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十八下之二

钦定四库全书

云南通志卷十八下之二本朝

提督。

张 勇陜西人。顺治年任   万国柱奉天人。桑 格满洲人     万正色福建人。诺穆图满洲人和硕额驸   偏 图奉天正白旗人张国梁原名谷贞,陜西人。以上康熙年任郝玉麟奉天,镶白旗人。、张耀祖陜西人。     哈元生直𨽻人蔡成贵湖广人 以上雍正元年至十三年任总兵。

马 寳陜西人忠勇中营调曲,寻武沾镇。李如碧湖广人忠勇前营、髙起隆陜西人忠勇左营调开化镇 刘之复四川人,忠勇右营调曲寻武沾镇

塔新策籍贯,未详忠勇后营   王 会籍贯未详。义勇中营调广罗镇刘 偁籍贯,未详义勇前营   马维兴陜西人义勇左营吴子圣陜西人义勇右营   杨 威陜西人义勇后营马 宁陜西人援剿前镇调楚姚蒙景镇、沈应时陜西人援𠞰左镇、王辅臣山西人援𠞰右镇调楚姚蒙景镇杨 武籍贯,未详援𠞰后镇张 勇籍贯,见前临元澄江镇  张国柱籍贯见前永顺镇阎 镇陜西人大鹤丽永镇,调临元澄江镇王永祚山西人楚姚蒙景镇狄三品山西人广罗镇    陈 德籍贯,未详曲寻、武沾镇调楚、姚、蒙、景、永北两镇。

祁三升陜西人援𠞰后镇以上顺治年任刘文进籍贯,未详曲寻武沾镇赵良栋陜西人广罗镇。    李世耀陜西人永顺镇赵德胜籍贯未详,义勇前营,调鹤丽镇。 线维明奉天人。永顺镇、王屏藩奉天人援𠞰左镇   张足法奉天人援𠞰右镇卫 朴奉天人。永北镇    李懋功奉天正白旗人。曲寻武沾镇海潮龙满洲人。鹤丽镇    马 山奉天人临元澄江镇髙必盛奉天镶红旗人开化镇  王成功湖北人楚姚蒙景镇牛凤翔奉天人楚姚蒙景镇   四什六奉天人鹤丽镇偏 图籍贯,见前永顺镇   王 珍陜西人鹤丽镇林 葵福建人。永北镇    刘廷杰陜西人曲寻武沾镇调鹤丽镇王洪仁陜西人临元澄江镇   何应元福建人,楚姚䝉景镇马 声山西人。武举、永北镇   张开元陜西人楚姚蒙景镇周化凤陜西人永顺镇    朱廷柱奉天镶白旗人开化镇姚 仪浙江人鹤丽镇    陆进忠陜西人曲寻武沾镇杨 琳奉天,正红旗人。临元澄江镇 黄秉钺奉天正黄旗人。开化镇吴 坤陜西人永北镇    俞章言浙江人曲寻武沾镇段腾龙陜西人永顺镇。    徐登甲直𨽻人武进士楚姚蒙景镇骆 俨福建人,武进士楚姚蒙景镇 张其藴陜西人临元澄江镇马天宠奉天人,曲寻武沾镇   郝 伟陜西人鹤丽镇阎光炜奉天正黄旗人开化镇  汪一桂江南人。永北镇杨 鲲山西人。曲寻武沾镇   林国贤福建人,临元澄江镇宋虎山陜西人楚姚蒙景镇   卜应奎陜西人永顺镇赵 坤陜西人鹤丽镇    马会伯陜西人武状元永北镇刘俊杰奉天人楚姚䝉景镇以上康熙年任郝玉麟籍贯见前鹤丽镇、冯允中陜西人开化镇。    杨天纵陜西人临元澄江镇李根润直𨽻人武进士永顺镇。  南天培云南人。楚姚蒙景镇南天祥云南人开化镇,调鹤丽镇  孙𢎞本奉天人永顺镇调临元澄江镇张耀祖籍贯,见前鹤丽镇   柳时昌陜西人永北镇调楚姚蒙景镇霍 升山西人。永顺镇    刘起元湖广人。曲寻武沾镇调东蒙雄威镇

邱名扬四川人武举临澄镇调元普沅威镇张应宗山西人临元澄江镇调楚姚蒙景镇

孙士魁陜西人,武进士曲寻武沾镇 官 禄直𨽻人武榜眼、楚姚蒙景镇仇元正江南人,武进士开化镇  陈 清陜西人曲寻武沾镇。魏翥国云南人。临安澄江镇   徐成贞湖广人武举昭东雄威镇董 芳陜西人武举临元澄江镇  杨国华云南人鹤丽镇调普洱沅威镇苏应选河南人。永顺镇    田 玉陜西人曲寻武沾镇何 勉福建人鹤丽镇    刘永贵陜西人武举永北鎭顾纯祖江南人,临元澄江镇   崔善元现署开化镇以上雍正元年至十三年任

副将。

王君瑞湖广人,元江恊    李世耀籍、贯见、前腾、越恊、赵良栋、籍贯,见前。督标中军以上,顺治年任。王应龙陜西人,督标中军。田进学陜西人,腾越恊。    彭 麟籍、贯,未详北胜营。廖进忠。籍贯,未详北胜营。   何起龙湖广人。元江协周 元江西人腾越恊    马思良陜西人督标中军王 珍籍贯见《前督标中军》   许。 凤福建人。永北营。马 声籍贯见前剑川恊。   许朝辅福建人腾越恊毛来凤奉天人。元江恊。    胡攀桂陜西人,督标中军,调广罗协涂 显福建人,援𠞰左恊   林 雄福建人、督标中军调腾越协、傅鹏翔直𨽻人援𠞰右恊。   廖贵一湖广人,援𠞰左协、王永臣陜西人,广罗协。    刘应隆河南人,督标中军李全信江南人元江协    周化凤籍贯,见前元江协郎廷干奉天人,援𠞰右恊   麦良玺湖广人元江协黎耿然福建人援𠞰左协。   保 住满洲人,援𠞰左协。王 志福建人,剑川协    陈文昭福建人,援𠞰右协、宋长春湖广人援𠞰右协   雷 如山西人腾越协孙成龙直𨽻人督标中军   张友凤山西人腾越协王天祥奉天人广罗协    高 成陜西人援𠞰右协调剑川协马见伯陜西人武进士,督标中军  林大忠福建人,剑川协

李毓梅镶黄旗人。元江协   林国贤籍贯见前元江协。、黄秉钺、籍贯见前援𠞰左协调督标中军。李 逹籍贯,未详,广罗协许士隆陜西人,广罗协    吴 坤籍贯,见前督标中军、王遐龄陜西人,武举剑川协   汉 都满洲人。广罗协。胡 骏福建人,督标中军   马 龙陜西人援𠞰左协、杨洪基奉天人。广罗协    王景奭奉天人,援𠞰右协李中月陜西人广罗协。    林 琦福建人,剑川协曹维城贵州人,武状元援𠞰左协。  宋虎山籍贯,见前腾越协管应凯湖广人。武进士广罗协  郑继寛直𨽻人武探花剑川协。马会伯籍贯,见前督标中军。。   郝玉麟籍贯,见前援𠞰右协、吴开圻陜西人武探花元江协。  陈国英直𨽻人腾越协南天培籍贯见《前督标中军》   戴 坤陜西人广罗协李根润籍贯见前剑川协。   南天祥籍贯见前广罗协、金懐玮直𨽻人援𠞰左协,以上康熙年任胡 亮湖广人督标中军孙𢎞本籍贯,见前腾越协,调督标中军 郭寿域陜西人援𠞰右协昌、𢎞猷陜西人腾越协。    李宗膺陜西人剑川协石 昆直𨽻人武进士广罗协  陈 清籍贯见前督标中军、苏应选籍贯见前援𠞰左协,改腾越协。 张应宗籍贯,见前元江协段宗岳。直,𨽻人腾越协。    扬 洪陜西人广罗协邱名扬籍贯,见前元江协   哈元生籍贯,见前元江协冯 鸾浙江人广罗协    姚起龙云南人剑川协魏翥国籍贯见《前督标中军》。   潘绍周陜西人督标中军徐成贞籍贯见《前督标》中军   王大绶山东人,督标中军周 仪陜西人武进士广罗协  郑文焕陜西人腾越协。以上雍正元年至十三年任

都使司都使。

刘天应奉天,宁远人,荫袭,顺治年任 马𢎞儒河南尉氏人,武进士解 □江南江宁人武进士   林 翊福建福清人,将材以上康熙年任

屯田都司。

万成功湖广麻城人。生员,顺治年任 娄士强江南邳州人,武进士,康熙年任操捕都司。

胡世举四川夔州人。行伍顺治年任

专城叅将。

祖进明奉天人,云南城守营   张 现山东人云南城守营陈文昭籍贯,见前武定营》   孙世华湖广人新㠄营、王廷铨浙江人、云南城守营   髙 成籍贯,见前武定营吴 坤籍贯,见《前云南城守营》  陈一鹄福建人,云南城守营保 柱籍贯,见前。新㠄营》   龚治邦湖广人武定营冯西生陜西人新㠄营。    林 琦籍贯,见前云南城守营陈国英籍贯见《前云南城守营》  杨 瑄湖广人新㠄营戴 坤籍贯,见前《武定营》   熊登云陜西人。新㠄营朱恩贵浙江人武定营    胡 亮籍贯,见前云南城守营梁名望陜西人新㠄营。以上康熙年任 杨 洪籍贯见前武定营张应宗籍贯见《前云南城守营  曹登云陜西人新㠄营姚起龙籍贯见前云南城守营  段宗岳籍贯,见前《广南营》《刘起元》籍贯,见前《景蒙营》   李登科陜西人景蒙营魏翥国籍贯,见《前广南营》   《哈元生籍贯,见前寻沾营》王曰清云南人,武举,广南营。   梁 彪四川人武进士景蒙营李君贤直𨽻人维西营    祝希尧云南人。东川营冯 鸾籍贯,见《前广南营》   田 玉籍贯见前《寻沾营》韩 勋陜西人武举镇雄营   杨国华籍贯见前东川营调新㠄营王无党。直𨽻人,武进士东川营  南天章云南人。武定营

