集上】【日字部】 晋 【正字通】俗字。【唐韵】【集韵】【韵会】□卽刃切。【说文】作,进也,日出万物进也。【类篇】隶省作晋。【易晋卦】晋,进也。【疏】以今释古,古之晋字,卽以进长为义。【又】明出地上晋。 又【周礼春官典瑞】王晋大圭。【疏】晋,插也。 又【周礼夏官田仆】凡田,王提马而走,诸侯晋大夫驰。【注】晋,犹抑也。 又【周礼地官鼓人】以晋鼓鼓金奏。【注】晋鼓长六尺六寸。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凡为殳,去一以为晋围。【注】郑司农云:晋谓矛戟下铜鐏也。【释文】晋如字。 又国名。【诗唐风谱】成王封母弟叔虞於尧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改为晋侯。 又姓。【广韵】本自唐叔虞之後,以晋为氏,魏有晋鄙。 又【集韵】子贱切,音箭。水名。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晋围。【释文】又音箭。 又【陆云登台赋】长发其祥,天鉴在晋。肃有命而龙飞兮,跚重斯而肇建。

晌 【辰集上】【日字部】 晌 【篇海】始两切,音赏。晌,午也。

晍 【辰集上】【日字部】 晍 【集韵】徒东切,音同。与曈同。详曈字注。

晏 【辰集上】【日字部】 晏 【唐韵】乌切【集韵】【韵会】【正韵】於谏切,□音曣。【说文】天淸也。【小尔雅】晏明阳也。【前汉郊祀志】中山晏温。【注】如淳曰:三辅谓日出淸济为晏。又【扬雄传】於是天淸日晏。【注】师古曰:晏,无云也。 又【玉篇】晚也。【仪礼士相见礼】问日之早晏。【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桑野,是谓晏食。【屈原离骚】及年岁之未晏兮。 又和也。【诗卫风】言笑晏晏。【传】和柔也。 又鲜盛也。【诗郑风】羔裘晏兮。【传】晏,鲜盛貌。 又【礼月令】百官静,事毋□,以定晏阴之所成。【注】晏,安也。 又【尔雅释诂】晏晏,忒也。 又姓。【史记管晏传】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又【广韵】乌旰切【集韵】於旰切,□音按。义同。

晐 【辰集上】【日字部】 晐 【广韵】古哀切【集韵】【韵会】柯开切,□音该。【说文】兼晐也。【注】日光兼覆也。【博雅】晐,咸也。【玉篇】备也。【集韵】通作该、赅。

晑 【辰集上】【日字部】 晑 【篇海】香两切,音向。明也。又□,同。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类篇】【集韵】□与梌同。 又【玉篇】木枝四布。

晒 【补遗】【辰集】【日字部】 晒 【字汇补】与晒同。【唐韵】【集韵】【韵会】□所寄切,音躧。【说文】暴也。【前汉中山靖王传】臣闻白日晒光,幽隐皆照。【注】师古曰:晒,暴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所卖切,音□。【玉篇】暴乾物也。亦作。 又【集韵】所嫁切,音嗄。义同。 又抽知切,音摛。舒也。

晓 【辰集上】【日字部】 晓 【唐韵】呼皛切【集韵】【韵会】【正韵】馨鸟切,□嚣上声。【说文】明也。【玉篇】曙也。 又【扬子方言】知也。【史记西南夷传】指晓南越。 又【前汉元后传】末晓大将军。【注】晓,犹白也。 又【扬子方言】遇也。 又嬴也。 又【博雅】说也。 又快也。 又【玉篇】慧也。

晕 【辰集上】【日字部】 晕 【广韵】【集韵】【韵会】王问切【正韵】禹愠切,□音运。日旁气也。【释名】晕,卷也。气在外卷结之也,日月俱然。【史记天官书】两军相当,日晕。

晖 【辰集上】【日字部】 晖 【广韵】许归切【集韵】【韵会】吁韦切,□音辉。【说文】光也。【易未济】君子之光,其晖吉也。【玉篇】或作辉。

晙 【辰集上】【日字部】 晙 【唐韵】子峻切【集韵】【韵会】【正韵】祖峻切,□音俊。【说文】明也。【尔雅释诂】晙,早也。【注】晙亦明也。 又【广韵】私闰切【集韵】【类篇】须闰切,□音峻。义同。

晚 【辰集上】【日字部】 晚 〔古文〕□【唐韵】无远切【集韵】【韵会】武远切,□音挽。【说文】莫也。【博雅】後也。【史记李斯传】君何见之晚。【前汉天文志】伏见蚤晚。

晛 【辰集上】【日字部】 晛 【广韵】奴甸切【集韵】【正韵】形甸切,□音见。【说文】日见也。【诗小雅】雨雪瀌瀌,见晛曰消。【传】晛,日气也。【释文】《韩诗》作曣,日出也。 又【集韵】呼典切,音显。义同。 又【集韵】【正韵】□胡典切,音岘。【玉篇】明也。 又【集韵】乃见切,音。日光也。或作。

昼 【辰集上】【日字部】 昼 【唐韵】【集韵】【韵会】□陟救切,音咒。【说文】日之出入,与夜为界。从画省,从日。【易晋卦】昼日三接。 又地名。【孟子】三宿,而後出昼。 又姓。【风俗通】昼邑大夫之後,因氏焉。 又【韵补】叶株遇切。【张衡西京赋】卫尉八屯,警夜巡昼。植铩悬瞂,用戒不虞。虞去声。

暛 【辰集上】【日字部】 暛 【集韵】想可切,音娑。春也。【玉篇】明朗也。

枛 【辰集中】【木字部】 枛 【集韵】阻敎切,音醮。【玉篇】木刺也。

晞 【辰集上】【日字部】 晞 【唐韵】香衣切【集韵】【韵会】香依切,□音希。【说文】乾也。【诗秦风】白露未晞。【传】晞,乾也。【礼玉藻】发晞用象栉。【注】晞,乾也。 又【诗齐风】东方未晞。【传】晞,明之始升。【疏】晞谓将旦之时,日之光气始升于上。又【扬子方言】晞,暴也。东齐、北燕之闲谓之晞。 又【玉篇】燥也。或作烯。

晟 【辰集上】【日字部】 晟 【广韵】承正切【集韵】【韵会】【正韵】时正切,□音盛。【说文】明也。【正字通】日光充盛也。又炽也。又《大晟》,宋乐名。 又【集韵】时征切,音成。义同。 又饭匮也。 又【集韵】咨盈切。晶,或作晟。精光也。

晠 【辰集上】【日字部】 晠 【集韵】晟或书作晠。

梛 【辰集中】【木字部】 梛 【集韵】【类篇】□囊何切,音那。木名。【桂海虞衡志】拘那,花叶瘦长,略似杨柳,夏开淡红花,一朵数十萼,秋深犹有之。

晡 【辰集上】【日字部】 晡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奔模切,音逋。【玉篇】申时也。【前汉五行志】日中时食从东北,过半,晡时复。【淮南子天文训】日至於悲谷,是谓晡时。

晢 【辰集上】【日字部】 晢 【唐韵】旨热切【集韵】【韵会】【正韵】之列切,□音折。【说文】昭晢,明也。【书洪范】明作晢。【传】照了。○按《蔡沈集传》作哲。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征例切,音制。星光也。【诗陈风】明星晢晢。【传】晢晢犹煌煌也。

晣 【辰集上】【日字部】 晣 【集韵】同晢。【诗小雅】庭燎晣晣。【传】晣晣,明也。【朱传】小明也。【类篇】或作。

晤 【辰集上】【日字部】 晤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五故切,音误。【说文】明也。引《诗》:晤辟有摽。◎按《诗邶风》今作寤。 又【诗陈风】可与晤歌。【传】晤,遇也。【笺】晤,犹对也。 又【诗陈风朱传】犹解也。

晥 【辰集上】【日字部】 晥 【集韵】戸版切【韵会】合版切,□音睅。皖,亦作晥。明貌。 又【集韵】【韵会】戸管切【正韵】胡管切,□音浣。县名。在庐江。【後汉马援传】攻没晥城。【注】晥,县名,属庐江郡。

晦 【辰集上】【日字部】 晦 【唐韵】荒内切【集韵】【韵会】呼内切【正韵】呼对切,□音诲。【说文】月尽也。【释名】晦,灰也。火死为灰,月光尽似之也。【左传成十六年】陈不违晦。【注】晦,月终。 又【易随卦】君子以向晦入宴息。【注】晦,晏也。 又【诗陈风】风雨如晦。【传】晦,昏也。 又【诗周颂】遵养时晦。【传】晦,昧也。 又【左传成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注】晦亦微,谓约言以纪事,事叙而名微。 又【左传昭元年】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注】晦,夜也。 又【公羊传僖十五年】晦者何,冥也。 又【尔雅释天】雾谓之晦。 又【班固幽通赋】鲜生民之晦在。【注】晦,亡几也。

晧 【辰集上】【日字部】 晧 【唐韵】【正韵】胡老切【集韵】下老切,□音昊。【说文】日出貌。【注】日初见,其光白也。 又【集韵】古老切,音藳。光也。【玉篇】明也。【曹植七启】戈殳晧旰。

晨 【辰集上】【日字部】 晨 〔古文〕□【唐韵】植邻切【集韵】【韵会】【正韵】丞眞切,□音辰。【说文】曟,或省作晨。房星为民田时者。【周语】农祥晨正。【注】晨正谓立春之日,晨中於午也。 又【广韵】食邻切【集韵】乘人切,□音神。【说文】作,早昧爽也。从臼从辰。辰,时也。【九经字样】,隶省作晨。【尔雅释诂】晨,早也。【释名】晨,伸也。旦而日光复伸见也。【玉篇】明也。【周礼秋官司寤氏】御晨行者。 又【集韵】慈邻切,音秦。关中语也。 又【集韵】鷐通作晨。【尔雅释鸟】晨风,鸇。【注】鹞属。【诗秦风】鴥彼晨风。 又【韵补】叶时连切。【陆机挽歌】侧听阴沟涌,卧观天井悬。广宵何寥廓,大暮安可晨。

