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云南通志卷十一

课程盐法、税课 钱法厂课

夏书「任土作「贡」,梁纪银镂不载盐絺,草昩初开,固多遗利,滇属梁州之南鄙,井产盐山,产五金,虽舟楫不通,牵牛服贾者往往叩闗而至,于是定为经制,以佐邦用,岂非因天地自然之数而整齐利导之者欤?夫水土金谷,互有盈虚,惟人事能补造物之偏,而后利用厚生,交相资藉而不匮,今恭逢圣圣相承,仁民育物,足以感召天和,比年来,醴泉出而瑞谷生,山泽饶而矿金裕,地不爱寳,人不爱情,诚大顺之休徵也。奉宣德意者,视物产之滋息,察群情之趋向,为之调剂变通以宜民,而阜用斯美,利溥于无穷矣。志课程。

盐法

汉越雟郡定莋县出盐蜻蛉县,有盐官。益州郡连然县有盐官。见《汉书地理志》及《南中志》。

后汉越巂郡定莋县有盐坑,积薪以齐水灌,而后焚之,成白盐见《后汉书郡国志》注。郑纯为永昌太守,与哀牢夷人约,邑豪岁输布贯头衣二领、盐一斛,以为常赋,夷俗安之见《西南夷传》

三国汉昭烈帝定益州,置盐府校尉,较盐铁之利见《蜀志》。唐南诏览睑井产盐,最鲜白,惟王得食取足,辄灭灶。昆明城诸井皆产盐,不征,群蛮食之见《南蛮传》

元文宗至顺二年,云南行省言:「亦乞不薛之地所牧国马,岁给盐,以每月上寅日啖之,则马健无病。比因伯忽叛乱,云南盐不可到,马多病死」。诏令四川行省以盐给之见文宗本纪》

明洪武十五年置黑盐井盐课提举司、盐课司,阿陋猴井盐课司,琅井盐课司,白盐井盐课提举司,盐课司,安宁盐井盐课提举司,盐课司五井盐课提举司,诺邓盐井盐课司,山井盐井盐课司师,井盐课司,大井盐井盐课司,顺荡盐井盐课司,鹤庆军民府、劎川州、弥沙井盐课司,丽江军民府、兰州井盐课司,武定军民府、和曲州只旧井、河头井草溪河尾井五井盐课提举司,岁办盐二十七万二千一百三十七筋零,又折棉布七百二十段。黒盐井盐课提举司,岁办盐五十七万二千三百四十筋零。安宁盐井盐课提举司,岁办盐七十七万二千六百八十筋零。白盐井盐课提举司,岁办盐二十一万七百二十筋零。

永乐间,五井、安宁两盐课司岁办无定数。黑盐井岁办盐六十一万六千三百七十筋,白盐井岁办盐三十三万四千三百一十四筋。

正统三年,令云南中盐客商免纳引纸。 九年,令云南盐课司每灶户添拨馀丁二人,免其差役,专一采薪煎盐盐课不许擅除。

成化十九年,奏准正统十四年以前客商中盐未支者,云南每引给资本钞二十五锭。

正德八年,议准安宁盐井提举司折色课银,每引徵银九钱,以备边军支用。

嘉靖八年,题准云南盐引合置流通簿一本,每年差人赴部赍领,仍赴南京户部印编岁额,无闰五万六千九百六十五引,召商开中巡抚酌量井盐美恶,定拟价银收布政司,听户部支用。 令云南巡抚于布政司叅政叅议,定委一员,专管盐法。 三十年,令云南巡按御史兼理盐法。 三十三年,题:「准将白安、伍弥、沙、兰州旧河尾等井盐课,革去成色虚数,尽折纹银。其五井提举司额办布疋,原解大理府搭放官吏俸钞,今将折俸另处补给,其漂布每段折银四分五厘,每银一两折盐一引,俱作正课及续增新增,加办加闰,复开河头等井,每岁共该银四万三千三百三十四两六钱零,无闰只该银四万五两六钱零。著为定额。 三十五年,题:「准将云南安宁井原额引盐摘发琅井带办八十七灶盐,每引折银七钱三分,轮发三十六灶,每灶每月领卤二百一十桶折纳银一两六钱八分零。安宁井实在盐,每引减折徵银四钱五分,顺荡井给商本色盐每引徵银八钱,备边折色盐,每引徵银一两,实徵盐课无闰该盐四万七千三百八十二引,一百四十九筋一十四两九钱共银三万五千七百一十九两一钱三分零,遇闰该盐五万一千三百三十一引六十二筋六两零共银三万八千七百六十两七钱零,俱解太仓,其山井并新开石门闗三井盐课,本提举司照旧徵纳。

万歴六年,云南岁办盐一百八十一万七千八百七十七筋五井。提举司棉布每段折银四分五厘。岁解太仓盐课银三万五千五百四十七两三钱七分,遇闰该银三万八千五百二十八两九钱七分。天启三年,改安宁提举司为琅井提举司,驻琅井。安宁盐课附州徵解。

本朝顺治年,云南岁额盐课银一十四万六千一百九两三钱六分。 十七年,题「准云南不行部引,按井给票徵收盐课。 题准云南各井以出盐多寡,定经制课程,各随商贩照例抽税」。

康熙元年,题准黒井盐课九万六千两、琅井盐课九千六百两、景东井盐课三百二十两以上,遇闰加课银八千八百二十六两六钱六分零不除。小建白井盐课银二万八千五百六十两,安宁井盐课一千九百八十两,云龙州五井盐课银四千七百六十三两七钱,阿陋猴井盐课二千九百二十三两二钱,弥沙井盐课四百两只。旧草溪井盐课二百六十二两四钱六分以上,遇闰加课银三千二百四十两七钱八分零,扣除小建。 三年,题准黑井盐增徵税银三千两,备城工用,遇闰加银二百五十两。 四年,吴三桂以藩下家口食盐不足,议每月增煮黑井盐十二万五千筋,加课银二千两。十年,封闭只旧草溪井,其课银归并黑井办纳。二十一年,巡抚王继文以起发吴逆家口后食盐人少,奏减黒井岁课银二万四千两,定以每月煎盐五十万筋,以三十万筋给灶自卖,抵作工本,以二十万筋运省卖价,完课银八千两。 二十四年,云南岁额盐课银一十五万二百三十八两七钱二分六厘。 三十一年,黑井蛟蜃横发漂没,盐柴无补免,停工缺煎课银一万四千四百两。 三十二年,免黔属普安州等处亏空行销黑井盐课银一万九千馀两。 三十三年,免盐课银五千七百馀两。先是黔属普安州等处逺食滇盐商灶赔累,总督范承勋请改食川盐,减滇省每年课额。雍正元年,复开草溪只旧井。 二年,于镇沅府地方开按版井,于威逺地方开抱母井,巡抚杨名时以盐课充溢,民食有赖,请加各井龙神封号,奉㫖敕封灵源普泽龙王,春秋致祭。 三年,于普洱府地方开磨黑井,元江府地方开猛野土井。 九年,以攸乐夷人每年认完乌得土井盐银二千两,定为正课。

通省总数:

黑井、白井、琅井、云龙井、安宁井、阿陋井、景东井、弥沙井只旧草溪井,按版井、抱母井、丽江井,磨黒井、猛野井、乌得井,共一十五井。

额煎盐共二千七百二十八万七千四百三十六筋,徵正课共银二十七万八千三十九两七分,正额盈馀共银二万二千六百七十五两一钱六分五厘,额外盈馀共银二万五千六十一两七钱六厘。以上雍正十年题定,其款项载各井内

黑井产井五区。

大井 东井 复隆井以上系旧井新井尾、井附雍正二年新开。沙卤井雍正八年,新开府以上五井坐落楚雄 属定逺县。地方距省三百六十里。

旧设提举司,提举一员。 盐课司。大使一员,灶丁二百丁。

新设复隆井盐课司,大使一员雍正九年设,新井灶丁五十丁。

额煎盐八百二十三万二十四筋。徵课银一十二万六百五十两二钱二分雍正九年题定

原额盐五百六十四万筋,徵课银九万二百四十两,额徵公费银四百八十两,灶丁编公费银四十三两六钱,分商税银一百三十一两三钱五。

窝卤银七十二两八两。附徵窝卤银一十

附徵省店盐税银三千五百二十五两,带销盐二十四万筋,伐柴不敷盐二十四万筋,増薪盐三十五万四筋。

加增各役工食盐六万筋五千四百两,加增盐三十万筋,徵课银旧额加增盐一百五十万筋,办课二万四千两。康熙五十五年,井卤日出有数等事,盐道详明,督抚批准黒井止办加增盐三十万筋,每百筋课银一两九钱,徵银五千七百两,黒井运赴省店行销原额盐价内拨补银一万一千二百八十两,白井帮补银四千两,云龙井帮补银三千二十两。雍正二㫖,覆年遵务利弊等事,题准白云二井不帮黒井于黒 ,奏盐井之新井煎盐一百万筋,卖价归公,数内拨抵黒井,加増盐三十万筋,每百筋减价一钱,实徵课银五千四百两,于盐务盈馀归公数内,拨补银三百两。五年,酌减盐价,议增薪本等事。题准新井盐价定为正课,于盐务盈馀归公数内拨补银七千二十两,运赴省店行销盐筋,每百筋减价二钱,加增盐三十万筋,减银六百两,于白井额外沙卤盐价内拨补。

雍正九年,请定画一章程等事,题请自雍正十年为始,将一切费税窝卤并带销加增盐等项,合前原徵课税,统为正课,岁定黒井额盐六百八十三万四筋,每百筋卖价二两八钱,徵课价银一十九万一千二百四十两一钱一分二厘,除岁给每百筋煎盐薪本役食器具等银九钱七厘五毫八丝共银六万一千九百八十七两七钱五分三毫三忽二㣲,运盐脚价每百筋八钱数内银三钱九分二厘四毫二丝共银二万六千八百二两三钱一厘六毫九丝六忽八㣲实正课银一十万二新千四百五十两六分,遇闰照加小建,不除 井盐一百万筋,徵课银一万五千两。㫖覆雍正二年遵等事奏明黒井地方与大东,复三井。 奏,盐务利弊相连,产井二区,新井尾井煎盐一百万筋,每百筋卖价二两七钱,徵课价银二万七千两,除岁给每百筋煎盐薪本役食器具银一两,共银一万两,外造入盐务归公册内,送部查核。雍正五年酌减盐价,议増薪本等事,题请每百筋减价二钱,于白井额外沙卤盐价内拨补,仍足银一万七千两,定为正课,归入实徵,册内报销。自雍正十年、雍正九年请定画一章程等事,题请为始,各归各款。白井沙卤改为正课,新井不敷,课银无项抵补,每年煎盐一百万筋照二两八钱,卖价徵课价银二万八千两,除薪本役食银一万两,运盐脚价数内银三千两,实正课银沙一万五千两,遇闰不加小建不除二百两一钱六 卤井盐四十万二十筋,徵课三千分。正八年二月内雍。