李宗膺籍贯见前云南城守营》  张朝宣贵州人广南营康世显籍贯,未详,寻沾营。   刘 瑛云南人。维西营田昌友陜西人广南营    曹士贵贵州人,竒兵营吴朝应陜西人,寻沾营    周 仪陜西人寻沾营曾长治云南人。武举镇雄营   郑文焕陜西人广南营王大绶籍贯见前云南城守营  王耀祖贵州人,武进士东川营范 昉陜西人景蒙营    余坤生湖广人镇雄营、吴世英云南人广南营    郑 琏直𨽻人云南城守营张其贵四川人。东川营    陈上志湖广人,提标中军陈有义四川人广南营    刘宗魁陜西人,提标中军魏 明陜西人新㠄营    杨 旭云南人,抚标中军哈尚徳直𨽻河间府人竒兵营。

以上雍正元年至十三年任

专城游击。

冯 魁陜西人大理城守营   王凤麟湖广人广南营李 芳陜西人寻沾营    王伏世湖广人,大理城守营孙鼎铨湖广人。广南营    俞茂徳陜西人,寻沾营李 举湖广人。广南营    潘朝栋直𨽻人武进士广南营冯西生籍贯见前寻沾营   南天培籍贯,见前广南营》唐。 櫐云南人寻沾营    邱 瓒江南人大理城守营戴 坤籍贯,见前《寻沾营》   朱恩贵籍贯见前大理城守营周应岐籍贯,未详寻沾营   李登瀛云南人广南营张应宗籍贯,见前广南营。   游允康云南人武举寻沾营苏应选籍贯,见前广南营以上康熙年任、魏翥国籍贯见前寻沾营姜忠臣陜西人大理城守营   石 昆籍贯见前寻沾营刘 昆四川人。东川营    杨显珍湖广人元江营苏大有籍贯,见前寻沾营   李定海直𨽻人元江营姚明远贵州人,大理城守营   洪徳周河南人,大理城守营以上雍正元年,至十三年任

专城守备。

保自凤陜西人顺云营    张廷柱直𨽻人新㠄营宗 清山东人。顺云营    李尽忠陜西人新㠄营宋虎山籍贯见前顺云营   明光奎陜西人顺云营林鸣琰福建人顺云营    王锡魁云南人,武举顺云营以上康熙年任

魏 杰陜西人顺云营    纪 麟四川人武进士顺云营胡玉书四川人顺云营,今改守备衔,为都司佥书

以上雍正元年至十三年任

按旧志,武秩官载至副将及都使司衙门,止自叅将以下概不载,今补入专城叅将游击、守备,重守土之责也。

使命。

常。 頞始皇时奉使,略通五尺道。西南诸国颇置吏

唐 蒙番阳人。建元六年,因使南粤食蒟酱还,上书言夜郎道可通。元光五年,拜为中郎将,将兵千人从巴莋关入。见夜郎王多同,谕以威徳,约为置吏

司马相如、蜀郡成都人,仕为郎。元光闲,中郎将唐蒙使略通夜郎、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馀人用军。兴法诛其渠率,巴、蜀民大惊恐。帝使相如往责蒙等,因谕告巴、蜀民以非上意。还报,言:「西夷邛、莋、冉駹,近蜀道易通,异时常置郡县,至汉兴而罢,今复之便」。帝乃拜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副使者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驰四乘之传,因巴蜀吏币物以赂西南夷,邛、莋、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臣妾。除边关,边关益斥,西至沬若水,南至牂牁为徼,通灵山、道桥、孙水以通邛、莋,还报天子。《大悦授附录》、《南中志,武帝时,使按道侯韩说开益州。 经教学,其事不载,正史存以备考。公孙𢎞灾川薛人博士,元朔闲巴、蜀四郡通西南夷,道载转相饷数岁,道不通,士罢饿喂,离暑湿死者甚众。西南夷又数反,发兵兴击,耗费无功。帝患之,使𢎞往视,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帝不听。及𢎞为御史大夫,时方筑朔方,据河逐戎,因言西南夷为害,可且罢专力事匈奴。帝乃许之。王然于

柏始昌

吕越人以上三人,官无考。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言,使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身毒国有蜀物,此去蜀不远。今使大夏从羌中险,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又无害帝悦使然于始昌、越人等十馀辈,闲出西南夷,指求身毒,国始至滇。元鼎六年,复使然于以粤破,及诛南夷,兵威风谕,滇王入朝,事详师旅考。

司马迁龙门人郎中。元封元年,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莋、昆明,还报命王 褒蜀郡人谏大夫五凤三年,有方士盛言益州金马碧鸡之神可祷祀而致,帝遣褒持节往求之。时蛮叛,道不通,乃就蜀巴郡醮祭,移文颂之

张 匡蜀郡人大中大夫河平、二年夜郎王兴、钩町王禹、漏卧侯俞举兵相攻,遣匡持节解和事。详《师旅考》

吉𢎞纬巂州治中。武徳四年,使通南宁谕昆弥内附,昆弥因遣使朝贡。西洱河一带复通中国竒。 岳将军,贞观二十二年,右武卫将军梁建方讨松外诸蛮,遣岳诣西洱河,谕其帅杨威等归附。又约降蛮帅杨盛等事,详师旅考》。

黎敬义中使,天寳七载,遣持册封南诏合罗凤为云南王、崔佐时节度巡官。贞元闲,南诏异牟寻请归,唐西川节度使韦皋䕶送其使至京,帝嘉之,赐以诏书,命皋遣谍往觇,皋令佐时至羊苴咩城,时吐蕃使者多在,阴戒佐时衣牂牁使者服以入,佐时曰:「我乃唐使者,安得从小夷服?」异牟寻夜迎之,设位陈燎,佐时即宣天子意,异牟寻内畏吐蕃,顾左右失色,流涕再拜受命,使其子合劝及清平官与佐时盟点苍山,乃发兵攻吐蕃使者杀之,刻金契以献,遣使随佐时入朝。

袁 滋蔡州朗山人,工部员外郎。贞元闲,韦皋始招异牟寻内属,帝选郎吏可抚循者皆惮行,独滋不辞。帝嘉之,擢祠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金紫,持节往使成都少尹龎颀副之。崔佐时为判官,俱文珍为宣慰使,刘幽岩为判官。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滋至太和城,异牟寻遣兄蒙细罗勿等以良马六十迎之。金鋑玉珂兵,振铎夹路,陈异牟寻金甲蒙虎皮,执双铎鞘,执矛千人卫大象十二引于前,骑军、徒军以次列。诘旦,授册,异牟寻率官属北面立,宣慰使东向,册使南向,乃读诏册,相者引异牟寻去位,跽授册印,稽首再拜,又授赐服备物,退曰:「开元、天寳中,曾祖及祖皆蒙册袭王,自此五十年贞元皇帝洗痕录功,复赐爵命,子子孙孙永为唐臣。因大会其下,享使者,出银手脱马头盘二,谓滋曰:此天寳时,先君以鸿胪少乡宿卫,皇帝所赐也。有笛工歌女皆垂白,示滋曰:此先君归国时,皇帝赐胡部、龟兹,音声二列,今丧亡略尽,唯二人故在。酒行,异牟寻奉觞滋前,滋授觞曰:「南诏当深思祖考成业,抱忠竭诚,永为西南藩屏,使后嗣有以不絶也」。异牟寻拜曰:「敢不承使者!所命。滋还,异牟寻遣清平官入谢贡献。

尹。 偕中使,贞元十七年,西川节度使韦皋会诸道兵大破吐蕃,惟南诏攻其腹心,俘获最多。帝使偕慰异牟寻事详师旅考。

武少仪太常卿,元和三年,异牟寻死,使持节吊祭,册封其子寻阁劝李 铣少府少监。元和十一年,南诏劝龙晟为弄楝节度王嵳巅所杀,立其弟劝利,诏铣为册,立吊祭使

韦审规京兆少尹长庆三年持节册封南诏丰佑支 详太仆卿,咸通十二年,南诏酋龙谋攻成都,诏详为和蛮使,以缓其兵事。详师旅考韩 重金吾将军,咸通十四年,南诏坦绰寇边,遣重持节往使谕之。

徐云䖍节度巡官,乾符四年南诏法请修好,未几,寇西川节度使髙骈奏请与和亲,朝议不决,岭南西道节度使辛谠遣云䖍摄使者往觇,至善阐法见之,引就幄,云䖍与法抗礼法,不悦,使人谓云䖍曰:「贵牒欲骠信称臣,奉表贡方物,骠信已遣人与唐约为兄弟,不则舅甥何表贡之有?云䖍曰:骠信之先,由大唐之命,得合六诏为一,恩德深厚,中闲乖隔小忿,罪在边鄙,今骠信欲修旧好,岂可违祖宗故事乎?顺祖考,孝也。事大国,义也。息争战,仁也。审名分,礼也。四者皆令,徳可不勉乎?法悦设宴礼,待授以木,夹送还,然终不肻奉表称贡」。

李龟年嗣曹王广明元年,西川节度使陈敬瑄申和亲议,宰相卢携等谲说,帝许以宗室女为安化长公主,㛰南诏拜龟年宗正少卿,为云南使,大理司直徐云䖍副之,内常侍刘光裕为云南内使,霍承锡副之,及还,具言骠信诚款,后南诏屡遣使来迎公主,未行,而黄巢平,帝东还,乃归其使

辛怡显淳化五年,李顺乱蜀,招安使雷有终遣怡显使大理段素英。时蜀顺贼与南蛮结连为寇,诏募命官士庶通边事者往黎巂界招抚之,故怡显自荐请行。至道元年,始迄事而归,后作《云南录》献之

