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贵州通志卷一

天文志

星野、祥异。 气候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象悬而星辰之精著,形奠而山泽之气通,天地合徳,则精气腾降交感,理固然也。黔越在荒,服保章氏所未载,前人以地近荆梁,分翼、轸、参、井之馀,考核最为精当我。

列圣相承,效天法地,顺阴阳以布化,七政协而休征集,亦既庆云瑞糓,叠奏频书,淑气祥风,旁敷远畅,曩时所称瘴乡漏天,今皆疹疠潜消,雨旸时若,考诸三五、六经载籍之传,正所谓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徳而五糓昌者,作《天文志,首记星野,其气候祥异悉附焉。

贵州通志卷一

天文

星野

《星经》曰:荧惑主霍山、扬州、荆州、太白、主华、阴山、凉州、雍州、益州。

又曰,荧惑主舆,鬼桞七星,张、翼、轸。镇星主东井,太白主奎、娄、胃、昴、毕、觜、参。

又曰:玉衡第二星主益州,常以五亥日候之,乙亥为汉中,丁亥为永昌,己亥为巴郡,蜀郡牂牁辛亥为广汉,癸亥为犍为,凡七郡。第四星主荆州。常以五邜日候之,乙邜为南阳,己邜为零陵,辛邜为桂阳,癸邜为长沙,丁邜为武陵,凡五郡。

《广雅》曰:「梁州之西属北斗,开阳一星。又曰西番、吐番、吐谷浑及西南徼外夷人,皆占狼星。

一綂志曰:宣慰司,参井分野,普安州井、鬼分野,铜仁,府星分野,黎平府翼、轸之馀。

谢东山志曰:宣慰司今贵阳府、贵州卫、前卫今贵筑县、龙里、新添今贵定县、平越、清平、兴隆今黄平州、威清今清镇县、平坝今安平县、普定、安庄今镇宁州、安南、普安、毕节、乌撒今威宁州、赤水等十六卫,俱参井都匀府程番府今定番州、永宁、镇宁、安顺、普安四州,俱参井之馀。思州思南、镇逺、石阡、铜仁、黎平六府,俱翼轸之馀。

沈思充《通志》曰:贵阳都匀、石阡、思南四府宣慰司,定番、安顺、镇宁、永宁、普安五州,贵前、威清、平坝、普定、安庄、安南、普安、毕节、乌撒、赤水、龙里、新添、平越、清平、兴隆都匀一十七卫,普市、黄平二所,俱井鬼,分镇逺铜仁、思州、黎平四府,俱桞星之馀。郭子章《黔记》曰:黔地连楚,蜀总之,不出鹑首、鹑火、鹑尾之次。又曰:星经》载荧惑主荆州,主舆鬼,桞张、黔实近荆州,属鬼桞,似近之。

卫旣《齐志》曰:黔古无分野之说。《一綂志》以宣慰司普安州为参井,铜仁为星,黎平为翼。轸沈《志》则以贵阳等处为井鬼,而以铜镇思黎为桞分,郭《记》又以属鬼,近似。今按汉武所设之益州,乃越巂、犍为、牂牁三郡,越嶲属滇,犍为属蜀。牂牁所辖二十四邑,贵阳以上皆其地也。陈卓谓牂牁入参五度,而班固谓东井、舆鬼,秦之分野,西南牂牁、越嶲二州,皆宜属焉。则自平越以上皆为参井,无疑矣。独是思、铜四郡为桞分,似难为据。按《唐志》云:翼、轸鹑尾,自房陵、白帝而东,尽汉之南郡、江夏,东达庐江,南郡濵、彭蠡之西,长沙、武陵、桂阳、零陵又逾南纪,尽鬰林、合浦之地,自沅、湘上流,西达黔安之左,皆全楚之分。黔安即今之思南,则铜、镇四郡自应与楚同占,轸翼而不入桞分也。或曰:牂牁既属益州,近梁州。今舎觜鬼而从参井,何也?曰:此非臆说也。牂牁占参而不占,觜陈说已明。至益州兼井而不兼鬼,则李淳风所云自毕十二度至井十五度,属益州之言可验也。度之多者无如井,少者无如觜,是以井兼雍、梁、益三州,亦犹斗牛兼呉、越、豫章也。万厯庚子,狼星入于东井,占者以为㓕播之象,既而果应。此非占在参井之一证耶?或曰:翼轸隔桞,星张三位,逾此及彼,何名分野?曰:亦非臆说也。僧一行曰:悬象在天,其本在地。星之与土,以精气相属而不系于方隅。袁坤仪有言,躔次相配者少,相反者多。青正东𤣥枵在北雍正西,鹑首在南,则四郡之逾桞星张而躔翼轸何以异?此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宁从其众者而已。故辄以管见,谓黔为参、井、翼、轸、分野,贵阳、安顺、都匀、平越、威宁、参井之馀,镇逺石阡、思南、思州、铜仁、黎平、翼轸之馀,四宿占验。

