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二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贵州通志卷二十二武备志序

兵制

师旅,考旅始末,苗疆师。𫝊曰: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武备之不可一日弛也,于蛮方尤甚,昔殷宗伐鬼方,三年乃克之,葢地势絶险,山洞阻深,急之则鸟骇兽散,缓之则蚁聚蜂屯,如马援讨武陵,诸葛亮征南中,厥功甚著,然旋服旋叛,宋太祖得夷人秦再雄,任以刺史,再雄练土兵三千人,能被甲渡水飞堑,㨗如猿猱,而蛮方畏服,元置宣慰,明设屯卫,然伏莾升陵,时时间作,而水西蛇节、播州杨应龙,皆勤数省之兵,仅而获胜,厯代得失可考矣。我国家定水西平,马乃剿缪冲长寨,自时负隅阻化,渐次懐来,而古州、清江诸蛮,介居腹里,迨我世宗宪皇帝圣武布昭,咸归版籍,分阃设戍,因地制宜,尤昭昭度,越前古者也,凡厯代征讨之略,悉循其本末,详著于篇,述武备志。

武备

兵制明初置翼元帅府,又改为行都督府,省城或称都卫都镇抚司。洪武八年,改都卫及行都督府为都指挥使司,凡天下都指挥使司十六,贵州其一也。自省以外,大处置卫小处置所,各卫有指挥使,有同知,有佥事,有经厯、镇抚诸司,各所有千户,或𨽻卫,或直𨽻都司。其军有马步旗军,有屯军,有舍丁,有军馀,名数多少不一。成化间,始设兵备道,督各卫所及土兵。嘉靖以后,复添设叅将、守备诸官,始有招募之兵。黔中各卫所军数,旧志俱不载。其所载管兵诸官,或有兵数,或无兵数,其兵或称汉土官兵,或称哨兵,或称防兵,或称营兵、民、兵、军、兵、苗、狆兵,俱不著其分别之由,又别无可查,姑仍旧书之以备考

明巡抚标下游击一员。

坐营中军一员。

把总二员标兵五百名,募兵五百名。后改设总督,设中军副总兵一员,旗鼔叅将一员镇守贵州总兵官一员旧驻省城。嘉靖三十二年,加提督麻阳等处地方衔驻铜仁府,节制镇筸叅将督调两省汉、土官兵。标下坐营中军一员汉土官兵四千八百名,普安守备一员驻安庄卫,专管普安、安南、安庄三卫,普安、永宁、镇宁三州地方兵一百五十名

坝阳守备一员,驻平坝卫,专管威清、平坝、普定三卫,安顺一府地方兵一百九十名。迤西守备一员,驻乌撒卫,专管乌撒、毕节、赤水、永宁四卫地方。兴黄叅将一员。万厯二十七年,巡抚郭子章因播乱,疏题设驻兴隆卫,专管兴隆、清平二卫,黄平州馀庆县地方后裁。都清守备一员,驻平越卫,专管平越、都匀二府,平越、新添、龙里、都匀四卫地方清镇守备一员,驻镇逺卫,专管镇逺府平溪、清浪、偏桥镇逺四卫地方铜仁府守备一员,驻平头司,专管铜仁一府地方。思石营守备一员,驻湄潭县,专管思石二府湄潭一县地方。贵阳军民府、防守四方河等十哨,共哨兵二百二十九名。新贵县防守青岩哨兵一十五名。定番州,防守、程番关等十七哨,共哨兵一百七十七名。贵州卫、防守、闗口等七哨,共哨兵一百七十一名。贵州前卫、防守头桥等二十三哨,共哨兵四百八十名。普定卫,防守杨家闗等十哨,共哨兵三百四十名。威清卫防守平夷等十五哨,共哨兵三百九名。平坝卫、防守、镇夷等九哨,共哨兵一百七十名。安庄卫、防守大山等十九哨,共哨兵三百四十三名。永宁州、防守、马跑等十三哨,系顶营募役等处民兵。安南卫,防守、盘江等八哨,共哨兵一百五十六名。普安卫、防守乾沟等四哨,共哨兵七十五名。龙里卫、防守西闗等二十八哨,共哨兵四百七十三名。新添卫防守旧桥等二十五哨,共哨兵二百八十八名,防兵一百四十名。平越卫,防守武胜等三十八哨,共哨兵六百二十名,防兵一百五十三名。黄平州防守,七里等三哨,共哨兵七十三名。馀庆县城守兵五十名。