伊埒楚

王君侯

王 鉴以上三人,官无考。宪宗二年,世祖奉命征西南夷,次临洮,遣术等三人谕大理,不果行。三年十一月,师渡金沙江,复遣木等往使,不报,及大理平,世祖曰:城破而我使不出,计必死矣」。访得三使尸,既瘗,命姚枢为文祭之。

刘 芳兵部郎中,中统二年使大理等国,至吐蕃遇害,诏恤其家寗端甫侍郎。至元四年,偕张立道使安南。

阿噜徳勒官无考。至元八年,奉敕抚治大理噶玛拉实哩:

奇塔特托音

刘 源以上三人官无考。至元十年,奉诏使𬗟国谕遣子弟近臣来朝,拜达勒右丞。至元十九年,诏同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叅知政事信苴日迎云南征缅之师济伯格官无考。至元二十二年,诏考核云南行省」

玛蘓库阿萨尔官无考。至元二十八年,诏乘传诣云南捕黒虎、伊济台、巴哈至元二十九年使缅国,诏令遥授左丞,廷议以尚书行使事,其副以郎中处之,卾尔多官无考。泰定元年,云南车里蛮为寇,奉诏招谕之,其酋寒赛、子尼面雁构木子刁零出降、伊埒穆尔丹。

布延实哩以上二人官无考。泰定二年,大理诸蛮为寇,云南行省请出师,不允,遣马丹等使大理实立等使威楚招谕之

诺。 海都事

栾 智镇抚至顺二年,同那海奉诏往谕乌蒙叛酋禄余禄,余拒不受。俄而贼大至,那海复就阵前宣诏招之,遂遇害。

明。

王 禕浙江义乌人,师元学士黄缙,隐居青岩山中著书,㑹太祖取婺,徵至行在,署中书省掾,时商略机务,悉契上衷语,必称其字而不名。歴官翰林待制,与宋濓同典机密,掌制诰。上尝曰:「浙东有二大儒,卿与宋濓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濓才。思之雄濓不如卿。洪武五年春正月,命禕偕苏成诏谕云南,禕既奉命,不少辞,即日欣然就道,以六月至云南见梁王君臣,禕谕之曰:大明创业,统一万方尔,僻在西南,未被声教,特遣使者来谕急,宜奉版图归职,方不听馆别室」。禕又言曰:「朝廷轸念云南黎庶,不忍殱于锋刃,故令开谕,若拒不服,必奉行天讨。王曰:汉闭昆明,使使莫通,唐勤远略,祗以自惫,天兵虽多,恐无所用。之禕曰:王未闻乎?陈友谅据楚,张士诚据吴,陈友定据闽,明玉珍据蜀,彼皆重关峻岭,长江大堑,率膏斧鑕,维尔元君北走以死库库特穆尔辈卖降,恐后往事俱在。今王自度谋勇,孰愈诚谅?兵强地广,孰愈中国?量徳较义,孰愈天朝?推亡固存,孰愈天命?王曰:先生言是也。㑹元之后,有自立于朔漠者,遣使托克托索饷,欲连兵以拒,迫梁王杀禕,王不忍,匿禕民间脱脱,闻之,诮让益甚,王不得已,出禕见脱脱禕,慷慨言曰:天既讫汝元命,我皇上实代之,汝爝火馀烬,乃与日月争光乎?我岂畏死耶?脱脱厉声詈梁王,或曰:两国交争,不罪来使,况王公文行,天下无双,宜有以全之。脱脱曰:今虽孔圣,不可存」。梁王不能救,遂杀禕。时六年十二月二十四也。卒年五十有二,闻者莫不流涕。梁王遣司徒达尔玛致祭,具棺衾殓之。二十二年,赠翰林学士、奉议大夫,谥文节。正统闲,改忠文,成化闲赐祭立祠,命有司春秋致祭。

巴 拜故元威顺王子。洪武七年,赍诏谕梁王吴 云江南宜兴人,以能诗授校书郎,改渭南县丞,升刑部郎中,寻升尚书,改湖广叅知政事。先是,上遣王禕诏谕云南遇害,特遣云赍敕往谕,时梁王遣其臣铁知院等二十人报使北漠,为大军所获,送京师,上释之,与云偕行。至云南沙塘口,铁知院等令云胡服辩髪,改制书,诈为元使,共绐梁王云,责以大义,矢死不回,铁知院知不可夺,遂杀之。梁王闻之,遣人具棺椁殓,云于给孤寺。𢎞治闲,赠刑部尚书,谥忠节,与王禕同祀,赐额曰「二忠,有司春秋致祭。

李思聪湖广桂阳人,行人司行人

钱古训浙江馀姚人,行人司行人,洪武二十九年,缅甸为夷僰侵其境,遣使入诉,太祖命思聪等二人赍诏往谕思,伦闻诏恐惧,俯伏谢罪,愿罢兵。适部长刁干孟率其部众叛,思聪等以朝廷威徳谕之,叛者稍退,思伦欲以使者胁服其众,因留思聪等馈以象马金寳等物,思聪等作书却之,言「中国不以象马金寳为贵,以忠臣、烈士、孝子、顺孙为珍,宜恭送使者回朝,斯可以明尔忠顺。思伦邀思聪等设宴款,待率部众送之境上。思聪等还,具奏其事,且著《百夷传记》,述其山川、人物、风俗、道路之详以进,太祖嘉之,各赐衣一袭。

张 洪常熟人,行人司行人。永乐闲,缅甸那罗塔杀孟养宣慰刁木旦,并其地,命洪赍诏谕缅甸,退还侵地。罗塔不服,凡六往返,始听命。罗塔始欲置毒服,其诚信乃已。

周 让给事中,永乐闲奉使古剌,数月至其地,其酋率下备象马舟舰来迎,咸喜愕,以手加额曰:「使者,从天下也」。后遣使同让入贡请吏,上锡以冠带、印绶,授为古剌宣慰使。

刘 杰兵科给事中永乐十三年,驻节大理府缮造军器、综理微宻、操场阵法,皆其所定杨 宁刑部主事,正统三年,麓川土司思任反,掠腾冲南甸,取孟养地,遣宁往谕之,不服事。详《师旅考》

杜 隰华亭人。正统闲,麓川未下,议遣使宣谕难,其人有荐隰者,召对,赐袭衣、囊药。力士重译为介以行,至则诣其不庭,卒以其人入贡。上嘉奬,升礼科给事中,以疾辞。

王 纯太康人,浙江叅政。正统间,持节抚慰麓川平𬗟宣慰司赠遗金贝,固却不受,还晋浙江右布政使。

江盈科桃源人,进士。万歴闲,奉命恤刑云南,至鹤庆,狱中无甚重辟,半系逋课者,以北衙矿课日増,遴饶戸办其役,往往货产鬻孥,亦不能偿,逮毙者无算,科恻然曰:「余奉命钦恤,将死者生之,岂此生者,忍视其死也!恤刑莫先恤,此力争之当事,当事难之科。乃特疏请罢,报可。竆檐多所全活,郡人德之,祠于序左

樊 莹浙江人刑部侍郎。𢎞治十八年,奉使旅云南山川,考察文武官,罢黜一千二百馀员,皆征麓川滥授者

按歴代使命甚多,今惟据各史所载名氏可稽者,具列于左。本朝

能 图满洲人,刑部尚书

麻勒吉满洲人,学士顺治十六年同

命入滇查释 难民

苏纳海满洲人戸部尚书。顺治十六年奉命入滇,拨沐氏勋。 庄给吴三桂

马尔吉满洲人。秘书院学士,康熙元年赍送平西亲王册寳沙尔图满洲人戸部侍郎

多 诺满洲人,𢎞文院学士以上二人。康熙六年,奉命谕吴三桂,㑹议 节省钱粮

折尔肻满洲人,吏部侍郎

傅逹礼满洲人学士

党物礼满洲人郎中

沙木哈满洲人郎中

王新命奉天人。郎中以上五人,俱于康熙十二年奉命入滇,催移吴三桂家属回 京并沿途豫备夫粮佛 伦满洲人。内阁学士

金 鋐直,𨽻宛平人。侍郎,康熙二十年,同奉命至滇,总理 军需

额尔黑图蒙古人戸部郎中,康熙二十年,奉命由四川建昌一路催 兵入滇,督办军粮

宋俄岱满洲人。礼部主事康熙二十一年赍送御书「清慎勤」三字至「滇」,赐督抚悬挂」

库勒纳满洲人。兵部左侍郎。康熙二十二年,奉命赴滇查议土 司世职

徐 烱江南昆山人,行人司行人,康熙二十六年,赍恩诏至 滇

杜冷格满洲人。侍卫,康熙四十二年,赍送御书育材匾额悬昆明书院,沧江之铁索桥,御书飞虹彼岸匾额悬挂澜瓦哈立满洲人。王府长史兼。礼部郎中,康熙五十二年奉

命赴滇赏 兵

布尔赛满洲人,监视 武英殿

英 柱满洲人䕶军叅领

郎乌里满洲人郎中

双。 德满洲人,监副以上四人,康熙五十三年,奉命至滇,偕西洋人费隐单 ,爻占绘图文量向道乃。 哥满洲人,理藩院官

觉罗殷泰满洲人,十四年,同奉康熙五命至滇,以八表仪器测日影髙,下 云南北极髙二十四度强和。 里满洲人。都统康熙五十七年,同叅领满丕鄂弥逹等奉命赴滇,㑹同总督提督 巡视金沙江要口

傅 绅满洲人。吏部左侍郎。康熙五十九年奉命赴滇,赏进 藏官兵

杭奕禄满洲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任兰枝江南溧阳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雍正六年,同奉命安南国王黎惟祹赏以沿邉四十里地谕。苏纳海满洲人,兵部郎中,雍正九年,遣押乌䝉叛酋禄鼎坤至滇,事详师旅考。附录。

