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三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广西通志卷三十六

廨署仓库附

浔州府:

府署在城西北隅,位势髙敞。明洪武八年,通判陈善道建。正统五年,知府陈嘉谟修大堂二堂。堂后为署室,二堂东为书屋,屋东为花㕔二层。

国朝康熙三十五年,知府阿琳重修。同知署在府堂左。

国朝雍正八年,同知万选重修,迁屛墙,出丈许,增髙头门。

教授署。

训导署俱在府前街。

经厯司。在府署后。

司狱司。在仪门右。

仓三所:一在仪门外,一在府头门外,一在县学旁库,在府堂后左。

浔州协副将署在北门内,都司署在府署东。

教场演武㕔在西门外一里,提督学政行署在西门内。旧左江道署址分巡左江道署,旧在府治东,明末圯,后迁西门内,今改为督学行署。

通判署在府堂右。

国朝雍正七年,奉裁改设思恩通判、推官,署在府堂左,今裁。

分司署旧在北门内,后迁小南门,久废。府门驿在城南,今废。

递运所久废

浔州卫久废。

桂平县署在府治东,即汉布山县旧址。明洪武七年,建●治、正德间,相继修理,后移北门。

国朝康熙二十七年,知县白元贞改建于东门内,教谕署在县署东。

训导,署在学宫内。

典史署,在县堂左。

大黄江巡检司,在城北五十里仓三所,一在仪门内十二间,一在县前,大街十二问,一在北门大街三十间,今在北街城隍庙旁。罗秀巡检司今废。

平南县署在南门内,明洪武二十一年,主簿向必华建。永乐十四年毁。景㤗二年,知县祝谕增修。天顺间,主簿阎鼐重建,成化元年复毁。二年,本府同知李应修建。

国朝康熙二十二年,知县孙獬修葺教谕署。

训导署向俱在县西。

国朝雍正四年,教谕吴建猷、训导潘汉章建典史署,在县堂左,明洪武间建。

国朝康熙三十九年,典史任宗圣修。大同乡巡检司,在城北一百里。秦川乡巡检司在城西北三十里济留仓原二十九间,在县堂右。国朝雍正三年,知县刘永浚捐建三间。七年,知县何我驎详请添建一十间。十年,知县王瑞增建九间社仓,在县堂左废,今设于寳积寺。

分防署在县署左。

教场,演武㕔在北门外半里,久圯。乌江驿久废。

布政分司,在县治左,今废。按察分司在县治右,今废。贵县署旧在城西,正徳十四年,知县戴曽宗迁建城东。

国朝康熙十年,知县鲍济重修大堂。四十六年,知县陈元焕修东书房二间。五十四年,知县林兆惠修后堂。

教谕署。

训导署原俱在东门外。后圯。国朝康熙三十八年,绅士李彬等呈请以裁汰县丞署,改为学舍、前居教谕后居训导,厯任修葺。

典史,署在治仪门内,左土地祠后。

辛安寨巡检司。在县南六十里。仓厫在县堂东西一十九间,头门外西七间,南门内东西一十一间,俱系旧有。

国朝雍正四年,知府陈尧贤于头门外西建社仓一间。五年,知县刘仁达于大堂东建仓四间,又于头门外西建仓五间。八年,知县孙超于西教场建仓五间,又于大堂西建仓一间。

库大堂东西各一间。

国朝雍正八年,知县孙超修守备署,在县城西北一百二十里。五山白面堡汛。国朝雍正三年,知县王可钦建。

千总署,在县城西北五十里覃塘汛。雍正三年,知县王可钦建。

分防署在西门内。

教场在西门外。

县丞,署在县治仪门内右,今裁改为两广文署。北山寨巡检司,在县北三十里久裁。

分司署在县治西街,今废。

奉议卫,在县署西。久废。

卫经厯在县署西,久废。

守御千戸所,在县署西,久废。向武千户所在北门外久废。懐泽驿在县署西,久废。

武宣县。署在城内西。明洪武三年,县丞吴观建。国朝康熙九年,知县王锡九修。

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侧。

典史署,在县仪门右。康熙九年,知县王锡九修建安永镇巡检司。在城北良村离城六十里。

县廓镇巡检司,在城西大张村,离城七十里,存留预备仓。原在城内东北隅,旧设,康熙九年移建于县廨之前。后东西陆续添造,共二十二间。库一间,在县堂右。康熙九年,知县王锡九建分防署,在西门内。

演武㕔教场在北门外半里,今改东门外。驿在城西半里,久废。

南宁府:

左江道署在府治右,明万厯间,巡道徐儒建大堂南向,后为川堂后堂后为内署,髙楼一座,上下堂房各五楹,西为射圃构亭,其上颜曰「孤鹤左为留阴,心逺二亭」。崇祯五年,巡道黄中色重修髙楼,右建景榕堂,岁久俱圯。

国朝雍正三年,巡道甘,汝来重修,又以大门、仪门卑隘,悉为改建。

府署在巡道署左。明洪武三年,同知王骥建。永乐间,知府李晟●、治间知府刘芳。正徳八年,知府汪献俱重修,中为堂曰忠爱,后为川堂。又后为双梅堂瑞文堂。又后为知府。后衙即清风台旧基。嘉靖四十年,知府方瑜修题曰「清风馆馆,后为髙明楼易安轩,明季圯所存惟大堂、中堂、髙明楼。

国朝康熙五年,知府张文明于髙明楼前重建后堂。十一年,署府事周起岐于大堂,后建川堂。十二年,知府金光声修岁久楼圯。雍正二年,知府慕国琠重建六年,知府黒天池修。

同知署在府堂左。

国朝顺治十八年,同知薛尔宾修教授,署在学宫东。

国朝康熙三十八年,知府孙明忠建训导,署在教授署右。康熙三十八年,知府孙明忠建。

经歴署在府堂左,久圯,今在城内。民房府仓在府治东。康熙五十四年,知府沈元佐建造八十九间。又城西八十里,苏墟仓一十九间。五十八年,知府黄之孝建。

左江镇署在县学右。

中营游击署在安塞门内。直街守备署同街。

前营游击署。在南门内大街守备,署同街。

左营游击署在东门内大街守备署,在石牌坊大街。

右营游击署在东门横街守备署在东门外。下郭街演武㕔大教场,在仓西门外三里。小教场在南门外二里。

提督学政行署在安塞门内中营。左通判署旧在府堂右,后改建于堂左。理刑㕔旧址久裁。

理刑署,在府堂左,康熙六年缺裁,改为通判署,今裁废。

照磨所缺,裁署废。

知事署在府堂右久裁废,税课司在城西门外,今废递运所在城外,今废。

察院分司在府治东北,今废。布政分司在府治左,今废南宁卫署,今废。

卫经歴㕔知事㕔,俱久废。左江道、中军㕔久废。

镇抚司久废。

思南城守,久废。

庆阜库在府堂左,今废。

宣化县。署旧在府治南。明嘉靖二十三年,兵备陈裒、知府陈健以旧址卑隘,迁建于三清观地大军仓。左明末毁。

国朝知县权寓民房。通邑士民呈请知县张琼详请创建康熙二十一年里民公置县署褊窄。后知县朱晋元自置民房,添造数楹,及去任乏费,将署兑交接任知县取价银四百。嗣后作抵交盘。五十七年,知县赵成章又添盖房屋,仍作价交代。雍正六年,知县黄其炳捐赀补项永作县署。