参宿十星,一曰参伐,一曰大辰,一曰天市,一曰鈇钺,主斩刈。又为天狱,主杀伐。又主权衡,所以平理也。又主邉城,为九译,参白兽之体。其中三星横列,三将也。东北曰左肩,主左将。西北曰右肩,主右将。东南曰左足,主后将军。西南曰右足,主偏将军。故《黄帝占》参应七将。中央三小星曰伐,天之都尉也,主胡鲜卑戎狄之国凢十度右足,入毕十三度,去极九十四度。 觜觹三星,为三军之候,行军之藏府,主葆旅,收敛万物。明,则军储盈。 参旗九星,在参西,一曰天旗,一曰天弓,主司弓弩之张。 玉井四星,在参左足下,主水浆以给厨。 西南九星曰九斿,天子之旗也。 玉井东南四星曰军井,行军井也。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名取此也。 屏二星,在玉井南,为屏风。天厕四星在屏东,溷也。 天矢一星,在厕南,色黄,则吉。 军市十三星在参东南,天军贸易之市,使有无通也。 野鸡一星,主变怪,在军市中。市西南二星曰丈人。 丈人东二星曰子,子东二星曰孙。

东井八星,天之南门,黄道所经,天之亭候,主水衡事,法令所取平也。王者用法平,则井星明而端列,凢三十三度,去极六十九度。 钺一星,附井之前,月宿井,有风雨。 狼一星在东井东南。狼为野,将主侵略,色有常,不欲变动也。 弧九星在狼东南,天弓也,主备盗贼,常向于狼。 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常以秋分之旦见于丙,春分之夕没于丁,见则化平,主寿昌。 南河、北河各三星,夹东井,一曰天髙,天之阙门,主关梁。 南河一曰南戍,一曰南宫,一曰阳门,一曰越门,一曰权星,主火。 北河一曰北戍,一曰北宫,一曰阴门,一曰胡门,一曰衡星,主水。两河戍间,日月五星之常道也。 南河南二星曰阙丘,主宫门外,象魏也。 五诸侯五星,在东井北,主刺举,戒不虞。又曰:理阴阳,察得失。一曰主帝心,一曰帝师,二曰帝友,三曰三公,四曰博士,五曰太史。此五者,常为帝定疑议。星明大润泽,则天下大治。 五诸侯南三星曰天樽,主盛饘粥以给酒食之正也。 东一星曰积水,主候水灾。积薪一星,在积水东,供给庖厨之正也。 水位四星,在东井东,主水衡。 东井西南四星曰水府,主水之官也。东井、南垣之东四星曰四渎,江、淮、河、济之精也。

翼宿二十二星,天之乐府,主俳倡戏乐,又主夷狄远客、负海之宾、星明、大礼、乐兴。四国宾凢十八度,距中行西第二星,去极百四度。 东瓯五星,在翼南,蛮夷星也。

轸宿四星,主冡宰,辅臣主车骑,主载任。有军出入,皆占于轸,又主风轸。星明,则车驾备。凢十八度,去极一百度。 辖二星,傅轸上下两傍主王侯,左辖为王者同姓,右辖为异姓。 长沙一星,在轸宿中,主寿命,明则主寿,长子孙昌。 青丘七星,在轸东南,蛮夷之国号也。 军门二星,在青丘西,一曰土司空北,天子六宫之门,主营候,豹尾威旗。 噐府三十二星,在轸宿南,乐噐之府也。明则八音和,君臣平。 土司空四星,在青丘西,主界域,亦曰司徒。均明,则天下丰。

以上诸星占验,出《隋天文志》。按《周礼》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尚已,自班固取三统厯,十二次,配十二野,嗣后史家言星野者愈悉,魏太史陈卓更著郡国所入宿度。唐李淳风撰晋史,又著州郡躔次,似踵以详明,而后人犹讥其谬乱蔽于天,而不知地天官家聚讼乆矣。陆绩浑象测天东西径三十五万七千里,直径亦然。张衡灵宪谓八极之维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南北则短减千里,东西则增广千里,考古今歴家,亦俱云:天包乎地,地小于天,而在天之宿度往往乆而差忒,将焉凖之惟我」。