圣泽逺敷等事详明,自本年六月初一日开煎起至九 年五月底,止试煎一年。雍正九年请定画一章程等事,题请自雍正十年为始,岁煎盐四十万二十筋,每百筋卖价二两八钱,徵课价银一万一千二百两五钱六分,除岁给每百筋煎盐薪本、役食器具银一两二钱共银四千八百两二钱四分运盐,脚价八钱共银三千二百两一钱六分,实正课银三千二百两一钱六分,遇闰照加小建扣除。

正额盈馀银二千二百四十两一钱一分二厘。㫖:覆雍正二年,遵等事奏明额盐每百筋秤头盐二十 奏盐务利弊筋卖获银两,及提举解缴锅息归公,广南府解交盐规道库收银合平等项共银五万一千三百五十二两一钱一分二厘,除岁添给运盐脚价内不敷银三万二千八百三十七两七钱三分,提举支销公费,席索等银三千三百八十九两四钱二分二厘。两院书吏盐菜银二千四百两,包纳曲靖过税银八十四两,省店委官养廉商役工食及奏销饭食,文武举贡卷资缉私差费等银五千六百一十五两八钱,拨给养廉赏兵银四千七百八十五两四钱七厘六毫九丝六忽八㣲,馀银二千二百四十两一钱一分二厘,移解藩库备公。

额外盈馀银二千六百六十两雍正二年,奏销盐课案内造报省店盐筋回潮零收趸发盐价,并收买馀盐出息银两,移解藩库备公

行盐

统运㑹城、总店听、嵩明、晋宁、昆阳、呈贡、宜良、南宁、沾益、马龙陆凉、罗平、寻甸、平彝、河阳路南、江川、广西、弥勒、师宗、广南、会泽、宣威等府州县小贩民人赍持现价赴店买运,行销各地方,官无考成。白井产井五区。

观音小石井 旧井 乔井 界井 灰尾井坐落姚安府,属姚州地。方距省二百七十里。

旧设提举司,提举一员。 盐课司。大使一员,灶丁一百丁。

新设白石谷盐课司大使一员雍正九年设额,煎盐六百六十一万九千三百一十六筋,徵课银七万六千四百六十四两二钱九分雍正九年题定

原额盐二百三十七万三千二百一十六筋徵课银 二万八千八十四两额徵公费银四百九两二分九厘。商税门摊银一百二十两

革菜门摊银二十四两、银四千两,加增盐二十五万筋课,康熙五十五年,井卤日出有数等事,盐道详明,督、抚两院批准白井加增盐,每百筋课银一两六钱,㫖覆徵银四千两,帮补黒井缺课。雍正二年,遵井彚入, 奏盐务利弊等事,题准此项银两不帮黒盐,馀银项下造报五年,酌减盐价,议増薪本等事,题准定为正课,归入实徵,册内报销。

沙卤盐三百九十九万六千一百筋,徵课银四万三 千八百二十七两二钱六分零㫖覆,雍正二年,遵等事奏明白井地方河边产有沙卤, 奏盐务利弊土坑浸出原无井眼尽数收买,其办获银两造入盐,馀备公册内,每年送部查核。五年酌减盐价,议增薪本等事,题请将该井沙卤岁煎正额盐一百一十五万九千筋,每百筋课银一两一钱及七钱不等,徵银一万二百两六钱八分,定为正课,其馀额外沙卤盐筋办获银两,除拨补黒井,增薪减价银一万八千五百五十三两九钱二分八厘外,仍造入盐,馀备公雍正九年,请定画一章程等事,题请自雍正十年为始,将拨补银两各归各款。其一切税费盐馀备公等项,合前原徵新増课额,统为正课。岁定白井额盐六百六十一万九千三百一十六筋,每百筋卖价二两五钱及二两与一两六钱不等,徵课价银一十四万五千四百六十五两五钱六分,除岁给每百筋煎盐薪本役食器具银一两四分六厘四毫二丝二忽九㣲五纎六尘五渺四漠,共银六万九千一两二钱六分九厘五毫四丝九忽九㣲九纎九尘九渺八漠,实正课银七万六千四百六十四两二钱九分四毫五丝二漠,遇闰照加小建扣除。

正额盈馀。

㫖:覆雍正二年遵等事奏明蒙化府太和县等六属完, 奏,盐务利弊,纳秤头盐及发给薪食内,提举解缴节省银等项共银一万一千九十九两八钱八厘八毫,内岁给运省节盐一十万筋,薪本脚价二千三百两,本井缉私吏役盘闗,委官养廉工食银二百六两四钱,拨给养廉赏兵银八千五百九十三两四钱八厘八毫,无复移解。

额外盈馀银五千九百八十一两四钱六分一厘雍正二年,奏销盐课案内造报赵州,馀出秤头盐筋,卖获归公银两,共一千一十一两三钱九分七厘。十一年,于新增沙卤等事案内每年新增馀盐七十三万三百筋,盈馀银四千九百七十两六分四厘,移解藩库备公

行盐二十一府州县

太和县岁行盐六十六万筋、云南县岁行盐四十万筋、赵州岁行盐六十万筋、宾川州岁行盐四十万筋、永北府岁行盐三十八万筋、楚雄县岁行盐三十八万筋,镇南州岁行盐一十八万筋,南安州岁行盐一十二万八千筋,定逺县岁行盐三十万三千筋、广通县岁行盐二十万五千筋、姚安府岁行盐三十五万五千筋,大姚县岁行盐三十六万九千四筋,鹤庆府岁行盐四十八万筋,䝉化府岁行盐四十六万一千八百三十二筋、和、曲州岁行盐三十八万筋禄、劝州岁行盐十三万七千筋、元谋县岁行盐一十八万筋、罗、次县岁行盐一十五万筋禄丰县歳行盐一十二万五千四百八十筋、易门县岁行盐二十五万筋,富民县岁行盐九万五千筋

琅井产井一区。

琅井坐落楚雄府,属定逺县地。方距省四百二十里。旧设提举司,提举一员。

灶丁一百三十八丁。

新设盐课司大使一员,原设吏目一员,雍正九年改设额,煎盐一百九十九万三千九百九十六筋,徵课银一万一千三百八十两二钱四分四厘。雍正九年题定原额煎盐一百五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六筋,徵课 银九千六百两,额徵公费银三百一十两九钱一分一厘四毫,商税银三十七两六钱,盐行银六两,米行银八两

酒行银五两、宁井公费银八十九两五钱。原编协济安窝卤银九十两二钱筋徵银五千五百八两,带销盐二十万四千。康熙四十八年琅灶之困苦等事,盐道详明。督、抚两院批准每年带煎帮补薪本盐一十四万四千筋。四十九年,琅灶凋敝巳极等事,详请每年带煎薪本盐六万筋共盐二十万四千筋,每百筋卖银二两七钱共银五千五百八两,全给各灶帮补薪本。

收买各灶馀盐一十九万筋,共徵课银四千九百四 十两。雍正元年,报明等事,盐道详明收买办获银两造入盐,馀备公册内送部查核。三年,于题报新开盐井等事,题准琅井额带盐筋,每百筋减价一钱,共银一千八百三两九钱九分六厘,于新开丽江土井课息内抵补。六年,于报明新增课额等事题,准丽江井盐课息,定为正课,琅井减价银两,即于本井盈馀内拨补足额。

雍正九年,请定画一章程等事,题请自雍正十年为始,拨补银两各归各款,其一切税费杂款及盐馀等项,合前原徵课额统为正课,岁定额盐一百九十九万三千九百九十六筋,每百筋卖价二两六钱,徵课价银五万一千八百四十三两八钱九分六厘,除岁给每百筋煎盐薪本役食器具银二两二分九厘,零共银四万四百六十三两六钱五分一厘,实正课银一万一千三百八十两二钱四分四厘,遇閠照加小建不除。

正额盈馀。

㫖:覆雍正二年遵等事,奏明额盐每百筋秤头盐一十 奏盐务利弊七筋卖获银两,及发给薪食内,提举解缴节省银等项共银一万三千四百六十九两四钱五分四厘,内岁给建水等州县销盐盘费及昆阳州柴厂过税银二千一百七十两八钱九分四厘,拨给养廉赏兵银一万一千二百九十八两五钱六分,无复移解。

额外盈馀银八千五十八两一钱二分六厘九毫雍正二年,奏销盐课案内造报官灶羡馀沙碎馀盐等项银两,移解藩库备公

行盐六州县

建水州岁行盐八十三万筋阿迷州岁行盐一十五万六千筋宁州岁行盐二十六万九千九百九十六筋、通海县岁行盐一十八万二千筋、河西县岁行盐一十七万六千筋,新兴州岁行盐三十八万筋

云龙井产井八区。

金泉井 诺邓井。 石门井 大 井 师 井顺荡井。 山 井 天耳井坐落大理府,属云龙州。地方距省一千三百六十里。

云龙州知州带徵云龙井盐课额,设盐课司。大使二员。

灶丁三百三丁。

额煎盐二百六十万一千六百八十四筋,徵课银一万八千九百九十三两三钱三分三厘雍正九年,题定原额盐一百五十一万一十四筋徵银四千六百六 十八两三钱五厘。额徵公费银三百二十七两二钱一分二厘,加增银三千二十两二分八厘

