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贵州通志卷七
地理
风俗:黔开自明世前,此皆溪洞苗蛮也,故今各府风俗,止就明以来志乘中语书之。其汉、唐、宋诸史书中西南夷、南诏、南蛮诸𫝊所载,则编于苗蛮之首
贵阳府。
俗尚朴实,敦礼教,让士秀,而文民知务本谢东山志》
崇儒术,重气节,处者耻为污下之事,仕者多著廉洁之称。沈思充志
风土近刚,习尚从俭,性情每多质直,器用絶少,竒淫。 民务稼穑而鲜贸,迁士敦诗书而多彬雅。
安顺府:
种类杂糅,习尚异宜旧志
茹毛饮血,日久渐更,务学力田,颇循汉礼《续志》
其俗勤俭,尚儒重信《旧志》
。刻木示信,犹存古风。务本兴行,渐洗蛮陋。 土俗尚存,桴鼓流寓,渐有华风《一统志》
。《诗》、《书》、《礼》、《乐》,不减中华《科举题名记》
。文教日兴,人才渐盛,民乐输将,不喜健讼。平越府
俗尚威武,渐知礼义,一统志。
附郭旧人,迁自中州,多读书尚礼,男女有别,土夷异俗,旧志
力于稼穑,民少争讼,人士秀雅,无嚣陵之习。全蜀土夷考。
人知畏。法俗近驯,良有秉礼守义之风。尚气节廉,隅之,行都匀府。
人重廉耻,勇于战鬬,一统志:
苖獠错处,种类不同,俗尚亦异。 声教所被,士知读书,民皆兴行。 土瘠民贫,岁时伏腊,宾客燕享,不事华靡。郡治虽偏饶有古风《旧志》
。男无㳺手妇,勤女工,民风谨厚,守分,安贫。
镇逺府:
习尚质野,服用俭约,《一统志》:
风气渐开,人文丕振,游宦者安之。旧志:
思播流裔,地狭民贫,耕读织纺,多从朴素。本志》:
水陆冲衢,商贾辐辏,民多负贩经营,无浮夸㳺惰之习。
思南府:
汉夷杂居,言语各异《寰宇记》
渐被华风《图经》
,汉民尚朴《元志》
,务本力穑《郡志》
,屏异教,行四礼,黜浮崇实,士慕正学,駸駸文献之风《旧志》
。士子多兼力农,妇女恒羞逾阃,急于输将,贫不为盗。惟尚巫信鬼陋习未除石阡府。
淳龎朴茂,不离古习,服食婚丧,悉效华风《郡志》
,土著夷民,其俗各异涵濡,日久可拟。中州《新志》
,士无佻达之风,农尽胼胝之力,地非四达,鲜有贸。迁思州府。
民性刚悍,祭鬼弭灾,一统志:
夷风丕变,弦诵洋溢。按察使卢秩记。
俗近淳龎,人知畏法,无大奸顽士,类彬彬有文埒于内地,巡按毛在记。
俗不喜争,健讼者少,民勤而俭,颇有馀积。
铜仁府:
居辰常上游舟楫往来商贾所集,颇有楚风旧志
力本右文士多向学佥事阴子淑记
、苖獠,种类不一,习俗各殊,声教渐敷,为之丕变旧志
,民性淳和,俗尚俭约,黎平府。
五方杂处,人性朴茂,尚义重信,不乐纷嚣《旧志》
。此邦之人有三:不恶,时和年丰,惟以礼乐、诗、书为事魏华父记》
。地称沃壤,民习勤俭,士敦弦诵,俗少嚣陵,大定府。
习俗鄙陋,性格野朴,不事商贾,惟务农业。 声教渐讫,向慕儒雅。 人多勤俭,文风武略,渐有可观。旧志。
地寒,民贫,多资,牧养为业,俗尚淳龎,冠婚丧祭,渐能循礼。惟汉少夷多信巫,尚鬼之风,甚于他郡。地多土目,错居夷性,好争喜鬬,近知畏法,亦渐革心。
南笼府。
士安弦诵,农乐耰锄。 地辟民聚,化行俗移。 郡分安顺、习尚、略同、新辖、永丰,夷俗渐革,其民任真率性,畏法易使,徳教所被,风气日开。
遵义府:
敦龎淳固,悉慕华风图经
男女多朴质,人士悦诗、书,以射猎伐山为业,信巫鬼,好诅盟宋遵义军图经》
婚姻,以毡矢为聘妆燕乐,以歌舞为佳㑹。 㑹聚皆重,盛服出入,喜佩剑刀《华阳国志》
勤耕凿,重蚕桑,士质而文,民朴易治。 冠、婚䘮祭,不尚奢华,人知向学。深山穷谷,犹闻弦诵声。虽夜郎旧地,当与中土同称。
苖蛮
昔髙辛氏有犬戎之㓂,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之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盘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而计盘瓠不可妻之以女,又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皇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絶,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竖之结,著独立之衣。帝悲思之,遣使寻求,辄遇风雨震晦,使者不得进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以状白帝。于是使迎致诸子,衣裳斑斓,语言侏𠌯,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曰「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田作贾贩,无闗梁符𫝊租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冠用獭皮,名渠帅曰「精夫」,相呼为「姎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
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为牂牱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赐其王印绶,后遂杀之。夷獠咸以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牂牱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死,配食其父,今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是也。初,楚顷襄王时,遣将荘豪从沅水伐夜郎军,至且兰,椓船于岸而步战。既灭夜郎,因留王滇池以且兰,有㭬船、牂牱处,乃改其名为牂牱、牂牱地。多雨潦,俗好巫鬼,禁忌寡畜生又无蚕桑,故其郡最贫句町,县有桄桹木,可以为麫,百姓资之以上见《后汉书》
