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云南通志卷六
城池附闗哨津梁
邮传
郡县之有城池,所以定民志,壮国威,盖勇夫重闭之义。《易》称「设险,《诗》美完城」,良有以也我。
世宗宪皇帝
令各直省守土诸臣,修浚城隍,滇处边徼,控制百蛮,迩年疆圉,式廓桑土,绸缪益谨,于藩篱捍卫之防,或创建,或增修金汤,称孔固焉,又相其道里冲繁厄塞之区,置邮传以宣达政令,限雄闗以严讥,出入,通津渡以利济,往来规制亦綦密矣,唯在保障,得人斯惠,威逺被此维屏,维翰所以奠鸿基于不拔也欤?志城、池闗、哨、邮传津梁附焉。
云南府昆明县,附郭
云南府城旧有故址,云创自庄蹻至唐䝉氏,改筑柘东城,明洪武十五年,重筑砖城,周九里三分,髙二丈九尺二寸,设六门,上皆有楼,大东门曰咸和楼,曰殷春,小东门曰敷泽楼曰璧光,南门曰丽正,楼曰近日,大西门曰寳成,楼曰拓边,小西门曰威逺楼曰康阜,北门曰拱辰楼,曰眺京,居南门西偏者为钟楼,环城有河可通舟楫,外有重闗跨衢市之隘。万厯四十八年,巡按御史潘浚建 ,本朝顺治十七年以来,凡有颓壊,兵题请动支盐税修葺,康熙二十年,因大 攻围吴逆,倾圮重修。
富民县城旧建天马山之阳,明、万厯间,屡迁始定,于大河桥北筑土城,崇祯十三年,知县王孙齐改筑砖城,周二里,髙二丈八。本朝康熙十年,知县髙一品增修,岁久倾圮。雍正 年,知县杨体乾重修有池。
宜良县城旧为守御所,明洪武二十四年筑砖城,周四里,髙一丈三尺。𢎞治十二年,都指挥方略重修,増本朝裁所归县,遂为县城。康熙五十年,知县徐琳 修,继因地震倾圮。雍正九年,知县朱干捐修无池。
罗次县城旧无城,明天启间始筑土城,后圮周。本朝康熙二十一年,知县徐吴锦重筑。 二里,髙一丈二尺。四十八年,知县谢曾祚建城楼。雍正六年,知县王忠武重修四围,垣墙无池。
晋宁州城旧有外城,周七里,隋刺史梁毗筑内城名阳城,堡䝉氏筑,岁久尽圯。明成化二十二年,知州熊𢎞重筑土城。𢎞治十二年,知州喻敬复即古城址筑土墙。万厯三年,巡抚王凝檄知州刘储改筑砖城,周四里,髙一丈八尺,明末,流寇攻䧟云。本朝康熈六年,署州王业厚重修。三十年,知州李 龙新建东西南三楼,重修北楼有池。
呈贡县城汉有旧城,久废。宋时,大理髙智升遣土官伽宗筑土城名伽宗城,明洪武十年,知县揭官保迁筑三台,山之阳,仍为土城。天启间,知县周梦祀改筑砖城周二里,旋经流寇拆毁,今存旧址,无城池。
安宁州城旧有守御所城,在今州南。明洪武二十四年,千户朱寿筑,后圯。万厯三年,知州姚继先筑砖城于今地,即以旧北门为南门,周五里,有竒,髙二丈二尺,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知州髙鉁重修。雍正九年,知州杨若椿增修东北,依螳螂川为池,其二面无池。
禄丰县城旧有上城,元至正十二年筑。明万歴三十五年,毁于土贼阿克。四十年,知县向兆麟改筑砖,城周三里,髙一丈六尺年。本朝康熙九年,知县郭廸阶重修四城楼五十一 ,知县刘自唐增修四围垛口,西倚河东南北新浚池。雍正十一年,知县陈齐庶筑䕶城堤。
昆阳州城旧无城。明正徳四年,州同。陈旸始倚月山,筑土城。崇祯七年,巡按御史姜思睿、守道杨文岳迁筑砖城于长松山前,周二里,髙一丈八尺,旋为流寇。屠平,仍迁旧治,无城池。
易门县城明洪武二十四年筑砖城,周二里三分,为本朝康熙七年合邑士民捐修,引河水池
嵩明州城旧无城,明𢎞治九年,知州黄澄原始筑土城,后圯。隆庆二年,巡抚陈大宾檄知州罗颂改筑砖城,周三里三分修。本朝雍正七年,知州安鼎和重 无池。
曲靖府南宁县。附郭
曲靖府城明洪武二十年,筑砖城,周六里三分,髙三丈,设四门:东曰乐耕,南曰来薰,西曰胜峰,北曰迎恩。増二敌楼于城北,明末,沙贼流冦先后焚毁 。本朝康熙二年,总督卞三元、巡抚袁懋功委员重修。五十一年,地震复圮,总兵杨鲲、同府县官重修,随又倾圮。雍正四年,巡抚管总督事鄂尔泰、总督管巡抚事杨名时修题,请照修理省会城垣之例,动公项银,委员重 , 新建四城楼无池
沾益州城旧为交水县,有城久废。明天启二年,巡抚闵洪、学撽叅将尹启易,于旧县北重筑砖城,周二里八分,有竒,髙一大九尺年,本朝顺治十六年迁沾益州治于此,康熈五十二 地震倾圯。雍正八年,知州汪无限重修无池。
陆凉州城旧为陆凉卫,明洪武三十一年筑砖城,周六里,髙二丈六尺 本朝裁卫归州,移州治于此,岁久倾圮。雍正七年,知州吴恩正重修,改建南城楼于西南隅。十二年,知州呉柄增修无池
、马龙州城旧有土城,明万歴三十九年,知州张鉴改筑砖城,周三里九分,髙二丈,有竒 ,本朝康熈五十二年,地震倾圮,雍正三年,知州黄士杰重修新建四城楼无池
罗平州城旧有土城,明万厯十五年,署知州黄宇,改筑砖城,周二里五分,髙一丈八尺, 。本朝康熙四年,知州王鸿勲重修,三十八年,知州张含章重建城楼,四围,皆引河水为池。
寻甸州城旧为府。明成化十五年,知府屈伸筑。土城在今州北一里,嘉靖六年,为土酋安铨所破。十二年,知府刘秉仁迁于今地,筑砖城周三里,髙一丈九尺, 。本朝康熙八年改为州,即为州城。三十一年,知州黄肇新重建东、北二城楼。五十二年地震,女墙尽圯,知州李月枝重修东西二面,引涧水为池,南北无池。
平彝县城旧为平彝卫,明𢎞治七年,自厄勒村移卫于此,筑砖城周二里,有竒,髙一丈二尺,天启二年为贼所焚。三年,巡抚闵洪学檄叅将袁善重修。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改设县治,三十八年,知县任中宜重修四城楼,无池。
宣威州城旧为沾益州。明洪武十六年筑土城。永乐元年改筑石城,周三里三分,髙二丈。 。本朝顺治十六年移沾益州治于交水,此城为寻沾营游击驻防,后渐倾圮。康熙四十年,游击俞懋德重建四城楼。雍正五年设宣威州,治无池。
临安府建水州。附郭
临安府城旧有土城,明洪武二十年,宣宁侯金朝兴,檄指挥万中拓地,改筑砖城,周六里,髙二丈七尺,设四门:东曰迎晖,南曰阜安,西曰清逺,北曰永贞,东南为钟楼。成化十六年,兵备道何纯重修,后经,流寇拆毁重。本朝康熙四年,知府曹得爵。七年知州李滪,先后 ,修并钟鼓楼西楼南楼及炮台十座。雍正五年,总兵杨天纵、知府栗尔璋、知州祝宏增修。十三年,知府石去浮増修城楼,由东北及西南有池,正东及东南无池。
石屏州城旧无城。明成化十六年,知州蒋彝因民居设四门。嘉靖三十年始筑土城,周四里三分。万厯二十四年,知州萧廷对因旧城重修东、南两门。天启五年,摄州事。通判顾庆,恩州人,左江道副使陈鉴改筑砖城三。本朝康熙六年,知州刘维世重建四楼,岁久倾圮。 十二年,知州徐印祖重修。雍正四年,知州龙为霖修葺四围,城墙并东、西北三门,城楼有池。
阿迷州城旧无城。明正统间,知州张安始筑土城,嘉靖四年分巡道傅尚文拓筑。万厯四十五年,巡按御史吴应琦改筑石城,周三里,后因流寇拆毁 。本朝康熙九年,知州王民皥重修,雍正八年,知州毛振翧増修城楼垛口无池。
宁州城州治。旧在浪广。元至正间迁今地。明嘉靖十一年筑土城,崇祯十三年分守道程楷改筑砖。城周三里三分,髙一丈五尺,无本朝康熙十一年知州严敬重修, 池。
通海县城旧为守御所明。洪武十五年,指挥陈镛筑土城。二十四年指挥储杰改筑砖城,周二里,髙一丈七尺十。本朝康熙八年,裁所归县,遂移县治于此五。 六年,知县髙鍈重修有池。
河西县城旧有城在螺髻山下,今县南三里。明成化间,知县朱光正迁今地,因民居设南北二楼,无垣墙。万厯四十年筑土城,崇祯六年,署知县周莫仪改筑石城,周二里三分,髙丈馀,无池。
嶍峨县城旧有城,在今县东北二里。明正徳六年,知县胡淮迁今地筑土城,嘉靖三十二年,知县邵元善建四楼,崇祯三年改筑砖城周一里三分,髙一丈二尺,岁久城楼尽圯。 本朝雍正七年署知县蒋斆淳重建四楼无池。
䝉自县城旧无城,明成化二十年,县丞陈溥始筑土城,岁久倾圮。万厯四十三年,邑人盐运使尹廷俊捐赀改筑石城,周四里三分,髙一丈七尺有竒。 本朝雍正八年,知县王廷诤重修无池
、澄江府河阳县附郭
。
澄江府城旧建于绣球山上。明正徳十三年,知府童玺迁金莲山麓,筑土城,嘉靖二十年,知府周朝俯复迁旧址。隆庆五年,知府徐可久始迁舞鳯山麓,筑砖城周五里三分,髙一丈九尺,设四门,岁久渐圯,知本朝康熙五十一年,知县李丕垣重修,乾隆元年, 府来谦鸣修建四门鼓楼并垛口一百八十一座,旧有池。
江川县城旧有土城,在今县南四里。明崇祯七年,巡按姜思睿迁于旧江川驿,檄知县王惠卿筑砖城,周一里三分,髙一丈二尺,有本朝康熙五十六年知县张锺重修 池。
。
新兴州城旧无城,明正德二年,知府何子竒始筑土城。万歴六年,知州张于京改筑砖城,周三里有竒,髙二丈四尺,后渐倾圯垛。本朝康熙四十七年,知州任中宐重修,增 口有池。
路南州城旧无城。明成化间,知州鲁厚始于通衢建敌楼四座。𢎞治间,知州龚浩因楼以筑土城,后圯。隆庆六年,知州易龙见重筑,周二里有竒,髙一丈一尺。万厯四十八年,知州马鸣阳重修。 本朝雍正七年,知州杨化元増修。十一年,知府来谦、鸣重修完固有池。
武定府和曲州。附郭
武定府城旧为土司治,有城在五鳯山之东。明嘉靖间,改土设流。隆庆四年,巡抚陈大宾、巡按刘翾檄知府刘宗寅迁于狮山之麓,筑石城,周四里三分,髙二丈,设四门:东曰迎曦,南曰阜民,西曰靖逺,北曰德润。崇祯间,知府卢懋鼎重修正。本朝康熙二十七年,知府王清贤増修四城楼。雍 七年,水坏城垣百馀丈,知府朱源淳、知州徐修仁重修无池。
元谋县城旧无城。明万厯三十二年,知县于文蔚始筑土城。天启二年,知县齐以政改筑砖城,周一里三分,髙一丈,八尺十。本朝康熙十一年,知县李旭白建南北二城楼五。 二年,地震倾圮,知县王𢎞任重修无池。
禄劝州城明初,改土设流筑土城,后圮。万厯七年,知州何守拙重筑,周一里有竒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知州孟以恂修东城楼。五十二年,知州石得恒修南、北二城楼。雍正八年,知州张坦重修四围,垣墙无池。
广西府:
广西府城旧为土司,治无城,明成化十四年,改土设流,知府贺勲始筑土城。隆庆五年,知府戴时雍改筑砖城,周四里有竒,髙一丈八尺,设四门:东曰拱化,南曰清波,西曰献瑞,北曰拥祥,明末,沙贼焚毁焉。本朝康熙三年,知府万裕祚同属州重修,且加髙 。二十四年,知府髙起龙増修,三十一年,地震倾圮。雍正八年,知府周采重修四围,垣墙二百馀丈,并东、西南三门,城楼无池。
师宗州城旧有土城,明万厯二十八年,知州夏久安重修。四十年,知州袁国藩拓筑,崇祯七年改筑石城,周二里三分,明末,沙贼拆毁垛。本朝康熙十三年,知州韩维一因旧址垒石立 口无池。
弥勒州城旧为八甸村,无城。明𢎞治三年,州同梁伋始筑土城。隆庆六年,知州杨阶拓筑。崇祯七年,知州魏起龙改筑石城,周二里三分,髙二丈。十五年,知州赵焯改筑北门四丈,拓五步 。本朝康熙五十四年,知州呉永绪重修,雍正十一年,知州张景澍増建城楼垛墙,无池。
邱北城旧为维摩州,地同。本朝雍正九年设师宗州,同分驻十年州。 王纬卜筑土城于旧州南十五里之歹马坡,无池。
广南府:
广南府城旧有城久废,明洪武十九年建棑栅,周四里,西南设二门 。本朝雍正十年,巡抚张允随委员估勘建筑砖城,周四里九分,髙一丈六尺八寸,有池。
土富州城。旧无城建。本朝雍正十年,巡抚张允随委员估勘 ,筑砖城,周三里四分,髙一丈六尺八寸。东北无池,西南以大溪为池。
元江府:
元江府城元大德间,那中筑土城周九里,髙二丈垒,石为四门, 本朝顺治十六年,大兵因收复焚毁。十八年,改土设流知府刘勇、副将王君瑞重修。雍正七年,改筑砖城,设四门:东曰霞蔚,南曰汇江、西曰寳曜,北曰望龙,楼橹悉备,又设来青文、□利民三便门。十三年,知府胡承璘补筑城基无池
、新平县城旧为平甸乡无城,明万厯十九年,知县李先芬始筑土城,在今县西五里。崇祯七年,知县秦元惠迁今地筑石城,周一里九分,髙一丈八尺, ,本朝康熙三十七年,于城南接筑土城,周一里二分,以驻新嶍营兵,号为新城。雍正十年,巡抚张允随委员估修旧城,増髙三尺,新城易以石,脚髙三尺,又于新城东拓六十丈,包过旧城之东门,以与旧城相接,无池
。
开化府文山县。附郭
开化府城旧无城土。本朝初设府,康熙七年,知府刘欣始筑 城,覆木为檐,楼橹悉备。周四里三分,以盘龙河为池。
镇沅府:
镇沅府城旧为土府。有土城,周三里三分重。本朝雍正五年改。土设流知府佟世荫。 修无池。
恩乐县城旧为土司治。有砖城,周一里三分五,本朝雍正四年改土设流为恩乐县治。 年知县宫尔劝重修无池。
东川府会泽县。附郭
东川府城旧𨽻四川,有土城,知本朝康熙三十七年改土设流。三十九年, 府王永玺重筑,后渐倾题圮。雍正四年,改𨽻云南。九年,总督鄂尔泰、巡抚张允随 请委知府崔乃镛改筑石城,周三里九分,有竒设四门:东曰绥宁,南曰□甸,西曰丰昌,北曰罗乌,水洞炮台、楼橹悉备,无池。
昭通府恩安县。附郭
昭通府城旧名乌䝉,𨽻四川为土府治,有土城巡。本朝雍正五年,改𨽻云南,设流官十年, 抚张允随里题请于龙洞山之阳,委知府徐德裕筑砖城,周四 九分,髙一丈七尺。设四门:东曰抚镇,南曰敉宁,西曰济川,北曰趣马。水洞包台,楼橹悉备,引渠为池。
镇雄州城。旧为府,𨽻四川,为土司,治有土城抚。本朝雍正六年改为州,𨽻云南。九年巡 。张允随分题,请委知州李至。筑砖城,周三里,八 ,髙一丈三尺,楼橹水洞,悉备无池。
永善县城旧属乌䝉地,无城,随本朝雍正六年设县治,九年巡抚张允 题请委知县杜思贤筑土城,周二里六分,髙一丈二尺,无池。
大闗城旧属乌䝉,地无城府,本朝雍正九年,设府同知,分驻建木城于 北二百里之雄魁脑。十一年,巡抚张允随委粮储道黄士杰相度地势,定议建石城于雄魁脑南,十里之养马坝,有险可凭,而水源足恃城基,周一里九分,详见大闗石城碑记》。
鲁甸城旧属乌䝉地,无城,随本朝雍正九年,移府通判,分驻巡抚张允 ,委员估勘,建筑土城,周二里一分髙一丈,无池。
普洱府:
普洱府城旧属元江府。有土城,设府治巡抚张允随。
本朝雍正七年,改题请修筑砖城,周四里二分,髙一大一尺,设四门,束曰朝阳,南曰怀逺,西曰宣威,北曰拱极,并建四城楼,无池。
攸乐城。旧属元江府,无城。随本朝雍正七年设府同知,分驻巡抚张允 题请筑土城,周三里三分,髙一丈二尺,设四门,建四楼无池。
思茅城旧属车里宣慰司,无城,随本朝雍正七年移府通判分驻。巡抚张允 题请筑土城,周二里,髙一丈二尺,设四门,建四楼,无池。
大理府太和县,附郭
大理府城一名紫城,即汉叶榆县故地。明洪武十五年指挥周能重筑砖城。十六年,都督冯诚拓而广之,周十二里,髙二丈五尺,设四门:东曰通海,南曰承恩,西曰苍山,北曰安逺。敌楼十五铺,舍三十九。城上四陲置角楼,后角楼废二。本朝康熙初,知府万邦和重修,复将垛口并三为 。三十一年,提督诺穆图、知县张泰交重建四城楼。雍正八年,知县罗忻重修有池。
赵州城旧无城,明𢎞治二年,分巡道林俊始筑土城,周三里,髙一丈三尺, 。本朝康熙五十六年,知州陈士昻修南北城楼。雍正八年,知州史增重修有池。
云南县城旧为洱海卫。明洪武十九年筑砖城,周四里三分,髙二丈三尺 。本朝裁卫归县,遂为县城。康熙七年,知县王请度重修有池。
邓川州城旧因水患,屡迁。明崇祯十三年,移州治于邓川驿。知州敖浤贞筑土城,周三里八分,髙一丈五尺。震本朝雍正九年知州施 重修有池。
浪穹县城旧无城。明万厯三年,知县李之一始筑土城,周二里三分,髙一丈一尺。 ,本朝康熙三十一年摄县事,通判黄元治増修,岁久倾圯。雍正八年,知县张坦重修无池。
宾川州城旧无城,明𢎞治七年筑。砖城,周四里三分,髙一丈五尺,无池。
云龙州城旧州治在江外三七之地。明万厯四十八年,知州周宪章筑土城,崇祯间,知州钱以敬迁于雒。马井即今州治,无城池。