㫖:覆额盐价内徵收,帮补黒井,加增盐课。雍正二年,遵 奏盐务利弊等事,题请此项银两不帮黑,井彚入盐,馀项下造,报六年新増课额等事,定为正课,归入实徵,册内报销。

趱煎盐二十九万七千六百七十筋,徵课银二千九 百一十六两七钱。㫖覆,康熙四十八年煎煮缴办公款,雍正二年,遵年新 奏盐务利弊等事彚入盐馀银项下造报六,新增课额等事,题准定为正课,归入实徵,册内报销 ,增盐八十万筋,徵课银一万二千三百三十四两三钱一分九厘之积弊日久,等事议煎。六年,新增雍正五年云井课额等事,题请新增井盐三十一万八千四百九筋,实徵银三千一百八十四两九分,定为正课,其馀四十八万一千五百九十一筋徵银九千一百五十两二钱二分九厘,统为正课,归入盐馀,备公册内造报请定画一章程等事。题请自雍正十年、雍正九年为始,各归各款。其一切盐馀备公等项,合前原徵加增课额,统为正课,岁定额盐二百六十万一千六百八十四筋,每百筋卖价二两一钱及一两九钱不等,徵课价银五万三千六百七十二两一钱八分二厘。除岁给每百筋煎盐薪本役食器具银一两三钱三分二厘零共银三万四千六百七十八两八钱四分八厘一毫二丝六忽四㣲实徵课银一万八千九百九十三两三钱三分三厘八毫七丝三忽六㣲,遇闰照加小建扣除。

正额盈馀银一万一千一百三十六两八钱一分六厘。

㫖:覆雍正二年遵等事,奏明额盐每百筋秤头盐二十 奏盐务利弊四筋卖获银两,及发给薪食内,解缴公款节省等项共银一万四千四百五十九两八钱,除拨给养廉赏兵银三千三百二十二两九钱八分三厘零实,馀银一万一千一百三十六两八钱一分六厘零,移解藩库备公。

额外盈馀银六千二百两雍正二年,奏销盐课案内造报保山、腾越完纳盈馀,备公银,两移解藩库备公、行盐八府州县。

保山县岁行盐七十八万四千九百一十筋腾越州岁行盐五十二万五千六百七十一筋永平县岁行盐一十四万八千一百二筋。邓川州岁行盐二十四万七千九百八筋浪穹县岁行盐二十五万三千六百九十八筋劎川州岁行盐一十四万九千八百四筋,鹤庆府岁行盐一万筋,云龙州岁行盐四十八万一千五百九十一筋

安宁井产井五区。

洪源井。 大界井 石 井 鹅 井以上四井卤淡久经封闭新河井现今开煎方坐,落云南府属安宁州地。 距省七十里。

安宁州知州带徵安宁井盐课。

额设灶丁六十二丁。

额煎盐四十二万八千四百九十六筋。徵课银一千七百五十二两三钱八分四厘雍正九年题定

原额盐三十五万四千筋,实徵课银一千九百四十 七两。康熙四十三年,酌减盐价等事,每百筋减价二钱共银七百八两,于本井秤头盐馀内拨补。雍正三年题报新开盐井等事,每百筋又减价一钱共银三百五十四两,于丽江井盐课内拨补。六年,报明新增课额等事。丽江井盐课改为正课,安宁井减价银两,于各井额外盈馀内拨补

馀盐七万四千四百九十六筋,徵课银五百一十一 两四钱七分六厘。雍正二年,收买起造,入正项盈馀,册内报销十年。雍正九年,请定画一章程等事,题请自雍正为始,各归各款,其减价银两,不行拨补,将本井馀盐并原款奏费盐税过税等项,合前原徵课额统为正课,岁定额盐四十二万八千四百九十六筋,每百筋卖价二两四钱及二两五钱不等,徵课价银一万三百四十八两四钱四厘,除岁给每百筋煎盐薪本役食器其银二两六厘零共银八千五百九十六两一分九厘,实正课银一千七百五十二两三钱八分四厘,遇闰照加小建扣除正额盈馀银一千九百四两二钱八厘。

㫖:覆雍正二年遵等事奏明随额秤头盐筋卖获银两, 奏,盐务利弊,并发给薪食、解缴公款及新平县帮解等项,共银二千二十四两二钱八厘,除发给昆阳州柴厂过税银一百二十两,馀银一千九百四两二钱八厘,移解藩库备公。

额外盈馀银七百三十三两一钱一分八厘雍正二年,奏销盐课案内造报盐价之外,每年应缴馀息银八百五两一钱一分八厘,内除发给安宁井房书吏纸笔盘费银七十二两外,馀银七百三十三两一钱一分八厘,移解藩库备公、行、盐三州县。

新兴州岁行盐二十万一千六百筋安宁州岁行盐一十四万九千四百九十六筋嶍峨县岁行盐七万七千四百筋

阿陋井产井十一区。

竒兴井。 大 井 □ 井 吧喇井。 罗木井丰际井 十二丁井 袁信井 纳甸井。 袁朝俸井以上系旧井,改版井。雍正四年,新开地坐落楚雄府,属广通县。 方距省三百里。

额设盐课司大使一员。

灶丁九十七丁。

添设改版井灶丁五丁。

额煎盐七十万八千六百筋,徵课银四千七百一十八两三钱三分九厘雍正九年题定

原额盐五十三万一千筋徵课银二千八百七十四, 两四钱八分,额徵公费银四十七两九分三厘十八两。公费盐三万六千筋,徵银八百二

康熙五十五年起煎每百筋卖价二两三钱,全给灶户作本井修筑河堤道路之费。雍正元年,盐道详请各项盐筋俱己归公,姑准每百筋照一两二钱,薪本给发共银四百三十二两,馀拨归盐馀款内造报年,请定画一章程等事,将一切公费针耗雍正九遇税等项,合前原徵课额统为正课,岁定额盐五十六万七千筋,每百筋卖价二两三钱,徵课价银一万三千四十一两,除岁给每百筋煎盐薪本役食器具银一两六钱二分六厘零共银九千二百二十三两三钱九厘,实正课银三千八百一十七两六钱九分零。遇闰照加小建扣,除改版井盐一十四万一千六百筋,徵课银九百两六 钱四分九厘。雍正四年,恳开新井便民裕课等事。奏明阿陋井地方与竒大猴等十井相连产,改版井一区,煎盐一十四万一千六百筋,每百筋卖价二两三钱,徵课价银三千二百五十六两八钱,除岁给每百筋煎盐薪本役食器具银一两六钱六分三厘零共银二千三百五十六两一钱五分外,实银九百两六钱四分九厘。造入盐务归公册内,送部查核。五年酌减盐价,议增薪本等事题,请定为正课,归入实徵。册内报销画一章程等事,题定照原报额数。雍正九年,请定徵解,遇闰照加小建扣除

正额盈馀银三千一百九十八两二钱四分二厘。㫖:覆雍正二年,遵等事奏明开化府行销额盐每百筋, 奏盐务利弊秤头盐一十三筋办获银两,及发给薪食内解缴公款节省等项共银三千三百九十三两八钱,除发给昆阳州柴厂过税,并缴送节食盐价等银共一百九十五两五钱五分七厘,馀银三千一百九十八两二钱四分二厘,移解藩库备公。

行盐二府县。

开化府岁行盐三十三万筋,䝉自县岁行盐三十七万八千六百筋,景东井产井四区。

磨外井。 磨腊井。 大 井 小 井坐落景东府。地方距省一千四百四十里。

景东府同知带徵景、东井盐课,新设驿盐道,经歴一员雍正六年,新设办理景东盐务,额设灶丁二百八丁。

额煎盐一百四十八万一千七百六十八筋。徵课银八千五百九十四两二钱五分四厘。

原额盐一十六万九千二百筋,徵课银三百二十两 。雍正二年,遵㫖覆奏盐务利弊等事,奏明、景东井每年所缴各衙门 规例银三千一百六十六两,造入盐务盈馀,备公册内,每年送部查核。六年报明新增课额等事,题请改为正课。继因井卤盈溢,可以加煎,每年合原额煎槽盐二百万八百八筋,每百筋卖价银一两二钱,给灶户薪本六钱八年薪食不敷等事详明,增价三钱,添给灶薪银二钱,存公费银一钱。民间雍正九年请定画一章程等事,因卤水短缩,情愿增价改煎净盐,题请自雍正十年为始,岁定磨外,井煎净盐七十七万八千八百筋,每百筋再增价银三钱,全结灶户磨腊大小三井,煎盐九十五万二千九百六十八筋,共煎额盐一百七十三万一千七百六十八筋。十年,白井新增沙卤等事,因景东井卤水短缩,题请自雍正十一年为始,岁定磨外,井煎额盐六十二万八千八百筋大小磨腊三井,煎头盐八十五万二千九百六十八筋,共额盐一百四十八万一千七百六十八筋,每百筋卖价一两八钱及一两五钱不等,共徵银二万四千一百一十二两九钱二分。每百筋除给薪本役食器具、银一两一钱及八钱不等,并养廉公费银一钱二分,共银一万五千五百一十八两六钱六分五厘六毫,实办正课银八千五百九十四两二钱五分四厘四毫,遇闰照加小建扣除。

行盐

景东府境。 楚雄府属永盛厂。镇南州属䑕虎二街。南安州属𥔲嘉䝉化府属南涧

弥沙井产井二区。

弥沙井 桥后小井坐落鹤庆府,属劎川州。地方距省一千二百六十里。额设盐课司大使一员。

灶丁八十三丁。

额煎盐五万七千二百二十一筋。徵课银五百五十四两八钱九分三厘雍正九年题定

原额盐四万七千二百一筋徵课银三百九十三两, 三钱三分三厘馀,卤盐一万二十筋,徵银一百二十两二钱四分。详 康熙五十三年额盐不足,吁恩转详加增等事㫖。覆请按卤煎盐接济民食,雍正二年遵馀册内报销。 奏盐务利弊等事,题请造入正项盈。雍正九年,请定画一章程等事,题请自雍正十年为始。馀卤盐筋并盈馀项下奏费针耗等项银两,合前原徵课额统为正课,岁定额盐五万七千二百二十一筋,每百筋卖价二两一钱,徵课价银一千二百一两六钱四分一厘。除岁给每百筋煎盐薪本役食器具银一两一钱三分零共银六百四十六两七钱四分八厘,实正课银五百五十四两八钱九分三厘,遇闰照加小建扣除。正额盈馀银四十九两。