。乌蛮与南诏世婚姻。其种分七部落:一曰阿芉路,居曲州靖州故地。二曰阿猛,三曰䕫山,四曰暴蛮,五曰卢鹿蛮,二部落分保竹子岭。六曰磨弥敛,七日勿邓。土多牛马,无布帛。男子髽髻,女人被髪皆衣牛羊皮。俗尚巫鬼,无拜跪之节。其语四译乃与中国通。大部落有大鬼主,百家则小鬼主牂牱蛮。东距辰州二千四百里,其南千五百里即交州也。无城郭,土热,多霖雨,再熟无徭役,战乃屯聚。刻木为契,盗者倍三而偿,杀人者出牛马三十,俗与东谢同。
西㸑之南,有东谢蛮,居黔州西三百里,南距守宫獠,西连夷子,地方千里,宜五糓为畲田,岁一易之。众处山巢,居汲流以饮,无赋税,刻木为契,见贵人执鞭而拜赏,有功者以牛马铜鼓,犯小罪则杖,大事杀之,盗物者倍偿,婚姻以牛酒为聘,女归夫家,夫惭涩避之,旬日乃出㑹聚,击铜鼓吹角,俗椎髻,韬以绛,垂于后,坐必蹲踞,常带刀剑,男子服衫袄,大口袴,以带斜缭右肩,以螺殻,虎豹、猿狖、犬羊皮为饰,有谢氏世为酋长,部落尊畏之,其族不育女,自以姓髙,不可以嫁人。贞观三年,其酋元深入朝,冠乌熊皮若注旄,以金银络额,被毛皮韦,行縢著履,中书侍郎颜师古因是上言:「昔周武王时,逺国入朝,太史次为王㑹篇,今蛮夷入朝,如元深冠服不同,可冩为王㑹图」。诏可,帝以地为应州,即拜元深刺史,𨽻黔中都督府。又有南谢首领谢疆亦来朝,以其地为荘州,授疆刺史。建中三年,大酋长检校蛮州长史、资阳郡公宋鼎,与诸谢朝贺,徳宗以其国小,不许,诉于黔中观察使王础,以州接牂牱,愿随牂牱朝贺,础奏:「牂蛮二州,戸繁力强,为邻蕃所惮,请许三年一朝」。诏从之。
南平獠,东距智州,南属渝州,西接南州,北涪州,戸四千馀,多瘴疠。山有毒草、沙虱、蝮蛇。人楼居,梯而上,名为干栏。妇人横布二幅,穿中贯其首,号曰通裙。美髪髻,垂于后,竹筒三寸,斜穿其耳,贵者饰以珠璫。俗女多男少,妇人任役婚法,女先以货求男,贫者无以嫁,则卖为婢。男子左袵,露髪徒跣。其王姓朱氏,号剑荔王。贞观三年,遣使内款,其地𨽻渝州。
自夜郎、滇池以西,皆荘蹻之裔,有稻、麦、粟、豆、丝、麻、薤、蒜、桃李,以十二月为岁首。布幅广七寸,正月蚕生,二月熟。男子毡革为帔,女衣絁布裙衫,髻盘如髽饭,用竹筲抟而啖之,乌杯贮羮,如鸡彛徒跣。有舟无车,死则坎地,殡舍左屋之三年乃𦵏,以蠡蚌封棺。父母丧,斩衰布衣,不噪者四五年,近者二三年,为人所杀者,子以麻括髪墨面,衣不缉。居丧,婚嫁不废,亦弗避同姓,婿不亲迎,富室娶妻,纳金银牛羊酒,女所赍亦如之。有罪者,树一长木,击鼓集众其下,强盗杀之,富者贳死,烧屋夺其田,盗者倍九而偿。赃奸淫则强族输金银请和而弃其妻、处女,嫠妇不坐,凢相杀必报,力不能,则其部助攻之。祭祀,杀牛马,亲聨毕㑹,助以牛酒,多至数百人。以上见唐书》。
西南诸夷,汉牂牱郡地。武帝元鼎六年,定西南夷,置牂牱郡。唐置费珍、荘琰、播郎、牂牱、牂夷等州。其地北距兖州百五十里,东距辰州二千四百里,南距交州一千五百里,西距昆明九百里。无城郭,散居村落。土热,多霖雨,稻粟皆再熟。无徭役,将战征乃屯聚。刻木为契。其法:劫盗者偿其主三倍。杀人者出牛马三十头,与其家以赎死。疾病无医药,但击铜鼓、铜沙锣以祀神。风俗与东谢蛮同。至道元年,南宁州刺史龙汉
黔州涪州徼外有西南夷部,汉牂牱郡。唐南宁州、牂牱、昆明、东谢、南谢、西赵,兖州诸蛮也。其地东北直黔、涪,西北接嘉、叙,东连荆楚,南出宜、桂。俗椎髻左袵,或编髪随畜牧,迁徙亡常,喜险阻,善战斗,部族共一姓,虽各有君长,而风俗略同。以上见宋史》。
黔省自明始置郡县,元以前皆为蛮夷,今之土司,即昔之酋长,今之蛮苖,即昔之夷民,则汉、唐、宋诸史中所载蛮夷之在黔地者,自宜列之于前,以原所自始。今采西南夷、南诏西南溪峒蛮诸𫝊中,所载风俗,则冠之苗蛮,诸酋长之朝贡,授官则冠之土司。其讨逆伐叛之事,则纪诸师旅考,庶以类相从云。
狆家五代时,楚王马殷自邕管迁来,其种有三:一曰补笼,一曰卡尤,一曰青狆、贵阳、平越、都匀、安顺、南笼各属皆有之,有黄罗、班莫、柳文龙等姓,好楼居,衣尚青,以帕束首,妇人多纎好,以青布䝉髻,长裙细褶,多至二十馀幅,拖腰以彩布一幅,若绶,仍以青布袭之,性勤于织,以十二月为岁首,敛牛马鸡犬骨,以米糁和之,作䤃至酸臭为佳称,富积者则曰贮䤃桶,几世矣,婚姻皆以茍合,始每岁孟春,跳月用彩布,编为小球,谓之花球,视所欢者掷之,奔而不禁。聘用牛只,以姿色,定聘资,多至牛三五十头,丧则屠牛,召戚友以大瓮贮酒,执牛角灌饮,醉或至于相杀,主人不食肉,止啖鱼虾,𦵏用棺,以伞盖墓上,期年而火之祭,用枯鱼,岁时击铜鼓为欢,土人或掘地得鼓,即以为诸葛所遗,富者不吝值,争购,每畜蛊毒,夜飞而饮于河,有金光一道,谓之金蚕蛊,每以杀人,否则反噬其主,故虽至戚,亦必毒之,以泄蛊怒,又敛毒药,以染箭镞中,人血濡缕,立死出入,必负强弩,带利刅睚眦之仇,必报以椎埋伐塜,绑掠无辜,人口谓之捉白放黒」,以为嫁祸之媒,或聚聚劫掠,或御人于涂,明时累费征剿,兵至则散,兵去复聚,然贵安等处夥居,势炽,性多剽悍,其散处各属者,颇驯良近,皆宁戢悍俗,还淳,多有读书识字者。 按凢苖皆不知正朔无文字,刻木为信,魋结侏𠌯,诛茅构宇,架木为巢,寝处与牲畜俱夜无卧具,寒则挖地,作炉,爇柴炙火食,惟麦稗野蔬,亦有糯稻,至婚姻间,用媒妁,然必抱子乃归,近经禁诫,渐循礼法,惟病不服药,尚鬼信,巫积习难返诸苖大都如此。
宋家在贵阳,本中国之裔。春秋时,宋为楚子所蚕食,俘其民而放之南徼,遂流为夷,即宋宣慰之祖也。颇通《汉语》文字,男子㡌而长衿,妇人笄而短襟。将嫁,男家遣人往迎女家,则率亲戚棰楚之,谓之「夺亲」。旦则进盥于姑。男女则燂,汤以沐,三日而罢。丧𦵏饭疏饮水。二十一日,封而识之,若马鬛。男女勤耕织,知礼畏,法近多读书入泮者。
