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广东通志卷二
星野志
汉司马迁云:天有列宿,地有州域。星野者,天地协应者也,而参天两地,必有至诚以统理之,我皇上龙飞御宇,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粤地庆云叠现,皇哉堂哉!万载一遇矣。传稽上古尚书,独载尧以来平秩南讹,今化州是也。大禹玉牒记云:「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寳生,讵非神皋奥区欤?粤于卦为离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化成天下丽乎正」。
圣人首出,配天地而贯三才,仰则观象,俯则观法,泰运遐昌,苞符翕集,南陲有耀,亘古独昭,已志星野。
总。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有竒二十八宿,环布赤道,各占度数,分为十二,次配十二野。宿离不贷,毋失纪纪。今绘总图,考《天文志》以徵其实,其系于粤者别绘分图焉。
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是为析木。于辰在寅,燕之分野今北直、顺天、保定、河间、永平、 、盛京与朝鲜
。
自南斗十二度至须女七度,是为星纪。于辰在丑,吴、越之分野今江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梧州
。
自须女八度,至危十五度,是为元枵。于辰在子,齐之分野今山东、济南、东昌、青州、登州、莱州
。
自危十六度至奎四度,是为娵訾,于辰在亥,卫之分野今河南卫辉、彰徳、懐庆,北直大名
。
自奎五度至胃六度,是为降娄。于辰在戍,鲁之分野今山东兖州
。
自胃七度至毕十一度,是为大梁。于辰在酉,赵之分野。今北直、真定、顺徳、广平、山西、大同
自毕十二度至东井十五度,是为实沈,于辰在申,魏之分野今山西、太原、平阳、辽、沁、泽、潞四州
。
自东井十六度至柳八度,是为鹑首,于辰在未,秦之分野今陜西、四川、云南、贵州
。
自柳九度至张十六度,是为鹑火,于辰在午,周之分野。今河南洛阳、南阳、湖广、郧阳、襄阳、均州、光化、谷城、枣阳、徳安、随州、应山
。
自张十七度至轸十一度,是为鹑尾。于辰在已,楚之分野今湖广、广西、广东、廉州、连州、四川、夔州、贵州、铜仁、黎平
。
自轸十二度至氐四度,是为寿星。于辰在辰,郑之分野今河南开封汝寕
。
自氐五度至尾九度,是为大火,于辰在帽,宋之分野今江南、徐州
。
星纪斗,牛女
《尔雅释天星,纪斗,牵牛也。谨按《尔雅》本文星纪,祗言斗牵牛而不及女,然注疏则曰「丑为星纪,初斗十二度,终婺女七度。《春秋:「元命苞牵牛流为扬州,分为越国」。谨按:此以牵牛一宿主扬越,不及斗女。《周礼疏:须女、虚、危,元枵也。齐,青州分野,自济达河,其象为天津,絶云汉之阳,而岱宗为十二诸侯受命之府,下流得婺女,为九河,末流比于星纪,与吴越同占。南斗、牵牛,星纪也。吴越,扬州分野,南斗在云汉下流,当淮海间为吴分。牵牛去南河,浸逺负,豫章迄㑹稽,南逾岭徼为越分。
谨按:此亦以斗牵牛为星纪,然婺女曰比于星纪,则亦分而仍合。
杜预《左传注》:「星纪在丑,斗、牛之次」。《史记天官书》:「南斗为庙,牵牛为牺牲,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斗,江湖。牵牛、婺。女,扬州。
