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云南通志巻二十六
古迹附冢墓
天地无心而呈象,而耳目所及,表为神竒,人事日出而更新,而成毁不常,垂为法鉴,是以世阅今而成古迹,历久而不磨,尚论者溯厥由来,多识者资其闻见,凡属方隅,名物之赜,悉罗编摩,纪乘之中也。滇居南裔,后服而易叛,凭髙骋眺,歴代之城垒,蛮族之堡屯,犹有存者,记其处,核其事,筹邉控逺之规,宛在目前矣。至泉石景物,幽胜殊瑰,昔之人构建题识于其间,虽多漂零剥落,什不存一,而流风未泯,则故实可征也。若夫生有爵号,及名行足称者,体魄所归,英爽如在,亦考古者之所必及志古迹塜墓附焉。
云南府:
昆眀县附郭
金马闗城在城东七里,元梁王筑,址存
废昆州在城西闗内,即旧益宁县,隋置,寻废,唐武徳元年复置,后废。
官渡废县在城东南二十里有古碑,相𫝊蒙氏摩诃嵯,与三十七部会盟立
秦臧废县在城西五里,汉置,属益州郡,晋属晋宁郡,宋、齐因之,后废,唐复置,属昆州,天寳中,没于南诏
建伶废县在城西北八十里,汉置,属益州郡,晋属建宁郡,永嘉中改为晋宁郡,后没于蛮
谷昌废县在城北七里,一名苴兰城,庄蹻王滇时筑,汉置县,后废址尚存。旁有玉女城,元时梁王所筑
汉学基在城内。汉元封元年,帝使司马迁南略昆眀,二年,使韩说开益州,授经敎学,故𫝊其基
梁王宫在城内,元末,梁王巴咱尔斡尔宻建眀,初改岷王府,今废
宸章阁在学宫内元建以藏玺书名御书阁,后改曰宸章。明沐晟重修
、敬思堂在城内,眀洪武二十五年,西平侯沐春建,佥都御史河南程本立有记
、栖凤亭在城内,眀时黔国公沐昆建
、水云乡在城西湖上,眀黔国公别业,一名西园,有楼名簇锦,前贤题咏最多
、海庄在城西南髙嶢山下,眀修撰杨慎谪滇侨居于此,上建碧嶢精舍,又有停舟烟舎在官渡,俱慎游憩之所,遗址尚存
梵字塔在城东地藏寺周遭,皆刻梵书,上覆以阁,昔人拆其顶黒气直射而出,因封之如故
、白塔在城东三里通衢中,元万庆寺塔也,今寺废塔存
、穿心塔在官渡,俗𫝊有螺为魅,建此镇之,其处有山,皆螺殻积成,居民平地掘井深二丈馀,惟见螺殻,并无杂上
东西二寺塔在城南一里许,相𫝊。唐尉迟恭建
妙音讲寺塔在大西门外相𫝊。唐尉迟恭建元、延佑间,有番僧讲经于此,适蟊食禾,僧掘一坑匝,绕讲,经七次蟊尽,入坑,移塔于寺后镇之
梁王堆在城外老崔桥、归化寺诸处,昔有人发之,得古匣一
孔圣遗像碑在学宫尊经阁内,唐吴道子笔
、黔宁王碑在城内昭灵观、河南程本立记
诸葛碑在城东二里旧汉营,唐广徳初,凤迦异筑拓东城得之,其文曰「碑即仆,蛮为汉奴。蛮惧,尝以石搘之。
金蝉闗碑在城西罗汉山,眀杨慎书,王褒移金马碧鸡文于上
藏真帖石碑在学宫尊经阁内 ,本朝康熙三十年,改建新学,总督范承勲出家藏,唐僧藏真所书千字文,真迹摹刻石上,嵌之壁闲
牛井在罗汉山岩下,眀嘉靖初,有赵道人修炼于此,苦无水,以牛载汲,垂二十馀年,一日牛忽死,其处即涌一池,味甚甘洌,虽盛暑不竭
优昙花树在城内土主庙中髙数丈,枝叶扶疏,每岁四月花开如莲有十二瓣,岁闰则多一瓣相𫝊。南诏盛罗皮时有僧菩提,巴波自天竺来,以所携念珠分其一种之今枯
富民县。 梨灢城在城东三里,元置千户所于此
,蒲团草在城西南五里,距灵芝寺数十武,眀建文帝经过,以蒲团趺坐于此,至今草下垂留蒲团迹,土人立石志之
。宜良县八:古城一在城东陈家渡,一在城东五百户营,一在城东北。弥沙龙一在城东南竹瓦村,一在城西岩泉寺,一在城北城北村,一在城北江头村,一在城北兔街子
诸葛营在城南门外,自小石岭至中营,地址方五里
罗次县。 古城有三昔时诸蛮所筑,皆距城二十馀里,各周二百馀丈。一曰赤城,在城南。一曰黑城,在城北。一曰白城,在城东北隅,白城内有圣化寺。 本朝康熙五年重修此寺砖,瓦上有「宣光」字,乃元顺帝太子立于建昌年号也。今城废址存。
押赤城在城东南二十里,旧为乌蛮所居,元乌兰哈达攻罗部,进据其城。及征交址还,复驻军于此,大飨士卒。
罗部城在城北二十馀里,昔蛮酋恃险处
黄龙寨在城西北二十五里,相𫝊梁王屯粮于此,至今山顶石如米形,可愈疟疾」
、月影池在城南二十里月影庵内,月晦时池中有影
晋宁州。 天女故城在城西五里,晋太兴初,宁州刺史李毅病卒,众推毅女秀领州事,城盖秀所筑。
古土城,在城西北五里。隋刺史梁毗筑,有九门、十二衢,今废。
滇池废县。在城东十五里,汉置,属益州郡,梁以后县废。
大甫废县,在城南二十里,元至正间置,后废。
晋宁废县在城西二里,唐武徳中置,䝉氏废为阳城堡。
龙马迹。在城东三里海溪山。晋㤗元中,宁州刺史费统上言,滇池有二龙,马一黑一白,出入水中,居民董聪见之。
呈贡县。 伽宗城在城西二十里,宋时大理髙智升令上官伽宗筑,因名。
小古城在城北五里许,髙丈馀,相传梁王屯兵于此。
归化废县在城东南二十里,地名大吴龙,昔吴氏居此,后为些莫徒蛮所有。元割大吴龙安江安淜地置县,筑土城,眀嘉靖中易以石 。本朝康熙七年省入呈贡。故址存。
邹元标碑系元标手书在归化城内。
安宁州。 河东州城在城东南葱䝉卧山之东,唐时置州于此,土人称为华纳城
、江东城在城东南二十里,段氏所筑,元初废,又北有青笼城,皆蛮酋恃险处,今为村
、安宁所城在城南,眀洪武中筑,今州之南门,即所城之北门
、蒙氏城在州学后故址尚存
三泊废县在城南三十里,元至元十三年置,眀因之 ,本朝康熙八年省入昆阳州,雍正三年以其地归安宁址尚存。
禹碑原碑在南岳岣嵝山峰,皆蝌蚪古篆眀。修撰杨慎摹镌于州东法华寺石壁
王仁求碑在城南葱䝉卧山有汉人城,旧址碑尚存。
清禅塔在城西北十里,曹溪寺之右,即圣水三潮处
禄丰县。 巅裒城在城南,唐蛮酋阿裒所筑,即今古城。
骥琮笼城,在城东北姚林山,其地炎瘴,惟乌杂蛮居之,迁徙不常。元至元十二年,割安宁千户之碌琫、化泥及骥、琮笼三处置县,俗名碌琫,后易为禄丰。
诸葛台在城西三里,武侯征孟,获凯旋,驻军于此。
聚米山,在城北法泥白夷村,相𫝊武侯南渡,军士乏粮,蛮酋追之,就山邱聚米为堆,以绐蛮人。
昆阳州。 巨桥城在城东堡子屯,宋时髙氏筑,元设巨桥万户府,即此。
大小石城俱在城北三十里,其石环围如城 。本朝康熙三十三年,按察使许宏勲镌大石城壁曰湖天鎻钥,小石城壁曰云庄
柘东龟城在城北平定乡。唐开元间,南诏盛罗皮遣张建成入朝时筑,见南中志。
望水废县在城西二里,唐贞观十一年,改南笼州为钩州,领望水、唐封二县,后废。
河西废县在城西河西,郷元至正闲置,寻省入州
、古柏在城西门内城隍庙,大数围,髙十馀丈,𫝊为宋时髙氏植
易门县。 阿乌砦在城北八十里,四围峭壁,莫能攀跻,向南有石门,泻出清流,危磴盘旋,仅容一骑,昔酋长阿乌据之
