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贵州通志卷十六

秩官志序

官制,名宦。 职官土司元深冠裳,图于王会,龙番朝见,不在前廷,岂非以其荒逺僻陋,不受命于王朝,故严舌人门外之位欤?元置顺元路宣慰,兼用流官,明设贵州布政司,渐治以中土之法我。

国家裁卫所,置州县,辟新疆,定营制,揆文奋武,各举其职,向之土司,存其名号而已,无尺寸之柄,跋扈倔强者,诛殛放流,俯首听命,则建官惟贤,制度之详,卓越前代矣!自汉以还,宦辙所至,或建节裔土,或捧檄蛮方,代有其人,虽载籍放失,而博采旁搜,庶几循名责实,矧功德在人,尤有难以泯没者乎?至土司之厯世相承,逺者千年,近者亦数百岁,为著其世系,别其沿革,使后来者考之于以见圣朝。

德化涵濡,无逺弗届。云述秩官,志秩官。

官制文武分编元以前未设郡县,多系土官明制附注备考:国朝

文职

总督一员明初值地方有警,特命专征。事定还朝,无常职。嘉靖三十一年,从御史宿应麟请,设湖川贵总督,驻沅州。四十二年裁。万厯二十七年,因播州叛,复设驻四川。三十二年,裁天启三年,水西叛,设川、湖、云、贵广西五省总督,驻贵阳。元国朝。顺治十六年,设云贵总督,两省分驻。康熙年,改设贵州总督。四年,仍设云贵总督,驻贵州。二十一年,移驻云南。雍正七年,因清理苗疆,加云、贵、广西三省总督。雍正十二年,苗疆事竣,仍为云贵总督。乾隆元年,因新疆苗叛,事平,设贵州总督,兼摄巡抚

巡抚一员明正统四年,始设巡抚。成化八年裁,十一年复设,正德二年裁,五年复设,至嘉靖四十二年裁。湖川贵总督,始加贵州巡抚,提督军务兼制湖北、川东地方。万厯二十九年平播后,又加兼制湖南、川南二国。朝顺治十八年,停提督军务,裁抚标兵。康熙 年设巡抚䕶卫马兵五十名。二十年,平吴三桂后,复提督军务,兼理湖北、川东地方,驻省城,明设巡按贵州监察御史一员裁,提督学政一员明自洪熙元年,令贵州就试湖广。嘉靖中,始以按察司副使、佥事为提学道。广国朝初仍明制。康熙四十一年裁,设提督贵州 西两省学政,四十五年始专设。今职驻省城,巡试各属

布政使司,布政使一员明布政司,设有叅政二员,一分守安平,督粮道驻省城,一分守贵宁道,驻乌撒叅议二员,一分守新镇道驻平越,一分守思仁道,驻思南。 。国朝康熙六年,裁止留督粮道。又旧有都事一员,理问所理问一员,俱裁,经歴司经厯一员。

照磨所,照磨一员。

丰济库,大使一员。

按察使司,按察使一员明按察司设,有副使四员,一分巡思石兵备道,驻铜仁普。国朝康熙二年裁一分,巡安平、威清兵备道,驻 ,定一分巡贵宁兵备道驻毕节。一分巡新镇都清兵备道驻都匀。六年俱裁。佥事二员。一清军兼理驿𫝊道,康熙二年,裁一提督。通省提学道,四十一年裁。又旧有知事一员,经厯司经厯一员,先后奉裁。照磨所照磨一员。

司狱司。司狱一员。

清军粮驿道一员明成化十六年,设布政司管粮右㕘政,又设督粮叅议。万厯八年,裁督粮叅议,归并右叅政,后为分守安平督粮道。 国朝康熙二年,裁清军驿,𫝊道归并督粮道。二十六年,设题粮驿道兼理贵东道。雍正八年,另 贵东道定,今职驻省城,分巡贵东道一员年国朝雍正八 ,设驻镇逺,分巡贵西道一员明为分守贵宁道,驻乌撒设。国朝康熙六年裁。十一年,复 平大黔威守道。二十八年,改分巡贵西道驻大定,寻移驻安顺古州兵备道一员年国朝乾隆二 设,驻古州贵阳府。