教谕署。

训导、署向,俱寄居两庑。

国朝康熙三十七年,乡官许必可、同知冯㻾于学宫左各建二层六间。

典史署。在县署东南。

金城寨巡检司,在城东北站墟。离城七十里。八尺寨巡检司。在城东南刘村墟。离城一百二十里。

那南寨巡检司,在城西北那龙墟,离城一百二十里。旧那龙巡检。

国朝雍正七年裁,归入那南,兼管迁龙寨巡检司。在城西一百里。苏墟三官堡巡检司在城南二百里那悟墟,雍正七年裁那龙巡检,改设。

大军仓。在县署左,原九间。康熙二十一年重建。雍正八年,知县黄其炳捐建三间。

常平仓,在县治北一十八间。康熙五十四年,知府沈元佐建苏墟仓一十二间。五十八年,知府黄之孝、添建俱发县收管。

社仓三所,一在城东北站墟,一在城西北那龙墟,一在城东南刘村墟。雍正二年,知县赵成章奉行建造各一间。

县丞署在县署左,今裁。

主簿署在县署右。今裁。

横州,署旧在城内西南隅。宋建元为总管府治。明洪武中,知州薛明理重修。万厯间,改按察,分司署为之,在旧署左。明末,兵燹摧毁。

国朝康熙六年,知州佟淮年详请以前伪帅李定国行台改建州署在城中大街东。雍正元年,知州刘斌重修。

学正署在小南门内,康熙三十六年,学正梁士昌重修。

训导署在学正署右。康熙二十六年,训导温圣章建。

吏目署:在州署头门内西偏大滩司。巡检署在滩北,去城五十里,国朝雍正七年添设。

军储仓三间,旧在州署北,今移城西南。学正署左,雍正二年,知州刘斌修建。

常平仓分贮仓在城西南月江门内,共五十二间。康熙五十七年,即旧州署改建。

社仓一在那阳村,一在州治江南街分防署在大街西。

按察分司,在城内西南。明万厯中,改为州署。今为常平仓。

南乡巡检司,在州西六十里,今废。古江口巡检司,陆答巡检司,云表巡检司,俱久废。州门。水马驿,在州治西乌蛮水驿,在州东六十里。今俱废。

税课司久废。

海棠递运所久废。

布政分司在察院分司。左久废,察院、行䑓在按察,分司左久废,驯象卫署久废。

上思州署,旧在大街口,明●治十七年,知府刘芳、委州同知曾昺、建后知州罗环继成之。崇祯中,圯知州夏启龙重修,约移退后二十馀丈。

国朝康熙二十三年,知州戴梦熊重建学正署旧在学宫西,久圯,今建于学宫东,训导署久圯,今僦居民房。

吏目署。在仪门外西。

永丰仓二所,原设一间,在州堂左侧,又添造,増贮仓十间,在州堂左右。康熙二十三年,知州戴梦熊、二十九年,知州贾有福各修建。

上思营守备署在南门内,本明左江道。黄其晟宅,康熙二十三年,士民公捐,改建为署。

教场在东门外。

新宁州署在东门内。明隆庆六年设。州治始建,岁久倾圯。

国朝雍正六年,知州徐德秩修捐,建头门仪门学正署在明伦堂侧。

训导署在学宫西南文昌阁旁。吏目署在州署左。

仓厫二十四。间在城东北署后。康熙三十年重建,五十六年,知州顾延琮增建。雍正五年,知州徐德秩修。

库一间。在州堂东。

分防署在南门内西塘上,教场在东门。

隆安县署。明嘉靖七年设县。十二年,知府喻义建。万厯元年圯。知县何一麒。重建十五年,知县袁璧重修,明末复圯,今仍旧址増修。

教谕署原在明伦堂。明万厯四十三年,教谕庄一德迁于县署左街,捐建正堂后衙、仪门大门及厨房下房。

国朝雍正四年,教谕喻圣传修。训导署在明伦堂侧。

典史,署旧在头门内左。明嘉靖十三年典史林拱建,后圯。

国朝康熙十八年,典史梁文彬迁建,于县治左街。那楼寨巡检司。在县西三十五里。

国朝雍正二年,巡检周汝茂建于那楼村旧址。济留仓旧在县治,后明末圯。

国朝康熙二十九年,知县盛国俊于西门内捐建一十二间。五十七年,知县张廷超又建十二间。

预备仓,在县堂左。

库一间在县堂右久圯。

国朝康熙二十九年,知县盛国俊修复分防署在北门内民房。

教场,在西门外一里。

永淳县署,在城内东北隅。明洪武三十一年,知县何辅建。正统十一年,知县萧祺。嘉靖三十年,知县潘景鋹重修。

国朝康熙四十二年,知县徐凤池修教谕署。在县治西南。

训导,署在县治西民房。

典史署,在县署大门内东南里乡巡检司,在孙岭村,离城六十里,久圯。国朝雍正六年,巡检严发捐建。

武罗乡巡检司,在甘棠屯离城六十里。济留、常平分贮各仓,共一十五间,在仪门内左右。国朝康熙五十六年,知县凌森美修建。

社仓,一在城外西墟,一在甘棠屯,一在古辣墟,雍正二年建。

库一间,在堂右。

乡约所在城西墟,知县凌森美増修,分防署在城西门内。

教场,在西门城外。

县门驿在南门外,今废。

火烟驿在火烟塘,今废。

分司在县署西。今废。

果化土州署。雍正十年,迁建太平村吏目署。

国朝雍正七年裁,以隆安县那楼寨巡检兼管归德土州署。明洪武二年建立,久圯。

国朝康熙三十年,袭土知州黄彪建忠州土州署。明洪武间,建厯年修州,同署,在州署右。

迁隆峒土巡检署。宋元佑间,土巡检黄胜竒,建岁久倾,颓明末,土巡检黄元吉重建。

国朝康熙十四年,土巡检黄国运修。雍正二年,土巡检黄震中重修。

太平府:

府署在南门内。明洪武三年,知府金济平,建西南向,后毁于火。成化十二年,知府何楚英修建扩前基,兼创燕居㕔,罗顺为记。嘉靖末,知府徐师皋、万厯三年知府蔡迎恩俱修。后为江州土酋,拆毁国朝。顺治十八年,知府马正午修复大堂川堂堂,后建二楼楼,后寝室两廊吏舍,秪编竹覆茅。康熙六年,知府髙不矜重修,尽易以瓦,大门谯楼颜曰逺景,改旧库楼为东西二轩二堂后建楼房一所,为内室,轩西为射圃。日久大门圯,署府事于鼎。元修五十七年,知府王●修。