㫖覆,雍正二年遵等事奏明弥沙井盈馀银两,移解藩。 奏盐务利弊库备公。

行盐

鹤庆府属观音山、石牌坪。 上牛街劎川州属观音阁。石沙溪曲》

只旧草溪井产井二区。

只旧井坐落武定府,属和曲州。地方距省三百六十里。草溪井坐落武定府,属元谋县。地方距省三百五十里。

阿陋井盐课司,大使带管额,设灶丁二百三十二丁额,煎盐三十六万五千八百筋,徵课银三千八百三两四钱雍正五年题定

原额盐四万九千九百九十二筋,徵课银二百六十, 二两四钱六分,康熙十年,奉文封闭课系黒井代纳,雍正元年具题开,卤煎补黑井,堕悞盐筋。自雍正二年开煎起,至雍正四年止,尽卤煎办弥补,堕悞己完,另行其题,以增国赋,自雍正五年为始,歳定额盐三十六万五千八百筋,每百筋卖价二两五钱及二两七钱不等,徵课价银九千七百七十两四钱,除岁给每百筋煎盐薪本、役食器具银一两五钱,共银五千四百八十七两,养廉工食纸笔等项共银四百八十两,实正课银三千八百三两四钱。

雍正九年,请定画一章程等事,题照原报额数徵解,遇闰照加小建扣除,正额盈馀。

㫖:覆雍正二年遵等事,奏明额盐每百筋秤头盐一十, 奏盐务利弊七筋,因盐味苦涩作,添补变通发卖并领盐人役盘费等项,无复移解。

行盐

䝉自县岁行盐三十一万二千七百筋、阿陋井大使歳行盐五万三千一百筋,按版井产井四区。

大 井 二 井 茂庆井。 茂帕井恩,耕井产井七区同,一井名,坐落镇。沅府,地方距省一千七百里。抱母井,产井九区同,一井名

香盐井产井十一区。

香盐井 茂腊井。 平寨井 习孔井。 漫卡井蛮宏井。 回子井。 马家井 蛮窑井。 猛戛井。 茂篾井以上各井,雍正二年,新开百坐落威逺地,方距省一千八 里。威逺同知带徵。

额设按版井盐课司,大使一员。抱母井盐课司,大使一员,灶丁系当地夷民,按额分煎无定数

额煎盐四百四十四万五千二百一十八筋。徵课银二万二千六百八十四两五钱四分雍正九年题定

原额盐四百五十七万二千六百一十八筋徵课银 二万一千三百一十二两六钱九分,各井前系镇沅土府威逺土州私煎私卖。雍正二年,遵㫖覆奏盐务利弊等事,奏明委员试煎。三年,报明新开 盐井等事,定额起课,留充普威营官兵俸饷。五年,酌减盐价等事,题明普威营官兵俸饷藩库动支课银解司。

雍正九年,请定画一章程等事,因按版井所属茂帕子井卤脉走失封闭,不能供煎,题明自雍正十年为始,每年议减额盐一十八万五百筋,减课银九百二两五钱,令抱母井代煎盐五万三千一百筋,每百筋徵课五钱,按版井每盐百筋增课五分,二项共银七百二十三两九钱五分,抵补缺课。原定正课内支销工食盘费银一千五百五十两四钱,另于秤头盐价内开销,将此项课银合实徵新增课额,统为正课,岁定额盐四百四十四万五千二百一十八筋,每百筋卖价一两五钱及一两三钱不等,共课价银六万一千九百二十两八钱八分四厘。除歳给每百筋煎盐薪本役食器具银一两及八钱不等,共银三万九千二百三十六两三钱四分四厘,实正课银二万二千六百八十四两五钱四分,遇闰照加小建扣除

正额盈馀银四千一百四十六两七钱八分六厘。㫖覆雍正二年,遵等事奏明额盐每百筋秤头盐一十 奏盐务利弊七筋,办获银两,及顺宁、云州完解盈馀等项共银一万二千五百五十两三钱八分六厘,除发给各井官役养廉工食银八千四百三两六钱馀,银四千一百四十六两七钱八分六厘,移解藩库备公。额外盈馀银一千四百二十九两。

雍正二年,奏销盐课案内造报石屏州销盐馀息,及元江府抽收盐税银两,移解藩库备公。行盐。

顺宁、云州、元江、石屏、镇沅、恩乐等府州县及猛缅、猛猛、湾甸、镇康、耿马、猛麻、车里各夷地,商贩夷民自持现价,赴井买运行销。

丽江井产井七区。

下 井系总名。共井四区。岩古井。 细泥井。 淡 井火须井。

髙先井总名,共井三区。咸水井 淡水井 日期井以上各井。雍正三年,新开千坐落丽江府地方。距省一 九百里。

新设盐课司,大使一员雍正六年设、灶丁系当地夷民,照额分煎

额煎盐二十六万七千一百二十筋。徵课银五千八百七十六两六钱四分雍正六年题定

原额盐一十八万四千七百四十筋,徵课银二千二 百二十八两九钱八分四毫七丝。㫖覆,雍正二年遵等事奏明新开系夷人各自煎办。三 奏盐务利弊年题报新开盐井等事,将正额盐办获银两并秤头盐银五百三十两八钱四分五厘,除拨补琅安二井减价银二千四百九十三两二钱四分一厘零,馀仍造入盐,馀备公册内报部查核。继因该井卤水盈溢,有附近仁义等四井可以开煎,将拨补琅安二井减价银两,于盐馀内拨补。六年报明新增课额等事。题请岁煎盐共六十四万一千九十四筋,除发给各灶户煎盐薪本、官役养廉工食盘费等项盐三十七万三千九百七十四筋,实徵盐二十六万七千一百二十筋,每百筋徵课银二两二钱,实正课银五千八百七十六两六钱四分。

雍正九年,请定画一章程等事,题照原报额数徵解,遇闰照加小建扣除行盐。

该井相邻、□□巴、苴●人怒人等,类无附近街市买卖不知用钱,煎盐不给薪本,惟以煎获盐筋,半给各灶作薪,与夷人换易柴枝杂粮,以资煎办,用度馀为官盐,运入府境行销。

磨黑井产井七区总名二区。磨黑井。 磨弄井雍正三年,新开 坐落普洱府。地方距省一千一百六十里。

普洱府知府带徵。

灶丁系夷民,按额分煎

额煎盐八万八千一百九十三筋。徵课银三百六十三两五钱二分九厘雍正五年题定

雍正五年,酌减盐价,议增薪本等事,题请徵课,岁定额盐八万八千一百九十三筋,每百筋卖价一两六钱,徵课价银一千四百一十一两九分二厘,除岁给每百筋煎盐薪本、役食器具银一两一钱八分七厘、零共银一千四十七两五钱六分二厘,实正课银三百六十三两五钱二分九厘。雍正九年,请定画一章程等事,题照原报额数徵解,遇闰照加小建不除

行盐

普洱府发给薪本煎办,即在府境内卖销解课。

猛野土井产井二区。

猛野井。 磨铺井雍正三年,新开百坐落元江府地方距省八 四十里元江府知府带徵:

额徵课银二百三两雍正五年,题定该井所产土井,听夷民自便,每年认完纳课银二百三两,元江府徵解。雍正五年,酌减盐价,议增薪本等事题,请定为正课

雍正九年,请定画一章程等事,题照原报额数徵解,遇闰不加小建不除,乌得土井产井四区。

乌得井。 猛乌井。 磨者井。 整董井坐落攸乐。地方距省一千九百里。

普洱府分防攸乐,同知带徵额徵课银二千两。

该井系夷地,边方离攸写逺,夏秋瘴疠,不能进井,且子井零星,官役俱难,亲身督煎土目,夷灶每年认完课银二千两,攸乐同知徵解,雍正九年逆夷己靖等事题请定为正课,遇闰不加小建不除。钱法。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云南行省赛典赤言:「云南贸易与中州不同,钞法实所未谙,莫若以交㑹贝子公私通行,庶为民便」。从之。

成宗大德九年,以钞给云南行省,与贝参用,其贝非出本土者,同伪钞论。

明嘉靖三十四年,题准云南铸钱,每年扣留本省盐课银二万两,就近买料雇匠鼓铸年额钱三千三百一万二千文,令叅将一员,专理每年十月以内铸完解户部。 四十四年,罢云南鼓铸。

万歴四年,巡按郭廷梧言:「滇中产铜,不行鼓铸,反以重价购海贝,非利」。遂开铸局。 八年,罢云南铸钱,其在库钱,令贵州运充兵饷。

本朝顺治十七年,令云南开局铸钱。康熙九年,罢云南铸局。 二十一年,设鼔铸于云南,䝉自禄丰、大理等处。 二十四年,设临安铸局。 二十七年,总督范承勋以云南钱法壅贱,奏罢之。雍正元年,设鼓铸于云南府城、沾益州城、临安府城、大理府城共建炉四十七座,专委总理官一员。每炉工匠二十一名,月给工食银三十六两,每炉月铸钱三卯,每卯铸铜六百筋,铅四百筋给铸炭一千六百筋、土礶十五个,绳二筋八两,铸钱一百四千文。

上谕:「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奉准,今欲使钱文 前云南巡抚杨名时题请鼓铸不价平,令云南设炉鼓铸,一面铸「雍正通宝汉文,一面铸「宝云满文,令该督抚遴选贤能、道、府等官监铸。钦此年三月,巡抚杨名时题为遵雍、正元」。

㫖:敬陈鼔铸等事,奉部议,查得康熙二十四年滇省铜 价,每筋五分四厘,铅价每筋五分五厘,铜贱铅贵,是以二八配铸。今铜价每百筋九两二钱,铅价四两五钱,应照京局铜六铅四配铸,毋得擅行增减,每铜铅百筋,止给工料钱一千八百二十文,每铜铅百筋,止准折耗九筋,具题到日,准其折耗支给。所需工本,应照该抚上年五月所题动用银铜厂课银九万馀两,俟搭放兵饷易银,更番鼔铸。二年,㫖敬。二月,巡抚杨名时题为遵文,以铜六铅四搭铸,应 陈鼔铸事宜等事。疏称:奉设炉四十七座,每年百万铜筋之外,多铸铜一万五千二百筋。每炉日铸铜铅百筋,除折耗九筋净铜铅九十一筋,每钱一文重一钱四分,应铸钱十千四百文内,除工役钱一千二百文,炭绳礶各项物料钱六百二十文,铜六十筋价五千五百二十文,铅四十筋价一千八百文,日得息钱一千二百六十文,十日一卯岁三十六,卯四十七炉,岁得息钱二万一千三百一十九千二百文。又除每炉一座应用器其银四十一两一钱九分,共银一千九百三十五两九钱三分,实得息钱一万九千三百八十三千二百七十文。又盖造省城、沾益、临安、大理炉房工料,共用银九千馀两,统于此内年终报销。奉部议,皆如所题。行省城设炉二十一座,沾益建炉十五座,临安建炉六座,大理建炉五座,于本年十二月二十日开炉,每十日一卯,每年三十六卯四十七炉,除工本十五万四千六百千有竒,每年得息钱二万一千三百千有竒,合本息钱十七万五千九百千有竒,以钱千文准银一两于近钱局之标营兵饷钱二银八,及通省驿堡跕夫工食马料钱三银七,搭放易银,以为次年工本分番更铸,遇闰每局每炉加铸三卯。