蔡家,即蔡人,亦为楚子所俘,在贵筑修,文清平清,镇威宁、大定府、平逺州,皆有男子,制毡为衣,妇人以毡为髻,饰以青布若牛角状,髙尺,许用长簪,绾之短衣长裙,翁媳不通,言居丧三月,不食米肉,惟饮稗粥,犹存古礼。杀牛宰牲,聚亲属,吹笙跳舞,名曰:做戛夫死,将妇殉𦵏,妇家抢去,乃免龙家,其种有四:一曰狗耳,在广顺州康佐司依深林、榛莽之间,其近溪者入水,捕鱼,猾若蟂獭,男子束髪而不冠,妇人辫髪螺结,上指若狗耳状,衣斑衣,以五色药珠为饰,贫则以薏苡代之。春时立木于野,谓之鬼竿,男女旋跃而择配,既奔,则女氏之党以牛马赎之,方通媒妁死,以杵击臼,和歌哭,舁之幽岩,秘而无识,在大定者人死三年,取其尸刷之,凢三次在平逺者,殓则焚而瘗之,以七月七日祭其先茔,一曰马镫龙,家在宁谷西堡顶营之间,多张、刘、赵三姓,夜尚白丧,则易之以青,妇人缁布作冠,若马镫然,一曰大头龙家,男子以牛马●尾杂髪而盘之,若葢以尖笠覆之,一曰曾竹龙家,风俗约略相似。
花苖在贵阳,大定遵义,所属皆无姓氏衣用,败布,缉条以织衣,无衿窍而纳诸首,男以青布裹头,妇人敛马●尾,杂髪为髲,大如斗,笼以木梳,裳服,先用蜡绘花于布而后染之,既染去蜡,则花见,饰袖以锦,故曰花苖」,每岁孟春,合男女于野,谓之跳月,择平壤地为月场,鲜衣艶妆,男吹芦笙,女振响铃旋跃,歌舞谑浪,终日暮挈所私而归,比晓乃散聘,资视女之妍媸为盈缩,遇丧则屠牛,召戚逺近,各携酒肉以赙,环哭尽哀,葬不用棺,敛手足而瘗之,卜地以鸡子掷之,不破者为吉,病不服药,惟祷于鬼,宰牲磔鸡,往往破家,终不悔悟,以六月为岁首,其性戅而畏法,其俗陋而力勤,惟在镇逺黎平,有张、陆、姚、李、朱、潘、杨吴等姓,不务本业,结连白苖丑类成群,以杀掠为生,自剿抚后,始皆归化。白苖在贵定龙里,黔西州亦有之,衣尚白短,仅及膝,男子科头赤足,妇人盘髻长簪,跳月之习,与花苖同祀,祖择大牯牛头角端正者,饲及茁壮,即通各寨,有牛者合鬬于野,胜即为吉鬬,后卜日,斫牛以祀,主祭者服白衣,青套细褶,寛腰裙,祭后合亲族髙歌,畅饮其性,戅而厉,转徙不恒,为人雇役垦田,往往负租逃去。
青苖修文县、镇宁州、黔西州皆有之,衣尚青,妇人以青布一幅著之,首男子顶竹笠,蹑草履,出入必佩刀,性强悍好鬬,颇同于猓猡,然犹知畏法,不敢为盗,其在平逺州者,又名箐苖居,依山箐,迁徙无常,不善治田,惟种荍麦稗粱,衣麻衣,皆其自织,男子未婚者,剪脑后髪娶,乃留之。
红苗在铜仁府者,多有吴龙石、麻白五姓,衣服,悉用斑丝女红,以此为务,牲畜不宰,皆掊杀,以火去毛微,煮带血而食之,人死,仍用棺将所遗,衣服装像,击鼓歌舞,名曰「调鼓」。每岁五月寅日,夫妇各宿,不敢言,不出户以避鬼,恐致虎伤,同类鬬杀,以妇人劝方觧,凢出劫富者出牛酒以集众,有获同分,遇杀死则出银以偿,被掠者必索金赎自剿,抚后皆驯服矣。
黒苗在都匀之八寨,丹江镇逺之清江、黎平之古州,其山居者曰山苖、曰髙坡,苗近河者曰洞苗,中有土司者为熟苖,无管者为生苖,衣服皆尚黒,故曰黒苖,妇人绾长簪,耳垂大环,银项圏衣,短以色锦縁袖,男女皆跣足,陟冈峦,躧荆榛,㨗如猿猱,勤耕樵,女子更劳,日则出作,夜则纺绩,食惟糯稻,舂甚白炊,熟必成团,冷食佐食,惟野蔬,无匙箸,皆以手掬,艰于盐用,蕨灰浸水,所得死犊、羔豚、鸡犬、鸱鸦等类连毛脏,置之瓮中,层层按纳,俟其螂蛆臭腐,始告缸成,名曰䤃菜,珍为异味,寒无重衣,夜无卧具,贫富皆然,至婚姻丧祭,各有不同,八寨结婚,亦有媒妁遇节,跳月笙歌,又邻寨共建空房,名曰马郎房,未婚嫁者,遇晚聚歌情稔,即以牛只行,聘归三日,即回母家,或半年而一返,女家父母向婿家索头钱,不与,或另嫁,有婿女皆死,犹向女之子索者,名鬼头钱,人死,亦有哭泣,椎牛、敲铜鼓,名曰闹尸,葬以无底棺纳土,置尸于内,以腊月辰日为过年,每十三年,畜牡牛、祭天地祖,先名曰吃牯脏。丹江俗与八寨同,但无马郎房、清江婚,嫁姑之女,定为舅媳,倘舅无子,必重献于舅,谓之外甥钱,否则终身不得嫁,或召少年往来,谓之阿妹,居丧与八寨同葬,则子女守坟一月,死者生前所私男女,各插竹于坟前,系以色线,以十月为岁首,古州男女亦皆以茍合始,但寨分大小,下户不敢通上户,洞崽不敢通,爷头偶犯,则女家必罄,夺其产甚,或置之死地,人死,殓后停于寨傍,或至二十年,合寨共择一期,百数十棺同葬,每寨公建祖祠,名曰鬼堂,刻男像祼体,不令女人入见,遇病,延鬼师于堂,持咒以上,皆背礼违法之陋俗,至其性刚而戅生苖,尤为最悍,轻生嗜杀睚眦之仇,虽久必报,或椎埋伐塜,或捉白放黒,焚掳劫掠,无所忌惮,自经剿抚,编甲认赋,至雍正十三年,永行豁免,苖谓上户曰爷头,下戸曰洞崽。
九股苖在兴隆卫凯里司与偏桥之黒苗同类,武侯南征,戮之殆尽,仅存九人,遂为九股,散处蔓延,地广而族夥,其衣服、饮食、婚姻丧祭,概与八寨、丹江等同,而性尤剽悍,头顶铁盔,后无遮肩,前有䕶面两块,即铸于盔,极重身披铁铠,上如背搭止及乳,下用铁錬,周身形如圏笼,缀于上,坐则缩而立则伸,约重三十筋,下以铁片纒腿,健者结束尚能,左执木牌,右持标杆,口衔利刅㨗,走如飞,大枪约重十馀筋,铅子重八九钱不等,发至百步外,著人立糜洞,又有牛尾枪,几与内地子母炮埒强弓,名曰偏架,长六七尺,三人共张,矢无不贯,前明播州之乱,为杨应龙羽翼,虽调兵十数万,诛灭杨应龙,而九股未剿伏莽劫掠,时出为害,由地旷而险,猝难制伏。雍正十年,钩连蠢动,合楚粤黔三省兵剿抚兼施,捜缴兵甲,建城安汛焉。
东苖在贵筑龙里,清平,有族无姓,衣尚浅,蓝色,短不及膝,以花巾束髪,妇人衣花衣,无袖,惟两幅遮前覆,后著细摺短裙,跳月与花苖,同以中秋祭先祖及亲族逺近之亡故者,择牡牛,以毛旋头角正者为佳,时其水草以饲至禾熟、牛肥、酿酒、斫牛,召集亲属,剧饮歌唱,延鬼师于头人之家,以木板置酒馔,循序而呼鬼之名,竟昼夜乃已,春猎于山,获禽亦必以祭,畏见官长,事有不平,但听乡老决之,急公服役比于良民,惟在平逺髙堡等寨者,多剽悍,近皆守法。