本朝歴科乡试主考

刘 綋直𨽻人,丙戌进士。顺治十八年辛丑,云南初入版图,补行庚子科乡试,以翰林院侍读充正主考

柯 耸浙江嘉善人,壬辰进士,以吏科给事中充副主考蔡 驺江西金溪人,举人,康熙二年癸卯科,以兵部武库司主事充。正主考朱张铭浙江嘉善人进士,以行人司行人充副主考

黏本盛福建,晋江人,壬午举人。康熙五年丙午科,以礼科掌印给事中充正主考、沈一澄河南商邱人,壬辰进士,以中书舍人充副主考

郑开极福建侯官人,辛丑进士,康熙八年己酉科,以翰林院编修充正主考宋文运直𨽻南宫人进士,以吏部文选司主事充副主考

董 讷山东平原人,丁未进士,康熙十一年壬子科,以翰林院编修充正主考邵应佳浙江秀水人进士,以礼部精膳司郎中充副主考

米汉雯顺天宛平人,辛丑进士,康熙二十二年补行辛酉科,以翰林院编修充正主考高 管奉天人,丙辰进士,以戸部主事充副主考

王化鹤河南武陟人,丙辰进士,康熙二十三年甲子科,以翰林院编修充正主考。李云会江西丰城人,丙辰进士,以吏部员外郎充副王考

卢 熙陜西凤翔人,己未进士,康熙二十六年丁卯科,以翰林院检讨充正主考、张发辰河南杞县人,庚戌进士,以吏部员外郎充副主考

李澄中山东诸城人,博学宏词,康熙二十九年庚午科,以翰林院侍读充正主考刘 滋直,𨽻任县人,辛丑进士,以刑部主事充副主考。

许嗣隆江南如皋人,壬戌进士,康熙三十二年癸酉科,以翰林院检讨充正主考。谈九乾浙江徳清人,丙辰进士,以吏部员外郎充副主考。

宋 衡江南庐江人,乙丑进士,康熙三十五年丙子科,以翰林院编修充正主考、董思凝山东平原人,丙辰进士,以吏部员外郎充副主考

史申义江南江都人,戊辰进士,康熙三十八年己卯科,以翰林院编修充正主考李钦式江南金坛人,癸丑进士,以吏部员外郎充副主考

阎锡爵河南唐县人,辛未进士,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科,以翰林院检讨充正主考、黄龙眉浙江海宁人,甲戌进士,以翰林院编修充副主考

朱启昆湖广汉阳人,丁丑进士,康熙四十四年乙酉科,以翰林院编修充正主考博尔多满洲,镶白旗人,壬午举人,以内阁中书充副主考

吕履恒河南新安人,甲戌进士,康熙四十七年戊子科,以广西道监察御史充正主考。宋聚业江南长洲人丁丑进士,以兵部武选司主事充。副主考

史贻直江南溧阳人,庚辰进士,康熙五十年辛卯科,以翰林院检讨充正主考、黄叔琬直𨽻大兴人,己丑进士,以戸部主事充副主考

周 彝江南娄县人,丁丑进士,康熙五十二年癸巳 恩科,以翰林院编修充正主考。查布扎纳满洲,正蓝旗人,壬午举人,以内阁中书充副主考

杨存礼浙江海宁人,癸未进士,康熙五十三年甲午科,以礼部郎中充正主考赵泰临山东胶州人,癸未进士,以翰林院检讨充副主考

李 绂江西临川人,己丑进士,康熙五十六年丁酉科,以翰林院侍讲充正主考,张起麟江南华亭人,己丑进士,以翰林院编修充副主考

李锺侨福建,安溪人,壬辰进士,康熙五十九年庚子科,以翰林院编修充正主考姜朝勲江南丹阳人,庚辰进士,以吏部主事充副主考

胡 瀛四川宜宾人,戊戌进士,雍正元年癸卯 恩科,以翰林院检讨充正主考鄂尔泰满洲镶蓝旗人,己卯举人,内务府员外郎充副主考

江 芑湖广汉阳人,庚辰进士,雍正二年甲辰补行癸卯正科,以掌河南道监察御史充正主考任际虞江西上高人,戊戌进士,以翰林院检讨充副主考

张 照江南娄县人,己丑进士,雍正四年丙午科,以翰林院侍讲学士充正主考顾 仔江南安东籍,无锡人,戊戌进士,以翰林院编修充副主考

沈文豪浙江钱塘人,癸卯进士,雍正七年己酉科,以翰林院检讨充正主考林天木广东潮阳人,癸卯进士,以兵部郎中充副主考

彭启丰江南长洲人,丁未进士,雍正十年壬子科,以翰林院修撰充正主考赵大鲸浙江仁和人,甲辰进士,以翰林院编修充副主考

倪国琏浙江仁和人,庚戌进士,雍正十三年乙卯科,以监察御史充正主考张鹏翀江南嘉定人,丁未进士,以翰林院检讨充副主考

文员公署。

云南府:

总督部院署在城内正中三牌坊西。贵本朝顺治十六年,滇入版图,始设云 总督,即前广南卫旧署改建行台,在大东门内绿水河东。十八年移驻曲靖府。康熙四年移驻贵州省城。二十年,吴逆荡平,仍移驻云南府。总督蔡毓荣改建今署。

巡抚都察院署在总督署,西原在城南五灵庙右,后移驻旧察院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巡抚王继文迁建今署。

提督学院署在北门内世恩坊,右原设道署,在按察司东南,后移城外土桥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移入南门内,五十五年迁今署。

布政使司署,在城内正中三牌坊。东原在大东门内,后移城外三市街,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移入城内旧察院,二十八年改建今署。经歴署在司署内。理问署、在城内大德寺后。济用库在司署内。

按察使司署在南门内。打绦街原在左卫十字街东,后移城外羊市街。 本朝康熙二十年移入城内,改建今署经歴署在司署左司狱署原在司署内,今迁小东门内。、粮储、水利道署在南门内五灵庙右,原在左卫十字街按察司东北,后移城外云津桥。本朝康熙二十二年移入城内,改建今署。

驿传盐法、道署在南门内城下。原在左卫十字街按察司东。后移城外。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移入城北世恩坊右。三十四年移建绿水河东,三十九年移今署。库大使署在道署内八。本朝雍正 年新设。

贡院在北门内周二里许,后枕商山,前临九龙池,形势髙豁,明永乐中,巡按王文题,建嘉靖中巡抚顾应祥増修,万歴中巡抚刘世曾重修,明末流寇,据为伪王府,多所拆毁, 本朝康熙三年,总督卞三元、巡抚袁懋功,合疏题修,凡内帘主试、监临、题调、监试、受卷、弥封、誊录、对读、供给各公所,及至公堂、衡鉴堂、明逺楼、文明楼、东西号舍,俱各完整。四十五年,布政使刘荫枢增拓号舍,规制更备。

督学考场。原在南门内打绦街,今在学政署内

分巡迤东道行馆在大东门内长春铺,分巡迤西道行馆在小西门内、寳云钱局在大西门内

府署在大西门内,即本府旧署。后移城外云津铺二。本朝康熙二十三年,移入小西门,又移南门。十九年,知府张毓碧仍于旧治捐建。今署同知署在城内土主庙右、通判署在大西门内,经歴司署在小西门内,教授、训导署俱在学宫左、司狱司署在小东门内、滇阳驿署在东门外塘子巷、板桥驿署在府东三十里驿城内、大西仓在小西门外、广盈库在府署内、僧纲、道纪、阴阳医学旧设官廨,久废无考,官亦不备。今已逐项佥设,俱系私宅,无定署。各府州、县同

普济堂在城东门外迎恩铺建。本朝雍正四年,总督鄂尔泰、巡抚杨名时 造房屋六十六间,置田租米七十馀石,房租杂项银三百五十馀两。雍正十一年,布政使陈𢎞谋因堂内人多屋少捐资,增建廊房一十六间,床棹器皿俱全

育婴堂在城南门外崇善巷文。本朝康熙三十五年,总督王继文巡抚石 , 晟置田于昆明、呈贡、昆阳、晋宁、嵩明诸处,收租米三百五十馀石,收养遗弃婴孩,又有掩骼。会康熙三十七年,总督王继文、巴锡、巡抚石文晟先后置田于昆明路南河西等处,收租米一百四十馀石,米折银十一两,施棺掩无主胔骼。雍正十一年,布政使陈𢎞谋以普济、育婴掩骼三处银米统归于一通融支放,其不敷者,以督抚司三衙门公项暨司衙房租拨充,计三处年得米五百七十馀石、银一千七百馀两,详请督抚允行,委布政司经歴司,其事勒石垂久

附郭昆明县署在小东门内,即后卫。旧署原在府城东南,后移城外千佛殿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移入城内,二十九年改修今署。县丞、署在县署左教谕、训导署俱在学宫左,典史署在县署前十字街、北仓在北门内、养济院在南门外西寺右、漏泽园一在北门外商山下。一在归化寺左,一在马军厂,一在吴井桥,一在小东门外小庄

富民县署在城内,原在旧城。明洪武十五年,建万歴闲,迁城重建。崇祯闲,増修 。本朝康熙年闲,知县刘修贤张錀,雍正九年,知县杨体乾继修教谕署在东城内、训导署在城内东北隅、典史署在县署右、常平仓在北城内、养济院在北门外

宜良县署。在城内东北隅,原在东门外。明洪武十四年建。万歴二十七年移入城内西北隅。四十二年迁建今署。教谕署、未设,寄居书院前楼。训导署未设,寄居义学左厢。典史署、在县署右、丰裕仓、在县署前、旧察院、公馆、在北门外大街。、养济院在城内西北隅漏泽园有六,俱在城外。

罗次县署在西城内,即旧察院行署,原在城内东南隅。明洪武十五年建明末,流寇拆毁,移今署教谕署在明伦堂后。王本朝康熙二十五年,训导 ,亲贤移建训导署未设,寄居碧城书院、典史署在县署内、永得仓在碧城书院后,即旧学尊经阁増建、养济院在南门外、漏泽园有四,俱在东北城外