晪 【辰集上】【日字部】 晪 【广韵】【集韵】□他典切,音腆。明也。

晫 【辰集上】【日字部】 晫 【广韵】【集韵】□竹角切,音琢。【博雅】明也。【玉篇】明盛貌。 又【集韵】敕角切,音逴。义同。

晬 【辰集上】【日字部】 晬 【唐韵】子对切【集韵】【韵会】祖对切,□音。【说文】周年也。【类篇】子生一岁也。一曰晬时者周时也。

【寅集中】【山字部】 【字汇补】才缘切。同泉。亦作□。

晭 【辰集上】【日字部】 晭 【集韵】同。 又【玉篇】日光也。

暊 【辰集上】【日字部】 暊 【玉篇】孚武切,音府。明也。

朳 【辰集中】【木字部】 朳 【唐韵】【集韵】【韵会】□博拔切,音八。【玉篇】无齿杷也。【类篇】□具。 又【集韵】必列切,音鳖。义同。

□ 【子集上】【一字部】 □ 【字汇补】籀文箕字。

普 【辰集上】【日字部】 普 【唐韵】滂古切,音浦。【说文】作暜,日无色也。【注】日无光则远近皆同,故从并。今隶作普。 又【广韵】博也,大也,徧也。【易乾卦】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又姓。【姓氏急就篇】普氏,後汉十姓有之。 又【集韵】【韵会】□颇五切,音溥。义同。

景 【辰集上】【日字部】 景 【唐韵】【正韵】居影切【集韵】【韵会】举影切,□音警。【说文】光也。【释文】景,境也。明所照处有境限也。 又【尔雅释诂】景,大也。【诗小雅】以介景福。【笺】受大福也。 又【诗小雅】景行行止。【笺】景,明也。 又【诗小雅】景行。【朱传】大道也。 又【博雅】景景,白也。【篇海】韶也。又像也,慕也,仰也。 又【诗墉风】景山与京。【传】景山,大山。 又山名。【诗商颂】景员维河。【朱传】景,山名,商所都也。 又衣也。【仪礼士昏礼】妇乘以几,姆加景。【注】景之制如明衣,加之以为行道御尘,令衣鲜明也。景亦明也。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天晴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 又风名。【史记律书】景风居南方。景者,言阳气道竟。 又姓。景差,见【史记屈原传】。 又【广韵】【正韵】於丙切【集韵】於境切,□音影。物之阴影也。【诗邶风】泛泛其景。【疏】泛泛然见其影之去往而不辨。【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释文】景本或作影。【佩觽】形景为影,本乎稚川。 又【韵补】叶举两切。【夏侯湛抵疑】黎苗之乐函夏,若游形之招惠景。叶上响。

晰 【辰集上】【日字部】 晰 【集韵】先的切,音锡。明也。

【丑集上】【口字部】 【集韵】都感切,音黕。鸟声。 又【五音集韵】高声。

晱 【辰集上】【日字部】 晱 【篇海】失冉切,音闪。晱电也。 又弋照切,音曜。义同。

晲 【辰集上】【日字部】 晲 【集韵】吾礼切,音堄。【玉篇】日昳也。【淮南子要略篇】有符曮晲。

晰 【辰集上】【日字部】 晰 【正韵】思积切,音析。【五经文字】晰从白。相承多从日,非。【正韵】曾点字晰,本从白,《论》《孟》《史记》皆讹从日。今不可改,故收入。【正字通】按从白者为白色之皙。从日者为明辨之晰。二字义各异也。

晴 【辰集上】【日字部】 晴 【唐韵】疾盈切【集韵】【韵会】慈盈切,□音情。夝或作晴暒。【玉篇】雨止也,晴明也,无云也。【史记天官书】天晴而见景星。 又【韵补】叶慈良切。【张籍祭韩愈诗】公因同归还,居处各一方。中秋十六夜,魄圆天差晴。 又【说文】夝,雨而夜除星见也。【注】今俗作晴,非。

晵 【辰集上】【日字部】 晵 【唐韵】康礼切【集韵】遣礼切,□音启。【说文】雨而昼夝也。 又【广韵】去战切,音谴。义同。 又【集韵】轻甸切,音俔。霁也。 又姓。【姓氏急就篇】後汉将军晵伦。

晶 【辰集上】【日字部】 晶 【唐韵】子盈切【集韵】【韵会】咨盈切,□音精。【说文】精光也。从三日。【宋之问诗】八月凉风天气晶。 又晶晶,光也。【欧阳詹秋月赋】晶晶盈盈。又【方岳诗】江树晓晶晶。 【集韵】或作晟。 【通雅】古精、晶通。《易林》阳晶隐伏,卽阳精。【读书通】水精,卽水晶。

晷 【辰集上】【日字部】 晷 【唐韵】居洧切【集韵】【韵会】矩鲔切【正韵】古委切,□音轨。【说文】日景也。【博雅】晷,柱景也。【释名】晷,规也。如规画也。【玉篇】以表度日也。【前汉天文志】去极远近难知,要以晷景。晷景者,所以知日之南北也。【正字通】晷者,历数所自出。其法:望高处为体,立长短二竿为用,二竿与高齐等,度三物两闲修短若干,句股而求之,寒暑短长暸然自见。从咎何也,日景有差也,天行有常,不能不小有赢缩,岁差由此生,故立日景以测之,卽《周礼考工记》置槷视景之法也。 又【韵补】叶果许切。【陆云诗】愿登扶桑,仰结飞晷。伊人匪存,遗芳孰与。 又叶已有切。【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葱翠紫蔚,礧碨瑰玮含光晷兮。穷奇极妙,栋宇以来未之有兮。

晸 【辰集上】【日字部】 晸 【集韵】知领切,贞上声。【玉篇】日初出貌。

晹 【辰集上】【日字部】 晹 【广韵】羊益切【集韵】【韵会】夷益切,□音亦。【说文】日覆云暂见也。【广韵】日无光。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施只切,音释。义同。

智 【辰集上】【日字部】 智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知义切,音置。同□。或作智。【说文】识词也。从白从亏从知。○按经典相承作智。【释名】智,知也。无所不知也。【孟子】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荀子正名篇】知而有所合谓之智。○按经典或通用知。 又姓。【广韵】晋有智伯。

暗 【辰集上】【日字部】 暗 【唐韵】乌感切【集韵】【韵会】【正韵】邬感切,□音黯。【说文】不明也。【博雅】暗,障也。又冥也。【前汉元帝纪】三光暗昧。【注】师古曰:暗与暗同。【荀子不苟篇】是奸人将以盗名於暗世者。【注】暗与暗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衣俭切【正韵】於检切,□音奄。暗暗,日无光也。【楚辞九叹】日暗暗而下颓。 又【集韵】乌绀切,音暗。义同。

晼 【辰集上】【日字部】 晼 【广韵】於阮切【集韵】委远切,□音宛。景昳也。【楚辞哀时命】白日晼晚其将入兮。

煿 【巳集中】【火字部】 煿 【集韵】伯各切,音博。本作爆。详爆字注。

暬 【辰集上】【日字部】 暬 【唐韵】【集韵】私列切【正韵】先结切,□音薛。【说文】日狎习相慢也。【诗小雅】曾我暬御。【传】暬御,侍御也。【五经文字】与亵同。 又【类篇】一曰瞑晦也。 又【集韵】诺叶切,音捻。义同。

晾 【辰集上】【日字部】 晾 【篇韵】音拱。义阙。【字汇补】音亮。晒暴也。【吕毖小史】晒晾。

晿 【补遗】【辰集】【日字部】 晿 【字汇补】川张切,音昌。人名。顾晿,苏州人。见《冯少墟集》。

暂 【辰集上】【日字部】 暂 【唐韵】藏滥切【集韵】【韵会】【正韵】昨滥切,□音錾。【说文】不久也。【类篇】须臾也。【书盘庚】暂遇奸宄。【左传僖三十三年】妇人暂而免诸国。【注】暂,犹卒也。 【五经文字】暂作蹔,讹。

暄 【辰集上】【日字部】 暄 【广韵】况袁切【集韵】【韵会】许元切,□音煊。暖或作暄。温也。【玉篇】春晚也。【篇海】又日暖也。【刘峻广绝交论】叙温郁则寒谷成暄。

暆 【辰集上】【日字部】 暆 【唐韵】弋支切【集韵】【韵会】余支切,□音移。【说文】日行暆暆。【越绝书】日昭昭浸以暆,与子期兮芦之漪。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乐浪郡东暆。

暇 【辰集上】【日字部】 暇 【唐韵】【正韵】胡驾切【集韵】【韵会】亥驾切,□音夏。【说文】闲也。【书酒诰】不敢自暇自逸。【传】不敢自宽暇自逸豫。 又【扬子方言】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周郑之闲谓之暇。【注】暇音贾。 又与假同。【王粲登楼赋】聊暇日以销忧。【注】暇,古雅反。或作假。 又【韵补】叶後五切。【诗小雅】迨我暇矣,飮此湑矣。【毛诗古音考】暇音甫。 又叶胡故切。【张衡东京赋】因秦宫室,据其府库。作洛之制,我则未暇。

晕 【辰集上】【日字部】 晕 【广韵】【集韵】【韵会】王问切【正韵】禹愠切,□音运。日旁气也。【释名】晕,卷也。气在外卷结之也,日月俱然。【史记天官书】两军相当,日晕。

晖 【辰集上】【日字部】 晖 【广韵】许归切【集韵】【韵会】吁韦切,□音辉。【说文】光也。【易未济】君子之光,其晖吉也。【玉篇】或作辉。

暋 【辰集上】【日字部】 暋 【广韵】眉殒切【集韵】【韵会】美殒切,□音愍。与敃同。【尔雅释诂】暋,强也。【书康诰】暋不畏死。【传】暋,强也。 又【集韵】【正韵】□弥邻切,音民。义同。 又【集韵】【韵会】□眉贫切,音珉。与忞同。闷也。【庄子外物篇】慰暋沈屯。【注】慰,郁也。暋,闷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呼昆切,音昏。义同。