瓮安县城守兵六十名。防守木老等六哨,共哨兵一百十二名。湄潭县城守兵八十名

都匀府防守营兵二百五十名,一碗水等二十三哨,共哨兵四百二十五名。独山州防守、靖夷等二哨,共哨兵二十八名。麻哈州防守营兵五百八十名,闗口等五哨,共哨兵六十五名。清平卫城守兵四十名,防守芦草等十二哨,共哨兵一百五十六名。兴隆卫、城守官兵一百二十九名。防守东坡、杨老官兵一百四十名,冷水等七哨,共哨兵一百二十名。

镇逺府防守、卭水等三哨,共哨兵一百十名施秉县防守、后山等三哨官兵三百五十名。焦周等四哨,共哨兵一百四十名思州府城守兵八十名,防守芒箐等三哨,共哨兵一百二十名。思南府城守民兵九十名。防守太平等四闗共民兵七十名、印江县城守民兵五十名。防守滥泥哨兵二十五名、婺川县城守民兵四十八名。防守濯水哨民兵二十名。石阡府防守、提溪三哨,共哨兵七十名。铜仁府防守军兵四百名。铜仁等五十八哨。共苗仲兵四千七百四十名。毕节卫、防守、长冲等三哨共军兵一百三十名。乌撒卫、防守、平山等三哨共军兵一百五十七名赤水卫防守、梅子等六哨共军兵一百三十名永宁卫防守、归乐等四哨,共军兵七十名。国朝

兵制以标镇协营为次第,各营以官职为次第。官同者以各府州县宪纲为次第。其官制及驻防沿革,俱详《秩官志》

总督标下旧设中、前、左、右四营,兵四千名,驻札贵阳省城, 国朝康熈十九年添设后营,移驻云南

副将一员。

游击四员。

守备五员。

千总十员。

把总二十员。

制兵五千名,粮饷俱在云南开销。巡抚票下,旧设䕶卫兵五十名,自总督移驻云南,设左右二营,驻省城。叅将一员。

游击一员。

守备二员。

千总四员。

把总八员。

制兵一千六百名,内马战兵一百六十名,步战兵六百四十名,守兵八百名原设兵一千五百名长,国朝雍正五年,拨往寨兵一百二十名,乾隆二年,新増马步兵二百二十名,提督标下驻安顺府

中军叅将一员。

游击三员。

守备四员。

千总八员。

把总十六员。

制兵二千八百名,内马战兵五百二十名,步战兵八百八十名,守兵一千四百名原设兵三千名,拨国朝雍正七年,兵三百二十名,归安顺营,又拨兵二百五十名,归长寨营。十年,添兵三百七十名,现存二千八百名。镇逺镇总兵官一员。

游击三员分防一员,守备三员分防二员,千总六员分防三员,把总十二员分防六员,制兵二千四百名,内马战兵二百四十名,步战兵九百六十名,守兵一千二百名。

分防玉屏县汛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一百七十名。

分防思州府汛,千总一员,兵一百六十名,分防青溪县汛。把总一员,兵一百名,分防焦溪汛兵二十名。

分防八弓汛,游击一员,把总一员,兵三百二名,分防□水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

分防瓦寨汛兵四十八名。

分防梁上汛千总一员,兵一百名,分防塘头哨汛兵三十名,分防胜秉汛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三百名,分防新城汛。把总一员,兵一百名。

