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第8部分

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注】绥当为緌。緌,有虞氏之旌旗也。又【明堂位】夏后氏之绥。【注】绥,读为冠蕤之蕤。 又【集韵】思累切,音瀡。隋,或作堕。亦作绥。尸所祭肝脊黍稷之属。【仪礼士虞礼】不绥祭。【注】事尸之礼,始於绥祭。绥,当为堕。 又【集韵】呼恚切,音毁。义同。 又【集韵】吐火切,音妥。【礼曲礼】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注】绥,读曰妥。妥之谓下於心。【又】国君绥视。【注】视国君弥高。妥视,谓视止於袷。 又【集韵】通回切,音推。妥,或作绥,安坐也。考证:〔【说文】车中把也。【注】徐锴曰,礼升车以正立执绥。〕 谨照原注以正立改必正立。〔【仪礼士冠礼】婿御妇授绥。〕 谨照原文妇字下增车字。〔【礼王制】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左车。〕 谨照原文左车改佐车。

继 【未集中】【糸字部】 继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诣切,音计。【说文】续也。【玉篇】绍继也。【易系辞】继之者,善也。【中庸】善继人之志。【孟子】为可继也。【五经文字】继从,反□为。俗作継,非。 又【集韵】吉弃切,音系。缚也。【後汉李固传】群下继望。【注】刘攽曰:继是继续之义,不可施於此。盖本是系字,系缀天下之望也。○按继又音系,训缚,卽系之义。刘欲改继为系,非是。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簪古作□。注见十二画。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各核切,音隔。竹障。同□。

【巳集中】【火字部】 【集韵】【韵会】□楚绞切,音诌。【扬子方言】,火乾也。凡以火而乾五谷之类,秦晋之闲或谓之。【注】卽□字。【六书故】鬲中烙物也。 又【广韵】楚洽切,音锸。义同。〇按集韵作□。详□字注。【玉篇】同□炒。【集韵】本作□。【类篇】本作□。□同煼。

【巳集中】【火字部】 【字汇】枯回切,音魁。大也,多也。【正字通】俗□字。

緾 【未集中】【糸字部】 緾 【广韵】直连切【集韵】澄延切,□音廛。缠亦省作緾。

緿 【未集中】【糸字部】 緿 【集韵】荡亥切,音殆。绐或从怠作緿。详绐字注。

萦 【未集中】【糸字部】 萦 【广韵】於营切【集韵】【韵会】娟营切,□音褮。【说文】收韏也。【玉篇】萦,旋也。【广韵】绕也。【诗周南】葛藟萦之。【释文】萦,本又作□。

缙 【未集中】【糸字部】 缙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卽刃切,音晋。【说文】帛赤色。【急就篇注】缙,浅赤色也。 又扱也。【荀子礼论】缙绅而无钩带矣。【注】缙与搢同。 又官名。【左传文十六年】缙云氏有不才子。【注】缙云,黄帝时官名。 又与荐同。【史记五帝纪赞】荐绅先生难言之。【注】徐广曰:荐绅,卽缙绅也。古字假借耳。 又【集韵】将支切,音赀。义同。

缢 【未集中】【糸字部】 缢 【广韵】【正韵】於计切【集韵】【韵会】壹计切,□音翳。【说文】经也。【博雅】绞也。【释名】悬绳曰缢。缢,厄也,厄其颈。【左传桓十三年】莫敖缢于荒谷。【注】缢,自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輈人】不伏其辕,必缢其牛。 又【广韵】【集韵】【韵会】□於赐切,音。义同。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徒郞切。同□。女字。

绻 【未集中】【糸字部】 绻 【广韵】去阮切【集韵】【韵会】苦远切,□音卷。【说文新附字】缱绻也。【广韵】缱绻志盟。【类篇】缱绻,厚意。【诗大雅】以谨缱绻。【传】缱绻,反覆也。【左传昭二十五年】缱绻从公。【注】缱绻,不离散。 又【淮南子汜论训】古者有鍪而绻领,以王天下者矣。【注】绻领,皮衣屈而紩之。 又【广韵】去愿切【集韵】区愿切,□音券。义同。 又【韵补】叶苦殒切。【释名】囷绻也。藏物缱绻,束缚之也。殒字原从歺,不从歹。考证:〔【淮南子汜论训】古若有鍪而绻领,以王天下者矣。〕 谨照原文古若改古者。

【子集下】【刀字部】 【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历各切,□音洛。剔也。

翈 【未集中】【羽字部】 翈 【广韵】胡甲切【集韵】辖甲切,□音狎。翮上短羽。【博雅】翈翭,羽也。

【巳集下】【牛字部】 【集韵】邦加切,音巴。牛角相背谓之。

□ 【午集下】【立字部】 □ 【集韵】睹猥切,音。【说文】磊□,重聚也。 又【集韵】杜罪切,音队。重也。 又【集韵】古文惇字。注详心部八画。

翓 【未集中】【羽字部】 翓 【广韵】胡结切【集韵】奚结切,□音缬。翓□,飞上下。 【玉篇】或作颉。

综 【未集中】【糸字部】 综 【广韵】【集韵】【韵会】□子宋切,琮去声。【说文】织缕也。【玉篇】持丝交。【列女传】推而往,引而来者,综也。 又【易系辞】错综其数。【疏】综谓总聚。【史记周本纪】综其实不然。【前汉宣帝纪赞】综核名实。

绽 【未集中】【糸字部】 绽 【广韵】丈苋切【集韵】直苋切【正韵】丈裥切,□音袒。衣缝。【礼内则】衣裳绽裂。【注】绽,犹解也。 又【集韵】堂练切,音电。义同。亦作。

绾 【未集中】【糸字部】 绾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乌版切,音捾。【说文】恶也,绛也,又绢也。【玉篇】贯也,羂也。【广韵】系也。【史记货殖传】东绾秽貉,朝鲜,眞番之利。【注】绾者,统其要津。 又【广韵】乌患切,音畹。钩系也。亦作綄。

绿 【未集中】【糸字部】 绿 【广韵】力玉切【集韵】【韵会】龙玉切,□音录。【说文】帛靑黄色也。【释名】绿,浏也。荆泉之水於上视之,浏然绿色,此似之也。【诗邶风】绿兮衣兮。【博】绿,闲色。 又【诗卫风】绿竹猗猗。【传】绿,王刍也。【释文】尔雅作菉。

缀 【未集中】【糸字部】 缀 【广韵】陟卫切【集韵】【韵会】株卫切,□音錣。【博雅】连也。【玉篇】缉也。【书立政】缀衣。【传】掌衣服。【疏】衣服必连缀著之,知缀衣是掌衣服者。【礼内则】纫箴请补缀。 又【书顾命】底席缀纯。【传】缀,杂彩有文之具。 又【诗商颂】为下国缀旒。【传】缀,犹结也。【礼檀弓】殷主缀重焉。【注】殷人作主,而联其重县诸庙也。又【礼乐记】行其缀兆。【注】缀,表也,所以表行列也。 又【前汉高帝纪】缀之以祀。【注】缀言不绝也。 又【荀子非十二子篇】缀缀然。【注】不乖离之貌。 又竹劣切,音掇。【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注】缀犹拘也。 又【礼乐记】礼者,所以缀淫也。【注】缀,犹止也。 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枺劣切,□音辍。义同。 又【集韵】都外切,音祋。缀兆。郑康成读。

缁 【未集中】【糸字部】 缁 【广韵】侧持切【集韵】庄持切,□音灾。【说文】帛黑色。【博雅】缁谓之皂。【释名】缁,滓也。泥缁黑色者曰滓,此色然也。【诗郑风】缁衣之宜兮。【传】缁,黑色。【周礼冬官考工记钟氏】七入为缁。【注】緅又复再染以黑,乃成缁矣。 又【正韵】旨而切,音枝。义同。 又【集韵】侧几切,音□。【韵会】壮仕切,音滓。【前汉班固叙传】涅而不缁。【注】师古曰:合韵音上声。 又【集韵】侧吏切,音胾义同。

缃 【未集中】【糸字部】 缃 【广韵】息良切【集韵】【韵会】思将切,□音襄。【说文新附字】帛浅黄色也。【释名】缃,桑也。如桑叶初生之色也。【後汉舆服志】贾人缃缥而已。 又【集韵】师庄切,音霜。义同。

缄 【未集中】【糸字部】 缄 【广韵】古咸切【集韵】【韵会】居咸切,□音监。【说文】束箧也。【广韵】缄封。【家语】孔子观周庙,有金人,三缄其口。【庄子齐物论】其厌也如缄。 又【集韵】公陷切,减去声。棺旁所以系纤者。 又与咸通。【礼丧大记】大夫士以咸。【注】咸读为缄也。【释名】棺束曰缄。缄,函也,古者棺不钉也。

缅 【未集中】【糸字部】 缅 【广韵】【集韵】【韵会】弥兖切,音湎。【正韵】美辨切,音免。【说文】微丝也。 又【集韵】亡善切。【谷梁传庄三年】改葬之礼缌,举下缅也。【注】缅,藐远也。【楚语】缅然引领南望。【贾逵注】缅,思貌也。 又【玉篇】轻也。同□。

缆 【未集中】【糸字部】 缆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卢瞰切,音滥。【玉篇】维舟索也。【杜甫城西陂泛舟诗】迟日徐看锦缆牵。【正韵】俗作。

聐 【未集中】【耳字部】 聐 【广韵】五辖切【集韵】牛辖切,□音齾。【广韵】聐顡,无所闻也。【集韵】不听受也。 又【集韵】五滑切,音□。顡聐,痴不能听。

□ 【补遗】【未集】【羊字部】 □ 【字汇补】移益切,音绎。引给也。

硋 【午集下】【石字部】 硋 【集韵】【韵会】□牛代切,音艾。同碍。【玉篇】止石。 又【韵会】列子黄帝篇:云雾不硋其视。後汉方术传序:虽云大道,其硋或同。南史引浮屠书作,与硋碍同。别作阂輆,义通。

【亥集上】【髟字部】 【集韵】披巴切,音葩。【类篇】髻貌。 又【集韵】步化切,音杷。□,发乱貌。

缇 【未集中】【糸字部】 缇 【广韵】杜奚切【集韵】【韵会】田黎切,□音题。【说文】帛丹黄色。【博雅】赤也。【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四曰缇齐。【疏】其色红赤,故以缇为名。又【地官草人】凡粪种赤缇用羊。【注】缇,縓色也。又【春官司服注】今时五伯缇衣,古兵服之遗色。【疏】纁赤之衣,是古兵服赤色遗象。 又【广韵】他礼切【集韵】土礼切,□音体。义同。 又【集韵】都黎切,音低。天黎切,音梯。义□同。

缈 【未集中】【糸字部】 缈 【韵会】弭沼切,音眇。微也。本作纱,今作缈。通作眇。【木华海赋】群仙缥眇。【注】缥眇,远视之貌。

缉 【未集中】【糸字部】 缉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七入切,音葺。【说文】绩也。【释名】缉下横缝,缉其下也。【仪礼丧服】斩者何,不缉也。 又【玉篇】续也。【诗大雅】授几有缉御。【笺】缉,犹续也。 又缉熙,光也。【诗大雅】於缉熙敬止。 又【集韵】卽入切,音。缉缉,口舌声。【诗小雅】缉缉翩翩。

缋 【未集中】【糸字部】 缋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对切,音溃。【说文】织余也。【玉篇】纽缋也。【急就篇注】缋亦绦组之属,似纂而色赤。 又【类篇】一曰画也。【周礼春官司几筵】诸侯祭祀席蒲筵缋纯。【注】绘,画文也。又【冬官考工记】画缋之事,杂五色。【礼曲礼】饰羔雁者以缋。【疏】画布为云气。【前汉食货志】以缋为皮币。【注】缋,绣也。绘五采而为之。 又与绘同。【礼玉藻】缁布冠缋緌。【注】缋,或作绘。 又【集韵】戸贿切,音瘣。义同。 又【集韵】胡隈切,音回。【类篇】采色鲜也。 又【集韵】胡骨切,音搰。义同。 又【集韵】求位切。□或作缋。考证:〔【集韵】戸贿切,音块。〕 谨按块在队韵,贿在贿韵,戸贿切不得音块,谨照集韵音块改音瘣。

缍 【未集中】【糸字部】 缍 【广韵】丁果切【集韵】都果切,□音朵。缍子绫,出字林。

缌 【未集中】【糸字部】 缌 〔古文〕□□【广韵】息兹切【集韵】【韵会】新兹切,□音思。【正韵】相咨切,音私。【说文】十五升布也。一曰两麻一丝布。【释名】缌,丝也。绩麻缌如丝也。【玉篇】三月服也。【仪礼丧服】传曰:缌者,十五升,抽其半,有事其缕,无事其布曰缌。【注】谓之缌者,治其缕细如丝也。【礼大传】四世而缌,服之穷也。

缎 【未集中】【糸字部】 缎 【广韵】胡加切【集韵】乎加切,□音遐。【玉篇】履跟。亦作□□。【急就篇】履舄鞜裒缎紃。【注】履跟之帖也。 又【广韵】徒管切【集韵】杜管切,□音断。义同。 又【集韵】徒玩切,音段。义同。○按今以为紬缎字,非是。

缏 【未集中】【糸字部】 缏 【广韵】房连切【集韵】毗连切,□音□。【说文】交枲也。一曰緁衣也。【广韵】缝也。 又【集韵】蒲眠切,音蹁。义同。 又【广韵】方典切【集韵】补典切,□音匾。褰裳。亦作□。考证:〔【集韵】蒲眠切,音编。〕 谨按蒲眠切不得音编,今照集韵音编改音蹁。

缑 【未集中】【糸字部】 缑 【广韵】古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居侯切,□音钩。【说文】刀剑缑也。【史记孟尝君传】冯先生甚贫,犹有一剑耳。又蒯缑。【注】蒯草名缑,谓把剑之物。言其剑无物可□,但以蒯绳缠之,故云蒯缑。 又【集韵】墟侯切,音抠。缑氏,地名。【战国策】塞轘辕缑氏之口。【注】缑氏,以山为名。【前汉武帝纪】将幸缑氏。【注】河南县也。 又姓。【孝子传】陈留缑氏女。考证:〔【战国策】辕缑氏之口。〕 谨照原文辕上增塞轘二字。

缒 【未集中】【糸字部】 缒 【广韵】【集韵】【韵会】□驰伪切,音膇。【正韵】直类切,音队。【说文】以绳有所悬也。【博雅】缒,绳索也。【左传僖三十年】夜缒而出。【注】缒,县城而下。

缓 【未集中】【糸字部】 缓 〔古文〕□【广韵】【正韵】胡管切【集韵】戸管切【韵会】合管切,□音浣。【说文】□,或省作缓。绰也。【玉篇】迟缓也。【广韵】舒也。【释名】缓,浣也,断也。持之不急则动摇,浣断自放纵也。【礼乐记】其乐心感者,其声嘽以缓。【疏】欢乐在心,故声必随而宽缓。【孟子】民事不可缓也。【疏】惟民事当急,而不可缓也。【前汉朱博传】齐部舒缓养名。【注】师古曰:其性迟缓,多自高大以养名声。 又【集韵】火远切,音咺。苦缓切,音款。义□同。

缔 【未集中】【糸字部】 缔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特计切,音弟。【说文】结不解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合从缔交。【注】缔,结也。 又【小尔雅】缔,闭也。 又杜奚切,音题。【楚辞九章】气缭转而自缔。 又【集韵】丁计切,音帝。徒二切,音地。丈尒切,音豸。义□同。

缕 【未集中】【糸字部】 缕 【广韵】力主切【集韵】【韵会】陇主切,□音偻。【说文】线也。【广韵】丝缕。【周礼天官】典枲掌布缌缕紵之麻草之物。【孟子】有布缕之征。【楚辞招魂】秦篝齐缕。 又覼缕。委曲也。【柳宗元寄许孟容书】虽欲秉笔覼缕。 又结缕,草名。【尔雅释草】傅横目。【注】一名结缕,俗谓之鼓筝草。 又【集韵】郞侯切,音娄。褛或作缕。【玉篇】贫无衣,丑弊也。【小尔雅】布褐而紩之,谓蓝缕。【左传宣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注】蓝缕,敝衣。【类篇】褛或作缕。

【戌集中】【革字部】 【玉篇】与鞃同。

【戌集中】【音字部】 【广韵】戸耕切【集韵】何耕切,□音茎。【正字通】与茎通。【博雅】六,颛顼乐。【周礼春官大司乐注】作五茎,言能为五行之道立根茎也。

编 【未集中】【糸字部】 编 【广韵】布悬切【集韵】【韵会】【正韵】□眠切,□音边。【说文】次□也。【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前汉儒林传注】编,所以联次□也。 又首服也。【周礼天官】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筓。【注】编,编列发为之,若今之假紒矣。 又编钟。【周礼春官磬师】击编钟。【注】编,读为编书之编。 又结也。【楚辞九章】编愁苦以为膺。 又【字林】以绳次物曰编。又【玉篇】编,织也,连也。 又【广韵】方典切【集韵】【韵会】补典切,□音匾。编,绡也。又绞也。 又【集韵】婢典切【正韵】婢免切,□音辫。【史记西南夷传】皆编发,随畜迁徙。【前汉终军传】殆将有解编发,削左袵而蒙化者。【注】编,读辫。 又【集韵】蒲眠切,音蹁。缏,或作编。交枲也。 【博雅】编,绦也。

缘 【未集中】【糸字部】 缘 【广韵】以绢切【集韵】【韵会】余绢切,□音愿。【说文】衣纯也。【礼深衣】纯袂缘,纯边,广各寸半。【注】缘,緆也。【前汉公孙弘传】缘饰以儒术。【注】譬之於衣加纯缘者。 又【广韵】与专切【集韵】余专切,□音沿。【玉篇】因也。 又循也。【孟子】犹缘木而求鱼也。 又顺也。【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 又夤缘,连络也。【韩愈古意】靑壁无路难夤缘。 又【广韵】吐乱切。与褖同。【周礼天官内司服】缘衣。【注】此缘衣者,实作褖衣也。褖衣御于王之服,亦以燕居。 又【韵补】叶余伦切,陆机思归赋,以缘字叶云。

缙 【未集中】【糸字部】 缙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卽刃切,音晋。【说文】帛赤色。【急就篇注】缙,浅赤色也。 又扱也。【荀子礼论】缙绅而无钩带矣。【注】缙与搢同。 又官名。【左传文十六年】缙云氏有不才子。【注】缙云,黄帝时官名。 又与荐同。【史记五帝纪赞】荐绅先生难言之。【注】徐广曰:荐绅,卽缙绅也。古字假借耳。 又【集韵】将支切,音赀。义同。

缚 【未集中】【糸字部】 缚 【广韵】符镢切【集韵】【韵会】伏约切【正韵】符约切【说文】束也。【释名】缚,薄也。使相薄著也。【广韵】系也。【左传僖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又【昭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注】缚,卷也。 又【释名】缚在车下,与舆相连缚也。【急就篇注】缚在车下,主缚轴令舆相连,卽今所谓钩心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符卧切。义同。 又【集韵】符遇切,音附。紨或作缚。绳也。【韵会】俗从专作縳,误。考证:〔【释名】缚,薄也。使相薄者也。〕 谨照原文薄者改薄著。

缛 【未集中】【糸字部】 缛 【广韵】而蜀切【集韵】【韵会】儒欲切,□音辱。【说文】繁采色也。【玉篇】饰也。【张衡西京赋】采饰纤缛。【注】缛繁,采饰也。 又【博雅】缛,骤数也。【仪礼丧服】丧成人者,其文缛。丧未成人者,其文不缛。【注】缛,犹数也。 又【韵补】叶而聿切。【李尤阳德殿赋】靑琐禁门,廊庑翼翼。华虫诡异,密采珍缛。考证:〔【博雅】缛,聚数也。〕 谨照原文聚改骤。

缜 【未集中】【糸字部】 缜 【广韵】昌眞切【集韵】【正韵】称人切,□音嗔。【博雅】缜,纑缕也。【扬子方言】纑谓之缜。【广韵】与□同。 又【集韵】痴邻切,音伸。之忍切,音□。义□同。 又【广韵】章忍切【集韵】【韵会】【正韵】止忍切,□音轸。【礼聘义】缜密以栗。【注】缜,致也。 又【博雅】缜,黑也。【谢朓晚登三山望京邑诗】谁能缜不变。【注】缜,与鬒同。 又【广韵】结也,单也。 又《前汉司马相如传》注:缜纷众盛也。音丑人反。考证:〔【谢朓晚登三山望京邑诗】谁缜不变。〕 谨照原书谁字下增能字。〔【广韵】丑人切,【集韵】之人切,□音眞。缜纷也。〕 谨按广韵缜字无丑人切之音,集韵之人切下亦无缜纷也之文。谨改为前汉司马相如传。注缜纷众盛也。音丑人反。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类编】同。

缝 【未集中】【糸字部】 缝 【广韵】【集韵】【韵会】□符容切,音逢。【说文】以针紩衣也。【诗召南】羔羊之缝。【传】缝言缝杀之,大小得其制。又【魏风】可以缝裳。【左传昭二年】敢拜子之弥缝敞邑。【注】犹补合也。 又【集韵】符风切【正韵】符中切,□音冯。义同。 又【广韵】扶用切【集韵】房用切,□音俸。衣缝也。【周礼天官】缝人掌王宫之缝线之事。【礼檀弓】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考证:〔【左传昭二年】敢拜子之弥缝。〕 谨照原文弥缝下增敞邑二字。

翗 【未集中】【羽字部】 翗 【玉篇】巨何切。飞貌。

翤 【未集中】【羽字部】 翤 【玉篇】同翅□。

缟 【未集中】【糸字部】 缟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考切,音杲。【说文】鲜色也。【博雅】练也。【小尔雅】缯之精者曰缟。【书禹贡】阙篚□纤缟。【传】缟,白缯。【诗郑风】缟衣綦巾。【传】缟衣,白色男服。【礼檀弓】祥而缟。【疏】缟,谓缟冠。又【玉藻】缟冠素纰,旣祥之冠也。【疏】缟是生绢又。【王制】殷人哻而祭,缟衣而养老。【注】殷尚白,而缟衣裳。【战国策】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前汉地理志注】缟,鲜支也,卽今所谓素者也。 又【广韵】古到切【集韵】居号切,□音诰。义同。

缡 【未集中】【糸字部】 缡 【广韵】吕支切【集韵】【韵会】邻知切,□音离。【说文】以丝介履也。 又【尔雅释器】妇人之褘谓之缡。【注】卽今之香缨也。【诗豳风】亲结其缡。【传】缡,妇人之褘也。母戒女施衿结帨。 又【尔雅释水】缡,緌也。【疏】缡训为緌,緌又为系。【诗小雅】绋缡维之。 又【正韵】抽知切,音摛。【唐书儒学传】风缡露沐。考证:〔【尔雅释器】妇人之褘谓缡。〕 谨照原文谓下增之字。

缢 【未集中】【糸字部】 缢 【广韵】【正韵】於计切【集韵】【韵会】壹计切,□音翳。【说文】经也。【博雅】绞也。【释名】悬绳曰缢。缢,厄也,厄其颈。【左传桓十三年】莫敖缢于荒谷。【注】缢,自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輈人】不伏其辕,必缢其牛。 又【广韵】【集韵】【韵会】□於赐切,音。义同。

缣 【未集中】【糸字部】 缣 【广韵】古甜切【集韵】【韵会】坚嫌切【正韵】古嫌切,□音兼。【说文】幷丝缯也。【释名】缣,兼也,其丝细致,数兼于布绢也。细致染缣为五色,细且致,不漏水也。【前汉外戚篇】媪为翁须作单缣衣。【注】缣,卽今之绢也。

【巳集中】【火字部】 【集韵】虫尊切,音村。□,鼎欲沸貌。

【巳集中】【火字部】 【集韵】蒲蠓切,蓬上声。□,烟尘杂起貌。

缤 【未集中】【糸字部】 缤 【广韵】匹宾切【集韵】【韵会】【正韵】纰民切,□音膑。【博雅】□□,众也。【玉篇】□纷,盛也。【类篇】乱也。【屈原离骚】佩□纷其繁饰兮。【又】九嶷□其□迎。

□ 【未集中】【网字部】 □ 【广韵】【集韵】□女减切,音淰。同□。详□字注。

□ 【未集中】【糸字部】 □ 【正字通】綄字之讹。

缥 【未集中】【糸字部】 缥 【广韵】敷绍切【集韵】【韵会】匹绍切【正韵】普沼切,□音醥。【说文】帛靑白色。【博雅】缥靑也。【释名】缥犹漂。漂,浅靑色也。有碧缥,有天缥,有骨缥,各以其色所象言之也。【广韵】靑黄色也。【後汉舆服志】贾人缥缃而已。【楚辞九怀】翠缥兮为裳。 又【集韵】匹妙切,音剽。义同。 又【正韵】纰绍切,音漂。【前汉贾谊传】凤缥缥其高逝兮。【注】缥缥,轻举貌。 又【木华海赋】群仙缥眇。考证:〔【博雅】苍靑也。〕 谨照原文苍改缥。

缦 【未集中】【糸字部】 缦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半切,音幔。【说文】缯无文也。汉律曰:赐衣者,缦表白里。 又【周礼春官巾车】卿乘夏缦。【注】五采画无瑑。【疏】言缦者,亦如缦帛无文章。【左传成五年】绛服乘缦。【注】车无文。 又【前汉食货志】一岁之收,常过缦田。【注】缦田,谓不为甽者也。 又【广韵】谟晏切【集韵】莫晏切,□音幔。【周礼春官磬师】敎缦乐。【注】缦,谓杂声之和乐者也。【礼学记】不学操缦,不能安弦。【注】操缦,杂弄弦属。 又【庄子齐物论】缦者,窖者,密者。【音义】缦,寛心也。【又】大恐缦缦。【音义】齐死生貌。 又【集韵】【韵会】□谟官切,音瞒。缦或作□。 又【韵补】叶莫半切,缓缦也。【舜卿云歌】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缧 【未集中】【糸字部】 缧 【广韵】力追切【集韵】【韵会】伦追切,□音累。【类篇】累,或作缧。【论语】虽在缧绁之中。【注】缧,黑索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幽於缧绁。 又【集韵】卢戈切,音骡。大索也。

缨 【未集中】【糸字部】 缨 【广韵】於盈切【集韵】渠成切,□音婴。【正韵】於京切,音英。【说文】冠系也。【释名】缨,颈也,自上而系於颈也。【礼曲礼】女子许嫁缨。又【玉藻】□冠朱组缨,天子之冠也。 又【仪礼旣夕】荐马缨三就。【注】今马鞅。【周礼春官巾车】鍚樊缨。【注】缨,当胸,削革为之也。又【左传桓二年】鞶厉游缨。【注】缨在马膺首如索裙。 又【集韵】於正切,音郢。义同。考证:〔【周礼春官巾车】锡樊缨。〕 谨照原文锡改鍚。

缩 【未集中】【糸字部】 缩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所六切,音蹜。【说文】乱也。一曰蹴也。【尔雅释诂】纵缩,乱也。【注】纵放掣缩,皆乱法也。【仪礼乡飮酒礼】磬阶闲缩溜北面鼓之。【注】缩,从也。溜以东方为从。古文缩为蹙。【礼檀弓】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注】缩,从也。 又【尔雅释器】绳之谓之缩之。【注】缩者,约束之。【诗大雅】缩版以载。 又【仪礼郊特牲】缩酌用茅。【注】缩,去滓也。【左传僖四年】无以缩酒。 又【孟子】自反而缩。【赵岐注】缩,义也。【朱子集注】缩,直也。 又【战国策】缩于财用则匮。【注】歉也,赢之反也。 又【释名】齐人谓车枕以前曰缩,言局缩也。 又【玉篇】退也,止也。 又【广韵】敛也,短也。 又姓。【战国策】安陵人缩高。 又【韵补】叶式律切。【班固幽通赋】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随行以消息。斡流迁其不济兮,故遭罹而赢缩。考证:〔【左传僖元年】无以缩酒。〕 谨照原文元年改四年。

缪 【未集中】【糸字部】 缪 【广韵】武彪切【集韵】亡幽切【正韵】莫彪切,□音。【说文】枲之十絜也。一曰绸缪。【诗豳风】绸缪牖户。【传】绸缪,言缠绵也。【庄子则阳篇】圣人达绸缪。【音义】绸缪,犹缠绵。又云:深奥也。 又【广韵】莫浮切,音谋。【集韵】力求切,音刘。义□同。 又【集韵】居虬切【韵会】居尤切,□音樛。【礼檀弓】衣衰而缪絰。【注】缪,当为不樛垂也之樛。【疏】缪絰,谓绞麻为絰。【前汉孝成赵皇后传】卽自缪死。【注】师古曰:缪,绞也。 又【集韵】【韵会】□眉救切,音谬。【礼大传】五者一物纰缪。【注】纰缪,犹错也。【释文】缪,本作谬。又【仲尼燕居】不能诗於礼缪。【注】缪,误也。【前汉司马相如传】临邛令缪为恭敬。【注】缪,诈也。又【于定国传】何以错缪至是。【注】缪,违也。 又姓。【史记申公传】兰陵缪生。【注】索隐曰:缪氏,出兰陵。【正字通】今姓缪读若妙,变音,非本音也。 又【集韵】朗鸟切,音了。缭或作缪。【前汉司马相如传】缪绕王绥。【注】缪绕,相缠结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莫六切,音穆。与穆同。【礼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如穆。【公羊传隐三年】葬宋缪公。【释文】缪,左氏作穆。【史记鲁世家】太公召公乃缪卜。【注】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 又【集韵】怜萧切,音聊。缪缪,丝貌。 又【集韵】力吊切,音嫽。蟉或作缪。蜩蟉,龙首动貌。

缫 【未集中】【糸字部】 缫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苏遭切【正韵】□音骚。【说文】绎茧出丝也。【礼祭仪】夫人缫三盆手。 又【广韵】【集韵】□子皓切,音早。义同。 又【五经文字】缫,礼经或以为薻藉之薻。【周礼春官典瑞】王晋大圭执鎭圭,缫藉五采五就。【注】缫有五采文,所以荐玉。又【司几筵】加缫席画纯。【注】缫,读为藻。【仪礼聘礼】圭与缫,皆九寸。【注】杂采曰缫。古文或作藻。今文作璪。 【集韵】缫,或作缲□。【广韵】俗又作縿,非。

缭 【未集中】【糸字部】 缭 【广韵】落萧切【集韵】【韵会】怜萧切【正韵】连条切,□音聊。【说文】缠也。【类篇】绕也。【礼玉藻】再缭四寸。【班固东都赋】修袖缭绕而满庭。 又祭名。【周礼春官大祝】辨九祭,八曰缭祭。【仪礼乡飮酒礼】弗缭,右绝末以祭。【注】缭,犹紾也。 又人名。【前汉艺文志】尉缭二十九篇。【注】师古曰:尉姓,缭名也。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淸和郡有缭县。 又【集韵】朗鸟切【正韵】卢皎切,□音了。义同。 又【集韵】离昭切,音髎。力照切,音燎。义□同。 又【广韵】力小切,音燎。【庄子盗跖篇】缭意绝体而争。【音义】缭,理也。 又【集韵】尔绍切,音扰。人名。庄子有黄缭。 又【韵补】叶力虬切。【楚辞招隐士】偃蹇连卷兮枝相缭。【注】缭,纽也。考证:〔【仪礼乡飮酒礼】弗缭,左绝末以祭。〕 谨照原文左改右。

肤 【未集下】【肉字部】 肤 【广韵】甫无切。与肤同。【广韵】甫无切【集韵】【韵会】风无切【正韵】方无切,□音跗。【说文】籀文作胪。【玉篇】皮也。【广韵】皮肤。【释名】肤,布也,布在表也。【诗卫风】肤如凝脂。【易噬嗑】六二噬肤。【注】肤者,柔脆之物也。 又豕肉为肤。【仪礼聘礼】肤鲜鱼鲜腊。【注】肤,豕肉也。 又切肉为肤。【礼内则】脯羹,兔醢,麋肤。【注】肤,切肉也。 又【博雅】美也。【诗豳风】公孙硕肤。【传】肤,美也。 又【博雅】传也。【又】离也。【又】剥也。 又大也。【诗小雅】以奏肤公。【传】肤,大也。 又【韵会】肤浅,喻在皮肤,不深也。 又【正韵】四指为肤。【公羊传僖三十一年】肤寸而合。【注】侧手为肤。 又肤受。【论语】肤受之愬。【书盘庚】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传】起信险伪肤受之言也。 又地名。【前汉郊祀志】凡四祠于肤施。【注】肤施,上郡之县也。 又人名。【前汉古今人表】阳肤。 又【集韵】凌如切,音胪。义同。 又【韵补】叶音浮。【易林】范子妙材,戮辱伤肤。後相秦国,封为应侯。

缮 【未集中】【糸字部】 缮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时战切,音膳。【说文】补也。【礼月令】缮囹圄。 又【诗郑风叔于田序】缮甲治兵。【笺】缮之言善也。 又【周礼夏官缮人注】缮之言劲也,善也。【疏】以其所掌弓弩,有坚劲而善,堪为王用者。 又【左传僖十五年】征缮以辅孺子。【注】缮,治也。 又【前汉息夫躬传】缮修干戈。【注】师古曰:缮,备也。 又【後汉卢植传】供缮写上。 又与劲同。【礼曲礼】招摇在上,急缮其怒。【注】缮,读曰劲。

缯 【未集中】【糸字部】 缯 【广韵】疾陵切【集韵】【韵会】慈陵切,□音蹭。【说文】帛也。籀文作緈。【前汉灌婴传】睢阳贩缯者也。【注】师古曰:缯者,帛之摠名。 又国名。【谷梁传僖十四年】季姬及缯子遇于防。【周语】杞缯由太姒。【注】杞缯二国,姒姓,夏禹之後。 又县名。【史记吴大伯世家】败齐师于艾陵至缯。【注】琅邪缯县。 又姓。【史记夏本纪】禹为姒姓,其後分封,用国为姓,有缯氏。【前汉文帝纪】祁侯缯贺为将军。 又【集韵】咨腾切,音增。徂棱切,音层。作亘切,音赠。义□同。 又与矰同。【三辅黄图】佽飞具缯缴以射雁。考证:〔【史记吴大伯世家】败齐师于艾□至缯。〕 谨照原文艾□改艾陵。

缰 【戌集中】【革字部】 缰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居良切,音姜。【玉篇】马绁。【释名】缰,疆也,击之使不得出疆限也。【前汉叙传】系名声之缰锁。【玉篇】亦作缰。详糸部缰字注。

□ 【未集上】【竹字部】 □ 音未详。【僧赞宁笋谱】□竹,出交趾,实中,有毒,笋亦内实。

【巳集下】【犬字部】 【集韵】【类篇】□呼木切,音□。【说文】犬属。腰已上黄,腰已下黑。食母猴。 又【说文】或曰,似牂羊,出蜀北嚣山中,犬首而马尾。○按《广韵》作豰,《集韵》与豰音同义异。 又【集韵】黑角切,音吒。兽名。 又【集韵】居□切,音遘。兽名。似犬,食猴。

缱 【未集中】【糸字部】 缱 【广韵】【集韵】□去演切,音遣。【说文新附字】缱绻,不相离也。详绻字注。 又【集韵】遣忍切,音螼。义同。

缲 【未集中】【糸字部】 缲 【集韵】子皓切,音早。【说文】帛如绀色。【博雅】缲谓之缣。 又【集韵】千遥切,音锹。又七小切,音悄。义□同。 又【集韵】苏遭切,音骚。【玉篇】同缫。详缫字注。 【广韵】俗又作縿,非。縿本音衫。缫字原从臼作。

缳 【未集中】【糸字部】 缳 【广韵】【集韵】【韵会】□乎□切,音泫。【说文】作□,络也。【玉篇】环也。【广韵】系也。【类篇】维也。【前汉扬雄传】虹霓为缳。【注】系也。【文选李善注】旗上系也。 又【集韵】下兖切,音蜎。义同。 又【广韵】【集韵】□胡惯切,音患。【扬子方言】,宋魏陈楚江淮之闲谓之缳。【广韵】缟文也。

缴 【未集中】【糸字部】 缴 【玉篇】同□。【易遁卦注】矰缴不能及。【疏】结缴於矢,谓之矰缴。【史记楚世家】綪缴兰台。【注】丝绳系弋射鸟也。【前汉张良传】虽有矰缴。【注】缴,弋射也。 又【广韵】古了切【集韵】【韵会】【正韵】吉了切,□音皎。【前汉司马迁传】名家苛察缴绕。【注】如淳曰:缴绕,犹缠绕也。 又【广韵】【集韵】□下革切,音核。衣领中骨。或作□。 又【集韵】□,或作缴。行縢也。 又【集韵】吉吊切,音叫。纠戾也,刘向曰:纷缴争言。

缵 【未集中】【糸字部】 缵 【广韵】【正韵】作管切【集韵】【韵会】祖管切,□音纂。【说文】继也。【书仲虺之诰】缵禹旧服。【传】继禹之功,统其旧服。【诗豳风】载缵武功。【传】缵,继也。○按俗作纉,非。 又与纂通。详纂字注。

缶 【未集中】【缶字部】 缶 【广韵】方久切【集韵】【韵会】【正韵】俯九切,□音否。【说文】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尔雅释器】盎谓之缶。【注】盆也。【疏】缶是瓦器,可以节乐,如今击瓯,又可以盛水盛酒,卽今之瓦盆也。【急就篇注】缶卽盎也,大腹而敛口。【易比卦】有孚盈缶。【释文】郑云:缶,汲器也。又【坎卦】樽酒簋贰用缶。【注】瓦缶之器。又【离卦】不鼓缶而歌。【前汉杨恽传】仰天抚缶。【注】缶,瓦器也。 又【小尔雅】□二有半谓之薮,薮二有半谓之缶,缶二谓之钟。【注】缶,四斛也。【鲁语】其岁收田一井,出稯禾,秉刍,缶米。【注】缶,庾也。 又【前汉高帝纪】上破布军於会缶。【注】苏林曰:音□。师古曰:此字本作□,而转写误为缶字耳。黥布传则正作垂字。 又【正字通】宥韵,读若覆,义同。○按诸韵书无去声。

