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汉-10.11.9.1 王章传(公元前24年)
公元前24年,丁酉,汉成帝阳朔元年
《汉书卷二十七下之下•五行志第七下之下》:“阳朔元年二月丁未晦,日有食之,在胃。”
(阳朔元年(应劭曰:时阴盛阳微,故改元曰阳朔,欲阳之苏息也。师古曰:应说非也。朔,始也。以火生石中,言阳气之始。)二月(公元前24年)丁未晦(三十日),又有日食,在胃星(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七宿之第三宿。共三星,今属于白羊座)。)
《汉书卷十•成帝纪第十》:“三月,赦天下徒。”
(三月,赦免天下囚徒。)
《汉书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阳朔元年七月壬子,月犯心星。占曰:“其国有忧,若有大丧。房、心为宋,今楚地。”十一月辛未,楚王友薨。”
(阳朔元年(公元前24年)七月壬子(七日),月亮侵犯心宿(星宿名。东方七宿之第五宿。心,意谓苍龙的心脏心宿包括三颗星,中央大星,前星在其西南,后星在其东北,不是一条直线,稍有弯曲。今皆属天蝎座。)。占候的人说:“它的分野之国有忧患,或有大丧事。房宿、心宿分野地为宋国,现在是楚地(汉代楚王国之地。在今江苏徐州市一带)。”十一月辛未(二十八日),楚王刘友去世。)
《汉书卷十•成帝纪第十》:“冬,京兆尹王章有罪,下狱死。”
(冬,京兆尹王章有罪,下狱死。)
《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王章字仲卿,泰山巨平人也。少以文学为官,稍迁至谏大夫,在朝廷名敢直言。元帝初,擢为左曹中郎将,与御史中丞陈咸相善,共毁中书令石显,为显所陷,咸减死髡,章免官。成帝立,征章为谏大夫,迁司隶校尉,大臣贵戚敬惮之。王尊免后,代者不称职,章以选为京兆尹。时,帝舅大将军王凤辅政,章虽为凤所举,非凤专权,不亲附凤。会日有蚀之,章奏封事,召见,言凤不可任用,宜更选忠贤。上初纳受章言,后不忍退凤。章由是见疑,遂为凤所陷,罪至大逆。语在《元后传》。
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其妻呵怒之曰:“仲卿!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逾仲卿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卬,乃反涕泣,何鄙也!”
后章任官,历位及为京兆,欲上封事,妻又止之曰:“人当知足,独不念牛衣中涕泣时邪?”章曰:“非女子所知也。”书遂上,果下廷尉狱,妻子皆收系。章小女年可十二,夜起号哭曰:“平生狱上呼囚,数常至九,今八而止。我君素刚,先死者必君。”明日问之,章果死。妻子皆徙合浦。
大将军凤薨后,弟成都侯商复为大将军辅政,白上还章妻子故郡。其家属皆完具,采珠致产数百万。时,萧育为泰山太守,皆令赎还故田宅。
章为京兆二岁,死不以其罪,众庶冤纪之,号为三王。王骏自有传。骏即王阳子也。
赞曰:自孝武置左冯诩、右扶风、京兆尹,而吏民为之语曰:“前有赵、张,后有三王。”然刘向独序赵广汉、尹翁归、韩延寿,冯商传王尊,扬雄亦如之。广汉聪明,下不能欺,延寿厉(励)善,所居移风,然皆讦上不信,以失身堕功。翁归抱公洁已,为近世表。张敞衎衎,履忠进言,缘饰儒雅,刑罚必行,纵赦有度,条教可观,然被轻媠之名。王尊文武自将,所在必发,谲诡不经,好为大言。王章刚直守节,不量轻重,以陷刑戮,妻子流迁,哀哉!”