分防施秉县汛,千总一员,兵一百五十名,安设各塘兵四十二名。

存驻镇逺府,总兵一员,游击二员,守备一员,千总三员,把总六员,兵八百二十八名。

古州镇总兵官一员。

游击三员。

守备三员,分防一员,千总六员分防二员,把总十二员分防一员,制兵二千四百名,内马战兵二百四十名,步战兵九百六十名,守兵一千二百名。

分防滚纵汛守备一员,千总一员,兵三百名,分防王岭汛,把总一员,兵一百名。

分防小都江汛,千总一员,兵一百二十名,分防八匡汛兵五十名。

安设各塘兵十六名,存驻古州。总兵一员,游击三员,守备二员,千总四员,把总十一员,兵一千八百一十四名,安笼镇总兵官一员。

游击三员分防一员,守备三员分防一员,千总六员分防三员,把总十二员分防五员,制兵一千八百名,内马战兵一百八十名,步战兵七百二十名,守兵九百名原设兵二千二百二十名, 国朝康熈二十四年,裁兵七百二十名。雍正十三年,添兵三百名,分防捧鮓营游击一员,千总一员,兵一百四十二名。

分防新城营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兵二百名。

分防闗岭汛千总一员,兵一百名,分防马鞭田汛,把总一员,兵六十名,分防白云屯汛,把总一员,兵二十名,分防黄草坝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分防郎岱六枝汛,把总一员,兵六十名,分防落坝汛兵二十名。

分防狗场汛兵四十一名,分防法岩汛兵四十名,分防歪染汛兵四十八名,分防哈马总隘汛兵二十名,安设各塘兵二十三名,存驻南笼府总兵一员、游击二员,守备二员,千总三员,把总七员,兵九百七十六名。

威宁镇总兵官一员。

游击二员。

守备二员,分防二员千总四员分防三员,把总八员分防七员,制兵二千名,内马战兵二百名,步战兵八百名,守兵一千名原设兵二千二百二十名名。国朝康熈二十四年,裁兵七百二十 。雍正六年,拨往乌䝉兵五百名。九年,添兵五百名。乾隆二年,改协为镇,添兵五百名。分防雄所营守备一员,千总一员,兵二百名,分防瓦查河汛千总一员,兵一百一名,分防结里汛把总一员,兵六十一名,分防水漕汛把总一员,兵六十名,分防得胜营守备一员,千总一员,兵二百一名,分防黑章汛,把总一员,兵六十名。

分防菩萨塘汛把总一员,兵一百一名。分防长胜寨汛把总一员,兵二百一名。分防可渡桥汛,把总一员,兵六十名。分防四铺汛,把总一员,兵六十一名。存驻威宁州。总兵一员,游击二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兵八百九十四名。

定广协副将一员。

都司一员。

守备一员分防大塘,千总四员分防二员。把总八员分防五员,制兵一千名,内马战兵一百名,步战兵四百名,守兵五百名原设兵五百名名。国朝康熈二十四年,裁兵二百四十 。雍正十三年,添兵一百四十名。乾隆二年,添兵二百名。分驻大塘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兵三百名。

分防威逺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分防断杉树汛千总一员,兵六十名,分防明通闗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分防青藤汛兵四十九名。

分防改窑汛兵二十五名,分防大华汛兵十名,分防方番汛把总一员,兵三十五名,分防下坝汛兵十五名。

分防青岩汛兵十名,安设各塘兵十名。

存驻定番州,副将一员,都司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三员,兵三百八十六名。

都匀协。副将一员。

游击二员分防一员,守备二员分防一员,千总四员分防三员,把总八员分防七员,制兵一千八百名,内马战兵一百八十名,步战兵七百二十名,守兵九百名。

分防八寨汛,游击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兵五百八十名。

分防九门汛千总一员,兵一百名,分防卡乌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分防得禄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分防独山汛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一百三十名。分防丰宁下司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分防三、捧汛兵五十名。

