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三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广西通志卷三十五

廨署。

广西省:

巡抚署旧在桂林府学左,本巡按察院署址,明洪武八年建,成化间修。

国朝康熙四年重修。十一年,巡抚马雄镇以府学地益其西偏。十三年,孙延龄叛,毁于兵。二十年,巡抚郝浴改建于府治东独秀山之阳,规模闳敞,制度悉备。

提督学政署旧在府治北,嘉靖间移驻宣成书院,后迁建于府治西南。古榕前。

国朝顺治间,改建于王府。坪孙逆叛,兵毁。康熙二十年,改建于西门内。二十一年,督学王如辰复迁于府治北。

布政使司署。在府治东。明成化二十年,左布政使何经重修后堂、仪门、大门各三楹,正堂五楹,穿廊一楹,东、西六房。诸科共十四间。

国朝康熈二十一年,布政使颜敏重修堂左经。歴司堂右照磨所、仪门内东理问所、大门内西司狱司。三十九年,奉文裁理问照磨司狱三缺,今理问、照磨二署俱已圮废。经歴迁外民宅照磨署,改为土地祠,司狱署改为官㕔。后为广盈库库大使,署在广盈库西偏。

按察使司署,在府治北,明洪武间建。正统六年,按察使章聪重建。成化二十年,按察使孔镛拓正堂五楹,后堂三楹,左右耳。房六间,东西六房各十四间,仪门、大门各三楹。堂左经歴司堂右照磨所、知事㕔,大门内西司狱、司东架阁库后毁。

国朝康熙七年,按察使杨晙重建。三十九年,奉文裁照磨、知事二缺,署亦废其经。歴司狱二署。雍正三年,按察司甘汝来捐赀重建架阁库,在仪门内大堂东。

驿传盐法道,署在鼓楼西南,临桂县署后街。本明副总兵署址。

国朝顺治间,线伯第三子住宅后买建道行台,雍正三年,驿盐道张若霈移驻省署重修。

贡院旧在府治西,宋乾道中,建明天顺间徙于新西门内。

国朝顺治十四年,改建于独秀山下。明,靖江王旧府。康熈五年改建于都指挥司。旧署二十年,署巡抚麻勒吉。

题请,仍以王府改建。

分巡道署在按察司东,明成化间,副使林符建,后改为城守守备署。

都指挥使署旧在布政司左,内设经歴司、断事司、司狱司,今为抚标右营游击署。

巡按署旧在府学左,明洪武八年建,后改为巡抚署。巡按移桂林道署。景泰间,巡按袁纯迁建于宁远门内。成化五年,巡按苏庆移建于府治北。今裁废。

清军察院署久废。

总督部院。行台旧在桂林府署北,成化初建,今废,分守桂平道。署在布政司东,今废。

督粮道署在明靖江王府东,今废。布政清军道,署在清军察院左,今废。总兵署在榕树门右。成化七年建都督,总兵挂征蛮将军印者居之,今废。

桂林府:

知府署旧在独秀山下,明初迁建于谯楼街北。成化二十年,知府罗珦复建前、后堂东西六房,分植桂树于前墀,而扁其后堂曰八桂,以存旧名。伍芳为记仪门,内设经歴司、照磨所、司狱司,兴隆库后圯。

国朝康熈六年,知府翁应兆重建。雍正七年,知府耿鳞竒、九年,知府钱元昌相继修葺。

清军同知署。在城东北就日门。雍正九年,同知徐德秩重修。

督粮通判署在广储仓右,雍正十年,通判吴大猷重修。

督捕、通判署在城北安定门,雍正十年,通判钱士琦重修。

教授署。

训导署俱在明伦堂后一层五间。国朝康熙二十年,教授高熊征建经歴旧署久圯,今在城内民房司狱署,在府署东。

阴阳学,旧在府治东,今在府南。医学旧在府治北,今在府东。依仁坊。僧纲司在万寿寺。

道纪司。在五岳观。

万年仓在城东北定,粤寺前计一百间。国朝康熙五十一年,布政黄国材建广储仓,在城东南,旧有三十九间。国朝康熙五十三年,通判慕国琠捐建五间,共四十四间。

兴隆库,在府堂东。

城守营游击署,在府治北凤凰街,即城守副将署。雍正八年,裁副将,改游击。

守备署在按察司东,即分巡道。旧署抚标左营兼中军,㕘将署在榕树楼街守备署在癸水门内。

抚标右营游击署,在王府坪东街守备署在武胜门内。

演武㕔一,在南门外三里亭,旧圯。雍正九年,巡抚金鉷、布政元展成署按察耿鳞竒合议大阅之所威严。攸寄支公项,建造㕔舍前后两层,东西并建文武官㕔。又造司纛神庙大教场,长一百五十丈,阔二十丈。一在安定门内西教场,长四十三丈,阔二十四丈。一在东贡门外小教场,长一百三十丈,阔一十七丈。每科武试较阅所。