缸 【未集中】【缶字部】 缸 【广韵】下江切【集韵】【韵会】胡江切,□音降。【说文】瓨也。【玉篇】与瓨同。【广韵】罂缸。

缺 【未集中】【缶字部】 缺 【广韵】【集韵】【韵会】□苦穴切,音阕。【说文】器破也。【玉篇】亏也,破也。【书君牙】咸以正罔缺。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贯列缺之倒景兮。【注】列缺,天闪也。 又【广雅】缺,去也。【篇海】少也,毁也,玷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倾雪切。义同。 又【集韵】犬蕊切,音頍。卷帻也。结项中为四缀,所以固冠者。【仪礼士冠礼】缁布冠缺项。【注】缺,读如有頍者弁之頍。 又【集韵】窥绢切,音□。义同。【玉篇】亦作□。【集韵】或作□决。【佩觿】干禄字书以缺字从垂旁,其不典有如此者。

缻 【未集中】【缶字部】 缻 【集韵】缶或从瓦作缻。【史记蔺相如传】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瓶 【未集中】【缶字部】 瓶 【广韵】蒲经切【集韵】旁经切,□音。汲水器也。【五经文字】与瓶同。【广韵】薄经切,音屏。与瓶同。汲水器也。【诗小雅】瓶之罄矣,维罍之耻。【传】瓶小而罍大。

□ 【子集上】【亅字部】 □ 【玉篇】古文争字。注详爪部四画。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因莲切,音燕。竹名。

缿 【未集中】【缶字部】 缿 【广韵】胡讲切【集韵】【韵会】【正韵】戸讲切,□音项。【说文】受钱器也。古以瓦,今以竹。 又【集韵】徒口切,音□。义同。 又【集韵】下遘切,音候。【玉篇】如瓨,可受板书筒,令密事。【前汉赵广汉传】又敎吏为缿筒。【注】师古曰:若今盛钱臧瓶,为小孔,可入而不可出。

羏 【未集中】【羊字部】 羏 【集韵】余章切,音阳。美善也。通作洋。

肔 【未集下】【肉字部】 肔 【广韵】移尔切【集韵】演尔切【韵会】养里切,□音酏。【广韵】肔,裂也。【集韵】刳肠也。 又【集韵】丑豸切,音褫。又赏是切,弛上声。义□同。 或作胣。

聏 【未集中】【耳字部】 聏 【集韵】女六切,音朒。惭也。本作忸。或作胹。 又【韵会】仍吏切【正韵】而至切,□音饵。和也。【庄子天下篇】以聏合驩。【音义】和万物也。 又【广韵】【正韵】如支切【韵会】人之切,□音儿。义同。胹原刻从恧,不从而。

【巳集中】【爪字部】 【唐韵】【集韵】□余箴切,音淫。【说文】近求也。从爪壬。壬,徼幸也。 又【集韵】如林切,音壬。义同。

罁 【未集中】【缶字部】 罁 【集韵】居郞切,音冈。,或作罁。【博雅】瓶也。

罂 【未集中】【缶字部】 罂 【广韵】乌茎切【集韵】於茎切【韵会】幺茎切,□音缨。【说文】缶也。【广雅】瓶也。【玉篇】瓦器也。【前汉韩信传】以木罂缶度军,袭安邑。【注】师古曰:罂缶,谓瓶之大腹小口者也。 又【集韵】於正切,音郢。义同。【干禄字书】罂通罂。

罃 【未集中】【缶字部】 罃 【广韵】乌茎切【集韵】於茎切,□音罂。【说文】备火长颈瓶也。【五经文字】与罂同。

罄 【未集中】【缶字部】 罄 【广韵】苦定切【集韵】【韵会】诘定切,□音磬。【说文】器中空也。古文磬字。【诗小雅】罄无不宜。【传】罄,尽也。【左传僖二十六年】室如县罄。【释文】罄,亦作磬,尽也。 又【逸周书】师广罄然。【注】自严整也。 又【集韵】弃挺切,音謦。义同。

罅 【未集中】【缶字部】 罅 【广韵】呼讶切【集韵】【韵会】虚讶切,□音吓。【说文】裂也,缶烧善裂也。【广韵】孔罅。【史记田齐世家】然而不能傅合疏罅。 又与呼通。【唐韵正】易彖传,百果草木皆甲拆,郑注,拆,呼也。陆德明音义,呼音火讶切,盖卽罅字。古人读罅为呼。汉书高帝纪衅鼓注,应劭曰:杀牲涂鼓。衅呼为衅,呼卽罅字。

【亥集上】【髟字部】 【正字通】同须。【复古编】本作须。今以须为所须字,而面毛字别作,俗又传写作须。

【戌集中】【阜字部】 【集韵】弼力切,音愎。【玉篇】□山也。【集韵】山陊。

【亥集中】【鱼字部】 【集韵】疏鸠切,音搜。人名。韩将有申差。又与緧同。【周礼冬官考工记輈人】必緧其牛後。【注】故书緧为。郑司农云:读为緧。

樽 【未集中】【缶字部】 樽 【广韵】祖昆切【集韵】【韵会】租昆切,□音尊。【玉篇】与尊同。【正字通】说文酒器字本作尊。後加缶,加木,加瓦,加土者,随俗所见也。

罊 【未集中】【缶字部】 罊 【广韵】苦计切【集韵】磬致切,□音契。【说文】器中尽也。 又【广韵】楷革切,音。义同。

瓮 【未集中】【缶字部】 瓮 【广韵】【韵会】□乌贡切,音瓮。【玉篇】器也。【仪礼聘礼】醯醢百瓮。 又【贾谊过秦论】瓮牖绳枢之子。【注】瓦瓮为窗也。 又【集韵】於容切,音邕。义同。【五经文字】同瓮。

罂 【未集中】【缶字部】 罂 【广韵】乌茎切【集韵】於茎切【韵会】幺茎切,□音缨。【说文】缶也。【广雅】瓶也。【玉篇】瓦器也。【前汉韩信传】以木罂缶度军,袭安邑。【注】师古曰:罂缶,谓瓶之大腹小口者也。 又【集韵】於正切,音郢。义同。【干禄字书】罂通罂。

罍 【未集中】【缶字部】 罍 〔古文〕□【广韵】鲁回切【集韵】【韵会】【正韵】卢回切,□音雷。【说文】櫑或从缶作罍。龟目酒尊,刻木作云雷象,象施不穷也。【诗周南】我姑酌彼金罍。【释文】罍,酒尊也。韩诗云:天子以玉饰,诸侯大夫皆以黄金饰,士以梓。【周礼春官司尊彝】皆有罍,诸臣之所酢也。【疏】尸酢宾长,卽用罍尊。【尔雅释器】彝卣罍器也。小罍谓之坎。【注】罍,形似壶,大者受一斛。【疏】罍者,尊之大者也。虽尊□饰异,皆得画云雷之形,以其云罍取于云雷故也。 又【周礼春官鬯人】凡祭祀社壝,用大罍。【注】大罍,瓦罍。 又【礼明堂位】山罍,夏后氏之尊。【注】山罍,亦刻而画之,为山云之形。 又【集韵】伦追切,音累。义同。考证:〔【说文】刻木作云雷,象施不穷也。〕 谨按原文以刻木作云雷象为句,施不穷也上另有象字,今据增入。

坛 【未集中】【缶字部】 坛 【集韵】徒南切,音覃。坛或作坛。甒属。

垆 【未集中】【缶字部】 垆 【广韵】落胡切【集韵】【韵会】【正韵】笼都切,□音卢。□,籀文作垆。【玉篇】罍也。【类篇】□也。

罐 【未集中】【缶字部】 罐 【集韵】古玩切,音贯。【说文新附字】器也。【玉篇】缻罐。【类篇】汲器。

【巳集中】【火字部】 【唐韵】作曹切【集韵】臧曹切,□音糟。【说文】本作□。焦也。【玉篇】烧也。【广韵】火余木也。【般若经】有人持小火,烧乾草木。 【六书原】作□。

腣 【未集下】【肉字部】 腣 【广韵】都计切【集韵】丁计切,□音帝。腣胿,胅腹貌。【玉篇】腣胿,大腹也。 又【广韵】都奚切【集韵】都黎切,□音氐。又【集韵】田黎切,音题。义□同。

网 【未集中】【网字部】 网 〔古文〕□□□□【广韵】文两切【集韵】【韵会】【正韵】文纺切,□音网。【说文】庖牺所结绳以渔。从冂,下象网交文。【注】今经典变隶作罒。【玉篇】罗罟总名。亦作□、罔、□、□。【广韵】与网同。【篇海】网字有三讹:本作网而讹作□,亦作冈而又讹作□,又亦作□而讹作罒。罒乃横目,惟睪眔睘等字从之,其他但属罗网义者,□系□字下横画,不连两旁。【广韵】文两切【集韵】【韵会】【正韵】文纺切,□音罔。【说文】本作网。或作□,隶省作。今文从糸作纲。【易系辞】作结绳而为罟,以佃以渔。【朱子本义】,与纲同。【书盘庚】若纲在纲。【诗邶风】鱼纲之设。 又【楚辞招魂】纲戸朱缀。【注】纲戸,绮文缕也。

罔 【未集中】【网字部】 罔 〔古文〕□□【说文】网,或从亡。【易系辞】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释文】取兽曰罔,取鱼曰罟。○按今文易作网。 又罗也。【易大壮】君子用罔。【注】君子用之,以为罗已者也。【诗大雅】天之降罔。【传】天下罗罔,以取有罪。 又【尔雅释言】罔,无也。【易晋卦】贞吉罔孚。【书汤誓】罔有攸赦。 又【论语】罔之生也,幸而免。【何晏注】诬罔。【朱注】不直也。【前汉扬雄传】不可奸罔。【注】诬也。 又【楚辞九歌】罔薛荔兮为帷。【注】结也。 又【楚辞九章】罔芒芒之无纪。【注】又欲罔然芒芒,与众同志,则无以立纪纲,垂号谥也。 又【庄子齐物论】罔两问景曰。【注】罔两,景外之微阴也。 又同魍。【孔丛子】土木之怪夔罔两。 又【集韵】武方切,音亡。汪罔氏,长狄之君。考证:〔【楚辞九歌】罔薜荔为帷。〕 谨照原文薜荔下增兮字。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集韵】□苏典切,音毨。【玉篇】木,子赤如大豆,俗云雷鸣子也。

□ 【未集中】【网字部】 □ 【篇海】莫厚切,音某。张网。○按卽□字之讹。

罕 【未集中】【网字部】 罕 【广韵】呼旱切【集韵】【韵会】【正韵】许旱切,□音暵。【五经文字】,经典相承。隶省作罕。【尔雅释诂】希寡鲜,罕也。【注】罕亦希也。【诗郑风】叔发罕忌。【礼少仪】罕见曰闻名。 又【玉篇】旌旗也。【史记周本纪】百夫荷罕旗,以先驱。【注】蔡邕独断曰:前驱有九流云罕。东京赋曰:云罕九旒。 又【史记天官书】毕曰罕车,为边兵,主弋猎。【注】毕八星曰罕车。 又【广韵】鸟网。【後汉马融传】罕罔合部。【注】罕亦罔也。 又【广韵】兔罟也。又率也。 又地名。【前汉武帝纪】围枹罕。【注】师古曰:枹罕,金城之县也。 又姓。【广韵】郑有罕氏,出自穆公,以王父字为氏,代为卿大夫。又羌复姓有罕井氏。

罗 【未集中】【网字部】 罗 【广韵】鲁何切【集韵】【韵会】良何切【正韵】朗何切,□音萝。【说文】以丝罟鸟。古者芒氏初作罗。【尔雅释器】鸟罟谓之罗。【注】谓罗络之。【诗王风】雉离於罗。【周礼夏官罗氏】掌罗乌鸟。 又【类篇】帛也。【释名】罗文,疏罗也。【战国策】下宫糅罗纨,曳绮縠。 又【广雅】罗,列也。【楚辞九歌】罗生兮堂下。【注】罗列而生。 又国名。【左传桓十二年】罗人欲伐之。【注】罗,熊姓国,在宜城县西山中,後徙。 又水名。【史记屈原传】遂自投汨罗。【注】汨水在罗,故曰汨罗。 又新罗,东夷国名。【唐书东夷传】新罗,弁韩苗裔也,居汉乐浪地。 又姓。【姓氏急就篇】罗氏,颛顼後,封于罗,今房州也。子孙以为氏。 又罗罗,兽名。【山海经】北海有兽,状如虎,名曰罗罗。【骈雅】靑虎谓之罗罗。 又庵罗,果名。【本草】梨之类,色黄,如鹅梨。 又【集韵】邻知切,音离。义同。 又【集韵】郞佐切,音囉。逻或省作罗。巡也。

【巳集下】【犬字部】 【广韵】特丁切【集韵】【正韵】唐丁切,□音庭。【广韵】猱,猿属也。【集韵】或作□。

氻 【巳集上】【水字部】 氻 【广韵】【集韵】□历德切,音勒。泉声。【类篇】一曰水声。

罘 【未集中】【网字部】 罘 【广韵】缚谋切【集韵】房尤切【正韵】房鸠切,□音浮。兔罟。【玉篇】同□。【史记司马相如传】罘罔弥山。【注】郭璞曰:罘,罝也。 又之罘,山名【史记秦始皇纪】登之罘。【前汉郊祀志注】之罘山,在东莱腄县。 又罘罳。【前汉文帝纪】未央宫东阙,罘罳灾。【注】师古曰:罘罳,谓连阙曲阁也。以覆重刻垣牖之处,其形罘罳然。或曰屏也。【释名】罘罳在门外。罘,复也。罳,思也。臣将入请事,於此复重思之也。 又【集韵】盆悲切,音邳。芳无切,音敷。义□同。

罛 【未集中】【网字部】 罛 【广韵】古胡切【集韵】【韵会】【正韵】攻乎切,□音姑。【说文】鱼罟也。【尔雅释器】鱼罟谓之罛。【注】最大罟也。【诗卫风】施罛濊濊。【鲁语】水虞於是乎讲罛罶,取名鱼。 又【张衡西京赋】睽罛庨豁。【注】形貌。

罡 【未集中】【网字部】 罡 【正字通】居康切,音刚。天罡,星名。【参同契】二月榆落,魁临于卯。八月麦生,天罡据酉。【注】天罡,卽北斗也。 又【白玉蟾琅书序】作为符图印诀罡咒之文。考证:〔【参同契】二月榆,魁临于卯。八月麦生,天罡据西。〕 谨照原文榆下增落字。西改酉。

罢 【未集中】【网字部】 罢 【广韵】薄蟹切【集韵】【韵会】部买切,□音□。【说文】遣有罪也。从罔,能。言有贤能而入罔,卽贳遣之。周礼曰:议能之辟。 又【玉篇】休也,已也。【易中孚】或鼓或罢。【左传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罢。【论语】欲罢不能。 又【广韵】甫靡切【集韵】补靡切,□音彼。义同。 又【韵会】皮驾切,音与杷同。义同。 又【广韵】符羁切【集韵】【正韵】蒲糜切,□音皮。疲,或作罢。【玉篇】极也。【周礼秋官大司寇】以圜土聚敎罢民。【疏】罢谓困极罢弊。【礼少仪】师役曰罢。【注】罢之为言劳也。 又【楚辞大招】诛讥罢只。【注】罢,驽也。【史记平原君传】臣不幸有罢癃之疾。 又【集韵】攀糜切,音披。罢辜,磔牲以祭。 又【集韵】罴,或省作罢。详罴字注。 又【集韵】拍逼切,音堛。同副。副,判也。或作罢。 又【正韵】补买切,音摆。闽人呼父为郞罢。【顾况诗】儿馁嗔郞罢。 【唐韵正】罢音皮,皮音婆。凡经传中罢倦之罢,罢休之罢,皆读婆。今人音皮,而误又添一蒲蟹反,至土音,又转而为蒲怕矣。

缲 【未集中】【糸字部】 缲 【集韵】子皓切,音早。【说文】帛如绀色。【博雅】缲谓之缣。 又【集韵】千遥切,音锹。又七小切,音悄。义□同。 又【集韵】苏遭切,音骚。【玉篇】同缫。详缫字注。 【广韵】俗又作縿,非。縿本音衫。缫字原从臼作。

【亥集上】【马字部】 【正字通】俗驱字。【字汇补】亦作□。

繱 【未集中】【糸字部】 繱 【广韵】仓红切【集韵】粗丛切,□音匆。【说文】帛赤白色。【玉篇】靑白色。【广韵】色靑黄文细绢。【集韵】或作緫。详緫字注。 又【集韵】祖动切,音总。繱,绢也。

繲 【未集中】【糸字部】 繲 【广韵】古隘切【集韵】居隘切,□音懈。故衣也。【庄子人闲世】挫针治繲。【音义】繲,浣衣也。崔作□,音线。

【亥集上】【斗字部】 【篇海】居求切,音鸠。俗阄字。

缴 【未集中】【糸字部】 缴 【玉篇】同□。【易遁卦注】矰缴不能及。【疏】结缴於矢,谓之矰缴。【史记楚世家】綪缴兰台。【注】丝绳系弋射鸟也。【前汉张良传】虽有矰缴。【注】缴,弋射也。 又【广韵】古了切【集韵】【韵会】【正韵】吉了切,□音皎。【前汉司马迁传】名家苛察缴绕。【注】如淳曰:缴绕,犹缠绕也。 又【广韵】【集韵】□下革切,音核。衣领中骨。或作□。 又【集韵】□,或作缴。行縢也。 又【集韵】吉吊切,音叫。纠戾也,刘向曰:纷缴争言。

繴 【未集中】【糸字部】 繴 【广韵】北激切【集韵】【韵会】【正韵】必历切,□音壁。【说文】繴谓之罿,罿谓之□,□谓之□,捕鱼覆车也。【玉篇】或作□。 又【广韵】蒲革切【集韵】薄革切,□音。义同。 又【集韵】博厄切,音薛。匹陌切,音劈。义□同。

繵 【未集中】【糸字部】 繵 【集韵】澄延切,音缠。【玉篇】繵谓之襌也。【扬子方言】□繵谓之襌。【注】今又呼为凉衣。 又【集韵】缠,亦作繵。【史记扁鹊传】动胃繵缘。【注】繵缘,谓脉缠绕胃也。 又【集韵】唐干切,音坛。绳也。一曰紫色。 又【广韵】徒旱切,音但。束腰大带。 又【集韵】党旱切,音亶。束也。

聟 【未集中】【耳字部】 聟 【五音类聚】俗婿字。【九经考异】昏义,婿执雁入。陆云:婿,一作聟。又【王羲之女聟帖】取卿为女聟。◎按颜元系干禄字书云:聟、□、婿,上俗,中通,下正。

繶 【未集中】【糸字部】 繶 【广韵】於力切【集韵】【韵会】乙力切,□音亿。【博雅】绦也。【玉篇】或作□。【周礼天官屦人】赤繶黄繶。【注】以赤黄之丝为下缘。 又【仪礼士虞礼】宾长洗繶爵。【注】繶爵,口足之闲有篆文弥饰。

繷 【未集中】【糸字部】 繷 【玉篇】奴孔切【博雅】纷繷,不善也。【後汉崔駰传】纷繷塞路。【注】盛多也。又【集韵】尼交切,音铙。又乃湩切,音癑。义□同。

【辰集下】【欠字部】 【玉篇】耻南切,音参。欣也。又婪也。

繸 【未集中】【糸字部】 繸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徐醉切,音遂。【尔雅释器】繸,绶也。【注】卽佩玉之组,所以连系瑞玉者,因通谓之繸也。【类篇】或省作□。

罶 【未集中】【网字部】 罶 【广韵】力久切【集韵】【韵会】【正韵】力九切,□音柳。【说文】曲梁,寡妇之笱,鱼所留也。【尔雅释训】凡曲者为罶。【注】凡以薄为鱼笱者,名为罶。又【释器】嫠妇之笱,谓之罶。【注】孙炎云:曲梁,其功易,故谓之寡妇之笱耳。非寡妇所作也。【诗小雅】鱼丽于罶。羀,同。

罢 【未集中】【网字部】 罢 【广韵】薄蟹切【集韵】【韵会】部买切,□音□。【说文】遣有罪也。从罔,能。言有贤能而入罔,卽贳遣之。周礼曰:议能之辟。 又【玉篇】休也,已也。【易中孚】或鼓或罢。【左传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罢。【论语】欲罢不能。 又【广韵】甫靡切【集韵】补靡切,□音彼。义同。 又【韵会】皮驾切,音与杷同。义同。 又【广韵】符羁切【集韵】【正韵】蒲糜切,□音皮。疲,或作罢。【玉篇】极也。【周礼秋官大司寇】以圜土聚敎罢民。【疏】罢谓困极罢弊。【礼少仪】师役曰罢。【注】罢之为言劳也。 又【楚辞大招】诛讥罢只。【注】罢,驽也。【史记平原君传】臣不幸有罢癃之疾。 又【集韵】攀糜切,音披。罢辜,磔牲以祭。 又【集韵】罴,或省作罢。详罴字注。 又【集韵】拍逼切,音堛。同副。副,判也。或作罢。 又【正韵】补买切,音摆。闽人呼父为郞罢。【顾况诗】儿馁嗔郞罢。 【唐韵正】罢音皮,皮音婆。凡经传中罢倦之罢,罢休之罢,皆读婆。今人音皮,而误又添一蒲蟹反,至土音,又转而为蒲怕矣。

【丑集上】【口字部】 【说文】咢本字。

罹 【未集中】【网字部】 罹 【广韵】吕知切【集韵】邻知切,□音离。【说文新附字】心忧也。古多通用离。【尔雅释诂】罹,忧也。【诗王风】逢此百罹。【释文】罹,本又作离。【书酒诰】灭无罹。【传】无忧惧。 又【类篇】遭也。【前汉文帝纪】以罹寒暑之数。【注】师古曰:遭也。 又【集韵】与罗通。【书汤诰】罹其凶害。【传】罹,被也。【释文】罹,本亦作罗。

罺 【未集中】【网字部】 罺 【广韵】侧交切【集韵】【韵会】庄交切,□音抓。【尔雅释器】罺谓之汕。【注】今之撩罟。【类篇】小罔。【左思吴都赋】罺鰝鰕。【注】抑鱼之器也。【集韵】或作樔、□。 又【广韵】初敎切【集韵】楚敎切,□音抄。义同。罺本字。罺原从臼作。

罻 【未集中】【网字部】 罻 【广韵】於胃切【集韵】【韵会】【正韵】纡胃切,□音尉。【说文】捕鸟罔也。【玉篇】小罔也。【礼王制】鸠化为鹰,然後设罻罗。 又【集韵】【韵会】【正韵】□纡勿切,音郁。义同。

【戌集下】【页字部】 【广韵】职说切【集韵】朱劣切,□音拙。【广韵】头短。 又【集韵】株劣切,音缀。义同。

【亥集中】【鱼字部】 【广韵】莫礼切【集韵】母礼切,□音米。鱼名。一曰鱼子。【古今注】鱼子曰鱦,亦曰鲲,亦曰,言如散稻米也。【正字通】南海诸郡八九月收鱼子,著草中裹县灶烟上。二月雷发,取草浸池塘,旬日出,如科斗,谓之□。□字原从鱼从尼。

罽 【未集中】【网字部】 罽 【广韵】【集韵】【韵会】□居例切,音猘。【说文】鱼罔也。 又【尔雅释诂】牦罽也。【注】毛牦,所以为罽。【疏】罽者,织毛为之,若今之毛氍毹也。【前汉东方朔传】狗马被缋罽。【注】师古曰:罽,织毛也。氍毹之属。

罾 【未集中】【网字部】 罾 【广韵】作滕切【集韵】【韵会】咨腾切【正韵】咨登切,□音增。【说文】罔也。【前汉陈胜传】置人所罾鱼腹中。【注】师古曰:罾,鱼网也。形似仰伞盖,四维而举之。

罿 【未集中】【网字部】 罿 【广韵】尺容切【集韵】昌容切,□音冲。【说文】罬也。【玉篇】幡车罔。【尔雅释器】繴谓之罿。罿,罬也。【诗王风】雉离于罿。【班固西都赋】抚鸿罿。 又【广韵】【正韵】徒红切【集韵】徒东切,□音同。义同。 又【集韵】诸容切,音钟。义同。

羁 【未集中】【网字部】 羁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居宜切,音羇。□,或作羁。马绊也。又马络也。【广雅】勒也。【急就篇注】羁,络头也,谓勒之无衔者也。【礼檀弓】如皆守社稷,则孰执羁靮以从。【左传僖二十四年】臣负羁绁。【注】马羁。 又【释名】羁,检也,所以检持制之也。【左传昭十三年】为羁终世。 又髻也。【礼内则】男角女羁。【注】午达曰羁。【疏】一纵一横曰午。今女剪发,留其顶上,纵横各一,相交通达,故曰午达。不如两角相对,但纵横各一,在顶上,故曰羁。羁者,只也。考证:〔【礼檀弓】如守社稷,则孰执羁靮以从。〕 谨照原文如下增皆字。〔【礼内则】男角女羁。【疏】今女剪发,留其顶也,纵横各一〕 谨照原文顶也改顶上。

羂 【未集中】【网字部】 羂 【广韵】姑泫切【集韵】【正韵】古泫切,□音畎。【玉篇】与罥同。又罔张兽。【司马相如上林赋】羂騕褭。【注】罥,系取也。【张衡西京赋】但观罝罗之所羂结。【注】羂,缢也。 又与绢通。【周礼秋官翨氏注】置其所食之物於绢中。 又【正韵】吉泫切,音狷。义同。

聈 【未集中】【耳字部】 聈 【五音类聚】于纠切。幽上声。幽静也。【唐山夫人安世房中歌】淸思聈聈,经纬冥冥。

羃 【未集中】【网字部】 羃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狄切,音觅。幂或作羃。覆也。【玉篇】盖食巾。又羃罗,妇人所戴。 又【类篇】羃,烟貌。

羄 【未集中】【网字部】 羄 【集韵】陟敎切,音罩。,或作羄。【玉篇】小网。

罗 【未集中】【网字部】 罗 【广韵】鲁何切【集韵】【韵会】良何切【正韵】朗何切,□音萝。【说文】以丝罟鸟。古者芒氏初作罗。【尔雅释器】鸟罟谓之罗。【注】谓罗络之。【诗王风】雉离於罗。【周礼夏官罗氏】掌罗乌鸟。 又【类篇】帛也。【释名】罗文,疏罗也。【战国策】下宫糅罗纨,曳绮縠。 又【广雅】罗,列也。【楚辞九歌】罗生兮堂下。【注】罗列而生。 又国名。【左传桓十二年】罗人欲伐之。【注】罗,熊姓国,在宜城县西山中,後徙。 又水名。【史记屈原传】遂自投汨罗。【注】汨水在罗,故曰汨罗。 又新罗,东夷国名。【唐书东夷传】新罗,弁韩苗裔也,居汉乐浪地。 又姓。【姓氏急就篇】罗氏,颛顼後,封于罗,今房州也。子孙以为氏。 又罗罗,兽名。【山海经】北海有兽,状如虎,名曰罗罗。【骈雅】靑虎谓之罗罗。 又庵罗,果名。【本草】梨之类,色黄,如鹅梨。 又【集韵】邻知切,音离。义同。 又【集韵】郞佐切,音囉。逻或省作罗。巡也。

罴 【未集中】【网字部】 罴 〔古文〕□□□【广韵】彼为切【集韵】【韵会】班麋切【正韵】逋眉切,□音陂。【尔雅释兽】罴如熊,黄白文。【注】似熊而长头高脚,憨猛多力,能拔树木。【陆玑诗疏】罴有黄罴,有赤罴,大于熊,其脂如熊,白而粗理,不如熊白美也。【尔雅翼】罴则熊之雌者,力尤猛。【书禹贡】熊罴狐狸织皮。【诗小雅】维熊维罴。 又人名。【书舜典】让于朱虎熊罴。【注】四臣名。 又【韵补】叶甫委切【张衡西京赋】若惊鹤之群罴。叶上绮字下纚字。考证:〔【尔雅释畜】罴如熊,黄白文。【注】似熊而长头高脚,憨悍多力。〕 谨照原书释畜改释兽。憨悍改憨猛。

羇 【未集中】【网字部】 羇 【广韵】【集韵】【韵会】□居宜切,音羁。旅寓也。【玉篇】寄也。【周礼地官遗人】野鄙之委积,以待羇旅。【注】羇旅,过行寄止者。【左传庄二十二年】羇旅之臣。

羁 【未集中】【网字部】 羁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居宜切,音羇。□,或作羁。马绊也。又马络也。【广雅】勒也。【急就篇注】羁,络头也,谓勒之无衔者也。【礼檀弓】如皆守社稷,则孰执羁靮以从。【左传僖二十四年】臣负羁绁。【注】马羁。 又【释名】羁,检也,所以检持制之也。【左传昭十三年】为羁终世。 又髻也。【礼内则】男角女羁。【注】午达曰羁。【疏】一纵一横曰午。今女剪发,留其顶上,纵横各一,相交通达,故曰午达。不如两角相对,但纵横各一,在顶上,故曰羁。羁者,只也。考证:〔【礼檀弓】如守社稷,则孰执羁靮以从。〕 谨照原文如下增皆字。〔【礼内则】男角女羁。【疏】今女剪发,留其顶也,纵横各一〕 谨照原文顶也改顶上。

【亥集上】【马字部】 【字汇】齿良切,音昌。马名。

羉 【未集中】【网字部】 羉 【广韵】落官切【集韵】【韵会】卢丸切【正韵】卢官切,□音鸾。【尔雅释器】彘罟谓之羉。【注】羉,羃也。【後汉马融传】罦罝罗羉。【注】羉彘,罔也。 又【集韵】谟官切,音瞒。义同。

羊 【未集中】【羊字部】 羊 【广韵】与章切【集韵】【韵会】余章切【正韵】移章切,□音阳。【说文】羊,祥也。从□,象头角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也。【玉篇】豕属也。【易说卦】兑为羊。【注】其质好刚卤。【诗召南】羔羊之皮。【传】小曰羔,大曰羊。【礼曲礼】羊曰柔毛。【月令】食麦与羊。【注】羊,火畜也。时尚寒,食之以安性也。 又麢羊。【尔雅释兽】麢,大羊。【注】似羊而大,角圆锐,好在山崖闲。 又鸟名。【家语】齐有一足之鸟,飞集于公朝。齐侯使使问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水祥也。 又姓。【左传闵二年】羊舌大夫。【注】羊舌,氏也。【公羊传疏】子夏传与公羊高。【史记梁孝王世家】齐人羊胜。 又官名。【周礼夏官羊人注】羊属南方火,司马火官,故在此。 又白羊,匈奴国名。【史记匈奴传】幷楼烦,白羊,河南。 又【前汉礼乐志】双飞常羊。【注】犹逍遥也。【屈原离骚】聊逍遥以相羊。【注】逍遥,相羊,皆游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讹胡切,音梧。竹名。或省作□。

芈 【未集中】【羊字部】 芈 【广韵】绵婢切【集韵】母婢切,□音弭。【说文】羊鸣。 又姓。楚之先也。【郑语】融之兴者,其芈姓乎。【史记楚世家】陆终生子六人,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後也。【注】芈姓,诸楚所出。芈,羊声也。 【集韵】或作咩。

羌 【未集中】【羊字部】 羌 〔古文〕□【广韵】去羊切【集韵】墟羊切,□音蜣。【说文】西戎牧羊人也。西方羌,从羊。【书牧誓】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注】八国,皆蛮夷戎狄。羌在西蜀叟。【史记五帝纪】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匈奴传】西接月氏氐羌。【注】羌,三苗,姜姓之别。舜徙于三危,今阿关之西南羌是也。 又【屈原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注】羌,楚人语辞也。 又【玉篇】卿也,反也,章也,强也。 又姓。【史记秦始皇纪】羌瘣伐赵。 又【集韵】许亮切,音向。羌量,乌雏饥困貌。 【篇海】俗作羌。

羍 【未集中】【羊字部】 羍 【广韵】【集韵】□他达切,音闼。【说文】小羊也。读若达。【玉篇】生也。 又【集韵】通作达。【诗大雅】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传】达,生也。【释文】郑云:羊子也。 又【广雅】美也。

美 【未集中】【羊字部】 美 【广韵】【集韵】【韵会】□无鄙切,音眯。【说文】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注】羊大则美,故从大。【五经文字】从犬从火者,讹。【诗召南甘棠序】美召伯也。【疏】善者言美,恶者言刺。 又【广韵】好色。【诗邶风】匪女之为美。【传】非为其徒说美色而已。 又【正韵】嘉也,好也。 又【韵补】叶明秘切。【刘向九叹】扬精华以眩耀兮,芬郁渥而成美。结桂树之旖旎兮,纫荃蕙与辛夷。夷音异。 【玉篇】或作媺。

羐 【未集中】【羊字部】 羐 【广韵】与久切【集韵】【韵会】以久切,□音牖。【说文】进善也。【玉篇】导也。今作诱。亦作□。【书康王之诰】惟周文武,诞受羑若。【传】言文武大受天道而顺之。【疏】羑声近猷。故训之为道。王肃云:羐,道也。 又【说文】文王拘羐里,在汤阴。【史记周本纪】帝纣乃囚西伯于羑里。【注】河内汤阴有羐里城,西伯所拘处。【又】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又【广韵】亦姓。考证:〔【玉篇】导也。今作诱。亦作□。〕 谨照原文□改□。

羒 【未集中】【羊字部】 羒 【广韵】【集韵】□符分切,音汾。【说文】羊也。【玉篇】牝羊也。【广韵】白抵羊也。【尔雅释畜】羊牡羒。【注】谓吴羊白羒。【疏】吴羊牡者名羒。考证:〔【尔雅释羊】羊牡羒。〕 谨照原书释羊改释畜。

聜 【未集中】【耳字部】 聜 【五音类聚】都礼切,音底。耳患脓也。

【丑集上】【口字部】 【篇海】同衔。

【子集中】【人字部】 【字汇】仆本字。 又姓。汉有朋,封浑渠侯。

羓 【未集中】【羊字部】 羓 【集韵】【韵会】□邦加切,音巴。腊属。 【韵会小补】通作豝。

【巳集下】【牛字部】 【唐韵】【集韵】□郞丁切,音灵。【玉篇】牛名。【集韵】本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母伴切,音满。竹器。同□。

脑 【未集下】【肉字部】 脑 【广韵】奴皓切【集韵】【韵会】【正韵】乃老切,□音恼。【说文】本作匘。头髓也。 又【广韵】那到切【集韵】乃到切,□音□。【广韵】优皮也。【集韵】瀀泽也。 又【韵会】或作□。【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角之本蹙於□。 【广韵】同垴。或从□。【集韵】或作□□。

羔 【未集中】【羊字部】 羔 【广韵】古牢切【集韵】居劳切,□音高。【说文】羊子也。【诗召南】羔羊之皮。【传】小曰羔。【周礼春官大宗伯】卿执羔。【注】羔,小羊,取其群而不失其类。

羕 【未集中】【羊字部】 羕 【字汇】同□。

羖 【未集中】【羊字部】 羖 【广韵】公戸切【集韵】果五切,□音古。【说文】夏羊,牡曰羖。【广韵】俗作□,羊。【尔雅释畜】牝羖。【注】今人以牂羖为黑白羊名。【疏】黑羊牝者曰羖。【诗小雅】俾出童羖。【传】羖羊不童也。【笺】羖羊之性,牝牡有角。【史记秦本纪】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考证:〔【尔雅释羊】牝羖。〕 谨照原书释羊改释畜。

羌 【未集中】【羊字部】 羌 【字汇补】与羐同。◎按卽俗羌字。

羚 【未集中】【羊字部】 羚 【广韵】【集韵】□郞丁切,音灵。□亦作羚。大羊而细角。【埤雅】羚羊,似羊而大,角有圆绕蹙文,夜则悬角木上以防患。【类篇】亦作□□。□原作鹿下灵。

羛 【未集中】【羊字部】 羛 【广韵】鱼倚切【集韵】语绮切,□音蚁。【说文】魏郡有羛阳乡,读若錡。今属邺,本内黄北二十里。【後汉光武帝纪】大破五校於羛阳,降之。【注】羛阳,聚名,属魏郡,故城在今相州尧城县东。左传云:晋荀盈如齐逆女,还卒于戏阳。杜预注云:内黄县北有戏阳城。戏与羛通。 又【集韵】虚宜切,音牺。义同。 又【集韵】宜寄切,音议。义,通作羛。【说文】墨翟书义从羛。◎按说文在我部,今倂入。

【巳集下】【牛字部】 【集韵】卽各切,音作。【玉篇】牛名,肉重千斤,出华阴山。【集韵】山牛。 又【广韵】在各切【集韵】疾各切,□音昨。义同。【山海经】小华之山,其兽多牛。【注】郭璞曰:今华阴山中多山牛,肉千斤,卽此牛也。吴任臣曰:牛卽牦牛,详见牦字注。【又】牡山,夸父之山,多牛。

羜 【未集中】【羊字部】 羜 【广韵】直吕切【集韵】【韵会】丈吕切,□音宁。【说文】五月羔也。读若煮。【诗小雅】旣有肥羜。【传】未成羊也。 又【集韵】赏吕切,音鼠。义同。