同知署,见宁、明州。

通判署旧在府堂东北。

国朝康熙三十三年,通判俞品迁建于府堂左,后改废,移驻见下龙司。

经歴㕔在府堂左,后毁万厯间,知府蔡迎恩改建理刑㕔大门右。

国朝康熙五十八年,经歴潘竒迁建通判㕔旧址教授,署旧在泮池左,后迁于东门内。

训导署。在乡贤祠右。

预备仓在乃积仓旁。

丰济仓,在府堂左。雍正三年,知府甘汝来重建。新太协副将署在东门内大街,即㕘将署。都司署在小西门内大街。

千总署,在小西门都司署侧。理刑㕔署在正堂西北,今裁废分司在东门内右街,今裁。乃积仓,在府治东北,今废。崇善县署旧在府城外西北。明嘉靖十九年始迁附郭建,治府。署北积庆寺旧址,隆庆六年,知县何道临増建,后圯。

国朝康熙九年,知县张京鍷重修。建县丞署。在恩城,去县一百二十里。国朝雍正十一年,裁并恩城土州地,添设分驻。典史署旧在县署东,今改建城东闗帝庙左仓九间,在县堂右。明隆庆六年,知县何道临建国朝,歴任知县,皆重修葺。

左州署,在州西城内。明正德十四年,知州李钦承建。嘉靖二年,知州周墨増修廨舍。六年,知州方纪龙建谯楼。十四年,署知州事。浔、卫经歴锺炼继増修。二十九年,知州邓体静自堂寝达仪门,皆重修建,并复抚绥、保障二坊自为记。

国朝康熙八年,知州纪振边。十一年,知州韩之屏、六十年,知州罗士奎相继修葺。

学正署在州城北门内。康熙六十年,学正闗士勲捐建。

训导署旧居民房。

吏目署。在州治仪门左。明嘉靖二十九年,知州邓体静建,后圯。

国朝康熙二十年,知州谈竒逢建复仓一十六间,在大堂左侧。康熙六十年,知州罗士奎建。

库二间,在二堂右。康熙六十年,知州罗士奎建分防署在州城。

演武㕔在东门外圯教场,东西寛五丈,南北长十八丈。

养利州署。明●治十一年,知州罗爵建。万厯四十八年,水没两廊吏舍,知州王淧修。建明末,尽毁。国朝顺治十八年,知州傅天宠改旧公馆为署,在旧署西。康熙十三年,复毁于兵。三十年,知州汪溶日重建。

学正署在明伦堂西。

训导今移驻太平土州。

吏目署旧在州署大门内,久废,今移建于闗帝庙西。

仓六间,在大堂左右。康熙三十年建。雍正七年,知州徐德秩重修。

库一间,在大堂右。

城守署。在城隍庙后。

永康州署。明万厯二十七年,知县刘炅详并思同地,改县为州。始建治,寻废。

国朝顺治十八年,知州尚恒建葺茅仅蔽风●。康熙四年,知州赵森易、瓦重修后毁。十八年,知州吴尚庚、许延邵,二十九年,知州柯法,四十年,知州叶旉相继修复。

学正署。

训导署俱久圯,僦居城内民屋。吏目署在州堂左。康熙三十九年,吏目刘文玉建常平仓二十一间,在仪门两旁。康熙二十九年,知州柯法建。又三十九年、四十四年,于堂之东西。雍正六年,于堂东箭道各増建。

分防署在州城。

宁明州署,即旧思明土州署。自改土归流,属思明同知管理。雍正十一年,添设知州。

仓六间,在州堂东。雍正八年建,分防署在南门内。雍正五年,思明同知顾延琮建教场,在南门外。

馗纛营都司署,在州治西北四十里。千总署在都司署左。

理土督捕同知署,即旧思明土府署,元至元间,总管黄克顺创建茅堂明、宣徳间,土知府黄●修易以瓦,成化间,土知府黄道重建。

国朝康煕十三年,交夷犯境,官署民房悉毁后修建。雍正十一年,改为同知署。

学正署,在明江东街。雍正十一年,改思明府学为宁明州学,设学正,以思明、经歴署址改建。

新太协右营守备署,雍正十一年添设,驻防。明江,即旧思明同知署。

教授署训导,署康熙二十八年,教授髙熊徵详建南坡书院,立儒学公署于右,今废。

经厯署原在南门,因变乱毁拆。国朝康熙初年,经歴。焦象贤移住东街五十八年,经厯张琢重葢造,今改废。

照磨知事检校三员,缺明万歴,问裁署废,通判署。明●治间裁废。

太平土州署。明嘉靖二十七年,知州李栢迁下渡。国朝康熙十年,知州李开锦迁建荡懐。

州同署,即吏目,署在土州署东。雍正四年裁吏目,改设。

训导。署在学宫侧。雍正三年,奉准由养利州改驻安平。土州。署在州东会仙岩下。

州判署即吏目,署在土州署东南。雍正四年裁,改万承土州署在麒麟山北。

州同署。旧吏目,署在土州署东南。雍正四年裁,改茗盈土州署在州西北。

吏目署。在土州署后。

全茗土州署,在通利江东吏目署。雍正六年裁归茗盈。吏目兼管废。龙英土州署在八仙山后。

州同署。旧吏目署,在土州署东北。雍正四年改设结安土州,署在州东。

吏目署,在土州署西。

佶伦土州署在州西南。

吏目署在州东南。

都结土州,署在州南印山后,吏目署在土州署西北。

江州土州署,在挂榜山东北。州同署,即吏目署,在土州署前。雍正四年改设,下石西土州署。在州西南。

吏目署在弄花山西土州署左侧。凭祥土州署在州北。

州判署旧吏目署,在土州署西南。雍正四年改设思州土州署。雍正十一年,思明土府改移治伯江,土官先以事革未建。

州同署,雍正十一年裁。思明土府,经歴缺改,设州。同驻海渊墟。

恩城土州,署在州西南。今为崇善县丞,署吏目,署在土州署左侧,今裁。

镇逺土州署明初,土知州赵胜昌修建上下冻土州署,在青连山南。元至正间,建思陵土州,署明洪武间,土知州韦延寿修建罗阳土县,署在县北隅。

典史署,在县署西。

罗白土县署。明洪武初,土知县梁敬宾修建下龙司通判署。雍正七年,㕘革土巡检,以通判移驻带理司事,即旧龙州署。

龙慿营都司署在司署东千总署,在都司署东。

上龙土巡检司署。雍正三年,分龙州改建陀陵土县署。

典史署,俱康熙二十八年裁废。镇安府署,旧系土府官舍,歴经兵燹。国朝康熙八年,通判彭权即旧址兴建,廨舍大堂,厢廊露台,规制粗备。雍正七年,裁通判,设知府,即为府署。