火药局,在城东北。叠彩山后硝局在城东北,定粤寺前。雍正十一年,巡抚金鉷檄委中军㕘将杨钦建造,并设厂灶,提煮硝筋,理刑通判署在府署右。今裁。

照磨所,旧在仪门内。康熙三十九年奉文裁缺署废。

递运所税课司,俱在府治北,今裁废。东厫仓在东江门内王府坪,正统间,置贮糓以赈饥民,名预备,今废。

临桂县。署旧在府治东南,府学旧基,后迁于府西北隅。明洪武初,始迁今所本县学旧址,天顺丁丑,知县呉让修。正德辛未,署县事曾顺重修。前后有㕔,有堂,有库,左右六房,门外申明旌善二亭,临街牌坊一座,题曰桂郡首邑,左右立民安、物阜二坊,后废。

国朝顺治间,知县王朝宗重建。康熙二十二年,知县张遴重修。

县丞署,在县治左久圯,今僦民房为署教谕署,在学宫右。

训导署在明伦堂后。

典史署。在县治左旧仓,改芦田市巡检司。在府东三十里,久废,僦居民房。万年仓在定,粤寺前计五十五间。

国朝康熙五十一年,布政使黄国材建河泊所在文昌门外。

省刑所在按察司右。康熙二十四年,按察使黄性震建以处轻罪之,贫无资者,后改作法华庵。两江口巡检司在府西五十里,今裁废。湘山渡巡检司在府南三十里,今裁废。东江驿在递运所右,后废僦居民房。雍正十年奉裁。

苏桥驿,在府西七十里,今废南亭驿。在府南四十里,今废存。留仓在县治仪门左,久废。义仓在县治西。康熙二十四年,知县张遴建捐俸积榖,以备年荒久废。

灵川县署。宋绍定四年,县令郑延年建。明洪武间,知县刘延重建大堂二堂,仪门、头门、内室书房各三间。成化十五年,知县沈溥修。嘉靖三年,知县秦有重建。二十五年,知县张澜培髙署后地一丈有竒。三十二年,寇劫毁堂左永丰库。三十三年,知县李全建屏墙于大门前,立保厘碑。三十四年,知县陈九思修后堂作过道。

国朝顺治十八年,知县王孙盛重修。康熙五年,毁知县单世重建。四十四年,知县李天荣撤谯楼,培土建大门。五十五年,知县楼俨重建大堂仪门六房教谕署在明伦堂侧。

训导。署在义学。

典史署。在县治右。

济留仓在县署西。明万厯二十四年,知县程述頥建五十间。

国朝康熙五十四年,知县楼俨于东街义学旁添建二十间。

永丰库一间,在县堂左。明万厯二十四年,知县程述頥重建高楼铁门,缭以石垣。

分防署原在城北,雍正四年毁,今在关帝庙后。演武㕔教场在南门外,地名三里亭。

县丞署在县治内,今裁废。

主簿署。在县治内,今裁废。千秋峡巡检司,在县东北五里。今裁。白石潭巡检司,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今裁。大龙驿在县东,今废。

察院行台在东门内,今废。布政司分司署,在县署南,今废。按察司分司署,在县署左,今废。府馆在南街,今废。

兴安县署。明洪武八年,知县曾孔传建。国朝康熙五十五年,知县任天宿修。雍正八年,知县王勍重修二堂及大堂卷棚。

教谕署。

训导署俱久圯。

国朝雍正八年,知县王勍改修旧学仪门为教谕署,两庑为训导署。

典史署,在县治左,久圯,今于节孝祠旁。陆峒巡检司。在县西五十里。

常平仓分贮仓共五十一间,在县署左、右。国朝雍正八年,知县王勍修。

库一间。在县堂后。雍正八年修,分防署在城内。

演武㕔教场,在西门外半里。盐沙巡检司在县西,缺裁署废。唐家铺巡检司在县北,缺裁署废。白云驿在万桥北,今裁署废察院署久废。

分守道署久废。

府馆久废

守备署久废。

阳朔县署,在都利山下。唐宝厯元年,摄县李湜修建防御判官吴武陵记。元至元二十七年,达噜噶齐明安巴哈改建县治东向。湖广儒学提举镏如孙有记。明洪武三年,知县韩政甫建大堂,前建大门,后建住室。正统元年,知县万霁重修。外建围墙内作川堂、后堂,前作仪门、申明、旌善二亭。成化五年,知县杨纲,正德九年,知县陈纯,嘉靖二十年,知县王时中,万厯间知县陈天德、王之臣,俱重修。国朝康熙十二年,知县陈洪畴重建,又建后楼五间。五十八年,知县顾濂六十一年,知县胡式瑗改楼为「三堂。雍正七年,知县李符恭重修三堂,建书室耳房,改大堂侧废仓,作吏舍十间,于仪门内建土地祠三间。九年,于大堂右建监狱五间。