西苖在平越及清平所属,有谢马、何罗、卢雷等姓,衣尚青男,以青布纒头,白布裹腿,妇人挽髪盘头,笼以木梳,娶妇分床异寝,必私通孕,育后乃同室,岁十月收获,后名曰「祭白」号,以牡牛置于平壤,每寨或三五只不等,延善歌祝者,各著大毡衣,腰摺如围,穿皮靴顶,大毡㡌导于前,童男女百数十辈,青衣彩带相随于后,吹笙舞蹈,厯三昼夜,乃杀牛以赛。丰年除夕,各置鸡酒,呼合家老㓜姓名,谓之叫魂。其性情质实,畏法,少争讼。
克孟牯羊苖在广顺州之金筑司,择悬崖凿窍而居,不设床笫,构竹梯上下,髙者或至百仞,耕不挽犁,以钱鏄发,土耰而不耘,男女躧笙而偶,生子免乳而归其聘财亲死不哭,笑舞浩歌,谓之「闹尸,明年,闻杜鹃声,则举家号泣曰:「鸟犹岁至,亲不复矣!」夭苗在平越黄平一名夭家,多姬姓相𫝊,以为周后衣尚青,男女皆左袵,妇人工纺织,善染,以十一月为岁首,祀祖先,必请家长主祭祝赞。其性柔顺,不喜鬬,勤俭安贫不为盗。近有读书应试者,其在陈䝉烂土天坝者,缉木叶为衣,著短裙,女子年十五六,即构竹楼野外处之,人死不𦵏,以藤蔓束之,树间谷蔺,苖在定番州,男女皆短衣,妇人以青布蒙髻,工纺织,其布最精宻,每遇场期,出市人争购之,有谷蔺布之名,男子性剽悍,善击刺,出入必持枪弩,诸苖皆畏之。
平伐苖在贵定小平伐司,男子被草衣、短裙,妇女,穿长桶裙,婚姻及享宾,皆屠狗祭鬼,亦用狗人死,亲戚亦相吊祭,𦵏则瘗以木槽,性喜鬬,出入必执长枪,近皆驯服。
紫姜苗在都匀、丹江、清平,与独山州之九名、九姓同类狙诈而饕诐,轻生好鬬,得仇人辄生啖其肉,以十一月朔为节,闭戸把忌,七日而启,犯者以为不祥。夫死,妻嫁而后𦵏,曰丧有主矣。其在平越、黄平者,颇通汉语,多力善战。间入行伍,更有读书考试者见之,不识为苗也。
阳洞罗汉苖,在黎平府,妇人髪鬂散,绾额前插木梳,富者以金银作连环,耳坠,养蚕织锦衣,短衫,系双带,结于背,胸前刺绣,一方以银钱饰之,长裩短裙,或长裙而无袴,加布一幅,刺绣垂之,曰「衣尾数日,必淅水以沃发,婚姻先外家,不则卜他族逺者为生苖,衣短衣,佩刀弩,小隙辄操戈」。
犵狫,其种不一,所在多有男女,以幅布围腰,旁无襞积,谓之桶裙。花布曰花犵狫,红布曰红犵狫。各有族类,不通婚姻,殓以棺而不𦵏,置岩穴间,或临大河,不施蔽盖,树木主于侧,曰家亲殿」,屋宇去地数尺,架以巨木,上覆杉叶如羊栅,谓之羊楼,其人皆悍而善奔,轻命死党,得片肉卮酒,即捐躯与之。剪头犵狫在贵定,男女蓄髪寸许,死则积薪焚之。又有猪豕犵狫,身面经年不涤,与犬豖同牢得兽,即咋食如狼。在清平者颇通汉语,听约束,石阡之苗民,司黎平之,八丹司、古州之曹滴司皆有之。打牙犵狫在平越,黔西女人以青羊毛织为长桶裙,将嫁,必先折其二齿,恐妨害夫家,即所谓凿齿之民也,又剪前髪而披后髪,取齐睂之意,其性情皆慓悍好斗。
锅圈犵狫在平逺州,男子多以葛织斜文为衣,女人以青布束乱髪,如锅圈状,短衣长裙无摺,病则延鬼师以虎头一具,用五色绒装饰置簸箕,内祷之𦵏,则侧置其尸,谓使其不知回归云。其俗多嗜酒,惰农业。
披袍犵狫亦在平逺州,男子衣服朴陋,女人以青线扎髪,披青布袋,缀海巴于上衣,长仅尺馀,上披以袍袍,方而阔洞,其中从头笼下,前短后长,左右无袖裙,以五色羊毛织成,亦无摺。其性情淳谨,力耕作,多铸犁口营生。
水犵狫在馀庆镇逺施秉等处一名扰家,土民称汤。杨龙者,即其老戸,善捕鱼,虽隆冬亦能入渊,故名水犵狫。性淳谨,勤耕作,畏官长、男子,衣服与汉人无异,惟妇人服细摺裙,犹沿苖俗,至婚姻丧祭悉与汉同。
木老所在,多有有王黎、金文等姓。在贵定、黔西者,娶妇异寝,生育后乃同室。祀鬼用五彩旗,遇节则歌舞为欢,亦有长㓜之序。在都匀清平者,衣服类汉人,同姓不婚,异姓不共食。犬父母死,有丧服而无衰绖。长子居家四十九日,面不洗濯,步不逾戸。期满,延巫祝荐,名曰「放鬼」,乃出门。长子贫不能守,必长孙或次子代之。其子弟亦延师教训,多有入泮者。
犵兜镇逺施秉、黄平皆有之,好居髙坡,不篱不垣,男子衣类土人女子,短衣偏髻,绣五彩于胸,袖间,背负海巴,蚕茧累累如贯珠,人多嗜酒,四时佩刀弩入山,逐鹿罗雀,其药箭伤人,见血,立死,然无敢为盗。
𦍕獚即杨荒播之遗民也。有杨龙、张、石、欧等姓,其种最夥。都匀、石阡、施秉、龙泉、黄平、馀庆、黎平及龙里皆有之。荆壁不涂门,戸不扄,出入以泥封之。其服饰、婚丧与汉人同,男子计口而耕,妇人度身而织。暇则挟戈操笱,以渔猎为事,婚丧以犬相遗。近则衣冠文物,日渐盛矣。
八番在定番州,衣服与汉人同,其俗女劳男逸,妇人直顶作髻,日出而耕,暮入而织获稻,和秸储之,刳木作臼,曰椎塘,每临炊,始取稻把入臼手舂之,以寅午日为市燕㑹,击长腰鼓为乐,以十月望日为岁首𦵏,不择日夜静出之,谓不忍,使其亲之知云。
六额子在大定,有黒白二种,男子结尖髻,妇人长衣不著裙,人死,𦵏亦用棺,至年馀即延亲族至墓前,以牲酒致祭,发塜开棺,取枯骨刷洗,至白为度,以布裹骨,复埋一二年馀,仍取洗刷至七次乃止。凢家人有病,则谓祖先骨不洁,云近经严禁,恶习渐息。
僰人在普安州,土官各营男女皆披毡衣垢,不沐浴,凢猓猡、狆家、犵狫言语不相谙者,常以僰人通𫝊声音,风俗与南诏略同,于六月二十四日祭天,过岁朔望日不乞。火性淳而佞,佛常持素珠诵梵咒。
峒人皆在下㳺,冬采茅花为絮以御寒,饮食辟盐,醤夫妇出入必偶,性多忌喜杀,不离镖弩,在石阡司朗溪司者,颇类汉人,多以苖为性,在永从诸寨者,常负固自匿,然少为盗,在洪州者,地沃多稼而惰于耕,惟喜剽劫,每持刀弩,潜伏陂塘,踉跄篁薄中,飘忽杀越,不可踪迹,又招致四方亡命,窝分掳获,故黎平之盗,向以洪州为多,今皆敛戢矣。蛮人在新添丹行,二司男女衣草蓑,妇人著花短裙,丧𦵏,亦杀牛歌舞,以十月朔为大节祭鬼,以丑戍日为场,期惰耕作,喜渔猎,性犷悍,出入必带刀弩,又石阡沿河司有冉家蛮,俗类皆同,杨保乃播州之裔,多在遵义、龙泉,其婚姻𦵏祭,颇同汉人,亦有挽思哀悼之礼,但性狡而犷,间或縁事,官司差役拘提,辄抗拒不出。
