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云南通志》卷十

田赋民赋征屯赋附额

《禹贡》:梁州田下上赋,下中三错,地硗敛薄,况滇为梁之裔境哉?由汉迄宋,或羁縻或弃之。蒙段元始,全𨽻版图,设官分职,与中土等。苐文献无征田赋莫考。明以屯养兵,草莱渐辟,而计田制赋,犹不及中土一大县也。迨自南中多故,兵戈相寻,我朝先后戡定,土旷民稀。

殊恩叠沛赋,以见熟起科除荒征解复,因屯粮过重,减而均之。优恤边黎,旷古未有我。

皇上登极之初,蠲赋免逋,抚绥备至。其从前报垦田地,特谕详加查核,杜增赋之弊,清维正之供。徂隰徂畛,徧歌雨公而庆多稌矣。夫土谷为

国家厚生之本,而劝课乃父母斯民之责,矧滇民处万山中,刀耕火种之外,别无生计,培养而安全之,是在司牧者加之意而已。志田赋。

元世祖至元间,立云南军民屯田:中庆路民屯四千一百九十七戸,田一万九千六百二十四双,军屯七百九戸,田二千八百三十五双,曲靖路民屯二千二百四十戸,田四千四百八十双。仁徳府民屯八十戸,田一百六十双。军屯一百戸,田四十双,临安民屯二千三百戸,田四千双,军屯二百八十八戸,田一千一百五十二双,澄江民屯一千二百六十戸,军屯二百九十五戸,梁千戸翼军屯凡七百人,田三千七百八十九双三十年,梁王遣使诣行省,言以汉军屯田乌蒙后,迁于新兴州,武定路军屯一百八十七戸,田七百四十八双。乌撒路军屯一百一十四戸,东川路民屯八十六戸,㑹通民屯二戸,建昌民屯一百四戸,军屯一百八十戸,㑹川路民屯四十戸,徳昌路民屯二十一戸,军屯一百二十戸,大理金齿等处民屯三千七百四十一戸,军屯六百戸,共军民田二万二千一百五双。威楚路民屯一千一百一戸,田五千五百五双,军屯三百九十九戸,田一千五百九十六双。又威楚提举司所领民屯三十三戸,田一百六十五双。鹤庆路民屯一百戸,田四百双,军屯一百五十二戸,田六百八双。 十年,以张立道为大理等处巡行劝农使,泄昆明池水,得壤地万馀顷,皆为良田。 十九年,籍云南新附戸,自乌兰哈达镇云南,凡入籍民戸四籍民田,民以为病。至是,令已籍者勿动,新附籍之。 定云南税赋,用金为则,以贝子折纳,每金一钱直、贝子二十索。 二十三年,免云南,从征交址蒙古军屯田租。 三十年,免云南屯田逋租万石。

成宗大徳三年,云南省岁入粮数二十七万七千七百一十九石。 九年,命巴延彻尔董云南屯田事。仁宗延佑二年,立乌蒙军屯。先是云南行省言:「乌蒙乃云南咽喉之地,别无屯戍军马,其地广阔,土脉膏腴,皆有古昔屯田之迹,乞发辉和尔及新附汉军屯田镇遏」。至是从之,调四川军二千人、云南军三千人,共五千人,屯田一千二百五顷,置总管万戸府,隶云南省。 五年,诏还所侵顺元宣抚司民地。

泰定帝泰定元年,免云南秋粮三分。 四年,以玛固斯为云南行省平章事,提调乌蒙屯田。

文宗至顺三年,云南饥,诏蠲本省田租三年。明洪武十八年,云南诸蛮平,增置卫所,开屯戍守,悉以腴田给军并归附之众。 十九年,西平侯沐英请置屯田,从之。英奏:「云南土地甚广,而荒芜居多,宜置屯田,令军士开耕,以备储蓄」。上谕戸部曰:「屯田之政,可以纾民力,足兵食,边方之计,莫善于此。英之是谋,可谓尽心矣。然边地久荒,榛莽蔽翳,用力实难,宜缓其岁输之粟,使彼乐于耕作,数年之后征之可也」。见《续文献通考》。损按:英后先镇云南十年,岁较屯田,增 ,以为赏罚,垦田至百万馀亩。自永宁至大理,每六十里设一堡,留军屯田,子春亦镇云南。七年,大修屯政,辟田三十馀万亩。 二十年,命普定侯陈桓、静宁侯叶升往云南总制诸军,就于定边、姚安等处立营屯种。 二十六年,上各省实征税粮总数,云南布政司田土原无数目,实征夏税麦一万八千七百三十石,秋粮米五万八千三百四十九石。按学庵类稿明食货志:洪武时,诏许云南以金银、海贝、布漆、朱砂、水银折纳秋租。

永乐五年,增置按察司佥事一员,盘量屯粮。成化十三年,增置按察司副使一员,专管屯田。𢎞治十五年,上各省实征税粮总数,云南布政司田土共计三千六百三十一顷三十五亩,夏税麦三万三千七百八石一斗八升七勺零,秋粮米一十万六千九百一十三石一合零。

嘉靖四十一年,云南都司原额屯田一万八百七十七顷四十三亩三分,见额屯田一万一千一百七十一顷五十四亩一分八厘,零粮三十八万九千九百九十二石三斗三升三勺零。

万厯六年,上各省实征税粮总数,云南布政司田土共计一万七千九百九十三顷五十八亩八分零,夏税麦三万五千五百六十七石二斗六升一合五勺、零,秋粮米一十万七千一百二十三石三升七合一勺零。 二十一年,筑八闗二堡于三宣,要害戍缅,并议屯田。 二十四年,猛卯酋多亨勾缅构乱,巡抚陈用宾平之,筑平麓城,议屯田。 四十八年,戸部以辽饷不支,兵部马价,工部器械不足,增云南地亩银一万六千一百六十四两。

本朝顺治十七年,命吴三桂为总管,移镇云南,乞沐氏勲庄与之。 十八年,编遗漏钱粮:宁州土官禄昌贤养兵庄粮三百六十石,每石折征银三钱,归宁州曲靖府安置,土官恭黙田一千六十二亩,科秋粮二十三石六斗二升条,银十一两七钱九分,归沾益州铁索营土军屯垦,岁输租米二百石一斗四升,归洱海卫。寻甸四十八哨,岁征秋粮一百六十一石五斗,归寻甸府临安纳楼司五亩。地方中则田七百六十九亩七分,科秋粮二十四石,差发银一百两条,编银二十三两零,归建水州。 编卫所职田,每亩三斗,照军粮起科,并编卫所军舍丁差。 覆准镇雄府岁纳荍四百六十石,乌蒙府岁纳荍三百石,折征银三百两。 题准云南卫弁职田,向系收租,准俸不纳税粮,嗣后各归卫所,编入戸口,俱以本七折三征收,其田系每亩一斗九升至三斗者,照军粮例起科三斗至五斗者,概以三斗为额。 总计云南布政司田土五万二千一百一十五顷一十亩六分九厘零,田赋银六万一千七百四十八两九钱五分三厘,零粮一十二万三千九百一十七石九斗三升四合九勺零。云南平彝等卫所屯田四千一百二十二顷四十六亩八分七厘零,屯赋银三万九百八十三两五钱六分四厘。零屯粮五万八千四百八十石二斗二升五合七勺零。

康熙元年,覆准普洱等十三处岁征粮米编入元江府经制。 四年,覆准云南苗渠求附田土,编入新添卫,照例科粮,不得仍称土司。 五年,免迤东被贼州县新荒钱粮。 覆准浪妈等六寨岁征银二百七十两、米三百石,归入元江府经制。 覆准云南各土司,系边方世职,其钱粮完欠,不必照流官例考成。 七年,覆准瓦渣土司四十七寨额征苗粮四百二十四石、银六百六十八两,归临安府。二十年,免云南本年分夏税。 二十一年,巡抚王继文奏:「准云南金汁等河积水灌田数十万顷,自乱后堤坝倾颓,田亩荒芜,议令捐修,俾民归垦输赋。 二十四年,总督蔡毓荣议以吴逆原请沐氏勋庄田地变价,归并附近州县,照民粮起科。 二十七年,总督范承勋奏请二十一年至二十七年逋欠屯粮,分年带征。

上念滇民遭吴逆困苦,悉行蠲免。 三十年,巡抚王继文请正卫所田地。先是,并卫所于州县,其田地有远近相错,官民未便者,至是悉行改正。 三十二年,巡抚王继文奏请勲庄荒田五百八十馀顷,免其变价。 三十三年,免云南通省地丁钱粮。 三十四年,减卫所粮额。巡抚石文晟以卫所军田粮额数倍,民赋累年逋欠,请减照河阳县上,则民赋起科,并给民为业。 四十三年,免云南通省地丁钱粮。 四十九年,免云南通省五十年分地丁钱粮并厯年逋欠。

雍正二年,巡抚杨名时奏准民丁额银摊入通省地粮,上纳其军田,有无主影射者,令自首报垦,摊抵最重军丁。 七年,免云南通省八年分地丁额银。十年,总督髙其倬奏:准昭通兵米自外运入艰难,遣官招募农民一千戸到昭通开垦,每戸给田二十亩为业,按年收谷麦作价,扣还工本,起科征米,以充兵食。 巡抚张允随奏:「准各府州县兵多米少者,将应征条银折收粮米,以资军食,米多兵少者,将应征税粮折解,以抵兵饷,杜轻赍招买之弊。

云南布政使司。

民赋

原额田地七万二千九百八十八顷三十二亩七毫五丝四忽五微九尘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新增垦复及清丈额外田地一万四千四百八十顷七十八亩七分七厘一毫三丝六忽二微八纤一尘二𣺌九漠内除永善县西妈基等处民田地六顷一亩一分,拨归四川屏山县管辖。又新增四川、贵州拨归田地一百四十七顷五十七亩六分五厘九毫二丝八忽二项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四、五、六、七、八、十等年,自首抵补军丁田地一百五十一顷二十九亩五分一厘七毫一丝八忽七微七纤九尘一𣺌九漠。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七万九千七百三十二顷七十三亩二分五厘三毫一忽四微九纤二尘六𣺌四漠原成熟地三万五千七顷四十亩一分三厘七毫二丝六忽八微二纤九漠,内除西妈基等处民地四顷一十六亩,割归四川屏山县管辖外,实该地三万五千三顷二十四亩一分三厘七毫二丝六忽八微二纤九漠地。新增四川屏山县割归永善县副官村成熟民 六顷四十四亩五分五厘三,新增贵州、威宁州拨归宣、威州成熟陆地一十 顷五十五亩四分一厘七毫,一成熟夷地一千六百六十八顷四十七亩一分, 厘三毫 成熟,不分等则地一千七十六顷六十八亩四厘一毫一丝二忽四纤七尘七。𣺌 免丈认纳夏税夷地三顷九十二亩, 外成熟免丈夷地照纳夏税七,原成熟田三万九千七百三十七顷四十八亩, 分六厘一毫八丝八忽八纤一尘一𣺌,内除西妈基等处民田一顷八十五亩一分,割归四川屏山县管辖外,实该田三万九千七百三十五顷六十三亩六分六厘一毫八丝八忽八纤一尘一𣺌 。新增四川屏山县割归永善县副官村成熟民田七十七顷六十四亩七分九厘。 新增贵州、威宁州拨归宣威州成熟民田四十顷一亩三分二毫二丝八忽,折夷田一千二百八十顷九十三亩六厘。 夷地 田五十七顷三十六亩四分四厘六毫四丝六忽五微四纤三尘七𣺌五漠 成熟清丈实田七百五十九顷三十五亩六分二厘五毫,不额外淤出田三顷七十八亩五分四毫 成熟 分等,则一例起科田五顷六十八亩六分五毫,粮外成熟,免丈夷田照纳秋。

实征夏税本折麦三万一千五百九十六石四斗三升二合一勺、二抄二撮、六圭、七粒、三颗、七粟。

实征夷地,免丈照纳:夏税麦三百三十石七斗七升八合八勺、八抄、四撮、七圭、一粒四颗。

实征抵补军,丁夏税麦,折米三十六石三斗一升八合六勺、三抄、五撮、二圭、八粒、八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二十九两五分四厘九毫八忽,二微二纤四尘六𣺌四漠。

实征夏税本色,荍八百五十九石四斗七升五合八勺、四抄、八撮。

实征地亩,荍折银二千一百二十五两一钱九分六厘二毫七丝九忽四微八纤外除永善县西妈基等处割归四川屏山县,应征银一十二两三钱八分

实征新增夷地二十五段,照纳夏税,折色六钱,麦二十八石二斗,折征银一十六两九钱二分。

实征新增贵州、威宁州拨归宣威州本色无耗荍一百八石四斗三升三合三勺,六抄折该米五十四石二斗一升六合六勺八抄。

实征秋粮本折米一十一万八千三百二十二石三斗二升三合,一抄三圭八粒六粟外除永善县西妈基等处割归四川屏山县,应征米七石五斗五合

实征抵补军丁秋粮米三百一十九石三斗五升一合三勺、二抄、八撮、九粒、一颗五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二百五十五两四钱八分一厘六丝二忽,四微七纤三尘二𣺌。

实征元江、临安、宣威、镇雄秋粮无耗米八千一百五十六石三斗一升五勺、一抄、五撮、四圭、四粒。

实征师宗州秋粮无耗,折色五钱,米二十四石八斗,实征新增夷田一十六段,照纳秋粮折色七钱、米三十一石七斗七升,折征银二十二两二钱三分九厘。

实征本色籽粒米一十一石一斗二升三合四勺,七抄、五撮、五圭、五粒二颗。

实征新增贵州、威宁州拨归秋粮,本色无耗米五百七十七石八斗七升五合三勺、六抄、八撮、二圭、八粒六颗。

实征新增四川屏山县割归丁条粮银二百四十七两九钱六厘五毫一丝三忽,三微四纤四尘三●五漠。

实征条编银一十万二千四百一十三两五钱七厘二毫四丝一微,一尘九漠外除永善县西妈基等处割归四川屏山县,应征银三两九钱七分七厘六毫五丝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二百九十三两五钱五分九厘三毫九丝四忽七微三纤八尘八𣺌九漠。

实征摊丁银二万九千三百三十九两一钱二分六厘。

实征新增丽江府夷丁二千三百四十四丁,每丁编银六分六厘,该征银一百五十四两七钱四厘,实征新增威逺三圈蛮,令等村年纳人丁银三十二两。

实征新增贵州、威宁州拨归宣威州民戸人丁一百七十四丁,每丁编银二钱,该银三十四两八钱,附额征」。

实征观场田租银一百五十七两三钱三分二厘七毫八丝五忽。

实征差发各项银五千六百九十二两六钱五分九厘三毫四丝三忽五微四纤一𣺌六漠。

实征蒙自赵州、楚雄、蒙化矿锡铁课石磺共银三百九十二两八钱五分遇闰加银一十五两七钱一分六厘六毫

实征鱼课:鱼钞银一千七百六十四两六钱五分七厘六毫遇闰加银六十三两五钱六分一厘五毫八丝。又剑、川州鱼课,春夏遇闰加银一十三两二钱四分,秋冬遇闰加银一十六两五钱五分。