教谕署。

国朝康熈三十年,复设教谕,寓居东庑。四十三年,教谕商骊于县署前建斋舍一间。五十七年,教谕高辑,增建讲堂二间。雍正三年,教谕胡荣建后屋一座。

训导署原在㦸门左。明洪武十三年,训导龙腾建。崇祯十三年,知县朱奉镶重修久废,今居西庑。典史署在县治左,久废。

国朝雍正八年,知县李符恭捐赀重建伏荔市巡检司,在县南十里。后移塔前济留仓旧无仓,散囤于大堂及内署。雍正七年,知县李符恭详明于署后都利山麓,捐建仓房二十八间。

分防署旧在西门外独秀山下。明成化三年,巡抚韩雍迁于城内东街。

演武㕔教场,在北门外半里。明成化三年,巡抚韩雍建。

白竹寨巡检司,在县西二十五里,今废。古祚驿在县北,今裁废。

按察司分司署,在县治。西乆,废永宁州署。明万厯二年,知州唐执中创建后堂正堂各三间。三年,知州郑应龄增缮㕔舍、亭祠、宾馆俱备。九年,知州尹廷俊修。三十年,知州林●阳重修兵,燹后尽圯。

国朝康熈三年,知州白意捐赀创复。十年,知州朱王造重修大堂,仪门大门起谯楼一座,堂后为正室,右为书堂,构亭凿池。四十二年,知州马世勋、四十八年,知州朱焜相继增修。

学正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侧。

吏目署,在仪门内右。

喇峒巡检司,在州城南一百二十里。崇良里。国朝雍正七年添设。

永丰仓三间,在州堂右侧。明万厯三年,知州郑应龄建。九年,知州尹廷俊改建于州署,后共六间。国朝康熈十年,知州朱王造重修建五间。五十七年,知州罗士奎增建五间,俱改为常平仓。

永盈库一间,在州堂左。

国朝康熈十年,知州朱王造修,建㕘将署,在城隍庙右。明万厯七年,参将于嵩建。十六年,㕘将刘綎。三十三年,㕘将陈大器俱重修,堂室宏敞。大门外建坊二:左曰雄镇、边陲,右曰威、宣、夷、夏。

国朝康熙间,㕘将周世亨重修守备,署在州署西。

国朝初设守备,贾顺购民地盖宅。康熙十年,守备李进学扩前址增建。四十二年,守备李时新修。

千总署在州署东。本明古田所,隆庆五年建,万厯十九年重修,后裁,今改。

演武㕔教场,在州南半里。明万厯间,副使吴善建。二十六年,知州龚作相重建。

兵备道:署在州署南。明隆庆五年,副使黄扆建。万厯二年,副使庄国贞增建后堂。四年,副使吴善增建辕门、大门、仪门及内署。二十二年,副使凌嗣音重修。明季毁废。

永福县,署在凤凰山下。宋状元王世则故宅。明洪武二年,县丞康孝良建。永乐十二年,知县郑曦,天顺六年,知县郑胜,嘉靖十五年,知县陈大韶。万厯四十八年,知县劳绍龙相继修建,明末毁。

国朝顺治十七年,署县事府通判王之才,葢大堂知县黄朱朂建仪门大堂后堂左、右耳房内室。康熙十二年,知县李愫文修铭其堂曰「抚」字。雍正七年,知县吴王坦建头门一层五间。

县丞,署在鹿寨村。雍正十一年,添设教谕署。

训导署旧在明伦堂左右,俱乆圯,僦近学民居为署。

典史署。在仪门内,久废,今迁外民房济留仓在县堂左右,计三十间。国朝康熙五十九年,知县陈元起建,分防署在理定南北乡。

演武㕔久圯,教场在西门外西江尾察院行台在西门内,明●治十三年建,久废其基址,改建节孝祠。

桐古市巡检司,在县东三十里。明末裁署,废兰麻镇巡检司。明末裁,署废。

三里驿,在东门内。元至正二年设,明末裁,久废。兰麻驿,在县西南四十里。明末裁久废。

横塘驿,在县西南六十里。久裁废。布政分司行署。在西门外永福堡下。明万厯二十一年,署县全州同知。谭宝翰建久废。

按察司行署。在东门内儒学左。明宣德九年,知县雷思昌建,久废。

府馆在县署西,久废。

参将行署,在西门外分司署右。明万厯二十年建,久废。

义宁县署。五代晋天福八年建。宋淳佑中,知县曾垓修。明宣德间,知县吴锜。正德间,知县潘志髙相继重修。明末圯。

国朝顺治间,重建大堂后廨、吏舍有库一间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侧。雍正七年,知县许建捐造各一层三间。