杅 【辰集中】【木字部】 杅 【唐韵】羽俱切【集韵】【韵会】【正韵】云俱切,□音于。【公羊传宣十二年】杅不穿,皮不蠹,则不出於四方。【何休注】杅,飮水器。 又【类篇】浴器。【礼玉藻正义】浴时入杅,浴竟出杅。 又【仪礼旣夕注】杅亦作桙,盛汤浆盘也。【荀子君道篇】盘圆而水圆,杅方而水方。 又杅杅犹于于,自足貌。【荀子儒效篇】杅杅富人,岂不贫而富哉。 又大杅,山名。【山海经】昆仑之丘,黑水出焉,西流於大杅。 又地名。【前汉武帝纪】遣因杅将军公孙敖,筑受降城。【注】因杅,匈奴地名。又【集韵】王遇切,音芋。义同。 又【史记秦本纪】秦得烧掇焚杅君之国。【注】一孤切,音乌。○按古文杅同杇,今分。考证:〔【礼旣夕注】杅亦作桙,盛汤浆器也。〕 谨照原文礼上增仪字。器也改盘也。

暌 【辰集上】【日字部】 暌 【玉篇】去圭切。音恢。违也。【正韵笺】睽孤之睽从目,暌违之暌从日,俗多误用。

【寅集中】【山字部】 【正字通】俗□字。

枰 【辰集中】【木字部】 枰 【唐韵】符兵切【集韵】【韵会】蒲兵切【正韵】蒲明切,□音平。【说文】平也。【释名】枰,平也。以板作其体平正也。 又博局。【扬子方言】所以投博谓之枰。【韦曜博奕论】所志不过一枰之上。 又枰仲,木名。或作檘。【司马相如上林赋】华枫枰栌。 又【集韵】【韵会】【正韵】□皮命切,音病。【说文】作枰。枰字从□作。考证:〔【逸雅释床】枰,平也。以板作其体平正也。〕 谨按枰平也二语出释名。今照原书将逸雅释床四字改为释名。〔【扬子方言】投博谓之枰。〕 谨照原文投博上增所以二字。

枱 【辰集中】【木字部】 枱 【广韵】弋之切【集韵】盈之切,□音移。【说文】耒端木也。【博雅】柄也。【类篇】柌、□□同枱。 又【集韵】详兹切,音词。又【五音集韵】象齿切,音似。义□同。 【正字通】或作鈶。木柄,金首。从木从金,义通。

泇 【巳集上】【水字部】 泇 【集韵】居牙切,音嘉。【玉篇】水也。一曰水名。

皓 【辰集上】【日字部】 皓 【广韵】【集韵】【正韵】□古老切,音藁。明白貌。 又【集韵】【韵会】□下老切,音晧。与皓同。【玉篇】白也。【前汉司马相如传】皓然白首。

暡 【辰集上】【日字部】 暡 【集韵】邬孔切,翁上声。暡曚,日未明。【玉篇】天气不明也。

畅 【辰集上】【日字部】 畅 【广韵】【集韵】□丑亮切,音唱。通畅。又达也。【易坤卦】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疏】有美在中,必通畅於外。【尙书序】约文申义,敷畅厥旨。 又【礼月令】命之曰畅月。【注】畅,充也。 又【类篇】长也。 又琴曲。【风俗通】命其曲曰畅。畅者,言其道之美畅。 又姓。【陈留风俗传】畅氏出齐。唐有畅当。 【集韵】通作鬯。

曘 【辰集上】【日字部】 曘 【玉篇】日朱切,音殊。日色。

暤 【辰集上】【日字部】 暤 【唐韵】胡老切,号上声。【说文】晧旰也。【玉篇】作暭。

暨 【辰集上】【日字部】 暨 〔古文〕□□【唐韵】居豙切【集韵】居气切,□音旣。【说文】日颇见也。 又【尔雅释诂】暨,与也。【书尧典】汝羲暨和。【传】与也。又【禹贡】朔南暨。【疏】皆与闻天子威声文敎。【公羊传隐元年】会及暨皆与也。 又【礼玉藻】戎容暨暨。【注】果毅貌也。 又【尔雅释训】暨,不及也。 又【玉篇】至也。 又【集韵】诸暨,县名,在越。 又【集韵】其旣切,音禨。义同。 又【广韵】【集韵】□居乙切,音讫。姓也。吴有尙书暨艳。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又【集韵】古文届字。注详尸部五画。

暩 【辰集上】【日字部】 暩 【篇海】音桂。光也。

暪 【辰集上】【日字部】 暪 【集韵】母本切,门上声。【玉篇】暗也。

暂 【辰集上】【日字部】 暂 【唐韵】藏滥切【集韵】【韵会】【正韵】昨滥切,□音錾。【说文】不久也。【类篇】须臾也。【书盘庚】暂遇奸宄。【左传僖三十三年】妇人暂而免诸国。【注】暂,犹卒也。 【五经文字】暂作蹔,讹。

暭 【辰集上】【日字部】 暭 【广韵】【正韵】胡老切【集韵】【韵会】下老切,□音浩。晧旰也。【庄子人闲世】暭天不宜。○按卽《说文》暤字。今相承作暭。

暮 【辰集上】【日字部】 暮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故切,音慕。本作莫。【说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注】平野中望日将落,如在草茻中也。【史记伍子胥传】吾日暮涂远。【屈原离骚】恐美人之迟暮。○按经典本皆作莫。今或相承用暮字。

暯 【辰集上】【日字部】 暯 【集韵】末各切,音莫。冥也。

暰 【辰集上】【日字部】 暰 【集韵】七恭切,音枞。【玉篇】电光。

昵 【辰集上】【日字部】 昵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尼质切,音匿。【说文】日近也。【类篇】亲也。【诗小雅】无自昵焉。【传】昵,近也。【左传隐元年】不义不昵。 又【集韵】入质切,音日。义同。 【说文】或从尼作昵。

暲 【辰集上】【日字部】 暲 【集韵】诸良切,音章。日光上进也。【玉篇】明也。与章同。

暳 【辰集上】【日字部】 暳 【广韵】【集韵】【韵会】□呼惠切,音嘒。【玉篇】众星貌。【类篇】小星谓之暳。或不省,作。○按《诗召南》今本作嘒。《正韵笺》云嘒同暳。

暴 【辰集上】【日字部】 暴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薄报切【正韵】蒲报切,□音菢。【说文】晞也。【书泰誓】敢行暴虐。【传】敢行酷暴,虐杀无辜。 又【礼王制】田不以礼,曰暴天物。【疏】是暴害天之所生之物。 又【周礼秋官禁暴氏疏】禁民不得相陵暴。 又【诗邶风】终风且暴。【传】暴,疾也。【疏】大风暴起也。 又【诗郑风】裼暴虎。【传】空手以搏之。 又【荀子富国篇】暴暴如丘山。【注】暴暴,卒起之貌。又【史记项羽纪】何兴之暴也。【博雅】暴,猝也。 又【管子乘马篇】方六里命之曰暴,五暴命之曰部。【又】十家而连,五连而暴。 又地名。【左传文八年】公子遂会雒戎,盟于暴。【注】暴,郑地。 又姓。【前汉隽不疑传】暴胜之为直指使者。 又【广韵】蒲木切【集韵】【韵会】【正韵】步木切,□音仆。日乾也。俗作曝。【小尔雅】暴,晒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氏》昼暴诸日。【孟子】一日暴之。【荀子富国篇】声名足以暴炙之。 又【孟子】暴之於民,而民受之。【朱注】暴,显也。 又【後汉窦融传】皆近事暴著。【注】暴,露也。 又【集韵】北角切,音剥。【尔雅释诂】毗刘,暴乐也。【疏】木枝叶稀疏不均为暴乐。 又白各切,音泊。又备沃切,音雹。义□同。 又弼角切,音雹。藃暴,乾桡也。 又或作暴,坟起也。 又【韵补】叶蒲故切。【易林】仁政不暴,凤皇来戊。四时顺节,民安其处。藃字原从蒿从攵作。

暵 【辰集上】【日字部】 暵 【唐韵】呼旱切【集韵】【韵会】【正韵】许旱切,□音罕。【说文】乾也。《易》曰:燥万物者,莫暵乎火。○按《易系辞》今作熯。【博雅】曝也。【玉篇】热气也。【诗王风】暵其乾矣。【传】暵,菸貌。【释文】水濡而乾也。【朱传】暵,熯也。 又【广韵】呼旰切,音汉。义同。

【午集上】【玉字部】 【川篇】音师。玉名。

暶 【辰集上】【日字部】 暶 【集韵】旬宣切,音璇。明也。【玉篇】美貌。

炠 【巳集中】【火字部】 炠 【广韵】胡甲切【集韵】辖甲切,□音狎。【广韵】火貌。【集韵】火乾也。 又【广韵】【五音集韵】□呼甲切,音呷。义同。

暷 【备考】【辰集】【日字部】 暷 【字汇补】音传。日动也。

暸 【辰集上】【日字部】 暸 【集韵】怜萧切,音聊。明也。

暹 【辰集上】【日字部】 暹 【广韵】息廉切【集韵】思廉切,□音銛。日光升也。

暺 【辰集上】【日字部】 暺 【集韵】徒案切。与同。明也。

暻 【辰集上】【日字部】 暻 【广韵】俱永切,音憬。明也。

暽 【辰集上】【日字部】 暽 【集韵】离珍切,音邻。人名。汉有俞闾侯暽。

暾 【辰集上】【日字部】 暾 【广韵】【集韵】□他昆切,音炖。日始出。【楚辞九歌】暾将出兮东方。【类篇】亦作旽。 又【韵补】叶它涓切。【苏辙吴山人诗】一去吴兴十五年,一寸闲田晓日暾。

暿 【辰集上】【日字部】 暿 【集韵】与熹同。炙也。一曰炽也。又许已切,音喜。盛貌也,多热也。

曀 【辰集上】【日字部】 曀 【唐韵】於计切【集韵】壹计切,□音翳。【说文】阴而风也。【尔雅释天】阴而风曰曀。【疏】云风曀日光。【释名】曀,翳也。言掩翳日光使不明也。【诗邶风】终风且曀。 又【集韵】乙兾切,音懿。又一结切,音噎。义□同。