正义须女越之分野。斗牛,吴之分野,《前汉书、地理志》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今之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
祭邕《月令章句》,自斗六度至须女二度,谓之星纪之次,越之分野。
星经南斗牵牛,吴越之分,野扬州 又曰,牵牛六星,次一二星主南越,明则王道昌。 又曰:「牛七度,天之闗梁。 又曰,女前十二星近九坎,东主十二国,郑北一星曰越。
淮南星部名斗、牵、牛,越须女吴。谨按,此以斗、牛为越,而女专属吴,与诸家说互异。皇甫谧《帝王世纪》:黄帝受命,始推分星次以定律度,自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一名须女
,曰星纪之次,于辰在丑亦谓之赤奋若
,于律为黄锺。斗建在子,今吴、越分野。
沈懐逺南越志:南越之地,牛、女分野,扬州之末土也。《唐书天文志:「南斗为吴分,牵牛为「越分」。婺女当九河末派,比于星纪,与吴越同占。 又曰:「初,南斗九度,馀千四十二,秒十二太,中南斗二十四度,终女四度。自庐江九江,负淮水,南尽临淮广陵,至于东海,又逾南河,得汉丹阳、㑹稽、豫章、西濵、彭蠡,南涉越门,迄苍梧、南海,逾岭表,自韶广以西,珠崖以东,为星纪之分也。古吴越、群舒、庐、桐、六蓼,及东南百越之国,南斗在云汉下流,当淮海间为吴分牵,牛去南河寖逺,自豫章迄㑹稽,南逾岭徼,为越分,翼、轸,鹑尾也。初张十五度,馀千七百九十五,秒二十二太,中翼十二度,终轸九度,自房陵、白帝而东,尽汉之南郡、江夏,东达庐江南郡濵,彭蠡之西得长沙、武陵,又逾南纪,尽郁林、合浦之地,自沅湘上流,西达黔安之左,皆全楚之分。
《唐书地理志》:岭南,古扬州之南境,韶、广、康、端、封、梧、藤、罗、雷、崖以东,为星纪分。
韩愈曰:「逾瓯、闽而南,皆百越之地于天文。其次星纪。杜佑《通典》:扬州管、斗、吴之分野,兼得楚及南越之交。牵牛、婺女,越之分野」。
《宋史》:岭南当牛、女之分。
《元史》:斗,四度三十六分六十六杪。入吴越,分《明统志》。粤广州牛、女分野南雄、韶州、肇庆、髙州、雷州、琼州、同、惠州、潮州、牵牛。
山堂考索牛女为越分。
翼轸。
春秋元命苞轸星散为荆州,谨按此以轸一宿主,楚不及翼。《周礼疏:翼轸,鹑尾也」。楚荆州分野,翼与觜、张同象,当南河之地,轸在天闗之外,当南河之南,其中一星长沙,逾岭徼而南,为东瓯、青邱之分。安南诸州在云汉上源之东阳,宜属鹑火,而柳七星、张皆当中州,不得连负海之地,故丽于鹑尾。
《史记天官书》:「翼为羽翮,主逺客,轸为车主风」。 又曰:翼轸荆州。
蔡邕《月令章句》:自张十六度至轸六度,谓之鹑尾之次,楚之分野。
陈卓分配星度,翼、轸、楚荆州。 又曰桂阳入轸六度今连州
天文书:东瓯五星在翼之南。张衡云,主东越。唐书天文志翼,轸逾南纪,尽郁林、合浦之地合浦,今廉州
。《舆地志》:东粤九郡,俱属《禹贡》。扬州南境,天文牛女分野惟廉州,㫄蠡、翼、轸以廉地西接粤西南寕,故星野皆同也。
《宋史天文志》,东瓯五星,在翼南,蛮邦星也。青邱七星在轸东,南蛮之国号。
《明统志》粤廉州翼、轸。
郭棐云:天官书独主南斗,语稍阔略,明诸臣之作一统志也。始考镜于班固与僧一行之说,以广州九郡并属牛女,而㫄、蠡、翼、轸为廉州。 又云:连州属桂阳郡,领于荆州,为翼、轸之次。《一统志》不载,以统于广也。其州志仍属鹑尾,附见于此。
谨按今连州升直𨽻星野,所当考正。
天市垣。
郑樵《通志》:天市垣在房心东北,主权衡,主聚众市中,星众润泽则岁实。
《宋两朝天文志》:天市垣二十二星,东西列各十一星,其东垣:南第二星曰南海,第六星曰吴越。
三台北斗。