羝 【未集中】【羊字部】 羝 【广韵】都奚切【集韵】【韵会】【正韵】都黎切,□音低。【说文】牡羊也。【广雅】吴羊牡三岁曰羝。【急就篇注】牂羊之牡也。【易大壮】羝羊触藩。【释文】羖羊也。【诗大雅】取羝以軷。【传】羝羊,牡羊也。【集韵】或从牛作抵。

羞 【未集中】【羊字部】 羞 【广韵】息流切【集韵】思留切,□音修。【说文】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从丑,丑亦声。 又【广韵】致滋味为羞。【周礼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注】羞,有滋味者。【又】羞用百有二十品。【注】羞出于牲及禽兽,以备滋味,谓之庶羞。 又【礼月令】群鸟养羞。【注】羞谓所食也。 又【广韵】进也。【书盘庚】今我旣羞,告尔于朕志。【传】已进告汝之後。 又【广韵】耻也。【书说命】惟口起羞。【疏】惟口出令,不善以起羞辱。 又【韵补】叶息救切。【张载七命】繁肴旣阕,亦有寒羞。商山之果,汉皋之楱。楱音凑。 【正字通】俗作羞。◎按说文在丑部,今从正字通倂入。考证:〔淸羞用百有二十品。〕 谨按周礼饮用六淸羞,用百有二十品,淸字属上为句不得连引,谨省淸字。

羟 【未集中】【羊字部】 羟 【广韵】苦闲切【集韵】丘闲切,□音悭。【说文】羊名。 又【广韵】口茎切【集韵】丘耕切,□音铿。义同。 亦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集韵】□力智切,音丽。札也。【博雅】笘□,也。 又【篇海】竹棰也。

羠 【未集中】【羊字部】 羠 【广韵】以知切【集韵】延知切,□音夷。【说文】騬羊也。【玉篇】犍羊也。【急就篇注】又西方有野羊,大角,牡者曰羱,牝者曰羠。□以时堕角,其羱角尤大,羠角差小。【史记货殖传】其民羯羠不均。【注】索隐曰:言其方人性若羊,捷捍而不均也。 又【广韵】徐□切【集韵】序姊切,□音兕。义同。

【戌集下】【风字部】 【广韵】弋支切【集韵】余支切,□音移。【广韵】小旋风,咸阳有之,小於地也。【集韵】回气谓之也。

【戌集下】【食字部】 【玉篇】去毅切,音气。食怒。 又【五音集韵】许讫切,音迄。饱也。 【正字通】古借气为饩,卽饩之省。

羡 【未集中】【羊字部】 羡 【佩觿】以脂切。江夏地。与羡异。【前汉地理志】江夏郡沙羡。【注】晋灼曰:音夷。【广韵】【集韵】【正韵】□似面切,音。【说文】贪欲也。从,从羑省。【诗大雅】无然歆羡。【注】无是贪羡。 又【广韵】余也。【诗小雅】四方有羡。【传】羡,余也。【笺】四方之人,尽有饶余。【史记货殖传】时有奇羡。【注】奇羡,谓时有余衍也。 又【周礼春官典瑞】壁羡以起度。【注】郑司农云:羡,长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功羡於五帝。【注】羡,溢也。 又【广韵】人姓。【史记秦始皇纪】入海求羡门高誓。【注】羡门,古仙人。 又【集韵】【类篇】【韵会】□延面切,音衍。【韵会】以浅切,音演。义□同。 又【集韵】夷然切,音延。埏或作羡。墓道也。【史记卫世家】共伯入,厘侯羡自杀。【注】索隐日,羡音延,墓道。 【集韵】俗作,非是。

绒 【未集中】【羊字部】 绒 【字汇补】而容切,音绒。羊绒也。

群 【未集中】【羊字部】 群 【广韵】【韵会】【正韵】渠云切【集韵】衢云切,□音裙。【说文】辈也。【玉篇】朋也。【广韵】队也。【易系辞】物以群分。【疏】群党,共在一处。【礼檀弓】吾离群而索居。【注】群谓同门,友也。 又【诗小雅】或群或友。【传】兽三为群。【礼曲礼】大夫不掩群。【疏】群谓禽兽共聚也。 又【诗秦风】俴驷孔群。【郑笺】孔群,言和调也。 又缇群,山名。【後汉五行志】出吴门,望缇群。 又群群。【李嘉佑诗】荻花寒漫漫,鸥鸟暮群群。 又【韵补】叶逵员切。【杨方合欢诗】不见佳人来,但见飞鸟还。飞鸟亦何乐,夕宿自作群。

群 【未集中】【羊字部】 群 【五经文字】群,俗作群。

腽 【未集下】【肉字部】 腽 【广韵】【集韵】□乌没切,音□。【广韵】腽肭,肥耎。【集韵】腽,脖病也。□原字从殳。

羟 【未集中】【羊字部】 羟 【广韵】苦闲切【集韵】丘闲切,□音悭。【说文】羊名。 又【广韵】口茎切【集韵】丘耕切,□音铿。义同。 亦作□。

羦 【未集中】【羊字部】 羦 【广韵】【集韵】□胡官切,音桓。□或作羦。山羊细角者。【玉篇】兽似羊,恶也。【後汉马融传注】完羝,野羊也。字书作羦,与完通。

羧 【未集中】【羊字部】 羧 【篇海】宗回切,音嗺。羊病也。【後汉西南夷传】冉駹夷,其人能作旄毡,班□,靑顿,□毲,羊羧之属。【注】毲羧,未详。◎按篇海训羊病,非是。

羡 【未集中】【羊字部】 羡 【广韵】【集韵】【正韵】□似面切,音。【说文】贪欲也。从,从羑省。【诗大雅】无然歆羡。【注】无是贪羡。 又【广韵】余也。【诗小雅】四方有羡。【传】羡,余也。【笺】四方之人,尽有饶余。【史记货殖传】时有奇羡。【注】奇羡,谓时有余衍也。 又【周礼春官典瑞】壁羡以起度。【注】郑司农云:羡,长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功羡於五帝。【注】羡,溢也。 又【广韵】人姓。【史记秦始皇纪】入海求羡门高誓。【注】羡门,古仙人。 又【集韵】【类篇】【韵会】□延面切,音衍。【韵会】以浅切,音演。义□同。 又【集韵】夷然切,音延。埏或作羡。墓道也。【史记卫世家】共伯入,厘侯羡自杀。【注】索隐日,羡音延,墓道。 【集韵】俗作,非是。

【巳集下】【牛字部】 【广韵】乌后切【集韵】於口切,□音呕。【玉篇】亦作□,义阙。【广韵】特牛。【集韵】或作□。 又【广韵】苦后切【集韵】去厚切,□音口。【广韵】犃,同□。 又【广韵】呼后切【集韵】许后切,□音吼。【广韵】【集韵】□同□。详前□字注。

□ 【备考】【未集】【米字部】 □ 【字汇补】音颇。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郞丁切,音零。米饵,或作□。

羫 【未集中】【羊字部】 羫 【广韵】苦江切【集韵】枯江切,□音腔。腔或从羊。骨体曰腔。【玉篇】羊肋也。 又【集韵】苦贡切,音控。羊腊。

羬 【未集中】【羊字部】 羬 【广韵】巨淹切【集韵】其淹切,□音箝。【尔雅释畜】羊六尺为羬。【注】尸子曰:大羊为羬,六尺。 又【玉篇】兽名。【山海经】钱来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 又【集韵】胡谗切,音咸。麙或从羊作羬。【类篇】山羊而大者,细角。 又鱼咸切,音嵒。【类篇】郊羊,其大者羬□。考证:〔【尔雅释兽】羊六尺为羬。〕 谨照原书释兽改释畜。

羭 【未集中】【羊字部】 羭 【广韵】羊朱切【集韵】容朱切,□音逾。【说文】夏羊牡者曰羭。【尔雅释畜】牡羭。【注】黑羝也。归藏曰:两壶两羭。 又【集韵】羭,美也。【左传僖三年】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注】羭,美也。 又【山海经】羭,山神也。祠之用烛。 又【集韵】兪戍切,音喻。义同。考证:〔【尔雅释兽】牡羭。〕 谨照原书释兽改释畜。

【备考】【巳集】【犬字部】 【海篇】音右。

秂 【午集下】【禾字部】 秂 【集韵】而邻切,音人。禾欲结者。

羮 【未集中】【羊字部】 羮 俗羹字。◎按说文从羔从美。

胓 【未集下】【肉字部】 胓 【广韵】符兵切【集韵】蒲兵切,□音平。【玉篇】胓,牛羊脂。【博雅】胓,脂也。 又【集韵】披耕切,音怦。腹胀。

羯 【未集中】【羊字部】 羯 【广韵】居竭切【集韵】【韵会】居谒切,□音讦。【说文】羊羖犗也。【急就篇注】羖之犗者为羯,谓之也。 又【韵会】地名。上党武乡羯室,晋匈奴别部入居之,後因号为羯。 又【唐书西域传】募勇健者为柘羯。柘羯,犹中国言战士也。考证:〔【急就篇注】羖之犗者为羯,谓□也。〕 谨照原文□也改之也。

羱 【未集中】【羊字部】 羱 【广韵】五丸切【集韵】【韵会】【正韵】五官切,□音岏。□或作羱。羱羊角,大者可为器。【尔雅释畜】羱如羊。【注】羱羊,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埤雅】羱羊善鬬。一云状若骡而群行,暑天尘雾在其角上,生草戴行,爱之独寝。 又【广韵】愚袁切【集韵】同俱音元。义同。或作□。

翑 【未集中】【羽字部】 翑 【广韵】俱雨切【集韵】果羽切,□音矩。【说文】羽曲也。 又【尔雅释畜】马前足皆白,騱。後足皆白,翑。【疏】後二足皆白者,翑。 又【集韵】□主切,音籔。义同。 又【集韵】【类篇】□王遇切,音雩。箭羽。

【丑集上】【口字部】 【集韵】域及切,音煜。与喅同。详前喅字注。 又迄及切,音吸。□,众声疾貌。【王褒洞箫赋】□晔踕,跳然复出。

羲 【未集中】【羊字部】 羲 【广韵】许羁切【集韵】【韵会】虚宜切,□音牺。【说文】气也。从兮,义声。 又伏羲,大皡,三皇之最先。◎按易系辞作包牺。释文云:包本又作庖,孟京作伏。牺字又作羲,孟京作戏。 又【书尧典】乃命羲和。【传】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 又姓。【风俗通】尧卿羲仲之後。〇按说文在兮部。今从正字通倂入。

羳 【未集中】【羊字部】 羳 【广韵】附袁切【集韵】符袁切,□音烦。【说文】黄腹羊。【尔雅释畜】羳羊黄腹。【注】腹下黄。考证:〔【尔雅释兽】羳羊黄腹。〕 谨照原书释兽改释畜。

羴 【未集中】【羊字部】 羴 【广韵】式连切【集韵】尸连切,□音膻。【说文】羊臭也。 又【广韵】许闲切【集韵】虚闲切,义□同。 又【广韵】失然切。义同。亦作膻□。◎按说文羴字自为部。今从正字通并入。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集韵】□渠言切,音。筋鸣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类篇】徐醉切。籧篨也。 【字汇】篴字之讹。

【戌集下】【风字部】 【广韵】普袍切【集韵】普刀切,□音藨。轻貌。

羵 【未集中】【羊字部】 羵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符分切,音汾。土中怪羊。【鲁语】土之怪曰羵也。【注】羵羊,雌雄未成者。亦作坟。 又【集韵】【韵会】□父吻切,音愤。义同。

膻 【未集中】【羊字部】 膻 【广韵】式连切【集韵】【韵会】尸连切,□音膻。【说文】羴,或从亶。羊臭也。【玉篇】羊脂也,羊气也。【周礼天官内饔】辨腥臊膻香之不可食者。【注】膻谓羊也。 又【礼月令】其臭膻。【疏】凡草木所生,其气膻也。 又【吕氏春秋】草食者膻。【注】草食者,食草木,谓獐鹿之属,故其臭膻也。

羷 【未集中】【羊字部】 羷 【广韵】良冉切【集韵】【韵会】【正韵】力冉切,□音检。【玉篇】羊名。【尔雅释畜】角三觠羷。【注】觠角三匝。【疏】羊角卷三匝者名羷。 又【集韵】虚检切,音险。又力验切,音殓。义□同。考证:〔【尔雅释兽】角三觠羷。〕 谨照原书释兽改释畜。

羸 【未集中】【羊字部】 羸 【广韵】力为切【集韵】【韵会】伦为切,□音□。【说文】瘦也。【注】臣铉等曰:羊主给膳,以瘦为病,故从羊。 又【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疏】羸,拘累缠绕也。 又【易井卦】羸其瓶凶。【疏】钩羸其瓶而覆之也。 又【集韵】灵年切,音莲。羸□,县名,在交趾。或作□。

【备考】【戌集】【页字部】 【龙龛】音雅。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符分切,音汾。帅□,弦也。

羹 【未集中】【羊字部】 羹 【广韵】【正韵】古衡切【集韵】【韵会】居行切,□音庚。【说文】作□。五味和羹也。小篆从羔从美。【尔雅释器】肉谓之羹。【注】肉臛也。【疏】肉之所作臛名羹。【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礼乐记】大羹不和。【注】大羹,肉湇,不调以盐菜。 又【云仙杂记】史凤,宣城妓也。待客有差等,最下者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又【集韵】何庚切,音行。义同。 又【集韵】卢当切,音郞。【韵补】左氏传,陈蔡不羹。【释文】音郞。正义曰:古者羹臛之字亦为郞,故鲁颂、楚辞、急就章与杨房浆为韵。近世独以为地名。宋玉招魂:肥牛之腱臑若芳,和酸若苦陈吴羹。◎按说文、小篆俱作羹。《正字通》止收羮,不收羹,则从俗字,而反失正字矣。今增入。羮,俗羹字。见未集。

羺 【未集中】【羊字部】 羺 【广韵】奴钩切【集韵】奴侯切,□音獳。羺,胡羊。

羻 【未集中】【羊字部】 羻 【广韵】丘亮切【集韵】鱼向切,□音仰。【玉篇】後陈公子名。

羼 【未集中】【羊字部】 羼 【广韵】【韵会】初雁切【集韵】初苋切,□音铲。【说文】羊相厕也。从羴,在屋下。尸,屋也。一曰相出前也。【颜氏家训】典籍错乱,皆由後人所羼。

羽 【未集中】【羽字部】 羽 【广韵】【集韵】【韵会】□王矩切,音禹。【说文】鸟长毛也。【广韵】鸟翅也。【易渐卦】其羽可用为仪。【书禹贡】齿革羽毛。【传】羽,鸟羽。【周礼天官庖人】冬行鱻羽。【注】羽,雁也。 又【地官司徒】宜羽物。【注】翟雉之属。【礼月令】其虫羽。【注】象物从风鼓叶,飞鸟之属。 又五声之一。【周礼春官大师】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 又【大司乐】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大簇为徵,姑洗为羽。【注】凡五声,宫之所生,浊者为角,淸者为徵羽。【礼月令】其音羽。【注】羽数四十八,属水者,以为最淸物之象也。 又【乐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前汉律历志】羽,宇也,物聚臧宇覆之也。 又舞者所执也。【书大禹谟】舞干羽於两阶。【传】羽,翳也,舞者所执。【周礼地官舞师】敎羽舞。【注】羽,析白羽为之,形如帗也。【左传隐五年】初献六羽。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六,大夫四。 又山名。【书舜典】殛鲧於羽山。【传】羽山,东裔在海中。 又【禹贡】蒙羽其艺。【疏】羽山,在东海祝其县南。【史记五帝纪注】羽山,在沂州临沂县界。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其南有众星,曰羽林天军。【注】羽林三十五星,三三而聚散,在垒辟南,天军也。 又官名。【前汉百官志】期门羽林。【注】师古曰:羽林,亦宿卫之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一说羽,所以为王者羽翼也。 又姓。【左传襄三十年】羽颉出奔晋。 又【山海经】羽民国,其人长项,身生羽。 又【广韵】【集韵】【韵会】□王遇切,音雩。义同。 又【集韵】【类篇】□後五切,音戸。缓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矢人】五分其长,而羽其一。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荡炼切,音佃。竹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良脂切,音梨。竹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偶举切,音语。禁苑也。与篽同。

羾 【未集中】【羽字部】 羾 【玉篇】同□。【前汉扬雄传】登椽栾而羾天门兮。【注】苏林曰:至也。

翀 【未集中】【羽字部】 翀 【广韵】直弓切【集韵】【韵会】持弓切,□音虫。直上飞也。 又【集韵】敕中切,音忡。义同。通作冲。

翁 【未集中】【羽字部】 翁 【广韵】【正韵】乌红切【集韵】【韵会】乌公切,□音螉。【说文】颈毛也。【玉篇】鸟颈下毛。【前汉礼乐志】赤雁集六纷员,殊翁杂五采文。【注】孟康曰:翁,雁颈。 又【玉篇】飞貌。 又【广雅】翁,父也。【史记项羽纪】吾翁卽若翁。 又【玉篇】老称。【史记灌将军传】与长孺共一老秃翁。【注】年老头秃也。 又姓。【前汉货殖传】翁伯以脂而倾县邑。 又【集韵】【正韵】□邬孔切,音□。【周礼天官酒正注】盎,犹翁也。成而翁翁然,葱白色,如今酇白矣。【释文】翁,音呜动反。一音於勇反。 又【韵补】叶乌光切。【道藏歌】霄骈纵横舞。紫盖托朱方。风尘有忧哀,陨我白鬓翁。 又【玉篇】或作□。

翂 【未集中】【羽字部】 翂 同□。【庄子山木篇】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注】司马云:舒迟貌。一云飞不高貌。李云:羽翼声。【释文】翂,或作□。 又人名。【南史孝义传】吉翂,梁时人。

翃 【未集中】【羽字部】 翃 【集韵】□或书作翃。详□字注。

翄 【未集中】【羽字部】 翄 【广韵】【集韵】【韵会】□施智切,音翅。【说文】翼也。【广韵】翄翄,飞貌。【前汉礼乐志】幡比翄回集。【注】文颖曰:舞者,骨腾肉飞,如鸟之回翄而双集也。 又【广韵】巨支切【集韵】翘移切,□音祇。义同。

翅 【未集中】【羽字部】 翅 【集韵】翄,亦书作翅。 又【正韵】式至切,音试。同啻。【孟子】奚翅食重。【庄子大宗师】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 又【正韵】申之切,音诗。不翅犹言不止是。

翇 【未集中】【羽字部】 翇 【广韵】【韵会】分勿切【集韵】分物切【正韵】敷勿切,□音绂。【说文】乐舞,执全羽以祀社稷也。【广韵】周礼作帗。 又【集韵】蒲盖切,音斾。义同。

翉 【未集中】【羽字部】 翉 【广韵】【集韵】□普本切,喷上声。飞起。又走也。

翊 【未集中】【羽字部】 翊 【广韵】与职切【集韵】【韵会】逸职切,□音弋。【说文】飞貌。 又【前汉礼乐志】共翊翊合所思。【注】师古曰:翊翊,敬也。 又【类篇】冯翊,郡名。【前汉地理志】左冯翊。 又【类篇】辅也。 又【韵会】弋入切,音熠。义同。

翌 【未集中】【羽字部】 翌 【广韵】与职切。【集韵】【韵会】逸职切,□音弋。明日也。【前汉武帝纪】翌日亲登嵩高。【注】应劭曰:翌,明也。 又【集韵】余六切,音毓。书翌日乙丑。刘昌宗读。◎按书今文作翼日。翌卽翊字,翊又与翼同。

翍 【未集中】【羽字部】 翍 【广韵】敷羁切【集韵】攀糜切,□音帔。张羽貌。【玉篇】张也。亦作披。【前汉扬雄传】翍桂椒而郁栘杨。【注】翍,古披字。 又【集韵】滂禾切,音颇。飞貌。 又【集韵】平义切,音髲。羽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音未详。【大事记】嘉靖三十六年,妖人马祖翦楮为兵以骇众,各戸多悬□□□□四字厌之。字出《道藏》。

□ 【未集上】【米字部】 □ 【篇海】同糒。

翎 【未集中】【羽字部】 翎 【广韵】【集韵】【韵会】□郞丁切,音灵。【说文新附字】羽也。【玉篇】箭羽也。 又白翎雀,元法曲名。见【辍耕录】。

翏 【未集中】【羽字部】 翏 【广韵】【集韵】□力救切,音遛。【说文】高飞也。 又【集韵】力吊切,音料。义同。 又【集韵】【韵会】□怜萧切,音聊。翏翏,长风声。 又【集韵】力竹切,音六。义同。 或作□。

习 【未集中】【羽字部】 习 【广韵】似入切【集韵】【韵会】【正韵】席入切,□音袭。【说文】数飞也。【礼月令】鹰乃学习。 又【易坤卦】不习,无不利。【注】不假修为,而功自成。【论语】学而时习之。【何晏注】学者以时涌习之。 又【易坎卦】习坎。【注】习谓便习之。【释文】习,重也。 又【书大禹谟】士不习吉。【传】习,因也。 又【诗邶风】习习谷风。【传】习习,和舒貌。 又姓。【广韵】出襄阳。晋有习凿齿。◎按说文习自为部。今从正字通并入。字从羽从白。俗作习,非。考证:〔【易乾卦】不习,无不利。〕 谨照原书乾卦改坤卦。

翔 【未集中】【羽字部】 翔 【广韵】似羊切【集韵】【韵会】【正韵】徐羊切,□音详。【说文】回飞也。【尔雅释鸟】鸢乌丑,其飞也翔。【注】布翅翱翔。【易丰卦】天际翔也。【诗郑风】河上乎翱翔。 又【礼曲礼】室中不翔。【注】行而张拱曰翔。 又【礼玉藻】朝廷济济翔翔。【注】庄敬貌。 又【礼三年问】过其故乡回翔焉。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矢人】前弱则俯,後弱则翔。【注】翔,回顾也。 【集韵】通作鴹。考证:〔【尔雅释鸟】鸢鸟丑,其飞也翔。〕 谨照原文鸢鸟丑改鸢乌丑。

翕 【未集中】【羽字部】 翕 【广韵】【正韵】许及切【集韵】【韵会】迄及切,□音吸。【说文】起也。【尔雅释诂】翕,合也。【书皋陶谟】翕受敷施。【诗小雅】兄弟旣翕。 又【易系辞】夫坤,其静也翕。【注】敛也,聚也。 又【诗小雅】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笺】翕,犹引也。 又【尔雅释训】翕翕訿訿,莫供职也。【疏】诗小雅翕翕訿訿。◎按今诗作潝。 又【广雅】翕翕,炽也。【广韵】火炙。 又动也,盛也。

莭 【申集上】【艹字部】 莭 【集韵】子结切,音节。【类篇】草约也。

翖 【未集中】【羽字部】 翖 【玉篇】同翕。【类篇】西域诸国官名有翖侯。【前汉张骞传】傅父布就翖侯。【注】师古曰:翖侯,乌孙大臣官号。布就,又翖侯之中别号。翖与翕同。

【子集下】【冫字部】 【玉篇】彼孕切,音冰。飞声。

绨 【未集中】【糸字部】 绨 【广韵】杜奚切【集韵】田黎切,□音题。【说文】厚缯。【释名】似□虫之色,绿而泽。【急就篇注】绨,今谓之平紬。【史记范睢传】取一绨袍以赐之。【注】索隐曰:今之絁也。正义曰:今之麄袍。【前汉文帝纪】身衣弋绨。

绩 【未集中】【糸字部】 绩 【广韵】【集韵】【韵会】□则历切,音绩。【说文】绢也。【诗陈风】不绩其麻。 又【书尧典】庶绩咸熙。【传】绩,功也。 又【诗大雅】维禹之绩。【传】绩,业也。 又【尔雅释诂】绩,继也。 又事也,成也。

绫 【未集中】【糸字部】 绫 【广韵】力膺切【集韵】闾承切,□音陵。【说文】东齐谓布帛之细者曰绫。【释文】绫,凌也,其文望之如冰凌之理也。【玉篇】文缯也。【广韵】绫纨。 又【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崱缯绫而龙鳞。【注】缯绫,不平貌。

续 【未集中】【糸字部】 续 〔古文〕赓【广韵】似足切【集韵】【韵会】【正韵】松玉切,□音俗。【说文】连也。【尔雅释诂】继也。【书盘庚】予迓续乃命于天。【诗小雅】似续妣祖。【礼深衣】续袵钩边。【注】续,犹属也。 又姓。【广韵】舜七友,有续牙。【急就篇注】续氏,晋大夫续□伯之後。 又与绩同。【谷梁传成五年】伯尊其无绩乎。【注】绩,或作续。 又【集韵】辞屡切。诗阴靷沃续。徐邈说。

绮 【未集中】【糸字部】 绮 【广韵】墟彼切【集韵】去倚切,□音觭。【说文】文缯也。【释名】绮,敧也。其文敧邪,不顺经纬之纵横也。【前汉高帝纪】贾人无得衣锦绣绮縠紵罽。【注】师古曰:绮,文缯,卽今之细绫也。 又【正韵】墟里切,音□。义同。 又姓。【史记留侯世家】绮里季。 又【集韵】语绮切,音蚁。人名。庄子有士成绮。

【亥集中】【鱼字部】 【临海记】鯺,卽河豚之大者。音未详。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朔降切,音□。以竹木刺物也。 【字汇补】同□。

绯 【未集中】【糸字部】 绯 【广韵】甫微切【集韵】【韵会】匪微切【正韵】芳微切,□音非。【说文新附字】帛赤色。【类篇】绛色。又赤练。【唐书车服志】袴褶之制,五品以上绯。

绰 【未集中】【糸字部】 绰 〔古文〕繛【广韵】昌约切【集韵】【韵会】【正韵】尺约切,□音婥。【说文】繛或省作绰。缓也。【书无逸】不宽绰厥心。【传】不宽缓其心。【诗卫风】宽兮绰兮。【笺】绰兮,谓仁於施舍。又【小雅】绰绰有裕。【传】绰绰,宽也。 又【楚辞大招】滂心绰态。【注】绰,犹多也。 亦作淖。【庄子逍遥游】淖约若处子。【荀子宥坐篇】淖约微逹似察。又□。

绲 【未集中】【糸字部】 绲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本切,音衮。【说文】绣带也。【诗秦风】竹闭绲縢。【传】绲,绳也。【後汉南匈奴传】童子佩刀绲带各一。【注】绲,织成带也。 又【集韵】胡昆切,音魂。缝也。 又【集韵】戸衮切,音混。混夷或作绲。【史记匈奴传】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注】字当为混。 又【集韵】公浑切,音昆。义同。

绳 【未集中】【糸字部】 绳 【广韵】食陵切【集韵】【韵会】【正韵】神陵切,□音乘。【说文】索也。【急就篇注】绳谓紨两股以上。总而合之者也。一曰麻丝曰绳,草谓之索。【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书说命】惟木从绳则正。【礼经解】绳墨之於曲直。【前汉律历志】规圆生矩,矩方生绳,绳直生准。 又【书囧命】绳愆纠谬。【疏】木不正者,以绳正之。绳谓弹正。 又【诗周南】宜尔子孙绳绳兮。【传】绳绳,戒愼也。【朱传】不绝貌。又【大雅】绳其祖武。【传】绳,戒也。【朱传】绳,继也。 又【礼乐记】省其文采,以绳德厚。【注】绳,犹度也。【史记乐书注】王肃曰:绳,法也。 又【礼深衣】负绳及踝以应直。【注】绳谓裻,与後幅相当之缝也。 又【左传庄十四年】蔡侯绳息妫,以语楚子。【注】绳,誉也。【小尔雅】绳之,誉之也。 又【集韵】以证切,音孕。【周礼秋官剃氏】秋绳而芟之。【注】含实曰绳。 又【集韵】弭尽切,音泯。绳绳,无涯际貌。一曰运动不绝意。 又【集韵】石证切,音乘。□也。 又【韵补】叶乘融切。【□琳武库赋】陵九城而上跻,起齐轨兮玉绳。车轩辚於雷室,骑浮厉乎云宫。 【广韵】俗作绳。

维 【未集中】【糸字部】 维 【广韵】以追切【集韵】【韵会】夷隹切,□音惟。【说文】车盖维也。 又【博雅】系也。【诗小雅】絷之维之。【传】维,系也。【公羊传昭二十四年】且夫牛马维娄。【注】系马曰维,系牛曰娄。 又【诗小雅】四方是维。【周礼夏官大司马】以维邦国。【注】维,犹连结也。 又【仪礼太射礼】中离维纲。【注】侯有上下纲,其邪制射舌之角为维。 又【尔雅释天】太岁在巳曰屠维。 又【前汉贾谊传】是犹度江河亡维楫。【注】维,所以系船。 又【管子牧民篇】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又【淮南子天文训】帝张四维,运之以斗。 又【楚辞天问】干维焉系。【注】维,纲也。 又【尔雅释诂】伊维侯也。【注】发语辞。【韵会】案六经惟维唯三字皆通作语辞,又训独,尚书助辞皆用惟字,诗助辞多用维字,左传助辞用唯字,论语助辞用惟字。新安朱氏曰:惟从心,思也。维糸,系也。唯从口,专辞也,应辞也。然皆语辞,古书皆通用之。 又地名。【史记管晏列传】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注】应劭曰:故莱夷维邑。 又姓。【姓氏急就篇】汉维汜,妖巫,卷县人。 又於恭切,音雍。【周礼夏官职方氏】其浸卢维。【释文】卢音雷。维,於恭反。考证:〔【楚辞天问】干维焉系。【注】维,网也。〕 谨照原文网也改纲也。〔【尔雅释诂】维,伊维也。〕 谨照原文改伊维侯也。

绵 【未集中】【糸字部】 绵 【玉篇】【广韵】【集韵】□同绵。

绶 【未集中】【糸字部】 绶 【广韵】殖酉切【集韵】【韵会】【正韵】是酉切,□音受。【说文】绶韍,维也。【玉篇】绶,组也,纶绂也。【急就篇注】绶,受也,所以承受印环也。亦谓之璲。【後汉舆服志】韍佩旣废,秦乃以采组,连结於璲,光明章表,转相结受,故谓之绶。【汉官仪】绶,长一尺二寸,法十二月,广三尺,法天地人也。 又【周礼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绶之事。【注】绶,组绶,所以系帷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承咒切,音授。义同。

绷 【未集中】【糸字部】 绷 【广韵】北萌切【集韵】悲萌切【韵会】横切,□音绷。【正韵】补耕切,音伻。【说文】束也。【墨子尚同篇】禹葬会稽,桐棺三寸,葛以绷之。 又【广韵】束儿衣。【前汉宣帝纪】曾孙虽在襁褓。【注】师古曰:襁卽今之小儿绷也。

绺 【未集中】【糸字部】 绺 【集韵】力九切,音柳。【说文】纬十缕为绺。【类篇】一曰丝十为纶,纶倍为绺。【沈佺期七夕曝衣篇】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

【丑集上】【口字部】 【广韵】胡田切【集韵】胡千切,□音贤。【玉篇】难也。 又【集韵】声也。 又【集韵】同礥。详石部礥字注。

翳 【未集中】【羽字部】 翳 【广韵】【正韵】於计切【集韵】【韵会】壹计切,□音殪。【说文】华盖也。【广韵】羽葆也。【急就篇注】翳,谓凡鸟羽之可隐翳者也。舞者所持羽翿,以自隐翳,因名为翳。一曰华盖,今之雉尾扇,是其遗象。 又【周语】是去其藏,而翳其人也。【注】翳,犹屏也。一曰灭也。 又【扬子方言】翳,掩也。【注】谓掩覆也。【广雅】翳,障也。【广韵】隐也,蔽也。【类篇】也。 又【诗大雅】其灾其翳。【传】木立死曰灾,自死为翳。 又【广韵】雨师谓之荓翳。【史记司马相如传】召屏翳。【注】雷师也。 又【玉篇】鸟名也,似凤。【山海经】北海之内有五采之鸟,飞蔽一乡,名曰翳鸟。【注】凤属也。【屈原离骚】驷玉虬而乘翳。 又【潘岳射雉赋序】习媒翳之事。【注】媒翳者,所隐以射者也。 又【广韵】乌奚切【集韵】烟奚切,□音鷖。义同。 又【集韵】【韵会】一结切【正韵】於歇切,□音谒。【左思魏都赋】桃李翳。叶音咽。考证:〔【山海经】北海之内,有五采之鸟,飞蔽一乡,名曰翳焉。〕 谨照原文翳焉改翳鸟。

翴 【未集中】【羽字部】 翴 【广韵】力延切【集韵】陵延切,□音连。翴翩,飞相及貌。【博雅】飞也。

翵 【未集中】【羽字部】 翵 【集韵】翭,或从鸟。【集韵】权俱切,音劬。鸟左足白。又【广韵】戸钩切【集韵】胡沟切,□音侯。【广韵】翵同□。羽本也。一曰羽初生貌。

胋 【未集下】【肉字部】 胋 【集韵】徒兼切,音甜。肥也。【玉篇】大羹也。【集韵】或作。

【补遗】【午集】【玉字部】 【篇海类编】音曲。骫曲也。又玉也。

翷 【未集中】【羽字部】 翷 【广韵】力珍切【集韵】离珍切,□音邻。【广雅】飞也。

翸 【未集中】【羽字部】 翸 【玉篇】匹本切。飞貌。

翽 【未集中】【羽字部】 翽 【广韵】呼会切【集韵】《韵会》呼外切,□音□。【说文】飞声也。【诗大雅】凤凰于飞,翽翽其羽。【传】众多也。【笺】羽声也。 又【集韵】□苦会切,音□。义同。 又【韵会】许秽切,音喙。义同。 又【正韵】苦夬切,音快。义同。考证:〔【广韵】呼会切,【集韵】苦会切,□音哕。〕 谨按呼属晓母苦属溪母,呼会与苦会不同音,不得□音哕,今依广韵集韵韵会将苦会切改为呼外切。哕改为□。於集韵下增韵会二字。〔【集韵】【韵会】□呼外切,音□。〕 谨照集韵呼外切改为苦会切。音□改为音□。

翾 【未集中】【羽字部】 翾 【广韵】许缘切【集韵】隳缘切,□音儇。【说文】小飞也。【楚辞九歌】翾飞兮翠曾。 又【荀子不苟篇】喜则轻而翾。【注】与儇同。急也。 【集韵】或作□。【类篇】或作□。

翿 【未集中】【羽字部】 翿 【广韵】徒到切【集韵】【韵会】大到切【正韵】杜到切,□音导。【玉篇】同翳。【尔雅释言】翿,纛也。【注】今之羽葆幢。【诗王风】君子陶陶,左执翿。【传】纛也,翳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徒刀切,音陶。义同。 又【集韵】杜皓切,音道。义同。考证:〔【诗王风】君子扬扬,左执翿。〕 谨照原文扬扬改陶陶。

【巳集下】【牛字部】 【集韵】乌猛切,音。【玉篇】唤牛声。 又【集韵】犊也。 又一曰牛鸣。【五音集韵】作。 又【集韵】【类篇】□於杏切。吴人谓犊曰。

耀 【未集中】【羽字部】 耀 【广韵】弋照切【集韵】【韵会】【正韵】弋笑切,□音耀。光耀。矅,或作耀。【左传庄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老 【未集中】【老字部】 老 〔古文〕□【广韵】卢皓切【集韵】【韵会】【正韵】鲁皓切,□音栳。【说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礼曲礼】七十曰老而传。【公羊传宣十一年】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注】六十称耋,七十称老。 又【诗郑风】与子偕老。【疏】没身不衰也。【礼祭义】贵老。为其近于亲也。 又【周礼地官乡老注】老,尊称也。 又【仪礼聘礼】授老币。【注】老宾之臣。【疏】大夫家臣称老。 又【礼曲礼】国君不名卿老。【注】卿老亦卿也。 又【礼王制】天子之老。【注】老谓上公。 又【礼礼运】三老在学。【注】乞言,则受之三老。【左传昭三年】三老冻馁。【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 又【左传隐三年】桓公立,乃老。【注】老,致仕也。 又【列子天瑞篇】老,耄也。 又姓。【广韵】宋有老佐。 又【韵补】叶朗口切。【释名】老,朽也。【史记律书】酉者,万物之老也。 又【韵补】叶满补切,姥当以此得声。【班固西都赋】若臣者,徒观迹於旧墟,闻之乎故老。十分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举也。

考 【未集中】【老字部】 考 〔古文〕考【唐韵】【广韵】【集韵】【类篇】【韵会】【正韵】□苦浩切,音栲。【说文】老也。从老省,丂声。【说文序】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佩觿】考从丂。丂,苦杲反。老从匕。匕,火霸反。裴务齐切韵序云:左回右转,非也。【毛晃增韵】老字下从匕,考字下从丂,各自成文,非反匕为丂也。【书洪范】五曰考终命。【诗大雅】周王寿考。 又【尔雅释亲】父为考。【释名】父死曰考。考,成也。亦言槁也,槁于义为成,凡五材,胶漆陶冶皮革,乾槁乃成也。【易蛊卦】有子考无咎。【礼曲礼】死曰考。 又【广雅】考,问也。【易复卦】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诗大雅】考卜维王。【传】考,犹稽也。 又【书周官】考制度于四岳。【注】考正制度。 又【诗卫风】考盘在。【传】考,成也。【左传隐五年】考仲子之宫。【注】成仲子之宫。 又【诗唐风】子有钟鼓,弗鼓弗考。【传】考,击也。 又【淮南子汜论训】夏后氏之璜,不能无考。【注】考,瑕衅。 又【楚辞九叹】身憔悴而考旦兮。【注】考,犹终也。 又姓。【广韵】出何氏姓苑。 又【韵补】叶去九切。【边让章华赋】众变已尽,群乐旣考。携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嫱之素肘。 又【韵补】叶口举切。【易林】周旋歩骤,行中规矩。正恩有节,延命寿考。考证:〔【佩觿】考从丂。丂,苦果反。〕 谨照原文苦果反改苦杲反。