曂 【辰集上】【日字部】 曂 【集韵】胡旷切,音扩。曂,明貌。

柦 【辰集中】【木字部】 柦 【类篇】徒旱切,音但。木器,如,无足。

曃 【辰集上】【日字部】 曃 【广韵】【集韵】□他代切,音态。暖曃,不明貌。【楚辞远游】旹暧曃其曭莽兮。【注】日月暗黮而无光也。 又【集韵】【韵会】徒戴切【正韵】度耐切,□音代。义同。

晔 【辰集上】【日字部】 晔 【广韵】【韵会】筠辄切【集韵】域辄切,□音饁。【说文】作□,光也。【玉篇】震电貌。【後汉张衡传】列缺晔其照夜。【注】晔,光也。 又【前汉叙传】世祖晔晔。【注】晔晔,盛貌也。 又【博雅】晔,明也。 又【广韵】为立切【集韵】域及切,□音煜。义同。又□、□。

曑 【辰集上】【日字部】 曑 【唐韵】【广韵】所今切【集韵】疏簪切,□音森。【说文】商星也。或省作□。【九经字样】曑,隶省作□。与参不同。今经典相承,多用参。

曒 【辰集上】【日字部】 曒 【集韵】【韵会】【正韵】□吉了切,音缴。【玉篇】明也。同暞。【五经文字】皦,玉石之白者,皎月皎字,《诗风》通用之。○按今《诗》本及《释文》多从日,传写之误。 又【集韵】下老切,音晧。义同。暞字原从□作。又□。

曓 【辰集上】【日字部】 曓 【唐韵】薄报切。【说文】疾有所趋也。【玉篇】犹耗也,猝也。今作暴。

曔 【辰集上】【日字部】 曔 【广韵】渠敬切【集韵】渠映切,□音竞。【玉篇】明也。【类篇】乾也。 又【集韵】【正韵】□居庆切,音敬。义同。

曕 【辰集上】【日字部】 曕 【集韵】以瞻切,音艳。【玉篇】晒也。

暧 【辰集上】【日字部】 暧 【五音集韵】乌代切,音爱。【玉篇】暗暧,暗貌。 又【易丰卦】丰其蔀。【注】蔀,覆暧鄣光明之物也。【後汉申屠蟠传】甘是堙暧。【注】暧犹翳也。 又【晏子春秋】星之昭昭,不如月之暧暧。【屈原离骚】时暧暧其将罢兮。【注】暧暧,昏昧貌。 又【韵补】叶许旣切【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排金扉而北入,霄霭霭而暗暧。

曗 【辰集上】【日字部】 曗 【篇海】同晔。○按卽晔字之讹。

曙 【辰集上】【日字部】 曙 【唐韵】【集韵】【韵会】□常恕切,音署。【说文】晓也。【玉篇】东方明也。【类篇】旦也。【淮南子天文训】日入于虞渊之汜,曙於蒙谷之浦。【注】曙,明也。【管子形势篇】曙戒勿怠。【楚辞远游】魂□而至曙。

曚 【辰集上】【日字部】 曚 【集韵】【韵会】谟蓬切【正韵】莫红切,□音蒙。曚曨,日未明。 又【广韵】莫孔切【集韵】【韵会】母总切,□音蠓。义同。

曛 【辰集上】【日字部】 曛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许云切,音熏。日入余光。【玉篇】黄昏时。【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夕曛岚气阴。

曜 【辰集上】【日字部】 曜 〔古文〕□□【广韵】弋照切【集韵】【韵会】【正韵】弋笑切,□音耀。日光也。【释名】光明照耀也。【诗桧风】日出有曜。【前汉韦□成传】光曜暗而不宣。【玉篇】亦作耀。

曝 【辰集上】【日字部】 曝 【广韵】蒲木切【集韵】步木切,□音仆。俗暴字。【颜氏家训】暴晒字与暴疾字相似,唯下少异,後人辄加旁日耳。

【寅集下】【弋字部】 【广韵】古俄切【集韵】【韵会】【正韵】居何切,□音歌。【广雅】,,杙也。【韵会】,杙也。所以系舟。【集韵】或省作□。亦作牁。通作柯。 又【正字通】□,卽牂柯。郡名。【前汉地理志】牂柯郡。【注】师古曰:牂柯,系船杙也。【华阳国志】楚顷襄王时,遣庄蹻伐夜郞,军至且兰,椓□於岸而步战。旣灭夜郞,以且兰有椓□牂柯处,乃改其名为牂柯。考证:〔【前汉地理志】牂柯郡。【注】师古曰,牂柯,系□杙也。〕 谨照原文□改船。

迗 【补遗】【酉集】【辵字部】 迗 【篇海类编】五和切,音讹。迗逇也。义未详。

曟 【辰集上】【日字部】 曟 【唐韵】植邻切【集韵】丞眞切,□音辰。【说文】房星,为民田时者。或省作晨。详晨字注。【玉篇】亦作辰。

旷 【辰集上】【日字部】 旷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苦谤切,音圹。【说文】明也。【後汉窦融传】则旷若发曚。【注】旷,明也。 又【书皋陶谟】无旷庶官。【传】旷,空也。【前汉贾山传】旷日十年。【注】师古曰:旷,空也,废也。【刘桢赠五官中郞将诗】弥旷十余旬。【注】《仓颉篇》曰:旷,疏旷也。 又【博雅】旷,远也。旷旷,大也。【篇海】久也,豁也。【广韵】又姓。

曣 【辰集上】【日字部】 曣 【正字通】同。【史记封禅书】至中山曣。【前汉武帝纪】作晏。 又【博雅】曣,暖也。

柉 【辰集中】【木字部】 柉 【唐韵】【集韵】□符咸切,音凡。【玉篇】木皮,可为索。 又【集韵】蒲瞻切,音然。义同。

曤 【辰集上】【日字部】 曤 【玉篇】呼郭切,音扩。明也。

曥 【辰集上】【日字部】 曥 【玉篇】力鱼切,音驴。【篇海】日色。又日照也。

曦 【辰集上】【日字部】 曦 【集韵】【正韵】□虚宜切,音羲。【玉篇】日色也。【类篇】赫曦,日光。或省作。亦作爔。

曧 【辰集上】【日字部】 曧 【篇海】以中切,音融。日正也。【篇海类编】以中切,音融。日正也。

曨 【辰集上】【日字部】 曨 【唐韵】卢红切【集韵】【韵会】卢东切,□音笼。【说文】曈曨也。【类篇】曈曨,日出。 又【广韵】【正韵】力董切【集韵】【韵会】鲁孔切,□音。义同。

曩 【辰集上】【日字部】 曩 【唐韵】奴朗切【集韵】【韵会】乃朗切,□襄上声。【说文】向也。【尔雅释言】曩,向也。【疏】在今而道旣往,或曰曩,或曰向。【左传襄二十四年】曩者志入而已。【晋语】曩而言戏乎。【楚辞九章】犹有曩之态也。 又【尔雅释诂】曩,久也。

曪 【辰集上】【日字部】 曪 【集韵】朗可切,音□。□曪,日无光。○按《字汇》附十八画,非。今改正。

【丑集下】【女字部】 【六书统】古文姗字。注详五画。

杹 【辰集中】【木字部】 杹 【唐韵】呼霸切【集韵】火跨切,□音化。木名。【本草纲目】木芙蓉,一名杹木。皮可为索。

曫 【辰集上】【日字部】 曫 【广韵】落官切【集韵】卢丸切,□音鸾。【说文】日旦昏时。 又【集韵】谟还切,音蛮。又郞甸切,音练。义□同。

晒 【辰集上】【日字部】 晒 【唐韵】【集韵】【韵会】□所寄切,音躧。【说文】暴也。【前汉中山靖王传】臣闻白日晒光,幽隐皆照。【注】师古曰:晒,暴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所卖切,音□。【玉篇】暴乾物也。亦作。 又【集韵】所嫁切,音嗄。义同。 又抽知切,音摛。舒也。

曭 【辰集上】【日字部】 曭 【广韵】他朗切【集韵】【韵会】坦朗切【正韵】他曩切,□音傥。日不明也。【楚辞远游】峕暧曃其曭莽兮。【补注】曭,日不明也。

曮 【辰集上】【日字部】 曮 【五音集韵】五犯切,音俨。【玉篇】日行。【类篇】日躔谓之曮。【淮南子要略】所以使人不妄没於势利,不诱惑於事态,有符曮晲。

曯 【辰集上】【日字部】 曯 【韵会】朱欲切,音烛。照也。【沈亚之上冢宰书】戎镜包阳,当日而曯之,则能延燧兴火。或作爥。通作烛。

曰 【辰集上】【曰字部】 曰 【唐韵】【集韵】【韵会】□王伐切,音越。【说文】词也。从口乙声。亦象口气出也。【注】徐锴曰:今试言曰,则口开而气出也。【玉篇】语端也。【广韵】於也,之也。【增韵】谓也,称也。【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按《古文尙书》曰若作粤若,曰放勋作曰,盖训为语端者与粤通,训为词者则如字耳。

曱 【补遗】【辰集】【曰字部】 曱 【字汇补】乌谑切,音押。【字学指南】取物也。与甲字不同。

曲 【辰集上】【曰字部】 曲 【广韵】丘玉切【集韵】【韵会】区玉切,□音。【说文】象器受物之形。【易系辞】曲成万物而不遗。【疏】屈曲委细。【书洪范】木曰曲直。【传】木可以揉曲直。 又【诗秦风】乱我心曲。【传】心曲,委曲也。【礼曲礼释文】曲礼,委曲说礼之事。 又【礼中庸】其次致曲。【注】曲,犹小小之事。【朱注】一偏也。 又【说文】或说蚕簿。【礼月令】具曲植籧筐。【注】所以养蚕器也。曲,簿也。【前汉周勃传】以织簿曲为生。【注】苇簿为曲也。 又乐曲。【宋玉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又姓。【史记蒙恬传】御史曲宫。 又【集韵】颗羽切,音踽。地名。【史记曹相国世家】军於曲遇。又【陈丞相世家】更以陈平为曲逆侯。 又【韵补】叶区聿切。【刘植鲁都赋】岩险回隔,峻巘隐曲。猛兽深潜,介禽□匿。