教授署雍正十一年,以思明土府教授改设知事署,在府仪门东偏。

仓厫九间,一在仪门内,东西各二间。一在大堂西五间。

库一间,在大堂西。

城守署,在东门外。

内教场在仪门外,长四十丈,阔八丈五尺。归顺州署。明天启间,因莫夷残破,移建计甲,结茅为堂舍,东西厢为吏书房,前为仪门。

国朝雍正九年,改土设流。十一年,知州骆为香奉文估议改建。

州同署,在州治西南。雍正七年裁吏目,添设州同,即以吏目署为州同署。十年,移驻旧州。现奉估建学正署。雍正十一年添设。

吏目署。在州治西南。雍正七年裁,改为州同署。十年复设,仍旧署。

分防署在州西南上勾隘陇邦村。雍正八年,新设游击署。雍正八年,添设镇安营游击驻州城,知州骆为香估,奉建造。

奉议州署即旧土知州署。明天顺三年,土官故絶,改设流官州判,统理州事。

国朝康熙二十四年,州判曹李登始建草堂。三十年,州判陈洪建住房。三十四年,州判赵步献建左右班房。四十年,州判张昌吉建头门仪门。本年,州判王者玺修。四十五年,州判罗兴祖建二堂。五十三年,州判顾之安修各廨舍,尽易以瓦。雍正七年,州判邵铨重修。

向武土州署,在土城中,北向为堂二,前门后廨,环以土垣。康熙五十八年,土知州黄道逺修建州判署在土城东北,康熙五十八年,土知州黄道逺建。

都康土州,署在隆满村元延佑间,土知州冯绍龙。建明、崇祯间,土知州冯宗箕修。年久倾圯,今止草堂前后数楹。

吏目署在把都村。雍正四年,新设土知州冯御绶建。

上映土州署,在州北。宋皇佑间,土知州许公顺建。小镇安署,旧在音峒,明天启间迁修麽窑。

守备署。雍正八年,増设镇安营游击,以守备分驻,旁有分防署。

下雷土州,署在笔架山西。明洪武间重建。国朝康熙二十八年修。

吏目署。在土州署右,后迁南门内湖润寨土巡检署。康熙初年,土官岑宗熙修柳州府。

右江道署,旧在府学东街,今系南门内,系分司旧址。雍正十年,右江道黄岳牧重修堂室书㕔,府署在大南门内。明洪武六年同知莫玉建。成化九年,知府何楚英修。

国朝康熙六年,知府刘永清,二十八年,知府张曰任俱修。雍正八年,知府钱元昌重修。

督粮通判署在仪门左。雍正二年,通判戴中行修教授署在明伦堂右。

训导署在学宫左侧,俱康熙五十五年知府赵世勲修。

经歴司在理刑㕔前,今圯暂住。同知署内司狱司在府头门西。康熙五十六年,知府黄之孝修。

仓厫四十八间,在明伦堂左侧,康熙五十四年,知府赵世勲建。又三十间,在府署仪门内,西同,建柳粮㕔仓。厫九间,在城南府学宫左。雍正十一年,委马平县知县张嘉硕估计工料,请领公帑,添建新仓三间,拆造旧仓六间。

库一间。在府堂西。

提督署在东门内。康熙三十八年,提督张旺修㕘将署在府署后街,康熙五十年㕘将李先培修。中营守备,署在右江道署。后街,康熙四十七年守备阎锡爵修。

左营游击署在西门内,康熙四十八年,游击杨之杰修。

守备署在本营游击后街,康熙五十二年,守备刘全德修。

右营游击署在西门内,康熙五十五年游击刘先修。

守备署在西城街。

前营游击署在学前,康熙五十六年,游击袁登明修。

守备署在十字街。康熙四十七年,守备李宏发修后营游击署在左营署右。康熙四十九年,游击解登榜修。

守备署,在府右街。康熙五十二年,守备孙之藻修城守,都司署在西门内十字街。

演武㕔,在北门外教场,周围二百七十一丈。提督、学政行署在南门内。

清军同知署,在府堂左。康熙六年,同知周从谦修。今裁署存。

分司署改为右江道署。

理刑㕔署在府堂西,今裁废照磨所在督粮㕔前,今裁废检校署仓大使署久废。

税课司在府门外递运所在东门外,今俱裁废,分守道署久废。

柳州,卫指挥署卫经,歴署镇抚司署,俱久废。马平县,署旧在府治东。明洪武四年,县丞唐叔达建。成化十七年,知县谢正始迁于府治北。嘉靖二年,知县潘志重修。

国朝康熙五十五年,知县髙元贞修教谕署。

训导署俱久圯,今在县学后。典史署在县堂左。康熙四十八年,典史徐启有修。五十六年,典史丁祚锡重修。

穿山镇巡检司,在县南八十里。三都镇巡检司。在县西南七十里。俱雍正十年添设。

仓厫,在县署内。康熙三十年建。五十七年,知县髙元贞重建。雍正十一年,署知县张嘉硕重修建,共四十一间。

分防署一,在三都汛,一在五都。雷塘驿,在东门外,今裁废。穿山驿,在县南八十里,今裁废。新兴巡检司,在县南五十里,今裁废。雒容县署旧在旧县,明洪武六年建,成化六年修,正徳十五年毁。嘉靖三年,监察御史汪渊重建。万厯三年迁,今治重建。

国朝康熙十六年,逆冦焚毁,葺茅构宇。二十三年,知县林世定捐改瓦房。雍正七年,知县马朴于旧署之右捐建新署,旧署改为「仓厫」。

教谕署在明伦堂侧。

训导署在崇圣祠侧。

典史署。在县治东北。

江口镇巡检司,在县南一百三十里。运江平乐镇巡检司,在县东北九十里旧县仓厫,向在旧县署堂,左右垣泥,覆茅贮榖,易致朽腐。

国朝雍正七年,知县马朴详明,以旧署二三堂书室各三间,捐赀改建。

分防署在县署后。

雒容马驿,在县东北,今废罗城县。署旧在西罗乡。明洪武三年,迁建于凤凰山麓,明季尽毁。

国朝顺治十五年,署县事苗尔䕃建草堂三间,知县于成龙稍加修葺,仅蔽风●。康熙十八年,伪署县饶廷勲始建。前后三堂,东、西北书室杂舍,俱覆以瓦。二十二年,知县钱三锡修大堂。四十年,知县赵瑞晋重修。

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县治东学宫、旧址典史署在县堂西。康熙二年,典史张应光创建岁久圯。四十年,典史王家垣重修。