耄 【未集中】【老字部】 耄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莫报切,音帽。【说文】作□。年九十曰□。【玉篇】耄同□。【书大禹谟】耄期倦于勤。【礼曲礼】八十九十曰耄。【注】耄,惛忘也。 又【释名】七十曰耄。头发白,耄耄然也。 又【韵补】叶莫故切。【楚辞九叹】颜霉黧以沮败兮,精越裂而哀耄。裳幨幨而含风兮,衣纳纳而掩露。 又【集韵】通作旄。【孟子】反其旄倪。 【类篇】亦作□。 又【集韵】武道切,音茆。义同。

者 【未集中】【老字部】 者 【广韵】章也切【集韵】【韵会】【正韵】止野切,□音赭。【说文】别事词也。从白□声。□,古文旅字。【韵会】今作者。【玉篇】语助也。【增韵】又卽物之辞,如彼者,如此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长也。 又【增韵】又此也。凡称此个为者个是也。今俗多用这字,这乃鱼战切,迎也。 又【韵补】叶掌与切。【史记秦始皇纪】人迹所至,无不臣者。【注】索隐曰:者,协音渚。【楚辞九歌】搴芳洲兮杜若,将以遗乎远者。时不可以骤得,聊逍遥兮容与。【韵会】者,古文渚字,故从旅声。後人以者添水作渚,以别者也之者,故者但为语助。 又叶阻可切。【缪袭挽歌】形容稍销歇,齿发行当堕。自古皆有然,谁能离此者。 又叶之戈切。【韩愈卢氏墓铭】命不侔身,兹其奈何。刻名墓石,以告观者。 又【韵会】说文从白,当作者,今作者。◎按说文在白部,今从正字通倂入。者或从白□声。□,古文困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海篇】攀迷切,音披。笋虡饰。○按卽□字之讹。

耆 【未集中】【老字部】 耆 【广韵】渠脂切【集韵】【韵会】渠伊切【正韵】渠宜切,□音祁。【说文】老也。【尔雅释诂】耆,长也。【礼曲礼】六十曰耆指使。【疏】耆,至也,至老之境也。【释名】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 又【周语】耆艾修之。【注】耆艾,师傅也。 又【左传昭二十三年】不懦不耆。【注】耆,强也。 又官名。【周礼秋官】伊耆氏。【注】伊耆,古王者号,始为蜡,以息老物,此主王者之齿杖,後王识伊耆氏之旧德,而以名官与。今姓有伊耆氏。 又国名。【史记周本纪】明年,败耆国。【注】卽黎国也。 又【史记匈奴传】匈奴谓贤曰屠耆。 又【前汉扬雄传】兖鋋瘢耆,金镞淫夷者数十万人。【注】瘢耆,马脊创瘢处也。 又【集韵】轸视切,音旨。致也。通作厎。【诗周颂】耆定尔功。【传】耆,致也。【左传宣十二年】耆,昧也。【注】耆,致也。致讨於昧。 又【集韵】时利切,音视。嗜亦作耆。【礼月令】节耆欲定心气。

耇 【未集中】【老字部】 耇 【广韵】古厚切【集韵】【韵会】【正韵】举厚切,□音苟。【说文】老人面冻黎若垢。【释名】耇,垢也。皮色骊悴,恒如有垢者也。或曰胡耇。【书微子】咈其耇长。【传】耇老之长。【诗小雅】遐不黄耇。【传】老也。【释文】寿也。【左传僖二十二年】虽及胡耇,获则取之。 又【韵补】叶果许切。【崔駰慰志赋】辟四门以博延兮,彼幽牧之我举。画定而计决兮,岂云贲乎鄙耇。

耊 【未集中】【老字部】 耊 【广韵】【集韵】【韵会】徒结切【正韵】杜结切,□音絰。【说文】年八十曰耊。【尔雅释言】耊,老也。【疏】耊,铁也,老人面如铁色。耊有七十八十,无正文也。【易离卦】则大耊之嗟。【释文】马云:七十曰耊。【诗秦风】逝者其耊。【传】耊,老也。八十曰耊。【左传僖九年】以伯舅耊老。【注】七十曰耊。 又【集韵】他结切,音铁。义同。 【类篇】亦作臷。

胳 【未集下】【肉字部】 胳 【集韵】乙力切,音亿。胸骨也。或作臆□□。【广韵】作肊。

【戌集中】【革字部】 【广韵】【集韵】□於袁切,音鸳。【玉篇】本作□。【广韵】量物之具。详後□字注。 又【广韵】於阮切【集韵】委远切,□音宛。或作□。详後□字注。 又【集韵】於云切,音熅。本作。详车部字注。

【戌集下】【风字部】 【广韵】敕交切【集韵】丑交切,□音灱。【玉篇】□,吹貌。 又【广韵】□风。 又【集韵】尼交切,音铙。义同。

耋 【未集中】【老字部】 耋 【集韵】耊,或作耋。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羊诸切,音余。【博雅】□也。同籅。

【寅集中】【巾字部】 【广韵】甫无切【集韵】风无切,□音跗。【玉篇】衣。【广韵】同衭,衣前襟也。 又【广雅】衭襓,剑衣也。 【集韵】或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同。

而 【未集中】【而字部】 而 【广韵】如之切【集韵】【韵会】人之切,□音栭。【正韵】如支切,音儿。【说文】颊毛也。【注】臣铉等曰:今俗别作髵,非是。【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作其鳞之而。【注】之而,颊□也。 又【玉篇】语助也。【诗齐风】俟我於著乎而。 又【书洪范】而康而色。【传】汝当安汝颜色。 又【诗小雅】垂带而厉。【笺】而亦如也。 又【诗大雅】子岂不知而作。【笺】而,犹与也。 又【礼檀弓】而曰然。【注】而,犹乃也。 又【韵会】因辞,因是之谓也。【论语】学而时习之。 又【韵会】抑辞,抑又之辞也。【论语】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又【韵会】发端之辞也。 又【集韵】奴登切,音能。【易屯卦】宜建侯而不宁。【释文】郑读而曰能,能犹安也。考证:〔【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其鳞之而。〕 谨照原文其上增作字。

耍 【未集中】【而字部】 耍 【篇海】沙下切,音洒。尖耍,俊利也。戏也。

耎 【未集中】【而字部】 耎 【广韵】而兖切【集韵】【韵会】乳兖切,□音软。【说文】稍前大也。【玉篇】柔也。【类篇】弱也。【集韵】□或作软。通作耎。【战国策】郑魏者,楚之耎国。】【前汉司马迁传】以耎脆之体。【庄子胠箧篇】惴耎之虫。 又【史记天官书】其已出三日,而复有微入,二、三日乃复盛出,是谓耎。【注】耎,退之不进。

耏 【未集中】【而字部】 耏 【广韵】奴代切【集韵】乃代切,□音奈。【说文】罪不至髠也。【注】徐锴曰:但剃其颊毛而已。【前汉功臣侯表】耏为鬼薪,亦作耐。详耐字注。 又【广韵】□也。 又【广韵】如之切【集韵】人之切【正韵】如支切,□音而。【玉篇】颊须也。【释名】耳耏也。耳有一体,属著两边,耏耏然也。【後汉章帝纪】冒耏之类。【注】言须鬓多,蒙冒其面。 又姓。【左传文十年】耏班御皇父充石。 又【玉篇】髵,亦作耏。兽多毛。考证:〔【释名】耏,耳耏也。〕 谨照原文耳上省耏字。

耐 【未集中】【而字部】 耐 【广韵】【集韵】【韵会】□与耏同。【说文】耏,或从寸。【前汉高帝纪】令郞中有罪耐以上请之。【注】应劭曰:轻罪不至于髠,完其耏,故曰耏,古耐字,从彡,发肤之首也。苏林以为法度字皆从寸,後改如是,音若能。如淳曰:耐,犹任也。任其事也。师古曰:依应氏之说。耐当音而,如氏之解,则音乃代反,其义亦两通。耐谓颊旁毛也。功臣侯表,宣曲侯通,耏为鬼薪,则应氏之说斯为长矣。 又【广韵】耐,忍也。【荀子仲尼篇】能耐任之。【注】忍也。 又【集韵】【正韵】□奴登切,音能。能或作耐。【礼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注】耐,古能字。 又【类篇】熊属。◎按宋祁汉书高帝纪注云:古者能字皆作耐字,後世以三足之能为能,故今人书能无有作耐字者。

端 【未集中】【而字部】 端 【广韵】【集韵】□多官切,音端。【说文】物初生之题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注】臣铉等曰:中一地也。【增韵】物之首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磬氏】已下则摩其端。【释文】端,本或作端。【集韵】端,通作端。 又【集韵】昌缘切,音穿。罄穿也。【周礼冬官考工记释文】端,刘又音穿。◎按说文端自为部,今从正字通倂入。玉篇古文端字。注见立部九画。

耒 【未集中】【耒字部】 耒 【广韵】【集韵】【韵会】□卢对切,音类。【说文】手耕曲木也。从木推丯。古者□作耒以振民也。【古史考】神农作耒。【易系辞】揉木为耒。【礼月令】孟春之月,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周礼冬官考工记车人】车人为耒庛,长尺有一寸,中直者三尺有三寸,上句者二尺有二寸。【注】耒谓耕耒,庛谓耒下岐。 又水名。【水经】耒水,出桂阳柳县南山。 又【集韵】鲁猥切,音磊。又鲁水切,音垒。义□同。 又【集韵】伦追切,音累。果实垂貌。一曰耕多草。

耔 【未集中】【耒字部】 耔 【广韵】祖里切【集韵】【韵会】【正韵】祖似切,□音子。【广韵】壅苗本也。【诗小雅】今适南亩,或耘或耔。【传】耔,雍本也。 又【集韵】【韵会】津之切【正韵】津私切,□音兹。【诗小雅】或耘或耔。沈重读。 【集韵】或作芓。

耕 【未集中】【耒字部】 耕 〔古文〕耕【唐韵】古茎切【韵会】古庚切【正韵】古衡切,□音更。【说文】犁也。古者井田,故从井。【易无妄】六二不耕获,不葘畬,则利有攸往。【礼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山海经】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又【正字通】凡致力不怠,谓之耕。又假它事代食,若力田然,亦曰耕。【扬子法言】耕道得道,猎德得德,是获飨也。吾不睹参辰之相比也。【拾遗记】贾逵门徒来学,不远千里,献粟盈仓。或云:逵非力耕,所谓舌耕也。【任彦升荐士表】旣笔耕为养。【唐书王勃传】心织而衣,笔耕而食。【宋史王韶传】家酷贫,执卷不辍。家人诮其不耕。韶曰:我尝目耕。 又人名。【史记仲尼弟子传】司马耕,字子牛。 又鬼名。【山海经】东南三百里曰丰山,神耕父处之。【张衡东京赋】囚耕父於淸冷。【注】耕父,旱鬼。 又鸟名。【山海经】西北一百里,曰堇里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鹊,靑身白喙,白目白尾,名曰靑耕,可以御疫。 又琴曲名。【张衡思□赋】嘉曾氏之归耕兮。【注】琴操曰:归耕者,曾子之所作也。

耖 【未集中】【耒字部】 耖 【广韵】初敎切【集韵】楚敎切,□音抄。【广韵】重耕田也。【集韵】覆耕曰耖。 又田器也。【农政全书】耖如耙,其齿更长,所以耖土益细。

耗 【未集中】【耒字部】 耗 【韵会】【正韵】□虚到切,好去声。【说文】本作秏。稻属。【吕氏春秋】饭之美者,□山之禾,南海之耗。 又【博雅】耗,减也。【正韵】虚也。【诗大雅】耗斁下土。【礼王制】用地大小,视年之丰耗。【抱朴子微旨卷】夫阴阳之术,高可以治小疾,次可以免虚耗而已。 又【增韵】败也。【抱朴子地眞卷】月建煞耗之神。 又恶也。【董仲舒贤良策】察天下之息耗。【注】息,生也。耗,虚也。一云息耗,善恶也。 又【月令广义】每年正月十六日,俗谓之耗磨日。【张说耗日飮诗】上月今朝减,流传耗磨辰。但令不事事,同醉俗中人。 又姓。出【何氏姓苑】。 又【集韵】【韵会】□莫报切,音帽。耗乱,不明。【荀子修身篇】多而乱曰耗。【通鉴汉景帝後二年诏】二千石,各修其职,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 又【集韵】【正韵】谟交切【韵会】谟袍切,□音毛。【集韵】独貌。【增韵】无也,尽也。【前汉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靡有孑遗耗矣。【注】孟康曰:谓无有毛米在者也。师古曰:孟解非也。言无有独存者,至於耗尽也。 又通作毛。【後汉马衍传】饥者毛食。【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

耘 【未集中】【耒字部】 耘 【广韵】【集韵】王分切【韵会】【正韵】于分切,□音云。【说文】除田闲秽也。本作□。今文作耘。【博雅】除也。【诗小雅】今适南亩,或耘或耔。【传】耘,除草也。 又【集韵】或作□。通作芸。【孟子】不芸苗者也。 又【集韵】王问切,音运。义同。 又【史记东越传】不战而耘。【注】徐广曰:耘,义取耘除。或言耘音于粉反,此楚人声重耳。耘陨当同音,字有假借,声有轻重耳。 又【韵补】叶曜先切,音延。【韩愈赠谢自然诗】奈何不自信,反欲从物迁。寒衣及饥食,在蚕绩耕耘。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补】余禄切,音育。义阙。

□ 【未集上】【米字部】 □ 【广韵】武移切【集韵】绵批切,□音弥。深也,冒也。 又【玉篇】同。罟也,置也。

耙 【未集中】【耒字部】 耙 【篇海】必驾切,音埧。犁属。【农政全书】耙制,有方耙,有八字耙。如犁,亦用牛驾,但横阔多齿,犁後用之。盖犁以起土,惟深为功耙以破块,惟细为功。耙之後又用耖用耢。俗作。

耛 【未集中】【耒字部】 耛 【集韵】【韵会】□澄之切,治平声。耘耛,除草。 又【集韵】盈之切,音饴。耒端也。与枱同。

耜 【未集中】【耒字部】 耜 【广韵】详里切【集韵】象齿切【韵会】序姊切,□音似。【说文】臿也。本作,今文作耜。【玉篇】耒端木。【广韵】耒耜,世本曰:倕作耜。古史考曰:神农作耜。【易系辞】斫木为耜。【诗小雅】以我覃耜,俶载南亩。【礼月令】季冬之月,命农计耦耕事,修耒耜。【注】耜者,耒之金也。广五寸。【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耜广五寸,二耜为耦。【疏】耜谓耒头金,金广五寸。【释名】耜,似也,似齿之断物也。 【说文】或作梩。【集韵】亦或作□、□、,又作枱、□。考证:〔【易系辞】断木为耜。〕 谨照原文断木改斫木。

耝 【未集中】【耒字部】 耝 【集韵】七虑切,音觑。耕而土起谓之耝。 又地名。【路史】耝,羿邑,澶之卫南县东十五里有故耝城。又【集韵】床鱼切。同鉏,起民令相佐助也。

耞 【未集中】【耒字部】 耞 【集韵】【韵会】□居牙切,音嘉。【说文】柫也。本作枷。今作耞。【广韵】连耞,打谷具。淮南谓之柍。

耠 【未集中】【耒字部】 耠 【广韵】□合切【集韵】曷合切,□音合。【博雅】耠,耕也。

挮 【卯集中】【手字部】 挮 【唐韵】他礼切【集韵】土礼切,□音体。去涕泪也。 又【集韵】他计切,音替。拭也。

锄 【未集中】【耒字部】 锄 【唐韵】床倨切【正韵】床祚切,□音助。【说文】商人七十而锄。锄,藉税也。【博雅】锄,税也。【正韵】商时之税。◎按今通作助。 又【周礼地官里宰】以岁时合耦于锄,以治稼穑。【注】杜子春云:锄,读为助,谓相佐助也。郑康成云:锄者,里宰治处也。若今街弹之室,於此合耦,使相佐助,因放而为名。【赵明诚金石录】昆阳城中汉街弹□云:周名锄,汉名街弹,今申明亭也。 又【周礼地官遂人】以兴锄利甿。【疏】锄,助也。兴起其民,以相佐助也。 又【韵会】床鱼切,音鉏。义同。

耣 【未集中】【耒字部】 耣 【广韵】力准切【集韵】缕尹切,□沦上声。【玉篇】束禾也。 又【集韵】龙春切,音伦。耕也。

耤 【未集中】【耒字部】 耤 【唐韵】【集韵】【韵会】□秦昔切,音籍。【说文】帝耤千亩也。古者使民如借,故谓之耤。 又通作藉。【周礼天官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王藉。【前汉文帝纪】开耤田。【注】臣瓒曰:亲耕以躬亲为义,不得以假借为称。藉谓蹈藉也。 又借也。【前汉郭解传】以驱耤友仇。【字汇补】按耤卽古藉字,不特藉田,可相通也。 又【集韵】慈夜切,音谢。祭耤也。与藉同。

耦 【未集中】【耒字部】 耦 【唐韵】五口切【集韵】【韵会】【正韵】语口切,□音偶。【说文】耒广五寸为伐,二伐为耦。【诗周颂】亦服尔耕,十千维耦。【笺】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川之闲万夫,故有万耦。【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疏】两人耕为耦。 又凡二人为耦。【左传襄二十九年】射者三耦。【注】二人为耦。【周礼天官掌次】射则张耦次。【注】耦。俱升射者。【疏】天子大射六耦,在西郊。宾射亦六耦,在朝。燕射三耦,在寝。又【射人】王以六耦,诸侯以四耦,孤卿大夫以三耦。【庄子齐物论】嗒焉,似丧其耦。 又匹也,配也。【左传桓六年】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宣三年】石癸曰: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注】姞姓宜为姬配耦。 又【释名】遇也。【前汉高帝纪】耦语者弃市。【注】耦,对也。 又【玉篇】不畸也。【易系辞】阳卦奇,阴卦耦。【注】阳卦二阴,故奇为之君。阴卦二阳。故耦为之主。 又通也。【淮南子要略】所以应待万方,览耦百变也。【注】耦,通也。 又地名。【列子说符篇】牛缺者,上地之大儒也。下之邯郸,遇盗於耦沙之中。 又人名。【左传文十五年】宋华耦来盟,其官皆从之。【注】耦,华督曾孙也。 又姓。【五音集韵】汉有侍中耦嘉。 又【韵补】叶语绮切,音拟。【诗周颂】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又叶五举切,音语。【楚辞九思】言逝迈兮北徂,叫我友兮配耦。日阴曀兮未光,阒□窕兮靡睹。考证:〔【诗周颂】亦服尔耕,十千维耦。【笺】耜广五寸,三耜为耦。〕 谨照原文三耜改二耜。

耧 【未集中】【耒字部】 耧 〔古文〕□【广韵】落侯切【集韵】郞侯切,□音娄。【玉篇】犁也。【正字通】下种具。一曰耧车,状如三足犁,中置耧斗,藏种以牛驾之,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随下。崔实云:汉赵过敎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按此卽耧车也。见齐民要术。 又【集韵】朗口切,娄上声。耕畦谓之耧。 【集韵】或作。

耨 【未集中】【耒字部】 耨 【广韵】奴豆切【集韵】【韵会】【正韵】乃豆切,□音槈。【说文】薅器也。本作槈,今文作耨。【广韵】同鎒。纂文曰:耨如铲,柄长三尺,刃广二寸,以刺地除草。【吕氏春秋】耨柄尺,其长六寸,所以闲稼。【字诂】头长六寸,柄长六尺,以芸田也。 又【玉篇】耘也。【释名】耨,以锄耨禾也。【易系辞】耒耨之利,以敎天下,盖取诸益。【左传僖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注】耨,锄也。【释文】耨,乃豆切,鉏田也。【晋语注】耨,茠也。或作薅,拔田草也。【周礼天官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王藉,以时入之。【注】耨,芸芓也。 又【类篇】奴沃切,音褥,治草也。 又【字汇补】内典,阿耨多罗。阿,此云无也。耨多罗,此云上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子浅切,音翦。竹名。【篇海】竹高一丈,节闲三尺,可为矢。 又【集韵】与箭同。详箭字注。

□ 【未集上】【竹字部】 □ 【类篇】【海篇】□□盈切,音兵。盛絮笼。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古文甚字。注详甘部四画。

聕 【未集中】【耳字部】 聕 【玉篇】胡老切,音浩。耳也。一曰耳闻。

珆 【午集上】【玉字部】 珆 【集韵】盈之切,音饴。石似玉也。【五音集韵】同。 又【广韵】以脂切,音姨。义同。 又【类篇】汤来切,音胎。龙文之圭曰珑珆。【玉篇】玉名。

【戌集下】【食字部】 餐字之讹。

耩 【未集中】【耒字部】 耩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项切,音讲。耕也。【玉篇】□也。 又【集韵】居侯切,音沟。义同。

耫 【未集中】【耒字部】 耫 【广韵】查辖切【集韵】槎辖切,□音鐁。农具。 又【广韵】【集韵】□士革切,音赜。灰中种也。【博雅】耫,种也。

耧 【未集中】【耒字部】 耧 〔古文〕□【广韵】落侯切【集韵】郞侯切,□音娄。【玉篇】犁也。【正字通】下种具。一曰耧车,状如三足犁,中置耧斗,藏种以牛驾之,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随下。崔实云:汉赵过敎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按此卽耧车也。见齐民要术。 又【集韵】朗口切,娄上声。耕畦谓之耧。 【集韵】或作。

耭 【未集中】【耒字部】 耭 【集韵】【韵会】□居希切,音机。耕也。

耢 【未集中】【耒字部】 耢 【集韵】郞到切,劳去声。摩田器。

耯 【未集中】【耒字部】 耯 【集韵】黄郭切,音雘。刈谷也。

耰 【未集中】【耒字部】 耰 【广韵】【集韵】於求切【正韵】於尤切,□音忧。覆种也。【说文徐注】摩田器,布种後以此器摩之,使土开发处复合覆种也。【论语】耰而不辍。【注】耰,覆种也。【庄子则阳篇】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注】耰,锄也。【淮南子泛论训】民劳而利薄,後世为之耒耜耰锄。【注】耰,椓块椎也。三辅谓之儓,所以覆种也。 又【韵补】叶於救切,音又【史记龟策传】耕之耰之,鉏之耨之。 又叶尔皎切,音扰。【梁武帝籍田诗】公卿秉耒耜,庶甿荷鉏耰。一人惭百王,三推先亿兆。

耱 【备考】【未集】【耒字部】 耱 【川篇】莫个切。

耳 【未集中】【耳字部】 耳 【唐韵】而止切【集韵】【韵会】【正韵】忍止切,□音洱。【说文】主听也。【易说卦】坎为耳。【管子水地篇】肾发为耳。【淮南子精神训】肝主耳。【白虎通】耳者,肾之□也。 又俗以涂巷语为信曰耳食。【史记六国表】此与以耳食何异。【注】耳食,不能知味也。 又凡物象耳形者,皆曰耳。【史记封禅书】有雉登鼎耳。【後汉五行志】延熹中,京都帻颜短耳长。 又【韵会】助语辞。【论语】女得人焉耳乎。【礼祭统】夫铭者,壹称而上下皆得焉耳矣。 又【正韵】语决辞。【史记高祖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又【诗鲁颂】六辔耳耳。【传】耳耳然至盛也。【朱注】耳耳,柔从也。 又爵名。【左传昭七年】燕人归燕姬,赂以瑶瓮玉椟斝耳。【注】斝耳,玉爵。【疏】斝,爵名,以玉为之,旁有耳,若今之杯,故名耳。 又姓。【正字通】明洪熙中有耳元明。 又人名。老子名李耳。 又地名。【前汉武帝纪】罢儋耳眞番郡。【注】师古曰:儋耳,本南越地,眞番,本朝鲜地,皆武帝所置也。【後汉明帝纪】西南哀牢,儋耳,僬侥诸种,前後贡献。【注】杨浮异物志曰:儋耳,南方夷,生则镂其颊皮,连耳匡分为数枝,状如鸡肠,累累下垂至肩。 又山名。【书禹贡】熊耳外方桐柏。【疏】熊耳山,在弘农卢氏县东,伊水所出。【荆州记】顺阳益阳二县,东北有熊耳山,东西各一峰,如熊耳状,因以为名。【齐语】逾大行与辟耳之溪。【注】辟耳,山名。【史记封禅书】束马悬车,上□耳之山。【注】□耳,山名在河南太阳。 又草名。【诗周南】采采卷耳。【传】卷耳,苓耳也。广雅云:枲耳也。【疏】生子如妇人耳中璫,或谓之耳璫,幽州人谓之爵耳。【博雅】□耳,马苋也。 又兽名。【博雅】李耳,虎也。又绿耳,周穆王骏马名,俗作騄駬。魏时西□献千里马,色白,两耳黄,名黄耳。【山海经】丹熏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鼠,而兔首麋身,其音如嗥犬,以其尾飞,名曰耳鼠【注】卽鼯鼠,飞生鸟也。【崔豹古今注】狗,一名黄耳。 又虫名。【尔雅释虫】螾□入耳。【疏】今蚰蜒,喜入耳者。【扬子方言】蚰□,自关而东谓之螾□,或谓之入耳。 又曾孙之孙曰耳孙。【前汉惠帝纪】内外公孙耳孙。【注】应劭曰:耳孙者,□孙之孙也。去曾高远,但耳闻之。 又【集韵】【韵会】□如蒸切,音仍。【前汉惠帝纪】耳孙。【注】晋灼曰:耳孙,□孙之曾孙也。师古曰:尔雅,仍孙从己而数,是为八叶。与晋说相同。仍耳声相近,盖一号也。又【诸侯王表】□孙之子耳孙。【注】耳音仍。 又【集韵】仍拯切,仍上声。关中河东读耳作此音。考证:〔【博雅】耳,马苋也。〕 谨按原文作□耳马苋也,谨於耳上增□字。

耴 【未集中】【耳字部】 耴 【广韵】鱼乙切【集韵】逆乙切,□音□。【广韵】聱耴,鱼鸟状也。【左思吴都赋】鱼鸟聱耴。【注】仓颉篇曰:聱耴,众声也。◎按字汇质涉切,非。详下□字注。

耵 【未集中】【耳字部】 耵 【广韵】都挺切,音顶。耵聍,耳垢。 又【集韵】汤丁切,音听。义同。

【子集中】【人字部】 【广韵】桑谷切【集韵】苏谷切,□音速。□,头动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力举切【集韵】【韵会】【正韵】两举切,□音旅。盛饭器也。【扬子方言】南楚谓之筲,赵魏之郊谓之□。 【集韵】通作筥。

耶 【未集中】【耳字部】 耶 【广韵】以遮切【韵会】余遮切【正韵】于遮切,□音邪。【玉篇】俗邪字。【正韵】语助。又疑辞。 又【增韵】俗谓父曰耶。【古木兰诗】卷卷有耶名。【杜甫诗】见耶背面啼。 又【荀子议兵篇】莫耶长刃利锋。【正字通】吴大夫莫耶作宝剑,因谓剑为莫耶。或曰干将莫耶,当时铸剑者夫妇之名,故雄剑名干将,雌剑名莫耶。 又【史记淳于髠传】污耶下地。【说苑】作污邪。 又【正韵】徐嗟切,音邪。【荀子成相篇】耶枉僻回失道途。 又【韵补】叶余嗟切,音近倭。【韩愈施先生墓志铭】县曰万年,原曰神禾。高四尺者,先生墓耶。

耷 【未集中】【耳字部】 耷 【集韵】德盍切,音。大耳曰耷。

耸 【未集中】【耳字部】 耸 【正韵】息勇切,耸本字。【广韵】息拱切【集韵】笋勇切【韵会】荀勇切【正韵】息勇切,□音竦。【扬子方言】耸,聋也。生而聋,陈楚江淮之闲谓之耸。【注】言无所闻,常耸耳也。 又高也。【韩愈会合联句】剑心知未死,诗思犹孤耸。 又【扬子方言】耸,欲也。荆吴之闲曰耸。自关而西,秦晋之闲相劝曰耸。 又【扬子方言】耸,悚也。【注】谓警耸也。【左传成十四年】大夫闻之,无不耸惧。【楚语】昔殷武丁,能耸其德。【注】耸,敬也。 又【集韵】双讲切,音。义同。

耼 【未集中】【耳字部】 耼 【唐韵】他酣切【集韵】【韵会】他甘切,□音舑。【说文】耳曼也。【徐曰】耳无郭也。【广韵】耳漫无轮。 又【韵会】祝耼,老耼,人名。【左传隐九年】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耼逐之。【注】祝耼,郑大夫。【前汉扬雄传】弃由耼之所珍兮。【注】师古曰:耼,老耼也。 又国名。【左传僖二十三年】管蔡郕霍,鲁卫毛耼。【周语】耼由郑姬。【注】耼,姬姓。 又【正韵】都甘切【正韵】都含切,□音耽。又【集韵】乃甘切,音。又【类篇】谟甘切,音姏。又【正韵】那含切,音南。义□同。 【类篇】或作□。【正字通】今俗作聃。

耽 【未集中】【耳字部】 耽 〔古文〕□【广韵】丁含切【集韵】【韵会】【正韵】都含切,□音酖。【说文】耳大垂也。【淮南子地形训】夸父耽耳,在其北方。【注】耽耳,耳垂在肩上。 又【玉篇】乐也。【书无逸】惟耽乐之从。【传】过乐谓之耽。【诗卫风】于嗟女兮,无与士耽。【传】耽,乐也。 又【广韵】虎视。【易颐卦】虎视耽耽。【注】虎视耽耽,威而不猛,不恶而严。【前汉叙传】六世耽耽,其欲浟浟。【注】师古曰:耽耽,威视之貌。 又【五音集韵】徒含切,音覃。视近而志远。 又【张衡西京赋】大厦耽耽。【注】耽,音丹。耽耽,深邃之貌。 又都感切,音黕。亦虎视。 又徒感切,音禫。徐视也。

耾 【未集中】【耳字部】 耾 【唐韵】戸萌切【韵会】乎盲切,□音宏。【博雅】聋也。【玉篇】耳语也。【韵会】一曰耳中声。 又【韵会】大声。【宋玉风赋】耾耾雷声。【扬子法言】非雷非霆,隐隐耾耾。【左思吴都赋】与夫唱和之隆响,动钟鼓之铿耾有殷。 又【集韵】呼宏切,音訇。又【五音集韵】乌宏切,音泓。义□同。 【集韵】或作□。

舦 【未集下】【舟字部】 舦 【集韵】他盖切,音太。舟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徐心切,音寻。【类篇】竹长千尺,可为大舟。【僧赞宁笋谱】□竹,本根长千丈,生海畔山,其竹萌数丈犹为笋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亡篦切,音谜。篾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知敎切,音照。取鱼笼也。

耿 【未集中】【耳字部】 耿 〔古文〕熲【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幸切,音□。【说文】耳著颊也。 又【广韵】耿介也。【冯衍显志赋】独耿介而慕古兮。【徐敬业诗】少年负壮气,耿介立冲冠。 又【韵会】不安也。【诗卫风】耿耿不寐。【传】耿耿,犹儆儆也。钱氏曰:耿耿,小明,心有所存,不能忘之貌。 又光也。【书立政】以觐文王之耿光。 又与炯通。【晋语】其光耿於民矣。【注】耿,犹照也。 又地名。【左传闵元年】灭耿,灭霍,灭魏。【注】平阳皮氏县东南有耿乡。【括地志】霍晋州霍邑县,故耿城,今名耿仓城,在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里,故耿国。 又【山海经】耿山无草木,多水碧。 又姓。汉耿弇,耿况。 又【集韵】俱永切,音憬。光也。本作炅。 又【集韵】涓荧切【韵会】古荧切,□音扃。明白也。 又与□通。幽州方言也。【蜀志□雍传注】或曰雍本姓耿,幽州人语谓耿为□,遂随音变之。◎按说文耿,耳著颊也,从耳,烓省声。杜林说,耿,光也,从光圣省。凡字皆左形右声,杜说非也。徐锴曰:凡字多右形左声,此说或後人所加,或传写之误,语载徐本说文。盖许以杜说为非,徐以许左形右声为误。字汇正字通□录其说,而不折衷其是非,不知耿光也。以杜说为优,至谓凡字皆左形右声,与凡字多右形左声,则许徐之说皆非也。周礼、六书贾公彦疏辨之详矣。贾之言曰:书有六体,形声实多。若江河之类,是左形右声。鸠鸽之类,是右形左声。草藻之类,是上形下声。婆娑之类,是下形上声。圃国之类,是外形内声。闅□辫戚□赢之类,是内形外声。形声之等有六也,附记於此。

聂 【未集中】【耳字部】 聂 【广韵】【韵会】【正韵】□尼辄切,音蹑。【说文】附耳私小语也。【徐曰】一耳就二耳也。【史记魏其武安侯传】乃效儿女子呫聂耳语。 又摄也。【管子侈靡篇】十二岁而聂广。【注】代将乱而摄其广。 又【庄子大宗师】瞻明闻之聂许。【注】聂许,许与也。摄而保之,无所施与也。 又地名。【春秋僖元年】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注】聂北,邢地。【山海经】蒙水出汉阳,西入江聂阳西。【注】聂阳,水经注引此作滠阳。【後汉郡国志】东郡有聂戚。 又国名。【山海经】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为人两手聂其耳。【注】言耳长,行则以手摄持之也。 又姓。【史记刺客传】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姓谱】楚大夫食采于聂,因以为氏。 又人名。【史记刺客传】荆轲尝游过楡次,与盖聂论剑。【注】索隐曰:盖,姓,聂,名。 又【集韵】日涉切,音讘。亦私语也。 又【正字通】直涉切。与同。薄切肉也。【礼少仪】牛与羊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注】聂之言牒也。先藿叶切之,复报切之,则成脍也。 又【集韵】弋涉切,音叶。与揲同。揲揲,动貌。 又质涉切,音霅。合也。【尔雅释木】守宫槐,叶昼聂宵炕。【注】槐叶昼日聂合而夜炕布者,名为守宫槐。聂音辄。 又实欇切,音涉。与欇同。蔓木。 又尺涉切,音謵。木叶动貌。

聃 【未集中】【耳字部】 聃 【正字通】俗耼字。

聄 【未集中】【耳字部】 聄 【集韵】【韵会】□止忍切,音轸。【玉篇】告也。【五音集韵】听也。

【戌集中】【革字部】 【玉篇】【集韵】□延知切,音夷。韦也。 又他计切,音替。马鞁具。

【亥集上】【马字部】 【集韵】同駓。

聅 【未集中】【耳字部】 聅 【唐韵】耻列切【集韵】【韵会】敕列切,□音屮。【说文】军法以矢贯耳也。从耳从矢。司马法曰:小罪聅,中罪刖,大罪刭。又【广韵】徒干切【集韵】唐干切【正韵】唐阑切,□音坛。又【集韵】羊列切。音拽。义□同。

聆 【未集中】【耳字部】 聆 【唐韵】【韵会】郞丁切【正韵】离呈切,□音灵。【说文】听也。【仓颉篇】耳听曰聆。【广韵】以耳取声。【前汉叙传】妣聆呱而刻石兮。 又【博雅】聆,从也。 又【淮南子齐俗训】所居聆聆。【注】聆聆,意晓解也。 又借作龄。【礼文王世子】梦帝与我九龄。【释文】本或作聆。

【巳集下】【犬字部】 【唐韵】息兹切【集韵】新兹切,□音思。【说文】司空也。从,□声。复说狱司空。【玉篇】辨狱官也。察也。【广韵】辨狱相察。 又【玉篇】息利切【集韵】相吏切,□音笥。义同。【玉篇】今作伺覗。 【篇海】或作□。

聇 【未集中】【耳字部】 聇 【集韵】诸盈切,音征【博雅】聇聇,行也。

聉 【未集中】【耳字部】 聉 【唐韵】【集韵】□五滑切,瓦入声。【说文】无知意也。 又【广韵】鱼乙切,音屹。义同。 又【广韵】【集韵】□吐猥切,音腿。聉顡,痴癫貌。 又【广韵】丁滑切,音娺。无所闻也。

脐 【未集下】【肉字部】 脐 【广韵】徂奚切【集韵】【韵会】前西切,□音齐。【说文】肶脐也。【正字通】子初生所系也。断之为脐带,以其当心肾之中,前直神阙,後直命门,故谓之脐也。 又剂也。【释名】脐,剂也,肠端之所限剂也。 又【韵会】通作齐。【左传庄六年】若不早图,後君噬齐。【注】齐脐同。

苈 【申集上】【艹字部】 苈 【唐韵】郞击切,音历。葶苈。详葶字注。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补】古文闰字。注详门部四画。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巫放切,音望。竹名。又竹色。

聊 【未集中】【耳字部】 聊 【唐韵】洛萧切【集韵】【韵会】怜萧切【正韵】连条切,□音膫。【说文】耳鸣也。 又【韵会】语助。【诗唐风】椒聊之实。【传】椒聊,椒也。【疏】聊,语助也。 又【博雅】聊,苟且也。【诗卫风】娈彼诸姬,聊与之谋。【传】聊,愿也。【笺】聊,且略之辞。【晋书阮籍传】聊复尔耳。 又赖也。【前汉张耳陈余传】使天下父子不相聊。【扬子方言】此其计画,无所聊赖。 又【左思吴都赋】相与聊浪乎昧莫之垧。【注】聊浪,放旷貌。 又地名。【左传昭二十年】聊摄以东。【注】聊摄,齐西界也,平原聊城县东北有摄城。【史记韩王信卢绾传】破豨将张春於聊城。 又姓。【风俗通】聊仓。为汉侍中。 又【集韵】力求切,音骝。木名。引尔雅朻者聊。◎按尔雅释木音义,聊音寮,无骝音,未审集韵何据。 又【楚辞九叹】耳聊啾而戃慌。【注】聊啾,耳鸣。聊音留。 又阿兰聊,西域国名。【後汉西域传】奄蔡国改名阿兰聊国。 又与骝同。【前汉地理志】华聊,绿耳之乘。 又【集韵】力吊切,音嫽。木名。 【说文】本作□。【类篇】或作□,亦作□。