知府一员。

同知一员初分驻永赤。雍正二年,加理苗衔。五年,移驻长寨。通判一员初分驻毕乌。康熙六年,改驻安顺府南笼。至三十四年,复添设本府通判。经厯一员。

司狱一员。

儒学教授一员。

训导一员康熙三年,裁各学训导,每府卫止设教授。四十三年,复设贵阳、安顺、平越、都匀、镇逺、思州、思南、石阡、铜仁、黎平、威宁十一府训导,丰济仓大使一员。

阴阳学。正术一员。

医学正科一员。

僧纲司。都纲一员。

道纪司都纪一员。

明设推官一员裁,又有税课司大使一员。皇华驿驿丞一员,俱裁。

贵筑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康熙三年,各县学止设训导。四十三年,添设贵筑、龙里、贵定、修文、普安、安南、安平、清镇、瓮安、湄潭、清平、施秉、印江、婺川、毕节、永宁、馀庆一十七学教谕,训导一员。

定番州

知州一员。

州判一员分驻大塘年国朝乾隆四 设,吏目一员。

儒学学正一员。

训导一员康熙三年,各州学止设学正。四十三年,添设定番、广顺、开州、普安、镇宁、黄平、黔西、平逺、大定九州及平溪、清浪二卫学训导广顺州:

知州一员。

吏目一员。

儒学学正一员。

训导一员。

开州

知州一员。

吏目一员。

儒学学正一员。

训导一员。

龙里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贵定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修文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安顺府:

知府一员。

同知一员添国朝,雍正九年 设分驻郎岱,通判一员原驻南笼,雍正五年南笼改府裁,九年复设,分驻归化营,经厯一员雍正五年,分驻旧安顺州,儒学教授一员。

训导一员。

毛口驿驿丞一员,系平越府黄丝驿驿丞于雍正九年移驻明设推官一员裁。

普定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初无教谕,康熙四十四年,同平越、都匀、镇逺、安化、龙泉、铜仁、永从七县学添设

训导一员。

镇宁州

知州一员。

吏目一员。

儒学学正一员。

训导一员。

永宁州

知州一员。

吏目一员。

儒学学正一员。

训导一员初无训导,康熙四十四年同麻哈、独山二州学添设。坡贡驿驿丞一员十。国朝。雍正 二年设安平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清镇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平越府:

知府一员。

经厯一员。

儒学教授一员。

训导一员。

明设同知一员,推官一员。平越仓大使一员,裁平越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杨老驿。驿丞一员。

黄平州

知州一员。

州同一员年国朝雍正十二 设,分驻旧州,吏目一员。

儒学学正一员。

训导一员。

重安江驿,驿丞一员:瓮安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馀庆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湄潭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都匀府:

知府一员。

理苗同知一员年国朝雍正七, 设分驻八寨理苗通判二员一雍正七年设,分驻丹江一,雍正九年设,分驻都江,经厯一员。

知事一员年国朝乾隆元 设,分驻八寨儒学教授一员。

训导一员。

明设推官一员裁。

都匀县。

知县一员。

主簿一员年国朝乾隆元 设,分驻都江,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麻哈州

知州一员。

吏目一员。

儒学学正一员。

训导一员。

独山州

知州一员。

州同一员年国朝雍正十二, 设,分驻三角𡉫,吏目一员。

儒学学正一员。

训导一员。

清平县。

知县一员。

县丞一员年国朝雍正十二 设,分驻凯里,主簿一员年,国朝乾隆元 设,分驻丹江,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荔波县。

知县一员。

县丞一员年国朝乾隆元 设,分驻旧县,典史一员。

儒学训导一员。

镇远府:

知府一员。

理苗同知一员明设同知设,国朝康熙六年裁。雍正七年,复 分驻清水江,十一年,移驻台拱

理苗通判一员年国朝雍正十二, 设分驻清水江,经厯一员。

知事一员年,国朝乾隆元 设分驻清江,儒学教授一员。

训导一员。

旧设推官一员,司狱一员,镇远驿驿丞一员,偏桥驿驿丞一员,俱裁。

镇远县。

知县一员。

县丞一员年国朝雍正十二 设分驻卭水司,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施秉县。

知县一员。

县丞一员年国朝雍正七 ,设分驻旧县,主簿一员年国朝雍正十二 设分驻台拱,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天柱县

知县一员。

县丞一员年国朝乾隆元 ,设分驻柳霁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镇逺司巡检一员。

思南府:

知府一员。

经厯一员。

儒学教授一员。

训导一员。

朗溪长官司,吏目一员,沿河长官司,吏目一员雍正五年,同铜仁、黎平各府属土司吏目,加州同衔。明设同知一员,推官一员裁。

安化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印江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婺川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石阡府:

知府一员。

经厯一员。

儒学教授一员。

训导一员。

明设同知一员、通判一员、推官一员,裁龙泉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思州府:

知府一员。

经厯一员。

儒学教授一员。

训导一员。

明设推官一员裁。

玉屏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青溪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铜仁府:

知府一员。

同知一员理国朝康熙六年裁,四十三年复设,加 苗衔,分驻正大营。雍正九年移驻松桃。

经厯一员。

儒学教授一员。

训导一员。

省提长官司,吏目一员。平乌长官司吏目一员,正大营巡检一员。

明设通判一员、推官一员,裁铜仁县。

知县一员。

县丞一员年国朝雍正十二 设,分驻松桃,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黎平府:

知府一员。

同知一员年国朝康熙六年,裁雍正七 ,复设加理苗衔分驻古州,经厯一员。

照磨一员年国朝雍正十二, 设,分驻古州仓,大使一员年国朝乾隆元 设,分驻古州,儒学教授一员。

训导一员。

潭溪长官司,吏目一员,洪州长官司吏目一员旧八舟龙里、新化、欧阳四长官司,各设吏目一员。雍正十二年裁

明设通判一员,推官一员,裁开泰县。

知县一员。

县丞一员年国朝雍正十 设,分驻朗洞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永从县。

知县一员。

县丞一员年国朝雍正十 设,分驻丙妹,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锦屏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大定府:

知府一员。

通判一员年国朝雍正八 ,设分驻水城,经厯一员。

司狱一员。

儒学教授一员。

训导一员。

平逺州

知州一员。

吏目一员。

儒学学正一员。

训导一员。

黔西州:

知州一员。

吏目一员。

儒学学正一员。

训导一员。

威宁州

知州一员。

吏目一员。

儒学学正一员。

训导一员。

巡检一员年国朝雍正十二, 设,驻得胜坡毕节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南笼府。

知府一员。

经厯一员。

儒学教授一员。

训导一员。

永丰州

知州一员。

州同一员分驻册亨州判一员分驻罗斛。吏目一员。

儒学学正一员以上诸员系设,国朝雍正五年普安州

知州一员。

州判一员设国朝,雍正五年 分驻黄草坝,吏目一员。

儒学学正一员。

训导一员。

杨松驿驿丞一员,十国朝、雍正、 二年设。刘官屯驿驿丞一员。十国朝雍正 二年设。亦资孔驿驿丞一员。

普安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罐子窑驿驿丞一员。十。国朝、雍正 二年设。安南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列当驿驿丞一员十国朝。雍正 二年设。遵义府

知府一员。

通判一员移国朝雍正九年 ,驻仁懐旧县,经厯一员。

儒学教授一员。

训导一员。

明设,同知一员裁。

遵义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正安州

知州一员。

吏目一员。

儒学学正一员。

训导一员。

桐梓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绥阳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仁懐县。

知县一员。

典史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训导一员。

武职

提督一员明初设镇守贵州,总兵官一员,驻省城。嘉靖三十二年,加提督麻阳等处地方职衔,驻铜仁。万厯二十七年,改驻省城。年国朝设提督,贵州全省军务,初驻省城,康熙六 移驻安顺府。

督标五营,中军副将一员,前后左右营游击四员,守备五员。

千总十员。

把总二十员。

抚标二营,左营管中军叅将一员。原设游击年。国朝雍正九 改叅将

右营游击一员。

守备二员。

千总四员。

把总八员。

提标四营左营,管中军叅将一员,右前后营游击三员。

守备四员。

千总八员。

把总十六员。

镇逺镇总兵官一员旧设营拱国朝,乾隆二年改台 镇移驻今地。中军游击一员。

左右营游击二员。

守备三员。

千总六员。

把总十二员以上各员增,国朝乾隆二年 设。古州镇总兵官一员年国朝雍正七 设,驻古州,中军游击一员。

左右营游击二员。

守备三员。

千总六员。

把总十二员。

安笼镇总兵官一员年,国朝康熙二 设,驻南笼府。中军游击一员。

左右营游击二员。

守备三员。

千总六员。

把总十二员。

威宁镇总兵官一员。六。国朝。康熙三年设镇雍正。 年改营,九年改协。乾隆二年,复设镇,驻威宁州。

左右营游击二员。

守备二员。

千总四员。

把总八员。

定广协副将一员旧设营协,国朝康熙三年,改 驻定番州,都司一员。

守备一员二国朝,乾隆 年增设,千总四员原设二员设,国朝乾隆二年,增 二员,把总八员原设四员设,国朝乾隆二年,增 四员,都匀协副将一员旧设营乾国朝,雍正七年改协驻八寨, 隆二年移驻都匀府,左、右营游击二员左营分驻八寨,守备二员右营分驻独山,千总四员。