莫离镇巡检司,旧在城东八十里何潭村。国朝康熙二年,巡检杨光先创建后毁。四十一年,巡检张辅佐移于东九里。

武阳镇巡检司,在城东六十里巴台村。通道镇巡检司,在城东北二百里寨协村。国朝康熙五年,巡检陈士名建。后被土人拆毁,雍正八年重建。

积贮仓在县署东前、后。

国朝康熙初年,知县宋元亨修板仓十二间。二十八年,知县常仲让修砖仓十二间。三十六年,知县王永清修十五间。四十年,知县赵瑞晋修建六间,分防署在城内。

分防通道千总署,雍正八年建,设柳城县署,在南石城门内。明洪武三年,县丞陈祖政建,后圯。

国朝顺治十四年,知县张冕甫至邑,邑生梁汝遇倡率入城伐木开署营,建草堂,迎冕入后,次第版筑二堂。三堂,东西书房客㕔内室,康熙二十一年,知县骆斯才重修。

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侧。

典史署今在县署右。

东泉镇巡检司,在县南五十里。久圯。国朝雍正七年,巡检徐瑶重建古寨镇巡检司。原在东乡,国朝康熙八年,巡检王道新迁建于城西北七十里古寨里。

济留仓,在县署内,康熙三十五年,知县王左待建十间。五十八年,知县苏潮修建八间。雍正二年,知县丁文麟増建五间。七年,知县周之瑚、十年,知县杨恒各添葺三间。

分防署在城北门内。

融县。署在城东。明宣德十年,知县邓和重建国朝。康熙四年,知县王胡道。二十三年,知县张廷柱。三十四年,知县梁廷桂。四十六年,知县吴从龙相继修葺。雍正八年,知县陆嘉谟重修。

教谕署在学宫左。

国朝康熙四十五年,教谕唐良梧改知县吴守兹祠,为署在旧署左。

训导署在明伦堂右。

典史署久废。

国朝康熙五十年,典史周炳捐建。在县治右长安镇巡检司。在城北四十里。

思管镇巡检司。在城东一百里,仓厫在县堂左右,旧有三十九间,半多倒塌。国朝雍正六年,知县李恒●八年,知县陆嘉谟各捐赀修,葢计二十间。

库在大堂左侧。

分防署,在东门内县治左教场在西门外,长五十五丈,寛五十丈。察院分司在县治西,今废。

懐逺县。署在新城正中,明洪武二年,县丞李忠建。万厯十九年,知县苏朝阳増建,规模壮丽。明季圮国初,仅存茅屋数楹。康熙三十五年,知县廖蔚文,六十年,知县孙来贺、雍正三年,知县王景献相继増修。

教谕署,在西庑后。雍正七年,教谕谢之炯捐建训导,署在东庑后。雍正八年,训导李良相捐建。典史署旧在县署左,久废。

国朝康熙四十八年,典史范大本在分司旧址捐建梅寨巡检司。在县北二百里。雍正九年増设。

仓厫旧设,六间久废。

国朝康熙六十年,知县孙来贺建十五间。雍正七年,知县陆嘉谟建五间在县署东西北,共二十间。分防署一,在城内,一在沈口。雍正八年,増设分汛分司在县治西,久废。其地今建典史署。

象州署元大徳六年建,在城西门内,逼近城垣。明洪武二年,同知李友贤修。宣徳九年毁。十年,知州胡敬重修。嘉靖三十四年,知州万人杰増,建年久颓圯。

国朝迁建城东门内,即明总兵孟宗文故居前后堂内室共五层,无书吏廨舍。康熙五十七年,知州杨以牧修,并増葺吏书草舍六间。

学正署旧住明伦堂。雍正五年,学正萧礼让于明伦堂后建草屋一带。

训导向无署,僦居祠内。雍正六年,训导黄龙徳,在明伦堂东北,建草屋三间。

吏目署向在旧州署东。明万厯中,吏目陈以瀚改建于右江道。署址久废,今改建于北门内。

龙门寨巡检司,在城东八十里昌化里受纳仓旧在二堂旁二间,后三间。明万厯中,知州陈一定、李维岳修建。

国朝康熙五十六年,知州杨以牧于旧仓前左右建十六间。雍正二年,知州徐徳秩、四年,知州陆廷光俱重修。

分防署,在城内东北隅。

教场,在东门内,长五十九丈,阔九丈。右江道行署久废。

来宾县署。唐乾封二年建,在城内西南隅,久废。明洪武元年,县丞孙仕安重建。二十四年,知县周华修。正统十年,署县事典史黄凤建后堂。成化十六年,署县事典史田智建,六房知县包羲臣、时行相继重修。明末,毁。

国朝康熙四十一年,知县曹秉榖重建教谕署。

训导署俱久废,今僦居民房。典史署在县署左,今徙居民舍。界牌镇巡检司旧在县西,后迁石牙村,在城南八十里。

仓厫,旧在丰济仓,后改为济留,预备常平三仓。国朝康熙四十四年,知县曹秉谷将六房,改建仓厫一十七间。雍正八年,知县吴逢年捐修三间。

库一间。在堂左。康熙四十四年,知县曹秉、谷修分防署在城北。

教场,在北门外二里。

分司在城内西,今废。

在城驿在城西二里。顺治六年裁署,废守御所,在城东南隅。夊废碑,尚存庆逺府。

府署旧在旧城西北,明洪武二年,通判王毅建。成化元年,知府周一清重修,明季冦毁。

国朝顺治九年,署府事。王家䕃迁故宦,张宅后,知府崔俊以郑千戸故宅修理为署,即今治在旧署左。康熙十三年,经逆乱,拆毁。知府白启明复建清军同知。署在旧府堂左,后裁废。雍正七年复设,驻德胜镇。

教授署久圯,僦居民房。

训导署僦居民房。

经歴㕔旧在理刑㕔前,久圯后,迁于旧南门陈氏故宅。

国朝康熙二十九年,经歴章华衮重修。常平仓一十七间,在府堂东。康熙二十七年,建庆逺协副将署在东门内。康熙四十四年,副将江杨淮建。

守备署在东门。康熙三十五年,守备梁谟建演武㕔教场,在东门外。康熙三十三年,守备梁谟建。

戎政行署。在德胜镇。

督粮㕔在旧府堂右,今裁废。理刑㕔旧在清军㕔前,今裁废,司狱司久废。

分司在今府署左税课司,在宜山县学右,俱久废,庆逺卫在新城东北,明洪武二十九年建久,裁废递运,所在府东,今废。

广盈仓,在府东北,今废。

宜山县。署旧在府城西南,宋元佑五年建。明季冦毁。今以故绅陈氏宅为县署,在旧南门右。

县丞署在徳胜镇,本戎政行台旧址,今改。驻清潭里髙泉村。

教谕署圯今在城内僦民房为署典史署,旧在县署左,后改署右,今圯僦民房为署徳胜巡检司,在德胜镇西久圯。雍正十一年,重建于镇之适中。

龙门巡检司。雍正九年,添设建署于马栏村。右距县六十里。

常平仓,在县前五间,康熙二十七年建。雍正六年,知县张梦白因不敷存贮详奉,増建一十二间于旧仓之侧。

懐逺巡检司、在懐逺镇东江巡检司在东江镇,俱裁废。

宜阳驿。在新城东门外。大曹驿。在城东四十里。德胜驿在德胜镇,今俱裁。

土堡巡检司,今裁废。

思恩仓在河池所久圯。

河池州署在州城西北,半系草房。康熙六年,知州王玉麟修。二十三年,知州刘安国重修,尽易以瓦。雍正四年,知州陈舜明查勘大堂、川堂、头门、仪门、吏舍、书室等房,俱皆颓圯,捐赀修建。

