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第5部分

,名柴。【论语】作子羔。皋羔古字通用。 又【集韵】乎刀切【正韵】胡刀切,□音嗥。呼也。【周礼春官大祝】来瞽令皋舞。【注】皋,读为嗥。谓呼之入也。与号号唬通。 又【集韵】後到切【韵会】胡到切,□音号。周礼皋舞。刘昌宗读。或作譹。 又【集韵】攻乎切,音姑。橐皋,地名。在寿春。【前汉孟康注】橐皋,音拓姑。 【类篇】隶作皋。【经传】作皋。

考证:〔【左传哀二十一年】齐人歌曰,鲁侯之皋。〕 谨照原文鲁侯改鲁人。〔【左传襄二十五年】牧隰皋。【注】皋为泽之坎,是水岸也。〕 谨照原文注改疏。〔【汲冢周书】文翰者若皋鸡。【注】皋鸡似凫,翼州谓之泽特。〕 谨照原文翼州改冀州。”

皎 【午集中】【白字部】 皎 【唐韵】古了切【集韵】【韵会】【正韵】吉了切,□音璬。【说文】月之白也。【诗□风】月出皎兮。【传】月光也。 又日光也。【王褒九怀】晞白日兮皎皎。 又【广雅】白也。明也。【诗小雅】皎皎白驹。【传】洁白也。【楚辞渔父】安能以皎皎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乎。【史记屈原传】作皓皓。 又姓。【五代史南汉世家】交州牙将皎公羡。 【玉篇】通作皦。【集韵】或作皎。

皐 【午集中】【白字部】 皐 【玉篇】同皋。

皑 【午集中】【白字部】 皑 【唐韵】五来切【集韵】【正韵】鱼开切【韵会】疑开切,□艾平声。【说文】霜雪之白也。【汉刘歆遂初赋】漂积雪之皑皑。【晋左贵嫔离思赋】霜皑皑而依庭。【杜甫晚晴诗】崖沈谷没白皑皑。 又【集韵】鱼衣切,音沂。义同。又【刘桢赠五官中郞将诗】凉风吹沙砾,霜气何皑皑。明月照缇幕,华灯散炎辉。 【集韵】或作□凒溰。

皒 【午集中】【白字部】 皒 【集韵】牛河切,音娥。皒皒,白色。

眧 【午集中】【目字部】 眧 【广韵】尺沼切【集韵】齿绍切,□超上声。【玉篇】目弄人也。【类篇】以目玩人谓之眧。

【备考】【寅集】【弓字部】 【五音篇海】与弼同。

睵 【午集中】【目字部】 睵 【广韵】【集韵】□仓才切,音猜。【博雅】睵。□,视也。一曰睽也。又【广韵】祖才切【集韵】将来切,□音哉。义同。 或省作□。

皓 【午集中】【白字部】 皓 【唐韵】【正韵】胡老切【集韵】下老切,□音昊。【尔雅释诂】光也。【小尔雅】白也。【博雅】皓皓,明也。【诗□风】月出皓兮。【扬子渊骞篇】明星皓皓。 又【集韵】洁白也。【诗唐风】扬之水,白石皓皓。【朱注】又胡暴反,叶下鹄。鹄,音告。 又虚旷貌。【大戴礼】常以皓皓,是以眉寿。 又皓胶,水冻貌。【楚辞大招】雾雨淫淫,白皓胶只。 又【广韵】颢,今作皓。【说文】商山四颢,白首老人也。【史记留侯世家】四人从太子,须眉皓白。【师古注】所以谓之四皓。 又通作昊。太皓,天也。【後汉郞顗传】太皓悦和,靁声乃发。【荀子赋篇】皓天不复。【注】皓,同昊。 又天皓,星名。【史记天官书】岁阴在丑,星居寅,以十二月与尾箕晨出,曰天皓。【前汉天文志】作天昊。 又与皞同。【楚辞远游】历太皓以左转。【注】卽太皞也。 又【唐韵】【韵会】【正韵】□古老切,音杲。皓皓,洁白精莹貌。 又姓。【吴越春秋】句践大夫皓进。 又【集韵】呼回切,音灰。发皓落也。刘昌宗说。 【玉篇】同皓。【集韵】或作皞皓。【广韵】从日作晧。考证:〔【荀子赋论篇】〕 谨照原文省论字。〔【史记天官书】岁阴在丑,星居寅,以十二月与尾箕辰出,曰天皓。〕 谨照原文辰出改为晨出。

皕 【午集中】【白字部】 皕 【唐韵】彼力切【集韵】笔力切,□音逼。【说文】二百也。 又【集韵】兵媚切,音秘。义同。

皖 【午集中】【白字部】 皖 【广韵】【集韵】□戸版切,还上声。【广韵】明星也。【集韵】明貌。 又【集韵】胡官切,音桓。地名,在舒。【地理通释】舒州,春秋时皖国。汉为皖县。县西有皖山,皖水。【後汉马援传】攻没皖城。【注】在皖水之北。又【宋史黄庭坚传】初游灊皖,乐其林泉之胜。【注】灊山,一名皖公山。皖伯始封地。今属安庆府。又桐城。一曰皖江,皖桐。 又【集韵】戸衮切,音混。义同。 【集韵】或从日作晥。【韵笺逸字注】皖与皖桐之皖别。

□ 【未集中】【耒字部】 □ 【玉篇】昌蝇切,音称。耒也。

皗 【午集中】【白字部】 皗 【玉篇】直流切,音筹。明也。 又【篇海类编】缯白也。

皘 【午集中】【白字部】 皘 【集韵】仓甸切,音蒨。白貌。 又人名。【宋史宗室传】士皘,太宗之後。

皙 【午集中】【白字部】 皙 【唐韵】先击切【集韵】【韵会】先的切,□音锡。【说文】人色白也。【左传昭二十六年】有君子白皙。【周礼地官大司徒】坟衍其民皙而瘠。 又枣名。【尔雅释木】皙,无实枣。 又【韵会】曾点字。皙,本从白。【论语】【孟子】【史记孔子世家】俱从日。 又【集韵】【正韵】□思积切,音昔。白也。监本作晢。 又叶征例切,音制。【诗墉风】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按皙,本从析从白。与日部皙、晢二字义别。

皑 【午集中】【白字部】 皑 【唐韵】五来切【集韵】【正韵】鱼开切【韵会】疑开切,□艾平声。【说文】霜雪之白也。【汉刘歆遂初赋】漂积雪之皑皑。【晋左贵嫔离思赋】霜皑皑而依庭。【杜甫晚晴诗】崖沈谷没白皑皑。 又【集韵】鱼衣切,音沂。义同。又【刘桢赠五官中郞将诗】凉风吹沙砾,霜气何皑皑。明月照缇幕,华灯散炎辉。 【集韵】或作□凒溰。

皛 【午集中】【白字部】 皛 【广韵】【集韵】【韵会】□胡了切,音薂。【说文】显也。【潘岳关中诗】虚皛湳德,缪彰甲吉。【注】湳,甲,二羌号。德,吉,其名也。皛,显也。 又【博雅】白也。【郭璞江赋】沆瀁皛溔。【注】皛溔,深白貌。 又【玉篇】明也。【陶潜江陵夜行诗】皛皛川上平。【注】皛皛,明也。 又皛饭。【曾慥高斋漫录】钱穆父召东坡食皛饭。及至,设饭一盂,萝卜一碟,白汤一盏,盖以三白为皛也。 又【集韵】戸茗切,音迥。亦白也。 又【集韵】畎迥切【正韵】古迥切,□音□。亦明也。 又【广韵】普伯切【集韵】匹陌切,□音拍。打也。【左思蜀都赋】皛貙氓于梦艹。【注】皛,当为拍,拊也。

皓 【午集中】【白字部】 皓 【集韵】下老切【韵会】合老切,□音昊。白貌。【孟子】皓皓乎不可尚已。【隋书炀帝纪】大顿见二大鸟,皓身朱足。【孔丛子□士义篇】火浣布垢,必投诸火,出火振之,皓然疑乎雪焉。 又【正韵】古老切,音杲。义同。 【集韵】与颢同。通作皓皞皓。【正韵】作□。

皝 【午集中】【白字部】 皝 【广韵】胡广切【集韵】戸广切,□音幌。气容貌。 又人名。【晋书载记】前燕主慕容皝。 【韵会】【正韵】讹作皩。

皞 【午集中】【白字部】 皞 【唐韵】【正韵】胡老切【集韵】下老切【韵会】合老切,□音昊。【广韵】明也。【类篇】白貌。 又皞皞,广大自得之貌。【孟子】王者之民,皞皞如也。 又太皞,伏羲氏。少皞,金天氏。皆古帝号也。【礼月令】孟春之月,其帝太皞。季秋之月,其帝少皞。 又姓。【蜀录】本出武落钟离山黑穴中者。 又通作昊。【前汉郑崇传】皞天罔极。【诗小雅】作昊天。 又通作颢。【前汉房中歌注】韦昭曰:西颢,西方太皞也。 又通作皓。见皓字注。 【集韵】或作皓。【广韵】从日作暤。【六书故】暤之从白,日之讹也。俗作皡,非。

皠 【午集中】【白字部】 皠 【广韵】七罪切【集韵】【韵会】【正韵】取猥切,□催。上声。【玉篇】高峻貌。 又【广韵】霜雪白状也。 又【类篇】白也。【韩愈斗鸡联句】腷膊战声喧,□翻落羽皠。

皢 【午集中】【白字部】 皢 【唐韵】呼鸟切【集韵】馨鸟切,□音晓。【说文】日之白也。【博雅】白也。【玉篇】明也。

【寅集下】【弓字部】 【海篇】音弦。弓也。 又姓。

皣 【午集中】【白字部】 皣 【正字通】同□。

皤 【午集中】【白字部】 皤 【唐韵】薄波切【集韵】蒲波切【韵会】【正韵】蒲禾切,□音婆。【说文】老人白也。【博雅】白也。【玉篇】素也。【易贲卦】贲如皤如。【疏】皤是素白之色。 又大腹也。【左传宣二年】城者讴曰:皤其腹。【疏】皤是腹之状。 又腹下白处。【韩愈月蚀诗】弊蛙拘送主官府,帝箸下腹尝其皤。 又丰多貌。【左思魏都赋】行庖皤皤。 又草名。【尔雅释草】蘩,皤蒿。【疏】凡艾白色为皤蒿。 又与番通。【班固辟雍诗】皤皤国老。【注】鬓白貌。【书秦誓】【史记秦本纪】俱作番番。 又【广韵】博禾切【集韵】逋禾切,□音波。义同。 又【集韵】蒲官切,音盘。马馽足横行曰皤。【易贲卦】贲如皤如。董遇说。 【说文】或作□。

□ 【备考】【未集】【羽字部】 □ 【五音篇海】同飞。

□ 【未集中】【耒字部】 □ 【玉篇】莫个切,音磨。耕也。

碋 【午集下】【石字部】 碋 【集韵】下可切,荷上声。□碋,山貌。见【司马相如梓桐山赋】。

皥 【午集中】【白字部】 皥 【正字通】俗皞字。

皦 【午集中】【白字部】 皦 【唐韵】古了切【集韵】【韵会】【正韵】吉了切,□音皎。【说文】玉石之白也。【广韵】珠玉白貌。 又【玉篇】白也。【广韵】皎也。【诗王风】有如皦日。 又明也。【论语】皦如也。【注】乐之音节明也。 又星光明貌。【魏书张渊观象赋】三台皦皦以双列。 又姓。明万历时有皦生光,北方人。 【玉篇】与皎同。

皨 【午集中】【白字部】 皨 【字汇补】古文星字。注详日部五画。

皩 【午集中】【白字部】 皩 【正字通】皝字之讹。晋书本作皝,俗加日,非。

皪 【午集中】【白字部】 皪 【广韵】郞击切【集韵】【韵会】狼狄切【正韵】朗狄切,□音沥。【广韵】的皪,白状。【左思魏都赋】丹藕凌波而的皪。【注】光明也。或作。 又【玉篇】明珠也。【史记司马相如上林赋】明月珠子,的皪江靡。【注】明珠光也。与玓瓅同。 又【集韵】历各切,音洛。白色。或作□。 又北角切,音剥。皪荦,杂色。

皫 【午集中】【白字部】 皫 【广韵】敷沼切【集韵】匹沼切【正韵】普沼切,□飘上声。【玉篇】白色。 又鸟毛变色也。【周礼天官内饔】鸟皫色而沙鸣狸。【注】失色不美泽也。皫,本又作犥。狸,音郁。【礼内则】鸟皫色而沙鸣郁。【注】皫,通作麃。又【正字通】凡物色不泽美者皆曰皫。 又【集韵】【韵会】□滂表切,音藨。又【集韵】滂保切,拋上声。义□同。

瞭 【午集中】【目字部】 瞭 【广韵】卢鸟切【集韵】【韵会】朗鸟切【正韵】卢皎切,□音了。【广韵】目睛明也。【周礼春官大师】眂瞭三百人。【注】瞭,目明者。【孟子】胸中正则眸子瞭焉。 又【师旷禽经】瞭曰鹞。【张华注】能远视也。又【楚辞九辩】瞭冥冥而薄天。【注】瞭,音了,一音杳。亦通作杳。 又【广韵】落萧切。【集韵】【韵会】怜萧切【正韵】连条切,□了平声。义同。

瞮 【午集中】【目字部】 瞮 【字汇】敕列切,音彻。明也。

瞯 【午集中】【目字部】 瞯 【唐韵】戸闲切【集韵】【韵会】何闲切【正韵】何艰切,□音闲。【说文】戴目也。【徐曰】谓目望阳也。【扬子方言】眄也,吴扬江淮之闲或曰瞯。 又【广韵】人目多白也。 又【尔雅释畜疏】马一目白者名瞯。【张协七命】天骥之骏,眸瞯黑照。【注】瞯,马目也。【说文】作□。 又【汉书音义】瞯,小儿痫病也。 又姓。【史记酷吏传】济南瞯氏。 又【集韵】居苋切【韵会】居谏切【正韵】居晏切,□闲去声。视也。又觇也。【孟子】王使人瞯夫子。【宋史鎭王竑传】丞相史弥远,使美人瞯竑,动息必以告。 【集韵】同覸。【正字通】与瞰阚瞰□□□通。

瞰 【午集中】【目字部】 瞰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苦滥切,音阚。【博雅】视也。【扬雄校猎赋】东瞰目尽。【班固东都赋】瞰四裔而抗棱。【张衡思□赋】瞰瑶溪之赤岸。 又俯视曰瞰。【後汉光武纪】云车千余,瞰临城中。 又【埤雅】王褒曰:鱼瞰鸡睨。【注】瞰,鱼目不瞑也。 【集韵】或作瞯□。

瞲 【午集中】【目字部】 瞲 【玉篇】呼聿切【五音集韵】况必切,□音矞。【类篇】目深貌。或作□□。 又【广韵】【集韵】□呼决切,音血。惊视貌。【荀子荣辱篇】瞲然视之。【集韵】或作□。【原】亦作□。

□ 【未集中】【网字部】 □ 【广韵】其吕切【集韵】臼许切,□音巨。【玉篇】罟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自移切【字汇补】音慈。竹名。 亦作。

瞳 【午集中】【目字部】 瞳 【广韵】【正韵】徒红切【集韵】【韵会】徒东切,□音同。【玉篇】目珠子也。【释名】瞳子。瞳,重也,肤幕相裹重也。【灵枢经】骨之精为瞳子。【注】肾之精也。 又通作童。【史记项羽本纪】舜目盖重瞳子,项羽亦重瞳子。【前汉书】作童。【神仙传】李根两目童子皆方。仙经云:八百岁人童子方也。 又无心直视之貌。【庄子知北游】女瞳焉如新生之犊。 又【集韵】丑降切,踔去声。【庄子知北游郭注】瞳,菟绛反。【李注】未有知貌。【正韵】又音充。

瞴 【午集中】【目字部】 瞴 【唐韵】莫浮切【集韵】迷浮切,□音谋。【说文】瞴娄,微视也。 又【广韵】武夫切【集韵】微夫切,□音无。义同。 又【广韵】文甫切【集韵】罔甫切,□无上声。【博雅】好也。【广韵】微视貌。 又【集韵】忙皮切,音糜。美目貌。

瞵 【午集中】【目字部】 瞵 【唐韵】力珍切【集韵】【韵会】【正韵】离珍切,□音邻。【说文】目精也。 又【仓颉篇】视不了也。【类篇】视貌。【左思吴都赋】鹰瞵鹗视。【潘岳射雉赋】瞵悍目以旁睐。 又【篇海】瞵瞵,下视貌。 又瞵盼,天旦欲明也。见盼字注。 又【韵会】通作璘。【埤苍】瞵,文貌。【扬雄甘泉赋】璧马犀之璘。 又【集韵】里忍切,邻上声。视不明貌。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良刃切,邻去声。义同。 又【集韵】灵年切,音怜。怒目貌。一曰以目随也。 又【皇甫谧释劝】忽金白之辉矅,忘靑紫之班瞵。辞容服之光粲,抱弊褐之终年。瞵叶年。 【说文】本作□。

瞶 【午集中】【目字部】 瞶 【广韵】【正韵】居胃切【集韵】【韵会】归谓切,□音贵。【仓颉篇】极视也。 又【类篇】目无精也。 又【广韵】【韵会】□以醉切,遗去声。义同。【类篇】别作□。 【正字通】本作□,与耳部聩字别。

瞸 【午集中】【目字部】 瞸 【集韵】弋涉切,音叶。睑也。 又【类篇】目眇视也。 又【集韵】虚涉切,音弽。义同。或作□。

瞹 【午集中】【目字部】 瞹 【广韵】於盖切,哀去声。隐也。 又瞹□,见□字注。

瞺 【午集中】【目字部】 瞺 【广韵】【集韵】□乌外切,音荟。【玉篇】眉目闲貌。

硊 【午集下】【石字部】 硊 【广韵】鱼毁切【集韵】五委切,□危上声。磈硊,石貌。 又【玉篇】磈硊,足曲也。 又【集韵】居伪切,音愧。石硊,江名,在宛陵西。

瞻 【午集中】【目字部】 瞻 【唐韵】职廉切【集韵】【韵会】【正韵】之廉切,□音詹。【说文】临视也。【韵会】仰视曰瞻。【诗邶风】瞻彼日月。【礼曲礼】视瞻无回。 又官名。【魏书官氏志】有瞻人郞。 又国名。【唐书南蛮传】瞻博,或曰瞻婆,北距兢伽河。 又山水名。【山海经】有瞻诸山。又瞻水,出娄涿山,东流注於洛。 又姓。【正字通】元有瞻思,通经学。 又通作詹。【史记周本纪】顾詹有河。 又【集韵】章艳切,詹去声。视也。 又叶侧姜切,音章。【诗大雅】维此惠君,民入所瞻。秉心宣犹,考愼其相。相平声。 又叶侧衔切,斩平声。【诗小雅】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考证:〔【诗卫风】瞻彼日月。〕 谨照原文卫风改邶风。

睑 【午集中】【目字部】 睑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居奄切,音检。【说文】目上下睑也。【北史姚僧垣传】睑垂覆目不得视。【王叔和脉经】□之□在睑,睑动则知□能消化。□病则睑涩,嗜卧。【注】睑,眼弦也。又【埤雅】鹦鹉两睑俱动,如人目。 又蛮语谓州为睑。【唐书南蛮传】有十睑。 【六书正讹】别作脸,非。【佩□集】脸,七占翻,臛也。睑,已冉翻,目也。

□ 【未集中】【羊字部】 □ 讹字。◎按篇海,音义与□同。卽□字之讹也。

瞽 【午集中】【目字部】 瞽 【唐韵】公戸切【集韵】【韵会】果五切【正韵】公五切,□音古。【说文】目但有朕也。【博雅】盲也。【释名】鼓也。瞑瞑然目平合於鼓皮也。【周礼春官瞽蒙注】无目眹谓之瞽。【庄子逍遥游】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 又瞽,乐官也。【书胤征】瞽奏鼓。【诗周颂】有瞽有瞽,在周之庭。【注】目无明则耳聪,使为乐官,名之曰瞽,因所掌而命名也。 又御瞽,侍御乐工也。【礼玉藻】御瞽几声之上下。 又学名。【礼明堂位】瞽宗,殷学也。【注】乐师,瞽蒙之所宗,故谓瞽宗。【周礼春官大司乐】乐祖祭於瞽宗。 又舜父名瞽瞍。【书尧典】瞽子。【传】无目曰瞽。舜父有目不能分别好恶,故时人谓之瞽,配字曰瞍,又通作鼓。【前汉古今人表】鼓叜蟜牛子生舜。

瞾 【午集中】【目字部】 瞾 【字汇】同照。○按《正字通》:唐武后自制十九字,以曌为名,与照音义同,从明,非从二目也。後讹为瞾。《略记字始》讹为□。《字汇》改作瞾,《字汇补》又作□,□非。□字原作朋下空。

瞿 【午集中】【目字部】 瞿 【唐韵】九遇切【集韵】【韵会】俱遇切,□音句。【说文】鹰隼之视也。【徐曰】惊视貌,会意。又【禽经】雀以猜瞿视也。【埤雅】雀俯而啄,仰而四顾,所谓瞿也。 又【广韵】视貌。【集韵】心惊貌。【礼檀弓】曾子闻之瞿然。又【杂记】见似目瞿,闻名心瞿。【注】瞿然惊变也。 又瞿瞿,惊遽不审貌。【礼玉藻】视容瞿瞿。 又瞪视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学者之嵬瞿瞿然。 又无守貌。【诗齐风】狂夫瞿瞿。【注】谓精神不立,志无所守。 又【尔雅释训】俭也。【诗唐风】良士瞿瞿。【疏】李巡曰:良士顾礼节之俭也。 又【唐韵】其俱切【集韵】【韵会】权俱切,□音衢。义同。 又騤瞿,走貌。【张衡西京赋】百禽遽,騤瞿奔触。 又句瞿,斗也。【山海经】阳山有兽,其颈□状如句瞿,名曰领胡。【注】言颈上有肉□如斗也。 又鸟名。【山海经】祷过山,鸟名瞿,如其鸣自号也。 又山名。【山海经】瞿父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滩名。【寰宇记】瞿塘在□州东一里,古西陵峡也。 又人名。【竹书纪年】殷武乙,名瞿。 又姓。汉有汉南太守瞿茂。又复姓。【前汉儒林传】鲁商瞿子木,受易孔子。【注】商瞿,姓也。【辽史礼志】西域净梵王子姓瞿昙氏。 又与戵通。【书顾命】一人冕执瞿。【注】戟属。 又与衢通。【韩诗外传】直曰车前,瞿曰芣苢,盖生於两旁谓之瞿。【丹铅录】楚辞天问,靡萍九衢。衢,本作瞿。 又与蘧通。【尔雅释草】大菊,蘧麦。【注】卽瞿麦,药草也。【集韵】亦作□。 又【集韵】衢遇切【正韵】忌遇切,□衢去声。与惧通。恐也。【礼檀弓】瞿然失席。【注】瞿,本又作惧。【前汉东方朔传】吴王惧然易容。 又【集韵】讫力切,音亟。瞿瞿,居丧视不审貌。【礼檀弓】瞿瞿如有求而弗得。徐邈读。

矀 【午集中】【目字部】 矀 【广韵】武悲切【集韵】旻悲切,□音眉。伺视也。 又【广韵】【集韵】□无非切,音微。义同。

矃 【午集中】【目字部】 矃 【玉篇】乃顶切,宁上声。盯矃,视也。【吴莱尚志赋】守盯矃谓眞瞶。

矄 【午集中】【目字部】 矄 【集韵】许云切,音熏。目暗也。

矅 【午集中】【目字部】 矅 【集韵】同□。

矆 【午集中】【目字部】 矆 【唐韵】许缚切【集韵】恍缚切,□况入声。【说文】大视也。 又矆睒,电光也。【木华海赋】昱绝电,百色妖露,呵掩郁,矆睒无度。【注】言群妖吞吐光色,眩惑无定也。【玉篇】亦作。 又【集韵】屋虢切,音擭。视遽貌。或作蒦。

蒙 【午集中】【目字部】 蒙 【广韵】【正韵】莫红切【集韵】【韵会】谟蓬切,□音蒙。【说文】童蒙也。一曰不明也。【释名】有眸子而失明,蒙蒙无所别也。【博雅】盲也。【诗大雅】蒙瞍奏公。【传】有眸子而无见曰蒙。【疏】蒙卽今靑盲。【礼仲尼燕居】昭然若发蒙矣。 又【王充论衡】人未学问曰蒙。 又【徐干中论】见人而不自见者,谓之蒙。 又【集韵】母总切,音蠓。瞈蒙,目不明也。 又叶莫江切,音尨。【东方朔七谏】终不变而死节兮,惜年齿之未央。将舫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发蒙。 通作蒙。别作□。

矈 【午集中】【目字部】 矈 【广韵】莫贤切【集韵】【韵会】民坚切,□音眠。【说文】目旁薄致宀宀也。【尔雅释诂】密也。 又【集韵】弥殄切,眠上声。义同。 【说文】本作□。【集韵】或作□。通作臱。

烎 【巳集中】【火字部】 烎 【集韵】夷针切,音淫。本作。详字注。烎字原从幵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力协切,音蛱。竹笪也。

矾 【午集下】【石字部】 矾 【广韵】附袁切【集韵】【韵会】符袁切,□音烦。矾石。【山海经】女床山,其阴多涅石。【郭注】矾石也。楚人名涅石,秦人名羽涅。【韵会】一名羽泽,有靑白黄黑绛五种。 又山矾,花名。【正字通】俗名碇花,木高数尺,叶密枝肥,冬不凋,花白而香。一名瑒花。黄庭坚曰:江南野中碇花,土人采叶烧灰,染紫为黝,不借矾而成。因易名为山矾。韵会讹为郑花,且云卽唐玉蕊花,谬也。

矉 【午集中】【目字部】 矉 【唐韵】符眞切【集韵】【正韵】毗宾切,□音频。【说文】恨张目也。引《诗》:国步斯矉。今诗作频。 又【正字通】与颦通。心恨额蹙也。【庄子天运篇】西施病心,而矉其里。 又【广韵】必邻切【集韵】□民切,□音宾。义同。

【辰集上】【日字部】 【正字通】俗曼字。○按曼从曰,载日部,非是。@字原从方作,部外九画。

矊 【午集中】【目字部】 矊 【广韵】武延切【集韵】弥延切,□音绵。瞳子黑也。【扬子方言】南楚江淮之闲,黸瞳之子谓之矊。【注】黸,黑也。矊,言矊邈也。 又矊,脉也。【楚辞招魂】靡颜腻理,遗视矊些。【注】言诸女心中矊脉,时时窃视,安详审谛,志不可动也。 又矊眇,视貌。【郭璞江赋】江妃舍嚬而矊眇。 又【集韵】弥殄切。音眄。义同。 【玉篇】同□,亦书作□。

硰 【午集下】【石字部】 硰 【广韵】所加切【集韵】【韵会】师加切,□音沙。硰石,地名。在楼烦西。【史记灌婴传】从击韩信,破於硰石。 又【集韵】千可切,音瑳。又千卧切,音剉。义□同。

矌 【午集中】【目字部】 矌 【唐韵】【集韵】□苦谤切,音旷。【玉篇】目无眹也。 又【集韵】古旷切,光去声。目无色也。 又【集韵】光镬切,光入声。【类篇】张目貌。 又【仓颉篇】矖矌,视貌。【江淹杂体诗】矖矌尽都甸。

矍 【午集中】【目字部】 矍 【唐韵】九缚切【集韵】【韵会】【正韵】厥缚切,□音攫。【说文】隹欲逸走也。从又,持之矍矍也。【徐曰】左右惊顾也。一曰视遽貌。【易震卦】视矍矍。【疏】不专视之容。郑康成曰:目不正也。徐邈读若谑。 又矍踢,惊动貌。【扬雄河东赋】河灵矍踢。 又矍铄,轻健貌。【後汉马援传】矍铄哉,是翁也。 又矍相,地名。【礼射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 又姓。【正字通】唐刺史矍璋,博士矍参。 又【韵会】或作戄。【後汉班固传】矍然失容。又【李固传】泰使戄然。 又【集韵】恍缚切,况入声。义同。

矎 【午集中】【目字部】 矎 【广韵】【集韵】□火悬切,音鋗。【博雅】视也。【玉篇】直视也。【张志和鸑鷟篇】睢盰矎□察乎瞳。 又【广韵】休正切【集韵】虚政切【正韵】呼正切,□騂去声。义同。 又【集韵】翾县切,鋗去声。矎矎,目不正也。【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目矎矎而丧精。

矐 【午集中】【目字部】 矐 【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黑各切,□音郝。重目。又光明也。 又【类篇】失明也。【史记荆轲传】秦始皇惜高渐离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索隐】以马矢熏,令失明。司马氏一音角。【集韵】或作□。 又【广韵】虚郭切。【集韵】忽郭切,□音霍。目开也。 又【类篇】骇视也。与通。

矑 【午集中】【目字部】 矑 【广韵】落胡切【集韵】【正韵】龙都切【韵会】笼都切,□音卢。【玉篇】视也。 又【广韵】目童子也。通作卢。【扬雄甘泉赋】玉女亡所,眺其淸矑。【汉书】作卢。

矒 【午集中】【目字部】 矒 【集韵】与□同。

矔 【午集中】【目字部】 矔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玩切,音贯。【说文】目多精也。【玉篇】转目貌。【扬子方言】梁益之闲,瞋目曰矔,转目顾视亦曰矔。【刘歆遂初赋】空下旹而矔世兮,自命己之取患。 又【广韵】张目也。 又【集韵】闭一目也。 又人名。【左传文七年】鳞矔为司徒。 又【集韵】古患切,音惯。亦转目也。 又逵员切,音权。目眶也。

轭 【酉集下】【车字部】 轭 【广韵】於革切【集韵】【韵会】【正韵】乙革切,□音厄。【正韵】辕端横木,驾马领者。【周礼冬官考工记】輈人衡任。【注】衡任谓两轭之闲也。【疏】服马有二,一马有一轭。轭者,厄马领不得出也。 【集韵】或作枙。【庄子马蹄篇】加之以衡枙。 又叶乙役切,音郁。【古诗】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

□ 【未集中】【耒字部】 □ 【广韵】与穮同。

矕 【午集中】【目字部】 矕 【唐韵】武版切【集韵】【韵会】【正韵】母版切,□蛮上声。【说文】目矕矕也。【类篇】目美貌。 又【博雅】视也。【广韵】视貌。【后汉马融广成颂】右矕三涂。【韩愈赠张籍诗】亲戚相觇矕。 又被也。【班固答宾戏】矕龙虎之文旧矣。 又【集韵】谟官切,音瞒。亦视也。【文选马融长笛赋】长矕远引。李善读。 又谟还切。音蛮。目暗也。 又卢丸切,音峦。目昏也。

【寅集下】【广字部】 【篇韵】夷益切,音弋。屋通也。

矖 【午集中】【目字部】 矖 【广韵】【集韵】【韵会】□所绮切,音屣。【玉篇】视也。【仓颉篇】索视之貌。【魏书张渊观象赋】矖目八荒。【刘勰通塞篇】登峰而长矖。【集韵】或作□。 又【集韵】所蟹切,音洒。亦视也。【後汉马融广成颂】目矖鼎俎。【注】矖,音洒。 又【广韵】吕支切【集韵】【韵会】邻知切。□与离同。矖瞜,见瞜字注。

矗 【午集中】【目字部】 矗 【广韵】丑六切【集韵】【韵会】敕六切,□忡入声。【玉篇】齐也。草木盛也。【左思吴都赋】橚矗森萃。 又【广韵】直也。【元包经】语其义则矗然而不诬。【注】直而不妄也。 又【集韵】长直貌。【谢灵运山居赋】直陌矗其东西。【杜牧阿房宫赋】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又【增韵】耸上貌。【正韵】高起也。【司马相如上林赋】崇山矗矗。 又【广韵】【集韵】初六切【正韵】昌六切,□音珿。又【集欲】丑众切,忡去声。义□同。

矘 【午集中】【目字部】 矘 【唐韵】他朗切【集韵】坦朗切,□音傥。【说文】目无精直视也。【後汉梁冀传】冀鸢肩豺目,洞精矘眄。 又目之不明也。【楚辞远游】旹暗曀其矘莽。 又【字汇补】他郞切,傥平声。【靑箱杂记】矘矘晃者,憨人也。

瞰 【午集中】【目字部】 瞰 【集韵】【韵会】□苦滥切,音阚。视也。又窥也。【孟子】阳货瞰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注】音勘。 【集韵】同瞰。与覵瞯□通。

瞩 【午集中】【目字部】 瞩 【广韵】之欲切【集韵】【韵会】朱欲切,□音烛。视也。【类篇】视之甚也。【魏书张渊传】凝神远瞩。【晋书桓温传】眺瞩中原。 俗作瞩。讹作□。

逨 【酉集下】【辵字部】 逨 【广韵】落哀切【集韵】郞才切,□音来。【玉篇】来也,至也,就也。 又【广韵】【集韵】□洛代切,音赉。劳也。

碢 【午集下】【石字部】 碢 【正字通】同砣。

矛 【午集中】【矛字部】 矛 〔古文〕□□鉾□【唐韵】莫浮切【集韵】【韵会】迷浮切,□音谋。【说文】酋矛也。建於兵车,长二丈,象形。【徐曰】钩兵也。【书牧誓】立尔矛。【传】矛长,故立之於地。【诗秦风】厹矛鋈錞。【传】三隅矛也。【礼曲礼】进矛戟者前其镦。【疏】矛如鋋而三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寻。【注】八尺曰寻,倍寻为常。酋夷,长短名。【史记仲尼弟子传】越使大夫种以屈卢之矛贺吴王。【尉缭子制谈篇】杀人於五十步之内者,矛戟也。【扬子方言】矛,吴扬江淮南楚五湖之闲谓之鍦,或谓之鋋,或谓之鏦。 又言不相副曰矛盾。【韩非子难一篇】楚人誉其盾之坚曰: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之利曰: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此矛盾之说也。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杓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摇,一外为盾天锋。【注】招摇为天矛,近北斗者也。 又药名。【本草纲目】卫矛,一名鬼箭。【李时珍曰】齐人谓箭羽为卫,此物干有直羽如箭羽,矛刃自卫之状,故名。

矜 【午集中】【矛字部】 矜 【唐韵】【集韵】巨巾切【韵会】【正韵】渠巾切,□音。【说文】矛柄。【史记主父偃传】起穷巷,奋棘矜。【注】矜者,戟鋋之杷也。【扬子方言】矜谓之杖。【注】矛戟,矜卽杖也。【集韵】或作□,通作槿。又【广韵】巨斤切【集韵】渠斤切,□音勤。又【集韵】渠京切,音擎。义□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居陵切,音兢。【六书略】矜本矛柄,因音借为矜怜之矜。【尔雅释训】矜怜,抚掩之也。又【释言】苦也。【注】可矜怜者亦辛苦。【书泰誓】天矜于民。【诗小雅】爰及矜人。【注】贫穷可怜之人也。【公羊传宣十五年】见人之厄则矜之。【注】矜,悯也。 又【小尔雅】惜也。【书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注】矜,怜惜之意。【传】矜持也。 又【博雅】危也。【诗小雅】居以凶矜。【笺】凶危之地,谓四裔也。 又哀也。【扬子方言】齐鲁之闲曰矜。 又遽也。【扬子方言】秦晋或曰矜。或曰遽。 又自贤曰矜。【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公羊传僖九年】矜之者何。犹曰莫若我也。【注】色自美大之貌。【管子法法篇】彼矜者满也,细之属也。【注】满招损,小人之类也。 又庄以持已曰矜。【论语】君子矜而不争。 又敬也。【孟子】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 又尚也。【贾谊治安策】婴以廉耻,故人矜节行。 又竦也。【张衡思□赋】鱼矜鳞而幷凌。 又【诗小雅】矜矜兢兢。【注】羊群坚强也。 又【集韵】居觐切,兢去声。亦怜也。 又【集韵】【韵会】姑顽切【正韵】姑还切。□与瘝同。【後汉和帝纪】寤寐恫矜。【注】病也。 又同鳏。【诗大雅】不侮矜寡。【礼王制】老而无妻者谓之矜。【集韵】通作□□。【琅邪代醉编】鳏寡之鳏,礼记作矜。哀矜之矜,前汉于定国传作鳏。二字通声互用也。 【六书正讹】矜从令。

矞 【午集中】【矛字部】 矞 【唐韵】余律切【集韵】允律切【韵会】【正韵】以律切,□音聿。【说文】以锥有所穿也。从矛从。一曰满有所出也。 又【扬子太□经】物登明堂,矞矞皇皇。【注】矞矞,物长春风之声貌也。 又矞似,人名。【左传文十年】楚范巫矞似。【注】范邑之巫也。 又矞云,瑞云也。【前汉董仲舒雨雹对】云五色为庆,三色成矞。【埤雅】或曰二色为矞,外赤内靑谓之矞云。矞同霱。 又矞皇,神名。【前汉司马相如大人赋】前长离而後矞皇。【史记】作潏湟。 又【五音集韵】况必切,熏入声。【玉篇】飞貌。【类篇】惊遽貌。【礼礼运】凤以为畜,故鸟不矞。【注】矞又作獝,惊飞也。【左思吴都赋】驫駥飍矞。【注】众马走貌。矞同獝。【集韵】或作□。 又【集韵】古穴切,音玦。权诈也。【荀子非十二子篇】矞宇嵬琐。【注】矞同谲。