聋 【未集中】【耳字部】 聋 【唐韵】卢红切【集韵】【正韵】卢东切,□音笼。【说文】无闻也。【释名】笼也。如在蒙笼之内,不可察也。【左传僖二十六年】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又【宣十四年】郑昭宋聋。【注】聋,暗也。【礼王制】喑聋跛躃断者。【疏】聋谓耳不闻声。 又葱聋,兽名。【山海经】符禺之山,其兽多葱聋,其状如羊而赤鬛。【注】葱聋,如羊,黑首赤鬛。 又【韵补】叶卢黄切,音郞。【易林】远视无光,不知靑黄。黈纩塞耳,使君暗聋。考证:〔【左传僖二十六年】耳不听五声之和曰聋。〕 谨照原文曰聋改为聋。

职 【未集中】【耳字部】 职 【广韵】之弋切【集韵】【韵会】质力切,□音织。【说文】记微也。【徐曰】国有六职,皆主记事之微也。【增韵】执掌也。【尔雅释诂】职,主也。【博雅】职,事也。【书周官】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周礼天官大宰】九曰闲民,无常职。【注】谓无事业者。【史记张丞相传】沛公以周昌为职志。【注】职,主也。志,旗帜也。谓掌旗帜之官也。 又【尔雅释诂】职,常也。 又贡也。【左传襄二十八年】共其职贡。【淮南子原道训】海外宾伏,四夷纳职。【注】职,贡也。 又专也。【诗大雅】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注】专由小人,名为直谅。而实善背也。 又【扬子方言】怜职,□也。言相□怜者,吴越之闲谓之怜职。 又职职,多也。【庄子至乐篇】万物职职。 又姓。【姓谱】周礼有职方氏,後因官为氏。【风俗通】汉山阳令职洪之後。又【集韵】敌德切,音特。杙也。周官有职人。戚兖读。或作樴樲。 又【集韵】逸织切,音弋。义同。 又与帜同。【史记叔孙通传】於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注】职,音帜。

聍 【未集中】【耳字部】 聍 【广韵】奴丁切【集韵】囊丁切,□音宁。耵聍,耳垢也。一曰耳聒。 又【广韵】乃挺切,音□。义同。

【子集中】【人字部】 【集韵】鲁猥切,音磊。极困也。 又与儡同。

聎 【未集中】【耳字部】 聎 【广韵】吐雕切【集韵】他雕切,□音祧。【广韵】耳疾。【集韵】一曰耳鸣。 又【集韵】他刀切,音饕。又徒刀切,音匋。义□同。

膉 【未集下】【肉字部】 膉 【广韵】【集韵】□伊昔切,音益。【广韵】肥也。【集韵】脰肉也。【仪礼士虞礼】取诸左膉。【注】膉,脰肉也。 又【集韵】一曰豕伏槽。

聑 【未集中】【耳字部】 聑 【唐韵】丁协切【集韵】的协切,□音□。【说文】安也。【马融长笛赋】瓠巴聑柱,磬襄弛悬。【注】聑,安也。 又【扬子方言】扬越之郊,凡人相侮,以为无知,谓之聑。聑,耳目不相信也。 又【广韵】耳垂貌。 又【集韵】陟革切,音摘。耳竖貌。

聒 【未集中】【耳字部】 聒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古活切,音括。【说文】本作□。讙语也。【广韵】声扰也。【书盘庚】今汝聒聒。【传】聒聒,无知貌。郑云:难告貌。正义曰:多言乱人之意。【左传襄二十六年】聒而与之语。【注】聒,讙也。【抱朴子广譬卷】春蛙长哗,而丑音见患於聒耳。 又【韵补】叶纪劣切,音厥。【郭璞江赋】阳鸟爰翔,于以□月。千类万声,自相喧聒。

联 【未集中】【耳字部】 联 【唐韵】力延切【韵会】陵延切【正韵】灵年切,□音连。【说文】连也。从耳,耳连於颊。从丝,丝连不绝也。【张衡思□赋】缤联翩兮纷暗暧。【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又官联。【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三曰官联,以会官治。【注】联,读为连。谓连事通职相佐助也。 又合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本俗六安万民,三曰联兄弟。【注】联,犹合也。 又【周礼地官族师】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闾为族,八闾为联。 又【集韵】连彦切,音□。不绝也。

舏 【补遗】【未集】【舌字部】 舏 【字汇补】古朽切,音久。舌取物也。

罥 【未集中】【网字部】 罥 【广韵】姑泫切【集韵】【韵会】【正韵】古泫切,□音畎。【玉篇】挂也,系取也。【类篇】或作羂□。【鲍昭芜城赋】荒葛罥涂。 又【广韵】古县切【集韵】扃县切,□音睊。绾也。

罦 【未集中】【网字部】 罦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芳无切,音敷。【尔雅释器】罬谓之罦。罦,覆车也。【注】今之翻车也。有两辕,中施罥以捕鸟,辗转相解。【诗王风】雉离于罦。【传】覆车也。 又【广韵】缚谋切【集韵】【韵会】房尤切【正韵】房鸠切,□音浮。【集韵】或从包从不。

罧 【未集中】【网字部】 罧 【广韵】所今切【集韵】【韵会】【正韵】疏簪切,□音森。【说文】积柴水中,聚鱼也。 又【广韵】同槮。【尔雅释器】槮谓之涔。【注】今之作槮者,积柴木于水中,鱼得寒,入其里藏隐,因以薄围捕取之。【疏】槮罧,古今字。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所禁切,音渗。义同。 又【广韵】斯甚切【集韵】斯荏切,□音沁。义同。 又【集韵】犁针切,音林。义同。

罨 【未集中】【网字部】 罨 【广韵】【正韵】於检切【集韵】【韵会】衣检切,□音奄。【说文】罕也。【玉篇】以罔鱼也。【左思蜀都赋】罨翡翠。 又【广韵】乌合切【集韵】【韵会】【正韵】遏合切,□音姶。罔也。 又【张泌诗】罨岸春涛打船尾。 又溪名。长兴有罨画溪。 又【广韵】於业切【集韵】又业切,□淹入声。义同。

【丑集上】【口字部】 【字汇】郎计切,音丽。叽语。

【亥集上】【马字部】 【集韵】延知切,音夷。马名。

【戌集中】【隹字部】 【集韵】同鵨。详鸟部鵨字注。

罩 【未集中】【网字部】 罩 【广韵】都敎切【集韵】【韵会】【正韵】陟敎切,□音鵫。【说文】捕鱼器也。【尔雅释器】篧谓之罩。【注】捕鱼笼也。【疏】罩,以竹为之,无竹则以荆。【诗小雅】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广韵】与同。 又【集韵】竹角切,音琢。籗亦作罩。罩鱼者也。 又【集韵】敕角切,音趠。义同。

罪 【未集中】【网字部】 罪 〔古文〕罪□【广韵】徂贿切【集韵】粗贿切,□音。【说文】捕鱼竹罔。【易解卦】君子以赦过宥罪。【书大禹谟】罪疑惟轻。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补】卜管切,音粄。屑米餠也。

罫 【未集中】【网字部】 罫 【集韵】【韵会】□胡挂切,音画。□或作罫。碍也。通作絓。 又【集韵】古买切,音拐。□或作罫。博局方目。【桓谭新论】使罫中死棋皆生。【韦曜博弈论】所务不过方罫之闲。

罬 【未集中】【网字部】 罬 【广韵】陟劣切【集韵】【韵会】株劣切,□音辍。【说文】捕鸟覆车也。或作辍。【尔雅释器】罿,罬也。罬谓之罦。【玉篇】连也。幡车上覆罔。 又【集韵】古穴切,音玦。义同。

罭 【未集中】【网字部】 罭 【广韵】雨逼切【集韵】【正韵】越逼切【韵会】影逼切,□音域。【说文新附字】鱼网也。【尔雅释器】緵罟谓之九罭。九罭,鱼罔也。【注】今之百囊罟。【诗豳风】九罭之鱼。【传】九罭,緵罟,小鱼之网也。

翋 【未集中】【羽字部】 翋 【广韵】卢合切【集韵】落合切,□音拉。【广雅】飞也。【左思吴都赋】□翋□。 【类篇】或作□。

置 【未集中】【网字部】 置 〔古文〕□□□□【广韵】陟吏切【集韵】【韵会】竹吏切【正韵】知意切,□音智。【说文】赦也。【注】徐锴曰:从直,与罢同意。置之则去之也。 又【玉篇】立也。【广韵】设也。【书说命】王置诸其左右。【周礼天官大宰】三曰废置,以驭其吏。【注】退其不能者,举贤而置之禄。【前汉周勃传】不知置辞。【注】师古曰:置,立也。又【玉篇】安置也。 又【广雅】邮置,关驿也。【前汉曹参传】取狐父祁善置。【注】师古曰:置,若今之驿也。 又【集韵】直吏切,音。树也。周礼,凡试庐事,置而摇之。

罯 【未集中】【网字部】 罯 【唐韵】【广韵】乌感切【集韵】【类篇】邬感切,□音暗。【说文】覆也。又【王篇】【广韵】乌合切【集韵】【类篇】遏合切,□音姶。罯,覆也。

罚 【未集中】【网字部】 罚 【广韵】【集韵】【韵会】□房越切,音伐。【说文】罪之小者。从刀从詈。未以刀有所贼,但持刀骂詈,则应罚。【春秋元命包】罔言为詈,刀詈为罚。罚之言罔陷於害。【易豫卦】则□罚淸而民服。【书吕□】五□不□,正於五罚。【传】出金赎罪。【周礼地官司救】凡民之有邪恶者,三让而罚。【注】罚谓挞击之也。 又【韵补】叶扶废切【江淹齐高帝诔】缀机剟贼,轻章削罚。矜□广慈,合贱兼爱。爱字音炁。○按《说文》在刀部,今倂入。考证:〔【周礼地官司徒】凡民之有邪恶者,三让而罚之。〕 谨照原文司徒改司救。三让而罚下省之字。

罱 【未集中】【网字部】 罱 【广韵】鲁敢切,音览。罱网。【玉篇】夹鱼具。

署 【未集中】【网字部】 署 【广韵】【集韵】【韵会】□常恕切,音曙。【说文】部署,有所罔属。【注】徐锴曰:署置之,言罗络之若罘罔也。【玉篇】置也。【广韵】廨署。【鲁语】署位之表也。【史记项羽纪】部署吴中豪杰。【楚辞远游】选署众神以并毂。【补注】署,置也。 又【玉篇】书检也。【五经文字】署作罒者讹。

罳 【未集中】【网字部】 罳 【广韵】息兹切【集韵】【韵会】新兹切【正韵】相咨切,□音思。【说文新附字】罘罳,屏也。【玉篇】屏树门外也。互详罘字注。 又【集韵】【韵会】桑才切,□音鳃。义同。

罴 【未集中】【网字部】 罴 〔古文〕□□□【广韵】彼为切【集韵】【韵会】班麋切【正韵】逋眉切,□音陂。【尔雅释兽】罴如熊,黄白文。【注】似熊而长头高脚,憨猛多力,能拔树木。【陆玑诗疏】罴有黄罴,有赤罴,大于熊,其脂如熊,白而粗理,不如熊白美也。【尔雅翼】罴则熊之雌者,力尤猛。【书禹贡】熊罴狐狸织皮。【诗小雅】维熊维罴。 又人名。【书舜典】让于朱虎熊罴。【注】四臣名。 又【韵补】叶甫委切【张衡西京赋】若惊鹤之群罴。叶上绮字下纚字。考证:〔【尔雅释畜】罴如熊,黄白文。【注】似熊而长头高脚,憨悍多力。〕 谨照原书释畜改释兽。憨悍改憨猛。

骂 【未集中】【网字部】 骂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驾切,音禡。【说文】詈也。【注】徐锴曰:谓以恶言加罔之也。【史记留侯世家】轻士善骂。 又与傌同。【前汉贾谊传】同鲸,劓,髠,刖,笞,傌,弃市之法。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补】何览切,音槛。米豆也。

【午集上】【玉字部】 【集韵】通都切,音。玉名。

【午集上】【玉字部】 【唐韵】卢剌切【集韵】郎达切,□音剌。【说文】玉属也。【类篇】或作。亦作瓎。

聺 【未集中】【耳字部】 聺 【五音集韵】千结切,音切。聪也。

聻 【未集中】【耳字部】 聻 【广韵】乃里切,音伱。指物貌。 又【正字通】梵书聻为语助,音伱。如禅录,何故聻,云未见桃花时聻,皆语余声。 又【五音集韵】子役切,音积。人死作鬼,人见惧之。鬼死作聻,鬼见怕之。若篆书此字贴於门上,一切鬼祟远离千里。【正字通】按聻音贱。俗谓之辟邪符,以聻为鬼名。酉阳杂俎曰:时俗于门上画虎头,书聻字,谓阴府鬼神之名,可以消疟疠。又张续宣室志曰:裴渐隐居伊上,有道士李君曰:当今除鬼无过渐耳。时朝士皆书聻于门上。又汉旧史:傩立桃人苇索沧耳虎头等,沧耳卽聻也。又通典:聻,司刀鬼名。渐耳,一名沧耳。

听 【未集中】【耳字部】 听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他定切,音侹。【说文】聆也。【释名】听,静也。静,然後所闻审也。【书太甲】听德惟聪。【仪礼士昏礼】命之曰:敬恭听,宗尔父母之言。 又【广韵】待也。 又受也。【左传成十一年】郑伯如晋听成。【注】听,犹受也。 又从也。【易艮卦】不拯其随未退听也。【疏】听,从也。【左传昭二十六年】姑慈妇听。 又断也。【礼王制】司寇正□明辟,以听狱讼。【周礼天官大宰】凡邦之小治,则冢宰听之。【前汉□法志】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又任也。【前汉景帝纪】其议民欲徙宽大地者,听之。 又□也。【战国策】请为王听东方之处。【注】听,侦□之。 又【唐韵】他丁切【集韵】【韵会】汤丁切【正韵】他经切,□音。【集韵】聆也,听受也。中庭曰听事,言受事察讼於是。俗作。毛氏曰:汉晋皆作听,六朝以来始加厂。 又【韵补】叶傥阳切,音堂。【苏辙读道藏诗】昔者惠子死,庄子笑自伤。微言不复知,言之使谁听。

聋 【未集中】【耳字部】 聋 【唐韵】卢红切【集韵】【正韵】卢东切,□音笼。【说文】无闻也。【释名】笼也。如在蒙笼之内,不可察也。【左传僖二十六年】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又【宣十四年】郑昭宋聋。【注】聋,暗也。【礼王制】喑聋跛躃断者。【疏】聋谓耳不闻声。 又葱聋,兽名。【山海经】符禺之山,其兽多葱聋,其状如羊而赤鬛。【注】葱聋,如羊,黑首赤鬛。 又【韵补】叶卢黄切,音郞。【易林】远视无光,不知靑黄。黈纩塞耳,使君暗聋。考证:〔【左传僖二十六年】耳不听五声之和曰聋。〕 谨照原文曰聋改为聋。

聿 【未集中】【聿字部】 聿 【唐韵】余律切【集韵】允律切【韵会】【正韵】以律切,□音遹。【说文】所以书之器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又【玉篇】遂也,述也,循也。【正韵】惟也。【书汤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传】聿,遂也。【释文】聿,允橘切,述也。【疏】正义曰:聿训述也。述前所以申遂,故聿为遂也。【诗唐风】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传】聿,遂也。【疏】从始至末之言。【诗大雅】无念尔祖,聿修厥德。【传】聿,述也。【诗诂】助语。【左传注】惟也。 又自也。【诗大雅】爰及姜女,聿来胥宇。【笺】聿,自也。於是与其□大姜,自来相可居者。 又【扬雄羽猎赋】及至罕车飞扬,武骑聿皇。【注】聿皇,轻疾貌。 又【左思吴都赋】陵绝嶛嶕,聿越巉险。【注】聿越,豹走貌。 又与曰通。【诗豳风】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前汉食货志】引《诗》作聿。【师古注】聿,卽曰也。 亦与遹通。【诗大雅】遹求厥宁。【传】遹与聿同。发语辞。 亦与欥通。【前汉班固叙传】欥中和为庶几。【师古注】欥聿,通由也。◎按说文聿,所以书之器也。欥,诠词也。徐注,一曰发声。引《诗》:欥求厥宁。今文作聿,後世束豪为聿。加竹作笔,而聿字音以律切,专为发语词矣。柳宗元文作聿牍,则唐人尚以此为笔字。

肁 【未集中】【聿字部】 肁 【广韵】治小切【集韵】直绍切,□音赵。【玉篇】始也,谋也,开也。 又姓。【正字通】赵有大夫肁贾。◎按经史皆作肇。

肂 【未集中】【聿字部】 肂 【广韵】【集韵】□息利切,音四。埋棺坎下也。【仪礼士丧礼】掘肂见衽。【注】肂,埋棺之坎也。【疏】肂训为陈,谓陈尸於坎,郑卽以肂为埋棺之坎也。【颜延之哀册文】戒凉在肂,杪秋卽穸。【注】三日而肂,三月而葬。 又【集韵】羊至切,音肄。义同。或作殔。考证:〔又【集韵】羊至切,言肄。〕 谨照本书之例言改音。

肄 【未集中】【聿字部】 肄 【广韵】【集韵】【韵会】羊至切【正韵】以智切,□音易。【广韵】习也。【左传文四年】臣以为肄业及之也。【礼檀弓】君命,大夫与士肄。【注】肄,习也。君有命,大夫则与士展习其事。 又劳也。【诗卫风】有洸有溃,旣诒我肄。【传】肄,劳也。又【小雅】正大夫离居,莫知我肄。 又【广韵】嫩条也。【博雅】肄,枿也。【诗周南】遵彼汝坟,伐其条肄。【传】肄,余也。斩而复生曰肄。【左传襄二十九年】晋国不恤宗周之阙,而夏肄是屏。【注】夏肄杞也。肄,余也,是斩而复生之余也。 又水名。【山海经】肄水,出临晋西南,而东南注海。【注】按卽溱水也。或作肄水。 又与肆通。【礼玉藻肆束及带注】肆读为肄。肄,余也。

肃 【未集中】【聿字部】 肃 〔古文〕□□【唐韵】息逐切【集韵】【韵会】息六切【正韵】苏谷切,□音宿。【说文】持事振敬也。从聿在□上,战战兢兢也。【广韵】恭也,敬也,戒也。【书太甲】社稷宗庙,罔不祗肃。【传】肃,严也。言能严敬鬼神而远之。又【洪范】恭作肃。【疏】貌能恭,则心肃敬也。【礼玉藻】色容厉肃。【疏】厉,严也。肃,威也。 又【尔雅释言】肃雍,声也。 又缩也。【诗豳风】九月肃霜。【传】肃,缩也,霜降而收缩万物。【礼月令】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注】谓枝叶缩栗。 又【尔雅释诂】进也。【诗大雅】民有肃心,荓云不逮。【笺】肃,进也。【礼曲礼】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注】肃,进也。进客谓道之。 又【左传成十六年】为事之故,敢肃使者。【注】肃手至地,若今撎。【礼少仪】妇人吉事,虽有君赐肃拜。【注】肃拜,拜低头也。【周礼春官大祝】辨九□,九曰肃□。【注】肃拜,但俯下手,今时撎是也。 又急也。【礼礼运】□肃而俗敝,则法无常。【疏】肃,骏急也。【淮南子本经训】肃而不悖。【注】肃,急也。虽急,不促悖。 又【尔雅释训】肃肃,敬也。【又】肃肃,恭也。 又【诗周南】肃肃兔□。【朱注】肃肃,整饬貌。 又【诗小雅】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笺】肃肃,严正之貌。 又【诗召南】肃肃宵征。【传】肃肃,疾貌。 又【诗唐风】肃肃鸨羽。【传】肃肃,鸨羽声。 又姓。汉雁门太守肃祥。 又【谥法】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 又国名。【左传昭九年】肃愼,燕亳,吾北土也。又【书序】肃愼来贺。【山海经】肃愼之国,在白民北。 又州名。【韵会】古月支国地,汉置酒泉郡,後魏以酒泉为甘州,随分福禄县置肃州。 又马名。【左传定三年】唐成公如楚,有两肃爽马,子常欲之。【注】肃爽,骏马名。 又通作宿。【仪礼特牲馈食礼】乃宿尸。【注】宿,进也。【礼祭统】宫宰宿夫人。【注】宿,戒也。 又【集韵】所六切,音缩,鸟飞。同。 又【字汇补】先妙切,音啸。敬也。【释名】箫,肃也,其音肃肃然而淸也。 又【韵补】叶音瑟。【陆机诗】羁旅远游宦,托身承华侧。抚剑遵铜辇,振缨尽祇肃。【韵会】古凡夙音,多读如息。尚书肃愼氏,史记作息愼。草疏宿菜,幽州人谓之息菜。

肆 【未集中】【聿字部】 肆 〔古文〕□□【玉篇】【广韵】【集韵】【类篇】【韵会】息利切【正韵】悉渍切,□音四。【说文】极陈也。【尔雅释言】肆,力也。【疏】极力也。【左传昭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注】肆,极也。【周语】薮泽肆旣。【注】肆,极也。旣,尽也。 又【玉篇】放也,恣也。【易系辞】其事肆而隐。【疏】其辞放肆显露,而所论义理深而幽隐也。【左传昭三十二年】伯父若肆大惠,复二文之业,弛周室之忧。【注】肆,展放也。【礼表记】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注】肆,犹放恣也。 又遂也。【书舜典】肆类于上帝。【传】肆,遂也。 又次也。【诗小雅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笺】襄,驾也。驾谓更其肆也。【疏】谓止舍处也。天有十二次,日月所止舍也。舍卽肆也。在天为次,在地为辰,每辰为肆,是历其肆舍有七也。 又陈也,列也。【书牧誓】昏弃厥肆祀弗答。【传】昏,乱也。肆,陈也。【诗大雅】肆筵设席。【注】肆者,陈设之意。 又【古今注】肆,所以陈货鬻之物也。【周礼地官司市】掌以陈肆辨物而平市。【注】肆,谓陈物处。【前汉□法志】开市肆以通之。【注】师古曰:肆,列也。 又【韵会】旣□,陈尸曰肆。【礼月令】仲春之月,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注】肆,谓死□暴尸也。【周礼秋官掌囚】凡杀人者,踣诸市,肆之三日。 又【尔雅释诂】肆,故也。【疏】肆之为故,语更端辞也。【又】肆,今也。【注】肆旣为故,又为今,此义相反而兼通者。【书大禹谟】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代罪。【传】肆,故也。【诗大雅】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传】肆,故今也。 又【博雅】伸也。【左传僖三十年】旣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注】肆,申也。 又【小尔雅】余也。 又缓也。【书舜典】眚灾肆赦。【传】肆,缓也,过而有害,当缓赦之。【左传庄二十二年】肆大眚。【疏】肆,缓也。◎按公羊传注:肆,跌也,过度也。谷梁传注:肆,失也。三传异义。 又【玉篇】量也。 又大也。【书梓材】越厥疆土,于先王肆。【传】能远拓其界壤,则于先王之道遂大。 又长也。【诗大雅】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传】肆,长也。 又弃也。【扬雄长杨赋】故平不肆险。安不忘危也。【注】服虔曰:肆,弃也。 又【小尔雅】突也。【诗大雅】是伐是肆。【传】肆,疾也。【笺】肆犯突也。【疏】肆为犯突,言犯师而冲突之。【左传文十二年】若使轻者,肆焉其可。【注】肆,暂往而退也。 又【周礼春官小胥】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注】编县之,二十六枚在一虡,谓之堵。钟一堵,磬一堵,谓之肆。【左传襄十一年】歌钟二肆。【注】肆,列也。县钟十六为一肆。二肆,三十六枚。 又官名。【周礼地官】肆长各掌其肆之政令。 又姓。【何氏姓苑】有渔阳太守肆敏。 又祭名。【史记周本纪】肆祀不答。 又【集韵】息七切,音悉。放也。 又【韵会】羊至切。与肄同。【五音集韵】习也,嫩条也。【礼玉藻】肆束及带,勤者有事则收之,走则拥之。【注】肆,读为肄。肄,余也。【释文】肆,音肄。 又音陔。【礼礼器】其出也,肆夏而送之,盖重礼也。【注】肆夏,当为陔夏。【释文】肆,依注作陔,古来切。 又【集韵】他历切,音逖。解也。【礼郊特牲】腥肆爓腍祭。【注】治肉曰肆。【疏】肆,剔也。【释文】肆,敕历切。【周礼地官大司徒】祀五帝,奉牛牲,羞其肆。【注】郑司农云,肆,陈骨体也。士丧礼曰:肆解去蹄。【贾疏】羞,进也。肆,解也。谓於俎上进所解牲体於神座前。【释文】肆,他历切。考证:〔【易系辞】其事肆而应。〕 谨照原文应改隐。〔【周礼天官司市】掌以陈肆辨物。〕 谨照原书天官改地官。照原文辨物下增而平市三字。〔【周礼地官大司徒】祀五帝,奉牛牲,羞其肆。【释文】羞,进也。〕 谨按羞进也,句出贾疏非释文,今据改为贾疏。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力求切,音留。竹名。

【卯集中】【手字部】 【篇海】呼骨切,音忽。高貌。〇按音义同□。讹文。

□ 【未集中】【网字部】 □ 【字汇篇】同罕。亦作□。字原作罓下干。

肇 【未集中】【聿字部】 肇 【广韵】治小切【集韵】【韵会】【正韵】直绍切,□音赵。【说文】击也。 又【广韵】始也。【书舜典】肇十有二州。【传】肇,始也。又【仲虺之诰】肇我邦于有夏。【传】始我商家国于夏世。 又正也。【齐语】竱本肇末。【注】竱,等也。肇,正也。谓先等其本,以正其末也。 又敏也。【尔雅释言】肇,敏也。【书酒诰】肇牵车牛,远服贾。 又长也。【尔雅释诂】肇,谋也。【诗大雅】肇敏戎公,用锡尔祉。【传】肇,谋也。【释文】韩诗云:长也。 又山名。【山海经】华山靑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 又与兆同。【诗大雅】以归肇祀。【传】肇,始也。始归郊祀也。【笺】肇,郊之神位也。【疏】肇,宜作兆。春官小宗伯云:兆五帝于四郊是也。又【商颂】肇域彼四海。【笺】肇,当作兆。【疏】言正天下之经界,以四海为兆域。 又【集韵】杜皓切,音道。击也。

【子集中】【人字部】 【广韵】【集韵】【韵会】□莫八切,麻入声。傄,健貌。

肈 【未集中】【聿字部】 肈 【集韵】同肇。又【韵会】戟属。

肉 【未集下】【肉字部】 肉 〔古文〕宍【唐韵】如六切【集韵】【韵会】【正韵】而六切,□音衄。【说文】胾肉,象形。本书作□。【易噬嗑】噬乾肉。【礼孔子闲居】觞酒豆肉。【左传庄十年】肉食者鄙。【管子水地篇】五藏已具,而後生肉。【又】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後发为九窍。 又【正字通】禽鸟谓之飞肉。【扬子太□经】明珠弹于飞肉,其得不复。 又肉□。【史记孝文帝纪】法有肉□三。【注】黥劓二,左右趾合一,凡三。 又芝草名。【抱朴子仙药卷】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 又视肉,兽名。见【山海经郭璞注】视肉,形如牛肝,有两目,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 又土肉,生海中。色黑,长五寸,大如小儿臂,有腹,无口耳,多足,可炙食。【本草】李时珍曰:此虫鱼之属,与土精名封同类。【郭璞江赋】土肉石华。 又【本草】人顶生疮,五色,如樱桃,破则自顶分裂,连皮剥脱至足,名曰肉人。夏子益奇疾方,常飮牛乳,卽消。 又【释名】肉,柔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如又切,音輮。钱璧之体。【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注】肉,边也。好,孔也。【释文】肉,如字。又如授反。 又锤体为肉。【前汉律历志】圜而环之,令之肉倍好者。【注】锤之形如环,体为肉,孔为好。 又肥满也。【礼乐记】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疏】肉谓肥满。【又】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注】肥也。【释文】□而救反。 又【史记乐书】宽裕肉好。【注】肉好,言音之洪美。 又【集韵】儒遇切,音孺。肌肉也。 又【韵会】【正韵】□而由切,音柔。边也。 又【正字通】音腴。【周礼地官大司徒】其民丰肉而庳。刘昌宗读。

肊 【未集下】【肉字部】 肊 【唐韵】於力切,音忆。【说文】胸骨也。【博雅】肊,匈也。 又【广韵】气满也。 【集韵】作胳。【类篇】或作臆。

肋 【未集下】【肉字部】 肋 【唐韵】卢则切【集韵】【韵会】【正韵】历德切,□音勒。【说文】胁骨也。【广韵】胁肋。【正韵】胁干。【释名】肋,勒也。检勒五脏也。 又【集韵】举欣切,音斤。肉之力也。与筋同。详竹部筋字注。

肌 【未集下】【肉字部】 肌 【唐韵】居夷切【集韵】居狋切【韵会】居宜切,□音饥。【说文】肉也。【玉篇】肌肤也。【正韵】肤肉。【正字通】人身四支附骨者皆曰肌。【释名】肌,懻也。肤幕坚懻也。 又密肌,虫名。【尔雅释虫】密肌,继。英【注】未详。 又【韵会】或作□。【列子黄帝篇】□骨不。 又【集韵】居气切,音旣。体也。

肍 【未集下】【肉字部】 肍 【唐韵】巨鸠切【集韵】渠尤切,□音求。【说文】孰肉酱也。【广韵】乾肉酱也。

肯 【未集下】【肉字部】 肯 【唐韵】苦等切,坑上声。【说文】骨闲肉也。【玉篇】今作肯。 又【集韵】可亥切,音恺。【字林】著骨肉也。

肒 【未集下】【肉字部】 肒 【广韵】【集韵】□胡玩切,音换。搔生创也。【广韵】疱肒。【集韵】或作□□□。

苪 【申集上】【艹字部】 苪 【唐韵】兵永切,音丙。【玉篇】明著也。

肓 【未集下】【肉字部】 肓 【唐韵】【集韵】□呼光切,音荒。【说文】心上鬲下也。【左传成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注】鬲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与□同。

肕 【未集下】【肉字部】 肕 【广韵】而振切,音刃。【玉篇】坚肉也。【广韵】牢肕。【类篇】坚柔也。【管子心术篇】人能正静者,筋肕而骨强。【注】肕筋,坚也。

肖 【未集下】【肉字部】 肖 【唐韵】私妙切【集韵】仙妙切,□音笑。【说文】骨肉相似也。从肉,小,意兼声。【玉篇】似也。【书说命】说筑傅岩之野,惟肖。【传】肖,似也。又【礼中庸】夫妇之不肖。【扬子方言】肖,法也。西楚梁益之闲曰肖。【注】肖者,似也。【博雅】肖,类也。 又小也。【扬子方言】赵肖,小也。 又【韵会】思邀切【正韵】先雕切,□音宵。衰微也。【史记太史公自序】申吕肖矣。【注】徐广曰:肖,音痟。痟犹衰微。 又失散也。【庄子列御寇】达於知者肖。【注】肖,失散也。 又人名。周肖,魏臣。见【战国策】。 【集韵】或作俏。亦作霄。

肘 【未集下】【肉字部】 肘 【唐韵】【集韵】陟柳切【韵会】陟肘切【正韵】止酉切,□音帚。【说文】臂节也。从□从寸。寸,手寸口也。【徐曰】寸口,手腕动脉处也。【诗小雅如矢斯棘笺】如人挟弓矢,戟其肘。【礼玉藻】袂可以回肘。又【深衣】袼之高下,可以运肘。【左传成二年】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又【释名】肘,注也。可隐注也。 又【正字通】为人捉其肘而留之,亦曰肘。【後汉孔融传】欲命驾,数数被肘。【杜甫遭田家泥飮美严中丞诗】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 又书名。【前汉艺文志】强弩将军王围肘法五卷。【抱朴子地眞卷】崔文子肘後经。 又【韵会】一曰一肘二尺,一曰一尺五寸为一肘,四肘为一弓,三百弓为一里。 【集韵】或作。通作□。

【午集上】【瓦字部】 【玉篇】古文甃字。注详九画。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韵】逆各切。与崿□同。□详崿字注。

肙 【未集下】【肉字部】 肙 【唐韵】乌悬切,音渊。【说文】小虫也。一曰空也。 又挠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刺兵欲无肙。【注】挠也。 又【类篇】萦绢切,音睊。义同。 亦作。考证:〔【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剸兵欲无肙。〕 谨照原文剸兵改刺兵。

肚 【未集下】【肉字部】 肚 【广韵】当古切【集韵】【韵会】董五切,□音赌。【广韵】腹肚。【集韵】胃也。【正字通】俗呼曰肚。【博雅】□谓之肚。 又【广韵】【正韵】□徒古切,音杜。义同。 又【正韵】独故切,音睹。【正字通】方音读曰睹。【韩愈诗】肠肚鎭煎煼。【注】音睹。

葋 【申集上】【艹字部】 葋 【唐韵】其俱切,音劬。草名。【尔雅释草】葋,艼荧。 【集韵】或作□、□。

【午集上】【玉字部】 【唐韵】与之切【集韵】盈之切,□音饴。【说文】石之似玉者。【玉篇】五色之石也。【广韵】玉名。 又【集韵】居之切,音姬。义同。 【类篇】或作珆。

肛 【未集下】【肉字部】 肛 【广韵】【集韵】□古双切,音江。【广韵】胮肛,胀大也。【埤苍】胮肛,腹胀也。【六书故】大肠端,肛门也。【史记仓公传】肛门,重十二两。【注】肛,釭也。言其处似车釭。故曰釭门,卽广肠之门。 又【正字通】肥大貌。【韩愈赠张籍诗】连日挟所有形,躯顿胮肛。 又【广韵】许江切【集韵】【韵会】虚江切,□音□。【博雅】肛,肿也。 又【集韵】胡公切,音洪。义同。

【亥集中】【鱼字部】 【广韵】莫拨切,音末。鱼名。【玉篇】海中鱼。与鱴同。

肜 【未集下】【肉字部】 肜 【广韵】以戎切【集韵】【韵会】余中切【正韵】以中切,□音融。【广韵】祭名。【尔雅释天】绎又祭也。商曰肜。【疏】肜者,相寻不绝之意。【书高宗肜日传】祭之明日又祭也。 又姓。【前汉古今人表】肜鱼氏。【注】黄帝妃。 又【韵会】痴林切【正韵】丑林切,□音琛。【正韵】船行貌。

肝 【未集下】【肉字部】 肝 【唐韵】古寒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寒切,□音干。【说文】木藏也。生於木,魄所藏。【正字通】左三叶,右四叶,以胆为府,附脊第九椎为阳中,少阳通於春气。素问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释名】肝,干也。五行属木,故其体状有枝干也。凡物以大为干。【诗大雅或燔或炙传】炙用肝。【礼月令】其祀门,祭先肝。【淮南子精神训】肝为风。 又【白虎通】肝之为言扞也。 又肝楡,海外国名。【山海经】肝楡之尸,在大人北。

【寅集中】【山字部】 【广韵】一虢切【集韵】屋虢切,□泓入声。【广韵】陂名。一曰村名,在吴王旧城侧。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呼贡切,音嗊。竹器也。【篇海】用以熯物者。

【戌集中】【隹字部】 【广韵】七由切【集韵】雌由切,□音秋。【玉篇】鸡雏。【广韵】雅雏。 又【集韵】子幽切,音稵。【扬子方言】鸡雏,齐鲁之闲谓之子。 又【集韵】将由切,音楢。义同。

脦 【未集下】【肉字部】 脦 【集韵】惕得切,音忒。肋脦,不正容止也。

腀 【未集下】【肉字部】 腀 【玉篇】力民切【集韵】龙春切,□音伦。皮也。

肦 【未集下】【肉字部】 肦 【广韵】【集韵】【正韵】□符分切,音汾【广韵】大首貌。【集韵】一曰众貌。亦作。【正韵】亦作颁。 又【广韵】布还切【集韵】【韵会】【正韵】逋还切,□音班。【集韵】□谓之朌。 又【韵会】赋也。【礼王制】名山大泽不以朌。【释文】朌,读为班。赋也。【仪礼聘礼】朌肉及廋车。【注】朌,犹赋也。【释文】音班。考证:〔【仪礼聘礼】朌肉及庾车。〕 谨照原文庾车改廋车。

胚 【未集下】【肉字部】 胚 【广韵】芳杯切【韵会】铺枚切【正韵】铺杯切,□音坯。【说文】妇孕一月也。【正字通】一月未生肌肉,故从不。 又【广韵】匹尤切【集韵】披尤切,□音。【集韵】胚胎,未成物之始。或从血。【正字通】又器物未成者亦曰胚。俗作胚。

肨 【未集下】【肉字部】 肨 【广韵】【正韵】匹绛切【集韵】匹降切,□音炐。【玉篇】肨,胀也。【广韵】臭貌。 又【集韵】披江切。与胮同。胮肛,肿也。亦作膖□。 又敷容切,音丰。肉端。