晋宁州署在城内。明洪武十五年建寇毁十。本朝顺治十七年即营署,改建康熙。三 年,知州李云龙重修。学正、训导署俱在学宫右、吏目署在旧州署址,改建、常平仓有二,俱在州署内、养济院在州署西、漏泽园有七,俱在州东南城外呈贡县署在城内东北即分司。旧行馆原在城内三台山之阳,明洪武十三年建。寇毁,移今署。敎谕署未设,寄居龙翔书院训导署未设,寄居凤山书院、典史署在县署东便民仓原在县堂右,久废。今在城外乌龙浦、海晏村、旧归化县城三处养济院在县署西、安宁州署在城内,明洪武十五年建。景泰二年,知州万善增修,崇祯六年,知州锺万璋重修学正署在尊经阁内、训导署在旧安宁所署、吏目署在州署内、常平仓在州署前、公馆在旧所署右石。本朝康熙二十七年,总督范承勋、巡抚 琳、布政于三贤按察许𢎞勋重修生生馆在城东州。本朝康熙二十一年,知 朱承命重建。

禄丰县署在城内正中,明万歴三十八年,建于城之北隅 。本朝康熙三年,知县郭重光移建今署。敎谕训导署俱在旧县署内。典史署、在县署后。丰盈仓在县署北公馆在县东七十里老鸦关。养济院在县署左。

昆阳州署在城内,由义坊原在旧城月山之阳,明洪武十六年建,崇祯七年迁于新城。寇毁,本朝康熙二年重建,今署、学正、训导署俱在学宫左、吏目署在州署左、常平仓在城内居仁坊、养济院在西门内、漏泽园一在南门外,一在北门外,一在州北弥勒寺后

易门县署在城内,明万歴二年建藩。本朝康熙二十二年,知县杨国 重修。敎谕训导署俱在学宫旁。典史署原在县署内,今移学宫前。民仓在县署后。屯仓在县署后山之巅。分司行署。在县署前,今改苍圣祠。旧守御所署在学宫右,汛弁借居。县公馆。在县北四十五里矣。栖

嵩明州署在城内,原在古城,明洪武十四年建,嘉靖闲,贼毁州,同李辉徙建南城。万歴间,贼又毁知州。唐阶迁建。今署、学正署在名宦祠后五。本朝康熙初,学正李攀龙建 ,十二年地震倾圮,学正、杨瑄重捐建、训导署在官仓后,即旧行馆训。本朝康熙五十二年地震,坍损 ,导髙朗捐修、吏在州署左、杨林驿署在杨林废守御所城内大街 。本朝康熙三十年,驿丞党志俊建,地震坍损。知州吴寳林修、州仓一在州署一,在州西旧行馆前、公馆在州东三里大河口、养济院在城内西北隅、漏泽园在州东北一里

旧制,各署分守安普道,一分巡安普道,一俱在府城内。又布政司照磨一,按察司照磨一,俱在司署内推官。一、府照磨一,俱在府署内。又属县二:一在归化城内,一在三泊城内。又巡检司三:一在汤池,一在禄脿,一在兔儿关。又驿四:一在晋宁城,在安宁,一在禄脿,一在禄丰。又税课司三,一在府 ,一在宜良,一在晋宁。今俱裁废。

曲靖府:

督学考场在城隍庙街旧府署

府署在南门内,即旧兵备道。署原在城北。明洪武二十六年建明末,寇毁 。本朝顺治十八年,知府李率祖建于城隍庙街。康熙二十九年,知府李天机迁建今署同知署在北门内原同府署后寇毁。俞本朝顺治十六年同知 ,君宰买民居为今署教授署在明伦堂后。训导署未设,寄居学宫、外义学司狱司署、在典史旧署、广盈仓在南门内。丰实库在府堂左公馆在城隍庙街。

附郭南宁县署在西门内。大街原在石子街,明洪武二十四年建明末寇毁 。本朝康熙二十二年移于旧曲靖卫署。五十五年,知县熊同仁以卫署易蒋指挥。旧宅建今署。雍正三年,知县唐如柏增修教谕署在新学之右,训导署未设,寄居忠孝祠、典史署在北门内后街原在县署内兵毁。江本朝康熙四十七年典史 振捐建今署白水驿署在县东北八十里驿城内南宁驿署在县北三十里交水城内养济院一在南门外,一在北门外漏泽园在城北

沾益州署在西门内,原在今宣威州。明洪武十七年建,久废 。本朝顺治十六年,移州治于交水。十八年,知州翁灏建今署、学正、训导署俱在明伦堂后、吏目署在州署左、广备仓一在南门内,四在州署内、寳云钱局在北门外,今停、养济院在北门外、漏泽园一在龙华寺前, 在黒桥塘后、交水仓在城内,系平彝县仓

陆凉州署在城内,原在卫城东北三十里。明洪武闲,建 。本朝康熙八年,裁卫,移州治于卫城,以卫署为州署。十一年,知州姜维祥重修。学正、训导署俱在学宫旁、吏目署在州署内、广储仓在州署内

马龙州署在城内,明𢎞治七年建歴,任增修修 。本朝雍正三年,知州黄士杰重、学正署在学宫右、训导署未设、吏目署在州署右、广储仓。 常平仓俱在州署内。养济院在城外西南,今废。

罗平州署在城内,明万歴十九年建寇,毁建。本朝康熙五年,知州王鸿勋重、学正署在东门内、训导署在明伦堂后、吏目署在州署右、军粮仓。 贮运仓、义济仓俱在州署左分司公馆。今为游击署。

寻甸州

分巡迤东道署在南门内,即左协副将旧署州署在南门内,即旧知府,署原在城外鲁兀山下。明成化十九年建。嘉靖六年贼毁,十一年迁城建,今署圮。本朝康熙五十二年,地震倾 知州李月枝领帑重建、学正署在尊经阁内,地震后重修,训导署未设,寄居文昌宫,地震后重修、吏目署在州署。东地震后重建、易隆驿署在州东南五十里、三岔街之北、广积仓在州署内、易隆仓在旧木密所城内、养济院在道院村、漏泽园一在城南,一在城北

平彝县署在北城内,即旧卫署,因本朝。康熙三十四年改卫设县, 为县署。敎谕、训导署在城内,知本朝康熙三十八年 县。任中宜建。典史署在县署右旧驿官署。多罗驿署、在县署内。广惠仓在县署前。

宣威州署在城内西北隅。汉本朝雍正五年知州张 新建。学正署雍本朝 正九年知州漆扶助买民宅为署。松林驿署在州南一百五十里。炎方驿署在州南八十里。沾益驿署在州城外西北隅。傥塘驿署在州北八十里。可渡驿署在州东北一百三十里。常平仓在城北。

旧制,各署分巡曲靖兵备道,一在府南门内,又通判一、推官一,经歴一、照磨一,俱在府署内。又县一在亦佐县城内,又巡检司三,一在松韶关,一在阿幢桥,一在鲁伽婆岭,又税课司一在交水,今俱裁废。临安府。

督学考场在城内东南,即建水州旧署府署在城内,明洪武二十二年,通判许莘建,后知府赖瑛、昌应时继修 ,本朝康熙二十七年,知府黄明増修、雍正八年,知府张无咎重修、同知署在府署内,经歴司署在府署内、教授署在明伦堂左、训导署在明伦堂右、司狱、司署在府署内、府大仓在城内西隅、万盈库在府署旁、惠育堂即育婴堂在东门外。祝本朝雍正七年,知州宏捐修置租养赡

附郭建水州署在城内西北隅即督学。旧考场原在西门外,元时建,明洪武十二年移建于城内东南,后兵毁知。本朝康熙七年,知州李滪重建。三十三年, 州张鼎昌详以考场易为今署、学正署在明伦堂后、训导署在明伦堂右、吏目署在州署内、巡检司署在州东北一百二十里,曲江箐口关州仓一在城内,一在曲江、常平仓一在旧仓前,一在曲江、寳云钱局在城内武侯庙左、曲江仓在曲江系通海县仓

石屏州署在城内,明洪武十六年建重。本朝康熙十年,知州刘维世 修、学正署在学宫左、训导署在学宫右、吏目署在州署内、巡检司署在州西三十里寳秀乡、州仓一在州署内,一在城北

阿迷州署。在城内,明洪武十六年建重。本朝康熙十年署州傅国瑗 修学正署在城内大街训导署在明伦堂侧、吏目署在州署旁巡检司署在州东南旁、甸乡二。本朝雍正 年新设、常平仓在州署内

宁州署在东门内,原在城隍庙右。明洪武十六年建 。本朝康熙四年,土酋叛毁。五年,知州严敬捐买,故绅张海宅建今署。二十六年,知州金鸣凤增修,学正署未设,寄居崇圣祠两厢、训导署未设、吏目署在州署东巡检司署在州西北四十里甸苴关、新仓、常平仓。 豫备仓俱在州署内

通海县署在城内,即旧守御,所署,原在城外。明洪武十五年建兵,毁 。本朝康熙五年,裁御归县,移建今地教谕署在东门内、训导署在城内东南隅、典史署在东门内、大丰仓在东门内、养济院在西城外、育春馆即育婴堂在城东南郭外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生员阚瑜兆倡建

河西县署在城内。明洪武十五年建藩,本朝康熙年间,知县邓苑、李维 继修教谕署在学宫左、训导署在学宫右、典史署在县署东、常平仓在县署东军屯仓在碌碑乡

嶍峨县署在城内,明洪武十四年建英。本朝康熙二十五年,知县吴懋 增修教谕、训导署俱未设,典史署在县署旁巡检司署在县西北七十里兴衣乡县仓一在县署内,一在筇川河西县仓。在城内县。本朝康熙四十年,河西知 蔡酬详明建贮米,搭放新峭营兵粮。

蒙自县署在城内,明洪武十五年建,知本朝康熙四十年知县李雍四十八年 县韩三异继修教谕署在明伦堂左、训导署在明伦堂右、典史署在城内西北隅、常平仓在县署内、养济院在北门内

旧制,各署分巡临元兵备道:一在府城内,通判一、推官一、照磨一,俱在府署内。又州一在新化城内,又巡检司三,一在曲陀关,一在伽罗关,一在箐口。又驿七:一在曲江,一在新建,一在寳秀,一在阿迷,一在矣马硐,一在罗台,一在通海。又税课司一在府城,俱久裁废。