曳 【辰集上】【曰字部】 曳 【唐韵】余制切【集韵】【韵会】以制切,□音跇。【说文】臾曳也。【易睽卦】见舆曳,其牛掣。【诗唐风】子有衣裳,弗曳弗娄。【仪礼士相见礼】执玉者则唯舒武,举前曳踵。 又河名。【类篇】西戎有河名曳咥。 【说文】作曳。曳字从臼作。

更 【辰集上】【曰字部】 更 【玉篇】今作更。【集韵】隶作更。○按更字,诸韵书□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曶 【辰集上】【日字部】 曶 【韵会】昒书作曶。【前汉司马相如传】曶□暗昧,得耀乎光明。【注】曶□,早朝也。◎按与曰部字不同。从曰,与忽同。此从日。《字汇》云同忽,非是。

曷 【辰集上】【曰字部】 曷 【唐韵】胡葛切【集韵】【韵会】【正韵】何葛切,□音褐。【说文】何也。【易损卦】曷之用。【注】曷,辞也。曷之用,言何用丰为也。【五经文字】作曷者讹。 又【尔雅释诂】曷,止也。 又【玉篇】逐也,盍也。 又【集韵】许葛切,音□。相恐怯也。 又阿葛切,音遏。逮也。 又丘葛切,音喝。与同。 又与蝎同。【史记蔡泽传】先生曷鼻巨肩。【注】索隐曰:曷鼻,谓鼻如蝎虫也。曷字从匂,不从丐作。

书 【辰集上】【曰字部】 书 【广韵】伤鱼切【集韵】【韵会】【正韵】商居切,□音舒。【说文】作□,著也。从聿从者。隶省作书。【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後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注】书契,所以决断万事也。【周礼地官大司徒】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注】书,六书之品。又【地官保氏】乃敎之六艺,五曰六书。【注】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愼说文序】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後形声相益,卽谓之字。著於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又书有六体。【前汉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又【说文】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又【尙书序疏】诸经史因物立名,物有本形,形从事著,圣贤阐敎,事显於言,言惬群心,书而示法,旣书有法,因号曰书。故百氏六经总曰书也。【史记礼书注】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释名】书,庶也。纪庶物也。 又【诗小雅】畏此□书。【传】□书,戒命也。【疏】古者无纸,有事书之於□,故曰□书。又【周礼天官司书注】主计会之簿书。又【左传昭六年】郑人铸□书。【注】铸□书於鼎。 又【左传昭六年】叔向使诒子产书。○按卽书牍也。 又【前汉董仲舒传】对亡应书者。【注】书,谓诏书也。 又官名。【前汉成帝纪】初置尙书,员五人。又【百官公卿表】中书谒者。

曹 【辰集上】【曰字部】 曹 【唐韵】昨牢切【集韵】【韵会】财劳切,□音漕。【说文】作□。狱之两□也。在廷东,从。治事者,从曰。【注】徐锴曰:以言词治狱也,故从曰。【前汉成帝纪注】尙书四人为四曹,成帝置五人,有三公曹,主断狱事。【後汉百官志】世祖分六曹。 又【诗大雅】乃造其曹。【传】曹,群也。【朱传】群牧之处也。 又【史记平准书】分曹循行郡国。【注】曹,辈也。 又【楚辞招魂】分曹并进。【注】曹,偶也。 又国名。【诗曹风谱】周武王封弟叔振铎於曹,今济阴定陶是也。 又姓。【姓氏急就篇】周武王封曹叔振铎,後以国为氏。 又【韵补】叶徂侯切。【楚辞招隐士】禽兽骇兮亡其曹,王孙兮归来,山中不可以久留。 又叶木何切。【苏辙严颜诗】斫头除死子无怒,我岂畏死如儿曹。匹夫受戮或不避,所重壮气吞黄河。【五经文字】□,经典相承,隶省作曹。《石经》作曺。考证:〔【说文】作□。狱之两□也。在廷东,从,治事者。〕 谨照原文於治事者下增从曰二字。

曼 【辰集上】【曰字部】 曼 【广韵】【集韵】【韵会】□无贩切,音万。【说文】作曼。引也。从又冒声。【玉篇】长也。【诗鲁颂】孔曼且硕。【传】曼,长也。【笺】修也,广也。 又【前汉司马相如传】郑女曼姬。【注】曼者,言其色理曼泽也。【楚辞天问】平胁曼肤。【注】曼,轻细也。 又【前汉司马迁传】曼辞以自解。【注】如淳曰:曼,美也。 又【庄子马蹄篇】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注】曼,突也,言曲颈於扼以抵突也。 又【扬子法言】周之人多行,秦之人多病。行有之也,病曼之也。【注】曼,无也。 又姓。【前汉五行志】曼满。【注】郑大夫。 又【广韵】母官切【集韵】【韵会】谟官切,□音瞒。【博雅】曼曼,长也。【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注】曼,或作漫。 又【集韵】【韵会】□莫半切,音幔。曼衍,无极也。【庄子寓言篇】因以曼衍,所以穷年。 又【集韵】母伴切,音满。曼漶,不分别貌。 又与蛮同。【公羊传昭十六年】楚子诱戎曼子杀之。【释文】曼音蛮。二传作戎蛮。 又【正韵】微夫切,音无。《扬子》圣人曼云。注:曼音无。○按《法言重黎篇》曼训无,不音无。 又【韵补】叶无沿切。【楚辞大招】嫮目宜笑,蛾眉曼只。容则秀雅,稚朱颜只。魂兮归来,静以安只。颜,倪坚切。安,於虔切。

曾 【辰集上】【曰字部】 曾 【唐韵】昨棱切【集韵】【韵会】徂棱切,□音层。【说文】词之舒也。从八从曰□声。【九经字样】曾从□。□,古文窻字。下从曰,上从八,象气之分散也。经典相承,隶省作曾。【诗大雅】曾莫惠我师。【论语】曾是以为孝乎。【孟子】尔何曾比予於是。 又【广韵】经也。【增韵】尝也。【韵会】乃也,则也。 又与层通。【後汉张衡传】登阆风之曾城兮。【文选】作层城。 又【广韵】作滕切【集韵】【韵会】咨腾切,□音增。【书武成】惟有道曾孙周王发。【尔雅释亲】王父之考为曾祖,孙之子为曾孙。【注】曾,犹重也。 又【左传襄十八年】曾臣彪将率诸侯以讨焉。【注】曾臣,犹末臣。【疏】曾祖曾孙者,曾为重义。诸侯之於天子,无所可重。曾臣犹末臣,谦□之意耳。 又【楚辞九歌】翾飞兮翠曾。【注】曾,举也。 又与橧同。【礼礼运】夏则居橧巢。【释文】橧,本又作曾。 又与增同。【孟子】曾益其所不能。【孙奭音义】曾当读作增。 又姓。【姓氏急就篇】曾氏出於鄫,姒姓,莒灭鄫,子孙在鲁者别为曾氏。【孙奕示儿编】曾字除人姓及曾孙外,今学者皆作层字音读。然经史□无音,止当音增。【韵会】今详曾字有音者,合从本音。余无音者从层音,亦通。

替 【辰集上】【曰字部】 替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他计切,音剃。【说文】作暜。废一偏下也。【注】徐铉曰:今俗作替,非是。【尔雅释言】替,废也。【疏】替谓废己也。【书旅獒】无替厥服。【传】无废其职。【诗小雅】子子孙孙,勿替引之。【传】替,废也。 又【尔雅释诂】待也。 又止也。 又【尔雅释言】灭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他结切,音铁。弛也。【潘岳西征赋】随政隆替。【注】替,音铁。 又【韵补】叶才淫切。【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而夕替。艰音勤。

最 【辰集上】【曰字部】 最 〔古文〕□【唐韵】【集韵】□祖外切,音醉。【说文】犯而取也。 又【玉篇】聚也。【公羊传隐元年】会,犹最也。【注】最,聚也。最之为言聚,今聚民曰投最。 又【广韵】极也。【史记周勃世家】攻槐里好畤最。【注】於将率之中功为最。【後汉崔寔传】常为边最。【注】最为第一。 又【史记周勃世家】定上谷十一县,右北平十六县,辽西、辽东二十九县,渔阳二十二县,最。【注】索隐曰:最,都凡也,谓总举其攻战克获之数也。 又【前汉叙传】犹无益於殿最。【注】殿,负也。最,善也。【後汉百官志】卽奏其殿最,而行赏罚。【注】课第长吏不称职者为殿,其有治能者为最。 又【小尔雅】最,丛也。又要也。【玉篇】齐也。 又【集韵】徂外切,音蕞。又取外切,音襊。义□同。 又【集韵】粗括切。撮,或作最。【说文】本从冃,俗从曰。

朁 【辰集上】【曰字部】 朁 【集韵】七感切,音惨。【说文】曾也。《诗》曰:朁不畏明。【注】徐铉曰:今俗有昝字,盖朁之讹。○按《诗大雅》今作憯不畏明,与《说文》异。 又【玉篇】朁,发语辞也。 又【集韵】慈盐切,音螹。於朁,县名也。○按今作潜。 又【集韵】子念切,音谮。与僭同。假也。 又【集韵】参古作朁。注详厶部九画。

会 【辰集上】【曰字部】 会 〔古文〕□□□□【唐韵】【集韵】□黄外切,音绘。合也。【易乾卦】亨者,嘉之会也。【疏】使物嘉美之会聚。【书禹贡】灉沮会同。【疏】谓二水会合而同。又【洪范】会其有极。【疏】会,谓集会。【礼乐记】竹声滥,滥以立会,会以聚众。 又【周礼天官大宰】大朝觐会同。又【春官大宗伯】时见曰会。 又【礼檀弓】周人作会,而民始疑。【注】会,谓盟也。【左传昭三年】有事而会,不协而盟。 又【左传宣七年】凡师出与谋曰及,不与谋曰会。 又【集韵】【韵会】□古外切,音侩。与绘通。【书益稷】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传】会,五采也。【释文】马、郑作绘。 又【诗卫风】会弁如星。【笺】会,谓弁中之缝也。【释文】会,《说文》作。【周礼夏官弁师】王之皮弁会五采。【注】会,作。郑司农云:谓以五采束发也。士丧礼曰:桧用组,乃笄。桧,读与同,书之异耳。 又【周礼天官小宰】听出入以要会。【注】谓计最之簿书,月计曰要,岁计曰会。又【天官司会注】会,大计也。 又【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山鎭曰会稽。【注】会稽,在山阴。 又姓。【姓氏急就篇】汉武阳令会栩。 又【集韵】古活切,音括。会撮项椎也。 又【集韵】戸栝切,音活。【庄子人闲世】会撮指天。向秀读。 又【韵补】今声浊,叶泰。古声淸,叶祭。【却正释讥】三方鼎峙,九有未乂。圣贤拯救之秋,列士树功之会。考证:〔【春官大宗伯】时见而会。〕 谨照原文而会改曰会。〔【集韵】古活切,音括。撮项椎也。〕 谨照原文撮上增会字。