肩 【未集下】【肉字部】 肩 【唐韵】古贤切【集韵】【韵会】【正韵】经天切,□音坚。【说文】髆也。从肉,象形。【徐曰】象肩形,指事也。【广韵】项下。【正韵】膊上。【六书故】臂本曰肩。 又【尔雅释诂】肩,克也。【诗周颂】佛时仔肩。【传】仔肩,克也。【笺】仔肩,任也。【书盘庚】朕不肩好货。【传】肩,任也。我不任好货之人。 又【韵会】胜也。肩强能胜重,堪任义。【尔雅释诂】肩,胜也。 又【释名】肩,坚也。甲阖也。与胸胁皆相会阖也。 又息肩。【左传襄二年】郑子驷请息肩於晋。【注】欲辟楚役,以负担喻。 又比肩。【尔雅释地】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又】西方有比肩兽焉,与卭卭岠虚比,为卭卭岠虚啮甘草,卽有难,卭卭岠虚负而走,其名谓之蟨。 又兽三岁曰肩。【诗齐风】□驱从两肩兮。【传】兽三岁曰肩。 又鸟名。【礼月令季冬之月征鸟厉疾注】征鸟,题肩也。齐人谓之击征。 又【集韵】作也,媵也。 又姓。【正字通】肩龙明,金人。肩固,洪武中贡士泰和人。 又人名。【礼檀弓】公肩假。【左传桓五年】周公黑肩,将左军。【注】黑肩,周桓公也。 又【集韵】丘闲切,音掔。膊也。 又胡恩切,音痕。肩肩,羸小貌。【庄子德充符】闉跂支离无脤,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音义】胡恩反。羸小貌。又直貌。 又【五音集韵】胡田切,音贤。义同。【庄子德充符肩肩音义】又胡咽反。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作勘切,音赞。缀衣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侧救切,音绉。捕鱼具。

【酉集下】【酉字部】 【五音集韵】吕支切,音离。乳腐。

肪 【未集下】【肉字部】 肪 【唐韵】甫良切【集韵】分房切【正韵】敷房切,□音芳。【说文】肥也。【徐曰】本草有雁肪,雁脂也。【玉篇】脂肪。【扬子太□经】脂牛正肪,不濯□而烹。 又【广韵】【集韵】□符方切,音房。义同。

肫 【未集下】【肉字部】 肫 【唐韵】章伦切【集韵】【正韵】朱伦切【韵会】株伦切,□音谆。【说文】面頯也。从肉,屯,意兼声。【正韵】恳诚貌。【礼中庸】肫肫其仁。【注】肫肫,读如诲尔忳忳之忳。肫,恳诚貌。 又【五音集韵】子罪切,音嶊。义同。 又【集韵】殊伦切,音纯。腊之全者。【仪礼士昏礼】肫髀不升。【注】肫,全也。【释文】音纯。又徒浑切,音屯。肫,饵也。或作饨。亦作□□。 又主尹切,音准。颐也。 又朱劣切,音拙。面骨。【五音集韵】面秀骨。

肬 【未集下】【肉字部】 肬 【唐韵】羽求切【集韵】【正韵】于求切【韵会】疑求切,□音尤。【说文】赘也。【博雅】肬,肿也。【释名】肬,丘也。出皮上聚,高如地之有丘也。【荀子宥坐篇】曾未如肬赘。【楚辞九章】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注】赘肬,过也。【集韵】或作疣。

肭 【辰集上】【月字部】 肭 【唐韵】【集韵】【韵会】□女六切,音衄。【说文】朔而月见东方,谓之缩肭。从月内声。○按从内非声,当从肉乃得声。《玉篇》作朒,今本《说文》作肭,乃传写之讹耳。【广韵】【集韵】【韵会】□女六切,音恧。【说文】肭,朔而见东方,谓之缩肭。【徐曰】行太疾也。 又【集韵】奴骨切,音讷。腽肭,肥也。 又【正字通】海狗之肾曰腽肭脐。 又【广韵】【集韵】□女滑切,音貀。义同。

肮 【未集下】【肉字部】 肮 【广韵】呼郞切【集韵】寒刚切,□音□。【类篇】咽也。【史记刘敬传】不搤其肮。【注】肮,喉咙也。【广韵】肮,大也。【集韵】大脉谓之肮。 又【五音集韵】古郞切,音冈。星名。一曰亢父县。 又【正韵】下党切,音沆。义同。

肯 【未集下】【肉字部】 肯 〔古文〕□【正韵】苦等切,音恳。【尔雅释言】肯,可也。【诗卫风】惠然肯来。【笺】可也。【前汉高帝纪】高帝数让,众莫肯为。 又【集韵】可亥切,音恺。【字林】著骨肉也。【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注】著骨肉也。肯,著也。 【集韵】或作肯肻。又□。

肰 【未集下】【肉字部】 肰 〔古文〕□□□【唐韵】【集韵】□如延切,音然。【说文】犬肉也。 又【玉篇】而旃切,音壖。义同。

【丑集上】【口字部】 【集韵】墙之切,音慈。□,愧貌。

肱 【未集下】【肉字部】 肱 〔古文〕□厷□【广韵】古弘切【集韵】姑弘切,□音。臂上也。【正韵】臂干。【书皋陶谟】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诗小雅】麾之以肱【传】肱,臂也。 又国名。【山海经】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 又人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郑公孙黑肱。【史记鲁周公世家】子成公黑肱立。

育 【未集下】【肉字部】 育 【集韵】【韵会】【正韵】□余六切,音昱。【说文】养子使作善也。【广韵】养也。【易蒙卦】君子以果行育德。【注】育德者,养正之功也。【疏】育养其德。 又【尔雅释诂】育,长也。【诗卫风】旣生旣育。【笺】育谓长老也。【书盘庚】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传】育,长也。【晋语】正名育类。【注】育,长也。 又生也。【礼中庸】发育万物。【注】育,生也。 又覆育也。【诗小雅】长我育我。【笺】育,覆育也。 又幼稚也。【诗卫风】昔育恐育鞠。【笺】昔育,昔幼稚之时也。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育阳。【注】属南阳郡。 又【集韵】亦姓。 又【集韵】直佑切,音胄。胤也。 又【韵会】通作鬻。【诗幽风】鬻子之闵斯。【礼乐记】毛者孕鬻。【注】鬻,生也。又【集韵】或作毓。【前汉五行志】孕毓根荄。 又【韵补】叶音亦。【诗大雅】载生载育。叶上夙下稷。夙音夕。 又叶音乙。【黄伯仁龙马颂】禀神祇之化灵,乃大宛而再育。资□螭之表象,似灵虬之注则。

腂 【未集下】【肉字部】 腂 【集韵】古卧切,音过。肿赤也。 又戸瓦切,音踝。药草名。生山谷中,益气延年。 又【五音集韵】力轨切,音垒。皮起也。【唐书酷吏传】膝腂皆碎。

肳 【未集下】【肉字部】 肳 【集韵】武粉切,同吻。【说文】口边也。或作呅。通作□。 又【集韵】暮拜切,音韎。冥目远视也。一曰久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同蓬。

□ 【备考】【未集】【米字部】 □ 【字汇补】公溪切,音鸡。

□ 【备考】【未集】【米字部】 □ 【搜眞玉镜】禾架切。

肴 【未集下】【肉字部】 肴 【唐韵】胡茅切【韵会】【正韵】何交切,□音爻。【说文】啖也。【徐曰】谓已修庖之,可食也。【玉篇】俎实。又啖肉也。【广韵】凡非谷而食曰肴。【正字通】豆实俎醢也。【诗大雅】尔肴旣馨。【前汉王丹传】载酒肴於田闲,□勤者而劳之。【集韵】或作肴。

肵 【未集下】【肉字部】 肵 【集韵】居焮切,音靳。敬也。【礼郊特牲】肵之为言敬也。 又【集韵】【韵会】□渠希切,音祈,盛心舌之俎。【仪礼特牲馈食礼】佐食升肵俎。【注】肵,音祈,谓心舌之俎也。【礼曾子问】祭殇不举肺,无肵俎。【注】肵俎,利成礼之施於尸者。【疏】肵是尸之所食,归余之俎,以其无尸,故无肵俎。【释文】肵,音祈。

肶 【未集下】【肉字部】 肶 【广韵】房脂切【集韵】频脂切,□音毗。本作膍。【说文】牛百叶也。一曰鸟膍胵。【仪礼旣夕东方之馔四豆脾析注】脾,读为鸡脾肶之脾。牛百叶也。 又【尔雅释诂】肶,厚也。【注】肶辅皆厚重。 又【集韵】骈迷切,音鼙。义同。 又必至切,音畀。祠也。【五音集韵】以豚祠司命也。 又【五音集韵】傍礼切,音陛。髀股也。

脓 【未集下】【肉字部】 脓 【广韵】【集韵】【韵会】□奴冬切,音农。【说文】肿血也。【玉篇】痈疽溃也。【史记仓公传】後八日呕脓。 又【释名】脓,醲也,汁醲厚也。【曹植七启】肥豢脓肌。 又烂也。【齐民要术】水稻苗长七八寸,陈草复起。以镰浸水芟之,草悉脓死。

肷 【未集下】【肉字部】 肷 【玉篇】许律切【五音集韵】呼出切,□音颰。【玉篇】牛肉也。

肸 【未集下】【肉字部】 肸 【唐韵】羲乙切【集韵】【韵会】【正韵】黑乙切,□欣入声。【说文】响布也。从十从。【徐曰】,振也。【前汉司马相如传】肸蠁布写。【注】肸蠁,盛作也。又【扬雄传】芗呹肸以掍根兮,声駍隐而历钟。【注】言风之动树,声响振起众根,合同駍隐,而盛历入殿上之钟也。根犹株也。【左思蜀都赋】景福肸蠁而兴作。【注】韦昭曰:肹蠁湿生虫,蚊类是也,大福之兴,如此虫腾起矣。 又【正韵】佛肸,大貌。又人名。 又西域名。【前汉西域传】四曰肸顿侯。 又人名。公孙肸,郑大夫。见【左传襄三十年】。又【前汉功臣表】疆圉侯留肸。 又【广韵】【集韵】【韵会】□许讫切,音迄。又【集韵】显结切,音□。义□同。 又【集韵】兵媚切,音秘。邑名。在鲁。【史记鲁世家】作肸誓。【注】鲁东郊之地名。【尚书】作费。 通作肹。考证:〔【扬雄传】芗呹肸以棍根兮。〕 谨照原文棍根改掍根。

肺 【未集下】【肉字部】 肺 【广韵】方废切【集韵】【韵会】芳废切,□音。【说文】金藏也。【玉篇】肺之言敷也。【正字通】肺主藏魄,六叶两耳,凡八叶,附脊第三椎,配胸中与大肠表里,为阳中大阴,通於秋气。【素问】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礼曲礼】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注】礼,食杀牲则祭先。有虞氏以首,夏后氏以心,殷人以肝,周人以肺。不祭肺,谓不杀牲为盛馔也。又【月令】孟夏之月,祭先肺。【史记乐书】商动肺而和正义。【淮南子精神训】肺为气。【释名】肺,也。言其气郁也。【博雅】肺,费也。 又肺石。【周礼秋官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注】肺石,赤石也。【疏】必使之坐赤石者,使之赤心不妄告也。 又【正韵】削木札。【史记惠景闲侯者年表】诸侯子弟若肺腑。【注】喻人主疏末之亲,如木札出於木,树皮附於树也。【前汉楚元王传】臣幸得托肺附。【注】一说肺谓斫木之肺札也。【扬子太□经】肺附乾糇。【注】削曰肺,杮曰附。【正字通】杮附木,如肺附肝,杮胏与肺别,此义之不可通者也。韵会、读书通不详考,肺讹为胏,胏讹为杮,皆谓肺、胏、杮音义互通,误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普盖切【正韵】滂佩切,□音霈。【广韵】茂貌。【诗陈风】东门之杨,其叶肺肺。【传】盛貌。【释文】普贝反,又蒲贝反。 又【集韵】或作胇。【诗大雅】自有肺肠。【释文】肺,本又作胇。

肾 【未集下】【肉字部】 肾 【唐韵】时忍切【集韵】【韵会】是忍切【正韵】时轸切,□音祳。【说文】水藏也。【徐曰】按肾主智藏精,皆水之为也。【广韵】五藏之一也。【正字通】肾当胃下两旁,与脐平直,筋外有脂裹,表白里黑。【素问】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又】藏各有一,肾独两,何也。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礼月令】孟冬之月,祭先肾。【注】阴位在下,肾亦在下。【书盘庚】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淮南子精神训】肾为雨。 又引也。【释名】肾,引也。肾属水,主引水气,灌注诸脉也。 又【博雅】坚也。

【丑集上】【口字部】 【玉篇】同噱。

【午集中】【疒字部】 【广韵】先稽切【集韵】先齐切,□音西。酸,疼痛也。 又【博雅】病也。 又【集韵】相支切,音斯。义同。

肿 【未集下】【肉字部】 肿 【唐韵】之陇切【集韵】【韵会】主勇切,□音种。【说文】痈也。【广韵】疾也。【周礼天官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注】肿疡,而上生创者。【尔雅释训】肿足为尰。【疏】膝之下有疮肿,是涉水所为。 又肤肉浮满也。【史记仓公传】後五日当□肿。【前汉五行志】公闭门而泣之,目尽肿。【後汉梁皇后纪】从闲以来,加以浮肿。 又【释名】肿,钟也。寒热气所钟聚也。 又【增韵】胀也。【管子轻重篇】无盐则肿。 又瘣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旁不肿。【注】瘣也。

胀 【未集下】【肉字部】 胀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知亮切,音帐。腹满也。【玉篇】左氏传,将食,胀,如厕。胀,痛也。◎按左传成十年,作张如厕,注,中亮反。【通雅】胪胀,谓腹鼓胀也。【急就章】寒气泄注腹胪胀。 又【集韵】仲良切,音长。大小肠也。 【玉篇】字书亦作痮。

胁 【未集下】【肉字部】 胁 【唐韵】虚业切【集韵】【韵会】迄业切,□音熁。【说文】两膀也。【玉篇】身左右两膀。【广韵】胸胁。【增韵】腋下也。【周礼天官醢豚拍鱼醢注】拍为膊,谓胁也。【晋语】重耳过曹,闻其骈胁,欲观其状。 又【正字通】牲体,前为代胁,中为长胁,後为短胁。 又【正韵】迫胁,以威力恐人也。【书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疏】其被迫胁而从,距王师者,皆无治责其罪。又【泰誓】胁权相灭。【疏】假用在上之权命胁之。 又【诗秦风】游环胁驱。【传】胁驱,愼驾具,所以止入也。 又敛也。【前汉王莽传】动静辟胁,万物生焉。【注】师古曰:胁,收敛也。 又责也。【公羊传庄二十五年】以朱丝营社,或曰胁之。【注】胁之,与责求同义。 又胁盾,盾名。【管子幼官篇】兵尚胁盾。【注】象时物之闭盾,或署之於胁。 又【广韵】许欠切【集韵】虚欠切,□音搚。妨也。 又【集韵】迄及切,音吸。胁肩,竦体也。或书作胁。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同竽。

胂 【未集下】【肉字部】 胂 【广韵】丑人切。【集韵】痴邻切,□音伸。【广韵】申也。【集韵】伸身也。 又【博雅】肑谓之胂,胂谓之脢。 又【集韵】延知切,音夷。夹脊肉。或作胰。 又外人切,音申。义同。

胃 【未集下】【肉字部】 胃 【广韵】【集韵】【韵会】于贵切【正韵】于畏切,□音谓。【说文】谷府也。从□从肉,象形。【玉篇】白虎通曰:胃者,脾之府,谷之委,故脾禀气於胃。【广韵】肠胃。【释名】胃,围也,围受食物也。【礼内则】鸨奥鹿胃。【史记货殖传】胃脯□微耳,浊氏连骑。【注】晋灼曰:今大官常以十月作沸汤,燖羊胃,以末椒姜扮之,暴使燥,是也。 又【韵会】西方宿名。【礼月令】季春之月,日在胃。【史记天官书】胃为天仓。【注】胃主仓禀,五谷之府也。明则天下和平,五谷丰稔。 又【集韵】本作□。【礼内则】鸨奥鹿胃。【释文】胃又作□。又□。

胄 【未集下】【肉字部】 胄 【广韵】直佑切【韵会】【正韵】直又切,□音宙。【增韵】裔也。又系也,嗣也。 又长也。【书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敎胄子。【传】胄,长也。 又後也。【左传襄十四年】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注】胄,後也。 又【广韵】亦姓。 又【增韵】国名。 【集韵】或作伷。【正字通】与冂部甲冑字别,甲冑下从冃,冃音冒。此胄字下从肉,自有分也。

胅 【未集下】【肉字部】 胅 【广韵】【集韵】□徒结切,音絰。【说文】骨差也。从肉,失,意兼声。【广韵】骨胅。【集韵】一曰肿也。一曰连脽肉。【博雅】胅,肿也。【淮南子精神训】万物背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

胆 【未集下】【肉字部】 胆 【集韵】荡旱切,音但。肉胆也。 又当割切,音怛。臈胆,肥貌。 又【广韵】徒干切【集韵】唐干切,□音坛。【广韵】口脂泽也。 【正字通】俗以胆为胆,非。【唐韵】都敢切【韵会】【正韵】睹敢切,□音黵。【说文】连肝之府也。【广韵】肝胆。【素问】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白虎通】胆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胆断。是以肝胆二者,必有勇也。肝胆异趣,何以知相为府也。肝者,木之精也。人怒无不色靑目张者,是其效也。【史记越世家】坐卧卽仰胆,飮食亦尝胆也。【前汉张耳陈余传】将军瞋目张胆。【注】张胆,言勇之甚。【後汉光武纪】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 又【淮南子精神训】胆为云。 又【拾遗记】昆吾山有兽,食铜铁。吴国武库中兵刃俱食尽,得双兔,有铁胆,铸为双剑。 又虫名。【博雅】胆蛇,靑蠵也。 又草名。【博雅】陵游,龙胆也。 又拭治也。【礼内则】桃曰胆之。【注】啖食治择之名。【疏】去毛拭治,令色靑滑如胆也。 又姓。【吕氏春秋】中牟有士曰胆胥,已请见之。

胈 【未集下】【肉字部】 胈 【广韵】【集韵】【正韵】□蒲拨切,音跋。【广韵】股上小毛也。【韵会】肤毳皮。【前汉司马相如传】躬傶骿胝无胈。【注】胈,毳肤皮也。言禹勤,骿胝无有毳毛也。【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文韦昭注】身中小毛。【庄子天下篇】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 又【集韵】蒲盖切,音旆。义同。 又白肉也。【史记司马相如传】躬胝无胈。【注】胈,白肉也。

胊 【未集下】【肉字部】 胊 【唐韵】其俱切【集韵】【韵会】权俱切,□音劬。【说文】脯脡也。【玉篇】脯也。【韵会】申曰脡,屈曰胊。【礼曲礼】左胊右末。【注】屈中曰胊。【仪礼士虞礼】胊在南。【注】胊,脯及乾肉之屈也。 又远也。【管子侈靡篇】观之风气,古之祭者,有时而胊。【注】胊,远也。或远为来岁祈福而祭也。 又草名。【尔雅释草】搴柜胊。 又【广韵】亦山名。 又国名。【山海经】北胊国,在鬰水南。 又邑名。【前汉五行志】取须胊城郚。【注】须胊,邾邑。又【地理志】临胊。【注】属齐郡。 又海上地名。【史记秦始皇纪】於是立石东海上胊界中。 又姓。汉胊邴。见【盐铁论】。 又人名。【前汉宣元六王传】姬胊臑故亲幸,後疏远。 又【集韵】匈于切,音吁。胊衍,戎名,在北地。 又吁玉切,音旭。又诩拱切,音汹。义□同。 又【广韵】尺尹切,音蠢。汉胊,县名。 又【五音集韵】北角切,音剥。同□。 【集韵】或作□。【正韵】脯屈中曰胊,从肉从句,与朐不同。朐从日月之月,音吁。朐,车轭。

背 【未集下】【肉字部】 背 【唐韵】【韵会】补妹切【正韵】邦昧切,□音辈。【说文】□也。从肉北声。【韵会】身北曰背。【玉篇】背脊。【正字通】身之阴也。【释名】背,倍也,在後称也。【易艮卦】艮其背。【注】背者,无见之物也。 又手背。【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合灂若背手文。 又寿也。【尔雅释诂】背,寿也。【诗大雅】黄耉台背。又【鲁颂】黄发台背。【传】台背,皆寿徵也。 又日旁气也。【前汉天文志】晕适背穴。【注】孟康曰:皆日旁气也。背形如背字也。如淳曰:凡气向日为抱,向外为背。 又【玉篇】堂北曰背。【诗卫风】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传】背,北堂也,又人名。【谷梁传成十年】卫侯之弟黑背,帅师侵郑。 又【广韵】【集韵】蒲昧切【正韵】步昧切,□音旆。【广韵】弃背。【集韵】违也。【正韵】弃也,孤负也,反面也。【诗小雅】噂沓背憎。【书太甲】旣往背师保之训。【前汉高帝纪】君为秦吏,今欲背之。 又【五音集韵】奴对切,音内。义同。 又【韵补】叶音必。【诗大雅】民之罔极,职凉善背。叶下克力。 【正韵】亦作偝倍。

胍 【未集下】【肉字部】 胍 【广韵】古胡切【集韵】攻乎切,□音孤。胍肫,大腹。 又【集韵】姑华切,音瓜。义同。 又胡故切,音护。□胍,大貌。

胎 【未集下】【肉字部】 胎 【唐韵】土来切【集韵】【韵会】【正韵】汤来切,□音台。【说文】妇孕三月也。从肉,台,意兼声。【广韵】始也。【增韵】凡孕而未生,皆曰胎。【尔雅释诂】胎,始也。【注】胚胎未成,亦物之始也。【博雅】人三月而胎。【史记律书】营室者,主营胎。 又兽亦谓之胎。【礼王制】不杀胎。【史记乐书】胎生者不殰。【注】胎生,兽也。 又珠亦谓之胎。【前汉扬雄传】剖明月之珠胎。【注】珠在蛤中,若怀妊然,故谓之胎也。 又逃也。【扬子方言】胎,逃也。【注】谓逃叛也。 又【韵补】叶音怡。【汉乐章】众庶熙熙,施及夭胎。群生啿啿,受春之祺。【徐干七喻】大宛之牺,三江之鲑。云鶬水鹄,熊蹯豹胎。 又叶音驼。【道藏歌】乞免五难中,制召诸天魔。灵岳不崩陷,福地更炼胎。 【集韵】或作孡。

胏 【未集下】【肉字部】 胏 【集韵】【韵会】壮仕切【正韵】祖似切,□音滓。【说文】食所遗也。【玉篇】脯有骨也。【易噬嗑】噬乾胏。【疏】乾胏,是脔肉之乾者。【博雅】胏,脯也。【郭璞江赋】赬蟞胏跃而吐玑。【注】赬蟞之鱼,其状如胏。 又【五音集韵】侧氏切,音。义同。 【集韵】或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海篇】同。

【备考】【午集】【玉字部】 【川篇】与宝同。

【亥集中】【鱼字部】 【战国策】俯噣鳝鲤。【注】鳝,故书作。字书无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卽浅切【集韵】子浅切,□音剪。竹名。

胐 【未集下】【肉字部】 胐 【广韵】苦骨切,音窟。胐臀。【正字通】按俗谓髀之近窍者为髀窟。【博雅】胐,脚也。【释文】笃骨反。 又【集韵】张滑切,音窡。膝疾。

胑 【未集下】【肉字部】 胑 【唐韵】【集韵】章移切【正韵】旨而切,□音支。【说文】体四胑也。【玉篇】体四胑,手足也。【淮南子修务训】故自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四胑不动,思虑不用,事治求赡者,未之闻也。 又枝也。【释名】胑,枝也,似木之枝格也。 【集韵】通作支。【正韵】同肢。

胔 【未集下】【肉字部】 胔 【集韵】疾智切【正韵】资四切,□音渍。【说文】鸟兽残骨曰骴,可恶也。【礼月令】掩骼埋胔。【注】肉腐曰胔。【前汉陈汤传】埋胔。【注】有肉曰胔。 又【广韵】疾移切【集韵】才支切,□音疵。【广韵】人子肠名。 又水族之名。【左思吴都赋】摸玳蝐,扪胔蠵。 又【集韵】墙之切,音慈。水肠谓之胔。【淮南子说山训】海水虽大,不受胔芥。【释文】胔,音慈。 又【五音集韵】秦昔切,音籍。病也,瘦也。 又【五音集韵】疾二切,音自。骨有肉也。 【集韵】本作骴。亦作髊殐。或书作□。

胕 【未集下】【肉字部】 胕 【广韵】【集韵】【韵会】符遇切【正韵】防父切,□音附。【扬子太□经】肺胕之行。【广韵】肺胕,心膂。【集韵】人之六腑也。【正韵】晋书作肺腑,误。 又【集韵】风无切,音肤。足也。或作趺□。【战国策】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释文】胕,音肤。 又【五音集韵】防无切,音扶,肿也。【山海经】竹山有草焉,其名曰黄雚。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注】治胕肿也,音符。 又【韵会】通作附。【前汉刘向传】臣幸得托肺附。【注】肝肺相附著也。

胖 【未集下】【肉字部】 胖 【唐韵】【集韵】【韵会】□普半切,音判。【说文】半体肉。【玉篇】牲之半体。【韵会】胖之言片也,析肉意也。【周礼天官内饔】凡掌共羞修□膴胖骨鱐,以待共膳。【注】胖,如脯而腥者。【礼内则脯羹兔醢糜肤注】肤或为胖。【释文】胖,音判。 又【增韵】胁侧薄肉。【礼内则】鹄鴞胖。【注】鹄鴞胖,谓胁侧薄肉也。 又【集韵】一曰广肉。 又【集韵】【韵会】【正韵】□蒲官切,音盘。大也。【礼大学】心广体胖。【注】胖,犹大也。【释文】胖,步丹反。【朱注】安舒也。 又【集韵】补绾切,音版。夹脊肉。

攼 【卯集下】【攴字部】 攼 【集韵】居寒切,音干。求也,又得也。【玉篇】进也。 又侯旰切,音翰。与同。详字注。

旵 【辰集上】【日字部】 旵 【玉篇】丑减切。日光照也。

胗 【未集下】【肉字部】 胗 【唐韵】之忍切【集韵】止忍切,□音轸。【说文】唇疡也。【广韵】瘾胗,皮外小起。【博雅】胗,创也。【宋玉风赋】中唇为胗。【注】胗,音轸,唇疡也。 又【广韵】居忍切【集韵】颈忍切,□音紧。义同。 或作□□疹。

胟 【未集下】【肉字部】 胟 【广韵】莫厚切【集韵】莫後切,□音母。【说文】将指也。【广韵】同拇。【五音集韵】大拇指也。

胘 【未集下】【肉字部】 胘 【广韵】胡田切,音贤。【玉篇】牛百叶也。【广韵】肚胘。【类篇】服虔说,有角曰胘,无角曰肚。一曰胃之厚肉为胘。 又【博雅】□谓之胘。【释文】胘,音弦。 又地名。【史记匈奴传】至胘靁为塞。【汉书音义】胘靁,地名,在乌孙北。 又【集韵】胡涓切,音悬。义同。

胙 【未集下】【肉字部】 胙 【唐韵】昨误切【集韵】【韵会】存故切【正韵】靖故切,□音祚。【说文】祭福肉也。【尔雅释天】夏曰复胙。【疏】胙,祭肉也。以祭之旦日,复陈其祭肉,以宾尸也。【左传僖九年】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注】胙,祭肉。【晋语】命公胙侑。【注】胙,赐祭肉也。【史记周本纪】显王致文武胙於秦孝公。【注】胙,膰肉也。 又【韵会】建置社稷曰胙。 又报也。有德之人,必有美报。【左传隐八年】胙之土,而命之氏。【疏】胙,报也。【左传襄十四年】王使刘定公赐齐侯命,曰世胙大师,以表东海。【注】胙,报也。 又福也。【周语】天地所胙。【注】福也。【扬子法言】天胙先德,而陨明忒。 又位也。【齐语】反胙於绛。【注】反,复也。胙,位也。 又胙俎。【周礼天官膳夫】凡王祭祀,宾客食,则彻王之胙俎。【注】王与宾客礼食,主人飮食之俎,皆为胙俎。 又地名。【史记秦始皇纪注】括地志云:古燕国,滑州胙城县是也。 又亭名。【左传僖二十四年】凡蒋邢茅胙祭。【注】东郡燕县西南有胙亭。 又国名。【前汉古今人表】胙侯。【注】周公子。 又【集韵】疾各切,音昨。又【五音集韵】则落切,音作。义□同。 又【集韵】作,古作胙。注详人部五画。

翘 【未集中】【羽字部】 翘 【广韵】渠遥切【集韵】【韵会】【正韵】祁尧切,□音。【说文】尾长毛也。 又【广雅】举也。又翘翘,众也。【类篇】翘翘,高貌。【诗周南】翘翘错薪。 又【诗豳风】予室翘翘。【注】危也。 又【礼儒行】粗而翘之。【注】微翘发其意。【疏】翘,起发也。 又【左传庄二十二年】翘翘车乘。【注】远貌。 又【后汉舆服志】鸾旗者,编羽旄列系幢旁,民或谓之鸡翘。 又【尔雅释草】连,异翘。【疏】连,一名异翘。 又【广韵】悬也。【类篇】企也。 又【广韵】巨要切【集韵】祁要切。尾起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蹯古作□。注见足部十二画。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羊笑切,音耀。屋上□也。

翛 【未集中】【羽字部】 翛 【广韵】苏雕切【正韵】先雕切,□音萧。【集韵】【韵会】□相邀切,音宵。翛翛,羽敝也。【诗豳风】予尾翛翛。【传】敝也。 又【集韵】以九切,音酉。疾貌。【庄子大宗师】翛然而往。 又【广韵】【集韵】□式竹切,音叔。飞疾之貌。【玉篇】或作倏。 又【集韵】余六切,音毓。义同。

翜 【未集中】【羽字部】 翜 【广韵】色立切,音涩。【说文】捷也。飞之疾也。【尔雅释诂】翜,捷也。 又【说文】一曰侠也。 又【广韵】所甲切,音喋。【类篇】饰羽棺也。【六书正讹】翣,别作翜。 又【集韵】【韵会】□色洽切,音歃。【类篇】一曰使也。

【子集下】【冫字部】 【集韵】巨勇切,共上声。凝也。

翝 【未集中】【羽字部】 翝 【字汇补】何轰切,音宏飞也。◎按翃字之讹。

翞 【未集中】【羽字部】 翞 【集韵】居良切,音姜。翞翞,鹊行貌。 通作疆。

翟 【未集中】【羽字部】 翟 【广韵】徒历切【集韵】【韵会】亭历切【正韵】杜历切,□音狄。【说文】山雉尾长者。【书禹贡】羽畎夏翟。 又【诗墉风】其之翟也。【传】翟,羽饰衣。 又【诗卫风】翟茀以朝。【传】翟,翟车也。夫人以翟羽饰车。【周礼春官巾车】王后之五路,重翟鍚面朱总,厌翟勒面缋总。【注】重翟,厌翟,谓蔽也。 又【诗邶风】右手秉翟。【传】翟,羽也。【疏】谓雉之羽也。 【礼祭义】夫祭有畀辉胞翟阍者。【注】翟谓敎羽舞者也。【疏】四者皆是践官。 又国名。【周语】将以翟伐郑。【注】翟,隗姓之国也。 又戎翟。【周语】自窜于戎翟之闲。【注】翟,或作狄。 又姓。【急就篇注】翟氏,本齐翟偻新之後也。魏有翟璜,翟翦,汉有翟公,翟方进。 又【广韵】场伯切【集韵】【韵会】【正韵】直格切,□音宅。阳翟,县名。【史记项羽纪】韩王成因故都,都阳翟。【注】阳翟,河阳翟县也。 又【广韵】亦姓。唐有陕州刺史翟璋。【姓纂】姓苑,本音翟,後改音宅。 又【集韵】直角切,音浊。鸐或作翟。考证:〔【周礼春官巾车】王后之五路,重翟锡面朱总。〕 谨照原文锡改鍚。

翠 【未集中】【羽字部】 翠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七醉切,音綷。【说文】靑羽雀也。出鬰林。【尔雅释鸟】翠鹬。【注】似燕,绀色。【疏】李巡曰:鹬一名曰翠,其羽可以为饰。樊光云:靑羽。出交州。【前汉贾山传】饰以翡翠。【注】雄曰翡,雌曰翠。又【南越王赵陀传】翠鸟干。【博物志】翡身通黑,惟胸前背上翼後有赤毛。翠身通靑黄,惟六翩上毛长寸余靑,其飞则羽鸣翠翡翠翡然,因以为名。 又【礼内则】舒雁翠。【注】舒雁,鹅也。翠,尾肉也。 又【尔雅释山】未及上翠微。【疏】谓未及顶上,在旁陂陀之处,名翠微。一说山气靑缥色,故曰翠微。 又姓。【急就篇注】翠氏,楚景萃之後也。避入关三迁,怀土逃匿,改姓为翠。考证:〔又姓。【急就篇注】翠氏,楚晨之後也。〕 谨照原文楚晨改楚景萃。

翡 【未集中】【羽字部】 翡 【广韵】扶涕切【集韵】父沸切,□音费。【说文】赤羽雀也。出鬰林。【玉篇】鸟似翠而赤。【异物志】翠鸟,形如燕,赤而雄曰翡,靑而雌曰翠。详翠注。

翢 【未集中】【羽字部】 翢 【广韵】土刀切【集韵】他刀切,□音叨。羽葆幢。□,或作翢。 又【广韵】【正韵】□徒刀切,音陶。义同。 又【集韵】大到切,音导。义同。

翣 【未集中】【羽字部】 翣 【广韵】所甲切【集韵】【韵会】色甲切,□音喋。【说文】棺羽饰也。【周礼天官女御】後之丧持翣。【注】翣,棺饰也。【礼檀弓】饰棺墙置翣。【注】翣,以布衣木,如襵与。【疏】郑注,丧大记云:汉礼,翣以木为筐,广三尺,高二尺四寸,方两角高,衣以白布,画云气,柄长五尺,云如襵与者,襵如,汉时之扇。又【礼器】天子八翣,诸侯六翣,大夫四翣。 又【小尔雅】大扇谓之翣。【仪礼旣夕礼】燕器杖笠翣。【注】翣,扇也。 又【礼明堂位】周之璧翣。【注】画缯为翣,载以璧,垂五采羽於其下,挂於簨之角上。 又【玉篇】□也。 又【集韵】色辄切,音箑。义同。 或作翜。

朷 【辰集中】【木字部】 朷 【唐韵】【集韵】□都劳切,音刀。木心也。【玉篇】木名。 又【集韵】田聊切,音迢。枝落也。 又【广韵】【类篇】□莫卜切,音木。【广韵】朷桑。【类篇】治桑刀。

捛 【补遗】【卯集】【手字部】 捛 【龙龛】音吕。师捛也。

翥 【未集中】【羽字部】 翥 【广韵】【集韵】【韵会】□章恕切,音□。【说文】飞举也。【尔雅释虫】翥丑罅。【疏】翥,飞也。【扬子方言】翥,举也。【注】谓轩翥也。【楚辞远游】鸾鸟轩翥而翔飞。【张衡西京赋】风骞翥於甍标。【广韵】同。

【午集上】【瓜字部】 【集韵】乌昆切,音温。【博雅】□,瓜属。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女涉切,音蹑。竹也。

翦 【未集中】【羽字部】 翦 〔古文〕□【广韵】卽浅切【集韵】【韵会】【正韵】子践切,□音剪。【说文】羽生也。【尔雅释言】翦,齐也。【注】南方人呼翦刀为剂也。【玉篇】勒也,齐断也。【广韵】杀也。【诗召南】勿翦勿败。【传】翦,去也。【周礼秋官剪氏注】翦,断灭之言也。【左传宣十二年】其翦以赐诸侯。【注】翦,削也。又【成二年】余姑翦灭此而後朝食。【注】翦,尽也。 又【仪礼旣夕礼】用疏布缁翦。【注】翦,浅也。【疏】谓染为浅缁之色。 又【庄子在宥篇】佞人之心翦翦者。【音义】善辨也。一曰佞貌。李云:短浅貌。【干禄字书】俗作剪。 又【集韵】子贱切,音箭。箭,或作翦。

翧 【未集中】【羽字部】 翧 【广韵】况袁切【集韵】许元切,□音喧。【广雅】翧,飞也。 又【集韵】荀缘切,音宣。翔也。

翨 【未集中】【羽字部】 翨 【广韵】【集韵】【韵会】□施智切,音翅。【说文】鸟之强羽。【周礼秋官翨氏注】翨,鸟□也。 又【玉篇】猛也。 又【广韵】【集韵】□居企切,音馶。翨或作翅。

翩 【未集中】【羽字部】 翩 【广韵】芳连切【集韵】【韵会】纰延切【正韵】纰连切,□音篇。【说文】疾飞也。【广雅】翩翩,飞也。【诗小雅】翩翩者鵻。 又【易泰卦】翩翩不富以其邻。【释文】轻举貌。 又【诗小雅】缉缉翩翩。【传】往来貌。 又【诗小雅】騂騂角弓,翩其反矣。【传】翩然而反。 又【诗大雅】旟旐有翩。【传】翩翩在路,不息也。 又【後汉班固传】翩翩巍巍。【注】宫阙显盛之貌也。 又【韵补】叶孚愔切。【陆机天暮赋】庭树兮华落,墓草兮根陈。松柏兮郁郁,飞鸟兮翩翩。