分防鸡场汛兵三十名,分防麻哈州汛。把总一员,兵一百三十名,分防凯口汛兵四十名。

分防牙舟汛,千总一员,兵一百名,安设各塘兵四十名。

存驻都匀府,副将一员,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兵四百五十名。

上江协副将一员。

游击二员分防一员,守备二员分防一员,千总四员分防二员,把总八员分防四员,制兵一千七百五十名,内马战兵一百七十五名,步战兵七百名,守兵八百七十五名。

分防打略汛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一百五十名,分防拉揽汛兵三十名。

分防柳叠汛兵二十五名,分防陇寨汛兵三十名,分防三角𡉫汛,千总一员,兵一百名,分防八开汛、千总一员,兵一百名,分防定旦汛游击一员,把总三员,兵三百五十名,安设塘兵五名。

存驻上江,副将一员,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九百六十名。

清江协副将一员。

游击二员分防一员,守备二员分防一员,千总四员分防三员,把总八员分防二员,制兵二千名,内马战兵二百名,步战兵八百名,守兵一千名。

分防柳霁汛游击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兵四百名。

分防白索汛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三百名,分防鸡摆尾汛。千总一员,兵一百名,分防后山堡汛兵五十名。

分防柳受汛兵五十名,安设各塘兵三十八名,存驻清江,副将一员,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六员,兵一千六十二名。

铜仁协副将一员。

游击二员分防二员。守备二员。

千总四员,分防四员,把总八员,分防五员,制兵二千名,内马战兵二百名,步战兵八百名,守兵一千名原设兵七百四十名,十国朝康熈二十四年,裁兵一百名四。 二年,添兵五百六十名。雍正十年,添兵八百名。分驻铜仁府,游击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兵二百五十名。

分防嗅脑营游击一员,千总一员,兵二百名,分防大塘汛千总一员,兵一百五十名。分防正大营千总一员,兵一百三十名,分防岩㘭汛把总一员,兵八十名,分防芭茅汛把总一员,兵八十名,分防太平茶汛把总一员,兵一百名,分防木树汛把总一员,兵六十名,分防构皮寨汛兵八十名,分防乾塘汛兵六十名,分防太平汛兵四十名,分防振武汛兵六十名,分防江口汛兵四十名,分防金康汛兵五十名,分防盘朵汛兵三十名,分防麦地汛兵四十名,分防长冲汛兵五十名,分防落塘汛兵五十名,存驻松桃副将一员、守备二员、把总三员,兵四百五十名。

大定协副将一员。

游击二员。

守备二员。

千总四员分防一员,把总八员分防二员,制兵一千二百名,内马战兵一百二十名,步战兵四百八十名,守兵六百名原设兵一千五百名,为国朝。雍正三年,改镇协,拨兵五百名赴长寨营。九年,添兵五百名。乾隆二年,拨兵五百名赴水城营,仍添兵二百名,分防龙场汛千总一员,兵一百名。

分防青岗林汛,把总一员,兵六十名。分防陇已仓汛,把总一员,兵六十名,安设各塘兵四百四十四名,存驻大定府,副将一员,游击二员,守备二员,千总三员,把总六员,兵五百三十六名。

黔西协副将一员。

都司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四员分防三员,把总八员分防五员,制兵一千二百名,内马战兵一百二十名,步战兵四百八十名,守兵六百名原设兵二千二百二十名, 国朝康熈二十三年,裁兵四百二十名。二十四年,又裁兵六百名。三十八年,拨往东川兵一百名。乾隆二年,添兵一百名

分防西溪汛千总一员,兵一百名,分防镇西汛千总一员,兵七十八名,分防沙土汛千总一员,兵一百二十名。分防六广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分防黄沙渡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六名。分防鸭池渡汛,把总一员,兵五十五名,分防沙溪汛把总一员,兵七十二名。分防石革闹汛把总一员,兵一百名,存驻黔西州,副将一员,都司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三员,兵五百六十九名。