《论语》摘辅象,兖豫属上台,荆扬属下级。《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衡殷南斗」。 又曰,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三能齐,君臣和。
星书:北斗七星:第一星曰天枢,二曰璇,三曰玑,四曰权,五曰玉衡,六曰闓阳,七曰瑶光。石氏曰:一主秦,二主楚,三主梁,四主吴,五主赵,六主燕,七主齐。按吴兼吴越言
又曰:「三台为天阶,太一蹑以上下,一曰泰阶,所以和阴阳而理万物也。
星经:玉衡第六星主扬州,常以五已之日候之。孟康曰:泰阶,三台也。下一台,属荆扬。荆扬粤也。宋天文志:三台、六星,两两而居。其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为司命,下台主荆扬。
广雅布度定纪,布州,系象。徐扬属权荆属,衡据张辑,广、雅以九州属北斗,自徐州扬州荆州外。雍州属魁。兾州属枢、兖。青二州属机,梁州属闓阳,豫州属瑶光。
星止七而州有九,盖合青、于、兖,合扬于徐也。
谨按此分属又与诸说互异。戴璟曰:「东粤于北斗,在权星于三台,在司命下星。此不可易者」。
郭棐曰:北斗第六星名闓阳,权乃第四星主,荆当从闓阳为是。
老人星
《史记:天官书:弧直狼狼,北地有大星,名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
晋书天文志》:老人一星在弧南,秋分之旦见于丙,春分之夕入于丁,常以秋分候之。南郊明大,则人主有寿,天下安寕。
《天文》书,南极在丁。
星书老人星,常于秋分见丙丁之位,按粤东尽溟海,其次居丙丁秋分之曙,南极老人星见于其位,南粤之星多于天下。唐时有人行琼海以八月时见南极,老人星下有大星无数,皆古所未名,星经所不能载。《宋中兴天文志》:南极老人在弧矢南,司天下人民寿算,葢北极在丑艮,故南极在未坤,南极入地三十六度,不可得而见也,故其精神出地,以见乎南,谓之南极老人,然其出地亦不甚逺,故隐见不常,见则为祥,其势位等威,葢与中斗相埒,以辅上帝,故虽在井分井,不得而司之也。
荧惑星:《荧惑传》以十月入朝太㣲,出行列宿,二岁而周天,出入无常,故不绘图而附后。
《史记天官书》,察刚气以处荧惑,曰南方火主夏日丙丁心为明堂,荧惑庙是也。 又曰:「吴、楚之疆,候在荧惑,占于乌衡」。
星经,荧惑主衡山、荆扬、交州。《晋书天文志》,「荧惑曰:南方,夏火,礼也,视也,主楚,吴、越以南」。
《天文书》,荧惑主楚,越丙主楚戌,主吴越。《唐书》、《天文志》,星纪鹑尾以负南海,其神主于衡山,荧惑位焉。
《宋中兴天文志》:荧惑色赤,比心大星,大小类填,遇有道之分,则循轨顺行,天下义寕,年榖顺成,主南方。
以上总图分图及杂引考证,复采旧志及各府志可备叅订者列左。
旧省志:夫司天在南土,则日中星乌尚矣,顾其事专于授时,若夫宿离经纪,则非分星莫辨溯其始,葢与律度相凖,后寖广之,以察禨祥,春秋史墨有占,姑不逺述,第以世纪考之,自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为星纪,扬州吴越之次,于辰在丑,律为黄锺,斗建在子,此其较著也。其间又或分星分度,不同天官,书独主南斗,语稍阔略,迨明之作志始,考镜于班固与僧一行之说,以广州九郡并属牛女,而旁蠡翼轸为廉州,灿然辨矣。若陈卓分星以配郡,仅取诸吴越故疆,而东南负海,诸郡不入,儒者锢于方位,又疑星纪北而吴越在南,顾昔人以表景揆度,计一度可二千九百三十馀里,今尽计吴越及濵海之地以配度数,尚为有馀,律始黄锺,故星纪为日月五星之中道,其南北相直,精气必逺而相丽属,倘置海国于度外不占,又欲其封域,与星皆不逺咫尺,此何藉于保章氏哉?