学正署在学内久圯。

国朝雍正四年,知州陈舜明重修七间州,同署在州三旺村。明、万厯间,改土归流,始建草房。

吏目署在城隍庙南二廨,俱系草房、仓厫,向仅五间,在州署二门内。国朝雍正三年,知州陈舜明于头门东陆续捐建一十三间。

河池营㕘将裁,以庆逺协、右营守备驻札演武㕔在南门外。

天河县署,旧在城南。明崇祯四年,野烧延毁。国朝顺治十五年,于旧址西北隅建草房数十间,后尽毁。康熙四十五年,知县萧●捐赀重建。

训导署在学宫右。

典史署,在县署西。康熙二十九年,典史邓俞建仓房在县,署左右有土砖,有竹蔑,有板计,共八十囤,贮狭小而易朽,现在酌议改建。

分防署,在县治北。康熙四十八年,千总朱秉彝建思恩县署。旧在欧家山南向。明万厯二十七年,知县林应龙改西向。嗣后洊罹兵火,讫无宁宇。国朝顺治十五年,于旧址建草堂数间,复南向。康熙元年,知县翁世庸修建前、后门堂,俱覆以瓦。四十一年,知县彭宸渌増葺西㕔。雍正二年,知县梁楷増建内署。九年,知县林协増建治事㕔。

训导署久圮。

国朝雍正二年,训导何文煜捐建于明伦堂后。典史署在县大门内。康熙五十九年,典史吴斌増葺以瓦。雍正五年,典史钱景坤重修建。

济留仓,在县署,东向,系竹簟圈围。雍正二年,知县梁楷改建一十四间于署西,又建三间,俱覆以瓦。又官捐社仓一所,在县东门十一年,知县林协建分防署在南门内。雍正五年,把总陈宗建。

演武㕔,在西门外。

东兰州署原土州署在武篆哨,后移东院。国朝雍正八年改土设流知州吴正一详议。营建学正署,雍正十一年添设。

吏目署在营房外东街。知州沈志荣建仓房,现在详估建造。

城守守备署,雍正八年,添设营建廨舍左右,环造营房二百间。

千总署。

把总署俱雍正十一年添设,现在议建荔波县今●黔省署。顺治十七年,知县王家正建系草堂。康熙二十年,知县刘棻、四十五年,知县岳维相继修建,易以瓦。

常平仓,在县署内。

那地土州署,在本州哨,编茅为之,州判署在排门街之东,距土州署三里。南丹土州署在本州哨青云●南大堂内宅,俱系瓦房。明崇祯元年,知州莫伋御冦有功,敕赐勲著西南扁额,建石坊,在署前。

州同署,在土州南。

忻城土县署,在落喇院向北,典史署在三界庙北。

东兰土州、州同署,在凤山哨。永定土司署在三寨草房向南。永顺正土司署,旧在古桑,后移古腊,今在交倚。永顺副土司署在思农草房,南向。

思恩府。

府署在城中稍南,后倚蜒蜿山。明嘉靖七年,知府桂鏊建中为师帅,堂后为思补堂、明季堂及头、仪门东西吏舍俱圯。

国朝康熙十一年,知府金梦麟重建。五十九年,知府李世孝重修,并建东、西鼓亭。

清军同知署,在府堂西。明嘉靖九年,同知赵儒建。国朝。康熙三十八年,同知佟淮年迁武缘县南街旧署圯。雍正七年,改理苗同知移驻百色详田州捕盗通判署。雍正七年新设,见古零。

教授署在明伦堂后。

训导署在明伦堂东。雍正二年改拨西林县。经歴署旧在府堂左侧,明嘉靖九年经歴张会建,后圯。

国朝康熙六十一年,经厯黄于仁捐买民房,迁建于北门内。

司狱司署。在头门西。明嘉靖九年建。国朝康熙六年,司狱陆汝楫重修,并修监房九土巡检司,廨在府署。后每月一司领土兵赴府驻卫,明季圯,今为官兵营房。

永丰仓六间,在武缘县署东。雍正五年,详明,増建常平仓,在大门内西。

库一间。在府堂东。明嘉靖七年,知府桂鏊建思恩协副将署,在府治西北,即分司署。国朝康熙二十六年,副将吕八音移驻武缘旧署圯,现在估修,复移府城驻札。

左营守备署。

右营守备署俱在府城东演武㕔,在东门外五里教场,分司署改为思恩协署,今圯武縁县署,明洪武元年建,在城东门内。万厯十三年,知县郑学醇修。四十一年,知县李先春移建南门内。

国朝康熙六年,知县张振徽重修建教谕署,久圯在学内厢房。

训导署久圯,在城内民房典史署在县署大门右。明万厯四十一年,知县李先春移建。

镆鎁寨巡检司,在城东五十里。明洪武元年建,久圯,僦居民房。

髙井寨巡检司。在城北一百里。明洪武元年建,久圯,僦居民房。

预备仓,在县署南一十四间。明万厯八年,知县黄约修后圯。

国朝康熙四年修复。雍正六年,知县艾光绂捐建,均贮仓三座九间。

库:一间。在县堂左。明万厯四十一年,知县李先春建。

分防署,在县城内。康熙七年,知县庄振徽同千总江辉捐赀买民舍修建。

演武㕔教场旧在北门外,明隆庆间,知县钱盛改建东门,久废。万厯十二年,知县郑学醇复建于旧址。

国朝雍正七年,改设于南门外,离城三里,分司在县署东。明万厯十二年,知县郑学醇修,今废。

博涩寨巡检司。

西舍寨巡检司,俱雍正四年裁汰,署久圯。宾州署在城北。明洪武元年,知州冯荣建、俞德儒重修。●治七年,知州梁鱼,正德七年,知州孙佐俱重修,岁久圯。天启七年,署知州黄养正。重建规模壮伟,明末尽毁。

国朝顺治十四年,上林县知县蔡万俊来州招抚,后渐次修葺大堂,馀俱茅屋。康熙十二年,知州张元勲重建。三十三年,大●倾圯。三十四年,知州邓志福。四十二年,署州事张一祥。五十二年,知州陈俊民相继修建。雍正五年,知州陆廷光捐建。