实征永北府鱼课米三十五石五斗,每石折银五钱,折征银一十七两七钱五分。

实征石屏,宁州武定学租银六十九两五钱二分一厘。

实征田房地租籽粒丁苴馆客站赤银八百一十六两八钱二厘。

实征军饷均徭、水利、纳租充饷、籽粒、稻谷、麦课、丁差水夫铺、陈山租、灰窑街税田房地租、夷民人戸派纳等项,共银七百二十五两九钱九分九厘八毫七丝六忽三微。遇闰加银四分五厘。

实征驿站充饷、站民认办,共银一千四百二十二两二钱八分一厘八毫五丝。

实征蒙化、广通、嶍峨酒课,商税银四十二两二钱六分八厘。遇闰加银三两二钱一分。

实征元江、开化、临安大姚、花斑竹田钱,地讲浪妈地租戸口食盐,其银五千五百四十八两一钱八分四厘八毫。

实征广南、景东差发无耗,折色七钱,米九百八十石九斗一升七合。

实征姚州海湖无耗折色四钱,租谷三百八十四石六合。

实征禄劝州无耗折色二钱一分谷五百六十一石六斗五升七合三勺、七抄、五撮五圭。

实征禄劝州无耗租麦一十一石二斗九升,实征寻甸州四十八哨,无耗荍一百六十一石五斗,实征罗平元谋和曲无耗租谷二千一百一十二石四斗九升。

实征景东、大姚抵补军丁秋粮折征差发,共银二百一十二两三钱八分。

新增

实征天成等各甸寨土司,折色地亩银二百八十二两四钱二分九厘六毫一丝一忽,六微六纤九尘二●五漠。

实征中甸、维西,应纳青稞、贡赋、差发、除给。各喇嘛、寺、僧、营、官口粮,衣单外,实征青稞、秋粮,大小麦、荍杂粮一千九百八十六石五斗八升五合九勺,九抄、五撮、三圭、二粒、一颗、二粟。

实征中甸、维西贡赋、差发、税课、杂粮,折共银一千六百一十五两二钱二厘四毫。

实征东川府各衙门并禄氏养赡归公田一百四十三顷五十亩三分九厘六毫,该无耗租米二千三百四十石一斗七合八抄。

实征广南府抚幼严氏、参革土知州沈肇乾输纳无耗米一千八百一十石七斗六升一合一勺,八抄二圭。

实征建水州猛弄寨长白氏所属寨民,年纳戸口款银四十四两。

实征建水州猛弄寨长白氏秋粮米一十石,实征蒙自县鱼课银二两」。

布政司径征厯样纸筋银三两六钱南安州麦租银二十两,五钱荍、永昌府打牛坪租谷银四两 ,临安府中火箐 地●易银二两二钱。侯临安府拖泥坝田租银二十七两地。永平县武 祠租谷一十四石。 通海东湖池 租谷四十八石四斗八升征。以上六项全荒无。

屯赋

原额田地一万三千八百六十顷五十三亩三分二厘七丝六忽,六微六尘四𣺌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安宁、易门、宜良、定雄、通海、鹤庆、永平、定逺、中屯、越州、曲靖、陆凉、临安十八寨,洱海、大罗、蒙化、楚雄、武定并左右中前后广平彝、大理、永昌、腾冲、澜沧、景东、杨林、木宻、马隆、新安、姚安、凤梧等三十七卫御所田地,分归府州县征收。三十四年,改照河阳县民赋,上则征收屯官等田地一万三千五十八顷五十亩六厘九丝三忽二微五纤五尘三𣺌 ,仍照旧额征收成熟屯官等田地七百九十八顷六十三亩八分九毫八丝三忽,三微五纤,一尘一𣺌。

新增垦复及额外田地一千八百四十九顷一十五亩三分五厘九毫九丝二忽四微一纤五尘、九𣺌五漠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四、五、六、七、八、十等年,自首抵补军丁田地三百六十七顷三十二亩三分二厘一毫一丝九忽三微七纤四𣺌三漠。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八千六百五十七顷二十一亩六厘五毫七丝八忽一微九纤一尘三𣺌七漠内照旧征收成熟屯官、荍粮马厂、马料共地六忽四百九十顷七十三亩五分八厘八毫二丝一微五纤一尘,一𣺌二改则征收成熟并垦复屯官马料豆地共一千 百八顷九十三亩二分八厘八毫六丝八忽六微二纤二𣺌二漠,公额外淤出地五十七亩, 照旧征收成熟屯官 様马料共田三百七顷九十亩二分二厘一毫五丝七忽二微 改则征收成熟并垦复屯官马料、公种公様共田六千六百三十四顷六十亩六分六厘七毫二丝六忽二微二纤五漠 成熟官地一顷六十七亩,七额外淤出田一十二顷, 十九亩三分。

实征夏税本折麦六千三百五十二石九斗七升五合七勺、六抄、四撮、二圭、九粒、九颗、二粟。

实征夏税折色麦四千五百一十二石二斗八升六合二勺,五抄一撮、七圭八粒九颗九粟各折不等,共折征银一千六百三十二两七钱四分五厘一丝九忽四微二纤五𣺌一漠。

实征本色荍一百五石,一斗八升一合三勺、七抄、八撮、五圭、九粒、四颗、八粟。

实征折色荍一千六百一十石八斗三升三合八勺六抄。各折不等,共折征银三百八十九两五钱三分四厘九毫七丝二忽。

实征本色,豆五十五石三斗三升四合八勺、九抄,七圭六粒、七颗、二粟。

实征地租银九十八两八钱一分九厘四毫八丝四忽六微。

实征抵补军,丁夏税麦,折米七十一石七斗三升六合六勺、一撮、三圭、八粒、六颗九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五十七两三钱八分九厘二毫八丝一忽,一微、九尘、五𣺌二漠。

实征秋粮本折米四万九千二百八十二石一斗四升一合三勺,五抄九撮,七圭五粒九颗八粟。

实征秋粮折色米六千八百五十六石九斗七升一合七勺,八抄二圭六粒一颗七粟,各折不等,共折征银一千九百八十三两三钱二分七厘六忽一纤五尘三𣺌五漠。

实征秋粮本色谷一千四百七十六石二斗三升一合五勺、四撮五圭五粒二颗七粟。

实征秋粮折色谷三百八十五石七斗三升二合,各折不等,共折征银七十六两五钱五分四厘二毫,实征抵补。军丁秋粮米一千四百八十八石八斗四合六勺、七抄一撮、三圭、二粒三颗一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一千一百九十一两四分三厘七毫三丝七忽五纤八尘四𣺌八漠。

实征条编银三万五千六百六十三两八钱二分六厘九毫八丝九忽八微一纤七𣺌六漠。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一千四十二两五钱六分六厘八毫六丝七忽六微四纤九尘六𣺌二漠。

实征军舍丁银一万二千二百九十八两一钱九分四厘七毫四丝八忽七微四纤五尘,六𣺌五漠附额征。

原额、马厂、草场、学租、窑场牙税田地租银二千五十四两七钱五分五厘八毫二丝五忽内尚有荒芜无征银,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实征数内

新增垦复马场地租银八十一两三钱五分一毫二丝内成熟马场地租银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地租银两,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实征数内。

实征秋粮本色米七石六斗二升五合,实征地租。马场、草场窑场等银一千三百三十六两二钱五分六厘四毫七丝三忽。

实征门摊等银三十七两四钱七分原额酒课银一十三两七钱,全荒无征,原额商税课程银一百五两五钱六分,全荒无征。以上通共额征银二十万九千五百八十二两一钱四分二厘四毫四丝四忽二微八纤一尘四𣺌七漠。

起运布政司,银钱一十六万九千一百二十三两二钱六分四厘四毫四丝四忽,二微八纤一尘四𣺌七漠动支款项,详载经费

存留俸食银四万四百五十八两八钱七分八厘外不敷银两赴司支领

通共额征麦、米、谷、荍、豆、青稞杂粮二十二万七千六百二十六石二斗六升七合一勺、一抄、四撮四粒、一颗、二粟。

放给廪生贫士租谷八十石,馀听粮储道。拨放兵粮,年底报销」。

云南府昆明、富民、宜良、罗次、晋宁、呈贡、安宁、禄丰、昆阳、易门、嵩明等十一州县民赋

原额田地一万一千一百九十四顷二十亩五分四毫七丝二忽六微四纤七尘四𣺌五漠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新增垦复及额外田地七百二十四顷八十七亩六分二厘五毫四丝二忽四微四纤五尘二𣺌三漠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四、五、六、七、八等年自首抵补军丁田地三十八顷六十六亩九分四厘八毫。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八千三百五顷一十八亩七分七厘九毫七丝三忽二微七纤四尘二𣺌二漠内成熟地三千二百三十九顷七十七亩四分三毫六丝二忽,四微八尘三𣺌三漠七成,熟田五千六十五顷四十一亩三分, 厘六毫一丝八微六纤五尘,八𣺌九漠

实征夏税本折麦五千二百七十四石五升、四合二勺、六抄、三撮、三圭、六粒、四颗、四粟。

实征抵补军,丁夏税麦,折米三十三石四斗二升八合六勺、八抄、六撮、八圭、二粒、八颗、四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二十六两七钱四分二厘九毫四丝九忽,四微六纤二尘七𣺌二漠。

实征秋粮本折米二万一千八石三斗三升九勺五抄八撮,七圭九粒九颗九粟。

实征抵补军丁秋粮米八十四石二斗一升六合四勺、八抄、九撮、二圭、七颗、二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六十七两三钱七分三厘一毫九丝一忽,三微六纤五尘七𣺌六漠。

实征条编银一万八千一百一十一两八钱七分四厘五毫六忽四微八纤九尘三𣺌二漠。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八十二两四钱七分六厘四毫七丝三忽,七微六尘六𣺌八漠。

实征摊丁银四千六百五十一两三钱六分八厘八毫九丝四忽七微三纤四𣺌。

明官民田地一万七百四十七顷五亩七分八厘三毫,夏税额征八千五百七十八石四斗六升八合二勺、一撮、七圭九粒三颗, 起运、布政司折色麦五千四百四石九斗二升五合三勺,八抄、八撮、五粒七颗存起运本府折色麦一千一百三十八石四斗 留各州县,麦二千三十五石一斗四升二合八勺,一抄三撮七圭、三粒六颗。秋粮额征二万六千六十九石六斗三升七合,六抄二撮二颗,八起运布政司折色米四千三百六十九石二斗, 升九合三勺、七抄、二撮、六圭、三粒七颗勺,起运本府本色米七千六石九斗二升五合,八 三抄七圭二粒折色米二千五十四石三斗四升六合一勺。七抄、一起运杨林所本色米二千石 。存留各州县米万六百三十九石七升五合六勺,八抄、八撮、六圭、四粒三颗

附额征

实征观场田租银九十六两四钱一分五毫八丝五忽。

实征鱼课银二百五两三分三厘遇闰加银七两七钱八分六厘五丝。屯赋

原额田地二千三百四十四顷八十一亩七分七厘六毫七忽四纤七尘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又武定府拨归原额田地一百五十三顷一十亩九分五厘一毫六丝二项额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左前广右、中后、六卫、安宁、易门、宜良、武定、杨林、木密凤七所所,分归并州县。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征地,仍照旧额征收成熟屯官马料公种公様,共田 一百六十五顷一十亩三分五厘三毫三忽様,改照河阳县民赋,上则原额屯官马料、公种公 等田地二千三百三十二顷八十二亩三分七厘四毫六丝四忽四纤七尘。

新增垦复及额外田地二百三十四顷四十六亩一分二厘二毫一丝二忽五微九纤一尘六𣺌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四、五、六、七、八等年,自首抵补军丁田地六十四顷四十二亩九分七厘四毫五丝二忽,四微六纤二尘五𣺌一漠。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一千七百四顷八十亩七厘三毫三丝四忽七微五纤一尘六𣺌。内照旧征收成熟屯地荍粮马厂共地一百二十七顷九十八亩九分二厘七毫八丝五忽, 改则征收成熟屯地并垦复共地一百五十二顷四十一亩一分六厘九毫三丝二忽,二微五纤一尘。六𣺌 额外淤出地五十七亩,一照旧征收成熟屯田马料共田三十七顷一十 亩四分二厘五毫一丝八忽。 改则征收成熟屯官马料公様并垦复额外,共田一千三百七十三顷九十二亩二分五厘九丝九忽五微顷,额外淤出田一十二 , 七十九亩三分。

实征夏税本折麦七百石七斗五升三合八勺、八抄三撮、九圭、九粒、九颗、四粟。

实征夏税本色荍七十五石八斗九升八合八勺、七抄、五撮、三圭、三粒、三颗、四粟。

实征夏税折色麦三百四十一石四升六合六勺,一抄二撮,一圭三粒九颗,各折不等,折征银一百五十三两七钱四分六厘九毫九丝七忽六微二纤一尘六𣺌。

实征夏税折色荍一千五百一十一石四斗七合八勺,六抄各折不等。折征,银三百六十四两五钱八分二厘四毫七丝二忽。

实征抵补军,丁夏税麦折米二十四石八升二合八勺,四抄三圭八粒一颗五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一十九两二钱六分六厘二毫七丝二忽,三微五尘二𣺌。

实征秋粮本折米一万五百二十七石八斗八升一合五勺,二抄、七撮三圭、八粒二粟。

实征秋粮本色谷二百八十二石二斗六升六合九勺,八抄一撮,二圭、八粒一颗、六粟。

实征秋粮折色米五百九十八石三斗五升二合一勺二撮、四圭四粒各折不等,折征银一百八十一两一钱一分五厘八毫五丝一忽八微二纤九尘,实征秋粮折色三钱,谷一百六十六石四斗二升四合,折征银四十九两九钱二分七厘二毫。

实征抵补军丁秋粮米三百石八斗二升四合五勺、四抄、四撮、一圭、四颗、三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二百四十两六钱五分九厘六毫三丝五忽,二微八纤三尘四𣺌四漠。

实征条编银七千二百九十四两八钱九分四厘六毫四丝一忽,三微二纤三尘六𣺌八漠。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二百四十六两八钱六分二厘五丝九忽,八微八纤三尘六𣺌。