广州府志:综全粤而言分星,大概属之斗、牛、女,而又分出廉州,属于翼、轸。《唐天文志曰:翼、轸逾南纪,尽郁林、合浦之地。今之廉州建于唐,盖汉之合浦郡也。考广郡一十七属连州,与连阳二县之分,野亦属翼、轸。葢连州于汉为桂阳,𨽻于荆州。连阳二邑皆桂阳之境,当居翼、轸之次。故汉书地理志曰:楚地,翼轸之分野,南郡、桂阳等郡属焉。晋天文志曰:翼、轸,楚荆州,今桂阳入轸六度是也。此一郡分星之有异者。
考诸家分星之说,虽度数或有不同,要皆属之牛女为多。但《史记天官书》谓越之平荧惑守斗而西《汉天文志》亦谓元鼎中荧惑守斗。斗,越分也。未几,越平星文实应之,又似乎越之分野专在于斗。或以度数论之,粤得南斗为多云。
韶州府志,明旧志云:韶州属牛女之分,星纪之次,南雄府志郡守。陆世楷曰:周制保章氏以列星配合九州,谓之分野,而天官书因之。然有地南而星北,地西而星东,地狭而星多,地广而星少者,谈天之家类如聚讼焉。考岭南古扬州境。周礼,斗、牛、女当扬州之域,春秋元命苞牵牛流为扬州。史记:斗江、湖、牵牛、婺女,扬州,魏晋书俱自斗十一度至女七度为星纪。吴越分野,于辰在丑,故庐江以南尽于珠崖,皆扬州分域。至考续隋书,鹑尾拥篲而占在吴越,鹑尾者翼轸也。是吴、越亦与楚同分,而欧必元之志粤省也,尝主之矣。叶春及志端州则又揆北极逺近,谓尾箕当闽越之南,杨载鸣志惠州亦谓惠宜殷乎?尾箕在斗牛下,而以南粤録,左带牛头,右据龙尾为证,即诸家互异,而斗牛、女三宿又似去,粤差逺焉。然明之一统志,专主班与一行之之说,以广州九郡并属牛女,而旁蠡、翼、轸为廉州,至为确,当雄州,则在涨海以北,梧藤封以东,欲以一隅之地而占之于参之旁氐之下,以验其祥异,岂能尺寸而量而毫髪无所失乎?然若代郡入东井二十八度,太原入东井二十九度,则各郡柝之,而雄之度数宜稽也。又若魏徙大梁而西河合于东井,秦拔宜阳而上党入于舆鬼,则邻郡接之,而雄之躔次又宜别也,是皆不可以不审也。要之斗为天庙,牛为闗梁,婺女为少府,其候不一,各以类应,此在司天者,慎推步以验悬象,即诸家同异之说,亦渐有所折中矣。
郡守党居易曰:分野之说,前陆世楷论之,详已独以代郡兼井六度,太原入井二十度分析之,则雄之度数宜稽也。按舆地志,东粤九郡俱属禹贡,扬州南境,天文牛女分野,惟廉州旁蠡,翼轸以廉地南接粤西南寕,故分野皆同也。今以分星考之,斗、牛、女同在丑宫,斗二十二度,牛七度,女十一度九,江斗一度,庐江斗六度,丹阳斗十六度,豫章斗十度,雄之非斗明已若牛星,则㑹稽在其一度,临淮入其四度,广陵入其八度,而牛之度已尽,雄之去三郡为差逺,泗水则入女二度,六安入女六度,而女之所属,又全雄之去二郡为尤逺,必欲明其度意者,其在牛女之界欤?