学正署在明伦堂后。

训导旧无署。

国朝康熙四十六年,训导杜竒頴始于明伦堂西建筑三间,日久倾塌。雍正六年,训导韦俊衡于旧址捐建。

州同署。

国朝雍正七年添设,驻札三里营,离城五十里。吏目署在州署西。

安城巡检司,在州治东七十里。安城镇常丰仓,在州治东。康熙三十八年,知州欧阳明万建造一十八间。五十六年,署州事。范从益増建六间。

库在州堂西。

城守㕘将署。

国朝雍正七年,裁汰河池营,添设建造,即州判署旧址。

守备署。

国朝雍正七年,添设建造于东门内教场,在东门外,离城三里。

提督学政行署在州左,即分巡道。旧署州判,署在州署,西久裁废,今即其址建添,设㕘将署。

分巡道署,今改为学政考。棚察院署分守道署,俱久废。迁江县署在小南门内。明正德七年,知县黄振英建。

教谕署在明伦堂西。

训导。署在县署东。

典史署,在县堂东。

清水镇巡检司,在县城南七十里。广积仓共三十六间,在县署西。分防署在城南。

分司在小南门内,今废。

上林县署。在县东城内,东向。明洪武七年,县丞周伟建。宣德十年,知县段顺孜重修。

教谕署,在明伦堂前。

训导署。在义学内。

典史署在县治左,东向。

三畔镇巡检司,向在三畔村。国朝,雍正六年,移驻思吉镇,知县陈会津捐建仓厫在县署左。旧存三十二间。

国朝雍正六年,知县陈会津捐建八间,共计四十间,库一间,在堂北。

分防署在县南门内。

守备署在三里营,去州城东北五十里。明万厯六年建。

国朝雍正十年,改辖宾州营千总署。原在三里营。

国朝雍正六年,移驻思吉镇,知县陈会津捐建教场,在三里营城南。

演武㕔三间,在县南一里。康熙五十七年,知县吴锺芬建。

右江道行署,在府馆东,今废。思龙驿,雍正四年裁,废。

府馆在县治南,今废。

田州土州署:明洪武间,知府岑伯颜,迁治于来安,时建宣德间,知府岑绍、成化间知府岑镛相继修理,明末,遭富州侬贼焚毁。

国朝顺治十八年,始就故基西北葺茅栖止。康熙四十七年,土知州岑应祺迁建旧治北一里大堂二,堂内为楼屋、仪门、大门、廊房、狱舍俱备。

州同署。在土知州署西南一里。

义仓五间。康熙六十一年,土知州岑应祺、建理苗同知署在东城内闗帝庙左。雍正十年,建右江镇署。雍正五年新设,驻皈乐。七年,改驻州西九十里百色市。十年,署思恩知府刘廷锡奉檄督建头门。仪门左右班房各三间,大堂五间,东西吏庑如之。后为二堂,再后为内署,各翼以厢房,聨以群房。其偏为书室,一为箭亭,前为官㕔,及左右材官之属,规模颇备。

中军游击署雍正七年改驻百色在总镇署。东右营守备署在总镇署西。

千总、把总署共六所。

上林土县署,旧在枯街村。国朝康熙三十八年,土知县黄爵泰迁建那莪村。白山土司署旧在乔利墟旁,因兵燹颓圯。

国朝康熙二十八年,土巡检王一璋迁于博结村。兴隆土司署旧在乔利,兵燹残毁,迁卢何城头□何村,今在七处城头,葺茅屋为堂舍。

那马土司署。明正统间,岑瑛建定罗土司署。明万厯间建,在木城头。明季兵燹圯。国朝康熙二十六年,土巡检徐士贤迁建朗城头、大成山。下。

旧城土司,署在八峰山下。明万厯间,建下旺土司署在首城头内,兵燹焚塌。国朝顺治三年,土巡检韦际●迁那海堡石城头。安定土司署在旧洲荒废久,今以地六村为司治,康熙四十年増修。

都阳土司署在岜皂村。兵燹后,葺茅屋三楹、古零。土司署在纱帽山前,明万厯间建,通判署在土司署前。

国朝雍正七年改驻。九年,通判吕成章奉估建造泗城府。

府署东倚凌云山,西面澄碧水。明崇祯间,土知府岑继禄建大堂后堂东西二厢前后廨舍,及荔枝园池亭之属,后俱圯。

国朝康熙四十四年,土知府岑齐岱因旧存川堂大堂,仪门三层,复于署右建偏署四层。雍正六年,改土归流,即以土知府署为府署。

清军同知署,在府治南。康熙二十年,土知府岑继禄建。五十五年,土知府岑齐岱修。

教授署在学宫侧。

经歴署,旧在府署南。康熙二十三年建。五十七年重修。雍正十一年,改驻天峨。

照磨署,雍正十一年添设居经歴。旧署平乐司,巡检署在府东平乐村。雍正十一年,添设仓厫,在偏署旁,左右各三间。雍正八年,知府祖良范建。

库二间,雍正八年,知府祖良范于大堂左右两旁改设。

城守游击署,在隔江西岸,距府署四里。原系皈乐协分防守备旧署。

国朝康熙二十一年,土知府岑继禄建。雍正七年,以右江镇标右营游击分驻。

守备署:在皈乐。距府一百九十里。原系皈乐协中军,守备旧署。

国朝康熙二十一年建。

千总署,在府治西岸。

把总署共四所,分驻西岸皈乐逻里长隘教场。在泗城营前,距府治四里。

西隆州署。即土知州,旧署改设西北向州,同署旧在州署右。

国朝雍正七年,改驻八阳,建造训导署。康熙五年,改土归流,学校未设。五十年,知州陈大辇详建学宫,并请将武缘县学训导分驻専司督课。

吏目署未建现,僦居民房仓厫十二间,在州署东西两旁,又八达新建仓房,共六间。

库一间。在州署川堂右。

游击署在八阳。

国朝雍正六年,改设隆林营。十一年,创建守备署,在州署西砦雄山麓。

千总署在守备署右。

把总署分防八达。雍正十一年建。演武㕔在千总署前,新创草亭一间,西林县署。康熙六年,知县王●创建,在城中央,东向,周围土垣,前有大门仪。门中三楹为大堂,左右为吏役所。其川堂内室,初皆夹茅编竹为之。三十年,知县翁年伦修葺,加以瓦。

训导署。雍正二年,始拨思恩府训导兼课县丞署。在县署东。康熙六年建。三十六年裁废。雍正二年,改建于学宫。

典史署。康熙六年修建,在东门内,前后两层各三间,久圯,僦居民房。

仓厫十六间,在大堂右。康熙六年,知县王●建库一间,在大堂左。康熙六年,知县王●建城守守备署。康熙六年,守备殷可玉建在西门内。堂署二层,各三间。前大门仪门。四十六年,守备武詹修。