矟 【午集中】【矛字部】 矟 【广韵】所角切【集韵】【韵会】【正韵】色角切,□音朔。【博雅】矛也。【释名】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晋书刘迈传】桓敬道戏马事前,以矟拟殷仲堪。迈谓敬道曰:马矟有余,精理不足。【宋史仪卫志】矟,长矛也。木刃黑质尽云气。 又矟,唐金吾将军执之。宋制,卤簿出则八枚前导。 又【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硏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 【集韵】亦作槊鎙。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韵】五怪切,音聩。聋也。【玉篇】同聩。

矠 【午集中】【矛字部】 矠 【唐韵】士革切,音赜。【说文】矛属。【广韵】以矛取物也。 又【广韵】楚革切【集韵】测革切,□音策。义同。 又刺取也。【鲁语】矠鱼□。 又【集韵】仕角切,音浞。刺也。 本作□。【集韵】亦作捔□簎。【正讹】别作擉。

矡 【午集中】【矛字部】 矡 【玉篇】居缚切【集韵】厥缚切,□音矍。矛属。 又【字汇补】锥也。

盳 【午集中】【目字部】 盳 【集韵】谟郞切,音芒。盳洋,仰视貌。 又蒲光切,音旁。无放切,音妄。义□同。 【正字通】俗盲字,从亡目,失明也。何能仰视。

蛳 【申集中】【虫字部】 蛳 【唐韵】疏夷切【集韵】霜夷切,□音师。虫名,螺也。【正韵】螺蛳。

直 【午集中】【目字部】 直 〔古文〕□□【唐韵】除力切【集韵】逐力切,□音値。【说文】正见也。【博雅】正也。【玉篇】不曲也。【易坤卦】直其正也。【书洪范】王道正直。 又准当也。【礼投壶】马各直其算。【史记平准书】以白鹿皮为皮币,直四十万。 又【增韵】当也。【仪礼士冠礼】主人立于阼阶下,直东序西面。【疏】谓当堂上东序墙也。 又伸也。【孟子】枉尺而直寻。 又【玉篇】侍也。【晋书羊祜传】悉统宿卫,入直殿中。 又顺也。【诗郑风】洵直且侯。 又犹宜也。【诗魏风】爰得我直。 又犹但也。【孟子】直不百步耳。 又犹故也。【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尝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 又埋枉曰直。【韩愈王仲舒墓志】公知制诰友人得罪公,独为直其冤。 又直来,无事而来也。【公羊传庄二十七年】直来曰来。 又【礼月令】田事旣毕,先定准直,农乃不惑。【疏】准谓轻重平均,直谓绳墨得中也。 又骨直,谓强毅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工人】骨直以立。 又语发声。【史记龟策传】神龟知吉凶,而骨直空枯。【正义曰】直,语发声也。 又柄也。【礼明堂位】玉豆雕纂。【注】纂,笾属,雕刻饰其直者也。【疏】雕镂其柄。 又殖也。【扬子太□经】直,东方也,春也。质而未有文也。【注】直之言殖也。万物甲始出殖立,未有枝叶也。 又【扬子方言】袒饰谓之直袊。【注】妇人初嫁所著上衣,直袊也。 又【韵会小补】器直,曲尺也。梓人用之。 又官名。【邓析子转辞篇】汤有司直之人。又【通典】汉时绣衣直指,卽秦时御史大夫。 又直人,邑名。【左传昭二十三年】刘子取直人。 又泉名。【公羊传昭五年】直泉者何,涌泉也。 又门名。【三辅黄图】长安城西出第二门曰直城门。 又姓。汉有直不疑。 又【谥法】肇敏行成曰直。 又【集韵】【韵会】直吏切【正韵】直意切,□音治。与値通。【史记项羽纪】直夜溃围。【注】直,读曰値。当也。【索隐曰】古字例以直为値。【前汉酷吏传】无直甯成之怒。【史记】作値。 又物价曰直。【北史齐景思王传】食鸡羹,何不还他价直也。 又佣作得钱亦曰直。【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向使佣一夫於家,受若直,怠若事,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 又叶直略切,音著。【乐府焦仲卿妻诗】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 又叶直六切,音逐。【楚辞九章】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六书正讹】从□从十目。□,古隐字。十目所视,虽隐亦直。会意。俗作直,非。考证:〔【扬子方言】袒谓之直衿。【注】妇人初嫁所著上衣,直衿也。〕 谨照原文袒下增饰字。两衿字□改袊。

盶 【午集中】【目字部】 盶 【集韵】五远切,音阮。视也。【王延寿王孙赋】盶□□而踧□。【注】皆言形状乖戾。

盷 【午集中】【目字部】 盷 【广韵】亭年切,音田。目貌。【大戴礼本命篇】人生三月而彻盷,然後能有见。【注】盷,精也,转视貌。 又【广韵】地名,在绛。 又【集韵】胡千切,音贤。大目也。一曰国名。 又【广韵】【集韵】□胡涓切,音悬。盷瞑,大目也。 又【集韵】眉贫切,音珉。视貌。与盿同。

相 【午集中】【目字部】 相 【唐韵】【正韵】息良切【集韵】【韵会】思将切,□音襄。【说文】省视也。 又【广韵】共也。【正韵】交相也。【易咸卦】二气感应以相与。【公羊传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注】胥,相也。相与胥音别义通。 又质也。【诗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又相思,木名。【左思吴都赋】相思之树。【注】大树也。东冶有之。 又【唐韵】【正韵】□息亮切,襄去声。【尔雅释诂】视也。【左传隐十一年】相时而动。 又【集韵】助也。【易泰卦】辅相天地之宜。【书立政】用劢相我国家。 又【尔雅释诂】导也。又勴也。【注】谓赞勉。【疏】乡饮酒云:相者,一人敎导,卽赞勉也。 又【增韵】□也。【周礼春官大宗伯】朝观会同,则为上相。【注】相,诏王礼也。出接宾曰□,入诏礼曰相。相者,五人卿为上□。 又【广韵】扶也。【礼礼器】乐有相步。【注】扶工也。 又【小尔雅】治也。【左传昭九年】□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注】楚之先祝融,主治火事。 又选择也。【周礼春官簭人】上春相簭。【注】谓更选择其蓍也。 又送杵声。【礼曲礼】邻有丧,舂不相。【注】相者,声以相助,歌以助舂,犹引重者呼邪许也。 又相术。【左传文元年】内史叔服能相人。 又月名。【尔雅释天】七月为相。 又官名。【吕览】相者,百官之长也。【古三坟】伏牺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前汉百官公卿表】相国,丞相,皆秦官。 又计相。【史记张丞相传】张苍迁为计相。【注】专主计籍。 又内相。【唐书陆贽传】贽为翰林时,号内相。 又家相。【礼曲礼】士不名家相。【注】主知家务者。 又【周礼春官】有冯相氏。【夏官】有方相氏。 又乐器。【礼乐记】治乱以相。【注】相卽拊也。亦以节乐,以韦为表,装之以糠。糠,一名相,因以名焉。 又星名。【石申星经】相星在北极斗南。 又江神,名奇相。见【博雅】。 又太史□部有相风竿。【傅休奕相风赋】表以灵鸟,鎭以金虎。以□祥风,以占吉凶。【古今注】作伺风鸟,夏禹所作也。 又药名。【本草纲目】□相,麻黄别名。相鸟,马兰别名。 又地名。【商书序】河禀甲居相。【注】在河北。令魏郡有相县。 又州名。後魏置相州,唐曰邺都。 又姓。【後汉南蛮传】武落钟离山出四姓,一曰相氏。【後秦】相云。【北齐】相愿。又相里,务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复姓。 又【字汇补】音禳。【礼祭法】相近於坎坛,祭寒暑也。【注】相近当为禳祈,王肃又作祖迎。 又叶思必切,音悉。【杜甫漫兴绝句】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陆游诗话】白乐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为问长安月,如何不相离是也。此诗相欺,亦当读入声。 【说文】易纬文曰:地可观者,莫可观於木,故从目从木。【正字通】相,俗作□,转注。相,思将切,省视也。□,莫卜切,目不明也。分相□为二,非。

眻 【午集中】【目字部】 眻 【广韵】与章切【集韵】【韵会】余章切,□音阳。美目也。 又【玉篇】眉闲曰眻。 又【广韵】余亮切【集韵】弋亮切,□阳去声。义同。 【集韵】或作。通作扬。

盹 【午集中】【目字部】 盹 【集韵】朱伦切,音谆。与□同。【类篇】钝目也。【篇海】目藏也。 又【广韵】【集韵】□之闰切,谆去声。义同。

盺 【午集中】【目字部】 盺 【集韵】许斤切,音欣。【玉篇】喜也。 又【类篇】视不明貌。

盻 【午集中】【目字部】 盻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计切,音系。【说文】恨视貌。【魏志许褚传】马超问,虎侯安在。魏太祖顾指褚。褚瞋目盻之,超不敢动。 又勤苦貌。【孟子】使民盻盻然。【赵注】勤苦不休息貌。【朱注】恨视也。 又【广韵】五计切。【集韵】研计切,□音诣。又【集韵】吾礼切,诣上声。义□同。 【字汇】盻字乃盻恨之盻,今人混作盼睐之盼,非。

盼 【午集中】【目字部】 盼 【唐韵】【集韵】【韵会】匹苋切【正韵】匹襉切,□攀去声。【玉篇】目黑白分明也。【诗卫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注】盼,叶匹见反。 又【佩觿集】美人动目貌。【宋玉神女赋】目若微盼,精彩相接。 又【正韵】顾也,视也。【宋书谢晦传】同被齿盼。【魏书昭成子孙元晖传】亦蒙恩盼。 又木名。【山海经】浮山多盼木,枳叶而无伤,木虫居之。 又州名。【唐书地理志】陇右道有盼顿州。 又水名。【山海经】黄山,盼水出焉,西流注於赤水。 又人名。【史记楚世家】齐将田盼子。 又姓。【山海经】深目民之国盼姓,食鱼。【注】黄帝时姓也。 又【集韵】披班切,音攀。亦美目也。 又【字汇补】符分切,音汾。瞵盼,天旦欲明也。【王褒九怀】进瞵盼兮上丘墟。○按《说文》盼、盻、眄音义各别。《韵补》盼一作眄。举要盼亦同盻。□非。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师加切,音沙。小也。亦作纱。

盾 【午集中】【目字部】 盾 【唐韵】食尹切【集韵】【韵会】竖尹切,□犉上声。【说文】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释名】遁也。跪其後,避以隐遁也。【诗秦风】龙盾之合。【传】盾,干也。画龙於盾,合而载之,以蔽车也。【左传定八年】虞人以铍盾夹之。【周礼夏官】司兵掌五盾。【注】干橹之属。【齐语】管子曰:制轻罪,赎以鞼盾一戟。【注】缀革有文,如绘也。【管子幼官篇】兵尚胁盾。【注】署之于胁,故名。【宋史兵农志】杨偕献所制神盾。【元史世祖纪】马八国进铜盾。 又钩盾,宦者近署。【前汉昭帝纪】上耕于钩盾弄田。 又官名。【唐书百官志】钩盾署令二人,掌供薪炭,鹅鸭,蒲蔺,陂池,薮泽之物。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杓端外一星,为盾天锋。 又国名。【魏书世祖纪】頞盾国献狮子。 又言不相副曰矛盾。详见矛字注。 又【集韵】庾准切【正韵】羽敏切,□音允。亦干也。 又中盾,太子詹事之属。【前汉班固叙传】数遣中盾,请问近臣。【师古曰】盾,读曰允。今作中允。 又【广韵】徒损切【集韵】【韵会】杜本切【正韵】徒本切,□豚上声。人名。晋卿赵盾。 【集韵】通作楯。别作□,非。

省 【午集中】【目字部】 省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息幷切,騂上声。【说文】视也。【尔雅释诂】察也。【易观卦】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敎。【论语】吾日三省吾身。 又【广韵】审也。【正字通】明也。【列子杨朱篇】实伪之辨,如此其省也。又孟孙阳曰:一毛微於肌肤,肌肤微於一节,省矣。 又【尔雅释诂】善也。【诗大雅】帝省其山。【笺】省,善也。【礼大传】省于其君。【注】善于其君,谓免于大难也。 又【小尔雅】过也。【史记秦始皇纪】饰省宣义。【注】饰,文饰也。省,过也。 又【博雅】省省,不安也。【扬子方言】秦晋之闲谓不安为省省。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所景切,生上声。禁署也。【前汉昭帝纪】帝姊长公主共养省中。【蔡邕云】本为禁中,避元后父名改曰省中。【师古曰】省,察也。言入此中者当察视,不可妄也。又【唐书百官志】官司之别曰省,曰台,如尚书,黄门,中书,秘书,殿中,内侍六省是也。【韵会】本作□。或作□。 又【集韵】□也。【韵会】少也。【左传僖二十一年】贬食省用。【礼乡饮酒义】拜至献酬,辞让之节繁,及介省矣。【注】小减曰省。【史记李将军传】莫府省约文书籍事。【注】省,少也。 又【释名】省,啬也。曜啬约少之言也。 又藕名。【淸异录】北戎藕止三孔,汉语转译其名曰省事三。 又姓。【左传】宋大夫省臧。 又与眚通。【书洪范】王省惟岁。【史记宋世家】作眚。【公羊传庄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省。【左传】【谷梁】作眚。 又【集韵】息浅切,音藓。同獮。秋田也。【礼玉藻】惟君有黼裘,以誓省。【注】省,当为獮。 【说文】本作□。从睂省,从屮。【徐铉曰】屮,通识也。【同文举要】旧从目从屮,彻於目者,能省视。又从少从目。凡物少经目则省事。眇同意。【字汇补】又作①。①字原作屮下省。

眂 【午集中】【目字部】 眂 【唐韵】常利切【集韵】时利切,□音嗜。【说文】眂貌。 又与视通。【周礼天官大宰】王眂治朝,则赞听治。又【食医】凡食齐眂春时。【疏】眂,犹比也。【师旷禽经】白鷁相眂而孕。【注】雄雌相视而孕也。 又【博雅】语也。【正韵】与视通。互详视字注。 又【广韵】承旨切【正韵】善指切,□嗜上声。亦与视同。 又【唐韵】是支切【集韵】常支切,□嗜平声。【玉篇】视也。【广韵】眂眂役目。 又【集韵】章移切,音支。义同。 【说文】见部,古视字从氐。【举要】亦作视。○按从氐非,视音谐声,当以从氏为正。考证:〔【周礼天官大宰】王眂治朝,则赞听政。〕 谨照原文听政改听治。

【辰集上】【日字部】 【说文】晋本字。

【寅集下】【广字部】 【集韵】仕下切,槎上声。【玉篇】屋也。 又【集韵】侧下切,音鮓。义同。 又锄加切,音槎。庌,不齐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字汇补】音义同翑。详翑字注。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如乘切【集韵】如蒸切,□音仍。木名也。 又【集韵】如证切【韵会】【正韵】而证切,□音认。上车也。【类篇】止车木。 又【集韵】【类篇】□人之切,音而。亦木名。

眄 【午集中】【目字部】 眄 【唐韵】莫甸切【集韵】【韵会】眠见切【正韵】莫见切,□音麫。【说文】目偏合也。 又袤视也。【扬子方言】自关而西,秦晋之闲曰眄。【史记邹阳传】按剑相眄。【前汉班固叙传】虞卿以顾眄,而捐相印。【陶潜归去来辞】眄庭柯以怡颜。 又流眄,转眼貌。【张衡西京赋】眳藐流眄,一顾倾城。 又【淮南子览冥训】卧倨倨,兴眄眄。【注】眄眄然,视无智巧貌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弥殄切【正韵】莫辨切,□麫上声。义同。 俗作。

眅 【午集中】【目字部】 眅 【唐韵】普班切【集韵】【韵会】【正韵】披班切,□音攀。【说文】多白眼也。 又【六书故】反目貌。 又人名。【左传】郑游眅,字子明。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普版切,攀上声。义同。 又【正字通】膜侵睛,谓之眅睛。 又【集韵】普患切,攀去声。义同。 【集韵】或作□。

眆 【午集中】【目字部】 眆 【集韵】抚两切【正韵】妃两切,□音纺。【玉篇】眆,见似不谛。【正字通】与仿彷仿□同。 又【集韵】微见也。或作眪。 又【正韵】与仿同。【唐袁楚客规魏元忠书】非眆桀欤。

眇 【午集中】【目字部】 眇 【唐韵】亡沼切【集韵】【韵会】【正韵】弭沼切,□音藐。【说文】一目小也。【释名】目匡陷急曰眇。眇,小也。【正韵】偏盲也。【易履卦】眇能视。【谷梁传成元年】晋郄克眇。 又【正韵】微也,细也,末也。【前汉昭帝诏】朕以眇身护保宗庙。 又【博雅】远也。【庄子庚桑楚】藏其身也,不厌深眇而已矣。 又【增韵】尽也。【荀子王制篇】王者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 又细视也。【前汉班固答宾戏】离娄眇目於毫分。 又杳眇,远视貌。【史记司马相如传】俯杳眇而无见。 又【集韵】【正韵】□弥笑切,音妙。【类篇】成也。【易系辞】眇万物而为言。王肃说。今本作妙。 又【集韵】眇然,微细貌。 又幼眇,精微也。【前汉元帝赞】穷极幼眇。【注】师古读要妙。 又要眇,好貌。【楚辞九歌】美要眇兮宜修。

眈 【午集中】【目字部】 眈 【唐韵】丁含切【集韵】【韵会】【正韵】都含切,□音酖。【说文】视近而志远。【易颐卦】虎视眈眈。【释文】虎下视貌。 又乐也。【书无逸】惟眈乐之从。【传】过乐之谓眈。【中庸】和乐且眈。【诗小雅】作湛。【尔雅释诂】作妉。【说文】作媅,音义□同。 又【广韵】【集韵】□都感切,酖上声。亦虎视也。 又【广韵】徒含切【集韵】徒南切,□音潭。义同。 又【集韵】徒感切,潭上声。徐视也。与□同。 又【集韵】丑甚切,音踸。出头视也。通作闯。 又叶持林切,音沈。【诗卫风】于嗟女兮,无与士眈。叶上葚。葚,平声。【张翰杂诗】靑条若总翠,黄叶如散金。嘉卉亮有观,顾此难久眈。 【正字通】眈与耽别。耳□之耽从耳,眈乐之眈从目。易,书,诗本作眈,讹作耽。正韵:耽,一作眈,非。俗作躭,尤非。

眉 【午集中】【目字部】 眉 〔古文〕□【唐韵】武悲切【集韵】【韵会】□悲切,□音麋。【说文】目上毛也。【释名】媚也。有妩媚也。【春秋元命包】天有摄提,人有两眉,为人表□,阳立于二,故眉长二寸。【注】摄提二星颇曲,人眉似之。 又【扬子方言】东齐谓老曰眉。【郭璞注】言秀眉也。【诗豳风】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注】豪眉也。 又渠眉,玉饰之沟瑑也。【周礼春官典瑞】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 又井边地曰眉。【前汉游侠传】扬雄酒箴曰:观瓶之居,居井之眉。【注】若人目上之有眉也。 又姓。宋眉寿,明眉旭。 又【韵会】通作麋。【大戴礼主言篇】孔子愀然扬麋。【荀子非相篇】伊尹之状,面无须麋。 又通作嵋。峨嵋山,在蜀嘉定府峨眉县南百里,两山相对如蛾眉。 又州名。魏置眉州,因峨眉山为名。○按《说文》本作睂,从目,象睂之形。上象额理也。徐曰:仌,頟理也。指事。隶作眉,《字汇补》又作□□,非。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韵】重主切,音柱。身直貌。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韵】圣,古作□。注详七画。

□ 【未集中】【羽字部】 □ 【玉篇】五秦切,音廷。义阙。

眊 【午集中】【目字部】 眊 【唐韵】亡报切【集韵】【韵会】【正韵】莫报切,□音帽。【说文】目少精也。一曰不明貌。【孟子】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前汉息夫躬传】愤眊不知所为。【封龙子御对篇】眊眊乎其犹醉也。 又【唐国史补】进士不捷而饮,谓之打眊□。【苏轼与潘三失解後饮酒诗】顾我自为都眊矂。一作毷氉。 又与耄同。言老而视眊也。【前汉武帝纪】哀夫老眊。【注】眊,古耄字。老称也。 又【玉篇】【广韵】莫角切【集韵】墨角切,□尨入声。义同。 又【博雅】眊眊,思也。或作□。 又【集韵】莫佩切,音妹。【博雅】好也。 又【集韵】慕各切,音莫。目不明也。与瞙同。

眪 【午集中】【目字部】 眪 【集韵】补永切,音丙。视也。 又【类篇】目明也。 又人名。柳眪,见【唐书宰相表】。 又【集韵】抚两切,音纺。微见也。与眆同。 【字汇补】或书作□。

看 【午集中】【目字部】 看 【唐韵】苦寒切【集韵】【韵会】【正韵】丘寒切,□音刊。【说文】睎也。【博雅】视也。【吴志周鲂传】看伺空隙。【□文帝对烛赋】回照金屏里,眽眽两相看。 又【宋史礼志】大宴前一日,御殿阅百戏谓之独看。 又【辽史地理志】大东丹国新建南京,分南北,市中为看楼,晨集南市,夕集北市。 又姓。见【姓苑】。 又【唐韵】苦旰切【集韵】【韵会】墟旰切【正韵】袪干切,□刊去声。义同。 又叶苦坚切,音牵。【吴迈远长相思诗】经春不举袖,秋落宁复看。一见愿道意,君门已九关。关,音涓。 又叶苦甸切,牵去声。【苏辙咏彝亭诗】千里思山梦中见,要须罢郡归来看。 【说文】从手下目。徐曰:以手翳目而望也。重文作□。俗作。

视 【午集中】【目字部】 视 【玉篇】古文视字。注详见部五画。【魏志武帝纪】袁绍虎视四州。【宋史流球国传】视月盈亏以纪时。【文子微明篇】视于冥冥,听于无声。 又人名。【南史萧思话传】萧惠明子视素。 又【广韵】神至切,音示。【玉篇】语也。【广韵】呈也。【前汉赵充国传】以视羌虏。【注】视,亦示字。

眐 【午集中】【目字部】 眐 【广韵】【集韵】□诸盈切,音征。【玉篇】独视貌。 又【集韵】之盛切,征去声。端视也。

眑 【午集中】【目字部】 眑 【集韵】【韵会】【正韵】□伊鸟切,音杳。【类篇】视貌。 又【韵会】深远也。【前汉礼乐志安世房中歌】淸思眑眑。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於纠切,幽上声。义同。 又【集韵】於绞切,音拗。深目也。与窅同。 又【广韵】【集韵】□於交切,拗平声。与同。面目不平也。见【赵叔向肯綮录】。

【卯集上】【心字部】 【广韵】【集韵】□他德切,音忒。得也。

【辰集中】【木字部】 【广韵】百辖切【集韵】布拔切,□音捌。【广韵】木名。【类篇】□具。 又【集韵】百辖切。柲也。 又【类篇】兵废切,音肺。劵契也。

【寅集下】【弓字部】 【广韵】【集韵】□平义切,音髲。【玉篇】□,所以张弩也。【集韵】□,张弓貌。 又【广韵】弓。【集韵】丝皮饰弓也。一曰曲弓也。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权俱切,音劬。蛮峒歌。 又乌侯切,音讴。巴人歌。

眒 【午集中】【目字部】 眒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试刃切,申去声。张目也。又引目也。 又【玉篇】疾貌。【史记司马相如子虚赋】倏眒凄洌。【张揖注】皆疾貌。 又【广韵】鸟兽惊貌。【左思蜀都赋】鹰犬倏眒。【李善注】眒,惊也。 又【广韵】失人切【集韵】升人切,□音申。义同。 【集韵】或作瞋。

眓 【午集中】【目字部】 眓 【唐韵】【集韵】□呼括切,音豁。【说文】视高貌。【博雅】眓眓,视也。 又【集韵】呼哲切,音□。义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类篇】侧立切。以新谷汁渍旧谷汁也。

□ 【未集中】【而字部】 □ 【集韵】需,俗作□。【六书统】□,连系也,从二而。人之切,与需音义别。

□ 【未集中】【羽字部】 □ 【玉篇】同翼。◎按卽□字之讹。

眕 【午集中】【目字部】 眕 【唐韵】之忍切【集韵】【韵会】【正韵】止忍切,□音轸。【说文】目有所限而止也。 又【尔雅释言】重也。【左传隐三年】石碏曰:憾而能眕者,鲜矣。【注】安重貌。戴侗曰:有忍意。 又人名。晋右卫将军□眕。【晋书音义】又音眞。 【篇海】或作□。

眖 【午集中】【目字部】 眖 【集韵】许放切,音况。【玉篇】视也。 又人名。孟眖。见【宋史宗室表】。

眘 【午集中】【目字部】 眘 【玉篇】古文愼字。注详心部十一画。【史记虞卿传】赵王割县媾秦。卿曰:王眘勿予。【南史王融传】州闾乡党见许愚眘。 又国名。【前汉武帝纪】海外肃眘。 又人名。【宋史】孝宗讳眘。 又姓。见【直音】。 【说文】本作□。【广韵】作昚。【正韵】亦作眘。【读书通】通作麎。

眙 【午集中】【目字部】 眙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丑吏切,笞去声。【说文】直视也。【徐曰】视不移也。【史记滑稽传】目眙不禁。 又【扬子方言】眙,逗也。西秦谓之逗。【注】逗卽今住字,谓住视也。 又【字林】惊视貌。【班固西都赋】虽轻迅与僄狡,犹愕眙而不能阶。 又【广韵】丈证切,澄去声。直视貌。一作瞪。 又【集韵】丑证切,敕去声。义同一作覴。 又【广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音怡。举目貌。 又盱眙,县名,在楚州。通作台。

眚 【午集中】【目字部】 眚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所景切,生上声。【说文】目病生翳也。 又【广韵】过也,灾也。【易讼卦】无眚。【释文】子夏传云:妖祥曰眚。马云:灾也。郑云:过也。【书舜典】眚灾肆赦。【传】眚谓过误。【左传僖三十三年】不以一眚掩大德。【注】眚谓微伤。【後汉郞顗传】景云降集,眚沴息矣。【注】眚沴,谓灾气。 又妖病也。【前汉外戚传】中山小王未满岁有眚病。【孟康注】妖病也。苏林曰:名为肝厥,发时唇口手足指甲皆靑。 又裁省也。【周礼地官大司徒】荒政十二,七曰眚礼。【注】荒政,杀礼也。 又通作,瘦谓之。【周礼夏官大司马】冯弱犯寡则眚之。【注】眚,损也。四面削其地,犹人眚瘦也。 又通作省。详省字注。 又【集韵】息井切,騂上声。义同。

眛 【午集中】【目字部】 眛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莫佩切,音妹。【说文】目不明也。【广韵】目暗也。【左传僖二十四年】目不别五色之章为眛。 又【广韵】【集韵】【正韵】□莫贝切,音沬。义同。

眜 【午集中】【目字部】 眜 【唐韵】莫拨切,音末。【说文】目不明也。 又人名项羽将钟离眜。 又【集韵】莫结切【正韵】弥列切,□同蔑。地名。【春秋隐元年】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公羊传】【谷梁传】□作眜。

眝 【午集中】【目字部】 眝 【唐韵】陟吕切【集韵】展吕切,□音贮。【说文】长眙也。一曰张目也。【陆机吊魏武帝文】贮美目其何望。 又【广韵】【正韵】直吕切【集韵】【韵会】丈吕切,□音伫。义同。 【字汇补】亦作□。

眞 【午集中】【目字部】 眞 〔古文〕□【唐韵】侧邻切【集韵】【韵会】【正韵】之人切,□轸平声。【说文】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司马子坐忘枢翼篇】炼形为气,名曰眞人。 又【玉篇】不虚假也。【韵会】实也。伪之反也。【正韵】神也,淳也,精也,正也。【庄子渔父篇】眞者,精诚之至也。【前汉宣帝诏】使眞伪毋相乱。【後汉马援传】帝王自有眞也。 又【南齐书顾欢传】佛号正眞,眞会无生。【天隐子神解篇】本一性而言,谓之眞如。 又【旧唐书明皇纪】庄子文子列子庚桑子所著书,改为眞经。 又天曰眞宰。【庄子齐物论】若有眞宰,而特不得朕。 又天眞,天乙,始生之眞元也。【黄帝素问】有上古天眞论。 又画像曰写眞。【张君房丽情集】蒲女崔徽写眞,寄裴敬中。 又星名。【晋书天文志】京房风角集星章,妖星,一曰眞若。岁星所生也。 又茶名。【博物志】饮眞茶,令人少眠。任昉云:眞,香茗,出巴东。 又香名。【洪刍香谱】降眞香,生南海诸山。 又金名。【本草释名】陶弘景曰:仙方名金为太眞。 又玉名。【抱朴子仙药篇】□眞者,玉之别名也。 又州名。汉广陵地,宋置眞州。又四川化外,唐置眞州。 又姓。汉长史眞佑,宋学士眞德秀。又复姓。唐将军眞郭待封。 又【南齐书魏虏传】北魏呼官吏为眞,如直眞,乌矮眞之类。 又叶之然切,音旃。【陆云陆常侍诔】於惟君德,齐圣广渊。群彦景附,渐化濯眞。 【六书正讹】人受气以生,目最先,神之所聚,无非实也。故从目从匕。匕,化也。从兀,气之状也。会意。【孙季昭曰】六经之中无眞字。□,古文眞。同眞。俗字。

【辰集上】【日字部】 【集韵】迄及切,音吸。日乾物也。

真 【午集中】【目字部】 真 同眞。俗字。〔古文〕□【唐韵】侧邻切【集韵】【韵会】【正韵】之人

眠 【午集中】【目字部】 眠 〔古文〕□【唐韵】莫贤切【集韵】【韵会】民坚切【正韵】莫坚切,□麫平声。【说文】翕目也。【释名】泯也。无知泯泯也。【玉篇】寐也。【後汉第五伦传】竟夕不眠。【三国志赵云传】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列子周穆王篇】西极古莽国,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东极阜落国,其民常觉而不眠。 又凡草木之偃者亦曰眠。【三辅故事】汉苑有柳,如人形,一曰三眠三起。 又凡鸟兽之偃息皆曰眠。【杜甫诗】沙上凫雏傍母眠。又【宋史礼志】诸王聘妃有眠羊卧鹿等物。 又芊眠,茂密貌。【陆机文赋】淸丽芊眠。【注】文采茂密貌。 又色深貌。一曰遥视暗未明也。【张衡南都赋】靑冥瞑。【注】言林木众色幽昧也。瞑与芊眠同。互见字注。 又姓。见【姓苑】。 又【集韵】弥殄切,麫上声。【扬子方言】楚郢谓欺谩为眠娗。一曰偄劣。又【列子力命篇】眠娗諈诿。【注】眠娗,不开通貌。一曰以言相嗤弄也。 又【集韵】眠见切,音麫。【类篇】偃息也。 又【博雅】眠眩,乱也。【扬子方言】凡饮药傅药而毒,东齐海岱之闲谓之眠。或谓之眩。 又【韵会】或作泯。【史记司马相如大人赋】视眩眠而无见。【前汉书】作眩泯。【师古曰】目不安也。 又【集韵】弥尽切,音泯。视也。 【说文】本作瞑。从目冥,会意。

【寅集下】【弓字部】 【类篇】同彋。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荒胡切,音呼。【类篇】①,夸诞也。 又【集韵】虚加切,音虾。【篇海】忦,无志也。①字从忄从瓜。

【寅集下】【廾字部】 【广韵】同奖。

视 【午集中】【目字部】 视 【广韵】都奚切【集韵】都黎切,□音低。【类篇】视貌。 又【玉篇】古文视字。注详见部五画。 【正字通】俗眂字。眂同视。分为二,误。

眢 【午集中】【目字部】 眢 【唐韵】一丸切【集韵】【韵会】乌丸切【正韵】乌欢切,□音剜。【说文】目无明也。【六书故】眸子枯陷也。 又井枯无水亦谓之眢。【左传宣十二年】目於眢井而拯之。【注】废井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於袁切,音寃。义同。 又【广韵】目空貌。 又【集韵】邕危切,音逶。义同。

眣 【午集中】【目字部】 眣 〔古文〕□【唐韵】丑栗切【集韵】【韵会】敕栗切,□音抶。【说文】目不正也。从目失声。【徐曰】其视散,若有所失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徒结切【正韵】杜结切,□音絰。义同。 又【类篇】目出貌。或作眰□。 又【广韵】陟辖切,音哳。目露貌。 又【集韵】□古作眣。注详十画。○按眣与别。《韵会》眣注,存《说文》本训,复载增韵,以目通指曰眣,误。《正韵》及《字汇》讹误与增韵同。又《类篇》眣,或作,音升基切。引《春秋传》眣鲁卫之使,亦误。

眤 【午集中】【目字部】 眤 【正字通】□字之讹。字汇音义混同,非。

眦 【午集中】【目字部】 眦 【唐韵】在诣切【集韵】【韵会】【正韵】才诣切,□音剂。【说文】目厓也。【史记司马相如子虚赋】弓不虚发,中必决眦。【前汉书】作眦。【列子汤问篇】拭眦扬眉而望之。【注】眦,目际也。【灵枢经癫狂篇】目眦决于面者为锐眦,在内近鼻者为内眦。【注】眦者,睛外之眼角也。 又衣交领处曰眦。【尔雅释器】衣眦谓之襟。【注】谓领交处,如人眼,唇,眦,头也。【集韵】又音赀。 又【广韵】【集韵】【韵会】□疾智切,音渍。亦目厓也。 又【集韵】仕懈切【韵会】士懈切【正韵】助迈切,□柴去声。【博雅】睚眦裂也。【类篇】恨视也。又举目相忤貌。【史记范睢传】睚眦之怨必报。【集韵】或作□。【晋书载记】讹作疵,非。 又【正韵】资四切,音恣。【集韵】鉏佳切,音柴。义□同。

眦 【午集中】【目字部】 眦 【类篇】与眦同。【唐韵】在诣切【集韵】【韵会】【正韵】才诣切,□音剂。【说文】目厓也。【史记司马相如子虚赋】弓不虚发,中必决眦。【前汉书】作眦。【列子汤问篇】拭眦扬眉而望之。【注】眦,目际也。【灵枢经癫狂篇】目眦决于面者为锐眦,在内近鼻者为内眦。【注】眦者,睛外之眼角也。 又衣交领处曰眦。【尔雅释器】衣眦谓之襟。【注】谓领交处,如人眼,唇,眦,头也。【集韵】又音赀。 又【广韵】【集韵】【韵会】□疾智切,音渍。亦目厓也。 又【集韵】仕懈切【韵会】士懈切【正韵】助迈切,□柴去声。【博雅】睚眦裂也。【类篇】恨视也。又举目相忤貌。【史记范睢传】睚眦之怨必报。【集韵】或作□。【晋书载记】讹作疵,非。 又【正韵】资四切,音恣。【集韵】鉏佳切,音柴。义□同。

眨 【午集中】【目字部】 眨 【唐韵】【集韵】□侧洽切,音□。【说文】目动也。【集韵】或作。

眩 【午集中】【目字部】 眩 【唐韵】黄绚切【集韵】【韵会】【正韵】荧绢切,□音衒。【说文】目无常主也。【博雅】惑也。乱也。【中庸】敬大臣则不眩。【前汉元帝纪】俗儒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师古注】眩,乱视也。 又眠眩,乱也。瞑眩,剧也。□详眠瞑二字注。 又眩疾,风疾也。【後汉姜肱传】言感眩疾,不欲出风。 又眩雷,地名。在乌孙北。见【汉书】。 又【韵会】或作□。【荀子正论篇】上周密则下疑□矣。【注】□与眩同,谓幽深难知。 又与眴通。详眴字注。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涓切,衒平声。义同。 又【释名】悬也。目视动乱,如悬物遥遥然不定也。【灵枢经卫气篇】上虚则眩。 又【扬子方言】眩,懑也。朝鲜冽水之闲,顚眴谓之眩。【注】眩音悬。 又【集韵】胡办切【韵会】【正韵】胡惯切。□与幻同。相诈惑也。【史记大宛传】安息王以黎轩善眩人献于汉。【师古注】今吞刀吐火,屠人□马诸术是也。 又【集韵】扃县切,音罥。行且卖也。与□衒同。

眫 【备考】【午集】【目字部】 眫 【五音篇海】同眯。

眭 【午集中】【目字部】 眭 【唐韵】许规切【集韵】翾规切,□音觿。【说文】深目也。 又【广韵】眭盱,健貌。 又【广韵】戸圭切【正韵】弦鸡切,□音携。目深恶视。【集韵】或作□。 又【集韵】呼维切,音倠。仰目也。与睢同。 又【广韵】息为切【集韵】宣为切,□髓平声。姓也。出赵郡,前汉眭弘,北魏眭夸。 又【集韵】涓惠切,音桂。亦姓也。 又【淮南子原道训】眭然能视。 又【集韵】於避切,音恚。目小怒貌。同□省。

【寅集中】【巾字部】 【广韵】杜奚切【集韵】田黎切,□音题。【玉篇】□。又帷也。 又【广雅】绳索也。 又【广韵】呼鸡切,音醯。□,赤纸。 又【集韵】天黎切,音梯。又【类篇】相支切,音思。义□同。□hè字原从巾从阎作。

【卯集下】【方字部】 【广韵】於绮切【集韵】隐绮切,□音倚。旖,或省作。凡旌旗从风之貌。【楚辞九辩】纷旖旎乎都房。【注】旖一作。 又【广韵】乌可切【集韵】倚可切,□音閜。□,旌旗也。