又以魏徙大梁而西河合于东井,秦拔宜阳而上党入于舆鬼,以邻郡办接而雄之,躔次又宜别也。考二十八宿分𨽻言之,大约四正子午,帽酉则得三宿子,得女虚危而齐当之,邜得氐房心而宋当之,午得柳星张而周当之,酉得胃、昴、毕而赵当之,其馀每宫止躔二宿,丑与子二宫得介女金女土之间,而吴当之,扬粤皆古吴地,丑其雄之躔次欤?凡此者,皆前人之所欲详也,考辨于此,庶几按图而索,骥不至于差谬欤?惠州府壬寅志,夫斗牛女非天之北乎?吴粤非地之南乎?以北分南何居乎?天地南北东西殊也,曷殊乎天之运也!平地之倚也,欹人处地上,观天之半而已,天虽有北,实交地中,必平旋而南焉。夫然后人得而见也,是故尔殊也,殊则列宿皆然矣,曷独斗牛女分、吴越乎?曰:二极适中,是谓天腹,列宿成象,或则上焉,或则下焉。斗、牛女之象,葢成于厥下矣,故其旋而见也。殷乎南耳,吾尝仰而观之,见其烱然,在天市垣之南也,以分吴越,不亦宜乎?然则惠亦同分矣。曰:惠虽同分,而实有不同焉者。夫惠在吴之南,尾箕在斗牛之下,惠宜若殷乎尾箕南,粤録曰:左带牛头,右据龙尾,夫盖有所受乎?乃今以占幽并焉,吾恐南北不胥殷矣。抑天一度二千九百三十二里,俯视齐州,岂直九点烟哉?而何疑乎惠之尾箕耶?
谨按此说独以惠、殷、尾、箕据南粤録之言,恐非垂信。
丙辰志:分野所属,惟斗牛女之地极逺,九州之域,扬独数倍,而大是皆不能究知其端委矣,然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而粤为扬州之南境,其说所从来乆,逺夫粤至秦乃通中国,则保章氏时,粤犹未入职方,而固以扬之分野概之,其果然欤?即以占全,粤犹惧其疏阂矣,况惠一隅乎?故某不欲详之语,曰:天道逺人,道迩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有以哉?
《潮州府志》:黄佐《广东通志》,纎悉具备,而独缺于分野,毌亦以天道逺而叵测乎?顾三才之故,即一郡不可不备也。夫体国经野,必先别其分星,而分星以斗牛为首,日月五星起于斗宿,由斗牛以纪星,故曰星纪,所以考和顺而诏修应也。潮𨽻广东之东广,在汉为南越地,在春秋为百越地,在《禹贡》为扬州之域,其次为星纪,其宿为牵牛。其辰丑至明一统志》及《分野书,闽越诸郡俱牛女分野,独惠州专属须女,而潮州专属牵牛,岂星纪之次,本有定分,而潮惠所应,又有不可混而无别者,与古之辰次与节气相系,各据当时歴数,与岁差迁徙不同,而台歴司察其分主,而以潮州属牵牛,与或旧志牛女之分其说,然与夫扬州分野仅天下之半,而潮州不足以当其百一区,区星纪之说,芒芴不可质度,何也?