朝时宪新法细密精详,利玛窦曰:「七政本天所丽,各有异动,然其本天之中心,不与地之中心同也,故其行转于地之面一周,自非可谓平行也,则每日不能无差矣。又曰:天之黄道,心与地球心一也,则其行于地面一周,恒为平行矣。故七政之天虽不平行,转于地体之面,然于其本天之中心平行转也,是葢可以积分而推也。黔之疆域在天地三分之二,内旧之志星野者,縁昔分𨽻荆梁,以属荆者占翼轸,属梁者占参井,未必非是。但论四宿之度数,既不得谓黔之已处其馀,而稽各府之疆域,又不可谓宿之浑列其内,用是上推宿度,下计方隅,画而著之于右。

气候

黔地窳而土瘠气沴而候愆,不可以中州之气候例也。岚气上蒸,肤寸之云即能致雨,故有漏天之号焉。山髙箐深,亏蔽日月,一日之间,而寒暖乍异,百里之内,而凉燠攸分,田功三月始犁,四月播种,五月插禾,九十月纳稼东作,稍迟则禾苖不茂,夏初无雨则收敛必歉,入秋遇有大风则秀不实,谓之青空,农民岁入除正供之外,恒不敷食,所頼山坡旷土、杂种燕麦、荍麦、水稗、旱稗之属,以佐饔飧,故民鲜隔岁之蓄,其亦气候使然欤?

贵阳北近蜀,南近粤,冬不祁寒,夏无盛暑,四时多雨,少晴雨则寒,晴则暖。夏则昼热夜凉,田功之兴,迟于中土。至华之开,果之熟,百蔬之成,则比中土差早。

安顺东接贵阳,气候略同,无严寒酷暑,树艺之期,亦复相近。

平越四面,皆距本省地界,气候无异。其耕种收获先后,亦不大殊。

都匀东南近粤、岚,瘴差甚。夏秋间商旅疑畏,不行霜降,后乃无患。今亦不甚忌,其耕获则比他郡较早。

镇逺思州、铜仁、黎平,俱近楚寒,亦祁寒,暑亦酷暑,与中州同。

大定三面距蜀,一面接滇,山髙气寒,雺雾朦胧,四时皆然。五六月无酷暑,箐林树木,经冬不凋,土寒地瘠,毕节以西种,惟宜荍而稻,榖则鲜登焉。

南笼南近于粤,西近于滇,气候热多而寒少。每当春夏之交,阴雨初霁,岚气薰蒸,人中其气,如得疟疾。有头疼、胸懑、脾泻诸症,其树艺则与安顺同。

石阡、思南、遵义俱近蜀,气候平和,寒燠不爽,雨旸恒调。《水经注》谓牂牁、夜郎之间,山无瘴毒,即此等处也。

祥异

灵帝熹平三年,牂牁饥,斗粟千钱宋。

太祖乾徳二年,播州田禾一茎两穗元。

成宗大徳八年夏六月,乌撒等路饥、疫,并赈恤之。武宗至大元年夏六月,乌撒、乌蒙三日内地大震者六。

仁宗延佑元年夏五月,思州饥,发廪减价粜赈之。泰定帝泰定元年春,镇逺饥。 四年夏四月,乌撒饥,赈粮、钞有差。

文宗至顺二年秋九月,思州镇逺饥,赈之。顺帝至正二十二年,播州田鼠食禾尽,自赴水死明。

洪武元年,普定水斗。 十一年,播州蝗。 二十四年,凤凰见于天柱山,从鸟数万,移日乃去。永乐十三年,婺川山中连呼万歳者三,布政使司蒋廷瓒以闻。

正綂九年夏六月,苖民饥,𤼵粟赈之。 十四年夏,清平卫饥。

景泰二年夏,大饥。

成化三年,播州大旱。 十年,普定火。 二十三年,巡按署瓜并蒂,有司以闻。

𢎞治元年,播州大旱。 六年,清平大水。 七年,清平疫,都匀、凤凰山崩。 八年冬十一月,地震。 九年夏五月,大水。 十七年夏四月,省城大雨雹,都匀大疫。

正徳五年,清平大有年。 六年秋九月,都匀地震。七年,思州火。 九年,都匀蝗。 十年,都匀饥。 十二年,清平饥。 十三年夏,省城大水霁,虹桥圮。十六年夏,思州天鼓鸣。