土人所在,多有在广顺、贵筑、贵定者,与军民通婚姻,岁时礼节,俱有华风男子间贸易,妇人力耕作种植时田,歌相答,清越可听岁首,则迎山魈逐村屯以为傩,妆饰如社,击鼓以唱神歌,所至之家,皆饮食之。在施秉者,多思播流裔,以九月祀五显神,逺近邻人,咸集吹匏笙,连袂宛转,顿足歌舞,至暮而还。在邛水者,性刚悍好斗,出入不离刀弩,每二年,杀一牯牛以祭先祖,聚邻境寨洞男女,畅饮尽欢,在黎平曹滴司者出入,男妇必相随,勤于耕作,猓猡本卢鹿而讹为今称,在大定所属,有黒白二种黒者为大姓,其人皆深目,长身,黒面白齿,钩鼻剃髭而留髯,又名乌蛮,其俗尚鬼,故又名罗鬼。蜀汉时,有济火者,从武侯破孟获有功,封罗甸国王,即安氏逺祖,自罗甸东西,若自把夜郎牂牱,则以国名,若特磨白衣九道,则以道名,皆罗罗之种也,自济火以来,千有馀年,世长其土,勒四十八部,部之长曰头目,其等有九:曰九扯最贵者,曰更苴,不名不拜,赐镂银鸠杖,凢有大事取决焉,次则慕魁勺魁以至黒乍,皆有职守,亦有文字,类䝉古书,男子以青布纒头,笼髪其中,而束于额,若角状,短衣大袖,系蓝裙,女人辫髪,亦用青布纒首,多带银梅花贴额,耳戴大环,垂至项拖长裙三十馀幅,烝报旁通,腼不恧也,惟不与下姓结婚,正妻曰:耐徳非耐徳所生,不得继立。嗣子㓜不能主事耐徳,即为女官,其长死则集千人,被甲胄,驰马若战,以锦縀毡衣被尸,焚于野,招魂而𦵏,其性愚而恋主,即虐之,至死不敢贰,世奉其子姓,自改土归流,犹奉之如故,重约信尚盟誓,凢有反侧,刴牛以谕领,片肉即不敢背。善造坚甲利刅,标枪劲弩,置毒矢末,沾血立死。平居畜善马,好驰骋,以射猎,习击刺,故其兵常为诸蛮冠,谚云:「水西罗鬼,断头掉」,尾言相应若率然也。
白猓猡,亦在大定之水西,及安顺、永宁州皆有之,又名白蛮,与黒猓猡同而为下姓,风俗亦略相似。饮食无盘盂,以三足釡,灼毛齰血,无论鼠雀,蚳蝝蠕动之物,攫而燔之,攒食若彘人死,以牛马皮革裹而焚之。居普定者为阿和,其俗相同,多以贩茶为业。
猺人黔省原无。自雍正二年,有自粤西迁至贵定之平伐,居无常处,必择溪邉近水者,以大树皮接续渡水,至家,不用桶瓮出汲。男女衣尚青,长不过膝。所祀之神曰盘瓠,勤耕种,暇则入山采药。沿村寨行医,有书名榜簿,皆圆印篆文,其义不觧。珍为秘藏,俗长厚,见遗不拾。
㺜苖在永丰州之罗斛、册亨等处,雍正五年,自粤西改隶黔省,其俗衣服剃髪,俱效汉人妇人短衣长裙,首䝉青花布手巾,犹循苖俗,性犷悍嗜杀,自改土归流,渐遵礼法,勤耕织地,有瘴气多雨少雪,近岁颇得雪。
●𦍕狑狪猺獞六种,杂居荔波县,雍正十年,自粤西辖于黔之都匀府,其俗衣服,虽有各别,语言嗜好,不甚相逺,岁首致祭盘瓠,杂鱼肉酒饭,男女成列,连袂而舞,相悦者负之而去,遂婚媾焉,皆编入版籍,略供赋役。
古迹
贵阳府:
废大万谷落总管府在府城北一百二十里,宋开寳八年置,嘉靖间移建城内,久废。
废定逺府在定番州南一百里,元置领柔州等五州。朝宗等十一县久废。
废乖西军民府,在开州东六十里。元皇庆九年,以土官阿马知府事,佩金虎符,后为乖西长官司,明废。
废南宁州在定番州南二十里,宋置久废。
废大罗州在府城南二里,元置久废。
废龙里州在龙里县西。元置,隶八番,久废。
废中曹县在府城南十里元置,明废为中曹长官司。
废白纳县在府南五十里。元置明废为白纳长官司。
废小罗县在府城西二里,元置久废。
废瓮蓬县在府城北四十里。元置后为瓮蓬堡。
废古筑县在广顺州南一百里,元置隶金筑府,久废。
废哝耸古平等处长官司,在龙里县东十五里。元置,隶新添葛蛮安抚司,久废。
废六广等处长官司在修文县北四十里元置,后废。
废瓮城都桑长官司。在贵定县西南二十里元置,后废。
贵定县旧城今在贵定县城南五十里,明万厯间置,康熙二十六年移县治于新添卫,即今城
废宣慰司学在府城东门内久废
旧贡院在府城内南隅,今为贵阳营署
藏甲岩在府城内南隅永祥寺下,俗名鬼王洞。汉王志英武过人而貌寝陋,军中呼为鬼头。从诸葛武侯南征,过此藏盔甲以镇百蛮
君子亭明王守仁谪龙场时,建于修文县之后,后人复建于省城,今废。
振衣亭在东山,明景迂有诗。
甲秀楼在府城南鳌头矶上,巍然卓立,为中流砥柱。明万厯时,巡抚江东之建,以培风水,后圮。康熙二十八年,巡抚田雯捐资重修,有碑记。雍正十年,巡抚张广泗、布政使常安増修
避雨岩在府城北一里许,郡人谢三秀曽避雨于此,有「一啸空山避雨岩」之句,因名
㸃易岩在府城北里许,郡人易贡构别业于此,读易
、铜鼓崖有二:一在府城东二里铜鼓山,半有洞,一在贵定县南八十里,常有赤蛇蟠其上,将大雨辄鸣
三仙洞在府城东四十里翁若堡,中有三石座,并列,旁有石盆,仰盛岩溜,相𫝊为仙人洗头盆
流米洞在广顺州白云山罗永庵后,岩畔相𫝊。明建文帝隠此有米,自洞流出,供朝夕后,痴僧嫌其孔小,凿而大之,米遂絶
一宿洞在广顺州东从仁里,明建文入白云山时经此一宿,至今无蚊
石田在府城南二十二里,昔有隠士居于此,忽有道士从假牛,云欲耕石田种,玉隠士与之,方耕,隠士妻来牵牛,道士怒舍之去,至今石上耕犁之迹犹存
仙迹石在府城北四十里,牛矢𡉫上有人足迹,踵趾宛然,旁有亭曰仙迹亭,今废
仙人迹在贵定县南四十五里石上,有足迹长尺馀
,观风䑓在府城南里许,万厯间建亭其上,以镇水口
、狮峰将台在府城西里许,明頴国公傅友徳讲武于此
,读书台在府城北二里白岩山上,郡人王训垒石凿池,旁植花卉,为读书之所,遗迹尚存
忠节冈在府城南二里,郡人徐资战没,妻刘氏守节,既卒,合𦵏于此,有记
、养龙坑在府北养龙司两山间,乃深池也。灵物潜其下旧𫝊土人,于初夏植柳坑畔,择牝马系之,已而云雾晦㝠,类有物与交,遂产龙驹。明洪武四年伪夏明升降,献良马十,其一白者乃得之于此,首髙九尺,长丈馀,不可控驭,诏囊沙四百筋,压而调之,久渐驯习,后行夕月,礼于清凉山,乘之如蹑云,纎尘弗惊,赐名飞越峰,且命绘图藏焉。翰林学士宋濂为赞,蜀人杨慎有记,郡人徐渭有诗
跪井在罗永庵前明建文,曽隠,此山髙无水,𫝊有龙神为之涌泉,恒雨不溢,恒旸不涸,时有双鲤出没其间,出则雨,没则晴,其应不爽,取水者必跪汲乃可得
仙篱在府城北八十里髙岩上,相传有黄冠结茅其间,篱久不壊
玩易窝在修文县南二里石上镌有「阳明玩易窝」五字,洞口有「阳明小洞」四字,洞中空敞,可坐百人
。
安顺府:
普定废府在镇宁州十二营司东南二十里,元置,后改为路,明洪武十四年复改为府,十五年,将军傅友徳迁于今府治。十八年废,故址尚存。