典史署在仪门内左。

桑江口巡检司,距县四十里桑江口。济留仓在县署大门内西,计一十九间。分防署在城内西南隅久圯,今僦居民房、演武㕔教场,在城东一里,今圯。

分司署在南门外,今废。

府馆在东门外,今废。

全州署。系清湘县旧基。元至元间,总管石亨祖建。明洪武初,知府章复。正统间,知州周健相继重修,后圯。

国朝康熈元年,知州冯源泗重建。五十四年,知州刘藩长修。雍正十年,知州王勍重修。

学正署在州治左。康熈三十年,学正李先馨修建训导,原无署居文昌祠。

州同署久废,今移驻西延州,判署。

国朝雍正七年添设。

吏目署。在城北街。

国朝康熈二十五年,吏目王缵捐建山角巡检司,在州北五十里黄沙河山枣巡检司,在州南六十里咸水。西延巡检司,在州西一百六十里。钟楼底,国朝雍正七年裁缺,改作州同署。

驿馆。在州署仪门右。

国朝康熈五十四年,知州刘藩长修咸水驿馆。

国朝雍正七年,署州事刘廷锡修长盈仓,在州治后。明洪武二年建。十五年,改为预备仓。后毁。

国朝康熙二十六年,知州崔廷瑜。二十八年,知州黄志璋重建在仪门内左五十三年、五十八年、九年,雍正三年、四年、七年,于署左、右、前后建仓,计一百零九间。八年,署州事刘廷锡捐建十间,在署左库四间。

国朝康熙五十四年,知州刘藩长修。参将署在西街。

国朝顺治十三年,总兵官马月正修建守备署在东街。

国朝康熙六十年,守备焦金斗始建演武㕔教场,在城北,离城二里。部院行台在湘山寺殿西。东察院在旌善亭东,今废。西察院在阴阳学西,今废。布政司分司,在●妙观左,今废。按察司分司在州治东,今废府馆,在州治左,今废。

灌阳县署。隋建。宋淳佑辛亥,县令张从龙重修赵嘉庆记。元至正十三年,达噜噶齐巴雅尔氏玖珠重建县㕔。十五年春,建谯楼。明洪武元年,知县王友●复修。二十六年,寇毁。宣德八年,知县王伟重建。

国朝康熈八年,知县单父牧重修。教谕署在明伦堂后久废,今在明伦堂训导署在明伦堂左,久废,今居义学。典史署在仪门内正堂西,康熙五年,典史杨茂芳重建。

吉宁巡检司旧在县西九十里。明正德十六年,迁上薛寨。

预备仓,在县堂东十三间。国朝康熙三十年,知县周天位建。三十二年,知县牛兆㨗修,又常平仓二间。四十六年,知县单此藩建积榖仓二十二间。五十七年,知县赵成章建库三间,在县堂右。

分防署在县署西久毁,今僦居朝元观演武㕔教场在西门外一里。

分司署,在县学左。

昭义驿馆在北门外六十里花石冈,久废。永泰驿。馆在东门外七十里大营村久废。府馆在县治西,今废。

平乐府:

府署在南门内。唐乐州故址。明洪武初,通判夏天启建。万厯中,知府周祈重建正堂川堂后堂,陈启孙增修内署。堂室堂东西库廊,明末圯毁过半。国朝顺治十七年,知府王延裪重修。康熈八年,知府杨荣荫建大门、仪门六房、寅宾馆土地祠。十一年,知府郑长青建后堂。四十二年,知府戴锦增建内署堂楼花㕔。四十九年,知府柯邓枚五十七年,知府慕国琠相继增修。雍正三年,知府胡醇仁修大堂,匾曰「清畏」。

捕盗同知署,雍正八年新设。见富川通判,署在府堂东。

教授署在府学,明伦堂后训导,署在东街,即府照磨署改。经歴司旧在府堂东,今在平乐县治左东街。司狱司在土地祠右。

永丰仓,在府学东凤凰山麓。雍正元年,知府慕国琠、三年,知府胡醇仁各捐建。八年,知府袁承糼又修建四间。

庆丰仓在凤凰山麓,永丰仓前八间仓,后四间系通判,收贮秋粮。

库在府堂东。又永济库在府堂西,平乐协副将署在西门内。

国朝顺治间修建。康熙十年,副将杨应胜重修。左营守备署在协镇照墙南。

右营守备署在北门内街东。演武㕔在北门外仙宫岭下。小教场长四十八丈,阔二十四丈五尺。又大教场在东门外,离城五里,长八十三丈,阔三十三丈五尺。

火药局,在凤凰山东。雍正十年建督学行署在北街,凤凰山麓即旧平乐县。署察院行署,在府治左东街。明天启二年重建。国朝康熙十年,知县陈光龙修为督学行署,今为平乐县署。

布政司。分司。在城隍庙西。明正徳七年,知府官㫤重建,今废。

按察司分司在府治东。明●治十七年,知府谢瑚重建,今废。

兵备道,在布政分司西,今废清军同知署在府堂东,今废。抚夷同知署在府堂东,今废。理刑推官署在府堂西,久裁废。照磨所,在府堂西裁废。

税课司在西门外,今废。

庆丰仓仓大使署在凤凰山麓,今废,递运所署乆废。

㕘将署在北门外七贤祠左。明末毁,废平乐县。署旧在城西门内,今协镇营右,唐武德八年建。宋嘉定十三年,知县杨汝济重建。明永乐间,知县陈应文、正统间知县张昊先后修建。正德间,知县何纶、李京,嘉靖间知县黄玠,万厯间知县王淧。天启四年,知县郑圭增修。明季兵毁基址,废为营房。