实征军丁银二千四百六十三两九钱三分九厘四毫一丝七忽九微九纤二尘六𣺌。

附额征

实征门摊商税银三十七两四钱七分,实征草场银一百六十七两七钱八分以上云南府属共额征银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一两五钱二分四厘一毫四丝八忽九微九纤四尘共额征,夏税秋粮麦米谷荍三万七千八百六十九石一斗八升六合四勺,九抄一圭五粒八颗九粟。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二万八千四百七十四两三钱三分四厘一毫四丝八忽,九微九纤四尘。

额设官役,俸食银六千二百六十四两四钱四分内除额征钱三银五千九百八十七两一钱九分,存留坐放外,尚有富民县不敷银两赴司支领,其夏税秋粮听粮储道拨贮。

曲靖府南宁沾益陆凉马龙罗平寻甸平彝宣威等八州县民赋

原额田地六千二百七十五顷五十九亩七分七厘五毫七丝七忽六微五纤六尘一𣺌七漠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新增垦复额外,及贵州、威宁州拨归共田地一千六百一十九顷四十二亩二分八厘八毫一丝九忽,八微八纤六尘八漠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五年,自首抵补军丁田六顷三十六亩一分五厘六毫二丝三忽。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七千八百四十五顷九十二亩五分一厘二毫八丝七忽五微四纤二尘二𣺌五漠内成熟地二千三百六十二顷五亩八分七厘六毫九丝一忽三纤一尘一𣺌六漠三新,增贵州、威宁州拨归宣、威州成熟陆地一十 顷五十五亩四分一厘七毫, 成熟夷地一千二百九十四顷三十三亩五分亩成熟不分等则,一例起科地一百一十,田顷九 七分九厘四毫三丝八忽,十外成熟免丈夷地照纳夏税 成熟田四千一 六顷一十八亩一厘七毫三丝五微一纤一尘九漠顷。新增贵州、威宁州拨归宣威州成熟民田四十 一亩三分二毫二丝八忽六成熟不分等则,一例起科田五顷六十八亩, 分五毫 外成熟免丈夷田照纳秋粮实征夏税,本折麦一千六百七十八石六斗四升一合五勺,八抄二撮六圭、五粒、八颗九粟。

实征本色无耗,荍一百八石四斗三升三合六抄,折该米五十四石二斗一升六合六勺八抄。

实征地亩地租银七百八十七两六钱二分二厘一毫四丝一忽八微。

实征秋粮本折米九千九十二石四斗五升五合七勺,二抄一撮,七圭七粒三颗八粟。

实征秋粮,本色无耗。米六百一石八斗七升五合三勺,六抄、八撮,二圭八粒六颗。

实征抵补军丁秋粮米七石九斗二升八合四勺,一抄、五撮九粒四颗五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六两三钱四分二厘七毫三丝二忽七纤五尘六𣺌。

实征条编银九千四百九十六两四钱八分九厘五毫三丝七忽,一微七尘五𣺌一漠。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一两七钱七分三厘三毫七丝九微二纤六尘九𣺌一漠。

实征摊丁银二千一百五十二两五钱一分一厘七毫四丝九微一纤八尘六𣺌四漠。

明官民田地三千三百八十五顷二十二亩五分七厘九毫九忽,夏税额征一千三百七十二石八斗二升一勺,三抄、四撮、七圭、七粒 起运、布政司库折色二百五十四石九斗六升一合一勺,七抄、八撮、八圭、八粒合起运本,府库折色五百八十九石六斗七升,六 一勺、二抄、八撮、五圭、六粒二存留。各州县仓本色五百二十八石一斗八升 合八勺、二抄、八撮、三圭、三粒,秋粮额征六千五百四十九石七斗八升三合四勺七撮七圭 起运本府仓本色二千四百五十八石三斗四升七合四勺,八抄二撮六圭 起运本府库折色一千五十五石一斗三合七勺,七抄、九撮、八圭、二粒二存留。各州县仓本色三千三十六石三斗三升 合一勺、四抄、四撮八圭二粒。寻甸府官民田地二千四百六十三顷四十五亩三分六厘二毫二丝二忽,夏税额征六百一十一石四斗四升三合八勺、八抄一撮、二圭、九粒 起运布政司库折色一百三十一石四斗四升三合八勺,八抄、一撮、二圭、九粒 存留本府仓本色二百四十石色存留本府库折 二百四十石。秋粮额征二千一百五十二石四斗九升九合三勺,一抄八撮六圭、二粒、八起运木宻所仓本色,八百三十六石四斗九升 抄八撮六圭、二粒 存留本府仓本色一千三百一十六石九合二勺三抄

附额征

实征观场田租银九两六钱一分二厘二毫,实征差发银二百三十二两三分九厘五毫,实征鱼课银七十七两五钱七分遇闰加银八两四钱三分二厘实征丈报陆地纳租充饷银八两七钱九厘。新增贵州、威宁州拨归宣威州民戸人丁一百七十四丁,每丁编银二钱,该银三十四两八钱。

实征罗平州无耗夷,租谷一千八百三十二石四斗九升。

实征寻甸州四十八哨,无耗荍一百六十一石五斗屯赋。

原额田地二千二百二十七顷一十七亩六分三厘九毫一丝七忽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越州曲靖陆、凉前卫、平彝五卫、定雄木宻凤梧马隆四所,分归州县,征收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征七,仍照旧额征收成熟屯官田地八十七顷五十 亩八分五厘四毫一丝二忽,五微、九尘、七𣺌二漠田,改照河阳县民赋,上则原额屯官马料、公田共 地二千一百二十五顷二十八亩一分八厘五毫四忽,四微九纤二𣺌八漠

新增垦复田地二百三十七顷五十一亩七厘四丝四忽三纤九尘八漠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五六两年,自首抵补军丁田地四十四顷六十七亩四厘九丝四忽九微一纤九𣺌二漠。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八百九十九顷七十亩六分四厘九毫二丝八忽五微八纤九尘三𣺌内照旧征收成熟屯官地八十四顷四亩二分八厘九毫七丝二忽五微九尘七𣺌二漠 改则征收成熟屯官马料豆地并垦复共地一百三十四顷四十六亩九分四厘八丝八忽, 照旧征收成熟屯田三顷五十三亩五分六厘四毫四丝百改则征收成熟屯官马料公田并垦复共田六 七十七顷六十五亩八分五厘四毫二丝八忽七纤九尘五𣺌八漠

实征夏税本折麦八百六石一斗四升一合九勺,五抄八圭四粒四颗、八粟」。

实征夏税折色麦二百六十四石八斗三升六合七勺,二抄三撮三圭、四粒三颗三粟各折不等,折征银八十一两一钱二分六厘二毫六微六纤九尘八𣺌六漠。

实征本色豆,五石三斗四升七勺,四抄二撮实征地租银九十八两八钱一分九厘四毫八丝四忽六微。

实征抵补军,丁夏税麦,折米二石三斗、三升六合二勺、五抄、三撮、一圭、一粒、四颗、四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一两八钱六分九厘二忽,四微九纤一尘五𣺌二漠。

实征秋粮本折米四千六百五十三石七合一勺八抄、七撮五粒、三颗一粟。

实征秋粮折色二钱,米五石八斗四升,折征银一两一钱六分八厘。

实征秋粮本色谷一百一十一石六斗八升七合六勺,九抄六撮,七圭一颗。

实征抵补军丁秋粮米一百三十七石一斗一升一合八勺、三抄、九撮、三圭、七粒、五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一百九两六钱八分九厘四毫六丝七忽五微三纤六尘四𣺌。

实征条编银三千四百八十九两三分二厘四毫三丝二微八纤,一尘八𣺌四漠。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六十四两一分二厘六毫七丝九忽,二微六纤,三尘五漠。

实征军舍丁银二千六百两四钱五分二厘七毫四丝七忽,七微六尘五𣺌二漠。

附额征

原额、马场、草场地租牙税银一千三百二十一两一钱四分一厘四毫一丝五忽内尚有荒芜无征银,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实征数内

新增垦复马场地租银一百四十七两四钱九分一厘九毫内成熟马场地租银两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地租银两,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实征数内。

实征本色米七石六斗二升五合,实征地租牙税银七百八十五两七钱八分四厘九毫四丝。

原额酒课银一十三两七钱,全荒无征,原额商税课银九两五钱六分,全荒无征。以上曲靖府属共额征银二万三十九两四钱二分五厘一毫七丝五忽,三微七纤七尘八𣺌五漠共额征,夏税秋粮麦米谷豆一万九千四石九斗八升一合九勺,二抄、九撮三圭一粒七颗、六粟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一万六千一十四两四钱八分三厘一毫七丝五忽、三微七纤七尘八𣺌五漠额,设官役俸食银五千四百七十四两三钱六分内除额征钱三银四千二十四两九钱四分二厘。存留坐放外,尚有南宁、沾益、宣威、马龙、平彝等州县不敷银两赴司支领。

其夏税秋粮听粮储道,拨贮临安府建水、石屏、阿迷,宁州通海、河西、嶍峨、蒙自等八州县、民赋。

原额田地九千一十九顷二十九亩七分二厘八毫三丝一忽,三微三纤七尘五𣺌二漠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除将新平县田地改拨元江府外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新增垦复及额外田地一千一百八十五顷三十三亩一分四厘六毫一丝六微五纤六尘一𣺌六漠。内除阿迷州额外田一十四顷八十二亩三分,改归广西府师、宗州、邱北州同就近征收外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五、六、两年,自首抵补军丁田八十二顷二十二亩五分七厘六毫四丝一忽七微七纤九尘,一𣺌九漠,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八千九百八十一顷三十九亩六分一忽三微二纤五𣺌三漠。原成熟地四千四百九顷五十六亩二分八厘三毫二丝六忽二微二纤七尘八𣺌六漠内,除新平县成熟地四十顷七十亩九分二厘六毫一丝五微二纎六尘二𣺌二漠改归元江府外,实该地四千三百六十八顷八十五亩三分五厘七毫一丝五忽七微一尘六𣺌四漠 外成熟免丈夷地照纳夏税 ,原成熟田四千九百顷九十五亩二分三厘二毫三丝九忽五微五纤二尘五𣺌五漠内,除阿迷州额外田一十四顷八十二亩三分,改归师宗州、邱北州同外。又除新平县民田二百七十七顷三十七亩一分九厘三毫五丝三忽九微三纤三尘,六𣺌六漠,改归元江府外,实该田四千六百八顷七十五亩七分三厘八毫八丝五忽六微一纤八尘八𣺌九漠 额外淤出田三顷七十八亩五分四毫,外成熟免丈夷田照纳秋粮。

实征夏税本折麦一千三百九十七石一斗六升一勺、七抄、八撮、二圭、一颗、一粟」。

实征秋粮本折米一万一千一百八十七石,二合九勺,五抄七圭八粒二颗一粟。

实征七长官司夷田免丈,秋粮折色四钱,米八百三十二石二斗八升二合八勺。

实征元江府慢车寨归入秋粮,无耗米六十石,实征籽粒米一十一石一斗二升三合四勺、七抄、五撮、五圭、五粒、二颗。

实征抵补军丁秋粮米一百八十一石一斗八升四合六勺、九抄、六撮、八圭、六粒四颗五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一百四十四两九钱四分七厘七毫五丝七忽,四微九纤一尘六𣺌。

实征条编银一万二千六百一十两六分八厘五毫三丝七忽,三微五纤,一尘七漠。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一百七十八两七钱九分一厘三丝五忽,二微八尘六𣺌二漠。

实征摊丁银三千五百六十三两九钱三分五厘三毫六丝七忽,五微一纤三尘六𣺌八漠。

明官民田地八千七百六十四顷一十八亩八分。夏税额征一千四百三十七石三斗三升八合八勺、九抄、四圭、五粒五颗合起运本府库折色五百五十五石三斗六升三八勺,六抄、七圭、一粒五颗五存留各州县仓本色八百八十一石九斗七升 ,合三抄九撮七圭四粒。秋粮额征一万四千七百九十六石八斗五升四合三勺,四抄、六撮七圭、七粒一颗一起运布政司库折色六百一十三石一斗三升 ,合五勺四抄、四撮七粒 起运本府仓本色二千五百五石五斗二升三合七勺、三抄、五撮三圭、三粒六颗 本府库折色五千七百二十五石七斗二升二合九勺,二抄五撮一圭,四存。留各州县仓库本折色五千九百五十三石, 斗七升六合一勺,四抄、二撮三圭、六粒五颗

附额征

实征七长官司差发银一千五百二十六两八钱一分二厘三毫二丝。

实征州县,差发银三百三十八两二钱一分五厘七毫八丝五忽,八微六纤五尘。

实征戸口食盐并慢车寨归入,共银八十三两一钱八厘八毫。

实征矿课、铅课、锡课共银二百二两二钱五分,实征鱼课,鱼钞银三百二十三两一钱七分四厘六毫遇闰加银二十两三钱二分六厘五毫三丝

实征田房地租银一十一两五钱七分二厘,实征麦课、军饷、均徭、水利并籽粒色银四百三十八两二钱三分八厘八毫七丝六忽三微。

实征驿站充饷银一百五十两。

实征嶍峨县酒课银八钱,实征学租银三十八两三钱二分一厘,实征新增鱼课银二两。

实征新增建水州猛弄寨长白氏所属寨民,年纳戸口款银四十四两。

实征新增秋粮米一十石,原额新平县丁苴田租银八十两内,除无征银七十两外,实征银一十两,改归元江府征。

东湖池地租谷四十八石四斗八升,每石折银二钱三分五厘,该银一十一两三钱九分二厘八毫,全荒无征。

中火箐口铺荍地●易银二两二钱,全荒无征,拖泥坝田租银二十七两,全荒无征。

屯赋

原额田地九百一十九顷六亩八分五厘四毫一忽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左、前、广后、临安五卫、通海御新安所分归州县征收。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征,一仍照旧额征收成熟屯地六顷九十六亩五分, 厘六毫 ,改照河阳县民赋,上则原额屯官荍粮、公様、马料等田地九百一十二顷一十亩三分三厘八毫一忽

新增垦复田地六十一顷四十七亩五分四厘三毫三丝五忽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又雍正五、六两年,自首抵补军丁田一百一十九顷九亩九厘七毫四丝四忽二微九纤七尘,实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六百一十三顷九亩一分七厘八丝九忽四微内照旧志,征成熟屯地六顷九十六亩五分一厘六毫,亩改则征,收成熟屯荍粮共地四十九顷九十七 三分五厘一毫四丝九忽。改则征收成熟屯官公様、马料并垦复共田五百五十四顷四十八亩三分三毫四丝四微 成熟官地一顷六十七亩,每亩比田半科,秋粮照纳