【丑集上】【口字部】 【集韵】徐嗟切,音邪。声也。

【酉集下】【酉字部】 【广韵】莫兮切【集韵】绵批切,□音迷。【广韵】醭,酱上白也。【集韵】白生酱酢上。 又【集韵】谟官切,音瞒。义同。 【集韵】亦作□。

翪 【未集中】【羽字部】 翪 【广韵】子红切【集韵】祖丛切,□音鬃。【玉篇】竦翅飞也。亦作。【尔雅释鸟】鹊鵙丑,其飞也翪。【注】竦翅上下。 又【广韵】【正韵】作孔切【集韵】【韵会】祖动切,□音总。义同。 又【集韵】【正韵】□作弄切,音粽。义同。

玩 【未集中】【羽字部】 玩 【广韵】【集韵】□五换切,音玩。【说文】习厌也。从习,元声。春秋传曰:玩岁而愒日。【集韵】或作抏。◎按说文在习部,今从正字通并入。

翬 【未集中】【羽字部】 翬 【广韵】居归切【集韵】吁韦切,□音辉。【说文】大飞也。【尔雅释鸟】鹰隼丑,其飞也翬。【注】鼓翅翬翬然疾。【疏】翬翬,其飞疾羽声也。 又【说文】一曰伊洛而南,雉五采皆备,曰翬。【尔雅释鸟】伊洛而南,素质五采皆备成章,曰翬。【注】翬亦雉属,言其毛色光鲜。【诗小雅】如翬斯飞。【笺】翬者,鸟之奇异者也。【左传昭十七年五雉注】雉有五种,伊洛之南曰翬雉。

翭 【未集中】【羽字部】 翭 【字汇补】同翭。

翮 【未集中】【羽字部】 翮 【广韵】【集韵】【韵会】□下革切,音核。【说文】羽茎也。【尔雅释器】羽本谓之翮。【注】鸟羽根也。【周礼地官羽人】掌以时征羽翮之政,于山泽之农。【注】翮,羽本。 又【正韵】郞狄切,音历。与同。【史记楚世家】吞三翮六翼,以高世主。【注】索隐曰:翮与同。音历。三翮六翼,亦谓九鼎也。空足曰翮。六翼卽六耳。 又【韵补】叶曷各切。【陆云赠郑曼季诗】有凤于潜,在林栖翮。非子之祚,孰与好爵。

翯 【未集中】【羽字部】 翯 【广韵】【集韵】【韵会】□胡沃切,音隺。【说文】鸟羽肥泽貌。【广韵】洁白也。【诗大雅】白鸟翯翯。【传】肥泽貌。【史记司马相如传】翯乎滈滈。【注】郭璞曰:水白光貌。 又【广韵】胡角切【集韵】【韵会】【正韵】辖觉切,□音学。义同。 又【集韵】下老切,音皓。素羽。 又【正韵】胡谷切,音斛。义同。

翰 【未集中】【羽字部】 翰 【广韵】【集韵】【韵会】□侯旰切,音旱。【说文】天鸡赤羽也。逸周书曰:文翰若翬雉,一名鷐风。周成王时献之。 又【玉篇】飞也。【易中孚】翰音登于天。【注】翰,高飞也。 又【易贲卦】白马翰如。【疏】鲜洁其马,其色翰如。【礼檀弓】戎事乘翰。【注】翰,白色马也。 又【诗大雅】维周之翰。【尔雅释诂】翰,干也。 又【前汉扬雄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注】翰,笔也。【文选李善注】翰林,文翰之多若林也。 又【广韵】胡安切【集韵】【韵会】【正韵】河干切,□音寒。义同。【正韵】翰有平去二音。凡称书翰者,谓以羽翰为笔以书。平去二音皆通。【正字通】尔雅作鶾,亦作。考证:〔【说文】天鸡赤羽也。逸周书曰,大翰若翬雉。〕 谨照原文大翰改文翰。

【午集中】【皿字部】 【广韵】古寒切【集韵】居寒切,□音干。【玉篇】盘也。【广韵】大碗名。○按《佩□集》字从干禄之干。《正字通》云讹盂字,失考正。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韵】恻人切,音瞋。木名。 又【集韵】鉏臻切,音蓁。【玉篇】息晋切,音信。义□同。

胾 【未集下】【肉字部】 胾 【唐韵】【集韵】【韵会】侧吏切【正韵】资四切,□音剚。【说文】大脔也。【正字通】切肉曰胾。【博雅】胾,脔也。【诗鲁颂】毛炰胾羹。【传】胾,肉也。【仪礼士虞礼】胾四豆,设于左。【注】胾,切肉也。【前汉周勃传】独置大胾。【注】师古曰:胾,大脔也。

脀 【未集下】【肉字部】 脀 【唐韵】署陵切【集韵】辰陵切,□音承。【说文】騃也。【博雅】痴也。 又【集韵】诸应切,音证。一曰臖脀,肿也。 又【广韵】煮仍切【韵会】诸仍切【正韵】诸丞切,□音蒸。【广韵】升也,以牲实鼎也。【仪礼燕礼】脯醢无脀。【注】脀,俎实。【仪礼特牲馈食礼】宗人告祭脀。【注】脀,俎也。【释文】脀,之承反。【疏】脀者,升也。谓升特牲体於俎。 【集韵】或作□。

脁 【未集下】【肉字部】 脁 【唐韵】土吊切【集韵】他吊切,□音粜。【说文】祭名。【广韵】祭也。【集韵】祭肉。 又【集韵】丑照切,音朓。义同。 又【集韵】余招切,音遥。好也。【扬子方言】脁,说好也。【注】谓姅悦也。 【正字通】从肉,与朓、朒字别。朓从日月之月。别详月部朓字注。

脂 【未集下】【肉字部】 脂 【唐韵】旨夷切【集韵】【韵会】蒸夷切【正韵】旨而切,□音祗。【说文】戴角者脂,无角者膏。【正字通】禽兽腴也。凝者为脂,释者为膏。【诗卫风】肤如凝脂。【传】如脂之凝【史记货殖传】贩脂辱处也。又【释名】脂,砥也。著面柔滑如砥石也。 又【博雅】人二月而脂。【前汉五行志】在人腹中,肥而包裹心者,脂也。 又【正字通】燕脂,以红蓝花汁凝脂为之,燕国所出。後人用为口脂。【释名】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 又以喻荣禄也。【扬子太□经】出泥入脂。【注】脂,荣禄也。卜从洿泥之中出,求荣禄之处也。 又用以利物曰脂。【诗卫风】载脂载舝。【传】脂舝其车,以还我行也。 又鸟名。【尔雅释鸟】桑扈,窃脂。【注】俗谓之靑雀,觜曲,食肉,好盗脂膏,因名窃脂。【诗小雅交交桑扈传】桑扈,窃脂也。 又草名。【抱朴子仙药卷】玉脂芝,生於有玉之山,常居悬危之处。 又【正字通】药名。赤石脂,可以涂屋。又五灵脂。又补骨脂。 又【五音集韵】水名。 又姓。【後汉孔融传】初,京兆人脂习元升与融相善。 又【集韵】轸视切,音旨。手指也。与指同。

脆 【未集下】【肉字部】 脆 【唐韵】【集韵】【韵会】□此芮切,音毳。【说文】小耎易断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夫角之末,远於□而不休於气,是故脆,脆故欲其柔也。【管子事语篇】无委致围,城脆致冲。【注】脆,不坚也。 又【博雅】脆,欲也。 又【正字通】轻也。【後汉许荆传】郡濵南州,风俗脆薄。 又【集韵】促绝切,音膬。又苍没切,音猝。义□同。 又【韵补】叶音歠。【左思魏都赋】肖貌蕞陋,禀质遳脆。巷无杼首,里罕耆耊。 【广韵】俗作脆。

胁 【未集下】【肉字部】 胁 【唐韵】虚业切【集韵】【韵会】迄业切,□音熁。【说文】两膀也。【玉篇】身左右两膀。【广韵】胸胁。【增韵】腋下也。【周礼天官醢豚拍鱼醢注】拍为膊,谓胁也。【晋语】重耳过曹,闻其骈胁,欲观其状。 又【正字通】牲体,前为代胁,中为长胁,後为短胁。 又【正韵】迫胁,以威力恐人也。【书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疏】其被迫胁而从,距王师者,皆无治责其罪。又【泰誓】胁权相灭。【疏】假用在上之权命胁之。 又【诗秦风】游环胁驱。【传】胁驱,愼驾具,所以止入也。 又敛也。【前汉王莽传】动静辟胁,万物生焉。【注】师古曰:胁,收敛也。 又责也。【公羊传庄二十五年】以朱丝营社,或曰胁之。【注】胁之,与责求同义。 又胁盾,盾名。【管子幼官篇】兵尚胁盾。【注】象时物之闭盾,或署之於胁。 又【广韵】许欠切【集韵】虚欠切,□音搚。妨也。 又【集韵】迄及切,音吸。胁肩,竦体也。或书作胁。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集韵】□蒲计切,音避。竹□也。 又【集韵】弋鸟具。 又【集韵】匹智切,音譬。义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羽鬼切【海篇】音委。篚也。

脆 【未集下】【肉字部】 脆 【广韵】俗脆字。

胁 【未集下】【肉字部】 胁 【集韵】同胁。

脉 【未集下】【肉字部】 脉 【集韵】莫获切【正韵】莫白切,□音麦。【说文】血理分袤行体者。【玉篇】血理也。【正字通】五脏六府之气分流四支也。【释名】脉,幕也,幕络一体也。【左传僖十五年】庆郑曰:张脉偾兴。【注】血脉必周身而作。【史记乐书】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前汉艺文志】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 又地脉。【周礼天官疡医】以咸养脉。【注】咸,水味。水之流行地中,似脉。

脉 【未集下】【肉字部】 脉 【正字通】俗脉字。【韵会】毛氏曰:字从月从□。今从永者,误也。永,古咏字。反永为□。□音普拜切,水之邪流也。从□,取邪流义,不当从永。但相承已久,不敢废也。【集韵】莫获切【正韵】莫白切,□音麦。【说文】血理分袤行体者。【玉篇】血理也。【正字通】五脏六府之气分流四支也。【释名】脉,幕也,幕络一体也。【左传僖十五年】庆郑曰:张脉偾兴。【注】血脉必周身而作。【史记乐书】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前汉艺文志】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 又地脉。【周礼天官疡医】以咸养脉。【注】咸,水味。水之流行地中,似脉。

【午集上】【瓦字部】 【广韵】与之切【集韵】盈之切,□音怡。【玉篇】甁也。【广韵】□,砖也。

荱 【申集上】【艹字部】 荱 【玉篇】【集韵】□武斐切,音尾。草名。 又【类篇】无沸切,音味。草垂貌。

脊 【未集下】【肉字部】 脊 【广韵】【韵会】【正韵】□资昔切,音积。【说文】背吕也。【广韵】背脊。【正字通】背心也。手足之所不及,故谓之脊。【释名】积也。积续骨节,脉络上下也。【易艮卦注】夤,当脊之肉也。又【说卦】为美脊。【疏】取其阳在中也。 又物皆有脊。【礼内则】狸去正脊。又【少仪夏右鳍注】鳍,脊也。 又山脊。【尔雅释山】山脊,冈。【疏】孙炎云:长山之脊也。【书胤征火炎昆冈传】山脊曰冈。 又喻地形。【史记张仪传】必折天下之脊。【注】常山於天下在北,有若人之背脊也。【战国策】今梁者,天下之脊也。 又【韵会】理也。【诗小雅】有伦有脊。【传】脊,理也。 又与通。死骨也。【周礼秋官蜡氏掌除骴注】故书骴作脊。郑司农云:脊读为,谓死人骨也。 又鸟名。【诗小雅】脊令在原。【传】脊令,雍渠也。飞则鸣行则摇。 又茅脊。【前汉郊祀志】江淮闲,一茅三脊。【注】茅草有三脊,谓灵茅也。

脍 【未集下】【肉字部】 脍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外切,音侩。【说文】细切肉也。【玉篇】肉细切者为脍。【释名】脍,会也。细切肉令散,分其赤白异切之,已,乃会合和之也。【韵会】肉腥细者为脍,大者为轩。【礼曲礼】脍炙处外。 又【博雅】脍,割也。 又【广韵】鱼脍。【诗小雅】炰龞脍鲤。 又【韵会】国名。尧欲伐宗脍。宗脍,小蕃国。 【集韵】或从鱼。鱠。

脏 【未集下】【肉字部】 脏 【集韵】才浪切,音藏。腑也。【正字通】五脏也。【字汇】脏者,藏也。精藏於肾,神藏於心,魂获於肺,志藏於脾。【抱朴子至理卷】破积聚於腑脏。 又【正字通】亦作仓。【通雅】五仓,卽五藏也。又或作臧。【前汉艺文志】五臧六府。◎按臧、藏、脏一字。後人加艹,又加肉。

脔 【备考】【未集】【肉字部】 脔 【龙龛】音迹。【唐韵】力沇切【集韵】【韵会】力转切【正韵】卢转切,□音娈。【说文】臞也。一曰切肉脔也。【正韵】块切肉。【正字通】块割也。【礼曲礼】毋嘬炙。【注】嘬,谓一举尽脔。【易噬嗑疏】正义曰乾胏,是脔肉之乾者。【前汉王莽传注】脔,切千段也。【晋书谢琨传】元帝为晋陵公主求婿,谓王珣日,如谢琨便足。未几,袁崧欲以女妻琨。珣曰:卿莫近禁脔。 又鱼腹亦为脔。【仪礼有司彻皆加膴祭于上注】膴,刳鱼时割其腹,以为大脔也。 又【广韵】【韵会】□落官切,音銮。脔脔,瘠貌。

脕 【未集下】【肉字部】 脕 【广韵】亡运切【集韵】文运切,□音问。草新生也。 又【广韵】【集韵】□无贩切,音万。【广韵】肥泽也。【集韵】愉色必有脕容。【楚辞远游】玉色頩以脕颜。【注】脕,泽也,音万。艳美色也。 又【广韵】无远切【集韵】武远切,□音晚。义同。 【集韵】通作免。

脖 【未集下】【肉字部】 脖 【广韵】蒲没切,音勃。胦脐。【玉篇】脖,胦。【正字通】灵枢经,肓之原,出於脖胦。

芕 【申集上】【艹字部】 芕 【玉篇】【集韵】□同荽。【本草】野芕草,李时珍曰:《摘□方》治痞满。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丑中切,音冲。同茧,草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弋质切,音逸。【广雅】置也。

【备考】【丑集】【口字部】 【五音篇海】音梵。

□ 【未集中】【网字部】 □ 【集韵】吐敢切,音毯。鱼罔。

吻 【未集下】【肉字部】 吻 【韵会】武粉切,音吻。吻合。【庄子齐物论】为其吻合,置其滑涽。【注】合也。 又【正字通】音敏。【庄子齐物论吻合注】又音泯,无波际之貌。

脘 【未集下】【肉字部】 脘 【唐韵】古卵切【集韵】古缓切,□音管。【说文】胃府也。读若患。【集韵】卽胃脯。【博雅】脘,脯也。【正字通】胃之受水谷者曰脘,脐上五寸为上脘,脐上四寸卽胃之幕为中脘,脐上二寸当胃下口为下脘。 又【集韵】戸版切,音睅。肉也。 又胡官切,音桓。骨脂也。 又胡玩切,音换。义同。

脙 【未集下】【肉字部】 脙 【唐韵】巨鸠切,音裘。【说文】齐人谓□脙也。读作休。【尔雅释言】脙,瘠也。【注】齐人谓瘠为脙。 又【广韵】许尤切【集韵】虚尤切,□音休。【集韵】腹脊闲谓之脙。本作。

脚 【未集下】【肉字部】 脚 【广韵】居勺切【集韵】讫约切,□音蹻。【说文】胫也。【释名】脚,却也。以其坐时却在後也。【诗小雅旣微且尰释文】尰,脚胫也。【山海经】长股之国,在雄常北,被发。一曰长脚。【唐韵】居勺切【集韵】【韵会】讫约切,□音蹻。【说文】胫也。或作脚。【释名】却也。以其坐时却在後也。【荀子正论篇】詈侮捽搏,捶笞膑脚。 又以足蹂物曰脚。【司马相如子虚赋】射麋脚麟。【注】郭璞曰:脚掎足。【文选李善注】脚,谓持其麟也。

胫 【未集下】【肉字部】 胫 【唐韵】胡定切【集韵】【韵会】【正韵】形定切,□音鋞。【说文】胻也。【广韵】脚胫。【释名】胫,茎也。直而长,似物茎也。【诗小雅赤芾在股传】胫本曰股。【史记魏其武安侯传】胫大於股,不折必披。【前汉赵充国传】闻苦脚胫寒泄。【注】胫,膝以下骨也。 又胫胫,直貌。【前汉杨恽传】胫胫者,未必全也。【注】胫胫,直貌。 又【正字通】鸟兽膝骨亦曰胫。【庄子骈母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仪礼乡飮酒礼宾俎脊胁肩肺注】凡牲前胫骨三,肩臂臑也。 又【广韵】胡顶切【集韵】【韵会】【正韵】下顶切,□音悻。又【集韵】戸孟切,横去声。义□同。 【集韵】或作踁。

脜 【未集下】【肉字部】 脜 【广韵】耳由切【集韵】而由切,□音柔。【说文】面和也。或从页。

脢 【未集下】【肉字部】 脢 【唐韵】莫杯切【集韵】【正韵】谟杯切【韵会】谋杯切,□音枚。【说文】背肉也。【玉篇】脢者,心之上,口之下。【广韵】脊侧之肉也。【正字通】脢卽膂也。心系於膂,以奠神明,宰庶务。【易咸卦】九五咸其脢。【注】脢者,心之上,口之下。【疏】子夏易传曰:在脊曰脢。马云:脢,背也。郑云:脢,脊肉也。王云:脢,在背而夹脊。诸说不同,大体皆在心上。【博雅】胛谓之脢。 又【集韵】【韵会】【正韵】□莫佩切,音妹。又【集韵】莫代切【正韵】莫贿切,□音。又【类篇】茫归切【五音集韵】无非切,□音微。义□同。 又【五音集韵】呼恢切,音灰。【易咸卦】咸其脢。王肃读。

唇 【未集下】【肉字部】 唇 〔古文〕【唐韵】食伦切【韵会】船伦切【正韵】殊伦切,□音漘。【说文】口端也。【玉篇】口唇也。【释名】唇,缘也,口之缘也。【春秋元命包】唇者,齿之垣。【谷梁传僖三年】语曰:唇亡则齿寒。 又牛唇,草名。【尔雅释草】荬,牛唇。【注】水蕮也。 又【类篇】弥尽切,音泯。合无波际貌。 【集韵】或作吻。【韵会】亦书作脤。吻原字从豕,不从勿作。

脤 【未集下】【肉字部】 脤 【广韵】时忍切【集韵】【韵会】是忍切【正韵】时轸切,□音肾。【说文】社肉。本作祳。盛以蜃,故谓之祳,天子所以亲遗同姓。【玉篇】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皆社稷宗庙之肉也。【博雅】肉也。【左传闵二年】梁余子养曰:帅师者受命于庙,受脤于社。【注】脤,宜社之肉,盛以脤器。【前汉五行志】成肃公受脤于社不敬。【注】服虔曰:脤,祭社之肉也。盛以蜃器,故谓之脤。师古曰:□,大蛤也。 又生肉曰脤。【谷梁传定十四年】脤者何也,俎实也,祭肉也。生曰脤,熟曰膰。 又狸脤,地名。见【春秋成十七年】。 又无脤,人名。【庄子德充符】闉跂支离无脤说卫灵公,灵公说之。【注】无脤,名也。 【集韵】或作□。

脥 【未集下】【肉字部】 脥 【广韵】【广韵】□谦琰切,音惔。腹下也。 又【集韵】诘叶切,音惬。义同。 又迄业切,音胁。腋下也。 又【玉篇】居协切【五音集韵】古协切,□音颊。【玉篇】俗颊字。【五音集韵】颊面也。

脧 【未集下】【肉字部】 脧 【唐韵】子回切【集韵】祖回切,□音嗺。【说文】赤子阴也。 又【广韵】口嗺颓。 又【集韵】【韵会】荀缘切【正韵】息缘切,□音宣。【集韵】缩也。【韵会】俗语谓缩朒为朘缩。【正韵】减也。【前汉董仲舒传】民日削月朘。【注】谓转褰踧也。 又【广韵】子泉切【集韵】【韵会】遵全切,□音镌。又【五音集韵】子戈切,音侳。又【集韵】祖诔切,音濢。又津垂切,音厜。义□同。脧与□、同。辰集有从月的朘字,音juān。

修 【未集下】【肉字部】 修 【唐韵】息流切【集韵】【韵会】【正韵】思留切,□音羞。【说文】脯也。【正字通】肉条,割而乾之也。【释名】缩也。腊脯乾燥而缩。【周礼天官膳夫】凡肉修之颁赐皆掌之。【注】修,脯也。又【内饔】凡掌共羞修□膴胖骨鱐,以待共膳。【注】修,锻脯也。【左传庄二十四年】女贽不过榛栗枣修。【注】修,脯也。【释文】锻脯加姜桂曰修。 又治也,习也。【书说命】尔交修子。【疏】令其交更修治己也。【诗大雅】修尔车马。【礼礼运】讲信修睦。 又【韵会】长也。【诗小雅】四牡修广。【传】修,长也。又【大雅】孔修且张。【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注】长也。又扫除也。【周礼天官】掌百官之誓戒,与其具修。【注】修,扫除粪酒。【礼祭义】宫室旣修。【注】修,设,谓除及黝垩。 又备也。【周语】修其簠簋。【注】备也。 又久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目不荼,则及其大修也,筋代之受病。【注】修,犹久也。 又儆也。【鲁语】吾冀而朝夕修我。【注】儆也。 又乾也。【诗王风】中谷有蓷,暵其修矣。【传】修,且乾也。 又【尔雅释乐】徒鼓钟谓之修。 又草名。【山海经】贾超之山,其中多龙修。【注】郭曰:龙须也。似莞而细,生山石穴中。 又鱼名。【山海经】橐山,橐水出焉,其中多修辟之鱼。 又姓。【韵会】汉有屯骑校尉修炳。 又人名。【屈原离骚】吾令蹇修以为理。【注】蹇修,伏羲氏之臣也。 又【正韵】云九切,音有。【周礼春官鬯人】庙用修。【注】修,器名,漆尊也。郑康成曰:修读为卣。 又【集韵】他雕切,音祧。县名,在信都。周亚夫封邑。【前汉恩泽侯表序】孝景将侯王氏,修侯犯色。【注】修,读曰条。 又【类篇】思邀切,音宵。修修,羽敝也。 【正字通】说文修,脯也。修,饰也。分为二。今修修通。考证:〔又敬也。【鲁语】吾冀而朝夕修我。【注】敬也。〕 谨照原文两敬字□改儆。

脪 【未集下】【肉字部】 脪 【集韵】香靳切,音憖。【说文】创肉反出也。一曰脪,热气著肤中。【玉篇】肿起也。 又【广韵】【集韵】□兴忍切。又【集韵】许谨切,音。义□同。 又【广韵】丑饥切【集韵】抽迟切,□音絺。【广韵】□脪,牛马子肠。【集韵】□脪,畜水肠。 【集韵】或作□□□□。

袣 【申集下】【衣字部】 袣 【唐韵】余制切【集韵】以制切,□音曳。长被也。 又衣长貌也。 又【集韵】羊至切,音肄。袖也。【司马相如子虚赋】曳独茧之褕袣。 亦作□。

脱 【未集下】【肉字部】 脱 【唐韵】【韵会】【正韵】□徒活切,音夺。【说文】消肉臞也。【玉篇】肉去骨【韵会】一曰壤断。【增韵】物自解也。【博雅】脱,离也。【尔雅释器】肉曰脱之。【注】剥其皮也。【疏】治肉,除其筋膜,取好者。 又【韵会】免也。【前汉高五王传】自以为不得脱长安。【注】脱,免也。 又略也。【史记礼书】凡礼始乎脱。【注】脱,犹疏略也。【後汉向栩传】及之官,时人谓其必当脱素从俭。【注】脱易□素。 又【博雅】脱,遗也。【礼冠义知其能弟长而无遗矣注】遗,犹脱也。 又过去也。【庄子天地篇】老子曰:夫巧知神圣之人,吾自以为脱焉。【注】脱,过去也。 又除也。【公羊传昭十九年】复加一饭,则脱然愈。【注】脱然,疾除貌。 又【韵会】误也。 又或然之辞。 又草名。【尔雅释草】倚商,活脱。【山海经】升山,其草多寇脱。【注】寇脱草生南方,高丈许,似荷叶,而茎中有瓤,正白。 又鸟名。【博雅】笼脱,鹞也。 又山名。【山海经】东七十里,曰脱扈之山。 又龙脱,地名。【史记樊郦传】战龙脱。【注】在易州。 又【广韵】【集韵】【正韵】他括切【韵会】他活切,□音捝。义同。 又【集韵】欲雪切,音悦。虫新出,皮悦好貌。司马彪说。【庄子至乐篇】蝴蝶,胥也。化而为虫,生於灶下,其状若脱。【注】脱,新出皮也。 又【集韵】吐外切。与娧同。娧娧,舒迟貌。一曰喜也。【诗召南】舒而脱脱兮。【礼儒行粗而翘之又不急为也注】又必舒而脱脱焉。【释文】脱,吐外反。又【淮南子精神训】脱然而喜矣。【注】脱,舒也。 又【韵补】叶音退。【孔稚圭北山移文】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注】脱,叶徒对反。 又叶音托。【苏轼范景仁铭】君实旣来,遁归於洛。絷而维之,莫之胜脱。

【戌集中】【音字部】 【篇海】音依。痛声。

【备考】【戌集】【雨字部】 【龙龛】与虐同。

脬 【未集下】【肉字部】 脬 【唐韵】匹交切【集韵】【韵会】披交切,□音拋。【说文】膀光也。【徐曰】按白虎通:膀光,肺之府。【广韵】腹中水府。【博雅】膀光谓之脬。【史记仓公传】风瘅客脬。【注】膀胱也。 又【释名】赴也。夏月赴疾作之,久则奥也。 又【集韵】通作胞。【史记仓公传客脬注】正义曰:脬,亦作胞。

脭 【未集下】【肉字部】 脭 【集韵】驰贞切,音呈。肉之精者。【枚乘七发】飮食则温淳甘膬,脭醲肥厚。

□ 【未集上】【竹字部】 □ 【海篇】音泻。笘也。

脯 【未集下】【肉字部】 脯 【唐韵】方武切【集韵】【韵会】匪父切【正韵】斐古切,□音甫。【说文】肉乾也。【玉篇】脯,腊也。【广韵】乾脯。【前汉东方朔传】乾肉为脯。【礼内则】牛修,鹿脯,田豕脯,麋脯,麕脯。【韵会】薄析曰脯,捶之而施姜椒曰锻修。【释名】脯,搏也。乾燥相搏著也。【礼曲礼】以脯修置者,左朐右末。【诗大雅】尔殽伊脯。【前汉货殖传】浊氏以胃脯而连骑。【注】今大官常以十月作沸汤,燖羊胃,以末椒姜扮之,暴使燥,是也。 又【集韵】蓬逋切,音蒲。与酺通。大飮酒也。 又【集韵】蒲故切,音步。为人物灾害之神。一曰会聚飮食也。本亦作酺。

腪 【未集下】【肉字部】 腪 【集韵】王问切,音运。膜也。 又委陨切,音恽。腪,肥也。

芠 【申集上】【艹字部】 芠 【玉篇】【集韵】□无分切,音文。芠草。 又【淮南子精神训】古未有天地之时,惟象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

脰 【未集下】【肉字部】 脰 【唐韵】徒□切【集韵】【韵会】【正韵】大透切,□音豆。【说文】项也。【玉篇】颈也。【博雅】脰,项也。【左传襄十八年】两矢夹脰。【注】脰,颈也。【史记田单传】自奋绝脰而死。【注】脰,颈。齐语也。 又脰鸣。【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以脰鸣者。【注】脰鸣,蛙黾属。 又鸟名。【尔雅释鸟】燕白脰乌。【疏】白项而群飞者谓之燕乌。燕乌,白脰乌也。 又【博雅】脰,错也。【又】馔也。 又【韵补】叶音睹。【柳宗元牛赋】牟肰而鸣,黄钟满脰。抵触隆曦,日耕百亩。亩音姥。 又叶音渡。【扬雄羽猎赋】角抢题注,竦讋怖。魂亡魄失,触辐关脰。

脱 【未集下】【肉字部】 脱 【唐韵】【韵会】【正韵】□徒活切,音夺。【说文】消肉臞也。【玉篇】肉去骨【韵会】一曰壤断。【增韵】物自解也。【博雅】脱,离也。【尔雅释器】肉曰脱之。【注】剥其皮也。【疏】治肉,除其筋膜,取好者。 又【韵会】免也。【前汉高五王传】自以为不得脱长安。【注】脱,免也。 又略也。【史记礼书】凡礼始乎脱。【注】脱,犹疏略也。【後汉向栩传】及之官,时人谓其必当脱素从俭。【注】脱易□素。 又【博雅】脱,遗也。【礼冠义知其能弟长而无遗矣注】遗,犹脱也。 又过去也。【庄子天地篇】老子曰:夫巧知神圣之人,吾自以为脱焉。【注】脱,过去也。 又除也。【公羊传昭十九年】复加一饭,则脱然愈。【注】脱然,疾除貌。 又【韵会】误也。 又或然之辞。 又草名。【尔雅释草】倚商,活脱。【山海经】升山,其草多寇脱。【注】寇脱草生南方,高丈许,似荷叶,而茎中有瓤,正白。 又鸟名。【博雅】笼脱,鹞也。 又山名。【山海经】东七十里,曰脱扈之山。 又龙脱,地名。【史记樊郦传】战龙脱。【注】在易州。 又【广韵】【集韵】【正韵】他括切【韵会】他活切,□音捝。义同。 又【集韵】欲雪切,音悦。虫新出,皮悦好貌。司马彪说。【庄子至乐篇】蝴蝶,胥也。化而为虫,生於灶下,其状若脱。【注】脱,新出皮也。 又【集韵】吐外切。与娧同。娧娧,舒迟貌。一曰喜也。【诗召南】舒而脱脱兮。【礼儒行粗而翘之又不急为也注】又必舒而脱脱焉。【释文】脱,吐外反。又【淮南子精神训】脱然而喜矣。【注】脱,舒也。 又【韵补】叶音退。【孔稚圭北山移文】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注】脱,叶徒对反。 又叶音托。【苏轼范景仁铭】君实旣来,遁归於洛。絷而维之,莫之胜脱。

脶 【未集下】【肉字部】 脶 【广韵】落戈切【集韵】卢戈切,□音骡。【玉篇】手理也。【广韵】手指文也。 又【集韵】公蛙切,音娲。又姑华切,音瓜。义□同。

脸 【未集下】【肉字部】 脸 【集韵】【韵会】□居奄切,音检。【集韵】颊也。【韵会】目下颊上也。 又【广韵】七廉切【集韵】千廉切,□音韱。【广韵】□也。【齐民要术】羹臛法,有脸羹。 又【博雅】脸,□也。【释文】脸,七潜切。 又【广韵】力减切【集韵】两减切,□音溓。义同。

胀 【未集下】【肉字部】 胀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知亮切,音帐。腹满也。【玉篇】左氏传,将食,胀,如厕。胀,痛也。◎按左传成十年,作张如厕,注,中亮反。【通雅】胪胀,谓腹鼓胀也。【急就章】寒气泄注腹胪胀。 又【集韵】仲良切,音长。大小肠也。 【玉篇】字书亦作痮。

脺 【未集下】【肉字部】 脺 【集韵】促绝切,音膬。耎易破也。本作脆 又此芮切,音毳。又苍没切,音猝。义□同。 又虽遂切,音邃。颜面泽也。一曰脑也。

脻 【未集下】【肉字部】 脻 【集韵】卽涉切,音接。髃也。 又【玉篇】慈叶切。义阙。

苜 【申集上】【艹字部】 苜 【唐韵】【集韵】莫六切【正韵】莫卜切,□音牧。【本草】苜蓿,一名牧蓿,谓其宿根自生,可饲牧牛马也。【史记大宛列传】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肥饶地。【西京杂记】苜蓿,一名怀风,时人谓之光风,茂陵人谓之连枝草。【述异记】张骞苜蓿,今在洛中。【韩愈诗】萄苜从大漠。【汉书】作目宿。 又【博雅】水苜,□也。

脼 【辰集上】【月字部】 脼 【玉篇】古文朗字。注详七画。【唐韵】良奖切【集韵】里养切,□音两。【说文】膎肉也。【玉篇】膎脼。【正字通】膎亦脯也。脼,当是夹脊肉。【博雅】脼,肉也。一曰多味。

【戌集中】【阜字部】 【广韵】况羽切【集韵】火羽切,□音诩。【玉篇】乡名。【广韵】在安邑。 又【集韵】《博雅》离也。 又【广韵】其俱切【集韵】权俱切,□音衢。【广韵】地名。在河东。 又【集韵】匈于切,音吁。乡名。

【戌集上】【金字部】 【字汇补】古文初字。注详刀部五画。

【午集上】【甘字部】 【集韵】枯甘切,音堪。甒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缚谋切【集韵】房尤切,□音浮。【广韵】竹有文者。 又【集韵】方鸠切,音紑。披尤切,音坏。义□同。

脽 【未集下】【肉字部】 脽 【唐韵】示隹切【集韵】【韵会】【正韵】视隹切,□音谁。【说文】□也。【正韵】髋也。【正字通】尻骨也。【博雅】臀谓之脽。【前汉东方朔传】连脽尻。【注】臀也。 又【韵会】一曰地名,祠后土处。【史记孝武纪】始立后土祠汾阴脽上。【注】脽者,河东岸特堆堀,长四五里,广一里余,高十余丈。汾阴地堆之上,后土祠在西,脽在巨灵坐处,西流与河合,以特堆象此为名。师古曰:以形高起,如人尻脽也。一说地本名鄈,音葵,彼乡人呼如谁,转为脽耳,故汉旧仪云:葵上。 又【集韵】川佳切,音推。又【五音集韵】职流切,音周。义□同。

脾 【未集下】【肉字部】 脾 【唐韵】符支切【集韵】频弥切【韵会】频脂切【正韵】蒲麋切,□音陴。【说文】土藏也。【徐曰】脾主信藏志,信生於土。【白虎通】脾之为言裨也。【韵会】文子曰:脾为风。【淮南子精神训】脾为雷。【释名】脾,裨也。在胃下。脾助胃气,主化谷也。【礼月令】孟春之月,祭先脾。 又可为殽。【诗大雅】嘉殽脾臄。【礼内则】兔为宛脾。【注】宛脾,聂而切之。又【鸨奥鹿胃注】鸨奥,脾肶也。【周礼天官醢人】馈食之豆,其实葵菹蠃醢,脾析粗醢,蜃蚳醢,豚拍鱼醢。【注】脾析,牛百叶也。 又【博雅】止也。【扬子方言】铺脾,止也。【注】义有不同,故异训之。 又【博雅】□也。 又邑名。【左传定五年】子西为王舆服,以保路国于脾泄。【注】脾泄,楚邑也。 又【集韵】蒲街切,音牌。牛百叶。【周礼天官醢人脾析释文】徐读蒲佳反。 又【集韵】匹计切,音膍。盛肥也。 又【五音集韵】□履切,音匕。股也。

脿 【未集下】【肉字部】 脿 【篇海】同膘。 又地名。今云南有禄脿巡检司。

腁 【未集下】【肉字部】 腁 【广韵】部田切【集韵】【韵会】【正韵】蒲眠切,□音缏。【广韵】腁胝,皮上坚也。【荀子子道篇】孔子曰:有人於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腁胝以养其亲。 又固也。【扬子太□经】阴形腁冒。【注】固也。 又【集韵】薄鉴切,音湴。肤肉疏貌。 【集韵】或作跰。通作騈。

腃 【未集下】【肉字部】 腃 【广韵】【集韵】□丘愧切,音喟。筋节急也。 又【集韵】逵员切,音权。吻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锐喙决吻注】吻,口腃也。【释文】腃音权。 又【集韵】驱圆切,音卷。身曲貌。

腄 【未集下】【肉字部】 腄 【唐韵】竹垂切【集韵】【韵会】株垂切,□音棰。【说文】瘢胝也。一曰马及鸟胫上结骨。李舟说。 又【集韵】【韵会】□是为切,音垂,臀也。 又县名。【史记秦始皇纪】过黄腄。【注】东莱有黄县,腄县。十三州志,牟平县,古腄县也。又【主父偃传】起於东腄琅邪负海之郡。 又【广韵】【集韵】【韵会】驰伪切【正韵】直类切,□音缒。县名。在东莱。 又【集韵】视隹切,音谁。又传追切,音椎。又树伪切,音瑞。又【广韵】羽求切【集韵】于求切,□音尤。义□同。 又【集韵】崇怀切,音□。本作。膗,形恶。

胨 【未集下】【肉字部】 胨 【玉篇】都弄切,音冻。肉胨也。

腆 【未集下】【肉字部】 腆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他典切,音□。【说文】设膳腆腆多也。【玉篇】厚也。【书酒诰】厥父母庆,自洗腆致用酒。【注】洗以致其洁,腆以致其厚。 又【广韵】善也。【礼郊特牲】币必诚,辞无不腆。【注】腆犹善也。 又【广韵】至也。【书大诰】殷小腆,诞敢纪其叙。【释文】至也。 又【广韵】忘也。【扬子方言】声腆,忘也。又【博雅】腆,久也。 又殄亦作腆。【诗卫风籧篨不殄笺】殄当作腆。腆,善也。正义云:腆殄,古今字异。