废习安州,在府城西南五十里,元置,明改安顺州,后移于普定卫城,即今府治。旧志载有平夷、石梁、罗山三废县。按平夷,汉县,属牂牱郡,蜀汉分建宁、牂牱立兴古郡,晋分兴古置平夷郡,治味县,即今曲靖府治,唐后没于蛮。今之平夷县在明为平夷卫。想即唐平夷县城。旧志云:在府南一百二十里,恐不可信。盘州原为西平州,贞观八年始更今名。元改为沾益州,领交水、石梁、罗山三县。石梁在州东五十里,罗山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废址尚存,滇志所载甚明,不容假借。又旧志古迹中载盘水、罗山二废县俱在府西百里。香罗山是一山而置二县。及查山川志,香罗山载在普安州。注云:在州西二百里,即古平夷县。治是又一山而置三县,必有错误。今以山川志为据,载平夷于普安州,而石梁、罗山不载。
废镇西卫,在清镇县西北五十里明置,康熙三十六年废。
诸葛营凢三:一在府城西十里,一在永宁州江崖山,一在盘江,皆武侯驻兵处。
征西营在府城北五里许,明傅友徳征西立营于此。
赵府判徳政碑,在府城东十五里。赵名将士元普定总管府通判兴学,爱民事,载名宦
砚石在府城内学宫后,平坦方正,周围二十馀丈。
石佛在府城东二十里,道旁洞中相𫝊,元时飞来。
、石龙在府城南五里,屯洞内,头尾鳞甲俱全
观风台在府学后坡,形如台,相𫝊为诸葛武侯观星台。
平越府。
废白泥州在馀庆县东,元至正末设州,明洪武初废。
废馀庆州即馀庆县治置,废时代同白泥州
废三坡地蓬长官司在府城西三十里地蓬铺,元置明废
旧黄平州城在黄平州西北三十里,元为黄平府,明洪武八年改为安抚司,万厯二十八年置州,康熙二十六年移州治于兴隆卫,雍正十一年设州同,分驻旧城。
诸葛营在府城南三十里
胡将军故垒在府城北三十里,地名土坪。明总兵胡从仪征苗屯兵于此,基垒犹存
仙影岩在府城西五里岩上,有仙人张三丰遗影,明巡抚郭子章题「神留宇宙」四字,镌最髙处
靖黎洞在黄平城东,明巡抚郭子章帅师戡定黎平苗,凯旋过此,洞适开因名
王𡽖囤在府城西六十里,周围险,峻上寛平,先年为贼所据,明总兵南党克之
对奕石在府城西南福泉山后,张三丰与隆平侯张信常对奕于此
。坠马石在杨老站鸡场西大道旁,明巡抚姚启盛经此悯站夫之苦,乘马而行,路滑坠马,土人铭石以志其徳
。礼斗亭在府城内髙真观中
、浴仙池在髙真观内,为张三丰浴处,池畔有古桂树
、都匀府。
废定云军民府在府城东一百里,元置明废。
废合江州,在府城东南二百五十里,与陈蒙州俱元置,隶广西思明路。明改为长官司,隶都匀安抚司。
废陈䝉州,在府城东南一百里。
废都云县,即今县治,元置明废。
废麻峡县,即今麻哈州治元置,明废。
废都云洞长官司,在府城南,元置,明改云为匀。
废都镇马乃等处长官司,在府城北七十里,元置后废。旧志作「麻乃」,查元史改正。
蔡家营在清平县城东三十里香炉峰前,明参议蔡潮屯兵处。
三丰观澜处,在府城北闗外,张三丰题石壁耸峭,下临剑水,至今石上笔迹如新。
石壁墨刻,在府城北。明张翀题镌曰:仁智之情,动静之理,栖此盘谷,饮此泉水。
宸翰楼在府城内,明都御史李佑建。
废都云桑麻,独立等处长官司。凢志古迹,必当注明在于何地,若不注其地,是并无其迹矣,似不足存。但黔中文献缺略,旧志所载,或别有考据,姑附于后,以俟博识者后仿此。其旧志不载所在,而他书间有可考者,概为添入。
镇逺府。
废思邛县在府城东九十里,开元四年置,后废。
废思王县。在府城东南八十里,唐武徳三年置二废县。旧志又载入思南府。考思南疆域西北寛而东南狭,东至铜仁界一百里,南至石阡六十里。据注,思王在府南三百里,思邛在府东南三百九十里,是已不在府疆域之内矣,应属之镇逺为是,故去彼而存此。
旧施秉县在今施秉县南一百六十里,康熙二十六年裁偏桥卫入县,移县治于卫城。
废胡刀县。 废琊川县。俱在施秉江外屯地,俗名偏刀水。胡刀,本名释燕。唐贞观元年,以牂牱地置,十四年更名,隶播州。琊川原隶废●州,不知置自何年。唐贞观四年,改隶智州。十六年,改隶播州。开元二十六年,二县俱废。
废洛浦县在府东,唐天授二年析辰州之六乡置,隶溪州。长安四年,改隶锦州,后废。
废安定县,在府城东八十里,即今邛水司元置,后改邛水县,明改邛水长官司。
废镇逺卫。在府城西,明置,属湖广。康熙二十二年改属府,寻省入镇逺县。
废金容、金达等处蛮夷长官司,即今府治元初置镇安县,寻改安夷县,后改金容、金逹及杨溪、公□等处两蛮夷长官司,明改为镇逺县。
废得民长官司,在卭水司,明洪武五年废卭水县,置团罗、得民、晓隘陂,带卭水五长官司,属思州宣慰司。二十九年,以四司并入卭水司,永乐十二年改属镇逺府。
废晓爱、泸洞、赤溪等处长官司在府城东,元置,后废。旧志作「晓隘」,查元史改正。
废元帅府城在府城东中河山,遗址尚存。
废龙塘城,在天柱县治东五里,明置,寻废,遗址尚存。
废香炉岩,在镇逺香炉山畔,有「溯流光」三字,镌于岩相𫝊,汉武侯所题
十万𡉫在府城西南六里,临江宣慰田氏屯兵之处。
废永安县元置,后废。
稻香亭在天柱县南里许朱梓建。
思南府。
废牂牱郡一统志云:在府治西,汉平南夷置。
废思州,元志云:去今思州百八十里唐置。按唐时田氏始祖克昌,涉巴峡,卜筑思州,疑即婺川县城子头是。
废费州,在府城东北百里,唐置,后废。
废扶阳县,在府城西北八十里,隋于扶水北置县,属巴东郡。唐武徳四年,以婺川、扶阳置务州,因析婺川为涪川。贞观四年,分涪川、扶阳置费州,后废。
废宾化县,即今安化县治,隋置,属牂牱郡,唐废,明一统志作「唐置」,误。
废城乐县,元志云:在府城西百五十里,唐武徳中,招慰生苗置属思州,始筑城人乐之,故名。贞观中,改属费州。
废多田县,在府城西北四十五里,唐武徳四年置,属思州,后属费州。北有浮禹山。
废思卭江等处长官司,即今印江县治元置,明改为县。
闗索城在婺川县城南五十里。
石槽闗在闗索城南五里,相𫝊为闗索饲马处,今二石槽犹存。
上阳子丹台在府城东万胜山后,𫝊有道人陈致虚,号上阳子,自入笼中浮于江,遇宣慰拽笼出之,炼丹于此炉锤至。今皆存。