实征本折麦二百六十三石七斗二升四合二勺、八抄二撮,六圭二粒一颗五粟。

实征本色荍二十九石、二斗八升、二合五勺、三撮、二圭、六粒、一颗、四粟。

实征夏税折色麦一百二十五石五斗九升四合四勺,二抄各折不等,共折征银四十六两三分一厘六丝。

实征秋粮本折米四千一百二十六石五斗六升一合六勺,三抄一撮,七圭四粒九颗,三粟。

实征秋粮本折谷二百五十七石八斗八升五合八勺五抄、三撮八圭九粒。

实征抵补军丁秋粮米七百二十八石六斗九升八合七勺、五抄、八撮、六圭、五粒四颗,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五百八十二两九钱五分九厘六忽九微二纤三尘二𣺌。

实征条编银二千九百三十八两二钱三分二厘八毫九丝五忽三微八纤五尘三𣺌。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五百一十二两九分六厘七毫七丝五忽,一微二纤二尘七𣺌九漠。

实征军舍丁银九百八十二两八分五厘四毫二丝五忽,二微五纤三尘七𣺌九漠。

附额征

实征马场地租窑课银二十四两八分以上,临安府属共额征银二万四千七百四十一两七钱二分一厘二毫四丝二忽,四微一纤五尘五漠。

共额征夏税秋粮麦米谷荍一万八千一百七十五石二升三合六勺、七抄六撮、五粒七颗、四粟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一万九千四百一十六两一分八厘二毫四丝二忽,四微一纤五尘五漠。

额设官役,俸食银五千四百六十三两九钱六分内除额征钱三银五千三百二十五两七钱三厘,存留、坐放外,尚有阿迷、嶍峨二州县,不敷银两赴司支领

其夏税秋粮,听粮储道,拨贮澄江府。河阳、江川、新兴路南等四州县

民赋

原额田地五千三百八十四顷四十一亩八分三厘七毫六丝六忽,三微五纤,一尘二𣺌八漠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新增垦复田地七十五顷五十八亩六分三厘三毫三丝九忽二微五纤六尘八漠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七年自首抵补军丁田地一顷六十六亩三分四厘。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五千一百三十二顷四十一亩四分四厘一毫八丝五忽五微八纤五尘七𣺌内成熟地三千六百一十三顷七十二亩五分四厘九毫七丝二忽,五微一尘八𣺌八成,熟田一千五百一十八顷六十八亩, 分九厘二毫一丝三忽,八纤三尘九𣺌

实征夏税本折麦二千一百二十六石三斗七升八合六勺、三撮、三圭八粒五颗、八粟。

实征抵补军,丁夏税麦折米三斗二升、八合三勺、六抄、一撮、七圭、一粒、九颗三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二钱六分二厘六毫八丝九忽,三微七纤五尘四𣺌四漠。

实征秋粮本折米四千六百五十八石五升八合六抄七撮五圭四粒八颗一粟。

实征抵补军丁秋粮,本色米二石三升六合七勺、四抄、九撮、六圭、八粒六颗四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一两六钱二分九厘三毫九丝九忽七微四纤九尘一𣺌二漠。

实征条编银五千五百六十四两三钱八分五厘六丝八忽,一微二纤八尘四𣺌九漠。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二两一钱一分二厘四丝三忽五纤八尘六𣺌六漠。

实征摊丁银二千四百三十两二钱三分一厘三毫二丝五忽二微七纤九尘九𣺌一漠。

明官民田地五千一百五十八顷二十亩五厘六毫八丝五忽四微,夏税额征二千一百九十八石四斗八升八合七勺,九抄、六撮七圭、一粒二颗。 起运布政司折色一千五百五石九斗八升五合九勺、五抄、七撮、六圭、八粒、二颗 起运本府折色二百六十四石八升,存留各州县本折四百二十八石四斗二升二合八勺、三抄、九撮三粒。秋粮额征五千一百五石五斗八升九合四勺,八抄四圭六粒五颗 起运布政司库折色三千二百九十六石六斗二升三合一勺,四抄四撮一圭一颗。九起运本府仓本色,五百二十石四斗四升一合 勺四抄,二撮合起运。本府库折色三百五十七石二斗八升七 五勺,一抄二撮九圭 存留各州县仓本折九百二十一石二斗三升六合八勺,八抄二撮,二圭、七粒四颗

附额征

实征河泊所鱼课钞银一百五十两二钱、遇闰加银一十二两五钱。

实征差发银一百六十两二钱五分四厘六毫一丝六忽九微三纤五尘一𣺌六漠。

实征房租银四钱三分遇闰加银四分五厘,实征鱼课鱼钞、鱼沟租银一百五十七两五钱九分八厘。遇闰加银八两五钱九分二厘。

观场田租银三十四两六钱八分七厘二毫五丝,全荒无征。

屯赋

原额田地一千一百一顷六十七亩二分三厘四毫四丝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康熙二十六年,奉裁左、前、广、右、中、后六卫,分归州县,征收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征 ,仍照旧额征收成熟屯地六十五顷八十二亩六分九厘四毫 ,改照河阳县民赋,上则原额屯官马料等田地一千三十四顷六十四亩五分四厘四丝

新增垦复田地五十六顷四十五亩八分六厘四毫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七年自首抵补军丁田地三顷五十四亩六分八厘。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九百一十九顷四十二亩三分四厘三毫五丝内照旧征收成熟屯地三十六顷六亩四分五厘五毫十改,则征收成熟屯地并垦复,共地八十四顷,五 九亩一分一厘四毫五丝, 照旧征收成熟屯田二十九顷七十六亩二分三厘九毫十改,则征收成熟屯官马料并垦复共田七百六 九顷五分三厘五毫

实征夏税本折麦四百八十五石二斗五合六勺、五抄、三撮、三圭、四粒五颗。

实征夏税折色麦五百一十六石二斗一升五合三勺、五抄一撮、三圭七颗、六粟各折不等,共折征银一百七十六两五钱四分七厘七毫一丝二尘五漠。

实征抵补军,丁夏税麦,折米一石一斗一升七合九勺,一抄、七撮八圭、五粒七颗一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其折征银八钱九分四厘三毫三丝四忽、二微八纤五尘六𣺌八漠。

实征秋粮本折米六千二百四十三石三斗六升六合六勺二抄、八撮六圭五粒。

实征秋粮本色谷一石六斗三升六合六勺,实征秋粮折色米六百六十二石七合三勺、八撮二圭三粒三颗,各折不等,共折征银二百一十一两九钱五分二厘四毫五丝二忽,九微一尘七𣺌五漠。

实征抵补军丁秋粮米九石一斗七升三合四勺、九抄、六撮、二圭一粒,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七两三钱三分八厘七毫九丝六忽九微六纤八尘。

实征条编银四千三百二两八钱九分三厘六丝二微五纤三尘三𣺌五漠。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九两八分五厘一丝六忽九微四纤二尘三𣺌八漠。

实征军舍土军丁银一千一百九十八两五分七厘七毫一丝九忽六微二纤七𣺌二漠。

以上澄江府属共额征银一万四千三百七十三两八钱七分二厘二毫三丝三忽五微七𣺌一漠共额征,夏税秋粮麦米谷一万三千五百一十四石六斗四升五合五勺、五抄二撮、九圭、二粒、八颗、九粟。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一万一千六百三十二两三钱一分七厘二毫三丝三忽,五微七𣺌一漠。

额设官役,俸食银二千九百五十六两二钱内除额征钱三银二千七百四十一两五钱五分五厘,存留坐放外,尚有河阳县不敷银两赴司支领

其夏税秋粮,听粮储道拨贮。

武定府和曲、元谋、禄劝等三州县。

民赋

原额田地四千六十二顷五分五厘五毫四丝六微二纤,四尘一𣺌二漠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新增垦复及额外田地四十八顷九十二亩八分三厘九毫六丝三忽九微九纤九尘二𣺌八漠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三千八百七十六顷四亩五分八厘六毫九丝八忽四微七纤八尘六𣺌五漠内成熟地一千五百七十二顷二十一亩三分一厘八毫九丝九忽八纤五尘,五𣺌七漠,百外成熟,免丈夷地照纳,夏税毫成熟田二千三 三顷八十三亩二分六厘七, 九丝九忽,三微九纤,三尘八漠,秋外成熟,免丈夷田照纳 粮

实征夏税本折麦四百四十七石九斗三升六合五勺、九抄、六撮、二圭、三粒、六颗、二粟。

实征夷地照纳。夏税,折色六钱,麦二十八石二斗,折征银一十六两九钱二分。

实征秋粮本折米二千九百六十九石一斗三升三合六勺、七抄、五撮二粒五颗三粟。

实征夷田,照纳秋粮折色七钱,米三十一石七斗七升,折征银二十二两二钱三分九厘。

实征条编银四千二百八十三两九钱四厘四毫九丝二忽,二微四尘六𣺌四漠。

实征摊丁银一千六百二十五两二钱七分二厘一毫七丝九忽,四微九纤二𣺌三漠。

明官民田地三千九百五十一顷五十六亩一分一厘七毫,夏税额征四百四十一石三斗二升九合,二抄七撮八圭、三起运。布政司库折色二百七石一斗九升二合 勺六抄、一撮各起运本府仓本色六十四石七斗四升 存留 州县仓库本折一百六十九石四斗六合六勺,六抄、六撮八圭,秋粮额征三千二十三石二斗六升七合五勺,六抄一撮 起运布政司库折色一千八百一十一石一斗九升九合,四抄二撮七圭二粒九颗 起运本府库折色六百三十石三斗七升库起运本府仓本色四十八石 存留各州县仓 本折五百三十三石六斗九升八合五勺,一抄二撮二圭、七粒一颗

附额征

实征学租银三十一两二钱,实征祭祀田租银五十二两八钱六分四厘,实征学租,无耗租谷八十石。

实征无耗租谷五百六十一石六斗五升七合三勺、七抄、五撮五圭。

实征无耗租,麦一十一石二斗九升,实征古柏庄无耗租谷二百石。屯赋。

原额田地二百三十二顷六十五亩四分九厘九毫八丝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除拨归云南府属安寜、禄丰、罗次、富民等州县田地外,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右前、后三卫武定所,分归州县征收。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征,仍照旧额征收成熟屯田二顷六十六亩四分一厘, 改照河阳县民赋,上则原额屯官田地九十二顷三十九亩七分三厘八毫二丝

新增垦复田地一十四顷二十六亩二分一厘八毫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七十四顷九十五亩一分七厘四毫四丝八忽五微内改则征收成熟屯官,共地八十九亩八分九厘,分一厘。 照旧征收成熟屯田三顷六十六亩四改,则征收成熟屯官并垦复共田七十一顷三十八亩八分七厘四毫四丝八忽五微。

实征夏税,本色麦五石三斗二升二合三勺,八抄、六撮九圭。

实征秋粮本折米五百七十五石二斗四升九合五勺九撮三圭六粒一颗一粟。

实征秋粮折色米四十五石八升六合六勺,各折不等,共折征银一十一两七分一厘六毫五丝。

实征条编银三百六十两九钱八分一厘四毫四丝一忽七微三纤八𣺌三漠。

实征军舍土军丁银九十二两五钱八分以上,武定府属共额征银六千四百九十七两三分二厘七毫六丝三忽,四微二纤五尘七𣺌。 共额征夏税秋粮麦米四千八百五十石五斗八升九合五勺、四抄、三撮、二粒、二颗、六粟。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四千六百六十五两四分九厘七毫六丝三忽四微二纤五尘七𣺌。

额设官役,俸食银二千四百五十二两一钱六分内除额征钱三银一千八百三十一两九钱八分三厘,存留坐放外,尚有该府并元谋县不敷银两赴司支领

其夏税秋粮听粮储道,拨贮广西府。师宗、弥勒二州,邱北州同

民赋

原额田地六千三百七十四顷八十七亩三分五厘四毫四丝八忽,一微六纤九尘三漠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除拨归开化府属文山县田亩外,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新增垦复额外及阿迷州拨归共田地一千五百一十六顷七十三亩七分四厘五丝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四年自首抵补军丁田九十八亩。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七千八百五十八顷四十亩四分九厘三毫五丝七忽三微九纤一尘二𣺌六漠内成熟地六千三百八十四顷八十二亩一分二厘一毫三忽,二微三纤八尘,四外成熟,免丈夷地照纳夏税二,原成熟田一千 百五十九顷五十六亩七厘 毫五丝四忽一微五纤三尘二𣺌六漠内,除田八十亩拨归开化府文山县外,尚该田一千四百五十八顷七十六亩七厘二毫五丝四忽一微五纤三尘二𣺌六漠。又阿迷州拨归师宗州、邱北州同。额外田一十四顷八十二亩三分,共田一千四百七十三顷五十八亩三分七厘二毫五丝四忽,一微五纤三尘,二𣺌六漠照成熟免。丈夷田 纳秋粮

实征夏税,折色六钱,麦一百五十一石一斗六升三合一勺、八抄、三撮、七圭、八粒、三粟。

实征秋粮本折米二千九百五十七石二斗四升四合六抄七撮四圭。

实征秋粮无耗米六十石四斗二升七勺,实征抵补。军丁秋粮米九斗七升四合一勺、五抄、三撮四圭,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其折征银七钱七分九厘三毫二丝二忽七微二纤,实征条编银二千九百二十三两六钱一分六厘三毫三忽八微五纤一尘三渺。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一两一钱七分六毫七丝四微五尘七渺四漠。

明官民田地五千八百四十九顷一亩七分三厘,夏税额征一百一十八石二斗四升六合五勺、八石八升六合一勺。 起运、布政司库折色六十,存留各州仓库本折色五十石一斗六升四勺,秋粮额征三千二百五十六石四斗一升六合六勺。 起运布政司库折色一百五十二石。升起运:本府库折色一千八百七十三石三斗七 五合三勺五抄 存留各州仓本色一千二百三十一石四升一合二勺五抄

附额征

实征鱼课银一十六两。

实征者,林寨田租银六两,实征村寨住戸,年纳●易银三十八两八钱、屯赋。

原额田地一百八十六顷六十二亩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康熙七年,奉裁十八寨所归州,征收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征 ,仍照旧额征收成熟屯地五十八顷九十亩一,改照河阳县民赋,上则原额屯官田地, 百二十七顷七十二亩。

新增垦复田地六十七顷一十八亩六厘五毫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一百五十三顷二十一亩一分七厘四毫二丝内照旧征收成熟屯地五十八顷九十亩, 改则征收成熟屯地并垦复共地一十七顷九十一亩六分九厘八毫, 改则征收成熟,屯官田七十六顷三十九亩四分七厘六毫二丝