云南府城设炉二十一座,委监铸官一员,每炉三十六卯二十一炉,共实铸铜铅六十八万七千九百六十筋,得钱七万八千六百二十四千。以钱一千作银一两,除去工本银六万九千九十八两四钱外,实获息钱九千五百二十五千六百文。每年支放附近钱局之督、抚两标,云南城守营钱二兵饷,滇阳、杨林、板桥各驿堡,安宁州等十三府,州县二十一跕,各官廪食夫马工食草料钱三钱,共三万五千九百一十三千七百六十八文。遵照部文,易银作次年工本。

沾益州城设炉十五座,委监铸官一员每炉三十六卯十五炉,共实铸铜铅四十九万一千四百筋,得钱五万六千一百六十千,以钱一千作银一两,除去工本银四万九千三百五十六两外,实获息钱六千八百四千文。每年支放附近钱局之曲寻,援剿左协、寻沾营钱二,兵饷易隆、马龙、沾益、白水、平彝、松林、炎方、倘塘各驿堡,官夫廪食马匹草料钱三钱共二万二千六百一十三千四百四文,遵照部文,易银作次年工本。临安府城设炉六座,委监铸官一员。

每炉三十六卯六炉,共实铸铜铅一十九万六千五百六十筋,得钱二万二千四百六十四千,以钱一千作银一两,除去工本银一万九千七百四十二两四钱外,实获息钱二千七百二十一千六百文。每年支放附近钱局之临元镇钱二,兵饷钱七千七百千一百五十九文,遵照部文易银作次年工本。

大理府城设炉五座,委监铸官一员。每炉三十六卯五炉,共实铸铜,铅一十六万三千八百筋,得钱一万八千七百二十千,以钱一千作银一两,除去工本银一万六千四百五十二两外,实获息钱二千二百六十八千。每年支放附近钱局之提标大理城守营钱二兵饷钱二万四千九十五千四百八十七文,遵照部文易银作次年工本

雍正五年,停沾益、大理两处铸钱。云南府城增炉四座,仍设监铸官一员。临安府城增炉五座,仍设监铸官一员,二处共合炉三十六座鼓铸外,增铸带铸制钱。七年,又增铸外耗钱,委总理官一员。雍正三年十二月,总督管巡抚事杨名时题为谨陈滇省鼔铸等事。疏称:滇省跬步皆山,不通舟车,二年、三年,所铸钱文,止于本省行用,未免钱壅价低,奏请减炉。四年三月,巡抚管总督事鄂尔泰题为详筹钱法,恳请暂停鼔铸事,疏请暂停鼓铸,庶局钱不致日增,而无壅滞之患。部议以滇省钱文虽壅滞不行,而百馀万之铜自可开采,督抚酌议,或将百万铜筋解送至京,或将百万铜筋另铸寳泉钱,文解京二项,何者可以节省钱粮。具题本年九月巡抚管总督事鄂尔泰题前事。疏称:滇居天末协济,犹资外省,若将此项铜筋钱文解送京师,脚价不能节省,而外省又多一番协济,似无所补。臣以鼔铸之法减炉,不如减局疏销之法。本省不如外省议,将二局铸出钱文,解送外省易银还滇大理一局,去滇甚逺,沾益一局,马脚必由省雇往返多费。此二局似应减去省城一局,本省疏通既易,而由东川达蜀,由黔达楚,皆可发运。旧设炉二十一座,今拟加炉四座,临安一局附近粤西至广,更便旧设炉六座。今拟加炉五座,二局合三十六座,铸出钱文。至楚约水陆脚价,每串约二钱四五分。至川粤约用二钱三四分,以四万串约计脚价约近万两。臣等再四筹画采买铅筋,每百筋节省银一两,每年可节省银五千一百馀两。又匠役初原生疏近渐熟练,拟于每炉每卯添铸铜铅一百筋,名曰带铸。每炉月铸钱三卯,每卯铜六十筋价五千五百二十文,铅四十筋价一千四百文,炭礶物料钱六百二十文,铜铅折耗九筋,应铸钱十千四百文。除铜铅价值物料银外,每卯应得息钱二千八百六十文三十六炉。三十六卯,除去折耗。铜铅工本物料外,每年应得息钱三千七百六千馀。合采买铅侦节省银两,添作运价,稍有不足,亦易补凑」。疏入,报可。于五年正月三十日沾益,大理停铸。二月初一日,省城临安添炉九座开铸,并带铸制钱,每炉每卯铜铅百筋

雍正六年,总督鄂尔泰题为详请六年,鼔铸工本事,疏称:「㨿总理钱局粮储道,详请节年鼔铸工本报部虽止正额带铸,其实尚有外耗工本皆在领银之内,通融合算外耗之所以带铸者,因报部册内,每炉每卯止给工食钱一十二千,多不敷用,是以当日开局时,奉部文,每炉每卯铸正额铜铅一千筋内,除折耗九十筋,只作正铸九百一十筋。今于一千筋外,加铸铜铅九十筋,名曰外耗,计铸获钱十千二百八十五文七毫一丝四忽零,除铜铅工本钱六千二百二十八文外,获息钱四千零五十七文七毫一丝四忽零三十六炉,共获息钱五千二百五十八千七百九十八文,以为添给炉役、食米、官役养廉工食一切之用。若将外耗工本竞不饬发,势必停止外耗,有悞铸务,请每年无闰则发工本银八千七十一两四钱八分八厘,遇闰则发工本银八千七百四十四两一钱一分二厘。六年,请照例发领,附入正额带销,册内奏销等情,臣亲赴局查看。现在炉户果与报部名数较多,又有回炉折耗,并修补一切器,其之费在局官役,俱须给以养廉工食,若照每卯止给工食钱一十二千,何以济用?是外耗工本应请发给工本原可除还,而铸务亦可接济矣」。疏入,奉㫖部议,如请鼔铸钱文,每一千筋之外,准销外耗铜铅 九十筋,所需工本,亦准照数动给所铸钱文,造入正额带铸,册内奏销,如有赢馀,据实报部查核。

云南府城旧设新増共炉二十五座,委监铸官一员,正额,每炉三十六卯二十五炉,共实铸铜铅八十一万九千筋,得钱九万三千六百千文,以钱一千作银一两,除去工本银八万二千二百六十两外,实获息钱一万一千三百四十千文,每年支放附近钱局之督、抚两标,云南城守武定营钱二兵饷,滇阳板桥、杨林、易隆、古城、马龙、南宁、三岔、白水、平彝、炎方、松林、宣威、倘塘、沾益、可渡、七甸等驿、劎川等堡官廪夫马工食草料钱三钱四万五百一十八千六百二十八文,遵照部文易银,作次年工本带铸,每炉三十六卯二十五炉共实铸铜,铅八万一千九百筋,得钱九千三百六十千,以钱一千作银一两,除去工本银六千七百八十六两外,实获息钱二千五百七十四千文,以为添给解送邻省脚价之费。増铸外耗,每炉三十六卯二十五炉,共只用铜铅八万,一千筋无折耗,每炉每卯实铸得钱十千二百八十五文七毫、一丝四忽零共铸,得钱九千二百五十七千一百四十三文内,除工本银五千六百零五两二钱外,实获息钱三千六百五十一串九百四十三文。遵奉部覆准,作局内炉役食米、添补灯油器具、官役养廉工食等项之用。。临安府城旧设新增共炉十一座,委监铸官一员正额,每炉三十六卯十一炉,共实铸铜铅三十六万三百六十筋,得钱四万一千一百八十四千,以钱一千作银一两,除去工本银三万六千一百九十四两四钱外,实获息钱四千九百八十九千六百文。每年支放附近钱局之临安镇钱二兵饷钱七千五百九十六千四百七十五文,遵照部文易银,作次年工本带铸。每炉三十六卯十一炉,共实铸铜,铅三万六千三十六筋,得钱四千一百一十八千四百文。以钱一千作银一两,除去工本银二千九百八十五两八钱四分外,实获息钱一千一百三十二千五百六十文,以为添给解送邻省脚价之费,增铸外耗十一炉,三十六卯共用铜铅三万五千六百四十筋,每炉每卯得钱十千二百八十五文七毫一丝四忽零实共铸,得钱四千零七十三千一百四十三文内,除去工本银二千四百六十六两二钱八分八厘外,实获息钱一千六百零六千八百五十五文。遵奉部覆准,作局内炉役食米,添补灯油器,其官役养廉工食等项之用,自雍正七年起,通省各府州县,每年鞭春厉祭铺兵、工食生员廪饩俱以钱给,每年放给钱一万一十九千八十一文,易银一万一十九两八分一厘。

税课。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严禁云南管课官员,不得于额外取钱。

英宗至治三年,设大理路白盐城𣙜税官秩正七品,中庆路𣙜税官秩从七品。

明洪武二十三年,定商税三十分税一,设云南府税课司、大理府税课司、临安府税课司、沾益州交水税课局、楚雄府税课司、腾冲指挥使司、税课局、永昌府税课司,又曲靖府税课司,嘉靖元年,革景东府税课司。十年,革䝉化府税课司,隆庆二年,革昆明县河泊所、劎川州河泊所、晋宁州河泊所,俱嘉靖二十九年革昆阳州河泊所,三十二年,革归化县河泊所、嵩明州河泊所俱久革,宁州河泊所、石屏州河泊所、澄江府河泊所俱隆庆二年革。

正统十年奏准云南大理府所属河泊所鱼课米中半纳钞。 十一年,以云南税课原无闸办之处,令所司收办一年为额,所收课钞皆存,留为官吏、旗军俸粮等项支用。

万歴六年,上税课鱼课之数:云南税课钞一万三千七百六十四两二钱五分五厘,米麦九百四十四石八斗八升八合五勺,海贝五千七百六十九索,鱼课银一千三百五十三两七钱八厘,米麦三百五十石五斗。