石柱在城西三十里,黎崖山山,形如马首,夷贼每出劫掳,必祭此山。明万厯中,巡抚邹应龙按部,至此时,自甸末至㠄峨,二百里闲,诸夷皆叛,应龙杀一贼,并马首瘗之,𥪡石柱于上,表曰:「此后贼不祭」。自是叛者,悉附村民神而祀之于柱后建八角亭,今亭废柱存。
嵩眀州。 旧金城在城内黄龙山,昔时汉夷杂处,汉人筑城居焉址存。
集兴笼城,在城南十五里相连,有梅堂、阿葛笼、䝉琮笼、白笼诸城,周回数十里,俱南诏时杨佑所筑,今皆为村落,略有其基。
杨林废县,在城南四十里,杂蛮枳氏、车氏、斗氏、麽氏故地,城东门外群石如羊形,故又作羊林,唐时有羊林部落,即此地,元宪宗七年立杨林千户,后改为县,眀成化中省入州址存。
邵甸废县在城西四十里,杂蛮车氏,斗氏旧地,原名束甸,后以束为邵元,宪宗七年立邵甸千户,寻改为县,眀成化中省入州,城址尚存。
蛮盟台在城南里许,昔为汉人居后,乌白蛮强盛,汉人徙去,盟誓于此,因名。又传,武侯南征,与蛮酋盟,所筑旁有盟泉武侯祠,并碑。
曲靖府:
南宁县附郭
靖州故城在城南十五里,唐置,俗名南城址尚存。
龙和故城在城西南十五里。唐开元中,南诏阁罗凤遣杨牟利以兵胁西爨,徙户二十馀万于永昌东,爨以言语不通,得不徙。自曲靖州石城、升麻、昆川,南北至龙和,皆残于兵。
废越州,在城南六十馀里,本唐恱州,其川名鲁望,后为爨蛮所据,号普麽部元,宪宗时内附,立千户所,后改越州。明洪武中,越州渠长龙阿资叛,傅友徳击破之,寻废州置卫,今城尚存。
废协州在城东北二十里,隋置,唐武徳八年析置靖州,天寳末俱徙治戎州,遂废。
废味县在城西十五里三岔驿,汉置,旧名共范川,唐为南宁州治,故城址犹存
石城废县在城北二十馀里,唐贞观四年置庄州,领县七十,城其一也
、武侯阁在城北迎恩门外
、李元礼碑在城南一里,上刻篆书,汉光和五年闰四月十五日,汉李元礼等字,馀莫辨。𫝊为李膺遭党锢,流其妻子,门人于此
、爨府君碑在城南十馀里为兴古太守,爨府君立
、石城碑在城北二里许。昔段氏破杨干贞,与三十七部落会盟,立 。本朝康熙十八年营兵于土中掘出碑字犹存
、八塔在城东五台山下,相传诸葛武侯建
、双井在城化闗外。一井两窍,𫝊武侯所凿
沾益州。 西平废州在城东二里,唐武徳四年置,贞观中,改名盘州。元至元十三年,改沾益州,领交水、石梁、罗山三县眀。洪武十五年改迁州治旧址存。
石梁废县。在城东五十里,本磨弥部酋所居。元置县,眀洪武时废址存。
罗山废县,在城东南一百二十里平夷乡。旧磨弥部东境,夷名落蒙山元罗县,眀永乐初废址存。
交水废县,在城南二里,旧名陬笼城,元至元十三年立为县,属沾益州。眀永乐初,废置交水税课局。天启三年筑城,今局废,城存。
盘江废县。在城南九十里。晋元帝末年,爨亮据盘南,刺史王逊讨之,不克。逊卒,刺史尹奉募外夷刺杀亮,盘南平,割兴古、盘南地,置盘江南,如南零三县。后废址存。
陆凉州木栅、羲城。 骑思笼城俱在城东南中涎泽上,今废。
卤昌城在城西南五里许。
旧州城,在城东北二十五里,如本朝康熙初州城圯,而卫城坚完 ,故后裁卫归州,因移州治于卫城内。今旧州城址尚存。
河纳废县在城西南八十里,地名菜村,元置陆凉州,领芳华、河纳二县,眀永乐初,省入州。
芳华废县。在城西四十里,本落温部之地,蛮名忻歪,又名部,封元初置千户,至元中改为县,眀永乐初省入州。
马龙州。 尚灒城在城东南四十里又有废耶城,皆蛮所筑
鲁婆伽岭巡司故城,在城南黄土坡,眀洪武十八年建,旧有巡司,今裁城存。
马龙所故城在城北里许,眀永乐二年置,存 本朝康熙二十年所裁城。
,废麻州,在城北里许,唐贞观二十二年置。永徽二年,朗州白水蛮反,寇麻州,朗州都督赵孝祖讨平之,即此。
律髙废县在城东,汉置,后废。晋咸宁元年,分建宁郡修云、俞元二县复立律髙县,梁末废,元以其地置马龙州。
西安废县在城东二十里,晋末析律髙县地置,齐曰西中县,为兴古郡治,梁末废。
通泉废县在城西南四十里,盘瓠后内垢之,孙易<div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max-width: 24px; max-height: 24px; min-width: 24px; min-height: 24px; vertical-align:middle;"><img src="https://ctext.org/getrarecharimg.pl?group=2418"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max-width: 24px; max-height: 24px;" alt="ctextchar:2418" /></div>分居其地,元初置易笼百戸,至元十三年改为通泉县,属马龙,永乐初,省入州。
方圆塔在城西南罗甸村,一方一圆,俱元梁王建
义象冢在城北闗,外眀天启四年,安效良叛至马龙景东,土兵统象马逆战,大破之。一象奋勇冲阵,被流矢死。巡抚王伉立碑建坊,表曰「忠勇义象。
罗平州。 漏卧废县在城南八十里,汉置。蜀汉建兴二年,分建宁牂牁立兴古郡,领漏卧。宋为兴古郡治。齐仍属兴古郡,梁末废。
土官寨一在城北十里,一在城东淑龙山,林木犹存。
梁王堆在城南二十里凡数处,相𫝊梁王屯粮之所。
方圆塔在城西六十里竜甸村,元梁王建,一方一圆,上有篆文。
寻甸州仁德府故城,在城东五里,元至元十三年置,领为美、归厚二县,眀洪武十五年改寻甸府,成化十五年迁,今城北一里址存。
凤梧所故城在州东城内,眀嘉靖六年建。 ,本朝康熙五年裁城存。
木宻所故城在城东南七十里,眀洪武二十三年建 ,本朝改置木密守备,仍管守御事,今裁城存。
寻甸故城在城北一里,明成化十五年筑土城,后徙鲁兀山下。嘉靖十二年迁,今治。
归厚废县,在城西一百三十里,地名易郎南笼,旧属仁地部,元至元十三年分立为美傥俸二县,后改傥俸曰归厚。今州境九湾九层城即其故址。
为美废县。在城北三里,地名溢浦适侣睒甸,元置县眀,洪武中省入州。
会盟处在城东六十里闗索岭上有石标,汉诸葛武侯南征会盟处。
平彝县。 旧平夷卫城在城西一里,清溪河左山巅,今俗名旧城山
亦佐废县。在城东南一百三十里,蛮号夜苴部,元至元闲置县,眀天启四年建石城,本朝康熙四年 县裁城存。
石龙在城东南十五里,滇南胜境有石龙 ,本朝总督郭瑮见之,曰:「此虬也,非龙也」。因建一亭,题曰石虬。
宣威州。 颍川营在城东一里,一名古城,眀颍川侯傅友徳筑土城驻军,今内有居民十馀户,田数十畞
、诸葛营在城东二里,一名古城。昔武侯南征,每兵斗土筑城,屯军于此,今存
炮台在城南一百二十里可渡河南颍川侯筑,以败乌蛮,今存
、粮堆在城东二里,世𫝊武侯南征乏粮,堆土覆米于上,以示有馀。今遗迹尚存
。
临安府:
建水州附郭
贲古故城在城东三十里,汉置县,属益州郡,后汉因之,蜀汉属兴古郡,晋因之,东晋时废。