千总署。康熙六年,千总植辉创建,在城南门内两层各三间。四十八年,千总韩超修。

把总署雍正八年,添设驻札那佐教场,旧在西门外。

正二年,改建学宫。

直●郁,林州

州署。明洪武初,知州赵鉴建,隆庆间,知州张一清修。

国朝康熙五十四年,知州郜超修。雍正三年,知州张永熊重修后楼寝室川堂莅事堂。十一年,知州李锡、秦重修东西厢吏舍。

州判署旧在州署右。

国朝顺治间,改建于州署左。康熙三十八年缺,裁署废。雍正九年复设,现在建造,仍于州署右。

学正署。在城西学宫左。康熙五十八年,学正柯国正建。

训导署在明伦堂侧。

吏目署旧在州署左。

国朝顺治间,改建州署右。康熙五十八年,吏目袁之诚修建。

抚康巡检司。

国朝雍正九年,新设现在建造,距州北九十里之蒲塘墟。

常平均贮仓,在州署东偏原设一十八间。康熙二十四年,知州贾有福,二十九年,知州汪孙龄各修建。五十四年,知州郜超増建二十五间。六十年,知州李锦修,雍正五年,知州佟世俊増建六间。九年,知州张任。十一年,知州李锡秦各増修。

社仓一,在州东北二十里榜山。冯堡一,在州西南四十里。欧樟堡一,在州西十五里●木堡。一在州北蒲塘墟。知州张永熊,雍正三年遵建各二间,库在堂后宅门右。明洪武初,知州赵天鉴建。国朝康熙五十四年,知州郜超、雍正二年,知州张永熊俱重修。

提督学政行署。在州治东。旧苍梧分巡道署址改建,并建校士馆。

府馆在州治南。

㕘将署在州治东北。

守备署在忠孝街。康熙四十二年建。演武㕔大教场,在东门外二里小教场在城内分巡。苍梧道署,明初守巡二道同驻梧州,万厯七年以巡道分驻建,后废。

博白县署。唐武德五年建。元末毁。明洪武七年,知县赵惟清重建。正统二年,知县李铭,天顺七年,知县孙暲、●治六年,知县吴原正俱重修。嘉靖间,署县事王宗予重建后堂。隆庆间,知县王文明重建正衙,左右二轩前瑞榴轩。

国朝康熙四年,知县史缙。四十六年,知县程镳建内衙偶园、静嘉诸轩。雍正元年,知县萧烜光重修。教谕署在县前街。康熙四十五年,教谕蒋允旦修训导署,在县署南。康熙四十五年,知县赵世功、教谕蒋允旦同修。

典史署,在县署右。雍正三年典史娄在源重修周罗巡检司,在县东南七十里。

沙河巡检司,在县西南九十里。常平仓三十间,在县署左。偏社仓八间,一在县署左,一在周罗寨,一在沙河寨,一在龙潭墟。雍正二年,奉建各二间。

库二间:在县堂左。

分防署,在县署南。康熙四十六年,知县赵世功买民房改建。

演武㕔教场在东门外。

按察分司在县署东,今废北流县署。晋初建于勾漏山巫山寨之南,故以勾漏名县。唐迁寳圭驿,东元迁寳圭驿西一里。明洪武元年,主簿郭诚重修。成化七年,都御史韩雍改筑。城池,即儒学,旧址建县治。●治八年,知县曾源重修。万厯十五年,知县刘中春更择坐。向请发公帑,改建天启。三年,知县卢绍祥修。

国朝康熙五十一年,知县万肃铎重修。教谕,署在明伦堂左。明成化七年,都御史韩雍委照磨林野建。

训导署。在教谕署右。明成化七年,照磨林野建典史署。在县堂西。明成化七年,照磨林野建双威巡检司。在县南一百六十里。康熙三十八年,巡检卢文汉建。

常平仓十四间,康熙二十八年,知县颜正色重建,分贮仓十三间。康熙五十六年,署县事,州判于杰、建俱在县署后东、西。

社仓五所,一在县西北一里,旧县一,在县东三十里。民安墟一在县南七十里隆盛墟一在县北二十里。民乐墟一在县北二十里。新墟,雍正二年,知县袁宗佺奉建各一间。

库一间。在县堂左。康熙十一年,知县张应胜建。三十九年,知县涂遇重修。

分防署,在县署西北。

演武㕔教场,在西门外,离城一里牛车村,都陇巡检司在县西乡。明正统间,安逺侯柳溥议立,今废址尚存。又中山旧巡检司,亦正统间建苍梧道分司在县治东北。

大洞驿,在县南一百里。

寳圭驿,旧在城东,后迁南门内,今裁。废陆川县署,宋淳化五年建。明洪武三年,县丞王麟重建。成化五年,知县谢坚修。●治十四年,知县周冈重修。正徳。七年毁于贼知县李时荣。修建。嘉靖十一年,知县黎伯兴。三十九年署县事潘誉。四十年,知县张子翼俱重修,明季复毁。

国朝康熙四年,知县方鼎重建。三十二年,知县韩朝举、三十四年,知县霍浚逺,俱重修。

教谕署在城西。明洪武初,教谕李伯英修建训导,署在西城内。顺治十五年,训导庄璧,显建典史。署旧在头门东侧。明洪武初,典史黄仁修建。国朝顺治十五年,典史沈良璥迁建于县署之西南隅。

温水寨巡检司。康熙四年移驻那亭堡。在城南一百里。

常平仓,在县堂东七间,署内西五间。康熙二十九年,知县韩朝举修建。

分贮仓,在县衙后一十九间,距城二十里,米场墟一十间。康熙五十四年,知县顾鹏建。

库五间。在县堂东。康熙四年,知县方鼎建。按察司分司在县治西,今废。

县丞署在县署西。明宣德间裁署废。永宁驿在县南,今废。

兴业县署旧在城西五里,宋迁今治。明洪武初,寇毁三年,县丞邬马儿、主簿颜真、重建后知县余显宗,修●治间,复修建。

国朝康熙初年重修。

教谕署在明伦堂侧。明洪武间,知县余显宗建训导,署在学宫内。康熙五十三年,知县姚之秀添建。

典史署在县堂东。明洪武间,知县余显宗建常平仓十间,在西城内。明洪武三年,县丞邬马儿、主簿颜真建。

国朝康熙二十八年重建,分贮仓十四间,在东城内,康熙五十六年,知县姚之秀建。

社仓在都凌韦村、思提、石䃮四村,雍正二年建,各一间。

分防署在北城内。明洪武三年建教场。演武㕔在北门外三里。棠木寨巡检司在登髙岭下,今废。赵家寨巡检司在山铺,明洪武间裁汰。平安寨巡检司在城北二十里●村,今废。长宁巡检司在县西四十里黄桑峡口,与平安土司俱系土官,久裁。

富阳驿,在县东五里。髙桥驿在县北四十里,西水站江岸,今俱废。

预备仓在县西,后为济留仓,今俱废。按察司分司在县治东,府馆在儒学后,今俱废。

广西通志卷三十六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