【辰集上】【日字部】 【篇海】与□同。详□字注。

眮 【午集中】【目字部】 眮 【广韵】徒红切【集韵】徒东切,□音同。目眶也。 又【扬子方言】转目也。吴楚谓瞋目顾视亦曰眮。 又【广韵】【正韵】徒总切【集韵】【韵会】杜孔切,□同上声。又【广韵】【集韵】□徒弄切,同去声。义□同。

矨 【午集中】【矢字部】 矨 【广韵】五刭切,娙上声。短小貌。

眯 【午集中】【目字部】 眯 【唐韵】【正韵】莫礼切【集韵】【韵会】母礼切,□音米。【说文】艹入目中也。【广韵】物入目中也。又尘秕迷视也。【庄子天运篇】播糠眯目。【文子上德篇】蒙尘而欲无眯,不可得絜。 又【集韵】母鄙切,音美。义同。 又【集韵】蜜二切,音寐。与□同。【博雅】厌也。【庄子天运篇】彼不得梦,必且数眯焉。【注】眯,魇梦也。 又【集韵】民□切,音弥。眇目也。与□□同。 【集韵】或作□。□字原从尒作。【集韵】母婢切,音弭。眇目也。 又弥计切,音谜。睥也。○按《字汇补》讹作□,改音弥,亦训眇目,非。

砾 【午集下】【石字部】 砾 【唐韵】郞击切【集韵】【韵会】【正韵】郞狄切,□音历。【说文】小石也。【张衡西京赋】烂若碛砾。【注】石细者曰砾。 又丹沙亦曰丹砾。【郭璞江赋】其下则金矿丹砾。 又黄砾,木名。【司马相如上林赋】鲜支黄砾。【颜监云】黄砾,今用染者,黄屑木也。 又叶历各切,音落。【郭璞三水山赞】三水之山,珍石惟错。爰有璇瑰,金沙丹砾。

础 【午集下】【石字部】 础 【唐韵】创举切【集韵】【韵会】创所切【正韵】创祖切,□音楚。柱下石。【说文】礩也。【正字通】础与礩异名同实,其为楹石则一,无二义。

硂 【午集下】【石字部】 硂 【广韵】此缘切【集韵】逡缘切,□音诠。同铨。详铨字注。

朱 【午集下】【石字部】 朱 【广韵】章俱切【集韵】钟输切,□音朱。丹砂也。

硄 【午集下】【石字部】 硄 【玉篇】口光切【集韵】枯光切,声同匡。石声。 又【正字通】读若光。石色之光泽者。

硅 【午集下】【石字部】 硅 【广韵】虎伯切,音剨。硅破也。【正字通】砉字之讹。

硇 【午集下】【石字部】 硇 【玉篇】女交切【集韵】尼交切,□音铙。硇砂,药石。或作。

硈 【午集下】【石字部】 硈 【唐韵】恪八切【集韵】丘八切,□音劼。【尔雅释言】硈,巩也。【注】硈然坚固。【说文】石坚也。一曰突也。 又【集韵】讫黠切,音戛。义同。 又【广韵】石状。

硉 【午集下】【石字部】 硉 【广韵】【集韵】勒没切【韵会】【正韵】卢没切,□论入声。硉矹,详前矹字注。本作□。 又礌也。【枚乘七发】上击下硉。

硌 【午集下】【石字部】 硌 【广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历各切,□音洛。山上大石也。【山海经】西上申之山,无草木而多硌石。 又【玉篇】石次玉。 又【韵会】磊硌,石貌。 又硌硌,石坚不相入貌。 又【嵆康琴赋】砧磥硌,美声将兴。【注】磥硌,壮大貌。 又【集韵】郞狄切,同砾。小石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子六切,音蹙。笪也。与□、□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力协切,音蛱。竹笒,所以乾物。

硍 【午集下】【石字部】 硍 【广韵】胡□切,音限。石声。 又【集韵】【正韵】□苦恨切,恳去声。吴俗谓石有痕曰硍。 又【释名】雷硍也。如转物有所硍雷之声也。 又【集韵】居闲切,音闲。钟高声。

【卯集上】【心字部】 【广韵】口交切【集韵】丘交切,□音敲。□,伏态也。 又【集韵】【类篇】□口敎切,音窍。义同。

硎 【午集下】【石字部】 硎 【广韵】戸经切【集韵】【韵会】乎经切【正韵】奚经切,□音形。砥石。【庄子养生主】刀刃若新发於硎。 又谷名。【尚书序疏】始皇令冬月种瓜於骊山硎谷之中温处。 又【广韵】客庚切。同坑。【左思吴都赋】左称弯崎,右号临硎。【注】弯崎,宫东门。临硎,宫西门。

硏 【午集下】【石字部】 硏 【唐韵】五坚切【集韵】【韵会】倪坚切【正韵】夷然切,□音姸。【说文】也。 又穷究也。【易系辞】能硏诸侯之虑。 又水名。【水经注】河水又东北流,历硏川,谓之硏川水。 又关名。【前汉地理志】上党郡有石硏关。【师古注】硏音形。 又【集韵】倪甸切。或作砚。【郭璞江赋】绿苔鬖髿乎硏上。【注】硏,滑石也。与砚同。 又【潘尼释奠颂】精气旣硏。【注】音去声。 又叶鱼巾切,音银。【陆云赠顾尚书诗】厥弘伊何,靡旷不遵。厥明伊何,靡妙不硏。○按《说文》硏砚分为二。《韵会》《正韵》皆云砚,通作硏。但硏究不得借砚也。

硐 【午集下】【石字部】 硐 【广韵】徒红切【集韵】徒东切,□音同。【博雅】磨也。 又【集韵】杜孔切,音眮。【马融长笛赋】鏓硐隤坠。【注】硐,动上声。鏓硐,谓以刀通竹节为笛也。

硕 【午集下】【石字部】 硕 【广韵】【集韵】【正韵】常只切【韵会】常亦切,□音石。【尔雅释诂】大也。【易蹇卦】往蹇来硕。【诗卫风】硕人其颀。又【□风】硕大且卷。【左传桓六年】博硕,肥腯,皆训大也。 又【增韵】充实也。 又与石通。 又叶常灼切,音杓。【诗秦风】辰牡孔硕。叶下舍拔则获。【小雅】旣庭且硕,曾孙是若。【扬子太□经】我心孔硕,乃後有铄。

【卯集中】【戈字部】 【广韵】而蜀切【集韵】儒欲切,□音辱。【玉篇】戟也。

硗 【午集下】【石字部】 硗 【唐韵】口交切【集韵】【韵会】【正韵】丘交切,□音敲。与硗同。石地。【说文】□石也。【玉篇】坚硬也。【孟子】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前汉景帝纪】郡国或硗陿,无所农桑。【注】硗谓硗埆瘠薄。 又【集韵】轻皎切,同。山田。 又鱼敎切,音烄。义同。

硜 【午集下】【石字部】 硜 【广韵】口茎切【集韵】丘耕切【韵会】【正韵】丘庚切,□音铿。石声。【史记乐书】石声硜硜以立别。【注】硜声果劲。 又【广韵】硜硜,小人貌。【论语】硜硜然小人哉。 又通作踁。【晋书范弘之传】虽有踁踁之称,而非大雅之致。【音义】踁当作硜。 亦作。【韩愈诗】焉能守□。 又【集韵】磬古作硜。注详十一画。

竩 【午集下】【立字部】 竩 【广韵】宜寄切,音义。人所宜也。又善也。 又【集韵】谊古作竩。注见言部八画。

【卯集上】【心字部】 【广韵】都了切【集韵】丁了切,□音鸟。【广韵】垂心。【类篇】忧也。 又【广韵】之若切【集韵】职略切,□音灼。【博雅】惊也。 又【广韵】都历切【集韵】丁历切,□音的。义同。

硠 【午集下】【石字部】 硠 【唐韵】鲁当切【集韵】【韵会】卢当切【正韵】鲁堂切,□音郞。【说文】石声。【司马相如子虚赋】礧石相击,硠硠礚礚。 又雷硠,大声。【左思吴都赋】菈擸雷硠。 又磅硠。【张衡思□赋】伐河鼓之磅硠。 又【集韵】里党切,音悢。【博雅】硠硠,坚也。 又郞宕切,音浪。砊硠。详砊字注。

硡 【午集下】【石字部】 硡 【正字通】同□。 又【集韵】火宏切,音轰。石落声。【潘岳藉田赋】鼓鞞硡隐以砰礚。

硢 【午集下】【石字部】 硢 【集韵】羊诸切,音余。石名。

硣 【午集下】【石字部】 硣 【集韵】虚交切,音哮。哮磟,山势。

硖 【午集下】【石字部】 硖 【广韵】侯夹切【集韵】【韵会】辖夹切【正韵】胡夹切,□音洽。【水经注】淮水又北径山硖中,谓之硖石。【广韵】硖石县,亦州名。秦将白起攻楚,烧夷陵,卽其地,后周以居三峡之口,因为峡州。

釥 【戌集上】【金字部】 釥 【广韵】亲小切【集韵】七小切,□音悄。【玉篇】美金也。 又【广韵】好也。又净也。【扬子方言】釥嫽,好也。靑徐海岱之闲曰釥,或谓之嫽。【注】今通呼小姣洁喜好者为嫽釥。 又【集韵】一曰微也。 又【集韵】子小切,音劋。利也。

硥 【午集下】【石字部】 硥 【正字通】同。 又【篇海】武项切,音□。石貌。

硦 【午集下】【石字部】 硦 【广韵】【集韵】□卢获切,郞入声。礅硦,石声。 又【集韵】卢贡切,音弄。穴也。

硧 【午集下】【石字部】 硧 【玉篇】尹竦切,音涌。磨石。 【集韵】同硐。

□ 【未集中】【羽字部】 □ 【广韵】余律切【集韵】允律切【韵会】以律切,□音聿。鴪或作鹬。【玉篇】飞貌。【郭璞江赋】鼓翅□□。【注】□与獝同。飞貌。

砗 【午集下】【石字部】 砗 【广韵】尺遮切【集韵】【正韵】昌遮切,□音车。【博雅】砗磲,石次玉。通作车渠。【□中记】车渠出天竺国。 【正字通】或读若居,义同。

硩 【午集下】【石字部】 硩 【唐韵】丑列切【集韵】【韵会】【正韵】敕列切,□音彻。挑摘也。【说文】上摘山岩,空靑珊瑚堕之。 又【周礼秋官】硩蔟氏掌覆夭鸟之巢。【注】蔟,巢也。以石投掷其巢而毁之也。郑司农注:硩读为擿。 又【玉篇】天磿切,音惕。石中火也。

硪 【午集下】【石字部】 硪 【广韵】五何切【集韵】牛何切,□同峨。【说文】石岩也。 又【集韵】五可切,音我。砐硪,详砐字注。

硫 【午集下】【石字部】 硫 【广韵】【集韵】□力求切,音留。石硫黄,药名。 【正字通】淮南子,夏至硫黄泽,盖阳入地,遇阴而成者,舶硫似蜜,黄中有金红处,击开如水晶有光,今靑硫不佳。本作流,因其似石,故唐韵从石。亦作留。俗又作磂。磂字从留。

硬 【午集下】【石字部】 硬 【广韵】五更切【集韵】【正韵】鱼孟切,□额去声。坚牢也,强也。【杜甫诗】书贵瘦硬方通神。 又硬黄,唐纸名。【苏轼诗】硬黄小字临黄庭。 【集韵】亦作鞕。

确 【午集下】【石字部】 确 【唐韵】胡觉切【集韵】【韵会】【正韵】辖觉切,□音学。硗确,石地。与硗埆同。【韩愈诗】山石荦确行径微。 又坚正也。【後汉崔寔传】指切时要,言辩而确。 又【集韵】苦角切,音确。【後汉□恂传论】不复质确其过。【注】质,正也。确,实也。 又与角意同。【前汉李广传】数与虏确。【注】竞胜负也。 又叶胡沃切,音斛。【左思吴都赋】否泰之相背也,亦犹帝之县解。而与夫桎梏疏属也,庸可共世而论巨细,同年而议丰确乎。【广韵】苦角切【集韵】【韵会】克角切,□音。坚也,靳固也。【易乾卦】确乎其不可拔。【庄子应帝王】确乎能其事。【注】坚貌。 又刚也。【易系辞】夫乾确然示人易矣。 亦作塙碻。

砚 【午集下】【石字部】 砚 【唐韵】吾甸切【集韵】【韵会】【正韵】倪甸切,□音□。【释名】砚,硏也,硏墨使和濡也。【说文】石滑也。【长笺】滑训利,利犹厉也,与硏摩同义。【文房四谱】黄帝得玉一纽,治为墨篆,曰帝鸿氏之砚。【周武王砚铭】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无得污白。 又姓。【元文类】国子监司业砚弥坚。 又【字汇补】古典切,音蹇。濡石也。 【正字通】说文硏砚音义俱分,今俗合为一。

硷 【亥集下】【卤字部】 碱 【唐韵】鱼占切【集韵】鱼窆切,□音验。【说文】卤也。 又【广韵】七廉切【集韵】千廉切,□音签。【广韵】水和盐也。 又【广韵】【集韵】□古斩切,音减。义同。 又【正字通】俗以灶灰淋汁曰碱水,去垢秽。 又石碱。【本草】出山东济宁诸处,土人采蒿蓼之属,掘坎浸水,漉起爆乾,烧灰,以原水淋汁,入粉面汁内,久则凝如石,可澣衣,状类碱,故亦得碱名。

硸 【午集下】【石字部】 硸 【集韵】逆约切,音虐。硸磭,大唇貌。 一曰磑也。

硹 【午集下】【石字部】 硹 【广韵】息弓切【集韵】思融切,□音嵩。地名。在辽。

硺 【午集下】【石字部】 硺 【篇海】竹角切,音卓。击也。

硻 【午集下】【石字部】 硻 【唐韵】口茎切【集韵】丘耕切,□音铿。【说文】余坚也。从石,坚省。 又【集韵】苦杏切,音伉。刚也。 【正字通】与硜同。

【卯集中】【戈字部】 【正字通】与勇同。【玉篇】书作。又或作□。原字作戈下甬。

□ 【未集上】【竹字部】 □ 【类篇】陟隆切。簳也。

【补遗】【寅集】【巾字部】 【字汇补】与龙同。【册府元龟】齐武帝小字儿。@又□。

硼 【午集下】【石字部】 硼 【玉篇】匹耕切【广韵】披耕切,□音怦。石名。亦作□。 或读若朋。硼砂,药石。

硽 【午集下】【石字部】 硽 【集韵】衣检切,音掩。【正字通】山岩两相合也。 又【集韵】衣廉切,音淹。石名。

硾 【午集下】【石字部】 硾 【唐韵】【集韵】【韵会】驰伪切【正韵】直类切,□音缒。【说文】捣也。【玉篇】鎭也,笮也。【吕氏春秋】硾之以石。 又【集韵】都果切,音朵。石貌。

硿 【午集下】【石字部】 硿 【广韵】苦红切【集韵】楛公切,□音空。硿靑,药石。出会稽。通作空靑。 又【集韵】呼公切,音哄。石落声。

碀 【午集下】【石字部】 碀 【玉篇】仕耕切【集韵】锄耕切,□音嶒。破声。 又【正字通】石声。与琤通。

棋 【午集下】【石字部】 棋 【广韵】【集韵】□渠之切。同棋。围棋也。【扬子法言】围棋击剑,反目眩□。注详木部八画。

【辰集中】【木字部】 【说文】详里切。臿也。一曰徙土輂,齐人语也。【徐曰】今俗作耜。又【集韵】作□。【博雅】盈之切。□斗谓之。【类篇】所以抒水也。

睪 【午集中】【目字部】 睪 〔古文〕□【唐韵】羊益切【集韵】【韵会】【正韵】夷益切,□音亦。【说文】伺视也。令吏将目捕罪人也。 又【字汇】引也,给也。 又【玉篇】睪睪,生也,乐也,好也。 又【广韵】引绘貌。 又睪黍,山名。【战国策】睪黍,梁父之阴。 又【六书本义】与怿绎同。 又【广韵】尼辄切【集韵】昵辄切,□音聂。亦伺视也。 又【正韵】直格切,音宅。与泽同。【荀子正论篇】侧载睪芷以养鼻。【注】睪芷,香草也。或曰睪,当为泽,泽兰也。 又【正韵】择,亦作睪。 又【集韵】都故切,音妒。败也。与殬斁通。 【说文】本作□。从横目,从。殬原字从歺。

睫 【午集中】【目字部】 睫 【唐韵】子叶切【集韵】卽涉切,□音接。同。【说文】目旁毛也。【释名】揷接也。揷於眼眶而相接也。【礼内则】豕望视而交睫腥。【注】目睫毛交也。【庄子庚桑楚】向吾见若眉睫之闲,吾因以得女矣。【皇极经世】走之类,上睫接下。飞之类,下睫接上。类使之然也。 又【集韵】七接切,音妾。义同。 又书涉切,音摄。目动貌。与□同。

睬 【午集中】【目字部】 睬 【字汇补】此宰切,音彩。偢睬,俗言也。词家多用此字。偢音秋。

睭 【午集中】【目字部】 睭 【字汇补】知丑切,音帚。深也。【淮南子兵略训】深哉睭睭。

□ 【备考】【未集】【羊字部】 □ 【搜眞玉镜】同善。

□ 【未集中】【羽字部】 □ 【广韵】羽俱切【集韵】云俱切,□音於。【说文】雩,羽舞也。或从羽作□。 又【集韵】王遇切,音雩。义同。

睯 【午集中】【目字部】 睯 【字汇】呼昆切,音昏。闷也。

睱 【午集中】【目字部】 睱 【集韵】亥驾切,音下。闲睱,视也。一曰缓视也。 又何加切,下平声。目白貌。

□ 【备考】【未集】【老字部】 □ 【篇海】音老。

睲 【午集中】【目字部】 睲 【广韵】【集韵】□息井切,騂上声。【玉篇】视也。【广韵】睲睲,照视。 又【集韵】桑经切,音星。目睛照也。 又【广韵】苏佞切,星去声。义同。

睳 【午集中】【目字部】 睳 【广韵】呼携切【集韵】翾畦切,□音近醯。【埤苍】瘠人视貌。一曰健而无德。 又【玉篇】目瞢也。 又睳,见字注。

睴 【午集中】【目字部】 睴 【唐韵】【集韵】□古钝切,滚去声。【说文】大目出也。【六书故】目急出也。 又【类篇】睴睴,视貌。 又人名。南唐大将军皇甫睴。 又【集韵】五困切,音诨。又【广韵】胡本切【集韵】戸衮切,□音混。义□同。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韵】【类篇】□子末切,音繓。笮也。 又【正字通】桚字之讹,指□也。俗呼桚子。子感切,音昝。

睶 【午集中】【目字部】 睶 【集韵】尺尹切,音蠢。大目也。 又人名。【元史世祖纪】高丽王王睶来朝。

睷 【午集中】【目字部】 睷 【集韵】居言切,建平声。目数也。【王守仁九华赋】睷异景於穹坳。

睸 【午集中】【目字部】 睸 【集韵】蜜二切,音寐。目合也。 又明秘切,音媚。义同。 本作□。

睹 【午集中】【目字部】 睹 〔古文〕睹【唐韵】当古切【集韵】【韵会】【正韵】董五切,□音赌。【说文】见也。【礼礼运】以阴阳为端,故情可睹也。【周汉武帝诏】此子大夫之所睹闻也。

睺 【午集中】【目字部】 睺 【广韵】戸钩切【集韵】胡沟切,□音侯。半盲也。【扬子方言】半盲为睺。 又【集韵】深目也。 又【释典】阿修罗食月,时名罗睺罗。 又【广韵】胡遘切【集韵】下遘切,□侯去声。又【集韵】呼侯切,音齁。义□同。

睻 【午集中】【目字部】 睻 同。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韵】羴,或作膻□。

睼 【午集中】【目字部】 睼 【唐韵】【集韵】□他计切,音剃。【说文】迎视也。【班固东都赋】弦不睼禽。【张衡思□赋】亲所睼而弗识。 又【集韵】【韵会】□田黎切,音题。义同。又远视也。又坐见也。或作睇。 又【广韵】【集韵】□他甸切,天去声。视也。与瞋□同。 【原】或作□。

睽 【午集中】【目字部】 睽 【唐韵】苦圭切【集韵】【韵会】倾畦切,□音奎。【说文】目不相视也。【玉篇】目少精也。【六书故】反目也,因之为睽乖。【易序卦】睽者,乖也。【杂卦】睽,外也。 又【集韵】涓畦切,音圭。义同。 又【广韵】异也。【唐书柳宗元传】睽焉而斗。【宋史沈起传】内自睽疑。 又张目貌。【韩愈郓州溪堂诗】万目睽睽。 又楚邑名。【左传僖二十七年】楚子使子文治兵于睽。 又【集韵】其季切,音悸。睽睢张目貌。【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顄顤顟而睽睢。○按《说文》本作睽。《举要》别作□,非。《正韵笺》睽孤之睽从目,睽违之睽从日,聋睽之睽从耳。俗溷用,非。《原》又以暌卽睽之讹,亦非。

睾 【午集中】【目字部】 睾 【正韵】古劳切,音高。与皋同。泽也。【列於天瑞篇】望其圹,睾如也。【金壷字考】睾如,泽貌。 又肾丸也。【灵枢经】腰脊控睾而痛。【注】睾,阴丸。 又【字汇补】睾苏,木名。一名白。 又【荀子王霸篇】睾牢天下而制之,若制子孙。【注】睾,或作毕,言尽牢笼天下也。【新序】作宰牢。【後汉马融传】皋牢陵山。【注】引荀子,睾作皋。 又【字汇补】何袄切,音皞。广大貌。【荀子解蔽篇】睾睾广广,孰知其德。 【正字通】字汇与皋同,亦与泽同。不知皋泽岸也,训泽非音泽。又正韵七陌睾字两见,音亦者,训伺视。音宅者,与泽同。十三爻皋亦作睾。睾注引列子释文音皋,盖未详考皋卽皋字,皋之同睾,睾之音泽,皆转写错互相承不改。睾讹从血,犹皋讹从丰。凡经传子史作睾皋者,皆讹文也。干禄字书亦云:睾,俗皋字。〔古文〕□【唐韵】羊益切【集韵】【韵会】【正韵】夷益切,□音亦。【说文】伺视也。令吏将目捕罪人也。 又【字汇】引也,给也。 又【玉篇】睪睪,生也,乐也,好也。 又【广韵】引绘貌。 又睪黍,山名。【战国策】睪黍,梁父之阴。 又【六书本义】与怿绎同。 又【广韵】尼辄切【集韵】昵辄切,□音聂。亦伺视也。 又【正韵】直格切,音宅。与泽同。【荀子正论篇】侧载睪芷以养鼻。【注】睪芷,香草也。或曰睪,当为泽,泽兰也。 又【正韵】择,亦作睪。 又【集韵】都故切,音妒。败也。与殬斁通。 【说文】本作□。从横目,从。殬原字从歺。

睿 【午集中】【目字部】 睿 【唐韵】以芮切【集韵】【韵会】俞芮切【正韵】于芮切,□音锐。【说文】深明也。通也。【玉篇】圣也,智也。【书洪范】思曰睿,睿作圣。【蔡传】睿者,通乎微也。【徐干中论修本篇】睿莫大乎自虑。 【说文】本作睿,籀文作壡。【前汉五行志】亦作□。【六书正讹】从□从目,从谷省。□取其穿,目取其明,谷取其响应不穷。别作睿,非。俗作□,尤非。

瞀 【午集中】【目字部】 瞀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莫□切,音茂。【说文】低目谨视也。 又【玉篇】目不明貌。【晋书天文志】眼瞀精绝,故苍苍也。【扬子太□经】视也见,而晦也瞀。【亢仓子全道篇】夫瞀视者,以黊为赤。【注】黊同黄。【韩愈南山诗】泪目苦蒙瞀。 又乱也。【北史房豹传】是非瞀乱。【楚辞九章】中闷瞀之忳忳。【注】烦乱也。 又不敢正视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子弟之容瞀瞀然。 又被发也。【淮南子道应训】去其瞀而载之木。【注】木骛鸟冠也。 又虫名。【埤雅】蜹似蚊而小。一名瞀芮。【列子天瑞篇】瞀芮生乎腐蠸。 又姓。【左传】莒有瞀胡。 又通作贸。【礼檀弓】贸贸然来。【注】贸贸,不明貌。与瞀同。 又通作霿。【广韵】瞀。【集韵】作霿,鄙吝心不明也。【正韵】无识也。【荀子儒效篇】愚陋傋瞀。【注】傋音寇,愚也。瞀,无知也。【前汉五行志】作傋霿。 又通作愗。【楚辞九辩】直怐愗以自苦。【注】愗音茂,愚貌。与瞀通。互详字注。 又【集韵】【韵会】□迷浮切,音谋。义同。 又【王逸九思】复顾兮彭瞀,叶上忧下投。本作务。务光,古介士也。一作牟光。古务瞀牟□通。 又【广韵】莫角切。【集韵】墨角切,□尨入声。目不明也。 又【集韵】【韵会】□亡遇切,音务。义同。 又俯视也。【黄帝素问】民病肩臂瞀重。【注】低目俯首曰瞀。【灵枢经】交两手而瞀为臂厥。【注】瞀,目垂貌。 又【集韵】微夫切,务平声。【前汉地理志】雊瞀,县名,属上谷郡。【注】孟康音句无。 又【字汇补】莫到切,音冒。视眩易也。【庄子徐无鬼】予适有瞀病。 又【埤雅】莫卜切,音木。雀目夕昏,人有至夕昏不见物者,谓之雀瞀。 【说文】本作瞀。【集韵】或作□。瞀字原刻从攴,不从攵。

瞂 【午集中】【目字部】 瞂 【唐韵】扶发切,音伐。【说文】盾也。【扬子方言】自关而东谓之干,或谓之瞂。关西谓之盾。【汲冢周书】请令以鲛瞂利剑为献。【张衡西京赋】植铩悬瞂,用戒不虞。 又通作伐。【诗秦风】蒙伐有苑。【注】伐,中干也。盾之别名。【玉篇】引《诗》作瞂。 【说文】从盾犮声。俗作〈盾叐〉,非。

瞃 【午集中】【目字部】 瞃 【字汇补】乌没切,音□。恶视也。

【备考】【辰集】【木字部】 【字汇补】与极同。见《光远集缀》。

眯 【午集中】【目字部】 眯 【集韵】母婢切,音弭。眇目也。 又弥计切,音谜。睥也。○按《字汇补》讹作□,改音弥,亦训眇目,非。

评 【酉集上】【言字部】 评 【广韵】符兵切【集韵】【韵会】蒲兵切【正韵】蒲明切,□音平。【博雅】平也,议也。【广韵】平量也。【增韵】品论也。【後汉许劭传】劭好核论乡党人物,毎月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魏志曹植传】曹植与邯郸淳评说混元造化之端。【旧唐书陆贽传】互相讥评。【文心雕龙】评者,平理。【新论正赏篇】评者,所以绳理也。 又官名。【晋书职官志】廷尉主□法狱讼,属官有正监评。【唐书百官志】大理寺有评事八人,掌出使推按。 又邑名。【梁书新罗国传】其邑在内曰啄评,在外曰邑勒,亦中国之言郡县也。 又姓,见【姓苑】。 又通作平。【後汉霍諝传】前者温敎许为平议。【蜀志费褘传】论平其是非。 又【玉篇】皮柄切【唐韵】【集韵】【正韵】皮命切,□平去声。平言也。【韩愈东都遇春诗】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旧游喜□张,新辈足嘲评。【注】评,音病。□张,乖张。

瞈 【午集中】【目字部】 瞈 【字汇】乌孔切,音塕。瞈蒙,目不明也。

瞉 【午集中】【目字部】 瞉 【广韵】苦□切【集韵】丘堠切,□音□。瞉雾,鄙吝心不明也。 又通作傋。【荀子儒效篇】愚陋傋瞀。【注】傋瞀,无知也。俗本讹作沟。【前汉五行志】不敬而傋,霿之所致也。 又【集韵】通作怐。【楚辞九辩】直怐愗而自苦。【注】愚貌。遘□二音,怐愗与瞉瞀义同。【释文】作□。互详瞀字注。 又【集韵】或作佝。怐愗,或从人作佝。 又【集韵】居□切,音构。义同。 又【玉篇】古例切,音计。【篇海】久视也。 【字汇补】讹作□。注云:□瞀,无睱也。通作瞉,非。

【辰集中】【木字部】 【字汇】子郞切,音赃。木版盛物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五音集韵】古文友字。注详又部二画。

□ 【未集中】【羽字部】 □ 【玉篇】同翨。

瞊 【午集中】【目字部】 瞊 【字汇】徒党切,音荡。不明也。

瞋 【午集中】【目字部】 瞋 【唐韵】昌眞切【集韵】【韵会】【正韵】称人切,□音嗔。【说文】张目也。【广韵】怒也。【史记项羽纪】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魏略苛吏传】济阴王思瞋怒无度。又【埤雅】禽经曰:鸭以怒瞋视也。 又【集韵】称脂切,音鸱。义同。 又痴邻切,疢平声。盛貌。 又亭年切,音田。眠瞋,低目貌。 又之刃切,音震。恚也。 又试刃切,申去声。与眒同。 又他甸切,天去声。与睼□同。 【说文】秘书或从成从辰。

瞌 【午集中】【目字部】 瞌 【集韵】克盍切,音磕。眼瞌,欲睡貌。【正字通】人劳倦,合眼坐睡曰瞌睡。【贯休画罗汉诗】瞌睡山童欲成梦。

瞍 【午集中】【目字部】 瞍 【集韵】【韵会】【正韵】□苏后切,音叟。与□同。【字林】目有眹无珠子也。【诗大雅】蒙瞍奏公。【注】古者乐师皆以瞽者为之,以其善听审音也。 又长老之称。【书大禹谟】只载见瞽瞍。【蔡传】瞍,长老之称。亦作叟。 又【正韵】先侯切,叟平声。又【集韵】先雕切,音箫。义□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虚诳切,音况。觅鱼具。

瞎 【午集中】【目字部】 瞎 【广韵】许辖切【集韵】【韵会】【正韵】许辖切,□音。【玉篇】一目合也。【类篇】目盲也。【十六国春秋】苻生无一目,七岁,其祖洪戏之曰:吾闻瞎儿一泪,信乎。生怒,引刀自刺出血曰:此亦一泪耶。【孟郊寄张籍诗】西明寺後穷瞎张太祝,纵尔有眼谁尔珍。 又吐蕃名。【宋史仁宗纪】西蕃瞎毡来贡。又【神宗纪】河州首领瞎药等来降。 【集韵】一作□。

瞏 【午集中】【目字部】 瞏 【唐韵】【正韵】渠营切【集韵】【韵会】葵营切,□音琼。【说文】目惊视也。【黄帝索问】少阳终者。百节皆纵,目瞏绝系。【注】直眂如惊貌。 又瞏瞏,无所依也。【诗唐风】独行瞏瞏。【注】瞏,本作茕。又作焭。【正字通】与赹通。 又忧也。【诗周颂】瞏瞏在疚。【正字通】今诗作嬛,字讹义同。○按瞏与惸通。俗作□□□,□非。 又【集韵】旬宣切,音旋。复返也。与还□□同。通作旋。 【说文】从目袁声。俗作睘。讹作□。赹字原从□从匀。

瞐 【午集中】【目字部】 瞐 【广韵】莫角切【集韵】墨角切,□尨入声。【玉篇】美目也。 又【类篇】目深也。 【六书故】亦作□。

瞑 【午集中】【目字部】 瞑 【唐韵】莫经切【集韵】【韵会】忙经切,□音溟。【说文】翕目也。【广韵】合目瞑瞑也。【後汉马援传】甘心瞑目。【皇极经世】在水者不瞑,在风者瞑。【注】鱼在水,其目尽夜不瞑也。 又【集韵】目不明也。【晋书山涛传】臣耳目聋瞑,不能自励。 又【吕览】瞑者,目无由接也。【汲冢周书】师旷曰:请使瞑臣往与之言。【注】无目故称瞑。 又【春秋繁露】民者,瞑也。瞑也者,名其别离分散也。 又瞑瞑视,不审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酒食声色之中,则瞑瞑然。【淮南子览冥训】其视瞑瞑。 又【集韵】【韵会】母迥切【正韵】莫迥切,□溟上声。又【集韵】【韵会】□莫定切,溟去声。义□同。 又【广韵】莫贤切【集韵】民坚切【正韵】莫坚切,□麫平声。与眠通。【玉篇】寐也。【庄子德充符】据槁梧而瞑。 又弓名。【唐书南蛮传】永昌野桑生石上,其材上屈两向而下植,取以为弓,不筋漆而利,名曰瞑弓。 又菜名。【本草纲目】瞑菜,一名睡菜,南海人食之思睡,故名。 又盱瞑,与芊眠同。【张衡南都赋】攒立丛骈,靑丽盰瞑,杳蔼蓊郁于谷底,森□而刺天。李善读,□详盰眠二字注。 又【广韵】莫甸切【集韵】【韵会】眠见切【正韵】莫见切,□音麫。瞑眩剧也。又愦乱也。【书说命】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一作眠眩。互详眠字注。 又【集韵】谟耕切,音萌。与□同。 又叶武巾切,音旻。【楚辞招魂】致命於帝,然後得瞑些,归来归来。往恐危身些。【注】瞑,卧也。 【正字通】古无眠字,瞑卽眠。今通用眠,正讹从瞑废眠,泥。考证:〔【庄子德充符】据高梧而瞑。〕 谨照原文高改槁。

【辰集上】【日字部】 【篇韵】音列。日落也。

【备考】【寅集】【广字部】 【余文】音慷。大也。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余六切,音育。心动也。

瞒 【午集中】【目字部】 瞒 【唐韵】母官切【集韵】【韵会】【正韵】谟官切,□满平声。【说文】平目也。【徐曰】目睑低也。杜林曰:目眦平貌。 又【广韵】目不明也。【荀子非十二子篇】酒食声色之中,则瞒瞒然。【注】闭目貌。 又匿情相欺亦曰瞒。【汲冢周书】浅薄闲瞒,其谋乃获。 又人名。【魏志武帝纪】太祖姓曹讳操,小字阿瞒。 又鄋瞒,长翟国名。【左传文十一年】鄋瞒侵齐。 又城名。【旧唐书地理志】西域於解苏国所治,治数瞒城,置以其王领之。 又姓。【风俗通】荆蛮之後,本姓蛮,後为瞒氏。 又【集韵】谟奔切,音门。惭貌。【庄子天地篇】子贡瞒然惭。【注】又音蛮。 又母版切,蛮上声。义同。 又母本切,门上声。暗也。 【正字通】瞒与樠别,韵会引庄子,以为门戸则液瞒,谢惠连诗:永保液瞒。叶音绵,不知庄本作樠,以瞒为樠,误。

□ 【备考】【未集】【羊字部】 □ 【搜眞玉镜】音翔。

瞕 【午集中】【目字部】 瞕 【等韵】之亮切,音障。【宇汇】目生瞕翳。 【正字通】通作障。

翳 【午集中】【目字部】 翳 【广韵】【正韵】於计切【集韵】【韵会】壹计切,□音翳。【玉篇】眼疾也。【正字通】目障也。【宋史谢皇后传】后生而翳一目。 又药名。【本草释名】罗勒。一名翳子草,以其子治翳也。

瞗 【午集中】【目字部】 瞗 【唐韵】都僚切【集韵】丁聊切,□音雕。【说文】目熟视也。 又【集韵】当侯切,音兜。瞗瞗,鸟名。人面鸟啄,有翼不能飞。【集韵】当侯切,音兜。鸟名。又丁聊切,音貂。目熟视也。【广雅】瞗,视也。

眍 【午集中】【目字部】 眍 【广韵】【集韵】□乌侯切,音欧。深目貌。或作。 又【集韵】墟侯切,音抠。与眗同。 又【字汇】丘举切,袪上声。目往也。

瞙 【午集中】【目字部】 瞙 【广韵】慕各切【集韵】【韵会】【正韵】末各切,□音莫。【字统】目不明也。俗谓目翳曰瞙。 【集韵】或作眊。

瞚 【午集中】【目字部】 瞚 【唐韵】舒闰切【集韵】【韵会】【正韵】输闰切,□音舜。【说文】开阖目数摇也。【史记扁鹊传】目眩然而不瞚。【庄子庚桑楚】终日视而目不瞚。【注】目动曰瞚。 【集韵】或作瞬眴瞤。

瞛 【午集中】【目字部】 瞛 【集韵】七恭切,音瑽。目光也。【张协七命】怒目电瞛。 又人名。孟瞛。见【宋史宗室表】。 又【集韵】【韵会】□将容切,音踪。义同。

瞜 【午集中】【目字部】 瞜 【广韵】落侯切【集韵】郞侯切,□音楼。【玉篇】视也。 又【类篇】瞜睺,偏盲也。一曰细视。或作□。 又矖瞜,古明目者。【孟子】作离娄。 又【广韵】力朱切【集韵】龙珠切,□音瘘。眗瞜,笑也。 又瞴瞜,微视也。【说文】作瞴娄。

瞝 【午集中】【目字部】 瞝 【集韵】【韵会】□抽知切,音螭。视也。【贾谊吊屈原赋】瞝九州而相君兮,何必怀此都也。【注】瞝谓历视也。【汉书】作历。

瞒 【午集中】【目字部】 瞒 【唐韵】母官切【集韵】【韵会】【正韵】谟官切,□满平声。【说文】平目也。【徐曰】目睑低也。杜林曰:目眦平貌。 又【广韵】目不明也。【荀子非十二子篇】酒食声色之中,则瞒瞒然。【注】闭目貌。 又匿情相欺亦曰瞒。【汲冢周书】浅薄闲瞒,其谋乃获。 又人名。【魏志武帝纪】太祖姓曹讳操,小字阿瞒。 又鄋瞒,长翟国名。【左传文十一年】鄋瞒侵齐。 又城名。【旧唐书地理志】西域於解苏国所治,治数瞒城,置以其王领之。 又姓。【风俗通】荆蛮之後,本姓蛮,後为瞒氏。 又【集韵】谟奔切,音门。惭貌。【庄子天地篇】子贡瞒然惭。【注】又音蛮。 又母版切,蛮上声。义同。 又母本切,门上声。暗也。 【正字通】瞒与樠别,韵会引庄子,以为门戸则液瞒,谢惠连诗:永保液瞒。叶音绵,不知庄本作樠,以瞒为樠,误。