叚氏故城,有二:一在城南五里泸江乡,无垢寺,一在城西十里莲花池址存。
曲江故城,在城北八十里。临曲江有二城,一筑于汉,一筑于䝉氏址存。
宁逺废州在城西河一百馀里,眀初置,万历末废,今俗呼河底,即故州治址存。
读书台在城内学宫旁,地势髙起如台眀,洪武中,学士王奎、都御史韩宜可谪戌时讲业,于此训𨗳,赵子禧构亭其上。
将台在城北白鹤铺,眀定逺,伯沐昻驻兵处有遗址。
、抚蛮台在城西北三里,眀巡按姜思睿招抚土蛮,因筑台于此
居敬堂,在城东二里,废临安卫北,眀指挥万宾建、翰林修撰陈循为记。
恵宣堂在城北里许明知府陈礼建、侍读学士王直为记
杨知州庄、在城东南五里,元知州杨和居此。
石屛州。 末束废城在城东异龙湖中瑞城岛上,唐时乌麽蛮筑,宋时乌僰蛮夺据之,又州南五爪山上有城,亦名末束。
谢氏山亭在城北四里,眀州人谢正辟地,引泉建亭,于上下有躬耕岩石洞甚竒
乾阳仙迹在城北山上有石洞,髙敞可坐,百人相传,羽客炼丹于此洞前石上,足迹宛然。
阿迷州。 杨广城有三:一在城东南二里通安桥,一在城之市平铺,一在城之石头寨,相传宋皇佑初,侬智髙奔窜,狄青使其将杨文广追之,屯兵于此。
阿迷守御废所,在城东一百二十里,地名虚卜桶,旧为□𤟰所据,万歴二年讨平之,置所并筑土城,今裁。
状元馆在城内,眀杨慎寓阿迷,州人王颍斌筑馆居之,故名
宁州。 古城在城南,里许𫝊,为诸葛武侯所筑。
宁海府故城在城西三十里大䧺寺旁,今名旧州。元初置宁部,后改宁海府。至元中改宁州,至正闲,始迁于今治眀。嘉靖十二年筑城。
西沙废县在城西二里,宁部蛮世居之。其裔孙西沙筑城于此,因名西沙笼。元至元十三年,立为西沙县。二十六年𨽻宁州。至治二年倂入州。故址在仁善坊内。
通海县。 旧土城在城东五十里官洞村相𫝊寨,长王智筑此以御诸蛮址,犹存。
㽛町废县在城东北五里,汉置。唐时蒙氏置通海郡,叚氏改秀山郡,元为临安路治所。眀初改路为府,以建水州为府治,因改置今县,兼设守御所,以其城为守御城,今所废城存。
石穴在城东北二里相𫝊,有异僧,以杖穿石,泄麓湖之水,其穴至今存。
拖蓝水在城北杞湖中,眀御史东旭谪戌,通海子钦随相继卒。钦妻卢氏誓死守节,有力者强逼之,自投水死。至今其水澄碧数丈,宛若拖蓝,事详列女。
河西县。 河西州故城在城南三里螺髻山下,即旧县治其地曰休腊。唐初于姚州之南置西宗州,领县三,河西其一也。天寳后,没于蛮为歩䧺部,后阿僰蛮易渠夺而居之,元宪宗时内附,置河西州,寻改为县,眀成化七年始迁县治于普应山下,旧城址犹存。
古城有三:一在城东三十里,一在城东北一里,一在城西北三里,俱元时筑故址犹存。
龙马槽寨在城北五里
。旧元帅府在城北三十里曲陀闗,又名万松营,元至元二十一年建。
今碑址并存。
嶍峨县。 笻川废县在城西北九十里。元初置,属河西州,后废。至元中,改嶍峨千户为州,领笻川、平甸二县,寻降为县,倂二县为乡。
嶍峨旧县在城东北二里嶍峨山之阳。又有废城二,一在县西怕念乡,元时有百夫长居之,一在县西平甸乡,元末梁王避兵之所。
赤字岩在城西北十里通济桥旁。眀万厯间,副总兵邓子龙征野寇,至此,斩贼首血,书「威震遐方」四大字,至今赤色如「新」。
䝉自县。 古城在新安所西十里,有古碑,题曰「宋将杨文广驻师之所」,盖狄青讨侬智髙时也。
新安守御废所在城西南十五里,本安南长官司地名,补瓦寨眀。正徳六年废司,改置千户所,𨽻临安卫,十四年筑城,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裁城存。
石龙在城东四十馀里,从石缝中出髙丈馀,势若飞腾,时有云雾绕其上
铜鞍斧在城东小东山下,眀万歴时,巡抚邹应龙剿䝉迷土贼,置二器于此,寓安抚意于县署,勒石,云平定阿迷,安抚蒙自盖阿迷东山亦置,有铜瓶、铜锭各一也。
澄江府:
河阳县附郭
黑柏城在城东,旧阳宗县东三里,一名输纳笼城
、旧府城在城东五里绣球山,眀知府徐可乆迁,今治旧址存
、西古故城在城西四里,元时筑遗址尚存
西街故土城在城西五里,民居稠宻,眀正徳六年,知府唐臣筑周三里,与郡城为掎角,今废址存
俞元废县在城南河中洲上洲名龙池,周四十七里,汉元封中置县,后废
阳宗废县在城东北四十里,眀湖之南,唐麽些蛮居之,号强宗叚氏,因以名部,后讹为阳宗。元初内附立千户,至元中改为县,正徳间筑城县,本朝康熙八年倂入河阳
,诸葛营在城东十里云龙山下,武侯南征,与酋长订盟于此
、梁王屯在旧阳宗县东南二里棋枰山上,有废垣二重眀,初征滇,梁王使其部帅屯兵于此将决水灌军,有沙锅者侦以告,因絶其水道,遂破之,又名沙锅寨
菜花坪在城北二十里罗藏山,元梁王巴咱尔斡尔宻游乐之处,昔有樵者于此得银器
丰乐亭在城西西礐龙泉间,每岁季春,郡人修禊之所眀知府徐可久建
。元帝师碑在城东旸浦山
江川县。 梁王城在城北山顶,元梁王筑
部桩故城在城北二十里,昔蛮酋易昌所筑,元置双龙县于此,寻废为双龙乡。其北有古树,春初叶萌,土人视其先萌之方以卜岁,北雨南旱,西则风雨时,禾稼登东则丰歉半,四面皆萌,旱涝饥馑,歴试不爽
旧綘县在城南四里,唐贞观八年置黎州,领县二,綘其一也,又名碌,云异城䝉氏时,白蛮居之,至段氏时为麽些徒蛮所据,更名歩䧺部,元初置千户所,至元中改江川州,寻降为县,明崇祯七年,迁县治于江川驿,建今城旧城址存
蟠坤洞在城东南十里蟠山,西平侯沐春征交址,至此迷路,有绯衣白马人麾骑而前,从之得路,比还,复见旌旗驺卫,列炬千馀,张乐入洞,迹之,得石如人形,肖像祀之
,古塔在城东五里东山之巅,唐天寳二年建
,新兴州。 禄匡城在城西南十五里,俗名西古城,汉时筑元梁王重缮驻兵
中古城在城西二里,元时筑,以避兵址存
马桥城在城西北十三里大庄有石城故址
、黒村城在城北十二里团山下
、白城在城北二十五里。梅园,汉人所筑
研和废县在城南三十里,昔麽些徒蛮歩䧺居此。元初内附,立为百户,至元十三年改为县,后省入州。
普舎废县在城北二十五里,昔强宗部蛮之裔长曰部傍,据普具笼城,元初内附,置千户,寻改为休纳县,后置新兴州,省休纳入州,即今州治。次曰普舎,据普扎笼城,其孙苴●元初内附,置千户,后改为县,眀初省入州
闗索驻驿在城北闗索岭有庙
白塔有二:一在城东北二十里永丰寺,一在城东南三里望城坡麓,元时建为文笔峰。
三姑井在城北,团山、三姑遇害,处事详。列女泉极清冷,可洗眼疾,又名哑泉,不可饮。
路南州。 撒吕城在城东北一里,蛮名路甸,有城曰撒。吕黑爨落䝉所筑遗址存。
弥沙废县,在城北八十里。元至元十三年,即弥沙等五城立弥沙县,二十四年并入邑市县。
邑市废县在城北八十里,黒爨蛮落䝉居之,元时内附,置县,𨽻路南州,眀𢎞治四年省址存。
武定府:
和曲州附郭
诸葛城在城东二里,相传诸葛武侯曽驻兵于此,今城址尚存。
和曲故城在城南十五里,蛮名叵簉甸,元改曰和曲,寻升为州,眀隆庆中改附府城,故治基址尚存。
