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云南通志卷二

星野附气候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固已,而学士大夫每难言之,岂非以人道迩天道,逺非所知耶?滇之星野诸家,聚讼纷纷,自唐一行,井鬼之论与班氏符,而何承天、郭守敬、刘基皆守之,亦可谓定论矣!天下事非有确知灼见,而偶据传闻,遂生异说,岂往圣郭公夏五之意乎?兹于躔度分杪,悉依前志所载,至于气候寒暖,则因地势为移易可考而知也,因附书焉,志星野。

井宿《步天歌》

井 八星近列河中静,一星名钺井边安。两河各三南北正,天樽三星井上头,樽上横列五诸侯,侯上北河西积水,欲觅积薪东畔是。钺下四星名水府,水府东边四星序,四渎横列南河里,南河下头是军市,军市团圆十三星,中有一个野鸡精。孙子丈人市下列,各立两星从东说,阙邱两个南河东,邱下一狼光蒙茸,左畔九个弯弧弓,一矢拟射顽狼胸。有个老人南极中,春秋出入寿无穷。

《●宿步天歌》

鬼 四星册方似木柜,中央白者积尸气,鬼上四星是爟位。天狗七星鬼下是。外厨六闲柳星次。天社六个弧东倚,社东一星是天纪。

井鬼躔度考

东井、八星,舆鬼四星,南方朱鸟七宿之首与目也。按古厯法,井宿赤道三十三度三十一分,黄道三十一度三分。鬼宿,赤道二度二十分,黄道二度二十一分。本朝厯度,井宿三十一度,鬼宿五度,皆属未宫。《汉天文志》:起井十六度。《唐志》起井十二度。《晋志》与费直皆同。《唐志》:蔡邕起井十度,明起井九度一十八分四十一杪。

本朝起井初度,葢以赤道分天之中,亘古不易,黄道为日月五星之常道,不能不因岁差而变易也。论分野者,惟以赤道为准,井鬼之星,于分为秦,于野为雍、梁,二州为巨,蟹宫为鹑首、未宫、井宿则雨水,昏中,鬼宿则春分昏中。

北极出度考

云南北极出地二十二度,四时之日,皆出卯入酉,其间微分,初刻正刻耳,与京师出寅入戌出辰入申之不同者,以京师北极出地四十度强故也。

云南表景度分

春分四度五十一分。 夏至,十九分、秋分与春分同。 冬至十二度十三分井宿昏旦考鬼宿同

六月旦在卯。       七月旦在辰八月旦在巳。       九月旦在午十月旦在未。       十一月旦在申,十二月旦在酉。      十一月昏在卯十二月昏在辰      正月昏在巳二月昏在午       三月昏在未四月昏在申       五月昏在酉星野考辨

周礼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所封之域,其后星经散亡,惟汉地理志载分野始详,而郑康成十二次之分,大率因之。晋天文志云:班固取三统厯,以十二次配十二野,及费直周易分野、蔡邕月令章句,后魏太史令陈卓定群国所入宿度,固已详言之矣。而旧志载滇分野杂引星经,卒无定论。其曰太白主益州,葢太白秦分神主华岳,华山属少阴,万物由此而化生,故金星位焉。又少昊为白帝,治西岳上应井鬼之精,下镇秦之分野。故天官书曰:秦之疆也,候在太白、太白,主秦、晋、巴、蜀、羌、髳诸国,梁、雍以西之地皆属焉。是太白主益州之说,葢通秦蜀而言,非専为滇言之也。又曰北斗第二星主益州星经,以五亥夜候北斗第二星,乙亥为汉中,丁亥为永昌,己亥为巴郡,牂牁辛亥为广陵,癸亥为犍为。观象玩占曰:北斗一星主秦二星主楚,三星主梁,四星主吴,五星主赵,六星主燕,七星主齐,则北斗第二星非専主,益州分野明矣。司马迁曰:觜觿参,益州东井,舆鬼雍州。班固则曰:秦地东井,舆鬼之分,其界尽于西南,牂牁、越巂、益州固去迁未逺。若以史迁之言为然,不当辄有异同。而唐志亦曰,东井,舆鬼鹑首也。西南尽犍为越巂、益州之地,东至牂牁,则滇之当主井鬼,已有确据。而志滇者犹以迤东为觜参,迤西为井鬼,得非袭乎星经之说,而未考乎分野之实耶?夫分野之定,起于井鬼,唐一行以山河两戒论星野,谓南河、北河分夹东井,为天之阙门,主闗梁所以界天之南北也。故北河曰北戒为北戌,衡星南河曰南戒为南戌,权星两戒之间,七曜之中道出焉。春分昏中,两河当于午位,就此时之中星观之,井在赤道之北,黄道经其内,恰值嵩髙之上,以是知天之髙者惟北辰,而井与北极最近,地之髙者惟昆仑,而秦、蜀滇与昆仑为近,故定分野者必以此为准矣。又天汉经井自井而向西北,参觜次之,毕、昴次之,娄、胃、奎、璧室又次之,此由西北而渐下之大略也。自井而向东南,南河次之,舆鬼弧矢次之,柳星、张翼轸又次之,此由东南而渐下之大略也。故天官家以黄河内外水之归东海者为北河,以长江内外水之归南海者为南河,因水势南北分合为星野,南北所主,此又自天汉而断之也。夫南河、北河两星列井南北,于此求之,秦在西北,则黄道所经之井,即秦分野。蜀在秦西南,则近参之井即蜀分野。滇又在蜀之南,则近鬼之井即滇分野,是滇在井、鬼之间明矣。且天狼、弧矢在井,鬼南主南夷之地,占南夷者必于狼,则志滇分野者亦必于井鬼,此又象之可据者也。虽天道渺茫,非可臆测,而以云、汉与地势揆之,亦概可识矣。世有甘石,当必辨之。又考四川成都,井、鬼分,野入参一度,顺庆、参、井、松、潘、叠、溪觜、参,东川属参。今东川改𨽻云南,则以南诏次鹑首之位推之,滇之迤东连参入井,迤西则连井入鬼云。