瞟 【午集中】【目字部】 瞟 【唐韵】敷沼切【集韵】【韵会】匹沼切【正韵】普沼切,□飘上声。【说文】□也。 又【埤苍】一目病也。 又【类篇】目小貌。 又【集韵】匹妙切,飘去声。矖也。 又【广韵】抚招切【集韵】纰招切,□音飘。瞟□,明察也。 又瞟眇,视不明之貌。【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忽瞟眇以响像。 【说文】本作□。【篇海类编】亦作□。【集韵】或作□□。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桑故切【集韵】苏故切,□音素。暗取物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同菹。见《石鼓文》。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母伴切,音满。竹器。【博雅】□,篰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息乱切【类篇】苏贯切【海篇】音算。竹器。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乙六切,音郁。【玉篇】心动也。

瞠 【午集中】【目字部】 瞠 【广韵】丑庚切【集韵】【韵会】【正韵】抽庚切,□音撑。【仓颉篇】直视也。【庄子田子方】夫子奔轶,绝尘,而回瞠若平後矣。【宋史孔宗旦传】宗旦始官京东,与李师道徐程尚同等为监司耳目,号为四瞠,人多恶之。 又【玉篇】与□同。【马融长笛赋】留视瞠眙。【文选】作□。 又通作憆。【前汉外戚传】武问客,陛下得武书,意如何。曰:憆也。【注】直视貌。师古曰:字本作瞠,其音同耳。 又【集韵】【韵会】耻孟切【正韵】敕诤切,□撑去声。又【五音集韵】徒杏切,音瑒。又【集韵】抽良切,音伥。义□同。 又他郞切,音汤。亦直视也。或作□。 又徐更切,枨去声。定视也。与□同。 【韵会】亦作盯。【正字通】或作瞪。

瞡 【午集中】【目字部】 瞡 【集韵】【韵会】均窥切【正韵】居为切,□音规。瞡瞡,自得貌。一曰眇视也。又【增韵】小见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学者之嵬瞡瞡然。【注】同。 又【广韵】【集韵】□规恚切,规去声。【博雅】视也。【埤苍】眇视貌。 又【类篇】瞋貌。 又【广韵】居悸切,音季。视貌。 又【集韵】其季切。音悸。亦视也。与□同。

瞤 【午集中】【目字部】 瞤 【广韵】如匀切【集韵】濡纯切【韵会】儒纯切,□音犉。【说文】目动也。【西京杂记】陆贾曰:目瞤得酒食。【黄帝素问】肉瞤瘛。【注】动掣也。【类篇】或作□。 又【集韵】而宣切,软平声。义同。 又【集韵】【韵会】□输闰切,音舜。开阖目数摇也。与瞚瞬眴□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苦□切【集韵】丘堠切,□音□。织具。

瞥 【午集中】【目字部】 瞥 【唐韵】普蔑切【集韵】【韵会】【正韵】匹蔑切,□音撆。【说文】过目也。一曰财见也。【徐曰】瞥然暂见也。【张衡思□赋】游麈外而瞥天。【梁书王筠传】余少好书,虽偶见瞥观,皆卽疏记。【淮南子说林训】□无耳,而目不可以瞥,精於明也。【注】瞥之则见也。又【说文】目翳也。 又【广韵】普灭切,篇入声。又【集韵】必列切,音□。又普吠切,坏去声。义□同。 又【集韵】必袂切,音蔽。翳也。 又叶匹昧切,音配。【马融广成颂】投殳狂击,头陷颅碎,兽不得猭,禽不得瞥。 【说文】本作瞥。【集韵】亦作□覕。

瞦 【午集中】【目字部】 瞦 【唐韵】许其切【集韵】虚其切,□音熙。【说文】目童子精也。

瞧 【午集中】【目字部】 瞧 【字汇】慈消切,音樵。偷视貌。【嵆康难自然好学论】睹文籍则目瞧。 又叶才笑切,樵去声。【郭璞鸪□黄鸟赞】鸪□之鸟,食之不瞧。爰有黄鸟,其鸣则叫。妇人是服,矫情易操。

瞨 【午集中】【目字部】 瞨 【集韵】匹角切,音朴。目暗也。

瞩 【午集中】【目字部】 瞩 【正字通】俗瞩字。【广韵】之欲切【集韵】【韵会】朱欲切,□音烛。视也。【类篇】视之甚也。【魏书张渊传】凝神远瞩。【晋书桓温传】眺瞩中原。 俗作瞩。讹作□。

瞪 【午集中】【目字部】 瞪 【广韵】直庚切【集韵】【韵会】【正韵】除庚切,□音枨。直视也。【晋书郭文传】瞪眸不转,跨蹑华堂,如行林野。【唐书杜甫传】甫尝醉登严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宋史盛度传】度体肥,艰於拜起,宾客有拜之者,则瞪视而诟詈之。 又【广韵】宅耕切,音橙。又【广韵】直陵切【集韵】持陵切,□音澄。又【广韵】丈证切【集韵】【韵会】澄应切,□澄去声。义□同。 【集韵】与盯眙同。【正字通】通作瞠。

□ 【未集中】【耒字部】 □ 【集韵】郞才切,音来。耕也。

【辰集上】【月字部】 【篇海】音午。明也。

瞫 【午集中】【目字部】 瞫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式荏切,音审。【说文】深视也。一曰下视也。又窃见也。【礼部韵略】平视也。 又姓。【後汉南蛮传】武落钟离山有黑穴,出四姓,瞫氏其一也。 又【集韵】式禁切,审去声。低目视也。 又徒南切,音潭。视也。 又【广韵】【集韵】□徒绀切,潭去声。义同。 又【集韵】昌枕切,琛上声。人名。【左传文二年】晋有狼瞫。【注】尺甚反。【前汉古今人表】师古音审。 【说文】本作□,隶省作瞫。【玉篇】或作。俗作瞫,非。

秹 【午集下】【禾字部】 秹 【集韵】忍甚切,音荏。禾弱也。

瞬 【午集中】【目字部】 瞬 【广韵】舒闰切【集韵】【韵会】【正韵】输闰切,□音舜。目自动也。【列子汤问篇】纪昌学射於飞卫,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後可言射矣。【宋史韩世忠传】目瞬如电。 又【埤雅】木槿朝生夕陨,一名舜。盖瞬之义取诸此。【陆机文赋】观古今之须臾,抚四海於一瞬。【司马法严位篇】一人之禁,无过瞬息。 【玉篇】与瞚同。【集韵】亦作眴瞤。

钒 【戌集上】【金字部】 钒 【广韵】【集韵】□峰范切,音。【玉篇】拂也。 又【集韵】器也。 又【集韵】孚梵切,音泛。杯也。

磔 【午集下】【石字部】 磔 【唐韵】【集韵】【韵会】□陟格切,音摘。张也,开也,裂也,剔也。【前汉□法志】诸死□皆磔於市。景帝中二年,改磔曰弃市,勿复磔。【师古曰】谓张其尸也。 又裂牲亦谓之磔。【礼月令】季春命国难,九门磔攘,以毕春气。 又书法,右下为磔。【崔瑗永字八法歌】硺腾峻而速进,磔忆昔以迟移。 又【尔雅释天】祭风曰磔。【孙炎曰】旣祭,披磔其牲,以散风也。或省作矺。 又叶竹棘切,音陟。【苏辙除日诗】念同去乡里,此节已三失。楚人重岁时,爆竹鸣磔磔。

磕 【午集下】【石字部】 磕 【广韵】苦盖切【集韵】【韵会】【正韵】丘盖切,□音慨。【正字通】两石相击声。别作礚。 又【集韵】克盍切,音榼。石声。 又叶去例切,音器。【扬雄甘泉赋】登长平兮雷鼓磕,天声起兮勇士厉。叶下沛世。

磖 【午集下】【石字部】 磖 【广韵】卢合切【集韵】落合切,□音拉。磖磼,破物声。

砖 【午集下】【石字部】 砖 【集韵】徒官切,音团。人名。郑有石砖。 又与砖同。【古史考】乌曹作砖。【後汉列女传】曹世叔妻内助训,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砖,而斋告焉。 又【集韵】徒禾切,音砣。圜貌。

磛 【午集下】【石字部】 磛 【集韵】鉏衔切,音巉。磛嵒,山险貌。 又【广韵】慈染切,音渐。义同。 又【集韵】士减切,音劖。高峻貌。

磜 【午集下】【石字部】 磜 【篇海】七计切,音砌。阶磜也。与砌通。

磝 【午集下】【石字部】 磝 【广韵】五交切【集韵】【正韵】牛刀切【韵会】牛交切,□音聱。与嶅同。【释名】山多小石曰磝。磝,尧也。每石尧尧独处而出见也。【韩愈文】山磝磝而相轨。 又碻磝。详碻字注。 【集韵】或作硗礉。

磞 【午集下】【石字部】 磞 【玉篇】普耕切,音烹。击石也。【成公绥啸赋】磞硠震隐。 又【集韵】披庚切,音平。与磅通。

□ 【补遗】【未集】【肉字部】 □ 【川篇】初校切,音麨。少也。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韵】与聊同。

磟 【午集下】【石字部】 磟 【广韵】【集韵】□力竹切,音六。【正字通】磟碡,石辊也。平田器。一作碡。 又【集韵】卢谷切,音录。义同。

磠 【午集下】【石字部】 磠 【集韵】笼五切,音鲁。砂也。

磡 【午集下】【石字部】 磡 【广韵】【集韵】□苦绀切,音勘。岩崖之下。 又【集韵】山岩。 或作□。

磢 【午集下】【石字部】 磢 【广韵】初两切【集韵】【正韵】楚两切,□音抢。瓦石洗物也。【郭璞江赋】奔溜之所磢错。

碜 【午集下】【石字部】 碜 【广韵】初朕切【集韵】楚锦切,□参上声。物杂沙也。 又【集韵】错合切,参入声。义同。

【卯集上】【心字部】 【字汇补】古文怜字。【石鼓文】吴人忮。余详十二画。忮字原从心从支作。

【卯集上】【心字部】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竹律切,音窋。【玉篇】忧心也。 又【广韵】丑律切【集韵】敕律切,□音黜。义同。 又【集韵】普没切,音朏。心然起也。 又当没切,音咄。怖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同笛。

磤 【午集下】【石字部】 磤 【广韵】【正韵】於谨切【集韵】倚谨切,□音隐。雷声。【何晏景福殿赋】声訇磤其若震。 又【集韵】同殷。【诗召南】殷其雷。

磥 【午集下】【石字部】 磥 【集韵】同磊。【洪适隶释】磥,通作磊。出朱龟□。又【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层栌磥垝以岌峨。【嵆康琴赋】砧磥硌,皆同磊。 又磥□。详□字注。

磦 【午集下】【石字部】 磦 【集韵】□遥切,音标。山峰出貌。

碛 【午集下】【石字部】 碛 【唐韵】【集韵】【韵会】□七迹切,音皵。【说文】水陼有石者。【水经注】佷子潭有石碛州,长六十丈,广十八丈。【司马相如上林赋】下碛历之坻。【注】碛历,浅水中沙石也。【韵会】吴楚谓之濑,中国谓之碛。 又沙漠亦曰碛。【杜甫送人从军诗】今君渡沙碛,絫月断人烟。 【正字通】或读戚责二音,义同。

□ 【未集中】【耒字部】 □ 【唐韵】【集韵】□卢对切,音类。【说文】今桂阳□阳县。【前汉地理志】作耒。 又【集韵】鲁猥切,音磊。义同。 或作洡。

□ 【未集中】【耳字部】 □ 【五音集韵】女夬切,音□。睉□,目恶也。

磨 【午集下】【石字部】 磨 【广韵】莫婆切【集韵】【韵会】【正韵】眉波切,□音摩。【说文】本作。【尔雅释器】石谓之磨。【诗卫风】如琢如磨。 又去声。【唐韵】模卧切【集韵】莫卧切,□音塺。【说文】石磑也。【正字通】俗谓磑曰磨,以磑合两石,中琢纵横齿,能旋转碎物成屑也。【天文志】如蚁旋磨。 又【韵会】通作摩。【左传昭十二年】摩厉以须。【前汉董仲舒传】摩民以谊。【梅福传】厉世摩钝。 又地名。【水经注】沮水又东南径驴城西,磨城东。传云:子胥造驴磨二城,以攻麦邑。

磩 【午集下】【石字部】 磩 【广韵】【集韵】□仓历切,音戚。碝磩,石次玉。【班固西都赋】碝磩彩致。 又【集韵】侧六切,音□。础谓之磩。

磪 【午集下】【石字部】 磪 【集韵】昨回切,音摧。【说文】本作崔。山高也。【嵆康琴赋】磪嵬岑嵓。【注】高峻貌。 又【洪适隶释】磪,通作摧。出费凤□阴。 又【集韵】取猥切,音洒。丝大貌。

磫 【午集下】【石字部】 磫 【广韵】卽容切【集韵】将容切,□音踪。【广雅】磫□,砺也。 一曰石路。

磬 【午集下】【石字部】 磬 “〔古文〕硜□□【唐韵】苦定切【集韵】【韵会】诘定切,□音罄。【说文】乐石也。籀文作殸,象县虡之形,殳击之也。【五经要义】磬立秋之乐。【白虎通】磬者,夷则之气,象万物之成。【礼明堂位】叔之离磬。【注】叔之离磬者,叔之所作编离之磬。又【周礼冬官考工记】磬氏为磬,倨句一矩有半。【注】先度一矩为句,一矩为股,而求其弦。旣而以一矩有半触其弦,则磬之倨句也。 又编磬,特磬。【□用之曰】叔之离磬,特悬之磬也。【三礼图】股广三寸,长尺三寸半,十六枚同一笋虡,谓之编磬。 又笙磬,颂磬。【周礼春官视瞭】掌凡乐击颂磬笙磬。【注】磬在东方曰笙。笙,生也。在西方曰颂。或作庸。庸,功也。 又玉磬,石磬。【书益稷】戛击鸣球。【礼明堂位】拊搏玉磬。【左传成二年】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鲁语】臧文仲以玉磬如齐告籴。【礼乐记】石声磬磬以立辨。【书禹贡】泗濵浮磬。【传】泗水中见石,可以为磬。□澔曰:玉磬,天子乐器。诸侯当击石磬,故郊特牲以击玉磬为诸侯之僭礼。 又磬控。【诗郑风】抑磬控忌。【注】骋马曰磬,谓使之曲折如磬。止马曰控,谓有所控制不逸。 又磬折。【礼曲礼】立则磬折垂佩。【疏】带佩於两边,臣则身宜偻折如磬之背,故云磬折。【周礼冬官考工记】韗人倨句磬折。【注】磬折,中曲之不参正也。 又【礼文王世子】磬于甸人。【注】缢之如县乐器之磬也。 又掉磬。【韵会】齐人相绞讦为掉磬,北海人以激事为掉磬。 又与罄通,垂尽也。【鲁语】室如县磬。【左传】作县罄。 又【集韵】弃挺切,音謦。击石声。 又叶苦丁切,音卿。【董京答孙楚诗】鹦鹉能言,泗濵浮磬。众人所玩,岂合物情。

考证:〔【周礼春官视瞭】掌凡乐击笙磬颂磬。〕 谨照原文笙磬颂磬改颂磬笙磬。〔【礼明堂位】搏拊玉磬。〕 谨按明堂位拊搏是乐器,与虞书搏拊不同,今照原文搏拊改拊搏。”

祣 【午集下】【示字部】 祣 【广韵】力举切【集韵】【韵会】【正韵】两举切,□音吕。祭山川名。通作旅。【周礼春官大宗伯】国有大故,则旅上帝及四望。【注】旅,□也。□其祭祀以祈焉,礼不如祀之备也。又【论语】季氏旅於泰山。 又【韵会】或作□。亦作胪。【史记六国表】胪於郊祀。

磭 【午集下】【石字部】 磭 【广韵】昌约切,音绰。大唇貌。 又【集韵】拟引切,音齗。义同。

矶 【午集下】【石字部】 矶 【广韵】居依切【集韵】【韵会】居希切,□音机。【玉篇】水中碛也。【增韵】石激水曰矶。【孟子】是不可矶也。【疏】矶者,矶激也。石之激水,顺其流而激之。 又【玉篇】摩也。

磰 【午集下】【石字部】 磰 【广韵】常演切【集韵】上演切,□音善。同墡,白土。

磱 【午集下】【石字部】 磱 【集韵】同□。

【寅集上】【宀字部】 【字汇】息井切,音惺。悟也。 【正字通】通作惺,亦借作醒。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韵会】鱼刈切【五音集韵】牛猘切,□音乂。【说文】惩也。从心乂声。【晋书地理志】始皇初幷天下,惩战国,削罢列侯。 又【集韵】【韵会】【正韵】□牛盖切,音艾。义同。

磲 【午集下】【石字部】 磲 【正字通】同□省。砗□。详砗字注。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田聊切,音调。竹名。

磳 【午集下】【石字部】 磳 【广韵】作滕切【集韵】咨腾切,□音增。碅磳,石貌。 又【集韵】锄耕切,音碀。义同。

磴 【午集下】【石字部】 磴 【广韵】都邓切【集韵】【正韵】丁邓切,□音镫。同嶝。【玉篇】岩磴也。【水经注】羊肠坂,在晋阳西北,石磴萦委若羊肠焉。 又石桥曰磴。【孙绰游天台山赋】跨穹隆之悬磴。 又石磴,山名。【水经注】漳水历鹿台山,合鞮水,出铜鞮县西北石磴山。 又【集韵】台隥切,音霯。小水相益也。 又都腾切,音登。益石也。

磵 【午集下】【石字部】 磵 【玉篇】古晏切,音谏。水磵也。【正字通】与涧通。

磶 【午集下】【石字部】 磶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思积切,音昔。柱下石。【博雅】础磶,磌礩也。【张衡西京赋】雕楹玉磶,绣栭云楣。

磷 【午集下】【石字部】 磷 【广韵】力珍切【集韵】【正韵】离珍切,□音邻。同粼。水在石闲。【司马相如上林赋】磷磷烂烂。【注】玉石符采映耀也。 又【集韵】力耕切,音玲。砰磷,峻貌。【司马相如大人赋】径入雷室之砰磷郁律。 又【集韵】里忍切,音亃。石貌。 又良刃切,音吝。薄石也。【论语】磨而不磷。 又【玉篇】云母之别名。 又【增韵】石砾也。

磸 【午集下】【石字部】 磸 【集韵】同碇。

磹 【午集下】【石字部】 磹 【广韵】【集韵】□徒念切,音簟。磹,电光。【元包经】噬嗑列□,搏磹灼。

磺 【午集下】【石字部】 磺 〔古文〕卝【玉篇】古猛切,读若穬。【说文】铜铁朴石也。 又【玉篇】强也。 又【集韵】胡光切,音黄。石名。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胡葛切【集韵】何葛切,□音曷。【玉篇】所以辅木转也。 又【集韵】下瞎切,音辖。木所以正弓弩。 又【集韵】五瞎切。【类篇】丘瞎切,□同楬。敔也。

【辰集上】【曰字部】 【篇海】音添。益也。

礹 【午集下】【石字部】 礹 【唐韵】五衔切【集韵】鱼衔切,□音严。【说文】石山也。 又【玉篇】□礹也。亦作岩。 又【五音集韵】五犯切,音俨。义同。

示 【午集下】【示字部】 示 〔古文〕□【广韵】巨支切【集韵】翘移切【正韵】渠宜切,□音岐。同祇。【周礼春官】大宗伯掌天神人鬼地示之礼。【释文】示或作祇。 又姓。【史记晋世家】示眯明。【左传】作提弥明。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越嶲郡有苏示县。 又【唐韵】【集韵】【韵会】□神至切,音侍。垂示也。【说文】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徐曰】二,古上字。左画为日,右为月,中为星。画纵者取其光下垂也。示,神事也。故凡宗庙社神祇皆从示。【玉篇】示者,语也。以事告人曰示也。【易系辞】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矣。【礼檀弓】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书武成】示天下弗服。 又与视通。【诗小雅】视民不恌。【笺】以目视物,以物示人,同作视字。【礼曲礼】幼子常视毋诳。【疏】示视古字通。【前汉高帝纪】视项羽无东意。【师古注】汉书多以视为示。 又姓。明宣德中贤良示容。

窛 【午集下】【穴字部】 窛 【篇海】苦□切,音□。钞也,暴也。

秸 【午集下】【禾字部】 秸 【集韵】讫黠切,音戛。【说文】禾稾去皮,祭天以为席。【史记封禅书】古者封禅,扫地而祭,席用葅秸。 又【广韵】古谐切【集韵】居谐切,□音皆。义同。 或作秸鞂。

种 【午集下】【禾字部】 种 〔古文〕□□【广韵】之陇切【集韵】【韵会】主勇切,□音肿。谷种也。【诗大雅】诞降嘉种。【周礼地官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又【夏官职方氏】豫州,其谷宜五种。【注】黍稷菽麦稻。 又种类。【书盘庚】无俾易种于兹新邑。【史记高帝纪】恐事不就後,秦种族其家。【後汉窦融传】此遗种处也。 又地名。【史记货殖传】杨平阳□西贾秦翟,北贾种代。【注】种在恒州石邑县,北盖蔚州也。 又外域国名。【後汉任延传】武威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弃田业。 又【庄子胠箧篇】舍夫种种之机。【注】种种,谨悫貌。 又【增韵】种种,犹物物也。 又发短貌。【左传昭三年】余发如此种种。 又【广韵】之用切【集韵】朱用切,□音偅。蓺植也,布也。【书大禹谟】皋陶迈种德。【注】种,布也。种物必布於地,故为布也。【史记李斯传】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前汉律历志】鹑首初井十六度,芒种。 【正字通】说文种,先穜後孰也。从禾,重声,直容切。穜,蓺也,从禾童声,之用切,分穜种为二。按,诗重穋借用重字,说文似与诗异。又童声,与之用之音反。蓺与种植之种通。周礼种植之种与书传所用种字皆同,当从经传为正。旧音同,音虫,皆非。

稯 【午集下】【禾字部】 稯 【唐韵】子红切【集韵】【韵会】祖丛切,□音鬃。禾束。【韵会】周礼,四秉曰筥,十筥曰稯,十稯曰秅。稯犹束也。论语注:六百四十斛曰稯。○按《说文》稯布八十缕。徐锴正之曰:此卽十筥稯也。盖言非八十缕布也,诸韵书皆释稯为八十缕布,误。《集韵》通作緵总,亦非。 又【集韵】祖动切,音总。禾聚束也。【庄子则阳篇】是稯稯者,何为者耶。【注】稯,聚貌。

稰 【午集下】【禾字部】 稰 【广韵】相居切【集韵】【韵会】【正韵】新於切,□音胥。禾子落貌。 又熟获也。【礼内则】稰穛。【注】熟获曰稰,生获曰穛。 又【广韵】私吕切【集韵】【韵会】写与切,□音醑。义同。 又【韵会补】爽阻切,音所。祭神米。【前汉扬雄传】费椒稰以要神兮。

秕 【未集上】【米字部】 秕 【集韵】补履切,音比。【说文】不成粟也。【书仲虺之诰】若粟之有秕。【庄子逍遥游】尘垢秕糠。 又【正韵】补委切,音彼。又【篇海】房脂切,音琵。义□同。 又【扬子方言】秕,不知也。【注】今淮楚闲语呼如非也。 【玉篇】俗秕字。

粄 【未集上】【米字部】 粄 【广韵】博管切【集韵】补满切,□音昄。屑米餠。亦作、。

粆 【未集上】【米字部】 粆 【集韵】师加切,音沙。蔗饴。通作沙。今谓之沙糖。【字汇】捣蔗汁熬成饴。

箁 【未集上】【竹字部】 箁 【广韵】薄侯切【集韵】蒲侯切,□音裒。竹箬也。 又【集韵】蒲口切,音瓿。竹叶也。 又【集韵】房尤切,音浮。竹名。 又【集韵】蓬逋切,音蒲。箷,小竹网。 或作箁。

箂 【未集上】【竹字部】 箂 【集韵】郞才切,音来。竹名。

箄 【未集上】【竹字部】 箄 【唐韵】【广韵】幷弭切【集韵】【韵会】边迷切,□音篦。小笼也。【类篇】捕鱼器。【扬子方言】□小者,南楚谓之篓,自关而西,秦、晋之闲谓之箄。【注】今江东呼笼为箄。【广雅】箄,□也。又名篓,又名籅,又名。 又【集韵】蒲街切,音牌。大桴也。【後汉岑彭传】公孙述遣其将任满、田戎、程泛、将数万人,乘枋箄下江关,击破冯骏及田鸿等。【注】枋箄,以竹木为之,浮于水上。郭景纯曰:水中箄筏也。 又【集韵】必至切,音□。薄也。 又上声。【集韵】【韵会】□补弭切,音辟。簁箅也。 又入声。【集韵】蒲历切。音辟。亦薄也。考证:〔【扬子方言】□小者,南宋谓之篓,自关而西秦晋之闲谓之箄。〕 谨照原文南宋改南楚。〔【前汉岑彭传】〕 谨照原书前汉改後汉。〔郭景纯曰,水中箄篾也〕 谨照原文篾改筏。

箅 【未集上】【竹字部】 箅 【广韵】博计切【集韵】必计切【正韵】必弊切,□音闭。【广韵】甑箅也。【说文】蔽也,所以蔽甑底。 又【周礼考工记注】轮箅,则车行不掉。 又【字汇补】邦尔切,音彼。佛经,迦箅,此云藿香。见【翻译名义集】。

帇 【寅集中】【巾字部】 帇 【唐韵】尼辄切,音聂。【说文】手之疌巧也。【六书正讹】从手持巾,言其易。亦作疌。【六书正义】疌,手足相应敏也。通作捷。

箧 【未集上】【竹字部】 箧 【广韵】苦协切【集韵】【韵会】诘叶切【正韵】乞协切,□音蛱。【广韵】箱箧。【礼学记】入学鼓箧,孙其业也。【注】鼓箧,击鼓警众,乃发箧出所治经书也。【仪礼注】隋方曰箧。【疏】隋,谓狭而长也。【左传昭十三年】卫人使屠伯,馈叔向羹与一箧锦。 又山名。【水经注】高城东北五十里有箧山。 又去急切。【张翰豆羹赋】是刈是获,充箪盈箧。香铄和调,周疾赴急。

篌 【未集上】【竹字部】 篌 【广韵】戸钩切【集韵】【韵会】胡沟切【正韵】胡钩切,□音侯。箜篌,乐器。 通作□。

篍 【未集上】【竹字部】 篍 【集韵】【韵会】雌由切【正韵】此由切,□音秋。竹箫。 又【广韵】七遥切【集韵】千遥切【正韵】此遥切,□音蕉。吹箫所以劝役。【急就篇】箛篍起居课後先。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肖切,音悄。竹萧。洛阳亭长所吹也。

【丑集上】【口字部】 【广韵】资悉切【集韵】子悉切,□音堲。【玉篇】虫鸣也。 又【广韵】鼠声。

篎 【未集上】【竹字部】 篎 【类篇】弭沼切【海篇】音渺。【类篇】管之小者。与□同。

篑 【未集上】【竹字部】 篑 【广韵】【集韵】【韵会】求位切【正韵】具位切,□音匮。土笼也。【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一篑。【疏】篑,盛土器。 又【广韵】【集韵】□苦怪切,音蒯。亦笼也。 亦作。【後汉律历志】为山露而不终,逾乎一。 又通作匮。【前汉王莽传】纲纪咸张,成不一匮。【注】匮者织草为器,所以盛土。 【集韵】同籄。考证:〔【广韵】竹箭也。〕 谨按广韵篑字无竹箭也之文,今省去。别增玉篇其贵切五字於前。〔【前汉王莽传】【注】匮者织竹为器。〕 谨照原文织竹改织草。

簏 【未集上】【竹字部】 簏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卢谷切,音禄。【说文】竹高箧也。【楚辞九叹】弃鸡骇于筐簏。【注】筐簏,竹器也。【晋书刘柳传】刘柳为仆射,时右丞傅迪广读书而不解其义。柳读《老子》而已,迪每轻柳。柳曰:卿读书而无所解,可谓书簏矣。【海篇】簏以盛脂粉。 【集韵】簏或作箓。通作盝。

【丑集上】【口字部】 【广韵】【集韵】□祖郭切。【玉篇】□,声也。【广韵】鸣□。亦作嗽。 又【广韵】则落切【集韵】卽各切,□音作。【广韵】强。

簐 【未集上】【竹字部】 簐 【字汇补】乃典切,年上声。魏人呼钓曰恭簐弓。

蓑 【未集上】【竹字部】 蓑 【仪礼旣夕】稾车载蓑笠。【注】蓑笠,备雨服。蓑,素禾反。同蓑。

簙 【未集上】【竹字部】 簙 【广韵】补各切【集韵】【韵会】【正韵】伯各切,□音博。【说文】局戏,六箸十二棋也。【楚辞招魂】菎蔽象棋,有六簙些。【注】投六箸,行六棋,故为六簙也。【世本】古者乌曹作簙。【扬子方言】簙谓之蔽,或谓之箘。秦、晋之闲谓之簙,吴、楚之闲谓之蔽。 又【类篇】匹各切。义同。 通作博。【论语】不有博奕者乎。

簚 【未集上】【竹字部】 簚 【正韵】莫狄切,音觅。覆笭也。【礼曲礼】鞮屦素簚。【注】簚,覆笭也。【正义】素簚者,素白狗皮也。簚,车覆阑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川仓切,音窻。篱也。

□ 【未集中】【耳字部】 □ 【玉篇】古霍切,音郭。大耳也。

□ 【午集下】【立字部】 □ 【篇海】音田。塞也。俗作□。

紪 【未集中】【糸字部】 紪 【集韵】此礼切,音泚。緀或从此作紪。帛文也。

粘 【未集上】【米字部】 粘 【广韵】女廉切【集韵】尼占切,□音黏。【说文】相著也。同黏。

粚 【未集上】【米字部】 粚 【集韵】同黐。

絣 【未集中】【糸字部】 絣 【广韵】北萌切【集韵】悲萌切【韵会】晡横切,□音崩。【说文】作絣,氐人殊缕布也。【玉篇】无文绮也。【战国策】妻自组甲絣。【注】絣,绵也。 又【後汉班固传】将絣万嗣。【注】絣,续也。 又【集韵】普幸切,音頩。义同。 又【正韵】补耕切,音伻。义同。 又【广韵】振绳墨也。亦作□。 又【集韵】□盈切,音幷。义同。 又【集韵】必幸切,音□。急絙也。 又同弁。【周礼春官司服】凡吊事,弁絰服。【注】故书弁作絣。郑司农絣读为弁。 又【集韵】披庚切,音磅。□或从糸,张弦也。考证:〔【广韵】振绳墨也。亦作〈匚中□〉。〕 谨照原文〈匚中□〉改□。

綐 【未集中】【糸字部】 綐 【集韵】都外切,音锐。【博雅】紬也。【玉篇】紬细也。【管子立政篇】□余戮民,不敢服綐。

綩 【未集中】【糸字部】 綩 【集韵】委远切,音宛。【玉篇】紘也。【类篇】冠絭也。一曰纁色衣。一曰罔也。或省作□。

絥 【未集中】【糸字部】 絥 【广韵】【集韵】□平秘切,音备。【说文】车絥也。或从艹作茯,或从革□作□。 又【广韵】【集韵】□房六切,音伏。同□。□,车具。

给 【未集中】【糸字部】 给 【广韵】【正韵】居立切【集韵】【韵会】讫立切,□音急。【说文】相足也。【玉篇】供也,备也。【左传僖十三年】敢不共给。【前汉礼乐志】日不暇给。【注】给,足也。 又【集韵】极业切,音劫。敏言也。【礼仲尼燕居】恭而不中礼谓之给。【注】谓给。【论语】御人以口给。【何晏注】佞人口辞给。 又【集韵】於业切。义同。 又【集韵】辖夹切,音洽。岁在未曰汁给。通作洽。

絧 【未集中】【糸字部】 絧 【广韵】【正韵】徒红切【集韵】【韵会】徒东切,□音同。布名。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徒弄切,音洞。【前汉扬雄传】鸿絧緁猎。【注】鸿絧,直驰貌。【文选李善注】鸿絧,相连貌。 又【集韵】【类篇】□他东切,音通。缓而直通貌。

磻 【午集下】【石字部】 磻 【广韵】薄官切【集韵】【韵会】【正韵】蒲官切,□音盘。磻溪,太公钓处,在凤翔虢县。 又【唐韵】博禾切,同碆。【说文】以石著隿□也。【张衡西京赋】磻不特絓。 又【集韵】补过切,音播。石名。可为失镞。

礇 【午集下】【石字部】 礇 【集韵】乙六切,音郁。石似玉。

秵 【午集下】【禾字部】 秵 【集韵】伊眞切,音因。禾叶。又禾华也。

禥 【午集下】【示字部】 禥 【说文】籀文祺字。

磼 【午集下】【石字部】 磼 【广韵】徂合切【集韵】昨合切,□音杂。磼礏,山高貌。【前汉司马相如传】嵯峨嶫。【史记】作磼礏。 又【集韵】士劫切。磖磼,破物声。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子芮切,音醉。络丝也。

【辰集上】【月字部】 【集韵】他昆切,音炖。【玉篇】月光。【类篇】或作朜。

硗 【午集下】【石字部】 硗 【唐韵】口交切【集韵】【韵会】【正韵】丘交切,□音敲。与硗同。石地。【说文】□石也。【玉篇】坚硬也。【孟子】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前汉景帝纪】郡国或硗陿,无所农桑。【注】硗谓硗埆瘠薄。 又【集韵】轻皎切,同。山田。 又鱼敎切,音烄。义同。

磾 【午集下】【石字部】 磾 【广韵】都奚切【集韵】【韵会】【正韵】都黎切,□音低。染绘黑石,出琅琊山。 又人名。汉金日磾。 又与堤通。【汉石经公羊传】以磾为堤。

秞 【午集下】【禾字部】 秞 【广韵】以周切【集韵】余周切,□音猷。禾黍盛也。 一曰物初生貌。【元结乐歌】其生如何兮秞秞。

矢 【午集中】【矢字部】 矢 〔古文〕□□【唐韵】【广韵】式视切【集韵】【类篇】【韵会】矧视切,□尸上声。【说文】弓弩矢也。从入,象镝括羽之形。古者夷牟初作矢。【宋衷云】黄帝臣也。【荀子解蔽篇】浮游作矢。【山海经】少皡生般,始为弓矢。【尔雅释诂】矢,弛也。【疏】以弓释弦曰弛。【释名】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扬子方言】箭,自关而东谓之矢。【易系辞】剡木为矢。【书顾命】垂之竹矢。【周礼夏官】司弓矢,掌八矢之法。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杀矢,鍭矢,用诸近射田猎。矰矢,茀矢,用诸弋射。恒矢,□矢,用诸散射。【史记孔子世家】肃愼贡楛矢石砮,长尺有咫。 又嚆矢,响箭也。【庄子在宥篇】焉知曾史之不为桀纣嚆史也。一作嗃矢。黄庭坚曰:安能为人作嗃矢。【注】射者必先以嗃矢定其远近也。 又【尔雅释诂】□也。【虞书序】皋陶矢阙谟。【春秋隐五年】公矢鱼于棠。【诗大雅】无矢我陵。【传】矢,□也。【笺】犹当也。【正义】矢实□义,欲言威武之盛,敌不敢当,以其当侵而□,故言矢犹当也。 又【尔雅释言】誓也。【书盘庚】出矢言。【诗卫风】永矢勿谖。 又【博雅】正也。直也。【易解卦】得黄矢贞吉。【诗小雅】其直如矢。 又施也。【诗大雅】矢其文德。 又投壷之筹曰矢。【礼投壷】主人奉矢。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枉矢,类大流星,蛇行而苍黑,望之如有毛羽然。 又【释名】齐鲁谓光景为枉矢,言其光行若射矢之所至也。 又钳矢,蓬矢,诸羌州名。见【唐书地理志】。 又【广韵】屎本作矢。【左传文十八年】埋之马矢之中。【史记廉颇传】一饭三遗矢。 又复姓。【前汉马宫传】本姓马矢,宫仕学,称马氏云。 【集韵】或作□。

矣 【午集中】【矢字部】 矣 〔古文〕□【唐韵】【集韵】于己切【韵会】羽已切【正韵】养里切,□音□。【说文】语已辞也。【徐曰】矣者,直疾。今试言矣,则出气直而疾会意。【柳宗元曰】决辞也。 又叶于姬切,音依。【诗小雅】彻我墙屋,田卒污莱。曰予不戕,礼则然矣。莱音厘。 【正字通】通作巳。音以。与已别。

矤 【午集中】【矢字部】 矤 【说文】矧本字。从矢,引省声。从矢,取词之所之如矢也。 又长也。【扬子方言】东齐曰矤,宋鲁曰吕。 【玉篇】或作□。【广韵】作訠。【字汇补】别作□□,非。