平逺协副将一员。

都司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四员分防一员,把总八员分防五员,制兵一千一百名,内马战兵一百一十名,步战兵四百四十名,守兵五百五十名原设兵二千二百二十名, 国朝康熈二十三年,裁兵四百二十名。二十四年,又裁兵六百名。三十八年,拨往东川兵一百名,分防安庄汛千总一员,兵八十一名。

分防定南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分防牛场汛把总一员,兵三十名,分防熊家场汛兵三十六名,分防白水河二汛兵二十名,分防以个汛把总一员,兵一百一十名,分防务、卜额、蜡箐汛兵五十一名,分防黑胯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分防归集汛把总一员,兵九十名,分防比怯汛兵四十名。

分防白沙河汛兵三十名,分防簸渡河汛兵二十六名,分防猓龙桥汛兵四十名,存驻平逺州。副将一员,都司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三员,把总三员,兵四百四十六名。

遵义协。副将一员。

都司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四员分防一员,把总八员分防三员,制兵一千二百名,内马战兵一百二十名,步战兵四百八十名,守兵六百名原设兵一千二百名。古国朝雍正八年,拨往州镇兵二百五十八名,又拨往仁懐营兵三十名,十年,添兵一百八十八名。乾隆二年,添兵一百名。分防桐梓县汛把总一员,兵一百一十五名,分防正安州汛千总一员,兵五十六名,分防绥阳县汛把总一员,兵三十二名,分防鸭溪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分防古鳯汛兵四十二名,安设各塘兵一百三十六名,存驻遵义府,副将一员,都司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三员,把总五员,兵七百六十九名。

长寨营叅将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分防二员,把总四员分防三员,制兵八百名,内马战兵八十名,步战兵三百二十名,守兵四百名原设兵八百七十名。二国朝雍正八年,拨往归化营兵 百二十五名。乾隆二年,添兵一百五十五名,分防广顺州汛千总一员,兵八十名,分防坝阳汛千总一员,兵八十名,分防宗角汛把总一员,兵六十名,分防羊角汛把总一员,兵八十名,分防同笋汛把总一员,兵四十名,分防打壌汛兵三十名。

分防羊城𡉫汛兵二十名,分防焦山汛兵四十名,分防者贡汛兵三十名,分防狗场汛兵三十名,安设各塘兵十名。

存驻长寨,叅将一员,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三百名。

丹江营叅将一员。

守备二员,分防一员千总四员分防二员。把总八员分防二员,制兵一千二百名,内马战兵一百二十名,步战兵四百八十名,守兵六百名。

分防鸡讲汛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兵二百四十四名。

分防黄茅岭汛千总一员,兵一百名,分防乌叠汛,把总一员,兵一百名,分防顶冠汛兵三十名。

分防松林台汛兵二十名,分防空稗汛兵二十名,安设各塘兵四十名,存驻丹江叅将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六员,兵六百四十六名。

黎平营叅将一员。

守备二员。

千总二员分防一员,把总六员分防二员,制兵一千名,内马战兵一百名,步战兵四百名,守兵五百名原设兵一千名。乾国朝,雍正八年,拨往古州兵四百名, 隆二年,添兵四百名,分防锦屏县汛千总一员,兵一百名。