嘉靖元年,清平大有年,都匀火。 三年,思南水徳司江浒巨石自转。 四年,有虎至思南府,署吼而出,不知所之。 六年,都匀、兴隆饥。 七年,播州大旱,思南南平仓火,延烧民居。 八年,永宁、播州大疫,都匀大水,淹城郭。思南枯池出火,十日后经雨乃灭。冬,疫。 十年冬十一月晦,普定地震。 十二年春三月,安南卫生两头男。 十三年,兴隆大水,山崩。 十四年秋七月,思南大雨雹。 九月,思南九门滩枯杉仆地,经年自起复生。 十五年春二月,思南地震。 三月,天柱火,播州地震有声。 秋七月,思南地震,声如雷。 十六年秋八月,省城龙见。十八年夏五月,思州大水,西溪、二龙斗清平,陨霜杀稼。 十九年,石阡旱,清平、兴隆饥。 二十年,石阡旱。 二十一年,天柱地震。 二十三年,兴隆地震。 二十五年,清平、兴隆疫。秋七月,黎平野犬,缘城夜吠。 二十六年,播州大旱。秋八月,陨霜杀稼。 二十七年,普定旱,大饥,斗米银四钱。 二十八年春,清平芝生。秋,旱蝗,诏免秋粮。 三十年夏,思州饥。 三十二年,大有年。 三十六年,普定卫署树化为石。 三十九年冬十月,大霜凝结如花草。 四十年春,旱,三月不雨。三月朔,威清地震。四十三年,都匀地震。 四十四年秋七月,都匀复地震。播州大雹雪伤稼。

隆庆元年秋七月,黄平大雹,伤稼。 二年春二月,普定火五日,焚民居五千馀戸,死者六十馀人。四年春二月夕,兴隆星陨,声如雷。六月,蚩尤旗见于天柱。 五年,兴隆恒雨饥。 六年夏六月,省城雨桂子。秋八月,天柱螟。

万歴元年夏五月,兴隆大雨雹,天柱螟。 二年秋八月,思南火,焚民居二百馀戸。 五年,威清虎入城,害三百馀人。 六年,播州大疫。 七年,婺川大水。秋九月,兴隆、黄平地震。 八年秋八月,黄平庆云见。 九年,黎平,有雀三足,猫生子,一身二头。十年夏五月,普定大水。 六月,铜仁有鸟鸣文,庙声如雷。兴隆大有年。 十二年夏五月,都匀大水。秋九月,威清大雨雹,伤稼。 十五年夏六月,思南水溢,漂没民居甚夥,次年,水亦如之。 十七年春,播州大疫,秋有年。 十九年春三月,黎平,大雷雨,蛟出府治仪门。夏五月,石阡龙见。 二十年春三月,大风雹。 二十一年春二月朔,省城大风雹。永宁旱,毕节虎入东关,民家伤六七人,乃就毙。 二十二年,兴隆大饥。 二十四年夏五月,安顺州大水。 二十六年,兴隆虎食百馀人。 二十七年,平坝等卫昼晦如夜,大雷电,雨雹如斗。天柱县署产紫芝。 二十八年秋七月,巡抚署东园芝生。 二十九年夏四月,不雨。五月,大饥,斗米四钱,雨桂子于贵阳。六月,定番地震。秋七月,大疫。八月,抚按两署东园芝并生。冬十月,指挥冯国恩妻一产三男。三十年夏六月,赤虹垂于贵阳城北,民家毕节,大水,漂民舍。 三十二年,大有年。夏五月,绥阳大水。冬十月,绥阳火,城中民居几尽。 三十三年夏四月,省城雨桂子。 三十四年夏五月,赤水、永宁水,漂民居三百馀戸。思南沿河司麦一茎两穗。 三十六年春三月,思州民易绣虎妻一产三男。 四十年春正月,遵义火,延烧数日。 四十三年,都匀地震。四十五年春三月,安庄卫白蝶群飞蔽天,自西南向东北,积地数尺,越三日,火阖,城俱烬,天柱大旱。 四十六年,贵阳大疫,遵义地震,有声自西而南。 四十七年春三月,蚩尤见于遵义西方,经月乃灭。