知 【午集中】【矢字部】 知 〔古文〕□□【唐韵】陟离切【集韵】【韵会】珍离切【正韵】珍而切,□智平声。【说文】词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又【玉篇】识也,觉也。【增韵】喩也。【易系辞】百姓日用而不知。【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 又汉有见知法。【史记酷吏传】赵禹与张汤论定诸律令,作见知法。【注】吏见知不举劾为故纵。 又相交曰知。【左传昭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注】相亲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适郑,鬷蔑一言而善,执手遂如故知。【楚辞九歌】乐莫乐兮新相知。 又【尔雅释诂】匹也。【诗桧风】乐子之无知。【注】匹也。 又【广韵】欲也。【礼乐记】好恶无节於内,知诱於外。 又犹记忆也。【论语】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又犹主也。【易系辞】乾知大始。【左传襄二十六年】公孙挥曰:子产其将知政矣。【魏了翁读书杂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又【扬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谓之知。【黄帝素问】二刺则知。【注】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为知。 又药名。【日华志】预知子,取缀衣领上,遇有蛊毒,则闻其有声。 又地名。【左传昭二十七年】公徒败于且知。 又【集韵】【韵会】知义切。【正韵】知意切。□与智同。【易临卦】知临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谓之知。 又姓。【左传】晋有知季,卽荀首也。别食知邑,又为知氏。 又【谥法】官人应实曰知。

矦 【午集中】【矢字部】 矦 【唐韵】乎沟切【集韵】【韵会】胡沟切。□同侯。【说文】春飨所侯也。从人从丆,象张布,矢在其下。天子射熊虎豹,服猛也。诸侯射熊豕虎。大夫射麋,麋惑也。士射鹿豕,为田除害也。其祝曰:毋若不宁矦,不朝于王所,故伉而射汝也。余详人部七画。 【集韵】或作帿。帿字从巾从矦。

【补遗】【卯集】【心字部】 【字汇补】仓红切,音聪。赤色。

矧 【午集中】【矢字部】 矧 【广韵】式忍切【集韵】【韵会】【正韵】矢忍切,□音哂。【玉篇】况也。【书大禹谟】至諴感神,矧兹有苗。【诗小雅】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又与齗通。【礼曲礼】笑不至矧。【注】齿本曰矧,大笑则见。 【说文】本作矤。【玉篇】亦作□。

矩 【午集中】【矢字部】 矩 【广韵】俱雨切【集韵】【韵会】果羽切,□音踽。正方之则也。【尔雅释诂】常也。【疏】度方有常也。【玉篇】圆曰规,方曰矩。【礼经解】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前汉律历志】矩者,所以矩方器械,令不失其形也。【管子轻重已篇】心生规,规生矩,矩生方。 又【尔雅释诂】法也。【论语】不逾矩。【前汉叙传】濞之受吴,疆土逾矩。【注】矩,法制也。 又【增韵】仪也,廉隅也。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输人】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注】矩,谓刻识之也。 又【扬子太□经】天道成规,地道成矩,规动周营,矩静安物。【陆倕石阙铭】制模下矩。【注】地也。 又【周□算经】智出於句,句出於矩。【注】矩,谓之表,表不移亦为句,为句将正,故曰句出於矩焉。 又规矩,戎名。【汲冢周书】规矩以麟者,兽也。 又通作萭。【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为轮,可规可萭。 又通作句。【庄子田子方】履句屦者知地形。 【说文】本作巨,从工,象手持之形。重文作榘,从木矢。矢者,其中正也。【六书正讹】巨从工,中象方形,亦会意。

矪 【午集中】【矢字部】 矪 【广韵】【集韵】□张流切,音輈。射鸟箭也。 或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坚正切,音劲。筋竹。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恕,古作。注详六画。 【佩觿集】或作恚怒之怒字,非。

砇 【午集下】【石字部】 砇 【集韵】眉贫切,音民。美石,次玉。亦作玟珉珉。

矵 【午集下】【石字部】 矵 【正字通】俗砌字。

矫 【午集中】【矢字部】 矫 【唐韵】居夭切【集韵】【韵会】举夭切,□骄上声。【说文】揉箭箝也。【搏雅】直也。【礼部韵略】揉曲为矫。【易说卦】坎为矫輮。【疏】使曲者直为矫,使直者曲为輮。【史记平津侯传】矫矢累弦。【注】正曲使直也。【前汉成帝诏】民弥惰怠,将何以矫之。【注】矫,正也。【刘勰新论】搒檠者,矫不正也。 又【玉篇】诈也,擅也。【类篇】妄也。【字汇】托也。通作挢。【书吕□】夺攘矫虔。【前汉高帝诏】作挢虔。【注】称诈为矫,强取为虔。【左传昭二十六年】矫诬先王。【史记汲黯传】矫制持节,发河南仓廪,以振贫民。【前汉高帝纪】羽矫杀卿子冠军。【注】托怀王命而杀之也。【大戴礼】非其事而居之,矫也。 又【尔雅释训】矫矫,勇也。【博雅】武也。【诗鲁颂】矫矫虎臣。【周颂】作蹻蹻。【注】武貌。 又强也。【礼中庸】强哉矫。【荀子臣道篇】作挢然刚折。【注】强貌。 又【类篇】举也。【陶潜归去来辞】时矫首而遐观。【扬雄甘泉赋】作挢首。 又【博雅】飞也。【孙绰游天台山赋】整轻翮而思矫。【扬子方言】作。 又姓。【风俗通】晋大夫矫父之後,前汉右将军矫望,後汉逸民矫愼。矫,一作蟜。 又【韵会】娇庙切,骄去声。与挢同。又诈也。又强亢貌。又高举貌。本【毛氏韵增】。 又【集韵】【韵会】□居妖切,音骄。矢跃出也。【神异东荒经】东王公与玉女投壷,每投千二百矢矫。 又矫矫,高举貌。【前汉叙传】贾生矫矫,弱冠登朝。【师古曰】合韵音骄。 又【字汇补】其娇切,音桥。亦姓也。【史记仲尼弟子传】江东人矫子庸疵。【注】矫,音桥。师古云:矫疵,字子庸。 与挢蹻蟜□通。【正韵】作同桥,非。

【辰集上】【月字部】 【集韵】【韵会】□虎晃切,音慌。□,月不明。

矬 【午集中】【矢字部】 矬 【广韵】昨禾切【集韵】【韵会】徂禾切,□坐平声。【博雅】短也。【北史宋世景传】孝王学涉,形貌矬陋,而好臧否人物。 又盐场名。【元史百官志】广东盐场十三所,一曰矬峒场。

短 【午集中】【矢字部】 短 【唐韵】【正韵】都管切【集韵】【韵会】睹缓切,□端上声。【说文】有所长短,以矢为正。【徐曰】若以弓为度也。【广韵】促也,不长也。【书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礼月令】度有长短。 又长短术。【史记六国年表】谋诈用,而纵横长短之说起。【注】长短术兴於六国时,行长入短,其语隐谬,用相激怒。 又短功。【唐书百官志】凡工匠,十月至正月为短功。又短人。【史记孔子世家】僬侥三尺,短之至也。【荀子非相篇】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张华博物志】伊尹黑而短。 又凡指人过失曰短。【史记屈原传】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顷襄王。【前汉萧望之传】郑朋数称述望之,短车骑将军。【师古注】短谓毁其短恶也。 又叶多卷切,音近亶。【陆机思亲赋】天步悠长,人道短矣。异途同归,无早晚矣。 又叶都眷切,音近玷。【苏辙夷中诗】江流日益深,民语渐已变。峰峦古崖石,草木条干短。 【集韵】或作□。

矮 【午集中】【矢字部】 矮 【唐韵】乌蟹切【集韵】【韵会】倚蟹切【正韵】鸦蟹切,□隘上声。【说文】短人也。【类篇】矬也。【易林】猿堕高木,不矮手足。【王楙野客丛谈】黄鲁直诗:矲矮金壷肯送持。注引玉篇:矲,短也。矮,不长也。不知矲雉二字,见周礼春官典同注:矲,皮买反。雉,苦买反。方言:桂林之闲谓人短为矲雉,雉正作矮字呼也。 【集韵】或作躷。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集韵】□居玉切,音梮。【说文】举食者。【博雅】舆也。

矫 【午集中】【矢字部】 矫 【唐韵】居夭切【集韵】【韵会】举夭切,□骄上声。【说文】揉箭箝也。【搏雅】直也。【礼部韵略】揉曲为矫。【易说卦】坎为矫輮。【疏】使曲者直为矫,使直者曲为輮。【史记平津侯传】矫矢累弦。【注】正曲使直也。【前汉成帝诏】民弥惰怠,将何以矫之。【注】矫,正也。【刘勰新论】搒檠者,矫不正也。 又【玉篇】诈也,擅也。【类篇】妄也。【字汇】托也。通作挢。【书吕□】夺攘矫虔。【前汉高帝诏】作挢虔。【注】称诈为矫,强取为虔。【左传昭二十六年】矫诬先王。【史记汲黯传】矫制持节,发河南仓廪,以振贫民。【前汉高帝纪】羽矫杀卿子冠军。【注】托怀王命而杀之也。【大戴礼】非其事而居之,矫也。 又【尔雅释训】矫矫,勇也。【博雅】武也。【诗鲁颂】矫矫虎臣。【周颂】作蹻蹻。【注】武貌。 又强也。【礼中庸】强哉矫。【荀子臣道篇】作挢然刚折。【注】强貌。 又【类篇】举也。【陶潜归去来辞】时矫首而遐观。【扬雄甘泉赋】作挢首。 又【博雅】飞也。【孙绰游天台山赋】整轻翮而思矫。【扬子方言】作。 又姓。【风俗通】晋大夫矫父之後,前汉右将军矫望,後汉逸民矫愼。矫,一作蟜。 又【韵会】娇庙切,骄去声。与挢同。又诈也。又强亢貌。又高举貌。本【毛氏韵增】。 又【集韵】【韵会】□居妖切,音骄。矢跃出也。【神异东荒经】东王公与玉女投壷,每投千二百矢矫。 又矫矫,高举貌。【前汉叙传】贾生矫矫,弱冠登朝。【师古曰】合韵音骄。 又【字汇补】其娇切,音桥。亦姓也。【史记仲尼弟子传】江东人矫子庸疵。【注】矫,音桥。师古云:矫疵,字子庸。 与挢蹻蟜□通。【正韵】作同桥,非。

矰 【午集中】【矢字部】 矰 【唐韵】作滕切【集韵】【韵会】咨腾切【正韵】咨登切,□音增。【说文】隿矢也。【玉篇】结缴於矢也。【周礼夏官】矰矢用诸弋射。【注】矰,高也,可以弋飞鸟。【史记老子传】飞者可以为矰。【班固西都赋】矰缴相缠。【吴越春秋】吴师中军素羽之矰,左军朱羽之矰,右军乌羽之矰。【注】矰,短矢。韦昭曰:矢名。 又【韵会】通作缯。【三辅黄图】佽飞具缯缴,以射凫雁。【注】箭有纶曰缯缴,卽纶也。 【集韵】或作□。

秽 【午集下】【禾字部】 秽 〔古文〕□【广韵】於废切【集韵】【韵会】乌废切,□音薉。【说文】芜也。【徐曰】田中杂草也。【前汉杨恽传】芜秽不治。 又恶也,污也。【书盘庚】无起秽以自臭。【左传昭二十六年】晏子曰:天之有彗也,以除秽也。 又与薉同。【荀子天论篇】耘耨失薉。【注】薉秽同。 又叶于列切。【左思魏都赋】一自以为禽鸟,一自以为鱼鳖。山阜猥积而崎岖,泉流迸集而咉咽。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薮石留而芜秽。 又叶音坞。【楚辞招魂】主此盛德兮,牵於俗而芜秽。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韵】渠巾切,音勤。矛柄。又鉏耰也。【正字通】史传作矜。俗作,非。○按《贾谊过秦论》鉏耰棘矜,作矜。《诗》二矛重弓,郑笺:戈柄谓之矜,又作。则矜、通用。

【丑集上】【口字部】 【广韵】【集韵】□於交切,音坳。【玉篇】淫声。 又【集韵】咋,犬多声。

矱 【午集中】【矢字部】 矱 【集韵】【韵会】□郁缚切,音雘。与彠同。度也。【屈原离骚】求榘矱之所同。【後汉崔駰传】协准矱之贞度。【注】准,绳也。矱,尺也。

□ 【未集中】【老字部】 □ 【字汇补】同耆。

□ 【未集中】【耳字部】 □ 【博雅】□,听也。【释文】匹照反。◎按卽字之讹。

矲 【午集中】【矢字部】 矲 【广韵】薄蟹切【集韵】部买切,□牌上声。【博雅】短也。□见□矮□三字注。 又与罢通。【周礼春官典同注】短罢,或作矲。音同。 又【集韵】蒲楷切,排上声。又步化切,音杷。义□同。 【集韵】亦作□跁。

石 【午集下】【石字部】 石 〔古文〕□【唐韵】【集韵】【正韵】常只切【韵会】常亦切,□音硕。【增韵】山骨也。【释名】山体曰石。【易说卦传】艮为山,为小石。【杨泉物理论】土精为石,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春秋说题词】石,阴中之阳,阳中之阴,阴精补阳,故山含石。 又乐器,八音之一。【书益稷】击石拊石。【注】石,磬也。 又乐声不发扬亦曰石。【周礼春官典同】厚声石。【注】钟太厚则如石,叩之无声。 又坚也。【前汉扬雄传】石画之臣。【师古注】言坚固如石。亦作硕。 又星亦称石。【左传僖十六年】陨石于宋五,陨星也。 又量名。十斗曰石。【前汉食货志】夫治田百畮,岁收畮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又官禄秩数称石。【师古曰】汉制,三公号称万石,以下递减至百石。 又粗布皮革之数亦称为石。【唐书张弘靖传】汝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又水亦称石。【水经注】河水浊,淸澄一石水六斗泥。 又酒亦称石。【史记滑稽传】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又衡名。百二十斤为石。【书五子之歌】关石和钧。【注】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礼月令】仲春钧衡石。【前汉律历志】石者,大也,权之大者。 又州名。【广韵】秦伐赵取离石,周因邑以名州。 又姓。【左传】卫大夫石碏。又复姓。孔子弟子有石作蜀。 又叶常义切,音嗜。【宋玉高唐赋】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 又叶石若切,音杓。【楚辞惜誓】方世俗之幽昏兮,眩白黑之美恶。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又【招魂】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砾石些。 又叶七各切,音错。【郭璞尔雅赞】鳆似蛤,有鳞无殻。一面附石,细孔杂杂,或七或八。

碇 【午集下】【石字部】 碇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丁定切,音钉。锤舟石。或作碇。亦作磸。

矶 【午集下】【石字部】 矶 【广韵】居依切【集韵】【韵会】居希切,□音机。【玉篇】水中碛也。【增韵】石激水曰矶。【孟子】是不可矶也。【疏】矶者,矶激也。石之激水,顺其流而激之。 又【玉篇】摩也。

矸 【午集下】【石字部】 矸 【广韵】古案切【集韵】居案切,□音旰。山石貌。 又【集韵】硟石。 又石净貌。【甯戚饭牛歌】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 又【集韵】鱼旰切【韵会】疑旰切【正韵】鱼干切,□音岸。又【集韵】居寒切,音干。义□同。 又丹矸。【荀子正论篇】加之以丹矸。【注】丹砂也。 又【广韵】古旱切,音秆。击也。 又【广韵】【集韵】□侯旰切,音翰。磓也。

矹 【午集下】【石字部】 矹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五忽切,音兀。硉矹,石崖不稳貌。【郭璞江赋】巨石硉矹以前却。【注】硉矹,沙石随水貌。 又与兀通。【杜甫诗】骨骼硉兀如堵墙。【柳宗元集】乘水潦之波,以入於河而流焉,荡突硉兀。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落胡切【集韵】龙都切,□音卢。【说文】木名,出橐山。【唐韵】黄木,可染也。 又【集韵】【类篇】□通都切,音。又【集韵】荒胡切,音呼。又笼五切,音鲁。义□同。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韵】怜题切,音梨。木名。

矺 【午集下】【石字部】 矺 【广韵】【集韵】□陟格切,音舴。同磔省。详磔字注。 又【广韵】磓也。 又【广韵】他各切,音托。矺,木名。一曰王棘。【仪礼士丧礼注】王棘,矺。 又【广韵】都盍切,音□。掷地声。 又【五音集韵】竹亚切,音吒。义同。亦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类篇】班糜切。竹名。 又【篇海】逋眉切,音悲。义同。

矻 【午集下】【石字部】 矻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苦骨切,音窟。矻矻,劳极也。【前汉王褒传】劳筋苦骨,终日矻矻。【如淳曰】健作貌。【韩愈进学解】矻矻穷年。 又【集韵】丘八切,音劼。与硈同。石坚貌。

矼 【午集下】【石字部】 矼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枯江切,音腔。悫实貌。【庄子人闲世】德厚信矼。 又【集韵】苦贡切,音控。义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古双切,音江。聚石为步,渡水也。通作杠。【孟子】岁十一月徒杠成。【尔雅释宫】石杠谓之徛。【注】今石桥。

砀 【午集下】【石字部】 砀 【唐韵】【正韵】徒浪切【集韵】【韵会】大浪切,□音宕。【说文】文石也。【何晏景福殿赋】墉垣砀基,其光昭昭。 又芒砀,山名。【前汉高帝纪】隐芒砀山泽闲。【应劭注】芒属沛,砀属梁。又【水经注】仙者涓子,主柱,□隐砀山,得道。 又沆砀,白气貌。【前汉礼乐志】西颢沆砀,秋气萧杀。 又过也。【扬雄甘泉赋】回猋肆其砀骇兮。【马融长笛赋】奔遁砀突。 又砀,溢也。【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注】谓砀溢而失水也。 又【正韵】待朗切,音荡。又【集韵】徒郞切,音唐。义□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字汇补】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前汉王尊传】长安宿猾,东市贾万,城西万章,□张禁,酒赵放。【注】□张禁,酒赵放,此二人作□、作酒之家。

【卯集下】【攴字部】 【集韵】先了切,音筱。扑也。 又尺约切,音绰。夺取物也。

砂 【午集下】【石字部】 砂 【广韵】所加切【集韵】师加切,□音纱。【广韵】俗沙字。【集韵】沙,或作砂。○按《史记孝武纪》:李少君言於上曰:□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丹砂,卽今朱砂也。《集韵》《韵会》於沙字下注亦作砂。《广韵》幷斥砂为俗字。惟《正字通》云砂类不一。《本草》朱砂性甘味寒。又《广舆志》:粤西庆远府宜山县产砂,生山北者曰辰砂,生山南者曰宜砂,地脉不殊,砂亦无别。又缩砂蔤,其子一团八隔,如黍米,辛香可调食。今砂仁,卽缩砂子。又硼砂,生西南番,分黄白二种。又兔矢曰明月砂,亦名兔簟。又蝙蝠矢曰夜明砂。《本草纲目》砂载玉石部,与水部沙音同义异,不宜合而为一,此足正旧说之谬矣。 又叶苏和切,音梭。【白居易诗】容光未消歇,恩爱忽磋跎。何意掌上玉,化作眼中砂。

砅 【午集下】【石字部】 砅 【唐韵】【集韵】□力制切,音例。【说文】履石渡水也。从水从石。【尔雅释宫】以衣涉水,繇带以上为厉。【论语】深则厉。【说文】作砅。 又【集韵】邻知切,音离。义同。○按《字汇》於此字,音聘平声,注:水激山崖。引《郭璞江赋》:砅崖鼔作。李白诗:砅冲万壑会。於五画砯字,亦音砰,训水击石声,音义相近,似混为一字,不知郭赋,李诗,砅字当从冰作砯。其从水作砅者,後人传写之讹耳。《正字通》特正其谬,定从水者音例,与厉通。与《说文》合。从冰者为水击石声,是也。

砆 【午集下】【石字部】 砆 【广韵】甫无切,音肤。同玞。【山海经】会稽山下多砆石。【司马相如子虚赋】碝石碔砆。【注】碔砆,石次玉,赤地白采,葱茏不分。

砉 【午集下】【石字部】 砉 【广韵】【集韵】【韵会】□呼狊切,音殈。皮骨相离声。【庄子养生主】砉然向然,奏刀騞然。【注】砉音翕,騞音画,騞声大於砉。【沈佺期霹雳引】始戛羽以騞砉。 又【广韵】虎伯切【集韵】【正韵】霍虢切,□音謋。又【集韵】胡麦切,音画。义□同。

砊 【午集下】【石字部】 砊 【广韵】苦浪切【集韵】【正韵】口浪切,□音抗。砊硠,石声。 又【广韵】客庚切,音坑。义同。 又【集韵】丘刚切,音康。砊礚,雷声。【张衡思□赋】凌惊雷之砊礚。

砌 【午集下】【石字部】 砌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计切,妻去声。【说文】阶甃也。【班固西都赋】□墀扣砌,玉阶彤庭。【注】谓以玉饰砌也。 又作切。【张衡西京赋】刋层平堂,设切厓隒。【李注】切,古通砌。 亦作墄。【三辅黄图】未央前殿,左墄右平。【注】墄,音砌。

砍 【午集下】【石字部】 砍 【篇海】苦感切,音坎。砍斫也。

砎 【午集下】【石字部】 砎 【广韵】古拜切【集韵】居拜切,□音戒。硬也。 又【集韵】讫黠切,音拮。礣砎,小石。 又【玉篇】下瞎切,音黠。石貌。

砏 【午集下】【石字部】 砏 【集韵】披巾切,品平声。【博雅】砏磤,声也。【楚辞九怀】钜宝迁兮砏磤。【注】砏磤,石声。 又【广韵】砏磤,大雷也。 又【广韵】府巾切,音彬。水名。又石。 又【集韵】敷文切。音芬。大声也。

砑 【午集下】【石字部】 砑 【广韵】吾驾切【集韵】鱼驾切【韵会】【正韵】五驾切,□音讶。碾砑也。【玉篇】光石也。

砒 【午集下】【石字部】 砒 【正字通】同磇。

砱 【午集下】【石字部】 砱 【广韵】【集韵】□郞丁切,音零。石砱也。 又【正字通】石孔开明也。一曰石声。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韵】同粪。

砖 【午集下】【石字部】 砖 【集韵】徒官切,音团。人名。郑有石砖。 又与砖同。【古史考】乌曹作砖。【後汉列女传】曹世叔妻内助训,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砖,而斋告焉。 又【集韵】徒禾切,音砣。圜貌。

砚 【午集下】【石字部】 砚 【唐韵】吾甸切【集韵】【韵会】【正韵】倪甸切,□音□。【释名】砚,硏也,硏墨使和濡也。【说文】石滑也。【长笺】滑训利,利犹厉也,与硏摩同义。【文房四谱】黄帝得玉一纽,治为墨篆,曰帝鸿氏之砚。【周武王砚铭】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无得污白。 又姓。【元文类】国子监司业砚弥坚。 又【字汇补】古典切,音蹇。濡石也。 【正字通】说文硏砚音义俱分,今俗合为一。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以遮切【集韵】余遮切,□音邪。【说文】作丫。或作椰。【广韵】子木出交州,其叶背面相似。郭璞云:似栟榈。【张衡南都赋】楈丫栟榈。【类篇】木高数十丈,叶在其末,肤里有浆甘如酒。宋李纲有《子酒赋》。 又【齐东野语】子花亦可酿酒。【殷尧封寄岭南张明府诗】花好为酒,谁伴醉如泥。 又【正字通】其殻有斑缬点文,横破之为酒器,遇毒则酒沸起。 又【说文】一曰车辋会也。

砝 【午集下】【石字部】 砝 【广韵】居怯切【集韵】讫业切,□音劫。硬也。 又居盍切,音□。石声。

砟 【午集下】【石字部】 砟 【玉篇】仕亚切【集韵】助驾切,□音乍。【篇海】砟,□石也。 又【广韵】在各切,音昨。【宋书乐志】游君山,甚为眞,磪砟硌,尔自为神。 又【广韵】石上也。 又人名。

砠 【午集下】【石字部】 砠 【广韵】【韵会】七余切【集韵】【正韵】千余切,□音疽。【说文】作岨。【尔雅释山】土戴石为砠。【诗周南】陟彼砠矣。 【韵会】诗诂云:土山戴石,行者以为苦,故云马瘏仆痡。毛传:石山戴土。误。

砢 【午集下】【石字部】 砢 【唐韵】来可切【集韵】【韵会】朗可切,□音裸。【说文】磊砢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水玉磊砢。【注】磊砢,魁礨貌。 又【玉篇】磊砢,众小石貌。 又【正字通】人性体卓特者亦曰磊砢。 又【司马相如上林赋】坑衡閜砢。【注】坑衡,木枝径直貌。閜,乌可切。閜砢,相扶持也。 又水名。【水经注】涞水与紫水合,北出圣人城北大亘下,东南流,左会垒砢溪水。 又【集韵】丘何切,同珂。石次玉。 又叶笼五切,音鲁。【韩愈元和圣德诗】除於南国,鳞笋毛虡。庐幕周施,开揭磊砢。

禗 【午集下】【示字部】 禗 【广韵】息兹切【集韵】新兹切,□音思。禗禗,神不安欲去意。【前汉郊祀歌】灵禗禗,象舆轙。 又【韵会】【正韵】□想里切,音徙。义同。

砣 【午集下】【石字部】 砣 【五音集韵】徒和切,音□。飞砖戏也。 又【篇海】碾轮石也。 【正字通】或作□。

砤 【午集下】【石字部】 砤 同砣。

砥 【午集下】【石字部】 砥 【广韵】【韵会】【正韵】诸氏切【集韵】掌氏切,□音纸。磨石也。【书禹贡】荆州砺砥砮丹。【注】砥细於砺。【山海经】崦嵫之山,其中多砥砺。 又平也,均也。【诗小雅】周道如砥。 又借言节操。【礼儒行】砥砺廉隅。 又砥砨,玉石。【史记范睢传】周有砥砨。 【说文】本作厎。或作底。【书禹贡】厎柱析城。【注】厎柱,山名。在河水中。【前汉梅福传】爵禄束帛,天下之底石。 又【集韵】曲礼切,音邸。义同。

砦 【午集下】【石字部】 砦 【广韵】豺夬切【集韵】【韵会】士迈切【正韵】助迈切,□音寨。藩落也。山居以木栅。 又垒也。通作柴寨。

□ 【未集中】【耒字部】 □ 【五音类聚】而勇切,音茸草□也。

【寅集下】【彳字部】 【字辨】同逶。

【补遗】【辰集】【月字部】 【字汇补】奉木切,音伏。有也。

砧 【午集下】【石字部】 砧 【唐韵】【集韵】□知林切,音斟。捣衣石也。【庾信诗】秋砧调急节。 又藁砧,农家捣草石。【古乐府】藁砧今何在。 通作砧。

砩 【午集下】【石字部】 砩 【广韵】方肺切【集韵】放吠切,□音废。以石遏水曰砩。 又【玉篇】扶勿切,音佛。石名。

【未集下】【肉字部】 【广韵】胡茅切【集韵】何交切,□音爻。【广韵】声也。【集韵】胫骨也。

砫 【午集下】【石字部】 砫 【玉篇】之缕切【集韵】肿庾切,□音主。宗庙宔石。亦作宔。

硑 【午集下】【石字部】 硑 【集韵】同砰。详砰字注。

碮 【午集下】【石字部】 碮 【集韵】田黎切,音提。碮砧也。【正字通】同堤。

砬 【午集下】【石字部】 砬 【广韵】【集韵】□力入切,音立。砬礘,石声。一曰石药,能制药毒。

砭 【午集下】【石字部】 砭 【集韵】【韵会】【正韵】□悲廉切,贬平声。【说文】以石刺病也。【广韵】石针。【山海经】东山高氏之山,多针石。【史记仓公传】年二十,是谓易贸,法不当砭灸。 又【广韵】方验切,音窆。义同。

砮 【午集下】【石字部】 砮 〔古文〕□□【广韵】【正韵】奴古切【集韵】【韵会】暖五切,□音弩。【说文】石可为矢镞。【书禹贡】砺砥砮丹。【鲁语】仲尼曰:肃愼氏贡楛矢石砮,长尺有咫。 又【唐韵】乃都切【集韵】【韵会】【正韵】农都切,□音奴。义同。

砯 【午集下】【石字部】 砯 【集韵】【韵会】□披冰切,音砰。水击出岩声。【郭璞江赋】砯崖鼓作。 又【五音集韵】蒲应切,凭去声。义同。 又【正字通】韩愈诗:瓿墅辗砯砰。韵会合砯砰为一,非。

砰 【午集下】【石字部】 砰 〔古文〕□【广韵】普耕切。【集韵】【韵会】【正韵】披耕切,□音怦。石声。【司马相如上林赋】砰磅訇礚。 又【广韵】砰礚,如雷之声。【列子汤问篇】砰然闻之如雷。【前汉礼乐志】休嘉砰隐。【注】砰隐,盛也。 又【五音集韵】蒲逬切,音輧。石落声。

炮 【午集下】【石字部】 炮 【正字通】同炮省。详炮字注。

破 【午集下】【石字部】 破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普过切,颇去声。坏也,剖也,裂也,劈也,坼也。【正字通】凡物坏,及行师败其军,夺其地,皆曰破。说文专训石碎,泥。 又【韵会】曲破,乐名。乐书云:唐明皇天宝,乐章多以边地名曲。如伊州,甘州之类。曲终繁声,名为入破。 又【字汇补】披义切,音媲坏也。 又叶博屑切,音鷩。【吕览】膏以明自煎,铎以声自穴。翠以羽殃身,蚌以珠致破。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韵】都郞切,音当。耳□,耳下垂也。

砵 【备考】【午集】【石字部】 砵 【龙龛】於合切,音遏。

砺 【午集下】【石字部】 砺 【唐韵】【集韵】【韵会】□力制切,音例。【书费誓】砺乃锋刃。【传】磨石也。【正义】厉以粗粝为称,故砥细於砺。【玉篇】崦滋山砺石,可磨刃。【说文】经典通用厉。

砻 【午集下】【石字部】 砻 〔古文〕□【唐韵】卢红切【集韵】【韵会】卢东切,□音笼。【说文】也。【晋语】赵文子为室,斫其椽而砻之。【荀子性恶篇】钝金必将砻厉,然後利。【扬子法言】有刀砻诸。 又【玉篇】磨谷为砻。 又【集韵】卢贡切,音弄。义同。

【卯集中】【手字部】 【集韵】渠容切,音蛩。举两手取曰。〇按卽字变体转注。

【辰集上】【日字部】 【正字通】奇计切,音气。【字汇】日气也。

【卯集上】【心字部】 【广韵】呼麦切【集韵】忽麦切,□音□。不慧也。【玉篇】乖戾也,顽也。【颜氏家训】乃□文墨,□无言者须言。 又【集韵】胡麦切,音画。义同。

箆 【未集上】【竹字部】 箆 【玉篇】方迷切。同篦。

秛 【午集下】【禾字部】 秛 【广韵】敷羁切,音铍。禾租也。 又【集韵】攀麋切,音披。又攀悲切,音坯。又披义切,音嚭。义□同。

祔 【午集下】【示字部】 祔 【唐韵】【集韵】【韵会】□符遇切,音附。祭名。【说文】後死者合食於先祖。【礼檀弓】以吉祭易丧祭,明日祔於祖父。 又合葬亦曰祔。【礼檀弓】周公盖祔。【注】谓合葬自周公以来始。又孔子曰:卫人之祔也离之,鲁人之祔也合之,善夫。 或省作付。【周礼春官】大祝付练祥。【注】付当为祔,祭先王以祔後死者。

秘 【午集下】【示字部】 秘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兵媚切,音贲。【说文】神也。【徐曰】秘之言闭,秘不可宣也。【广韵】劳也,密也,藏也。【史记孝文纪】秘祝之官。【注】秘祝移过於下,国家讳之,故曰秘。【前汉刘向传】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注】言中以别外。【班固两都赋】校理秘文。 又官名。【唐书百官志】秘书省监一人,又秘书郞三人。 又姓。【西秦录】有仆射秘宜。 又【字汇补】□吉切,音必。【郄正释讥】无远不至,无幽不悉。挺身取命,干兹奥秘。 【正字通】从示从必。俗从禾作秘,讹。

祖 【午集下】【示字部】 祖 〔古文〕□【唐韵】则古切【集韵】【韵会】总古切【正韵】总五切,□音组。【玉篇】父之父也。又先祖,始祖,通谓之祖。【诗小雅】似续妣祖。【礼丧服小记】别子为祖。 又【说文】始庙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左祖右社。 又【广韵】始也,上也,本也。【礼中庸】祖述尧舜。【仲尼燕居】如此则无以祖洽於众。【前汉食货志】舜命后稷,以黎民祖饥。【孟康注】谓黎民始饥也。 又法也。【礼乡飮酒义】亨狗於东方,祖阳气之发於东方也。 又习也。【鲁语】祖识地德。 又祭道神曰祖。共工之子曰修,好远游,舟车所至,靡不穷览,故祀以为祖神。祖者,徂也。【诗大雅】仲山甫出祖。【注】祖,将行犯軷之祭也。【左传昭七年】公将往,梦襄公祖。 又姓。祖已之後,出范阳。 又【集韵】咨邪切,音□。【前汉地理志】安定郡有祖厉县。 又神名。【山海经】祖状之尸。【注】音如柤梨之柤。 又叶阻渚切,音树。【张衡东京赋】驱以就役,惟力是视。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於大汉,而欣戴高祖。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尼理切,音你。箱也。

祗 【午集下】【示字部】 祗 〔古文〕祬【广韵】旨夷切。【集韵】【韵会】烝夷切【正韵】旨而切,□音脂。【尔雅释诂】敬也。【书大禹谟】祗承于帝。【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德敎国子,中和祗庸孝友。 【正讹】从示,氐声。见神示则敬。会意。【正字通】与祇通。郝敬曰:祗从氏下一,韵书别出,其实同。

祘 【午集下】【示字部】 祘 【唐韵】【集韵】□苏贯切,音算。【说文】明视以算之,从二示。逸周书曰:士分民之祘,均分以祘之也。读若算。【正讹】从二示,会意。

【备考】【辰集】【日字部】 【川篇】音安,又女亮切。

祚 【午集下】【示字部】 祚 【广韵】昨误切【集韵】【韵会】存故切【正韵】靖故切,□音胙。福也,禄也,位也。【诗大雅】永锡祚胤。【注】祚,福祚。【左传宣三年】天祚明德。 又岁也。【曹植元会诗】初岁元祚。【晋书王沉传】弹琴咏典,以保年祚。

祛 【午集下】【示字部】 祛 【集韵】【韵会】【正韵】□丘於切,音墟。禳也,遣也,逐也,散也。【前汉儿宽传】封禅告成合祛於天地。【注】李奇曰:祛,开散合闭也。 又强健也。【诗鲁颂】以车祛祛。 又【集韵】或作佉。【韵会小补】祛与佉同。见荀子注。

祜 【午集下】【示字部】 祜 【唐韵】【正韵】侯古切【集韵】【韵会】後五切,□音戸。【说文】福也。【尔雅释诂】厚也。【疏】祜者,福厚也。【诗小雅】受天之祜。【礼礼运】是谓承天之祜。

祝 【午集下】【示字部】 祝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之六切,音粥。赞主人飨神者。【说文】祝,祭主赞词者,从人口,从示。一曰从兑省。易曰:兑为口,为巫。【徐曰】按易,兑,悦也,巫所以悦神也。【诗小雅】工祝致告。【周礼春官】大祝掌六视之辞。 又属也。【诗墉风】素丝祝之。【笺】祝,当作属。属,著也。【毛传】训织也。 又祝融,神名。【虞翻曰】祝,大。融,明也。【韦昭曰】祝,始也。 又断也。【公羊传哀十四年】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谷梁传哀十三年】祝发文身。 又丁宁也,请求之辞。 又国名。【礼乐记】封帝尧之後於祝。 又姓。【左传】郑大夫祝□,後汉司徒祝恬。 又【集韵】【类篇】□职救切,音昼。【诗大雅】侯作侯祝。【传】祝,诅也。【疏】祝。无用牲之文,口告而祝诅之也。【书无逸】否则厥口诅祝。【疏】以言告神谓之祝,请神加殃谓之诅。 又陟虑切,音注。【周礼天官】疡医掌祝药。【注】祝,读如注病之注,谓附著药也。 【集韵】或作咒。亦作詋酬。考证:〔【公羊传哀十四年】子路死,孔子曰:天祝予。〕 谨照原文孔子曰改子曰噫。

神 【午集下】【示字部】 神 〔古文〕□【唐韵】食邻切【集韵】【韵会】乘人切,□音晨。【说文】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徐曰】申卽引也,天主降气,以感万物,故言引出万物。 又【皇极经世】天之神栖乎日,人之神栖乎目。 又神明。【书大禹谟】乃圣乃神。【孔传】圣无所不通,神妙无方。【易系辞】阴阳不测之谓神。【王弼云】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孟子】圣而不可知之谓神。 又鬼神。阳魂为神,阴魄为鬼。气之伸者为神,屈者为鬼。 又谥法。【史记】民无能名曰神。 又姓。汉骑都尉神矅。 又升人切,音伸。【张衡东京赋】神荼副焉。【注】海中神名。神,音伸。荼,音舒。 又叶时连切,音禅。【焦仲卿诗】念与世闲辞,千万不复全。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班固答宾戏】言通帝王,谋合圣神,殷说梦发於傅岩,周望兆动於渭滨。【注】神,叶时连切。滨,叶□眠切。○按:顾炎武《金石文字记》曰神,古□多作□,下从旦。《礼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义。郑康成云:旦当为神,篆字之讹。《庄子》有旦宅而无情死,亦读为神。盖昔之传书者遗其上半,因讹为旦耳。此说甚是,非旦可作神也。