弥渡城属赵州,地旧无城,明崇祯十年,䝉化知府朱统璲筑土城,周二里,因近河屡遭冲决 。本朝康熙五十四年,署知州张伦至,浚河筑堤,始免水患。雍正七年,移本府通判分驻。
楚雄府楚雄县,附郭
楚雄府城旧有城筑于爨,蛮宋段氏时,髙明量重筑,在今府西北二里。明洪武十六年,都督袁义谓南山髙峻近郭,据以临城,是资敌也,因绘图以上,奏请拓之,御笔一抹,适当其巅,遂迁今地,筑砖城周七里,有竒,髙二丈五尺,设六门:东曰平山,南曰广运,西曰德胜,北曰永镇,东南曰德化,西南曰仁福,上皆有楼,后渐倾圯。隆庆二年,分巡道任维均重修。万厯二十八年,东南圮兵备道孟醇增修。崇祯五年,同知窦敬禹增髙三尺。十五年,沙贼围城,金沧道杨畏知建敌台十五座坚守,民赖以全。 ,本朝康熙五年,总兵马宁、知府史光鉴重修。十九年,地震倾圯。雍正四年,知府李玉鋐捐筑四围土墙,上覆以砖。八年,知府储之盘、知县方廷英重修有池
。
镇南州城旧无城。明𢎞治间,土同知叚梓潼保始筑土城。嘉靖四十年,知州区元晋增修,岁久倾圯。隆庆二年,知州黄袍重筑。万厯四十三年,知州尹为宪改筑砖城,周三里,髙二丈。明末,沙贼焚毁,分守道丁继善、重修知本朝康熙八年署知州,卞廷松增修。四十年 州,陈元建南门楼无池。
南安州城旧无城,明万歴十五年摄县事。通判梅友篁始筑土城。崇祯五年,野贼破城,巡按御史姜思睿本题请改筑石城,周三里,髙一丈六尺,后渐倾圮。 朝。康熙八年,知州米璋增修。五十一年,知州张伦至重修无池。
定逺县城明洪武二十二年筑土城,成化间改筑砖城。周一里三分,髙一丈馀,明末倾圮。 。本朝康熙十二年,知县田元恺重修,雍正十年,知县唐世梁增修有池。
广通县城旧无城。明万厯四十五年,巡按毛堪檄知县萧惟馨筑砖城,周三里,髙一丈八尺。天启元年,知县刘之范增修明末流寇,毁城楼年。本朝顺治十七年,知县张京奎、重修康熙二十三 土巡检杨士龙、苏显仁捐赀续修有池。
黑井城旧无城。明崇祯七年,黔国公沐天波委叅随娄大任监造。石城周一里,今圯。依山带水家自为卫,南北要隘设栅
。
琅井城旧无城,筑土垣隅,本朝康熙元年,提举简髙,始建门楼于四。 年久渐圯,雍正三年,提举汪士进重修。
姚安府姚州。附郭
姚安府城唐景云元年,御史李知古筑土城,明洪武二十一年,指挥戴都改筑砖城。嘉靖七年,兵备道周崇义筑月城于南门外。八年,知府王鼎重修。三十九年,知府杨日赞于南闗外加筑土城,万歴间,分守道李忠臣经营上议于巡按潘浚,檄知州杨之彬増筑,较旧拓而大之,周五里三分,髙三丈五尺,设四门,建南门楼西南角楼修。本朝康熙八年,知府商永杰土同知髙奣映重 ,引蜻蛉河为池
大姚县城明洪武二十八年,筑土城,永乐元年,干户洪钧施宥,改筑砖城,周三里三分,髙一丈三尺,后圯。万厯四十五年,知县谢于教重修,仍于南门外筑土月城,惟南门一面有池。
永昌府保山县,附郭
永昌府城唐䝉氏皮罗合筑土城。元至元十五年,都元帅段阿庆重筑。明洪武十五年,指挥王真増修。十六年,为逆酋思伦所夷。十八年,指挥李观改筑砖城,且于太保山絶巘为子城。二十八年,指挥胡渊拓西城罗太保山于城内周一十三里有竒,东南北三隅,髙二丈二尺,西省三之一设八门,东曰升阳,南曰镇南,西南曰龙泉、曰安定,西曰永镇,西北曰仁寿,北曰通华,东北曰拱北镇、南拱北二门外复建子城,旁辟二小门,各门皆建楼,人周围建角楼炮楼,钟楼鼓楼。嘉靖二十八年,兵备道韩廷伟重筑西城,増髙五尺,东南北有濠,日久沙壅,指挥曹宗岱重凿。万厯二十八年,兵备道华存礼又修浚之,西即山壑为池,后经兵燹,城郭楼橹尽圯,陈本朝康熙三十九年,总兵周化鳯、知府罗纶、知县 奕同修,五十六年知县冉琪重修。
腾越州城旧无城。明正统十年,兵部侍郎杨宁征麓川驻此,始筑腾冲司土城。十三年,兵部侍郎侯璡改筑砖城,周七里三分,髙二丈五尺。嘉靖二十九年,兵备道郭春震始凿池,其西北磔石以通山泉知。本朝康熙五年 州王律重修。
永平县城明洪武十九年,指挥雷嵩立木为栅,跨银龙江之上。二十六年指挥,时瑀改筑砖城,周三里三分,髙二丈,有池。先是,江流贯城,南有水洞,每值水涸,窃盗乘以出入。万厯间,兵备道华存礼浚东西濠为河,改水分流城外,会于城南,砌塞水洞为墙。
鹤庆府:
鹤庆府城旧有土城。宋段氏筑。元末圯。明洪武十五年复旧址列棑栅。永乐元年,指挥李成甃以砖石,形制卑隘。嘉靖二十四年,知府周集拓地重筑砖,城周五里五分,髙二丈二尺。设四门:东曰迎旭,南曰威逺,西曰望庚,北曰镇逺,上皆有楼。北门月城即旧守御所城。万厯二十八年知府祁汝东更辟一门于西偏,以便民雍。本朝康熙二十九年,总兵林葵、知府卢崇义同修。 正七年,总兵南天祥、知府姚应鹤重修。有池,南通青龙潭。西北通西龙潭,东合流入漾工江。
剑川州城旧无城,明𢎞治间,知州李文始筑土城,地震倾圯。崇祯十五年,知州林明辅改筑砖城,周三里三分,髙一丈六尺。知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知州张国卿重修,雍正七年 州李毓元增修有池
、维西城旧属丽江,无城鄂。本朝雍正六年移府通判分驻。八年,总督 尔泰 题请委通判陈权筑土城,周二里七分,有竒设四门。
中甸城旧属丽江,无城总。本朝雍正六年设剑川州州判分驻。八年, 督鄂尔泰 题请委署剑川州知州汤涵、州判辜文元筑土城,周二里,设四门。
阿墩子城旧属丽江,无城防。本朝雍正八年设兵驻 ,筑土城。
浪沧江城旧属丽江,无城防。本朝雍正八年设兵驻 ,筑土城。
其宗喇普城旧属丽江,无城防。本朝雍正八年设兵驻 ,筑土城。
奔子栏格城旧属丽江,无城防。本朝雍正八年设兵驻 筑土城。
顺宁府
顺宁府城旧为土府,有土城在鳯山东南,至明改土设流。万厯二十八年,知府余懋学改筑砖城,就鳯山为髙下,周五里八分,髙三丈,设四门:东曰朝天,南曰庆云,西曰永定,北曰隆昌。 。本朝康熙三年,知府米璁建四城楼。雍正二年,知府范溥重修无池。
云州城旧为土州,地无城,至明改土设流。万厯三十一年,知州刘秉爚筑砖城,周三里七分,髙一丈六尺,有池。今城池渐失其旧。
永北府:
永北府城旧为北胜州。明洪武二十五年指挥。王佐筑石城,周五里三分,髙一丈六尺。设四门:东曰迎旭,南曰来薰,西曰扬辉,北曰拱极。正德间,地震,倾圯兵备,道平世用重修 。本朝康熙五年,士民重修。三十六年,总兵马声、知州胡挺松増修,三十七年,升为府,遂为府城。雍正六年,知府冯光裕重修有池。
丽江府:
丽江府城旧为土府,无城巡,本朝雍正元年,改土设流,总督髙其倬 抚杨名时 ,题请筑土城,下基以石,上覆以瓦,周四里,髙一丈,设四门,东曰向日,南曰迎恩,西曰服逺,北曰拱极,上皆有楼,又别为小西门,以便民,无池。
䝉化府。
䝉化府城明洪武二十三年,筑砖城,周五里三分,髙二丈三尺有奇,设四门:东曰忠武,南曰迎薰,西曰威逺,北曰拱辰,上皆有楼,同本朝康熙二十六年,同知陈文成重修,三十六年 ,知蒋旭増修有池。
景东府:
景东府城旧为上府,无城,至明改土设流之。本朝康熙十五年,始筑土城于旧卫城。 南周一里,设四门,上皆有楼,岁久渐圯。乾隆元年,掌印同知徐树闳修筑东北角城垣四十馀丈,周围俱盖□瓦,增建四门,城楼、炮台、无池。
闗哨附
云南府:
昆明县附郭
重闗在城东四里
、金马闗在城东十里金马山麓,旧有城,元梁王筑,久圯。范本朝康熙二十九年,总督 承勲重修,今废
碧鸡闗在城西三十里碧鸡山北两山,如扄一线通道,为迤西诸郡门户
、髙坡哨在城东十里
、两旦石哨在城东十五里
、白石崖哨在城东六十里
闗、索岭哨在城东八十里
、灰窑哨在城东八十里
、黄土坡哨在城西六十里
,一碗水哨在城西八十里
、普吉哨在城北二十里
、桃园哨在城北三十里
、响水哨在城北四十里
、双桥哨在城北四十里
、半个箐哨在城北七十里
、太平哨在城北七十里
十里坡哨在城北八十里
。马喇唎哨在城北九十里
、富民县。 哑口哨在城南二十里,赴省城要路。
羊圈哨在城西十里,罗次大路。
响地哨在城西三十里。
石闗哨在城北十里。武定大路。
宜良县。 青山哨在城东十五里,陆凉要路
逃军箐哨在城东南三十里路南要路。
黄草铺哨在城西南三十里,澄江要路。
靖安哨在城西北十里赴省要路。
罗次县。 炼象闗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介安宁、禄丰之间,明崇祯十六年,建石城扼守现,设土巡检
、鲁家哨在城东二十三里,今名华家哨
、灰坡哨在城东二十八里
、溪、木岭哨在城东三十五里
、新兴哨在城东四十里
、九岳坪哨在城东四十五里
、响水哨在城东五十里
、水口哨在城南二十里
、吉家哨在城南三十五里
,闗索岭哨在城西南二十里,接禄丰界
、排楼山哨在炼象闗东八里迤西通衢
、清水沟哨在炼象闗东
、杨老人哨在城西一百二十里,即乾海子哨,迤西通衢
、石门哨在炼象闗西五里
、新哨在炼象闗西,即松林哨
、梅、水、井哨。 下湾哨二哨,俱在炼象关西。
梅子箐哨在城西北四十里,接和曲界。
百花山哨在城北三十里,通武定路。
青山哨在城东北五里。
晋宁州 秧田冲哨在城南三里
、石子坡哨在城南十里
、小闗山哨在城东北三十五里。
呈贡县太平闗在城南二十五里,为临澄孔道。
七甸哨在城东三十里。
黄土坡哨在城东南三十里。
脚步哨在城东南三十里。
保安哨在城东北三十里。
安宁州。 东安哨在城东五里
髙枧槽哨在城东二十里。
西宁哨在城西五里。
平定哨在城四二十五里。
游得哨在城西三十里。
青龙哨在城西四十里。
长坡哨在城西四十五里
西山哨在城西北五里
禄丰县。 老鸦闗在城东南七十里,为迤西要路,旧设巡检久裁
、南平闗在城西二十里,上接广通兰谷闗,现设巡检
、黄土坡哨在城东五里
、杉松坡哨在黄土坡哨东四里
、塔湾哨在杉松哨东八里
、石门哨在塔湾哨东八里
、三家哨在城南九十里,系从禄脿,过老鸦闗要口,箐深林密,行旅不通,惟乡民出入
、小湾哨在城西六里
、大湾哨在小湾哨西五里
、背阴哨在大湾哨西十三里
、倒马坑哨在背阴哨西六里,接广通界
、罗、次桥哨在城北三里
、庙山哨在罗次桥哨北二十里
,滥泥箐哨在庙山哨北十二里,接广通界
、昆阳州。 铁炉闗在城南三十里,详见新兴州
、石子闗哨在城东南十里。
石闗哨在城西南三十里。
河西哨在城北二十里。
平定哨在城北四十五里。
易门县。 黄土坡哨在城东二十里。
庙儿山哨在城东三十里。
永靖哨在城西十五里
乾海子哨在城西四十里
亮山哨在城西五十里
逐贼哨在城西六十里
新添哨在城西八十里
黑松林哨在城北二十五里
杨海哨在城北七十五里
石门哨在城北八十里
习溪岭哨在城北二百里
嵩明州。 兔儿闗在城西五十里,旧设土巡检,今裁。
河口哨在城东三十五里
乾海子哨在城东五十里,接寻甸界。
大山哨在城南三十里。
新哨在城南三十五里杨林驿。
梅子箐哨在城南六十里。
白土坡哨在城南七十里
马鞍山哨在城南七十里,接宜良界。
小哨在城西南五十里。
大哨在城西南六十里
白岩哨在城西六十里,接昆明界。
张保箐哨在城西北四十里,接寻甸界
梁王山哨在城北四十里
竹箐口哨在城北四十里
岩峰窝哨在城北六十里
稗子哨在城北一百一十里,接寻甸界
、白草竜哨在城东北三十里,接寻甸界。
曲靖府:
南宁县附郭
三岔闗在城西十五里
、白水闗在城东北八十里
曲靖卫哨在城东十里,今属县
华山哨在城南六十里,旧越州南
越州哨在城南七十里,旧越州东
长宁哨在城西十五里
吴家坡哨在城北三十里
一碗水哨在城北四十里
石灰窑哨在城北五十里
乾海子哨在城北六十里
七里。桥哨在城北六十里
松韶哨在城北八十里
松林哨在城北八十里
,乱石坡哨在城北一百里
分水岭哨在城东北六十里
乾沟哨在城东北六十里
、沾益州阿幢桥闗在城南五里,旧设巡检久裁
、松韶闗在城北七十里。旧设巡检,久裁
独树哨在城东十里
小哨在城北十五里
、烟堆哨在城北二十里
、永安哨在城北一百一十里
,陆凉州。 曾家坡闗在城东八十里,一名曾伽婆闗
、天生闗在城南八十里
、木容闗在城西十五里
、石嘴、头闗在城北三十里
望城哨在城南二十里
、清水沟哨在城南四十里
栗树林哨在城南五十里
法俄哨在城南六十里
马龙州。 分水闗在城西南三十五里,即鲁伽婆岭
黑泥哨在城东十里。
大海哨在城东十八里。
红军哨在城东十八里。
响水哨在城东二十五里。
越州哨在城南十里。旧名长坡哨。
小哨在城南十七里。
蛇桥湾哨在城南二十二里。
丫巴哨在城南二十八里
乌龙箐哨在城南三十里,即箐口大哨。
青石坡哨在城南三十五里。
白塔哨在城南四十里。
梨园哨在城南四十五里。
罗平州。 石磴哨在城西南二十里
腊块哨在城西南三十里
永安哨在城西南四十里
、偏头哨在城西南五十里以上,俱赴省大路
乾河哨在城北二十里
黑泥哨在城北三十里
圆峰哨在城北四十里
清平哨在城北五十五里
海石凹哨在城北七十里
法郎哨在城北八十五里
越罗哨在城北九十五里。以上,俱赴府大路
。寻甸州。 木密闗在城西南。易隆驿即旧木密所城
八叉闗在城北八十里,明嘉靖间立,建有官㕔哨房,今改为哨
闗索岭哨在城东南六十里
杨良哨在城东南七十里
娑罗湾哨在城东南八十里
哑口哨在城东南八十里
、黑土坡哨在城南十里
、清水沟哨在城南三十里
八里哨在城南八十里
纳地哨在城南一百里
花箐哨在城西南二十五里
铁池哨在城西南三十里
贼母箐哨在城西南五十里
猪街子哨在城西南八十里
桑树林哨在城西南一百里
,恋三坡哨在城西南一百五十里
朝纲哨在城西南一百七十里
永平哨在城西六十里
、马戛哨在城西七十里
三。塌髙哨在城西一百五十里
达木勒哨在城西一百五十里
倘坦哨在城西一百六十里
海桥哨在城西一百六十里。
纲都哨在城西二百里
革木哨在城西北三十里
海尾哨在城西北五十里
束塞浦哨在城西北七十里
块戛哨在城西北二百里
柳树哨在城北三十里
束革哨在城北三十五里
八叉哨在城北八十里
鲁纳哨在城东北五十里
平彝县。 玉真观哨在城东五里
宣威闗哨在城东十三里
滇南胜境哨在城东十五里
扬威堡哨在城西七里
乾桥坪哨在城西十二里
营盘山哨在城西十五里
山。梨果哨在城西二十里
土地坡哨在城西三十里
响水哨在城西三十五里
、梅子崖哨在城西三十八里
、棠梨湾哨在城西四十三里
独树哨在城西四十八里
宣威州。 宣威闗在城西门外,即今西闗
,可渡闗在城北一百三十里可渡河之南,明洪武初,建有小城,环山距河,为滇门户
、竜山哨在城南三十五里
、陡山哨在城北五十里
、马鞍山哨在城北七十里
,分水岭哨在城北一百二十里
。
临安府:
建水州附郭
箐口闗在城东北一百三十里
沙坝哨在城东五里。
乾沟哨在城东十五里。
沙札哨在城东二十里。
南庄哨在城东二十五里。
定宁哨在城东三十里,接阿迷州界。
乾龙井哨在城东南二十五里。
马料河哨在城东南三十五里。
麦冲哨在城东南四十五里。
娑罗庄哨在城东南五十五里。
相见坡哨在城东南六十五里
黄草坝哨在城东南八十里。
个旧哨在城南十五里
大坡、丫口哨在城南三十里。
七科树哨在城南五十里,接䝉自界。
、白水河哨在城西南十五里
马鞍山哨在城西南三十里,接纳楼界。
将台哨在城西十里。
谢家湾哨在城西二十里,接石屏界。
三转湾哨在城东北十五里
黄土坡哨在城东北六十里。
阿卜闗哨在城东北七十里
石子坡哨在城东北八十里。
野马川哨在城东北九十里
青花堡哨在城东北一百里
双山哨在城东北一百一十里
香木桥哨在城东北一百二十里
曲江哨在城东北一百三十里,接通海界
石屏州。 寳秀闗在城西三十里,地接元江,现设巡检
,修冲闗在城东四十里,赴府大路
,修冲哨在城东四十五里,接建水界
,一碗水哨在城南一百七十里,接建水界
、团山营哨在城西二十里
、寳秀哨在城西四十里
、白牙旦哨在城北十五里
、杉木箐哨在城北六十里
、龙朋里哨在城北七十里
、黄草坝哨在城北一百里
、阿迷州。 东山闗在城东三十里,旧设巡检久裁