宗居废县在城西北一百八十里,唐武徳中置西宗州,贞观十一年更名宗州,领三县:宗居石塔河西,𨽻戎州都督府,后废。
龙隐台在城西八里,狮山之巅,孤峰入云,两石相抱,中容数人,眀建文帝入滇隐此。
礼斗台在狮山岭,悬岩万仞,眀建文帝礼,斗处有蒲,团迹尚存。
跃龙亭在城内学宫泮池,前眀建文帝,信宿于此,蝼蝈哄鸣,帝意恶之,至今遂絶。万歴间,知府刘懋武因建亭
浚泉亭在狮山巅,亭畔有古松二株,如虬龙形,藤罗数百尺,纒之
元谋县。 元兵寨在城西二十里西溪河西山顶,元时筑,周围一里,石址尚存。
诸葛坛在城北二十里清渊涧相𫝊。武侯征孟获过,此所筑址尚存。
元马冢,在城北二十里马头山。按南中志,会无县有元马,日行千里,死于此,遂埋焉。有冢有祠,土人谓马为谋,故名元谋。
禄劝州。 石旧废县在城东五里,州旧有四甸:曰掌鸠,曰法块、曰抹捻、曰敝曲,后讹掌鸠为石。旧元置县,明初因之,正徳中,省入州址存。
易笼废县在城北一百八十里。宋时,段氏使乌蛮筑城,名曰洟笼境。有二水,一名勒溪洟,一名东溪洟,蛮语谓洟为水笼为城,因名。元置易笼县,眀初省入州,今地名培场,址存。
石泉。在城东一百二十里洒交营坡坡有大石泉出其上,终日汲之不涸,终岁不取,亦不溢相𫝊。武侯南征,人马皆渇,用剑斫出者。
广西府:
督捕城在城西四十里,眀万歴初置,为本府通判分防之所,址尚存
。阿卢洞亭在城西五里洞石灵怪,有雕栏寳塔钟鼓、狮象之形
、伏波祠故址在城内东北隅锺秀山巅址存
、秀才石在城西二里,石形如人,相传有孝子在此卢墓,遂化为石
,师宗州。 元总管府在城东南㯽榔洞村基址尚存。
梁王营、元梁王建、大河口矣,竜村俱有之。
六徳废驿在城东阿歹村。
英武废驿在六徳驿东。
㯽榔废驿在城西南㯽榔村,三驿俱眀。初置后,驿丞为虎所伤,遂废。
弥勒州 炼丹灶在城南六十里曰渎洞。昔有仙合丹于此遗有石斧人,或徙之,旋复旧处
望夫石在城南中哨地,昔有白夷从征交址,久而不归,其妇每至山前盻望遂化,为石髙五尺许
烈妇石在城西十里,昔有夷妇,夫亡,遗一子,姑逼之嫁,不从,携子逃归母家姑追及,撞石而死,风雨大作,今壁间尚有母抱子形。
邱北。 维摩旧废州在治南曰者马者龙、阿宁三乡之界。元初立维摩千户,后改为州,眀洪武间筑土城于大维摩,万厯间,筑城于此,后交址叛,徙治阿宁乡址存。
维摩新废州在治西阿宁乡,眀崇祯四年徙州治于此同。本朝康熙九年州废,城址存。雍正八年复设州, 治于废州东南十五里之歹马坡
李璜石在阿宁乡鲁石白村,眀𢎞治闲,州民李璜代土官珑氏,赴京袭职,即奏请改土,设流官。珑氏欲害之,避居江外,㩦一小石置道旁,祝曰:「如璜为私,此石消灭如璜为公。此石昻藏,其石果屹然特立」
。广南府。
法土竜城在城西十五里,其城险固,城后有髙山壁立,复有石城,凭髙临下,城中每恃为声援。
安宁废州在城东北一百三十里元置,眀初省入府。
广南旧卫在城内,眀洪武二十九年置,永乐元年移置于云南府治东。
元江府:
奉化废州在城西一百二十里,本名罗盘甸,元为罗盘部,眀洪武初置,因逺罗必甸长官司,后改为奉化州入。本朝顺治十八年省 府址存。
新平县。 新化废州在城西北二百里。元初立千户,眀𢎞治中改为州。嘉靖五年筑土城。 本朝康熙五年,倂入新平县,今州城址犹存。
鸣鼔营碑。在城西北三里,碑文破敌军山平,核桃箐,焚白改寨,扫麻栗湾,擒斩万计。万歴辛卯孟秋廿三日,副总兵丰城邓子龙立,今存。
他郎 恭顺废州即今通判治眀,初改他郎寨为恭顺州省。本朝顺治十八年 入府址存。
石烟在治西南一百六十里卜左村石坳中通一窍最深,有烟袅袅,四时不絶。居民以烟所指卜吉凶。
开化府:
文山县附郭
安南废城在城西一百四十里,木附僰蛮所居,旧名裒古,又名舍资部,元置千户,眀初改为长官司。正徳六年,省入䝉自县,天启二年,复给司印,以王弄长官司沙源兼管眀末源,子定洲谋叛,讨诛之,其兵头王朔遂有其地址。本朝康熙四年朔,与禄昌贤等叛,官兵攻破之,城尚存。
镇沅府:
威逺旧州即今府治,旧为昔朴、和泥二蛮所居,䝉氏时属银生节度,又置威逺睑至段氏,为金齿、白蛮阿只等所据,元至元十二年,置威逺州,𨽻威禁路,眀洪武三十三年改置镇沅州,永乐四年始升为府,今革除之。威逺土州,乃昔濮落杂蛮之地,眀洪武三十四年所开置也
、岩龙在城南六十里眀徳里,土人旱涝祈祷,多著灵异
、恩乐县。 天生城在城东六十里三家坡,周围悬岩石壁中有平地,俨如城垣,今驻汛兵。
石室在城南境猛连村,清幽絶俗,昔有道人修炼于此,后不知所终。
东川府:
会泽县附郭
土府故城在城西南二里,故址尚存。
堂琅废县在城西南,汉置,因山为名。水经注云:朱提郡西南二百里得所绾堂琅县西北行,上髙山羊肠䋲屈八十馀里,或攀木而升,或䋲索相牵而上,縁陟者若将阶天南中诸郡,此为至险。
仙人洞在城西北四十馀里云弄山腰,相𫝊那姑仙修炼于此。土人至其地不敢语语,则风雹立至。
昭通府:
恩安县附郭
土城在城东南二十里,元初驻兵于此,遗址尚存。
八仙海石在城东二十里,海中有岛八石,屹立如人,土人谓之「八仙」。世𫝊武侯南征曽留记云:八仙倒,乌䝉了,今果次第倾倒,改设流官。
镇䧺州。 吗里城在城东五里,眀万厯间建遗址尚存
旧土城在城西南七里,眀洪武中,頴川侯傅友徳调指挥,郑祥驻兵镇戌,筑土为城,后班师,归址尚存
仙碑在城北境火头坝口,篆文甚古眀,黔抚郭子章曽遣人摹数本去
、石刻在城东北罗汉村,系通四川髙、珙二县,孔道石上,镌芒琪古界四大字,旁有「洪武七年四小字
、大草坝在阿路林,天然不生竹木,传为武侯七星营。
普洱府:
龙虎地在城北三里,迤逦南来,气象万千,其过峡处斩如巉岩,相传武侯南征时,凿其●以制蛮夷。
攸乐 祭风台在城南六茶山之中,登其上,可俯视诸山相𫝊,武侯于此祭风,又呼为孔眀山
、孔眀塔有二:一在九龙江之西,南接莽于孟艮界髙十丈许,相𫝊为孔眀所建,有「塔倒呈上归流之谶,今其塔欹向东北,识者谓东北为 ,御极之六年神京所在,归流当验。七年,逆夷平果,改设流官,一在九龙江之南六里许,髙十丈馀,相传亦武侯所建,旁有树一株,名万年,青玲珑环抱,最为竒异,塔后即武侯立营处
整董井在城南二百五十里,蒙诏时,夷目叭细里佩剑游览,忽遇是井水甚洁,细里以剑测水浅深归,数日视其剑似白镪,所铸者疑之,断以斧剑,铁悉为银,复迹之,不得其处歴。𫝊其事,后土官袭职,务求此水沐浴,得者夷民愈敬服焉
。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𫝊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䥈于莽,芝埋铁砖于蛮专,遗木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又莽芝有茶王树,较五山茶树,独大相𫝊,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