国朝康熙六年,知县蓝奋兴迁于北街凤凰山麓府江兵备道旧址。九年,知县陈光龙增修,后毁于兵,迁东街欧孝廉旧宅,二十八年,知县张睿临始迁。今治在东街府治左,以旧察院行署改建。五十四年,知县黄大成重修。

教谕署在南门内东街。

训导,署在学宫内。

典史署,在县治东府经歴司南,常平仓八间,在县署左东街。国朝康熙二十九年,知县张睿临即欧孝廉旧宅改建。三十六年,知县孙成已增修。

还源仓在常平仓右。

国朝雍正五年,知县高濂修建四间。六年,知县陈肇奎修建八间。九年,知县李曹源增建二间。

永饶库,明正统间,知县张昊建在西门内。国朝康熙九年,知县陈光龙迁于凤凰山麓,俱久废,今在县堂左。

昭潭驿驿丞,在西门外,今废广运驿驿。丞在广运塘久废。榕津寨巡检司在广运城内,今废。龙平寨巡检司在东乡,久废,社仓共四所,今废。

恭城县。旧署在凤凰山下。明洪武二年,县丞周宪臣徙建于南门内。永乐中,知县萧嘉佑重修。成化十三年,知县夏玮始迁于黄牛冈之原。万厯二十一年,知县任思四十三年知县谭虬,天启七年,知县张汝醇重修,后圯。

国朝康熈二十年,知县掲宗本重建于旧,署右数十武大门南向,去城垣仅二丈馀。四十四年,大堂复圮,知县张载龄重建。五十七年,知县王汧重修教谕,署在县署。东明万厯五年,教谕齐志道建训导,署在县署。东明万厯三年,训导刘汝寛,建国朝。雍正八年,训导陈让修。

典史署,在县署东。明成化十三年,典史林芝建镇峡寨巡检司。在城北六十里。明万厯五年,巡检周时举建。

济留仓,在县治东原,建一十三间。国朝康熈二十九年,知县邬佩珩重建十一间。雍正八年,知县李澄捐造三间。

分防署在龙虎闗汛。

演武㕔教场,在东门外半里。白面寨巡检司、西岭寨巡检司,俱久废,分司署在南门内,今废。

府馆在县治北,今废。

富川县署旧在钟山下。明洪武二十九年,知县张纯迁建城西偏,继署县事。通判刘汉卿增建㕔阁。万厯三十八年,知县张文耀增修大门谯楼,迎宾馆吏廨。

国朝康熙二十四年,知县谌绍溶倡率公修教谕署,在明伦堂左。

国朝康熈四十二年,知县周祚显教谕璩、鸿逵捐修训导,署在忠义祠旁。

典史署。在县治大门内。

国朝顺治十三年,典史管芝美建白霞寨巡检司,在奉政乡。

万石仓在南门内,系旧驿馆。国朝康熙十年,知县刘钦邻改建,后又增葺四间,东仓、西仓俱在县仪门内外。

国朝康熙二十年,东建一间。三十二年,西建三间。五十八年,雍正四年、七年,陆续增建十一间。

库在堂左。

分防署在儒学东。

教场演武㕔在城南一里,有旗台,有甬道,国朝康熙十年,知县张鹏翼修建,一在北门外,今废。麦岭同知署,在县东北六十里。

国朝雍正八年,添设平乐府捕盗同知,驻麦岭。十年,署同知事桂粮㕔吴大猷建。

麦岭营都司,署在同知署。西国朝,雍正八年添设。十年,署同知。吴大猷建麦岭千总,署在都司署西。

分防牛岩把总署去麦岭南五十里,分防小水把总署。去麦岭西南五十五里寨下市巡检司在钟山镇,今废。

分司署,在县治南。明正德八年,兵备道张宏宜建,今废。

贺县署本贺州,治在东城内。明洪武元年,知州姚晋建,后改县。十年,知县葛礼重修。嘉靖二十三年,知县叶中梅、隆庆间知县陈试相继增修。明季尽毁,县官到任,栖止无所。里民敛赀构买民房,葺茅篱竹,仅蔽风雨。