阿寳闗在城西六十五里
木栖黑哨在城东十五里
东山哨在城东三十里
马者哨在城东五十里
乱石哨在城南十里
木朵黑哨在城南十五里
攀枝花哨在城南二十里
佐纳山哨在城南二十五里
镇蛮哨在城南三十里
铁驴坡哨在城南三十五里
大庄寨哨在城南四十里
阿竜古哨在城南四十里
波黑哨在城南五十里
贾移哨在城南五十里
雷公哨在城南五十里
红果哨在城南六十里
阿豆马哨在城南七十三里
中坡哨在城西南四十里
太平哨在城西十里
棠栗哨在城西十里
新兴哨在城西三十里
长坡哨在城西四十里
三转湾哨在城西四十里
多衣哨在城西五十里
安边哨在城西六十里
,羊餂土哨在城西八十五里
沙扎哨在城西九十里
丫口哨在城西北三十里
,观音硐哨在城西北七十里,岩内有石如观音像,故名
、深沟哨在城北十五里
宁州。 甸苴闗在城西北三十五里。
守城哨在州治前
水井哨在城东二十五里。
黑箐哨在城西二十里。
义广哨在城西三十里,一名定安哨,接通海界。
路纳哨在城西北二十里。
梅子哨在城北四十里,一名红土坡哨。
石岩哨在城北五十里
螺蛳哨在城北五十里
通海县。 宁海闗在城东十里。
建通闗在城南二十里。
沙坝哨在城南十五里。
储家哨在城南十五里。
建通闗哨在城南二十里。
温塘哨在城西南六里。
火家哨在城西南三十里。
新哨在城东北二十里。
河西县。 曲陀阳闗在城北三十五里,路当新嶍之冲,其阳颇平,其阴甚险,元人立闗以拒诸蛮,久裁
、水塘哨在城西南二十里
、杉木哨在城北二十五里
、清水河哨在城北二十五里
嶍峨县。 老鲁闗在城西三十里,通元江要隘
、伽罗闗在城西北一百六十里
、兴衣闗在城西北,现设巡检
、七甸哨在城西一百二十里
。大亚泥哨在城西一百三十里
笻旧哨在城西北五十里
、黒泥哨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
、撒喇沟哨在城北一百三十里
。䝉自县倘甸闗在城西北七十里
、法果哨在城东三十里
、松林哨在城南二十里
一碗水哨在城南五十里
、乌谷哨在城西南七十里
、白沙沟哨在城西五十里
个旧哨在城西五十里
水、龙井哨在城西六十里
镇逺哨在城西北三十里
水浆哨在城西北四十里
芭蕉哨在城西北六十里
雷公哨在城北四十里
。
澄江府:
河阳县附郭
东闗在城西北十五里
、中闗在城西北二十里
、西闗在城西北三十里
、东溪哨在城东十五里
、深沟哨在城东十五里
、丰沟哨在城东二十里
七。佛哨在城东四十里
、小闗哨在城西十五里
,盘石哨在城西北八里
、杉松哨在城东北三十里
、蒿子箐哨在城东北四十里,旧阳宗县东二十五里
者底哨在旧阳宗县南二十五里
、梁王哨在旧阳宗县西十五里
江川县。 闗岭闗在城北二十里。
海门哨在城南二十里。
尖山哨在城西二十五里。
乾海子哨在城西三十里。
靖安哨在城北十五里,一名永靖哨。
阿五哨在城北二十五里。
新兴州 刺桐闗在城北四十二里
,铁炉闗在城北四十九里,据峻岭,俯深谷,旧多林木,易藏奸宄,号称险阻,明设巡检,今裁岭上为昆阳地,岭下为新兴地
石梯哨在城东南十五里
、石闗哨在城南二十四里
、南安哨在城西南三十里
、宁来哨在城西南四十七里,接嶍峨界
、麻栗塘哨在城西北二十里
,蚂蝗箐哨在城西北二十五里
水槽山哨在城西北五十里
,路南州。 革泥闗在城东南八十里,交弥勒界。
新哨在城东南五十里。
母丈矣哨在城东南七十里。
拖白哨在城南九十里。
金家哨在城西南二十里。
来龙哨在城西南三十里。
莫革哨在城西南五十里。
北山哨在城西北二十里。
土官哨在城北十五里。
青山哨在城北六十里
、清水哨在城东北四十里。
红果哨在城东北五十里。
武定府:
和曲州附郭
小甸闗在城东南七十二里
小营闗在城南二十七里
油榨闗在城西北五十里
龙街闗在城西北八十里
石门闗在城西北三百六十里金沙江边
一碗水哨在城南四十里
白花山哨在城西南三十五里,接罗次界。
弭安哨在城西南五十里
黑箐哨在城西南七十里。
海子哨在城西南九十里。
赵普官哨在城西南一百里。
大眼子哨在城西南一百一十里
七排哨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接禄丰界
小勒品哨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
马堡哨在城西南一百四十里
羊街子哨在城西南二百里
赖子哨在城西南三百里
敲梆哨在城西南三百六十里,接广通界
马鞍山哨在城西七十里
、黄土坡哨在城西九十七里
。以赤郎哨在城西一百六十里,接元谋界
古柏哨在城西北二十里
石蜡塔哨在城西北八十四里
鹞莺哨在城北三十里
木希革哨在城北五十里
元谋县。 望城闗在城东二十里。
清溪哨在城东十五里。
南号哨在城南十五里。
猛令哨在城西四十里。
乌山哨在城西北四十里,接大姚界。
常山哨在城西北九十里。
太平哨在城东北七十里。
禄劝州 雄闗在城西南三里。
头哨。 二哨。 三哨俱在城东一百里
广西府:
法徒哨在城东二十里。
阿矣哨在城东三十里。
大明哨在城东三十五里。
竜客哨在城东四十里。
永宁哨在城东四十里。
足马哨在城东四十里
得冲哨在城东四十里
邱矣哨在城东五十里
威逺哨在城东五十里
木革哨在城东六十里
永安哨在城东八十里
阿达哨在城东南六十里
镇南哨在城南三十五里,接弥勒界
烟光哨在城西五里
黄泥哨在城西十里
赤喜哨在城西十五里
山怒哨在城西二十里
沙土哨在城西二十五里
撒普哨在城西二十五里
圭罗哨在城西三十里
纳伱则哨在城西三十五里
麻子哨在城西四十里
威宁哨在城西四十五里
阿鲁里哨在城西北十里
脚册哨在城西北三十里
,宗览哨在城西北四十里
,平沙哨在城北二十里接师宗界
,方摆哨在城东北三十里
,师宗州。 兴隆哨在城南四十里。
额勒哨在城南四十里。
普得哨在城西南二十里。
板桥哨在城西南四十里。
木舌革哨在城西十五里。
捏龙哨在城西二十五里。
阿古哨在城西三十五里。
鸭子塘哨在城西四十里。
竜阔哨在城西四十里。
长坡哨在城西七十里
矣维哨在城西八十里
矣马哨在城西九十里。
弥勒州。 捏沼闗在城西南二百二十里通临安路,南旧设巡检,久裁
革泥闗在城西五十里,旧设巡检,久裁
弥东哨在城东一里
白马桥哨在城东十里
那勒哨在城东十五里
,路乃哨在城东十五里
宁吾哨在城东二十里
明午哨在城东二十里
乾沟哨在城东二十五里
红山哨在城东三十里
番客哨在城东四十里
龙潭哨在城东四十五里,通广西府路
弥南哨在城南二里
菜子哨在城南六里
,横水塘哨在城南十里
、清水塘哨在城南二十里
,乱石坡哨在城南二十五里
新哨在城南四十里
习干哨在城南五十里,即嶍冈哨
中哨在城南五十里
小龙潭哨在城南六十五里
普冲哨在城南七十里即鲁冲哨
杉松哨在城南一百三十里
降獛哨在城南一百五十里
三界哨在城南二百里,即三岔哨通阿迷路
摆头目哨在城西南六十里
大宁哨在城西南七十里
拖果哨在城西南八十里
、法果哨在城西南一百里
言者竜哨在城西南一百一十里
、黑山石哨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
补足哨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
、清水塘哨在城西南一百四十里
平鼓哨在城西南一百五十里
,额白冲哨在城西南一百六十里
,弥西哨在城西五里
、黑桥哨在城西十里
、阿鸡哨在城西十五里
、普安哨在城西二十里
、勇烈哨在城西五十里
、永宁哨在城西五十五里
、阿当哨在城北五里
,弥北哨在城北十里
蛇跨哨在城北十五里,即蛇花口哨
,布完哨在城北二十里
,设都哨在城北二十五里
,法矣哨在城北三十里
,马蚁哨在城北三十五里,通路南路
、邱北。 阿勒卡哨在治东南十五里
归德哨在治西五里
三乡城哨在归德哨西北十里
矣堵哨在三乡城哨西北五里
、八达哨在矣。堵哨西北十二里。
大勒哨在八达哨西北二里。
腻那革哨在大勒哨西北十二里。
布红哨在腻那革哨西北九里。
蛇街子哨在布红哨西北十二里。
黄泥哨在蛇街子哨西北十五里
荍地湾哨在黄泥哨西北二十五里。
懐逺哨在荍地湾哨西北五里。
广南府:
宝月闗在城东五十里
元江府:
猛甸闗在城南二百里
、界牌闗在城西南三百里,为元江镇,沅、恩乐交界
、瓦厄闗在城西北百馀里
定南闗在城西北百馀里
、杉木闗在城西北二百馀里
、青龙闗在城北六十里
,大竹箐哨在城东六十里
南岔哨在城南五十里
大相见坡哨在城南百馀里
罕龙哨在城南二百馀里
末竜哨在城南二百五十里
藤桥哨在城西北二百五十里
天星塘哨在城北七十里
丙乙哨在城北百馀里
新平县。 头塘哨在城东十里。
叠母哨在城东二十五里。
陡嘴哨在城东二十五里。
、亚泥河哨在城东四十五里。
三岔哨在城东五十五里。
石子哨在城西十里。
野鸡哨在城西二十五里。
他郎。 邦轰哨在治北一百一十里,界接新平林深木密崖、石嵳峨
。
开化府:
文山县附郭
马白闗在城南逢春里,与安南交界
镇沅府。
恩乐县。 中坡哨在城东三十五里
白沙井哨在城东六十里
三家坡哨在城东八十五里
等烟哨在城东南一百五十里
独谷哨在城东南一百九十里
界牌哨在城东南二百二十里
遮现哨在城南二十里
等伴哨在城南三十五里
一碗水哨在城西十五里
,蛮旧哨在城西三十五里
户那哨在城北十五里
。
威逺。
戛闗在治西南二百三十里
课里哨在治东南一百五十五里
䁔里哨在治东南二百五里
猛乃哨在治东南二百六十里
蛮谷哨在治东南二百九十五里
香盐井哨在治南一百五里
蛮忝哨在治南一百九十里
猛堆哨在治南二百三十里
㠄峨哨在治南二百九十里
猛主哨在治南三百三十里
阿乐哨在治南三百七十五里
蛮简哨在治南四百六十五里
景谷河哨在治南九十里
,髙寨哨在治南四十里
青庄河哨在治南二十里
东川府原系土府,无闗无哨所载,数泛系扼要之地
会泽县附郭
者海汛在城东二十里
五竜汛在城西南八十里
则补汛在城西北一百里。
弩革汛在城北八十里
巧家汛在城北一百八十里。
昭通府。
恩安县附郭
罗佐闗在城北一百五十五里
,镇雄州。 广德闗在城西一百八十里,为昭通威宁彝良门户,四面巉岩,中通一线 ,本朝雍正十年,知州李至始设闗房守隘
、虎洞闗在城东二百里
、沙呐闗在城南一百六十里
、拔浪闗在城西一百六十里
、法窝闗在城西北五百九十里
、野猪洞闗在城北三十五里
、阿黑闗在城北四十里
、罗坎闗在城北一百三十里
、永善县。 金锁闗在城东一百四十里,山势陡峻,林深木密,路径羊肠,最为险要
、黑铁闗在城东北一百一十里
、曲龙闗在城北一百六十里
大闗。 豆沙闗在雄魁城西南一百五十五里,为下方咽喉要路,前临大河,即盐井渡之上流也。
普洱府:
通闗哨在城北一百九十五里。
大理府:
太和县附郭
龙尾闗在城南三十五里,一名下闗,倚苍山斜阳峰麓,扼洱海之尾,负山阻水,为郡南屛蔽,山势逆回,如游龙之掉尾,故名闗城内外皆有桥,明洪武初,段氏负险,将军傅友德斩闗而入,更名得胜闗
龙首闗在城北七十里,一名上闗,据苍山云弄峰麓以箝洱河之口,为郡北要害,昻然突起,如游龙之翘首,故名
峨崀哨在城北五十里
,赵州。 松花闗在城东南一百二十里
乌龙坝哨在城东三十里
黄草坝哨在城东五十里
乾海子哨在城东南一百五十里
狮子口哨在城南七里
赤佛哨在城南三十里
赶猪庙哨在城南五十里
龙马塘哨在城南一百五十里。
大庄哨在城西南一百五里。
额力苴哨在城西南一百七十里。
水槽塘哨在城西南一百九十里
飞来寺哨在城西北五里
水、磨盘哨在城西北四十里
秧草塘哨在城西北五十五里
、玉泉哨在城西北六十五里
云南县。 人投闗在城东一百九十里
、安南闗在城东南七十里,系通省大路,旧设巡检,今裁
、楚场闗在城东北一百六十里通白井大路,旧设巡检,今裁
清水沟哨在城东四十五里
,外居苴哨在城东五十里
、五色土哨在城东六十里
、温泉塘哨在城东七十里
、红土坡哨在城东九十里
、古番哨在城东一百里
秧田哨在城东一百一十里
。双桥哨在城东一百二十里
、黄草坝哨在城东一百三十里
阿狮头哨在城东一百五十里
达摩哨在城东一百六十里
颠郎哨在城东一百七十里
必矣喇哨在城东一百八十里
桥头哨在城东二百里
、青石湾哨在城东南二十五里
、金鸡庙哨在城东南八十里,接姚州界
水盆哨在城东南八十里
、四望哨在城西南十二里
倚江哨在城西南二十里
支锅石哨在城西北十五里
、三岔哨在城西北二十里
、烂泥哨在城西北三十里
、松子哨在城西北四十五里
、黄草哨在城西北五十里,接赵州界
、邓川州。 大把闗在城东三十里
东山、石嘴哨在城东三十里
桃溪哨在城东三十里。
青香树哨在城东六十五里。
簸箕哨在城东七十里
白土坡哨在城东九十里
挖青哨在城南五里。
花甸哨在城西南四十里。
腊平哨在城西二十五里
浪穹县。 罗坪闗在城西南六十里,通云龙州界。
大树闗在城西北二十里。
九气台哨在城东五里。
芹菜淜哨在城东八十里
马子哨在城南五十里
闷江门哨在城西南二十里。
大局坪哨在城西南三十里。
三板桥哨在城西一百四十里。
保安哨在城北五里。
宾川州。 毕罗闗在城西南四十里
大龙潭哨在城东七十里
官坡哨在城南五十里
阳应哨在城南五十里
周宾哨在城西南三十里。
观音阱哨在城西南六十里
冷水箐哨在城西南八十里
鳯尾哨在城西南一百里
海东哨在城西南一百里。
永靖哨在城西三十里
棠梨哨在城西五十里
乾海子哨在城西九十里
朝阳哨在城西北六十里
边中哨在城西北六十里
乌龙坪哨在城西北六十里
羊子口
哨在城西北七十里
龟山哨在城北十里
白羊哨在城北二十五里。
大凹哨在城北五十五里
圭山哨在城北六十里
转湾哨在城东北六十五里
大松坪哨在城东北七十里
黄泥古哨在城东北八十里。
忠顺坡哨在城东北九十里
百接桥哨在城东北九十里。
些罗哨在城东北一百里
禾头哨在城东北一百二十里
文赦坪哨在城东北一百三十里
古底哨在城东北一百五十里
平贼岭哨在城东北一百六十里
国母水井哨在城东北一百七十里
普集登哨在城东北一百七十里
螳螂哨在城东北一百七 里
、罗渚者哨在城东北二百一十里
云龙州、太平闗在城北二十里
、新闗在城东北五十里
、花涧门哨在城东三十五里
乾海子哨在城南七十里
者乐哨在城西四十五里
苏溪哨在城西七十里
,雪冲哨在城西一百八十三里
、松足哨在城西二百四十三里
、荍地登哨在城北六十里
、虾蟆哨在城北七十里
盖局哨在城北八十里
、黄竹箐哨在城北一百里
岔路哨在城北一百一十里
、燕子窝哨在城北一百二十里
,烧马坪哨在城北一百三十里
后兆哨在城北一百四十里
闗坪哨在城东北七十里
,棚树坡哨在城东北八十里
。
楚雄府:
楚雄县附郭
平山闗在城东五里
、雪里闗在城南五十里
旧闗在城南一百里
、猓猡闗在城西三十里
、青竜哨在城东五里
、石龙哨在城东二十里
、石涧哨在城东三十里
、金龙哨在城西五里
、波罗哨在城西十五里
、白泥哨在城西二卜里
、清源哨在城西三十里
、钱粮桥哨在城西三十五里。
、仙人骨哨在城西四十五里
镇南州。 阿雄闗在城东南二百四十里,接景东府界,现设土巡检
,镇南闗在城西二十五里,现设土巡检
、英武闗在城西七十里原设土巡检久裁
髙峰哨在城东十五里
小箐河哨在城南三十里
羊草河哨在城南五十里
、应山哨在城西半里
板桥哨在城西三十里
周明哨在城西五十里
𤞑子坟哨在城西七十里
七里坡哨在城西八十里
英武哨在城西九十里
,山水冲哨在城西北二十里
南安州。 妥稍闗在城南三十里
、鹅毛闗在城南八十里。
赵通事闗在城西六十里。
秧田哨在城南二十里。
乾海子哨在城南四十里。
旧哨在城南一百四十里。
羊九营哨、在城南一百七十五里。
麻海哨在城南一百九十五里。
邦汉哨在城南二百八十里。
野羊哨在城西一百五十里。
白苴哨在城西一百八十里。
定逺县。 会基闗在城南四十里,通楚雄县路
罗平闗在城西南四十五里,通镇南州路
一碗水哨在城东三十里
神树哨在城东四十里