,祭锣洞在莽芝山半石洞中,有铜锣一,匡郭剥蚀,夷人每于春耕时取锣祭之,祭毕仍置故处,秋时再祭,则年谷丰稔,或不诚,即岁歉相𫝊,武侯所遗,迄今奉为神物
、思茅诸葛营在城东北斑鸠坡下,诸葛武侯擒孟尚存获,直抵莽𬗟,往来经过,驻军于此址
大理府。
太和县附郭
太和故城在城南十五里皮罗阁,册为云南王,自䝉舍徙此,今其地名太和村址存
、史城在城北四十里,隋开皇中,史万岁驻师于此,故名。元初置喜州,今其地名喜洲村址存。
南诏诸城俱在府境,皆备吐蕃所设,一在河尾里,一在闗邑里,一在白国,一在蟠溪,一在塔桥,一在摩用,又有金刚城,在㸃苍山佛顶峰麓址存。
叶榆废县在城东南十里。阳和铺,汉元封二年置,属益州郡,后汉属永昌郡,晋属云南郡,元改大理路,今旧址尚存。
东河阳废县在城东十里,晋永嘉五年,分永昌、云南立东河阳郡,以县为郡治。
石乳岩在城北,苍山茫涌,溪上有滴乳石,髙智升初生时,曾弃其下石,乳滴入口,数日不死,始收养之。
天威迳,在城南三十里逹永昌孔道武侯七擒孟获,复纵之使去,获心服曰:「公天威也。后遂名龙尾闗,西曰天威迳。
画卦台在城西苍山龙泉峰下,昔武侯屯兵,于此草莱中得石刻伏羲像,因作台祀之。
占文阁在城西南五里,每星回节,似有火炬出焉,土人以占科目之多寡
五华楼,在城中。唐大中时,南诏丰佑、建元世祖征大理,驻师其下,正徳间重修址存。
天风海涛楼,在城东八里洱水寺前,一名浩然阁,眀嘉靖间建。
写韵楼在城西南十二里海光寺,杨慎著六书转注处。
胜概楼在城西北二里崇圣寺,创自唐贞观间,其北有般若楼
、翠华楼在城西北无为寺,元世祖驻跸处万松欝然。
水月楼在城北龙首闗,俯临洱水,眀月东出荡漾,金波对之如掩映冰壶中。
桂楼在城北三十里上阳溪,眀隐士杨黼读书处,旁有退笔塜
、混沌亭在城南龙尾闗西谷中,有李将军祠,为唐死事之臣,南诏祠之。
千寻塔在崇圣寺塔顶有款识,为唐开元元年,南诏请唐匠㳟韬徽义,造眀正徳,九年五月六日,地震塔裂,旬日复合。
辘角庄在城南二十里,南诏阁罗凤之女,请自择配,倒坐牛背任所之,至一委巷老妪家侧其角而入,遂嫁其子凤,怒与女絶,其婿于采樵处得金砖,负归,作金桥银路以迎凤,凤叹曰:果天婚也。后人名曰辘角庄,言牛入隘巷角如辘轳之转也。
禹碑在城西南一塔寺,眀嘉靖门,杨慎摹岣嵝碑刻之。
南诏碑在城南太和故城,唐天寳间阁罗凤归吐蕃立碑门外,眀叛唐,非得已也。郑回撰文
平云南碑在城西三里,元世祖平云南,立大学士程文海撰文。
平章碑在城西北苍山应乐峰
玉手碑,在崇圣寺僧念庵书证道:歌刻于石,其右手自腕至掌莹眀如玉,故名。
黄华诗碑,在崇圣寺元翰林王庭筠自号黄华老人,眀郡人,李中溪得其遗笔,四诗刻于石上,笔意古劲士林咸珍之。
玉磬碑在无为寺侧,眀汝南王有记。
䝉国大诏碑,在城北十里,唐郑回撰。文杜光庭书,今剥落殆尽。
妇负石,在城南和阳铺𫝊,昔汉兵至境,大士化一妇人负大石,众惊异,戒勿露刃,但略其地为叶榆县,后人祀观音像于上。
观音石在崇圣寺南,有杨黼八分书志之。
罗刹封石,在上阳溪谷口有方石如楼,世𫝊观音大士闭罗刹于此,因建寺基
大石案在城北十三里,长六尺,阔六尺,厚二尺许,四足皆大石。唐永徽间,杨波逺为迦叶设供案。
白虎墩在城西南感通寺,昔传有僧在厨,炊黍,见白虎入,急以甑縻掷之,绕其颈而遁,眀日视西廊塑虎颈,有甑縻焉,寺废墩存。
大悲寺观音像在城中,唐末有木板逆流三里许,人异之,取视见观音像,因奉于寺,眀成化间,雪深七尺,烟火俱尽,像前烟篆不㓕。
天桥在城西南三十五里洱河下趋处,俗𫝊大士凿石以泄洱水絶壑,深堑石梁,跨之两岩,激水溅珠,宛如梅绽,人呼为不谢梅
洱海月在下闗,每十一月十五夜,月落已尽,水中犹见一轮
风孔在苍山三阳峰,蔑原之上风从地孔出,夏月过之,刺人肌骨,人谓郡之多风以此
蝶泉在城北上闗泉,从石腹涌出,旁有花一株,髙丈馀,夏月花开,状若蝴蝶,首尾相衘,长垂至地,亦竒观也
、唐梅在城西北灵会寺右相𫝊,植自唐时,其花干层色如红玉,铁干横撑,千年物也
、赵州。 安东城在城东二里,蒙氏安东将军李専珠所筑
白崖故城在城东六十里,旧名白崖甸,以西山崖石如雪,因名蜀。汉建兴三年,武侯南征,师次白崖,获雍闓,斩之,封白国。仁果裔龙佑那为酋长,赐姓张氏,筑城于白崖山下。䝉氏时为白崖睑。唐天寳十年,鲜于仲通进薄白崖城,即此。眀嘉靖年设大理府督捕通判,驻其地,筑土城。万厯末年,裁城址尚存
彩云城在白崖西昆弥山下,白国王张龙佑那筑,以彩云见于此,故名一,名文案洞城
诸葛城在城东南弥渡市北,武侯筑
唐城在城南十五里。唐天寳中,李宓征南诏时筑
建宁废县在城东南九十里。弥渡元至元十一年置,二十五年省入州。元地理志称于白崖睑改置建宁县,乃白崖睑之弥渡,非即白崖也。今城址尚存
元世祖故垒在白崖驿东七里许
、孔眀垒在城东北三里九龙山,顶址存
、小国公营在城南华藏寺后,眀西平侯沐英平,大理子沐春于此驻兵,故名
、凤嬉亭在城西南凤仪山,眀州人叅议金罍构以馆。杨慎者,州内诸胜皆在指顾之下,今废
铁柱在城南百里,武侯既擒孟获,还白崖,立铁柱纪功,岁久剥落,至唐懿宗咸通间,重铸之,今铁柱庙是其遗迹。
御井在城北十五里,元世祖南征,驻跸于此,时旱,军士渇甚,祷神,凿池泉忽涌出。
孔眀印在城东南定西岭西岩间,镌刻印篆传,为武侯所遗,土人佩以治疟
云南县。 云南旧城在城南六十里。汉武帝元狩元年,彩云见于白崖,置县其南,故曰云南。蜀汉分建宁、永昌立云南郡。唐改为匡州,领勃弄、匡川二县。今县城东南有废城,即唐时匡川县治。其勃弄遗址,今大波、那村是。
镜州废城在城西北十里,唐置遗址尚存。
云平废县在城东,本云南县地,晋析置云平县,宋、齐因之,梁末废。
力士营在城南九里,昔武侯驻兵于此。
伏波岩在城西二里旧有马伏波祠。
悬岩阁,在城北九顶寺铁絚,悬构絶阁摩天。
风洞古井,在城南三十里,水目山水月寺。六诏:时僧普济有神异,日从洞中往来,旁有古井,深不可测。
邓川州。 徳源城在城东北十二里,昔邓睑诏居之南。诏既并邓睑,其妻慈善不屈死,南诏旌其城曰徳源,事详列女。
废曾州,在城东四十里,即汉时姑缯夷之地,唐武徳四年置曽州治曽县,西接匡州,后没于蛮。
诸葛寨在城东三十里,地名豪猪。洞南山顶有石,墙遗址下有龙潭石,壁上有龙形,并星云人马状,层见叠出,如雕刻然。武侯擒孟获于银坑洞,即此。
浪穹县。 石和城在城西北十五里施浪诏之裔,据石和城,阁罗凤攻虏之即此
浪穹废县即今县治,唐为浪穹诏。其王铎罗望与南诏战不利,挈其部保剑川更称剑浪诏。贞元中,南诏撃破剑川虏铎、罗望徙永昌,以浪穹、施浪、邓睒总为浪穹州,元至元十一年降为县。