实征夏税,折色六钱,麦六斗二升八合八勺,四抄七撮五圭二颗。

实征折色麦五百六十一石四升六合,各折不等,折征银二百二十四两二分三厘。

实征秋粮本折米四百六十二石一斗四升八合三勺,六抄、三撮四粒六颗。

实征条编银三百三十三两三钱三毫九丝九忽七微八纤六尘八渺二漠。

实征军舍丁银一百六十八两一钱三分六忽八微七纤四尘二渺六漠。

附额征

实征地租银九钱。

以上广西府属共额征银三千七百一十二两七钱一分九厘七毫三忽六微三纤八尘一渺二漠共额征,夏税秋粮麦米三千六百三十一石六斗五合一勺、六抄一撮、七圭二粒、八颗、三粟。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二千八百一十五两八钱六分二厘七毫三忽六微三纤八尘,一渺二漠。

额设官役,俸食银二千一百三十六两六钱内除额征钱三银八百九十六两八钱五分七厘,存留坐放外,尚有该府并师宗州、邱、北州同,不敷银,两赴司支领,其夏税秋粮听粮储道拨贮。

广南府附征土富州、维摩州。

民赋

原额夷地六十五顷八亩四分五厘二毫四丝四忽五微四纤,三尘七渺五漠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新增垦复夷地三顷七十六亩八分七厘六丝五忽,三微三纤三尘三渺三漠内成熟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夷地六十一顷二十八亩四分四厘六毫四丝六忽五微四纤三尘七渺五漠内成,熟夷地三顷九十二亩,四成熟夷田五十七顷三十六亩四分四厘六毫, 丝六忽五微,四纤三尘,七𣺌五漠,照外成熟,免丈夷田 纳秋粮

实征夏税,折色六钱,麦一石八斗,实征秋粮折色米一千四百六十三石七升六合一勺,三抄八撮八圭。

实征地亩银一百六十七两一钱一分七厘四毫六丝四忽五微四纤二尘七𣺌二漠。

明官民田地一百九十一顷五十四亩六分,秋粮额征一千五石六斗一升六合零俱存留本府

附额征

实征差发折色米七百一十八石,实征新增。叅革土知州沈肇乾输纳无耗秋粮米一千五百一十四石三升三合六勺、三抄二撮、五圭三粒、二颗、二粟。

实征新增抚幼严氏输纳无耗,秋粮米二百九十六石七斗二升七合五勺、四抄、七撮、六圭、六粒七颗、八粟。

以上广南府共额征银一百六十七两一钱一分七厘四毫六丝四忽五微四纤二尘七𣺌二漠。 共额征夏税秋粮麦米三千九百九十三石六斗三升七合三勺一抄九撮。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一百一十六两九钱八分二厘四毫六丝四忽五微四纤二尘七𣺌二漠。

额设官役,俸食银七百二十二两五钱二分内除额征钱三银五十两一钱三分五厘,存留坐放外,尚有不敷赴司支领

其夏税,秋粮听粮储道,拨贮元江府新平县,因逺罗必甸长官司

民赋

原系夷方,并无地亩,其田土免丈,照纳原额,秋粮本折米七千四十三石八斗二升一合七勺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除拨归普洱府秋粮无耗米一千八十四石外,实该秋粮米四千二十九石六斗六合七勺。又新平县拨归原额田地九百四十八顷五十三亩三分一厘七毫七忽三微二项额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新增垦复田八十八顷九十三亩六分六毫四丝三忽三微五纤八尘。 额外夷田六十九段内成熟夷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夷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三百一十八顷八亩一分一厘九毫六丝四忽四微五纤九尘八𣺌八漠内成熟地四十顷七十亩九分二厘六毫一丝五微二纤六尘二渺二漠, 成熟田二百七十七顷三十七亩一分九厘三毫五丝三忽九微三纤三尘六𣺌六漠 外成熟免丈夷田照纳秋粮,实征夏税折色麦四十五石一斗六升一合四勺九抄。

实征秋粮本折米二千五百九十八石七升八合九勺,七抄、六撮九圭七粒。

实征秋粮,本色无耗米四千一十石二斗一升五合实征条编地亩认办银一千一百二十五两五钱七分七厘八毫一丝九微六纤七尘三渺六漠。

明官民田土一百八十三顷八十三亩,秋粮额征一千九百三十石二斗一升五合五起运布政司库折色,一百三十石二斗一升 合 ,存留本府仓本色一千八百石。附额征:

实征花斑竹银八十五两,耗银六钱八分,实征差发,并●易银五百三十五两四钱九分五厘二毫三丝五忽。

实征田钱地讲银四千九百九十三两二钱三分六厘。

实征浪妈等六寨地租银二百八十五两,原额丁苴田租银八十两,除荒无征外,实征银一十两。

以上元江府共额征银七千三十四两九钱八分九厘四丝五忽九微六纤七尘三渺六漠。 共额征秋粮麦米六千六百五十三石四斗五升五合四勺、六抄、六撮、九圭、七粒。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五千九百五十四两八钱三分三厘四丝五忽九微六纤七尘三渺六漠。

额设官役,俸食银一千四百二十六两八分内除额征钱三银一千八十两一钱五分六厘,存留坐放外,尚有新平县不敷银两赴司支领

其夏税秋粮,听粮储道拨贮。

开化府文山县

民赋

原额康熙七年,奉文将临安府阿迷州蒙自县、广西府属师宗州、维摩州附本府入额并清丈共田七百五十九顷三十五亩六分二厘五毫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

新增额外及拨归田一十六顷四亩四分三厘五毫五丝二忽,一微九纤二尘三渺九漠。内成熟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田七百六十八顷四十七亩七分三厘四毫三忽二微九纤二尘三渺九漠内清丈成熟,实田七百五十九顷三十五亩六分二厘五毫, 新增成熟,额外田九顷一十二亩一分九毫三忽,二微九纤二尘三渺九漠

实征秋粮本折米八千三百九十七石八斗五升八合一勺,一抄二撮六粒四颗一粟原额正耗米一万二千八百石,题四斗五升三合零,于康熙三十五年 减额粮四千一百六十石

实征条编银三百三十六两六钱九毫五丝九忽八微六纤三渺五漠。

附额征

实征临安府并阿迷州蒙自县归入,差发银六百五十两七钱二分一厘二毫一丝四忽,一微三纤五尘。

实征临安府并蒙自县归入戸口,食盐银二十二两七钱五分四厘。

以上开化府属共额征银一千一十两七分六厘一毫七丝三忽九微九纤五尘三渺五漠。 共额征秋粮米八千三百九十七石八斗五升八合一勺,一抄、二撮、六粒四颗一粟。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八百三十九两九钱六分九厘一毫七丝三忽九微九纤五尘三渺五漠。

额设官役,俸食银一千一百七十五两四分内除额征钱三银一百七十两一钱七厘,存留坐放外,尚有文山县不敷银两赴司支领

其秋粮听粮储道拨贮。

镇沅府恩乐县。

民赋

雍正六年,设流后,清出夷田地七百一顷七十一亩四分七厘。

新增额外田一顷八十六亩,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实在雍正十年,成熟田地七百一顷七十一亩四分七厘内成熟夷地三百一十二顷六十一亩七分一厘, 成熟,夷田三百八十九顷九亩七分六厘

实征秋粮本折米一千六十八石二斗一升二合六勺,一抄六撮九圭七粒八颗。

实征地亩银二百八十八两七钱一分二厘五毫三丝八忽。

实征条编银一千一百七十五两三分三厘八毫七丝八忽六微七纤五尘八渺。

明额征差发银六百五十两

以上镇沅府,共额征银一千四百六十三两七钱四分六厘四毫一丝六忽,六微七纤五尘八渺。 共额征秋粮米一千六十八石二斗一升二合六勺,一抄六撮九圭七粒八颗。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一千二十四两六钱三分二厘四毫一丝六忽六微七纤五尘八渺。

额设官役,俸食银一千四十两五钱六分内除额征钱三银四百三十九两一钱二分四厘,存留坐放外,尚有该府并所属恩乐县不敷银两赴司支领

其秋粮听粮储道拨贮。

威逺。

民赋

雍正四年,设流后清出夷田三百九十一顷九十七亩一分五厘。

新增额外田七顷四十六亩五分三厘七毫八丝内成熟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新垦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夷田三百九十九顷三十二亩一分三厘七毫八丝。

实征秋粮本折米八百二十石二斗六升三合六勺,三抄六撮八圭九粒六颗。

实征条编银六百二十一两四钱一分七厘七毫八丝六忽八微三纤五渺八漠。

实征新增三圈蛮,令等村年纳人丁银三十二两以上,威逺同知,共额征银六百五十三两四钱一分七厘七毫八丝六忽八微三纤五渺八漠。 共额征秋粮米八百二十石二斗六升三合六勺,三抄六撮、八圭九粒六颗。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四百五十七两三钱九分二厘七毫八丝六忽八微三纤五渺八漠。

额设官役,俸食银六百六十一两四分内除额征钱三银一百九十六两二分五厘,存留、坐、放外,尚有不敷银两赴司支领

其秋粮听粮储道拨贮。

东川府会泽县。

民赋

雍正四年,改隶云南,清出田地一千六百三十五顷八十六亩九分八厘三毫五丝俱经成熟归入实征数内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田地并荍粮地共一千六百三十五顷八十六亩九分八厘三毫五丝内成熟荍粮地九百八顷一十八亩七分九厘五毫八丝,成成熟地二十二顷八十三亩三分六厘三毫 ,熟田七百四顷八十四亩八分二厘五毫七丝

实征夏税本色麦三十四石二斗五升四勺,三抄实征秋粮本色米二千一百九十一石九斗六升七合三勺,三抄一撮。

实征荍折银八百六十一两二分四毫三丝九忽六微八纤。

实征条编银一千一百七十九两八钱九分五厘四毫一丝三忽三微三纤。

附额征

实征文武各衙门归公田九十二顷五十亩四分二厘六毫,无耗米一千五百一十五石一升六合四勺。

实征禄氏养赡归公田五十顷九十九亩九分七厘,无耗米八百二十五石六勺八抄。

以上东川府属,共额征银二千四十两九钱一分五厘八毫五丝三忽一纤。 共额征夏税秋粮麦米四千五百六十六石一一斗三升四合八勺四抄一撮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一千四百二十八两六钱四分八毫五丝三忽一纤。

额设官役,俸食银一千九十六两八分内除额征钱三银六百一十二两二钱七分五厘,存留坐放外,尚有会泽县不敷银两赴司支领

其夏税秋粮,听粮储道拨贮。

昭通府恩安、镇雄、永善等三州县大闗同知鲁甸通判民赋

雍正七年,改隶云南,清出田地三千二百九十一顷八十九亩二分二厘六毫九丝四忽四微内西妈基等处田地六顷一亩一分,改归四川屏山县又四川屏山县改归永善县田地九十四顷九分四厘二项额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田地二千六百九十三顷六十六亩二分三厘六毫九丝四忽四微。熟原清出,成 地五百二十二顷五十七亩三分四厘四毫内,除西妈基等处民地四顷一十六亩,改归四川屏山县外,实该地五百一十八顷四十一亩三分四厘四毫顷。新增四川屏山县割归永善县副官村民地六 四十四亩五分五厘二,共地五百二十四顷八十五亩八分九厘四毫, 夷地一千二百八十顷九十三亩六厘。二原清出成熟田八百一十二顷七亩五分九厘, 毫九丝四忽四微。内除西妈基等处民田一顷八十五亩一分,改归四川屏山县外,实该田八百一十顷二十二亩四分九厘二毫九丝四忽四微十。新增四川屏山县割归永善县副官村民田七 七顷六十四亩七分九厘二,共田八百八十七顷八十七亩二分八厘二毫九丝四忽四微。

实征夏税本色,荍八百五十九石四斗七升五合八勺、四抄、八撮。

实征麦荍折银一百三十二两四钱一分三厘,实征秋粮本色米三百五十五石一斗四升五合二勺,五抄二撮。

实征秋粮,本色无耗。米四千六十二石九升五合五勺,一抄五撮四圭四粒。

实征四川屏山县,改归丁条粮银二百四十七两九钱六厘五毫一丝三忽,三微四纤四尘三渺五漠,实征条编银一千五百七十二两二钱七分九厘七毫八忽五微七纤六尘。

以上昭通府属,共额征银一千九百五十二两五钱九分九厘二毫二丝一忽九微二纤三渺五漠共额征,夏税秋粮米荍五千二百七十六石七斗一升六合六勺,一抄、五撮四圭四粒。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一千三百六十六两八钱一分九厘二毫二丝一忽九微二纤三渺五漠。

额设官役,俸食银三千五百九十六两九钱一分四厘内除额征钱三银五百八十五两七钱八分,存留坐放外,尚有鲁甸通判及恩安、镇雄、永善等州县不敷银两赴司支领

其夏税秋粮听粮储道拨贮普洱府攸乐同知,思茅,通判

民赋

雍正七年,设府后,清出田地一千三百四十四顷二千四亩五分八厘二毫八丝俱经成熟归入实征数内

新增雍正八年开垦额外田地六十二顷六亩三分九厘九毫已经限满科征归入成熟数内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夷田地一千四百六顷三十亩九分八厘一毫八丝内成熟夷地六十一顷五十一亩九分三毫, 成熟,夷田一千三百四十四顷七十九亩七厘八毫八丝

实征秋粮折色八钱,米二千六百九十五石一斗九升六合八勺,九抄四撮一粒六颗。

实征地亩银五十五两四钱二分八厘一毫六丝,实征条编银二千四十一两八钱三分五厘三毫四丝八忽五微五纤九尘三渺二漠。

以上普洱府属共额征银二千九十七两二钱六分三厘五毫八忽五微五纤九尘三渺二漠。 共额征秋粮米二千六百九十五石一斗九升六合八勺,九抄四撮一粒六颗。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一千四百六十八两八分四厘五毫八忽五微五纤、九尘三渺二漠。

额设官役俸食银一千三百一十一两内除额征钱三银六百二十九两一钱七分九厘,存留坐放外,尚有该府并攸乐同知、不敷银,两赴司支领

其秋粮听粮储道拨贮。

大理府太和、赵州云南邓川浪穹宾川云龙等七州县民赋

原额田地一万一千八百八十四顷四十二亩八分七厘三毫六丝一忽,二微九纤三尘六渺二漠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除拨归永北府田地外,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新增垦复及额外田地三百七十九顷一十亩六厘五毫四丝一忽四微二纤三尘一渺九漠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四年,自首抵补军丁田地二顷二分五厘五毫八丝,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九千六百三十九顷六十四亩七分九厘二毫九丝三忽八微三纤八尘七渺三漠内成熟地四千九百五十三顷八十五亩七分三厘四毫六丝三忽二微五纤四尘四渺毫成,熟田四千六百八十五顷七十九亩五厘八 三丝五微八纤四尘三渺三漠。实征夏税本折麦八千九百七十六石五斗七升七合五勺、七抄、四撮一圭、四粒一颗九粟。

实征抵补军,丁夏税麦折米二斗二升二合六勺,一抄、五撮九圭、七粒、二颗七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一钱七分八厘九丝二忽七微七纤八尘一渺六漠。