澄江府:

督学考场在城内东北巡道旧署内

府署在南门内,原在城东金莲山,明洪武十五年建。隆庆四年,知府徐可久迁城舞凤山麓建。今署聨,本朝康熙年间,知府张 箕、黄元治、裴𢕑度继修、通判署原在府署左。明末兵毁歴任暂寓考场,遇试则出借民居左。本朝康熙五十一年,通判尹相汤于考场 捐建往宅,岁科暂移。教授署在东门内古义学内、训导署未设,寄居东华寺、司狱司署原在北门府署后,今移经歴司旧署、广盈库在府署内、育婴堂在城西北县。本朝康熙四十八年,知 翟枚吉、生员,洪于天捐建,置田有碑记

附郭河阳县署在城内西北隅,原建旸浦山左。隆庆四年迁城知县王都建,今署。明末兵毁 。本朝康熙年闲,知县冷晋和、袁肇继秦采继修。教谕署在明伦堂后训导署在史皇祠右,即旧县学典史署、在县署内。、广积仓在县署右屯粮仓、在府署左。广济仓在县署内。豫备仓在旧阳宗县城内。存留仓一在城内,一在阳宗公馆、即今考场。养济院在城内西北隅。漏泽园在城东。

江川县署在城内西南隅,原在旧城,明洪武十五年建,崇祯七年迁今地。教谕署在南门内、训导署在万寿宫侧、典史署在县署前、南北仓俱在县署西南隅漏泽园在县西山乡。

新兴州署在城内,明洪武十五年建,后知州张睿、何子竒继修 。本朝康熙间,知州李国维、胡必蕃、鲁国华、任中宜继修、学正署在玉溪书院左、训导署在玉溪书院右、吏目署在州署右、常平仓在州署右、养济院在州南关外、漏泽园四一在州东南白塔山下,一在州南下邑村,一在州西关外,一在州东北

路南州署在城内,明成化三年建歴。任继修学正、训导署俱未设吏目署在州署左、常平仓在州署前钟鼔楼右、养济院在城隍庙旁

旧制,各署分巡临元道,一在府城内东北,今为考场。又察院行署一,守道一、兵备道,一、俱在府城内。又推官一,经歴一、照磨一,俱在府署内。又县一在阳宗城内,又巡检司三,一在铁炉关,一在革泥关,一在关索岭。又驿二:一在和摩站,一在江川县,今俱裁废。

武定府:

府署在东门内,即巡按旧署原在五凤山之东。明嘉靖间迁城,隆庆四年建于西门内。明末营将借居改迁。今署同知署在西门内一。本朝雍正九年移驻府东北 百六十五里撒甸经歴司署在城内东隅,原在府署内教授训导署未设俱在同知旧署、常平仓在城内、常用库在府署内公馆在城内东北府。本朝康熙二十七年,知 王清贤建。养济院在东城外。

附郭,和曲州署在城内东南隅,原在城南二十里巨簉甸,明永乐元年建,隆庆四年迁附府城建。今署年。本朝康熙二十七 知州,赵世锡修、学正署在旧学旁、训导署在同知旧署、吏目署在州署左,巡检司署在府西二百六十里金沙江州仓五:一在署左,一在署右,一在旧学右,一在髙桥中所,一在插甸阿歹村、养济院在东城外

元谋县署在城内高坡,明永乐元年设流建,嘉靖间,贼毁 。本朝康熙年闲知县罗纶、马之鹏、王𢎞、任继修教谕署在明伦堂右、训导署在敎谕署左。典史署在县署内、南、北仓在县署左

禄劝州署、在城内正中。明洪武二十二年建。学正、训导、署俱在州署后吏目署在州署右、州、仓一在北门内,一在东门内

旧制,各署推官一、司狱一,俱在府署内。又巡检司五:一在普渡河,一在小甸关,一在龙街关,一在乾海子,一在罗摩耳。又驿四:一在和曲,一在虚仁,一在姜驿,一在环州,今皆裁废。

广西府:

督学考场在城内,撤本朝。康熙四十四年 旧学署改建府署在城内。明洪武二十三年建继。本朝康熙闲,知府万裕祚、迟炘 修,通判署原在府署内。明嘉靖间裁废。万歴间复设,驻龟山东麓,后移入城内行署 。本朝雍正五年,以五嘈夷人雠杀,建署于官寨弹压。经歴司署在府署左、教授、训导署未设俱在考场内,遇试移居民舍、广丰仓在府署内、广丰库在府署内、养济院在西门外、漏泽园东西北三门外俱设

师宗州署在西城内。明洪武二十三年建寇,毁 。本朝康熙十二年重建州同署在州东南四百里邱北设。本朝雍正七年新、学正署在州署右、训导署未设、吏目署在州署左、州仓一在州署内,一在阿保寨,一在邱北、养济院在北门内、漏泽园在北门内

弥勒州署在城内,明洪武二十二年建,后圮 。本朝康熙十一年重建。学正、训导署俱在南城内州。本朝康熙三十七年,知 魏纯智建吏目署在州署内、丰盈仓在州署内、常平仓一在东城内,一在西城内,一在竹园村,一在十八寨察院公馆在西关内、养济院在东门外,久圮漏泽园在城外

旧制,各署司狱,一在府署内州,一在维摩城内,巡检司一在弥勒南二百八十里。捏沼驿,四一在府城,一在维摩,一在曲部,一在阿母,今俱裁废。

广南府:

府署在城内年。本朝顺治十六 新建。经歴司署在府署前、教授、训导署俱在城内。、府仓在府署旁。广安库在府署内。

旧制,各署照磨,一在府署内驿二,一在府城,一在速为,今俱裁废。元江府:

府署在北门内,原在城内德化坊改。本朝顺治十六年建,康熙三十七年 建今署。通判署、在府治西南三百里。他郎 。本朝雍正十年设。经歴司署在府署内。教授署在学宫左、训导署在明伦堂左,今移驻普洱府。开丰仓在土官旧署公馆在府东三十里三家。

新平县署在北门内,明万歴十九年建。教谕署在学宫左训导署在西门内。典史署在县署左巡检司署在县北九十里杨武坝常平仓在县署内,旧制各署仓大使,一在府城内久裁废

开化府:

府署在南门内年。本朝康熙七 建。同知署在府署右、教授、训导署俱在东门外学宫左、大有仓、在东门外。

附郭、文山县署,在西门内,即通判,旧署 。本朝雍正八年修建。典史署。在县署右。旧制各署经歴,一在府城驿,一在因远税课司,一在府城,俱久裁废。

鎭沅府。

府署在城内,原系土府署署。本朝雍正五年改建今。经歴司署在城内。教授署、在城内。盐大使署、在府南五里。按板井。大仓在府署左、新抚仓在新抚里。恩乐县署在城内,原系土司旧署 。本朝雍正五年增修。典史署在城内西北威远。

同知署在抱母井东,建本朝雍正四年,经歴司署在治南一百二十里,旧威逺州、盐大使署在同知署旁,巡检司署在治南三百七十五里猛班

东川府:

府署在城内东南年,本朝康熙三十九年𨽻四川省,时建雍正四 改归云南知府黄士杰重修。经歴司署在府西北三百里巧家。教授署、在南门内府仓在府署内附郭、会泽县署,在城内,即经歴署正。本朝康熙三十九年𨽻四川省,时建雍 十年移经歴于巧家,设附郭县,改为县署。典史署在县东九十里者海。巡检司署,一在县西九十里待补一,在县东南六十里则补。县仓在县署左。

昭通府:

府署在西门内年。本朝雍正十 建。同知署、在府北一百八十里大关。通判、署、在府南七十里鲁甸。经歴司署、在府署东。教授署、在城内东南。司狱司署、在府署西。知事署,在大关。巡检司署。在府北五百里盐井渡。常平仓、在府署左。寳聚库在府署内。

附郭恩安县署在城内西北建。本朝雍正十年。典史署、在县署右。恩安仓在县署内。县库在县署左。

鎭雄州署在南门内。州同署,在州西二百八十里奎乡。州判署、在州北二百八十里威信。学正署、在州署东。吏目署在州署西。巡检司署在州东北一百二十里母享。州仓一在城内,一在夷良,一在长官司,一在回龙溪。

永善县署在西门内。教谕署在西门内。典史署在县署内。巡检司署。在县北六百八十五里副官村。咸宁仓在县署内。安丰仓在县堂左。盈宁仓在县署内。

普洱府:

府署在城内年。本朝雍正八 建。同知署在府东南六百五十五里攸乐通判、署在府南一百二十里思茅经歴司署在城内训导署未设系元江府训导移驻盐大使署在攸乐

大理府:

督学考场在城西北,原在打线街,久废,临考暂借县署 。本朝雍正十二年,迁今地即旧钱局增建,分巡迤西道署在西门内,即分守永昌道署,旧为分巡金沧道署 。本朝康熙三十年,永昌道毕忠吉增修

府署在东门内,明洪武十七年建修。本朝康熙八年,知府朱雅淳重同知署在府署右、通判署在府署左,今移驻府南一百五十里弥渡,巡检司署、教授、训导署俱在学宫右、司狱司署原在府狱侧,今移经歴司署内、军资署在府堂左、寳云钱局在城西北,今停改作督学考场、普济堂在星辰殿,官民合捐,每年冬散衣米施棺

附郭太和县署、在城内县学西。县丞署、在县署西。教谕、训导、署、俱在学宫右。典史署、在县署东。、崇宁仓在县署西北。、养济院、在县署东南。漏泽园有四,俱在城外。

赵州署在城内,明洪武十七年建修。本朝康熙间,知州陈士昂増、学正署在西门内,训导署未设,寄居义学。吏目署在州署北,巡检司署原在弥渡,今移州南六十里白崖公馆在弥渡西街,徐本朝雍正五年知州 树闳建养济院在州署东北普济堂在城北街行。本朝雍正六年,知州徐树闳以察院 台改建,置田二十一亩零漏泽园在州南一里