分防永从县汛把总一员,兵一百名,分防王寨汛把总一员,兵八十名。分防平茶汛兵五十名。

分防龙里司汛兵五十名,安设各塘兵一百一十一名,存驻黎平府。叅将一员,守备二员,千总一员,把总四员,兵五百九名。

台拱营叅将一员。

守备二员。

千总四员分防二员,把总八员分防一员,制兵一千四百名,内马战兵一百四十名,步战兵五百六十名,守兵七百名。

分防稿贡汛,千总一员,兵一百二十一名,分防革东汛千总一员,兵一百五十一名,分防番招汛把总一员,兵一百三十一名,分防台雄汛兵五十一名。

分防旧营汛兵五十一名,存驻台拱叅将一员,守备二员,千总二员,把总七员,兵八百九十五名。

朗洞营叅将一员。

守备二员分防一员千总四员分防二员,把总八员分防一员,制兵一千二百名,内马战兵一百二十名,歩战兵四百八十名,守兵六百名。

分防寨蒿汛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兵一百六十名。

分防柳拉汛,千总一员,兵一百名,分防高表汛兵五十名。

分防岭贾汛兵四十名,安设各塘兵十三名,存驻朗洞叅将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七员,兵八百三十七名。

贵阳城守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分防二员,制兵八百名,内马战兵八十名,步战兵三百二十名,守兵四百名原设兵九百名名,国朝康熈二十四年,裁兵三百 ,乾隆二年,添兵二百名

分防清镇县汛,把总一员,兵八十名,分防开州汛把总一员,兵一百名。分防修文县汛兵三十一名,分防息烽汛兵十名,分防巴香汛兵十名,安设各塘兵一百四十名,存驻贵阳府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二员,兵四百二十九名。

归化营,游击一员。

守备一员分防一员,千总二员分防二员,把总四员分防四员,制兵八百名,内马战兵八十名,步战兵三百二十名,守兵四百名。

分防宗地汛守备一员,兵一百二十名,分防摆罗汛千总一员,兵五十名,分防石头寨汛千总一员,兵五十名,分防大苦汛把总一员,兵四十五名,分防牛场汛把总一员,兵四十五名,分防克坐汛把总一员,兵四十五名,分防客孟汛把总一员,兵四十五名,分防鼠场河、打汪、曲亭三汛,共兵七十五名,安设各塘兵十名。

存驻摆顶营,游击一员,兵三百一十五名,平越营游击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分防一员,把总四员分防三员,制兵六百名,内马战兵六十名,步战兵二百四十名,守兵三百名原设兵七百四十名四,国朝康熈二十四年,裁兵一百, 十名。雍正三年,又裁兵二十名。八年,拨去丹江兵一百名。乾隆二年,添兵一百二十名,分防酉阳汛千总一员,兵六十名。

分防杨老汛,把总一员,兵六十名,分防瓮安县汛兵七十名,分防馀庆县汛把总一员,兵七十名,分防湄潭县汛,把总一员,兵六十名,分防打鐡闗汛兵三十名。

安设城南塘兵五名。

存驻平越府,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兵二百四十五名。

下江营游击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分防一员,制兵八百名,内马战兵八十名,步战兵三百二十名,守兵四百名。

分防丙妹汛把总一员,兵一百名,分防西山汛兵五十名。

安设各塘兵六十五名,存驻下江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三员,兵五百八十五名。

毕赤营游击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分防二员,把总四员,分防二员,制兵七百名,内马战兵七十名,歩战兵二百八十名,守兵三百五十名。

分防石鼓坪汛千总一员,兵六十名,分防赤水河南汛。把总一员,兵八十名,分防威逺汛千总一员,兵七十名,分防猪场堡汛把总一员,兵八十名,分防层台汛兵四十名。

分防七星闗汛兵三十名,存驻毕节县,游击一员,守备一员,把总二员,兵三百四十名。

长坝营游击一员。

守备一员分防一员,千总二员分防一员,把总四员分防二员,制兵八百名,内马战兵八十名,步战兵三百二十名,守兵四百名。

分防册亨汛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二百名,分防罗斛汛。千总一员,兵一百六十名,分防王母汛把总一员,兵八十名,安设各塘兵三十四名。

存驻永丰州,游击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兵三百二十六名。

安南营游击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分防一员,把总四员分防二员,制兵五百名,内马战兵五十名,步战兵二百名,守兵二百五十名原设兵四百,名一,国朝乾隆二年,添兵 百名,分防永宁州汛。千总一员,兵八十名。