凤羽废县在城西南四十里,䝉氏所置,元属邓川州,眀初倂入浪穹,今名凤羽乡址存。
三营在城东三十里莲花山下,元世祖入大理,以此为吐蕃襟喉,留军三百户镇之,因名
凤凰台在城北二百歩施浪诏施,望欠筑,台下有白沙井,亦望欠所凿
、古栢亭在城东五里,元时建,今亭废柏存轮,圆如盖
、潜龙庵在城东北赤壁山下,眀永乐九年,建文帝偕杨应能、叶希贤、程济至浪穹,结庵于此。眀年,应能、希贤先后卒葬庵旁,题曰「二忠之墓」。居久之,焚其庵东去,时永乐二十年也。以本朝康熙间,邑人何星文迹其地,建潜龙庵, 志之
,占农石在城南凤羽乡石窍中,藏一蛇见头则揷秧,早见腹则及时,见尾则旱,人以占农
。宾川州古大罗城在城东一里,俗呼军营,眀𢎞治间,掘地得碑,上有「大罗城」三字,因以名卫
、诸葛城在城西二里虎踞山,相传为武侯驻兵处
,遂久废县在城东北一百里汉置。水经注:若水南经云南郡之遂久县,即金沙江巡检司地。古称白门址存
迦叶门俗呼华首门在鸡足山,顶迦叶波入定之所。唐南诏,永贞闲僧小澄从此扣石门入,有二僧追之不及,大悔恨,焚身门外焚处生二柏树
、驯虎涧在鸡足山,传为迦叶驯虎之所
、八功徳水在鸡足山巅,迦叶于石上,卓锡成泉清流不竭
、云、龙州。 云龙旧州在城西浪沧江外三七之地,眀万厯间筑城建学,崇祯间始移于雒。马井即今州治。
巂唐废县在城南五十里,汉置,属益州郡,后改属永昌郡,晋咸康后县废。
芘苏废县在城西一百二十里,汉置,属益州郡,后汉属永昌郡。「芘」作「比」。晋咸和中,分河阳郡置河西郡,治芘苏县,宋、齐因之,梁末废。
古塔在城北松牧村髙丈许,围丈馀,片石累成,不知其始眀。隆庆间,地震中裂,万厯丙子地震复合。
仙人晒丹石,在旧城南七里,髙二丈,周二十丈,每雨过有斑赤如丹砂拭之则愈眀。
铁杖屦,在旧城北丹戞紫竹居眀、正、徳间,土官段文显见一老人谓之曰:「丹戞山石,剖之可获」。灵异语毕不见。显剖石,果得铁杖一、铁屦一,即建寺设老人像祀之。
楚䧺府:
楚䧺县附郭
徳江城在城西北二里,宋段氏时,髙升泰执国柄,封其兄子眀亮,于此所筑元为威楚路治眀,洪武中,督都袁义谓南山髙峻,逼近城郭,乃请改迁,今治,又名徳江村,昔髙量城避位居此一村,化其徳故云
富民废县在城南十五里,元至元十五年置,二十一年废为乡,今讹为阜民
思政楼在府城中,眀成化七年,知府赵熙修有记
髙量成碑在城西四十里紫溪山之猢狲箐,其上字迹磨灭不可读
,大小骠村相传:蒙氏时有野马,二风,雨中斗于原野,久之化为龙,大者入东南村坞,小者入西南山谷,僰人因以名村。
镇南州。 和子城在城东二里,唐时阁罗凤合六诏为一,侵俄碌,取和子城,即其地,今城存。
石鼓废县在城东三十里,初欠舍川有城曰鸡和。唐时䝉氏并六诏征东蛮,取和子、鸡和二城,置石鼔县,元宪宗七年,立石鼔百户,至元二十二年改为县,属镇南州,二十四年革为乡。
诸葛营在城东二里,昔武侯屯师于此,今址尚存。
米汤坝在城东二十五里,事详仙释。
神龙石在城南三十五里力戈村,元初龙出巨石中,化为婴孩。术士经过,闻啼声,觅而抱归,行二里许,风雨交作,遂成一石。土人异之,立庙祀焉。至今巨石孩形尚存。
仙人骨在城东二十里,山中有碎石如硝,掘而粉之可瘳,疾世𫝊仙人张眀亨遗蜕瘗此。
南安州。 瓦晟吴栅在城东南,山岩稠叠林麓四周,昔黒爨蛮祖瓦晟吴立栅其上
、红石岩碑在城东百里,眀万厯间,都司张守仁剿野贼至此,斩四渠长,埋其首,立碑于上,勒镇压土夷」四字,碑存。
定逺县。 南宁废县在城南黄篷阱,元初立百户于其地,至元十二年改为县,后省入定逺址存
诸葛营有三:一在磨盘山,一在羊牟山,一在法光山址俱存
自久寨在城西三十里化佛山,眀初,土酋自久据山为寨,以拒官兵,被擒赴京,上问叛故,对曰:「奴为主耳」。称㫖授以世袭指挥址存
天生碑在城东七十里万春山真觉寺侧,其碑不琢而成。元至正年间,提举完者秃书丹,其文风雨剥泐,不可读。
广通县。 千户所旧址在城东卧象山,元泰定初置,后废。
沐寨在城北十五里,眀初,西平侯沐英征刀斯郎,立寨于此,今人呼为总兵坡
𥔲 嘉 废县即今州判治眀,初置𥔲嘉千户所,后改为县入。本朝康熙八年省 ,南安州址存。
黑石在治西一里,黑初山元大定闲,有星陨化为石,状类瓜,击之,铿然有声,人不言,举之则动,言则弗动。土人以为怪,积薪焚之,雷雨交作,众惧而止。嘉靖间,知县杨江永移置土地祠。
黒井提举司。 治水塔在司治北,背凤山,临龙潭。昔有洪水泛溢,因建塔镇之。
李贤者泉在司治南。利润坊相传,昔有贫妪居此,尝苦无泉。偶有老叟自称李贤者,引妪往岩畔,以杖指示石,裂泉出,至今赖之。
琅井提举司。 神石在司治西南,竒峰山麓,石髙丈许,开井时颇著灵异,土人祀之
姚安府:
姚州附郭
唐古城在城东十五里,唐太守张䖍陀筑
废裒州,在城北九十里,唐武徳七年置,本弄栋地,南接姚州白蛮所居址存。
弄栋废县在城北二百二十里,汉置,属益州郡,唐置姚州,景云初,御史李知古筑城址存。
泸南废县在城东北一百五十里,唐垂拱初置县,名长城,属姚州,天寳初,更名泸南。十年,剑南节度鲜于仲通讨南诏,大败于泸南,即此。
孔眀遗垒,有工一在城东十里,一在城北二十里
矣。保山塔在城北十五里,相传段正兴大宝六年建实,宋绍兴二十四年碑记犹存。
髙陀山塔、在城北二十里,晋天福间建髙十有五级,碑记尚存,一名白塔。西南有池,清可鉴髪塔影,倒映池中,因名塔镜。
云南郡主碑在城东慈应寺上篆,元康三年云南郡主等字
稽肃碑在城西十七里上有「天福」二字
兴寳寺碑在城西十八里。段智兴,元亨二年立,实宋淳熙十三年。
。始篁先生隐处在城西茭湖渔澄洞,人代无考。
仙人安公治,在城北金沙江上,即古西梁州。泸水,见云笈七籖天地宫府图
菩提树在城北白塔旁,元兵破大理,髙泰祥死之,一女流亡,民间不知弟兄所在,因手植菩提树以卜存亡。既而九植皆茁,兄弟九人,俱无恙,散处滇、黔。洪武中,皆授土官职。
大姚县。 武侯城在城西马鞍山麓,为武侯南征驻师之所,今铁桩尚存。
废縻州,在城西北二十里,本西豫州,唐武徳七年置,贞观三年更名,南接姚州。领县二,磨豫七部。
废㣲州,在城北四十里,本西利州,唐武徳七年置,贞观十一年更名北接縻州,领县二:深利十部。
扬被废县,在城东七十里,唐武徳七年置裒州,领扬被、乐强二县,南接姚州境。
马邑、废县在城北六十里,唐武徳四年置尹州,治马邑县,兼领天池、盐泉、甘泉、涌泉四县,其地与髳州接髳州,即今县治,后俱废。
武侯阵图在城北龙蛟江右壁上,有人马战斗之形。
白井提举司。 《石羊》在司治北。䝉氏时,有女牧羊于此,其羊舐土,驱之不去,遂掘土有石如羊,因得盐泉,至今立庙祀之
。
永昌府:
保山县附郭
鎭姚所故城在城东南,老姚凤山之阿眀,万历十三年改永昌所建。又镇安守御所在府西南潞江外三百五十里,万历十三年改金齿所建,今所裁城俱存。