实征秋粮本折米一万五千四百二石九斗六升一合五勺,八抄五撮,八圭八粒二颗八粟。

实征抵补军丁秋粮米三石五斗三升六勺、八抄、五撮八粒八颗,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二两八钱二分四厘五毫四丝八忽七纤四渺。

实征条编银一万二千八十九两八钱二分九厘六毫九丝三忽,四微五纤八尘六𣺌五漠。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一两九钱八分二厘一毫一丝四忽八微二纤三尘二𣺌八漠。

实征摊丁银五千八十三两八钱三分六毫一丝四忽,四微五纤六尘七𣺌八漠。

明官民田地九千七百五十六顷六十亩八分九厘九毫九丝五忽三微,夏税额征九千一百九十八石,七合九勺,五抄、七撮、四粒 起运、布政司折色六千九百五十六石四斗一升三合七勺,四抄、二圭、五粒六起运,本府折色三百一十四石二斗八升六合 勺六抄六圭七存留州县本折一千九百二十 石三斗七合五勺,五抄九粒,秋粮额征一万六千五百三十四石五斗二升四合一勺,二抄六撮五圭 起运布政司折色九千七百二十二石四斗三升八合七勺、六抄、三撮二粒八颗,一起运本府本折一千七百四十三石三斗四升 ,合七勺、四抄、七撮、六圭三存。留州县本折色五千六十八石七斗四升 合六勺,一抄六圭七粒二颗。北胜州官民田地一千六百一十八顷七十七亩二分五厘五毫,夏税额征一千六十七石二斗二升五合零,秋粮额征一千五百四十五石九斗一升四合零。附额征:

实征观场田租银四十四两二钱五分二厘,实征街税地租银三两五钱。

实征河泊所鱼课折色米银四百五十八两九钱四分九厘七毫五丝。

实征鱼课折色钞银八十二两一钱九分九厘二毫五丝。

实征差发棉绸银三十一两七钱五分五厘二毫,实征石磺厂课银八两。

实征站丁认办银一百六十二两四分一厘八毫五丝。

屯赋

原额田地二千五百一顷二十五亩八分五厘二毫二丝五忽五微五纤九尘四渺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除拨归永北府田地外,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大理、景东、洱海、大罗、澜沧五卫,分归并州县,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征,六仍照旧额征收成熟屯地荍粮田地二百二十 顷七十六亩二分六厘七毫八丝五忽,四微四纤一尘三渺八漠様。改照河阳县民赋,上则原额屯官、马料、公种、公 荍粮官租等田地一千八百四十八顷九十六亩四分七厘九毫四丝,一微一纤八尘三漠

新增垦复田地三百七十二顷六十四亩六分六丝五忽六微五纤五尘二渺七漠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四年、六年,自首抵补军丁田地二十九顷五十八亩五分一厘九毫一丝五忽一微。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一千四百七十五顷七十二亩九分四厘八毫四丝八忽六纤八渺二漠内照旧征收成熟屯地荍粮地九十九顷五十四亩五分四厘九毫四丝六忽二微四纤一尘三渺八漠,顷改则征收成熟屯地并垦复共地二百九十一 七十七亩四分四毫二丝三忽七微五纤八尘六渺二漠七照。旧征收成熟屯田一百二十七顷二十一亩, 分一厘八毫三丝九忽二微,改则征收成熟屯马、马料、官租、公种公様,并垦复共田九百五十七顷一十九亩二分七厘六毫三丝八忽八微六纤八渺三漠。

实征夏税本折麦一千四百六石四升六合,八抄八撮、二圭、二粒、九颗、二粟。

实征本色蚕,豆四十八石,八斗三升四合八勺、六抄、三撮、一圭、五粒、七颗、二粟。

实征折色麦一千六百六十八石九斗四升九合一勺,一抄二撮,五圭各折不等,共折征银五百五十八两六钱四分二厘四毫六忽,一微二纤七尘,实征折色荍四十二石五斗三升六合,各折不等,共折征银一十两二钱七分六厘。

实征抵补军,丁夏税麦,折米一十八石一斗九升一合四勺、六抄、八撮、一圭、八粒、二颗一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一十四两五钱五分三厘一毫七丝四忽五微四纎五尘六渺八漠,实征秋粮本折米六千三百七十二石五斗四升五合二勺、七抄、五撮、九圭、七粒、八颗、九粟。

实征秋粮本色谷三百一十三石三斗五升二合七勺,六抄三撮,八圭一颗七粟。

实征秋粮折色米三千二百六十一石七斗九合五勺,九抄一撮、五圭二粒二颗,各折不等,共折征银一千六十六两九钱二分一厘六毫九丝二忽六纤六尘六渺,实征抵补军丁秋粮米六十一石九斗七升七合九勺、八抄六撮、六圭二粒四颗二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

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四十九两五钱八分二厘三毫八丝六忽二微九纤九尘三渺六漠。

实征条编银四千九百六十九两八钱一分七厘九毫八丝七忽八微六纤五尘八渺二漠。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四十八两三钱六分五厘七毫六丝二忽七微三纎三尘八渺八漠。

实征军舍丁银一千四百八十二两一分三厘八毫一丝七忽七微四纤九尘二渺四漠。

附额征

实征草场银五十七两五钱七厘以上大理府属共额征银二万六千二百二十七两一分三厘四毫四丝三忽,九微七纤四尘八渺五漠。 共额征夏税秋粮麦米谷豆三万二千五百二十石三斗一升八合一勺、五抄一撮、一圭、九粒、一颗、七粟。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二万二千八十三两二钱四分四毫四丝三忽,九微七纤四尘八渺五漠。

额设官役,俸食银五千二百二十二两八钱八分内除额征钱三银四千一百四十三两七钱七分三厘,存留、坐放外,尚有太和、云龙二州县不敷银两赴司支领

其夏税,秋粮听粮储道,拨贮楚雄府楚雄镇南南,安定逺、广通等五州县并𥔲嘉州判、民赋。

原额田地五千五百八十三顷七亩二分三厘二毫五丝九忽二微八纤,一尘二渺六漠。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除将定边县田地改拨,䝉化府外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新增垦复及额外田地一百一十九顷二亩八分一厘一毫二丝九忽,一纤一尘,九渺四漠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五年,自首抵补军丁田三顷五分三厘七毫。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五千二百八十七顷七十三亩八分六厘九毫一丝八忽,一微五纤七尘六渺七漠内成熟地一千七百五十二顷三十六亩五分六厘一毫六丝一忽,一微三纤八尘六渺八漠毫成熟田三千五百三十五顷三十七亩三分,七 五丝七忽,一纤八尘九渺九漠

实征夏税本折麦一千八百四石七斗、九合一勺、二抄、六撮、三圭、九粒、二颗、一粟。

实征秋粮本折米七千四十六石六斗九升四合六勺,三抄二撮,三圭一粒五颗九粟。

实征抵补军丁秋粮米三石七斗一升八合九勺、七抄、一撮、六粒、三颗、五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二两九钱七分五厘一毫七丝六忽八微五纤八渺。

实征条编银八千六百四十五两九钱九厘一毫六丝八忽八微二纤六尘一渺四漠。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二两九钱五分八厘八毫六丝七忽五微三纤七尘九渺二漠。

实征摊丁银三千二十一两一钱二厘六毫三丝六忽,一㣲四纤三尘四渺一漠。

明官民田地五千四百七十一顷一十四亩八分八厘七毫五丝四忽八微,夏税额征一千八百六十六石八斗二升六勺、四抄、九撮、一圭、二粒 起运、布政司库折色二百七十八石一斗四升五勺,三抄、五圭、四粒 起运本府库折色四百八十八石六斗三升七合四勺本折,共一千一百石五升二合七勺,一抄八撮五圭八粒,秋粮额征七千二百二十三石一斗四升五合八勺,六抄二圭六粒 起运布政司库折色二千九百八十五石六斗七升七合六勺,一抄九撮六圭、七粒 起运本府库折色三百一十四石八斗六升二合三勺一抄四撮三圭 起运本府仓本色七百一十三石四斗一升三合七勺,八抄一存留各州县仓库本折共三千二百九石, 斗九升一合一勺四抄六撮二圭、九粒

附额征

实征鱼课银三两二钱。

实征差发米银九十六两六钱八分二厘五毫。

实征永盛厂课银一百六十八两六钱,遇闰加银一十四两五分。实征商税银三十六两五钱,遇闰加银三两二钱一分。

地租银五两八钱二分,全荒无征。

南安州麦租银二十两五钱,全荒无征屯赋。

原额田地一千四十三顷九十一亩九分四丝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除拨归姚安府田地外,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康熙七年,奉裁楚雄卫定远所分归并州县,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征 ,仍照旧额征收成熟屯地马料田共二十一顷三十六亩二分五厘一毫二丝八忽, 改照河阳县民赋,上则原额屯官公种马料等田地八百九十九顷七十七亩三分一厘七毫五丝二忽。

新增垦复田地六十顷三十九亩四分一厘六毫九忽二微五纤内城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四、五两年,自首抵补军丁田地一顷一十五亩九分八厘一毫。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七百八十七顷二十二亩五分三厘一毫五忽七微五纤内照旧征收成熟屯地一十四顷九十九亩五分八厘四毫二丝八忽,顷改则征收成熟屯地并垦复共地一百四十四 九十五亩四分三厘三毫五丝八忽三纤厘,照旧征收成熟马料田六顷三十六亩六分六 七毫 ,改则征收成熟屯官马料公种并垦复共田六百二十顷九十亩八分四厘六毫一丝九忽七微二纤实征夏税本折麦八百三十八石七斗五合三勺,八抄、七撮、三圭、九粒、五颗、九粟。

实征夏税折色麦一百八十八石八斗九合,三抄一撮,五圭各折不等,共折征银九十三两六钱八分五厘六毫五丝。

实征抵补军,丁夏税麦折米三斗三升三合二勺、四抄、三撮二圭、五粒、七颗一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二钱六分六厘五毫九丝四忽、六微、五尘六渺八漠。

实征秋粮本折米四千八百六十二石八斗九升二合九勺,五抄七撮,二圭七粒七颗八粟。

实征秋粮本色谷八十一石一斗七升四合一勺八撮一颗。

实征秋粮折色,一钱谷一百八十八石,折征银一十八两八钱。

实征抵补军丁秋粮米一石六斗一合五勺、六撮、八圭三粒,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一两二钱八分一厘二毫五忽四微六纤四尘,实征条编银三千六百九十三两四钱三分七厘五毫五丝三忽六微九纤五尘二渺七漠。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一两六钱一分六厘五毫四丝五忽,一纤九尘,一渺六漠。

实征军丁银七百六十八两一钱八分一厘六毫一丝五微二纤二尘四渺四漠。

附额征

实征草场地租银一百一十两七分三厘四毫,以上,楚雄府属共额征银一万六千六百六十五两二钱七分九毫八忽六微六纤四尘八渺二漠,共额征。夏税秋粮麦米谷一万四千六百三十四石,一斗七升六合二勺,一抄一撮、三圭八粒、二颗七粟。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一万三千四百一十四两五钱六厘九毫八忽六微六纤四尘八渺二漠。

额设官役,俸食银三千五百九十一两二钱四分内除额征钱三银三千二百五十两七钱六分四厘,存留坐放外,尚有南安州不敷银两赴司支领,其夏税秋粮听粮储道拨贮。

姚安府姚州、大姚二州县。

民赋

原额田地二千九十顷八十四亩四分九厘八毫六微五纤七尘二渺八漠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新增垦复及额外田地一百五十七顷七十四亩一分四厘六毫六丝五忽,八微九纤四尘五渺七漠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六年自首抵补军丁田地四顷七十三亩三分五厘三毫七丝四忽。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二千八十九顷七十六亩三分六厘七毫八丝二忽七微八纤三尘三渺内成熟地九百八十五顷三十二亩五分九厘七毫八丝二忽七纤二尘五渺一漠, 成熟田一千一百四顷四十三亩七分七厘七微一纤七渺九漠

实征夏税,折色六钱,麦一千六百二十四石七斗七升三合三勺、七抄、八撮、九圭、七粒、五颗、二粟。

实征抵补军,丁夏税麦,折米二石三斗三升八合九勺、七抄七圭、六粒四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一两八钱七分一厘一毫七丝六忽、六微、八尘、三渺二漠。

实征秋粮本折米二千四十七石六斗八升四合七勺四撮三圭四粒七颗一粟。

实征抵补军丁秋粮米一石五斗五升二合三勺、一抄、八撮四圭、三粒七颗四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一两二钱四分一厘八毫五丝四忽六微四纤九尘、九渺二漠。

实征条编银三千四百八十五两三钱一厘八丝七忽六微九纤八尘三渺七漠。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五两一钱九分九厘八毫二丝六忽,四微二纤六尘四渺

实征摊丁银一千九十七两七钱六分七厘九毫二丝九纤三尘二渺七漠。

明官民田地一千一百二顷五亩五厘二毫三忽,夏税额征一千五百六十六石九斗一升三合二勺,七抄一撮二起运。布政司库折色一千一百三十七石九斗 升一合九勺,三抄一撮,九存。留各州县仓折色四百五十八石, 斗九升一合三勺四抄,秋粮额征二千四十二石九斗二升六合三勺一起运布政司库折色,一千一石六斗一升六合, 勺五抄一撮、一圭、四粒、五颗升存留。各州县仓本折米一千四十一石三斗,一 一勺,四抄二撮八圭五粒。附额征:

实征差发银四百四十六两二钱七分二厘二毫七丝一忽,六微五尘。

实征海湖无耗租谷三百八十四石六合,实征戸口食盐银七十八两四钱六厘,实征抵补。军丁,谷折银三十四两三钱,地租银二十七两三钱四分,全荒无征屯赋。

原额田地七百一十九顷四十亩四分二厘四毫五丝二忽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又楚雄府拨归原额田地一百二十二顷七十八亩三分三厘一毫六丝二项额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姚安中屯定逺三所,分归并州县,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征 ,仍照旧额征收成熟屯田地二十二顷一十一亩六分七厘一毫四丝三忽四微, 改照河阳县民赋,上则原额屯官马料等田地八百二十顷七亩八厘四毫六丝八忽六微。

新增垦复田地一百四顷三十六亩四分九厘八毫五丝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六年自首抵补军丁田地一十五顷八亩九分四厘七毫九丝二忽六微。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五百八十顷三十三亩二分八厘九毫八丝七忽五微五纤九尘六渺五漠内照旧征收成熟屯地一十八顷五十八亩三分五毫五丝二忽四微 改,则征收成熟屯地并垦复共地一百二十三顷九十七亩七厘二毫七忽 ,照旧征收成熟屯田三顷五十三亩三分六厘五毫九丝一忽十改,则征收成熟屯官马料并垦复共田四百三 四顷二十四亩五分四厘六毫三丝七忽一微五纤九尘六渺五漠。