马撒尿哨在城东六十里
阿巳哨在城东八十里
大江坡哨在城东南二十里
大湾哨在城东南三十里
杨梅哨在城南二十里
小哨在城南四十里。
罗平哨在城西南四十五里
紫旧寨哨在城西三十里
自久哨在城西三十里
馀丁坝哨在城西北二十里
连三坡哨在城西北四十里
、曹家哨在城北十里
,刘大山哨在城东北二七里,即清水河哨。
䝉邑屯哨在城东北三十里。
广通县。 赵普闗在城东十五里
、兰谷闗在城东六十五里,一名响水闗,两山夹水,鸟道羊肠,最为险隘,接禄丰六里箐,旧设巡检,久裁
回蹬闗在城西二十五里,即回蹬山,䝉氏阁罗鳯攻云南拓东城,至此,值大雷雨,其佐劝之回,因名元末,红巾䧟中庆,梁王奔威楚,求救于大理,段功率兵攻破红巾、古田等,追至闗,大破之,即此地也。现设土巡检
桥东哨在城东三里,一名堡东哨
、红土坡哨在城东七里
,多衣哨在城东十五里
,小民哨在城东二十里
、霞谷哨在城东二十五里
。双门哨在城东三十里,一名桥头哨
、盐井冲哨在城东三十五里
、小路口哨在城东四十里
、大哨在城东四十五里
、崖壁哨在城东五十里
、铜虎哨在城东五十五里
、金龙哨在城东六十里
、永安哨在城东六十七里
。永靖哨在城东七十里
、河底哨在城东七十五里
、兰谷哨在城东八十里
,蔓坡哨在城南二十里
、九道河哨在城南三十里
、楼山哨在城西二里,一名堡西哨
、平地哨在城西七里
、石坡哨在城西十二里
、阿南涧哨在城西十七里
、白山哨在城西四十里
、神树哨在城北二十里,一名神堂哨
、稗子沟哨在城东北八十里
、𥔲嘉。 一碗水哨在治东三十里
施仁哨在治东南一百里,即今赖子塘。
黑盐井。 羊毛闗在井东南五十里
三河哨在井东南五里
罗武哨在井东南十五里
髙黎哨在井东南三十里,一名各力哨。
张喜哨在井东南五十里,一名木𤓰哨。
、鹦哥哨在井东南七十里
秧草地哨在井东南九十里。
大庄科哨在井东南一百里。
小庄科哨在井东南一百一十里
茨桐哨在井东南一百二十里
白沙哨在井东南一百二十五里
庙山哨在井东南一百三十五里。
姚安府:
姚州附郭
前场闗在城东四十里,旧设巡检,久裁
三窠闗在城南六十里,旧设巡检久裁
、老虎闗在城西八十里
、普昌闗在城西一百一十里
、寳山闗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
、瓦城村哨在城东十里
、团山哨在城东十五里
、大庄、科哨在城东三十里
、小闗口哨在城东五十里
、王朝里哨在城东六十里
、云龙哨在城东七十里
、文峰哨在城南十五里
、乾海子哨在城南五十里
、观音箐哨在城西三十里
、龙马箐哨在城西六十里
、稗子沟哨在城西八十五里
,打金庄哨在城西九十里
、麦地坪哨在城西一百一十五里
、小桥哨在城北六十里
、大桥哨在城北八十里
、五里坡哨在城北一百三十里
、木𤓰哨在城北一百五十里
,三岔口哨在城北一百五十里
,把喇摩哨在城北一百六十里
、桃树坡哨在城北一百七十里
糍粑哨在城北一百八十里
。阿五哨在城北一百九十里
、罗柰哨在城北二百里
。朵喇哨在城北二百一十五里
、只麽哨在城北二百三十里
、腻姑哨在城北二百五十里
、鱼止喇哨在城北三百五里
、大姚县。 黎石闗在城东三十五里
、龙门闗在城西十里
弄栋哨在城内十字街。
胳胳村哨在城东八里。
六闗哨在城东十里。
长冲哨在城东二十里。
里保哨在城东三十里。
平坡哨在城东八十里。
乌山哨在城东一百二十里。
赖山哨在城南十五里。
小桥哨在城南三十里。
一碗水哨在城西二十里。
响水箐哨在城北三十里。
白盐井。 灶户冲闗在井东一里
,汤家冲闗在井东南二里
、南闗在井南二里
、西闗在井西半里,通迤西路
,三转湾闗在井西一里
、樊良箐闗在井西一里
、大王庙闗在井西二里
,河尾东闗。 河尾西闗俱在井北二里
,大界冲闗。 小界冲闗俱在井东北一里
、永昌府。
保山县附郭
老姚闗在城东南一百二十里,缅人出入路,旧设守备久裁
、南闗在城南二里
、北闗在城北二里
山达闗在城东北七十里
、丁当山闗在城东北一百四十里,昔蒲蛮出入之所
,腾越州。 龙川江闗在城东八十里
、全胜闗在城东一百二十里
、天马闗在城东南三百五十里,控猛广猛曲要路
、汉龙闗在城东南六百五十里,控猛密锡波要路
、镇夷闗旧在城南二十里,今移于南,送去城七十里
、铜壁闗在城南三百五十里
、虎踞闗在城南一千八十里,接缅甸界
、铁壁闗在城南一千一百八十里,接缅甸界
、巨石闗在城西南一百八十里,接野人界
、万仞闗在城西南三百二十里
、滇滩闗在城西一百八十里,接野人界
、神䕶闗在城西北二百七十里,接赤髪野人界
、马面闗在城北一百八十里
、永平县。 花桥闗在城西南四十里
上甸闗在城北二十里
平蛮哨在城东二十里
杉松哨在城东四十里
万松哨在城东六十里
叫狗山哨在城东八十里
陡坡哨在城东一百五十里
清水哨在城东一百七十里
铁厂哨在城西三十里
羊卷哨在城西四十五里
鹤庆府。
观音山闗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现设巡检
宣化闗在城西二十五里
,北沙坡哨在城南九十里
大涧口哨在城南一百里
马鞍哨在城南一百一十里。
黑泥哨在城西南四十里
山神哨在城西南五十八里
水盘哨在城西南七十三里
板桥哨在城西南九十八里
、金鳯哨在城西二十五里
、汝南哨在城西三十五里
三道箐哨在城北四十里
劎川州 马皮闗在城西南八十里
大树闗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
香城哨在城东十五里
清水江哨在城东三十里
炼平哨在城东三十五里
野鸡坪哨在城东南三十五里
棚桥哨在城东南五十里
上闗甸哨在城东南五十里
石龙哨在城南五里
岩山哨在城南五里。
镇宁哨在城南二十五里
棚涧哨在城南四十五里
大折坡哨在城西南一百里
岩场哨在城西十五里
、白蜡哨在城西二十里
,茄场门哨在城西二十五里
水茨坪哨在城西五十里
、石钟山哨在城西八十里
、梅树坪哨在城北三十里
维西。 黄龙闗在治西北四百二十里,旧有闗名,并未建设。
青龙哨在治西北三百四十里
顺宁府:
把边闗在城南五十里,通云州大路,两山夹谷,中辟旅途,为一郡扼吭之地
等腊闗在城西南四十里
,望城闗在城西北二十五里,通永昌大路
、金马闗在城西北四十五里,即温马罕闗
、云州。 永镇闗在城南五十里,为土司。夷人出入咽喉,茂林深箐,最称险隘。
盐井哨在城北十里
黄土坡哨在盐井哨北十里。
猛郎哨在黄土坡哨北十里。
挨罗哨在猛郎哨北二十里。
林后哨在挨罗哨北四十里。
毛家哨在林后哨北十里,一名太平哨,接䝉化界。
永北府:
南山闗在城南二十里
、西山闗在城西三十里
、北山闗在城北五里
深谷哨在城东七里象鼻岭下
芦竹坪哨在城东五十里
白木哨在城南十五里
黄草坡哨在城南三十里
三渡河哨在城南一百二十里。
达旦哨在城南江内二百里。
黑乌哨在城西南四十里
河头哨在城西二十里。
的里哨在城西四十里
,苦荍坪哨在城西四十五里
板桥哨在城西一百五十里
红石崖哨在城西北二十里
板山哨在城西北五十里
羊坪、穿心哨在城东北三十里
丽江府。
雪山门闗在城东六十五里,当麽些、吐蕃之界,险峻天成,一名石门闗
、邱塘闗在城西二十里,郡之门户
。
䝉化府。
隆庆闗在城东三十里
白普闗在城东南一百五十里。
沙滩哨在城东二十七里。
石佛哨在城东四十里。
桃园哨在城东四十五里。
烂泥哨在城东六十里。
平安哨在城东南七十里
黄土坡哨在城东南九十里
云崖哨在城东南一百二十里
髙山哨在城东南一百三十五里
石洞哨在城东南一百六十里。
牛街哨在城东南一百八十里。
雀山哨在城东南二百里
雀儿田哨在城东南二百二十里,接景东界。
午方坡哨在城南二十五里。
倒马坎哨在城南五十五里
庙山哨在城南六十五里。
虎街哨在城南九十里
三台涧哨在城南一百一十五里。
鸭爪哨在城南一百三十五里
一碗水哨在城南一百六十五里
浪沧江哨在城南一百九十五里
罗空摩哨在城西南一百十里
朱氏河哨在城西三十里
庙松哨在城西九十里
三台巅哨在城西一百五里
白马箐哨在城西北四十里
响水哨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
镇东哨在城西北二百八十里
黄连哨在城西北二百九十五里
瓦房哨在城北八十里
水槽哨在城东北一百十里
罗武摩哨在城东北一百二十五里
景东府:
景澜闗在城南八十里
、安定闗在城北一百四十里,接䝉化界
水塘哨在城东一百二十里
雀山哨在城西南一百五十里
镇夷哨在城北六十五里
瓦厂哨在城北一百二十五里
、火石哨在城东北一百二十里
邦别隘在城东五十里
撇罗隘在城东七十里
者后隘在城东南一百二十里
、蛮岔隘在城东南一百六十里
,小卡隘在城东南二百里
,大卡隘在城东南二百二十里
,折止隘在城南二百四十里
猛猓隘在城西南三百四十里
。
邮传
经制驿堡,滇省路通黔、蜀额设一十五驿堡夫附之,工料俱详经费。
云南省城东至贵州普安州驿路滇阳驿云南府属旧设马一百匹,今六十匹,并在城堡夫一百名,俱驿丞管理,三十里至板桥驿。
板桥驿云南府属旧设马三十匹,今増十匹,并板桥堡夫一百名,俱驿丞管理,六十里至杨林驿。
杨林驿嵩明州属旧设马三十匹,今增十匹,并杨林堡夫一百名,俱驿丞管理,七十里至易隆驿。
易隆驿寻甸州属,旧设马三十匹,今増十匹,并易隆堡夫一百名,俱驿丞管理,三十五里至古城驿。
古城驿寻甸州属旧未设,马以道路险,长将杨林等驿额马拨设十二匹,并古城堡夫一百名,俱附易隆驿兼管,四十里至马龙驿。
马龙驿马龙州,属旧设马三十匹,今增十匹,并马龙堡夫一百名,俱知州管理。五十里至三岔驿
三岔驿南宁县属旧未设马,以道路险,长将杨林等驿额马拨设十二匹,并三岔堡夫一百名,俱附南宁驿兼管,三十里至南宁驿。
南宁驿沾益州属,旧设马五十匹,今四十匹并交水堡夫一百名,俱沾益州知州管理五十里至白水驿驿。旧制,自白水经南宁县抵三岔为一站,设南宁驿 丞 本朝顺治十六年徙建沾、益州治于交水,因移南宁驿于新州治。康熙四十三年裁驿丞,归州,管理故驿。在沾益而名则仍县旧云
白水驿,南宁县属旧设马三十匹,今増十匹,并定南堡夫一百名,俱驿丞管理,六十里至多罗驿。
多罗驿平彝县属旧设马六十匹,今四十六匹,并平弊堡夫一百名,俱驿丞管理,六十里至亦资孔,系贵州驿站。八十里至普安州,又六百二十里达贵州省城。
通计自滇阳至多罗十驿,共四百八十五里。又自交水分路东北至贵州,省威宁州驿路。由南宁驿三十里至松林驿
松林驿宣威州,属设马六匹,并普鲁吉堡夫四十四名,俱炎方驿丞兼管七十里至炎方驿。
炎方驿宣威州属设马六匹,并火忽都堡夫四十四名,俱驿丞管理八十里至沾益驿。
沾益驿、宣威州属设马六匹,并沾益堡夫四十四名,俱宣威州管理。八十里至傥塘驿。
傥塘驿宣威州属设马六匹,并傥塘堡夫四十四名,俱可渡巡检兼管,五十里至可渡驿。
可渡驿。宣威州属设马六匹,并可渡堡夫四十四名,俱巡检管理。滇、黔于此分界,原隶贵州。雍正六年归滇,将杨林等驿额马拨设六匹,并可渡堡夫四十四名,俱巡检管理,九十里至贵州威宁州,又七百二十里达四川永宁县。
通计自交水至可渡五小驿,共四百里,内普鲁吉等五堡,额夫二百二十名。康熙五十九年,西藏用兵,以途系次冲将夫,拨添劎川、观音山、白崖、上闗、小云、南普淜、沙桥七堡,雍正九年,设宣威州,又昭通、镇雄归滇,仍照旧额安设。
新设驿站。
云南省城东南至广西田州驿路。旧未设驿内。本朝雍正七年 云贵总督兼辖广西,始设二十五驿,工料俱详经费,由滇阳驿六十里至七甸驿
七甸驿呈贡县,属设马四匹六十里至宜良驿
宜良驿宜良县,属设马四匹,五十里至路南驿
路南驿路南州属设马四匹,六十里至大麦地驿
大麦地驿路南州属设马四匹,六十里至州城驿。
州城驿弥勒州属设马四匹,七十五里至竹园村驿。
竹园村驿弥勒州属设马四匹,四十五里至二台坡驿。
二台坡驿弥勒州属,设马四匹,四十五里至小江口驿
小江口驿邱北属设马四匹,四十五里至腻革龙驿。
腻革龙驿邱北属设马四匹,五十里至白色古驿。
白色古驿邱北属设马四匹,四十五里至树皮驿。
树皮驿邱北属设马四匹,六十里至弥勒湾驿。
弥勒湾驿广南府属设马四匹,六十里至上安排驿。
上安排驿广南府属设马四匹,五十里至者报驿
者报驿广南府属设马四匹,六十里至者兔驿。
者兔驿、广南府属设马四匹,五十里至木帖驿。
木帖驿广南府属设马四匹,五十里至董那孟驿。
董那孟驿广南府属设马四匹,五十里至髙枧槽驿。
髙枧槽驿广南府属设马四匹,五十里至蜈蚣箐驿。
蜈蚣箐驿广南府属设马四匹,五十里至响水驿。
响水驿广南府属设马四匹,五十里至普听驿。
普听驿、广南府属设马四匹,五十里至泗亭驿。
泗亭驿广南府属设马四匹,五十里至平岭驿。
平岭驿广南府属设马四匹,五十里至者桑驿。
者桑驿广南府属设马四匹,六十里至剥隘驿。
剥隘驿,广南府属设马四匹,六十里至广西田州渌冲驿。
通计自滇阳至剥隘二十五驿,共一千四百里。云南省城至丽江府进藏路程考,迤西原未置驿,旧设堡夫,久已逃亡过半。康熙五十九年,满、汉官兵进征西藏,始设安宁等一十七站,每站设马六匹。雍正七年,师旋裁撤。八年,驻兵查木道,又复安设。十二年师旋,仍裁撤存,以备考由。省城在城堡七十里至安宁州。
安宁州六十里至州属禄胀堡,又十里至老鸦闗。
老鸦闗,禄丰县属三十五里,至罗次县属炼象堡,又四十里至禄丰县。
禄丰县七十里至舍资堡。
舍资堡,广通县属四十五里,至广通县。
广通县七十里至峨㟤堡
峨㟤堡,楚雄县属四十五里,至吕合堡。
吕合堡楚雄县属七十里至沙桥堡
沙桥堡、镇南州属七十里至普淜堡
普淜堡、姚州属六十里至云南县。
云南县八十里至白崖堡
白崖堡赵州属六十里至赵州。
赵州三十里至下闗堡,又三十里至太和县。
太和县八十里至上闗堡,又十五里至邓川州
、邓川州八十里至观音山。
观音山鹤庆府属六十里至剑川州。
劎川州七十里至九河
九河丽江府属由此。达阿喜另设马台至藏。
通计一十七站,共一千一百四十里。云南省城北至四川宁逺府路考由省城八十里至富民县
、富民县、一百二十里至武定府
、武定府七十里至马鞍山
、马鞍山九十里至元谋县
、元谋县六十里至黄𤓰园
、黄𤓰园、四十里至金沙江
、金沙江南岸设巡检司,江水奔驶,挽舟里许,乃横舟而济,江北五十里至姜驿,此外有渡二:一由宾川至永北旧蒗蕖州,通四川盐源县,即旧盐井卫,一由大姚县鱼闸渡至黎溪
姜驿初行谷中,沿溪而上十里,升火熖山,其髙三十里,峰回路转陡絶之处,翼以木栈,至山巅三里许,即姜驿江外,地皆接东川,八十里至黎溪站
黎溪站,滇㣲尽此三十五里有松平闗,又十里至鳯山营,五十五里至会理州,三百九十里达宁逺府。
通计自省城至宁逺共一千八十里,云南省城东南由师宗州达广西南宁府路考自省城一百二十里至宜良县
。
宜良县七十里至天生闗
、天生闗四十里至赵夸
、赵夸九十里,至师宗州
、师宗州九十里至罗平州
、罗平州四十里至三板桥
、三板桥,七十里至江头
江头今名江底,八十里至黄草坝,属贵州。八十里至郑屯七十里至栖革四十里至南笼府六十里至板屯属广西四十里至坝楼,自南笼至此,沿途多瘴渡八达河,三十里至安隆司。今西隆州四十里至芭蕉闗,九十里至潞程,自此至田州,路皆坦夷,九十里至王店九十里至归乐九十里,至荣庄九十里至田州,州在左江之滨,舟行八日,抵南宁府。
通计自省城至南宁共陆路一千四百一十里,水程八日。
云南省城南由临安府达广西南宁府路考自省城四十里至呈贡县
呈贡县五十里至晋宁州
、晋宁州九十里至江川县
江川县七十里至通海县
通海县六十里至曲江驿
曲江驿九十里至临安府
临安府一百二十里至阿迷州
、阿迷州四十里至马者哨
,马者哨东歴矣。马旧驿六十里至多榹铺
多榹铺东南歴木𤓰铺、永宁哨,四十里至罗台驿
罗台驿旧驿废,逾山而南,经倒马、坎林、深磴险溪径杂出四十里至陇希寨