哀牢废县在城太和坊之东,后汉永平中置,元为永昌府治眀,洪武中改为中千户所军营。
不韦废县在城东北凤栖山下,汉武帝置,徙吕嘉子孙居之,以嘉为不韦,后因名。
诸葛营在城南十里,昔武侯屯兵于此,及还,汉人有遗留者,聚族而居,至今呼为旧汉人村
全胜闗在城南二百里,姚闗眀恭将邓子龙败缅于此,因建此闗旧址犹存
偃草坡在全胜闗南,邓子龙攻𬗟处,至今草皆下生,不能上指。
将台在城东金鸡村温泉之北,蜀汉吕凯所筑,今遗址尚存。
旗台在诸葛营前一小海子内相传,武侯建旗之所,周匝三十馀丈,随水髙下,虽巨潦亦不能浸。
右军书台在城南诸葛营东,旧有王羲之所书碑刻,今皆废,仅存台址。
眀诗䑓在城南里许眀郡人张含筑,含长于诗,杨慎为之题额
看山楼在城内眀户部侍郎张志淳建楼上藏书万卷䧺,伟竒丽甲,于一郡杨升庵题曰铁楼
安邉定逺楼在城南十里,髙五丈,有竒眀,洪武十七年建,括苍王景常有记。
郄金亭在城北驿亭,眀兵备贺元忠、郄金处,今废事,详名宦
、金鸡村在城东五里,蜀汉吕凯故里,今遗迹尚存,后有古蒙千户所遗址
、马援洞在城西寳盖山后,青冈坝旧址尚存,洞中水流不竭。
诸葛井在城东二十五里,哀牢山上有二穴,相去一寸五分,各围三尺许,形圆如碗水,可饮千人,夜有火光,孟春月居民,视井水盈涸,以占岁之丰歉相𫝊,武侯凿以济军者。
万箭树在城东北四十里天井山北。段氏时,濮蛮为盗,出没于此,行者射其树以厌之,箭集如猬。
腾越州。 诸葛城在城东髙黎贡山、分水岭,旧𫝊武侯所筑,一夜而成。
罗宻城在城北二十里,旧为蛮酋所居,濠堑犹存。又州西二里平原,中有西源城,遗址相𫝊,为段氏所筑。
顺江废州在城南二十里,元至元十一年置,寻废。至正七年,酋长乐孙求内附,立宣抚司,寻又废。
古勇废县在城西一百里,元至元中置,寻废。
越甸废县在城东北四十里,元至元中置,寻废。
尚书营在城北三十里,眀靖逺伯王骥驻兵处。
镇夷石堆在城西南三十里矣,罗山后髙丈馀,武侯屯兵处
、黄牛石在城西北二百五十里马回闗山旁壁上,土人逺渉险阻,必祭而后行。
永平县。 博南废县在城南,后汉置,其地今名江东村。
诸葛寨在城北三里,武侯驻兵之所。
石塔在城西,潞江西岸相𫝊。武侯征孟获,时建有大树裹塔阴,周十馀畞。
鹤庆府:
废守御所在城北四十五里,眀洪武二十年置, ,本朝康熙五年裁。
诸葛寨在城南一百四十里罗陋村,武侯驻兵处
、松桂营在城南六十里,眀颍川侯傅友徳征佛光寨,驻兵于此
清虚阁在城北八里,眀知府马卿建吴堂作记阁,跨白龙祠,山麓山亘数十里,最髙一峰名金山,有泉,下注为白龙潭
、赞陀石洞在城东十里石寳山顶之阴,昔西僧赞陀啒哆自西竺来栖此
、一碗水,在城东南大城坡顶,昔䝉氏军过此,渇甚,斫地得水。
象跪石,在城北八里,石如狼牙,昔元世祖自丽江乘一白象,至此,象跪不行,因名。
剑川州。 望徳城在城南三里,周五百丈,段氏所筑,今名水寨村,又东北段氏里有城,即元世祖入大理驻师处
罗鲁城在城南十五里,唐时筑,今名瓦窑村
,千光如来像在城南三里水寨村,䝉氏征麽些渡金沙江遇水逆流,取以刻像,号千光如来。
顺宁府:
守御所故城在城西南二百里矣,堵十三寨之中,右甸川之西山麓,眀万厯间,巡抚陈用宾筑为郡,城藩蔽,周二百丈有竒,今遗址尚存
庆甸废县在城南八里,元天厯元年置,眀洪武十五年废。
孟获遗寨在城南一百八十里,孟获为武侯所纵,南走庆甸,今有遗址
,聚书楼在府东城内,土知府猛寅购经史子集,建楼贮之,又名万卷楼
、诸葛碑在猛𬗟之邦凤山碑文藓剥多,不可辨
中阿山铭眀正徳中,有人于中阿山锄田得一石,方尺许,上有镌文曰:「襟沧江帯,锡河为昆仑山」。冢子厥名中,阿馀尚有十数字,剥落难辨
武侯石柱在右甸逹丙里田畦间,相传武侯制以慑服群夷者
观音接路在城北阿鲁司泥山,当两山路絶处。宋祥符中,一夕风雨,忽成坦途,𫝊为大士显灵
三台相井在三台山东北百里。旧志谓武侯平蛮军至此,苦无水,见一老妪指地得泉,味甘冽,因呼为观音井,亦名三台相井。
江流佛像在城东四十里,眀嘉靖中,土人渔于兰沧江,忽见江水逆流视之,乃铜观音像,遂奉于万庆寺
云州。 大侯州故城在城南,即州旧治,与云梦接壤,土名大侯寨,眀正统三年改为州,土酋奉氏世为知州。万厯间有奉赦奉学,弟兄不相能,分上下二衙,赦居大侯为上衙,学居下衙,去大侯南十里,不受制,于赦云梦。土官猛廷瑞学婿也,助学构兵,二十五年讨平之,改云梦为新州,赦守大侯如故。后赦子奉光,复抗命,二十六年再讨之,改为云州。州旧系土城,三十一年迁于大栗树鎭为今州,治故城存。
猛氏寨在城东一百二十里,上有龙马泉、温泉。
永北府:
废顺州在城西一百二十里。唐时地名牛睒,南诏徙诸浪人居之,与罗落蛮杂处。元初内附。至元十五年,置顺州,属丽江路。明洪武十五年,改属鹤庆府。万厯二十八年,筑土城。 本朝康熙八年,省州入府。三十八年,以其地改属永北府。
蒗蕖废州在城北八十里,地名罗共罗落麽些蛮世居之。元至元九年内附,改为州,眀天启中废。
㟍峨旧县在城南三十里㟍峨村,䝉氏时筑,遗址尚存。
祭锋台在城南二十里,武侯征南时,祭剑于此。
石壁观音像。在城东山石壁间,唐吴道子笔。
丽江府:
通安废州在城东三里,昔名三睒濮繲蛮所居,其后麽些、蛮叶古年夺。据汉为定苲县地,属越嶲郡,唐改定。苲曰昆,眀属巂州,天寳后为越析。麽些诏元宪宗三年内附。中统四年,以麦良为三睒管民官,至元十四年置通安州,属丽江路,眀因之。 本朝省入府。
寳山废州在城东二百四十里,汉越巂郡西境,后汉属永昌,唐为麽些蛮所据,元宪宗三年内附,名其寨曰茶罕忽鲁罕,至元十四年置寳山县,寻升为州,属丽江,眀因之。 本朝省入府址存。
废兰州在城西南三百六十里,汉益州郡西北境,后汉永昌郡地,唐属南诏,为卢鹿蛮所居,元宪宗四年内附,𨽻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十二年置兰州,属丽江路,眀洪武十五年改属鹤庆,后仍归丽江。 本朝省入府址存。
巨津废州在城西北三百里,旧名罗波九睒,西邻吐蕃,麽些大酋世居之,元宪宗三年内附。至元十四年,于九睒置巨津州,属丽江路,以铁桥为南诏吐蕃交会之大津渡,故名眀因之。 本朝省入府址存。
临西废县在城西北四百六十里。巨津,废州之西,蛮名罗裒间,居民皆麽些二种。蛮元至元十四年置临西县,以西临吐蕃故也,𨽻巨津州。眀洪武十五年改属丽江府,正统二年为番人所据,仅存一寨,今名他照和村。
铁桥址在废巨津州北一百三十里为南诏与吐蕃交会处。铁桥之建,或云吐蕃,或云隋史万岁及苏荣,或云南诏阁罗凤、异牟寻归唐,时断以絶吐蕃。桥南有铁桥城,为吐蕃十六城之一,尝置铁桥节度,于此桥所跨处穴石锢铁为之,冬日水清,犹见铁环。
大匮寨遗址在废寳山州东唐麽些蛮兄弟七人居之,曰大匮,曰罗邦,曰罗寺,曰碍场,曰卞头场,曰当坡罗场,曰当郎将。元世祖南征,至大理,俱内附。