仙人家在安化县南三十里,岩上有亭如佛龛,不知创自何时,厯久如新。
仙迹在府城北龚滩江邉盘石上,足迹二,长一尺馀,相去五六尺。
履迹在婺川县南五十里,俗名烧岩,上有巨迹。
废牂州,唐武徳三年以牂牁首领谢龙羽地置,四年更名牂牁,后复故名。
废庄州,本南寿州,唐贞观三年以南谢蛮首领谢疆地置,四年更名为黔州都督府治。
废安夷县,宋致和中置,宣和四年废为堡,绍兴元年复置,隶䕫州路,元废。
济江亭在府城南江邉。明正徳四年,知府寗阅建、御史徐节有记。
天泉新馆,在沿河司明佥事周以鲁建。
石阡府:
废义州。在龙泉县北二十里义阳山,下。唐置,后改智州,又改半州,寻废。
废洋川县在府西北苗民司、南洋溪。山下。唐武徳二年置,隶义州。贞观十六年州废,改隶夷州。宋大观二年,改夷州为承州,县隶焉。政和三年州废,县亦废。
废夜郎县,唐有三夜郎县,此系武徳四年析宁夷县所置,在府西葛彭司西六十里。
废明阳县在龙泉县西,唐置,后废。
废绥阳县,在龙泉县西北。唐史云:县有绥阳山,故名,唐置,后为夷州治。
废鸡翁县。在龙泉县北二十里鸡翁山下,唐置,后废。
思州府。
废丹川县,在府东北二百二十里。施溪司,唐置后废。旧志载有废都素府,在府北七十里,不注置于何代。查各代地理志并无都素府之名。今府西北七十里乃都素长官司,置于明永乐十一年,现今承袭,未尝废也。旧志恐有误,宜删。
废丹阳县。在府东北一百五十里。黄道司,唐置,后废。
废台蓬、若洞、注溪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在都平峨异溪司,南元置,后废。
废野鸡坪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在黄道司南,元置,明废。
废务、程龙、敖平、岳都坪四长官司俱在黄道司西,元置,明废。
废平溪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即今玉屏县治元置,明废设平溪卫,雍正五年改县。
寳塔在府城南十里,髙三丈许。旧志云天堂寳塔即此。
铜鼓在玉屏县城东五里,岩有石洞,以石敲之,铿如铜鼓相𫝊马,伏波略定,五溪时驻兵于此。
石莲峰,在玉屏县城北,隔江二里。旧𫝊张三丰修炼处药炉,丹灶遗迹,彷佛可辨。
朱砂坑在施秉司,今废。
望江楼在府城外明知府李久简建。
南明楼,在玉屏县城内,即谯楼,明初建基址,方向俱张三丰所定。明末,南宁侯张先璧驻兵卫城,尽捜寺钟填河中,造浮梁,至斯楼,钟忽自鸣,取者惧不敢动。
得胜楼在玉屏城西门上,明左都御史徐翱有记。
铜仁府。
废乌罗府在府西二百里。乌罗司。明永乐初置,正统四年废。
废常丰县在府城西,唐置,本名万安,天寳元年更名,隶锦州,宋废。
废大万山长官司。在府南二百里明置,后废。
废铜仁、大小两江等处长官司在府西南。元置,隶都云定云安抚司,后废。
废勒舍长官司元置,寻废。
废龙泉、葛泽长官司宋置,明废。
废榕溪。栀子坪长官司元置,明废。
跨鳌亭在府城西南铜岩上。明恭议,蔡潮建。
大观楼在府城东山上,明知府李资坤建。
黎平府。
废新化府,在开泰县,属新化所明置,后废。
废龙标县。在开泰县,属隆里所,唐武徳七年置,即王昌龄迁谪处。
黄甫营在开㤗县,属新化所,相𫝊明楚王征吴奤儿驻兵于此
诸葛寨在府北一百里亮寨司
、五脑寨、即今锦屏县治。明楚王讨服叛蛮,置铜鼓卫于其地,雍正五年改为县治。
马台石在锦屏县西五里,相𫝊武侯南征曺于此。石上马
、大观亭在胡耳司东二十里。宋程敦厚谪渠阳,土人作亭以居之。
诸葛城即今古州,城内有方台,名诸葛台。相𫝊诸葛南征屯兵于此,苗人不敢入。
大定府。
废赤水卫在毕节县西,明置,今省入县。
废层䑓站城,在旧赤水卫东南一百里,明置后废。
古胜城,在黔西州东南六十里。明末,总兵王国正筑,每至夜辄闻金戈鐡马声,及安氏既灭,遂不复闻。
龙臂城在黔西州南二十里相𫝊,明初,马●于城下建城,基址初立,忽坡上连𤼵三矢迹之,莫知所自,遂舍之,改筑今城。
七星营在毕节县城西九十里,相传诸葛武侯禡牙于此,基址尚存。
平阳侯营在旧赤水卫北六十里,其侯世代名姓无考。
闗索镇在毕节县北,相传武侯南征,还留索镇此。
诸葛粮堆、在威宁州广化里
、武侯祭星坛在毕节县七星闗
察院洞,在平逺州东一里洞口宏敞,旁通二洞,相传昔察院胡某与贵阳总镇范邦雄巡邉至此,有土夷谋乱,从此洞遁去得免,故名。
奢香洞在平逺州东三十里,昔奢香驻兵于此
,闗索插枪岩在威宁州瓦甸站北
抬石坝,在黔西州北六十里有方石,厚阔各又许长二尺,上勒天合二字相传马蔚所遗,默抬即起,语则多人莫能动。
武侯碑:在毕节县城北一百二十里,相传诸葛武侯所立,碑文漶漫不可读。
梁王台在毕节县东二里,元封梁王于滇,经此,因筑台址尚存。
水城楼在毕节通津门外月城上,前明嘉靖间,兵备道韩士英建。
南笼府。
废普安府在普安州东北二十里,元为普安路,明洪武十六年置府,永乐十三年改为州,今州城乃明普安。卫治旧志载废平夷县,注在府南一百二十里,想指普安府非安顺府,今查州治去云南平夷县里数适相当也。
废附唐县,在普安州城南一百里,即今黄草坝与盘水俱。唐置隶盘州,后没于蛮。
废盘水县在普安州东九十里
孔明城,在永丰州北三十里,地名者相有土埂髙数尺,周二百馀丈,相𫝊为孔明创营处。
勾漏洞在永丰州之罗斛东六十里,洞在山巅,寛敞幽僻,人迹罕到,相𫝊勾漏,令葛洪曽炼丹于此
虎石在普安县东南,石形如虎,昔有虎为害噬民间,畜相率捕之,乃石虎也,因断其首,怪遂灭。
欲飞石在安南县文庙旁,方广数丈,总兵邓子龙镌「欲飞」二字于上,画寛尺许
饮马池,在安南县南三里鸦闗下,相𫝊汉将军闗索人马,至此渴甚,泉忽涌出成池,明叅政林乔南勒碑池,左曰甘泉,圣迹固朝,总督蔡毓荣● 甘以饮人」四字
断石龙。在普安县西有石冈,蜒蜿如双龙,昔有绣衣使者,按部道经其旁,遥闻鼔吹声,迹之乃在石龙上,命断之,后乃絶响。
莫忙亭在安南县南门外,明总兵邓子龙建。
。
遵义府:
废溱州在府城北二十五里,唐贞观中置,元和间省珍州入焉。宋宁熙中,复置溱州,并置溱溪县,景炎三年废。