实征夏税本折麦七百三十三石五斗八升二合八勺、六抄、九撮二圭、六粒、四颗、七粟。

实征夏税:折色五钱,麦二百一十石七斗二升六合四勺。四抄折征,银一百五两三钱六分三厘二毫二丝。

实征抵补军,丁夏税麦折米六石六斗八升三合一勺、九抄、二撮、一圭、二粒,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五两三钱四分六厘五毫五丝三忽,六微九纤六尘。

实征秋粮本折米三千三百七石六斗八升三合五勺,六抄一撮,三圭三颗、六粟。

实征秋粮本色谷一百二十九石四斗三升五合九勺,七抄、四撮七圭、八粒九颗一粟。

实征秋粮折色米七十石二斗四升,各折不等,共折征银二十一两五钱九分四毫。

实征抵补军丁秋粮米一十九石五斗一升九合二勺、六抄、一撮、八圭、七粒、二颗、六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一十五两六钱一分五厘四毫九忽,四微九纤八尘八漠。

实征条编银二千六百二十六两九钱五分八厘三毫四丝六忽,一微三纤六尘四渺九漠。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三十一两一钱六厘八毫一丝五忽五微八纤,五尘七渺三漠。

实征军舍丁银五百五十八两八钱四分八厘三毫六丝三忽,四微三纤五尘五渺五漠。

附额征

实征草场地租银五十四两二钱四分二厘九毫,原额商税银九十六两,全荒无征。

以上姚安府属共额征银八千五百六十九两四钱三分二厘一毫四丝五忽五微三纤三尘一渺三漠。 共额征夏税秋粮麦米谷八千二百二十七石、一斗六升六合四勺、八抄、八撮、六圭、七粒、九颗、七粟。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六千九百九十五两七钱八分四厘一毫四丝五忽,五微三纤三尘一渺。三漠额设官役俸食银一千七百二十两六钱内除额征钱三银一千五百七十三两六钱四分八厘,存留坐放外,尚有不敷赴司支领

其夏税秋粮听粮储道拨贮永昌府。保山、永平、腾越三州县

民赋

原额田地二千四百九十二顷二十四亩七分二厘四毫一丝一忽,一微五纤三尘八渺五漠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新增垦复及额外田地二百五十一顷二十二亩三分八厘八毫五丝三微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一千八百三十四顷二十三亩一分一厘四毫一丝一忽,一微四纤四尘四渺七漠内成熟地三十九顷二十七亩二分七厘三毫三丝二忽,四微五渺一漠毫成熟不分等,则地三十一顷五十六亩八厘八 九丝四忽四纤七尘七渺 ,成熟田一千七百六十三顷三十九亩七分五厘一毫八丝四忽六微九纤六尘二渺六漠

实征夏税本折麦一百九十二石三斗八升三合九勺,九抄九撮,八圭九粒、二颗、二粟。

实征凤溪、施甸、长官司、枯明二寨,夏税折色六钱,麦一百一石二斗五升四合一勺六抄。

实征秋粮本折米五千六百八十九石九斗八升三合八勺八抄九撮二粒六颗三粟。

实征凤溪、施甸长官司,耿马、土司、枯明二寨,秋粮折色七钱,米七百五石七斗九升二合六勺。七抄实征条编银四千七百四十二两三钱七分六毫一丝九忽,三微一纤一尘九渺七漠。

实征摊丁银一千八十六两八钱九分一厘六毫九丝八忽八纤二渺七漠。

明官民田地二千三百五十六顷六十八亩七分一厘零,夏税额征五百五十九石一斗二升三合、三抄二撮八圭,本府库折色麦一百七石四斗二升六合。 起运存留各州县仓本折四百五十一石六斗九升七合,三抄二撮八圭,秋粮额征七千九百七十六石五斗三升五合一勺、八抄、二撮、九圭、七粒、三起。运布政司库折色三千四百五十六石五斗升六合九勺、九抄、七圭二粒二颗,合起运本府库折色一千八十九石七斗一升三 五勺、八抄、二撮、八圭、五粒、七颗勺起运本府仓本色一千七百八石一斗七合四 三抄七圭五粒 ,存留各州县仓库本折一千七百二十二石一斗七升七合一勺,七抄一撮八圭九粒、一颗籽粒银四百七十六两八钱俱存留府库

附额征

实征观场田租银七两五分八厘实征新增天成等各甸寨土司折色地亩银二百八十二两四钱二分九厘六毫一丝一忽,六微六纤九尘二渺五漠。

实征差发银七百五十九两三钱四厘二毫,实征鱼课鱼钞米银六十八两五分遇闰加银三两六钱五分,实征均徭籽粒。丁差铺陈水利灰窑山租,共银一百八十二两九分。

实征腾冲龙川江驿站银五百五十两七钱,实征地租籽粒馆客站赤银七百九十两五钱九分八厘。

打牛坪租谷银四两,金荒无征,武侯祠租谷一十四石,全荒无征实征。新増自首额外,差发银一百九十八两五钱一分。

屯赋

原额田地一千六百四顷三十五亩二分二厘一毫一丝四忽,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永昌、腾冲二卫并永平御分归并州县,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征十,仍照旧额征收成熟屯官马料、様田共田地五 六顷八十三亩四分八厘七毫六丝, 改照河阳县民赋,上则原额屯官马料、様田共田地一千五百四十七顷五十一亩七分三厘三毫五丝四忽。

新增垦复田地二百六十九顷二十六亩四分八厘四毫四丝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四年、六年,自首抵补军丁田地六十七亩七分。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五百七顷二十四亩二分七厘三毫五丝内照旧征收成熟田地一十四顷九十六亩二分二厘四毫一丝,一改则征收成熟屯地,一十一顷一十四亩八分, 厘五毫四丝 ,照旧征收成熟屯田様田马料共田四十一顷八十七亩二分六厘三毫五丝, 改则征收成熟屯官公样、马料并垦复共田四百三十九顷二十五亩九分七厘五丝。

实征夏税本折麦四十一石四斗二升二合五勺、六抄、三撮八圭。

实征夏税折色五钱,麦一百五十石四斗七升五合七勺,折征银七十五两二钱三分七厘八毫五丝,实征抵补军。丁夏税麦折米二石三斗六升二合五勺、九抄一撮、九圭二粒、八颗六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一两八钱九分七丝三忽,五微四纤二尘八渺八漠。

实征秋粮本折米三千六百二十三石九升三合三勺,八抄五撮,三圭四粒五颗。

实征秋粮本色谷一百石四斗九升九合七勺,五抄、九撮、九圭九粒。

实征本色豆,一石一斗五升。九合二勺、八抄、五撮六圭、一粒。

实征秋粮折色米二百九十六石七斗九升二勺,九抄、五撮各折不等,共折征银一百三十二两六钱五分一厘五毫八丝二忽。

实征秋粮折色二钱五分,谷三十一石三斗八合,折征银七两八钱二分七厘。

实征抵补军丁秋粮米一十六石二斗七升三合二勺、三抄、九撮、六圭、五粒四颗,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一十三两一分八厘五毫九丝一忽,七微二纤三尘二渺。

实征条编银二千二百一十一两三钱七厘七毫二丝五忽,八微六纤,九尘一渺。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一十两七钱八厘九毫六微八纤,一尘二渺一漠。

实征军舍丁银一千五十一两九钱二分二厘四毫三丝四忽五纤二尘七渺一漠。

附额征

原额草场地租银二百八十二两三钱六分二厘九毫四丝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实征草场地租银一百一十六两八钱三分八厘二毫三丝三忽。

以上永昌府属共额征银一万二千二百八十九两四钱四厘五毫一丝九忽九微三纤二尘五渺九漠。 共额征夏税秋粮麦米谷豆一万四百五十五石五斗八升九合七勺,一抄三撮、六圭、六粒、三颗、五粟。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一万三百六十一两三钱五分九厘五毫一丝九忽九微三纤五渺九漠。

额设官役,俸食银二千七百八十二两二钱四分内除额征钱三银一千九百二十八两四分五厘,存留坐放外,尚有保山、永平二县,不敷银两赴司支领,其夏税秋粮,听粮储拨贮。

鹤庆府剑川州维西通判、中甸州判

民赋

原额田地二千九百七十七顷九十八亩七分九厘四毫九丝八忽二微三纤一尘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除拨归永北府田地外,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新增垦复田地八顷九十六亩三分七厘六毫九丝七忽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二千八百三十九顷七十九亩一分四厘二毫二丝八忽,二微三纤一尘内成熟地一千七百七十顷六十亩二分三毫四丝三忽九微九纤, 成熟田一千六十九顷一十八亩九分三厘八毫八丝四忽二微,四纤一尘

实征夏税本折麦三千三百一十七石九斗六升七合七勺、四抄七撮九圭一颗八粟」。

实征秋粮本折米三千九百二十八石六斗五升三合八勺,八撮五圭二粒一颗。

实征条编银三千二百七十五两三分五厘四毫六丝五忽,三微五纤四尘八渺八漠。

实征摊丁银一千四百四十七两一钱七分一厘四毫九丝二忽,九微三纤五尘五渺五漠。

明官民田地三千二十九顷五十七亩五分五厘,夏税额征三千三百七十六石四斗三升四合二勺,三抄四圭斗,起运、布政司库折色共二千七百五十九石,二 八升五合九勺、一抄、四圭、斗存、留本府州仓本色六百一十七石,一 四升八合三勺二抄,秋粮额征三千九百九十二石三升八合五勺,三抄斗起运。布政司库折色一千五百八十五石,六 六升五合三勺、八抄、二撮、七圭、三存。留本府州仓本折二千四百六石三斗七升 合一勺四抄、七撮三圭

附额征

实征差发银一百五十八两七钱六分,实征差发折色七钱,米二百八十三石八斗一升五合,折征银一百九十八两六钱七分五毫。

实征鱼课麦米银一百七十八两七钱四分。春夏遇闰麦,折加银一十三两二钱四分,秋、冬遇闰米折加银一十六两五钱五分。

实征鱼课银一十六两六钱四分三厘,实征在城观、音山二驿,站丁银五百五十九两五钱四分。

实征新增维西、中甸青稞一千四百一十四石四斗一合九勺,五抄五撮。

实征新增中甸秋米二百一十七石六斗五升九合七勺、四抄二撮五圭。

实征新增中甸小米五石二升二合二勺,实征新增维西小麦一十二石一斗二合六勺、九抄七撮八圭、二粒、一颗二粟。

实征新增维西、中甸大麦一百一十九石九斗九升八合二勺五抄。

实征新增中甸荍一十三石四斗一合九勺五抄实征,新增维西杂粮二百三石九斗九升九合二勺,实征新增。维西中甸贡赋差发银一千六百二两九钱三分六厘四毫。

实征新增中甸税课银八两九钱六分六厘,实征新增维西杂粮折银三两三钱」。

屯赋

原额田地三百二十二顷四十六亩八分三厘二毫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康熙七年,奉裁鹤庆御归府,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征 改照河阳县民赋,上则原额屯官公田地共三百二十二顷四十六亩八分三厘二毫

新增垦复田地五十四顷九十二亩四分七厘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二百一十九顷二十六亩四厘六毫内改则征收成熟并垦复,共地一百一十四顷八十七亩九分一厘五毫共改,则征收成熟屯官马料公田并垦复 ,田一百四顷三十八亩一分三厘一毫

实征夏税本折麦六百七十八石八斗四升一合七勺、七抄、二撮、一圭、五粒。

实征秋粮本折米八百二十六石一斗三升四合四勺三粒。

实征秋粮,本色谷二十二石六斗二升三合五勺,四抄一圭。

实征条编银九百六十九两五钱四分二厘八毫二丝四忽,九微一纤七尘九渺四漠。

实征军舍丁银二百八十七两八钱以上,鹤庆府属共额征银八千七百七两一钱五厘六毫八丝三忽,二微八尘三渺七漠。 共额征夏税秋粮、青稞麦、米、谷、荍杂粮一万七百六十石八斗七合二勺、六抄、四撮二粒四颗。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七千一百一十两八分一厘六毫八丝三忽,二微八尘三渺七漠。

额设官役,俸食银一千六百三十两八分内除额征钱三银一千五百九十七两二分四厘,存留坐放外,尚有剑川州不敷银两赴司支领

其夏税秋粮,听粮储道拨贮。

顺宁府云州

民赋

原额田地二千一百五顷八十八亩三分九厘五毫三丝七忽五微五纤,六尘六渺七漠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新增垦复及额外田地一百一十七顷二十一亩六分一毫七丝九忽七微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二千一百一十九顷四十七亩二分一厘六毫三丝五忽,四微八纤三尘二渺九漠内成熟地一千一百九顷六十五亩六厘八毫二丝八忽,三微六纤八尘六渺八成,熟田四厘 毫七忽千九顷八十二亩一分微一纤四尘六渺九漠

实征夏税折色麦一千八百四十六石九斗七升四合六勺,四抄八撮六圭,一粒一颗六粟。

实征秋粮本折米三千八十八石六斗六合三勺,一抄八撮八圭一粒二颗九粟。

实征条编银二千三百九十四两二钱一分七毫一丝二忽,五微九纤四尘七渺七漠。

实征摊丁银九百八十八两八钱四分六厘三毫一丝四忽八微五纤,五尘三渺一漠。

明官民田地本府系新设万厯三十三年内,丈量共田地一千三百八十八顷一十八亩一分四厘四毫,夏税额征一千七百九石四斗八升一合一勺、四抄、九圭、六粒七颗、八起运布政司库折色,四十九石三升九合三勺, 抄六撮、五圭、六粒 存留本府、州库,折色一千六百六十石四斗四升一合七勺、五抄、四撮四圭七颗。秋粮额征二千九百六十石一斗三升三合八勺、六抄、八撮、七圭、四粒四颗升起运布政司库折色一千五百二十石九斗二 七合六勺、二抄、四撮、四圭、五粒四颗,合存留本府州,本折一千四百三十九石二斗六 二勺、四抄、四撮二圭九粒,百外带征起运永昌库、施甸长官司米,一 石四斗五升七合一勺

以上顺宁府属共额征银三千三百八十三两五分七厘二丝七忽四微五纤八漠。 共额征夏税秋粮麦米四千九百三十五石五斗八升九勺、六抄、七撮、四圭、二粒、四颗、五粟。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二千三百六十八两一钱四分二丝七忽四微五纤八漠。

