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希腊城邦叙拉古(公元前480年)

希腊城邦叙拉古(公元前480年)

叙拉古(亦译作锡拉库萨、锡拉库扎,古希腊文作Eupakoubal,拉丁文Siracusa)是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南的一座沿海古城,位于岛的东岸,约有12.5万居民。面积204平方公里。位置北纬37°05’,东经15°17’,三面环海,碧波拥抱,是岛上最早的希腊殖民城邦之一。相传在公元前734年,南希腊科林斯城赫拉克列斯族成员阿基阿斯率领一批殖民者,渡海西行,登上西西里,驱走土著西凯尔人,在一处叫作奥吉提亚的小半岛上安家创业,破土建城,这一年便成为叙拉古的建城之年。实际当时所建之城不过是一座带有设防工事的居民点,后来才逐渐发展为真正的城市。

由于史料缺乏,我们对叙拉古的早期史所知甚少,许多问题还仅限于推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公元前五世纪之前,叙拉古尽管已将其触角伸出奥吉提亚之外,并控制了岛屿东南岸一块地盘,然而在西西里岛上却还是一个蕞尔小邦,国势逊于革拉和阿克拉加斯。

公元前五世纪初,叙拉古经历了一个内部动荡的时期。由于土地兼并与奴隶制的发展,公民间大小土地所有者的矛盾以及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异常尖锐,平民与贵族的政治斗争很激烈。贵族制政府在同革拉的战争中失利,丢掉了殖民地卡马林纳,平民乘机起义。他们在郊区耕奴基利里奥依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地推翻了大土地所有者加摩洛依的统治,在叙拉古首次建起民主政治。

当时,西西里岛的希腊城邦大多僭主当道。叙拉古亡命的贵族向革拉僭主革隆(格隆)寻求帮助,企图借他之手东山再起,复辟政权。但是革隆占领叙拉古之后,却未还政于当地的加摩洛依,相反将该城据为己有(约在公元前485年)。鉴于叙拉古良好的港湾条件与肥沃的土地,他决定使该城成为其政治、经济中心,先后迁全部卡马林纳、部分革拉公民于城内,授与一万名雇佣兵公民权,借以改变原叙拉古公民集体的成分,扩大自己的社会基础,巩固个人政权。革隆的国内政策与早期希腊各邦僭主有所不同。早期僭主原本是大小土地所有者尖锐斗争的产物,政治上往往是平民的代表或至少执行一系列有利于平民的政策,在消除贵族统治中起了积极作用。可是革隆却羡慕贵族,对平民极端鄙视,认为他们是“最难与之相处的人们”。因而他的政府倒向贵族一边,他本人实际是贵族的代理人。但是,在一些具体事务的处理上,他也并非不顾现实,一味扶强凌弱,而是明达事理,顺乎形势,表现出自己政治上的成熟。例如,他在拿下叙拉古后容忍了基利里奥依的自由,保留了他们在起义后争得的公民权。

在革隆统治下,叙拉古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垣扩至北部阿克拉丁那地区,奥吉提亚变为卫城。他还修建了新的广场,开辟了专供海外贸易和海军舰只停泊用的码头。

在对外关系方面,革隆推行扩张政策。他利用北部邻邦墨加拉内部混乱之机,占领该城,又一举拿下滨海城邦优波亚,将两地平民尽数卖为奴隶,贵族则迁往叙拉古。这样一来,革隆时期的叙拉古便一跃成为西西里东部一霸,革隆本人也成为叙拉古霸国的开创者。

西西里岛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物产十分丰富。它是地中海著名谷仓之一,所产粮食不仅可满足当地需要,而且还行销海外。岛上手工业、商业也很发达,造船业、制陶业远近驰名。加之它地处地中海的东西航路之间,因此便成了列强争夺的一块肥肉。叙拉古的崛起,刺激了西西里另一大邦阿克拉加斯僭主泰隆的扩张野心。他仿效革隆,从南向北扩展势力,并吞了北岸城市希墨拉。在西西里中部建起堪与革隆相媲美的霸业。希腊人势力的膨胀,引起强邻迦太基的不安,因为它早在岛屿西岸殖民,正时刻图谋向中部发展。泰隆兼并希墨拉,使它找到了出兵的借口。约在公元前480年的希墨拉之战中,迦太基兵临希墨拉城下。泰隆告急于叙拉古,请求自己的岳丈和同盟者革隆援助。革隆亲率兵骑五万五千名驰援,迦太基统帅哈米尔卡尔大败。彻底粉碎了迦太基的围城部队,迫使敌人赔款二千塔兰特。希墨拉之战的胜利确立了叙拉古在西西里大部分希腊城邦中的霸主地位,同时表明希腊人在西地中海地区也捍卫了自己的独立。

下一篇“叙拉古”:第二次伯罗奔尼撒战争-叙拉古之围(公元前414年)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