《肇庆府志》:经星凡百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国官宫物类之象,肇庆虽东粤一隅,于星兼属斗牛女,其伏见早晚虚实阔陿,及五星所行,合散躔次,动闗禨祥,歴代所记,犹有存者。
谨按叶春及《志》肇庆星野,亦谓殷乎尾箕」,与惠郡壬寅志议论多同,兹不赘引。
高州府志:分野不见于经,而昉于保章,详于歴代之史,故粤占牛女,由来乆矣!夫扬在往古九州之一耳,今则南纪半附于扬,而扬之,有广广之有髙弹丸、黒子舍牛,女将安丽之,然五星聚东井而应于,粤荧惑守南斗而亦应于,粤考诸星经,并以吴越当南斗分分数不同,其应悬逺,倘所谓有分星,无分野,是耶非耶?廉州府志:南粤之地,自迁固以来,皆以为属星纪牛女之分,惟唐僧一行谓韶、广、封、梧、藤、罗、富、雷,南及珠崖,自此而东为星纪,其西属鹑尾。宋欧阳修唐书,谓自昭象龚绣容及廉以西为鹑尾之墟,故明朝清类天文以及统志,皆以廉属翼,轸合楚分。按地志有以广东为扬州,南境广西为荆州,南境梧逾高凉之北,廉绕浔、邕之南,藤梧、封以东为牛女,则廉、浔、邕当为翼、轸,诸说不同,但考宋熙寕八年十月彗星见轸,未几交址扰钦、廉、邕三州,则廉在轸也明矣
《雷州府志》:星野之说,以僧一行之论为确,不以地理方位南北而定也,三代以前,岭以外,不入职方,故止于荆扬、吴越之占,止于斗牛女旧矣。岭以外,要以上,下流别之附海者,属牛、女、广、潮、惠、雷、琼及边海之县是也。若自肇、雄、韶、髙,皆直翼轸,此其大较矣。
谨按此以肇、雄、韶、髙皆直翼轸,恐非确据。琼州府志:琼郡分野属扬州之域,星纪之次,婺女初二度六分三十八杪,粤属牵牛六度,而琼地方千里,只属婺女二度。葢女初二度孤悬星纪之次,与琼地千馀里,孤悬大海之中,殆相类也。且婺女之宿,为度凡十有一,而其初二度,不离星体星体,所临之地,气尤独锺,故于琼也岿然黎、婺一山,挺峙天外耳。 以上旧志原文郡守贾棠曰:婺女虽天星实非女宿。琼郡有黎母山。旧传:山中有女,出自卵中,诞生黎类,遂名黎母,因以黎母名山,亦称黎婺山,因人命名,本与天星无与。更考婺星乃女宿傍小星,例不得与列宿同司分野。琼属女宿,非属婺星,此理甚明,不可诬也。
南海北极出地一十五度,史曰南逾珠崖,葢逾珠崖而南,尽海而止也,止有十五度者,地既卑下,又以黎母五指诸山蔽乎其北,故北极出地度止此耳。 按帝王世纪云:自斗十一度至女七度为吴越分,与陈卓魏志同。而蔡邕月令起斗六度至女五度,独曰越分,其说又与汉书荧惑守南斗」语合,岂象著于上,自有常度,而人自下观之,乃有差殊邪? 以上旧志原文郡守贾棠曰:天地之体本圆,古人既以物喻之矣,然天体动而不息,众星经也,日月五星纬也。昼夜四时,日月运行,莫不于经纬测之,惟北辰北极如磨之脐,如轮之轴,居其所而不动,是天之枢纽也。昏旦四时,日月躔度者,于是测之,然北极居北,自近望之,出地甚髙,渐南渐逺,渐见其低矣。琼郡视北极出地才十五度以逺故也,故天文家绘天为圆图,北极天枢紫㣲垣,谓之常现不隐之星,以昏旦皆见之也。太㣲天市二十八宿,即不能常现,升于昏者必没于旦,见于春者恒隐于秋穷终岁之仰测,始得尽见之至,图之边际,又为常隐不见之域外,此非无星辰也,以其去人甚逺,渐逺渐低,而渐没于地耳。日月之出没,亦犹是理也。既有常见不隐之区,即有常隐不现之域,天体甚大,人迹罕穷,见此者既不能见彼,则海外异域之人,亦必见彼而不见此。故越裳氏之国,不见北斗而出塞万里,至于南视北斗,葢所居异,而所见亦不同。以此理推之,则中原十五省北极出地之高下,所谓移辙异视,皆有自然之理,而又何怪乎琼郡视北极出地之卑乎?若谓黎母五指之山蔽之,故出地止此。然则郡城本在黎母五指之北,又何能蔽北望之目乎?为此说者,盖亦勿思矣。