泰昌元年,都匀饥。

天启元年秋八月,白虹见长竟天,毕节,地震。 二年春三月,省城龙井涸,大雨雪。 五年,遵义大旱。七年夏五月,天柱昼晦。

崇祯三年,思南火,毁民居三百馀,死者二十馀人。四年,天柱大水。秋七月,地震。 五年,天柱天鼓鸣,地震有声。 六年秋八月,湄潭虾蟆数万匝,城外一日夜忽散。 十年,开州北极观柱上木龙挟殿内钟与井龙鬬,山麓震撼。 十一年夏五月,贵阳大水,漂没庐舍,溺死八十馀人。 十二年夏四月,豹入省城,获之,随大风㧞木,屋瓦皆飞。 十三年,思南地震,遵义大旱。 十四年夏六月,都匀燕数万集府署。 十五年,天柱地裂。 十六年,毕节大雨雹,鸟兽击死者无算。天柱大旱。 十七年夏四月,馀庆严家屯栗树,仆数日夜忽自起,枝叶复生。城外崖石开,红花大如盆。

国朝

顺治三年,瓮安县李树结实俱成扁豆。 四年秋七月,思南梅盛开成实。 五年,思南大饥,食木叶,草根尽。次年,复大饥,斗粟三两。遵义荒疫,大饥,斗粟四两。 十四年,毕节双井出红水,龙潭出黑水。十七年,旱,大饥,巡抚卞三元请动楚运米三千石赈之。 十八年夏,恒雨。南笼旱。思南雨雹,大风偃木,屋瓦乱飞。

康熈元年,遵义大有年。 二年,安笼、黄平、瓮安、馀庆大水。馀庆村民家牛生犊,四耳,四目八足,二尾,三年毕。节马生驹,五足,天柱牛生犊,二首八足二尾。 四年夏六月,铜仁火公署城楼营房民居尽毁。 五年,毕节,大水,涌入东门。 六年秋七月,思南白气自东北飞堕,声如雷。 八年,重安江大风雨,雹壊民居。 九年,天柱地裂。 十一年春三月,镇逺火三日,毁民居殆尽,发金赈之。夏五月,安笼所民邓凤鸣妻一产三男,毕节,白蛾蔽天。 十二年,馀庆石花开。 十四年春三月,遵义火,阖城尽毁,惟存道府、县署,旬馀复火,城外民居俱烬。 十五年夏五月,昼晦如夜。 十六年,毕节女化为男。十八年夏四月,贵阳大雨雹,损庐舍。 十九年春正月,思南昼晦雨,下如墨汁。冬十一月,蚩尤旗见,自西北,竟东南,月馀乃灭。 二十年秋九月,贵阳地震。 二十二年夏四月,贵阳大风雹,拔木倾舍。二十三年夏五月,遵义大水,后复大旱饥。 二十五年,遵义大有年。 二十六年,毕节白蛾漫天,有大鸟啄食之。 二十七年夏五月,蛟起黄平,旧州都□山水冲溢,偏桥镇逺而下,漂没庐舍。 二十八年春三月,瓮安髙车村巨石自转。 二十九年夏五月,贵阳水溢。衢市舟行。秋七月七日,婺川九条溪陆地生莲,花大于筐,又生树杪,大亦如之。思南长溪民家牛生犊,两首四尾八足。 三十二年秋七月七日,安平陨霜,霪雨连月,杀稼。 三十三年春二月,毕节西门龙见。 三十七年春二月,遵义火,城内民居半毁。 四十七年夏五月,毕节大水,湮没民居。 五十年春二月,都匀城北河岸巨石如屋,逆水自移。 五十四年夏六月,雷击毕节东岗文峰塔。 五十六年十二月,安化县火。雍正元年,大有年。 四年,平逺州麦、秀两岐。 五年夏五月,思南大水。 七年秋,思州府及古州之梅岑、梅得诸处有五色,庆云自七月初八日至闰七月十一日凡七现大有年,黔省各属及新辟苗疆所产稻榖、粟米之属,自一茎两穗至十五六穗不等。稻榖每穗四五百粒至七百粒,粟米每穗长至尺有竒。都匀府石产灵芝,普安州稻榖生孙。九年,贵阳府民间瓜果,一蒂双实。 十年,歳大丰十一年,贵筑县民家牛生犊,五足。 十二年,大有年,广顺州瓜茄,一蒂双实。

贵州通志卷一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