(王章字仲卿,泰山(郡名。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市东))钜平人(县名。在今山东泰安市南)。年轻时以文学为官,稍后升至谏大夫(官名。掌谏议,属郎中令,秩比八百石,无定员),在朝廷以敢于直言而出名。元帝初年,提升为左曹(加官。受理尚书事)中郎将(官名。秩比二千石。属郎中令(光禄勋)),与御史中丞陈咸很友好,一同诽谤中书令石显(?-公元前32年),被石显陷害,陈咸减免死罪受髡刑(古时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事在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七月),王章免了官。
成帝登位(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六月己未廿二),征用王章为谏大夫,升任司隶校尉(官名。汉武帝时始置,掌纠察京师百官所辖附近各郡,相当于州刺史),大臣贵戚都很敬重畏惧他。王尊免官后(事在成帝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六月),继任的不称职(据《公卿表》代者齐宋登,贬为东莱都尉),王章被选为京兆尹(官名。辖长安以东地区,职掌相当于郡守,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王章任京兆尹在河平四年(前25年))。当时帝舅大将军王凤辅佐政事,王章虽是王凤推举的,却指责王凤专权,不亲附王凤。正巧太阳出现日食(阳朔元年(公元前24年)春二月丁未晦,日有蚀之),王章进奏封事,被召见,说王凤不可任用,应该再选择忠诚贤能的大臣辅政。皇上开始接受了王章的建议,后来不忍心罢退王凤。王章因此被怀疑,于是被王凤陷害,得了大逆的罪名。这件事记载在《元后传》中。
当初,王章作为诸生在长安学习,只有他一人和妻子住在一起。王章病重,没有被子,躺在牛衣(以草编织的披牛衣(冬日使牛保暖之具))中,哭着与妻子诀别。他的妻子生气地呵斥他说:“仲卿,京师在朝廷中的尊贵人有谁能超过你呢?现在被重病困住了,不自己勉励自己,却反而哭起来,真是浅陋啊!”
后来王章历任官职,等到做了京兆尹,想要上奏封事,妻子又制止他说:“人应当知足,难道不想想躺在牛衣中哭泣的时候吗?”王章说:“这不是女子应该知道的事。”奏书于是进上了,果然下了廷尉的牢狱,妻子和孩子都被拘捕了。王章的小女儿刚十二岁,晚上起来大哭道:“先前狱卒呼问囚犯,常到九个人,现在到八个就不呼了(狱卒夜阅囚犯时,常呼问九人,今呼八人便止,知一人必死)。我家父亲素来刚直,先死的必定是他。”第二天询问,王章果然死了(成帝阳朔元年(公元前23年)冬)。妻子和孩子都迁居合浦(郡名,治合浦(今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东北))。
大将军王凤死后(成帝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八月丁巳廿四),他的弟弟成都侯王商又做了大将军辅佐政事,禀明皇上,让王章的妻子和孩子回了故郡。他的家属都健在,采珍珠使产业达到了数百万,当时萧育为泰山太守,让他们全部赎回了原有的田宅。
王章做京兆尹两年,不以罪论刑而死,百姓认为冤屈而纪念他,号称三王(指王尊、王章、王骏)。王骏自己有传,王骏就是王阳的儿子。
赞曰:自孝武帝设立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而官民编成俗语说:“前有赵、张,后有三王。”然而刘向作《新序》只写赵广汉、尹翁归、韩延寿,冯商续《史记》为王尊作传,扬雄作《法言》也称赞王尊(此处并举刘向、冯商、扬雄序传,皆指其续撰之《史记》而言,《史通·正史篇》提到迁书之后,又说刘向、冯商、扬雄等人“相次撰续,迄于哀平间,犹名《史记》”)。广汉明智善察,下人不能欺骗他,延寿严厉善良,所到之处能够移风易俗,但两人都揭发上级不被信任,因此失去性命毁掉功绩。翁归洁身自好一意奉公,是近世的表率。张敞精明强干,忠心进言,专治儒雅,刑罚必行,放松赦免有限度,条令明白,却受了轻浮惰怠的名声。王尊文武兼备,善于明察,谲诡不合常规,喜欢说大话。王章刚直守节,不度量轻重,因此被陷害遭刑杀,妻子孩子流散放逐,可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