陇希寨南歴新铺,旁径杂出,经湾山哨平夷一:望沙碛𨽻弥勒州,六十里至弥勒湾
弥勒湾,东逾山有竹子箐,过杨屋、戈勒、袜舍二寨,临俺排江,循西岸而进,江出两山,中瘴毒不可近,清明后尤甚。江东有大八百、小八百寨,皆侬氏属夷。至俺排寨渡板桥,絶江,循东岸,歴革雷寨、马鞍山,六郎者莫其六十里至者豹。此下路程地名,与雍正七年新设驿路各异。
者豹东南歴小者马寨,六十里至速为寨
速为寨,东南歴毋忙寨,四十里至木铁。
木铁四十里至广南府
、广南府五十里至宝月闗
、宝月闗、自府南连山皆削壁不可通,惟此凿石通道土府,设闗防御,九十里至罗贡寨
罗贡寨南经可王寨西洋、江江之浅者可揭而涉,四十里至布戛寨
、布戛寨五十里至富州
、富州三十里至板龠
、板龠三十里至纳桑寨
纳桑寨,四十里至镇安府原土州,南入纳桑箐,𨽻广西,实滇粤瓯脱也。箐林险巇,人多厄于险,出箐至府居人多依削壁行人野宿田中六十里至箐口寨,四十里至安得寨,六十里至细村,六十里至归顺州三百七十里达左江,舟行十日达南宁府。
通计自省城至南宁陆路一千八百八十里,水程十日。
云南省城西达永昌府腾越州路考由省城在城堡至太和县下闗里数,详见云南省至丽江府驿站,自下闗堡分路九十里至漾濞堡。
漾濞堡,永平,县属八十里至打牛坪堡
打牛坪堡,永平县属二十五里至黄连堡
黄连堡永平县属七十五里至永平县
永平县七十五里至沙木和堡
沙木和堡保山县属一百二十里至永昌府
永昌府自府以下皆无旧额。堡夫六十里至蒲缥
、蒲缥八十里至磨盘石
,磨盘石八十里至龙江驿
龙江驿久裁废,七十里至腾越州。
腾越州南中极边外皆野夷,行四十馀日始达缅甸。
通计自下闗至腾越,共七百五十五里津梁。
云南府:
昆明县附郭
嵩山古渡在城东一里嵩山寺前
髙嶢渡在城西三十里,舟达本城板坝河
县桥在城大东门内布政司衙门东首,明黔国公沐氏建
永清桥在城内,菜海子。边重。本朝康熙二十年 建
焦三桥在城大东门外半里,明时修建
广惠桥在城大东门外半里。士本朝康熙四十九年副将周 元重修
地藏桥在城东二里许,跨金汁河上
溥润桥在城东十里,旧名至正桥,今本朝康熙三十五年重修,更 名
丰乐桥在城东三十里为往来驿。道重。本朝雍正元年,郡人王应龙 修
、云津桥在城东南二里,许水出盘龙江,流经商山下,过郡城入滇池,旧名大德桥,毁于兵。明洪武二十六年,西平侯沐春重修,以其当云南之要津,更今名
通济桥在云津桥西,一名奏功桥,水即盘龙江支流。今水涸而桥存,明成化间建。
太平桥在城东南二里,古名剰砖桥。三国,汉诸葛武侯建。 ,本朝康熙四十五年重修
小桥在太平桥西二百武
、老崔桥在城东南三十里。明成化间建修。本朝雍正元年,郡人王应魁重
、鳯凰桥在城南门外,通濠水以达盘龙江。三国,汉诸葛武侯建
土桥在城南二里东寺街,今改名东西石桥,又名桂香桥。明总兵邓子龙建
板坝河桥在城南二里。西寺街,一名望安桥,明万厯间建。
新桥在城南二里螺蛳湾,今易名引鳯桥,明万厯间建。
吴井桥在城南三里,以井得名,或云建于吴氏。明黔国公沐氏重修
翰林桥在城南十里南坝 ,本朝康熙二十二年,巡抚王继文重修
顺城街桥在城西南半里,一名烧猪桥,明黔国公沐氏建
、小泽口桥在城西南一里,一名鸡鸣桥,明天顺间建。
望仙桥在城西南五里,明天顺间建
、假溪桥在城小西门外半里,通迤西大道 ,本朝康熙二十年重修。
石桥在城小西门外三里许,一名月明桥
西板桥在城西七里许,近黒林铺,一名牛心桥,明万厯间建。
金锁桥在城西四十里,髙嶢小村。三国,汉诸葛武侯建。
霖雨桥在城北十里罗丈村郡。本朝康熙四十九年,人熊武兆等重修。
迎仙桥在城东北二十里鸣鳯山麓,明万厯二十七年巡抚陈用宾建。
永济桥在城东北三十里松花山,锁盘龙江之上流 ,本朝康熙间重修。
富民县。 永定桥在城南门外,旧名天河桥,水入昆海。明万厯四十六年,知县许成德建。
乐济桥在城南十里黄土坡入省,大路年。本朝康熙十九年,邑人刘在田建,雍正十一 知县杨体乾重修。
永固桥在城西十五里,通罗,次路衍。本朝康熙四十年,罗次知县梁 祚建。
太平桥在城北十里,通武定路人。本朝康熙十九年邑 刘在田建。
者北桥有二。俱在城北四十里通武定路 本朝康熙十九年,邑人刘在田建。
宜良县。 陈家渡在城东三里
、陈所渡在城东五里
、狗街渡在城东南十五里
、髙嶢村渡在城北三里
、长安村渡在城北五里
、小渡口在城东北五里
、通衢桥在城东门外
,车渡桥在城东三里
、长生桥在城东南郊外
、通济桥在城南门外
、青云桥在城西门外
、芮家桥在青云桥左
、广济桥在城西一里
、萧官桥在城西四里
、永济桥在城西三十五里汤池北闗内
、新石桥在汤池北闗外
、清逺桥在城北一里,五铺一,名花桥
、𢎞济桥在清逺桥左
、安政桥在城北一里
、赛公桥在城北三里,一名幌桥
、马家桥在城北九铺
、通化桥在城东北二里
、太平桥、在城东北五里
罗次县。 映文桥在城南三里杨,本朝雍正三年,邑人杨仪 德广等建
、鳯凰桥在城南五里
、新桥在城南七里石。本朝康熙十年,署知县何清建甃 架木,上覆屋三楹
,迎仙桥在城南七十里,明万●十六年,邑人张廷琰建
、大石桥有二:一在城南二十里,一在城北十五里,邑人刘一清、何应爵等建
、衍庆桥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炼象闗城西门,明万●间邑人白朝斗同众捐建
、昌裔桥在炼象闗西五里,明天启间,邑人宋郊同众捐建
、镇安桥在炼象闗西十里,明天启间,邑人朱腾雨同众捐建
、华明桥在炼象闗西十里,明崇祯间,邑人蒲华妻张氏,同众捐建
、喜雨桥在城北二十里北厂村德,本朝康熙三十七年,邑人杨广 、李如松等建
、晋宁州。 海溪桥在城东三里盘龙山下
、惠利桥在城南一里许。明𢎞治十四年,义官王让建
长坡桥在城南五里,明𢎞治十四年,义官王世泰建
、五里桥在城南五里,明州人刘世荣建
、十里铺桥在城南十五里,明州人赵宗周、赵世发同建
,登瀛桥在城西南三里
、学士桥在城西南七里
、鳯凰桥在城西门外半里,昔有鳯凰止此,故名
、四通桥在城西三里许,明𢎞治三年,知州熊𢎞建
、新桥在城西五里,明刘世荣建
、宁静桥在城西北三里王家坝下,明州人徐天应建 ,本朝雍正四年,士民重修
、世济桥在城西北五里,明州人李茂修建,其孙重修故名
、安澜桥在城西北十里,本州士民公建
、呈贡县。 通济桥在城内中街。明洪武间,知县揭官保建
便民桥在城东三十里惮泥山下。明嘉靖间,知县范宏建
龙市桥在城南一里,明成化间建。万厯八年,知县黄宇重修
太平桥在城南十五里太平关。明成化间,邑人呉应选建 本朝雍正四年,阖邑重修
舆济桥在城南十五里大渔村。明万厯八年,邑人汪朝阳建 。本朝康熙四十五年,邑人姚茂德重修
普济桥在城南三十五里。明嘉靖间,邑人李经建
利涉桥在城南四十里富有村。明嘉靖间,邑人蒋春建
、吴笼桥在城西南四十里安江村,明𢎞治间,邑人李洪建
安江桥在安江村邑,本朝顺治间 人保姓建
安宁州。 黄塘渡在城南十五里,设有渡夫
、温泉渡在城北十五里
、通清桥在城内署前大街
、盐课司桥在城西门内,旧盐课司前
、永安桥在城东门外螳螂川经其下,为迤西要路。明𢎞治七年,巡抚张诰重修 。本朝康熙四十五年,总督贝和诺、巡抚郭瑮、捐俸知州髙珍督修
、醉春桥在城东门外岑楼北,明崇祯间,州人募修
、昌应桥在城东三十里入省大路,明万厯间,州人杨彦魁建 ,本朝康熙八年,知州张在泽重修。十一年,州人祁鳯翔募众再修
、天津桥在城东南一里,明万、厯间,郡人朱化孚建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知州朱承命重修
、崇文桥在城南二十里,明万歴间,旧三泊县,知县彭梯建
、博济桥在城南三十里,通迤西大路 ,本朝雍正二年,士民募建
、冯母桥在城南八十里 。本朝雍正元年,州人冯加懿母李氏建
、老何坡桥在城西南五里,通易门路县民杨士毅建
、寿昌桥在城西门外,郡人张希元建
,游得髙桥在城西三十里
、光裕桥在城北四里,明崇祯间,郡人杨鳯建
、禄丰县。 启明桥在城南十五里,明天启间,丽江土知府木増建
、星宿桥在城西门外,一名永丰桥,通迤西大路。明万厯间,知县向兆麟建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水涨冲塌二硐,总督范承勲、巡抚王继文檄行迤西各官捐修。四十六年,水涨,复冲壊,布政使刘䕃枢亲勘议,修不果。四十九年,知县刘自唐捐修,架以木板,雍正五年,水涨,复行冲壊,仅存一硐,暂以船只济渡
飞虹桥在城北门外里许,通黒琅两井大路。明天启间,邑绅王锡衮建石桥三硐 。本朝康熙十一年,倾圯盐道,郭廷弼捐修,易以木桥。四十六年,水泛冲断盐道,李苾捐俸,知县黄枢督修,后复坏。五十二年,黒井提举沈懋价重修
寳泉桥在城北二十里翻泥河,明嘉靖初建,下有温泉,土人浴之
。双济桥在城北三十里,通武定路建,本朝康熙五十年郡人唐瑜
、昆阳州海口渡在城北二十里,为往来要津
、鸣鳯桥在城东三里,年本朝康熙五十六 建
、龙泉桥在城东十里
、普济桥在城南门外,明万厯间,知州夏可渔建
、焕文桥在城南门外士。本朝康熙四十年,智坊 民同建
、卢公桥在城南三里。明万厯间,署知州卢元恺建
、新桥在城南二十里,明天启间建重。本朝康熙三十二年,知州蒋廷铨 修
、石枧桥在城西三十里甸头村,长五丈,明时楚人李正相度为枧,以溉田亩,里人德之
。些溪桥在城西三十五里,明万厯间,州人李凌云建
、石龙桥在城西北三十里,为迤西通衢 。本朝康熙七年建
,迎恩桥在城北门外,明嘉靖间,知州张绮建
,升龙桥在城北五里
,易门县惠津桥在城东二里。明末建木桥,以本朝康熙二年阖邑捐建易 石
,易川桥在城东七里曽所营明末建匠,本朝顺治间,邑人徐石 重修
、飞虹桥在城东十五里,驾易江上,有飞虹普渡坊,明崇祯十七年,知县黄世臣建
,迎龙桥在城南门外,明洪武二十四年建 ,本朝顺治十八年,知县叶之馨重修
、普川桥在城南十五里普贝屯
、七星桥在城北门外,旧名捷近桥,明洪武二十四年建,万厯二十九年,邑人张仲美重修,改今名
、永靖桥在城北一里
、柏木桥在城北四十五里,接禄丰县界系板桥,覆以瓦屋
、嵩明州。 飞虹桥在城东五里
、龙济桥在城东十里
竜纳桥在城东二十里
、嘉利桥在城东四十里,即河口大桥,明万厯间,知州熊克壮建
、龙津桥在城南十里
、龙闗桥在城南十五里
、凝和桥在城南三十五里杨林驿东
、万里桥在城西五里。明嘉靖间,知州狄应期建。
大通桥在城西二十里,即四板桥,明知州狄应期建。
对龙桥在城西四十里
、丹鳯桥在城北一里
、仁济桥在城北十里
矣纳桥在城东北二十里。
曲靖府:
南宁县附郭
驾虹桥在城内府学宫之右,同本朝康熙五年两学生员 建
飞虹桥在学宫之左程。本朝康熙五年知县 封建
胡家桥在城东门外,年本朝顺治七里人公建
把家桥在城东十五里
、镇海寺桥在城东十五里。僧如缘募建
、吴六桥在城东十五里募。本朝顺治六年里人 建
、中河桥在城东十五里九。本朝康熙五十年,知县王橒重修
、箐口桥在城东十八里魏家墩,明崇祯二年,知县项达建
、红花海桥在城东二十里,僧普荷募建
髙桥有二:一在城东二十里,一在城北二十里新桥之前
石喇桥在城东二十里朗目山下。本朝康熙二年,僧一体建。
中所营桥在城东二十里,明𢎞治间,军人公建
、潇湘桥在城南门外,明景泰三年建𢎞治间,本府知府焦韶、同知胡元重修
、石墩子桥在城南十里
、石堡山桥在城南二十里,为往来官道。明崇祯二年,邑人募建
、中州桥在城南五十里,旧越州东门外各所兵同建
、周家桥在旧越州西十五里。明天启二年,千户王贵建
、镇夷桥在旧越州北门外,明万厯五年,卫守备李昭建
、东岳桥在旧越州北门外募。本朝康熙元年,僧广元 建
、中正桥在城西南二十里 。本朝康熙六年,廪生沈鉴开同众建
、胜峰桥在城西门外,明西平侯沐英建
、䝉家桥在城西二里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知县张为焕建
、澄清桥有三:一名上桥,在城西九里,一名中桥,在城西北七里,一名下桥在城西北十五里,俱明洪武间建
济众桥在城西十五里道。本朝康熙九年,驿盐 赵廷标暨合郡人建
、鸣鳯桥在城西二十五里,明万厯三十年,知府陈政建
、响水桥在城西三十里邑,本朝顺治五年 人公建
、利众桥在城西北七里。宁本朝康熙二十三年,南 知县桂天申建
、冯官桥在城西北七里,总本朝康熙四十三年曲寻镇 兵陆进忠建
、迎恩桥在城北门外,一名康桥,一名备兵桥,明洪武间建建。本朝康熙二十三年,武定同知署府事王所善重
、白石江桥在城北五里,明洪武二十五年建 ,本朝康熙十年,知府李率祖修
、邓官桥在城北十三里
、新桥在城北二十里
、猓猡桥在城北三十里。公本朝顺治七年,邑人 建
、柳家坝桥在城东北七里,明万厯二十年,邑人公建
、朝阳桥在城东北二十里。明万厯间,知府髙荐建
、沾益州。 太平桥在城东门外,明万歴间重修
黑桥在城北三里,一名山塘桥
,陈枋桥在城北四十里。明万歴间建修。本朝康熙五十一年,邑人公
陆凉州。 南桥在城南二里,明洪武二十三年建
串桥在城西南五里
、土桥在城西北一里馀
,城北桥在城西北芳华乡,跨南涧,明初建
板桥在城北三十里
、马龙州瀑津桥在城东四十五里。育,本朝康熙四十六年,军人闗 基重修
三板桥在城东南二十里,明未,州人髙智等修建
西河桥在城南十五里。明末,州绅董朝宪等建
、昌隆桥在城南十五里,周本朝雍正十一年,知州 铨修建
、朱黄桥在城南五十里 ,本朝康熙六年,州民朱懐妻黄氏建,因名
镇西桥在城南五十里楝,本朝康熙十年,州民林朝 等修建。
观音桥在城西南半里,明成化间,僧明朗募建
张经桥在城西南十二里,明嘉靖间,马隆所千户张经建
闗东桥在城西南二十五里,明洪武间,建 。本朝雍正十年,知州周铨重修
闗西桥在城西南三十五里鲁伽婆岭西,明嘉靖间,州民林国珍等建
南安桥在城西南五十里,明𢎞治八年建等。本朝康熙三十年,州民鄷际 募修
、青石桥在城西南七十里 ,本朝康熙四十年,州士民金太和等修建
、髙桥在城西一里,明嘉靖间,州民髙应登建
、双桥在城北三里。民本朝康熙二十年州 金国竒建
、罗平州。 以则渡在城东七十里
,大渡在城东一百里
,七革渡在城东一百一十里
,连步桥在城内学宫前。明万厯间建
沙湾桥在城东四十里。明万厯间,州同黄宇建
、永平桥在城东四十里 。本朝康熙三十八年,州民张洪学捐建
、三板桥在城东五十里,明天启间,州同。张哲建
、清水、河桥在城东七十里。明天启间,州同慕庸建
、两界桥在城东百馀里,栖革江底,旧以舟渡 。本朝康熙六十年,州民陈万言捐建石桥。雍正三年,其子九如九锡重修覆瓦屋,总督鄂尔泰题匾于上曰「山水画图」
、鲁折河桥在城南一里,明万歴间,州同王寰建
、平乐桥在城南四十里 。本朝康熙五十八年,州民王连举倡修
、九龙桥在城北十里州。本朝康熙五十四年,知 王永祀建
龙见桥在城北二十里。明万歴间,州同黄宇建
、安平桥在城北三十里六,本朝康熙五十年,知州黄德巽建
、寻甸州。 独树双桥在城东半里,明嘉靖二十三年,知府林斌重修
、洗马桥在城东四里,初系木桥,明嘉靖二十三年,知府林斌易以石
、七星桥在城东二十里。明嘉靖间,郡民刘聪建
,通靖桥在城东二十里
月甲桥在城南二里,旧架以木,明嘉靖间,知府王尚用易以石
,三板桥在城南五里。明成化间,知府李祥建木桥。嘉靖间,知府王尚用易以石
。蔡济桥在城南十五里。明嘉靖间,军人蔡永建
、温泉桥在城南三十五里,今名塘子大桥。明嘉靖初建后圮。本朝雍正二年,知州崔乃镛率士民重修
。 代砖桥在城南五十里木密所城东十五里
南安桥在木密所东二十里,一名青石桥。明成化中,商人刘璇道建𢎞治间,所军卫腾霄等募修。
迎恩桥在城北门外,一名阳桥,初系木梁,明成化间,知府谢绍易以石。
靖逺桥在城北三里,明成化间,知府谢绍建,嘉靖间,知府林斌重修。