罗定州志:禹贡》扬州之境,实兼荆州。诸家分野之说,多属星纪。明统志舆图志》:苍梧地域属荆天文,次牛、女罗,旧属苍梧地,以仰仪法推之,则星纪北悬,而吴越南应,其光所烛处。是为星纪则于辰为丑,于律为黄锺,于五星为荧惑,于北斗为权,于三台为司命,下星明矣,占候者尚有考焉。
连州志,连在禹贡为荆州之域。刘禹锡云:与荆楚同星分,与番禺犬牙相错,故从地则属楚,从水则𨽻之广州。今辨其躔次,表其形胜,则固翼、轸之分野也。古云桂阳入轸旧矣。
占验缺
谨按天人感应,道至㣲也,周礼保章氏其职止于诏政序事,不言征验,孔子序论六经纪异》而已,汉司马迁天官书:星术风云俱有经纬,而近事休咎,不见㸃画,且曰皋唐甘石论其占验,凌杂米盐,然则占验之说多近附㑹琐屑之见可知,葢格天之道,自有大本,大原天子有道,天庥叠至,固恃乎存诚主敬之圣学,而指某瑞为某事之丕应,印定轨辙可乎?守土之大臣亦然,率厥职而雨旸时若,年谷顺成矣,保家之庶人亦然,尽其性而天君泰然,百体从令矣!书曰:王省唯岁卿士唯月师尹唯日,此通乎上下之说也,而要其感于呼吸,捷于影向,迁于须臾,又何可胶柱之论,臆㫁员机管窥之识,轻言垂象,邻于诬而益之疑耶?故占验一,则缺而有待可也。
杂引诸家所言有闗推测者,谨附数,则不敢广引无稽,以滋纠纷
唐书天文志:一行以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南戒,自岷山、嶓冡负地格之阳,东及太华,连商山、熊耳,外方桐柏,自上洛南逾江汉,携武当荆山至于衡阳,乃东循岭徼,达东瓯闽,是谓南纪北戒不録
江源自南纪之首,循梁山南徼达华阳,而与地络相㑹,并行而东,及荆山之阳,分而东流,与汉水、淮渎相为表里,谓之「南河」《河源不録》
。自江源循岭徼南,东及海,为蛮越,观两河之象,与云汉之所始终,而分野可知矣。
据河分两戒之说,元、明以来精于测验者,往往讥其踈谬。通雅云星土分野,唐志为详。然自西法图成,则两戒之说荒唐矣。利玛窦为两图,一载中土尝见之星,一载中土未见之星,天河自井接尾,箕尽垓埏,万方而分度界之真可决,从古之疑。此本江西志。
宋蔡戡曰:分野之说,肇自黄帝,星文之学,源于甘石,其所从来逺矣。迁固范氏之说,以斗女为吴越分,而翼轸为荆楚分,凡欲知星文之所系先考,郡国之所属可也,方少康庶子之始封而为越国,都于㑹稽,其后勾践又以㑹稽而伯,闽王揺、赵佗尉之王也,一都东瓯,一都番禺,其地皆北接吴之境土,故前代多以吴越并称,而史或谓之扬,粤以粤亦扬州之分也。凡迁固以来,谓斗牛女为吴越之分野,并属扬州者,皆指粤之东界。
《元史歴志》:列宿古用窥管,今新制浑仪测用二线所测度数分秒与前代不同。斗二十五度二十分,牛七度二十分,女十一度三十五分,翼十八度七十五分,轸十七度三十分,黄道宿度斗二十三度四十七分,牛六度九十分,女十一度三十二分,翼二十度九分,轸十八度七十五分,黄道十二。次宿度斗三度七十六分八十五秒,入星纪之次,辰在丑。女二度六分三十八秒。入元枵之次,辰在子。张十五度二十六分六秒,入鹑尾之次,辰在已。轸十度七分九十七秒,入寿星之次,辰在辰。
广东通志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