云南县署在城内,即兵备道。旧署原在城外,明洪武十七年建,嘉靖闲迁入城。沙逆叛,毁暂居分司行馆。李本朝康熙三十二年知县 维邦迁今署。教谕、训导署俱在旧洱海卫左典史署在县署西县仓在城内、县库在大堂右,分司行署在城内。养济院在城内西南漏泽园在城北六里。

邓川州署在南门内,明万歴闲,山水冲没,凡四迁。崇祯闲,知州敖浤贞迁建,今署、学正、训导署俱在学宫左、吏目署在州署左、常平仓一在州署左,一在旧仓侧,一在罗川千戸营、养济院在州北二里、漏泽园在州北二里

浪穹县署在城内。明洪武十七年建年,本朝康熙二十六年,知县赵珙、雍正五 知县张坦继修教谕、训导署俱在学宫右、典史署在县署左、豫备仓在县署内养济院在县署东漏泽园一在县南,又二,在北门外

宾川州署在城内,明𢎞治七年建。学正、训导署俱在学宫右,吏目署在州署右,巡检司署在州东八十里赤石崖常盈仓。 常平仓。 永丰仓。 裕国库俱在州署内、养济院在州西南、漏泽园在北门外、云龙州署,在雒马井西南里许,旧在澜沧江外三、七,明、天、启间建。崇祯间,知州钱以敬移建,今署歴任修葺。学正、训导、署俱在学宫右。吏目署在州署左、盐大使署一在州北一百八十里,顺荡井一,在州东北三十五里大井漏泽园在州东一里。旧制各署分巡金沧道,一在府城西门内,今为迤西道。署澜沧兵备道,一在云南县城内,今为县署。又推官一,经歴一,照磨一,俱在府治内。又州判一在云龙州。又巡检司七:一在宾居,一在定西岭,一在顺宁赤壁乾海子,一在蔓神寨神摩洞顺宁锛水寨,一在白羊市,一在金沙江,一在云龙甸。又驿六:一在洱西,一在定西岭,一在徳胜关,一在邓川,一在澜沧,一在清水。又提举司一在五井。又盐课司一在诺邓井,又税课司,一在府西,又河泊所一在府东北,今俱裁废。

楚雄府:

督学考场在府署东南即巡道旧署重本朝康熙二十二年,知府牛奂 修、府署在大西门内。明洪武十六年建牛。本朝康熙十九年,地震倾圮。二十二年,知府 奂重建。雍正七年,知府储之盘重修同知署在府署左,知本朝康熙二十二年同 、王镇重建、教授、训导署俱在学宫右、司狱司署在府署内、大有仓在府署东常盈库在府署内

附郭、楚雄县署在东门内即卫署。旧址在城西南隅,明洪武十七年建万歴间,迁城西社学。旧址,本朝康熙十九年地震倾圮,三十一年改建今署。教谕、训导署俱在学宫旁、典史署在县署内、新仓在府署南、育婴堂本朝康熙四十六年,县民汪涛倡建。

镇南州署在城内,明洪武十六年建陈。本朝康熙间,知州孙国衡、李续祖 、元继修学正、训导署俱在州署南吏目署在州署内广裕仓 永兴仓。 大有仓俱在州署东豫备仓在州署内天成仓在州东二十五里。黑马邑仓在州西北十里公馆一在本城一,在州西三十五里沙桥

南安州署在城内。明正统八年建寇毁。崇祯间重建 。本朝康熙四十九年,知州张伦至重建,州判署在州南五百里旧𥔲嘉县、学正署在学宫左、训导署在文昌宫旁吏目署在州署左常平仓。 妥甸仓俱在州署内。

定逺县署在城内西北,明洪武二十四年建久圯 。本朝康熙十一年,知县田元凯重建。教谕署在明伦堂后典史署在县署右、新定仓在县署内、赤草淜中仓在县西北。养济院在城内东南隅漏泽园在东门外。

广通县署在城内,明洪武十五年建,嘉靖二十一年重修 。本朝康熙二年,知县张京奎增修教谕、训导署俱在学宫旁、典史署在县署右、广盛仓在分司行署、公馆一在城内东街。一在县东四十五里舍资

旧制,各署分巡洱海道,一在府署东南,今为考场,又通判,一推官,一经歴,一知事,一、照磨一、税课司、一、仓大使一,俱在府署内。又县一在𥔲嘉城内,又巡检六:一在吕合,一在舍资,一在㑹基关,一在罗平关,一在黑井,一在琅井。又驿六:一在吕合,一在舍资,一在路甸,一在峨㟤,一在定边,一在新田,今俱裁废黑井盐课提举司署在井西金泉坊,明洪武二十五年建。训导署在井北,系定逺县训导分驻、盐大使署,一在井,东一在井北五里。复井一在井东南一百二十里阿陋井

琅井盐课提举司署在井北。明初为盐大使,署天启三年移安宁提举于此,故改建今署。训导署在司治内,系姚州训导分驻盐大使署在司署北,即旧吏目署。生生馆即育婴堂一,在玉带桥西,生本朝雍正八年提举谢球重建,一在桥北 员张伯斌重建。姚安府。

府署在东门内。元至顺二年建兵毁。明洪武二十四年重建。嘉靖间,知府赵良华、杨曰赞修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知府丁炜重修。经歴司署在府署左,久圮,歴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经 骆正臣重建。雍正十二年,经歴徐起元重修。教授署在明伦堂后官。本朝康熙二十六年,教 ,金品上建、训导署在学宫西、府仓在府署内、普粮仓在普淜、永盈库在城内、公馆在北门内,旧守御所署

附郭姚州署在南门内,明洪武十七年建,后改为守道公,署道裁署,仍归州 。本朝康熙二十八年,知州胥琇重修。州判署在州南一百二十里普淜学正署在府学宫东、吏目署在北门内、常平仓在州署东兵粮仓、在州署内。养济院在东关。漏泽园一在东山,一在西山。

大姚县署在城内。明洪武间,建万歴间,知县谢于敎修教谕署在学宫右,典史署在县署内永裕仓。 常平仓俱在城内养济院在南门外

旧制,各署分守洱海道,一在姚州南门内,今为州署。又通判一在府署左,又巡检司五,一在三窠关,一在前场关,一在普昌,一在普淜,一在白盐井,又驿一在普淜,今俱裁废。

白井盐课提举司署在井西北隅荣春坊,明洪武十六年建,嘉靖间,提举刘玑、万歴间提举刘元泰继修、训导署未设,寄居张公书院,系大姚县训导分驻、盐大使署在井东南隅、恒足库在司署内

永昌府:

督学考场在仁寿门内,即旧兵备道署、府署在拱北门内。明嘉靖三年,巡按传桂建 。本朝康熙间,知府伍柳罗纶继修,同知署在府署左,经歴司署在旧通判署前、教授署在明伦堂后、训导署未设寄居乡贤祠、司狱、司署在迎宾馆右,巡检司署一在府东北一百二十里,沙木和一,在府西一百里施甸、足食仓在府署南、府库在大堂右

附郭保山县署在城内西南隅,明嘉靖三年建,后毁重本朝。康熙六年重建,四十年,知县程奕 修教谕署在明伦堂后训导署未设,寄居魁星楼典史署在县署北豫备仓在县署内、县库在县堂左公馆一在蒲缥,一在水寨,一在沙木和、养济院在拱北门外漏泽园在龙泉门外

腾越州署在漙润门内,明嘉靖四年建州判署在州署右,学正署在学宫侧,久废学。本朝康熙三十六年 正段铨璋捐建、训导署未设、吏目署在州判署前、豫、备仓在州仪门左、广积仓在州署西、公馆在城内大街、养济院在城内西南、漏泽园在州南华严寺后

永平县署在南门外,原在城中。万歴间,河水贯城而出,廨舍冲没,迁今地。教谕、训导署俱在明伦堂后。典史署在县署左。,巡检司署。一在县南四十里鎭夷关,一在县东六十里龙川江。县仓一在县城,一在漾濞。公馆在打牛坪养济院在城隍庙右漏泽园在县东二里。

旧制,各署金腾兵备道,一在府城仁寿门内,今为考场。又通判一、推官一,照磨一,俱在府治内。又巡检司三:一在金齿,一在清水关,一在上甸定夷关。又驿十一在金齿,一在镇桃,一在保场,一在潞江,一在沙木,和一在蒲、缥,一在永平,一在打牛坪,一在腾冲,一在龙川江。又税课司二,一在府东,一在腾越,今俱裁废。鹤庆府。

府署在城内,明洪武十六年建,后知府王昂、马卿继修 ,本朝康熙五十一年重建,通判署在府北四百四十里。维西原在府署东 本朝雍正五年移驻始建。经歴司署在府署内,教授署在明伦堂右、训导署在崇圣祠左,巡检司署在府西南一百二十里。观音山致富仓。 豫备仓俱在城内西南崇资库在府署内公馆。在城内东隅,即旧察院。

剑川州署在城内,明洪武十三年建于上,登后迁。今地 。本朝康熙二十四年,知州徐永隆重修。五十二年,知州王世贵继修州判署在州北四百五十里中甸、学正署在学宫右、训导署在学正署前、吏目署在州署内、盐大使署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弥沙井。旧制各署,分守金沧道,一在府城内南门大街,今为总兵署。又州一在顺州,又巡检司二,一在宣化关,一在弥沙井。又驿二:一在府城,一在观音山又河泊所,一在府治,俱久裁废

顺宁府:

府署在城内鳯山下,旧在麻陋缺村,即今旧城。明万歴二十六年,巡抚陈用宾迁建,今地 。本朝康熙六十一年,知府范漙重修,通判署在府西北一百五十里右甸。本府公馆,原在府城南门外北。本朝康熙二年,知府米璁买民房迁建城, 随,移驻今署。雍正三年,通判陈廷对重修。经歴司署在府署内,教授署在学宫左,训导署在学宫右。知本朝康熙三十六年 府董永芠捐买牟氏宅为署、常裕仓在府署内、大有仓在城内本育贤馆馀地、新丰仓在大有仓左、常平仓一在府前,一在右甸,一在锡蜡,一在阿鲁一,在锡铅公馆在北门内,即通判旧署、养济院在元坛庙后、漏泽园七俱在城外