朄 【辰集上】【曰字部】 朄 【广韵】【集韵】【韵会】□羊进切,音引。【说文】击小鼓,引乐声。从申柬声。【玉篇】小鼓在大鼓上,击之以引乐也。【周礼春官大师】令奏鼓朄。【注】郑司农,先击小鼓,乃击大鼓,小鼓为大鼓先引,故曰朄。康成谓:鼓朄,犹言击朄。又【春官小师】小乐事鼓朄。【注】朄,小鼓名。 又与田同。【诗周颂】应田县鼓。【笺】田,当作朄。朄,小鼓,在大鼓旁,应鞞之属也。声转字误,变而为田。○按《正字通》入九画,非。今改正。

朅 【辰集上】【曰字部】 朅 【广韵】丘谒切【集韵】丘杰切,□音揭。【说文】去也。从去曷声。【前汉司马相如传】回车朅来兮。【楚辞九辩】车旣驾兮朅而归。 又【集韵】丘竭切,音讫。【诗卫风】庶士有朅。【传】朅,武壮貌。

朇 【辰集上】【曰字部】 朇 【集韵】频弥切,音陴。【说文】益也。从会卑声。

月 【辰集上】【月字部】 月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鱼厥切,音軏。【说文】阙也。太阴之精。【释名】月,缺也,满则缺也。【易系辞】阴阳之义配日月。【礼祭义】月生於西。【公羊传庄二十五年注】月者,土地之精。【史记天官书注】月者,阴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训】水气之精者为月。 又【书尧典】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传】一岁十二月,月三十日,三岁则置闰焉。又【洪范】二曰月。【传】所以纪一月。【疏】从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礼礼运】月以为量。【注】天之运行,每三十日为一月。 又姓。金月彦明首建孔子庙,明洪武中有月辉、月文宪。 又外国名。【前汉霍去病传】遂臻小月氏。 又【韵补】叶危睡切。【曹植七启】世有圣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又叶鱼橘切。【黄庭经】洞房灵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焕照入子室。 【类篇】唐武后作囝。【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经改作月,中二画连左右,与日月之月异。今俗作月以别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

有 【辰集上】【月字部】 有 〔古文〕【唐韵】云久切【集韵】【韵会】【正韵】云九切,□音友。【说文】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九经字样】有,从月。从冃,讹。 又【玉篇】不无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系辞】富有之谓大业。 又【诗商颂】奄有九有。【传】九有,九州也。 又【左传桓三年】有年。【注】五谷皆熟书有年。 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质也,采也。 又姓。【论语】有子。【注】孔子弟子有若。 又【集韵】尤救切。与又通。【书尧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诗邶风】不日有曀。【注】有,又也。 又【韵补】叶羽轨切。【前汉叙传】文艳用寡,子虚乌有。寄言淫丽,托风终始。又叶演女切。【徐干齐都赋】主人盛飨,期尽所有。三酒旣醇,五齐惟醹。

朋 【辰集上】【月字部】 朋 【唐韵】步崩切【集韵】【韵会】蒲登切,□音鹏。【易坤卦】西南得朋。【注】与坤同道者也。【疏】凡言朋者,非惟人为其党,性行相同,亦为其党。【书洛诰】孺子其朋。【传】少子愼其朋党。 又【易兑卦】君子以朋友讲习。【疏】同门曰朋。【周礼地官大司徒】聮朋友。【注】同师曰朋。 又【书益稷】朋淫于家。【传】朋,群也。 又【易损卦】或益之十朋之龟。【诗小雅】锡我百朋。【传】五贝为朋。【前汉食货志】元龟岠冉,长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为大贝十朋。【注】苏林曰:两贝为朋,朋直二百一十六,元龟十朋,故二千一百六十也。 又两尊曰朋。【诗豳风】朋酒斯飨。 又姓。【奇姓通】宋有朋水、朋山。 又【韵补】叶蒲蒙切。【刘桢鲁都赋】时谢节移,和族绥宗。招欢合好,肃戒友朋。 又叶蒲光切。【陈琳大荒赋】王父皤焉白首兮,坐淸零之爽堂。块独处而无畴兮,愿揖子以为朋。○按《说文》古凤字,注:□,古文凤。象形。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

朌 【辰集上】【月字部】 朌 【集韵】逋还切,音班。颁通作朌。【仪礼聘礼】朌肉及廋车。【注】朌,犹赋也。【礼王制】名山大泽不以朌。【注】朌,读为班。

服 【辰集上】【月字部】 服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房六切,音伏。【说文】作□。用也。一曰车右骑所以舟旋。从舟□声。【五经文字】《石经》变舟作月。【易系辞】服牛乘马。【疏】服用其牛。【诗郑风】两服上襄。【笺】两服,中央夹辕者。【疏】马在内两服者,马之上驾也。 又【广韵】衣服。【易讼卦】以讼受服。【书舜典】车服以庸。 又慑服也。【易豫卦】□罚淸而民服。【书舜典】四罪而天下咸服。【疏】天下皆服从之。 又五服。【书益稷】弼成五服。【传】侯甸绥要荒服也,服五百里。又【周官】六服群辟。【疏】周礼九服。此惟言六服者,夷、鎭、蕃三服在九州之外,故惟举六服。【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按侯、甸、男、采、卫、蛮、夷、鎭、蕃,九服也。 又行也。【书说命】旨哉说乃言惟服。【传】美其所言,皆可服行。 又【管子权修篇】上身服以先之。【注】服,行也。 又职也。【书旅獒】无替厥服。【传】使无废其职。 又思也。【诗周南】寤寐思服。【传】服,思之也。【庄子田子方】吾服女也甚忘。【注】服者,思存之谓也。 又治也。【诗周南】服之无斁。【笺】服,整也。乃能整治之,无厌倦。 又盛矢器也。【诗小雅】象弭鱼服。【笺】矢服也。○按《周礼夏官司弓矢》作箙。郑注云:盛矢器也。 又事也。【诗大雅】昭哉嗣服。【传】服,事也。 又习也。【前汉鼂错传】服其水土。【注】服,习也。 又姓。【後汉服虔传】服虔,字子愼,河南荥阳人也。 又鸟名。【史记贾谊传】楚人命鴞曰服。【注】异物志有山鴞,体有文色,土俗因形命之曰服,不能远飞,行不出域。 又【广韵】蒲北切【集韵】鼻墨切【正韵】步墨切,□音仆。匐,或作服。【礼檀弓】扶服救之。【释文】又作匍匐。 又【仪礼士冠礼】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韵补】服,叶鼻墨切。 又【集韵】扶缶切,音负。【周礼冬官考工记车人】牝服二柯。【注】牝服,长八尺,谓较也。郑司农云:牝服,谓车箱。服读曰负。 又【集韵】弼角切,音雹。啼呼也。

枍 【辰集中】【木字部】 枍 【唐韵】於计切【集韵】壹计切,□音翳。【玉篇】枍栺,宫名。【类篇】木名。杨愼曰:如五柞长阳之类,用木为宫名也。【关中记】建章宫有枍栺殿。【班固西都赋】洞枍栺与天梁。○按韵书皆音於计切,《正字通》作希字读,非。考证:〔【唐韵】於计切,【集韵】壹计切,□音意。〕 谨按枍在霁韵,意在置韵,枍意不同音。今据广韵集韵意改翳。

杰 【辰集中】【木字部】 杰 【唐韵】【集韵】【韵会】□渠列切,音桀。【玉篇】人名。梁四公子,其一杰。【五代史】周世宗鎭澶渊,辟魏杰为司法军。俗借作豪杰杰字。

朏 【辰集上】【月字部】 朏 〔古文〕□【唐韵】【正韵】敷尾切【集韵】【韵会】妃尾切,□音斐。【说文】月未盛之明。【书召诰】惟丙午朏。【传】朏明,月三日明生之名。又【广韵】【集韵】【正韵】□滂佩切,音配。又【集韵】【韵会】【正韵】□普没切,音馞。又【集韵】普罪切,音琣。义□同。 又【玉篇】普骨切。【淮南子天文训】日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为朏明。【注】朏明,将明也。音窟。

朐 【辰集上】【月字部】 朐 【字汇】其俱切,音衢。车轭也。从月,与从肉者不同。【左传昭二十六年】繇朐汰輈。【注】朐,车轭。【释文】朐,其俱反。本又作軥。

朓 【辰集上】【月字部】 朓 【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土了切,音眺。【说文】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前汉五行志注】孟康曰:朓者,月行疾在日前,故早见。又服虔曰:朓,相眺也。日晦食为朓。 又【集韵】【韵会】【正韵】□他雕切,音祧。又【集韵】他吊切,音粜。义□同。 又【广韵】丑召切【集韵】丑照切,□音哨。祭也。 又【集韵】徒了切,音窕。月侧也。

朔 【辰集上】【月字部】 朔 〔古文〕□【唐韵】所角切【集韵】【韵会】【正韵】色角切,□音槊。【说文】月一日始苏也。【白虎通】朔之言苏也。明消更生,故言朔。【书舜典】正月上日。【传】上日,朔日也。【疏】月之始日谓之朔日。【周礼春官大史】颁告朔于邦国。【注】天子颁朔於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朔朝於庙,告而受行之也。【礼玉藻】听朔於南门之外。 又【仪礼大射礼】朔鼙。【注】朔,始也。 又【礼礼运】皆从其朔。【注】朔,亦初也。 又【玉篇】北方也。【书尧典】宅朔方曰幽都。【传】北称朔。【疏】朔,北方也。舍人曰:朔,尽也。北方万物尽,故言朔也。