废珍州在正安州西南四十里,唐贞观中置,后废遗址尚存。
废播州在府北三百里白绵堡。昔杨光荣子孙承袭守此,宋端平中置州。
旧正安州在今正安州之东南七十里,地名滴水园。明万厯间,平杨应龙,置城垣尚存。
废南平军,在桐梓县北一百里,宋熙宁八年置,后废。
废宁夷县,在府城东,唐贞观初置,后废。
废带水县,在府城北三十里,唐贞观元年置柯盈县,十四年更名,宋宣和初废。
废都上县,在正安州西南二十五里,唐武徳元年置,隶黔州。贞观四年以县置夷州,宋宣和中废。
废乐源县,在正安州西七十里,宋嘉熙间置,后废。
废夜郎县,在桐梓县北七十里,唐贞观十六年与珍州同置,后废。宋大观二年复设,宣和二年废。
废扶欢县,在桐梓县北二百里扶欢山下,唐贞观十六年置,属溱州。按扶欢废县,思南、遵义,两府志俱载,皆云在扶欢山下。查山川志:思南无扶欢山,遵义志载在桐梓,应以遵义者为确。
废播川县,在桐梓县南三里,宋置,后废。
废鼎山县,在桐梓县治南十里,元置久废。
废义泉县,在绥阳县西南百里置废,时代与石阡府之废洋川县同。
废髙富县,在绥阳县东北赵家里,唐武徳四年置,隶夷州,后州废,隶务州,贞观四年仍置夷州,县复隶焉,永徽后废。
养马城,在遵义县北三十里,唐末杨氏建为牧马,地可容马数万匹。
乐䝉城在遵义县西四十里。明天启间,兵备道卢安世筑旧址尚存。
竹王城、在桐梓县北七十里,久废旧址方圆里许,今尚存。
竹王洞在桐梓县夜郎里
、葫芦洞,在桐梓县西五里,洞门髙耸,平阔清幽,深邃,里许内分三层,次层状似龙蟠,顶石如葢,岩上滴沥独润,其馀有如鼓如床如臼者,各极神竒。明邑令万建侯额曰「天外赏」,又大学士王应熊有「北顾岩」三字,俱镌洞口。
废石城南山寨,在正安州。相𫝊宋末州人郑昌孙拒元兵于此。
三槐石,在正安州,相传杨六郎,曽憩此。
李白听莺处,在府城外白诗「清浮酒蚁醅,初緑暖入莺」,簧舌渐调,葢流夜郎时所咏。
石壁仙题:在府城北三十里石壁上刋,有「山齿齿水弥弥白飞霞,曽到此十二字,下有清泉一道,初𫝊白真人曽于此沐手至今,取以疗疾颇验。
铜标在府城东桃源洞勒平播功兵备道,傅光宅建,今废。
铜佛像,在府城中佛光寺内。初,杨选见于荒莾中,风雷大作,不可近有异僧命,选斋戒而往,遂得徙于本寺。
务本堂,在正安州西二十里。汉尹珍建,今有草堂三楹。
乐道书馆,在正安州西七十里,汉尹珍建。
冉璡、冉璞故宅,在府城东十里,地名冉家林。
李白故宅、在桐梓县北六十里,久废。
尹珍讲堂,在绥阳县东旺草里。
二冉故居,在绥阳县西南五里平木山,其址尚存。
家训碑,在白绵堡,宋忠烈公杨灿以十训刻石示子孙曰:「如能顺从,则世享福寿」。
㑹仙亭,在府东桃源洞,元大徳年建,又名美哉亭。
懐白亭、在桃源洞,明大学士王应熊建。
玉卢亭、在正安州,相𫝊为仙人李珏上升处。
丘墓
贵阳府:
宋阿重墓在府城北,重有平宋隆济功,谥忠宣
元何宣慰墓在府城东一里,逸其名为八番顺元宣慰使,有善政
十义友墓在府城北,元末,义士十人合力保境,卒𦵏于此
明孔文墓,在府新城普定街后,文为至圣裔,以知府谪贵州
顾成墓在府城西门外法云庵,后成镇逺侯
杨廉墓在府城外三柯林廉宣徳间,叅议、提学吴国伦为墓碣记
徐节墓在府城南,嘉靖间都御史谕𦵏
刘秉仁墓在府城东门莲花塘,隆庆间巡按郧阳都御史谕𦵏
李时华墓在府城南,华太仆寺卿,万厯间谕𦵏
潘润民墓在府城北崆巄山民云南左布政使
,王尊徳墓在府城南门外,徳两广总督尚书
许一徳墓,在府城东社坛坝。徳,云南按察使。
。吴淮墓在府城南八里,𡉫淮官郎中
马文卿父墓在府城南观风䑓侧
丘禾实墓在贵定城东北,实春坊庶子
安顺府:
明赵侃墓在府城南,岐山之左。侃通政使
娄九徳墓在府城西。徳布政使
、平越府。
明张信母墓在府城南月山寺右,张三丰所卜地。
毛胜祖墓在府城北门外,胜南宁伯
黄绂祖墓。在府城东。绂㓜孤家,贫,祖母拾野蔬自给。一日,出郊外,无疾而逝,众为具棺殓,谋异日瘗之,至夜,大风雨,卷土成坟。后绂官至尚书,人以为天与吉壤云。
杨遵墓在府城南二里,遵叅议。
王讥墓在府城北沙子坡,讥年百岁以子家鼎受封,建坊旌表。
樊师孔墓在府城南李旗𡉫孔山西兵备道。
奚荣先墓在府城南一里,先入乡贤。
解立敬墓在黄平州城东。敬南,贑巡抚。
都匀府。
明孙应鳌墓在清平城西一里,鳌、万厯间尚书谥文恭。
李佑墓在府城南十里翁绍寨,佑都御史
。石邦宪墓在清平城北三里石家坪,宪左都督。
思南府。
宋田佑恭墓在婺川归义乡,恭赠少师、思国公
、明李渭墓在河东万圣山麓,楚黄耿定力为作志铭纳圹中。康熙二年七月十三夜墓志碑:忽自河东移到渭祠前,子孙晨起见碑文,闻于知府叶蕃、推官常时泰同诣墓所,墓封如故。渭㕘政,崇祀乡贤
李盘墓在府城北,人同村盘御镇筸红苗乱,死于阵,敕赠铜平长官
思州府。
元刘贵墓在府城东桑坪、山阳、贵明宣慰司副使
、明党宗仁墓在府城东南五里峨山之阴,仁土同知。
寿母墓在玉屏县南三十里。洋坪侯位,母夏氏年百岁。谕祭葬
侯位墓在玉屏县洋坪,位兵部左侍郎。
。黎平府。
唐王昌龄墓在开泰县龙标山,龄被谪龙标尉。
,宋徐知府墓。在新化长官司东南,相𫝊辰州知府姓徐者,因入洞招抚蛮夷被害,弃尸河中。日逐下流,夜复上流,人皆惊异,乃收而𦵏之。
南笼府。
明十八先生墓:在府城南。明永明王由榔自广西走贵州,孙可望处之安笼所无人。臣礼、从臣、吴贞毓、张镌、周允吉、杨忠、徐极、蒋乾昌、李元开、李颀、朱议㫤、郑允元、赵赓禹、蔡演、易士佳、胡士瑞、朱东旦、任斗墟及内侍张福禄、全为国等愤甚,欲与李定国共图。可望谋泄,可望遣人拷讯,十八人共声,不屈被害,时人哀之,收遗骸𦵏此。
傅天锡墓在普安州,正徳间夷叛,锡督兵战死,奏请立碣
薛三贵墓在安南县东闗,贵有武功。
曽异撰墓。在安南县独秀山下,明末,流寇陷城,撰殉难土人取其骸𦵏此。
遵义府。
汉七王墓在桐梓县南五里,相𫝊即竹王父子之墓
,宋二冉墓在绥阳县朗水里,冉璡为合州知州,冉璞为合州通判,俱祀乡贤
贵州通志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