额设官役,俸食银一千三百四十五两五钱六分内除额征钱三银一千一十四两九钱一分七厘,存留坐放外,尚有该府并云州不敷银两赴司支领,其夏税秋粮听粮储道拨贮。

各夷府州宣抚、宣慰长官司,原额认办,差发金一十六两六钱七分,差发银三千一百七十两。 内孟艮府,金一十六两六钱七分两千。崖宣抚司银五十两, 南甸宣抚司银五十 木邦宣慰司银一千四百两两。陇川宣慰司银一百七十两两。孟定府银六百, 孟养宣慰司银七百五十两,纽兀长官司银四十两十,猛缅长官司银五十 浪沧卫浪蕖州银六 两 以上十项久已无征,存以备考

永北府永宁土府

民赋

原额田地一千六百六十顷七十八亩二分八厘三毫七丝二忽七微二纤,一尘一渺七漠系北胜州、顺州裁并及邓川州拨归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新增垦复田地五十三顷六亩九分七丝一忽,六微四纤一尘四渺五漠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十年,自首抵补军丁田一十一顷六十五亩三分五厘。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一千五百二十二顷四十一亩五分四厘八毫五丝七忽六微七纤六尘八渺二漠内成熟地九百七顷六十三亩三分五厘五毫三丝九忽二征九纤一漠,厘成熟田六百一十四顷七十八亩一分九, 三毫一丝八忽三微八纤六尘八渺一漠实征夏税本折麦一千五十六石九斗七合八勺,二抄七撮九圭七粒。

实征秋粮本折米一千四百六十五石八斗六升七合四勺,三抄五撮,三圭一颗七粟。

实征抵补军丁秋粮米三十四石二斗八合八勺、四抄、九撮、二圭、五粒,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二十七两三钱六分七厘七丝九忽四微。

实征条编银一千六百五十九两六钱三分六毫六丝二微九尘三渺三漠。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一十七两九分四厘八毫九丝二忽,六微四纤四尘六渺八漠。

实征摊丁银七百三十八两八钱七分二厘三丝八微三纤,三尘六渺四漠。

附额征

实征鱼课米三十五石五斗,每石折银五钱,共折银一十七两七钱五分。

实征差发马五匹,每匹折银七两,共折银三十五两,实征差发米折麦七十八石七斗五升,每石折银二两,共折银一百五十七两五钱。

实征鱼课:银二十七两三钱遇闰加银二两二钱七分五厘。屯赋:

原额田地四百二十二顷一十三亩六分五厘五毫系康熙三十年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康熙二十六年,奉裁澜沧卫归北胜州,继改永北府。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征 ,仍照旧额征收成熟屯地荍粮共田地一十九顷七十一亩九分四厘一毫 ,改照河阳县民赋,上则原额屯官马料、公种等田地四百二顷四十一亩七分一厘四毫

新增垦复田地一百三十四顷八十亩九分三毫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十年,自首抵补军丁田地七十三顷七亩七分五厘八毫二丝。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二百二十二顷三十四亩二分五厘七毫内照旧征收成熟屯地荍粮地九顷一十九亩三分六厘五毫十改则征,收成熟屯地并垦复,共地一十七顷,八 五亩一分八厘七毫, 照旧征收成熟屯田一十顷五十二亩五分七厘六毫,百改则征收成熟屯官马料公种并垦复共田一 八十四顷七十七亩一分二厘九毫

实征夏税本折麦一百二十五石六斗九升八合一勺、九抄、二撮、七圭、七粒。

实征折色麦八十三石八斗五升六勺,各折不等,共折征银二十三两八分九厘九毫二丝。

实征抵补军,丁夏税麦折米一十二石一升三合,六抄、九撮、八圭、八颗、六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九两六钱一分四毫五丝五忽,八微四纤六尘八渺八漠。

实征折色三钱,荍一十三石,一斗五升,折征银三两九钱四分五厘。

实征秋粮本折米一千二百九十九石八斗五升八合三勺,七抄八撮一圭二粒。

实征抵补军丁秋粮米一百八十八石三升七合三勺、九抄、一撮、九圭、四粒一颗,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一百五十两四钱二分九厘九毫一丝三忽,五微五纤二尘八渺。

实征秋粮本色谷七十八石七斗三升九合二勺,八抄九圭。

实征秋粮折色米三百八石五斗三升二合三勺、六抄、八撮一圭六粒六颗、七粟各折不等,共折征银六十五两五钱六分八厘五毫四丝六微。

实征条编银九百一两二厘六毫三丝八忽七微九纤,八尘九渺三漠。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一百二两三钱七分七毫六丝三忽,六微八纤八尘二漠。

实征军舍丁银二百二十八两九钱八分六厘八毫九丝四忽八微六纤七尘六渺二漠。

以上永北府共额征银四千一百六十五两五钱一分八厘七毫九丝四微四纤一尘九渺。 共额征夏税,秋粮麦米榖四千二十七石七升一合一勺,一抄、五撮六粒一颗、七粟起运、布政司项下银三千三百五十三两五钱五分。

四厘七毫九丝四微四纤一尘九渺。

额设官役,俸食银八百九十二两五钱二分内除额征钱三银八百一十一两九钱六分四厘,存留、坐放外,尚有不敷银两赴司支领

其夏税秋粮,聴粮储道拨贮。

丽江府:

民赋

雍正元年,改流后清出田地七百九十顷八十九亩,新增额外共田地五百二十九顷七亩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田地一千三百一十八顷五十七亩内成熟地一千七十顷一十二亩五分,成熟田二百四十八顷四十四亩五分

实征秋粮本色米五百八十石三斗九升七合四勺,折征银四百一十八两四钱六分六厘五毫二丝五忽四微。

实征秋粮本折米一千五百二十六石九升九合八勺五抄。

实征条编银一千六十三两八钱八分七厘五毫,明官民田地三百一十七顷八十三亩九分,夏税额征一千六百三十九石五斗六升六合六勺,六起运布政司库折色八百三十九石五斗六升, 合六勺 存留本府本折共八百石,秋粮额征七百七十四石一斗三升六合俱起运布政司 ,万厯四十七年内,新附降夷认纳大麦二千二百梆,该二十二石,留给守寨兵夫

附额征

实征新增夷丁二千三百四十四丁,每丁编银六分六厘,共银一百五十四两七钱四厘。

以上丽江府共额征银一千二百一十八两五钱九分一厘五毫。 共额征夏税秋粮,麦折米二千一百六石四斗九升七合,二勺五抄。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八百五十三两一分四厘五毫。

额设官役,俸食银五百九十四两五钱二分内除额征钱三银三百六十五两五钱七分七厘,存留、坐放外,尚有不敷银两赴司支领

其夏税秋粮,听粮储道拨贮。

䝉化府。

民赋

原额田地二千五百九十一顷六十九亩九分七厘七毫五丝四忽八微五纤六尘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又新裁定边县归并原额田地三百二十顷七十亩一分一厘九毫八丝三微四纤三尘六渺三漠二项额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新增垦复及额外田地四百一顷九十亩三分八厘八毫八丝二忽三微六纤二漠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二千六百一十五顷五十亩四分六厘一毫九丝四忽三微一纤五尘三渺二漠内成熟地一千二百五十四顷四十九亩九分七厘六毫一丝二忽六微六渺六漠。又定边县拨归民地一百二十九顷四十六亩四分六厘九毫九忽二微一纤二尘,共地一千三百八十三顷九十六亩四分四厘五毫二丝一忽,八微一纤二尘六渺六漠。 成熟田一千三十三顷七亩三分八厘六毫一忽三微七纤一尘三漠。又定边县拨归民田一百九十八顷四十六亩六分三厘七丝一忽,一微三纤一尘六渺三漠,共田一千二百三十一顷五十四亩一厘六毫七丝二忽五微二尘六渺六漠。

实征夏税本折麦一千八百四十九石一斗一升六合二勺、一抄、五撮、八圭、七粒、六颗、二粟。

实征秋粮本折米二千九百二十九石五斗八升一合八抄四撮二圭一粒九颗。

实征条编银二千六百八十三两三钱九分七厘八毫九丝六忽九微四纤九尘,一渺三漠。

实征摊丁银一千三百八十一两三钱三分一厘一丝九忽二微八纤九渺六漠。

明官民田地二千五百八十一顷六十五亩六分四厘九丝六忽,夏税额征一千九百四十四石九斗九升七合三勺,三抄、六撮,一圭、二粒 起运布政司库折色,一千四百五十六石七斗六升一合二抄五撮四圭、四粒合存留本府仓,本折四百八十八石二斗三升六 三勺,一抄六圭八粒。秋粮、额征二千九百一十三石九斗二升一合九抄七撮七圭、六粒起运。布政司库折色一千九百八十七石三斗六本,升九合三勺、六抄、三撮、五圭、六粒 存留本府仓折共九百二十六石五斗五升一合七勺,三抄、四撮二圭

附额征

实征铁课银一十四两,遇闰加银一两六钱六分六厘六毫,实征商税银四两九钱六分八厘。

屯赋

原额田地四百七十八顷八亩一厘二毫六丝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康熙七年,奉裁䝉化卫归府。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征 ,仍照旧额征收成熟屯地荍粮地共四十顷五十七亩八分二厘六毫三丝二忽粮,改照河阳县民赋上,则原额屯官、公田、马料、荍 等田地四百三十七顷五十亩一分八厘六毫二丝八忽

新增垦复田地一百五十三顷二十九亩三分七厘五毫五忽八微八纤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四年,自首抵补军丁田地一十一顷九十九亩六分二厘二毫。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三百六十九顷八十七亩三分六厘四毫一丝五忽五微八纤内照旧征收成熟屯地荍粮地一十九顷四十九亩三分七厘一毫三丝二忽, 改则征收成熟屯地六十四顷九亩二分九厘七毫二丝五微八纤五照,旧征收成熟屯田二十一顷八亩四分五厘, 毫 改则征收成熟屯官公田马料并垦复共田二百六十五顷二十亩二分四厘六丝三忽

实征夏税本折麦二百六十六石九斗、一合八勺、八抄、五撮、四圭、七粒、六颗、七粟。

实征夏税折色麦四百石七斗三升六合二勺,六抄各折不等,共折征银九十五两二钱五分一厘五忽。

实征折色荍四十三石七斗四升,各折不等,共折征一十两七钱三分一厘五毫。

实征抵补军丁夏税麦,折米四石六斗一升六合,二抄、四撮七圭、三粒七颗五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三两六钱九分二厘八毫一丝九忽七微九纤。

实征秋粮本折米一千四百九十三石六斗六升六合五勺,八抄二撮六粒八颗九粟。

实征秋粮本色谷七十一石五斗二升二合六勺,九抄、三撮二圭。

实征秋粮折色米九百二十五石二斗四升六合三勺,一抄各折不等,共折征银一百九十八两六分八厘一丝五忽五微。

实征抵补军丁秋粮米二十五石五斗八升六合六勺、五抄一撮、一粒二颗五粟,照每年折征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征银二十两四钱六分九厘三毫二丝八微一纤。

实征条编银一千九十六两六钱四分五厘五毫五忽二微六纤,五尘九渺三漠。

实征抵补军丁条编银一十六两三钱四分一厘五毫四丝八忽七微二纤九尘八渺。

实征军舍丁银四百一十五两一钱九分六厘三毫一丝六微七纤二渺。

以上䝉化府,共额征银五千九百四十两九分二厘九毫四丝一忽九微九纤,六尘二漠。 共额征夏税秋粮麦米谷六千六百一十石七斗八升八合四勺、六抄八圭、四粒八粟。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五千二百二十两一分二厘九毫四丝一忽,九微九纤六尘二漠。

额设官役,俸食银七百二十两八分内将额征钱三银两照数存留、坐放

其夏税秋粮听粮储道,拨贮景东府。

民赋

原额田一百二十七顷三十一亩六分七厘七毫五丝一微五纤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新增垦复额外田三百六十二顷一十七亩五分三厘七毫七忽,四微二纤三尘四渺一漠内成熟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田四百八十一顷五十亩二分一厘四毫五丝七忽五微七纤三尘四渺一漠外夷田,免丈照纳秋粮

实征秋粮本折米一千四十二石七斗三合八勺,八抄、六撮二圭、六粒六粟。

实征夷田,免丈,照纳:秋粮米五百三十七石三斗六升七合八勺,四抄、五撮、六圭四粒。

实征条编差发银一千一百六十三两八钱四分七厘六毫一丝九忽,二微二纤三尘三渺九漠。

实征摊丁银六十九两九钱九分二厘七毫六丝五忽,三微八纤,五尘九渺五漠。

明官民田土一百二十七顷二十一亩九分四厘,秋粮额征一千一百五十石四斗九升六合五勺,九起运布政司库折色九百九十二石九斗六升, 合三勺、一抄、五撮、五圭、三粒二存。留本府仓本色一百五十七石五斗, 升七合二勺、八抄、四撮四圭、七粒

附额征

实征差发银一百六十六两六钱六分六厘,实征差发,无耗折色七钱,米二百六十二石九斗一升七合。

实征新増抵补军丁秋粮,折征差发银一百七十八两八分。

屯赋

原额田一百七十九顷四亩七厘四毫四丝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恳复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康熙二十六年,奉裁景东卫归府,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征 ,仍照旧额征收成熟屯田二十四顷二十二亩五分三厘七毫一丝九忽百,改照河阳县民赋,上则原额屯官马料共田一 , 五十四顷八十一亩五分三厘七毫二丝一忽

新增垦复田二十八顷一十亩七分二厘九毫三丝内成熟田已经归入实征项下,其近年报垦田,俟限满科征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一百三十顷一亩七分七厘内照旧征收成熟屯田二十四顷二十二亩五分三厘七毫一丝九忽, 改则征收成熟屯官马料并垦复,共田一百五顷七十九亩二分三厘二毫八丝一忽

实征秋粮本折米九百八石五升一合九勺,七抄二撮,三圭九粒五颗九粟。

实征秋粮本色谷二十五石四斗六合二勺,五抄、一撮、八圭九粒、八颗、三粟。

实征秋粮折色米六百八十三石一斗六升七合二勺、四撮、九圭各折不等,共折征银九十三两二钱一分八厘八毫二丝一忽,一微一纤八尘。

实征条编银四百七十五两七钱七分九厘五毫三丝八忽,四微九纤九尘四渺六漠。

附额征

实征草场地租银一十八两三钱,实征学租银七钱五分。

以上景东府共额征银二千一百六十六两六钱三分四厘七毫四丝四忽二微二纤六尘八渺。 共额征秋粮米谷二千七百七十六石四斗四升六合九勺,五抄六撮、一圭九粒四颗、八粟。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一千六百八十四两五钱五分九厘七毫四丝四忽二微二纤六尘八渺。

额设官役,俸食银五百八十五两四分内除额征钱三银四百八十二两七分五厘,存留、坐、放外,尚有不敷银两赴司支领

其夏税秋粮,听粮储道拨贮。

云南通志》卷十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