朕 【辰集上】【月字部】 朕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直稔切【正韵】呈稔切,□音。【说文】我也。【尔雅释诂】朕,我也。【注】古者贵贱皆自称朕。【疏】《大禹谟》云:帝曰朕宅帝位,禹曰朕德罔克。屈原亦云: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二十六年定为至尊之称,汉因不改,以迄於今。 又【庄子应帝王注】朕,兆也。【淮南子俶眞训】欲与物,接而未成兆朕。【注】兆朕,形怪也。 又【韵会】丈忍切,音紖。【周礼冬官考工记函人】视其朕,欲其直也。【注】谓革制。

朖 【辰集上】【月字部】 朖 【唐韵】卢党切【集韵】【韵会】【正韵】里党切,□郞上声。【说文】明也。【佩□集】郞本字。

朗 【辰集上】【月字部】 朗 〔古文〕□脼【集韵】同朖。【诗大雅】高朗令终。【传】朗,明也。 又姓。【广韵】出姓苑。 又【韵补】叶卢当切。【王逸九思】昊天兮淸凉,□气兮高朗。北风兮潦冽,草木兮苍黄。

朘 【辰集上】【月字部】 朘 【篇海】子全切,音镌。缩也。缩朒为朘。不从肉。【前汉董仲舒传】民日削月朘。【注】孟康曰:朘音揎,谓转褰踧也。

椤 【辰集中】【木字部】 椤 【广韵】鲁何切【集韵】【韵会】良何切,□音罗。【玉篇】檖木也。【唐韵】桫椤木,出昆仑山。【格物要论】椤木出湖广及南安谓之倭罗,又谓之草椤。 又【博雅】椤,落篱也。 又【集韵】郞佐切,罗去声。义同。 又【唐韵】来可切,音。裂也。

朦 【辰集上】【月字部】 朦 【广韵】【正韵】莫红切【集韵】【韵会】谟蓬切,□音蒙。【说文】月朦胧也。【类篇】朦胧,月将入也。【正字通】与肉部朦别。

胧 【辰集上】【月字部】 胧 【广韵】卢红切【集韵】【韵会】卢东切,□音笼。【说文】朦胧也。 又【类篇】朣胧,月初出。详朣字注。

木 【辰集中】【木字部】 木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莫卜切,音沐。【说文】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徐锴曰】屮者,木始申坼也,万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白虎通】木之为言触也。【玉篇】燧人氏钻出火也。【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易说卦传】□为木。【疏】木可以揉曲直,卽□顺之谓也。【礼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疏】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 又八音之一。【周礼春官太师】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注】木,柷敔也。 又质朴。【论语】刚毅木讷近仁。 又木强,不和柔貌。【前汉周勃传】勃为人木强敦厚。 又析木,星次。【尔雅释天】析木谓之津。 又姓。【统谱】汉木仁,晋木华。又百济八姓,一曰木氏。又复姓,端木。又叶末各切,音莫。【马融广成颂】阴慝害作,百卉毕落。林衡戒田,焚林柞木。 【韵会】从丨。丨,古本切。非从亅。亅,其月切。

未 【辰集中】【木字部】 未 【唐韵】【集韵】【类篇】【韵会】【正韵】□无沸切,音味。【说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叶之形。【尔雅释天】太岁在未曰协洽。【礼月令注】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又【前汉律历志】昧薆於未。【释名】未,昧也。日中则昃,向幽昧也。 又【玉篇】未犹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又未央,复姓。见【李淳风乙巳占】。

末 【辰集中】【木字部】 末 【唐韵】【集韵】莫拨切【韵会】莫曷切【正韵】莫葛切,□瞒入声。【说文】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谓木杪也。【礼曲礼】献杖者执。末【玉篇】端也,顚也,尽也。【广韵】无也,弱也,远也。 又终也。【书立政】我则末惟成德之彦。 又勿也。【礼文王世子】命膳宰曰:末有原。 又薄也。【左传昭十四年】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 又四肢曰末。【左传昭元年】风淫末疾。 又商贾曰末。【史记秦琅邪颂】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又太末,县名。【前汉地理志】属会稽郡。 又且末,国名。见【前汉西域传】。 又山名。【山海经】末山多赤金。 又姓。【统谱】秣陵之後改为末氏。 又【集韵】【正韵】莫狄切,音觅。【荀子礼论篇】丝末。【注】与幦同。 又叶莫结切,音蔑。【屈原九歌】桂棹兮兰枻,□冰兮积雪。采薛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又叶没各切,音莫。【苏辙偶作诗】重门闭不开,鸣鸟相呼乐。晨晖转帘影,微风响秋末。考证:〔且末,国名。见【前汉西域传】。〕 谨照原文且改且。

本 【辰集中】【木字部】 本 〔古文〕楍□【唐韵】【正韵】布忖切【集韵】【韵会】补衮切,□奔上声。【说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草木之根柢也。【左传昭元年】木水之有本原。【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又【玉篇】始也。 又【广韵】旧也,下也。【礼礼器】反本修古,不忘其初。【尔雅释器疏】柢本也,凡物之本,必在底下。 又【左传注】豫为後地曰张本。 又【曲礼】韭曰丰本,菖蒲根曰昌本。 又【集韵】【类篇】□逋昆切。同奔。喻德宣誉曰本走。 又叶方典切,音匾。【班婕妤捣素赋】调非常律,声无定本。或连跃而更投,或暂舒而常敛。考证:〔【曲礼注】韭曰丰本。〕 谨按韭曰丰本系经文,非注文,谨省注字。

札 【辰集中】【木字部】 札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侧八切,音扎。【说文】牒也。【徐曰】牒亦木牍也。【尔雅释器疏】古未有纸,载文於□,谓之□札。【中庸方策注】□、札、牒、毕,同物而异名。札,木□之薄小者也。【释名】札,栉也。编之如栉齿相比也。【前汉司马相如传】请为天子游猎之赋,上令尚书给笔札。 又甲叶也。【左传成十六年】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 又夭死为札。【左传昭四年】民不夭札。 又【释名】拨水之棹曰札,形似札也。 又【集韵】一黠切,音轧。报也。 又叶侧瑟切,音栉。【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正讹】俗作扎,非。考证:〔【左传成十六年】养由基蹲甲而射之,穿七札焉。〕 谨照原文穿改彻。〔【左传昭二年】民不夭札。〕 谨照原文二年改四年。

朮 【辰集中】【木字部】 朮 【唐韵】食聿切【集韵】【韵会】【正韵】食律切,□音术。【说文】秫或省禾,稷之黏者。 又【唐韵】【集韵】【韵会】□直律切,读若秩。【说文】□或省草,山蓟。【尔雅释草】朮,山蓟。杨,枹蓟。【疏】生平地者名蓟,生山中者名朮。【本草陶弘景别录】朮有两种,白朮甜而少膏,赤朮苦而多膏。《尔雅》杨,枹蓟,卽白朮也。○按《说文》分收禾、草二部,今误入。《说文》秫,朮,秫或省禾。

术 【申集下】【行字部】 术 【唐韵】【集韵】【韵会】□食律切,音秫。【广韵】技术也。【人物志】思通造化,策谋奇妙,是为术家。 又心术。【汉书注】师古曰:述,道径也,心之所由也。【礼乐记】心术形焉。又道也。【晏子杂下篇】言有文章,术有条理。 又业也。【礼儒行】营道同术。 又【说文】邑中道也。【管子度地篇】百家为里,里十为术,术十为州。【左思蜀都赋】亦有甲第,当衢向术。 又【博雅】迹也。 又与述通。【礼祭义】结诸心,形诸色,而术省之。【注】术当为述。 又与沭通。【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术阳侯建德。【索隐曰】在下邳。 又【集韵】徐醉切,音燧。六乡之外地。一曰道也,通作遂。【礼学记】术有序。【注】术当为遂。【周礼地官】万二千五百家为遂。考证:〔【史记建元侯年表】术阳侯建德。〕 谨照原书改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朱 【辰集中】【木字部】 朱 “【唐韵】章俱切【集韵】【韵会】钟输切【正韵】专於切,□音珠。【说文】赤心木,松柏之属。从木,一在其中。一者记其心。徐曰:木之为物,含阳於内,南方之火所自藏也。 又【山海西荒经】盖山之国有树,赤皮,名朱木。 又朱赤,深纁也。【诗豳风】我朱孔阳。【注】谓朱色光明也,寄位於南方。 又朱儒,短小之称。【左传襄四年】臧武仲败於邾。国人诵之曰:朱儒,朱儒,使我败於邾。或作侏儒。 又姓。【统谱】颛顼之後封邾,後为楚灭,子孙去邑为朱。又望出吴郡。 又【集韵】慵朱切,音殊。朱提,县名。【前汉地理志】属犍为郡。

考证:〔国人歌之曰,朱儒朱儒,使我败於邾。〕 谨照左传原文 歌改诵。”

朴 【辰集中】【木字部】 朴 【唐韵】【集韵】【韵会】□匹角切,音璞。【说文】木皮也。【徐曰】药有厚朴,一名厚皮,木皮也。【本草别录】其树名榛,其子名逐折。 又与朴同。【史记文帝纪】示敦朴为天下先。 又【战国策】范雎曰:郑人谓玉未理者朴,周人谓未腊者朴。 又【博雅】朴,大也,猝也,离也。 又【正韵】匹各切。又【集韵】匹□切,音踣。义□同。 又【玉篇】普木切,音扑。本也。 又【集韵】披尤切,音。夷姓。【魏志】建安二十年,巴夷王朴胡举巴夷来附。 又叶蒲沃切,音仆。【陈琳玛瑙勒赋】太上去华尚素朴兮,所贵在人匪金玉兮。考证:〔【本草别录】一名逐折。又名树名榛。〕 谨照原文改其树名榛,其子名逐折。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匹角切,音璞。【说文】作檏。木素也。【徐曰】土曰坏,木曰檏。【书梓材】旣勤朴斫,惟其涂丹癯。 又凡器未成者,皆谓之朴。【尔雅释器】木谓之剫,玉谓之雕。【郭注】皆治朴之名。 又质也。【礼郊特牲】素车之乘,尊其朴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博木切,音卜。【诗大雅】芃芃棫朴。【传】朴,枹木。【笺】白桵相朴属而生者。【周礼冬官考工记】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注】朴属,犹附著坚固也。 又【集韵】普木切,音扑。【张衡东京赋】遵节俭,尚素朴。思仲尼之克己,履老氏之常足。 又坚木也。 又【集韵】步木切,音仆。木密也。 又【广韵】薄胡切,音蒲。朴□,县名。【前汉地理志】属武威郡。 又【唐韵】普故切,音铺。【淮南子精神训】明白太素,无为复朴。