云州署在西门内,原系叅将署。明万歴二十六年改建 。本朝康熙四十五年,知州蒋□重修、学正署在明伦堂后、训导署未设,寄居文昌宫、吏目署在州署左,即旧州同署、广积仓在州署左右、公馆一在猛郎街,一在太平哨、养济院在州旧城、回春院即育婴堂在旧城、漏泽园一在城南,一在城北

旧制,各署司狱一、大使一,俱在府治。又州同,一在云州,又巡检二,一在濞溪,一在锡铅,今俱裁废。永北府。

府署在城内西南隅,即旧北胜州署。明万歴闲建 。本朝康熙三十八年,改州为府,署仍旧同知署在城内钟楼西,经歴司署在城内十字街,即旧吏目署、教授署在学宫东、训导署在城内东街、府仓一在署东,一在署后,一在九莲寺,一在清水驿,一在片角养济院一在北门内,一在东门内、漏泽园在城外东南

丽江府:

府署在北门内,原系土府建。本朝雍正元年设流经歴司署在南门内、教授署在南门内训导署在教授署右、盐大使署在府西四百里下井、府仓在西门外土官署左、万镒库在府署内

蒙化府:

掌印、同知署在西门内,正街即旧分守道署。明正统十四年建府署于城西北,倾圯。崇祯闲迁,今署同。本朝康熙三十五年 ,知蒋旭重修,经歴司署在府署右、教授署在学宫左、训导署在学宫右,巡检司署三一在府东南九十里,南涧即新裁。定边县典史署一,在府西南一百四十里。澜沧江一,在府西北一百九十里漾濞、积贮仓在城内东北、府库在府署内

旧制,各署县一,在定边城内,今裁废。

景东府:

督学考场在府署北,即旧开南书院,请本朝雍正十二年同知徐树闳详, 改建、掌印同知署在东门内,明洪武二十一年建极。本朝康熙闲,同知薛荩、郭世荣、胡向、 继修,经歴司署在同知署内、教授署在学宫旁、训导署在城外东北十字街,巡检司署在府南二百三十里猛统 本朝雍正十年新设、常平仓。 丰乐仓俱在府署左。积盈库在府署内。养济院、在府署南漏泽园、在锦屛山麓。盐法道,经歴署。新本朝雍正八年 设,专管景井。

旧制,各署驿,一在板桥久裁废。

武员公署。

云南府:

提督军门行馆在小西门内

督标中军副将署在城内断事司街,中军都司署在城内西南隅、左营游击署在城内布政司署左现桥街、中军守备署在大东门内报国寺前、右营游击署在大东门内,巡按旧署、中军、守备署在城内东南隅象眼街、前营、游击署在城内东南隅按察司署左、中军守备署在城内布政司署左绣牙街、后营游击署在城内五华山左马市口、中军守备署在城内五华山后

抚标左营叅、将署、在城内巡抚署右中军守备署在城内巡抚署左右营游击署在城内巡抚署右、中军、守备署在城内富春街

城守营叅将署在大西门内府署右一。本朝康熙八年设,驻杨林所,二十 年移驻府城小西门旧文庙西,二十三年迁今署中军守备署在大西门内。正街,原在贡院右。 。本朝康熙三十一年迁建今署。

演武场一在城内菜海子西,一在马王庙前,一在南门外,一在北门外。明制,设都指挥使司一,卫指挥使六,守御千戸所四 。本朝顺治十六年,改为都使司、守备千总,都使司署,在城内布政司。下左卫在城中五华山后,右卫在城西。旧文庙西,中卫在城北世恩坊东,前卫在城西,旧兵器库十字街,后卫在小东门内。广南卫在大东门内。绿水河东守御所,一在安宁,一在宜良,一在杨林,一在易门。康熙六年、二十六年俱裁废。

曲靖府:

曲寻武沾镇总兵官署在东门内、中营游击署在城内石子街、中军守备署在北门内、左营游击署在城内卷洞街、中军守备署在城内新道街、右营中军、守备署在西门内、演武场在北门外

罗平州

曲寻武沾镇右营游击署在南门内,即右恊副将旧署。 本朝,雍正七年移驻。寻甸州。

竒兵营叅将署在城内西南,即左恊。右营游击旧署 ,本朝雍正九年设中军守备署在南门内,即左恊左营守备旧署

演武场在州东五里铁盔山下

宣威州

寻沾营叅将署在北门内。守备署、在城内十字街。演武场在州西北三里。

明制,设卫指挥使四,守御千户所四城,本朝顺治十六年,改为守备千总。曲靖卫在府 ,今为儒学基。越州卫在旧越州,陆凉卫,今为州署。平彝卫今为县署。定雄所罗平木密所在,易隆,凤梧所在。寻甸,马隆所在。马隆城北,康熙六年、二十六年俱裁废。

临安府:

临元澄江镇总兵官署在北门内旧察院行署、中营游击署在南门内,中军守备署在南门内左营游击署在东门内、中军守备署在西门内、右营游击署在西门内,中军守备署在南门内

演武场在城外西北

明制,设卫指挥一,守御千戸所二城。本朝顺治十六年改为守备千总,临安卫在府, 通海御在通海,新安御在府东南,后移䝉自康熙六年俱裁废。

武定府:

武定营叅将署在西门内,即知府旧署中军守备署在城内,今移驻撒甸演武场在南门外

明制,设武定守御千戸,所在府城裁。本朝顺治十六年改为千总,康熙六年 废。广西府。

广罗恊副将署在东门内,中军都司署在南门内演武场在东门外

明制,设十八寨守御千戸所六。本朝顺治十六年改为千总,康熙二十 年裁废。广南府。

广南营叅将署在府署北。中军守备署在府署南。演武场在城外

元江府:

元江营游击署在城内,即旧元江恊副将署中军守备署。在城内 。本朝雍正九年移驻他郎。

演武场在城北

新平县

新嶍营叅将署在西门内中军守备署在城内西南开化府。

开化鎭总兵官署。在南门内。

中营游击署在南门内中军守备署在东门外、左营游击署在县署左、中军守备署在西门外、右营游击署在东门内、中军守备署在西门外

演武场在西门外

鎭沅府。

普洱鎭左营,守备署在城内威远。

普洱鎭左营游击署在旧土州东川府

东川营叅将署在城内中军、守备署在城内演武场在西城外

昭通府:

云、贵、昭、东、雄、威、鎭、总兵官署在北门内。中军游击署、在鎭署右。中军守备署、在中营署右、左营游击署、在大关。中军守备署、在大关。前营游击署在凉山中军、守备署在鲁甸

演武场在城外

镇雄州

鎭雄营叅将署、在城内新街。左军守备署、在城内。右军守备署。在奎乡。

演武场在州南三里

永善县。

昭东鎭右营,游击署,在城内。中军守备署、在吞都。演武场在县北五里。

普洱府:

普洱鎭总兵官署,在城内西南三。本朝雍正八年建。 营同。中营游击署、在南门内。中军守备署、在城内西南。右营游击署、在攸乐。中军守备署。在思茅。

演武场在府北五里

大理府:

提督军门总兵官署在城内五华楼之南,明分守金沧道。旧署 。本朝康熙三十年,提督诺穆图重修。

中营叅将署在城西门内、中军守备署在城内东北、左营游击署在城内西北,中军守备署在城东门内、右营游击署在城北门内、中军守备署在城东门内、前营、游击署在城东门内、中军守备署在城西门、后营、游击署在城内东北、中军、守备署在城内东北、城守营游击署在城内旧大理卫署、中军、守备署旧无署、演武场在城南

明制,设卫指挥使四城,本朝顺治十六年改为守备千总,大理卫在府。 洱海卫在云南县。大罗卫在宾川州,康熙六年裁。澜沧卫在永北府,二十六年裁,今俱废。

楚雄府:

楚姚镇总兵官署在南门内

中军游击署在城内中军守备署在西门内左营守备署在东门内,右营守备署在北门内

演武场在北门外

南安州

左营游击署在州东八十五里妥甸营姚安府

右营游击署在城内

明制,设卫指挥一、守御千戸所三城,本朝顺治十六年改为守备千总,楚雄卫在府, 定逺所在定远县,姚安所中屯所在姚安府,康熙六年俱裁废。

永昌府:

永顺鎭总兵官署。在拱北门内,大街原在卢家街移。本朝康熙二十六年总兵偏图驻重修。

中营游击署在城中、中军守备署在北门内、左营游击署在东门内、中军守备署在城内东南、右营游击署在城西门内、中军守备署在城内西南

演武场在东门外

腾越州

腾越恊副将署,在州署南,即金沧道旧署。中军都司署。在城内明制设卫指挥二,守御千戸所三城,本朝顺治十六年改为守备千总,永昌卫在府。 腾冲卫在腾越。永平御,在永平县。鎭安所在府西南潞江外三百五十里。鎭姚所在府南一百五十里。康熙六年、二十六年俱裁废。

鹤庆府:

鹤丽鎭总兵官署在城内南门大街,即旧分守金沧道署中营游击署、在南门内。中军守备署在北门内。左营游击署、在北门内。中军守备署在东门内。右营游击署在南门内。中军守备署在南门外。

演武场在西门外

维西营叅将署在维西城内

剑川州

剑川恊副将署在城内中军都司署在城内演武场在城东北

顺宁府:

顺云城守营都司署在城内演武场在旧城外半里

永北府:

永北镇总兵官署在城内东南,即旧永北恊副将署、中营游击署在东门内,中军守备署在东门内十字街、左营游击署在北门内、中军守备署在北门内、右营游击署在东门内,中军守备署在东门内

演武场一在镇署前,一在南门外

景东府:

景䝉营叅将署在府北里许景董山卫城内,即旧城守营署、中军守备署在卫城右

云南通志卷十八下之二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