芝山洞在城北雪山西南麓,林木幽异,岩畔有洞旁,建解脱禅林,眀熹宗赐名福国。
石鼔在城西七十里金沙江邉。相传武侯南征,立以鎭土番。
●化府。
巄●图城在城西北巄●山,周围四百馀丈,昔细奴逻筑此城以居,今尚有所遗石柱,又府东梅子箐山顶亦有城基,周围十六门,其规模又倍于巄●焉
、䝉舎故城在城北十五里古城村,张氏让国,䝉诏筑城以居,今旧址犹存
定邉废县在城东南一百里,唐时为濮落蛮所居地,曰南㵎,元初于南涧置定邉县,𨽻镇南州,寻废,眀初复置县,𨽻楚䧺府, 本朝雍正七年省入䝉化府
,䝉化废卫在府东城内,眀洪武二十三年置, ,本朝康熙六年裁
、金牛山寨在城西南十里,昔䝉氏屯营之所,遗址尚存
,䝉氏寨在城北二十五里,孤峰陡峻,有三濠,皆深丈许,今尚有瓦磵、雷石之类
、铁柱在城东箐口北一里,髙七尺,径三尺,相𫝊武侯南征时铸,上有建极,十三年壬辰,四月庚午朔,十有四日,癸丑铸十九字。按建极乃南诏酋龙僭号,恐年久剥落,当时添补之也
、盟石在城北二十里。唐时张乐进求逊国细奴逻逻,祝曰:「我当得国剑,斫入石,果入三寸」,今石上犹有「剑㾗」
石箭在澜沧江,巡检司北二里有石,长七尺,径二寸,上锐如镞,下圆如干,相传武侯所遗
。
景东府:
玉笔城在城西景董山,眀洪武中建卫城,复于山巅别为小城,周围三十馀丈,东开一门, 。本朝康熙九年建营于此,名玉笔城。
景东废卫。在城西北五里,眀洪武二十三年置。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裁城址犹存。
冢墓附
云南府:
隋爨王墓。在府东十五里,题曰昆明。隋西爨王之碑,成都闾邱均撰。文洛阳贾馀绚书丹碑,今无存。
唐河东刺史王仁求墓。在废三泊县南二十里,有碑铭,岁久剥蚀。
元梁王墓有二:一在府西,进耳山王名博罗,一在安宁平顶山。
咸阳王萨达克齐墓在府东五里
眀王、忠文公禕墓在府东二里地藏寺后。
都督沐璘墓在府西北十馀里普吉村
都御史李纯墓在府西玉案山。
赠光禄少卿。毛玉墓在府西十里班庄村。
兵部侍郎孙清愍公继鲁墓在府西北里许。
光禄少卿施昱墓,在府西十里朝宗山。
赠刑部尚书严皓墓。 赠刑部尚书严鍈墓、俱在府东六里归化寺前。
吏部尚书严恭肃公清墓。在府东北羊肠村后。
都御史朱运昌墓在府东十里麦冲山麓。
兵部尚书傅忠壮公宗龙墓在府西十里棋盘山下。
巡抚四川都御史马乾墓在府西北普吉村
叅将沐详墓,在呈贡县东南十里洛龙河。
赠吏部尚书杨情墓。 赠吏部尚书杨福山墓。俱在安宁州太保山。
都御史张素墓。在安宁州西二十里巃嵸山。
曲靖府:
元梁王墓有八在府东罗汉山诸处。
眀光禄少卿胡洁墓、在府东六十里,废越州城北。
巡抚陕西都御史唐时英墓在府北五里白石江上。
布政使朱家民墓在府西十五里王家屯。
吏部主事李希揆墓在府南十五里。
任烈妇墓。在府西五里有碑。
临安府:
元董庄愍公文彦墓在府西一里
,群节墓在府北白鹤铺,元末盗起,回回罗垒丹等四十一人隐居山谷中,盗胁之不从,俱被害,身首异处,经宿复合,众异之丛葬于此。
眀江孝子墓,在府北一里,孝子不知何处人,任本府通判有孝行,天顺庚申卒,葬于此。题临安别驾,孝子江惠墓。
副都御史王恩民墓在府西十五里
南京操江佥都御史萧崇业墓在府北白鹤山
,赠吏部侍郎包万化墓。 吏部侍郎包见捷墓俱在白鹤山
,都指挥佥事万城墓在府东五里回龙山
,郭夫人虚墓在河西县西五里普应山县,令广西全州蒋良之妻疾,终厝于此,扶丧归,县人慕良徳政为营虚墓,有叅政宋应登撰蒋公郭夫人虚墓碑。
。
澄江府:
汉汉兴亭侯李恢墓在府西五里
,宋丁连然君墓。在江川县北三十里北山上,覆臣石,有耕者坐于上石,忽动,耕者惊异,启视之,上勒丁连然君神道。按《宋史,太宗时有交王丁连然来朝,疑即其人。
元右丞相伊喇墓在府东三里缺摩山
、临安路总管段文瑞墓在府东北重珠山
、武徳将军閈里伯墓在路南州南紫玉山
,眀御史王昭墓在府南官南山,洪武间流寓
。
武定府:
元行省叅政安慈冢在府东北三十里龙三藏
烈妇墓。在府南,旧和曲州,名氏不可考。
。
广西府:
眀叅政李公墓在府北山麓,委勘事卒葬,此建有庙名籍无考。
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兵部尚书杨䋲武墓。在弥勒州南玉枕山。
大理府:
汉白王墓在府北十五里,无为寺后
、唐天寳战士塜,即万人塜,一在府南龙尾闗东,一在赵州北。唐天寳中,鲜于仲通、李宓伐南诏,战亡士卒,阁罗凤収葬之
御史杜光庭墓,在府西南玉局峰下,光庭流寓南,诏以文章教䝉氏之民,卒后䝉学士爨㤗葬之于此
段赤城墓在府南二十里赤城,诛蟒除害人,徳之为之立墓
。五代悼康墓在浪穹县南山根村南,诏赵善政伪谥悼康,殁葬于此。
元安抚玛蘓库墓在府东龙佉里,咸阳王第五子,治鹤庆、大理二路
眀大军封。在府西南一塔寺后,颍川侯取大理时,敛亡卒而封之
。翰林李元阳墓在府西北三塔寺右
,都御史赵汝濓墓在府南龙尾闗麓
、汝南王妃墓。在府西北雪山,永乐闲,封王于大理妃,姓丁氏。
叅政邹尧臣墓在赵州象山。
给事杨志墓在邓川州南六里,正统中,从戎卒葬此。
两忠墓在浪穹县潜龙庵旁。建文从亡臣叶希贤、杨应能葬处。
御史赵升墓在宾川州棑栅营
楚䧺府。
元金牌司墓在广通县罗苴甸西山𫝊,为元时亚中大夫,威楚开南等处总管髙禾成葬处。
眀副使杨文烈公畏知墓。在府北三里。
姚安府:
战国楚小卜墓在府西北楚庄蹻之将平定滇中,战殁葬此
永昌府。
汉阳迁亭侯吕凯墓在府东金鸡村
、哀牢夫人墓在府东哀牢山
、三国汉孟优墓在府南八十里,地名猛波罗
、唐杜光庭子墓在腾越州南龙凤山,光庭将子入南诏子卒葬,此其名无考
王状元墓在府北大寺山,其名无考
元腾冲府知府髙㤗墓在腾越州南龙凤山
、腾冲府知府孟光墓、在腾越州北千峨寺左。
眀戸科给事中陈以仁墓。在府南龙泉门外圆通寺后。洪武中谪戍金齿,卒葬此。
都督佥事胡志墓在府西九隆山
,戸部侍郎张志淳墓在府南黄竹山
,赠光禄少卿。薛继茂墓在府东南三十里。桃花屯东河邉
三忠墓。在府东闗坡,孙可望入滇,通判刘廷标、推官王运开并弟运闳死之,葬此。
战士冢,有二:一在府南姚城东,一在松坡营东。
鹤庆府:
眀副都御史彭富墓在府西大坪
、光禄寺少卿杨抡墓户部右侍郎杨芳盛墓,俱在府南班登山。
赠光禄寺卿段恭节公髙选墓在剑川州西门外。
光禄卿杨朝栋墓。在剑川州南六里锺贤岭石龙寺后。
䝉化府。
眀御史雷应龙墓在府南鸡鸣山
山人范寅墓在府北天䇿堡,其子范运吉亲负土石累成。
光禄卿左重墓在府南梯子坡
、太仆卿周二南墓在府东屏风山
。 本朝徐烈女墓在府北教场,本府同知陈文成与阖郡士民公葬
。
云南通志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