本朝云南通省原额、实徵、商税、门摊、酒醋、铅铁、麻布、海贝、易银等项,各色课程共银一万四千八百一两三钱五分七厘四丝六忽一㣲。

雍正二年,新増归公商税银共五千九百两,又新增归公税规银六千一百两。 六年,新增归公税银四万四千二百一十五两三钱一分四厘四毫五丝八忽四㣲。 七年,八九十等年,续増额外税银共四千九百二十六两八钱六分六厘六毫四忽二㣲二纎四尘。

云南府:

原额实徵税课司课银、酒课船、鸦槟榔、芦子果、糖桥靛、甘蔗灰酒、染煮乌帕等项,共银四千三百三十五两四钱八分三厘三毫三丝三忽三㣲。雍正二年,新增归公商税银一千五百两,又新増归公税规银一千三百七十两。六年,新増归公税银八千一百一两四钱二厘一毫三丝三忽,四㣲十年,新増税银五百六十三两六钱一分二厘八毫。

昆明县。

原额实徵蒜课牛马猪羊税共银五百七两,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二千四百两。富民县

原额实徵商税酒课银一十八两七钱四分二厘,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二十六两。宜良县:

原额实徵、商税、门摊酒课矾课共银一百一十一两四钱,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六百九十三两六钱一分五厘。

罗次县

原额实徵商税酒课、铁课,太府酒米共银三十四两七钱三分九厘晋宁州。

原额实徵、商税、门摊、猪税、酒课、水鸦课共银一百七十一两七钱五分三厘六毫九丝四忽八㣲,雍正六年新増归公税馀银三百两。十年,新增税馀银三十一两三钱二分七厘九毫八丝三㣲二纤四尘。

呈贡县附徵归化县

原额实、徵商税、大网课、小网课、小横网、课丝网、课酒课、船课、商、税棉花、行街税靛税、挑脚拨浅等项,共银五十九两九钱七分六毫六丝八忽,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六十两。

安宁州附徵三泊县。

原额实徵商税酒课共银二百二两七钱三分,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四百两,十年,新增税馀银四十两五钱六分。

禄丰县。

原额实徵商税酒课共银三十九两五钱三分六厘六毫,雍正六年,新増归公税馀银三十两。昆阳州

原额实徵商税门摊、街课过税,本州盐店课共银二十六两三钱,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六百两税,附徵柴厂商 ,原无定额。

易门县

原额实徵、商税、门摊、酒课、荍粮街税共银三十五两九分四厘二毫四丝嵩明州

原额实徵活猪牛马棉花布行酒课共银二十四两五钱,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三百两。曲靖府:

原额实徵商税、交水税课、局商税课共银一千五百五两六钱九分四厘六毫,雍正二年,新增归公商税银一千两,又新增归公税,规银六百八十五两。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五千二百六十八两五钱八分三厘一,附徵马厂、本色无耗,租谷七百 十七石八斗九升。

南宁县。

原额实徵酒课银四两八钱,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六十两。十年,新增税馀银二钱九分。沾益州:

雍正六年,额定实徵归公税银三十两。十年,新增税馀银九钱。陆凉州。

原额实徵、商税、东海屯商税共银二两七钱七分,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二百两。马龙州

原额实徵酒课银一两八钱五分九厘。

罗平州

原额实徵商税课程,盐课共银三百九十两,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八百两。十年,新增税馀银四十七两二钱五分。

寻甸州

原额实徵各街课州前米课共银二十三两七钱,十年新增税馀银五十二两九钱六厘二毫。平彝县。

原额实徵商税茶税共银一十四两九分四厘九毫,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三十九两。宣威州。

原额实徵商税酒米课共银一十七两五钱二分五厘临安府。

原额实徵牛马、猪羊、铅课、门摊、酒课、税课司商税,并纳楼茶、甸亏、容甸、溪处、甸左能寨四处,认办课银共银一千二百三十六两九钱二分二毫八丝,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三百两。十年,新增税馀银六百四十三两四钱六分七厘九毫二丝九微。

建水州。

原额实徵窑课曲江街税窄甸街税,共银三十四两一钱四分一厘,雍正十年,新增税馀银六两五钱木,附徵临元叅将衙门年例子花、槟榔核、桃松子、 耳、乾笋麻子、油月柴各款变价银二百三十四两四钱一分八厘四毫二丝。又年例本色无耗,租榖八十石一斗一升三合五勺,髙梁二石。石屛州。

原额实徵酒课、松课、猪税商税宝秀街税,共银六十四两一钱九分一厘六毫,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二百三十二两。

阿迷州

原额实徵酒课商税认办课程银共银一百一十三两三钱五厘六毫,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三百两。

宁州

原额实徵酒课银一两二钱五分,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一百五十两。通海县

原额实徵商税酒课马街税马街充饷盐店税,银共银一百三十两九钱五分,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二百两。

河西县。

原额实徵酒课认办课程银共银五两八钱六分六厘六毫嶍峨县。

原额实徵过客商税银三十六两六钱五分,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四十两。十年,新增税馀银二十两。

䝉自县。

原额实徵商税银三十五两七钱三分,雍正六年,新増归公税馀银三百两,十年,新増税馀银八十四两九钱八厘。

澄江府:

原额实徵、商税、水面、船课、贝易银、染青课贝、易银门摊贝易银共银九十五两四钱七分四厘,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一百六十一两一钱,十年新增税馀银一百一十五两四钱一分三厘。河阳县

原额实徵酒课窑课共银一十一两九钱二分九厘。江川县

原额实徵商税米课、酒课共银二十八两八钱五分四厘,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一百两。新兴州:

原额实徵酒课、窑课、果园课米课商税共银一百三十四两一钱四分五厘一毫,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一千六百两,十年,新増税馀银一十七两四钱四分。

路南州

原额实徵酒课银一两四钱三分。

武定府:

原额实徵商税米课、羊戎小街米课、铁课杉板税共银七十六两一钱六分九厘六毫四丝,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三百三十三两三钱三分,十年新增税馀银一百七十九两四钱九分五厘。和曲州。

原额实徵商税酒课共银四十两二分。

元谋县

原额实徵商税银四十八两,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一十两, 附徵马街商税,原无定额禄劝州

原额实徵商税银三十八两九钱五分。

广西府:

原额实徵杉木税棉花、香油靛甸课银共银一十七两六分。师宗州。

原额实徵商税课程共银一十二两,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八十九两三钱弥勒州:

原额实徵花盐船课银五两,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四百两。广南府附徵维摩州

原额实徵、商税、杂税、麻布、门摊、麻布、酒课、麻布、富州商税麻布、富州酒课麻布,共银五十八两六钱三分六厘。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八百两, 附徵剥隘商税,原无定额。

元江府:

原额实徵商税共银四百八十四两,雍正二年,新增归公商税银三百八两,又新增归公税,规银三百一两四钱。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一千七十四两五钱三分七厘二毫。

开化府:

原额实徵,䝉自县归入马街税课,新设商税共银三百一十二两。镇沅府。

恩乐县。

雍正六年,额定实徵芦子山芦课银一十八两。

东川府:

㑹泽县

雍正六年,额定实徵土税银二十六两一钱一厘五毫。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一十七两七钱六分。十年,新增税馀银八十七两九分三厘三毫七丝五忽。

昭通府:

雍正十年,新增税馀银九十二两八钱。

镇雄州

雍正十年,新增税馀银一千一百二十六两六钱七分六厘七毫二丝八忽普洱府:

原额实徵商税银六百一十六两,雍正二年,新增归公商税银三百九十二两,又新增归公税规银三百八十三两六钱,六年新増归公税馀银一千三百六十七两五钱九分二厘八毫大理府

原额实徵商税门摊窑课、租课、酒醋课共银五百六十三两五钱五厘,雍正二年,新增归公商税银一千两,新増税规银一千三百七十两。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三千六百一十四两一钱二分八厘九毫,十年新增税馀银六十四两七钱五分七厘七毫。

赵州

原额实徵酒醋米课丝店课课程窑课银共银八十六两三钱八分一厘六毫九丝,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六百两。十年,新増税馀银五百四十六两五钱九分六厘四毫。

云南县。

原额实徵商税银七十七两一钱,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二百一十八两九钱,十年新増税馀银一十五两九钱六分。

邓川州

原额实徵中所街税耙子油行米棚行猪羊行桥街税共银二十三两四钱,雍正六年,新増归公税馀银七十八两五钱二分。

浪穹县。

原额实徵商税门摊酒课共银四十二两五钱二厘五毫,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一十两。宾川州:

原额实徵商税酒课共银四十四两二分,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一百三十两。楚雄府。

原额实徵商税酒课共银三百四十三两五钱四分三厘三毫,雍正二年,新増归公商税银七百两,新増税规银六百二十两。六年,新增税馀银三千六百三十两一钱二厘七毫四丝五忽,十年新增税馀银五十三两二钱九分七厘六毫。

楚雄县。

原额实徵芦花街课、吕合街课、凌虚街课窑课共银一十八两八钱。镇南州。

原额实徵商税银五十一两三钱。

南安州附徵𥔲嘉县

原额实徵商税酒课银二十三两四钱一分。

定逺县:

原额实徵商税门摊窑课共银一十三两一钱。

广通县:

原额实徵酒课银二两。

姚安府:

原额实徵商税银九十六两,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一千五十六两。姚州

原额实徵酒课银五两二钱,石 附徵常住无耗租榖六十。白盐井

雍正十年,新增税馀银一百三十二两一钱二分一厘永昌府

原额实徵、商税、门摊、酒课、牛皮猪税共银六百九十一两八钱一分,雍正二年,新増归公商税银一千两,又新增归公税规银一千三百七十两。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五千八百七十一两五分七毫,十年,新增税馀银九十六两四钱九分一厘。

腾越州

原额、实徵、商税、镇夷、猛连、猛崩三闗商税,各行课程牛皮猪税共银五百二十六两八分四厘。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五十两四钱一分。

永平县。

原额实徵商税银一百二十八两一钱一分八厘,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六百两,十年新増税馀银四十两。

鹤庆府:

原额实徵商税银五十一两二钱六分三厘二毫,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二百五十两。十年,新增税馀银二百一两五钱三分二厘八毫。

劎川州

原额实徵商税课,程门摊酒课银四两。

维西通判。

雍正八年,额定实徵阿墩子商税银六十九两八钱九分三厘。十年,新増归公税,馀银一十四两七钱七厘。

中甸州判。

雍正十年,新增税馀银二十四两六钱二分二厘一毫, 附徵茶税,原无定额。顺宁府。

原额实徵商税山课共银一百四十一两,雍正六年,新増归公税馀银一百两。云州

原额实徵街船税课银二百三十三两五钱九厘,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一百三十八两六钱五分,十年新增税馀银三十七两五钱五厘。