祟 【午集下】【示字部】 祟 【唐韵】【集韵】【韵会】□虽遂切,音粹。【说文】神祸也。【徐曰】祸者,人之所召,神因而附之。祟者,神自出之以警人。【左传昭元年】实沈台骀为祟。又【哀六年】河为祟。【前汉江充传】祟在巫蛊。【师古注】祸咎之徵,鬼神所以示人也。故从出从示。 又【集韵】雪律切,音恤。义同。

祠 【午集下】【示字部】 祠 【唐韵】似兹切【集韵】【韵会】【正韵】详兹切,□音词。祭也。【诗小雅】禴祠烝尝。【公羊传桓八年】春曰祠。【注】祠,犹食也,犹继嗣也。春物始生,孝子思亲,继嗣而食之,故曰祠,因以别死生。 又报赛也。【周礼春官】小宗伯祷祠於上下神示。【注】求福曰祷,得求曰祠。 又神祠。【史记封禅书】立畤郊上帝,诸神祠皆聚云。 又庙也。【朱子家礼】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於正寝之东。【司马光文潞公家庙□】先王之制,天子至官师皆有庙。秦尊君□臣,无敢营宗庙者。汉世多建祠堂於墓所。 又生祠。【史记万石君传】庆为齐相,大治,为立石相祠。 又祠官。【朱子语录】王介甫更新法,虑天下议论不合,於是甁为宫观祠禄,以待异议之人。 又叶祥吏切,音剂。【张衡东京赋】春秋改节,四时迭代。蒸蒸之心,感物增思。躬追养於庙祧,奉烝尝与禴祠。代叶地,思叶四。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财干切,音残。忮也。

饧 【戌集下】【食字部】 饧 【集韵】【韵会】【正韵】□徒郞切,音唐。【说文】饴和馓也。【扬子方言】饧谓之糖。【释文】饧,洋也。煮米消烂,洋洋然也。【急就章】梨□柰桃待露霜,枣杏瓜棣馓饴饧。【诗话】刘禹锡曰:诗用僻字,宜有来历。宋考功云:沈佺期岭表寒食诗:马上逢寒食,春来不见饧。常疑之。因读毛诗,箫管备举,郑笺,箫,编小竹管,如今卖饧者所吹,六经惟此中有饧字。吾缘明日重九,押一糕字读,寻思六经无糕,故不敢为之。◎按重编广韵云:□,徐盈切,当从昜,正韵从易误。饧,徒郞切,当从易,今混为一字,非。字汇旣有□字,从徐盈反,复于饧字作徐盈、徒郞二切,尚未了然於字书之误也。考证:〔【急就章】梨□柤桃待露霜,枣杏瓜棣馓饴饧。〕 谨照原文柤桃改柰桃。

祡 【午集下】【示字部】 祡 〔古文〕□【广韵】士佳切【集韵】【韵会】鉏佳切【正韵】床皆切,□音柴。【说文】烧柴燓燎,以祭天神。【扬雄甘泉赋】钦祡宗祈。 又同柴。【书舜典】至于岱宗柴。【说文】引书作祡。【正字通】按祡本作柴,後人因祭天,改从示。别详木部柴字注。

祢 【午集下】【示字部】 祢 【集韵】乃礼切,音□。【扬雄蜀都赋】宗厥祖祢。【字汇补】同祢。【广韵】奴礼切【集韵】【韵会】乃礼切【正韵】乃里切,□音弥。【说文】亲庙也。【增韵】父庙曰祢。【公羊传隐元年秋七月注】生称父,死称考,入庙称祢。【疏】祢字示旁尔,言虽可入庙是神示,犹自最近於已,故曰祢。 又行主亦曰祢。【礼文王世子】其在军则守於公祢。【注】公祢,行主也,行以迁主言祢,在外亲也。 又地名。【诗邶风】飮饯于祢。 又姓。魏祢衡。○按公祢,注疏读如字,不必依□澔读作祧,《字汇》乃据此入萧韵,非也。

秡 【午集下】【禾字部】 秡 【玉篇】蒲活切,音钹。禾伤也。

祤 【午集下】【示字部】 祤 【广韵】【集韵】□王矩切,音羽。祋祤,县名。【史记孝景纪】置祋祤为县。汉书注:亦音戸。 又【广韵】况羽切【集韵】火羽切,□音诩。义同。

【辰集上】【曰字部】 【正字通】俗臾字。○按《说文》作臾,在申部。《字汇》附臼部。详臼部臾字注。

【卯集下】【文字部】 【篇海】与斋同。

祥 【午集下】【示字部】 祥 【唐韵】似羊切【集韵】【韵会】【正韵】徐羊切,□音详。【说文】福也。一云善也。【礼礼运】是谓大祥。【书泰誓】袭于休祥。 又凡吉凶之兆皆曰祥。【徐铉曰】祥,详也。天欲降以祸福,先以吉凶之兆详审告悟之也。【前汉五行志】妖孽自外来谓之祥。【左传昭十八年】郑之未灾也,里析曰:将有大祥。【注】祥,变异之气。【疏】祥者,善恶之徵。中庸必有祯祥,吉祥也。必有妖孽,凶祥也。则祥是善事,而析以灾为祥者,对文言耳。书序:亳有祥桑。五行传:时有靑眚靑祥,白眚白祥之类,皆以恶徵为祥。是祥有善有恶,故杜云变异之气。 又祭名。【礼闲传】父母之丧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疏】大祥二十五月。 又通详。【史记自序】阴阳之术大祥。【汉书】作详。

祧 【午集下】【示字部】 祧 〔古文〕□【广韵】吐雕切【集韵】【韵会】【正韵】他雕切,□音挑。【说文】迁庙也。【礼祭法】远庙为祧,去祧为坛。【注】祧之言超也,超上去意也。【周礼春官】守祧,掌守先王先公之庙祧。【注】迁主所藏曰祧。【左传襄九年】以先君之祧处之。【注】诸侯以始祖之庙为祧。 【集韵】通作庣。

票 【午集下】【示字部】 票 【集韵】□遥切,音摽。本作□。省作。今作票。【说文】火飞也。【扬子太□经】见票如累明,利以正於王。【注】君子之道,重明丽正,光辉宣著,故利正於王也。 又【前汉礼乐志】票然逝旗逶蛇。【师古注】票然,轻举意。【扬雄羽猎赋】亶观夫票禽之绁隃。【师古注】票禽,轻疾之禽也。 又毗召切,音骠。义同。 又【前汉霍去病传】为票姚校尉。【师古曰】票,频妙反。【服虔曰】音飘。考证:〔【扬雄校猎赋】亶观夫票禽之绁隃。〕 谨照原文校猎赋改羽猎赋。

祩 【午集下】【示字部】 祩 【集韵】【韵会】□钟输切,音朱。咒祩。【博雅】诅也。 又【集韵】【韵会】□追输切,音株。又【广韵】之戍切,音注。义□同。

祪 【午集下】【示字部】 祪 【唐韵】过委切【集韵】【韵会】【正韵】古委切,□音诡。【尔雅释诂】祪,祖也。【疏】毁庙之主曰祪。 又【集韵】虎委切,音。通作毁。又归谓切,音贵。义□同。

祫 【午集下】【示字部】 祫 【唐韵】侯夹切【集韵】【韵会】辖夹切【正韵】胡夹切,□音洽。【说文】大合祭先祖亲疏远近也。【公羊传文二年】大事者何,大祫也。大祫者何,合祭也。毁庙之主,□於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於太祖。【礼王制】天子犆礿,祫禘,祫尝,祫烝。○按凡合祭曰祫,禘尝烝皆合祭,故皆言祫。据此则知天子别无祫祭。凡诸经传所言祫皆指禘、尝、烝之祭也。但烝、尝二祭,止太祖及群庙,而禘则上追太祖所自出,下及毁庙之主,其祫较烝、尝为大,故《春秋》於文二年八月之禘,书为大事,而《公羊》释之为大祫也。互详禘字注。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韵】【类篇】□昌用切,音惷。木□也。

祭 【午集下】【示字部】 祭 【唐韵】【集韵】【韵会】□子例切,音霁。【说文】祭祀也。从示,右手持肉。 又【尚书大传】祭之言察也。察者,至也,言人事至於神也。 又【孝经士章疏】祭者,际也,人神相接,故曰际也。详见【礼记祭法祭统祭义】诸篇。 又【广韵】【集韵】侧界切【韵会】【正韵】侧卖切,□音债。周大夫邑名。 又姓,周公子祭伯,其後为氏。

祯 【午集下】【示字部】 祯 【唐韵】陟盈切【集韵】【韵会】知盈切,□音贞。【说文】祥也,休也。【徐曰】祯者,贞也。贞,正也。人有善,天以符端正告之。【礼中庸】必有祯祥。【疏】本有今异曰祯,如本有雀,今有赤雀来,是祯也。本无今有曰祥,本无凤,今有凤来,是祥也。

【辰集中】【木字部】 【正字通】同。亦作椷。互详椷、二字注。

【卯集中】【手字部】 【集韵】朗可切,罗上声。掗,摇也。

祰 【午集下】【示字部】 祰 【唐韵】【集韵】□苦浩切,音考。祷也,告祭也。或从高。 又【集韵】居号切,音告。义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广韵】许劣切【集韵】【韵会】翽劣切【正韵】呼决切,□音烕。【玉篇】小鸟飞。【集韵】或作决。

□ 【备考】【未集】【肉字部】 □ 【字汇补】吞字之讹。

□ 【未集中】【而字部】 □ □字之讹。

□ 【备考】【未集】【羊字部】 □ 【搜眞玉镜】音膻。

祱 【午集下】【示字部】 祱 【集韵】式瑞切,音。小祭也。 又输芮切,音税。【博雅】祭也。 又鲁外切,音酹。门祭谓之祱。或作。

窃 【午集下】【穴字部】 窃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千结切,音切。盗也。【集韵】盗自中出曰窃。【书微子】殷民攘窃神祇之牺牷牲。【传】往盗曰窃。【春秋定八年】盗窃宝玉大弓。【史记叔孙通传】窃狗盗。【博雅】窃,取也。 又私也。【论语】窃比於我老彭。【孟子】窃负而逃。【前汉公孙弘传】尚窃迟之。 又非所据而据亦曰窃。【论语】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疏】知贤不举,偷安於位,故曰窃位。 又窃窃,犹察察。【庄子齐物论】窃窃然知之。【注】犹察察也。 又鸟名。【尔雅释鸟】桑鳸窃脂。【疏】桑鳸,一名窃脂,好盗脂膏,因名。 又浅也。【转注古音略】窃,卽古浅字。九扈中,窃□,浅黑也。窃蓝,浅靑也。窃黄,浅黄也。窃丹,浅赤也。四色皆具,则窃脂亦浅白也。【尔雅释兽】虎窃毛谓之虦猫。【疏】虎之浅毛者,别名虦猫。 又叶七计切,音砌。【王筠诗】宝地恣凭陵,神乐忽侵窃。猛将穷奋击,勇夫贪搏噬。

祲 【午集下】【示字部】 祲 【广韵】子心切【集韵】【韵会】咨林切,□音駸。【说文】精气感祥。又日旁气。【左传昭十五年】吾见赤黑之祲。【注】祲,妖氛也。【疏】阴阳气相侵,渐成祥者。【周礼春官】视祲掌十辉之法。一曰祲。【疏】祲,阴阳气相侵。赤云为阳,黑云为阴。 又盛也。【班固东都赋】天官景从,祲威盛容。【注】祲,亦盛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子鸩切,音浸。又【集韵】七稔切,音寝。义□同。 又祲祥,地名。【春秋昭十一年】盟于祲祥。【音义】七林反。

祳 【午集下】【示字部】 祳 【唐韵】时忍切【集韵】是忍切【正韵】时轸切,□辰上声。同脤。祭社生肉也。【说文】社肉盛以蜃,故谓之祳,天子所以亲遗同姓。春秋传曰:石尚来归祳。

絉 【未集中】【糸字部】 絉 【玉篇】食聿切。绳也。

祴 【午集下】【示字部】 祴 【唐韵】古哀切【集韵】【韵会】【正韵】柯开切,□音该。祴夏,古乐章名。【周礼春官】钟师以钟鼓奏九夏,有祴夏。【注】祴读为陔鼓之陔。客醉而出,奏陔夏。又【笙师】舂牍应雅,以敎祴乐。【注】祴夏之乐有牍应雅三器,皆舂於地以作声,客醉而出奏之,以为行步之节,明不失礼也。 又通作陔。【仪礼乡飮酒礼】宾出奏陔。【注】陔,陔夏也。陔之言戒也。 又【集韵】讫黠切,音颉。义同。 又【韵会】居膎切,音佳。砖道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堂涂注】若今令甓祴。【疏】令音零。甓,薄历反。今之砖也。祴则砖道者也。

【辰集上】【曰字部】 【唐韵】【集韵】□呼骨切,音忽。【说文】出气词也。从曰,象气出形。《春秋传》曰:郑太子。○按《左传》作忽。又【前汉古今人表】中。【注】与忽同。又【扬雄传】於时人皆之。【注】师古曰:与忽同。轻也。 又【韵补】叶许月切,微也。【後汉律历志赞】象因物生,数本杪。律均前起,准调後发。○按与日部曶字不同。

祵 【午集下】【示字部】 祵 【正字通】捆字之讹。

祷 【午集下】【示字部】 祷 〔古文〕□□【唐韵】【正韵】都皓切【集韵】【韵会】睹老切,□音倒。【说文】告事求福也。【周礼春官】大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五曰祷。【注】如赵文子成室,张老曰:歌於斯,哭於斯,聚国族於斯,君子谓之善颂善祷。 又【广韵】【正韵】都导切【集韵】【韵会】刀号切,□音到。义同。 又叶丁口切,音斗。【诗小雅】吉日维戊,旣伯旣祷。叶下阜丑,戊读牡。又【易林】白茅醴酒,神巫拜祷。

祸 【午集下】【示字部】 祸 〔古文〕旤□□□【唐韵】【正韵】胡果切【集韵】戸果切【韵会】合果切,□和上声。【说文】害也,神不福也。【释名】毁也,言毁灭也。【增韵】殃也,灾也。【诗小雅】二人从行,谁为此祸。【礼表记】君子愼以避祸。 又作旤。【前汉五行志】六畜谓之旤,言其著也。 又作祻。【晋书文帝纪】□同发机。 又叶後五切,戸上声。【冯衍显志赋】昔三后之纯粹兮,每季世而穷祸。吊夏桀於南巢兮,哭殷纣於牧野。野,音竖。 又叶纸韵,虎委切。【荀子成相篇】世之祸,恶贤士,子胥见杀百里徙。 又叶支韵,许规切。【荀子成相篇】论臣过,反其施,尊主安国尚贤义,距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义叶宜。

祹 【午集下】【示字部】 祹 【玉篇】徒劳切,音陶。福也。 又【集韵】徒刀切,音涛。神也。

鸸 【亥集中】【鸟字部】 鸸 【广韵】如之切【集韵】【韵会】人之切【正韵】如支切,□音而。【广韵】鷾鸸,□鸟也。【庄子山木篇】鸟莫智於鷾鸸。又【韵会】或作怠。东海有鸟,其名曰意怠。

□ 【未集中】【网字部】 □ 【玉篇】古文置字。注详八画。

□ 【补遗】【未集】【耳字部】 □ 【川篇】五介切,不听也。

饫 【戌集下】【食字部】 饫 〔古文〕秗【广韵】依倨切【集韵】【韵会】【正韵】依据切,□音淤。【玉篇】食多也。【广韵】饱也,餍也。 又【说文】燕食也。本作□。【诗小雅】傧尔笾豆,飮酒之饫。【毛传】傧,□。饫,私也。不脱屦升堂谓之饫。【郑笺】私者,图非常之事。若议大疑於堂,则有饫礼焉。【朱传】饫,餍也。 又【周语】王公立饫,则有房烝,王公诸侯之有饫也,将以讲事成章,建大德,昭大物也,故立成礼,烝而已。又武王克殷,作饫歌。【韦昭曰】立谓立行礼不坐也。立曰饫,坐曰晏。歌辞,互见支字注。 又【广韵】赐也。【左传襄二十六年】将赏为之加膳,加膳则饫赐。 又【尚书序】逸书有□饫篇名。【传】□,劳。饫,赐也。 【集韵】或作饇□。考证:〔【周语】王公立饫,则有房丞〕 谨照原文房丞改房烝。

碂 【午集下】【石字部】 碂 【集韵】子宋切,音综。碎也。 又【正字通】才红切,音丛。石声。

碃 【午集下】【石字部】 碃 【玉篇】【集韵】□千定切,音靘。石也。

碄 【午集下】【石字部】 碄 【集韵】犁针切,音林。碄碄,深貌。【张衡思□赋】漂通川之碄碄。

碅 【午集下】【石字部】 碅 【集韵】区伦切,音囷。碅磳,石危貌。

碆 【午集下】【石字部】 碆 【广韵】博禾切【集韵】【韵会】【正韵】逋禾切,□音波。石可为弋镞。【史记楚世家】碆新缴。【马融广成颂】矰碆飞流。本作磻。 又【广韵】薄波切,音婆。缆缴石。亦音盘。

碇 【午集下】【石字部】 碇 【集韵】同碇。【唐书孔戣传】戣为岭南节度使,蕃舶泊步有下碇税,戣禁绝之。 本作磸。

碈 【午集下】【石字部】 碈 【正字通】同。

碉 【午集下】【石字部】 碉 【篇海】都聊切,音凋。石室。

碊 【午集下】【石字部】 碊 【玉篇】子田切【集韵】将先切,□音笺。与溅同。 又【集韵】财仙切,音钱。坂也。 又【集韵】仕限切,音栈。【博雅】攱也。

碌 【午集下】【石字部】 碌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卢谷切,音禄。【说文】石貌。 又【集韵】力角切,音荦。碌,石地不平也。 又龙玉切,音录。石靑色。 又与录通。碌碌,随从之貌。【史记酷吏传赞】九卿碌碌奉其官。【论语注】碌碌,庸人。 又【老子道德经】不欲碌碌如玉。【注】喩少也。

碍 【午集下】【石字部】 碍 【正字通】俗碍字。【唐韵】五漑切【集韵】【韵会】牛代切,□音硋。或作硋。通作阂。南史引浮屠书作。【说文】止也。又距也,妨也,阻也,□也。【扬子法言】圣人之治天下,碍诸以礼乐。 又【集韵】鱼其切,音疑。碍□,靑石。 又叶鱼记切,音诣。【苏辙岳下诗】山林无不容,疲苶坐自碍,自知俗缘深,毕老收闤闠。闠,求位切。

碎 【午集下】【石字部】 碎 【广韵】苏内切【集韵】【韵会】苏对切,□音谇。【说文】也。 又散也,细破也。【史记赵世家】臣头与璧俱碎於柱。 又烦碎也。【後汉黄霸传】米盐靡密,初若烦碎。又【王通中说事君篇】谢庄王融,古之纤人也,其文碎。

【辰集中】【木字部】 【玉篇】古文栗字。注见六画。【周礼冬官考工记】攻金之工六:筑冶凫段桃。氏为量者。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丁叫切,音钓。竹也。

□ 【未集中】【网字部】 □ 【篇韵】音戸。网也。

碏 【午集下】【石字部】 碏 【广韵】【正韵】七雀切【集韵】【韵会】七约切,□音鹊。【玉篇】敬也。 又人名。【说文】卫大夫石碏。 又石杂色。 又【集韵】思积切,音昔。碍也。

碐 【午集下】【石字部】 碐 【集韵】闾承切,音陵。碐碐,石貌。 又卢登切,音楞。义同。

【卯集中】【手字部】 【集韵】祖芮切。同,裂也。 又旋芮切,音彗。挂也。 又【唐韵】【集韵】□胡桂切,音惠。义同上二音。或作□。

碑 【午集下】【石字部】 碑 【广韵】彼为切【集韵】【韵会】班麋切【正韵】逋眉切,□音陂。【说文】竖石也。【礼祭义】君牵牲,旣入庙门,丽於碑。【疏】君牵牲,入庙门,系著中庭碑也。□用之曰:公食大夫礼,庶羞□於碑内,庭实□於碑外。燕礼聘礼皆云:宾自碑内听命。又士昏礼,宾入庙门乡饮酒,宾入庠门乡射,宾入序门,皆有当碑揖,则诸侯大夫士之宫皆有碑。郑氏曰: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又【檀弓】公室视丰碑。【注】丰碑,斫大木为之,形如石碑,於椁前後四角树之,穿中於闲为鹿卢,下棺以繂绕。 又【释名】碑,被也。本王莽时所设也,施其辘轳,以绳被其上,以引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後人因焉,无故建於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文就谓之碑也。又【徐铉曰】古宗庙立碑,以系牲耳。後人因於其上纪功德。又刘熙言,葬时所设者,盖今神道碑也。 又【初学记】碑,以悲往事也。今宫室庙屋墓隧之碣,镌文於石皆曰碑。

磃 【午集下】【石字部】 磃 【广韵】息移切【集韵】相支切,□音斯。馆名。【前汉郊祀志】上林磃氏馆。又【武帝纪】作蹄氏观。 又【集韵】田黎切,音题。磄磃,怪石。

碒 【午集下】【石字部】 碒 【集韵】【正韵】□鱼音切,音吟。碒,犹嵌嵓也。【左思吴都赋】碒乎数州之闲。【注】深险连延貌。 【集韵】通作崟。

碓 【午集下】【石字部】 碓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都内切,音对。舂具。【说文长笺】鸟食如舂碓然,故从隹。【马融长笛赋】碓投瀺穴。【注】碓之所投,瀺注隙穴也。【桓谭新论】宓牺制杵臼之利,後世加巧,借身践碓而利十倍。又【通俗文】水碓曰轓车。【注】今俗依水涯壅上流,设水车,转轮与碓身交激,使自舂,卽其遗制。又杜预作连机碓。孔融曰:水碓之巧,胜於圣人之断木掘地。 又【集韵】都回切,音堆。岸也。与堆□塠通。【前汉地理志】离□。【河渠书】作离碓。

碔 【午集下】【石字部】 碔 【广韵】文甫切【集韵】【韵会】罔甫切,□音武。同珷。碔砆,详前砆字注。一作武夫。

碕 【午集下】【石字部】 碕 【广韵】【集韵】【韵会】渠羁切【正韵】渠宜切,□音奇。曲岸也。【扬雄羽猎赋】探岩排碕。 又长边也。【郭璞江赋】碕岭为之嵒□。 又【广韵】去奇切,音欺。石矼。 又墟彼切,音绮。碕礒,石貌。【楚辞招隐士】嶔崟碕礒。【注】山阜□嵎也。

碖 【午集下】【石字部】 碖 【广韵】卢本切【集韵】鲁本切,□论上声。碖碅,详前碅字注。 又【集韵】卢困切,音论。石貌。 又龙春切,音伦。石也。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韵】愕本字。【後汉寒朗传】错不能对。

碛 【午集下】【石字部】 碛 【唐韵】【集韵】【韵会】□七迹切,音皵。【说文】水陼有石者。【水经注】佷子潭有石碛州,长六十丈,广十八丈。【司马相如上林赋】下碛历之坻。【注】碛历,浅水中沙石也。【韵会】吴楚谓之濑,中国谓之碛。 又沙漠亦曰碛。【杜甫送人从军诗】今君渡沙碛,絫月断人烟。 【正字通】或读戚责二音,义同。

碜 【午集下】【石字部】 碜 【广韵】初朕切【集韵】楚锦切,□参上声。物杂沙也。 又【集韵】错合切,参入声。义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集韵】□,或作□。详□字注。

□ 【未集中】【耳字部】 □ 【玉篇】同。

碝 【午集下】【石字部】 碝 【广韵】而兖切【集韵】【韵会】【正韵】乳兖切,□音软。与瑌同。【说文】石次玉。【司马相如子虚赋】碝石碔砆。【注】碝石白者如冰,半有赤色。

碞 【午集下】【石字部】 碞 【广韵】五咸切【集韵】【正韵】鱼咸切【韵会】疑咸切,□音諴。【说文】磛碞也。【书召诰】用顾畏于民碞。【注】碞,险也,顾视民情之碞险。【正字通】言民情参差不齐,会碞险可畏意。孔传训僭谓小民僭差礼义,误也。 又【韵会】鱼音切,音吟。义同。 【正字通】与嵒岩同。

碟 【午集下】【石字部】 碟 【集韵】食列切,音舌。治皮也。 又【字汇补】碟里,国名。在东南海中。见象胥录。

秺 【午集下】【禾字部】 秺 【广韵】当故切【集韵】丁故切,□音妒。地名。【史记年表】秺侯金日磾。【前汉功臣表】秺侯商丘成。【注】在济阴成武。□音妒。 又【五音集韵】陟加切,音奓。义同。○按《正字通》云:秅有茶妒二音,俗作□、秺,是合三字为一字矣,但考《说文》广部有字,注开张屋也。济阴有县,是秺与通,非卽秅字,特茶妒二音同耳。诸书俱合秅秺为一,□释秺为禾束,与《正字通》斥秺为俗字,皆非也。

碠 【午集下】【石字部】 碠 【篇海】丁定切,音钉。石亭。

碡 【午集下】【石字部】 碡 【广韵】【集韵】□徒谷切,音读。碌碡,田器。用以磨田使平也。 【正字通】碌,通作磟。亦借鹿辘。碡,或作□□,义同。

碣 【午集下】【石字部】 碣 【唐韵】渠列切【集韵】【正韵】巨列切【韵会】其谒切,□音杰。【说文】特立之石,东海有碣石山。【书禹贡】夹右碣石入于河。【史记汉武纪】东巡至碣石。【文颖曰】在辽西,今属临楡,此石著海旁。又【扬雄羽猎赋】碣以崇山。【注】碣,山特立貌。 又□碣。方者为□,圆者为碣,李斯所造。【广韵】碣石,本山名。今为□碣字,或作嵑。 又形容羽族也。【郭璞江赋】往来勃碣。 又【集韵】丘葛切,音渴。石貌。 又乙辖切,音轧。碣磍,劲怒貌。 又叶其例切,音偈。【班固燕然山铭】封神丘兮建隆碣,熙帝载兮振万世。【梁竦悼骚赋】历苍梧之崇丘兮,宗虞氏之俊乂。临众渎之神林兮,东勑职於蓬碣。

碤 【午集下】【石字部】 碤 【集韵】於惊切,音英。【正字通】石之有文采者。本借用英。旧训水中石,非也。

稦 【午集下】【禾字部】 稦 【集韵】□本字。

碥 【午集下】【石字部】 碥 【广韵】方典切【集韵】补典切,□音匾。【玉篇】将登车履石也。亦作扁。 又【正字通】水疾厓倾曰碥。又蜀江自嘉州至荆门,水路有燕子碥,阎王碥,皆险地。

碦 【午集下】【石字部】 碦 【集韵】乞格切,音客。石坚也。

碧 【午集下】【石字部】 碧 【广韵】彼役切【集韵】兵役切【韵会】兵亦切,□音笔。【说文】石之靑美者。【山海经】高山多靑碧。【郭注】亦玉类也。今会稽县东山出碧。【班固西都赋】珊瑚碧树。【注】昆崘山有碧树。【张衡南都赋】绿碧紫英。【注】碧有缥碧,有绿碧。 又【增韵】碧,深靑色。唐官制,八品九品服碧代靑也。 又【韵会】竹书纪年:惠成王七年,雨碧於郢。 又【度人经碧落注】东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满,是云碧落。 又姓。明洪武中训导碧潭。

碨 【午集下】【石字部】 碨 【广韵】【集韵】□乌贿切,音猥。碨磊,石貌。又碨,不平。又【集韵】乌回切,音隈。石不平。 又【马融长笛赋】瞋菌碨柍。【注】碨柍,声竞奋貌。 【正字通】磈□硊□通。【集韵】合为一。俗作□。

【子集下】【匕字部】 【唐韵】竹角切,音卓。高也。又姓。【玉篇】□,高貌也。今作卓。

□ 【未集中】【羊字部】 □ 同□,详□字注。

□ 【未集中】【羊字部】 □ 【类篇】莫懈切。□□,垢腻貌。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韵】民□切,音弥。污面谓之□。或作□。

硕 【午集下】【石字部】 硕 【广韵】【集韵】【正韵】常只切【韵会】常亦切,□音石。【尔雅释诂】大也。【易蹇卦】往蹇来硕。【诗卫风】硕人其颀。又【□风】硕大且卷。【左传桓六年】博硕,肥腯,皆训大也。 又【增韵】充实也。 又与石通。 又叶常灼切,音杓。【诗秦风】辰牡孔硕。叶下舍拔则获。【小雅】旣庭且硕,曾孙是若。【扬子太□经】我心孔硕,乃後有铄。

砧 【午集下】【石字部】 砧 【正字通】同砧。 又【集韵】五感切,音颔。砧□,山形。【左思魏都赋】恒碣砧□於靑霄。○按《唐□藏器本草拾遗》有霹雳砧,云出雷州幷河东山泽闲,雷震後得之。《正字通》作。

碫 【午集下】【石字部】 碫 【广韵】丁贯切【集韵】【韵会】【正韵】都玩切,同锻。○按《说文殳部段注》:椎物也。金部锻注:小冶也。意实相足。《诗大雅》:取厉取锻。毛传云:锻,石也。郑笺云:锻,石所以为锻质也。言取锻厉斧斤之石。《陆德明音义》则云:本又作碫。是碫与锻通用无疑。《正字通》因《说文》石部有碬无碫,必欲以碬为碫字之讹,且斥《正韵》碫同锻为误,非也。

碬 【午集下】【石字部】 碬 【广韵】胡加切【集韵】【韵会】【正韵】何加切,□音遐。【说文】厉石也。春秋传曰:郑公孙碬,字子石。 又【玉篇】磍碬,高下也。○按《说文》又部叚注:借也,古雅切,与殳部段字迥别。石部此字注:厉石也,从石叚声。则孙愐胡加切,非谬矣。《正字通》斥为碫字之讹,不知何据。

砀 【午集下】【石字部】 砀 【唐韵】【正韵】徒浪切【集韵】【韵会】大浪切,□音宕。【说文】文石也。【何晏景福殿赋】墉垣砀基,其光昭昭。 又芒砀,山名。【前汉高帝纪】隐芒砀山泽闲。【应劭注】芒属沛,砀属梁。又【水经注】仙者涓子,主柱,□隐砀山,得道。 又沆砀,白气貌。【前汉礼乐志】西颢沆砀,秋气萧杀。 又过也。【扬雄甘泉赋】回猋肆其砀骇兮。【马融长笛赋】奔遁砀突。 又砀,溢也。【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注】谓砀溢而失水也。 又【正韵】待朗切,音荡。又【集韵】徒郞切,音唐。义□同。

碯 【午集下】【石字部】 碯 【广韵】奴晧切【集韵】【韵会】乃老切。□同瑙。【博雅】码碯,石次玉也。详玉部瑙字注。

【补遗】【辰集】【木字部】 【字汇补】与匣同。【关学编】杨爵身昼夜锁中。

碱 【备考】【丑集】【土字部】 碱 【篇海类编】音咸。又音勘。碱坷。

确 【午集下】【石字部】 确 【广韵】苦角切【集韵】【韵会】克角切,□音。坚也,靳固也。【易乾卦】确乎其不可拔。【庄子应帝王】确乎能其事。【注】坚貌。 又刚也。【易系辞】夫乾确然示人易矣。 亦作塙碻。

□ 【未集中】【羽字部】 □ 【字汇补】同。

碻 【午集下】【石字部】 碻 【正字通】同确。 又地名。【魏书孝文纪】行幸碻磝。○按碻又作鄗。《左传宣十二年》晋师在敖、鄗之闲。注:鄗,苦交反。敖、鄗二山在荥阳县西北。

码 【午集下】【石字部】 码 【广韵】【正韵】莫下切【集韵】母下切,□音马。码碯,石似玉。亦作玛。

□ 【未集中】【羽字部】 □ 【篇海】初纪切,差上声。飞貌。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女委切。笋初生也。【类篇】竹叶垂生曰□。

碽 【午集下】【石字部】 碽 【广韵】古红切【集韵】沽红切,□音公。击石声。 又【字汇补】亦姓。【太常寺志】明祖□碽氏。

【辰集上】【月字部】 【集韵】虎孔切,音嗊。□,月不明也。

碾 【午集下】【石字部】 碾 【正字通】俗□字。字汇同辗,非。

碿 【午集下】【石字部】 碿 【集韵】苏骨切,音窣。磨也。 又【正字通】一说碎石也。当读如屑。

磁 【午集下】【石字部】 磁 【广韵】疾之切【集韵】【韵会】墙之切【正韵】才资切,□音慈。本作礠。省从兹。【说文】石名。可以引针。【本草】山之阳产铁者,阴必有礠石,盖二物同气也。【文选曹植矫志诗】磁石引铁,於今不连。【水经注】镐水,北经汉灵台西,又经磁石门西,门在阿房前。 又【韵会】州名。古邯郸地,隋置礠州,唐改惠州,寻复为磁。【前汉艺文志】作慈。

磂 【午集下】【石字部】 磂 【集韵】同硫。详硫字注。 又【集韵】力救切,音溜。同镏。梁州谓釜曰磂。

磄 【午集下】【石字部】 磄 【广韵】【集韵】□徒郞切,音唐。磄磃,见上磃字。 又【广韵】磄厗,石也。

磅 【午集下】【石字部】 磅 【广韵】【正韵】普郞切【集韵】【韵会】铺郞切,□音滂。石落声。【司马相如上林赋】砰磅訇礚。 又山名。【王子年拾遗记】扶桑东五万里,有磅磄山。 又磅唐。【马融长笛赋】騈田磅唐。【注】磅唐,广大盘礴也。 又磅硠。详硠字注。 又【集韵】披庚切,音烹。义同。

磆 【午集下】【石字部】 磆 【广韵】【集韵】【正韵】□戸八切,音滑。磆石,药名。本作滑。 又【集韵】丘葛切,音渴。石可为器。

磇 【午集下】【石字部】 磇 【集韵】篇迷切,音批。磇霜,石药。出道书。亦作砒。

【卯集下】【攴字部】 【玉篇】丈乖切,音近豺。【篇海】灾,又邪也。

【寅集下】【彡字部】 【字汇补】古文静字。见古尚书。注详靑部八画。

磈 【午集下】【石字部】 磈 【唐韵】【集韵】□於鬼切,音嵔。山名。【水经注】丽山之西,川中有阜,名曰风凉。原在磈山之阴。 又神名。【山海经】西山长留山,实惟员神磈氏之宫。 又【广韵】磈硊,石山貌。又危也。 又口猥切,音傀。磈礧,石也。

磉 【午集下】【石字部】 磉 【广韵】苏朗切【集韵】【韵会】写朗切【正韵】写曩切,□音颡。柱下石。【正字通】俗呼础曰磉。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集韵】【韵会】□他干切,音滩。搫,宛转也。 又【集韵】他案切,音炭。义同。

□ 【未集中】【耒字部】 □ 【唐韵】【集韵】□施只切,音适。耕貌。 又【唐韵】羊益切【集韵】夷益切,□音亦。义同。

【辰集下】【止字部】 【唐韵】【集韵】□古文诃字。注详言部五画。一曰止也。

磊 【午集下】【石字部】 磊 【唐韵】落猥切【集韵】【韵会】【正韵】鲁猥切,□音垒。同磥。【说文】众石也。【楚辞九歌】石磊磊兮葛蔓蔓。【古诗】磊磊中石。 又磊砢。【司马相如上林赋】水玉磊砢。【注】魁礨貌。又【世说】孙楚云:其人磊砢而英多。 又与礌通。【晋书石勒载记】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注】礌作磊。

磋 【午集下】【石字部】 磋 【广韵】七何切【集韵】【韵会】【正韵】仓何切,□音蹉。磨治也。【诗卫风】如切如磋。【传】治象曰磋。通作瑳。 又【五音集韵】麄卧切,音剉。义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羿本字。

磌 【午集下】【石字部】 磌 【广韵】徒年切【集韵】【韵会】【正韵】亭年切,□音田。石落声。【公羊传僖十六年】霣石闻其磌然。 又柱下石也。【班固西都赋】雕玉磌以居楹。【注】磌,礩也。 又【集韵】之人切,音眞。义同。【正字通】俗磌字。

磍 【午集下】【石字部】 磍 【集韵】【韵会】下瞎切【正韵】胡八切,□音辖。【玉篇】碣磍,摇目吐舌也。盛怒也。【前汉扬雄长杨赋】建碣磍之虚。【孟康注】虡刻猛兽,形碣磍而盛怒。 又【广韵】枯辖切,音趏。剥也。 又【集韵】乙辖切,音呾。磍□,石地不平。□原字从殳,不从刂。

禃 【午集下】【示字部】 禃 【集韵】丞职切,音値。专一也。

禈 【午集下】【示字部】 禈 【等韵】许归切,音晖。【篇海】祭也。

磎 【午集下】【石字部】 磎 【广韵】苦奚切【集韵】【韵会】【正韵】牵奚切,□音鸂。同溪。【尔雅释水】水注川曰溪。【说文】山通者。【马融长笛赋】渎无所临,万仞之石磎。 又地名。【水经】济水又东至北砾磎。

磏 【午集下】【石字部】 磏 【集韵】【韵会】离盐切【正韵】力盐切,□音廉。【说文】厉石也。一曰赤色。 又磏仁。【韩诗外传】仁道有四磏为下,仁磏则其德不厚。【注】磏者,言刻意求仁,与圣仁,智仁,德仁异也。 又【字汇补】古文廉字。注详广部十画。