分防普安县汛,把总一员,兵七十名,分防闗岭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分防盘江桥汛兵十五名,安设各塘兵五十六名,存驻安南县,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兵二百二十九名。

安顺城守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分防一员。千总二员分防一员。把总四员分防三员,制兵七百名,内马战兵七十名,步战兵二百八十名,守兵三百五十名。

分防安顺旧州汛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一百二十四名。

分防安平县汛千总一员,兵八十名,分防黎儿哨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分防白老虎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分防山京汛兵五十名。

安设各塘兵二十八名,存驻安顺府游击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兵三百一十八名。

水城营游击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分防二员,制兵六百名,内马战兵六十名,步战兵二百四十名,守兵三百名。

分防阿札𡉫汛,把总一员,兵一百名,分防亥仲汛,把总一员,兵八十名,分防普擦汛兵十六名。

安设各塘兵五十五名,存驻水城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二员,兵三百四十九名。

荔波营游击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分防一员,制兵八百名,内马战兵八十名,步战兵三百二十名,守兵四百名。

分防方村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安设各塘兵六十名。

存驻荔波旧县,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三员,兵六百九十名。

思南营游击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分防二员,制兵五百名,内马战兵五十名,步战兵二百名,守兵二百五十名。

分防印江县汛,把总一员,兵八十二名,分防婺川县汛。把总一员,兵七十六名。分防沿河司汛兵二十六名。

分防大堡场汛兵一十五名,分防大堰塘汛兵一十四名,分防塘头场汛兵二十四名,安设各塘兵二十六名,存驻思南府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二员,兵二百三十七名。

新添营都司一员。

千总一员分防一员,把总二员分防一员,制兵三百名,内马战兵三十名,步战兵一百二十名,守兵一百五十名原设兵二百八十名,乾国朝雍正三年,裁兵十名。 隆二年,添兵三十名

分防旧县汛千总一员,兵四十五名,分防新安汛把总一员,兵三十名,分防栗木寨汛兵二十名,安设各塘兵三十七名,存驻贵定县,都司一员,把总一员,兵一百六十八名。

永安营都司一员原为盘江营安国朝,雍正九年改名永 ,驻札郎岱,千总一员分防一员

把总二员分防一员,制兵四百名,内马战兵四十名,步战兵一百六十名,守兵二百名原设兵二百八十名,二国朝乾隆二年,添兵一百 十名,分防毛口、河西林渡汛,千总一员,兵八十名。分防坡贡汛,把总一员,兵六十名。

分防六枝汛兵六十一名。

安设各塘兵二十五名,存驻郎岱都司一员,把总一员,兵一百七十四名,平伐营都司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二员分防二员,制兵三百名,内马战兵三十名,步战兵一百二十名,守兵一百五十名原设兵二百八十名,乾国朝雍正三年,裁兵十名。 隆二年,添兵三十名

分防龙里县汛。把总一员,兵六十名。分防谷壌汛把总一员,兵四十五名,安设各塘兵二十名。

存驻平伐司,都司一员,千总一员,兵一百七十五名。

天柱营都司:佥书一员,千总一员。

把总三员分防二员,制兵四百名,内马战兵四十名,步战兵一百六十名,守兵二百名原设兵六百八十三,名百。国朝雍正八年,拨往清江兵四 名。乾隆二年,添兵一百一十七名

分防岔处汛,把总一员,兵六十名。分防革溪汛。把总一员,兵六十名。分防汉寨汛兵五十名。

分防逺口汛兵四十名,存驻天柱县,都司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兵一百九十名。

石阡城守营都司一员,千总一员。

把总二员分防一员,制兵二百七十名,内马战兵二十七名,步战兵一百八名,守兵一百三十五名原设兵二百八十名。 国朝,雍正三年,裁兵十名。八年,拨往清江兵一百名。十三年,添兵一百名,分防龙泉县汛把总一员,兵四十四名,安设各塘兵二十二名。