太平桥在城东北三里,明知府谢绍建。
平彝县。 顺豫仙桥在城东门外,明万厯间,军人张大云建
、祈嗣桥在城东七里,明万厯五年,指挥李厚建
、红崖嶂河桥在城南三里,明万厯间,军人叶汝贵建
界牌桥在城西八里,明万厯二十四年,分巡道髙荐檄,经歴汤廷良建
、乾桥在城西十三里,明万厯二十四年建
、石岑铺桥在城西十五里。明万厯间,千户田嘉禾建
、界牌铺桥在城北十五里,明万厯五年,指挥李厚、千户田嘉禾建
、宣威州石龙桥在城东一里,明代州人,李国标建
、衍嗣桥在城南半里,明嘉靖间,御史缪文龙建
、山桥在城南里许,旧架木为之,今易以石
、马龙桥在城南五里
、王家桥在城南十五里
、乾河桥在城南二十五里
、江溪桥在城北二十里
,水西桥在城北三十里
、大屯桥在水西桥上
、来宾桥在城北三十五里
、傥塘桥在城北八十里
,可渡桥在城北一百三十里,旧系木桥,在可渡闗下 ,本朝康熙二十八年,总督范承勲建石桥于下游里许,三十三年倾圮,威宁镇总兵唐希顺复建木桥于旧处。五十四年,总督郭瑮重修,雍正八年,毁于火,今架浮桥,现议发帑重建
、髙桥在城东北八里
。
临安府:
建水州附郭
沙坝渡在城东北一百里曲江
、登龙桥在城东迎晖门外,明万厯二十年,郡人公建
迎恩桥在城东一里,即大石桥,明正统间建 ,本朝雍正九年,知州夏治源増修
、青云桥在城东五里,明郡绅张象儒建
、玉虹桥在城东十里,明宣德间建
、三河桥在玉虹桥南,三河分流,二桥相望,明正统间建
、天缘桥在城东十里年,本朝雍正六郡人傅大美、王琨等倡建上覆,以亭寛广坚固,知府栗尔璋有碑记
、锁龙桥在城东十五里,城内外水皆由此出,一名汇源桥
、永济桥在城东三十里,李本朝康熙五十八年,郡民 标枝等建
、通贡桥在城东三十里,明𢎞治间,指挥孙公昱建后,义官髙辛、吴瑢等重修
,升云桥在城东三十里
、永奠桥在城东三十五里
、宁逺桥在城东七十里
、香木桥在城东一百二十里
、三公桥在城东一百二十里,今改名飞虹桥
、泸江桥在城东南一里。明宣德间,建正德间,郡民王镐等重修万、厯间,郡民沈崇儒甃以石 。本朝雍正八年,总兵张应宗、知府张无咎、知州祝宏重修
、飞虹桥在城东南五十里。塔冲河,明正统间建,旧系木桥 。本朝康熙三十七年,郡人陈光绪捐建石桥上覆以阁
、天生桥在城东南娑罗庄有石跨流,自然成桥
、浣衣桥在城南五里,跨小河,明正统间,建成化间,郡民叶丹重修
、白花桥在城南五里,一名白鹤桥,明景泰间建
,登瀛桥在城西南,明成化间建
、石架桥在城西四里,明景泰间建
、永安桥在城西十里,跨白龙渠,明𢎞治间建
,会安桥在城西北,黒冲山下本木桥,明𢎞治间,郡人徐宣易以名
、板桥在城西北十里。明𢎞治间,郡人钱鋭建
、清流桥在城北二里,明天顺间建
、赛公桥在城北二十里。明时郡人余先觉建
、曲江桥在城东北百里,原系木桥。明万厯二十二年,巡按沈正隆、兵备龚云致郡绅张国相、王恩民等各捐赀修建石桥
、张家桥在城东北,曲江沙坝为入省孔道。郡绅张国相原造木桥以济夏,秋每苦漂没,复置腴田数亩,永作桥费,数百年行人利之
。石屏州。 小河底渡在城西一百二十里
顾公桥在城东门外,明天启间,署知州顾庆恩建。
化龙桥在城东五里。明嘉靖间,州绅杨廷相建。
许家桥在城西十五里子,本朝顺治间,州绅许 言建
福森桥在城西十五里。明崇祯间,州人杨名学建
通贡桥在城西十五里。琼本朝顺治间,州人杨 建
,通逺桥在城西三十里。明𢎞治间,里人公建
矣。落桥在城西三十里。公本朝顺治间里人 建。
阿迷州。 小桥在城西门内,明成化间建。
永安桥在城东二里,明天顺间建。
香木桥在城南一里,一名古城桥
南桥在城南五里,即冰泉。桥三。本朝顺治十一年知州方逢圣建,康熙五十 年贡生杨于陛重修
泰安桥在城西三十里
伍氏义桥在城西八十里
永济桥在城西九十里,原系木桥标。本朝康熙五十六年,郡民李 致傅,大美等甃以石
新桥在城东北五里 。本朝康熙十年土知州李阿侧建。
宁州 惠济桥在城东三里,年本朝康熙二十五 建
梯云桥在城东五十里
霁虹桥在城西二里,明嘉靖八年建,后倾圯。今建木桥
飞虹桥在城西三十五里
浣江桥在城西北五里衍。本朝康熙四十五年,知州梁 祚率众修建
黄澄桥在城西北二十五里。明隆庆间,邑人黄澄建
卢公桥在城北五里,明崇祯间建。
观音桥在城北二十里,建本朝雍正八年
赛公桥在城北四十五里
通惠桥在城北六十里
通海县。 溥利桥在城东百步,明𢎞治间建
彩虹桥在城东半里。明嘉靖间,邑人贺琪山建
迎恩桥在城东一里海。本朝康熙二十九年,僧 澄募建
沈家桥在城东六里,明天启七年,邑人沈泰建
、永济桥在城东八里。明万厯二十年,邑人张楠建
,登瀛桥在城南一里,明万、厯间,邑人陈其力建
、秀江桥在城西南一里,明嘉靖间,邑人赵汝谦建
、邹家桥在城西半里,明万●元年,邑人邹仪建
、髙家桥在城西半里,明万歴三十年,邑人厉存礼建
、河西县。 碌溪桥在城东三里
,指南桥在城南二里,明𢎞治间建
锁龙桥在城南四里,明崇祯间建
、永济桥在城北闗外,明𢎞治间,廪生苏惠然建贡。本朝康熙四十五年, 生苏继洵重修
、康济桥在永济桥北年,本朝康熙四十九 ,邑人杨运昌建
、阳闗桥在城北三十五里,明万厯八年建
嶍峨县。 龙江桥在城东半里,知本朝康熙三十六年,公建石桥后,圮 县,薛祖顺率士民修建木桥
,通济桥在城西北五里,士本朝康熙三十六年 ,月禄焦英修建
兴衣乡桥在城西北七十里巡检司
,䝉自县。 矣波渡在城西三十里
,箐口渡在城西八十里
、化鳞桥在城东南七十里人,本朝康熙二十三年邑, 王玉汝、李圣先等建
、永安桥在城西门外,明万厯间,巡抚邹应龙建
、宜民桥在城西北二十五里矣波铺,明洪武间,县丞李复建木桥 ,本朝康熙十二年,邑人江浚易以石
、长桥在城西北三十里镇逺哨,明天顺间,土官禄刚建木桥后邑人魏之选易以石
、新桥在城西北五十里。明本朝康熙二十五年,本府知府黄 知县孙居湜建
、万里桥在城北七十里,一名倘甸桥,明天顺间建原系木桥,本朝康熙八年,邑人车万象、姚之髙等易以石
澄江府。
河阳县附郭
庄镜桥在城内东街
、龙津桥在城东门外
、延龄桥在城东一里,发本朝康熙间,郡绅李 甲建
、髙涧桥在城东一里年,本朝康熙四十一 生员李文炳修
、青云桥在城东三里,跨玗札溪,旧名普济,明正统间,知府王彦建
、南津桥在城东三里,明嘉靖间,路南州民葛万锺建
、漱玉桥在城东五里
、海晏桥在城东二十五里海口泄水处。雍本朝康熙三十六年,知府崔维衡重修, 正九年,知府王铎再修
,长虹桥在城东四十里,跨七江溪,明𢎞治间,知府安康建李。本朝康熙九年,通判王猷剙铁索桥未几圮,郡人 缵甲重修
、中沟桥在城东南五里锁札溪之水口
、介营桥在城东南五里右所大小营间
、广济桥在城东南五里右所大营,西明郡人杨济时建
、通津桥在广济桥西一里,明郡人华仲林建
,逺达桥在城东南五里小营中
、锁水桥在城南门外
、迎仙桥在城南门外
、永济桥在城南二里。明嘉靖间,郡民许俸建
务耕桥在城南二里梨花村北,明生员李杰建
、月津桥在城南十里大河口,明嘉靖间,郡人陈绅建
、联玉桥在城西南十里年,本朝康熙四十四 知县翟枚吉建
、涌拔桥在城西南三十里,明郡人杨国儒建
、惠民桥在城西门内,明隆庆间,知府徐可久建
、四均桥在城西一里廖官营东道路至此适均,故名
、太平桥在城西二里,旧名罗藏桥。明嘉靖间,知府王良佐,建通判徐子麟修
、平政桥在城西二里士。本朝康熙间,郡绅赵 麟建
、清平桥在城西二里
、闗庄桥在城西五里小闗庄下
、西城桥在城西六里。明成化间,举人郑玘,建嘉靖间,郡人陈绅易以石 。本朝雍正六年,贡生侯昌重修
、东秩桥在城西六里
、俯波桥在城西二十五里。明郡人李又、髙建
,得路桥在城西北四里,明郡民席允中、陈亨建
、引鳯桥在城西北隅 。本朝康熙二十二年,郡人李缵甲建引水入城内
、大河桥在城东北四十里,旧阳宗县东
、太平桥在旧阳宗县东
、迎恩桥在旧阳宗县西门外
、通济桥在旧阳宗县西一里
、江川县土主庙渡在城西南
、通衢桥在城南三里,明天顺间,知县张俊建
、永济桥在城南五里
、石桥在城南十里
、海门桥在城南二十里,为临元要路。明景泰间,知县张俊建
、如意桥在城南三十里双龙乡、中台山之下
、迎恩桥在城北,跨城壕
、丰乐桥在城北门外里许祝,本朝康熙四十七年知县 兆鹏建
、新桥在城北十三里闗岭下
、明兴桥在城东北明兴铺
、新兴州。 𢎞济桥在城南门外,明𢎞治间,知州邓骏建,俗名李桐桥
、丰乐桥在城南二里国。本朝康熙间,知州鲁 华建
普渡桥在城南十里大营屯,跨大溪河
盘安桥在城南二十四里石闗哨鳯,本朝康熙三十年,土州判王 建
会通桥在城西门外,跨城壕,与𢎞济桥相望,俗名上石桥
中板桥在城西闗去会通桥三百馀步
下石桥在城西闗外,去中板桥四百馀步
,彩虹桥在城西闗外中卫屯
、桂家桥在城西五里桂家屯
、通年桥在城西北三里任,本朝康熙五十一年知州 中宜建
、安流桥在城西北五里,改本朝康熙间知州蔡琨重修 为听莺桥
迎恩桥在城北门外,跨城壕
、玉溪桥,在城北五里,旧建木梁,常致朽败。明崇祯十年,邑人尚书雷跃龙易石墩,植木覆瓦,日久沙淤州,本朝康熙五十二年水溢桥上,知 任中宜増髙三尺,仍覆瓦屋
康阜桥在城北六里,往省要道
、广济桥在城北十三里
,普门寺桥在城北十八里普舍城西闗外
、新德桥在城北二十里任,本朝康熙五十一年知州, 中宜建。
云英桥在城北四十里刺桐闗
,观音阁大桥在城东北十七里,向系木桥倾圮众。本朝雍正八年,知州许廷佐捐俸,率 修建石桥。
。永丰桥在城东北二十里。
新建飞虹桥,在城东北十五里。 本朝雍正十年,知州许廷佐捐俸,率众修建。
路南州。 万寿桥在城东城壕上 。本朝康熙四十九年,知州金廷献捐修
兴宁桥在城东一里,督本朝康熙三十五年总 王继文建
水月桥在城南。闗外金,本朝康熙五十一年知州 ,廷献捐修
●济桥在城南二里,明𢎞治间,知州邓骏建
三板桥在城南五里,明万厯间,举人杨兴南兄弟捐修
、板桥在城南二十里。明嘉靖间,州人席大宾易以石
、青云桥在城西南十里金。本朝康熙四十五年,知州 廷献修
、赛虹桥在城西一里,明万厯间,知州汪良捐修
会通桥在城西二里,与𢎞济桥相望。明万厯间,知州汪良建
、永安桥在城北门外。赵本朝康熙十一年,州民苏全 西应等募建
迎恩桥在城北半里。金本朝康熙五十年知州 廷献捐修
、天生桥有二:一在城北五十里,一在城东北十二里二桥,天成不假人力
。
武定府:
和曲州附郭
金沙江渡在城西北二百五十里
、恩惠桥在城东一里福田寺前,知本朝康熙二十六年 府王清贤建
清风桥在城东三里
、明月桥在城东五里燃灯寺右
大营桥在城东南一里,明𢎞治间建。
建新桥在城东南三里
、太平桥在城东南二十里
、济美桥在城东南三十里冷水村,明天顺间建
天星桥在城西一百三十里
、髙桥在城西北六十里。明正统间,建年,本朝雍正七年重修,旋被水冲,壊九 知府朱源淳、知州徐修仁捐修
、兴文桥在城北门外
、惠民桥在城北门外一里。明万厯间,知府刘懋武重修
、便民桥在城北二里
、虎市桥在城东北一里,明𢎞治间建
、龙潭桥在虎市桥东一里,明知府刘懋武建
元谋县。 阿郎渡在城西北六十里,西溪河通大姚路
、崇义桥在城北二里,耆民赵邦贵募建
、永福桥在城北十五里。赵邦贵募建
、禄劝州。 龙王庙渡在城东三里,近通六块茂竜,撤马邑一带,逺通河外三马,兼达寻甸州之要津田。本朝康熙三十六年,贡生糜世英捐 作造船济渡之费
念多渡在城东南十里通河东念多的多一带州绅士钱熙贞、董百揆各捐田作造船济渡之费
,大河口渡在城东南十八里,通大缉麻的多村一带往来
,西蟠龙桥在城西三里,明嘉靖间建,任水冲突,无倾圮之患,人传有仙迹,又呼为仙人桥
、拖梯桥在城西北十五里
、鲁虚桥在城北八里
、五马桥在城北一百里
、撤甸。 鹧鸪河渡在治南一百一十里。
广西府:
盘江渡在城东北九十里
、东寺桥在城东二里。明万厯三年,僧真裕建筑堤二十馀丈
,来东桥在城东三里藏。本朝康熙四十四年,尼僧海 建筑堤六十丈
。吉双桥在城东四里。明万厯二十年,吉双、阿勒、武甸、阿平四村,汉夷同建木桥
、江头桥在城东五里 。本朝康熙四十四年,郡人周遇竒募建
邱矣桥在城东六十里,即飞途渡
部,得竜桥在城东南八十里,通旧维摩州
、晏清桥在城南门外。明万厯间,知府张光宇、萧以裕先后修建
石硐村桥在城南五里,生本朝康熙五十年郡庠 汪浤建
、通济桥在城南十五里 。本朝康熙元年,郡民张文著建
、髙桥在城南十里。明崇祯十年,郡人蓟辽总督杨绳武建
、正南桥在城南二十五里。胡本朝康熙六十一年,郡民 其敏建
、撤普桥在城南三十里 。本朝康熙三年,知府万裕祚建郡绅,董治郡民梅朝阳,重募修
、望仙桥在城西门口,明万厯二十一年,知府陈忠建
、环翠桥在城西门外。明𢎞治间,知府朱继祖建,万厯间,知府张光宇重修
、烟光桥在城西五里治,本朝康熙五十一年,郡绅董 、赵日晙重修
、金马桥在城西十五里 。本朝康熙元年,知府万裕祚修。五十六年,郡人张大为易石重修,筑石堤二十馀丈
矣。马桥在城西四十里民,本朝康熙四十年郡 赵逺建
、柯家桥在城北三十里郡,本朝康熙三十年 人柯朝举建
,师宗州。 禄逢里渡在城东八十里
,旧泗渡在城东一百二十里
,扼罗渡在城东二百五十里
,禄生桥在城东一里,明万厯间,州绅赵尚文重修
、永昌桥在城东三里
新桥在城东五里瓦窑村
、普济桥在城东十里大河口。 本朝康熙十二年,知州韩惟一建
、石鳯桥在城东十五里宁相村
、平政桥在城南门外
漾月桥在城南门外。憻本朝康熙初,知州陈 改建
恺泽桥在城南四十里
、五马桥在城西三里
、双鳯桥在城北三里
、大渡桥在城北二十里大河渚
、洪济桥在城北三十里
弥勒州。 大百户渡在城南一百二十里
,莫涉足渡在城西一百七十里
弥东桥在城东一里九。本朝康熙六年,邑民程国修,雍正 年,知州张景澍重修
弥南桥在城南三里正,本朝康熙三十年邑人刘尔成修,雍 九年,知州张景澍重修
、富春桥在城南五十里
永顺桥在城南八十里
,长命桥在城南一百里年。本朝康熙四十八 僧学总建,又名七星桥
、弥西桥在城西三里
、李母桥在城西五里
、髙桥在城西四十里
、弥北桥在城北五里
邱北。 拐村渡在治东一百八十里,通师宗州
便柳渡在治东二百里,通粤西西隆州
,八达江渡在治东二百五十里,亦通粤西津
飞土江渡在治西一百八十里,通本府
,大江边渡在治西北一百九十里,通粤西开化、广南要津
东桥在治东门外十。本朝康熙四十年建。雍正 年里民重修
水寨桥在治西十里为众水汇归之所州。本朝康熙六年,里民白玉连建。雍正十年, 同王纬倡捐重修
、新城桥在治西十三里。旧三郷城前建。本朝康熙六年里民王得时
髙枧槽桥在治西十三里 。本朝雍正八年,里民殷世逺募建
,三道箐桥在治西北三十里发本朝雍正九年客民胡 元捐建
、旧城桥在治北十五里。龙潭前六。本朝康熙三十年,里民张廷汉、李 经捐修
八达桥在治北三十里八达哨前林。本朝康熙二十五年,里民樊簪、李 生捐修
。
广南府:
西安桥在城西三里,旧架木,明万厯间土舍侬应祖易以石
通津桥在城西四里,明万厯间建。
元江府:
浮桥在城东门外,跨礼社江子。本朝雍正八年,知府祝宏经歴张 玉捐建
清溪桥在城南门外,备本朝康熙五十一年守 赵国柄重修
,万寿桥在城南门外里许 本朝康熙三十年,郡人厉士龙建
广德桥在城南十里将,本朝康熙九年知府潘士秀副, 王起龙同建。康熙五十年,知府章履成重修
三板桥在城南六十里。履本朝康熙四十九年知府章 成、副将林国贤、守备赵国柄同建
太平桥在城南一百二十里。明崇祯五年,土舍那仑建 。本朝康熙三十年,知府单世重修
迎恩桥在城南一百三十里,明万厯三十年,郡人胥尚禄建 。本朝康熙四十四年,知府罗鋐重修
,他郎桥在城南三百里,章本朝康熙五十年知府 履成修
石桥在城西南百馀里德化乡
、西域桥在城西十五里
混竜桥在城西四十里阿南村,跨峨崀河
、藤桥在城西百馀里