永北府:

原额实徵商税贝易银,酒课共银二十七两四钱二分,雍正六年,新増归公税馀银四十九两八钱,十年新增税馀银四两二钱三分五厘。

丽江府:

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二百两。十年,新增税馀银六十八两。䝉化府

原额实徵、商税、门摊、酒课、牛马、猪羊课、果园课、街市猪羊、皮张、油盐棉花共银一百六十七两九钱六分八厘,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七百二十七两二钱三分二厘。又徵定边县裁并商税,铁酒课银八十八两三分二厘,十年,新增税馀银三两。

景东府:

原额实徵商税牛税共银一百五十六两,雍正六年,新增归公税馀银一百六两三钱,十年新增税馀银五百一十三两四钱。

附徵当帖。

昆明县。

额徵当帖银二百九十二两昆阳州

额徵当帖银四两。

建水州。

额徵当帖银四两。

石屏州

额徵当帖银八两

宁州

额徵当帖银四两。

䝉自县。

额徵当帖银八两

姚州

额徵当帖银一十二两

云州

额徵当帖银四两。

附徵归公溢额牙帖商税昆明县」。

溢额牙帖银二百五十二两。宜良县。

溢额牙帖银五两。

晋宁州

溢额牙帖银一十五两。

呈贡县。

溢额牙帖银八两。

嵩明州

溢额牙帖银一十四两。

临安府:

溢额牙帖银二十八两。

新兴州

溢额牙帖银三两。

元谋县

溢额牙帖银三两。

广南府:

溢额牙帖银一十八两。

太和县。

溢额牙帖银一十七两。

赵州

溢额牙帖银四两。

永昌府:

溢额芦茶、杂货行课银六十两。䝉化府

溢额花课银二百两。

又附徵定边裁归溢额商税银二十四两。宜良县。

溢额商税银一百六十二两三钱八分五厘。寻甸州。

溢额商税银四十两。

武定府金沙江。

溢额商税银一百两。

广南府:

溢额撙节银二两。

大理府:

溢额商税银二百三十七两。赵州

溢额商税牙帖共银二百两。楚雄府。

溢额商税银三百两。

楚雄县。

溢额下山小税银二十四两,白井提举司。

溢额商税银八十两。

猛缅长官司。

溢额银四十八两。

厂课:

汉俞元懐山,出铜律髙。西石空山,出锡东南盢町山,出银铅贲,古北采山。出锡西羊山,出银铅。南乌山出锡见《地理志》

后汉夜郎出,雄黄雌黄谈,指出丹台,登出铁,滇地出铁双柏,出银不韦,出铁博南南界出金《华阳国志》曰:「西山髙三十里,越得兰沧水,有金沙洗取融为金,有光珠穴。,朱提出银铜《前汉食货志》:朱提银重,以八两为一流,直钱一千五百八十,他银一,流直钱一千

唐姚州云南郡产麸金、昆明,有铁见《地理志》、元定金、银、铜铁等岁入之课。云南省产金之所,曰威楚、丽江、大理、金齿、临安、曲靖、元江、罗罗、会川、建昌、德昌、柏兴、乌撒、东川、乌䝉、产银之所,曰威楚、大理、金齿、临安,元江产铜之所,曰中庆、大理、金齿、临安、曲靖、澄江、罗罗、建昌。

世祖至元十四年,云南诸路总纳金一百五锭。 十九年,遣使括云南所产金,以博罗为打金洞达噜噶齐。 二十年,罢云南造卖金泊规措所,禁管课官于常额外多取馀钱。 二十二年,拨漏籍户于澄江路,炼铜凡十有一所。 二十七年,尚书省遣人行视云南银洞,获银四千四十八两。奏立银场官,秩从七品。

文宗天歴元年,云南岁纳金课一百八十四锭一两九钱,铁课十二万四千七百一斤。

明景泰元年,罢采办各处银课。天顺二年令开云南银矿差内使一员,办事官一员照旧煎办,令镇守太监提督。 四年,令云南发罪囚充矿夫采办银课。 五年,令云南采矿煎办银课不及额数者,不许科补。

成化十七年,封闭路南州铜场,免徵铜课。其货贩铜货出境者,本身处死,全家发烟瘴地方充军。 十九年,添设云南布政司叅议一员,同按察司佥事,管理银课。 二十年,定宁州等处军民客商,有偷采铜矿私煎及贩卖出境者,照路南州例究治。𢎞治十五年,令云南每年将应徵差发银八千八百九两五分,折买金一千两,足色二分,九成三分八成五分,与毎年额办金六十六两六钱七分,并馀剰银两一同解部。

正德六年封闭云南银场九处。 十年,奏准云南银场积年矿头作弊搅乱矿场者,照打搅仓场事例治罪。 十五年,令云南银矿、新兴场并新开处所一体封闭以后,不许妄开。

嘉靖七年,题准年例金一千两,将应徵差发银,照时估价两平收买,真正成色金,每十两为一锭,并每年额办金与馀剰银两,及有赃罚金,各照原收成色,每二十两为一锭,一同解部。 九年,题准年例,金一千两并耗金十两,每年于差发银内动支六千六十两,收买解进。 十三年,令云南每年春夏办足色金一千两,价银六千三百六十三两,秋冬办成色金一千两,价银五千五百六十七两,仍于差发银内动支收买。

隆庆四年加贡金三千两,巡抚曹三旸、巡按许大亨奏罢之。

万歴十年加贡金一千两。巡抚刘世曾、巡按董裕奏罢之。 二十二年,复加贡金三千两。后因巡抚沈儆炌奏请,仍照旧额。

天启三年,令云南暂停课金本朝。康熙二十四年,总督蔡毓荣题定金沙江金厂、石羊、南北衙银厂妈,泰等白铜厂及各州县地方铁厂课额。 四十四年,总督贝和诺奏称青龙等厂铜课个,旧厂锡课、西里朱砂厂课银。 四十六年,总督贝和诺题定上潞江锡板等金厂个,旧永盛土革喇马龙、蒲草塘、沙涧、黄龙淝革、方丈等银厂课额。 五十一年,总督郭瑮、巡抚吴存礼奏开惠隆银厂。 五十七年,总督蒋陈锡、巡抚甘国璧奏开金龙银厂。 六十一年,巡抚杨名时奏开马腊底银厂。

雍正三年,开古学银厂。 五年,开黄泥坡银厂。 六年,总督鄂尔泰题报各厂溢额银归公。 七年,总督鄂尔泰、巡抚沈廷正奏徵卑、淅块泽厂铅课通省总数。

金厂年该额徵课金七十四两八分,遇闰加金三两六钱一分。银、铜、铁、锡朱砂各厂年,共该额徵课银八万一千八百一十五两六钱三分七厘三丝二忽,遇闰加银三百七十两六钱四分二厘七毫四丝五忽。

一,徵金厂年该课金一十四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金一两二钱一分。银、白铜铁厂,年共该课银二百六两二钱二分,遇闰加银一十七两一钱八分五厘,坐落地方官管理。

金沙江金厂坐落永北府地方康熙二十四年,总督蔡毓荣、于谨、陈筹滇第四疏,为亟议理财以佐边饷事,毎金床一张,月抽课金一钱,年该课金一十四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金一两二钱一分之。按金床以木板为之,淘金 器

石羊、银厂坐落南安州地方康熙二十四年,总督蔡毓荣、于谨陈筹滇第四疏,为亟议理财以佐边饷事,年抽课银二十七两四钱四分,遇闰加银二两二钱八分六厘六毫六丝六忽六㣲六纎六尘六渺七漠。

南北衙银厂、坐落鹤庆府地方即蒲草塘厂,本名北衙,康熙二十四年,总督蔡毓荣、于谨、陈筹滇第四疏为亟议理财以佐边饷事,年抽课银二十两一钱六分,遇闰加银一两六钱八分。

妈泰白铜厂、坐落定逺县地方康熙二十四年,总督蔡毓荣、于谨、陈筹滇第四疏为亟议理财以佐边饷事。年抽课银二十四两,遇闰加银二两

小东界铁厂、坐落大姚县地方年该课银六两四钱六分,遇闰加银五钱三分八厘三毫三丝三忽,三㣲三纎三尘三渺三漠

鹅赶铁厂坐落镇南州地方年该课银一十二两一钱一分,遇闰加银一两九厘一毫六丝六匆、六㣲六纤、六尘、六渺七漠

只苴铁厂、坐落、和曲州地方年该课银六两五钱,遇闰加银五钱四分一厘六毫六丝六忽、六㣲六纤六尘六渺七漠

马鹿塘铁厂、坐落和曲州地方年该课银五两五钱,遇闰加银四钱五分八厘三毫三丝三忽,三㣲三纤三尘三渺三漠

矣纳铁厂、坐落、和曲州地方年该课银五两八钱四分,遇闰加银四钱八分六厘六毫六丝六忽、六㣲六纎六尘六渺七漠

河底铁厂、坐落、和曲州地方年该课银五两二钱八分,遇闰加银四钱四分。平地喷水滩铁厂,坐落和曲州地方年该课银七两八分,遇闰加银五钱九分

大麦地铁厂、坐落、和曲州地方年该课银一十三两一钱八分,遇闰加银一两九分八厘三毫三丝三忽、三㣲三纎三尘三渺三漠

三家铁厂、坐落、和曲州地方年该课银七两二钱,遇闰加银六钱。双龙叠水铁厂、坐落和曲州地方年该课银六两七钱二分,遇闰加银五钱六分

白衣闗铁厂、坐落易门县地方年该课银八两五钱六分,遇闰加银七钱一分三厘三毫三丝三忽,三㣲三纎三尘、三渺三漠

迷末铁厂坐落易门县地方年该课银九两九钱七分,遇闰加银八钱三分八毫三丝三忽,三㣲三纎三尘三渺三漠

三山铁厂坐落陆凉州地方年该课银一十两七钱一分,遇䦌加银八钱九分二厘五毫

红路口锅、铁厂、坐落马龙州地方年该课银一十一两五钱二分,遇闰加银九钱六分

龙朋里上下铁厂,坐落石屏州地方年该课银一十两七钱九分,遇闰加银八钱九分九厘一毫六丝六忽六㣲六纎六尘六渺七漠

路南小水井铁厂,坐落石屏州地方年该课银七两二钱,遇闰加银六钱以上各铁厂。康熙二十四年,总督察毓荣、于谨陈筹滇第四疏,为亟议理财,以佐边饷事案内题报课额

一,徵金厂年,共该课金五十九两五钱六分,遇闰加金二两四钱,银锡并朱砂、白铜厂年共该课银七万七百八十三两七钱七厘六毫八丝二忽,遇闰加银三百五十三两四钱五分七厘七毫四丝五忽,铜厂年共该课银一万八百二十五两七钱九厘三毫五丝各厂,或委员或坐落地方官管理上潞江金厂,坐落保山县地方康熙四十六年,总督贝和诺为 题明事,每金床一张,月抽课金一钱,年该课金二十五两五钱六分