梊 【辰集中】【木字部】 梊 【广韵】作摕。都计切,音帝。撮取也。 又【字汇】徒结切,音迭。义同。 又【集韵】大计切,音悌。亦作□。两手急持人也。

朵 【辰集中】【木字部】 朵 〔古文〕【唐韵】丁果切【集韵】都果切,□音埵。【说文】树木垂朵朵也。【集韵】本作朵。亦作。 又动也。【易颐卦】观我朵颐。 又花朵也。【杜甫趋新津北桥楼诗】白花檐外朵,靑柳槛前梢。 又【宋仪卫志】殿之东西曰朵殿。又卤簿用骨朵,以骨饰之,或范金为之。【辍耕录】骨朵,读若脉都。 又【鸡肋编】以手捉物谓之朵,以手引小儿亦谓之朵。同朵。

朸 【辰集中】【木字部】 朸 【唐韵】林直切,音力。【说文】木之理也。 又【类篇】屋隅也。【诗大雅】如矢斯棘。【韩诗】作斯朸。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属平原郡。 又【说文】卢则切【集韵】【韵会】历德切,□音勒。义同。 又【集韵】竭忆切,音殛。又渠巾切,音勤。又【汉书音义】渠力切,音极。□汉侯国名。

朹 【辰集中】【木字部】 朹 【说文】古簋字。注详竹部十一画。 又【唐韵】巨鸠切【集韵】【韵会】渠尤切,□音求。木名。【尔雅释木】朹檕梅。【注】朹树状似梅,子如指头,色赤似小柰,可食。【本草补遗】朹子、山樝一物也。 又【方言】朹,仇也。谓怨仇也。【注】巨救切,音旧。考证:〔【尔雅释木】朹檕梅。【注】朹树状似梅,子大如指。〕 谨照原文大如指改如指头。

机 【辰集中】【木字部】 机 【唐韵】【集韵】【韵会】居履切【正韵】居里切,□音几。【说文】木名。【山海经】单狐之山多机木。【郭注】状如楡,可烧以粪田。 又与几通。【易涣卦】涣奔其机。【注】承物者也。【家语】仰视榱桷,俯察机筵。【注】机作几。 又【集韵】居狋切【韵会】居宜切,□音饥。亦木名也。 又【类篇】牛吠切,音刵。椹也。【唐韵】【韵会】居衣切【集韵】居希切,□音几。【说文】主发谓之机。【书太甲】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尚书大传】捕兽机槛陷。【大学】其机如此。【注】发动所由。【疏】关机也。动於近,成於远。 又星名。【博雅】斗星三为机。【通卦验】遂皇始出,握机矩,法北斗七星,而立七政。 又【集韵】织具谓之机杼,机以转轴,杼以持纬。 又气运之变化曰机。【庄子天运篇】意者有机,缄而不得已耶。【至乐篇】万物皆出於机,皆入於机。 又机械,巧术也。【庄子天地篇】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又天机,天眞也。【庄子大宗师篇】嗜欲深者天机浅。 又【韵会】要也,会也,密也。【书皋陶谟】一日二日万几。【疏】作机。 又木名。【山海经】单狐之山多机木。【郭注】机,去声。 【正韵】作坚溪切,音鸡,非。

朻 【辰集中】【木字部】 朻 【唐韵】渠幽切【集韵】【韵会】渠尤切,□音虬。【说文】木下曲。【尔雅释木】木下句曰朻,上句曰乔。 又【集韵】居虬切【正韵】居尤切,□音纠。【说文】高木也。下句曰樛,高木曰朻。 又【集韵】【韵会】□吉酉切,音九。义同。 又【集韵】吉了切,音皎。木也。【尔雅释木】朻者聊。 【正字通】与樛同。

朽 【辰集中】【木字部】 朽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许久切,休上声。木腐也。【诗周颂】荼蓼朽止。【左传襄三十一年】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又与殠同。臭也。【列子周□王篇】飨香以为朽。【仲尼篇】鼻将塞者,先觉焦朽。 又叶喜语切,音许。【陈琳大荒赋】廓寥寂而无人兮,虽独存兮何补。追邃古之遐迹兮,惟德音兮为不朽。 又叶许救切,音齅。【李贺感讽诗】凄凉栀子落,山舋泣淸漏。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齅字原从二鼻,作鼻鼻。考证:〔【左传僖三十三年】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谨照原文改襄三十一年。

朾 【辰集中】【木字部】 朾 【唐韵】宅耕切【集韵】【类篇】【正韵】除耕切,□音橙。【说文】橦也。【类篇】楔也。 又【尔雅释虫】蠪朾蚁。【郭注】赤驳蚍蜉。 又【集韵】唐丁切,音庭。又当经切,音丁。又除更切,橙去声。义□同。 又【集韵】【韵会】□汤丁切,音汀。虚朾,宋地。【左传成十八年】孟献子会於虚朾。《释文》他丁反。 又【集韵】痴贞切,音柽。义同。 又【唐韵】中茎切,读若争。与丁同。伐木声。 又【五音集韵】都冷切。击也。 又【类篇】都挺切,音顶。棓也。考证:〔【左传成十八年】孟献子会於虚朾。【杜注】朾,音汀。〕 谨照原文改释文他丁反。

朿 【辰集中】【木字部】 朿 【唐韵】【集韵】【韵会】□七赐切,音刺。【说文】木芒也。徐锴曰:草木之朿。茦、莿二文,音义□同。○按《说文》朿自为部,枣、棘字从之,今误入。

杀 【辰集下】【殳字部】 杀 〔古文〕□□□□□□□【唐韵】所八切【集韵】【韵会】【正韵】山戛切,□音煞。【说文】戮也。【周礼春官】内史掌王之八柄之法,以诏王治。五曰杀。【疏】太宰有诛无杀。此有杀无诛者,诛与杀相因,见为过不止,则杀之也。又【秋官】掌戮,掌斩杀贼谍而搏之。【注】斩以鈇钺,杀以刀刃。 又【尔雅释诂】杀,克也。【郭注】隐元年公羊传曰:克之者何,杀之也。 又获也。【礼王制】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注】杀,获也。 又同死。【孟子】凶年不能杀。 又忘也。【庄子大宗师】杀生者不死。【注】李轨云:杀,犹亡也。亡生者不死也。崔云:除其营生为杀生。 又剃草曰杀。【礼月令】利以杀草。 又霜杀物曰杀。【春秋僖三十三年】陨霜不杀草。【左传桓五年】始杀而尝。 又以火炙简为杀靑。【後汉吴佑传】欲杀靑□,以写经书。【注】杀靑者,以火炙□令汗,取其靑,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靑。亦为汗靑,义见【刘向别录】。 又矢名。【周礼夏官司弓矢】杀矢、鍭矢,用诸近射田猎。【注】杀矢,言中则死。又【考工记】冶氏为杀矢,刃长寸,围寸,铤十之。 又刷也。【释名】摩挲犹抹杀。 又【集韵】【韵会】□桑葛切,音萨。散貌。【史记仓公传】望之杀然黄。【注】徐广曰:杀,苏葛反。正义曰:苏亥反。 又扫灭之也。【前汉谷永传】未杀灾异。 又骚杀,下垂貌。【张衡东京赋】飞流苏之骚杀。 又【集韵】私列切,音薛。与□同。蹩□,旋行貌。【庄子马蹄篇】蹩躠为仁。向崔本作弊杀。 又【广韵】【集韵】【韵会】□所界切,音铩。降也,减削也。【周礼秋官象胥】国新杀礼,凶荒杀礼。【礼大传】五世而缌杀同姓也。又【礼器】礼不同,不丰不杀。又【正韵】所卖切,音晒。义同。 又毛羽敝曰杀。【诗豳风予羽谯谯传】谯谯,杀也。 又【周礼天官疡医】劀杀之剂。【注】杀谓以药食其恶肉。 又噍杀,音也。【礼乐记】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注】噍则竭而无泽,杀则减而不隆。 又剪缝也。【论语】非帷裳,必杀之。亦作□。 又韬尸之具,上曰质,下曰杀。【仪礼士丧礼】杀,掩足。 又疾也。【白居易半开花诗】西日凭轻照,东风莫杀吹。【自注】杀,去声。 【正字通】今乐府家有元杀、旁杀之别,元人传奇《白鹤子》一杀、二杀卽其遗声也。俗读生杀之杀,非。 【集韵】或作閷煞。 又【集韵】【韵会】□所例切,音。亦降也。 又【集韵】式吏切,音试。同弑。【前汉高帝纪】项羽放杀其主。【注】杀,当作弑。又【班固西都赋】掎僄狡,猛噬,脱角挫脰,徒搏独杀。【注】杀,亦叶式吏切。 又叶色栉切,音瑟。【梁肃兵箴】传美干戈,易载以律。古之睿知,神武不杀。又叶式列切,音设。【束皙近游赋】系复襦以御冬,胁汗衫以当热。帽引四角之缝,裙为数条之杀。杀,一作□。考证:〔【後汉吴佑传】欲杀靑□,以写经书。【注】杀靑者,以火炙□令汗,取其靑,易书,後不蠹,谓之杀靑。〕 谨照原文後改复。

杂 【戌集中】【隹字部】 杂 【广韵】徂合切【集韵】【韵会】昨合切,□音。【说文】五彩相合也。【玉篇】糅也。【易坤卦】夫□黄者,天地之杂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画缋之事杂五色。 又【礼玉藻杂带注】杂,犹饰也,卽上之韠也。 又【玉篇】同也。【广韵】集也。【易系辞】杂物撰德。【疏】言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