磐 【午集下】【石字部】 磐 【广韵】薄官切【集韵】【韵会】【正韵】蒲官切,□音盘。大石也。【易渐卦】鸿渐于磐。【注】磐山,石之安者。【疏】山中石磐纡,故称磐也。 又磐礴。【郭璞江赋】荆门阙竦而磐礴。【注】磐礴。广大之貌。 又磐牙。【後汉滕抚传】盗贼群起,磐牙连岁。【注】磐牙,谓相连结。 又通作盘。【前汉孝文纪】磐石之宗。【荀子富国篇】国安於磐石。又或作□。

磑 【午集下】【石字部】 磑 【唐韵】【集韵】五对切【韵会】鱼对切,□音□。磨也。【正字通】磑,碎物之器,古公输班作磑。晋王戎有水磑。今俗谓之磨。或训磑为碓下石,不知碓下石卽今石臼,非磑也。 又【韵会】鱼回切,音嵬。积也。【前汉礼乐志】磑磑卽卽。【注】磑磑,崇积。卽卽,充实。 又【集韵】鱼衣切,音沂。石。 又居希切,音机。义同。 又【玉篇】公哀切,音该。【扬子方言】磑磑,坚也。【张衡思□赋】行积冰之磑磑。 又【集韵】鱼开切,音皑。【周武王刀铭】刀利磑磑。【枚乘七发】白刃磑磑。 又【字汇补】蒙破切,音磨。【扬子太□经】阴阳相磑,物咸雕离。【注】磑,音磨。

磒 【午集下】【石字部】 磒 【唐韵】于敏切【集韵】【正韵】羽敏切,□音溳。同陨。【说文】落也。【春秋僖十六年】磒石于宋五。 又【列子周穆王篇】王若磒虚焉。【注】坠也。

磓 【午集下】【石字部】 磓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都回切,音堆。聚石也。又以石投下也。亦作塠。 又【集韵】传追切,音椎。义同。 又【正韵】直类切,音坠。同硾。【木华海赋】岑岭飞腾而反覆,五岳鼓舞而相磓。【注】波涛递相触激也。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亲吉切【集韵】【韵会】戚悉切,□音七。【类篇】与桼同。木可以桼物。 又【正韵】木可为杖。 又台名。【扬子方言】吴有馆娃之宫,娥之台。【注】战国时诸侯所立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字汇补】同翕。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侧持切。与甾同。【海篇】田不耕曰□。

【辰集上】【日字部】 【集韵】与晛同。日光也。 又【博雅】焕也。

【卯集中】【手字部】 【集韵】胡刀切,音豪。较多少曰。

秎 【午集下】【禾字部】 秎 【集韵】符分切,音汾。穧也。关中语。【正字通】穧,禾束也。【管子立政篇】岁虽凶旱,有所秎获。【刘绩注】秎亦获也。 一曰秎穧,禾有限也。 又【集韵】父吻切,音愤。又【广韵】扶问切【集韵】符问切,□音分。义□同。

秏 【午集下】【禾字部】 秏 【唐韵】呼到切【集韵】【韵会】【正韵】虚到切,□蒿去声。【说文】稻属。伊尹曰:饭之美者,南海之秏。 又【广韵】荒内切【集韵】呼内切,□音诲。义同。 又【韵补】通作耗。减也,败也,虚也。【前汉董仲舒传】秏矣哀哉。今文皆作耗。互详耒部耗字注。 又谟袍切,音蒿。义同。 又【集韵】莫报切,音□。秏乱,不明也。 又姓。

【辰集上】【日字部】 【集韵】元俱切,音愚。人名。汉有周。

秐 【午集下】【禾字部】 秐 【集韵】於分切,音云。除苗闲秽也。同耘。

科 【午集下】【禾字部】 科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苦禾切,音窠。【说文】程也。从禾从斗。斗者,量也。【徐曰】会意。 又【广韵】条也,本也,品也。【战国策】科条旣备。 又坎也。【孟子】盈科而後进。 又等也。【论语】为力不同科。 又科,断也。【释名】科,课也。课其不如法者,罪责之也。 又取人条格曰科第。【前汉元帝纪】诏丞相御史,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岁以此科第郞从官。【注】始令丞相御史举此四科人,以擢用之,而见在郞及从官,又令光禄每岁依此科考校,定其第高下,用知其人贤否也。【後汉徐防传】立博士十有四家,设甲乙之科。【注】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郞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 又木中空也。【易说卦】科上稿。 又科头。【史记张仪传】跿跔科头。【注】谓不著兜鍪入敌。 又科斗,虾蟆子。一名活东,头圆大而尾细。古文书形似之。 又科雉,兽名。【刘向说苑】楚庄王猎於云梦,射科雉。 又地名。【水经注】汳水,又东径科城北。 又【广韵】苦卧切,音课。滋生也。【正字通】植禾本也。

秒 【午集下】【禾字部】 秒 【唐韵】亡沼切【集韵】【韵会】弭沼切,□音眇。【说文】禾芒也。春分而禾生,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韵会】秒之言妙也,微妙也。【前汉叙传】产气黄钟,造计秒忽。【注】秒,禾芒。忽,蛛网细者。

秼 【备考】【午集】【禾字部】 秼 【搜眞玉镜】音朱。

秓 【午集下】【禾字部】 秓 【玉篇】章移切,音支。秆也。 又【篇海】禾名。

秔 【午集下】【禾字部】 秔 【广韵】古行切【集韵】【韵会】居行切【正韵】古衡切,□音庚。稻之不黏者。【玉篇】籼稻也。【前汉东方朔传】驰骛禾稼稻秔之地。【注】稻,有芒之谷总称也。秔,其不黏者也。或作粳。俗作粳。

秕 【午集下】【禾字部】 秕 【唐韵】□履切,音□。不成粟也。【书仲虺之诰】若粟之有秕。【左传定十年】夹谷之会,孔丘曰:若其不具用秕□也。【注】秕,谷不成者。 又喩秽也。【後汉安帝赞】秕我王度。 又【集韵】【韵会】□补履切,音比。又【集韵】频脂切,音毗。义□同。 或作秕。【庄子逍遥游】尘垢秕糠。【注】秕糠犹烦碎。 或省作□。

秖 【午集下】【禾字部】 秖 【集韵】章移切【正韵】旨而切,□音支。适也。【前汉邹阳传】秖怨结而不见德。

□ 【备考】【未集】【耳字部】 □ 【龙龛】音耳。

秘 【午集下】【禾字部】 秘 【集韵】兵媚切,音毖。密也。通作秘。 又【转注古音】蒲结切,音蹩。香草也。

秜 【午集下】【禾字部】 秜 【集韵】【韵会】□女夷切,音尼。【说文】稻今年落,来年自生,谓之秜。【长笺】尼训从後至,故从尼。 又【玉篇】小麦也。 又【广韵】力脂切【集韵】良脂切,□音梨。义同。 又【集韵】尼质切,音。稻先熟者。

秝 【午集下】【禾字部】 秝 【唐韵】【集韵】□郞击切,读若历。【说文】稀疏适也。凡历历等字从此。 或作□。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扶来切,音□。姓也。出【姓苑】。又板也。○按《姓苑》有棓姓,无姓。《正字通》云:俗棓字。

【辰集中】【木字部】 同榻。

【卯集上】【心字部】 【广韵】同怨。

【辰集上】【日字部】 【篇韵】与旨同。

租 【午集下】【禾字部】 租 【唐韵】则吾切【集韵】【韵会】【正韵】宗苏切,□祖平声。【说文】田赋也。【长笺】且,古祖字。田赋用以给宗庙,故从且。【史记孝文纪】赐天下民田租之半。 又凡税皆曰租。【史记冯唐传】军市之租。【注】谓军中立市,市有税,卽租也。【前汉昭帝纪】罢榷酟官,令民得以律占租。【注】谓令民卖酒,以所得利占而输其租。 又【广韵】积也。【诗豳风】予所蓄租。 又【六书故】田中禾秸也。【正字通】豳风蓄租,对上捋荼言。租当训禾稾。蓄谓拾取余稾待用。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乐浪郡夫租。 又【集韵】子余切,音苴。包也。 又【集韵】【韵会】□将侯切,音诹。包裹也。【周礼春官司巫】蒩馆。【注】或作租,音诹。

秠 【午集下】【禾字部】 秠 【唐韵】敷悲切【集韵】【韵会】攀悲切【正韵】铺杯切,□音坯。【尔雅释草】秬,黑黍。秠,一稃二米。【诗大雅】维秬维秠。【疏】秬,黑黍之大名。黑黍中有一米者,别名为秠。宗庙之祭,唯祼为重,二米嘉异之物,鬯酒宜用之。汉和帝时,任城县生黑黍,或三四实,实二米。得黍三斛八斗者是。 又【韵会】百谷之中,一稃二米,惟麦为然。【说文】解秠字,一稃二米。而解来字云:来麰,一来二缝。是秠正此来麰尔。 又【广韵】匹鄙切【集韵】【韵会】普鄙切,□音嚭。又【集韵】【韵会】□匹九切,音剖。又【集韵】俯九切,音缶。又【广韵】匹尤切【集韵】【韵会】披尤切,□音哹。又【五音集韵】敷羁切,音披。义□同。考证:〔【诗大雅】维秬维柸。〕 谨照原文柸改秠。

秣 【午集下】【禾字部】 秣 【唐韵】莫拨切,音末。【说文】食马谷也。本作。今借作秣。【诗周南】言秣其马。【传】秣,养也。【周礼天官大宰】刍秣之式。【注】刍秣,养牛马禾谷也。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丹阳郡有秣陵县。 又【集韵】莫佩切,音昧。饲也。【诗小雅】乘马在厩,摧之秣之。 又叶莫结切,音蔑。【张载七命】茕嫠为之擗标,孀老为之呜咽。王子拂缨而倾耳,六马嘘天而仰秣。

秤 【午集下】【禾字部】 秤 【广韵】昌孕切,称去声。正斤两也。【古之奇县令箴】如秤之平。【太平御览】诸葛亮曰:我心如秤,不能为人低昂。又姚崇有执秤诫。 又数名。【小尔雅】斤十谓之衡,衡有半谓之秤,秤二谓之钧。 【广韵】俗称字。

竻 【未集上】【竹字部】 竻 【广韵】卢则切【集韵】历德切,□音勒。竹根也。 又竹名。【肇庆府志】竻,竹名,俗呼刺竹。有刺而坚,可作藩篱。肇兴新州旧无城,宋郡守黄济募民以竻竹环植之,鸡犬不能径。【广东新语】竻竹,一名涩勒。勒,刺也。广人以刺为勒,故又曰勒竹。长芒密距,枝皆五出如鸡足,可蔽村砦。【苏轼诗】涩勒暗蛮村。一名□簩,其材可桁粗,篾可织,皮可剉物,土人制为琴样,以砺指甲,置于杂佩之中。用久微滑,以酸浆渍之,复涩如初。 又【集韵】筋,古文竻字。注见六画。

秥 【午集下】【禾字部】 秥 【玉篇】女占切,音黏。禾也。

□ 【备考】【未集】【耳字部】 □ 【龙龛】同问。

□ 【未集中】【羊字部】 □ 【广韵】余亮切【集韵】弋亮切,□音漾。【说文】水长也。从永羊声。诗曰:江之羕矣。◎按今诗作永。说文在永部,今从正字通倂入。

【辰集下】【止字部】 【广韵】【集韵】□籀文归字。

笖 【未集上】【竹字部】 笖 【集韵】养里切,音以。笋也。 又【篇海】主蕊切,音棰。竹生笋。

秦 【午集下】【禾字部】 秦 〔古文〕□【唐韵】【广韵】匠邻切【集韵】【类篇】【韵会】【正韵】慈邻切,□音螓。国名。【说文】伯益之後所封国。地宜禾。【诗秦风车邻注】秦,陇西谷名。在雍州鸟鼠山之东北。【疏】今秦亭,秦谷也。【韵会】春秋秦国,汉置天水郡,後魏改秦州。【释名】秦,津也。其地沃衍有津润也。 又三秦。【史记项羽纪】三分关中,王秦降将,章邯雍王,司马欣塞王,董翳翟王,为三秦。 又大秦国。【後汉西域传】大秦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其人民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又姓。秦自颛顼後,子婴旣灭,支庶以为秦氏。 又【说文】一曰秦,禾名。 又叶慈良切,音墙。【易林】玉璧琮璋,执贽是王。百里宁越,应聘齐秦。

秧 【午集下】【禾字部】 秧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於良切,音央。禾苗。【正字通】苗始生,尚稚,分科植之,非秧卽栽禾也。【韵会】莳谓之秧。【集韵】训栽,□非。 又【广韵】於两切【集韵】倚两切,□音鞅。秧穰,禾密貌。

秨 【午集下】【禾字部】 秨 【唐韵】在各切【集韵】疾各切,□音昨。【说文】禾摇貌。 又【广韵】昨误切【集韵】存故切,□音祚。义同。

秩 【午集下】【禾字部】 秩 〔古文〕豑【广韵】直一切【集韵】【韵会】【正韵】直质切,□音侄。【广韵】次也,常也,序也。【书尧典】平秩东作。【传】次序东作之事以务农。【舜典】望秩于山川。【传】如其秩次望祭之。 又【增韵】职也,官也,整也。【周礼天官官伯】行其秩叙。【注】秩,禄廪也。【疏】谓依班秩受禄。【左传文六年】委之常秩。【注】常秩,官司之常职。 又【尔雅释训】秩秩,智也。【注】智虑深长。 又【尔雅释训】秩秩,淸也。【注】德音淸泠。【诗大雅】德音秩秩。【笺】敎令淸明也。 又【诗小雅】秩秩斯干。【注】流行貌。【笺】流出无极巳也。 又【诗小雅】左右秩秩。【注】秩秩然肃敬也。 又官名。【书舜典】汝作秩宗。【疏】主郊庙之官,序鬼神尊□。【後汉百官志】乡置有秩,三老游徼。【注】有秩,郡所置。秩百石,掌一乡人。【风俗通】卽田闲大夫,言其官裁有秩耳。 又姓。【字汇】伊秩,复姓。 又十年为一秩。【容斋随笔】白公诗云:已开第七秩,饱食仍安眠。又云: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是时年六十二,元日诗也。 又【韵会】毛氏曰:从禾,形也。从失,声也。本再生稻,刈而重出,後先相继,故借为秩序字。○按《说文》秩训积也。引《诗》之秩秩。今《诗》无此句,不取。 又【集韵】弋质切,音逸。【尔雅释鸟】秩秩,海雉。【注】如雉而黑,在海中山上,施乾读。 又叶徒结切,音迭。【张衡东京赋】元谋设而阴行,合二九而成谲。登圣皇於天阶,章汉祚之有秩。 又叶直詈切,音致。【何晏景福殿赋】屯坊列署,三十有二。星居宿□,绮错鳞比。辛壬癸甲,为之名秩。【注】二,而至切。比,毗至切。秩,直詈切。考证:〔尔雅释训】秩秩,淸也。【注】德音淸冷。〕 谨照原文冷改泠。

秪 【午集下】【禾字部】 秪 【广韵】丁尼切【集韵】张尼切,□音知。禾始熟曰秪。一曰再种。或作□。

秫 【午集下】【禾字部】 秫 【唐韵】食聿切【集韵】【韵会】【正韵】食律切,□音术。谷名。【尔雅释草】众,秫。【疏】众一名秫,谓黏粟也。北人用之酿酒,其茎秆似禾而粗大者是也。【礼月令】仲冬乃命大酋,秫稻必齐。【周礼冬官考工记】□羽以朱湛丹秫。【注】丹秫,赤粟也。 又与鉥同。【战国策】鯷冠秫缝。【注】秫,綦缄也。言女工之拙。卽鉥字通借。

【卯集中】【手字部】 【集韵】力灼切,音略。撩取也。又【正字通】俗掠字。古通作略。

【辰集下】【欠字部】 【广韵】於嫁切【集韵】衣驾切,□音亚。欭,驴鸣。又【玉篇】於雅切【集韵】倚下切,□音哑。义同。 又【集韵】於加切,音鸦。气逆。

秬 【午集下】【禾字部】 秬 【广韵】其吕切【集韵】【韵会】【正韵】臼许切,□音巨。【说文】黑黍也。本作□。或从禾作秬。【诗大雅】维秬维秠。【书洛诰】以秬鬯二卣。【传】秬鬯,黑黍香酒也。 又【集韵】求於切,音渠。义同。

【补遗】【辰集】【日字部】 【川篇】音境。日色。

秭 【午集下】【禾字部】 秭 【唐韵】将几切【集韵】【韵会】蒋兕切【正韵】祖似切,□音姊。数也。【说文】五稯为秭。一曰数亿至万曰秭。【徐曰】六万四千斤也。【诗周颂】万亿及秭。【传】数万至万曰亿,数亿至亿曰秭。又【风俗通】千生万,万生亿,亿生兆,兆生京,京生秭,秭生垓,垓生壤,壤生沟,沟生,生正,正生载,载地不能载也。 又秭归,县名。【广韵】在归州,屈原此县人,被放姊来,因名其地。秭与姊同。 又秭鴂,鸟名。【史记历书】秭鴂先□。

秮 【补遗】【午集】【禾字部】 秮 【字汇补】音未详。【吕氏春秋】秮米而不香。

□ 【未集中】【耒字部】 □ 【王篇】侧耕切,音争。犁上木。

□ 【未集中】【羽字部】 □ 【篇海】音义同。详字注。

【补遗】【寅集】【山字部】 【龙龛】丘近切,近也。

积 【备考】【午集】【禾字部】 积 【五音篇海】音枳。【广韵】子昔切【集韵】【韵会】【正韵】资息切,□音迹。【说文】聚也。【增韵】累也。堆□也。【易大有】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又【升卦】积小以高大。【诗周颂】积之栗栗。【礼月令】仲秋命有司,趣民多积聚。【前汉食货志】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又【仪礼士冠礼】皮弁服素积。【郑注】积犹辟也,以素为裳,辟蹙其要中。 又【集韵】则历切,音绩。亦聚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子智切【正韵】资四切,□音恣。聚也,储蓄也。【诗大雅】乃积乃仓。【周礼天官小宰】掌其牢礼委积。【注】委积,谓牢米薪刍给宾客道用也。又【大司徒】令野修道委积。【注】少曰委,多曰积,皆所以给宾客。 又叶恣此切,音子。【诗周颂】有实其积,万亿及秭。

称 【午集下】【禾字部】 称 【唐韵】处陵切,音爯。知轻重也。【说文】铨也。春分而禾生,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数十二秒当一分,十分为寸,其重以十二粟为一分,十二分为铢。故诸程品皆从禾。【礼月令】蚕事旣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 又扬也,谓也。【礼表记】君子称人之善则爵之。【前汉贾谊传】以能诵诗书属文,称於郡中。 又言也。【礼檀弓】言在不称徵。【射义】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 又举也。【书牧誓】称尔戈。【疏】戈短,人执以举之,故言称。 又名号谓之称。【孟子题词】子者,男子之通称。 又姓。【前汉功臣表】新山侯称忠。 又【广韵】昌证切【集韵】【韵会】昌孕切,□音秤。权衡正斤两者。俗作秤。见前。 又度也,量也。【易谦卦】君子以称物平施。 又适物之宜也。【易系辞】巽称而隐。【礼礼器】礼不同,不丰,不杀,盖言称也。 又惬意。【尔雅释诂】称,好也。【注】物称人意亦为好。 又相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舆人】为车轮崇车广衡长,参如一谓之参称。【注】称,犹等也。 又衣单复具曰称。【礼丧大记】袍必有表,不襌。衣必有裳,谓之一称。【注】袍,亵衣,必有以表之,乃成称也。 又副也。【前汉孔光传】无以报称。 又举也。【前汉食货志】当其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注】称,举也。今俗谓之举钱。

秱 【午集下】【禾字部】 秱 【玉篇】徒聋切【集韵】徒东切,□音同。禾盛貌。【正字通】禾稾节闲,犹竹之筒,得时则长。【吕氏春秋】得时之禾,长秱而穗大。得时之麦,长秱而颈黑。

秲 【午集下】【禾字部】 秲 【广韵】直里切【集韵】丈里切,□音峙。秲□,稻名。 又【玉篇】时至切【广韵】时吏切,□音侍。与莳同。

秳 【午集下】【禾字部】 秳 【广韵】【集韵】□戸括切,音活。舂粟不溃也。一曰生也,谓禾生。 又【集韵】乎刮切,音滑。义同。 【说文】本作□。

秴 【午集下】【禾字部】 秴 【集韵】曷合切,音合。【博雅】耚耠也。亦作耠。 又葛合切,音佮。种也。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相卽切【集韵】悉卽切,□音息。【说文】木名。

磿 【午集下】【石字部】 磿 【唐韵】郞击切【集韵】【韵会】郞狄切,□音历。【说文】石声。【玉篇】磿磿,石小声。 又【周礼地官】遂师及窆抱磿。【注】磿者适历,执綍者名也。适,音的。【疏】谓千人分布於綍上,稀疏得所,故名适历。遂师抱持版之名字,巡行而校录之,以知在否,故云抱磿也。 又【字汇补】磿室,燕宫名。【史记乐毅传】故鼎反乎磿室。【战国策】作历室。今作磨室,误。又史记磿侯程黑,汉表作历侯。今本亦作磨侯。皆沿写之误。

礆 【午集下】【石字部】 礆 【正字通】许检切,音。同险。

礈 【午集下】【石字部】 礈 【集韵】同坠。【路史】义轩而降,淫於礼,乱於乐,淳风礈矣。旧注同硾,误。

礉 【午集下】【石字部】 礉 【集韵】下革切,音核。实也。又刻也。与核通。【史记韩非传】韩子惨礉少恩。【注】用法惨急而鞠礉深刻。 又口敎切,音墽。石不平。又丘交切,音敲。同硗。

礊 【午集下】【石字部】 礊 【唐韵】楷革切【集韵】克革切,□音罊。【说文】坚也。 又【广韵】呼麦切,音剨。鞭声。

【辰集上】【日字部】 【五音集韵】苏公切,音松。白貌。○按卽□字之讹。

□ 【未集下】【肉字部】 □ 【广韵】【集韵】□於靴切,音□。手足曲病。

礋 【午集下】【石字部】 礋 【集韵】直格切,音宅。【神异经】西方有兽,长短如人,羊头猴尾,名礋□,健行。

礌 【午集下】【石字部】 礌 【集韵】卢对切,同礧。推石自高而下也。 又鲁猥切,同磊。众石也。

礍 【午集下】【石字部】 礍 【集韵】丘葛切,音渴。石貌。

础 【午集下】【石字部】 础 【唐韵】创举切【集韵】【韵会】创所切【正韵】创祖切,□音楚。柱下石。【说文】礩也。【正字通】础与礩异名同实,其为楹石则一,无二义。

礏 【午集下】【石字部】 礏 【广韵】五合切【集韵】逆及切,□音岌。磼礏。详磼字注。

禌 【午集下】【示字部】 禌 【篇海】子丝切,音兹。息也。

礐 【午集下】【石字部】 礐 【广韵】苦角切【集韵】【韵会】克角切,□音确。【尔雅释山】山多大石也。【说文】礐,石声。 又【广韵】胡觉切,音学。【正字通】礐与嶨通。有却学二音,兼山多石,石声二义。字虽有从石从山之别,然山石一类,说文嶨训山多大石,礐训石声,误分为二。集韵合之,是也。 又【广韵】胡沃切,音鹄。又胡谷切,音斛。义□同。 又力摘切,音□。礐硞,水石声。【郭璞江赋】幽□积岨,礐硞礭。【注】皆水激石,嶮峻不平貌。 又【集韵】离宅切,音力。义同。

礑 【午集下】【石字部】 礑 【篇海】丁浪切,音挡。底也。

礒 【午集下】【石字部】 礒 【广韵】鱼倚切【集韵】【韵会】语绮切,□音蚁。石岩也。 又碕礒,石貌。详碕字注。

礓 【午集下】【石字部】 礓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居良切,音姜。砾石也。

礔 【午集下】【石字部】 礔 【集韵】匹历切,同霹。【张衡西京赋】礔礰激而增响。

礕 【补遗】【午集】【石字部】 礕 【五音篇海】普击切。与礔同,礕礰,石声也。

□ 【未集下】【肉字部】 □ 【正字通】古文胥字。杨愼曰:文选七发,弭节五子之山,通厉骨母之场。骨当作胥。史记:吴王杀子胥,投之於江。吴人立祠江上,因名胥母山。古胥作□,其字似骨。

□ 【未集中】【网字部】 □ 【广韵】力久切【集韵】力九切,□音柳。【玉篇】同罶。详罶字注。

稧 【午集下】【禾字部】 稧 【广韵】【集韵】□胡计切,音系。吴人谓□稻曰稧。 又【集韵】诘结切,音挈。禾秆也。 又借作禊。【王羲之兰亭帖】修稧事也。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集韵】□古坏切,音怪。扰也。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卽浅切。俗揃字。见揃字注。

礗 【午集下】【石字部】 礗 【集韵】纰民切,音□。碎石声。

礘 【午集下】【石字部】 礘 【集韵】乞及切,音泣。砬礘,石声。 又【广韵】五合切【集韵】鄂合切,□音。礘礘,石貌。亦作硆砐。

靻 【戌集中】【革字部】 靻 【广韵】则古切【集韵】总古切,□音祖。【广韵】靻,勒名。【集韵】马□也。 又【淮南子汜论训】苏秦,匹夫,徒步之人也。靻鞒嬴盖,经营万乘之主。

碍 【午集下】【石字部】 碍 【唐韵】五漑切【集韵】【韵会】牛代切,□音硋。或作硋。通作阂。南史引浮屠书作。【说文】止也。又距也,妨也,阻也,□也。【扬子法言】圣人之治天下,碍诸以礼乐。 又【集韵】鱼其切,音疑。碍□,靑石。 又叶鱼记切,音诣。【苏辙岳下诗】山林无不容,疲苶坐自碍,自知俗缘深,毕老收闤闠。闠,求位切。

礚 【午集下】【石字部】 礚 【集韵】同磕。【说文】硠礚,石声。 又下礚,地名。【北史李璨传】宋将张永沈攸之等先屯下礚。 又叶去例切,音器。【司马相如子虚赋】礧石相击,硠硠礚礚。叶上会下外。 又叶口盍切,音榼。【扬雄羽猎赋】□駍駖礚。叶上轕下岋。

礛 【午集下】【石字部】 礛 【广韵】古衔切【集韵】居衔切,□音监。礛,治玉石靑砺也。【战国策】被礛磻。本作厱。 又【集韵】卢甘切,音蓝。礷省文。详礷字注。

礜 【午集下】【石字部】 礜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羊茹切,音预。【说文】毒石,出汉中。【山海经】西山皋涂之山,有白石,名礜,可毒。【注】食之死,蚕食之肥。 又【集韵】羊诸切,音余。义同。

礝 【午集下】【石字部】 礝 【集韵】同碝。详碝字注。亦同瑌瓀。

稩 【午集下】【禾字部】 稩 【集韵】几利切,音冀。禾长穗。

祽 【午集下】【示字部】 祽 【广韵】子对切【集韵】【韵会】祖对切,□音晬。月祭名。 又【集韵】取内切,音倅。祭也。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韵】抽迟切,音絺。女字。 又香依切,音希。义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广韵】当孤切【集韵】东徒切,□音都。竹名。

□ 【备考】【未集】【耳字部】 □ 【字汇补】音义阙,出释藏,恐是耶字之讹。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音舟。绵也。

礞 【午集下】【石字部】 礞 ○按李时珍《本草纲目石部》有靑礞石,云出宋嘉佑补注《本草》。江北诸山往往有之,以旰山者为佳,气甘咸,无毒,性下行,消食,治惊痫。王隐君汤衡尝用之。注:谟蓬切,音蒙。又汉《铙歌十八曲》其三为《艾如张》,末有为此倚欲谁肯礞室句,则此字幷非《本草》始见。旧本失收,今特补入。

礟 【备考】【午集】【石字部】 礟 【篇海类编】同炮。

礣 【午集下】【石字部】 礣 【广韵】【集韵】□莫八切,音韎。礣砎,坚也。 又小石也。 又【集韵】莫结切,音蔑。义同。

礤 【午集下】【石字部】 礤 【广韵】【集韵】□七曷切,音攃。【玉篇】粗石也。 又【集韵】子末切,音幯。义同。 又同攃,摩也。

礥 【午集下】【石字部】 礥 【广韵】【集韵】【韵会】□下珍切,音□。【玉篇】难貌。 又【广韵】鞭也。 又【广韵】胡田切,音贤。艰险。又刚强也。【扬子太□经】阳气微动,动而礥礥,物生之难也。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韵】【类篇】□渠勿切,音倔。断木也。

【卯集中】【手字部】 檥字之讹。○按《史记》《说文》□作檥。别作舣。改从手,非。

矿 【午集下】【石字部】 矿 【集韵】同磺。【周礼地官卝人注】卝之言矿也。金玉未成器曰矿。【郭璞江赋】其下则金矿丹砾。 又谷名。【水经注】倚亳川水,出北山矿谷。

礧 【午集下】【石字部】 礧 【广韵】落猥切【集韵】鲁猥切,□音磊。礧硌,大石。 又【集韵】鲁水切,音垒。碨礧,山貌。或作□□。亦作□□。 又卢回切,音雷。击也。石转突也。【郭璞江赋】骇崩浪而相礧。 又卢对切,音类。【广韵】礧,重也。 又同礌。【埤苍】推石自高而下也。【司马相如子虚赋】礧石相击。 又【字汇补】同傀儡之儡。【唐书音训】窟儡子,亦曰魁礧子。作偶人以戏。

礨 【午集下】【石字部】 礨 【集韵】鲁猥切,音磊。礨空,小穴也。一曰小封。【庄子秋水篇】礨空之在大泽。【注】礨空,小穴。又【司马相如上林赋】丘虚堀礨。

礩 【午集下】【石字部】 礩 【唐韵】之日切【集韵】【正韵】职日切,□音质。【说文】柱下石。 又【集韵】脂利切,音至。义同。 又【字汇补】同窒。【周书熊安生传】宿疑礩滞。

砺 【午集下】【石字部】 砺 【唐韵】【集韵】【韵会】□力制切,音例。【书费誓】砺乃锋刃。【传】磨石也。【正义】厉以粗粝为称,故砥细於砺。【玉篇】崦滋山砺石,可磨刃。【说文】经典通用厉。

砾 【午集下】【石字部】 砾 【唐韵】郞击切【集韵】【韵会】【正韵】郞狄切,□音历。【说文】小石也。【张衡西京赋】烂若碛砾。【注】石细者曰砾。 又丹沙亦曰丹砾。【郭璞江赋】其下则金矿丹砾。 又黄砾,木名。【司马相如上林赋】鲜支黄砾。【颜监云】黄砾,今用染者,黄屑木也。 又叶历各切,音落。【郭璞三水山赞】三水之山,珍石惟错。爰有璇瑰,金沙丹砾。

□ 【未集中】【老字部】 □ 【五经文字】□,经典相承,隶省作寿。【玉篇】古文寿字。注详土部十一画。

矾 【午集下】【石字部】 矾 【广韵】附袁切【集韵】【韵会】符袁切,□音烦。矾石。【山海经】女床山,其阴多涅石。【郭注】矾石也。楚人名涅石,秦人名羽涅。【韵会】一名羽泽,有靑白黄黑绛五种。 又山矾,花名。【正字通】俗名碇花,木高数尺,叶密枝肥,冬不凋,花白而香。一名瑒花。黄庭坚曰:江南野中碇花,土人采叶烧灰,染紫为黝,不借矾而成。因易名为山矾。韵会讹为郑花,且云卽唐玉蕊花,谬也。

礭 【午集下】【石字部】 礭 【篇海】苦角切,音。鞭也。 又【郭璞江赋】礐硞礭。【注】皆水激石,嶮峻不平貌。

炮 【午集下】【石字部】 炮 【广韵】匹貌切【集韵】【韵会】【正韵】披敎切,□拋去声。俗作炮。机石也。【前汉甘延寿传】投石绝等伦。【张晏曰】范蠡兵法,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炮盖出此。【魏略曰】诸葛亮起冲车,郝昭以绳连石磨压之,冲车折,卽炮事。【唐书李密传】以机发石,为攻城械,号将军炮。 又通作拋。【後汉袁绍传】曹操发石车击袁绍,军中呼霹雳车。【注】卽今拋车。【集韵】亦作□。考证:〔【唐书李密传】以机发石,为攻城具,号将军为炮。〕 谨照原文具改械将军下省为字。

笒 【未集上】【竹字部】 笒 【广韵】锄针切【集韵】锄簪切,□音岑。竹名。 又【广韵】【集韵】□巨禁切,音噤。竹籖也。【释名】笒,横在车前,织竹作之,孔笒笒也。 又【篇海】笒,籛也。 又【集韵】胡南切,音含。与筨同。【篇海】实中竹名。

礯 【午集下】【石字部】 礯 【集韵】娟营切,音撄。【玉篇】石也。

礰 【午集下】【石字部】 礰 【集韵】同磿。详磿字注。 又与雳同。【张衡西京赋】礔礰激而增响。【注】霹雳也。 又的礰。【张衡思□赋】颜的礰以遗光。【注】的礰,明也。 又□礰,石名。见【本草】。

砻 【午集下】【石字部】 砻 〔古文〕□【唐韵】卢红切【集韵】【韵会】卢东切,□音笼。【说文】也。【晋语】赵文子为室,斫其椽而砻之。【荀子性恶篇】钝金必将砻厉,然後利。【扬子法言】有刀砻诸。 又【玉篇】磨谷为砻。 又【集韵】卢贡切,音弄。义同。

【辰集上】【日字部】 【玉篇】于鬼切,音伟。日光也。同暐。

礴 【午集下】【石字部】 礴 【广韵】傍各切【集韵】【韵会】白各切,□音泊。旁礴,混同貌。又广被也。又充塞也。【庄子逍遥游】旁礴万物。【扬子太□经】昆仑旁礴幽。昆仑,天之气。旁礴,地之形。幽,人之心也。人心幽微,具天妙用。 又盘礴。【庄子田子方】画史解衣盘礴。【注】箕坐也。 又通薄。【前汉扬雄传】旁薄群生。 又通魄。【司马相如封禅书】旁魄四塞。

礸 【午集下】【石字部】 礸 【集韵】子末切,音拶。同礤。粗石也。

礼 【午集下】【示字部】 礼 【集韵】礼古作礼。注详十三画。〔古文〕礼□□【广韵】卢启切【集韵】【韵会】里弟切【正韵】良以切,□音蠡。【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释名】礼,体也。得其事体也。【韵会】孟子言礼之实节文斯二者,盖因人心之仁义而为之品秩,使各得其叙之谓礼。 又姓。【左传】卫大夫礼孔。 【徐铉曰】五礼莫重於祭,故从示。豊者,其器也。

礽 【午集下】【示字部】 礽 【广韵】如乘切【集韵】如蒸切,□音仍。【玉篇】福也。又就也。亦作仍。

社 【午集下】【示字部】 社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常者切,闍上声。土地神主也。【礼祭义】建国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庙。【诗小雅】以社以方。【疏】社,五土之神,能生万物者,以古之有大功者配之。共工氏有子句龙为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后土,土官之名,故世人谓社为后土。杜预曰:在家则主中溜,在野则为社。【白虎通】人非土不立,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礼祭法】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又【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阴气也。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也。○按:社为地祭,但祭有二祭法,大社卽《郊特牲》所云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者,曰方丘,亦曰太折。夏日至,地示之祭,於此行焉,此北郊之社与郊对举者也。又王社,《载芟》诗序所谓春籍田而祈社稷,《良耜》诗序所谓秋报社稷者,於此行焉,祭土谷之神,而以句龙后稷配,此库门内右之社,不与郊□称者也。盖大社以祭率土之地示,王社以祭畿内之土谷,均名为社,而大小则不同耳。 又私社。【前汉五行志】建昭五年,兖州刺吏浩赏,禁民私所自立社。【臣瓒注】旧制二十五家为一社,而民或十家五家共为田社,是私社也。 又书社。【史记孔子世家】楚昭王将以书社地封孔子。【注】二十五家为里,里各立社。书社者,书其社之人名於籍。 又社日。【月令广义】立春後五戊为春社,立秋後五戊为秋社。 又後世宾朋会聚曰结社。【事文类聚】远公结白莲社,以书招渊明。又谢灵运求入净社,远师以心杂止之。 又江淮谓母为社。【淮南子说山训】社何爱速死,吾必悲哭社。 又复姓。【风俗通】齐昌徙居社南,因以为氏。【何氏姓苑】有社北氏。 又叶他鲁切,音土。【前汉叙传】布历燕齐,叔亦相鲁。民思其故,或金或社。

礿 【午集下】【示字部】 礿 【唐韵】以灼切【集韵】【正韵】弋灼切【韵会】弋约切,□音药。亦作禴。祭名。【礼王制】天子四时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疏】礿,薄也,春物未成,祭品鲜薄。○按礿禘尝烝为四时之祭,乃三代通礼。郑康成泥《天保》诗及《周官》有禴、祠、烝、尝语,遂指此为夏殷之礼。周则春曰祠,夏曰禴,不知《天保》诗作於武王时,而禴、祠、烝、尝实诸侯之礼。武王末受命,典礼未定,故止春禴、夏禘、秋尝、冬烝,未遑追王上祀,至周公相成王而後定,不必执彼疑此也。若《周官》所言,先儒多谓为周公未成之书,更不必泥耳。余详禘字注。 又【集韵】弋笑切,音耀。义同。