存驻石阡府,都司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兵二百四名。

普安营都司一员。

千总二员,分防二员,把总四员分防二员,制兵五百名,内马战兵五十名,步战兵二百名,守兵二百五十名原设兵二百八十名,把国朝乾隆二年,添设千总一员, 总二员,兵二百二十名

分防亦资孔汛,千总一员,兵一百名,分防刘官屯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分防礶子窑汛。千总一员,兵一百名。分防列当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安设各塘兵五十二名。

存驻普安州,都司一员,把总二员,兵一百四十八名。

仁懐城守营都司一员,千总一员。

把总二员,分防二员,制兵三百名,内马战兵三十名,步战兵一百二十名,守兵一百五十名原设兵二百名兵。国朝雍正八年,拨往古州 四十二名。九年,遵义协拨来兵三十名,乾隆二年,添兵一百一十二名,分防猿猴汛,把总一员,兵七十六名。

分防新建县治把总一员,兵七十七名,分防温水河汛兵一十六名。

分防黎民隘汛兵二十名,存驻仁怀旧县。都司一员,千总一员,兵一百一十一名。

黄平营都司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三员,分防二员制兵五百名,内马战兵五十名,步战兵二百名,守兵二百五十名。原设黄施营守备一员,兵二百名,驻札施秉县。 国朝,雍正十二年,移驻黄平,改今营。乾隆元年,改守备为都司,増设千总一员,把总三员,并添兵三百名分防杨柳冲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

分防重安江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安设各塘兵一十八名。

存驻黄平州,都司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兵三百八十二名。

凯里营都司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三员,分防二员,制兵六百名,内马战兵六十名,步战兵二百四十名,守兵三百名。

分防清平县汛,把总一员,兵八十名,分防排养汛,把总一员,兵九十名,分防瓮坝汛兵四十名。

安设各塘兵六十五名,存驻凯里都司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兵三百二十五名。

古州道标守备一员,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制兵三百名道标弁兵。新国朝乾隆二年 设。古州同知、亲标千总一员。

制兵一百名亲标弁兵。新国朝乾隆二年 设。台拱同知亲标千总一员。

制兵一百名亲标弁兵。新国朝乾隆二年 设八寨同知、亲标千总一员。

制兵一百名亲标弁兵。新国朝乾隆二年 设,都江通判、亲标把总一员。

制兵一百名亲标弁兵。新国朝乾隆二年 设,清江通判、亲标把总一员。

制兵一百名亲标弁兵。新国朝乾隆二年 设,丹江通判、亲标把总一员。

制兵一百名亲标弁,兵。新国朝乾隆二年 设新疆屯制

古州左右、卫千千、总一一安设屯堡四十,共屯军二千五百一十九户。台拱卫千总一员,安设屯堡十有二,共屯军一千三十九户。八寨卫千总一员,安设屯堡十,共屯军七百五十户。清江左右、卫千千、总一一安设屯堡十有一,共屯军一千九百五十八戸。丹江卫千总一员,安设屯堡十有二,共屯军八百三十戸。凯里卫千总一员,安设屯堡十有二,共屯军九百五十户。黄平营卫千总一员,安设屯堡六,共屯军四百八十戸。麻哈州安设屯堡一,共屯军六十户。清平县安设屯堡一,共屯军八十六户。施秉县安设屯堡四,共屯军二百六十七户。共计安设屯堡一百九屯,共屯军八千九百三十九戸。

黔省共计总兵官四员,副将九员,叅将七员,游击三十六员,都司十三员,守备五十二员,千总一百三十一员,把总二百四十五员,马步战守兵四万三千九百二十名,兵、操马四千六百七十二匹,其武职俸薪经费坐例马乾,及兵马饷乾银米清数,俱详载经费志内。

贵州通志卷二十二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