锡板等金厂、坐落、开化府地方康熙四十六年,总督贝和诺为 题明事,毎金床一张,月抽课金一钱,年该课金三十四两,遇闰加金二两四钱

石羊银厂坐落见前康熙四十四年,总督贝和诺为 题明事,毎银一两抽课二钱,撒散二分,年该课银二万二千三百九十三两三钱二分,遇闰加银二十九两 。按撒散系厂民出炉时凿分交课,其凿落细碎,官收之以作厂,委官及课书巡役之费,因给有养廉工食,遂将此项归公

个旧银锡厂坐落䝉自县地方康熙四十六年,总督贝和诺为 题明事,每银一两抽课一钱五分,撒散三分,该课银三万三千六百一十三两七钱八分,毎锡百筋,抽课十筋该课银四千两,二项共年该课银三万七千六百一十三两七钱八分,遇闰加银三十八两。永盛银厂坐落楚雄县地方康熙四十六年,总督贝和诺为 题明事,毎矿三桶抽课一桶定价多寡不等,年该课银三千三百七十五两九钱六分,遇闰不加

土革喇银厂坐落南安州地方康熙四十六年,总督目和诺为 题明事,每银一两抽课一钱五分,年该课银六十两八钱四分五厘,遇闰不加

马龙银厂坐落劎川州地方康熙四十六年,总督贝和诺为 题明事,毎矿一石,抽矿二斗二升,定价多寡不等,年该课银六百九十八两五钱二分三毫,遇闰不加

蒲草塘银厂,坐落鹤庆府地方康熙四十六年,总督贝和诺为 题明事,每银一两抽课一钱五分,撒散三分,年该课银四百二十一两八钱一分七厘三毫,遇闰加银二十四两三钱

沙涧银厂、坐落邓川州地方康熙四十六年,总督贝和诺为 题明事,每银一两抽课一钱五分,撒散三分,年该课银一千三百二两六钱七分,遇闰加银一百六两三钱三分四厘

黄龙银厂,坐落开化府地方康熙四十六年,总督贝和诺为 题明事,每银八两抽课一两,年该课银二百八十七两二钱,遇闰加银二十二两六钱六分六厘

淝革银厂、坐落河西县地方康熙四十六年,总督贝和诺为 题明事,每银一两抽课二钱,年该课银九十两八钱八分七厘,遇闰加银五两三钱九分三厘六毫

方丈银厂、坐落、新平县地方康熙四十六年,总督贝和诺为 题明事,每银一两抽课一钱五分,年该课银六十八两八分,遇闰加银四两七分四厘

惠隆银厂坐落大姚县地方康熙五十一年,总督郭瑮、巡抚呉存礼为详请循例散题明开采矿厂事,每银一两抽课一钱五分,撒 三,分年该课银一千二十五两五钱七分四厘九毫,遇闰加银七十两

金龙银厂,坐落云南县地方康熙五十七年,总督蒋陈锡、巡抚甘国壁㑹题为开采矿厂事,每银一两抽课一钱五分,撒散三分,年该课银九百九十五两二钱五分五厘,遇闰加银四十两一钱三分八厘

马腊底银厂,坐落开化府地方康熙六十年,巡抚杨名时为 题明事,每银一两,抽课一钱五分,撒散三分,年该课银七百六两八钱六分,遇闰不加

古学银厂坐落中甸地方雍正三年,巡抚杨名时为备陈中甸善后事宜等事,每银一两抽课一钱五分,撒散三分,年该课银五百六十八两五钱三分六厘一毫,遇闰不加,黄泥坡银厂坐落建水州地方雍正五年,总督管巡抚事杨名时为厂地、获效等事,每银一两抽课一钱五分,撒散三分,年该课银六百六十一两一钱一分,遇闰不加,募乃银厂,坐落永昌府辖孟连地方原系孟连上司刀派鼎自行抽收,雍正七年,该土司自认纳课银六百两,总督鄂尔泰为圣化逺敷等事,题报奉解,昭示柔逺,年该课银三百两,㫖以木年为始,减半收、西里朱砂厂、坐落永平县地方康熙四十四年,总督贝和诺为 题明事,每朱砂六筋抽课一筋,年该课银一百七十五两二钱九分六厘五毫八丝二忽,遇闰加银一十三两五钱五分二厘一毫四丝五忽

妈泰白铜厂,坐落见前康熙四十四年,总督贝和诺为 题明事,年该课银三十八两。青龙铜厂坐落元江府地方。

白龙猛萨二铜厂,坐落普洱府地方子母铜厂,坐落昆阳州地方。

寨子山铜厂、坐落易门县地方,永兴等铜厂,坐落宁州地方,龙宝等铜厂,坐落路南州地方二。郎山铜厂、坐落、赵州地方铜矿箐铜厂,坐落永平县地方,临江等铜厂,坐落顺宁府地方白沙等铜厂,坐落和曲州地方,斐母三元等铜厂,坐落建水州地方,金钗等铜厂,坐落䝉自县地方乌龙、兴国二铜厂,坐落宣威州地方者,囊铜厂,坐落开化府地方。

发济铜厂坐落禄劝州地方以上各厂,康熙四十四年,总督贝和诺为九题,明事按厂抽课,递年加增,尚无定额,至四十 年,收获课息银九千六百二十五两七钱九厘三毫五丝,后为每年定额,每铜一百筋,抽收课铜二十筋外,收小铜九筋

汤丹普毛等铜厂,坐落东川府地方雍正四年,总督鄂尔泰为钦奉上谕事,题明新归云南东川地方铜厂,年该课息银一 千二百两,每铜一百筋,抽收十筋,其各厂衰旺不一,或硐老山空另开子厂,故无额课,止于总数奏销

孟沙铜厂、坐落、九龙江外地方年该帮贴课银一百两,不在正额之内,附溢额厂课共该银三百六十两三钱四分一厘,遇闰加银二十三两三钱六分。

北衙银厂坐落见前年该溢额归公银二十一两九分八厘。南衙银厂、坐落、邓川州地方即沙涧厂年该溢额归公,银五十二两七钱四分三厘

阿幸铁厂坐落、腾、越州地方年该溢额归公银四两,遇闰加银三钱三分四厘。

苴□铁厂、坐落、定逺县地方年该溢额归公银二百四十两,遇闰加银二十两。

甲甸骂刺铁厂、坐落、和曲州地方年该溢额归公银八两一钱,遇闰加银七钱七分五厘。

鹅膞子、铁厂、坐落、嶍峨县地方年该溢额归公银四两,遇闰加银三钱三分四厘

法泥打矿山铁厂、坐落禄丰县地方年该溢额归公银七两四钱。上下坝、皮硝厂坐落禄、劝州地方年该溢额归公银二十两,遇闰加银一两六钱六分七厘。

曲卑撒喇乌皮硝厂坐落禄劝州地方年该溢额归公银三两,遇闰加银二钱五分。

以上各厂溢额课项,雍正六年,总督鄂尔泰为酌匀公件等事,题报归公附无额厂课。

倭铅厂,委官经理。

卑淅倭铅厂坐落罗平州地方块泽倭铅厂,坐落平彝县地方雍正七年,总督鄂尔泰、巡抚沈廷正为详请铅题明事,合疏具题开采。雍正八年,题报抽收课 ,每年变价四五千两不等,每百筋抽收课铅十筋,无定额

龙树等厂底母,馀息雍正八年,总督鄂尔泰为底母馀息,以充公用事,题明将龙树等厂。所出底母卖给各银铜厂,民以供煎炼。出底之厂,与各厂需底衰旺不一,所卖馀息,尽收尽解,不为定额

个旧锡厂锡票税银雍正二年,总督高其倬于遵㫖查奏铜筋利弊。案内摺奏明个旧锡厂、锡税锡课外, 各商贩锡出滇九十筋为一块,二十四块为一合,毎合例缴税银四两五钱,年收税银二千七八百三千馀两不等,原无定额。

铜筋馀息各铜厂于额例抽收外,豫发工本收买馀铜各厂,每筋三四分,以至五六分不等,雇脚发运省城卖给官商,及加耗运供鼓铸,照定价每百筋九两二钱,核算除归还铜本运脚厂费等项外,所获馀息,尽数归公,但年办铜筋,衰旺不一,馀息盈绌不常,原无定额。

白铜馀息妈、泰、白铜厂并新开大姚县,茂密白铜子厂,发红铜到厂,卖给硐民,点出白铜,每一百一十筋抽收十筋,照定价妈泰厂,毎筋三钱六分,茂宻厂毎筋三钱,变价以充正课外,所获馀息尽数归公,但白铜售价,迟速不等,硐民采炼多寡不一,原无定额。

炉墩小课茂密、白铜厂炉多寡不一厂,委每炉每日抽白铜二两六钱六分,以资厂费。雍正二年,查奏铜筋利弊事案内,准其于厂费项下开销,此项归公采炼,多寡不一,原无定额。

白龙、金钗、铜矿箐等厂银课各铜厂撤出之,铅㣲有银气,煎出银课,多寡不一,厂委每两约抽收银六分一钱不等,以资厂费。雍正二年,查奏铜筋利弊事案内准于厂费开销,此项归公,缘各厂衰旺不一,原无定额。

寨子山等厂石緑矿课,各铜厂,㣲出颜色绿矿厂,委毎一百二十五筋,抽二十五筋,每百筋变价一两五钱,以资厂费。雍正二年,查奏铜筋利弊事案内准于厂费内开销此项归公,缘厂绿衰旺不一,原无定额。

白龙厂石青矿课厂铜夹有颜色青矿厂,委每一百筋抽收六筋,每筋约变价三钱,以资厂费。雍正二年,查奏铜筋利弊事案内准于厂费内开销此项归公缘厂矿衰旺不一,原无定额。

云南通志巻十一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