祀 【午集下】【示字部】 祀 〔古文〕□【唐韵】详里切【集韵】【韵会】象齿切【正韵】详子切,□音似。祭也。【书洪范】八政,三曰祀。【礼祭法】圣王制祭祀,法施於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葘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又【月令】春祀戸,夏祀灶,秋祀门,冬祀行,中央土,祀中溜。又【祭法】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二祀,庶士庶人一祀。 又年也。【书伊训】惟元祀。【传】取四时祭祀一讫也。【释名】殷曰祀。祀,巳也。新气升,故气巳也。 又【孝经士章疏】祀者,似也。似将见先人也。 又叶夷益切,音亦。【诗小雅】以为酒食,以享以祀。叶上翼下福,福音壁。 又叶养里切,音以。【诗大雅】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司马相如封禅颂】孟冬十月,君徂郊祀,驰我君舆,帝用享祉。 又叶详兹切,音祠。【参同契】絫土立坛宇,朝暮敬祭祀。鬼物见形象,梦寐感慨之。 【集韵】或作□。

祁 【午集下】【示字部】 祁 【广韵】渠脂切【集韵】【韵会】翘移切【正韵】渠宜切,□音岐。盛也,大也。【书君牙】冬祁寒。【诗小雅】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又舒迟貌。【诗召南】被之祁祁。又【小雅】兴雨祁祁。 又众多也。【诗豳风】采蘩祁祁。又【大雅】诸娣从之,祁祁如云。【注】祁祁,徐靓也。如云,众多也。 又姓。 又通作耆。【史记五帝纪注】尧姓伊祁。【礼郊特牲】作伊耆。 又县名。在太原。 又谥。【左传庄六年】邓祁侯。【疏】谥法,经典不易曰祁。卫有石祁子。又【史记谥法】治典不杀曰祁。【注】秉常不衰也。 又【广韵】职雉切【集韵】轸视切,□音旨。地名。考证:〔【诗召南】彼之祁祁。〕 谨照原文彼改被。

竬 【午集下】【立字部】 竬 【玉篇】丘主切。立也。

祅 【午集下】【示字部】 祅 【唐韵】【集韵】【韵会】於乔切【正韵】伊尧切,□音幺。【说文】本作。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前汉天文志】迅雷风祅。【礼乐志】奸伪不萌,祅孽伏息。 又叶衣虚切,音於。【孔臧鹗赋】观之欢然,览考经书。在德为祥,弃常为祅。

【子集下】【卜字部】 【字汇补】同卣。

【辰集上】【日字部】 【集韵】敕列切,音彻。明也。 又直列切,音辙。义同。

祆 【午集下】【示字部】 祆 【广韵】呼烟切,音詽。【说文】关中谓天为祆。 又【集韵】他年切,音天。又【集韵】【韵会】□馨烟切,音暄。【正韵】虚延切,音轩。义□同。 又官名。唐官品有祆正。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吐芮切,音退。断也。 亦作□。

祇 【午集下】【示字部】 祇 【唐韵】巨支切【集韵】【韵会】翘移切【正韵】渠宜切,□音岐。同示,地神。【说文】地祇,提出万物者也。 又安也。【诗小雅】壹者之来,俾我祇也。【注】壹者之来见我,我则知之,是使我心安也。 又大也。【易复卦】不远复无祇悔。【韩康伯云】祇,大也。旣能速复,是无大悔。 又【广韵】【集韵】【韵会】章移切【正韵】旨而切,□音支。适也,但也。【诗小雅】祇搅我心。 【韵会】孙奕示儿编曰:祇两音,音岐者,神祇之祇。音支者,训适是也,如诗亦祇以异。扬子曰:兹苦也,祇其所以为乐也欤。陆德明司马温公□以为音支。今杜诗韩诗或书作秖,从禾从氏,而俗读曰质者,非也。【玉篇】秖,竹尸切。【广韵】秖,丁尼切。皆注曰:谷始熟也。 又通作圻。【左传昭十二年】是以获没於祇宫。【马融云】圻内游观之宫。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章移切,音支。木盛也。○按《说文》无,《玉篇》附林部,今倂入。

【辰集中】【木字部】 同。

祈 【午集下】【示字部】 祈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渠希切,音旗。【说文】求福也。【书召诰】祈天永命。【诗小雅】以祈甘雨。 又【尔雅释言】叫也。【周礼春官】大祝掌六祈,以同鬼神示。【注】祈,□也,谓有灾变,号呼告於神,以求福。□,音叫。 又报也,告也。【诗大雅】以祈黄耉。【疏】报养黄耉之老人,酌大斗而尝之,以告黄耉将养之也。 亦作蕲。【荀子儒效篇】跨天下而无蕲。 又通圻。【书酒诰】圻父薄违。【诗小雅】作祈父。【毛苌曰】祈折畿□同。 又同祁。【书君牙】冬祁寒。【礼缁衣】作祈寒。 又【集韵】古委切,音诡。同,祭山名。【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注】其祈沈以马。

祉 【午集下】【示字部】 祉 【唐韵】【正韵】敕里切【集韵】【韵会】丑里切,□音耻。【说文】福也。【徐曰】祉之言止也,福所止不移也。【易泰卦】以祉元吉。【诗小雅】旣受多祉。

祊 【午集下】【示字部】 祊 【集韵】【韵会】晡横切【正韵】补耕切,□音閍。【说文】作□。从示,彭声。或从方,门内祭先祖,所以彷徨也。【诗小雅】祝祭于祊。【传】祊,门内也。孝子不知神之所在,使祝博求之门内之旁,待宾客处也。【礼礼器】设祭於堂,为祊乎外。【注】祊,明曰绎祭也。谓之祊者,於庙门之旁,因名焉。【疏】祊有二义,一正祭时,祭神於庙,复求神於庙门内。一明日绎祭时,设馔於庙门外西室。 又邑名。【春秋隐八年】郑伯使宛来归祊。【注】祊,郑祀泰山之邑,在琅邪费县东南。 又通邴。【公羊传隐八年】作来归邴。【注】彼命反,又音丙。 又叶补光切,音邦。【诗小雅】祝祭于祊,与下祀事孔明叶。明音芒。 【正字通】周礼大司马,中秋敎治兵,罗弊致禽以祀祊。郑注:祊,当为方,主祭四方,报成万物。引《诗》:以社以方。据此是《周礼》方讹作祊,非方祊同也。《字汇》祊音方,合方、祊为一字,误。

祋 【午集下】【示字部】 祋 【广韵】丁外切【集韵】【韵会】都外切,□音□。【说文】殳也。或说,城郭市里高县羊皮,有不当入而欲入者,暂下以惊牛马曰祋。故从示殳。诗曰:何戈与祋。 又祋祤,县名。在冯翊。【前汉郊祀志】凤皇集祋栩。 又【广韵】丁活切,音掇。义同。前汉郊祀志,颜师古读。 又姓。汉光禄勋祋讽。

祌 【午集下】【示字部】 祌 【玉篇】【集韵】□直众切,音仲。神名。 又【字汇补】川中切。与冲同。【荀子非十二子篇】神禫其词。【注】卽冲澹也。

竎 【午集下】【立字部】 竎 【玉篇】方又切。登也。

祏 【午集下】【示字部】 祏 【唐韵】【集韵】【正韵】常只切【韵会】常亦切,□音石。宗庙中藏主石室也。【左传庄十四年】命我先人,典司宗祏。【疏】虑有非常火灾,於庙之北壁内为石室,以藏木主,有事则出而祭之,旣祭纳於石室。祏字从示,神之也。【说文】周礼有郊宗石室。一曰大夫以石为主。考证:〔【左传庄十四年】命我先人,典守宗祏。〕 谨照原文守改司。

祦 【午集下】【示字部】 祦 【广韵】五乎切【集韵】讹胡切,□音吴。福也。

佑 【午集下】【示字部】 佑 〔古文〕□【集韵】【类篇】【韵会】□尤救切,音又。神助也。【易大有】自天佑之。【系辞】佑者,助也。 又通作右。【诗周颂】维天其有之。【笺】神享其德而助之。【书太甲】皇天眷佑有商。 又叶于贵切,音位。【楚辞天问】惊女采薇鹿何佑,北至回水萃何喜。喜,音戏。

祒 【午集下】【示字部】 祒 【集韵】田聊切,音迢。人名。巫咸祒。见【庄子】。 又【五音集韵】尺招切,音弨。又【集韵】市沼切,音绍。义□同。

祓 【午集下】【示字部】 祓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敷勿切,音拂。除灾求福也。又洁也,除也。【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注】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左传襄二十五年】祝祓社。 又【司马相如封禅书】祓饰厥文。【师古注】祓饰者,除去旧事,更饰新文。 又【五音集韵】方肺切,音废。义同。 又县名。在琅邪郡。 又通作茀。【尔雅释诂】祓,福也。【注】诗:祓禄尔康矣。今诗本作茀。 又通作弗。【诗大雅】以弗无子。【注】弗之言祓也。祓除其无子之疾。考证:〔【尔雅释诂】祓,福也。【注】诗,祓禄尔康矣。〕 谨照原文尔禄改禄尔。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韵】听,古作□。注详十六画。

祮 【备考】【午集】【示字部】 祮 【龙龛】同祰。

【卯集下】【攴字部】 【广韵】【集韵】□侯旰切,音翰。【说文】止也。周书曰:我于艰。○按书文侯之命,今本作扞。【类篇】或作攼。 又【集韵】许我切。与同。

颖 【午集下】【禾字部】 颖 【唐韵】余顷切【集韵】【韵会】【正韵】庾顷切,□音颍。【玉篇】禾末也。【诗大雅】实颖实栗。【传】颖,垂颖也。【疏】颖是禾穗之挺,言其穗重而颖垂也。【书序】唐叔得禾,异亩同颖。【传】颖,穗也。禾各生一茎,而合为一穗。 又鐶也。【礼少仪】刀却刃授颖。 又锥鋩也。【史记平原君传】如锥之处囊中,乃颖脱而出。 又警枕也。【礼少议】颖杖琴瑟。【注】颖,警枕也。【疏】颖是颖发之义,故为警枕。【释文】颖,京领反。 又【韵会】笔头也。韩愈有毛颖传。 又【正字通】士才能拔类者亦曰颖。【陆机文赋】拔尤取颖。 又姓。【左传隐元年】颖考叔为颍谷封人。後遂以为氏。【急就篇】亦作颍。○按颖当依《说文》隶禾部,《字汇》《正字通》讹入页部,今改正。

穑 【午集下】【禾字部】 穑 【唐韵】所力切【集韵】【韵会】杀测切,□音色。【说文】谷可收曰穑。【书盘庚】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疏】种之曰稼,敛之曰穑,穑是秋收之名。又【洪范疏】穑,惜也。言聚蓄之可惜也。 亦通作啬。【礼郊特牲】主先啬而祭司啬。【注】先啬若神农,司啬后稷是也。 又爱吝也。【左传僖二十一年】臧文仲曰:务穑劝分。【注】穑,俭也。【疏】穑是爱惜之义,故为俭。又【昭元年】穆叔曰:大国省穑而用之。【注】穑,爱也。

穔 【午集下】【禾字部】 穔 【玉篇】【集韵】□胡光切,音黄。野谷。

穕 【午集下】【禾字部】 穕 【广韵】【集韵】□七接切,音妾。土穕,农具。

穖 【午集下】【禾字部】 穖 【唐韵】居狶切,音虮。【说文】禾穖也。 又【韵会】居岂切,音已。义同。 又【集韵】几利切。同穊,稠也。

穗 【午集下】【禾字部】 穗 〔古文〕□【唐韵】【集韵】□徐醉切,音遂。【说文】禾成秀也。本作□。或从惠。【诗王风】彼稷之穗。【传】穗,秀也。【书传】成王时,有三苗贯桑叶而生,同为一穗,其大盈车,长几充箱。【後汉张堪传】堪拜渔阳太守,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又【墨池编】炎帝因上党羊头山始生嘉禾,作穗书,用颁时令。

穘 【午集下】【禾字部】 穘 【广韵】许交切【集韵】虚交切,□音虓。与藃同。禾伤肥也。 又草貌。 又【集韵】人要切,音饶。禾貌。

穚 【午集下】【禾字部】 穚 【广韵】举乔切【集韵】【韵会】居妖切【正韵】坚尧切,□音骄。禾秀也。 又莠草长茂貌。 又通作骄。【诗齐风】维莠骄骄。 亦通作乔。【扬子法言】田甫田者莠乔乔。

穛 【午集下】【禾字部】 穛 【广韵】【集韵】【韵会】□侧角切,音捉。【说文】作□。早取谷也。 又生获曰穛。【礼内则疏】穛是敛缩之名,明以生获,故其物敛缩也。

穜 【午集下】【禾字部】 穜 【广韵】【正韵】徒红切【集韵】【韵会】徒东切,□音同。穜稑。详稑字注。 又【广韵】直容切【集韵】【韵会】传容切,□音重,亦书作重。【诗豳风】黍稷重穋。 【正字通】按毛诗重穋,重读平声,不借用种穜。自说文以禾从重者为重穋之重,禾从童者为蓺种之穜,後人因袭不改,陆德明又从而傅会之。究其义则种为蓺植,读若众。为谷种,读若肿。如大雅生民:诞降嘉种,种之黄茂。分上去二声是也。不必泥说文种为先穜後熟,穜为蓺也。详见种字注。

穟 【午集下】【禾字部】 穟 【唐韵】【集韵】【正韵】□徐醉切,音遂。禾秀。【说文】禾□之貌。【诗大雅】禾役穟穟。【传】穟穟,苗好美也。 【五音集韵】亦作□。

□ 【未集中】【耒字部】 □ 【集韵】夷益切,音绎。耕也。

穠 【午集下】【禾字部】 穠 【广韵】女容切【集韵】【韵会】尼容切,□音醲。华木稠多貌。【诗召南】何彼穠矣。【传】穠犹戎戎也。 又【广韵】而容切【集韵】如容切,□音茸。义同。

穑 【午集下】【禾字部】 穑 【唐韵】所力切【集韵】【韵会】杀测切,□音色。【说文】谷可收曰穑。【书盘庚】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疏】种之曰稼,敛之曰穑,穑是秋收之名。又【洪范疏】穑,惜也。言聚蓄之可惜也。 亦通作啬。【礼郊特牲】主先啬而祭司啬。【注】先啬若神农,司啬后稷是也。 又爱吝也。【左传僖二十一年】臧文仲曰:务穑劝分。【注】穑,俭也。【疏】穑是爱惜之义,故为俭。又【昭元年】穆叔曰:大国省穑而用之。【注】穑,爱也。

秽 【午集下】【禾字部】 秽 〔古文〕□【广韵】於废切【集韵】【韵会】乌废切,□音薉。【说文】芜也。【徐曰】田中杂草也。【前汉杨恽传】芜秽不治。 又恶也,污也。【书盘庚】无起秽以自臭。【左传昭二十六年】晏子曰:天之有彗也,以除秽也。 又与薉同。【荀子天论篇】耘耨失薉。【注】薉秽同。 又叶于列切。【左思魏都赋】一自以为禽鸟,一自以为鱼鳖。山阜猥积而崎岖,泉流迸集而咉咽。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薮石留而芜秽。 又叶音坞。【楚辞招魂】主此盛德兮,牵於俗而芜秽。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穤 【午集下】【禾字部】 穤 【正字通】俗稬字。

穥 【午集下】【禾字部】 穥 【广韵】羊洳切【集韵】【韵会】【正韵】羊茹切,□音豫。穥穥,黍稷美也。【集韵】禾稼谓之穥。 亦通作与平声。【诗小雅】我黍与与。【注】蕃盛貌。

穦 【午集下】【禾字部】 穦 【字汇】纰民切,音缤。香气也。

穧 【午集下】【禾字部】 穧 【唐韵】在诣切【集韵】【韵会】【正韵】才诣切,□音剂。【说文】获刈也。一曰撮也。【广韵】刈禾把数。【诗小雅】此有不敛穧。【疏】穧,禾之铺而未束者。 又【广韵】【集韵】□子例切,音祭。又【集韵】疾二切,音自。又在礼切,音荠。又疾智切,音渍。义□同。 又【集韵】同。积禾也。

颓 【午集下】【禾字部】 颓 【广韵】杜回切【集韵】徒回切,□音魋。【说文】秃貌。 又同颓。暴风也。【诗小雅】维风及颓。【疏】孙炎曰:回风从上下曰颓。又颓废也。【後汉赵咨传】至於战国,渐至颓陵。【注】颓废陵迟。

稳 【午集下】【禾字部】 稳 【唐韵】【集韵】【正韵】□乌本切,温上声。【说文】蹂谷聚也。一曰安也。从禾,隐省。古通用安隐。 又【字汇补】叶乌铣切,音偃。【苏轼垂云亭诗】江山虽有余,亭榭苦难稳。登临不得要,万象各偃蹇。

穪 【午集下】【禾字部】 穪 【正字通】俗称字。

获 【午集下】【禾字部】 获 【唐韵】胡郭切【集韵】【韵会】黄郭切,□音濩。【说文】刈谷也。草曰刈,谷曰获。【易无妄】不耕获,不葘畬。【诗豳风】八月其获。 又陨获,困迫失志貌。【礼儒行】不陨获于贫贱。【注】陨如蘀之陨而飘零,获如禾之获而枯槁。 又【集韵】胡陌切,音获。义同。 又【集韵】胡故切,音护。焦获,地名。【诗小雅】整居焦获。【传】焦获,周地接於玁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考证:〔【礼儒行】不陨获于贫贱。【注】陨如箨之陨而飘零。〕 谨照原文箨改蘀。

穬 【午集下】【禾字部】 穬 【唐韵】古猛切,音矿。【说文】芒粟。【六书故】五谷皆有穬,又作□。 一曰稻不熟。

稆 【午集下】【禾字部】 稆 【广韵】力举切【集韵】【韵会】【正韵】两举切,□音吕。自生稻也。 又【韵会】与稆同。【唐书马燧传】怀州稆生於境。 又通作旅。【後汉光武纪】嘉谷旅生。【注】寄也。不因播种而生。【前汉天文志】参主葆旅。【注】关中谓桑楡孽生为葆,禾野生曰旅。

穮 【午集下】【禾字部】 穮 【集韵】【韵会】□娇切【正韵】□遥切,□音镳。耘田也。除草也。【左传昭元年】譬加农夫,是穮是蔉。 又【韵会】通作麃。【诗周颂】绵绵其麃。【注】耘不息也。 又【集韵】披交切,音拋。穮,禾虚貌。 又披敎切,音较。义同。

穰 【午集下】【禾字部】 穰 【广韵】汝阳切【集韵】【韵会】如阳切【正韵】如羊切,□音攘。【说文】禾□已治者。【广韵】禾茎。 又禾实丰也。【诗商颂】丰年穰穰。 又凡物丰盛皆曰穰。【诗周颂】降福穰穰。【传】穰穰,众也。又【史记滑稽传】道傍有穰田者。【注】谓为田求福穰。 又姓。齐将穰苴之後。【何氏姓苑】今高平人。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南阳郡穰县。 又【正字通】与瓤通。凡果实中之子曰屖穰。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汝两切,音壤。丰也。【前汉张敞传】京师长安中浩穰。 又【集韵】人成切,□平声。蹂禾黍之余也。考证:〔【诗商颂】农年穰穰。〕 谨照原文农年改丰年。

穱 【午集下】【禾字部】 穱 【广韵】【集韵】【韵会】□侧角切,音捉。稻下种麦。【张衡南都赋】冬稌夏穱。【左思吴都赋】穱秀菰穂。【韩愈纳凉聮句】汲冷渍香穱。 又【玉篇】小也。又早熟亦作□。 又【集韵】卽约切,音爵。穄也。

【辰集上】【日字部】 【广韵】丑晏切【集韵】丑谏切,□音。赤色。 又【集韵】丑赧切,□,温湿貌。

窤 【午集下】【穴字部】 窤 【字汇补】古宽切,音官。地名。

穲 【午集下】【禾字部】 穲 【正字通】与离□通。禾苗也。【广韵】穲穲,黍稷行列也。【集韵】五谷之列为穲。

祺 【午集下】【示字部】 祺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渠之切【正韵】渠宜切,□音其。【说文】吉也。【尔雅释言】祥也。【诗大雅】寿考维祺。【荀子非十二子篇】俨然壮然祺然。【注】祺,安泰不忧惧之貌。 又州名。古冉駹国也。宋置祺州。 又【集韵】居之切,音姬。籀从基,义同。禥,籒文。

祼 【午集下】【示字部】 祼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玩切,音贯。祭酌鬯以灌地。【诗大雅】祼将于京。【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肆献祼享先王。【注】祼之言灌,灌以郁鬯,谓始献尸求神时也。【书洛诰】王入大室祼。【疏】以圭瓒酌郁鬯之酒以献尸,尸受祭而灌於地,因奠不飮谓之祼。 又【周礼春官典瑞】祼圭有瓒,以肆先王,以祼宾客。【疏】祼皆据祭而言,至於生人飮酒,亦曰祼,故礼记投壷云:奉觞赐灌,是生人飮酒爵行亦曰祼也。 按此则祼与灌通。

祾 【午集下】【示字部】 祾 【广韵】力膺切【集韵】闾承切,□音陵。祭名。又神之福也。 又【集韵】鲁登切,音楞。义同。

禄 【午集下】【示字部】 禄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卢谷切,音鹿。【说文】福也。【广韵】善也。【诗商颂】百禄是何。【笺】当担负天之多福。 又俸也。居官所给廪。【礼王制】位定然後禄之。【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二曰禄。【疏】以功诏禄。禄,所以富臣下,故云。【礼曲礼】士曰不禄。【疏】士禄以代耕。不禄,不终其禄也。 又司禄,星名。【史记天官书】文昌宫六曰司禄。 又回禄,火神。【左传昭十八年】郑禳火於回禄。 又姓。纣子禄父後。 又州名。广南化外有福禄州,唐总章二年置。 又天禄,兽名。【前汉西域传注】似鹿,长尾,一角者为天禄,两角者为辟邪。汉有天禄阁,因兽立名,藏秘书。 又【广韵】龙玉切,音录。禄禄,形貌为礼也。陆德明说。 又叶录直切,音力。【汉昭帝冠词】摛显先帝之光耀,以承皇天之嘉禄。钦奉仲春之吉辰,普遵大道之郊域。 又叶历各切,音落。【前汉叙传】位过厥任,鲜终其禄。博之翰音,鼓妖先作。

禀 【午集下】【示字部】 禀 【正字通】俗禀字。【唐韵】【集韵】【韵会】□力锦切,音懔。【说文】赐谷也。从从禾。【徐曰】公禀赐之也。【广韵】与也。【增韵】供也,给也,受也。【礼中庸】旣禀称事。【欧阳氏曰】古者给人以食,取之仓廪,故因称禀给,禀食。【前汉孝文纪】吏禀当受鬻者。【师古注】禀,给也。 又【唐韵】【集韵】【韵会】□笔锦切,宾上声。受命曰禀。【书说命】臣下罔攸禀令。【传】禀,受也。毛氏曰:今俗以白事为禀,古无此义。 又水名。【水经注】长社北界有禀水。 又【集韵】逋鸩切,宾去声。受也。 【韵会】俗作禀,非。

禁 【午集下】【示字部】 禁 【唐韵】【集韵】【韵会】□居切,今去声。制也,胜也,戒也,谨也,止也。【易系辞】禁民为非曰义。 又天子所居曰禁。【蔡邕曰】汉制,天子所居门合有禁,非侍御之臣不得妄入,称禁中。避元后父名,攺省中。 又承酒尊之器。【礼礼器】大夫士棜禁。【疏】承尊者皆用禁,名之禁者,因为酒戒也。 又乐名。【周礼春官鞮鞻氏掌四夷之乐注】东方曰韎,南方曰任,西方曰侏离,北方曰禁。亦作僸。 又【说文】吉凶之忌。又【小尔雅】禁,录也。 又姓。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居吟切,音金。力所胜也,当也,劫持也。【前汉咸宣传】犹弗能禁。 又同紟。紟,带也。【荀子非十二子篇】其缨禁缓。考证:〔【周礼鞮鞻氏注】西方曰株离,北方曰禁。〕 谨照原文株离改侏离。

禂 【午集下】【示字部】 禂 【唐韵】都皓切【集韵】【韵会】睹老切,□音倒。与祷通。【说文】祷牲马祭也。【周礼春官】甸祝禂牲禂马,皆掌其祝号。【注】杜子春云:禂,祷也。为马祷无疾,为田祷多获禽牲。【诗小雅】旣伯旣祷。【疏】伯,马祖,天驷房星之神,为田而祷马祖,求马强健。○按杜说《诗》疏禂牲禂马,总是马祭一事。郑康成注《周礼》,不取杜说,谓禂读如伏诛之诛,今侏大字也。为牲祭求肥充,为马祭求肥健,据此则禂止释肥大,不切祷意,而禂牲禂马为两事矣,与杜说迥不同。《集韵》《韵会》主郑说,音追输切,而又止释云为牲祭求肥充,反脱却祭马一事,不知何解。 又【集韵】刀号切,音到。义同。或作□。

□ 【未集下】【肉字部】 □ 【篇海】音纂。脂也。

□ 【备考】【未集】【羊字部】 □ 【字汇补】与执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汇补】丁定切,音飣。竹器。

穾 【午集下】【穴字部】 穾 【集韵】【韵会】一叫切【正韵】一笑切。□与窔同。深也。 又隐暗处。【释名】穾,幽也。【司马相如上林赋】岩穾洞房。 又复室也。【楚辞招魂】冬有穾厦。【注】穾,复室。 又【集韵】【正韵】□伊鸟切,音杳。戸枢声,室东南隅也。 又【字汇补】伊尧切,音妖。深窍声。【庄子齐物篇】穾者咬者。考证:〔【司马相如子虚赋】岩穾洞房。〕 谨照原文子虚赋改上林赋。

禄 【午集下】【示字部】 禄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卢谷切,音鹿。【说文】福也。【广韵】善也。【诗商颂】百禄是何。【笺】当担负天之多福。 又俸也。居官所给廪。【礼王制】位定然後禄之。【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二曰禄。【疏】以功诏禄。禄,所以富臣下,故云。【礼曲礼】士曰不禄。【疏】士禄以代耕。不禄,不终其禄也。 又司禄,星名。【史记天官书】文昌宫六曰司禄。 又回禄,火神。【左传昭十八年】郑禳火於回禄。 又姓。纣子禄父後。 又州名。广南化外有福禄州,唐总章二年置。 又天禄,兽名。【前汉西域传注】似鹿,长尾,一角者为天禄,两角者为辟邪。汉有天禄阁,因兽立名,藏秘书。 又【广韵】龙玉切,音录。禄禄,形貌为礼也。陆德明说。 又叶录直切,音力。【汉昭帝冠词】摛显先帝之光耀,以承皇天之嘉禄。钦奉仲春之吉辰,普遵大道之郊域。 又叶历各切,音落。【前汉叙传】位过厥任,鲜终其禄。博之翰音,鼓妖先作。

禅 【午集下】【示字部】 禅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时战切,音缮。封禅。【韵会】筑土曰封,除地曰禅。古者天子巡守,至於四岳,则封泰山而祭天,禅小山而祭山川。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是也。齐桓公欲封泰山,管仲设辞拒之,谓非有符瑞,不可封禅。至秦始皇惑於神仙之说,欲祷祠以求长生,遂以封禅为异典。项氏曰:除地为墠,後改曰禅,神之矣。 又代也。禅让,传与也。【孟子】唐虞禅。 一作嬗。【前汉律历志】尧嬗以天下。【师古往】嬗,古禅让字也。 又通作擅。【荀子正论篇】尧舜擅逊。【注】与禅同。 又作儃。【扬子法言】允哲尧儃舜之重。【注】同禅。 又汉书禅多作。详字注。 又【广韵】市连切【集韵】【韵会】时连切,□音蝉。静也。浮图家有禅说。【传灯录】禅有五,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杜甫诗】虚空不离禅。

秢 【午集下】【禾字部】 秢 【广韵】【集韵】□郞丁切,音灵。禾始熟曰秢。 又【玉篇】年也。【字汇补】汉□与龄同。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韵】【类篇】□张如切,音猪。木立死也。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韵】鲁故切,音路。桐也。

禇 【午集下】【示字部】 禇 【正字通】褚字之讹。姓谱无禇姓。

【辰集下】【歹字部】 【集韵】子亥切,音宰。灭也。

【备考】【辰集】【木字部】 【篇海类编】同桨。

禉 【午集下】【示字部】 禉 【正字通】□字之讹。

禊 【午集下】【示字部】 禊 【广韵】【集韵】【正韵】□胡计切,音系。祓禊,除恶祭名。【正字通】禊有二,论语:浴乎沂。王羲之兰亭修禊事,此春禊也。刘祯鲁都赋,素秋二七,天汉指隅,人胥祓禳,国子水嬉,用七月十四日,此秋禊也。又西京杂记载高祖与戚夫人正月上辰出百子池边,灌濯以祓妖邪。三月上巳,张乐於流水。则汉宫中春亦两禊也。 又【集韵】讫黠切,音颉。义同。

禋 【午集下】【示字部】 禋 〔古文〕□□【唐韵】於眞切【集韵】伊眞切,□音因。【说文】洁祀也。一曰精意以享为禋。【书舜典】禋于六宗。【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注】禋之言烟,周人尚臭,烟气之臭闻者。 又【集韵】【韵会】□因莲切,音燕。【诗周颂】肇禋,徐邈读若烟。○按:禋,又作烟。见魏受禅表。又□,与□重码。

祸 【午集下】【示字部】 祸 〔古文〕旤□□□【唐韵】【正韵】胡果切【集韵】戸果切【韵会】合果切,□和上声。【说文】害也,神不福也。【释名】毁也,言毁灭也。【增韵】殃也,灾也。【诗小雅】二人从行,谁为此祸。【礼表记】君子愼以避祸。 又作旤。【前汉五行志】六畜谓之旤,言其著也。 又作祻。【晋书文帝纪】□同发机。 又叶後五切,戸上声。【冯衍显志赋】昔三后之纯粹兮,每季世而穷祸。吊夏桀於南巢兮,哭殷纣於牧野。野,音竖。 又叶纸韵,虎委切。【荀子成相篇】世之祸,恶贤士,子胥见杀百里徙。 又叶支韵,许规切。【荀子成相篇】论臣过,反其施,尊主安国尚贤义,距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义叶宜。

祯 【午集下】【示字部】 祯 【唐韵】陟盈切【集韵】【韵会】知盈切,□音贞。【说文】祥也,休也。【徐曰】祯者,贞也。贞,正也。人有善,天以符端正告之。【礼中庸】必有祯祥。【疏】本有今异曰祯,如本有雀,今有赤雀来,是祯也。本无今有曰祥,本无凤,今有凤来,是祥也。

福 【午集下】【示字部】 福 〔古文〕畗【唐韵】【集韵】【韵会】□方六切,肤入声。佑也,休也,善也,祥也。【礼祭统】福者,备也。【易谦卦】鬼神害盈而福谦。【书洪范】向用五福。 又【释名】福,富也。其中多品如富者也。 又祭祀胙肉曰福。【周礼天官膳夫】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谷梁传僖十年】祠致福於君。 又福犹同也。【张衡西京赋】仰福帝居,阳曜阴藏。【薛注】言今长安宫,上与五帝所居之太微宫,阳时则见,阴时则藏,同法也。 又州名。秦闽中郡,□立闽州,唐改福州。 又姓。元忠臣福寿。 又【集韵】【韵会】□敷救切,音副。藏也。【史记龟策传】邦福重龟。【注】徐广读。 又叶笔力切,音逼。【诗大雅】自求多福。【仪礼士冠礼】介尔景福。俱叶上德字。【正字通】福本有逼音。说文从示畐声。贾谊治安策,疏者或制大权,以福天子。乃逼讹为福,非福与逼通也。诸韵书误以为福、逼同音共义,合为一,盖未详毛诗、仪礼及安世房中歌、班固明堂诗,福皆读逼,与逼义不相通也。韵会职韵逼字注云,通作福。字汇福与逼同,尤非。考证:〔【唐韵】【集韵】【韵会】□方六切,肤平声。〕 谨按福系入声字,平改入。

禐 【午集下】【示字部】 禐 【篇海】王眷切,音瑗。佩也。

禑 【午集下】【示字部】 禑 【五音集韵】五乎切,音吴。福也。 又【玉篇】同祦。

禒 【午集下】【示字部】 禒 【篇海】息浅切,音癣。祭余肉。 【正字通】禄字之讹。

禓 【午集下】【示字部】 禓 【广韵】与章切【集韵】【韵会】余章切【正韵】移章切,□音阳。【说文】道上祭也。一曰道神。 又【广韵】式羊切【集韵】【韵会】【正韵】尸羊切,□音商。逐强鬼也。【礼郊特牲】乡人禓。【注】禓强鬼,谓时傩索室,殴疫逐强鬼。 【集韵】或作□。

禔 【午集下】【示字部】 禔 【广韵】【集韵】章移切【正韵】旨而切,□音支。福也,安也。 又【广韵】【正韵】杜奚切【集韵】【韵会】田黎切,□音题。又【广韵】是支切【集韵】【韵会】【正韵】常支切,□音时。义□同。 又【韵会】同祗。【易复卦】无祗悔。王肃陆绩本作禔。【史记韩长孺传】禔取辱耳。【注】禔,一作祗。

禕 【午集下】【示字部】 禕 【广韵】於离切【集韵】【韵会】【正韵】於宜切,□音衣。【尔雅释诂】美也。【疏】叹美也。 又【广韵】珍也。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此芮切,音毳。重捣也。【博雅】谢也。

【辰集中】【木字部】 【正字通】同栚。

禖 【午集下】【示字部】 禖 【唐韵】莫杯切【集韵】【韵会】【正韵】谟杯切,□音枚。天子求子祭名。【礼月令】仲春之月,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曰】高禖,先禖之神。高,尊之之称。变媒言禖,神之也。○按《礼月令》郑康成注:娀□吞卵生契,後王以为媒官,嘉祥而立祠,盖以高辛为禖神也。据孔疏云:《毛诗》传,姜嫄从帝祠郊禖,又□狄从帝祈郊禖,是先有禖神矣,此亦足证郑说之凿。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苦猥切,音傀。竹高节。 又戸贿切,音瘣。义同。

禞 【午集下】【示字部】 禞 【集韵】同祰。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韵】筑或作□。注详筑字。

□ 【备考】【未集】【羽字部】 □ 【川篇】同。

禘 【午集下】【示字部】 禘 【唐韵】特计切【集韵】【韵会】【正韵】大计切,□音第。王者大祭名。【礼大传】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按:禘祫之说,千古聚讼。郑康成据《礼纬》三年一祫,五年一禘,谓祫大禘小。王肃张融孔晁辈,谓祫小禘大,确分禘祫为两祭。通考《礼》经,禘祫实一事,而禘卽时祭中之一也,夫祫从示从合,是凡合祭皆为祫。禘从示从帝,盖帝祭之称,其制始帝舜,夏、商、周、因之,其义取审谛昭穆,上追祖所自出,下及毁庙未毁庙之主,天子四时之祭,春礿、夏禘、秋尝、冬烝,《祭统》《王制》每□举之,而要莫大於禘,故《春秋》独书大事,《公羊》亦以禘之祫为特大而著之曰大祫也。先儒以《春秋》《公羊》於此俱不言禘,遂谓别有祫祭,独杜预以《左传》无祫祭之文,因以禘释大事。孔颖达疏曰:祫卽禘也,取其序昭穆,谓之禘,取其合群祖,谓之祫,诚不易之解矣。赵匡又泥以祖配之之文,谓不及群祖,夫始祖下皆曰祖,以祖配之,独不包诸祖乎。且《尔雅》释祭云禘,大祭也。若止禘祖所自出,非大合昭穆,得为大祭乎。元儒黄楚望曰:始祖率有庙无庙之主,以共享於所自出,所以使子孙皆得见其祖,又以世次久远,见始祖之功德为尤盛也,斯深得制禘之旨矣。

禚 【午集下】【示字部】 禚 【玉篇】之若切【集韵】【正韵】职略切,□音灼。齐地名。【春秋庄二年】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

禛 【午集下】【示字部】 禛 【唐韵】侧邻切【集韵】之人切,□音眞。【说文】以眞受福也。

禜 【午集下】【示字部】 禜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为命切,音咏。祭名。【左传昭元年】山川之神,则水旱疫疠之灾,於是乎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於是乎禜之。【周礼春官】大祝掌六祈,以同鬼神示,四曰禜。【说文】设绵蕝为营以禳之。【礼疏】禜,坛域也。为营域而祭之,是除去凶灾之祭也。 又【广韵】永兵切,音荣。又【集韵】维倾切,音营。义□同。

禝 【午集下】【示字部】 禝 【集韵】节力切,音卽。尧臣能播五谷,有功於民,祀之。通作稷。注详禾部十画。

禟 【午集下】【示字部】 禟 【玉篇】【集韵】□徒郞切,音唐。佑也。

禠 【午集下】【示字部】 禠 【唐韵】息移切【集韵】【韵会】相支切【正韵】相咨切,□音斯。【尔雅释诂】福也。【张衡东京赋】祈禠禳灾。 又【集韵】常支切,音匙。又余支切,音移。又翘移切,音祈。又演尔切,音匜。义□同。

禡 【午集下】【示字部】 禡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莫驾切,音骂。师旅所止地,祭名。【诗大雅】是类是禡。【传】於内曰类,於野曰禡。【礼王制】禡於所征之地。 又【集韵】或作貉。【周礼春官】肆师凡四时之大甸猎,祭表貉则为位。【注】貉,师祭也。《释文》莫驾反,郑音陌。【疏】师祭者。尔雅云:是类是禡,故知貉为师祭也。祭先世创首造军法者也。 又叶满补切,音姥。【鼓吹曲】师执提,工执鼓,坐作从节,有序盛矣。允文允武,搜田表禡。考证:〔【周礼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