气候

云南全省。

滇南地列坤隅,得土冲气,省会之区,地势开阔,四时协序,气候尤和,环拱之澄武、楚姚诸郡,无祁寒,溽暑,大略相同,两迤迢隔,寒热各殊,北鄙风髙,故丽江大寒,有长年不消之雪,南维地下,故元江大热,有一岁两获之禾。普洱镇沅时,有炎蒸瘴疠,鹤庆、永北亦多飞雪严霜,至迤东之曲靖、东川昭通,较省会为寒,开化、临安、广南、广西较省会为热,迤西之顺宁、䝉化、景,东则微热,大理永昌则微寒,虽有不齐,非甚悬絶。谚云:四时多似夏一雨,便成冬可因是以知其概云云南府。

冈峦环绕,川泽渟泓,沟渎通流,原田广衍,风虽髙而不烈,节虽变而长温,所属州县,约略皆同。

曲靖府:

土旷风多霜,繁雾重气候,微寒榖宜晚稻。临安府

四序恒温,不裘,不葛至河底,沿江则炎热如蒸,夏秋有瘴,虽属郡治,气候大殊。

澄江府:

地邻省会土厚川平气候温和无大寒暑武定府

气候之和差类首郡,惟所属元谋县炎热有瘴,与府顿殊。

广西府:

山旷多风,气燠少雪,花木长茂、禾黍并登。广南府。

地少雪霜,山多岚雾,三时瘴疠,至冬始消。气候颇类元江。

元江府:

地多瘴疠,沿江炎热,虽届隆冬,犹如春月,离城髙处,即觉微凉,一郡之中,气候顿别,地宜耕种,一岁再收开化府。

春夏多炎隆冬无雪较元江差觉平和镇沅府。

初春即热隆,冬不寒,山岚瘴疠,亦时有之。东川府。

四序寒而多风,夏月积雨即类初。冬至碧谷坝,小江可可江边,则又大热有瘴。

昭通府:

风气之寒较甚,东川灌溉不乏流泉,而种植最防霜霰,榖宜晚稻,多艺荍麰。

普洱府:

地处炎荒山,多溽暑,雪霜罕见岚瘴,时侵大理府。

苍山积雪,盛夏难消,洱海长风,春冬更烈,地髙气凉,近郡皆然,惟宾川弥渡,则势就平夷,烟村稠宻,炎热倍甚,物产较多。

楚雄府:

山髙野旷,土厚风和,四气同功,最宜谷麦。惟西北微寒,东南微热,又稍异焉。

姚安府:

四气和平,寒暄不极云开,日暖雨过风凉,然土气瘠薄,六榖之馀,不滋他产。

永昌府:

山川旷逺,原隰寛平,气候温和,土宜禾稻,至风髙雨凉,与大理无异。

鹤庆府:

山髙多雪,气肃风寒,一雨即冬。盛夏无暑,厥土稍薄,物产无多。

顺宁府:

寒燠不齐,沿江多热,平壤则和,水温土厚,五榖易成。所属云州,则地气炎蒸,时有岚瘴。

永北府:

壤接吐番,地髙风冷,三冬多雪,盛夏始温,顺州、永宁,气候略似。

丽江府:

地近吐番,多寒少热,夏犹积雪,不产禾稻,颇有边塞之气。

蒙化府:

土厚风和,霜雪少侵。种植易茂,但泉源不广。灌溉难周糓,惟荍麰易熟。

景东府:

地僻林深,气颇温燠,霜雪希有,草木不凋。

云南通志卷二

 {{ anno.name }}