国朝康熈九年,知县何标重修,易以砖瓦。五十七年,知县韩牧吉捐建大门仪门。

教谕署旧在东门内。明嘉靖二十三年,教谕李文贵改建南门内学宫旁,年久倾圯。

国朝康熈九年,教谕刘懋沛修建训导署,久圯,赁居民房。

典史署旧在仓前,后毁,今在县旁公馆。信都巡检司在封阳墟石寨北,离县城一百四十里,后圯。

国朝康熙四十四年,巡检杨洪道捐赀修复。济留仓旧在西门内。明季毁。

国朝康熙九年,知县何标迁建署内。三十二年,知县崔鸿仪修补。雍正六年,知县徐大材又建七间。七年,署知县刘廷锡又建四间,共一十四间。

库旧名涌泉,在县堂右,明季毁。

国朝康熙九年,知县何标迁改衙署,建于堂左。五十七年,知县韩牧吉修。

富贺营守备署在城南门内。明崇祯间建。国朝。顺治十四年,守备萧起凤重建教场,演武㕔二座,今存一座,在北门外按察司分司,今废。

府馆在城隍庙前,今废。

大宁寨巡检司。在桂岭乡久,废沙田寨巡检司,在姜城乡,后迁于点灯寨,久废厢乡、义仓久毁。

荔浦县。旧署在今县治城南濵江。明洪武元年,知县马宥建。景泰七年,知县伍绘改迁今治。万厯十年,知县吕文峰增修,额其堂曰「思过」。

国朝康熙四年,知县钱周鼒重修。教谕署旧在县西,年久倾塌。雍正六年,教谕何宣猷捐赀迁建于学宫右。

训导署在旧明伦堂地,今圯,僦居民房。典史旧署在县治西,后圮。

国朝康熙二十八年,知县林鉎捐买县治东民房,创建衙舍又圮。三十三年,典史沈世定捐建。

永丰仓、常平仓俱在县署东,共二十四间,库一间,在县署内西侧。

分防署:康熈四年,知县钱周鼒拓城南儒学旧址建。五十八年,绅民公捐迁建于南门外关帝庙侧。演武㕔在东一里长生岭教场,长四十六丈,阔二十三丈。

分司署,在县治西,今改为明伦堂。南源寨巡检司。在县北六十里。后改设于南头寨,后废为南源堡。

延宾峰门巡检司在县东三十里。后改设于下龙民寨,久废。

府馆在县东,今废。

修仁县署。明洪武初建,后圮。国朝康熈五年,知县李子实重建。十八年,署县事周清重修。

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明伦堂左。

典史旧署,在县堂西,久圯。雍正四年,典史汪奕上捐赀买地,移建于城内西南隅。

永丰仓,米仓一间,在南城门内。常平仓在县治前,向系草盖,时被火灾。雍正五年,知县王琬详请盖瓦建一十二间。七年八年,知县金泽茂续于县署内东西增建一十二间,南城内添建一十三间。

崇义库,在县堂右。

分防署在墟头,专汛,在石墙去县西三十里。演武㕔在北门外教场,长三十丈,寛十丈,分司署在南门内,今改为常平仓。

公馆在青山坪距县十五里。昭平县署旧在南门内大街,明万厯四年建,知县冷茂松重修。

国朝康熈元年,知县陈定国择故绅王大振宅,益以左侧民舍迁建,今治其旧,署改为学宫。

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内。

典史署。在县治内西。

永丰仓,在县堂东原建十五间。康熙二十九年,知县杨爕、雍正三年,知县钱兆澧五年,知县唐其有修建。七年,署知县,史凌增建二间。

库一间,在大堂左侧。

分防署在东门内。

演武㕔教场在北门外。

龙门驿在西门内。雍正四年裁。昭潭驿在县西,久废。

昭平驿,在城外南关,今废。广运驿久废。

昭平寨巡检司。在城内,久废,分司署,在县治内,今废。

北陀城㕘将署,今废。

昭平堡守备署,今废。

永安州,署在城北。明洪武间,为古眉巡检司。成化十三年复州,治知州。闭鲁始建,知州彭栗继之。明季兵燹圯毁。

国朝顺治十二年,知州陈升迁于城内东旧分司署。康熙四年,知州邓林尹复迁建,于旧址中建大堂堂东西廨庑内,为署室,后起别墅亭池。十三年,遭伪逆兵毁。十八年,知州丁亮工修复堂西,增建外书室内署,㕔额曰「退思」。

学正署。在州治西。

国朝顺治十二年建。雍正十年,知州陆采重修训导署。

国朝康熙四十五年添设,与学正同署吏目署,在仪门内。东康熙十八年,知州丁亮工修建。雍正十二年,吏目李澳重修大堂。

常平社仓四间。在州治前东。康熙十八年,知州丁亮工建。三十年,知州沈增添建六间,又州署外西增建五间。雍正六年,知州闵家权于二堂西偏奉建五间。

永阜库在大堂西,知州丁亮工建,分防署,在东门内。

演武㕔小教场,在北门外一里大教场,在东门外一里。

分司署在州治东。

国朝初,改为州署。康熈十八年,知州丁亮工新建分司公馆,颜曰皇华公署。

梧州府:

府署在德政门内。明洪武十年,知府潘大郁建。成化元年,知府袁衷重修。万厯五年毁。七年,知府陆万垓重建。十三年,知府林乔楠移建捕㕔粮㕔于西。四十六年复毁,知府陈鉴复建。明季兵燹,㕔署俱圯,仅存府堂。

国朝顺治十四年,知府张继曾修。康熙二年,知府黄龙重修建大堂、川堂、仪门及后衙。十年,知府杨彦溶增建花㕔小楼。二十三年,知府彭腾翓重修二堂。二十六年,苍梧知县尹惟斾重修大堂,卷篷及六房。三十三年,苍梧知县张文达修川堂仪门。三十七年,苍梧知县刘以贵重修六房。四十三年,知府李世仁修仪门。雍正八年,知府吴士鲲重修清军,同知署在府堂东久圯旧址,为营官占造。顺治十七年,同知张璠捐赀买复重建衙署。康熙六年,同知杨䕃第重修。十三年,经逆变倾圮。二十四年,同知何显祖修。雍正十二年,重修大堂头仪门。通判署旧在府堂东,后圮。康熙六年,理刑㕔裁通判刘祚迁建署址。十七年,通判徐应龙修雍正十一年重修。

教授署。

训导署俱在东门外。

经歴司在府正堂东。

司狱司。在仪门内。西久圯,今在大门西隅,捐纳仓三十间,在城内茶山西。康熙五十四年,知府李世孝建。

社仓三间,在捐纳仓前。雍正三年,知府徐嘉宾建预备仓在社仓前。雍正十年,驿盐道耿鳞竒详,请将馀盐价银,东省预买盐包,运梧贮备委员建造库三间,在二堂西。

梧州协副将署,在西门内,都司署在塘基街。康熈四十年,改建清军㕔之东。守备署在城外西。

演武㕔教场,在城外西南。雍正七年,副将张荣修火药局,在城北,雍正十一年建。

提督学政行署,在城北门内,康熙四十六年建。分守桂平梧道行署在城内西,旧为分巡道署。国朝康熙三年裁巡道,改为分守道署。十二年,守道秦仁管拓后衙,重建大门、仪门屏墙。二十三年,守道兴,永朝。雍正元年,守道张若霈重修。

旧总督府,在城内东北。明成化六年,都御史韩雍建。

国朝顺治十三年,以通省钱粮重修建。康熙十三年逆乱,拆毁。

旧总兵府,在旧总督府西。明成化六年,建国朝。顺治八年,总镇马雄驻节于此。康熙十二年,分守道秦仁管割仪门外地,拓广道,署后衙,因悉毁废。

旧总府在城中土阜上总督府东南。明成化六年,都御史韩雍建为三府,㑹同节制,号令公所。今废察院行署在城内东南。本总镇旧署。嘉靖十八年,改为岭表书院。三十一年,改为察院行署。

国朝顺治十四年,分守道陈宏业、知府张继曾重修,今圯。

分守苍梧道,署在南薰门内。明万厯三十九年,水圯迁于总兵府,监税公署,今圮。

督捕㕔署久圯后为经歴照磨衙署。康熙十六年,巡抚将军傅宏烈进剿吴逆,即其后署建仓,屯粮现存。

理刑㕔署久圯,遗址为营兵占造。国朝顺治十四年,推官阎玫详复建置。十七年,推官鲍凤翔增修。康熙六年裁改。

照磨所,在府正堂西,久圮。税课司在馆驿前西南江边,今裁递运所,在驿前东南江边后裁,革改盐课提举司,今俱废。

盘盐旧厂,在馆驿东。明成化六年,总督韩雍建。广备仓旧在总府东,今废。

苍梧县署,在府城西门内。明洪武七年,知县朱守仁建天启元年,知县区龙正重建兵毁后为营兵,分占其地。

国朝顺治十三年,知县朱庭燎详复。十五年,知县雷瑽始建门堂㕔室。康熙三年,知县黄道宏修。十一年,知县张若椷增修后衙,建两廊,栖六房。二十年,两廊毁。五十四年,知县阮三锡重修。

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东门内。

典史署,在大堂西。顺治十六年,典史沈居泰建。复长行巡检司。在城南一百里。长行乡上一堡、月峒河口。

东安巡检司,在城东一百四十里。东:安乡。中堡。安平巡检司在城西八十里安平乡。

罗粒巡检司,在城西南八十里。须罗乡常平仓旧在县署南,被水淹没。康熙三十七年,知县刘以贵改移县署后,另造板木仓十三间。五十六年,知县刘国臣添造板木仓十八间。

库一间,在二堂侧。

县丞、署在县。堂左久废。

主簿署在县署东,久裁废。预备仓在正东门内,久废藤县署。旧藤州治,唐时建。明洪武七年,知州赵文重建。景泰二年,知县唐礼。成化十年,知县方俊,●治十三年,知县廖佐相继重修,后毁。