安乐桥在城西北四十里。鸣本朝康熙五十年,教授张鳯 训导陈冏,伯经歴刘捷武同建
漫利桥在城西北五十里。武本朝康熙四十五年,经歴锺吕 、进士萧勃同建
、康济桥在城北门外
大南麻桥在城北一百三十里,知本朝康熙四十九年府章履成、副将林国贤、守备赵国柄同建。
新平县。 回龙桥在城东门外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阖邑士民建
、永定桥在城东五里,一名太平桥,建本朝雍正六年,阖邑士民
、麻栗树桥在城东二十里,同本朝雍正九年,知县曾应兆 士民捐修
、亚泥河桥在城东四十五里,久圯同,本朝雍正九年,知县曽应兆 士民捐修
、新化河桥在城西三十五里。本朝雍正八年,知县曾应兆同士民捐修
、飞鳯桥在城西北一里县,本朝康熙六十年阖 士民捐修
、他郎。 阿墨江渡在治南九十里,两山壁立,道路险峻,入普思要路
谷麻江渡在治西一百三十五里,通镇威景东要路
开化府:
文山县附郭
永济桥在城南里许通。本朝康熙九年,知府刘欣 判赖玮同建
、沟交桥在城南十五里邑,本朝康熙十八年,阖 公建
镇西桥在城西门外半里 。本朝康熙十一年,总兵髙启隆、知府刘欣、通判赖玮同建
、小天生桥在城西二十五里,规制天成,不假人力
。所里城桥在城西五十里民,本朝康熙二十二年郡 公建
、洒戛竜桥在城西九十五里民,本朝康熙七年郡 公建
、天生桥在城西北二十五里古桥原系天造不事人功,后因﨑岖难行之。本朝康熙四十一年,郡人公捐于原桥 上建立木桥,今称便焉
。侬人河桥在城西北四十里。明本朝康熙十五年僧心 募建
、弥勒河桥在城西北六十里 。本朝康熙二十年士民公建
、泰安桥在城北门外,旧有桥倾圮府。本朝雍正四年,总兵冯允中、知 佟世佑同兵民建
、汤坝桥在城北八十里。民本朝康熙十三年士 同建
三板桥在城北九十里,周本朝康熙五十二年,经歴 应龙倡、居民同建
。
镇沅府:
殷春桥在城东半里府。本朝康熙四十年,土知 刀长庚建
、朵河桥在城东二百里
,恩耕桥在城南七十里
,聚义桥在城西半里
、观音桥在城北五里。以上四桥,俱本朝康熙年间土官刁瀚建
、蛮况桥在城北二十里长。本朝康熙二十年刁 庚建
恩乐县。 三家坡渡在城东八十五里
,广恩桥在城西,长五十七丈,系石墩架木上盖房五十馀间者。乐土司先世建等。本朝康熙三十二年,土官刁佩璋同客民,游士毅 重建,雍正八年复修
。
威逺。
香盐井渡在治南一百五十里
习本渡在治南四百里
猛萨渡在治西南五百里
猛戛渡在治西二百三十里
青庄河渡在治北二十里
那赖桥在治南一百里州。本朝康熙间,土 刀国栋建
上南安桥在治南一百二十里
,下南安桥在治南一百二十里
东川府:
会泽县附郭
小石桥在城东门外,歴本朝康熙四十五年,经 张玺建
、车洪江藤桥在城东一百二十里
,以濯河桥在城南四十五里拆,本朝雍正八年叛夷 ,毁知府崔乃镛重修
、龙潭桥在城西五里
、小江桥在城西七十里。知本朝雍正五年府黄士杰建
、卑冲藤桥在城西一百二十里
、卑郄桥在城西一百五十里
,壁谷江桥在城西一百五十里。佑本朝雍正十年,知县祖承 重修
、左河桥在城北门外,一名新桥,知本朝雍正六年 府黄士杰建
、右河桥在城北五里,一名大桥士。本朝雍正六年,知府黄杰建。
昭通府:
恩安县附郭
洒鱼河渡在城西四十里,通四川马湖、叙州大道
、太平桥在城东门外半里,克本朝雍正七年,知府陈 复建
、南薫桥在城东五里。知本朝雍正十年 县,金言建
龙津桥在城东二十五里。知县金言建。
永丰桥在城南门外,知府陈克复建
、安阜桥在城南一里,知县金言建
鳯凰桥在城南十里。李本朝雍正十年,郡民 贤品赵登甲等建
双虹桥在城南二十五里,知府陈克复建
、利济桥在城西门外,知县金言建
、天梯桥在城西十里,知府陈克复建
、髙河桥在城西十五里知县金言建
、砥柱桥在城西四十里,知县金言建
、三道桥在城西北十五里,知府陈克复建
、旧圃桥在城西北二十里,知府陈克复建
通济桥在城西北四十里,知县金言建
镇雄州五眼硐渡在城西五十里,春夏秋舟渡
、角魁河渡在城西三百二十里,水险无舟,编筏以渡
、天生桥在城东二十里
、泰宁桥在城东三十里,旧名板桥
、髙桥在城西一百里
、西河口桥在城西二百里
、网袋桥在城北一百里,以藤系板
、吊桥在城北一百二十里
永善县。 黄草坪渡在城西六十里
观音渡在城北四百二十里太乙山下
、副官村渡在城北七百五十里
大闗。 老李渡在雄魁城西南十五里,冬春水涸,架木通往来,至夏秋水涨,土人拽藤为桥以渡行人
盐井渡在雄魁城西南一百七十里,去豆沙闗四十里渡口,设巡检一员,稽查奸宄
新桥。在雄魁城东四十里,寛八尺,长五丈馀,日久倾圮,同知张坦详估重修。
普洱府:
杨柳桥在城东七十里
普济桥在城南门外
新桥在城南四里
、西河桥在城西一里
、永胜桥在城北二里
、通济桥在城北三里
,接封桥在城北十五里
惠逺桥在城北十五里。
攸乐。 漫达河渡在治东北一百八十里,通车里路
,整板桥在治东北二百九十里
、宿底桥在治东北四百八十里
,思茅石桥在治南十里品。本朝康熙三十年,土目刀猛 率夷民同建
车桥在治南十五里,系车里孔道,因以为名。明崇祯间建
晏公桥在治西南里许客。本朝康熙四十八年,江西 民建晏公祠于溪之岸,因建此桥,故名
观音桥在治西八里刀。本朝康熙三十六年,土目 猛品率夷民同建
。
大理府:
太和县附郭
双鹤桥在城南一里,跨绿玉溪之水,明万厯间,知府莫天赋同知冯大载建。
安固桥在城南五里,跨龙溪,明成化间,知府李逊建。𢎞治四年,知府马自然修
阳和桥在城南八里,跨清碧溪,明万厯间,分巡道王希元建
十里桥在城南十里,跨莫残溪
、鹤背桥在城南十五里,跨葶蓂溪
阳南桥在城南二十里,跨阳南溪
、清风桥在城南三十里跨海尾。明正统间,知府贾铨、指挥郑俊同建分水五道,翼以䦨墙郡治桥梁,此为第一
子河桥在城南三十里跨海尾,新河建。本朝康熙三十一年,僧正觉募
、竜闗桥在城南三十里,跨海尾
、狮子桥在城北门外
、宣化桥在城北一里跨桃溪,明𢎞治十年,通判刘杰建
、四里桥在城北四里,跨梅溪
、五里桥在城北五里,跨隐仙溪
、白石桥在城北七里,跨双鸳溪
、屏风桥在城北十里,跨白石溪
塝曲桥在城北十八里,跨灵泉溪
、洛阳桥在城北二十里跨锦溪
湾桥在城北三十里,跨芒涌溪
,作邑桥在城北三十八里跨阳溪
、牧牛桥在城北四十里,跨万花溪
院塝桥在城北四十五里,跨霞移溪 。本朝雍正五年,涧水泛涌,桥尽冲没,知县罗忻捐俸重修,提督郝玉麟助成之,修石为梁,长一十六丈
。峨崀桥在城北五十里
、波罗桥在城北七十里
、赵州。 通济桥在城东街,明天顺间,百户胡玺州人苏忠等建
、东山桥在城东一里,明嘉靖间,州人李载阳建
,见山桥在城东门外,一名孝友桥。明万厯间,州民翁秀建
彩云桥在城东南六十二里。明万厯间,云南县义官杨舟建
、天津桥在城东南一百里弥渡市巡检司,西明、万厯间通判黄若金建
二河桥在城东南一百二十里,明生员杨本荣建 。本朝顺治十六年,里民金殿相募修
、永安桥在城南门外。明𢎞治间,楚雄府同知陈寳建
、槽溪桥在城南一里,明𢎞治间,僧志觉建
水磑桥在城南二里,明嘉靖间,知州潘大武建
、北桥在城南七里
、狮子桥在城南十里。北桥之南二桥,俱知州潘大武建
镇龙桥在城南五十里。民,本朝康熙五十一年州 ,李正春建
嘉乐桥在城南六十里白崖加买铺,明万厯间,知州沈奎灿建
甸中桥在城南六十馀里,跨赤水江。明万厯间,州人杨文玉等建
铁柱坪桥在城南八十五里,亦赤水所经,明万厯间建。
大庄桥在城南一百五里。明万厯间,州民史青髙印玉建
、锁云桥在城南一百三十里跨弥渡大河士,本朝康熙六十一年,知州陈 昂建
尚义桥在城西南六十里定西驿,岭西明州人盛钺建
双桥在城西南一百里。明万厯间,里民翁德敬建
、磨盘桥在城西北三十里。明时,里民陈辅建
、太平桥在城北门外,明嘉靖间千户时雍建
、神庄桥在城北二里。明万厯间,知州庄诚建
、邹官桥在城东北一里。州民邹廷文建
云南县。 孔仙桥在城东二百里,明时邑民孔全建,因名孔全桥,后改今名
赤水桥在城东南五十里,明时建
、大板桥在城南二十五里,明指挥赖镇建修。本朝康熙十年,邑人赵争先、赵昌先捐 石桥
,倚江桥在城西南八里,明时建修。本朝康熙五十六年,知县伍青莲捐 ,又名万年桥
,邓川州银桥在城东六里,明万、厯间,举人杨韶建
、龙桥在城东九里。明𢎞治间,同知程永亨,建嘉靖间易以石州。本朝雍正八年,知 施震重修
元济桥在城东六十里。明万厯间,邑人王允昌建
、永镇桥在城东六十里。明万、厯间,邑人王启后建
、青索鼻桥在城东南十里。明万厯间,舍人胡泉建
、三道桥在城北三里。明天顺间,邑人蒋庆建
、德源桥在城北二十里。明天顺间,邑人王纲建邑人杨富重修
。左所桥在城北二十三里,明万、厯间,邑人王经捐建 ,本朝康熙五十二年重修
。三善桥在城东北十五里。明万歴间,邑人王懋和建
浪穹县。 沂水桥在城内南街,明𢎞治间,寿官萧春建子,生员萧茂重修
、蒲江桥在城东一里,明万厯间,邑民赵明升建
,分水桥在城东四里。明万厯间,知县张廷柏建
、大营桥在城东四里。明义民张崇志建
、通济桥在城东八里。重本朝里民朱伦等 修
、广济桥在城东三十里,明屯民李文华建
、通宁桥在城东南三里。明嘉靖间,耆民李敏、杨纶等建
,东汇桥在城东南十五里。印本朝康熙年间,僧宗 建
、南江桥在城南四里,一名见龙桥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覆以屋,更名福寿桥
汇川桥在城南十五里,一名宁津桥。明检校王渊、耆民杨廷柏建,原系木桥判。本朝康熙三十一年,本府通 ,黄元治易以石
、猢狲桥在城西南十五里,一名猿江桥,明嘉靖间县丞鲜春建,后邑人李友兰修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僧裕量重募修
、宾川州南薫桥在城南永安门外,一名南津桥,明嘉靖间,知州朱官重建
、天保桥在城西南二十里
、吴公桥在城西三里。明嘉靖八年,知州吴仲善建
、龙津桥在城西六十里,跨横溪
、雪阴桥在城西九十里鸡足山之麓,一名洗心桥
、㳎溪桥在城西北二十里
,揽溪桥在城西北三十里,明里人李翔云建
通南桥在城北四里
,知政桥在城北五里,跨纳六溪。明万厯间,知州王思珩建
通江桥在城北四十里,通金沙江孔道
、桑园桥在城北七十里
、龙门桥在城北一百二十里松明村南
、五叶桥在城东北九十里,一名百接桥
、云龙州。 苏溪渡在城西七十里澜沧江渡口,明万厯间,知州周宪章置大船,并修船费
,小渡口在城西北八十二里,船制如苏溪
、云龙桥在署前跨沘江,一名砥柱桥,寛一丈,长十五丈,絙以铁索,上覆瓦屋十六间。明万厯末,知州周建章修建 。本朝康熙十二年,州生员赵宗鹏、董允升募修,雍正四年,知州陈希芳重修
瓦草河桥在城南十五里 ,本朝康熙五十八年,知州李元英重修
、利济桥在城西十五里。顾本朝康熙三十八年知州 芳宗重修
、永清桥在城西八十里里民公建
、靖北桥在城西八十三里
、古吉桥在城西九十二里
诺邓桥在城北四十五里。跨诺江建。本朝康熙五十四年,知州王𣻜重 上架屋
、果郎桥在城北四十五里。仙本朝雍正十年知州徐本 重建
、藤桥在城北一百一十里
板桥在城北一百八十里,跨沘江,覆以瓦屋
、瓦工河桥在城东北十里年。本朝康熙五十一 摄州事,大理府同知朱钧重建
、木𤓰笼桥在城东北二十五里,徐本朝雍正十一年知州 ,本仙重建
、普渡桥在城东北四十里。芳本朝雍正六年,知州陈希 重建
、闗坪桥在城东北七十里跨带河仙,本朝雍正十二年知州徐本 重建。
楚雄府:
楚雄县附郭
青龙桥在城东五里,明万厯间,客民徐应中建 ,本朝康熙五年,总兵马宁、知府史光鉴捐修。二十四年,总兵牛鳯翔、知府牛奂重修,五十四年,知县陆坦续修
、延寿桥在城东十里,知府牛奂重修
、石头河桥在城东十五里人,本朝康熙四十六年,邑 公建
、凌虚桥在城东三十里。明𢎞治间,知府邵敏建。万厯二十九年,推官陈以曜重修
,济渡桥在城东三十里凌虚街腰站向无桥梁,以船济渡。丞本朝康熙五十六年,知府张嘉頴捐建石桥土县,杨世勲董成其事
。济生桥在城东四十里。雒本朝康熙四十九年典史 永禧重修
。大坝桥在城南二里人。本朝康熙五十年邑 公建
、马家桥在城南五里八。本朝康熙四十 年村民公建
、霜桥在城西二里府。本朝康熙二十五年知 牛奂捐建
、石桥在城西十里。 本朝康熙四十七年,邑人公建
、木兰村桥在城西十五里。杨本朝康熙五十年,邑人 毓和建
、金家桥在城西十五里。公本朝康熙十年,邑人 建
、彩云桥在城西二十里 。本朝雍正二年,提督郝玉麟建
、清水桥在城西三十里人。本朝康熙三十五年邑 公建
、济川桥在城西四十里人。本朝康熙四十八年,邑 公建
、吕仙桥在城西五十里
、德胜桥在城北门外赀。本朝雍正八年,知府储之盘捐 率耆民王作宾等建
,中渡桥在城北二里 。本朝康熙五十年,耆民许志能募修
、仁永桥在城北五十里府。本朝康熙二十五年,知 牛奂建。
镇南州。 天心桥在城内北巷口
、擢秀桥在城东门外
、黑泥桥在城东半里,二桥俱明万厯间知州尹为宪建
、长坡桥在城东二十里生,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监 李植建
应嗣桥在城东南一里。明万厯间,州民黄廷佐因祈嗣而建果应
、镇川桥在城东南二里年,本朝康熙三十九 土州同段光赞建
长寿桥在城东南三十里,生本朝康熙三十年监 李植建
三元桥在城南一里,举本朝康熙二十五年武 徐乾元建。
石官桥在城南十里。明崇祯间,土州同段明柱建
羊草河桥在城南六十里等,本朝康熙间,州民王永清 同众修建。
䑕街桥在城西南二百里民,本朝康熙七年,客民赵英建,三十八年,客 金元勲武方侯等重修
、丰城桥在城西门外。明天启间,知州卢伯采建。
瑞应桥在城西五里即平彝桥,明万厯间,知州周国庠建
苴力桥在城西十四里
、白塔桥在城西三十里。明万厯间,知州李茂魁建
、小桥在城西北五里
、永宁桥在城西北七里。知州周国庠建
、南安州。 天心桥在城内正街,明洪武初,总兵山士杰建
永安桥在城东南四十里,旧名妥梢系木桥。询,本朝康熙四十六年,知府卢 、知州张伦至易以石,改今名
济川桥在城西南五里。明万厯间,知府邵敏建推官陈以曜修
𢎞济桥在城西南二百里卢。本朝康熙四十六年,知府 询、知州张伦至同建,联以铁索上铺石板
迎恩桥在城西门外,明洪武初,总兵山士杰建
、小石桥在城西门外二里。元本朝雍正二年,州民苏 枝建
、定逺县。 利济桥在城东十五里尔。本朝雍正元年,知县孙 振同绅士兵民建
济通桥在城东二十里,明万厯二十八年,军民同建
,观音桥在城南三里民。本朝雍正四年,邑士 公建
迎恩桥在城南三里
、永定桥在城南二十里二桥。俱彦,本朝康熙四十一年知县张 绅建
、会基桥在城南二十里。民本朝雍正五年邑, 王天祥建
、石河桥在城南二十里。明万厯三年,阖邑捐建
、北门桥在城北门外张。本朝康熙四十一年,知县 彦绅捐建
、双桥在城北三里 ,本朝康熙五十六年,阖邑捐建
、拱极桥在城北三里尔。本朝康熙五十六年,知县孙 振率众捐建
、土河桥在城北十五里。明万厯三十年,绅士军民捐建
天神桥在城北四十里 。本朝康熙五十四年阖邑捐建。
、广通县。 清风桥在城东门外三里,明洪武间,知县王正建
,䝉七桥在城东二十里。明嘉靖间,堡军徐昂建
、黑苴桥在城东二十五里。明成化间,黑苴军民公建
、安乐桥在城东四十里舍资界。明嘉靖间,堡军潘惠建
、广济桥在城东七十里。明洪武间,县民陆芳建
、响水桥在城东七十五里响水箐底,明成化间,土巡检苏文升建
、濯缨桥在城西门外,明𢎞治间,知县蒋哲建
、明月桥在城西半里,明成化间,土官段镒妻梅氏建
,通济桥在城西五里。明成化间,知县邹杰建
闗山桥在城西二十五里回蹬闗下。明𢎞治间,堡军向荣建。