腇 【未集下】【肉字部】 腇 【集韵】【韵会】【正韵】□弩罪切,音娞。萎腇,耎弱貌。【後汉马援传】萎腇咋舌叉手从族。【注】萎腇,耎弱也。 又【正韵】与馁同。亦作脮。

腈 【未集下】【肉字部】 腈 【集韵】咨盈切,音精。肉之粹者。【玉篇】腈肉。

腉 【未集下】【肉字部】 腉 【集韵】居佳切,音。楚人谓乳为腉。

腊 【未集下】【肉字部】 腊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思积切,音昔。【说文】乾肉也。从残肉,日以晞之。【周礼天官】腊人掌乾肉,凡田兽之脯腊。【注】大物解肆乾之,谓之乾肉。薄析曰脯,捶之而施姜桂曰锻修。腊,小物全乾者。【易噬嗑】六三噬腊肉。【疏】腊,是坚刚之肉也。 又久也。【礼郊特牲犹明淸与醆酒於旧泽之酒也注】为其味厚腊毒也。【释文】腊,音昔。隐义云:腊,久也。久酒有毒。【前汉五行志】味厚者腊毒。【注】腊,久也。味厚者为毒久也。 又极也。【郑语】毒之酋腊者,其杀也滋速。【注】腊,极也。 又亟也。【周语】厚味实腊毒。【注】腊,亟也。 又措也。【释名】齐人云搏腊,搏腊犹把作,粗貌也。荆州人曰粗麻,韦草,皆同名也。粗,措也,言所以安措之也。 又官名。【周礼天官兽人】凡兽入于腊人。又体皴也。【山海经】钱来之山,有兽焉,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注】治体皴。腊音昔。【广韵】卢盍切【集韵】【韵会】力合切【正韵】落合切,□音蜡。【说文】冬至後三戌,腊祭百神也。【礼月令】孟冬腊先祖五祀。【注】此周礼所谓蜡祭也。【前汉武帝纪】祠门戸比腊。【注】腊者,冬至後腊祭百神也。又【陈胜传】腊月,胜之汝阴。【注】张晏曰:秦之腊月,夏之九月。臣瓒曰:建丑之月也。又【正字通】风俗通:蔡邕独断,皆言夏曰淸祀,殷曰嘉平,周曰蜡,汉曰腊。一说月令,孟冬腊先祖五祀,自昔有之,非自汉始也。又郑□月令注:腊卽周礼所谓蜡。不知腊祭先祖,蜡祭百神,二祭各别,郑合为一,非。又晋博士张亮议曰:腊者,接也,祭宜在新故交接也。俗谓腊之明日为初岁,秦汉以来有贺,此皆古之遗俗也。又道书言,道家有五腊,正月一日为天腊,五月五日为地腊,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以十月十二日为民岁腊,十二月正腊日为王侯腊。 又【博雅】腊,索也。 又刃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桃氏为剑,腊广二寸有半寸。【注】腊,谓两刃。【疏】两刃者,两面各有刃也。 又【正字通】眞腊,南蛮国名。 又【集韵】力涉切,音巤。义同。

艳 【未集下】【色字部】 艳 【类篇】与艳同。详豆部艳字注。

【午集中】【疒字部】 【唐韵】俗庄字。

【酉集下】【酉字部】 【正字通】同□。

【寅集中】【山字部】 【玉篇】【广韵】【集韵】□余封切,音容。山名,在建州。

【备考】【戌集】【金字部】 【龙龛】同钝。

腋 【未集下】【肉字部】 腋 【集韵】【韵会】【正韵】□夷益切,音睪。【广韵】肘腋,胳也,在肘後。【增韵】左右胁之闲曰腋。【博雅】胳谓之腋。【史记商君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卢湛答魏子悌诗】珍裘非一腋。【注】埤苍曰:腋在肘後。 又【释名】绎也。言可张翕寻绎也。 又【集韵】之石切,音只。又【韵会】伊昔切,音益。义□同。

【寅集中】【巾字部】 【玉篇】於劫切【类篇】乙业切,□音腌。【玉篇】幧头也。【释名】绡头,齐人谓之。言敛发使从上也。【扬子方言】幧头,赵魏之闲或谓之。 又【集韵】乌含切,音谙。橐也。【广雅】篼囊也。

【丑集上】【口字部】 【广韵】是支切【集韵】常支切,□音匙。【广韵】鸟鸣。 又【集韵】市之切,音时。鸣也。 又【集韵】【类篇】□田黎切,音题。与啼同。【颜氏家训】子生咳。

腌 【未集下】【肉字部】 腌 【唐韵】於业切【集韵】又业切【韵会】乙业切,□音浥。【说文】渍肉也。【玉篇】仓颉篇云:酢淹肉也。【广韵】盐渍鱼也。【集韵】或作□。 又【广韵】於辄切【集韵】忆笈切,□音□。又【广韵】【集韵】□於严切,音腌。又【集韵】衣廉切,音淹。义□同。

腍 【未集下】【肉字部】 腍 【广韵】如葚切【集韵】【韵会】【正韵】忍甚切,□音饪。【广韵】味好。【集韵】饫也。 又【增韵】熟也。【礼郊特牲】腥肆爓腍祭。【注】腍,熟也。 又【五音集韵】式任切,音沈。义同。 又【集韵】徒念切,音磹。【博雅】美也。

肾 【未集下】【肉字部】 肾 【唐韵】时忍切【集韵】【韵会】是忍切【正韵】时轸切,□音祳。【说文】水藏也。【徐曰】按肾主智藏精,皆水之为也。【广韵】五藏之一也。【正字通】肾当胃下两旁,与脐平直,筋外有脂裹,表白里黑。【素问】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又】藏各有一,肾独两,何也。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礼月令】孟冬之月,祭先肾。【注】阴位在下,肾亦在下。【书盘庚】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淮南子精神训】肾为雨。 又引也。【释名】肾,引也。肾属水,主引水气,灌注诸脉也。 又【博雅】坚也。

腏 【未集下】【肉字部】 腏 【唐韵】陟劣切,音辍。【说文】挑取骨闲肉也。【广韵】骨闲髓也。 又【广韵】丁活切,音掇。又【集韵】旋芮切,音彗。义□同。 又【广韵】陟卫切【集韵】株卫切,□音缀。祭酹也。 本作餟。亦柞醊。

腐 【未集下】【肉字部】 腐 【唐韵】扶雨切【集韵】【韵会】奉甫切【正韵】扶古切,□音辅。【说文】烂也。【广韵】朽也,败也。【礼月令】季夏之月,腐草为萤。【诗小雅无浸获薪笺】浸之则将湿腐,不中用也。 又腐懦。【前汉英布传】上置酒,对众折随何,曰腐儒。【注】师古曰:腐者,败烂,言无所堪任。 又宫□曰腐。【前汉景帝纪】死罪欲腐者,许之。【注】宫□,其创腐臭,故曰腐也。如淳曰:如腐木,不生实。 又音补。虫名。【庄子至乐篇】瞀芮生乎腐蠸。【注】腐音补。蠸,音权。虫名。尔雅云:一名守爪,一名忿鼠。

腑 【未集下】【肉字部】 腑 【广韵】方矩切【集韵】【韵会】匪父切【正韵】斐古切,□音甫。【玉篇】脏腑。【史记惠景闲侯者年表】诸侯子弟若肺腑。【抱朴子至理卷】破积聚於腑臓。 又【玉篇】本作府。【金匮论】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注】五藏属里,藏精气不泻,故为阴。六府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 又【集韵】【韵会】□符遇切,音附。义同。

腒 【未集下】【肉字部】 腒 【唐韵】九鱼切【集韵】【韵会】斤於切,□音居。【说文】北方谓鸟脂曰腒。 又【玉篇】乾雉也。【礼内则】夏宜腒鱐膳膏臊。【注】腒,乾雉也。【释文】雉脂。【周礼天官庖人】夏行腒鱐膳膏臊。【注】腒乾雉【仪礼士相见礼】夏用腒。【注】夏用腒,备腐臭也。【正字通】戴侗谓,夏暑不可奏新杀,故行腒鱐为常。腒,鸟兽乾腊也。郑司农缘士相见礼,故专以为雉,其实夏用腒,乃束修之类。按戴说近理。 又【博雅】久也。【又】央也。 又【集韵】【正韵】□求於切,音渠。又【集韵】居御切,音据。义□同。 【集韵】或作臄。

腓 【未集下】【肉字部】 腓 【唐韵】符飞切【韵会】符非切,□音肥。【说文】胫腨也。【广韵】脚腨肠也。【博雅】腓,也。【正字通】胫後肉,腓肠也。【易咸卦】六二咸其腓。【疏】腓,足之腓肠也。【庄子天下篇】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管子侈靡篇】故卿而不理,静也。其狱一踦腓,一踦屦。【注】诸侯犯罪者,令著一只屦以耻之。 又病也。【诗小雅】百卉具腓。【传】腓,病也。 又变也。【诗小雅具腓释文】腓,变也。 又避也。【诗小雅】君子所依,小人所腓。【传】腓,避也。又【大雅】牛羊腓字之。【释文】避也。 又【广韵】扶涕切【集韵】父沸切,□音屝。义同。考证:〔【管子侈靡篇】其狱一踦腓,一踦屡。【注】诸侯犯罪者,令著一只屡以耻之。〕 谨照原文两屡字□改屦。

腵 【未集下】【肉字部】 腵 【玉篇】古鸦切【集韵】居牙切,□音嘉。肠病也。【正字通】症病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昨结切,音截。竹剂也。 【字汇补】籖字之讹。

【丑集上】【口字部】 【集韵】房越切,音伐。本作瞂。或作□,盾也。【战国策】革抉芮。【注】,卽诗所谓蒙伐。【史记苏秦传注】索隐曰:与瞂同,谓楯也。【诗秦风】蒙伐有苑。【注】伐或作□,中干也。○按伐瞂□四字皆通,《字汇》作,今从《集韵》攺正。字从口从叐。

腔 【未集下】【肉字部】 腔 【唐韵】苦江切【集韵】【韵会】枯江切,□音啌。【说文】内空也。【集韵】骨体曰腔。 又马肷也。【齐民要术】相马法,肠欲充,腔欲小。 又【正字通】俗谓歌曲调曰腔。今俗从音作〈音空〉。 又【集韵】苦贡切,空去声。羊腊。【五音集韵】羊肋。 【集韵】或作□。【六书正讹】俗作羫,非。

腕 【未集下】【肉字部】 腕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乌贯切,音惋。【说文】本作掔。手掔也。【扬雄曰】掔,握也。【玉篇】手腕也。【释名】腕,宛也。言可宛屈也。【战国策】天下之游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齿。【嵆康琴赋】发和颜,攘皓腕。 又与捥同。《史记刺客传》偏袒搤捥而进。索隐捥,古腕字。考证:〔又与肘同。【礼三年问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注】肘或为腕。〕 谨按袂之长短二句系深衣篇文,肘或为腕乃言两本之輁,非谓腕与肘同也。肘为臂节腕为手後节,音义均不同。谨将又与肘同改为又与捥同。礼三年问以下十八字改为:史记刺客传偏袒搤捥而进。索隐捥,古腕字。

【备考】【寅集】【山字部】 【篇海类编】同。

【备考】【午集】【田字部】 【龙龛】同星。

腗 【备考】【未集】【肉字部】 腗 【字汇补】同脾。

腛 【未集下】【肉字部】 腛 【广韵】於角切【集韵】【韵会】乙角切,□音渥。【广韵】厚脂。【韵会】脂丰也。【周礼冬官考工记鲍人】革欲其荼白而疾澣之,则坚。欲其柔滑而腛脂之,则需。【注】腛,读如沾渥之渥。谓厚脂之韦革柔耎也。 又【集韵】乌谷切,音屋。义同。【周礼冬官考工记鲍人腛脂释文】於角反。刘音屋。

腜 【未集下】【肉字部】 腜 【唐韵】莫杯切【集韵】谟杯切,□音梅。【说文】妇始孕,腜兆也。【博雅】腜,胎也。 又【博雅】腜腜,肥也。 又美也。【左思魏都赋】腜腜垧野。【注】腜腜,美也。

【午集上】【玉字部】 【正字通】俗瓗字。

聙 【未集中】【耳字部】 聙 【广韵】子盈切【集韵】咨盈切,□音精。【广韵】聪听。【集韵】善听也。

聚 【未集中】【耳字部】 聚 【唐韵】【正韵】慈庾切【集韵】【韵会】在庾切,□徐上声。【说文】会也。【易乾卦】君子学以聚之。【礼檀弓】聚国族於斯。【前汉高帝纪】五星聚于东井。【管子君臣篇】是以明君顺人心,安情性而发於众心之所聚。【注】聚谓所同归凑也。 又【玉篇】敛也。【礼乐记】君子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周礼地官稍人】凡其余聚以待颁赐。【疏】聚是县四百里,都五百里中畜聚之物。 又居也,邑落也。【史记五帝纪】一年而所居成聚。【注】聚谓村落也。又【秦本纪】幷诸小乡聚,集为大县。【注】万二千五百家为乡聚。【前汉平帝纪】乡曰庠,聚曰序。【注】张晏曰:聚,邑落名也。师古曰:聚,小于乡。 又积也。【礼月令】孟冬之月,命有司循行积聚,无有不敛。 又【管子正篇】会民所聚曰道。【注】聚谓众所宜。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六材旣聚,巧者和之。【注】聚,具也。 又【左传庄二十五年】城聚。【注】晋邑。 又【唐韵】才句切【集韵】从遇切【正韵】族遇切,□音□。义同。 又音娵。【史记历书】月名毕聚。日得甲子。索隐读。 又与骤同。【周礼天官兽医注】趋聚之节。【释文】聚,本一作骤。 又【韵补】叶组救切,音僦。【班固西都赋】毛群内阗,飞羽上覆。接翼侧足,集禁林而屯聚。考证:〔【礼月令】孟冬之月,命司徒循行积聚。〕 谨照原文司徒改有司。〔【班固西都赋】毛群肉阗,飞羽上覆。〕 谨照原文肉阗改内阗。

聛 【未集中】【耳字部】 聛 【篇海】音俾。侧耳也。

荕 【申集上】【艹字部】 荕 【篇海】音斤。骨也。

聝 【未集中】【耳字部】 聝 【唐韵】【集韵】□古获切,音帼。军战断耳也。【左传成三年】以为俘聝。通作馘。【字林】截耳则作耳傍,献首则作首傍。

闻 【未集中】【耳字部】 闻 〔古文〕□□□□【唐韵】【集韵】□无分切,音文。【说文】知闻也。【书尧典】帝曰:兪,予闻如何。【礼少仪】闻始见君子者。【疏】谓作记之人,不敢自专制其仪,而传闻旧说,故云。 又【礼玉藻】凡於尊者,有献而弗敢以闻。【前汉武帝纪】举吏民能假贷贫民者以闻。 又姓。【正字通】宋咸平进士闻见。明尚书闻渊。又闻人,复姓。【後汉灵帝纪】太仆沛国闻人袭为太尉。【注】姓闻人,名袭,风俗通曰:少正卯,鲁之闻人,其後氏焉。 又兽名。【山海经】杳山有兽焉,其状如彘,黄身白头白尾,名曰闻□,见则天下大风。 又【广韵】亡运切【集韵】【韵会】【正韵】文运切,□音问。【韵会】声所至也。【诗小雅】声闻于天。【书吕□】□发闻惟腥。【释文】闻,音问,又如字。 又【广韵】名达。【书微子之命】尔惟践修厥猷,旧有令闻。【诗大雅】令闻令望。【朱注】令闻,善誉也。 又通作问。【前汉匡衡传】淑问扬乎疆外。 又【韵补】叶无沿切,音近眠。【楚辞九章】孤臣吟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孰能思而不隐兮,昭彭咸之所闻。还音旋。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翼诸切。竹名。【正字通】《扬子方言》:筐,江、沔之闲谓之籅。俗作□。或曰箯名笋舆。俗加竹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去宫切【集韵】丘恭切【韵会】丘弓切【正韵】丘中切,□音跫。□笼也。【扬子方言】车枸篓,宋魏陈楚之闲或谓之□笼。 又【广韵】去龙切【集韵】渠容切,□音蛩。义同。

聠 【未集中】【耳字部】 聠 【玉篇】匹名切,音俜。耳闭也。【五音集韵】普丁切,聘平声。耳闭也。

聡 【未集中】【耳字部】 聡 【五音集韵】仓红切。与聪同。详聪字注。

肹 【未集下】【肉字部】 肹 【正韵】同肸。

聤 【未集中】【耳字部】 聤 【广韵】特丁切【集韵】唐丁切,□音庭。【广韵】耳出恶水。【集韵】耳病。【本草】小儿聤耳,燕脂浸汁滴耳中,或夜明沙麝香为细末,拭净耳孔,用末傅之,效。

聥 【未集中】【耳字部】 聥 【广韵】俱雨切【集韵】果羽切,□音矩。【博雅】惊也。一曰张耳有所闻。 又【广韵】【集韵】□王矩切,音羽。又【集韵】王遇切,音芋。又【五音集韵】匈于切,音吁。义□同。

聦 【未集中】【耳字部】 聦 【正字通】俗聪字。【唐韵】【正韵】仓红切【集韵】粗丛切,□音骢。【说文】察也。【广韵】闻也,明也,通也,听也。【书洪范】聪作谋。【史记商君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管子宙合篇】耳司听,听必顺闻,闻审谓之聪。【注】耳之所闻,旣顺且审,故谓之聪。 又【韵补】叶千刚切,音仓。【陈琳柳赋】穆穆天子,亶听聪兮。德音允塞,民所望兮。宜尔嘉树,配甘棠兮。望平声。

聧 【未集中】【耳字部】 聧 【广韵】苦圭切【集韵】【韵会】倾圭切【正韵】枯回切,□音暌。【说文】耳不相听也。【扬子方言】聋之甚者,秦晋之闲谓之聧。 又【集韵】一曰私吁也。

聩 【未集中】【耳字部】 聩 【唐韵】【集韵】五怪切【韵会】鱼怪切,□音□。【说文】聋也。【晋语】聋聩,不可使□。【注】生而聋曰聩。 【类篇】或作□。亦作□。

聪 【未集中】【耳字部】 聪 【唐韵】【正韵】仓红切【集韵】粗丛切,□音骢。【说文】察也。【广韵】闻也,明也,通也,听也。【书洪范】聪作谋。【史记商君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管子宙合篇】耳司听,听必顺闻,闻审谓之聪。【注】耳之所闻,旣顺且审,故谓之聪。 又【韵补】叶千刚切,音仓。【陈琳柳赋】穆穆天子,亶听聪兮。德音允塞,民所望兮。宜尔嘉树,配甘棠兮。望平声。

聬 【未集中】【耳字部】 聬 【五音集韵】乌孔切,音蓊。聬聬,耳声。

聭 【未集中】【耳字部】 聭 【玉篇】俱位切。【说文】与愧同。惭也。

联 【未集中】【耳字部】 联 【唐韵】力延切【韵会】陵延切【正韵】灵年切,□音连。【说文】连也。从耳,耳连於颊。从丝,丝连不绝也。【张衡思□赋】缤联翩兮纷暗暧。【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又官联。【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三曰官联,以会官治。【注】联,读为连。谓连事通职相佐助也。 又合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本俗六安万民,三曰联兄弟。【注】联,犹合也。 又【周礼地官族师】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闾为族,八闾为联。 又【集韵】连彦切,音□。不绝也。

【备考】【午集】【禾字部】 【搜眞玉镜】音仙。@疑籼字之讹。

聪 【未集中】【耳字部】 聪 【唐韵】【正韵】仓红切【集韵】粗丛切,□音骢。【说文】察也。【广韵】闻也,明也,通也,听也。【书洪范】聪作谋。【史记商君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管子宙合篇】耳司听,听必顺闻,闻审谓之聪。【注】耳之所闻,旣顺且审,故谓之聪。 又【韵补】叶千刚切,音仓。【陈琳柳赋】穆穆天子,亶听聪兮。德音允塞,民所望兮。宜尔嘉树,配甘棠兮。望平声。

腅 【未集下】【肉字部】 腅 【广韵】【集韵】□徒滥切,音憺。肉也。【博雅】肌肤者,腅也。【玉篇】肴也。 又【博雅】相飮也。 又【五音集韵】徒绀切,音醰。相饭也。

聱 【未集中】【耳字部】 聱 【唐韵】五交切【韵会】牛交切,□音謷。【说文】不听也。【广雅】不入人语也。【埤苍】聱牙,为其不相听也。【唐书元结传】能学聱牙,保宗而全家,自号聱叟。又辞不平易。【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诘曲聱牙。 又聱耴,众声也。【左思吴都赋】鱼鸟聱耴。【释文】聱,鱼曹切。【注】仓颉篇曰:聱耴,众声也。 又【广韵】五劳切【集韵】【正韵】牛刀切,□音敖。亦不听也。 又【集韵】鱼到切,音傲。聱耴,鱼鸟状。

声 【未集中】【耳字部】 声 〔古文〕殸【唐韵】【集韵】【韵会】书盈切【正韵】书征切,□圣平声。【说文】音也。【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传】声谓五声,宫商角徵羽也。【礼月令】仲夏之月,止声色。【注】声谓乐也。 又凡响曰声。【张载正蒙】声者,形气相轧而成。两气者,谷响雷声之类。两形者,桴鼓叩击之类。形轧气,羽扇敲矢之类。气轧形,人声笙簧之类。皆物感之良能,人习而不察耳。【韵会】韵书平上去入为四声。 又声敎。【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声敎,讫于四海。【左传文六年】树之风声。【注】因土地风俗,为立声敎之法。 又声誉。【孟子】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注】声闻,名誉也。 又宣也。【孟子】金声而玉振之也。【注】声,宣也。 又【谥法】不生其国曰声。【注】生于外家。【春秋经传集解】继室以声子,生隐公。【注】声,谥也。 又姓。 又【韵补】叶尸羊切,音商。【韩愈赠张籍诗】娇儿未绝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其侧,耳若闻啼声。

【丑集上】【口字部】 【说文】本字。

【戌集中】【韭字部】 【广韵】才盍切,音□。恶也。 又姓也。出【纂文】。今北海有之。○按集韵、类篇俱作。详非部字注。

耸 【未集中】【耳字部】 耸 【广韵】息拱切【集韵】笋勇切【韵会】荀勇切【正韵】息勇切,□音竦。【扬子方言】耸,聋也。生而聋,陈楚江淮之闲谓之耸。【注】言无所闻,常耸耳也。 又高也。【韩愈会合联句】剑心知未死,诗思犹孤耸。 又【扬子方言】耸,欲也。荆吴之闲曰耸。自关而西,秦晋之闲相劝曰耸。 又【扬子方言】耸,悚也。【注】谓警耸也。【左传成十四年】大夫闻之,无不耸惧。【楚语】昔殷武丁,能耸其德。【注】耸,敬也。 又【集韵】双讲切,音。义同。

聩 【未集中】【耳字部】 聩 【唐韵】【集韵】五怪切【韵会】鱼怪切,□音□。【说文】聋也。【晋语】聋聩,不可使□。【注】生而聋曰聩。 【类篇】或作□。亦作□。

聂 【未集中】【耳字部】 聂 【广韵】【韵会】【正韵】□尼辄切,音蹑。【说文】附耳私小语也。【徐曰】一耳就二耳也。【史记魏其武安侯传】乃效儿女子呫聂耳语。 又摄也。【管子侈靡篇】十二岁而聂广。【注】代将乱而摄其广。 又【庄子大宗师】瞻明闻之聂许。【注】聂许,许与也。摄而保之,无所施与也。 又地名。【春秋僖元年】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注】聂北,邢地。【山海经】蒙水出汉阳,西入江聂阳西。【注】聂阳,水经注引此作滠阳。【後汉郡国志】东郡有聂戚。 又国名。【山海经】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为人两手聂其耳。【注】言耳长,行则以手摄持之也。 又姓。【史记刺客传】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姓谱】楚大夫食采于聂,因以为氏。 又人名。【史记刺客传】荆轲尝游过楡次,与盖聂论剑。【注】索隐曰:盖,姓,聂,名。 又【集韵】日涉切,音讘。亦私语也。 又【正字通】直涉切。与同。薄切肉也。【礼少仪】牛与羊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注】聂之言牒也。先藿叶切之,复报切之,则成脍也。 又【集韵】弋涉切,音叶。与揲同。揲揲,动貌。 又质涉切,音霅。合也。【尔雅释木】守宫槐,叶昼聂宵炕。【注】槐叶昼日聂合而夜炕布者,名为守宫槐。聂音辄。 又实欇切,音涉。与欇同。蔓木。 又尺涉切,音謵。木叶动貌。

职 【未集中】【耳字部】 职 【广韵】之弋切【集韵】【韵会】质力切,□音织。【说文】记微也。【徐曰】国有六职,皆主记事之微也。【增韵】执掌也。【尔雅释诂】职,主也。【博雅】职,事也。【书周官】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周礼天官大宰】九曰闲民,无常职。【注】谓无事业者。【史记张丞相传】沛公以周昌为职志。【注】职,主也。志,旗帜也。谓掌旗帜之官也。 又【尔雅释诂】职,常也。 又贡也。【左传襄二十八年】共其职贡。【淮南子原道训】海外宾伏,四夷纳职。【注】职,贡也。 又专也。【诗大雅】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注】专由小人,名为直谅。而实善背也。 又【扬子方言】怜职,□也。言相□怜者,吴越之闲谓之怜职。 又职职,多也。【庄子至乐篇】万物职职。 又姓。【姓谱】周礼有职方氏,後因官为氏。【风俗通】汉山阳令职洪之後。又【集韵】敌德切,音特。杙也。周官有职人。戚兖读。或作樴樲。 又【集韵】逸织切,音弋。义同。 又与帜同。【史记叔孙通传】於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注】职,音帜。

聸 【未集中】【耳字部】 聸 【唐韵】【集韵】□都甘切,音儋。【说文】□耳也。南方有聸耳国。今作儋耳。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以制切,音曳。揲蓍占也。 又【集韵】食列切,音舌。同揲。数蓍。 又【篇海】时制切,音誓。卽古文筮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莫故切,音暮。竹筥。

【戌集中】【阜字部】 【集韵】宣隹切,音虽。【玉篇】地名。

聍 【未集中】【耳字部】 聍 【广韵】奴丁切【集韵】囊丁切,□音宁。耵聍,耳垢也。一曰耳聒。 又【广韵】乃挺切,音□。义同。

腿 【未集下】【肉字部】 腿 【广韵】【集韵】【韵会】□吐猥切,退上声。【玉篇】腿胫也。【正字通】胫股後肉也。俗谓股大腿,腓小腿。 【集韵】本作腿。

膀 【未集下】【肉字部】 膀 【唐韵】步光切【集韵】蒲光切,□音旁。【说文】胁也。或从骨作髈。【博雅】膀胁也。 又【博雅】膀胱谓之脬。详胱字注。 又【集韵】铺郞切,音滂。胀也。

肷 【未集下】【肉字部】 肷 【广韵】苦簟切,音嗛。腰左右虚肉处。 又【集韵】丘咸切,音鵮。牛马肋後胯前。【正字通】凡畜腰後窊处曰肷窝。 又【集韵】乎韽切,音陷。饼中肉。与同。 又牛廉切,音□。美也。 又【五音集韵】胡忝切,音鼸。大味。

膂 【未集下】【肉字部】 膂 【广韵】力举切【集韵】【韵会】【正韵】两举切,□音吕。【说文】脊骨也。象形。【博雅】膂,肉也。【书君牙】作股肱心膂。 又【玉篇】古与吕同。

腽 【未集下】【肉字部】 腽 【广韵】【集韵】□乌没切,音□。【广韵】腽肭,肥耎。【集韵】腽,脖病也。□原字从殳。

膄 【未集下】【肉字部】 膄 【集韵】所救切,音嗽。臞也。【五音集韵】损也。【诗桧风】棘人栾栾兮。【笺】栾栾然膄瘠也。 本亦作瘦。

膅 【未集下】【肉字部】 膅 【集韵】徒郞切,音唐。肥也。

【午集上】【田字部】 【字汇补】古文允字。注详儿部二画。

膆 【未集下】【肉字部】 膆 【广韵】桑故切【集韵】苏故切,□音素。【玉篇】肥也。 又与嗉同。【潘岳射雉赋】裂膆破觜。【注】音素。喉受食处也。考证:〔【潘岳射雉赋】裂膆破胔。〕 谨照原文胔改觜。

膇 【未集下】【肉字部】 膇 【广韵】【集韵】【韵会】驰伪切【正韵】直类切,□音坠。【集韵】足肿也。【正韵】下肿。【左传成六年】献子曰:民愁则垫隘,於是乎有沈溺重膇之疾。【注】重膇,足肿。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汇补】思感切,音糂。羹糁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力兾切,音利。斤竹也。

膈 【未集下】【肉字部】 膈 【广韵】古核切【集韵】【韵会】各核切,□音隔。【玉篇】胸隔。【集韵】肓也。【正韵】胸膈,心脾之闲。【释名】膈,塞也,管上下,使气与谷不相乱也。 又县钟格也。【史记礼书】县一钟尚拊膈。【注】索隐曰:膈,县钟磬格也。不击钟而拊膈,盖不取其声,从质也。【荀子礼论篇】县一钟,尚拊之膈,朱弦而通越也。 又【正韵】通作鬲。平原有鬲县,故晋人以恶酒为平原督邮,以其只在鬲上也。

膊 【未集下】【肉字部】 膊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匹各切,音粕。【说文】薄脯膊之屋上。从肉尃声。【释名】膊,迫也。薄肉,迫著物使燥也。【博雅】膊,脯也。【周礼天官醢人豚拍鱼醢注】拍为膊,谓胁也。 又肩膊也。【仪礼乡飮酒礼介俎脊胁胳肺注】後胫骨二,膊胳也。又【少牢馈食礼】不升肩臂,臑膊骼。 又【韵会】磔也。【左传成二年】杀而膊诸城上。【注】膊,磔也。【周礼秋官掌戮掌斩杀贼谍注】膊,谓去衣磔之。 又厚切肉为厚膊。【淮南子缪称训】故同味而嗜厚膊者,必其甘之者也。【注】厚膊,厚切肉也。 又【韵会】击声。【古两头纤纤诗】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向曙星。【韩愈闘鸡联句】腷膊战声喧。 又【集韵】【正韵】□伯各切,音博。义同。 又【集韵】龙辍切,音劣。界也。【扬子太□经】福则有膊。【注】陆绩读。 又铺枚切,音胚。又芳无切,音敷。义□同。 又殊伦切,音纯。股骨也。【仪礼少牢馈食礼膊骼释文】膊,刘音纯。 【正韵】亦作拍。

膋 【未集下】【肉字部】 膋 【广韵】洛萧切【集韵】怜萧切【正韵】连条切,□音聊。【说文】膫,或从肉,劳省声。【广韵】肠闲脂也。【诗小雅】取其血膋。【笺】膋,脂膏也。【礼郊特牲】取膟膋燔爎升首,报阳也。【注】膟膋,肠闲脂也。【前汉郊祀歌】焫膋萧,延四方。【注】师古曰:膋,来雕反,肠闲脂也。以萧焫脂合馨香也。

膌 【未集下】【肉字部】 膌 【唐韵】【广韵】【集韵】【类篇】□资昔切,音积。【说文】瘦也。从肉,脊,意兼声。今通作瘠。【玉篇】臞也。【管子问篇】时□稽帅马牛之肥膌。 又【广韵】【集韵】□秦昔切,音籍。【广韵】膌腹。【五音集韵】死骨也。 【类篇】亦作脨。

膍 【未集下】【肉字部】 膍 【唐韵】房脂切【集韵】【韵会】频脂切【正韵】蒲麋切,□音毗。【说文】牛百叶也。一曰鸟膍胵。【韵会】百叶,牛肚也。膍胵,鸟之肠胃也。胵音鸱。一曰五藏总名。【博雅】百叶谓之膍。【正字通】李时珍曰:膍,言其有比列也。牛羊食百草,与他兽异,故其胃有脾,有蜂窠,亦与他兽异也。 又【正韵】厚也。 又【广韵】部迷切【集韵】骈迷切【韵会】边迷切,□音鼙。【广韵】膍脐,人脐也。【急就篇】脾肾五藏膍脐乳。 又【正韵】通作脾。引周礼醢人脾析□醢注:脾析,牛百叶也。是膍与脾通用。 【广韵】亦作肶。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韵】乃了切【等韵】音袅。岰,山貌。

【寅集中】【山字部】 【广韵】力居切【集韵】凌如切,□音卢。山名。

膎 【未集下】【肉字部】 膎 【唐韵】戸皆切【集韵】戸佳切【韵会】戸加切【正韵】雄皆切,□音鲑。【说文】脯也。【徐曰】古谓脯之属为膎,因通谓储蓄食味为膎。【广韵】肉食肴也。【集韵】一曰吴人谓腌鱼为膎脼。【韵会】南史,孔靖飮宋高祖,酒无膎,取伏鸡卵为肴。王俭云:庾郞食膎,有二十七种。 又凡熟食皆曰膎。【扬子太□经】多田不娄,费我膎功。【注】熟食曰膎。 又肌肤亦曰膎。【博雅】肌肤者,膎也。 又【韵会】通作鲑。【世说新语】庾杲食膎。作食鲑。【杜甫诗】自愧无鲑菜。

膏 【未集下】【肉字部】 膏 【唐韵】古劳切【集韵】【韵会】居劳切【正韵】姑劳切,□音高。【说文】肥也。【韵会】凝者曰脂,泽者曰膏。一曰戴角者脂,无角者膏。【元命包】膏者,神之液也。【易鼎卦】雉膏不食。【晋语】不能为膏,而祗离咎也。【注】膏,肥也。【又】夫膏□之性,难正也。【注】膏,肉之肥者。【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狶膏棘轴。【注】狶膏,猪脂也。 又【博雅】人一月而膏。【左传成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注】心下为膏。 又【正韵】泽也。【博雅】膏,滑泽也。【易屯卦】屯其膏。【疏】正义曰:膏谓膏泽也。 又唇脂,以膏和丹作之,亦曰膏。【诗卫风】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又甘也。【礼礼运】天降膏露。【注】膏,犹甘也。 又凡树理之白者皆曰膏。【周礼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膏物。【注】郑司农曰:膏物,谓杨柳之属,理致且白如膏。 又五谷之滑者皆曰膏。【山海经】西南黑水之闲,有广都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注】郭曰:言味好,皆滑如膏。 又【唐韵】古到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号切,□音诰。润也。【诗曹风】芃芃黍苗,阴雨膏之。【释文】膏,古报反。【礼内则】脂膏以膏之。【释文】膏之,古报反。◎按刘鉴经史动静字音,凡脂膏之膏则读平声,用以润物曰膏,则读去声。考证:〔【诗卫风】岂无膏沐,谁的为容。〕 谨照原文谁的改谁适。

膑 【未集下】【肉字部】 膑 【广韵】毗忍切【集韵】【韵会】婢忍切,□音牝。【说文】膝端也。【增韵】膝盖骨。【潘岳西征赋】徂潜铅而脱膑。【注】膝盖也。 又【玉篇】膑骨也。【史记秦本纪】王与孟说举鼎,绝膑。【注】正义曰:膑,胫骨也。 又【集韵】一曰刖也。【周礼秋官司□刖罪五百注】刖,断足也。周改膑作刖,杀死□也。【礼文王世子其□罪则纤剸亦告於甸人注】宫割膑墨劓刖,皆以刀锯割刺人体也。 又人名。【史记孙武传】孙膑,孙武之後世子孙也。 又【集韵】毗宾切,音频。又遍忍切,音。义□同。

膓 【未集下】【肉字部】 膓 【正字通】俗肠字。

膕 【未集下】【肉字部】 膕 【广韵】【集韵】【韵会】古获切【正韵】古伯切,□音聝。【广韵】曲脚中也。【集韵】膕朏,曲脚也。【正字通】膝後曲节中也。【博雅】膕,脚也。【荀子富国篇】是犹使处女婴宝珠,佩宝玉,负戴黄金,而遇中山之盗,虽为之逢蒙视,诎要挠膕,君卢屋妾,由将不足以免之。 又【集韵】骨或切,音国。义同。 又忽麦切,音。□足也。 【集韵】或作□。

膖 【未集下】【肉字部】 膖 【集韵】披江切,音□。膖肛,肿也。 又【五音集韵】丑陇切,音宠。义同。 【集韵】或作□肨。

□ 【备考】【未集】【米字部】 □ 【龙龛】音値。

□ 【未集中】【网字部】 □ 【篇海】戸圭切,惠平声。姓也。梁公子□闯。

膗 【未集下】【肉字部】 膗 【广韵】仕怀切【集韵】崇怀切,□音腄。【集韵】膗,形恶。或作腄。

膘 【未集下】【肉字部】 膘 【广韵】敷沼切【集韵】【韵会】匹沼切【正韵】普沼切,□音缥。【说文】牛胁後髀,前合革肉也。【徐曰】按诗传:下杀射中膘。今谓马肥为膘肥也,言最薄处合革肉,言皮肉相合也。【广韵】胁前。【正韵】牛胁後髀之前连肤肉。 又【集韵】婢小切,音摽。义同。 又【广韵】【集韵】□子小切,音劋。【集韵】胁骨。本作。又【集韵】纰招切,音漂。本作□。□□,肿欲溃。字原误从月作。

膙 【未集下】【肉字部】 膙 【广韵】居两切【集韵】举两切,□音襁。【广韵】筋头。【集韵】筋强也。

茣 【申集上】【艹字部】 茣 【玉篇】五姑切,音吴。草名。 【直音】同。【直音】俗茣字。

苚 【申集上】【艹字部】 苚 【集韵】余颂切,音用。【直音】草名。

肤 【未集下】【肉字部】 肤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