国朝康熙十一年,知县蒲珩重修。四十八年,知县张纯修大门仪门东、西廊。五十六年,知县陈士修捐修大堂川堂。雍正二年,知县李文炎修两廊教谕署。

训导署旧在学宫内,俱久圮,僦民居为署典史,署在县堂右。久圯,僦居民房。

白石巡检司,在县西六十里。窦家巡检司。在县南一百二十里。广储仓在县署西。

国朝康熈五十五年,知县陈士修建三十二间,库一间在县堂西。

国朝康熙四十八年,知县张纯修建,分防署在迎恩门内。

演武㕔教场,在迎恩门外左。赤水巡检司在县东南,今废河泊所久裁。

按察司分司署,在县署东。今废府,馆在县署东,今废。

容县署。本元容州路总管府故址。明洪武三年,同知王清建。十年改州为县。成化三年,都御史韩雍迁。建●治六年,知县车轰烈重修。

国朝康熈四十八年,知县施凤仪、五十八年知县刘杞俱增建。

教谕署。在县南学宫门内。东明万厯四十八年,知县区龙正修建。

训导署在学宫右。明万厯四十八年,知县区龙正修建。

典史署,在县堂东。

国朝康熙四十二年,典史李绍英建大洞巡检司。在城东南七十里大横村,明洪武间建。久经寇毁,僦居民房。

粉壁寨巡检司,在城南一百里大营村。明洪武三年建,久圯,里民重修。

永丰仓,在县治东计二十七间。明万厯四十八年,知县区龙正建。

国朝康熙四十二年,知县徐发。五十七年,知县张嘉硕、雍正五年,知县王澄霞俱修建。

分防署在县署右。

演武㕔教场,在宁远门外一里牛皮塘。按察司分司署。在县治西,今废。

府馆在县治西,今废。

库楼一座在县堂,嘉靖四十二年建,今圯。岑溪县署旧在城内西。明洪武十三年,知县刘镇建。成化十六年,知县黄凤翱始建今治。●治八年,知县余敦善重修。嘉靖四十五年,知县掲●改建燕㕔。万厯二十七年,知县曾莘重修辟串堂,明季兵毁。

国朝顺治间复建。康熙九年,知县刘昌言修。十年,署县事通判谢继贤修仪门。十八年,知县杨作霖修两廊。

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明伦堂后。

典史署,在县堂东,今捐置民房,在县治右平河巡检司,在连城乡汶水墟,离城八十里。常平仓,在县署东南,计三十四间。

分防署。在县治右民房。

按察司分司署,在县署东。今废义平巡检司,今裁署废。

济留仓,在串堂后,今废。

预备仓,在县署西,今废。

库一间。在县堂右,今废。

怀集县署在南城内。元至正六年,毁于蛮贼。明洪武三年,知县杨定省建。正统二年,知县李浚、成化四年,知县陆德修●治八年,知县区昌修建楼署,镇接山势曰耸云。隆庆六年,知县云上行重修,改曰倚云。崇祯十四年,知县李盘构轩楼西,值旱,步祷得●,颜曰「随●」。

国朝康熙四年,知县邹文郁。四十七年,署县事同知姚士琳修。四十八年,知县岳康重修堂署,于楼轩旧址各建书屋。雍正二年,知县陈廷嵩重修。十年,知县江源捐赀改建。

教谕署。在学宫东南。明●治中,知县区昌建。国朝顺治十四年,教谕郑开曙、康熙十八年教谕唐忠弼。四十六年,教谕刘如晏俱重修。

训导署。在学宫西南。明●治中,知县区昌建。国朝顺治十四年裁。康熙二十二年复设训导。欧阳●修。四十六年,训导甘霖济重修。

典史署,在县治仪门内东。今废买居民。房武城巡检司,在县东三十里武城乡。明洪武三年设。万厯中,重修久废,今移驻连㑹堡,离城三十里。慈乐巡检司在县西。明万厯十三年,移设金鹅,后仍改回,今移梁村堡离城五十里。

预备仓,在仪门内西。明成化十六年,知县冯锺建四间。万厯十一年,知县林春茂建二间。四十七年,知县谢君惠修仓。㕔三间,东、西厫四间,又建一间。国朝雍正五年,署县事刘信嘉修建五间。六年,署县陈璠建一间七年,知县江源修建六间。

社仓

国朝雍正二年,知县陈廷嵩于各乡堡各盖社仓一间,共建十三间。

库楼一所,在县堂东。明嘉靖四十年,署县通判李鹏举建。万厯四十五年,知县谢君惠修。崇祯六年被猺,寇毁。十四年,知县李盘重建。

国朝康熙十四年,知县臧振荣修葺久圯。雍正七年,知县江源重修。

分防署久圯。

国朝康熙四十五年,知县桂天华奉议,请以分司公馆改为防守署。

演武㕔教场在北门外。

分司署,在县署东,今改为防守署兰峒巡检司,在县北七十里兰峒山口久废。济留仓在县堂东,今废。

广西通志卷三十五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