𥔲嘉。 三麻架桥在治东八里哀牢山上,覆板屋。明景泰间,知县熊飞建、嘉靖间知县杨江永重修
大江桥在治东六十里。石羊厂旧有铁索桥,被水冲没 。本朝雍正六年,南安知州张任详请布政使张允随发帑金,委接任知州孙必荣、管厂候补知县郭治重建南北,仍絙以铁索上覆瓦屋,旁䕶风檐
。鱼装桥在治东南二里
麻戛桥在治东南十里
鳯趐桥在治南八里罗。本朝雍正十一年,州判 仰锜重修
、清岗桥在鳯趐桥之上 。本朝康熙三十年,易门县民苏尚文建
邦角桥在治南五十里人。本朝康熙五十三年邑 黄光源建
、小江河桥在治南五十馀里。民本朝康熙三十九年兵 公建
、麻纽河桥在治西十五里。明𢎞治间,知县虎臣建,嘉靖间知县杨江永修
、虹龙桥在治北十里十。本朝康熙四年,楚雄县生员杨世正母黄氏倡建
、黑盐井。 可渡桥在治东四十里, 本朝康熙六十一年,本井候选州同李恪建。
、小石桥在治东南五十里。羊毛闗下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商人祝明建。
永盛桥在治东南七十五里沙矣。旧木,本朝康熙四十五年,提举沈懋价建 桥后倾圯。六十一年,本井监生梁翊材建造石桥,改名永寿。
惠逺桥在沙矣,旧提举沈懋价建
马施桥在治西南半里,明天启元年,提举马良德建。
永济桥在治西,旧名五马桥,为盐运孔道。元大德元年建后,屡修屡壊,巡本朝雍正九年,驿盐道张无咎详请总督髙其倬 抚张允随发帑金七千两,委提举安鼎和知县唐世梁督建易,今名。
琅盐井。 永正桥在治东中街,明嘉靖间井耆、景正等倡修率,本朝雍正三年,提举汪士进 众重修
玉带桥在治东门内。明万厯间,井耆杨永濂倡建景。本朝康熙三十一年,生员 贵,春重修
、鹿鸣桥在治东三里,七本朝康熙十年建。雍正四年,提举汪士进率众重修
。新建永济桥在治东南四里,提本朝雍正十年举李国义建
、永康桥在治西里,许举。本朝康熙五十年提 沈鼐建
、西石桥在治西北五里
玉成桥在治北三里
。
姚安府:
姚州附郭
飞虹桥在府儒学前,明知府杨日赞建
迎晖桥在城东门外,一名九龙桥,明万厯间,知府杨芝彬建。
骆家桥在城东一里,明万歴间,里民骆升建
镇逺桥,在城东五里。民本朝康熙六十年乡 ,周曰秀重修。
栋川桥在城南门外,明𢎞治间,知府王嘉庆重修。
惠通桥在城南五里大石淜
如逵桥在城南十里,二桥俱明知府马自然建。
仁和桥在城南十里黄,本朝顺治十七年,乡人 玉倡建。
广济桥在城南十二里。明嘉靖间,里人刘福倡建。
石泉桥在城南十五里,明崇祯间,僧普利募建
汇泉桥在城南二十里,明洪武间建
,连场桥在城西三十里,明万厯间,知府李贽建
、蜻蛉桥在城西北一里,明𢎞治间,知府王嘉庆重修
拱辰桥在城北门外,明万厯间,署知府李敬可建。
望川桥在城北二十里,明万厯间建。
普利桥在城东北二里,一名朱家桥。熙本朝顺治八年,州人公建康五十四年,䕶府任中,宜重修。
济川桥在城东北十五里
大姚县。 广运桥在城东三里
承恩桥在城东十里
春溪桥在城南门外
迎恩桥在城南八里。
大通桥在城西五里。
利济桥在城北五里。
白盐井 行春桥在治东一里,旧名神喜桥,又名荣春桥。举本朝康熙四十八年提举郑山捐建,雍正六年,提 刘邦瑞重修
新桥在治南一里。民本朝康熙三十八年灶 王神武建
环龙桥在治南一里 。本朝雍正七年,提举刘邦瑞重修
五马桥在治南,一名利盐桥,明崇祯间提举沈昌佑建。 本朝雍正六年,提举刘邦瑞重修
宝泉桥在治西一里,旧名慈润桥山。本朝康熙五十二年,提举郑 修
万安桥在治北一里,举本朝康熙二十七年提 夏宗尧建
、清水桥在万安桥西
、锁镇桥在治北二里
孔仙桥在治北四十里。旧系孔姓,建后圯道人袁见空重建,易木为石,提本朝。雍正七年, 举刘邦瑞重修。
永昌府:
保山县附郭
潞江渡在城东南一百里。明嘉靖间,兵备道潘润造巨舟可渡百人,两岸建官㕔憩息
,双桥在城内东街南北分衢两桥相对,因以得名
、升阳桥在城东门外
、镇南桥在城东南门外
、枯柯、铁索桥在城东南一百二十里。明天启间建 。本朝康熙四十七年,知县金铨重修。六十一年,知县李方华建亭七间于上
、众安桥在城南七里,跨沙河下流为永腾通衢。明洪武二十三年指挥胡渊建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总兵偏图重修
、龙泉桥在城西南门外
、仁寿桥在城西北门外
、拱北桥在城北门外
、济安桥在城北五里,即五里桥
、东津桥在城北二十里
、北津桥在城北二十里,三桥俱明洪武十五年指挥李观建
霁虹桥在城北八十里,跨澜沧江。蜀汉武侯南征,始架木桥以济师。元,元贞间也先不花西征,易以巨木,后圯用舟渡。明洪武中,镇抚华岳,铸二铁柱于石以维舟。成化中,僧了然募化建桥,以铁索系两岸,上盖以板为亭,二十三楹题石壁曰「西南第一桥」。 。本朝康熙二十七年,总兵偏图増修
、鳯鸣桥在城东北一百二十里沙木河
、腾越州。 迎恩桥在城东门外
、中桥在城东三里
、龙川、江桥在城东七十里,前经毁壊副本朝,雍正元年,知府林世俊、 将孙𢎞本、知州杨之盛同建
血战桥在城东一百二十里,全胜闗外,明时叅将邓子龙破缅酋于此
、龙洞桥在城西南五里
、凌云桥在城西二里
、通津桥在城西二里,明嘉靖八年,百户郝升増修
、三合桥在城西十里
、大板桥在城北五里
、天生桥有三:一在城北二十五里。打苴,一在城北四十里清水河,一在城北六十里灰窑
、永济桥在城北五十里。文本朝康熙四十年,知府罗纶、同知李 渊、副将张有鳯、知州唐翰弼同捐建
、界尾桥在城北六十里州,本朝康熙三十九年,知 唐翰、弼捐重建
、瓦甸桥在城北七十里
、永平县九渡桥在城东六里
、保场桥在城东九里
、胜备桥在城东一百二十里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知县薛采建,雍正七年,知县胡正笏重修
、云龙桥在城东南一百九十里,䝉化、永平交界之所,漾水、濞水、雒马水汇流于此。旧例,永七䝉三修理 。本朝康熙三十年,提督诺穆图建,引铁索梁上覆瓦屋,制颇坚丽
。太平桥在城南门外半里,许冯,本朝康熙五十七年知县, 庆长建,雍正九年,知县胡正笏捐修
、通津桥在城南门外半里许
、西山桥在城西半里
、安定桥在城西十五里
、广济桥在城西三十里
、花桥在城西四十里
、双桥在城北十里,即双汇桥
。
鹤庆府:
金沙江渡在城东一百三十里
跨鳌桥,在城内龙溪书院前旧有跨鳌坊,明隆庆间,知府周集建。
东山桥在城东五里,跨漾弓江,以木为之,明时乡民公建。
迎贵桥在城南门外半里,一名迎恩桥,明知府王昻建。
新生桥、在城南门外一里,明军人孙翬建。
落钟桥在城南门外五里。
鹤川桥在城南十里,明知府刘珏建。
永济桥在城南十五里
石固桥、在城南十五里。二桥俱明举人孙翰建。
利川桥在城南十八里
通济桥在城南十八里,一名通津桥。二桥俱明知府周集建。
金登桥在城南二十里,跨漾弓江,明时乡民合造
三庄桥在城南三十里,本木桥易。本朝康熙五十年,土通判髙浤 以石
、天生桥、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
,观音山桥在城西南一百二十五里。二桥俱明知府刘珏建
镇逺桥在城西门外,明知府周集建,本朝顺治间郡民,吴琨重修。
周官屯桥在城北门外七里,明郡民吕文聪建
,象跪石桥在城北十里,一名大板桥,明知府林遵节建。
大龙溪桥在城北十五里,一名大龙潭桥,跨漾弓江。明时乡民公建。
逢密桥在城北三十五里。
劎川州 伽蓝桥在城内北街伽蓝祠门前。明崇祯间,郡绅杨廷干建
劝农桥在城东一里跨岩场。江水公本朝顺治十三年,士民 建
,上大桥在城东三里,跨合惠江,为鹤庆路所经。明洪武间,士民公建
,下大桥在城东三里,一名金龙桥三。本朝康熙二十九年,耆民李 材募建
、邵家桥在城东三十五里。清水江建。本朝康熙五十年,州人邵辉
、永渡桥在城南十里。明、万、厯间,郡庠生杨悰、杨愫、杨懏同建
、海虹桥在城南十五里,跨海尾河水,明天启间,耆民王国柱、寸受根等募建
、回龙桥在城南三十里,跨回龙溪建。本朝康熙八年,知州刘启复
、桃羌桥在城西南三十五里,跨老君山,河明、杨悰、杨愫、杨懏同建
寺登桥在城西南七十里,旧系木桥民,本朝雍正四年,郡庠生罗天爵、尹启昌耆、 、段佩衮、王映虬等易以石
、加平桥在城西南九十里
、上羊层桥在城西三十五里,跨老君山河 。本朝雍正二年,耆民尹聨甲等募修
回流桥在城西一百二十里求仁甸,为运盐路所经,旧系木桥 。本朝康熙六十年,耆民李万寿等募建以石
、岩江桥在城北半里,为丽江中甸所经 ,本朝康熙四十七年,耆民赵应绵等修
、小石桥在城北二里,为丽江中甸所,经明,举人罗为黼建
、广济桥在城北八里。明洪武间,士民公建
、平济桥在城北十二里,跨石菜渠一名巅场桥 。本朝康熙四十七年,耆民赵邦宪建
、利济桥在城北十二里河头江上,建本朝顺治十八年,士民公
、永济桥在城北二十五里,跨于木河,为丽江中甸所经。 。本朝康熙四十七年,士民公建
、狮子桥在下羊层,为兰州所经二。本朝康熙十一年建,雍正 年重修
维西。 其宗渡在治东北二百里金沙江渡,本朝雍正十年,通判孙光禄造 船一只,置水手五名
,奔子栏渡在治东北六百里,旧设渡船
,溜筒江渡在治西北五百馀里,浪沧江,春冬设船以渡,夏秋以篾索悬夹岸,用溜筒,系人以渡
,合江桥在治西一百二十里
、姑拉崖桥在治西北二百二十里,二桥俱光。本朝雍正十年,通判孙 、 禄叅将刘瑛同建木桥
。
顺宁府:
澜沧江渡在城东北八十五里,旧设小舟下。本朝雍正三年,知府范溥造大船改渡, 流稍近十里
,黑惠江渡在城东北一百八十里赤龟山下
、泗水桥在城东门外 。本朝康熙二十二年,知府刘芳声建,雍正二年,里人又别建石桥于此桥之西
迎春桥在城东一里 。本朝康熙四年,知府米璁建后,知府董永芠、署知府陈之玮相继修
、宣德桥在城东南二里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知府刘芳声建。五十四年,知府殷邦翰重修
来顺桥在城南四里十,本朝康熙三八年,知府董永芠建
归化桥在城南十五里𢎞,本朝康熙七年,知府许 勲重修
、顺济桥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阿度吾里 ,本朝雍正三年,经歴沈应俞建
,来逺桥在城西南,阿度吾里八,本朝康熙二十 年,知府徐欐建
、李家桥在城西北五十里,明郡人李氏建
、济川、大桥在城西北一百四十里。永本朝康熙四十一年知府董 芠建
,济虹桥在城西北二百里,俗名枮柯桥。明万厯间,知府李忠臣建挽,以铁索复圮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知府董永芠重修
、衢亨桥在城北门外,明崇祯十七年知府曾瑞来建
、小桥在城北一百四十里
猛家桥在城北一百六十里,又名大桥。明崇祯间,知府曹巽之建 。本朝康熙六十年,知府赵承焘重修,改名兴善桥
瑞虹桥在城东北半里鼔山下欐。本朝康熙二十六年知府徐 建。
迎恩桥在城东北二里,明崇祯六年,知府王政建石。本朝雍正三年,知府范溥改木以
,右甸大桥在城东北一百里,明崇祯十五年,通判谢天禄建。本朝康熙三十七年知府董永芠重修
。 狮子桥在城东北一百二十里,阿鲁司北建。本朝康熙五十八年,里人同
史力桥在城东北一百五十里。阿鲁司北年。本朝康熙五十七 ,里人同建
来宣桥在城东北一百八十里,俗名小江桥,跨濞溪江,通䝉化路。初为藤桥,后易以木铁。本朝康熙七年,知府米璁重修,长九丈,两端,挽以 ,缆上覆瓦屋二十一间。五十四年,知府殷邦翰重修
克马桥在城东北一百八十里。璁,本朝康熙二年,知府米建
、歪泥桥在城东北二百五十五里,通永平路 。本朝康熙二年,生员冯嘉训捐修
。云州漫乃江渡在城东一百里阿轮山,边通景东要津
神舟渡在城北一百二十里,路通蒙化
、富春桥在城东五里。元本朝雍正三年,知州吴 鏊捐修
、广徳桥在城南十里即镇水桥。知本朝康熙三年,知州刁飞龙捐建。雍正元年 府范溥、同贡生刘次薇等重修
、新惠桥在城南十二里,即南桥,以铁索架梁 。本朝康熙间,邑人公建。
猛赖桥在城南一百二十里即大藤桥,与小藤桥俱为往来要津,日久渐废。 本朝雍正二年,知州吴元鏊捐俸易藤以木
。邦洪桥在城南一百三十里交耿马界。旧传:土人张氏建 。本朝雍正元年,知府范溥捐修
、猛底桥在城南二百五十里,即小藤桥
、永镇桥在城北三十七里,温崩地方
、长安桥在城北四十里
、马四河、石桥在城北四十八里
。
永北府:
金沙江渡有三。上渡在城西北一百五里,紫里接丽江界,中渡在城西南一百八十里。旧顺州板桥接鹤庆界,下渡在城南一百二十五里金沙江口旧系索钱过渡,行人病涉 。本朝雍正十三年,署府江峤孙详请置买渡夫赡田一百六十亩,勒石永为官渡,商贾称便
。碧溪桥在城东三里,观音箐
永济桥在城东南五十里
,来薰桥在城南门外
、海河桥在城南八十里
,起文桥在城南八十里清水驿
、累功桥在城南一百里满龙伍
,三渡河桥在城南一百三十里
,济江桥在城南一百三十里陶营
通江桥在城南一百五十里金沙江
民功桥在城南二百里金江外,旧名龙门桥,久圯 本朝雍正八年,知府石去浮捐建
永安桥在城西十五里
、梁官桥在城西二十里
、马武桥在城西三十里
、沈官石桥在城西三十里
、永清桥在城西三十五里
前所桥在城西四十里
、星马桥在城西四十里
、陈广桥在城西四十里
、拱极桥在城北门外
、通川桥在城北五里
、天生桥在城东北三里
。
丽江府:
金沙江渡在城北四十五里阿喜汛,出中甸要路,设有渡船
东员桥在城东南五里,跨清溪、雪山二水
、万钧桥在城南门外程。本朝康熙六十年,通判 廷伟建
、万子桥在城西门外半里,跨玉河重。本朝雍正六年,教授万咸燕 建
、青龙河桥在城西十五里束河里
、吉祥桥在城西二十里白沙里,北跨清溪
、双石桥在城西北一里
铁桥,在城西北三百里,旧巨津州界内跨金沙江。考建桥时,或云吐蕃或云史万岁及苏荣,或云南诏阁罗鳯与吐蕃结好,时置吐蕃尝置铁桥节度,后异牟寻归唐,与韦皋合兵破吐蕃,断铁桥,即此所跨处穴石锢铁为之。冬月水清,俯视犹见铁环。
䝉化府。
衍洋桥在城东三里,旧名嵯□桥修,本朝康熙间,郡人张锦重
聚仙桥在城东五里,一名元珠桥,明郡人王德清建,后圯 。本朝康熙六十年,僧维智募修
锦溪桥在城东南一里,明初郡人魏忠建,万厯间,郡人朱鸣时修
封川桥在城南十五里,阳江所经一川之水汇流于此,为南路要津
、兴隆桥在城南七十里罗求场下,修本朝顺治间,蜀人周士昻重
、平彝桥在城南一百里旧定边县治前
、永济桥在旧定边县驿,南明、成化间建。
阳江河桥在旧定边县境内邱,本朝康熙年间知县 峤新建
、永春桥在城西二里,横跨阳江,为西路要津。明嘉靖间,郡绅张文烈建俊,本朝雍正七年,同知顾朝 重修。
四十里桥在城西北一百里接赵州界,架木为梁,覆以瓦屋,又名天威,迳旧例蒙七、赵三不时修理。
永济桥在城北七十里。明万厯间,通判薛希周建。
、云龙桥在城北一百八十里,详见永平县
、和㑹桥在城东北大小禾里。村郡,本朝康熙四十年 人冯光前建。
景东府:
船口渡在城南
溯澜桥在城东一里,长二百尺,寛十尺馀,上覆以瓦,旧有桥圯 。本朝康熙五十七年,同知黄叔琪倡众修建
向明桥在城南六里
、孔雀山、石桥在城南十五里
、清凉桥在城南二十里
、蛮仓桥在城南三十里
,开南桥在城南四十里
者吉桥在城南七十里
、兰津桥在城西南一百里,两岸峭壁,揷汉江流飞急,以铁索扣南北岸为桥。相传汉明帝建明永乐间重修
、通化桥在城北一里,明洪武二十三年建
、新桥在城北六里
、水寨桥在城北十六里
、大坝桥在城北十八里
、新站桥在城北八十里。胡本朝康熙九年同知 向极捐俸重修。
云南通志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