把总八员。

上江协副将一员一国朝。雍正十 年设,驻上江左右营游击二员。

守备二员。

千总四员。

把总八员。

清江协副将一员改国朝,雍正七年原设协,十年 镇驻清水江,十二年仍改协总兵官,移驻台拱。

左右营游击二员。

守备二员。

千总四员。

把总八员。

铜仁协副将一员旧设营铜国朝。康熙四十三年改协驻 仁府,雍正十年移驻松桃。

左右营游击二员。

守备二员。

千总四员。

把总八员。

大定协副将一员右国朝康熙三年设镇分中、左 三营。雍正四年,改协裁中营,驻大定府。

左右营游击二员。原设一员,设国朝乾隆二年,增 一员。守备二员。

千总四员原设二员,设国朝。乾隆二年,增 二员。把总八员原设四员,设国朝。乾隆二年増 四员。黔西协副将一员十国朝,康熙三年设,镇二。 三年,改协驻黔西州,都司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四员。

把总八员。

平逺协副将一员七国朝康熙三年设镇, 年改协驻平逺州,都司一员。

守备一员二国朝,乾隆 年増设,千总四员。

把总八员。

遵义协副将一员旧属四川驻国朝。雍正五年𨽻黔 遵义府都司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四员。

把总八员。

长寨营叅将一员年国朝雍正五 设,驻广顺州。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

丹江营。叅将一员营国朝,雍正八年裁。凯里 都司改设叅将,驻丹江守备二员。

千总四员。

把总八员。

黎平营,叅将一员原设协乾国朝,雍正七年改游击, 隆二年改叅将守备二员。

千总二员。

把总六员。

台拱营叅将一员原设镇年国朝,乾隆二 改营守备二员。

千总四员。

把总八员。

朗洞营。叅将一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守备二员。

千总四员。

把总八员。

贵阳城守营游击一员将国朝顺治十七年设叅 ,康熙三年改为副将,八年改游击驻贵阳府

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

归化营游击一员年国朝雍正七 设驻摆顶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

平越营,游击一员驻平越府。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

下江营游击一员一国朝。雍正十 年设,驻下江。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

毕赤营游击一员,驻毕节县。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

长坝营游击一员年国朝雍正八 设驻永丰州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原设一员,设国朝乾隆二年,增 一员,把总四员原设二员设,国朝乾隆二年,增 二员,安南营游击一员驻安南县

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

安顺城守营游击一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

水城营游击一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

荔波营游击一员年国朝乾隆二 ,设驻旧县。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

思南营游击一员十国朝。雍正 三年设。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

新添营都司一员驻贵定县,原设守备职,国朝雍正十一年改今千总一员。

把总二员。

永安营都司一员原名盘江营设,国朝,雍正八年改驻永安原。 守备,十一年改今职

千总一员。

把总二员。

平伐营都司一员驻平伐司。千总一员。

把总三员。

天柱营都司佥书一员旧属湖南,设叅将年,国朝雍正五年𨽻黔六 ,改都司驻天柱县

千总一员。

把总二员。

石阡城守营都司一员驻石阡府,原设守备职。国朝雍正十一年改今。千总一员。

把总二员。

普安城守营,都司一员驻普安州,原设守备职,国朝雍正十一年改今,千总二员原设一员,设国朝,乾隆二年增 一员,把总四员原设二员,设国朝乾隆二年增 二员。仁懐城守营都司一员驻仁懐县,原设守备职。国朝,雍正十一年改今,千总一员二国朝,乾隆 年增设,把总二员。

黄平营都司一员驻旧施秉县,原设游击朝。雍正十年改设,今职。 千总一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把总三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凯里营都司一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千总一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把总三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古州道标守备一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千总一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把总一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古州同知亲标千总一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台拱同知亲标千总一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八寨同知亲标千总一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都江通判、亲标把总一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清江通判亲标把总一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丹江通判亲标把总一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古州左、右卫千总二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台拱卫千总一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八寨卫千总一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清江左、右卫千总二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丹江卫千总一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凯里卫千总一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黄平卫千总一员隆国朝乾 二年设

贵州通志卷十六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